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舞龙的作文实用5篇

首页 / 作文 / |

  元宵节舞龙的作文 1

  “什么是元宵节?”我好奇地问妈妈。妈妈一本正经地对我说:“元宵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佳节,就是每年正月十五,一年中的第一个‘五’呀!”“什么意思呀?”我摸摸脑袋,想不通什么意思。“反正是过节,到时候你就知道啦!”妈妈不耐烦地回答。“是呀,到时候就知道啦!”我自言自语着。

  一天、两天、三天……元宵节这天到了。妈妈对我说:“小宝,今天就是元宵节,你自己好好感受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我发现,那天最特别的是有舞龙啦!只见街上有几十人举着龙的模型,在一个领头人龙珠的带领下,在街上大摇大摆地舞起来啦,还配上喜庆的音乐。真壮观呀!我发现那些龙还舞到商店里,舞到一些人的家里,听妈妈说这样是能祈福保佑*安的作文,真好玩呀!这样的节日很有我们中国特色,因为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我会记住这个特别的节日!

  元宵节舞龙的作文 2

  年年元宵,今又元宵。元宵节是新年之后第一个满月,寄托着人们美好心愿,象征着圆圆满满,象征着合家团圆。祝愿新一年中,大家心想事成,事事顺利,和和美美!

  正月十五日上午,我们全家一起去水镜路上看闹元宵。大街上人山人海可真热闹,有舞龙灯、划旱船、还有花环队、彩旗队。街道两旁挤满了许多观看人。我最喜欢看舞龙灯。

  龙灯队里面有年轻叔叔,还有80多岁老爷爷,他们穿着黄色衣服,腰里扎着红丝带,一个个显得那么精神。看,他们舞起来了,那些围观人们把鞭炮扔在他们中间,鞭炮炸开了,他们舞更欢了。只见那条“巨龙”在龙灯指挥下上下翻滚。

  元宵节舞龙的作文 3

  今天,我家的砧板坏了,妈妈带我到草城街杂货店去买砧板。妈妈在挑选的时候,我突然听到外面敲锣打鼓的声音,怎么回事啊?我急忙跑出杂货店,寻声望去,只见不远处一道黄色的东西在不停的上下翻滚飞,接着那黄色渐渐变大变清晰、街上的人也越来越多。不一会儿,一条回旋环绕的龙展现在我的眼前,它黄色的龙身,金光灿灿的龙鳞,长长的身躯,斗大的龙头。一双又亮又闪的龙眼。随着咚咚锵、咚咚锵、的锣鼓声,那条金色的龙舞动起来了。有时空中飞腾,有时掠过地面,真是好看极了,围观的人不时发出阵阵喝彩声。

  今天可把我高兴坏了,哎呀,妈妈呢?我把买东西的妈妈给忘了,我急忙转身去找妈妈,却发现妈妈就在我身边,手里还拎着一块漂亮的砧板,任务完成,回家去了喽!

  元宵节舞龙的作文 4

  元宵节,我和妈妈去看舞龙。果然是过节呀!小镇上人山人海,我和妈妈穿行在人群当中,突然,我似乎听见一阵敲锣打鼓的声音,便循声找去,只见菜市场前围了一群人。我很好奇,就使出了吃奶的劲儿钻了进去,站到第一排。

  瞧!一些老爷爷老奶奶打着鼓,中间还有两只大龙子跳着舞。那两只龙子长得非常漂亮,眼睛睁得大大的,血盆大口一张一合,还有几根柔软胡须。两只龙子一金一银,走起路来一摇一摆,可爱极了。

  看,龙子们正在玩“抢灯笼”游戏呢!金龙仗着自己身子大,后脚一蹬,先去夺灯笼,不料被银龙抓了回来。金龙生气了,两只龙子就这样扭作一团,引得观众捧腹大笑。这时,金龙趁银龙不注意爬出来,一跳,顺势叼走了大红灯笼。看着这么精彩的表演,观众不禁欢呼起来。金龙子抖动着满身金毛,好像在炫耀呢!正当我看得起劲,妈妈一拉我,说:“走吧,回家放鞭炮去咯!”

  舞龙真热闹啊!

  元宵节舞龙的作文 5

  元宵之日,街上舞龙舞狮,热闹非凡。

  我和爸爸漫步在蒸湘北路,只见到处挂满了彩灯,五彩缤纷,耀人眼目。忽然一阵“冬冬”的锣鼓声传来,抬头一望,只见两条蛟龙从远处向神龙大酒店奔腾而来。紧接着,,周围的人潮水般地向“龙”拥来。

  好大的两条龙。那龙头硕大而威严,龙须飘动,目光如炬,真有一种“神龙”的感觉,两条龙都有二十几米长,舞龙的叔叔都身强体壮。他们身穿黄色对襟衣,灯笼裤,腰扎红色绸带,头裹黄布,高举舞龙杆,兴高采烈地舞动着,看得我们眼花缭乱。

  随着密集的鞭炮声,有节奏的鼓点声,两条巨龙上下翻飞,瞬息万变,时而“蜻蜓点水”,时而“金龙盘玉柱”,时而“双龙祝福”。这时只听见轰轰的几声,街道的烟花爆竹四起,焰火四射,两条龙在万点火花之中,金灿灿的,犹如遨游在霞光云海之中,翻江倒海,活灵活现,片刻工夫,两条龙一齐跃起,旋转着,摇着尾,在爆竹声中为大家拜年祝福。

  龙啊,你这新千年的龙,带着我们腾飞吧!我为你自豪,我为你喝彩。


元宵节舞龙的作文实用5篇扩展阅读


元宵节舞龙的作文实用5篇(扩展1)

——元宵节舞龙的作文 (菁华5篇)

元宵节舞龙的作文1

  龙,是古代传说中一种有鳞、角、须、爪,能兴云作雨神异动物,在中华传统文化中,被视为吉祥动物,把自己称为龙传人。自古以来,龙就是帝王化身,*民百姓是龙为传统骄傲。

  每年元宵节,全国各地人们都以舞龙来祈求来年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上溯至汉代,历史上早有记载,几千年来这一民俗代代相传,长盛不衰。

  我非常喜欢舞龙表演,还喜欢收集一些有关龙图片、资料以及演唱龙歌碟,从中感受到了中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舞龙,亦称“耍龙灯”,是汉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流行于全国很多地区。“龙”形象各有特色,一般用竹、木、纸、布等扎成,节数不等,多为单数。舞者各持棍子支起一节。由一个人持彩珠,戏龙作舞,龙头随彩珠,龙身各节随龙头上下左右翻腾。每节内能燃烛称“龙灯”,不能燃烛称“布灯”。此外,还有用荷花灯、蝴蝶灯组成“白叶龙”,用一条长板凳起舞“板凳龙”和以人体组成“人龙”等多种形式。

元宵节舞龙的作文2

  二月春光无限好,本周三刘海粟小学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

  这天全校师生欢聚一堂,在学校的操场上观看了绝妙的舞龙表演。一阵隆隆的锣鼓声,穿着红色衣服的舞龙人举着金灿灿的长龙出场了,只见那龙长着长长的触角,瞪着铜铃般的大眼睛,张着血盆大口,举着爪子,样子非常威武。

  舞龙的爷爷奶奶身着金衣,挥洒自如地绕场转了一圈才慢慢加快了脚步,整条巨龙在爷爷奶奶的挥舞下显得活灵活现,龙身随着龙头的摆动而上下起伏,左右摇摆,像一个个波浪连绵起伏。贴满亮晶晶鳞片的龙身,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耀眼。神气的龙头高高昂起,还不时地摇摇头摆摆尾,像是在空中翱翔,又像是在大海里翻腾。舞龙人手举着木棒,一会儿跳,一会儿跑,一会儿站,一会儿蹲,一会儿翻筋斗,一会儿人叠人,就像孙大圣挥舞金箍棒那样自在。

  当龙身盘踞起来时,突然龙身中出现了一位穿着绿色衣服的老奶奶,她手捧鲜花,坐在了龙身之上抖动着,向四周洒下了鲜花,洒下了对新年美好的祝愿,真是让我们大饱眼福,我们不禁发出啧啧称赞。

  围观的同学们不停地拍手叫好,掌声如潮水般涌来,大家深深地被精湛的舞龙表演吸引住了。

元宵节舞龙的作文3

  年年元宵,今又元宵。元宵节是新年之后第一个满月,寄托着人们美好心愿,象征着圆圆满满,象征着合家团圆。祝愿新一年中,大家心想事成,事事顺利,和和美美!

  正月十五日上午,我们全家一起去水镜路上看闹元宵。大街上人山人海可真热闹,有舞龙灯、划旱船、还有花环队、彩旗队。街道两旁挤满了许多观看人。我最喜欢看舞龙灯。

  龙灯队里面有年轻叔叔,还有80多岁老爷爷,他们穿着黄色衣服,腰里扎着红丝带,一个个显得那么精神。看,他们舞起来了,那些围观人们把鞭炮扔在他们中间,鞭炮炸开了,他们舞更欢了。只见那条“巨龙”在龙灯指挥下上下翻滚。

元宵节舞龙的作文4

  正有十月五晚上,我们全家吃完元宵,爸爸妈妈就陪着我去街上看舞龙灯,可是龙灯怎么也不来,我都急死了。可是过了一会儿,随着锣鼓声,龙灯来了,我心里很激动。

  你瞧,那龙头上有很多个灯笼,五彩斑斓,龙身那就更好看了,密密麻麻的龙鳞像拼图一样装点着龙身,五颜六色的彩灯仿佛天上繁星一般灿烂;龙尾上还有四个字——一帆风顺,这时我伸出手来数龙节,一、二、三、四————一共十二节,真长啊!但这时又来了一条“龙”来凑热闹,它俩长得真是太像了,静时像两条蛇,舞起来时全场沸腾了。

  观众们鼓掌、欢呼,连旁边的烟火都给他们打气了,舞龙的叔叔和爷爷们舞得更欢了,他们一会儿舞出了双龙戏珠,一会儿舞出了大龙卷小龙,一会儿舞出了双龙盘旋,真像活了一样。它们又分又合,却一直没有打结,我佩服舞者的高超技艺!

  舞龙灯结束了,龙灯走远了。我好喜欢舞龙灯,因为它给我带来了无穷的快乐!

元宵节舞龙的作文5

  “什么是元宵节?”我好奇地问妈妈。妈妈一本正经地对我说:“元宵节是我们*的传统佳节,就是每年正月十五,一年中的第一个‘五’呀!”“什么意思呀?”我摸摸脑袋,想不通什么意思。“反正是过节,到时候你就知道啦!”妈妈不耐烦地回答。“是呀,到时候就知道啦!”我自言自语着。

  一天、两天、三天……元宵节这天到了。妈妈对我说:“小宝,今天就是元宵节,你自己好好感受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我发现,那天最特别的是有舞龙啦!只见街上有几十人举着龙的模型,在一个领头人龙珠的带领下,在街上大摇大摆地舞起来啦,还配上喜庆的音乐。真壮观呀!我发现那些龙还舞到商店里,舞到一些人的家里,听妈妈说这样是能祈福保佑*安,真好玩呀!这样的节日很有我们*特色,因为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我会记住这个特别的节日!


元宵节舞龙的作文实用5篇(扩展2)

——元宵节舞龙作文 (菁华5篇)

元宵节舞龙作文1

  元宵节看花灯呀!舞龙狮真热闹!元宵节到,这天可真热闹,一早人们就开始放鞭炮,鞭炮声起个好头,于是,热闹的一天开始。电视上,我看到别的地区都开始各种各样的表演:舞龙狮人们顶着狮子的皮,在狮头的带领下,摇头摆尾的狮子显得活灵活现。踩高跷的人们站在高跷上,像巨人一样,在地上走来走去,一些经过训练的人,能做出高难度的`动作,人们都浸泡在欢乐和喜悦中。

  晚上,各种花灯都亮起来,瞧,红的、绿的、紫的、蓝的、五光十色,成一片灯的海洋。晚饭时间到,家家户户拿出汤圆,我吃着芝麻馅的元宵,我幸福的笑。元宵节是*一个传统节日,这是一个美好、热闹、合家团圆的日子。

元宵节舞龙作文2

  元宵上市,春节的一个高潮又到,每到这个时候,我们村都会舞龙灯。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龙寄托着我们对未来的期望,也是对美好日子的祝愿和希望……那天晚上,我早早地吃完饭,便和家人欢聚在一起看舞龙灯。在我们去的时候,广场上空荡荡的,只有一个龙头孤零零的放在那儿。

  过一会儿,几节龙身抬过来,其他的龙身也陆陆续续地赶到。突然间,几发爆竹射上天空,全村灯火通明,舞龙也随之开始。在一旁的观众和我一样都沸腾,人们兴奋地叫着、喊着,我更是兴奋着,好像心中有满腔的激动。龙头在摇摆着,还不时眨眨眼睛,透过灯光,我看见龙头十分活灵活现,那一片片的龙鳞是那么的清晰可见,每一个曲线都是那么的栩栩如生,那威武的.尖牙好似表现着我们中华民族的尊严。我只能满怀期待的眼光看着这条龙,不只是我而是所有的观众。

  前进的龙身闪闪发光的,金碧辉煌,美极,几十米的长龙时而快时而慢,时而摇摆,时而围成一个大圆圈,时而散开,我仿佛真的看到一条龙在飞翔。龙头抬得高高的,尾巴翘得老高,可神气!那些举龙灯的人上气不接下气,满头大汗。夜晚龙灯的光把黑夜照得像白天,随着人们的呼喊声,舞龙灯也进入高潮。它那摇摇摆摆的身体是我们五千年来历史长河的艰辛与波漾……

  这时已经11点多,但是跟“龙”的人群还是久久不愿离去因为他们都把祖国的期待放到这条“龙”身上。这次表演中我不但看到表演,还看到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龙!

元宵节舞龙作文3

  正有十月五晚上,我们全家吃完元宵,爸爸妈妈就陪着我去街上看舞龙灯,可是龙灯怎么也不来,我都急死了。可是过了一会儿,随着锣鼓声,龙灯来了,我心里很激动。

  你瞧,那龙头上有很多个灯笼,五彩斑斓,龙身那就更好看了,密密麻麻的龙鳞像拼图一样装点着龙身,五颜六色的彩灯仿佛天上繁星一般灿烂;龙尾上还有四个字——一帆风顺,这时我伸出手来数龙节,一、二、三、四————一共十二节,真长啊!但这时又来了一条“龙”来凑热闹,它俩长得真是太像了,静时像两条蛇,舞起来时全场沸腾了。

  观众们鼓掌、欢呼,连旁边的烟火都给他们打气了,舞龙的叔叔和爷爷们舞得更欢了,他们一会儿舞出了双龙戏珠,一会儿舞出了大龙卷小龙,一会儿舞出了双龙盘旋,真像活了一样。它们又分又合,却一直没有打结,我佩服舞者的高超技艺!

  舞龙灯结束了,龙灯走远了。我好喜欢舞龙灯,因为它给我带来了无穷的'快乐!

元宵节舞龙作文4

  今天,我家的砧板坏,妈妈带我到草城街杂货店去买砧板。 妈妈在挑选的时候,我突然听到外面敲锣打鼓的声音,怎么回事啊?我急忙跑出杂货店,寻声望去,只见不远处一道黄色的东西在不停的上下翻滚飞,接着那黄色渐渐变大变清晰、街上的人也越来 越多。 不一会儿,一条回旋环绕的龙展现在我的眼前,它黄色的龙身,金光灿灿的龙鳞,长长的身躯,斗大的龙头。一双又亮又闪的龙眼。随着咚咚锵、咚咚锵、的锣鼓声,那条金色的.龙舞动起来。有时空中飞腾,有时掠过地面,真是好看极,围观的人不时发出阵阵喝彩声。

  今天可把我高兴坏,哎呀,妈妈呢?我把买东西的妈妈给忘,我急忙转身去找妈妈,却发现妈妈就在我身边,手里还拎着一块漂亮的砧板,任务完成,回家去喽!

元宵节舞龙作文5

  舞龙灯是*民间非常热闹有趣的*俗。龙灯的种类很多,有用布缝的布龙,竹子扎的篾龙,稻草扎的草龙……

  我们家乡的龙灯是特别别致的,龙的身体是一条一条的木版连接着,每块木版上贴着漂亮的图案,里面还点着蜡烛,五颜六色,十分好看。

  家乡的龙灯是正月十五元宵节那天舞的,原本不热闹的小山村就突然热闹了起来。天色有点黑下来时,村里响了锣鼓声、鞭炮声、还有人的叫喊声。爷爷说开始舞龙灯了,我和隔壁的小朋友就迫不及待的跑向村里,到那里一看“龙”的四周是人山人海,听说景宁电视台都来人了。

  龙灯是越舞越精彩,特别是在山上舞动的时候,远远可看去就好似一条真龙在山上盘旋着,龙灯每舞到一个地方,那里就会放起美丽的烟花,把天空照的五彩缤纷。

  龙灯结束回到家,我的心还久久不能*静下了,我和妈妈说每年我都要回来看龙灯,家乡的'龙灯实在是太精彩了。


元宵节舞龙的作文实用5篇(扩展3)

——元宵节舞龙作文10篇

  元宵节看花灯呀!舞龙狮真热闹!元宵节到了,这天可真热闹,一早人们就开始放鞭炮,鞭炮声起了个好头,于是,热闹的一天开始了。电视上,我看到别的地区都开始了各种各样的表演:舞龙狮人们顶着狮子的皮,在狮头的带领下,摇头摆尾的狮子显得活灵活现。踩高跷的人们站在高跷上,像巨人一样,在地上走来走去,一些经过训练的人,能做出高难度的动作,人们都浸泡在了欢乐和喜悦中。

  晚上,各种花灯都亮了起来,瞧,红的、绿的、紫的、蓝的`、五光十色,成了一片灯的海洋。晚饭时间到了,家家户户拿出了汤圆,我吃着芝麻馅的元宵,我幸福的笑了。元宵节是*一个传统节日,这是一个美好、热闹、合家团圆的日子。

  舞龙灯是*民间非常热闹有趣的*俗。龙灯的种类很多,有用布缝的布龙,竹子扎的篾龙,稻草扎的草龙。我们家乡的龙灯是特别别致的,龙的身体是一条一条的木版连接着,每块木版上贴着漂亮的图案,里面还点着蜡烛,五颜六色,十分好看。

  家乡的龙灯是正月十五元宵节那天舞的,原本不热闹的小山村就突然热闹了起来。天色有点黑下来的时候,村里响了锣鼓声、鞭炮声、还有人的叫喊声。爷爷说开始舞龙灯了,我和隔壁的小朋友就迫不及待的跑向村里,到那里一看“龙”的四周是人山人海,听说景宁电视台都来人了。

  龙灯是越舞越精彩,特别是在山上舞动时,远远可看去就好似一条真龙在山上盘旋着,龙灯每舞到一个地方,那里就会放起美丽的烟花,把天空照的五彩缤纷。龙灯结束回到家,我的心还久久不能*静下了,我和妈妈说每年我都要回来看龙灯,家乡的龙灯实在是太精彩了。

  元宵上市,春节的一个高潮又到,每到这个时候,我们村都会舞龙灯。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龙寄托着我们对未来的期望,也是对美好日子的祝愿和希望……那天晚上,我早早地吃完饭,便和家人欢聚在一起看舞龙灯。在我们去的时候,广场上空荡荡的,只有一个龙头孤零零的放在那儿。

  过一会儿,几节龙身抬过来,其他的龙身也陆陆续续地赶到。突然间,几发爆竹射上天空,全村灯火通明,舞龙也随之开始。在一旁的观众和我一样都沸腾,人们兴奋地叫着、喊着,我更是兴奋着,好像心中有满腔的激动。龙头在摇摆着,还不时眨眨眼睛,透过灯光,我看见龙头十分活灵活现,那一片片的龙鳞是那么的'清晰可见,每一个曲线都是那么的栩栩如生,那威武的尖牙好似表现着我们中华民族的尊严。我只能满怀期待的眼光看着这条龙,不只是我而是所有的观众。

  前进的龙身闪闪发光的,金碧辉煌,美极,几十米的长龙时而快时而慢,时而摇摆,时而围成一个大圆圈,时而散开,我仿佛真的看到一条龙在飞翔。龙头抬得高高的,尾巴翘得老高,可神气!那些举龙灯的人上气不接下气,满头大汗。夜晚龙灯的光把黑夜照得像白天,随着人们的呼喊声,舞龙灯也进入高潮。它那摇摇摆摆的身体是我们五千年来历史长河的艰辛与波漾……

  这时已经11点多,但是跟“龙”的人群还是久久不愿离去因为他们都把祖国的期待放到这条“龙”身上。这次表演中我不但看到表演,还看到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龙!

  元宵上市,春节的一个高潮又到了,每到这个时候,我们村都会舞龙灯。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龙寄托着我们对未来的期望,也是对美好日子的祝愿和希望……那天晚上,我早早地吃完饭,便和家人欢聚在一起看舞龙灯。在我们去的时候,广场上空荡荡的,只有一个龙头孤零零的放在那儿。

  过了一会儿,几节龙身抬了过来,其他的龙身也陆陆续续地赶到了。突然间,几发爆竹射上天空,全村灯火通明,舞龙也随之开始了。在一旁的观众和我一样都沸腾了,人们兴奋地叫着、喊着,我更是兴奋着,好像心中有满腔的激动。龙头在摇摆着,还不时眨眨眼睛,透过灯光,我看见龙头十分活灵活现,那一片片的龙鳞是那么的清晰可见,每一个曲线都是那么的栩栩如生,那威武的尖牙好似表现着我们中华民族的尊严。我只能满怀期待的眼光看着这条龙,不只是我而是所有的观众。

  前进的龙身闪闪发光的,金碧辉煌,美极了,几十米的`长龙时而快时而慢,时而摇摆,时而围成一个大圆圈,时而散开,我仿佛真的看到一条龙在飞翔。龙头抬得高高的,尾巴翘得老高了,可神气了!那些举龙灯的人上气不接下气,满头大汗。夜晚龙灯的光把黑夜照得像白天,随着人们的呼喊声,舞龙灯也进入了高潮。它那摇摇摆摆的身体是我们五千年来历史长河的艰辛与波漾……

  这时已经11点多了,但是跟“龙”的人群还是久久不愿离去因为他们都把祖国的期待放到了这条“龙”身上。这次表演中我不但看到了表演,还看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龙!

  正月十五那天,爸爸告诉我:“今天黄埔区茅岗村要举行各种闹元宵的的活动,有放烟花,有聚餐,还有最精彩的舞龙表演。”于是,我和妈妈早早就来到了祠堂门口等候精彩的舞龙表演。

  一开始,舞龙队正在准备。围观的人们越来越多,我数了数人群一共有11层。人们有的.在楼顶上看,有爬上树看,还有的站在梯子上,真是热闹极了!

  舞龙表演开始了。我看到了一只黄龙子和一只红龙子出来给大家拜年。它们的眼睛一眨一眨的,真可爱啊!接着,“龙子们”表演了爬杆子的节目。排在中间的那只龙子最厉害,它很快就爬上了10米高的杆子顶端,并吐出了一条红色的祝福语“生意兴隆步步高!”。看热闹的人们都给它热烈的掌声。最精彩的就是黄龙子上梅花桩采青的节目。黄龙子在梅花桩之间一会跳来跳去,一会站立起来,一会探下身子,好像走在*地上。它可真厉害啊!

  正月十五闹元宵真有意思啊!

  时间过得真快,寒假就快要结束了。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村里照例要举行一项风俗活动——舞龙灯。

  早在几天前,村中的长辈就在制作龙头了。每年龙头都会有一点小变化,我对今年的龙头也充满了期待。

  这天,夜幕才刚刚降临,人们就迫不及待的扛着自家的那一节“龙身”,兴奋地往操场走去。一节节的“龙身”上点着蜡烛,火苗伴随着人们轻快的脚步在黑夜里一上一下的跳跃着,宛如一个个可爱的小精灵,散发着点点光芒,在黑夜中跳着欢快的舞蹈。又好像无数的萤火虫在夜间举行节日派对,三五成群地聊天。时而分散,时而聚拢,好像它们在传递着节日的祝福。

  操场上,一节节“龙身”慢慢组合成一条长长的巨龙。巨龙盘踞在操场上,硕大的龙头在操场的中央。远远望去,龙头向四周射出白色的光芒,在操场上显得格外耀眼。今年的龙头似乎比往年更加威武。龙身上画满深绿色的鳞甲,背上的鳍被涂成红色,还装饰上了小小的霓虹灯,一闪一闪的,放射出五彩的光芒,给威武的'龙头添上一丝祥瑞的气息。两个金灿灿的龙角十分耀眼,使龙显得更加高贵,更加绚丽。一对电灯泡制成的龙眼,闪闪烁烁,仿佛龙正在眨眼。龙的嘴里还含着一个红色的大球,球上写着 ,寓意着来年的好运。一根根龙须在微风中飘动,为龙增上勃勃生气。龙身边围绕着朵朵彩色的祥云。最顶上还站着一只雪白的仙鹤。仙鹤伸长脖子,展翅欲飞。

  耳边不知何时响起了锣鼓声,这声音使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这条龙也伴着这个乐声开始在操场上游走起来。突然,一个烟花蹿上夜空,多种色彩一下子四散开来。烟花一个接一个,把这次舞龙灯活动的气氛推向高潮。巨龙游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天上是五颜六色的烟花照亮夜空,地上是千千万万的灯火连成一片,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不久,龙走出了操场,道路两旁的烟花为它鸣放。它越走越远,逐渐被夜色所淹没。不一会儿,它又出现了,想是它爬上了更高的山坡,就像一条火龙在远处的天空遨游。

  夜已深了,喧闹的人群也随着锣鼓声的远去而消散。烟火早已消失,夜又回归于它的宁静。但我知道,新的一年又将是美好灿烂的一年。

  舞龙灯是*民间非常热闹有趣的*俗。龙灯的种类很多,有用布缝的布龙,竹子扎的篾龙,稻草扎的草龙……

  我们家乡的龙灯是特别别致的,龙的身体是一条一条的木版连接着,每块木版上贴着漂亮的图案,里面还点着蜡烛,五颜六色,十分好看。

  家乡的龙灯是正月十五元宵节那天舞的,原本不热闹的小山村就突然热闹了起来。天色有点黑下来时,村里响了锣鼓声、炮竹声、还有人的'叫喊声。爷爷说开始舞龙灯了,我和隔壁的小朋友就迫不及待的跑向村里,到那里一看“龙”的四周是人山人海,听说景宁电视台都来人了。

  龙灯是越舞越精彩,特别是在山上舞动的时候,远远可看去就好似一条真龙在山上盘旋着,龙灯每舞到一个地方,那里就会放起美丽的烟花,把天空照的五彩缤纷。

  龙灯结束回到家,我的心还久久不能*静下了,我和妈妈说每年我都要回来看龙灯,家乡的龙灯实在是太精彩了。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来临啦,我早早吃过晚饭,和爸爸老妈到西芹看舞龙灯。

  8点钟左右,街道上人山人海,我们站在道口车站等龙灯。龙灯出现了,这可真是一条好长的.龙啊!舞龙灯的人把龙舞得栩栩如生,一会儿升天,一会儿入地,真有点分辨不出是真还是假。"龙头前怎么会有一颗龙珠,那是做什么用的?"我问老妈,老妈说:"你仔细观察一下,就会知道了。"我仔细看了一会儿,噢,我明白了,原来龙珠往哪里摆,龙就往哪里摆,龙追着龙珠,好像要吃掉它呢!

  9点左右,我们回到南*,经过商业城,看见妇幼保健院门口有人在放烟花,我们下了车,爸爸拿出数码相机拍摄起来。火焰好大,好美。有的像菊花,有的像兰花,还有的像大蘑菇,我最喜欢的要数那种先是菊花,后像流星的焰火了。随着"砰"的一声,朵朵鲜花出现在夜空,绽放最美的一面。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一年中最旺的时节,可算得上是“火树银花不夜天”了。舞龙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活动,各个地方都有舞龙灯的'*俗,特别是元宵节这天这项活动至今流传。

  昨天在义乌我奶奶的老家看到了—舞龙灯。舞龙队伍大约有上百人组成,所到之处炮竹不断,烟花弥漫,围观者水泄不通,龙灯在炮竹与焰火余光中飞舞,十分壮观。听奶奶说在当地有的人家为了迎接龙灯进屋门前排列大花筒炮36对,炮竹数万响。一旦龙灯口中喷水,主人便拉着龙须挂朋披红,用上等佳肴款待舞龙队伍,祈求来年*安吉祥。

  今日我能看到这么壮观的舞龙灯真是意义非凡。

  元宵节,我和妈妈去看舞龙。果然是过节呀!小镇上人山人海,我和妈妈穿行在人群当中,突然,我似乎听见一阵敲锣打鼓的声音,便循声找去,只见菜市场前围了一群人。我很好奇,就使出了吃奶的劲儿钻了进去,站到第一排。

  瞧!一些老爷爷老奶奶打着鼓,中间还有两只大龙子跳着舞。那两只龙子长得非常漂亮,眼睛睁得大大的,血盆大口一张一合,还有几根柔软胡须。两只龙子一金一银,走起路来一摇一摆,可爱极了。

  看,龙子们正在玩“抢灯笼”游戏呢!金龙仗着自己身子大,后脚一蹬,先去夺灯笼,不料被银龙抓了回来。金龙生气了,两只龙子就这样扭作一团,引得观众捧腹大笑。这时,金龙趁银龙不注意爬出来,一跳,顺势叼走了大红灯笼。看着这么精彩的表演,观众不禁欢呼起来。金龙子抖动着满身金毛,好像在炫耀呢!正当我看得起劲,妈妈一拉我,说:“走吧,回家放鞭炮去咯!”

  舞龙真热闹啊!


元宵节舞龙的作文实用5篇(扩展4)

——家乡的元宵节的小学作文实用5篇

  家乡的元宵节就是所说的正月十五,是祭祀祖先的日子,比清明节更隆重,比春节还要热闹。

  这天上午,家家户户都要准备祭祀和“看灯”用的物品。

  奶奶在家里用豆面做成粗蜡烛形状的“豆蜡”,里面插上烛心,准备晚上给各个房间“照亮”。男人们杀了鸡之后,就领着孩子到集市上买烟花爆竹。这天,买、卖烟花的人比任何时候都要多。宽阔的大街上一流两行全是卖烟花的摊位,三里五村的男人挤得水泄不通。小孩子一手抓着大把小烟花棒,一手紧紧地攥着大人的衣襟,生怕走丢了。

  傍晚,父亲就带着孩子们上坟点灯。祖坟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我们村里,不论是陈家还是董家的祖坟都清晰存在。来到茔地,将亲人坟头的杂草清理干净,翻上一些新土,土里插些黄纸钱,亲人的坟子就焕然一新了。在墓碑前面点燃集上买的莲花状的红烛,纸钱烧起来,爆竹响起来。烛光摇曳,烟气弥漫,噼里啪啦声中,整个空间里充满着一种神秘、忧伤的气息。在这气息里,人们洒酒敬天敬地敬祖,跪拜叩头,表达对天地的感念和对先辈的追思。

  吃过水饺和元宵之后,天就黑了。女人张罗着到各个房间点上“豆蜡”,孩子们和爸爸却急不可耐地开始燃放烟花。每到此时,几个村子就会爆竹声连成一片,烟花把夜空装点得五光十色,分外绚烂。

  元宵节是祖先的节日,是快乐的节日,更是中华民族血浓于水、认祖归宗的民族向心力的象征。中国人讲究落叶归根,你可以一无所有,但不能忘祖。我想,一年一度的家乡的元宵节正是要提醒我们,时刻不能忘记自己的根在哪里。

  在美丽富饶的河套*原,那里有我的家乡——五原县。

  “正月十五闹元宵”。

  一大早听妈妈说街上踩高跷、扭秧歌、舞狮子等表演,我便按捺不住自己兴奋的心情,冲出家门,此时街道两边已经站满了人群,交警在路中央维持交通秩序,疏导着过往车辆。

  这时,我隐约听到了敲锣打鼓的声音,站在人群中,我不时探出脑袋向鼓声的方向望去,“哇,来了,来了!”我看见秧歌队来了,他们有的手里拿着扇子,悠闲地扇着、扭着;有的手里拿着五颜六色的彩绸,欢快地舞着;后面跟着几个大头娃娃,笑着、扭着。

  踩高跷的来了,看,他们的脸上画着各种脸谱,涂着油彩,穿着长袍,手中拿着扇子,做着各种夸张的动作、表情。

  哇!舞狮子的来了,锣鼓声声、威风凛凛,只见两个大狮子在锣鼓声中穿来穿去,互相“打斗”、追逐,后面跟着几只小狮子,它们也在淘气地打闹、玩耍,好开心呀!

  晚上,我和爸爸去葵花广场看礼花,广场上早已张灯结彩、华灯闪烁、人山人海。此时,礼花鸣放已经开始了,空中绚丽的礼花竞相开放 ,广场上欢呼声、尖叫声此起彼伏,礼花飞射出的火星仿佛点亮了整个夜空,把黑夜照的如同白昼。

  “看,飞天鼠来了!”飞天鼠漫天飞舞着,还发出一大群老鼠“吱吱”的叫声,在空中飞散开来。

  再看,美丽的“嫦娥”飞向了天空,着就是我期盼已久的“嫦娥奔月”了,无数的火花向空中喷射,还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咋看,仿佛嫦娥舒展着长袖飞向天空一般,美丽极了……

  啊,热闹的元宵节让我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我每年都过许多的节,有春节、元宵节、儿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等,其中呀,我最喜欢的就是元宵节儿童节和中秋节了。我这就和大家说说今年我过的元宵节吧!

  元宵节那天一大早,妈妈就叫醒了睡梦中的我,简单洗漱后,为我端来了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圆,甜滋滋,软糯糯的,那叫一个甜蜜呀!还没吃完,妈妈就催促我,让我快点,说吃完要带我去赶社火。“什么是社火?”我好奇地问妈妈,妈妈笑了,神秘地说:“去了你自然就知道啦!”

  出了家门坐上车,我们很快就来到了目的地,离石河子市不远的郊区——石河子乡。天色还早,街上只有不多的一些人在放花炮,家家大门上贴着的大红对联就好像一朵朵鲜艳的春花,灿烂夺目。爸爸说离社火开始还早呢,要到晚上天黑下来的时候才开始,我真着急呀。坐在亲戚家里是坐立不宁,好不容易熬到了晚上八点,天也黑下来了,这时候只听见门外响起了一阵震耳欲聋的锣鼓声,我再也坐不住了,一个蹦子就窜出了门。

  大门外,威风锣鼓擂得震天响,远远的走来了一群群身穿各式各样服装的人。有扭秧歌的大伯大妈,有滑旱船的哥哥,有骑毛驴的漂亮姐姐,还有抬轿子踩高跷的叔叔阿姨,我最喜欢的是走在最后的一个个胖乎乎的大头娃娃,模样憨态可掬,扭来摇去,他们的表演不时地引来围观的人群发出阵阵快乐的笑声。哦,这个就是妈妈说的社火呀!这是只有在民间乡村才能看见的表演。

  看完精彩的社火表演还没有回到家,我就已经甜甜地睡着了。这样的`社火表演真有趣!爸爸答应我,明年还会带我来看社火。真盼望下一个元宵节快快到来!

  春节过后便是正月十五。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天,是必定是要吃元宵的。

  吃元宵的*俗源于何时何地?民间的说法不一。相传,元宵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昭王,某个正月十五,楚昭王经过长江,见江面有漂浮物,为一种内红外白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请教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复兴之兆。”从此元宵节跟吃元宵便成了一种历史。

  在中国元宵跟汤圆是两回事。元宵跟汤圆在古代统称“汤圆”。后来时移事迁,北方称之为“元宵”南方称之为“汤圆”叫法不同,做法也不一。我山东籍书北部,正月十五自然要吃元宵的。

  正月十四,妈妈就和我忙着做起元宵来了……

  妈妈拿出从老家捎来的糯米粉,倒在簸箕里,接上一碗凉水,取出从超市买来的冻馅,就着手做元宵了!妈妈先将几个蘸过水的黑芝麻馅儿放到簸箕里,飞快的晃动簸箕,馅儿上就裹上了一层糯米粉。接着,妈妈又熟练地将裹上糯米的黑芝麻馅儿过一下凉水,再次发到簸箕里滚动。如此四五次,一个玲珑小巧的元宵就做好了!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几次失败后也做好了几个元宵。

  做好之后放到通风处晾晒一夜,正月十五便着手煮元宵了。

  看着滚好的糯米皮包着黑漆如墨的黑芝麻馅儿,溜进冒着袅袅轻烟的沸水里,一股莫名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煮好,晾凉后,元宵上桌啦。白净雪亮的小元宵不禁令我垂涎三尺。舀起一个,迫不及待的送到嘴里。轻轻一咬,香甜可口的黑芝麻便流了出来。糯而不黏的皮儿,香儿不腻的馅儿,咽了下去,嘴里依然留着芝麻的喷香……

  在北方,元宵和春节的年糕,端午的粽子一样,都是节日食品。吃元宵象征家庭像圆月一样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在我的家乡——汕头,无论什么节日,我们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俗。

  就拿元宵节来说吧。那*俗可真多呀!让我给你细细道来。

  游神赛是家乡元宵节必须举行的,所谓的游神赛就是有几个人或者十几个人抬着一蹲人称“老爷”的佛像,还有一些人是抬着一蹲人称“观音娘娘”的佛像,抬“老爷”的人一般都是比较多的,因为据说抬到“老爷”佛像的,那些结婚还未生子的人明年就会生男孩,抬着这两蹲佛像的人就会在大街小巷上走一圈,后面还跟着一帮敲锣打鼓的人,观看的人也是人山人海,特别热闹,等这些人抬到村外后就开始赛跑起来,看看谁先把佛像抬到目的地,所谓的目的地就是在村里的广场搭好的一个神台,然后把佛像放进去后,人们就开始在广场上摆起了各种各样的祭品,祭拜起来了,祭拜的人特别多。在神台的对面,有一个戏台,村里特地请了戏班子来表演给神明看。人们祭拜完后就会放烟火,放鞭炮,热闹非凡。

  第二个独特的风俗是吊喜灯,因汕头话灯和丁是同音,故点灯和添丁是谐音,所以家乡人认为点灯是添丁的吉兆,人口畅旺浮现。如果去年结婚的人或者生了男孩的人,在今年的农历正月十五的晚上就必须提着红灯笼,拿一张红纸写上姓名贴到灯屏上,欢天喜地地挂在乡中宗族祠堂的灯架上,刚结婚的象征着不久就会添丁,生了男孩的象征着家中添了丁。

  元宵节的时候,我们不仅有游神赛和吊喜灯,还有一些好吃的粿品,其中“炸油角”是我们家乡元宵节必备的粿品之一。据说,“炸”象征着发财,这是我们家乡人一个美好的愿望,不管这些风俗象征着什么,但“油角”却是我最喜欢吃的美食之一。

  家乡的元宵节对我来说是新奇的、热闹的,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也迫不及待地想到我们的家乡体验一下?


元宵节舞龙的作文实用5篇(扩展5)

——元宵节小记作文实用5篇

  正月十五元宵节,早上,我看见姥姥揉面团娴熟的翻过来,掉过去,立起来,横过去。抻、拉、压、拽,为所欲为。还时不时的让我按住盆,倒下开水,面粉成型了。姥姥开始做汤圆了,她先取出一小块面粉团,在中间开个小洞,双手有节奏的将一个小洞变成一个大洞,在洞里放入黑芝麻,又慢慢地的将四周的面粉往洞里靠,洞又没了,我认真地学*着,一眨眼功夫,二十个汤圆可以放入锅里了。汤圆在沸水中翻滚着,再慢慢浮上来。汤圆好了,我盛了一碗,刚吃一个,一种香香的味道在我口中蔓延开来,好吃极了!

  晚上,我们一家去公园,那有燃灯的、踩高跷的和舞狮灯子的,各处都充满着快乐的气氛。不知谁说一句:“看这边的花灯多漂亮啊!”我们顺着声音望去,哇!花灯的颜色各种各样,有黄的,粉的,绿的,蓝的,七彩的,紫的等等,漂亮极了!这边还有猜谜大会呢!我也挤了进去,还猜中了两条灯谜呢!

  对了,说到这里,大家还不知道元宵节的来历吧!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农历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上元佳节,是中国汉族和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节日文化之一,汉族传统的元宵节始于汉代,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又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所有又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今天了解到这么多知识,我很高兴,我希望下次还过这么快乐的元宵节。

  正月十五闹花灯,真是开心极了!

  那天晚上,天还没有黑下来,我和哥哥急匆匆地吃过饭就一起跑到院子里放礼花。我先放了一个礼花,这个礼花是圆形的,我把它放在地上,点燃导火线,一会儿,只听“嘣”的一声,礼弹破筒而出,飞向天空,接着,又听“嘣”的一声,礼弹在高空中炸开了花,先像个大雪花,接着变成了闪闪发光的大菊花,又变成了五颜六色满天的花,美丽极了!哥哥也放了一个礼花,和我的一样。

  我们欢呼着正准备继续放礼花,妈妈叫我们去放孔明灯,因为有人放的孔明灯已经升到半空中了。

  哥哥从妈妈手里接过一只孔明灯,把装着海绵的石蜡,用打火机烧着了,石蜡在孔明灯下面的灯座上燃烧起来;我提着孔明灯的塑料灯罩,看灯罩慢慢地膨胀起来,膨胀成一个大圆球的时候,我松开手,孔明灯像一只伤还未好的小鸟,摇摇晃晃地飞上天了。我和哥哥又放了几个孔明灯,我还默默地一一许了愿,心里爽极了!

  放完孔明灯,我和哥哥又去放礼花。这时,放礼花的人明显多了起来,天空中到处都有升起来的礼花,五彩缤纷,此起彼伏,整个天空通明通明的,就像花的海洋。

  我们的礼花全部放完的时候,已经到了夜里11点钟了。妈妈让我们去睡觉,我躺在床上激动得翻来覆去的,怎么也睡不着,一直到了很晚很晚。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爸爸妈妈领我去银泉广场看花灯,那里热闹极了。

  大街上灯火通明,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等我到的时候,那里早已人山人海,里面吵吵嚷嚷,张灯结彩,喜气洋洋,连一只蚂蚁都挤不进去。

  那里有鱼灯、福娃灯,花灯和财神爷,还有金光闪闪的金币,笨头笨脑的大胖猪,浅蓝色的小树。

  我最喜欢中间的那盆巨大的花,上面有五光十色的花朵,粉艳艳的,还金光闪闪的,让我都睁不开眼睛,她花枝招展的,好看极了!

  在不远处还有熊大和熊二、光头强的花灯。这让我回想起来以前看的动画片—《熊出没》。看到他们有趣的样子,我就情不自禁哈哈大笑起来。有时候我也会暗暗伤心,如果光头强能挣很多钱,开豪车回家,他每天过着幸福安稳的生活,那该多好!

  “爆竹声中一岁除”,元宵节又过去了,我喜欢看花灯,我喜欢元宵节!

  今年的元宵节又到了,可今年的月亮,与以往不同,因为,往常都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可今年不同,就在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晚上,月亮是最大最圆的,所以,我决定,吃完晚饭后,和家长一起去赏月。

  吃完饭后,我迫不及待地赶往楼下,生怕晚了一点儿,准备看一下今晚的月亮。因为现在天色较早,所以月亮还并没有出现,我们等待了一会儿,月亮终于出现了。

  十五的月亮真圆啊,比玉盘还圆,这是我第一次看见这么圆的月亮,往常,多多少少也不会太圆。

  十五的月亮真大啊,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大,去年的月亮比今年的月亮小了一圈。

  十五的月亮真亮啊,比家中的灯还亮,是黑夜中最亮的,给我们照明。

  不光我们喜欢月亮,在古代,喜欢月亮人可不少,有描写月亮的,有借月亮抒**感的。比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张九龄也写过“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类似这样的诗句还有很多,比如《月夜忆舍弟》、《月词》等等。

  “吟成赏月之诗,只愁月堕”。期待今年的中秋节,不知月亮又会是怎样一番美景呢?

  “猜谜、珍惜、观察、民俗、奉献、赏月、汤圆、科普、寓意、咏月”。结合同学们写的不同内容,吕老师给这些小文各自命名。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人生轨迹,不同的人生经历。用心感受生活,用文字记录,将难忘美好的瞬间,定格。

  当人们还沉浸在春节的喜悦中时,余兴未尽的又迎来了中国另一个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人们称夜晚为‘宵’按照中国的传统,在这一天里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还要出门赏月,燃放烟花,囍猜灯谜,共吃夜宵,合家团聚,共庆佳节。

  今年也不例外。元宵节的夜晚,我和妈妈来到了街上。街道上人山人海,在一家大超市的门前,举行了猜灯谜活动。我和妈妈连忙挤了过去,你那里早已围得水泄不通。我抬头看到一张谜纸:我的心——打一字。我心里想:我就是吾,吾字加一个竖心旁就是“悟”字。我连忙把谜纸揭了下来。挤到阅奖处对答案,果然对了,经过我和妈妈的挤次脑力大作战,我们抱着五六件礼物回家了。

  回到家,我们全家围着吃元宵,妈妈把煮好的元宵端到了每一个人的面前,那热腾腾的的元宵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爸爸说:“这吃元宵也是有学问的。四个表示四喜临门,把个表示八面玲珑,十个表示十全十美。”随着爸爸的话,我把元宵送进了嘴,那馅甜到了我的心里。

  吃过元宵,大家都来到楼顶,一边看烟花一边闲聊,大家都沉浸在了节日的欢乐中,到处都洋溢出一种愉快的气氛。

  元宵,是新年后的第一个满月,它寄托着人们的美好心愿,象征着合家团圆。祝福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心想事成,和和睦睦。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