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木叶》教学设计 (菁华5篇)

首页 / 教学设计 / | 2022-10-03 00:00:00 教学设计

《说木叶》教学设计1

  一、教学三维目标

  1、品味文中诗句,理解古代诗歌中“木叶”

  意象的意蕴;比较

  “(落)木(叶)”与“树(叶)”的不同,把握“木”的艺术特征。

  2、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点,明确本文写作目的。

  3、初步培养学生感悟诗歌中意象所表现出的丰富意蕴,提高诗歌的阅读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品味文中诗句意蕴,比较“木”与“树”的不同,从而把握“木”的艺术特征。

  2、难点: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点,运用文中阐述的知识和道理指导学生进行诗歌意象品味练*。

  三、教学方法:

  1、学生探究为主,师作引导;

  2、指导学生通过抓关键词句,筛选主要信息来解答有关问题,把握文意;

  3、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教学安排

  1课时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诗词填空

  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讨论明确,以上诗句中“落木”与“落红”分别是“落叶”与“落花”,作者为何不用“落叶”与“落花”,却用“落木”与“落红”?这个问题我们请著名学者林庚先生来作解答,导入课文学*。二)释

  题:“说”属于议论文体,本文是文化随笔(文艺短评);“木叶”是文章论题,本文是就古诗中“木叶”意象进行分析说理。三)作者介绍(指生读屏幕上内容)四)研读课文(老师作方法指导:各种读法结合,通过抓文段中关键词句,筛选有效信息,来把握文意,回答有关问题。)1、略读文章前三段,讨论明确以下问题:

  1)本文谈到了一个什么文学现象?

  2)“木叶”是什么?对此作者有何质疑?

  3)“木叶”到“落木”,其与“落叶”或“树叶”的不同,关键点在哪?

  4)小结前三段:我国历代诗人们钟爱“木叶”这一形象,其关键在“木”字。(下文具体分析“木”的特征。)2、重点研读第4、5、6段(全文中心)

  1)读第4段,探讨以下问题:

  (1)“木”一般用在什么场合?(2)生读这段内容,找出引用的诗句,仔细体会其内涵。(方法:找文中关键词句来谈)

  1)体会“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中“高木”的意味。

  2)体会“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中“高树”的意味。(3)比较其中不同,由此概括出“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木”是否还有别的特征?引入第6段研读。)2)读第6段,明确下列问题:

  (1)概括“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2)品读比较文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与“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中“木叶”与“落叶”的不同意蕴。

  (3)填表比较“(落)木(木叶)”与“树(叶)”的不同,进一步明确“木”的特征,以突出强调。3)读第5段,分析“木”何以会有如此特征,探讨诗歌语言的潜在暗示性问题。明确:(1)文中是怎样具体阐述这一问题的,结合实践准确把握其内涵。(2)明确诗歌语言富有暗示性观点是本文作者的写作目的所在。3、读第7段,作全文小结。4、全文思路梳理,整体把握。五)拓展练*。运用文中诗歌语言富有暗示性这一观点,学以致用,作连线题。

  六)课堂总结。

  七)布置课后作业。

《说木叶》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一、了解诗歌语言的特质。

  二、学*分析与综合的方法。

  课文围绕“木叶”举出古典诗歌中的大量实例,通过精到的比较、分析,阐发了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质。教学中可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学*比较的方法,认真体味“木”、“树”等词语不同的意味和艺术效果,从而对诗语的特点和鉴赏诗语的方法获得实感。

  教学步骤

  一、说“木叶”

  木与树相同又不同的地方,进一步强调了涛歌语言中的暗示性问题。我国是诗的国度,从劳动中产生了诗歌,经过了不算长的时间,到唐代就已达到顶峰,纵观古代诗歌,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木叶”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气息。作者由诗人们钟爱的“木叶”人手,解析了树、树叶、木叶之间细微的差异,重点分析了木与树相同又不同的地方,进一步强调了诗歌语言中的暗示性问题。

  但也有的时候,诗人把它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比如唐太宗爱桃花,写过一首咏桃涛:“禁苑春晖丽,花蹊绮树装。缀条深浅色,点露参差光。向口分千笑,迎风共一香。如何仙岭侧,独秀隐遥芳。”而杜甫却说“轻薄桃花逐水流”,把桃花贬得一钱不值。

  作者林庚是著名的学者、诗人,本文中,他对“木”在形象上的艺术特征作丁极为精细的辨析,应该说对我们怎样体察诗歌艺术中的精微之处颇有启发。

  二、给下列词语注音

  A、袅袅()桔颂()灼灼()皋()

  B、征戌()瘐()缠绵()褒()翩()

  C、荃()干燥()漂零()

  D、漂泊()迢远()桅杆()

  三、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1.古典诗歌中“树”与“木”的艺术特征、意思情味、适用场合有什么不同?

  特征: 树:繁茂的枝叶 枝叶的绿色,树干褐绿色

  木:木质的树干,落叶的因素 木黄色、干燥的质感

  意味:树:饱满

  木:疏朗

  场合:树:满树叶子吹动,浓阴密密层层

  木 :秋风叶落

  2.以“木”引起落叶的联想为例,说明诗歌语言的特质及其对诗人创作的意义。重点研究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指词语的形象色彩和联想的意义)问题。

  (1)“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

  从字面上讲,“木”就是“树”,:者是同一概念,但两个词形象色彩不同,引起的联想不同。“木”具有着“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或者说木质的形象色彩,使人更多地想起树干,而很少想到非木质的叶子。“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之外。

《说木叶》教学设计3

  一、教学三维目标

  1、品味文中诗句,理解古代诗歌中“木叶” 意象的意蕴;比较 “(落)木(叶)”与“树(叶)”的不同,把握“木”的艺术特征。

  2、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点,明确本文写作目的。

  3、初步培养学生感悟诗歌中意象所表现出的丰富意蕴,提高诗歌的阅读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品味文中诗句意蕴,比较“木”与“树”的不同,从而把握“木”的艺术特征。

  2、难点: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点,运用文中阐述的知识和道理指导学生进行诗歌意象品味练*。

  三、教学方法

  1、学生探究为主,师作引导;

  2、指导学生通过抓关键词句,筛选主要信息来解答有关问题,把握文意;

  3、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教学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诗词填空 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讨论明确,以上诗句中“落木”与“落红”分别是“落叶”与“落花”,作者为何不用“落叶”与“落花”,却用“落木”与“落红”?这个问题我们请著名学者林庚先生来作解答,导入课文学*。

  二):“说”属于议论文体,本文是文化随笔(文艺短评);“木叶”是文章论题,本文是就古诗中“木叶”意象进行分析说理。

  三)作者介绍(指生读屏幕上内容)

  四)研读课文(老师作方法指导:各种读法结合,通过抓文段中关键词句,筛选有效信息,来把握文意,回答有关问题。)

  1、略读文章前三段,讨论明确以下问题:

  1)本文谈到了一个什么文学现象?

  2)“木叶”是什么?对此作者有何质疑?

  3)“木叶”到“落木”,其与“落叶”或“树叶”的不同,关键点在哪?

  4)小结前三段:我国历代诗人们钟爱“木叶”这一形象,其关键在“木”字。(下文具体分析“木”的特征。)

  2、重点研读第456段(全文中心)

  1)读第4,探讨以下问题:

  (1)“木”一般用在什么场合?

  (2)生读这段内容,找出引用的诗句,仔细体会其内涵。

  (方法:找文中关键词句来谈)

  1) 体会“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中“高木”的意味。

  2) 体会“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中“高树”的意味。

  (3)比较其中不同,由此概括出“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木”是否还有别的特征?引入第6段研读。)

  2)读第6,明确下列问题:

  (1)概括“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2)品读比较文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与“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木叶”与“落叶”的不同意蕴。

  (3)填表比较“(落)木(木叶)”与“树(叶)”的不同,进一步明确“木”的特征,以突出强调。

  3)读第5,分析“木”何以会有如此特征,探讨诗歌语言的潜在暗示性问题。明确:

  (1)文中是怎样具体阐述这一问题的,结合实践准确把握其内涵。

  (2)明确诗歌语言富有暗示性观点是本文作者的写作目的所在。

  3、读第7,作全文小结。

  4、全文思路梳理,整体把握。

  五)拓展练*。运用文中诗歌语言富有暗示性这一观点,学以致用,作连线题。

  六)课堂总结

  七)布置课后作业

《说木叶》教学设计4

  学*目的:

  1、弄清文章由“木叶”所阐释的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理论;

  2、引导学生借鉴课文分析诗歌的方法,提高欣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本文看似繁琐,其实内容并不多,在结构疏理上可简单化。

  2、为何用“木”不用“树”是全文的关键,这是重点。

  3、本文又是一篇可以用来作“引子”进行迁移性练*的好文章,可以设计一个探究性学*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中的“意象”及其作用。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诗歌的语言形象往往和它在现实中的意义不同,例如: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生”

  李白《静夜思》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下独酌》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总结得出:月亮——思念之情

  从中,我们可以得知,在诗歌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少形象由于表达情感和使用范围的稳固,使之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审美*惯。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文章,相信大家学过之后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了.

  二、快速阅读课文,勾画出重要句子,思考:文章结构思路如何?

  明确:

  1、(1-3)“木叶”为诗人所钟爱。(现象)

  钟爱——木叶=树叶<木叶——落木(关键在一个“木”字)

  2、(4-6)“木”被人喜欢的原因。(特征及原因)

  两个艺术特征:1、含有落叶的因素(暗示性);2、有微黄和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秋天气息。

  3、(7)总结:“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总结)

  三、问题探究:

  1、古诗中为什么用“木”不用“树”?

  明确:因为“木”含有落叶的因素,有“疏朗”和“枯黄”的暗示内涵,所以就有了“深秋”的意味,而“树”则没有。

  2、理解:“‘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的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吧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为什么读者看到古诗中的“此景”,就会知道古人的“此情”呢?

  明确:这是典型的深秋景象。“木叶”、“落叶”其意象没有离开一个“愁”字。时令到秋,一年快完,古人由此联想感叹:人到中年,一生将逝。古代文人进入中年或暮年,或因壮志未酬、抱负未伸,或因仕途失意、功名难就,或因身处逆境、穷途末路,或因羁留异地、倍感思亲,或因宦游在外,思念家人……对肃杀、萧索、冷落的秋景,凄然悲凉之情随之而生(触秋景而生悲情),看到“木叶”、“落木”,就会想到诗中主人公的颓然之貌,悲怆之情。

  3、思考:为什么“木”就有了这种暗示呢?

  比较:“木”和“树”的区别:

  “木”—木头、木料—树干(疏朗)—落叶—秋天—离愁别绪—悲

  “树”—繁密叶子—浓荫(绵密)—不是秋天—不是离愁别绪—不悲

  “木叶”:是疏朗与绵密的交织;

  “落木”:以“木”代“叶”洗净叶的繁密,更有力地烘托了悲秋之意。

  明确:可见,“木”之所以有了那样的暗示性内涵,全是由“传统”造成的;那么什么又是“传统”呢,从文学上来说,尤其是从诗歌的“意象”上来讲,这个“传统”就是历代诗人们的诗句所够成的文化氛围,即一句句诗中的意象赋予了该意象的暗示性内涵,如果屈原最初不用“木”,而要说“洞庭波兮树叶下”又会如何呢?

  四、拓展练*:

  1、阅读下面三首咏柳诗,说明诗中柳树各自的特点和诗人寄寓的思想感情。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垂柳

  唐彦谦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

  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

  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在有清霜。

  明确:

  贺诗:亭亭玉立,碧绿丰茂,枝条纷披,细叶精致。诗人借咏柳赞美春色的美丽和大自然的活力。

  唐诗:纤柔轻盈,妖媚多情。反衬邀宠取媚的小人的无耻和朝政的腐败。

  曾诗:乱条狂舞,柳絮纷飞。讽刺攀附权贵、得势猖狂的奸佞之臣。

  二、作业:按如下表格,写出(1)诗歌

  例句;(2)意象特征、暗示内涵。

  (意象分别有枫叶、柳、梅、菊、松、桥、水、草、花、马、门、柳絮、竹、舟、亭、酒、`风、剑、河、雁、雪,等等,也可自已想出一些意象内涵相对集中而且在古诗中较多见的来)

  意象

  鸟

  雨

  烛

  ……

  学生写出的例句大体如下:

  鸟:打起黄莺儿/两个黄鹂鸣翠柳/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恨别鸟惊心/千山鸟飞绝/决眦入归鸟/柴门鸟雀噪/鸟鸣山更幽/羁鸟恋旧林/如随啼鸟识花情/青鸟殷勤为探看

  (鸟:有空远感觉)

  雨:寒雨连江夜入吴/骤雨初歇/夜来风雨声/渭城朝雨浥轻尘/红雨随心翻作浪/空山新雨后/叶上初阳千宿雨/山色空濛雨亦奇/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江雨霏霏江草齐/天街小雨润如酥

  (雨:一是清新可爱的雨,还有一个是忧愁的)

  烛:何当共剪西窗烛/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云母屏风烛影深/银烛秋光泛画屏/红烛自怜无好计/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洞房昨夜停红烛

  (烛:相思情、愁别意)

  月:月上柳梢头/残月脸边明/杨柳岸晓风残月/别时茫茫江浸月/山高月下/烟笼寒水月笼沙/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月是故乡明/举杯邀明月/床前明月光/*水楼台先得月/明月几时有/秦时明月汉时关

  (月:美丽、忧愁、冷清、思念)

  日:夕阳无限好/日出江花红胜火/东边日出西边雨(日:多为夕阳)

  四、课后作业:

  在古诗中找一个意象,列出有该意象的四首以上的诗词(越新鲜越好,越多越好),并简要说出其意象大致特征及内涵。

《说木叶》教学设计5

  三维目标:

  1、学*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

  2、讨论研读根据诗歌语言的特质,进行迁移,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

  3、培养同学如何鉴赏诗歌,提升领略诗歌中“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学*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

  2、根据诗歌语言的特质,进行迁移,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

  教学难点:

  学*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㈠导入:

  如果我告诉大家我们班将要来一位新同学,他的名字叫“沈劲(婧)”,你们能不能猜出他是男生还是女生呢?(学生不好判断)教师分别写出两字。

  “劲”猜出是男生,“婧”是女孩。

  教师:好,这位新同学还不存在,不过通过这,我们发现一个字竟能 “决定”人的性别。

  其实在文学作品中,一个字精妙与否,也足以决定作品是流光溢彩,还是黯然失色。尤其是我国的古典诗词,用简短的几个字,造就的却是丰富的情感与博大的意境。读后满口余香,可谈到妙处我们却又常常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跟诗歌的语言是密不可分的。今天,我们就通过《说“木叶”》一文,对*古典诗词语言作一番探幽。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作者:林庚先生1910年生于北京,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当年他与戏剧家曹禺、小说家吴组缃并称为“清华三才子”。1933年秋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1934年以后,他作为一名自由诗体的新诗人尝试新的格律体,先后出版了《北*情歌》、《冬眠曲及其他》。作为一名学者,林庚教授的研究主要涉及唐诗、楚辞、文学史等方面林庚教授对明清小说也很关注,并提出了颇多精辟的创见。

  ㈡分析:

  ⒈时至今金秋,《说“木叶”》一文此时出现可以说正是时候。先请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请看窗外,那绿色的,我们称它为什么?

  同学会说那是树,

  如果从生物学角度我说那是木,可以吗?(请生物课代表告诉我,在生物学上,树与木有何区别?)

  明确:用生物学的概念来说,两者没有区别。

  ⒉既然在概念上的树与木并无大的区别,为何我们都称之为树,却很少有称它为木呢?

  明确:是因为我们的*惯。而*惯的形成正是因为在我们的大脑里,树与木的形象是大不一样的,下面就请同学快速的阅读文章(课下要充足的预*,这篇文章较难读懂)然后说说它们分别是怎样的形象?像姑娘还是像小伙子,像怎样的姑娘小伙子?

  明确:树:繁茂,葱茏,婀娜,青翠色——像一位圆润婀娜的少女。

  木:干枯,孤单,笔直,黄褐色——像一位铮铮铁骨的硬汉。

  ⒊树与木这样的差别,主要原因在什么地方?

  明确:给我们的感觉不同

  树:有浓密青翠的叶子 一大片的树给人的感觉是饱满浓厚。

  木:落光了叶子 一大片的木给人的感觉是空阔萧条,木让人联想到了落叶。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木的这个特征的呢?答案就在在文章第五段(再读这一段)

  明确: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

  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对我们有怎样的影响呢?

  明确:文章说,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发现它的存在。但它却已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我们。所以,在文学领域,概念相同的两个字,它们在形象、色泽、联想意义上,可能大有区别。进入诗歌,就会形成不同的意象,造成不同的意境和情感。

  ⒋对于这个现象,我们的诗人早就慧眼独具的发现了。所以在描述清秋的诗句中,诗人们常用“木叶”取代了“树叶”。接下来我们看看,木叶与树叶在意味上有何不同?(文章第四、六段)

  木叶:疏朗微黄(给人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整个疏朗清秋的气息)

  树叶:繁润青翠(感觉就像窗外,偶尔飘落的一两片还饱含水分的落叶。)

  ⒌好,这些具有不同暗示性的字词进入诗歌,就造成了大不相同的意味。我们不妨看看以下四句诗,它们分别体现了怎样的意境?(注意结合整个诗句分析)

  木: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 空阔 黄色

  树: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 饱满 绿色

  木叶: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疏朗 微黄

  落叶: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繁润 绿色

  总结:不同暗示性的词进入诗歌,往往产生了不同的意境与情感。(板书)

  正是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概念相同的树与木就有了不同的意味,我们由此也可明白,面对清秋的落叶,诗人为何用“木叶”取代了“树叶”。因为“木叶”更能体现秋的性格:空阔,疏朗,微黄,干燥。也正是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我们的诗人才会“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才有了“推敲”的美谈。所以我们鉴赏诗歌要从语言入手,但不要被语言说局限,应当从言内到言外,品尝那言外的微妙滋味。

  ㈢迁移:

  1、诗歌语言的精妙在于它的暗示性,经过了一定时间的文化沉淀,“木叶”这个词就往往出现在清秋的氛围中,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暗示性。这样的现象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中是很多的,如我们熟悉的“岁寒三友”(松、竹、梅)一般意味什么呢?(高洁,耐寒,坚忍)然而,如果所有的诗人都这样写,那就成了鹦鹉学舌,人云亦云。而高明的诗人往往能打破常规。诗人们把它们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形成不同的暗示性。看以下三首咏梅诗: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卜算字·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字·咏梅 *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注意三首诗词中的不同意象群,比较三首诗词中梅不同的生长环境,试对梅的三种不同形象做点分析,并说说诗人对自己笔下的梅分别赋予了些怎样的情感。

  讨论分析:

  其一:强调了凌寒独开的一枝独秀,高贵圣洁(白雪世界,墙角飘来缕缕清香,让人发现那正怒放着一簇梅花)——一枝独秀,冰清玉洁的女子,当如宝钗——令人爱慕

  其二:无奈凄凉,孤傲清高(黄昏风雨之中,驿外断桥边上,香飘万里无人晓)——敏感忧伤,质本洁来还洁去,当如黛玉——令人爱怜

  其三:达观坚定,壮美豪放(在风雨飞雪之中看到了春天,在冰天雪地之中绽放着笑脸)——达观豪放,当如探春——令人钦佩

  师生有感情地朗读三诗,力求通过语言声音来表达情感,展示形象。

  ㈣总结:

  各位同学,今天我们学*了古典诗歌的语言特点,然而这对于优美的古典诗歌来说,不过是冰山一角,古典诗歌那如蒙娜丽沙微笑般神秘的美,有待我们进一步的探索,我希望通过今天的学*,能对我们如何领略诗歌的微妙之处有所启发。

  ㈤作业:

  选取诗歌中常见的一种意象,找出与其相关的四首诗,比较在不同的诗中所代表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㈥板书:

  说“木叶”

  树:繁茂,葱茏,婀娜,青翠色——像一位圆润婀娜的少女

  木:干枯,孤单,笔直,黄褐色——像一位铮铮铁骨的硬汉。

  木叶:疏朗微黄

  树叶:繁润青翠

  结论:不同暗示性的词,产生了不同的意境与情感。


《说木叶》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阅读


《说木叶》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1)

——《说“木叶”》教学设计 (菁华5篇)

《说“木叶”》教学设计1

  三维目标:

  1、学*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

  2、讨论研读根据诗歌语言的特质,进行迁移,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

  3、培养同学如何鉴赏诗歌,提升领略诗歌中“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学*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

  2、根据诗歌语言的特质,进行迁移,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

  教学难点:

  学*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㈠导入:

  如果我告诉大家我们班将要来一位新同学,他的名字叫“沈劲(婧)”,你们能不能猜出他是男生还是女生呢?(学生不好判断)教师分别写出两字。

  “劲”猜出是男生,“婧”是女孩。

  教师:好,这位新同学还不存在,不过通过这,我们发现一个字竟能 “决定”人的性别。

  其实在文学作品中,一个字精妙与否,也足以决定作品是流光溢彩,还是黯然失色。尤其是我国的古典诗词,用简短的几个字,造就的却是丰富的情感与博大的意境。读后满口余香,可谈到妙处我们却又常常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跟诗歌的语言是密不可分的。今天,我们就通过《说“木叶”》一文,对*古典诗词语言作一番探幽。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作者:林庚先生1910年生于北京,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当年他与戏剧家曹禺、小说家吴组缃并称为“清华三才子”。1933年秋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1934年以后,他作为一名自由诗体的新诗人尝试新的格律体,先后出版了《北*情歌》、《冬眠曲及其他》。作为一名学者,林庚教授的研究主要涉及唐诗、楚辞、文学史等方面林庚教授对明清小说也很关注,并提出了颇多精辟的创见。

  ㈡分析:

  ⒈时至今金秋,《说“木叶”》一文此时出现可以说正是时候。先请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请看窗外,那绿色的,我们称它为什么?

  同学会说那是树,

  如果从生物学角度我说那是木,可以吗?(请生物课代表告诉我,在生物学上,树与木有何区别?)

  明确:用生物学的概念来说,两者没有区别。

  ⒉既然在概念上的树与木并无大的区别,为何我们都称之为树,却很少有称它为木呢?

  明确:是因为我们的*惯。而*惯的形成正是因为在我们的大脑里,树与木的形象是大不一样的,下面就请同学快速的阅读文章(课下要充足的预*,这篇文章较难读懂)然后说说它们分别是怎样的形象?像姑娘还是像小伙子,像怎样的姑娘小伙子?

  明确:树:繁茂,葱茏,婀娜,青翠色——像一位圆润婀娜的少女。

  木:干枯,孤单,笔直,黄褐色——像一位铮铮铁骨的硬汉。

  ⒊树与木这样的差别,主要原因在什么地方?

  明确:给我们的感觉不同

  树:有浓密青翠的叶子 一大片的树给人的感觉是饱满浓厚。

  木:落光了叶子 一大片的木给人的感觉是空阔萧条,木让人联想到了落叶。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木的这个特征的呢?答案就在在文章第五段(再读这一段)

  明确: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

  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对我们有怎样的影响呢?

  明确:文章说,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发现它的存在。但它却已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我们。所以,在文学领域,概念相同的两个字,它们在形象、色泽、联想意义上,可能大有区别。进入诗歌,就会形成不同的意象,造成不同的意境和情感。

  ⒋对于这个现象,我们的诗人早就慧眼独具的发现了。所以在描述清秋的诗句中,诗人们常用“木叶”取代了“树叶”。接下来我们看看,木叶与树叶在意味上有何不同?(文章第四、六段)

  木叶:疏朗微黄(给人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整个疏朗清秋的气息)

  树叶:繁润青翠(感觉就像窗外,偶尔飘落的一两片还饱含水分的落叶。)

  ⒌好,这些具有不同暗示性的字词进入诗歌,就造成了大不相同的意味。我们不妨看看以下四句诗,它们分别体现了怎样的意境?(注意结合整个诗句分析)

  木: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 空阔 黄色

  树: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 饱满 绿色

  木叶: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疏朗 微黄

  落叶: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繁润 绿色

  总结:不同暗示性的词进入诗歌,往往产生了不同的意境与情感。(板书)

  正是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概念相同的树与木就有了不同的意味,我们由此也可明白,面对清秋的落叶,诗人为何用“木叶”取代了“树叶”。因为“木叶”更能体现秋的性格:空阔,疏朗,微黄,干燥。也正是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我们的诗人才会“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才有了“推敲”的美谈。所以我们鉴赏诗歌要从语言入手,但不要被语言说局限,应当从言内到言外,品尝那言外的微妙滋味。

  ㈢迁移:

  1、诗歌语言的精妙在于它的暗示性,经过了一定时间的文化沉淀,“木叶”这个词就往往出现在清秋的氛围中,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暗示性。这样的现象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中是很多的,如我们熟悉的“岁寒三友”(松、竹、梅)一般意味什么呢?(高洁,耐寒,坚忍)然而,如果所有的诗人都这样写,那就成了鹦鹉学舌,人云亦云。而高明的诗人往往能打破常规。诗人们把它们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形成不同的暗示性。看以下三首咏梅诗: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卜算字·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字·咏梅 *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注意三首诗词中的不同意象群,比较三首诗词中梅不同的生长环境,试对梅的三种不同形象做点分析,并说说诗人对自己笔下的梅分别赋予了些怎样的情感。

  讨论分析:

  其一:强调了凌寒独开的一枝独秀,高贵圣洁(白雪世界,墙角飘来缕缕清香,让人发现那正怒放着一簇梅花)——一枝独秀,冰清玉洁的女子,当如宝钗——令人爱慕

  其二:无奈凄凉,孤傲清高(黄昏风雨之中,驿外断桥边上,香飘万里无人晓)——敏感忧伤,质本洁来还洁去,当如黛玉——令人爱怜

  其三:达观坚定,壮美豪放(在风雨飞雪之中看到了春天,在冰天雪地之中绽放着笑脸)——达观豪放,当如探春——令人钦佩

  师生有感情地朗读三诗,力求通过语言声音来表达情感,展示形象。

  ㈣总结:

  各位同学,今天我们学*了古典诗歌的语言特点,然而这对于优美的古典诗歌来说,不过是冰山一角,古典诗歌那如蒙娜丽沙微笑般神秘的美,有待我们进一步的探索,我希望通过今天的学*,能对我们如何领略诗歌的微妙之处有所启发。

  ㈤作业:

  选取诗歌中常见的一种意象,找出与其相关的四首诗,比较在不同的诗中所代表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㈥板书:

  说“木叶”

  树:繁茂,葱茏,婀娜,青翠色——像一位圆润婀娜的少女

  木:干枯,孤单,笔直,黄褐色——像一位铮铮铁骨的硬汉。

  木叶:疏朗微黄

  树叶:繁润青翠

  结论:不同暗示性的词,产生了不同的意境与情感。

《说“木叶”》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了解*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了解*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3.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4.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以及对诗的热情,使学生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唤起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难点: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分析:诗歌的暗示性是一个诗歌理论问题,而学生对诗歌只有浅*的知识,也容易为文题的表面所迷惑,不能把握本文的真正用意。因此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突破认识的难点,帮助他们理解、学会暗示这一表达技巧,汲取宝贵的艺术营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请你们说出你最喜欢的诗句。并做一个简要的分析。(意在对学过的知识进行一个轻松的回顾,让学生先进入语言的美感情境。)

  我们的古诗人是“敏感而有修养的”,他们似乎参透了深奥的美学和心理学原理,创造了耐人“触摸”的精妙的诗歌语言,这语言是不可能作出所谓的科学的解答的,需要我们用心灵去解读。

  “诗歌是激情和想像的艺术。只有用你的激情与想像去品读,“诗的感觉”才会喷涌而出。”

  同学们,就让我把这几句话作为本堂课的“题记”献给大家。让我们一起带着的激情和想象,走进诗歌的殿堂吧。

  二、感悟“木叶”和“树叶”的区别,探究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比较“木叶”“落叶”及“黄叶”,进而把握“木叶”的艺术特征。

  问1:从概念上讲,“木叶”就是什么?

  讨论,明确:就是“树叶”。

  问2:既然二者在概念上完全一致,为什么会给人如此不同的感觉呢?请同学们结合作者所引用的诗句来体会。

  边显示文中所引诗句边引导学生思考:

  引1:

  树: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叶: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思考:这所有的诗句,都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明确:枝繁叶茂,浓阴匝地

  引2:

  木叶:亭皋木叶下,陇首秋去飞。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落木: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思考,讨论:体会这几句诗给你的感觉。并注意由“木叶”到“落木”的发展及其关键之处。(为帮助学生体会,播放杜甫《登高》的朗诵。)

  明确:萧瑟、凄凉。关键之处在于“木”字。

  显示:木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比较:“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与“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讨论后明确:“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予人以一种饱满感,感觉到了层层树叶的波动。而“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则是一种落木千山的画面,感觉到的是“空阔”。

  小结:这就是“木”字在古诗中的艺术特征。

  提问:为什么在*古典诗词中,“木”暗示了“落叶”呢?

  明确:因为“木”具有“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

  思考:“木叶”暗示的究竟是怎样的“落叶”呢?

  体会:“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木叶”、“落叶”、“黄叶”带给我们的感觉是否一样?

  明确:“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中“木叶”飘零中透些微黄,“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落叶”则饱含水份,繁密,而“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的“黄叶”微黄但不干燥,无飘零之意。

  结论:“木叶”暗示的是“落叶的微黄与干燥”,带给我们的是“整个秋天的疏朗的气息”。这就是“木叶”的艺术特征。请同学们再结合“洞庭波兮木叶下”的画面体会一下。

  三、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把握诗歌语言的特点;分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思考: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

  明确: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提问:作者又是如何阐释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的呢?

  明确:这种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诗歌的语言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和启示性。

  讨论:课文所阐释的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却拟题为“说‘木叶’”,若改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你以为如何?

  明确:标题若拟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整个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变,它可能就要从理论的角度来论述,就会写成一篇理论性较强的学术论文。而标题拟为“说‘木叶’”,就可以把深奥的文学理论渗透于有关“木叶”诗句的品读玩味中,化深奥为简单,化抽象为形象,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

  四、思考同类文学现象,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了解*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师: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因此,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意味。

  思考1: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如“月”“梅”“柳”“杜鹃”等。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月亮”意象的艺术特点。(显示《一剪梅》《相见欢》两首词及其画面)

  讨论,结论:望月怀远

  思考2:请根据你所熟悉的梅花诗,说说“梅”这个意象的特点。显示王安石的《梅花》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讨论,结论:高贵,圣洁,坚贞。

  师:我国古典诗歌中,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盛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但也请同学们注意一下,有时候,诗人把同一意象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感情。比如唐太宗爱桃花,写过一首咏桃诗:“禁苑春晖丽,花蹊绮树装。缀条深浅色,点露参差光。向口分千笑,迎风共一香。如何仙岭侧,独秀隐遥芳。”而杜甫却说“轻薄桃花逐水流”,把桃花贬得一钱不值。再如*和陆游的两首《卜算子·咏梅》,就境界迥异。

  五、布置作业:

  古代诗歌中写“梅”的不胜枚举,所表现的感情不尽一致。除了前面列出的几首,请再找出一些,写一篇鉴赏性小论文。

  六、小结:

  同学们,我们生长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诗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遗产,更是我们的骄傲。希望同学们在今天品味诗句的审美体验之后,能更加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读诗,学诗,爱诗,成为一个个有激情,有修养的小诗人。

《说“木叶”》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一、了解诗歌语言的特质。

  二、学*分析与综合的方法。

  课文围绕“木叶”举出古典诗歌中的大量实例,通过精到的比较、分析,阐发了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质。教学中可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学*比较的方法,认真体味“木”、“树”等词语不同的意味和艺术效果,从而对诗语的特点和鉴赏诗语的方法获得实感。

  教学步骤

  一、说“木叶”

  木与树相同又不同的地方,进一步强调了涛歌语言中的暗示性问题。我国是诗的国度,从劳动中产生了诗歌,经过了不算长的时间,到唐代就已达到顶峰,纵观古代诗歌,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木叶”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气息。作者由诗人们钟爱的“木叶”人手,解析了树、树叶、木叶之间细微的差异,重点分析了木与树相同又不同的地方,进一步强调了诗歌语言中的暗示性问题。

  但也有的时候,诗人把它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比如唐太宗爱桃花,写过一首咏桃涛:“禁苑春晖丽,花蹊绮树装。缀条深浅色,点露参差光。向口分千笑,迎风共一香。如何仙岭侧,独秀隐遥芳。”而杜甫却说“轻薄桃花逐水流”,把桃花贬得一钱不值。

  作者林庚是著名的学者、诗人,本文中,他对“木”在形象上的艺术特征作丁极为精细的辨析,应该说对我们怎样体察诗歌艺术中的精微之处颇有启发。

  二、给下列词语注音

  A、袅袅()桔颂()灼灼()皋()

  B、征戌()瘐()缠绵()褒()翩()

  C、荃()干燥()漂零()

  D、漂泊()迢远()桅杆()

  三、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1.古典诗歌中“树”与“木”的艺术特征、意思情味、适用场合有什么不同?

  特征: 树:繁茂的枝叶 枝叶的绿色,树干褐绿色

  木:木质的树干,落叶的因素 木黄色、干燥的质感

  意味:树:饱满

  木:疏朗

  场合:树:满树叶子吹动,浓阴密密层层

  木 :秋风叶落

  2.以“木”引起落叶的联想为例,说明诗歌语言的特质及其对诗人创作的意义。重点研究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指词语的形象色彩和联想的意义)问题。

  (1)“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

  从字面上讲,“木”就是“树”,:者是同一概念,但两个词形象色彩不同,引起的联想不同。“木”具有着“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或者说木质的形象色彩,使人更多地想起树干,而很少想到非木质的叶子。“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之外。

《说“木叶”》教学设计4

  三维目标:

  1、学*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

  2、讨论研读根据诗歌语言的特质,进行迁移,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

  3、培养同学如何鉴赏诗歌,提升领略诗歌中“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学*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

  2、根据诗歌语言的特质,进行迁移,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

  教学难点:

  学*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㈠导入:

  如果我告诉大家我们班将要来一位新同学,他的名字叫“沈劲(婧)”,你们能不能猜出他是男生还是女生呢?(学生不好判断)教师分别写出两字。

  “劲”猜出是男生,“婧”是女孩。

  教师:好,这位新同学还不存在,不过通过这,我们发现一个字竟能 “决定”人的性别。

  其实在文学作品中,一个字精妙与否,也足以决定作品是流光溢彩,还是黯然失色。尤其是我国的古典诗词,用简短的几个字,造就的却是丰富的情感与博大的意境。读后满口余香,可谈到妙处我们却又常常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跟诗歌的语言是密不可分的。今天,我们就通过《说“木叶”》一文,对*古典诗词语言作一番探幽。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作者:林庚先生1910年生于北京,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当年他与戏剧家曹禺、小说家吴组缃并称为“清华三才子”。1933年秋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1934年以后,他作为一名自由诗体的新诗人尝试新的格律体,先后出版了《北*情歌》、《冬眠曲及其他》。作为一名学者,林庚教授的研究主要涉及唐诗、楚辞、文学史等方面林庚教授对明清小说也很关注,并提出了颇多精辟的创见。

  ㈡分析:

  ⒈时至今金秋,《说“木叶”》一文此时出现可以说正是时候。先请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请看窗外,那绿色的,我们称它为什么?

  同学会说那是树,

  如果从生物学角度我说那是木,可以吗?(请生物课代表告诉我,在生物学上,树与木有何区别?)

  明确:用生物学的概念来说,两者没有区别。

  ⒉既然在概念上的树与木并无大的区别,为何我们都称之为树,却很少有称它为木呢?

  明确:是因为我们的*惯。而*惯的形成正是因为在我们的大脑里,树与木的形象是大不一样的,下面就请同学快速的阅读文章(课下要充足的预*,这篇文章较难读懂)然后说说它们分别是怎样的形象?像姑娘还是像小伙子,像怎样的姑娘小伙子?

  明确:树:繁茂,葱茏,婀娜,青翠色——像一位圆润婀娜的少女。

  木:干枯,孤单,笔直,黄褐色——像一位铮铮铁骨的硬汉。

  ⒊树与木这样的差别,主要原因在什么地方?

  明确:给我们的感觉不同

  树:有浓密青翠的.叶子 一大片的树给人的感觉是饱满浓厚。

  木:落光了叶子 一大片的木给人的感觉是空阔萧条,木让人联想到了落叶。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木的这个特征的呢?答案就在在文章第五段(再读这一段)

  明确: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

  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对我们有怎样的影响呢?

  明确:文章说,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发现它的存在。但它却已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我们。所以,在文学领域,概念相同的两个字,它们在形象、色泽、联想意义上,可能大有区别。进入诗歌,就会形成不同的意象,造成不同的意境和情感。

  ⒋对于这个现象,我们的诗人早就慧眼独具的发现了。所以在描述清秋的诗句中,诗人们常用“木叶”取代了“树叶”。接下来我们看看,木叶与树叶在意味上有何不同?(文章第四、六段)

  木叶:疏朗微黄(给人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整个疏朗清秋的气息)

  树叶:繁润青翠(感觉就像窗外,偶尔飘落的一两片还饱含水分的落叶。)

  ⒌好,这些具有不同暗示性的字词进入诗歌,就造成了大不相同的意味。我们不妨看看以下四句诗,它们分别体现了怎样的意境?(注意结合整个诗句分析)

  木: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 空阔 黄色

  树: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 饱满 绿色

  木叶: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疏朗 微黄

  落叶: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繁润 绿色

  总结:不同暗示性的词进入诗歌,往往产生了不同的意境与情感。(板书)

  正是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概念相同的树与木就有了不同的意味,我们由此也可明白,面对清秋的落叶,诗人为何用“木叶”取代了“树叶”。因为“木叶”更能体现秋的性格:空阔,疏朗,微黄,干燥。也正是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我们的诗人才会“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才有了“推敲”的美谈。所以我们鉴赏诗歌要从语言入手,但不要被语言说局限,应当从言内到言外,品尝那言外的微妙滋味。

  ㈢迁移:

  1、诗歌语言的精妙在于它的暗示性,经过了一定时间的文化沉淀,“木叶”这个词就往往出现在清秋的氛围中,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暗示性。这样的现象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中是很多的,如我们熟悉的“岁寒三友”(松、竹、梅)一般意味什么呢?(高洁,耐寒,坚忍)然而,如果所有的诗人都这样写,那就成了鹦鹉学舌,人云亦云。而高明的诗人往往能打破常规。诗人们把它们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形成不同的暗示性。看以下三首咏梅诗: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卜算字·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字·咏梅 *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注意三首诗词中的不同意象群,比较三首诗词中梅不同的生长环境,试对梅的三种不同形象做点分析,并说说诗人对自己笔下的梅分别赋予了些怎样的情感。

  讨论分析:

  其一:强调了凌寒独开的一枝独秀,高贵圣洁(白雪世界,墙角飘来缕缕清香,让人发现那正怒放着一簇梅花)——一枝独秀,冰清玉洁的女子,当如宝钗——令人爱慕

  其二:无奈凄凉,孤傲清高(黄昏风雨之中,驿外断桥边上,香飘万里无人晓)——敏感忧伤,质本洁来还洁去,当如黛玉——令人爱怜

  其三:达观坚定,壮美豪放(在风雨飞雪之中看到了春天,在冰天雪地之中绽放着笑脸)——达观豪放,当如探春——令人钦佩

  师生有感情地朗读三诗,力求通过语言声音来表达情感,展示形象。

  ㈣总结:

  各位同学,今天我们学*了古典诗歌的语言特点,然而这对于优美的古典诗歌来说,不过是冰山一角,古典诗歌那如蒙娜丽沙微笑般神秘的美,有待我们进一步的探索,我希望通过今天的学*,能对我们如何领略诗歌的微妙之处有所启发。

  ㈤作业:

  选取诗歌中常见的一种意象,找出与其相关的四首诗,比较在不同的诗中所代表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㈥板书:

  说“木叶”

  树:繁茂,葱茏,婀娜,青翠色——像一位圆润婀娜的少女

  木:干枯,孤单,笔直,黄褐色——像一位铮铮铁骨的硬汉。

  木叶:疏朗微黄

  树叶:繁润青翠

  结论:不同暗示性的词,产生了不同的意境与情感。

《说“木叶”》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了解*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了解*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3.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4.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以及对诗的热情,使学生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唤起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难点: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分析:诗歌的暗示性是一个诗歌理论问题,而学生对诗歌只有浅*的知识,也容易为文题的表面所迷惑,不能把握本文的真正用意。因此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突破认识的难点,帮助他们理解、学会暗示这一表达技巧,汲取宝贵的艺术营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请你们说出你最喜欢的诗句。并做一个简要的分析。(意在对学过的知识进行一个轻松的回顾,让学生先进入语言的美感情境。)

  我们的古诗人是“敏感而有修养的”,他们似乎参透了深奥的美学和心理学原理,创造了耐人“触摸”的精妙的诗歌语言,这语言是不可能作出所谓的科学的解答的,需要我们用心灵去解读。

  “诗歌是激情和想像的艺术。只有用你的激情与想像去品读,“诗的感觉”才会喷涌而出。”

  同学们,就让我把这几句话作为本堂课的“题记”献给大家。让我们一起带着的激情和想象,走进诗歌的殿堂吧。

  二、感悟“木叶”和“树叶”的区别,探究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比较“木叶”“落叶”及“黄叶”,进而把握“木叶”的艺术特征。

  问1:从概念上讲,“木叶”就是什么?

  讨论,明确:就是“树叶”。

  问2:既然二者在概念上完全一致,为什么会给人如此不同的感觉呢?请同学们结合作者所引用的诗句来体会。

  边显示文中所引诗句边引导学生思考:

  引1:

  树: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叶: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思考:这所有的诗句,都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明确:枝繁叶茂,浓阴匝地

  引2:

  木叶:亭皋木叶下,陇首秋去飞。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落木: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思考,讨论:体会这几句诗给你的感觉。并注意由“木叶”到“落木”的发展及其关键之处。(为帮助学生体会,播放杜甫《登高》的朗诵。)

  明确:萧瑟、凄凉。关键之处在于“木”字。

  显示:木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比较:“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与“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讨论后明确:“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予人以一种饱满感,感觉到了层层树叶的波动。而“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则是一种落木千山的画面,感觉到的是“空阔”。

  小结:这就是“木”字在古诗中的艺术特征。

  提问:为什么在*古典诗词中,“木”暗示了“落叶”呢?

  明确:因为“木”具有“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

  思考:“木叶”暗示的究竟是怎样的“落叶”呢?

  体会:“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木叶”、“落叶”、“黄叶”带给我们的感觉是否一样?

  明确:“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中“木叶”飘零中透些微黄,“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落叶”则饱含水份,繁密,而“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的“黄叶”微黄但不干燥,无飘零之意。

  结论:“木叶”暗示的是“落叶的微黄与干燥”,带给我们的是“整个秋天的疏朗的气息”。这就是“木叶”的艺术特征。请同学们再结合“洞庭波兮木叶下”的画面体会一下。

  三、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把握诗歌语言的特点;分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思考: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

  明确: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提问:作者又是如何阐释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的呢?

  明确:这种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诗歌的语言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和启示性。

  讨论:课文所阐释的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却拟题为“说‘木叶’”,若改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你以为如何?

  明确:标题若拟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整个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变,它可能就要从理论的角度来论述,就会写成一篇理论性较强的学术论文。而标题拟为“说‘木叶’”,就可以把深奥的文学理论渗透于有关“木叶”诗句的品读玩味中,化深奥为简单,化抽象为形象,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

  四、思考同类文学现象,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了解*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师: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因此,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意味。

  思考1: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如“月”“梅”“柳”“杜鹃”等。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月亮”意象的艺术特点。(显示《一剪梅》《相见欢》两首词及其画面)

  讨论,结论:望月怀远

  思考2:请根据你所熟悉的梅花诗,说说“梅”这个意象的特点。显示王安石的《梅花》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讨论,结论:高贵,圣洁,坚贞。

  师:我国古典诗歌中,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盛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但也请同学们注意一下,有时候,诗人把同一意象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感情。比如唐太宗爱桃花,写过一首咏桃诗:“禁苑春晖丽,花蹊绮树装。缀条深浅色,点露参差光。向口分千笑,迎风共一香。如何仙岭侧,独秀隐遥芳。”而杜甫却说“轻薄桃花逐水流”,把桃花贬得一钱不值。再如*和陆游的两首《卜算子·咏梅》,就境界迥异。

  五、布置作业:

  古代诗歌中写“梅”的不胜枚举,所表现的感情不尽一致。除了前面列出的几首,请再找出一些,写一篇鉴赏性小论文。

  六、小结:

  同学们,我们生长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诗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遗产,更是我们的骄傲。希望同学们在今天品味诗句的审美体验之后,能更加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读诗,学诗,爱诗,成为一个个有激情,有修养的小诗人。


《说木叶》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2)

——《说木叶》教学设计 (菁华5篇)

《说木叶》教学设计1

  一、教学三维目标

  1、品味文中诗句,理解古代诗歌中“木叶”

  意象的意蕴;比较

  “(落)木(叶)”与“树(叶)”的不同,把握“木”的艺术特征。

  2、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点,明确本文写作目的。

  3、初步培养学生感悟诗歌中意象所表现出的丰富意蕴,提高诗歌的阅读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品味文中诗句意蕴,比较“木”与“树”的不同,从而把握“木”的艺术特征。

  2、难点: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点,运用文中阐述的知识和道理指导学生进行诗歌意象品味练*。

  三、教学方法:

  1、学生探究为主,师作引导;

  2、指导学生通过抓关键词句,筛选主要信息来解答有关问题,把握文意;

  3、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教学安排

  1课时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诗词填空

  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讨论明确,以上诗句中“落木”与“落红”分别是“落叶”与“落花”,作者为何不用“落叶”与“落花”,却用“落木”与“落红”?这个问题我们请著名学者林庚先生来作解答,导入课文学*。二)释

  题:“说”属于议论文体,本文是文化随笔(文艺短评);“木叶”是文章论题,本文是就古诗中“木叶”意象进行分析说理。三)作者介绍(指生读屏幕上内容)四)研读课文(老师作方法指导:各种读法结合,通过抓文段中关键词句,筛选有效信息,来把握文意,回答有关问题。)1、略读文章前三段,讨论明确以下问题:

  1)本文谈到了一个什么文学现象?

  2)“木叶”是什么?对此作者有何质疑?

  3)“木叶”到“落木”,其与“落叶”或“树叶”的不同,关键点在哪?

  4)小结前三段:我国历代诗人们钟爱“木叶”这一形象,其关键在“木”字。(下文具体分析“木”的特征。)2、重点研读第4、5、6段(全文中心)

  1)读第4段,探讨以下问题:

  (1)“木”一般用在什么场合?(2)生读这段内容,找出引用的诗句,仔细体会其内涵。(方法:找文中关键词句来谈)

  1)体会“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中“高木”的意味。

  2)体会“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中“高树”的意味。(3)比较其中不同,由此概括出“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木”是否还有别的特征?引入第6段研读。)2)读第6段,明确下列问题:

  (1)概括“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2)品读比较文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与“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中“木叶”与“落叶”的不同意蕴。

  (3)填表比较“(落)木(木叶)”与“树(叶)”的不同,进一步明确“木”的特征,以突出强调。3)读第5段,分析“木”何以会有如此特征,探讨诗歌语言的潜在暗示性问题。明确:(1)文中是怎样具体阐述这一问题的,结合实践准确把握其内涵。(2)明确诗歌语言富有暗示性观点是本文作者的写作目的所在。3、读第7段,作全文小结。4、全文思路梳理,整体把握。五)拓展练*。运用文中诗歌语言富有暗示性这一观点,学以致用,作连线题。

  六)课堂总结。

  七)布置课后作业。

《说木叶》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一、了解诗歌语言的特质。

  二、学*分析与综合的方法。

  课文围绕“木叶”举出古典诗歌中的大量实例,通过精到的比较、分析,阐发了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质。教学中可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学*比较的方法,认真体味“木”、“树”等词语不同的意味和艺术效果,从而对诗语的特点和鉴赏诗语的方法获得实感。

  教学步骤

  一、说“木叶”

  木与树相同又不同的地方,进一步强调了涛歌语言中的暗示性问题。我国是诗的国度,从劳动中产生了诗歌,经过了不算长的时间,到唐代就已达到顶峰,纵观古代诗歌,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木叶”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气息。作者由诗人们钟爱的“木叶”人手,解析了树、树叶、木叶之间细微的差异,重点分析了木与树相同又不同的地方,进一步强调了诗歌语言中的暗示性问题。

  但也有的时候,诗人把它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比如唐太宗爱桃花,写过一首咏桃涛:“禁苑春晖丽,花蹊绮树装。缀条深浅色,点露参差光。向口分千笑,迎风共一香。如何仙岭侧,独秀隐遥芳。”而杜甫却说“轻薄桃花逐水流”,把桃花贬得一钱不值。

  作者林庚是著名的学者、诗人,本文中,他对“木”在形象上的艺术特征作丁极为精细的辨析,应该说对我们怎样体察诗歌艺术中的精微之处颇有启发。

  二、给下列词语注音

  A、袅袅()桔颂()灼灼()皋()

  B、征戌()瘐()缠绵()褒()翩()

  C、荃()干燥()漂零()

  D、漂泊()迢远()桅杆()

  三、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1.古典诗歌中“树”与“木”的艺术特征、意思情味、适用场合有什么不同?

  特征: 树:繁茂的枝叶 枝叶的绿色,树干褐绿色

  木:木质的树干,落叶的因素 木黄色、干燥的质感

  意味:树:饱满

  木:疏朗

  场合:树:满树叶子吹动,浓阴密密层层

  木 :秋风叶落

  2.以“木”引起落叶的联想为例,说明诗歌语言的特质及其对诗人创作的意义。重点研究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指词语的形象色彩和联想的意义)问题。

  (1)“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

  从字面上讲,“木”就是“树”,:者是同一概念,但两个词形象色彩不同,引起的联想不同。“木”具有着“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或者说木质的形象色彩,使人更多地想起树干,而很少想到非木质的叶子。“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之外。

《说木叶》教学设计3

  一、教学三维目标

  1、品味文中诗句,理解古代诗歌中“木叶” 意象的意蕴;比较 “(落)木(叶)”与“树(叶)”的不同,把握“木”的艺术特征。

  2、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点,明确本文写作目的。

  3、初步培养学生感悟诗歌中意象所表现出的丰富意蕴,提高诗歌的阅读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品味文中诗句意蕴,比较“木”与“树”的不同,从而把握“木”的艺术特征。

  2、难点: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点,运用文中阐述的知识和道理指导学生进行诗歌意象品味练*。

  三、教学方法

  1、学生探究为主,师作引导;

  2、指导学生通过抓关键词句,筛选主要信息来解答有关问题,把握文意;

  3、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教学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诗词填空 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讨论明确,以上诗句中“落木”与“落红”分别是“落叶”与“落花”,作者为何不用“落叶”与“落花”,却用“落木”与“落红”?这个问题我们请著名学者林庚先生来作解答,导入课文学*。

  二):“说”属于议论文体,本文是文化随笔(文艺短评);“木叶”是文章论题,本文是就古诗中“木叶”意象进行分析说理。

  三)作者介绍(指生读屏幕上内容)

  四)研读课文(老师作方法指导:各种读法结合,通过抓文段中关键词句,筛选有效信息,来把握文意,回答有关问题。)

  1、略读文章前三段,讨论明确以下问题:

  1)本文谈到了一个什么文学现象?

  2)“木叶”是什么?对此作者有何质疑?

  3)“木叶”到“落木”,其与“落叶”或“树叶”的不同,关键点在哪?

  4)小结前三段:我国历代诗人们钟爱“木叶”这一形象,其关键在“木”字。(下文具体分析“木”的特征。)

  2、重点研读第456段(全文中心)

  1)读第4,探讨以下问题:

  (1)“木”一般用在什么场合?

  (2)生读这段内容,找出引用的诗句,仔细体会其内涵。

  (方法:找文中关键词句来谈)

  1) 体会“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中“高木”的意味。

  2) 体会“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中“高树”的意味。

  (3)比较其中不同,由此概括出“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木”是否还有别的特征?引入第6段研读。)

  2)读第6,明确下列问题:

  (1)概括“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2)品读比较文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与“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木叶”与“落叶”的不同意蕴。

  (3)填表比较“(落)木(木叶)”与“树(叶)”的不同,进一步明确“木”的特征,以突出强调。

  3)读第5,分析“木”何以会有如此特征,探讨诗歌语言的潜在暗示性问题。明确:

  (1)文中是怎样具体阐述这一问题的,结合实践准确把握其内涵。

  (2)明确诗歌语言富有暗示性观点是本文作者的写作目的所在。

  3、读第7,作全文小结。

  4、全文思路梳理,整体把握。

  五)拓展练*。运用文中诗歌语言富有暗示性这一观点,学以致用,作连线题。

  六)课堂总结

  七)布置课后作业

《说木叶》教学设计4

  学*目的:

  1、弄清文章由“木叶”所阐释的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理论;

  2、引导学生借鉴课文分析诗歌的方法,提高欣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本文看似繁琐,其实内容并不多,在结构疏理上可简单化。

  2、为何用“木”不用“树”是全文的关键,这是重点。

  3、本文又是一篇可以用来作“引子”进行迁移性练*的好文章,可以设计一个探究性学*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中的“意象”及其作用。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诗歌的语言形象往往和它在现实中的意义不同,例如: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生”

  李白《静夜思》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下独酌》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总结得出:月亮——思念之情

  从中,我们可以得知,在诗歌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少形象由于表达情感和使用范围的稳固,使之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审美*惯。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文章,相信大家学过之后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了.

  二、快速阅读课文,勾画出重要句子,思考:文章结构思路如何?

  明确:

  1、(1-3)“木叶”为诗人所钟爱。(现象)

  钟爱——木叶=树叶<木叶——落木(关键在一个“木”字)

  2、(4-6)“木”被人喜欢的原因。(特征及原因)

  两个艺术特征:1、含有落叶的因素(暗示性);2、有微黄和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秋天气息。

  3、(7)总结:“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总结)

  三、问题探究:

  1、古诗中为什么用“木”不用“树”?

  明确:因为“木”含有落叶的因素,有“疏朗”和“枯黄”的暗示内涵,所以就有了“深秋”的意味,而“树”则没有。

  2、理解:“‘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的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吧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为什么读者看到古诗中的“此景”,就会知道古人的“此情”呢?

  明确:这是典型的深秋景象。“木叶”、“落叶”其意象没有离开一个“愁”字。时令到秋,一年快完,古人由此联想感叹:人到中年,一生将逝。古代文人进入中年或暮年,或因壮志未酬、抱负未伸,或因仕途失意、功名难就,或因身处逆境、穷途末路,或因羁留异地、倍感思亲,或因宦游在外,思念家人……对肃杀、萧索、冷落的秋景,凄然悲凉之情随之而生(触秋景而生悲情),看到“木叶”、“落木”,就会想到诗中主人公的颓然之貌,悲怆之情。

  3、思考:为什么“木”就有了这种暗示呢?

  比较:“木”和“树”的区别:

  “木”—木头、木料—树干(疏朗)—落叶—秋天—离愁别绪—悲

  “树”—繁密叶子—浓荫(绵密)—不是秋天—不是离愁别绪—不悲

  “木叶”:是疏朗与绵密的交织;

  “落木”:以“木”代“叶”洗净叶的繁密,更有力地烘托了悲秋之意。

  明确:可见,“木”之所以有了那样的暗示性内涵,全是由“传统”造成的;那么什么又是“传统”呢,从文学上来说,尤其是从诗歌的“意象”上来讲,这个“传统”就是历代诗人们的诗句所够成的文化氛围,即一句句诗中的意象赋予了该意象的暗示性内涵,如果屈原最初不用“木”,而要说“洞庭波兮树叶下”又会如何呢?

  四、拓展练*:

  1、阅读下面三首咏柳诗,说明诗中柳树各自的特点和诗人寄寓的思想感情。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垂柳

  唐彦谦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

  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

  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在有清霜。

  明确:

  贺诗:亭亭玉立,碧绿丰茂,枝条纷披,细叶精致。诗人借咏柳赞美春色的美丽和大自然的活力。

  唐诗:纤柔轻盈,妖媚多情。反衬邀宠取媚的小人的无耻和朝政的腐败。

  曾诗:乱条狂舞,柳絮纷飞。讽刺攀附权贵、得势猖狂的奸佞之臣。

  二、作业:按如下表格,写出(1)诗歌

  例句;(2)意象特征、暗示内涵。

  (意象分别有枫叶、柳、梅、菊、松、桥、水、草、花、马、门、柳絮、竹、舟、亭、酒、`风、剑、河、雁、雪,等等,也可自已想出一些意象内涵相对集中而且在古诗中较多见的来)

  意象

  鸟

  雨

  烛

  ……

  学生写出的例句大体如下:

  鸟:打起黄莺儿/两个黄鹂鸣翠柳/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恨别鸟惊心/千山鸟飞绝/决眦入归鸟/柴门鸟雀噪/鸟鸣山更幽/羁鸟恋旧林/如随啼鸟识花情/青鸟殷勤为探看

  (鸟:有空远感觉)

  雨:寒雨连江夜入吴/骤雨初歇/夜来风雨声/渭城朝雨浥轻尘/红雨随心翻作浪/空山新雨后/叶上初阳千宿雨/山色空濛雨亦奇/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江雨霏霏江草齐/天街小雨润如酥

  (雨:一是清新可爱的雨,还有一个是忧愁的)

  烛:何当共剪西窗烛/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云母屏风烛影深/银烛秋光泛画屏/红烛自怜无好计/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洞房昨夜停红烛

  (烛:相思情、愁别意)

  月:月上柳梢头/残月脸边明/杨柳岸晓风残月/别时茫茫江浸月/山高月下/烟笼寒水月笼沙/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月是故乡明/举杯邀明月/床前明月光/*水楼台先得月/明月几时有/秦时明月汉时关

  (月:美丽、忧愁、冷清、思念)

  日:夕阳无限好/日出江花红胜火/东边日出西边雨(日:多为夕阳)

  四、课后作业:

  在古诗中找一个意象,列出有该意象的四首以上的诗词(越新鲜越好,越多越好),并简要说出其意象大致特征及内涵。

《说木叶》教学设计5

  三维目标:

  1、学*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

  2、讨论研读根据诗歌语言的特质,进行迁移,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

  3、培养同学如何鉴赏诗歌,提升领略诗歌中“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学*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

  2、根据诗歌语言的特质,进行迁移,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

  教学难点:

  学*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㈠导入:

  如果我告诉大家我们班将要来一位新同学,他的名字叫“沈劲(婧)”,你们能不能猜出他是男生还是女生呢?(学生不好判断)教师分别写出两字。

  “劲”猜出是男生,“婧”是女孩。

  教师:好,这位新同学还不存在,不过通过这,我们发现一个字竟能 “决定”人的性别。

  其实在文学作品中,一个字精妙与否,也足以决定作品是流光溢彩,还是黯然失色。尤其是我国的古典诗词,用简短的几个字,造就的却是丰富的情感与博大的意境。读后满口余香,可谈到妙处我们却又常常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跟诗歌的语言是密不可分的。今天,我们就通过《说“木叶”》一文,对*古典诗词语言作一番探幽。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作者:林庚先生1910年生于北京,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当年他与戏剧家曹禺、小说家吴组缃并称为“清华三才子”。1933年秋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1934年以后,他作为一名自由诗体的新诗人尝试新的格律体,先后出版了《北*情歌》、《冬眠曲及其他》。作为一名学者,林庚教授的研究主要涉及唐诗、楚辞、文学史等方面林庚教授对明清小说也很关注,并提出了颇多精辟的创见。

  ㈡分析:

  ⒈时至今金秋,《说“木叶”》一文此时出现可以说正是时候。先请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请看窗外,那绿色的,我们称它为什么?

  同学会说那是树,

  如果从生物学角度我说那是木,可以吗?(请生物课代表告诉我,在生物学上,树与木有何区别?)

  明确:用生物学的概念来说,两者没有区别。

  ⒉既然在概念上的树与木并无大的区别,为何我们都称之为树,却很少有称它为木呢?

  明确:是因为我们的*惯。而*惯的形成正是因为在我们的大脑里,树与木的形象是大不一样的,下面就请同学快速的阅读文章(课下要充足的预*,这篇文章较难读懂)然后说说它们分别是怎样的形象?像姑娘还是像小伙子,像怎样的姑娘小伙子?

  明确:树:繁茂,葱茏,婀娜,青翠色——像一位圆润婀娜的少女。

  木:干枯,孤单,笔直,黄褐色——像一位铮铮铁骨的硬汉。

  ⒊树与木这样的差别,主要原因在什么地方?

  明确:给我们的感觉不同

  树:有浓密青翠的叶子 一大片的树给人的感觉是饱满浓厚。

  木:落光了叶子 一大片的木给人的感觉是空阔萧条,木让人联想到了落叶。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木的这个特征的呢?答案就在在文章第五段(再读这一段)

  明确: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

  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对我们有怎样的影响呢?

  明确:文章说,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发现它的存在。但它却已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我们。所以,在文学领域,概念相同的两个字,它们在形象、色泽、联想意义上,可能大有区别。进入诗歌,就会形成不同的意象,造成不同的意境和情感。

  ⒋对于这个现象,我们的诗人早就慧眼独具的发现了。所以在描述清秋的诗句中,诗人们常用“木叶”取代了“树叶”。接下来我们看看,木叶与树叶在意味上有何不同?(文章第四、六段)

  木叶:疏朗微黄(给人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整个疏朗清秋的气息)

  树叶:繁润青翠(感觉就像窗外,偶尔飘落的一两片还饱含水分的落叶。)

  ⒌好,这些具有不同暗示性的字词进入诗歌,就造成了大不相同的意味。我们不妨看看以下四句诗,它们分别体现了怎样的意境?(注意结合整个诗句分析)

  木: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 空阔 黄色

  树: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 饱满 绿色

  木叶: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疏朗 微黄

  落叶: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繁润 绿色

  总结:不同暗示性的词进入诗歌,往往产生了不同的意境与情感。(板书)

  正是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概念相同的树与木就有了不同的意味,我们由此也可明白,面对清秋的落叶,诗人为何用“木叶”取代了“树叶”。因为“木叶”更能体现秋的性格:空阔,疏朗,微黄,干燥。也正是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我们的诗人才会“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才有了“推敲”的美谈。所以我们鉴赏诗歌要从语言入手,但不要被语言说局限,应当从言内到言外,品尝那言外的微妙滋味。

  ㈢迁移:

  1、诗歌语言的精妙在于它的暗示性,经过了一定时间的文化沉淀,“木叶”这个词就往往出现在清秋的氛围中,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暗示性。这样的现象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中是很多的,如我们熟悉的“岁寒三友”(松、竹、梅)一般意味什么呢?(高洁,耐寒,坚忍)然而,如果所有的诗人都这样写,那就成了鹦鹉学舌,人云亦云。而高明的诗人往往能打破常规。诗人们把它们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形成不同的暗示性。看以下三首咏梅诗: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卜算字·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字·咏梅 *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注意三首诗词中的不同意象群,比较三首诗词中梅不同的生长环境,试对梅的三种不同形象做点分析,并说说诗人对自己笔下的梅分别赋予了些怎样的情感。

  讨论分析:

  其一:强调了凌寒独开的一枝独秀,高贵圣洁(白雪世界,墙角飘来缕缕清香,让人发现那正怒放着一簇梅花)——一枝独秀,冰清玉洁的女子,当如宝钗——令人爱慕

  其二:无奈凄凉,孤傲清高(黄昏风雨之中,驿外断桥边上,香飘万里无人晓)——敏感忧伤,质本洁来还洁去,当如黛玉——令人爱怜

  其三:达观坚定,壮美豪放(在风雨飞雪之中看到了春天,在冰天雪地之中绽放着笑脸)——达观豪放,当如探春——令人钦佩

  师生有感情地朗读三诗,力求通过语言声音来表达情感,展示形象。

  ㈣总结:

  各位同学,今天我们学*了古典诗歌的语言特点,然而这对于优美的古典诗歌来说,不过是冰山一角,古典诗歌那如蒙娜丽沙微笑般神秘的美,有待我们进一步的探索,我希望通过今天的学*,能对我们如何领略诗歌的微妙之处有所启发。

  ㈤作业:

  选取诗歌中常见的一种意象,找出与其相关的四首诗,比较在不同的诗中所代表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㈥板书:

  说“木叶”

  树:繁茂,葱茏,婀娜,青翠色——像一位圆润婀娜的少女

  木:干枯,孤单,笔直,黄褐色——像一位铮铮铁骨的硬汉。

  木叶:疏朗微黄

  树叶:繁润青翠

  结论:不同暗示性的词,产生了不同的意境与情感。


《说木叶》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3)

——《说“木叶”》教学设计 (菁华5篇)

《说“木叶”》教学设计1

  三维目标:

  1、学*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

  2、讨论研读根据诗歌语言的特质,进行迁移,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

  3、培养同学如何鉴赏诗歌,提升领略诗歌中“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学*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

  2、根据诗歌语言的特质,进行迁移,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

  教学难点:

  学*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㈠导入:

  如果我告诉大家我们班将要来一位新同学,他的名字叫“沈劲(婧)”,你们能不能猜出他是男生还是女生呢?(学生不好判断)教师分别写出两字。

  “劲”猜出是男生,“婧”是女孩。

  教师:好,这位新同学还不存在,不过通过这,我们发现一个字竟能 “决定”人的性别。

  其实在文学作品中,一个字精妙与否,也足以决定作品是流光溢彩,还是黯然失色。尤其是我国的古典诗词,用简短的几个字,造就的却是丰富的情感与博大的意境。读后满口余香,可谈到妙处我们却又常常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跟诗歌的语言是密不可分的。今天,我们就通过《说“木叶”》一文,对*古典诗词语言作一番探幽。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作者:林庚先生1910年生于北京,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当年他与戏剧家曹禺、小说家吴组缃并称为“清华三才子”。1933年秋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1934年以后,他作为一名自由诗体的新诗人尝试新的格律体,先后出版了《北*情歌》、《冬眠曲及其他》。作为一名学者,林庚教授的研究主要涉及唐诗、楚辞、文学史等方面林庚教授对明清小说也很关注,并提出了颇多精辟的创见。

  ㈡分析:

  ⒈时至今金秋,《说“木叶”》一文此时出现可以说正是时候。先请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请看窗外,那绿色的,我们称它为什么?

  同学会说那是树,

  如果从生物学角度我说那是木,可以吗?(请生物课代表告诉我,在生物学上,树与木有何区别?)

  明确:用生物学的概念来说,两者没有区别。

  ⒉既然在概念上的树与木并无大的区别,为何我们都称之为树,却很少有称它为木呢?

  明确:是因为我们的*惯。而*惯的形成正是因为在我们的大脑里,树与木的形象是大不一样的,下面就请同学快速的阅读文章(课下要充足的预*,这篇文章较难读懂)然后说说它们分别是怎样的形象?像姑娘还是像小伙子,像怎样的姑娘小伙子?

  明确:树:繁茂,葱茏,婀娜,青翠色——像一位圆润婀娜的少女。

  木:干枯,孤单,笔直,黄褐色——像一位铮铮铁骨的硬汉。

  ⒊树与木这样的差别,主要原因在什么地方?

  明确:给我们的感觉不同

  树:有浓密青翠的叶子 一大片的树给人的感觉是饱满浓厚。

  木:落光了叶子 一大片的木给人的感觉是空阔萧条,木让人联想到了落叶。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木的这个特征的呢?答案就在在文章第五段(再读这一段)

  明确: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

  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对我们有怎样的影响呢?

  明确:文章说,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发现它的存在。但它却已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我们。所以,在文学领域,概念相同的两个字,它们在形象、色泽、联想意义上,可能大有区别。进入诗歌,就会形成不同的意象,造成不同的意境和情感。

  ⒋对于这个现象,我们的诗人早就慧眼独具的发现了。所以在描述清秋的诗句中,诗人们常用“木叶”取代了“树叶”。接下来我们看看,木叶与树叶在意味上有何不同?(文章第四、六段)

  木叶:疏朗微黄(给人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整个疏朗清秋的气息)

  树叶:繁润青翠(感觉就像窗外,偶尔飘落的一两片还饱含水分的落叶。)

  ⒌好,这些具有不同暗示性的字词进入诗歌,就造成了大不相同的意味。我们不妨看看以下四句诗,它们分别体现了怎样的意境?(注意结合整个诗句分析)

  木: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 空阔 黄色

  树: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 饱满 绿色

  木叶: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疏朗 微黄

  落叶: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繁润 绿色

  总结:不同暗示性的词进入诗歌,往往产生了不同的意境与情感。(板书)

  正是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概念相同的树与木就有了不同的意味,我们由此也可明白,面对清秋的落叶,诗人为何用“木叶”取代了“树叶”。因为“木叶”更能体现秋的性格:空阔,疏朗,微黄,干燥。也正是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我们的诗人才会“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才有了“推敲”的美谈。所以我们鉴赏诗歌要从语言入手,但不要被语言说局限,应当从言内到言外,品尝那言外的微妙滋味。

  ㈢迁移:

  1、诗歌语言的精妙在于它的暗示性,经过了一定时间的文化沉淀,“木叶”这个词就往往出现在清秋的氛围中,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暗示性。这样的现象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中是很多的,如我们熟悉的“岁寒三友”(松、竹、梅)一般意味什么呢?(高洁,耐寒,坚忍)然而,如果所有的诗人都这样写,那就成了鹦鹉学舌,人云亦云。而高明的诗人往往能打破常规。诗人们把它们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形成不同的暗示性。看以下三首咏梅诗: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卜算字·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字·咏梅 *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注意三首诗词中的不同意象群,比较三首诗词中梅不同的生长环境,试对梅的三种不同形象做点分析,并说说诗人对自己笔下的梅分别赋予了些怎样的情感。

  讨论分析:

  其一:强调了凌寒独开的一枝独秀,高贵圣洁(白雪世界,墙角飘来缕缕清香,让人发现那正怒放着一簇梅花)——一枝独秀,冰清玉洁的女子,当如宝钗——令人爱慕

  其二:无奈凄凉,孤傲清高(黄昏风雨之中,驿外断桥边上,香飘万里无人晓)——敏感忧伤,质本洁来还洁去,当如黛玉——令人爱怜

  其三:达观坚定,壮美豪放(在风雨飞雪之中看到了春天,在冰天雪地之中绽放着笑脸)——达观豪放,当如探春——令人钦佩

  师生有感情地朗读三诗,力求通过语言声音来表达情感,展示形象。

  ㈣总结:

  各位同学,今天我们学*了古典诗歌的语言特点,然而这对于优美的古典诗歌来说,不过是冰山一角,古典诗歌那如蒙娜丽沙微笑般神秘的美,有待我们进一步的探索,我希望通过今天的学*,能对我们如何领略诗歌的微妙之处有所启发。

  ㈤作业:

  选取诗歌中常见的一种意象,找出与其相关的四首诗,比较在不同的诗中所代表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㈥板书:

  说“木叶”

  树:繁茂,葱茏,婀娜,青翠色——像一位圆润婀娜的少女

  木:干枯,孤单,笔直,黄褐色——像一位铮铮铁骨的硬汉。

  木叶:疏朗微黄

  树叶:繁润青翠

  结论:不同暗示性的词,产生了不同的意境与情感。

《说“木叶”》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了解*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了解*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3.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4.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以及对诗的热情,使学生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唤起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难点: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分析:诗歌的暗示性是一个诗歌理论问题,而学生对诗歌只有浅*的知识,也容易为文题的表面所迷惑,不能把握本文的真正用意。因此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突破认识的难点,帮助他们理解、学会暗示这一表达技巧,汲取宝贵的艺术营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请你们说出你最喜欢的诗句。并做一个简要的分析。(意在对学过的知识进行一个轻松的回顾,让学生先进入语言的美感情境。)

  我们的古诗人是“敏感而有修养的”,他们似乎参透了深奥的美学和心理学原理,创造了耐人“触摸”的精妙的诗歌语言,这语言是不可能作出所谓的科学的解答的,需要我们用心灵去解读。

  “诗歌是激情和想像的艺术。只有用你的激情与想像去品读,“诗的感觉”才会喷涌而出。”

  同学们,就让我把这几句话作为本堂课的“题记”献给大家。让我们一起带着的激情和想象,走进诗歌的殿堂吧。

  二、感悟“木叶”和“树叶”的区别,探究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比较“木叶”“落叶”及“黄叶”,进而把握“木叶”的艺术特征。

  问1:从概念上讲,“木叶”就是什么?

  讨论,明确:就是“树叶”。

  问2:既然二者在概念上完全一致,为什么会给人如此不同的感觉呢?请同学们结合作者所引用的诗句来体会。

  边显示文中所引诗句边引导学生思考:

  引1:

  树: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叶: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思考:这所有的诗句,都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明确:枝繁叶茂,浓阴匝地

  引2:

  木叶:亭皋木叶下,陇首秋去飞。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落木: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思考,讨论:体会这几句诗给你的感觉。并注意由“木叶”到“落木”的发展及其关键之处。(为帮助学生体会,播放杜甫《登高》的朗诵。)

  明确:萧瑟、凄凉。关键之处在于“木”字。

  显示:木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比较:“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与“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讨论后明确:“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予人以一种饱满感,感觉到了层层树叶的波动。而“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则是一种落木千山的画面,感觉到的是“空阔”。

  小结:这就是“木”字在古诗中的艺术特征。

  提问:为什么在*古典诗词中,“木”暗示了“落叶”呢?

  明确:因为“木”具有“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

  思考:“木叶”暗示的究竟是怎样的“落叶”呢?

  体会:“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木叶”、“落叶”、“黄叶”带给我们的感觉是否一样?

  明确:“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中“木叶”飘零中透些微黄,“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落叶”则饱含水份,繁密,而“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的“黄叶”微黄但不干燥,无飘零之意。

  结论:“木叶”暗示的是“落叶的微黄与干燥”,带给我们的是“整个秋天的疏朗的气息”。这就是“木叶”的艺术特征。请同学们再结合“洞庭波兮木叶下”的画面体会一下。

  三、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把握诗歌语言的特点;分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思考: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

  明确: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提问:作者又是如何阐释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的呢?

  明确:这种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诗歌的语言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和启示性。

  讨论:课文所阐释的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却拟题为“说‘木叶’”,若改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你以为如何?

  明确:标题若拟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整个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变,它可能就要从理论的角度来论述,就会写成一篇理论性较强的学术论文。而标题拟为“说‘木叶’”,就可以把深奥的文学理论渗透于有关“木叶”诗句的品读玩味中,化深奥为简单,化抽象为形象,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

  四、思考同类文学现象,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了解*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师: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因此,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意味。

  思考1: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如“月”“梅”“柳”“杜鹃”等。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月亮”意象的艺术特点。(显示《一剪梅》《相见欢》两首词及其画面)

  讨论,结论:望月怀远

  思考2:请根据你所熟悉的梅花诗,说说“梅”这个意象的特点。显示王安石的《梅花》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讨论,结论:高贵,圣洁,坚贞。

  师:我国古典诗歌中,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盛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但也请同学们注意一下,有时候,诗人把同一意象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感情。比如唐太宗爱桃花,写过一首咏桃诗:“禁苑春晖丽,花蹊绮树装。缀条深浅色,点露参差光。向口分千笑,迎风共一香。如何仙岭侧,独秀隐遥芳。”而杜甫却说“轻薄桃花逐水流”,把桃花贬得一钱不值。再如*和陆游的两首《卜算子·咏梅》,就境界迥异。

  五、布置作业:

  古代诗歌中写“梅”的不胜枚举,所表现的感情不尽一致。除了前面列出的几首,请再找出一些,写一篇鉴赏性小论文。

  六、小结:

  同学们,我们生长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诗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遗产,更是我们的骄傲。希望同学们在今天品味诗句的审美体验之后,能更加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读诗,学诗,爱诗,成为一个个有激情,有修养的小诗人。

《说“木叶”》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一、了解诗歌语言的特质。

  二、学*分析与综合的方法。

  课文围绕“木叶”举出古典诗歌中的大量实例,通过精到的比较、分析,阐发了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质。教学中可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学*比较的方法,认真体味“木”、“树”等词语不同的意味和艺术效果,从而对诗语的特点和鉴赏诗语的方法获得实感。

  教学步骤

  一、说“木叶”

  木与树相同又不同的地方,进一步强调了涛歌语言中的暗示性问题。我国是诗的国度,从劳动中产生了诗歌,经过了不算长的时间,到唐代就已达到顶峰,纵观古代诗歌,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木叶”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气息。作者由诗人们钟爱的“木叶”人手,解析了树、树叶、木叶之间细微的差异,重点分析了木与树相同又不同的地方,进一步强调了诗歌语言中的暗示性问题。

  但也有的时候,诗人把它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比如唐太宗爱桃花,写过一首咏桃涛:“禁苑春晖丽,花蹊绮树装。缀条深浅色,点露参差光。向口分千笑,迎风共一香。如何仙岭侧,独秀隐遥芳。”而杜甫却说“轻薄桃花逐水流”,把桃花贬得一钱不值。

  作者林庚是著名的学者、诗人,本文中,他对“木”在形象上的艺术特征作丁极为精细的辨析,应该说对我们怎样体察诗歌艺术中的精微之处颇有启发。

  二、给下列词语注音

  A、袅袅()桔颂()灼灼()皋()

  B、征戌()瘐()缠绵()褒()翩()

  C、荃()干燥()漂零()

  D、漂泊()迢远()桅杆()

  三、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1.古典诗歌中“树”与“木”的艺术特征、意思情味、适用场合有什么不同?

  特征: 树:繁茂的枝叶 枝叶的绿色,树干褐绿色

  木:木质的树干,落叶的因素 木黄色、干燥的质感

  意味:树:饱满

  木:疏朗

  场合:树:满树叶子吹动,浓阴密密层层

  木 :秋风叶落

  2.以“木”引起落叶的联想为例,说明诗歌语言的特质及其对诗人创作的意义。重点研究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指词语的形象色彩和联想的意义)问题。

  (1)“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

  从字面上讲,“木”就是“树”,:者是同一概念,但两个词形象色彩不同,引起的联想不同。“木”具有着“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或者说木质的形象色彩,使人更多地想起树干,而很少想到非木质的叶子。“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之外。

《说“木叶”》教学设计4

  三维目标:

  1、学*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

  2、讨论研读根据诗歌语言的特质,进行迁移,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

  3、培养同学如何鉴赏诗歌,提升领略诗歌中“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学*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

  2、根据诗歌语言的特质,进行迁移,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

  教学难点:

  学*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㈠导入:

  如果我告诉大家我们班将要来一位新同学,他的名字叫“沈劲(婧)”,你们能不能猜出他是男生还是女生呢?(学生不好判断)教师分别写出两字。

  “劲”猜出是男生,“婧”是女孩。

  教师:好,这位新同学还不存在,不过通过这,我们发现一个字竟能 “决定”人的性别。

  其实在文学作品中,一个字精妙与否,也足以决定作品是流光溢彩,还是黯然失色。尤其是我国的古典诗词,用简短的几个字,造就的却是丰富的情感与博大的意境。读后满口余香,可谈到妙处我们却又常常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跟诗歌的语言是密不可分的。今天,我们就通过《说“木叶”》一文,对*古典诗词语言作一番探幽。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作者:林庚先生1910年生于北京,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当年他与戏剧家曹禺、小说家吴组缃并称为“清华三才子”。1933年秋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1934年以后,他作为一名自由诗体的新诗人尝试新的格律体,先后出版了《北*情歌》、《冬眠曲及其他》。作为一名学者,林庚教授的研究主要涉及唐诗、楚辞、文学史等方面林庚教授对明清小说也很关注,并提出了颇多精辟的创见。

  ㈡分析:

  ⒈时至今金秋,《说“木叶”》一文此时出现可以说正是时候。先请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请看窗外,那绿色的,我们称它为什么?

  同学会说那是树,

  如果从生物学角度我说那是木,可以吗?(请生物课代表告诉我,在生物学上,树与木有何区别?)

  明确:用生物学的概念来说,两者没有区别。

  ⒉既然在概念上的树与木并无大的区别,为何我们都称之为树,却很少有称它为木呢?

  明确:是因为我们的*惯。而*惯的形成正是因为在我们的大脑里,树与木的形象是大不一样的,下面就请同学快速的阅读文章(课下要充足的预*,这篇文章较难读懂)然后说说它们分别是怎样的形象?像姑娘还是像小伙子,像怎样的姑娘小伙子?

  明确:树:繁茂,葱茏,婀娜,青翠色——像一位圆润婀娜的少女。

  木:干枯,孤单,笔直,黄褐色——像一位铮铮铁骨的硬汉。

  ⒊树与木这样的差别,主要原因在什么地方?

  明确:给我们的感觉不同

  树:有浓密青翠的.叶子 一大片的树给人的感觉是饱满浓厚。

  木:落光了叶子 一大片的木给人的感觉是空阔萧条,木让人联想到了落叶。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木的这个特征的呢?答案就在在文章第五段(再读这一段)

  明确: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

  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对我们有怎样的影响呢?

  明确:文章说,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发现它的存在。但它却已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我们。所以,在文学领域,概念相同的两个字,它们在形象、色泽、联想意义上,可能大有区别。进入诗歌,就会形成不同的意象,造成不同的意境和情感。

  ⒋对于这个现象,我们的诗人早就慧眼独具的发现了。所以在描述清秋的诗句中,诗人们常用“木叶”取代了“树叶”。接下来我们看看,木叶与树叶在意味上有何不同?(文章第四、六段)

  木叶:疏朗微黄(给人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整个疏朗清秋的气息)

  树叶:繁润青翠(感觉就像窗外,偶尔飘落的一两片还饱含水分的落叶。)

  ⒌好,这些具有不同暗示性的字词进入诗歌,就造成了大不相同的意味。我们不妨看看以下四句诗,它们分别体现了怎样的意境?(注意结合整个诗句分析)

  木: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 空阔 黄色

  树: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 饱满 绿色

  木叶: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疏朗 微黄

  落叶: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繁润 绿色

  总结:不同暗示性的词进入诗歌,往往产生了不同的意境与情感。(板书)

  正是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概念相同的树与木就有了不同的意味,我们由此也可明白,面对清秋的落叶,诗人为何用“木叶”取代了“树叶”。因为“木叶”更能体现秋的性格:空阔,疏朗,微黄,干燥。也正是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我们的诗人才会“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才有了“推敲”的美谈。所以我们鉴赏诗歌要从语言入手,但不要被语言说局限,应当从言内到言外,品尝那言外的微妙滋味。

  ㈢迁移:

  1、诗歌语言的精妙在于它的暗示性,经过了一定时间的文化沉淀,“木叶”这个词就往往出现在清秋的氛围中,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暗示性。这样的现象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中是很多的,如我们熟悉的“岁寒三友”(松、竹、梅)一般意味什么呢?(高洁,耐寒,坚忍)然而,如果所有的诗人都这样写,那就成了鹦鹉学舌,人云亦云。而高明的诗人往往能打破常规。诗人们把它们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形成不同的暗示性。看以下三首咏梅诗: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卜算字·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字·咏梅 *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注意三首诗词中的不同意象群,比较三首诗词中梅不同的生长环境,试对梅的三种不同形象做点分析,并说说诗人对自己笔下的梅分别赋予了些怎样的情感。

  讨论分析:

  其一:强调了凌寒独开的一枝独秀,高贵圣洁(白雪世界,墙角飘来缕缕清香,让人发现那正怒放着一簇梅花)——一枝独秀,冰清玉洁的女子,当如宝钗——令人爱慕

  其二:无奈凄凉,孤傲清高(黄昏风雨之中,驿外断桥边上,香飘万里无人晓)——敏感忧伤,质本洁来还洁去,当如黛玉——令人爱怜

  其三:达观坚定,壮美豪放(在风雨飞雪之中看到了春天,在冰天雪地之中绽放着笑脸)——达观豪放,当如探春——令人钦佩

  师生有感情地朗读三诗,力求通过语言声音来表达情感,展示形象。

  ㈣总结:

  各位同学,今天我们学*了古典诗歌的语言特点,然而这对于优美的古典诗歌来说,不过是冰山一角,古典诗歌那如蒙娜丽沙微笑般神秘的美,有待我们进一步的探索,我希望通过今天的学*,能对我们如何领略诗歌的微妙之处有所启发。

  ㈤作业:

  选取诗歌中常见的一种意象,找出与其相关的四首诗,比较在不同的诗中所代表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㈥板书:

  说“木叶”

  树:繁茂,葱茏,婀娜,青翠色——像一位圆润婀娜的少女

  木:干枯,孤单,笔直,黄褐色——像一位铮铮铁骨的硬汉。

  木叶:疏朗微黄

  树叶:繁润青翠

  结论:不同暗示性的词,产生了不同的意境与情感。

《说“木叶”》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了解*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了解*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3.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4.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以及对诗的热情,使学生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唤起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难点: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分析:诗歌的暗示性是一个诗歌理论问题,而学生对诗歌只有浅*的知识,也容易为文题的表面所迷惑,不能把握本文的真正用意。因此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突破认识的难点,帮助他们理解、学会暗示这一表达技巧,汲取宝贵的艺术营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请你们说出你最喜欢的诗句。并做一个简要的分析。(意在对学过的知识进行一个轻松的回顾,让学生先进入语言的美感情境。)

  我们的古诗人是“敏感而有修养的”,他们似乎参透了深奥的美学和心理学原理,创造了耐人“触摸”的精妙的诗歌语言,这语言是不可能作出所谓的科学的解答的,需要我们用心灵去解读。

  “诗歌是激情和想像的艺术。只有用你的激情与想像去品读,“诗的感觉”才会喷涌而出。”

  同学们,就让我把这几句话作为本堂课的“题记”献给大家。让我们一起带着的激情和想象,走进诗歌的殿堂吧。

  二、感悟“木叶”和“树叶”的区别,探究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比较“木叶”“落叶”及“黄叶”,进而把握“木叶”的艺术特征。

  问1:从概念上讲,“木叶”就是什么?

  讨论,明确:就是“树叶”。

  问2:既然二者在概念上完全一致,为什么会给人如此不同的感觉呢?请同学们结合作者所引用的诗句来体会。

  边显示文中所引诗句边引导学生思考:

  引1:

  树: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叶: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思考:这所有的诗句,都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明确:枝繁叶茂,浓阴匝地

  引2:

  木叶:亭皋木叶下,陇首秋去飞。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落木: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思考,讨论:体会这几句诗给你的感觉。并注意由“木叶”到“落木”的发展及其关键之处。(为帮助学生体会,播放杜甫《登高》的朗诵。)

  明确:萧瑟、凄凉。关键之处在于“木”字。

  显示:木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比较:“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与“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讨论后明确:“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予人以一种饱满感,感觉到了层层树叶的波动。而“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则是一种落木千山的画面,感觉到的是“空阔”。

  小结:这就是“木”字在古诗中的艺术特征。

  提问:为什么在*古典诗词中,“木”暗示了“落叶”呢?

  明确:因为“木”具有“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

  思考:“木叶”暗示的究竟是怎样的“落叶”呢?

  体会:“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木叶”、“落叶”、“黄叶”带给我们的感觉是否一样?

  明确:“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中“木叶”飘零中透些微黄,“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落叶”则饱含水份,繁密,而“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的“黄叶”微黄但不干燥,无飘零之意。

  结论:“木叶”暗示的是“落叶的微黄与干燥”,带给我们的是“整个秋天的疏朗的气息”。这就是“木叶”的艺术特征。请同学们再结合“洞庭波兮木叶下”的画面体会一下。

  三、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把握诗歌语言的特点;分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思考: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

  明确: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提问:作者又是如何阐释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的呢?

  明确:这种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诗歌的语言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和启示性。

  讨论:课文所阐释的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却拟题为“说‘木叶’”,若改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你以为如何?

  明确:标题若拟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整个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变,它可能就要从理论的角度来论述,就会写成一篇理论性较强的学术论文。而标题拟为“说‘木叶’”,就可以把深奥的文学理论渗透于有关“木叶”诗句的品读玩味中,化深奥为简单,化抽象为形象,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

  四、思考同类文学现象,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了解*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师: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因此,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意味。

  思考1: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如“月”“梅”“柳”“杜鹃”等。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月亮”意象的艺术特点。(显示《一剪梅》《相见欢》两首词及其画面)

  讨论,结论:望月怀远

  思考2:请根据你所熟悉的梅花诗,说说“梅”这个意象的特点。显示王安石的《梅花》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讨论,结论:高贵,圣洁,坚贞。

  师:我国古典诗歌中,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盛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但也请同学们注意一下,有时候,诗人把同一意象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感情。比如唐太宗爱桃花,写过一首咏桃诗:“禁苑春晖丽,花蹊绮树装。缀条深浅色,点露参差光。向口分千笑,迎风共一香。如何仙岭侧,独秀隐遥芳。”而杜甫却说“轻薄桃花逐水流”,把桃花贬得一钱不值。再如*和陆游的两首《卜算子·咏梅》,就境界迥异。

  五、布置作业:

  古代诗歌中写“梅”的不胜枚举,所表现的感情不尽一致。除了前面列出的几首,请再找出一些,写一篇鉴赏性小论文。

  六、小结:

  同学们,我们生长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诗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遗产,更是我们的骄傲。希望同学们在今天品味诗句的审美体验之后,能更加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读诗,学诗,爱诗,成为一个个有激情,有修养的小诗人。


《说木叶》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4)

——《说“木叶”》说课稿3篇

各位评委老师:

  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说“木叶”》,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说“木叶”》是人教版高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该单元主要探讨艺术表现的语言形式或探讨某种美学现象。《说“木叶”》这篇文章主要通过分析*古典诗歌中用“木叶”而不用“树叶”,又由木叶发展为落木,阐述古典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的特征,本文思路比较清晰。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三维目标确定为:

  1、品味文中诗句,理解古代诗歌中“木叶”意象的意蕴;比较 “(落)木(叶)”与“树(叶)”的不同,把握“木”在形象上的艺术特征。

  2、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的特点,明确本文的写作目的。

  3、初步培养学生感悟诗歌中意象所表现出的丰富意蕴,提高诗歌的阅读欣赏能力。

  由于(本课的一些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

  重点:品味文中诗句意蕴,比较“木”与“树”“叶”的不同,从而把握“木”在形象上的艺术特征。

  因为(学生的一些实际),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

  难点: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的特点,运用文中阐述的知识和道理指导学生进行诗歌意象品味练* 。

  二、说教法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讲授法,点拨法和提问法。讲授法教师可以系统的传授知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点拨法可以让学生展开联想,拓展思路;提问法可以逐步引导,逐渐深入。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惯。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五个环节展开。

  环节1:导入新课,我设计的导语是从现实生活引发联想,消除了学生上课伊始的紧张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环节2:文本探究,重点突破。通过比较“木”与“树”“叶”的不同,得出文章的主旨是讲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

  环节3:整体感知,了解全文结构,梳理作者的行文思路。

  环节4:拓展延伸,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范围,满足学生的阅读期待。

  环节5:课后作业,一节好课的结束应该是学生课外阅读的开始。我布置的课外作业是:

  1、搜集有关含“梅”意象的古典诗词。

  2、在班上进行交流。

  3、认真品味欣赏,就自己所得谈谈感悟,写篇小作文,学以致用。

  四、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

  以上,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诗歌是激情和想像的艺术。只有用你的激情与想像去品读,诗的感觉才会喷涌而出。

  读林庚先生的《说木叶》,我首先想到这样一段话。诚如林先生所言,我们的古诗人是敏感而有修养的,他们似乎参透了深奥的美学和心理学原理,创造了耐人触摸的精妙的诗歌语言,这语言是不可能作出科学的解答的。

  林先生在这篇诗论中所给的结论是: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成为一种潜在的力量,诗人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成为令人玩味无穷的精妙的诗歌语言。在吟咏之间,那些潜在的力量便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读者,感染启发着读者,让人情思灵动,视通万里。就比如文中所说的木叶,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就是树叶。然而,木却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起了叶子,这样,也就有了落叶的暗示,还有颜色的暗示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于是,木叶诗句便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读着它,甚至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之于树叶一字千里的差异。

  林庚先生深谙诗歌妙道,此文命中了诗歌创作与鉴赏的玄机,撩开了诗歌神秘的面纱。我们将会在一种潜在的力量的影响下,不知不觉地参悟深蕴其中的道理,走进诗歌的殿堂。

  1、小组讨论研究。

  以寻疑---追答---悟理为线整体感知全文,把握文章精髓。

  2、通过诗歌鉴赏实践,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说木叶》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5)

——《说勤奋》教学设计 (菁华5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3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会运用字理识字法学*生字、运用文中方法背诵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知道只有勤奋学*,长大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同学们,人人心中都有一个美好的理想,小时侯我的理想就是成为一名老师,能够和可爱的'孩子们在一起。能和我说说你们的理想吗?

  (指名说,相机鼓励评价)

  2.同学们都有着自己美好的理想,那么你们认为,实现理想靠什么呢?

  3.同学们所说的,其实就是这么两个字——勤奋(板书勤奋)

  4.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勤奋(板书说)

  5.(指课题)请大家把课题响亮地读一遍。

  6.关于勤奋的名人名言有很多,爱因斯袒说:“天才﹦99%的汗水﹢1%的灵感。爱迪生说:“聪明的大脑是勤奋铸造出来的。”我们今天所学的课文,作者是怎样来说勤奋呢?(请大家打开书84页)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了,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以后想想:作者是怎样把要勤奋这个道理说清楚的?

  (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2.作者是怎样谈勤奋的?

  (学生回答,可读文,可概述,教师肯定,评价)

  3.教师小结:同学们说得不错,课文一开头,作者就表明了自己的观点,接着举了两个事例,(板书举例子、司马光、童第周)通过司马光和童第周勤奋学*的故事来说明道理,在课文结尾再次强调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

  三、学*课文第一自然段

  1.老师介绍司马光和童第周的成就。司马光是北宋的大臣,著名的史学家,他编写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由于材料丰富,文字生动,成为我国史学史上最有价值的著作之一。童第周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也是国际知名的科学家。他在比利时留学时获得了博士学位,建国以后担任山东大学的副校长,在生物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2.他们取得了这么伟大的成就都是靠――勤奋。

  3.所以,作者在文章开头就写道:勤奋就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4.下面我们来学写梁字。写梁字只要记住这两点就能写正确。(教师边板书梁边讲解。)梁字是上下结构,木字底把上半部分稳稳地托住。

  写字不仅要写得正确,还要写得美观。我们一起来书空。(教师和学生一起书空梁字。)

  5.桥梁是过河的必经之路,(板画桥梁、河水)通往理想(板书理想)的必经之路是什么?(勤奋)(板书勤奋)这句话中作者把勤奋比作什么?(桥梁)

  6.比较句子(出示):齐读

  ①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②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你更喜欢哪一个句子,为什么?我们一起来读好这个句子。

  (板书古今中外、每一个、)

  7.回到整体,齐读第一自然段。

  四、学*课文第二自然段

  1.司马光是怎样勤奋学*的?请同学们读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动笔把表现司马光勤奋学*的词句圈划出来。

  1.司马光小时侯是怎样读书的?(指名读该句。)

  2.这句话中哪些词语可以体现司马光的勤奋?

  (躲,一遍又一遍,高声朗读,滚瓜烂熟)(指导读)

  3.我们就学*司马光的方法,把这个句子读得滚瓜烂熟。(指导运用学*方法)(日常学*)

  4.长大以后,他又是怎样抓紧时间刻苦学*的?(指名读该句。)

  ①司马光的枕头有什么奥秘呢?请同学们再读句子,看谁能说出枕头的奥秘?

  ②现在你就是司马光,我来采访你。“听说你有一个很特别的枕头,是用什么做的?

  ③谁都喜欢松软的枕头,睡着多舒服啊!你为什么弄个圆木枕头折磨自己呢?(随机学*稍字板书稍)

  ④你的枕头为什么叫警枕?(随机学*枕字板书枕)(警就是提醒)

  6.教师小结:功夫不负有心人,他花了19年的时间,终于编成了——著名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现在我们有电脑、打印机,可是在900多年前,司马光就是靠一支毛笔,一笔一划地在油灯下写成这样一部名垂千史的史学巨著啊!来,让我们把第二自然段再读读。

  7.有感情朗读第二自然段,读出司马光的刻苦勤奋。

  8.写完《资治通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原稿足足堆放了两间屋子,司马光也已经成为了一位年迈的老人,他的身体已经十分衰弱,眼睛昏花,牙齿也大多脱落了。摸着这部书,我们感受到的分别是……(齐读)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9.学到这儿,你想对司马光说些什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

  3、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懂“司马光、童第周”有辉煌的成就是因为他们刻苦勤奋。

  2、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教具学具:

  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揭题

  (板书:勤奋)看到“勤奋”一词,你会想到什么?学生回答。

  今天我们来学*文章《说勤奋》,文中是如何来说勤奋的。(板书: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读生字,读准字音。

  2、自由、轻声读文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划出不理解的地方。

  3、同桌互读,互问,四人小组讨论疑难问题。

  4、回答教师问题:你懂了什么?

  5、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6、全班质疑问难。

  7、齐读全文。

  三、细读课文,体会词句的意思。

  过度:带着这些问题我们继续学*课文。

  1、指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找出主句。这一自然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3、体会交流

  你可知道,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设问)

  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比喻)

  用鲜花比喻成功者所取得的成就

  用汗水、心血比喻成功者付出的努力。

  4、指导朗读。(个人朗读。全班朗读。)

  5、归纳板书

  提出观点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

  这一段用设问的方法提出自己的观点,非常明确,引起读者的思考。

  五、作业抄生字。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词,理解部分词语。

  3、明确作者观点,读懂两个故事。

  教学重点:读懂故事,明确观点。

  教学难点:对比读两个故事、了解文体。

  教学准备:预*课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人人心中都有一个美好的理想。同学们,你的理想是什么?

  ……

  大家的理想是如此美好。那么,你们可知道,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呢?

  ……

  对,是勤奋!(出示:人人心中都有一个美好的理想,然而你可知道,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齐读,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说勤奋》。谁知道这里的“说”是什么意思?

  对,作者就是想和大家谈一谈勤奋。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

  1、看词语:

  稍微 剥离 毫不气馁 滚瓜烂熟

  期末 华罗庚 急起直追 名列前茅

  枕头 资治通鉴 勤能补拙 有所作为

  基础 远渡重洋

  (1)开火车朗读,及时正音。

  (2)为了能够读准这些生词,你要提醒大家注意哪个字音?(齐读)

  (3)点击“基础”:通过完成“预*导航”,我们知道“基础”有两个意思。它原来是指 ,本课是指 。

  (4)你从哪个成语中读到了“勤奋”?能给我们说说它的意思吗?

  2、请同学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

  1、作者谈勤奋,课文中哪两句话直接表明了勤奋的作用?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到以后请用笔划下来。

  交流(出示):

  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1)第一句话中的哪个词语让你看到了勤奋?(理解“汗水和心血”、“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适时板书:桥梁、一生勤奋)

  (2)齐读两句话。

  2、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在文中举了哪两个人的例子?

  板书:司马光、童第周

  a、同学们,轻声地读一读课文的2、3两小节,把这两个人的事例作比较,看看它们有何不同之处,又有哪些相似之处,可以在适当的地方做做记号。

  b、把你的'发现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交流:(相同或不同之处)

  (1)古代、现代:

  难怪作者在开头用了这样一个词语呢?(“古今中外”)

  (2)天资聪颖、基础较差:

  你从哪些地方看出司马光天资聪颖?又从哪些地方看出童第周基础较差?

  基础差的人只要勤奋也能成才,难怪华罗庚说:(引读)“勤能补拙是良训,一份辛苦一分才。”

  (3)都取得了成功:

  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他们成功了?

  “著名的史学家”、“编成了著名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著名的生物学家”、“学*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在欧洲生物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4)勤奋:

  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了他们的勤奋?读给大家听一听。

  适时理解、再读“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3、是勤奋让他们取得了成功。难怪作者说,……(再出示作者的观点,齐读)

  4、现在,谁能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完成作业:

  1、钢笔描红。

  (1)(出示生字)想把它们写正确、美观,你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2)教师范写:惯

  (3)学生描红“末”、“惯”。

  2、完成《补充*题》1、2

  五、布置课后作业:

  1、搜集司马光、童第周及《资治通鉴》的相关材料。

  2、搜集与“勤奋”有关的名言以及通过勤奋获得成功的事例。

  板书设计:

  说勤奋

  桥梁

  司马光、 童弟周

  一生勤奋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深刻感悟文章内涵,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长大了做一个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

  教学过程:

  一、板书导入,初步感知勤奋的意思

  1、板书课题。

  板书“勤”字。认识它吗?为什么右边是个“力”字?

  板书“奋”字。齐读。给他找个兄弟。(勤劳、努力、刻苦、奋发)

  师: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谈谈这“勤奋”二字。板书“说”字。

  二、交流观点,树起正确的勤奋观点

  过度:曾经有人对你说过有关“勤奋”的话吗?谁?怎么说的?

  2、你认为我们要不要或该不该勤奋?为什么?(自由阐发观点,指导用上关联词,如:因为只有勤奋,我们才能取得好成绩,才能做有用的人。)

  3、你认为我们可不可以不勤奋?为什么?

  师述:我认为人必须勤奋,没有什么要不要、该不该、可不可以,谁让你是人的呢?要想一生懒惰,那么来世就去做猪。

  4、虽然,勤奋对一个人这么重要,但老师还是发现生活中有不少人并不勤奋,那是为什么?(怕吃苦,图享受)谁不想快快活活、轻轻松松、舒舒服服过日子,你们怕不怕吃苦?

  投影1:我们要勤奋,我们不怕吃苦!齐读。(读得有决心)

  5、好了,现在我们的观点和课文中的观点不谋而合,找一找课文中的观点。指名说。

  投影2: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说木叶》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6)

——《说屏》教学设计 (菁华5篇)

  本文题为《说“屏”》,即介绍屏风这一在古建筑装饰中集实用和装饰于一体的具体物品,应属实物类说明文。但作者没有板着脸孔说教,而是用一种轻松活泼的语调,一种洋溢着个人喜爱的感情,一种个人亲身经历的体验,以及一种信手拈来的古诗文化用的情致,写得轻松活泼,让人为之动心。

  从结构上看,本文是一篇很典范的先总说、后分说、再总说的说明文,较易于学生理解和把握。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屏”的实用功能和艺术装饰功能,学*作者抓住事物特征、条理清晰地说明事物的写法。

  2、理解作者对屏风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3、了解文中古诗词的意思,揣摩语言,感受浓浓的诗意和韵味,进一步提高语言感悟力。

  课型设计:赏析探究课

  学情分析:

  1、很多学生对屏这一具体事物缺少直观性的了解,因此,教学开始,教师可通过出示小屏风并用多媒体展示屏风的图片,增进学生直观性的认识,同时激发学生对于屏的`学*和探究兴趣。

  2、文中几处关于屏的古诗词,学生不易理解,可在课前布置学生查工具书理解诗词大意。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分三步

  1、展示一件屏风:同学们,这是一件什么东西?

  明确:这是一件贝雕的屏风。

  2、你还见过什么样的屏风,在哪里见过的?然后投影屏风画片。

  学生自由讨论,然后简单评述。

  3、导入:屏风,一个富有诗意的名称,自古以来它就有着神秘的作用,集实用与装饰于一体,虽然在我们的生活中已不多见,但它独有的魅力仍能牵动着我们的情思。今天,让我们与陈从周先生一起来说“屏”。

  作者简介:陈从周(1918—20xx),浙江杭州人,古建筑园林专家,并擅长文史,兼工诗词、绘画。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分四步骤

  1、正音释义,积累词语

  令人销魂齐声称道帷幕因地制宜伧俗得体

  休憩擅长忒驻足雅俗之分

  3、用一句话归结本文大意?

  讨论后明确,本文介绍了屏的作用、种类和设置,流露出对屏的喜爱之情。

  4、用文中语句回答什么是“屏”?用自己的话作一解释。

  讨论后明确:第三段中“屏者,障也”。意思是,屏风是用作遮挡、阻隔的东西。

  (三)理清思路,体会感情:分五步骤

  1、本文在结构上有何特点?梳理一下作者的思路。

  讨论后明确:总写—分说—总写

  第一部分(1)充满深情引出“屏”

  第二部分(2—4)介绍“屏”的作用、种类和设置

  第三部分(5)再说“屏”的作用,点明写作意图

  板书设计:

  2、对屏的感情怎样?用文中语句说。

  讨论后明确:富有诗意,令人销魂,心生向往之情,实在微妙,齐声称道

  3、根据课文,说一说屏风有何作用?

  讨论后明确:①分隔作用②艺术点缀③可以挡风

  4、屏风可以怎样分类?

  讨论后明确:按其建造材料和装饰的华丽程度,屏风可以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

  5、作者认为屏风的设置应注意些什么?

  讨论后明确:因场合不同,因地制宜,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风的折度、视线的远*诸方面都要做到得体。

  (四)赏析语言,感受诗意:分为两步骤

  1、本文是一篇介绍屏风的说明性小品文,但文中也有些记叙和旁引穿插于其中,从文中找出来,说说其作用。

  如:①记得童年与家人……②后来每次……

  ③小时侯……④*来我也注意到了……

  ⑤古代的画中……⑥旧社会男女有别……

  ⑦从前女子的房中……

  作用:①作者与屏相关的亲身经历穿插其中,给读者真切的实感。

  ②有意无意的旁引,向读者展现了旧时人们独有的文化现象和生活情景,有一种动人的温馨的情韵。

  2、借助诗词赏析工具书,了解文中引用古诗词的意思,说一说引用这些古诗词有何作用?

  讨论后明确:

  ①“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描写封建帝王后宫宫女们寂寞凄清的生活图景,烘托人物内心的孤寂。

  ②“锦屏人忒看得这韵光贱”。

  “锦屏人”指闺中女郎杜丽娘,她为自己没有珍惜大好春光而感到惋惜。

  ③“抱膝看屏山”。

  写女主人公冷清秋在小楼参佛诵经,顿悟一生。

  好处:

  1、使全文具有浓浓的诗意和韵味,

  2、和展示屏风之美是相称的。

  (五)总结积累,拓展延伸:分三步骤

  1、课堂小结:

  本文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屏风的使用功能和装饰功能,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抒发了对屏风的喜爱之情。希望引起建筑师和家具师们的注意,以期屏风在今后的装饰艺术中重新大放异彩。

  2、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写“屏”的古诗词,写出来交流。

  如:南朝《闺怨篇》:“屏风有意障明月,灯火无情照独眠。”

  李商隐《嫦娥》:“方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李贺《洛妹真珠》:“金鹅屏风蜀山梦,鸾裾凤带行烟重。”

  《屏风》:“月风吹露屏外寒,城上鸟啼楚女眠。”

  3、想象一下,屏风将来会有怎样的用途?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屏”的实用功能和艺术装饰功能。

  2、学*作者抓住事物特征、条理清晰地说明事物的写法。

  3、理解作者对屏风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学*作者抓住事物特征、条理清晰地说明事物的写法。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对屏风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布置预*导学

  1、正音

  屏风()纳凉()伧俗()忒()休憩()帷幕()擅长()

  2、释义

  伧俗:粗俗鄙陋。

  擅长:在某方面有特长。

  雅俗之别:高雅与粗俗的分别。

  二、指导学*研讨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入:

  (2)作者简介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感知内容,试用一句话归纳大意。

  明确:本文介绍了屏的特点、作用、种类和设置。

  3、研讨

  (1)本文在结构上有何特点?


《说木叶》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7)

——《说“木叶”》教学设计 (菁华5篇)

  三维目标:

  1、学*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

  2、讨论研读根据诗歌语言的特质,进行迁移,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

  3、培养同学如何鉴赏诗歌,提升领略诗歌中“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学*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

  2、根据诗歌语言的特质,进行迁移,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

  教学难点:

  学*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㈠导入:

  如果我告诉大家我们班将要来一位新同学,他的名字叫“沈劲(婧)”,你们能不能猜出他是男生还是女生呢?(学生不好判断)教师分别写出两字。

  “劲”猜出是男生,“婧”是女孩。

  教师:好,这位新同学还不存在,不过通过这,我们发现一个字竟能 “决定”人的性别。

  其实在文学作品中,一个字精妙与否,也足以决定作品是流光溢彩,还是黯然失色。尤其是我国的古典诗词,用简短的几个字,造就的却是丰富的情感与博大的意境。读后满口余香,可谈到妙处我们却又常常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跟诗歌的语言是密不可分的。今天,我们就通过《说“木叶”》一文,对*古典诗词语言作一番探幽。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作者:林庚先生1910年生于北京,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当年他与戏剧家曹禺、小说家吴组缃并称为“清华三才子”。1933年秋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1934年以后,他作为一名自由诗体的新诗人尝试新的格律体,先后出版了《北*情歌》、《冬眠曲及其他》。作为一名学者,林庚教授的研究主要涉及唐诗、楚辞、文学史等方面林庚教授对明清小说也很关注,并提出了颇多精辟的创见。

  ㈡分析:

  ⒈时至今金秋,《说“木叶”》一文此时出现可以说正是时候。先请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请看窗外,那绿色的,我们称它为什么?

  同学会说那是树,

  如果从生物学角度我说那是木,可以吗?(请生物课代表告诉我,在生物学上,树与木有何区别?)

  明确:用生物学的概念来说,两者没有区别。

  ⒉既然在概念上的树与木并无大的区别,为何我们都称之为树,却很少有称它为木呢?

  明确:是因为我们的*惯。而*惯的形成正是因为在我们的大脑里,树与木的形象是大不一样的,下面就请同学快速的阅读文章(课下要充足的预*,这篇文章较难读懂)然后说说它们分别是怎样的形象?像姑娘还是像小伙子,像怎样的姑娘小伙子?

  明确:树:繁茂,葱茏,婀娜,青翠色——像一位圆润婀娜的少女。

  木:干枯,孤单,笔直,黄褐色——像一位铮铮铁骨的硬汉。

  ⒊树与木这样的差别,主要原因在什么地方?

  明确:给我们的感觉不同

  树:有浓密青翠的叶子 一大片的树给人的感觉是饱满浓厚。

  木:落光了叶子 一大片的木给人的感觉是空阔萧条,木让人联想到了落叶。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木的这个特征的呢?答案就在在文章第五段(再读这一段)

  明确: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

  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对我们有怎样的影响呢?

  明确:文章说,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发现它的存在。但它却已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我们。所以,在文学领域,概念相同的两个字,它们在形象、色泽、联想意义上,可能大有区别。进入诗歌,就会形成不同的意象,造成不同的意境和情感。

  ⒋对于这个现象,我们的诗人早就慧眼独具的发现了。所以在描述清秋的诗句中,诗人们常用“木叶”取代了“树叶”。接下来我们看看,木叶与树叶在意味上有何不同?(文章第四、六段)

  木叶:疏朗微黄(给人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整个疏朗清秋的气息)

  树叶:繁润青翠(感觉就像窗外,偶尔飘落的一两片还饱含水分的落叶。)

  ⒌好,这些具有不同暗示性的字词进入诗歌,就造成了大不相同的意味。我们不妨看看以下四句诗,它们分别体现了怎样的意境?(注意结合整个诗句分析)

  木: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 空阔 黄色

  树: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 饱满 绿色

  木叶: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疏朗 微黄

  落叶: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繁润 绿色

  总结:不同暗示性的词进入诗歌,往往产生了不同的意境与情感。(板书)

  正是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概念相同的树与木就有了不同的意味,我们由此也可明白,面对清秋的落叶,诗人为何用“木叶”取代了“树叶”。因为“木叶”更能体现秋的性格:空阔,疏朗,微黄,干燥。也正是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我们的诗人才会“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才有了“推敲”的美谈。所以我们鉴赏诗歌要从语言入手,但不要被语言说局限,应当从言内到言外,品尝那言外的微妙滋味。

  ㈢迁移:

  1、诗歌语言的精妙在于它的暗示性,经过了一定时间的文化沉淀,“木叶”这个词就往往出现在清秋的氛围中,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暗示性。这样的现象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中是很多的,如我们熟悉的“岁寒三友”(松、竹、梅)一般意味什么呢?(高洁,耐寒,坚忍)然而,如果所有的诗人都这样写,那就成了鹦鹉学舌,人云亦云。而高明的诗人往往能打破常规。诗人们把它们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形成不同的暗示性。看以下三首咏梅诗: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卜算字·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字·咏梅 *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注意三首诗词中的不同意象群,比较三首诗词中梅不同的生长环境,试对梅的三种不同形象做点分析,并说说诗人对自己笔下的梅分别赋予了些怎样的情感。

  讨论分析:

  其一:强调了凌寒独开的一枝独秀,高贵圣洁(白雪世界,墙角飘来缕缕清香,让人发现那正怒放着一簇梅花)——一枝独秀,冰清玉洁的女子,当如宝钗——令人爱慕

  其二:无奈凄凉,孤傲清高(黄昏风雨之中,驿外断桥边上,香飘万里无人晓)——敏感忧伤,质本洁来还洁去,当如黛玉——令人爱怜

  其三:达观坚定,壮美豪放(在风雨飞雪之中看到了春天,在冰天雪地之中绽放着笑脸)——达观豪放,当如探春——令人钦佩

  师生有感情地朗读三诗,力求通过语言声音来表达情感,展示形象。

  ㈣总结:

  各位同学,今天我们学*了古典诗歌的语言特点,然而这对于优美的古典诗歌来说,不过是冰山一角,古典诗歌那如蒙娜丽沙微笑般神秘的美,有待我们进一步的探索,我希望通过今天的学*,能对我们如何领略诗歌的微妙之处有所启发。

  ㈤作业:

  选取诗歌中常见的一种意象,找出与其相关的四首诗,比较在不同的诗中所代表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㈥板书:

  说“木叶”

  树:繁茂,葱茏,婀娜,青翠色——像一位圆润婀娜的少女

  木:干枯,孤单,笔直,黄褐色——像一位铮铮铁骨的硬汉。

  木叶:疏朗微黄

  树叶:繁润青翠

  结论:不同暗示性的词,产生了不同的意境与情感。

  教学目标:

  1.了解*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了解*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3.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4.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以及对诗的热情,使学生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唤起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难点: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分析:诗歌的暗示性是一个诗歌理论问题,而学生对诗歌只有浅*的知识,也容易为文题的表面所迷惑,不能把握本文的真正用意。因此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突破认识的难点,帮助他们理解、学会暗示这一表达技巧,汲取宝贵的艺术营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请你们说出你最喜欢的诗句。并做一个简要的分析。(意在对学过的知识进行一个轻松的回顾,让学生先进入语言的美感情境。)

  我们的古诗人是“敏感而有修养的”,他们似乎参透了深奥的美学和心理学原理,创造了耐人“触摸”的精妙的诗歌语言,这语言是不可能作出所谓的科学的解答的,需要我们用心灵去解读。

  “诗歌是激情和想像的艺术。只有用你的激情与想像去品读,“诗的感觉”才会喷涌而出。”

  同学们,就让我把这几句话作为本堂课的“题记”献给大家。让我们一起带着的激情和想象,走进诗歌的殿堂吧。

  二、感悟“木叶”和“树叶”的区别,探究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比较“木叶”“落叶”及“黄叶”,进而把握“木叶”的艺术特征。

  问1:从概念上讲,“木叶”就是什么?

  讨论,明确:就是“树叶”。

  问2:既然二者在概念上完全一致,为什么会给人如此不同的感觉呢?请同学们结合作者所引用的诗句来体会。

  边显示文中所引诗句边引导学生思考:

  引1:

  树: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叶: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思考:这所有的诗句,都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明确:枝繁叶茂,浓阴匝地

  引2:

  木叶:亭皋木叶下,陇首秋去飞。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落木: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思考,讨论:体会这几句诗给你的感觉。并注意由“木叶”到“落木”的发展及其关键之处。(为帮助学生体会,播放杜甫《登高》的朗诵。)

  明确:萧瑟、凄凉。关键之处在于“木”字。

  显示:木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比较:“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与“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讨论后明确:“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予人以一种饱满感,感觉到了层层树叶的波动。而“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则是一种落木千山的画面,感觉到的是“空阔”。

  小结:这就是“木”字在古诗中的艺术特征。

  提问:为什么在*古典诗词中,“木”暗示了“落叶”呢?

  明确:因为“木”具有“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

  思考:“木叶”暗示的究竟是怎样的“落叶”呢?

  体会:“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木叶”、“落叶”、“黄叶”带给我们的感觉是否一样?

  明确:“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中“木叶”飘零中透些微黄,“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落叶”则饱含水份,繁密,而“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的“黄叶”微黄但不干燥,无飘零之意。

  结论:“木叶”暗示的是“落叶的微黄与干燥”,带给我们的是“整个秋天的疏朗的气息”。这就是“木叶”的艺术特征。请同学们再结合“洞庭波兮木叶下”的画面体会一下。

  三、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把握诗歌语言的特点;分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思考: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

  明确: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提问:作者又是如何阐释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的呢?

  明确:这种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诗歌的语言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和启示性。

  讨论:课文所阐释的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却拟题为“说‘木叶’”,若改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你以为如何?

  明确:标题若拟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整个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变,它可能就要从理论的角度来论述,就会写成一篇理论性较强的学术论文。而标题拟为“说‘木叶’”,就可以把深奥的文学理论渗透于有关“木叶”诗句的品读玩味中,化深奥为简单,化抽象为形象,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

  四、思考同类文学现象,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了解*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师: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因此,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意味。

  思考1: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如“月”“梅”“柳”“杜鹃”等。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月亮”意象的艺术特点。(显示《一剪梅》《相见欢》两首词及其画面)

  讨论,结论:望月怀远

  思考2:请根据你所熟悉的梅花诗,说说“梅”这个意象的特点。显示王安石的《梅花》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讨论,结论:高贵,圣洁,坚贞。

  师:我国古典诗歌中,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盛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但也请同学们注意一下,有时候,诗人把同一意象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感情。比如唐太宗爱桃花,写过一首咏桃诗:“禁苑春晖丽,花蹊绮树装。缀条深浅色,点露参差光。向口分千笑,迎风共一香。如何仙岭侧,独秀隐遥芳。”而杜甫却说“轻薄桃花逐水流”,把桃花贬得一钱不值。再如*和陆游的两首《卜算子·咏梅》,就境界迥异。

  五、布置作业:

  古代诗歌中写“梅”的不胜枚举,所表现的感情不尽一致。除了前面列出的几首,请再找出一些,写一篇鉴赏性小论文。

  六、小结:

  同学们,我们生长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诗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遗产,更是我们的骄傲。希望同学们在今天品味诗句的审美体验之后,能更加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读诗,学诗,爱诗,成为一个个有激情,有修养的小诗人。

  教学目标

  一、了解诗歌语言的特质。

  二、学*分析与综合的方法。

  课文围绕“木叶”举出古典诗歌中的大量实例,通过精到的比较、分析,阐发了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质。教学中可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学*比较的方法,认真体味“木”、“树”等词语不同的意味和艺术效果,从而对诗语的特点和鉴赏诗语的方法获得实感。

  教学步骤

  一、说“木叶”

  木与树相同又不同的地方,进一步强调了涛歌语言中的暗示性问题。我国是诗的国度,从劳动中产生了诗歌,经过了不算长的时间,到唐代就已达到顶峰,纵观古代诗歌,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木叶”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气息。作者由诗人们钟爱的“木叶”人手,解析了树、树叶、木叶之间细微的差异,重点分析了木与树相同又不同的地方,进一步强调了诗歌语言中的暗示性问题。

  但也有的时候,诗人把它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比如唐太宗爱桃花,写过一首咏桃涛:“禁苑春晖丽,花蹊绮树装。缀条深浅色,点露参差光。向口分千笑,迎风共一香。如何仙岭侧,独秀隐遥芳。”而杜甫却说“轻薄桃花逐水流”,把桃花贬得一钱不值。

  作者林庚是著名的学者、诗人,本文中,他对“木”在形象上的艺术特征作丁极为精细的辨析,应该说对我们怎样体察诗歌艺术中的精微之处颇有启发。

  二、给下列词语注音

  A、袅袅()桔颂()灼灼()皋()

  B、征戌()瘐()缠绵()褒()翩()

  C、荃()干燥()漂零()

  D、漂泊()迢远()桅杆()

  三、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1.古典诗歌中“树”与“木”的艺术特征、意思情味、适用场合有什么不同?

  特征: 树:繁茂的枝叶 枝叶的绿色,树干褐绿色

  木:木质的树干,落叶的因素 木黄色、干燥的质感

  意味:树:饱满

  木:疏朗

  场合:树:满树叶子吹动,浓阴密密层层

  木 :秋风叶落

  2.以“木”引起落叶的联想为例,说明诗歌语言的特质及其对诗人创作的意义。重点研究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指词语的形象色彩和联想的意义)问题。

  (1)“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

  从字面上讲,“木”就是“树”,:者是同一概念,但两个词形象色彩不同,引起的联想不同。“木”具有着“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或者说木质的形象色彩,使人更多地想起树干,而很少想到非木质的叶子。“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之外。

  三维目标:

  1、学*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

  2、讨论研读根据诗歌语言的特质,进行迁移,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

  3、培养同学如何鉴赏诗歌,提升领略诗歌中“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学*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

  2、根据诗歌语言的特质,进行迁移,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

  教学难点:

  学*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㈠导入:

  如果我告诉大家我们班将要来一位新同学,他的名字叫“沈劲(婧)”,你们能不能猜出他是男生还是女生呢?(学生不好判断)教师分别写出两字。

  “劲”猜出是男生,“婧”是女孩。

  教师:好,这位新同学还不存在,不过通过这,我们发现一个字竟能 “决定”人的性别。

  其实在文学作品中,一个字精妙与否,也足以决定作品是流光溢彩,还是黯然失色。尤其是我国的古典诗词,用简短的几个字,造就的却是丰富的情感与博大的意境。读后满口余香,可谈到妙处我们却又常常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跟诗歌的语言是密不可分的。今天,我们就通过《说“木叶”》一文,对*古典诗词语言作一番探幽。


《说木叶》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8)

——说“木叶”教案优选【五】份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说“木叶”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3、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4、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以及对诗的热情,使学生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唤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难点: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分析:诗歌的暗示性是一个诗歌理论问题,而学生对诗歌只有浅*的知识,也容易为文题的表面所迷惑,不能把握本文的真正用意。因此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突破认识的难点,帮助他们理解、学会暗示这一表达技巧,汲取宝贵的艺术营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请你们说出你最喜欢的诗句。并做一个简要的分析。(意在对学过的知识进行一个轻松的回顾,让学生先进入语言的美感情境。)

  我们的古诗人是敏感而有修养的,他们似乎参透了深奥的美学和心理学原理,创造了耐人触摸的精妙的诗歌语言,这语言是不可能作出所谓的科学的解答的,需要我们用心灵去解读。

  诗歌是激情和想像的艺术。只有用你的激情与想像去品读,诗的感觉才会喷涌而出。

  同学们,就让我把这几句话作为本堂课的题记献给大家。让我们一起带着的激情和想象,走进诗歌的殿堂吧。

  二、感悟木叶和树叶的区别,探究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比较木叶落叶及黄叶,进而把握木叶的艺术特征。

  问1:从概念上讲,木叶就是什么?

  讨论,明确:就是树叶。

  问2:既然二者在概念上完全一致,为什么会给人如此不同的感觉呢?请同学们结合作者所引用的诗句来体会。

  边显示文中所引诗句边引导学生思考:

  引1:

  树: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叶: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思考:这所有的诗句,都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明确:枝繁叶茂,浓阴匝地

  引2:

  木叶:亭皋木叶下,陇首秋去飞。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落木: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思考,讨论:体会这几句诗给你的感觉。并注意由木叶到落木的发展及其关键之处。(为帮助学生体会,播放杜甫《登高》的朗诵。)

  明确:萧瑟、凄凉。关键之处在于木字。

  显示:木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比较: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与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讨论后明确: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予人以一种饱满感,感觉到了层层树叶的波动。而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则是一种落木千山的画面,感觉到的是空阔。

  小结:这就是木字在古诗中的艺术特征。

  提问:为什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木暗示了落叶呢?

  明确:因为木具有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

  思考:木叶暗示的究竟是怎样的落叶呢?

  体会: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木叶、落叶、黄叶带给我们的感觉是否一样?

  明确: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中木叶飘零中透些微黄,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落叶则饱含水份,繁密,而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的黄叶微黄但不干燥,无飘零之意。

  结论:木叶暗示的是落叶的微黄与干燥,带给我们的是整个秋天的疏朗的气息。这就是木叶的艺术特征。请同学们再结合洞庭波兮木叶下的画面体会一下。

  三、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把握诗歌语言的特点;分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思考: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

  明确: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提问:作者又是如何阐释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的呢?

  明确:这种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诗歌的语言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和启示性。

  讨论:课文所阐释的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却拟题为说‘木叶’,若改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你以为如何?

  明确:标题若拟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整个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变,它可能就要从理论的角度来论述,就会写成一篇理论性较强的学术论文。而标题拟为说‘木叶’,就可以把深奥的文学理论渗透于有关木叶诗句的品读玩味中,化深奥为简单,化抽象为形象,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

  四、思考同类文学现象,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师: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因此,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意味。

  思考1: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如月梅柳杜鹃等。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月亮意象的艺术特点。(显示《一剪梅》《相见欢》两首词及其画面)

  讨论,结论:望月怀远

  思考2:请根据你所熟悉的梅花诗,说说梅这个意象的特点。显示王安石的《梅花》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讨论,结论:高贵,圣洁,坚贞。

  师:我国古典诗歌中,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盛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但也请同学们注意一下,有时候,诗人把同一意象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感情。比如唐太宗爱桃花,写过一首咏桃诗:禁苑春晖丽,花蹊绮树装。缀条深浅色,点露参差光。向口分千笑,迎风共一香。如何仙岭侧,独秀隐遥芳。而杜甫却说轻薄桃花逐水流,把桃花贬得一钱不值。再如***和陆游的两首《卜算子咏梅》,就境界迥异。

  五、布置作业:古代诗歌中写梅的不胜枚举,所表现的感情不尽一致。除了前面列出的几首,请再找出一些,写一篇鉴赏性小论文。

  六、小结:同学们,我们生长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诗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遗产,更是我们的骄傲。希望同学们在今天品味诗句的审美体验之后,能更加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读诗,学诗,爱诗,成为一个个有激情,有修养的小诗人。最后,请让我把下面这首诗献给同学们,作为今天的结束:

  风雅颂是诗,古乐府是诗;

  三闾大夫的狂放是诗,诗仙太白的神游是诗;

  大江东去是诗,把酒临风也是诗;

  诗,可以静静的坐下倾听;也可以在微雨街头温柔吟唱

  爱诗,其实是在爱着,我们的生活。

  探究活动

  1、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月亮意象。

  研究方法:

  (1)收集有关月亮的古诗。

  (2)班级交流。

  (3)鉴赏研究,写成小论文。

  参读作品:

  曹操《短歌行》,刘禹锡《石头城》,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张九龄《望月怀远》,李白《静夜思》,杜甫《月夜忆舍弟》,孟郊《古怨别》,王安石《泊船瓜洲》等等。

  2、诗歌语言的精妙在于它的暗示性,但是,暗示性也会给诗歌创作带来负面影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说:联想意义也最容易误用而生流弊。联想起了*惯,*惯老是欢喜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都跟着走,愈走就愈*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离‘柳岸灞桥’;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到现在用铅字排印书籍还是‘付梓杀青’。后人受屈原木叶诗句的影响,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是不是一种流弊呢?古代诗歌还有没有类似的常见意象呢?请找出来,作专题研究。

  研究方法:

  (1)阅读古诗,找出一两个常见意象。

  (2)作比较赏读。

  (3)召开诗歌鉴赏研讨会。

  参读书目:

  《诗集传》《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诗集。

  3、在我国诗歌中,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但有时候,诗人把它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比如,古代诗歌中写梅的不胜枚举,所表现的感情就不尽一致。请找出一些,试辨析并交流、

  研究方法:

  朗读交流、品味交流、心得交流。

  参读书目:

  王安石《梅花》,陆游《卜算子咏梅》,***《卜算子咏梅》,黄蘖《上堂开示颂》,卢梅坡《雪梅》,张谓《早梅》,林逋《梅花》,周邦彦《花犯》,范成大《霜天晓角》,姜夔《暗香》《疏影》,萧泰来《霜天晓角》,彭元逊《解佩环寻梅不见》,黎洪《诗话一百篇逸者之梅与志士之梅》。

  第四节说“一”不“二”──避免歧义

  一、本节学*重点

  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了解如何辨析和分化语句歧义,从而在语言表达中避免引起交际障碍。学*重点是了解语句歧义的产生原因、歧义句的类型,并且学会消解语句歧义的方法。

  二、课堂活动指导

  先猜谜,然后认真读教科书!

  2.1课本课堂活动

  ●今日导读

  这个课堂活动主要是通过辨析歧义句的不同意义,了解造成语句歧义的原因,学会如何消解句子的歧义。

  一、课堂活动步骤

  (1)读标题,找歧义。教师先用板书、幻灯片或投影仪等形式把标题展示出来,可以另外再找一些新闻标题,把课堂活动中原有的有歧义的标题和找到的新闻标题混在一起,让学生们找出其中有歧义的句子。讨论一下,怎样才能既快又准地判断出句子是否有歧义。

  (2)辨原因,析歧义。辨析歧义是课堂活动的一个要点。“词语多义”和“结构多样”是歧义语句产生的两个常见原因。其他产生歧义的原因,可参看本节“工具箱”的内容。

  (3)施妙手,解歧义。消解语句歧义是课堂活动的另一个知识要点。可以采取归纳的方法,先让学生对如何消解语句歧义进行讨论,再进行归纳,然后讨论“修改法”和“补充法”;也可先告诉学生分化语句歧义的两种主要方法,再让学生运用这两种方法消除语句歧义。

  二、相关知识补充

  (1)病句和歧义。歧义也是一种有“病”的句子,但和我们上一节讲的病句有所不同。上节讲的病句是不符合语法规则和表达规范的错误的句子,而歧义的句子在语法结构和逻辑关系上都是合格的,只是比句子应该表达的意义多了一个意义。

  (2)歧义的消除。新闻标题如果有歧义,就违反了新闻标题“言简意赅、一目了然、客观准确”的要求,因此必须尽力避免。但各种有歧义的句子,除了直接加以修改以外,在有上下文和对话等语境的。

  教学目标

  一、了解诗歌语言的特质。

  二、学*分析与综合的方法。

  课文围绕“木叶”举出古典诗歌中的大量实例,通过精到的比较、分析,阐发了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质。教学中可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学*比较的方法,认真体味“木”、“树”等词语不同的意味和艺术效果,从而对诗语的特点和鉴赏诗语的方法获得实感。

  教学步骤

  一、说“木叶”

  木与树相同又不同的地方,进一步强调了涛歌语言中的暗示性问题。我国是诗的国度,从劳动中产生了诗歌,经过了不算长的时间,到唐代就已达到顶峰,纵观古代诗歌,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木叶”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气息。作者由诗人们钟爱的“木叶”人手,解析了树、树叶、木叶之间细微的差异,重点分析了木与树相同又不同的地方,进一步强调了诗歌语言中的暗示性问题。

  但也有的时候,诗人把它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比如唐太宗爱桃花,写过一首咏桃涛:“禁苑春晖丽,花蹊绮树装。缀条深浅色,点露参差光。向口分千笑,迎风共一香。如何仙岭侧,独秀隐遥芳。”而杜甫却说“轻薄桃花逐水流”,把桃花贬得一钱不值。

  作者林庚是著名的学者、诗人,本文中,他对“木”在形象上的艺术特征作丁极为精细的辨析,应该说对我们怎样体察诗歌艺术中的精微之处颇有启发。

  三、给下列词语注音

  A.袅袅( ) 桔颂( ) 灼灼( ) 皋( )

  B.征戌( ) 瘐( ) 缠绵( ) 褒( )

  C.翩( ) 荃( ) 干燥( ) 漂零( )

  D. 漂泊( ) 迢远( ) 桅杆( )

  二、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1.古典诗歌中“树”与“木”的艺术特征、意思情味、适用场合有什么不同?

  繁茂的枝叶

  特 树 枝叶的绿色,树干褐绿色

  木质的树干,落叶的因素

  征 木 黄色、干燥的质感

  意 树: 饱满

  味 木: 疏朗

  场 树 满树叶子吹动,浓阴密密层层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