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木叶”》说课稿3篇

首页 / 说课稿 / | 2022-08-30 19:06:38 说课稿

《说“木叶”》说课稿1

各位评委老师:

  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说“木叶”》,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说“木叶”》是人教版高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该单元主要探讨艺术表现的语言形式或探讨某种美学现象。《说“木叶”》这篇文章主要通过分析*古典诗歌中用“木叶”而不用“树叶”,又由木叶发展为落木,阐述古典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的特征,本文思路比较清晰。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三维目标确定为:

  1、品味文中诗句,理解古代诗歌中“木叶”意象的意蕴;比较 “(落)木(叶)”与“树(叶)”的不同,把握“木”在形象上的艺术特征。

  2、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的特点,明确本文的写作目的。

  3、初步培养学生感悟诗歌中意象所表现出的丰富意蕴,提高诗歌的阅读欣赏能力。

  由于(本课的一些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

  重点:品味文中诗句意蕴,比较“木”与“树”“叶”的不同,从而把握“木”在形象上的艺术特征。

  因为(学生的一些实际),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

  难点: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的特点,运用文中阐述的知识和道理指导学生进行诗歌意象品味练* 。

  二、说教法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讲授法,点拨法和提问法。讲授法教师可以系统的传授知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点拨法可以让学生展开联想,拓展思路;提问法可以逐步引导,逐渐深入。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惯。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五个环节展开。

  环节1:导入新课,我设计的导语是从现实生活引发联想,消除了学生上课伊始的紧张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环节2:文本探究,重点突破。通过比较“木”与“树”“叶”的不同,得出文章的主旨是讲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

  环节3:整体感知,了解全文结构,梳理作者的行文思路。

  环节4:拓展延伸,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范围,满足学生的阅读期待。

  环节5:课后作业,一节好课的结束应该是学生课外阅读的开始。我布置的课外作业是:

  1、搜集有关含“梅”意象的古典诗词。

  2、在班上进行交流。

  3、认真品味欣赏,就自己所得谈谈感悟,写篇小作文,学以致用。

  四、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

  以上,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说“木叶”》说课稿2

  诗歌是激情和想像的艺术。只有用你的激情与想像去品读,诗的感觉才会喷涌而出。

  读林庚先生的《说木叶》,我首先想到这样一段话。诚如林先生所言,我们的古诗人是敏感而有修养的,他们似乎参透了深奥的美学和心理学原理,创造了耐人触摸的精妙的诗歌语言,这语言是不可能作出科学的解答的。

  林先生在这篇诗论中所给的结论是: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成为一种潜在的力量,诗人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成为令人玩味无穷的精妙的诗歌语言。在吟咏之间,那些潜在的力量便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读者,感染启发着读者,让人情思灵动,视通万里。就比如文中所说的木叶,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就是树叶。然而,木却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起了叶子,这样,也就有了落叶的暗示,还有颜色的暗示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于是,木叶诗句便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读着它,甚至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之于树叶一字千里的差异。

  林庚先生深谙诗歌妙道,此文命中了诗歌创作与鉴赏的玄机,撩开了诗歌神秘的面纱。我们将会在一种潜在的力量的影响下,不知不觉地参悟深蕴其中的道理,走进诗歌的殿堂。

《说“木叶”》说课稿3

  1、小组讨论研究。

  以寻疑---追答---悟理为线整体感知全文,把握文章精髓。

  2、通过诗歌鉴赏实践,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说“木叶”》说课稿3篇扩展阅读


《说“木叶”》说课稿3篇(扩展1)

——《说木叶》教学反思3篇

《说木叶》教学反思1

  《说木叶》作为一篇自读课文,内容比较单纯集中,围绕古诗中的意象木叶深入到木的艺术特征谈诗歌的精微之处的表达效果,由此看出本文思路比较清晰,因此本文的教学重点就定为引导学生通过品味作者引用的诗文准确体察语文的微妙之处,于细微处见精神,含英咀华,来解读诗歌的内涵和抒情意蕴,真正感受诗歌语言的精粹。

  本文的教学重点之二就是淡化教材,引入课外同类文学现象,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真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只把教材作为一个例子。

  教学重点之三是利用文章中的“树叶、绿叶、落叶、木叶”等资源,有效解析诗歌语言中的暗示作用,即:诗歌中意象的传统象征意义。这样,就将一篇现代自读课文和古代诗歌有了密切的联系,有助于教师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也有助于学生将本文所学与传统的诗歌意象结合在一起,更有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扩散。

  学生学过篇诗歌,但只是对词句的分析和对情感的理解,并没有深层挖掘诗句的表达技巧,对语言的微妙处也没有敏感的体察,而这正是古诗词含蓄蕴藉之处,正是古诗词魅力所在,本课以此作为教学的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学会这一表达技巧,能够有意识理解和运用它提高自己的文学素质。在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时要本文用的是归纳法,从多个诗句中“木”这一意象的共同特征归纳出诗歌语文暗示性这一特质,所以在拓展时教师要注意到这一知识点的积累和能力训练,让学生自己依据刚学过的知识概括出共性的东西,形成抽象概括的能力。情感目标是基于新教材对于学生心理的'关注而确立的。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意志等心理因素,随着对学生心理学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智力因素有时显得无能为力,因为非智力因素在某种情况下占主导地位,现代教学能够兼顾二者,用非智力因素来促进智力因素,达到真正使学生健康地发展。传统语文课人文教育方面还显得薄弱,只注重语文的工具性,使语文课美感得不到充分体现。本课实现情感目标主要用诗句的优美意蕴来打动学生,重视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兴趣,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本课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首页就有树叶的闪动,让学生进入教学情境,能够开启学生的想象力,可能会想到枯黄叶子表达什么情意。中间部分用了《登高》这首诗的配乐朗读,声音是课件中最灵动的东西,一个优质课件必备的要素,课件没有声音,也就没有了生命。因为朗读能够渲染气氛,能够以情动人。从《登高》的朗读中感受沦落他乡年老多病杜甫仰望茫无边、萧萧而下的木叶产生的忧国伤时的无穷无尽的愁思,油然产生对杜甫这位现实主义大诗人人生遭际的同情和景仰,从而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在拓展部分,用梅、柳、松、云等图象,达到视觉上的美感,使学生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从而极大的激发了学生思考探究的兴趣,使学生主动探索诗歌意象所表达的情意。

  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远远倒不到上课的要求,以至于在第一个重点的落实上花了将*四分之三的时间,第二个重点就草草收尾了,学生的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在讨论“落叶纷冉冉”一句时,学生就“落叶”到底是如何体现出桑女走路的姿态时,各执己见,用了较多的时间。因学生各执其理,一时间我没能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和果断的引导,从而也耽误了一些时间,导致预设的一处古诗意象分析没有进行。再加上,这节课有各省市教委的领导听课,一切学生还是在思考回答问题的时候有些拘谨,对于一些问题,不敢拿出自己的见解与大家讨论。以上这些,对于我来说,还是要在以后的备课,授课以及正确利用课堂生成资源方面做更多的努力,多方面的完善我的语文课堂,提升自己的教学水*。

  此外,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还得到了一点启示,那就是所谓的方法指导是建立在学生有一定的阅读积累之上的。所以引导学生课外多读才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方向。

《说木叶》教学反思2

  《说木叶》这篇课文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第三单元是文艺学论文单元,理论性较强,课文内容引用古诗文较多,相对而言比较枯燥,所以学生阅读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说木叶》这一课是通过“木叶”和“树叶”的比较来探讨*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暗示性问题,学*这篇课文并真正让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把握诗歌意象的暗示性特征十分必要。本课的教学重点为“*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教学难点为“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是一个诗歌理论问题,而学生对诗歌只有浅*的知识,也容易为文题的表面所迷惑,不能把握本文的真正用意。因此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突破认识的难点,帮助他们理解、学会诗歌语言暗示性这一表达技巧,汲取宝贵的艺术营养”。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教师既是与学生*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作为“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的教师在这一教学动态过程中,达成目标的方法有多种,但稍有教学实践经历的教师都会有体会,提问是课堂教学的最主要教学手段。提问作为一种主要的教学手段虽然被广泛地运用于普通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当中,精心设计有效的提问进而提高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效率成为众多语文教师醉心的追求。我所授课的班级学生基础一般,分析问题、概括总结的能力较为薄弱,要比较好的阅读理解文本、达成本课的学*目标有一定的困难。为了能是学生充分阅读文本,透过大量引文理解作者本意,我选择了“以设置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线组织教学”的教学方法。由导入开始顺着作者的思路设计一系列问题,让学生一直带着问题阅读,带着问题思考讨论,带着问题总结概括。并且问题的设计注意了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形象到抽象的思维规律,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学生看到引文多就产生畏难情绪的心理压力,循着问题积极、主动甚至生动有效的学*,当一个个问题都依次顺利解决的时候,学生充分体验到了学*文艺性议论文的快乐,教学目标自然达成。无疑,这节课的提问设计是比较优化、有效的。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时间原因,课堂上的大多数问题都是由教师来提出的,学生一直在教师预设的问题导引下进行阅读学*,而没有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譬如一些引文的仔细理解、感悟等等。

《说木叶》教学反思3

  《说木叶》这篇课文是高中新课改必修五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第三单元是文艺学论文单元,理论性较强,课文内容相对而言比较枯燥,所以学生阅读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说木叶》这一课是通过“木叶”和“树叶”的比较来探讨*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暗示性问题,而诗歌意象是高考中的一个重要考点,所以学*这篇课文并真正让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把握诗歌意象的暗示性特征十分必要,并且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主要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试图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的课堂的学*中去,并采用小组计分制希望充分调动他们的课堂积极性和小组合作精神。从此堂课的授课效果来看,此种方法还是十分可行的,学生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了,课堂参与度也较高。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其一,感觉自己在备课中对课文内容的取舍上还不够大胆,有一些与课文重点无关的内容应大胆舍弃,做到一堂课集中突破一个点;

  其二,通过小组计分制的确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但是经常举手发言的同学比较固定,还有极少数同学究竟有没有跟着思考问题,真正参与到课堂学*中来,这个值得思考,还需要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与改进;

  其三,由于时间分配上没有考虑完备,课堂容量也比较大,致使后面的拓展延伸那一块没时间处理,应该把前面的“品读诗句,填表”那一环节简化一些,把时间移到后面的“拓展延伸”上来,更利于学生理解诗歌意象的暗示性问题,更有利于教学难点的突破。

  这些不足之处也是我今后教学的宝贵经验,以后还得用心学*,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不断改善,课前充分准备,不断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培养他们主动参与课堂的意识,让语文课堂真正活起来!


《说“木叶”》说课稿3篇(扩展2)

——《说木叶》教案6篇

  教学目的:

  理解*古代诗歌中“木叶”意象的意蕴;

  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质;

  培养学生把握诗歌中意象所表现出的感情色彩,提高诗歌的赏析能力;

  教学重难点:运用文中阐述的知识和道理指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实践

  教学方法:

  1、小组讨论研究以“寻疑---追答---悟理”为线整体感知全文,把握文章精髓

  2、通过诗歌鉴赏实践,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唐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其《登高》一诗中有两句传诵千古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同学们知道这里的“落木”是什么意思吗?(学生明确“落木”即“落叶”之意后)那杜甫为什么不说“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呢?”“木”与“叶”有何区别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林庚的《说“木叶”》来解开这个迷吧。二、整体感知把握全文(以“寻疑---追答—悟理”为线来理解全文)

  1、四人一组讨论寻找你认为能表现文章行文脉络的疑问句,并加以整理。

  2、以小组为单位追寻上述问题的答案。

  3、从课文看,“木”与“树”的意味有什么异同?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三、探究阅读融会贯通

  只要提到“木”字大家就会想到在瑟瑟秋风中凋零的树木,引发人们的感伤情怀。以此类推,很多意象在长期的文化进程中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梅”和“柳”意象。

  1、赏“梅”诗品梅之意象

  诗一:早梅诗二:山园小梅

  齐己林逋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惟有暗香来。

  2、赏“柳”诗品柳之意象

  诗一:咏柳诗二:垂柳

  贺知章唐彦谦

  碧玉妆成一树高,绊惹春风别有情,

  万条垂下绿丝绦,世间谁敢斗轻盈。

  不知细叶谁裁出,楚王江畔无端种,

  二月春风似剪刀。饿损纤腰学不成。

  诗三:赠柳

  李商隐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

  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

  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四、自主研究拓展延伸

  1、除了上面讲到的“梅”“柳”之外,古诗中还有很多具有特点意象内涵的事物,请同学们想想看,写出来,然后再概括一下它们各自的暗示性内涵。

  (意象分别有枫叶、菊、松、桥、水、草、花、马、门、柳絮、竹、舟、亭、酒、风、剑、河、雁、雪,等等,也可自已想出一些意象内涵相对集中而且在古诗中较多见的来)

  总结:林庚先生深谙诗歌妙道,此文命中了诗歌创作与鉴赏的玄机,撩开了诗歌神秘的面纱。林先生没有摆出那种“理论”的面孔来吓唬读者,没有故弄玄虚地搬弄术语,而是把深奥的文学理论附丽并渗透于古诗“木叶”意象的捕捉和阐释中。让我们在一种“潜在的力量”的影响下,不知不觉地参悟了深蕴其中的道理,走进了诗歌的殿堂。

  五、布置作业:

  同学们可以以古诗歌中常用的物象为例如:松、竹、菊、兰等进行有目的的诗歌鉴赏,仔细体味诗歌的精妙。

  学*目标:

  1、了解作者林庚

  2、积累古诗词名句并把握本文古诗词名句的意义。

  3、整体感知全文。

  教学难点:积累古诗词名句并把握本文古诗词名句的意义。

  教学重点:积累古诗词名句并把握本文古诗词名句的意义。

  教学过程:

  【导读】完成目标一 林庚,字静希,原籍福建闽侯(今福建省福州市),1910年2月22日生于北京,现代诗人、古代文学学者、文学史家。北京大学教授。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历任厦门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1933年秋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1934年以后,他作为一名自由诗体的新诗人尝试新的格律体,先后出版了《北*情歌》、《冬眠曲及其他》还出版过《春野与窗》、《问路集》等六部新诗集及古典文学专著《诗人李白》、《*文学简史》等。。20xx年10月4日林庚先生病逝于北京,享年97岁。

  作为一名学者,林庚教授的研究主要涉及唐诗、楚辞、文学史等方面,显示出诗人学者的独有特色。他将创作新诗和研究唐诗完美地统一起来。在唐诗研究方面,他提出的最著名的论点是“盛唐气象”。与“盛唐气象”紧相联接的,是他对盛唐诗歌的另一艺术概括--“少年精神”,其研究成果汇集在《唐诗综论》里。林庚教授的楚辞研究和他的唐诗研究可称为双璧,《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是他多年研究楚辞的一部论文集。

  【导思】找出本文涉及到的诗句,并理解其意义。

  【导读】1、“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湘夫人》

  这一凄清杳茫的秋景,构成了一个优美而惆怅的意境,成功地点染了抒情主人公的心境,被后人称为“千古言秋之祖”。 《湘夫人》是写湘君与湘夫人相约但最终未能相见的故事。这一句,描绘出一幅秋风微吹、湖泊清泛,万木叶落的秋天图画,有着美丽凄婉、如梦如幻的意境。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洞庭:洞庭湖。波:微波泛动。木叶:枯黄的树叶。

  即秋风微微吹拂,洞庭湖水微波泛动,湖畔枯黄的树叶随风摇落

  2、“木叶下, 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 陆厥《临江王节士歌》

  树叶落下来了,江水波涛相连,秋天的月光照在水面上,云彩在山顶上一动也不动。

  以“木叶”、“江波”、“月浦”、“云山”等景物组成一幅 气象开阔、气韵凄清的秋景图。 如此秋景, 即令人联想到楚辞《湘夫人》中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寂寥意境,又令人生发出“萧瑟兮草木摇 落而变衰”的凄凉意绪。这般“秋思不可裁”,有如缕缕秋风袭上心来,更何 况秋露凝衣,更添几分悲凉!

  3、“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谢庄《月赋》

  洞庭湖的湖面开始有了波浪,于是树叶就开始渐渐脱落了。这是指秋天来了,一些该有的自然反映都开始出现了。 始:开始 微:渐渐、有一些

  4、“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王褒《渡河北》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怀念和羁旅他乡的感慨。诗歌开头两句用“因物兴感”的手法来引出对江南故国的悠远思念。黄河边上的“木叶”在秋风中纷纷飘落,想来此时此刻,那浩荡的秋风也同样吹拂着江南的洞庭湖水……。“还、似”二字把诗人的怀念之情极其委婉地表达出来了。

  5、“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屈原《橘颂》

  译文: 橘啊,你这天地间的佳树,生下来就适应当地的水土。

  赞颂橘树之美。“颂”是一种诗体,取义于《诗经》“风、雅、颂”之“颂”。屈原巧妙地抓住橘树的生态和*性,运用类比联想,将它与人的精神、品格联系起来,给予热烈的赞美。借物抒志,以物写人,既沟通物我,又融汇古今,由此造出了清人林云铭所赞扬的“看来两段中句句是颂橘,句句不是颂橘。”

  6、古诗十九首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奇树:犹言美树。 华:同花。 滋:繁盛也。

  在春天的庭院里,有一株嘉美的树,在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出了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生气勃勃。

  7、“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 萧纲《折杨柳》)

  叶子太密了,鸟飞起来就不方便;风如果吹得轻些,那么叶子就不会那么快落下来了。

  8、“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岂无一时好,不久当如何。” 陶渊明《拟古》

  意思是云间之月皎洁明亮,绿叶丛中繁花似锦,固然无比美好,但月盈必亏,花开必落,今日虽是花好月圆,但不久之后又当如何呢?

  9、行役滞风波,游人淹不归。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寒园夕鸟集,思牖草虫悲。嗟矣当春服,安见御冬衣。 南朝梁柳恽《捣衣》

  亭皋:水边*地。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捣衣不是洗衣,而是制衣前捶捣衣料使之*软的工序

  译文:水边*地上的树叶,纷纷飘落;陇首山头上的秋云,飘飞在空中。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是脍炙人口的写景佳句。“皋亭”指水边*地,暗指思妇所在的江南。“陇首”即垅头,暗指北方边塞之地。“木叶下”化用了《楚辞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意境,“木叶”即枯黄的落叶。上句实写思妇捣衣时眼前之景,下句是想象之景。表达了思妇无法及时将寒衣送给远人的嗟叹之情。

  10、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玷催木叶,十年征戌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沈佺期《古意》

  诗写的是一位少妇思念久戍边塞未归的丈夫 。深秋九月的捣衣声,催落树上枯叶;丈夫守边十年,她日夜怀想着辽阳。

  11、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唐·杜甫《登高》

  [译]无边无际的林木,树叶萧萧飘落;无穷无尽的长江,江水滚滚而来。

  [赏析]这两句诗作于夔州,写登高所见的江天秋色。夔州滨临长江,江流在此进入瞿塘

  峡,峡口多风,深秋时更是天高风急。诗人登高仰望,只见无边无际的林木落叶萧萧而下,滚滚而来的长江奔流不息。雄浑、寥阔而又肃杀、凋零的气象,使诗人更加感到太空浩茫,岁月悠久。联想到自己年华已逝,壮志未酬,心情何等落寞,何等悲壮!全联对工整,气韵流畅,加上“萧萧”“滚滚”两组叠字的对用,读来音调铿锵,气势奔放,前人称它为“古今独步”之作,实非过誉。

  12、 清晨发陇西,日暮飞狐谷。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雾露夜侵衣,关山晓催轴。

  君去欲何之?参差间原陆。一见终无缘,怀悲空满目。——吴均《答柳恽》

  “秋月照层岭”四句想象柳恽旅途中的景象与经历,极言其风霜雾露之苦。秋月照在层层的高岭之上,令人感到凄清而幽冷,寒风吹拂着高高的树木,枯黄的树叶纷纷飘零。“扫”字下得极有力,使人想见寒风阵阵,木叶尽脱的景象,渲染出了边地秋天的萧杀气氛。因为是夜行,所以说雾露侵湿了衣衫,经过一夜的旅途颠顿,至天色拂晓时分,关山才在晨曦中露出了它峥嵘的面貌,似乎在催促着行人快快前去。这里的“月”、“风”、“雾露”等天象与“层岭”、“高木”、“关山”等景物结合起来构成了索莫而壮阔的画面,“侵衣”、“催轴”则将人点缀其中,一幅“关山行旅图”宛然在目,柳恽旅途的艰险与辽远于此可见。

  13、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

  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野田黄雀行》 曹植

  译文 :高高的树木不幸时常受到狂风的吹袭,*静的海面被吹得不住地波浪迭起。宝剑虽利却不在我的手掌之中,无援助之力而结交很多朋友又有何必?你没有看见篱笆上面那可怜的黄雀,为躲避凶狠的鹞却又撞进了网里。张设罗网的人见到黄雀是多么欢喜,少年见到挣扎的黄雀不由心生怜惜。拔出利剑对着罗网用力挑去,黄雀才得以飞离那受难之地。振展双翅直飞上苍茫的高空,获救的黄雀又飞来向少年表示谢意。

  鉴赏:此诗选自本集卷六,以下两首同。史载,建安二十四年 (219),曹操借故杀了曹植亲信杨修,次年曹丕继位.又杀了曹植知友丁氏兄弟。曹植身处动辄得咎的逆境,无力救助友人,深感愤忿,内心十分痛苦,只能写诗寄意。他苦于手中无权柄,故而在诗中塑造了一位“拔剑捎罗网”、拯救无辜者的少年侠士,借以表达自己的心曲。此诗开端,诗人以“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的意象渲染出浓郁的悲剧气氛,隐喻当时政治形势的险恶;而少年拔剑捎网的形象则寄寓着诗人冲决罗网、一试身手的热切愿望。

  14、《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周邦彦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衣润费炉烟。

  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 凭阑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尊前。

  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 歌筵畔,先安簟(diàn)枕,容我醉时眠。

  [评析]周邦彦任溧水县令,本篇为此间所作,词中通过凭栏眺望,描绘初夏景色,抒发倦于宦游生活的政治失意之情。上片写景,观察细致,体物精微;下片以社燕自比,感叹身世飘零,行踪无定的生活。是周邦彦羁旅行役之词中的名篇,颇受后人推重。本词先后化用杜甫、白居易、刘禹锡、杜牧等人的诗,结合眼前之实景,胸中之真情,运典入化,了无痕迹,丰富了词的内容含量,加强了表现力。“风老莺雏”三句是初夏美景,可喜。“地

  卑山*”两句略点,稍见可忧。此一顿挫。“人静乌鸢自乐”三句又写美景,可喜。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人静”二句辞意又一顿转,写溧水县人家闲静乌鸦自乐,人鸟和谐颇有忘机之趣;小桥外还有新涨绿水在浅滩上急流激溅。一静一动,写出溧水县环境淳幽之美。此词抒情自然,但顿挫曲折,显示出内在情感的丰富复杂性。用风华清丽的景物与孤寂凄凉的心情相交错映衬,乐与哀相交融,欣慰与苦恼相衬托,对比相映,构成一种转折顿挫的艺术风格。

  15、[南唐]吴均《青溪小姑歌》:“日暮风吹,叶落依枝。 丹心寸意,愁君未知。”

  注:相传蒋子文妹妹未嫁而死,旧有“开门白水,侧*桥梁。小姑所居,独处无郎”句。此为痴情女子假托的怀人之作。 青溪:水名,在今南京市,发源于钟山。 小姑:汉秣陵尉蒋子文的第三个妹妹。

  16、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①。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②

  [注释] ①分(fèn):情谊。蔡家亲:也做霍家亲。晋羊祜为蔡邕外孙,这里借指两家是表亲。 ②见宿:留下住宿。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因表弟卢纶到家拜访有感而作。首句是写作者悲凉的境遇:年老独居荒野,*无四邻,孤苦无依,生活贫困。“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一联写景抒情,把一位穷愁潦倒的白头老人的形象刻画得很丰满。后两句写对表弟到来的感激,这是写“喜”,但喜中仍有悲。喜的是因为自己被贬沉沦,亲人还来探望,自然喜出望外;但自己的处境不佳,又感到对不起亲人,所以仍感辛酸惭愧。全诗语言朴实,语调低沉悲切,真实感人。

  17、《美女篇》曹植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

  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罗衣何飘摇,轻裾随风还。

  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行徒用息驾,休者以忘餐。借问女安居,乃在城南端。

  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容华耀朝日,谁不希令颜?媒氏何所营?玉帛不时安。

  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众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观?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

  赏析:《美女篇》是乐府歌辞,属《杂曲歌.齐瑟行》, 以开头二安为题。这首诗以美女盛年不嫁,隐喻诗人自己有才能而没有施展的机会,慨叹怀才不遇英雄无用武之地。这首诗通篇用比,比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传统手法,《诗经》、《楚词》多用之。《美女篇》以绝代美人比喻有理想有抱负的志士,以美女不嫁,比喻志士的怀才不遇。含蓄委婉,意味深长。其实美女所喻之志士就是曹植自己。所以,清人王尧衢说:"子建求自试而不见用,如美女之不见售,故以为比。"(《古唐诗合解》卷三)

  这首诗语言华丽、精炼,描写细致、生动,塑造了一个美丽而又娴静的姑娘,写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清代叶燮推为"汉魏压卷",并且说:"《美女篇》意致幽眇,含蓄隽永,音节韵度皆有天然姿态,层层摇曳而出,使人不可仿佛端倪,固是空千古绝作。"绝不是偶然的。

  导练:

  1、找出涉及到“木叶”意象的诗句。

  2、初步感知全文,试为全文划分结构。

  教学目的:

  1、积累文中词语并熟练使用。

  2、领会古人是如何写“木”的,作者又是如何体察“木”的特征的。

  3、把握文章脉络,理解文章精髓。

  4、学会体察诗歌艺术中的精微之处。

  教学重点:


《说“木叶”》说课稿3篇(扩展3)

——《马说》说课稿 (菁华5篇)

  一、说教材

  第一点、教材地位及作用

  《马说》是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第1单元中的第四篇课文。这篇文章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通篇写马,实则写人。以千里马不遇伯乐喻贤才难遇明主,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文章对自己不着一字,愤懑不*之情和穷困潦倒之感却充溢其中。让学生学*名家名篇,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引发学生的思考:当代千里马是否也要依赖于伯乐?

  第二点、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的确立

  1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这一教学目标的设定是根据新课标提出的“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理解作者的思想,领会文章的寓意。因为新课标提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的要求

  3引导学生认识到只要人才保持良好的心态,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持之以恒,就能实现自己的宏图大志。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树立远大理想,不断完善自身素质,成为坚毅、执着、博学、谦逊的人才”的育人目标。

  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来表述自己的观点,生动形象而寓意不言自明,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又是一个难点。

  二、学情分析

  8年级学生较活跃,形象思维较强,有一定的概括能力,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进行分析。意义识记已优于机械识记,自我意识较强,对事物有一定的独立见解,但他们的有意注意稳定性较差。在教学过程中,可将积累词语与培养想象力结合起来,文言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学生虽已初步接触了文言文,对怎样学*文言文也已有了一定的整体印象,但还是有畏难心理。所以要抓好预*。要求学生在课外利用工具书、课文下的注解疏通文意,能够找出难词难句,并对课文有初步的印象。

  三、说教法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坚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主学*。因此,我设计了以下教法:

  1、诵读法

  教法千变,朗读为本。对文言文的教学来说,诵读尤为重要。要克服学生学*文言文的畏难心理,激发学*兴趣,就要从朗读入手,让学生把握文言文的节奏,体会其中的音乐美,感悟*古代文化的韵味。

  2、质疑法

  课前作好预*,课上提出预*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学生互相释疑,教师适当补充。

  四、说学法

  在我的教学设计中,始终贯彻了新课标的精神,即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共同发展。

  1.圈点勾画法

  此法主要用在预*以及检索“山市”的变化过程中。预*中,圈出生字词,划出疑难句,在检索“山市”的变化过程中,要通过快速默读,标出“山市”的初生、发展、高潮与消失四个阶段。

  2.文言文阅读法

  在预*中使用“初读通语句,再读明大意,三读有感悟,四读品内涵,五读得启迪”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诵读法

  把握文言文的节奏,体会其中的音乐美,感悟*古代文化的韵味。

  五、 教学过程

  1 马的世界 让学生总结带“马”字的成语及与马有关的文学作品。

  这种导入既锻炼了学生自己动手查阅资料的能力,又拓展了他们的知识面,还将他们带入了文章情境。

  2 解读标题 标题为“马说”,实则为“说说马”,即发表一些关于“马”的看法,于是引出对“说”这种体裁的介绍。(用多媒体展示)

  3 讲解背景故事 这一项由学生自己完成。

  4 朗读课文,解读文本

  叶圣陶语“非读无以训练语感,非读无以激发美感”

  当今语文教改气氛活跃,新观念、新教法层出不穷,但溯本求源,探其精髓,都要求勿忘“读”这个本。所以,这个环节就是“边探究文本边朗读,解读到一定的深度,朗读也到位了。”按照这样的指导思想:

  第一步:探讨“食”字的读法,带动对这个字的理解,然后教师范读。范读是为了体现教师的示范和楷模作用。

  第二步一个学生朗读,然后全体朗读。这样是为了学生进一步熟悉课文。

  第三步细读课文、疏通文意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着重词语解释和句子翻译,将不能解决的字、词或句记录在本子上,全班进行交流。基本由学生自己解决,教师点拨,同时引导学生划出本课的重点字、句;框出通假字,找出常见的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教师进行归类板书。(课件展示板书)

  新课标要求学生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我设计这个环节,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扫清字词障碍,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并积累和掌握一些文言文中常见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通假现象,培养学生依据文脉推断词义的能力。

  第四步 个别学生朗读,学生集体评议,并说明理由。这样学生的诵读必须建立在对文章的理解上。学生的评议可能回涉及到这么几点:(1)5个“也”字句的语气(2)最后一段刻画食马者愚妄无知嘴脸的句子和自问自答的句子的语气。(3)整篇文章所蕴涵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五步 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把握正确语感、语气进行朗读。

  5 精品细读 教师此时应提出提纲挈领的问题让学生对文章做更深一步的理解。“作者的观点是什么?依据是什么?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是哪一句?”至此,学生已较透彻地把握了文章。接下来该呈现出文章最实质的内核了,“文章是说马,但作者真的只想说马吗?”学生就很容易找出“千里马、食马者、伯乐”的寓意了。

  6了解作者 依据文章推测作者此时的处境和所怀有的感情。然后让学生介绍查阅资料所了解到的韩愈,和刚才的推测相印证。如有欠缺,教师作补充。

  7 情感延伸 你如何看待当代社会千里马与伯乐的关系?

  对这个问题,教师应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看法,但对较消极的学生要适当地进行鼓励。

  新课标要求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能就适当的话题即*讲话,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的说服力”,

  我设计这一环节, 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对文章内涵的拓展延伸,也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8 网络大看台

  我在网上摘取了一些网友的帖子,(用多媒体出示)同学们可以看出它们是形式内容不同的读后感。然后,我就要求学生们也试着写回复帖,长短形式不拘。等到微机课上发上去,大家共赏。

  这个环节的设置,改变了以往读后感的形式,具有灵活机动性,又引导学生正确合理地利用网络资源,可谓一举两得。

  《马说》学案

  学*目标:

  1.积累文言实词、虚词。

  2.朗读、背诵课文。

  3.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材助读:韩愈所处的中唐时期,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激烈,许多中下层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都怀才不遇,难以找到出路。通不过科举考试就潦倒终身,即使考上了还要受到种种限制,根本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韩愈自身就经历过这种遭遇,因此他对埋没人才不但不满,而且加以揭露和抨击。这篇《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795-800)间。其时他曾三次上书宰相求重用,未被采纳,后来又相继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封建幕下,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好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所以叫“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之叹。

  预*内容及方法指导:

  一、摘录字词(标段序、读课文,边读边勾画文中字词,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解决生疏、多音、易错字。)

  二、文学常识:1.作者(掌握:名、时、地、评、作)

  2.关于“说”的文体知识

  三、朗读(读准字音、读出句读、读流畅)

  四、翻译: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重点词语的解释在文中做出批注。

  五、文言知识整理:重点实词、虚词的解释,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及重点句子的翻译,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

  1.一词多义 马之千里者 安求其能千里也 而伯乐不常有 之 策之不以其道 其其真无马邪 而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其真不知马也 执策而临之 2.找出通假字并解释

  ①食马者: ②才美不外见:

  ③食之不能尽其材: ④其真无马邪:“3.词类活用:

  4.古今异义:

  5.我找到的重点词语解释:

  六、整体感知

  1.千里马的处境是怎么样的?千里马受到哪些不公正待遇?

  2.食马者的无知都表现在哪些方面?

  3.伯乐和千里马各指什么?作者借伯乐和千里马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4.本文的主旨句是什么?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面试初中语文的1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马说》,下面开始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马说》是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议论性文言文。本单元一共包含四篇文章,都是传统的名家名著,表现了古人的哲思和情怀。《马说》这篇文章托物言志,以千里马不遇伯乐喻贤才难遇明主,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通过本文的学*,可以让学生思想受到启迪、情感受到熏陶。

  二、说学情

  作为八年级的学生,对文言文的形式、学*内容及学*方法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但还缺乏字词分类归纳掌握的能力,因此需要在这方面需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又因本文所写的年代距离学生较远,学生受自身的知识和阅历所限,对本文作者所要表达的深层言志的理解必然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托物言言志的写法在以前的学*中已有认识和了解,所以在这一环节要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背景资料,加深理解和认识。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编写意图,新课改教学要求,结合学生思维情感,认知发展的需要和教学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识记重点生字词,能够流利并有感情地吟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交流,品析语言,学*托物言志的写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对封建统治者压抑、摧残人才的愤懑之情。

  四、说教学重难点

  明确了教学目标,本课的重点、难点就显而易见了:

  教学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难点是:深入体会作者感情,使其情感上受到熏陶。

  五、说教学方法

  根据“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和学生具体情况,为了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我将采用指导学生自学法、朗读探究法、抓住重点词汇品读感悟法等教学方法。同时,我将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六、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我的教学过程。

  环节一:谈话导入,激发求知

  上课伊始,我会以谈话的方式引入,通过“物尽其用,人尽其才”这句话来谈谈关于人才的认识。并设计这样的导入语:同学们,相信大家对“物尽其用,人尽其才”这句话并不陌生,它说的是人才实现价值所期盼的理想境界。但是呢,在很多时候,特别是在古代封建社会,很多人才常哀叹生不逢时,受压制,不能施展自己的抱负,甚至被扼杀,这是一种经常性的社会悲剧。今天我们来学*韩愈的传世名作《马说》,了解人才被埋没的真正原因。这样的导入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又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之教来自于学生的学,这一环节将以名家范读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首先我会给学生介绍“说”是古文的一种议论文体,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一些问题的观点,进而明确题目就是“谈谈千里马的问题”的意思。接着播放名家范读,在播放名家范读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认真听,标记出重点生字词并试着划分朗读节奏,稍后请学生示范朗读,并纠正读音及停顿节奏,再请全班同学齐读。最后请学生介绍作者韩愈。韩愈,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其散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其诗力求新奇,有时流于险怪,对宋诗影响颇大,有《昌黎先生集》。这样从朗读入手,加深学生对作者的了解,为下一环节的展开奠定基础。

  环节三:析读课文,质疑问难

  这一环节我会给学生十分钟时间,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交流讨论:你最喜欢文章中的哪一句,有什么样的体会?我预设学生会找到以下句子:

  句子一:“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明马,祗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首先我会提问学生此句作者提出了什么观点,学生回答后明确作者提出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观点,顺势请学生回答这个观点的作用是明确了伯乐对千里马的决定作用,同时也充当了理论依据。接着请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没有遇见伯乐,千里马的命运会是怎样?预设学生会找到文中原句“祗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最后指名学生回答此文中的“千里马”是指人才,而“伯乐”是指认识人才、赏识人才、任用人才的人,进而明确作者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句子二:“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在这里,我首先询问学生学生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学生不难从文中找到“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并引导学生理解此句又从侧面刻画了“食马者”的无能、无知及目光短浅的形象。在上述问题解决之后继续提问学生“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学生抢答此句表达了作者对千里马命运的惋惜,对食马者的讽刺之情。

  句子三:“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才,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在这里我会找学生回答此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并明确“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体现出了作者的写作目地。之后请学生感悟作者情感,作者之所以这样说,是为了抒发对人才埋没的愤懑之情以及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文章借物喻己,言志深刻。

  环节四:品读课文,感悟生活

  本文作为一篇文质兼美的古代议论文章,文辞形象简练,言志含蓄。在此我会带领学生展开谈论,谈谈对这节课的收获,进而引导学生理解本文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将千里马隐喻为人才,把伯乐隐喻为慧眼识英才的人,把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比作“食马者”。

  通过描述“千里马”未遇“伯乐”的悲惨遭遇,揭露了封建社会统治者压抑扼**才的罪行,表达了作者的愤懑不*之情,流露出作者愤世嫉俗之意与怀才不遇的感慨。

  环节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这里我会以教师总结的方式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收获,进而使学生的学*内容趋于完善。

  并布置这样一份作业:请大家课下搜集文学作品和史料记载中有哪些“千里马被“伯乐”发现的事例,我们下节课分享。

  七、说板书设计

  这便是我的板书,好的板书能够加深学生对本课的记忆,让学生心中对本课有一个系统的框架结构。

  结束语: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的耐心聆听,请问,我可以擦掉我的板书了吗?

  一、说教材

  第一点、教材地位及作用

  《马说》是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第1单元中的第四篇课文。这篇文章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通篇写马,实则写人。以千里马不遇伯乐喻贤才难遇明主,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文章对自己不着一字,愤懑不*之情和穷困潦倒之感却充溢其中。让学生学*名家名篇,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引发学生的思考:当代千里马是否也要依赖于伯乐?

  第二点、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的确立

  1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这一教学目标的设定是根据新课标提出的“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理解作者的思想,领会文章的寓意。因为新课标提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的要求

  3引导学生认识到只要人才保持良好的心态,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持之以恒,就能实现自己的宏图大志。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树立远大理想,不断完善自身素质,成为坚毅、执着、博学、谦逊的人才”的育人目标。

  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来表述自己的观点,生动形象而寓意不言自明,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又是一个难点。

  二、学情分析

  8年级学生较活跃,形象思维较强,有一定的概括能力,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进行分析。意义识记已优于机械识记,自我意识较强,对事物有一定的独立见解,但他们的有意注意稳定性较差。在教学过程中,可将积累词语与培养想象力结合起来,文言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学生虽已初步接触了文言文,对怎样学*文言文也已有了一定的整体印象,但还是有畏难心理。所以要抓好预*。要求学生在课外利用工具书、课文下的注解疏通文意,能够找出难词难句,并对课文有初步的印象。

  三、说教法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坚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主学*。因此,我设计了以下教法:

  1、诵读法

  教法千变,朗读为本。对文言文的教学来说,诵读尤为重要。要克服学生学*文言文的畏难心理,激发学*兴趣,就要从朗读入手,让学生把握文言文的节奏,体会其中的音乐美,感悟*古代文化的韵味。

  2、质疑法

  课前作好预*,课上提出预*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学生互相释疑,教师适当补充。

  四、说学法

  在我的教学设计中,始终贯彻了新课标的精神,即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共同发展。

  1.圈点勾画法

  此法主要用在预*以及检索“山市”的变化过程中。预*中,圈出生字词,划出疑难句,在检索“山市”的变化过程中,要通过快速默读,标出“山市”的初生、发展、高潮与消失四个阶段。

  2.文言文阅读法

  在预*中使用“初读通语句,再读明大意,三读有感悟,四读品内涵,五读得启迪”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诵读法

  把握文言文的节奏,体会其中的音乐美,感悟*古代文化的韵味。

  五、 教学过程

  1 马的世界 让学生总结带“马”字的成语及与马有关的文学作品。

  这种导入既锻炼了学生自己动手查阅资料的能力,又拓展了他们的知识面,还将他们带入了文章情境。

  2 解读标题 标题为“马说”,实则为“说说马”,即发表一些关于“马”的看法,于是引出对“说”这种体裁的介绍。(用多媒体展示)

  3 讲解背景故事 这一项由学生自己完成。

  4 朗读课文,解读文本

  叶圣陶语“非读无以训练语感,非读无以激发美感”

  当今语文教改气氛活跃,新观念、新教法层出不穷,但溯本求源,探其精髓,都要求勿忘“读”这个本。所以,这个环节就是“边探究文本边朗读,解读到一定的深度,朗读也到位了。”按照这样的指导思想:

  第一步:探讨“食”字的读法,带动对这个字的理解,然后教师范读。范读是为了体现教师的示范和楷模作用。

  第二步一个学生朗读,然后全体朗读。这样是为了学生进一步熟悉课文。

  第三步细读课文、疏通文意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着重词语解释和句子翻译,将不能解决的字、词或句记录在本子上,全班进行交流。基本由学生自己解决,教师点拨,同时引导学生划出本课的重点字、句;框出通假字,找出常见的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教师进行归类板书。(课件展示板书)

  新课标要求学生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我设计这个环节,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扫清字词障碍,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并积累和掌握一些文言文中常见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通假现象,培养学生依据文脉推断词义的能力。

  第四步 个别学生朗读,学生集体评议,并说明理由。这样学生的诵读必须建立在对文章的理解上。学生的评议可能回涉及到这么几点:(1)5个“也”字句的语气(2)最后一段刻画食马者愚妄无知嘴脸的句子和自问自答的句子的语气。(3)整篇文章所蕴涵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五步 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把握正确语感、语气进行朗读。

  5 精品细读 教师此时应提出提纲挈领的问题让学生对文章做更深一步的理解。“作者的观点是什么?依据是什么?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是哪一句?”至此,学生已较透彻地把握了文章。接下来该呈现出文章最实质的内核了,“文章是说马,但作者真的只想说马吗?”学生就很容易找出“千里马、食马者、伯乐”的寓意了。

  6了解作者 依据文章推测作者此时的处境和所怀有的感情。然后让学生介绍查阅资料所了解到的韩愈,和刚才的推测相印证。如有欠缺,教师作补充。

  7 情感延伸 你如何看待当代社会千里马与伯乐的关系?

  对这个问题,教师应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看法,但对较消极的学生要适当地进行鼓励。

  新课标要求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能就适当的话题即*讲话,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的说服力”,

  我设计这一环节, 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对文章内涵的拓展延伸,也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8 网络大看台

  我在网上摘取了一些网友的帖子,(用多媒体出示)同学们可以看出它们是形式内容不同的读后感。然后,我就要求学生们也试着写回复帖,长短形式不拘。等到微机课上发上去,大家共赏。

  这个环节的设置,改变了以往读后感的形式,具有灵活机动性,又引导学生正确合理地利用网络资源,可谓一举两得。

  《马说》学案

  学*目标:

  1.积累文言实词、虚词。

  2.朗读、背诵课文。

  3.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材助读:韩愈所处的中唐时期,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激烈,许多中下层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都怀才不遇,难以找到出路。通不过科举考试就潦倒终身,即使考上了还要受到种种限制,根本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韩愈自身就经历过这种遭遇,因此他对埋没人才不但不满,而且加以揭露和抨击。这篇《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795-800)间。其时他曾三次上书宰相求重用,未被采纳,后来又相继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封建幕下,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好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所以叫“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之叹。

  预*内容及方法指导:

  一、摘录字词(标段序、读课文,边读边勾画文中字词,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解决生疏、多音、易错字。)

  二、文学常识:1.作者(掌握:名、时、地、评、作)

  2.关于“说”的文体知识

  三、朗读(读准字音、读出句读、读流畅)

  四、翻译: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重点词语的解释在文中做出批注。

  五、文言知识整理:重点实词、虚词的解释,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及重点句子的翻译,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

  1.一词多义 马之千里者 安求其能千里也 而伯乐不常有 之 策之不以其道 其其真无马邪 而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其真不知马也 执策而临之 2.找出通假字并解释

  ①食马者: ②才美不外见:

  ③食之不能尽其材: ④其真无马邪:“3.词类活用:

  4.古今异义:

  5.我找到的重点词语解释:

  六、整体感知


《说“木叶”》说课稿3篇(扩展4)

——说木叶教案通用10篇

  林庚(1910—20xx),字静希。原籍福州,生于北京。诗人、学者、文学史家。著有《林庚诗选》《唐诗综论》《西游记漫话》等。

  背景资料

  纵观古代诗歌,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木叶”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了疏朗的清秋气息。

  相关链接

  “说”属于议论文体,本文是文艺随笔(文艺短评)。文艺随笔是一种形式灵活、笔调轻松,富有趣味性的批评样式。随笔很注重内容的知识性,它不像规范的论文那样,注重逻辑和理论论证,而是选用富有趣味性的材料作铺垫,从中引出对某种观点和哲理的议论,再与文学领域的有关话题联系起来加以评论。与此相关,随笔的行文很讲究文采,笔调轻松活泼,亲切随意,深入浅出。

  “木叶”是中国古诗中一个常见的意象,本文就古诗中木叶这一意象进行分析说理。

  一、给下列加横线字注音

  寒砧()万应锭()言筌()窸()福?)

  柳恽()徕服()桅杆()沈佺期()

  二、词语解释

  洗练:

  绵密:

  疏朗:

  言筌:

  疏朗:

  一字千金:

  三、文意理解

  (一)快速浏览全文,筛选关键信息,概括出文章每一段的段落大意。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第五段:

  第六段:

  第七段:

  (二)试给文章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三)阅读文章1~3自然段,思考如下问题:

  1.文章第1段列举谢庄、陆厥、王褒的诗句,目的.是什么?

  2.为何古代诗歌中少见“树叶”而多见“树”和“叶”?用第2段中的哪句话回答合适?还可以用第5段中的哪些原句回答?

  3.那么,诗词为了凝练,可否也用“叶”代替“木叶”“落木”呢?(用第3段原文中的话回答)

  (四)阅读文章4~6自然段,思考如下问题:

  1.“木”一般用在什么季节?

  2.“木”具有哪两个艺术特征?

  3.第5段引申出了什么问题?

  四、试找出描写“月(婵娟)”“酒(醉)”“菊(黄花)”“夕阳(落日、斜阳)”“雁”等字的古诗文名句。并分析其在诗句中暗含的意义。(每种意象至少5句)

  1.月(婵娟)

  诗句暗示的含义

  例: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永恒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怀人

  2.酒(醉)

  诗句暗示的含义

  例: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借酒抒离情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寄情山水之乐

  3.夕阳(落日)

  诗句暗示的含义

  例: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对世事沧桑的感慨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离别的不舍

  4.雁

  诗句暗示的含义

  例: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怀人、羁旅之愁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思念友人

  5.菊(黄花)

  诗句暗示的含义

  例: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高洁、脱俗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孤寂、憔悴、感伤

  霍大香

  【教学目标】

  1、本文主要是学*、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

  2、根据诗歌语言的特质,进行迁移,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给同学如何鉴赏诗歌提供实感。

  【教学过程】

  ㈠、导入:

  唐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其《登高》一诗中有两句传诵千古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同学们知道这里的“落木”是什么意思吗?(学生明确“落木”即“落叶”之意后)那杜甫为什么不用树叶、落叶,不说“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呢?“木”与“叶”有何区别呢?

  文学作品中,一个字精妙与否,足以决定作品是流光溢彩,还是黯然失色。尤其是我们的古典诗词,用简短的几个字,造就的却是丰富的情感与博大的意境。读后满口余香,却是妙处难与君说。这跟诗歌的语言是密不可分的。今天,我们就通过《说“木叶”》一文,对中国古典诗词语言特质作一番探幽。(板书课题)

  ㈡分析文章,引出诗歌语言特质:

  ⒈时至暮秋,《说"木叶"》一文此时出现可谓恰逢其会。一个简单的问题:请看窗外,那绿色的,我们称它为什么?

  同学说那是树,我说那是木,可以吗?(请生物课代表告诉我,在生物学上,树与木有何区别?)

  用生物学的概念来说,两者没有区别。

  ⒉既然生物上的树与木无大区别,为何我们的同学却称之为树,鲜有称之为木呢?因为在我们的大脑里,树与木的形象是大不一样的,有同学能说说它们分别是怎样的形象吗?

  树:枝繁叶茂,青翠葱茏,蓬蓬松松--象一位圆润,丰满,婀娜的'少女

  木:木头木板,干枯,孤单,笔直,黄褐色--象一位铮铮铁汉,象鲁迅

  (象姑娘还是象小伙子,象怎样的姑娘小伙子?)

  ⒊树与木这样的差别,主要原因在什么地方?

  树:有浓密青翠的叶子一大片的树给人的感觉是饱满浓厚

  木:落光了叶子一大片的木给人的感觉是空阔萧条,木让人联想到了落叶。

  从上面我们可总结出“木”有两个艺术特征:

  第一,“木”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它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使读者更多地想到了树干,而很少想到叶子,“叶”因此常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这排斥暗示着落叶。例如,“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这里“扫高木”,显然是落叶的景况,显出“落木千山”的空阔。

  第二,“木”还暗示了它的颜色,可能是透着黄色,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而清秋的气息。至于“落木”,则比“木叶”显得更加空阔,连“叶”这个字所保留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树”与“木”的这种明显的区别呢?文中是怎么给我们讲述“树”与“木”的区别的呢?让我们一起来仔细分析这篇课文,文中自然会给我们答案。

  首先,自己默读课文,通过对文章的理解,我们应该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木的这个特征了吧?在文章第五段: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齐读这一段)

  总结:在文学领域,概念相同的两个字,它们在形象、色泽、联想意义上,可能大有区别。进入诗歌,形成不同的意象,造成不同的意境和情感。)

  ⒋对于这个现象,我们的诗人早就慧眼独具的发现了。在表示清秋的句中,诗人们用"木叶"取代了"树叶"。接下来我们看看,木叶与树叶在意味上有何不同?

  木叶:疏朗微黄(微黄干燥的叶子正在飘零,越来越少)

  树叶:繁润青翠(就象窗外,偶尔飘落一两片)

  ⒌好这些不同暗示性的字词进入诗歌,就造成了大不相同的意味。我们不妨看看以下四句诗,它们分别体现了怎样的意境?

  空阔黄色--木: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饱满绿色--树: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疏朗微黄--木叶: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繁润绿色--树叶: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总结:不同暗示性的字进入诗歌,往往产生了不同的意境与情感。

  ⒍正是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树与木就有了不同的意味,我们由此也可明白,清秋的落叶,诗人为何用"木叶"取代了"树叶"。"木叶"更能体现秋的性格:空阔,疏朗,微黄,干燥。正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我们的诗人才"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才有了"推敲"的美谈。

  ㈢、迁移

  ⒈诗歌语言的精妙在于它的暗示性,但是,暗示性也会给诗歌创作带来负面影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说:"联想意义也最容易误用而生流弊。联想起了*惯,*惯老是欢喜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都跟着走,愈走就愈*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离'柳岸灞桥';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到现在用铅字排印书籍还是'付梓"杀青'。"后人受屈原"木叶"诗句的影响,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是不是一种"流弊"呢?古代诗歌还有没有类似的常见意象呢?)

  ⒉经过了一定时间的文化沉淀,"木叶"这个词就往往出现在清秋的氛围中,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暗示性。这样的现象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中是很多的,如菊花,柳条,明月等等。我们熟悉的"岁寒三友"一般意味什么呢?(高洁,耐寒,坚忍)然而,如果所有的诗人都这样写,那就成了鹦鹉学舌,人云亦云。而高明的诗人往往能打破常规。诗人们把它们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形成不同的暗示性。看以下三首咏梅诗: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卜算字·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

  ***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注意三首诗词中的不同意象群,比较三首诗词中梅的不同生长环境,试对梅的三种不同形象做点分析,并说说诗人对自己笔下的梅分别赋予了些怎样的情感。

  ⒊讨论分析:

  其一:强调了凌寒独开的一枝独秀,高贵圣洁(白雪世界,墙角飘来缕缕清香,让人发现那正怒放着一簇梅花)--一枝独秀,冰清玉洁的女子,当如宝钗--爱慕

  其二:无奈凄凉,孤傲清高(黄昏风雨之中,驿外断桥边上,香飘万里无人晓)--敏感忧伤,质本洁来还洁去,当如黛玉--爱怜

  其三:达观坚定,壮美豪放(在风雨飞雪之中看到了春天,在冰天雪地之中绽放着笑脸)--达观豪放,当如湘云--钦佩

  ⒋倘有时间,师生有感情地朗读三诗,力求通过语言声音来表达情感,展示形象。

  (四)拓展延伸(运用文中理论,进行文学鉴赏。)

  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他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其他意象。(比如月、柳、梅、竹、松、菊、夕阳、杜鹃、燕子等等。)

  1.月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对故乡、亲人的思念。

  2.柳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相传,长安东有一桥名为灞桥,**送客到此折柳赠别,因此后世就*惯用“折柳”来作为赠别和送别之词.柳”和“留”谐音,于是“柳”就有了惜别的意义在里面。

  3.燕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冯延巳《蝶恋花》

  望长安,前程渺渺斑斑,南来北往随征燕,行路艰难。——张可久《殿前欢》

  (燕:侯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成双成对,出入在家屋内或屋檐下,恋旧巢,深受古人青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意象之盛,表情之丰,非其它物类所能及。)

  ①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

  ②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

  ③代人传书,幽诉离情之苦

  ④表现羁旅情愁,状写漂泊流浪之苦

  (五)总结全文:

  各位同学,今天我们学*了诗歌的语言特点,然而这对于优美的古典诗歌来说,不过是冰山一角,古典诗歌那蒙娜丽沙般的神秘的美,有待我们进一步的探索,我希望通过今天的学*,能对我们如何领略诗歌的微妙之处有所启发。不仅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而且生活中也有许多暗示性的东西。比如红色暗示热情奔放,兴奋,喜庆。绿色暗示青春,生命。玫瑰暗示爱情。

  教学目标

  一、了解诗歌语言的特质。

  二、学*分析与综合的方法。

  课文围绕“木叶”举出古典诗歌中的大量实例,通过精到的比较、分析,阐发了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质。教学中可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学*比较的方法,认真体味“木”、“树”等词语不同的意味和艺术效果,从而对诗语的特点和鉴赏诗语的方法获得实感。

  教学步骤

  一、说“木叶”

  木与树相同又不同的地方,进一步强调了涛歌语言中的暗示性问题。我国是诗的国度,从劳动中产生了诗歌,经过了不算长的时间,到唐代就已达到顶峰,纵观古代诗歌,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木叶”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气息。作者由诗人们钟爱的“木叶”人手,解析了树、树叶、木叶之间细微的差异,重点分析了木与树相同又不同的地方,进一步强调了诗歌语言中的暗示性问题。

  但也有的时候,诗人把它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比如唐太宗爱桃花,写过一首咏桃涛:“禁苑春晖丽,花蹊绮树装。缀条深浅色,点露参差光。向口分千笑,迎风共一香。如何仙岭侧,独秀隐遥芳。”而杜甫却说“轻薄桃花逐水流”,把桃花贬得一钱不值。

  作者林庚是著名的学者、诗人,本文中,他对“木”在形象上的艺术特征作丁极为精细的辨析,应该说对我们怎样体察诗歌艺术中的精微之处颇有启发。

  三、给下列词语注音

  A.袅袅( ) 桔颂( ) 灼灼( ) 皋( )

  B.征戌( ) 瘐( ) 缠绵( ) 褒( )

  C.翩( ) 荃( ) 干燥( ) 漂零( )

  D. 漂泊( ) 迢远( ) 桅杆( )

  二、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1.古典诗歌中“树”与“木”的艺术特征、意思情味、适用场合有什么不同?

  繁茂的枝叶

  特 树 枝叶的绿色,树干褐绿色

  木质的树干,落叶的因素

  征 木 黄色、干燥的质感

  意 树: 饱满

  味 木: 疏朗

  场 树 满树叶子吹动,浓阴密密层层

  合 木 秋风叶落

  2.以“木”引起落叶的联想为例,说明诗歌语言的特质及其对诗人创作的意义。重点研究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指词语的形象色彩和联想的意义)问题。

  (1)“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

  从字面上讲,“木”就是“树”, :者是同一概念,但两个词形象色彩不同,引起的联想不同。“木”具有着“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或者说木质的形象色彩,使人更多地想起树干,而很少想到非木质的叶子。“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之外,

  练*:

  一、指出下列诗句的作者与出处:

  1.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作者 出处

  2.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作者 出处

  3.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

  作者 出处

  4,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作者 出处

  5.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

  作者 出处

  二、请补足下列诗句的上下旬:

  1.秋月照层岭, 。(吴均《谷柳恽》)

  2. ,海水扬其波。(曹植《野田黄雀行》

  3.柔条纷冉冉, 。(曹植《美女篇》)

  4.日暮风吹, 。(吴均《青溪小姑歌》)

  5.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三、鉴赏下面一首古诗:

  咏 蝉① 骆宾王

  西陆②蝉声唱,南冠③客思深。

  不堪玄鬓④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 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 谁为表予心?

  ① 注:这首诗作于高宗仪风三年(678年)。当时骆宾王任侍御史,因上疏论事触忤武后,遭诬,以贪赃罪名下狱。

  ② 西陆:指秋天。③ 南冠:指囚徒。 ④ 玄鬓:指蝉。

  试从思想内容、表达技巧方面鉴赏这首诗。

  答案:

  一、1.屈原 《九歌》 2.谢庄 《月赋》 3.陆厥 《临江王节士歌》

  4.王褒 《渡 河北》 5.萧纲 《折杨柳》

  二、1.寒风扫高木 2.高树多悲风

  3.落叶何翩翩 4.叶落依枝 5.无边落木萧萧下

  三、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涛人借对蝉的吟咏,抒发了自己虽有高洁的品性,但不为时人所 了解,相反还被诬陷入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的思想感情。

  唐诗中的“柳”

  柳,姿态婀娜,摇曳多姿,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青睐,常用来作为抒情言志的对象。唐诗中的咏柳佳作更是不可胜数。其中当数贺知章的《咏柳》诗最为著名: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歌一反前人以杨柳的形象形容美人身段苗条的写法,而使杨柳化身为美人“碧玉”而出现,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刻画出杨柳那曼长披拂的枝条、嫩绿的新叶在春风吹拂中的迷人的姿态。

  在唐朝诗人中,对柳最有感情的当数李尚隐了。在他的诗集中,以“柳”为题的多至十几首。《赠柳》诗描绘春柳风姿: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

  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

  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掩映”“参差”写柳色或明或暗、柔条垂拂的繁茂景象,“风流”“婀娜”写柳的体态轻盈,花飞似“雪”则把春柳的繁华写到极致。


《说“木叶”》说课稿3篇(扩展5)

——《说“木叶”》教案(10)份

  教学目的:

  理解中国古代诗歌中“木叶”意象的意蕴;

  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质;

  培养学生把握诗歌中意象所表现出的感情色彩,提高诗歌的赏析能力;

  教学重难点:运用文中阐述的知识和道理指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实践

  教学方法:

  1、小组讨论研究以“寻疑---追答---悟理”为线整体感知全文,把握文章精髓

  2、通过诗歌鉴赏实践,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唐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其《登高》一诗中有两句传诵千古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同学们知道这里的“落木”是什么意思吗?(学生明确“落木”即“落叶”之意后)那杜甫为什么不说“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呢?”“木”与“叶”有何区别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林庚的《说“木叶”》来解开这个迷吧。二、整体感知把握全文(以“寻疑---追答—悟理”为线来理解全文)

  1、四人一组讨论寻找你认为能表现文章行文脉络的疑问句,并加以整理。

  2、以小组为单位追寻上述问题的答案。

  3、从课文看,“木”与“树”的意味有什么异同?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三、探究阅读融会贯通

  只要提到“木”字大家就会想到在瑟瑟秋风中凋零的树木,引发人们的感伤情怀。以此类推,很多意象在长期的文化进程中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梅”和“柳”意象。

  1、赏“梅”诗品梅之意象

  诗一:早梅诗二:山园小梅

  齐己林逋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惟有暗香来。

  2、赏“柳”诗品柳之意象

  诗一:咏柳诗二:垂柳

  贺知章唐彦谦

  碧玉妆成一树高,绊惹春风别有情,

  万条垂下绿丝绦,世间谁敢斗轻盈。

  不知细叶谁裁出,楚王江畔无端种,

  二月春风似剪刀。饿损纤腰学不成。

  诗三:赠柳

  李商隐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

  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

  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四、自主研究拓展延伸

  1、除了上面讲到的“梅”“柳”之外,古诗中还有很多具有特点意象内涵的事物,请同学们想想看,写出来,然后再概括一下它们各自的暗示性内涵。

  (意象分别有枫叶、菊、松、桥、水、草、花、马、门、柳絮、竹、舟、亭、酒、风、剑、河、雁、雪,等等,也可自已想出一些意象内涵相对集中而且在古诗中较多见的来)

  总结:林庚先生深谙诗歌妙道,此文命中了诗歌创作与鉴赏的玄机,撩开了诗歌神秘的`面纱。林先生没有摆出那种“理论”的面孔来吓唬读者,没有故弄玄虚地搬弄术语,而是把深奥的文学理论附丽并渗透于古诗“木叶”意象的捕捉和阐释中。让我们在一种“潜在的力量”的影响下,不知不觉地参悟了深蕴其中的道理,走进了诗歌的殿堂。

  五、布置作业:

  同学们可以以古诗歌中常用的物象为例如:松、竹、菊、兰等进行有目的的诗歌鉴赏,仔细体味诗歌的精妙。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3.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难点: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一、导入:请同学们阅读下面的诗: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请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

  明确:“折柳”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杨柳在古诗词中多用于写离别的情景,表达离愁别绪。如“渭城朝雨�徘岢荆�,客舍青青柳色新”。“羌笛何需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其原因一是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俗;二是“柳”与“留”谐音。像“杨柳”这样的具有暗示性的概念,不知不觉的影响着人们。感染着人们,今天我们来学*林庚先生的《说“木叶”》看看作者又是如何来分析“木叶”的暗示意思的。

  二、介绍作者,明确目标

  1、林庚: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既是诗人,又是学者。在唐诗和楚辞的研究中卓有建树,提出了著名的“盛唐气象”。

  2、学*目标:学*诗歌的暗示性艺术特征,辨析诗歌精微的语言。

  三、学生速读课文(5分钟),理请文章的结构脉络。

  四、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一)请同学阅读1―3段,思考:作者谈了一个怎样的文学现象

  明确:“木叶”是历代诗人笔下钟爱的对象。“木叶”一用再用,且有所发展(落木),产生过许多精彩的诗句;“树叶”“落叶”却无人过问。

  (二)阅读4�D�D6段,结合1、2、3段,感悟“木叶”和“树叶”的区别,探究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比较“木叶”“落叶”及“黄叶”,进而把握“木叶”的艺术特征。

  问1:从概念上讲,“木叶”就是什么?

  讨论,明确:就是“树叶”。

  问2:既然二者在概念上完全一致,为什么会给人如此不同的感觉呢?请同学们结合作者所引用的诗句来体会。

  1、边显示文中所引诗句边引导学生思考:

  树: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叶: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思考:这些诗句中的“树”和“叶”,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联想到什么季节?

  明确:枝繁叶茂,浓阴匝地。春季、夏季。

  2、边显示文中所引诗句边引导学生思考:

  木叶: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落木: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思考:这些诗句中的“木叶”和“落木”,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联想到什么季节?

  明确:萧瑟、凄凉。秋季。

  3、在此基础上,我们比较一下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与“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这两句诗。看看诗中的“木”和“树”有什么不同。

  明确:“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的“树”予人以一种饱满感,感觉到了层层树叶的波动。而“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中的“木’则是一种落木千山的画面,感觉到的是“空阔”和单纯。

  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秋天到了,树叶落了。

  小结:这就是“木”在古诗中的第一个艺术特征�D�D本身含有落叶的因素,具有单纯、开阔的秋的特点。

  4、提问:为什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木”给人以 “落叶”的暗示呢?

  明确:因为“木”具有“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 “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

  5、思考:“木叶”暗示的究竟是怎样的“落叶”呢?让我们比较以下诗句: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木叶”、“落叶”、“黄叶”带给我们的感觉是否一样?

  明确:“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中“木叶”飘零中透些微黄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落叶”则饱含水份,繁密,而“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的“黄叶”微黄但不干燥,无飘零之意。

  结论:“木叶”暗示的是“落叶的微黄与干燥”,带给我们的是“整个秋天的疏朗的气息”。这就是“木叶”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6、小结:“木“的艺术特征是:本身含有落叶的因素,具有单纯、开阔的秋的特点;微黄干燥单纯,带来空阔、疏朗的清秋气息。而树具有繁茂的枝叶,密密层层的浓阴,褐绿色的树皮,充满生机 、活力。

  7、学生齐读第七段,品味“木叶”与“树叶”、“木”与“树”的区别。并思考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在艺术语言中。

  三、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把握诗歌语言的特点;分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1、思考: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可提示:文章第5节前3句)

  明确: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2、诗歌语言有暗示性,其实不少东西具有一定的暗示性。比如:红色代表热情、绿色代表生命、鸽子代表和*、白色代表纯洁,引导学生联想。

  四、思考同类文学现象,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师: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因此,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意味。

  思考1: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如“月”“梅”“柳”“杜鹃”等。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月亮”意象的艺术特点。

  思考2:请根据你所熟悉的梅花诗,说说“梅”这个意象的特点。显示王安石的《梅花》和陆游的《梅花绝句》。

  教学目的:

  理解中国古代诗歌中“木叶”意象的意蕴;

  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质;

  培养学生把握诗歌中意象所表现出的感情色彩,提高诗歌的赏析能力;

  教学重难点:运用文中阐述的知识和道理指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实践

  教学方法:

  1、小组讨论研究以“寻疑---追答---悟理”为线整体感知全文,把握文章精髓

  2、通过诗歌鉴赏实践,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唐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其《登高》一诗中有两句传诵千古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同学们知道这里的“落木”是什么意思吗?(学生明确“落木”即“落叶”之意后)那杜甫为什么不说“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呢?”“木”与“叶”有何区别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林庚的《说“木叶”》来解开这个迷吧。二、整体感知把握全文(以“寻疑---追答―悟理”为线来理解全文)

  1、四人一组讨论寻找你认为能表现文章行文脉络的疑问句,并加以整理。

  2、以小组为单位追寻上述问题的答案。

  3、从课文看,“木”与“树”的意味有什么异同?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三、探究阅读融会贯通

  只要提到“木”字大家就会想到在瑟瑟秋风中凋零的树木,引发人们的感伤情怀。以此类推,很多意象在长期的文化进程中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梅”和“柳”意象。

  1、赏“梅”诗品梅之意象

  诗一:早梅诗二:山园小梅

  齐己林逋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惟有暗香来。

  2、赏“柳”诗品柳之意象

  诗一:咏柳诗二:垂柳

  贺知章唐彦谦

  碧玉妆成一树高,绊惹春风别有情,

  万条垂下绿丝绦,世间谁敢斗轻盈。

  不知细叶谁裁出,楚王江畔无端种,

  二月春风似剪刀。饿损纤腰学不成。

  诗三:赠柳

  李商隐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

  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

  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四、自主研究拓展延伸

  1、除了上面讲到的“梅”“柳”之外,古诗中还有很多具有特点意象内涵的事物,请同学们想想看,写出来,然后再概括一下它们各自的暗示性内涵。

  (意象分别有枫叶、菊、松、桥、水、草、花、马、门、柳絮、竹、舟、亭、酒、风、剑、河、雁、雪,等等,也可自已想出一些意象内涵相对集中而且在古诗中较多见的来)

  总结:林庚先生深谙诗歌妙道,此文命中了诗歌创作与鉴赏的玄机,撩开了诗歌神秘的面纱。林先生没有摆出那种“理论”的面孔来吓唬读者,没有故弄玄虚地搬弄术语,而是把深奥的文学理论附丽并渗透于古诗“木叶”意象的捕捉和阐释中。让我们在一种“潜在的力量”的影响下,不知不觉地参悟了深蕴其中的道理,走进了诗歌的殿堂。

  五、布置作业:

  同学们可以以古诗歌中常用的物象为例如:松、竹、菊、兰等进行有目的的诗歌鉴赏,仔细体味诗歌的精妙。

  【教学目标】

  1、本文主要是学*、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

  2、根据诗歌语言的特质,进行迁移,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给同学如何鉴赏诗歌提供实感。

  【教学过程】

  ㈠、导入:

  唐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其《登高》一诗中有两句传诵千古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同学们知道这里的“落木”是什么意思吗?(学生明确“落木”即“落叶”之意后)那杜甫为什么不用树叶、落叶,不说“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呢?“木”与“叶”有何区别呢?

  文学作品中,一个字精妙与否,足以决定作品是流光溢彩,还是黯然失色。尤其是我们的古典诗词,用简短的几个字,造就的却是丰富的情感与博大的意境。读后满口余香,却是妙处难与君说。这跟诗歌的语言是密不可分的。今天,我们就通过《说“木叶”》一文,对中国古典诗词语言特质作一番探幽。(板书课题)

  ㈡分析文章,引出诗歌语言特质:

  ⒈时至暮秋,《说"木叶"》一文此时出现可谓恰逢其会。一个简单的问题:请看窗外,那绿色的,我们称它为什么?

  同学说那是树,我说那是木,可以吗?(请生物课代表告诉我,在生物学上,树与木有何区别?)

  用生物学的概念来说,两者没有区别。

  ⒉既然生物上的树与木无大区别,为何我们的同学却称之为树,鲜有称之为木呢?因为在我们的大脑里,树与木的形象是大不一样的,有同学能说说它们分别是怎样的形象吗?

  树:枝繁叶茂,青翠葱茏,蓬蓬松松--象一位圆润,丰满,婀娜的少女

  木:木头木板,干枯,孤单,笔直,黄褐色--象一位铮铮铁汉,象鲁迅

  (象姑娘还是象小伙子,象怎样的姑娘小伙子?)

  ⒊树与木这样的差别,主要原因在什么地方?

  树:有浓密青翠的叶子一大片的树给人的感觉是饱满浓厚

  木:落光了叶子一大片的木给人的感觉是空阔萧条,木让人联想到了落叶。

  从上面我们可总结出“木”有两个艺术特征:

  第一,“木”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它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使读者更多地想到了树干,而很少想到叶子,“叶”因此常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这排斥暗示着落叶。例如,“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这里“扫高木”,显然是落叶的景况,显出“落木千山”的空阔。

  第二,“木”还暗示了它的颜色,可能是透着黄色,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而清秋的气息。至于“落木”,则比“木叶”显得更加空阔,连“叶”这个字所保留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树”与“木”的这种明显的区别呢?文中是怎么给我们讲述“树”与“木”的区别的呢?让我们一起来仔细分析这篇课文,文中自然会给我们答案。

  首先,自己默读课文,通过对文章的理解,我们应该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木的这个特征了吧?在文章第五段: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齐读这一段)

  总结:在文学领域,概念相同的两个字,它们在形象、色泽、联想意义上,可能大有区别。进入诗歌,形成不同的意象,造成不同的意境和情感。)

  ⒋对于这个现象,我们的诗人早就慧眼独具的发现了。在表示清秋的句中,诗人们用"木叶"取代了"树叶"。接下来我们看看,木叶与树叶在意味上有何不同?

  木叶:疏朗微黄(微黄干燥的叶子正在飘零,越来越少)

  树叶:繁润青翠(就象窗外,偶尔飘落一两片)

  ⒌好这些不同暗示性的字词进入诗歌,就造成了大不相同的意味。我们不妨看看以下四句诗,它们分别体现了怎样的意境?

  空阔黄色--木: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饱满绿色--树: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疏朗微黄--木叶: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繁润绿色--树叶: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总结:不同暗示性的字进入诗歌,往往产生了不同的意境与情感。

  ⒍正是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树与木就有了不同的意味,我们由此也可明白,清秋的.落叶,诗人为何用"木叶"取代了"树叶"。"木叶"更能体现秋的性格:空阔,疏朗,微黄,干燥。正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我们的诗人才"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才有了"推敲"的美谈。

  ㈢、迁移

  ⒈诗歌语言的精妙在于它的暗示性,但是,暗示性也会给诗歌创作带来负面影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说:"联想意义也最容易误用而生流弊。联想起了*惯,*惯老是欢喜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都跟着走,愈走就愈*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离'柳岸灞桥';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到现在用铅字排印书籍还是'付梓"杀青'。"后人受屈原"木叶"诗句的影响,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是不是一种"流弊"呢?古代诗歌还有没有类似的常见意象呢?)

  ⒉经过了一定时间的文化沉淀,"木叶"这个词就往往出现在清秋的氛围中,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暗示性。这样的现象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中是很多的,如菊花,柳条,明月等等。我们熟悉的"岁寒三友"一般意味什么呢?(高洁,耐寒,坚忍)然而,如果所有的诗人都这样写,那就成了鹦鹉学舌,人云亦云。而高明的诗人往往能打破常规。诗人们把它们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形成不同的暗示性。看以下三首咏梅诗: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卜算字・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

  ***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注意三首诗词中的不同意象群,比较三首诗词中梅的不同生长环境,试对梅的三种不同形象做点分析,并说说诗人对自己笔下的梅分别赋予了些怎样的情感。

  ⒊讨论分析:

  其一:强调了凌寒独开的一枝独秀,高贵圣洁(白雪世界,墙角飘来缕缕清香,让人发现那正怒放着一簇梅花)--一枝独秀,冰清玉洁的女子,当如宝钗--爱慕

  其二:无奈凄凉,孤傲清高(黄昏风雨之中,驿外断桥边上,香飘万里无人晓)--敏感忧伤,质本洁来还洁去,当如黛玉--爱怜

  其三:达观坚定,壮美豪放(在风雨飞雪之中看到了春天,在冰天雪地之中绽放着笑脸)--达观豪放,当如湘云--钦佩

  ⒋倘有时间,师生有感情地朗读三诗,力求通过语言声音来表达情感,展示形象。

  (四)拓展延伸(运用文中理论,进行文学鉴赏。)

  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他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其他意象。(比如月、柳、梅、竹、松、菊、夕阳、杜鹃、燕子等等。)

  1.月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对故乡、亲人的思念。

  2.柳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渭城朝雨�徘岢荆�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相传,长安东有一桥名为灞桥,**送客到此折柳赠别,因此后世就*惯用“折柳”来作为赠别和送别之词.柳”和“留”谐音,于是“柳”就有了惜别的意义在里面。

  3.燕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冯延巳《蝶恋花》

  望长安,前程渺渺斑斑,南来北往随征燕,行路艰难。――张可久《殿前欢》

  (燕:侯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成双成对,出入在家屋内或屋檐下,恋旧巢,深受古人青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意象之盛,表情之丰,非其它物类所能及。)

  ①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

  ②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

  ③代人传书,幽诉离情之苦

  ④表现羁旅情愁,状写漂泊流浪之苦

  (五)总结全文:

  各位同学,今天我们学*了诗歌的语言特点,然而这对于优美的古典诗歌来说,不过是冰山一角,古典诗歌那蒙娜丽沙般的神秘的美,有待我们进一步的探索,我希望通过今天的学*,能对我们如何领略诗歌的微妙之处有所启发。不仅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而且生活中也有许多暗示性的东西。比如红色暗示热情奔放,兴奋,喜庆。绿色暗示青春,生命。玫瑰暗示爱情。

  学*目标:

  1、了解作者林庚

  2、积累古诗词名句并把握本文古诗词名句的意义。

  3、整体感知全文。

  教学难点:积累古诗词名句并把握本文古诗词名句的意义。

  教学重点:积累古诗词名句并把握本文古诗词名句的意义。

  教学过程:

  【导读】完成目标一 林庚,字静希,原籍福建闽侯(今福建省福州市),1910年2月22日生于北京,现代诗人、古代文学学者、文学史家。北京大学教授。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历任厦门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1933年秋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1934年以后,他作为一名自由诗体的新诗人尝试新的格律体,先后出版了《北*情歌》、《冬眠曲及其他》还出版过《春野与窗》、《问路集》等六部新诗集及古典文学专著《诗人李白》、《中国文学简史》等。。20xx年10月4日林庚先生病逝于北京,享年97岁。

  作为一名学者,林庚教授的研究主要涉及唐诗、楚辞、文学史等方面,显示出诗人学者的独有特色。他将创作新诗和研究唐诗完美地统一起来。在唐诗研究方面,他提出的最著名的论点是“盛唐气象”。与“盛唐气象”紧相联接的,是他对盛唐诗歌的另一艺术概括--“少年精神”,其研究成果汇集在《唐诗综论》里。林庚教授的楚辞研究和他的唐诗研究可称为双璧,《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是他多年研究楚辞的一部论文集。

  【导思】找出本文涉及到的诗句,并理解其意义。

  【导读】1、“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湘夫人》

  这一凄清杳茫的秋景,构成了一个优美而惆怅的意境,成功地点染了抒情主人公的心境,被后人称为“千古言秋之祖”。 《湘夫人》是写湘君与湘夫人相约但最终未能相见的故事。这一句,描绘出一幅秋风微吹、湖泊清泛,万木叶落的秋天图画,有着美丽凄婉、如梦如幻的意境。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洞庭:洞庭湖。波:微波泛动。木叶:枯黄的树叶。

  即秋风微微吹拂,洞庭湖水微波泛动,湖畔枯黄的树叶随风摇落

  2、“木叶下, 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 陆厥《临江王节士歌》

  树叶落下来了,江水波涛相连,秋天的月光照在水面上,云彩在山顶上一动也不动。

  以“木叶”、“江波”、“月浦”、“云山”等景物组成一幅 气象开阔、气韵凄清的秋景图。 如此秋景, 即令人联想到楚辞《湘夫人》中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寂寥意境,又令人生发出“萧瑟兮草木摇 落而变衰”的凄凉意绪。这般“秋思不可裁”,有如缕缕秋风袭上心来,更何 况秋露凝衣,更添几分悲凉!

  3、“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谢庄《月赋》

  洞庭湖的湖面开始有了波浪,于是树叶就开始渐渐脱落了。这是指秋天来了,一些该有的自然反映都开始出现了。 始:开始 微:渐渐、有一些

  4、“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王褒《渡河北》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怀念和羁旅他乡的感慨。诗歌开头两句用“因物兴感”的手法来引出对江南故国的悠远思念。黄河边上的“木叶”在秋风中纷纷飘落,想来此时此刻,那浩荡的秋风也同样吹拂着江南的洞庭湖水……。“还、似”二字把诗人的怀念之情极其委婉地表达出来了。

  5、“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屈原《橘颂》

  译文: 橘啊,你这天地间的佳树,生下来就适应当地的水土。

  赞颂橘树之美。“颂”是一种诗体,取义于《诗经》“风、雅、颂”之“颂”。屈原巧妙地抓住橘树的生态和*性,运用类比联想,将它与人的精神、品格联系起来,给予热烈的赞美。借物抒志,以物写人,既沟通物我,又融汇古今,由此造出了清人林云铭所赞扬的“看来两段中句句是颂橘,句句不是颂橘。”

  6、古诗十九首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说“木叶”》说课稿3篇(扩展6)

——《说“木叶”》教学设计通用5篇

  教学目标

  1.锻炼学生提取课文关键信息的能力、总结归纳分析的能力;

  2. 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3.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4.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课文,提取关键信息,并进行总结归纳

  难点:1、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诗歌中的同类现象。

  教学方式:朗读法、探究法、分析与归纳等方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整体感知

  感悟“木叶”和“树叶”的区别,探究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比较“木叶”“落叶”及“黄叶”,进而把握“木叶”的艺术特征。

  问:通过阅读文本,找找林庚先生发现了什么现象?(学生自由回答)

  (一)、迅速浏览1至3段,找出作者在阅读古代诗词时发现的四个问题。

  1、“木叶”是什么为什么?

  2、诗词中多见“树”或“叶”而很少见“树叶”?

  3、为什么诗歌中多见“木叶”而不见“树叶”?

  4、为何“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又不用“木叶”而用“落木”?

  ☆先看第2个问题,结合诗句分析。用文中所引诗句引导学生思考:

  树: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叶: 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思考:这些诗句中,出现“树”或“叶”的句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请选择四字短语来概括。

  ☆再看第3个问题。

  问1:从概念上讲,“木叶”是什么?

  讨论,明确:就是“树叶”。从概念上说,“木”与“树”的意思几乎相同。“树叶”在古典诗歌中都简化为“叶”。

  问2:“木叶”和“树叶”给我们的感觉是不是一样的?(根据在第5段)

  明确:不一样。木叶:疏朗。树叶:繁密浓荫。

  问3:既然二者在概念上完全一致,那么,是什么给人如此不同的感觉呢?请同学们结合作者所引用的诗句来体会。

  引2:

  木叶: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去飞。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落木: 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思考,讨论:“木叶”所处的季节,体会这几句诗给你的感觉。

  既然“木叶”就是“落叶”,那诗人为什么不用“落叶”呢?关键之处在于“木”字。先分析“木”和“树”的区别。

  (二)、齐读课文第四、五段,思考。

  文中说,木,屈原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比较:“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与“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试分析“高树”与“高木”的不同。

  明确:以秋风叶落之景表空旷凄凉之情,这就是“木”字在古诗中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木”就是“树”,在概念上是一致的。但在意味上,“木”一般是在秋风叶落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而“树”则要借助树叶的多来表达饱满的感情。

  这就说明了“木”和“树”在艺术形象领域是不同的,可谓一字千里。古代诗人们如此钟情于“木”,是因其在表达情感和营造意境方面有独特的魅力。

  (三)、自由读第六、七两段,讨论

  思考:前面分析到“木叶”就是“落叶”,可又发现诗歌中有用“落叶”的,也有用“木叶”的,“木叶”与“落叶”究竟有什么区别呢?

  体会:“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木叶”、“落叶”、 “黄叶”、“落木”带给我们的感觉是否一样?(在课文中找出关键句子)。

  明确:“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中“木叶”飘零中透些微黄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落叶”则饱含水份,繁密;“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的“黄叶”微黄但不干燥,无飘零之意,而“无边落木萧萧下”中的“落木”则代表着疏朗和空阔的意境。

  那么我们现在来小结一下“木”的艺术形特征。

  明确: “木”是含有落叶的因素,“木”还会带来“木”所暗示的颜色性。在颜色上是透着黄色,在触觉上是干燥的,感觉很干爽的,意境空阔。

  三、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把握诗歌语言的特点;分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思考:作者林庚既是诗人又是学者,难道写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说“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

  明确: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四、延伸拓展

  思考同类文学现象,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师: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丰富的意蕴往往寄诸言外。因此,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意蕴。

  思考1: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如“月”“梅”“柳”“杜鹃”“草”等。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我们来体味古诗中的“月”意象的艺术特点。

  思考2:我国古典诗歌中,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但也请同学们注意一下,有时候,诗人把同一意象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感情。

  五、小结:

  布置作业:古代诗歌中写“梅”的不胜枚举,所表现的感情不尽一致。除了前面列出的几首,请再找出一些,根据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写一篇鉴赏性小论文。

  板书设计:

  说“木叶”

  林庚

  意象 颜色 触觉 意味

  树叶 褐绿色 密密层层浓阴 繁密充实

  一字千里 暗示性

  木叶 微黄 干燥不湿润 疏朗 飘零之意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3.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4.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以及对诗的热情,使学生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唤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难点: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分析:诗歌的暗示性是一个诗歌理论问题,而学生对诗歌只有浅*的知识,也容易为文题的表面所迷惑,不能把握本文的真正用意。因此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突破认识的难点,帮助他们理解、学会暗示这一表达技巧,汲取宝贵的艺术营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请你们说出你最喜欢的诗句。并做一个简要的分析。(意在对学过的知识进行一个轻松的回顾,让学生先进入语言的美感情境。)

  我们的古诗人是“敏感而有修养的”,他们似乎参透了深奥的美学和心理学原理,创造了耐人“触摸”的精妙的诗歌语言,这语言是不可能作出所谓的科学的解答的,需要我们用心灵去解读。

  “诗歌是激情和想像的艺术。只有用你的激情与想像去品读,“诗的感觉”才会喷涌而出。”

  同学们,就让我把这几句话作为本堂课的“题记”献给大家。让我们一起带着的激情和想象,走进诗歌的殿堂吧。

  二、感悟“木叶”和“树叶”的区别,探究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比较“木叶”“落叶”及“黄叶”,进而把握“木叶”的艺术特征。

  问1:从概念上讲,“木叶”就是什么?

  讨论,明确:就是“树叶”。

  问2:既然二者在概念上完全一致,为什么会给人如此不同的感觉呢?请同学们结合作者所引用的诗句来体会。

  边显示文中所引诗句边引导学生思考:

  引1:

  树: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叶: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思考:这所有的诗句,都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明确:枝繁叶茂,浓阴匝地

  引2:

  木叶:亭皋木叶下,陇首秋去飞。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落木: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思考,讨论:体会这几句诗给你的感觉。并注意由“木叶”到“落木”的发展及其关键之处。(为帮助学生体会,播放杜甫《登高》的朗诵。)

  明确:萧瑟、凄凉。关键之处在于“木”字。

  显示:木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比较:“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与“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讨论后明确:“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予人以一种饱满感,感觉到了层层树叶的波动。而“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则是一种落木千山的画面,感觉到的是“空阔”。

  小结:这就是“木”字在古诗中的艺术特征。

  提问:为什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木”暗示了“落叶”呢?

  明确:因为“木”具有“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

  思考:“木叶”暗示的究竟是怎样的“落叶”呢?

  体会:“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木叶”、“落叶”、“黄叶”带给我们的感觉是否一样?

  明确:“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中“木叶”飘零中透些微黄,“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落叶”则饱含水份,繁密,而“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的“黄叶”微黄但不干燥,无飘零之意。

  结论:“木叶”暗示的是“落叶的微黄与干燥”,带给我们的是“整个秋天的疏朗的气息”。这就是“木叶”的艺术特征。请同学们再结合“洞庭波兮木叶下”的画面体会一下。

  三、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把握诗歌语言的特点;分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思考: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

  明确: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提问:作者又是如何阐释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的呢?

  明确:这种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诗歌的语言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和启示性。

  讨论:课文所阐释的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却拟题为“说‘木叶’”,若改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你以为如何?

  明确:标题若拟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整个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变,它可能就要从理论的角度来论述,就会写成一篇理论性较强的学术论文。而标题拟为“说‘木叶’”,就可以把深奥的文学理论渗透于有关“木叶”诗句的品读玩味中,化深奥为简单,化抽象为形象,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

  四、思考同类文学现象,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师: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因此,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意味。

  思考1: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如“月”“梅”“柳”“杜鹃”等。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月亮”意象的艺术特点。(显示《一剪梅》《相见欢》两首词及其画面)

  讨论,结论:望月怀远

  思考2:请根据你所熟悉的梅花诗,说说“梅”这个意象的特点。显示王安石的《梅花》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讨论,结论:高贵,圣洁,坚贞。

  师:我国古典诗歌中,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盛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但也请同学们注意一下,有时候,诗人把同一意象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感情。比如唐太宗爱桃花,写过一首咏桃诗:“禁苑春晖丽,花蹊绮树装。缀条深浅色,点露参差光。向口分千笑,迎风共一香。如何仙岭侧,独秀隐遥芳。”而杜甫却说“轻薄桃花逐水流”,把桃花贬得一钱不值。再如***和陆游的两首《卜算子·咏梅》,就境界迥异。

  五、布置作业:

  古代诗歌中写“梅”的不胜枚举,所表现的感情不尽一致。除了前面列出的几首,请再找出一些,写一篇鉴赏性小论文。

  六、小结:

  同学们,我们生长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诗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遗产,更是我们的骄傲。希望同学们在今天品味诗句的审美体验之后,能更加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读诗,学诗,爱诗,成为一个个有激情,有修养的小诗人。

  一、教学三维目标

  1、品味文中诗句,理解古代诗歌中“木叶”意象的意蕴;比较“(落)木(叶)”与“树(叶)”的不同,把握“木”的艺术特征。

  2、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点,明确本文写作目的。

  3、初步培养学生感悟诗歌中意象所表现出的丰富意蕴,提高诗歌的阅读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品味文中诗句意蕴,比较“木”与“树”的不同,从而把握“木”的艺术特征。

  2、难点: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点,运用文中阐述的知识和道理指导学生进行诗歌意象品味练*。

  三、教学方法

  1、学生探究为主,师作引导;

  2、指导学生通过抓关键词句,筛选主要信息来解答有关问题,把握文意;

  3、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教学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诗词填空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讨论明确,以上诗句中“落木”与“落红”分别是“落叶”与“落花”,作者为何不用“落叶”与“落花”,却用“落木”与“落红”?这个问题我们请著名学者林庚先生来作解答,导入课文学*。

  二):“说”属于议论文体,本文是文化随笔(文艺短评);“木叶”是文章论题,本文是就古诗中“木叶”意象进行分析说理。

  三)作者介绍(指生读屏幕上内容)

  四)研读课文(老师作方法指导:各种读法结合,通过抓文段中关键词句,筛选有效信息,来把握文意,回答有关问题。)

  1、略读文章前三段,讨论明确以下问题:

  1)本文谈到了一个什么文学现象?

  2)“木叶”是什么?对此作者有何质疑?

  3)“木叶”到“落木”,其与“落叶”或“树叶”的不同,关键点在哪?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