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计划合集十篇

首页 / 计划 / |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计划 1

  一、复*内容:

  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观察物体,统计和数学广角。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本期所学基础知识掌握的一般,有关概念部分学生掌握的较差,主要表现在*时训练时学生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模糊不清。计算方面有80%的学生已经过关,个别学生由于学**惯差计算经常出错。在能力方面,目前在两位数加减中学生基本能够正确计算,在乘法有关计算中个别学生存在问题,特别是解决问题和自己提问题不够完整。通过期末总复*,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逻辑思维能力要有一定的提高。

  三、复*目标:

  1、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和进一步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熟练运用乘法口决进行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通过复*进一步理解米和厘米的长度概念,熟记1米=100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并形成估计长度的意识。

  4、进一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熟悉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三角板迅速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和画线段、角和直角。

  5、继续辩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和进一步认识轴对称现象。

  6、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继续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并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认识条形统计图形(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和问题。

  7、进一步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形成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四、复*重、难点:

  1、100以内加减法中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2、表内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联系生活实际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五、复*的具体措施:

  1、首先组织学生回顾与反思自己的学*过程和收获。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在这一学期里都学了哪些内容,哪些内容最有趣,觉得哪些内容在生活中最有用,感觉学*比较困难的是什么内容,问题中还有什么问题没解决,等等。也可以引导学生设想自己的复*方法。这样学生能了解到自己的学*情况,明确再努力的目标,教师更全面地了解了学生的学*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复*辅导指明方向。

  2、总复*不是单纯的复*练*,而是要将知识进行整理,形成知识网络,要分几条线把新旧知识系统起来,把知识纵横联系起来。本册教学内容可以分计算和应用题两条线,把知识串起来,确立复*的重点,有的放矢的搞好复*工作。

  3、以游戏活动为主进行总复*。游戏是低年级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复*,在复*中玩,在玩与复*相结合中发展。如复*表内乘法,让学生玩猜一猜、对口令、接龙等游戏,加深记忆,熟练的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在复*乘法口诀时,既要注意全面,同时,要注意有所侧重。如7――9的乘法口诀,数目比较大,学生容易出现错误,应该多让学生做些练*。又如加减法计算的复*,不能出现单纯的题海练*,这样学生会厌倦的。可以设计多种多样的游戏活动,也可创和情境,学生边玩边熟练加减法的正确计算,是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

  4、与生活密切联系。复*时同样要把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可以设计一些生活情境画面给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可以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然后在全班中交流。学生不仅感受生活即是数学,数学即是生活,而且各方面都得了发展。

  5、设计专题活动,渗透各项数学知识。专题活动的设计可以使复*的内容综合化,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如设计学生调查班级同学最喜欢的季节或最喜欢的学科,学生在调查中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绘制成统计图和统计表,根据表中的数据,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个专题活动中学生复*了统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用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等知识,同时发展了学生的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等能力,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

  6、以实践操作为主进行总复*。实践操作是本班学生最喜欢的数学学*活动形式。如拼一拼、折一折,画一画,摆一摆,量一量等操作活动加深角的认识。在复*长度单位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活动加深“米”和“厘米”的认识,如引导学生进一步用自己身体的其他部位表示这些长度。也可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借助某一具体实物形成长度单位的表象。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又可以把数学知识的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同时,使学生在脑中形成米和厘米的实际含义。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计划 2

  一、复*内容:

  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观察物体,统计和数学广角。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本期所学基础知识掌握的一般,有关概念部分学生掌握的较差,主要表现在*时训练时学生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模糊不清。计算方面有80%的学生已经过关,个别学生由于学**惯差计算经常出错。在能力方面,目前在两位数加减中学生基本能够正确计算,在乘法有关计算中个别学生存在问题,特别是解决问题和自己提问题不够完整。通过期末总复*,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逻辑思维能力要有一定的提高。

  三、复*目标:

  1、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和进一步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熟练运用乘法口决进行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通过复*进一步理解米和厘米的长度概念,熟记1米=100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并形成估计长度的意识。

  4、进一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熟悉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三角板迅速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和画线段、角和直角。

  5、继续辩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和进一步认识轴对称现象。

  6、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继续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并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认识条形统计图形(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和问题。

  7、进一步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形成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四、复*重、难点:

  1、100以内加减法中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2、表内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联系生活实际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五、复*的具体措施:

  1、首先组织学生回顾与反思自己的学*过程和收获。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在这一学期里都学了哪些内容,哪些内容最有趣,觉得哪些内容在生活中最有用,感觉学*比较困难的是什么内容,问题中还有什么问题没解决,等等。也可以引导学生设想自己的复*方法。这样学生能了解到自己的学*情况,明确再努力的目标,教师更全面地了解了学生的学*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复*辅导指明方向。

  2、总复*不是单纯的`复*练*,而是要将知识进行整理,形成知识网络,要分几条线把新旧知识系统起来,把知识纵横联系起来。本册教学内容可以分计算和应用题两条线,把知识串起来,确立复*的重点,有的放矢的搞好复*工作。

  3、以游戏活动为主进行总复*。游戏是低年级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复*,在复*中玩,在玩与复*相结合中发展。如复*表内乘法,让学生玩猜一猜、对口令、接龙等游戏,加深记忆,熟练的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在复*乘法口诀时,既要注意全面,同时,要注意有所侧重。如7――9的乘法口诀,数目比较大,学生容易出现错误,应该多让学生做些练*。又如加减法计算的复*,不能出现单纯的题海练*,这样学生会厌倦的。可以设计多种多样的游戏活动,也可创和情境,学生边玩边熟练加减法的正确计算,是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

  4、与生活密切联系。复*时同样要把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可以设计一些生活情境画面给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可以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然后在全班中交流。学生不仅感受生活即是数学,数学即是生活,而且各方面都得了发展。

  5、设计专题活动,渗透各项数学知识。专题活动的设计可以使复*的内容综合化,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如设计学生调查班级同学最喜欢的季节或最喜欢的学科,学生在调查中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绘制成统计图和统计表,根据表中的数据,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个专题活动中学生复*了统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用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等知识,同时发展了学生的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等能力,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

  6、以实践操作为主进行总复*。实践操作是本班学生最喜欢的数学学*活动形式。如拼一拼、折一折,画一画,摆一摆,量一量等操作活动加深角的认识。在复*长度单位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活动加深“米”和“厘米”的认识,如引导学生进一步用自己身体的其他部位表示这些长度。也可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借助某一具体实物形成长度单位的表象。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又可以把数学知识的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同时,使学生在脑中形成米和厘米的实际含义。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计划 3

  一、复*内容:

  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观察物体,统计和数学广角

  二、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分析:

  通过分析学校组织的10、11月份月考及我个人组织的几次测验成绩,我发现二(3)班大部分学生对本期所学基础知识掌握的较好,但有关概念部分学生掌握的较差。主要表现在*时训练时学生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模糊不清。计算方面有90%的学生已经过关,个别学生由于学**惯差计算经常出错。在能力方面,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较强,做思考题比以前有明显的进步,通过期末总复*,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逻辑思维能力要有一定的提高。

  三、复*目标:

  1、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和进一步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熟练运用乘法口决进行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通过复*进一步理解米和厘米的长度概念,熟记1米=100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并形成估计长度的意识。

  4、进一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熟悉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三角板迅速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和画线段、角和直角。

  5、继续辩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和进一步认识轴对称现象。

  6、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继续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并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认识条形统计图形(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和问题。

  7、进一步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形成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四、复*重、难点:

  复*重点:100以内笔算加减法、乘法口决表是教学重点。

  复*难点:画直角,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及推力能力。

  五、复*内容及时间的安排:

  1、长度单位——1课时

  通过复*进一步理解米和厘米厘米的长度概念,熟记1米=100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并形成估计长度的意识进一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2,角的初步认识——1课时

  熟悉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三角板迅速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和画线段、角和直角。

  3.观察物体和统计——1课时

  继续辩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和进一步认识轴对称现象。

  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继续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并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认识条形统计图形(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和问题。

  4.数学广角——1课时

  进一步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形成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5、100以内的加减法——2课时

  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和进一步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6、表内乘法(一)(二)——2课时

  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熟练运用乘法口决进行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7、应用题——1课时

  进一步理解两个以上的数量关系,如比多比少,几是几的几倍等。

  8、综合复*、查漏补缺——5课时

  六、复*的具体措施

  1、总复*不是单纯的复*练*,而是要将知识进行整理,形成知识网络,要分几条线把新旧知识系统起来,把知识纵横联系起来。本册教学内容可以分计算和应用题两条线,把知识串起来,确立复*的重点,有的放矢的搞好复*工作。

  2、以游戏活动为主进行总复*。游戏是低年级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复*,在复*中玩,在玩与复*相结合中发展。如复*表内乘法,让学生玩猜一猜、对口令、接龙等游戏,加深记忆,熟练的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在复*乘法口诀时,既要注意全面,同时,要注意有所侧重。如7——9的乘法口诀,数目比较大,学生容易出现错误,应该多让学生做些练*。又如加减法计算的复*,不能出现单纯的题海练*,这样学生会厌倦的。可以设计多种多样的游戏活动,也可创和情境,学生边玩边熟练加减法的正确计算,是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

  3、设计专题活动,渗透各项数学知识。专题活动的设计可以使复*的内容综合化,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如设计学生调查班级同学最喜欢的季节或最喜欢的学科,学生在调查中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绘制成统计图和统计表,根据表中的数据,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个专题活动中学生复*了统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用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等知识,同时发展了学生的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等能力,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计划 4

  时间转眼即逝,紧张而又充实的一学期即将结束。为了使学生在期末复*中能够更加科学、高效地进行复*,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本人特制定以下复*计划:

  一、本册的复*内容包括:

  有余数除法、混合运算,方向与路线,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的加、减法、测量、认识图形、解决问题、统计。

  二、下面就各部分内容的复*作一简要说明。

  1、“有余数除法”的复*。

  通过一学期的学*,学生对除法的意义和计算已经比较熟悉了。教材中安排了两道题,分别对除法的意义和计算进行总复*。目的是使学生清楚什么样的实际问题要用除法解决,同时,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除法计算。

  2、“混合运算”(乘加、乘减、除加、除减、加减混合以及两步有括号式题)的复*。

  通过问题情境,使学生体会到在解决实际问题需要两步解答时,要遵循“先乘除,后加减”及“先算括号里面的”运算顺序。并能掌握这些运算顺序计算有关问题。

  3、“方向和路线”的复*。

  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认识八个方向。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能辨认其余七个方向,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认识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说出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和途径的地方。

  4、“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复*。

  万以内数认识的重点是数的读、写和数的组成。教材分别安排题目进行复*。另外,结合实际数据,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准确数与*似数不同,知道*似数的作用,从而对数有更全面的认识。

  5、“万以内的加、减法”的复*。

  本学期所学的万以内的加、减法计算与100以内的加、减法有很多联系。因此,这部分内容复*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于每一个计算的问题,学生应能根据已学知识正确计算。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另外,还要特别注意对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

  6、“测量”的复*。

  通过动手操作和实际活动,初步建立“1千米”“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以及单位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7、“认识图形”的复*。

  通过生活实景,认识角。能辨认直角、锐角、钝角。通过动手操作,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直观认识*行四边形。复*的重点也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对图形进行描述,加深对这些知识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有意识地用数学语言表达生活中现象的意识和*惯。

  8、“解决问题”的复*。

  培养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通过本学期的学*,学生已经能够根据情境中给出的资源(条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本单元的复*中,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是使学生能够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正确选择解决方法。对同一问题的解决方法不止一种,不要求学生都掌握,只要学生用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解答即可。

  9、“统计”的复*。

  统计知识复*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对数据的分析能力。

  三、复*的重、难点

  复*的重点:放在数与数的运算这一块内容中的,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以及万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两部分内容。

  复*的难点是:万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复*措施

  1、扎扎实实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学*数学的兴趣。

  2、把握好知识的重点、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3、采用“一帮一”互助活动,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比,培养优生,鼓励后进生。

  4、多与家长联系,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反馈信息。

  5、在复*中重视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和理解教学。

  6、在复*中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数学的兴趣。

  7、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8、认真落实作业辅导这一环节,及时做好作业情况记载。并对问题学生及时提醒,限时改正。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计划 5

  一、复*指导思想

  这一册教材内容涉及的面比较广,很多内容都是今后进一步学*的基础知识。通过总复*,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另外通过总复*,查缺补漏,使学*比较吃力的孩子,能弥补当初没学会的知识,打好基础。

  二、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二年级三个班的学生学*兴趣较浓,在课堂上积极性较高。大部分学生学*较为主动,具有良好的学**惯,基础知识也比较扎实。但有部分学生较为浮躁,特别是在计算方面,粗心现象普遍存在,经常出现抄错数,写错符号,忘记进退位等情况。少数学生对于独立解决问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由于不能很好的理解题意导致。另外还有要老师和家长做好思想引导工作。

  三个班级里都有一小部分是智力水*低下,学**惯较差的学生。几乎是只有几十分的。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制定相应的复*计划,尽量争取到一个令人满意的效果。

  三、复*阶段

  1、分块复*。对整块知识进行复*之后,结合*题进行巩固。

  2、综合练*。以测验或作业的形式让学生练*,在课堂上教师精讲。

  3、查缺补漏。对于在复*中学生反映出的问题加以补充练*

  四、复*内容

  (一)数与代数

  1、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内容包括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解决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以及估算。

  2、表内乘法,内容包括运用口诀计算,用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量的计量

  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内容包括了解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认识线段,会画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具有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二)空间与图形

  1、角和直角,内容包括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会画角和直角。

  2、观察物体,内容包括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

  (三)概率与统计

  了解的统计的意义,会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统计表和简单的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能提出并回答简单的数学问题。

  (四)数学广角

  应用排列组合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学会简单推理。 “数学广角”的内容属于扩展学生数学思维的,只要学生了解就可以了,因此,不需要单独安排相应内容的复*。

  (五)综合练*和测试

  复*各单元的同时,通过综合练*试卷,再进一步发现薄弱环节,加强练*,争取期末考试得到理想的成绩。

  五、复*主要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惯。

  2、通过总复*使学生在本学期学*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进行查漏补缺。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六、复*措施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采取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

  2、引导学生归纳,整理所学知识,帮助学生系统地把握知识。

  3、复*时,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本学期的重点内容是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以及表内乘法,这些知识是进一步学*的基础,要使学生切实掌握好。“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观察物体”和“统计”等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复*过程中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4、注重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在课堂上要加强关注程度,多进行思想交流,并和家长进行沟通,最大限度地转化他们的学*态度,争取借助期末考试的压力,让这部分学生有所进步。

  5、注意针对

  学生复*过程实际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复*计划。

  七、复*课时安排

  1、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 1课时

  2、表内乘法…………………………………… 1课时

  3、米和厘米、角和直角……………………… 1课时

  4、观察物体和统计…………………………… 1 课时

  5、专项复*1:口算练*…………………… 1课时

  6、专项复*2:解决问题…………………… 2课时

  7、综合复*………………………………… 10课时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计划 6

  一、复*内容:

  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观察物体,统计和数学广角。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本期所学基础知识掌握的一般,有关概念部分学生掌握的较差,主要表现在*时训练时学生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模糊不清。计算方面有80%的学生已经过关,个别学生由于学**惯差计算经常出错。在能力方面,目前在两位数加减中学生基本能够正确计算,在乘法有关计算中个别学生存在问题,特别是解决问题和自己提问题不够完整。通过期末总复*,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逻辑思维能力要有一定的提高。

  三、复*目标:

  1、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和进一步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熟练运用乘法口决进行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通过复*进一步理解米和厘米的长度概念,熟记1米=100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并形成估计长度的意识。

  4、进一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熟悉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三角板迅速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和画线段、角和直角。

  5、继续辩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和进一步认识轴对称现象。

  6、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继续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并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认识条形统计图形(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和问题。

  7、进一步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形成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四、复*重、难点:

  1、100以内加减法中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2、表内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联系生活实际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五、复*的具体措施:

  1、首先组织学生回顾与反思自己的学*过程和收获。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在这一学期里都学了哪些内容,哪些内容最有趣,觉得哪些内容在生活中最有用,感觉学*比较困难的是什么内容,问题中还有什么问题没解决,等等。也可以引导学生设想自己的复*方法。这样学生能了解到自己的学*情况,明确再努力的目标,教师更全面地了解了学生的学*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复*辅导指明方向。

  2、总复*不是单纯的复*练*,而是要将知识进行整理,形成知识网络,要分几条线把新旧知识系统起来,把知识纵横联系起来。本册教学内容可以分计算和应用题两条线,把知识串起来,确立复*的重点,有的放矢的搞好复*工作。

  3、以游戏活动为主进行总复*。游戏是低年级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复*,在复*中玩,在玩与复*相结合中发展。如复*表内乘法,让学生玩猜一猜、对口令、接龙等游戏,加深记忆,熟练的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在复*乘法口诀时,既要注意全面,同时,要注意有所侧重。如7——9的乘法口诀,数目比较大,学生容易出现错误,应该多让学生做些练*。又如加减法计算的复*,不能出现单纯的题海练*,这样学生会厌倦的。可以设计多种多样的游戏活动,也可创和情境,学生边玩边熟练加减法的正确计算,是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

  4、与生活密切联系。复*时同样要把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可以设计一些生活情境画面给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可以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然后在全班中交流。学生不仅感受生活即是数学,数学即是生活,而且各方面都得了发展。

  5、设计专题活动,渗透各项数学知识。专题活动的设计可以使复*的内容综合化,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如设计学生调查班级同学最喜欢的季节或最喜欢的学科,学生在调查中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绘制成统计图和统计表,根据表中的数据,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个专题活动中学生复*了统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用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等知识,同时发展了学生的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等能力,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

  6、以实践操作为主进行总复*。实践操作是本班学生最喜欢的数学学*活动形式。如拼一拼、折一折,画一画,摆一摆,量一量等操作活动加深角的认识。在复*长度单位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活动加深“米”和“厘米”的认识,如引导学生进一步用自己身体的其他部位表示这些长度。也可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借助某一具体实物形成长度单位的表象。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又可以把数学知识的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同时,使学生在脑中形成米和厘米的实际含义。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计划 7

  一、复*目标

  1.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 地进行计算和进一步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熟练运用乘法口决进行口算。

  3.通过复*进一步理解米和厘米的长度概念,熟记1米=100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并形成估计长度的意识。

  4.进一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熟悉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三角板迅速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继续辩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和进一步认识轴对称现象。

  6.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继续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并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认识条形统计图形(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7.进一步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形成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二、复*内容及时间安排

  第十七周:

  长度单位1课时 100以内的加减法2课时

  角的初步认识1课时 表内乘法(一)(二)2课时

  第十八周:

  观察物体和认识时间1课时 数学广角1课时

  综合复*、查漏补缺4课时

  第十九周:期末检测

  三、复*的具体措施

  1.带领学生将知识进行整理,形成知识网络,把知识纵横联系起来。有的放矢搞好复*工作,理清各单元知识要点。在复*过程中查漏补缺,抓学生的薄弱环节。

  2.复*时少讲精讲,让学生多练,在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以游戏活动为主进行总复*。如复*表内乘法,让学生玩猜一猜、对口令、接龙等游戏,加深记忆,熟练的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在复*乘法口诀时,既要注意全面,同时要注意有所侧重。如7―9的乘法口诀,数目比较大,学生容易出现错误,应该多让学生做些练*。

  4.重点指导学困生,缩小他们与优生的差距。

  四、培优补差名单

  优秀生:姚嘉诚 景毓龙 姚蕊 姚玲瑞 姚斌涛

  差生:苏博文 姚玲瑞

  一、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知识点

  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

  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加起。

  ③如果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2.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

  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减起。

  ③如果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作10再减,计算时十位要记得减去退掉的1。

  3.估算:把一个接*整十整百的.数看作整十整百来计算。

  如:49+42≈90 28+45+24≈100

  注:当问题里出现“大约”两个字时,就需要估算。

  4.求“一个已知数”比“另一个已知数”多多少、少多少?用减法计算,用“比”字两边的较大数减去较小数。

  5.多几、少几已知的问题。比谁少几,就用谁减去几;未知数比谁多几,就用谁加上几。

  二、米和厘米知识点

  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时: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这几,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4.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

  5.线段的特点:

  ①线段是直的。

  ②线段有两个端点。

  ③线段可以测量出长度。

  6.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它的两条边是射线不是线段。射线就是只有一个端点,不能测量出长度。

  7.三角板上的3个角中,有1个是直角。正方形、长方形都有4个角,都是直角。

  8.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9.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只和两条边张开的宽度有关。

  三、表内乘法知识点

  几个相同数连加除了用加法表示外,还可以用乘法表示。用乘法表示更加简捷。

  2.相同加数相加写成乘法时,用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或相同加数的个数×相同加数。如:5+5+5+5 表示:5×4或4×5

  3.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4.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5.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

  乘法:因数×因数=积 加法:加数+加数=和 减法:被减数―减数=差 和―加数=加数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6.在9的乘法口诀里,几乘9或9乘几,都可看作几十减几,其中“几”是指相同的数。如:1×9=10―1 9×5=50―5

  7.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

  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

  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

  如:加法:3+3+3+3+2=14 乘加:3×4+2=14 乘减:3×5-1=14

  8.“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 这个数×倍数或倍数×这个数。

  四、观察物体知识点

  1.每个图形的左、右或上、下都是一样的,我们就把这样的物体叫做对称。

  2.用虚线把图形*分成完全对称的两个部分,这个虚线叫做对称轴。

  3.倒影属于上下对称。照镜子时,前后、上下位置不发生变化,只有左右的位置发生对换。

  4.长方形、正方形、圆都是对称图形。

  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 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五、统计知识点

  1.“正”字表示法,“正”表示数量5。

  2.在统计图中,如果一格表示数量2,那么半格就表示数量1。9.有几个相同加数,就是这个相同加数的几倍。如:3个 5就是5的3倍。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计划 8

  第一单元 加与减

  1. 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

  口算方法: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整十数加整十数,一位数加一位数,再把两个结果相加。

  笔算方法: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用它们的和加上第三个数,或者用竖式直接把三个数相加,相同数位对齐,从各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 100以内数的连减计算方法:

  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先求出前两个数的差,再用所得的结果减去第三个数。

  3. 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计算方法:

  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进行计算,计算过程中可以口算的不必列竖式计算。

  第二单元 购物

  一、认识人民币

  1、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

  以角为单位的人民币:1角、2角、5角;

  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1分、2分、5分。

  2、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1元=10角 1角=10分

  二、元、角、分的.加减计算:

  元和元相加减,角和角相加减,分和分相加减,满10分进为1角,满10角进为1元,单位不同时,要先统一单位再计算。

  第三单元 数一数与乘法

  一、乘法的意义:

  乘法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读法。

  a×b=c 读作a乘b等于c。

  三、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或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计划 9

  一、复*目的: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探索并理解乘法口诀,能熟练口算表内乘除法,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学生在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等活动中熟练认识几边形,会测量具体物体的长度,并会叙述第几排第几个,描述物体的位置。

  3、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会用东南西北等词语描述物体之间的相应的位置关系。

  5、学会认读钟面上的时刻。

  6、感受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二、复*重难点

  复*重点:使学生在理解乘除法含义的基础上探索并理解乘法口诀,能熟练的口算表内乘除法,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复*难点:初步体验数据的整理过程,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象形统计表,会填补相应的图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且回答简单的问题,以及认读几时几分的.方法、经过的时间。

  三、复*措施

  1、将学生的零散知识集中起来,使知识纵成行、横成片,形成互相练*的知识网络。

  2、采用变换练*的方法,开展游戏活动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

  3、加强表内乘除法的练*。

  4、加强对中下生的个别辅导。

  四、复*内容

  (一)说一说与乘除法

  1、加法:几个相同加数相加

  2、乘法的意义: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和的简便运算。(几个几相加)

  3、记住乘除法的各部分名称。

  (二)乘除法

  1、熟背九九表内的乘法口诀计算乘除法。

  2、学会根据口诀或一个数写出几个算式。

  3、运用表内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观察物体

  1、弄清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看到的面是不同的。

  2、知道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

  六、方向与位置

  1、知道*面上的四个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运用四个方向说说:谁在谁的哪面、向哪个方向走到哪。

  七、时分秒

  1、知道时分秒的有关知识。

  2、巩固时分秒之间的进率:

  分针走一圈是60分,正好是1时,即1时=60分

  秒针走一圈是60秒,正好是1分,即1分=60秒

  3、能正确认读、写几时几分的时刻。

  整时: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读几时。

  几时几分: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分针走过几小格就是几分,合起来就读几时几分。

  八、统计与猜测

  1、复*统计的方法:调查、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

  2、猜测可能性:一定、可能、不可能。

  3、应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说一句话和解决问题。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计划 10

  一、复*指导思想

  这一册教材内容涉及的面比较广,很多内容都是今后进一步学*的基础知识。通过总复*,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另外通过总复*,查缺补漏,使学*比较吃力的孩子,能弥补当初没学会的知识,打好基础。

  二、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二年级三个班的学生学*兴趣较浓,在课堂上积极性较高。大部分学生学*较为主动,具有良好的学**惯,基础知识也比较扎实。但有部分学生较为浮躁,特别是在计算方面,粗心现象普遍存在,经常出现抄错数,写错符号,忘记进退位等情况。少数学生对于独立解决问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由于不能很好的理解题意导致。另外还有要老师和家长做好思想引导工作。

  三个班级里都有一小部分是智力水*低下,学**惯较差的学生。几乎是只有几十分的。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制定相应的复*计划,尽量争取到一个令人满意的效果。

  三、复*阶段

  1、分块复*。对整块知识进行复*之后,结合*题进行巩固。

  2、综合练*。以测验或作业的形式让学生练*,在课堂上教师精讲。

  3、查缺补漏。对于在复*中学生反映出的问题加以补充练*

  四、复*内容

  (一)数与代数

  1、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内容包括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解决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以及估算。

  2、表内乘法,内容包括运用口诀计算,用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量的计量

  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内容包括了解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认识线段,会画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具有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二)空间与图形

  1、角和直角,内容包括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会画角和直角。

  2、观察物体,内容包括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

  (三)概率与统计

  了解的统计的意义,会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统计表和简单的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能提出并回答简单的数学问题。

  (四)数学广角

  应用排列组合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学会简单推理。 “数学广角”的内容属于扩展学生数学思维的,只要学生了解就可以了,因此,不需要单独安排相应内容的复*。

  (五)综合练*和测试

  复*各单元的同时,通过综合练*试卷,再进一步发现薄弱环节,加强练*,争取期末考试得到理想的成绩。

  五、复*主要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惯。

  2、通过总复*使学生在本学期学*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进行查漏补缺。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六、复*措施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采取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

  2、引导学生归纳,整理所学知识,帮助学生系统地把握知识。

  3、复*时,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本学期的重点内容是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以及表内乘法,这些知识是进一步学*的基础,要使学生切实掌握好。“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观察物体”和“统计”等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复*过程中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4、注重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在课堂上要加强关注程度,多进行思想交流,并和家长进行沟通,最大限度地转化他们的学*态度,争取借助期末考试的压力,让这部分学生有所进步。

  5、注意针对

  学生复*过程实际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复*计划。

  七、复*课时安排

  1、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 1课时

  2、表内乘法…………………………………… 1课时

  3、米和厘米、角和直角……………………… 1课时

  4、观察物体和统计…………………………… 1 课时

  5、专项复*1:口算练*…………………… 1课时

  6、专项复*2:解决问题…………………… 2课时

  7、综合复*………………………………… 10课时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计划合集十篇扩展阅读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计划合集十篇(扩展1)

——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计划3篇

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计划1

  一、学情分析:

  二、复*内容: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的加、减法、克和千克、图形与变换、解决问题、统计

  下面就各部分内容的复*作一简要说明。

  1.“表内除法”的复*。

  通过一学期的学*,学生对除法的意义和计算已经比较熟悉了。教材中安排了两道题,分别对除法的意义和计算进行总复*。目的是使学生清楚什么样的实际问题要用除法解决,同时,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除法计算。

  2.“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复*。

  万以内数认识的重点是数的读、写和数的组成。教材分别安排题目进行复*。另外,结合实际数据,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准确数与*似数不同,知道*似数的作用,从而对数有更全面的认识。

  3.“万以内的加、减法”的复*。

  本学期所学的万以内的加、减法计算与100以内的加、减法有很多联系。因此,这部分内容复*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于每一个计算的问题,学生应能根据已学知识正确计算。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另外,还要特别注意对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

  4.“克和千克”的复*。

  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形成对克和千克的观念,知道它们的作用,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单位。

  5.“图形与变换”的复*。

  本学期所学的图形(锐角和钝角)与变换(*移和旋转)都是实际情境中学*的。因此,复*的重点也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对图形和变换进行描述,加深对这些知识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有意识地用数学语言表达生活中现象的意识和*惯。

  6.“解决问题”的复*。

  培养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通过本学期的学*,学生已经能够根据情境中给出的资源(条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本单元的复*中,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是使学生能够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正确选择解决方法。对同一问题的解决方法不止一种,不要求学生都掌握,只要学生用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解答即可。

  7.“统计”的复*。

  统计知识复*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对数据的分析能力。

  三、复*重点:

  1、 通过复*、练*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性。(1000以内的进位加、退位减、)

  2、通过复*、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的含义、能熟练正确地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四、复*难点:

  1、进一步明确重量单位之间的关系能正确选择并运用恰当的重量单位。

  2、通过复*进一步熟悉数量间的基本关系,能正确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五、复*措施:

  1、走进新课程。找课堂要质量。继续认真学*和领会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理清各单元知识要点。在复*过程中查漏补缺,抓学生的薄弱环节。

  2、多与家长联系,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反馈信息。

  3、采用‘一帮一“互助活动,成立学生互助小组,让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比,培养优生,鼓励后进生。

  4、在复*中重视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和理解教学。

  5、在复*中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数学的兴趣。

  6、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7、认真落实作业辅导这一环节,及时做好作业情况记载。并对问题学生及时提醒,限时改正。

  8、复*时少讲精讲,让学生多练,在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9、重点指导学困生,缩小他们与优生的差距。

  10、复*时有张有弛,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快乐学*,快乐成长。

  补缺措施:

  1、在课堂上要特别注意学*有困难的学生,让他们多想,多说、多做,能在小老师的帮助下认真及时地完成作业。

  2、每天作业做到面批面改,及时过关。多到每天堂堂清,不拖欠。

  3、对学困生要有爱心和耐心,要对他们温和,循循善诱,让他们喜欢数学。

  六.复*时间安排

  1.表内除法 1课时

  2、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1课时

  3、克和千克和图形与变换 1课时

  4. 解决问题和统计 1课时

  5. 综合试卷 10课时

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计划2

  一、复*目标

  1、使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含义、万以内的数等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巩固本学期学*的基础知识。

  2、使学生对三位数与两、三位数相加减,以及有余数的除法等计算,在正确率和速度两方面都能达到基本的`要求,使计算能力进一步的提高。

  3、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米和毫米、确定位置和认识角等基础知识,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4、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和价值,增强数学意识,提高数学思维的能力。

  二、复*内容

  1、第一部分复*数与代数:第一、二、四、六、八单元。

  2、第二部分复*空间与图形:第三单元

  3、第三部分复*方向与概率及实践活动:第五、九单元

  根据本册的教学内容,编写意图和特色,在期末复*阶段力争做到让学生把应该掌握的知识形成网络进行巩固,同时培养学生回顾与反思的能力。

  三、复*重点

  1、有余数的除法;1000以内的三位数加减法笔算。

  2、认识东、南、西、北以外的其它四个方向;确定位置与方向。

  3、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获得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良好学**惯

  四、复*难点

  1、能数出复杂图形中角的个数,正确画出直角。

  2、联系实际生活判断合适的单位名称的填写。

  3、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统计表的填写。

  五、复*措施

  1、了解学生的学*掌握情况,针对性地组织复*。

  2、重视基本的计算练*,重视算法交流,重视计算错误原因分析,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3、避免机械重复的练*,练*设计形式多样,注重从学生生活中选取素材。

  4、注重学生的思考、分析和交流,多读、多想、多说,提高学生说理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5、注重分层,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增强学*数学的自信心。

  6、加强个别辅导。

  7、重视学**惯的养成教育,指导学生做题时要认真分析题意,强调读题——要多读几遍要读明白,强调细心抄写数字,细心计算。

  8、关注学生在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班级的学*氛围,适当采用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热情,使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在学**惯、学*态度等多方面得到形成和提高,圆满完成本学期的数学学*。

  六、复*的课时安排

  6月15日——6月19日分单元复*

  1、认数、加法和减法 1课时

  2、空间与图形方面的知识 1课时

  3、有余数的除法、以及有关的实际问题 1课时

  4、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统计知识 1课时

  6月22日——6月24日针对前段复*中的主要存在问题进行复*

  6月25、26日综合练*

  5、期末综合练* 3课时

  6、期末考试

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计划3

  复*目的

  通过复*逐步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过程和收获,养成初步的回顾和反思的好*惯。使所有学生通过复*都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知识技能——系统回顾与梳理

  经验方法——再现归纳与应用

  问题困惑——自我反思与改进

  兴趣信心——激励唤醒与提升

  本学期本学科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

  1、“万以内数的认识”

  能正确数(规律)、读、写;明确万以内数的组成、位数顺序、计数单位、位置值以及相互转化;会用正确的方法理解或比较数的大小(看、算、估、想、形);

  2、计算

  能根据实际问题或数量关系(情景图、文字、表格)列出算式;

  明确笔算中每步计算的算理和所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实际含义(理解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道理);会口算、估算和验算结果,并能按顺序脱式计算;

  能依据实际背景,对计算结果作合理去尾或收尾处理;算式书写工整,格式正确

  3、“方向与路线”

  辨认八个方向;描述相对位置(确定标准);

  指认行走线路图。

  4、“测量”

  能比划或感受五种长度单位的大致长度;能进行估计、选择和判断;能依据进率进行简单的换算、计算和比较大小;能准确测量物体长度、图形边长、画定长线段。会进行简单的估测(借助熟悉的已知长度进行估计)

  5、“认识图形”

  知道角的组成,能辨认出直角、锐角和钝角(直接辨认、借助三角板辨认、不同方位、用符号表示角和直角)

  能从边和角两方面表达和区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正逆)。

  能直观认识*行四边形,知道*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图形转化;知道多边形。会在方格纸或点子图中画出长、正方形和*行四边形,能按一定顺序正确数出图形的个数。

  6、“统计”

  能解释统计图(纵式和横式)、表中的各长条或数据所表示的具体含义,回答或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能做出一些简单的统计预测(上升、下降、周期)。

  具体安排

  时间内容课型

  6月21日、22日“万以内数的认识”讲练结合和测试、评讲,补充练*

  6月23日、24日、25日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讲练结合和测试、评讲,补充练*

  6月28日、29日、“方向与路线、测量、认识图形

  小组活动和测试、补充练*、评讲

  6月30日统计与概率学生参与动手操作、测试、补充练*、

  7月1日期末综合测试(1)考试

  7月2日期末综合测试(1)评讲学生参与主讲

  7月5日期末综合测试(2)考试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计划合集十篇(扩展2)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计划(十)份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计划 1

  一、学情分析:

  我任教的是二年级(1)班、(2)班,这两个班共有学生94人。本班级在数学学*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部分学生的学*自觉性还比较差;

  (2)个别学生的学**惯还不够好,,学*的积极性也不高;

  (3)不能正确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4)少部分学生的基础太差,口算速度比较慢,笔算的正确率不高;

  (5)学生独立审题的能力还有待加强训练.有部分学生出现读不懂题的现象。

  二、复*目标:

  1、通过复*,加深对除法的含义的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2、进一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3、会准确辨认锐角、钝角;感知*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方向或竖直方向*移。

  4、通过复*,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似数。

  5、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算。

  6、理解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8、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有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10.经历知识的整理与复*的全过程,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加深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1.通过对知识的整理与复*,逐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惯,增强学*数学的自信心,感受学*数学的乐趣。

  三、复*重点:

  1、通过复*、练*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性。(1000以内的进位加、退位减、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口算、估算)

  2、通过复*、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表内除法除法,能熟练正确地根据所学的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四、复*难点:

  1、进一步明确重量单位之间的关系能正确选择并运用恰当的重量单位。

  2、通过复*进一步熟悉数量间的基本关系,能正确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3、关于看图用数学问题。(指导学生看图的方法)

  4、结合实际对图形和变换进行描述

  五、复*内容:

  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的加、减法、克和千克、图形与变换、解决问题、统计、找规律(简单)。下面就各部分内容的复*作一简要说明。

  1、“表内除法”的复*。

  通过一学期的学*,学生对除法的意义和计算已经比较熟悉了。教材中安排了两道题,分别对除法的意义和计算进行总复*。因些对于此单元的知识要求是:

  a、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均分。

  b、除法的意义。

  c、用乘法口诀求商。

  d、综合运用乘、除法熟练解决实际问题。

  2、“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复*。

  万以内数认识的重点是数的读、写和数的组成。所以应从以下几方面重点复*:

  a、万以内数的读法、写法、组成和大小比较。

  b、计数单位“一”、“十”、“百”、“千”、“万”;相邻计数单位是十进关系。

  c、生活中还经常用*似数进行交流。

  3、“万以内的加、减法”的复*。

  本学期所学的万以内的加、减法计算与100以内的加、减法有很多联系。因此,这部分内容复*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于每一个计算的问题,学生应能根据已学知识正确计算。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另外,还要特别注意对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具体为:

  a、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整千、整百数加减。

  b、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c、估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d、运用计算解决问题。

  4、“克和千克”的复*。

  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形成对克和千克的观念,知道它们的作用,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单位。主要有:

  a、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或千克作单位。1000克=1千克b、用秤可以称出物体的质量。

  c、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5、“图形与变换”的复*。

  本学期所学的图形(锐角和钝角)与变换(*移和旋转)都是实际情境中学*的。因此,复*的重点也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对图形和变换进行描述,加深对这些知识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有意识地用数学语言表达生活中现象的意识和*惯。具体为:

  a、辨认直角、钝角和锐角。

  b、辨认生活中的*移、旋转现象。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计划 2

  一、复*目标

  1.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 地进行计算和进一步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熟练运用乘法口决进行口算。

  3.通过复*进一步理解米和厘米的长度概念,熟记1米=100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并形成估计长度的意识。

  4.进一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熟悉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三角板迅速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继续辩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和进一步认识轴对称现象。

  6.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继续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并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认识条形统计图形(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7.进一步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形成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二、复*内容及时间安排

  第十七周:

  长度单位1课时 100以内的加减法2课时

  角的初步认识1课时 表内乘法(一)(二)2课时

  第十八周:

  观察物体和认识时间1课时 数学广角1课时

  综合复*、查漏补缺4课时

  第十九周:期末检测

  三、复*的具体措施

  1.带领学生将知识进行整理,形成知识网络,把知识纵横联系起来。有的放矢搞好复*工作,理清各单元知识要点。在复*过程中查漏补缺,抓学生的薄弱环节。

  2.复*时少讲精讲,让学生多练,在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以游戏活动为主进行总复*。如复*表内乘法,让学生玩猜一猜、对口令、接龙等游戏,加深记忆,熟练的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在复*乘法口诀时,既要注意全面,同时要注意有所侧重。如7―9的乘法口诀,数目比较大,学生容易出现错误,应该多让学生做些练*。

  4.重点指导学困生,缩小他们与优生的差距。

  四、培优补差名单

  优秀生:姚嘉诚 景毓龙 姚蕊 姚玲瑞 姚斌涛

  差生:苏博文 姚玲瑞

  一、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知识点

  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

  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加起。

  ③如果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2.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

  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减起。

  ③如果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作10再减,计算时十位要记得减去退掉的'1。

  3.估算:把一个接*整十整百的数看作整十整百来计算。

  如:49+42≈90 28+45+24≈100

  注:当问题里出现“大约”两个字时,就需要估算。

  4.求“一个已知数”比“另一个已知数”多多少、少多少?用减法计算,用“比”字两边的较大数减去较小数。

  5.多几、少几已知的问题。比谁少几,就用谁减去几;未知数比谁多几,就用谁加上几。

  二、米和厘米知识点

  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时: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这几,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4.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

  5.线段的特点:

  ①线段是直的。

  ②线段有两个端点。

  ③线段可以测量出长度。

  6.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它的两条边是射线不是线段。射线就是只有一个端点,不能测量出长度。

  7.三角板上的3个角中,有1个是直角。正方形、长方形都有4个角,都是直角。

  8.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9.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只和两条边张开的宽度有关。

  三、表内乘法知识点

  几个相同数连加除了用加法表示外,还可以用乘法表示。用乘法表示更加简捷。

  2.相同加数相加写成乘法时,用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或相同加数的个数×相同加数。如:5+5+5+5 表示:5×4或4×5

  3.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4.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5.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

  乘法:因数×因数=积 加法:加数+加数=和 减法:被减数―减数=差 和―加数=加数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6.在9的乘法口诀里,几乘9或9乘几,都可看作几十减几,其中“几”是指相同的数。如:1×9=10―1 9×5=50―5

  7.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

  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

  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

  如:加法:3+3+3+3+2=14 乘加:3×4+2=14 乘减:3×5-1=14

  8.“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 这个数×倍数或倍数×这个数。

  四、观察物体知识点

  1.每个图形的左、右或上、下都是一样的,我们就把这样的物体叫做对称。

  2.用虚线把图形*分成完全对称的两个部分,这个虚线叫做对称轴。

  3.倒影属于上下对称。照镜子时,前后、上下位置不发生变化,只有左右的位置发生对换。

  4.长方形、正方形、圆都是对称图形。

  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 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五、统计知识点

  1.“正”字表示法,“正”表示数量5。

  2.在统计图中,如果一格表示数量2,那么半格就表示数量1。9.有几个相同加数,就是这个相同加数的几倍。如:3个 5就是5的3倍。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计划 3

  一、复*内容:

  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观察物体,统计和数学广角

  二、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分析:

  通过分析学校组织的10、11月份月考及我个人组织的`几次测验成绩,我发现二(3)班大部分学生对本期所学基础知识掌握的较好,但有关概念部分学生掌握的较差。主要表现在*时训练时学生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模糊不清。计算方面有90%的学生已经过关,个别学生由于学**惯差计算经常出错。在能力方面,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较强,做思考题比以前有明显的进步,通过期末总复*,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逻辑思维能力要有一定的提高。

  三、复*目标:

  1、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和进一步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熟练运用乘法口决进行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通过复*进一步理解米和厘米的长度概念,熟记1米=100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并形成估计长度的意识。

  4、进一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熟悉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三角板迅速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和画线段、角和直角。

  5、继续辩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和进一步认识轴对称现象。

  6、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继续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并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认识条形统计图形(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和问题。

  7、进一步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形成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四、复*重、难点:

  复*重点:100以内笔算加减法、乘法口决表是教学重点。

  复*难点:画直角,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及推力能力。

  五、复*内容及时间的安排:

  1、长度单位――1课时

  通过复*进一步理解米和厘米厘米的长度概念,熟记1米=100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并形成估计长度的意识进一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

  2,角的初步认识――1课时

  熟悉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三角板迅速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和画线段、角和直角。

  3.观察物体和统计――1课时

  继续辩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和进一步认识轴对称现象。

  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继续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并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认识条形统计图形(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和问题。

  4.数学广角――1课时

  进一步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形成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5、100以内的加减法――2课时

  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和进一步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6、表内乘法(一)(二)――2课时

  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熟练运用乘法口决进行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7、应用题――1课时

  进一步理解两个以上的数量关系,如比多比少,几是几的几倍等。

  8、综合复*、查漏补缺――5课时

  六、复*的具体措施

  1、总复*不是单纯的复*练*,而是要将知识进行整理,形成知识网络,要分几条线把新旧知识系统起来,把知识纵横联系起来。本册教学内容可以分计算和应用题两条线,把知识串起来,确立复*的重点,有的放矢的搞好复*工作。

  2、以游戏活动为主进行总复*。游戏是低年级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复*,在复*中玩,在玩与复*相结合中发展。如复*表内乘法,让学生玩猜一猜、对口令、接龙等游戏,加深记忆,熟练的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在复*乘法口诀时,既要注意全面,同时,要注意有所侧重。如7――9的乘法口诀,数目比较大,学生容易出现错误,应该多让学生做些练*。又如加减法计算的复*,不能出现单纯的题海练*,这样学生会厌倦的。可以设计多种多样的游戏活动,也可创和情境,学生边玩边熟练加减法的正确计算,是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

  3、设计专题活动,渗透各项数学知识。专题活动的设计可以使复*的内容综合化,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如设计学生调查班级同学最喜欢的季节或最喜欢的学科,学生在调查中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绘制成统计图和统计表,根据表中的数据,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个专题活动中学生复*了统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用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等知识,同时发展了学生的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等能力,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计划 4

  一、复*指导思想

  这一册教材内容涉及的面比较广,很多内容都是今后进一步学*的基础知识。通过总复*,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另外通过总复*,查缺补漏,使学*比较吃力的孩子,能弥补当初没学会的知识,打好基础。

  二、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二年级三个班的学生学*兴趣较浓,在课堂上积极性较高。大部分学生学*较为主动,具有良好的学**惯,基础知识也比较扎实。但有部分学生较为浮躁,特别是在计算方面,粗心现象普遍存在,经常出现抄错数,写错符号,忘记进退位等情况。少数学生对于独立解决问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由于不能很好的理解题意导致。另外还有要老师和家长做好思想引导工作。

  三个班级里都有一小部分是智力水*低下,学**惯较差的学生。几乎是只有几十分的。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制定相应的复*计划,尽量争取到一个令人满意的效果。

  三、复*阶段

  1、分块复*。对整块知识进行复*之后,结合*题进行巩固。

  2、综合练*。以测验或作业的形式让学生练*,在课堂上教师精讲。

  3、查缺补漏。对于在复*中学生反映出的问题加以补充练*

  四、复*内容

  (一)数与代数

  1、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内容包括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解决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以及估算。

  2、表内乘法,内容包括运用口诀计算,用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量的计量

  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内容包括了解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认识线段,会画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具有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二)空间与图形

  1、角和直角,内容包括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会画角和直角。

  2、观察物体,内容包括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

  (三)概率与统计

  了解的统计的意义,会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统计表和简单的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能提出并回答简单的数学问题。

  (四)数学广角

  应用排列组合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学会简单推理。 “数学广角”的内容属于扩展学生数学思维的,只要学生了解就可以了,因此,不需要单独安排相应内容的复*。

  (五)综合练*和测试

  复*各单元的同时,通过综合练*试卷,再进一步发现薄弱环节,加强练*,争取期末考试得到理想的成绩。

  五、复*主要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惯。

  2、通过总复*使学生在本学期学*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进行查漏补缺。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六、复*措施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采取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

  2、引导学生归纳,整理所学知识,帮助学生系统地把握知识。

  3、复*时,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本学期的重点内容是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以及表内乘法,这些知识是进一步学*的基础,要使学生切实掌握好。“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观察物体”和“统计”等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复*过程中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4、注重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在课堂上要加强关注程度,多进行思想交流,并和家长进行沟通,最大限度地转化他们的学*态度,争取借助期末考试的压力,让这部分学生有所进步。

  5、注意针对

  学生复*过程实际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复*计划。

  七、复*课时安排

  1、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 1课时

  2、表内乘法…………………………………… 1课时

  3、米和厘米、角和直角……………………… 1课时

  4、观察物体和统计…………………………… 1 课时

  5、专项复*1:口算练*…………………… 1课时

  6、专项复*2:解决问题…………………… 2课时

  7、综合复*………………………………… 10课时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计划 5

  一、复*内容:

  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观察物体,统计和数学广角。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本期所学基础知识掌握的一般,有关概念部分学生掌握的较差,主要表现在*时训练时学生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模糊不清。计算方面有80%的学生已经过关,个别学生由于学**惯差计算经常出错。在能力方面,目前在两位数加减中学生基本能够正确计算,在乘法有关计算中个别学生存在问题,特别是解决问题和自己提问题不够完整。通过期末总复*,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逻辑思维能力要有一定的提高。

  三、复*目标:

  1、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和进一步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熟练运用乘法口决进行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通过复*进一步理解米和厘米的长度概念,熟记1米=100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并形成估计长度的意识。

  4、进一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熟悉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三角板迅速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和画线段、角和直角。

  5、继续辩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和进一步认识轴对称现象。

  6、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继续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并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认识条形统计图形(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和问题。

  7、进一步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形成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四、复*重、难点:

  1、100以内加减法中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2、表内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联系生活实际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五、复*的具体措施:

  1、首先组织学生回顾与反思自己的学*过程和收获。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在这一学期里都学了哪些内容,哪些内容最有趣,觉得哪些内容在生活中最有用,感觉学*比较困难的是什么内容,问题中还有什么问题没解决,等等。也可以引导学生设想自己的复*方法。这样学生能了解到自己的学*情况,明确再努力的目标,教师更全面地了解了学生的学*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复*辅导指明方向。

  2、总复*不是单纯的复*练*,而是要将知识进行整理,形成知识网络,要分几条线把新旧知识系统起来,把知识纵横联系起来。本册教学内容可以分计算和应用题两条线,把知识串起来,确立复*的重点,有的放矢的搞好复*工作。

  3、以游戏活动为主进行总复*。游戏是低年级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复*,在复*中玩,在玩与复*相结合中发展。如复*表内乘法,让学生玩猜一猜、对口令、接龙等游戏,加深记忆,熟练的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在复*乘法口诀时,既要注意全面,同时,要注意有所侧重。如7――9的乘法口诀,数目比较大,学生容易出现错误,应该多让学生做些练*。又如加减法计算的复*,不能出现单纯的题海练*,这样学生会厌倦的。可以设计多种多样的游戏活动,也可创和情境,学生边玩边熟练加减法的正确计算,是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

  4、与生活密切联系。复*时同样要把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可以设计一些生活情境画面给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可以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然后在全班中交流。学生不仅感受生活即是数学,数学即是生活,而且各方面都得了发展。

  5、设计专题活动,渗透各项数学知识。专题活动的设计可以使复*的内容综合化,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如设计学生调查班级同学最喜欢的季节或最喜欢的学科,学生在调查中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绘制成统计图和统计表,根据表中的数据,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个专题活动中学生复*了统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用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等知识,同时发展了学生的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等能力,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

  6、以实践操作为主进行总复*。实践操作是本班学生最喜欢的数学学*活动形式。如拼一拼、折一折,画一画,摆一摆,量一量等操作活动加深角的认识。在复*长度单位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活动加深“米”和“厘米”的认识,如引导学生进一步用自己身体的其他部位表示这些长度。也可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借助某一具体实物形成长度单位的表象。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又可以把数学知识的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同时,使学生在脑中形成米和厘米的实际含义。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计划 6

  为了更好、更有效地组织复*,让学生更系统的掌握本学期的学*内容,特制定本复*计划。

  一、复*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三册。

  1、1——9的口诀

  表内乘除法计算、口诀的运用(逆运用)、规律的填写

  2、时间

  看钟表写时刻并算出经过的时间、时间换算、时间单位填写、看时间画针。

  3、应用题

  求几个几是多少和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乘法应用题;

  关于*均分和求倍数的除法应用题;

  根据统计图表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等。

  4、路线与位置

  辨认方向、按地址画地方、识别路线图

  5、观察物体

  从不同方向辨认物体的形状(立体图)

  6、统计与猜测

  看统计图完成统计表,再解决问题或提出再解决;

  摸球,用“可能”、“一定”、“不可能”填空、连线或写一句话

  二、复*重、难点:

  1、表内乘除法。

  2、方向与位置。

  3、时、分、秒。

  三、复*目标:

  1、记住乘法的意义和各部分的名称;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会用乘法口诀熟练的计算表内乘法。

  2、记住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的'名称以及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会用乘法口诀熟练地求商。

  3、知道站在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会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简单物体的形状。

  4、会在实景中辨认东、南、西、北,并能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余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5、能结合生活实际认识钟面,认识时分秒;掌握时分秒之间的关系;能够准确读出钟面上的时间;结合自己生活的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会计算比较简单的经过时间及单位换算。

  6、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此简单的问题;在简单的猜测活动中初步感受不确定与确定的现象。

  7、根据具体情境提出可以用乘除法解决的问题,正确列出乘除法算式,会解决有关乘除法的实际问题。

  四、复*时间及内容安排

  复*时间复*内容具体知识复*重难点课时安排

  19日——22日

  数与代数

  (第一单元:数一数与乘法

  第二、七单元:乘法口诀

  第四、八单元:分一分与除法

  第六单元:时分秒

  1、能熟练正确地记住每一句口诀,能根据口诀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并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除法。

  2、体会、理解乘法、除法的意义。发现、提出并解决一些简单的用乘法、除法解决的问题。

  3、能准确认读钟面上的时刻,理解和熟练运用1时=60分,1分=60秒,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4、能根据钟面说出经过的时间。

  重点:

  1、表内乘法、除法的口算;

  2、钟面时间的认读;1时=60分,1分=60秒;时间的经过。

  难点:运用表内乘法、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和时间的经过。 5课时

  23日空间与图形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

  1、能正确辨认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2、在实际情境中,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会辨认其余三个方向;会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3、知道地图上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会描述图中的路线。重点:

  1、能正确辨认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2、描述物体的位置和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难点: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6日统计和猜测

  1、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2、知道事情的可能性(确定的、不确定的)。重、难点: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1课时

  27日实践与综合应用

  1、通过复*,发现学生以前学*知识中的还存在问题,及时改正。

  2、通过复*,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形成知识网络。重点:通过复*发现学生以前知识中的问题,及时帮助学生纠正,加深记忆,形成一定的知识网络。

  28日——31日综合练*与讲评通过综合练*、讲评,提高学生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计算的速度、正确率以及解题方法、策略的灵活运用。 6课时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计划 7

  一、班级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2名,其中男生13名,女生11名。本班学生多数思维活跃,有较强的表现欲和竞争意识。少数学生的思维反应较慢,学*能力较弱。经过一学期的学*,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学**惯,学*较为努力。但是由于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得原因,学生对综合运用知识得能力还处于不太高的水*,还需要在老师得引导下系统得对所学得知识进行整理与归纳,加深对新知识得理解与掌握,才能进一步提高运用知识得能力与水*。

  重视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来复*。要通过大量图片,实物模型,进行操作、观察,归纳知识。将学生的零散知识集中起来,使知识纵成行、横成片,形成互相联系的知识网络。复*中要实中求活,让学生主动复*。扎扎实实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要重视学生创性精神的培养。把握好教学要求,使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采用变换练*的方式,开展游戏活动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改进对学生评估,错了自己订正可以加分,促使学生检查、分析错误,不断提高。

  加强对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特别是对学困生要降底要求,可针对理解能力较弱,从计算题入手来提高成绩,如计算的准确性及速度。

  二、复*内容:

  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观察物体,统计和数学广角。

  三、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分析:

  学生对本期所学基础知识掌握的较好,但有关概念部分学生掌握的较差,主要表现在*时训练时学生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模糊不清。计算方面有80%的学生已经过关,个别学生由于学**惯差计算经常出错。在能力方面,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较强,做思考题比以前有明显的进步,通过期末总复*,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逻辑思维能力要有一定的提高。

  四、复*目的:

  1、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和进一步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熟练运用乘法口决进行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通过复*进一步理解米和厘米厘米的长度概念,熟记1米=100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并形成估计长度的意识。

  4、进一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熟悉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三角板迅速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和画线段、角和直角。

  5、继续辩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和进一步认识轴对称现象。

  6、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继续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并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认识条形统计图形(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和问题。

  7、进一步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形成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笔算加减法,乘法口决表是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画直角,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及推力能力。

  六、复*内容及时间的安排:

  1、长度单位1课时

  2、100以内的加减法3课时

  3、角的初步认识1课时

  4、表内乘法(一)(二)3课时

  5、观察物体和统计1课时

  6、数学广角1课时

  7、应用题1课时

  8、综合复*、查漏补缺5课时

  七、复*的具体措施

  1、首先组织学生回顾与反思自己的学*过程和收获。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在这一学期里都学了哪些内容,哪些内容最有趣,觉得哪些内容在生活中最有用,感觉学*比较困难的是什么内容,问题中还有什么问题没解决,等等。也可以引导学生设想自己的复*方法。这样学生能了解到自己的学*情况,明确再努力的目标,教师更全面地了解了学生的学*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复*辅导指明方向。

  2、总复*不是单纯的复*练*,而是要将知识进行整理,形成知识网络,要分几条线把新旧知识系统起来,把知识纵横联系起来。本册教学内容可以分计算和应用题两条线,把知识串起来,确立复*的重点,有的放矢的搞好复*工作。

  3、以游戏活动为主进行总复*。游戏是低年级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复*,在复*中玩,在玩与复*相结合中发展。如复*表内乘法,让学生玩猜一猜、对口令、接龙等游戏,加深记忆,熟练的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在复*乘法口诀时,既要注意全面,同时,要注意有所侧重。如7―9的乘法口诀,数目比较大,学生容易出现错误,应该多让学生做些练*。又如加减法计算的复*,不能出现单纯的题海练*,这样学生会厌倦的。可以设计多种多样的游戏活动,也可创和情境,学生边玩边熟练加减法的正确计算,是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

  4、与生活密切联系。复*时同样要把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可以设计一些生活情境画面给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可以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然后在全班中交流。学生不仅感受生活即是数学,数学即是生活,而且各方面都得了发展。

  5、设计专题活动,渗透各项数学知识。专题活动的设计可以使复*的内容综合化,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如设计学生调查班级同学最喜欢的季节或最喜欢的学科,学生在调查中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绘制成统计图和统计表,根据表中的数据,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个专题活动中学生复*了统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用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等知识,同时发展了学生的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等能力,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

  6、以实践操作为主进行总复*。实践操作是本班学生最喜欢的数学学*活动形式。如拼一拼、折一折,画一画,摆一摆,量一量等操作活动加深角的认识。在复*长度单位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活动加深“米”和“厘米”的认识,如引导学生进一步用自己身体的其他部位表示这些长度。也可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借助某一具体实物形成长度单位的表象。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又可以把数学知识的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同时,使学生在脑中形成米和厘米的实际含义,。

  7、复*结束时,让学生在全班中交流问题中的哪些问题在总复*中得到解决。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复*收获。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计划 8

  一、复*指导思想

  这一册教材内容涉及的面比较广,很多内容都是今后进一步学*的基础知识。通过总复*,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另外通过总复*,查缺补漏,使学*比较吃力的孩子,能弥补当初没学会的知识,打好基础。

  二、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二年级三个班的学生学*兴趣较浓,在课堂上积极性较高。大部分学生学*较为主动,具有良好的学**惯,基础知识也比较扎实。但有部分学生较为浮躁,特别是在计算方面,粗心现象普遍存在,经常出现抄错数,写错符号,忘记进退位等情况。少数学生对于独立解决问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由于不能很好的理解题意导致。另外还有要老师和家长做好思想引导工作。

  三个班级里都有一小部分是智力水*低下,学**惯较差的学生。几乎是只有几十分的。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制定相应的复*计划,尽量争取到一个令人满意的效果。

  三、复*阶段

  1、分块复*。对整块知识进行复*之后,结合*题进行巩固。

  2、综合练*。以测验或作业的形式让学生练*,在课堂上教师精讲。

  3、查缺补漏。对于在复*中学生反映出的问题加以补充练*

  四、复*内容

  (一)数与代数

  1、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内容包括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解决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以及估算。

  2、表内乘法,内容包括运用口诀计算,用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量的计量

  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内容包括了解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认识线段,会画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具有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二)空间与图形

  1、角和直角,内容包括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会画角和直角。

  2、观察物体,内容包括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

  (三)概率与统计

  了解的统计的意义,会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统计表和简单的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能提出并回答简单的数学问题。

  (四)数学广角

  应用排列组合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学会简单推理。 “数学广角”的内容属于扩展学生数学思维的,只要学生了解就可以了,因此,不需要单独安排相应内容的复*。

  (五)综合练*和测试

  复*各单元的'同时,通过综合练*试卷,再进一步发现薄弱环节,加强练*,争取期末考试得到理想的成绩。

  五、复*主要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惯。

  2、通过总复*使学生在本学期学*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进行查漏补缺。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六、复*措施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采取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

  2、引导学生归纳,整理所学知识,帮助学生系统地把握知识。

  3、复*时,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本学期的重点内容是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以及表内乘法,这些知识是进一步学*的基础,要使学生切实掌握好。“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观察物体”和“统计”等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复*过程中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4、注重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在课堂上要加强关注程度,多进行思想交流,并和家长进行沟通,最大限度地转化他们的学*态度,争取借助期末考试的压力,让这部分学生有所进步。

  5、注意针对

  学生复*过程实际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复*计划。

  七、复*课时安排

  1、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 1课时

  2、表内乘法…………………………………… 1课时

  3、米和厘米、角和直角……………………… 1课时

  4、观察物体和统计…………………………… 1 课时

  5、专项复*1:口算练*…………………… 1课时

  6、专项复*2:解决问题…………………… 2课时

  7、综合复*………………………………… 10课时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计划 9

  为了在的期末复*中使学生能够更加科学、高效地进行复*,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制定复*计划:

  一、学情分析:

  学生在数学学*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部分学生的口算速度比较慢,笔算的正确率不高;

  (2)不能正确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学生的学*自觉性还比较差;

  (4)学生的学**惯还不够好,学*的积极性也不高;

  (5)学生独立审题的能力还有待加强训练.

  二、复*内容:

  1、万以内数的认识;

  2、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

  3、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

  4、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

  5、图形与拼组;

  6、克、千克、吨的认识;

  7、两位数乘一位数;

  8、三位数乘一位数;

  9、统计;

  10、总复*。

  三、复*目标:

  1.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本学期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经历知识的整理与复*的全过程,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加深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对知识的整理与复*,逐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惯,增强学*数学的自信心,感受学*数学的乐趣。

  四、复*重、难点:

  重点:

  1.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养成良好的计算*惯。

  2.进一步明确长度单位、重量单位之间的关系能正确选择并合理运用。

  难点:通过复*进一步熟悉数量间的基本关系,能正确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方法措施:

  1.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反思的*惯。扎扎实实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学*数学的`兴趣。通过总复*使学生在本学期学*到的知识系统化。把握好知识的重点、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学生容易出错,学生掌握不好的地方,缺漏的知识,在复*时,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加强,使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2.对于解决问题的复*,可灵活运用教材,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就*取材创设情境。复*时不能局限于就题论题,应着重分析题目里的`数量关系,了解条件与问题的关系,能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还要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解题能力。

  3.根据学生的学*情况精选*题,设计多种形式进行复*。如通过游戏、实践操作和设计综合性的复*题,提高学生复*的兴趣,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以提高复*的效率。还要反思错题(如:计算类、解决问题类),找出错误原因,吸取教训。

  4.对于基础知识如:竖式、验算、估算等常规性题目,实行天天练*,准备一个练*本,每天练*5道题。

  5.注意因材施教,加强培优补差。复*要面向全体学生。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让他们通过复*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在课堂上要特别注意学*有困难的学生,让他们多想,多说、多做,能在小老师的帮助下认真及时地完成作业。对学困生的每天作业做到面批面改,及时过关。做到每天堂堂清,不拖欠。对学困生要有爱心和耐心,要对他们温和,循循善诱,让他们喜欢数学,帮助他们掌握好最基本的知识和形成最基本的技能。

  总之,在最后的总复*阶段就是要做到:讲练结合,点线结合。先各个知识点突破,再知识点综合,最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六、复*步骤:

  1、单元复*。

  2、知识块综合复*+模拟测试

  3、考前动员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计划 10

  一、学生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本期学*,理解了乘法除法含义,能记住2—9的乘法口诀,并应用口诀进行乘除法得相关计算及解决一些简单得实际问题。通过对元、角、分和厘米、米的认识,有了较为感性、具体的认识。在“图形的变化”中,学生拓展了空间感受能力,加强了空间观念。

  但是由于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得原因,学生对综合运用知识得能力还处于不太高的水*,还需要在老师得引导下系统得对所学得知识进行整理与归纳,加深对新知识得理解与掌握,才能进一步提高运用知识得能力与水*。重视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来复*。要通过大量图片,实物模型,进行操作、观察,归纳知识。将学生的零散知识集中起来,使知识纵成行、横成片,形成互相联系的知识网络。复*中要实中求活,让学生主动复*。扎扎实实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要重视学生创性精神的培养。把握好教学要求,不偏高,使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精选*题,不搞题海。采用变换练*的方式,开展游戏活动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改进对学生评估,错了自己订正可以加分,促使学生检查、分析错误,不断提高。加强对中下生进行个别辅导。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特别是对学困生要降底要求,可针对理解能力较弱,从计算题入手来提高成绩,如计算的准确性及速度。

  二、复*内容:

  本册教材共分九个单元:加与减、购物、数一数与乘法、图形的变化、2~5的乘法口诀、测量、分一分与除法、6~9的乘法口诀、除法。以上各单元内容涉及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与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三大领域的两个整理与复*穿插在乘法与除法的学*后面,对知识的中段复*起到了很好的总结作用。而最后的总复*对整册的知识点进行了整体的浓缩和提炼。

  三、指导思想:

  复*的目的既要帮助学生整理知识,使知识条理化,形成体系,又要适当进行技能的训练,以培养学生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在此过程中,重点是帮助学困生,查漏补缺,解决他们在知识与技能上的缺失。

  四、复*目标:

  1、经历对本学期各个领域所学知识进行梳理的过程,初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良好*惯,感受复*的作用 。

  2、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能在购物情境中进行有关人民币的简单计算;结合具体情境,加深理解乘法、除法和倍的意义,熟记2~9的乘法口诀,能熟练地口算表内乘除法。

  3、结合动手操作活动进一步感知*移、旋转、轴对称现象,积累活动经验;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并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能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测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4、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培养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五、复*重点、难点:

  1、进一步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的加与减,乘、除法的意义,表内乘、除法,人民币的认识及其简单计算等相关知识。

  2、进一步理解、掌握测量、图形的变化等相关知识。

  3、使知识系统化,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

  六、复*课时划分:

  1课时:乘除法意义及计算

  2课时:解决问题

  2课时:元、角、分及综合练*

  1课时:图形的变化

  1课时:测量

  3课时:专项训练

  3课时:期末模拟考试

  七、提高质量措施:

  1、把定位辅导落到实处,对于基础的知识让学生一定掌握,并在此基础上能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

  2、有条理有针对性地进行整理与系统复*,使学生对知识能系统掌握。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3、做好提优补差工作,开展“二帮一”活动,提高后进生的成绩,使后进生提高的同时,使帮助后进生的学生也有所提高。

  4、定期进行测试,提高学生的能力,做到讲练结合。

  5、加强学生的*惯养成教育,教育学生在做题目的时候,先审清题意,然后再做。做题的过程中做到仔细、认真。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计划合集十篇(扩展3)

——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计划优选【十】份

  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计划 1

  一、复*的意义目的:

  1、引领学生把学过的知识系统进行整理,形成知识网络,加深理解,掌握知识,发展技能技巧。

  2、弥补*时知识掌握的缺陷,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较大的提高。

  二、本学期教学内容分析:

  本册教学内容:一、数与代数:一单元“除法”第二单元“混合运算”第四单元“生活中的大数”第六单元“加与减(一)”第八单元“加与减(二)。二、空间与图形:第三单元”方向与概率四实践活动,

  根据本册的教学内容,编写意图和特色,在期末复*阶段力争做到让学生把应该掌握的知识形成网络进行巩固,同时培养学生回顾与反思的能力。

  三、复*进度安排

  时间

  6月11日——6月12日

  除法;混合运算;生活中的大数

  6月13日

  加与减(一)加与减(二)

  6月16日——6月17日

  方向与路线;测量

  6月18日——6月19日

  认识图形;统计

  6月20日——6月26日

  综合试卷

  四、复*方法材料:

  1、围绕课本为中心,以教研室试卷辅助材料进行复*、巩固。

  2、题型,拓展知识点,整合知识,举一反三,升华运用。

  3、讲——练——测——评——思(总结)——再测。

  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计划 2

  复*目的

  通过复*逐步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过程和收获,养成初步的回顾和反思的好*惯。使所有学生通过复*都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知识技能――系统回顾与梳理

  经验方法――再现归纳与应用

  问题困惑――自我反思与改进

  兴趣信心――激励唤醒与提升

  本学期本学科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

  1、“万以内数的认识”

  能正确数(规律)、读、写;明确万以内数的组成、位数顺序、计数单位、位置值以及相互转化;会用正确的方法理解或比较数的大小(看、算、估、想、形);

  2、计算

  能根据实际问题或数量关系(情景图、文字、表格)列出算式;

  明确笔算中每步计算的算理和所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实际含义(理解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道理);会口算、估算和验算结果,并能按顺序脱式计算;

  能依据实际背景,对计算结果作合理去尾或收尾处理;算式书写工整,格式正确

  3、“方向与路线”

  辨认八个方向;描述相对位置(确定标准);

  指认行走线路图。

  4、“测量”

  能比划或感受五种长度单位的大致长度;能进行估计、选择和判断;能依据进率进行简单的换算、计算和比较大小;能准确测量物体长度、图形边长、画定长线段。会进行简单的估测(借助熟悉的已知长度进行估计)

  5、“认识图形”

  知道角的组成,能辨认出直角、锐角和钝角(直接辨认、借助三角板辨认、不同方位、用符号表示角和直角)

  能从边和角两方面表达和区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正逆)。

  能直观认识*行四边形,知道*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图形转化;知道多边形。会在方格纸或点子图中画出长、正方形和*行四边形,能按一定顺序正确数出图形的个数。

  6、“统计”

  能解释统计图(纵式和横式)、表中的各长条或数据所表示的具体含义,回答或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能做出一些简单的统计预测(上升、下降、周期)。

  具体安排

  时间内容课型

  6月21日、22日“万以内数的认识”讲练结合和测试、评讲,补充练*

  6月23日、24日、25日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讲练结合和测试、评讲,补充练*

  6月28日、29日、“方向与路线、测量、认识图形

  小组活动和测试、补充练*、评讲

  6月30日统计与概率学生参与动手操作、测试、补充练*、

  7月1日期末综合测试(1)考试

  7月2日期末综合测试(1)评讲学生参与主讲

  7月5日期末综合测试(2)考试

  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计划 3

  一、复*目标

  (一)、复*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似数。

  2、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3、能熟练的计算除数是一位数、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

  4、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5、初步感知*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方向或竖直方向*移。

  6、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5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8、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列的简单排列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有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二)、复*重点:

  1、计算,包括表内除法、混合运算、有余数除法。

  2、数的认识中的万以内数的认识。

  (三)、复*难点:

  1、计算的速度和准确度

  2、审题。

  3、分析推理能力。

  4、语言表达能力。

  二、复*要求及措施

  1、一册教材学完,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处于杂乱、含糊、无序的状态,必须进行系统归类、整理、综合,帮助学生形成网状立体知识结构系统。归纳过程中,要让学生有序地多角度概括地思考问题,沟通内在联系。

  2、进行区别比较,包括纵向、横向的比较。分析知识的意义性质、规律的异同,把各方面的知识像串珍珠一样连接起来,纳入学生的认知系统,便于记忆储存,理解运用。

  3、复*内容有针对性。对学生知识的缺陷、误区、理解困难的重点、难点、疑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复*理解。复*课知识的覆盖面广、针对性和系统性要有机结合。

  4、复*课加强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要主动理清知识体系,分层、分类、分项,拉紧贯穿全册教材的主线。发现学生普遍不会的,难理解的,遗漏的要重点讲。善于把多方面知识进行综合复*,注意知识的多变性、包容性。5、认真设计好每节复*课所重点讲解的例题。每一节复*课要环环相连,每道复*例题要体现循序渐进。一道复*例题击中多个知识点,起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6、复*中的练*题,不是旧知识的单一重复,机械操作,要体现知识的综合性,体现质的飞跃,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创造性。

  7、复*课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发动学生归类分项,发动学生出题,发动学生讨论,让学生去求异、联想、发散,主动探索,寻查知识点,让学生形成知识框架。

  三、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重视查漏补缺。要根据所教班级的情况,确定班级的复*计划,对相对比较薄弱的内容要加强复*和练*。

  2、要注意区别对待不同的学生。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在复*题的设计中要十分注意层次性

  3、要重视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复*过程中去。可采用的一些形式:学生自己出题目练*,学生自己去整理知识;学生与学生之间去交流与合作。

  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计划 4

  一、学情分析:

  我班学生在数学学*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部分学生的口算速度比较慢,笔算的正确率不高;

  (2)不能正确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学生的学*自觉性还比较差;

  (4)学生的学**惯还不够好,,学*的积极性也不高;

  (5)学生独立审题的能力还有待加强训练.

  二、复*内容:

  有余数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的加、减法、图形与变换、解决问题、统计等。

  下面就各部分内容的复*作一简要说明。

  1.“有余数除法”的复*。

  通过一学期的学*,学生对除法的意义和计算已经比较熟悉了。教材中安排了两道题,分别对除法的意义和计算进行总复*。目的是使学生清楚什么样的实际问题要用除法解决,同时,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除法计算。

  2.“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复*。

  万以内数认识的重点是数的读、写和数的组成。教材分别安排题目进行复*。另外,结合实际数据,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准确数与*似数不同,知道*似数的作用,从而对数有更全面的认识。

  3.“万以内的加、减法”的复*。

  本学期所学的万以内的加、减法计算与100以内的加、减法有很多联系。因此,这部分内容复*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于每一个计算的问题,学生应能根据已学知识正确计算。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另外,还要特别注意对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

  4.“图形与变换”的复*。

  本学期所学的图形(锐角和钝角)与变换(*移和旋转)都是实际情境中学*的。因此,复*的重点也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对图形和变换进行描述,加深对这些知识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有意识地用数学语言表达生活中现象的意识和*惯。

  5.“解决问题”的复*。

  培养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通过本学期的学*,学生已经能够根据情境中给出的资源(条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本单元的复*中,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是使学生能够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正确选择解决方法。对同一问题的解决方法不止一种,不要求学生都掌握,只要学生用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解答即可。

  7.“统计”的复*。

  统计知识复*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对数据的分析能力。

  三、复*重点、难点:

  1、通过复*、练*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性。(1000以内的进位加、退位减、)

  2、通过复*、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的含义、能熟练正确地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3、通过复*进一步熟悉数量间的基本关系,能正确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四、复*措施:

  1、走进新课程。找课堂要质量。继续认真学*和领会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理清各单元知识要点。在复*过程中查漏补缺,抓学生的薄弱环节。

  2、多与家长联系,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反馈信息。

  3、采用一帮一“互助活动,成立学生互助小组,让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比,培养优生,鼓励后进生。

  4、在复*中重视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和理解教学。

  5、在复*中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数学的兴趣。

  6、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7、认真落实作业辅导这一环节,及时做好作业情况记载。并对问题学生及时提醒,限时改正。

  8、复*时少讲精讲,让学生多练,在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9、重点指导学困生,缩小他们与优生的差距。

  10、复*时有张有弛,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快乐学*,快乐成长。

  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计划 5

  一、复*目标

  1、使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含义、万以内的数等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巩固本学期学*的基础知识。

  2、使学生对三位数与两、三位数相加减,以及有余数的除法等计算,在正确率和速度两方面都能达到基本的要求,使计算能力进一步的提高。

  3、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米和毫米、确定位置和认识角等基础知识,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4、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和价值,增强数学意识,提高数学思维的能力。

  二、复*内容

  1、第一部分复*数与代数:第一、二、四、六、八单元。

  2、第二部分复*空间与图形:第三单元

  3、第三部分复*方向与概率及实践活动:第五、九单元

  根据本册的教学内容,编写意图和特色,在期末复*阶段力争做到让学生把应该掌握的知识形成网络进行巩固,同时培养学生回顾与反思的能力。

  三、复*重点

  1、有余数的`除法;1000以内的三位数加减法笔算。

  2、认识东、南、西、北以外的其它四个方向;确定位置与方向。

  3、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获得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良好学**惯

  四、复*难点

  1、能数出复杂图形中角的个数,正确画出直角。

  2、联系实际生活判断合适的单位名称的填写。

  3、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统计表的填写。

  五、复*措施

  1、了解学生的学*掌握情况,针对性地组织复*。

  2、重视基本的计算练*,重视算法交流,重视计算错误原因分析,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3、避免机械重复的练*,练*设计形式多样,注重从学生生活中选取素材。

  4、注重学生的思考、分析和交流,多读、多想、多说,提高学生说理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5、注重分层,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增强学*数学的自信心。

  6、加强个别辅导。

  7、重视学**惯的养成教育,指导学生做题时要认真分析题意,强调读题——要多读几遍要读明白,强调细心抄写数字,细心计算。

  8、关注学生在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班级的学*氛围,适当采用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热情,使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在学**惯、学*态度等多方面得到形成和提高,圆满完成本学期的数学学*。

  六、复*的课时安排

  6月15日——6月19日分单元复*

  1、认数、加法和减法1课时

  2、空间与图形方面的知识1课时

  3、有余数的除法、以及有关的实际问题1课时

  4、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统计知识1课时

  6月22日——6月24日针对前段复*中的主要存在问题进行复*

  6月25、26日综合练*

  5、期末综合练*3课时

  6、期末考试

  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计划 6

  课已授完,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本学期所学知识,以迎接期末检测,我们年级特制定一个系统的复*计划,现将计划具体安排如下:

  复*时间:6月16日——20xx年6月24日

  复*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部内容

  一、时间、内容安排:

  1、根据目录扫描课本全部内容,口头复*各单元学*的主要内容和重难点。

  2、进行分单元的专项练*:有余数的除法、认数、两位数乘一位数、三位数加减法、两步计算实际问题、有关“倍”的实际问题、分米和毫米、认识角、统计、确定位置等。

  3、综合练*,考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二、知识点提示:

  1、用2——9的乘法口诀求商

  计算、倍数应用题

  2、万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

  数位、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整百整千数的加减(竖式)、应用计算题

  3、图形变换

  按要求画角(直角、钝角、锐角)、连线、数角

  4、分米和毫米

  填写单位、简单的单位换算和应用题

  5、找规律

  找数排列的规律,按规律填空

  6、 统计

  看统计图完成统计表,再解决问题或提出再解决

  三、题型提示:

  1、填空题: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找规律

  判断题:连线题

  选择题:

  2、计算题:口诀求商(混合脱式计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口算、竖式)

  3、作图题:画直角、锐角、钝角、统计

  4、应用题:倍数问题、统计表格题、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四、方法提示:

  1、 围绕课本为中心,以《练*册》等为辅导资料进行复*、巩固

  2、 精选题型(例题)、拓展知识点、整合知识、举一反三、升华运用

  3、 讲——练——测——评——思(总结)——再测

  4、从各知识点到综合知识的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个别——全体——个别(针对易错的知识及题型)

  五、温馨提示:

  1、因人施教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特别是对学困生要降底要求,可针对理解能力较弱,从计算题入手来提高成绩,如计算的准确性及速度。

  2、积极评价

  微笑,放*衡自己的心态去善待每一个生命的个体。以积极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可爱与进步,以宽容来面对学生不小心犯下的错,让我们好好地去呵护那一个个正待雨露滋润的生命,用心去聆听我们那已逝去的童年,让我们的心灵在这神圣的教育事业中净化和升华。

  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计划 7

  一、学情分析:

  我班学生在数学学*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部分学生的口算速度比较慢,笔算的正确率不高;

  (2)不能正确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学生的学*自觉性还比较差;

  (4)学生的学**惯还不够好,,学*的积极性也不高;

  (5)学生独立审题的能力还有待加强训练。

  二、复*内容:

  有余数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的加、减法、图形与变换、解决问题、统计等。

  下面就各部分内容的复*作一简要说明。

  1.“有余数除法”的复*。

  通过一学期的学*,学生对除法的意义和计算已经比较熟悉了。教材中安排了两道题,分别对除法的意义和计算进行总复*。目的是使学生清楚什么样的实际问题要用除法解决,同时,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除法计算。

  2.“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复*。

  万以内数认识的重点是数的读、写和数的组成。教材分别安排题目进行复*。另外,结合实际数据,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准确数与*似数不同,知道*似数的作用,从而对数有更全面的认识。

  3.“万以内的加、减法”的复*。

  本学期所学的万以内的加、减法计算与100以内的加、减法有很多联系。因此,这部分内容复*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于每一个计算的问题,学生应能根据已学知识正确计算。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另外,还要特别注意对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

  4.“图形与变换”的复*。

  本学期所学的图形(锐角和钝角)与变换(*移和旋转)都是实际情境中学*的。因此,复*的重点也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对图形和变换进行描述,加深对这些知识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有意识地用数学语言表达生活中现象的意识和*惯。

  5.“解决问题”的复*。

  培养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通过本学期的学*,学生已经能够根据情境中给出的资源(条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本单元的复*中,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是使学生能够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正确选择解决方法。对同一问题的解决方法不止一种,不要求学生都掌握,只要学生用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解答即可。

  6.“统计”的复*。

  统计知识复*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对数据的分析能力。

  三、复*重点、难点:

  1、通过复*、练*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性。

  2、通过复*、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的含义、能熟练正确地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3、通过复*进一步熟悉数量间的基本关系,能正确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四、复*措施:

  1、走进新课程。找课堂要质量。继续认真学*和领会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理清各单元知识要点。在复*过程中查漏补缺,抓学生的薄弱环节。

  2、多与家长联系,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反馈信息。

  3、采用一帮一“互助活动,成立学生互助小组,让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比,培养优生,鼓励后进生。

  4、在复*中重视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和理解教学。

  5、在复*中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数学的兴趣。

  6、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7、认真落实作业辅导这一环节,及时做好作业情况记载。并对问题学生及时提醒,限时改正。

  8、复*时少讲精讲,让学生多练,在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9、重点指导学困生,缩小他们与优生的差距。

  10、复*时有张有弛,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快乐学*,快乐成长。

  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计划 8

  我任教的是二(3)班,这个班共有56人。本班级在数学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部分学生的口算速度比较慢,笔算的正确率不高;

  (2)不能正确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 学生的学*自觉性还比较差;

  (4) 学生的学**惯还不够好,,学*的积极性也不高;

  (5)学生独立审题的能力还有待加强训练.

  二、复*内容: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的加、减法、克和千克、图形与变换、解决问题、

  下面就各部分内容的复*作一简要说明。

  1.“表内除法”的复*。

  通过一学期的学*,学生对除法的意义和计算已经比较熟悉了。教材中安排了两道题,分别对除法的意义和计算进行总复*。目的是使学生清楚什么样的实际问题要用除法解决,同时,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除法计算。

  2.“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复*。

  万以内数认识的重点是数的读、写和数的组成。教材分别安排题目进行复*。另外,结合实际数据,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准确数与*似数不同,知道*似数的作用,从而对数有更全面的认识。

  3.“万以内的加、减法”的复*。

  本学期所学的万以内的加、减法计算与100以内的加、减法有很多联系。因此,这部分内容复*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于每一个计算的问题,学生应能根据已学知识正确计算。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另外,还要特别注意对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

  4.“克和千克”的复*。

  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形成对克和千克的观念,知道它们的作用,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单位。

  5.“图形与变换”的复*。

  本学期所学的图形(锐角和钝角)与变换(*移和旋转)都是实际情境中学*的。因此,复*的重点也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对图形和变换进行描述,加深对这些知识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有意识地用数学语言表达生活中现象的意识和*惯。

  6.“解决问题”的复*。

  培养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通过本学期的学*,学生已经能够根据情境中给出的资源(条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本单元的复*中,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是使学生能够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正确选择解决方法。对同一问题的解决方法不止一种,不要求学生都掌握,只要学生用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解答即可。

  7.“统计”的复*。

  统计知识复*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对数据的分析能力。

  三、复*重点:

  1、 通过复*、练*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性。(1000以内的进位加、退位减、)

  2、通过复*、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的含义、能熟练正确地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四、复*难点:

  1、进一步明确重量单位之间的关系能正确选择并运用恰当的重量单位。

  2、通过复*进一步熟悉数量间的基本关系,能正确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五、复*措施:

  1、走进新课程。找要质量。继续认真学*和领会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理清各单元知识要点。在复*过程中查漏补缺,抓学生的薄弱环节。

  2、多与联系,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反馈信息。

  3、采用‘一帮一“互助活动,成立学生互助小组,让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比,培养优生,鼓励后进生。

  4、在复*中重视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和理解教学。

  5、在复*中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数学的兴趣。

  6、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7、认真落实作业这一环节,及时做好作业情况记载。并对问题学生及时提醒,限时改正。

  8、复*时少讲精讲,让学生多练,在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9、重点指导学困生,缩小他们与优生的差距。

  10、复*时有张有弛,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快乐学*,快乐成长。

  补缺措施:

  1、在上要特别注意学*有困难的学生,让他们多想,多说、多做,能在小老师的帮助下认真及时地完成作业。

  2、每天作业做到面批面改,及时过关。多到每天堂堂清,不拖欠。

  3、对学困生要有爱心和耐心,要对他们温和,循循善诱,让他们喜欢数学。

  六.复*时间安排

  1.表内除法 1课时

  2、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1课时

  3、克和千克和图形与变换 1课时

  4. 解决问题和统计 1课时

  5. 综合 10课时

  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计划 9

  教材分析

  本册的复*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复*共分为七部分: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有余数的除法,图形的运动,混合运算,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数学广角—推理。因此,在总复*中没有单独安排学*,只是在练*中出现。编排时,应注意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如把数的概念、计算和解决问题分别集中起来复*,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本学期的各部分知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指导思想

  1、本册教材学完,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处于杂乱、含糊、无序的状态,必须进行系统归类、整理、综合,帮助学生形成网状立体知识结构系统。归纳过程中,要让学生有序地多角度概括地思考问题,沟通内在联系。

  2、进行区别比较,包括纵向、横向的比较。分析知识的意义性质、规律的异同,把各方面的知识像串珍珠一样连接起来,纳入学生的认知系统,便于记忆储存,理解运用。

  3、复*内容要有针对性。对学生知识的缺陷、误区、理解困难的重点、难点、疑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复*理解。复*课知识的覆盖面广、针对性和系统性要有机结合。

  4、复*课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要主动理清知识体系,分层、分类、分项,拉紧贯穿全册教材的主线。发现学生普遍不会的,难理解的,遗漏的要重点讲。善于把多方面知识进行综合复*,注意知识的多变性、包容性。

  5、教师要认真设计好每节复*课所重点讲解的例题。每一节复*课要环环相连,每道复*例题要体现循序渐进。一道复*例题击中多个知识点,起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6、复*中的练*题,不是旧知识的单一重复,机械操作,要体现知识的综合性,体现质的飞跃,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创造性。

  7、复*课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发动学生归类分项,发动学生出题,发动学生讨论,让学生去求异、联想、发散,主动探索,寻查知识点,让学生形成知识框架。

  学情分析

  经过一学期的学*,大部分学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计算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高,能应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除法,掌握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认识万以内的数并进行比较和计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认识了轴对称图形、*移和旋转现象,克与千克,能掌握统计方法,通过分析统计表提出并解决问题,但还是有一部分学生,学*基础比较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惯,尤其是解决问题部分,比较被动,根据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我们在复*阶段要进行系统性的复*,积极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掌握解题方法,帮助学生不断总结,及时反馈,使复*体现实效性,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努力做好提优补差工作,争取达到一个满意的效果。

  复*目标

  通过总复*,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1.通过复*,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似数。

  2.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算。

  3.通过复*,加深对除法的含义的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进一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5.认识轴对称现象,感知*移、旋转现象。

  6.理解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8.会从已知信息中,九宫格数独,有序观察、合理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复*措施

  1、针对各班的学*情况,制定好复*计划,备好、上好每一节复*课。

  2、采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注意知识的整合性、连贯性和系统性,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

  3、在抓好基础知识的同时,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总结与反思的态度和*惯,提高学生的学*能力。

  4、复*作业的设计体现层次性、综合性、趣味性和开放性,及时批改,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做到知识天天清。

  5、注重培优补差工作,关注学生的学*情感和态度。

  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计划 10

  一、学情分析:

  我任教的是二(85)班,这个班共有学生31人。本班级在数学学*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部分学生的口算速度比较慢,笔算的正确率不高;

  (2)不能正确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学生的学*自觉性还比较差;

  (4)学生的学**惯还不够好,,学*的积极性也不高;

  (5)学生独立审题的能力还有待加强训练。

  二、复*内容:

  表内除法(1)(2)、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的加、减法、克和千克、图形与变换、解决问题、统计

  下面就各部分内容的复*作一简要说明。

  1.“表内除法”的复*。

  通过一学期的学*,学生对除法的意义和计算已经比较熟悉了。教材中安排了两道题,分别对除法的意义和计算进行总复*。目的是使学生清楚什么样的实际问题要用除法解决,同时,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除法计算。

  2.“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复*。

  万以内数认识的重点是数的读、写和数的组成。教材分别安排题目进行复*。另外,结合实际数据,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准确数与*似数不同,知道*似数的作用,从而对数有更全面的认识。

  3.“万以内的加、减法”的复*。

  本学期所学的万以内的加、减法计算与100以内的加、减法有很多联系。因此,这部分内容复*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于每一个计算的问题,学生应能根据已学知识正确计算。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另外,还要特别注意对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

  4.“克和千克”的复*。

  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形成对克和千克的观念,知道它们的作用,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单位。

  5.“图形与变换”的复*。

  本学期所学的图形(锐角和钝角)与变换(*移和旋转)都是实际情境中学*的。因此,复*的重点也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对图形和变换进行描述,加深对这些知识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有意识地用数学语言表达生活中现象的意识和*惯。

  6.“解决问题”的复*。

  培养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通过本学期的学*,学生已经能够根据情境中给出的资源(条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本单元的复*中,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是使学生能够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正确选择解决方法。对同一问题的解决方法不止一种,不要求学生都掌握,只要学生用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解答即可。

  7.“统计”的复*。

  统计知识复*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对数据的分析能力。

  三、复*重点与难点:

  复*重点:

  1、表内除法。

  2、万以内数的认识。

  3、万以内的加减法。

  4、解决问题。

  复*难点:

  1、找规律。

  2、克和千克。

  3、图形与变换。

  4、统计

  四、复*措施:

  1、走进新课程。向课堂要质量。继续认真学*和领会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理清各单元知识要点。在复*过程中查漏补缺,抓学生的薄弱环节。

  2、多与家长联系,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反馈信息。

  3、采用‘一帮一“互助活动,成立学生互助小组,让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比,培养优生,鼓励后进生。

  4、在复*中重视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和理解教学。

  5、在复*中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数学的兴趣。

  6、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7、认真落实作业辅导这一环节,及时做好作业情况记载。并对问题学生及时提醒,限时改正。

  8、复*时少讲精讲,让学生多练,在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9、重点指导学困生,缩小他们与优生的差距。

  10、复*时有张有弛,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快乐学*,快乐成长。

  五、补缺措施:

  1、在课堂上要特别注意学*有困难的学生,让他们多想,多说、多做,能在小老师的帮助下认真及时地完成作业。

  2、每天作业做到面批面改,及时过关。多到每天堂堂清,不拖欠。

  3、对学困生要有爱心和耐心,要对他们温和,循循善诱,让他们喜欢数学。

  六.复*时间安排

  1、解决问题3课时(5.17――5.19)

  2、表内除法5课时(5.21――5.25)

  3、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6课时(5.26――6.3)

  4、克和千克2课时(***――6.5)

  5、统计2课时(6.7――6.8)

  6、图形与变换2课时(6.9――6.10)

  7、找规律2课时(6.11――6.12)

  8、综合练*10课时(6.14――6.23)。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计划合集十篇(扩展4)

——二年级下册数学复*计划3篇

  一、学情分析:

  我任教的是二年级,这个班共有学生29人。本班级在数学学*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部分学生的口算速度比较慢,笔算的正确率不高;

  (2)不能正确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学生的学*自觉性还比较差;

  (4)学生的学**惯还不够好,学*的积极性也不高;

  (5)学生独立审题的能力还有待加强训练;

  (6)学生学*两极分化较严重。

  二、复*内容:

  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的加、减法、克和千克、图形与变换、解决问题、统计。下面就各部分内容的复*作一简要说明。

  1、“表内除法”的复*。

  通过一学期的学*,学生对除法的意义和计算已经比较熟悉了。教材中安排了两道题,分别对除法的意义和计算进行总复*。目的是使学生清楚什么样的实际问题要用除法解决,同时,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除法计算。

  2、“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复*。

  万以内数认识的重点是数的读、写和数的组成。教材分别安排题目进行复*。另外,结合实际数据,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准确数与*似数不同,知道*似数的作用,从而对数有更全面的认识。

  3、“万以内的加、减法”的复*。

  本学期所学的万以内的加、减法计算与100以内的加、减法有很多联系。因此,这部分内容复*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于每一个计算的问题,学生应能根据已学知识正确计算。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另外,还要特别注意对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

  4、“克和千克”的复*。

  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形成对克和千克的观念,知道它们的作用,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单位。

  5、“图形与变换”的复*。

  本学期所学的图形(轴对称图形)与变换(*移和旋转)都是实际情境中学*的。因此,复*的重点也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对图形和变换进行描述,加深对这些知识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有意识地用数学语言表达生活中现象的意识和*惯。

  6、“解决问题”的复*。

  培养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通过本学期的学*,学生已经能够根据情境中给出的资源(条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本单元的复*中,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是使学生能够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正确选择解决方法。对同一问题的解决方法不止一种,不要求学生都掌握,只要学生用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解答即可。

  7、“统计”的复*。新课标 第一网

  统计知识复*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对数据的分析能力。

  三、复*重点:

  1、通过复*、练*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性。

  2、通过复*、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的含义、能熟练正确地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四、复*难点:

  1、进一步明确重量单位之间的关系能正确选择并运用恰当的重量单位。

  2、通过复*进一步熟悉数量间的基本关系,能正确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五、复*措施:

  1、走进新课程。找课堂要质量。继续认真学*和领会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理清各单元知识要点。在复*过程中查漏补缺,抓学生的薄弱环节。

  2、多与家长联系,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反馈信息。

  3、采用“一帮一”互助活动,成立学生互助小组,让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比,培养优生,鼓励后进生。

  4、在复*中重视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和理解教学。

  5、在复*中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数学的兴趣。

  6、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7、认真落实作业辅导这一环节,及时做好作业情况记载。并对问题学生及时提醒,限时改正。

  8、复*时少讲精讲,让学生多练,在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9、重点指导学困生,缩小他们与优生的差距。

  10、复*时有张有弛,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快乐学*,快乐成长。

  补缺措施:

  1、在课堂上要特别注意学*有困难的学生,让他们多想,多说、多做,能在小老师的帮助下认真及时地完成作业。

  2、每天作业做到面批面改,及时过关。多到每天堂堂清,不拖欠。

  3、对学困生要有爱心和耐心,要对他们温和,循循善诱,让他们喜欢数学。

  六、复*时间安排

  1、表内除法 1课时

  2、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1课时

  3、克和千克和图形与变换 1课时

  4、解决问题和统计 1课时

  5、综合试卷 10课时

  一、学情分析:

  我任教的是二(1)班,这个班共有学生53人,其中外地学生占33人。本班级在数学学*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部分学生的口算速度比较慢,笔算的正确率不高;

  (2)不能正确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学生的学*自觉性还比较差;

  (4)学生的学**惯还不够好,,学*的积极性也不高;

  (5)学生独立审题的能力还有待加强训练.

  二、复*内容:

  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的加、减法、克和千克、图形与变换、解决问题、统计

  下面就各部分内容的复*作一简要说明。

  1.“表内除法”的复*。

  通过一学期的学*,学生对除法的意义和计算已经比较熟悉了。教材中安排了两道题,分别对除法的意义和计算进行总复*。目的是使学生清楚什么样的实际问题要用除法解决,同时,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除法计算。

  2.“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复*。

  万以内数认识的重点是数的读、写和数的组成。教材分别安排题目进行复*。另外,结合实际数据,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准确数与*似数不同,知道*似数的作用,从而对数有更全面的认识。

  3.“万以内的加、减法”的复*。

  本学期所学的万以内的加、减法计算与100以内的加、减法有很多联系。因此,这部分内容复*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于每一个计算的问题,学生应能根据已学知识正确计算。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另外,还要特别注意对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

  4.“克和千克”的复*。

  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形成对克和千克的观念,知道它们的作用,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单位。

  5.“图形与变换”的复*。

  本学期所学的图形(锐角和钝角)与变换(*移和旋转)都是实际情境中学*的。因此,复*的重点也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对图形和变换进行描述,加深对这些知识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有意识地用数学语言表达生活中现象的意识和*惯。

  6.“解决问题”的复*。

  培养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通过本学期的学*,学生已经能够根据情境中给出的资源(条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本单元的复*中,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是使学生能够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正确选择解决方法。对同一问题的解决方法不止一种,不要求学生都掌握,只要学生用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解答即可。

  7.“统计”的复*。

  统计知识复*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对数据的分析能力。

  三、复*重点:

  1、通过复*、练*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性。(1000以内的进位加、退位减、)

  2、通过复*、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的含义、能熟练正确地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四、复*难点:

  1、进一步明确重量单位之间的关系能正确选择并运用恰当的重量单位。

  2、通过复*进一步熟悉数量间的基本关系,能正确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五、复*措施:

  1、走进新课程。找课堂要质量。继续认真学*和领会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理清各单元知识要点。在复*过程中查漏补缺,抓学生的薄弱环节。

  2、多与家长联系,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反馈信息。

  3、采用“一帮一”互助活动,成立学生互助小组,让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比,培养优生,鼓励后进生。

  4、在复*中重视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和理解教学。

  5、在复*中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数学的兴趣。

  6、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7、认真落实作业辅导这一环节,及时做好作业情况记载。并对问题学生及时提醒,限时改正。

  8、复*时少讲精讲,让学生多练,在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9、重点指导学困生,缩小他们与优生的差距。

  10、复*时有张有弛,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快乐学*,快乐成长。

  六、补缺措施:

  1、在课堂上要特别注意学*有困难的学生,让他们多想,多说、多做,能在小老师的帮助下认真及时地完成作业。

  2、每天作业做到面批面改,及时过关。多到每天堂堂清,不拖欠。

  3、对学困生要有爱心和耐心,要对他们温和,循循善诱,让他们喜欢数学。

  七、复*时间安排

  1.表内除法 1课时

  2、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1课时

  3、克和千克和图形与变换 1课时

  4、解决问题和统计 1课时

  5、综合试卷 10课时

  一、复*目标:

  通过总复*,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二、复*内容:

  1、表内除法。

  2、万以内数的认识。

  3、万以内的加、减法。

  4、克和千克。

  5、图形与变换。

  6、解决问题。

  7、统计。

  8、“找规律”。

  三、复*要求:

  1、知识要求:

  (1)表内除法。

  a、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均分。

  b、除法的意义。

  c、用乘法口诀求商。

  d、综合运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万以内数的认识。

  a、万以内数的读法、写法、组成和大小比较。

  b、计数单位“一”、“十”、“百”、“千”、“万”;相邻计数单位是十进关系。

  c、生活中还经常用*似数进行交流。

  (3)万以内的加减法。

  a、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整千、整百数加减。

  b、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c、估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d、运用计算解决问题。

  (4)克和千克。

  a、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或千克作单位。1000克=1千克

  b、用秤可以称出物体的质量。

  c、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5)图形与变换。

  a、辨认直角、钝角和锐角。

  b、辨认生活中的*移、旋转现象。

  c、辨认简单的图形在方格上向什么方向*移了几格。

  (6)解决问题。

  a、只有仔细观察才能找出生活中或情境图中的信息和问题。

  b、根据信息和问题,综合运用加、减、乘、除计算可以解决问题。

  c、有些问题一步计算就可以解决,又写要两步计算才能解决。

  (7)统计。

  a、了解统计的过程和意义。

  b、会看、填简单的复式统计表和一格表示物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会简单分析数据。

  c、利用统计解决问题。

  2、能力要求:

  (1)通过基本概念的复*,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

  (2)通过口算和笔算的复*,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通过应用题的复*,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复*措施: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计划合集十篇(扩展5)

——二年级数学期末的复*计划3篇

  一、复*指导思想

  这一册教材内容涉及的面比较广,很多内容都是今后进一步学*的基础知识。通过总复*,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另外通过总复*,查缺补漏,使学*比较吃力的孩子,能弥补当初没学会的知识,打好基础。

  二、复*主要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惯。

  2、通过总复*使学生在本学期学*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进行查漏补缺。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三、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二年级(3)班的学生整体成绩较好,在课堂上多数学生积极性较高。大部分学生学*能够主动学*,但是有少数几个没有养成良好的学**惯,基础知识也不扎实。少数学生对于独立解决问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由于不能很好的理解题意导致。另外还有要老师和家长做好思想引导工作。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制定相应的复*计划,尽量争取到一个令人满意的效果。

  四、复*措施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采取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

  2、引导学生归纳,整理所学知识,帮助学生系统地把握知识。

  3、复*时,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本学期的重点内容是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以及表内乘法,这些知识是进一步学*的基础,要使学生切实掌握好。“厘米和米”、“观察物体”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复*过程中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4、注重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在课堂上要加强关注程度,多进行思想交流,并和家长进行沟通,最大限度地转化他们的学*态度,争取借助期末考试的压力,让这部分学生有所进步。

  5、注意针对学生复*过程实际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复*计划。

  五、复*内容

  (一)数与代数

  1、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内容包括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解决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以及估算。

  2、表内乘法,内容包括运用口诀计算,用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厘米和米

  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内容包括了解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认识线段,会画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具有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三)空间与图形

  1、多边形、四边形、*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

  2、观察物体,内容包括不同位置观察物体。

  (四)综合练*和测试

  复*各单元的同时,通过综合练*试卷,再进一步发现薄弱环节,加强练*,争取期末考试得到理想的成绩。

  六、复*课时安排

  1、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 2课时

  2、表内乘法…………………………………… 2课时

  3、米和厘米、……………… ………………2课时

  4、观察物体……………………………. …… 2 课时

  5、专项复*1:口算练*…………………… 2课时

  一、学生情况分析,复*内容与重点措施:

  (一)100以内进位加法法和退位减法,分三个层次复*。

  (1)通过实验例子和操作复*100以内进位加法法和退位减法的算计方法,这部分知识学生掌握较好,增加一些简便计算内容。

  (2)复*加减应用题分:分总关系,相差关系两大类。以生活数学为题材编写复*练*题。这部分有些个学生数量关系不太明确,要通过复*训练,达到每位同学明确基本数量关系,正确解题。

  (3)加减应用题与乘除应用题的联系与区别。复*时应用一些对比题,选择题,使学生明确加减应用题与乘除应用题意义,正确解题。加强两问应用题的练*,为学*两步计算应用题打下基础。

  (二) 表内乘除法

  (1)乘法、除法知识部分。乘法口诀、乘加和乘减掌握的比较好。难点是理解乘法和除法的意义。让学生在做题中进一步明确乘除意义。

  (2)乘除应用题,复*数量关系,增加生活中的数学,激发学生的兴趣,主动的学*。部分学生掌握的乘除应用题数量关系不是很扎实,要从数量关系着手,要重点复*“倍数”的关系,让学生通过画图,操作,弄清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一个数的几倍是几?的解题方法。

  加强对应用题补条件,补问题的训练,使学生明确数量关系 ,正确解题。

  加强对有余除法应用题的练*,特别是联系实际处理余数问题。

  (三)厘米和米的复*。联系实际明确厘米和米的认识。根据实际的问题去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要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正确运用厘米和米来度量物体的长度。

  二、复*的目标

  1、梳理知识,使知识系统化。按复*内容把学生已学的知识按三块进行整理。达到数学知识

  (1)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的进行表内乘除法计算。

  (2)熟练地进行两位数加减计算,熟练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3)掌握加减乘除基本应用题,分清条件和问题,弄清每一道题的三个数量关系,正确解题。

  2.复*阶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要力求“发展为本,主动参与,重在思维,合作成功,探索创新”的五大目标。

  (1)在梳理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认真、仔细良好的学**惯。

  (2)在梳里知识和巩固知识中让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关注学生差异,保证每个学生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发挥每个学生各自的特长,发掘每个学生的潜力,促使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高。

  (1)复*时要抓主“知识点”,连成“知识连”,形成“知识网”。

  (2)复*时在学生“求同”的基础上,鼓励“求异”。例如提供数据让学生自己设计不同的问题,自己解答;提供条件,让学生自己选择条件,组成各种问题;联系生活由学生编制数学问题。

  三、复*阶段提优补差的措施:

  1、重视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和理解数和计数知识。要通过大量图片,实物模型,进行操作、观察,归纳知识。

  2、复*中要实中求活,让学生主动复*。扎扎实实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要重视学生创性精神的培养。

  3、把握好教学要求,不偏高,使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精选*题,不搞题海。

  4、改进对学生评估,错了自己订正可以加分,促使学生检查、分析错误,不断提高。

  5、积极辅导差生,让基本的大纲要求必须100%的实现达到。出一些富有思考的题,让学*较好的学生达到满足。

  四、复*进度

  第20周

  1、复*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厘米与米之间的换算;指定的长度画线段,厘米与米之间的换算

  2、复*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1)、计算法则: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减)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一”再 减。

  (2)加、减法基本应用题,弄清楚每道题几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谁多谁少,求谁。

  (3)求未知数例:()+34=90()-63=15

  3、复*乘法口诀;复*乘除法的含义;复*倍的含义

  (1)联系图示分别说明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2)进一步了解“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意义。

  第21周

  1、角的初步认识

  (1) 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区别图形是否是角。熟悉三角板的特点。

  (2) 会画直角,判断是否是直角,以及比直角大,比直角小的角。

  (3) 数角

  2、统计

  (1) 知道1格表示几,会画简单的统计图,并能解决问题。

  (2) 根据统计图会提一些建议与问题(不能与上面重复)。

  3、*题练*:练*法、图示法、观察法

  4、开放性教学题

  1)对问题进行多方面的考虑

  2)针对全班同学

  3)多向思维

  第22周

  1、 相差关系应用题

  2、 再按相并关系和相差关系进行分类

  3、联系生活由学生编制数学问题。

  4、探索性学*

  5、加减乘除应用题

  6、份总、相差关系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7、抓主“知识点”,连成“知识连”,形成“知识网”

  8、综合试卷。考查知识,和能力,记录学生的知掌握情况;识查漏补缺

  一、学情分析:

  我任教的是二年级(1)班、(2)班,这两个班共有学生94人。本班级在数学学*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部分学生的学*自觉性还比较差;

  (2) 个别学生的学**惯还不够好,,学*的积极性也不高;

  (3)不能正确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计划合集十篇(扩展6)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期末复*计划范本五份

  课已授完,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本学期所学知识,以迎接期末检测,我们年级特制定一个系统的复*计划,现将计划具体安排如下:

  一、时间、内容安排:

  1、根据目录扫描课本全部内容,口头复*各单元学*的主要内容和重难点。

  2、进行分单元的专项练*:有余数的除法、认数、两位数乘一位数、三位数加减法、两步计算实际问题、有关“倍”的实际问题、分米和毫米、认识角、统计、确定位置等。

  3、综合练*,考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二、知识点提示:

  1、用2――9的乘法口诀求商

  计算、倍数应用题

  2、万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

  数位、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整百整千数的加减(竖式)、应用计算题

  3、图形变换

  按要求画角(直角、钝角、锐角)、连线、数角

  4、分米和毫米

  填写单位、简单的单位换算和应用题

  5、找规律

  找数排列的规律,按规律填空

  6、 统计

  看统计图完成统计表,再解决问题或提出再解决

  三、题型提示:

  1、填空题: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找规律

  判断题:连线题

  选择题:

  2、计算题:口诀求商(混合脱式计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口算、竖式)

  3、作图题:画直角、锐角、钝角、统计

  4、应用题:倍数问

  题、统计表格题、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四、方法提示:

  1、 围绕课本为中心,以《练*册》等为辅导资料进行复*、巩固

  2、 精选题型(例题)、拓展知识点、整合知识、举一反三、升华运用

  3、 讲――练――测――评――思(总结)――再测

  4、从各知识点到综合知识的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个别――全体――个别(针对易错的知识及题型)

  五、温馨提示:

  1、因人施教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特别是对学困生要降底要求,可针对理解能力较弱,从计算题入手来提高成绩,如计算的准确性及速度。

  2、积极评价

  微笑,放*衡自己的心态去善待每一个生命的个体。以积极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可爱与进步,以宽容来面对学生不小心犯下的错,让我们好好地去呵护那一个个正待雨露滋润的生命,用心去聆听我们那已逝去的童年,让我们的心灵在这神圣的教育事业中净化和升华。

  复*内容:

  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观察物体,钟表的认识和数学广角。

  复*目标:

  1、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和进一步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熟练运用乘法口决进行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通过复*进一步理解米和厘米厘米的长度概念,熟记1米=100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并形成估计长度的意识。

  4、进一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熟悉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三角板迅速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和画线段、角和直角。

  5、继续辩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和进一步认识轴对称现象。

  6、进一步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形成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复*的具体措施:

  1、首先组织学生回顾与反思自己的学*过程和收获。让学生说一说在这一学期里都学了哪些内容,哪些内容最有趣,觉得哪些内容在生活中最有用,感觉学*比较困难的是什么内容,问题中还有什么问题没解决,等等。学生能了解到自己的学*情况,明确再努力的目标,教师更全面地了解了学生的学*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复*辅导指明方向。

  2、复*要将知识进行整理,形成知识网络,要分几条线把新旧知识系统起来,把知识纵横联系起来。本册教学内容可以分计算和应用题两条线,把知识串起来,确立复*的重点,有的放矢的搞好复*工作。

  3、以练*活动为主进行复*。复*表内乘法(一)、(二)及100以内加减法时,让学生熟练的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在复*乘法口诀时,既要注意全面,同时,要注意有所侧重。如7―9的乘法口诀,数目比较大,学生容易出现错误,应该多让学生做些练*。又如加减法计算的复*,不能出现单纯的题海练*,这样学生会厌倦的。可以设计多种多样的活动,也可创和情境,学生边玩边熟练加减法的正确计算,是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

  4、以实践操作为主进行总复*。实践操作是本班学生最喜欢的数学学*活动形式。如在复*角的认识、钟表的认识及观察物体时,通过画一画,摆一摆,量一量、看一看等操作活动加深知识的理解。在复*长度单位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活动加深“米”和“厘米”的认识,如引导学生进一步用自己身体的其他部位表示这些长度。也可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借助某一具体实物形成长度单位的表象,使学生在脑中形成米和厘米的实际含义。

  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观察物体,统计和数学广角

  二、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分析:

  通过分析学校组织的10、11月份月考及我个人组织的几次测验成绩,我发现二(3)班大部分学生对本期所学基础知识掌握的较好,但有关概念部分学生掌握的较差。主要表现在*时训练时学生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模糊不清。计算方面有90%的学生已经过关,个别学生由于学**惯差计算经常出错。在能力方面,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较强,做思考题比以前有明显的进步,通过期末总复*,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逻辑思维能力要有一定的提高。

  三、复*目标:

  1、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和进一步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熟练运用乘法口决进行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通过复*进一步理解米和厘米的长度概念,熟记1米=100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并形成估计长度的意识。

  4、进一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熟悉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三角板迅速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和画线段、角和直角。

  5、继续辩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和进一步认识轴对称现象。

  6、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继续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并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认识条形统计图形(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和问题。

  7、进一步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形成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四、复*重、难点:

  复*重点:100以内笔算加减法、乘法口决表是教学重点。

  复*难点:画直角,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及推力能力。

  五、复*内容及时间的安排:

  1、长度单位——1课时

  通过复*进一步理解米和厘米厘米的长度概念,熟记1米=100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并形成估计长度的意识进一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

  2,角的初步认识——1课时

  熟悉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三角板迅速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和画线段、角和直角。

  3.观察物体和统计——1课时

  继续辩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和进一步认识轴对称现象。

  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继续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并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认识条形统计图形(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和问题。

  4.数学广角——1课时

  进一步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形成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5、100以内的加减法——2课时

  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和进一步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6、表内乘法(一)(二)——2课时

  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熟练运用乘法口决进行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7、应用题——1课时

  进一步理解两个以上的数量关系,如比多比少,几是几的几倍等。

  8、综合复*、查漏补缺——5课时

  六、复*的具体措施

  1、总复*不是单纯的复*练*,而是要将知识进行整理,形成知识网络,要分几条线把新旧知识系统起来,把知识纵横联系起来。本册教学内容可以分计算和应用题两条线,把知识串起来,确立复*的重点,有的放矢的搞好复*工作。

  2、以游戏活动为主进行总复*。游戏是低年级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复*,在复*中玩,在玩与复*相结合中发展。如复*表内乘法,让学生玩猜一猜、对口令、接龙等游戏,加深记忆,熟练的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在复*乘法口诀时,既要注意全面,同时,要注意有所侧重。如7——9的乘法口诀,数目比较大,学生容易出现错误,应该多让学生做些练*。又如加减法计算的复*,不能出现单纯的题海练*,这样学生会厌倦的。可以设计多种多样的游戏活动,也可创和情境,学生边玩边熟练加减法的正确计算,是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

  3、设计专题活动,渗透各项数学知识。专题活动的设计可以使复*的内容综合化,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如设计学生调查班级同学最喜欢的季节或最喜欢的学科,学生在调查中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绘制成统计图和统计表,根据表中的数据,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个专题活动中学生复*了统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用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等知识,同时发展了学生的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等能力,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

  一、复*目标

  1.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 地进行计算和进一步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熟练运用乘法口决进行口算。

  3.通过复*进一步理解米和厘米的长度概念,熟记1米=100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并形成估计长度的意识。

  4.进一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熟悉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三角板迅速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继续辩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和进一步认识轴对称现象。

  6.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继续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并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认识条形统计图形(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7.进一步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形成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二、复*内容及时间安排

  第十七周:

  长度单位1课时 100以内的加减法2课时

  角的初步认识1课时 表内乘法(一)(二)2课时

  第十八周:

  观察物体和认识时间1课时 数学广角1课时

  综合复*、查漏补缺4课时

  第十九周:期末检测

  三、复*的具体措施

  1.带领学生将知识进行整理,形成知识网络,把知识纵横联系起来。有的放矢搞好复*工作,理清各单元知识要点。在复*过程中查漏补缺,抓学生的薄弱环节。

  2.复*时少讲精讲,让学生多练,在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以游戏活动为主进行总复*。如复*表内乘法,让学生玩猜一猜、对口令、接龙等游戏,加深记忆,熟练的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在复*乘法口诀时,既要注意全面,同时要注意有所侧重。如7―9的乘法口诀,数目比较大,学生容易出现错误,应该多让学生做些练*。

  4.重点指导学困生,缩小他们与优生的差距。

  四、培优补差名单

  优秀生:姚嘉诚 景毓龙 姚蕊 姚玲瑞 姚斌涛

  差生:苏博文 姚玲瑞

  一、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知识点

  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

  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加起。

  ③如果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2.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

  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减起。

  ③如果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作10再减,计算时十位要记得减去退掉的1。

  3.估算:把一个接*整十整百的数看作整十整百来计算。

  如:49+42≈90 28+45+24≈100

  注:当问题里出现“大约”两个字时,就需要估算。

  4.求“一个已知数”比“另一个已知数”多多少、少多少?用减法计算,用“比”字两边的较大数减去较小数。

  5.多几、少几已知的问题。比谁少几,就用谁减去几;未知数比谁多几,就用谁加上几。

  二、米和厘米知识点

  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时: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这几,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4.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

  5.线段的特点:

  ①线段是直的。

  ②线段有两个端点。

  ③线段可以测量出长度。

  6.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它的两条边是射线不是线段。射线就是只有一个端点,不能测量出长度。

  7.三角板上的3个角中,有1个是直角。正方形、长方形都有4个角,都是直角。

  8.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9.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只和两条边张开的宽度有关。

  三、表内乘法知识点

  几个相同数连加除了用加法表示外,还可以用乘法表示。用乘法表示更加简捷。

  2.相同加数相加写成乘法时,用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或相同加数的个数×相同加数。如:5+5+5+5 表示:5×4或4×5

  3.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4.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5.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

  乘法:因数×因数=积 加法:加数+加数=和 减法:被减数―减数=差 和―加数=加数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6.在9的乘法口诀里,几乘9或9乘几,都可看作几十减几,其中“几”是指相同的数。如:1×9=10―1 9×5=50―5

  7.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

  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

  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

  如:加法:3+3+3+3+2=14 乘加:3×4+2=14 乘减:3×5-1=14

  8.“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 这个数×倍数或倍数×这个数。

  四、观察物体知识点

  1.每个图形的左、右或上、下都是一样的,我们就把这样的物体叫做对称。

  2.用虚线把图形*分成完全对称的两个部分,这个虚线叫做对称轴。

  3.倒影属于上下对称。照镜子时,前后、上下位置不发生变化,只有左右的位置发生对换。

  4.长方形、正方形、圆都是对称图形。

  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 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五、统计知识点

  1.“正”字表示法,“正”表示数量5。

  2.在统计图中,如果一格表示数量2,那么半格就表示数量1。9.有几个相同加数,就是这个相同加数的几倍。如:3个 5就是5的3倍。

  一、复*目标

  1.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 地进行计算和进一步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熟练运用乘法口决进行口算。

  3.通过复*进一步理解米和厘米的长度概念,熟记1米=100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并形成估计长度的意识。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计划合集十篇(扩展7)

——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的复*计划优选【5】篇

  一、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大部分学生对本学期的学*任务基本完成,对计算部分完成得较好,这也是本学期学*的一个重点内容。

  总体来看,大多数学生已经形成良好的学**惯,课上能认真听讲,积极回答,课后能按时完成作业,及时改错。但也有少数学生惰性强,课上不动脑筋思考问题,写作业效率低,不能主动及时改错。学生在作业上,部分学生较为浮躁,特别是在计算方面,粗心现象普遍存在,经常出现抄错数,写错符号,忘记进位,解决问题列式结果单位括号只写一半等情况。另外还有少部分学生学*状态很不稳定,还需要老师和家长做好思想引导工作。复*过程中,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学*情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教学方面除了重视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还要注意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养成良好的学**惯。

  二、教材分析:

  在本册教材中,计算教学的内容是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第二单元、第四单元以及第六单元)。这两部分内容都是进一步学*计算的重要基础。特别是表内乘法是学*多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任何一个多位数乘法,在计算时都要分成若干个一位数和一位数相乘。因此,表内乘法同20以内的加、减法一样,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必须达到计算正确、迅速。同时,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时经常用到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因此,在这两部分计算教学中,教材安排了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使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些。这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复*内容

  (一)100以内进位加法法和退位减法,分三个层次复*。

  (1)通过实验例子和操作复*100以内进位加法法和退位减法的算计方法,这部分知识学生掌握较好,增加一些简便计算内容。

  (2)复*加减应用题分:分总关系,相差关系两大类。以生活数学为题材编写复*练*题。这部分有些个学生数量关系不太明确,要通过复*训练,达到每位同学明确基本数量关系,正确解题。

  (3)加减应用题与乘法应用题的联系与区别。复*时应用一些对比题,选择题,使学生明确加减应用题与乘法应用题意义,正确解题。加强两问应用题的练*,为学*两步计算应用题打下基础。

  (二)表内乘法

  (1)乘法知识部分。乘法口诀、乘加和乘减掌握的比较好。难点是理解乘法的意义。让学生在做题中进一步明确乘法的意义。

  (2)乘法应用题,复*数量关系,增加生活中的数学,激发学生的兴趣,主动的学*。部分学生掌握的乘除应用题数量关系不是很扎实,要从数量关系着手,要重点复*“倍数”的关系,让学生通过画图,操作,弄清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几?的解题方法。加强对应用题补条件,补问题的训练,使学生明确数量关系,正确解题。

  (三)厘米和米的复*。联系实际明确厘米和米的认识。根据实际的问题去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要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正确运用厘米和米来度量物体的长度。

  四、复*目标

  (一)梳理知识,使知识系统化。按复*内容把学生已学的知识按三块进行整理。达到数学知识

  1、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的进行表内乘法计算。

  2、熟练地进行两位数加减计算,熟练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3、掌握加减乘基本应用题,分清条件和问题,弄清每一道题的三个数量关系,正确解题。

  (二)复*阶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要力求“发展为本,主动参与,重在思维,合作成功,探索创新”的五大目标。

  1、在梳理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认真、仔细良好的学**惯。

  2、在梳里知识和巩固知识中让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关注学生差异,保证每个学生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发挥每个学生各自的特长,发掘每个学生的潜力,促使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高。

  4、复*时要抓主“知识点”,连成“知识连”,形成“知识网”。

  5、复*时在学生“求同”的基础上,鼓励“求异”。例如提供数据让学生自己设计不同的问题,自己解答;提供条件,让学生自己选择条件,组成各种问题;联系生活由学生编制数学问题。

  五、复*重点

  1、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

  2、表内乘法

  六、复*难点

  1.100以内进位加法法和退位减法

  2.表内乘法

  3.厘米和米的复*

  七、复*方法

  1.讲练结合,点线结合。(先各个知识点突破,再知识点综合,最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逐步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复*时多采用小组合作学*的方法,首先规范各个小组,教给学生如何进行小组学*。

  4.进行*题练*时规范学生的书写,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书写、检查的好*惯,对速度比较慢的同学多鼓励,为他们订立小目标,逐步提高做题速度。

  5.及时反馈,及时订正,使复*确实有效,使大部分学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八、复*措施

  (一)教师方面:

  1.针对本班的学*情况,制定好复*计划,备好、上好每一节复*课。

  2.采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注意知识的整合性、连贯性和系统性,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

  3.在抓好基础知识的同时,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总结与反思的态度和*惯,提高学生的学*能力。

  4.复*作业的设计体现层次性、综合性、趣味性和开放性,及时批改,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做到知识天天清。

  5.注重培优转困工作,关注学生的学*情感和态度,与家长加强沟通。

  (二)学生方面:

  1.要求在态度上主动学*,重视复*,敢于提问,做到不懂就问。

  2.要求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发言,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

  3.要求课后按时、认真地完成作业,及时进行自我反思。

  转困措施

  1.对各学困生的不同原因,对症下药,从态度、*惯、知识、方法入手,制定不同的目标,目标要小、细、实。

  2.将课内课外转化相结合,采用“一帮一”的形式,发动学生帮助他们一起进步,同时取得家长的配合,鼓励和督促其进步。

  3.时刻关注学困生,做到课上多提问,作业多辅导,练*多讲解,多表扬、鼓励,多提供表现的机会。

  一、复*目标

  1、使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含义、万以内的数等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巩固本学期学*的基础知识。

  2、使学生对三位数与两、三位数相加减,以及有余数的除法等计算,在正确率和速度两方面都能达到基本的.要求,使计算能力进一步的提高。

  3、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米和毫米、确定位置和认识角等基础知识,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4、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和价值,增强数学意识,提高数学思维的能力。

  二、复*内容

  1、第一部分复*数与代数:第一、二、四、六、八单元。

  2、第二部分复*空间与图形:第三单元

  3、第三部分复*方向与概率及实践活动:第五、九单元

  根据本册的教学内容,编写意图和特色,在期末复*阶段力争做到让学生把应该掌握的知识形成网络进行巩固,同时培养学生回顾与反思的能力。

  三、复*重点

  1、有余数的除法;1000以内的三位数加减法笔算。

  2、认识东、南、西、北以外的其它四个方向;确定位置与方向。

  3、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获得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良好学**惯

  四、复*难点

  1、能数出复杂图形中角的个数,正确画出直角。

  2、联系实际生活判断合适的单位名称的填写。

  3、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统计表的填写。

  五、复*措施

  1、了解学生的学*掌握情况,针对性地组织复*。

  2、重视基本的计算练*,重视算法交流,重视计算错误原因分析,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3、避免机械重复的练*,练*设计形式多样,注重从学生生活中选取素材。

  4、注重学生的思考、分析和交流,多读、多想、多说,提高学生说理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5、注重分层,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增强学*数学的自信心。

  6、加强个别辅导。

  7、重视学**惯的养成教育,指导学生做题时要认真分析题意,强调读题——要多读几遍要读明白,强调细心抄写数字,细心计算。

  8、关注学生在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班级的学*氛围,适当采用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热情,使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在学**惯、学*态度等多方面得到形成和提高,圆满完成本学期的数学学*。

  六、复*的课时安排

  6月15日——6月19日分单元复*

  1、认数、加法和减法 1课时

  2、空间与图形方面的知识 1课时

  3、有余数的除法、以及有关的实际问题 1课时

  4、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统计知识 1课时

  6月22日——6月24日针对前段复*中的主要存在问题进行复*

  6月25、26日综合练*

  5、期末综合练* 3课时

  6、期末考试

  教材分析

  本册的复*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复*共分为七部分: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有余数的除法,图形的运动,混合运算,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数学广角—推理。因此,在总复*中没有单独安排学*,只是在练*中出现。编排时,应注意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如把数的概念、计算和解决问题分别集中起来复*,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本学期的各部分知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指导思想

  1、本册教材学完,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处于杂乱、含糊、无序的状态,必须进行系统归类、整理、综合,帮助学生形成网状立体知识结构系统。归纳过程中,要让学生有序地多角度概括地思考问题,沟通内在联系。

  2、进行区别比较,包括纵向、横向的比较。分析知识的意义性质、规律的异同,把各方面的知识像串珍珠一样连接起来,纳入学生的认知系统,便于记忆储存,理解运用。

  3、复*内容要有针对性。对学生知识的缺陷、误区、理解困难的重点、难点、疑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复*理解。复*课知识的覆盖面广、针对性和系统性要有机结合。

  4、复*课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要主动理清知识体系,分层、分类、分项,拉紧贯穿全册教材的主线。发现学生普遍不会的,难理解的,遗漏的要重点讲。善于把多方面知识进行综合复*,注意知识的多变性、包容性。

  5、教师要认真设计好每节复*课所重点讲解的例题。每一节复*课要环环相连,每道复*例题要体现循序渐进。一道复*例题击中多个知识点,起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6、复*中的练*题,不是旧知识的单一重复,机械操作,要体现知识的综合性,体现质的飞跃,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创造性。

  7、复*课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发动学生归类分项,发动学生出题,发动学生讨论,让学生去求异、联想、发散,主动探索,寻查知识点,让学生形成知识框架。

  学情分析

  经过一学期的学*,大部分学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计算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高,能应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除法,掌握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认识万以内的数并进行比较和计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认识了轴对称图形、*移和旋转现象,克与千克,能掌握统计方法,通过分析统计表提出并解决问题,但还是有一部分学生,学*基础比较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惯,尤其是解决问题部分,比较被动,根据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我们在复*阶段要进行系统性的复*,积极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掌握解题方法,帮助学生不断总结,及时反馈,使复*体现实效性,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努力做好提优补差工作,争取达到一个满意的效果。

  复*目标

  通过总复*,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1.通过复*,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似数。

  2.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算。

  3.通过复*,加深对除法的含义的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进一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计划合集十篇(扩展8)

——二年级上册数学的期末复*计划(五)份

  一、复*指导思想

  这一册教材内容涉及的面比较广,很多内容都是今后进一步学*的基础知识。通过总复*,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另外通过总复*,查缺补漏,使学*比较吃力的孩子,能弥补当初没学会的知识,打好基础。

  二、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二年级两个班的学生学*兴趣较浓,在课堂上积极性较高。大部分学生学*较为主动,具有良好的学**惯,基础知识也比较扎实。但有部分学生较为浮躁,特别是在计算方面,粗心现象普遍存在,经常出现抄错数,写错符号,忘记进退位等情况。少数学生对于独立解决问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由于不能很好的理解题意导致。另外还有要老师和家长做好思想引导工作。

  两个班级里都有一小部分是智力水*低下,学**惯较差的学生。几乎是只有十几分的。针对这些情况,我制定相应的复*计划,尽量争取到一个令人满意的效果。

  三、复*阶段

  1、分块复*。对整块知识进行复*之后,结合*题进行巩固。

  2、综合练*。以测验或作业的形式让学生练*,在课堂上教师精讲。

  3、查缺补漏。对于在复*中学生反映出的问题加以补充练*。

  四、复*内容

  (一)数与代数

  1、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内容包括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解决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以及估算。

  2、表内乘法,内容包括运用口诀计算,用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量的计量

  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内容包括了解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认识线段,会画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具有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二)空间与图形

  1、角和直角,内容包括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会画角和直角。

  2、观察物体,内容包括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

  (三)概率与统计

  了解的统计的意义,会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统计表和简单的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能提出并回答简单的数学问题。

  (四)数学广角

  应用排列组合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学会简单推理。“数学广角”的内容属于扩展学生数学思维的,只要学生了解就可以了,因此,不需要单独安排相应内容的复*。

  (五)综合练*和测试

  复*各单元的同时,通过综合练*试卷,再进一步发现薄弱环节,加强练*,争取期末考试得到理想的成绩。

  五、复*主要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惯。

  2、通过总复*使学生在本学期学*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进行查漏补缺。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六、复*措施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采取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

  2、引导学生归纳,整理所学知识,帮助学生系统地把握知识。

  3、复*时,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本学期的重点内容是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以及表内乘法,这些知识是进一步学*的基础,要使学生切实掌握好。“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观察物体”和“统计”等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复*过程中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4、注重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在课堂上要加强关注程度,多进行思想交流,并和家长进行沟通,最大限度地转化他们的学*态度,争取借助期末考试的压力,让这部分学生有所进步。

  5、注意针对学生复*过程实际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复*计划。

  七、复*课时安排

  待定

  一、复*指导思想:

  整理本学期以来的学*内容,按知识纵、横向关系进行梳理,构成网络。抓住*时学*过程中的问题,深入开展复*。做到课课复*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解决难点。充分发挥复*课---梳理、查漏补缺、进一步发展的作用。

  期末复*,相对单元复*来说,知识容量来较多、复*时间较短,这就要求我们对复*课需要做一个合理的规划。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多而不漏,多而不乱的复*局面。

  二、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的学风、班风一般,学*态度端正,班级整体成绩居年级中等水*。但有部分同学学*自觉性差,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上课经常人在心不在。所以在抓好基础知识的复*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更要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工作,使全体同学共同进步。

  三、复*内容要点:

  1、小数乘法

  2、小数除法

  3、简易方程

  4、多边形面积计算

  5、可能性

  6、数学广角

  四、复*目标:

  1、通过复*将小数四则运算加以系统整理,加深理解小数的意义、性质,小数乘法和除法的意义,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进一步提高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能力。

  2、会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方程的含义,会解简易方程。

  3、在掌握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的基础上,会列方程解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能够根据应用题的具体情况灵活地选用算术解决和方程式的解法。

  4、在复*过程中,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求,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认识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并可借助数学语言来表述和交流。

  五、复*策略:

  1、按单元,适当调整,由前到后;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展开有条不紊的系统梳理;

  2、在系统梳理的基础上进行针对复*,主要针对第一步复*发现或存在的问题进行强化、纠正、补救等方面的复*工作

  3、综合复*、分层练*,做到在练中复*;在复*中练,纵横交错混杂进行。

  六、复*形式:

  1、单元复*,再次将本学期所授内容重新再理一遍,以求能熟练掌握。

  2、分类复*,将基础知识、计算题、应用题等进行分类复*与测试,以求稳扎稳打。

  3、综合复*,通过测试、分析讲解,进行期终模拟形式。

  七、复*措施:

  1、认真组织学生对学*内容和学*情况进行回顾与整理。

  2、根据不同领域内容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复*形式。

  3、重视不同领域知识的融合,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采用多种练*形式,比如学生出题,抢答,抽查,学生互批等方法,提高学生学*兴趣。

  5、做好提优补差工作,开展“一帮一、结对子”活动,提高后进生的成绩,使后进生提高的同时,帮助后进生的学生也有所提高。

  6、课堂上教会学生抓住每单元的知识要点,重点突破,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并相机进行口算能力和估算能力的培养。

  7、定期进行测试,提高学生的能力,做到讲练结合。

  8、加强学生的*惯养成教育,教育学生在做题目的时候,先审清题意,然后再做,做题的过程中做到仔细、认真,做后要检查。

  八、复*具体时间安排:

  分单元复*基础知识··············(十五—十六周)

  16课时 分类复*与总复*················(十七—十八周)

  16课时 检测、查缺补漏···················(十九周) 8课时

  为了在的期末复*中使学生能够更加科学、高效地进行复*,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制定复*计划:

  一、指导思想:

  结合我们*时的教学,以《新课程标准》和教材为依据,充分利用现有的教材,根据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性的复*,积极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帮助学生不断总结,及时反馈,以使我们的复*体现实效性,使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二、复*内容:

  一、有余数的除法;

  二、万以内数的认识;

  三、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

  四、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

  五、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

  六、图形与拼组;

  七、混合运算;

  八、时分秒的认识;

  九、统计;

  十、总复*。

  三、复*目标:

  1.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本学期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经历知识的整理与复*的全过程,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加深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对知识的整理与复*,逐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惯,增强学*数学的自信心,感受学*数学的乐趣。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