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重点知识整理归纳3篇

首页 / 知识 / | 2022-05-08 06:53:41 知识

初中化学重点知识整理归纳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定 义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

  常见现象

  物质的.状态、形状可能发生变化,可能有发光、放热等现象出现

  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并吸热、放热、发光等

  本质区别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实 质

  构成物质的分子是否发生变化

  联 系

  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物质发生化学常伴随一些现象

  ①颜色改变:如酚酞试液遇碱溶液变红,石蕊试液遇碱变蓝。

  ②放出气体:2KMnO4△K2MnO4+MnO2+O2↑

  ③生成沉淀:Ba(OH)2+H2SO4=BaSO4↓+2H2O

  ④吸热、放热、发光:多数可燃物的燃烧C+O2点燃CO2 S+ O2点燃SO2

  但有这些现象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如:①颜色改变:氧气由无色气体变成蓝色液体是物理变化。

  ②放出气体:加热水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在水中的气体逸出(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③生成沉淀:饱和的石灰水随着温度的升高有晶体析出(可说成有沉淀,氢氧化钙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④放热、发光:灯泡发光放热。

  石墨变金刚石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指的是物理变化。

  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定 义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可以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实 例

  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燃点、沸点、熔点、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

  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活泼性、酸性、碱性、毒性等

  区 别

  这种性质是否需要经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

  氮气和稀有气体可以做保护气。这虽然不包含化学变化,但利用了它们的化学性质(稳定性)。

初中化学重点知识整理归纳2

  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 (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

(1)先调整零点

  (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

  (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

  (4)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沙子盖灭或用湿抹布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

  (五)夹持器--铁夹、试管夹

  铁夹夹持试管的位置应在试管口*1/3处。 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

  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持部位在距试管口*1/3处;用手拿住

  (六)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

  过滤时,应使漏斗下端管口与承接烧杯内壁紧靠,以免滤液飞溅。

  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以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初中化学重点知识整理归纳3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定 义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

  常见现象

  物质的状态、形状可能发生变化,可能有发光、放热等现象出现

  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并吸热、放热、发光等

  本质区别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实 质

  构成物质的分子是否发生变化

  联 系

  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物质发生化学常伴随一些现象

  ①颜色改变:如酚酞试液遇碱溶液变红,石蕊试液遇碱变蓝。

  ②放出气体:2KMnO4△K2MnO4+MnO2+O2↑

  ③生成沉淀:Ba(OH)2+H2SO4=BaSO4↓+2H2O

  ④吸热、放热、发光:多数可燃物的燃烧C+O2点燃CO2 S+ O2点燃SO2

  但有这些现象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如:①颜色改变:氧气由无色气体变成蓝色液体是物理变化。

  ②放出气体:加热水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在水中的气体逸出(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③生成沉淀:饱和的石灰水随着温度的升高有晶体析出(可说成有沉淀,氢氧化钙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④放热、发光:灯泡发光放热。

  石墨变金刚石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指的是物理变化。

  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定 义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可以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实 例

  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燃点、沸点、熔点、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

  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活泼性、酸性、碱性、毒性等

  区 别

  这种性质是否需要经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

  氮气和稀有气体可以做保护气。这虽然不包含化学变化,但利用了它们的化学性质(稳定性)。


初中化学重点知识整理归纳3篇扩展阅读


初中化学重点知识整理归纳3篇(扩展1)

——初中化学必背重点知识归纳3篇

初中化学必背重点知识归纳1

  1、氧气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液氧是淡蓝色的。

  氢气是无色无味,密度最小,难溶于水。

  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干冰是co2固体。

  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甲烷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俗名沼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

  2、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活性炭、木炭因具有疏松多空结构具有强烈的吸附性,可用于吸附毒气或除味、脱色等;焦炭用于冶铁。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的不同。

  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金刚石和石墨是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不同单质)。

  生铁和钢主要成分都是铁,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含碳量不同。

  3、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向下倾斜的试管做为发生装置。如:用氯酸钾和高锰酸钾制氧气。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h2的发生装置。另外还有用双氧水溶液制氧气、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

  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如:o2、co2;难溶或不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如:o2、h2;

  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如:h2。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co只能用排水法

  4、①实验室制o2的方法是:加热氯酸钾或高锰酸钾(方程式)

  kclo3—kmno4—

  工业上制制o2的方法是:分离液态空气法(物理变化)

  原理:利用n2、o2的沸点不同,n2先被蒸发,余下的是液氧(贮存在蓝色钢瓶中)。

  ②实验室制h2的常用方法是:锌粒和稀硫酸

  (不能用镁:反应速度太快了;不能用铁:反应速度太慢了;也不能用铜,因为不反应)

  zn+h2so4—

  工业上制h2的原料:水、水煤气(h2、co)、天然气(主要成分ch4)

  ③实验室制co2的方法是: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不能用浓盐酸(产生的气体不纯含有hcl气体),不能用稀硫酸(生成的caso4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的表面阻止了反应的进行)。

  caco3+hcl—工业上制co2的方法是: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

  5、氧气是一种比较活泼的气体,是一种助燃剂,具有氧化性,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

  ①(黑色)c和o2反应的现象是: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更旺,发出白光。

  ②(黄色)s和o2反应的现象是:在空气中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发出蓝紫色火焰,均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so2)生成s+o2

  ③(红磷或*)p和o2反应的现象是:产生大量白烟。(红磷用于发令枪)p+o2—

  ④(银白色)mg和o2反应的现象是:剧烈燃烧,放出热量,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用于照明弹等)mg+o2—

  ⑤(银白色)fe和o2反应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注意:在集气瓶内预先放入少量水或一层沙,防止生成的熔化物溅落,炸裂瓶底。fe+o2—

  ⑥h2和o2的现象是:发出淡蓝色的火焰。⑦co和o2的现象是:发出蓝色的火焰。

  ⑧ch4和o2的现象是: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酒精燃烧c2h5oh+o2—

  6、h2、co、c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①可燃性②还原性

  ①可燃性h2+o2—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h2的爆炸极限为4——74.2%

  co+o2—

  c+o2—(氧气充足)c+o2—(氧气不足)

  ②还原性h2+cuo—黑色粉末中出现红色固体,试管壁有水珠出现

  c+cuo—黑色粉末中出现红色固体,生成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o+cuo—黑色粉末中出现红色固体,生成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7、co2

  ①与水反应:co2+h2o—(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成红色)

  ②与碱反应:co2+ca(oh)2—(检验co2的方程式)

  ③与灼热的碳反应:co2+c—(吸热反应)

  ①除杂:co[co2]通入氢氧化钠溶液co2+naoh—(或通入石灰水中。)

  co2[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铜co+cuo—

  cao[caco3]只能煅烧caco3—

  ②检验:cao[caco3]加盐酸caco3+hcl—

  (现象: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③鉴别:h2、co、ch4可燃性的气体:分别用燃烧的木条点燃,看燃烧产物。点燃前要检验纯度,在火焰的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观察到烧杯内壁无水珠出现的是co,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的是h2和ch4;迅速把这两个有水珠出现的烧杯倒转过来,向烧杯中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烧杯内壁变浑浊的是ch4。

  h2、o2、co2的鉴别:用燃着的木条。被点燃的气体是氢气,使木条燃烧更旺的是氧气,使木条火焰熄灭的是二氧化碳。

  [(h2、co2),(o2、co2),(co、co2)]用澄清石灰水

  8、酒精c2h5oh,又名乙醇,工业酒精中常含有有毒的甲醇ch3oh

  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醋酸又名乙酸,ch3cooh,同碳酸一样,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

  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煤是工业的粮食,石油是工业的血液。其中气体矿物燃料是:天然气,固体矿物燃料是煤,氢气是理想燃料(本身无毒,极易燃烧,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来源广,燃烧热值大。)

初中化学必背重点知识归纳2

  一、溶液

  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可以是一种或几种,可以是固、液、气三态

  溶剂: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只能是一种。可以是固、液、气三态,

  2、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

  均一性:指溶液各部分的性质、组成完全相同,外观表现为透明、澄清、颜色一致

  稳定性:指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不论放置多久,溶质与溶剂不会分层。

  3、溶液的组成: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注意:a、溶液不一定无色,如CuSO4为蓝色FeSO4为浅绿色Fe2(SO4)3为黄色

  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c、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溶剂的体积

  d、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

  4、、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⑴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液体为溶剂,固体、气体是溶质

  ⑵液体溶于液体:有水,水为溶剂,其它为溶质;无水,量多的为溶剂,量少的为溶质

  ⑶根据名称:溶液的名称一般为溶质的溶剂溶液,即溶质在前,溶剂在后

  ⑷物质在溶解时发生了化学变化,那么在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反应后能溶解的物质

  二、乳浊液与乳化

  1、乳浊液:指小液滴分散在水中形成的不均匀、不稳定的混合物

  2、常用的乳化剂: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

  三、物质溶解时的热效应(考点二)

  ①溶解吸热:如NH4NO3溶解

  ②溶**热:如NaOH溶解、浓H2SO4溶解

  ③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如NaCl溶解

初中化学必背重点知识归纳3

  1、化学计算

  化学式子要配*,必须纯量代方程,单位上下要统一,左右倍数要相等。

  质量单位若用克,标况气体对应升,遇到两个已知量,应照不足来进行。

  含量损失与产量,乘除多少应分清。

  2、气体制备

  气体制备首至尾,操作步骤各有位,发生装置位于头,洗涤装置紧随后,除杂装置分干湿,干燥装置把水留;

  集气要分气和水,性质实验分先后,有毒气体必除尽,吸气试剂选对头。

  有时装置少几个,基本顺序不可丢,偶尔出现小变化,相对位置仔细求。

  3、氢气还原氧化铜

  试管被夹向下倾,实验开始先通氢,空气排尽再点灯,冷至室温再停氢

  先点灯,会爆炸,先停氢,会氧化,由黑变红即变化,云长脸上笑哈哈。

  4、化合价口诀

  一价钾钠氟氢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

  5、溶解性口诀

  钾钠铵盐溶水快①硫酸盐除去钡铅钙②氯化物不溶氯化银,硝酸盐溶液都透明。③口诀中未有皆下沉。

  6、120号元素顺序口诀

  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

  7、金属活动性口诀

  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8、制氧气口诀

  二氧化锰氯酸钾;混和均匀把热加。制氧装置有特点;底高口低略倾斜。

  7、集气口诀

  与水作用用排气法;根据密度定上下。不溶微溶排水法;所得气体纯度大。

  10、电解水口诀

  正氧体小能助燃;负氢体大能燃烧。

  11、化合价口诀

  常见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氟氯溴碘负一价;正一氢银与钾钠。氧的负二先记清;正二镁钙钡和锌。正三是铝正四硅;下面再把变价归。全部金属是正价;一二铜来二三铁。锰正二四与六七;碳的二四要牢记。非金属负主正不齐;氯的负一正一五七。氮磷负三与正五;不同磷三氮二四。有负二正四六;边记边用就会熟。

  12、常见根价口诀

  一价铵根硝酸根;氢卤酸根氢氧根。高锰酸根氯酸根;高氯酸根醋酸根。二价硫酸碳酸根;氢硫酸根锰酸根。暂记铵根为正价;负三有个磷酸根。

  13、化合价口诀二

  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氮磷;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以二价最常见。

  14、盐的溶解性

  钾钠铵硝皆可溶、盐酸盐不溶银亚汞;硫酸盐不溶钡和铅、碳磷酸盐多不溶。多数酸溶碱少溶、只有钾钠铵钡溶


初中化学重点知识整理归纳3篇(扩展2)

——初中化学重点知识整理归纳优选【5】份

  初中化学重点知识整理归纳 1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主要考查形式:一是直接考查操作名称,如问制备气体时,首先要进行什么操作;二是考查检查气密性的方法,如一般装置、启普发生器、含有长颈漏斗或注射器的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

  有气体参与的反应第一步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类:

  (1)简单装置,如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操作为将导气管伸入水槽中,双手握紧导气管,导管有气泡冒出,松手后,导管中有一小段水注,证明气密性良好。

  (2)有长颈漏斗的实验装置,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用止水夹将胶管夹住,向长颈漏斗中加入水,如果长颈漏斗中液面不下降,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3)启普发生器的气密性检验,关闭导气管活塞,向球形漏斗中加水,使得漏斗中的液面高于容器内的液面,静置片刻后,液面不再改变,即证明了气密性良好。

  (4)含有注射器的气密性检查,被拉出的针筒活塞一段时间后又回到原来的位置,说明气密性良好。

  2.过滤操作

  过滤操作要做到“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

  润湿的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不留气泡。

  二低

  ①滤纸边缘略低于漏斗边缘;

  ②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

  ①倾倒时,盛过滤液的烧杯的杯口紧靠玻璃棒;

  ②玻璃棒下端靠在三层滤纸处;

  ③漏斗下端长的那侧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3.蒸发操作

  蒸发操作,将需要蒸发的溶液倒入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用玻璃棒不停搅拌,防止飞溅。注意蒸发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

  4.配制溶液

  配制溶液固体溶质和液体溶质两种。广义上说,稀释溶液属于配制溶液。配制溶液的基本步骤: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所以经常与计算结合考查。

  (1)配制固体溶质的溶液需要用到托盘天*,经常考查托盘天*的使用,高频考点为物品和砝码颠倒。具体可以参看托盘天*的使用。

  (2)配制液体溶质溶液需要用到量筒,经常考查量筒的读数,以及视线偏高或偏低对结果的影响。量筒正确的读数方法为,将量筒置于水*实验台上,视线与页面凹处最低点相*。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低,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高。详细参看量筒的用法。

  5.其他操作

  (1)常见气体的检验

  氧气的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如果木条复燃说明,集气瓶中气体是氧气。

  二氧化碳的检验:将气体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如果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是二氧化碳气体。

  二氧化碳的验满:将燃着的木条靠*集气瓶口,如果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收集已满。

  氢气的验纯: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移*火焰,移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就表明氢气不纯,需要再收集,再检验,直到响声很小,只有“扑”的一声才表明氢气已纯净。

  (2)测定溶液的pH

  要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液体,然后点在试纸上,和试纸的比色条比对,判断溶液的pH。注意,不能用蒸馏水湿润试纸,否则相当与稀释溶液。

  初中化学重点知识整理归纳 2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 (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

  (1)先调整零点

  (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

  (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

  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

  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

  (4)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沙子盖灭或用湿抹布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

  (五)夹持器--铁夹、试管夹

  铁夹夹持试管的位置应在试管口*1/3处。 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

  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持部位在距试管口*1/3处;用手拿住

  (六)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

  过滤时,应使漏斗下端管口与承接烧杯内壁紧靠,以免滤液飞溅。

  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以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初中化学重点知识整理归纳 3

  一.使用仪器的使用和识别

  主要包括试管、试管夹、烧杯、烧瓶、锥形瓶、集气瓶、滴瓶、漏斗、长颈漏斗、分液漏斗、蒸发皿、水槽、量筒、胶头滴管、药匙、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玻璃棒

  二.化学实验简单操作

  固体和液体的取用、量筒的使用、玻璃仪器的洗涤、物质的称量、酒精灯的特点和使用

  三.气体的制备、收集和检验

  (1)气体发生装置(固体混和加热型和液体不需要加热型);

  (2)气体收集方法(排水集气法、向上排气法、向下排气法);

  (3)根据气体各自的性质进行检验;

  (4)实验装置合理连接,实验合理操作。

  四.物质的分离

  物理方法

  (1)溶解

  (2)过滤

  (3)蒸发

  (4)冷却结晶

  化学方法

  (1)沉淀法

  (2)气体法

  五.物质的鉴别

  (1)盐酸、硫酸的鉴别

  (2)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鉴别

  (3)碳酸根的鉴别

  (4)酸、碱的鉴别

  六.溶液

  该重要考点分值为(2-4)分,*两年考题中该考点以考核学生的能力为主,在思维和分析能力上有较高的要求,要求学生做到理解运用。但在该考点的计算上的要求不是很高,基本上都是简单的计算。主要掌握溶液的概念、固体的溶解度、溶解度曲线、溶液的配制、氯气消毒和明矾净水。

  七.元素及其和化合物

  元素及其和化合物主要内容有空气、水、氧、氢、碳、常用金属、氧化物、酸、碱、盐等,是化学学科中考(微博)的重要考点,该考点知识点多,内容广泛,分值也比较多,每年必考。它无论是在填空题、选择题,还是在实验题、计算题都可涉及到。要善于捕捉有用的信息,学会分类归纳,做到系统掌握,合理、灵活、综合的运用。例如:单质碳、氢气和一氧化碳,系统的记忆,它们都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碳、氢气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现象都是使黑色粉末变红;借助化学方程式,牢记物质的化学性质及现象等,这样有助于在该考点上获取高分。

  八.化学计算

  化学计算主要包括化学式的计算、化合价的计算、溶液的计算、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化学实验计算。*两年化学计算占总分的比率不高,计算难度降低,计算题都比较容易。同学们只要掌握好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础知识。通常情况下,决不会因为计算而难倒大家的。计算是容易得分的。

  初中化学重点知识整理归纳 4

  1.甲烷的定义

  甲烷,化学式CH4,是最简单的烃,由一个碳和四个氢原子通过sp3杂化的方式组成,因此甲烷分子的结构为正四面体结构,四个键的键长相同键角相等。在标准状态下甲烷是一无色无味气体。一些有机物在缺氧情况下分解时所产生的沼气其实就是甲烷。它是最简单的有机物,是天然气,沼气,坑气等的主要成分,俗称瓦斯。从理论上说,甲烷的键线式可以表示为一个点“・”,但实际并没有看到过有这种用法,可能原因是“・”号同时可以表示电子。所以在中学阶段把甲烷视为没有键线式。甲烷主要是作为燃料,如天然气和煤气,广泛应用于民用和工业中。作为化工原料,可以用来生产乙炔、氢气、合成氨、碳黑、硝氯基甲烷、二硫化碳、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和氢氰酸等。

  2.甲烷性质

  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可燃的气体。沸点-161.5℃,熔点-182.5℃。对空气的重量比是0.54,比空气约轻一半。

  溶解度很小,在20℃、0.1千帕时,100单位体积的水,只能溶解3个单位体积的甲烷。

  蒸汽压53.32kPa/-168.8℃

  饱和蒸气压(kPa):53.32(-168.8℃)

  相对密度(水=1)0.42(-164℃)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0.55

  燃烧热:890.31KJ/mol

  总发热量:55900kJ/kg(40020kJ/m3)

  净热值:50200kJ/kg(35900kJ/m3)

  临界温度(℃):-82.6

  临界压力(MPa):4.59

  爆炸上限%(V/V):15

  爆炸下限%(V/V):5.3

  闪点(℃):-188

  引燃温度(℃):538

  分子直径0.414nm

  化学性质:

  通常情况下,甲烷比较稳定,与高锰酸钾等强氧化剂不反应,与强酸、强碱也不反应。但是在特定条件下,甲烷也会发生某些反应。

  1、取代反应

  甲烷的卤化中,主要有氯化、溴化。甲烷与氟反应是大量放热的,一旦发生反应,大量的热难以移走,破坏生成的氟甲烷,只得到碳和氟化氢。因此直接的氟化反应难以实现,需用稀有气体稀释。碘与甲烷反应需要较高的活化能,反应难以进行。因此,碘不能直接与甲烷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但它的逆反应却很容易进行。以氯化为例:可以看到试管内氯气的黄绿色气体逐渐变淡,有白雾生成,试管内壁上有油状液滴生成,这是甲烷和氯气反应的所生成的一氯甲烷、二氯甲烷、氯仿(或三氯甲烷)、四氯化碳(或四氯甲烷)、氯化氢和少量的乙烷(杂质)的混合物。

  CH4+Cl2→(光照)CH3Cl(气体)+HCl

  CH3Cl+Cl2→(光照)CH2Cl2(油状物)+HCl

  CH2Cl2+Cl2→(光照)CHCl3(油状物)+HCl

  CHCl3+Cl2→(光照)CCl4(油状物)+HCl

  试管中液面上升,食盐水中白色晶体析出,这是反应中生成的氯化氢溶于水的缘故。因为氯化氢极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增加了水中氯离子的浓度,使氯化钠晶体析出。用大拇指按住试管管口,提出液面,管口向上,向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或锌粒,可验证它是稀盐酸。如果控制氯的用量,用大量甲烷,主要得到氯甲烷;如用大量氯气,主要得到四氯化碳。工业上通过精馏,使混合物一一分开。以上几个氯化产物,均是重要的溶剂与试剂。

  2、氧化反应

  甲烷最基本的氧化反应就是燃烧:

  CH4+2O2→CO2+2H2O

  甲烷的含氢量在所有烃中是最高的,达到了25%,因此相同质量的气态烃完全燃烧,甲烷的耗氧量最高。点燃纯净的甲烷,在火焰的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很快就可以看到有水蒸气在烧杯壁上凝结。倒转烧杯,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把甲烷气体收集在高玻璃筒内,直立在桌上,移去玻璃片,迅速把放有燃烧着的蜡烛的燃烧匙伸入筒内,烛火立即熄灭,但瓶口有甲烷在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这说明甲烷可以在空气里安静地燃烧,但不助燃。用大试管以排水法先从氧气贮气瓶里输入氧气2/3体积,然后再通入1/3体积的甲烷。用橡皮塞塞好,取出水面。将试管颠倒数次,使气体充分混和。用布把试管外面包好,使试管口稍微下倾,拔去塞子,迅速用燃着的小木条在试管口引火,即有尖锐的爆鸣声发生。这个实验虽然简单,但也容易失败。把玻璃导管口放出的甲烷点燃,把它放入贮满氯气的瓶中,甲烷将继续燃烧,发出红黄色的火焰,同时看到有黑烟和白雾。黑烟是炭黑,白雾是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形成的盐酸雾滴。

  3、加热分解

  在隔绝空气并加热至1000℃的条件下,甲烷分解生成炭黑和氢气

  CH4=(1000℃)=C+2H2

  氢气是合成氨及汽油等工业的原料;炭黑是橡胶工业的原料

  4、形成水合物

  甲烷可以形成笼状的水合物,甲烷被包裹在“笼”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可燃冰。它是在一定条件(合适的温度、压力、气体饱和度、水的盐度、PH值等)下由水和天然气在中高压和低温条件下混合时组成的类冰的、非化学计量的、笼形结晶化合物(碳的电负性较大,在高压下能吸引与之相*的氢原子形成氢键,构成笼状结构)。它可用mCH4・nH2O来表示,m代表水合物中的气体分子,n为水合指数(即水分子数)。

  可燃冰主要储存于海底或寒冷地区的永久冻土带,比较难以寻找和勘探。新研制的灵敏度极高的仪器,可以实地即时测出海底土壤、岩石中各种超微量甲烷、乙烷、丙烷及氢气的精确含量,由此判断出可燃冰资源存在与否和资源量等各种指标。

  甲烷含量超过99%的天然气水合物又称为甲烷水合物。

  3.甲烷的化学式

  CH4

  初中化学重点知识整理归纳 5

  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18、黄绿色气体:氯气

  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二、初中化学中的“三”

  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3)、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6、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7、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

  (1)工业“三废”任意排放,

  (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3)农药化肥任意施放。

  8、收集方法的三种方法:排水法(不容于水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9、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10、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升高或降低)。

  11、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

  12、三大化学肥料:n、p、k

  13、排放到空气中的三种气体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14、燃烧发白光的物质:镁条,木炭,蜡烛。

  15、具有可燃性,还原性的物质:氢气,一氧化碳,单质碳。

  16、具有可燃性的三种气体是:氢气(理想),一氧化碳(有毒),甲烷(常用)。

  17、co的三种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18、三大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全为混合物)

  19、三种黑色金属:铁,锰,铬。

  20、铁的三种氧化物: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

  21、炼铁的三种氧化物: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22、常见的三种强酸:盐酸,硫酸,硝酸。

  23、浓硫酸的三个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24、氢氧化钠的三个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25、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三种氧化物:氧化铜,水(氧化氢),二氧化碳。

  26、实验室制取co2不能用的三种物质:硝酸,浓硫酸,碳酸钠。

  27、酒精灯的三个火焰:内焰,外焰,焰心。

  28、使用酒精灯有三禁:禁止向燃着的灯里添加酒精,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

  29、玻璃棒在粗盐提纯中的三个作用:搅拌、引流、转移。

  30、液体过滤操作中的三靠:

  (1)倾倒滤液时烧杯口紧靠玻璃棒,

  (2)玻璃棒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端,

  (3)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31、固体配溶液的三个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32、浓配稀的三个步骤:计算,量取,溶解。

  33、浓配稀的三个仪器:烧杯,量筒,玻璃棒。

  34、三种遇水放热的物质:浓硫酸,氢氧化钠,生石灰。

  35、过滤两次滤液仍浑浊的原因:滤纸破损,仪器不干净,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36、药品取用的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37、金属活动顺序的三含义: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在水溶液中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里的氢;

  (3)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38、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

  (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

  (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39、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

  (1)温度,

  (2)是否搅拌

  (3)固体颗粒的大小

  40、使铁生锈的三种物质:铁,水,氧气。

  41、溶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42、影响溶解度的三个因素: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

  三、初中化学常见混合物的重要成分

  1、空气:氮气(n2)和氧气(o2)

  2、水煤气: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

  3、煤气:一氧化碳(co)

  4、天然气:甲烷(ch4)

  5、石灰石/大理石:(caco3)

  6、生铁/钢:(fe)

  7、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c)

  8、铁锈:(fe2o3)

  四、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俗称

  1、氯化钠(nacl):食盐

  2、碳酸钠(na2co3):纯碱,苏打,口碱

  3、氢氧化钠(naoh):火碱,烧碱,苛性钠

  4、氧化钙(cao):生石灰

  5、氢氧化钙(ca(oh)2):熟石灰,消石灰

  6、二氧化碳固体(co2):干冰

  7、氢氯酸(hcl):盐酸

  8、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铜绿

  9、硫酸铜晶体(cuso4 。5h2o):蓝矾,胆矾

  10、甲烷(ch4):沼气

  11、乙醇(c2h5oh):酒精

  12、乙酸(ch3cooh):醋酸

  13、过氧化氢(h2o2):双氧水

  14、汞(hg):水银

  15、碳酸氢钠(nahco3):小苏打


初中化学重点知识整理归纳3篇(扩展3)

——初中生物竞赛重点知识点归纳3篇

  人类生命活动的调节

  1、人的视觉和听觉

  (1)眼球的结构与功能

  外膜:

  角膜:外膜的前部,无色透明,可透光

  巩膜:白色,保护眼球内部的作用

  虹膜:中膜的前部,有颜色,中央是瞳孔,通光

  中膜:

  睫状体:虹膜稍后部,内有*滑肌,能收缩舒张,调节晶状体的曲度

  脉络膜:*膜2/3的后部,有血管(营养眼球)、色素细胞(遮光并使眼球内部形成“暗室”)

  内膜:视网膜,内有大量感光细胞

  内容物:

  晶状体:双凸镜,依靠韧带与睫状体相连,玻璃体、房水。

  附属结构:眼肌、眼睑、睫毛、结膜、泪器(泪腺、泪点、鼻泪管)

  (2)视觉的形成:

  外界光线经反射在视网膜上成像,产生神经冲动传递到视觉中枢

  (形成视觉)

  (3)眼的卫生保健:

  *视:由于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矫正:戴凹透镜

  远视:由于眼球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曲度过小,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矫正:戴凸透镜

  沙眼:由沙眼衣原体感染眼睑内面的结膜

  2、耳的结构和功能:

  外耳:耳廓收集、传导声波

  外耳道:传导声波。

  中耳:

  鼓室:有咽鼓管与咽部相通,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衡;

  鼓膜:接受声波,产生振动。

  听小骨:三块,将鼓膜的振动传导至内耳。

  内耳:半规管,前庭,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能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2)听觉的形成:

  声波、鼓膜产生振动、耳蜗产生神经冲动,听觉中枢骨传导有关的神经 (形成听觉)

  3、神经系统的组成

  1)神经系统的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

  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

  2)神经元的结构、功能:

  (1)结构

  细胞体、突起

  轴突:一条,长而分支少,

  树突:数条,短而呈树状分枝,轴突集结成束,外包上结缔组织膜,髓鞘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为神经末梢),多条神经纤维组成神经

  (2)功能:

  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1、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类群有: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其中前三种植物生长到一定的时期会产生一种叫做孢子的生殖细胞。因为通过孢子进行繁殖,所以又称为孢子植物(没有种子植物)。

  2、藻类植物大多数生活在水中(如 淡水:水绵,衣藻 海水:紫菜、海带), (1)形态结构:没有根、茎、叶的分化。(2)营养方式:藻类植物细胞里都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为自养。(3)繁殖方式:用孢子进行繁殖。

  3、藻类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

  (1)生物圈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2)水生生物的食物来源(如 鱼类饵料)

  (3)供食用(如 海带 紫菜)(4)药用

  4、苔藓植物大多数生活在陆地上的潮湿环境(葫芦藓、地钱、树干苔藓)。

  (1)形态结构: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只起固定植物体作用)。

  (2)营养方式:苔藓植物细胞里都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3)繁殖方式:用孢子(生殖细胞)进行繁殖。苔藓植物是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5、蕨类植物多数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如 里白、贯众、满江红)。

  (1)形态结构:有根、茎、叶的分化,在这些器官中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输导组织。

  (2)营养方式:蕨类植物细胞里都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为自养。

  (3)繁殖方式:用孢子(生殖细胞)进行繁殖。蕨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及其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可供食用,如蕨菜。


初中化学重点知识整理归纳3篇(扩展4)

——初中化学重点知识点归纳 50句

1、氢氧化钠与硫酸铜: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生成蓝色絮状沉淀)

2、氢氧化钠与氯化镁:2NaOH + MgCl2 ==== Mg(OH)2↓ + 2NaCl(白色沉淀)

3、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白色沉淀)

4、黑色固体:炭粉、铁粉、CuO、MnO2、Fe3O4 ▲KMnO4为紫黑色

5、有毒的:气体:CO ;

6、溶液的组成: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7、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8、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9、淡黄色固体:硫磺;

10、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11、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1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13、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14、黄绿色气体:氯气

15、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16、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17、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

18、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升高或降低)。

19、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

20、co的三种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21、浓硫酸的三个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22、氢氧化钠的三个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23、使用酒精灯有三禁:禁止向燃着的灯里添加酒精,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

24、药品取用的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5、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

26、使铁生锈的三种物质:铁,水,氧气。

27、氢氧化钙(ca(oh)2):熟石灰,消石灰

28、二氧化碳固体(co2):干冰

29、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铜绿

30、硫酸铜晶体(cuso4 。5h2o):蓝矾,胆矾

31、乙醇(c2h5oh):酒精

32、过氧化氢(h2o2):双氧水

33、还原氧化铜常用的三种还原剂氢气、一氧化碳、碳。

34、构成物质的元素可分为三类即

35、常用于炼铁的铁矿石有三种:

36、常与温度有关的三个反应条件是点燃、加热、高温。

37、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有两种方法:

38、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有三种: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39、原子不一定比分子小(不能说“分子大,原子小”)

40、阳离子不一定是金属离子。如H+、NH4+。

41、酸溶液一定为酸性溶液,但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如:H2SO4、NaHSO4溶液都显酸性,而NaHSO4属盐。(酸溶液就是酸的水溶液,酸性溶液就是指含H+的溶液)

42、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43、所有化学反应并不一定都属基本反应类型,不属基本反应的有:①CO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②酸性氧化物与碱的反应;③有机物的燃烧。

44、书写化学式时,正价元素不一定都写在左边。如NH3、CH4

45、物质的变化及性质

46、物质的分类

47、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关系

48、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要使用漏斗,但酒精量不得超过灯身容积的

49、在实验时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该按最少量取用:液体取毫升,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50、使用试管夹时,应该从试管的底部往上套,固定在离试管口的处


初中化学重点知识整理归纳3篇(扩展5)

——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点归纳 40句菁华

1、实验室制取三大气体中常见的要除的杂质:

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3、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4、收集方法的三种方法:排水法(不容于水的气体),

5、具有可燃性,还原性的'物质:氢气,一氧化碳,单质碳。

6、具有可燃性的三种气体是:氢气(理想),一氧化碳(有毒),甲烷(常用)。

7、铁的三种氧化物: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

8、红色固体:Cu(亮红色)、Fe2O3(红棕色)、红磷(暗红色)

9、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还有一点要记住紫红色带微弱荧光的是C60分子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11、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2、红棕色气体:NO2

13、黄绿色气体:Cl2

14、显碱性的溶液:碱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碳酸钠、碳酸氢钠等)

15、蓝色沉淀:Cu(OH)2、CuCO3

16、常用的乳化剂: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

17、蓝色沉淀:氢氧化铜;

18、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19、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20、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21、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22、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23、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24、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2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是CH4。

26、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27、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有两种方法:

28、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

29、单质可分为三类: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

30、氢气和碳单质有三个相似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31、教材中出现的三次淡蓝色:

32、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部分: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33、可以直接加热的三种仪器:试管、坩埚、蒸发皿(另外还有燃烧匙)。

34、质量守恒解释的原子三不变:种类不改变、数目不增减、质量不变化。

35、浓硫酸三特性:吸水、脱水、强氧化。

36、实验时要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应按最少量取用:

37、取用细口瓶里的液体药品,要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对准手心,瓶口与试管口挨紧。 用完立即盖紧瓶塞,把瓶子放回原处。

38、托盘天*:用于粗略称量,可准确到0.1克。称量时“左物右码”。砝码要用镊子夹取。药品 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易潮解的药品(氢氧化钠)必须放在玻璃器皿(烧杯、表面皿)里。

39、过滤:分离没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的操作。要点是“一贴二低三靠”:

40、粗盐提纯实验仪器:药匙、烧杯、玻璃棒、蒸发皿、漏斗、量筒、酒精灯、铁架台、托盘天* 实验步骤:1.溶解 2.过滤 3.蒸发 4.称量并计算粗盐的产率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