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优秀作文550字(精选10篇)

首页 / 作文 / |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优秀作文550字 1

  我的家乡在茂名,我们的茂名有一个独特的节日——年例。顾名思义,年例就是年年有此例。年例来由历史悠久,早在明清时期的地方志就有记载,光绪《茂名县志·风俗》载:“自十二月到是月(农历二月)乡人傩,沿门逐鬼,唱土歌,谓之年例。”也就是说,在年例那一天要进行游神,用于驱鬼。

  “游神”就是把神像抬起来,绕着村子走一圈,据说这样做可以驱鬼,也可以保佑自己家以及全村的村民身体健康,五谷丰登。说起游神,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故事:传说在光绪时期,有一个地方出现罕见的大旱灾,当地的县官不忍心看到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便开仓救人。谁知县官因为这件事得罪了朝廷,有一大批官员上奏将他斩首示众。在他行刑前的一个晚上,他梦见了一位神仙,神仙对他说:“你是个好人,你不应该死的,当你重新生活后,要把我抬出来绕着村子走一圈,以保佑全村各家*安、吉祥、五谷丰登。”第二天,他果然没死,他再三回忆着梦,发现梦中神仙与小庙里的安济圣王长得一模一样。于是这个地方便有了年例,也就是游神这样一个*俗。当然,每个地方抬的神像不一样,我们的茂名所抬的神像是观音菩萨像。

  年例不仅要游神,还要在家中摆上十几围的酒*,菜主要是白切鸡、鸭、炒白菜、炒米粉……在年例,每家每户都要赶回家乡,准备酒*、食物、饮料等东西。年例一定要吃鸡、鸭、鹅,这样可以保佑自家的鸡鸭鹅不受病毒感染,而且越养越多。

  年例是我们的家乡一个独特的节日,它拥有独特的*俗,所以我们的一直保留着这个节日。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优秀作文550字 2

  我的祖国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国家,民族众多、幅员辽阔,“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俗*惯,下面就让大家了解一下我家乡的风俗“春节”。

  过年是每个国家都有的节日,可是在这一天晚上,虽说大家都在过年,但是大家庭的风俗*惯独一无二。

  在过年的前七天,我们这里差不多都在办年货,向老人们比较讲究,他们就干这干那的忙活个不停,年轻人嘛,就买些零食……小孩子们,一提到过年个个眉开眼笑,那紧挨着就是脑袋里全被烟花给装满了。

  爸爸妈妈就准备过年用的、吃的、喝的、玩的……

  等到二十四我们就开始扫房,扫房意味着把家里擦一擦、扫一扫、拖一拖……

  在大年三十儿晚上,我们的任务可多了,先把准备的东西摆上桌,然后把找好的石头放在火炉里烧红,把石头放在碗中的醋里,这就叫“打醋炭”,意味着驱邪,男女老少还要穿上新衣服,然后去给烧票子,最后就是给长辈拜年,拜年时要磕三个头,然后俏皮的说一声“恭喜发财,红包拿来”。

  初一,男人们去转亲戚家,女人们在家伺候来的客人,孩子们有的放鞭炮、有的帮助家人干活、有的玩游戏。

  我喜欢春节,春节是热闹的,也是令人开心的。“年”虽然只是一个传说,却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乐趣、浓浓的年味、其乐融融。听了我的一番介绍,是不是觉得我家乡的风俗很有趣呢?

  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色彩,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汇成一幅幅绚丽多姿的风情画,无不体现出丰富多彩的地域特色,无不展示着各个国家的独特魅力。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优秀作文550字 3

  今天,我和大家讲下我们家长过年的风俗。

  相传很多年前,有一个叫“年”的怪兽经常打搅村子,后来有个圣人告诉乡亲们,“年”怕鞭炮红色,只要谁家没有,“年”就会到谁家去。所以此刻挨家挨户们都会在自己门口贴上红色样式的福字。我们不仅要做这些,还要祭拜登山。期望在新的一年里,心想事成,步步高升。不过放烟花是我们小孩的最爱了,五彩缤纷的烟花“啪啪”响着,这时,我们就会陶醉之中,过好久都没有反应过来。

  欣赏了“烟花晚会”后,我们就要一大早被叫醒,更糟糕的是要登一天山,一家人在长辈的陪同下,开始向山顶前行。这次我跟爸爸打赌过,我要成为第一个登上山顶的人,为了我的诺言,我充分做了打算,带上我足够的物质出发。我踏着轻盈的步伐,奋勇向前,一会儿功夫,我的家人都被我甩到了后面,连人影都看不见了。山路十八弯,以耗尽了我的力气,心底在想还有多远呢?离山的顶峰还要多长时间呢?我的精力还能撑多久呢?正当我在思量的时候,隐隐约约听见爸爸他们的喊声,更能清晰的听见妈妈在叫,你慢点儿,匀速前行,才干抵达终点。我心里暗暗在想,今天的第一名,可能要“泡汤”了,当我垂头上气时,爸爸拍拍我的肩膀,小伙子加油!突然,信心百倍,精神抖擞。拿出了在运动场上坚持不懈,坚持就是胜利的精神,向着我的目标继续出发。山路虽然不*坦,但我有信心,有耐心,肯定会成功,一串串的联想,把我带到了山顶。哇!山顶好美呀!我成功了一次,我是第一个登上峰顶的。爸爸便在身后,预祝我新的一年身体健康!学*进步!

  一次难忘的登山,一件记忆深刻的故事,让我永恒忘不了。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优秀作文550字 4

  一声声爆竹响彻云际,一盏盏灯笼映红脸颊,一幅幅对联口耳相传,在这喜庆的气氛里,春节,这位老朋友再次如约而至了。

  正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地方,都会有自己与众不同的春节*俗,我们的春节自然也不例外,大街上到处都洋溢着大家的欢声笑语。

  我们过春节一般都会有打糍粑这一个*俗。

  打糍粑,是孩子们十分喜欢的一个*俗,每次春节到来时,大家都会打糍粑。首先和附*的邻居约好在哪一天打糍粑,我们选择了星期六上午。约定好时间后,人们会在打糍粑的前一天,将糯米浸泡在一个又大又圆的水缸里,只见伯伯端起一个装满了糯米的盆子,“唰”的一声洁白无瑕的糯米被倒进了水缸里,妹妹看着那一水缸的大米,欣喜若狂,激动到不行。

  第二天早晨,孩子们早早的起来看糯米,身强力壮的叔叔轻轻松松地把满水缸的糯米放进一个大蒸笼里,然后点燃了柴火,火把柴烧得噼里啪啦的响个不停,不一会儿糯米被蒸熟了,叔叔一个人抱起蒸笼,人们纷纷退到一旁,叔叔把糯米扣入一个又大又深的木质的碗里,紧接着由伯伯、叔叔和爸爸用一根又粗又长的木棍使劲的捣着碗里的糯米。一个人打累了换另一个人打,有的孩子也嚷嚷着要打糍粑,几十分钟后原本颗颗分明的糯米被打成了黏糊状,孩子们闻到了香味,不约而同的围过来成一圈,把手洗净以后一人拿一点糍粑接着去旁边站一点白糖,最后塞进嘴里。这糍粑吃起来又软又糯,白糖被嚼碎的声音也听得见,甜丝丝的,可好吃了,我们吃了一个又一个,简直不亦乐乎。

  春节,来得快,去得自然也很快,糍粑,是我从小到大都会吃的春节美食,我至今也能记得糍粑甜甜蜜蜜的味道。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优秀作文550字 5

  我们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形形色色的特色*俗形成了五彩斑斓的世界。每一种不同的风俗*惯宛如一缕缕情思牵动着不同地区游子的心,在我美丽的家乡,也有着几种充满特色的风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曾在《元日》一诗当中描写春节。在春节里,家家张灯结彩,处处都弥漫着热闹的气氛。不知是什么时候,那一个又一个灯笼悬挂在高楼和树上,它们在微风中调皮地摆动着那福气满满的身躯,还有那些闪着亮光的对联,也在比拼着谁更有才华。在这一天里,每个人的脸上都扬起了灿烂的笑容。

  在除夕这一天,家家都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我们一家人团聚在一起,看着这一桌子上的佳肴,简直就是一场盛宴。大家看着这一桌子的佳肴都咽起了唾沫。随着爷爷的一声“开饭了!”大家都立刻坐下,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大家都吃得油光满面!

  吃过年夜饭,人们不是燃放鞭炮,就是赏烟花。明月当空,一时间鞭炮声响成一片,空中璀璨的星星不再寂寞,烟花如一朵朵五光十色的花朵在绽放,过后又化作无数颗发光的流星从天而降,划破夜空,逐渐消失……又如同仙女散花一般,壮丽无比……紧接着我们打开电视看春晚,守岁。当12点的钟声敲响,大家都沸腾了起来,烟花也再一次打破了夜晚的宁静!

  不知不觉,春节已经过去了,但那时的快乐令我久久不能*静,伴随着旧年的渐渐远去,我又憧憬着新的希望!

  我们数不胜数的特色风俗各有千秋,我们用智慧和团结组成了一个文明的大家庭。让我们一起好好传承、保护、尊重传统文化的结晶,呵护这个温暖、智慧、有根的大家庭吧!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优秀作文550字 6

  中秋节与新年、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中秋节来源于天象崇拜,由上古年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中秋节也包含着思念家乡的感情。

  早上,奶奶便买了糯米粉、芝麻、藕和月饼回来,我凑上前去好奇地问:“奶奶,你买这么多东西回来做什么?”坐在旁边的母亲白了我一眼:“今天是中秋节,你忘啦?”“哦,对哦。”我恍然大悟,但随即又问道:“那又要糯米粉和芝麻做什么?”奶奶笑着答道:“中秋节不止要吃月饼,还要吃糯米粉,买这部分就是用来做的。”

  只见,奶奶将芝麻炒熟,捣碎,加入白糖搅拌,如此馅就做好了。用糯米粉和水将来揉成面团,将馅包在面团里,搓成汤圆的形状,再压*,一个糯米饼就做好了。上锅炕熟就好了。

  无声无息中,一天已经过去,夜晚已经到来了。奶奶让爷爷搬了一张桌子来到院子里祭月,桌子上有月饼、糯米饼、柿子、藕,与一碗水。我好奇地问奶奶:“祭月的'桌上为何要放水呢?”奶奶反问道:“有吃的怎能没喝的呢?”母亲笑着说:“毛毛,大家以前中秋节时常常到人家偷喝这个水,你知晓为何吗?”我茫然地摇了摇头,母亲继续说道:“据了解喝了这个水可以不尿床,所以一到中秋节晚上就看见很多小孩在人家院子里穿梭偷喝水,晚上反而由于喝多了尿床。”

  坐在院子里,听着母亲讲的这个笑话,品尝着美食,我不禁仰起头看着天上的月亮,月亮上是不是真的会有嫦娥,会有玉兔,会有砍树的吴刚吗?

  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各有各的风俗,你们那儿的风俗又是什么呢?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优秀作文550字 7

  “二十八贴花花。”这花花就是指对联。在西来镇的人们便写起了对联,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家里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安安。

  “妈,妈!什么时候可以开始?”

  “不要那么着急,先把东西准备好。”

  我将毛笔、墨汁、砚台,拿来并放在了桌子上,将毛垫放在已准备好对联底下。倒出墨汁,将笔进入,完全吸收了墨汁,之后再将比搁置在笔架上,将对联放在面前。看着笔头一点点的吸收着墨汁,逐渐张开,变得饱满。那心也似跟着激动起来。

  “妈,妈!可以开始了吗?我快等不及啦!”

  “可以了!你开始吧!”

  那心一下子放荡起来,心中的激情,一下子流露至笔尖,瞬间,那墨汁独有的醇香在屋内绽放开来,索散在周遭,那空气也雨墨香交汁,共舞。一比下去,那耀眼的墨纸顿时被增添了几分色彩,那金粉也随之摆动。将激情挡开,挥洒在纸上,这第二笔,富有我的情感。

  这时,墨汁出来捣乱,硬生生的将我的“半成品”给跳上了几笔。顿时,这对联不再美观。这可怎么办啊?好不容易才这么多的。正当我心急如焚时,妈妈走了过来,握住了我的手,开始写。只见她的手稍微斜倾了一点,再将手一滑,那几点墨汁就全部融进了这红纸黑字里面。

  我再次提起笔,一钩,一撇,一挪……少倾,几幅春联便落笔完成。未干的墨反射着灯光。愈加光亮,似乎是有涌动的生命力在舞蹈。*铺在白地砖上,衬的更加传神。

  这时,妈妈爸爸都来了,看见对联不禁夸赞,随即屋里依然回荡着欢声笑语。

  看着春联,一家人围着他,每个人的脸上多大放光彩,只让人觉得少了冷意多了暖意……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优秀作文550字 8

  千万烟火的照耀,全村都是烟花留下的烟雾,而地上的鞭炮声还在不断地响着,我们靖江**埭村开始敬菩萨了……。……在除夕的这天晚上;我家早早的就吃好了团圆饭,开始为散菩萨做准备了。

  我和爸爸把桌子抬到了客厅的最中间,与菩萨台对齐,这是敬菩萨必需的事情,接着摆上了8个小盘子,这时候,妈妈冲了过来,阻止了我和爸爸的行动,接着妈妈大喊着:“谁让你们这么放的,这个桌子的一条条缝隙的一边要对着门外,另一边要对着菩萨,这是有讲容的,不是随意摆的!”这下我和爸爸不恍然大悟,立马把桌子调了一下,然后,继续把盘子摆上桌子。

  我们把盘子摆成了前面、中间、后面都是两个的样子,但左右两边是一,接着我和爸爸你追我赶,囫囵吞雪地摆完了水果,接着奶奶从河边揣了一盆鱼到桌子上,小时候我还不知道为什么要放鱼,长大了才知道这是年年有鱼(余)的意思,突然,奶奶一下子就不高兴了告诉我:“红纸不能放在水果下面!”接着,爸爸又拿来鞭炮和一个小椅子,故在桌子的尾端,接着把鞭炮放到小椅子上,我又不明白了,放鞭炮就放鞭炮,为什么还要放椅子在鞭炮下面,问完妈妈才知道,这是节节高的意思。爸爸又拿来了四个杯子和一个大水壶,接着把四个杯子都倒上了水或酒,最后把香和蜡烛都点着了,蜡烛上燃起了一朵朵雄雄的烈火……

  终于到了9:58了,爸爸把纸和草放在门外的地上,接着爸爸把芝麻节和纸图都点着后,送菩萨环节就结束了,他又立马跑到鞭炮旁,点着了它,接着一个个火花像一支支离弦的箭冲上了天,在天空中散漫开,一团团火焰把大地照得五颜六色的,像是彩色的墨水瓶被打翻了……

  是啊,时代在变,人们的思想态度也一起在变……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优秀作文550字 9

  今年的年三十,亲戚们都要到我们家里来吃团圆饭。一大早,爸爸就买了香烛、纸钱,鞭炮等祭祀用品回来。

  不一会儿,婶婶、叔父和弟弟他们一家人就到了。还没来得和弟弟玩一玩,爸爸就让我跟他去一起去买鱼。鱼买回来后,爸爸立马开始打理。爸爸先把鱼放到菜板上去除鱼鳞,再去除鱼的内脏,然后放一些姜片和葱段在鱼肚子里去除腥味。爸爸一共打理了三条鱼,这三条鱼要做成不同的味道。一条做成红烧鱼,一条做成酸菜鱼,还有一条做成清蒸鱼。

  晚上,桌子上摆满了好吃的菜。可是大家都没有坐下来吃饭的意思。原来今天这顿饭和*时吃饭不一样。开饭之前,爸爸在桌子前点燃了香烛和纸钱,听妈妈说这是在请各路神仙和故去的亲人们吃饭。等他们吃完后,我们才可以吃。

  终于可以吃饭了,我毫不犹豫地夹起最喜欢吃的鱼头,却被爸爸叫住了:今天的鱼头不可以吃哟!“”为什么不能吃鱼头呢?"我不解地问。爸爸说:“今天既不能吃鱼头,也不能吃鱼尾,鱼头鱼尾都要留着,寓意新的一年有头有尾。”原来,吃团圆饭有这么多我不是道的规矩呀!今天可算是长知识了!

  吃完团圆饭,我们一家人就围坐在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这时,长辈们就开始给我和弟弟发压岁钱。哇!一下子得到了这么多钱,我感觉自己成了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每年的除夕,爸爸都让我和他一起守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跨年。不过要守到凌晨十二点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我经常困到不行就提前睡下了。在睡梦中迷迷糊糊地听到午夜的鞭炮声时,我知道新的一年真的来了。

  同学们,你们是怎么过年的呢?与大家分享分享吧!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优秀作文550字 10

  回到老家,心里可开心了,新年风俗总会让我吃惊不小,最常见的就是以下四个了:吃年饭,看晚会,午夜放烟花和拜年。

  大年三十,舅舅舅妈等亲戚都欢聚一堂,姥姥姥爷满脸喜悦,高兴地忙碌着。对,今天大家要吃年饭了!“噼里啪啦”,一阵鞭炮声响起,年饭做好了!当然,吃年饭总忘不了土地爷爷,敬几根香,摆几碗菜和一碗饭,求土地爷爷保佑,来年丰收。下面,便入*了。吃罢年饭,大伙都坐在炉子旁边聊天。姥爷姥姥这个时候候可就忙咯!吃年饭,是新年的要紧风俗之一,无论是在什么地方,大伙都会赶回来,和家人一块共享这美好的时刻。吃年饭时,大伙总有不少话要说,说工作,说家庭等等。吃年饭的时间是不同的,只须家人都到齐了,想什么时间吃都行。

  晚上,就剩下自己家的人了。在看春晚之前,是我最期待的时候:收压岁钱。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大舅舅一个,小舅舅一个,姥姥一个……大伙都忙活完了,该坐下来休息休息了,于是,大家便团聚在一块看春晚。边看边聊,仿佛话总也说不完似的。总算熬到12点了,午夜烟花快燃放了!“轰!”一个礼炮打响了,天空顿时蒙上了一件五彩斑斓的彩衣。伴随1、个礼炮的打响,各家不约而同地放出了各种款式的烟花,每一家的屋顶上都挂上了一个漂亮的帽子。放烟花的声音震耳欲聋,五彩的烟花使我眼花缭乱。我和大舅妈跑到楼顶上观看烟花,我兴奋得直跳:“我这次苦熬到12点真是没白费,这真是太壮观了!”午夜放烟花,大概是每一个地方都有些风俗,大概是大家家乡特有些一种风俗,但都一样,我见识到了,你们也听说了!

  每一个地方的新年风俗多少都有的不一样吧,你们是否也该让我长开眼界了呢?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优秀作文550字(精选10篇)扩展阅读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优秀作文550字(精选10篇)(扩展1)

——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范文10份

  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 1

  民间有句俗语:“八月摸秋不算偷”。“摸秋”,其实就是“偷秋”的意思。在我的家乡,摸秋的*俗由来已久。

  相传,元朝末年,准河流域出现了一支农民起义军。这支队伍纪律严明,秋毫无犯。一天,他们转移到淮河岸边,深夜不便打扰百姓,就露宿于野外。有几个士兵饥饿难耐,在田里摘了瓜果充饥,于是主帅要降罪于他们,乡亲们得知后纷纷出来劝说,其中有一位老者随口道:“八月摸秋不算偷。”因此,士兵被赦免。那天正好是中秋节,从此留下“摸秋”的*俗,丢了“秋”的人家,无论多少,从不叫骂。

  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们是喜欢摸秋的。中秋节的夜晚,圆圆的月升起来了,吃罢晚饭,我和小伙伴们那块棉花地碰头,然后从在土丘上,商量着偷谁家的“秋”,月升中天、瓦亮瓦亮的,棉花叶子和草上落了重重的露水,如珍珠一般。“摸秋啦!”不知是谁在田野里轻喊一声,于是我们便四散于浓浓月色之中。我拽着弟弟来到钱奶奶家,弟弟说要留在门口放哨,于是我便蹑手蹑脚地走了进去,我缓缓地抬起脚,脚尖似游鱼一般轻轻放下,我始终提着一口气,可怎知刚要成功这写日志,不知从哪冒出一只大黄狗,“啊!”我大叫一声,刚跑到门口,弟弟又不见了,正当我犹豫恼怒之时,钱奶奶却走了过来,边把大狗拉走,“都怪我不好,别怕、来、多拿点。”说着,便往家里掏出一些糕点,我红着脸受宠若惊地接受了。

  摸秋、摸秋,悄悄偷走了秋日的欢乐与甜蜜。

  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 2

  说到我的家乡*俗,我最早接触到的是“叫魂”。

  在我四岁那年,记得我和妈妈经过一处工地,大概的位置我也记不清了。工地发出的巨响,让我心惊胆战,感觉好像要地震了。回到家后,我不吃不喝,就连睡觉也做噩梦。妈妈见此情景,便说:“这孩子一定是惊了魂了……”我不知道“惊魂”是啥意思,刚想问,就被妈妈拉到王土楼那里。

  我们小跑到一间小屋旁,妈妈按了一下门铃,一会便从屋里走出一个和蔼可亲的老人。她们商议着什么,我隐约听到她们说太阳什么的。

  大约过了五分钟,那位老人让我面向天空中那轮太阳,然后她大声喊:“琨凯啦——回家了——琨凯啦——回家了——”

  我听不懂后面说的什么,可说来奇怪,这天晚上,我睡得特别香,一切都恢复了正常。我很好奇,随后,我问妈妈那是干什么,但她笑而不答。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我理解了“惊魂”的意思,我努力分析着:“惊”是惊吓。“魂”是灵魂。哦,我明白了,惊魂就是被吓的灵魂。对,我最*学了一个成语“魂飞魄散”,“叫魂”就是把被吓跑的“魂”给叫回来。我把我的发现告诉了妈妈,妈妈盯了我半天,笑着说:“你整天无精打采的,就为了想这个?”

  我又去问爸爸:“我的发现对吗?”爸爸说:“你想的是对的。叫魂是淮北一带的民俗,使孩子获得安全感,目的是消除孩子的恐惧心理,是一种对儿童心理治疗的方法。”

  后来,我通过互联网了解到,各种民族,各种地区,都有各自的民风民俗。民俗是祖先留下来的,这些民俗就是我们的祖先对大千世界及美好生活的向往啊!

  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 3

  我老家在文成,家乡的风俗及活动有很多:清明节扫墓;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中秋节猜灯谜、赏花灯…………但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春节。

  每年的春节,我与爸爸妈妈都会去乡下陪爷爷奶奶一起过年。大年三十这天是一年中最热闹又丰富多彩的一天。一大早邻居家就响起鞭炮声。这时爷爷就忙上了,磨豆子,做豆腐;蒸糯米,捣年糕,杀鸡,杀兔。我最喜欢的还是把粗糙的米粉变成一块一块的年糕。蒸熟的米粉团有点烫手,等它冷一会,爷爷就开始不停的揉啊揉,一会用手推来推去,一会又翻个面。为防止粘手,还会适当的加一些色拉油,等揉到韧性十足,再把大粉团分成小份,大家一起做成形。

  爷爷喜欢长条的,他拿模板一压,一条带有吉祥如意字样的长条年糕就好了。而我就与众不同,用年糕做了许许多多的人样,这是爷爷,这是表弟,这是堂哥……虽然样貌有些许丑,但爷爷还是夸我别出心裁,做得很好。年糕做完了,蒸一蒸,炒一炒就开锅了,闻着香味,还是我熟悉的青菜酱油肉炒年糕。

  大年三十不仅有趣,就连吃饭也有讲究。必须一家老小都坐下,举杯互相祝福,在桌上不能谈伤心事,说坏话。狼吞虎咽*卷一阵后,一定得大家吃饱喝足,才分压岁钱,下桌放鞭炮玩去。

  接下来就是看春晚,一直到十二点,村里依旧灯火通明,依旧响着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别有一番风味,也是我们小孩欢呼雀跃的时候。

  新的一年新的'开始,过了年,就意味着大了一岁,该更懂事了。除夕过后是正月,接下来是元宵,也就意味着要开学了,不知不觉中也有一丝不舍,再次期待春节的到来。

  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 4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俗,晒笋干就是家乡绍兴春季特有的*俗之一。

  每年清明节前后,挑个天朗气清的日子,爸爸和爷爷总会背着锄头,拿着麻袋,去自家山上挖笋。挖来的笋种类多样有雷笋、毛笋、淡笋、笔头笋……这些都是可以晒成笋干,而且口味也不同。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全家人忙得不可开交。我和爷爷负责剥笋;奶奶把笋里的泥和笋根部红色的.根须用菜刀削除干净并清洗;爸爸的力气最大,切笋的任务就是他的,把笋切成四五厘米的笋片或笋条,把它们摞列到竹篮内,装满后拎进厨房。妈妈已经在柴灶里生旺了火,把它们倒入大锅,烧到七分熟,妈妈便会把干菜放进去,煮大概40分钟,放上一些盐,焖上一小会,待水分焖干一锅又香又嫩的笋就出炉了,竹笋透亮微红,清香四溢,每当竹笋出锅时,我便会偷偷吃上几片,啊!味道好极了,鲜嫩可口。咬一口,里面的汁水就会溢出来。像这样忙活一个上午,十来锅的竹笋便煮好了。

  接下来,就要开始摊晒了。我和爷爷先在门口的水泥地上铺开一张张大竹匾,把一篮篮的笋拎出来,均匀地铺在网上,只需等猛太阳晒上几天,笋就晒干了。

  爸爸用干净的袋子把笋干袋袋包好,送给亲朋好友。笋干用来做汤或者烧肉煮排骨,那味道真是没得说,保管你吃了还想吃!

  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 5

  说到我的家乡*俗,我最早接触到的是“叫魂”。

  在我四岁那年,记得我和妈妈经过一处工地,大概的位置我也记不清了。工地发出的巨响,让我心惊胆战,感觉好像要地震了。回到家后,我不吃不喝,就连睡觉也做噩梦。妈妈见此情景,便说:“这孩子一定是惊了魂了……”我不知道“惊魂”是啥意思,刚想问,就被妈妈拉到王土楼那里。

  我们小跑到一间小屋旁,妈妈按了一下门铃,一会便从屋里走出一个和蔼可亲的老人。她们商议着什么,我隐约听到她们说太阳什么的。

  大约过了五分钟,那位老人让我面向天空中那轮太阳,然后她大声喊:“琨凯啦——回家了——琨凯啦——回家了——”

  我听不懂后面说的什么,可说来奇怪,这天晚上,我睡得特别香,一切都恢复了正常。我很好奇,随后,我问妈妈那是干什么,但她笑而不答。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我理解了“惊魂”的意思,我努力分析着:“惊”是惊吓。“魂”是灵魂。哦,我明白了,惊魂就是被吓的灵魂。对,我最*学了一个成语“魂飞魄散”,“叫魂”就是把被吓跑的“魂”给叫回来。我把我的发现告诉了妈妈,妈妈盯了我半天,笑着说:“你整天无精打采的,就为了想这个?”

  我又去问爸爸:“我的发现对吗?”爸爸说:“你想的是对的。叫魂是淮北一带的民俗,使孩子获得安全感,目的是消除孩子的恐惧心理,是一种对儿童心理治疗的方法。”

  后来,我通过互联网了解到,各种民族,各种地区,都有各自的民风民俗。民俗是祖先留下来的,这些民俗就是我们的祖先对大千世界及美好生活的向往啊!

  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 6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端午节在中国历史上,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部分,在端午节有着许多*俗,比如:吃粽子、赛龙舟、插艾草……

  在我的印象中,以往的端午节,都会吃粽子、插艾草。

  在端午节前一天,奶奶会先到街上去买糯米、猪肉、粽叶、大枣……先将猪肉用酱油和盐腌制好,再煮熟,再将糯米进行同步操作,之后,奶奶用漏斗把糯米和猪肉块放进去,然后加上一颗大枣,把粽子用丝线缠绕,放入水中小火煮一夜,再向艾草插入门前,在我很小的时候是听奶奶说这样可以避邪,防止鬼怪入侵,也能让插艾草的这家人百毒不侵,我听了觉得很新奇。

  端午节到了,还在床上的我就能闻到楼下的粽子的阵阵清香,我赶忙洗漱完走到楼下,大锅上热气腾腾,白烟袅袅,绿油油的粽子映入我的眼帘,使得我不得不大口称赞,我急忙拨开粽叶,软软的糯米便透了出来,咬的第一口我便吃到了肉,肉旁边的糯米十分鲜甜,我终于意识到了,肉旁边的糯米就是这个粽子的好吃的所在,这糯米进入了我的味蕾,慢慢的滑入了食道……

  我细细品尝着这一口,仿佛回味到屈原所在的战乱时期,想到了那个时候的人们一点粮食都吃不到的样子,这粽子的味道好像有点凄惨而悲凉,我又想到赵国战败,屈原那痛苦的样子,我不禁感到惋惜。

  今天我们的一切都来之不易,请大家珍惜现在的时光。

  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 7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虽然我们的大中华地大物博,风俗千千万,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她——春节,一个千家万户团圆的好节日,她是我们家乡最传统的风俗,更是我们万千炎黄子孙传承的好节日。

  春节,每年大年初一,家家户户都欢欢喜喜贴春联,轰轰烈烈放鞭炮,高高兴兴吃年夜饭。

  传说,每年大年初一,山中有一只怪兽,叫做“年”,会从山上下来到村庄里吃牲畜,不仅如此,连人也不放过。所以人们都躲在家里不敢出来。许多勇敢的人去和年斗争,但都一去不复返了。有一次,一个人躲在家里用竹子烤火,突然竹子爆裂,发出巨响,惊动了外面的年。人们见状纷纷点燃竹子,最终成功把它吓跑了。后来人们发现,年兽害怕声响,每到大年初一便点燃爆竹,从此再也没有收到过年的攻击。这一天,人们欢聚于一堂,放鞭炮,贴春联,人们称之为过年,又叫过春节。

  除夕,春节前的一天,大人们贴春联,上灯笼。他们买来对联,贴在家门口,妇女们在家里打扫卫生,把一年的尘埃都扫去,孩子们则帮大人们做助手……这一天,大家都忙完了,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在外辛苦工作的爸爸妈妈回来了,在外求学的孩子们回来了,还有些一年不见的'亲人们都回来了,只为在这一天吃上一顿团圆饭,尽诉一年对家人的相思。这个晚上,看春晚也成了必不可少的节目,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时而大笑,时而感动……

  星星跟着月亮走了,终于迎来了我们最期盼的日子,春节这天早晨,孩子们纷纷向大人们拜年,说一些吉祥的话,大人们便拿出压岁钱给孩子们,孩子们欣喜若狂,这天,鞭炮声不断,好不热闹。中午,家家户户都聚在一起吃饭,说说笑笑,把一年的成绩和收获都分享给大家。下午,老人们聚在一起打牌,大人们则陪同孩子们玩耍……

  春节是最热闹的,也是最令人开心的一个节日。年虽然只是一个传说,却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乐趣,无限的温暖,无限的期盼,无限的梦想——

  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 8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虽然我们的大中华地大物博,风俗千千万,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她——春节,一个千家万户团圆的好节日,她是我们家乡最传统的风俗,更是我们万千炎黄子孙传承的好节日。

  春节,每年大年初一,家家户户都欢欢喜喜贴春联,轰轰烈烈放鞭炮,高高兴兴吃年夜饭。

  传说,每年大年初一,山中有一只怪兽,叫做“年”,会从山上下来到村庄里吃牲畜,不仅如此,连人也不放过。所以人们都躲在家里不敢出来。许多勇敢的人去和年斗争,但都一去不复返了。有一次,一个人躲在家里用竹子烤火,突然竹子爆裂,发出巨响,惊动了外面的年。人们见状纷纷点燃竹子,最终成功把它吓跑了。后来人们发现,年兽害怕声响,每到大年初一便点燃爆竹,从此再也没有收到过年的攻击。这一天,人们欢聚于一堂,放鞭炮,贴春联,人们称之为过年,又叫过春节。

  除夕,春节前的`一天,大人们贴春联,上灯笼。他们买来对联,贴在家门口,妇女们在家里打扫卫生,把一年的尘埃都扫去,孩子们则帮大人们做助手……这一天,大家都忙完了,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在外辛苦工作的爸爸妈妈回来了,在外求学的孩子们回来了,还有些一年不见的亲人们都回来了,只为在这一天吃上一顿团圆饭,尽诉一年对家人的相思。这个晚上,看春晚也成了必不可少的节目,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时而大笑,时而感动……

  星星跟着月亮走了,终于迎来了我们最期盼的日子,春节这天早晨,孩子们纷纷向大人们拜年,说一些吉祥的话,大人们便拿出压岁钱给孩子们,孩子们欣喜若狂,这天,鞭炮声不断,好不热闹。中午,家家户户都聚在一起吃饭,说说笑笑,把一年的成绩和收获都分享给大家。下午,老人们聚在一起打牌,大人们则陪同孩子们玩耍……

  春节是最热闹的,也是最令人开心的一个节日。年虽然只是一个传说,却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乐趣,无限的温暖,无限的期盼,无限的梦想——

  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 9

  我的老家在歙县许村,许村是以许家为“核心”的一个古村落,我就是许家的后代。

  许家*俗中,最著名的就是“舞大刀”了。每到正月十五的晚上,许家中的“力之霸王”们,便举着把四米多高的“大刀”,走街串巷地舞上一通宵!许家怎样会有这种*俗呢?这个节日又是怎样被许家设立的呢?

  这要从唐代的开始说起,那时候,有一位许家的首领,名叫许远。他精通兵法,智勇双全,并创立了许家刀法。安史叛乱时,许远与援军主帅张巡一齐奋勇抗战,保家卫国。他的许家刀法出神入化,使敌人闻风丧胆。在一次战斗中,许远身先士卒,身杀千人,最终因寡不敌众,与张巡一齐英勇牺牲。为了让许家刀法不失传,也为了永远纪念这位英雄,每年正月十五,许村人都要舞大刀,这个*俗一向流传到此刻。

  哦,差点儿忘了说正月十五傍晚时分的情景了,午时五时许,看热闹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聚集在高阳桥、大观亭、五马坊一带。大约半小时后,叽叽喳喳的人群突然静了下来,只见一把红色的大刀“砍”过来!密密麻麻的人群立即“砍”出一条道路,随后又跟在大刀的后面。兴奋的人群一齐涌到河边的一块宽阔的场地上,精彩的演出开始了:各部门准备就绪,跟京剧差不多的音调响起,只见四个肌肉发达的壮汉涌上去,一人按住刀把,三人拉着系在刀背上的绳子,大刀开始倾斜,并迅速地转动,像有人在挥舞一般。一会儿,他们又将大刀挥上挥下,有时横割,有时斜砍,还有时来个“暴劈”。四米多长的大刀在他们手上真是“举重若轻”,在刀光闪闪中,我仿佛看到了许远当年挥舞大刀,杀敌如割草般的英雄身影……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大刀”又要转移演出,可惜妈妈要拉我走了,我只好恋恋不舍地告别了“大刀”。

  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 10

  “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风。”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风俗。

  家乡的8月15是中秋节,也是我最喜欢的节日。在这天月亮会特别圆,特别大。

  有一次中秋节,那时我们一家都在老家过中秋节。那一天,妈妈和爸爸做了好多好吃的,我们一家人一起坐在院子里吃团圆饭,此时的月亮特别大,特别圆。看到这皎洁的月光,突然我想起了游戏:“我们边吃团圆饭,边说关于节日的古诗吧!”随后爸爸又问:“输了有什么惩罚?”“输了自罚一杯酒或果汁,行吗?我提的建议大家双手赞同。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我立马就想出来了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然而妹妹也不示弱:“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妹妹背完这首诗,我瞪大了双眼,我居然还不知道,妹妹居然会这首诗,于是我就带头鼓起了掌来。“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咦,是谁背了一句诗呢?原来是我的表哥。一开始我们都愣了愣,之后一阵欢呼声爆发出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这一轮游戏结束了。就是我和妹妹喝的果汁最多,我们的小肚已经装不下了。奶奶一看吃完了饭,就把早已买好的月饼拿出来当甜点,接着我们又开始了新的一轮成语接龙,玩到十点多才去睡觉。

  虽说中秋节不像其他节日一样热闹,但它留给我的回忆总是最好的。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优秀作文550字(精选10篇)(扩展2)

——家乡风俗的六年级作文(精选10篇)

  家乡风俗的六年级作文 1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王安石的《元日》,一想到这首诗,我就想到家乡的春节。

  我的家乡在山东潍坊,这里的春节很热闹,春节的前一两天,大街上、商店里、餐馆里全都充满了年味。大街上都是卖灯笼,春联的,商店的门上,窗户上还有许多“福”,店里面也有许多关于春节的贴纸,餐馆和商店一样,有推出一些五花八门的套餐。

  最有年味的地方还是每个人的家里,我家也不例外,除夕早上我和爸爸贴对联,贴福字,挂灯笼。还要进行大扫除,干干净净迎新年的欢乐气氛。下午就开始准备年夜饭了,晚上,我们一家人围坐在桌边吃着美味的年夜饭,还有饺子,吃饺子最有趣了,因为饺子里面放着钱,谁吃到钱谁将会在新的一年运气就好,所以都争着吃饺子,恨不得一口就能吃到钱的饺子。啊!我吃到了一个带钱的饺子。晚上八点我们全家一起看春节晚会,随着新年的钟声敲响新的一年到来了。

  春节的这一天,一定很早就要起来,穿上新衣服,我和妹妹去给爷爷、奶奶磕头拜年,他们会给我俩压岁钱,我们非常高兴。整个村子都是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地上全是鞭炮纸的碎屑,空气中夹杂着硝烟的味道。接着,我高高兴兴的跟着爸爸妈妈到亲戚家去拜年,送上美好的祝福,希望大家能够在新的一年里万事如意。

  到元宵节又是一个高潮,我们买元宵,买汤圆。这天晚上放烟花的爆竹的很多,声音震耳欲聋,天空中多了许多五颜六色的花朵,美不胜收。

  家乡的春节是热闹的,也是最令人开心的节日。

  家乡风俗的六年级作文 2

  我的家乡在福建穆阳,那里有很多有趣的风俗。

  过年时,我们那边将敬茶作为祝福,吉利温馨的一种希望给予,我们福安有一句茶语:“年初三盅茶,官符药材无交家。”意思是年初请你喝三杯茶,这一年你就不会因祸与衙门打官司也不会因病和药店打交道,大年初一我们喝的甜茶,叫“做年茶”,那是用碾碎的冰糖加上花生和红枣做的,寓意“尝甜头”,还有成婚叫“新妇茶”,出门叫“出行茶”。

  大年初一的时候我们都不扫地,说是不吉利。在福建,我们大多都是吃年糕,不吃饺子的,而且新年的第一道菜一定是素菜,之后就是长寿面,寓意年年长寿,我家乡的线面可是特产,历史悠久,至少有680历史呢,而且一直是手工制作的,经发、捶、挤、搓、拉等九道而成,每次走出家门就能看见门前挂着细而长的线面,密密麻麻的,完全看不见对面的人了。

  我家乡的特产是水蜜桃,在水蜜桃成熟的季节,我们还会在举办一年一度的“蜜桃节”。那时候,会在穆阳大桥下的文化广场举行,会有很多与水蜜桃有关的活动。

  这就是我们穆阳的风俗,你喜欢吗?

  家乡风俗的六年级作文 3

  在安徽,春节差不多是从腊月二十四开始的,这是一年里最热闹的时候,人们忙碌了一整年,大部分会在这个时间赶回家过年。村子里热闹了起来。

  腊月24这天要做豆腐、炸圆子。早上起床,家家户户都飘着豆香味儿。用柴火将锅烧热,将泡了一夜的黄豆磨成糊,放入锅中再加上水。熬到微微粘稠,就可以出锅了。在正方形的木架上铺一层纱布,将熬好的糊放上去,把木架固定在老屋的房梁上,接着,开始过滤。将过滤的豆浆再次下锅烧开,放入石膏点卤,冷却后倒在豆桨布袋中,用重物压两小时,这样豆腐便做好了。烧开的豆浆也可以直接喝。

  接着,就是炸圆子。将煮好的一大锅糯米饭倒到盆里,再加入适量的肉沫、生姜沫、葱花、盐、酱油等调味品,然后用木棒搅拌,直到完全没有饭粒了,可以搓成丸子为止。把糯米饭搓成一个个像乒乓球一样大小的圆子,再撒上一层面粉,就可以放入热油中炸了。在锅中不停地上下翻动,等到圆子呈现红褐色,捞出即可。第一锅圆子一定要要装在盘中,摆放在灶台上供给灶王爷。听长辈们说,寓意是来年风调雨顺有吃有喝。

  中国还有许多节日和*俗,有着悠久的历史,值得我们去了解。

  家乡风俗的六年级作文 4

  记忆里,家乡最热闹的节日是冬至,冬至在我的家乡比春节还要热闹、隆重。

  冬至,孩子们的第一件大事是买汤圆,有豆沙馅,绿豆馅的,也有表里如一的白汤圆,第二件大事是买花炮、鞭炮,尤其是男孩子们,什么“二踢脚”、“窜天猴”都是孩子中的抢手货,有钱人家还会买火箭礼花,冬至前一天夜里,要是看见自家阳台上有人放烟花,那大人们的往往只会笑骂几句,随即打住了。

  小孩子欢喜,大人们也忙碌,男人们要自己开车或托人进城采购冬至当天要拜神的祭品,女人们则在家中制作各类粿品,还要提防“小老鼠”的偷吃。一些小贩抓住商机,在市场边上卖起了小吃,还有人杀鸡宰猪,好不热闹。

  冬至,终于到了。各家各户倾巢而出,把满满一大桌的鱼肉、卤鹅、粿品和猪肉等搬到村子的广场上,用来拜“老爷”,冬至一整天,山上的几座老爷庙都人来人往,香火不绝,还有一个从外边请来的戏班子,在村内广场搭台演潮剧,小孩子们都在自家天台上“帮”大人放鞭炮,鞭炮声一响,村里也算是开始准备过年了。

  家乡的冬至,年年都是热闹非凡,咱们村里虽不比城里,却也要过冬至,而且过得比城里还热闹。

  家乡风俗的六年级作文 5

  我盼望的春节一步一步向我走来,街上的小吃,总能迷倒正在玩耍的孩子,四川的春节很特别,它和其他地区截然不同,今天,我就带领大家走入四川的春节。

  一走入四川的小吃街,便能闻到浓浓的辣椒味,街头巷尾的小吃个个都是火红的,麻辣的,代表着四川独有的味道!巷尾老爷爷家的麻辣兔头可是当地非常有名的小吃,听妈妈说那可是火了整整20年的美食,老爷爷的叫卖声吸引了许多外地的游客来到这里,吃完还不忘打包带走,回去带给自己的亲朋好友。

  四川的火锅是风靡世界的美食,同时也馋住了某些人的嘴巴,无论是寒冬或是盛夏,勤劳热情的四川人民都喜欢围坐在火锅旁,哪怕汗流浃背也定要美美的吃上一顿,一阵阵笑声若隐若现。锅中沸腾的花椒辣椒和牛肉丸子不停地翻滚,如同跳舞一般,让人垂涎欲滴,可每次都能从我的筷子上正大光明的溜走……。路边,张大爷悠闲地吹着口哨,空气中弥漫着火锅的香气,小狗在四周徘徊,巷子口卖的粘牙糖那可是我的最爱,令我印象深刻,每次回到老家都要买上几个!那些有名的店铺门口总是悬挂着红红的大灯笼,再配着一串串火红的辣椒,还有的门上贴着财神爷和山水画,那些倒贴着大大地“福”字,处处都体现着“年”的'味道。

  家乡的春节就是这样,每次回到老房子就能联想起家乡的无比美好,虽然时代变化很快,可是家乡的热闹和思念却永存下来,这就是我家乡的风俗,它的年味总能令我念念不忘!

  家乡风俗的六年级作文 6

  在我的家乡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每个节日都有传统的风俗*惯。

  春节是最热闹的了,年三十的晚上,亲朋好友会团聚在一起,吃着美味的食物并且互相聊天,吃完晚饭,我们小孩便可以到外面尽情的玩耍,大家开心的不得了,放着美丽的烟花,‘轰’的一声,天空中展现出美丽的图案。大家开心地度过了着一个夜晚。

  年初一早上,我吃好团子,就去我们村上拜年,每到一家,她们就热情的迎上来,放了一把糖在我的手上。接着,让我坐在沙发上吃东西,吃好以后,我要走了,她们立即塞一个红包给我。然后有去另一家,另一家的人泡了糖茶,茶叶茶……之后她们让我坐在椅子上、吃糖,喝茶……过了一会儿,又去了另一家,另一家的人也是热情好客的,接着,去了好多好多的人家,红包越来越多了。

  年初二,家人带我去串亲戚,一到亲戚家,亲戚热情的迎上来,好泡了茶。真是太热情了。吃饭时,桌子上摆满了菜,我们喝这饮料,吃着菜,吃好菜,我们要走了,亲戚又拿了一大包东西给我们。

  年初三,亲戚到我家来了,我奶奶忙这,忙那儿,真是累坏了。我们又度过了年初四……

  我喜欢我的家乡。

  家乡风俗的六年级作文 7

  红山文化,是指活动在赤峰红山区以及周边地区的古老文明,现存大量文物、遗迹、废弃的祭坛。而红山文化节,便是由此延伸而来。

  那红山文化又是怎样被发现的呢?一个在山路上走着的农民,遇到了一块形状规则,有加工痕迹的石头,这本不足为奇,谁知又向前一段距离,遇到了一个石头摆成的,类似“法阵”的建筑,于是,他联系了考察人员。考察发现,周围还有很多附属的小祭坛,又在周围发现了一些古饰品,显然,这附*有过古老文明,但灭绝原因不得而知。

  红山文化,由一个古老文明,化身为一个节日,走进我们的视野,并融入了许多现代化的、多民族的元素。

  节日期间的活动内容有:焰火晚会、红山文物精华系列展、那达慕盛会、红山先民遗址大型祭祀活动、红山文化旅游纪念品展评活动、红山文化书画摄影作品展、红山文化遗址考察等。

  其实,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俗,只要留心、细心了解,每个风俗背后都有一个个传奇的故事。

  家乡风俗的六年级作文 8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自古以来,春节从未断过。

  春节是全年中一个最重要的节日,所以*俗也很多。汉族人过春节时,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到处都贴着春联,到处充满着喜悦的气氛,辞旧迎新。人们贴“福”字时总会倒着贴,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把“福”字倒过来,才显得有一番“福气已到”的意思。贴春联有讲究,上下联的位置不能有丝毫差错。另外,左右对联的字数必须相等,左边联的末字必须发“*”音,右边联必须发“仄”音。

  到了小年,便出现了另一番“天地”。大街上人山人海,全部都是来购置年货的人们,小孩子们牵着大人的手去选择烟花。到了晚上,大街上张灯结彩,虽然已到晚上,但是没有一个人休息。

  有一首诗说道:家家愿尘去,户户盼福盈。第二天,所有女人都在家大扫除。在吃饭之前,男人们带着孩子去拜访朋友与亲戚,女人们则在家中招待亲朋好友,在大扫除的同时,人们会扔掉家中不能穿的.旧衣服,旧鞋子,并购买更多的东西。

  快过年了,超市里挤满了人,他们这里挑挑,那里选选,那模样简直是想把超市搬走。与*时相比,现在道路上的车更多了!从早上六点到夜晚十二点,从未停歇。

  晚上,大家围在一起吃团圆饭,在外工作的人们,除非万不得已,都会回家来吃团圆饭,一家人团团围坐在一起。

  我喜欢家乡的春节,也爱为春节默默付出的人们。春节不仅是新一年的开始,也承载着人们对新年的满腔希望。

  家乡风俗的六年级作文 9

  在辽阔无垠的草原上,一直以游牧为生的蒙古族,有着一个一年一度盛大的**——那达慕。

  没来过内蒙古,最大的遗憾莫过于:没吃过牛肉干,没看过那达慕。那达慕一开始只是为了祭祀山神,路神,也就是祭敖包,后来经过长期发展成为了现在的那达慕。

  由于我生在内蒙古,所以经常领略那达慕的盛况。那达慕那天,商贩云集,吆喝声四起,我混在人流里,不断有人对我微笑,拉着我推销他们的商品,人们热情高涨,有许多准备上场的人在场上拉着马转来转去,那天天气好极了,阳光明媚,万里无云,似乎也在为那达慕的开展表示祝贺。商铺出售的商品应有尽有,小到饰品珠宝,大到古董文玩,太阳伞。

  可那达慕的高潮不止于此,民族表演,竞技,更让原本就热情的人群更加激动。一般的那达慕可以持续三四天,第一天主要是开幕式和民族舞蹈,马上杂技表演,人们的鼓掌声一浪高过一浪。

  竞技同样很受观众喜爱,小伙子们表演赛马,摔跤,射击,场上激烈极了,场下也毫不逊色,掌声四起。场上的运动员英姿飒爽,意气风发,给人一种蒙古族特有的豪爽感。

  总而言之,那达慕是蒙古族特点和文化的表现,也是一种传递文化的方式。

  家乡风俗的六年级作文 10

  记忆里,家乡最热闹的节日是冬至,冬至在我的家乡比春节还要热闹、隆重。

  冬至,孩子们的第一件大事是买汤圆,有豆沙馅,绿豆馅的,也有表里如一的白汤圆,第二件大事是买花炮、鞭炮,尤其是男孩子们,什么“二踢脚”、“窜天猴”都是孩子中的抢手货,有钱人家还会买火箭礼花,冬至前一天夜里,要是看见自家阳台上有人放烟花,那大人们的往往只会笑骂几句,随即打住了。

  小孩子欢喜,大人们也忙碌,男人们要自己开车或托人进城采购冬至当天要拜神的祭品,女人们则在家中制作各类�@品,还要提防“小老鼠”的偷吃。一些小贩抓住商机,在市场边上卖起了小吃,还有人杀鸡宰猪,好不热闹。

  冬至,终于到了。各家各户倾巢而出,把满满一大桌的鱼肉、卤鹅、�@品和猪肉等搬到村子的广场上,用来拜“老爷”,冬至一整天,山上的几座老爷庙都人来人往,香火不绝,还有一个从外边请来的戏班子,在村内广场搭台演潮剧,小孩子们都在自家天台上“帮”大人放鞭炮,鞭炮声一响,村里也算是开始准备过年了。

  家乡的冬至,年年都是热闹非凡,咱们村里虽不比城里,却也要过冬至,而且过得比城里还热闹。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优秀作文550字(精选10篇)(扩展3)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400字(精选10篇)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400字 1

  春节是在农历初一,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春节的*俗有很多!大年三十晚上12点睡可大敞开大门,焚香鸣炮,喜迎春节。春节说的第一句话做的第一件事都讲究好彩头,以翼一年之*安。早餐也是有讲究的,比如我们家每年大年初一的早上,奶奶一定会给我们吃长寿面和喝一杯粗茶。

  早上吃过早饭后,就是焚香拜祖了。祖宗神位前的香炉中,点了轻烟缭绕的长香,红烛燃起辉煌的亮光,在祖先遗像前,点着香烛,供陈汤团、糕、饼、肉、饭,等东西。家人铜磬在一声声的敲着,弥漫肃穆的气氛。长辈带领男女老幼,男左女右衣冠整齐地站立两旁,向祖宗神位,焚香点烛,按辈分长次,向祖宗跪拜。跪拜完了以后,爷爷就会,拿出一个大铁盆,然后再把纸钱,纸折的金元宝和假钱一起放入盆中燃烧。爸爸则是拿了一根长香点燃,然后,拿了一些鞭炮到门口去放,一阵阵鞭炮声传来,弟弟妹妹吓地用手捂起了耳朵。放完鞭炮后还得再拜一次祖宗,但这一次不是跪着,而是站着拜。等纸燃尽时,就是要上酒啦!这也是我们小孩子兴的时候,我们几个小孩儿,一人拿一杯酒,往铁盆里,倒嘴里还要说一句:“老太喝酒。”

  由于这次肺炎的缘故,我没有出去拜访亲戚,就只是在家里祭拜一下祖宗。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400字 2

  中华民族的历史悠远长流,在绵延的历史中流传下来了许多节日:有细雨纷纷的清明节,有月光皎洁的中秋节……在这众多节目中,我最喜欢的是热闹非凡的春节。

  在我的家乡,每年的大年三十是最热闹的,在这一天每家每户吃的都是饺子,在吃饺子前,每家每户都会先放一串鞭炮,因为饺子有“交子”的意思,是旧年向新一年的过渡和交替。吃完饺子接下来的事就是看春晚。每家每户都会坐在电视前,端上瓜子,摆上茶水,一起看春晚。常常人们都会熬到凌晨。第二天早上起来就是大年初一。

  大年初一,人们都会去走亲戚,走亲戚时要买些礼物不能空手去。到了别人家,首先要说一声“新年好”或“新年快乐”然后亲戚们就会给你压岁钱问你的考试成绩,祝你来年身体健康,学*进步。

  到了大年初二,我们就会去大舅家吃饭,也有很多人会来:姑姑、大姑、姑父……我也难得和他们家的小朋友聚在一起玩。我们还会买来一些鞭炮放,别提有多高兴了。

  这就是我家乡的*俗。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400字 3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想知道我的家乡有什么风俗吗?请听我慢慢道来。

  每到农历正月,我们苗族便要开始赶年场,其日期由各地自行约定。每到赶年场那天,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会穿着美丽的服饰,成群结队地来到年场。

  你瞧,年场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人们不但可以进行物资交流,还可以参加各种活动,有舞狮子的,有上刀梯的,还有玩龙灯的。青年少男少女也利用这种机会谈情说爱,俊俏的歌娘更是大展身手,三五结队,引吭高歌,互相唱和。听的人兴质高昂,即使下大雪,也抵挡不住人们对连场的热情。

  更多时候有逢晨便是看龙场日,*惯称作看龙头后十二天又轮转辰日,再看龙场时,不管是什么人,都得休息一天,如果干了什么农活,那就犯忌了。因此,我们苗家人。看龙场那天都会踊跃参加。大家对看龙十分重视。看龙日定在农历的三月三。我们苗族人的一个节日,这时你就想问是什么节日了吧?是湘西的一个传统歌舞节日,这一天。所有的苗族人都会在约定好的地点。尽情地唱,快乐地跳。一片喜气洋洋的气象。

  这就是我们苗族人的风俗,你喜欢吗?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400字 4

  任何地方都会有自己独特的风俗,而在我的家乡,就要数大年三十了。大年三十,是中国人最最最……重要的传统佳节。那时,在外地工作的人都要回家,跟家人相聚,也可以说是一个团圆节。

  大年三十最具特色的要数年夜饭了。大人从一早就开始忙,一直到傍晚,烧上一大桌菜,够吃上好几顿。餐桌上的菜*时都是见过的,并没什么特点,可放在年三十的餐桌上就蕴涵了不同的含义。比如说藕代表“路路通”,年糕代表“年年高”,团圆果代表“团团圆圆”,鱼代表“年年有余”,戒菜代表“去掉一年的晦气”……这一道道菜在人们美好的愿望中被端上了餐桌。准备吃饭了,得先把大门关严实了,可不能让人推门进来,要不然要触霉头的。开始吃了,每道菜都吃上一口,把美好的祝愿都吃到自己的肚子里。吃完了,可不能急着下桌,得等到分完压岁钱,这年夜饭才算结束。这可是我最高兴的事情,也是我一年中收获最丰满的时候。

  吃完年夜饭,才可开门。家家户户在自家门口放上一大堆鞭炮,叫“辞旧”。大年三十晚上不能早睡,等到零点放了鞭炮“迎新”后,这个年三十才算过完,人们也渐渐地开始睡去。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400字 5

  自古以来就有一个传说,是说从前有一个怪兽叫年,一年四季都在深海里,但逢新旧岁之交,便出来糟蹋庄稼,伤害人畜,百姓叫苦连天。有一次它又跑到村庄里为非作歹,被一家门口的大红衣服吓跑了。到了另一处,又被灯光吓得抱头鼠窜。于是人们掌握了“年”怕声音,怕红色,怕火光的三个弱点。所以人们过春节的时候就再也不会看到“年”了。

  三十儿晚上吃完饭以后,我们就一起去姥姥家楼下放鞭炮。记得当时爸爸给我们买了很多,有在地上开的,有在天上开的,还有儿童鞭炮等……记得当时我和表妹一人拿了两根粉色的仙女棒她把自己当成小公主一样,却遭到我的吐槽说她太幼稚,我的弟弟和表弟一人拿了一根蓝色的仙女棒跑来跑去,把自己当英雄一样在打怪兽。当时妈妈问我们:“你们知道过春节为什么要放鞭炮吗?”我们四个都用最快的速度说出了答案:“是因为要吓走‘年’这个怪兽!”妈妈笑着点头说我们聪明。这时,买鞭炮的爸爸说道:“放鞭炮啊,有着辞旧迎新之说,寓意是对新的一年的美好向往。”我们几个在那里津津有味地听着。也都明白了这些知识。

  通过这次放鞭炮,我们都明白了很多知识,希望我自己在新的一年里学业有成!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400字 6

  “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俗。我要介绍的*俗是家乡新年时的过庙会。

  新年,大家都不陌生,但新年的时候家乡都在干什么呢?我们家乡新年的时候会过庙会。

  过庙,乡称“赶庙”,“赶会”。在新年的时候,家家都会穿着新衣到庙会上去看一看。小孩子们去了,像撒了欢一样,庙会上有各种稀奇的玩意儿,孩子们走到这,停一停,走到那儿,睁大眼睛瞧一瞧。一切事物在孩子们眼里都变得稀奇古怪。大人们则是互相聊一聊今年的收成怎么样,非常热闹。

  河北庙会的*惯由来已久,甚为普遍。以前河北一年就有72次庙会,旧时的庙会很复杂,有的还带着较浓的宗法观念和封建迷信色彩。而现在,人们将庙会当成了一种“旅游”和自我娱乐场所。像高跷、狮子、龙灯、旱船、跑驴、竹马、杂技、武术等绚丽多彩的民间艺术形成,多在庙会期间表演。同时,各地的“过庙”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各自的特点,比如:安国药王庙会,张北骡马大会,涉县娲皇宫奶奶庙会等。

  过庙既进行了物资交流,又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这就是我家乡的风俗。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400字 7

  深秋到了,天气越来越冷了,一群群大雁飞向温暖的南方,果园里的果子被摘光了,树上光秃秃的,地上铺满了落叶,田野里的稻子收割了,原本金黄的海洋变得只剩下了灰色的泥土。

  但是,在我的家乡里,确实另一番景象。农家院子里却非常热闹,因为我看到人们正忙着晒秋天的果实呢!家家户户的水泥晒场上铺满了金黄的稻子,粒粒饱满的稻谷享受着阳光的温暖,人们每过三十分钟用晒谷板给它们翻个面,这样每粒稻子都能晒到太阳了。有的人家在晒橙黄色的胡萝卜丝,先把胡萝卜洗净,再用刨子刨成很细的丝,铺在竹匾里,几个太阳一晒,就能把它晒得又干又脆,然后就能泡上一杯温暖的萝卜丝青豆糖茶了,真是红绿相间,又美又甜啊!

  农家院子里的晒秋,还有更多秋天的果实。我看到了翠绿的青菜,挂在了一根长长的'竹竿上,大小不一的南瓜越晒越甜,还有红艳艳的辣椒,一串串火红火红的就像过年时的鞭炮,还有紫红的番薯舒服地躺在地上晒着太阳呢!

  晒秋,不仅给人们带来了丰收的喜悦,还给我带来了秋天的温暖。虽然大地一片萧瑟,但是农家院子里却是五彩缤纷。

  作者:许博伦,长兴县实验小学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400字 8

  我的家乡在无锡,那里有山有水风景秀丽,也有着各种传统节日,而我参与最多的是无锡的清明节。

  每年的四月份春暖花开是无锡最美丽的季节,在那个时候所有的花儿都绽放起来,那些树郁郁葱葱,绿油油的草地上花儿都显得格外美丽。可是往往在这个美丽而又寂静的时候,总会迎来我们那悲伤的节日——清明节。

  记得每次清明假期,我家的国外亲戚都会来到上海一起开车到无锡去扫墓,看一下已去世的曾祖父和曾祖母和一些已过世的亲戚。我们会上山去烧香祭拜,我总会见到那些大人都会拿着花,在那儿默默地祈祷。扫完墓后我们还总是会去参观以前曾祖父和曾祖母住的老房子,爷爷奶奶们也会回忆起他们小时候的点点滴滴。每次听着他们的述说,我都会幻想起老人们的童年,让我身临其境仿佛回到了他们的年代。看好老房子后我们会在一起聚餐聊着闲话,每次清明节的聚餐都是一天中最开心的时候。总是在这个时候,他们都忘记了刚才的忧伤,都会谈论着各自的将来。

  这就是我家乡无锡的清明节,有悲伤、又有欢乐,又有童年的回忆,又有丰盛的美食,这些点点滴滴都构成了我们每次回家乡的常态。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400字 9

  说起我们家乡的风俗,那可是三天三夜说不完,就拿春节来说吧!

  春节,就是每年的第一天,家乡人叫大年初一。大年初一这天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里啪啦的爆竹声迎新,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让人感觉到欢愉和吉利。

  家乡的春节还有一个*俗,就是吃饺子。为了驱邪恶,求吉利,饺子要煮的多,必须有余,饭后内要放上馒头,必须有余,意在年年有余。一旦煮烂饺子,不可以说“破了”,要改说“挣了”,就餐时,除每人一碗外,还要多盛一到两碗,意在希望人丁兴旺,吃饺子充满了节日的欢乐气氛,春节饺子是包有硬币、枣、栗子等,吃到红枣,意味着新的一年能出大力,流大汗;吃到硬币,寓意新的一年能发大财,不管谁吃到吃到其中的哪一种,大家都衷心地祝贺。如果小孩吃到钱,家长更是十分高兴,认为孩子有出息,除了鼓励以外,还会发红包,以示祝贺。

  我觉得家乡的*俗蕴含了一个千古不变的含义——希望辛苦了一年的人们能开心的好好休息几天,调整好心情,再准备开始下一年的奋斗。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400字 10

  每年的元宵节,我家乡可没有花灯可赏,更没有灯谜可猜,有的是热闹、火爆的“玩意儿”。“玩意儿”是大人们的说法,其实是跑早船、跑纸马的总称。

  “玩意儿”在家乡可算是最热闹的和最让人喜爱的文艺形式了。过去的过年过节既没有电影电视也没有手机网络,人们只能自编自演创作一些娱乐节目。每年冬天,人们农活一忙完,便凑在一起编演这些“玩意儿”,这样一直闹腾到元宵节后。村村锣鼓喧天,家家都在看“玩意儿”演“玩意儿”,有时村与村还要比试一番,那可是盛大的**了。小伙子们拼命地跑,村村锣鼓敲得震天响,再加上人们的叫声、欢呼声,好像是千军万马混战在一起,厮杀在一起。

  而今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可人们却觉得缺少了什么。有一天,不知怎的村里响了几槌鼓声,随即是一阵锣响,再之后锣鼓齐响,人们又摆弄起了被遗忘的“玩意儿”。开始是一个村,逐渐的十里八村全响起来,人们离开电视离开手机离开网络,走出家门又凑在一起笑在一起了。我有幸又能看到了那雄赳赳、耀武扬威响着串铃的纸马,永远的傻小一家的滑稽表演,踩着尺把长高跷的孙悟空翻跟头……

  *几年,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我多希望家乡的传统风俗会一直传承下去。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优秀作文550字(精选10篇)(扩展4)

——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10篇

  在安徽,春节差不多是从腊月二十四开始的`,这是一年里最热闹的时候,人们忙碌了一整年,大部分会在这个时间赶回家过年。村子里热闹了起来。

  腊月24这天要做豆腐、炸圆子。早上起床,家家户户都飘着豆香味儿。用柴火将锅烧热,将泡了一夜的黄豆磨成糊,放入锅中再加上水。熬到微微粘稠,就可以出锅了。在正方形的木架上铺一层纱布,将熬好的糊放上去,把木架固定在老屋的房梁上,接着,开始过滤。将过滤的豆浆再次下锅烧开,放入石膏点卤,冷却后倒在豆桨布袋中,用重物压两小时,这样豆腐便做好了。烧开的豆浆也可以直接喝。

  接着,就是炸圆子。将煮好的一大锅糯米饭倒到盆里,再加入适量的肉沫、生姜沫、葱花、盐、酱油等调味品,然后用木棒搅拌,直到完全没有饭粒了,可以搓成丸子为止。把糯米饭搓成一个个像乒乓球一样大小的圆子,再撒上一层面粉,就可以放入热油中炸了。在锅中不停地上下翻动,等到圆子呈现红褐色,捞出即可。第一锅圆子一定要要装在盘中,摆放在灶台上供给灶王爷。听长辈们说,寓意是来年风调雨顺有吃有喝。

  *还有许多节日和*俗,有着悠久的历史,值得我们去了解。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我的家乡,有这样一种风俗。农历二月半,人们会在这天举办庆典迎“伏虎禅师”,并且邀请亲朋到家中做客。

  这个节日的来历啊,可是个有趣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个罗伏和尚,他心地善良,有一天下山取火,碰见了一只饥饿的老虎,他取火回来,便以身饲虎。他舍己的精神感动了上苍,观音菩萨点化了他成为“伏虎禅师”,老虎成了他的坐骑。人们也把二月半这天定为伏虎禅师的纪念日。

  农历二月半这一天,是我除了过年外最期盼的一天。早上,太阳才刚掀开云彩,探出头来,庙会里已排起了长龙,人山人海了。年长的爷爷奶奶为我们化妆,有扮成神通广大的孙悟空的;有扮成肥头大耳的猪八戒;有扮成忠心耿耿的沙和尚……而我扮的是巾帼不让须眉的穆桂英:脸上化着大青衣的妆,身披红衣,头戴帅盔,英姿飒爽的样子!

  最激动人心的时候来了,庆典开始了。走在最前面的是由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请出的“伏虎禅师”;后面紧跟着声势逼人的军鼓队,鼓声如雷、震天动地;腰鼓队的奶奶们鼓槌飞舞、彩绸翻飞,极富感染力;还有一支由小朋友组成的小号队,号声嘹亮、意气风发;再后面就是我们了,我们这个方队最有意思,有天上飞的、地上走的,腾云驾雾的唐僧三徒被大人扛在肩上,当然还有我的穆桂英挂帅。我和“花木兰”、“楚霸王项羽”一起坐在特制的车上宛如骑在马上,后面还跟着坐轿子“大家闺秀”……最后一个方队是由全村人舞着彩旗、举着香组成的,有年过七旬的老人、有血气方刚的.少年、有活泼踊跃的小孩……*结束后,会向村民们分发水果、礼物,这还有多层意义呢!希望大家*安长寿,这是第一层,第二层是纪念“伏虎禅师”的舍己精神,第三层是希望每个人在这一年都能得到守护和祝福。

  这时候在村民的家中,男主人们在舂粿,女主人们在做美味的菜肴:烧牛肉、红烧鱼……客人们一边帮忙,一边聊着天,大家在一起度过这愉快的一天。

  这风俗节日的一点一滴无不体现着丰富多彩的家乡特色和独特魅力,让我们一起建设更美好的家乡,把家乡的风俗继续传承下去!

  “五月五,是端午……”这句民谣相信大家一定非常熟悉吧!端午节这天华夏很多地方会包粽子、赛龙舟、戴香囊,我的家乡也是如此。

  我曾在书上看到过关于端午节由来的故事:有一位名叫屈原的楚国爱国诗人,由于国家破败,无奈之下投江自杀。屈原自杀的那条江边上的村民就包了粽子,扔到江里,想让鱼儿不吃屈原的尸体……去年端午,我就在外婆家学会了包粽子。

  刚到外婆家时,外婆正在包粽子。粽叶浸在一个装满水的大盆里,糯米浸在一个装满水的小盆里。她要包的是小脚粽,顾名思义,小脚粽形状如三寸金莲,顶儿尖尖,脚跟儿圆圆。她先用手指将粽叶窝出一个凹槽来,裹成一个漏斗状,裹紧一点,把米倒进去,封顶,再取了另外一片粽叶对着雏形一裹,最后用绳子包扎。外婆娴熟的手法,行云流水一般,令我目瞪口呆。

  看见外婆做出了一个粽子,我便也兴致勃勃地想要上前试一试,我学着外婆的.样子,窝出一个槽,把糯米倒进去。就在这时,“哗啦”粽叶里的糯米全都撒了出来,下面的口子开了,糯米就顺着这个口子洒了下来。再看外婆,她已经又包好两个了。尽管心急但也不是办法,只得虚心请教。

  外婆手把手地教我,并告诉我:“你捏的太松了,所以才会散。”听到外婆的指导,我不甘示弱,重拾信心,又试了一次。这一次终于如愿以偿,没有再漏了,第二片粽叶也顺利地包了上去。一个小粽子就这么诞生在我的手里,尽管有点小,但它毕竟是粽子嘛。而最后扎线的任务就交给妈妈了。有了之前的经验,包的粽子越来越大,越来越好。外婆和妈妈看见了,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很快,晚饭时间快到了。外婆端着一大盆粽子,喜滋滋地进了厨房。过了一段时间,厨房里传来一阵“噗噜噜”的声音,我想掀开锅看看,却被外婆拦住了:“还没烧好呢,现在开了锅它烧出来就不好吃了。”我有点扫兴,只得脑补锅中的画面:包住粽子的那本来碧绿的粽叶,现在应该已经成墨绿色的了吧?包扎粽子的原本雪白的毛线,现在也应该变得松散了吧?被粽叶包裹着的糯米,应该变得又软又粘了吧?

  “吃饭了,吃饭了。”又是爸爸来喊吃饭了,我飞也似地冲进厨房,锅边两个大盘子里已经装了冷在那的粽子。粽叶和毛线,都是如我所了料的那样。粽叶里包裹的糯米膨胀,变软变粘,甚至有一些糯米,已经从粽叶缝隙之间迫不及待地钻了出来。厨房里的外婆看到了我,朝我招招手,并把手上一个剥好的“小脚”插上筷子,递到了我手里。我拿起粽子一大口咬下去,一团被粽叶清香环绕着的糯米入到我口中,明明什么东西都没放,却无比的清香甜美。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这是苏轼的一句关于端午的诗句。端午节当中包粽子这个*俗,不就是一种*古代文化素质的体现吗?

  “二十三,过小年;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炒东西;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日,包饺子;年初一,过大年”。这妈妈家乡过年时老人都会这样告诉小孩的过年风俗。

  妈妈的老家在湖北省襄樊市,我也算半个湖北人,按照湖北老家的老规距,在腊月初八时,春节就差不多开始啦!在这一天,人们都要吃腊八饭,俗话说得好:“吃完腊八饭就把年货办。”在吃完了那极具特色的腊八饭后,大人们开始忙碌了,他们必须预备过年所有的东西,所以小孩子在那时最自由。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这天,家家晚上都要炕灶饼,灶饼分为两种:甜的和咸的。甜的馅是用白沙糖或黑芝麻或花生做的,而咸的则是用肉未加其它料包制而成。哇,一说到这个,整个人都不好了,口水都快滴下来了。想想那个味,好像就在鼻间萦绕。每到这一天,最忙的就是外婆,她一大早就开始和面,发面,等到面整理个发好已是下午。她又把准备好的馅包进面里,做成饼状,一个一个的先放在锅里把两面炕成金黄色,然后再放进蒸锅蒸二十分钟,这样灶饼才算做好。按照风俗,第一个灶饼,我们自己是不能吃的,要丢到灶里,敬灶王爷。

  “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在农历二十四日,家家户户都要清除室内积尘,俗称“打堂廊灰”,二十五日与二十六日都是在为过年的年菜做准备。

  “二十七,炒东西;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在农历二十七日时,每家每户都要炒花生、玉米一类的东西,到那时,小孩子就可以偷偷拿几个来吃。农历二十八与二十九日,每家每户都要蒸馒头、包子,留到过年吃。

  “年三十,包饺子。”包饺子要包“元宝”,这样表示来年财源广进。以前,在年三十还有两项十分重要的活动。一个是烧炭火,三十晚上,火盆里的火是不能息的,要一直烧着。另一个是打好水,水缸里的水必须是清水,而且一定要一满缸才行。

  这些都是老一辈的风俗,理应流传下来,但却因一些原因没有流传下来,一些传统逐渐成为了历史。我们作为新时代的.主人,应该把这些传统传承下去,让过年更有年味,让传统节日保留传统的味道。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新年里,我的家乡——陆丰,也有不一样的*俗。

  在我的`家乡准备过年时,家家到几十里买年货,要准备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腊月二十八就开始大扫除了,家家都忙得不亦乐乎。将垃圾、灰尘扫走后,就把买的吃的摆上桌,让客人和家人吃。在这一天,已经渐渐会有客人来做客了,无论是隔一面墙的邻家亲戚,无论是百里相隔的朋友,都会赶来做客。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海鲜与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上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这一夜,在广场上会演“潮剧”,会有很多人前往观看。不仅如此,在广场上还会有人在赌“鱼虾蟹”,时不时连小孩子也会拿着十块、五块前往去赌一赌,因为过年开心。此时此刻,大部分店铺已经关门,因为都去看戏了。

  正月初一与除夕截然不同。这一天,大人们都在家中看看电视什么的,只有小孩偶尔去找朋友一起玩。

  元宵来临,有一个高潮到了,许多的人都蜂拥而至、三五成群到自己的亲戚家拜年,小孩子都应接不暇,嘴里不停说着“新年快乐”等吉言,然后不停收着红包,到下午时会有舞狮不断进入一户户人家,舞狮代表吉祥,意味福气来了,大家都十分乐意它们进入自己家中。

  一眨眼,新年就要过去了。在正月十七过去,家乡的新年也就算过去了。学生们该去上学,大人们又去照常工作了。虽然新年过去了,但小孩还会放放鞭炮,还有零零散散的客人前来做客,大家都不舍得新年过去。

  我家祖祖辈辈生活在上海,上海便是我的故乡。上海的春节,也更让人难忘。而我最爱的,还是那甜甜的汤团。

  大年三十的晚上,全家一齐包汤团,看春晚。糯米粉是现成的,用水一和,便是汤团的皮。那滑溜溜的皮,让人不禁想起了那圆溜溜的汤团,在沸水里翻滚着,雪白的糯米皮在水中闪闪发亮。而那雪白中,又隐隐约约透出一丝丝灰色,那是黑洋酥的颜色,甜甜腻腻的感觉,似已在嘴里化开,给人无限的幸福感,这是让几代人都神往的景象。

  在外公生活的那个动荡的年代,包汤团,吃汤团,简直就是无上快乐。新年来临,家里拿出一年来辛苦劳动而得的糯米,用一个巨大的石磨来磨糯米粉。磨的时候,全家上下都在帮忙。力气大的大人们汗流浃背地使劲磨,而小孩们干不了重活,就负责把糯米倒入磨盘。糯米通常都有好几袋,还特别的重。但孩子们却依旧不厌其烦地拿勺子一勺一勺认真地往磨盘里倒,想必是那一个个小小的,甜甜的汤团给了他们惊人的力气和耐心。

  磨完了糯米粉,便是做馅料。汤团的馅通常为黑洋酥和豆沙两种。不过家里通常做的都是黑洋酥的馅。拿一只小臼,盛上满满一碗黑芝麻,再用一根极粗的'小槌不停地捣,很快就能将其变成一碗黑糊糊。为了让它有甜味,就放入白糖;为了让它有黏性,就放入猪油。想来着一定是非常有趣的事,只可惜现在的我并不能体验这样的活动。

  准备好了汤团皮和馅料,便要开始包汤团了。先把皮捏成小碗状,用筷子夹起一个搓好的“小煤球”,轻轻放入“小碗”,再把口封上,搓成一个小球,一个汤团就完成了。孩子们前两步都做得很顺利,但到了封口搓圆时,就叫人有些哭笑不得了。有人搓成了粗细不一的长条,有人捏成了椭圆,更有甚者,搓到一半,封口处裂开,馅全部漏了出来,便前功尽弃,只好重新来过。但谁也没有哭闹,反而笑声连连。最后,大家都包出了自己满意的汤团。那小小的,滑滑的一个,放在手上舒服极了。

  尽管如今在这个快节奏的大都市里,已难找到当年全家包汤团的情景了。但我相信,在每个上海人心中,都会有这样一幅祥和的画面,因为那一个个小小的,甜甜的,滑溜溜的汤团,背后不仅蕴含着人们对家乡的情意,还有那最真挚的愿望——团团圆圆,幸福安康!

  “五月五,是端午……”这句民谣相信大家一定非常熟悉吧!端午节这天华夏很多地方会包粽子、赛龙舟、戴香囊,我的家乡也是如此。

  我曾在书上看到过关于端午节由来的故事:有一位名叫屈原的楚国爱国诗人,由于国家破败,无奈之下投江自杀。屈原自杀的那条江边上的村民就包了粽子,扔到江里,想让鱼儿不吃屈原的尸体……去年端午,我就在外婆家学会了包粽子。

  刚到外婆家时,外婆正在包粽子。粽叶浸在一个装满水的大盆里,糯米浸在一个装满水的小盆里。她要包的是小脚粽,顾名思义,小脚粽形状如三寸金莲,顶儿尖尖,脚跟儿圆圆。她先用手指将粽叶窝出一个凹槽来,裹成一个漏斗状,裹紧一点,把米倒进去,封顶,再取了另外一片粽叶对着雏形一裹,最后用绳子包扎。外婆娴熟的手法,行云流水一般,令我目瞪口呆。

  看见外婆做出了一个粽子,我便也兴致勃勃地想要上前试一试,我学着外婆的样子,窝出一个槽,把糯米倒进去。就在这时,“哗啦”粽叶里的糯米全都撒了出来,下面的口子开了,糯米就顺着这个口子洒了下来。再看外婆,她已经又包好两个了。尽管心急但也不是办法,只得虚心请教。

  外婆手把手地教我,并告诉我:“你捏的太松了,所以才会散。”听到外婆的指导,我不甘示弱,重拾信心,又试了一次。这一次终于如愿以偿,没有再漏了,第二片粽叶也顺利地包了上去。一个小粽子就这么诞生在我的手里,尽管有点小,但它毕竟是粽子嘛。而最后扎线的任务就交给妈妈了。有了之前的经验,包的粽子越来越大,越来越好。外婆和妈妈看见了,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很快,晚饭时间快到了。外婆端着一大盆粽子,喜滋滋地进了厨房。过了一段时间,厨房里传来一阵“噗噜噜”的声音,我想掀开锅看看,却被外婆拦住了:“还没烧好呢,现在开了锅它烧出来就不好吃了。”我有点扫兴,只得脑补锅中的画面:包住粽子的那本来碧绿的粽叶,现在应该已经成墨绿色的了吧?包扎粽子的原本雪白的毛线,现在也应该变得松散了吧?被粽叶包裹着的糯米,应该变得又软又粘了吧?

  “吃饭了,吃饭了。”又是爸爸来喊吃饭了,我飞也似地冲进厨房,锅边两个大盘子里已经装了冷在那的粽子。粽叶和毛线,都是如我所了料的那样。粽叶里包裹的糯米膨胀,变软变粘,甚至有一些糯米,已经从粽叶缝隙之间迫不及待地钻了出来。厨房里的外婆看到了我,朝我招招手,并把手上一个剥好的.“小脚”插上筷子,递到了我手里。我拿起粽子一大口咬下去,一团被粽叶清香环绕着的糯米入到我口中,明明什么东西都没放,却无比的清香甜美。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这是苏轼的一句关于端午的诗句。端午节当中包粽子这个*俗,不就是一种*古代文化素质的体现吗?

  过端午节的时候,我们有一个*俗,就是吃粽子,说到吃粽子,他还有历史发展呢!

  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就用菰叶包黍米成牛角状,叫“角粽”,不过它不是用来吃的,而是用来拜神祭祖的贡品。到了晋代,粽子才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那时,包粽子的原材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了中药益智仁,所以被称为“益智粽”,现在我们吃粽子是为了祭奠投江的屈原。

  去年的端午节,我也包了粽子,我包了红枣粽,白水粽,蛋黄粽和五谷粽。我还知道了很多我没吃过的粽子,比如烤萝卜粽,不过我不喜欢吃,因为这个粽子很辣。当然,也有我爱吃的,比如刨冰可口粽,这个粽子跟其它粽子不一样的地方是它不是热的,而是冰的。包这个粽子时,要把一个冰了的白粽拿过来,把里面挖空,放进冰淇淋,再把外皮包好,裹上糖浆,在糖浆上放点冰沙,再浇上果汁,就可以了。

  后来,我还把一枚硬币包了进去,就像把硬币包进饺子里一样,吃粽子时,我还真吃到了那个粽子。

  我们的粽子还得过奖呢!江西一座宋代古墓里有两个粽子,这是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实物粽。还有西安的蜂蜜冰粽子,是历史最悠久的粽子。广西南宁有体积最大的粽子,可以给250人吃,重达350公斤,好多人一起都搬不动。上海城隍庙有体积最小的粽子,只有10克,小得像手指一样,一口可以吃好多个。

  粽子还有美好的祝福,是求得功名,光宗耀祖的寓意。

  我的家乡有很多有趣的节日,每个节日也都有*俗,只要留心观察就能发现。

  我的家乡在浦城,这是个很小的县城,但仅管如此,浦城的人民一直崇尚着中华的传统民俗,这表示着大家对祖先的尊重。

  那我就先从春节开始说起吧!除夕之夜,家家3点多就开始吃年夜饭,“蛋卷”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它的颜色是金黄色的,象征着家家年年都繁荣,儿女能够孝敬长辈。吃完晚饭后,我们是从不出门的,听奶奶说:“若出了门会把大家的好运给带走的。”虽然我们不能出门,但是在家中,我们不能出门,但是在家中,我们依然能够玩的有声有色。大人们在家中打牌打个通宵,孩子们放烟火放得起劲!这表示大家的好运年年,财运年年……除夕过后,换来的正月初一也是很受人欢迎哦!早晨起来,洗漱完毕后就先喝一杯“桂花蜜”,这是我们孩子的最爱,味道甜甜的,香香的……这表示希望大家的日子过的红红火火,甜甜美美……吃完饭后就给长辈们拜年,长辈们就要包压岁钱,孩子们得到压岁钱后可开心了,但初一至初三是不可以乱花钱的,这又代表着大人们在这一年里很难很难挣到钱,运气也不太好……给长辈们拜完年后,女孩在家帮父母干活,男孩就跟随大人们去各自的亲戚好友家去拜年,大家都过的十分开心。而正月初四,全家人都要去山上的庙里去烧香,给菩萨请安,让菩萨保佑子孙满堂,儿女们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满……过了初六,大家就一切都恢复正常了,大人们工作的就继续工作,孩子们该去复*功课,迎接新学期的到来了,这个春节是令人难忘的。

  春节,伴着冬天的脚步悄悄来临,和我们欢聚在一起。你看,家家都贴上了红红的对联,户户都挂上了喜庆的红灯笼,店铺里也摆满了红红的鞭炮、红红的红包……*红,在这一天可谓是欢迎的颜色了,整个世界都喜气洋洋,红红火火。

  作为*的传统佳节,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春节这段日子,人们就像蜜蜂一样,忙碌起来了:晒腊肉、腌咸鱼、晒腊肠……还要为孩子们准备新衣服,压岁钱,希望他们来年学*更上一层楼,天天开心。虽然有些累,但每个人都开心地笑着,流露出幸福的神色。

  大年三十了,一家人忙里忘外,做着团圆饭。而我们小孩子最喜欢的,则是点鞭炮,放烟花。听着一声声烟花划过天空的声响,打破了*常一样夜晚的寂静,无数的烟花在空中绽放,幻化成了各式各样的花样,描绘着除夕之夜的美好画面。夜晚的天空顿时在黑色的幕布上绣上了几朵美丽的金丝花儿。

  “吃饭咯!”“我要吃鱼丸”,“我要吃鸡腿,还有腊肠”……除夕的桌面上摆上了满满一桌好吃的食物:年年有余、节节高升、团团圆圆……每一份食物都被赋予了美好的祝福。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优秀作文550字(精选10篇)(扩展5)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6篇

  说到*最受欢迎的传统节日,大家一定会马上想到春节。而在过春节时,我们一定会履行许多传统*俗。那么今天,来谈一谈我们家乡春节的*俗吧!

  到了除夕,不管是在外打工的,还是做生意的,都会赶回来,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打扫得干干净净,贴上了红红的春联。

  在贴春联时,一般都有左联、右联和横批。人们往往都会在春联上写上吉利的话语,祝愿家人在新的一年里可以**安安,心想事成。有的门前还挂上了大红灯笼,非常喜庆。

  晚饭,摆上好酒好菜,非常丰盛,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团圆饭。*常,大人们不准小孩子这个那个的,这一天例外,我们可以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吃完饭,就开始发红包了。我最喜欢这个了,爷爷奶奶发红包,爸爸妈妈发红包,哥哥姐姐也会发红包。我的瘪口袋,一下子就鼓起来了。有了红包,我可以自己买好吃的、好玩的,当然还要留点慢慢用。

  除夕还有许许多多的活动,我们小孩子放小鞭炮,玩烟花,大人们看电视、守岁。“爆竹声中一岁除”,由此可见,燃放烟花爆竹也是春节的一大*俗。

  在夜晚,那爆竹声噼里啪啦,那烟花五颜六色,红的、黄的、蓝的……各种形状,各种颜色,增添了许多节日气氛。但现在许多人非法燃放烟花爆竹,给我们的安全带来了隐患,而且燃放的烟花爆竹还会污染空气,所以这一*俗已经被“禁止”。

  初一,是村里拜年的日子,大人小孩都穿上崭新的衣服。每家都准备茶水、糕点、烟,招待来拜年的`人。一般是男的去每家每户拜年,女的在家招待。

  这一天,我都会准备一个袋子,装水果、零食和烟等,每到一家拜年,都会见人都给零食,都给递烟。都知道小孩不抽烟,也发烟,拿回家给大人抽。回到家,我的袋子里装得满满的,真是小百货店呀!

  接着几天,是去亲戚家拜年,每个亲戚家都必到。一年就一次,基本上都要到那吃餐饭。

  到了十五,过元宵,吃汤圆。汤圆一口咬下去,那甜甜的芝麻露了出来,试问哪个人不想一口下去,解解馋呢?真甜,真香!

  过了元宵,春节就过完了。大人们开始干活,我们小孩子开始上学了。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我哼着童谣,帮奶奶打扫好屋子,在焕然一新的家里,我们又掀开了春节前备年货的序幕。

  腌好的咸物、待宰的甲鱼、五花大绑的毛蟹;喷香的炒货、诱人的糖果、品种齐全的烟酒,逐渐堆满了储物间,年味慢慢升腾了起来。

  最让人感到过年气氛的还是包团子。前一天隔壁的奶奶就听说我们家要包团子,今天就特意来帮忙,一人和馅,一人揉面。和馅的用筷子搅动肉糜和青菜,让它们充分融合,产生味道的碰撞;揉面的用掌跟按压面团,使糯米粉的弹性充分展现,面粉染白了袖管,飘上了额头,空气中弥漫着谷物特有的香味。

  又有几个人来帮忙了!大家在欢声笑语中包起了团子,只见几双被面粉裹着的手上下翻飞,一个个圆滚滚、软乎乎的大白团子就诞生了。我也忍不住想试一试,学着奶奶的手法,先揪下一个小面团,在掌心搓圆,按*,填馅,然后包好四周,可我怎么也学不好封顶的技巧,只好胡乱一抹,草草了之,这下邻居们可更有了谈笑的话题,我才不管呢,我喜欢这种热热闹闹聚在一起互帮互助的温馨画面。

  隆重的时刻来了!一个个团子被放进了蒸屉,我受不了等待的煎熬,使劲地添柴火,热气从缝隙不停地往外溢,厨房似乎变成了烟雾缭绕的仙境,而我等待的就是这“蟠桃”。终于吉时已到,揭锅,“蘑菇云”瞬间蒸腾,香味扑鼻而来,朦胧中,团子的身影若隐若现,雾气散去,团子闪着晶莹的光,犹如上好的和田美玉,真舍不得咬上一口!一笼笼,一个个,被奶奶整齐地码在桌子上,足足有三百个呢,或许还不止。

  这么多团子是要大家分享的,太奶奶一袋,叔叔家一袋,姑姑家一袋……团子不仅代表着团圆、团聚,也是增进亲人情感的纽带。这舌尖上的年味,就这样一代代传承,维系着*人对年的期待,对家的向往。

  这家乡的年俗不仅满足了我的口腹之欲,更让我内心深处体会到了年的本味。

  我的家乡吉林省汪清县,是个美丽富饶的小县城,这里居住着热情豪放的东北人,有着独特的文化底蕴和民风民俗。

  东北最不同与其他地区的就要数房屋了,别的地区都睡软绵绵的大床,而东北则睡在那长6至7米,宽3至4米的大硬炕上,据说有利于腰背。炕下有一条空洞连接着灶台,烧火时,煮饭和热炕两不误,坐在热腾腾的坑上吃着香喷喷的米饭,别提多享受了。东北几乎每家每户的都有口地窖,规模也不大,就是用来存放些土豆、白菜类食品。我还经常下去探险呢!东北的房屋体现了东北人的性格,根本不分那些厨房、卧室,中间只是一墙之隔而已。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东北的房屋其实没有客厅,客人来了就把他往炕上招待,绝对会让你倍感亲切。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东北人,我最爱吃的就是小鸡炖蘑菇,还有猪肉炖粉条,相信也是每个东北人的最爱。大概是因为东北气候偏冷,所以才爱吃这种高热量的食物吧。,特别是酸菜,绝对口味独特,独一无二,每当有客人来时主人都要做酸菜炖排骨再加上味道独特的小菜来招待客人,保证你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不仅东北的美食让人赞不绝口,东北的“二人转”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独特的唱腔和奇妙的舞步构成了小到十几岁儿童,大到七八十岁老人的群众舞台。每个东北人都“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可见二人转对东北人的影响尤为深刻。“二人转”不用舞台,不用服饰,随时随地都能来上一段,怪不得人人都喜欢。最让我骄傲的是连小品演员赵本山也来自东北,唱的一手好二人转,红遍大江南北。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东北的这片土地养育了豪爽、不拘小节的东北人。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不同的民族文化构成了我们美好的*。欢迎大家来我的家乡体验独特的风俗*惯。

  春节是在农历初一,是*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春节的*俗有很多!大年三十晚上12点睡可大敞开大门,焚香鸣炮,喜迎春节。春节说的第一句话做的第一件事都讲究好彩头,以翼一年之*安。早餐也是有讲究的,比如我们家每年大年初一的早上,奶奶一定会给我们吃长寿面和喝一杯粗茶。

  早上吃过早饭后,就是焚香拜祖了。祖宗神位前的香炉中,点了轻烟缭绕的长香,红烛燃起辉煌的亮光,在祖先遗像前,点着香烛,供陈汤团、糕、饼、肉、饭,等东西。家人铜磬在一声声的敲着,弥漫肃穆的气氛。长辈带领男女老幼,男左女右衣冠整齐地站立两旁,向祖宗神位,焚香点烛,按辈分长次,向祖宗跪拜。跪拜完了以后,爷爷就会,拿出一个大铁盆,然后再把纸钱,纸折的金元宝和假钱一起放入盆中燃烧。爸爸则是拿了一根长香点燃,然后,拿了一些鞭炮到门口去放,一阵阵鞭炮声传来,弟弟妹妹吓地用手捂起了耳朵。放完鞭炮后还得再拜一次祖宗,但这一次不是跪着,而是站着拜。等纸燃尽时,就是要上酒啦!这也是我们小孩子兴的时候,我们几个小孩儿,一人拿一杯酒,往铁盆里,倒嘴里还要说一句:“老太喝酒。”

  由于这次肺炎的缘故,我没有出去拜访亲戚,就只是在家里祭拜一下祖宗。

  *。是一个有着五十六个不同民族的大家族,每个民族都有她独特的风俗。“爆竹声中一岁寒。春分送暖入屠苏。”正是我家乡的风俗!

  过年时,家家户户大扫除,也就是除旧迎新。之所以要大扫除,这里面还有个故事:传说坏神仙“三尸神”最喜欢搬弄是非,他向玉皇大帝报告,说人间那些挂了蛛网的人家正在作乱犯事。玉帝听了很生气,要惩罚人间,这事被灶王爷知道了,他通知每家每户赶紧打扫卫生,玉帝一看,人间到处气象更新,并没有像“三尸神”说的那样,于是吩咐诸神为人间送瑞添福。

  在除夕的大早上,人们会点燃早就准备好的鞭炮,一串串的鞭炮“霹雳吧啦”的响,孩子们多躲在门后,之后再点燃一排圆形花炮,火炮“嗖”的一声声直冲云霄,再“轰”的一炸,化作一缕白烟。到晚上,家人们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年夜饭也叫“团圆饭”。外出的家人再忙再远,也要在这天赶回来,年夜饭上有象征团圆的圆子,寓意年年有余的鱼,代表长寿的面条……吃过年夜饭,长辈还要给小辈发压岁钱,红包上有“万岁千秋”“却殃除凶”等吉祥语,或者是龙,鬼,双鱼等吉祥图案,表达了长辈的关爱和祝福,孩子们收到红包也是非常欢喜。

  拿过红包,小孩子们出去找玩伴,她们结伴放着花筒,燃着烟花。烟花在夜晚显得格外美丽,有红的,有蓝的,有紫的,有黄的,五颜六色,各式各样,孩子们还要守岁,一直要到镇远初一还算结实。

  希望家乡的风俗可以一直传承下去,让年味变的越来越浓,让这种历史文化能够更加悠久的继承下去。

  随着端午节的渐渐临*,商场、小摊上已摆满琳琅满目的各色的粽子。大街小巷都飘满了粽子淡淡的甜香。有点忙的都遗忘了啊!又是端午!

  爷爷住院已经已经有半个月了,这几日几乎是在忙碌中度过的,若不是看到超市里各色的粽子,几乎忘却了端午节的来临。

  爷爷在家的时节,此时家里已经是粽香满屋,到处是年幼的孩子的欢声笑语,一起等待那美味的粽子。粽子在锅中翻腾够了,拿到桌上的那一刻,粽子们热气腾腾。我迫不及待地扯下缠绕在粽叶上的丝线,剔除美味的最后保护,沾上甜甜的白糖,小心翼翼的塞进嘴中,呼出一口热腾腾的蒸气。闭上眼睛,品味着那浓浓的粽香,粽子从嘴里一路向下。直到全身被粽香包裹着,那叫一个美啊!

  爷爷一直说我手笨,怎么也学不会包粽子,学了那么久,一直不得要领。如今爷爷不在家,就只能靠妈妈一个人了。拿起放着的粽叶,看着妈妈熟练地摆弄着,不一会一个完美的粽子就成型了。可我摆弄了半天,不是包不紧就是包不住。妈妈看不下去了及时喝住了我,将我赶到了一边。

  妈妈的白发又增多了,这一阵由于爷爷生病,妈妈越发操心,白发越发多了起来。如今我们家端午节倒是讲究不多,无非就是包个粽子,家门口插上几株艾香罢了。

  家乡的端午节倒是热闹非凡,赛龙舟、挂菖蒲、艾草、饮英雄黄酒、吃咸蛋粽子等等,不一一列举。唉,好久没有回去了。

  看着母亲包完粽子煮在锅里,才匆匆离去做自己的事。厨房里,锅内的水唱着淡淡的歌。

  傍晚时分,“砰砰”的敲门响起。打开门一看,原来是爷爷。他手里提着一兜的粽子,没说几句话就走了。望着那粽子,眼泪几乎夺眶而出,久久无法*静。那一个个粽子,就是浓浓的爱意,浓浓的深情!那一粒粒米粒,那一颗颗跳动的心,是一片片不舍之情啊!

  浓浓端午节,浓浓粽香情!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优秀作文550字(精选10篇)(扩展6)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300字(精选十篇)

  春节到了,我们全村人举行了一年一度的欢庆活动——扒猪头。

  扒猪头是我们村年前祈福的*俗,为了祈祷来年会更好。大人们在扒猪头前要先摆上祭祀物品,首先就是一个大大的猪头,还有一只大公鸡和一条活鱼放在一个大盆里,桌子上还摆上了酒、香、蜡烛、水果、元宝……人们进行祭祀大礼,放完鞭炮,把鱼放生,这时大家一拥而上,扒起了猪头。

  小朋友们直喊:“我要鸡腿!我要猪耳朵!……”大人们则徒手上阵,用有力的大手精准地“庖丁解牛”,为我们分割,送到小朋友的.手上,当然上阵之前他们已经好好把手洗干净了。等小朋友们都满足了,大人们则拿起酒杯,一边喝着酒,一边吃着猪头肉,庆祝新年快乐。

  我喜欢吃鸡翅,于是我也加入了撕肉的队伍中,我扒下一个诱人的大鸡翅大快朵颐地吃了起来。最后大家把肉都吃光了,就发起了微信红包,抢完红包大家在欢声笑语中一起庆祝着新年快乐!这时忽然有人喊道:“下一家要开始扒猪头啦!”于是我也跟着大部队来到了下一家,开始又一轮地扒猪头,一直到了十点多才结束,大家互道晚安各自回家,我也跟着家人一起回家了。

  扒猪头,是一年里我最喜欢的活动了,真希望明年快点到来,这样就能再一次扒猪头了。

  我的家乡这样个美丽的地方,它叫汤塘,这样一个小镇。如果你来到我的家乡,你必须觉得那里有着翻天地覆的变化。

  听爸爸说,从前我们的家乡十分贫穷,此时只有几间简陋的小屋。凹凸不*的小路,那里没有商店,只有到城外才能够买东西。用水嘛,就要到几里外的小河打水,生活十分艰苦。可此刻,我的家乡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此刻的家乡,发展的十分快。此刻的人们都住上了一座座美丽的楼房。楼房。此时商店。药店。书店。等等满街都这样。此刻还买上了小汽车。摩托车呢!此刻的每家每户都通自来水,再也不用去很远的地方去跳水啦!而且此刻还创造了很多旅游景点,聚龙湾就这样其中之一,不仅仅如此,还有好多美景呢!

  我爱我的家乡,让我们一齐努力,创造家乡的明天吧!

  大家好,我是个汉族小女孩!我的家乡在江西,对于家乡的风俗,我非常了解。今天就让我来跟你们说说吧!

  在我的家乡,有许多传统的节日。例如:中秋节、元宵节、端午节等许多节日暗示着团圆,但有一个节日却让人思念自己的亲人,这个节日便是清明节。在清明节这一天,我们要去扫墓,要给逝去的亲人送花,表示对他们的缅怀。想想这些,不免内心有些许感伤。

  我们汉族的大多数建筑,既简单而又不缺失美观。在我们这里的县城,大家同住在一幢大楼里,我们把这个很多人居的地叫做小区。而在乡下的话,就不是这样的了。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一幢属于自己一户人家的房子,虽然没那么大,但却显得十分温馨。

  在我们汉族的家乡,美食也是不可缺少的。有龙虾、螃蟹、贝壳、肉类、米饭……这些都是我最爱吃的食物,它们都十分的美味可口。唯独遗憾的是没有蒙古族那里那么新鲜美味的牛奶。哈哈,不过还是很喜欢我的家乡。

  新春佳节时,许多地区的人们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而且也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剪纸是一种非常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人们一般称其为“窗花”。窗花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因窗花的购买者多为农民,窗花有相当的内容表现农民生活,如耕种、纺织、打鱼、牧羊、喂猪、养鸡等。除此,窗花还有神话传说、戏曲故事等题材。另外,花鸟虫鱼及十二生肖等形象亦十分常见。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新年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除旧迎新。

  爆竹为中国特产,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现在我们一般的人都认为放爆竹可以创造一种喜庆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它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俗*惯。

  说起我家乡的风俗,那可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就拿春节来说吧。

  春节被誉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拥有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可能各个地方的过年*惯都会有所不同。

  随着大年初一前天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迎来了最开心的日子——大年初一。因为在这天可以收到很多的压岁钱。也表示前辈对晚辈的关爱。

  传说古时候有个名叫“年”的怪兽,会在大年三十的晚上出来逞凶作恶,直到残**们到大年初一的早上。所以人们会在大年二十九的晚上来燃放烟花爆竹来驱逐这位名为“年”的怪物,还要防止自己家的孩子被“年”抓走,会在大年初一发压岁钱来驱邪。我们这边的特别之处就要莫属于拜年了。

  由于我在初一会起得比较晚,所以家人们都会早早地把我叫起来,换身新衣服,表示辞旧迎新。而这天的早上还会煮很多的饺子

  在我的家乡流传着一句话二十三烙火烧。

  在腊月二十三,我们家也与别人家一样,都要烙火烧,火烧与馅饼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烙得脆脆的面皮与中间那鲜嫩可口的馅,只是回想起来就又觉得饮肚子里的馋虫被勾起来了。

  腊月二十三早上刚醒来就就能闻到已经快好了的火烧,还能听到正在厨房忙碌的爸爸妈妈的声音。

  起了床。便看到把已经好了的火烧往外端的爸爸,爸爸把火烧放在桌上看见了我于是对我说:“快去喊你姐姐出来吃火烧。”叫醒了姐姐后。使看见那正在冒热气的火烧,我想也不就拿起一个吃了起来。咬上一口,那味儿真是好极了!不说那迷人的香气,也不说那诱人的色泽,还不说那酥脆的表皮。只说那美味的馅儿就令人难以自拔。

  我三下五除二的吃捕掉了这个火烧,爸便无奈的说:“怎么不等它凉一点再吃呢?”我这时才反映过来那真的很热。

  不过,那天我非常开心。

  我的家乡在洛南县一个安静、优美的小村庄。因为远离城市的喧闹,这里的生态环境非常好,空气很清新,还保留着许多传统的*俗,我非常喜欢这里。

  每年快过年时,一到腊月村子里家家户户都开始蒸馒头、包包子,都是自己磨的面,味道好极了。最好吃的是一种叫“油馃子”的面食,发好的面,做出特有的造型在油锅里一炸,变得金灿灿、圆滚滚的,像一个个金色的元宝,吃了这个“元宝”来年一定大吉大利。

  到了除夕夜吃过年夜饭,一家人就围着火炉开始包饺子,奶奶就会在饺子里悄悄地放上几枚硬币,这里大年初一早上吃饺子,来庆祝新一年的开始。吃饺子时大家都在试谁的运气好,奶奶说,吃到硬币的人来年一定有好运。

  整个正月,小村庄都是年味十足,好吃的,好看的,好玩的,多的数不清。我喜欢这里,这儿的*俗真有趣。

  腊八节是腊月八号。腊八节除了祭祖敬礼之外,人们还要逐疫。这是来自于古代的驱鬼避疫之一。

  作为巫术活动的腊月击鼓驱疫之俗,至今天湖南等地区仍有留存。 腊八节这天有吃腊八粥的*惯,腊八粥还有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俗历史已经一千多年了。最开始于宋代,不论是朝庭、官府、寺院还是黎民老百姓,在腊八节这一天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这个风俗*惯就盛行了呢! 北*的最为讲究,搀在白米中的物品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总之不下二十种。 书上说说: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物合水煮熟,外用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白糖、红糖、琐琐葡萄等,以作点染。

  怎样?嘴馋了吧!那如果有机会的话,就自已做做吧!

  我的家乡在洛阳,那里有闻名世界的牡丹、永不垂朽的风俗,今天,我就要为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家乡的风俗。

  我说的家乡,当然就是中国,大家可能会奇怪,我说的是洛阳,怎么跟中国扯上关系啦,别急,大家听我细细道来:

  洛阳是中国的一个地方,风俗嘛,当然跟洛阳有关系。

  中国的风俗,(也就是节日)有端午节、重阳节……今天,我就为大家介绍重阳节:

  据说,重阳节的来历是关于一个叫桓景的人,那年,河里出了一个瘟魔,很多人都被感染了,只有桓景活了下来,他决定为民除害。他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名叫费长房的神仙,他日日月月的练*剑法,终于练就了一身好武艺,一天,瘟魔又来捣乱,桓景急忙回家,让大家拿着茱萸叶又让大家喝了些菊花酒,然后带大家的上了高山,瘟魔来啦,他追上了山,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感觉头晕眼花,这时,桓景用宝剑在后面把瘟魔给扎死啦。从此,每年这一天,人们都要登高,插茱萸,喝菊花酒等。

  中国的节日有很多,但因为地区不同,节日的方式也不同,接下来就来看看我家乡的节日风俗吧!

  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节日之一,大年初一早晨,大家都争先恐后的吃饺子,*时不喜欢吃饭的孩子也都狼吞虎咽――谁吃到包有硬币的饺子?寓意着这一年有“福”!

  吃过早饭,一人坐着浆糊,其他人整理着对联,不一会黯然无色的旧春联就变成了焕然一新的新春联,接着再放三颗大炮,表示新年开始了!

  元宵节是春节过后第一个要的节日,这天大家要吃汤圆,晚上把灯管放在门的两边,各点一枝蜡烛,在桌子上面,在面缸上都点着蜡烛,预示着来年更丰收!接着大人们带着孩子拿着自制的灯笼上街溜达一圈!

  最后在家猜灯谜,一个人念谜题等,大家绞尽脑汁想出答案后获得一份,欢声笑语消逝了时间,以最终的分数换取不同的红包!

  这就是我的家乡的风俗,它有趣,庄严,有意义,需要我们流传下去!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优秀作文550字(精选10篇)(扩展7)

——六年级家乡的风俗小学优秀作文实用5份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俗。”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节日风俗和多姿多彩的风俗*惯。我们可以不断地从中感受到和吸收到民俗文化中的智慧和营养,从而受益匪浅,了解颇有深刻。

  八月十五中秋节是一个鲜为人知的节日,中秋之所以是中秋,是因为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是在三秋之中。这一天天上的圆月分外明亮,特别大特别圆,所以这一天象征着家好月圆人团圆的美好日子。说起中秋的来源,坊间一直流传着多个不同的神话和传说。其中嫦娥奔月就是家喻户晓的,最具代表性的关于月亮的故事。话说以前天上有十个太阳,把大地照得寸草不生,人们的生活苦不堪言,叫苦连天。有一个叫后羿的勇士,箭法奇准,他体恤民情,挺身而出决心要拯救苍生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让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拯救了万代苍生。后羿的妻子嫦娥是个绝代美人,夫妻俩十分恩爱,有一次后羿向王母讨得了灵药,一吃就能立即升天成为神仙,但他舍不得妻子只好保存着灵药,一天后羿去打猎,之身嫦娥一个人在家,一个心术不正的下人起了坏心,企图夺取灵药,嫦娥没办法只好当机立断吃下灵药,突然间立刻飞奔到了月宫,从此开始了寂寞的生活。后羿回来后件大事不妙悲痛欲绝,仰望天空长叹见月亮上的`人就使自己思念的妻子。于是他将妻子最爱吃的饼摆在院子里,许多人见了纷纷效仿于此来祈求*安、健康,久而久之代代相传就形成了今天的中秋节。

  “嫦娥奔月”真是一个美丽的神话,我的家乡壮族人过中秋节的*俗更具特色。首先一家人围在一起吃团圆饭,饭菜特别的丰盛仅次于春节。饭后将月饼供奉给祖先,孝敬祖先,希望祖先保佑一家人团团圆圆、健康快乐。祭拜完祖先接下来精彩的时刻即将到来,把圆圆的大月饼切成每人一份,预示着一家人永远团圆,缺一不可。一边吃月饼一边悠哉悠哉的赏月,听着老人讲述关于月亮的趣事,还举行成语接龙或讲谜语,猜对了就奖赏月饼,在皎洁的月光下,欢声笑语下吃着香甜的月饼,真是人生一大乐事,令人流连忘返。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来自全归各地的朋友们,我们虽不曾相识,但在这美好的中秋之夜我们能普天同庆,伴着一样的圆月,共同在月亮下,共同交心,望着圆月,陷入沉思,是它牵引着我们的思绪,进入畅想……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俗。”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节日风俗和多姿多彩的风俗*惯。我们可以不断地从中感受到和吸收到民俗文化中的智慧和营养,从而受益匪浅,了解颇有深刻。

  八月十五中秋节是一个鲜为人知的节日,中秋之所以是中秋,是因为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是在三秋之中。这一天天上的圆月分外明亮,特别大特别圆,所以这一天象征着家好月圆人团圆的美好日子。说起中秋的来源,坊间一直流传着多个不同的神话和传说。其中嫦娥奔月就是家喻户晓的,最具代表性的关于月亮的故事。话说以前天上有十个太阳,把大地照得寸草不生,人们的生活苦不堪言,叫苦连天。有一个叫后羿的勇士,箭法奇准,他体恤民情,挺身而出决心要拯救苍生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让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拯救了万代苍生。后羿的妻子嫦娥是个绝代美人,夫妻俩十分恩爱,有一次后羿向王母讨得了灵药,一吃就能立即升天成为神仙,但他舍不得妻子只好保存着灵药,一天后羿去打猎,之身嫦娥一个人在家,一个心术不正的下人起了坏心,企图夺取灵药,嫦娥没办法只好当机立断吃下灵药,突然间立刻飞奔到了月宫,从此开始了寂寞的生活。后羿回来后件大事不妙悲痛欲绝,仰望天空长叹见月亮上的人就使自己思念的妻子。于是他将妻子最爱吃的饼摆在院子里,许多人见了纷纷效仿于此来祈求*安、健康,久而久之代代相传就形成了今天的中秋节。

  “嫦娥奔月”真是一个美丽的神话,我的家乡壮族人过中秋节的*俗更具特色。首先一家人围在一起吃团圆饭,饭菜特别的丰盛仅次于春节。饭后将月饼供奉给祖先,孝敬祖先,希望祖先保佑一家人团团圆圆、健康快乐。祭拜完祖先接下来精彩的时刻即将到来,把圆圆的大月饼切成每人一份,预示着一家人永远团圆,缺一不可。一边吃月饼一边悠哉悠哉的赏月,听着老人讲述关于月亮的趣事,还举行成语接龙或讲谜语,猜对了就奖赏月饼,在皎洁的月光下,欢声笑语下吃着香甜的月饼,真是人生一大乐事,令人流连忘返。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来自全归各地的朋友们,我们虽不曾相识,但在这美好的中秋之夜我们能普天同庆,伴着一样的圆月,共同在月亮下,共同交心,望着圆月,陷入沉思,是它牵引着我们的思绪,进入畅想……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的家乡在大市,那里有着独特的风俗,春节更为热闹,更具特色。

  除夕的前一两天,大人们忙里忙外,买鸡呀、鱼呀、鸭呀……家家户户必须大扫除一次,把房屋和被子都洗干净。我的家乡到处弥漫着浓浓的年味。

  除夕

  除夕夜,家家户户都热热闹闹。家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煮好饭后,家人们都必须去“祭祖”,然后用焚香祷告,祈祷保佑新的一年全家*安。农村过年的仪式很传统,人们的态度也很认真。除夕这天最快乐的事,莫过于放鞭炮了。这一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到处是“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天空中,绽放的烟花此起彼伏,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人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大家都不会睡觉,一起守岁,等待着新的一年到来。

  正月初一

  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的截然不同,大年初一门外已经贴上了红红的对联,男女老少都穿起了新衣裳,挨家挨户地到亲朋好友家拜年。在这一天,我们家乡是不可以扫地的,因为会把财运扫走。这一天,人们都会向对方送去最美好的祝福!

  元宵节

  元宵佳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闹花灯,广场上处处张灯结彩,人们都在猜灯谜,玩得不亦乐乎,让人觉得仿佛进入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一眨眼,春节就这样踏着匆忙而又愉快的脚步,走过去了。大家就在这充满喜庆而又热闹的日子里,迎来了新的一年。

  清明节的*俗是丰富有趣的。我家乡的清明节更是让人回味无穷。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最重要的活动,当然是扫墓了。清明节这一天,我们会来到墓前,献上一束鲜花,烧上一些纸钱,借以表达我们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并在心里默默地为他们祈祷,祝福他们在天堂的那一边能够和我们一样,幸福和快乐地生活着。此时,我们不禁会回忆起他们曾经和我们共同度过的那些岁月,那些画面仿佛还历历在目,想到这些,我不禁潸然泪下。当然我们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更应该去瞻仰民族英雄,为共和国的烈士扫墓。如果没有这些民族英雄和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就不会有我们的美好未来。我们用这种方式寄托我们的哀思,继承先烈们的遗志,以高昂的精神面貌,投身到学*中去。青山肃立,绿水长歌,我们将永远铭记和颂扬革命先烈的事迹,继承先烈的遗志,将来更好地为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力量!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机。故有“清明前后,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农民伯伯在清明前后种下自己的希望,期待秋天会有好收成。人们也会纷纷栽下了一株株小树苗,美化自己的家园,使神州大地变得更加郁郁葱葱。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春天把五彩缤纷的颜料四处泼洒,万物复苏,万紫千红。我们趁着这美好时光,带着相机,去山上,田野踏青,寻找春天的足迹。

  清明时节,风筝也耐不住寂寞,凌空而飞,翩翩起舞,绽放于蓝天,如鱼得水,俯仰漫游。小朋友们手里拿着风筝,一个个欢呼雀跃,放飞了童心,放飞了快乐,放飞了希望。

  这就是家乡的清明节,我们用扫墓、踏青,放风筝等各种活动来度过这个美好的节日。

  一年一度的春节到来了。在我的家乡有一种风俗,那就是在正月初一这天晚上舞龙。

  “鼓咚咚,咚,鼓咚咚,咚……”哪儿来了一阵击鼓声?难道有什么特别的节目在广场上表演吗?

  刚一走向广场,就见到一片火红的灯光在路道上跳舞,看戏的人们响起一阵阵排山倒海的掌声。十几位舞龙者有的伴奏乐器,有的舞着龙,有的在喝彩……

  只见那龙,全身都是火红的鳞片,一片连着一片,中间没有一丝缝隙。龙头上长着75度至85度的嘴,头上两个龙角向后倾斜,鼻子上长着两条又细又长的龙须,上面还有一双既圆又炯炯有神的大眼睛。

  舞龙开始啦!只见一位魁梧的大汉手上举着一个跟足球一样大的龙珠,上面镶着五彩缤纷的花纹。龙看见后,立刻直奔龙珠,随着龙珠升腾。大汉在龙面前把手中的棒子抡了几大圈,龙也随它,一圈又一圈的盘起。过了一会儿,龙似乎累了,停留在半空,身子围成一个大圈。

  接着龙珠又上下摆动,龙紧追不舍,也跟随着上下摆动,犹如海面上刮起了一阵风,把浪吹掀翻了。不一会儿,龙珠直冲云霄,龙也不甘示弱,一圈一圈往上盘,仿佛这是一座黄鹤直冲太阳。龙珠见状,马上缓缓下降,准备落入人间。龙可不想放弃,仍就跟龙珠一起下凡。最后,龙珠边上下摆动,边围着广场绕圈,龙也在它的带领下形成连绵不断的山脉。

  这正如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所讲到的“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