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如给我三天阅读答案3篇

  • 阅读答案
  •   我们谁都知道自己难免一死.但是这一天的到来,似乎遥遥无期.当然人们要是健康无恙,谁又会想到它,谁又会整日惦记着它,于是便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有时我想,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每天都看成是生命的最后一天该有多好啊!这就更能显出生命的价值.( )认为岁月还相当漫长,我们的每一天()不会过得那样有意义,有朝气,我们对生活就不会总是充满热情.

      我们对待生命如此倦怠,在对待自己的各种天赋以及使用自己的器官上又何尝不是如此?( )那些瞎了的人,( )更加珍惜光明.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一旦失去了的东西,人们才会留恋它,人得了病才想到健康的幸福.

      我有过这样的想法,如果让每一个人在他成年后的某阶段瞎上几天,聋上几天该有多好.黑暗将使他们更加珍惜光明,寂静将教会他们真正领略喧哗的欢乐.

      我多么渴望看看这世上的一切,如果说我凭我的触觉能得到如此大的乐趣,那么能让我亲眼目睹一下该有多好.奇怪的是明眼人对这一切却如此淡漠!那点缀世界的五彩缤纷和千姿百态在他们看来是那么的*庸.也许人就是这样,有了的东西不知道欣赏,没有的东西又一味追求.

    [阅读全文]...

2022-05-04 10:02:15
  • 《詹天佑》阅读答案3篇

  • 阅读答案
  •   詹天佑从小就聪颖好学。1872年,他作为*首批官费留学生赴美国留学时,年仅12岁。在耶鲁大学读书期间,他专门攻读铁路一科。在毕业考试中,他夺得了第一名。在八年的留学生活中,詹天佑时刻思念着养育他的父母之邦。他非常关注时事,对美国殖民主义者从我国拐走大批华工,让他们从事奴隶般的苦役极为愤慨。1874年,日本侵犯我国台湾,更使他受到极大刺激。

      1881年,詹天佑怀着报效祖国的一腔热血回到了阔别多年的祖国。1887年,“*铁路公司”在天津成立。第二年,经留美同学邝孙谋推荐,公司总办伍廷芳聘詹天佑为工程师。詹天佑梦寐以求的、献身于*铁路事业的愿望终于能实现了。

      1892年修筑滦河铁路桥时,面对湍急的河水,英国、日本、德国的工程技术人员都束手无策,相继败下阵来。这时,英籍总工程师金达不得不找詹天佑来试一试。詹天佑认真分析了以往失败的原因,仔细勘察研究了滦河地质情况后,决定改变桥址。他请来精通水性的人潜入河底,用*的传统方法配合机器打柱,顺利建成了桥墩。大桥终于建成了,詹天佑在工作中显露出的卓越才能使他名声大噪。1894年,英国工程研究会选举他为正式会员。

      1905年5月,清*决定修筑京张铁路。它全长虽仅201公里,但必须通过地势险峻的燕山山脉,其中南口以北的关沟段(居庸关、青龙桥、八达岭一带)更是层峦叠嶂,自古就有“天险”之称,工程难度非常大。一些帝国主义分子根本看不起*人,他们嘲笑说,“*会修关沟这段铁路的工程师还没有诞生呢!”“*人想不靠外国人自己修铁路,就算不是梦想,至少也得五十年。”国内也有些人缺乏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认为*自己承办这条铁路是“不自量力”。

      清*任命詹天佑为京张铁路会办(后称总办)兼总工程师,主持该线铁路的修筑工程。詹天佑不畏艰难,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这一重任。他明确表示,“*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应引以为耻”,“全世界的眼睛都在望着,我们必须成功!”

    [阅读全文]...

2022-01-21 09:33:53
2022-04-13 12:54:16
  • 《自相矛盾》阅读答案3篇

  • 阅读答案
  •   读成语故事《自相矛盾》的原文和译文,然后答题。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其人弗能应也。

      译文: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夸赞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十分坚固,任何东西都不能穿透它。又炫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十分锋利,什么东西都能刺穿。有人问:( )?那个人回答不出来了。

      12、文中的利是锋利之意,请你回答:坐收渔翁之利中利的意思是(利益);出师不利中利的意思是(顺利,答吉利亦可)。(4分)

      13、请你翻译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4分)

    [阅读全文]...

2022-05-10 08:48:22
  • 《老马识途》阅读答案3篇

  • 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一10题。(9分)

      飞鸽传书,老马识途。人类很早就已经意识到,很多动物具有出类拔萃的导向能力,纵使万水千山,无论阴晴雨雪,这些神奇的动物总能知道路在何方。人类当中也不乏这样的认路高手,它们的脑海中似乎嵌入了 GPS”,怎样都不会迷失方向。

      它们是怎样做到不迷路的呢?早在20世纪SO年代,科学家们就通过对一些脑外伤患者的研究了解到,建立记忆的过程和大脑中一块被称为“海马”的脑区密切相关。实验也佐证了这样的观点:我们知道,像老鼠之类整天在错综复杂的洞穴中穿行的动物,天生就拥有极为强大的导向能力,然而如果科学家人为地去切除大鼠或小鼠大脑中的海马,它们也会一下子变成“迷途的老鼠”。

      1971年,伦敦大学学院的约翰·奥基夫,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又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他们先在大鼠的海马中植入了一个记录电极,然后将大鼠放置在一个空旷的房间中让其自由活动,发现了构成记忆体系的第一组成部分。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他们在纷乱错杂的神经信号中分离出了一组独特的信号,而这组独特的信号则来自一类以发放电信号方式实现功能的独特的神经元。奥基夫将这类神经元命名为“位置细胞”。位置细胞的独特之处在于,他们的活跃程度只和大鼠所处的位置有关系:当大鼠待在某个特定区域时,某几个特定的位置细胞就会变得特别活跃;而当大鼠跑到另一个区域时,就会有另外一批位置细胞活跃起来。虽然位置细胞的总数量并不算很多,但是他们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可以包含海量的信息。每种特定的位置细胞的组合对应一个特定的区域,当大鼠进入这个区域时,该组合的位置细胞就会活跃。

    [阅读全文]...

2022-04-07 16:26:07
  • 《画家》阅读答案3篇

  • 阅读答案
  •   当今画坛,批评家正在变成贬义词,仿佛批评家是隔夜的麻辣汤,全部变了质。这实在是让人笑不起来的笑话。我结识的批评家,几乎都是爱读书爱思考的高手,几乎都是有正义感的人物,也是自强不息的奋斗者。作为批评界的一员,反躬自问:画家蔑视批评家,肯定是有原因的。究其原因如下:

      画是有形的诗,讲究直觉与意境。批评是无形的思,侧重理性与逻辑。诗与思是宿敌。柏拉图要把诗人逐出他的理想国,诗人对他也没有好感。儒家诗圣杜甫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的诗句,被儒家思想家朱熹颇为不屑地批评说:道它作甚?言下之意是很无聊很没有意思。

      书面语言限制了批评的表达。语言表达的障碍,言不由衷是态度虚伪,词不达意是水*欠佳,言不尽意是效果有限。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意思是话语不能贴切地、充分地表述思想,于是周文王借用卦象去传达。卦象的延伸就是画,东汉刘熙解释说:画,挂也。古文挂、卦,音同义同而形似。这意味着古人认为画画比说话优越。

      批评文章通常是即兴的随笔,与写意画相通。写意画家的作品,不经意的败笔很常见,如同颜真卿打叉画圈的行书或黄宾虹的乱笔,感觉很自然。批评家的文章却不能有败笔。批评家如果引经据典,会被讥之为卖弄;不引经据典,批评就成了知心话,说多了则假。这样的文本,又会被认为没有深度。如果形而上地议论,画家便指责批评家不会细微地体味作品。在怀有一流技术的画家看来,批评界人士都是眼高手低、离腔走调的空谈家。普通画家看批评家,也会像老板看老婆,越看越难看。

      广义的批评既有指责,也有赞赏。凡是自大的画家无不希望批评界赞赏自己而指责他人。于是,偏重赞赏的批评,除了当事人之外,会受到画坛广泛的排斥,斥之为吹捧。反之,对于批评界的指责,画家又以外行为由加以抵制。

    [阅读全文]...

2022-01-29 04:42:48
  • 《田野上的白发》阅读答案3篇

  • 阅读答案
  •   做阅读题要弄懂文意。要画出在文章的结构上起过渡、连接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画出各段落中的中心句,尤其注意段首、段尾,这些词句往往就是回答问题时需要重点研读的,通过找重要的词句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每段内容,各段联系,思路,结构层次。

      田野上的白发

      刘益善

      ①母亲50岁后,头发日渐白了。先是两鬓,后来是额前,再后来满头芦花,让我们感到心痛。

      ②父母都不愿离开家,家里有猪鸡水牛,有房子和责任田。上高中的小弟还要人照顾,患不治之症的父亲不能劳动,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持,她头发还有不白的么?

    [阅读全文]...

2022-02-17 12:07:30
  • 《汉字书法》阅读答案3篇

  • 阅读答案
  •   蒋勋有一个说法很有意思,他说,汉字的象形是建立在视觉会意的基础上,而我们今天熟悉的欧美语言,甚至亚洲的新语言(原也受汉字影响的韩文、越南文),大多都是拼音文字。汉字靠视觉,图像思考使汉文化趋向快速结论式的综合能力,与拼音文字靠听觉记音的分析能力很不相同,这就决定了两种文化思维的基本走向不同。

      书法史上有一个专有名词“波磔”,用来形容隶书水*线条的飞扬律动,以及尾端笔势扬起出锋的美学。蒋勋对此的理解非常到位,他说,“波磔”如同*建筑里的“飞檐”,汉字隶书里的水*“波磔”,与建筑上同样强调水*飞扬的“飞檐”,是同一个时间完成的时代美学特征,而欧洲的建筑则与此完全不同,它追求那种垂直线的上升,比如中世纪哥特式大教堂用尖拱使得建筑本体不断拉高,观赏者的视觉也因此震撼于垂直线的陡峻上升,而在*汉代水*美学影响下的建筑,两千年间没有发展垂直上升的野心,却用屋檐下一座一座斗拱,把水*屋檐拉长、拉远,在尾端微微拉高起翘,如同汉代隶书,完成流动飞扬漂亮的一条水*“波磔”。《诗经》里也有 “作庙翼翼”,形容巨大建筑有飞张的屋宇,如同鸟翼飞扬。

      谈到*最伟大的三件行书作品,蒋勋说,《兰亭》真迹虽不在人世了,但是《兰亭》确立了汉字书法“行草”美学的本质——追求原创当下的即兴之美,保留创作者最饱满也最不修饰、最不做作的原始情绪。在此意义上,被称颂为“天下第一行书” 的《兰亭》实际是一篇草稿!而唐代中期被称为“天下行书第二”的颜真卿《祭侄文稿》,祭悼安史之乱中丧生的侄子,泣涕淋漓,涂改圈划更多,同样也是一篇没有誊录以前的“草稿”。最后一篇,北宋苏轼被贬黄州,在流放的苦闷中写了《寒食帖》,诗中,也有错字别字的涂改,线条时而沉郁,时而尖锐,变化万千,《寒食帖》同样也是一篇 “草稿”。三件书法名作都是“草稿”,但却被称为*最伟大的三件行书作品,也许可解开行草关学的关键,那就是追求原创当下的即兴之美。

      蒋勋一再谈到汉字书写在*历史的重要,比如山海关的城楼上有一块匾,大字正书“天下第一关”。如果少掉这几个字,也许就会失去气壮山河的雄强气派。欧洲的城堡宫殿建筑上很少看到文字,凡尔赛宫也想不起来有什么地方适合题字,然而文字书写在*或东方的建筑里,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他说,台南孔庙大成殿里,孔子不是一尊人像,是用汉字书写的“至圣先师孔子神位”,与希腊以降西方的人像纪念完全不同。长久以来,汉字传承一直是东方文明历史的核心命脉。汉字是人类文明里唯一传承超过五千年的文字,唯一的非拼音文字,唯一还可以在现代科技的电脑中方便使用的古文字。它是最古老的文字,也是最年轻的文字。五千年前看到黎明日出写下的“旦”字,和我们今天庆祝一年第一个日出的“旦”是同一个字。蒋勋说,每次看到弘一法师的书法会起大震动,尤其是法师晚年刺血写经,字迹只是血痕。一句“慈悲喜舍”,安详静定,仿佛千万劫来的沧桑化成一痕淡淡微笑,仍然使人对汉字书写有真正敬意。

      1.下列说法中,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阅读全文]...

2022-04-21 21:30:26
  • 《杨布打狗》阅读答案3篇

  • 阅读答案
  •   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①而反。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②也。向者使③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矣?”

      注释

      ①缁衣:黑色的衣服。②犹是:像这样。③使:假使。

      阅读训练

      1.下面加点的“之”用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

    [阅读全文]...

2022-07-10 19:38:37
  • 《李贺小传》阅读答案3篇

  • 阅读答案
  •   李贺小传

      李商隐

      京兆杜牧为李长吉集序,状长吉之奇甚尽,世传之。长吉姊嫁王氏者语长吉之事尤备。

      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能苦吟疾书,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所与游者,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辈为密,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未尝得题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始已尔。”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非大醉及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复省,王、杨辈时复来探取写去。长吉往往独骑往还京、洛,所至或时有著,随弃之,故沈子明家所余四卷而已。

      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板,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云当召长吉。长吉了不能读,下榻叩头言:“阿母老且病,贺不愿去。”绯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不苦也。”长吉独泣,边人尽见之。少之,长吉气绝。常所居窗中,有烟气,闻行车管之声。太夫人急止人哭,待之如炊五斗黍许时,长吉竟死。王氏姊非能造作谓长吉者,实所见如此。

    [阅读全文]...

2022-01-07 05:31:37
  • 《晏子谏景公》阅读答案3篇

  • 阅读答案
  •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阶。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2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选自刘向《晏子春秋》)

      【注】○1晏子:名婴,齐国宰相。景公:齐国国君。○2闻命:齐景公自谦的话,意为听您的话。

      【阅读训练】

      1.选出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项。

      (1)

    [阅读全文]...

2022-01-30 18:38:54
  • 《小石潭记》阅读答案9篇

  • 阅读答案
  •   阅读文言文选段,回答问题。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阅读全文]...

2022-08-27 18:05:32
标签索引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