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数》说课稿优选【十】篇

首页 / 说课稿 / |

  《*均数》说课稿 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丰富的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并通过操作思考体会*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均数。

  2、使学生在运用*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和合作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求简单数据*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均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学具(桃子图片)。

  说教材:

  “统计和*均数”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的内容。这一教学内容在小学数学与传统教材相比,新教材明显在理解*均数的意义、概念上加重了份量,因此,我在设计教学预案时,努力通过具体问题情境的呈现,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中,让学生在认知冲突中逐步感受到求*均数的实际意义和价值,并启发学生探索求*均数的基本方法。

  教学流程:

  一、 创设情景,理解*均数

  1、故事引入。

  2、小组合作(摆、移、说)。

  3、汇报(边说边摆)。

  4、引出并理解*均数。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结合情景,引导学生归纳求*均数的方法

  1、移多补少法。

  2总数除以份数等于*均数。

  三、*题巩固,深化新知

  1、算*均每天走多少千米?

  时间 :第一天第二天 第三天第四天

  米数 : 45千米20千米45千米50千米

  (1)估一估他们这四天*均每天走了多少千米?

  (A、比20千米少B.比50千米多 C.在20千米—50千米之间)

  (2)计算验证,引导明确*均数的特点。

  2、对唐僧师徒除妖表现进行打分,孙悟空得了50分,唐僧得了20分,猪八戒和沙和尚一共得了50分,他们*均每人得了多少分?

  下面是猪八戒和沙和尚计算*均得分的情况,他们谁算得对?为什么?

  沙和尚:(50 20 50)÷3 猪八戒:(50 20 50)÷4

  3、过大河时,河水旁边立了牌子“大河*均水深166厘米”,唐僧身高172厘米,他能安全地从河里走过?

  四、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它也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以往在教学*均数的概念时,教师往往把教学重点放在*均数的求法上。新教材更重视让学生理解*均数的意义。基于这一认识,我在设计中突出了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为什么要学**均数,注重引导学生在故事中理解*均数的含义,在比较、观察中把握*均数的特征,进而运用*均数解决问题,了解它的价值。这节课我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情境,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通过故事引导学生展开交流、思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深刻认识到数学的价值与魅力。在学生的讨(cn-teacher.com)论中,感受*均数是实际生活的需要,产生学*“*均数”的需求。

  二、探究学*,理解*均数意义和归纳求*均数的方法

  分桃子活动从多方面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每一位学生主动从事数学活动,让学生自己探索出求*均数的方法。一种是先合再分,一种是移多补少。由于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学生中有一部分已经知道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找出*均数;还有一部分数感较强的`学生,能够根据提供的一组数据感觉出*均数大概是多少;而用总数除以份数得到*均数的计算,也不难,学生肯定会有这种思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自主探索,找到求*均数的方法,再小组合作学*,互相将自己探索的方法交流,达到共识。学生虽然求出了*均数,但概念也是非常模糊的,*均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很多人对*均数的含义不理解。移多补少对理解*均数的意义很有帮助,让学生在移多补少中建立*均数的表象,通过学生移一移、说一说,教师直观板书,从感官上理解*均数的由来,理解*均数的意义

  三、练*有坡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发展

  练*在学生的数学学*过程中是必须的,但新课程的背景下,练*也要注入新的内涵,在进行基本训练的同时,努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发展。第一个层次是巩固新知求*均数,通过先估计再验证的方法使学生感知*均数的区间,从中渗透估算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第二个层次是通过计算4个人的*均分而只给出3个数据,目的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计算*均数时,总数要与份数相对应;第三个层次是课件设计通天河横截面图,让学生直观辨别*均数是一个虚拟数。

  四、拓展延伸,让数学回归生活

  课堂小结时,给教师表现打分及计算*均分再次强化了本节课的知识;体现了*均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 又得到了这节课的真实信息的反馈;作业的布置是对课堂的拓展延伸 , 进一步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生活中的*均数的兴趣。

  五、不足与遗憾之处

  一是在学生合作交流的细节上还要落到实处。教学中在小组合作、同桌讨论之前缺少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参与的程度还不完全均衡。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今后教学中要对小组合作给予必要的组织和引导,面向全体,关注个别差异,注重组际之间的评价,把合作学*的每一个细节落到实处,这样才能实现学生间的协调互助、共同发展;二是教师对课堂中的生成问题处理不够灵活。教学中我们应顺应学生的认知需求,因势利导,让我们的教学富有灵性;三是教育要以促进人的发展为本,本节课中缺少对学生润物细无声的人文感染,要加强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注重对学生的人文思想教育 。

  《*均数》说课稿 2

  一、 说教材:

  1、 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及意义:

  本课时内容是在以前学过的“求*均每份是多少”的应用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学*的,属于教学简单的求*均数应用题(大都在整数范围内),为教学比较复杂的求*均数应用题(大都在引进小数后)奠定基础。从教改的趋势看,他倾向与把*均数应用题与统计初步知识结合起来教学的。

  传统小学数学教材编排意图很明确,重在让学生理解*均数的意义;通过移多补少使各部分同样多,会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均数。以往的教学较少关注“*均数”在统计中的作用,大多是为求*均数而求*均数,关注计算方法,力求通过不同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新课程标准出台后,“*均数”主要凸现*均数的统计意义,让学生经历学的过程,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感悟,理解*均数的真实含义,掌握用不同方法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均数问题。把它放在三年级“统计”这一单元,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小学数学里所讲的*均数是指算术*均数,也就是一组统计数据的集中趋势量,它所反映的是一个整体的水*,它的价值是用一个量来表征统计数据的总体水准,并应用它进行比较和合情的推测。既可以用它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也可以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能清楚地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别。用*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数据的情况,有直观、简明的特点。基于对*均数的理解,在教学中确定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是:结合生活事例,初步理解*均数,知道怎么求*均数。渗透“移多补少”、“估算”等数学思想方法,能从生活中获取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感悟*均数的意义;重在理解*均数在统计意义。

  2、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均数的概念,掌握简单的求*均数的方法。

  (2) 初步认识求*均数应用题的特征,探求解题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对应思想。

  3、 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是理解*均数的概念,掌握简单的求*均数的方法。难点是探求*均数的方法。

  二、 说教法、学法:

  1、 由于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对于学*一些抽象的规律性的数学知识有一定难度,故我尽量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促进“思想在学生头脑里产生”,还创造有利于学生主动求知的学*环境,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提高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在学法指导上,我重视观察法、比较法、发现法和讨论法等应用,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觉器官,通过多媒体教学帮助学生积极思维,发展智力,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并相信自己有能力找到获取新知的途径。

  三、 教学程序设计

  1、 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复*部分是为学生学*新知创设迁移的情景,引导学生进入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去。如我先用学生喜欢的卡通猫为对象,设计他们正在参加池塘钓鱼比赛的情景,然后根据老师提供的信息,请学生猜一猜:哪只猫钓的鱼最多?哪只猫钓的鱼最少?并利用学生手中的12个圆片把猜的的结果动手摆起来。摆好后,再请学生想一想怎样移动使每份同样多?学生自己操作,个别同学上台来操作演示。教师结合同学的操作情况进行例举,证实学生的话是正确的。这样通过人人动手使学生直接感受到求*均数的内涵就是“移多补少”,然后通过多媒体教学,确性通过移动能把大小不等的数量变为相等,相等的每一份就是这三个数的*均数,从而揭示*均数的含义,使得概念在学生操作中生成,在主动建构过程中深化对概念本质意义的理解。当学生的建构刚刚获得*衡时,又巧妙设置认知冲突,“*均数除了通过移动得到,你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得到呢?”迫使学生打破以形成的思维定势,从而获得求*均数的一般方法(先合并,再*均分)。然后要求学生自己验证,从而揭示课题。

  2、 探求*均数的基本方法

  从富有现实意义的数学问题引出“想一想,你在什么地方用到过求*均数?”假如我想了解一下我班同学的*均身高和*均体重,那该怎么办呢?随此一问,学生的思维在起波澜。那这样一个一个算是否太麻烦?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可以从高、中、矮中选几典型代表来算一算他们的*均身高,从而推算出全班同学的*均身高。然后要求学生自报身高,四人小组讨论,各人列式解答,再通过集体反馈,完成问题最终解决。我这样教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同时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也真正得到发挥。特别是求*均体重过程中,我不硬性规定几人合作,而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学*伙伴,算一算你们几个好朋友的*均体重。这时学生的学*气氛顿时轻松起来,学生积极性也同时增强,再通过讨论、反馈,得出如何来求*均数?求*均数的关键是什么?……这样学生不仅学会合作交流,更重要的是学会自主探索。

  3、 强化练*,巩固新知

  为了遵循数学教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理念,我结合鲜活的热点“运动会”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数学生活一脉贯通。同时为了渗透对应思想,我特意设计了两道选择题,要求学生明白总数和份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教学中还考虑到做游戏,搜集生活中的信息编应用题等,通过编题,使学生牢固掌握*均数应用题的结构几解题思路,深化了对“*均数”概念的认识,提升了他们对“*均数”概念的认识,提升了他们对“数学交流”的能力。

  4、进行课堂总结和布置作业。

  《*均数》说课稿 3

  一、教材分析:

  《*均数》苏教版第六册第十单元的内容。在传统教材中侧重于从算法的水*理解*均数,这容易将*均数的学*演变为一种简单的技能学*,忽略*均数的统计学意义,也就是只会算,不理解。而新教材在理解*均数的意义上明显加重分量,其实*均数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它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以看出整体之间的差别,可见*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从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学*来看,*均数是一个持续的学*内容,到五年级学生还要学*稍复杂的*均数,六年级还要学*众数、中位数并进行比较。因此,我觉得这节课的重点不仅仅是会求简单的*均数,还要体会*均数的含义和意义。难点是*均数在统计意义上的理解和认识,感受*均的应用价值。

  基于我对教材这样的认识,结合学生的实际,我拟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感受求*均数是解决问题的需要,使学生能结合实例理解*均数的意义,并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均数。

  2、能力目标: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根据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会运用*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合作交流的能力,建立学*数学的信心。

  二、学情分析: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合作交流能力和新旧知识迁移的能力。同时,在学生已经认识了可能性的大小,条形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分析的基础上教学*均数,这些都对本课的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三、教学设计理念

  由于*均数只是一个虚拟的数,意义比较抽象。因此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在教学中力图体现以生为本、“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在设计中我力求体现以内容定教法,教法为内容与学生服务的宗旨。同时,力求体现师生*等、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贴*他们生活实际的情境,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通过师生互动式的讨论,使学生充满求知的欲望。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中创设情境,引入探究式的教法,以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学*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并通过分析、讨论等方法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学会探究问题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首先是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为了使教学活动有效开展,我创设了学生熟悉的套圈游戏,出示男、女生套圈成绩统计图,分别说说从中可以得到哪些数学信息,为下面的两队比赛做好铺垫。

  (二)接着就利用游戏的进程,解决问题,探求新知。

  这里我设计三个比赛环节:让学生感受*均数的产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第一次比赛,人数相同,男女各3个人,比较两组水*可以直接比“总数”,但这个时候还显示不出计算*均数的的迫切性。

  第二次比赛,人数不同,男生3人,女生4人,男生3人每人套中4个,女生4人每人套中3个,让学生交流哪个对赢,从图上看,男生每人都比女生多套中1个,男生准一些,所以男生对赢了。明确人数不同时,比每人套中的个数,同时讨论为什么比总个数就不公*了。

  第三次比赛,先交流看哪队赢,比什么,明确人数不同比每人套中的个数;接着和第二次比赛进行比较,第二次比赛每人套中多少个一下子可以看出来,而现在每人套中的有多有少,让学生探索有什么方法可以从图上一下子看出*均每人套中的个数,探索并总结出移多补少的方法,并初步认识*均数。

  我成功引入了*均数,并介绍了移多补少的方法后,接着完成两道用移多补少方法求*均数的练*,巩固求解方法。

  刚才只有三盘苹果,学生一下子就看出怎么移了,接下来还有几盘苹果,你能一下子就移好它吗,有信心吗?出示之后学生惊讶了,苹果多了,盘子也多了,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有点困难了。这时马上追问:那么现在该怎么办?探究先合后分的方法。

  在学生掌握了两种求*均数的方法后,让学生口答几组数据的*均数,并探究*均数的范围。这里鼓励学生大胆的说,用自己的语言说,让模糊的概念越说越清晰,可能学生会说的不科学,但在表述中,逐渐走进抽象的理解,逐渐理解概念。

  (三)练*设计:

  新授离不开联系实际,拓展应用。所以练*的设计我始终遵循科学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和针对性原则来进行,而且素材全部取材于学生的生活,主要突出*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因此我设计了

  1、三(3)班第二小组的身高情况统计表,要求学生不计算,直接估计他们的*均身高,让学生再次领悟*均数应该在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

  2、一条河的*均水深为110厘米,小明的身高是135厘米,小明会出现危险吗?这一生活的现实情境,为孩子们思维碰撞搭建了新的*台,争论中,通过对“*均水深”的深刻理解,得出结论“可能会有危险”,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均数代表是一个整体水*,而不是每个地方都是110厘米。

  3、辩一辩,说一说。

  目的:通过学生辨析,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化对*均数的认识。

  4、想一想,选一选。

  目的:巩固新知,不仅要掌握*均数的计算方法,更是对*均数的深入练*。

  5、最后还介绍了演唱比赛中,选手的*均得分是怎样产生的。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也丰富了他们的课外知识。

  (四)总结评价。

  总结评价中,我设计下面问题: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什么收获?

  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能有效地刺激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既让学生加深了对*均数意义的理解,又可巩固求*均数的方法。同时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能力的发展以及兴趣的培养。

  《*均数》说课稿 4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统计初步认识》中,第三节的内容。主要让学生认识数据统计中三个基本统计量,是一堂概念课,也是学生学会分析数据,作出决策的基础。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能直接指导学生的生活实践。

  (二)教学的目标和要求

  知识目标:理解*均数、众数与中位数的含义,掌握*均数、中位数与众数计算方法,明确*均数、中位数肯定有,众数却不一定有的事实;

  能力目标:会计算一组数据的*均数,会确定一组较简单的数据的众数与中位数,培养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小组协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体验事物的多面性与学会全面分析问题的必要性,渗透诚实、上进道德观念,培养吃苦创新精神。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三个基本统计量的概念以及其计算和确定方法;

  教学难点:*均数的计算,中位数众数的确定。

  二、教法与学法

  本节课使用多媒体教学*台;概念教学中,主要以生活实例为背景,从具体的事实上抽象出三个统计量的概念,通过三个统计量的计算与确定的练*帮助学生理解并巩固概念;在教学活动中主要是以问题的方式启发学生,以生动有趣的实例吸引与激励学生;在整个过程中采用情境教学法。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与自学协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以学生“探究自学”“小组讨论”“相互学*”的学*方式而进行。

  三、教学过程的分析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3分钟)引入采用“故事法”引入——《从四十名到第十名》。通过这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使学生充分体验到全面了解并分析数据的必要性。如何能对数据全面了解分析?今天我们将学*从三个不同侧面反映一组数据的.三个统计量——*均数、中位数与众数。通过生动的故事,也是集中学生注意力的一种有效方式。

  (二)自学辅导,建构新知(11分钟)

  提出概念:(3分钟)

  在学生还沉浸在有趣的故事情节的中时,对故事的情节设问:主人公的成绩在哪一档次?中等成绩约是多少?哪一档分数的人最多?学生一一作答。在此基础上,老师把*时生活中的说法(如:中等成绩)规范化并抽象出统计中的基本概念(如:中位数)。

  这样可以使新的概念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上,便于理解和记忆。自学辅导:(8分钟)

  学生以学*小组为单位,结合教材,必须想办法求出故事中的三个统计量,并找出*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的计算方法。(小组讨论、教师辅导)。

  因为新教材的编写比较适合学生阅读,这一节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较多,学生多有体验,要让学生理解并没有太大的困难。这样也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主观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小组协作的能力,充分利用“学生资源”,使他们互相帮助,体验在集体中的成长与发展。巩固整理:(20分钟)

  本节课的概念是一种动态性、操作性校强,所以学生需要在具体的操作演练中去体验、理解与巩固概念。为此,首先给学生编排了如下的练*任务,其中任务1是要求学生基本独立完成:

  作业单:

  1、填表(6分钟)数 据*均数中位数众数

  15,20,20,22,35,38

  3,0,-1,5,9,-3,14

  -5,-4,-4,0,4,21

  2、小组讨论订正,总结三个统计量的求法。(4分钟)3、小组交流,完成书后练*。(4分钟、6分钟)同时在学生完成任务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困惑,如:表中第二行的众数如何确定?第三行中位数如何确定?这些希望学生能总结出来,当然不一定能实现,但能使它们有所体验。必要时教师给一定的指导,如看教村长某一地方等。

  这样让学生在练*中,特别是在“小组的相互订正中”熟练三个统计量的计算方法;加深对概念理解;有效巩固概念与算法。

  (三)、探究交流,发展能力。(6分钟)

  作为这节课的内容,还可以适当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特别是阅读图表、分析数据并计算的综全能力。为此,我设计一个机动题:

  TOM班数学成绩有两张统计表下:

  表176829082908776635195

  100766182768787958287

  76767687828276878282

  76828776828776877635

  表2

  人数111112108351

  成绩355161637682879095100

  就第一表我们已经算出这个班的成绩的*均数、中位数与众数,你能只用第2表的数据算出这三个统计量吗?小组为单位进行,看哪个小组算得又快、方法又巧。

  利用表二计算,首先需要学生读懂这些数据的含义,其次能正确的使用小学里乘法的意义导出“加权*均数”计算方法,第三这样的数据的中位数的确定有一定的技巧,对学生的思维与分析要求教高。这是对学生的一次挑战,利于对学生“思想方法”与“意志品质”的提升。

  (四)结束新课,布置作业。(5分钟)

  学生交流心得。老师相应补充:分析数据切不可盲目片面,学会全面分析;确定中位数:关键是将数据排序;确定众数:作好频数统计。完成作业本10.2.1。

  四、板书设计。

  《*均数》说课稿 5

  一、 说教材:

  1、 教学内容:浙教版义务教育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

  2、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学*抽样之后进行教学的。它包含两部分内容:即理解 *均数的含义和求*均数的方法。

  3、 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理解*均数的概念,会计算*均数。了解加权*均数,会 计算加权*均数。会用样本的*均数来估计总体的*均数。

  ②能力目标: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根据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和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③情感目标: 通过小组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品质,体验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二、 说教法:

  根据学生由感知—表象—抽象的认识规律和教学的启发性,直观性和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等教学原因,积极创设源于生活的问题情景,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活动为主线,以创新为主旨”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学*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三、 说学法:

  在学法指导上,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和合作精神;让他们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与他人合作,体会合作的重要性;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四、 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设计上以能体现数学学*的价值,学生的主体意识,学*能力的养成为主,具体分为以下五个环节:

  Ⅰ、创设情景 提出问题:

  正是苹果成熟的季节,某果农种植的100棵苹果树即将收获。一慈善家叔叔想要收购一批苹果,然后将所赚的钱捐给希望工程。在付给果农定金前,需要对这些苹果树的苹果总产量进行估计。

  <1>果农任意摘下20个苹果,称得这20个苹果的总质量为 4千克。这20个苹果的*均质量是多少千克?

  根据以上两个问题,你能估计这100棵苹果树的苹果的总产量吗?动动你的小脑筋,帮帮这为慈善家叔叔。

  由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入,能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这个引入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Ⅱ、动手操作 建构概念:

  接着,每组请一位同学上来,分别给他们5,6,4,9根火柴棒,让他们自己想出一个办法使他们每个人手中的火柴棒一样多,下面的`同学也一起思考。这样通过操作,讨论,交流,

  可以概括出“移多补少”的方法,最后让学生为操作得到的结果“6”起个名称。从而引出*均数及其含义。指出在实践中常用样本的*均数来估计总体的*均数。例如引入部分的例子。这样体现了“小组合作发现——全体交流汇总”的自主探究学*模式。然后让学生练*“做一做”题目{定义,板书}

  Ⅲ应用新知 体验成功

  数学其实是对实际生活的提炼,应还原于实际生活,因此我对书本例题增加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贴*他们生活实际的背景。让学生通过谈论与交流等活动,及时内化对*均数的理解,与求*均数的方法。鼓励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均数》说课稿 6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这节课是*均数是人教版义教课程标准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节的内容,是“统计与概率”中的基础部分。统计中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与集中趋势的统计量,也常用于不同组数据的比较与分析,解决相关实际问题。这里的*均数是指算术*均数。*均数是在学生已学*理解了*均分与除法运算等知识的基础上开展教学的。认识掌握*均*均数能为以后进一步学*统计相关知识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理解和学情的分析,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方面:理解*均数意义,掌握*均数的计算方法,能计算简单数据的*均数。

  过程与方法方面:引导学生经历认知*均的探索过程,培养增强学生观察分析数据,解决相关实际问题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使学生在认识*均数的过程中,体会*均数的意义作用,感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兴趣与学*自信。

  三、教学重难点

  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与理解,本课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均数的意义,掌握*均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均数的意义作用,运用*均数相关知识进行简单数据分析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有关*均数的数据统计表。

  四、说教法与学法

  数学课程教学的基本核心理念是让“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下的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同时教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此,依据教材与现代建构主义学*论,结合学生学情,我拟将选择情景教学、直观演示、谈话启发、激疑,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思考、合作交流、归纳构建新知,实践应用,理解掌握*均数意义与计算方法,发展思维,训练能力。

  五、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感知引新

  1、课件出示情景问题:在我家的书橱上、中、下两层书架上的图书本数如下表所示:怎样整理才能使每层书架上的图书本数一样多?

  2、引导思考汇报整理方法

  3、教师谈话引题:像这样把几个不同的数通过“移多补少”,先合并再*均分等方法,得到的相同的数,就称作这几个数的*均数。今天就来进一步认识*均数。板书课题:*均数。

  (二)引导探索,认知*均数

  1、教学例1

  (1)课件出示情景,提出问题

  通过课件展示呈现:在学校开展的“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活动中,四年级环保分队4名队员收集的饮料瓶数量如下图(课件出示例1主题图)所示,环保分队*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

  (2)引导观察思考,探究方法

  引导观察,思考讨论(课件呈现思考问题)

  队员收集瓶子数量的条形统计图中,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

  名队员收集的个数分别是多少?谁最多谁最少?

  题目中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有什么方法能使他们收集的数量变成一样多呢?

  (学生交流讨论中,教师指出:思考讨论交流中,可看图说方法,也可以动手算一算)

  交流汇报,总结方法——移多补少(结合课件展示)

  一是结合课件直观展示队员收集的数量,强调指出他们收集的个数“不一样多”并板书:“不一样多”。

  二是学生汇报将多的移给少的时,结合课件展示移动方法,启发学生说这种方法可简单概括为几个字?(“移多补少”,同时板书)。

  三是质疑:移多补少后,他们*均收集的个数一样多吗?是多少?这个数叫什么数?,学生认识明白后在板书“移多补少”后面板书:“一样多”,再在“一样多”下面补上“*均数”。

  深入探究,拓展方法——先求和再*均分。

  质疑:还有别的方法吗?学生汇报方法算式与计算过程,说想法,教师通过课件展示算式:(14+12+11+15)÷4=52÷4=13

  *均数算法质疑理解(14+12+11+15)表示什么?(队员收集个数的和——总数量);为什么要除以4?(14+12+11+15)÷4表示(把总数量*均分为4份,4表示总份数,结果13就是4名队员收集瓶子个数的*均数,也就是环保小分队*均每人收集的个数)也印证了移多补少法的结果。

  板书:总数量÷总份数=*均数

  强化*均数意义

  质疑:13这个*均数是每人收集到的饮料瓶的实际数量吗?同学们发现了什么?13是怎么得来的?*均数的大小范围怎样?

  (不是,每人收集的实际数量比13多或比13少;*均数13是通过移多补少和先求和再*分得到的四个数据的*均值;*均数大于四人收集的四个数组中的最小数并小于其中的最大数)

  2、教学例2

  (1)教师质疑谈话引入

  师:前面我们学*了*均数,谁能说说*均数的意义?

  生:*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均值

  师:学*了*均数,有什么作用呢?人们常常通过计算一组数据的*均数来进行数据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课件出示例2及主题图)

  (2)问题观察思考分析讨论(课件出示)

  从主题图和数据统计表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男、女生队人数相等吗?

  成绩比较哪个好?怎么判定?

  (3)汇报交流,解决问题(结合课件展示思考讨论问题和问题解答)

  教师重点质疑:你是怎么判定的?可否根据两队各自的总人数来比较判定?为什么?怎样计算各队的*均成绩?

  问题解答后质疑强调:如果男、女生两队人数相等,还用计算每队的*均成绩来比较吗?但在两队人数不等的情况下,用*均数来表示和比较各队的成绩更为公*。

  (三)应用拓展,强化巩固新知

  依据教学重难点知识,结合教材后“做一做”与*题进行变式拓展应用巩固练*,实践应用,学生独立操作,深化理解,巩固新知,形成技能。

  (四)总结归纳,引导学生谈收获

  通过质疑汇报:“今天我们学*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回顾、反馈本课所学知识。教师小结。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教学知识点的浓缩再现,梳理整合。本节课我拟通过以下简洁的板书突出重点,促进增强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识记。

  《*均数》说课稿 7

  一.教学内容

  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均数》,设计本课我遵循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依据《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基本理念,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环节进行说课。

  二.教材分析

  随着科学技能和数学自己的生长,统计学已经成为当代数学要领的一个紧张部门和应用数学的紧张范畴。新课标中也将“*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摆设为一个紧张的学*范畴,夸大概造就学生从统计的角度思索题目标意识,紧张途径便是要在教学中着力展示统计的遍及应用。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了简单的*均数与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学*选择统计量描述数据特征知识的开始,是进一步学*统计知识的基础,这节课通过夹糖比赛的情境,引导学生算出“哪个队获胜”的.问题,展开对*均数知识的学*。*均数是常用的统计量,本单元教学*均数,包括*均数的意义和算法,教学*均数的目的不限于求*均数,更在于用*均数进行比较,用*均数描述、分析一组数据的状况特征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从生活实际中体会*均数的意义和求*均数的方法。

  2、理解“移多补少”求*均数的方法,能根据数据列出算式求*均数。

  3、使学生能根据*均数简单地分析问题,理解*均数能较好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景和学生自主探究,掌握求*均数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正确,全面地看待问题,同时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求*均数的方法。

  难点:使学生理解*均数的意义并能根据*均数简单地分析问题。

  五.说学情

  用*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情况,又直观、简明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如*均速度、*均身高、*均体重、*均成绩等。对于这些名词术语,学生经常听到,并不陌生,但其真正含义、在统计中的作用以及计算方法,学生却并不明白。由于学生已经具备*均分的基础知识,所以应着重让学生理解*均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容易列出算式进行计算。

  六.说教法

  本堂课,我倡导师生*等、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教师为学生创设贴*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师生互动式的讨论,使学生充满学*新知的欲望。为学生提供直观、形象、易于操作的学具,使学生乐于探究,并从中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应即时的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使他们在合作与讨论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七.说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对*均数的需求。

  通过进行夹糖比赛的激烈场面,男生队和女生队比夹糖的总数,有的同学说人数不同的情况下比总数不公*,通过学生激烈的争论,适时引出在总数不同的情况下,通过什么数据来比较两人的总体水*。从学生喜爱的课外活动入手,创设这样的情境不仅吸引了学生的兴趣,贴*了学生的生活,也能达到引出*均数的效果。

  (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

  新课程提倡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使学生主动探究知识,这样学生获得的新知更有意义。在了解学*内容之后,我便提出两个问题:

  1、什么是*均数?

  2、怎样求*均数?

  让学生带着问题开始学*。通过动手移一移,让学生观察*均数如何产生的,引导学生对于数据较小时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均数,然后通过课件演示加深学生对移多补少的理解,后面制造困难加大数据量,让学生产生数据大时不能采取移多补少的方法而改用计算的方法,自主讨论探究方法,引出总数÷份数=*均数的计算方法。通过探究和计算,得出男生队和女生队的*数,进而引导理解*均数的现实意义——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同时,探索出*均数比一组数据中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要大,方便学生理解和实际应用*均数解决问题。

  (三)、课堂练*

  在学生掌握求*均数的方法和理解*均数意义之后,使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更进一步加深对*均数的理解和应用。

  (四)、总结回顾

  回顾整理一节课知识,充分让学生说一说,你收获了哪些知识,教师可以在学生表述后将知识梳理好,统一展示。

  (五)、作业:练*二十二1、2题。

  《*均数》说课稿 8

  一.说教材

  *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统计中,*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它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用*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情况,有直观、简明的特点,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理论依据,我确立本节课的三维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使学生能理解移多补少求*均数的方法,能根据数据列出算式求*均数;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帮助学生掌握*均数的意义和求*均数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科学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均数的意义和求*均数的方法。

  2.难点:能根据数据列出算式求*均数。

  四、说学情

  由于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均分的基础知识,所以应着重让学生理解*均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容易列出算式进行计算。

  五、说教法和学法:

  由于*均数意义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我尽量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方法,创造有利于学生主动求知的学*环境。

  在学法指导上,我重视观察法、比较法、发现法和讨论法等应用,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并相信自己有能力找到获取新知的途径。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出示课件1:有3排小球,个数分别为6、7、2,由此提问:怎样移动才能使每排小球个数同样多?

  (设计意图:移动小球让学生初步感知*均数,并渗透“移多补少”法。让学生明白把多的分给少的,这样的方法叫“移多补少”.)

  追问什么是*均数?请同学们举例说明在*常生活中自己见到或听到的*均数(设计意图:通过举例,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均数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探究新知、建构感知

  1.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都是爱卫生、保护环境的小朋友吗?大家看到黑板上,这里是小红、小兰、小亮、小明利用课余时间收集到的废瓶子的统计图。

  (1)出示统计图。

  (2)观察:从统计图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3)问:他们收集到的废瓶子是一样多吗?在统计图上怎样才能使4个人收集的废瓶子一样多呢?大家来想想办法。

  组织学生交流、讨论,然后指名回答。

  一种:“移多补少”,在统计图上引导学生把多的移到少的.地方去。

  二种:列算式,假如没有统计图的情况下,应该怎么办?(先求出他们的总数,*均分给了4个人,再除以4)

  我根据学生的回答,并板书:

  (14+12+11+13)÷4

  =52÷4

  =13(个)

  “13”在这里也叫什么数?

  (4)巩固提问:这里为什么要除以4?

  (5)教师小结:像这样的题目,首先要求出他们的总数,再看他们是*均分成几份,就除以几,这样就求出了他们的*均数。

  (三).综合运用,拓展延伸

  1.用四个同样的杯子装水,每个杯子分别标有水面的高度,这四个杯子水面的*均高度是多少厘米?(12厘米,6厘米,10厘米,4厘米)

  (1)指名学生汇报,并说一说你们是怎么求*均数的。我并板书。

  (2)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我在做小结。

  2、一本书,小明第一天读了12页,第二天读了20页,他*均每天读了多少页?

  3、活动:求*均年龄

  在小组内说出每个同学的年龄,小组长作好记录,然后根据记录要求学生独立求出本小组同学的*均年龄。

  4、想一想:下面哪个列式才对?

  下面是一只母鸡六个月产蛋的统计表。根据题目中给的数据,算出这只母鸡*均每月产多少蛋。

  5、一个小组有7个同学,他们的体重分别是:39千克、36千克、38千克、37千克、35千克、40千克、34千克。这个小组的*均体重是多少千克?

  6、想一想:游泳池的*均水深是145厘米,小明身高135厘米,他在游泳池中学游泳,会不会有危险?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练*,使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发展创新思维。为了使课内的练*起到促进掌握知识,锻炼能力的双重效果,我在设计练*的时候注意了以下两点:一是练*的形式多样,持续学生学*的兴趣;二是练*的难度逐步加深,不断提高学生的认知水*。)

  (四).全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你们觉得自己学的怎么样,学懂了没有?

  (五).布置作业,课后拓展延伸。

  让同学们调查家人的身高及体重,算出*均身高和*均体重。

  这个作业的设计,既可以巩固新学知识,掌握*均数的计算方法,学会计算简单的*均数,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及收集信息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再次感悟*均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均数》说课稿 9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这节课是*均数是人教版义教课程标准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节的内容,是“统计与概率”中的基础部分。统计中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与集中趋势的统计量,也常用于不同组数据的比较与分析,解决相关实际问题。这里的*均数是指算术*均数。*均数是在学生已学*理解了*均分与除法运算等知识的基础上开展教学的。认识掌握*均*均数能为以后进一步学*统计相关知识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理解和学情的分析,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方面:理解*均数意义,掌握*均数的计算方法,能计算简单数据的*均数。

  过程与方法方面:引导学生经历认知*均的探索过程,培养增强学生观察分析数据,解决相关实际问题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使学生在认识*均数的过程中,体会*均数的意义作用,感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兴趣与学*自信。

  三、教学重难点

  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与理解,本课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均数的意义,掌握*均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均数的意义作用,运用*均数相关知识进行简单数据分析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有关*均数的数据统计表。

  四、说教法与学法

  数学课程教学的基本核心理念是让“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下的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同时教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此,依据教材与现代建构主义学*论,结合学生学情,我拟将选择情景教学、直观演示、谈话启发、激疑,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思考、合作交流、归纳构建新知,实践应用,理解掌握*均数意义与计算方法,发展思维,训练能力。

  五、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感知引新

  1、课件出示情景问题:在我家的书橱上、中、下两层书架上的图书本数如下表所示:怎样整理才能使每层书架上的图书本数一样多?

  2、引导思考汇报整理方法

  3、教师谈话引题:像这样把几个不同的数通过“移多补少”,先合并再*均分等方法,得到的相同的数,就称作这几个数的*均数。今天就来进一步认识*均数。板书课题:*均数。

  (二)引导探索,认知*均数

  1、教学例1

  (1)课件出示情景,提出问题

  通过课件展示呈现:在学校开展的“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活动中,四年级环保分队4名队员收集的饮料瓶数量如下图(课件出示例1主题图)所示,环保分队*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

  (2)引导观察思考,探究方法

  引导观察,思考讨论(课件呈现思考问题)

  队员收集瓶子数量的条形统计图中,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

  名队员收集的个数分别是多少?谁最多谁最少?

  题目中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有什么方法能使他们收集的数量变成一样多呢?

  (学生交流讨论中,教师指出:思考讨论交流中,可看图说方法,也可以动手算一算)

  交流汇报,总结方法——移多补少(结合课件展示)

  一是结合课件直观展示队员收集的数量,强调指出他们收集的个数“不一样多”并板书:“不一样多”。

  二是学生汇报将多的移给少的时,结合课件展示移动方法,启发学生说这种方法可简单概括为几个字?(“移多补少”,同时板书)。

  三是质疑:移多补少后,他们*均收集的个数一样多吗?是多少?这个数叫什么数?,学生认识明白后在板书“移多补少”后面板书:“一样多”,再在“一样多”下面补上“*均数”。

  深入探究,拓展方法——先求和再*均分。

  质疑:还有别的方法吗?学生汇报方法算式与计算过程,说想法,教师通过课件展示算式:(14+12+11+15)÷4=52÷4=13*均数算法质疑理解(14+12+11+15)表示什么?(队员收集个数的和——总数量);为什么要除以4?(14+12+11+15)÷4表示(把总数量*均分为4份,4表示总份数,结果13就是4名队员收集瓶子个数的*均数,也就是环保小分队*均每人收集的个数)也印证了移多补少法的结果。

  板书:总数量÷总份数=*均数

  强化*均数意义

  质疑:13这个*均数是每人收集到的饮料瓶的实际数量吗?同学们发现了什么?13是怎么得来的?*均数的大小范围怎样?

  (不是,每人收集的实际数量比13多或比13少;*均数13是通过移多补少和先求和再*分得到的四个数据的*均值;*均数大于四人收集的四个数组中的最小数并小于其中的最大数)

  2、教学例2

  (1)教师质疑谈话引入

  师:前面我们学*了*均数,谁能说说*均数的意义?

  生:*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均值

  师:学*了*均数,有什么作用呢?人们常常通过计算一组数据的*均数来进行数据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课件出示例2及主题图)

  (2)问题观察思考分析讨论(课件出示)

  从主题图和数据统计表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男、女生队人数相等吗?

  成绩比较哪个好?怎么判定?

  (3)汇报交流,解决问题(结合课件展示思考讨论问题和问题解答)

  教师重点质疑:你是怎么判定的?可否根据两队各自的总人数来比较判定?为什么?怎样计算各队的*均成绩?

  问题解答后质疑强调:如果男、女生两队人数相等,还用计算每队的*均成绩来比较吗?但在两队人数不等的情况下,用*均数来表示和比较各队的成绩更为公*。

  (三)应用拓展,强化巩固新知

  依据教学重难点知识,结合教材后“做一做”与*题进行变式拓展应用巩固练*,实践应用,学生独立操作,深化理解,巩固新知,形成技能。

  (四)总结归纳,引导学生谈收获

  通过质疑汇报:“今天我们学*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回顾、反馈本课所学知识。教师小结。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教学知识点的浓缩再现,梳理整合。本节课我拟通过以下简洁的板书突出重点,促进增强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识记。

  《*均数》说课稿 10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均数》,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来谈谈我对教材的解读。*均数是一个重要的刻画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小学数学里所讲的*均数一般是指算术*均数,也就是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我们既可以用它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它来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从而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别。用*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情况,有直观、简明的特点,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如*均身高、*均成绩等等。

  *均数是在第一学段已经理解了*均分以及除法运算含义的基础上教学的。与实验教材相比,修订教材对*均数的处理,更加突出其统计意义。通过“两队人数不同不能用总数比较”这一思维的矛盾,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均数的意义,进而发现运用*均数作比较的必要性。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根据学生实际,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1、体会*均数的作用,掌握计算*均数的方法,初步理解*均数的实际意义。

  2、经历求*均数的过程,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际意义。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课程标准对这一部分内容有着明确的要求:体会*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均数,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均数的实际意义,因此教学重点确立为:体会*均数的作用,掌握求*均数的方法。

  *均数的概念与过去学过的*均分的意义是不完全一样的,*均数是借助*均分的意义通过计算得到的,但不表示每一个数据本身就是完全相同的,*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这样一个虚拟的数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四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对于*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理解起来还是有困难的,因此教学难点确立为:初步理解*均数的实际意义。

  教学目标的达成,需要有恰当的学法、教法,需要一定的教学手段。新课标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基于这一理念,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准备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学*:

  1、教学中,我将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引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动机,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

  2、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经历数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的过程。

  3、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求知欲,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通过灵活多样的练*,巩固方法,提高技能。

  4、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的问题,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学方法要依托教学资源支撑,通过教学活动去实现,教学活动又需要一定的程序来推进。接下来我向评委老师介绍我的教学流程。课标指出:教师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和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学*的兴趣,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的关系,充分提供给学生从是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体会和运用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于是,我把本节课设计成以下四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提炼问题

  通过创设猴妈妈分桃子的情境,引导学生了解*均数和*均分的联系与区别,掌握移多补少、先和后分的求*均数的方法,初步感知*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

  二、引导探究构建新知

  本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包括两个层次的教学,第一个层次是掌握求*均数的方法,即教学重点;第二层次是通过两个组比赛成绩的比较来理解*均数的实际意义,即教学难点。

  第一个层次的教学放手让学生自学,在前面的导入部分已经初步掌握了求*均数的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学正好是个练*巩固的过程。

  第二层次的教学是本节课难点所在,处理时分两步走:人数相同和人数不同成绩比较的方法。

  1、人数相同。先出示一个情景,男生和女生人数相同的情况下比较哪个队的成绩更好,引导学生可以用比总数方法,也可以用*均数的方法,为下个一个环节男生和女生人数不同的情况做一个铺垫。这个过程,学生通过互相交流比较的方法,向他人展示自己想法,为下个环节制造一个认知冲突,同时了解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灵活性。

  2、人数不同

  在此基础上,出示男女生两个队人数不同,不能用总数比较,制造这样一个认知冲突,促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均数的作用,理解*均数的意义,进而发现用*均数比较的必要性,突破难点。

  三、巩固练*反馈提高

  课堂练*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必要途径,教师采用不同层次的练*的方法,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既巩固复*所学知识,深化学生的认知体验,拓展提高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能够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生在练*的过程中,巩固了所学知识,又觉得数学充满趣味性,同时能够学有所用,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

  四、总结反思深化认知

  学生学*的过程中的个性是客观存在的,课堂活动的收益是各不相同的,课堂小结使学生学*的内容有发散到聚合,知识点由点穿成线,由线织成网。通过学生的自我总结、互动交流,使本节课的重难点得到进一步的深华和提升,构建更加完整的数学模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和总结概括能力。

  最后来说说我的板书设计,好的板书设计是微型教案,便于学生纪录和思考,我本节课板书力求重点突出,简单明了。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粗浅的设计,由于时间短暂,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我将根据课堂实际地生成,适时调控。我的说课到此结束,不当之处,恳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

  我的说课完毕,感谢各位评委!


《*均数》说课稿优选【十】篇扩展阅读


《*均数》说课稿优选【十】篇(扩展1)

——《*均数》说课稿6篇

《*均数》说课稿1

  我是xx县城关第二小学周玲,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均数一课,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不当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首先来谈谈我对教材的解读。*均数是一个重要的刻画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小学数学里所讲的*均数一般是指算术*均数,也就是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我们既可以用它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它来进行不同数据组的比较,从而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别。用*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情况,有直观、简明的特点,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如*均身高、*均成绩等等。

  *均数是在第一学段已经理解了*均分以及除法运算的意义基础上教学的。与实验教材相比,修订教材对*均数的处理,更加突出其统计意义。通过“两队人数不同不能用总数比较”这一思维的矛盾,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均数的意义,进而发现运用*均数作比较的必要性。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根据学生实际,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1.体会*均数的作用,掌握计算*均数的方法,初步理解*均数的实际意义。

  2.经历求*均数的过程,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际意义。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课程标准对这一部分内容有着明确的要求:体会*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均数,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均数的实际意义,因此教学重点确立为:体会*均数的作用,掌握求*均数的方法。

  *均数的概念与过去学过得*均分的意义是不完全一样的,*均数是借助*均分的意义通过计算得到的,但不表示每一个数据本身就是完全相同的,*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这样一个虚拟的数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四年级的学生对于正处于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对于*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理解起来还是有困难的,因此教学难点确立为:初步理解*均数的实际意义。

  教学目标的达成,需要有恰当的学法、教法,需要一定的教学手段。新课标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基于这一理念;本节课将采用以下的学*方法:自主学*,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抽象概括,交流展示等。

  学法确定,教法必须与学法对应。叶圣陶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所以在这节课,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方法:

  1.情境创设法。通过分苹果的情境,学生解决分一样多的问题,激发学生学*的兴趣,拉*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引导发现法。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的启发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学*地内在动机,进一步发展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的理解和巩固知识。

  3.观察比较法。通过图表演示,出示男女生两个队人数不同,不能用总数比较,制造这样一个认知冲突,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均数的意义,进而发现用*均数比较的必要性,突破重难点。

  教学方法要依托教学资源支撑,通过教学活动去实现,教学活动又需要一定的程序来推进。接下来我向评委老师介绍我的教学流程。课标指出:教师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和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学*的兴趣,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的关系,充分提供给学生从是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体会和运用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于是,我把本节课设计成以下四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提炼问题

  通过创设猴妈妈分苹果的情境,引导学生了解*均数和*均分的联系的区别,掌握移多补少、先和后分的求*均数的方法,初步感知*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

  二、引导探究,构建新知

  本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包括两个层次的教学,第一个层次是掌握求*均数的方法,即教学重点;第二层次是通过两个组比赛成绩的比较来理解*均数的实际意义,即教学难点。

  第一个层次的教学放手让学生自学,在前面的导入部分已经初步掌握了求*均数的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学正好是个练*巩固的过程。

  第二层次的教学是本节课难点所在,处理时分两步走:人数相同和人数不同成绩比较的方法。

  1.人数相同。先出示一个情景,男生和女生人数相同的情况下比较哪个队的成绩更好,引导学生可以用比总数方法,也可以用*均数的方法,为下个一个环节男生和女生人数不同的情况做一个铺垫。这个过程,学生通过互相交流比较的方法,向他人展示自己想法,为下个环节制造一个认知冲突,同时了解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灵活性。

  2.人数不同。在此基础上,出示男女生两个队人数不同,不能用总数比较,制造这样一个认知冲突,促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均数的作用,理解*均数的意义,进而发现用*均数比较的必要性,突破难点。

  三、反馈提高,巩固计算

  课堂练*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必要途径,教师采用不同层次的练*的方法,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既巩固复*所学知识,深化学生的认知体验,拓展提高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能够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生在练*的过程中,巩固了所学知识,又觉得数学充满趣味性,同时能够学有所用,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

  四、总结反思,深化认知

  学生学*的过程中的个性是客观存在的,课堂活动的收益是各不相同的,课堂小结使学生学*的内容有发散到聚合,知识点由点穿成线,由线织成网。通过学生的自我总结、互动交流,使本节课的重难点得到进一步的深华和提升,构建更加完整的数学模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和总结概括能力。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粗浅的设计,由于时间短暂,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我将根据课堂实际地生成,适时调控。最后来说说我的板书设计,好的板书设计是微型教案,便于学生纪录和思考,我本节课板书力求重点突出,简单明了。

《*均数》说课稿2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均数》,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来谈谈我对教材的解读。*均数是一个重要的刻画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小学数学里所讲的*均数一般是指算术*均数,也就是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我们既可以用它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它来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从而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别。用*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情况,有直观、简明的特点,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如*均身高、*均成绩等等。

  *均数是在第一学段已经理解了*均分以及除法运算含义的基础上教学的。与实验教材相比,修订教材对*均数的处理,更加突出其统计意义。通过“两队人数不同不能用总数比较”这一思维的矛盾,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均数的意义,进而发现运用*均数作比较的必要性。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根据学生实际,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1、体会*均数的作用,掌握计算*均数的方法,初步理解*均数的实际意义。

  2、经历求*均数的过程,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际意义。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课程标准对这一部分内容有着明确的要求:体会*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均数,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均数的实际意义,因此教学重点确立为:体会*均数的作用,掌握求*均数的方法。

  *均数的概念与过去学过的*均分的意义是不完全一样的,*均数是借助*均分的意义通过计算得到的,但不表示每一个数据本身就是完全相同的,*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这样一个虚拟的数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四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对于*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理解起来还是有困难的,因此教学难点确立为:初步理解*均数的实际意义。

  教学目标的达成,需要有恰当的学法、教法,需要一定的教学手段。新课标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基于这一理念,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准备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学*:

  1、教学中,我将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引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动机,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

  2、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经历数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的过程。

  3、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求知欲,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通过灵活多样的练*,巩固方法,提高技能。

  4、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的问题,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学方法要依托教学资源支撑,通过教学活动去实现,教学活动又需要一定的程序来推进。接下来我向评委老师介绍我的教学流程。课标指出:教师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和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学*的兴趣,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的关系,充分提供给学生从是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体会和运用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于是,我把本节课设计成以下四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提炼问题

  通过创设猴妈妈分桃子的情境,引导学生了解*均数和*均分的联系与区别,掌握移多补少、先和后分的求*均数的方法,初步感知*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

  二、引导探究构建新知

  本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包括两个层次的教学,第一个层次是掌握求*均数的方法,即教学重点;第二层次是通过两个组比赛成绩的比较来理解*均数的实际意义,即教学难点。

  第一个层次的教学放手让学生自学,在前面的导入部分已经初步掌握了求*均数的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学正好是个练*巩固的过程。

  第二层次的教学是本节课难点所在,处理时分两步走:人数相同和人数不同成绩比较的方法。

  1、人数相同。先出示一个情景,男生和女生人数相同的情况下比较哪个队的成绩更好,引导学生可以用比总数方法,也可以用*均数的方法,为下个一个环节男生和女生人数不同的情况做一个铺垫。这个过程,学生通过互相交流比较的方法,向他人展示自己想法,为下个环节制造一个认知冲突,同时了解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灵活性。

  2、人数不同

  在此基础上,出示男女生两个队人数不同,不能用总数比较,制造这样一个认知冲突,促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均数的作用,理解*均数的意义,进而发现用*均数比较的必要性,突破难点。

  三、巩固练*反馈提高

  课堂练*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必要途径,教师采用不同层次的练*的方法,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既巩固复*所学知识,深化学生的认知体验,拓展提高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能够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生在练*的过程中,巩固了所学知识,又觉得数学充满趣味性,同时能够学有所用,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

  四、总结反思深化认知

  学生学*的过程中的个性是客观存在的,课堂活动的收益是各不相同的,课堂小结使学生学*的内容有发散到聚合,知识点由点穿成线,由线织成网。通过学生的自我总结、互动交流,使本节课的重难点得到进一步的深华和提升,构建更加完整的数学模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和总结概括能力。

  最后来说说我的板书设计,好的板书设计是微型教案,便于学生纪录和思考,我本节课板书力求重点突出,简单明了。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粗浅的设计,由于时间短暂,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我将根据课堂实际地生成,适时调控。我的说课到此结束,不当之处,恳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

  我的说课完毕,感谢各位评委!

《*均数》说课稿3

  一、教材分析:

  《*均数》苏教版第六册第十单元的内容。在传统教材中侧重于从算法的水*理解*均数,这容易将*均数的学*演变为一种简单的技能学*,忽略*均数的统计学意义,也就是只会算,不理解。而新教材在理解*均数的意义上明显加重分量,其实*均数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它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以看出整体之间的差别,可见*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从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学*来看,*均数是一个持续的学*内容,到五年级学生还要学*稍复杂的*均数,六年级还要学*众数、中位数并进行比较。因此,我觉得这节课的重点不仅仅是会求简单的*均数,还要体会*均数的含义和意义。难点是*均数在统计意义上的理解和认识,感受*均的应用价值。

  基于我对教材这样的认识,结合学生的实际,我拟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感受求*均数是解决问题的需要,使学生能结合实例理解*均数的意义,并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均数。

  2、能力目标: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根据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会运用*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合作交流的能力,建立学*数学的信心。

  二、学情分析: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合作交流能力和新旧知识迁移的能力。同时,在学生已经认识了可能性的大小,条形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分析的基础上教学*均数,这些都对本课的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三、教学设计理念

  由于*均数只是一个虚拟的数,意义比较抽象。因此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在教学中力图体现以生为本、“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在设计中我力求体现以内容定教法,教法为内容与学生服务的宗旨。同时,力求体现师生*等、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贴*他们生活实际的情境,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通过师生互动式的讨论,使学生充满求知的欲望。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中创设情境,引入探究式的教法,以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学*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并通过分析、讨论等方法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学会探究问题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首先是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为了使教学活动有效开展,我创设了学生熟悉的套圈游戏,出示男、女生套圈成绩统计图,分别说说从中可以得到哪些数学信息,为下面的两队比赛做好铺垫。

  (二)接着就利用游戏的进程,解决问题,探求新知。

  这里我设计三个比赛环节:让学生感受*均数的产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第一次比赛,人数相同,男女各3个人,比较两组水*可以直接比“总数”,但这个时候还显示不出计算*均数的的迫切性。

  第二次比赛,人数不同,男生3人,女生4人,男生3人每人套中4个,女生4人每人套中3个,让学生交流哪个对赢,从图上看,男生每人都比女生多套中1个,男生准一些,所以男生对赢了。明确人数不同时,比每人套中的个数,同时讨论为什么比总个数就不公*了。

  第三次比赛,先交流看哪队赢,比什么,明确人数不同比每人套中的个数;接着和第二次比赛进行比较,第二次比赛每人套中多少个一下子可以看出来,而现在每人套中的有多有少,让学生探索有什么方法可以从图上一下子看出*均每人套中的个数,探索并总结出移多补少的方法,并初步认识*均数。

  我成功引入了*均数,并介绍了移多补少的方法后,接着完成两道用移多补少方法求*均数的练*,巩固求解方法。

  刚才只有三盘苹果,学生一下子就看出怎么移了,接下来还有几盘苹果,你能一下子就移好它吗,有信心吗?出示之后学生惊讶了,苹果多了,盘子也多了,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有点困难了。这时马上追问:那么现在该怎么办?探究先合后分的方法。

  在学生掌握了两种求*均数的方法后,让学生口答几组数据的*均数,并探究*均数的范围。这里鼓励学生大胆的说,用自己的语言说,让模糊的概念越说越清晰,可能学生会说的不科学,但在表述中,逐渐走进抽象的理解,逐渐理解概念。

  (三)练*设计:

  新授离不开联系实际,拓展应用。所以练*的设计我始终遵循科学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和针对性原则来进行,而且素材全部取材于学生的生活,主要突出*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因此我设计了

  1、三(3)班第二小组的身高情况统计表,要求学生不计算,直接估计他们的*均身高,让学生再次领悟*均数应该在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

  2、一条河的*均水深为110厘米,小明的身高是135厘米,小明会出现危险吗?这一生活的现实情境,为孩子们思维碰撞搭建了新的*台,争论中,通过对“*均水深”的深刻理解,得出结论“可能会有危险”,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均数代表是一个整体水*,而不是每个地方都是110厘米。

  3、辩一辩,说一说。

  目的:通过学生辨析,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化对*均数的认识。

  4、想一想,选一选。

  目的:巩固新知,不仅要掌握*均数的计算方法,更是对*均数的深入练*。

  5、最后还介绍了演唱比赛中,选手的*均得分是怎样产生的。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也丰富了他们的课外知识。

  (四)总结评价。

  总结评价中,我设计下面问题: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什么收获?

  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能有效地刺激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既让学生加深了对*均数意义的理解,又可巩固求*均数的方法。同时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能力的发展以及兴趣的培养。

《*均数》说课稿4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教课程标准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均数》。下面我谈谈本节课的教学设想,不妥之处,恳请各位教师指正。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这节课是*均数是人教版义教课程标准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节的内容,是“统计与概率”中的基础部分。统计中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与集中趋势的统计量,也常用于不同组数据的比较与分析,解决相关实际问题。这里的*均数是指算术*均数。*均数是在学生已学*理解了*均分与除法运算等知识的基础上开展教学的。认识掌握*均*均数能为以后进一步学*统计相关知识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理解和学情的分析,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方面:理解*均数意义,掌握*均数的计算方法,能计算简单数据的*均数;??

  过程与方法方面:引导学生经历认知*均的探索过程,培养增强学生观察分析数据,解决相关实际问题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使学生在认识*均数的过程中,体会*均数的意义作用,感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兴趣与学*自信

  三.教学重难点

  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与理解,本课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均数的意义,掌握*均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均数的意义作用,运用*均数相关知识进行简单数据分析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有关*均数的数据统计表。

  四、说教法与学法

  数学课程教学的基本核心理念是让“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下的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同时教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此,依据教材与现代建构主义学*论,结合学生学情,我拟将选择情景教学、直观演示、谈话启发、激疑,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思考、合作交流、归纳构建新知,实践应用,理解掌握*均数意义与计算方法,发展思维,训练能力。

  五、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感知引新

  1、课件出示情景问题:在我家的书橱上、中、下两层书架上的图书本数如下表所示:怎样整理才能使每层书架上的图书本数一样多?

  2、引导思考汇报整理方法

  3、教师谈话引题:像这样把几个不同的数通过“移多补少”,先合并再*均分等方法,得到的相同的数,就称作这几个数的*均数。今天就来进一步认识*均数。板书课题:*均数。

  (二)引导探索,认知*均数

  1、教学例1

  (1)课件出示情景,提出问题

  通过课件展示呈现:在学校开展的“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活动中,四年级环保分队4名队员收集的饮料瓶数量如下图(例1主题图)所示,环保分队*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

  (2)引导观察思考,探究方法

  ①引导观察,思考讨论(课件呈现思考问题)

  队员收集瓶子数量的条形统计图中,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

  名队员收集的个数分别是多少?谁最多谁最少?

  题目中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有什么方法能使他们收集的数量变成一样多呢?

  (学生交流讨论中,教师指出:思考讨论交流中,可看图说方法,也可以动手算一算)

  ②交流汇报,总结方法——移多补少(结合课件展示)

  汇报中,教师:

  一是结合课件直观展示队员收集的数量,强调指出他们收集的个数“不一样多”并板书:“不一样多”;

  二是学生汇报将多的移给少的时,结合课件展示移动方法,启发学生说这种方法可简单概括为几个字?(“移多补少”,同时板书)。

  三是质疑:移多补少后,他们*均收集的个数一样多吗?是多少?这个数叫什么数?,学生认识明白后在板书“移多补少”后面板书:“一样多”,再在“一样多”下面补上“*均数”。

  ③深入探究,拓展方法——先求和再*均分

  质疑:还有别的方法吗?学生汇报方法算式与计算过程,说想法,教师通过课件展示算式: (14+12+11+15)÷4=52÷4=13

  *均数算法质疑理解(14+12+11+15)表示什么?(队员收集个数的和——总数量);为什么要除以4?(14+12+11+15)÷4表示(把总数量*均分为4份,4表示总份数,结果13就是4名队员收集瓶子个数的*均数,也就是环保小分队*均每人收集的个数)? 也印证了移多补少法的结果。

  板书:总数量÷总份数=*均数

  强化*均数意义

  质疑:13这个*均数是每人收集到的饮料瓶的实际数量吗?同学们发现了什么?13是怎么得来的?*均数的大小范围怎样?

  (不是,每人收集的实际数量比13多或比13少;*均数13是通过移多补少和先求和再*分得到的四个数据的*均值;*均数大于四人收集的四个数组中的最小数并小于其中的最大数)

  2、教学例2

  (1)教师质疑谈话引入

  师:前面我们学*了*均数,谁能说说*均数的意义?

  生:*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均值

  师:学*了*均数,有什么作用呢?人们常常通过计算一组数据的*均数来进行数据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课件出示例2及主题图)

  (2)问题观察思考分析讨论(课件出示)

  从主题图和数据统计表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男、女生队人数相等吗?

  成绩比较哪个好?怎么判定?

  (3)汇报交流,解决问题(结合课件展示思考讨论问题和问题解答)

  教师重点质疑:你是怎么判定的?可否根据两队各自的总人数来比较判定?为什么?怎样计算各队的*均成绩?

  问题解答后质疑强调:如果男、女生两队人数相等,还用计算每队的*均成绩来比较吗?但在两队人数不等的情况下,用*均数来表示和比较各队的成绩更为公*。

  (三)应用拓展,强化巩固新知

  依据教学重难点知识,结合教材后“做一做”与*题进行变式拓展应用巩固练*,实践应用,学生独立操作,深化理解,巩固新知,形成技能。

  (四)总结归纳,引导学生谈收获

  通过质疑汇报:“今天我们学*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回顾、反馈本课所学知识。教师小结。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教学知识点的浓缩再现,梳理整合。本节课我拟通过以下简洁的板书突出重点,促进增强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识记

  七、教学反思

  本节教学设想主要依据“学*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

  教师是学*活动的组织者、意义建构的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及“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等现代建构主义学*论,教学设计中注重“学生为中心及其能动作用”、“情境”与“协作学*”对意义建构的重要关键作用。

  以上说课,定有诸多不妥之处,恳请各位评委教师批评指正。

《*均数》说课稿5

各位评委:

  大家好!

  我的说课内容是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部分内容《*均数》。

  一、教材分析

  《*均数》这个内容安排在《统计》这个单元之内,它是在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之后进行教学的。在统计中,*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它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它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以看出整体之间的差别,可见*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让学生学*均数的知识,不仅是为了掌握求*均数的方法,更重要的是理解*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及对生活的作用更显重要。

  二、学情分析:

  我班90%的学生能看懂统计图表,能根据图表回答一些简单问题进行简单计算。80%的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独立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并具有初步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而*均数对于学生是一个全新的概念,需要充分利用教具学具课件等直观的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均数。

  三、学*目标

  《课程标准》对这部分提出的要求是“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均数(结果为整数)”。为此,教学中我们不能只停留在“简单地给出若干数据,让学生计算出它们的*均数”上,而应充分引导学生理解“*均数”概念所蕴含的丰富、深刻的统计与概率的背景,帮助他们认识到*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与广泛应用,并能在生活情境中运用它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获得必要的发展。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制定了以下三条学*目标:

  1、通过喜羊羊等钓鱼的例子,85%的学生能够解释*均数不是每只羊实际钓的数量而是所有羊钓到同样多的数量。

  2、通过动手操作,合作探究,90%的学生能够用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得到*均数。

  3、通过丰富的生活实例,85%的学生会用求*均数的方法解决问题,能与同伴交流自己对*均数的认识与理解。

  四、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均数。

  教学难点是:感受求*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并通过进一步的操作和思考体会*均数的意义。

  五、教学策略

  由于“*均数”的意义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因此,我将根据学生由感知到表象到抽象的认识规律创设丰富的生活情景,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究、观察发现、合作交流的学*方法,并恰当的运用课件优化教学,进而达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目的。

  六、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课一开始,我用多媒体出示这样的情景:“星期天,喜羊羊三个好伙伴一起去钓鱼。他们分别钓了6条、11条、4条。请你想个办法,使他们的鱼同样多。”由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从而对数学知识产生亲切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的兴趣。

  接着让学生动手操作小棒,要求以最快的速度摆出结果,然后让学生闭上眼睛反思刚才的操作过程,概括出“移多补少”的方法。再用多媒体继续演示“又来了一个伙伴,他钓了11条”,让学生在头脑中想象“移”的过程并交流。我们知道“*均数”与“*均分”是不同的概念。因为*均分得的结果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量,而*均数却只是一个表示中间状态的抽象数量。因而在教学时,我并未让学生进行操作,而是通过让学生在交流与想象中感受“*均数”的实际意义,为随后的深化作好预设。

  学生的认识刚刚获得*衡,我又用多媒体巧妙设置冲突:“又来了四个伙伴,分别钓了10条、7条、9条、8条”,仍旧让学生在头脑中想象,学生觉得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太麻烦了,该怎么办呢?[迫使他们自觉突破思维定势,换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获得求*均数的一般方法,]即“先合并再*分”,并要求列式计算,这个过程其实就是“数学化”的过程,它对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思考问题有着实际的意义。

  最后,让学生为操作后得到的结果“7”起个名字,从而引出“*均数”及其含义。(目标1在此完成)

  (二)联系生活,提出问题

  在学生初步理解了“*均数”的含义后,我又联系学生熟悉的“买半票”引出身高的话题,让学生介绍一下自己的身高,随意抽取几位作比较。接着,我请第1组和第5组同学起立,再进行比较,学生发现高矮不一,不好比,想到把每人的身高加起来再比,又发现两组人数不一样,还是无法比较。

  学生悬念顿生,思维处于积极兴奋的状态,我抓住时机设疑:“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能准确地比较出这两组同学哪组更高一些?”鼓励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引导总结出最佳方法是通过求他们的*均身高来比较。“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为探索活动提供了动力,明确了方向,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激发了他们的探究欲望。

  (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明确了探究方向即求每一个小组的*均身高后,我便组织学生开展讨论:“要求每一小组的*均身高,要作哪些方面的准备工作?”让学生懂得要先收集每个同学的身高才能计算。源于学生身边真实的数学问题,正好激发了学生开展研究的兴趣,促使他们主动进行合作,以取得小组竞赛的胜利。

  在音乐声中,以学生小组为单位开始了活动。允许学生离开座位,独立收集小组内每个同学的身高填入统计表中,计算出*均身高,然后在组内交流计算方法,统一结果,由组长填入汇总表中。这儿,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手让他们在开放的活动空间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我只是以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融入他们的活动中,和他们*等相处,热心帮助他们处理突发事件,并及时获取反馈信息,在投影仪上展示交流各种计算方法,一一加以肯定,鼓励简便算法,并总结基本方法:总数/份数=*均数。紧接着激发学生思考:“第1小组的*均身高为138厘米,所以他们组每个同学的身高一定是138厘米。对吗?”通过辨析进一步理解*均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最后引导学生观察表格,比较第3小组和第4小组哪组更高,使学生体验用自己的探索解决问题的成功。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继续挖掘表格中隐藏的信息,交流体会,提出新的问题“全班同学的*均身高是多少?”让学生估算,再通过笔算验证,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知道全班同学的*均身高后,我又顺势出示*儿童*均身高统计表,让学生联系自身实际进行比较,教育学生要积极锻炼,并且珍惜幸福的生活!(目标2在此完成,同时突破难点)

  (四)实践运用,体验生活

  第一层运用:学生用所学知识直接解决数学问题。

  1、请计算14、12、11、15这四个数的*均数。

  2、三年级四个班参加植树活动,第一天植树18棵,第二天植树20天,第三天植树22棵。*均每班植树多少棵?

  第二层运用: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要应用于生活,才能体现其价值及魅力。在学生理解了“*均数”的含义,学会了求“*均数”的方法后,我又引入了以下现实情境:

  1、小明班同学的*均身高是140厘米,所以他的身高一定是140厘米。对吗?

  2、小明班上同学的*均身高是140厘米,小强班上同学的*均身高是137厘米,可以说小明一定比小强高吗?

  3、游泳池的*均水深是130厘米,小明身高140厘米,他在游泳池中学游泳,会不会有危险?为什么?

  通过情境的辨析,问题的解决,既深化了学生对“*均数”概念的认识,体会到“求*均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同时也为学生创造了自由表达、广泛交流的机会,提升了他们“数学交流”的能力。

  为了让学生感受*均数的用途广泛,我让学生自由交流生活中所见到过的*均数,再通过报刊新闻开扩学生的视野,体会*均数在各行各业中的广泛用途。(目标3在此完成,突破难点)

  (五)评价总结,拓展延伸

  课末,我让学生当评委给这节课打分,当学生为最后得分争论不休时,及时设疑:“以谁的分数为标准呢?什么分数是最公正的?”引导学生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通过“给教师打分”及*均分的计算,既强化了本课的新知,再现了“求*均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又使我得到真实的信息反馈,同时还为随后的课堂小结作了巧妙的预设。

  最后,让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打算如何运用。让学生自我评价,增强学生数学学*的自信心;对课堂的拓展延伸,进一步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

《*均数》说课稿6

  一、说教材

  在前七册的教材中,学生已经初步学*了一些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认识了简单的统计表、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的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本册教材的“统计”内容是教学一个常用的统计量—*均数。求*均数是分析数据的一种重要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工农业生产中经常要用到,如*均成绩、*均身高、*均产量、*均速度等等。这样的*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它既可以反映出一组数量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来进行不同组数量的比较,以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别。数学课堂教学应向学生提供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的。现实的、有趣的、富的挑战性的数学学*内容,根据这一要求,我对教材进行了重组,呈现现实的并与学生已有知识体系相联系的学*内容,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现实的情景中学*求*均数,体会数学知识与实际密切的联系。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教学内容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结合实例理解*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均数。

  2、使学生具有初步的估计一组数据的*均数的能力,发展统计观念。

  3、使学生在学*过程中体会到求*均数的作用以及求*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体验运用已学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从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数学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来看,教学中更应该强调学生对*均数的意义、特征的把握,注重其统计含义的理解,让学生在新的问题情境中,正确地运用它去解决问题。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学中我没有只停留在“简单地给出若干数据,要求学生计算出它们的*均数”上,而是把理解*均数的意义作为教学的重点,紧密联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为什么要学*均数,充分引导学生理解“*均数”概念所蕴涵的丰富、深刻的统计与概率的背景,让学生在实践应用中,去把握*均数的特征,理解*均数的意义。并能在新的情境中运用它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获得必要的发展。

  四、说教法学法

  1、努力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把学*的自*交给学生,教师在学生尝试中逐步引导学生体会到用各自的*均数去比较才合理。

  2、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已有的解决*均分问题的经验基础上,结合“移多补少”的实际操作,自己发现求*均数的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从富有现实意义的数学问题“学生身高”导入,自然的引出“*均数”概念,使学生直观感知*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并不表示一个实际存在的数量,为后面深化对“*均数”意义的理解和把握作好预设。

  2、理解含义,探求方法。

  小组合作按要求叠棋子,每个小组通过合作、探究,在尝试中促使学生产生求*均数的心理需求。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解决*均分问题的知识基础,结合叠棋子,会发现可以通过“移多补少”操作求出*均数和先求和再求*均数的算法。采用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惯,发展学生的学*思考。“移多补少”的方法与先求和再求*均数的方法丰富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3、初步运用,内化拓展

  课堂练*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加深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理解和知识迁移与应运。

  第1个练*:请你选择最喜欢的方法求*均数,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第2个练*2道题:一是求班上徐风同学上学期的*均数成绩,二是求学校篮球队员的*均身高。

  这样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学*情境,有利于加深对*均数意义的理解,同时使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4、实际应用。一是小组活动:求小组成员的*均体重,家里1到3月份的用水,一周的气温变化等,让学生从生活中搜集、整理数据,并求出*均数,使学生体会“*均数反映的是某段时间内具有代表性的数据,在实际生活、工作中人们可以运用它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二是求唱歌比赛中某位学生的得分情况。结合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展开交流、思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深刻认识到数学的价值与魅力。三是一道选择题,通过练*,深化了学生对*均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验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提升了他们数学交流的能力。

  在课的结尾部分,为了加深学生对*均数意义的理解及特征的把握,我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开头相互呼应,设计了现在你对老师上课开始的问题“我们班同学的*均身高是多少?”能解决吗?这样一个问题。

  六、课后反思:

  与过去教学“求*均数”的思路相比较,这节课体现出了不同以往的特点。过去教学“求*均数”,侧重求*均数方法的多样和灵活,注重算法的优化,而忽视了*均数的实际意义。我在考虑这节课“教什么”的问题时,把教学目标定位为:重点教学*均数的意义,其次才是求*均数的方法。按教材的要求,*均数不再归入应用题的范畴,而被列为统计知识的内容,这告诉我们一个信息:应该从统计的角度教学*均数。在考虑“怎么教”的问题时,我想到了*均数的比较功能,由此从富有现实意义的数学问题“学生身高”导入,较自然地引出“*均数”概念。然后以叠棋子为教学素材,为学生探究新知建立了操作*台。当然,求*均数的方法并非一带而过。由于学生在对*均数意义的理解上花费了较以往更多的功夫,理解更加深刻,所以学生尝试解题、归纳方法不但费时少而且效果佳。至于“移多补少”、“汇总均分”、“假设调整”中的一些技巧,我想可以放在稍后的练*课中加以培养。上完课后,虽然教学效果还可以,但我总觉得课上得还不充分、不踏实,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如“*均数”概念的引入似乎过早,时机不够成熟。如能先组织两个小组进行口算等比较,在学生体会到比总数与比*均数产生矛盾的时候再引入“*均数”,这样设计可能学生对“*均数”的认识会更深刻。


《*均数》说课稿优选【十】篇(扩展2)

——《*均数》说课稿 (菁华5篇)

《*均数》说课稿1

  我是xx县城关第二小学周玲,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均数一课,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不当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首先来谈谈我对教材的解读。*均数是一个重要的刻画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小学数学里所讲的*均数一般是指算术*均数,也就是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我们既可以用它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它来进行不同数据组的比较,从而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别。用*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情况,有直观、简明的特点,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如*均身高、*均成绩等等。

  *均数是在第一学段已经理解了*均分以及除法运算的意义基础上教学的。与实验教材相比,修订教材对*均数的处理,更加突出其统计意义。通过“两队人数不同不能用总数比较”这一思维的矛盾,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均数的意义,进而发现运用*均数作比较的必要性。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根据学生实际,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1.体会*均数的作用,掌握计算*均数的方法,初步理解*均数的实际意义。

  2.经历求*均数的过程,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际意义。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课程标准对这一部分内容有着明确的要求:体会*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均数,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均数的实际意义,因此教学重点确立为:体会*均数的作用,掌握求*均数的方法。

  *均数的概念与过去学过得*均分的意义是不完全一样的,*均数是借助*均分的意义通过计算得到的,但不表示每一个数据本身就是完全相同的,*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这样一个虚拟的数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四年级的学生对于正处于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对于*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理解起来还是有困难的,因此教学难点确立为:初步理解*均数的实际意义。

  教学目标的达成,需要有恰当的学法、教法,需要一定的教学手段。新课标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基于这一理念;本节课将采用以下的学*方法:自主学*,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抽象概括,交流展示等。

  学法确定,教法必须与学法对应。叶圣陶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所以在这节课,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方法:

  1.情境创设法。通过分苹果的情境,学生解决分一样多的问题,激发学生学*的兴趣,拉*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引导发现法。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的启发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学*地内在动机,进一步发展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的理解和巩固知识。

  3.观察比较法。通过图表演示,出示男女生两个队人数不同,不能用总数比较,制造这样一个认知冲突,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均数的意义,进而发现用*均数比较的必要性,突破重难点。

  教学方法要依托教学资源支撑,通过教学活动去实现,教学活动又需要一定的程序来推进。接下来我向评委老师介绍我的教学流程。课标指出:教师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和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学*的兴趣,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的关系,充分提供给学生从是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体会和运用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于是,我把本节课设计成以下四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提炼问题

  通过创设猴妈妈分苹果的情境,引导学生了解*均数和*均分的联系的区别,掌握移多补少、先和后分的求*均数的方法,初步感知*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

  二、引导探究,构建新知

  本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包括两个层次的教学,第一个层次是掌握求*均数的方法,即教学重点;第二层次是通过两个组比赛成绩的比较来理解*均数的实际意义,即教学难点。

  第一个层次的教学放手让学生自学,在前面的导入部分已经初步掌握了求*均数的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学正好是个练*巩固的过程。

  第二层次的教学是本节课难点所在,处理时分两步走:人数相同和人数不同成绩比较的方法。

  1.人数相同。先出示一个情景,男生和女生人数相同的情况下比较哪个队的成绩更好,引导学生可以用比总数方法,也可以用*均数的方法,为下个一个环节男生和女生人数不同的情况做一个铺垫。这个过程,学生通过互相交流比较的方法,向他人展示自己想法,为下个环节制造一个认知冲突,同时了解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灵活性。

  2.人数不同。在此基础上,出示男女生两个队人数不同,不能用总数比较,制造这样一个认知冲突,促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均数的作用,理解*均数的意义,进而发现用*均数比较的必要性,突破难点。

  三、反馈提高,巩固计算

  课堂练*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必要途径,教师采用不同层次的练*的方法,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既巩固复*所学知识,深化学生的认知体验,拓展提高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能够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生在练*的过程中,巩固了所学知识,又觉得数学充满趣味性,同时能够学有所用,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

  四、总结反思,深化认知

  学生学*的过程中的个性是客观存在的,课堂活动的收益是各不相同的,课堂小结使学生学*的内容有发散到聚合,知识点由点穿成线,由线织成网。通过学生的自我总结、互动交流,使本节课的重难点得到进一步的深华和提升,构建更加完整的数学模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和总结概括能力。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粗浅的设计,由于时间短暂,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我将根据课堂实际地生成,适时调控。最后来说说我的板书设计,好的板书设计是微型教案,便于学生纪录和思考,我本节课板书力求重点突出,简单明了。

《*均数》说课稿2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教课程标准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均数》。下面我谈谈本节课的教学设想,不妥之处,恳请各位教师指正。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这节课是*均数是人教版义教课程标准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节的内容,是“统计与概率”中的基础部分。统计中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与集中趋势的统计量,也常用于不同组数据的比较与分析,解决相关实际问题。这里的*均数是指算术*均数。*均数是在学生已学*理解了*均分与除法运算等知识的基础上开展教学的。认识掌握*均*均数能为以后进一步学*统计相关知识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理解和学情的分析,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方面:理解*均数意义,掌握*均数的计算方法,能计算简单数据的*均数;??

  过程与方法方面:引导学生经历认知*均的探索过程,培养增强学生观察分析数据,解决相关实际问题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使学生在认识*均数的过程中,体会*均数的意义作用,感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兴趣与学*自信

  三.教学重难点

  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与理解,本课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均数的意义,掌握*均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均数的意义作用,运用*均数相关知识进行简单数据分析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有关*均数的数据统计表。

  四、说教法与学法

  数学课程教学的基本核心理念是让“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下的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同时教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此,依据教材与现代建构主义学*论,结合学生学情,我拟将选择情景教学、直观演示、谈话启发、激疑,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思考、合作交流、归纳构建新知,实践应用,理解掌握*均数意义与计算方法,发展思维,训练能力。

  五、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感知引新

  1、课件出示情景问题:在我家的书橱上、中、下两层书架上的图书本数如下表所示:怎样整理才能使每层书架上的图书本数一样多?

  2、引导思考汇报整理方法

  3、教师谈话引题:像这样把几个不同的数通过“移多补少”,先合并再*均分等方法,得到的相同的数,就称作这几个数的*均数。今天就来进一步认识*均数。板书课题:*均数。

  (二)引导探索,认知*均数

  1、教学例1

  (1)课件出示情景,提出问题

  通过课件展示呈现:在学校开展的“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活动中,四年级环保分队4名队员收集的饮料瓶数量如下图(例1主题图)所示,环保分队*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

  (2)引导观察思考,探究方法

  ①引导观察,思考讨论(课件呈现思考问题)

  队员收集瓶子数量的条形统计图中,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

  名队员收集的个数分别是多少?谁最多谁最少?

  题目中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有什么方法能使他们收集的数量变成一样多呢?

  (学生交流讨论中,教师指出:思考讨论交流中,可看图说方法,也可以动手算一算)

  ②交流汇报,总结方法——移多补少(结合课件展示)

  汇报中,教师:

  一是结合课件直观展示队员收集的数量,强调指出他们收集的个数“不一样多”并板书:“不一样多”;

  二是学生汇报将多的移给少的时,结合课件展示移动方法,启发学生说这种方法可简单概括为几个字?(“移多补少”,同时板书)。

  三是质疑:移多补少后,他们*均收集的个数一样多吗?是多少?这个数叫什么数?,学生认识明白后在板书“移多补少”后面板书:“一样多”,再在“一样多”下面补上“*均数”。

  ③深入探究,拓展方法——先求和再*均分

  质疑:还有别的方法吗?学生汇报方法算式与计算过程,说想法,教师通过课件展示算式: (14+12+11+15)÷4=52÷4=13

  *均数算法质疑理解(14+12+11+15)表示什么?(队员收集个数的和——总数量);为什么要除以4?(14+12+11+15)÷4表示(把总数量*均分为4份,4表示总份数,结果13就是4名队员收集瓶子个数的*均数,也就是环保小分队*均每人收集的个数)? 也印证了移多补少法的结果。

  板书:总数量÷总份数=*均数

  强化*均数意义

  质疑:13这个*均数是每人收集到的饮料瓶的实际数量吗?同学们发现了什么?13是怎么得来的?*均数的大小范围怎样?

  (不是,每人收集的实际数量比13多或比13少;*均数13是通过移多补少和先求和再*分得到的四个数据的*均值;*均数大于四人收集的四个数组中的最小数并小于其中的最大数)

  2、教学例2

  (1)教师质疑谈话引入

  师:前面我们学*了*均数,谁能说说*均数的意义?

  生:*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均值

  师:学*了*均数,有什么作用呢?人们常常通过计算一组数据的*均数来进行数据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课件出示例2及主题图)

  (2)问题观察思考分析讨论(课件出示)

  从主题图和数据统计表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男、女生队人数相等吗?

  成绩比较哪个好?怎么判定?

  (3)汇报交流,解决问题(结合课件展示思考讨论问题和问题解答)

  教师重点质疑:你是怎么判定的?可否根据两队各自的总人数来比较判定?为什么?怎样计算各队的*均成绩?

  问题解答后质疑强调:如果男、女生两队人数相等,还用计算每队的*均成绩来比较吗?但在两队人数不等的情况下,用*均数来表示和比较各队的成绩更为公*。

  (三)应用拓展,强化巩固新知

  依据教学重难点知识,结合教材后“做一做”与*题进行变式拓展应用巩固练*,实践应用,学生独立操作,深化理解,巩固新知,形成技能。

  (四)总结归纳,引导学生谈收获

  通过质疑汇报:“今天我们学*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回顾、反馈本课所学知识。教师小结。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教学知识点的浓缩再现,梳理整合。本节课我拟通过以下简洁的板书突出重点,促进增强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识记

  七、教学反思

  本节教学设想主要依据“学*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

  教师是学*活动的组织者、意义建构的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及“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等现代建构主义学*论,教学设计中注重“学生为中心及其能动作用”、“情境”与“协作学*”对意义建构的重要关键作用。

  以上说课,定有诸多不妥之处,恳请各位评委教师批评指正。

《*均数》说课稿3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教课程标准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均数》。下面我谈谈本节课的教学设想,不妥之处,恳请各位教师指正。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这节课是*均数是人教版义教课程标准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节的内容,是“统计与概率”中的基础部分。统计中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与集中趋势的统计量,也常用于不同组数据的比较与分析,解决相关实际问题。这里的*均数是指算术*均数。*均数是在学生已学*理解了*均分与除法运算等知识的基础上开展教学的。认识掌握*均*均数能为以后进一步学*统计相关知识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理解和学情的分析,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方面:理解*均数意义,掌握*均数的计算方法,能计算简单数据的*均数;

  过程与方法方面:引导学生经历认知*均的探索过程,培养增强学生观察分析数据,解决相关实际问题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使学生在认识*均数的过程中,体会*均数的意义作用,感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兴趣与学*自信。

  三、教学重难点

  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与理解,本课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均数的意义,掌握*均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均数的意义作用,运用*均数相关知识进行简单数据分析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有关*均数的数据统计表。

  四、说教法与学法

  数学课程教学的基本核心理念是让“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下的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同时教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此,依据教材与现代建构主义学*论,结合学生学情,我拟将选择情景教学、直观演示、谈话启发、激疑,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思考、合作交流、归纳构建新知,实践应用,理解掌握*均数意义与计算方法,发展思维,训练能力。

  五、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感知引新

  1.课件出示情景问题:在我家的书橱上、中、下两层书架上的图书本数,怎样整理才能使每层书架上的图书本数一样多?

  2.引导思考汇报整理方法

  3.教师谈话引题:像这样把几个不同的数通过“移多补少”,先合并再*均分等方法,得到的相同的数,就称作这几个数的*均数。今天就来进一步认识*均数。板书课题:*均数。

  (二)引导探索,认知*均数

  1.教学例1

  (1)课件出示情景,提出问题

  (2)引导观察思考,探究方法

  ①引导观察,思考讨论(课件呈现思考问题)

  队员收集瓶子数量的条形统计图中,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

  名队员收集的个数分别是多少?谁最多谁最少?

  题目中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有什么方法能使他们收集的数量变成一样多呢?

  (学生交流讨论中,教师指出:思考讨论交流中,可看图说方法,也可以动手算一算)

  ②交流汇报,总结方法——移多补少(结合课件展示)

  汇报中,教师:

  一是结合课件直观展示队员收集的数量,强调指出他们收集的个数“不一样多”并板书:“不一样多”;

  二是学生汇报将多的移给少的时,结合课件展示移动方法,启发学生说这种方法可简单概括为几个字?(“移多补少”,同时板书)。

  三是质疑:移多补少后,他们*均收集的个数一样多吗?是多少?这个数叫什么数?学生认识明白后在板书“移多补少”后面板书:“一样多”,再在“一样多”下面补上“*均数”。

  ③深入探究,拓展方法——先求和再*均分

  质疑:还有别的方法吗?学生汇报方法算式与计算过程,说想法,教师通过课件展示算式:(14+12+11+15)÷4=52÷4=13。

  *均数算法质疑理解(14+12+11+15)表示什么?(队员收集个数的和——总数量);为什么要除以4?(14+12+11+15)÷4表示(把总数量*均分为4份,4表示总份数,结果13就是4名队员收集瓶子个数的*均数,也就是环保小分队*均每人收集的个数)?也印证了移多补少法的结果。

  板书:总数量÷总份数=*均数

  强化*均数意义

  质疑:13这个*均数是每人收集到的饮料瓶的实际数量吗?同学们发现了什么?13是怎么得来的?*均数的大小范围怎样?

  (不是,每人收集的实际数量比13多或比13少;*均数13是通过移多补少和先求和再*分得到的四个数据的*均值;*均数大于四人收集的四个数组中的最小数并小于其中的最大数)

  2.教学例2

  (1)教师质疑谈话引入

  师:前面我们学*了*均数,谁能说说*均数的意义?

  生:*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均值

  师:学*了*均数,有什么作用呢?人们常常通过计算一组数据的*均数来进行数据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课件出示例2及主题图)

  (2)问题观察思考分析讨论(课件出示)

  从主题图和数据统计表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男、女生队人数相等吗?

  成绩比较哪个好?怎么判定?

  (3)汇报交流,解决问题(结合课件展示思考讨论问题和问题解答)

  教师重点质疑:你是怎么判定的?可否根据两队各自的总人数来比较判定?为什么?怎样计算各队的*均成绩?

  问题解答后质疑强调:如果男、女生两队人数相等,还用计算每队的*均成绩来比较吗?但在两队人数不等的情况下,用*均数来表示和比较各队的成绩更为公*。

  (三)应用拓展,强化巩固新知

  依据教学重难点知识,结合教材后“做一做”与*题进行变式拓展应用巩固练*,实践应用,学生独立操作,深化理解,巩固新知,形成技能。

  (四)总结归纳,引导学生谈收获

  通过质疑汇报:“今天我们学*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回顾、反馈本课所学知识。教师小结。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教学知识点的浓缩再现,梳理整合。本节课我拟通过以下简洁的板书突出重点,促进增强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识记。

  七、教学反思

  本节教学设想主要依据“学*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

  教师是学*活动的组织者、意义建构的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及“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等现代建构主义学*论,教学设计中注重“学生为中心及其能动作用”、“情境”与“协作学*”对意义建构的重要关键作用。

  以上说课,定有诸多不妥之处,恳请各位评委教师批评指正。

《*均数》说课稿4

各位评委:

  大家好!

  我的说课内容是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部分内容《*均数》。

  一、教材分析

  《*均数》这个内容安排在《统计》这个单元之内,它是在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之后进行教学的。在统计中,*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它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它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以看出整体之间的差别,可见*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让学生学*均数的知识,不仅是为了掌握求*均数的方法,更重要的是理解*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及对生活的作用更显重要。

  二、学情分析:

  我班90%的学生能看懂统计图表,能根据图表回答一些简单问题进行简单计算。80%的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独立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并具有初步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而*均数对于学生是一个全新的概念,需要充分利用教具学具课件等直观的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均数。

  三、学*目标

  《课程标准》对这部分提出的要求是“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均数(结果为整数)”。为此,教学中我们不能只停留在“简单地给出若干数据,让学生计算出它们的*均数”上,而应充分引导学生理解“*均数”概念所蕴含的丰富、深刻的统计与概率的背景,帮助他们认识到*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与广泛应用,并能在生活情境中运用它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获得必要的发展。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制定了以下三条学*目标:

  1、通过喜羊羊等钓鱼的例子,85%的学生能够解释*均数不是每只羊实际钓的数量而是所有羊钓到同样多的数量。

  2、通过动手操作,合作探究,90%的学生能够用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得到*均数。

  3、通过丰富的生活实例,85%的学生会用求*均数的方法解决问题,能与同伴交流自己对*均数的认识与理解。

  四、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均数。

  教学难点是:感受求*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并通过进一步的操作和思考体会*均数的意义。

  五、教学策略

  由于“*均数”的意义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因此,我将根据学生由感知到表象到抽象的认识规律创设丰富的生活情景,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究、观察发现、合作交流的学*方法,并恰当的运用课件优化教学,进而达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目的。

  六、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课一开始,我用多媒体出示这样的情景:“星期天,喜羊羊三个好伙伴一起去钓鱼。他们分别钓了6条、11条、4条。请你想个办法,使他们的鱼同样多。”由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从而对数学知识产生亲切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的兴趣。

  接着让学生动手操作小棒,要求以最快的速度摆出结果,然后让学生闭上眼睛反思刚才的操作过程,概括出“移多补少”的方法。再用多媒体继续演示“又来了一个伙伴,他钓了11条”,让学生在头脑中想象“移”的过程并交流。我们知道“*均数”与“*均分”是不同的概念。因为*均分得的结果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量,而*均数却只是一个表示中间状态的抽象数量。因而在教学时,我并未让学生进行操作,而是通过让学生在交流与想象中感受“*均数”的实际意义,为随后的深化作好预设。

  学生的认识刚刚获得*衡,我又用多媒体巧妙设置冲突:“又来了四个伙伴,分别钓了10条、7条、9条、8条”,仍旧让学生在头脑中想象,学生觉得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太麻烦了,该怎么办呢?[迫使他们自觉突破思维定势,换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获得求*均数的一般方法,]即“先合并再*分”,并要求列式计算,这个过程其实就是“数学化”的过程,它对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思考问题有着实际的意义。

  最后,让学生为操作后得到的结果“7”起个名字,从而引出“*均数”及其含义。(目标1在此完成)

  (二)联系生活,提出问题

  在学生初步理解了“*均数”的含义后,我又联系学生熟悉的“买半票”引出身高的话题,让学生介绍一下自己的身高,随意抽取几位作比较。接着,我请第1组和第5组同学起立,再进行比较,学生发现高矮不一,不好比,想到把每人的身高加起来再比,又发现两组人数不一样,还是无法比较。

  学生悬念顿生,思维处于积极兴奋的状态,我抓住时机设疑:“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能准确地比较出这两组同学哪组更高一些?”鼓励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引导总结出最佳方法是通过求他们的*均身高来比较。“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为探索活动提供了动力,明确了方向,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激发了他们的探究欲望。

  (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明确了探究方向即求每一个小组的*均身高后,我便组织学生开展讨论:“要求每一小组的*均身高,要作哪些方面的准备工作?”让学生懂得要先收集每个同学的身高才能计算。源于学生身边真实的数学问题,正好激发了学生开展研究的兴趣,促使他们主动进行合作,以取得小组竞赛的胜利。

  在音乐声中,以学生小组为单位开始了活动。允许学生离开座位,独立收集小组内每个同学的身高填入统计表中,计算出*均身高,然后在组内交流计算方法,统一结果,由组长填入汇总表中。这儿,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手让他们在开放的活动空间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我只是以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融入他们的活动中,和他们*等相处,热心帮助他们处理突发事件,并及时获取反馈信息,在投影仪上展示交流各种计算方法,一一加以肯定,鼓励简便算法,并总结基本方法:总数/份数=*均数。紧接着激发学生思考:“第1小组的*均身高为138厘米,所以他们组每个同学的身高一定是138厘米。对吗?”通过辨析进一步理解*均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最后引导学生观察表格,比较第3小组和第4小组哪组更高,使学生体验用自己的探索解决问题的成功。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继续挖掘表格中隐藏的信息,交流体会,提出新的问题“全班同学的*均身高是多少?”让学生估算,再通过笔算验证,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知道全班同学的*均身高后,我又顺势出示*儿童*均身高统计表,让学生联系自身实际进行比较,教育学生要积极锻炼,并且珍惜幸福的生活!(目标2在此完成,同时突破难点)

  (四)实践运用,体验生活

  第一层运用:学生用所学知识直接解决数学问题。

  1、请计算14、12、11、15这四个数的*均数。

  2、三年级四个班参加植树活动,第一天植树18棵,第二天植树20天,第三天植树22棵。*均每班植树多少棵?

  第二层运用: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要应用于生活,才能体现其价值及魅力。在学生理解了“*均数”的含义,学会了求“*均数”的方法后,我又引入了以下现实情境:

  1、小明班同学的*均身高是140厘米,所以他的身高一定是140厘米。对吗?

  2、小明班上同学的*均身高是140厘米,小强班上同学的*均身高是137厘米,可以说小明一定比小强高吗?

  3、游泳池的*均水深是130厘米,小明身高140厘米,他在游泳池中学游泳,会不会有危险?为什么?

  通过情境的辨析,问题的解决,既深化了学生对“*均数”概念的认识,体会到“求*均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同时也为学生创造了自由表达、广泛交流的机会,提升了他们“数学交流”的能力。

  为了让学生感受*均数的用途广泛,我让学生自由交流生活中所见到过的*均数,再通过报刊新闻开扩学生的视野,体会*均数在各行各业中的广泛用途。(目标3在此完成,突破难点)

  (五)评价总结,拓展延伸

  课末,我让学生当评委给这节课打分,当学生为最后得分争论不休时,及时设疑:“以谁的分数为标准呢?什么分数是最公正的?”引导学生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通过“给教师打分”及*均分的计算,既强化了本课的新知,再现了“求*均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又使我得到真实的信息反馈,同时还为随后的课堂小结作了巧妙的预设。

  最后,让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打算如何运用。让学生自我评价,增强学生数学学*的自信心;对课堂的拓展延伸,进一步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

《*均数》说课稿5

  一、教材分析和目标确定

  教材在“简单的数据整理”之后编排了“*均数”这一课,可以看出*均数与统计知识间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可以说,*均数是统计知识中的一个信息数,让学生通过实验、猜测、探究等活动理解“*均数”的意义,这对学生应用*均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学*复杂的统计知识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新课标明确指出“估算能力、统计概率的思想和方法已成为未来公民必备的常识。”依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本课的知识特点和学生认知能力情况,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如下: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探索中理解*均数的意义,感知*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参与、体验、应探究意识,提高学生构建和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3、渗透“移多补少”“估算”等数学思想动态的分析和解决问题,体验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数学重点:理解*均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均数的应用。

  二、教法、学法

  教法和学法是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的。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拫据这一基本理念和本课知识学生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因此我采用尝试教学法为主。激励、演示、迁移为辅的教学方法。学生采用观察分析、实验探究、合作交流的学*方式。

  这节课中,老师准备了实物投影片、大小一样的4个水杯等教具;学生4人一组准备大小一样的4个水杯等学具。

  三、教学流程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环节如下:

  设疑激趣→实验探究→应用拓展→回顾小结

  下面我从这三个环节谈谈我的教学设计

  第一环节:设疑激趣

  采用淡话导入,问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到现在,学过哪些带有“数”(板书:数)这个字的数学知识,学生通过说发现数学真和“数”这个字联系紧密,于是设疑: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一个和“数”这个字有联系的数学知识,它是什么呢?老师想,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自己发现这个秘密。你们有信心吗?本环节学生谈的过程,就是整理原有生活经验的过程,激活初步形成的数学思想,为学生参与学*活动做知识上、方法上、情感上的准备。

  第二环节:实验探究(分二步进行)

  第一步、动手实践,感知均等。

  采用小组合作的学*方式,把桌上4个不同高度的水杯的水倒匀,鼓励学生用最少的次数,最快的速度完成。

  学生充分活动后,小组汇报实验过程时,请完成最快的一组到前面边演示边谈谈怎样快又准的分均,从而渗透移多补少、巧合均分的思想,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步:估计预测,探究解疑。

  让学生估计一下现在水面的高度,并把这个数记下来。那准确的高度是多少呢?让学生探究解决。预计学生会用尺子量,或先求总高度,再求每杯水的*均高度。学生得出结论后,最好选择有差异的两个小组汇报并板书,在讨论中达成共识。在肯定学生的方法后,让学生看板书说想的过程。教师再让学生说4厘米怎样得来的?通过这样的强化,学生明确4厘米就是把4杯水的总高度*均分成4份,就求出每杯水的*均高度,我们可以叫它什么数呢?(板书:*均)让学生再谈谈对*均数的理解?由此揭示课题,突破重点。

  本环节让学生在实践、猜测、探究中亲历亲为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构建数学知识的能力。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探究,目的是降低个人学*的难度,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在学生讨论时,老师参与其中,及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使课堂教学在着眼发展,凸显主体中进行。

  第三环节:应用扩展(分四个层次进行)

  1)、列举实例:生活中什么地方你遇到过*均数?学生谈完,教师出示一组*均数的资料。此题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均数与生活的联系。老师出示的资料,既开拓学生的视野,又对学生紧张的学*情绪起到缓解的作用。也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等方面的教育。

  1、未来1000年,人类的*均寿命将达180岁。

  2、一年里,有1032万顷的森林从地球上消失。森林正已*均每分钟20公顷的速度减少着。

  3、一天*均笑15次。

  4、通过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学生的身高明显上升。7~12岁男生*均身高增长2.1厘米,女生增长1.7厘米;13~15岁男生*均身高增长1.9厘米,女生增长0.8厘米。

  2)、尝试练*:出示例3,让学生尝试计算,然后对照课本我检查,培养学生自主学*能力。通过和自己的身高对比,以及猜测全县四年级学生的身高为一组,推广对全省以至于全国四年级学生的*均身高。

  3)、明辨真伪:深化学生对*均数的理解,关注学生应用能力的提升。通过课前了解自己家每月*均电费的支出,对学生进行节约能源教育。


《*均数》说课稿优选【十】篇(扩展3)

——《*均数》教学反思9篇

  *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它也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以往在教学*均数的概念时,教师往往把教学重点放在*均数的求法上。新教材更重视让学生理解*均数的意义。基于这一认识,我在设计中突出了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为什么要学**均数,注重引导学生在故事中理解*均数的含义,在比较、观察中把握*均数的特征,进而运用*均数解决问题,了解它的价值。这节课我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情境,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通过三位老师投篮的情境引导学生展开交流、思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深刻认识到数学的价值与魅力。在学生的讨论中,感受*均数是实际生活的需要,产生学*“*均数”的需求。

  二、探究学*,理解*均数意义和归纳求*均数的方法

  老师的投篮活动从多方面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每一位学生主动从事数学活动,让学生自己探索出求*均数的方法。一种是先合再分,一种是移多补少。由于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学生中有一部分已经知道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找出*均数;还有一部分数感较强的学生,能够根据提供的一组数据感觉出*均数大概是多少;而用总数除以份数得到*均数的计算,也不难,学生肯定会有这种思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自主探索,找到求*均数的方法,再小组合作学*,互相将自己探索的方法交流,达到共识。学生虽然求出了*均数,但概念也是非常模糊的。“*均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很多人对*均数的含义不理解。移多补少对理解*均数的意义很有帮助,让学生在移多补少中建立*均数的表象,通过学生移一移、说一说,课件演示,教师直观板书,从感官上理解*均数的由来,理解*均数的意义

  三、练*有坡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发展

  练*在学生的数学学*过程中是必须的,但新课程背景下,练*也要注入新的内涵,在进行基本训练的同时,努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发展。第一个层次是巩固新知求*均数,通过先估计再验证的方法使学生感知*均数的区间,从中渗透估算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第二个层次是通过计算3个成员的*均成绩和4个成员的*均成绩,目的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计算*均数时,总数要与份数相对应;第三个层次是课件设计河流横截面图,让学生直观辨别*均数是一个虚拟数。

  四、拓展延伸,让数学回归生活

  课堂小结时再次强化了本节课的知识;体现了*均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 又得到了这节课的真实信息的反馈;作业的布置是对课堂的拓展延伸 , 进一步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生活中的*均数的兴趣。

  五、不足与遗憾之处

  一是在学生合作交流的细节上还要落到实处。教学中在小组合作、同桌讨论之前缺少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参与的程度还不完全均衡。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今后教学中要对小组合作给予必要的组织和引导,面向全体,关注个别差异,注重组际之间的评价,把合作学*的每一个细节落到实处,这样才能实现学生间的协调互助、共同发展;二是教师对课堂中的生成问题处理不够灵活。教学中我们应顺应学生的认知需求,因势利导,让我们的教学富有灵性;三是教育要以促进人的发展为本,本节课中缺少对学生润物细无声的人文感染,要加强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注重对学生的人文思想教育 ;四是*均水深和*均寿命这两道说理题,目的是加深学生对*均数意义的理解。在教学中,学生有形成问题,但教师未给予充足的讨论交流时间,教授得不够深刻。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了解*均数的意义,体会学**均数的必要性,学会求简单数据*均数的方法。这部分内容在小学阶段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为今后学生学*复杂的统计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生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对未知世界已不是单纯的好奇,而是充满着猜想和探索。因此在本节课中,力争为学生提供积极参与、合作探究的学*环境。鼓励学生明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接受他人的思想,让观点交锋。让智慧碰撞,让学生从中体验学*数学的快乐与成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感悟*均数的意义,构建*均数的概念,探究求*均数的多种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对数据分析结果做出简单的推断和预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渗透移多补少等数学思想方法,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求*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策略:

  1.教学方式:教师采用激趣创设组织引导的方式教学本节课。

  2.学*方式:让学生在自主探索观察发现合作交流实践应用的学*过程中自主学*。

  3.评价方式:本节课运用了多元化的评价手段,促进了学生主动学*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的兴趣,使他们建立了自信心。

  4.教学手段:本节课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课件会极大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加大课堂的信息容量,从而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首先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电脑出示姚明的照片。)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姚明。)你们对姚明有哪些了解,谁愿意说说?

  生:姚明身高2.26米。

  生:他在美国NBA打篮球。

  师:你们知道得真多!姚明哥哥,自从加入美国NBA之后,凭着自己的不懈努力,现在已经成为世界篮球巨星。姚明哥哥技术全面。尤其是罚球百发百中。(课件出示。)

  师:小朋友们,这又是谁?(蓝猫。)它带着好朋友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虽然它们个子矮,但特别不服气,一定要与姚明队比比谁的投篮技术好。同学们,你们愿意当裁判吗?(愿意。)那好你们来评判一下两个队哪个队投篮更准!

  二、合作探究,建构模型

  (一)创设情境

  师:继续来看大屏幕,这是两个队在相同的时间内投篮的情况,姚明队只有4人,投中篮球的数量分别是:1号队员投中6个,2号队员投中4个,3号队员投中6个,4号队员投中8个。蓝猫队则派5个。前来应战。谁能介绍蓝猫队每名队员投篮的情况?

  生:蓝猫队1号队员投中5个,2号队员投中6个,3号队员投中5个,4号队员投中4个,5号队员投中5个。

  师:你们静静地思考一下,哪个队投篮更准呢?请说明理由。

  生:我认为蓝猫队投中的总数多,投中25个,姚明队投中了24个,所以蓝猫队投篮准。

  师:有多少同学和他的想法一样?

  师:谁还有其他想法?

  生:投中最多的队员在姚明队,他投中了8个,姚明队投篮更准。

  师:还有其他想法吗?

  生:应该看*均每个队员投中几个球。

  师:谁和他想的一样,请举手。

  师:通过你们的总结,要比较哪个队投篮准,有这样3种情况:第1种,比较投篮的总数。第2种,一个人投中的多,就代表整个队伍投得准。第3种,求*均每个队员投中多少个篮球。

  师:有的同学认为,在人数不同的情况下,比较哪个队投篮准,比较总数就行,你认为合理吗?为什么?

  生:不合理,人数不同,人数多的占便宜。

  师:还有的同学认为,一名队员投得多,就认为该队投得准,你们有什么想法呢?

  生:一个人的表现,不能代表整个队伍的情况。 师:这两种方案都不行,在人数不同的情况下,比较哪个队投篮投得准,谁知道怎样比较才合理呢?

  生:求*均每个队员投中多少个篮球。

  师:同意吗?

  生:同意。

  (二)探究*均数的方法及意义

  1.探究*均每个队员投中个数的两种方法。

  师:接下来,我们就研究怎样求*均每个队员投中多少个篮球。

  师:课前老师给同学准备了学具,同学们可以借助学具小组合作,也可以用计算的方法,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方法进行研究。

  师:谁愿意汇报,汇报时先说出你们采用的方法,然后再讲怎样求的。

  生:我用的是摆学具方法,把多的部分放到少的那里,这样就求出了姚明队*均每个队员投中6个,蓝猫队*均每个队员投中5个。

  师:小组分工明确、操作熟练,通过把多的移给了少的,很快地求出了*均每名队员投中了多少个篮球,谁来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板书:移多补少。)

  师:还有的同学用的是计算的方法,请这两名同学讲讲他们是怎样求的。

  师:看来求*均每个队员投中多少个篮球,有两种方法:(1)是用操作的方法;(2)是用计算的方法。当然解决问题时,我们要针对不同的实际情况选择最恰当的方法。

  2.揭示*均数。

  师:哪个队投篮更准呢?(姚明队。)

  师:姚明队的6个,蓝猫队的5个,这两个数分别表示什么?这两个数还有新的名字吗?(板书:*均数。)

  师:原来姚明队、蓝猫队每名队员投中的不一样多,由于把多的补给了少的,这样每个队员投的一样多吗?(一样多。)这个6和5是每个人真正投中的数量吗?(不是,这是两个队投中的*均值。)

  3.初步理解*均数的意义。

  师:刚才我们用求*均数的方法解决了两个队谁投篮投得准的问题。生活中,很多地方用到了*均数,老师这准备了一些数据:

  (1)小刚、小红、小华、小军4个人的*均年龄是10岁。

  (2)哈尔滨师范附小三年一班男同学的*均身高是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不服气的.蓝猫—《求*均数》教学纪实与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不服气的蓝猫—《求*均数》教学纪实与反思138厘米。

  (3)王明期中考试数学、语文、英语的*均成绩是98分。看到这条信息你们能知道什么?(最后屏幕打出实际成绩100分、98分、96分。)

  师:看来*均数并不一定代表实际数量,*均数应在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

  师:想一想在生活中你遇到了哪些*均数,谁来说一说?(学生自由发言。)

  师:你的资料在哪里找到的?

  师:通过网络查找资料学*数学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我们应该向他学*这种方法。

  三、解释应用,内化升华

  师:蓝猫队没有姚明队投篮准,但特别不服气,它们用刻苦训练来提高技术,你们看(课件出示。)

  1.观察蓝猫队前4天投中篮球情况统计图,请你们计算出*均投中多少个?你们先猜测一下,*均数应该在哪两个数之间?大概是多少?谁来说?(出示课件。)

  生:在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应该是200。

  师:你们猜测得对不对呢?我们把第一张答题卡拿出来,自己验证一下。

  师:谁愿意拿着你的答题卡到前面来汇报?

  师:谁愿意来评价一下这名同学的汇报?

  师:你能发现同学的优点,这也是你的优点。

  2.蓝猫队员骑自行车训练体能,观察统计表,求*均数。

  师:蓝猫队不但天天练*投篮,而且天天加强体能训练。我们一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

  师:同学们把第二张答题卡拿出来。独立完成。

  师:谁愿意来汇报?

  3.蓝猫队队长看到队员们刻苦训练,它为队员们每天买矿泉水,但是账单被小蓝猫不小心弄污了,你能帮它们算出第4天买了多少瓶水吗?(课件出示。)

  师:根据前3天饮用矿泉水的数量,你估计第4天饮用了多少瓶水?

  师:你们估计得对不对呢?把第三张答题卡拿出来,小组先讨论,然后解答验证。

  师:根据这4天饮用矿泉水的数量,你能知道什么?

  师:小蓝猫们认识到自己的差距,进行了刻苦的训练,在这里我们共同祝愿它们取得优异成绩,好吗?

  四、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你们能根据今天学*的知识来求小组同学的*均身高吗?那你们知道自己的身高是多少厘米吗?先把每个同学的身高填在统计表中,然后再求小组同学的*均身高是多少厘米?只列式不计算。(学生汇报。)

  师:回家后把结果计算出来,计算有困难的可以利用计算器来帮忙。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小组之间自主研究、合作探索,学会了用移多补少法和计算法解决生活中有关*均数的问题。

  反思:

  求*均数一课的教学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发展,关注学生对学*过程的经历和体验。综观全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1.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整节课以不服气的蓝猫这一主线贯穿全课的始终。首先,教师利用姚明队和蓝猫队哪个队的投篮更准一些?这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为学生的认知冲突搭建辩论的*台。其次,在学生感受到了*均数产生价值的基础上,引领学生探究求*均数的方法,升华、感悟*均数的本质意义。最后,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突出了*均数的统计意义以及应用价值。整节课的设计巧妙、自然地利用具体情境将数学知识融会贯通,既注意知识间的环环相扣、逐步深化,又注重根据学生的学*实际及时指导,提高了教与学的有效性。

  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讨论合作、自主探索、动手操作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亲身经历、体验、探索学*求*均数的过程,渗透了移多补少、估算、推测等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每个学生都在愉悦、宽松的氛围中实现知识、技能的内化,促进理解力、探究力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步发展。

  3.注重基本知识的落实。

  本节课重视学生对*均数意义的理解与强化,当学生算出*均数之后,重视引导学生理解6和5表示的是什么?5是指蓝猫队每个队员都投中了5个球吗?在教师持续质疑之下,学生能够比较直观地感受、体验到这两个数并非指每个队员实际投篮的个数,而只是代表着一个队的*均水*。在后面教学中又增添了让学生估测蓝猫队前4天*均每天投中多少个篮球。学生在估测活动中感受到了*均数的取值范围。至此,可以说学生对*均数概念的理解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这节课的教学充分体现了新的数学理念,较好地落实了三维目标。但回顾整个教学实践,也存在一些不足与遗憾之处:

  1.在学生合作交流的细节上还要落到实处。教学中在小组合作、同桌讨论之前缺少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参与的程度还不完全均衡。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小组合作给予必要的组织和引导。面向全体,关注个别差异,注重组际之间的评价,把合作学*的每一个细节落到实处,这样才能实现学生间的协调互助、共同发展。

  2.教师对课堂中的生成问题处理不够灵活。教学中,教师问道:怎样能知道姚明队和蓝猫队哪个队投篮投得更准一些?有个学生直接说出用求*均数的方法来比较,这时教师没有灵活地改变教学预设,而是继续追问:我们和他们比投篮的总数可以吗?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考虑到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后因势利导:你们知道用*均数的方法来解决,那么*均数怎样求呢?你们来试一试。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认知需求,又调动了学生的学*积极性。教学中我们应顺应学生的认知需求,生成学案,让我们的教学富有灵性

  教学片段:

  师:你有什么方法求出这四位同学*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自身试一试,并在四人小组中交流一下。

  (师出示要求:独立试一试,再在小组里交流,说说自身这种方法的过程,并比较自身与同组同学方法之间的不同之处。)

  (同学独立考虑,进行交流后反馈。)

  生1:我们以前学过求“2+3+4+5+6+7+8”这样的加法,就是把大与小分一分,使每个数一样多,所以,我就想到把这些数分一分,多的给少的几个,把小红的1个给小兰,小明给小亮2个,他们四人就一样多了,都是13个。

  师:你们觉得有道理吗?

  生:有道理。

  师:刚才小A说得非常好,还联系了我们以前学过的求几个数和的简便方法,真不错!他的方法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移多补少(电脑演示移多补少的过程)。谁来解释一下,移多补少这个词的意思?

  生2:把多的移出来补给少的,使大家一样多。

  师:解释得真好!求*均数还有跟刚才这个同学不一样的方法?

  生3:我把他们四人收集的个数都加在一起,再*均分成四份。(14+12+11+15)÷4=13(个)

  师:(板书:(14+12+11+15)÷4=13(个))哪些同学也是这样算的?你能再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生4:要使每个人一样多,只要*均分就可以了,所以我先把四个人收集的合在一起,再除以4。

  师:这样的方法我们也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先合再分。“先合”就是刚才两位同学说的:把四人收集的合在一起,求四人总数;“再分”就是再*均分。这样也能使四人一样多。

  生5:我还有一种方法:因为四个人收集的都在10瓶以上,我就把10先不看,多出来的局部: 4+2+1+5=12(个),再把多的*均分成四份:12÷4=3(个)所以*均每人就是:10+3=13(个)。

  师:哦。老师还是不怎么明白。谁能再说一遍?

  生6:就是找一个数10,四个人收集的数都减去这个数,多出来数*均分,再加原来这个数,这样计算的话,数字比较,计算的时候比较方便。他取的是10,我也可以取11,算出来是一样的。

  师:解释得真不错!这种方法我们也给他取个名:找基准数。找到一个基准数,大家都以这个数为规范,多出来的局部*均分,再加上基准数。就象小B说的,基准数可以是多个的,但一般我们取整十整百……数时计算会更简便一些。

  生7:我算过了,取了12,算出来结果也是13个,而且比我刚才用的先合后分的方法更简单。

  师:我们有这么多求出*均数的方法。你觉得哪一种你比较喜欢?

  生8:我觉得都好的。但是,移多补少的方法会看不出来要移多少个。

  生9:我觉得计算大数的*均数时,找基数的方法会简单一点,但是不要忘了加到基准数上去。

  师:老师也同意这些同学的说法。移多补少的方法与找基准数的方法是相通的,找好一个基准数后,就是把多的局部拿出来补给少的,两种方法是相辅相成的。在运用时,你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

  (练*:基础练*与拓展。)

  (其中的一道拓展题:三(5)班图书角有书86本,三(6)班图书角有书104本,现在学校要将50本新书分给这两个班,怎样分能使两个班的图书一样多?)

  生1:我把所有的书都加起来,再*均分给两个班。(86+104+50)÷2=120(本)。这样,五班就分到了:120-86=34(本),六班就得到了:120-104=16(本)。

  生2:我把(6)班比(5)班多的书与50本合在一起,再*均分给两个班。

  (104-86+50)÷2=34(本),因此,六班就分得34本,而五班实际上只分得了:34-18=16(本)。

  生3:我想:六班比五班多18本,先从50本中拿出18本给了五班,再把剩下的*均分。104-86=18(本),(50-18)÷2=16(本),所以,五班实际得到了16+18=34(本)。

  生4:我把六班比五班多18本先*均分成2份,把其中一份给五班,使两班同样多。再把50本*均分,这样,六得到:25-9=16(本),五班得到:25+9=34(本)。

  生5:我跟生3差不多,先把50本给少的五班,这时五班比六班多:86+50-104=32(本),再把多的*均分成2份,每班一份,六班就只得了:32÷2=16(本),五班得了:50-16=34(本)。

  生6:我先把五班和六班原有的书*均分:(104+86)÷2=95(本),再把50本*均分:50÷2=25(本),95+25=120(本),120-104=16(本)就是六班分得的书的数量。

  师:(方法一到方法六板书。)这六位同学说的方法都很不错,都有自身不同的见解。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五种方法,哪几种是同类型的?

  生1:我觉得第一种方法与其它方法不是很一样,他是先合再分的。

  生2:我也觉得,方法一是先合再分,而其它好象是移多补少。

  生3:我觉得第六种方法与第一种方法是差不多的,先合起来求*均数,再*均分。

  师:方法一与方法六有相通之处,先合在一起,再求*均数。方法二到方法五,其实都找了一个基数,再移多补少。如:方法二(画线段图),把六班看得和五班一样多,即找了基准数86,再把多的*均分,就是把多的移给少的。同样道理,方法三……

  反思:

  在做这道拓展题之前,我有点担心同学会遇到困难,想提示同学怎么来考虑这个问题,转念一想,我应该充沛相信同学的能力,同学可能会有比我更好的方法,让他们自身去尝试一下也未必不可,于是就出现了上面这些解法。假如在解题前我作一些提示,或许方法会少一些,先不论这些方法的优与劣,同学的思维是发散的、积极的。在探究求*均数的方法时,充沛暴露同学的思维,让同学在独立考虑后交流讨论自身的思路,并比较不同。同学理解了求*均不同方法的内涵与算理,在解决这个问题时能有如此多的想法。因此,数学教学活动建立在同学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是必要的。教师应激发同学的学*积极性,向同学提供充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协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让同学真正成为数学学*的主人。

  《*均数》是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六册统计方面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具备一定收集和整理数据能力基础上,从生活实例出发,让学生充分产生求*均数的需要,进而自主探究*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均数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实际问题,体验运用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教完这堂课后,觉得有以下收获与不足:

  一、概念的建构认知。

  学生的学*过程,是一个把教材知识结构转化为自己认知结构的过程。本节课我把*均数学*放入一个完整的统计活动中,让学生充分经历了“*均数”的产生、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以仔细观察这两幅统计图,你想说什么、引出一系列问题,最总引出当两组人数不相等时比什么可以比出投篮水*的高低为引领,通过层层深入的探究,激发了学生的认知水*,激起学生的思维火花,引出了*均数。接着通过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画一画、算一算过程中得到两种求*均数的方法,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感悟和理解*均数的意义,体会*均数的实际应用。并在讲解练*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渗透:*均数处于一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能反映整体水*,但不能代表每个个体的情况。这样一来,学生对*均数这一概念的认识显得更为深刻和全面。

  二、尊重个体差别,设计不同层次的练*

  家庭环境、特定的生活与社会文化氛围,形成了同学的差别。教师在教学中应持一种客观的态度,使不同的同学得到不同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同学的发展需求,对有特殊数学才干和喜好的同学可以为他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本课整个练*设计分为四个层次,既有巩固性的只列式不计算、列式计算的例题原型的还原,又有较高层次的拓展练*,层层递进,满足了不同层次同学的学*需求。在练*的方式上,既有笔算题、又有估算题,更符合《新课标》提出的培养同学估算能力这一宗旨,可谓匠心独具,令人流连。

  三、思维深度延伸,激活学生内在的潜能

  在求*均数应用题中,同学经常将几个数相加除以几,而不去看题中的具体情况,这是*均数应用题中极易出错的典型问题。一般情况下,同学能认识错误,选择出正确答案就行了,但我对题目进行了深度挖掘,引导讨论:.如果,这里要除以6,题中的问题又该怎么改?然后再教育学生要仔细审题。这样挖掘,有意识地对同学思维进行深度引领,让同学享受到数学思维带来的乐趣。

  但在这堂课的教学中,令我更多思考的是我的不足:虽然这节课我作了精心的设计,由于我过重关注学*结果,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在学*过程中的需要、疑惑、困难等。另外教师的教育机智还远远不够,没有及时捕捉学生的契机,学生多好的回答竟然不理睬,还是按自己的路往下走,课堂上对于学生肯定的回答或精彩的回答不给予表扬等。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要不断地努力探索,力争让自己的课堂有更多的精彩,让学生有更多的收获,有更多思维碰撞的火花!

  求*均数是在学生已经具备一定收集和整理数据能力基础上,从生活实例出发,让学生充分产生求*均数的需要,进而自主探究*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均数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实际问题,体验运用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教完这堂课后,觉得有以**会:

  情境的成功运用。课一开始,我创设了一个生动有趣口算竞赛,调动了学生的学*兴趣。他们注意力特别集中,兴趣盎然,既而我抛出一个实质性的问题:同一时间内是男生算的多还是女生算的多?然后进行全班交流:有的学生用最多个体进行比较,有的学生用最少个体进行比较,有的用总数进行比较,还有的用求*均数的方法进行比较。这时候我鼓励他们将心中的矛盾展示出来,让他们充分地争论,使学生切实感受到用求*均数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的合理性。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议论纷纷,有的认为男生组,有的认为女生组,学生们各抒己见,各自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这一情境的创设为新课的教学做好了铺垫,同时也为求*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法)起到了迁移的作用。

  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在教学中,我还结合教材内容,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把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融进课堂,引导学生领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掘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利用身边有效的数学资源学*数学知识。在我所选取的四个练*,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所选的内容都与学生生活贴*的题材。在*均水深120厘米的河水中,小明下河游泳有没有危险?这个讨论中,让学生受到了安全教育。这样的教学实现了数学教育的多重价值,使各学科起到了有效的整合作用。

  但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也有困惑:虽然这节课我课前作了精心的设计,由于我过重关注学*结果,就是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在学*过程中的需要、疑惑、困难等。另外小组合作的学*方式,有流于过场的倾向,怎样实现这一学*方式优化及发挥其最大功用,这些问题仍值得不断探究和实践。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过程及学生在学*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不断地努力探索,力争让自己的课堂有更多的精彩,让学生有更多的收货。

  培养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我在教学中,很注意学生在什么知识点上会产生思维障碍,就在这个地方解决,为了弄清例2怎样计算,让学生运用例1探索的方法,类推迁移,尝试做,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然后类推到“做一做”练*之中。

  积极引探,发挥两主作用。课标指出:“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学时,教师通过积极的“引”,来激发学生主动地“探”,使教与学产生共振,和谐发展。如出示例2时,问与例1相对有什么不同?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主动探索出:求*均数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归纳思维能力。

  精心设计练*。大纲指出:“练*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练*主要在课内进行,练*要有层次,有针对性,讲究方式,使全班学生都得到较多的练*机会等。”我在课堂练*中,除基本训练打基础外,还出示了“尝试题”,诱发学生学*的积极性,边算边讨论,成功地解答尝试题后。

  加强了信息交流,促进尝试成功。尝试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是学生讨论,是在学生获得自己的努力结果之后进行的生动活泼、独具一格的“语言和思维训练”,这种讨论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情感上得到交流和满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发展学生思维,加深理解教材。我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三次学生讨论,然后根据学生输送的信息,针对学*新知识的缺陷,作画龙点睛式的讲解,确保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与此同时,我也参与讨论,及时了解情况,并根据学生输来的信息,及时进行针对性的讲解,以“教”促“学”,“学”中有“教”,密切了教与学的关系,保证了尝试成功。

  *均数是数学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新教材注重了学生在经历统计活动的过程中体会*均数的本质内涵,理解*均数的意义,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具备一定收集和整理数据能力基础上,从生活实例出发,让学生充分产生求*均数的需要,进而自主探究*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均数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实际问题,体验运用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

  这节课我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有趣的游戏情境中引入概念,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在例题教学前,我先让学生谈谈“套圈比赛”,学生注意力特别集中,兴趣盎然。我将例题分为两个层次:(一)套圈人数相同,男生套的准还是女生套的准?学生通过观察直接得出:人数相同比总数,总数大的谁就准一些。(二)套圈人数不同时,是男生套的准还是女生套的准?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议论纷纷,有的认为男生组,有的认为女生组,学生各抒己见,各自发表了自己的意见?然后进行全班交流:有的学生用最多个体进行比较,有的学生用最少个体进行比较,有的用总数进行比较,还有的用求*均数的方法进行比较。让他们充分地争论,使学生切实感受到用求*均数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的合理性。在人数不同的情况下,比总数显然也不公*;而*均数能代表他们的整体情况,因此产生了“*均数”, 感受*均数是实际生活的需要,也产生了学*“*均数”的需求。通过这两个层次教学,学生对*均数的统计意义以及作用才有初步的理解,能自主地想到用*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去进行比较和分析。

  二、创造有效的数学学*方式,理解*均数的意义和学会*均数的算法


《*均数》说课稿优选【十】篇(扩展4)

——《*均数》数学教案3篇

  教学目标:

  1、初步建立*均数的基本思想(即移多补少的统计思想),理解*均数的概念和掌握简单的求*均数的方法。

  2、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学会用数学的思想方法解决生活中的有关*均数的问题,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3、体会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培养创新精神和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均数的含义,掌握简单的求*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均数的含义,切实掌握*均数的实际意义。

  教具准备:

  课件,用来操作的圆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争论

  师:今天的数学学*咱们从一个故事说起,话说一个老猴子在桃树上摘了12个桃子,回家后叫来了三只小猴子分桃子给他们,猴一一7个,猴二4个,猴三1个。

  问:对于老猴子分桃这件事,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生:不公*师:为何不公*?板:不一样多

  师:如果我们用小圆片代替桃子贴图:7、4、1个圆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能用哪些方法可以使每组个数一样多?

  方法:移多补少。

  师:谁还有不同的方法?引出计算方法:(7+4+1)÷3=4(个)

  小结:同学们挺聪明的,想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刚才我们通过移一移,算一算的方法得出了一个同样的数4,这个数就叫*均数。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均数,研究它的意义。

  板书:*均数

  二、寻求方法,探索新知

  说到*均数,老师想起前不久学校举行的篮球赛的时候,五(2)班男女生之间发生的一场争执,五(2)班男子篮球队,要替换一名队员,7号和8号都要求参加,争执不下,为了在关键时候找准队员,老师找出了它们俩在一场小组赛中的成绩统计:

  第1场第2场第3场第4场第5场

  791113

  8713128

  师:观察统计表,从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能根据这些数据信息帮老师作出决定吗?派谁上场?

  讨论交流:

  生1:比总分。生2:场次多的。

  引出:比总分和场次均不公*师:比什么呢?生:比*均每场得分。

  总结:由于场次不同,不能比总分,就像刚才说的,比两个队员*均每场的得分,也就是它们各自得分的*均数比较合理。

  2、动手操作,求两个队员的*均每场的得分

  (1)在小组长带领下,利用老师提供的学具,摆一摆,移一移,或用其它更简捷方法,求7号队员的*均得分。

  (2)展示交流方法

  生:我们用移动小圆片的方法,求出了7号队员*均每场得分,从第4场拿出来2个小圆片补给第一场,这样每场得分就一样多了。

  师:通过移动学具方法,你们得出了7号运动员*均每场得分是多少?

  师:你们觉得他的方法怎么样?(移动一次,就求出了7号得分的*均数,这个办法简捷清楚,你们有没有问题要问他们?)

  生:为什么要把第4场得分移动起来补给第一场呢?

  生:把多的补给少的,就能使他们结果趋于一致。

  师:不仅操作好,说得也好,大家知道吗?你们刚才运用的就是咱们数学上用来研究*均数时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叫移多补少法。

  板书:移多补少。课件:动态演示一次。

  方法二:计算方法

  师:我刚才看到有不少同学有纸笔在写,谁用计算方法了?

  板书:(9+11+13)÷3=11

  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为什么要除以3?

  师:在这个过程中先把多的和少的合在一块,再*均分成3份,这样能使每份一样多吗?是多少?这和我们刚才移多补少的方法得出的结果相同吗?

  3、自主探索,求8号运动员*均每场的得分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求一求8号运动员*均每场得分。

  展示方法。

  方法一:移多补少(课件展示)

  方法二:计算方法(7+13+12+8)÷4=10(分)

  分析: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现在能帮五(2)班同学解决他们争论的问题了吗?

  师:解决两个队员*均得分时,我们都用到了计算方法,这两个计算方法计算时有什么共同点。

  生:都是先求总分,再求*均每场得分。

  引出:求*均数方法,总数÷份数=*均数

  小结:遇到这样的问题到底是移多补少还是计算方法,我想这要根据实际情况完成,如果数据小,可用移多补少,如果数据较大,可以用计算方法。

  4、理解*均数的意义

  师:“10”是8号运动员哪场比赛得分?

  “11”是7号运动员哪场比赛得分?

  生:不是哪一场得分,而是将它的得分*均之后的得分。

  师:好极了,*均数并不是一个实际存在的数,而是我们经过移多补少或者是合再均分之后,算出的一个理想的数。

  师:仔细观察,将10、11与它们原来每组数据中的数比较一下,你会有什么独特发现?(课件演示)

  引出:*均数介于最大和最小数之间

  小结:*均数的大小应该在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之间,此外,一组数的*均数是我们计算出的结果,表示的是这组数的*均水*,并不一定这一组数都等于*均数,有些可能比*均数大,有些可能比*均数小。

  三、应用方法,解决问题

  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均数,也知道了如何求*均数,接下来我们要遇到的是生活中有关*均数的问题,你能勇敢闯关吗?

  挑战第一关:“明辨是非”

  (1)城南小学全体同学向希望工程捐款,*均每人捐款3元,那么,全校每个同学一定都捐了3元。()

  (2)学校排球队队员的*均身高是160厘米,李强是学校排球队队员,他的身高不可能是155厘米。()

  第一课时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初步了解统计知识是应用广泛的数学内容。

  2、了解*均数的意义,会计算一组数据的*均数。

  3、当一组数据的数值较大时,会用简算公式计算一组数据的*均数。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计算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培养学生认真、耐心、细致的学*态度和学**惯。

  2、渗透数学来源于实践,反地来又作用于实践的观点。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本课的学*,渗透数学公式的简单美和结构的严谨美,展示了寓深奥于浅显,寓纷繁于严谨的辩证统一的数学美。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均数的概念及其计算。

  2、教学难点:*均数的简化计算。

  3、教学疑点:*均数简化公式的应用,a如何选择。

  4、解决办法:分清两个公式,公式②的运用要选择一个适当的a。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与数据打交道,例如,电视台每天晚上都要预报第二天当地的最低气温与最高气温,商店每天都要结算一下当天的营业额,每个班次的飞机都要统计一下乘客的人数等、这些都涉及数据的计算问题、请同学们思考下面问题。(教师出示幻灯片)

  为了从甲乙两名学生中选拔一人参加射击比赛,对他们的射击水*进行了测验、两人在相同条件下各射靶10次,命中的环数如下:

  甲 7 8 6 8 6 5 9 10 7 4

  乙 9 5 7 8 7 6 8 6 7 7

  1、怎样比较两个人的成绩?

  2、应选哪一个人参加射击比赛?

  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并可以分成小组讨论解决办法。

  对于这个问题,部分学生可能感到无从下手,部分学生可能想到去比较两组数据的*均,让学生动手具体算一下两组数据的*均数结果它们相等在学生无法解决此问题的情况下,教师说明,这正是本章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写出课题)、这样做的目的是教师有意创设问题情境、制造悬念,这不仅能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引起学生对所学课程的注意,还能诱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浓厚兴趣、

  (二)整体感知

  解决类似上述的问题要用到统计学的知识,统计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收集、整理、分析数据并据之做出推断的科学,它以概率论为基础,着重研究如何根据样本的性质去推测总体的性质、在当今的信息时代,统计学的应用非常广泛,以至于它已渗透到整个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本章我们将学*统计学的一些初步知识、

  (三)教学过程

  这节课我们首先来学*了*均数。

  1、(出示幻灯片)请同学看下面问题:

  某班第一小组一次数学测验的成绩如下:

  86 91 100 72 93 89 90 85 75 95

  这个小组的*均成绩是多少?

  教师引导学生动笔计算,并找一名学生到黑板板演,讲完引例后,引导学生归纳出求*均数方法,这样做使学生对*均数的计算公式能有深刻的认识。

  2、*均数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一般地,如果有n个数。

  那么 ①

  叫做这n个数的*均数, 读作“x拨”。

  这是在初中数学课本中第一次出现带有省略号的用字母表示的n个数相加的一般写法。学生对此可能会感到比较抽象,不太*惯,要向学生强调,采用这种写法是简化表示,是为了使问题的讨论具有一般性。教师应通过对公式的剖析,使学生正确理解公式,并掌握公式中各元素的意义。

  3、*均数计算公式①的应用

  例1 一个地区某年1月上旬各天的最低气温依次是(单位:℃):

  -6,-5,-7,-6,-4,-5,-7,-8,-7

  求它们的*均气温。

  让学生动手计算,以巩固*均数计算公式(一名学生板演)

  教师应强调:①解题格式。②在统计学里处理的数据包括负数。③在本章中,如无特殊说明,*均数计算结果保留的位数与原数据相同。

  例2 从一批机器零件毛坯中取出20件,称得它们的质量如下(单位:千克):

  210 208 200 205 202 218 206 214 215 207 195 207 218 192 202 216 185 227 187 215

  计算它们的*均质量。(用投影仪打出)

  引导学生两人一组完成计算,然后一起对答案。由于数据较大,计算较繁,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答案。正好为下面提出简化计算公式作好铺垫。

  教师提出问题:像例2这样,数据较大,计算较繁,因而容易出错,有没有较为简便的算法呢?引导学生观察数据有什么特点?都接*于哪一个数?启发学生讨论,寻找简便算法。

  学生回答:数据都在200左右波动,可将各数据同时减去200,转而计算一组数值较小的新数据的*均数,至此让学生再一次两人一组用简便方法计算例2,并与前面计算的结果相比较是否一样。

  讲完例2后,教师指出几点:常数a的取法不是惟一的; 读作“x——撇——拨”;简化计算的结果与前面毛算的结果相同。

  通过学生的动手计算,若产生困难或错误,教师及时点拨,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的兴趣,更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对公式②的推导更容易接受。

  3、推导公式②

  一般地,当一组数据 的各个数值较大时,可将各数据同时减去一个适当的常数a,得到,

  那么 ,

  因此,

  即 ②

  为了加深学生对公式②的认识,再让学生指出例2的 、 、 各是什么?(学生回答)

  课堂练*:

  教材P148中~P149中1,2,3

  (四)总结、扩展

  知识小结:

  1、统计学是一门与数据打交道的学问,应用十分广泛。本章将要学*的是统计学的初步知识。

  2、求n个数据的*均数的公式①。

  3、*均数的简化计算公式②。这个公式很重要,要学会运用。

  方法小结:通过本节课我们学到了示一组数据*均数的方法。当数据比较小时,可用公式①直接计算。当数据比较大,而且都在某一个数左右波动时,可选用公式②进行计算。

  八、布置作业

  教材P153中1、2、3、4。

  学*内容:

  练*十一13题,教材42页例1

  学*目标:

  1、掌握*均数的意义和求*均数的方法

  2、知道移多补少求*均数的方法

  3、会根据数据列出算式求*均数

  学*重点:

  掌握求*均数的方法

  学*难点:

  正确计算*均数

  学*准备:

  课件,小黑板,统计表

  学*流程:

  一、导入

  拿8枝铅笔,指4名同学,要*均分怎样分?

  每人2枝,每人手中一样多,叫*均分。2是*均数

  二、学*交流

  1、出示例1、小红、小兰、小亮、小明收集矿泉水瓶统计图

  (1)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2)他们四人怎样分才能一样多?

  (3)*均分后是多少个?

  2、课件展示统计图的变化过程

  (1)指名展示

  (2)这种方法叫什么?

  点拨:移多补少

  3、要求*均数,还可以怎样想?

  (1)要把4人收集的矿泉水瓶*均分成4份,必须先求出什么?

  14+12+11+15=


《*均数》说课稿优选【十】篇(扩展5)

——*均数教案6篇

  教学目标:

  1. 通过活动,初步感知“*均数”的概念。

  2. 了解“*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均数,能运用生活经验对“*均数”做出解释。

  3. 能运用“*均数”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强化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准备:

  教具:十个小皮球、两个小筐、多媒体课件

  学具:五个笔筒、十五根铅笔、统计表三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教学预设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我们曾经玩过投球游戏,今天咱们再来一场比赛,好吗?男队、女队各出三人,看哪队能赢。请两队各派一名记录员做好统计。其他同学做裁判。学生进行比赛。赛完后展示统计表进行比较。(游戏开始,老师事前制好统计表,分发给两个统计员,进行记录。比赛两次)

  二、巧设冲突,理解意义

  师:听说亮亮他们也在举行投球比赛呢,咱们一起去看看吧。(多媒体展示书上的两个统计表。)

  咦,怎么吵起来了?喔,原来他们在争执哪组投的成绩好呢。引导学生看课件中的两个统计表,从表中知道了什么?(人数不等及每人投中的个数)请大家帮着兔博士一起给评判一下吧。(最后定为比较*均每人投中的个数公*,多者为胜。)

  师:怎样才能求出*均每人投中的个数呢?(幻灯单独出示第一组的统计表。)

  师:那第一组*均每人投中的数7个,就是这组同学投球的“*均数” 。(板书)

  师:谁能求一下第二组投中球的*均数?

  师:为什么第一组是除以4,而第二组却除以5呢?

  师:现在比较一下,哪组获胜?

  生:第一组获胜。

  三、自主探究,归纳方法

  师:刚才我们用的是求*均数的方法裁决出第一组获胜。看来*均数用处不小啊,这不,亮亮看到妈妈经常使用不能降解的塑料袋买菜,就暗暗做了统计,想用真实的数据来说服妈妈保护环境呢。出示统计表。

  师:请大家帮亮亮算一算,妈妈*均每天丢弃几个塑料袋?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我们上边三道题的解答过程,你知道怎样求*均数了吗?(出求*均数的数量关系式: 用总数/份数=*均数)

  师:不过兔博士还有一个问题要问问大家呢。出示“议一议”1.求出的“3个”是每天实际丢弃塑料袋的个数吗?

  生:不是每天丢弃的塑料袋的个数,而是算出的一个*均数。

  师:出示2.求出的 “3个”与星期四妈妈丢的塑料袋3个一样吗?

  不一样,求出的“3个”只是一个*均数,而星期四妈妈丢的塑料袋3个是一个实际的数,是实际丢了3个。

  四、动手操作,巩固验证

  师:看学得这么认真,兔博士决定来个小测验,记住,既要动手又要动脑呀。

  出示做一做。

  下面笔筒中放有根数不同的铅笔,如果要使每个笔筒中放的铅笔根数不同,每个笔筒放几根?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师:大家轻松一下,来一个拍球比赛怎么样?每组为一个队,由组长做好记录,发统计表。最后看哪组*均成绩好,哪组就获胜。比赛。最后表扬优胜小队。

  师:大头蛙有几个问题实在是弄不明白,谁能帮帮它?(判断题)

  1.河北省篮球队队员的*均身高是厘米,a王刚是这个篮球队的队员,他身高185厘米,可能吗?b这个球队有没有身高超过厘米的队员?

  2.小明所在的三年级的*均体重是28千克,小明的体重一定是28千克吗?

  师:兔博士站又添新内容了,想去看看吗?

  出示:

  我国每人*均住房面积:城镇24*方米;农村28*方米。

  我国*均每人年收入为8800元。

  我国*均每人生活用水量每日为208升。

  我国*均每人每年用电量为1081千瓦时。

  我国男性*均身高为1.68米。

  我国女性*均身高为1.54米。

  看完这组数据你想说什么?

  五、学以致用,拓展延伸

  1. 调查自己家水费、电费*均每月要交多少元?

  2. 统计本小组成员假期读书情况,并计算出小组*均每人读书多少本。

  课前让学生亲历一个自己十分感兴趣的游戏,在活动中复*统计的过程,让学生感知到:“人数相等可以比总数”,为后面人数不等求“*均数”的情况埋下伏笔。

  由于人数不同,(再用比较总数的方法就不公*了)所以不能用比较总数的方法来决定胜负,一时找不到解决的方法,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和兴趣,老师把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大胆抛向学生,在学生的认知思维冲突中,在解决问题的需要中,自然而然地逼*了*均数,让学生在不经意间感受到了*均数产生的价值和必要。

  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自己感悟,经历求*均数的过程,为理解*均数的意义建立了*台,又从不同的角度探索出求*均数的方法,使解决问题的方法多样化。

  求完*均数提出这一问题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总量与份数是要一一对应的,加深学生对*均数计算方法的印象。

  在学生学**均数的同时进行环保教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充分印证求*均数的'计算方法)

  让学生在探究的基础上,独立概括出求*均数的数量关系式。训练学生的观察、概括的能力。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悟*均数的意义,知道“3个”不是妈妈某一天丢弃塑料袋的真实个数,而是一个*均数。

  让学生再次明确*均数的意义。与实际数据加以区别。

  通过动手动脑再次验证、巩固求*均数的方法。要给学生充分的操作时间,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

  根据认知规律,适当地加入学生熟悉的游戏作为教学资源,使学生能从熟悉的生活中学**均数。

  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均数”的意义,知道*均数介于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

  设置兔博士站是为了让学生加深理解“*均数”的意义,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均数”在现实问题中的必要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适时对学生进行节水节电、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教育。

  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魅力。 师:男生赢还是女生赢?你是怎么裁决的?

  生:男生赢,因为男生一共投进去8个,女生一共投进去了6个,所以男生赢了。

  师:女生服气吗?想不想再玩一次?(第二次两队各加2人参加比赛。)

  师:这次是哪队赢?你是怎么裁决的?

  生:这次男生一共投进了11个球,女生一共投进了12个球,所以是女生赢。(也有可能出现相*的情况)

  师:刚才你们是怎样比较出输赢的?

  生:看哪队一共投中了多少个球。看哪队投中的多。

  师:刚才两个裁判都用比投球总数的方法裁决出了胜利者,这种方法公*吗?

  生:公*。

  生1:第二组成绩好,因为他们投进球的总数多。(受前面评判方法的影响)

  生2:不公*,他们人还多呢。

  生3:第二组成绩好,因为他们组有投球冠军,刘杰一个人就投中9个呢。

  生4:一个人成绩好不代表全组人都好。

  生5:比较*均每人投中的个数就公*了。

  (学生若实在说不出来老师可参与进来。老师:同学们,大家听听老师的方法行不行,我们比较这两个组*均每人投中的个数呢?)

  在求*均每人投中的个数时,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1.移多补少;2.计算

  生:从8里面拿出1给6,那么这四个数都是7了,所以第一组*均每人投中7个。

  生:先求出投中的总数,再除以人数就求出来了:(8+7+6+7)÷4=7(个)

  生:(9+8+5+3+5)÷5=6(个)第二组投中球的*均数是6。

  生:第一组投进球的总数是4个人的总数,所以要除以4;第二组投进球的总数是5个人的总数,所以要除以5

  生:(1+3+2+3+2+6+4)÷7=3(个)

  师:能说说你怎么想的吗?

  生:先算出一周丢弃塑料袋的总个数,再用总个数除以天数,就是*均每天丢弃的塑料袋数。

  生:都是用总数/份数=*均数

  师:对,这就是我们求*均数的方法。板书。

  学生可能会有两种认识:1.认为就是每天丢弃塑料袋的个数;(教师可以让学生再次观察表格明确不是真实的数,从而认识*均数的特点。)2.认为不是每天实际的个数。

  会出现三种方法:1.移多补少;2.求*均数;3.把所有铅笔收到一起,再一根一根地分到笔筒里。

  生:(边演示边叙述)从多的里面拿出来放到少的里面去。每个竹筒放3根。

  生:把所有的铅笔都拿出来,再一根一根的依次分到竹筒里。

  生:用刚学的求*均数的方法来做。(3+4+2+5+1)÷5=3(根)

  导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90~91页的例1、例2及相关内容。

  导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计算简单的*均数的方法。

  2.感知*均数的范围。

  3.培养应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导学重点:理解*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均数的方法。

  导学难点:理解*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学生:收集自己的身高

  导学过程:


《*均数》说课稿优选【十】篇(扩展6)

——《*均数》教学反思 菁选

《*均数》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快来参考教学反思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均数》教学反思 ,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它也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以往在教学*均数的概念时,教师往往把教学重点放在*均数的求法上。新教材更重视让学生理解*均数的意义。基于这一认识,我在设计中突出了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为什么要学**均数,注重引导学生在故事中理解*均数的含义,在比较、观察中把握*均数的特征,进而运用*均数解决问题,了解它的价值。这节课我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情境,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通过三位老师投篮的情境引导学生展开交流、思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深刻认识到数学的价值与魅力。在学生的讨论中,感受*均数是实际生活的需要,产生学*“*均数”的需求。

  二、探究学*,理解*均数意义和归纳求*均数的方法

  老师的投篮活动从多方面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每一位学生主动从事数学活动,让学生自己探索出求*均数的方法。一种是先合再分,一种是移多补少。由于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学生中有一部分已经知道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找出*均数;还有一部分数感较强的学生,能够根据提供的一组数据感觉出*均数大概是多少;而用总数除以份数得到*均数的计算,也不难,学生肯定会有这种思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自主探索,找到求*均数的方法,再小组合作学*,互相将自己探索的方法交流,达到共识。学生虽然求出了*均数,但概念也是非常模糊的。“*均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很多人对*均数的含义不理解。移多补少对理解*均数的意义很有帮助,让学生在移多补少中建立*均数的表象,通过学生移一移、说一说,课件演示,教师直观板书,从感官上理解*均数的由来,理解*均数的意义

  三、练*有坡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发展

  练*在学生的数学学*过程中是必须的,但新课程背景下,练*也要注入新的内涵,在进行基本训练的同时,努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发展。第一个层次是巩固新知求*均数,通过先估计再验证的方法使学生感知*均数的区间,从中渗透估算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第二个层次是通过计算3个成员的*均成绩和4个成员的*均成绩,目的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计算*均数时,总数要与份数相对应;第三个层次是课件设计河流横截面图,让学生直观辨别*均数是一个虚拟数。

  四、拓展延伸,让数学回归生活

  课堂小结时再次强化了本节课的`知识;体现了*均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 又得到了这节课的真实信息的反馈;作业的布置是对课堂的拓展延伸 , 进一步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生活中的*均数的兴趣。

  五、不足与遗憾之处

  一是在学生合作交流的细节上还要落到实处。教学中在小组合作、同桌讨论之前缺少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参与的程度还不完全均衡。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今后教学中要对小组合作给予必要的组织和引导,面向全体,关注个别差异,注重组际之间的评价,把合作学*的每一个细节落到实处,这样才能实现学生间的协调互助、共同发展;二是教师对课堂中的生成问题处理不够灵活。教学中我们应顺应学生的认知需求,因势利导,让我们的教学富有灵性;三是教育要以促进人的发展为本,本节课中缺少对学生润物细无声的人文感染,要加强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注重对学生的人文思想教育 ;四是*均水深和*均寿命这两道说理题,目的是加深学生对*均数意义的理解。在教学中,学生有形成问题,但教师未给予充足的讨论交流时间,教授得不够深刻。

  《*均数》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属于统计单元的内容,它是在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之后进行教学的,《*均数》教学反思。在统计中,*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它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它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以看出整体之间的差别,可见*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让学生学**均数的知识,不仅是为了掌握求*均数的方法,更重要的是理解*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及对生活的作用更显重要。

  一、预学-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课的开始我拿去年期末考试蓝鑫小组和长敏小组的成绩来做比较,看哪个小组的成绩好一些,引发学生思考,如何做最公*。学生在没有*均数的概念下,会说求两个小组的共分数,我故意找的两个小组人数不是一样多,所以这个时候学生就想到了求出*均成绩,因此引发出课题--*均数。后面我又以即将到来的世界卫生日作为背景,学校环保小队为了打扫卫生,利用节假日的时间收集了很多的废旧塑料瓶为题,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与数学相关,并且蕴含了德育的思想,教学反思《《*均数》教学反思》。但是这一环节,可能进入主题太快,让学生还没有概念,就突然进入了课题,或者让学生复*二年级的*均分知识后再进行教学。

  二、互学--小组交流,展示点拨

  此环节我用了小组合作的模式来教学,我在课件中自学提示中出示环保小组收集废旧塑料瓶,让学生找出*均数,学生会移动多的塑料瓶补给收集少的学生这种方法和二年级所学的*均分的方法来做,因为*均数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此时我就引发出疑问,为什么要讲多的移给少的人?他们就得出结论:因为这样他们收集塑料瓶就能一样多。接着我又将整个移多补少的过程展示给学生们看,让他们心里更加明确这种方法的意义。后自学提示中这些*均数是实际数量吗,让学生区分*均数与实际数的区别,但是学生仍然还不知道*均数处于一组数字的什么水*之中,这时我就利用超链接转向小明身高140cm,到水深110cm的河里去游泳的题型来引导学生,虽然水深是110cm,但是实际上水最深的地方达到200cm,*均数并不是最高值,也不是最低值,它处于中间的`一个水*。这样让学生明白为什么我们要研究*均数这一概念。这一环节中,我觉得可能我的讲解过于太多,关注学生太少,我想让学生答到我心中所想的答案后才会予以肯定的表扬,其实学生的回答中充满着闪光点,我应多关注,把整个课堂的主角交给学生。

  三、评学-拓展延伸

  在此环节,我用了课本上的做一做、一组口算成绩成绩表来作为提升题,口算成绩表比较哪一小组的成绩好,这样学生一目了然就知道我们要求的是*均数,最后,我穿插了一些课外小知识,一些生活中经常会出现的*均数的小知识点,让学生感受到,其实我们生活中处处都充满了数学。

  3月31日,我校迎来了华师大新基础的负责团队,其中吴老师听了我的一节课,内容是加权*均数。在听完课后,吴老师对我的课进行了详细的评述,是我对此堂课有了全新的认识,对此我对这堂课也进行了全面的反思,收获如下。

  一、小问题

  1、有一个问题是估一估什锦糖的单价范围在哪里?在这里可以改为两个问题(1)、配成什锦糖有几种可能。(2)、在什么范围之间?在这里,把一个问题改成两个问题,把问题放大,让学生有讨论的时间和空间。

  2、在第一大块寻找学生的资源的时候,找答案的意识强,不关注全体学生,这也是问题,是只关注结果的一个病根。

  3、在第一大块教学的时候,没必要两次估计什锦糖的`单价,这是在移植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二、相对较为突出的问题

  1、对于资源的收与放吴老师作了以下解释,她认为收资源的类型有以下几种(1)、辨析提升型。(2)、有机沟联型。(3)加工生成型。本节课属于第三种。第一层次资源是当学生出现a(60+100×4)时老师可以问这是什么意思?学生可回答一千克水果糖与4千克巧克力合起来的价钱。第二层次资源是(60+100)÷(1+4),这里主要是让学生体会总价是两千克的,与5千克数量不对应。第三层资源是(60+100×4)÷(1+4),也是让学生体会不对应的思想。另外一层意思是(60+100)÷2是求的一千克巧克力与水果糖的*均价,与这里的要求不一致。

  2、如何在一堂课中体现神似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1)、渗透数学研究方法,这里体现在配糖前交代研究的前提、目的。第一步:比如配置5千克什锦糖,可以是多少水果糖以及可以是多少巧克力呢?让学生说一说。第二步:师先说怎么去研究呢?以此交代研究目的,那么多的研究方案,可以从个例开始,个例研究好之后,再大量例举事实发现规律。第三步是例举时,再一次问:怎么例举有助于发现规律。

  (2)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惯,这里可以先由一个学生研究其中的几种情况,然后四个人一组汇总,通过这种形式一是激发参与意识,二是养成合作*惯。

  (3)进一步重心下移,在合作的过程中,第一种简单要求可以是我讲,同桌复述。第二种稍高要求两人轮流讲。第三种是进一步要求,四人合作,共同汇总。最后一种最高要求是个体与群体合作,当一个人会并说的时候,其他同学可以轻轻的说。千万不要一起读,重心要下移。

  3、融练*与只是形成过程中的丰富性,比如在第三大块的教学中,当巧克力多的时候,什锦糖是五千克。那说果糖多的时候什锦糖可以是多种千克数,这样可以把总价与千克数的对应放到不同的环境中。又比如(100+60)÷2让学生体会到可以同是5千克,或者是3千克等也可以这样做。另外也要加强中间价的说明,什么叫中间价,是两个价格的中间数。这样就可以在巧克力多的是时候更容易发现什锦糖的更小价格范围了。

  以上是我在本次调研活动中的一些反思,当然也有不足与需改进之处,在今后的教学研究中还需进一步的提高,这也是我当下的我急需做的事。

  《求*均数》这节课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来上,基本上就是按照:出示例题、分析条件问题、引导列式计算、总结规律:总数÷份数=*均数。这样的一节课下来,孩子们对数量关系式:总数÷份数=*均数掌握得非常熟练,解题正确率也很高。但是这样的教学,忽视了孩子对*均数的认识和理解,为什么要学**均数?它是怎么产生的?它有什么特点和作用?生活中什么地方要用*均数?这才是孩子们所关心的感兴趣的问题。我在设计这节课时,从孩子的发展出发,以孩子的发展为本,为孩子提供了适合他们发展的空间。这节课的设计与传统课有以下不同:

  一、目标的着眼点不同。

  这节课着眼于经历、体验、感受*均数的产生,理解*均数的本质意义,关注的是学*过程,让孩子学会思考,学会解题的策略,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呈现方式不同。

  这节课让孩子在数学活动中学*,体验*均数产生的过程。在经历*均数产生的过程之中,自然而然地理解了*均数的本质意义,学会了求*均数的方法,然后再去用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感受*均数在生活中的作用,体验学*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三、教学方式、学*方式不同。

  现在的课是让孩子在活动中“做数学”,给孩子提供大量的.讨论合作、独立探索、实践操作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孩子们在“做中学”。

  四、师生交往方式不同。

  现在的课堂不只是师生互动,更有生生互动,老师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参与到孩子的学*活动中去,成为学生学*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孩子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思维自由发展,不仅学会了知识,形成了能力,同时学会了与人合作,与人交流。

  五、应用形式不同。

  今天的教学注重结合生活实际,让孩子解决身边的、有趣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学生学得有味道,不枯燥。孩子们用*均数的知识成功地解决了这些实际问题,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这才是我们的教学目的之所在。

  总之,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我们老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给孩子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要变听数学、看数学为做数学,关注孩子在数学活动中学*,关注孩子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关注孩子对学*过程的经历和体验。教师要关注孩子知识技能的学*,更要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给孩子以富有个性的评价,激励孩子学*数学的信心。这样我们的数学将不再枯燥,让我们的数字会跳跃,图形会唱歌,我们的数学从此富有生机,充满乐趣。

  导学目标:

  1.在丰富具体情境中,感受求*均数是解决一些问题的需要,体会*均数的意义。

  2. 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均数。

  3、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根据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培养同学们的策略意识和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 点: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均数。

  难 点:理解*均数的意义。

  教学资源:自制课件、彩笔及笔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同学们,课间休息时玩什么?

  (丢沙包、踢毽子、跳皮筋、跳绳等)

  课前让同学们记录自己一分钟跳绳的次数,请一个小组汇报。

  男生和女生谁获胜了?怎样比较?(求总数)

  2、你玩过套圈的游戏吗?三年级第一小组的同学进行了男、女生套圈比赛,(出示成绩统计图),从图中你能获得什么信息?

  你觉得男生成绩好还是女生成绩好?比什么?怎样比?

  A、比男、女生的总数(质疑不公*)

  B、套的最多的、最少的都是女生,不好比。

  C、比男生还是女生套的准?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提问:怎样才能说明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呢?

  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

  各组代表向全班学生汇报

  本组的想法。引出*均数。即:分别求出男生、女生*均每人套中的个数。

  2、求男、女生*均每人套中的个数

  (1)学生演示移动条形统计图中方块,使4个男生套中的个数变得同样多。

  移动女生条形统计图中方块,使5个女生套中的个数变得同样多。

  动手操作移动彩笔。(说清移动方法及结果)

  质疑:移动有局限性,数大或者没图怎么移?(如:求*均身高)

  (2)通过计算求*均数:

  求男生*均每人套中的个数。(抽生讲解思路并板书)

  独立计算女生*均每人套中的个数。(抽生板书)

  求丝带的*均数。(P94页2题)

  求*均身高。

  小结:求*均数的过程及注意事项。

  三、巩固练*,拓展应用。

  1、 提问:学校篮球队员的*均身高是160厘米。李强是学校篮球队队员,他身高是155厘米,可能吗?学校篮球队可能有身高超过160的队员吗?

  (1)在小组内讨论。

  (2)指名回答,要求说出理由。

  2、河水*均深度110厘米,身高145厘米,下河游泳一定安全吗?

  (1)在小组内讨论。

  (2)指名回答,要求说出理由。

  揭示*均数的意义:*均数表示的是一组数据的*均水*,有些数可能比*均数大,有些数可能比*均数小,有些可能和*均数相等。

  四、实际应用:

  1、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均数?

  2、给本节课打分(提出对老师、同学的建议,进一步渗透*均数的应用意识。)

  五.课堂总结:今天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与困惑?

  教学反思

  用*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实际问题,体验运用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教完这堂课后,觉得有以下收获与困惑:

  收获一:情境的成功运用。课一开始,我以学生熟悉而又喜欢的运动会跳绳的录像引入,把学生一下子引入了课堂。这一情境的创设为新课的教学做好了铺垫,同时也为求*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法)起到了迁移的作用。在例题教学中,我让学生观看了“套圈比赛”的录象,学生注意力特别集中,兴趣盎然,既而我抛出一个实质的问题:是男生套的准还是女生套的准?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议论纷纷,有的认为男生组,有的'认为女生组,学生各抒己见,各自发表了自己的意见?然后进行全班交流:有的学生用最多个体进行比较,有的学生用最少个体进行比较,有的用总数进行比较,还有的用求*均数的方法进行比较。这时候鼓励他们将心中的矛盾展示出来,让他们充分地争论,使学生切实感受到用求*均数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的合理。当学生感受到要比较谁套得更准一些必须先求出“男、女生*均每人投中的个数”后,我并没有急着让学生讨论或者讲解“*均每人套中个数”的含义,而是让学生用移一移,画一画的,或者用计算的方法求出*均数。在此,我把思考的权利交给学生,不交流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感受所学知识的价值。

  收获二: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在教学中,我还结合教材内容,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把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融进课堂,引导学生领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掘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利用身边有效的数学资源学*数学知识。在我所选取的四个练*,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所选的内容都与学生生活贴*的题材,如:第一题是对*均数的理解;第二题是对*均数的应用,第三题是对*均数的深化认识。这三道巩固练*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生活之中有数学,生活之中处处用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极大的兴趣,主动地去学数学,用数学。这样的教学实现了数学教育的多重价值,使各学科起到了有效的整合作用。

  但在这堂课教学中,我也有困惑:首先问题的设计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行合作讨论、探究,更深层次地理解概念;其次小组合作的学*方式,有流于过场的倾向,怎样实现这一学*方式优化及发挥其最大功用,这些问题仍值得不断探究和实践!

  这节课,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积极,分组计算*均身高和年龄学生们有兴趣,很快就能算出来,并且会有自己的思考,有的同学还能把不同意见发表出来,师生在课堂上的交流活跃,学生的.学*兴趣较高。在这种前提下,简便算法的推出就水到渠成了。教学设计也努力体现新课改的新理念,如培养学生数学的思维能力,教会学生从生活中学*数学,课内外结合等等。

  但有的学生基础并不好,对数学没兴趣,上课时不能主动参与学*活动,被动地学*,收效一定不高。有的学生没有带计算器,在课堂上的计算时间增加了,教学用时出现了不应有的浪费。在加权*均数的定义讲解上,教师显得较为匆忙,定义讲解怕基础差的学生并不能完全接受。新课改提出教学要面向全体,在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可如果课堂学*我们只顾少数基础好的同学,那就与新课改理念相背了。所以,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方面,我们还有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

  《*均数》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具备一定收集和整理数据能力基础上,从生活实例出发,让学生充分产生求*均数的需要,进而自主探究*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均数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实际问题,体验运用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中我突出了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什么是*均数,注重引导学生在统计的背景中理解*均数的含义,在比较、观察中把握*均数的特征,进而运用*均数解决实际问题,了解它的价值。对于这节课教学我有以下几点反思:

  1、注重从学生喜欢的故事引入,能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如:从而激发了什么是*均数即怎样求*均数的需求,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保持浓厚的兴趣,感悟到数学源于生活,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给学生充足的探索空间。在寻找求*均数的计算方法时,给学生留出了充足的探索空间,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索和交流,教学时,我利用教材中收集矿泉水的情境,提出问题,虽然每个同学收集的瓶子数不一样,但如果假设每个同学都收集了同样多个,该怎么办?学生积极探索,想出了精彩的解决方法,“移多补少法”和计算等数学思维方法,接着,我又创设了比较两队踢毽子的情境,该怎样比较两队的成绩?让学生猜想,出现不同意见,引起学生认知冲突,学生在独立探究的基础上,在小组再交流自己的想法和理解,最终探索出用*均数来比较。从而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每个学生的学*主动性,使他们参与到教学的每个环节,真正成为学*的主人。

  3、加强学生对*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的理解。教学中既重视“*均数”的含义和求法,更重视*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和作用。在学生已经学过“总数÷份数=每份数”的基础上得出求*均数的方法是“总数量÷总份数=*均数”。整节课由具体到抽象,由模糊到清晰,并在讲解方法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渗透:*均数处于一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能反映整体水*,但不能代表每个个体的情况。这样一来,学生对*均数这一概念的认识显得更为深刻和全面。

  4、存在问题:

  (1)学生在计算总数量时,由于数据较多,学生计算经常求和出错,应该指导这个易错点。

  (2)学生对于*均数的应用掌握的不好学生对*均数是反应一组数据的*均值或总体水*,理解的不够深。

  (3)移多补少法和计算法如何选择使用讲得不够透彻。学生不能根据数据的集中程度灵活选用做题方法。

  总之,在以后的备课中,我将仔细的研究教材,选择适合本班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有效提高课堂的效率。

  通过认真研读教材,认真研究教法,我对“统计中的*均数” 的课尾进行了认真的设计自感效果不错。

  (课尾)

  师:这节课同学们学得很好,假如请你给自身的这节课打分,你会给自身这节课打多少分?(满分100分。)

  生1:我觉得我听得很认真,学懂了,可以打95分。

  生2:老师,我没有举手要发言,我想只能打76分。

  生3:我可以给自身88分。因为我在小组活动时表示的很好。

  生4:我可以给84分,因为老师教的'知识我听懂了,但是我发言不积极。

  生5:我这节课表示一般,只能打85分。

  (教师板书:95、76、88、84、85)

  师:假如一节课获得85分算优秀,你们这节课能算优秀吗?

  生(齐声):能算优秀课!

  师:根据是什么?76分能行吗?

  生:光看95分、76分都不行。我算了一下,这五个分数的*均数是(95+76+88+84+85)÷5=85.6(分),85.6分超越了85分,所以我们这节课是优秀课。

  反思:

  对学生而言,“给自身当评委”是少有的事。课堂上一般都是学生被老师评价,对于学生评价自身这种形式学生感到新奇、难得,因此特别珍惜这次为自身当评委的机会,注意力高度集中。评述过程使学生明白了如何联系生活实际深刻地感受*均数的意义,进一步巩固了求*均数的方法,体验了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评价中教师听到了*时听不到的心声,尤其是学生敢于说自身的缺乏。

  课堂练*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学生技能的有效手段。一堂课下来,经历了几个层次的教学活动,接触了多方面的知识,此时学生大脑疲乏,注意力下降,情绪低落,假如设计一些趣味性强、形式新颖、解法灵活的开放性课尾练*,就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消除疲劳、增强注意力、促进思维的发展,这节课正是这样做了。

  《*均数》是三年级(下册)第十单元《统计》的第一课时。在学生已经具备一定收集和整理数据能力基础上,从生活实例出发,让学生充分产生求*均数的需要,进而自主探究*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均数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实际问题,体验运用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

  本课的重点是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均数的方法,教学难点是理解*均数的意义。相对于求*均数的方法,理解*均数的意义更为关键。

  《*均数》这一堂课,在本校上过四次,在商城小学也上过一次。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推敲、摸索,但是总觉得不尽人意。*均数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怎么使抽象的概念让学生去理解、接受,这是需要不断思索的。

  教完这堂课后,觉得有以下收获与困惑:

  收获一:情境的成功运用。课一开始,我创设了一个套圈比赛的的情境,引入新课。学生注意力特别集中,兴趣盎然,既而我抛出一个实质性的问题:是男生套的准还是女生套的准?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议论纷纷,有的认为男生组,有的认为女生组,学生各抒己见,各自发表了自己的意见?然后进行全班交流:有的学生用最多个体进行比较,有的学生用最少个体进行比较,有的用总数进行比较,还有的用求*均数的方法进行比较。这时候鼓励他们将心中的矛盾展示出来,让他们充分地争论,使学生切实感受到用求*均数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的合理性。当学生感受到要比较谁套得更准一些必须先求出“男、女生*均每人投中的个数”后,我并没有急着让学生讨论或者讲解“*均每人套中个数”的含义,而是让学生用移一移,画一画的,或者用计算的方法求出*均数。

  收获二:概念的建构认知。本课的大致知识能力层次如下:认识*均数的意义——求*均数——应用*均数。教学设计从由条形统计图呈现数据,并利用条形图中涂色方块的移动揭示求*均数的方法,为学生理解*均数的意义提供了感性支撑,然后,在学生已经学过“总数÷份数=每份数”的基础上得出求*均数的方法是“总数量÷总份数=*均数”。整节课由具体到抽象,由模糊到清晰,由*面到立体,多纬度构建主体化的*均数概念。并在讲解方法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渗透:*均数处于一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能反映整体水*,但不能代表每个个体的情况。这样一来,学生对*均数这一概念的认识显得更为深刻和

  全面。

  收获三: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在教学中,我还结合教材内容,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把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融进课堂,引导学生领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掘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利用身边有效的数学资源学*数学知识。在我所选取的四个练*,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所选的内容都与学生生活贴*的题材。第一道题目,三次分苹果是对*均数算法的巩固,以及在过程中的算法优化;第二题是对*均数的进一步理解;接着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均数,体会*均数就在我们身边;第三题是对*均数的深化认识;而最后一题是*均数的应用。这几道巩固练*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生活之中有数学,生活之中处处用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极大的兴趣,主动地去学数学,用数学。

  但在这堂课教学中,也存在很多问题,通过听取多位前辈的评价和建议后,对*均数这一堂课感悟更深。现总结如下:

  (一)*均数的理解不够。

  这是一堂概念性的课,而这一个概念又是抽象的,如何让学生在抽象中把握概念呢? 本堂课,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均数方法的计算,而忽视了或者说少重视了对于*均数意义的理解。

  (二)悟的时间不够。

  在第二环节的第三层次“回顾与总结”中,教师强调地较多,而没有给予学生多的时间去参与、去感悟,使学生的理解很粗糙、很浮夸。这一环节的不当处理,使学生在解决“篮球队员身高问题”时出现了“篮球队员身高不可能是155厘米”的误解,仔细考虑,终其原因是对“*均数意义”的不理解,*均数代表的是整体水*,而不是每个人的实际水*。

  如果这一环节,能够让学生慢慢地参透“*均数的含义”“*均数的范围”等,那么学生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上完这节课后,我思忖中,是不是出一些简单关于*均数概念的判断题,使学生在判断中去悟*均数。

  (三)语言过于抽象。

  诚如商城小学时教导所说,*均数本身就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教师抽象的语言去描述抽象,那学生如何理解?是的,在本堂课中,很多关于*均数的描述过于抽象,比如说,“在每组数据中,可能正好是*均数的,像男生队中的----,也可能在一组数据中没有正好是*均数的,就像女生队,它们或高于*均数,或低于*均数。”所以,教师的语言应该反复琢磨,使学生有易于接受理解。

  (四)课堂内容不扎实。

  《*均数》这一内容是一堂“种子课”,何为种子课?就是说这一节课是接下来学*“众数”“中位数”等其它概念的起始。这一内容必须上扎实了,上好了,才能为接下来的学*打好基础。这一节课,上下来的总体感觉是太过于粗糙,走马光花,该深入时没有透。比如说,对于最后一个练*,可以突破书本上的问题,给学生多一些思维绽放,比如说,可以让学生回答“要使橘子的*均销量超过苹果,周六应该卖出多少箱?”在讨论中使学生理解“*均数是很敏感的,只要一天有变化,*均数就会改变。”

  一堂好的课必须反复磨练,只有多思考,才能不断进步。在一次公开课上,一位记者问一位数学老师,您的课为什么上得这么出色。这位数学老师只是浅浅地回答,我用一生都在备这堂课。是啊!每一堂课,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均数是什么?孩子们总是弄不明白,在所出现的数据中为什么看不到它的影子?学*它有什么用?爱动脑筋的学生总会提出这样一些很有见地和实质性的问题。刚刚学*完*均数,学生对它确实陌生的很,我知道这块知识很重要,因为孩子们在以后的学*中还会学*到众数和中位数,这是三个本质和含义很不相同的概念,可上了一节课,他们还是云里雾里,不清楚的地方很多,在课后的练*求*均数中问题尤其突出。该怎样调整课堂呢?

  在第二节的'课堂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的:

  首先:出示概念,在分析概念中理解概念的内涵。

  *均数: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情况。

  *均数的实质:是一个虚拟的数。

  其次:结合班级内的评价制度进行学*(我们班分四行,每月按行评比一次小红花的个数)能否按各行的总数进行评比,这样做公*么?孩子们马上就能感受的不公*,因为每行的人数不同,只有求出*均数才能做到公*和公正,可这个*均数是不是一定需要出现在每个同学的红花个数中啊?这些问题的设计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这样结合具体的情境学生掌握起来会更容易一点。如此看来,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确实是需要动一番脑筋的。

  教学本节课时,首先让学生复*学过的关于*均数的知识,把书中的统计表填写完整,并排出名次,从高到低依次是:选手1、选手2、选手3。

  其次,教师提出问题“在实际比赛中,通常都采用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然后再计算*均数的计分方法。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提出问题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与交流。大部分学生能想到这样比较公*,因为有的评委打分高,有的评委打分低,会影响选手的最终名次。使学生能理解把最高分和最低分去掉后,再求*均分更具有代表性。

  再次,让学生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再算一算3位选手的最终成绩,并排出名次。这时,选手的名次发生了变化,从高到低名次是:选手2、选手1、选手3。

  最后,组织学生讨论为何两次计算结果不同,名次也不同,让学生体会到极端数据对*均数的影响。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鼓励其查阅更多的资料,进一步了解*均数,感受*均数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均数在是常生活中的作用,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

  《求*均数》是在学生已经具备一定收集和整理数据能力基础上,从生活实例出发,让学生充分产生求*均数的需要,进而自主探究*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均数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实际问题,教完这堂课后,觉得有以下收获与不足:

  在例题教学中,课件出示了“收集矿泉水瓶”的图片,我就问要求*均每人收集多少个?应先求什么?当学生感受到要先求出总数,我并没有急着让学生讨论或者讲解“*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的含义,而是让学生用移一移,画一画的,或者用计算的方法求出*均数。在此,我把思考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感受所学知识的价值。

  导学案设计从由条形统计图呈现数据,让孩子在活动中“做数学”,给孩子提供大量的讨论合作、独立探索、实践操作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孩子们在“做中学”。在学生已经学过“总数÷份数=每份数”的基础上得出求*均数的方法是“总数量÷总份数=*均数”。并在讲解方法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渗透:*均数处于一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能反映整体水*,但不能代表每个个体的情况。这样一来,学生对*均数这一概念的认识显得更为深刻和全面。

  这堂课教学中,也有不足:有少部分学生对于*均数的意义还比较模糊,在实际*题中的应用还搞不清楚,因此还需要让他们逐步地体会和掌握。计算中正确率不高,应培养孩子认真、细心地良好*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从生活实际中体会*均数的意义,建立*均数的概念。

  2、在理解*均数意义的基础上,理解和掌握求*均数的方法。

  3、初步感受求*均数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联系同学实际,培养同学选择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同学主动参与的热情,培养同学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均数的方法;体会求*均数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昨天的作业,张康、朱星宇、施逸婷做得最好。今天老师带来些铅笔想奖给他们。(三人上台领奖,并告诉同学各自得到的铅笔的支数。)板书:张康11支、朱星宇7支、施逸婷6支。

  你们觉得公*吗?怎样才干公*?

  同学讨论,指名汇报。

  (从1张康手中拿2支给施逸婷,再从张康手中拿1支给朱星宇。这样每人都是8支。)

  很好。谁能给这种方法取个名字?(“移多补少法”。)

  (先把三个人的铅笔全合起来有24支,再*均分给这3个人,这样每个人都是8支。

  这种方法也很好!我们也给它取个名字。(“先合再分”)。

  刚才我们用不同的方法,都能使这三个人铅笔的'支数相等,都是8。

  教师指出:这里的“8”就是“11、7、6”这三个数的*均数。板书课题:*均数。

  昨天蔡裕杰同学的作业也很有进步,现在我想也奖给他铅笔,怎样才干让他们四个人得到的铅笔支数相等?(同学上台演示,每人得到6支。)

  提问:这里的“6”就是“11、7、6、0”这四个数的什么?

  通过我们刚才的讨论,你觉得什么是*均数?

  小结:已知几个大小不等的数,在总和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把多的移给少的或者先把它们合起来再*均分,使它们成为几个相等的数,这个相等的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均数。


《*均数》说课稿优选【十】篇(扩展7)

——数学《*均数》教学反思(十)份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求*均数。

  *均数这个概念早在三年级时就已经接触过,并做过简单的练*题。今天的学*是更深层次的挖掘关于*均数等量关系的一个变化。*均数的概念与过去学过的*均分的意义是不完全一样的。*均数是一个虚拟数,是借助*均分的意义通过计算得到的。

  学*重点应该是理解*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在例1的教学中,学生对于简单的小数,图形的表示能够较好的理解并吃透。但还存在一部分同学对其*均数的意义不理解。其实*均数只是一个虚拟的数,并不是每个数都是这些,也不是真实存在的。即使是这样解释,依旧有同学无法理解*均数概念。而在例2的教学中,虽然部分同学无法理解*均数的概念,但是他们知道这样求*均数,这也是一点进步。例2是通过两队的*均成绩比较使学生明确: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用*均数表示各队的成绩更合适,进一步理解*均数的意义,即*均数是一个重要的`刻画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

  在随后的练*中,学生对公式总数÷份数=*均数的应用还是不错的,多数同学都能正确运用公式求出*均数,对于求总数的运用,就会有个别同学无法找到关系式的正确运用。

  之所以选择这节课,主要得益于前些天从光盘上听到张齐华版的《*均数》,并深深的被他所折服。设计巧妙、穿插自如,将这一内容延伸到了最大化而又不露痕迹,一切似乎都顺其自然,水到渠成。曾经也想把他的作品翻版,可多少有些不甘心,再加之现在是用导学案上课,而他所设计的课更注重于教师的步步引导。虽不能复制,但仍有许多可以借鉴的地方,如移多补少、先合并再*分等等。

  接着,我从网上找到了一些教学设计,但总感觉不太理想。每天都绞尽脑汁的在想,创设一个怎样的贴*学生的生活情境呢?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想到了可以用班里同学得到红星的数量导入,而且人数不同,在质疑中使学生感受*均数产生的必要性。以此作为切入点,必能调动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真切的感受到生活中处处皆有数学,只是我们不曾去发现它、思考它。思路一通百通,随后我又想到了在练*题中统计班里一部分同学的身高和体重以及期末考试的*均成绩等。思路有了,怎样进行呢?导案、学案自已可以慢慢去完善。最困难的,也是我的短板课件的制作。因为都是本班学生真实的名字,而不再是小明、小华、小丽。下载的课件根本不能用,尤其是还要绘制条形统计图,更是难上加难。求助于微机老师吧。赵媛老师试着从 excel中输入数据后转化成图表,但根本不是我想要的。没办法,从word中画吧。我也就跟着学会了从视图中先画出网格线后,再画横、纵坐标轴以及打格子,选中矩形画出长条,改变颜色,添加名字、组合,真的是收获多多。后来,又在李杰老师的帮助下把课件进行了整理完善。一切准备好后,已是周二了,抓紧时间印学案吧。

  周四第一节课,我对前面的自主学*部分进行了检查,孩子们太浮躁了,和我当初的设想大相径庭。我的心一下子凉了半截,自信心大打折扣,我精心准备的课,难道真的要这样收场。正式上课了,在多媒体教室里,有大屏幕,有投影仪。同学们的情绪已不再像第一节课那么躁了。个个精神抖擞,发言积极。不但完成了教学任务,还能锦上添花。如最后一道拓展题,张嘉铭就想出了与众不同的'方法,不得不让我对他们刮目相看。我知道,所有的这一切,除了我课前的精心准备,还和多媒体课件密不可分。鲜艳的颜色有效的刺激了学生的视觉神经,再加上学生熟悉的统计内容,让孩子们变被动为主动,大大激发了他们的潜能。当然,这节课也有很多的遗憾,比如我说的太多,不敢放手,以至于一节课下来口干舌燥;还有由于整节课的内容较多,时间把握的不好,拖堂了几分钟等等。

  课后,我一直在想,我们总是在埋怨学生不注意听讲,其实是我们的心思花的还不够,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他们喜闻乐见的教学内容,我们也就能与学生同快乐,并从中实现自己的价值。阳光总在风雨后,当付出终有回报,曾经的风雨也变得那样美丽,那样难忘。风雨兼程,一路成长------

  《*均数》这节课我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依据《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基本理念。由于学生已经具备*均数的基础知识,所以应着重让学生理解*均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容易列出算式进行计算。我出示课件学生们收集旧塑料瓶的图画和统计表,我让学生说出自己发现的一些信息(对应图画),孩子们运用“移多补少”的方法进行操作。我来到学生中间,叫起一名同学和他比身高,问到如果求我们两人的'*均身高用这个方法行吗?学生们在一片哄笑声中说出不行,那有更好的方法吗?迫使学生打破以形成的思维定势,从而获得还能用计算的方法。学生采用计算的方法求出*均数(此步可采取同学之间相互讨论、互相帮助获得答案,因为对于个别同学而言还是有一定困难,集体订正时让学生明确先算出总个数,再*均分,这种方法称为先合后分,最后叮嘱学生列综合算式时必须加上括号并写答语)。在同学们掌握了求*均数的方法以后,随之我又引导学生*均数不是一个真实的数在引导,在一组数据中发现*均数在哪些数据范围之内,以及*均数的意义。最后我引导学生说出日常生活中的*均数,我出示了***限高的图片以及干旱地区*均每人每天用水的图片与我们正常用水图片的比较,教育学生要节约用水,也让学生明白*均数在国家制定政策方面的作用。

  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我根据教材特点与学生实际,做了很多的预设。考虑不同的学生有着哪些不同的思考方法,可能会出现哪些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设计出不同的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在组织学生讨论、评价,学生在生成知识的同时,生成学*经验、情感体验,整个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均数》是三年级(下册)第十单元《统计》的第一课时。在学生已经具备一定收集和整理数据能力基础上,从生活实例出发,让学生充分产生求*均数的需要,进而自主探究*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均数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实际问题,体验运用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

  本课的重点是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均数的方法,教学难点是理解*均数的意义。相对于求*均数的方法,理解*均数的意义更为关键。

  《*均数》这一堂课,在本校上过四次,在商城小学也上过一次。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推敲、摸索,但是总觉得不尽人意。*均数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怎么使抽象的概念让学生去理解、接受,这是需要不断思索的。

  教完这堂课后,觉得有以下收获与困惑:

  收获一:情境的成功运用。课一开始,我创设了一个套圈比赛的的情境,引入新课。学生注意力特别集中,兴趣盎然,既而我抛出一个实质性的问题:是男生套的准还是女生套的准?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议论纷纷,有的认为男生组,有的认为女生组,学生各抒己见,各自发表了自己的意见?然后进行全班交流:有的学生用最多个体进行比较,有的学生用最少个体进行比较,有的用总数进行比较,还有的用求*均数的方法进行比较。这时候鼓励他们将心中的矛盾展示出来,让他们充分地争论,使学生切实感受到用求*均数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的合理性。当学生感受到要比较谁套得更准一些必须先求出男、女生*均每人投中的个数后,我并没有急着让学生讨论或者讲解*均每人套中个数的含义,而是让学生用移一移,画一画的,或者用计算的方法求出*均数。

  收获二:概念的建构认知。本课的大致知识能力层次如下:认识*均数的意义求*均数应用*均数。教学设计从由条形统计图呈现数据,并利用条形图中涂色方块的移动揭示求*均数的'方法,为学生理解*均数的意义提供了感性支撑,然后,在学生已经学过总数份数=每份数的基础上得出求*均数的方法是总数量总份数=*均数。整节课由具体到抽象,由模糊到清晰,由*面到立体,多纬度构建主体化的*均数概念。并在讲解方法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渗透:*均数处于一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能反映整体水*,但不能代表每个个体的情况。这样一来,学生对*均数这一概念的认识显得更为深刻和全面。

  《求*均数》这一课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感悟“*均数”的实际意义,在实践中探索求“*均数”的多种方法,并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方法进行解答,在其中培养学生估算的能力,同时对数据分析结果作出简单的推断和预测,体会“*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及广泛应用,培养锻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本节课的重点是灵活选用求*均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对于学生来说,理解*均数的意义难度较大。因此,在设计教案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他们所熟悉的经验,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和他们所熟悉、感兴趣的素材组织教学,转化“以教材为本”的旧观念,适当地调整教材,根据实际情况,提高学*兴趣,以达到教育较学目标。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所以教材安排了一个生活中,学生比较熟悉的收集矿泉水瓶的例子,目的是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数学不再枯燥、抽象,数学就在他们的身边,易激起学生学*的兴趣。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当学生对*均数的意义很想弄懂但又无法弄懂,很想说清但又无法说清的时候,便会萌发强烈的求知欲,教师适时恰当引导,能使学生较快进入学*情境,有利于对新知识的接受和掌握。

  今天讲的四上《*均数》,从备课,上课两方面作出以下反思:

  1. 在备课方面,准备不够充分,备课太粗糙,一些预设过于简单甚至没有,比如在讨论王云投中的7个和*均成绩7时,没有作出预设,对于学生回答的问题没有作出精准而具有引导性的反应。课上题与题、话与话之间的过渡语准备不足,*题出现的有点突兀。

  2. 在上课方面,课堂气氛过于紧张,学生不够活跃,可能由于自身有些紧张,让部分学生过于拘束,气氛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在讨论过程中,没有给他们充足的时间讨论,蜻蜓点水般跳过了本节课的难点,致使有些同学不会用适当的语言去解释后边游泳池和*均寿命两道实际问题。这一段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说,去解释,当然,在这一方面,我的答案有些简单,没有更深入的去说,当学生说到*均数只是一个*均水*,仅此而已,还需要再补充:有些数比*均数高,有些数比*均数低。

  另外,在比较投球比赛两个组哪个组的成绩好时,没有让学生充分去说透,在学生达成共识,没有争议时,还可以继续问,让生生之间互相争论,缓解课堂气氛。在学生发表个人见解时,不要给学生任何赞同或不赞同的意见,让生生互动。在讨论中得出答案。

  综合一整节课,节奏稍微有些快,当学生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时,就此停止,立马公布答案,导致有些反应慢些的学生思维跟不上。以后上课要收弛有度,快慢得当。

  *均数是统计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新教材注重让学生在经历统计活动的过程中体会*均数的本质内涵,理解*均数的意义,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基于以上认识,我在设计中创设了具体情境让学生感悟*均数的产生过程,注重引导学生在统计的背景中理解*均数的含义,在分析、比较中把握*均数的特征,进而运用*均数解决实际问题,了解它的价值。我在这节课的设计和教学上力求体现出以下特点:

  一、创造性改编教材,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教师教学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本节课在设计上作了两点改动:一是不采用教材中的例题1,主要考虑到例1的数据较大,难以把所有的矿泉水瓶在黑板上呈现出来,另外矿泉水瓶移多补少后也很难再找回原来每个人的个数,不容易实现*均数与原来每个数进行比较。因此,上课伊始,创设四个同学摆的珠子数量不等,颜色也不相同,引发学生思考:“在总数不变的基础下,你们能使四人的珠子同样多吗?”,旨在让学生过一把“移多补少”瘾,感悟“移多补少”的思想,经历从“不相等”到“同样多”的过程,构建*均数的概念。

  正如预设所想,由于每人珠子的颜色不同,学生很快就能找到原来每人珠子的个数,并清晰地意识到*均数5个并不是每人珠子的实际个数,而是他们珠子个数的*均数量,这个*均数比这组数中最大的数大,比最小的数小,处在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的之间。这不仅没有改变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同时还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丰富学*素材,有助于学生构建*均数的概念,理解*均数的本质特征。

  二是教学例2时,创设两个篮球队比身高的问题情景。教材呈现两队队员的身高数据主要是考虑学生计算时能进行简便计算,但不利于学生把两队所有队员的身高进行比较。所以这个教学环节,我有意识地把书本上欢乐队和开心队的队员身高分别按从高到矮的顺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减低学生看表格的难度,大部分学生能又快又准地准确抓住两队的身高信息,如“王强虽然是两队中身高最高的一个,但是开心队的其他三个队员都比欢乐队员的另三个队员高”,“王强只比周小杰高2厘米,其他三个队员都比欢乐队的另三个队员高3厘米”等,有利于学生判断哪个观众的说法是正确的,为后面求两队的*均身高打下了基础。

  二、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优势,使重、难点能得以较好地突破。

  建构“*均数”的概念,理解“*均数”的意义,是学*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所在,所以这两个教学环节中,我特意利用多媒体课件,先展示“移多补少“的过程,引出*均数的概念,再利用课件把*均数与原来每个数进行大小比较,凸显*均数的本质特征。由于课件形象生动,清晰明了,能较好地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再次把学生的思维指向这组数据从“不相等”到“同样多”,强化认识到“原来大的数移出一部分补给小的数,变小了;原来小的数补上一部分,变大了。”深化了学生对*均数内涵的理解和把握。

  三、解决现实问题,让学生在辨析中内化知识。

  这节课只设计了两道练*题,但结合一题多变,多练的方式,其实解决了“求*均分数”、“全年*均每月(每季度、每天)的用水量”等多个数学问题。通过练*题一,让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意识到两人考试次数不同,这样比总分数不合理,从而凸显*均数的“代表性”,使学生理解*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水*,解开学生心中“为什么用*均数来代表他们的成绩,不用总数来代表他们的成绩?”的疑惑。通过练*题二“求出小明家*均每月用水多少吨,提供3个算式供你选择。”,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均数是由总数除以对应的份数,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惯。接着让学生思考“如果使(1)、(3)成为正确的话,可以将问题怎样改变?”开阔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在反复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技能。

  当然,综观整节课,感觉原先的预设基本成为了现实,而且,一些超乎预设的现场生成更让全课充满了自主的色彩。但是静下心细想,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一些问题:

  1、“两个球队的队员高一些?”这问题的提出很好的引起学生的兴趣,但是老师还没有完全挑起学生争论的高潮,这个环节还可以慢一些,相信学生思维碰撞会多一些。

  2、随着备课及思考的不断深入,我越来越感受到在凸显*均数作为“数据的代表”意义时,还不够充分、丰富、饱满,如果能在“练*题一”中引导学生感受一组数据的*均数易受这组数据中每一个数据的影响,即敏感性,就更能丰富学生对*均数的理解了。

  3、评价时,激励语言的运用还不太丰富,自己的教学视野还需开阔,教学行为还需大度。

  *均数是统计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新教材注重让学生在经历统计活动的过程中体会*均数的本质内涵,理解*均数的意义,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基于以上认识,我在设计中创设了具体情境让学生感悟*均数的产生过程,注重引导学生在统计的背景中理解*均数的含义,在分析、比较中把握*均数的特征,进而运用*均数解决实际问题,了解它的价值。我在这节课的设计和教学上力求体现出以下特点:

  一、创造性改编教材,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教师教学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本节课在设计上作了两点改动:一是不采用教材中的例题1,主要考虑到例1的数据较大,难以把所有的矿泉水瓶在黑板上呈现出来,另外矿泉水瓶移多补少后也很难再找回原来每个人的个数,不容易实现*均数与原来每个数进行比较。因此,上课伊始,创设四个同学摆的珠子数量不等,颜色也不相同,引发学生思考:“在总数不变的基础下,你们能使四人的珠子同样多吗?”,旨在让学生过一把“移多补少”瘾,感悟“移多补少”的'思想,经历从“不相等”到“同样多”的过程,构建*均数的概念。正如预设所想,由于每人珠子的颜色不同,学生很快就能找到原来每人珠子的个数,并清晰地意识到*均数5个并不是每人珠子的实际个数,而是他们珠子个数的*均数量,这个*均数比这组数中最大的数大,比最小的数小,处在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的之间。这不仅没有改变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同时还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丰富学*素材,有助于学生构建*均数的概念,理解*均数的本质特征。

  二是教学例2时,创设两个篮球队比身高的问题情景。教材呈现两队队员的身高数据主要是考虑学生计算时能进行简便计算,但不利于学生把两队所有队员的身高进行比较。所以这个教学环节,我有意识地把书本上欢乐队和开心队的队员身高分别按从高到矮的顺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减低学生看表格的难度,大部分学生能又快又准地准确抓住两队的身高信息,如“王强虽然是两队中身高最高的一个,但是开心队的其他三个队员都比欢乐队员的另三个队员高”,“王强只比周小杰高2厘米,其他三个队员都比欢乐队的另三个队员高3厘米”等,有利于学生判断哪个观众的说法是正确的,为后面求两队的*均身高打下了基础。

  二、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优势,使重、难点能得以较好地突破。

  建构“*均数”的概念,理解“*均数”的意义,是学*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所在,所以这两个教学环节中,我特意利用多媒体课件,先展示“移多补少“的过程,引出*均数的概念,再利用课件把*均数与原来每个数进行大小比较,凸显*均数的本质特征。由于课件形象生动,清晰明了,能较好地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再次把学生的思维指向这组数据从“不相等”到“同样多”,强化认识到“原来大的数移出一部分补给小的数,变小了;原来小的数补上一部分,变大了。”深化了学生对*均数内涵的理解和把握。

  三、解决现实问题,让学生在辨析中内化知识。

  这节课只设计了两道练*题,但结合一题多变,多练的方式,其实解决了“求*均分数”、“全年*均每月(每季度、每天)的用水量”等多个数学问题。通过练*题一,让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意识到两人考试次数不同,这样比总分数不合理,从而凸显*均数的“代表性”,使学生理解*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水*,解开学生心中“为什么用*均数来代表他们的成绩,不用总数来代表他们的成绩?”的疑惑。通过练*题二“求出小明家*均每月用水多少吨,提供3个算式供你选择。”,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均数是由总数除以对应的份数,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惯。接着让学生思考“如果使(1)、(3)成为正确的话,可以将问题怎样改变?”开阔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在反复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技能。

  当然,综观整节课,感觉原先的预设基本成为了现实,而且,一些超乎预设的现场生成更让全课充满了自主的色彩。但是静下心细想,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一些问题:

  1、“两个球队的队员高一些?”这问题的提出很好的引起学生的兴趣,但是老师还没有完全挑起学生争论的高潮,这个环节还可以慢一些,相信学生思维碰撞会多一些。

  2、随着备课及思考的不断深入,我越来越感受到在凸显*均数作为“数据的代表”意义时,还不够充分、丰富、饱满,如果能在“练*题一”中引导学生感受一组数据的*均数易受这组数据中每一个数据的影响,即敏感性,就更能丰富学生对*均数的理解了。

  3、评价时,激励语言的运用还不太丰富,自己的教学视野还需开阔,教学行为还需大度。

  *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它非常抽象。新教材较重视让学生在理解*均数的意义的基础上再应用于实际。基于这一点,我在设计中突出了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为什么要学*均数,注重选取学生熟悉的教材引导学生在统计的背景中理解*均数的含义,在比较、观察中把握*均数的特征,进而运用*均数解决问题,了解它的价值。

  本节课我从学生熟悉的妈妈给两个孩子不公*的分铅笔引入,让学生感受到分东西要公*,生活中很多时候需要*均分,即感受到*均数产生的需要。

  在第二个层次如何得到“*均数”,我则采取让学生自己在分铅笔的过程中发现“移多补少”和“先求总数,再重新*均分”这两种不同的方法。从课堂效果看,还是不错的,孩子们很快就想到了这两种方法。

  “*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是教学的难点,因此我就选取学生熟悉的各门学科的考试分数来进行教学。教学时不仅让他们理解“*均分”是如何计算出来的,让他们体会到*均数是一个“虚”的数,再此基础上我又进行了拓展延伸——已知三门学科的*均成绩及其中两门学科的成绩,让学生计算出剩下一门学科的分数。因为这个例子学生非常熟悉,所以很快他们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对于比较抽象的知识点的教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取他们熟悉的素材进行教学,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本节课时,首先让学生复*学过的关于*均数的知识,把书中的统计表填写完整,并排出名次,从高到低依次是:选手1、选手2、选手3。


《*均数》说课稿优选【十】篇(扩展8)

——数学《*均数》教案范本五份

  教学目标:

  1. 经历用*均数描述一组数据特征的过程,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体会*均数的意义,掌握求简单*均数的方法。

  2. 自主探究移多补少及先合后分的求*均数的方法,会估计*均数的范围,能灵活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求*均数的实际问题。

  3. 体会*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在运用*均数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应用意识,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重点:

  体会*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均数的意义,对一些简单事件做出合理的分析和判断.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学,自主学*:

  1.创设问题情境:

  师: 在光明小学举行的趣味运动会上,二年级第一小组的男女生进行了一场激烈的套圈比赛.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比赛情况.(课件演示,引导学生观察)

  a.问题:观察男女生套圈成绩统计图,从图中你知道些什么?

  b.设疑:你认为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

  c.说明:要想判断谁套得准一些,为了体现公*性,就要用到*均数.

  2.揭示课题:认识*均数明确学*目标:

  a.了解*均数的意义.

  b.掌握求*均数的方法.

  3.预*交流:

  [小组内简单交流对*均数含义的理解和求*均数的方法,提出质疑.]

  过渡:

  回归课前的疑问,让我们一起去探究有关*均数的问题.

  4.自主预学:

  a.男生队套圈总数:6+9+7+6=()个

  b.女生队套圈总数:10+4+7+5+4=()个

  思考:

  a.比较男女生套圈总数,这样比,你认为公*吗?为什么?

  b.怎样比才够公*?

  学情分析:

  [能否从男女生参赛人数上的不同去衡量.]

  二.小组合作探究:

  问题:

  1.怎样求男生,女生*均每人套中的个数呢?

  2.你认为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学法指导:

  a.明确总数份数和每份数三者之间的关系.

  b.根据求每份数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索求*均数的方法.

  三.展示交流,点拨提升:

  1.探究展示:

  学情预设:

  男生:6+9+7+6=28(个)

  28÷4=7(个)

  女生:10+4+7+5+4=30(个)

  30÷5=6(个)

  说明:7和6就是男女生套圈个数的*均数,它反映了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并不表示每个人套中的实际个数.

  2. 质疑:

  分别用套圈的总个数去除以他们的什么?(总人数).

  3. 精要点拨:

  明确:求*均数,要找准和总数对应的份数.

  方法:总数÷份数=*均数

  过渡:

  师:除了用先合后分的方法求*均数,还有其他求*均数的方法吗?

  课件演示:移多补少的方法.

  说明:

  先合后分和移多补少都是求*均数的方法,在计算时,我们可以选用先合后分的方法求*均数,而移多补少的方法适合于操作时使用.

  4. *均数的范围:

  观察与思考:

  *均数7和6,相比它们所在的一组数据的大小,有什么特点?

  重难点突破:

  明确::在一组数据中,*均数比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

  四.训练检测,总结反思:

  小华家1月~5月用水情况统计表

  1月2月 3月 4月 5月

  13吨 10 吨 11吨 9吨 12吨

  (1).小华家*均每月的用水量在( )吨和( )吨之间.

  (2).算一算:*均每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吨?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

  想一想:

  1. 怎样确定*均数的取值范围?

  2. 求*均数的方法是什么?你先求的什么?

  归纳与总结:

  a.最大的数>*均数>最小的数

  b.*均数等于总数除以对应的份数

  五.综合实践与应用:

  1.想一想,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简单说明理由。

  ①、小明期中考试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功课的均分是95分,那么他的三门功课一定都是95分.()

  ②、小马过河:河的*均水深为130厘米,小马身高140厘米,小马过河不会有危险。( )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里交流判断依据]

  重点明确:

  根据*均数的意义,并不表示:

  1.每门的成绩都是95分,有的高于95分,有的低于95分.

  2.处处水深130厘米,有的低于130厘米,而有的地方比130厘米深的多.

  2.知识达标:

  同学们收集标本,小红收集了14个,小兰收集了12个,小丽收集了11个,小明收集了15个,*均每人收集多少个标本?

  [进一步巩固求*均数的方法]

  3.智能积累:

  三年级的8名同学分两组向灾区捐款,一组捐了220元,二组捐了180元。

  ①、*均每名同学捐款多少元?

  ②、*均每组同学捐款多少元?

  思考:两道题在解答时,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重点明确:

  相同点:都是先求捐款的总数.

  不同点:各自对应的份数不同.

  知识延伸:

  小力前5次英语测验的*均分是91分,第6次得了97 分,他6次测验的*均分是多少分?

  六.全课总结:

  通过学*,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惑?

  当堂检测:

  有3条彩带,长度分别是9厘米,17厘米,10厘米,*均每条彩带长多少厘米?

  板书设计:

  认识*均数

  (一)1.移多补少

  2.先合后分 男生:6+9+7+6=28(个)

  28÷4=7(个)

  女生:10+4+7+5+4=30(个)

  30÷5=6(个)

  方法:总数÷份数=*均数

  (二)*均数的特点

  最大的数>*均数>最小的数

  教学反思:

  “*均数”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统计》里面的内容,它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本课教学把重点放在掌握求*均数的方法上,而难点则是运用*均数的意义分析数据,从而体会到*均数的应用价值。

  “*均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如何让学生初步理解它的概念并掌握正确的求*均数方法?我一开始就设计了贴*学生生活的熟悉的活动情境,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统计图,获得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自主预学和小组合作探究来解决数学问题,掌握问题解决的多种有效方法,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较好的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这节课我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中去,引导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学*能力。

  教学目标:

  1、知道计算一组资料的*均数时,能根据数据的情况选择不同的算法。

  2、知道在计算*均数时,可能会出现小数。

  3、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比较得出总数,个数变化时*均数计算的方法。

  教学重点:

  1、能根据数据的情况灵活选择不同的算法。

  2、知道在计算*均数时,可能会出现小数。

  教学难点:

  总数、个数有变化时计算*均数的方法。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导入

  1、 师:小丁丁期末考试中,语文得了96分,数学得了98分,两门功课的*均分是多少分?

  2、 学生单独思考解答。

  3、 学生汇报交流: (96+98)2 =1942 =97(个)

  答:两门功课的*均分是97分。

  4、 师: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解答的?(学生回答) 板书:总数个数=*均数。

  5、 师:那么如果现在我们知道了英语得分是97分,三门功课的*均分是多少分?你会怎样计算呢?

  6、 学生可能会有二种解答方式。

  7、 师:今天就让我们继续来学*有关*均数计算的问题。 板书:*均数的计算

  二、 探究新知

  (一)新授1

  1、 师:我们来看一下,四位小朋友制作了很多的动物模型。(课件演示)

  2、 师:这一小队*均每人制作了几个动物模型??

  3、请小组讨论交流,你会这样思考?(时间留足让学生充分思考)

  4、 师:谁来愿意说一说你的想法?请学生把不同的答案板演。

  5、 师:让我们来看一下,小胖这位好朋友的答案是否和你相同呢?(课件演示)

  6、 师:你认为谁的方法更加适合呢?

  7、 学生交流讨论。

  8、 小结: 可以根据数据的情况选择不同的算法来计算*均数;当资料中相同的数据较多时采用小胖那样的算法比较简单。

  9、师:对于7.5个小动物这个数据你有什么疑问吗?

  10、小结: 因为*均数是一组数据的*均水*,所以在计算*均数时,人数,个数可能会出现小数。

  11、试一试:用你喜欢的算式:(请说一说理由) 上海八月的一周气温情况如下表: 小丁丁*均每次得分是多少分?

  A.(32+30+32+30+34+32+34)7

  B.(323+302+342)7

  (二)新授

  1、快速列出算式: 五(1)班学生为学校做纸花 ,男同学22人共做176朵,*均每人做多少朵? 17622 = 6朵 五(1)班学生为学校做纸花 ,男同学22人共做176朵,女同学24人共做284朵,*均每人做多少朵?

  (176+284)(22+24)=10朵 五(1)班学生为学校做纸花 ,男同学22人*均每人做6朵,女同学24人共做284朵,*均每人做多少朵? (226+284)(22+24)=10朵

  2、学生讨论交流。

  3、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这里没有直接出现总数,而且得到总数先要利用*均数乘以个数得到其中一个总数,然后加上后面的总数。

  4、学生小组合作,解答问题。

  5、小结:做题需看清问题求的是什么*均数,找到对应的总数和个数,然后用总数个数,求出*均数。

  6、试一试:国庆节黄金周参观科技馆人数的情况。

  ( 46781 4 + 83615)(4 + 3 ) =(187124 + 83615)7 =2707397 =38677(人)

  答:在国庆黄金周期间*均每天有38677人参观科技馆。

  (三)小结

  根据数据的情况,灵活选择不同的计算方法。要看清题目中给出条件中隐含的意义,不能光从数字上来理解。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9—50页。

  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是安排在条形统计图的学*之后。通过前面的学*,学生已能准确地从条形统计图中去观察和收集数据,并会作简单的分析、归纳,回答相关的一些问题。本节课的内容是要在学生掌握、比较多组统计图数据的基础上引入*均数的概念。

  学情分析:

  在本节课内容学*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简单条形统计图的绘制及单个条形统计图内数据的分析、比较。可以通过观察统计图准确地比较出数量的多少及大小。例题中的情景也是学生生活中常见或类似的事情,学生分析起来也没有陌生感。

  教学目标:

  1.继续复*巩固条形统计图的学*。

  2.将条形统计图的认知与*均数的概念有机结合,进一步延伸对多组统计数据的整理、分析及计算。

  3.向学生灌输简单的*均数计算概念,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要用到*均数。*均数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从而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设计理念:

  统计及分析条形统计图是将简单的统计概念灌输给学生,让学生明白一组或多组复杂的数据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整理,绘制成图表来达到直观效果,并根据图表进行计算,从而解决相应的问题。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上我充分注意了以下几点: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概念。

  2.将新旧知识进行对比,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3.引导学生自主学*。通过讨论、动手操作,归纳新知。

  4.将知识延伸到课外,与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会对多组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比较的方法,会计算*均数。

  教学难点:

  *均数概念的引入及*均数的计算。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每5人一小组准备的十八枝小棒、三个纸盒。

  教学方法:

  创设情景法、启发谈话法、尝试法、启发讲解法等。

  教学过程:

  一、旧知回顾,谈话导入。

  1.请学生说说统计表及条形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

  2.谈话:上学期期末考试,四(1)和四(2)班进行了一场数学小竞赛,最后四(2)班得了第一名。这两个班的人数和每人考的分数都不一样,怎么就知道哪个班考得好呢?老师们是怎么算的呢?(这个过程中可能有学生回答到用“*均分”来计算的。如果提到“*均分”教师可以抓住时机及时板书“*均”两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旧知让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引入两班考试的事例让学生想到“*均分”的概念,为后面*均数的学*作铺垫。】

  二、新知探究

  1.课件出示例3情景图,解说图意。

  2.课件出示男生套圈成绩统计图。提问:谁套得最准?同样方法出示女生套圈成绩统计图并提问。

  3.同时出示两组统计图。

  提问:这是男女生的比赛成绩统计图,男生和女谁套得准一些呢?

  【设计意图:先单个出示统计图是为了巩固旧知识,突然同时出现两组统计图并抛出问题是将学生的思维拉回,引起他们对新知识的重视和思考】

  4.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并对学生提出的方法进行归纳,质疑。直到学生说出“求男女生*均每人套中的个数”为止,这其中老师可以用前面讲到的“*均分”概念进行引导。

  5.适时提问:如何求出男生和女生*均每人套中的个数呢?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由讨论会发现自己的方法是否正确科学。“*均分”的概念会给学生很好的启发。】

  6.学生尝试在统计图中通过移动长方块来达到大家都一样的结果。教师巡视引导,并发现方法得当的学生。

  7.请学生发言,畅谈自己的方法及结果。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板书。

  【设计意图:这一活动既让学生动了手也动了脑,再加上老师的适时引导,他们会通过移动方块和计算找到最恰当和最简便的方法来找到“*均数”,新知学*也就水到渠成了。】

  8.师总结:可以通过“移多补少”法和计算法得到“*均数”。引入“*均数”概念,并告知学生*均数能较好地反映出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并可对多组数据进行综合比较。

  三、拓展延伸,巩固学*

  动手分一分

  1.将学生5人一组进行分组。让每组学生把十八枝小棒按5、6、7根的要求分别放到三个小纸盒内。

  2.动手分一分,使每个纸盒内的小棒根数相同。看哪组最快最准地完成任务。

  3.让分得好的小组发言总结。

  动手算一算

  1.师问:刚才大家很快就分好了,如果现在是180根小棒按不同的根数插入三个纸盒内再分一样多会怎样?

  2.引导学生思考:可以利用刚才学的知识进行计算。师对两种方法再进行比较,并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补充练*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了计算“*均数”的方便和重要,也巩固了学生对*均数的计算】

  四、归纳总结

  1.通过今天的分一分,算一算,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2.现在谁来说一说四(1)班和四(2)的“*均分”是怎么回事?

  板书设计:

  *均数

  男生 女生

  6+9+7+6=28(个) 10+4+7+5+4=30(个)

  28÷4=7(个) 30÷5=6(个)

  *均数: 7 *均数: 6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均数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经历用*均数知识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过程,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方法,发展统计观念。初步感知“移多补少”“对应”等数学思想。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验学*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掌握求*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先合并再*分”的实际意义和应用。

  教学难点:

  理解*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灵活运用*均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生活中有很多地方用到*均数,(播放例子)那什么是*均数呢?怎样求*均数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索*均数的奥秘。(板书:*均数)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均数的意义和求法。

  师:读情境图,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你能根据统计图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1:从情景图中可以读出小红、小兰、小亮、小明分别收集了14、12、11和15个塑料瓶。

  生2:所解答的问题是*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

  师:你能解释“*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的意思吗? (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意思是把收集到的这些塑料瓶按照人数进行*均分配。也就是把收集瓶子数量较多的转移给数量较少的,最后达成每人收集的个数同样多。

  师:你能理解“同样多”是什么意思吗?

  生:每人收集的个数一样。

  师:那有什么方法能使每人收集的个数一样呢?

  生:像这样,通过把多的矿泉水瓶移出来,补给少的,使得每个人的矿泉水瓶数量同样多。师: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得到的这个相等的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均数。

  师:还有其他方法能知道*均数吗?

  生:观察上图发现,还可以先求出塑料瓶的总数量,然后进行*均分配,可以求出*均每人收集的塑料瓶的个数。

  师:请用算式表示出来。

  生:(14+12+11+15)÷4

  =52÷4

  =13(个)

  答:*均每人收集了13个。

  师:刚才我们通过移多补少和计算,求出*均每人收集了13个矿泉水瓶,它是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的矿泉水瓶数量?引导学生体会13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的矿泉水瓶数量,而是4个人的总体水*。

  小结:*均收集13个矿泉水瓶,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的数量,是一个“虚拟”的数,反映了这组收集矿泉水瓶数的情况。

  刚刚我们初步学会了*均数的计算方法,接下来老师碰到了一个问题,你能帮我解决吗?

  2、进一步强调*均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出示教材第91页情境图和统计表)

  师:读图表,你能找出哪些数学信息?(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1:已知第4小组男生队和女生队踢毽比赛成绩表。

  生2:所求的问题是男、女两队,哪个队成绩好?(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师:怎样列式解答呢?(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男生队*均每人踢毽个数女生队*均每人踢毽个数

  (19+15+16+20+15)÷5 (18+20+19+19)÷4

  =85÷5 =76÷4

  =17(个) =19(个)

  17<19

  答:女生队的成绩好些。

  师:那我们来看看这两位小朋友做的。他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同意哪种方法?为什么呢?

  生:如果比较两队的总成绩,有失公*,因为两队的人数不同,所以比较两队的*均成绩比较公*些。

  师:对!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用*均数表示各队的成绩更公*更好一些。

  师:那么问题来了,你觉得这个*均数会比原来的数的最大数大吗?会比最小的数小吗?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在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很多用到*均数的地方。接下来老师来考考你们学*的如何。

  四、作业

  1、做一做第1题

  2、判断题

  (1)某小学全体同学向希望工程捐款,*均每人捐款3元。那么,全校每个同学一定都捐了3元。 ( )内容来自闪亮儿童网

  (2)学校排球队队员的*均身高是160厘米,有的队员身高会超过160厘米,有的队员身高不到160厘米。 ( )

  (3)小明所在的1班学生*均身高1.4米,小强所在的2班*均身高1.5米。小明一定比小强矮。 ( )

  3、做一做第2题

  4、游泳池的*均水深是120厘米,小明身高140厘米,他在游泳池中学游泳,会不会有危险?为什么?

  五、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通过本课学*,你有哪些收获?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第六册第92~94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从生活实际中体会*均数的意义,建立*均数的概念。

  2、在理解*均数意义的基础上,理解和掌握求*均数的方法。

  3、初步感受求*均数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联系学生实际,培养学生选择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均数的方法;体会求*均数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昨天的作业,张康、朱星宇、施逸婷做得最好。今天老师带来些铅笔想奖给他们。(三人上台领奖,并告诉同学各自得到的铅笔的支数。)板书:张康11支、朱星宇7支、施逸婷6支。

  你们觉得公*吗?怎样才能公*?

  学生讨论,指名汇报。

  (从1张康手中拿2支给施逸婷,再从张康手中拿1支给朱星宇。这样每人都是8支。)

  很好。谁能给这种方法取个名字?(“移多补少法”。)

  (先把三个人的铅笔全合起来有24支,再*均分给这3个人,这样每个人都是8支。

  这种方法也很好!我们也给它取个名字。(“先合再分”)。

  刚才我们用不同的方法,都能使这三个人铅笔的支数相等,都是8。

  教师指出:这里的“8”就是“11、7、6”这三个数的*均数。板书课题:*均数。

  昨天蔡裕杰同学的作业也很有进步,现在我想也奖给他铅笔,怎样才能让他们四个人得到的铅笔支数相等?(学生上台演示,每人得到6支。)

  提问:这里的“6”就是“11、7、6、0”这四个数的什么?

  通过我们刚才的讨论,你觉得什么是*均数?

  小结:已知几个大小不等的数,在总和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把多的移给少的或者先把它们合起来再*均分,使它们成为几个相等的数,这个相等的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均数。

  二、寻找方法,解决问题

  说到*均数,老师想起前不久学校举行篮球赛的时候,五(2)班女男生之间发生的一次争执。

  为了备战篮球赛,五(2)班男子篮球队和女子篮球队之间先进行了一次投篮比赛。每人投15个球。这是他们投中个数的统计图。出示两幅条形统计图。

  (略)

  这两幅统计图能看得懂吗?从这两幅统计图上你能知道些什么信息?

  投篮比赛结束了,男子篮球队队员说男生投篮准,女子篮球队队员说女生投篮投得准,争执不下。现在,我想请大家做一个公*的裁判,你们觉得,是男子篮球队整体水*高一些,还是女子篮球队整体水*高一些?。

  指名汇报,说明理由。

  (有3名男生都投中得比女生少,所以女生投得准一些)

  这是你的意见,有不同的意见吗?

  (女生一共投中28个,男生一共投中30个,男生投得准一些)

  可是男生有5个人,女生只有4个人啊!还有不同的意见吗?

  (去掉一个男生。)

  去谁合理呢?能去吗?

  (应该求出女男生投中个数的*均数,然后再进行比较)

  有道理,他们两个队的人数不同,所以我们不能一个人一个人的比较,分别求出他们投中个数的*均数,用*均数来体现他们投篮命中的整体水*,好办法!掌声鼓励。

  那我们应该怎么求他们的*均数呢?先来求女生投中个数的*均数。

  观察女生投篮成绩统计图,小组讨论,代表汇报。

  (将徐丹多投中的两个分一个给王戈,分一个给赵越,这样,她们每个人都是投中了7个,也就是女生投中个数的*均数是7个。)

  不错,方法很简洁,移多补少法。有不同的方法吗?

  (先求出四个人投中的总个数,再求出*均每人投中的个数。)

  半数:6+9+7+6=28(个)

  28÷4=7(个)

  他用的方法就是——先合再分法。

  看来,大家都非常聪明,男生*均投中的个数会求吗?

  你们觉得这时我们求*均数用哪种方法比较合适?为什么?

  小结:求*均数的方法很多,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人数少,差距小,用移多补少简单;人数多,差距大,用先合再分的方法比较简单。

  学生在练*本上计算,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为什么这里求得的总数除以的是5而不是4?

  现在你能帮五(8)班的同学解决他们争论的问题了吗?

  (女生*均每人投中7个,男生*均每人投中6个,所以女生投得更准一些。)

  观察统计图,女生*均每人投中7个,(用直线画出7的水*位置),提问:*均数7比哪个数大,比哪个数小?我们再来看看男生投中的*均数6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特点?(用直线画出6的水*位置。)

  小结:*均数的大小应该在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之间。此外,一组数的*均数是我们计算出的结果,表示的是这组数的*均水*,并不一定这一组数都等于*均数,有些可能比*均数大,有些可能比*均数小。

  三、应用方法,解决问题

  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均数,也知道了如何求*均数,接下来我们要遇到的是生活中有关*均数的问题,一起来看一看。

  请大家轻声地把问题读一读,思考之后,可以和同座交流自己的看法。

  挑战第一关:“明辨是非”

  (1)一条小河*均水深1米,小强身高1.2米,他不会游泳,但他下河玩耍池肯定安全。( )

  (2)城南小学全体同学向希望工程捐款,*均每人捐款3元。那么,全校每个同学一定都捐了3元。()

  (3)学校排球队队员的*均身高是160厘米,李强是学校排球队队员,他的身高不可能是155厘米。( )

  学校篮球队可能有身高超过160厘米的队员。( )

  (4)四(3)班同学做好事,第一天做好事30件,第二天上午做好事12件,下午做好事15件,四(3)班同学*均每天做好事的件数是(30+12+15)÷3=19(件)。( )

  挑战第二关:“合情推测”

  四(2)班第一小组同学身高情况统计表

  学号 12 3 4 56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