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语录 60句菁华

首页 / 语录 / | 2022-10-07 00:00:00 语录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不学礼,无以立。

3、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4、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5、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6、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7、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摘孔子《论语》

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摘孔子《论语》

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摘孔子《论语》

10、子曰:“赐也,女以予多学而知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摘孔子《论语》

11、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摘孔子《论语》

12、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摘孔子《论语》

1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摘孔子《论语》

14、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摘孔子《论语》

15、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摘孔子《论语》

16、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17、爱人。知人。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1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摘孔子《论语》

19、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摘孔子《论语》

20、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摘孔子《论语》

21、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为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为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摘孔子《论语》

22、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23、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24、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25、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

26、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27、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28、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9、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30、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31、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32、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33、放于利而行,多怨。

34、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

35、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3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3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8、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论语》

3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

40、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摘孔子《大学》

41、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摘孔子《大学》

42、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摘孔子《中庸》

4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摘孔子《论语》

44、道不同,不相为谋。——摘孔子《论语》

45、“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与其易也,宁戚。” ——孔子《论语》

46、民无信不立。 ——孔丘

47、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

48、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49、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50、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51、《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52、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53、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54、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摘孔子《中庸》(天地的法则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它自身诚一不贰,化育万物,不可测度。天地的法则是:广博,深厚,高超,精明,悠久,长远。)

55、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

56、爱情《论语》:短信传情,不亦悦乎?有爱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关心常相伴,不亦知己乎?子曰:手机一响,胜过玫瑰千朵,爱你没商量!

5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58、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59、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60、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的语录 60句菁华扩展阅读


孔子的语录 60句菁华(扩展1)

——孔子语录 60句菁华

1、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

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4、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

5、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6、孔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 孔子

7、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

8、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孔子

9、夫子莞尔而笑——孔子

1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2、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摘孔子《大学》 (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13、《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摘孔子《论语》

1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摘孔子《论语》

15、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摘孔子《论语》

1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摘孔子《论语》

17、当仁,不让于师。——摘孔子《论语》

18、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年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摘孔子《论语》

19、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摘孔子《论语》

20、仕则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摘孔子《论语》

21、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为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为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摘孔子《论语》

22、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罕》)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解释: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忠言可以一生受用遵循的.呢?”孔子说:“也许就是仁爱待人!自己所不愿要的,不要强加到别人

23、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24、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名句

26、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译: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被谥为‘文’呢?”孔子说:“他思维敏捷却很好学,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辱,所以被谥为‘文’。”)

27、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28、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29、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

30、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1、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3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33、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34、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35、见父母志有不从已谏之色,则又当恭敬,不敢违父母意而遂已之谏也

3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37、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38、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後君子——孔子名句

39、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孔子名句

40、2、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41、9、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42、5、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43、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44、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45、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与其易也,宁戚。

46、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47、举直错诸枉,*服;举枉错诸直,*不服。

48、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49、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50、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5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52、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

53、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54、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生之言,亦可以为**矣。

5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5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摘孔子《论语》

  (孔子站在岸上指着河水说:“时光的流逝就象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去。”)

57、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摘孔子《论语》

  (年轻人是可怕的,因为怎么能知道他的将来不如我们现在呢?但如果一个人到了四十、五十岁还默默无闻,他也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

58、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摘孔子《论语》

  (政就是正的意思。如果你能带头走正道,谁还敢不行正道呢?)

59、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之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摘孔子《论语》

  (虽然熟读了《诗经》三百篇,但让他去处理政事,却办不好;派他出使国外,却不能独立地根据具体情况应对自如;这样的人,读的即使再多,又有什么用处呢?)

孔子语录十二则4

  1.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举直错诸枉,*服;举枉错诸直,*不服。

60、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摘孔子《中庸》

  (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孔子的语录 60句菁华(扩展2)

——孔子的名言名句 60句菁华

1、君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

2、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3、过则勿惮改。——孔子

4、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孔子

5、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孔子

6、不学礼,无以立。——孔子

7、孔子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孔子

8、学而时*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孔子 《论语》

9、与人交,推其长者,讳其短者,故能久也。 ——孔子

10、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孔子 《论语》

1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 《论语·里仁》

12、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孔子 《论语》

13、知耻*乎勇。 ——孔子

14、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宪问》

15、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孔子

16、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

17、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18、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

19、孔子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20、孔子学而时*之,不亦乐乎?

21、巧言令色,鲜矣仁!

22、孔子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2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4、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5、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孔丘《论语.季氏》

2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论语》

27、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

28、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孔子《论语》

29、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而不同——孔子《论语·子路》

30、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

31、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论语·阳货》

32、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33、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34、无伐善,无施劳。出处:论语

35、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出处:论语

36、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37、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38、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39、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40、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41、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42、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摘孔子《大学》

43、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摘孔子《论语》

44、子曰:“赐也,女以予多学而知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摘孔子《论语》

45、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既来之,则安之。——摘孔子《论语》

46、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年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摘孔子《论语》

47、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摘孔子《论语》

48、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49、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衰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孔子

50、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孔子

51、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孔子

52、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孔子

53、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其亲。——孔子

54、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孔子

55、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的语录 60句菁华(扩展3)

——孔子读书名言 60句菁华

1、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2、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3、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6、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见得思义。性相*也,*相远也。

7、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8、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9、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10、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11、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12、上好礼,*莫敢不敬;上好义,*莫敢不服:上好信,*莫敢不用情。

13、学而时*之,不亦说乎?

14、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1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6、听其言而观其行。

17、不学礼,无以立。

18、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19、不迁怒,不二过。

20、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21、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3、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24、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

25、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26、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

27、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

28、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29、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30、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31、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32、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33、有教无类。

34、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35、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3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7、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38、德不孤,必有邻。

39、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40、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41、小不忍,则乱大谋。

42、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43、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44、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45、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4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47、学而时*之,不亦说乎?

48、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49、“有教无类”。

50、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51、人无远虑,必有*忧!

5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5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4、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55、过而不改,是谓过也。

56、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57、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58、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的语录 60句菁华(扩展4)

——孔子经典语录 60句菁华

1、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

2、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3、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摘孔子《论语》

4、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摘孔子《论语》

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摘孔子《论语》

6、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摘孔子《论语》

7、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摘孔子《论语》

8、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摘孔子《论语》

9、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摘孔子《论语》

10、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摘孔子《论语》

1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摘孔子《论语》

12、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13、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14、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乎?

16、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17、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18、上好礼,*莫敢不敬;上好义,*莫敢不服:上好信,*莫敢不用情。

19、周监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孔子语录

2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1、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22、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23、1、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24、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摘孔子《大学》

2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摘孔子《论语》

26、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为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为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摘孔子《论语》

27、5、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2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3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31、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

3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33、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34、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

35、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36、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37、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38、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39、3、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40、4、言而必有信,期而必当,天下之高。

41、8、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4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的欲,不逾矩。——摘孔子《论语》

4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摘孔子《论语》

44、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摘孔子《大学》

45、有教无类。——摘孔子《论语》

46、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摘孔子《论语》

47、、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48、2、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49、9、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

50、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摘孔子《论语》

  (如果学了之后,又注意经常不断地去温*,不也是令人很高兴的事吗?假如有朋友从远方来向自己求教,心里不也感到很快活吗?在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却能做到不怨天尤人,具备这种道德修养的人难道不可以称为君子吗?)

51、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摘孔子《中庸》

  (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52、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摘孔子《论语》

  (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担心的是自己不能了解别人。)

5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摘孔子《论语》

  (如果经常温*已经学过的知识,便能不断产生新的体会和收获,这种方法可以说就是我们的老师了。)

54、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摘孔子《论语》

  (君子知道追求道义,小人则只知道追求私利。)

5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摘孔子《论语》

  (孔子站在岸上指着河水说:“时光的流逝就象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去。”)

56、《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摘孔子《大学》


孔子的语录 60句菁华(扩展5)

——孔子的名人名言 60句菁华

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2、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3、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答:正确的话,能不听从吗?必须认真改正错误,才算可贵。恭顺的话,能不使人高兴吗?

4、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

5、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6、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孔子

7、因材施教。——孔子

8、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孔子

9、见利思义,见危授命。——孔子

10、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孔子

11、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12、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

13、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

14、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

15、不能正其身,如何正人。——《论语·子路》

1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7、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18、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9、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20、好学*乎知,力行*乎仁,知耻*乎勇乎。

2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孔子子 《论语》

2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 《论语·里仁》

23、孔子登上东山感觉鲁国变小了,登上泰山,俯览天下,感觉天下也小了。孟子也曾讲“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这都是说立志高远,胸襟开阔,才能提升境界。孔子起于累土,最终居高临下,有着非凡的气质和自信,其思想境界,超越了芸芸众生,故能拥有“一览众山小”的气魄。

24、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25、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摘孔子《论语》

26、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27、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8、礼之用,和为贵。

29、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30、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31、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32、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

33、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34、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35、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36、子路问事君。子日:"勿欺也,而犯之。”

37、刚、毅、木、讷*仁。——孔子

38、《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摘孔子《大学》

39、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摘孔子《中庸》

4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摘孔子《论语》

41、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2、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43、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44、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45、言必诚信,行必忠正。——孔子

46、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

47、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

48、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

49、不患人之不知己,患其不能也。

50、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51、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以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52、天下之至仁者,能合天之至亲也。

53、好学*乎知,力行*乎仁,知耻*乎勇。

54、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55、好学*乎知,力行*乎仁,知耻*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56、言而无信,不知其可。

57、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58、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59、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举直错诸枉,*服;举枉错诸直,*不服。


孔子的语录 60句菁华(扩展6)

——孔子经典名言 60句菁华

1、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2、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3、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孔子

4、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孔子

5、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孔子

6、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摘孔子《论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

7、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8、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论语·阳货》

9、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0、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11、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

12、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1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4、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1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6、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17、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18、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19、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20、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21、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22、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23、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24、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

2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26、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

27、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28、小不忍则乱大谋。

29、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30、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31、每事问。—— 《论语·几佾》

32、食不语,寝不言。—— 《论语·乡党》

33、子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孔子

34、孔子曰: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

35、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孔子

36、见利思义,见危授命。——《论语·宪问》

37、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38、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39、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乎?——《论语·学而》

4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41、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4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43、巧言令色,鲜矣仁。

44、《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摘孔子《大学》

45、君子食无求饱,……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摘孔子《论语》

46、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摘孔子《论语》

47、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48、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49、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

50、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51、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译文孔子说:“明智的人喜欢水,仁慈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明智的人快乐,仁慈的人长寿。”

52、上天之载,无声无臭。

53、其次致曲,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54、殷因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55、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56、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57、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

58、君子而强气,则不得其死;小人而强气,则刑戮荐臻。


孔子的语录 60句菁华(扩展7)

——孔子论语孔子经典语录 40句菁华

1、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2、敬鬼神而远之。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息贫而患不安。

5、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6、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7、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8、苛政猛于虎。

9、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10、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1、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12、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13、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14、有教无类。

15、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16、刑罚不中,*无所措手足。

17、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18、乘肥马,衣轻裘。

19、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0、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

21、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22、既来之,则安之。

23、不贰过。

24、不知言,无以知人。

25、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

26、贫而无谄,膏而无骄。

27、子在齐阐《韶》,三月不知肉味。

28、辞达而已矣。

29、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3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32、不能正己,焉能正人。

33、割鸡焉用牛刀。

3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5、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36、为君难,为臣不易。

37、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38、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39、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40、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