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汇总五篇

首页 / 知识 / |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 1

  1.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R:轨道半径,T:周期,K: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取决于中心天体的质量)}

  2.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g=GM/R2 {R:天体半径(m),M:天体质量(kg)}

  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V=(GM/r)1/2;ω=(GM/r3)1/2;T=2π(r3/GM)1/2{M:中心天体质量}

  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GM/r地)1/2=7.9km/s;V2=11.2km/s;V3

  =16.7km/s

  6.地球同步卫星GMm/(r地+h)2=m4π2(r地+h)/T2{h≈36000km,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r地:地球的半径}

  注:

  (1)天体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F向=F万;

  (2)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体的质量密度等;

  (3)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

  (4)卫星轨道半径变小时,势能变小、动能变大、速度变大、周期变小(一同三反);

  (5)地球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均为7.9km/s。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 2

  机械能守恒定律:mgh1+mv12/2=mgh2+mv22/2

  库仑定律的数学表达式:f=kqq/r2

  电场强度的定义式:e= f/q

  电势差的定义式:u=w/q

  欧姆定律:i=u/r

  电功率的计算:p=ui

  焦耳定律:q=i2rt

  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式:b=f/il

  安培力的`计算式:f=bil

  洛伦兹力的计算式:f=qvb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δф/δt

  导体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blv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 3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梳理

  1、大的物体不一定不能够看成质点,小的物体不一定可以看成质点。

  2、参考系不一定会是不动的,只是假定成不动的物体。

  3、在时间轴上n秒时所指的就是n秒末。第n秒所指的是一段时间,是第n个1秒。第n秒末和第n+1秒初就是同一时刻。

  4、物体在做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不一定是等于路程的。

  5、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应打出轻重合适的小圆点,如遇到打出的是短横线,应调整一下振针距复写纸的高度,使之增大一点。

  6、使用计时器打点时,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稳定后,再释放纸带。

  7、物体的速度大,其加速度不一定大。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物体的速度变化大,其加速度不一定大。

  8、物体的加速度减小时,速度可能增大;加速度增大时,速度可能减小。9、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

  10、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不一定与速度方向相同,也不一定在同一直线上。

  11、位移图象不是物体的运动轨迹。

  12、图上两图线相交的'点,不是相遇点,只是在这一时刻相等。

  13、位移图象不是物体的运动轨迹。解题前先搞清两坐标轴各代表什么物理量,不要把位移图象与速度图象混淆。

  14、找准追及问题的临界条件,如位移关系、速度相等等。

  15、用速度图象解题时要注意图线相交的点是速度相等的点而不是相遇处。

  16、杆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

  17、摩擦力的作用效果既可充当阻力,也可充当动力。

  18、滑动摩擦力只以和N有关,与接触面的大小和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19、静摩擦力具有大小和方向的可变性,在分析有关静摩擦力的问题时容易出错。

  20、使用弹簧测力计拉细绳套时,要使弹簧测力计的弹簧与细绳套在同一直线上,弹簧与木板面*行,避免弹簧与弹簧测力计外壳、弹簧测力计限位卡之间有摩擦。

  21、合力不一定大于分力,分力不一定小于合力。

  22、三个力的合力最大值是三个力的数值之和,最小值不一定是三个力的数值之差,要先判断能否为零。

  23、两个力合成一个力的结果是惟一的,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力的情况不惟一,可以有多种分解方式。

  24、物体在粗糙斜面上向前运动,并不一定受到向前的力,认为物体向前运动会存在一种向前的冲力的说法是错误的。

  25、所有认为惯性与运动状态有关的想法都是错误的,因为惯性只与物体质量有关。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不是一种力,物体所受的外力不能克服惯性。

  26、牛顿第二定律在力学中的应用广泛,也有局限性,对于微观的高速运动的物体不适用,只适用于低速运动的宏观物体。

  27、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关键在于正确地求出加速度,计算合外力时要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不要漏力或添力。

  28、超重并不是重力增加了,失重也不是失去了重力,超重、失重只是视重的变化,物体的实重没有改变。

  29、判断超重、失重时不是看速度方向如何,而是看加速度方向向上还是向下。

  30、两个相关联的物体,其中一个处于超(失)重状态,整体对支持面的压力也会比重力大(小)。

  高考物理直线运动必考知识点

  什么是机械运动:

  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动,转动和振动等运动形式。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需要选定参照物(即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它的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照物来研究物体的运动。

  质点:

  用来代替物体的只有质量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它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做视为质点的`依据。

  位移和路程:

  位移描述物**置的变化,是从物体运动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路程和位移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仅就大小而言,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小于路程,只有在单方向的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速度和速率

  (1)速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

  ①*均速度:质点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或位移)的*均速度v,即v=s/t,*均速度是对变速运动的粗略描述。

  ②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质点所在点的切线方向指向前进的一侧。瞬时速度是对变速运动的精确描述。

  (2)速率:①速率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

  ②*均速率:质点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内的*均速率。在一般变速运动中*均速度的大小不一定等于*均速率,只有在单方向的直线运动,二者才相等。

  运动图像

  (1)位移图像(s-t图像):①图像上一点切线的斜率表示该时刻所对应速度;

  ②图像是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图像是曲线则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

  ③图像与横轴交叉,表示物体从参考点的一边运动到另一边。

  (2)速度图像(v-t图像):①在速度图像中,可以读出物体在任何时刻的速度;

  ②在速度图像中,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等于物体的速度图像与这段时间轴所围面积的值。

  ③在速度图像中,物体在任意时刻的加速度就是速度图像上所对应的点的'切线的斜率。

  ④图线与横轴交叉,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反向。

  ⑤图线是直线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或匀速直线运动;图线是曲线表示物体做变加速运动

  高中物理常见公式

  万有引力

  1.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42/GM){R:轨道半径,T:周期,K: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取决于中心天体的质量)}

  2.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g=GM/R2 {R:天体半径(m),M:天体质量(kg)}

  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V=(GM/r)1/2;=(GM/r3)1/2;T=2(r3/GM)1/2{M:中心天体质量}

  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GM/r地)1/2=7.9km/s;V2=11.2km/s;V3=16.7km/s

  6.地球同步卫星GMm/(r地+h)2=m42(r地+h)/T2{h36000km,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r地:地球的半径}

  高考物理必考公式知识点

  机械能守恒定律:mgh1+mv12/2=mgh2+mv22/2

  库仑定律的数学表达式:f=kqq/r2

  电场强度的定义式:e= f/q

  电势差的定义式:u=w/q

  欧姆定律:i=u/r

  电功率的计算:p=ui

  焦耳定律:q=i2rt

  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式:b=f/il

  安培力的计算式:f=bil

  洛伦兹力的计算式:f=qvb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δф/δt

  导体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blv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 4

  电生磁

  1、奥斯特实验证明: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着磁场,磁场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有关,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磁效应。这一现象是由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在1820年发现的。

  2、把导线绕在圆筒上,做成螺线管,也叫线圈,在通电情况下会产生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相当于条形磁体的磁场,通电螺线管的两端相当于条形磁体的两个磁极。

  3、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磁场的强弱与电流强弱、线圈匝数、有无铁芯有关。

  4、在通电螺线管里面加上一根铁芯,就成了一个电磁铁。电磁铁磁场的强弱与电流的强弱、线圈的匝数、铁芯的有无有关。可以制成电磁起重机、扬声器和吸尘器等。

  5、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可以使用安培(右手)定则:将右手的四指顺着电流方向抓住螺线管,姆指所指的方向就是该螺线管的N极。

  电磁继电器扬声器

  1、继电器是利用低电压、弱电流电路的通断,来间接地控制高电压、强电流电路的装置。实质上它就是利用电磁铁来控制工作电路的一种开关。

  2、电磁继电器由电磁铁、衔铁、簧片、触点组成;其工作电路由低压控制电路和高压工作电路两部分组成。

  3、扬声器是把电信号转换成声信号的一种装置。它主要由固定的永久磁体、线圈和锥形纸盆构成。

  电动机

  1、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它的受力方向跟电流方向、磁感线方向有关。

  2、电动机由转子和定子两部分组成。能够转动的部分叫转子;固定不动的部分叫定子。

  3、当直流电动机的线圈转动到*衡位置时,线圈就不再转动,只有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线圈才能继续转动下去。这一功能是由换向器实现的。换向器是由一对半圆形铁片构成的,它通过与电刷的接触,在*衡位置时改变电流的方向。实际生活中电动机的电刷有很多对,而且会用电磁场来产生强磁场。

  4、电动机构造简单、控制方便、体积小、效率高、功率可大可小,被广泛应用在日常生活和各种产业中。它在电路图中用M表示。电动机工作时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磁生电

  1、在1831年由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首先发现了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当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路中就会产生电流。这个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2、没有使用换向器的发电机,产生的电流,它的方向会周期性改变方向,这种电流叫交变电流,简称交流电。它每秒钟电流方向改变的次数叫频率,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我国的交流电频率是50Hz。

  3、使用了换向器的发电机,产生的电流,它的方向不变,这种电流叫直流电。(实质上和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完全一样,只是直流发电机是磁生电,而直流电动机是电生磁)

  4、直流电动机原理: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里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的。

  5、实际生活中的大型发电机由于电压很高,电流很强,一般都采用线圈不动,磁极旋转的方式来发电,而且磁场是用电磁铁代替的。

  电话

  1、1876年由美国科学家贝尔发明了电话。最简单的电话由话筒和听筒组成。话筒将声信号转变为音频电信号,听筒将音频电信号转变为声信号。通话双方的话筒和听筒是互相串联的,自己的话筒和听筒是互相独立的。

  2、为了节约电话线路的使用效率,人们发明了电话交换机,1891年出现了自动电话交换机,它通过电磁继电器进行接线。现代的程控电话是利用程控电话交换机,它是通过电子计算机技术进行接线。

  3、电话按信号输方式来分,可分为有线电话和无线电话;按信号类型来分,可分为模拟电话和数字电话。

  4、模拟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丢失信息,而且抗干扰能力不强,保密性也很差,信号衰减厉害。数字信号在传输过种中,抗干扰能力强,保密性好。

  电磁波的海洋

  1、导线中的电流迅速变化会在空间激起电磁波。电磁波在空气、水、某些固体,甚至真空中都能传播。光也是电磁波的一种。电磁波的速度和光速一样,都是3×108m/s,电磁波的速度,等于波长和频率f的乘积:c=λf单位分别是m/s(米每秒)、m(米)、Hz(赫兹);频率的常用单位还有千赫(kHz)和兆赫(MHz)。

  2、用于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电磁波是数百千赫至数百兆赫的那一部分,叫做无线电波。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1、无线电广播的发射由广播电**成;发射部分主要由话筒、载波发生器、调制器、放大器和发射天线组成。接收部分主要由接收天线、调谐器、解调器和扬声器组成。

  2、电视信号的传输与无线电广播基本相同,只是发射部分多了摄像机,接收部分多了显像管。

  3、移动电话(无线电话,手机)既是无线电的发射装置,又是无线电的接收装置。它的特点是体积小,发射功率不大,天线简单,灵敏度不高,需要基站台转发信号。无绳电话是家庭电话中主机电话与分机电话沟通的一种家用电话,一般使用范围在几十米或几百米之内。

  4、音频电流和视频电流加载到高频电流上,形成了发射能力很强的射频电流。

  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

  1、微波是波长在10m――1mm之间,频率在30MHz――3105MHz之间的电磁波。微波大致直线传播,所以每隔50公里左右就要建一个微波中继站。

  2、利用卫星做通信中继站,称之为卫星通信。这种卫星相对于地球静止不动,叫做同步地球卫星。在一球周围均匀分布3颗卫星,就可以实现全球通信。

  3、1960年,美国科学家梅曼发明了第一台激光器。激光的特点是频率单一、方向高度集中。光纤通信是利用激光在光纤中传输信号的。光纤由中央的玻璃芯和外面的反射层、保护层构成的,可以传输大量的信息。

  4、将数台计算机通过各种方式联结在一起,便组成了网络通信。现在世界上的计算机网络叫因特网(Internet)。它使用最频繁的通信方式是电子邮件(e-mail)。例如:wulijun@sanhao.com.cn@前面是用户名,后面是服务器名,cn表示这个服务器是在中国注册的。电子邮件传递信息既快又方便。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 5

  声与光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气体。

  3.乐音三要素:

  ①音调(声音的高低)

  ②响度(声音的大小)

  ③音色(辨别不同的发声体)

  4.超声波的速度比电磁波的速度慢得多(声速和光速)

  5.光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6.光是电磁波,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7.真空中光速:c =3×108m/s =3×105km/s(电磁波的速度也是这个)。

  8.反射定律描述中要先说反射再说入射(*面镜成像也说"像与物┅"的顺序)。

  9.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中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10.光的反射现象(人照镜子、水中倒影)。

  11.*面镜成像特点:像和物关于镜对称(左右对调,上下一致)。

  12.*面镜成像实验玻璃板应与水*桌面垂直放置。

  13.人远离*面镜而去,人在镜中的像变小(错,不变)。

  14.光的折射现象(筷子在水中部分弯折、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

  15.在光的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中光路都是可逆的

  16.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17.能成在光屏上的像都是实像,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实像倒立,虚像正立。

  18.凸透镜成像试验前要调共轴:烛焰中心、透镜光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

  19.凸透镜一倍焦距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二倍焦距是成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

  20.凸透镜成实像时,物如果换到像的位置,像也换到物的位置。

  运动和力

  1.物质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

  2.相对于参照物,物体的位置改变了,即物体运动了。

  3.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被研究的物体不能选作参照物。

  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5.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

  ①使物体发生形变。

  ②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7.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8.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9.一切物体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都是地球。

  10.两个力的合力可能大于其中一个力,可能小于其中一个力,可能等于其中一个力。

  11.二力*衡的条件(四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12.用力推车但没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阻力(错,推力等于阻力)。

  13.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

  ①接触面间的压力大小。

  ②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14.惯性现象:(车突然启动人向后仰、跳远时助跑、运动员冲过终点不能立刻停下来)。

  15.物体惯性的大小只由物体的质量决定(气体也有惯性)

  16.司机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错,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

  17.判断物体运动状态是否改变的两种方法:

  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其中一个改变,或都改变,运动状态改变。

  ②如果物体不是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运动状态改变。

  18.物体不受力或受*衡力作用时可能静止也可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机械功能

  1.杠杆和天*都是"左偏右调,右偏左调"

  2.杠杆不水*也能处于*衡状态

  3.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是省力杠杆(动滑轮是省力杠杆)

  4.定滑轮特点: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省力

  动滑轮特点: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5.判断是否做功的两个条件:

  ①有力

  ②沿力方向通过的距离

  6.功是表示做功多少的物理量,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7."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快"这句话是正确的

  8.质量越大,速度越快,物体的动能越大

  9.质量越大,高度越高,物体的重力势能越大

  10.在弹性限度内,弹性物体的形变量越大,弹性势能越大

  11.机械能等于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12.降落伞匀速下落时机械能不变(错)

  热学

  1.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6.5℃。

  3.体温计使用前要下甩,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

  4.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间有空隙,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5.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息的运动着;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6.密度和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属性。

  7.沿海地区早晚、四季温差较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暖气供水、发动机的冷却系统)。

  8.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对)。

  9.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错,冰变为水)。

  10.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等效的)。

  11.热机的做功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压强知识

  1.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1 g/ cm3

  2. 1m3水的质量是1t,1cm3水的质量是1g。

  3.利用天*测量质量时应"左物右码"。

  4.同种物质的密度还和状态有关(水和冰同种物质,状态不同,密度不同)。

  5.增大压强的方法:

  ①增大压力

  ②减小受力面积

  6.液体的密度越大,深度越深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7.连通器两侧液面相*的条件:

  ①同一液体

  ②液体静止

  8.利用连通器原理:(船闸、茶壶、回水管、水位计、自动饮水器、过水涵洞等)。

  9.大气压现象:(用吸管吸汽水、覆杯试验、钢笔吸水、抽水机等)。

  10.马德保半球试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托里拆利试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值。

  11.浮力产生的原因: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压力的合力。

  12.物体在液体中的三种状态:漂浮、悬浮、沉底。

  13.物体在漂浮和悬浮状态下:浮力 = 重力

  14.物体在悬浮和沉底状态下:V排 = V物

  15.阿基米德原理F浮= G排也适用于气体(浮力的计算公式:F浮= ρ气gV排也适用于气体)

  电学

  1.电路的组成:电源、开关、用电器、导线。

  2.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断路、短路。

  3.电流有分支的是并联,电流只有一条通路的是串联。

  4.在家庭电路中,用电器都是并联的。

  5.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金属导体里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6.电流表不能直接与电源相连,电压表在不超出其测量范围的情况下可以。

  7.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

  8.安全电压应低于24V。

  9.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10.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温度有时不考虑)。

  11.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都是靠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12. 利用欧姆定律公式要注意I、U、R三个量是对同一段导体而言的。

  13.伏安法测电阻原理:R= 伏安法测电功率原理:P = U I

  14.串联电路中:电压、电功和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

  15.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功和电功率与电阻成反比

  16."220V 100W"的灯泡比"220V 40W"的灯泡电阻小,灯丝粗。

  磁场知识

  1.磁场是真实存在的,磁感线是假想的。

  2.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力的作用。

  3.奥斯特试验证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电生磁)。

  4.磁体外部磁感线由N极出发,回到S极。

  5.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6.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

  7.磁场中某点磁场的方向:

  ①自由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

  ②该点磁感线的切线方向

  8.电流越大,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汇总五篇扩展阅读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汇总五篇(扩展1)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 40句菁华

1、参考系不一定会是不动的,只是假定成不动的物体。

2、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不一定与速度方向相同,也不一定在同一直线上。

3、用速度图象解题时要注意图线相交的点是速度相等的点而不是相遇处。

4、摩擦力的作用效果既可充当阻力,也可充当动力。

5、静摩擦力具有大小和方向的可变性,在分析有关静摩擦力的问题时容易出错。

6、物体在粗糙斜面上向前运动,并不一定受到向前的力,认为物体向前运动会存在一种向前的冲力的说法是错误的。

7、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关键在于正确地求出加速度,计算合外力时要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不要漏力或添力。

8、判断超重、失重时不是看速度方向如何,而是看加速度方向向上还是向下。

9、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42/GM){R:轨道半径,T:周期,K: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取决于中心天体的质量)}

10、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11、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g=GM/R2 {R:天体半径(m),M:天体质量(kg)}

12、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13、乐音三要素:

14、超声波的速度比电磁波的速度慢得多(声速和光速)

15、人远离*面镜而去,人在镜中的像变小(错,不变)。

16、凸透镜一倍焦距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二倍焦距是成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

17、物质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

18、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19、用力推车但没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阻力(错,推力等于阻力)。

20、物体惯性的大小只由物体的质量决定(气体也有惯性)

21、司机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错,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

22、判断物体运动状态是否改变的两种方法:

23、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是省力杠杆(动滑轮是省力杠杆)

24、在弹性限度内,弹性物体的`形变量越大,弹性势能越大

25、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息的运动着;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26、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对)。

27、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1 g/ cm3

28、利用天*测量质量时应"左物右码"。

29、同种物质的密度还和状态有关(水和冰同种物质,状态不同,密度不同)。

30、液体的密度越大,深度越深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31、浮力产生的原因: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压力的合力。

32、物体在漂浮和悬浮状态下:浮力 = 重力

33、电流有分支的是并联,电流只有一条通路的是串联。

34、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金属导体里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35、安全电压应低于24V。

36、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37、伏安法测电阻原理:R= 伏安法测电功率原理:P = U I

38、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功和电功率与电阻成反比

39、奥斯特试验证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电生磁)。

40、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汇总五篇(扩展2)

——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汇总10篇

  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 1

  集合与函数

  内容子交并补集,还有幂指对函数。性质奇偶与增减,观察图象最明显。

  复合函数式出现,性质乘法法则辨,若要详细证明它,还须将那定义抓。

  指数与对数函数,两者互为反函数。底数非1的正数,1两边增减变故。

  函数定义域好求。分母不能等于0,偶次方根须非负,零和负数无对数;

  正切函数角不直,余切函数角不*;其余函数实数集,多种情况求交集。

  两个互为反函数,单调性质都相同;图象互为轴对称,Y=X是对称轴;

  求解非常有规律,反解换元定义域;反函数的定义域,原来函数的值域。

  幂函数性质易记,指数化既约分数;函数性质看指数,奇母奇子奇函数,

  奇母偶子偶函数,偶母非奇偶函数;图象第一象限内,函数增减看正负。

  三角函数

  三角函数是函数,象限符号坐标注。函数图象单位圆,周期奇偶增减现。

  同角关系很重要,化简证明都需要。正六边形顶点处,从上到下弦切割;

  中心记上数字1,连结顶点三角形;向下三角*方和,倒数关系是对角,

  顶点任庖缓扔诤竺媪礁S盏脊骄褪呛茫夯蟠蠡。?nbsp;

  变成税角好查表,化简证明少不了。二的一半整数倍,奇数化余偶不变,

  将其后者视锐角,符号原来函数判。两角和的余弦值,化为单角好求值,

  余弦积减正弦积,换角变形众公式。和差化积须同名,互余角度变名称。

  计算证明角先行,注意结构函数名,保持基本量不变,繁难向着简易变。

  逆反原则作指导,升幂降次和差积。条件等式的证明,方程思想指路明。

  万能公式不一般,化为有理式居先。公式顺用和逆用,变形运用加巧用;

  1加余弦想余弦,1减余弦想正弦,幂升一次角减半,升幂降次它为范;

  三角函数反函数,实质就是求角度,先求三角函数值,再判角取值范围;

  利用直角三角形,形象直观好换名,简单三角的方程,化为最简求解集;

  不等式

  解不等式的途径,利用函数的性质。对指无理不等式,化为有理不等式。

  高次向着低次代,步步转化要等价。数形之间互转化,帮助解答作用大。

  证不等式的方法,实数性质威力大。求差与0比大小,作商和1争高下。

  直接困难分析好,思路清晰综合法。非负常用基本式,正面难则反证法。

  还有重要不等式,以及数学归纳法。图形函数来帮助,画图建模构造法。

  数列

  等差等比两数列,通项公式N项和。两个有限求极限,四则运算顺序换。

  数列问题多变幻,方程化归整体算。数列求和比较难,错位相消巧转换,

  取长补短高斯法,裂项求和公式算。归纳思想非常好,编个程序好思考:

  一算二看三联想,猜测证明不可少。还有数学归纳法,证明步骤程序化:

  首先验证再假定,从K向着K加1,推论过程须详尽,归纳原理来肯定。

  复数

  虚数单位i一出,数集扩大到复数。一个复数一对数,横纵坐标实虚部。

  对应复*面上点,原点与它连成箭。箭杆与X轴正向,所成便是辐角度。

  箭杆的长即是模,常将数形来结合。代数几何三角式,相互转化试一试。

  代数运算的实质,有i多项式运算。i的正整数次慕,四个数值周期现。

  一些重要的结论,熟记巧用得结果。虚实互化本领大,复数相等来转化。

  利用方程思想解,注意整体代换术。几何运算图上看,加法*行四边形,

  减法三角法则判;乘法除法的运算,逆向顺向做旋转,伸缩全年模长短。

  三角形式的运算,须将辐角和模辨。利用棣莫弗公式,乘方开方极方便。

  辐角运算很奇特,和差是由积商得。四条性质离不得,相等和模与共轭,

  两个不会为实数,比较大小要不得。复数实数很密切,须注意本质区别。

  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

  加法乘法两原理,贯穿始终的法则。与序无关是组合,要求有序是排列。

  两个公式两性质,两种思想和方法。归纳出排列组合,应用问题须转化。

  排列组合在一起,先选后排是常理。特殊元素和位置,首先注意多考虑。

  不重不漏多思考,捆绑插空是技巧。排列组合恒等式,定义证明建模试。

  关于二项式定理,中国杨辉三角形。两条性质两公式,函数赋值变换式。

  立体几何

  点线面三位一体,柱锥台球为代表。距离都从点出发,角度皆为线线成。

  垂直*行是重点,证明须弄清概念。线线线面和面面、三对之间循环现。

  方程思想整体求,化归意识动割补。计算之前须证明,画好移出的图形。

  立体几何辅助线,常用垂线和*面。射影概念很重要,对于解题最关键。

  异面直线二面角,体积射影公式活。公理性质三垂线,解决问题一大片。

  *面解析几何

  有向线段直线圆,椭圆双曲抛物线,参数方程极坐标,数形结合称典范。

  笛卡尔的观点对,点和有序实数对,两者―一来对应,开创几何新途径。

  两种思想相辉映,化归思想打前阵;都说待定系数法,实为方程组思想。

  三种类型集大成,画出曲线求方程,给了方程作曲线,曲线位置关系判。

  四件工具是法宝,坐标思想参数好;*面几何不能丢,旋转变换复数求。

  解析几何是几何,得意忘形学不活。图形直观数入微,数学本是数形学。

  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 2

  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归纳必修一:

  1、集合与函数的概念(这部分知识抽象,较难理解)2、基本的初等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3、函数的性质及应用(比较抽象,较难理解)

  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归纳必修二:

  1、立体几何(1)、证明:垂直(多考查面面垂直)、*行(2)、求解:主要是夹角问题,包括线面角和面面角。

  这部分知识是高一学生的难点,比如:一个角实际上是一个锐角,但是在图中显示的钝角等等一些问题,需要学生的立体意识较强。这部分知识高考占22---27分

  2、直线方程:高考时不单独命题,易和圆锥曲线结合命题

  3、圆方程

  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归纳必修三:

  1、算法初步:高考必考内容,5分(选择或填空)2、统计:3、概率:高考必考内容,09年理科占到15分,文科数学占到5分。

  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归纳必修四:

  1、三角函数:(图像、性质、高中重难点,)必考大题:15---20分,并且经常和其他函数混合起来考查。

  2、*面向量:高考不单独命题,易和三角函数、圆锥曲线结合命题。09年理科占到5分,文科占到13分。

  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归纳必修五:

  1、解三角形:(正、余弦定理、三角恒等变换)高考中理科占到22分左右,文科数学占到13分左右2、数列:高考必考,17---22分3、不等式:(线性规划,听课时易理解,但做题较复杂,应掌握技巧。高考必考5分)不等式不单独命题,一般和函数结合求最值、解集。

  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归纳文科选修:

  选修1--1:重点:高考占30分

  1、逻辑用语:一般不考,若考也是和集合放一块考2、圆锥曲线:3、导数、导数的应用(高考必考)

  选修1--2:

  1、统计:2、推理证明:一般不考,若考会是填空题3、复数:(新课标比老课本难的多,高考必考内容)。

  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归纳理科选修:

  选修2--1:1、逻辑用语2、圆锥曲线3、空间向量:(利用空间向量可以把立体几何做题简便化)选修2--2:1、导数与微积分2、推理证明:一般不考3、复数

  选修2--3:1、计数原理:(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掌握这部分知识点需要大量做题找规律,无技巧。高考必考,10分2、随机变量及其分布:不单独命题3、统计:

  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 3

  集合与函数

  内容子交并补集,还有幂指对函数。性质奇偶与增减,观察图象最明显。

  复合函数式出现,性质乘法法则辨,若要详细证明它,还须将那定义抓。

  指数与对数函数,两者互为反函数。底数非1的正数,1两边增减变故。

  函数定义域好求。分母不能等于0,偶次方根须非负,零和负数无对数;

  正切函数角不直,余切函数角不*;其余函数实数集,多种情况求交集。

  两个互为反函数,单调性质都相同;图象互为轴对称,Y=X是对称轴;

  求解非常有规律,反解换元定义域;反函数的定义域,原来函数的值域。

  幂函数性质易记,指数化既约分数;函数性质看指数,奇母奇子奇函数,

  奇母偶子偶函数,偶母非奇偶函数;图象第一象限内,函数增减看正负。

  三角函数

  三角函数是函数,象限符号坐标注。函数图象单位圆,周期奇偶增减现。

  同角关系很重要,化简证明都需要。正六边形顶点处,从上到下弦切割;

  中心记上数字1,连结顶点三角形;向下三角*方和,倒数关系是对角,

  顶点任庖缓扔诤竺媪礁S盏脊骄褪呛茫夯蟠蠡。?nbsp;

  变成税角好查表,化简证明少不了。二的一半整数倍,奇数化余偶不变,

  将其后者视锐角,符号原来函数判。两角和的余弦值,化为单角好求值,

  余弦积减正弦积,换角变形众公式。和差化积须同名,互余角度变名称。

  计算证明角先行,注意结构函数名,保持基本量不变,繁难向着简易变。

  逆反原则作指导,升幂降次和差积。条件等式的证明,方程思想指路明。

  万能公式不一般,化为有理式居先。公式顺用和逆用,变形运用加巧用;

  1加余弦想余弦,1减余弦想正弦,幂升一次角减半,升幂降次它为范;

  三角函数反函数,实质就是求角度,先求三角函数值,再判角取值范围;

  利用直角三角形,形象直观好换名,简单三角的方程,化为最简求解集;

  不等式

  解不等式的'途径,利用函数的性质。对指无理不等式,化为有理不等式。

  高次向着低次代,步步转化要等价。数形之间互转化,帮助解答作用大。

  证不等式的方法,实数性质威力大。求差与0比大小,作商和1争高下。

  直接困难分析好,思路清晰综合法。非负常用基本式,正面难则反证法。

  还有重要不等式,以及数学归纳法。图形函数来帮助,画图建模构造法。

  数列

  等差等比两数列,通项公式N项和。两个有限求极限,四则运算顺序换。

  数列问题多变幻,方程化归整体算。数列求和比较难,错位相消巧转换,

  取长补短高斯法,裂项求和公式算。归纳思想非常好,编个程序好思考:

  一算二看三联想,猜测证明不可少。还有数学归纳法,证明步骤程序化:

  首先验证再假定,从K向着K加1,推论过程须详尽,归纳原理来肯定。

  复数

  虚数单位i一出,数集扩大到复数。一个复数一对数,横纵坐标实虚部。

  对应复*面上点,原点与它连成箭。箭杆与X轴正向,所成便是辐角度。

  箭杆的长即是模,常将数形来结合。代数几何三角式,相互转化试一试。

  代数运算的实质,有i多项式运算。i的正整数次慕,四个数值周期现。

  一些重要的结论,熟记巧用得结果。虚实互化本领大,复数相等来转化。

  利用方程思想解,注意整体代换术。几何运算图上看,加法*行四边形,

  减法三角法则判;乘法除法的运算,逆向顺向做旋转,伸缩全年模长短。

  三角形式的运算,须将辐角和模辨。利用棣莫弗公式,乘方开方极方便。

  辐角运算很奇特,和差是由积商得。四条性质离不得,相等和模与共轭,

  两个不会为实数,比较大小要不得。复数实数很密切,须注意本质区别。

  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

  加法乘法两原理,贯穿始终的法则。与序无关是组合,要求有序是排列。

  两个公式两性质,两种思想和方法。归纳出排列组合,应用问题须转化。

  排列组合在一起,先选后排是常理。特殊元素和位置,首先注意多考虑。

  不重不漏多思考,捆绑插空是技巧。排列组合恒等式,定义证明建模试。

  关于二项式定理,中国杨辉三角形。两条性质两公式,函数赋值变换式。

  立体几何

  点线面三位一体,柱锥台球为代表。距离都从点出发,角度皆为线线成。

  垂直*行是重点,证明须弄清概念。线线线面和面面、三对之间循环现。

  方程思想整体求,化归意识动割补。计算之前须证明,画好移出的图形。

  立体几何辅助线,常用垂线和*面。射影概念很重要,对于解题最关键。

  异面直线二面角,体积射影公式活。公理性质三垂线,解决问题一大片。

  *面解析几何

  有向线段直线圆,椭圆双曲抛物线,参数方程极坐标,数形结合称典范。

  笛卡尔的观点对,点和有序实数对,两者―一来对应,开创几何新途径。

  两种思想相辉映,化归思想打前阵;都说待定系数法,实为方程组思想。

  三种类型集大成,画出曲线求方程,给了方程作曲线,曲线位置关系判。

  四件工具是法宝,坐标思想参数好;*面几何不能丢,旋转变换复数求。

  解析几何是几何,得意忘形学不活。图形直观数入微,数学本是数形学。

  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 4

  核心考点非常重要。现在离高考时间非常*,满打满算大概40多天的时间,在这样优先的时间里,我们复*肯定要有侧重点。关注核心考点非常重要,核心考点一个是九大核心的知识点,函数、三角函数,*面向量,不等式,数列,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概率与统计,导数。这些内容非常重要。当然每章当中还有侧重,比如说拿函数来讲,函数概念必须清楚,函数图象变换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核心内容。此外就是函数的一种性质问题,单调性、周期性,包括后面我们还谈到连续性问题,像这些性质问题是非常重要的。连同最值也是在函数当中重点考察的一些知识点,我想这些内容特别值得我们在后面要关注的。

  再比如说像解析几何这个内容,不管理科还是文科,像直线和圆肯定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理科和文科有一点差别了,比如说圆锥曲线方面,椭圆和抛物线理科必须达到的水*,双曲线理科只是了解状态就可以了。而文科呢?椭圆是要求达到理解水*,抛物线和双曲线只是一般的了解状态就可以了。这里需要有侧重点。

  拿具体知识来讲,比如说直线当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行、垂直的关系怎么判断应该清楚。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应该清楚,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参数之间的关系,再比如直线和椭圆的位置关系,这是值得我们特别关注的一个重要的知识内容。这是从我们的一个角度来说。

  我们后面有六个大题,一般是侧重于六个重要的板块,因为现阶段不可能一个章节从头至尾,你没有时间了,必须把最重要的知识板块拿出来,比如说数列与函数以及不等式,这肯定是重要板块。再比如说三角函数和*面向量应该是一个,解析几何和*面几何和*面向量肯定又是一个。再比如像立体几何当中的空间图形和*面图形,这肯定是重要板块。再后面是概率统计,在解决概率统计问题当中一般和计数原理综合在一起,最后还有一个板块是导数、函数、方程和不等式,四部分内容综合在一起。

  应当说我们后面六个大题基本上是围绕着这样六个板块来进行。这六个板块肯定是我们的核心内容之一。再比如说现在我们高考当中要体现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察,数学思想方法以前考察四个方面,函数和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等价转换,现在又增加了三个,原来这四个方面当中有两类做了改造。函数和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改成了分类讨论与整合,等价转换转为划归与转化。有限和无限思想,特殊和一般的思想。

  像北京往年考了一道题,一个班里面设计一个八边形的班徽,给了等腰三角形边长为一,现在让你考虑面积多大,按照常规说法,肯定需要考虑四个三角形面积,二分之一乘上一再乘上一,再乘上四,中间还是正方形,利用余弦定理求等腰三角形底边的*方就可以了,最后再一加就是我们要的面积。这个问题并不是很麻烦,不管怎么说肯定需要计算,你至少知道三角形面积怎么求,还得考虑余弦定理,再相加还有运算问题,说不定哪个地方没有记准,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 5

  一、函数的单调性

  在(a,b)内可导函数f(x),f′(x)在(a,b)任意子区间内都不恒等于0.

  f′(x)≥0?f(x)在(a,b)上为增函数.

  f′(x)≤0?f(x)在(a,b)上为减函数.

  1、f′(x)>0与f(x)为增函数的关系:f′(x)>0能推出f(x)为增函数,但反之不一定.如函数f(x)=x3在(-∞,+∞)上单调递增,但f′(x)≥0,所以f′(x)>0是f(x)为增函数的充分

  不必要条件.

  2、可导函数的极值点必须是导数为0的点,但导数为0的点不一定是极值点,即f′(x0)=0是可导函数f(x)在x=x0处取得极值的必要不充分条件.例如函数y=x3在x=0处有y′|x=0=0,但x=0不是极值点.此外,函数不可导的点也可能是函数的极值点.

  3、可导函数的极值表示函数在一点附*的情况,是在局部对函数值的比较;函数的最值是表示函数在一个区间上的情况,是对函数在整个区间上的函数值的比较.

  二、函数的极值

  1、函数的极小值:

  函数y=f(x)在点x=a的函数值f(a)比它在点x=a附*其它点的函数值都小,f′(a)=0,而且在点x=a附*的左侧f′(x)<0 f="" x="">0,则点a叫做函数y=f(x)的极小值点,f(a)叫做函数y=f(x)的极小值.

  易错点5 逻辑联结词理解不准致误

  错因分析:在判断含逻辑联结词的命题时很容易因为理解不准确而出现错误,在这里我们给出一些常用的判断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p∨q真<=>p真或q真,命题p∨q假<=>p假且q假(概括为一真即真);命题p∧q真<=>p真且q真,p∧q假<=>p假或q假(概括为一假即假);┐p真<=>p假,┐p假<=>p真(概括为一真一假)。 函数与导数

  易错点6 求函数定义域忽视细节致误

  错因分析:函数的定义域是使函数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因此要求定义域就要根据函数解析式把各种情况下的自变量的限制条件找出来,列成不等式组,不等式组的解集就是该函数的定义域。在求一般函数定义域时要注意下面几点:(1)分母不为0;(2)偶次被开放式非负;(3)真数大于0;(4)0的0次幂没有意义。函

  数的定义域是非空的数集,在解决函数定义域时不要忘记了这点。对于复合函数,要注意外层函数的定义域是由内层函数的值域决定的。 易错点7 带有绝对值的函数单调性判断错误

  错因分析:带有绝对值的函数实质上就是分段函数,对于分段函数的单调性,有两种基本的判断方法:一是在各个段上根据函数的解析式所表示的函数的单调性求出单调区间,最后对各个段上的单调区间进行整合;二是画出这个分段函数的图象,结合函数图象、性质进行直观的判断。研究函数问题离不开函数图象,函数图象反应了函数的`所有性质,在研究函数问题时要时时刻刻想到函数的图象,学会从函数图象上去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对于函数的几个不同的单调递增(减)区间,千万记住不要使用并集,只要指明这几个区间是该函数的单调递增(减)区间即可。

  易错点8 求函数奇偶性的常见错误

  错因分析:求函数奇偶性的常见错误有求错函数定义域或是忽视函数定义域,对函数具有奇偶性的前提条件不清,对分段函数奇偶性判断方法不当等。判断函数的奇偶性,首先要考虑函数的定义域,一个函数具备奇偶性的必要条件是这个函数的定义域区间关于原点对称,如果不具备这个条件,函数一定是非奇非偶的函数。在定义域区间关于原点对称的前提下,再根据奇偶函数的定义进行判断,在用定义进行判断时要注意自变量在定义域区间内的任意性。

  易错点9 抽象函数中推理不严密致误

  错因分析:很多抽象函数问题都是以抽象出某一类函数的共同“特征”而设计出来的,在解决问题时,可以通过类比这类函数中一些具体函数的性质去解决抽象函数的性质。解答抽象函数问题要注意特殊赋值法的应用,通过特殊赋值可以找到函数的不变性质,这个不变性质往往是进一步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抽象函数性质的证明是一种代数推理,和几何推理证明一样,要注意推理的严谨性,每一步推理都要有充分的条件,不可漏掉一些条件,更不要臆造条件,推理过程要层次分明,书写规范。

  易错点10 函数零点定理使用不当致误

  错因分析:如果函数y=f(x)在区间[a,b]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并且有f(a)f(b)<0,那么,函数y=f(x)在区间(a,b)内有零点,即存在c∈(a,b),使得f(c)=0,这个c也是方程f(c)=0的根,这个结论我们一般称之为函数的零点定理。函数的零点有“变号零点”和“不变号零点”,对于“不变号零点”,函数的零点定理是“无能为力”的,在解决函数的零点时要注意这个问题。

  易错点11 混淆两类切线致误

  错因分析:曲线上一点处的切线是指以该点为切点的曲线的切线,这样的切线只有一条;曲线的过一个点的切线是指过这个点的曲线的所有切线,这个点如果在曲线上当然包括曲线在该点处的切线,曲线的过一个点的切线可能不止一条。因此求解曲线的切线问题时,首先要区分是什么类型的切线。

  易错点12 混淆导数与单调性的关系致误

  错因分析:对于一个函数在某个区间上是增函数,如果认为函数的导函数在此区间上恒大于0,就会出错。研究函数的单调性与其导函数的关系时一定要注意:一个函数的导函数在某个区间上单调递增(减)的充要条件是这个函数的导函数在此区间上恒大(小)于等于0,且导函数在此区间的任意子区间上都不恒为零。

  易错点13 导数与极值关系不清致误

  错因分析:在使用导数求函数极值时,很容易出现的错误就是求出使导函数等于0的点,而没有对这些点左右两侧导函数的符号进行判断,误以为使导函数等于0的点就是函数的极值点。出现这些错误的原因是对导数与极值关系不清。可导函数在一个点处的导函数值为零只是这个函数在此点处取到极值的必要条件,在此提醒广大考生在使用导数求函数极值时一定要注意对极值点进行检验。

  数列

  易错点14 用错基本公式致误

  错因分析: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1、公差为d,则其通项公式an=a1+(n-1)d,前n项和公式Sn=na1+n(n-1)d/2=(a1+an)d/2;等比数列的首项为a1、公比为q,则其通项公式an=a1pn-1,当公比q≠1时,前n项和公式Sn=a1(1-pn)/(1-q)=(a1-anq)/(1-q),当公比q=1时,前n项和公式Sn=na1。在数列的基础性试题中,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这几个公式是解题的根本,用错了公式,解题就失去了方向。 易错点15 an,Sn关系不清致误

  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 6

  角的概念的推广.弧度制.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单位圆中的三角函线.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周期函数.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正切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斜三角形解法.

  考试要求

  (1)理解任意角的概念、弧度的意义能正确地进行弧度与角度的换算.

  (2)掌握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了解余切、正割、余割的定义;掌握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掌握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了解周期函数与最小正周期的意义.

  (3)掌握两角和与两角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掌握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4)能正确运用三角公式,进行简单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和恒等式证明.

  (5)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会用“五点法”画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函数y=Asin(ωx+φ)的简图,理解A.ω、φ的物理意义.

  (6)会由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并会用符号arcsinxarc-cosxarctanx表示.

  (7)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并能初步运用它们解斜三角形.

  (8)“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sin2α+cos2α=1,sinα/cosα=tanα,tanα?cotα=1”.

  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 7

  一.例题讲解:

  【例1】已知集合M={x|x=m+ ,m∈Z},N={x|x= ,n∈Z},P={x|x= ,p∈Z},则M,N,P满足关系

  A) M=N P B) M N=P C) M N P D) N P M

  分析一:从判断元素的共性与区别入手。

  解答一:对于集合M:{x|x= ,m∈Z};对于集合N:{x|x= ,n∈Z}

  对于集合P:{x|x= ,p∈Z},由于3(n-1)+1和3p+1都表示被3除余1的数,而6m+1表示被6除余1的数,所以M N=P,故选B。

  分析二:简单列举集合中的元素。

  解答二:M={…, ,…},N={…, , , ,…},P={…, , ,…},这时不要急于判断三个集合间的关系,应分析各集合中不同的元素。

  = ∈N, ∈N,∴M N,又 = M,∴M N,

  = P,∴N P 又 ∈N,∴P N,故P=N,所以选B。

  点评:由于思路二只是停留在最初的归纳假设,没有从理论上解决问题,因此提倡思路一,但思路二易人手。

  变式:设集合, ,则( B )

  A.M=N B.M N C.N M D.

  解:

  当时,2k+1是奇数,k+2是整数,选B

  【例2】定义集合A*B={x|x∈A且x B},若A={1,3,5,7},B={2,3,5},则A*B的子集个数为

  A)1 B)2 C)3 D)4

  分析:确定集合A*B子集的个数,首先要确定元素的个数,然后再利用公式:集合A={a1,a2,…,an}有子集2n个来求解。

  解答:∵A*B={x|x∈A且x B}, ∴A*B={1,7},有两个元素,故A*B的子集共有22个。选D。

  变式1:已知非空集合M {1,2,3,4,5},且若a∈M,则6?a∈M,那么集合M的个数为

  A)5个 B)6个 C)7个 D)8个

  变式2:已知{a,b} A {a,b,c,d,e},求集合A.

  解:由已知,集合中必须含有元素a,b.

  集合A可能是{a,b},{a,b,c},{a,b,d},{a,b,e},{a,b,c,d},{a,b,c,e},{a,b,d,e}.

  评析本题集合A的个数实为集合{c,d,e}的真子集的个数,所以共有个 .

  【例3】已知集合A={x|x2+px+q=0},B={x|x2?4x+r=0},且A∩B={1},A∪B={?2,1,3},求实数p,q,r的值。

  解答:∵A∩B={1} ∴1∈B ∴12?4×1+r=0,r=3.

  ∴B={x|x2?4x+r=0}={1,3}, ∵A∪B={?2,1,3},?2 B, ∴?2∈A

  ∵A∩B={1} ∴1∈A ∴方程x2+px+q=0的两根为-2和1,

  ∴ ∴

  变式:已知集合A={x|x2+bx+c=0},B={x|x2+mx+6=0},且A∩B={2},A∪B=B,求实数b,c,m的值.

  解:∵A∩B={2} ∴1∈B ∴22+m?2+6=0,m=-5

  ∴B={x|x2-5x+6=0}={2,3} ∵A∪B=B ∴

  又 ∵A∩B={2} ∴A={2} ∴b=-(2+2)=4,c=2×2=4

  ∴b=-4,c=4,m=-5

  【例4】已知集合A={x|(x-1)(x+1)(x+2)>0},集合B满足:A∪B={x|x>-2},且A∩B={x|1

  分析:先化简集合A,然后由A∪B和A∩B分别确定数轴上哪些元素属于B,哪些元素不属于B。

  解答:A={x|-21}。由A∩B={x|1-2}可知[-1,1] B,而(-∞,-2)∩B=ф。

  综合以上各式有B={x|-1≤x≤5}

  变式1:若A={x|x3+2x2-8x>0},B={x|x2+ax+b≤0},已知A∪B={x|x>-4},A∩B=,求a,b。(答案:a=-2,b=0)

  点评:在解有关不等式解集一类集合问题,应注意用数形结合的方法,作出数轴来解之。

  变式2:设M={x|x2-2x-3=0},N={x|ax-1=0},若M∩N=N,求所有满足条件的a的集合。

  解答:M={-1,3} , ∵M∩N=N, ∴N M

  ①当时,ax-1=0无解,∴a=0 ②

  综①②得:所求集合为{-1,0, }

  【例5】已知集合 ,函数y=log2(ax2-2x+2)的定义域为Q,若P∩Q≠,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分析:先将原问题转化为不等式ax2-2x+2>0在 有解,再利用参数分离求解。

  解答:(1)若 , 在 内有有解

  令当 时,

  所以a>-4,所以a的取值范围是

  变式:若关于x的方程 有实根,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解答:

  点评:解决含参数问题的题目,一般要进行分类讨论,但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要讨论,怎样可以避免讨论是我们思考此类问题的关键。一.知识归纳:

  1.集合的有关概念。

  1)集合(集):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集).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

  注意:①集合与集合的元素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科书中是通过描述给出的,这与*面几何中的点与直线的概念类似。

  ②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a?A和a?A,二者必居其一)、互异性(若a?A,b?A,则a≠b)和无序性({a,b}与{b,a}表示同一个集合)。

  ③集合具有两方面的意义,即:凡是符合条件的对象都是它的元素;只要是它的元素就必须符号条件

  2)集合的表示方法:常用的有列举法、描述法和图文法

  3)集合的分类:有限集,无限集,空集。

  4)常用数集:N,Z,Q,R,N*

  2.子集、交集、并集、补集、空集、全集等概念。

  1)子集:若对x∈A都有x∈B,则A B(或A B);

  2)真子集:A B且存在x0∈B但x0 A;记为A B(或,且 )

  3)交集:A∩B={x| x∈A且x∈B}

  4)并集:A∪B={x| x∈A或x∈B}

  5)补集:CUA={x| x A但x∈U}

  注意:①? A,若A≠?,则? A ;

  ②若, ,则 ;

  ③若且 ,则A=B(等集)

  3.弄清集合与元素、集合与集合的关系,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特别要注意以下的符号:(1) 与、?的区别;(2) 与 的区别;(3) 与 的区别。

  4.有关子集的几个等价关系

  ①A∩B=A A B;②A∪B=B A B;③A B C uA C uB;

  ④A∩CuB = 空集 CuA B;⑤CuA∪B=I A B。

  5.交、并集运算的性质

  ①A∩A=A,A∩? = ?,A∩B=B∩A;②A∪A=A,A∪? =A,A∪B=B∪A;

  ③Cu (A∪B)= CuA∩CuB,Cu (A∩B)= CuA∪CuB;

  6.有限子集的个数:设集合A的元素个数是n,则A有2n个子集,2n-1个非空子集,2n-2个非空真子集。

  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 8

  1.【数列】&【解三角形】

  数列与解三角形的知识点在解答题的第一题中,是非此即彼的状态,*些年的特征是大题第一题两年数列两年解三角形轮流来, 2014、2015年大题第一题考查的是数列,2016年大题第一题考查的是解三角形,故预计2017年大题第一题较大可能仍然考查解三角形。

  数列主要考察数列的定义,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性质,数列的通项公式及数列的求和。

  解三角形在解答题中主要考查正、余弦定理在解三角形中的应用。

  2.【立体几何】

  高考在解答题的第二或第三题位置考查一道立体几何题,主要考查空间线面*行、垂直的证明,求二面角等,出题比较稳定,第二问需合理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并正确计算。

  3.【概率】

  高考在解答题的第二或第三题位置考查一道概率题,主要考查古典概型,几何概型,二项分布,超几何分布,回归分析与统计,*年来概率题每年考查的角度都不一样,并且题干长,是学生感到困难的一题,需正确理解题意。

  4.【解析几何】

  高考在第20题的位置考查一道解析几何题。主要考查圆锥曲线的定义和性质,轨迹方程问题、含参问题、定点定值问题、取值范围问题,通过点的坐标运算解决问题。

  5.【导数】

  高考在第21题的位置考查一道导数题。主要考查含参数的函数的切线、单调性、最值、零点、不等式证明等问题,并且含参问题一般较难,处于必做题的最后一题。

  6.【选做题】

  今年高考几何证明选讲已经删除,选考题只剩两道,一道是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问题,另一道是不等式选讲问题。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题主要考查曲线的极坐标方程、参数方程、直线参数方程的几何意义的应用以及范围的最值问题;不等式选讲题主要考查绝对值不等式的化简,求参数的范围及不等式的证明。

  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 9

  表达式:(a+b)(a-b)=a^2-b^2,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方差,这个公式就叫做乘法的'*方差公式

  公式运用

  可用于某些分母含有根号的分式:

  1/(3-4倍根号2)化简:

  1×(3+4倍根号2)/(3-4倍根号2)^2;=(3+4倍根号2)/(9-32)=(3+4倍根号2)/-23

  [解方程]

  x^2-y^2=1991

  [思路分析]

  利用*方差公式求解

  [解题过程]

  x^2-y^2=1991

  (x+y)(x-y)=1991

  因为1991可以分成1×1991,11×181

  所以如果x+y=1991,x-y=1,解得x=996,y=995

  如果x+y=181,x-y=11,x=96,y=85同时也可以是负数

  所以解有x=996,y=995,或x=996,y=-995,或x=-996,y=995或x=-996,y=-995

  或x=96,y=85,或x=96,y=-85或x=-96,y=85或x=-96,y=-85

  有时应注意加减的过程。

  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 10

  一、高考数学中有函数、数列、三角函数、*面向量、不等式、立体几何等九大章节

  主要是考函数和导数,因为这是整个高中阶段中最核心的部分,这部分里还重点考察两个方面:第一个函数的性质,包括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第二是函数的解答题,重点考察的是二次函数和高次函数,分函数和它的一些分布问题,但是这个分布重点还包含两个分析。

  二、*面向量和三角函数

  对于这部分知识重点考察三个方面:是划减与求值,第一,重点掌握公式和五组基本公式;第二,掌握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这里重点掌握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性质;第三,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来解三角形,这方面难度并不大。

  三、数列

  数列这个板块,重点考两个方面:一个通项;一个是求和。

  四、空间向量和立体几何

  在里面重点考察两个方面:一个是证明;一个是计算。

  五、概率和统计

  概率和统计主要属于数学应用问题的范畴,需要掌握几个方面:……等可能的概率;……事件;独立事件和独立重复事件发生的概率。

  六、解析几何

  这部分内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需要掌握几类问题,第一类直线和曲线的位置关系,要掌握它的通法;第二类动点问题;第三类是弦长问题;第四类是对称问题;第五类重点问题,这类题往往觉得有思路却没有一个清晰的答案,但需要要掌握比较好的算法,来提高做题的准确度。

  七、压轴题

  同学们在最后的备考复*中,还应该把重点放在不等式计算的方法中,难度虽然很大,但是也切忌在试卷中留空白,*时多做些压轴题真题,争取能解题就解题,能思考就思考。

  高考数学直线方程知识点:什么是直线方程

  从*面解析几何的角度来看,*面上的直线就是由*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一个二元一次方程所表示的图形。求两条直线的交点,只需把这两个二元一次方程联立求解,当这个联立方程组无解时,两直线*行;有无穷多解时,两直线重合;只有一解时,两直线相交于一点。常用直线向上方向与X轴正向的夹角(叫直线的倾斜角)或该角的正切(称直线的斜率)来表示*面上直线(对于X轴)的倾斜程度。可以通过斜率来判断两条直线是否互相*行或互相垂直,也可计算它们的交角。直线与某个坐标轴的交点在该坐标轴上的坐标,称为直线在该坐标轴上的截距。直线在*面上的位置,由它的斜率和一个截距完全确定。在空间,两个*面相交时,交线为一条直线。因此,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用两个表示*面的三元一次方程联立,作为它们相交所得直线的方程。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汇总五篇(扩展3)

——中考必考物理知识点整理 40句菁华

1、开水不响,响水不开【物理原理】水沸腾之前,由于对流,水内气泡一边上升,一边上下振动,大部分气泡在水内压力下破裂,其破裂声和振动声又与容器产生共鸣,所以声音很大。水沸腾后,上下等温,气泡体积增大,在浮力作用下一直升到水面才破裂开来,因而响声比较小。

2、闻其声如见其人【物理原理】根据音色就能分辨出熟悉的人。

3、隔墙有耳【物理原理】固体可以传声。

4、一滴水可见太阳,一件事可见精神【物理原理】一滴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透过一滴水可以有太阳的像,小中见大。

5、坐井观天,所见甚少【物理原理】由于光沿直线传播,由几何作图知识可知,青蛙的视野将很小。

6、摘不着的是镜中月,捞不着的是水中花【物理原理】*面镜成的像为虚像。

7、下雪不寒化雪寒【物理原理】雪是高空中的水蒸气凝华或水滴凝固形成的,凝华、凝固都是放热过程,化雪是融化过程,要吸热。

8、扇子有凉风,宜夏不宜冬【物理原理】夏天扇扇子时,加快了空气的流动,使人体表面的汗液蒸发加快,由于蒸发吸热,所以人感到凉快。

9、一个巴掌拍不响【物理原理】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只巴掌要么拍另一只巴掌,要么拍在其它物体上才能产生力的作用,才能拍响。

10、小称砣压千斤【物理原理】根据杠杆*衡原理,如果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分之一,那么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倍。如果称砣的力臂很大,那么“一两拨千斤”是完全有可能的。

11、磨刀不误砍柴工【物理原理】减小受压面积,增大压强。

12、大船漏水——有进无出【物理原理】液体内部存在压强,船破后,船外的水被压进船内,直到船内外水面相*,此刻船内的水也不会向外流。

13、千里眼,顺风耳【物理原理】人们利用电磁波传送声音和图像信号,使古代神话中的"千里眼,顺风耳"变为现实。现在,人类的视野已远远超过了"千里"。

14、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气体。

15、反射定律描述中要先说反射再说入射(*面镜成像也说"像与物┅"的顺序)。

16、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中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17、人远离*面镜而去,人在镜中的像变小(错,不变)。

18、在光的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中光路都是可逆的。

19、凸透镜成像试验前要调共轴:烛焰中心、透镜光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

20、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被研究的物体不能选作参照物。

2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22、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

23、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24、用力推车但没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阻力(错,推力等于阻力)。

25、机械能等于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26、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错,冰变为水)。

27、物体在悬浮和沉底状态下:V排=V物。

28、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也适用于气体(浮力的计算公式:F浮=ρ气gV排也适用于气体)。

29、安全电压应低于24V。

30、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温度有时不考虑)。

31、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力的作用。

32、磁场中某点磁场的方向:

33、推导记忆法:如推导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公式。即p=F/S=G/S=mg/s=pvg/s=pshg/=pgh。

34、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35、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36、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37、有力不一定做功。有力有距离,并且力距离要对应才做功。

38、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不是固定不变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除了跟动滑轮的重力有关外还跟所提升物体的重力有关,物体越重,拉力也越大,机械效率越高,但动滑轮的重力不变。

39、分子间引力和大气压力的区别:分子力凡是相互吸引的都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但如果伴随着空气被排出或大气压强的变化则说明是大气压力。例:两块玻璃沾水后合在一起分不开是大气压力,水面上提起玻璃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

40、电话按信号输方式来分,可分为有线电话和无线电话;按信号类型来分,可分为模拟电话和数字电话。信号电流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跟声音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完全一样,这种信号叫模拟信号,这种通信叫模拟通信。用不同符号的不同组合表示的信号叫数字信号,这种通信叫数字通信。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汇总五篇(扩展4)

——物理动量知识点(五)份

  1.动量和冲量

  (1)动量:运动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叫做动量,即p=mv。是矢量,方向与v的方向相同。两个动量相同必须是大小相等,方向一致。

  (2)冲量:力和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叫做该力的冲量,即I=Ft。冲量也是矢量,它的方向由力的方向决定。

  2.★★动量定理: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它的动量的变化。表达式:Ft=p′-p或Ft=mv′-mv

  (1)上述公式是一矢量式,运用它分析问题时要特别注意冲量、动量及动量变化量的方向。高三物理一轮复*中也需要特别注意。

  (2)公式中的F是研究对象所受的包括重力在内的所有外力的合力。

  (3)动量定理的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个物体,也可以是物体系统。对物体系统,只需分析系统受的外力,不必考虑系统内力。系统内力的作用不改变整个系统的总动量。

  (4)动量定理不仅适用于恒定的力,也适用于随时间变化的力。对于变力,动量定理中的力F应当理解为变力在作用时间内的*均值。

  ★★★3.动量守恒定律: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之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表达式:m1v1+m2v2=m1v1′+m2v2′

  (1)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

  ①系统不受外力或系统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②系统所受的外力的合力虽不为零,但系统外力比内力小得多,如碰撞问题中的摩擦力,爆炸过程中的重力等外力比起相互作用的内力来小得多,可以忽略不计。

  ③系统所受外力的合力虽不为零,但在某个方向上的分量为零,则在该方向上系统的总动量的分量保持不变。

  (2)动量守恒的速度具有“四性”:①矢量性;②瞬时性;③相对性;④普适性。

  4.爆炸与碰撞

  (1)爆炸、碰撞类问题的共同特点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突然发生,作用时间很短,作用力很大,且远大于系统受的外力,故可用动量守恒定律来处理。

  (2)在爆炸过程中,有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动能,系统的动能爆炸后会增加,在碰撞过程中,系统的总动能不可能增加,一般有所减少而转化为内能。

  (3)由于爆炸、碰撞类问题作用时间很短,作用过程中物体的位移很小,一般可忽略不计,可以把作用过程作为一个理想化过程简化处理。即作用后还从作用前瞬间的位置以新的动量开始运动。

  5.反冲现象:反冲现象是指在系统内力作用下,系统内一部分物体向某方向发生动量变化时,系统内其余部分物体向相反的方向发生动量变化的现象。喷气式飞机、火箭等都是利用反冲运动的实例。显然,在反冲现象里,系统的动量是守恒的。

  (1)动量:运动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叫做动量,即p=mv.是矢量,方向与v的方向相同.两个动量相同必须是大小相等,方向一致.

  (2)冲量:力和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叫做该力的冲量,即I=Ft.冲量也是矢量,它的方向由力的方向决定.

  2. 动量定理: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它的动量的变化.表达式:Ft=p-p 或 Ft=mv-mv

  (1)上述公式是一矢量式,运用它分析问题时要特别注意冲量、动量及动量变化量的方向.

  (2)公式中的F是研究对象所受的包括重力在内的所有外力的合力.

  (3)动量定理的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个物体,也可以是物体系统.对物体系统,只需分析系统受的外力,不必考虑系统内力.系统内力的作用不改变整个系统的总动量.

  (4)动量定理不仅适用于恒定的力,也适用于随时间变化的力.对于变力,动量定理中的力F应当理解为变力在作用时间内的*均值.

  3.动量守恒定律: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之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表达式:m 1 v 1 +m 2 v 2 =m 1 v 1 +m 2 v 2

  (1)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

  ①系统不受外力或系统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②系统所受的外力的合力虽不为零,但系统外力比内力小得多,如碰撞问题中的摩擦力,爆炸过程中的重力等外力比起相互作用的内力来小得多,可以忽略不计.

  ③系统所受外力的合力虽不为零,但在某个方向上的分量为零,则在该方向上系统的总动量的分量保持不变.

  (2)动量守恒的速度具有四性:①矢量性;②瞬时性;③相对性;④普适性.

  4.爆炸与碰撞

  (1)爆炸、碰撞类问题的共同特点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突然发生,作用时间很短,作用力很大,且远大于系统受的`外力,故可用动量守恒定律来处理.

  (2)在爆炸过程中,有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动能,系统的动能爆炸后会增加,在碰撞过程中,系统的总动能不可能增加,一般有所减少而转化为内能.

  (3)由于爆炸、碰撞类问题作用时间很短,作用过程中物体的位移很小,一般可忽略不计,可以把作用过程作为一个理想化过程简化处理.即作用后还从作用前瞬间的位置以新的动量开始运动.

  5.反冲现象:反冲现象是指在系统内力作用下,系统内一部分物体向某方向发生动量变化时,系统内其余部分物体向相反的方向发生动量变化的现象.喷气式飞机、火箭等都是利用反冲运动的实例.显然,在反冲现象里,系统的动量是守恒的.

  1、动量是矢量

  其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大小等于物体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即P=mv。

  2、冲量也是矢量

  它是力在时间上的积累。冲量的方向和作用力的方向相同,大小等于作用力的大小和力作用时间的乘积。

  在计算冲量时,不需要考虑被作用的物体是否运动,作用力是何种性质的力,也不要考虑作用力是否做功。

  在应用公式I=Ft进行计算时,F应是恒力,对于变力,则要取力在时间上的*均值,若力是随时间线性变化的,则*均值为

  3、动量定理:

  动量定理是描述力的时间积累效果的,其表示式为I=ΔP=mv-mv0式中I表示物体受到所有作用力的冲量的矢量和,或等于合外力的冲量;

  ΔP是动量的增量,在力F作用这段时间内末动量和初动量的矢量差,方向与冲量的方向一致。

  动量定理可以由牛顿运动定律与运动学公式推导出来,但它比牛顿运动定律适用范围更广泛,更容易解决一些问题。

  4、动量守恒定律

  (1)内容:对于由多个相互作用的质点组成的系统,若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矢量和在某力学过程中始终为零,则系统的总动量守恒,公式:

  (2)内力与外力:系统内各质点的相互作用力为内力,内力只能改变系统内个别质点的动量,与此同时其余部分的动量变化与它的变化等值反向,系统的总动量不会改变。外力是系统外的物体对系统内质点的作用力,外力可以改变系统总的.动量。

  (3)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

  a、不受外力

  b、所受合外力为零

  c、合外力不为零,但F内>>F外,例如爆炸、碰撞等。

  d、合外力不为零,但在某一方向合外力为零,则这一方向动量守恒。

  (4)应用动量守恒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a、所有系统中的质点,它们的速度应对同一参考系,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建立方程式时它们的速度应是同一时刻的。

  b、无论机械运动、电磁运动以及微观粒子运动、只要满足条件,定律均适用。

  (5)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步骤。

  第一,明确研究对象。

  第二,明确所研究的物理过程,分析该过程中研究对象是否满足动量守恒的条件。

  第三,明确初、末态的动量及动量的变化。

  第四,确定参考系和坐标系,最后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列方程,求解。

  冲量与动量(物体的受力与动量的变化)

  1.动量:p=v {p:动量(g/s),:质量(g),v:速度(/s),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3.冲量:I=Ft {I:冲量(N?s),F:恒力(N),t:力的作用时间(s),方向由F决定}

  4.动量定理:I=Δp或Ft=vt�Cv {Δp:动量变化Δp=vt�Cv,是矢量式}

  5.动量守恒定律:p前总=p后总或p=p’′也可以是1v1+2v2=1v1′+2v2′

  6.弹性碰撞:Δp=0;ΔE=0 {即系统的动量和动能均守恒}

  7.非弹性碰撞Δp=0;0<ΔE<ΔE {ΔE:损失的动能,E:损失的最大动能}

  8.完全非弹性碰撞Δp=0;ΔE=ΔE {碰后连在一起成一整体}

  9.物体1以v1初速度与静止的物体2发生弹性正碰:

  v1′=(1-2)v1/(1+2) v2′=21v1/(1+2)

  10.由9得的推论-----等质量弹性正碰时二者交换速度(动能守恒、动量守恒)

  11.子弹水*速度v射入静止置于水*光滑地面的长木块M,并嵌入其中一起运动时的机械能损失

  E损=v2/2-(M+)vt2/2=fs相对 {vt:共同速度,f:阻力,s相对子弹相对长木块的位移}

  【实验目的】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2)进一步熟悉气垫导轨、通用电脑计数器的使用方法。

  (3)用观察法研究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的特点。

  【实验仪器】

  气垫导轨,电脑计数器,气源,物理天*等。_动量守恒定律

  【实验原理】

  如果某一力学系统不受外力,或外力的矢量和为零,则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这就是动量守恒定律。本实验中利用气垫导轨上两个滑块儿的碰撞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在水*导轨上滑块儿与导轨之间的摩擦力忽略不计,则两个滑块儿在碰撞时除受到相互作用的内力外,在水*方向不受外力的`作用,因而碰撞的动母守恒。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汇总五篇(扩展5)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实用5篇

  1、低价态的还原性:

  6feo+o2===2fe3o4

  feo+4hno3===fe(no3)3+no2+2h2o

  2、氧化性:

  na2o2+2na===2na2o

  (此反应用于制备na2o)

  mgo,al2o3几乎没有氧化性,很难被还原为mg,al.一般通过电解制mg和al.

  fe2o3+3h2===2fe+3h2o (制还原铁粉)

  fe3o4+4h2===3fe+4h2o

  3、与水的作用:

  na2o+h2o===2naoh

  2na2o2+2h2o===4naoh+o2

  (此反应分两步:na2o2+2h2o===2naoh+h2o2 ;

  2h2o2===2h2o+o2. h2o2的制备可利用类似的反应:

  bao2+h2so4(稀)===baso4+h2o2)

  mgo+h2o===mg(oh)2 (缓慢反应)

  4、与酸性物质的作用:

  na2o+so3===na2so4

  na2o+co2===na2co3

  na2o+2hcl===2nacl+h2o

  2na2o2+2co2===2na2co3+o2

  na2o2+h2so4(冷,稀)===na2so4+h2o2

  mgo+so3===mgso4

  mgo+h2so4===mgso4+h2o

  al2o3+3h2so4===al2(so4)3+3h2o

  (al2o3是两性氧化物:

  al2o3+2naoh===2naalo2+h2o)

  feo+2hcl===fecl2+3h2o

  fe2o3+6hcl===2fecl3+3h2o

  fe2o3+3h2s(g)===fe2s3+3h2o

  fe3o4+8hcl===fecl2+2fecl3+4h2o

  金属性——金属原子在气态时失去电子能力强弱(需要吸收能量)的性质

  金属活动性——金属原子在水溶液中失去电子能力强弱的性质

  ☆注:“金属性”与“金属活动性”并非同一概念,两者有时表示为不一致,如Cu和Zn:金属性是:Cu>Zn,而金属活动性是:Zn>Cu。

  1.在一定条件下金属单质与水反应的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一般情况下,与水反应越容易、越剧烈,其金属性越强。

  2.常温下与同浓度酸反应的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一般情况下,与酸反应越容易、越剧烈,其金属性越强。

  3.依据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的强弱。碱性越强,其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4.依据金属单质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一般是活泼金属置换不活泼金属。但是ⅠA族和ⅡA族的金属在与盐溶液反应时,通常是先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强碱和氢气,然后强碱再可能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

  5.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极少数例外)。

  6.依据元素周期表。同周期中,从左向右,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逐渐减弱;同主族中,由上而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逐渐增强。

  7.依据原电池中的电极名称。做负极材料的金属性强于做正极材料的金属性。

  8.依据电解池中阳离子的放电(得电子,氧化性)顺序。优先放电的阳离子,其元素的金属性弱。

  9.气态金属原子在失去电子变成稳定结构时所消耗的能量越少,其金属性越强。

  1、SO2能作漂白剂。SO2虽然能漂白一般的有机物,但不能漂白指示剂。

  如:石蕊试液。SO2使品红褪色是因为漂白作用,SO2使溴水、高锰酸钾褪色是因为还原性,SO2使含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是因为溶于不生成酸。

  2、SO2与Cl2通入水中虽然都有漂白性,但将二者以等物质的量混合后再通入水中则会失去漂白性。

  3、往某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出现浑浊的物质:第一种可能为与Cl-生成难溶物。包括:AgNO3;

  第二种可能为与H+反应生成难溶物。包括:

  ①可溶性硅酸盐(SiO32-),离子方程式为:SiO32-+2H+=H2SiO3↓,

  ②苯酚钠溶液加盐酸生成苯酚浑浊液,

  ③S2O32-离子方程式:S2O32-+2H+=S↓+SO2↑+H2O,

  ④一些胶体如Fe(OH)3(先是由于Fe(OH)3的胶粒带负电荷与加入的H+发生电荷中和使胶体凝聚,当然,若继续滴加盐酸至过量,该沉淀则会溶解。),若加HI溶液,最终会氧化得到I2,

  ⑤AlO2-离子方程式:AlO2-+H++H2O==Al(OH)3↓当然,若继续滴加盐酸至过量,该沉淀则会溶解。

  4、浓硫酸的作用:

  ①浓硫酸与Cu反应——强氧化性、酸性,

  ②实验室制取乙烯——催化性、脱水性,

  ③实验室制取硝基苯——催化剂、吸水剂,

  ④酯化反应——催化剂、吸水剂,

  ⑤蔗糖中倒入浓硫酸——脱水性、强氧化性、吸水性,

  ⑥胆矾中加浓硫酸——吸水性。

  5、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不一定是醛。

  可能是:

  ①醛;②甲酸;③甲酸盐;④甲酸酯;⑤葡萄糖;⑥麦芽糖(均在碱性环境下进行)。

  6、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

  ①显两性的物质:Al、Al2O3、Al(OH)3,

  ②弱酸的铵盐:(NH4)2CO3、(NH4)2SO3、(NH4)2S等,

  ③弱酸的酸式盐:NaHS、NaHCO3、NaHSO3等,

  ④氨基酸,

  ⑤若题目不指定强碱是NaOH,则用Ba(OH)2,Na2CO3、Na2SO3也可以。

  7、有毒的气体:F2、HF、Cl2、H2S、SO2、CO、NO2、NO、Br2(g)、HCN。

  8、常温下不能共存的气体:H2S和SO2、H2S和Cl2、HI和Cl2、NH3和HCl、NO和O2、F2和H2。

  9、其水溶液呈酸性的气体:HF、HCl、HBr、HI、H2S、SO2、CO2、NO2、Br2(g)。

  10、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NH3。

  有漂白作用的气体:Cl2(有水时)和SO2,但两者同时使用时漂白效果减弱。检验Cl2常用淀粉碘化钾试纸,Cl2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11、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O2和SO2,但通入过量气体时沉淀又消失,鉴别用品红。

  12、具有强氧化性的气体:F2、Cl2、Br2(g)、NO2、O2、O3;

  具有强或较强还原性的气体:H2S、H2、CO、NH3、HI、HBr、HCl、NO,但其中H2、CO、HCl、NO、SO2能用浓硫酸干燥;SO2和N2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13、与水可反应的气体:

  Cl2、F2、NO2、Br2(g)、CO2、SO2、NH3;其中Cl2、NO2、 Br2(g)与水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而且都是歧化反应),只有F2与水剧烈反应产生O2。

  14、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气体:Cl2、NO2、Br2(g)、O3。

  15、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气体:H2S、SO2、C2H4、C2H2、其它不饱和有机气体。

  16、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SO2、NO2。

  导致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气体:NO2等氮氧化物和烃类;

  导致臭氧空洞的主要气体:氟氯烃(俗称氟利昂)和NO等氮氧化物;

  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CO2和CH4等烃;

  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人体缺氧的气体是:CO和NO。

  17、可用作致冷剂或冷冻剂的气体:CO2、NH3、N2。

  18、用作大棚植物气肥的气体:CO2。

  19、被称做地球保护伞的气体:O3。

  20、用做自来水消毒的气体:Cl2。

  21、不能用CaCO3与稀硫酸反应制取CO2,应用稀盐酸。

  22、实验室制氯气用浓盐酸,稀盐酸不反应;Cu与浓硫酸

  反应,与稀硫酸不反应;苯酚与浓溴水反应,稀溴水不反应。

  23、有单质参与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比如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变。

  24、能与酸反应的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Al2O3、Na2O2。

  25、单质的还原性越弱,则其阳离子的氧化性不一定越强,如Cu的还原性弱于铁的,而Cu2+的氧化性同样弱于Fe3+。

  26、中学常见的卤族元素与水反应不一定符合:X2 + H2O=HX + HXO类型;F2与水反应方程式应是:2F2+2H2O=4HF+O2↑

  金属性强弱非金属性强弱

  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碱性强弱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酸性强弱

  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H2的易难与H2化合的易难及生成氢化物稳定性

  活泼金属能从盐溶液中置换出不活泼金属活泼非金属单质能置换出较不活泼非金属单质

  阳离子氧化性强的为不活泼金属,氧化性弱的为活泼金属阴离子还原性强的为非金属性弱,还原性弱的为非金属性强

  原电池中负极为活泼金属,正极为不活泼金属将金属氧化成高价的为非金属性强的单质,氧化成低价的为非金属性弱的单质

  电解时,在阴极先析出的为不活泼金属电解时,在阳极先产生的为非金属性弱的单质

  (一)概述

  1.硝酸是强酸,具有酸的通性;

  2.浓、稀硝酸都有强的氧化性,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

  3.硝酸属于挥发性酸,浓度越大,挥发性越强(98%以上为发烟硝酸),

  4.硝酸不太稳定,光照或受热时会分解(长期放置时变黄色的原因?保存注意事项?棕色瓶冷暗处);

  5.硝酸有强烈的腐蚀性,不但腐蚀肌肤,也腐蚀橡胶等,

  6。工业制硝酸用氨的催化氧化法(三步反应?)。

  7.硝酸可与大多数金属反应,通常生成硝酸盐。

  8.浓硝酸可氧化硫、磷、碳等非金属成高价的.酸或相应的氧化物,本身还原为二氧化氮。

  9.硝酸(混以浓硫酸)与苯的硝化反应

  硝酸(混以浓硫酸)与甲苯的硝化反应(制TNT)

  10.硝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汇总五篇(扩展6)

——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总结实用五份

  任一x=A,x=B,记做AB

  AB,BAA=B

  AB={x|x=A,且x=B}

  AB={x|x=A,或x=B}

  Card(AB)=card(A)+card(B)—card(AB)

  (1)命题

  原命题若p则q

  逆命题若q则p

  否命题若p则q

  逆否命题若q,则p

  (2)AB,A是B成立的充分条件

  BA,A是B成立的必要条件

  AB,A是B成立的充要条件

  1、集合元素具有

  ①确定性;

  ②互异性;

  ③无序性

  2、集合表示方法

  ①列举法;

  ②描述法;

  ③韦恩图;

  ④数轴法

  (3)集合的运算

  ①A∩(B∪C)=(A∩B)∪(A∩C)

  ②Cu(A∩B)=CuA∪CuB

  Cu(A∪B)=CuA∩CuB

  (4)集合的性质

  n元集合的字集数:2n

  真子集数:2n—1;

  非空真子集数:2n—2

  高考数学重要知识点

  表达式:(a+b)(a-b)=a^2-b^2,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方差,这个公式就叫做乘法的*方差公式

  公式运用

  可用于某些分母含有根号的分式:

  1/(3-4倍根号2)化简:

  1×(3+4倍根号2)/(3-4倍根号2)^2;=(3+4倍根号2)/(9-32)=(3+4倍根号2)/-23

  解方程:

  x^2-y^2=1991

  思路分析:

  利用*方差公式求解

  解题过程:

  x^2-y^2=1991

  (x+y)(x-y)=1991

  因为1991可以分成1×1991,11×181

  所以如果x+y=1991,x-y=1,解得x=996,y=995

  如果x+y=181,x-y=11,x=96,y=85同时也可以是负数

  所以解有x=996,y=995,或x=996,y=-995,或x=-996,y=995或x=-996,y=-995

  或x=96,y=85,或x=96,y=-85或x=-96,y=85或x=-96,y=-85

  易错点1 遗忘空集致误

  错因分析:由于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因此,对于集合B高三经典纠错笔记:数学A,就有B=A,φ≠B高三经典纠错笔记:数学A,B≠φ,三种情况,在解题中如果思维不够缜密就有可能忽视了 B≠φ这种情况,导致解题结果错误。尤其是在解含有参数的集合问题时,更要充分注意当参数在某个范围内取值时所给的集合可能是空集这种情况。空集是一个特殊的集合,由于思维定式的原因,考生往往会在解题中遗忘了这个集合,导致解题错误或是解题不全面。 易错点2 忽视集合元素的三性致误

  错因分析: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无序性、互异性,集合元素的三性中互异性对解题的影响最大,特别是带有字母参数的集合,实际上就隐含着对字母参数的一些要求。在解题时也可以先确定字母参数的范围后,再具体解决问题。

  易错点3 四种命题的结构不明致误

  错因分析:如果原命题是“若 A则B”,则这个命题的逆命题是“若B则A”,否命题是“若┐A则┐B”,逆否命题是“若┐B则┐A”。这里面有两组等价的命题,即“原命题和它的逆否命题等价,否命题与逆命题等价”。在解答由一个命题写出该命题的其他形式的命题时,一定要明确四种命题的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等价关系。另外,在否定一个命题时,要注意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特称命题的

  否定是全称命题。如对“a,b都是偶数”的否定应该是“a,b不都是偶数”,而不应该是“a ,b都是奇数”。

  易错点4 充分必要条件颠倒致误

  错因分析:对于两个条件A,B,如果A=>B成立,则A是B的充分条件,B是A的必要条件;如果B=>A成立,则A是B的必要条件,B是A的充分条件;如果A<=>B,则A,B互为充分必要条件。解题时最容易出错的就是颠倒了充分性与必要性,所以在解决这类问题时一定要根据充要条件的概念作出准确的判断。

  任一x=A,x=B,记做AB

  AB,BAA=B

  AB={x|x=A,且x=B}

  AB={x|x=A,或x=B}

  Card(AB)=card(A)+card(B)—card(AB)

  (1)命题

  原命题若p则q

  逆命题若q则p

  否命题若p则q

  逆否命题若q,则p

  (2)AB,A是B成立的充分条件

  BA,A是B成立的必要条件

  AB,A是B成立的充要条件

  1、集合元素具有

  ①确定性;

  ②互异性;

  ③无序性

  2、集合表示方法

  ①列举法;

  ②描述法;

  ③韦恩图;

  ④数轴法

  (3)集合的运算

  ①A∩(B∪C)=(A∩B)∪(A∩C)

  ②Cu(A∩B)=CuA∪CuB

  Cu(A∪B)=CuA∩CuB

  (4)集合的性质

  n元集合的字集数:2n

  真子集数:2n—1;

  非空真子集数:2n—2

  高考数学重要知识点

  表达式:(a+b)(a-b)=a^2-b^2,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方差,这个公式就叫做乘法的*方差公式

  公式运用

  可用于某些分母含有根号的`分式:

  1/(3-4倍根号2)化简:

  1×(3+4倍根号2)/(3-4倍根号2)^2;=(3+4倍根号2)/(9-32)=(3+4倍根号2)/-23

  解方程:

  x^2-y^2=1991

  思路分析:

  利用*方差公式求解

  解题过程:

  x^2-y^2=1991

  (x+y)(x-y)=1991

  因为1991可以分成1×1991,11×181

  所以如果x+y=1991,x-y=1,解得x=996,y=995

  如果x+y=181,x-y=11,x=96,y=85同时也可以是负数

  所以解有x=996,y=995,或x=996,y=-995,或x=-996,y=995或x=-996,y=-995

  或x=96,y=85,或x=96,y=-85或x=-96,y=85或x=-96,y=-85

  1、三类角的求法:

  ①找出或作出有关的角。

  ②证明其符合定义,并指出所求作的角。

  ③计算大小(解直角三角形,或用余弦定理)。

  2、正棱柱——底面为正多边形的直棱柱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汇总五篇(扩展7)

——高二数学必考知识点汇总五篇

  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

  1、本均值:

  2、样本标准差:

  3.用样本估计总体时,如果抽样的方法比较合理,那么样本可以反映总体的信息,但从样本得到的信息会有偏差。在随机抽样中,这种偏差是不可避免的。

  虽然我们用样本数据得到的分布、均值和标准差并不是总体的真正的分布、均值和标准差,而只是一个估计,但这种估计是合理的,特别是当样本量很大时,它们确实反映了总体的信息。

  4.(1)如果把一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共同的常数,标准差不变

  (2)如果把一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乘以一个共同的常数k,标准差变为原来的k倍

  (3)一组数据中的值和最小值对标准差的影响,区间的应用;

  “去掉一个分,去掉一个最低分”中的科学道理

  导数是微积分中的重要基础概念。当函数y=f(x)的自变量x在一点x0上产生一个增量Δx时,函数输出值的增量Δy与自变量增量Δx的比值在Δx趋于0时的极限a如果存在,a即为在x0处的导数,记作f'(x0)或df(x0)/dx。

  导数是函数的局部性质。一个函数在某一点的导数描述了这个函数在这一点附*的变化率。如果函数的自变量和取值都是实数的话,函数在某一点的导数就是该函数所代表的曲线在这一点上的切线斜率。导数的本质是通过极限的概念对函数进行局部的线性逼*。例如在运动学中,物体的位移对于时间的导数就是物体的瞬时速度。

  不是所有的函数都有导数,一个函数也不一定在所有的点上都有导数。若某函数在某一点导数存在,则称其在这一点可导,否则称为不可导。然而,可导的函数一定连续;不连续的函数一定不可导。

  对于可导的函数f(x),x?f'(x)也是一个函数,称作f(x)的导函数。寻找已知的函数在某点的导数或其导函数的过程称为求导。实质上,求导就是一个求极限的过程,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也来源于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反之,已知导函数也可以倒过来求原来的函数,即不定积分。微积分基本定理说明了求原函数与积分是等价的。求导和积分是一对互逆的操作,它们都是微积分学中最为基础的`概念。

  分层抽样

  1.分层抽样(类型抽样):

  先将总体中的所有单位按照某种特征或标志(性别、年龄等)划分成若干类型或层次,然后再在各个类型或层次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用抽样的办法抽取一个子样本,最后,将这些子样本合起来构成总体的样本。

  两种方法:

  1.先以分层变量将总体划分为若干层,再按照各层在总体中的比例从各层中抽取。

  2.先以分层变量将总体划分为若干层,再将各层中的元素按分层的顺序整齐排列,最后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

  2.分层抽样是把异质性较强的总体分成一个个同质性较强的子总体,再抽取不同的子总体中的样本分别代表该子总体,所有的样本进而代表总体。

  分层标准:

  (1)以调查所要分析和研究的主要变量或相关的变量作为分层的标准。

  (2)以保证各层内部同质性强、各层之间异质性强、突出总体内在结构的变量作为分层变量。

  (3)以那些有明显分层区分的变量作为分层变量。

  3.分层的比例问题:

  (1)按比例分层抽样:根据各种类型或层次中的单位数目占总体单位数目的比重来抽取子样本的方法。

  (2)不按比例分层抽样:有的层次在总体中的比重太小,其样本量就会非常少,此时采用该方法,主要是便于对不同层次的子总体进行专门研究或进行相互比较。如果要用样本资料推断总体时,则需要先对各层的数据资料进行加权处理,调整样本中各层的比例,使数据恢复到总体中各层实际的比例结构。

  圆的方程

  1、圆的定义:*面内到一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叫圆,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圆的半径。

  2、圆的方程

  (1)标准方程,圆心,半径为r;

  (2)一般方程

  当时,方程表示圆,此时圆心为,半径为

  当时,表示一个点;当时,方程不表示任何图形。

  (3)求圆方程的方法:

  一般都采用待定系数法:先设后求。确定一个圆需要三个独立条件,若利用圆的标准方程,

  需求出a,b,r;若利用一般方程,需要求出D,E,F;

  另外要注意多利用圆的几何性质:如弦的中垂线必经过原点,以此来确定圆心的位置。

  3、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相离,相切,相交三种情况:

  (1)设直线,圆,圆心到l的距离为,则有;;

  (2)过圆外一点的切线:①k不存在,验证是否成立②k存在,设点斜式方程,用圆心到该直线距离=半径,求解k,得到方程

  (3)过圆上一点的切线方程:圆(x-a)2+(y-b)2=r2,圆上一点为(x0,y0),则过此点的切线方程为(x0-a)(x-a)+(y0-b)(y-b)=r2

  4、圆与圆的位置关系:通过两圆半径的和(差),与圆心距(d)之间的大小比较来确定。

  设圆,

  两圆的位置关系常通过两圆半径的和(差),与圆心距(d)之间的大小比较来确定。

  当时两圆外离,此时有公切线四条;

  当时两圆外切,连心线过切点,有外公切线两条,内公切线一条;

  当时两圆相交,连心线垂直*分公共弦,有两条外公切线;

  当时,两圆内切,连心线经过切点,只有一条公切线;

  当时,两圆内含;当时,为同心圆。

  注意:已知圆上两点,圆心必在中垂线上;已知两圆相切,两圆心与切点共线

  圆的辅助线一般为连圆心与切线或者连圆心与弦中点

  1、解不等式问题的分类

  (1)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2)解一元二次不等式、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