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器小学生作文范本5份

首页 / 作文 / |

  计算器小学生作文 1

  如果不是那次考试,如果不是那次及时地醒悟,我想这只“依赖”的肥虫,会在我的脑袋里越长越大,使我掉进一个无底的深渊,没有光明,没有……让我无法自拔。

  记得九岁那年,临*期中考数学的时候。一天晚上,我在家里做着小数除法的数学作业,夜渐渐黑了,时间也一分一秒的过去,我还在不停地算,不停地算,始终没有做完。哎,这要算到什么时候啊?我抱怨着。突然,一个黑黑的、方正的东西进入了我的视线。我扭头一看,呀,原来是计算器。对了,**嘛不用计算器来做作业呢?这样会又快又准确呢。我乐得手舞足蹈起来,为自己想到的妙招而欢呼。很快,我便完成了当天的作业。

  日复一日,就这样那段时间我多次做作业时都拿着计算器来做。那只勤恳的精灵,在我的心里越来越小,而那只肥大的依赖虫子,在我的脑袋里越长越大,逐渐繁殖起来了。

  期中考试越来越*,而我丝毫没有醒悟。令人期待的期中考试到来了,而我心中十分不安,因为这些天我根本没有用脑。试卷发下来后,我以最快的速度将试卷扫射了一遍,啊!天啦,几乎全是计算题。我往桌上一倒,几乎要崩溃了。我无力地拿起笔,忐忑不安地做起了试卷。顿时感到每一个题就像一座高大的雪山,山上积满了皑皑白雪,好像一踩下去就会掉进个无底洞。时间到了,我怀着一颗沉重不安的心将试卷交了上去,再看看别的同学,他们都信心十足地在有说有笑。

  发试卷的那一天来了,老师抱着一大堆试卷走进教室。我望瞭望窗外,满天乌云黑沉沉的压下来,像是老天打翻了墨水,狂风呼啸着,犹如狼在怒嚎,寒鸦无力地在拍着翅膀,唱着一首悲哀的葬歌。原本阳光明媚的天气顿时变得死气沉沉。终于,老师开始报分数了。“陈宇湘98分,刘奕来92分,胡明轩94分……”此时我的心里就像有一只小兔子在怦怦直跳。"龙歆玙85分。"当听到我的分数时我顿时瘫倒在书桌上,眼珠无力地转动着,连喘气都吃力了。我后悔不已,都是计算器惹的祸啊!

  是啊,用计算器帮我写作业,确实很准确。但是这样会使我懒惰,依赖。通过这次的一个教训,使我明白了:任何时候都要勤奋,不能依赖计算器耍小聪明,因为这样会让你付出代价!

  计算器小学生作文 2

  今天,老师发现了一个计算器。我打开一看,里面有一个计算器。它小巧玲珑,穿着一件米黄色的衣服。它的形状像一个大脑袋的小男孩。

  计算器上有一个抽盖,可以让计算器不染上灰尘。再来说说它的功能吧!它的功能非常之多。他有计时功能,只要按TLMER键,再按等于号键,就开始计时,按一下等于号键,他就停止计时。中午午间谈话时,有同学把老师说话的时间记下来了。

  它有显示日期、时间的功能,按一下CLOCK按钮,会显示日期、时间,按<>∧∨可以调整时间。你看,带上这个相当于带上了一个时钟,既可以计算,又可以看时间,多么方便啊!中午,同学们正在调时间呢。

  他还有出题功能,GAME可以打开,里面有三级,按数字可以选择关卡,开始闯关。 如果你答对了,它会显示“√”。

  它的显示屏是青绿色的,显示出来的数字是蓝色的,显示屏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当然不止这些,分数计算、小数计算、有余数除法……功能可多啦!有了它,就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了!

  我的计算器,你是我的最好的小伙伴!

  计算器小学生作文 3

  我有一个黑色长方形带滑盖的计算器。它大概有15厘米长,5厘米宽。 (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地写出了计算机的大小。) 当我用手把滑盖向上一推,就露出了许多排列整齐的按键和一个小显示屏。我数一数共55个键,每个键都有不同的作用。其中有两个键最显眼,它们是红色的按键,分别是开机键和删除键。其它按键中,我最常用的是0-9数字键和加减乘除运算键。至于那些带着各种符号,我看不懂的运算键,就成为了一种摆设。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除了像这样专用的计算器外,计算器还以各种软件的形式出现在电脑、手机,甚至是小小的电子手表中。

  老师告诉我们,现在这个阶段学*数学主要训练我们手算、心算的能力,学*中还不能使用计算器,但生活中它可以又快又准地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复杂的计算问题。

  有一次,我和爸爸去买米,大米是每斤1.38元,装满我们的袋子一称是27.2斤,这下可不好算了。爸爸掏出手机,调到计算器的功能,按了几下就算出了结果——37.536,也就是三十七元五角肆分。

  爸爸说这只是计算器最简单的用途了,以后等我学的数学知识多了,就会知道计算器可以把复杂的运算过程通过一键得出计算结果。计算器上那些我现在看不懂的按键后面,还隐藏着许许多多数学的奥秘等着我去学*呢!

  计算器小学生作文 4

  计算器是再常见不过的东西了,它能帮助我们解决许多计算方面的困难。爸爸工作时就时常会有这样的烦恼,于是,家里便出现了一台“小机灵”——计算器。

  它浑身黑不溜秋的,就只有几个按键呈深蓝色,长条形的小屏幕内,总会时不时地蹦出一些数字、符号,可调皮了。计算器不大,也就一个张开的巴掌那样大小,正好能托起在手里。它全身像个躺在地上的纸片,掀起头放在桌上。

  如此常见的物品,其实在1642年就已经出现,年仅19岁的法国伟大科学家帕斯卡发明了第一部机械式计算器。在他的计算器中有一些互相联锁的齿轮,一个转过十位的齿轮会使另一个齿轮转过一位。人们可以像拨电话盘那样,把数字拨进去,计算结果便会出现在另一个窗口,但只能做加减计算,这其实跟古时候的算盘挺相似的,只是更复杂了些。

  直到1694年,莱布尼兹在德国将其改进成可以进行乘除的计算器,从算盘到机械式计算器,再到电子计算器,这一路可谓风风雨雨,才有了现在这一伟大的发明的出现。

  计算器解决了爸爸的许多工作问题。只需要输入想要计算的式子,一点一按再等于,屏幕上就会显示出答案;但如果一不小心手滑了,“哎呀!出错了!”,这一大大的词就会出现在眼前。

  计算器这个的小家伙,它既是一个调皮可爱的孩子,又是一个乖巧的同学。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这“小机灵”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计算器小学生作文 5

  我家有一个计算器,更确切地说是一个折叠式的多功能计算器,只要对这个计算器面板上突起的按钮轻轻一按,计算器马上由一个四四方方的形状经过打开、反转再演变成一个三角形耸立在台上,这些动作一气呵成,让人立即就喜欢上它来。

  当初就是因为计算器的这个特点,我就毫不犹豫地买下了它。或许是因为它的功能,抑或是因为它的每一个部分,每一个零件都与这个时代息息相关,体现出现代科技的奥妙,因而让我联想翩翩。你看,这个计算器几乎每个部分都是正方形的,它告诉我,做任何事都应该认认真真,态度更要端端正正,不能圆滑、敷衍,这样会一事无成,那键盘上一溜黑底白字的按键下面的英文,代表着中西合璧,我们要汲取我国文化的精华,也要吸收西文文化的优点,这样兼收并蓄,才能更加完善中国的文化,才能弥补中国文化的不足,这样才能让中国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

  计算器的盖子上凸起的弧线,表示着中国正在不断地飞越,这也代表着中国与西方的“友谊之桥”。计算器的颜色,也就是蓝色和白色,告诉我的道理最多。白色告诉我们在这个时代要心地纯洁,表里如一,才能在这个世界里永恒。 蓝色告诉我们在这个世界必须要有宽广的胸怀才能取得胜利。计算器功能多,也告诉我只有博学多才,才能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

  计算器,更像个道理薄。


计算器小学生作文范本5份扩展阅读


计算器小学生作文范本5份(扩展1)

——《计算器》教案3篇

《计算器》教案1

  目标:

  1、能辨认出计算器上的数字0——9,并能将数字有序的排列。

  2、帮助幼儿知道计算器是一种方便的计算工具,并能了解一些其他的计算工具,激发幼儿对计算的兴趣。

  重难点:

  认识计算器上的数字0-9,并按照0-9的顺序排列

  准备:

  计算器、0——9的数字卡片,放大的计算器样板

  幼儿操作的计算器纸样、数字卡片、糨糊

  过程:

  一、引出计算器。

  出示计算器

  老师请来一位好朋友,它想为小朋友表演一下它的本领,老师演示使用计算器。

  二、简单的认识计算器。

  1、初步了解计算器的各个版块。(功能键 显示屏 运算符号键 数字键)

  2、辨认数字键上的数字0——9,说说数字排列的规律

  三、 请幼儿做做计算器

  请幼儿按照计算器上0——9的顺序,摆放数字卡。

《计算器》教案2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认识计算器的常用功能键,会正确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两步运算。

  2. 能力目标: 通过动手操作、实践,让学生借助计算器探究较复杂的两步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3. 情感目标: 在学*过程中,体验数学知识应用的广泛性,了解计算器到计算机的发展历史,感悟数学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会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两步运算。

  教学难点:

  认识计算器的功能键M+和MR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引领探究

  1. 激趣复*引入。

  师:神舟六号飞船成功发射,又成功返回,这其中要用到大量精确的计算。当我们在生活中需要进行精确计算时,都需要用到什么?

  (引出计算器。)

  2. 复*旧知。

  师:现在请大家用上节课学的知识帮神舟六号算一算。

  (神舟飞船绕地球一周需要5400秒,行程43200千米,飞船每秒航行多少千米?)

  3. 学生独立按键计算,复*巩固旧知。

  4. 新课引入,使用计算器计算(二)。

  师:我们已经学会了计算器的基本使用,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使用计算器。

  [说明:复*上节课学*的一步计算的方法——只要按照算式中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按键,就能够得到正确的结果。通过神舟六号的例题,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出新课:探究两步计算的按键操作方法。]

  二、自主探究

  1. 出示主例题。

  师:神舟六号发射成功,举国欢腾,神舟六号实物巡回展览也到过上海科技馆,你们去看过了吗?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上海科技馆举行神舟六号展览,数万名热情的上海市民前来参观。开展第一天就接待了15370名观众,第二天接待了10867名观众,第三天接待了11309名观众,前3天上海科技馆共接待了多少名观众?

  列式:15370+10867+11309=

  2. 学生自主学*。

  用计算器计算出结果,并在学*单上完成按键顺序表。

  3. 集体小结

  按了第二步的加号,就出现了第一步加法的计算结果26237,然后按11309,结果就出来了。 两步运算比一步运算增加了一步,当计算第二步运算时,我们还要在计算器上再接着按第二个运算符号进行计算。

  [说明:探究用计算器进行两步计算和一步计算的区别,计算同级运算的两步运算并不难,学生掌握起来并没有难度,只需要依次按键就可以了,这一新授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4. 学生独立完成P53的例题。

  5. 夺星任务

  89721-34796-432157421+83694-3786297146÷42÷257728×54÷504

  三、感悟探究

  1. 出示:6789-112×53。

  师:这也是一道两步运算,你能用计算器计算这题吗?

  [说明:探究不能从左到右直接按键计算的两步计算,是在学生原有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学生可能产生多种方法:可以先计算乘法的积,记在纸上,再用6789减去这个积,得出最后的差;也有学生从左到右按键,得出错误结果。教师可以加以引导,让学生自己讨论,最后则指点学生产生用计算器的功能键帮助我们计算的想法。]

  2. 学生尝试、质疑。

  师:我们能不能使用功能键,让计算器自己记下这个积,使计算方便呢?

  3. 老师操作,学生观察。

  [112] → [×] → [ 53] → [ M+ ]→ [ 6789] → [ —] → [ MR] → [ =]

  师:我多按了哪些键?你能在计算器上计算自己试试看吗 ?

  4.小组合作,边实践、边讨论: 按了M+和MR后屏幕上发生了什么变化?M+、MR有什么作用呢?

  5. 得出结论,看书验证。

  M+是累加键 它具有储存的功能;MR是存储数呼出键 它具有呼出的功能。

  师:在计算器中有一个记忆库,在计算四则运算时,可以将第一步计算的结果按M+储存起来,当需要时,再按MR呼出。这样计算有什么好处?

  6. 独立尝试用功能键计算:54145÷(454-369)= 友情提示:(请在做完一题后,用MC清除屏幕)。

  [说明:现在的学生知识面广,用计算器计算简单的两步运算对他们来说并不困难,因此本节课在最后的层次,拓展他们的认识,让学生探究用计算器的功能键M+、MR来计算不能从左到右依次计算的两步计算的题目。在课本第66页整理与提高这一单元,也出现了这样的不能从左到右计算的两步题目,而且课本介绍了很多的功能键,让学生有所了解对他们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也是很好的锻炼。]

《计算器》教案3

  三维目标:

  1、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常用部件的名称及功能。

  2、知道计算器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能正确使用计算器加减法。

  3、培养同学们独自自主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同学们去过家电商场吗?家电商场有些什么?

  学生:(略)

  教师:我们和佳佳一起去看看好吗?

  (播放多媒体录像,突出佳佳母女俩在买空调、CD机,并与售货员对话情景)镜头特写一:空调1900元,CD机1000元。母亲问佳佳:空调和CD机一共多少元?

  教师:你们能算吗?

  学生:2900元。

  教师:你们直接就说出了结果,真不错。你们还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空调比CD机贵多少元?CD机比空调便宜多少元?教师:能算吗?

  学生:900元。

  教师:真快!我们接着看屏幕。

  特写镜头二:洗衣机2681元,电冰箱2596元。

  教师:你们可以怎样提问?

  学生:买洗衣机和电冰箱一共要多少钱?洗衣机比电冰箱贵多少元?

  教师:怎样列式?

  学生:2681+2596,2681—2596。

  教师:你们能很快算出结果吗?可以用什么方法算?

  [点评:制造了认知冲突,让学生产生了用计算器计算的心理需要。培养学生合理选择计算方法的意识。]

  学生:用计算器。

  教师:我们一起来用计算器计算2681+2596这道题好吗?

  教师:(边说边展示)应该输入哪一个数?(2681)


计算器小学生作文范本5份(扩展2)

——《计算器》教案优选【五】份

  《计算器》教案 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借助计算器探求简单的数学规律。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推理的数学能力,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和探索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到信息化时代,计算器是探索数学知识的有力工具。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运用计算器计算,发现算是的规律,运用规律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经历探索发现规律的过程,体验数学知识的奥秘和魅力。

  教学工具

  ppt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请来了同学们的好朋友,它就是(出示计算器)你们知道用计算器有什么好处吗?

  学生回答:计算方便,省时,准确率高……

  师:计算器有这么多好处,但是它始终比不过人的智慧,今天我们就和计算器来进行一次较量,看看到底谁更聪明,好不好?

  二、自主探索

  猜数字

  师:首先我们来玩一个“猜数字”的游戏,你们说,我来猜。

  从1---9这九个数字中选一个你最喜欢的数字,但要想在心里,别说出来,比如我最喜欢“3”,就在计算器上连输9个“3”,然后把它除以“12345679”,除完后你只要告诉我答案,我就知道你喜欢几了,大家信不信?

  师:好,开始活动。

  学生活动,汇报。

  生:54

  师:6板书54----6

  生:27

  师:3板书27----3

  ………

  师:下面同学们能猜吗?

  师:你们怎么也那么厉害啊?

  生:有规律的,答案是我们喜欢数字的9倍。

  师:看来同学们都很有本领,那么我们就来进行一次智力大闯关的游戏吧,看看你们能闯过几关。

  第一关:寻找规律

  1、出示例9.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目。

  1÷11=

  2÷11=

  3÷11=

  4÷11=

  5÷11=

  请大家先独立操作,思考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再在小组内说一说。

  (1)商是循环小数(2)循环节都是9的倍数……

  不计算,用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后几题的商。

  6÷11=______

  7÷11=______

  8÷11=______

  9÷11=_____

  师:恭喜大家,第一关顺利通过,接下来进入第二关探寻奥秘。

  第二关:探寻奥秘

  出示1234.5679×9 =

  1234.5679×18 =

  1234.5679×27 =

  师:先用计算器算出得数。

  汇报得数

  师:你能直接写出后3题的得数吗?(写在课本P37)

  1234.5679×36=__

  1234.5679×63=__

  1234.5679×72=__

  学生回答,师检查辅差。

  师:你们是怎么得出结论的?

  生:

  师:那这一道题呢?

  出示:( ) ×( )=99999.99999

  师:恭喜大家,闯过第二关,有请进入第三关。

  第三关:数字金字塔

  出示:

  o 3×7 =

  o 3.3×6.7 =

  o 3.33×66.7 =

  o 3.333×666.7 =

  师:先用计算器计算。

  汇报得数

  填空:3.3333×6666.7 = 。

  3.33333×66666.7 = 。

  师:你们是怎么得出结论的?

  师:再考考你们?

  3.33……3×66……6.7=( )

  100个3 99个6

  师:恭喜大家,闯关又一次成功了,和计算器的较量结果,谁赢了?用掌声表扬一下自己吧。

  三、小结:

  师:刚才我们是用了什么方法从而闯关成功的呢?

  (学生回答,老师作适当引导)

  总结:用计算器计算------观察规律------用规律写商

  师:这就是今天我们所学的《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板书课题)

  师:今天同学们都表现的非常好,大家勇于探索,勇于闯关,不畏困难,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中,也能像今天这样勇于闯关。

  四、尝试练*:

  师:下面,我们就用刚才所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吧

  1、P38第13题。考眼力。

  2、P38第15题。先找出规律,再按规律填数。

  五、课外拓展

  师:数字是同学们的好朋友,但是自然数经过某种数**算之后会陷入一种循环的境况,这种境况就叫做数字黑洞,想了解吗?

  数字黑洞(指一名学生读数字黑洞的内容)

  使用计算器,小组合作

  任意给出四个互不相同的数字,组成最大数和最小数,并用最大数减最小数,对所得结果的四个数字重复上述过程,你会发现什么呢?

  师:仿佛掉进了数学黑洞,永远出不来,非常的神奇。

  《计算器》教案 2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上册第26页例1例2,做一做。

  教材分析:

  例题中只呈现加减法计算的例子,按键数字和屏幕显示的结果对应出现;乘除法式题要由学生自己尝试操作。在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的运算的同时让学生探索计算的规律,把计算和探索规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让学生学*了用计算器计算的方法,又激发了学生探索数学奥妙的兴趣,还是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能力的直接途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利用电子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2.使学生知道用电子计算器计算顺序和笔算顺序是一样的。

  3.让学生善于观察发现数学的秘密,能够对一些有规律的数进行口算。

  教学重点:

  能够利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

  懂得观察发现一些有规律的数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利用计算器计算

  1、师:谁会使用计算器计算?

  学生介绍使用方法:按on/c键,显示:0 输入题目,按=键,显示结果,再按on/c键,清屏。

  2、出示:386+179=,学生尝试使用计算器计算。

  说说你是怎样使用计算器计算的?

  (先按“386”,屏幕上显示386,再按“+”,屏幕显示不变,再按“179”,屏幕显示179,按“=”,显示结果565。)

  试试CE键有什么功能?(清除)

  3、自己试试看

  26×39= 312÷8=

  4、你觉得使用计算器需要注意些什么?

  看清数,别摁错了;每次计算前要清屏。

  5、计算。

  765+469= 589×76= 3208-2965= 625÷25= 6848-579+386=

  再计算。

  946×57×0= 100÷5= 3028-2965=

  估算:99+199≈

  计算后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你有什么想和大家说的?

  (并不是任何时候用计算器计算都是的,像可以直接口算的、能简算的题目,就不需要使用计算器了。)

  6、看谁算的快,练一练。

  7、做第26页的“做一做”。

  让学生在小组内做一做,然后同桌做一做。

  二、观察发现

  1、比一比,看谁做的又对又快。(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

  9999×1= 9999×2= 9999×3= 9999×4=

  2、观察上面的算式和结果,你发现什么规律?

  师:根据你们的发现,能不用计算器,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答案吗?

  9999×5= 9999×7= 9999×9=

  师总结:碰到9999乘9以内的自然数(0除外)答案都是五位数,位和个位就是自然数与9的乘积,中间三位数都是9。

  3、完成第27页的“做一做”。

  三、练*

  (一)基础练*

  1、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1111111×1111111=?

  2、神奇的198。

  321-123= 654-456= 987-789= 951-753= 357-159= 9856-9658= 8745-8547= 5412-5214=

  (二)巩固练*

  1、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师:现在我们来研究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

  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每天大约滴12千克的水,这些水就这样被白白地流掉了

  ◆照这样计算,一个没关紧的水龙头一年(按365天计算)要浪费______千克。

  ◆把这些水装在饮水桶中(每桶按20千克计算),这些水大约能装______桶。

  ◆如果一个三口之家每月用6桶水,这些水够用______个月,约合______年。

  (1)学生用计算器输入数据,计算得数,再指名汇报结果。教师提醒学生要做到:看清数据、正确输入。

  (2)看完这些数据,你想说点什么?

  (3)小结:节约用水要从点点滴滴开始,有这样一句广告词:“当世界上只剩下最后一滴水的时候,那就是自己的眼泪!”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争当一个节约的好孩子,为创建和谐节约型社会尽自己的一份力!

  2、练*三第12题。

  要求先笔算,再用计算器验算。注意学生计算后填表时相应数据填写得是否合适、是否正确。

  3、练*三第14题。

  这是有规律的'计算题,用简便方法计算比计算器还要快,体现了计算方法的灵活性。

  (三)拓展练*。

  8765-32×21的结果是多少?你是怎么操作的?

  1、学生独立操作,指名汇报。

  2、教师介绍“M+”、“MR”的使用方法

  先按32×21,得数是672。然后按下“M+”,这样就可以把这个答案保存下来,然后按“8765-”,再按“MR”就可以把刚才的672调出来了,最后我们就可以得到答案8093。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练*三第11、13题。

  《计算器》教案 3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正确率达到90%以上。

  2.体会使用计算器工具进行计算更简单,更快捷,初步学会使用计算器探索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3.体会数学学*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二、教学重点:

  用计算器正确计算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在计算器上暗处纯小数的简便方法,利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四、教学过程:

  (一)口算热身

  算一组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加减法(不进位、不退位),共8题。

  0.2+0.8= 0.76-0.36=

  5 +4.8= 6.9-0.5=

  5.4+3.6= 7.72-6.52=

  3.6+2.1= 9.1-1.1=

  (二)自学例3

  1.明确例3中的数学信息及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出示:教材例3情境图。

  导入: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围绕导学单进行自主学*。

  2.自学导学单。

  1.根据所求的问题列出算式,估算结果。

  2.尝试用计算器计算。(你遇到什么问题?)

  3.对照书本第52页例3的提示,自己的方法不同在哪里?怎样按键更简便?

  4.模仿练*: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4.75+12.63=

  7.03-0.895=

  0.268+3.87=

  导学要点:

  在计算器上输入小数,可以按照顺序依次按键。

  用计算器再算一遍,进行检验。

  3.小组交流。

  1.你是怎样在计算器上输入买铅笔的钱数的?

  2.小数部分是0的小数还可以怎样按键?

  4.全班交流。

  分析学生在自学中出现的各种情况,给予适当点评。

  (三)练*

  1.第52页试一试,用计算器计算并验算。

  点拨:

  可以直接利用例3的得数来列式计算,也可以用100一次减去每种商品的金额。

  2.第52页练一练,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同桌互相核对计算结果。

  提醒:

  要按照运算顺序连贯地进行计算。

  (四)比较练*

  1. 完成第53页练*九第1题。

  每桌南边的学生用笔算或口算进行计算;

  每桌北边的学生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2. 完成第53页练*九第2题。

  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并填表

  示范:

  用上月余额减去9月2日买米、油等的金额等于9月2日的余额。

  点拨:

  用上次余额减去本次用去的金额就等于本次余额。将两次收入相加等于合计收入,7次支出相加等于合计支出。

  (五)探索练*

  第53页练*九第3题。

  用计算器计算上面三题

  思考:这三题有什么规律吗?

  用计算器完成第四题

  (六)应用练*

  第53页练*九第四题

  先列式,再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七)创编练*

  1.小马虎在计算1.86加上一个一位小数时,由于错误地把数的末尾对齐,结果得到2.19,你能帮他算出正确答案吗?

  2.用计算器计算,探索规律。

  112234=

  111222334=

  111122223334=

  111111222222333334=

  (八)课作

  完成《补充*题》第4041页第4、5题。

  提高题

  下面有两个小数。

  a=0.000125 b=0.0008

  19970 20xx个0

  试求a+b、a-b的结果

  (九)家作

  1.《课课练》第45页第一(2)、二题。

  2.阅读小数报、时代报第几版什么内容或布置其他数学课外阅读材料。

  《计算器》教案 4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认识计算器的常用功能键,会正确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两步运算。

  2. 能力目标: 通过动手操作、实践,让学生借助计算器探究较复杂的两步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3. 情感目标: 在学*过程中,体验数学知识应用的广泛性,了解计算器到计算机的发展历史,感悟数学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会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两步运算。

  教学难点:

  认识计算器的功能键M+和MR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引领探究

  1. 激趣复*引入。

  师:神舟六号飞船成功发射,又成功返回,这其中要用到大量精确的计算。当我们在生活中需要进行精确计算时,都需要用到什么?

  (引出计算器。)

  2. 复*旧知。

  师:现在请大家用上节课学的知识帮神舟六号算一算。

  (神舟飞船绕地球一周需要5400秒,行程43200千米,飞船每秒航行多少千米?)

  3. 学生独立按键计算,复*巩固旧知。

  4. 新课引入,使用计算器计算(二)。

  师:我们已经学会了计算器的基本使用,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使用计算器。

  [说明:复*上节课学*的一步计算的方法——只要按照算式中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按键,就能够得到正确的结果。通过神舟六号的例题,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出新课:探究两步计算的按键操作方法。]

  二、自主探究

  1. 出示主例题。

  师:神舟六号发射成功,举国欢腾,神舟六号实物巡回展览也到过上海科技馆,你们去看过了吗?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上海科技馆举行神舟六号展览,数万名热情的上海市民前来参观。开展第一天就接待了15370名观众,第二天接待了10867名观众,第三天接待了11309名观众,前3天上海科技馆共接待了多少名观众?

  列式:15370+10867+11309=

  2. 学生自主学*。

  用计算器计算出结果,并在学*单上完成按键顺序表。

  3. 集体小结

  按了第二步的加号,就出现了第一步加法的计算结果26237,然后按11309,结果就出来了。 两步运算比一步运算增加了一步,当计算第二步运算时,我们还要在计算器上再接着按第二个运算符号进行计算。

  [说明:探究用计算器进行两步计算和一步计算的区别,计算同级运算的两步运算并不难,学生掌握起来并没有难度,只需要依次按键就可以了,这一新授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4. 学生独立完成P53的例题。

  5. 夺星任务

  89721-34796-432157421+83694-3786297146÷42÷257728×54÷504

  三、感悟探究

  1. 出示:6789-112×53。

  师:这也是一道两步运算,你能用计算器计算这题吗?

  [说明:探究不能从左到右直接按键计算的两步计算,是在学生原有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学生可能产生多种方法:可以先计算乘法的积,记在纸上,再用6789减去这个积,得出最后的差;也有学生从左到右按键,得出错误结果。教师可以加以引导,让学生自己讨论,最后则指点学生产生用计算器的功能键帮助我们计算的想法。]

  2. 学生尝试、质疑。

  师:我们能不能使用功能键,让计算器自己记下这个积,使计算方便呢?

  3. 老师操作,学生观察。

  [112] → [×] → [ 53] → [ M+ ]→ [ 6789] → [ —] → [ MR] → [ =]

  师:我多按了哪些键?你能在计算器上计算自己试试看吗 ?

  4.小组合作,边实践、边讨论: 按了M+和MR后屏幕上发生了什么变化?M+、MR有什么作用呢?

  5. 得出结论,看书验证。

  M+是累加键 它具有储存的功能;MR是存储数呼出键 它具有呼出的功能。

  师:在计算器中有一个记忆库,在计算四则运算时,可以将第一步计算的结果按M+储存起来,当需要时,再按MR呼出。这样计算有什么好处?

  6. 独立尝试用功能键计算:54145÷(454-369)= 友情提示:(请在做完一题后,用MC清除屏幕)。

  [说明:现在的学生知识面广,用计算器计算简单的两步运算对他们来说并不困难,因此本节课在最后的层次,拓展他们的认识,让学生探究用计算器的功能键M+、MR来计算不能从左到右依次计算的两步计算的题目。在课本第66页整理与提高这一单元,也出现了这样的不能从左到右计算的两步题目,而且课本介绍了很多的功能键,让学生有所了解对他们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也是很好的锻炼。]

  《计算器》教案 5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第九册第二单元第42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并能够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2、借助计算器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体验学有价值的数学。

  3、在师生互助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准备:

  1、师、生自备计算器。

  2、教师准备一些有关计算器知识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比赛激情

  1、出示一组计算题, 师生同时进行计算比赛。(教师用计算器,学生用笔算。)

  1706-923 79.2-0.43+9.546 84÷0.03×0.83

  19.2÷0.032 28.36+1.94-23.508 21.28×3.1÷7.6

  通过比赛,你有什么想法?(学生认为这种比赛不公*,用计算器当然算得快等等,然后引出本节课的学*内容。)

  2、你已经知道了有关计算器的哪些知识?(请同桌学生互相说一说)

  3、集体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根据符号说出常用键的名称以及它的功能,也可能有学生会说如何使用计算器等。)

  4、尝试用计算器计算:

  (1)挑选比赛中的三道题题:1706-923和19.2÷0.032,3405×26÷195×37进行计算。

  (2)重点讲评3405×26÷195×37,指名学生在实物台上边演示边说操作过程,其他学生补充、评议。

  5、想一想:在使用计算器的过程中,你还有哪些疑问?(以小组学*的方式把问题记录下来。)

  二、释疑、操作

  1、各小组汇报疑问之处。

  2、同学之间互相释疑,有困难的地方教师进行补充。

  3、说说生活中你还见过什么样的计算器,在哪里见过?干什么用的?

  (明确这些计算器虽然大小、功能、形状各不相同,但都具有一个最基本的功能——计算的功能。)

  4、巩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1) 计算前面比赛中的另外三道题。(教师巡视需要帮助的学生)

  (2) 师生第二次竞赛:(选用练一练第1题中的部分*题再补充几道。)

  第一组:4187+5492 10825-9418 1.25×8

  289×108 600÷20 40584÷456

  第二组: 1036-897+218-164 1350÷15×2100

  21.28÷7.6×0÷21.7 20-3.816+0.903-7.05

  (3)反馈结果,交流计算方法。(这时学生可能会提出象1.25×8,600÷20,21.28÷7.6×0÷21.7 不需要用计算器,口算就行了。)

  (4)进一步明确计算器要用于复杂的计算,才能显得方便的道理。

  三、简单应用

  1. 解决实际问题

  据统计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每小时大约滴0.66千克的水。

  (1) 照这样计算,一年(按365天计算)要浪费多少千克的水?

  (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并汇报结果)

  (2) 把这些水分别装在饮水桶中(约重19千克),算算大约能装多少桶?

  (3) 对于计算出来的数据,你有什么想法?(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4) 如果这些水用来大家喝,你知道能解决学校几个班多少时间的饮水量吗?(课后可向学校事务室了解情况,并计算出结果。)

  2.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1) 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题:

  41×6

  441×6

  4441×6

  44441×6

  (2) 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同桌交流)

  (3) 运用自己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结果。

  444441×6

  4444441×6

  44444441×6

  (4) 上面写出的答案正确吗?你有什么方法可以验证呢?

  (5) 运用你认为合适的方法验证结果的正确性。

  (6) 请你运用发现的规律,自己写出几个算式。(小组交流)

  四、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想法?

  教学设计意图:

  本节课是新课程理念下的增加内容。虽然在教材中这是一个新的内容,但对于计算器这个现代化的计算工具来说,学生并不陌生,由于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他们对计算器有着程度不同的了解,有的学生甚至已经能熟练操作了,面对这个实际情况,我首先从尊重他们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出发,让他们说说自己已经知道了哪些有关计算器的知识,然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使用的方法,在尝试用计算器计算中,重点解决运用计算器进行混合运算的按键顺序。

  其次,采用师生互助式的学*方式,对于在使用计算器的过程中,还存在的一些疑问,通过小组学*、学生互相释疑、教师补充这样的学*方式来进一步学*、完善已有的认知结构,培养了师生之间的互助合作精神,唤起学生提问题的意识,从而掌握如何正确操作和使用计算器。

  第三,新课标指出“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根据这个教学理念,我设计了“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一年浪费多少水资源”的生活情境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这两个环节,借助计算器的计算,增强学生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同时在活动中进一步感受计算器的优越性。


计算器小学生作文范本5份(扩展3)

——数学计算器教案范本五份

  数学计算器教案 1

  教学内容:课标苏教版第八册83-84页

  教学目标:

  1.使同学借助计算器,探索并掌握“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随着乘几”的变化规律,能应用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同学体验“猜测-验证”这一探索数学规律的基本过程和方法,从而发展同学思维,培养科学的探究素质。

  3.使同学在探究过程中获得胜利的喜悦,增强学*数学的兴趣和自信。

  教学过程:

  一、导入因数

  12

  12

  12

  12

  120

  120

  120

  因数

  2

  4

  20

  400

  2

  40

  200

  积

  指名口答,并说说怎么想的。

  二、猜测

  已知36×30=1080,假如其中的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一个数,得到的积有会什么变化?

  同学猜测。师引导说出需举例验证。

  三、验证

  1.师引导运用表格来举例验证。

  因数

  因数

  积

  积的.变化

  36

  30

  1080

  指名举例,师板书,在此过程中指导填表:积怎样算,积的变化是什么,又怎么表示。

  师:观察整张表格,你发现了什么?符合猜测吗?

  小结:在36×30=1080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一个数, 积也会乘这个数。

  2.在其他乘法算式中是否也存在这样一个结论呢?再次猜测、验证。

  同学任意举例填表。

  因数

  因数

  积

  积的变化

  展示作业纸,你发现了什么?符合猜测吗?

  小结:没有一个人举的例子不符合这个发现,说明在任何一个乘法算式中,存在一个规律。这个规律是什么?

  四、应用

  1.用规律解释:

  (1)口算:24×30=?你是怎么算的?你能用刚才的规律解释吗?

  (2)笔算:250×15=?(简便算法)

  2.用规律计算:“想想做做”1、2。

  3.数学日记。

  4.自然界的计算专家。

  五、总结

  师:你能总结一下今天学*的内容或学*的感受,为这节课定个题目吗?

  六、拓展(导入中的口算题)

  因数

  12

  12

  12

  12

  120

  120

  120

  因数

  2

  4

  20

  400

  2

  40

  200

  积

  24

  48

  240

  4800

  2400

  4800

  24000

  你还看到了什么?你想说点什么?

  大家的表示让我想起这样一句话“仅仅拥有知识的人从石头里只能看到石头,拥有智慧的人就能从石头里看到风景,从沙子里看到灵魂”。

  数学计算器教案 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用计算器计算比较复杂的小数乘、除法,并有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在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时,学生能通过观察、分析发现算式中的规律,并能按规律直接填得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引导发现规律、描述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让学生体会数学中的美以及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

  能用计算器探索计算规律,并能应用探索出的规律进行一些小数乘、除法的计算。

  【教学难点】

  发现规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你能发现规律吗?

  2.出示:比一比谁算得快。

  32.47÷15=63.79÷5.2=

  学生自主计算并订正结果。

  3.教师引入:在计算这些题目时,同学们是不是感到很麻烦?这时我们可以使用计算器。用计算器还可以帮助我们探索一些规律呢!

  (板书课题: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二、新课学*

  1.出示教材例9例题。

  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题。

  订正答案:

  1÷11=0.0909… 2÷11=0.1818…

  3÷11=0.2727… 4÷11=0.3636…

  5÷11=0.4545…

  师小结:这些都是循环小数。并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你发现了哪些规律?在小

  组内交流讨论。

  引导学生说出规律:商是循环小数;循环节都是9的倍数。

  2.引导学生按规律写结果:同学们,通过用计算器计算,观察计算结果,我们发现了规律。现在大家能不能不计算,用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下面几题的商呢?(出示以下例题)

  6÷11=7÷11=8÷11= 9÷1l=

  学生汇报得出的结果。引导学生说一说,你是根据什么来写这些商的?

  (根据1÷11,2÷11,……,5÷11的结果得出的规律来写商的。)

  3.检验:同学们写出的规律对不对?用计算器来检验一下。

  学生自主验证计算结果,与自己得出的结果作比较。

  三、结论总结

  师:这节课学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总结:

  1.用计算器计算省时省力又很精确。

  2.观察得到规律,不用计算器也能很快得出结果。

  四、课堂练*

  1.算一算,找规律:

  46×96= 69×64=

  14×82= 28×41=

  26×93= 39×62=

  ①等式左边的因数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交换位置就是等式右边的因数。

  ②两个因数十位上数字的乘积等

  于个位上数字的`乘积。

  2.明辨是非:

  (1)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2)一个因数不变,另一因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3)因为75÷4=18 3,所以750÷40=18 3。()

  (4)两个数相除,被除数扩大3倍,除数缩小3倍,商扩大9倍。()

  (5)因为360÷15=24,所以3600÷15=240,360÷5=8。()

  3.不计算,运用规律直接填出得数,再用计算器验算。

  6×0.7=

  6.6×6.7=

  6.66×66.7=

  6.666×666.7=

  想一想6.666×666.7整数部分有几个4,小数部分又是多少?

  4.用计算器计算前4题,试着写出后2题的积。

  3×7=

  3.3×6.7=

  3.33×66.7=

  3.333×666.7=

  3.3333×6666.7=

  3.33333×66666.7=

  3.333333×666666.7=

  你能用发现的规律接着写出下面一个算式吗?

  5.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1÷7=2÷7=

  3÷7=4÷7=

  5÷7=6÷7=

  (1)你能用发现的规律把后面两道算式的商写出来吗?

  (2)你发现了什么?

  五、作业布置

  1.先用计算器计算前面3题,仔细观察,再试着写出后面的得数。(保留6位小数)

  1÷7=2÷7=

  3÷7=4÷7=

  5÷7=6÷7=

  2.根据规律不计算直接写得数。

  5×5=25

  15×15=225

  25×25=625

  35×35=

  45×45=

  55×55=

  六、板书设计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计算器:省时、省力、精确

  1122÷34=33

  111222÷334=333

  11112222÷3334=3333

  1111122222÷33334=33333

  ┆

  11111112222222÷33333334=333333

  数学计算器教案 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借助计算器的计算,探索并掌握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随着乘几的变化规律。

  2.使学生在使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经历观察、比较、猜想、验证和归纳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体验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进一步获得探索数学规律的经验,发展思维能力。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体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价值,学会与他人交流,逐步养成良好的与他人合作的*惯和意识。同时使学生体验数学活动的探索性与创造性,感受数学结论的严谨性与确定性,获得成功的乐趣,增强数学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探索并掌握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随着乘几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探索与运用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比赛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带来了我们的好朋友——计算器(板书:计算器),我们已经在上学期学会了使用计算器,谁能说说用计算器计算有哪些注意点?今天我们继续使用计算器,今天我们要用计算器干什么呢?过会儿你们就知道了。

  2.现在老师想和你们进行一场比赛,你们用计算器,我用口算,比一比谁算的又对又快?为了公*起见,我请一个同学上来出示题目。谁赢了?

  你知道沈老师为什么能算得这么快吗?老师之所以能这么快的口算,是因为我知道了乘法中一个很重要的数学规律(板书:规律)今天我们就借助计算器来探索规律。(补充课题)

  (二)猜想,举例验证,发现规律

  1.出示表格,请看这张表格,在乘法算式中乘数也可以叫因数。一个因数是36,另一个因数是30,请用计算器计算出36×30的积。

  请大家注意,现在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2,请你猜一猜得到的积和1080会有怎样的关系?下面的3组算式的积和1080又会有怎样的关系?

  刚才这个同学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想法,他认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跟着乘几.在数学上我们可以把这样的想法称之为猜想,要想证明这个猜想是否正确,我们还是需要对它进行验证,那应该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呢?(计算)

  2.好,下面就请大家拿出作业纸,完成作业纸上的表一。

  我请一个同学来汇报一下你们组计算的结果。

  请大家看到这一组三道算式,它们之间的第一个因数、第二个因数和积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竖着指)第一个因数都是36不变(板书:箭头、不变),再看看第二个因数呢?第二道算式中,第二个因数是30乘了2得到了60,(板书:箭头、×2,60),再看看积是怎么变化的呢?第二道算式的积2160就相当于1080乘2。(板书:箭头,×2,2160)第三道算式中第二个因数和积又是怎么变化的呢?谁来说一说。(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我们再来看看这一组算式,它们和刚才的三道算式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刚才一组算式是第一个因数不变,第二个因数和积在变。这一组算式是第二个因数不变,都是30……(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

  仔细观察黑板上的这6道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也就是说,在一道乘法算式中,只要保持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了几,那么它的积……(也跟着乘几)(板书)这就是乘法中积的变化规律。和我们刚才×××同学的猜想是不是一致的?

  3.那么我们刚才找到的这个规律是不是具有普遍性,在其它的算式中是否也存在这样的规律呢?下面就让我们当一回小小数学家,再举更多不同的例子来进一步验证,好吗?” 在验证之前,请同学们仔细看好这里的学*步骤。看好了吗?请同学们拿出作业纸,小组合作进行验证并完成表二。

  哪个小组愿意上来展示一下你们验证的例子?

  请你指在上面说一说你们的算式中,因数是怎么变化的?积是怎么变化的?你们的例子符合积的变化规律吗?还有哪个小组想来说一说?你们的例子符合积的变化规律吗?有没有哪个小组举的例子不符合积的变化规律的?

  4.小结:刚才我们调动了全班同学的力量,进行举例验证,我们发现每个小组举的例子都符合积的变化规律,我们还能举出更多的例子来吗?能举完吗?虽然我们不能举完所有的.例子,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在数学上就可以说在任何一个乘法算式中,都存在这样一个规律。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5.其实我们在以前的学*中已经悄悄地用过了积的变化规律

  ⑴现在你能用今天发现的规律解释(口算43×60,430×6)

  ⑵再比如(竖式计算850×13)

  (三)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1.既然找到规律了,我们就要善于应用。请同学们轻轻地把书本翻到83页。用规律快速口算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比比谁最善于应用规律。

  学生独立填写。

  我们一起来校对一下结果,做对的同学举手。

  跟你的同桌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我来看一下,这里的第三列因数是怎么变化的,积呢?第5列的因数和积是怎么变化的呢?观察的真仔细,看来你们很善于应用所学的数学规律!

  2.想不想继续进行挑战,请继续完成书上“想想做做”第2题。根据每组第一题的算式,直接写出后两题的得数。

  我们一起来校对一下结果,做对的同学举手。

  谁来说一说,第一组题目当中,你是怎么根据这里第一题的得数直接写出下面两题的得数的?第三组呢,你又是怎么想的呢?

  3.下面请大家再拿出我们的好朋友计算器,请大家帮老师算一下37037×3的结果,结果是多少?

  下面沈老师要考一考大家的反应能力了,看谁很快告诉老师答案,你知道37037×( )=222222吗?

  这回你们不用计算器就知道这里应该填什么啦?这样吧让我们使用计算器来验证一下,算算看,这里面到底是不是填6。

  你们为什么一下子就知道了这里是填6的呢?(真聪明,真善于观察和应用),下面就请大家继续应用这个规律完成下面的四道题目,做在作业纸上……

  (指两题说一说理由)

  4.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一下课堂一开始老师和大家比赛的这几道题目。现在你们知道沈老师为什么算得这么快了吗?

  沈老师只要记住一道算式的结果,就可以很快的算出其它算式的结果了。看来只要我们善于运用这个规律,就可以使我们的计算变得非常(简便)

  5.想不想继续进行比赛了?这次,是你们同学之间进行比赛了,请组长把作业纸二发给组员,我说开始以后才能动笔。

  (评价:这位同学又有了一个新的发现,我们把它称为新的猜想,同学们课后可以继续研究,老师期待着你们的成功。)

  (四)总结全课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什么样的收获呢?请你围绕下面五点对自己的学*做个小结。

  数学计算器教案 4

  教学内容:练*课,课本第28页到32页练*三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读、写亿以上的数。

  2.通过让学生观察、发现规律,从而感受有些题目用简便方法比计算器还要快一些。

  3.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估算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灵活计算能力。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教学准备:计算器,数学卡片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

  1、回忆亿以上数的读法、写法和改写方法。

  学生相互启发、补充。集体交流,达成共识。

  2、教材第28页的第5题。

  (1)投影出示,读题。

  (2)按题目要求,独立完成。

  (3)教师有针对性地辅导。

  3、写出下列各数。

  (1)一亿三千八百万写作:()

  (2)四亿零八十万七千写作:()

  (3)六百亿九千零二万写作:()

  (4)一千零二亿零二十万写作:()

  4、把下面各数改写成用“亿”做单位的数。

  (1)300000000 =()亿

  (2)2800000000 =()亿

  (3)80200000000 =()亿

  (4)50000000000 =()亿

  二、巩固练*

  1、教材第31页第15题

  (1)四人一组,分组游戏。

  (2)讲明游戏方法

  每人用数字卡片摆出一个多位数,其他三人分别读一读。

  (4)反复摆、读,交流自己的'读数的方法。

  2、把下面相等的数用直线连接起来。

  2045000000七亿

  32100000000七十亿零八百零五万

  700000000三百二十一亿

  350070000二十亿四千五百万

  7008050000一百零三亿

  10300000000三亿五千零七万

  3、用3、6、0、0、0、0、8、9、这八个数字,按要求写出八位数。

  (1)最大的数。()

  (2)最小的数。()

  (3)不读0的数。()

  (4)约等于1亿的数。()

  (5)改写成8369万的数。()

  4、教材第30页第13题。

  5、教材第31页第14题。

  注意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

  6、教材第32页的第19题。

  (1)看清题意,说说自己的想法。

  (2)集体口算结果

  (3)出示题目的下部分。

  (4)看看结果是否合理,分析一下错误原因。

  (5)计算出精确值进行验证。

  (6)谈谈做题感受。

  说明:这第二课时应是第十一课时,而上一课时“1亿有多大”的活动课应是本课时。

  数学计算器教案 5

  教学目的:

  1、能借助计算器探求数学规律,会根据发现的规律写商。

  2、经历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过程,体验探究发现,比较、分析的学*方法。

  3、体验数学知识的奥秘和魅力,激发学*的`兴趣。并让学生感受到信息化时代,计算器是探索数学知识的有力工具。

  教学难点:发现规律。

  教学重点:运用规律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每名学生自带一个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1、在黑板上写出“12345679”让学生读,读后你发现了什么?

  2、介绍缺8数“12345679 ”,这个数非常神奇,现在很多人都在探究它。你们想不想来探究它?

  3、先告诉老师在‘1——9’这九个数字中你最喜欢哪个数,老师将用算式算出一串你喜欢的数送给你,高兴吗?

  12345679 ( )

  4、揭示课题

  很神奇吧,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去探索,你会发现数学中还有许多这样有趣的现象。今天,我们还将利用计算器去探索更多的有趣的神奇的数学规律,有兴趣吗?(板书课题)

  5、提出学*目标

  (1)、能借助计算器探求简单的数学规律。

  (2)、会根据发现的规律写商。

  二、自主探索

  1、出示例10 1÷11 2÷11 3÷11 4÷11 5÷11

  (1)学生独立操作。(用计数器计算)

  (2)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充分让学生讨论,然后在全班交流)

  1÷11=0.0909…

  2÷11=0.1818…

  3÷11=0.2727…

  4÷11=0.3636…

  5÷11=0.4545…

  (3)不计算,用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后几题的商。

  汇报结果,充分让学生说:你是怎么想的?根据什么来写的商?

  ⑷再用计算器验证。

  5、 小结:一旦发现规律,就可以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三、拓展延伸

  1、数字宝塔

  P29“做一做”补充:333333.3 666666.7

  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前4题,试着写出后2题的积。(补充题学生的计数器数位不够,引导学生分析得出正确结果)

  2、寻找奥秘

  P31第7题

  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前3题,直接写出后3题的得数。

  3、考考你的眼力!

  P31第8题

  学生不计算,运用规律直接填出得数。

  4、实践作业

  自学课本P31——什么是“数字黑洞”?并进行验证!


计算器小学生作文范本5份(扩展4)

——小小学生作文范本5份

  我是长山热电厂子弟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小学生写人作文:小小的我。我很胖,我的体重就相当于同龄孩子两个人的体重。我的脸胖乎乎的,一双眼睛虽然不大,但显得很有神,至于我这张“血盆大口”,没办法,爹妈给的,我是身不由己呀!

  我的脾气很暴躁。有一次,几个男生想欺负我们几个女生,他们拿小雪块打了我一下,我二话不说,回身打了他一个耳光,写人作文《小学生写人作文:小小的我》。他们见我如此残暴,都吓得逃之夭夭,我还在后面说:“下次再来,小心你们那几条小命,哼!”

  我酷爱看书,每次钻进书房,就别想让我出来,直到爸爸气得火冒三丈,才很不情愿的拿着书出来。我还很喜欢玩电脑,只要爸爸不在家,我就可以一头扎进电脑世界尽情畅游了。

  这就是我——高雨琪,一个对未来充满美好向往的小女孩,一个爱玩、爱闹的小女孩。

  ‘我是一只小小小小鸟,怎么飞也飞不出妈妈的视线......’我一边在写作业一边在哼着小调。

  哼着哼着,我觉得自己编的歌也挺有道理的,难道不是吗?我就像一只小鸟,被关在‘笼子’里。

  你看,每到双休日,我写完了作业,想看一会儿电视时,妈妈一见,立刻喊道:‘快把电视关掉。’

  ‘就让我看会嘛。’

  ‘不行,你课外作业写完了吗?’

  ‘哼。’

  我只好关掉电视,打开课外作业,乖乖的写起来。

  记得还有一次,我想下去玩一会儿,刚拿好跳绳,就被妈妈叫住了:

  ‘站住,干嘛去?’

  ‘我想下去玩一会儿。’

  ‘不准去,英语单词复*好了吗?’

  ‘复*好了。’

  ‘单词背过了吗?’

  ‘这个吗……还有一点儿不熟。’

  ‘背不出来也算复*?快去背熟,还站在这里干什么?快去。’

  唉!现在我们家里的电视机等于装饰品;想下去玩的话,真是比登天还难。

  你说,我像不像一只小小鸟,一只关在笼子里的小小鸟,想飞也飞不高。我多想飞出这一层层包围圈,去闯荡我的世界啊!

  今天是星期一,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有趣的作业,就是把家里不需要的东西整理一下,到周五在学校的展销会上自己摆摊卖掉。

  一进家门,我就问:“妈妈,家里有什么不需要的东西,周五给我去学校卖掉吧!”学校还是第一次举行这样的活动,我觉得非常有趣,感觉特别兴奋。

  终于到了星期五,我带了一大包东西到学校。操场上已经很热闹了,好大的操场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商品,看得人眼花缭乱。同学们一个个劲头十足:有的在整理着自己的小摊,有的拿个计算器拨弄着还往小本上写着,好像是个真的小老板。我还没来得及摆好,就围上来很多要买东西的人,同学们都说我这里的东西又好又便宜。不到20分钟,我就收了8块钱,我这里还不时地有老师光顾,每当老师来到这里,我都会很礼貌地给老师介绍每一样商品。

  活动结束的时候,我的东西居然都卖光了,我还抽空去别的同学那里买了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这样减去我买东西花的钱,我一共还收入10块钱。

  通过这个活动我们可以把自己不需要的东西便宜卖给需要的人,这样物品再利用就不浪费了,真好啊!我希望以后能多参加这样的活动。

  大家好!我是阳光城有限公司的推销员,大家都叫我林推销员,你们可以叫我林推销员。

  最*,我们阳光城有限公司刚出了一款台灯,你们想知道这款台灯是什么样的吗?那么,请你们就跟着我来到超市吧!

  你们看,这就是我们刚刚新研究的台灯“小熊台灯。”它的颜色大部份都是蓝色的。小熊有一双很小的耳朵,一双光得发亮的眼睛,还有一个小小的鼻子,和一张正哈哈大笑的小嘴巴,它们全部合成一张脸,那就是小熊小巧玲珑的小面孔啦!再加上那胖嘟嘟的身子,和一件可爱的小衬衫,那就不得了,真的太可爱了。小熊的头顶上有一条钢丝,大概有5厘米长,钢丝的顶头上有一个长十厘米的一个小灯。小熊的屁股上有一黑色的按钮。如果你一按那个按,灯就会亮起来。在小熊的背后,有一个电插头,如果台灯没有电了的,就可以电插头取出来,**电插座,就可以充电啦!如果有电的话你就按那个红色的按钮,台灯就可以亮起来啦!

  不过,你们要注意,如果你们充好了电的时候,不要马上就打开台灯,因为那样子很容易会漏电的,所以充完电之后,首先要关掉电源,再把电插头取出来,放进小熊的背里,再打开电源才不会漏电哦!

  听了我的介绍,你一定对小熊台灯有了想买的冲动了吧!

  我叫张一博,,长的高高瘦瘦,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是一个八岁的小男生。我家住在遂*县,今年已经上三年级了。我有许多优点,也有不少的缺点,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和我交朋友吗?

  我爱学*,有良好的学**惯,上课我能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每天放学后,我都会先做完作业再去玩。我已经得了五个“学*标兵”的奖状,老师都夸奖我是一个爱学*的好孩子呢!我还是一个喜欢读书、爱听故事的孩子,今年我已经读了一整套的《哈利波特》,有整整七本呢!我还喜欢铠甲勇士,每天我都会带着小伙伴们玩铠甲勇士捉怪兽的游戏。在家里我还比较听话,爸爸妈妈都说我长大了,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

  当然,我也有不少的缺点。我很胆小,怕黑,晚上不敢一个人出去玩,现在还赖在爸爸妈妈的房间里住。有时我很粗心,会把一些简单的算术题算错。

  我今后会努力把自己变得勇敢一些,和粗心说拜拜,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和我交个朋友吗?


计算器小学生作文范本5份(扩展5)

——小学生采访作文范本5份

  无论是数九隆冬,还是三伏盛夏,他们都在我们身边保护我们,从不抱怨,他们就是“保卫安全的勇士”保安!我很敬佩他们,为此我采访了保安刘叔叔。

  刘叔叔笔直地站在岗位上,神情凝重,偶而遇上几个没带卡的车主,认真记下车牌号、住址,显得有些乏味。我走上前去,笑着说:“刘叔叔,您工作一定很辛苦吧!您是怎么工作的呢?”刘叔叔很乐意接受我的采访,他和蔼地说:“我们6点半就要报到,开始训练,每人站岗12小时,有早班和晚班,两个人轮流工作。”“那晚上岗站12小时,您不累吗?”“累也不行呀,我们要为人民服务啊,想睡觉也得忍着呀!”听到这,我心想:刘叔叔真是一个尽职尽责的人啊!

  “刘叔叔,您工作时,有没有遇到一些不讲理的业主,您是怎样处理的?”刘叔叔一听,眉头一皱:“有,有许多不好的业主,有不讲理的,有耍酒疯的。我只能好好跟他讲,不跟他们吵,要包容!”“刘叔叔,您真是宽容大度,要是我一定很生气。”我情不自禁地赞叹道。

  我又赶紧问道:“刘叔叔,您有没有捡到一些很贵重的.东西,您是怎么做的呢?”“有,捡到很多东西,有一次捡到一个价值一千多元钱的挎包,我也没多想,包也没打开过,直接交给物业了。”连包都没打开过,刘叔叔真是拾金不昧啊!我又问了刘叔叔一些问题,刘叔叔都认真耐心的回答了。

  保安叔叔兢兢业业,忠于职守,我们不能给他们添乱了,保安叔叔,你们辛苦了!

  我拿着万能电筒,漫步在一条狭长的小路,这条小路通向一条彩虹,那就是时间老人住的地方。

  一会儿,我便来到了彩虹桥,敲了敲门,进入一间宽大整齐的房间,看到了时间老人。

  经过一番简短的介绍,我的采访立马开始了。

  我:在你的理解中,你觉得时间是什么?

  时间老人:时间吗?这是一种很好的东西,它的价值是无法衡量的,时间是一种生命,是希望;是金钱;是前途;是理想;是世界万物中最珍贵的东西!

  我:你觉得时间公*吗?

  时间老人:我觉得时间对人们很公*,我没有多给谁一秒,少给谁一秒,贵在你怎么利用属于你的时间。

  我:你觉得时间是否过太过于匆匆了?

  时间老人:不,绝对不会,时间一点也不匆匆,同样是1秒,都是一眨眼的事,看你怎样把握时间,怎样利用时间,这样让时间被你所用,而并非成为时间的奴隶。

  我:逝去的时间你会怎样对待?

  时间老人:我不会将它销毁,我们将它变成一本本书,让后人谨记,让它从时间变成知识!。

  一会儿,采访结束了,时间的书似乎又多了一页。

  时间:20xx年3月9日

  地点:东莞市莞城诚德中心C座17楼(电话联系)

  我:哥哥,现在我是小记者,你是被采访者,请你如实回答问题。

  哥哥:好。

  我:*时你是怎样读书的?

  哥哥:首先默读过一遍,然后读出声,看有没有落下没读的,最后记一下好词好句。

  我:哦,那你一定记了很多好词好句吧?

  哥哥:我觉得比较少,就两百上下。

  我:哇,还真不少!那你试过读书时发生什么趣事吗?

  哥哥:有的,有次我一边喝果汁一边读书,杯子就有一根吸管,我用钢笔在书里做标记。想喝果汁了,就抓起吸管,谁知抓错了钢笔,墨水都吸上来了。(大笑)

  我:(笑)那以后要注意啊。你认为读书什么最重要?

  哥哥:最重要是用心去读。那样才会接收到知识。

  我:好的,谢谢你的回答,采访到此结束。再见!

  无论是数九隆冬,还是三伏盛夏,他们都在我们身边保护我们,从不抱怨,他们就是“保卫安全的勇士”保安!我很敬佩他们,为此我采访了保安刘叔叔。

  刘叔叔笔直地站在岗位上,神情凝重,偶而遇上几个没带卡的车主,认真记下车牌号、住址,显得有些乏味。我走上前去,笑着说:“刘叔叔,您工作一定很辛苦吧!您是怎么工作的呢?”刘叔叔很乐意接受我的采访,他和蔼地说:“我们6点半就要报到,开始训练,每人站岗12小时,有早班和晚班,两个人轮流工作。”“那晚上岗站12小时,您不累吗?”“累也不行呀,我们要为人民服务啊,想睡觉也得忍着呀!”听到这,我心想:刘叔叔真是一个尽职尽责的人啊!

  “刘叔叔,您工作时,有没有遇到一些不讲理的业主,您是怎样处理的?”刘叔叔一听,眉头一皱:“有,有许多不好的业主,有不讲理的,有耍酒疯的。我只能好好跟他讲,不跟他们吵,要包容!”“刘叔叔,您真是宽容大度,要是我一定很生气。”我情不自禁地赞叹道。

  我又赶紧问道:“刘叔叔,您有没有捡到一些很贵重的东西,您是怎么做的呢?”“有,捡到很多东西,有一次捡到一个价值一千多元钱的挎包,我也没多想,包也没打开过,直接交给物业了。”连包都没打开过,刘叔叔真是拾金不昧啊!我又问了刘叔叔一些问题,刘叔叔都认真耐心的回答了。

  保安叔叔兢兢业业,忠于职守,我们不能给他们添乱了,保安叔叔,你们辛苦了!

  地点:家里

  妈妈:灿雨,现在你是采访者,我是被采访者,你问我答,好吗?

  灿雨:好。

  妈妈:那你就随便问吧!

  灿雨:妈妈,我看您只要有时间,总会捧着一本书看,你为什么那么爱看书?书里面真有什么很吸引人的东西吗?

  妈妈:当然有啦!书里的世界很大,既有久远的过去,也有充满期待的未来。在读历史书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了古今中外曾经发生过的一些大事、趣事,认识了很多有智慧、有勇气的人物;在读古代诗词的时候,我常常被诗里充满意境的语言打动,富有韵律感的诗句又让我忍不住放声吟诵;在读到时装杂志时,我可以了解到各国现在最新的风尚,欣赏模特儿迷人的风姿,从中提升自己的审美感受力,这真是一件美妙的事!有人说,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的确是这样的,读书让我学到很多知识,在与朋友交谈时轻松自如,在生活中有时候也可以用到许多书上学到的小窍门。

  灿雨:哇,读书有这么多的好处?

  妈妈:还有呢,读书不仅可以学到很多的知识,还可以学*做人的道理,更好的了解这个世界。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人。要知道,现在的社会,需要我们更多的与别人沟通交流,有个词说“合作共赢”,这是非常有道理的。

  灿雨:听你这么说,我更喜欢看书了。可是,在这么多的书中,您最喜欢看什么书呢?

  妈妈:我最喜欢看《林清玄散文》,因为这本书的词句很美,充满禅意;娓娓道来的小故事里,蕴藏着人生大智慧。

  灿雨:妈妈,我在第二课里看到,苗苗因为上课偷偷看闲书,结果被爸爸打了……妈妈,我想知道,上课为什么不能偷偷看书?

  妈妈:因为老师上课讲的内容都是书里面的精华,只有好好听讲,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这样,你就可以用老师课堂上教给的方法来阅读你最喜欢的书了。这样做,不仅不用因为在课堂上偷看书而提心吊胆,还能学到许多有用的知识。而且在课外阅读的时候,因为认真听,作业完成得特别快,就可以腾出更多时间安心地看书,享受读书的快乐,读到高兴时,痛快地笑,放松地鼓掌……你说对吧?

  灿雨:噢,好像真是这样的。以后我不会在上课时偷偷看闲书啦!

  妈妈:呵呵,好孩子。你还要和好朋友分享课堂上不能偷看课外书的好处哦!

  灿雨:好的,谢谢妈妈!我现在就赶快写下来,明天分享去!


计算器小学生作文范本5份(扩展6)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认识电子计算器范文五份

  活动目标:

  1、学*用数字、符号记录种子排列的结果。

  2、感知物体的大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

  活动准备:让每名幼儿准备如下材料:一盘种子(蚕豆、瓜子、松子各八颗)、排列卡两张(一张画有三条一样长的线段,一张没有线)、记录单、笔。

  活动过程:

  一、种子分类。

  1、请幼儿将蚕豆、瓜子和松子分类,感知并交流每种种子的数量。

  2、在一张纸上要同时记录三种种子的数量,怎样才能记清楚?。

  3、请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并交流。

  二、种子排队。

  1、请幼儿将三种不同的种子在排列卡上排排队,要求一个挨着一个排列整齐。

  2、请幼儿讲述排列结果。

  3、讨论:为什么蚕豆排的最长,松子排的最短呢?。

  4、记录排列的结果。

  三、猜测并实践。

  1、幼儿人手一张纸,纸上画有间隔数厘米的三条*行线,三条线的起点与终点一致。请幼儿猜测:把三种种子分别放在线上一个挨一个地排队(都从起点开始排),哪一种种子的队伍最长?哪一种种子的队伍最短?为什么?

  2、请幼儿自己尝试。

  3、交流自己的发现并说出原因,感受物体的大小与“队伍” 长短的关系。

  活动目标:

  知道春天许多野菜都长出来了,泥土里、草地上、树丛中、小河边到处都有,他们可以吃,营养丰富;培养幼儿挖野菜的兴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新鲜的荠菜若干,每人一个小塑料袋,选择一块生长野菜较多的草地。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荠菜的外形特征。幼儿每人拿一棵荠菜,仔细观察荠菜叶子的形状和颜色,闻一闻它的气味。(有些开花的荠菜还可以让幼儿看看它的小白菜和铲形的小种子)。

  (1)提问:荠菜长在哪里?是人们种出来的吗?(长在草地上、小河边、树丛中,是自己长出来的,我们又叫它野菜。)

  (2)提问:你还知道哪些野菜?你吃过哪些野菜?怎么吃的?有什么感觉?

  :野菜有许多种,可以吃,营养好,现在人们已经开始种野菜了。

  2.组织幼儿到户外去采摘荠菜。

  (1)组织幼儿在户外的草地上。树丛中采摘荠菜。边采边引导幼儿发现荠菜生长的地方和人们种菜的地方是不一样的。

  (2)教师与幼儿共同把采摘的荠菜去除杂草后加工,大家品尝。

  活动建议:此活动可以结合春游开展进行。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小兔的基本特征。

  2、喜欢和小兔做朋友并学会爱护小兔。

  活动准备:

  1、自然角中饲养着小兔、小兔图片。

  2、青菜、萝卜、青草、鱼、肉骨头图片若干。

  3、画纸、印泥、手工纸等。

  活动过程:

  一、猜谜激趣。

  1、听谜语“小兔”,看图片。

  2、根据藏在大树后面小兔的特征,猜猜它是谁,并学念谜语。

  二、可爱的小兔。

  1、跟老师一起观察自然角中的小兔,分辨其长耳朵、短尾巴、红眼睛等明显特征。

  2、在青菜、萝卜、青草、鱼、肉骨头等中挑选食物喂小兔,并轻轻地抚摸小兔。

  三、喂小兔。

  1、在画有小兔的纸上,用海绵或用手指(可用左手手指或右手手指分别尝试)印出萝卜、青菜等形状,喂小兔。

  2、用红、绿色手工纸撕撕贴贴,做成喂小兔吃的青菜和萝卜。

  活动目标:

  1、知道冬天过去春天会来。

  2、观察春天的景象

  3、知道春天昆虫会出来活动。

  4、享受听故事和绘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故事图片。

  2、冬天图片和昆虫图片若干。

  3、春天背景图。

  4、彩笔、多媒体。

  活动建议:

  一、出示冬天图片,引起幼儿兴趣,并简单了解动物的冬眠。

  二、欣赏录象,引导幼儿观察并描绘春天的特点。

  三、出示故事图片,教师有感情的讲述故事《昆虫运动会》。

  教师提问:

  1、为什么昆虫都躲起来睡觉了?

  2、为什么蜜蜂**后来能到外面玩了?

  3、运动会上,**的朋友参加了什么比赛?

  4、如果你是**,你喜欢冬天还是春天?为什么?

  四、教师出示昆虫图片,请幼儿观察并描述昆虫的外形特征。

  五、请幼儿为昆虫穿上漂亮的衣服并贴到春天的大背景图上,集体创作一幅合作画。

  六、活动延伸

  带领幼儿到户外寻找春天。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蝉的外形特征和*性。

  2、对蝉有探究兴趣,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蝉的认识。

  活动准备

  1.乐幼教课件-照片:蝉


计算器小学生作文范本5份(扩展7)

——描写环境小学生作文范本5份

  我回了一趟家乡,发现家乡变了,变得越来越美了!过去,通往家乡的小路凹凸不*,处处尘土飞扬,旁边就是田野。现在,小路变得宽阔*坦,两旁还栽下了许多花草呢!

  过去,家乡附*没有超市,只有一两个小商店,人们要买东西都必须走好远的路,上街赶集。现在变了,家乡的小镇上开了几个超市,商场里商品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人们买东西方便多了。

  过去,人们住的都是瓦房。有些瓦房在下雨时还不断的漏雨;有些瓦房上的瓦片都要碎了。房子的墙是用泥砖做成的,屋里的光线很差……而现在,变成了一幢幢崭新的楼房。有些楼房前还种上了四季常绿的风景树。高树底树相互映衬,加上各色盛开的鲜花,真是仙境一般。人们穿着干干净净的衣服,站在阳台上晒着暖和的阳光。他们呀,都喜上眉梢呢!

  过去,道路两旁没有路灯,人们只能用手电筒,马灯来照明。现在,路边挂有形式各异的路灯。每到晚上,路灯绽放出花一样的光,那光温和又明亮,照着夜行的人、夜走的车辆,在静寂的夜空中熠熠生辉。与周围人家发出的亮光连成一片,又成了亮丽祥和的乡村静夜图。

  过去,村里有辆自行车就算是村里的首富了。可现在,村子里家家户户都骑上了摩托车,有些人家还开上了小车呢!更不用说电视、手机、电脑等现代化设备了。村里人变富了,村里人不再贫穷了,这是多好的事啊!

  坐上回家的车子,我满心的欢喜、满怀的愉快。家乡的路、家乡的楼房、家乡的人们都在夕阳的余辉中渐渐地离我远去,而我不舍地回头说:“家乡,您真美丽!我还会回来的!”

  不久前,我从电视新闻上看到上海动物园里一头长颈鹿患了病,最后不治身亡。解剖后发现长颈鹿肠胃内竟然有许多五彩的泡沫塑料袋!原来这些塑料袋是导致它肠胃溃烂而死的元凶,我的心震颤了。多么可怜的长颈鹿啊!

  这么多塑料袋是哪儿来的?来自每天络绎不绝的游客!我们人类天天在呼唤保护野生珍稀动物,却又在不知不觉中残害屠杀它们。这是多么矛盾啊!然而这就是现实。

  其实,这种矛盾现象在生活中是大量存在的。我们一方面都在埋怨环境被污染,可是我们自己又何尝不是在污染环境呢!比如,我们一方面在大声疾呼抽烟有害健康,而另一方面又在大批量地生产和销售香烟。我们一方面大力提倡不乱丢垃圾,另一方面我们在吃棒冰时往往随便地将包装纸扔在地上。又比如,有些厂的老板把厂房装饰得美丽豪华,可是背地里却把污水、废水偷偷地源源不断地往河里排放……所以,尽管我们天天在宣传环境意识,可是污染环境,危害生物的现象仍然屡禁不止。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矛盾现象呢?我认为,关键在于很多人没有重视环境保护。埋怨别人污染了环境,恰恰忘记了自己也在污染环境!所以在宣传保护环境时,还要加上“从我做起!”这后半句。使环保意识真正在我们每个人的头脑里扎下根,使我们的所作所为时刻都在考虑保护环境。

  但愿可怜的长颈鹿不再无辜地病死,但愿它的死能唤醒我们许多人的良知!

  旺苍绕城有一条美丽的河——东河,东河的水清澈得能看见水底小石子儿的花纹河滩上有各种各样的鹅卵石,我们常到这里玩沙,用石子儿垒城堡,或者几个人比赛打漂漂石。河边的望月堤上,各种各样的树郁郁葱葱,人们常在这里散步、锻炼身体。每当夜幕时分,堤上的灯全亮了,我常常在这里滑滑板。

  每天上学,我走在东河边的望月堤上,昕河水唱着欢快的歌;每天放学,我走在东河边的望月堤上,看白鹭在水面自由地滑翔。就这样,一天天,一年年,我渐渐长成了一名三年级的学生。

  你可能会问: “你咋这么喜欢东河?”告诉你,东河前几年可不是这样,河边没有这条绿丝带,沿河杂草丛生,垃圾到处都是。夏天,苍蝇飞舞,臭气熏天。晚上,黑漆漆的,连车也得绕路而过。更可怕的是,旺苍城里很多污水直接排向河里,水面常浮起一层白色泡沫,河边是各种垃圾。*两年,东河变了,河边埋了排水管,建了绿化带,这儿成了人们休闲的乐园。遗憾的是,*段时间,我发现河滩上时不时会有一些食品袋,望月堤上一些花草被人折断……

  想想从前,看看今天,我多么希望旺苍人能守护这片乐园,多走一步把食品袋放进垃圾箱,多绕一步别踩疼了小草;我多么希望东河水更清,东河水更甜呀!

  流露出小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当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生产力的迅速提高,而人类在创造大量财富的同时,生态环境也在不断恶化,生物的多样性出现了严重的危机。

  经常会在中央电视台的荧屏上看到这样一则公益广告“保护地球,就是保护人类”你说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怎么会变成这样呢?值得反思。在大马路上经常会看到有些不文明的人到处随便乱扔瓜皮果屑,即便有的会扔垃圾箱的也不管三七二十一瞎扔,不问是否可回收与不可回收,马路上来来往往的机动车一路喷出黑黑的尾气,青蛙和小鸟成了人们餐桌上的菜肴,工厂里的废水不注重保护水资源向河里、海洋里大量排放污水、废渣等。河里的小鱼逐渐死亡,海洋由蓝色也逐步变成里灰色,局部地方已经不能适应生物的生存了。大片的树林遭不法分子砍伐,大量的农田被征用盖高楼大厦。。。。。。等这就是我们人类所做的一切,环境被破坏了,生态得不到*衡,大自然也在渐渐向人类报复,经常在电视新闻中会看到某某国家遭台风来袭,地震啊,洪水啊,干旱啊,离石流啊,雪灾啊等等。

  这则公益广告告诉人们,保护保持生态*衡的重要性,共同拯救我们的家园——地球。我从中深刻反思到,我能做些什么呢?哦,积极参与绿化环境活动中来,垃圾不再瞎扔,也不再吃青蛙和鸟了,节约用水用电,带动更多的人参与活动中来。为了一个健康的地球努力!

  啊,地球只有一个,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珍爱地球,否则人类将会后悔莫及。

  旺苍绕城有一条美丽的河――东河,东河的'水清澈得能看见水底小石子儿的花纹河滩上有各种各样的鹅卵石,我们常到这里玩沙,用石子儿垒城堡,或者几个人比赛打漂漂石。河边的望月堤上,各种各样的树郁郁葱葱,人们常在这里散步、锻炼身体。每当夜幕时分,堤上的灯全亮了,我常常在这里滑滑板。

  每天上学,我走在东河边的望月堤上,昕河水唱着欢快的歌;每天放学,我走在东河边的望月堤上,看白鹭在水面自由地滑翔。就这样,一天天,一年年,我渐渐长成了一名三年级的学生。

  你可能会问: “你咋这么喜欢东河?”告诉你,东河前几年可不是这样,河边没有这条绿丝带,沿河杂草丛生,垃圾到处都是。夏天,苍蝇飞舞,臭气熏天。晚上,黑漆漆的,连车也得绕路而过。更可怕的是,旺苍城里很多污水直接排向河里,水面常浮起一层白色泡沫,河边是各种垃圾。*两年,东河变了,河边埋了排水管,建了绿化带,这儿成了人们休闲的乐园。遗憾的是,*段时间,我发现河滩上时不时会有一些食品袋,望月堤上一些花草被人折断……

  想想从前,看看今天,我多么希望旺苍人能守护这片乐园,多走一步把食品袋放进垃圾箱,多绕一步别踩疼了小草;我多么希望东河水更清,东河水更甜呀!

  流露出小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计算器小学生作文范本5份(扩展8)

——欢乐春节小学生作文范本5份

  今天是除夕夜,我们一家坐在电视机前,看着春节联欢晚会。 晚会精彩极了,有好多明星和好玩的小品。我们一直看到了11点40分,我姑父拿了鞭炮对我说:“沈子焱,走,跟我下去放鞭炮!” 我开心极了,马上撒开小腿就跟了上去。姑父把鞭炮竖放在地上,小心翼翼的用火点燃了导火线。我们马上躲的远远的,只听“砰”的一声,鞭炮炸上了天空,在空中的时候有发出“啪”的一声。 接着,周围的人也开始放起了鞭炮,噼里啪啦,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我也被这个欢乐的气氛感染了,跟着几个小伙伴一起放鞭炮,有个小孩可调皮了,他把冲天炮里的火药粉全倒出来,倒在地上,冲着我们大声喊:“谁有打火机的?”我马上自告奋勇的说:“我有,我来点。”我凑上前去,刚一点。“轰”的一声,我眼前一黑,然后就觉得脸烫烫的。一摸眉毛,居然烧焦了。头发也被烧掉了点。大哥哥看到我,吓了一大跳,说我像个火星人。

  这个春节虽然很热闹,但是把我的眉毛烧没了,阿姨说,这叫乐极生悲。

  “开饭了!”随着一桌热气腾腾的年夜饭端上桌,春节的气氛顿时变得满满的了。美味的蘑菇、细嫩的鸡肉、爽滑的猪肚一起下锅煮熟。我们一边吃年夜饭一边看春节联欢晚会,正是觉得惬意极了。

  欣赏了精彩的魔术表演,倾听了美妙的歌声观看了惊险的杂技后,新年的钟声在火树银花中敲响了!顿时,五光十色的烟火竞相绽放,原本深蓝的天空中,被染得五彩缤纷、万紫千红!

  往东看,一片片映天红将夜空染得如同白昼;往西看,一排排流星雨让人满目金黄;往上看,一只只孔明灯为大地带来了光明,让月亮都失去了光辉,星星也都躲藏起来。

  人们已经涌向了街头,尽情地唱呀,跳呀,大家都向周围的人送上新春的祝福。街头手持烟花的孩子们,望着琳琅满目不停的旋转着、绽放着、升向空中的各种烟火,发出惊喜的叫声。除夕之夜,万家灯火,祝福的爆竹声中房前屋后到处都飘扬着一阵阵欢笑。我枕着欢声笑语和烟花爆竹声进入了梦乡。

  让春节快点到来的愿望我终于实现了。

  那天早上,我5点就起床了,我穿上新衣服开开心心地跨出了第一步。那时的我开心的无法控制我自己,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在过春节之前我已经把寒假作业都完成了,所以就感觉更开心欢乐,可以无 忧无虑尽情的玩了。我又蹦又跳地出发去奶奶家了,一路上我哼着歌,转眼就到了奶奶家。在奶奶家我和妹妹一起堆雪人、放鞭炮、一起吃呀、喝呀、跳呀、玩呀,真是玩得不亦乐乎!我和妹妹大声喊 着“新年欢乐……”,想把心里无法控制的开心与激动全部化作这四个字,传出来,传到每一个角落。玩累了,我和妹妹就一起看电视,现在电视里都在播放《春节联欢晚会》,大家都欢聚舞台,载 歌载舞、相声小品笑声不断。电视里和我差不多大的小孩也都在开心的堆雪人,疯狂地玩呀、跳呀!

  电视里、电视外都是一片其乐融融……春节真是太欢乐了。

  今天,我早早的起来了,去看了看日历,发现今天就是大年三十了,我高兴的一蹦三尺高。

  我赶忙叫醒妈妈去商店买年货。到了商店我和妈妈买了春联、鸡鸭鱼肉等各种过年用的东西,买完我和妈妈就去爷爷家过年。

  到了爷爷家,我等待着晚上过年,这半天似乎让我等了一个世纪那么久。终于到了晚上,我刚走进厨房就闻到阵阵香味,我一看,原来是我爷爷做的糖醋鱼、大盘鸡呀……许多的美味佳肴,让我的口水直流,终于爷爷一声令下“开饭!”我“砰”的一声坐在饭桌前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我吃的是满嘴流油。饭后我们一家人看了联欢晚会,有优美的歌曲,有好看的舞蹈,还有搞笑的小品让我哈哈大笑。

  新年的钟声响了,我和爸爸放了烟花,我拿着烟花,爸爸拿着打火机点燃了烟花,烟花“嗖”的上了天,只听几声巨响“砰砰砰!”烟花似乎像一朵朵鲜花开放了。

  年三十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又特别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是辞旧迎新的日子,也是我盼望已久的日子。

  昨天的一场大雪把一切都变白了。今天我起了个大早和外公一起把门口的积雪打扫干净,给植物们清理盖在它们身上的积雪。我惊奇地发现竹子长出了小笋,青菜长高了,萝卜长大了,看样子春天已经悄悄地来了。接着我和外公把上次写的福字和春联贴在大门上,顿时家里就显得喜气多了。

  春节吃饺子是北方的*俗,在江南可是吃春卷的。外婆准备好了美味的馅,今天我可要学着做一做了。在外公和爸爸的耐心指导下,一只只可爱的春卷在我的小巧手中诞生,外婆马上把它们炸得金黄。吃着我亲手做的脆脆春卷,我的心里美滋滋的。

  晚上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享用着丰盛的年夜饭,观看有趣、精彩的春晚节目。在隆隆的炮竹声中,我们迎来了新的一年,我也长大了一岁!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