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分》数学教学反思 (菁华5篇)

首页 / 教学反思 / | 2022-10-03 00:00:00

《通分》数学教学反思1

  新教材的“通分”是以分数的大小比较为线索,在由特殊到一般地解决分数大小比较的同时,教学通分的。而分数的大小比较,教材安排了例3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而难点是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教材中没有安排例题,因此教师有必要补充相应的例题来充实本课新授内容。

  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学生不用直观图,仅凭借已掌握的分数意义和分数单位的相关知识就完全能理解掌握。但同分子分数大小的比较理解起来则明显难度较大,今天的教学中,我借助折纸涂色的活动直观展现分数大小来帮助学生理解。还应用生活中常见的切生日蛋糕作为教学原型,帮助启发学生思考,从而理解了分母越大,分数单位越小的道理。

  折纸的操作活动和“切蛋糕”的形象比喻,对今天新知的掌握起到极大促进作用,学生作业正确率较高。在教学通分之前,复*了求几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学生在解决例4中,有化成同分子再比较大小的,有根据分数与除法关系化成小数再比较大小的,也有化成同分母的。学生思维活跃,方法多样。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用分母相乘的积作公分母的现象比较普遍。教材并未要求学生必须用最小公倍数作分母,而直接用分母相乘的积做公分母找得既快,又正确。但用这种方法通分,将会导致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数据大,给计算结果化简带来麻烦,且十分容易出现计算错误。并且例4中的两个分数的分母刚好是互质数关系,有些学生受其影响。

  2、当其中一个分数分子正好是1时,学生更亲睐化成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练*十八中,第2题中“1/3和3/7”、第4题“1/2和3/5”、第5题“1/4和3/8”、第6题“1/5和3/25”、第7题“3/5和1/4”许多学生都采取了化成同分子分数比较的方法,这体现了学生解题策略的灵活性,同时也巩固了同分子分数大小的比较。

  但在《课堂作业》中有这样一题,题目要求“把下面每组分数通分。3/8和5/12”,班级许多同学仍旧*惯性地将化成与分子相同的分数。殊不知这并不是通分。

  例题的教学只关注了问题解决的过程和策略,却忽视了概念“通分”的理解。由教材可知,“把异分母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子分数显然不是通分。虽然,它也要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但不符合通分的内涵。因此在概念教学中强化只有化成“同分母分数”,才叫通分。

  在练*中增加一道判断题,请学生辨析变成同分子分数是否是通分,为什么?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将其中部分*题的`数据适当进行调整,重点巩固通分的方法,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做好铺垫。

《通分》数学教学反思2

  这节课是在学生学完分数的基本性质、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最小公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我认为学生要掌握本节课的学*内容-----通分的方法并不难。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自学、合作交流等活动完成这节课的学*。

  在本节课教学中,我没有追求表面上的花哨、热闹,而是以学生的思维训练贯穿整堂课,让学生在不断的猜测、验证、交流、总结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中学*知识、提高学*能力。例如:在比较2/5和1/4大小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1、让学生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特点?

  2、你们知道它们的大小吗?你准备怎么比?你们有几种不同的方法。各小组确定一种方法,开展讨论研究,等一下分组汇报。

  3、分组讨论学*。

  4、请大家上台演示交流各自的方法。

  我让学生大胆猜测哪个分数比较大,继而用自己的方法验证,结果出乎意料之外的是他们居然找到了多种方法比较这两个分数。(化小数的方法进行比较、化成同分母分数再进行比较、化成同分子分数再进行比较画两个相同的圆,分别用阴影表示着两个分数,再观察比较大小)。

  接着我对学生采用的各种有效策略给予肯定,充分展现学生的思维轨迹,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又如:在引导学生理解通分的概念时,我不急于向学生讲解,让学生在自学、交流中自己去发现通分的两个基本条件,理解通分的意义。还比如:在总结通分的.一般方法时,我让学生尝试通分后,再回忆通分时先想什么,在做什么?学生有了亲身体验,只需略加整理,就轻松地概括出通分的一般方法了。整堂课中,学生一直处于轻松而又紧张的思维活动中,我没有指令性的要求,没有权威性的评价,我认为,这样的课,才是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

  在本节课教学中,我也有一些比较遗憾的地方,我总体感觉讲课效果不好,我备课不够充分,教学环节不是很严密。孩子们不能迅速找到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这和前面最小公倍数的知识掌握不牢固有关。在小组合作上不到位,没有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讨论,没有发挥小组长的作用,今后要提前培训小组长,让她们充分预*,在小组交流时给组员指导,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今后我要不断学*,敬请领导老师们指导我的教学,我会不断探索,以期打造更加高效的数学课堂。

《通分》数学教学反思3

  “通分”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通分的意义和掌握通分的方法。它是分数基本性质的一种应用,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为后面学*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和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奠定基础。因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

  1.每人写一个自己喜欢的分数。生汇报,教师板书两个。(选择异分母分数)

  2.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特点?同桌可以自由讨论。

  3.你们知道它们的大小吗?你准备怎么比?你们有几种不同的方法。各小组确定一种方法,开展讨论研究,等一下分组汇报。

  4.分组讨论学*。

  5.请大家上台演示交流各自的方法。

  在此基础上引出通分的概念。

  通分的方法其实不难,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通分和通分的方法,为此我将通分与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探讨两个异分母分数的大小的活动,在比较归纳的基础上理解通分的目的。

  通分一般采用什么方法是在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合作、争论辩解的氛围中明确的,让学生大胆猜测,大胆设想,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归纳。所以,如果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经常注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当学生的思维受阻时,教师适时点拨,当学生的思维遇卡时,教师巧妙催化,这样会使学生在题中数量间自由地顺逆回环,导致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形成,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通分》数学教学反思4

  这是第二次上课,相比较上次的美术课,这次出现了相似的问题,对学生知识的不了解,以及对学生学*能力的不了解。今天的上的是五年级下册的数学课——《通分》,整体流程就是先复*导入,主要是复*最小公倍数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然后是新授同分母分数和同分子分数的比较,结束后有个小练*;接下来是今天的重点,通分的学*。在这个地方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重点部分的板书没有完整,通分后的结果没有板书出来,导致最后的时候学生不明白。其实我以为最后一步应该学生能明白,因为那是以前学过的知识。没有想到,小学生的教学不仅要精细到每个步骤,而且还要板书出重点的每一个步骤,完完整整,每一步都得有分析。

  希望下次在教案的准备更加精细些。讲解更加细致些。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问题,在学生气氛超兴奋时,要稍微的压一下学生,掌握好学生情绪的度,既不能太过兴奋,也不能太过无力低沉;在表扬学生时,可以普及到全班。

《通分》数学教学反思5

  一、 主要优点如下:

  1.对于通分的本质(统一分数单位)踩得准。分数作为数概念家族的一员,其大小比较也与自然数、小数的大小比较有相似之处,自然数和小数进行大小比较实质上是在比较分数单位。而通分的本质是需要把异分母分数统一成同分母分数,即统一分数单位。这就是教材内容隐含的内容。而本课从复*引入以及教学同分母和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时就一直在切入分数单位概念,以为教学异分母分数比较大学做铺垫,特别是在揭示通分概念时,让学生通过数形结合在图上进行通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通分概念以及通分的本质。

  2.渗透数学思想、培养自学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是为了不教。我认为,在数学教学中,教给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本节课教学中,我把教学中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作为一个教学目标,并较好地完成了这一目标。学*分数比较大小,不仅要掌握比较的方法,更要弄清楚比较大小过程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工具性学科,本课学*的通分,只是数学万千概念之一,而本节课渗透的转化知识,则是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它不仅可以帮助解决更多的数学难题,还延伸到生活中,从而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很多实际问题。而本次课在课前谈话(曹冲称象)、教学过程以及课后总结中,一直在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策略帮助解决问题。

  3.注重思维训练,让学生在数学学*中提高思维能力。

  思维训练是数学教学的核心。数学教学一旦离开了这一核心,就背离了数学教学的本质。在本节课教学中,我以学生的思维训练贯穿整堂课,让学生在不断的猜测、验证、交流、总结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中学*知识、提高学*能力。例如:在创设问题情境后,我让学生大胆猜测哪个分数比较大,继而用自己的方法验证,并对学生采用的各种有效策略给予肯定,充分展现学生的思维轨迹,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又如:在引导学生理解通分的概念时,我不急于向学生讲解,而是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疑惑之处,让学生在自学、交流中自己去发现通分的两个基本条件,理解通分的意义。还比如:在总结通分的一般方法时,我让学生尝试通分后,再回忆通分时先想什么,在做什么?学生有了亲身体验,只需略加整理,就轻松地概括出通分的一般方法了。

  二、本节课,优点很少,不足之处甚多,主要如下:

  1.学生小组合作学*、自主探究体现得不够。对于本次课的概念的行成过程,学生的感受不够重,留给学生的空间和时间还比较少。因为课堂是因学生而精彩,课堂是因为老师而开放,而本节课,老师固然是主角,学生是配角,因为老师占据了课堂上很多时间,因为老师说了很多话,所以学生分配到的时间和表达的机会很少,这样就间接的剥夺了学生的学*机会,也就剥夺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

  2.没有充分挖掘教材资源,运用教材的力度不够。本节课的教材内容,实际上能帮助老师和学生理清教学的思路以及教法和学法,但是备课以及上课时,却退而求其次,去寻找了大量资源来代替教材资源,只把教材当作了课堂练*的资料,花了时间和精力,但是却事倍功半,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3.概念教学,需要注意概念的整体性,而不宜把概念肢解成若干段落,这样反而不利于概念的掌握和理解。在本次课中,老师引导学生把概念分成了若干所谓关键词,其实数学课本上的概念是一个整体,少了任何一个词语都会影响到通分概念的整体性,少了或者多了都会影响到对通分概念的理解。

  4.对小学数学学科知识的系统性掌握得不够熟悉。在本节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数学语言的错误,或者表达不完整,或者对前后知识的连贯性掌握得不够透彻,或者语言不够精炼等,都会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到学生学*的质量,而作为年轻教师,在这方面还有很多提升的空间,也应该有长远的打算,花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把整个小学数学知识系统学*一遍,以利于今后的教学工作。

  5.学生的基本活动经验体现的不够强。而这又恰好是小学生学*数学的重要策略,数学是数学活动的数学,需要学生在活动中形成数学经验,形成数学知识,这样的知识也才可能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知识,而在这方面本次课体现的不够,关键是老师还不能完全放手,还不充分信任学生,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活动并体验,归根结题是老师的教学观念还没有根本转变,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模式中没有走出来,这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逐步转变观念,修正自己的教学方法,以适应逐步发展的教育教学形式。

  总之,教学总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有得有失,在多次摸爬滚打中逐步总结经验教训,把失误降到最小、最少,那么教学就会逐步走向成功。


《通分》数学教学反思 (菁华5篇)扩展阅读


《通分》数学教学反思 (菁华5篇)(扩展1)

——《通分》数学教学反思 (菁华5篇)

《通分》数学教学反思1

  新教材的“通分”是以分数的大小比较为线索,在由特殊到一般地解决分数大小比较的同时,教学通分的。而分数的大小比较,教材安排了例3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而难点是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教材中没有安排例题,因此教师有必要补充相应的例题来充实本课新授内容。

  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学生不用直观图,仅凭借已掌握的分数意义和分数单位的相关知识就完全能理解掌握。但同分子分数大小的比较理解起来则明显难度较大,今天的教学中,我借助折纸涂色的活动直观展现分数大小来帮助学生理解。还应用生活中常见的切生日蛋糕作为教学原型,帮助启发学生思考,从而理解了分母越大,分数单位越小的道理。

  折纸的操作活动和“切蛋糕”的形象比喻,对今天新知的掌握起到极大促进作用,学生作业正确率较高。在教学通分之前,复*了求几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学生在解决例4中,有化成同分子再比较大小的,有根据分数与除法关系化成小数再比较大小的,也有化成同分母的。学生思维活跃,方法多样。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用分母相乘的积作公分母的现象比较普遍。教材并未要求学生必须用最小公倍数作分母,而直接用分母相乘的积做公分母找得既快,又正确。但用这种方法通分,将会导致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数据大,给计算结果化简带来麻烦,且十分容易出现计算错误。并且例4中的两个分数的分母刚好是互质数关系,有些学生受其影响。

  2、当其中一个分数分子正好是1时,学生更亲睐化成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练*十八中,第2题中“1/3和3/7”、第4题“1/2和3/5”、第5题“1/4和3/8”、第6题“1/5和3/25”、第7题“3/5和1/4”许多学生都采取了化成同分子分数比较的方法,这体现了学生解题策略的灵活性,同时也巩固了同分子分数大小的比较。

  但在《课堂作业》中有这样一题,题目要求“把下面每组分数通分。3/8和5/12”,班级许多同学仍旧*惯性地将化成与分子相同的分数。殊不知这并不是通分。

  例题的教学只关注了问题解决的过程和策略,却忽视了概念“通分”的理解。由教材可知,“把异分母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子分数显然不是通分。虽然,它也要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但不符合通分的内涵。因此在概念教学中强化只有化成“同分母分数”,才叫通分。

  在练*中增加一道判断题,请学生辨析变成同分子分数是否是通分,为什么?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将其中部分*题的`数据适当进行调整,重点巩固通分的方法,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做好铺垫。

《通分》数学教学反思2

  这节课是在学生学完分数的基本性质、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最小公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我认为学生要掌握本节课的学*内容-----通分的方法并不难。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自学、合作交流等活动完成这节课的学*。

  在本节课教学中,我没有追求表面上的花哨、热闹,而是以学生的思维训练贯穿整堂课,让学生在不断的猜测、验证、交流、总结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中学*知识、提高学*能力。例如:在比较2/5和1/4大小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1、让学生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特点?

  2、你们知道它们的大小吗?你准备怎么比?你们有几种不同的方法。各小组确定一种方法,开展讨论研究,等一下分组汇报。

  3、分组讨论学*。

  4、请大家上台演示交流各自的方法。

  我让学生大胆猜测哪个分数比较大,继而用自己的方法验证,结果出乎意料之外的是他们居然找到了多种方法比较这两个分数。(化小数的方法进行比较、化成同分母分数再进行比较、化成同分子分数再进行比较画两个相同的圆,分别用阴影表示着两个分数,再观察比较大小)。

  接着我对学生采用的各种有效策略给予肯定,充分展现学生的思维轨迹,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又如:在引导学生理解通分的概念时,我不急于向学生讲解,让学生在自学、交流中自己去发现通分的两个基本条件,理解通分的意义。还比如:在总结通分的.一般方法时,我让学生尝试通分后,再回忆通分时先想什么,在做什么?学生有了亲身体验,只需略加整理,就轻松地概括出通分的一般方法了。整堂课中,学生一直处于轻松而又紧张的思维活动中,我没有指令性的要求,没有权威性的评价,我认为,这样的课,才是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

  在本节课教学中,我也有一些比较遗憾的地方,我总体感觉讲课效果不好,我备课不够充分,教学环节不是很严密。孩子们不能迅速找到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这和前面最小公倍数的知识掌握不牢固有关。在小组合作上不到位,没有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讨论,没有发挥小组长的作用,今后要提前培训小组长,让她们充分预*,在小组交流时给组员指导,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今后我要不断学*,敬请领导老师们指导我的教学,我会不断探索,以期打造更加高效的数学课堂。

《通分》数学教学反思3

  “通分”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通分的意义和掌握通分的方法。它是分数基本性质的一种应用,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为后面学*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和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奠定基础。因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

  1.每人写一个自己喜欢的分数。生汇报,教师板书两个。(选择异分母分数)

  2.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特点?同桌可以自由讨论。

  3.你们知道它们的大小吗?你准备怎么比?你们有几种不同的方法。各小组确定一种方法,开展讨论研究,等一下分组汇报。

  4.分组讨论学*。

  5.请大家上台演示交流各自的方法。

  在此基础上引出通分的概念。

  通分的方法其实不难,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通分和通分的方法,为此我将通分与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探讨两个异分母分数的大小的活动,在比较归纳的基础上理解通分的目的。

  通分一般采用什么方法是在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合作、争论辩解的氛围中明确的,让学生大胆猜测,大胆设想,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归纳。所以,如果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经常注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当学生的思维受阻时,教师适时点拨,当学生的思维遇卡时,教师巧妙催化,这样会使学生在题中数量间自由地顺逆回环,导致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形成,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通分》数学教学反思4

  这是第二次上课,相比较上次的美术课,这次出现了相似的问题,对学生知识的不了解,以及对学生学*能力的不了解。今天的上的是五年级下册的数学课——《通分》,整体流程就是先复*导入,主要是复*最小公倍数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然后是新授同分母分数和同分子分数的比较,结束后有个小练*;接下来是今天的重点,通分的学*。在这个地方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重点部分的板书没有完整,通分后的结果没有板书出来,导致最后的时候学生不明白。其实我以为最后一步应该学生能明白,因为那是以前学过的知识。没有想到,小学生的教学不仅要精细到每个步骤,而且还要板书出重点的每一个步骤,完完整整,每一步都得有分析。

  希望下次在教案的准备更加精细些。讲解更加细致些。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问题,在学生气氛超兴奋时,要稍微的压一下学生,掌握好学生情绪的度,既不能太过兴奋,也不能太过无力低沉;在表扬学生时,可以普及到全班。

《通分》数学教学反思5

  一、 主要优点如下:

  1.对于通分的本质(统一分数单位)踩得准。分数作为数概念家族的一员,其大小比较也与自然数、小数的大小比较有相似之处,自然数和小数进行大小比较实质上是在比较分数单位。而通分的本质是需要把异分母分数统一成同分母分数,即统一分数单位。这就是教材内容隐含的内容。而本课从复*引入以及教学同分母和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时就一直在切入分数单位概念,以为教学异分母分数比较大学做铺垫,特别是在揭示通分概念时,让学生通过数形结合在图上进行通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通分概念以及通分的本质。

  2.渗透数学思想、培养自学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是为了不教。我认为,在数学教学中,教给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本节课教学中,我把教学中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作为一个教学目标,并较好地完成了这一目标。学*分数比较大小,不仅要掌握比较的方法,更要弄清楚比较大小过程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工具性学科,本课学*的通分,只是数学万千概念之一,而本节课渗透的转化知识,则是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它不仅可以帮助解决更多的数学难题,还延伸到生活中,从而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很多实际问题。而本次课在课前谈话(曹冲称象)、教学过程以及课后总结中,一直在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策略帮助解决问题。

  3.注重思维训练,让学生在数学学*中提高思维能力。

  思维训练是数学教学的核心。数学教学一旦离开了这一核心,就背离了数学教学的本质。在本节课教学中,我以学生的思维训练贯穿整堂课,让学生在不断的猜测、验证、交流、总结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中学*知识、提高学*能力。例如:在创设问题情境后,我让学生大胆猜测哪个分数比较大,继而用自己的方法验证,并对学生采用的各种有效策略给予肯定,充分展现学生的思维轨迹,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又如:在引导学生理解通分的概念时,我不急于向学生讲解,而是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疑惑之处,让学生在自学、交流中自己去发现通分的两个基本条件,理解通分的意义。还比如:在总结通分的一般方法时,我让学生尝试通分后,再回忆通分时先想什么,在做什么?学生有了亲身体验,只需略加整理,就轻松地概括出通分的一般方法了。

  二、本节课,优点很少,不足之处甚多,主要如下:

  1.学生小组合作学*、自主探究体现得不够。对于本次课的概念的行成过程,学生的感受不够重,留给学生的空间和时间还比较少。因为课堂是因学生而精彩,课堂是因为老师而开放,而本节课,老师固然是主角,学生是配角,因为老师占据了课堂上很多时间,因为老师说了很多话,所以学生分配到的时间和表达的机会很少,这样就间接的剥夺了学生的学*机会,也就剥夺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

  2.没有充分挖掘教材资源,运用教材的力度不够。本节课的教材内容,实际上能帮助老师和学生理清教学的思路以及教法和学法,但是备课以及上课时,却退而求其次,去寻找了大量资源来代替教材资源,只把教材当作了课堂练*的资料,花了时间和精力,但是却事倍功半,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3.概念教学,需要注意概念的整体性,而不宜把概念肢解成若干段落,这样反而不利于概念的掌握和理解。在本次课中,老师引导学生把概念分成了若干所谓关键词,其实数学课本上的概念是一个整体,少了任何一个词语都会影响到通分概念的整体性,少了或者多了都会影响到对通分概念的理解。

  4.对小学数学学科知识的系统性掌握得不够熟悉。在本节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数学语言的错误,或者表达不完整,或者对前后知识的连贯性掌握得不够透彻,或者语言不够精炼等,都会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到学生学*的质量,而作为年轻教师,在这方面还有很多提升的空间,也应该有长远的打算,花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把整个小学数学知识系统学*一遍,以利于今后的教学工作。

  5.学生的基本活动经验体现的不够强。而这又恰好是小学生学*数学的重要策略,数学是数学活动的数学,需要学生在活动中形成数学经验,形成数学知识,这样的知识也才可能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知识,而在这方面本次课体现的不够,关键是老师还不能完全放手,还不充分信任学生,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活动并体验,归根结题是老师的教学观念还没有根本转变,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模式中没有走出来,这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逐步转变观念,修正自己的教学方法,以适应逐步发展的教育教学形式。

  总之,教学总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有得有失,在多次摸爬滚打中逐步总结经验教训,把失误降到最小、最少,那么教学就会逐步走向成功。


《通分》数学教学反思 (菁华5篇)(扩展2)

——《通分》数学教学反思6篇

  “通分”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通分的意义和掌握通分的方法。它是分数基本性质的一种应用,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为后面学*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和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奠定基础。

  因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

  1、开门见山,出示例题。让学生读题理解,明确要求。

  2、让学生自己确定分母,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改写。

  3、集体交流。

  4、介绍同分母分数,异分母分数,通分,公分母的概念。

  5、明确通分的方法,寻找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通分的方法其实不难,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通分和通分的方法,通分一般采用什么方法是在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合作、争论辩解的氛围中明确的,让学生大胆猜测,大胆设想,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归纳。所以,如果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经常注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当学生的思维受阻时,教师适时点拨,当学生的思维遇卡时,教师巧妙催化,这样会使学生在题中数量间自由地顺逆回环,导致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形成,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困惑与不足:

  尽管在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时,我试图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自主探索。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仍然一步步在引导学生:引导学生把这些分数转化成同分母或同分子的分数;引导他们找出公分母可以是几。生怕他们会偏离我的.教学设计之外。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其实教师只需提醒学生一句,遇到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情况时,可以转化成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解决,然后完全放手,让学生自由探索各种比较的方法,这样才能真正激活学生的思维火花,开启他们智慧的闸门。

  在练*题的设计上,我努力设计成不同层次的几种类型。但最后由于时间紧张,练*做得不够扎实。其实作业完不成,完全可以放在课下,而不应追求形式上的完整。

  总之,通过对这节课的教学,使我感悟到:老师应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学*的全过程,探索数学规律,真正成为学*的主人。而作为教师,除了自身的业务素质和能力外,还应着重在教材和学生身上多花些时间进行钻研。力求每节课,都能使学生有所提高。

  《通分》这节课数学人教版第五单元的内容,是学生在学完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最小公倍数、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我认为学生要掌握本节课的学*内容-----通分的方法并不难。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自学、合作交流等活动完成这节课的学*。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教师真正只起到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教学效果还可以。

  存在问题:

  一.由于此课是学生在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时引入分数通分的概念,所以学完此课后,部分学生误认为通分就是比较分数的大小,一看到通分的题目就以为是要比较所以分数的大小。

  二.学生通分找公分母时,没有找最小公倍数,而是找两个分数分母的乘积作为公分母,这样就使得计算量增大。如4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8,而有的学生喜欢4*8=32就拿32作为公分母,虽然也可以解决问题,但是当两个分母是比较大的数时,如12和15的最小公倍数时60,而学生就喜欢直接用12*15=180做公分母,这样计算量就比较大,容易出错。因此我还是利用学生的练*进行展示对比,让学生明白对分数进行通分时还是找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为公分母比较简便。这是前面学*的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就尤为重要了。不过还是有部分学生贪图自己以为的“方便”,不去求最小公倍数做公分母,而是用分母的成绩做公分母,导致计算量太大而容易出错,又难检查出来。

  “通分”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通分的意义和掌握通分的方法。它用的是分数的基本性质。通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为后面学*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和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奠定基础,是比较重要和实用的知识。我在教学时设计了如下环节引入新课。

  1.每人写一个自己喜欢的分数。生汇报,教师板书两个。(选择异分母分数3/4 5/7)。

  2.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特点?

  3.你们知道它们的大小吗?你准备怎么比?你们有几种不同的方法。各小组确定一种方法,开展讨论研究,等一下分组汇报。

  4.分组讨论学*。

  5.请大家上台演示交流各自的方法。

  接着,我让同学们说一说上述几种方法,哪一种更好?

  然后就引出了通分这概念。

  通分的方法其实不难,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通分和通分的方法,为此我将通分与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探讨两个异分母分数的大小的活动,在比较归纳的基础上理解通分的.目的。

  在学生探索的过程中,凡是学生经过努力而探索出来的方法,都应该是有价值的,因为每一种算法都包含了学生的智慧。在这节课上,学生能用画线段图的方法直观地表示出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应该说,对于分母较小的分数而言,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也便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但是,在教师肯定了学生的做法之后,学生都受到了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肯定会有相当一部分同学选用这种方法,怎么办?这是数学上典型的方法多样化与方法最优化矛盾的集中体现,如何处理好这一问题?这时可以通过一组有结构的材料呈现给学生,出示一组分母比较大的异分母分数进行通分和大小比较,让学生继续研究,使学生在探索中体验,原来的画线段图的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必须改变一下原来的方法。这样,很自然地引导学生进行算法优化,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分是分数基本性质的一种应用,是学生在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同分母、同分子分数大小的比较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分是分数四则运算的重要基础,是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和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重要步骤。

  在学*新知识前,先安排了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比较分数的大小的复*。让学生回忆了两个数是互质数关系、倍数关系和一般关系时怎样求它们的最小公倍数;还有同分子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的依据。为学*通分打基础,分散了教学中的难点。在教学例4时,“同学们你们喜吃豆类食品吗?”出示例题,让学生体会用学到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生独立解决黄豆和蚕豆谁的蛋白质含量高?并在班内交流自己方法。在这一环节内学生根据以前所学知识出现了三种方法,首先肯定每种方法都能解决本节内容的基础上指出,把遇到的新的问题转化成以前所学的知识来解决这是一种好的学*方法,然后优化转回到重点理解把异分母分数化成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的过程,在这一环节我让学生分组讨论两个问题:

  1、用什么数作公分母?

  2、根据什么把异分母分数化成和原来相等的同分母?让学生明白用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比较简便些。然后揭示课题通分,并用幻灯片出示通分的概念。练*题的设计由浅入深,与生活紧密联系。最后进行了课堂总结,让学生自己说一说通过这节课,你获得了哪些知识。

  反思本节课,第一,前面的复*练*到位,所以在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和班内交流时大部分学生利用了通分这一方法解决问题。第二,设疑激趣,有效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我充分利用教材的主题图,从提炼出问题,激起学生思想认识冲突,使学生主动去探究*得知识。第三,数学生活化。在练*中我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置身于现实的情境中学*,收到很好的效果。当然也出现了一些不足,黄豆和蚕豆谁的蛋白质含量高时,学生说黄豆的含量高,我没有抓住这个说法,去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另外,在引导学生确定公分母时,引导不够到位。如:学生说到用公倍数20作公分母时,我说这道题除了用20作公分母外,还可以用哪些数?学生说还可以用40、60、80等。这时,我直接让学生说出用哪个数比较简便。然后教师解释为什么。要是让学生说出以40为公分母你是怎样做的。让学生自己发现为什么用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比较简便。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将继续努力,不断探索,以期打造更加高效的数学课堂。

  这是第二次上课,相比较上次的美术课,这次出现了相似的问题,对学生知识的不了解,以及对学生学*能力的不了解。今天的上的是五年级下册的数学课——《通分》,整体流程就是先复*导入,主要是复*最小公倍数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然后是新授同分母分数和同分子分数的比较,结束后有个小练*;接下来是今天的重点,通分的学*。在这个地方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重点部分的板书没有完整,通分后的结果没有板书出来,导致最后的时候学生不明白。其实我以为最后一步应该学生能明白,因为那是以前学过的知识。没有想到,小学生的教学不仅要精细到每个步骤,而且还要板书出重点的每一个步骤,完完整整,每一步都得有分析。

  希望下次在教案的准备更加精细些。讲解更加细致些。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问题,在学生气氛超兴奋时,要稍微的压一下学生,掌握好学生情绪的度,既不能太过兴奋,也不能太过无力低沉;在表扬学生时,可以普及到全班。

  新教材的“通分”是以分数的大小比较为线索,在由特殊到一般地解决分数大小比较的同时,教学通分的。而分数的大小比较,教材安排了例3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而难点是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教材中没有安排例题,因此教师有必要补充相应的例题来充实本课新授内容。

  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学生不用直观图,仅凭借已掌握的分数意义和分数单位的相关知识就完全能理解掌握。但同分子分数大小的比较理解起来则明显难度较大,今天的教学中,我借助折纸涂色的活动直观展现分数大小来帮助学生理解。还应用生活中常见的切生日蛋糕作为教学原型,帮助启发学生思考,从而理解了分母越大,分数单位越小的道理。

  折纸的操作活动和“切蛋糕”的形象比喻,对今天新知的掌握起到极大促进作用,学生作业正确率较高。在教学通分之前,复*了求几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学生在解决例4中,有化成同分子再比较大小的,有根据分数与除法关系化成小数再比较大小的,也有化成同分母的。学生思维活跃,方法多样。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用分母相乘的积作公分母的现象比较普遍。教材并未要求学生必须用最小公倍数作分母,而直接用分母相乘的积做公分母找得既快,又正确。但用这种方法通分,将会导致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数据大,给计算结果化简带来麻烦,且十分容易出现计算错误。并且例4中的两个分数的分母刚好是互质数关系,有些学生受其影响。

  2、当其中一个分数分子正好是1时,学生更亲睐化成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练*十八中,第2题中“1/3和3/7”、第4题“1/2和3/5”、第5题“1/4和3/8”、第6题“1/5和3/25”、第7题“3/5和1/4”许多学生都采取了化成同分子分数比较的方法,这体现了学生解题策略的灵活性,同时也巩固了同分子分数大小的比较。

  但在《课堂作业》中有这样一题,题目要求“把下面每组分数通分。3/8和5/12”,班级许多同学仍旧*惯性地将化成与分子相同的分数。殊不知这并不是通分。

  例题的教学只关注了问题解决的过程和策略,却忽视了概念“通分”的理解。由教材可知,“把异分母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子分数显然不是通分。虽然,它也要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但不符合通分的内涵。因此在概念教学中强化只有化成“同分母分数”,才叫通分。

  在练*中增加一道判断题,请学生辨析变成同分子分数是否是通分,为什么?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将其中部分*题的数据适当进行调整,重点巩固通分的方法,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做好铺垫。


《通分》数学教学反思 (菁华5篇)(扩展3)

——《通分》教学设计 (菁华5篇)

  一,*旧引新,揭示矛盾

  1,求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并说出是用什么方法求的 [课件1]

  8和9 9和27 5和6 6和8 12和18 10和15

  2,口答.[课件2]

  3/4=( )/8 3/4=9/( ) 3/4=( )/24 3/4=( )/20

  3,把1/3和1/5化成分母都是15的分数.[课件3]

  *后提问:A,说一说该题中计算的依据是什么

  B,分母15与原分母3和5是什么关系

  C,由异分母分数到同分母分数,这个转化过程是依据什么来实现的

  4,揭示课题:通分

  二,探究新知,激发思维

  认识公分母和通分的意义.

  (1)教学P115 .例 3: 比较3/4和5/6的大小

  ① 提问:A,3/4和5/6能直接比它们的大小吗 想想用什么办法就可以比较它们的大小了

  B,想一想:"相同的分母"与4和6有什么关系

  ② 试一试把它们化为同分母分数.

  观察学生的几个算式,有没有达到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的目的.

  ③ 反馈讨论:对比一下,"相同分母"选哪个数比较好 为什么

  ④ 小结:我们在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时,首先选定的"相同分母"我们称为公分母.一般我们选已知分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它们的公分母.

  板述: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通分.

  (2)我们从下面的图中看一看,通分前后的两个分数,什么发生变化了 什么没有发生变化 [课件4]

  (通分并没有改变分数的大小,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使它们的分数单位相同了,这样就可以比较它们的大小了)

  2,教学通分的方法.

  (1)教学P116 .例 4: 把下面每组数的两个分数通分.

  2/3和5/7 1/6和7/12

  讨论:A,想想:要把这两组分数分别通分,第一步要做什么 第二步做什么

  B,说说公分母21是怎样确定的 公分母12是怎样确定的

  C,能说一说通分的一般方法吗

  板书:通分的一般方法是:先求出原来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然后把各分数分别化成用这个最小公倍数作分母的分数.

  ※ 把下面两组分数通分.[课件5]

  9/10和8/15 3/8和5/12

  D,请再说一说通分过程分几步 每步做什么

  三,巩固练*,强化提高

  1,说出下面每组分数的公分母.

  1/4和2/3 2/3和5/6 3/8和5/6 5/12和5/48

  2,P117 .1

  3,P117 .3

  四,课堂小结,抽象概括

  什么叫通分 通分的一般方法

  五,家作

  P117 .2,4

  板书设计: 通分的意义及方法

  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通分.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93-9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能准确快速地比较各类分数的大小,理解通分的意义和作用。

  2、让学生经历观察、分析、合作、交流、归纳等一系列数学活动,能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并使策略最优化。

  3、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渗透爱国情感教育。

  教材分析:

  通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93至94页的内容。这部分教材以分数的大小比较为线索,由特殊到一般,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教学通分。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分数基本性质的直接应用,在分数加减法中常常用到。因此通分是分数四则运算的重要基础,是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和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重要步骤,所以必须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部分内容。

  在本节课教学中我力求渗透数学转化思想方法、抽象概括方法、比较法、观察法等。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已经初步学*了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所以在学*这部分内容时难度不大,重点让学生讲解判断大小的理由并及时归纳总结。至于异分母分数比较大小,一部分同学其实已经知道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比较,那么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成果引入通分,再通过自学环节,顺理成章的让学生转入本节的重点学*中。

  教学重点:理解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异分母分数的比较

  教具准备:课件一套

  教学过程:

  课前调查:

  了解学生对冬奥会的关注情况,适当进行补充然后请学生单选或多选温哥华冬奥会上令你感动的画面。

  【评析:体育最能激发人的爱国热情,这样的课前调查,既为本节的教学提供了素材,又渗透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一)激趣导入,提出问题。

  1、由温哥华冬奥会的举办,引出调查的信息并出示信息。

  师:同学们,20xx年第21届温哥华冬奥会*金牌榜首次进入世界前七!冬奥期间,每一个精彩瞬间都会激起我们的心灵震颤,(出示课件:王濛叩谢恩师李琰、周洋以一敌七摘取1500米桂冠、申赵18年圆梦登顶、*短道接力金牌失而复得)。

  2、让学生根据统计的结果提出数学问题。

  【评析:情境的创设基于学生自己调查统计的结果,不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二)解决问题,探究新知。

  1、独立解决问题

  【评析:学生独立思考是一种良好的思维品质。在教学中,把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主动、自由地去探究,去发现,亲自体验获得知识的快乐。】

  2、合作交流

  在四人小组内交流自己已解决的问题,或讨论有疑问的地方。

  【评析:这个环节可以实现智慧的交流、思想的碰撞、思维方式的互补,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学*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

  3、汇报展示

  ⑴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

  ①总结方法;

  ②练*巩固: ○ ○ ○

  ⑵异分母分数比较大小。

  ①分子相同的异分母分数比较;

  ②分子和分母各不相同的异分母分数比较;

  【评析:课堂中学生参与到实践过程中,主动寻求多种解题方法,迸出创新的火花,使学*真正成为人的主体性、能动性不断生成、发展和张扬的过程。同时这样处理环节也很好的突破了难点。】

  4.教学通分。

  ⑴观察方法,揭示课题。

  师指着利用分数基本性质解题做法问:仔细观察这位同学的做法,你有什么发现?教师追问:“转化后分数的大小变了吗?你的依据是什么?”这时教师揭示:像这位同学的方法,就叫做通分(板书课题)。

  ⑵阅读教材,理解意义。

  阅读课本93--94页,把你认为的重点或有疑问的地方用红笔标注一下。

  ⑶交流收获,掌握方法。

  看书后,先解决有疑问的地方,之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什么叫通分,通分的方法,学*通分有什么作用等等。

  【评析:这样做学生不仅触到新知的“脉”,还能寻到新知的“源”,不仅知道了学什么,还知道为什么要学,不仅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还有利于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这样就突出了重点。】

  (三)巩固练*,拓展提升。

  1、基本练*:比较下面分数的大小:

  和 和

  2、拓展提升。

  同学们进行100米赛跑,丁丁用了分,明明用了分,谁的

  成绩好一些?

  3、随机练*黑板上的其余问题。

  【评析:通过从基础练到拓展练,把数学放到了更广阔的生活环境中,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结束语:同学们,我们虽不见得有冰雪健儿们那样的天赋及机会,能够在国际赛场上为国争光,但是我们每个人,却可以被他们的某种精神所激励,然后在我们各自的人生舞台上,去赢得属于我们自己的金牌!

  板书设计:

  通 分

  大 小 不 变

  异分母分数 同分母分数

  转 化 (公分母)

  公倍数

  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设计思路:

  在这节课上,我最初的设计是依据教材,按照教材上的指点,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交流等活动来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可是,课前的调查和研究表明,无论是学生还是身为教师的我,都已经不能够将学*和教学的关注点仅限于课本了。有了这样的感觉,我就不能够再默守陈规、按部就班的进行原定预设计划了。因此我决定走出教材、了解学生,真正实现“用教材”“备学生”这一高度上来设计这节课。针对教材的编排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在教材提供的素材基础上进行了加工,在课前进行了同学们喜欢的体育运动进而进行冬奥会深刻画面的调查,并将这一调查结果引入课堂,学生积极的进行观察、提问、思考、交流等各项活动,在情趣交融的活动中实现教学目标,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理解、掌握数学知识,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由于课堂上学生是兵教兵,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也培养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总评】

  现代数学教学理论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数学教学本身,就是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以及这个过程的分析。通分的方法其实不难,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通分,通分的方法?所以这节课的设计,注重给孩子创设一个多元求解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大胆独立尝试,在交流合作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归纳,这样的教学真正发挥了学生学*的主体性,效果很好。如果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经常注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当学生的思维受阻时,教师适时点拨,当学生的思维遇卡时,教师巧妙催化,这样会使学生在题中数量间自由地顺逆回环,导致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形成,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感受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必要性。

  2、通过动手操作折纸,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3、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解决简单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4、渗透转化思想,培养迁移、类推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难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法则。

  教学准备:PPT课件、同样大的长方形纸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1、填一填。

  1/2=()/4=4/()

  2、找出下列各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6和87和1411和9

  3、将下列各级分数通分。

  1/4和3/87/10和5/6

  4、抢答:

  1/5+2/53/7+2/74/9+5/9

  5/8-3/811/15—11/157/12—5/12小结: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

  PPT出示:同学们在手工课上折纸。淘气用一张纸的1/2折一只小船,笑笑用同一张纸的1/4折一只小鸟。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你会解决这些问题吗?(学生列出算式。)

  先估一估它们的和(差)是多少?

  PPT出示:

  1/2+1/4在()之间。

  A、0—1/2B、1/2—1C、1—2

  2、尝试探索,操作验证。

  师:大家估计的正确吗?我们可以用折纸的方法进行验证。

  出示操作提示:

  (1)在长方形纸上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涂出它的1/2;

  (2)再用不同的颜色涂出它的1/4;(不重复)

  (3)观察两种颜色一共占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学生动手操作后,反馈估算结果。指名说说3/4是怎么得出的。

  3、异分母分数相加,能直接计算吗?

  同桌交流。小结:异分母相加,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法的方法进行计算。(板书)

  4、自主尝试:1/2—1/4。全班交流计算结果及异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5、试一试:

  完成课本“试一试”。(3/4+5/89/10—1/6)

  独立完成,同桌检查。

  6、小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如何计算?(PPT出示)

  三、巩固练*:

  1、课本“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巩固异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

  2、课本“练一练”第3题。

  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3、大家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已经掌握得较好了,接下来同学们来当一次小老师,帮小马虎看看他的计算是否正确。

  2/3+1/4=2/12+1/12=3/12=1/4

  11/14—5/7=11—5/14—7=6/7

  (1)先独立思考。

  (2)谁来当老师,帮他指出问题?

  (3)通过这道题的练*,你想给小马虎提点什么建议呢?

  4、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中的数学世界来解决问题。

  我们每天都制造很多的生活垃圾,环卫工作人员对我们在生活中所产生的垃圾进行分类整理,得出以下结论:

  废金属占生活垃圾的1/4;

  废纸张占生活垃圾的3/10;

  塑料袋占生活垃圾的2/5;

  其它垃圾占生活垃圾的1/20。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四、拓展延伸:

  1、有红、黄、蓝三根彩棒,红棒比黄棒长3/4米,蓝棒比黄棒短1/6米。

  (1)红棒与黄棒相差多少米?

  (2)如果蓝棒比黄棒长1/6米,红棒与蓝棒相差多少米?

  引导学生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尝试解决。

  2、(1)1/2+1/3=1/3+1/4=1/4+1/5=1/3+1/5=

  (2)1/2-1/3=1/3-1/4=1/4-1/5=1/3-1/5=

  A.观察特点;B.计算,找规律;C.举例应用。

  五、课堂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2、师:在我们的身边数学无处不在,希望同学们能运用今天所学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板书设计: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1/2+1/4=2/4+1/4=3/4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则: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则计算

  1/2—1/4=2/4—1/4=1/4

  教学反思:

  《折纸》这一课主要是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反思本课节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谈。

  1、根据学生学*的需要灵活使用教材。

  教材为孩子们创设了一个生活化的情境,两个小同学在手工课上进行折纸。分别用去了张纸的1/2和1/4。通过比较两个人用纸的多少,引发了学生对如何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利用数学信息学生提出了一些问题并进行了解答。在解答中,学生们遇到了困惑,正是因为这一困惑的出现引起了学生对这种算式该如何计算思考。通过观察、分析、估算和讨论交流,使学生认识到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因为分数单位不同必须要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学生的探究计算法则的过程中,体会一步步推理,理解算理。

  2、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在实际操作、感知的过程中建立数学技能。

  本课教学中借助折纸情境,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提问解答的活动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在学生猜测、验证算式结果并归纳总结出法则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分数知识相关的数学模型,激发并满足他们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欲望。

  3、进行估算,注重对学生估测能力的培养。

  本课教学中在合作探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前都设计了让学生先估一估的环节,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并充分调动感官,结合自己已有的学*经验对加减法算式结果进行估算。这样的设计有助于促进学生自觉地运用所学的估测知识对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初步感知。

  本堂课也出现一些不足,如:个别学生以往的“找两个数的公倍数、通分”知识中间有缺漏。折纸过程中,时间过多导致学生练*时间少,练*量不足。以后在新课前事先准备一些旧知识,以利于新旧知识间的迁移,学生容易走进新课堂,容易掌握知识。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通分的含义,探索并掌握通分的方法。

  2、探索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用分数描述有关现象。

  3、在发现中体验成功,在练*应用中感受知识应用的价值。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探索通分的方法,让学生体验根据数据特点灵活运用的优势,进而感受通分与比较大小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知识迁移法

  教学准备课件出示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温故导新

  1、复*简单的分数大小比较

  比较大小:1/3和1/2 3/5和2/5

  2、复*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找法。

  5和7 4和12 12和16

  3、导入新知

  出示例2

  二、新知共研

  1、由分数的大小比较引出通分的意义。

  引出:通分的意义

  2、理解通分的意义,分析通分的方法

  让学生议一议:

  通分要注意什么?

  公分母的最佳选择是什么?(取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3、独立尝试练*:

  比较3/4和5/6的大小

  学生试做汇报,老师选择性板演,针对性评讲

  (板书略)

  师生评点,取得共识

  三、拓展提高

  1、提出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对于刚才的比较3/4和5/6大小还有别的方法吗?小组内几个同学议一议。

  2、方法探究

  3、尝试完成思考题。

  师不作任何提示,让学生迁移解题。

  四、全课总结

  1、这节课收获了什么?

  2、对分数的认识,你有什么新感受?

  五、布置作业

  1、课堂活动题2

  2、课本作业练*七:

  4、6、7

  教学内容:

  教材第93页的内容及第95页练*十八的第1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巩固学生对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方法的掌握,并学会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2、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3、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同分母分数和同分子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同分母分数和同分子分数大小比较方法的算理。

  教具准备:每人两张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提问:3/10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二、教学实施

  1、出示例3。(出示情境图)陆地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3/10,海洋面积占地球总面积7/10。地球上是的陆地多还是海洋多?

  放手让学生自己根据条件比较。学生互相交流方法、结果及理由。

  小结:要比较海洋面积和陆地面积谁大,就是要比较3/10和7/10的大小。因为3/10表示把地球总面积看作单位“l ",把单位“l”*均分成10份,陆地面积是这样的3份,海洋面积是这样的7份,所以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也可以这样想:3/10是3个1/10,7/10是7个1/10,7个1/10大于3个1/10,所以7/10大于3/10。

  比较下面各组分数的大小。(教材93页练*第一排,学生独立完成,口答结果。)

  提问:以上各组分数有什么共同特点?同分母分数如何比较大小?(学生归纳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小结:同分母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

  2、再出示:3/8○3/4

  这两个分数大家还会比较吗?请学生尝试比较大小后,请学生汇报自己比较的结果及理由。

  方法一:也可以让学生利用手中的两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进行比较或画图来比较。

  方法二:学生可以用分数单位的大小推出:因为1/8<1/4,所以3个1/8小于3个1/4。

  结合过生日切蛋糕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1/8小于1/4。即*均分的份数越小,每人吃的一份越大。*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人吃的一份越少。

  比较下面各组分数的大小。(教材93页练*第二排,学生独立完成,口答结果,并指明说一说理由。)

  提问:以上各组分数有什么共同特点?分子相同的分数如何比较大小?(学生试着归纳)

  小结: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小的比较大。

  三、思维训练

  l 、在1/8<1/()<1/3,括号里可以填哪些整数?

  2、小明、小刚、小亮和小红四人分别看一本同样的故事书。两天后,他们各看了这本书的5/7、4/9、5/6和4/7。他们谁看得多?按照从多到少的顺序排列起来。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在三年级学*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的基础上,研究了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的问题,并且得出了结论: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大的分数比较小。

  五、作业:p93页第1题

  板书设计:通分

  例3 7/10>3/10 3/8<3/4


《通分》数学教学反思 (菁华5篇)(扩展4)

——《通分》教学反思实用十篇

  《通分》这节课主要突出通分的根据和通分的方法,我在教学设计采用以下方法:

  (1)导入时,抓住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有哪几种情况进行必要的知识回顾,以唤起学生的注意,为通分方法的学*做好知识准备。

  (2)提出问题,矛盾激趣。如提问“下面这组分数你能比出它们的大小吗?”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当看到的是分子和分母都不相同的.分到无法比出其大小,学生陷入了矛盾之中,抓住这一契机,我的点拨激起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3)边探究边交流,学生试着借助已有知识把这些分子、分母都不同的分数转化成同分母或同分子的分数,再进行“转化”方法的交流,思维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提高。

  (4)突出重点,反复强化。分数的基本性质是通分的根据,求出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并用其作公分母是通分方法的关键。在学生的探讨、交流活动中,自始至终突出“根据”和“关键”,把通分的学*落到实处。

  现代数学教学理论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数学教学本身,就是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以及这个过程的分析。通分的方法其实不难,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通分,一般采用什么方法?所以这节课的设计,我注重给孩子创设一个争论辩解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大胆猜测,大胆设想,在交流合作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归纳,这样的教学真正发挥了教学的民主性,效果很好。所以我想:如果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经常注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当学生的思维受阻时,教师适时点拨,当学生的思维遇卡时,教师巧妙催化,

  这样会使学生在题中数量间自由地顺逆回环,导致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形成,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节课我通过引导学生运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等方式在获得问题答案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讨论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学生们通过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反思等方式获得了对通分意义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运用这种教学方式,最大收益不于问题解决本身,而在于发现了隐含于问题背后的各种关系和科学知识,形成了对某些侧面的更深理解,以及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化思维水*,提高了自学*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我并没有完成教学设计的内容,但是在讨论着用什么样的数作公分母时学生获得了对用最小公倍数作公母好处的体验。在教学中学生充分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说:用最小公倍数作公母好因为计算简便,有的'学生说用两个分母相乘的积作公分母因为这样不容易找错公分母,有的学生说用分母的公倍数作公分母……看着学生在这节课中的表现我心里笑开了,因为学生已真正投入到对数学神秘王国的探索中。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还得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设计的这个情境让学生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学生想出了许多办法,其中有我这节课要讲的通分母,为了让学生能进入通过的学*,我硬把学生拉回了通分母的方法,这样在学生的脑子里就会想:为什么一定要学*通分母而要通分子呢?在这里是否可以设计一个情境地,使学生体验到通分母的优点,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若用加减法引入,是否又提高了要求呢?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了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也是分数基本性质的直接应用。

  成功之处:

  1.注重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应用转化思想解决问题。在例4的教学中,当学生发现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怎样比较大小?学生一般会想到两种思路:化成同分子分数比较;化成同分母分数比较。实际上这两种思路都是应用转化思想,都是把未知的`问题转化为已知的问题,利于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解决问题。

  2.注重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能力。在教学中学生出现了如下解题思路:

  (1)化成同分母分数比较:

  2/5=2×4/5×4=8/20

  1/4=1×5/5×4=5/20

  8/20>5/202/5>1/4

  (2)化成同分子分数比较:

  1/4=1×2/2×4=2/8

  2/5>2/82/5>1/4

  (3)推理法:

  1-2/5=3/51-1/4=3/4

  3/5<3/42/5>1/4

  (4)把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

  2/5=0.41/4=0.25

  0.4>0.252/5>1/4

  不足之处:

  1.学生在通分中比较大小,但是在做练*时出现了不需要比较大小却要比较大小的现象,学生认为只要通分,就比较大小,不管题目的要求。

  2.部分学生还是不能用最小公倍数做公分母。

  再教设计:

  加强对题目的审题,减少不必要的失误。

  这节课是在学生学完分数的基本性质、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最小公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我认为学生要掌握本节课的学*内容-----通分的方法并不难。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自学、合作交流等活动完成这节课的学*

  学*通分的关键是确定公分母,通过复*3帮助学生初步感知公分母就是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并引出三个新名词:异分母分数、同分母分数、公分母,分散了例1的难点。复*1帮助学生复*了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三种方法,为通分时准确快速地确定公分母作好了铺垫,学生比较容易接受。

  回头再看复*4,学生发现原来刚才那些同学所用的方法就是我们今天新学的通分,而这些方法中,只有把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的方法才是最简便的,再一次强调了通分的关键,学生也知道了通过通分可以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自然而然地引出例

  通过复*4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不但调动了学生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较好地把教材各部分内容联系起来。同时课题的引出水到渠成。

  通过创设情境,创造性地安排课堂教学结构,充分利用它来处理复*与例1、例2之间的关系,使这节课衔接恰当,自然流畅,让学生完全有能力解答例1、例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己总结出通分的概念和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在学*通分时,先提示,再试算,在试算后设计了一组讨论题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准确地掌握通分的方法,安排较多的学生试算、讨论,旨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借助图形直观形象的优势,加深学生对通分实质的理解。

  整堂课中,学生一直处于轻松而又紧张的思维活动中。形象简洁的板书设计,一目了然,通分的概念、方法尽显其中,不但便于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内容,而且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了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也是分数基本性质的直接应用。

  成功之处:

  1.注重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应用转化思想解决问题。在例4的教学中,当学生发现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怎样比较大小?学生一般会想到两种思路:化成同分子分数比较;化成同分母分数比较。实际上这两种思路都是应用转化思想,都是把未知的问题转化为已知的问题,利于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解决问题。

  2.注重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能力。在教学中学生出现了如下解题思路:

  (1)化成同分母分数比较:

  2/5=2×4/5×4=8/20

  1/4=1×5/5×4=5/20

  8/20>5/202/5>1/4

  (2)化成同分子分数比较:

  1/4=1×2/2×4=2/8

  2/5>2/82/5>1/4

  (3)推理法:

  1-2/5=3/51-1/4=3/4

  3/5<3/42/5>1/4

  (4)把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

  2/5=0.41/4=0.25

  0.4>0.252/5>1/4

  不足之处:

  1.学生在通分中比较大小,但是在做练*时出现了不需要比较大小却要比较大小的现象,学生认为只要通分,就比较大小,不管题目的要求。

  2.部分学生还是不能用最小公倍数做公分母。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