《通分》教学设计 (菁华5篇)

首页 / 教学设计 / | 2022-10-03 00:00:00 教学设计

《通分》教学设计1

  一,*旧引新,揭示矛盾

  1,求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并说出是用什么方法求的 [课件1]

  8和9 9和27 5和6 6和8 12和18 10和15

  2,口答.[课件2]

  3/4=( )/8 3/4=9/( ) 3/4=( )/24 3/4=( )/20

  3,把1/3和1/5化成分母都是15的分数.[课件3]

  *后提问:A,说一说该题中计算的依据是什么

  B,分母15与原分母3和5是什么关系

  C,由异分母分数到同分母分数,这个转化过程是依据什么来实现的

  4,揭示课题:通分

  二,探究新知,激发思维

  认识公分母和通分的意义.

  (1)教学P115 .例 3: 比较3/4和5/6的大小

  ① 提问:A,3/4和5/6能直接比它们的大小吗 想想用什么办法就可以比较它们的大小了

  B,想一想:"相同的分母"与4和6有什么关系

  ② 试一试把它们化为同分母分数.

  观察学生的几个算式,有没有达到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的目的.

  ③ 反馈讨论:对比一下,"相同分母"选哪个数比较好 为什么

  ④ 小结:我们在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时,首先选定的"相同分母"我们称为公分母.一般我们选已知分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它们的公分母.

  板述: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通分.

  (2)我们从下面的图中看一看,通分前后的两个分数,什么发生变化了 什么没有发生变化 [课件4]

  (通分并没有改变分数的大小,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使它们的分数单位相同了,这样就可以比较它们的大小了)

  2,教学通分的方法.

  (1)教学P116 .例 4: 把下面每组数的两个分数通分.

  2/3和5/7 1/6和7/12

  讨论:A,想想:要把这两组分数分别通分,第一步要做什么 第二步做什么

  B,说说公分母21是怎样确定的 公分母12是怎样确定的

  C,能说一说通分的一般方法吗

  板书:通分的一般方法是:先求出原来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然后把各分数分别化成用这个最小公倍数作分母的分数.

  ※ 把下面两组分数通分.[课件5]

  9/10和8/15 3/8和5/12

  D,请再说一说通分过程分几步 每步做什么

  三,巩固练*,强化提高

  1,说出下面每组分数的公分母.

  1/4和2/3 2/3和5/6 3/8和5/6 5/12和5/48

  2,P117 .1

  3,P117 .3

  四,课堂小结,抽象概括

  什么叫通分 通分的一般方法

  五,家作

  P117 .2,4

  板书设计: 通分的意义及方法

  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通分.

《通分》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93-9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能准确快速地比较各类分数的大小,理解通分的意义和作用。

  2、让学生经历观察、分析、合作、交流、归纳等一系列数学活动,能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并使策略最优化。

  3、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渗透爱国情感教育。

  教材分析:

  通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93至94页的内容。这部分教材以分数的大小比较为线索,由特殊到一般,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教学通分。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分数基本性质的直接应用,在分数加减法中常常用到。因此通分是分数四则运算的重要基础,是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和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重要步骤,所以必须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部分内容。

  在本节课教学中我力求渗透数学转化思想方法、抽象概括方法、比较法、观察法等。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已经初步学*了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所以在学*这部分内容时难度不大,重点让学生讲解判断大小的理由并及时归纳总结。至于异分母分数比较大小,一部分同学其实已经知道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比较,那么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成果引入通分,再通过自学环节,顺理成章的让学生转入本节的重点学*中。

  教学重点:理解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异分母分数的比较

  教具准备:课件一套

  教学过程:

  课前调查:

  了解学生对冬奥会的关注情况,适当进行补充然后请学生单选或多选温哥华冬奥会上令你感动的画面。

  【评析:体育最能激发人的爱国热情,这样的课前调查,既为本节的教学提供了素材,又渗透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一)激趣导入,提出问题。

  1、由温哥华冬奥会的举办,引出调查的信息并出示信息。

  师:同学们,20xx年第21届温哥华冬奥会*金牌榜首次进入世界前七!冬奥期间,每一个精彩瞬间都会激起我们的心灵震颤,(出示课件:王濛叩谢恩师李琰、周洋以一敌七摘取1500米桂冠、申赵18年圆梦登顶、*短道接力金牌失而复得)。

  2、让学生根据统计的结果提出数学问题。

  【评析:情境的创设基于学生自己调查统计的结果,不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二)解决问题,探究新知。

  1、独立解决问题

  【评析:学生独立思考是一种良好的思维品质。在教学中,把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主动、自由地去探究,去发现,亲自体验获得知识的快乐。】

  2、合作交流

  在四人小组内交流自己已解决的问题,或讨论有疑问的地方。

  【评析:这个环节可以实现智慧的交流、思想的碰撞、思维方式的互补,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学*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

  3、汇报展示

  ⑴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

  ①总结方法;

  ②练*巩固: ○ ○ ○

  ⑵异分母分数比较大小。

  ①分子相同的异分母分数比较;

  ②分子和分母各不相同的异分母分数比较;

  【评析:课堂中学生参与到实践过程中,主动寻求多种解题方法,迸出创新的火花,使学*真正成为人的主体性、能动性不断生成、发展和张扬的过程。同时这样处理环节也很好的突破了难点。】

  4.教学通分。

  ⑴观察方法,揭示课题。

  师指着利用分数基本性质解题做法问:仔细观察这位同学的做法,你有什么发现?教师追问:“转化后分数的大小变了吗?你的依据是什么?”这时教师揭示:像这位同学的方法,就叫做通分(板书课题)。

  ⑵阅读教材,理解意义。

  阅读课本93--94页,把你认为的重点或有疑问的地方用红笔标注一下。

  ⑶交流收获,掌握方法。

  看书后,先解决有疑问的地方,之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什么叫通分,通分的方法,学*通分有什么作用等等。

  【评析:这样做学生不仅触到新知的“脉”,还能寻到新知的“源”,不仅知道了学什么,还知道为什么要学,不仅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还有利于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这样就突出了重点。】

  (三)巩固练*,拓展提升。

  1、基本练*:比较下面分数的大小:

  和 和

  2、拓展提升。

  同学们进行100米赛跑,丁丁用了分,明明用了分,谁的

  成绩好一些?

  3、随机练*黑板上的其余问题。

  【评析:通过从基础练到拓展练,把数学放到了更广阔的生活环境中,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结束语:同学们,我们虽不见得有冰雪健儿们那样的天赋及机会,能够在国际赛场上为国争光,但是我们每个人,却可以被他们的某种精神所激励,然后在我们各自的人生舞台上,去赢得属于我们自己的金牌!

  板书设计:

  通 分

  大 小 不 变

  异分母分数 同分母分数

  转 化 (公分母)

  公倍数

  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设计思路:

  在这节课上,我最初的设计是依据教材,按照教材上的指点,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交流等活动来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可是,课前的调查和研究表明,无论是学生还是身为教师的我,都已经不能够将学*和教学的关注点仅限于课本了。有了这样的感觉,我就不能够再默守陈规、按部就班的进行原定预设计划了。因此我决定走出教材、了解学生,真正实现“用教材”“备学生”这一高度上来设计这节课。针对教材的编排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在教材提供的素材基础上进行了加工,在课前进行了同学们喜欢的体育运动进而进行冬奥会深刻画面的调查,并将这一调查结果引入课堂,学生积极的进行观察、提问、思考、交流等各项活动,在情趣交融的活动中实现教学目标,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理解、掌握数学知识,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由于课堂上学生是兵教兵,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也培养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总评】

  现代数学教学理论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数学教学本身,就是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以及这个过程的分析。通分的方法其实不难,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通分,通分的方法?所以这节课的设计,注重给孩子创设一个多元求解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大胆独立尝试,在交流合作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归纳,这样的教学真正发挥了学生学*的主体性,效果很好。如果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经常注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当学生的思维受阻时,教师适时点拨,当学生的思维遇卡时,教师巧妙催化,这样会使学生在题中数量间自由地顺逆回环,导致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形成,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通分》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感受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必要性。

  2、通过动手操作折纸,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3、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解决简单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4、渗透转化思想,培养迁移、类推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难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法则。

  教学准备:PPT课件、同样大的长方形纸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1、填一填。

  1/2=()/4=4/()

  2、找出下列各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6和87和1411和9

  3、将下列各级分数通分。

  1/4和3/87/10和5/6

  4、抢答:

  1/5+2/53/7+2/74/9+5/9

  5/8-3/811/15—11/157/12—5/12小结: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

  PPT出示:同学们在手工课上折纸。淘气用一张纸的1/2折一只小船,笑笑用同一张纸的1/4折一只小鸟。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你会解决这些问题吗?(学生列出算式。)

  先估一估它们的和(差)是多少?

  PPT出示:

  1/2+1/4在()之间。

  A、0—1/2B、1/2—1C、1—2

  2、尝试探索,操作验证。

  师:大家估计的正确吗?我们可以用折纸的方法进行验证。

  出示操作提示:

  (1)在长方形纸上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涂出它的1/2;

  (2)再用不同的颜色涂出它的1/4;(不重复)

  (3)观察两种颜色一共占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学生动手操作后,反馈估算结果。指名说说3/4是怎么得出的。

  3、异分母分数相加,能直接计算吗?

  同桌交流。小结:异分母相加,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法的方法进行计算。(板书)

  4、自主尝试:1/2—1/4。全班交流计算结果及异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5、试一试:

  完成课本“试一试”。(3/4+5/89/10—1/6)

  独立完成,同桌检查。

  6、小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如何计算?(PPT出示)

  三、巩固练*:

  1、课本“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巩固异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

  2、课本“练一练”第3题。

  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3、大家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已经掌握得较好了,接下来同学们来当一次小老师,帮小马虎看看他的计算是否正确。

  2/3+1/4=2/12+1/12=3/12=1/4

  11/14—5/7=11—5/14—7=6/7

  (1)先独立思考。

  (2)谁来当老师,帮他指出问题?

  (3)通过这道题的练*,你想给小马虎提点什么建议呢?

  4、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中的数学世界来解决问题。

  我们每天都制造很多的生活垃圾,环卫工作人员对我们在生活中所产生的垃圾进行分类整理,得出以下结论:

  废金属占生活垃圾的1/4;

  废纸张占生活垃圾的3/10;

  塑料袋占生活垃圾的2/5;

  其它垃圾占生活垃圾的1/20。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四、拓展延伸:

  1、有红、黄、蓝三根彩棒,红棒比黄棒长3/4米,蓝棒比黄棒短1/6米。

  (1)红棒与黄棒相差多少米?

  (2)如果蓝棒比黄棒长1/6米,红棒与蓝棒相差多少米?

  引导学生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尝试解决。

  2、(1)1/2+1/3=1/3+1/4=1/4+1/5=1/3+1/5=

  (2)1/2-1/3=1/3-1/4=1/4-1/5=1/3-1/5=

  A.观察特点;B.计算,找规律;C.举例应用。

  五、课堂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2、师:在我们的身边数学无处不在,希望同学们能运用今天所学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板书设计: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1/2+1/4=2/4+1/4=3/4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则: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则计算

  1/2—1/4=2/4—1/4=1/4

  教学反思:

  《折纸》这一课主要是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反思本课节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谈。

  1、根据学生学*的需要灵活使用教材。

  教材为孩子们创设了一个生活化的情境,两个小同学在手工课上进行折纸。分别用去了张纸的1/2和1/4。通过比较两个人用纸的多少,引发了学生对如何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利用数学信息学生提出了一些问题并进行了解答。在解答中,学生们遇到了困惑,正是因为这一困惑的出现引起了学生对这种算式该如何计算思考。通过观察、分析、估算和讨论交流,使学生认识到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因为分数单位不同必须要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学生的探究计算法则的过程中,体会一步步推理,理解算理。

  2、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在实际操作、感知的过程中建立数学技能。

  本课教学中借助折纸情境,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提问解答的活动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在学生猜测、验证算式结果并归纳总结出法则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分数知识相关的数学模型,激发并满足他们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欲望。

  3、进行估算,注重对学生估测能力的培养。

  本课教学中在合作探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前都设计了让学生先估一估的环节,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并充分调动感官,结合自己已有的学*经验对加减法算式结果进行估算。这样的设计有助于促进学生自觉地运用所学的估测知识对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初步感知。

  本堂课也出现一些不足,如:个别学生以往的“找两个数的公倍数、通分”知识中间有缺漏。折纸过程中,时间过多导致学生练*时间少,练*量不足。以后在新课前事先准备一些旧知识,以利于新旧知识间的迁移,学生容易走进新课堂,容易掌握知识。

《通分》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通分的含义,探索并掌握通分的方法。

  2、探索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用分数描述有关现象。

  3、在发现中体验成功,在练*应用中感受知识应用的价值。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探索通分的方法,让学生体验根据数据特点灵活运用的优势,进而感受通分与比较大小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知识迁移法

  教学准备课件出示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温故导新

  1、复*简单的分数大小比较

  比较大小:1/3和1/2 3/5和2/5

  2、复*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找法。

  5和7 4和12 12和16

  3、导入新知

  出示例2

  二、新知共研

  1、由分数的大小比较引出通分的意义。

  引出:通分的意义

  2、理解通分的意义,分析通分的方法

  让学生议一议:

  通分要注意什么?

  公分母的最佳选择是什么?(取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3、独立尝试练*:

  比较3/4和5/6的大小

  学生试做汇报,老师选择性板演,针对性评讲

  (板书略)

  师生评点,取得共识

  三、拓展提高

  1、提出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对于刚才的比较3/4和5/6大小还有别的方法吗?小组内几个同学议一议。

  2、方法探究

  3、尝试完成思考题。

  师不作任何提示,让学生迁移解题。

  四、全课总结

  1、这节课收获了什么?

  2、对分数的认识,你有什么新感受?

  五、布置作业

  1、课堂活动题2

  2、课本作业练*七:

  4、6、7

《通分》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

  教材第93页的内容及第95页练*十八的第1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巩固学生对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方法的掌握,并学会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2、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3、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同分母分数和同分子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同分母分数和同分子分数大小比较方法的算理。

  教具准备:每人两张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提问:3/10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二、教学实施

  1、出示例3。(出示情境图)陆地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3/10,海洋面积占地球总面积7/10。地球上是的陆地多还是海洋多?

  放手让学生自己根据条件比较。学生互相交流方法、结果及理由。

  小结:要比较海洋面积和陆地面积谁大,就是要比较3/10和7/10的大小。因为3/10表示把地球总面积看作单位“l ",把单位“l”*均分成10份,陆地面积是这样的3份,海洋面积是这样的7份,所以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也可以这样想:3/10是3个1/10,7/10是7个1/10,7个1/10大于3个1/10,所以7/10大于3/10。

  比较下面各组分数的大小。(教材93页练*第一排,学生独立完成,口答结果。)

  提问:以上各组分数有什么共同特点?同分母分数如何比较大小?(学生归纳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小结:同分母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

  2、再出示:3/8○3/4

  这两个分数大家还会比较吗?请学生尝试比较大小后,请学生汇报自己比较的结果及理由。

  方法一:也可以让学生利用手中的两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进行比较或画图来比较。

  方法二:学生可以用分数单位的大小推出:因为1/8<1/4,所以3个1/8小于3个1/4。

  结合过生日切蛋糕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1/8小于1/4。即*均分的份数越小,每人吃的一份越大。*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人吃的一份越少。

  比较下面各组分数的大小。(教材93页练*第二排,学生独立完成,口答结果,并指明说一说理由。)

  提问:以上各组分数有什么共同特点?分子相同的分数如何比较大小?(学生试着归纳)

  小结: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小的比较大。

  三、思维训练

  l 、在1/8<1/()<1/3,括号里可以填哪些整数?

  2、小明、小刚、小亮和小红四人分别看一本同样的故事书。两天后,他们各看了这本书的5/7、4/9、5/6和4/7。他们谁看得多?按照从多到少的顺序排列起来。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在三年级学*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的基础上,研究了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的问题,并且得出了结论: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大的分数比较小。

  五、作业:p93页第1题

  板书设计:通分

  例3 7/10>3/10 3/8<3/4

  同分母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

  同分子分数,分母小的分数比较大。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难点是同分子分数大小的比较,教材没有将此所有例题,因此教师有必要补充相应的例题来充实本课新授内容。

  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学生不用直观图,仅凭借已掌握的分数意义和分数单位的相关知识就完全能理解掌握。但同分子分数大小的比较理解起来则明显难度较大,今天的教学中,我借助折纸涂色的活动直观展现分数大小来帮助学生理解。还应用生活中常见的切生日蛋糕作为教学原型,帮助启发学生思考,从而理解了分母越大,分数单位越小的道理。

  折纸的操作活动和“切蛋糕”的形象比喻,对今天新知的掌握起到极大促进作用,学生作业正确率较高。


《通分》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阅读


《通分》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1)

——《通分》教学设计 (菁华5篇)

《通分》教学设计1

  一,*旧引新,揭示矛盾

  1,求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并说出是用什么方法求的 [课件1]

  8和9 9和27 5和6 6和8 12和18 10和15

  2,口答.[课件2]

  3/4=( )/8 3/4=9/( ) 3/4=( )/24 3/4=( )/20

  3,把1/3和1/5化成分母都是15的分数.[课件3]

  *后提问:A,说一说该题中计算的依据是什么

  B,分母15与原分母3和5是什么关系

  C,由异分母分数到同分母分数,这个转化过程是依据什么来实现的

  4,揭示课题:通分

  二,探究新知,激发思维

  认识公分母和通分的意义.

  (1)教学P115 .例 3: 比较3/4和5/6的大小

  ① 提问:A,3/4和5/6能直接比它们的大小吗 想想用什么办法就可以比较它们的大小了

  B,想一想:"相同的分母"与4和6有什么关系

  ② 试一试把它们化为同分母分数.

  观察学生的几个算式,有没有达到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的目的.

  ③ 反馈讨论:对比一下,"相同分母"选哪个数比较好 为什么

  ④ 小结:我们在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时,首先选定的"相同分母"我们称为公分母.一般我们选已知分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它们的公分母.

  板述: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通分.

  (2)我们从下面的图中看一看,通分前后的两个分数,什么发生变化了 什么没有发生变化 [课件4]

  (通分并没有改变分数的大小,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使它们的分数单位相同了,这样就可以比较它们的大小了)

  2,教学通分的方法.

  (1)教学P116 .例 4: 把下面每组数的两个分数通分.

  2/3和5/7 1/6和7/12

  讨论:A,想想:要把这两组分数分别通分,第一步要做什么 第二步做什么

  B,说说公分母21是怎样确定的 公分母12是怎样确定的

  C,能说一说通分的一般方法吗

  板书:通分的一般方法是:先求出原来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然后把各分数分别化成用这个最小公倍数作分母的分数.

  ※ 把下面两组分数通分.[课件5]

  9/10和8/15 3/8和5/12

  D,请再说一说通分过程分几步 每步做什么

  三,巩固练*,强化提高

  1,说出下面每组分数的公分母.

  1/4和2/3 2/3和5/6 3/8和5/6 5/12和5/48

  2,P117 .1

  3,P117 .3

  四,课堂小结,抽象概括

  什么叫通分 通分的一般方法

  五,家作

  P117 .2,4

  板书设计: 通分的意义及方法

  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通分.

《通分》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93-9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能准确快速地比较各类分数的大小,理解通分的意义和作用。

  2、让学生经历观察、分析、合作、交流、归纳等一系列数学活动,能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并使策略最优化。

  3、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渗透爱国情感教育。

  教材分析:

  通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93至94页的内容。这部分教材以分数的大小比较为线索,由特殊到一般,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教学通分。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分数基本性质的直接应用,在分数加减法中常常用到。因此通分是分数四则运算的重要基础,是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和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重要步骤,所以必须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部分内容。

  在本节课教学中我力求渗透数学转化思想方法、抽象概括方法、比较法、观察法等。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已经初步学*了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所以在学*这部分内容时难度不大,重点让学生讲解判断大小的理由并及时归纳总结。至于异分母分数比较大小,一部分同学其实已经知道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比较,那么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成果引入通分,再通过自学环节,顺理成章的让学生转入本节的重点学*中。

  教学重点:理解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异分母分数的比较

  教具准备:课件一套

  教学过程:

  课前调查:

  了解学生对冬奥会的关注情况,适当进行补充然后请学生单选或多选温哥华冬奥会上令你感动的画面。

  【评析:体育最能激发人的爱国热情,这样的课前调查,既为本节的教学提供了素材,又渗透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一)激趣导入,提出问题。

  1、由温哥华冬奥会的举办,引出调查的信息并出示信息。

  师:同学们,20xx年第21届温哥华冬奥会*金牌榜首次进入世界前七!冬奥期间,每一个精彩瞬间都会激起我们的心灵震颤,(出示课件:王濛叩谢恩师李琰、周洋以一敌七摘取1500米桂冠、申赵18年圆梦登顶、*短道接力金牌失而复得)。

  2、让学生根据统计的结果提出数学问题。

  【评析:情境的创设基于学生自己调查统计的结果,不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二)解决问题,探究新知。

  1、独立解决问题

  【评析:学生独立思考是一种良好的思维品质。在教学中,把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主动、自由地去探究,去发现,亲自体验获得知识的快乐。】

  2、合作交流

  在四人小组内交流自己已解决的问题,或讨论有疑问的地方。

  【评析:这个环节可以实现智慧的交流、思想的碰撞、思维方式的互补,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学*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

  3、汇报展示

  ⑴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

  ①总结方法;

  ②练*巩固: ○ ○ ○

  ⑵异分母分数比较大小。

  ①分子相同的异分母分数比较;

  ②分子和分母各不相同的异分母分数比较;

  【评析:课堂中学生参与到实践过程中,主动寻求多种解题方法,迸出创新的火花,使学*真正成为人的主体性、能动性不断生成、发展和张扬的过程。同时这样处理环节也很好的突破了难点。】

  4.教学通分。

  ⑴观察方法,揭示课题。

  师指着利用分数基本性质解题做法问:仔细观察这位同学的做法,你有什么发现?教师追问:“转化后分数的大小变了吗?你的依据是什么?”这时教师揭示:像这位同学的方法,就叫做通分(板书课题)。

  ⑵阅读教材,理解意义。

  阅读课本93--94页,把你认为的重点或有疑问的地方用红笔标注一下。

  ⑶交流收获,掌握方法。

  看书后,先解决有疑问的地方,之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什么叫通分,通分的方法,学*通分有什么作用等等。

  【评析:这样做学生不仅触到新知的“脉”,还能寻到新知的“源”,不仅知道了学什么,还知道为什么要学,不仅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还有利于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这样就突出了重点。】

  (三)巩固练*,拓展提升。

  1、基本练*:比较下面分数的大小:

  和 和

  2、拓展提升。

  同学们进行100米赛跑,丁丁用了分,明明用了分,谁的

  成绩好一些?

  3、随机练*黑板上的其余问题。

  【评析:通过从基础练到拓展练,把数学放到了更广阔的生活环境中,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结束语:同学们,我们虽不见得有冰雪健儿们那样的天赋及机会,能够在国际赛场上为国争光,但是我们每个人,却可以被他们的某种精神所激励,然后在我们各自的人生舞台上,去赢得属于我们自己的金牌!

  板书设计:

  通 分

  大 小 不 变

  异分母分数 同分母分数

  转 化 (公分母)

  公倍数

  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设计思路:

  在这节课上,我最初的设计是依据教材,按照教材上的指点,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交流等活动来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可是,课前的调查和研究表明,无论是学生还是身为教师的我,都已经不能够将学*和教学的关注点仅限于课本了。有了这样的感觉,我就不能够再默守陈规、按部就班的进行原定预设计划了。因此我决定走出教材、了解学生,真正实现“用教材”“备学生”这一高度上来设计这节课。针对教材的编排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在教材提供的素材基础上进行了加工,在课前进行了同学们喜欢的体育运动进而进行冬奥会深刻画面的调查,并将这一调查结果引入课堂,学生积极的进行观察、提问、思考、交流等各项活动,在情趣交融的活动中实现教学目标,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理解、掌握数学知识,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由于课堂上学生是兵教兵,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也培养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总评】

  现代数学教学理论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数学教学本身,就是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以及这个过程的分析。通分的方法其实不难,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通分,通分的方法?所以这节课的设计,注重给孩子创设一个多元求解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大胆独立尝试,在交流合作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归纳,这样的教学真正发挥了学生学*的主体性,效果很好。如果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经常注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当学生的思维受阻时,教师适时点拨,当学生的思维遇卡时,教师巧妙催化,这样会使学生在题中数量间自由地顺逆回环,导致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形成,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通分》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感受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必要性。

  2、通过动手操作折纸,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3、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解决简单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4、渗透转化思想,培养迁移、类推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难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法则。

  教学准备:PPT课件、同样大的长方形纸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1、填一填。

  1/2=()/4=4/()

  2、找出下列各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6和87和1411和9

  3、将下列各级分数通分。

  1/4和3/87/10和5/6

  4、抢答:

  1/5+2/53/7+2/74/9+5/9

  5/8-3/811/15—11/157/12—5/12小结: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

  PPT出示:同学们在手工课上折纸。淘气用一张纸的1/2折一只小船,笑笑用同一张纸的1/4折一只小鸟。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你会解决这些问题吗?(学生列出算式。)

  先估一估它们的和(差)是多少?

  PPT出示:

  1/2+1/4在()之间。

  A、0—1/2B、1/2—1C、1—2

  2、尝试探索,操作验证。

  师:大家估计的正确吗?我们可以用折纸的方法进行验证。

  出示操作提示:

  (1)在长方形纸上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涂出它的1/2;

  (2)再用不同的颜色涂出它的1/4;(不重复)

  (3)观察两种颜色一共占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学生动手操作后,反馈估算结果。指名说说3/4是怎么得出的。

  3、异分母分数相加,能直接计算吗?

  同桌交流。小结:异分母相加,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法的方法进行计算。(板书)

  4、自主尝试:1/2—1/4。全班交流计算结果及异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5、试一试:

  完成课本“试一试”。(3/4+5/89/10—1/6)

  独立完成,同桌检查。

  6、小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如何计算?(PPT出示)

  三、巩固练*:

  1、课本“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巩固异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

  2、课本“练一练”第3题。

  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3、大家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已经掌握得较好了,接下来同学们来当一次小老师,帮小马虎看看他的计算是否正确。

  2/3+1/4=2/12+1/12=3/12=1/4

  11/14—5/7=11—5/14—7=6/7

  (1)先独立思考。

  (2)谁来当老师,帮他指出问题?

  (3)通过这道题的练*,你想给小马虎提点什么建议呢?

  4、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中的数学世界来解决问题。

  我们每天都制造很多的生活垃圾,环卫工作人员对我们在生活中所产生的垃圾进行分类整理,得出以下结论:

  废金属占生活垃圾的1/4;

  废纸张占生活垃圾的3/10;

  塑料袋占生活垃圾的2/5;

  其它垃圾占生活垃圾的1/20。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四、拓展延伸:

  1、有红、黄、蓝三根彩棒,红棒比黄棒长3/4米,蓝棒比黄棒短1/6米。

  (1)红棒与黄棒相差多少米?

  (2)如果蓝棒比黄棒长1/6米,红棒与蓝棒相差多少米?

  引导学生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尝试解决。

  2、(1)1/2+1/3=1/3+1/4=1/4+1/5=1/3+1/5=

  (2)1/2-1/3=1/3-1/4=1/4-1/5=1/3-1/5=

  A.观察特点;B.计算,找规律;C.举例应用。

  五、课堂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2、师:在我们的身边数学无处不在,希望同学们能运用今天所学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板书设计: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1/2+1/4=2/4+1/4=3/4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则: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则计算

  1/2—1/4=2/4—1/4=1/4

  教学反思:

  《折纸》这一课主要是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反思本课节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谈。

  1、根据学生学*的需要灵活使用教材。

  教材为孩子们创设了一个生活化的情境,两个小同学在手工课上进行折纸。分别用去了张纸的1/2和1/4。通过比较两个人用纸的多少,引发了学生对如何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利用数学信息学生提出了一些问题并进行了解答。在解答中,学生们遇到了困惑,正是因为这一困惑的出现引起了学生对这种算式该如何计算思考。通过观察、分析、估算和讨论交流,使学生认识到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因为分数单位不同必须要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学生的探究计算法则的过程中,体会一步步推理,理解算理。

  2、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在实际操作、感知的过程中建立数学技能。

  本课教学中借助折纸情境,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提问解答的活动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在学生猜测、验证算式结果并归纳总结出法则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分数知识相关的数学模型,激发并满足他们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欲望。

  3、进行估算,注重对学生估测能力的培养。

  本课教学中在合作探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前都设计了让学生先估一估的环节,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并充分调动感官,结合自己已有的学*经验对加减法算式结果进行估算。这样的设计有助于促进学生自觉地运用所学的估测知识对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初步感知。

  本堂课也出现一些不足,如:个别学生以往的“找两个数的公倍数、通分”知识中间有缺漏。折纸过程中,时间过多导致学生练*时间少,练*量不足。以后在新课前事先准备一些旧知识,以利于新旧知识间的迁移,学生容易走进新课堂,容易掌握知识。

《通分》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通分的含义,探索并掌握通分的方法。

  2、探索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用分数描述有关现象。

  3、在发现中体验成功,在练*应用中感受知识应用的价值。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探索通分的方法,让学生体验根据数据特点灵活运用的优势,进而感受通分与比较大小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知识迁移法

  教学准备课件出示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温故导新

  1、复*简单的分数大小比较

  比较大小:1/3和1/2 3/5和2/5

  2、复*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找法。

  5和7 4和12 12和16

  3、导入新知

  出示例2

  二、新知共研

  1、由分数的大小比较引出通分的意义。

  引出:通分的意义

  2、理解通分的意义,分析通分的方法

  让学生议一议:

  通分要注意什么?

  公分母的最佳选择是什么?(取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3、独立尝试练*:

  比较3/4和5/6的大小

  学生试做汇报,老师选择性板演,针对性评讲

  (板书略)

  师生评点,取得共识

  三、拓展提高

  1、提出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对于刚才的比较3/4和5/6大小还有别的方法吗?小组内几个同学议一议。

  2、方法探究

  3、尝试完成思考题。

  师不作任何提示,让学生迁移解题。

  四、全课总结

  1、这节课收获了什么?

  2、对分数的认识,你有什么新感受?

  五、布置作业

  1、课堂活动题2

  2、课本作业练*七:

  4、6、7

《通分》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

  教材第93页的内容及第95页练*十八的第1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巩固学生对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方法的掌握,并学会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2、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3、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同分母分数和同分子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同分母分数和同分子分数大小比较方法的算理。

  教具准备:每人两张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提问:3/10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二、教学实施

  1、出示例3。(出示情境图)陆地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3/10,海洋面积占地球总面积7/10。地球上是的陆地多还是海洋多?

  放手让学生自己根据条件比较。学生互相交流方法、结果及理由。

  小结:要比较海洋面积和陆地面积谁大,就是要比较3/10和7/10的大小。因为3/10表示把地球总面积看作单位“l ",把单位“l”*均分成10份,陆地面积是这样的3份,海洋面积是这样的7份,所以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也可以这样想:3/10是3个1/10,7/10是7个1/10,7个1/10大于3个1/10,所以7/10大于3/10。

  比较下面各组分数的大小。(教材93页练*第一排,学生独立完成,口答结果。)

  提问:以上各组分数有什么共同特点?同分母分数如何比较大小?(学生归纳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小结:同分母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

  2、再出示:3/8○3/4

  这两个分数大家还会比较吗?请学生尝试比较大小后,请学生汇报自己比较的结果及理由。

  方法一:也可以让学生利用手中的两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进行比较或画图来比较。

  方法二:学生可以用分数单位的大小推出:因为1/8<1/4,所以3个1/8小于3个1/4。

  结合过生日切蛋糕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1/8小于1/4。即*均分的份数越小,每人吃的一份越大。*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人吃的一份越少。

  比较下面各组分数的大小。(教材93页练*第二排,学生独立完成,口答结果,并指明说一说理由。)

  提问:以上各组分数有什么共同特点?分子相同的分数如何比较大小?(学生试着归纳)

  小结: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小的比较大。

  三、思维训练

  l 、在1/8<1/()<1/3,括号里可以填哪些整数?

  2、小明、小刚、小亮和小红四人分别看一本同样的故事书。两天后,他们各看了这本书的5/7、4/9、5/6和4/7。他们谁看得多?按照从多到少的顺序排列起来。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在三年级学*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的基础上,研究了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的问题,并且得出了结论: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大的分数比较小。

  五、作业:p93页第1题

  板书设计:通分

  例3 7/10>3/10 3/8<3/4

  同分母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

  同分子分数,分母小的分数比较大。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难点是同分子分数大小的比较,教材没有将此所有例题,因此教师有必要补充相应的例题来充实本课新授内容。

  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学生不用直观图,仅凭借已掌握的分数意义和分数单位的相关知识就完全能理解掌握。但同分子分数大小的比较理解起来则明显难度较大,今天的教学中,我借助折纸涂色的活动直观展现分数大小来帮助学生理解。还应用生活中常见的切生日蛋糕作为教学原型,帮助启发学生思考,从而理解了分母越大,分数单位越小的道理。

  折纸的操作活动和“切蛋糕”的形象比喻,对今天新知的掌握起到极大促进作用,学生作业正确率较高。


《通分》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2)

——an教学设计 (菁华5篇)

  课标要求

  1、自学研讨,掌握本课的生字。

  2、准确、生动地复述课文。

  3、树立要立志做大事,不必立志做大官的思想。树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高尚思想。

  4、将此文言文变成自己的话,写成一篇现代文。

  5、联系背景评价包拯这一形象。

  [学法点悟]

  学*文言文有个规律:从机械性朗读到理解性朗读再到表演性朗读,我们可以按这几个步骤进行朗读,我们对本课内容有哪些不清楚的地方,要大胆提出、大胆思考、大胆质询,大胆必“大得”。

  [整体感知]

  本文选自《宋史包拯传》。

  传”是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叙述传主的生卒、地位、官职、生*事迹等内容。包拯的事迹长期流传民间,是封建清官的典型。这篇文章通过写包拯的典型事例,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为民*的好官形象。写人离不开写事,写事运用正侧面相结合的手法,表现效果更佳。

  [疑难解析]

  质疑:课文共有5个自然段,每段重点写了包拯的一个事例。有的段落记叙具体,有的段落记叙较概括。请各用四个字概括。

  解惑:割牛舌案、进贡砚台、出使契丹、公开审案、*日为人

  质疑:学*传记要在了解人物事迹的基础上,结合人物所处的背景,做出恰当的评价。请你结合课文评价一下包拯这个人物。

  解惑:第一段突出包拯为官机智;第二段突出他为官廉洁;第三段突出他巧言善辩、不辱使命;第四段突也他为官刚正、执法严峻;第五段突出他克己奉公。

  质疑:包拯的作法受到肯定了吗?试从文中找出答案来。

  解惑: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从社会人民的角度给以肯定。

  质疑:注意本文如何运用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来表现人物?

  解惑:割牛舌案、进贡砚台、出使契丹、公开审案、*日为人是正面描写,“笑比黄河清”、“包待制”、“阎罗包老”是侧面描写。

  [语言揣摩]

  1、对下列语句中的语言现象判断有误的是( )

  A、不主先入之说: 主,意动用法。

  B、闻者皆惮之: 惮,害怕,畏惧,使动用法。

  C、使得至前陈曲直: 曲直,形容词作名词。

  D、不伪辞色悦人: 悦,使动用法。

  提示:B

  2、下列语句和例句句式相同的是( )

  例:刘豫州,王室之胄。

  A、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

  B、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

  C、有犯脏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

  D、不从吾志,非吾子吾孙也。

  提示:D

  自主探究

  探究前期导引

  把握文学常识,掌握本课重点字词的读音、意义和用法,掌握重点语句的翻译,理解文章大意。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熟读翻译全文。

  基础巩固集练

  一、文学常识填空

  1、 课文共有 个段落,分别记叙了割牛舌案、________、________、公开审案、*日为人几方面,其中________、________段记叙较具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段记叙较概括。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段主要用了正面描写,第______段穿插了侧面描写。

  二、字音字义

  1、给下列字词注音:

  鬻( )徙( )砚( )遗( )敛( )惮( )恶(吏苛刻)( )茔( )

  2、解释下列加点字:

  A、第归,杀而鬻之:

  B、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 :

  C、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D、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

  E、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三、语言积累

  翻译下列句子。

  1、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翻译:

  2、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

  翻译:

  四、问题探究

  1、百姓把包拯比作什么?为什么?(用自己的话)

  2、包拯是历史上有名的清官,请举出他审过的其它著名的案例。

  3、你知道历史上有哪些清官?他们有哪些事迹?请你用正侧面相结合的写法向同学们讲述。

  4、学了这篇文章,你有何感触?结合社会现状描绘你心中“好”官的形象,并谈谈你打算如何做人如何去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

  五、欣赏评价

  新课标特别强调语文课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出版社教材所选古文都具有优秀的人文精神,例如本文就是对我们进行廉洁奉公教育的好材料,我们学*时既应重视知识能力目标,又应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六、拓展阅读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除大理评事,出知建昌县。以父母皆老 ,辞不就。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后数年,亲继亡,拯庐墓终丧,犹徘徊不忍去,里中父老数来劝勉。久之,赴调,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 :“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徒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除天章阁待制、知谏院。又上言,天子当明听纳,辨朋党,惜人才,不主先入之说,凡七事;请去刻薄,抑侥幸,正刑明禁,戒兴作,禁妖妄。朝廷多施行之。

  召权知(权知:原为暂时主持某州事务,此为调任某知府的意思)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中官(宦官)势族筑园榭侵惠民河,以故河塞不能,适京师大水,拯乃悉毁去。或持地券自言,有伪增步数者,皆审验劾奏之。

  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脏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吾孙也。”

  1、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理解有误的是( )

  A、第归,杀而鬻之: 第归,暂且回去。

  B、前守缘贡: 缘贡,以进贡为缘由、为借口。

  C、有犯脏者: 犯脏,犯贪污罪。

  D、死不得葬大茔中: 茔,坟墓,大茔,大坟墓。

  2、下列句子的意思正确的是( )

  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

  ①人们拿包拯的笑去与黄河清水作比较。

  ②人们觉得包拯的笑与黄河的水变清那样难以见到。

  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③只有阎王和包公那里才打不通关节。

  ④打不通关节的,可到阎王一样的包公处寻求公道。

  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3、下列语句意思理解有误的是( )

  A、请去刻薄,抑侥幸。

  请求罢黜那些刻薄的官吏,抑制那些侥幸得官升官的人。

  B、恶吏苛刻。

  凶恶的官吏对民众十分苛刻。

  C、拯立朝刚毅。

  包拯在朝,刚强果断。

  D、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

  包拯与人相处不随意苟同附和,不说假话装笑脸让别人高兴。

  4、对“*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译意最好的是( )

  A、*常居住,无私人藏书,老朋友、亲戚们都无往来。

  B、*常无私人书信往来,老人,亲朋好友都不与他往来。

  C、*常没有私人书信往来,老人、亲朋好友都断绝了交往。

  D、*常私人也不买书,所以,人们、亲戚同党都不与他往来。

  5、包拯对牛舌案是如何思考和推断的?选出正确的一项( )

  A、盗贼割只牛舌,些许小事,主人何需告官,过些时日,案情自会水落石出。

  B、牛既被割舌,必死无疑,不如让主人宰而卖钱,等待案情自白。

  C、割了牛舌,牛主必杀牛,从而触犯法律,盗贼可乘机告官,“借刀**”。

  D、割牛舌者,必为地方恶贼,其恶行必有暴露之日,待机而捕,定可擒捉。

  6、下列文句,全表现包拯刚毅廉洁的一组是( )

  ①以父母皆老,辞不就。

  ②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

  ③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④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

  ⑤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⑥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

  ⑦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

  ⑧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

  A、①③④⑦ B、③⑤⑦⑧ C、②③⑤⑥ D、①③⑥⑦

  微课作品名称

  “<诗经>吟诵”

  微课作品介绍

  本微课《<诗经>吟诵》主要是针对九年级学生设计的了解《诗经》吟诵相关知识的微课。此微课以吟诵《蒹葭》为例,介绍吟诵的基本规则,让学生体会吟诵的魅力和价值。

  适用对象分析

  九年级学生已经接触过一些古文,对于《诗经》中的名句也有耳闻,但是对于《诗经》的学*主要停留在字面意思的理解和背诵上,对于《诗经》的吟诵知识也不甚了解。若将吟诵技巧运用到《诗经》的教学中去,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对诗文的感悟领会,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记忆。

  学*内容分析

  本节微课首先介绍吟诵的含义,接着通过对吟诵历史的简单说明和学者对吟诵的推重表明吟诵的重要性。然后介绍吟诵过程中相对重要的两种方法:第一,依字行腔、依意行调;第二,*长仄短,*低仄高。最后,在理论知识介绍过后重点以《蒹葭》为例,进行吟诵教学示范,让学生调动听觉系统感受吟诵。

  教学目标分析

  1、让学生在理论上了解吟诵的含义及操作方法;

  2、让学生在实践上感受吟诵的魅力和作用;

  3、让学生举一反三,吟诵“诗经”的其他篇目。

  教学过程设计

  (一)介绍吟诵的基本概念

  吟诵指的是在*古典诗文的创作和学*过程中特有的,以有曲调的吟咏和无曲调的诵读相结合的*式读书法。与单纯的朗读相比,吟诵具有音乐性;与单纯的歌唱相比,诗文的文学性是吟诵的根本所在。

  (二)吟诵“诗经”的历史

  吟诵的历史由来已久,古代文人都有着吟诵的传统,《诗经》更开我国古代诗歌之先河。现代学者对吟诵也是高度推崇的,体现了吟诵《诗经》的价值。

  (三)吟诵的基本规则

  第一,吟诵时要遵循依字行腔,依意行调的原则;第二,吟诵时要遵循*长仄短、*低仄高的原则。(联系现代汉语中的汉语拼音,加入对*仄知识的补充)

  (四)“蒹葭”吟诵教学示范

  首先介绍《蒹葭》的主要内容,整体感知诗歌的感情基调,接着按照*仄声调分析诗中的字词,包括个别需注意的入声字及韵脚字。最后进行示范吟诵。将吟诵的基本规则重点表现出来,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吟诵其他古诗文。

  学*指导

  请在预*人教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诗经两首》时使用本视频,并尝试在观看后吟诵《诗经》中的其他篇目。

  配套学*资料

  人教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

  制作技术介绍

  本微课主要使用录屏软件Camtasia工作室对PPT课件进行录屏制作,后经过剪辑等编辑,最终完成制作。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1)掌握重点文言知识,积累文言词汇。

  (2)掌握比喻论证的方法

  2、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分》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3)

——《*》教学设计 (菁华5篇)

  一、课文说明

  首都北京是祖国的心脏,*是全国人民向往的地方,登上*城楼看一看*广场是每个小朋友的愿望。这篇课文是一首儿歌,表达了儿童们登上*时的快乐与幸福的心情。课文共六行三句话。

  第一句,写出了儿童们看到*的迫不及待的心情,是通过“跑过、登上”这些动作描写准确、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的。

  第二句是写儿童们登上城楼后的好奇,他们到处抱抱、摸摸、看看。

  第三句是直接抒发儿童们的感受与心情。

  这首儿歌按着事情发展的顺序,以动作为线索进行描写,写得生动活泼,富有儿童情趣,对动作描写用词尤为准确,如“跑过、登上、抱抱、看看、站”等。

  二、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字。掌握新笔画:竖钩。掌握笔顺规则:先中间后两边。

  2、自主积累词语。

  3、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通过学*课文,体会儿童们登上*时喜悦与激动的心情。

  三、教学准备

  课文挂图、生字卡片、录像资料、《我爱北京*》歌曲磁带。

  四、教学时数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放《我爱北京*》歌曲录音,让学生跟着一起唱。

  2、你们知道*吗?去过吗?都看到了什么?心情怎样?

  3、揭示课题。

  (二)初读儿歌、整体感知。

  1、学生自己读儿歌,把不认识的字画出来。

  2、教师范读、领读儿歌,学生正音。

  3、出示要求会认的字,你认识哪些字了?重点指导难认的字。

  4、学生读儿歌(分组读、赛读、接读、指名读等),积极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

  (三)诵读课文,体验情感。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感受。

  2、指导朗读。

  ①指导断句:跑过/金水桥,登上/*,抱抱/大圆柱,看看/大宫灯。站在城楼/唱支歌,我爱/北京/*。

  ②指导感情:读的声音可高可低,抑扬顿挫,要表达出登上*的激动与喜悦的心情。

  3、引导学生用不同方式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4、背诵儿歌:(指名背、集体背、赛背等)同样要求学生背出感情。

  (四)积累拓展、深化认识。

  1、积累词语:读我的词语库,说说你从课文中还积累了哪些词语?将积累的词语做成卡片放入词语资料袋。

  2、拓展延伸:介绍*及*广场,有条件可观看录像资料片,学生更能直观形象地了解*及*广场,激发学生对*的向往、对祖国首都的热爱。

  (五)作业。

  把儿歌有感情地背给爸爸妈妈听。

  第二课时

  (一)复*巩固,导入新课。

  1、用朗诵竞赛的形式背儿歌:①给积极主动、大胆朗诵且朗诵得好的学生予以适当奖励(赠送小礼物,奖小红花等);②给进步大,听得认真的学生予以表扬鼓励;③给背诵得好的小组插小红旗;④全班齐背。

  2、认读要求认识的字,奖励方式同上。

  3、揭示本节课的学*目标。

  (二)指导学*生字词,提高字词积累能力。

  1、出示生字卡片:小、水、支、开、升、言。

  2、读准字音:这些字中哪些字你已经认识了?告诉大家是怎样认识的?(当小老师领读)适当组词说句子。

  3、记住字形:你会写其中的哪些字?你是怎样记住的?

  4、指导写字。

  ①学*新笔画“”的写法,学生找出有“”的生字。

  ②学*先中间后两边的笔顺规则。教师范写“小、水”学生观察写法。总结出这一笔顺规则。

  ③指导学生弄清生字的笔顺。

  小:

  水:

  支:

  开:

  升:

  言:

  重点指导学生区别:“升”、“开”的写法,强调“升”的第一笔是撇,“开”的第一笔是横。可编儿歌,指导学生记忆:升字先写撇,开字先写横,后面笔顺都相同。

  ④学生书空生字。

  ⑤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生字,学生观察运笔。

  ⑥学生在写字本上练*描红,书写生字。

  教学目标:

  1、知道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在北京。初步培养学生热爱北京,热爱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6个生字:北、京、安、门、前、升;认识宝盖头;认识上下结构;理解“北京”“*”“前”“红旗”“升”等词 语;认识逗号,进一步认识句子和句号。

  3、学会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会用“什么是什么”和“什么有什么”的句式说话。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看图说话,初步课文,知道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在北京。

  2、学*4个生字、2个词语及新偏旁“”。

  教学过程:

  一、复*检查。

  1、指名认读韵母:ei ing an en eng

  2、比一比,读一读:in---ing en---eng

  3、用卡片“开小火车”认读:我、国、天、爱、女、们

  二、看图说话,揭示课题。

  1、出示挂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出示词语“*”读准“安、门”

  2、你知道*在哪里?出示词语:“北京”读准“北、京”。“京”是后鼻音,要多读。告诉学生北京是我国的首都。*、*都在北京。

  3、*前的广场上有什么?

  让学生看着图连起来说:这是*。*在北京。*前升起了*,一只只白鸽飞向蓝天。

  4、今天我们学的课文课题就是“北京*。”学生齐读课题。

  三、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拼拼读读课文。

  2、教师范读、领读。

  3、指名读课文。

  四、教学生字词。

  1、卡片认读生字词,重点正音:京

  2、师生共同分析字型,理解字词。

  北:看看课堂作业上的笔顺,第一笔是什么?第四笔呢?学生书空。“北”是“东南西北”的“北”。

  京:用“口、小”来分析字型。

  北京是什么?让较多的学生说说“北京是我国的首都。”

  安:“女”字的头上有个像盖子似的,我们叫它宝盖头。“安”是由上面的“宀”和下面的“女”合成的。这是上下结构的字,以前我们还学过哪几个上下结构的字?

  门:你用什么办法记住它?

  *在哪里?(让较多的学生说说)

  五、书写指导。

  北:第一笔的竖写在竖中线的左边一点,然后写横和提,横在横中线上。右边先写撇,写在横中线上。

  京:中间的“口”要写得小些,“小”的“”要写在竖中线上。

  安:“宀”不要写得太阔,“女”字的横要写得比宝盖头长些。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生字词。

  2、朗读,理解课文,初步培养学生热爱北京,热爱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检查。

  1、卡片认读上节课学的生字词和偏旁。

  2、指名板书“北”,说说笔顺。

  3、你知道北京吗?用一、两句话介绍一下。(引导学生扩散性思维。)

  二、朗读,理解课文。

  1、课文中有几个句号?一句话中间有这么一个师板书小圆点加尾巴“,”,像豆芽似的,叫逗号,它表示句子中较小的停顿,表示一句话还没说完,要停一停。

  2、领读、齐读。“我爱北京*。”说说我们为什么爱北京*?(北京是我国的首都,而*象征着北京,看到了*就像看到了北京。我们人人都爱自己的祖国,也爱北京、*。)

  3、领读、齐读“*前**升”,学*生字“前”、“升”。

  前:左下“月”有什么变化?(撇改竖)“前”就是前面的意思。请两位学生一前一后地站着,让全班同学回答:谁在前?谁在后?然后再用“前”组组词。

  升:谁能看作业本上的笔顺来书空?你们在电视里看到过*前升**的情景吗?

  师:每天早晨,*战士在*前升起了**,**在*前高高飘扬。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就是在这*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前升起了第一面无星红旗,这高高飘扬的*,代表着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三、朗读全文。

  1、我们每一个*人都热爱祖国的首都北京,热爱*,要读出这样的感情。“爱”读重音。

  2、读到有逗号的地方要稍作停顿。

  3、齐读,指名读课文。

  四、书写指导。

  前:第三笔横要写得略长些。

  升:第三笔撇要写在第一笔撇的下面,第四笔竖要略高于第一笔。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总结,巩固练*,进行句式训练。

  教学过程:

  一、复*检查。

  1、用卡片认读本课的生字词及新偏旁。

  2、出示:爸——安

  这两个是什么结构的字?由哪两部分组成?

  3、口头组词。

  安:*、安全、*安、安排

  门:前门、后门、开门、关门

  前:前面、前方、前后、前进

  4、读一读,比一比。

  出示:jin---jing shen---sheng看看音节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看课堂作业本上第一题读一读如:“jin”毛巾的“巾”,“jing”北京的“京”。告诉学生:音节不同,表示的意思也不一样。所以,我们要读准每一个音节。

  二、朗读,背诵课文。

  1、这篇课文有几句话?你从哪儿看出来?“,”叫什么?表示什么?

  2、指名朗读课文。

  3、背诵课文。

  4、教师小结:北京是祖国的首都,北京有雄伟壮丽的*,人人都向往着北京,人人都爱北京*。

  三、句式训练。

  1、出示句式:“北京是。”你们还能说说“什么是什么”吗?

  2、出示句式:“北京有。”你还能说说“什么有什么”吗?

  要求人人会说。

  四、按课文内容填空。

  看课堂作业第5题上的图,说说图上画着什么?*在哪里?

  *在北京,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所以“我爱北京*。”出示“我爱。”告诉学生按课文填,一个空格写一个字。

  教学目标

  (情感、知识、技能)1、知道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在北京。初步培养学生热爱北京、热爱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6个生字:北、京安、门、前、升;认识宝盖头,认识上下结构;理解北京、*、前、红旗、升等词语的意思;认识逗号,进一步落实句号和句子。

  3、学会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初步学会用“什么是什么”和“什么有什么”的句式说话。

  重点生字和词语的掌握和两种句式的训练。

  难点“什么是什么”的句式训练;字形难点:北、前、升;字音难点:京、前、升。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磁带、录音机、投影片

  教学过程

  时间备注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看图说话,知道*在北京,北京是我国首都。

  2、课文,学*生字;认识宝盖头,理解词语:北京、*。

  3、会增强书写生字,初步学会句式“什么是什么”。

  (二)、教学过程:

  一、复*检查

  1、指名组词读熟字:女、口、月、我、爱、国、你、是、们、小。

  2、指名读带调的韵母

  3、做游戏,认读生字。

  二、看图说话,引出课题。

  1、听歌曲《我爱北京*》,边提高歌曲,边看投影。

  2、听后后看图说话: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

  (2)、你知道天门在什么地方?

  (3)、北京是我国的首都。*、*都在北京。

  练*说话: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或者:我国的首都是北京。

  (4)、*前广场上飘着什么?

  (5)、连起来说说图意。

  3、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第3课:北京*

  教学生字:北、京、安、门。齐读课题。

  4、告诉学生这节课的学*目标,比谁学得好。

  三、初读课文,学*生字。

  1、示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读课文:(1)拼拼读读,读通句子。

  (2)圈出生字,想个办法记住它。

  3、指名读生字卡片,正音。

  4、学生字:(1)字音难点北京“北”还可以和谁交朋友?“京”说说你用什么方法来记住它?

  (2)认识“宝盖头”跟着老师说说它的笔画顺序。认读“安”看看说说这个字是由哪两个部分合起来的?

  像“安”这样由上下两部分合起来的字着种结构就叫上下结构的字。回忆哪些字是上下结构?

  (3)门、升请你好说说这两个字你用什么方法来记住它?

  门:进行口头组词:大门、门口、门前、前门、木门

  (4)前:读准三拼音。重点进行字形的指导。

  5、指名读课文,并进行评议。

  四、巩固复*

  1、认读生字卡片,指名读,说好所写时要注意些什么?

  2、口头填空:北京是()。*是()。

  3、指名书空:北京前

  五、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1、朗读、理解课文,背诵课文,培养学生爱北京、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进一步随课文理解有关词语;初步认识逗号,进一步认识句子,句号。

  (二)、教学过程:

  一、复*检查

  1、认读生字

  2、口组词

  3、口头填空:*在()。北京是我国的()。我国的首都是()。

  二、朗读理解

  1、指名读课文,数一数这篇课文有几句话?

  (1)认识逗号:一个长句子里面有两个小句子,中间就用逗号,读到这儿是要停顿一下。

  (2)试读,齐读,指名读。

  2、想想说说:我们为什么爱北京*?

  指名说。

  3、师小结:北京是我国的首都,看到了*就像看到了北京。我们每个小朋友都要热爱祖国,也要热爱被、*。

  4、指导朗读,读出爱的语气和感情来。

  5、“*前**升”

  (1)告诉学生:**是我们祖国的象征。*每天有*战士在太阳升起的时候,也升起了鲜艳的*。

  (2)播放《**》和升旗投影,理解“升”的意思。

  指导朗读。

  6、朗读、背诵课文。

  三、句式训练

  1、北京有()。(*、故宫、长城、人民大会堂)

  2、我爱()。(北京、*)

  完成课后练*3

  四、课堂小结:

  1、朗读(背诵)课文。

  2、教师引导学生回顾,通过第3课的练*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3、放歌曲《我爱北京*》,引导学生跟着唱,激发学生的情感。

  4、自由组合,交流:

  (1)、去过北京的同学请拿出照片给大家看,并作介绍。

  (2)、没有去过北京的'小朋友用彩色的笔画出你心中的北京、*。

  5、背诵课文:在《我爱北京*》的音乐中,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广场》是小学四年级第七册的课文。为了给学生一个直观的了解,我购买了两张碟片,通过观看,我在其中看到了“*与旭日一同升起“的场面。我就实施了以下的教学:

  1、观看清晨的升旗仪式的场面课件:完了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普遍能回答此问题。接着问:“书上是怎么说的?”

  学生就会去读文中的语句。这时就顺势处理“*与旭日一同升起“的意思。学生因为没有更深的体会,只能达到第一层次的理解:*每天和太阳一起升起来。至于*代表新*,它是新*的象征,学生就不会理解了,然后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第四小节,关于*是新*的象征,是全国各族人们向往的地方的内容。

  2、仍旧课件出示《开国大典》的相关内容,特别是*的话,人们的群情沸腾的场面。在交流画面内容之后,

  提问:“除了*是新*的象征,还有什么象征新*?“学生很自然就会联想到*。再让学生读“*与旭日一同升起“的句子,学生就能较准确地把握第二层含义:新*与太阳一起升起,预示着新*蒸蒸日上,繁荣富强的美好前景。

  3、课件展示1999年*广场盛大的阅兵式。它非常能吸引学生的眼球,从广场的装扮,到战士们整齐的方队,都非常能体现文章第六小节的内容(节日里的*广场)。布置学生观看时,细心观察电视画面,体会节日里的广场像花园的特点。(适时进行朗读练*)

  4、提问,刚才观看阅兵式时,画面从许多角度拍摄了*广场,你能完成课后第四题吗?(*广场五大重要建筑的位置图填空)

  5、有困难就开展第二、三小节的教学,着重解决*广场五大重要建筑的位置图。

  6、总结:你现在觉得*广场怎么样?先学生自己说,最后教师说或者与学生一起说:“*广场是全世界最宽广、最壮观的城市广场”

  评析:以上的设计,我觉得上得很顺畅,学生在多媒体课件的帮助下,很容易的突破了难点,解决了重点。整堂课学生的积极性也很高,参与面很广,许多的启发,都在“于无声处“中完成。唯一遗憾的是,教室里没有窗帘,投影效果欠缺。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四-六自然段。

  2、学会课文中的生字词。

  3、能凭借课文质疑并展开想象,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1-2)自然段中的生字词,理解(1-2)自然段。

  2、能掌握一些读通、读好课文的方法。

  3、通过学文,感受*的雄伟壮观。

  教学重点:学*课文第二自然段。

  教学方法:自读自悟、讨论法。

  教具准备:

  1、幻灯片、小黑板。

  2、布置学生课前收集有关*的资料。

  教学流程:

  一、导入、激趣交流:

  1、谁去过*广场,你有什么感受?

  其他同学想不想去游览?

  今天老师就领大家一起去北京游览*广场,开心吗?


《通分》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4)

——《诗经》教学设计 (菁华5篇)

  学*目标

  1、准确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富有韵味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把握《诗经》的艺术手法和章法的节奏特点。

  3、品味和欣赏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提高审美情趣,激发创造美的热情。

  重点

  1、仔细品味这两首诗,培养形象思维能力。

  2。、在品味诗歌的基础上,提高诗歌鉴赏能力,领悟诗歌的语言特色。

  难点品析语言,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

  教学过程

  1、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因其共收录了305首民歌,又被称为《诗三百》。其内容丰富多彩,是同代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因而又被誉为“古代社会的人生百科全书。

  听,想。用乐府诗歌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初读感知1、听朗读,把握诗歌的朗读节奏。

  听出来了吗?这两首诗的朗读节奏很好把握,基本上都是两两停顿,只有《蒹葭》每节诗的后一句为两三停顿。

  2、积累生字。

  雎(jū)鸠窈窕(yǎotiǎo)参差(cēncī)

  寤寐(wùmèi)蒹葭(jiānjiā)溯洄(sùhuí)

  沚(zhǐ)晞(xī)湄(méi)

  跻(jī)涘(sì)芼(mào)

  坻(chí)

  3、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一下你对这两首诗内容的理解。

  点拨:《关雎》一诗写了一位男子对美少女的渴慕向往之情。

  《蒹葭》写的是一位男子极力追求一位女子,但却无法得到她而产生的苦闷和伤感之情。

  作品介绍《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传说是由孔子编定的。先秦称为《诗》,西汉时因“罢除百家,独尊儒术”而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被誉为古代社会的人生百科全书。

  《诗经》六艺:

  风、雅、颂、赋、比、兴。

  其中风、雅、颂三个部分为其内容的分类;赋、比、兴三部分为其表现形式。“风”指"十五国风”,有诗160篇;“雅”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有诗40篇。

  “赋”就是直接铺陈叙述,相当于后来的叙事诗。

  “比”就是比喻之意,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

  了解作者生*,积累文学常识。

  关于作者《诗经》的作者的成分很复杂,产生的地域也很广,除了周王朝乐官制作的乐歌,公卿、列士进献的乐歌,还有许多原来流传于民间的歌谣。也有传说这些诗歌传说多为尹吉甫采集、然后由孔子编订的。

  艺术成就《诗经》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由于其内容丰富、思想和艺术上的高度成就,在*以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它开创了*诗歌的优秀传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诗经》的影响还越出*的国界而走向全世界。

  诗体介绍民歌是在民间世代广泛流传的歌曲,是最大众化的音乐形式,是大众口头创作的、并在流传中不断丰富着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很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人口和民族众多,所以民歌源远流长,浩如烟海。民歌的音乐语言简明洗练,音乐形象鲜明生动,表现手法丰富多彩,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宝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民族各地区的民歌浩如烟海,各具特色,据统计,各地已采集到的民歌,数量总计超过三十万首。

  笔记。了解民歌的创作过程。

  写作背景相传*周代设有采诗之官,每年春天,摇着木铎深入民间收集民间歌谣,把能够反映人民欢乐疾苦的作品,整理后交给太师(负责音乐之官)谱曲,演唱给天子听,作为施政的参考。于是就有了我们今天的不朽之作《诗经》。

  通过写作背景的了解,为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作铺垫。

  疏通文意(1)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关关:拟声词,鸟叫声。

  洲:水中的陆地。

  窈窕:恬静而美好的样子。

  逑:配偶。

  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

  流:打捞,采摘。

  寤寐:寤,指醒着;寐,指睡着。这里指白天和夜晚。

  思服:思念。

  优哉游哉:这里指情意绵绵的样子。

  辗转反侧:翻来覆去睡不着。辗转:翻来覆去,不能安定。

  友:名词活用作动词,做朋友,相亲相爱,亲*。

  芼:挑选。

  乐: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使动用法,使……快乐。

  译文:

  雎鸠鸟关关地叫着,在河中央的小洲上。姑娘美丽又善良,是我的好配偶。

  荇菜长短不齐,左边找右边找。姑娘美丽又善良,从早到晚追求她。

  好姑娘追求不到,从早到晚思念她。思念绵绵不断,翻来覆去,不能安睡。

  荇菜长短不齐,左边采右边采。姑娘美丽又可爱,弹奏琴瑟来亲*她。

  荇菜长短不齐,左边挑右边拣。姑娘美丽又可爱,敲钟击鼓让她快乐。

  (2)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蒹葭:芦苇。

  苍苍、萋萋、采采:指草木茂盛的样子。

  在水一方:在河流的对岸。

  溯洄:逆流而上。

  阻:艰险。

  溯游:顺流而下。

  宛:好像。

  晞:晒干。

  湄:岸边,水草交接的地方。

  跻:攀爬。这里指路途高而且险峻。

  坻:水中的高地。

  已:消失,这里指晒干。

  涘:水边。

  右:道路弯曲。

  沚:水中的小块陆地。

  译文:

  芦花一片白茫茫,清早露水结成霜。心上的人儿,她在河水那一方。逆着河水去找她,河水弯曲道路长。沿着河水去找她,(那人)仿佛在河的中央。

  河中芦苇一片片,露水珠儿没有干。心上的人儿,在河岸边。逆着河水去找她,道路难走地势高。顺着河水去找她,她在水中的小洲边。

  河中芦苇真茂盛,芦苇上露水没有干。心上的人儿,就在河岸边。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难走又弯曲。顺着河水去找她,她在水中的陆地上。

  积累字词

  词类活用左右流之:左右,名词活用作状语,在左右。

  琴瑟友之:友,名词活用作动词,做朋友。

  钟鼓乐之:乐,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使……快乐。

  道阻且右:右,名词活用作形容词,弯曲。

  古今异义左右流之:流,古义:捞取,今:流动。

  道阻且右:右,古义:弯曲,今:右边。

  一词多义之:

  琴瑟友之(之:代词,代指“她”)

  在水之湄(结构助词,“的”)

  课文精读

  一、关雎

  1、这首诗是如何抒发相思之情的?

  点拨:首章四句写一个年轻小伙子,见到河洲上一对水鸟的相亲相爱,听到它们一唱一和的鸣叫,自然引起自己的无限情思,何况他心目中正有一位所爱的人呢!他向往着那位美丽贤淑的好姑娘,能够成为自己理想的配偶。

  第二章和第三章八句写他日夜相思,须臾不能忘怀这位采荇菜的姑娘在水边劳动时的窈窕身影。难耐的相思之苦已达到了长夜不眠的程度。

  第四章和第五章八句突然出现了“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欢快、热闹的场面。这不啻是个戏剧性的转变。幻由情生,无疑正是这位饱受相思之苦的男子对未来的设想,是他寤寐苦思想要实现的愿望。

  2、对于这场浪漫的爱情追逐,作者用了哪些浪漫的场景作铺垫?请在文中找出这些场景描写的句子,并用自己的语言发挥想象力描绘出来。

  明确:“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示例:伴轻柔音乐,深情描绘:“清清的河水,水波荡漾。水中有座芳草萋萋的绿洲,绿洲之上一对鱼鹰正在伸长脖颈一唱一和地关关鸣叫。河的*长满了葱绿的荇菜,随着微风参差摇摆。要采摘它们需要时左时右地努力。美丽的姑娘啊,要得到你的爱情,不也跟采摘荇菜一样,要想尽办法去接*!”

  3、“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体现了小伙子什么样的心理活动?

  点拨:这两句诗非常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男子对心中姑娘思念之深,追求不到而痛苦难眠的样子。

  4、爱慕之深,以致夜不成寐,可见相思之苦。那么男子采取了哪些措施呢?找出文中原句,然后加以解释。

  点拨:(书中原句)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解释:如此煞费苦心先“友之”:亲*她,再“乐之”:取悦她。结果大概可以猜到了,很楞能会是:有情人终成眷属了。

  5、《关雎》一诗表达了怎样的主题思想?

  点拨:《关雎》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表达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之情。

  6、《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运用这种手法有什么作用?

  《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兴”的艺术手法。如本诗开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它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发端的话,但水鸟和鸣,也可以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和谐恩爱。和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意义上发生关联。本诗的起兴之妙正在于诗人情趣与自然景物浑然一体的契合,也即一直为人们所乐道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7、读完全诗,你认为小伙子追到自己喜爱的姑娘了吗?为什么?

  点拨:这个问题有争议。有人认为这只是小伙子的一种美好的幻想。“钟鼓乐之”并不代表把姑娘娶回了家;也有人认为这是追求的结果,也就是“钟鼓乐之”表明他们结婚了,而且用最喜庆的方式把姑娘娶回来的。理由是:钟鼓是我国古代的大型乐器,不象现在的年轻人拿把吉他,到人家姑娘面前叮叮咚咚敲上一阵。撞钟击鼓不是随随便便,任何人都能有此排场的,只有贵族在迎娶新娘时才有如此隆重的场面。用琴瑟来比喻婚后幸福的生活。现在,也还用琴瑟之和来表现夫妻和谐。当然同学们可以保留自己的看法,有自己的理解。

  8、《关雎》一诗各节不仅句数相等,而且语言几*相同,中介变动了少数的几个字,这种写法我们叫“重章叠咏”试品味本诗中运用这咱写法对表达情感有什么作用?

  “重章叠句”形式的运用,对深化意境、渲染气氛、强化感情、突出主题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它还有效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带给人一种委婉而深长的韵味。

  二、蒹葭

  1、《蒹葭》这首诗歌中主要的描写方法是什么?这样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点拨:主要的描写方法是景物描写。诗开篇便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凄清的画面:一个晚秋的早晨,天色朦胧,笼罩在晨雾中的是一望无际的沾带露珠的芦苇。一条河流,蜿蜒而去。望远处,是一块小小的沙洲。这是一幅萧瑟的晚秋晨光图,烘托主人公凄恻的情感。

  诗的第二、三章采用重章回复的方式,反复咏唱。但景物又有不同。首章“白露为霜”,露凝为霜,是拂晓时;二章“白露未唏”,太阳露面,天已大亮;末章“白露未已”,阳光照射,露水快干。三幅不同时间的晚秋晨光图,渲染烘托出主人公久久伫立远望而始终不能见面的惆怅心情,而主人公这种心情随着晨光画面的'重叠,显得越来越急切,越来越凄婉。这篇诗在艺术上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地。

  2、作者从蒹葭的颜色与情状的变化,说明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点拨:诗的三章分别用了“苍苍”“凄凄”“采采”三个词表现三种色彩:由苍青到凄青再到泛白的色彩变化过程,把秋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厚,烘托出当时作者的冷清环境,以及十分寂寞的心情;接下来,作者再用“为霜”“末晞”“末已”这三个情状的变化,来描绘出朝露成霜再溶为秋水的过程,现象地刻画出了时间的发展轨迹,说明作者从天刚亮就来到河边,直到太阳升起,一直都守候在河边,就为等待心中的女神的出现。

  3、任选《蒹葭》中的一节,用优美的语言重现诗歌的意境。

  示例:又是一个霜凝雾罩的清晨,我又来到水边,那苍苍的蒹葭在微微晓风中,如一片白色的海。凝霜怠露迷失在白雾之中。我心中的恋人啊!你究竟在哪里啊?我愿付出一生的时光,跋山涉水,来到你的身旁。

  4、作者是如此执着于追求自己喜欢的女子,为什么不追上去向她求爱呢?从文中找出可以回答这个问题的句子。

  点拨:是因为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

  5、对“长”“跻”“右”这三个字只能理解为道路遥远、艰险而又弯曲吗?说说你的理解。

  点拨:可以这样理解.因为自己追求的美丽女子在河的对岸,在古代交通不便的情况下,要想到河的对岸去,并非一件容易的事。

  不可以这样理解.这三个字是虚写,写出了古代追求美好爱情生活的不易.这里的“长”、“跻”、“右三字完全可能是指来自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阻力。

  (答案不求一致,关键是言之成理)

  6、作者反复吟唱“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这说明了什么?表达了他什么样的心情。

  点拨:表现了追求心目中的美好姑娘要历尽艰险,同时也表现了求而不得的苦闷之情。

  7、能说说你对诗中“蒹葭”“伊人”这两个意象的理解吗?

  (1)“蒹葭”是指芦苇,作者用它来描绘出一幅凄凉哀惋的环境,烘托一种气氛;“伊人”指代作者心中的美丽女神。

  (2)“蒹葭”不一定指环境,可以是指一切不好的东西,阻止作者追求美好事物的东西;而“伊人”也不一定指作者心目中的美丽女神,可能是指作者所追求的美好生活一类的东西。

  8、《蒹葭》一诗表达了什么样的主题思想?

  点拨:根据“蒹葭”和“伊人”这两上意象的理解不同,得出的答案可能不同。

  (1)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求之不得的苦闷心情。

  (2)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以及追求不到时内心的苦闷和无奈。

  9、比较《关雎》与《蒹葭》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有何相同之处?

  点拨:

  (1)都用了“兴”的手法:“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2)都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窈窕淑女”、“参差荇菜”;“所谓伊人”、“溯洄从之”、“溯游从之”。

  语言品析

  《诗经》语言体现出一种优美的旋律,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章叠唱

  第二章中“参差荇菜,左右流之,”与下文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左右毛之,只改了一字,这就叫重章叠唱。这种写法,可以使的诗篇回旋跌宕,造成了一唱三叹的效果,突出了诗歌的形象,取得情深味长的效果,增强了感染力。

  2、偶句入韵

  在音韵上,除了重章叠唱以外,还使用了押韵,一般都是偶句押韵。如《关雎》中,首句鸠”“洲”“逑”韵角中都有ou,下文又有虚字脚“之”字不入韵,而以虚字的前一字为韵,全篇三次换韵,这种在用韵方面的参差变化,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这种偶韵式支配着两千多年来我国古典诗歌谐韵的形式。

  3、双声叠韵

  诗歌在用词上也非常讲究,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的连绵字,以增强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性。如“窈窕”是叠韵;(两个韵母相同的)“参差”是双声;(两个声母相同的)“辗转”既是双声又是叠韵。用这类词儿修饰动作,如“辗转反侧”;摹拟形象,如“窈窕淑女”;描写景物,如“参差荇菜”,无不活泼逼真,声情并茂。双声叠韵连绵字的运用,保持了古代诗歌淳朴自然的风格。

  拓展延伸请阅读下面几首诗歌,分析它的表现手法。

  (1)(《孔雀东南飞》汉乐府)。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兴)

  (2)(《秋浦歌》(其十五)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比兴)

  (3)(《雨霖铃》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赋)

  (4)(《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兴)。

  (5)(《行路难》李白)。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比)

  思考讨论。

  加深对赋比兴这几种表现手法的认识。

  巩固提高

  1、填空题。

  (1)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有xx篇,包括xx、xx、xx三部分。

  (2)《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根据不同内容的表达需要,分别采用、、的艺术手法。

  (3)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

  ((1)《诗经》305风雅颂。

  (2)赋比兴。

  (3)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下面加点词语注意完全正确的一项是(C)

  A.雎(jū)鸠参差(cēnchā)跻(jī)

  B.窈窕(yǎotiǎo)坻(dí)湄(méi)

  C.溯洄(sùhuí)涘(sì)芼(mào)

  D.寤寐(wùwèi)沚(zhǐ)晞(xī)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说不当的一项是(C)

  A.“左右毛之”的“之”指代的是“荇菜”。

  B.“寤寐求之”的“之”指代的是“窈窕淑女”。

  C.“琴瑟友之”的“友”是“亲爱”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D.“钟鼓乐之”的“乐”是“快乐”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

  A.《关雌》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采用的是“兴”的手法。

  B.《蒹葭》“所谓伊人”的“伊人”,与《关雌》中的“君子好逑”的“君子”,指的是同样的人。

  C.《蒹葭》全诗不着一个思字、愁字,读者却可以体会到诗人那种深深的企慕和求而不得的惆怅。

  D.《关雌》是(诗经)的第一首,选自《诗经周南》。

  完成练*

  巩固课文所学知识。

  课堂小结《诗经》是人类文明的春天,是初生天地的源头清水,开阔、丰盈、简单、洁净。这源泉处的草木,也跟淳朴的先民及其歌声一样简朴优美。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款款盈盈游历在*原秀野风和日丽中。痴情的少年千回百转,却找不到她的岸。让我们于于净净与素心相通.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听。通过小结,让学生进上步理解诗歌主题。

  板书设计关雎

  听听:关关雎鸠。

  看看:在河之洲。

  想想:窈窕淑女。

  愿望:君子好逑。

  钟鼓乐之。

  琴瑟友之。

  蒹葭苍苍。

  蒹葭萋萋。

  采采。

  起兴。

  宛在水中央。

  伊人宛在水中坻。

  宛在水中。

  【教学目的】

  1、理解《关雎》所表现的青年男子对美丽善良女子的热烈追求和青年男女真挚美好的爱情生活

  2、了解作品所运用的反复和赋、比、兴手法

  【教学重点】

  诗歌的反复吟唱所表现出的情感

  【教学难点】

  比兴手法的运用。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文学常识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间产生的诗歌作品305篇,当时称为《诗》,又称《诗三百》。到了汉代,被尊为儒家经典,才定名为《诗经》。《诗经》按体裁分为“风、雅、颂”三类。而“风、雅、颂、赋、比、兴”,《毛诗序》称之为“六义”。《诗经》由于其内容丰富,在思想和艺术上的高度成就,在*以至世界文化史都有重要地位。它的广泛而深刻地描写现实、反映现实的精神,对后代文学影响很大。

  二、学*《关雎》

  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解决字词。

  2、学生看注释,借助工具书,老师点拨,弄清课文的意思。

  首章从对雎鸠的和鸣,触动了男女爱慕的心情,联想到淑女是君子的佳偶。

  第二章再用采荇起兴,接着步步加深地描述日夜思念,梦寐以求的心情。重叠“游哉”,用以表现思念之深;“辗转反侧”,形象地写出了求而未得时的苦闷焦躁。

  第三章用了类似第二章的复叠方式,意思却有进一步发展。男子以音乐挑动女子,博取她的欢心,借美妙的音乐,达成美满婚姻。

  3、讨论全诗用了“兴”的表现手法。

  4、主题归纳:

  《关雎》是一篇民间情歌,描述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姑娘一往情深的追求。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内心的朴实愿望,这是日常生活中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所歌唱的是他们生活中真实感受到的,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抒发的感情热诚真挚、纯洁朴实,全无庸俗虚伪之态,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纯真之美。

  三、学*《蒹葭》

  1、老师范读,学生跟读,然后自读。

  2、学生看注释,老师点拨,弄懂课文的意思。

  ⑴通过“溯洄”“溯游”的连用,侧面刻画了诗人追求的一往情深与执著、内心的焦急与忧愁。再结合最后的“宛在”,由这种一往情深与执著得到的始终却只是“可望而不可即”,就更突出了这种一往情深与执著带来的无尽的惆怅。

  ⑵虚实相间,富于朦胧美。“伊人”的理解可以千千万万、彼此不同,是为虚也;诗人的追求是实的,感情的惆怅凄切是实的。虚实相间给了本诗巨大的想象空间。

  ⑶通过“重章叠句”的运用、押韵、叠词,一方面增加了句式的齐整、音律的优美,使之琅琅上口,收到一咏三叹之效;另一方面,通过三次重复“溯洄”、“溯游”、“宛在”、“所谓伊人,在水……”,以及“为霜”、“未晞”、“未已”的变换,都侧面刻画出了诗人等待时间之长、追求之坚持不懈,并通过这种复现增加了全诗惆怅凄迷的兴味。

  ⑷《蒹葭》这首诗的每章开头的前两句都是写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凄凄,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末已”。这些景物描写给人展现了秋天的清晨,河边的苍苍芦苇沾满了霜露的景象,给人以萧瑟冷落之感。此情此景,使得热恋者感到分外的凄凉,更加思念“在水一方”的恋人,于是他去寻找“在水一方”的恋人。因此这每章开头的前两句是“兴”,从而引起正文。

  ⑸描写了河水的苍茫浩淼、飘忽不定,更写出了它把诗人与“伊人”隔绝造成的痛苦与无奈。

  ⑹善于营造意象。所谓意象,指客观物象经创作主体独特审美活动而创造出来的固化的一种艺术形象,是主体与客体、心与物、意与象的有机融合,是主观情思与客观物象相融合的产物,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借助客观物象表示的主观情意。

  *古典文学中亦不乏意象,如岁寒三友、四君子、杜鹃、莲花、菊花、灞桥柳、月亮、香草美人、秋天、乌啼等等。

  四、小结

  五、布置作业

  学*目标:

  1.了解《诗经》常识:风、雅、颂、赋、比、兴。

  2.学*诗中的比兴手法及重章叠唱的章法。

  3.了解《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认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特点。

  4.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

  [教学时间]一课时

  预*检查:

  了解了哪些关于《诗经》的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介绍: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所录,均为曾经入乐的歌词。《诗经》的体例是按照音乐性质的不同来划分的,分为风、雅、颂三类。

  ①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魏、唐、秦、陈、桧、曹、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共160篇。大部分是民歌。

  ②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雅》诗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

  ③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功业的。

  所谓《诗经》“六义”,其中风、雅、颂,是指体例分类来说的;赋、比、兴,是就表现手法而言。关于赋、比、兴,宋代朱熹做了比较确切的解释:“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赋、比、兴手法的成功运用,是构成《诗经》民歌浓厚风土气息的重要原因。《诗经》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由于其内容丰富、思想和艺术上的高度成就,在*以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它开创了*诗歌的优秀传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诗经·氓》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文,了解卫地的风土人情,体会男女主人公的生活经历。

  2、了解课文的内容,熟悉课文中的人物和他们之间的关系。

  3、透过事情的表面,挖掘人物独特的内心体验,总结人物的性格特征。

  4、学*独特的语言表现手法,对照古今不同,掌握古词的含义和不同的表现方式。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步骤】

  1、导入话题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有人的地方,就会书写不同的爱情故事,今天,让我们走进遥远的公元前的卫国,聆听一个古老的故事,体会一下那时、那地,发生的那件事,让我们走*他们,去亲身感受一下这个传唱了千年的爱情故事。

  2、范文朗读,熟悉生字词义。

  氓之蚩蚩匪我愆期将子无怒乘彼垝垣

  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于嗟鸠兮

  无食桑葚隰则有泮犹可说也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淇水汤汤渐车帷裳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言既遂矣躬自悼矣无与士耽

  实词

  布:一种货币,并非注释里说的,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

  匪:读上声,并非通假。

  将:读qiāng,愿、请,如,《将进酒》。

  乘:登上。贿:财物。

  说:通“脱”。

  渐:读jiān,溅湿、浸湿。

  爽:差错。

  极:标准。

  德:心意、情意。

  罔:无。

  虚词

  以:以尔车来,以我贿迁(前“以”,用;后“以”,拿)

  乘彼垣,以望复关(表承接,无义)秋以为期(把)

  其:其黄而陨(代落叶)其叶沃若(代桑树)士贰其行(自己的)

  其笑矣(语助词,无义)不思其反(你)之:主谓之间,舒缓语气,无实义(桑之未落桑之落矣女之耽兮总角之宴)静言思之(这件事)

  活用

  尔卜尔筮(卜、筮均为名词活用作动词,意为用龟板、蓍草占卦)士贰其行(数词活用为动词,对…不专一)

  成语二三其德、信誓旦旦、夙兴夜寐。

  3、学生自行朗读,体会诗歌的感情,也可交流讨论。理清全诗层次

  提问:这首叙事诗写了这对男女婚姻过程的哪几个阶段?

  明确:恋爱——婚变——决绝。

  追问:结婚前后,诗中男女发生了什么变化?

  全诗分六章,第章十句(十个分句,可分成五个复句)。

  第一、二章追述恋爱生活。女主人公“送子涉淇”,又劝氓“无怒”;“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是一个热情、温柔的姑娘。

  第三五章追述婚后生活。第三章,以兴起,总述自己得出的生活经验:“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第四章,以兴起,概说“三岁食贫”,“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第六章表示“躬自悼矣”后的感受和决心:“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作者顺着“恋爱—婚变—决绝”的情节线索叙事。作者通过写女主人公被遗弃的遭遇,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自主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下面是全诗叙事结构和感情基调:

  [板书]

  氓

  (情节)恋爱婚变决绝

  (章句)第一、二章第三、五章第六章

  (诗句)秋以为期无与士耽亦已焉战

  载笑载言士贰其行

  至于暴矣

  (基调)热情、幸福怨恨、沉痛清醒、刚烈

  男子女子

  婚前虚伪热情、善良、多情

  婚后凶暴、蛮横勤劳、刚强、清醒

  感情不专、薄情寡义

  总结:男女的不*等,不仅体现在政治上、经济上,有时候还体现在性格上,但诗中女子的最后决绝,又使我们看到*女子那可敬可佩的一面。

  4.这首诗运用了些什么艺术手法,结合感兴趣的诗句谈谈你的看法。

  要点:

  ①回忆和对比

  《氓》是女主人公在回忆中叙事、抒情的。在回忆中运用对比的手法。女主人公自身婚前婚后形成对比。婚前,“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我”纯真、热情。婚后,“夙兴夜寐,靡有朝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辛苦而又蒙受耻辱。更突出的思想上起了深刻的变化:“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前后恋爱、生活的对比,思想感情的对比,表现了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性格变化。氓,婚前婚后也形成了对比。婚前,“氓之蚩蚩”,婚后,“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言既遂矣,至于暴矣”,他“二三其德”,甚至凶暴起来。在恋爱、生活的对比中,女主人公还认识到了有恋爱婚姻生活中男女是不*等的,从痛苦的经历中等到了教训:“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尤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她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表现出她清醒、刚烈的性格特点。

  ②《诗经》开创比、兴手法。

  《氓》中第三四章用了兴的手法。

  第三章,前四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又桑叶鲜嫩,不要贪吃桑葚。这与后面六句劝说“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形成对照,诗意是相连的。

  第四章,前四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叶由嫩绿变为枯黄,这与士“信誓旦旦”变为“士贰其行”相对照,含有隐喻。

  第三四章起兴的诗句,用自然现象来对照女主人公恋爱生活的变化,由起兴的诗句引出表达感情生活的诗句,激发读者联想,增强意蕴,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有人认为,用桑叶嫩绿而枯黄来比喻恋爱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这种兴兼有比的特点,更富有艺术魅力。

  6、布置作业:

  1、再读一遍课文,体会他们的故事。

  2、用自己的语言设计他们另一样的生活。

  3、预*下节课。

  教材分析:

  《关雎》和《蒹葭》选自《诗经》。

  《关雎》写一男子对女子的思念和追求过程。写求之不得的焦虑和求而得之的喜悦。

  《蒹葭》写一位恋者在深秋的清晨,在蒹苍露白的河畔,徘徊往复,神魂颠倒,心焦地寻求他思念的恋人。

  两首同为爱情诗,都写对爱情求而不得的相思之苦。感情是率真、淳朴、真挚、健康的。采用了重章覆叠句和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文字虽然简单,但给予人们的症状感却丰富,丰富到“我们只觉得读了百遍还不厌”(《*诗史》)。

  教学本文,应创造性地运用朗读手段。应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直至成诵;分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了解《诗经》重章叠句的表现手法;学*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认识《诗经》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另外还应引导学生多读多背《诗经》中的名篇,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课堂教学采用朗读法、讨论点拨法、品读法等教学方法。注重自主学*、自我探究,全面领略诗歌的美感,力求在诗歌鉴赏和文化积淀上都有所收获。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把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法的节奏特点。

  3.反复朗读,直至成诵。

  能力目标:

  1.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通分》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5)

——《通分》教学反思 (菁华5篇)

  《通分》这节课数学人教版第五单元的内容,是学生在学完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最小公倍数、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我认为学生要掌握本节课的学*内容-----通分的方法并不难。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自学、合作交流等活动完成这节课的学*。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教师真正只起到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教学效果还可以。

  存在问题:

  一.由于此课是学生在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时引入分数通分的概念,所以学完此课后,部分学生误认为通分就是比较分数的大小,一看到通分的题目就以为是要比较所以分数的大小。

  二.学生通分找公分母时,没有找最小公倍数,而是找两个分数分母的乘积作为公分母,这样就使得计算量增大。如4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8,而有的学生喜欢4*8=32就拿32作为公分母,虽然也可以解决问题,但是当两个分母是比较大的数时,如12和15的最小公倍数时60,而学生就喜欢直接用12*15=180做公分母,这样计算量就比较大,容易出错。因此我还是利用学生的练*进行展示对比,让学生明白对分数进行通分时还是找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为公分母比较简便。这是前面学*的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就尤为重要了。不过还是有部分学生贪图自己以为的“方便”,不去求最小公倍数做公分母,而是用分母的成绩做公分母,导致计算量太大而容易出错,又难检查出来。

  在教学《通分》一课时,本着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学*现实的、有意义的、有价值的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从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应用数学的意识,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反思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三点: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通分的含义,探索并掌握通分的方法

  2、探索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用分数描述有关现象。

  3、在发现中体验成功,在练*应用中感受知识应用的价值。教学重点是理解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

  反思教学过程,从总体看能够把握住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练*的设计灵活全面。但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现作如下反思。

  一、 重视复*环节,为学生自主探索新知做好铺垫

  以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有哪几种情况进行必要的知识回顾,唤起学生的注意,以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填空,复*分数的基本性质,为通分方法的学*做好知识铺垫。

  通分的情境从比较两个异分母分数的大小引出,因此利用具体情境复*同分子和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便于在新授时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与混淆。

  二、教学过程注重学生自主探究,解题思路多样化,提高思维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我们必须实施开放性教学,让学生有更大的学*空间和更多的思考余地。在开放式教学中,老师要重视对学生参与学*的深度的把握,要对学生参与的实际可能性进行分析,给学生开放的学*空间,让学生畅所欲言,使学生主动的掌握知识。

  通分的方法其实不难,关键是让学生理解公分母是什么数和确定原分数分子分母各应乘几,为此将通分的关键和难点分散在各个的环节,让学生通过探讨异分母分数的比较大小的过程,同时分层进行比较练*,引导他们在体验、比较、感悟、归纳的基础上达成理解的目的。

  新课是由比较黄豆和蚕豆谁的蛋白质含量高引出的,从而引出比较2/5和1/4的大小。题目一出,让学生独立思考方法,后小组交流讨论。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我预想的几种方法(1)图示法(2)把两个数都化成小数(3)化成同分母分数(4)化成同分子分数。学生基本上都想了出来,而且还有自己独到的解答方法。我及时帮助学生梳理这些方法。在这些方法中,让学生选择好的方法,学生一致提到了通分。从而引出了通分的概念。由于前面复*充分,在后面的教学中,让学生自主去尝试通分,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由于教者本身认真熟悉了教材,较好地把握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教学活动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参与到获取知识的全过程之中,从中感悟、猜测、推理、理解和掌握新知,而教师只是起到了一个主导的作用,并较好的充当了一个组织者,与学生保持在同一个*台上,因此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通分”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为后面学*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和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奠定基础。

  优点:

  1.在导入时利用复*同分母分数和同分子分数比大小的方法,给出7/8和5/6这两个异分母分数比大小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应该如何比较,引出本节的课题。

  2、.概念讲解的比较透彻,在比大小时学生举出的两种方法,首先给学生明确通分是将分数的分母化成相同,而把分子化成相同只是比大小的一种方法,其次,抓住三个关键字“异分母分数”“和原来分数相等”“同分母分数”,这样学生很容易理解这个概念并掌握和牢记。不足的是最好再提点一下:“和原来分数相等指的是和原来分数的大小相等。

  不足之处:

  1、实际教学中,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思,其实教师只需提醒学生一句,遇到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情况时,可以转化成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解决,然后完全放手,让学生自由探索各种比较的方法。

  2.在一些小的细节上,我还出现了马虎和错误现象。还有在比较同分子的分数好比较还是同分母的分数好比较时,我认为分母相同的分数好比较,这一处同样欠缺思考。应根据不同题的不同特点,采取灵活的方法进行比较。

  现代数学教学理论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数学教学本身,就是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以及这个过程的分析。通分的方法其实不难,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通分,一般采用什么方法?所以这节课的设计,我注重给孩子创设一个争论辩解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大胆猜测,大胆设想,在交流合作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归纳,这样的教学真正发挥了教学的民主性,效果很好。所以我想:如果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经常注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当学生的思维受阻时,教师适时点拨,当学生的思维遇卡时,教师巧妙催化,

  这样会使学生在题中数量间自由地顺逆回环,导致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形成,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节课我通过引导学生运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等方式在获得问题答案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讨论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学生们通过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反思等方式获得了对通分意义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

  运用这种教学方式,最大收益不于问题解决本身,而在于发现了隐含于问题背后的各种关系和科学知识,形成了对某些侧面的更深理解,以及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化思维水*,提高了自学*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我并没有完成教学设计的内容,但是在讨论着用什么样的数作公分母时学生获得了对用最小公倍数作公母好处的体验。

  在教学中学生充分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说:用最小公倍数作公母好因为计算简便,有的学生说用两个分母相乘的积作公分母因为这样不容易找错公分母,有的学生说用分母的公倍数作公分母……看着学生在这节课中的表现我心里笑开了,因为学生已真正投入到对数学神秘王国的探索中。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还得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设计的这个情境让学生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学生想出了许多办法,其中有我这节课要讲的通分母,为了让学生能进入通过的学*,我硬把学生拉回了通分母的方法,这样在学生的脑子里就会想:为什么一定要学*通分母而要通分子呢?在这里是否可以设计一个情境地,使学生体验到通分母的优点,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若用加减法引入,是否又提高了要求呢?

  《通分》这节课主要突出通分的根据和通分的方法,我在教学设计采用以下方法:

  (1)导入时,抓住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有哪几种情况进行必要的知识回顾,以唤起学生的注意,为通分方法的学*做好知识准备。

  (2)提出问题,矛盾激趣。如提问“下面这组分数你能比出它们的大小吗?”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当看到的是分子和分母都不相同的分到无法比出其大小,学生陷入了矛盾之中,抓住这一契机,我的点拨激起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3)边探究边交流,学生试着借助已有知识把这些分子、分母都不同的分数转化成同分母或同分子的分数,再进行“转化”方法的交流,思维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提高。

  (4)突出重点,反复强化。分数的基本性质是通分的根据,求出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并用其作公分母是通分方法的关键。在学生的探讨、交流活动中,自始至终突出“根据”和“关键”,把通分的学*落到实处。


《通分》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6)

——教学设计 (菁华5篇)

  【学生分析】

  在*,花木兰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学生可能大多了解她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可是这样的一位勇敢刚强的女英雄,她也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也和普通女子一样,爱美,爱她的亲人,爱朴素*淡的生活。所以,学*《木兰诗》,就是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把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真实丰满的人物形象刻画出来的。

  【教学建议】

  1、这首叙事诗字面意义浅显,可引导学生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生字词句、理清故事情节。

  2、《木兰诗》是北方民歌的杰作,是*诗歌史上的一支奇葩,它的多种艺术手法如铺排、互文、对偶等对烘托气氛、塑造人物形象等起着重要作用。要引导学生领会这一点。

  3、体会本诗的选材对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

  4、培养学生爱国爱家的责任感。

  5、指导朗诵,争取当堂背诵。

  建议一课时完成。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花木兰的故事吗?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流传了一千多年,一千多年来,花木兰这个形象深受人们喜爱。她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女性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木兰诗》,在这个传奇的故事中寻找答案吧。

  二、整体感知,了解故事情节

  1、指导学生分组合作,疏通文意。学生质疑,教师点拨对重点字词句的理解。

  2、了解故事情节。

  学生讨论空白处填写恰当词语:

  木兰停机( )──决心( )──从军( )──奔赴( )──十年( )──拒赏( )──与亲人( )

  明确:叹息、出征、准备、沙场、征战、辞官、团聚

  三、探究理解木兰形象

  讨论:

  1、木兰是人人皆知的女英雄,诗中哪些描写刻画了她这一形象?

  两处:

  ⑴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如飞。朔气传金拆,寒光照铁衣”。

  ⑵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前者烘托渲染了军旅生活的艰苦与惨烈,从正面塑造了一个勇敢刚强的战士形象。后者通过写天子的赏赐之多,侧面表现出木兰是一位战功显赫的女英雄。

  2、木兰既是一位传奇英雄,又是一个普通的女性。诗中哪些细节描写表现了她的女性心理?

  ⑴ 停机叹息时的心理描写:既为家里着想(父亲年龄大了,弟弟还小),又为国家大计着想(保家卫国是子民的责任)这种焦虑矛盾正是女子所特有的心理。

  ⑵ 远征沙场时的思乡心理的描写。远在边塞的木兰看到眼前一草一木都忍不住触景生情,想起家中慈爱的双亲,想起家的温暖。

  ⑶ 辞官还家后“著我旧时裳”和“对镜贴花黄”的行为描写。木兰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迫不及待地把自己还原成“女儿身”,从她“开、坐、脱、著、理、贴”一系列欢快的动作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到木兰一颗爱美、爱生活的心。

  3、你认为诗中刻画她英雄形象的笔墨多一些还是作为一个普通女性的形象写得多一些?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明确:诗中既写出了她的英雄气,更写出了她的儿女情。正是这样一位柔弱女子在国家需要、家庭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毅然奔赴艰恶的沙场,在战争中屡建奇功,这样的奇女子怎么不令人心生敬佩之情?所以作者这样选材更有利于刻画一个真实丰满的人物形象。

  4、读完此诗,你觉得我们应向木兰学*哪些精神品质?

  略。

  四、指导学生朗读、背诵

  指导过程中串入对本诗修辞手法的简要讲解。

  〖教学反馈〗

  1、解释句中加粗词的意思:

  ⑴ 惟闻女叹息( )

  ⑵ 问女何所忆( )

  ⑶ 愿为市鞍马( )

  ⑷ 万里赴戎机( )

  ⑸ 策勋十二转( )

  ⑹ 安能辨我是雄雌( )

  2、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⑴ 《木兰诗》出自我国南北朝时期一首著名的五言抒情诗,它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

  ⑵ “归来见天子”段,突出了木兰不图功名利禄的高尚品质。( )

  ⑶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这几句作为故事的高潮和结局,是恢复女郎装束的木兰见伙伴的喜剧性的场面。( )

  ⑷ 《木兰诗》全诗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劳动生活的向往。( )

  3、用原文填空:

  ① 旦辞爷娘去,________,不闻爷娘唤女声,________。旦辞黄河去,________,不闻爷娘唤女怕,________。

  ② 策勋十二转,________。

  ③ ________,对镜贴花黄。

  ④ 文中描写边塞夜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⑤ “扑朔迷离”一成语是由该诗中“________, ”得出,现常用来比喻________。

  4、请从课文中再找出一句与例句使用修辞方法相同的句子。

  例⑴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例⑵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例⑶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例⑷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5、问答题:

  ① 木兰替父出征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②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这句表达了木兰怎样的心情?

  ③ 写出“开我东阁门,……对镜贴花黄”一段中所用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上的作用?

  ④ 你认为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

  【案例推荐】

  案例一

  〖教学目的〗

  1、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

  2、体会恰当详略叙述和成功运用排比、对偶、夸张等修的表现力量。

  〖教学要点〗

  1、故事情节和木兰形象。

  2、记叙的详略处理。

  3、对偶和排比。

  〖教学设想〗

  1、这首诗以木兰代父从军为故事核心,在故事情节发展当中运用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方法描写人物,刻画出了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形象。课本就诗中的排比句、对偶句组织了课后练*。引导学生扣住故事情节的发展,分析诗篇对人物所作诸多描写的表现力量,把此种练*统一于人物形象分析当中,深刻理解木兰这个人物形象。

  2、这首诗叙述评略得当。对此单独进行分析,以免影响分析人物形象的集中。

  3、这首诗的语言富有民歌特色,刚健明快,引导学生注意朗读和背诵。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字词、字义、朗读、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

  一、简介木兰其人及《乐府诗集》

  花木兰是古代时河南省虞城县营廓人。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屡立战功。凯归,帝封官嘉奖,木兰不受,欲纳宫中,以死拒之。唐初,追封为孝烈将军。人们为纪念她,于唐代修建花木兰祠,祠内现存元代立《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和清立《孝烈将军祠辨误正名记》石碑,详细记载了花木兰的身世、籍贯、业绩及历代修祠情况。*年来,又修复了木兰祠大殿等一大批景点。花木兰祠已收入《*名胜词典》。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品,选自南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乐府双璧另一:《孔雀东南飞》),属于叙事诗,叙述了古代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建功立业的传奇故事,刻画出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形象。木兰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二、正字音

  机抒 zhù(织布梭子)

  可汗 kè hán

  鞍鞯 ān jiān(马鞍下的垫子)

  辔头 pèi(缰绳 )

  燕山 yān

  胡骑 jì(战马)

  戎机 róng(军事)

  朔气 shuò(北方)

  金柝 tuò(打更用的梆子)

  红妆 zhuāng(装饰,打扮)

  著我旧时裳 zhuó(穿)

  傍地走 bàng(临*,此处引申为贴着)

  三、要求学生参看注释,阅读诗篇,理解词义、句意、诗篇大意

  当户 惟 可汗 市 但 朔气 金柝 铁衣 明堂 策勋 强 不用 郭 著 帖花黄 扑朔 迷离 安能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不远万里,奔赴战场,过关越山,飞速而行。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北方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白色的月光与雪光交织着,映照着明晃晃的铠甲。

  将军百战死,壮士二年归:(互文)“将军壮士百战死,将军壮士十年归”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当窗对镜理云鬓,当窗对镜帖花黄。”

  四、朗读全诗

  五、引导学生划分这首诗的结构层次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