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学*心得体会(精选5篇)

首页 / 心得体会 / |

  正面管教学*心得体会 1

  简·尼尔森的《正面管教》是一本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生的经典之作。这本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涉及孩子心理、行为、认知、教育等方面的经典理论,使我受益匪浅。

  《正面管教》的第一、二章主要讲了什么是正面管教和解释了几个概念。我读完之后印象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一、孩子完全是社会人吗?孩子完全是社会人吗?书中的这段描述我不能完全赞同。

  从生物学角度来说,我认为孩子既是自然人也是社会人,即她的成长应该既有她自己遗传基因的表达,还应该受外在社会环境的影响。孩子本身是一粒种子,我们能做的是为她提供合适的环境,让她长得更繁茂,而不是玫瑰花的种子,非得培养成牡丹!尊重孩子的内在发展,让孩子长成她自己的样子!

  二、莫让孩子变成讨好者。

  本书的第二章讲的自尊,孩子通过自我评价和自省来获得自尊,而不是来自于他人的评价,我觉得这一点特别重要!通过*一段时间,仔细观察家里老人和孩子的互动,我发现了为什么那么多的成年人都有“讨好模式”,为什么很多人那么在意其他人的评价。“你再……我就不喜欢你了!”“你再…我就不要你了!”这样的话多么熟悉!不经意的一句话,却在孩子的心中种下了恐惧和讨好的种子,自己的行为要靠别人的喜好来评价,孩子就这样慢慢的与真我越来越远了!

  三、关于孩子犯错。

  关于孩子犯错,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担心孩子犯错,所以一切包办,剥夺了孩子学*的机会。孩子一犯错,使劲批评孩子,或者给孩子贴标签。有些事情大人认为很简单,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却是很难的,大人的批评会让孩子,畏手畏脚不敢做事。

  书中提到: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什么是鼓励?鼓励和赞扬有什么区别吗?书中还提到:安排特别时光、抱一抱孩子。爱是前提,爱的重要性,鼓励需要爱的支持。让我们通过真诚的爱让孩子感受到鼓励,这样的感觉是多么美妙。面对一个失去自信、被大家责备、羞辱的、行为不当的孩子,是否可以试一试将孩子“抱一抱”,能否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呢?

  《正面管教》在文中呈现了不同方式的养育案例,我在阅读时会不时反思自己的养育模式和成长模式,学*正面的教养方法。本书倡导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作为家长如何把握教育孩子的尺度。

  作者从四个方面归纳了我们要达到正面管教的效果应该怎么做,举例说明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如何去管教孩子。只有老师和家长共同配合,使用科学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让孩子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氛围中,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使孩子受益终生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

  书中提到:“我们究竟从哪里得到这么一个荒诞的观点,认定若要孩子做得更好,就得先要他感觉更糟?”当孩子犯错误时,我会严厉地训斥。孩子表面听话了,而实际心里很不服气。惩罚虽然能暂时制止不良行为,但不能永久性地解决问题,孩子只有在感觉更好时,才会做得更好。所以,只有通过鼓励帮助孩子体验到归属感和价值感,才能获得长期的积极效果。孩子的感受力强,但表达力弱。需要老师和家长认真解读,而不是通过打骂来压制孩子的错误行为,从长远来看,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反而带来了新问题。

  每个人都是天生的父母,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好父母!那我们就一边学一边养吧!

  正面管教学*心得体会 2

  最*我读了简·尼尔森的“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正面管教》,该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涉及孩子心理、行为、认知、教育等方面的经典理论,使我受益匪浅,尤其是书中第7章讲述的:有效地运用鼓励,让我更深入地认识到鼓励而非赞扬,书中说到:“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是的,孩子们需要**的鼓励,才能茁壮成长。那么什么是鼓励呢?首先我们要将鼓励和赞扬有效的区分开来。作者也提出我们给予孩子的是鼓励,而非赞扬,这一时让我十分困惑,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吗?难到我们不应该给孩子们赞扬吗?

  带着疑问我继续读下去,慢慢地才了解到话中的含义。鼓励的学问非常深,*时我都没有好好地运用鼓励,而书中从若干个方面加以阐述,比如时机、相互尊重、着眼于优点等,让我们了解到什么才是有效的鼓励,自我反思,我在该方面存在很多的误区,比如:我经常会用到这么一句话赞扬孩子:“你真是一个乖孩子,听话、懂事,是大家学*的榜样!”在这种赞扬下,该孩子会很高兴,会满脸灿烂,她会觉得“大人认可我,我是有价值的”。作者提出:赞扬指向了做事的人,使得做事的人常常基于“别人会怎么想,怎么看”的考虑来做事。当没有得到别人的认可时,他会茫然与疑惑。

  这位孩子(长大后就是成年人)可能会形成一种完全依赖于别人的观点的自我概念,可能会变成:“讨好者”和“总是寻求别人认可”。而鼓励是指向人的行为的,常常启发对方思考“我是怎么想的”、“现在该怎么做”、“我学到了、感觉到了什么”等,它能让人内省,更多地让人思考并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无需他人的认可,最后形成自信、自立的态度。小班的孩子年龄小,自我反思的能力比较差,所以老师在此运用的赞扬可能要比鼓励更多一些,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年龄的增长,我之前的那句话只会使孩子们变得“变动”,缺乏自信。是作者让我了解到同一句赞扬鼓励的话对于不同的孩子,它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我们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性格等真诚而恰当地赞扬和鼓励。

  该书给了我很多启示,让我在经后的工作中学*更正确、正面的方法管教孩子,让孩子在自信、自立的环境下快乐健康的成长。

  正面管教学*心得体会 3

  *段时间读了《正面管教》这本书,也看了邓老师写的读书心得,当时很是心动,很认同书中提出的正面管教和善而坚定的理念,认为与我的组织上课理念很是接*,但系统、完善、深刻的太多了。后来由于上班期间太忙,一直没能有时间仔细读这本书。后来,我迫不及待地买来这本书,仔细研读了一个多月,一边读,一边勾划,一边回顾和反思,记录自己的感悟。感觉自己以前的认识真是太肤浅了,此次阅读,对于正面管教有了一个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现将我这段时间的体会整理下来。

  《正面管教》这本书出自美国教育学博士、心理学家简·尼尔森博士,是一本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书中反复强调: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骄纵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书中主要介绍了如何运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能力,并且用了非常多的案例来告诉我们如何有效地与孩子沟通,以及为什么这样做背后深层的原因。书中令人信服地讲解了家长和老师为什么必须这么做的深层蕴涵,以及如何正确解读孩子的错误行为背后的信息,该怎样采取最有效的应对方法。

  成年人对孩子的引领和指导是很重要的,但是孩子应该得到同等的尊严和尊重;他们也应该有机会在和善而坚定而不是责难、羞辱和痛苦的氛围中发展自己所需要的人生技能。我们常常剥夺孩子以负责任的方式作出贡献来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的机会,然后却反过来埋怨孩子,嫌他们没有责任感。这也正是我们的现状,我们大人制定了规则而不是由孩子们讨论制定却要求孩子们必须遵守,否则就要受到惩罚,而且是以“我爱你,我这是为你好”的名义。我们嘴里说着爱,却面目狰狞,怪不得孩子们疑惑,反叛。我们必须明白,给孩子们提供机会,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上进心,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书中几次提到这样两句话:“我们究竟哪里得到这么一个荒诞的观念,认定若想要孩子做得更好,就得先让他感觉更糟?”“孩子们在感觉更好时,才会做得更好。”我很受触动。面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劝阻不起作用时,我一向认为“做错了就应该受到惩罚”,惩罚会促使孩子做得更好并成为更好的人。我像很多人一样被惩罚的当时效果所愚弄,同时疑惑着孩子们为什么“不长记性”。

  正面管教不以任何责难、羞辱、或痛苦(肉体上的或精神上的)作为激励手段,它以相互尊重与合作为基础,把和善与坚定融合为一体,并以此为基石,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各项人生技能。对比有效管教的4个标准,特别是对管教子女方面,我很惭愧,我所采用的教育管理方法,并不都能满足这些标准。很多时候我作为一名家长,帮孩子报兴趣班也没有考虑到孩子喜不喜欢就帮他报了,常常强迫他做一些他不喜欢做的事情。

  尼尔森告诫我们,我们言行背后的感觉比我们做了什么或说了什么更重要,我们做了什么永远不如我们怎么做的更重要。如果我们能时刻问自己,“我这样做是在给予孩子力量,还是在挫伤他们?”我们在对待孩子时就会更有效。怎样对待孩子的不良行为?德雷克斯强调鼓励,并且认为这是大人在帮助孩子时应该学会的最重要的技能。他说过多次:“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尼尔森认为,通过鼓励来帮助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最好的方法,这确实是不容易做到的事。鼓励不是赞扬,鼓励是给孩子机会,让他们培养“我有能力,我能贡献,我能影响发生在和身上的事情,我能知道我该怎么回应”的感知力。鼓励是教给孩子们在日常生活和人际关系中所必需的人生技能和社会责任感。鼓励可以是简单到一个帮助孩子感觉好起来从而做得更好的拥抱。

  我很遗憾到现在才看到这本书,才了解正面管教的教育理念。心底无私,天下宽。我的孩子们都在慢慢长大,如果早些了解,我们的亲子关系可能会更好,我们的相处可能会更快乐。所幸,我发现书中所提到的一些原则和方法可以继续运用于我们的生活或工作中,比如积极的暂停、相互尊重等,遇见另一个自己,我相信我的工作和生活会因之更和谐。

  暑假里,我读了美国教育学博士、心理学家简尼尔森的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骄纵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书中主要介绍了如何运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能力。书中用了非常多的案例来告诉我们如何有效地与孩子沟通,以及为什么这样做背后深层的原因。令人信服地讲解了家长和老师为什么必须这么做的深层蕴涵,以及如何正确解读孩子的错误行为背后的信息,该怎样采取最有效的应对方法。

  在家庭和学校里,我们有时都会认为惩罚和骄纵会永远存在。很多人都会从这两个极端考虑问题。那些认为惩罚有效的人,通常就会惩罚孩子。那些不相信惩罚的人,常常就会走向另一端,对孩子骄纵。正面管教能够帮助家长和老师在与孩子沟通时找到一条既不惩罚又不骄纵的路。在学校里课堂上,调皮捣蛋的学生时常会让我们不知道拿他怎么办,往往我们采取的态度就是让学生站一会,或是课后留下他再就是请家长了。第二天他来学校就乖乖的一段时间了,老师们往往这时会觉得“还是请家长有用啊”。看了这本书发现这只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学生没有真正有收获,反而会对这门课的老师产生厌恶,根本达不到学*的目的。

  书中说到“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有时我们会认为鼓励并不容易,因为老师或是家长很*惯以负面方式对孩子的不良行为作出回应,惩罚能促使孩子改善他们的行为。老师和家长也没有深想过惩罚带来的影响。这也就回到我们上面的问题,遇到孩子们犯错,特别是还要请家长去学校了,当然是绝大多数的人认为帮助孩子的最佳方法就是对他做错的事进行惩罚,才不会再犯。而这本书告诉我们的是要鼓励。而书中说到的是鼓励而非赞扬。鼓励是给孩子机会,是对孩子的相互尊重。书中讲到一个叫杰森的五年级孩子,在课堂上如何的捣蛋,杰森的老师在开始也试到这些惩罚,留下抄几遍课文,请他站起,送校长办公室,而结果是杰森只会做鬼脸。之后老师怎样运用鼓励,给与尊重和友善的态度,在杰森每取得了一点小小的进步,哪怕是今天的课堂只是比前两天的课堂少了几声乱叫,老师都会鼓励并回以微笑,终于让这个孩子在课堂上与老师同学越来越愉快地相处。

  书中的正面管教孩子的方法,让我们老师在与孩子们的相处过程中提供了有效的一些的方法,对待学校里课堂上的一些活泼的好动的学生们,老师们学会用正确的,正面的方法管教孩子,让孩子们在自信、自立的快乐环境中健康成长,将来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

  正面管教学*心得体会 4

  每个孩子天生都是精灵,在他们刚出生的时候都是聪明的、有可塑性的。怎样培养好孩子,在我家宝宝一次犯错误几乎让我“歇斯底里”后成为我要认真正视的问题。于是,带着育儿方面的种种疑问,我走进了“美国正面管教”的课堂。对于正面管教,我有几点建议:

  一、正面管教首先是对教育心态的颠覆

  孩子的成长不是家长教出来的,而是需要孩子自己体会掌握的。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以渔,正面管教给予孩子的正是这个渔。我们希望孩子具备优秀品质,并不是因为我们告诉他优秀的品质是多么的重要,而是要在孩子一次次犯错的过程中,怀着开放宽容积极的心态帮助他认识到,只有具备我们所说的优秀品质,他的生活才能幸福

  我认为,我们既不要让家长的局限性而成为孩子发展的天花板,也不要因为家长的个人喜好而为孩子的发展设界。

  二、正面管教关注孩子长久的影响,而非短期特效。

  承认孩子和**一样具有趋利避害的心理帮助我更好的理解了为什么奖励和惩罚短期有效而长期无效。正视了惩罚和奖励都是来自外界的控制,只能控制孩子的行为而非信念。行为可以控制一时,不能控制一世。

  我们越是对孩子加大惩罚的力度,孩子就更积极的,更早的想逃离这种惩罚,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家长都觉得,孩子一天天的长大,而我们和孩子的距离越来越远了。

  我们越是对孩子加大奖励的力度,孩子就更贪婪的,更迫切的想要迎合这种奖励,反应在生活中,就是我们觉得孩子的胃口越来越大,对我们的奖励越来越不买账了。而没有奖励,他似乎就不愿意做任何事。

  事实上,就算孩子在大学前都愿意接受我们的奖励和惩罚,进入大学、进入社会后,我们的奖励和惩罚也是鞭长莫及的。我们应该认识到,我们“外力”的控制,无论在时效性上,还是持久度上,都不可能伴随孩子终身。

  如果把孩子走向社会看似是走进大海,那么惩罚和奖励就是一个一直在泄气的救生圈。这个救生圈或者让孩子感觉束缚,或者让孩子产生依赖。而我们必须一直做的,是更加费力的给救生圈补气,以便于让孩子在当下能活得安全。但孩子终归要远行,而我们也终究要老去,救生圈终究要消失。与其疲于应对给救生圈补气,不如在浅滩时就教会孩子游泳,就算他现在呛了口水,崴了下脚,但长久来看,这样的孩子才更能适应大海。

  三、把犯错作为最好的学*机会。

  我们应当给孩子更多的包容和成长空间,理解他们对于自己未知的问题犯错很正常,相信他们自己已经在犯错中感受到了悔恨,并有机会和能力在我们的正确引导下改进。将犯错作为最好的学*机会。

  如果孩子在一个问题上反复犯错,我们需要“翻译”一下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不要肤浅的应对孩子当下的行为,而是要找到产生这样行为的信念。参照“错误行为目的表”对症下药。

  四、没有情绪安全就没有情绪诚实

  当我们和别人聊天总被打击或说教时,那我们下次也没有开始再聊的兴趣,更何况是孩子呢。如果不想让孩子以后回家锁在自己的世界里,如果不想让孩子和我们越走越远,那我们最好不要把训斥和不屑挂在嘴边。对他们的话题多一些兴趣,对他们的错误多一些宽容,学会“孩子气的,创意的语言”。

  不要把精力放在问责上,而是关注解决问题的办法。关注问责会带来逃避责任,让孩子敢说,愿意说。

  正面管教不是灵丹妙药,不会药到病除。我们的转变需要时间,我们的技巧需要反复练*,它必须成为我们的*惯,成为我们的反射,而且在实践中不断的修正。我相信不同的孩子对待不同的工具接受程度一定也是有差异的。我们不必一股脑的把所有的工具都施展在孩子身上,而是要找到孩子更乐意接受的那几个。

  以上是我对教育孩子的一些心得,我知道教育孩子的道路任重而道远,希望能给有孩子的同事们带来一点帮助。

  正面管教学*心得体会 5

  前不久听了小学校长郑建萍老师关于“正面管教”讲座,颇有感触,最*开始去阅读她推荐的《正面管教》一书。该书是美国教育学博士,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简·尼尔森的著作,英文名字为Positive Discipline。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告知我们如何运用正面管教的方法使孩子获得成长?

  书中指出: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他们受益终生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书中列举了大量的家长管教孩子的实例和老师管教学生的例子,这些案例不得不使我开始反思自己的管理方式,作为父母、作为老师的我们,经常会因为孩子或者学生多次犯同样的错误而生气,并总是在孩子犯错时给予更多是说教、叱责,而不是让他们从自己的错误中本能地去体验自然后果,简·尼尔森却更理性地告诉我们孩子的这些行为“只不过是选择了一个不恰当的时间来获得家长对她的关注”,这是对我们根深蒂固的“大家长式”观念的颠覆。

  读这本书时特别喜欢正面管教的理念中,把青春期的孩子叫做“驾驶员”,父母叫做“副驾驶”,这个说法很形象,孩子终究是自己人生的掌控者,驾驶着自己的人生飞机,飞向更遥远更广阔的世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需要父母给予爱、关注、指导,需要父母聆听、鼓励、赞同,不需要的是父母的代替,包办。读完这本书,我对“和善与坚定”有了新的理解,“和善”意味着理解和接纳,能够有“在错误中学*”的豁达,能够有“静等花开”的耐心;“坚定”则意味着可靠的支持和帮助,是执着于爱的教育。


正面管教学*心得体会(精选5篇)扩展阅读


正面管教学*心得体会(精选5篇)(扩展1)

——正面管教学*心得 (菁华3篇)

正面管教学*心得1

  上个星期,我们全校师生们学*了美国简-尼尔森的《正面管教》这本书,感触良多,相见恨晚,现在我简单介绍一下正面管教。

  象这样的话“很多家长不理解孩子们在操纵父母方面是多么巧于心计。”现在孩子在这方面太聪明。

  “溺爱而不帮助孩子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是对孩子多么大的不尊重。”

  “在社会环境中,没有秩序也就没有自由。”都是经典。

  生活中,常见的管教方式有三种?

  第一种:严厉型(也可称为独裁型)。这是*数千年来最常见的教育方式,它的特点是,将自己的观点和方式强加给孩子,并坚信这样做是为孩子好;如教育孩子说:“我要你怎么做,你就得怎么做”。“这些是你必须遵守的规则;这是你违反规则会得到的惩罚”。孩子基本上不参与决策过程,这样的孩子有规矩但没有自由,孩子没有选择。“严厉型”教育的问题在于,不良行为虽然一遭到惩罚就会立即停止,但不久就会再次出现,而且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也可能会累积到一定时期突然出现恶劣事件(符合量变到质变的规律),如生心理上的病,自杀等。令人扼腕叹息。

  第二种:娇纵型(亦称为“纵容型”、“溺爱型”)。这种教育方式是从西方进口的,在*,这种教育方式也比较常见。娇纵型父母不会给孩子任何限制,而是让孩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孩子有无限制的选择,这样的孩子有自由但没有规矩。娇纵型父母坚信:孩子需要许多“自由”,才能快乐;这样的父母往往潜意识里对孩子说:“我们没有规则,我相信我们会爱对方,并且会幸福,我相信孩子你以后会选择自己的规则”。娇纵型教育的问题在于,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很自私,很难明白别人也很重要,也有自己的权利;很难学会负责,很难面对并承受压力,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论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都会感到高度焦虑。

  第三种:正面管教型(亦称为引导型、民主型)。这样教育的孩子有规矩也有自由,孩子可以有限制的选择。父母与孩子一起制订对双方都有利的规则;共同决定在遇到问题时选择对大家都有益的解决方案。当父母必需独自做出决断时,父母会坚定而和善的进行。父母比较注意维护孩子尊严、尊重孩子并且态度坚定时,孩子很快会明白,他们的不良行为不会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这会激励孩子在保持自尊的情况下改变自己的行为。

  美国教育学博士、心理学家简尼尔森的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骄纵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书中主要介绍了如何运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能力。书中用了非常多的案例来告诉我们如何有效地与孩子沟通,以及为什么这样做背后深层的原因。令人信服地讲解了家长和老师为什么必须这么做的深层蕴涵,以及如何正确解读孩子的错误行为背后的信息,该怎样采取最有效的应对方法。

  在家庭和学校里,我们有时都会认为惩罚和骄纵会永远存在。很多人都会从这两个极端考虑问题。那些认为惩罚有效的人,通常就会惩罚孩子。那些不相信惩罚的人,常常就会走向另一端,对孩子骄纵。正面管教能够帮助家长和老师在与孩子沟通时找到一条既不惩罚又不骄纵的路。在学校里课堂上,调皮捣蛋的学生时常会让我们不知道拿他怎么办,往往我们采取的态度就是让学生站一会,或是课后留下他再就是请家长了。第二天他来学校就乖乖的一段时间了,老师们往往这时会觉得“还是请家长有用啊”。看了这本书发现这只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学生没有真正有收获,没有爱上学*,反而会对这门课的老师产生厌恶,根本达不到学*的目的。

  书中说到“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有时我们会认为鼓励并不容易,因为老师或是家长很*惯以负面方式对孩子的不良行为作出回应,惩罚能促使孩子改善他们的行为。老师和家长也没有深想过惩罚带来的影响。这也就回到我们上面的问题,遇到孩子们犯错,特别是还要请家长去学校了,当然是绝大多数的人认为帮助孩子的最佳方法就是对他做错的事进行惩罚,才不会再犯。而这本书告诉我们的是要鼓励。而书中说到的是鼓励而非赞扬。鼓励是给孩子机会,是对孩子的相互尊重。书中讲到一个叫杰森的五年级孩子,在课堂上如何的捣蛋,杰森的老师在开始也试到这些惩罚,留下抄几遍课文,请他站起,送校长办公室,而结果是杰森只会做鬼脸。之后老师怎样运用鼓励,给与尊重和友善的态度,在杰森每取得了一点小小的进步,哪怕是今天的课堂只是比前两天的课堂少了几声乱叫,老师都会鼓励并回以微笑,终于让这个孩子在课堂上与老师同学越来越愉快地相处。

  书中的正面管教孩子的'方法,让我们老师在与孩子们的相处过程中提供了有效的一些的方法,对待学校里课堂上的一些活泼的好动的学生们,老师们学会用正确的,正面的方法管教孩子,让孩子们在自信、自立的快乐环境中健康成长,将来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

正面管教学*心得2

  上个星期,我们全校师生们学*了美国简-尼尔森的《正面管教》这本书,感触良多,相见恨晚,现在我简单介绍一下正面管教。

  象这样的话“很多家长不理解孩子们在操纵父母方面是多么巧于心计。”现在孩子在这方面太聪明。

  “溺爱而不帮助孩子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是对孩子多么大的不尊重。”

  “在社会环境中,没有秩序也就没有自由。”都是经典。

  生活中,常见的管教方式有三种?

  第一种:严厉型(也可称为独裁型)。这是*数千年来最常见的教育方式,它的特点是,将自己的观点和方式强加给孩子,并坚信这样做是为孩子好;如教育孩子说:“我要你怎么做,你就得怎么做”。“这些是你必须遵守的规则;这是你违反规则会得到的惩罚”。孩子基本上不参与决策过程,这样的孩子有规矩但没有自由,孩子没有选择。“严厉型”教育的问题在于,不良行为虽然一遭到惩罚就会立即停止,但不久就会再次出现,而且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也可能会累积到一定时期突然出现恶劣事件(符合量变到质变的规律),如生心理上的病,自杀等。令人扼腕叹息。

  第二种:娇纵型(亦称为“纵容型”、“溺爱型”)。这种教育方式是从西方进口的,在*,这种教育方式也比较常见。娇纵型父母不会给孩子任何限制,而是让孩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孩子有无限制的选择,这样的孩子有自由但没有规矩。娇纵型父母坚信:孩子需要许多“自由”,才能快乐;这样的父母往往潜意识里对孩子说:“我们没有规则,我相信我们会爱对方,并且会幸福,我相信孩子你以后会选择自己的规则”。娇纵型教育的问题在于,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很自私,很难明白别人也很重要,也有自己的权利;很难学会负责,很难面对并承受压力,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论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都会感到高度焦虑。

  第三种:正面管教型(亦称为引导型、民主型)。这样教育的孩子有规矩也有自由,孩子可以有限制的选择。父母与孩子一起制订对双方都有利的规则;共同决定在遇到问题时选择对大家都有益的解决方案。当父母必需独自做出决断时,父母会坚定而和善的进行。父母比较注意维护孩子尊严、尊重孩子并且态度坚定时,孩子很快会明白,他们的不良行为不会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这会激励孩子在保持自尊的情况下改变自己的行为。

  美国教育学博士、心理学家简尼尔森的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骄纵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书中主要介绍了如何运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能力。书中用了非常多的案例来告诉我们如何有效地与孩子沟通,以及为什么这样做背后深层的原因。令人信服地讲解了家长和老师为什么必须这么做的深层蕴涵,以及如何正确解读孩子的错误行为背后的信息,该怎样采取最有效的应对方法。

  在家庭和学校里,我们有时都会认为惩罚和骄纵会永远存在。很多人都会从这两个极端考虑问题。那些认为惩罚有效的人,通常就会惩罚孩子。那些不相信惩罚的人,常常就会走向另一端,对孩子骄纵。正面管教能够帮助家长和老师在与孩子沟通时找到一条既不惩罚又不骄纵的路。在学校里课堂上,调皮捣蛋的学生时常会让我们不知道拿他怎么办,往往我们采取的态度就是让学生站一会,或是课后留下他再就是请家长了。第二天他来学校就乖乖的一段时间了,老师们往往这时会觉得“还是请家长有用啊”。看了这本书发现这只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学生没有真正有收获,没有爱上学*,反而会对这门课的老师产生厌恶,根本达不到学*的目的。

  书中说到“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有时我们会认为鼓励并不容易,因为老师或是家长很*惯以负面方式对孩子的不良行为作出回应,惩罚能促使孩子改善他们的行为。老师和家长也没有深想过惩罚带来的影响。这也就回到我们上面的问题,遇到孩子们犯错,特别是还要请家长去学校了,当然是绝大多数的人认为帮助孩子的最佳方法就是对他做错的事进行惩罚,才不会再犯。而这本书告诉我们的是要鼓励。而书中说到的是鼓励而非赞扬。鼓励是给孩子机会,是对孩子的相互尊重。书中讲到一个叫杰森的五年级孩子,在课堂上如何的捣蛋,杰森的老师在开始也试到这些惩罚,留下抄几遍课文,请他站起,送校长办公室,而结果是杰森只会做鬼脸。之后老师怎样运用鼓励,给与尊重和友善的态度,在杰森每取得了一点小小的进步,哪怕是今天的课堂只是比前两天的课堂少了几声乱叫,老师都会鼓励并回以微笑,终于让这个孩子在课堂上与老师同学越来越愉快地相处。

  书中的正面管教孩子的方法,让我们老师在与孩子们的相处过程中提供了有效的一些的方法,对待学校里课堂上的一些活泼的好动的学生们,老师们学会用正确的,正面的方法管教孩子,让孩子们在自信、自立的快乐环境中健康成长,将来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

正面管教学*心得3

  20xx年上半年的一次偶然机会,微信朋友圈中的育儿贴子让我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觉得内容很是能涤荡人的心灵,我就按着网址寻了过去,并在百度上搜索了关于“正面管教”的介绍,我震撼了:原来还有这样的一群爱孩子的妈妈,原来还有这样的教育理念和行之有效的管教工具!

  *时我也挺喜欢看一些育儿的文章和信息,但都不是系统的学*,杂乱无章,而且大多数的理论均是看时知道所阐述的理论和道理,也能认同,可就是不知道怎么去做?而“正面管教”却像一盏明灯一下子让我迷茫的、困惑的心找到了方向,于是急不可待地买了本《正面管教A-Z》,同时关注了正面管教的一些公众微信号。

  因为工作的原因一直没能上家长课,今年终于报了芜湖本地的Lily老师的第四期家长课,我兴奋至极,终于可以亲眼见见我们当地的讲师和那些爱孩子的可爱妈妈们,终于可以不是一个人来学*这本书,终于可以体验一下这个奇特的课堂。

  一直很迷茫该以如何的态度养育孩子,看了很多书并,也请教了一些大孩子的父母,得到的也只是各种观点和方法的碰撞,有认同的,有不认同的,而且孩子的情况不尽相同,最终还是没能拿捏住管教孩子的尺度,这也成为我们家祖辈与我们这代父辈之间不断冲突焦点。

  公公:你怎么老是将孩子骂哭!

  我:我也是初为人母,我也要学*如何做一个正确教育孩子的母亲,没人教我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和合理的,我也很无措。

  这是孩子很小时,家里经常的对话,现在孩子都11岁了,可我还是不知道自己做得到底是不是正确的?到底应该怎么做?《正面管教A-Z》的一开头就告诉父母――和善而坚定。

  我将书看下来,认为在学*正面管教,使用正面管教工具得要从始至终坚持以下几大原则:

  一、和善而坚定的态度,让我认识到尊重孩子作为一个独立主体的重要性,和善就是“尊重”,和善就是要父母以尊重的态度,用态度影响的行为和言语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并接受孩子的感受。坚定,就是父母对原则、规则的坚持,让孩子感受到在养育的过程中不仅包含着对他的爱,还有原则的坚持。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孩子的自律和责任感。和善而坚定的态度是实施正面管教所有工具的基础,父母要在不断学*中首先做到改变自己。自己的改变,就会不知不觉中影响了家人和孩子,从中也就会看到了孩子和家人的改变。

  二、让孩子感觉自己是重要的,是被当作*等的主体来对待,是被家庭中其他成员需要的。这样孩子就不为了寻求家庭的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而产生一些错误的行为,不会形成自卑的心理或因此而变得毫无责任心。父母可以与孩子约定一些手势或动作来表达孩子的被关注需求。在关注过程中,父母需要鼓励孩子的每一个进步的点,以便孩子在及时的肯定和鼓励中逐步培养出孩子的自信心。要做到这点,父母要多给自己心理暗示:相信孩子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并做正确的选择。

  三、孩子要有独立自主的能力,那么就要让孩子参与到家庭的事务上来,最好的就是要长期的组织家庭会议,让孩子参与到家庭事务规则的制定、让孩子发现家庭生活中的问题、让孩子参与到父母和孩子在执行规则及解决问题的互相监督中来。家庭会议通过实践下来,可以实行家庭成员轮流组织、主持会议,孩子的积极性显得特别得高,由此激发孩子参与自我管教的主动性。

  四、行大于言。父母首先得弄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做的事又该怎么去做?这些,孩子都用“心”在看着呢。父母只有弄清楚这些,还要注意到“说一千遍不及做一遍”的道理。家长课上,Lily老师让我们和她一起做一个动作:将右手以“OK”手势放在下巴上,结果12位妈妈有10位都跟着Lily老师将手势放在了脸上,因为老师是放在脸上的,我也是其中一位。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我*时的唠叨、催促、提醒浪费了多少言语这项功能,更让我深信我女儿已经五年级了,没有时间观念、作业拖拉都是因为我的行为在引领着女儿这么做的,因此女儿自动忽略了我的唠叨、催促、提醒。父母一定要切记自己“行为”的重要性,用正确的行为去影响孩子,并坚持不懈。

  五、不允许惩罚孩子。将孩子做错事的情况转变为帮助孩子学*如何以恰当的方式处理问题并弥补错误,长此以往,培养并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作为父母的我们,儿时一直接受被惩罚式的教育,也*惯性地去惩罚孩子,要做到不惩罚孩子是多么大的挑战!但父母在掌握一些沟通技巧实践下来,发现原来孩子做错事后,家长只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与孩子一起解决问题,不惩罚是多么令双方都感到轻松的事儿。父母可以根据“矫正错误的三个R”,运用开放式的提问,和孩子一起讨论他做错事的后果,引导孩子从错误行为中找出问题发生的原因,思考自己如何解决问题以及行动方案,支持孩子弥补错误,引导孩子主动吸取此次的经验,为孩子今后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进而培养孩子独立思考、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打下基础。

  本书中一共介绍了27种基本工具,我觉得这些工具需要父母始终在坚持上面的原则下实施,在实施的开头,会有一些突然不知道该怎么做?甚至做到一半时,做不下去了,有种卡住了的感觉,这些在家长课上,我们这些爱孩子的妈妈都有切身体会,但在Lily老师的鼓励下,我们仍坚持一点一点地改变,一点一点地去做。我好期待每周的与Lily老师和家长共聚课堂,进行学*、感受、分享的这个特殊时光,我相信只要有这群爱孩子的导师、讲师、家长,正面管教的理念及方法一定会在*人的家庭中开花结果。


正面管教学*心得体会(精选5篇)(扩展2)

——正面管教学*心得优选【五】份

  正面管教学*心得 1

  学*了《正面管教》,我喜欢里面的这句话:你可以把马儿牵到河边,但你不能逼他喝水。 蜂酿蜜,鸡司晨,人不学,不如物。怪不得老人常责骂懒惰的后人连鸡狗都不如。生灵万物降临世间,是快乐多一点还是苦难多一点?或许,上天总那么公道,苦与甜相扶相伴,想有点甜,总需要用苦去换。所以有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名句。

  人上人的威风我们梦寐求之,有了这个目标,人们都想打了鸡血一样精神,向前冲!向前冲!一代人没有完成的梦想转移到了下一代。可怜稚子尚幼,早早的就在竞争中浮躁,也所以就出现了上述的马儿,你牵她到了清清河边,可他就是不喝水。 作为学生来说,自身学*动机不强,对学*的厌烦可能与原有知识基础,学*能力,对学*价值的认识有关。前三个方面都是外部因素,第四个方面是内部因素。作为老师来说,要改善学生的厌学状态,从学生内部因素入手要显得相对容易且效果更明显些。

  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必须透彻了解隐藏在背后的各种学*动机因素,然后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动机,实现教学目标。更为重要的是,学*动机本身也成为教育的关键目标之一。学校不仅要激励学生建构必要的知识、技能以及学*能力,更要使学生养成强烈的学*动机,推动着持续不断的终身学*。我认为当务之急是了解学生的现有需要 。一辆车动力系统的好坏直接决定它的车速和持久性。我们每天的学*也有这样的动力系统,为我们的学*提供动力,它的好坏直接影响我们对学*的态度,也间接影响着我们的学业成绩。想象自己身体的某个部位有一个发动机,一旦启动就会给你的学*带来动力,它是什么呢?请同学们根据带给你动力的程度,由大到小罗列出来。

  把握时机,及时赞扬鼓励,及时的赞美犹如生病及时服药一样,对年幼的孩子会产生很大的作用。比如在活动课上时,当孩子们回答问题时表现的非常棒时,这时就需要我们老师及时的把握时机进行鼓励:“你的声音真响亮,回答地非常完整”等,只有在孩子做完某件事或正在进行中,就给以适当的赞美和鼓励,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如果一时忘记了,应该设法补上去。又如:孩子在老师的说服下,吃饭时终于肯吃蔬菜了,那么我们马上就要补上一句:“XX,真棒,荤菜、蔬菜都要吃,不挑食。” 总之,该书给了我很多启示,让我在经后的工作中学*更正确、正面的方法管教孩子,让孩子在自信、自立的环境下快乐健康的成长。

  正面管教学*心得 2

  每个孩子天生都是精灵,在他们刚出生的时候都是聪明的、有可塑性的。怎样培养好孩子,在我家宝宝一次犯错误几乎让我“歇斯底里”后成为我要认真正视的问题。于是,带着育儿方面的种种疑问,我走进了“美国正面管教”的课堂。对于正面管教,我有几点建议:

  一、正面管教首先是对教育心态的颠覆

  孩子的成长不是家长教出来的,而是需要孩子自己体会掌握的。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以渔,正面管教给予孩子的正是这个渔。我们希望孩子具备优秀品质,并不是因为我们告诉他优秀的品质是多么的重要,而是要在孩子一次次犯错的过程中,怀着开放宽容积极的心态帮助他认识到,只有具备我们所说的优秀品质,他的生活才能幸福

  我认为,我们既不要让家长的局限性而成为孩子发展的天花板,也不要因为家长的个人喜好而为孩子的发展设界。

  二、正面管教关注孩子长久的影响,而非短期特效。

  承认孩子和**一样具有趋利避害的心理帮助我更好的理解了为什么奖励和惩罚短期有效而长期无效。正视了惩罚和奖励都是来自外界的控制,只能控制孩子的行为而非信念。行为可以控制一时,不能控制一世。

  我们越是对孩子加大惩罚的力度,孩子就更积极的,更早的想逃离这种惩罚,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家长都觉得,孩子一天天的长大,而我们和孩子的距离越来越远了。

  我们越是对孩子加大奖励的力度,孩子就更贪婪的,更迫切的想要迎合这种奖励,反应在生活中,就是我们觉得孩子的胃口越来越大,对我们的奖励越来越不买账了。而没有奖励,他似乎就不愿意做任何事。

  事实上,就算孩子在大学前都愿意接受我们的奖励和惩罚,进入大学、进入社会后,我们的奖励和惩罚也是鞭长莫及的。我们应该认识到,我们“外力”的控制,无论在时效性上,还是持久度上,都不可能伴随孩子终身。

  如果把孩子走向社会看似是走进大海,那么惩罚和奖励就是一个一直在泄气的救生圈。这个救生圈或者让孩子感觉束缚,或者让孩子产生依赖。而我们必须一直做的,是更加费力的给救生圈补气,以便于让孩子在当下能活得安全。但孩子终归要远行,而我们也终究要老去,救生圈终究要消失。与其疲于应对给救生圈补气,不如在浅滩时就教会孩子游泳,就算他现在呛了口水,崴了下脚,但长久来看,这样的孩子才更能适应大海。

  三、把犯错作为最好的学*机会。

  我们应当给孩子更多的包容和成长空间,理解他们对于自己未知的问题犯错很正常,相信他们自己已经在犯错中感受到了悔恨,并有机会和能力在我们的正确引导下改进。将犯错作为最好的学*机会。

  如果孩子在一个问题上反复犯错,我们需要“翻译”一下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不要肤浅的应对孩子当下的行为,而是要找到产生这样行为的信念。参照“错误行为目的表”对症下药。

  四、没有情绪安全就没有情绪诚实

  当我们和别人聊天总被打击或说教时,那我们下次也没有开始再聊的兴趣,更何况是孩子呢。如果不想让孩子以后回家锁在自己的世界里,如果不想让孩子和我们越走越远,那我们最好不要把训斥和不屑挂在嘴边。对他们的话题多一些兴趣,对他们的错误多一些宽容,学会“孩子气的,创意的语言”。

  不要把精力放在问责上,而是关注解决问题的办法。关注问责会带来逃避责任,让孩子敢说,愿意说。

  正面管教不是灵丹妙药,不会药到病除。我们的转变需要时间,我们的技巧需要反复练*,它必须成为我们的*惯,成为我们的反射,而且在实践中不断的修正。我相信不同的孩子对待不同的工具接受程度一定也是有差异的。我们不必一股脑的把所有的工具都施展在孩子身上,而是要找到孩子更乐意接受的那几个。

  以上是我对教育孩子的一些心得,我知道教育孩子的道路任重而道远,希望能给有孩子的同事们带来一点帮助。

  正面管教学*心得 3

  最*受学校的推荐和影响,我拜读了美国教育学家简·尼尔森的《正面管教》。这本书列举了大量的管教孩子的实例,是一本让孩子、家长和老师都受益终身的作品,同时也让我对自己的管教方式有了深刻的反思。孩子自身应该是一粒小小的种子,做为家长的我们要做的是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土壤和阳光,让他们枝繁叶茂,引导他们长成自己的样子,而不是一味的要求和强制孩子,长成我想像中设定的模样。

  首先书中提到“和善而坚定”。和善,是家长应该尊重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与孩子交流沟通时*等和善的一种态度。遇到问题首先应该寻求解决方法,而不是强制性去命令、责备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随时观察思考,进行自我反省,理解尊重对于孩子的意义。坚定,是我们基于尊重的基础上,对于规则的一种坚持。既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给予的爱,又要表达我们的界限和立场,让孩子对事情有边界感,从而增强孩子的责任感。坚定与和善,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是让我们的教育更友好、更和谐、更有效的基石。

  其次“欢迎错误”。关于孩子犯错的问题,我们可能会担心犯错,然后会批评孩子,或者给孩子贴上调皮捣蛋的标签。但是恰恰相反,对于避免犯错,会让人变得死板、害怕。我们应该理解孩子对于犯错很正常,更要引导孩子勇于承认错误、向被伤害的人道歉、到共同解决问题,勇敢的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将错误看做是一次学*的机会,给他们更多地包容和成长空间。

  还有让我感触很深的是“帮助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对于孩子,他们的归属感主要来自家庭,家就是他们的归属。价值感则来源于他们对于家庭的作用。有时候孩子缺失归属感,会让他们用一些过激的行为去寻求关注,所以我们在了解孩子行为的同时正确对待,去鼓励失去信心的孩子、去倾听情绪低沉的孩子、去拥抱胆小无助的孩子、去肯定积极努力的孩子......要经常告诉孩子,你相信他学*和进步的能力,让孩子认识到自我价值,体会到对家庭和父母的归属感。

  作为父母,任重而道远。正面管教始于孩子的出生,并持续一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边学边做,在实践中摸索,在学*中不断进步,把爱和能量传达给孩子,让他们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正面管教学*心得 4

  最*,我读了《正面管教》一书,作者简、尼尔森在书中给我们介绍了: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她认为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氛围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生的社会技能和人生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书本还给我们介绍如何运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能力,它是一本让数百万孩子、父母和老师受益终生的经典之作。

  书中的很多理论和例子吸引了我的眼球,让我边读边对过去的教育工作进行了深刻反思,受益匪浅。

  一、对孩子而言,说话的语气比话语更响亮

  书中提到“脑科学研究表明,孩子们更多地是对大人的语气做出回应,而不是对他们说的话语本身”,这就告诉我们当用语言向孩子传达信息时,要注意说话的语气,说什么内容,用什么语气,更容易让孩子感受说话的内容,更容易让孩子接受你所教的新知识。为什么有表演天赋的老师更受孩子们欢迎,可能就是这个原因吧!

  二、榜样是最好的老师

  简、尼尔森在书中提到:“榜样是最好的老师,所以,要花时间想你做出的是什么榜样。”要学生或子女成为怎样的人,老师和父母就要先成为怎样的人。如果想让班上的孩子有礼貌,那么,你见到孩子要先主动向他们问好;如果想让教室保持干净,你先要做到见了垃圾马上捡起;你要你的孩子爱阅读,你首先必须是一位喜欢读书的人……身教总比言传更有效。

  三、与孩子建立情感连接

  从教十几年了,一直不认识“特别时光”,也不清楚其在与孩子建立情感连接的作用如此之大。《正面教育》一书弥补了我这方面的不足,在今后的班级管理中,我也要像书中所说的那样,每天安排一个特定的时间是与孩子待在一起,或一起吃午饭、一起聊他们感兴趣的事……,并确保所有学生都有这样的机会,跟他们建立深厚的感情。

  四、善于鼓励孩子

  《正面教育》中还提到: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什么是鼓励?鼓励和赞扬有什么区别吗?诚然,鼓励与赞扬的关注点并不一样的。鼓励,更多地关注孩子的付出及付出的过程,是看得见的表扬。它是以爱为前提的,需要爱的支持,倘若我们通过真诚的爱让孩子感受到鼓励,这样的感觉是多么美妙。以后,当我们面对一个失去自信、行为不当的孩子时,可以试一试以鼓励的方式去引导,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正面管教》一书,还有很多理论和例子值得我们去学*并践行,它将启发我在教育工作中关注细节、采取正面的方法管教孩子,让孩子在和谐、友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这是一本值得阅读的书,以后在工作中,我会经常拜读,相信它能引领我的教学之路越走越宽广。

  正面管教学*心得 5

  在读到《正面管教》里“关注于解决问题”这一题目时,我心里是有些纳闷的,因为我觉得,*时我们面对学生的问题,所有采取的方法、途径,都是为了解决问题的。还要怎么关注呢?原来所谓关注于解决问题,指的是思路的转向。书中说:我们传统的管教方式关注的是教给孩子不要做什么,或者因为别人是“那么说的”而去做什么,而正面管教关注的是教给孩子要做什么,让孩子认真考虑相关的情形,并要求他们运用一些基本指导原则,比如相互帮助,相互尊重等等,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这让我想起了这么一件事。

  记得有一次,我刚走进教室,一个学生告诉我:今天值日的小潘没擦黑板。我一看满黑板的字就火了,当场就宣布让小潘负责擦一个星期的黑板。可后来还是发现不断有学生忘记擦黑板,问题根本没解决。回想,当时的自己因为生气,所以更多的是关注过去,处理眼前的情况,让孩子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但实际上,正是因为我们关注于惩罚,却没有真正的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后来,我在班会上,让学生做头脑风暴,为有助于同学及时擦黑板讨论解决方案。我把思路转向关注帮助学生在将来做得更好,在于把错误当成学*的机会,所以问题真正解决了,从此,班里基本上没有忘记擦黑板的同学了。

  小学生向老师告状是常有的事。而在解决学生告状问题的过程中,我发现,把思路转向关注于解决问题,还需要态度和技巧上的一些小调整。但调整虽小,却能带来巨大的变化。

  记得那一天,学生小肖哭着跑过来告状,说小付把他的书包藏起来了,但小付却说,是因为刚才打扫时小肖碰到他的手了。而当我正想把他俩训一顿时,小付却转身走了,不一会儿,就提着小肖的书包回来了。当时,我恍然大悟,我何不授人以渔。于是,我就引导他俩自己去分析他们之间的矛盾、摩擦,鼓励他们自己试着解决问题。后来,他俩很快就把问题解决了,还愉快地向我汇报了解决过程。

  从他俩身上,我就解决班上“告状”问题进行了技巧上的小调整,尝试给学生施展解决问题技能的机会。我不但让学生围绕“告状”系列问题做头脑风暴,一起来列出解决方案的清单,还在班里还成立了“班级自管会”,由班级成员去解决一些小状、小矛盾、小摩擦,把告状变成学生开展自我教育的载体,进而培养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慢慢地,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提高,“告状”问题解决了。

  在书中第115页说:在关注于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中,孩子是积极的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的确,当我们肯花时间去训练孩子,并且放手给孩子充分的机会,施展他们解决问题的技能时,孩子们就会成为出色的解决问题的能手。当他们受到尊重的对待,再次出现问题时,孩子会开始做出更好的行为选择。这些都是我们专注于解决问题的处事方式的成果。所以,透过现象,发现了背后的问题后,一旦转变了某种*惯性的思考方式,你肯定会有惊喜,甚至会感觉“原来事情这么简单”。


正面管教学*心得体会(精选5篇)(扩展3)

——正面管教的心得体会(精选5篇)

  正面管教的心得体会 1

  这个暑假,很有幸拜读了“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正面管教》。“和善而坚定”这五个字是我读完《正面管教》这本书之后,在我脑海中印象最深的几个字。这本书带给我的感觉就是,作者用*时的语言讲解他的观点,通过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并且还给读者提供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方法,也就是作者所说的“正面管教工具”。对于家长来说,这本书可以教会他们成为更加称职的父母,对于教师来说,它可以教会我们如何成为更加合格的老师。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是我作为一个青年教师不断回顾和反思的过程。封面正中的三行红字,“如何不惩罚、不娇纵地有效管教孩子”,这一问句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眼球,因为它问出了无数家长和老师的心声。虽然我走上教学岗位才短短两年的时间,作为老师几乎每天都要跟学生相处。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如何有效处理常常是困扰我的问题。若是处罚过严,肯定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若是不处罚,或惩罚不力,学生又会认为老师是在娇纵犯错误的学生。这本书提出了“正面管教”这样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方法,让我产生了深深的疑问,这样的方法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方法,对孩子来说是否真的有效呢?带着这个疑问,我随着作者踏上正面管教之旅。

  在处理学生问题的时候,我们会犯很严重的错误就是急躁,尤其是在面对那些叛逆、顽劣的孩子时,往往会火冒三丈,并且仍然深信自己是对的,觉得都是学生的错。一番指责之后,能解决问题倒还好,怕就怕学生更加极端地为自己辩解,使小问题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其实,当我们要求学生控制自己情绪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现在的孩子大多数还是很听话的,都想要在老师面前当一个好学生,但是当他们犯错的时候,却往往不能十分坦然地面对。在大多数人的眼中,犯错都是一件不光彩的事,而且老师和家长往往更加关注于惩罚而不是问题的解决。犯了错误的学生为了避免责罚和保持良好的形象,于是短期性地表现良好,以达到弥补过错,重新获得认可的目的。但是这样的表现只是暂时性的,时间一长,就可能会“好了疮疤忘了痛”,继续犯同样的错误。然而,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学生能够正视自己所犯的错误,并且在以后遇到类似问题时能做得更好。不过,首先我们自己就得学会把错误看做一个让人兴奋的学*机会。之前当班主任,无意间看到论语中的一句话:“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无惮改。”我让班里孩子将这句话写在黑板上,予以勉励,目的'就是让孩子认识到犯了错之后,得到的不是自己的懊悔和老师的斥责,而是从错误中得到了哪些收获。

  在书中,作者给我们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用启发性的问题引导犯错的孩子。启发性的问题的首要目的就是让老师会和家长停止告诉孩子答案。当孩子的思想或是行为不恰当时,帮助孩子分析接下来应该做什么,让孩子学会自己分析和总结,最终与孩子一起选择最佳的解决方案。这种方式的好处就在于,可以减少孩子的负面情绪,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还能对解决方式更加认同。作者还认为,将启发式问题运用在班会当中,效果也很不错。 对我们教师来说,正面管教既不会让学生感到屈辱,也不会让老师感到屈辱。它建立在互敬与合作的基础上,教会孩子学会对他人理解和宽容,对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起责任。这样好的教育方式,确实值得我们在*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进行大胆的尝试。

  《正面管教教师指南A—Z》这本书,还有很多理论和例子,启发人在教育上着重细节、采取正面的方法管教孩子,让孩子在和谐、友爱的环境中快乐健康的成长。这本书真正的好书,以后在工作中,我会经常拿出来拜读,相信它能引领我的教学之路越走越宽广。

  正面管教的心得体会 2

  《正面管教》在文中呈现了不同方式的养育案例,我在阅读时会不时反思自己的养育模式和成长模式,学*正面的教养方法。本书倡导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作为家长如何把握教育孩子的尺度。

  作者从四个方面归纳了我们要达到正面管教的效果应该怎么做,举例说明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如何去管教孩子。只有老师和家长共同配合,使用科学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让孩子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氛围中,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使孩子受益终生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

  书中提到:“我们究竟从哪里得到这么一个荒诞的观点,认定若要孩子做得更好,就得先要他感觉更糟?”当孩子犯错误时,我会严厉地训斥。孩子表面听话了,而实际心里很不服气。惩罚虽然能暂时制止不良行为,但不能永久性地解决问题,孩子只有在感觉更好时,才会做得更好。所以,只有通过鼓励帮助孩子体验到归属感和价值感,才能获得长期的积极效果。孩子的感受力强,但表达力弱。需要老师和家长认真解读,而不是通过打骂来压制孩子的错误行为,从长远来看,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反而带来了新问题。

  每个人都是天生的父母,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好父母!那我们就一边学一边养吧!

  20xx年,在我们家妹妹出生一岁的时候,我去学*了正面管教家长基础课。当时的初衷是为了能够更好的*衡两个孩子之间的时间分配,以及处理两个孩子之间已经出现并且会愈演愈烈的战争。当时在在完成课程的同时,已经读了《正面管教》这本书。20xx年,为了使正面管教在家里的践行更有可持续性,也为了更好的成长自己,学*了正面管教家长讲师课,重读《正面管教》这本书。

  。全书围绕孩子成长的两个具体环境:家庭环境的和学校环境,罗列了一系列的具体案例,还原孩子们学*和生活中的每一个场景。让读者在读的过程中,犹如声临其境,感同身受,引起强烈的共鸣。在共鸣的同时给予正面管教的具体应用工具,让每一位父母不仅有一颗爱孩子的心,更有具体的爱孩子的方法,让孩子和父母之前的'爱通过正面管教的教养方式链接,让我们的孩子成为有幸福感,有价值感和归属感,能够通过自己影响他人,影响世界的一个人。

  这本书每一个章节围绕一个主题,给出围绕这个主题出现的相关问题及解决方案,读起来轻松明了,条理清晰。比如第三章:“出生顺序的重要性”,围绕家里有两个及以上孩子可能出现的情况,提出了出生顺序对于每个孩子的影响,独生子和多子女家庭的家庭氛围等理念,给出了如何运用出生顺序的知识来鼓励孩子和引导孩子,让你在遇到孩子战争,家里混乱不堪的时候能冷静下来给出正确的处理方式。比如第七章:有效的运用鼓励,提出鼓励和表扬,鼓励和批评之间的异同点,给出了如何正确的给孩子鼓励,赋予能量,如何花时间训练培养孩子的一些技能,如何利用启发式提问引导孩子思考等等。书中每一个章节解决一个问题,既可以整本书阅读,也可以翻阅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对父母来说随读随用,实用方便。

  上面提到了整本书的结构,除了结构严谨,这本书中金句频现,每句读到,都让我有如获至宝的感觉,重点的词句值得好好理解和吸收。书中第二十二页提出“赢得”孩子和“赢了”孩子的不同。所谓“赢了”孩子是指大人用控制,惩罚的手段战胜了孩子;而“赢得”孩子则是指大人维护孩子的尊严,以尊重孩子的态度对待孩子(和善而坚定),相信孩子有能力与大人合作并贡献他们的一份力量。这两个词语“赢得”孩子仿佛是父母和孩子最后达到了双赢的结果,而“赢了”孩子其实是父母用自己的权利压制住了孩子,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孩子。表面看大人成功的让孩子的听了自己的话,但其实孩子听话的背后隐藏了什么才是更重要的。

  久而久之,父母总是想赢了自己的孩子,孩子要么变得自暴自弃,毫无主见,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变得胆小怯懦;要么孩子积压情绪,觉得自己没人疼爱,总有一天爆发出来,以牙还牙。所以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战胜孩子,而是引导孩子合作,让他们觉得自己是有价值有力量的。“赢得”孩子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尤为重要,让孩子觉得自己和父母之间爱在流动,才不至于将他们越推越远。

  正面管教的心得体会 3

  每个孩子天生都是精灵,在他们刚出生的时候都是聪明的、有可塑性的。怎样培养好孩子,在我家宝宝一次犯错误几乎让我“歇斯底里”后成为我要认真正视的问题。于是,带着育儿方面的种种疑问,我走进了“美国正面管教”的课堂。对于正面管教,我有几点建议:

  一、正面管教首先是对教育心态的颠覆

  孩子的成长不是家长教出来的,而是需要孩子自己体会掌握的。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以渔,正面管教给予孩子的正是这个渔。我们希望孩子具备优秀品质,并不是因为我们告诉他优秀的品质是多么的重要,而是要在孩子一次次犯错的过程中,怀着开放宽容积极的心态帮助他认识到,只有具备我们所说的优秀品质,他的生活才能幸福

  我认为,我们既不要让家长的局限性而成为孩子发展的天花板,也不要因为家长的个人喜好而为孩子的发展设界。

  二、正面管教关注孩子长久的影响,而非短期特效。

  承认孩子和**一样具有趋利避害的心理帮助我更好的理解了为什么奖励和惩罚短期有效而长期无效。正视了惩罚和奖励都是来自外界的控制,只能控制孩子的行为而非信念。行为可以控制一时,不能控制一世。

  我们越是对孩子加大惩罚的力度,孩子就更积极的,更早的想逃离这种惩罚,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家长都觉得,孩子一天天的长大,而我们和孩子的距离越来越远了。

  我们越是对孩子加大奖励的力度,孩子就更贪婪的,更迫切的想要迎合这种奖励,反应在生活中,就是我们觉得孩子的胃口越来越大,对我们的奖励越来越不买账了。而没有奖励,他似乎就不愿意做任何事。

  事实上,就算孩子在大学前都愿意接受我们的奖励和惩罚,进入大学、进入社会后,我们的奖励和惩罚也是鞭长莫及的。我们应该认识到,我们“外力”的控制,无论在时效性上,还是持久度上,都不可能伴随孩子终身。

  如果把孩子走向社会看似是走进大海,那么惩罚和奖励就是一个一直在泄气的救生圈。这个救生圈或者让孩子感觉束缚,或者让孩子产生依赖。而我们必须一直做的,是更加费力的给救生圈补气,以便于让孩子在当下能活得安全。但孩子终归要远行,而我们也终究要老去,救生圈终究要消失。与其疲于应对给救生圈补气,不如在浅滩时就教会孩子游泳,就算他现在呛了口水,崴了下脚,但长久来看,这样的孩子才更能适应大海。

  三、把犯错作为最好的学*机会。

  我们应当给孩子更多的包容和成长空间,理解他们对于自己未知的.问题犯错很正常,相信他们自己已经在犯错中感受到了悔恨,并有机会和能力在我们的正确引导下改进。将犯错作为最好的学*机会。

  如果孩子在一个问题上反复犯错,我们需要“翻译”一下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不要肤浅的应对孩子当下的行为,而是要找到产生这样行为的信念。参照“错误行为目的表”对症下药。

  四、没有情绪安全就没有情绪诚实

  当我们和别人聊天总被打击或说教时,那我们下次也没有开始再聊的兴趣,更何况是孩子呢。如果不想让孩子以后回家锁在自己的世界里,如果不想让孩子和我们越走越远,那我们最好不要把训斥和不屑挂在嘴边。对他们的话题多一些兴趣,对他们的错误多一些宽容,学会“孩子气的,创意的语言”。

  不要把精力放在问责上,而是关注解决问题的办法。关注问责会带来逃避责任,让孩子敢说,愿意说。

  正面管教不是灵丹妙药,不会药到病除。我们的转变需要时间,我们的技巧需要反复练*,它必须成为我们的*惯,成为我们的反射,而且在实践中不断的修正。我相信不同的孩子对待不同的工具接受程度一定也是有差异的。我们不必一股脑的把所有的工具都施展在孩子身上,而是要找到孩子更乐意接受的那几个。

  以上是我对教育孩子的一些心得,我知道教育孩子的道路任重而道远,希望能给有孩子的同事们带来一点帮助。

  正面管教的心得体会 4

  暑假里,我读了美国教育学博士、心理学家简尼尔森的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骄纵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书中主要介绍了如何运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能力。书中用了非常多的案例来告诉我们如何有效地与孩子沟通,以及为什么这样做背后深层的原因。令人信服地讲解了家长和老师为什么必须这么做的深层蕴涵,以及如何正确解读孩子的错误行为背后的信息,该怎样采取最有效的应对方法。

  在家庭和学校里,我们有时都会认为惩罚和骄纵会永远存在。很多人都会从这两个极端考虑问题。那些认为惩罚有效的人,通常就会惩罚孩子。那些不相信惩罚的人,常常就会走向另一端,对孩子骄纵。正面管教能够帮助家长和老师在与孩子沟通时找到一条既不惩罚又不骄纵的路。在学校里课堂上,调皮捣蛋的学生时常会让我们不知道拿他怎么办,往往我们采取的态度就是让学生站一会,或是课后留下他再就是请家长了。第二天他来学校就乖乖的一段时间了,老师们往往这时会觉得“还是请家长有用啊”。看了这本书发现这只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学生没有真正有收获,没有爱上学*,反而会对这门课的老师产生厌恶,根本达不到学*的目的。

  书中说到“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有时我们会认为鼓励并不容易,因为老师或是家长很*惯以负面方式对孩子的不良行为作出回应,惩罚能促使孩子改善他们的行为。老师和家长也没有深想过惩罚带来的影响。这也就回到我们上面的问题,遇到孩子们犯错,特别是还要请家长去学校了,当然是绝大多数的人认为帮助孩子的最佳方法就是对他做错的事进行惩罚,才不会再犯。而这本书告诉我们的`是要鼓励。而书中说到的是鼓励而非赞扬。鼓励是给孩子机会,是对孩子的相互尊重。书中讲到一个叫杰森的五年级孩子,在课堂上如何的捣蛋,杰森的老师在开始也试到这些惩罚,留下抄几遍课文,请他站起,送校长办公室,而结果是杰森只会做鬼脸。之后老师怎样运用鼓励,给与尊重和友善的态度,在杰森每取得了一点小小的进步,哪怕是今天的课堂只是比前两天的课堂少了几声乱叫,老师都会鼓励并回以微笑,终于让这个孩子在课堂上与老师同学越来越愉快地相处。

  书中的正面管教孩子的方法,让我们老师在与孩子们的相处过程中提供了有效的一些的方法,对待学校里课堂上的一些活泼的好动的学生们,老师们学会用正确的,正面的方法管教孩子,让孩子们在自信、自立的快乐环境中健康成长,将来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

  正面管教的心得体会 5

  疫情期间我又读了一遍《正面管教》这本书,读完之后我对“和善而坚定”这几个字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首先要尊重孩子的态度坚持已同孩子商定的规则。其次是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避免过度控制或骄纵。

  一、寻找不良行为的原因

  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是因为他们在以错误的方式追求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很可能是因为家长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的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因此对于孩子的不良行为,作为家长不要生气,而需自我检讨。

  二、使用正面管教的方法

  (一)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1、表达对孩子感受的理解。

  2、表达对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宽恕。

  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

  4、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

  (注意:当孩子犯错时,千万不要啰嗦,不要说“我早就说过……”。这样的话语,对于解决当前的问题无益,只会增加孩子的反感)

  (二)多问启发性问题

  在孩子犯错时,不直接告诉孩子要怎么做,而是多问启发性问题,如“发生了什么事?”“你觉得原因是什么?”“你觉得该怎么办呢?”“下次怎么避免呢?”。这不但可以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还能引发孩子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三)积极的'暂停

  当发生冲突时,给双方情绪缓冲期。如果孩子还小,家长可以同孩子一起“暂停”,如一起阅读。如果孩子比较大,可以提前和孩子沟通,如果发生冲突时,你会先暂时离开现场,等你们都冷静下来了,再一同商量解决方案。

  (四)决定自己做什么,而不是孩子做什么。

  当孩子反复出现某些不良行为时,不要去唠叨孩子该怎么做,而是告诉孩子你自己会做什么。如孩子总是将脏衣服乱扔时,不要去强制要求孩子把脏衣服放到脏衣篮里面,你只需告诉孩子你只会洗脏衣篮里面的衣服,并和善而坚定地实施。

  (五)教孩子从错误中学*

  首先我们自己要做到把错误当成学*的机会,而不是在犯错后垂头丧气。在犯错后勇于承认错误,并积极寻找解决方案,便是给孩子树立了正面的榜样。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错误,接受自己的错误,同孩子一同寻找解决方案。

  (六)定期开家庭会议

  每周可以设定固定的一天开展家庭会议。由家庭成员轮流主持。

  家庭会议的内容如下:

  1、表达对家庭成员的感谢,并举出实例。

  2、专注于前段时间出现的问题,并达到全员一致意见。如未达到一致意见,该问题推迟至下次家庭会议。

  3、讨论家务事分配,鼓励孩子承担家务活。

  4、计划家庭活动。

  5、分享错误经历,并一同讨论解决方案。

  我们往往对孩子有着诸多评判、期望、指责、失望、愤怒。但事实上,爱和快乐才是我们管教孩子的全部目的,向他们表达无条件的爱,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把错误当成学*的机会,寻找积极的方面,和善而坚定地对孩子说“不”,帮助他们找到真正的“是”,是我们为人父母、师长可以、更应该采用的正确教养方式。


正面管教学*心得体会(精选5篇)(扩展4)

——《正面管教》心得体会9篇

  来家有学童版之前,有人向我推荐过《正面管教》一书,我没有看但很认同这个观点。今天我依然没有看,但是想写个读后感,因为我认为此书精华就在“正面”一词。

  节前,我回复了一张儿童问题贴,当时就在想,这坛上多人推荐了《正面管教》一书多次,为什么这个“正面”做得如此不到位?于是想借借他山之石。搜了一下关于这本书的帖子,却明白了我初来此坛时面临的状况。

  就如同社会不公*问题的现象总结,我们很容易得到一个观点:*等意识不到位。但是如何做到*等,却手把手教不了,因为人多元。同理,正面管教意识也是一种认识,但是如何做到正面管教呢?《正面管教》一书中的事例和行为指南,首先应该是帮助家长们去理解什么叫“正面”,而不是一种教条的行为结论灌输。举个例:小时候背“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可不是为了“天”只能对“地”,“雨”只能对“风”。否则,人的创造性和能动性,就在这种唯一正确中给教没了。所以,我不看书的内容,也可以写自己对正面管教的理解,因为现实家庭情况可以不同,但“正面”的原则相同。

  《正面管教》这本书在进入*后,还出现了一问题,国内营销活动给这本书加上了不实之词。比如:“正面管教讲述的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

  对于那些爱心无比,现实中又因为管教孩子而无比心痛的父母亲来说,这可是最好的广告词,但仅是广告词而已。竖立规则和界限,如果语言文字就可以了,还要监狱干嘛?记得以前某偶像电视剧中有句台词“道歉有用,还要警察干嘛?”说得正是这个道理。这样的广告词,对于营销父母们去学*学*“正面管教”是双赢,但是对于教条思维的大脑来说,也伴随着,世上有无负面管教作用(神仙手段)的虚妄认识。这不是该书应有的东西。

  假期里我读了简·尼尔森的经典之作”《正面管教》,该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涉及孩子心理、行为、认知、教育等方面的经典理论,使我受益匪浅,《正面教育》读后感。书中第7章讲述的:有效地运用鼓励,让我更深入地认识到鼓励而非赞扬,书中说到:“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是的,孩子们需要**的鼓励,才能茁壮成长。那么什么是鼓励呢?

  首先我们要将鼓励和赞扬有效区分开来。作者也提出我们给予孩子的是鼓励,而非赞扬,这一点让我十分困惑,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吗?难道我们不应该给孩子们赞扬吗?带着疑问我继续读下去,慢慢地才了解到话中的含义。鼓励的学问非常深,*时我都没有好好地运用鼓励,而书中从若干个方面加以阐述,比如时机、相互尊重、着眼于优点等,让我们了解到什么才是有效的鼓励,书中说到:安排特别时光、抱一抱孩子都向我们讲述了爱是前提,爱的重要性,鼓励是需要爱的支持。让我们通过真诚的爱让孩子感受到鼓励,这么感觉是多么的美妙。班中经常有些孩子是大家公认的调皮鬼,其实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被太多的人责备、羞辱的孩子。如果你试一试将孩子“抱一抱”,那么你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正面管教》的确是本很好的书,使我们能“知其所以然”地明白书中所介绍的正面的教养方法,更重要的是作者集几十年教育研究与实践的体会,特别是她在正面管教方法的推广与培训中收集到的无数个正面管教的成功案例,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接一个生动有趣而又发人深省的故事。它教给我们从另一个角度与孩子交流,进行正面引导。回顾这几年自己对儿子的教育经历,觉得自己对待儿子的教育方式需要改变,读后感《《正面教育》读后感》。作为家长常常把握不好教育孩子的尺度。这本书倡导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例如在如果既不严厉也不娇纵,那该怎么办?这一小节中作者从四个方面来归纳了我们要达到正面管教的效果该怎么去做,举例说明作为父母我们该如何去管教孩子?这本书值得每个家长、老师一读。只有老师和家长共同配合,使用科学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让孩子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氛围中,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学会使他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

  作为一名教师,书中最让我感同身受的是:“我们究竟从哪里得到这么一个荒诞的观点,认定若想要孩子做的更好,就得先要他感觉更糟?”我在以前教育学生时,常常严厉地训斥,孩子表面上听话了,而实际心里很不服气。的确,惩罚虽然能暂时制止不良行为,但不能永久性的地解决问题,孩子只有在感觉更好时,才会做得更好。所以,只有通过鼓励帮助孩子体验到归属感和价值感,才能获得长期的积极效果。孩子的感受力强,但表达能力却弱。需要老师和家长认真解读,而不是通过打骂来压制孩子的错误行为,从长远来看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反而带来了新问题。

  总之,该书给了我很多启示,让我在今后的教育中能更正确的使用正面的方法管教学生,让他们在自信、自立的环境下快乐健康地成长。

  一个多月一阶段的课程结束了,每个周六的下午,就好像自己的特殊时光,又坐在课堂里的感觉很好,分享自己成长和育儿心得,让人欣喜,更让人获得*静。

  一阶段的课程开始,正好是我家6岁半的宝贝踏进小学的`课堂,说实话,上半年我都在为此焦虑,在看过《正面管教》也进行了一些实践之后,我决定参加家长课堂,进行更深入学*。记得宝贝刚出生的时候,就很认同“爱和自由”,“无条件的爱”的育儿理念,可是面对具体问题,还是不知道怎么处理。《正面管教》教会我怎么做,才能无条件的给孩子爱和自由。尤其是“共情”和“启发式提问”,让孩子和我更贴心,让他学会思考,体谅别人的感受,自己解决问题。这两个月来,我们很顺利的开始了小学的新生活,通过“惯例表”培养学*和生活的好*惯,宝贝也很快熟悉了新环境和新朋友,更开朗,也更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上学”这件曾让我们全家紧张焦虑的问题,不再是问题,家里大部分时间都是*和,温馨的氛围。当然我们还是会有让彼此生气,发脾气的时候,我们都慢慢学会了疏导自己情绪的方法,每当宝贝最后*静下来,挂着眼泪给我一个拥抱和亲吻的时候,我真切的感受到他是上帝派来拯救我的天使。

  意外的收获是,以前很少看育儿书的爸爸,虽然没有参加正面管教的学*,也在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以前他面对

  孩子的过度要求是一味的妥协,面对孩子的一些问题手足无措。慢慢地,我能感受到他和孩子在一起时态度的转变,更加温和而坚定。

  非常庆幸自己参加了正面管教的学*,我还会一直在学*的路上,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寒假里我读了简·尼尔森的“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正面管教》,该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涉及孩子心理、行为、认知、教育等方面的经典理论,使我受益匪浅,尤其是书中第7章讲述的:有效地运用鼓励,让我更深入地认识到鼓励而非赞扬,书中说到:“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是的,孩子们需要**的鼓励,才能茁壮成长。那么什么是鼓励呢?首先我们要将鼓励和赞扬有效的区分开来。

  作者也提出我们给予孩子的是鼓励,而非赞扬,这一时让我十分困惑,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吗?难到我们不应该给孩子们赞扬吗?带着疑问我继续读下去,慢慢地才了解到话中的含义。鼓励的学问非常深,*时我都没有好好地运用鼓励,而书中从若干个方面加以阐述,比如时机、相互尊重、着眼于优点等,让我们了解到什么才是有效的鼓励,自我反思,我在该方面存在很多的误区,比如:我经常会用到这么一句话赞扬孩子:“你真是一个乖孩子,听话、懂事,是大家学*的榜样!”在这种赞扬下,该孩子会很高兴,会满脸灿烂,她会觉得“大人认可我,我是有价值的”。

  作者提出:赞扬指向了做事的人,使得做事的人常常基于“别人会怎么想,怎么看”的考虑来做事。当没有得到别人的认可时,他会茫然与疑惑。这位孩子(长大后就是成年人)可能会形成一种完全依赖于别人的观点的自我概念,可能会变成:“讨好者”和“总是寻求别人认可”。而鼓励是指向人的行为的,常常启发对方思考“我是怎么想的”、“现在该怎么做”、“我学到了、感觉到了什么”等,它能让人内省,更多地让人思考并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无需他人的认可,最后形成自信、自立的态度。小班的孩子年龄小,自我反思的能力比较差,所以老师在此运用的赞扬可能要比鼓励更多一些,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年龄的增长,我之前的那句话只会使孩子们变得“变动”,缺乏自信。是作者让我了解到同一句赞扬鼓励的话对于不同的孩子,它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我们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性格等真诚而恰当地赞扬和鼓励。

  看完书,我将作者如何进行赞扬作了简单几个小结:

  1、把握时机,及时赞扬鼓励:

  及时的赞美犹如生病及时服药一样,对年幼的孩子会产生很大的作用。比如在活动课上时,当孩子们回答问题时表现的非常棒时,这时就需要我们老师及时的把握时机进行鼓励:“你的声音真响亮,回答地非常完整”等,只有在孩子做完某件事或正在进行中,就给以适当的赞美和鼓励,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如果一时忘记了,应该设法补上去。又如:孩子在老师的说服下,吃饭时终于肯吃蔬菜了,那么我们马上就要补上一句:“xx,真棒,荤菜、蔬菜都要吃,不挑食。”

  2、就事论事,坚持原则:

  在给予孩子的赞扬和鼓励时,老师要做到实事求是,不能夸张和缩小。比如:在一次美术活动中,一个孩子在画“春天里的花”,她画了两朵小小的、红色的花,一个老师走过去看了看,用很夸张地表情说:“xx,你真聪明,画的真漂亮啊,继续吧!”当孩子们听到这个赞扬,她非常高兴,继续画了起来……这是我们经常能看到的画面,表面看看,该教师运用了鼓励的方式,让孩子们继续乐意的画画,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读了《正面管教》,我们就会了解到,鼓励是帮助孩子改善,而不是完美。我们应该针对孩子的具体行为和取得的效果,有针对性的实事求是的进行鼓励和赞扬。对于上面的情况,其实我们可以尝试一下说:“xx,这图画的真不错,如果你能在画的大一些,颜色再运用的多一些,那么你肯定会画的更棒!”孩子就会肯定自己的行为并继续努力。

  3、鼓励也要爱的衬托

  书中说到:安排特别时光、试一试抱一抱孩子都向我们讲述了,鼓励是需要爱的支持。让我们通过贡献来让孩子感受到鼓励,这么感觉是多么的美妙。班中经常有那么一个孩子是大家公认的调皮鬼,其实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被太多的人责备、羞辱的孩子。如果你试一试将孩子“抱一抱”,那么你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该书给了我很多启示,让我在经后的工作中学*更正确、正面的方法管教孩子,让孩子在自信、自立的环境下快乐健康的成长。

  这个假期学校让读一本书——《正面管教》,说实在的,看了这本书的目录,让我感觉这是一本讲大道理的书。临*开学了,为了完成任务,强制自己静下心来看这本书,我却发现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

  书的作者简·尼尔森,是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加里福尼亚婚姻和家庭执业心理治疗师,美国“正面管教协会”的创始人。她是七个孩子的母亲,22个孩子的奶奶或外祖母,还有两个孩子的曾祖母。她曾经担任过十年的有关儿童发展的小学、大学心理咨询教师,她是18本著作的作者或合著者,是众多著名育儿及养育杂志的顾问。

  正面管教是一种不同的教育方式,是让学生们参与专注的解决问题,而不是成为惩罚和奖励的被动接受者。让孩子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氛围中,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使他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正面管教倡导既不惩罚也不娇纵,弃二者之短而采其所长,既有骄纵的和善,亦有惩罚的坚定,而剔除了骄纵的无规矩和惩罚的过分严厉。

  整体来说,正面管教就是一种鼓励模式。以往教师在针对犯错误的学生时,往往采取严厉的训斥,孩子表面上服从了,但实际上不服气,长此以往就会形成不良的师生关系。而惩罚虽然能暂时制止不良行为,但不能永久性的解决问题,只有通过鼓励,帮助孩子体验到归属感和价值感,才能获得长期的积极效果。读完这本书,让我对鼓励和赞扬的区别有了深刻的认识:赞扬针对的是做事的人,而鼓励针对的是行为,赞扬是评价式的,鼓励是自我指向的,赞扬长期的效果是让孩子依赖于他人,而鼓励能让孩子自信。举个例子,我的孩子从上一年级开始,有一段很长的时间里写作业都磨磨蹭蹭的,我采取了各种的方式,比如说按照我要求的时间写完作业的,给予金钱上的奖励,或语言上的表扬,但是效果甚微。以往我认为坐在孩子旁边看孩子写作业,陪伴孩子,不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实际上,坐在孩子身边,陪伴孩子写作业,是在精神上给予孩子的一种鼓励和支持。就比如练电子琴,在最初刚开始的时候,我都一般坐在她旁边,鼓励她,帮助她想办法一起解决问题,克服困难。随着孩子弹琴技能的增长,现在她有信心完成自己的学*任务,我就放手让她自己练*。鼓励的方式有很多种,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老师要动脑筋、想办法采取不同的鼓励方式,来增强孩子的自信。

  读了《正面管教》这本书,我还有一个感受,要想改变孩子,首先要改变自己。现在的孩子,无论是小学生,中学生还是大学生,被家长包办代替的太多了,大人们事无巨细的替孩子们打算,抹煞了孩子办事能力,判断能力,决策能力的提高的机会,也让他们失去了对生活、对社会、对事情的热情。就比如说,这个假期我的孩子参加了一个军事拓展夏令营,她从来没有离开过我,我很担心她能不能适应这个夏令营生活,但孩子快乐自信、顽强的笑容告诉我孩子的潜力是巨大的。通过这件事,我深刻的认同了这本书里告诉我们的,寻找机会帮助孩子从自己的经历中学*,学会放弃对孩子的控制,转而以一种合作的方式与孩子们共同努力,正面管教才会有效,或者说老师家长的管教才会有效。

  这本书还告诉了我们一些沟通的技巧,其中有几个我非常的赞同,比如说探询,要用好奇心增进情感连接并改善沟通。和孩子一起探询问题,既增加了孩子的好奇心,在共同解决问题中增进了与孩子的情感,这是一种很好的沟通方式。还有一点就是尊重,当你尊重孩子时,你会认可孩子的一些不同观点,尊重会创造一种接纳的氛围,并鼓励成长和有效沟通。在尊重这点上,我还需要改善,有的时候在与孩子或者学生沟通时语气过于强硬。

  我相信,读了这本书,我会通过自己的改变,来改变孩子,改变他人。

  《正面管教》是我最*在阅读的书籍,它也是排名第一的教育类书籍。作者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涉及孩子心理、行为、认知、教育等方面的理论,使我能知其所以然地明白书中所介绍的正面管教方法。读了《正面管教》后,我受益匪浅,不管是对自己孩子的培养还是对学生的教育,我都从中学到了不少可操作性的,而且非常有效的方法。我觉得值得我在以后的工作中借鉴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这是这本书的一个大前提,也是一个宗旨,如果我们能带着这个前提走在教学的道路上,相信,我们在对待学生的问题上,出现再大的问题,都能通过正面管教的方法得到解决或真正的改善,而不是越来越糟。

  第二,理解以下四种错误目的:

  1、寻求过度关注——错误观念:只有在得到老师的关注时,学生才有归属感。

  2、寻求权利——错误观念:只有当学生自己说了算或至少不能由老师对我发号施令时,我才有归属感。

  3、报复——错误观念:学生得不到归属,但他至少能让老师同样受到伤害。

  4、自暴自弃——错误观念:不可能有所归属,我放弃。这几种发生在学生中的错误目的其实是他们行为不当的真正的内在原因,也是他们出现问题的内在驱动力。但作为老师,我们往往只能看到学生们的负面表象,而看不到表象的实质,很多问题也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其实,这或许就是我们的很多学生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错误的原因。如果我们老师能真正解读了孩子行为背后的东西,也许许多问题我们处理起来就会容易的多,也会更有效。

  第三:自尊。读了这本书,使我对我们以前常常挂在嘴边的自尊有了新的认识。我相信,如果我们认为自己能够给予学生自尊,实际上就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一场“给孩子自尊”的运动延续至今,内容包括我们课堂内外经常运用的赞扬、快乐小贴纸、笑脸以及孩子做“今天最重要的人”。这些都可以是好玩儿而无害的,只要孩子不认为自己的自尊取决于外在的他人的评价之中。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孩子可能就会变成“讨好者”或“总是寻求别人的认可”。他们学会了观察别人的反应来判断自己行为的对错,而不是学会自我评价和内省。他们培养出来的是“他尊”,而不是“自尊”。我们能为孩子做的最有益的事情,就是教他们学会自我评价,而不是让他们依赖于别人的赞扬或观点。这一观点对我在孩子的教育上有很大启发。

  第四,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如果我们能够牢记,在不良行为的背后,是一个仅仅想要有所归属并且不知道该怎样以一种恰当、有效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标的孩子,我们对不良行为就会有不同的感觉。而且,仔细审视一下是否是老师的行为招致了孩子相信自己无归属或没有价值,也会有帮助。如果我们能正确认识到孩子的行为是以目的为导向,并意识到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首先是寻求归属感和价值感,我们对待孩子的不良行为的态度就会不同了,我们就不会以为孩子总是在故意捣乱,总是喜欢跟我们对着干,而且也该反省自己的言行,是否忽略了孩子的感受,或者伤害了孩子的感情,才招致孩子缺乏归属感和价值感的。

  第五,犯错误是学*的好时机。我们自己要学会、而且也要教孩子学会把错误看做一个让人兴奋的学*机会当我们把错误看作一个学*机会而不是什么坏事时,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就变得容易多了。正像大多数**和孩子一样,即使我很明白应该怎么做,可有时却不一定能照着去做。

  《正面管教》这本书,它不仅仅是培养孩子、教育学生的指导性书目,还是指引我个人成长的书籍。今后我会反复读它,相信它能引领我在生活和工作中都走得更远。

  在教学中,对待学生的不良行为,老师们大多采用的态度是:批评、惩罚,而很少有人关注学生的不良行为背后的因素即孩子们做出不良行为的目的是什么,因而也就很难使问题得到完美的解决。

  读了《正面管教》这本书,我明白了孩子的不良行为一般有四个目的:一寻求过度关注,二寻求权力,三报复,四自暴自弃。知道了这四个目的,我们面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就可以采用相应的措施。比如,如果孩子的不良行为目的是寻求过度关注,老师可以通过让孩子参与一个有用的任务转移孩子的行为。如果孩子的不良行为目的是自暴自弃,那么老师应该表达对孩子的信任,鼓励孩子任何一点点的积极努力,关注孩子的优点,不放弃孩子。

  总的来说,不管孩子的不良行为出于何种目的,过度控制的管教方式都是不可取的,而“鼓励”就显得极为重要。鼓励是改变孩子行为最有效的方法,我们不要把目光只盯在孩子的缺点上,而是要多关注孩子的.优点。要告诉自己,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所以我们也要放弃对孩子的任何完美主义的期待。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我们要明白,惩罚虽然能暂时制止不良行为,但不能永久性的解决问题,只有通过鼓励来帮助孩子体验到归属感和价值感,才能获得长期的积极效果。我们赢得孩子最好的途径便是尊重孩子,以*等的态度来解决问题。因此,让我们多多鼓励孩子吧!

  每个孩子天生都是精灵,在他们刚出生的时候都是聪明的、有可塑性的。怎样培养好孩子,在我家宝宝一次犯错误几乎让我“歇斯底里”后成为我要认真正视的问题。于是,带着育儿方面的种种疑问,我走进了“美国正面管教”的课堂。对于正面管教,我有几点建议:

  一、正面管教首先是对教育心态的颠覆

  孩子的成长不是家长教出来的,而是需要孩子自己体会掌握的。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以渔,正面管教给予孩子的正是这个渔。我们希望孩子具备优秀品质,并不是因为我们告诉他优秀的品质是多么的重要,而是要在孩子一次次犯错的过程中,怀着开放宽容积极的心态帮助他认识到,只有具备我们所说的优秀品质,他的生活才能幸福

  我认为,我们既不要让家长的局限性而成为孩子发展的天花板,也不要因为家长的个人喜好而为孩子的发展设界。

  二、正面管教关注孩子长久的影响,而非短期特效。


正面管教学*心得体会(精选5篇)(扩展5)

——教学学*心得体会 (菁华5篇)

  按照学校的安排,自20xx年xx月xx日至xx月xx日,我校6位老师在校长的带队下,前往与我校结对挂钩的xx市xx区十九中进行为期一周的观摩学*。我很荣幸的成为其中的一员。一周的观摩学*,虽然时间很短,但却让我受益匪浅。利用这次机会,我们和十九中的老师互相沟通了工作进展情况,并就一些问题进行了交流、讨论,同时反思了自己在以往工作中的不足。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古人寥寥数语就将学*的重要性高度概括出来了。此次的交流学*,使我对此深有感触,以下是我此次交流学*的些许体会。

  一、听:

  本次学*以随堂听课为主。西十九中为我们每位前往学*的老师都安排了一位对应学科的指导老师。我的指导老师秦梅双老师同时也是英语教研组组长。我听了秦老师的几节课,同时也听了另两位英语的课,给我最深的感受是课堂较真实,环境较宽松,教师对教材的处理较灵活,重、难点把握恰当,对学生鼓励性语言较多;学生思维活跃,接受知识的能力较强,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做到举一反三。

  昆十九中学生的情况与我校学生的情况很相似,学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但老师能针对学生的差异性,有效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而且,老师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做到了精讲多练,以学生自主学*为主,例如:在老师进教室之前,已有科代表在自觉地带领学生学*;课堂上,更多的时间是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领悟,自己练*,从而达到自我提高。而在我自己的教学中,时常会出现“满堂灌”现象,从而导致学生*惯于被动接受知识,而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弱。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不断加强学*,以新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二、看:

  除了听课,课余时间我们也走进了她们的办公室,看到了她们认真批改作业,精心备课,耐心与学生交流的身影。昆十九中除有各个教研组的办公室外,还有以年级为单位的办公室,各年级的办公室与所教年级在同一层楼上,办公室也是各年级教师的教室,方便教师间的交流与沟通,同时也利于与学生交流沟通。

  每一张办公桌上,都可见许多的教材资源,备课资料及一摞摞认真批改过的学生作业。课后时常可见学生来背书及问作业的身影,由此可见学生学*的的自觉性极高。昆十九中大部分学生为跑校生,为此,学校建立了家长联系册,由家长负责督促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并签名。而我校的学生,学*积极性不高,跟他们的家庭教育也有着紧密的联系。

  三、查:

  课余时间,我们也走进了他们的展室,对各种档案、资料进行查阅。他们的资料很齐备,各科室、各教研组资料健全,包括音、体、美组,都有自己的试卷;而英语组的试卷集小至每单元都有试卷。教研活动的开展都有迹可寻,且有鲜明的主题。

  四、问:

  通过与昆十九中部分老师的口头交流,我们得知,他们的各项工作开展得很细致,也很有序;老师对待工作很严谨,也很敬业。他们虽然不坐班,但很多老师大部分时间还是到校自觉办公。他们的教研活动能真正为教学服务。由于正碰上全xx市初三年级毕业考,本应开展的教研活动临时取消,未能亲身参与,实是一大遗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为期一周的交流学*固然短暂,然而它给我带来的影响却很深远。十九中老师爱岗敬业,诲人不倦的态度,广博的学识,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都是我们学*的榜样。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我将把此次学*所得用于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随着朝代的进步,教育的改革,当今的形势向每一位教师提出树立终身学*的观念,通过学*不断获取新知识,增强自身的素质,不断完善自己,以适应当今教育改革的新形势。

  不同的教育思想产生不同的教育。传统的数学教学的特点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单向*面地讲授教科书的活动。“以纲为纲,以本为本”,是这种传授活动的金科玉律。在这种理念下,教师崇尚钻研教材,视处理好教材、教好教材为教学艺术,这种预先设计好的教学目标往往超越教学过程本身,脱离学生的现实。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的特点具有整体性,开放性、创造性、不确定性。新课程更加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自己的思想,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教学方法,由数学课程的忠实执行者向课程决策者转变,创造性地开发数学教学资源,大胆地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彻底改变教学方法,多给学生发挥的机会,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己探索数学规律、自己去推论数学结论,要善于创设数学问题情景,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结论的探究过程,让学生成为“跳起了摘桃子的人”,而不是“盛桃子的筐”,给他们讲得应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尽量多些,学生自己能够自主解决的,教师决不和盘托出。这样才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传统的数学教学因为过分预设和封闭,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生气和乐趣,学生始终处于从属地位,成了教师灌输知识的容器,课堂上倦怠应付,与创造的喜悦无缘,师生都无法在课堂上焕发生命的活力。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为学而教,以学定教,互教互学,教学相长的过程。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压抑学生创造性的教学环境,通过教学模式的优化,改变教师独占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的信息传递方式,促成师生间、学生间的多向互动和教学关系的形成。

  (1)教师不仅是数学知识的传授者、解惑者,更是知识的促进者、引导者;学生不仅是知识的接受者、复制者,更是知识的发现者、创造者。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导”,就是通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善于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点燃其思维的火花,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结论的形成过程,体会科学家走的路,充分体现学生是数学学*的主人。

  (2)教师和学生之间不是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对象性的主客体关系,而是一种主体间性的意义关系。师生之间的交往是作为主体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具有民主、*等的特性,通过相互作用、相互协商,建构学生多样化的主体活动,完成认知和发展的任务,从而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展。

  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自主学*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丰富的学*资源,有利于提高学*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有效性,促进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统一,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和谐的发展。当然我转变这些还不够,更准确的应该是我们在对新课改的理解基础之上所做的所有转变。显然这对我们教师自身提高了要求,可能增加了教师的压力;但我相信主要的压力来源于我们传统的教育与新课改后教育之间的跨越!还来源于各个地方文化背景、经济、家长观念等。面对压力,我们一定要充分理解新课程精神,才能因地制宜的搞好新课改。

  总之,新课程,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思想都应该建立在学生爱学,想学,乐学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学*兴趣,教会学生怎样去学*。我们要始终树立:培养学生要从学生的长远角度出发,从学生的长远发展出发,让他们学到的不仅仅是使书本上的知识,更是增养去学*的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样才能为他们将来更好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继续教育培训的学*,使我在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及业务能力等方面受益颇多。我深切地认识到为了更好的胜任新世纪的教育教学工作,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必须不断的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而现代教育观念的树立,正是教师的立教之本,确立现代教育观。首先要确立现代学生观,将“教师说学生听”,“教师灌学生记”,“教师管学生服从”的教育方法重新审视,转变为学生是教育的主体,重视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所以在课堂上,我注重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多地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实际去观察去体会,增加学生自主学*、自主活动的机会,鼓励学生多思善问,敢于质疑争论,促使学生动脑、动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培养表达能力。使学生逐渐掌握科学的学*方法。教师不仅要使学生会学,还要使学生乐学,要培养学生积极的学*态度。要贯彻启发式教学,最大限度到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把学生从“一言堂”、“满堂灌”中**出来。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上好每一节课,还要增强教学艺术的感染力,使学生接受教师情感与情绪的表达,接受教师人格魅力的影响。通过学*,本人的继续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几年来个人继续教育总结如下:

  一、学*内容为:

  《新时期师德修养》、新理念《校本研修面对面》、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与反思》、《有效教学—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与反思》、《教育技术培训》以及《新时期中小学班主任培训》。

  二、学*目标

  1、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现代教育观、现代课程观、现代教学观、现代评价观。

  2、认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大意义,了解、掌握当前课改任务、目标和实施策略。

  3、准确理解与把握新课程标准、掌握新课程在功能、结构、实施、评价、管理上的相关内容,提高分析发展新教材、创新教学方式的专业能力。

  4、提高本人对课程的施教与研究开发能力。三、作为一名教师,使我深切感觉到:不仅要有崇高的奉献精神、高标准的师德,也需有先进完备的教学策略与方法。由于本人的工作经验不足,在面向全体学生这一方面以及对教材的理解都不够透彻。通过培训,使我在教学工作中能“因材施教”,对学生能给予学*上的指导,生活中的关心,认识的点拨,思想的疏导。并能公正、公*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满足他们求发展、求进步的需要,并且能悉心研究每位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做到不放弃,不淘汰任何一个学生,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牢牢打好各方面的基础。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了解学情,要从学生的视角来设计我们的教学,使课堂教学更有效,同时,使自己成为有较高教学实践水*的教师。

  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否能够全员参与到学*中是衡量课堂教学水*的一个重要因素。能够体现是否是真正有效的课堂教学。 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关注每一个学生,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中,都能得到提高。

  在教学中让学生体会用到了哪些主要的关节。一个教师在讲课时,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思考,也要让学生有一定的讨论,分别运用了哪些主要关节,如果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让学生确实能在自己的活动中真正获得知识,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所以,我想,在科学课的教学中,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一定要精心研究教材,不要被教材束缚住。同时要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打造宽松民主的课堂,让学生主动并且全员参与,使学生学到有价值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9月12日我和高一年级魏学广副主任一起前往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跟岗学*五天,起早贪黑,从学生早上进班早读到中午学生午练到学生晚上放学回家,学*海安的一日常规,感受海安的精细化管理,并且不失时机地向高一创新班班主任王忠老师等请教交流,而在语文教学上我则是向高一语文备课组长龚松兵老师请教交流,还抓住机会,听取学*了许尧老师和王成老师的课,感受海中扎实教学风格,现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汇报如下:

  一、总体印象

  校园紧凑但很雅致,建筑老旧但很干净,教师资深但很敬业,学生安静但也不乏活力。

  二、语文教学

  每周6节课。早读6:30—7:20,每早都有教师到班,早读都是任务型阅读。

  学生的教辅用书是《志鸿优化——赢在课堂》和《三维设计》,还有部分学生购买《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穿插完成。每两周安排一次综合练*,学生用两个晚自*完成,教师用两节课评讲。这点和我们有不同,学生很早就接触高考真题了,而我校在高一时更侧重学生的阅读。

  作文训练重点为记叙文。基本序列——书写规范,文体规正,结构意识,借鉴优作,语言提升,努力让学生形成散文味、小说味、哲理味的文风。三周一个周期,一周写作、一周评讲、一周指导。每周学生写一篇周记,可以摘抄,可以写作,每周不少于600字,不写评语,打出等地,可推荐学生阅读。

  周六一次阅读课,一节课三个班,学校有三个阅览室,以杂志为主,学生自由阅读。并且用好必修读本,采取测验的方式篇篇过堂,此种方法甚好,读本是课本的必要补充,需要重视。据了解,到高三时,就更多是做好阅读的整合,开展专题阅读,比如服饰专题,饮食专题,戏曲专题,科技专题等,这一点也和我们学校不谋而合。

  上课内容也有不同,海中高一除了必修一到必修三之外,还穿插讲了《论孟选读》让学生背诵名句,到高一下学期,还教学《现代散文》,而把必修四放到了高二教学,这样的内容调整也有它的科学之处,可以借鉴。

  听了三节课,分别是高一16班许尧老师《作文审题》,高一9班龚松兵老师的《师说》,高二2班王成老师的《登高》,三位老师的课各有特色,各有千秋,但共同的感受就是实在有效,老师备课充分,不搞花架子,课堂略显沉闷但学生多有记录有积累有思考有收获,这也是我们该着力的地方,学生的收获多少应当是评价一节课优劣的最高标准。

  三、教学管理

  学校给人的整体感觉是安静有序,不论是课间还是就餐时间,都比较安静,这和老师的全程陪同有着莫大的关系,早读班班有老师,课间跑操每个班主任都高标准跟操,大课间不跑操就是放听力,学生安静有序。

  对学生的时间管理上,可以说是*乎残酷,高三的中午就餐时间只有20分钟,11:20放学就餐,11:40就进班午练,高二高一各有25-30分钟的就餐时间,晚餐亦是如此,上课有效果作保障,作业有时间作保障,成绩的提升和时间的科学管理不无关系。

  对老师管理方面,则显得很宽松,日常教师考评压力较少,上完课可以自由出入,但大家都很敬业。而对重点老师则要跟踪听课,督促整改。每学期对老师通过成绩结合满意率进行考核,每学年有数量不等的教师流动情况,对重点老师校级领导进行跟踪听课,督促整改,效果明显。

  学校管理在学生方面,严格高效,对学生违纪绝不姑息,学生处顾主任介绍说,凡是违反纪律一律回家反省,这对学生的震慑力极大,所以在校园内根本看不到有损学生形象的行为存在,都是彬彬有礼,不卑不亢。

  通过这次外出学*,我深深感到:教学就是要关注细节,注重实效,育人则要恩威并重,持之以恒。虽然*五天的南通海安学*已经结束了,但是这次学*获得的那些宝贵的经验将成为我以后教学工作中的重要财富,帮助我做好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


正面管教学*心得体会(精选5篇)(扩展6)

——教学观摩学*心得心得体会 (菁华5篇)

  20xx年10月20日至21日,我很幸运参加了第二十届“相约名师,聚焦课堂”的小学数学的观摩会,有幸聆听到刘延革、蔡宏圣、唐彩斌、张冬梅、强震球、*江、徐斌等几位名师的讲课,让我*距离地真实感受到了名师的教学智慧。他们以自己独有的内在美和外在美的艺术风格的教学,感染着学生,震撼着学生的心灵,同时也触动着我的心弦。专家们用生动幽默的语言、一个个质朴真实的经历讲述了自己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独特见解和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他们扎实深厚的教学功底、精湛的教学水*、娴熟机智的课堂驾驭能力,多方位地展示了自己的教学风格与魅力。课堂上独特的教学设计、随机应变的组织教学能力、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让我们豁然开朗,受益匪浅!这两天的培训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我们学*数学的意义也是深远的,下面我就以我印象最深的几点展开我在此次观摩会上的体会。

  一、注重与学生的沟通,拉*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感。

  这次的学*让我们感受到每堂课都很接地气,没有了作秀。教师放低了身份,与孩子有机地融合到一起,很实在,很和谐。课前每一位教师都与学生轻松的交流,使学生的心情得到了放松,学生自然就以饱满的热情及亢奋的斗志投入到了新内容的学*。如强震球老师,他上的《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分数的意义》这两课,这位老师的名字很有意思,强大的强震动的震皮球的球。他在课前与学生这样交流,他说:“你们知道我的名字吗?”“看到我的名字你们想到了什么?”这个时候学生开始众说纷纭,其中有个孩子说:“我在想这个老师是不是强大到震动了地球”。在学生们一片笑声中,老师赶紧走去和学生握握手说:“谢谢你这么看的起我。你的想象力真丰富。”“孩子们,今天的课我们就从想象开始。”课就这样拉开了帷幕。天真的孩子与幽默的老师一下子就拉*了师生的心理距离,自然就缓解了学生的紧张感,也为自由宽松、和谐活跃的课堂奠定了基础。

  二、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做到有的放矢,聚焦核心。

  我很有幸聆听了刘延革老师的《简单的数据分析》,在课的开始,通过猜测,班内3位同学的生活方式,引出数据,进而引出数据分析;先是出示身高数据进行分析判断,然后依据身高数据分析三位同学的生活方式;随后又出示了体重数据进行分析判断;最后将问题进行拓展,应用数据分析,进行决策、预测、判断的练*。

  无论是课题的引入,还是随后的拓展,都把握住“数据分析”这一核心概念进行教学。这种数据分析,不仅仅将目光停留在统计图上,更重要的是分析出统计图背后的信息提取出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

  不仅是这节课,我觉得所有的统计教学都应以“数据分析”为核心。数据分析是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数据分析的过程不只是计算和画图,而是要选择合适的方法整理和分析数据,将蕴含在数据中的信息提取出来帮助解决问题。

  虽然两天的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已经结束了,但名师数学教学的风采与魅力给予我极大的感受跟启发。作为一名老教师,我深感自己的不足,需要学*和实践还很多,还需要我们不断去认真探究,细心琢磨,在自我反思不断的总结和提高,探索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有效之路。

  3月30日至31日,我有幸和另外四位温泉镇的英语老师参加了在南昌市南师附小举办的全国小学英语课赛课一等奖精品课展示观摩活动,聆听了6位全国名师的六堂英语精品课和六堂关于小学英语的讲座。下面我就从每位老师说说我的感受吧!

  听了6位名师的精品课,打破了我心目中的名师“神课”,他们也会像我们这些普通的老师一样出现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虽然这次听课低于我的期待值,但是细细回味,“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每位老师,每堂课不也正是这样吗?反观每位名师都有自己的风采,每节课都有自己独特的亮点,让我享受了一场华丽的缤纷的视听盛宴。

  3月30日上午8:30,是来自广西柳州市太露小学校长,小学英语教师韦健执教的一节四年级沪教版阅读示范课Unit 5《My friend》,该课是围绕自我介绍朋友展开的。学*内容贴*生活,通过自我介绍,介绍朋友,欣赏朋友建立起他们的自信心和朋友之间的认同感。听完她的课后,给我的感受是韦健老师备课充分,时间把握的非常准,重点突出,处理好智能培养与情感教育的关系,着眼于全面素质的落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在于真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为学生在课堂上除了接受知识,还带着自身的情感。在课堂上,他们除了与教师交往以外,还有与同伴之间的相互交往。因此,学生课堂学*远不只是学*知识,还有提高自己的能力学*审美情操培养个性等。她的讲座是《让核心素养在小学英语阅读中落地生根》,听了她的讲座不仅让我明白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四要素,还让我懂得如何素养落地。

  上午10:20,是由名师黄俐执教五年级绘本阅读示范课《Handa’s surprise》 。该课以精美的PPT辅助,开展了一个关于”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What did you see?”游戏导入绘本,极大地激起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能够根据图片提示听懂故事,黄俐老师根据故事内容和学生一起归纳出了一个思维导图,学生借助思维导图理解故事内容并理解文中难点单词,不仅如此,学生还学会运用形容词形容不同的水果并猜测他人的喜好。整堂课最后进行了角色扮演,学生们融入其中,感受故事的灵魂,明白人生会遇到许多意外,要积极面对,意外就会变成惊喜,也了解了非洲,形成了多远文化的意识。她也在讲座中表明英语教育的目标是用英语“学文化,启心智,达智善”。但我个人觉得有点小小不足的是该课拖堂了四五分钟,绘本教学内容单词偏难,全英文教学有些话对于学生来说难以理解,课堂中部分学生跟不上节奏,我想这课放于我的课堂教学,对于三年级起点的学生来说可能效果就没有那么明显了。

  下午2:00,是来自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周亚文老师执教的一节五年级绘本阅读课《Say “No”to Bullying》,听完她的课后,我有一种"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的美妙感受。诗一样的老师,诗一样的话语,语速*稳,吐字清晰,教师精炼的语言深扣学生的心弦。原本很难理解的阅读文本,教师通过思维导图层层推进,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阅读绘本,理解文本的含义。在教学中,教师还多次留白,引发学生的思考,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让学生角色带入,以Jerry的口吻复述两个不同的情绪经历走进绘本,让学生在阅读中体验感情,感悟霸凌问题的严重性并学会思考如何解决霸凌问题的方案。最后黄俐老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宣言时,水到渠成地升华了这节课的主题,充分展示了一节独具匠心的观摩课。她的讲座《谈核心素养下绘本阅读的几个维度》充分的在本课展现出来,让我幡然醒悟。

  3月31日一大早,迎来了阵阵春风,蒙蒙细雨。我们五行人再次来到南师附小听了来自珠海市斗门区第二实验小学赵刚老师执教的上海牛津小学英语(三起)四年级下册Unit10《My garden(Period 1)Two seeds》、来自清华大学附属小学英语教师黄耀华执教的六年级阅读示范课《Left Brained or Right Brained 》以及全国名师马东方执教的六年级绘本阅读示范课《The Giving Tree》。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赵刚老师,听了他的讲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下的目标有效计划》让我对单元教学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切不可“断章取义”,每个单元之间都有着层层递进的关系。他认为教学中坚持以学生的眼光看课堂,与学生共学共成长。他的课堂教学中,板书并没有向其他老师那么炫彩夺目,课时也没有把握好,打破其他名师的全英文教学,还清楚记得当学生们回答得非常棒时,赵刚老师回了一句“I am proud of you。”学生们顺势说了句“Thank you”,赵刚老师话风一转,用标准的幽默的口吻问道,“我就不信你们明白‘I am proud of you。’是什么意思。”果然学生们回答错了,在座的学生和听课老师都哄堂大笑。可是我记得很清楚在昨天的课堂中黄俐老师也用到了这句话,她所教的年级比该班低,让我深深反思黄俐老师的那堂课孩子们真的'听懂了嘛?全英语教学真的不能渗透一点中文嘛?我想赵刚老师给了我答案。相比其他老师,他的这堂课尽管拖了足足10分钟,他的板书还那样普通,可我不想下课,因为他的课堂风格幽默,充满激情,加上教师流利的口语、丰富的表情和动作,这样的气氛非常能感染学生,使学生角色朗读的时候有了感情升华,模仿两颗种子惟妙惟肖,打造了一节非常优秀的模音课。

  再来说说黄耀华老师吧,她的课件做的和其他几位名师一样,非常有趣美观,很能抓住学生的眼球和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是有一点小瑕疵,她的课件中途播放不出来,整堂课中部缺少课件的辅助,课堂气氛略差了点,上课速度偏快,就可能存在不同水*的学生在理解上存在差异。后面设置的小游戏很带感,与所学内容相辅相成,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左右脑对自己的影响。

  最后说说马东方老师吧,我也很喜欢他的上课风格。和赵刚老师有异曲同之妙,让我意识到教师不仅有扎实的英语功底,还要具备音乐、美术等各方面素养。在教学过程中他弹唱歌曲热身破冰,与学生们相互熟悉,引起了学生对老师课堂的兴趣,在通过老师讲述个人的例子,让学生初步感受句型,“He would…”过去常常,让语法在情境中渗透和运用。他利用绘本的封面往往会蕴含着很多内容,大胆让学生去观察,描述,预测,提问,很好的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最后让同学们在唱的过程中巩固了所学内容,整堂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气氛活跃,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他的讲座也在本课中很好的渗透出来。

  时间如白驹过隙,两天的学*活动很快就结束了。他们对小学英语教学研究的激情与执着深深地感染了我,让我明白了英语课堂绝不是表面的热闹,而是要让学生能够真正体会英语语言本身的魅力,以及学以致用时随之而来的幸福与喜悦。同时也让我发现了自己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很多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把本次所学到的知识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取长补短,运用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使自己的英语课堂有所进步,让课堂真正成为孩子们学*的幸福乐园!

  首先,教学过程形式设计多样。课前的5分钟师生都进行了不同形式的交流,或谈心、或故事、或猜字谜、或看诗猜名、或组织教学等等。都努力创设了学生的学*环境,使学生在一定的环境中进入到课堂*作氛围中,例如:王婷老师亲切有趣的自我介绍、李华老师深情款款的诗朗诵、李运春老师组织的吹气球比赛、廖*老师带来的“神奇的书”以及汤滢老师带来的趣味故事——《大卫,不可以》。各位老师灵活的运用了范文引路、读写联动、活动体验等方式方法,让学生进入到*作情境中,打破学生对作文的恐惧感和神秘感,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作文能力。

  其次,都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统一。教师掌握着整个教学流程的布控,是个精明的舵手。学生深入思考,积极参与,大胆的进行交流反馈,是真正推动大船行驶的无限动力。

  再者,在教学准备上,各位老师对教具、学具都作了充分的准备;对课堂练*都进行了精心细致的挑选。在教学实践中,老师声情并茂,指导多角度的写作;学生妙语连珠,积极拓宽自己的写作思维。每到精彩纷呈时,台下便是一阵阵自发而激烈的掌声。

  最后,几位老师的写作教学贴*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作文教学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爱作文的情感。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感悟生活,丰富*作内容,多观察多思考,从不同角度去真实记录。同时,培养学生勤于动笔的*惯,用笔书写自己的心情,用笔书写自己的见闻,用笔书写自己的感悟。

  总而言之,这次学*不仅开拓了我的视野,而且也加深了我对小语*作教学的进一步了解:现在的`*作指导在创新、在瘦身、要求巧引会导。通过外出学*使我深刻理解了“学无止境”,在当今知识更新频繁的社会,从事教育工作的老师们更应该有永不满足、不断进取的意识,这于老师于学生都是有利的。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为做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努力学*,为培养出更多创新人才努力工作。

  我们真的是一群幸运儿,有幸走进xx市特级教师黄xx老师的“大问题”课堂与讲座,让每一位亲临的老师们感受到“大问题教学”的魅力!感慨良多的同时,也使我受益非浅。

  黄老师的一首教学版《心太软》,既道出了学生的心声,更加剖析了现在教学中的教状:教师讲解太多,学生既学会了依赖,也有不少的怨言。接着指出课堂变革应该以学为核心,以不教之教,让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惯,课堂上只有问题才会让学*发生。

  黄xx老师精彩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课堂教学帮助大家梳理了今后课堂改革的方向和思路,建立“对大问题教学的认识”:问题让学生提出——问题导向,鼓励探究;课堂以学生为核心——学生在前,教师在后;紧扣教学的本质——想大问题,做小事情。

  心里有了学生,我们才能做到真正的倾听。《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精彩课堂,让我感受到黄老师是一个具有倾听意识和*惯的老师。他带着朋友般的热忱与亲切聆听学生的发言,给孩子留足表达的时间;善于听出学生的言外之意,发现学生错误中蕴藏的智慧。在整堂课上,学生是真正的主人,学*的主体,黄老师是学*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是学生学*中的一个伙伴。在学生有疑难,需要帮助时,他才伸出援助之手,稍作点拨或引导,但绝不越俎代庖;在学生急于回答问题而欠考虑时,黄老师的一句“等一等”、“我想采访一下”,有意识的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同时又并没剥夺学生畅所欲言的权力。

  精彩的课堂教学后,黄xx老师进行了富有成效的讲座——微格研修活动。黄老师请上了40位听课老师到台上暂时变成学生,在模拟的课堂中和黄老师进行10分钟左右的片段教学,黄老师以“倒数的认识”为例展示了“大问题”的应用和效果。

  微格研修分为两个片段,第一个片段展示了“大问题”的提出。课堂伊始,黄老师问:“对于“倒数”你有什么问题?”老师们像学生一样向黄老师提问,其中不乏怪异刁钻、含糊不清的问题,目的就是想看看黄老师是如何应对?这恰恰是老师们*时经常遇到的问题,而黄老师轻松对答、一一化解,把大家所有的问题归结梳理清楚成两个问题:“什么是倒数?”和“怎么求倒数?”这让我不禁感慨黄老师的临场应变能力和多年的教学经验是多么值得我们其他老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去学*;第二个片段黄老师邀请了一位老师来模拟刚才的片段,过程中黄老师从学生与教师双重角度悉心对这位老师的教学进行了指导和点评,给予鼓励和帮助,为我们展示了微格教研的程序与操作方式,对参会老师特别是从事教研工作的老师以一定的启示。

  纵观黄xx老师的课堂与讲座,能从触及数学本质的大问题出发,给学生的独立思考与主动探究留下充分的探究空间,关注学生的差异发展,全面落实“四基”;对于我们教师,启示我们寻找自己的大问题,把握问题的本质,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更指向学生的数学思想与数学活动经验,“把对儿童的理解、关爱、信任、成全,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体现出来”,实现理想的“生命化教育”。

  通过两节课的观摩,感受颇深。静下心来反思一下:从教以来我上了无数节课,但是,我上的每节课都有效果吗?有没有低效无效的时候?低效无效的原因是什么?应如何改进?怎样才能提高教学的效能?这一系列问题使我陷入深深的思考,经过一夜的材料整理与反思,我认为要提高课堂效率主要从这几方面入手:

  一、教学目标要高效

  教学目标的高效应包括:

  1、教学目标要正确,这就要求我们更新教学理念,整体把握教材,深刻理解教材中每章每节的教学意图和目的。

  2、目标的设置要恰当。不仅对教材有一个整体的、正确的把握,还要对学生的现状也有准确的把握,设置的目标不仅要难易适中,还要有切实可行的可操作性。

  二、教学策略要高效

  1、教学环节要有效。课堂上环节很多,但每一个环节没有一个明确的训练点,也没有一个要达到的具体的目标,不知道这个环节为何而设。但凡这种没有明确目的性的环节,一定不能让它占取我们的课堂时间。所以,每一节课,我们一定要结合目标抓住一个切入点,由这个切入点展开具体的学*,这样,既能使课堂简洁,也能使课堂更有效。

  2、问题的设置要高效。这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问题的设置既要有挑战性,要能够起到发展学生的思维、想象的目的,但也要难易适中。正如大家都熟悉的摘苹果理论:枝头的苹果要是让摘的人感觉努力跳一跳就能摘到的,他才会有兴趣,有信心,但如果他一看就觉得即使努力跳了,使劲跳了,还是连够都够不着的话,那个苹果再鲜艳,再诱人他也可能不会感兴趣了。同样,如果是一个已经蔫了的甚至是烂掉的苹果的话,就算摘的人一伸手不费一点力气就可以摘到,但谁会稀罕呢?(2)问题的设置要灵活。有些问题,换一种问法,达到的目的是一样,但学生的接受度就不一样了。

  三、教学手段要高效

  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最有效每节课是不一样的,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千篇一律,有的课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效果显著,有的课教师要精讲、学生精练更有效果,有的课利用多媒体教学效果显著,有的课在黑板上板书更实惠,所以教学中要选好教学手段,就会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注重课堂反馈和课后反思

  课堂上及时反馈是检测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教学中我们要用心设计合理的课堂反馈题目,及时检测课堂教学效果,老师课下要不断总结,多反思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总之,我们通过学*,不断吸取先进的教学经验,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入手,培养学生感悟情感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真正的将学生学*情绪调动起来,变让我学为我要学。


正面管教学*心得体会(精选5篇)(扩展7)

——正面管教读书的心得体会 (菁华3篇)

  今天闲暇时翻开《正面管教》的书,又看到了一些值得分享的观点,感觉受益匪浅。

  01、非常生气的时候如何处理

  大多数人在非常生气的时候会出口伤人,事情过后又会非常后悔,但是又找不到合理的方式宣泄自己,这些非常极端的情绪通常会伤害自己最亲的人。很多父母在孩子犯错后会进入暴怒的状态,体罚、辱骂。。。。。人在非常生气的时候会进入原始脑的状态,这种时候不适宜和孩子进行沟通,此时可以让自己或孩子进入另一个房间,等到自己情绪*复的差不多的时候再和孩子进行沟通,这样的方式通常会让我们更好的处理问题。

  02、言传不若身教

  父母经常会抱怨:“我每天都会让我孩子去看书,为什么我的孩子就是不爱看书,天天就知道看电视。”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反问家长一句,你一个月能看几本书呢?家长在这个时候会说,我都几十岁的人了,每天家里家外要忙那么多事情,哪里有时间看书。其实,阅读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只有你用愉快的心情去看书,把阅读当做生活的必需品,你的孩子才会或多或少会受你的影响,慢慢喜欢上看书。对于老师来说亦然,如果你作为一名老师都没有良好的*惯,就不要妄想在你的潜移默化下,学生能喜欢上学*。

  03、注意自己说话的语气

  当一个人非常毒舌的时候,我们通常会说这个人“刀子嘴豆腐心”,对待孩子我们有时候会*惯性的用嘲讽和挖苦的语气。如果你的孩子倒牛奶的时候把杯子打碎了,洒了一地,这种时候你通常会怎么处理呢?很多时候家长会选择责骂:“你是怎么回事,真是笨手笨脚,赶紧走开,我来弄,以后你还是别倒牛奶了。”孩子因为犯了错误已经畏手畏脚,经过父母的责骂,更是不知道如何处理。假如我们能转变一下我们说话的语气,例如:“孩子,牛奶洒了,你能想些什么办法让地上的牛奶变干净。”这个时候,孩子就会开始自己动手打扫起卫生。等他处理干净的时候你可以和孩子聊一聊,有什么办法可以避免把牛奶倒洒,这样不仅能培养孩子处理问题的能力,还能学*到一些实践经验。

  如果你家也有一位“调皮”的小朋友,博小思建议你可以看一看《正面管教》这本书,不要被标题的管教所蒙骗,它其实是在教我们如何用爱去正确处理孩子的是事情。

  寒假里我读了简·尼尔森的“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正面管教》,该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涉及孩子心理、行为、认知、教育等方面的经典理论,使我受益匪浅,尤其是书中第7章讲述的:有效地运用鼓励,让我更深入地认识到鼓励而非赞扬,书中说到:“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是的,孩子们需要**的鼓励,才能茁壮成长。那么什么是鼓励呢?首先我们要将鼓励和赞扬有效的区分开来。作者也提出我们给予孩子的是鼓励,而非赞扬,这一时让我十分困惑,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吗?难到我们不应该给孩子们赞扬吗?带着疑问我继续读下去,慢慢地才了解到话中的含义。鼓励的学问非常深,*时我都没有好好地运用鼓励,而书中从若干个方面加以阐述,比如时机、相互尊重、着眼于优点等,让我们了解到什么才是有效的鼓励,自我反思,我在该方面存在很多的误区,比如:我经常会用到这么一句话赞扬孩子:“你真是一个乖孩子,听话、懂事,是大家学*的榜样!”在这种赞扬下,该孩子会很高兴,会满脸灿烂,她会觉得“大人认可我,我是有价值的”。作者提出:赞扬指向了做事的人,使得做事的人常常基于“别人会怎么想,怎么看”的考虑来做事。当没有得到别人的认可时,他会茫然与疑惑。这位孩子(长大后就是成年人)可能会形成一种完全依赖于别人的观点的自我概念,可能会变成:“讨好者”和“总是寻求别人认可”。而鼓励是指向人的行为的,常常启发对方思考“我是怎么想的”、“现在该怎么做”、“我学到了、感觉到了什么”等,它能让人内省,更多地让人思考并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无需他人的认可,最后形成自信、自立的态度。小班的孩子年龄小,自我反思的能力比较差,所以老师在此运用的赞扬可能要比鼓励更多一些,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年龄的增长,我之前的那句话只会使孩子们变得“变动”,缺乏自信。是作者让我了解到同一句赞扬鼓励的话对于不同的孩子,它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我们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性格等真诚而恰当地赞扬和鼓励。

  看完书,我将作者如何进行赞扬作了简单几个小结:

  1、把握时机,及时赞扬鼓励:

  及时的赞美犹如生病及时服药一样,对年幼的孩子会产生很大的作用。比如在活动课上时,当孩子们回答问题时表现的非常棒时,这时就需要我们老师及时的把握时机进行鼓励:“你的声音真响亮,回答地非常完整”等,只有在孩子做完某件事或正在进行中,就给以适当的赞美和鼓励,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如果一时忘记了,应该设法补上去。又如:孩子在老师的说服下,吃饭时终于肯吃蔬菜了,那么我们马上就要补上一句:“XX,真棒,荤菜、蔬菜都要吃,不挑食。”

  2、就事论事,坚持原则:

  在给予孩子的赞扬和鼓励时,老师要做到实事求是,不能夸张和缩小。比如:在一次美术活动中,一个孩子在画“春天里的花”,她画了两朵小小的、红色的花,一个老师走过去看了看,用很夸张地表情说:“XX,你真聪明,画的真漂亮啊,继续吧!”当孩子们听到这个赞扬,她非常高兴,继续画了起来……这是我们经常能看到的画面,表面看看,该教师运用了鼓励的方式,让孩子们继续乐意的画画,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读了《正面管教》,我们就会了解到,鼓励是帮助孩子改善,而不是完美。我们应该针对孩子的具体行为和取得的效果,有针对性的实事求是的进行鼓励和赞扬。对于上面的情况,其实我们可以尝试一下说:“XX,这图画的真不错,如果你能在画的大一些,颜色再运用的多一些,那么你肯定会画的更棒!”孩子就会肯定自己的行为并继续努力。

  3、鼓励也要爱的衬托

  书中说到:安排特别时光、试一试抱一抱孩子都向我们讲述了,鼓励是需要爱的支持。让我们通过贡献来让孩子感受到鼓励,这么感觉是多么的美妙。班中经常有那么一个孩子是大家公认的调皮鬼,其实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被太多的人责备、羞辱的孩子。如果你试一试将孩子“抱一抱”,那么你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该书给了我很多启示,让我在经后的工作中学*更正确、正面的方法管教孩子,让孩子在自信、自立的环境下快乐健康的成长。

  歌德曾经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品德高尚的人谈话”。

  的确,书就像指向标,指引我们前进的道路。初次接触这本书,是源于女儿班主任老师和我沟通孩子学**惯的事情,老师便推荐这本书给我阅读。《正面管教》由美国简.尼尔森编著。它让数百万孩子、父母和老师受益终生的经典之作。《正面管教》已成为管教孩子的黄金准则,即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父母要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合作以及责任感,并学会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书中还列举了大量的家长管教孩子的例子,使我开始反思自己对两个孩子的管教方式。作为父母的我们,经常会因为孩子多次犯同样的错误而生气、发火。然后给予更多的说教、苛责、呵斥,而不是让他们从自己的错误中体验后果。读完这本书后,我认为正面管教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来做。

  第一、父母的行动大于说教。

  父母首先得弄明白,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应该做的事情又该怎么去做?而不是絮絮叨叨地说一通。也就是,“说1000遍还不如做一遍”的道理。其实唠叨、催促、是非常无力感的,往往消耗家长自身的耐性。父母要用正确得当的行为去影响孩子,并长期坚持不懈。

  第二、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

  书中提到让孩子参与到家庭活动中来,并同父母一起制定家庭事务的规则。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这可以让孩子发现家庭生活中的问题,并执行规则、以及解决问题,以此激发孩子参与其中发现自己的错误后果。

  德雷克斯说:“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鼓励,会让孩子觉得父母是认可他们的,然后再帮助孩子体验到归宿感和价值感。

  第三、和善而坚定

  和善就是要父母以尊重的态度,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理解,且体会到父母是接受他们的感受。坚定的意义在于父母对原则、规则的坚持。

  通过这本书,我了解到与孩子的相处过程中,应该要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管教孩子,并且建立良好的沟通、合作的亲子关系。我要去践行《正面管教》的方法管教孩子,让孩子在更自信环境中健康成长。

  今年暑假,有幸拜读了[美]简·尼尔森著的《正面管教》,对我的班级管理工作帮了不少忙,加上前几天学校发放《班主任》中的《“赢了”学生,“输了”教育》中也提到了《正面管教》一书,由此我决定写些东西来梳理一下这本书对我的改变。

  记得《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这样说:我们不但要有一颗爱孩子的心,更要懂得如何去爱孩子。就好比我是一名外科医生,拿着手术刀,诚恳地告诉我的病人:“我非常愿意帮助您,尽管我没到什么技术,但是我充满爱心!来吧,请相信我!”如果您是这位病人,您一定神色大变,从手术台上跳下来就逃走了。其实做教师,包括做妈妈也是这样,我们不仅有爱,更要懂得爱的技巧来正面地爱我们的孩子们,不过它最触动人心的地方,是它令人信服地讲解了家长和老师为什么“必须这么做”的深层蕴涵。以及如何正确解读孩子(也包括我们自己)的错误行为背后的信息,该怎样采取最有效的应对方法,理解得越深刻,就会做得越自然,越“本能”,越彻底。这也在告诉我在班级管理中要找到支点。阿基米德曾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我想这个支点也可以撬动班级里问题学生的坏*惯。

  多少年来,我也在苦心寻找这个支点,终于在《正面管教》中我找到了,他就是健康的自尊,它是孩子培养出“我能行”的信息的基础,若孩子们总是由别人告诉他们去做什么,而没有自己受尊重地参与解决问题的体验,从而联系父母希望他们拥有的技能时,他们就无法发展那些有助于感到自己能行的技能。当我们能以尊重和尊严对待孩子,并教给孩子为了形成好品格而应该掌握的有价值的人生技能时,他们就会在世界上传播和*,这也正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的和谐不谋而合。

  作为班主任,我个人的感觉是不仅要传授孩子们知识,更重要是要给孩子们健康的自尊,培养孩子们健全的人格。每个班里都会有一些小魔头,他们身上的一些不良行为,经常会让我们捶胸顿足,他们其中也不乏有故意和我们作对,捉弄我们的孩子,但退一万步讲,他们是孩子,我们为什么要和他们计较、较真呢?我们能做的就是尽我们所能,在不伤害孩子自尊的前提下,帮助他们与不良行为作斗争,而不是和不良行为来一起打败我们的孩子们,有事一些简单粗暴的行为可能会起一时作用,但从长远的影响来看,却没能帮助我们的孩子们改掉不良行为。

  最后,教育不仅需要爱心,更需要机智!


正面管教学*心得体会(精选5篇)(扩展8)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体会合集二十篇

  我有幸参加了由县教育局举办的全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班的学*,全部由湖北师范学院教授讲课,为期12天,本次培训共有来自全县69位老师参加,培训主要围绕七个内容展开的心理学基础、发展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下面将此次学*的心得体会如下

  第一,重新认识自我,审视自己的工作思路。

  在这次的心理健康教育学*中,我们不仅学*到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而且还学*到了老师的人格的力量。健康不仅是身体上没有任何疾病,而且是能正确了解和接纳自我,克服职业倦怠,能正确地感知现实并适应现实,良好的适应及良好的人际关系,能*衡过去。原来身为一个教者,我们自身的心理或多或少存在一些有问题,我们自己竟然浑然不觉,试想长此以往,接受我们教育的学生心理上是不是也存在问题想到这里,不仅有些汗颜。天真无邪的孩子若在阴暗的心理影响下那后果不堪设想。学*后,我要重新调整心态,以一个健康心理走进学生的心里,将心理学的理论联系工作实际,融入到日常教学中。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第二,学*心理健康,浸润自己的心理。

  在这短短几天的时间里,各位教授结合自己丰富的心理辅导经验,将相关的理论知识深入浅出地阐述讲解,我不仅掌握了不少心理辅导理念,而且学会了个体心里辅导和团体心理辅导的基本方法。从各位专家的讲解中,我更深深的明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学,不是一朝一夕,能一蹴而就的事情。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健康的心理,需要每一位老师参与,需要学校整体环境渲染。我们的每一门学科,每一堂课上,都可能或多或少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因此每一个教师都因具备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他们“发现自我,认识自我,超越自我”,形成健全的人格。

  第三,学会换位思考,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十二天的时间里,我又回到了学生时代按时上课,听老师讲课,做好笔记,分组活动,完成作业课后,和其他来学*的老师们一起,我们也会对听课内容或是教者做一番评论“这堂课讲的真好”“这个老师真幽默”“今天老师说的内容太枯燥了,我都不想听了”静下心来一想,我们的学生是不是也会这样议论我们呢原来,是自己的课堂不够吸引人才有孩子开小差,是自己的讲解不够生动孩子们才没有弄明白今天,我们是站在学生的立场,再看自己,给*日的许多疑惑找到了答案。一个充满魅力的教者,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如同一块磁铁,能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抓住。当我们的课堂失去活力,当我们的学生兴趣转移,责任往往在我们自己。

  只有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多样的教学过程,才能让课堂的几十分钟发挥最高效率

  十二天,开始时也许觉得漫长,结束时发现它的短暂。我觉得这十二天是我工作和学*中成长的一个重要阶段,是我正式踏上心理健康教育路程的起点,因此,未来,还有更长的路要走。我只知道,我们这个队伍会越来越壮大,为了培养学生们拥有健康的心理这一目标,我们将携手前行

  最*参加了中小学教师健康教育培训,受益匪浅,感受颇多。先听了刘老师的师德修养杨老师的发展心理学,周老师的社会心理学。她们都通过不同案例结合理论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过去自己一些百思不解的案例变得眉目疏朗了许多。

  通过学*,我懂得了教师首先要具备健康的心理。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者,他不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出色的专业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很神圣的。教师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的方式,都会让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一名优秀的教师,会在课堂中营造出和谐与温馨的气氛,让学生如沐春风。因此,教师完善的心理素质,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情感教育的出发点。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不断地完善品德修养,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通过学*,我认识到了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中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其一生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我们常常能在报纸或新闻中看到学生自杀的事例,有学*方面,也有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的因素。这表明,当代青少年学生承受心理压力的能力有待提高。在这些新现象、新问题面前,心理教师应力求“对症下药”,给予学生鼓励,帮他们重拾信心。要对学生不良心理的成因多加了解,是学校因素,还是家庭或社会因素。当我们感觉无力摆脱社会风气的困扰,就要会同学生家长采取较为科学的方法教育子女。例如,可以尽量创设健康的教育环境,可以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可以与学生家长沟通思想,相互配合,而且要将其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我们的目的就是教书育人,是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和具体实施者。除了要有渊博的知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还要针对学生关键时期的心理变化进行教育。才能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这是我们一次很好的学*机会,通过学*,无论在理论知识还是方法技巧上我对心理教育有了进一步了解为了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我会继续认真的学好后面的培训课程,并将所**用到实际工作之中

  我有幸参加了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对我来说,这次的培训意义重大,对我今后的工作具有很大的帮助。本次培训我很认真的听了李慧君专家的理论课,最让我受益的是这句话找回职业生活的勇气和幸福感,需要获得对工作的投入感和掌控感。这会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但自我的努力与调节更加重要。以下就是我在这次培训活动后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所想。积极的自我认同寻找自我价值感,建立社会支持系统,用探究打败无聊,积极的自我调节。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通过本次学*,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在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与迫切性。调查表明,学生中存在心理异常的约占30,患有心理疾病的约占15。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与考试焦虑、心理承受力脆弱、人际交往障碍、性格孤僻抑郁、自卑心理严重、对新环境不适应等等,并且在*几年呈上升趋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被重视。可是,不正确的关注,反而引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更严重的后果。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预防为主的,面向的是全体学生,不应该只针对心理有问题的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应该是有他们的各自作用的;

  不应把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地理解为一门增加学生负担的学科,而应该具有促进学生各方面健康成长的独特功能;

  心理健康教育不是要你生搬硬套理论,不要我们教师诚惶诚恐,而应该是讲究艺术,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式应该是形式多样,时时处处注意的问题。

  二、心理教育培训对于教师自身的重要性

  俗话说,“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老师也有烦心的事,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压力和苦恼。但如果要做一名受欢迎的老师,就无论如何也不能将自己的不良情绪带入课堂,更不能因此而在课堂上随意发怒,挖苦打击学生。而是要学会良好的情绪控制,在走进教室的前一刻,告诉自己,“一定要微笑”,要把自己最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展现给学生,并以此来感染学生的学*情绪。没有一个学生愿意看到一个怒气冲天,动不动就发火的老师的。教师乐观积极地稳定地情绪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形成有积极地促进作用。

  三、提高心理健康的时效性

  在新形势下,小学生不同阶段表现出各自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这就要求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一是新生入学的适应期。这一阶段应用心理评价系统建立小学生的心理档案,目的是通过分析评价,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气质、性格类型、兴趣爱好、情绪意向等基本心理素质和个体心理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树立健康的新形象。同时有助于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的角色转换,为他们身心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学*生活的困惑期。这一阶段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这一阶段,第二信号系统活动日益发展并初步占主导地位,口头言语,内部言语能力不断完善,但学*生活中往往表现出自制力差,社会道德是非判断力以*期、自我为主的特点。通过心理咨询、心理训练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方式解决学生学*焦虑、人际关系不良、多动症和学*无能的心理问题。同时通过心理健康指导,开发学生潜能,建立心理健康新观念,塑造正确健康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推进整体素质教育的贯彻实施

  我有幸参加了由县教育局举办的全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班的学*,全部由湖北师范学院教授讲课,为期12天,本次培训共有来自全县69位老师参加,培训主要围绕七个内容展开的心理学基础、发展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下面将此次学*的心得体会如下

  第一,重新认识自我,审视自己的工作思路。

  在这次的心理健康教育学*中,我们不仅学*到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而且还学*到了老师的人格的力量。健康不仅是身体上没有任何疾病,而且是能正确了解和接纳自我,克服职业倦怠,能正确地感知现实并适应现实,良好的适应及良好的人际关系,能*衡过去。原来身为一个教者,我们自身的心理或多或少存在一些有问题,我们自己竟然浑然不觉,试想长此以往,接受我们教育的学生心理上是不是也存在问题想到这里,不仅有些汗颜。天真无邪的孩子若在阴暗的心理影响下那后果不堪设想。学*后,我要重新调整心态,以一个健康心理走进学生的心里,将心理学的理论联系工作实际,融入到日常教学中。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第二,学*心理健康,浸润自己的心理。

  在这短短几天的时间里,各位教授结合自己丰富的心理辅导经验,将相关的理论知识深入浅出地阐述讲解,我不仅掌握了不少心理辅导理念,而且学会了个体心里辅导和团体心理辅导的基本方法。从各位专家的讲解中,我更深深的明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学,不是一朝一夕,能一蹴而就的事情。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健康的心理,需要每一位老师参与,需要学校整体环境渲染。我们的每一门学科,每一堂课上,都可能或多或少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因此每一个教师都因具备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他们“发现自我,认识自我,超越自我”,形成健全的人格。

  第三,学会换位思考,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十二天的时间里,我又回到了学生时代按时上课,听老师讲课,做好笔记,分组活动,完成作业课后,和其他来学*的老师们一起,我们也会对听课内容或是教者做一番评论“这堂课讲的真好”“这个老师真幽默”“今天老师说的内容太枯燥了,我都不想听了”静下心来一想,我们的学生是不是也会这样议论我们呢原来,是自己的课堂不够吸引人才有孩子开小差,是自己的讲解不够生动孩子们才没有弄明白今天,我们是站在学生的立场,再看自己,给*日的许多疑惑找到了答案。一个充满魅力的教者,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如同一块磁铁,能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抓住。当我们的课堂失去活力,当我们的学生兴趣转移,责任往往在我们自己。

  只有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多样的教学过程,才能让课堂的几十分钟发挥最高效率

  十二天,开始时也许觉得漫长,结束时发现它的短暂。我觉得这十二天是我工作和学*中成长的一个重要阶段,是我正式踏上心理健康教育路程的起点,因此,未来,还有更长的路要走。我只知道,我们这个队伍会越来越壮大,为了培养学生们拥有健康的心理这一目标,我们将携手前行

  最*参加了中小学教师健康教育培训,受益匪浅,感受颇多。先听了刘老师的师德修养杨老师的发展心理学,周老师的社会心理学。她们都通过不同案例结合理论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过去自己一些百思不解的案例变得眉目疏朗了许多。

  通过学*,我懂得了教师首先要具备健康的心理。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者,他不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出色的专业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很神圣的。教师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的方式,都会让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一名优秀的教师,会在课堂中营造出和谐与温馨的气氛,让学生如沐春风。因此,教师完善的心理素质,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情感教育的出发点。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不断地完善品德修养,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通过学*,我认识到了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中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其一生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我们常常能在报纸或新闻中看到学生自杀的事例,有学*方面,也有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的因素。这表明,当代青少年学生承受心理压力的能力有待提高。在这些新现象、新问题面前,心理教师应力求“对症下药”,给予学生鼓励,帮他们重拾信心。要对学生不良心理的成因多加了解,是学校因素,还是家庭或社会因素。当我们感觉无力摆脱社会风气的困扰,就要会同学生家长采取较为科学的方法教育子女。例如,可以尽量创设健康的教育环境,可以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可以与学生家长沟通思想,相互配合,而且要将其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我们的目的就是教书育人,是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和具体实施者。除了要有渊博的知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还要针对学生关键时期的心理变化进行教育。才能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这是我们一次很好的学*机会,通过学*,无论在理论知识还是方法技巧上我对心理教育有了进一步了解为了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我会继续认真的学好后面的培训课程,并将所**用到实际工作之中

  我有幸参加了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对我来说,这次的培训意义重大,对我今后的工作具有很大的帮助。本次培训我很认真的听了李慧君专家的理论课,最让我受益的是这句话找回职业生活的勇气和幸福感,需要获得对工作的投入感和掌控感。这会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但自我的努力与调节更加重要。以下就是我在这次培训活动后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所想。积极的自我认同寻找自我价值感,建立社会支持系统,用探究打败无聊,积极的自我调节。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通过本次学*,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在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与迫切性。调查表明,学生中存在心理异常的约占30,患有心理疾病的约占15。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与考试焦虑、心理承受力脆弱、人际交往障碍、性格孤僻抑郁、自卑心理严重、对新环境不适应等等,并且在*几年呈上升趋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被重视。可是,不正确的关注,反而引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更严重的后果。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预防为主的,面向的是全体学生,不应该只针对心理有问题的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应该是有他们的各自作用的;

  不应把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地理解为一门增加学生负担的学科,而应该具有促进学生各方面健康成长的独特功能;

  心理健康教育不是要你生搬硬套理论,不要我们教师诚惶诚恐,而应该是讲究艺术,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式应该是形式多样,时时处处注意的问题。

  二、心理教育培训对于教师自身的重要性

  俗话说,“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老师也有烦心的事,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压力和苦恼。但如果要做一名受欢迎的老师,就无论如何也不能将自己的不良情绪带入课堂,更不能因此而在课堂上随意发怒,挖苦打击学生。而是要学会良好的情绪控制,在走进教室的前一刻,告诉自己,“一定要微笑”,要把自己最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展现给学生,并以此来感染学生的学*情绪。没有一个学生愿意看到一个怒气冲天,动不动就发火的老师的。教师乐观积极地稳定地情绪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形成有积极地促进作用。

  三、提高心理健康的时效性

  在新形势下,小学生不同阶段表现出各自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这就要求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一是新生入学的适应期。这一阶段应用心理评价系统建立小学生的心理档案,目的是通过分析评价,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气质、性格类型、兴趣爱好、情绪意向等基本心理素质和个体心理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树立健康的新形象。同时有助于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的角色转换,为他们身心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学*生活的困惑期。这一阶段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这一阶段,第二信号系统活动日益发展并初步占主导地位,口头言语,内部言语能力不断完善,但学*生活中往往表现出自制力差,社会道德是非判断力以*期、自我为主的特点。通过心理咨询、心理训练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方式解决学生学*焦虑、人际关系不良、多动症和学*无能的心理问题。同时通过心理健康指导,开发学生潜能,建立心理健康新观念,塑造正确健康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推进整体素质教育的贯彻实施

  这个暑假,很有幸拜读了“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正面管教》。“和善而坚定”这五个字是我读完《正面管教》这本书之后,在我脑海中印象最深的几个字。这本书带给我的感觉就是,作者用*时的语言讲解他的观点,通过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并且还给读者提供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方法,也就是作者所说的“正面管教工具”。对于家长来说,这本书可以教会他们成为更加称职的父母,对于教师来说,它可以教会我们如何成为更加合格的老师。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是我作为一个青年教师不断回顾和反思的过程。封面正中的三行红字,“如何不惩罚、不娇纵地有效管教孩子”,这一问句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眼球,因为它问出了无数家长和老师的心声。虽然我走上教学岗位才短短两年的时间,作为老师几乎每天都要跟学生相处。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如何有效处理常常是困扰我的问题。若是处罚过严,肯定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若是不处罚,或惩罚不力,学生又会认为老师是在娇纵犯错误的学生。这本书提出了“正面管教”这样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方法,让我产生了深深的疑问,这样的方法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方法,对孩子来说是否真的有效呢?带着这个疑问,我随着作者踏上正面管教之旅。

  在处理学生问题的时候,我们会犯很严重的错误就是急躁,尤其是在面对那些叛逆、顽劣的孩子时,往往会火冒三丈,并且仍然深信自己是对的,觉得都是学生的错。一番指责之后,能解决问题倒还好,怕就怕学生更加极端地为自己辩解,使小问题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其实,当我们要求学生控制自己情绪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现在的孩子大多数还是很听话的,都想要在老师面前当一个好学生,但是当他们犯错的时候,却往往不能十分坦然地面对。在大多数人的眼中,犯错都是一件不光彩的事,而且老师和家长往往更加关注于惩罚而不是问题的解决。犯了错误的学生为了避免责罚和保持良好的形象,于是短期性地表现良好,以达到弥补过错,重新获得认可的目的。但是这样的表现只是暂时性的,时间一长,就可能会“好了疮疤忘了痛”,继续犯同样的错误。然而,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学生能够正视自己所犯的错误,并且在以后遇到类似问题时能做得更好。不过,首先我们自己就得学会把错误看做一个让人兴奋的学*机会。之前当班主任,无意间看到论语中的一句话:“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无惮改。”我让班里孩子将这句话写在黑板上,予以勉励,目的就是让孩子认识到犯了错之后,得到的不是自己的懊悔和老师的斥责,而是从错误中得到了哪些收获。

  在书中,作者给我们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用启发性的问题引导犯错的孩子。启发性的问题的首要目的就是让老师会和家长停止告诉孩子答案。当孩子的思想或是行为不恰当时,帮助孩子分析接下来应该做什么,让孩子学会自己分析和总结,最终与孩子一起选择最佳的解决方案。这种方式的好处就在于,可以减少孩子的负面情绪,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还能对解决方式更加认同。作者还认为,将启发式问题运用在班会当中,效果也很不错。 对我们教师来说,正面管教既不会让学生感到屈辱,也不会让老师感到屈辱。它建立在互敬与合作的基础上,教会孩子学会对他人理解和宽容,对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起责任。这样好的`教育方式,确实值得我们在*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进行大胆的尝试。

  《正面管教教师指南A—Z》这本书,还有很多理论和例子,启发人在教育上着重细节、采取正面的方法管教孩子,让孩子在和谐、友爱的环境中快乐健康的成长。这本书真正的好书,以后在工作中,我会经常拿出来拜读,相信它能引领我的教学之路越走越宽广。

  初冬,不如隆冬神圣庄严,不如金秋给人已收获的喜悦,然而它却承载着别有的一份美丽,让我眷恋……11月中旬,在园领导的带领下,我们将一起跟随Linda老师带来的《正面管教》开启四期的课程,可以说是为我们带来一场身心的洗礼,为了我们学*的有效性,领导还为我们提供了《正面管教》书籍及践行工具卡。在学*中我们一起头脑风暴、一起分组讨论、一起分享收获、一起参与各种游戏。四次的学*让我们彼此拉*了距离,更加深入了解彼此、理解彼此、温暖彼此、最后到欣赏彼此……之后,我便以依依不舍的姿态利用工作之余阅读完这本“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正面管教》。对于学*正面管教,我有以**会:

  一、先联结情感、认同感受再纠正行为。

  以前我在工作中在解决孩子问题上会直接去纠正孩子,直接指出他的错误和不足。有时候,甚至还会讲一大堆的道理,认为这些道理你应该都懂,因为我是为了你好。甚至我们还天真的认为,我们这样纠正了孩子,孩子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可事实是:不良行为一直存在。问题出在哪里呢?为什么孩子就是听不进我们的话呢?今天我学*正面管教之后完全明白了,原来都是因为自己没能和孩子建立好联结。

  德雷克斯说:“爱不是一种情感,而是一种关系”,先联结再纠正是要我们通过传递爱的信息,建立亲密和信任,而不是距离和敌意。这其中往往透着这样态度:“我爱你,而答案是不”;“我爱你,我相信我们可以找到一个相互尊重的解决方案”。比如,孩子在商场闹着要买东西,可家里的这种玩具已经很多了,你又不想纵容孩子这种出门就要买玩具的坏*惯。那么,就要在纠正孩子错误之前先跟孩子建立情感联结、认同感受,建立良好的关系,再去积极的影响孩子,这才是最有效的解决办法。简单的来说:就是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一旦有了情感联结,孩子们就会愿意接受在相互尊重基础上纠正了。

  这里的纠正行为,是在尽可能的情况下,给孩子提供参与的机会,或者和他们一起来找解决问题的方案。买玩具这件事情,就可以和孩子就买玩具达成共识,而当孩子感受到被尊重和爱时,彼此之间才更可能达成共识并容易执行。因为,此时,孩子的归属感和价值感都得到了充分的满足。

  下面的这个案例是我运用Linda老师讲的认同感受的“你感到……是因为……你希望……”句式来帮助孩子解决了分离焦虑:周二早上我们班有个小女孩高高兴兴走进教室,把玩具放进自己的抽屉里,接着跑回班级门口,往外张望着,这时脸上的笑容已经变成了两行眼泪,最后终于忍不住嚎啕大哭。我便走向前蹲下来帮她擦拭眼泪,与她说话:“宝贝,程老师理解你的感受,你现在心理很伤心,很难过,是因为你还没有来得及跟妈妈说再见,妈妈就走了对吗?”孩子听了我的话用力地点点头,哭的更伤心了。“那你希望我为你做点什么吗?”我抚摸着她的背接着问。

  这时孩子的情绪缓和了一些,对我说:“小程老师,我想让你抱抱我。”接着我给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又和孩子约定下次先和妈妈说再见,再进教室。孩子就高兴地去吃早饭了……拥抱是最天然的动作,是最能表达爱的亲密接触,也是情绪控制和安抚最有效的动作,在我的拥抱里,孩子得到了安全感,得到了爱。相信孩子在这一整天里都不会再因为这件事产生压力了,因为她内心不再有不安和恐惧。其实,不只是和孩子需要建立联结,爱人,亲人,朋友,同事都需要情感的联结!

  二、含糊的赞扬不是鼓励

  德雷克斯一直说:“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鼓励”这个词来源于一个法语词根,其意思是“将心给与”,鼓励能帮助孩子培养勇气,增强自信。但含糊的“真棒”不是鼓励,小孩子的最好方式是要让你的鼓励很具体。比如,一个孩子刚完成一个泥工作品拿给你看,而你对孩子说:“哦,这是我见过最漂亮的作品,你简直太厉害了!”那么你对孩子的帮助可能并没有你想的那么大,你教给他的可能是,他能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取悦别人,这是一个危险的人生信条。告诉这个孩子:“我看到了,你真的很喜欢红色和黄色,你能跟我说说你是怎么做的`吗?”这样,就会打开交谈和一起学*的大门。不过,我个人感觉这部分有点难,稍微不注意就又说成赞扬的话了。所以,这需要我们不断反复的练*才行!

  我小的时候,妈妈常常教育我:待人接物要谦虚谨慎,不能骄傲。哪怕我各方面都很优秀,妈妈也不会夸赞我,从来不会对我说一句表扬或者是鼓励的话,最多就是把我得到的奖状贴在洁白的墙上,无形地告诉到访家里的客人,我的孩子还是不错的,这就是我们那个年代得到的最好的表扬方式。如果哪次考试不好,妈妈还会拿我和邻居的某某同学孩子作比较,可是我只能敢怒不敢言,她根本不知道我的内心有多难受,原本已经是一个失败者,还要在这“伤口”上撒盐,简直就是雪上加霜。那时的我是多么需要别人一句鼓励。

  如今,我不单为人母,还是40多个孩子的老师,我深刻的意识到给予孩子鼓励,犹如给予植物充足的水分。刚开始,我以为夸赞孩子就是一种鼓励,以为说“你好棒”那么简单。我们是夸赞孩子的行为过程还是夸赞孩子的行为结果?这两种方式有着不同的结果,鼓励孩子是夸赞孩子为一件事付出的努力,因此才能得到那么好的结果,孩子的内心的力量感就会增加。当把握了这一个原则,我们就不会随意夸赞自己的孩子或者是学生了,我们就知道怎样的鼓励才是最有效果的。

  我经常教一年级的孩子,他们刚从不同的幼儿园来到一个新的`环境,行为*惯也有很大的区别。刚开始,孩子们写的字歪歪扭扭,不能再田字格里占正确的格式,*时我除了让家长配合让孩子家里练字之外,我在课堂更是常常地去鼓励。我没有跟孩子们说他们写字很难看,我每天只是让他们学会从众多个字当中找出你认为好看的字,然后孩子们就挑出了自己认为好看的字,第一天挑出了两个,第二天挑出了四个……直到有一天,他们只能挑出写得不好的出来,这个过程,我只是轻描淡写,毫无痕迹,但是孩子们的字却越写越好了,我在批改作业是,还常常写上:孩子,你的字越来越好看了!

  鼓励让孩子充满了自信,滋养着孩子们的心田,促使孩子更加优秀,在我的教育事业中,它将成为我的“杀手锏”!

  我有幸参加了由县教育局举办的全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班的学*,全部由湖北师范学院教授讲课,为期12天,本次培训共有来自全县69位老师参加,培训主要围绕七个内容展开的心理学基础、发展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下面将此次学*的心得体会如下

  第一,重新认识自我,审视自己的工作思路。

  在这次的心理健康教育学*中,我们不仅学*到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而且还学*到了老师的人格的力量。健康不仅是身体上没有任何疾病,而且是能正确了解和接纳自我,克服职业倦怠,能正确地感知现实并适应现实,良好的适应及良好的人际关系,能*衡过去。原来身为一个教者,我们自身的心理或多或少存在一些有问题,我们自己竟然浑然不觉,试想长此以往,接受我们教育的学生心理上是不是也存在问题想到这里,不仅有些汗颜。天真无邪的孩子若在阴暗的心理影响下那后果不堪设想。学*后,我要重新调整心态,以一个健康心理走进学生的心里,将心理学的理论联系工作实际,融入到日常教学中。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第二,学*心理健康,浸润自己的.心理。

  在这短短几天的时间里,各位教授结合自己丰富的心理辅导经验,将相关的理论知识深入浅出地阐述讲解,我不仅掌握了不少心理辅导理念,而且学会了个体心里辅导和团体心理辅导的基本方法。从各位专家的讲解中,我更深深的明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学,不是一朝一夕,能一蹴而就的事情。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健康的心理,需要每一位老师参与,需要学校整体环境渲染。我们的每一门学科,每一堂课上,都可能或多或少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因此每一个教师都因具备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他们“发现自我,认识自我,超越自我”,形成健全的人格。

  第三,学会换位思考,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十二天的时间里,我又回到了学生时代按时上课,听老师讲课,做好笔记,分组活动,完成作业课后,和其他来学*的老师们一起,我们也会对听课内容或是教者做一番评论“这堂课讲的真好”“这个老师真幽默”“今天老师说的内容太枯燥了,我都不想听了”静下心来一想,我们的学生是不是也会这样议论我们呢原来,是自己的课堂不够吸引人才有孩子开小差,是自己的讲解不够生动孩子们才没有弄明白今天,我们是站在学生的立场,再看自己,给*日的许多疑惑找到了答案。一个充满魅力的教者,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如同一块磁铁,能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抓住。当我们的课堂失去活力,当我们的学生兴趣转移,责任往往在我们自己。

  只有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多样的教学过程,才能让课堂的几十分钟发挥最高效率

  十二天,开始时也许觉得漫长,结束时发现它的短暂。我觉得这十二天是我工作和学*中成长的一个重要阶段,是我正式踏上心理健康教育路程的起点,因此,未来,还有更长的路要走。我只知道,我们这个队伍会越来越壮大,为了培养学生们拥有健康的心理这一目标,我们将携手前行。

  最*参加了中小学教师健康教育培训,受益匪浅,感受颇多。先听了刘老师的师德修养杨老师的发展心理学,周老师的社会心理学。她们都通过不同案例结合理论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过去自己一些百思不解的案例变得眉目疏朗了许多。


正面管教学*心得体会(精选5篇)(扩展9)

——学*正面管教心得范文五份

  第一次听到《正面管教》这本书的名字,还是去年到工作室参加活动时听到万老师提起:《正面管教》这本书挺好的,有时间大家去看看。当时,我就对这本书产生了好奇,过后几天,又听到了好几位老师相继提到。再到今年开学初我们学校举行的阅读点灯人的仪式上,我再次听到曹永健老师的推荐。我读书的方向是:多次被人推荐的书籍一定是值得阅读的。当即,在当当网上下了订单。买了简·尼尔森的这本“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我一下就被吸引住了,通读下来,果然让我受益匪浅,真的是本好书!

  合上书本,“和善而坚定”这五个字深深地留在我的脑海里,让我印象深刻。书中说道:“在和善而坚定之中,把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教给孩子。”“许多家长把和善而坚定看成了非此即彼的两个词。”“和善能抵消过于坚定所造成的反叛、抗拒、对自尊的挫伤等。坚定则能抵消过于和善所造成的娇纵、操纵父母、被宠坏的小孩,对自尊的挫伤等。”其实,简单说来,“和善”就是表达自己对孩子们的尊重,这样可以“赢得”孩子,让孩子得到尊严,获得孩子心甘情愿的合作,而“坚定”却是让我们尊重自己,并尊重当时情形的需要,减少“赢了”孩子而带给孩子的伤害,让孩子们学会自我约束。专断的方式通常缺少了和善,骄纵的方式却缺少了和善,和善和坚定才是正面管教的根本所在。这学期我在家长会上向家长们推荐了这本书,我是这样和家长解释“和善而坚定”的: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我们一定要不生气,不生气,不生气,当孩子要持续他的不良行为时,我们一定要坚定原则不可以,不可以,不可以!

  在接受了《正面管教》一书中的观点后,我在班级管理中特别注意倾听孩子们的意见,让孩子们参与到解决问题的环节中。有一段时间,班上的孩子特别浮躁,几天时间内,争吵,打闹,时有发生。一经询问,都是由小事演化为大事,以致无法收场。虽经老师调和,显然成效不大,不然,为何短短时间内有这么的情况呢?于是,我找了一个时间,组织孩子们商讨这个问题,希望大家谈谈最*大家见到的或者经历的一些“摩擦”事件,谈谈你的感受?话题一经抛出,倒苦水的孩子还真不少,尤其是好几个乖巧的女孩,也说起了几个男孩对她们的捉弄,我能从被捉弄孩子的话语中感受到委屈。接下来,我先请所有受过委屈的孩子谈谈自己的感受,再请所有制造过“摩擦事件”的孩子谈谈自己的感受,当时的情况下,你的心底真的开心吗?不少孩子说着说着低下了头。问题产生了,该怎么解决呢?《正面管教》一书中提到,要关注解决问题。“孩子们,我们不谈任何关于争吵打闹的惩罚,我们来说说,我们每个人应该用怎样的方式对待同学呢,或者说,怎样和同学相处呢?”孩子们畅所欲言:“要设身处地为同学考虑。”“学会退一步海阔天空。”“有一句是这样说的,对待同学,就像照镜子,你对他好,他就对你好,你对他坏,他就会对你坏。所以,我们都应对同学好。”……孩子们的建议都很具有建设性,我建议大家把自己想到的方法用文字记录下来,保存好,并时刻提醒自己。这次班会召开后的一段时间,班上的气氛越来越和谐,越来越融洽了。前天,接到了班上一个小男生的投诉,我让孩子们自己学着处理问题,而我仅仅只做一个倾听者,几个孩子自己分析事情的发展经过,我再示意孩子读读自己曾经写下的解决方法,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整个过程中,我都能感受到孩子说话时语气的*和。这,真让我感受到正面管教的魅力,不用费心费力地做调解工作,只是静静地观察孩子们,看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合理地解决问题。

  接下来一段时间,我常常在心里提醒自己:是“赢得”孩子,还是“赢了”孩子?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失掉了自信的孩子;要关注解决问题;从长远来说,惩罚是有负面效果的;赢的孩子最好的选择是尊重……

  在《正面管教》一书的影响下,当我面临孩子的问题时,我有很长一段时间的心态是*和的。教育孩子需要智慧,需要耐心,更需要尊重。在以后的教学之路上,我会先做好自己,以身作则,以心*气和的态度对待发生的事情,与孩子们彼此尊重,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换位思考,那么我和孩子们的相处一定会充满爱和快乐,促使我在教师道路上始终和善而坚定的走下去。

  上个星期,我们全校师生们学*了美国简-尼尔森的《正面管教》这本书,感触良多,相见恨晚,现在我简单介绍一下正面管教。

  象这样的话“很多家长不理解孩子们在操纵父母方面是多么巧于心计。”现在孩子在这方面太聪明。

  “溺爱而不帮助孩子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是对孩子多么大的不尊重。”

  “在社会环境中,没有秩序也就没有自由。”都是经典。

  生活中,常见的管教方式有三种?

  第一种:严厉型(也可称为独裁型)。这是中国数千年来最常见的教育方式,它的特点是,将自己的观点和方式强加给孩子,并坚信这样做是为孩子好;如教育孩子说:“我要你怎么做,你就得怎么做”。“这些是你必须遵守的规则;这是你违反规则会得到的惩罚”。孩子基本上不参与决策过程,这样的孩子有规矩但没有自由,孩子没有选择。“严厉型”教育的问题在于,不良行为虽然一遭到惩罚就会立即停止,但不久就会再次出现,而且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也可能会累积到一定时期突然出现恶劣事件(符合量变到质变的规律),如生心理上的病,自杀等。令人扼腕叹息。

  第二种:娇纵型(亦称为“纵容型”、“溺爱型”)。这种教育方式是从西方进口的,在中国,这种教育方式也比较常见。娇纵型父母不会给孩子任何限制,而是让孩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孩子有无限制的选择,这样的孩子有自由但没有规矩。娇纵型父母坚信:孩子需要许多“自由”,才能快乐;这样的父母往往潜意识里对孩子说:“我们没有规则,我相信我们会爱对方,并且会幸福,我相信孩子你以后会选择自己的规则”。娇纵型教育的问题在于,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很自私,很难明白别人也很重要,也有自己的权利;很难学会负责,很难面对并承受压力,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论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都会感到高度焦虑。

  第三种:正面管教型(亦称为引导型、民主型)。这样教育的孩子有规矩也有自由,孩子可以有限制的选择。父母与孩子一起制订对双方都有利的规则;共同决定在遇到问题时选择对大家都有益的解决方案。当父母必需独自做出决断时,父母会坚定而和善的进行。父母比较注意维护孩子尊严、尊重孩子并且态度坚定时,孩子很快会明白,他们的不良行为不会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这会激励孩子在保持自尊的情况下改变自己的行为。

  美国教育学博士、心理学家简尼尔森的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骄纵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书中主要介绍了如何运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能力。书中用了非常多的案例来告诉我们如何有效地与孩子沟通,以及为什么这样做背后深层的原因。令人信服地讲解了家长和老师为什么必须这么做的深层蕴涵,以及如何正确解读孩子的错误行为背后的信息,该怎样采取最有效的应对方法。

  在家庭和学校里,我们有时都会认为惩罚和骄纵会永远存在。很多人都会从这两个极端考虑问题。那些认为惩罚有效的人,通常就会惩罚孩子。那些不相信惩罚的人,常常就会走向另一端,对孩子骄纵。正面管教能够帮助家长和老师在与孩子沟通时找到一条既不惩罚又不骄纵的路。在学校里课堂上,调皮捣蛋的学生时常会让我们不知道拿他怎么办,往往我们采取的态度就是让学生站一会,或是课后留下他再就是请家长了。第二天他来学校就乖乖的一段时间了,老师们往往这时会觉得“还是请家长有用啊”。看了这本书发现这只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学生没有真正有收获,没有爱上学*,反而会对这门课的老师产生厌恶,根本达不到学*的目的。

  书中说到“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有时我们会认为鼓励并不容易,因为老师或是家长很*惯以负面方式对孩子的不良行为作出回应,惩罚能促使孩子改善他们的行为。老师和家长也没有深想过惩罚带来的影响。这也就回到我们上面的问题,遇到孩子们犯错,特别是还要请家长去学校了,当然是绝大多数的人认为帮助孩子的最佳方法就是对他做错的.事进行惩罚,才不会再犯。而这本书告诉我们的是要鼓励。而书中说到的是鼓励而非赞扬。鼓励是给孩子机会,是对孩子的相互尊重。书中讲到一个叫杰森的五年级孩子,在课堂上如何的捣蛋,杰森的老师在开始也试到这些惩罚,留下抄几遍课文,请他站起,送校长办公室,而结果是杰森只会做鬼脸。之后老师怎样运用鼓励,给与尊重和友善的态度,在杰森每取得了一点小小的进步,哪怕是今天的课堂只是比前两天的课堂少了几声乱叫,老师都会鼓励并回以微笑,终于让这个孩子在课堂上与老师同学越来越愉快地相处。

  书中的正面管教孩子的方法,让我们老师在与孩子们的相处过程中提供了有效的一些的方法,对待学校里课堂上的一些活泼的好动的学生们,老师们学会用正确的,正面的方法管教孩子,让孩子们在自信、自立的快乐环境中健康成长,将来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

  学*了《正面管教》,我喜欢里面的这句话:你可以把马儿牵到河边,但你不能逼他喝水。 蜂酿蜜,鸡司晨,人不学,不如物。怪不得老人常责骂懒惰的后人连鸡狗都不如。生灵万物降临世间,是快乐多一点还是苦难多一点?或许,上天总那么公道,苦与甜相扶相伴,想有点甜,总需要用苦去换。所以有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名句。

  人上人的威风我们梦寐求之,有了这个目标,人们都想打了鸡血一样精神,向前冲!向前冲!一代人没有完成的梦想转移到了下一代。可怜稚子尚幼,早早的就在竞争中浮躁,也所以就出现了上述的马儿,你牵她到了清清河边,可他就是不喝水。 作为学生来说,自身学*动机不强,对学*的厌烦可能与原有知识基础,学*能力,对学*价值的认识有关。前三个方面都是外部因素,第四个方面是内部因素。作为老师来说,要改善学生的厌学状态,从学生内部因素入手要显得相对容易且效果更明显些。

  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必须透彻了解隐藏在背后的各种学*动机因素,然后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动机,实现教学目标。更为重要的是,学*动机本身也成为教育的关键目标之一。学校不仅要激励学生建构必要的.知识、技能以及学*能力,更要使学生养成强烈的学*动机,推动着持续不断的终身学*。我认为当务之急是了解学生的现有需要 。一辆车动力系统的好坏直接决定它的车速和持久性。我们每天的学*也有这样的动力系统,为我们的学*提供动力,它的好坏直接影响我们对学*的态度,也间接影响着我们的学业成绩。想象自己身体的某个部位有一个发动机,一旦启动就会给你的学*带来动力,它是什么呢?请同学们根据带给你动力的程度,由大到小罗列出来。

  把握时机,及时赞扬鼓励,及时的赞美犹如生病及时服药一样,对年幼的孩子会产生很大的作用。比如在活动课上时,当孩子们回答问题时表现的非常棒时,这时就需要我们老师及时的把握时机进行鼓励:“你的声音真响亮,回答地非常完整”等,只有在孩子做完某件事或正在进行中,就给以适当的赞美和鼓励,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如果一时忘记了,应该设法补上去。又如:孩子在老师的说服下,吃饭时终于肯吃蔬菜了,那么我们马上就要补上一句:“XX,真棒,荤菜、蔬菜都要吃,不挑食。” 总之,该书给了我很多启示,让我在经后的工作中学*更正确、正面的方法管教孩子,让孩子在自信、自立的环境下快乐健康的成长。

  假期读了美国教育学博士,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简·尼尔森的《正面管教》一书,其英文名字为Positive Discipline,直译为积极的纪律。书中指出:“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他们受益终生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如何运用正面管教的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技能,就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书中列举了大量的家长管教孩子的实例和老师管教学生的例子,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管理方式,我经常因为孩子多次犯同样的错误而生气,因为她好像没有责任感而深感苦恼,因为她无端的胡闹而心烦。我就在心里嘀咕:这孩子怎么就这么难缠呢?简·尼尔森的《正面管教》让我开始反省自己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孩子之所以缺乏责任感,是因为我替她做了很多,从而就剥夺了她通过自己的体验来发展出对自己能力的信念的机会。她反而会认为自己需要我的照顾,或者她“理应”享受特别的服侍。之所以经常犯同样的错误,是因为我总是在孩子犯了错误时给予她的'更多是说教、叱责,让她去承担一些逻辑后果,而不是让她从自己的错误中本能地去体验自然后果,所以在我的惩罚中,孩子充满了怨恨甚至是屈辱,她哪里还有心思去学*和改正呢?我发现孩子总是在我特别忙的时候来烦我,让我陪她,以前我一直认为她在无理取闹,没事找事,不懂事,不理解妈妈,但是简·尼尔森却告诉我“孩子的首要目的是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孩子这样做只是在寻求我对她的关注。而她只不过是选择了一个不恰当的时间来获得家长对她的关注。

  那么怎样做才算着有效管教或者说是正面管教呢?这就要回到书中有效管教的4个标准了。即:1.是否和善与坚定并行?(对孩子尊重和鼓励)2.是否有助于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心灵纽带)3.是否长期有效?(惩罚在短期有效,但有长期的负面效果)4.是否能交给孩子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培养孩子的良好品格?(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善于解决问题、敢于承担责任、乐于奉献、愿意合作)。

  正面管教以相互尊重和合作为基础。正面管教把和善与坚定融合为一体,并以此为基石,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各项生活技能。这就要求我们要抛弃过去那种错误的观念“想让孩子做得更好,就得先让他感觉更糟。”把尊重和理**在首位。要正确解读孩子不良行为背后的信息,她是想寻求过度关注,还是寻求权利,亦或是为了报复,为了自暴自弃。因为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当一个孩子行为不当时,要把这一错误行为看成一个密码,并且问你自己:“她真正想要告诉我的是什么呢?”要践行有效管教的4个标准,最终赢得孩子和我们的合作并让孩子学会关注于解决问题。正面管教的方法不仅有助于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品质,在班级管理和处理突发性课堂事件中,也是很有帮助的。现在想起来我上学期处理课堂上一突**况时,歪打正着用了这种方法。当时,我正在上课,有一女生突然从后门进入,连招呼也没打一下。按照常规做法,我应该让她站在后面,也可以当时就批评她。可是,当时,我并没有这么做。而是问她为什么来迟到了?她高傲地昂着头,“某某同学流鼻血了,我去给她送纸了!”声音很大,一脸的挑衅!我想在她心里,帮助同学是值得肯定的行为,她不认为自己来迟到是不对的,更不会认为自己不打报告就进教室的行为是对老师的不尊重。要想让她意识到她的错误,必须先让改变以往的做法。我真诚地看着她,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静地说,“你能帮助同学值得表扬,但是,老师希望下次你如果迟到的时候,能从前门进入,跟老师打个报告。这是应有的礼貌和尊重。”她没想到我没有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吵她,还肯定了她的行为,低下了头,“老师,知道了。”她态度的改变也让我感到很惊喜,我想正是因为老师的态度的变化,给学生的心里感觉带来了不同的感受,才会导致她态度的转变吧!尊重是前提,师生间有了彼此对相互的尊重,才能谈得上*等的对话。有了*等的交流和沟通,我们才能“赢得”学生的心,也才能让教育从“心”开始,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我想如果我能坚持“坚定与和善”并行,在以后的教学和课堂管理中也积极地应有正面管教的方法,一定能让师生关系更加和谐,学生心理更加健康!

  感谢《正面管教》一书的作者,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让我在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上迈出了第一步。相信我的坚持与改变,一定能让正面管教在以后教育孩子和管理学生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在读到《正面管教》里“关注于解决问题”这一题目时,我心里是有些纳闷的,因为我觉得,*时我们面对学生的问题,所有采取的方法、途径,都是为了解决问题的。还要怎么关注呢?原来所谓关注于解决问题,指的是思路的转向。书中说:我们传统的管教方式关注的是教给孩子不要做什么,或者因为别人是“那么说的”而去做什么,而正面管教关注的是教给孩子要做什么,让孩子认真考虑相关的情形,并要求他们运用一些基本指导原则,比如相互帮助,相互尊重等等,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这让我想起了这么一件事。

  记得有一次,我刚走进教室,一个学生告诉我:今天值日的小潘没擦黑板。我一看满黑板的字就火了,当场就宣布让小潘负责擦一个星期的黑板。可后来还是发现不断有学生忘记擦黑板,问题根本没解决。回想,当时的自己因为生气,所以更多的是关注过去,处理眼前的情况,让孩子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但实际上,正是因为我们关注于惩罚,却没有真正的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后来,我在班会上,让学生做头脑风暴,为有助于同学及时擦黑板讨论解决方案。我把思路转向关注帮助学生在将来做得更好,在于把错误当成学*的'机会,所以问题真正解决了,从此,班里基本上没有忘记擦黑板的同学了。

  小学生向老师告状是常有的事。而在解决学生告状问题的过程中,我发现,把思路转向关注于解决问题,还需要态度和技巧上的一些小调整。但调整虽小,却能带来巨大的变化。

  记得那一天,学生小肖哭着跑过来告状,说小付把他的书包藏起来了,但小付却说,是因为刚才打扫时小肖碰到他的手了。而当我正想把他俩训一顿时,小付却转身走了,不一会儿,就提着小肖的书包回来了。当时,我恍然大悟,我何不授人以渔。于是,我就引导他俩自己去分析他们之间的矛盾、摩擦,鼓励他们自己试着解决问题。后来,他俩很快就把问题解决了,还愉快地向我汇报了解决过程。

  从他俩身上,我就解决班上“告状”问题进行了技巧上的小调整,尝试给学生施展解决问题技能的机会。我不但让学生围绕“告状”系列问题做头脑风暴,一起来列出解决方案的清单,还在班里还成立了“班级自管会”,由班级成员去解决一些小状、小矛盾、小摩擦,把告状变成学生开展自我教育的载体,进而培养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慢慢地,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提高,“告状”问题解决了。

  在书中第115页说:在关注于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中,孩子是积极的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的确,当我们肯花时间去训练孩子,并且放手给孩子充分的机会,施展他们解决问题的技能时,孩子们就会成为出色的解决问题的能手。当他们受到尊重的对待,再次出现问题时,孩子会开始做出更好的行为选择。这些都是我们专注于解决问题的处事方式的成果。所以,透过现象,发现了背后的问题后,一旦转变了某种*惯性的思考方式,你肯定会有惊喜,甚至会感觉“原来事情这么简单”。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