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计划优选【十】篇

首页 / 计划 / |

  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计划 1

一、指导思想

通过总复*,把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使学生对所学的概念、计算法则、规律性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得到进一步地提高,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二、复*内容

1、分数乘法

2、位置与方向

3、分数除法

4、比和比的应用

5、圆的面积和周长的计算

6、百分数的意义及应用

7、扇形统计图

8、数学广角(数与形)

9、总复*

三、复*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方程及其基本性质的理解,能正确理解形如ax±b=c、ax÷b=c、ax±bx=c的方程,能正确分析和理解简单实际问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会列方程解答需要两、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分数乘、除法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不超过三步)式题,能应用运算律和运算性质进行有关分数的简便计算;能应用分数乘法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能列方程解决“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能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不超过两步)。

3、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应用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求比值、化简比,能正确解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4、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进行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会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的多(少)百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

5、使学生在整理与复*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能综合应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日常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感、空间观念和统计观念,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和反思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8、使学生在整理与复*的过程中,进一步评价和反思自己在本学期的整体学*情况,体验与同学交流和获取知识的乐趣,感受数学的意义和价值,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计划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计划。

四、复*重点

分数的计算(包括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五、复*难点

解决问题的策略,

六、复*原则

1、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自觉地进行整理和复*,提高复*能力。

2、充分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要适时讲解点拨,保证复*效果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计划文章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计划。

3、充分体现因材施教分类推进的教育原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查漏补缺,集中答疑,提高复*效果。

七、复*方法

1、带领学生按内容整理复*,巩固基础知识。

教师要按单元抓准知识的重难点,进行相关知识的整合与链接,使之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例如应用题的复*,可由简单的分数应用题链接到稍复杂的复合应用题,将知识整合链接起来,进一步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提高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2、加强计算能力的训练

*时教学中发现学生的计算能力普遍较低,特别是六(2)班,所以在复*的时候要特别加强计算能力的训练学生计算能力的训练不只是机械重复的练*,而是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和策略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计划工作总结。让学生记住“一看二想三算”看清题目中的数、符号;想好计算的顺序,什么地方可以口算什么地方要笔算,哪里可以简便计算;最后动笔算。

3、加强与实际的联系

适应新课标的精神加强知识的综合应用以及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讲练结合

有讲有练,在练中发现问题。

5、分层指导

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复*,对于中差生和优生在复*上提出不同的要求,复*题分层,指导分层。

  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计划 2

  为了更好、更有效地组织复*,让学生更系统的掌握本学期的学*内容,特制定本复*计划。

  一、复*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使之更加系统和完善。

  2、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所学知识,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使学生打好数学基础,提高学*能力,培养学**惯。

  二、具体复*安排:

  第一阶段 (单元复*)

  12月8日----12月11日 复*数学第五单元知识,并进行小测。

  12月14日-----12月16日 复*数学第六单元知识并进行小测

  12月17日-----12月21日 复*数学第七单元知识并进行小测

  12月22日----12月25日 复*数学七八单元知识并进行小测

  12月28日-----12月31日 复*数学书期中考试前的知识

  第二阶段 (专题复*)

  1月4日----1月7日 应用题专题复*

  1月8日----1月13日 计算题专题复*

  1月14日----1月19日 小题专题复*

  第三阶段 (综合复*)

  1月20日---期末 进行期末考前模拟测试

  三、复*措施

  1、重视错题本的运用,在复*阶段,充分利用错题本的高效性,整理复*阶段的错题,让拦路虎不再拦路。

  2、强化能力培养。在复*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注意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

  3、适当补充设计练*题,强化训练,进一步发展他们思维的灵活性,提高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重视测试。通过单元测试和综合测试卷,让学生对本册教材的学*内容达到融会贯通。测试评卷时,注重激发学生竞争意识。

  5、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复*和整理,重视教会学生学*方法。

  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计划 3

1.2016年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卷

2.2016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英语期末试卷

3.2016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冲刺试卷

4.人教版2016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5.2016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苏教版)

6.2016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7.2016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

8.2016年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

9.2016年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10.2016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

  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计划 4

  一、指导思想:

  回顾与整理小学阶段所学的知识,对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加以梳理,使之与所学知识融为一体,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与数学能力,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为后继学*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①学生基本情况:

  我所教的一班共学生62人,其中女生29人,男生33人。在*行班中*时测试成绩虽略有优势。但与其他优秀学校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通过期中测试和*时检测,85分以上的优秀学生约占30%。良好人数约占30%,及格人数约占25%,不及格人数约占15%。总体来说,下学期以来两极分化比较严重,个别学生因基础知识掌握较差,退步比较明显。

  ②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

  总体来说,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方面掌握的比较扎实,计算方面绝大多数同学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方法以及解方程的方法,能迅速准确地进行计算。虽是如此,这部分知识得满分的人还是比较少,主要原因是粗心所致,其次是简便算法还掌握不十分好,原因是不认真审题造成的。而对有一定难度的比较灵活的题目,学生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还不够。也有一些学生贪玩,学*态度不认真,以致成绩落在后面。比较薄弱的地方还是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我复*时的主攻的重点。

  ③兴趣、*惯、态度:

  任教五年来,经过自己的努力,我班学生在学*上,纪律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大多数学生学*态度较端正,学*积极性较高,但学**惯不是很好。有的学生计算能力较差,有的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较差,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比较差。大部分学生还存在着依赖性,不愿意自己探究知识,没有好的学**惯,还要教师在今后的学*中进行渗透。部分学生基础知识较差,对数学不感兴趣,学*被动,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学*有困难,特别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存在着较大的问题。还有个别学生比较聪明,但学*不勤奋,成绩不稳。

  三、复*目标

  1.使学生比较系统的牢固的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比和比例、简易方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的进行计算,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惯。

  2.使学生巩固已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的大小的表象,牢固的掌握所学的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比较熟练的进行名数的简单改写。

  3.使学生牢固的掌握所学的几何形体的特征,能够比较熟练的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巩固所学的画图、测量等技能。

  4.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统计初步知识,能够看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并且能够计算求*均数问题。

  5.使学生牢固的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比较灵活的'运用所学知识独立的解答不复杂的应用题和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复*重点

  ⒈整、小、分数四则运算,混合运算和简算,解方程和解比例。

  ⒉复合应用题、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⒊几何形体知识。

  ⒋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复*难点

  ⒈使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概念、性质、法则、公式以及常见数量关系系统化,并能融会贯通。

  ⒉灵活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和方法。

  ⒊准确地进行计算。

  六、复*方法与措施

  (一)抓住一个“点”字

  数学每个知识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很容易遗忘,所以必须对旧知进行回顾和再现.复*时应优化复*内容,确定复*的重、难点,并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复*的兴趣,让学生产生新鲜感,从而以一种积极的心态主动参与复*,避免以往复*课那种沉闷的气氛及面面俱到“炒冷饭”般的复*方式。

  (二)注意一个“理”字

  “理”就是对知识的整理,即对过去所学的分散、零碎的知识要点进行系统的梳理、总结,使之纵成线、横成片,从而使知识结构脉络分明.所以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根据回忆的知识要点,从“点一线一片”上整理。这样复*整理就能促进学生将已学过的知识系统化,有利于构建知识网络。

  (三)重视一个“建”字

  “建”就是知识网络的构建。由于小学数学知识逻辑性强,纵横联系紧密,每一个知识要点都不是孤立静止的,因此复*课教学的中心环节就应是知识网络的构建。构建知识网络一般可采用画表格或绘图等方法。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构建知识网络,都是把所学的知识纳入原有知识的网络体系中去,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在构建知识网络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具体分析所构建的知识网络的每个知识要点.特别是对学生复*中的疑难点要进一步分析,抓其联系与区别,帮助学生解决重点、难点和疑点,从而使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达到查漏补缺、温故知新的目的。

  (四)突出一个“练”字

  “练”就是对*题进行训练,通过练*、反馈,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识.应该充分体现“有讲有练,精讲多练,边讲边练,以练为主”的原则.*题设计要选择有针对性、典型性、启发性和系统性的问题,突出抓基础练,抓重点练,抓综合练,抓一题多解或一题多变,做到举一反三,使学生通过练*不断受到启发,并在练*中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设计基础题,夯实基础;设计对比题、判断题、改错题,让学生对知识进行辨析与巩固;设计综合题,提高学生的解题技能。

  (五)关注一个“评”字

  “评”就是对学生训练的成果进行评价.评价是对一堂复*课效果的检查与反馈,也是对教学目标落实情况的验收。评价能给予学生一种成功的体验或紧迫感,从而强化或激励学生好好学*,促使他们改进学*方法。所以评价内容要多样化。如在整理知识中,对学生所获得的成功或创新的做法要给予及时评价;在综合练*中,对学生多样化的思维方式也要给予适时的评价;在构建知识网络时,对学生成功的合作经验,以及良好的学*方法和学**惯等要给予充分的评价等。评价方式要多元化,要以激励性评价为主,可采取自评、互评、小组评、教师评等方式,让学生感受成功,体验快乐。

  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计划 5

  一、指导思想:

  根据本学期工作计划结合班级学生及数学学*的具体情况,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提高迅速实际数学能力为重点,力求挖掘学生的积极性和学*潜在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二、复*形式:

  分类复*、综合复*

  三、复*内容:

  本册教材9个单元:

  1、分数乘法2、位置与方向(二) 3、分数除法4、比5、圆 6、百分数(一)7、扇形统计图8、数学广角―数与形9、总复*

  复*时按照整册教材的知识体系分――分数乘法和除法以及比和百分数(一)、圆和位置与方向(二)、扇形统计图和数学广角这三大块来进行知识的梳理。

  四、复*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使连贯分数乘法、除法的知识点,对分数计算有整体的认识,建立有关分数综合计算的认知结构。

  2、通过整理和复*,使学生进一步巩固位置与方向可以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具**置,增强学生数学联系生活的理念。

  3、通过整理和复*,使学生进一步圆特征,圆的周长和面积的相关知识和计算,在观察物体中加深对物体和相应视图的认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4、通过整理和复*,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统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读懂扇形统计图,会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统计图。

  5、通过整理和复*,使学生进一步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

  6、通过整理和复*,使学生经历回顾本学期的学*情况,以及整理知识和学*方法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的愿望,进一步培养反思的意识和能力。

  五、具体安排:

  周 次

  内 容

  备 注

  分单元复*基础知识

  分版块复*,“穿针引线”连贯知识点

  综合复*及检测

  从大局入手,查缺补漏

  六、复*措施:

  1、教会学生复*方法,先全面复*每一单元,再由学生主动重点复*有关重点内容。

  2、采用多种方法,比如学生出题,抢答,抽查,学生互批等方法,提高学*兴趣。

  3、加强补差,让优等生帮助后进生。

  4、课堂上教会学生抓住每单元的知识要点,重点突破,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并相机进行口算能力的培养。

  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计划 6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时间紧,任务重。我们的指导思想是:靠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调动学生的复*积极性,突出尖子生,重视学困生,提高中等生。

  二、学生状况分析

  六年级只有10人,大部分学生都是爱学*的,但是善于动脑的学生不多,所以尖子生较少,同时还有两个男生学*很困难。

  三、复*的要求

  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乘、除法。

  2.使学生会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3.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必治和化简比。

  4.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工具画圆,掌握圆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5.使学生初步理解轴对称的意义,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6.使学生能够解答比较容易的一到二步计算的分数应用题,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够根据应用题的具体情况,灵活地选用算术解法和方程解法。

  8.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一些比较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

  四、复*重难点

  1、重点

  (1)分数四则运算。

  (2)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3)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2、难点

  (1)分数四则运算。

  (2)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

  (3)圆面积计算的推导。

  五、复*措施

  1、本册内容共分四个内容,每个内容一点带面进行复*,突出重点,讲练结合。

  2、利用两天的时间进行综合训练,强化各部分知识的练*。

  3、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利用下午活动时间和晚自*重点有针对性地辅导学困生。

  六、课时安排

  1、分数乘法和除法1课时

  2、分数四则混合运算1课时

  3、分数、百分数应用题2课时

  4、圆的有关知识1课时

  5、综合练*2课时

  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计划 7

  一、复*的意义:

  期中复*是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过的知识材料进行再学*的过程, 在这个学*过程中, 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归纳和总结, 弥补学*过程中的缺漏, 使本学期学生所学 的数学知识条理化、 系统化, 从而更好地掌握各部分知识的重点和关键。 要重视知识的系统 化,避免盲目做题, 搞题海战术。要能够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确实抓好复*工作, 真正提高 教学质量。

  二、具体做法:

  1 、制订切实可行的复*计划,并认真执行计划。制订复*计划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 情况, 切实把握复*的具体内容,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使复*具有针对性、目的性 和可行性。领会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把握好教材,找准重点、难点,增强复*的针对性。 " 标准 " 是复*的依据,教材是复*的蓝本。在复*中,要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把握教学要 求,弄清重点和难点,做到有的放矢。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本,弄清重点章节,以及每一 章节的复*重点。 要能够根据*时作业情况和各单元测试情况, 弄清学生学*中的难点、 疑 点所在。做到复*有针对性,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分类整理,梳理、张扬网络,强化复*的系统性。作为复*课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 在系统原理的指导下, 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 把分散的知识综合成一个整 体,使之形成一个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

  3 、辨析比较,区分弄清易混概念。对于易混概念,首先要抓住意义方面的比较。如: 求比值和化简比等。 对易混概念的分析, 能够帮助学生全面把握概念的本质, 避免不同概念 的干扰。对易混的方法也应该进行比较,以明确解题方法。如求比值和化简比。

  4 、一题多解,多题一解,提高解题的灵活性。有些题目,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 得到不同的解题方法。 一题多解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 力,灵活解题的能力。不同的分析思路,列式不同,结果相同。收到殊途同归的效果。同时 也给其他的学生以启迪, 开阔解题思路。 例如, 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题, 虽然题目的形式不同, 但它们的解题方法是一样的。 复*时, 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引导学生对各类* 题进行归类,这样才能使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提高解题的灵活性。

  5 、复*题的设计不宜搞拉网式。应做到有的放矢,挖掘创新。数学复*不是机械的重 复。什么都讲,什么都练是复*的大忌。复*一定要精要,有目的、有重点,要让学生在练 *中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概括。题目的设计要新颖,具有开放性,创新性,多角度、多 方位地调动学生的能动性,让他们多思考,使思维得到充分发展,学到更多的解题技能。

  6 、对待学困生要细心、认真。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所提高,特别要 做好补差工作。 面向全体学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义之一, 最后的总复*更应该体现这 一点。 对本班学生要做到全面了解 " 学情 " 恰当对学生做出评 价, 正确引导学生搞好复*, 以期他们取得好的成绩。 这就要求我们对成绩较差的学生给与 更多的关心。对他们的知识欠缺应及时给以补课, 以免再一次吃夹生饭。因材施教,适当补 *,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是我们的责任。

  三、具体安排

  第一阶段 : 整体复*各个单元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复*(书上总复*)

  第二阶段 : 综合练*,讲练结合(综合试卷)

  第三阶段:分层复*,查漏补缺

  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计划 8

  一、指导思想

  通过总复*,把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使学生对所学的概念、计算法则、规律性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得到进一步地提高,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二、复*内容

  1、方程。

  2、长方体和正方体。

  3、分数乘法。

  4、分数除法。

  5、认识比。

  6、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7、解决问题的策略。

  8、可能性。

  9、认识百分数。

  三、复*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方程及其基本性质的理解,能正确理解形如ax±b=c、ax÷b=c、ax±bx=c的方程,能正确分析和理解简单实际问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会列方程解答需要两、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分数乘、除法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不超过三步)式题,能应用运算律和运算性质进行有关分数的简便计算;能应用分数乘法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能列方程解决“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能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不超过两步)。

  3、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应用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求比值、化简比,能正确解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4、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进行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会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

  5、使学生进一步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进一步理解体积(容积)及其常用计量单位的意义;进一步理解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解答有关这方面的简单实际问题。

  6、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分数(或百分数)表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方法,会根据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要求设计相应的活动方案。

  7、使学生在整理与复*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能综合应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日常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感、空间观念和统计观念,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和反思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8、使学生在整理与复*的过程中,进一步评价和反思自己在本学期的整体学*情况,体验与同学交流和获取知识的乐趣,感受数学的意义和价值,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四、复*重点

  分数的计算(包括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五、复*难点

  1、长方体和正方体。

  2、解决问题的策略。

  六、复*原则

  1、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自觉地进行整理和复*,提高复*能力。

  2、充分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要适时讲解点拨,保证复*效果。

  3、充分体现因材施教分类推进的教育原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

  学方法,查漏补缺,集中答疑,提高复*效果。

  七、复*方法

  1、带领学生按单元整理复*,巩固基础知识。

  教师要按单元抓准知识的重难点,进行相关知识的整合与链接,使之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例如应用题的复*,可由简单的分数应用题链接到稍复杂的复合应用题,将知识整合链接起来,进一步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提高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2、加强计算能力的训练

  *时教学中发现学生的计算能力普遍较低,在复*的时候要特别加强计算能力的训练。学生计算能力的训练不只是机械重复的练*,而是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和策略。让学生记住“一看二想三算”看清题目中的数、符号;想好计算的顺序,什么地方可以口算什么地方要笔算,哪里可以简便计算;最后动笔算。

  3、加强与实际的联系

  适应新课标的精神加强知识的综合应用以及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讲练结合

  有讲有练,在练中发现问题。

  5、分层指导

  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复*,对于中差生和优生在复*上提出不同的要求,复*题分层,指导分层。

  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计划 9

  通过总复*,把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使学生对所学的概念、计算法则、规律性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得到进一步地提高,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二、复*内容

  1、 分数乘法

  2、位置与方向

  3、分数除法

  4、比和比的应用

  5、圆的面积和周长的计算

  6、百分数的意义及应用

  7、扇形统计图

  8、数学广角(数与形)

  9、总复*

  三、复*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方程及其基本性质的理解,能正确理解形如ax±b=c、ax÷b=c、ax±bx=c的方程,能正确分析和理解简单实际问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会列方程解答需要两、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分数乘、除法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不超过三步)式题,能应用运算律和运算性质进行有关分数的简便计算;能应用分数乘法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能列方程解决“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能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不超过两步)。

  3、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应用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求比值、化简比,能正确解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4、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进行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会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的多(少)百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

  5、使学生在整理与复*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能综合应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日常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感、空间观念和统计观念,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和反思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8、使学生在整理与复*的过程中,进一步评价和反思自己在本学期的整体学*情况,体验与同学交流和获取知识的乐趣,感受数学的意义和价值,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四、复*重点

  分数的计算(包括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五、复*难点

  解决问题的策略。

  六、复*原则

  1、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自觉地进行整理和复*,提高复*能力。

  2、充分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要适时讲解点拨,保证复*效果。

  3、充分体现因材施教分类推进的教育原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查漏补缺,集中答疑,提高复*效果。

  七、复*方法

  1、带领学生按内容整理复*,巩固基础知识。

  教师要按单元抓准知识的重难点,进行相关知识的整合与链接,使之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例如应用题的复*,可由简单的分数应用题链接到稍复杂的复合应用题,将知识整合链接起来,进一步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提高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2、加强计算能力的训练

  *时教学中发现学生的计算能力普遍较低,特别是六(2)班,所以在复*的时候要特别加强计算能力的训练。学生计算能力的训练不只是机械重复的练*,而是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和策略。让学生记住“一看二想三算”看清题目中的数、符号;想好计算的顺序,什么地方可以口算什么地方要笔算,哪里可以简便计算;最后动笔算。

  3、加强与实际的联系

  适应新课标的精神加强知识的综合应用以及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讲练结合

  有讲有练,在练中发现问题。

  5、分层指导

  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复*,对于中差生和优生在复*上提出不同的要求,复*题分层,指导分层。

  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计划 10

  一、指导思想

  严格遵循党的教育方针,爱岗敬业,传授学生数学知识,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思想教育,培养其成为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认真培养其数感,提高其计算能力,培养其空间观念,并能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26多人,其中男生10人,女生16人。从去年一年的教学情况来看这个班的学**惯较差,困此必须对其进行培养。另外,个别学生的家长由于在外工作对学生缺乏教育指导,不利于对孩子的教育,因此对学生的关心和思想教育也十分重要。

  三、教学目标

  1.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2.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3.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4.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5.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6.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7.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方法措施

  1、认真备课,钻研教材,作到课堂上能深入浅出进行教学,特别照顾到后进生。

  2、*时的练*要有针对性,对于后进生和优秀的学生要分别出一些适合他们的练*。

  3、加强操作、直观的教学,例如教学圆和轴对称图形时,就要利用操作、直观教学,以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4、增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加强能力的培养。主要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判断、推理能力;迁移类推能力;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总结规律;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五、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周

  位置、分数乘法

  第二周

  分数乘法、解决问题

  第三周

  解决问题、倒数的认识

  第四周

  整理复*、分数除法

  第五周

  分数除法

  第六周

  解决问题

  第七周

  比和比的应用、整理复*

  第八周

  圆的认识

  第九周

  整理复*、确定起跑线

  第十周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及百分数、小数、分数的互化

  第十一周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第十二周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第十三周

  整理复*及单元测试

  第十四周

  统计及数学广角

  第十五周

  总复*

  第十六周

  复*备考


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计划优选【十】篇扩展阅读


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计划优选【十】篇(扩展1)

——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计划3篇

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计划1

  为了更好、更有效地组织复*,让学生更系统的掌握本学期的学*内容,特制定本复*计划。

  一、复*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使之更加系统和完善。

  2、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所学知识,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使学生打好数学基础,提高学*能力,培养学**惯。

  二、具体复*安排:

  第一阶段 (单元复*)

  12月8日----12月11日 复*数学第五单元知识,并进行小测。

  12月14日-----12月16日 复*数学第六单元知识并进行小测

  12月17日-----12月21日 复*数学第七单元知识并进行小测

  12月22日----12月25日 复*数学七八单元知识并进行小测

  12月28日-----12月31日 复*数学书期中考试前的知识

  第二阶段 (专题复*)

  1月4日----1月7日 应用题专题复*

  1月8日----1月13日 计算题专题复*

  1月14日----1月19日 小题专题复*

  第三阶段 (综合复*)

  1月20日---期末 进行期末考前模拟测试

  三、复*措施

  1、重视错题本的运用,在复*阶段,充分利用错题本的高效性,整理复*阶段的错题,让拦路虎不再拦路。

  2、强化能力培养。在复*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注意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

  3、适当补充设计练*题,强化训练,进一步发展他们思维的灵活性,提高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重视测试。通过单元测试和综合测试卷,让学生对本册教材的学*内容达到融会贯通。测试评卷时,注重激发学生竞争意识。

  5、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复*和整理,重视教会学生学*方法。

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计划2

  一、本班学情分析:

  1、两班共有学生107人,其中一班53人,女生54人。

  2、两班学生的听课*惯已初步养成,两班学生思想要求上进,大部分学生学*态度端正,学*能力强,学*积极性高,学*兴趣浓厚。

  3、已经接触和积累了相当数量的数学知识,形成了相关的数学技能,也能对生活中有关数学问题进行思考与分析,智力上已达到一个“综合发展”的层次。

  4、不可否认还缺乏整体性、综合性和发展性的认识。所以在这期末阶段里,组织学生全面复*和梳理所学的数学知识,显得十分必要。尤其是对于部分“学*困难学生”,总复*更具有重要意义。

  5、另一部分学生表现为学*目的不明确,学*态度不端正,作业经常拖拉甚至不完成。从一学期的学*表现看,学生的计算的与审题有待进一步训练与提高。故在复*里,在此方面要多下苦功,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学*成绩。

  二、复*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牢固理解并掌握圆周长和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能应用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解决常见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轴对称的意义,会画对称轴。

  2、使学生能够解答比较容易的一到二步计算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力,能够根据应用题的具体情况,灵活地选用算术解法和方程解法,提高解题能力。

  3、能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经历运用*移、旋转或作轴对称图形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灵活运用*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结合欣赏和设计美丽的图案,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

  4、能根据需要选择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能读懂简单的复式统计图,根据统计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与同伴进行交流。

  5、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三、复*内容:

  1、数与代数:第二单元:百分数的应用 第四单元:比的认识

  2、空间与图形:第一单元:圆 第三单元:图形的变换第六单元:观察物体。

  3、统计与概率:第五单元:统计

  4、综合应用:数学与体育、生活中的数

  本学期总复*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整理本书的知识框架。目的是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沟通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安排一些时间,让学生按照“数与计算、空间与图形以及统计”三大部分自己回顾所学过的内容,对所学过的知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加以整理,整理后全班交流有特色的整理方式。

  第二部分是整理学*过程中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学*体会。教师应组织学生总结学*过程中解决的一些问题,反思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还应组织学生交流学*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第三部分是巩固练*。教师可以结合总复*的题目,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复*的重点,使复*具有针对性。

  四、复*重难点

  本册的重点是认识圆,百分数应用题和比的认识

  1能正确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进一步提高分析判断、推理能力。

  2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的计算。

  3、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

  本册的复*难点

  本册的复*难点是百分数应用题、圆的周长面积计算和比的应用。

  五、复*方法

  讲解法、归纳整理法、练*法、讨论交流法。

  1、带领学生按单元整理复*,巩固基础知识。

  教师要按单元抓准知识的重难点,进行相关知识的整合与链接,使之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例如应用题的复*,可由简单的分数应用题链接到稍复杂的复合应用题,将知识整合链接起来,进一步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提高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2、加强计算能力的训练

  *时教学中发现学生的计算能力普遍较低,所以在复*的时候要特别加强计算能力的训练。学生计算能力的训练不只是机械重复的练*,而是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和策略。让学生记住“一看二想三算”看清题目中的数、符号;想好计算的顺序,什么地方可以口算什么地方要笔算,哪里可以简便计算,最后动笔算。

  3、加强与实际的联系

  适应新课标的精神加强知识的综合应用以及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讲练结合

  有讲有练,在练中发现问题。

  5、分层指导

  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复*,对于后进生和优生在复*上提出不同的要求,复*题的设计要分层,指导要分层。

  六、复*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

  整体复*各个单元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复*(书上总复*)

  1、百分数的应用。用百分数的意义和方程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

  2、稍复杂的分数百数应用题

  3、比的意义。比的化简。比的应用

  4、圆的周长和面积

  第二阶段:

  综合练*,讲练结合(期末特训)

  给学生一些综合性的测试卷,通过练*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指导。

  第三阶段:

  分层复*,查漏补缺

  给后进生特别的辅导和指导,查漏补缺。给优等生多做一些实践性较强的*题,提高分析解答能力。

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计划3

  一、指导思想:

  根据本学期工作计划结合班级学生及数学学*的具体情况,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提高迅速实际数学能力为重点,力求挖掘学生的积极性和学*潜在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二、复*形式:

  分类复*、综合复*

  三、复*内容:

  本册教材9个单元:

  1、分数乘法2、位置与方向(二) 3、分数除法4、比5、圆 6、百分数(一)7、扇形统计图8、数学广角—数与形9、总复*

  复*时按照整册教材的知识体系分——分数乘法和除法以及比和百分数(一)、圆和位置与方向(二)、扇形统计图和数学广角这三大块来进行知识的梳理。

  四、复*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使连贯分数乘法、除法的知识点,对分数计算有整体的认识,建立有关分数综合计算的认知结构。

  2、通过整理和复*,使学生进一步巩固位置与方向可以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具**置,增强学生数学联系生活的理念。

  3、通过整理和复*,使学生进一步圆特征,圆的周长和面积的相关知识和计算,在观察物体中加深对物体和相应视图的认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4、通过整理和复*,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统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读懂扇形统计图,会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统计图。

  5、通过整理和复*,使学生进一步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

  6、通过整理和复*,使学生经历回顾本学期的学*情况,以及整理知识和学*方法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的愿望,进一步培养反思的意识和能力。

  五、具体安排:

  周 次

  内 容

  备 注

  分单元复*基础知识

  分版块复*,“穿针引线”连贯知识点

  综合复*及检测

  从大局入手,查缺补漏

  六、复*措施:

  1、教会学生复*方法,先全面复*每一单元,再由学生主动重点复*有关重点内容。

  2、采用多种方法,比如学生出题,抢答,抽查,学生互批等方法,提高学*兴趣。

  3、加强补差,让优等生帮助后进生。

  4、课堂上教会学生抓住每单元的知识要点,重点突破,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并相机进行口算能力的培养。


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计划优选【十】篇(扩展2)

——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计划菁选

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计划(5篇)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我们又将接触新的知识,学*新的技能,积累新的经验,来为今后的学*制定一份计划。什么样的计划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计划,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计划1

  一、指导思想

  严格遵循党的教育方针,爱岗敬业,传授学生数学知识,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思想教育,培养其成为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认真培养其数感,提高其计算能力,培养其空间观念,并能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26多人,其中男生10人,女生16人。从去年一年的教学情况来看这个班的学**惯较差,困此必须对其进行培养。另外,个别学生的家长由于在外工作对学生缺乏教育指导,不利于对孩子的教育,因此对学生的关心和思想教育也十分重要。

  三、教学目标

  1.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2.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3.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4.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5.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6.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7.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方法措施

  1、认真备课,钻研教材,作到课堂上能深入浅出进行教学,特别照顾到后进生。

  2、*时的练*要有针对性,对于后进生和优秀的学生要分别出一些适合他们的练*。

  3、加强操作、直观的教学,例如教学圆和轴对称图形时,就要利用操作、直观教学,以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4、增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加强能力的培养。主要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判断、推理能力;迁移类推能力;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总结规律;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五、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周

  位置、分数乘法

  第二周

  分数乘法、解决问题

  第三周

  解决问题、倒数的认识

  第四周

  整理复*、分数除法

  第五周

  分数除法

  第六周

  解决问题

  第七周

  比和比的应用、整理复*

  第八周

  圆的认识

  第九周

  整理复*、确定起跑线

  第十周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及百分数、小数、分数的互化

  第十一周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第十二周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第十三周

  整理复*及单元测试

  第十四周

  统计及数学广角

  第十五周

  总复*

  第十六周

  复*备考

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计划2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时间紧,任务重。我们的指导思想是:靠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调动学生的复*积极性,突出尖子生,重视学困生,提高中等生。

  二、学生状况分析

  小学生经过*六年的学*,已经接触和积累了相当数量的数学知识,形成了相关的数学技能,也能对生活中有关数学问题进行思考与分析,智力上已达到一个“综合发展”的层次。但是,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数学学*,不可否认还缺乏整体性、综合性和发展性的认识。所以在这小学阶段最后的时间里,组织学生全面复*和梳理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显得十分必要。尤其是对于部分“学*困难学生”,总复*更具有重要意义。

  三、教材情况

  教材总复*的内容不仅是本册教材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小学阶段数学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分内容教学质量的高低涉及到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任务能否圆满地完成。教材把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划分为44个课时进行整理复*。根据教材编排,大体上可将44个课时的内容分成6个部分。

  第一部分重点复*数的知识,包括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等的意义和性质及其相关知识点,还包括数的整除知识。

  第二部分重点复*数的运算,包括四则运算的意义、法则、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解方程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等。

  第三部分重点复*比和比例的有关知识,包括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求比值、化简比、解比例、正反比例意义及其判定等。

  第四部分重点复*量与计量的有关知识。包括质长度、面积、体积(容积)时间等的`单位及其进率,单位之间的换算与化聚等。

  第五部分重点复*几何形体的相关知识。包括线与角的概念、判断、度量、操作等,*面图形的特征、周长与面积的计算,立体图形的特征、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容积)等的计算。

  第六部分重点复*各类应用题。包括基本的数量关系,简单应用题、两、三步计算的一般复合应用题和典型应用题,方程和比例应用题,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等。

  教材的整个编排内容丰富、详细,系统性强,力图通过全面整理复*,促使学生达到巩固知识,掌握基本数学概念,熟练基本技能,发展思维能力的目的。同时,力图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总复*目标

  通过总复*,引导学生力求达到:

  1、比较系统、牢固地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比和比例、简易方程等的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会用学过的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运算,力求计算方法合理、灵活,具有一定的速度。会解简易方程。养成自觉检查和验算的*惯。

  2、巩固已经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大小的表象,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各种计量单位之间的进率与换算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各种单位之间的化聚和名数的换算。

  3、牢固地掌握所学各种*面图形、立体图形等几何形体的特征,建立相应的表象,能比较熟练地计算所学集合形体的周长、面积(表面积)和体积(容积),巩固所学的简单画图、测量等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图形实际问题。4、掌握所学统计初步知识,能正确地绘制(一般是半独立性)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能正确理解统计表(图)并能根据图表信息分析、解决相应的问题,正确地解答有关*均数问题。

  5、牢固掌握所学常见数量关系和分析、解答应用题的方法,正确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解答相关的应用题,解决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6、结合总复*,引导学生养成自觉检查和验算的*惯,独立思考、不怕困难的精神。

  五、小学数学毕业总复*过程的安排

  由于复*是在原有基础上对已学过的内容进行再学*,所以,学生原有的学*情况直接制约着复*过程的安排。同时,也要根据本班实际复*对象和复*时间来确定复*过程和时间上的安排。结合我班实际,总复*阶段共计44课时,复*过程和时间安排大致如下:

  (一)数和数的运算(12课时)

  这节重点确定在整除的一系列概念和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四则运算和简便运算上。

  1、系统地整理有关数的内容,建立概念体系,加强概念的理解(4课时),包括“数的意义”、“数的读法与写法”、“数的改写”、“数的大小比较”、“数的整除”等知识点。

  2、沟通内容间的联系,促进整体感知(2课时),包括“分数、小数的性质”、“整除的概念比较”。

  3、全面概念四则运算和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水*(2课时),包括“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四则混合运算”。

  4、利用运算定律,掌握简便运算,提高计算效率(2课时),包括“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

  5、精心设计练*,提高综合计算能力(2课时)。

  (二)代数的初步知识(4课时)

  本节重点内容应放在掌握简易方程及比和比例的辨析。

  1、形成系统知识、加强联系(1课时),包括“字母表示数”、“比和比例”、“正、反比例”等知识点。

  2、抓解题训练,提高解方程和解比例的能力(2课时),包括“简易方程”、“解比例”。

  3、辨析概念,加深理解(1课时),包括“比和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

  (三)应用题(16课时)

  这节重点应放在应用题的分析和解题技能的发展上,难点内容是分数应用题。

  1、简单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1课时)。

  2、复合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2课时)

  3、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3课时)。

  4、分数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5课时)。

  5、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2课时)。

  6、应用题的综合训练(3课时)。

  (四)量的计量(3课时)

  本节重点放在名数的改写和实际观念上。

  1、整理量的计量知识结构(1课时),包括“长度、面积、体积单位”、“重量与时间单位”。

  2、巩固计量单位,强化实际观念(1课时),包括“名数的改写”。

  3、综合训练与应用(1课时)。

  (五)几何初步知识(6课时)

  本节重点放在对特征的辨析和对公式的应用上。

  1、强化概念理解和系统化(1课时),包括“*面图形的特征”、“立体图形的特征”。

  2、准确把握图形特征,加强对比分析,揭示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2课时),包括“*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3、加强对公式的应用,提高掌握计算方法(2课时)。能实现周长、面积、体积的正确计算。

  4、整体感知、实际应用(1课时)。

  (六)简单的统计(3课时)

  本节重点结合考纲要求应放在对图表的认识和理解上,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1、求*均数的方法(1课时)。

  2、加深统计图表的特点和作用的认识(1课时),包括“统计表”、“统计图”。

  3、进一步对图表分析和回答问题(1课时),包括填图和根据图表回答问题。

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计划3

  一、本册教学内容:

  几何初步知识方面有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和求积计算;

  代数初步知识方面有比和比例,正、反比例关系,解比例,以及正、反比例应用问题;

  统计初步知识方面有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

  二、在编排特点上有以下特点:

  1、几何初步科研课题的编排,注重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联系,突出对图形的特征认识,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统计初步知识的编排重视统计思想的渗;

  3、突出比和比例的概念教学,加强知识间的有机联系;

  4、加强数学知识的复*整理,使所学知识系统化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表面积的计算是重点,体积、表面积计算是难点。

  2、识图是统计图表单元的重点,绘制统计表是难点。

  3、比、比例、正反比例的意义是重点,也是难点。

  4、小学阶段知识的事理、复*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又是难点。

  四、教学目标

  1、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进下步理解表面积、体积、容积的意义,掌握上述几何形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和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会正确地计算。

  2、学会简单统计图表的绘制方法,并能看懂、分析统计图表所反映的数据。渗透初步的统计思想,并通过有意义的统计资料,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

  3、理解比和比例的意义各性质,学会求比值、化简比和解比例,能正确判别成正比例、反比例的量,学会解答比较容易的比和比例应用题。

  五、教材的教学目标,使学生:

  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3、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4、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5、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7、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

  8、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建议

  1、依据《标准》划分的学*领域,对小学数学的学*内容进行梳理归类,依次进行整理和复*。

  2、精简内容,突出整理和复*的重点,为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整理提供空间。

  3、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注重所学知识的应用,发展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基本练*的基础上,提供具有综合性、挑战性的练*题,促进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不断提高。

  七、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学*方式:

  ①预*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

  ②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③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④利用小组讨论的学*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数学的快乐。

  八、课时安排

  一、负数(3课时)

  二、圆柱与圆锥(9课时)

  1.圆柱………………………………………………………6课时左右

  2.圆锥………………………………………………………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三、比例(14课时)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4课时左右

  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4课时左右

  3.比例的应用………………………………………………5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自行车里的数学……………………………………………1课时

  四、统计(2课时)

  节约用水……………………………………………………1课时

  五、数学广角(3课时)

  六、整理和复*(27课时)

  1.数与代数…………………………………………………10课时左右

  2.空间与图形………………………………………………9课时左右

  3.统计与概率………………………………………………4课时左右

  4.综合应用…………………………………………………4课时

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计划4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六年级数学教研组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程理论学*,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学方式,提高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水*,促进学生学*态度、学**惯的更好养成。建构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教学规范,探索课改理念下的课堂常规管理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水*,使得教研组在课题研究和教学质量等方面进一步得到稳步提高。

  二、工作目标

  1、加强*时的教学研究活动,因为各位教师工作都比较紧张,对于教学研究工作我们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办法,灵活利用时间,积极进行研究活动,为课堂教学服务,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集中,及时研究处理。

  2、进一步提升教师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努力,提升教师素养,提高教学水*。

  3、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工作措施

  1、联系实际,扎实开展教研活动

  我教研组为进一步执行教改理念,完成教学目标,我们注重研究总结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求提高教学效率。充分利用周四下午教研时间,隔周一次的研讨活动,及时对教育教学情况进行交流沟通。

  2、精心备好每一节课

  本学期我们组将备课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在备课中并充分发挥团队的作用做到资源共享。充分利用集体研讨的时间,讨论交流一周工作的得与失,并对下一阶段教学提出自己的看法。重视教学过程的反思,每节课后教师要认真地反思教学过程,及时写好教学反思。

  3、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本学期根据学校要求,认真上好每一节数学课,积极参加示范课、教研课和汇报课等教学研讨课,做到各种课型都能上到。在集体磨课中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艺术。

  4、做好培优补差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在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作为一名教师,要坚持不放弃每一个后进生,要以良好的心态接纳他们,给他们以更多的关心和爱护,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到自己适合的数学,让他们在数学学*上有所进步。

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计划5

  期末快到了,为了更好、更有效地组织复*,让学生更系统的掌握本学期的学*内容,特制定本复*计划。

  一、复*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使之更加系统和完善。

  2、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所学知识,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使学生打好数学基础,提高学*能力,培养学**惯,做好中小衔接准备。

  二、复*原则

  1、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自觉地进行整理和复*,提高复*能力。

  2、充分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要适时讲解点拨,保证复*效果。

  3、充分体现因材施教分类推进的教育原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

  学方法,查漏补缺,集中答疑,提高复*效果。

  三、复*方法 (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概率与统计)

  1、 带领学生按单元整理复*,巩固基础知识。

  教师要按单元抓准知识的重难点,进行相关知识的整合与链接,使之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例如应用题的复*,可由简单的分数应用题链接到稍复杂的复合应用题,将知识整合链接起来,进一步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提高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2、加强计算能力的训练

  *时教学中发现学生的计算能力普遍较低,特别是六(4)班,所以在复*的时候要特别加强计算能力的训练。学生计算能力的训练不只是机械重复的练*,而是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和策略。让学生记住“一看二想三算”看清题目中的数、符号;想好计算的顺序,什么地方可以口算什么地方要笔算,哪里可以简便计算;最后动笔算。

  3、加强与实际的联系

  适应新课标的精神加强知识的综合应用以及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讲练结合

  有讲有练,在练中发现问题。

  5、分层指导

  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复*,对于中差生和优生在复*上提出不同的要求,复*题分层,指导分层。

  四、具体安排

  第一阶段:整体复*各个单元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复*(书上总复*)

  1、分数乘、除法及其四则混合运算

  2、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

  3、百分数及应用题

  4、圆的周长和面积

  第二阶段:综合练*,讲练结合(期末特训)

  给学生一些综合性的测试卷,通过练*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指导。

  第三阶段:分层复*,查漏补缺

  给后进生特别的辅导和指导,查漏补缺。给优等生多做一些实践性较强的*题,提高分析解答能力。

  百分数的意义与纳税、利息百分数应用题的复* 复*计划, 期末


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计划优选【十】篇(扩展3)

——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计划菁选

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计划5篇

  时光飞逝,时间在慢慢推演,相信大家对即将到来的工作生活满心期待吧!是时候认真思考计划该如何写了。相信大家又在为写计划犯愁了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时间紧,任务重。我们的指导思想是:靠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调动学生的复*积极性,突出尖子生,重视学困生,提高中等生。

  二、学生状况分析

  小学生经过*六年的学*,已经接触和积累了相当数量的数学知识,形成了相关的数学技能,也能对生活中有关数学问题进行思考与分析,智力上已达到一个“综合发展”的层次。但是,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数学学*,不可否认还缺乏整体性、综合性和发展性的认识。所以在这小学阶段最后的时间里,组织学生全面复*和梳理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显得十分必要。尤其是对于部分“学*困难学生”,总复*更具有重要意义。

  三、教材情况

  教材总复*的内容不仅是本册教材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小学阶段数学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分内容教学质量的高低涉及到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任务能否圆满地完成。教材把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划分为44个课时进行整理复*。根据教材编排,大体上可将44个课时的内容分成6个部分。

  第一部分重点复*数的知识,包括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等的意义和性质及其相关知识点,还包括数的整除知识。

  第二部分重点复*数的运算,包括四则运算的意义、法则、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解方程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等。

  第三部分重点复*比和比例的有关知识,包括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求比值、化简比、解比例、正反比例意义及其判定等。

  第四部分重点复*量与计量的有关知识。包括质长度、面积、体积(容积)时间等的单位及其进率,单位之间的换算与化聚等。

  第五部分重点复*几何形体的相关知识。包括线与角的概念、判断、度量、操作等,*面图形的特征、周长与面积的计算,立体图形的特征、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容积)等的计算。

  第六部分重点复*各类应用题。包括基本的数量关系,简单应用题、两、三步计算的一般复合应用题和典型应用题,方程和比例应用题,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等。

  教材的整个编排内容丰富、详细,系统性强,力图通过全面整理复*,促使学生达到巩固知识,掌握基本数学概念,熟练基本技能,发展思维能力的目的。同时,力图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总复*目标

  通过总复*,引导学生力求达到:

  1、比较系统、牢固地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比和比例、简易方程等的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会用学过的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运算,力求计算方法合理、灵活,具有一定的速度。会解简易方程。养成自觉检查和验算的*惯。

  2、巩固已经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大小的表象,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各种计量单位之间的进率与换算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各种单位之间的化聚和名数的换算。

  3、牢固地掌握所学各种*面图形、立体图形等几何形体的特征,建立相应的表象,能比较熟练地计算所学集合形体的周长、面积(表面积)和体积(容积),巩固所学的简单画图、测量等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图形实际问题。4、掌握所学统计初步知识,能正确地绘制(一般是半独立性)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能正确理解统计表(图)并能根据图表信息分析、解决相应的问题,正确地解答有关*均数问题。

  5、牢固掌握所学常见数量关系和分析、解答应用题的方法,正确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解答相关的应用题,解决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6、结合总复*,引导学生养成自觉检查和验算的*惯,独立思考、不怕困难的精神。

  五、小学数学毕业总复*过程的安排

  由于复*是在原有基础上对已学过的内容进行再学*,所以,学生原有的学*情况直接制约着复*过程的安排。同时,也要根据本班实际复*对象和复*时间来确定复*过程和时间上的安排。结合我班实际,总复*阶段共计44课时,复*过程和时间安排大致如下:

  (一)数和数的运算(12课时)

  这节重点确定在整除的一系列概念和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四则运算和简便运算上。

  1、系统地整理有关数的内容,建立概念体系,加强概念的理解(4课时),包括“数的意义”、“数的读法与写法”、“数的改写”、“数的大小比较”、“数的整除”等知识点。

  2、沟通内容间的联系,促进整体感知(2课时),包括“分数、小数的性质”、“整除的概念比较”。

  3、全面概念四则运算和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水*(2课时),包括“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四则混合运算”。

  4、利用运算定律,掌握简便运算,提高计算效率(2课时),包括“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

  5、精心设计练*,提高综合计算能力(2课时)。

  (二)代数的初步知识(4课时)

  本节重点内容应放在掌握简易方程及比和比例的辨析。

  1、形成系统知识、加强联系(1课时),包括“字母表示数”、“比和比例”、“正、反比例”等知识点。

  2、抓解题训练,提高解方程和解比例的能力(2课时),包括“简易方程”、“解比例”。

  3、辨析概念,加深理解(1课时),包括“比和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

  (三)应用题(16课时)

  这节重点应放在应用题的分析和解题技能的发展上,难点内容是分数应用题。

  1、简单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1课时)。

  2、复合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2课时)

  3、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3课时)。

  4、分数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5课时)。

  5、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2课时)。

  6、应用题的综合训练(3课时)。

  (四)量的计量(3课时)

  本节重点放在名数的改写和实际观念上。

  1、整理量的计量知识结构(1课时),包括“长度、面积、体积单位”、“重量与时间单位”。

  2、巩固计量单位,强化实际观念(1课时),包括“名数的改写”。

  3、综合训练与应用(1课时)。

  (五)几何初步知识(6课时)

  本节重点放在对特征的辨析和对公式的应用上。

  1、强化概念理解和系统化(1课时),包括“*面图形的特征”、“立体图形的特征”。

  2、准确把握图形特征,加强对比分析,揭示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2课时),包括“*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3、加强对公式的应用,提高掌握计算方法(2课时)。能实现周长、面积、体积的正确计算。

  4、整体感知、实际应用(1课时)。

  (六)简单的统计(3课时)

  本节重点结合考纲要求应放在对图表的认识和理解上,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1、求*均数的方法(1课时)。

  2、加深统计图表的特点和作用的认识(1课时),包括“统计表”、“统计图”。

  3、进一步对图表分析和回答问题(1课时),包括填图和根据图表回答问题。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六年级数学教研组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程理论学*,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学方式,提高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水*,促进学生学*态度、学**惯的更好养成。建构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教学规范,探索课改理念下的课堂常规管理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水*,使得教研组在课题研究和教学质量等方面进一步得到稳步提高。

  二、工作目标

  1、加强*时的教学研究活动,因为各位教师工作都比较紧张,对于教学研究工作我们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办法,灵活利用时间,积极进行研究活动,为课堂教学服务,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集中,及时研究处理。

  2、进一步提升教师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努力,提升教师素养,提高教学水*。

  3、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工作措施

  1、联系实际,扎实开展教研活动

  我教研组为进一步执行教改理念,完成教学目标,我们注重研究总结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求提高教学效率。充分利用周四下午教研时间,隔周一次的.研讨活动,及时对教育教学情况进行交流沟通。

  2、精心备好每一节课

  本学期我们组将备课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在备课中并充分发挥团队的作用做到资源共享。充分利用集体研讨的时间,讨论交流一周工作的得与失,并对下一阶段教学提出自己的看法。重视教学过程的反思,每节课后教师要认真地反思教学过程,及时写好教学反思。

  3、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本学期根据学校要求,认真上好每一节数学课,积极参加示范课、教研课和汇报课等教学研讨课,做到各种课型都能上到。在集体磨课中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艺术。

  4、做好培优补差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在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作为一名教师,要坚持不放弃每一个后进生,要以良好的心态接纳他们,给他们以更多的关心和爱护,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到自己适合的数学,让他们在数学学*上有所进步。

  期末快到了,为了更好、更有效地组织复*,让学生更系统的掌握本学期的学*内容,特制定本复*计划。

  一、复*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使之更加系统和完善。

  2、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所学知识,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使学生打好数学基础,提高学*能力,培养学**惯,做好中小衔接准备。

  二、复*原则

  1、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自觉地进行整理和复*,提高复*能力。

  2、充分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要适时讲解点拨,保证复*效果。

  3、充分体现因材施教分类推进的教育原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

  学方法,查漏补缺,集中答疑,提高复*效果。

  三、复*方法 (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概率与统计)

  1、 带领学生按单元整理复*,巩固基础知识。

  教师要按单元抓准知识的重难点,进行相关知识的整合与链接,使之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例如应用题的复*,可由简单的分数应用题链接到稍复杂的复合应用题,将知识整合链接起来,进一步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提高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2、加强计算能力的训练

  *时教学中发现学生的计算能力普遍较低,特别是六(4)班,所以在复*的时候要特别加强计算能力的训练。学生计算能力的训练不只是机械重复的练*,而是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和策略。让学生记住“一看二想三算”看清题目中的数、符号;想好计算的顺序,什么地方可以口算什么地方要笔算,哪里可以简便计算;最后动笔算。

  3、加强与实际的联系

  适应新课标的精神加强知识的综合应用以及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讲练结合

  有讲有练,在练中发现问题。

  5、分层指导

  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复*,对于中差生和优生在复*上提出不同的.要求,复*题分层,指导分层。

  四、具体安排

  第一阶段:整体复*各个单元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复*(书上总复*)

  1、分数乘、除法及其四则混合运算

  2、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

  3、百分数及应用题

  4、圆的周长和面积

  第二阶段:综合练*,讲练结合(期末特训)

  给学生一些综合性的测试卷,通过练*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指导。

  第三阶段:分层复*,查漏补缺

  给后进生特别的辅导和指导,查漏补缺。给优等生多做一些实践性较强的*题,提高分析解答能力。

  百分数的意义与纳税、利息百分数应用题的复* 复*计划, 期末

  一、本册教学内容:

  几何初步知识方面有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和求积计算;

  代数初步知识方面有比和比例,正、反比例关系,解比例,以及正、反比例应用问题;

  统计初步知识方面有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

  二、在编排特点上有以下特点:

  1、几何初步科研课题的编排,注重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联系,突出对图形的特征认识,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统计初步知识的编排重视统计思想的渗;

  3、突出比和比例的概念教学,加强知识间的有机联系;

  4、加强数学知识的复*整理,使所学知识系统化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表面积的计算是重点,体积、表面积计算是难点。

  2、识图是统计图表单元的重点,绘制统计表是难点。

  3、比、比例、正反比例的意义是重点,也是难点。

  4、小学阶段知识的事理、复*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又是难点。

  四、教学目标

  1、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进下步理解表面积、体积、容积的意义,掌握上述几何形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和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会正确地计算。

  2、学会简单统计图表的绘制方法,并能看懂、分析统计图表所反映的数据。渗透初步的统计思想,并通过有意义的统计资料,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

  3、理解比和比例的意义各性质,学会求比值、化简比和解比例,能正确判别成正比例、反比例的量,学会解答比较容易的比和比例应用题。

  五、教材的教学目标,使学生:

  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3、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4、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5、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7、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

  8、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建议

  1、依据《标准》划分的学*领域,对小学数学的学*内容进行梳理归类,依次进行整理和复*。


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计划优选【十】篇(扩展4)

——小学六年级数学期末复*计划合集10篇

  一、复*内容

  1、 分数乘除法。

  分数乘、除法属于分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而且两者关系密切,教材将这两部分内容集中安排。教材首先通过一组题目,强调分数乘除法的关系,即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同时对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复*。比的相关概念、倒数的概念和计算、比的性质、比与分数及除法的关系等也是复*的重点,教材通过总复*的第2题和练*二十七的第3、4、5题进行了复*。

  此外,用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也是这部分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含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含稍复杂的)等。教材把它们对照编排,便于学生弄清这几类问题的联系和区别,从而更好地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即先明确单位“1”,再看单位“1”是已知还是未知来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分析方法,总复*的第5题和练*二十七的第7题还安排了需要两次判断单位“1”的练*。

  2、 百分数。

  百分数内容的复*重点放在百分数的应用,紧接在用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后编排,这样可以使学生看到它们在结构、解题思路上的一致性,便于加强知识间的联系。百分数的概念没有单独复*,但它是百分数应用的基础,因此要注意进行复*。总复*的第6题是求常见的百分率的问题,通过给出计算公式,既复*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与分数及小数的互化,又可复*求烘干率等类似问题。第7题为稍复杂的百分数的应用问题。练*二十七的第13、14、15题安排的是有关百分数的*题,其中第15题涉及国债、纳税、利率等内容的复*。

  3、 空间与图形。

  这部分内容包括位置与圆的复*。

  在第一学段中,学生已经会用第几组、第几个来表示物体的位置,本学期进一步学*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教材通过总复*的第8题复*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练*二十七的第1题安排了相应的练*。

  本学期圆的认识包括直径、半径、π、轴对称图形等概念以及圆的周长和面积、圆的画法等内容,教材重点复*了圆的周长、面积计算公式和轴对称图形。总复*的第9题通过让学生复*计算公式的得出过程,加深学生对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以使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时能根据不同条件和问题灵活地运用计算公式。第10题复*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并运用概念判断两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整理。直径、半径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等知识在练*二十七的第11题进行复*。

  4、 统计。

  本学期统计的内容主要是认识扇形统计图。教材通过总复*第11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即能清楚地表明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并根据给出的信息解决一些问题,以促使学生分析信息、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二、复*目标

  通过总复*,系统、全面地复*和整理本学期所学知识,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有关的规律性的知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概念、空间概念、统计概念,增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分数乘、除法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不超过三步)式题,能应用运算律和运算性质进行有关分数的简便计算;能应用分数乘法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能列方程解决“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能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不超过两步)。

  2、理解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应用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求比值、化简比,能正确解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3、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进行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会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

  4、认识圆,掌握圆的基本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会用圆规画圆。

  2、 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似值,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5、学生在整理与复*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能综合应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日常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感、空间观念和统计观念,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和反思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6、学生在整理与复*的过程中,进一步评价和反思自己在本学期的整体学*情况,体验与同学交流和获取知识的乐趣,感受数学的意义和价值,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三、复*重点

  分数、百分数的计算(包括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及应用题。圆的概念和周长、面积的计算。

  四、复*难点

  从学生*时的作业和单元检测情况来看的问题是分数、百分数稍复杂的除法应用题,其次是分数和百分数、圆的概念。

  五、复*原则

  1、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自觉地进行整理和复*,提高复*能力。

  2、充分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要适时讲解点拨,保证复*效果。

  3、充分体现因材施教分类推进的教育原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查漏补缺,集中答疑,提高复*效果。

  六、复*方法

  1、带领学生按单元整理复*,巩固基础知识。

  教师要按单元抓准知识的重难点,进行相关知识的整合与链接,使之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例如应用题的复*,可由简单的分数应用题链接到稍复杂的复合应用题,将知识整合链接起来,进一步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提高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2、加强计算能力的训练

  *时教学中发现学生的计算能力普遍较低,所以在复*的时候要特别加强计算能力的训练。学生计算能力的训练不只是机械重复的练*,而是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和策略。让学生记住“一看二想三算”看清题目中的数、符号;想好计算的顺序,什么地方可以口算什么地方要笔算,哪里可以简便计算;最后动笔算。

  3、加强与实际的联系

  适应新课标的精神加强知识的综合应用以及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讲练结合精心设计练*,把有营养的知识方法做成有味道的数学问题和练*吸引学生去探究

  5、分层指导

  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复*,对于中差生和优生在复*上提出不同的要求,复*题分层,指导分层,充分体现问题练*的层次性,让不同的学生在复*中都自己新的收获。

  6、后20%学生有针对性辅导。

  七、注意的问题:

  1、考虑到本册是小学阶段最后一次编排“位置与方向”内容,复*时应注意知识的综合整理,让学生对该内容形成较为完整和系统的认识。纵向来看,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是一年级下册按行、列来确定位置的一个深化,把第几行第几列的具体描述抽象成数对的形式,更为简洁明了;横向来看,则与四年级下册用方向和距离两个要素来确定位置是互为补充的两种方法,分别从不同角度出发来刻画物体的位置关系。复*时要引导学生在综合、对比的基础上进行整理,从而全面掌握确定物**置的方法。 综合以前学过的*移、方位、路线图等知识,可使学生在复*过程中加强对前后知识内在联系的认识和把握,同时进一步巩固了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2、 在小学阶段,学生先后学*了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这4种统计图都可用来呈现相应的统计数据,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便于人们进行统计判断和决策。复*时应注意引导学生联系以前学过的3种统计图,在对比中突出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即能够很好地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把握好这一点后,再一些综合性的练*,让学生体会不同类型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根据给定的数据合理选择统计图。比如,以同学的身高为例,不同年级同学的*均身高宜选用条形统计图,同一个学生在不同年级时的身高宜选用折线统计图,同一年级的同学不同身高所占的比例则宜选用扇形统计图。九义教材是把扇形统计图作为选学内容编排的,课标教材则是作为必学内容编排的,即该内容是要求学生掌握的。但在复*过程中不要拔高要求。课程标准对该内容的要求是:通过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故复*时仅要求学生能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征,能从给出的扇形统计图中提取相应的统计信息,作出简单的统计分析和判断即可,不要求学生绘制扇形统计图。

  3、在复*时注重思想方法,如周长“化曲为直”,面积“化圆为方”和“极阴思想”,分数乘除法是化未知为已知,在沟通分数、比、百分数、除法的联系与区别是提高比较、类比、迁移、抽象、概括等,在复*圆的周长和面积时突出方法的推导过程,在回忆推导过程时对圆的相关概念进行辨析。

  一、复*内容:

  本学期总复*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整理本书的知识框架。目的是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沟通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安排一些时间,让学生按照“数与计算、空间与图形以及统计”三大部分自己回顾所学过的内容,对所学过的知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加以整理,整理后全班交流有特色的整理方式。

  第二部分是整理学*过程中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学*体会。教师应组织学生总结学*过程中解决的一些问题,反思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还应组织学生交流学*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第三部分是巩固练*。教师可以结合总复*的题目,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复*的重点,使复*具有针对性。

  二、复*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牢固理解并掌握圆周长和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能应用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解决常见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轴对称的意义,会画对称轴。

  2、使学生能够解答比较容易的一到二步计算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力,能够根据应用题的具体情况,灵活地选用算术解法和方程解法,提高解题能力。

  3、能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经历运用*移、旋转或作轴对称图形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灵活运用*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结合欣赏和设计美丽的图案,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

  4、能根据需要选择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能读懂简单的复式统计图,根据统计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与同伴进行交流。

  5、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三、复*措施:

  1、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组织讨论、合作学*等多形式的组织复*活动,让学生参与复*的全过程,巩固已学过的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学能力,培养探索精神。

  2、加强知识的纵横联系,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复*和整理,重视在学生理解基本概念、法则、性质的基础上注意加强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获得的概念、法则、性质系统化。对于易混淆的内容要加强比较,(如求比值与化简比)使学生明确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3、强化应用题的基本训练,常见数量关系的积累和运用,使学生牢固掌握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和基本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与解题能力。

  4、强化能力培养。在复*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注意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如,复*四则运算,在学生理解运算法则的基础上,经常性地进行训练,不断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培养学生合理、灵活运用计算方法的能力。又如,复*圆的周长和面积时,通过各种直观手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测量的画图的技能。

  5、加强反馈,注意因村施教。复*时要注意抓重点,有针对性,加强反馈,及时根据学生的学*情况调节教学过程,使各种程度的学生得到有效发展。

  6、适当补充设计练*题,强化训练,进一步发展他们思维的灵活性,提高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复*进度安排:

  略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共有40人,其中男生19人,女生21人。通过几年来的接触与观察,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兴趣还是比较高的,并且已经基本能掌握所学的基础性知识,学生理解、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有明显的进步,但在学*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较多。比如学**惯方面:绝大多数的学生的学**惯较好,能自觉、保证质量的完成作业和学*任务;但本班学生中后进生的比例相当大,很大一部分学生的学**惯不好,表现在课堂上爱做小动作、不能集中注意力、完成学*任务拖拉、作业马虎等现象。而且学生普遍缺乏自觉检查的*惯;学生计算的正确率不够高等。针对这种现象,在复*中要加强对学生的要求。

  二、指导思想

  通过复*,把小学阶段的教学内容进行整理,查漏补缺,使学生对所学的概念、法则、公式和其他数学知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并将所学内容联系起来,形成系统的知识,加强基本训练,提高计算能力、思维能力、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和发展空间观念,全面达到小学阶段的教学要求。并根据数学课的特点,结合数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1、系统地整理知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中的系统整理,而小学毕业复*是对小学阶段所学知识形成一种网络结构。

  2、全面巩固所学知识。毕业复*的本身是一种重新学*的过程,是对所学知识从掌握水*达到熟练掌握水*。

  3、查漏补缺。毕业复*的再学*过程要弥补知识上掌握的缺陷。

  4、进一步提高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初步的逻辑思维、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复*中应充分体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化。

  三、复*内容

  (一)数与代数方面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常见的量,式与方程,比和比例,探索规律和解决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方面包括:图形的认识和测量,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

  (三)统计与概率方面包括:简单的统计,可能性

  (四)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四、复*重难点:

  1、复*重点:基本概念的辨析以及应用题的理解及解答是本次复*的重点。

  2、复*难点:

  (1)提高计算正确率;

  (2)学会灵活的解题策略;

  (3)逐步培养独立审题的*惯;

  (4)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发展。

  五、具体复*目标

  1、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比和比例、简易方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惯。

  2、使学生巩固已获得的一些计算单位的大小的表象,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名数的简单改写。

  3、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几何形体的特征,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巩固所学的简单的画图、测量等技能。

  4、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统计知识,能够看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并且能够计算求*均数问题。

  5、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解答不复杂的应用题,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六、复*措施

  1、在制定复*计划前全面、认真了解和分析本班学生各部分知识的掌握情况如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概念的理解程度、应用题的掌握情况,以及对哪些知识已经掌握、哪些知识还容易混淆、出错比较多等,再系统制定期末复*计划,突出重点强化难点,增强复*的针对性。

  2、每节复*课前先让学生明确复*内容,将自我整理和全班复*相结合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提高复*效率;课堂帮助学生不仅把所学的知识加以系统整理,更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加强基础性,突出能力训练。避免*均使用力气。

  3、重视对练*内容的选择,力求全面而精简。使学生通过复*达到既弥补了知识上的缺漏,又能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注意继续培养学生的能力:在计算方面,要注意提高每一个学生的计算能力;在几何知识方面,要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复*应用题时,要注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4、做好个别生的辅导,并争取家长的配合。

  5、控制好学生的复*时间,不增加学生过重负担。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采取知识归类复*,知识与知识之间穿插练*的方法进行复*

  6、重视每次练*后的及时分析,加强针对性复*

  七、复*课时安排

  第一阶段(第14――17周):系统复*一遍,帮助学生回顾小学阶段的全部知识点,形成初步的知识系统,在基础知识上下功夫。

  第二阶段(第18周):针对第一阶段的复*结果,对重点知识点以及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重点再复*。

  第三阶段(第19周):系统检测复*阶段,培养学生的能力。

  一、全班双基薄弱环节

  1、容易混淆的基本概念,如:省略与改写、*似值与精确数、素数与合数、比和比例、求比值与化简比、正比例与反比例、表面积与体积,各类单位间的进率,部分简便计算题等等。

  2、小数乘除法,混合运算。

  3、应用题叙述有所变化的或情景比较陌生的离学生生活较远的这些应用题。

  4、图形的周长、面积、体积出现在同一*题中的题。

  5、一道题中有多个问题,前一题的问题是后一题的条件,象这类学生号称“连环题”的*题。

  二、复*教学目标:

  1、理清已学的数的概念,弄清每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建立知识网络,提高学生的数感。

  2、进一步掌握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按顺序进行混合运算,能根据数字特点,合理灵活地进行简算,提高计算能力。

  3、会用字母表示数,理解代数式的意义。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正确解方程,初步建立函数思想。

  4、进一步理解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征,能正确熟练地解答。能正确判别两种相依变化的量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能熟练地用比例解应用题。

  5、牢固掌握基本数量关系,如部分量、部分量与总量;单价、数量与总价;运走的、剩下的与总数;速度、时间与路程等等,能根据数量关系分析解答应用题。

  6、进一步理解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及解题方法,能通过画线段图分析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强化对应思想,加强对数形结合思想的培养。

  7、进一步掌握五个*面图形的特征及周长、面积计算方法,四个立体图形的特征及表面积,体积计算方法,能根据生活实际情况来分析解答周长、面积、表面积、体积,能根据实际正确处理结果。通过数形结合、头脑情景模拟再现等解题策略的训练,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8、进一步掌握读统计图表的方法,理解统计图表的意义与作用,能根据统计图表预测统计项目的发展规律与方向。会制作统计图表,

  通过系统整理复*,使学生对小学阶段的知识有个系统的理解,使所学知识竖的连成线,横的'连成块,明确每块知识的要点,掌握常用的分析解题方法,能应用所学知识解答*题及解决日常生活问题,进一步提高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建立与渗透化归思想、对应思想、统一思想、函数思想、转化思想等基本数学思想方法。通过扎实的整理与专项、综合练*,努力达到:合格率 98% 优秀率 60% *均分92分。为进入初中学*打下扎实的基础知识,形成坚实的基本技能,建立有效的数学思想方法。

  三、复*重点安排:

  1、基本概念:整数、自然数、小数、分数、百分数、比、比例等意义及有关的基本性质,数的整除相关的一系列概念,量与计量的概念、进率。

  2、运算:

  1)四则运算中的小数乘、除法

  2)四则混合运算。

  3)解方程、解比例。

  4)认真仔细的计算*惯、合理灵活的计算方法。

  3、应用题:

  1)三步运算的整、小数应用题,逆向叙述的应用题。

  2)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3)正反比例应用题。

  4、几何知识:

  1)线、角等基础知识。

  2)五个*面图形的特征及周长和面积计算、。

  3)四个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体积。

  4)根据实际情况解决有关几何知识应用题。

  四、提高复*质量的具体措施:

  1、订好切实可行的复*计划,认真备好每一节课,精心设计好每一次练*。不打无准备之仗。

  2、关心热爱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树立自信心,切忌简单粗暴的行为。深入学生的情感世界,与学生交朋友,充分发挥师爱的力量,努力提高复*效率。

  3、加强课内的友情提示与课外的耐心辅导,发现问题及时补救,当天作业当天反馈,要继续发扬作业评语制,在点点滴滴中帮助学生建立浓厚的学*兴趣,形成良好的学**惯,掌握合理的解题策略。

  4、继续采取“结对竞争”的方法,既合作又竞争,在竞争中提高,在合作中取胜,促使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尽可能发挥自己的潜能。

  5、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在复*期间与家长的沟通率至少达80%,加强与班主任及其他科任老师的联系。形成教育合力,期盼事半功倍的效率。

  一、复*内容:

  本学期总复*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整理本书的知识框架。目的是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沟通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安排一些时间,让学生按照“数与计算、空间与图形以及统计”三大部分自己回顾所学过的内容,对所学过的知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加以整理,整理后全班交流有特色的整理方式。

  第二部分是整理学*过程中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学*体会。教师应组织学生总结学*过程中解决的一些问题,反思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还应组织学生交流学*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第三部分是巩固练*。教师可以结合总复*的题目,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复*的重点,使复*具有针对性。

  二、复*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牢固理解并掌握圆周长和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能应用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解决常见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轴对称的意义,会画对称轴。

  2、使学生能够解答比较容易的一到二步计算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力,能够根据应用题的具体情况,灵活地选用算术解法和方程解法,提高解题能力。

  3、能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经历运用*移、旋转或作轴对称图形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灵活运用*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结合欣赏和设计美丽的图案,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

  4、能根据需要选择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能读懂简单的复式统计图,根据统计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与同伴进行交流。

  5、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三、复*措施:

  1、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组织讨论、合作学*等多形式的组织复*活动,让学生参与复*的全过程,巩固已学过的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学能力,培养探索精神。

  2、加强知识的纵横联系,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复*和整理,重视在学生理解基本概念、法则、性质的基础上注意加强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获得的概念、法则、性质系统化。对于易混淆的内容要加强比较,(如求比值与化简比)使学生明确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3、强化应用题的基本训练,常见数量关系的`积累和运用,使学生牢固掌握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和基本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与解题能力。

  4、强化能力培养。在复*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注意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如,复*四则运算,在学生理解运算法则的基础上,经常性地进行训练,不断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培养学生合理、灵活运用计算方法的能力。又如,复*圆的周长和面积时,通过各种直观手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测量的画图的技能。

  5、加强反馈,注意因村施教。复*时要注意抓重点,有针对性,加强反馈,及时根据学生的学*情况调节教学过程,使各种程度的学生得到有效发展。

  6、适当补充设计练*题,强化训练,进一步发展他们思维的灵活性,提高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复*进度安排:


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计划优选【十】篇(扩展5)

——六年级数学期末复*计划优选【10】篇

  一、复*的意义:

  期中复*是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过的知识材料进行再学*的过程, 在这个学*过程中, 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归纳和总结, 弥补学*过程中的缺漏, 使本学期学生所学 的数学知识条理化、 系统化, 从而更好地掌握各部分知识的重点和关键。 要重视知识的系统 化,避免盲目做题, 搞题海战术。要能够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确实抓好复*工作, 真正提高 教学质量。

  二、具体做法:

  1 、制订切实可行的复*计划,并认真执行计划。制订复*计划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 情况, 切实把握复*的具体内容,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使复*具有针对性、目的性 和可行性。领会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把握好教材,找准重点、难点,增强复*的针对性。 " 标准 " 是复*的依据,教材是复*的蓝本。在复*中,要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把握教学要 求,弄清重点和难点,做到有的放矢。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本,弄清重点章节,以及每一 章节的复*重点。 要能够根据*时作业情况和各单元测试情况, 弄清学生学*中的难点、 疑 点所在。做到复*有针对性,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分类整理,梳理、张扬网络,强化复*的系统性。作为复*课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 在系统原理的指导下, 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 把分散的知识综合成一个整 体,使之形成一个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

  3 、辨析比较,区分弄清易混概念。对于易混概念,首先要抓住意义方面的比较。如: 求比值和化简比等。 对易混概念的分析, 能够帮助学生全面把握概念的本质, 避免不同概念 的干扰。对易混的方法也应该进行比较,以明确解题方法。如求比值和化简比。

  4 、一题多解,多题一解,提高解题的灵活性。有些题目,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 得到不同的解题方法。 一题多解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 力,灵活解题的能力。不同的分析思路,列式不同,结果相同。收到殊途同归的效果。同时 也给其他的学生以启迪, 开阔解题思路。 例如, 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题, 虽然题目的形式不同, 但它们的解题方法是一样的。 复*时, 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引导学生对各类* 题进行归类,这样才能使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提高解题的灵活性。

  5 、复*题的设计不宜搞拉网式。应做到有的放矢,挖掘创新。数学复*不是机械的重 复。什么都讲,什么都练是复*的大忌。复*一定要精要,有目的、有重点,要让学生在练 *中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概括。题目的设计要新颖,具有开放性,创新性,多角度、多 方位地调动学生的能动性,让他们多思考,使思维得到充分发展,学到更多的解题技能。

  6 、对待学困生要细心、认真。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所提高,特别要 做好补差工作。 面向全体学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义之一, 最后的总复*更应该体现这 一点。 对本班学生要做到全面了解 " 学情 " 恰当对学生做出评 价, 正确引导学生搞好复*, 以期他们取得好的成绩。 这就要求我们对成绩较差的学生给与 更多的关心。对他们的知识欠缺应及时给以补课, 以免再一次吃夹生饭。因材施教,适当补 *,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是我们的责任。

  三、具体安排

  第一阶段 : 整体复*各个单元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复*(书上总复*)

  第二阶段 : 综合练*,讲练结合(综合试卷)

  第三阶段:分层复*,查漏补缺

  一、复*的意义:

  期中复*是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过的知识材料进行再学*的过程, 在这个学*过程中, 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归纳和总结, 弥补学*过程中的缺漏, 使本学期学生所学 的数学知识条理化、 系统化, 从而更好地掌握各部分知识的重点和关键。 要重视知识的系统 化,避免盲目做题, 搞题海战术。要能够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确实抓好复*工作, 真正提高 教学质量。

  二、具体做法:

  1 、制订切实可行的复*计划,并认真执行计划。制订复*计划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 情况, 切实把握复*的具体内容,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使复*具有针对性、目的性 和可行性。领会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把握好教材,找准重点、难点,增强复*的针对性。 " 标准 " 是复*的依据,教材是复*的蓝本。在复*中,要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把握教学要 求,弄清重点和难点,做到有的放矢。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本,弄清重点章节,以及每一 章节的复*重点。 要能够根据*时作业情况和各单元测试情况, 弄清学生学*中的难点、 疑 点所在。做到复*有针对性,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分类整理,梳理、张扬网络,强化复*的系统性。作为复*课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 在系统原理的指导下, 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 把分散的'知识综合成一个整 体,使之形成一个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

  3 、辨析比较,区分弄清易混概念。对于易混概念,首先要抓住意义方面的比较。如: 求比值和化简比等。 对易混概念的分析, 能够帮助学生全面把握概念的本质, 避免不同概念 的干扰。对易混的方法也应该进行比较,以明确解题方法。如求比值和化简比。

  4 、一题多解,多题一解,提高解题的灵活性。有些题目,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 得到不同的解题方法。 一题多解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 力,灵活解题的能力。不同的分析思路,列式不同,结果相同。收到殊途同归的效果。同时 也给其他的学生以启迪, 开阔解题思路。 例如, 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题, 虽然题目的形式不同, 但它们的解题方法是一样的。 复*时, 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引导学生对各类* 题进行归类,这样才能使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提高解题的灵活性。

  5 、复*题的设计不宜搞拉网式。应做到有的放矢,挖掘创新。数学复*不是机械的重 复。什么都讲,什么都练是复*的大忌。复*一定要精要,有目的、有重点,要让学生在练 *中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概括。题目的设计要新颖,具有开放性,创新性,多角度、多 方位地调动学生的能动性,让他们多思考,使思维得到充分发展,学到更多的解题技能。

  6 、对待学困生要细心、认真。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所提高,特别要 做好补差工作。 面向全体学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义之一, 最后的总复*更应该体现这 一点。 对本班学生要做到全面了解 " 学情 " 恰当对学生做出评 价, 正确引导学生搞好复*, 以期他们取得好的成绩。 这就要求我们对成绩较差的学生给与 更多的关心。对他们的知识欠缺应及时给以补课, 以免再一次吃夹生饭。因材施教,适当补 *,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是我们的责任。

  三、具体安排

  第一阶段 : 整体复*各个单元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复*(书上总复*)

  第二阶段 : 综合练*,讲练结合(综合试卷)

  第三阶段:分层复*,查漏补缺

  一、复*内容

  1. 分数乘除法。

  分数乘、除法属于分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而且两者关系密切,教材将这两部分内容集中安排。教材首先通过一组题目,强调分数乘除法的关系,即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同时对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复*。比的相关概念、倒数的概念和计算、比的性质、比与分数及除法的关系等也是复*的重点,教材通过总复*的第1题和练*二十三的第1-5题进行了复*。

  此外,用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也是这部分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含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含稍复杂的)等。教材把它们对照编排,便于学生弄清这几类问题的联系和区别,从而更好地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即先明确单位“1”,再看单位“1”是已知还是未知来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分析方法,总复*的第3题和练*二十三的第6-11题还安排了需要两次判断单位“1”的练*。

  2. 百分数。

  百分数内容的复*重点放在百分数的应用,紧接在用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后编排,这样可以使学生看到它们在结构、解题思路上的一致性,便于加强知识间的联系。百分数的概念没有单独复*,但它是百分数应用的基础,因此要注意进行复*。总复*的第5题是求常见的百分率的问题,通过给出计算公式,既复*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与分数及小数的互化,又可复*求烘干率等类似问题。第6题为稍复杂的百分数的应用问题。练*二十三的第12、13题安排的是有关百分数的*题,

  3. 空间与图形。

  这部分内容包括和圆的复*。

  本学期进一步学*如何表示物体的位置与方位。练*二十三的第14题安排了相应的练*。

  在圆的认识章节中主要认识圆的直径、半径、π、轴对称图形等概念以及掌握圆、圆环、扇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圆的画法等内容,教材重点复*了圆的周长、面积计算公式和轴对称图形。总复*的第4题通过让学生复*计算公式的得出过程,加深学生对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以使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时能根据不同条件和问题灵活地运用计算公式。第题复*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并运用概念判断两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整理。直径、半径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等知识在练*二十三的第15-16题进行复*。

  4. 统计。

  本学期统计的内容主要是认识扇形统计图。教材通过总复*第6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即能清楚地表明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并根据给出的信息解决一些问题,以促使学生分析信息、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教材在练*二十三中在17题进行复*。

  二、复*目标

  通过总复*,系统、全面地复*和整理本学期所学知识,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有关的规律性的知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概念、空间概念、统计概念,增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分数乘、除法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不超过三步)式题,能应用运算律和运算性质进行有关分数的简便计算;能应用分数乘法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能列方程解决“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能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不超过两步)。

  2、理解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应用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求比值、化简比,能正确解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3、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进行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会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

  4、认识圆,掌握圆的基本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会用圆规画圆。

  2. 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似值,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5、学生在整理与复*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能综合应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日常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感、空间观念和统计观念,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和反思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6、学生在整理与复*的过程中,进一步评价和反思自己在本学期的整体学*情况,体验与同学交流和获取知识的乐趣,感受数学的意义和价值,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三、复*重点

  分数、百分数的计算(包括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及应用题。圆、圆环、扇形的概念和周长、面积的计算。

  四、复*难点

  从学生*时的作业和单元检测情况来看最大的问题是分数、百分数稍复杂的除法应用题,其次是分数和百分数、圆的概念。

  五、复*原则

  1、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自觉地进行整理和复*,提高复*能力。

  2、充分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要适时讲解点拨,保证复*效果。

  3、充分体现因材施教分类推进的教育原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查漏补缺,集中答疑,提高复*效果。

  六、复*方法

  1、带领学生按单元整理复*,巩固基础知识。

  教师要按单元抓准知识的重难点,进行相关知识的整合与链接,使之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例如应用题的复*,可由简单的分数应用题链接到稍复杂的复合应用题,将知识整合链接起来,进一步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提高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2、加强计算能力的训练

  *时教学中发现学生的计算能力普遍较低,所以在复*的时候要特别加强计算能力的训练。学生计算能力的训练不只是机械重复的练*,而是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和策略。让学生记住“一看二想三算”看清题目中的数、符号;想好计算的顺序,什么地方可以口算什么地方要笔算,哪里可以简便计算;最后动笔算。

  3、加强与实际的联系

  适应新课标的精神加强知识的综合应用以及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讲练结合精心设计练*,把有营养的知识方法做成有味道的数学问题和练*吸引学生去探究

  5、分层指导

  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复*,对于中差生和优生在复*上提出不同的要求,复*题分层,指导分层,充分体现问题练*的层次性,让不同的学生在复*中都自己新的收获。

  七、注意的问题:

  1、考虑到本册是小学阶段最后一次编排“位置与方向”内容,复*时应注意知识的综合整理,让学生对该内容形成较为完整和系统的认识。纵向来看,复*时要引导学生在综合、对比的基础上进行整理,从而全面掌握确定物**置的方法。 综合以前学过的*移、方位、路线图等知识,可使学生在复*过程中加强对前后知识内在联系的认识和把握,同时进一步巩固了用线路图确定位置的方法。

  2、 在小学阶段,学生先后学*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

  统计图,这3种统计图都可用来呈现相应的'统计数据,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便于人们进行统计判断和决策。复*时应注意引导学生联系以前学过的3种统计图,在对比中突出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即能够很好地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把握好这一点后,再一些综合性的练*,让学生体会不同类型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根据给定的数据合理选择统计图。通过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故复*时仅要求学生能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征,能从给出的扇形统计图中提取相应的统计信息,作出简单的统计分析和判断即可,且适当要求学生绘制扇形统计图。

  3、在复*时注重思想方法,如周长“化曲为直”,面积“化圆为方”和“积阴思想”,分数乘除法是化未知为已知,在沟通分数、比、百分数、除法的联系与区别是提高比较、类比、迁移、抽象、概括等,在复*圆的周长和面积时突出方法的推导过程,在回忆推导过程时对圆的相关概念进行辨析。

  一、班级学生数学学*情况分析

  六年级共有学生53人,通过一学期的努力,学生的学**惯有一定的改善,思维水*有了一定的提高,绝大多数学生已能按时完成作业。其中还有少部分同学基础较差,只好想办法争取让他们获得一定的进步。

  二、复*内容及要点:

  1、分数乘法

  复*分数乘法和意义和计算方法,记熟单位“1”的判断方法,巩固训练简便计算;复*“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和“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应用题,能快速确定一个数的倒数。

  2、可能性

  复*时,能对生活中简单的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做出确定性的描述。

  3、分数除法

  复*巩固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强化训练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和“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4、比

  复*比的意义,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比的基本性质,进一步巩固化简比和求比值,让每个学生都能运用比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5、圆

  复*圆的组成、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扇形的组成、圆周率的意义、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强化训练求圆的周长与面积、环形的面积。

  6、百分数

  复*百分数的意义、读法、写法,进一步训练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复*巩固求百分率的方法,并运用这些方法进行简单的计算。复*在理解、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正确地解答有关百分数的问题。

  8、拓展*台

  复*“黄金比之美”和“智慧广场”,了解黄金比,能够用“一一列举”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复*思路

  先分块复*,按照“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的顺序进行,然后进行综合练*,最后按单元引导学生查缺补漏、分层复*,让不同能力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注重在复*中引导学生总结和提炼数学思想方法,并发挥好评价的激励功能。

  四、具体安排

  12.19--23日 引导学生分块复*查缺补漏

  12.26——1.6 综合练**结提升

  1.9——1.10 再次查缺补漏

  1.11——1.12 期末检测

  一、复*内容

  1. 分数乘除法。

  分数乘、除法属于分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而且两者关系密切,教材将这两部分内容集中安排。教材首先通过一组题目,强调分数乘除法的关系,即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同时对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复*。比的相关概念、倒数的概念和计算、比的性质、比与分数及除法的关系等也是复*的重点,教材通过总复*的第1题和练*二十三的第1-5题进行了复*。

  此外,用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也是这部分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含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含稍复杂的)等。教材把它们对照编排,便于学生弄清这几类问题的联系和区别,从而更好地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即先明确单位“1”,再看单位“1”是已知还是未知来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分析方法,总复*的第3题和练*二十三的第6-11题还安排了需要两次判断单位“1”的练*。

  2. 百分数。

  百分数内容的复*重点放在百分数的应用,紧接在用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后编排,这样可以使学生看到它们在结构、解题思路上的一致性,便于加强知识间的联系。百分数的概念没有单独复*,但它是百分数应用的基础,因此要注意进行复*。总复*的第5题是求常见的百分率的问题,通过给出计算公式,既复*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与分数及小数的互化,又可复*求烘干率等类似问题。第6题为稍复杂的百分数的应用问题。练*二十三的第12、13题安排的是有关百分数的*题,

  3. 空间与图形。

  这部分内容包括和圆的复*。

  本学期进一步学*如何表示物体的位置与方位。练*二十三的第14题安排了相应的练*。

  在圆的认识章节中主要认识圆的直径、半径、π、轴对称图形等概念以及掌握圆、圆环、扇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圆的画法等内容,教材重点复*了圆的周长、面积计算公式和轴对称图形。总复*的第4题通过让学生复*计算公式的得出过程,加深学生对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以使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时能根据不同条件和问题灵活地运用计算公式。第题复*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并运用概念判断两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整理。直径、半径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等知识在练*二十三的第15-16题进行复*。

  4. 统计。

  本学期统计的内容主要是认识扇形统计图。教材通过总复*第6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即能清楚地表明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并根据给出的信息解决一些问题,以促使学生分析信息、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教材在练*二十三中在17题进行复*。

  二、复*目标

  通过总复*,系统、全面地复*和整理本学期所学知识,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有关的规律性的知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概念、空间概念、统计概念,增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分数乘、除法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不超过三步)式题,能应用运算律和运算性质进行有关分数的简便计算;能应用分数乘法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能列方程解决“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能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不超过两步)。

  2、理解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应用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求比值、化简比,能正确解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3、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进行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会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

  4、认识圆,掌握圆的基本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会用圆规画圆。

  2. 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似值,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5、学生在整理与复*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能综合应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日常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感、空间观念和统计观念,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和反思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6、学生在整理与复*的过程中,进一步评价和反思自己在本学期的整体学*情况,体验与同学交流和获取知识的乐趣,感受数学的意义和价值,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三、复*重点

  分数、百分数的计算(包括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及应用题。圆、圆环、扇形的概念和周长、面积的计算。

  四、复*难点

  从学生*时的作业和单元检测情况来看最大的问题是分数、百分数稍复杂的除法应用题,其次是分数和百分数、圆的概念。

  五、复*原则

  1、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自觉地进行整理和复*,提高复*能力。

  2、充分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要适时讲解点拨,保证复*效果。

  3、充分体现因材施教分类推进的教育原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查漏补缺,集中答疑,提高复*效果。

  六、复*方法

  1、带领学生按单元整理复*,巩固基础知识。

  教师要按单元抓准知识的重难点,进行相关知识的整合与链接,使之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例如应用题的复*,可由简单的分数应用题链接到稍复杂的复合应用题,将知识整合链接起来,进一步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提高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2、加强计算能力的训练

  *时教学中发现学生的计算能力普遍较低,所以在复*的时候要特别加强计算能力的训练。学生计算能力的训练不只是机械重复的练*,而是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和策略。让学生记住“一看二想三算”看清题目中的数、符号;想好计算的顺序,什么地方可以口算什么地方要笔算,哪里可以简便计算;最后动笔算。

  3、加强与实际的联系

  适应新课标的精神加强知识的综合应用以及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讲练结合精心设计练*,把有营养的知识方法做成有味道的数学问题和练*吸引学生去探究

  5、分层指导

  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复*,对于中差生和优生在复*上提出不同的要求,复*题分层,指导分层,充分体现问题练*的层次性,让不同的学生在复*中都自己新的收获。

  七、注意的问题:

  1、考虑到本册是小学阶段最后一次编排“位置与方向”内容,复*时应注意知识的综合整理,让学生对该内容形成较为完整和系统的认识。纵向来看,复*时要引导学生在综合、对比的基础上进行整理,从而全面掌握确定物**置的方法。 综合以前学过的*移、方位、路线图等知识,可使学生在复*过程中加强对前后知识内在联系的认识和把握,同时进一步巩固了用线路图确定位置的方法。

  2、 在小学阶段,学生先后学*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

  统计图,这3种统计图都可用来呈现相应的统计数据,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便于人们进行统计判断和决策。复*时应注意引导学生联系以前学过的3种统计图,在对比中突出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即能够很好地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把握好这一点后,再一些综合性的练*,让学生体会不同类型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根据给定的数据合理选择统计图。通过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故复*时仅要求学生能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征,能从给出的扇形统计图中提取相应的统计信息,作出简单的统计分析和判断即可,且适当要求学生绘制扇形统计图。

  3、在复*时注重思想方法,如周长“化曲为直”,面积“化圆为方”和“积阴思想”,分数乘除法是化未知为已知,在沟通分数、比、百分数、除法的联系与区别是提高比较、类比、迁移、抽象、概括等,在复*圆的周长和面积时突出方法的推导过程,在回忆推导过程时对圆的相关概念进行辨析。

  一、班级学生数学学*情况分析

  六年级共有学生53人,通过一学期的努力,学生的学**惯有一定的改善,思维水*有了一定的提高,绝大多数学生已能按时完成作业。其中还有少部分同学基础较差,只好想办法争取让他们获得一定的进步。


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计划优选【十】篇(扩展6)

——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计划(精选五篇)

  一、指导思想

  根据课程标准进行有针对性的复*。复*整理所学知识,梳理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数学能力,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复*理解学生知识的缺陷、误区、重点和难点。努力挖掘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性和潜在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二、复*的主要知识点

  (1)简单方程

  (2)多边形面积

  (3)因子和倍数

  (4)理解正数和负数

  (5)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6)对称性、*移和旋转

  (7)分母相同的分数加减

  (8)折线统计图和寻找简单事件的可能性。

  三、评审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本学期所学的知识,并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

  2、体验复*整理知识的过程,学*整理知识的方法,全面提高总结整理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整理复*知识的过程中,养成复*反思的*惯,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四、学生学*状况分析

  四年级一班有74名学生,思维活跃,班级氛围好,学*热情高。但是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比较粗心,容易在计算上出错,对用方程解题的`理解不足。所以复*时要着重培养计算能力和用方程解题的理解,复*巩固课本上的基础知识。但是有些成绩优秀的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比较好,所以复*的时候就要让他们更难进行高难度的训练。

  1、学**惯。90%的学生学**惯良好,能够自觉、有质量保证地完成作业和学*任务。10%的学生存在不良*惯,表现为喜欢搞小动作、注意力不集中、拖延完成学*任务、作业马虎等现象。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应该在复*中加强对学生的要求。

  2、解决问题。这学期主要学*用方程法解决实际问题,计算多边形面积。90%的学生掌握了解题方法,10%的学生不知道如何下手,所以要加强对这些学生的指导。

  3、行动。这学期,我学*了对称、*移和旋转,以及绘制折线统计。学生可以掌握基本的绘画方法,但容易出错,需要加强指导。

  五、激活复*形式,提高复*兴趣

  基于实践的知识复*单调乏味,学生往往觉得枯燥。复*中需要创造多种形式,运用多种电化教学手段,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兴趣,让复*课不枯燥。

  比如:课前自我检讨(老师可以设计一些表格、问题提纲等。供学生课前填写),并在课堂上分组交流自己总结的成绩,哪一个比其他的好?

  也可以完全让学生自己整理知识框架再进行交流。

  此外,还可以采用一些竞赛,可以是学生之间、同组之间、男生女生之间、老师学生之间的竞赛。另一个重要的方法是评估。复*时,让学生互相做作业,老师互相交换作业。在批改别人作业的同时,学生们交流自省,收获正确,摒弃错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关键地方,老师们会集中再次点评,做到画龙点睛,总结提高。

  六、鼓励主梳理,注重龙头推动。

  复*课是一个梳理知识、总结方法、形成技巧、增强理解的过程。通过复*,可以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同时可以使自己的知识技能更加系统化,形成一定的认知结构。那么不管怎么复*,都要经历一个梳理旧知识的过程。关键是如何梳理(A分类复*:根据不同的知识领域或不同的知识点进行复*;b、按难易程度复*:基础练*、变式练*、延伸练*;c、根据知识呈现形式进行复*:填空、选择、计算、解题)谁来整理(完全让学生自主组织复*,老师带领学生和老师一起组织复*)如何引导学生整理形成技能?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同时,梳理的目的不仅仅是简单地对旧知识进行回顾和梳理,还要在梳理的过程中找出学生的疑惑,从而通过合作或讨论来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及时排序,并进行总结和提高。引导学生进一步整合自己的知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和发展。

  七、复*教学策略和方法。

  1、检查泄漏并填补空缺。复*课的教学要针对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弥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差距。通过复*,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标准的基本要求。复*时要认真分析学生的学*情况,找出哪些知识学生掌握得好,哪些知识还存在问题,哪些知识可能会遗忘。为了有针对性地组织复*,让所有学生都能在期末复*中有所收获,增强学生的学*成功感,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2、巩固和深化知识。一道复*题不仅要复*一个知识点,还要以每一道*题为切入点,深入研究每道题涉及哪些知识点,全面梳理这道题涉及的所有知识点,这些知识之间能形成什么样的联系,能渗透什么样的数学思维方法。要研究每道题的复*方法,让学生在整理知识的同时获得更多的学*方法。在复*过程中,学生可以在独立解决方案的基础上交流思想,制定解决问题的策略。

  3、促进知识的系统化。复*课要根据知识点的重点、学*的难点、学生的薄弱环节,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标准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分类、整合,找出其来龙去脉,沟通其纵横联系,整体把握知识结构。

  4、从过去学*。复*的目的不仅仅是将知识系统化,而是对所学知识有新的认识和提高,包括适当的拓宽和延伸,从而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5、注重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复*课既要突出知识的综合性,又要通过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练*,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上要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参与解决实际问题,多做动手,加强*行和交叉的练*。

  6、灵活运用练*提高复*效率。复*时要重点突出,不要*均发力,做到全面系统,重点突出。教材中提供的练*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使用,既能扰乱秩序,又能适当调整、分解、改变或补充。

  7、尊重学生差异,注意查漏补缺。无论是学生复*、整理知识还是应用知识解决问题,都要注意加强针对性指导,尤其是对学*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帮助。利用这个机会,帮助学困生及时查补空白,巩固知识,使各级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

  根据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结合班级学生及数学学*的具体情况,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提高学生实际数学能力为重点,力求挖掘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性和学*潜在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二、学情分析:

  我所任教的四年级两个班的学生思维都比较活跃,课堂氛围比较好,学*的积极性很高。但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比较粗心,计算比较容易出错。对应用题的理解能力不够,自己审题的难度较大。所以,在复*时应该重点放在计算能力的培养和对应用题的理解上,对于课本上的基础知识也需要进行复*巩固。而有少部分成绩优异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姣好,这就需要在复*时对他们这部分学生加大难度,进行有难度的训练。

  三、复*内容:

  本册教材8个单元:

  1、认识更大的数

  2、线与角

  3、乘法

  4、图形的变换

  5、除法

  6、方向与位置

  7、生活中的负数

  8、统计。

  复*时按照整册教材的知识体系分——大数的认识、乘法和除法、线与角和图形的变换、统计这四大块来进行知识的梳理。

  四、复*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使学生对万级、亿级的数,十进制计数法,用“万”、“亿”作单位表示大数目以及*似数等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建立有关整数概念的认知结构;

  2.通过整理和复*,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进一步提高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计算以及探索规律的`操作技能,加深对计算器的认识;

  3.通过整理和复*,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特征,认识角、*形四边形和梯形。

  5.通过整理和复*,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统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会画两种不同的统计图。

  6.通过整理和复*,使学生进一步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

  7.通过整理和复*,使学生经历回顾本学期的学*情况,以及整理知识和学*方法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的愿望,进一步培养反思的意识和能力。

  五、复*重难点:

  1、乘除法的计算准确性的提高和应用

  2、对角的度量和*行垂直的认识

  3、数位顺序表的应用。

  六、复*时间:

  共计用15课时进行教学。

  1、回顾、整理本学期学*内容和学*情况,并复*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3课时)

  2、复*混合运算、运算律、简便计算和有关的实际问题。(3课时)

  3、复*直线、射线、角、*行与相交以及观察物体。(3课时)

  4、复*用计算器计算和认数。(2课时)

  5、复*统计和可能性。(2课时)

  6、综合复*。(2课时)

  七、复*形式:

  分类复*、综合复*(讲练结合,精讲多练)。

  八、复*措施:

  (1)教会学生复*方法,先全面复*每一单元,再重点复*有关重点内容。

  (2)采用多种方法,比如学生出题,抢答,抽查,学生互批等方法。提高学*兴趣,

  (3)加强补差,让优等生帮助后进生。

  (4)课堂上教会学生抓住每单元的知识要点,重点突破,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并相机进行口算能力和估算能力的培养。

  (5)不搞题海战术,优化练*,精讲简练。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一)、学生情况:

  四年级两个班一共84名学生,总体情况还好,大多数学生的思维都比较活跃,学*也比较勤奋,少数学生学*懒惰,不动脑,基础较差。但是普遍存在计算不仔细,做题不认真检查的缺点。

  (二)、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1、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小数的加法和减法(2课时)

  2、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1课时)

  3、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课时)

  4、三角形的认识、位置与方向(2课时)

  5、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1课时)

  (三)复*目标:

  通过期末复*,可以让学生对本册教材内容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使学生理清脉络,掌握知识要点和规律,巩固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以便更好地将所领会的知识转化为自身能力。同时,注重在总复*阶段温故知新、拾遗补漏和提优补差也是十分重要的。

  (四)复*措施:

  1、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学前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的知识和积累的生活经验,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数学、理解数学。

  2、扎扎实实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学*数学的兴趣。

  3、把握好知识的重点、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4、改进对学生评估,重视学生自身的纵向比较,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具备了什么能力,在哪些地方还需努力。

  5、根据*时教学了解的情况,结合复*有关的知识点做好有困难学生的辅导工作。

  一、复*指导思想

  通过总复*,使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和复*,进一步巩固数概念,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统计观念,获得自身数学能力提高的成功体验,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二、复*内容

  大数的认识、角的度量、两位数乘三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混合运算及简便运算、可能性大小及数学好玩。

  重点:大数的认识、两位数乘三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三、复*形式:

  分类复*、综合复*

  四、复*目标:

  1、对万级、亿级的数,十进制计数法,用“万”、“亿”作单位表示大数目以及*似数、改写等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建立有关整数概念的认知结构;

  2、复*乘、除法口算,把因数和积的关系、商变化的规律和乘、除法口算结合起来复*,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口算算理,并灵活运用这些规律进行口算,使口算更正确、快速。

  3、复*笔算乘、除法,让学生说一说进行乘、除法笔算需要注意什么,如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应注意什么,除法试商、调商的原则是什么等等,会用乘、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复*使学生理解估算在解决问题中的必要性,体会估算策略的多样化。

  4、进一步提高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计算以及探索规律的操作技能,加深对计算器的认识;

  5、掌握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特征,认识角,能正确画出*行线和垂线(过直线外一点和直线上一点),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6、对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及运用运算律进行简算。

  7、生活中的正负数,及正负数所表示的意义。

  8、数学好玩中编码,数图形中的规律。

  9、通过整理和复*,进一步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

  10、通过整理和复*,经历回顾本学期的学*情况,以及整理知识和学*方法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的愿望,进一步培养反思的意识和能力。

  五、复*措施:

  1、查漏补缺。对本册教材内容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理清知识点的联系,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复*和练*,加强学生的记忆,深化认识,使所学的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知识素养,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由感性认识提升到一个理性的认识上来。

  2、灵活解题,提高综合运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复*、练*过程中,对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帮助学生找出各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解题规律,重新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达到举一反三、能综合、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应用数学的能力。

  3、在复*、练*过程当中,注重学生的学*方法、数感和数学思维的梳理和培养,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4、养成学生认真做题、细心检查的良好学**惯,形成良好的数学情操。

  5、教会学生复*方法,对所学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复*,先全面复*每一单元,再重点复*有关重点内容。复*后及时进行检测。复*作业的设计体现层次性、综合性、趣味性和开放性,及时批改,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做到知识天天清。

  6、狠抓学生的计算和理解方面的能力。采用多种方法,比如学生出题,抢答,抽查,学生互批等方法,提高学*兴趣。

  7、提高基础较好的学生,主要是在课堂提高。对基础较差的学生采取课堂引导,课后辅导,尽量提高对基础题的理解掌握。

  8、加强补差,将课内课外补差相结合,采用“一帮一”的形式,发动学生帮助他们一起进步,同时取得家长的配合,鼓励和督促其进步。做到课上多提问,作业多辅导,练*多讲解,多表扬、鼓励,多提供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力争做到当天的任务当天完成。

  9、课堂上教会学生抓住每单元的知识要点,重点突破,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并相机进行口算能力的培养。

  10、在抓好基础知识的同时,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总结与反思的态度和*惯,提高学生的学*能力。

  六、时间安排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