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计算器探索规律》通用3篇

首页 / 文库 / | 2022-08-12 12:39:41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通用1

  本课时主要引导学生借助计算器探索积的一些变化规律和商不变的规律,以及运用这些规律进行简便计算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在学*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了整数乘、除法和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有了一定的学*基础。因此,重点应放在对规律的探索方面,教学完本单元内容,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教学时要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发现探索规律,并且有独立思考的时间。上课时有些思维敏捷的孩子会一下子发现规律,并脱口而出,于是,我就让这个学生来说说是怎么想的,给还处于懵懂的孩子一些提示,小结规律后,再通过学生自己写算式来验证发现的规律,这样就加深学生对规律的认识。当然,对那些“聪明”孩子的上课*惯还是要加强培养。

  2、将课堂延伸到课外,在上课前,先让学生在家里算一算例题,找找规律,这样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上课,提高课堂效率,也给学生留出了充足的时间发现规律。

  3、克服思维惰性,加强估算能力的培养。发现和总结出规律后,就可以进行简便计算,一些较难的两位数乘两位数可以很快得出答案,但有些孩子为了避免犯错,会回避用规律来进行计算,而是采用比较繁琐的列竖式。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有两种原因,一种是课堂上对规律的感知还不够,要适当的给这部分孩子增加练*量,进一步感受规律,提高规律掌握的熟练度。另一种是,怕粗心犯错,对于这部分孩子则可让他们算完后,进行估算,这样有利于他们养成自觉检查的好*惯,通过估算也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感。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通用2

  一、有效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达到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在探索规律这一环节中,我设计的探索题,激发了强烈的探索兴趣和能力。学生不自觉地就进入了新规律套所的状态中,发现新的规律也成为学生的主题需要,学生由被动地接受者、参与者成为主动地创造者、主体者,而我的角色更符合顾问,适当的时机引领寻声的探索走向深入、持久、有效。

  二、高效教学

  适时引入计算器。在探索规律时,有的计算过程比较复杂,这时引入计算器省时又精确,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到计算器的作用和优势,同时培养了学生灵活选择计算方法和工具的意识。

  整节课自始自终,把学*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通过让学生试算、观察、比较、讨论等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让学生全面参与新规律的发现过程。而多种感官参加学*活动,可使学*内容在大脑建立多层次、多网络联系,利于学生理解记忆,也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教学学*变成学生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发展和提升的过程,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

  三、魅力教学

  要使学生感悟小学数学中蕴涵的丰富美,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的发生、发展过程,让学生亲生经历知识的探索过程。

  “数学是美的王国”。本课教学中,让学生从一组组有趣的算式中寻找出了一个个固定不变的规律,即美的存在,感悟到数学的“统一美”,接着根据已发现的规律,让学生写出符合规律的等式,感悟到数学的“神奇美”,数学规律被发现、被理解,这个过程本身也会令学会兴奋和满足,引起审美喜悦。课上学生还能体验到整个教学过程的和谐美。

  总之,努力使学生在充满美的氛围中津津有味地品尝老师精心制作的美的大餐。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通用3

  一、 创设问题情境,引出课题

  “创设情境”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有利于学生解决数学内容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个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创设一个具有一 定开放性的问题情境,**学生的思想,让他们敢想;**学生的嘴,让他们敢问。根据低年级学生都对小动物比较喜欢的特点,我为本课设计了一条贯穿始终的情 感线:帮小猴找规律引出的一系列问题。用这条情感线来支撑知识线和能力线,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二、充分利用教材,创造性使用教材

  本教学设计教学层次清晰,注意合理地处理“教”与“学”的关系,采取层层推进的办法。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运用规律 。

  三、充分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注重合作探究、交流。小学数学课堂是一种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在本课中,既考虑到学生对知识技能目标的落实,又考虑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实现。几节课下来,感觉到大多数时间学生思维活跃,畅所欲言,能够积极投入到学*和探究中来。

  总之,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努力体现《标准》的新理念,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个性化思维,注重合作学*,相互交流、启发,面向全体,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所发展。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通用3篇扩展阅读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通用3篇(扩展1)

——《用计算器计算》教学反思3篇

《用计算器计算》教学反思1

  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只顾上课,很少会考虑为什么要上这节课,教材中为什么把这节课安排在这里上。《巧用计算器》从表面上看视乎很简单,让学生找到并学会电脑中的计算器程序就可以,但纵观全局,理解教材,让我明白计算器这一课不简单。它是第一册信息技术中第一次提到“程序”这一概念。对于程序是什么,有什么作用以及程序具备的一般性都要让学生通过计算器的学*去了解,去感知。如果课前没有注意到这点,教学就会出现疏漏。再次,用键盘来操作计算器这一环节,学生又是第一次接触电脑键盘,对键盘的初步了解也是这节课的教学任务之一。所以在备课中不仅要着眼本节课,更应纵观全局,了解教材编写的目的,才能更准确地把握教学目标。

  另外,学生刚刚接触电脑,对电脑的认知和操作都处于初级阶段,所以在教学中要落实基础。

  首先鼓励学生说。说的过程其实是知识内化转为外化的过程,表现出一个学生是否真正学会了教学内容。很多学生会操作但缺乏说的勇气或方法,所以教师的表述就起了示范作用,鼓励和要求学生的表述正确、规范。

  再次注重学生的练。学生到底有没有掌握,掌握地熟不熟练,完全要取决于教学中的练*量的多少。为了吸引学生,体现生活化,设计了一个贴*学生的练*:要去秋游了,假如你有20块钱可以在超市里消费,选择怎样的消费最为合理。在展示的过程中,有的“消费者”超出了限定的金额,只能舍掉部分物品;有的“消费者”将20块钱都拿来买了水和饮料,虽然还有余额,但却被同伴告知这趟秋游会很累,因为他背的东西太重了;还有的“消费者”既买了吃的、喝的,还有剩余的钱买一些玩的,得到了其他学生的肯定。同时,在用计算器算账的过程中也“淘汰”了一小批不合格的“收银员”。在这个练*中,不仅熟练掌握了计算器的操作,还学会了该怎样合理消费。

《用计算器计算》教学反思2

  在教学《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一课时,学生的积极性极高,可能是他们可以乘机玩一玩他们认为非常神奇有趣的计算器吧!虽然这一现象使课堂看着充满激情,但在这激情的背后却让我陷入了几点思考之中。

  1、计算器要“利用”到何种程度为宜。我们借助计算器,将学生的思维从繁杂的计算中解脱出来,使学生更加关注规律的发现过程。在猜想、枚举验证、应用规律的过程中,学生必然要经历大量的计算,其中也包括一些大数目的计算。为了使学生摆脱这些繁杂的计算,让学生的思维集中于探索和发现规律上,教材也明确要求学生使用计算器来进行这些计算。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体验探索数学规律的过程与方法,并使教学过程更多地侧重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这是计算器的作用所在。但同学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计算器是用来帮助学生能较快较准地计算出大数目计算题的结果,在此基础上发现各种规律。所以我认为计算器只是本节课的一种辅助工具,而非本课所学规律的重点。我们不要把计算器神奇化,使得学生过分相信、依赖于计算器计算,这样只有害处且无益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数感的培养。

  2、本课内容似乎略显单薄,时间尚余。本课是教学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相应地发生变化的规律。但是通过实践教学,我发现这个内容在一节课内进行教学和相应的应用练*,时间还有多余,学生也似乎还能学*的余力。对此,教师可以有多种处理方式,比如增加练*,进而巩固知识;又如适当地补充学*内容:(1)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时积的变化;(2)两个因数都有变化时积的相应变化等等。如果是从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方面考虑,我则偏向选择第二种处理方法。当然,这是对学有余力的同学而言。对于其他学生则可在今后的学*和练*中慢慢巩固。我觉得这样做不但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和提高,还能有效地避免学生产生思维定势。

《用计算器计算》教学反思3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是课本第十单元的内容,主要讲的是“积的变化规律”和“商不变的规律”以及利用这些规律进行简便计算或总结新规律的内容,在此之前很多练*或考试中也出现过这样的简单的规律的问题,虽然那些时候没有明确说出这些规律,但学生已经有了这样的意识或者感觉,比如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怎么变化积就跟着怎么变化,学生似乎对这样的知识很熟悉。上完这一单元,我感觉我们班的学生对于积的变化规律掌握的较好,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一个数,得到的积就是原来的积乘(或除以)这个数,学生对一个因数变化积的'变化规律掌握的很好,甚至两个因数同时乘(或除以)的也掌握的不错,掌握不好的是一个因数乘一个数,另一个因数除以一个数的情况,这一课的时候,我事先想到了这样的问题,所以在拓展题中加了这样的题目,认真讲解了这样的题目可以分成两步来看,先看一个因数的变化,再让第二个因数进行变化,找出它们的积的变化,讲完了我发现还是有一些学生没有完全掌握,导致在练*和考试中出现错误。

  第二节课中,我先让学生回顾了积的变化规律,并从简单的例子入手,让学生意识到除法算式中的商也有它自己的规律引入新课,我着重强调了商不变的规律的前提是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但是在练*的时候我也发现,其实部分同学在做题目的时候,不会想到用我们学过的商不变的规律,不会去拿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相同的数去判断这一题的商是不是不变,而是直接把口算得出答案,在问到几个同学是怎么做这些题目的时候,几个人给我的是相同的答案,口算出来的,再追问一句怎么口算出来的,大部分都会说是根据简答的算式推导出来的。而这样的推导过程就是规律的运用过程,看到被除数和除数都乘10就会想到它们的商不变,当然也有一些同学学到的新知识是需要慢慢消化的,慢慢地他应该就能发现利用规律的简便之处。其实课后想一想也是的,很多知识都是在潜移默化中运用着,在学生的无意识中运用着。

  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除法竖式的简便计算中,我先回顾了学完的两个规律,并请学生进行举例说明,唤起学生的已有知识后,我先出示了一道能整除的整百数除以整十数的问题,学生用之前学过的除法算式很快就列出了竖式,这一题的教学时,我先板书了一般的列竖式的方法,有板书了根据商不变的规律去掉被除数和除数末尾相同个数的零的方法,学生一直认为第二种方法比较简便,很快接受了这种新的方法。接下来我将除数进行了修改,变成了有余数的除法,先让学生根据刚才的简便算法列出了竖式,特意没有让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写出横式,列完竖式的时候我让学生再写横式,结果大部分的同学就直接把竖式得到的商和余数写了上去,少部分同学发现这里的问题,趁着这样的机会,我让学生认识了商不变的规律下其实余数是变化的,一个小小的设计想让学生意识到本节课的难点,商不变的规律下,余数是变化的,而余数的变化是跟原来的除法算式有很大的关系的。学生在练*的时候也留意了这样的问题,突破了难点。

  练*中我发现,学生对于这一单元的难点还是没有全部突破,部分学生仍然不能准确地判断出积和商的变化规律,特别是两个因数同时变化的情况,或者是被除数和除数一个乘一个除以的时候,在以后的练*中这样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解决。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通用3篇(扩展2)

——《探索图形》教学反思3篇

  1、给学生观察和思考的时间。所以我把探索图形中的问题,提前布置给大家,让学生在课前完成课本第44页的表格。

  2、可以让学生借助一定的工具进行观察,例如借助常见的魔方(三阶魔方或者四阶魔方),直观地进行观察、探究。

  3、给学生充分的自信。不要急于评判学生的答案对错,对于探究问题,我们最主要的是让学生体验探索过程,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孩子们不可能自己在家看看就会了,我们要引导学生进入学*,喜欢上探究问题,而不全是评判答案的对错。

  4、温故而知新。在课程刚开始,对正方体的知识进行复*,明确顶点、棱、面的概念和特点,棱长为1的小正方体组成大正方体问题,为后面的探索过程提供思路。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在大正方体的顶点处,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在12条棱的中间,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在6个面的中间,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在大正方体的中间。

  5、在探究过程中,让学生产生分类思考的`思想,因为对于每一个图形来说,都要考虑三面、两面、一面、没有面涂色的问题,有点混乱,如果我们就3、4、5号图形同时分析三面涂色、两面涂色问题、一面涂色问题和没有面涂色问题,是不是就有可比性,也就有了规律可循。

  6、注重学生的语言素养的培养,重点是语言组织能力的培养。在归纳总结三面涂色的小正方的位置时,不少学生脱口而出“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在大正方体的四个角上。”“四个角”说明孩子们的思维还是停留在日常的经验层面,没有上升到数学的角度看问题,尤其是学会用相关的知识进行解释,在本题中应该从正方体的知识上进行解释,“角”用“顶点”描述更加准确,“四个角?”“四个顶点?”自然而然也就更正为“八个顶点”,叙述完整: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在大正方体的八个顶点处,一共有八个。

  7、运用微课,增加趣味性,也能通过视频将大正方体进行剖开,让学生直观地对没有面涂色等问题进行观察和探索,解决问题。

  8、有点遗憾:

  一、时间把控上,因为是综合与实践课,需要探索和归纳总结,30分钟的时间不够充分,我在课堂把控上,没有较好的利用,有时会不自觉地重复一句话或是一个问题,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多自省,把课备好,更加熟练教学环节,努力做到不讲废话,让每一个问题问的有意义,让每一句话、指令学生都能听懂。

  二、没有问“有没有有四面、五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呢?当时直接进行的总结。

  探索由小正方体拼成的大正方体中各种涂色小正方体的数量,发现其中蕴含的数量上的规律,以及每种涂色小正方体的位置特征,对于孩子们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首先,课前预*时借助三阶或者四阶魔方,观察每个小正方体的涂**况,想想有几种不同的涂色结果;教学活动第一层次中同桌之间交流小正方体涂色分类情况,指名上台指一指自己看到的情况,因为分类对于本节课来说尤为重要。然后抛出问题:棱长9的涂色结果各有多少个?体会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

  教学活动第二层次中将研究棱长2、3、4正方体中小正方体涂色规律分为两个阶段:扶着孩子们走——棱长2cm的正方体全班同学一齐动手各自摆拼,观察并说清位置特征,想象每一个小正方体都是三面涂色的。接着课件验证,全班同学在老师的引导下一起感受大正方体顶点处的8个小正方体都是三面涂色的;放手让孩子们自己走——各小组选择一个棱长3cm或者4cm的正方体,合作拼,弄清楚每种涂色小正方体的位置特征,发现其中蕴含的数量上的规律。汇报涂色结果的过程中,结合孩子们的结论和课件验证,做到扶放有度,引导孩子们详细体会棱长3cm的正方体涂色结果,棱长4cm的正方体的涂色结果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儿了。

  教学活动的第三层次中,先猜想棱长5cm的正方体的'涂色结果,接着解决课堂开始的棱长9的涂色结果,适时启发想象:是不是所有的由小正方体拼成的大正方体都有这样的规律呢?加入微课,运用信息技术建立数学模型,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逐步揭示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并用数学化的形式表示规律,从而把思维和推理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最后,活动的第四个层次:数由“小正方体拼成大正方体的几何体”过程中,去除“动手拼”的过程。这个时候只需要要利用前面积累的活动经验和方法进行问题解决的探究,无需直观观察,只要很好的进行推理想象即可。

  1、给学生观察和思考的时间。所以我把探索图形中的问题,提前布置给大家,让学生在课前完成课本第44页的表格。

  2、可以让学生借助一定的工具进行观察,例如借助常见的魔方(三阶魔方或者四阶魔方),直观地进行观察、探究。

  3、给学生充分的自信。不要急于评判学生的答案对错,对于探究问题,我们最主要的是让学生体验探索过程,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孩子们不可能自己在家看看就会了,我们要引导学生进入学*,喜欢上探究问题,而不全是评判答案的对错。

  4、温故而知新。在课程刚开始,对正方体的知识进行复*,明确顶点、棱、面的概念和特点,棱长为1的小正方体组成大正方体问题,为后面的探索过程提供思路。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在大正方体的顶点处,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在12条棱的中间,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在6个面的中间,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在大正方体的中间。

  5、在探究过程中,让学生产生分类思考的思想,因为对于每一个图形来说,都要考虑三面、两面、一面、没有面涂色的问题,有点混乱,如果我们就3、4、5号图形同时分析三面涂色、两面涂色问题、一面涂色问题和没有面涂色问题,是不是就有可比性,也就有了规律可循。

  6、注重学生的语言素养的培养,重点是语言组织能力的培养。在归纳总结三面涂色的小正方的位置时,不少学生脱口而出“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在大正方体的四个角上。”“四个角”说明孩子们的思维还是停留在日常的经验层面,没有上升到数学的角度看问题,尤其是学会用相关的知识进行解释,在本题中应该从正方体的知识上进行解释,“角”用“顶点”描述更加准确,“四个角?”“四个顶点?”自然而然也就更正为“八个顶点”,叙述完整: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在大正方体的八个顶点处,一共有八个。

  7、运用微课,增加趣味性,也能通过视频将大正方体进行剖开,让学生直观地对没有面涂色等问题进行观察和探索,解决问题。

  8、有点遗憾:一、时间把控上,因为是综合与实践课,需要探索和归纳总结,30分钟的时间不够充分,我在课堂把控上,没有较好的利用,有时会不自觉地重复一句话或是一个问题,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多自省,把课备好,更加熟练教学环节,努力做到不讲废话,让每一个问题问的有意义,让每一句话、指令学生都能听懂。二、没有问“有没有有四面、五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呢?当时直接进行的总结。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通用3篇(扩展3)

——探索作文600字通用10篇

  我想大家小时候都应该问过长辈们天上有什么东西,地下有什么东西……

  正是这些好奇的想法才让我有了学*的劲头。我始终想解答这个“为什么”。

  我看到蚂蚁们正在搬动食物,觉得惊讶不已,因为什么渺小的蚂蚁们怎么会搬得动比他们重那么多的食物。蚂蚁们拉的拉,拽的拽,食物在地面上才一厘米一厘米的挪动,这需要多大的毅力与勇气啊,怀着疑问我看完了蚂蚁们搬动食物的过程。

  我奔向电脑,在网上一查才知道因为它的力量实际上是由于虫体小而表现出来的相对力量。 动物肌肉力量的大小是与其横截面的大小成正比的,也就是说,与长度的*方成正比的,而身体的体积,重量则是与长度的立方成正比的,当动物的体积或体重增大时,肌肉横截面增大的程度,就没有体积或体重增加得多。动物肌肉力量的大小是与其横截面的大小成正比的,也就是说,与长度的*方成正比的,而身体的体积,重量则是与长度的立方成正比的,当动物的体积或体重增大时,肌肉横截面增大的程度,远不及体积或体重增加得多。 因此,肌肉的相对力量就随著身体减小而增大。因此,肌肉的相对力量就随着身体减小而增大。 蚂蚁表面的巨大负重力,主要就是由于它们身体小的缘故。蚂蚁表面的巨大负重力,主要就是由于它们身体小的缘故。

  看完后,我不得不感叹大千世界的无限奥秘,连小小的蚂蚁也有这么大的奥秘,以后我要在努力探索自然地奥秘……

  唉,天天呆在陆地上,真不舒服,好想去海底畅游一番。我的愿望就是变成一条美人鱼,为什么人们都说没有美人鱼?万一真有呢?……不知不觉进入了梦乡……

  我猛地睁开眼睛,发现自己已经身在海中了。我一翘小尾巴,小腿已经变成了鱼尾,我慢慢地往海底游去。进到海里,我睁开眼睛,张开鱼嘴,鼻子放松,鱼鳃合动,轻轻地摆动着鱼尾,慢慢向海底深处游去。

  在深海里,我遇到了各种各样奇幻的生物。小丑鱼游过来了,我问它:“小丑鱼,你好,你在这里生活多久了?”我满脸期待地等它回答,可小丑鱼慢悠悠地说:“我在这里生活有两百多年了,可就是在一年里,我们的同胞都不见了,这是为什么呢?”

  我惭愧地低下了头,去拜访别的朋友了。

  一路上,我遇到了海马。海马问:“你身上有垃圾吗?”我红着脸说道:“没,没……有……”“那就好。”

  海马心里舒服多了,它告诉了我一个秘密,那就是海底越来越脏了,鱼儿们都被捉走了。

  在这一路上,我不是听鱼儿的抱怨,就是听到了鱼儿被人类捕捉去了的消息。

  就在这时,我看到了十条船,我凑*了去看,发现有好多人类抓了鱼。结果好多鱼都被杀了,我急忙游回沙滩上,结果沙滩上也有人在守卫,我只好乖乖地服从了。

  我被惊醒了,吓死本宝宝了。梦里探索到的情况,我为我们人类很感到惭愧。所以,我倡议大家,从现在起,我们要保护大自然,保护海洋,保护江河水流,我们的家园才会更美好!

  一天,我和小伙伴开开心心地去江边玩耍。我们在江边玩水、摸螺蛳,可有趣了。

  突然,我看到几只小鱼从水里爬上岸,趴在地上不动了。我着急地大叫:“哎呀!小鱼上岸了,它们会没命的。”小伙伴们看到我要把它们放回江中,不禁哈哈大笑。我看他们笑得肚皮都要破了,感觉特别奇怪。“怎么了?鱼儿离不开水,有啥好笑?”“弹涂鱼可是想上岸晒太阳呢,它们不会死的。”小伙伴们又笑了起来。“弹涂鱼?”我感觉更奇怪了。“是呀,弹涂鱼能在陆地上呼吸,也能在水里呼吸。”小伙伴们骄傲地说。

  我捉到一条弹涂鱼,仔细地观察。我发现弹涂鱼有四个胸鳍,它们能帮助弹涂鱼在陆地上行走。但是,它们又是怎么在陆地上呼吸的呢?我又产生了新的疑问。

  带着这个问题,我回到家,脱下鞋子就往房间跑。我翻阅书籍,终于找到了关于弹涂鱼的知识。原来弹涂鱼在水里和别的鱼一样,也是用鳃呼吸。但是它上岸后,却可以用皮肤和口黏膜直接从空气中吸取氧气。而且弹涂鱼经常在陆地上活动,因为它长着两只突出而特别的眼睛。这两只眼睛还可以各管各的事儿,一只专门找食物,另一只专门监视敌情。动物中像它这样的眼睛可不多哩!

  一只小小的弹涂鱼,原来还有这么多的学问。我把关于弹涂鱼的知识讲给家人听,他们夸我是个爱探索的孩子。

  科学带给我我们的是成功,有些人只知道它出现有什么用途,却不知道科学家们为了这些做了什么?这条路上,根本少不了发现与探索,自从看了《恐龙之谜》后,我才发现原来学*科学要有一双探索的眼睛。

  恐龙,也许在一些人眼睛里已成了学会,但在科学眼里,那是一道谜,是一个远古奇迷。恐龙是所有爬行动物中体格最大的一类,在地球上统治了几千万年的时间,但不知什么原因,它们在6500万年前很短的一段时间内突然灭绝了,现在人们只能通过恐龙化石来研究恐龙。

  现在,科学家们对于恐龙消失有了许多解释,但给人们最权威的观点是,恐龙灭绝和6500万年前的一颗大陨石是有关,着颗陨星坠落地球,引发大爆炸,恐龙因此而灭绝。人们通过试验与观察,对于恐龙灭绝原因的假想已不下十几种。其中,我通过录象所知几种原因:一气候变迁说:二:物种斗争说:三:大陆漂移说:四:地磁变化说:五:酸雨说等等。人们都知道鸭嘴兽与恐龙生活在同一时代,在此,我想说:“既然是陨石小行星撞击地球产生大爆炸,为什么偏偏恐龙灭绝了,而有些动物与恐龙生活在同一时期的动物都存活了下来?”至今恐龙消失仍是一个为解之谜,但这些说知的假想都是科学家们发现与探索得出的。

  人生的谜团很多,但是这需要我门不断的探索,实践,我相信不管是恐龙之迷还是其他的,记住要相信科学,总会解出来。

  利用暑假的时间,我阅读了一本科普类的书籍——《探索科学百科》。这本书带领我进入了一个奇妙的鸟类世界。

  这本书介绍了各种各样鸟类的各种形态:飞行、羽毛筑巢等。通过鲜明的图片与文字,生动形象的体现了鸟类的各种样子、动作。书中内容引人入胜,让我看了几遍都不觉得厌烦,反而乐在其中。

  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章节是鸟类的羽毛这一章节。这一章节中,鸟类美丽的羽毛被图片很好的体现了出来:红的、蓝的、粉的、紫的、彩的……各种各样,应有尽有,真的是五彩缤纷,十分美丽。我最喜欢其中一种鸟——维多利亚凤冠鸠。这种世界上最大的鸠拥有呈花边状的羽毛,暗灰色的羽毛,十分优雅美丽迷人。这种羽冠是用来吸引配偶的,不幸的是,这种羽冠也引来了猎手。还有一种鸟也十分的奇特美妙——天堂蓝鸟,光听名字就能够想象到是多么美丽的鸟儿了。这些美丽的鸟儿生活在地球上真是太好了!

  读了这本书后,我认识了十分多而美丽的鸟儿,但是,也领会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有许多鸟儿因为自己的美丽外表而丧命。由于人类无限制的贪婪追捕,与很多美丽的鸟儿已经绝种,那么多美丽的鸟儿就这样消失,这是多么令人心痛呀!让我们来保护鸟儿吧!不杀鸟吃鸟,多植树造林,为保护鸟类多做贡献吧!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保护鸟类!

  大家好,我叫李兴康,是一名宇宙探索员在无边无际的宇宙中探索着奥妙。

  我来到月亮上,发现这里的天空黑沉沉的,但表面却散发着耀眼的光芒 ,这里没有水,白天气温上升到200摄氏度,夜晚却又气温 骤降到零下200摄氏度,这里还有大大小小的环形山。

  我离开月球之前,用能量扫描器探测到了一个环保智能机器人,正在采集月球的能源。

  我来到金星,这里非常热,还好我有“多功能电吹风智能宇航服”。看到什么也没有之后,我便离开了。

  我走进一个神秘的星球,我打开飞船的门,看到这里鸟语花香,一片繁荣的景象。一个外星人看见了我,说:“欢迎你来我们星球做客。兄弟姐妹们快来啊!有远方的客人来啦!”我惊呆了,这个外星人竟会说汉语!“来来来,我来为你倒杯茶,咱们聊聊。”

  ……

  在我离开这个美丽可爱的星球之前,那个外星人说:“让我来为你们解开这些谜题,既然你们人类不知道,我就回答这些问题吧,比如:太阳黑子是怎样形成的,月球有多少岁……”

  那个外星人正在给我讲着......,我听见妈妈喊我:“起床啦!”我睁开眼睛,原来我在做梦啊!

  希望在科技发达的时候,我坐上宇宙飞船去那个星球,让那个外星人把没有说完的谜题说出来。

  正月初三,我们一家去东部新城文化广场参观宁波科学探索中心。探索中心里有宇宙、海洋、和谐家园、人体与脑、人的技能、科学的乐趣6个常设展厅,还有球幕影院,是中小学生学*科普知识的重要场所。

  走进宇宙展厅,好像真的步入浩瀚的宇宙中。火星登陆船、太空基地、中国航天……这些人类探索宇宙的成果,让我目不暇接。在宇宙剧场,我初步了解了人类对宇宙认识的历程。宇宙可能是100多亿年前由一个“奇点”大爆炸产生的,地球在宇宙中是多么的渺小与“年轻”,宇宙深处,肯定有许多未知的生物文明,这些新奇的知识,我一时接受不了,需要慢慢消化。

  一只巨大的皇帝蟹模型挂在半空张牙舞爪,迎接我们进入海洋展厅。海洋既是生命的摇篮,又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全球潮汐、海洋**、冰芯,我看得似懂非懂,深海登陆船、水下手势信号,倒是蛮有趣,但展厅里最热闹的还是打击海盗游戏展台。一个长长的水池,池中有船闸、大桥,还有集装箱船和海盗船,可以人工造浪,也可以用水枪喷水把海盗船击沉,我玩得不亦乐乎。

  其它展厅也有不少有趣的展台,如地震体验屋、台风体验、地铁模拟驾驶,但因为排队人太多没去体验,希望下次有机会。

  这次参观,就是一次短暂的科学之旅,我不但学*了许多科学知识,而且激发了科学探索的强烈欲望。

  这个房间黑黑的,没有一点光线。只有一个小小的窗户,而这个窗户又被一个红色的大窗帘盖着。我说:“那么黑,怪吓人的,还是快把窗帘打开吧,这样就不会那么怕了。你们谁去啊? ”陈玉说:“谁敢去啊,这儿那么恐怖,我连移一步都不敢,你去啊。 ”陶路遥说:“要是一个人我们谁都不敢去,干脆我们还是一 ······一起去吧,啊。”我颤颤地说:“好吧,我,我们就,就一起去。 ”我们刚刚先前买了一步,便感觉才得了什么东西,低头一看光线太暗了,什么也看不见。但隐约可以看到一个正在滑动的东西,我们的心里已经有了一个答案----是蛇。我们相互望了望。都咽了一次口水,然后做出了相同的动作,一下跳起来大声呼喊救命。我们连忙往后退,人我们风吹雨打的窍门,就是没人开。这时,我们听到嘶嘶的声音向我们逼* 。我们相互握着手,只有要死了的想法。只见,门突然打开了,啊,原来是张老师啊。我们的救星啊,我们一下扑到张老师身上,还大声哭到:“张老师,有蛇啊,有蛇啊。 ”张老师摸摸我们的头说:“怎么会有蛇呢?我看是你么看里面太黑下糊涂了吧。 ”我们半信半疑地点了点头。从此以后我们就再也没进过这个小房间了,可是,由于好奇,在下一个大扫除是我们又有一个冒险的念头 ······

  这个星期四,我们手拉手,肩并肩,一起来到松江广富林文化遗址公园秋游。它位于松江区广富林街道,是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次可不一样哦!我在去之前听见别人说广富林的建筑很特别,这次我不就可以探索广富林的建筑与其它的建筑有什么区别。我很好奇,希望它可以给我答案吧!

  一走进园内,我由于之前没看简介,所以对一切事物都很好奇。左看看,右看看,东摸摸,西摸摸。总感觉所有事物一下子全都很新奇,这可能是忘看简介的后果吧不过要是看了简介就不好玩了,来了跟没来一样的反正知道玩的东西。要是真的那样就太对不起我的探索这个题目啦!

  我们先前走的一段路上有一些奇特的摆设,我根本不知道那是干什么用的,回去一查才知道那是以前的一些石磨上的零件。接着我们看到了几座巨大的漂在水上的建筑,我心里暗暗一喜,这不就是广富林最有名的建筑嘛!我可以好好揣摩了。于是我们开始了探险。

  在洞里,导游不停地给我们讲解,使我知识的库存从百分之六十变成了百分之一百。游客和同学们的交谈声使洞里充满了回声,我们还看到了洞里的一些遗迹,非常funny。看来这次的探险之旅还不错哟!我想到了一件事,这些古文明非常有趣,我以后也要去探索这些古文明。

  回到家,我与没有去的同学分享了经历,也成功地解答了我去之前心中的问题,还顺便增长了小知识,和其他朋友交换了观点,更是与大家开开心心的玩与探索。我感觉今天赚大了!

  “月亮,地球的*邻,人类的朋友。孩提时代,我们唱着‘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的儿歌……”。随着主持人抑扬顿挫的声音,我们进入了今天的活动“探索月球奥秘”。

  第一轮节目是由方进读一段资料,然后找几个人回答问题。激烈的比赛热火朝天的开始了,班上顿时沸腾起来了。大家争先恐后的回答问题,“请问:我们只能看到月亮的一面吗?”一位国学犹豫了一会儿,便坚定的回答:“是!

  ”主持人微笑着说:“回答正确,给他贴一个‘棒’字牌。”怎么回事?您别急,只要回答一个问题正确就奖励一个“棒”字,错了就贴一个“笨”字。结束后评三位获得“棒”字最多的人,“笨”字最多的人当然是“笨蛋大王”啰!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通用3篇(扩展4)

——神奇的计算器教案优选【五】份

  活动目标

  1、了解电子计算器的基本部件(显示屏及按键),并初步学*操作电子计算器。

  2、知道电子计算器的基本功用及优越性。

  3、扩大幼儿眼界,增加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多媒体教室,幼儿自带电子计算器。

  活动过程

  一、出示电子计算器,说出名称,讨论功用。

  1、思考:你们带来的这样东西叫什么名字?

  电子计算器是做什么用的?

  2、小结:电子计算器是一种计算工具,人们用它算账,用它计算数的多少。

  二、幼儿分小组讨论电子计算器外形及基本构造。

  1、思考:电子计算器是什么形状?上面有什么?下面又有什么?

  鼓励幼儿在小组内相互看一看、比一比,熟悉电子计算器的外形基本构造。

  2、在实物展示仪上组织幼儿进一步观察外形。

  小结:电子计算器外形及基本构造。

  三、幼儿分小组活动,学*操作电子计算器。

  1、小朋友相互学*,找出自己计算器上的开关,学着用计算器做加减运算题。

  2、请两位小朋友在计算器上用电子计算器做加减数学题。

  小结:操作计算器运算加减的方法。

  3、幼儿出题,大家一起操作计算器。

  4、计算机出加减题,大家用计算器进行演算比赛。

  四、引导幼儿说出电子计算器的优越性。

  1、思考:电子计算器有哪些优点,为什么大家都喜欢用它?

  2、小结:电子计算器算得快,算得准,携带方便。

  五、回顾从古到今计算工具的进化,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活动延伸

  1、人类祖先类人猿用石头计数;

  2、人类进化了,人们用绳子打结计数;

  3、后来人们发明了算盘;

  4、现在有了电子计算器;

  5、还有更先进的计算工具“计算机”,能在几秒钟内计算出几亿个数。

  目标:

  1、能辨认出计算器上的数字0——9,并能将数字有序的排列。

  2、帮助幼儿知道计算器是一种方便的计算工具,并能了解一些其他的计算工具,激发幼儿对计算的兴趣。

  重难点:

  认识计算器上的数字0-9,并按照0-9的顺序排列

  准备:

  计算器、0——9的数字卡片,放大的计算器样板

  幼儿操作的计算器纸样、数字卡片、糨糊

  过程:

  一、引出计算器。

  出示计算器

  老师请来一位好朋友,它想为小朋友表演一下它的本领,老师演示使用计算器。

  二、简单的认识计算器。

  1、初步了解计算器的各个版块。(功能键 显示屏 运算符号键 数字键)

  2、辨认数字键上的数字0——9,说说数字排列的规律

  三、 请幼儿做做计算器

  请幼儿按照计算器上0——9的顺序,摆放数字卡。

  ●课 题:

  2.5 用计算器开方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会用计算器求*方根和立方根.

  2.经历运用计算器探求数学规律的活动,发展合情推理的能力.

  (二)能力训练要求

  1.鼓励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

  2.鼓励学生自己探索计算器的用法,并能熟悉用法.

  3.能用计算器探索有关规律的问题,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让学生经历运用计算器的活动,培养学生探索规律的能力,发展学生合理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探索计算器的用法.

  2.用计算器探求数学规律.

  ●教学难点

  1.探索计算器的用法.

  2.用计算器探求数学规律.

  ●教学方法

  学生探索法.

  ●教具准备

  投影片两张:

  第一张:用计算器求算术*方根、立方根(记作2.5 A);

  第二张:判断估算结果是否正确(记作2.5 B).

  ●教学过程

  Ⅰ.新课导入

  我们在前几节课分别学*了*方根和立方根的定义,还知道乘方与开方是互为逆运算. 比如23=8,2叫8的立方根,8叫2的立方,有时可以根据逆运算来求方根或*方、立方.对于10以内数的立方,20以内数的*方要求大家牢记在心,这样可以根据逆运算快速地求出这些特殊数的*方根或立方根,那么对于不特殊的数我们应怎么求其方根呢?可以根据估算的方法来求,但是这样求方根的速度太慢,这节课我们就学*一种快速求方根的方法,用计算器求方根.

  Ⅱ.新课讲解

  [师]请大家互相看一下计算器,拿类型相同的计算器的同学请坐到一起.这样便于大家互相讨论问题.如果你的计算器的类型与书中的计算器的类型相同,请你按照书中的步骤熟悉一下程序,若你的计算器的类型不同于书中的计算器,请拿相同类型计算器的同学先要探索一下如何求*方根、立方根的步骤,把程序记下来,好吗?给大家8分钟时间进行探索.

  [师]好,时间到,大家的程序掌握了吗?

  [生]掌握了.

  [师]现在根据自己掌握的程序计算 , +1, -,然后和书中的数据相对照,检查自己做的是否正确.

  [生]正确.

  做一做

  利用计算器,求下列各式的值(结果保留4个有效数字):

  (1) ;(2) ;(3) ;(4) .

  [师]哪一位同学能用计算器快速计算出上面各式的值呢?

  [生]能.

  (1) 28.28;

  (2) 1.639;

  (3) 0.7616;

  (4) -0.7560.

  [例题]利用计算器比较 和 的大小.

  解: =1.44224957, =1.414213562

  >

  [师]请大家用计算器求下列各式的值(结果保留4个有效数字)

  投影片:(2.5 A)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生](1) =7;

  (2) =0.9;

  (3) =37;

  (4) =1.24;

  (5) 2.236;

  (6) 0.4899;

  (7) 3.642;

  (8) 7.003;

  (9) 17.03;

  (10) 0.1938.

  [师]刚才我们练*了10个小题,对于求*方根或者立方根的程序已基本熟练,在此基础上,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判断题,看看题中已经求出的立方根与*方根是否正确.

  投影片:(2.5 B)

  下列计算结果正确吗?

  (1) 35.1;

  (2) 10.6;

  (3) 9.5;

  (4) 231.

  [生](1)正确.因为题目没有要求结果保留几个有效数字,所以正确.

  (2)正确.和上面的原因相同.

  (3)错. 94.6.

  (4)错. 23.1.

  2.议一议

  (1)任意找一个你认为很大的正数,利用计算器对它进行开*方运算,对所得结果再进行开*方运算……随开方次数的增加,你发现了什么?

  [师]请大家每人找一个很大的正数,不同的人的数字不要相同,按要求去做然后总结.

  [生]我找的数是123456789,一直进行开*方运算,运算的结果是越来越接*1.

  [师]其他同学的情况怎样呢?

  [生](齐声答)也是这个结果.

  [师]哪位同学能做一下总结?

  [生]任何一个大于1的正数,不管它有多大,一直进行开*方运算,结果越来越*1.

  [师]这位同学的语言表达能力很棒,这就是规律,再看(2)题.

  (2)改用另一个小于1的正数试一试,看看是否仍有规律.

  [生]和上面的结果一样.

  [师]既然结果相同,能否把它们合起来总结一下规律是什么?

  [生]任何一个正数,不管它是大于1的数,还是小于1的数,一直进行开*方运算,运算的结果越来越接*1.

  [师]非常棒.大家能否把(1)、(2)中的开*方运算改成开立方运算进行探索呢?

  [生]能.

  [生]结果也是越来越趋*于1.

  [师]请一位同学总结一下.

  [生]任何一个正数,利用计算器进行开立方运算,对所得结果再进行开立方运算…随着开方次数的增加,结果是越来越接*1.

  Ⅲ.课堂练*

  (一)随堂练*

  利用计算器,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1) ; (2) .

  [生](1)∵ 2.224 2.236

  ;

  (2)∵ =0.625

  0.618

  .

  (二)补充练*

  用计算器求下列各式的值.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Ⅳ.课时小结

  1.探索用计算器求*方根和立方根的步骤,并能熟练地进行操作.

  2.经历运用计算器探求数学规律的活动,发展合情推理的能力.

  Ⅴ.课后作业

  *题2.5(作为测验试卷)

  Ⅵ.活动与探究

  1.(1)任意找一个正数,利用计算器将该数除以2,将所得结果再除以2……随着运算次数的增加,你发现了什么?

  答:结果越来越小,趋向于0.

  (2)再用一个负数试一试,看看是否仍有类似规律.

  答:结果越来越大,也趋向于0.

  2.捉弄人的计算器

  数学老师给小明布置了一个额外的任务,设x,y,z是三个连续整数的*方(x<y<z),已知x=31329,z=32041,求y.并要求小明使用老师准备的计算器作答,小明说:

  “老师也太小看我了,这么简单的问题让我做?”

  “那就请你在10分钟内把答案交给我.”老师笑着说.

  “不用10分钟,1分钟就够了.”小明边说边按计算器……

  “老师,你的计算器坏了,根号键不能用,”小明这才发现老师给他的是一个捉弄人的计算器.

  “是吗?其他键能用吗?”

  “其他键都好好的.”小明试了试其他各键说.

  “现在你还能在10分钟之内给我答案吗?”

  请你帮小明想想办法.

  答:因为根号键不能用,所以不能用开*方的方法来求,但是我们知道,*方和开*方是互为逆计算,可以用*方的方法来求,因为1002=10000,所以可以确定y是一个三位数,因为2002=40000,所以y是介于100到200之间,又1702=28900,1802=32400,所以y应是大于170而小于180的三位数.下面就可以用探索的方法从171开始去试,只到找到为止.y为178.

  ●板书设计

  2.5 用计算器开方

  一、做一做(用计算器求*方根与算术*方根)

  二、练一练

  三、议一议(对任一正数一直进行开*方运算会发现什么规律)

  四、练*

  五、小结

  六、作业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本课时,因为生活中广泛使用计算器,它操作简单,计算又快又准,为学生耳熟能详,所以进行加减乘除会容易些。在用计算器计算找规律可能会遇到困难,关键要让学生仔细观察,通过对比发现规律,找出规律。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初步学会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2、让学生在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的运算的同时探索计算的规律,把计算和探索规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能通过计算发现数学规律。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会利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的计算,探索并发现规律。

  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讲授】计算器的认识和应用

  (一)情境引入

  1、猜谜语

  2、在日常生活中,你们在哪些地方看到过计算器呢?

  3、为什么大家都喜欢用计算器呢?

  4、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计算器的认识和应用。

  (二)探索新知

  1、认识计算器

  (1)小组合作认识计算器(拿出计算器看看计算器的面板上有什么?)

  (2)全班交流,互动生成:

  0、1、2、3、4、5、6、7、8、9是数字键

  +、-、×、÷是运算符号键

  ON开机键,你知道开机键除了开机还有其它功能吗?

  OFF关机键。

  ON/C开关及清除屏键

  AC或CE清除键

  有些功能键,现在还不需要用,我们以后需要用时再慢慢认识。

  2、尝试用计算器计算(教学例1)

  386+179=

  你是怎么输入的?追问:想知道得数,需要按什么键?

  看来同学们都会用计算器计算了,想不想再试试。

  自己试试看:825-138 26×39 312÷8

  你觉得使用计算器需要注意些什么?

  3、探究规律(教学例2)

  (1)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9999×1 9999×2 9999×3 9999×4

  观察上面的算示和结果,你发现什么规律?

  (2)根据你们的发现,不用计算器,能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答案吗?9999×5 9999×7 9999×9

  4、找规律(教材第28页练*第4题)

  出示111111×111111

  师:数字1也给大家带了一道难题,愿意接受挑战吗?

  从同学们的表情中,老师发现同学们遇到了困难,是吗?

  指名说遇到的困难。

  师:谁能想个好办法呢?(找规律)

  1×1 = 11111×11111=

  11×11= 111111×111111=

  111×111=

  1111×1111=

  指名说得数,观察这些算式得出规律。

  现在学生完成右边两道算式

  你们有没有想说的?

  (三)练*

  128+284= 45×77= 532-178= 134-34+800=

  536×98×0= 100÷5= 25×40= 125×8=

  通过计算,你有什么感想?那什么时候用计算器比较好呢?

  (四)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你有哪些收获?

  (六)作业布置

  教材第26页做一做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一两步连续运算,并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一些简单数学规律。

  2、让学生体验计算器计算的方便与快捷,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的兴趣,感受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计算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教学准备】:课件、练*纸、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 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谈话:同学们,你们玩过快乐联想的游戏吗?还想玩吗?

  课件依次出示四个提示

  提示一

  提示二

  提示三

  提示四

  完美

  基督教

  医院

  三三两两

  师:你能想到什么?

  生1:我猜是十字架。

  生2:我想可能是。

  出示提示四

  生3:我猜是十。

  答对的同学,给予肯定。

  师:还想玩吗?

  课件依次出示提示

  提示一

  提示二

  提示三

  提示四

  知错能改

  小巧

  学*用品

  计算工具

  生1:我猜是橡皮

  生2:我也认为是橡皮。

  出示了提示四后

  生3:计算器。

  表扬答对的同学。

  今天我们来学*用计算器计算。

  课件出示课题,并板书。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认识计算器。

  同学们,你们在哪里见过计算器?(根据同学回答,依次出示课件中的图片)

  表述:看来计算器已经深入我们生活中。瞧,老师手中就有一个计算器,你们观察过计算器吗?看老师手中的计算器,你们看到了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依次板书数字键、符号键、功能键、键盘、显示器)

  指出:有些功能键由于我们所学知识有限,现在还不需要用,今后我们可以再慢慢认识它们。

  2、认识开机键、关机键。

  用计算器前,先按什么键?(ON键,根据学生回答指出开机键)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