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日记的作文 (菁华3篇)

首页 / 日记 / | 2022-11-30 00:00:00 作文,日记,数学

数学日记的作文1

  8月8日星期五可以

  今晚8:08,奥运会开始了。每个国家进了鸟巢,我妈就拿起纸给我出了一道题。仪式快结束的时候,我妈写的,我看了一眼。原来是我最差的面积身材问题。一个大正方形有9个正方形,每个正方形有9个小正方形。小方块的面积为0.5*3.8*方厘米。问:大广场的面积是多少?回答时间:10分钟。

  看完题目,我迅速算了一下。0.5*3。8?老师没教,自己算,0.5扩大10倍变成5;3.8扩大10倍到38.5*38/100=1.9;1.9*9*9=153.9(*方厘米)这时,10分钟过去了。爸爸从书房过来问结果。我如实回答:“这个问题的答案是1.9*9*9=153.9(*方厘米)。我妈点点头,微微笑了笑,给了我一个89的好分数,我一直没得!

  今天89分让我好开心!

数学日记的作文2

  20xx年5月12日星期二

  今天在数学课上学到了统筹的方法,更多的了解了时间的宝贵。用统筹的方法安排时间是最合理的方法,会大大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消耗。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可以用统筹的方法。

  比如:我给父母做水果晚餐。准备5分钟,泡水果5分钟,切水果7分钟,装饰2分钟,果汁冷冻10分钟。用统筹的方法安排时间。浸泡水果时准备5分钟,然后拿一瓶果汁冷藏。在这个过程中,你还可以切割和设置水果。只用了9分钟,还有1分钟休息。流程图显示:浸泡水果(同时准备)——冷冻果汁(同时切和装饰水果)—— 15分钟。多省时啊。

  再比如:早上铺床5分钟,洗漱5分钟,暖奶10分钟。然后起床后就可以热牛奶了。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洗衣服和铺床,所以你可以在10分钟内喝完牛奶,节省时间。

  时间就是金钱。时间是如此珍贵,以至于它一去不复返。如果我们用统筹的方法去做每一件事,我们会把时间用的非常紧凑,不会无谓的浪费!

数学日记的作文3

  昨天晚上,天热的时候,我拿出一个西瓜要切,爸爸拦住了我。他给了我一个问题,题目是:把这个西瓜切成九块,切十块皮,看你怎么切?这时,我想,这很简单。于是,我去拿了把水果刀,把西瓜放在桌子上切了。我切了一个“米”形的,有九块可以数,但是只有九块!我很不服气,又带了一个西瓜。当我准备切的时候,爸爸拦住了我。他指着我说:“哦,你在浪费多少西瓜?我来剪!”爸爸拿起水果刀,让我看着。我仔细看了看,然后脑子里闪过一个问号。应该怎么剪?爸爸剪了之后,我数了数,只有九张皮,但是他把它剪成了井的形状。我看着爸爸说:“爸爸,你不是切了九块吗?”爸爸见我不解,说了十皮的“藏身之处”。原来,第十皮就藏在“嗯”字中间的嘴巴下面。这时,我才恍然大悟。

  这时,父亲看着我,根据情况引导我:“人生有很多事。只要仔细观察,一定会有收获,就像这次切西瓜一样。”我听着,点了点头。


数学日记的作文 (菁华3篇)扩展阅读


数学日记的作文 (菁华3篇)(扩展1)

——数学日记最新 (菁华3篇)

数学日记最新1

  今天下午,我和妈妈在家里看电视,这时我的妈妈温柔的说:“宝贝,去帮妈妈买一碗带辣子的米皮,可以吗?”我爽快的答道:“没问题”,妈妈说:“你还可以自主买一包零食,就当是奖励你”。

  说完,我就一溜烟儿的跑出了家门,首先我拿着妈妈给的10元钱,先去超市买了一包我最喜欢喝的葡萄味酸奶,我拿着酸奶去收银台付钱,那位叔叔问道:“小朋友这包酸奶是1元5角,你给我了10元,我该找你多少钱呢?”说着,我拿出小手在收银台上列起了竖式,几秒钟的时间,我便大声答道:“要找8元5角”,叔叔夸我真是棒极了。

  接着我蹦蹦跳跳的来到了凉皮摊,我告诉阿姨:“买一份带辣子的米皮”,等阿姨调好后,我问阿姨:“多少钱呀?”阿姨说:“3元5角”我看了手里的钱刚好有3张1元和一张5元、一张5角“我直接就拿了3张1元和1张5角共计是3元5角付款后我还剩5元 。

  回到家后妈妈看到了我买的东西和剩下的钱数一致,直夸我真能干,我心里乐滋滋的,我明天还要陪奶奶到市场买菜购物,数学真是太奇妙了,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我越来越喜欢数学了。

数学日记最新2

  今天是数学考试,我特别想考个好分数来回报爸爸妈妈的期望。

  中午,考试开始了,我认真的思考着题目,想清楚后才写下去,写到解决问题的一题时,我被考住了,我放下笔,读了又读题目,怎样都搞不懂。读着读着,我似乎有一点懂了,突然,我急中生智,想出了解决的方法。终于写完了,我长长地吁了口气,我抬头看了看同学,一些同学埋头苦写,一些同学似乎碰到了难题,认真的琢磨着,还有一些同学,拿着试卷,一个个指着检查过来。

  “铃,铃,铃。”下课了,试卷上交了。此时,我信心百倍,觉得自己一定能考95分以上。第二天,老师把试卷发下来了,老师给我打了个“优”,我看了,眉头疏展,乐开了花。我想:老师给我打了个“优”肯定是考的比较好。当老师报分数时,我真想听到95分以上的分数。“陈听,86分。”老师大声说。“什么,才86分,不会吧!”我说。我的表情立刻由“晴”转“阴”,我皱着眉头,眼泪在眼睛里打转转,就像个泄了气的气球,全身无力。我想:回家后一定要挨骂了。回到家,我和妈妈说了数学分数,令我没有想到的是,妈妈竟然没有批评我,而给予我鼓励:“没关系,下次不要再犯粗心的_病了。”

  唉!这次数学考试考差了,下次一定要考个好分数来回报爸爸妈妈的一片苦心。

数学日记最新3

  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不信,请你看看下面的事情你就知道了。

  一天,我在家里无聊,忽然想起数学课上刚刚学了“周长”,不如算一算各种家具面的周长吧。说干就干,我立刻拿出卷尺,先量一量电视的长和宽。经过仔细的测量,电视机的'*面长是100厘米,宽是70厘米,应该这样算周长:(100+70)×2=340(厘米)。哈哈,这种小题还想难我,小菜一碟!

  我越做越带劲,接着,我又算了厅柜面的周长。我家厅柜面是长方形的,上面还有一个小猫温度计呢。柜面长是70厘米,宽是85厘米,我说:“这次才简单呢,不就是(70+85)×2吗,口算也能算出来。”结果一时大意算错了,惹得妈妈在一边偷笑。我惭愧地说:“骄傲真害人!”。我又仔细的算了一遍,哈哈,原来柜面的周长是310厘米呀!

  其实我们在生活中到处都能用到数学,到超市买东西付钱用数学,*均分东西也要用到数学等等,你看数学在生活中用处多广啊,不过,不认真可会出错哦!


数学日记的作文 (菁华3篇)(扩展2)

——数学课的日记 (菁华3篇)

数学课的日记1

  我们这几个星期都学*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也学*了什么样的乘法可以巧算。我就来说一说其中的一种吧。

  今天数学课,老师让我们算了像这样的几道乘法算式:15×11,27×11,13×11,34×11分别等于多少。很多同学马上就算出了得数,可是我还是再还没有写好,我心里很着急。

  只听老师说“停,没写好的同学也不要再写了,听听其他同学的方法,为什么算得这么快。”我们班算得最快叶骐豪同学说:“我算得这么快是因为这些乘法算式中有一个因数是11,就有这样的小窍门。积的百位就另一个因数十位上的数,积的十位就是另一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相加的和,积的个位就是另一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如15×11,积的百位是1,积的十位是1+5=6,积的个位是5,所以15×11=165。大家听懂了吗?”“听懂了!”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为什么可以这样算呢?”我问老师。老师笑眯眯地说:“是呀,有谁知道原因呢?”同学们摇摇头,“我们可以列竖式看看,能发现什么小秘密吗?”于是我们都开始列竖式,在老师一步一步引导下,终于发现积十位上的数是由1个十和5个十相加所得,哦原来是这样的,我明白了。

  后来老师又让我们计算47×11,有的同学说417,有的说4117,有的说517。我积极举手向同学样解释,“积的个位是1×7=7,积的十位是4+7=11,向百位进1,十位写1,百位4加进位的1等于5,所以47×11=517。”同学们听了我的方法纷纷点头称是,我心理也美滋滋的。

  老师后来又出这些题目:11×75,22×25,18×33,我们都很快地算出,同学们,你们也会算吗?

  一节课不知不觉地过去,老师让我们总结有什么收获,大家各抒己见,每个人的脸上洋溢着笑脸。最后,老师又送我们这样一句话“学*数学不但要知其然,还知知其所以然。”

数学课的日记2

  一把金钥匙,它可以帮助你在新题面前举一反三;在难题面前镇定自若;在做过的`题前不再出错。而我就拥有这样一把开启智慧大门的金钥匙。

  以前的我,就害怕数学。数学几乎成了我的压力,每见到那些难题,都会让我紧张不已。

  那是在五年级上半学期。一天上数学课,老师把我们昨天做的作业发了下来,随后老师开始讲解我们错得较多的题:“两个图形组合起来,有两个面是重复的,所以不要算重复的那个面。”老师说罢,我恍然大悟,发现我一直认为是对的一道题错在了什么地方。老师让我们自己订正,在我们订正时,老师说道:“以后要学会作业一发下来,就要自己订正错误,光靠老师讲是记得不牢的,一定要自己思考,当然不懂时可以随时问我。”

  起初,我只是把订正作业当成老师布置的一个任务来完成。每天的作业发下来,我第一件事就是订正错误的题目,先自己思考,不懂就问老师、同学,然后再写新的练*。久而久之,我养成了这“及时订正作业”的*惯。

  一天考试,考到了与我作业本上做错过的相似的题,我拿起笔,很顺利地答完了这道题。试卷发下来,我惊喜的发现那道题我得了满分,这次考试我也拿到了较高的分数,很多同学都是那道题失分了。我为此感到喜出望外,深刻地领会到了老师说的话的真正含义。

  从此,我将“及时认真订正作业”这一个重要的事情摆在了第一位,改变了“对订正作业当成完成任务”的想法,而是把它当做一次又一次小小的练*,从而牢牢掌握好每一种类型的题目,避免下次犯下同样的错误,丢不该丢掉的分。

  现在,我不再再怕数学难题,不再害怕学*数学了,因为我拥有了一把金钥匙——及时认真订正作业。我会用这把闪光的金钥匙,打开了那一扇扇知识的窗,一道道智慧的门……

数学课的日记3

  我们这几个星期都学*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也学*了什么样的乘法可以巧算。我就来说一说其中的一种吧。

  今天数学课,老师让我们算了像这样的几道乘法算式:15×11,27×11,13×11,34×11分别等于多少。很多同学马上就算出了得数,可是我还是再还没有写好,我心里很着急。

  只听老师说“停,没写好的同学也不要再写了,听听其他同学的方法,为什么算得这么快。”我们班算得最快叶骐豪同学说:“我算得这么快是因为这些乘法算式中有一个因数是11,就有这样的.小窍门。积的百位就另一个因数十位上的数,积的十位就是另一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相加的和,积的个位就是另一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如15×11,积的百位是1,积的十位是1+5=6,积的个位是5,所以15×11=165。大家听懂了吗?”“听懂了!”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为什么可以这样算呢?”我问老师。老师笑眯眯地说:“是呀,有谁知道原因呢?”同学们摇摇头,“我们可以列竖式看看,能发现什么小秘密吗?”于是我们都开始列竖式,在老师一步一步引导下,终于发现积十位上的数是由1个十和5个十相加所得,哦原来是这样的,我明白了。

  后来老师又让我们计算47×11,有的同学说417,有的说4117,有的说517。我积极举手向同学样解释,“积的个位是1×7=7,积的十位是4+7=11,向百位进1,十位写1,百位4加进位的1等于5,所以47×11=517。”同学们听了我的方法纷纷点头称是,我心理也美滋滋的。

  老师后来又出这些题目:11×75,22×25,18×33,我们都很快地算出,同学们,你们也会算吗?

  一节课不知不觉地过去,老师让我们总结有什么收获,大家各抒己见,每个人的脸上洋溢着笑脸。最后,老师又送我们这样一句话“学*数学不但要知其然,还知知其所以然。”


数学日记的作文 (菁华3篇)(扩展3)

——方程的数学日记 (菁华3篇)

方程的数学日记1

  在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我们学*了“简易方程”的知识。在学*过程中,我以及班上的同学出现了不少的错误。现收集整理成“简易方程”科。

  [一号病例]判断:b÷4=6是方程。……(×)

  诊断: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这个错例认为未知数一定要用 x来表示,实际上b、c、d、y……等等字母都能用来表示未知数,只是在*惯上,一般用x、y、z来表示。

  处方: 判断:b÷4=6是方程。……(√)

  [二号病例]判断:方程的解就是解方程。……(√)

  诊断: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它是一个未知数的值;而解方程是求方程的解的过程,是一个过程。

  处方: 判断:方程的解就是解方程。……(×)

  [三号病例]解方程:x+3.2=4.6

  ①x+3.2=4.6 ②x+3.2=4.6 ③x+3.2=4.6

  解: x+3.2=4.6 解:x+3.2-3.2=4.6+3.2 解: x+3.2-3.2=4.6-3.6

  x+3.2-3.2=4.6 x=7.8 x=1

  x=4.6

  诊断:根据等式的性质1: 方程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我们在运用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对这个性质当中的几个关键词语的理解,即“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本题以上三种方法就是对这几个关键词的理解不到位,而造成错误。

  处方:解方程 x+3.2=4.6

  解:x+3.2-3.2=4.6-3.2

  x=1.4

  [四号病例]解方程x÷3=2.1

  ①x÷3=2.1 ②x÷3=2.1 ③x÷3=2.1

  解:x÷3×3=2.1 解:x÷3×3=2.1÷3 解:x÷3×3=2.1×2

  x=2.1 x=0.7 x=4.2

  诊断:根据等式的性质2:方程两边同时乘上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我们在运用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对这个性质当中的.几个关键词语的理解,即“两边同时”、“乘上或除以”、“同一个数”、“不等于0”。本题也是对这几个关键词的理解不到位,而造成错误。

  处方:解方程: x÷3=2.1

  解:x÷3×3=2.1÷3

  x=0.7

  [五号病例]解方程 10(x+5)=170

  解:10(x+5-5)=170-5

  10x=165

  10x÷10=165÷10

  x=16.5

  诊断:因为10(x+5)-5=10x+10×5-5=10x+45并不等于10(x+5-5)=10x,所以应先把(x+5)看成一个整体。

  处方:10(x+5)=170

  10(x+5) ÷10=170÷10

  x+5=17

  x+5-5=17-5

  x=12

  [六号病例]一个足球上,白色皮共有20块,比黑色皮的2倍少4块。共有多少块黑色皮?

  解:设共有x块黑色皮。

  2x+4=20

  2x+4-4=20-4

  2x=16

  2x÷2=16÷2

  x=8 答:共有8块黑色皮。

  诊断:根据题意可知:白色皮比黑色皮的2倍少4块,而不是比黑色皮的2倍多4块。应是黑色皮块数的2倍减去4块等于白色皮20块。因此我们在审题时要注意谁比谁的几倍多几,谁比谁的几倍少几。

  处方: 解:设共有x块黑色皮。

  2x-4=20

  2x-4+4=20+4

  2x=24

  2x÷2=24÷2

  x=12 答:共有12块黑色皮。

方程的数学日记2

  在解应用题的过程中,经常会碰到一些复杂的问题,必须要列方程才能解决。

  通常,列方程能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我们只要先从题目中找到等量关系,然后找准未知数,设定x,就能很轻松的列出方程。所以,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就在于找准等量关系。应用题中的条件越多,就越显得复杂,但只要找到了等量关系,在难的问题也能迎刃而解。

方程的数学日记3

  在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探索数学的奥秘!

  前几天,我们学*了解方程。这不!我一回家,妈妈就开始考我了!

  妈妈打开数学书,问道:“一盒墨水x元,一支铅笔1.2元。一盒墨水和一支铅笔一共4元,一盒墨水多少钱?”

  我不假思索的回答:“x+1.2=4解:x=4-1.2 X=2.8”

  “很好,很好。”妈妈笑着说。

  “我还没验算呢!”于是,我又开始验算!:“把x=2.8代入原方程 左边=x+1.2 =2.8+1.2 =4 右边=4 左边=右边 所以,x=2.8是原方程的解。”

  “呦!我的女儿学聪明了!”妈妈笑着说。我也笑了笑。

  “我在考考你吧!”妈妈神秘的笑了笑“一盒墨水x元,三盒墨水8.4元,那么一盒墨水多少元?”“一盒墨水x元,三盒墨水8.4元,那么一盒墨水多少元?这怎么做呀!”我问妈妈。妈妈说:“你这个小笨蛋,刚夸过你,你就不行了吧!你看,是这样写的:x×3=8.4!”

  “哦,我想起来了!x×3=8.4 x=8.4÷3 x=2.8。还有验算:检验: 把x=2.8入原方程 左边=x×3 =2.8×3 =8.4 右边=8.4 左边=右边 所以,x=2.8是原方程的解。”

  “100分,看你这们来劲,我再给你出一道:小明今年x岁,爸爸今年40岁,他们俩相差28岁,小明今年多少岁?”“很简单!28+x=40 x=40-28 x=13。”“验算一下,看算得对不对。”妈妈提示我。”“检验: 把x=13 代入方程 左边=28+x =28+13 =41咦!左边不=右边。算错了,算错了!x+28=40 x=40-28 x=12。“这次算对了!”妈妈对我竖起了大拇指!我再问你个难点的:今天上午8时,洪泽湖蒋坝水位达14.14m,超过警戒水位0.64 m,警戒水位是多少米?用方程解答。”我抓耳挠腮,终于想出来了:“解:设警戒水位是xm 警戒水位+超出部分=今日水位 x+0.64=14.14 x=14.14-0.64 x=13.5 检验:把x=13.5带入原方程 左边=x+0.64 =13.5+0.64 =14.14 左边=右边 所以,x=13.5是原方程的.解。”“行呀!新学的知识,没想到掌握的这么牢!我再给你出一个类似于这样的题:光明小学的一个水龙头漏水小明拿桶接了半小时,共接了1.8kg水,你知道一个滴水的水龙头每分钟 ?” 我回答道:“解:设一个滴水的水龙每分钟浪费xkg水 每分钟滴的水×30=半小时滴的水 1.8kg=1800g 30x=1800 x=1800÷30 x=60 检验:把x=60带入原方程呢 左边=30x =30×60 =1800 右边=1800 左边=右边 所以x=60是原方程的解!”“我的女儿长大了!”妈妈笑着说。

  你们看,我们身边的数学多吧!


数学日记的作文 (菁华3篇)(扩展4)

——买菜数学日记3篇

  今天我和姥姥去菜场买菜,来到卖鱼的摊位前,姥姥买了一条鲫鱼,一共6.6元,姥姥先付给买菜的人7元,接着又递给他1角。我奇怪地问:“姥姥为什么给他1毛?”姥姥说:“接着看下去。”只见买菜的人找给姥姥5角。我恍然大悟,原来7-6.6=0.4(元)=4角,这样就要找4个壹角的硬币,比较麻烦;但是姥姥的方法就比较简单:7+0.1-6.6=0.5元=5角,这样就只要找1个伍角的硬币,这样在交易过程中就方便多了。

  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所以我要学好数学,学以致用。

  今天上午,我和爸爸妈妈一起买菜。我们刚到菜市场门前,发现车流如潮。里面人很多,热闹非凡。摊主的叫卖声,顾客的讨价还价声,唱出了一曲美妙的'歌。菜场里有卖蔬菜的,有卖肉的有卖水果的,还有卖鱼的。我和妈妈先来到蔬菜区。市场里的蔬菜琳琅满目,各种各样。那些蔬菜五颜六色,看得我眼花缭乱。

  我先拿了土豆、黄瓜、豆芽,妈妈拿了西红柿、大白菜、娃娃菜,爸爸就拿了一些鸡肉、排骨。妈妈问:“孩子,你数学好,你算算我们一共花了多少钱。”我胸有成竹的说:“很简单!土豆花了1元6角;黄瓜花了4元;豆芽花了2元;西红柿花了3元4角;大白菜花了6元4角;娃娃菜花了8元;鸡肉花了20元;排骨花了50元。算式为元。因此,我们一共花了95。4元。”

  妈妈高兴的夸我:“孩子,你的口算真好呀!”

  清早,寒风吹拂,雾气缭绕。就在我睡在暖洋洋的被窝里时,就被已经练成了揪耳功的老妈给叫醒了,还对我说:“你这么大了,竟然不知道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句话,还在睡懒觉。”“那不就等于早起的虫儿被鸟吃?”可我妈哪会听我说的话,还交给了我一个重要的`任务——买菜。

  来到菜市场,我按照妈妈说的白菜一斤:一斤4毛6,瘦肉一斤:一斤3块5,辣椒半斤:一斤4毛4,牛肉半斤:一斤11块,怎么加呢?先算44÷2=2块2,11÷2=5块5,4、6加4、4等于9毛,2、2加5、5等于7块7,7、7加0、9等于8块6。哈哈,我真聪明。回到家妈妈直夸我棒。


数学日记的作文 (菁华3篇)(扩展5)

——写数学的日记 (菁华5篇)

  阳光明媚的一天,爸爸妈妈带我去买文具。到了启路文具店后,我看见了各种各样的书套,有兔小姐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的、蓝熊的……我一看价目表:小书套每包5.00元,大书套每包6.00元,我就立马拿了5包小书套和4包大书套。走着走着,我看见一个漂亮的笔袋,标价是6.00元一个。妈妈说:“笔袋都好几个了,还买呀!”“就最后一个嘛!”我恳求地说。“好吧,就最后一个了啊!”“嗯!”说着,我就拿起了那个我挑中的笔袋放进了篮子里。

  到了收银台,爸爸说:“你先算一下,这些要花多少钱啊?”我数了数:“5×5+6×4+6,嗯......25+24+6=55元!”妈妈把55元递给了售货员,我们一家开心地回家了。

  今天,妈妈给我出了一道盈亏问题:兔妈妈分配小白兔和小灰兔在几天里来摘一定数量的蘑菇。小白兔计划前5天每天采80个,后几天每天采60个:小灰兔打算前三天每天采100个,后几天每天采70个,这样可以休息2天。问小兔们应几天完成任务?各要采摘多少个蘑菇?

  我想了一想就做出来了:首先我把小白兔的计划化成每天采60个,则少采个)。接着,我把小灰兔的计划换成每天采70个,则多采个)。然后按照盈亏问题的计算公式:份数=(盈+亏)÷两次分配差计算出小兔们应天)完成任务。最后用盈亏问题公式:总数量=每次分的数量×份数+盈得出各要采个)蘑菇。

  我把我的解题思路告诉妈妈,妈妈直夸我是个聪明的孩子,我的心乐滋滋的。

  今天,我正在复*数学,妈妈走过来对我说:“你复*的怎么样了?”我回答说:“没问题。”妈妈接着问:“那我考考你行吗?”“当然可以了。”我跃跃欲试的回答。妈妈马上说:“你能用三角板画出一个135°的角吗?”我心想,我会用量角器画角,但是让我用三角板画,我还真没画过。妈妈见我没出声,就说:“你好好想想吧!”突然我脑子里一亮,我想到,等腰三角板的一个角是45°,在找一个直角拼在一起不就是135°了吗。我马上动手画,妈妈一见说:“嗯!做得很对,你还能画出75°、105°、120°、150°的角吗?”我自信的说:“没问题。”接着我又利用两个三角板的90°、60°、45°、30°分别把这几个角画出来了。妈妈见我都画对了,夸奖我说:“看来你这部分的知识学得很好,知道灵活运用。今天,过关了!”我高兴的跳起来说:“噢!可以出去玩啦!”我高兴之余想,幸亏我想起了运用三角板的各个角,否则今天就完了,以后遇到题还要再多动动脑子,才可以。

  7月25日星期六有雨

  今天我在电视上看到一个年轻人,买个五元的肉丸子串,那位卖肉丸子的叔叔的价钱定位0.5元一串,卖肉丸子一时急把题目算错了,价钱弄钱了,认为定位1元一串,只给年轻人5个,年轻人一算好声好气对那位卖肉丸子的人说:“你算错了应该10个肉丸子。”那个人不听回改,年轻人一劝在劝,后才答应,给他11串,年轻人说:“多一个我也不一样,你拿会去,人要做个诚实、守信的人,多了一个我也不能要的,原来是数学帮了个忙。

  我也有一回,今天的事情终于发生了,我外公带我到理发店去洗头,洗头价钱是5元一次,洗完后,那位理发店的老板因顾客太多,忙不过来,我外公给他10元,他却找我外公7元钱,我外公没看钱就走,走了一半,外公摸了摸口袋的钱多了2元,外公把我送回家后,就回去把那2元钱还了那位糊涂的老板,老板惭愧的摸了摸脑袋说:“都怪我粗心大意,人多我忙不过来。”“

  这两件事中给突出要做个诚实、守信的人,老实的人给有上帝的保佑。

  今天上午,第一节课倪老师给我们猜了一道谜语,答案是 “手”。之后,倪老师就叫我们拿出自己的一张美丽的卡纸和一只黑乎乎的记号笔,叫我们把手放在卡纸上,画一画我们的手。同学们画完之后,倪老师叫我们猜一猜今天我们学*什么呢?

  一位同学说:“今天我们学*五到七的乘法口诀。”老师说:“不对。”又有一位同学说:“我们学*五的乘法口诀。”老师说:“对了。”之后老师把两位同学的手拿给大家看说:“这两位同学的手,应该怎样列乘法算式和口诀呢?”一位同学说:“1×5=5,一五得五。”老师就接着像这样讲完后,又把第三,四组画的美丽的贴在黑板上,有大的,有小的,有带手链的,什么样的都有。 最后,老师拿手机把我们画的手拍下来,准备发到班级网站里。

  我希望我们班的同学,此时此刻到那里写字都要认认真真的写,钻心听讲。我们班的每一个同学都能做到。


数学日记的作文 (菁华3篇)(扩展6)

——小学生的数学日记怎么写 (菁华3篇)

  今天,我偶然地在一本书上见到这样不可思议的数据:“一张厚度为0·01厘米的纸对折30次之后的厚度竟然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呢?”

  这个数据无论怎么听都觉得太“荒唐”一点。毕竟是一张薄薄的纸,通过对折真能超过珠穆朗玛峰吗?但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所以只有通过计算,这一切的谜底才能揭晓。

  随即,我便把0·01厘米连续乘以2,一共30次,得到10737418·24厘米。接着,我又把珠穆朗玛峰的高度8848。13米转化为884813厘米,通过比较,很明显能够看出对折30次之后的纸张的厚度的确胜过珠穆朗玛峰的高度,而且还是后者的10多倍。

  其实,像这样的惊人的数据在*常的生活中处处存数学在,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今天,我去学校回家后,包好书皮,就开始计算这学期我支出的费用。

  首先是学费。学费410元,加上饮水费20元,共430元。接着是奥林匹克数学学校的收费180元,估计还要20元的乘车费用,共200元。还有练*本的钱:《课课通》2本21·5元;《英语练*》1本9·9元;2本《试卷课课通》15·9元;《江苏大试卷》3本21元。21·5+9。9+15·9+13+21=81·3(元)。

  学*用费:430+200+81·3=711·3(元)。

  生活用费:这学期大概要喝完5箱牛奶,5×30=150(元)。每顿饭大概要2~3元,算它2·5元,2。5×3×30×5=1125(元)。“还有什么呢?”我咬着铅笔自言自语道,“还有你的学*用品。”哎,妈妈回来。没错,还有学*用品。

  学*用品:一只笔袋8元,一只铅笔盒3元(很便宜,清仓货),六枝铅笔3元,一块橡皮0·5元,两把三角尺1元,两枝自动铅笔5元,8+3+0·5+1+5=20·5(元)。

  总支出:711·3+150+1125+20·5=2006·8(元)。

  哇,没想到,*时不太花钱的我,竟然会让父母花2006·8元钱在我这一学期上。看来,我可要节约用钱呀!

  我非常的讨厌数学,看到数学题就想睡觉,听到数学也想晕。反正我是放弃数学,永远的放弃,不想被数学欺负,我站起来,打击数学。

  我的心情是满腔的怒火和恼火,我要打到数学,来放出我心中的怒火。啊,如果全世界的'人都对数学都非常怒火的话,那么受难的人就要少10倍,喜欢文学的就要多100倍。这能说是一个想法而已,在现实中是没有的,如果真的有,那么我信我是在做梦。

  我讨厌数学是因为数学是一种解不开是什么的一种东西。所以我非常讨厌数学,不是一般的讨厌,讨厌到对数学不是喜好,而是满腔的怒火。这就是我讨厌数学的原因。

  我讨厌数学。

  我对数学只有满腔怒火。


数学日记的作文 (菁华3篇)(扩展7)

——数学日记:购物 (菁华3篇)

  晚饭后,我和妈妈一起去三江超市购物。我骑着心爱的自行车,妈妈紧跟其后,生怕我有什么闪失。没过多久,我们就到了超市门口。

  妈妈挑选了早餐包一袋,然后去买了伊利酸牛奶,是草莓加香蕉口味的,这是我的最爱哦。接着,妈妈买了大号长方滴水篮一个,最后为了精心挑选了哆啦A梦拖一双。这些所有东西的钱加起来是4.5+2.6+2.6+9.99+11.9=31.59元。

  我呢!东挑西选的,也买了不少东西。有伊利QQ星优酪2瓶,一瓶是草莓味的,另外一瓶是原味的。有爽口的笋俩包,准备吃稀饭时吃。有优冠牛奶特浓饼干一袋。还有晨光大赤兔中性笔一盒,是大容量,而且是买二送一,挺划算的。这些东西的钱加起来是3.3+3.3+3.6+4.7+5.5=24.88元。

  今天购物共:31.59+24.88=5*7元。妈妈给营业员100元,应找回:100—5*7=43.53元。

  今天早上妈妈带我去发联超市购物。到了店内,琳琅满目的商品看得都不知道该买什么了。

  首先我们来到食品区,我选了上好佳天然薯片和蒙牛鲜奶干吃片,妈妈挑了一瓶成长快乐维生素咀嚼片。

  接着我们又到了电器区买了一台润信复读机,最后我们来到生活用品区买了一支三笑牙刷。

  这时妈妈想起来了,她身上只带来一百元,也不知道够不够。

  我把所有的商品价格都看了一下:上好佳天然薯片4.8元、蒙牛鲜奶干吃片13元、三笑牙刷3.5元、成长快乐维生素咀嚼片29.9元、润信复读机62元。接着我估算了一下,差不多要113元。我赶紧告诉妈妈钱不够。我们便把成长快乐维生素咀嚼片放回原处。

  这次多亏我学会了计算,要不然还要出丑呢!

  是一个美好的夜晚,爸爸妈妈带我去大润发购物。

  走进超市,一股暖气扑面而来,超市人山人海,水泄不通。突然,一位美丽的阿姨叫道:又大又红的草莓,快来买呀,第二盒半价呀......我转头一看,咦!爸爸人呢?原来爸爸买了盒我最喜欢吃的草莓,一盒是10元,另一盒是半价5元。我高兴极了!一路走来,我们又买了好多东西,有德芙巧克力一盒45元:薯片三大包,每包10元:进口橙子二斤,一斤是9元。这些都是我喜欢吃的零食!

  我兴奋的推着购物车到了收银台,把东西拿了出来。这时收银台的阿姨说:如果购物满100元以上就免费送口香糖一包。这时爸爸笑着问我:颖颖你算算我们今天要付多少钱?我歪着脑袋瓜子想了想:草莓是10元÷2=5元,10元+5元=15元;薯片是10元×3=30元;橙子是9元×2=18元;一共是15+45+30+18=108元,我笑着对爸爸说:我可以拿到口香糖了!这时收银台的阿姨也算好了,一共108元。爸爸付了110元,找回了2元。

  付好了帐,我领了免费的口香糖高高兴兴地回到了属于我和爸爸妈妈既温暖又和谐的家!


数学日记的作文 (菁华3篇)(扩展8)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数学日记 (菁华3篇)

  在我们生活中经常有些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这个寒假我就遇到了许多。

  大年三十我和爸爸妈妈在爷爷奶奶家吃团圆饭,然后准备回家看春晚。这时爸爸拿来几个红彤彤的大苹果洗干净,突然抛出一个问题:“你知道怎么计算这个苹果的体积吗?它是不规则物体哦。”我接过苹果想了想,想到了这学期我们刚学的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说:“这个可难不倒我!可以拿一个有刻度的正方体容器来,装上一些水,但不要装满。记录下水面的高度,再将苹果放进容器里,看看水面上升了多少。最后用正方体容器的棱长乘棱长再乘水面上升的高度,就可以得出苹果的体积了!”

  于是我们动手干起来,拿来以前科学实验用的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装上水,挑了一个苹果放进去,发现水位比原来上升了2.7厘米。我想1分米就是10厘米,10乘10再乘2.7等于270立方厘米。我大声说:“知道了,这个苹果的体积是270立方厘米。”“对了!你学会了计算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现在可以吃苹果了!”爸爸说着把苹果给了我。我一边吃苹果一边想:我们学到的数学知识应该在生活中得到应用,才能真正掌握。生活处处皆学问!

  今天,我把所有作业都做完了,就拿起一本书读着。我读了一篇名叫《皇冠的秘密》的文章,就也想量一下苹果的体积。

  我先拿了一个长方体的玻璃容器,往里面倒了一点水。倒完之后,我用尺子量出了长、宽、高,长、宽、高分别是11cm、7cm、3cm。我量完之后,就往里面放了一个苹果,这时的长、宽、高分别是11cm、7cm、4.5cm。所有都量完了,我就开始算苹果的体积。

  在刚开始没放苹果的时候,它的体积是231立方cm。我又算放入苹果时的体积,它的体积是346.5立方cm。接下来,我用346.5立方cm减去231立方cm,得数是115.5立方cm。哈!我算出了苹果的体积!

  通过这次实验,我学到了许多知识,这些知识让我终生受益!

  上课之前数学吴老师拿了一个长方体的鱼缸和一块不规则的石头来上课,我们看后很不解,这是数学课,难道要上科学做实验吗?我们盼望着快点上课,揭开谜底。

  “叮零零,叮零零”上课铃响了。我们好奇地端坐着,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老师。只见吴老师拿起一块石头说:“同学们,你们看,这里有一块石头,它是不规则物体,它和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锥体不一样,不能用公式求出它的体积,想一想,它的体积应该怎么计算呢?”

  是呀,应该怎么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呢?我们正在思考时,吴老师说,现在我们就来做这个试验。说着,老师把手里的那块不规则的石头放入盛水的鱼缸中,然后问我们:“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变化呢?”我们异口同声地说:“水升高了!”然后吴老师用红色粉笔在水位升高处画上记号,再把石头拿出来,又用粉笔画了一个记号。然后吴老师又问我们:“水位为什么会升高呢?”我们大声地回答:“因为石块占有一定的空间。”“对!你们再想想,这样再来求不规则石块的体积是不是就简单了?”我们恍然大悟,吴老师用鱼缸和石头是想用转换的方式让我们求不规则的物体的体积的——把石块放入水中,水升高的体积就是石块的体积。

  吴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精彩的数学课,如果用直述计算方法反而很枯燥无味,老师用了课堂小实验法,不仅生动有趣,更重要调动了大家积极思维、浓厚学*的兴趣。大家在快乐中学到了新知识,掌握了计算不规则物体课的“简便方法”——转换法。

  所谓“转换法”,主要是指在保证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不可见、不易见的现象转换成可见、易见的现象;将陌生、复杂的问题转换成熟悉、简单的问题;将难以测量或测准的方法转换为能够测量或测准方法。

  其实生活中也有很多类似的'题目是用转化的方法来计算的,如*等四边形的面积是用长方体的面积公式来计算的;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是用分数的性质化成同分母分数的……生活中可以用转化的方法做的题目还有很多很多,同学们你们还总结出了哪些呢?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