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敦颐与《爱莲说》作文800字优选【五】份

首页 / 作文 / |

  周敦颐与《爱莲说》作文800字 1

  虽然未生活在江南水乡,可我对莲花却情有独钟,特别是了解周敦颐的"爱莲说"之后,队莲的喜爱更是有增无减。

  虽生长在淤泥之中,却能够纯白无暇;虽被清水洗涤,却不那么妖艳。这就是我对莲的赞誉。不像牡丹雍容华贵,不像梅花迎寒吐芳,也不像兰花小巧清秀,他有着自身风范,生性高洁,出淤泥而不染,通达,端庄……

  也许正是天意吧,我家院子前正好有一方池塘,在夏季,莲花盛开,这使我心情格外愉悦。

  池塘中,静静地水面上布满了碧翠欲滴的荷叶,像是插满了密密麻麻的翡翠伞,把水面盖得严严实实,碧绿的荷叶上滚动这莹莹露珠,晨风吹过,层层绿浪,片片翠玉,阵阵幽香。

  不久后,花蕾钻出了污泥,看那含苞待放的花蕾,有的屹立在枝头,有的还藏在叶子下,他们都耐心等待着与蓝天拥抱的那一刻。再过几日,荷塘已换了一副面貌,翠绿的荷叶丛中,一枝枝亭亭玉立的荷花,在微风中摇曳着,眼里,除了怜爱还是怜爱,就像雨巷里那位丁香一般幽怨的少女,她的神情,在梦里挥之不去。除了她的身影还是她的身影,除了她的俏丽还是她的俏丽,是的,对于眼前这一池莲花的喜爱,使我忽略了其他花的美丽。

  阳春三月,百花争艳,牡丹芍药,艳丽妩媚,使人感叹;夏季炎炎,紫罗兰,玉兰,淡淡清香,令人心旷神怡;秋高气爽,菊独傲枝头,寒冬腊月,梅孤展风姿……赞美的话语不胜其数,而我却偏执的喜爱着莲。对于周围多数人喜爱牡丹的荣华富贵,我并不像随波逐流的浮萍盲目跟从,我拥有自己的想法,欣赏莲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就像一个志洁行廉,行为方正的人,也许这就是我爱莲的最好解释。

  思绪回到跟前的片池清香,盛夏时节,暖阳高照,望着这一池红绿交错的美景,我不禁想到了那句诗词: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周敦颐与《爱莲说》作文800字 2

  爱莲“出污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漫步荷田之畔,见荷花各式各样,含苞待放的花骨朵,似娇似羞,惹人遐思;盛开的花儿,似笑似舞,让人驻足;还有的迫不及待蜕去外边的几瓣,中间的莲蓬,让人想起母亲,想起孕育,想起希望。微风吹来,荷花左右摇摆,翩翩起舞。莲叶托着荷花,有节奏地跳舞。莲花衬着莲叶,美丽极了莲的颜色是淡淡的粉红,花瓣上略带点白,给人一种纯洁的感觉.莲的一生几经磨难,却依旧傲然挺立.支撑它的一根纤细而又娇嫩的茎,好像一掐就能掐出水了。一根不起眼的绿茎,把整朵花抬得稳稳当当。一股狂风吹过,它轻轻地摇曳几下;一阵暴雨打来,它依旧屹立在雨幕之中.照耀它的不是温柔的春光,而是毒辣的烈日;滋润它的不是甘甜的泉水,而是污泥中的浊水;吹拂它的不是轻柔的春风而是一阵阵的热浪.莲的一生不知经历了多少的磨难,却依旧傲然挺立.面对挫折,开得更灿烂。

  爱莲的文化.《爱莲说》里,我独爱那一句“予独爱莲之处淤泥而不染”它赢得了多少清高之士的赞许,赢得了多少同感之人强烈的共鸣。再看看诗人李白称赞荷花,他的眼中,荷花成了艳丽无比的女子,在阳光的照耀下顿时散发出无比得绚烂,异常诱人,用“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的诗句形容不足为过。当然,写荷花的诗句还有很多,比如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花成了夏日风景的制造者;比如乐府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爱莲一身的宝贝.荷花,莲子、莲衣、莲房、莲须、莲子心、荷梗、藕节都可药用。荷花能活血止血、去湿消风、清心凉血、解热解毒。莲子能养心、益肾、补脾、涩肠。莲须能清心、益肾、涩精、止血、解暑除烦,生津止渴。莲叶能清暑利湿、升阳止血。藕节能止血、散瘀、解热毒。荷梗能清热解暑、通气行水、泻火清心。莲一生都为人们奉献着.

  陆上百花竞芬芳,碧水潭泮默默香.不与桃李争春风.七月流火送清凉.爱莲清幽淡定的君子之美;爱莲孤芳自赏的清高之雅,爱莲不惧风雨的坚强之勇.

  周敦颐与《爱莲说》作文800字 3

  眼里,除去怜爱还是怜爱。就像雨巷里的那位携带丁香般幽怨的少女,在梦里,挥也不去散也不去。除去她的身影还是它的身影,除去她的俏丽还是她的俏丽。牡丹?玫瑰?百合?菊花?面对这部分后宫佳丽,我却像一位挑剔的美食家,一位追求完美的艺术家,总感觉它们少了点什么,不可以给我完全喜悦的感觉。或许这正是偏爱莲的缘由吧!

  情人眼里出西施。莲,让我感觉它就是花中之王,无人可比。朋友说我过于喜欢它,忽视了其它花的漂亮,或许是吧!暮春3月,白花争努,牡丹芍药,妍丽妩媚,使人为只震撼;夏天炎炎,紫罗兰、玉兰散发淡淡幽香,祛除夏意,被人心旷神怡;秋高气爽,菊独傲枝头,正直傲洁自然地产生;隆隆寒冬,梅一个人争妍,不畏严寒,吐放清香,赞美之词不可胜数。但是,我仍固执地觉得莲才是完美。

  对莲的喜欢,使我成为百花不公正的裁判。在日常,对事物的是非曲直,大家仍是不公正的裁判吗?

  夜深了,我静静地躺在床上,被这个问题烦扰着。回忆的匣子被偷偷地打开,往事如水流过,重现眼前。

  因对个别的崇拜,我成为他的守护者,旁人稍有异议,便拳脚相加,小伙伴们对之敬畏,便缄口不语,使我内心稍稍喜悦;因和亲密伙伴要好,便不理事情对错,不分青红皂白,硬着脸皮要站在朋友一边;因对个人稍有偏见,一出现可疑之处,聚焦点便投向他;由于我们的爱好盲目顺从,人云亦云,都不知晓在干些什么。

  猛然发现,过去,自己是这样没主见。成了失根的兰花,追逐的浮萍,飞舞的秋莲因风四散的蒲公英,我又当了生活不公正的裁判。

  世界甚大,要认清每一事物,更应抛开我的个人感情,透过现象看本质,让大家的生活更有主见,更能感觉我们的存在。就像一棵巨松,扎根在山崖之间,不随山水、飓风而改变我们的地方;就像一棵一个人开在山谷里的野百合,不管有无人路过,仍开得那样鲜艳那样快乐。

  爱莲,却不过分娇纵莲。爱生活,应该是个公正的裁判。

  周敦颐与《爱莲说》作文800字 4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我独爱莲。——题记

  菊花乃陶渊明所钟爱的,它雅致美丽,五颜六色。竞相争辉。难怪陶渊明如此喜爱它,在自家树篱下采集菊花,悠悠然见到隐在云雾间飘忽不定的南山,此等悠闲,让人流连忘返。

  莲花是美丽的,却不可以靠*玩弄——它的茎上有刺。莲花从池塘中的污泥中钻出,却不沾染,经过清水的洗涤而不显得妖艳。笔直的茎干中是空心的,没有藤蔓旁生,没有侧枝生长,犹如君子一样清廉、淡泊、正直和谦虚。

  现在的我正在为莲花换水,水位又下降了。

  我在集市上见到莲花的时候并没有那么喜欢它,当时只是为了交老师布置的买花作业而已。然而,在它开花的那一瞬间,我喜欢上了它,我惊奇地叫了一声。

  那就是莲花,江南极普通的一种花,然而绝不是*凡的花。

  它没有富贵的象征,没有名贵的装饰,也许你要说它太清贫,如果不清贫是专治“富贵”和“名贵装饰”之类而言,那么莲花算不得花中的富贵者。但是它正直、清廉、淡泊,也不缺乏温和,它是花中的清官!当你在雨后放晴的池塘边,伫立凝望,看见*静无波的潭水中两袖清风的莲,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花?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清廉、正直,至少也象征了江南的居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官场斗争中时刻有两袖清风像莲花一样清廉的官员仍坚守品格?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莲花宛然象征了今天在江南保持清廉用品质感染众居民的官员?

  牡丹是富贵的象征,菊花是隐者的象征,莲花则是清廉的象征。

  我喜欢莲花。

  周敦颐与《爱莲说》作文800字 5

  宋朝著名哲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是古代散文中脍炙人口的名作,表现了作者坚贞的气节和洁身自好的志趣,其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一句,更是有口皆碑,广为传诵。

  *日重读此文,细细品味,竟又有心得,谨在此奉与诸君,与之共勉。

  周元公在《爱莲说》中提到:“晋陶渊明独爱菊”;下文进一步提出:“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陶渊明是我们所熟知的大文学家,他因不满官场的污浊黑暗,愤然辞官,归家隐居。他渴望有个人人丰衣足食、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菊花,不与百花争春,却在百花凋谢的寒秋悄然独放,真可谓隐逸者了。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陶渊明为什么独爱菊,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与那些趋炎附势、追名逐利的人比起来,确实应该大加赞扬。这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真可谓“出淤泥而不染”。

  然而,在今天,仍然有一些人因受到挫折、失败,被一时的黑暗笼罩,就丧失进取的斗志,幻想有一个能避开这一切的世外桃源,把自己与外界隔绝。殊不知黑暗总是伴随着光明,我们应该认识到,风*浪静,与外界隔绝的世外桃源不仅在陶渊明所处的那个时代不可能有,就是在今天,也同样不可能有。隐居避世想法是消极的、被动的,也是不现实的。那无疑会把自己封闭在一个小圈子里,自行其乐,不参与外界活动。一个人如果这样活着,纵然饱食终日,四肢发达,可又有什么意义呢?隐居也许能办到,但避世却是不可能的。即使陶渊明隐居时,也并没有完全与外界隔绝,更何况现在的社会,根本不同于陶渊明所处的那个时代。隐居就是回避,在激烈变革的今天,怎能遇到困难就回避,遇到恶势力就隐而退之呢?从这个意义上讲,隐居是自私的。

  洁身胜于隐身。我们身处一个激烈变革的时代,时代要求我们要有顽强的进取精神,要有出淤泥而不染的品德。或许在封建社会,隐居避世是一种时髦,而现在却是一种愚蠢、懦弱的表现。也许是过去时代造就了像陶渊明、郑板桥那样的一批隐士;而今天,时代需要也要求我们正视邪恶,做敢于斗争、不怕污身、善于洁身、有所作为的“弄潮儿”!


周敦颐与《爱莲说》作文800字优选【五】份扩展阅读


周敦颐与《爱莲说》作文800字优选【五】份(扩展1)

——周敦颐与《爱莲说》作文800字 (菁华5篇)

周敦颐与《爱莲说》作文800字1

  眼里,除去怜爱还是怜爱。就像雨巷里的那位携带丁香般幽怨的少女,在梦里,挥也不去散也不去。除去她的身影还是它的身影,除去她的俏丽还是她的俏丽。牡丹?玫瑰?百合?菊花?面对这部分后宫佳丽,我却像一位挑剔的美食家,一位追求完美的艺术家,总感觉它们少了点什么,不可以给我完全喜悦的感觉。或许这正是偏爱莲的缘由吧!

  情人眼里出西施。莲,让我感觉它就是花中之王,无人可比。朋友说我过于喜欢它,忽视了其它花的漂亮,或许是吧!暮春3月,白花争努,牡丹芍药,妍丽妩媚,使人为只震撼;夏天炎炎,紫罗兰、玉兰散发淡淡幽香,祛除夏意,被人心旷神怡;秋高气爽,菊独傲枝头,正直傲洁自然地产生;隆隆寒冬,梅一个人争妍,不畏严寒,吐放清香,赞美之词不可胜数。但是,我仍固执地觉得莲才是完美。

  对莲的喜欢,使我成为百花不公正的裁判。在日常,对事物的是非曲直,大家仍是不公正的裁判吗?

  夜深了,我静静地躺在床上,被这个问题烦扰着。回忆的匣子被偷偷地打开,往事如水流过,重现眼前。

  因对个别的崇拜,我成为他的守护者,旁人稍有异议,便拳脚相加,小伙伴们对之敬畏,便缄口不语,使我内心稍稍喜悦;因和亲密伙伴要好,便不理事情对错,不分青红皂白,硬着脸皮要站在朋友一边;因对个人稍有偏见,一出现可疑之处,聚焦点便投向他;由于我们的爱好盲目顺从,人云亦云,都不知晓在干些什么。

  猛然发现,过去,自己是这样没主见。成了失根的兰花,追逐的浮萍,飞舞的秋莲因风四散的蒲公英,我又当了生活不公正的裁判。

  世界甚大,要认清每一事物,更应抛开我的个人感情,透过现象看本质,让大家的生活更有主见,更能感觉我们的存在。就像一棵巨松,扎根在山崖之间,不随山水、飓风而改变我们的地方;就像一棵一个人开在山谷里的野百合,不管有无人路过,仍开得那样鲜艳那样快乐。

  爱莲,却不过分娇纵莲。爱生活,应该是个公正的裁判。

周敦颐与《爱莲说》作文800字2

  读完《爱莲说》以后,我有一个疑问:周敦颐口中的莲真是“君子”吗?

  《爱莲说》中,周敦颐表达了自己对莲的喜爱以及在朝廷腐败的情况下,对没有和他一样的人而深感惋惜。他把莲和菊花、牡丹做对比,凸显莲的清高。在结尾,感叹和他一样的人不多,反而全是像牡丹一样的人。当时朝廷腐败无能,皇帝整日贪图享乐,不顾朝政。有些人像菊花一样,选择居隐山林;有些人像莲一样正直清高;但还是有很多的人还是选择像牡丹一样婀娜奉承。可是,他口中的莲真的和他形容的一样吗?

  他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在他眼里,莲不会和牡丹一样婀娜奉承,不会和菊花一样隐居山林,他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但是,想像一下。如果莲花是大臣,皇帝是播种者,那么泥土便是普通的*民百姓。莲花借着泥土中的营养,开出了花朵,长出了果实,但是却把果实和花朵都送给播种他们的人,被***的时候,不拖泥带水,把为他们奉献的泥土彻底抛弃。就好比大臣们克扣*民的粮食金钱,最后把这些东西奉献给皇帝,不再理会这些贫苦的人民。这不正是一种奉承、昏庸的行为吗?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这句话形容了莲非常正直,心中没有任何杂物,不大肆炫耀自己,也一心向国,毫无叛变之心。但是我认为“中通外直”形容的是外表光鲜亮丽,其实内心毫无文化。这种人除了油嘴滑舌,并没有任何长处。就像秦桧一样,岳飞为国效力,为金朝立下了无数汗马功劳,可是却被秦桧这小人陷害,秦桧死后也一直世人被谩骂。“不蔓不枝”对于我来说,它是一个贬义词。做为朝中大臣,应该多为国家想一些可以富强的方法,不应该别人让你做什么你才会做什么,没有自己的想法。这种人只思考却不付出任何行动,会非常的呆板。

  其实我更喜欢杏花。它洁白无瑕,非常单纯,而且很大众化,是最亲民的一种花。它存活的时间并不长,也就不会有什么挂念,等到秋天还会结出果实给大家分享。所以我喜欢杏花。

  我爱杏花!

周敦颐与《爱莲说》作文800字3

  不知何时,爷爷突然想在老家那个小瓦屋前挖一个池塘,种一些莲花。我有些疑惑,在我看来,莲花的白十分普通,不像邻居家的那些名花大紫大红的,十分艳丽,为什么不种那些花呢。爷爷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笑盈盈地对我说:“等到它开花的时候,你一定会赞叹它的。”

  就这样到了一个暑假,我再次回到老家,映入眼帘的,不再是一片荒地,取而代之的是一朵朵白洁的莲花挺立在瓦房前的池塘里,纤弱的枝茎支撑着莲花随着微风轻轻摇摆着,似一个闭月羞花的舞娘,朴实而又华丽。爷爷则躺在一个竹躺椅上,手中轻摇着蒲扇,见我来了,坐起身子来,说道:”看,还不错吧。”我点点头,确实,比起邻居的那些花,莲的清纯更打动了我。

  我看那满池的淤泥,而莲上却一尘不染,我便询问爷爷这是为什么。爷爷沉思一会,缓缓说道:“莲之所以出淤泥而不染,是因为在它的`花瓣上有一个特殊的角质层,可以防雨水,并让它带走身上的尘土。如今呐,有太多诱惑与污秽,你也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角质层来保护自己的初心啊。”可能是我还太小,才上初中的我还不懂这个颇含深意的道理,只是望着爷爷那饱经风霜的脸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当天夜里,下了一场暴风雨,屋外雨肆意地敲打着窗户,撞击着大地。而屋内我躺在床上,望向窗外不经为池塘的莲花捏把汗,生怕它们撑不过今晚。第二天起床,我脸都没洗就冲向池塘,看看那惹人爱的莲是否还挺立着。暴雨和大风摧残了大地的一切,一些细弱的小树已经折断,塑料垃圾遍布道路。我心生不祥的预感,可当我冲到池塘时,那白莲仍挺立在那里,一枝不多,一枝不少,仍随着风微微摇摆着,全然没有被暴雨和大风*卷过的样子。再看看邻居家的名花,一枝不剩地全部躺地上了,一片狼藉。

  我不禁赞叹这白莲,枝茎看起来细弱,却可以抵御暴雨,比起那些外强中干的名花要强得多。在日光照耀下的白莲,叶上的水珠反射着光芒,甚是美丽。人们常说:不经风雨,怎见彩虹。但能经受住风雨的又有几个,莲算一个。

  自那以后,我爱上了清纯而又坚韧的莲。它那洁身自好,坚强不屈的高尚品质是多少人所没有的。每当我遇上挫折想要放弃时,白莲随风轻摆的模样便浮现在我眼前,使我充满干劲,继续奋斗。周敦颐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而我想说:“予独爱莲之经暴风而不倒,遇骤雨而不屈。”

周敦颐与《爱莲说》作文800字4

  爱莲“出污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漫步荷田之畔,见荷花各式各样,含苞待放的花骨朵,似娇似羞,惹人遐思;盛开的花儿,似笑似舞,让人驻足;还有的迫不及待蜕去外边的几瓣,中间的莲蓬,让人想起母亲,想起孕育,想起希望。微风吹来,荷花左右摇摆,翩翩起舞。莲叶托着荷花,有节奏地跳舞。莲花衬着莲叶,美丽极了莲的颜色是淡淡的粉红,花瓣上略带点白,给人一种纯洁的感觉.莲的一生几经磨难,却依旧傲然挺立.支撑它的一根纤细而又娇嫩的茎,好像一掐就能掐出水了。一根不起眼的绿茎,把整朵花抬得稳稳当当。一股狂风吹过,它轻轻地摇曳几下;一阵暴雨打来,它依旧屹立在雨幕之中.照耀它的不是温柔的春光,而是毒辣的烈日;滋润它的不是甘甜的泉水,而是污泥中的浊水;吹拂它的不是轻柔的春风而是一阵阵的热浪.莲的一生不知经历了多少的磨难,却依旧傲然挺立.面对挫折,开得更灿烂。

  爱莲的文化.《爱莲说》里,我独爱那一句“予独爱莲之处淤泥而不染”它赢得了多少清高之士的赞许,赢得了多少同感之人强烈的共鸣。再看看诗人李白称赞荷花,他的眼中,荷花成了艳丽无比的女子,在阳光的照耀下顿时散发出无比得绚烂,异常诱人,用“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的诗句形容不足为过。当然,写荷花的诗句还有很多,比如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花成了夏日风景的制造者;比如乐府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爱莲一身的宝贝.荷花,莲子、莲衣、莲房、莲须、莲子心、荷梗、藕节都可药用。荷花能活血止血、去湿消风、清心凉血、解热解毒。莲子能养心、益肾、补脾、涩肠。莲须能清心、益肾、涩精、止血、解暑除烦,生津止渴。莲叶能清暑利湿、升阳止血。藕节能止血、散瘀、解热毒。荷梗能清热解暑、通气行水、泻火清心。莲一生都为人们奉献着.

  陆上百花竞芬芳,碧水潭泮默默香.不与桃李争春风.七月流火送清凉.爱莲清幽淡定的君子之美;爱莲孤芳自赏的清高之雅,爱莲不惧风雨的坚强之勇.

周敦颐与《爱莲说》作文800字5

  莲,自古以来深受许多文人墨客的喜爱。它是周敦颐笔下的“花之君子”,它“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净植”;它是杨万里笔下的绝世美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它是江南夏季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我爱莲,虽然它没有牡丹般艳丽,没有玫瑰般热情,但是它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有“香远益清”的单纯;还有“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雅致……

  又到了一年的夏季,这是莲的季节。傍晚时分,天边只残留了几片被染红的晚霞。独自踏上乡间小路,来到了熟悉的莲池。今年的莲长势很好,远远望去,那碧绿的荷叶中夹杂着星星点点的莲花,或是红的,或是白的,很是壮观。此时此刻,又吟起曹寅作的诗:“十分荷叶五分花”。没错,莲花是含蓄的,它虽然散发着诱人的清香,但它只稀疏地亭亭玉立在茂密的莲叶中,供人观赏。你看!那朵莲,层层的花瓣包绕在花蕊边,每一片都是那么洁白无瑕。偶尔几条小鱼在附*嬉戏,溅起几颗水珠,落在花瓣上,但很快又跳进水中,莲仍直挺挺地屹立在池中……多么可爱的莲!

  徐徐清风吹过,莲散发出的阵阵馨香钻进了我的鼻子,猛地吸一口,霎时觉得神清气爽。满池的莲叶莲花随风跳起了华尔兹,我站在池边,仿佛自己也成了其中的一员,踏起舞步,陶醉其中……多么美丽的莲!

  天色已晚,我不得不回家了,回头依依不舍地与莲,这仿佛是在向挚爱的恋人告别,迈着小步,走向回家的路。至此,赏莲成了我的业余爱好,每年,我总能看到莲由初生到成熟的全过程。这是一种生的喜悦,正像一个孩子从出生到长大**时所有周围人的喜悦。我时常暗自庆幸自己拥有这样的权利。

  短暂的夏天一闪而过,夏天的消逝,也意味着莲的凋零。又来到了熟悉的莲池,“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满池的荷叶依然是高低不一,大小各异,却一改往日蓬勃的翠绿。此时的莲叶,大多已打了焉儿,变成土黄色了,一条条叶脉深深地凹了下去,无力地支撑着叶片。叶片连同茎杆都变得干枯、脆弱,仿佛一触碰就会变成碎片。莲花呢,花瓣全都凋零了,只剩下中间的莲蓬。莲虽到此时已不甚优雅,但它们用自己的生命为人们献上了属于它们的最美味的果实——莲藕和莲子。当我们享受着莲无私的馈赠时,是否会想到这是它们用曾经的美丽换来的?是否会想到它们“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无私精神?是否会想到它们短存一夏,却让我们口齿留香的慷慨情怀?

  是的,我爱莲,爱它的高洁雅致,爱它的慷慨无私,它不仅是“花之君子”更是“花中之王”,因为它的无私精神,许多花远远差矣,甚至望尘莫及。


周敦颐与《爱莲说》作文800字优选【五】份(扩展2)

——《爱莲说》周敦颐范文五份

  《爱莲说》周敦颐 1

  《爱莲说》

  宋代: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甚爱 一作:盛爱)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爱莲说》译文

  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只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上的人十分喜爱牡丹。而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蔓不长枝,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人们只能远远地观赏而不能玩弄它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就很多人了!

  《爱莲说》注释

  甚:很,十分。

  说: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

  之:的。

  可爱:值得怜爱。

  者:花。

  甚:很,非常。

  蕃:多。

  自:自从。

  李唐:指唐朝。唐朝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

  独:只,仅仅。

  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出:长出。

  淤(yū)泥:污泥。

  染:沾染(污秽)。

  濯(zhuó):洗涤。

  清涟(lián):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妖:美丽而不端庄。

  通:贯通;通透。

  直:挺立的样子。

  中通外直:(它的茎)内空外直。

  不蔓(màn)不枝:不生蔓,不长枝

  香远益清:香气远播,愈加使人感到清雅。

  益:更加。

  清:清芬。

  亭亭净植: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 亭亭:耸立的样子。

  植:树立。

  可:只能。

  亵玩:玩弄。

  亵(xiè):亲*而不庄重。

  焉:句末语气词,这里指当于现代汉语的‘‘啊’’ ‘‘呀’’,助词。

  谓:认为。

  隐逸者:指隐居的人。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就隐居避世。

  君子:指道德品质高尚的人。

  者:……的人或物。随着前面的名词而变化。

  噫:感叹词,相当于现在的"唉"。

  菊之爱:对于菊花的喜爱。之:语气助词,的。(一说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鲜(xiǎn):少。

  闻:听说。

  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宜乎众矣:(爱牡丹的)应当有很多人吧。

  宜乎:当然(应该)。

  宜:当。

  众:众多。

  《爱莲说》文言知识

  生字

  予(yú) 濯(zhuó) 涟(lián) 亵(xiè) 鲜(xiǎn) 蕃(fán)

  作品断句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一词多义

  (1)鲜

  陶后鲜有闻(少)

  芳草鲜美(鲜艳)《桃花源记》

  (2)之

  水陆草木之花(助词,的)

  之出淤泥而不染(联词,无实际意义,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词类活用

  不蔓不枝(名词“蔓”“枝”用作动词“生蔓”“长枝”)

  香远益清 (形容词“远”用作动词“远播”)

  《爱莲说》写作风格

  在写法上,《爱莲说》具有“说”这一文体的共同特点,即托物言志。文章从“出淤泥而不染”起,以浓墨重彩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寄予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反射出作者鄙弃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心理和其追求洁身自好的美好情操。同时,文章还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在文中几次以菊、牡丹衬托莲之美;还把菊花的隐逸,牡丹的富贵和莲花的高洁相对比,使“爱莲”之一主题得以加深,没有空洞的说教,而是通过三种形象的对比,起到了突出中心,加深立意的作用,手法可谓高明之极。而且,文章以一个“爱”字贯通全文,使得文章结构严谨。

  《爱莲说》赏析

  这篇文章可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描写莲花高洁的形象;第二部分则揭示了莲花的比喻义,分评三花,并以莲自况,抒发了作者内心深沉的慨叹。

  首句“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选用“可爱”二字,包罗群芳,表明托物寄兴,并不刻意求工,极见其立言斟酌之妙。

  接着叙说“晋陶渊明独爱菊”。陶渊明不肯为五斗米折腰,解绶归隐后,饮酒赋诗,安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逸趣。“独爱菊”,显示渊明雅致芬芳,傲然物外的性格,而且更加明确了题意:陶渊明可以爱菊抒怀,我怎不可独爱莲呢?

  继写“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写了唐人,特别是统治阶层“甚爱牡丹”的好尚,这几句像是重复,但实为加深语意也,而且此句入文,让对比感更为强烈,为其求莲之高洁铺下了引子。大意是周敦颐本人独爱莲与晋陶渊明的爱菊避世不同,为保持一份高洁,宁愿终老南山。他要在尘世中当个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这种在污世保持清白与独自避世求真的心态,与众人皆羡富贵的从众心态是有着思想境界上本质的区别的。这为爱莲说所要表达的“出淤泥而不染”作了最好的铺垫。

  然后作者撇开一笔说,让那些人爱其所爱吧,“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一连串铺叙,对莲花挺拔秀丽的芳姿,清逸超群的美德,特别是可敬而不可侮慢的嵚崎磊落的风范,作了有力的渲染。这几句隐喻作者本身具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高尚品格。实际上,他说的意思就是:官场黑暗,要在官场上保持自己高洁的品格,就如同莲花出淤泥而不染那么难。这也是他为官的经验总结,因为他不想同流合污。而“濯清莲而不妖”,不过是作者的一种良好愿望罢了。他为官正直,数洗冤狱,为民作主;晚年定居庐山,著书明道,洁身自爱,颐养天年,便是身体力行,澹泊明志的体现。这正是这篇小品能给人思想情趣以深切感染的着力之处。

  接下来,作者对三种花象征的不同性格进行了比较和品评:“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本来,花是不具备人格的,但在作者眼里,莲花*于菊,却不像菊那样清高冷傲,似乎是逃避现实的隐者;它更不像牡丹那样妍丽妖冶,以富贵媚人。莲花出于污浊现实而不受沾染,受清水洗濯而不显妖冶,实为百花丛中的贤君子。另外,莲花又是佛教中的圣物,如来、观音均以莲花为座。唐释道世《三宝敬佛》云:“故十方诸佛,同出于淤泥之浊;三身正觉,俱坐于莲台之上。”作者《题莲》诗也云:“佛爱我亦爱,清香蝶不偷。一般清意味,不上美人头。”与这篇小品参照,情趣相得益彰。

  最后,作者评花进而对“爱”也作出评价:“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深深地慨叹:当今之世真隐者少,有德者寡,而趋炎附势钻刺富贵之门的小人比比皆是;这莽莽红尘,能有几个志同道合的人,共同去根治这社会痼疾呢?这里先用花进行比喻,让花的特性喻人,虽*淡,但比喻帖切,然后借花喻人,将陶渊明的避世,世人皆追求荣华富贵的心态描写的淋漓尽致。言下虽不免流露出一种孤掌难鸣的哀怨,但意味深长,无情地鞭挞了那些寡廉鲜耻之徒。这里,周敦颐是高傲的,他那种不从众只求纯净的心态,在碌碌尘世中是难能可贵的。他感叹,是因为世风日下,大多数人皆被世事玷染。

  作者通过对莲花的爱慕与礼赞,表明自己对美好理想的憧憬,对高尚情操的崇奉,对庸劣世态的憎恶。

  《爱莲说》创作背景

  据清邓显鹤《周子全书》《年谱》记载:“八年癸卯。先生四十七,正月七日,行县至于都,邀余杭钱建侯(拓)、四明沈希颜游岩题石,并有诗刻石。五月,作《爱莲说》,沈希颜书,五抟篆额。钱拓上石,即十五日事也。”先生四十七,即嘉祐八年(1063)。

  《赣州府志》记有爱莲书院,云:“爱莲书院在城北,其地原为督学试院,有周茂叔莲池遗迹。”又有爱莲亭条目:“濂溪书院旧在东北玉虚观左······”这些记载充分证明,北宋嘉祐六年(1061)至治*元年(1064)周敦颐任虔州通判时,已建莲池,并于嘉祐八年五月在此地已挥笔题写《爱莲说》。

  《爱莲说》题解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文体,大多是借事物或一种现象来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波澜起伏,篇幅一般长短不定,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它可以直接说明事物,阐述事理,也可以托物寓意,借物抒情。

  《爱莲说》是我国古代散文之精品。全文119字,结构严谨,笔意超越,言简意赅,情景交融,其采用“借影”笔法,以莲自喻,有着深邃的思想内容。值得知道的是,这篇选入教材的佳作是宋代哲人周敦颐于1063年(嘉佑八年)5月在虔州(今赣州)道判署内写作的。

  正如《爱莲说》抒意,周敦颐虽身居官场,却始终未曾放弃读书治学,著书立说,教育青年提携后进。宋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二程——程颐、程颢,便是他在赣州一手培养出来的弟子。他做官也和别人不同,“为政精密,务尽道理”,他在1045年任南安(今大余)司理参军(一种小官)时,为了一个法不当死的囚犯,和顶头上司转运使王逵据理力争,并递上辞呈,不愿为官,终于使刚愎自用的王逵有所感悟,承认自己的错误,囚不得死。周敦颐在赣州为官多年,清廉勤勉。《爱莲说》据传系他一次游览于都罗汉岩之后所作。

  从《爱莲说》一文来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莲,花之君子者也。”以莲喻道德高尚的人。且正是文如其人,了专祠,并在祠后建“濂溪书院”,书院内还凿有“爱莲池”。由于几经兵燹,原来书院、祠和池均已无存。此篇文章写出了作者洁身自好、不甘屈服于世俗的高尚情操,表现了作者的“出淤泥而不染”,从而与文章中所讽刺的庸人、俗人构成了鲜明的对比。

  淳熙六年(1179年),朱熹任南康(今星子县)郡守,曾在庐山的濂溪书院中赞叹周敦颐一生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黄庭坚亦称赞他“人品甚高”,如“光风霁月”。后来,赣州人为纪念他,建立了濂溪祠,刻周敦颐的图像及一些文章于石壁。此时,周敦颐的曾孙周直卿来到九江,把他曾祖写的《爱莲说》墨本送赠,于是赣州人就在书院莲池旁壁上摹刻了此文,流传千古。

  《爱莲说》作者介绍

  周敦颐(1017年6月1日—1073年7月14日),又名周元皓,原名周敦实,字茂叔,谥号元公,道州营道楼田保(今湖南省道县)人,世称濂溪先生。是北宋五子之一,宋朝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文学家、哲学家。著有《周元公集》《爱莲说》《太极图说》《通书》(后人整编进《周元公集》)。周敦颐所提出的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动静、主静、至诚、无欲、顺化等理学基本概念,为后世的.理学家反复讨论和发挥,构成理学范畴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爱莲说》周敦颐 2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甚爱 一作:盛爱)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

  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也不枝枝节节,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注释

  晋陶渊明独爱菊: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自称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死后谥靖节),东晋浔阳柴桑(现在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著名诗人。是著名的隐士。陶渊明独爱菊花,常在诗里咏菊,如《饮酒》诗里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向来称为名句。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唐国史补》里说:“京城贵游,尚牡丹……每春暮,车马若狂……种以求利,一本(一株)有直(同“值”)数万(指钱)者。甚:很,十分。

  说: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

  之:的。

  可爱:值得怜爱。

  者:花。

  甚:很,非常。

  蕃:多。

  自:自从。

  李唐:指唐朝。唐朝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

  独:只,仅仅。

  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出:长出。

  淤(yū)泥:污泥。

  染:沾染(污秽)。

  濯(zhuó):洗涤。

  清涟(lián):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妖:美丽而不端庄。

  通:贯通;通透。

  直:挺立的样子。

  中通外直:(它的茎)内空外直。

  不蔓(màn)不枝:不生蔓,不长枝

  香远益清:香气远播,愈加使人感到清雅。

  益:更加。

  清:清芬。

  亭亭净植: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 亭亭:耸立的样子。

  植:树立。

  可:只能。

  亵玩:玩弄。

  亵(xiè):亲*而不庄重。

  焉:句末语气词,这里指当于现代汉语的‘‘啊’’ ‘‘呀’’,助词。

  谓:认为。

  隐逸者:指隐居的人。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就隐居避世;

  盛:广。

  君子:指道德品质高尚的人。

  者:……的人或物。随着前面的名词而变化,例如:“有黄鹤楼者”中的者意思就是……建筑

  噫:感叹词,相当于现在的"唉"。

  菊之爱:对于菊花的喜爱。之:语气助词,的。(一说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鲜(xiǎn):少。

  闻:听说。

  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宜乎众矣:(爱牡丹的)应当有很多人吧。

  宜乎:当然(应该)。

  宜:当。

  众:众多。

  逐句翻译

  ⒈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fán)。

  水陆上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有很多。

  ⒉晋陶渊明独爱菊。

  晋朝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从唐朝以来,人们十分喜爱牡丹。

  ⒋予(yú)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zhuó)清涟而不妖,

  我(却)[1]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里生长出却不受(淤泥)沾染,经过清水洗涤,但是却不显得妖媚。

  ⒌中通外直,

  (它的枝干)中间贯通,外表笔直,

  ⒍不蔓(màn)不枝,

  不缠生藤蔓,不旁出冗枝

  或:不长藤蔓,不生枝节,

  ⒎ 香远益清,

  香气传播得越远越显得清幽,

  ⒏亭亭净植,

  笔直而洁净地立在那里,

  ⒐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人们)只能远远地观赏(它们)却不能亲*而不庄重地玩弄它。(焉:句末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啊”“呀”等语义虚词。)

  ⒑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

  ⒒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牡丹,是花中富贵的花;

  ⒓莲,花之君子者也。

  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⒔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唉!喜爱菊花的(人),自陶渊明以后就很少有听闻了。

  ⒕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喜爱莲花(的人),和我一样的还有谁?

  ⒖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喜爱牡丹(的人),应该(当然)有很多人了!(宜:当然)

  作者简介:

  周敦颐,宋营道楼田堡(今湖南道县)人,北宋著名哲学家,是学术界公认的宋明理学开山鼻祖。“两汉而下,儒学几至大坏。千有馀载,至宋中叶,周敦颐出于舂陵,乃得圣贤不传之学,作《太极图说》、《通书》,推明阴阳五行之理,明于天而性于人者,了若指掌。”《宋史·道学传》将周子创立理学学派提高到了极高的地位。

  《爱莲说》周敦颐 3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

  【乙】竹似贤,何哉?竹本①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不拔②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③者。竹心空,空似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④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⑤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⑥为庭实焉。 (选自《养竹记》(节选)白居易)

  【注释】①本:根。②善建不拔:培植好坚定不移的品格。③中立不倚:正直无私,不趋炎附势。④应用虚:虚心接受一切有用的东西。⑤砥砺:磨炼。⑥树:栽植。

7、解释下面带点字的意思(2分)

  ①可爱者甚蕃 ②香远益清

  ③陶后鲜有闻 ④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为庭实焉

  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2分)

  ②竹似贤,何哉?(2分)

  9、【甲】文分别描写莲的 ,体态、芳香、风度等,既活现了莲的外形,又刻画了她的神态;而【乙】文则从本固等方面来赞美竹子的操守和品行。(2分)

  10、【甲】【乙】两文表面上写莲花写竹子,实际上都是在写君子,两文所赞美的君子有着怎样共同的特点呢?(2分)

  11、 假如我市确定市花,进行民意调查,你准备提名哪一种花作为我市的市花?请谈谈理由。(2分)

答案

  8、(4分;一句2分)

① 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能轻易地玩它。

  ② 作子像贤人,这是为什么呢

  9、(2分,每空0.5分)

生长环境 ;性直 、 心空 、 节贞

  10、(2分)

示例:豁达正直,决不趋炎附势,志洁行廉,端庄严肃(答出两点即可)

  11、(2分)

言之有理即可,但要注意花应是在本市能生长的。

翻译:

  竹子像贤人,为什么呢?竹子的根很牢固,凭着牢固的根可以树立品德。君子看见它的根,就会想到意志坚定不移的人。竹本性正直,凭着正直的本性可立身;君子看见它正直的本性,就会想到处事正直、不偏不倚的人。竹子的内心是空的,凭着心空可以体验道的存在,君子看见它的空心,就会想到虚心求学的人。竹子的节很坚贞,凭着坚贞的节可以立志,君子看见它的节,就会想到砥砺名节、无论危险还是*安都始终如一的人。正因为如此,所以君子大多都会种上竹子作为他们庭院的充实物。

  《爱莲说》周敦颐 4

  “说”,是一种议论性古代文体之一,它往往借描绘事物以抒情言志。周敦颐的《爱莲说》正是这种托物言志的文体中一篇不可多得的传世佳作。

  教学目标:

  ⒈朗读、背诵《爱莲说》,把握词、语句,疏通文意。

  ⒉学*本文托物言志的手法。

  ⒊学*莲花高洁的品质,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学重点:学*本文托物言志的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的主旨。

  一、 导入课新

  莲花又称荷花、芙蓉。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并把它当作高洁脱俗品格的象征,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宋代周敦颐写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经世不衰的赞莲佳作。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这篇文章。

  二、体裁及作者的介绍

  文的体裁是"说","说"就是古代—种以议论为主的文体,既可以说明议论,也可用来抒发感情。本文就是一篇借物咏志讽世的散文。

  周敦颐非常博学,而且人品很高,胸怀磊落,为官清正,深得民心,为百姓所爱戴。《爱莲说》是他在公元1068年担任南康郡守时写下的。他曾带领属下在官署的一侧挖池种莲,后人称为"爱莲池"。每当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披霞含露,亭亭玉立。微风吹过时,田田荷叶轻摇,朵朵鲜花颔首,阵阵馨香扑面。周敦颐凭栏放目,触景生情,深感官场的黑暗,深爱莲花的高洁,写下了著名的《爱莲说》。

  三、整体感知

  1、给加点的字注音:

  蕃 淤泥 涟 亵 濯 鲜有闻

  fán yū lián xiè zhuó xiǎn

  2、词解释:

  蕃:多

  染:沾染(污染)濯:洗涤

  亵:亲*而不庄重

  鲜:很少

  宜:应当

  3、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4、学生借助课文的注解或资料理解课文内容,并尝试翻译。教师纠正。

  四、研读探究

  1、分小组讨论:这篇文章美在哪里?

  2、从四个方面进行赏析。

  五、拓展延伸

  1、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者赞扬的莲花的高贵品质。

  2、“独爱莲”,“独爱菊”两个“独”字,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生活态度? 3、文中写莲花,为什么还提到了菊和牡丹呢?

  4、文中对莲花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5、本文将花的形象比拟人的品质,莲、菊、牡丹各比拟怎样的生活态度?

  6、作者把“莲”与“牡丹”对举,其用意何在?

  7、“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8、文章结尾处,修辞和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9、从作者对莲的赞美来看,这种“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格?

  10、在文中作者把“莲”作为一种高贵品质的象征。作者在这里运用了什么写法?目的何在? (表达了作者怎样思想?)

  11、文中说:“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和“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说明当时怎样的社会现象。

  12、 “出淤泥而不染”写出了莲花什么相的品格?

  五、教师小结

  同学们,周敦颐盛赞莲花为君子,当然有独家的见解和他所处时代的特点,但他表现出的对贪慕富贵的鄙弃,对高洁志行的推崇,至今仍对我们有积极的教育意义。我们应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像莲一样正直的人

  六、巩固练*

  (1)、背诵全文。

  (2)、《爱莲说》一文中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因而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3)、《爱莲说》一文中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敬意不敢侮的句子是:

  (4)、文章的主旨句是:

  (5)、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的句子是:

  《爱莲说》周敦颐 5

  《爱莲说》

  宋代: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甚爱 一作:盛爱)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爱莲说》译文

  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只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上的人十分喜爱牡丹。而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蔓不长枝,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人们只能远远地观赏而不能玩弄它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就很多人了!

  《爱莲说》注释

  甚:很,十分。

  说: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

  之:的。

  可爱:值得怜爱。

  者:花。

  甚:很,非常。

  蕃:多。

  自:自从。

  李唐:指唐朝。唐朝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

  独:只,仅仅。

  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出:长出。

  淤(yū)泥:污泥。

  染:沾染(污秽)。

  濯(zhuó):洗涤。

  清涟(lián):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妖:美丽而不端庄。

  通:贯通;通透。

  直:挺立的样子。

  中通外直:(它的茎)内空外直。

  不蔓(màn)不枝:不生蔓,不长枝

  香远益清:香气远播,愈加使人感到清雅。

  益:更加。

  清:清芬。

  亭亭净植: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 亭亭:耸立的样子。

  植:树立。

  可:只能。

  亵玩:玩弄。

  亵(xiè):亲*而不庄重。

  焉:句末语气词,这里指当于现代汉语的‘‘啊’’ ‘‘呀’’,助词。

  谓:认为。

  隐逸者:指隐居的人。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就隐居避世。

  君子:指道德品质高尚的人。

  者:……的人或物。随着前面的名词而变化。

  噫:感叹词,相当于现在的"唉"。

  菊之爱:对于菊花的喜爱。之:语气助词,的。(一说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鲜(xiǎn):少。

  闻:听说。

  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宜乎众矣:(爱牡丹的)应当有很多人吧。

  宜乎:当然(应该)。

  宜:当。

  众:众多。

  《爱莲说》文言知识

  生字

  予(yú) 濯(zhuó) 涟(lián) 亵(xiè) 鲜(xiǎn) 蕃(fán)

  作品断句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一词多义

  (1)鲜

  陶后鲜有闻(少)

  芳草鲜美(鲜艳)《桃花源记》

  (2)之

  水陆草木之花(助词,的)

  之出淤泥而不染(联词,无实际意义,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词类活用

  不蔓不枝(名词“蔓”“枝”用作动词“生蔓”“长枝”)

  香远益清 (形容词“远”用作动词“远播”)

  《爱莲说》写作风格

  在写法上,《爱莲说》具有“说”这一文体的共同特点,即托物言志。文章从“出淤泥而不染”起,以浓墨重彩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寄予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反射出作者鄙弃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心理和其追求洁身自好的美好情操。同时,文章还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在文中几次以菊、牡丹衬托莲之美;还把菊花的隐逸,牡丹的富贵和莲花的高洁相对比,使“爱莲”之一主题得以加深,没有空洞的说教,而是通过三种形象的对比,起到了突出中心,加深立意的作用,手法可谓高明之极。而且,文章以一个“爱”字贯通全文,使得文章结构严谨。

  《爱莲说》赏析

  这篇文章可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描写莲花高洁的形象;第二部分则揭示了莲花的比喻义,分评三花,并以莲自况,抒发了作者内心深沉的慨叹。

  首句“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选用“可爱”二字,包罗群芳,表明托物寄兴,并不刻意求工,极见其立言斟酌之妙。

  接着叙说“晋陶渊明独爱菊”。陶渊明不肯为五斗米折腰,解绶归隐后,饮酒赋诗,安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逸趣。“独爱菊”,显示渊明雅致芬芳,傲然物外的性格,而且更加明确了题意:陶渊明可以爱菊抒怀,我怎不可独爱莲呢?

  继写“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写了唐人,特别是统治阶层“甚爱牡丹”的好尚,这几句像是重复,但实为加深语意也,而且此句入文,让对比感更为强烈,为其求莲之高洁铺下了引子。大意是周敦颐本人独爱莲与晋陶渊明的爱菊避世不同,为保持一份高洁,宁愿终老南山。他要在尘世中当个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这种在污世保持清白与独自避世求真的心态,与众人皆羡富贵的从众心态是有着思想境界上本质的区别的。这为爱莲说所要表达的“出淤泥而不染”作了最好的铺垫。

  然后作者撇开一笔说,让那些人爱其所爱吧,“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一连串铺叙,对莲花挺拔秀丽的芳姿,清逸超群的美德,特别是可敬而不可侮慢的嵚崎磊落的风范,作了有力的渲染。这几句隐喻作者本身具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高尚品格。实际上,他说的意思就是:官场黑暗,要在官场上保持自己高洁的品格,就如同莲花出淤泥而不染那么难。这也是他为官的经验总结,因为他不想同流合污。而“濯清莲而不妖”,不过是作者的一种良好愿望罢了。他为官正直,数洗冤狱,为民作主;晚年定居庐山,著书明道,洁身自爱,颐养天年,便是身体力行,澹泊明志的体现。这正是这篇小品能给人思想情趣以深切感染的着力之处。

  接下来,作者对三种花象征的'不同性格进行了比较和品评:“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本来,花是不具备人格的,但在作者眼里,莲花*于菊,却不像菊那样清高冷傲,似乎是逃避现实的隐者;它更不像牡丹那样妍丽妖冶,以富贵媚人。莲花出于污浊现实而不受沾染,受清水洗濯而不显妖冶,实为百花丛中的贤君子。另外,莲花又是佛教中的圣物,如来、观音均以莲花为座。唐释道世《三宝敬佛》云:“故十方诸佛,同出于淤泥之浊;三身正觉,俱坐于莲台之上。”作者《题莲》诗也云:“佛爱我亦爱,清香蝶不偷。一般清意味,不上美人头。”与这篇小品参照,情趣相得益彰。

  最后,作者评花进而对“爱”也作出评价:“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深深地慨叹:当今之世真隐者少,有德者寡,而趋炎附势钻刺富贵之门的小人比比皆是;这莽莽红尘,能有几个志同道合的人,共同去根治这社会痼疾呢?这里先用花进行比喻,让花的特性喻人,虽*淡,但比喻帖切,然后借花喻人,将陶渊明的避世,世人皆追求荣华富贵的心态描写的淋漓尽致。言下虽不免流露出一种孤掌难鸣的哀怨,但意味深长,无情地鞭挞了那些寡廉鲜耻之徒。这里,周敦颐是高傲的,他那种不从众只求纯净的心态,在碌碌尘世中是难能可贵的。他感叹,是因为世风日下,大多数人皆被世事玷染。

  作者通过对莲花的爱慕与礼赞,表明自己对美好理想的憧憬,对高尚情操的崇奉,对庸劣世态的憎恶。

  《爱莲说》创作背景

  据清邓显鹤《周子全书》《年谱》记载:“八年癸卯。先生四十七,正月七日,行县至于都,邀余杭钱建侯(拓)、四明沈希颜游岩题石,并有诗刻石。五月,作《爱莲说》,沈希颜书,五抟篆额。钱拓上石,即十五日事也。”先生四十七,即嘉祐八年(1063)。

  《赣州府志》记有爱莲书院,云:“爱莲书院在城北,其地原为督学试院,有周茂叔莲池遗迹。”又有爱莲亭条目:“濂溪书院旧在东北玉虚观左······”这些记载充分证明,北宋嘉祐六年(1061)至治*元年(1064)周敦颐任虔州通判时,已建莲池,并于嘉祐八年五月在此地已挥笔题写《爱莲说》。

  《爱莲说》题解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文体,大多是借事物或一种现象来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波澜起伏,篇幅一般长短不定,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它可以直接说明事物,阐述事理,也可以托物寓意,借物抒情。

  《爱莲说》是我国古代散文之精品。全文119字,结构严谨,笔意超越,言简意赅,情景交融,其采用“借影”笔法,以莲自喻,有着深邃的思想内容。值得知道的是,这篇选入教材的佳作是宋代哲人周敦颐于1063年(嘉佑八年)5月在虔州(今赣州)道判署内写作的。

  正如《爱莲说》抒意,周敦颐虽身居官场,却始终未曾放弃读书治学,著书立说,教育青年提携后进。宋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二程——程颐、程颢,便是他在赣州一手培养出来的弟子。他做官也和别人不同,“为政精密,务尽道理”,他在1045年任南安(今大余)司理参军(一种小官)时,为了一个法不当死的囚犯,和顶头上司转运使王逵据理力争,并递上辞呈,不愿为官,终于使刚愎自用的王逵有所感悟,承认自己的错误,囚不得死。周敦颐在赣州为官多年,清廉勤勉。《爱莲说》据传系他一次游览于都罗汉岩之后所作。

  从《爱莲说》一文来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莲,花之君子者也。”以莲喻道德高尚的人。且正是文如其人,了专祠,并在祠后建“濂溪书院”,书院内还凿有“爱莲池”。由于几经兵燹,原来书院、祠和池均已无存。此篇文章写出了作者洁身自好、不甘屈服于世俗的高尚情操,表现了作者的“出淤泥而不染”,从而与文章中所讽刺的庸人、俗人构成了鲜明的对比。

  淳熙六年(1179年),朱熹任南康(今星子县)郡守,曾在庐山的濂溪书院中赞叹周敦颐一生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黄庭坚亦称赞他“人品甚高”,如“光风霁月”。后来,赣州人为纪念他,建立了濂溪祠,刻周敦颐的图像及一些文章于石壁。此时,周敦颐的曾孙周直卿来到九江,把他曾祖写的《爱莲说》墨本送赠,于是赣州人就在书院莲池旁壁上摹刻了此文,流传千古。

  《爱莲说》作者介绍

  周敦颐(1017年6月1日—1073年7月14日),又名周元皓,原名周敦实,字茂叔,谥号元公,道州营道楼田保(今湖南省道县)人,世称濂溪先生。是北宋五子之一,宋朝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文学家、哲学家。著有《周元公集》《爱莲说》《太极图说》《通书》(后人整编进《周元公集》)。周敦颐所提出的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动静、主静、至诚、无欲、顺化等理学基本概念,为后世的理学家反复讨论和发挥,构成理学范畴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周敦颐与《爱莲说》作文800字优选【五】份(扩展3)

——《爱莲说》教案优选【20】份

  导入新课

  同学们,水陆草木之花,可爱的有很多很多,你喜欢哪一种呢?为什么喜欢它呢?说说看。(学生众说纷纭)有人说,喜欢花的人,都有一颗善良的心。我很欣慰今天看到了这么多善良的心。

  作者简介

  师: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周敦颐)

  宋代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字茂叔,道州营道人。晚年在庐山莲花峰下建濂溪书堂讲学,世称“濂溪先生”。他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对宋明的哲学思想有很大影响。在《周元公集》。

  师:要注意“颐”字左边的写法。

  解题

  “说”是议论文的的一种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爱莲说》就是说爱好莲花的问题。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1、给下列黑体字注音(叫一位同学上黑板注音)甚蕃(fán)淤泥(yū)濯(zhuó)清涟(lián)枝蔓(màn)

  亵玩(xiè)隐逸(yì)颐(yí)噫(yī)鲜有闻(xian)

  师:一学生带读

  2、全班朗读课文

  这是一篇文言文,大家注意文言文的读法与现代文有所不同,古人读书很有韵味,自得其乐的读,一般语气都比较舒缓。我们读古文虽然不需要摇头晃脑,但可以吸取些有益的读书经验,可以读得更舒缓一些。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先要充分地理解课文内容,在把握作者感情的基础上去读。

  3、教师范读

  理解重点字词

  1、蕃(多)独(惟独)甚(非常)而不染(表示转折)(沾染污秽)濯(洗涤)清(清水)妖(美丽而不庄重)不蔓不枝(长藤蔓)(长枝节)——属于词类活用

  香远益清(更加)(清香)亭亭净植(耸立的样子)(立)焉(呢)予谓菊(第一人称我)(认为)花之君子者也(品德高尚的人)陶后鲜有闻(少)宜乎众矣(应当)(多)

  中通外直(畅通挺直)

  (文中有一对反义词是蕃和鲜。)

  2、了解两个古今异义

  植宜

  3、一词多义:

  (1)“之”字用法

  ①水陆草木之花。之:的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助词,起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可不译

  ③无丝竹之乱耳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可不译

  ④何陋之有。之:助词,在这里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无实义。

  (2)清:清澈(濯清涟而不妖);清香(香远益清)远:远播,形容词用作动词(香远益清);不可以去靠*它,也就是距离长,(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词类活用:

  1、蔓:名词用作动词,长枝蔓。例句:不蔓不枝

  2、枝:名词用作动词,生枝杈。例句:不蔓不枝

  3、远:形容词作动词,远播,远远地传送出去。例句:香远益清

  4、清:形容词作动词,显得清幽。例句:香远益清

  5、翻译全文

  分析课文

  1、周敦颐喜欢什么样的花,大家知不知道?(莲花)

  师:莲花的别称还有(荷花、芙蓉等)

  2、写独爱莲的原因是什么?课文中哪些句子是着重写莲花的?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写莲是从几个角度写的?

  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外形——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味道——香远益清

  姿态——亭亭净植

  气质——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这几个角度各写出了莲花的哪些品格?

  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哗众取宠)

  外形——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豁达大度,内心通达,行为正直)

  味道——香远益清

  (美名远扬)

  姿态——亭亭净植

  (志洁行廉或独立高洁)

  气质——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自尊自爱令人敬重)

  师:总结:莲花的整体的形象是端庄美丽,令人敬重。我们知道了作者爱莲,不仅因为莲花姿态美丽,而且更因为莲的`品格高尚。

  师:那么我们知道了莲品格高尚,作者把它比喻成什么?(君子)

  5、课文写了莲,还写了哪几种花?分别比作什么?

  回答:还写了菊和牡丹。分别比作隐逸者、富贵者。

  6、文章题为爱莲说,为什么还要写其他花呢?

  作者写莲,同时又写菊、写牡丹其用意是起衬托作用。

  菊正衬,牡丹反衬。这样,更能突出莲的君子的品格,表达作者对莲花的喜爱之情。

  7、刚才我们知道了菊比作隐逸者牡丹比作富贵者。为什么?

  隐逸者呢?指隐居的人,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而隐居避世,这种人的特点是志向高洁,就像陶渊明一样(陶渊明一生清廉,为官多年,最后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归隐。他从复杂的宦海中挣脱出来后,回到家乡,躬耕垄亩,过起了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并且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归园田居》和饮酒诗系列),但逃避现实,隐居起来。

  师:作者喜欢吗?(赞美惋惜)

  师:你是从哪一句看出来的?(陶后鲜有闻)富贵者呢?因为牡丹花十分浓艳,花朵硕大,有人评价为“天下无双艳,人间第一香”,从唐朝起就成为富贵人家的宠物。牡丹的价钱很贵,但富贵人竞相购之,把它比作富贵者很恰当。这种人的特点是追求富贵,贪慕荣华,追名逐利。

  师:作者喜欢吗?(十分鄙视、厌恶)

  师:你是从哪一句看出来的?(牡丹之爱,宜乎众人矣)

  师:那么君子是怎样的人?

  品德高尚的人,指处在污浊的环境却保持自身的高洁,不随流俗,不受沾染。

  师:莲花这般高洁,在当时喜欢她的人多吗?有何凭证?此话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心情?(不多。“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感慨、痛惜)

  现在我们明白了,作者赞美莲,其实是要赞美君子这样的人,他不跟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为人正直,名声很好,又很庄重,有独立的人格。封建社会有这样的人,真是令人敬佩!用三种花来比三种人,使文章生动形象,含蓄而给人回味,有个共同特点,就是都将三种花的品格拟人化了。把莲花比作君子,借赞花来赞人,从而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种写法就叫做托物言志。当时社会爱莲者少,爱牡丹者多,真正的君子少,追求富贵的人多啊!作者有感于社会上真正有德者少,追名逐利的人太多,对他们表示了强列的鄙视!结尾的两句话一问一叹,发人深省,文章的主题多深刻啊!(齐读噫……)

  结束语:

  通过今天的学*,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做人就要做莲花一样的人。追求精神世界的高格,远离世俗物欲的诱惑,做一个品德高洁、通达正直的君子,让君子之德传扬天下,让君子之名远播,让君子之行引领众生;那么,君子之德就会像“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成为世间一道亮丽的风景。

  一、教学设想:

  《爱莲说》是八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我在教案的设计上,力求体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力求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在学*方式上,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辅以教师的点拨;从教法上看,力求将传统的诵读法与现代的多媒体技术相结合。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说”的 特点,学*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反复朗读以至成诵,通过合作、探究的学*方法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朗读并背诵课文。2、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内容,学*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

  2、教学难点: 理解运用“菊”和“牡丹”来正衬和反衬的作用。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爱花吗?

  生:(略)

  师:既然爱花,那么请你说出一种你喜爱的花,并说出喜爱的原因。

  生答:(略)

  师:看来,同学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但是有一位古人,他却百花不爱,偏偏对莲花情有独钟,并为它写下了一篇传世佳作。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爱莲说》(板书课题:爱莲说)

  师:咱们先一起欣赏一幅画(打开多媒体课件----国画“莲花”)。多美的莲花啊!清纯,脱俗,它从来就是文人墨客笔下的爱物。请同学们搜索一下记忆中有关描写莲花的古诗文句,并朗读给全班同学听。

  示例:“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二、了解体裁,简介作者。

  ①了解体裁

  点拨:“说”在这里表示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爱莲说》就是说爱好莲花的问题 ②②作者简介

  明确:周敦颐(1017-1073) ,宋代道洲(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

  三、整体把握,感知语言。

  1、学生自由的读课文。

  2、听录音,注意朗读的节奏和情感。

  3、学生齐读课文,整体感知

  四、分组自学,疏通文意。

  1、分组自学,要求:①对照注释,利用工具书,翻译全文。

  ②不懂之处,互相讨论。

  2、汇报自学情况,不懂之处,举手提出,可指名回答。

  五、合作探究,品味赏析。

  1、探究文章的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学生分组讨论,与教师的点拨和学生的合作学*相结合)

  (多媒体展示问题)

  ①.提问: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喜爱哪一种花,是人的思想感情的表现。作者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②.提问:文章用了两个“独”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讨论并归纳:两个“独”字,充分表现了作者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表明了自已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

  ③.提问:“我”爱莲花什么呢?

  讨论并归纳: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④.提问:具体地说说作者写莲的哪些美好形象。

  讨论并归纳:

  (1)从生长环境方面:写她“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濯清涟而不妖”的质朴;(2)从体态香气方面:写她“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写她“香远益清”的芳香;(3)从风度方面:写她“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清高。这些描写,是将莲人格化了,是把她作为一种高贵品质的象征。

  ⑤.提问:文章第二段作者把“菊”“牡丹”“莲”比喻象征哪三种人?

  讨论并归纳:作者把菊花比喻象征成隐士,把牡丹比喻象征成富贵的人,把莲花比喻象征成君子。

  2.学*“托物言志”的写法

  点拨:作者把莲花比作君子,由此可见他赞美莲花的根本目的是,借赞美莲花去赞美具有莲花一样的高尚品格的人,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这种写法叫“托物言志”。

  六、背诵积累,积淀语感

  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七、实践语言,*得语感

  学*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以“我爱 ”说或写一段话,抓住所说事物的特征,力求能出新意。

  例句:我爱莲花,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恰如清高正直,人格高尚的君子。

  八、归纳总结

  本文托物言志,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鄙弃。歌颂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美德,表达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附:板书设计

  爱 莲 说

  周敦颐

  出淤泥而不染——————————————高洁

  濯清涟而不妖——————————————质朴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正直

  香远益清————————————---——-芳香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清高

  托物——————————————————言志

  (莲) (不慕名利 洁身自好)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背诵全文。

  2、掌握“蕃”“染”“植”“鲜”的意义,辨识“之”的不同用法。

  3、学*莲高洁的品质,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道德情操。

  【教学重点】

  四字真言:

  读——读背课文;

  解——解读生涩字词;

  品——品赏莲高洁的气质品赏莲高洁的气质;

  学——学*莲,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

  【教学难点】

  托物言志和衬托手法的运用。

  【课时】

  一课时

  【教学方式】

  多媒体教学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将带大家一起去赏花!(展示图片)

  从古至今,莲的形象经常出现在建筑物上、雕刻和绘画作品中;许多诗人、学者都写过咏莲的篇章,赋予莲以各种美好的品质。不只刚才所展示的诗句,我们今天还将学*到一篇名文——《爱莲说》。

  《爱莲说》是宋代哲学家周敦颐所著。据说他在南康郡做官时,曾亲自率领属下开挖了一块四十余丈宽的池塘种莲。他凭栏放目,触景生情,写下了赞美莲花的传世名篇《爱莲说》。

  二、解题

  有题目可明确三个方面的内容:

  1、文章主要内容是关于“莲”;

  2、作者对莲花的态度是“爱”;

  3、题目最后一个“说”是古代一种文体——“说”是一种既可以说明、记述事物,又可以发表议论的文体,偏重于议论。所以后来人们常把说理辨析的文章统称为论说文。

  《爱莲说》就是说说爱好莲花的问题。

  三、整体感知

  1、读——先听后读,要求:

  ① 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背诵全文。

  ② 边听朗读,边给自己不懂的字词注音(找疑难字词)。

  ③ 文中提到哪些花?重点写什么?

  2、解——解读生涩字词。

  蕃(fán) 淤(yū) 濯(zhuó) 亵(xiè) 鲜(xiǎn)

  四、深入研读

  品——品赏莲高洁的气质。

  第一段分析(提问引导为主):

  提问1:作者重点写莲花,在他看来,莲花有什么可爱之处呢?试用课文中的句子来回答。

  明确:原文“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周敦颐与《爱莲说》作文800字优选【五】份(扩展4)

——读书与教养作文800字范本五份

  教养,是一个如春风拂面的字眼,是一个能让人体知自身是与非的心称,亦当使人从骨子里飘出芳香,成为生命之曲中最扣人心弦的旋律,鼓舞人心,催人奋前。

  教养是举止合范,进退有度,是取舍之间的智慧。

  清朝康熙年间有个大学士名叫张英,一日张英收到家信,只是为了三尺宽的宅地,与邻居间发生的纠纷,想他利用职权疏通关系。张英阅信后坦然一笑,挥笔赋诗:“千里修书为一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邻居知后也羞愧难当,最后这里成了六尺巷,化干戈为玉帛的故事也流传至今。正是因为张英“让他三尺”的良好教养美好风度,迎刃而解了纷争烦恼。六尺巷中传出这一段佳话,传出的也是教养的美好。

  教养是遵守纪律,心有规矩,是学有举手投足间的艺术。

  ***有一次去北戴河,工作人员便给北戴河文化馆打电话说有位领导想借世界地图,接电话的管理员却回答说,图书馆有规定,图书不外借,要看只能自己书来。***便冒雨来到图书馆,表示无论是谁都应当遵守纪律。如赫拉克利特所说:“教养是有教养的人的第二太阳”。***遵规守矩的良好教养让他自身散发出品行的芬芳,折射出人性的光茫。以小见大体现的也是中国此等泱泱大国的风范美好的社会风尚。

  教养是克制自己,方便他人,是不给他人添麻烦的美德。

  儒学里孔夫子讲的“克已复礼”,当今却**本这个国家体现的淋漓尽致。在日本的公共场合中,空气总是那么凝固,不管到哪里,每个角落都很安静,拒绝一切打扰、污染。最*的一则新闻报道了一名日本女演员在某公路上突发病症,在强忍着心瓣膜脱落的极大的疼痛感下撑着最后的力量将车依靠在马路边,避免了一场交通事故,她的行为教养令人俯首敬叹。美好的教养品行依然留在人世间,因为在日本,所有人都有着根深蒂固的“绝不给人添麻烦”的良好教养,这是日本民族一种无尚的光荣。

  美国作家凯鲁亚克曾经说过:“教养是一种不用说出来的美好。”有教养的人让人如沐春风,没教养的人使人如鲠在喉。拥有良好的教养,散发沁人的芳香,美好这个世界。

  温度,莹红色的水柱不断的被抬高,明晃晃的日光令人有些微的眩晕,风像是固体一样膨胀,体积庞大,黏腻着汗香紧贴在肌肤上,似乎伸手就可以抓住一大把悬浮的水蒸气。

  我是一向不喜欢夏天的。

  我站在午后的车站等公交车,赶着去书店买书,烫人的水泥地面使我的凉鞋胶底变得绵软烫脚,像是踩着一块在火里烧的通红的烙铁。眉头紧锁,沉默不语,我的大脑里“最讨厌夏天了”这一词条连成长线不断盘旋在发热混沌的思绪里。

  车站的人很少,除我之外只有一个老太。她眉峰隆起,变成一个“川”字,脸色红润,皮肤偏黑,裸露在袖口外的手臂被太阳灼伤布满了小黑斑。见我打量她,眉峰舒展,和善的微笑着,我连忙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

  像是缓解尴尬气氛似的,公车“及时”地到了。

  狭小的空间里填充满了人,人贴着人,像是沙丁鱼罐头,充斥着一股更加浓重的汗味。“讨厌的夏天”我小声抱怨。

  老太依然在我身边,安静不语。

  我之所以说讨厌夏天,不仅是因为它气温高,你看车上这么多人,难免会有一个不怀好意的扒手,等着把手往你包里伸。我抱紧了胸前的包,警惕的看了看四周。正想笑自己过于警惕,我看到了那只手,那只脏兮兮的小手,就要往老太的包里伸。那只手那样脏,不仔细看像是一块抹布,指甲缝里还残留着黑泥。

  我想提醒老太,可是被乘务员提前了一步,“谁家的小孩,爹妈这么没教养,这么小出来当扒手。哎!老太,你的包,小心点!”女人尖着嗓子,一副极有教养的样子。几乎整辆车的人都听见了,看向那个角落,一道道目光像是一束束的聚光灯一样照着败露的小手。

  那只手停住了,不知所措了,老太伸出手握着那小手,轻轻拍着,抬头对乘务员说:“别瞎说!这是我小孙孙,才不是小偷呢!”说着把小孩往自己身边拉拉。我这才看到了这个“经验不足的小偷”,清澈的眸子里已蓄起泪水,想必她也是看到了这双眸子才会起了隐恻之心吧!

  那一刻,我懂了什么叫做教养。教养就是善待弱者,保护弱者。

  我想说,我喜欢那个夏天的午后。

  教养是什么?利哈乔夫告诉我,教养的本质是从心里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那么也就可以肯定,尊重别人,是一个有教养的人的基本道德底线。

  今天,就让我们来谈谈青少年的教养。

  在当今社会,孩子都是父母的宝贝,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但就是这种环境,才导致了越来越多的孩子没有教养。

  就拿*常坐公交车来说,一些孩子总觉得别人应该给自己让座,因为他们认为所有人都应该做到“爱幼”,但其实他们的这种思想是一种道德绑架,他们一味的要求别人去“爱幼”,却将“尊老”这二字抛之脑后。难道不应该是“尊老”在前,“爱幼”在后吗?等他们心满意足地坐在座位上,看着老人踉踉跄跄的站在他们旁边时,他们心里没有任何触动,依旧安安稳稳地坐在不属于他们的座位上,难道这就是家长口中令他们骄傲,有礼貌有教养的好孩子吗?很显然,他们不是。

  再比如,现在很多孩子都是“两面派”人物。他们在学校对老师言听计从,老师批评,他就虚心接受;但是在家里,只要家长指出他的不是,他都会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在学校,他们会主动参加劳动,但在家里,他们觉得家务活,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甚至还要家长千万般呼喊,才愿意“赏脸”去干一点最简单的事。可以说这样的人,也是没有教养的。这样的人,也就成了他们是老师口中的“好学生”,家长口中的坏孩子。

  一个有教养的青少年,他们不仅是表里如一,更是对别人从心底里发出尊重。他们在公交车上会毫不犹豫的站起来为有需要的人让座,因为他的教养不会允许他对这种情况视而不见。他们会没有任何目的的去帮助他人,不因为别的,就因为他们内心里的教养会让他们必须去那样做。

  一个有教养的青少年,他们的言谈举止也是无时无刻不体现着他们的教养,他们不会说话带“脏”字,不会随便与人起争执的,谈吐得体,说出来的话,不会让人感到难堪,打扮合理,不会让旁人侧目而视,也不会做一些毫无意义的矫揉造作的事,更不会妨碍他人。

  作为当代青少年,让我们都做一个有教养的人:学会善待、尊重他人。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正值三月,那扑面而来醉人的春风最是令我迷恋,河堤旁的杨柳尽显婀娜姿态,伴着风声、花香,尽情地融入在这个令人如痴如醉的春天里……

  是初中的时候吧,我的同桌是一个热情善良的女孩子,她开朗的个性无疑让我们成为了最好的朋友,如今回想起与她之间的点点滴滴,最是一件令我无法忘怀——

  那天是英语考试成绩公布的日子,因为前些日子的复*和本来英语基础不十分差的我自然是满怀期盼,同桌见我十分兴奋的样子也忍俊不禁:“看来你这次是铁定要拿全校第一了!”

  漫长的等待之后,英语老师终于拿出考卷,顿了顿说道:“这次,我们班有位同学进步十分大……”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呯呯”跳个不停,同桌也偷偷在桌下捏了捏我,朝我一笑。老师抬起头,望向我的方向,我满心愉悦地等待着老师叫我的名字,身子也不由得坐端正了,专注地盯着老师。

  “你这次表现很好,下次继续努力!”老师和蔼地一笑,带头鼓起掌来。心头仿佛被铁锤重重击打了一下,我愕然扭头朝同桌看——怎么会?不是我吗?怎么是我同桌的名字?同桌亦是一脸不可置信,伴着老师鼓励的目光,走上了讲台。我缓缓低下头,全身血液似乎都凝固了,听着老师对同桌说的那些语重心长的话,我失落不已,嫉妒如同一条贪婪的毒蛇缠绕在我的心上,令我有些窒息,同桌脸上挂着的笑容都显得刺眼不已,我一节课都没有再说一句话……

  下了课,同桌用胳膊肘轻轻捣了捣我:“生气啦?”我心中有些惭愧——同桌*日学*就比我认真许多,她付出后得到的回报本就理所应当,作为她的好朋友不仅没有祝贺她,反倒嫉妒她的成绩,便摇了摇头:“没有。”她笑了:“这么快就认输啦?这可不像你啊!我们期中考试再一决胜负!”我抬起头,正好撞进她满含笑意的眼中,似一泓碧波,又似一汪深潭,深得见不到底,在恍惚中记不清后来发生的事,只记得我轻轻说了“好”。

  之后我和同桌共同奋斗,为了期中考试的“胜负”而拼命学*,当收获着老师对我的赞扬时,我才真正知道什么是“付出必有回报”,我的心里甜甜的,醉醉的,好像装进了一个春天。同桌的真诚善良令我钦佩,她的教养更让我懂得了: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初秋,隐隐有些凉意。细碎的雨丝纠缠,轻抚过脸,温润的水珠氤氲着秋天的气息。

  走在人群熙攘的街道,嘈杂的人声在耳边不断响起。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夹杂着烟味、食物气味甚至垃圾气味,无奈的苦笑,视线瞟向不远处欣然开放的金黄花朵,心中的苦涩和无奈更甚。

  匆忙走过一条条错综复杂的街道,微微有些湿润的道路让鞋子有些打滑。“唉呀!”细微的声响很快被噪声吞噬,可我却捕捉到了那抹猝不及防。视线中出现一个年迈的老人。他衣着朴素,素白的衣裳被染上了丝丝灰尘和点点污垢。一头花白的银丝显示出主人的苍老和脆弱,被岁月雕刻上的皱纹如沟壑般在脸上蔓延。他的双手紧紧撑在地面上,挣扎着想要起身,可双腿却依旧软软的匍匐在地面上。那样焦急却无力的模样让人心酸。过往的行人却都是瞥了他一眼,眼底是淡淡的错愕与犹豫。

  轻叹一声,正犹豫着是否要去搀扶,一双纤细却有力的手托着老人缓缓站起。这一举动似乎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最*好心搀扶老人却被倒打一耙的事件频频出现,几乎没有人愿意帮助一位这样的跌倒老人。下意识的,所有人将目光转移到了那双手的主人。一个身着白色衬衫的清秀少年,淡然却温柔的为老人拍去身上的灰尘。老人怔怔的站在原地,张了张嘴想说什么,那话语却在嘴边化作一抹微笑,深邃苍老的眸子中蕴含着不知名的情愫。

  “切,又有一个人要被坑钱了。这孩子也真是不懂事……”

  “是啊是啊,幸好我没去扶,不然就要被冤枉了……”

  琐碎的话语在人群中互相传递着,无不透露出对少年的嘲讽。一句句话语如尖刀般刺向沉默的少年,他却只是默默的看了一眼众人。那双澄澈的眸子中没有愤怒,也没有委屈。那样*静如水的目光让所有人安静了下来。心中泛起阵阵涟漪,浅浅的愧疚是对少年,也是对老人。

  一直沉默的老人轻道一声:“谢谢。”老人的声音在安静的环境中显得格外清晰,每个字都敲打在人们的心上,留下一行深刻的记忆。

  清风拂过,吹去了那刺鼻的气味,也吹去了那不堪的冷漠。一抹花香凝成实质,在人心里流淌。那,是教养的味道。


周敦颐与《爱莲说》作文800字优选【五】份(扩展5)

——初三与成长的作文800字范文五份

  妈妈呀,妈妈

  当激流拍打着河岸时,激起了晶莹的浪花,转瞬间,又归于*静,静静地向前流去,日夜不息,奔向浩瀚的大海,广阔的天地。生命如同这条河,而母亲是岸。

  每当我与母亲争吵时,我的怨言如浪花一样涌向岸边,坏情绪如同将要决堤的河水,想要逃离困囿我的河岸。就如同这次,我做作业做到很晚,妈妈却认为我不够高效,一直教训我,我感到气愤和委屈,忍不住的与她顶了嘴。妈妈失落、无奈的离开了房间,我把门关上,重重的捶了下墙,大声吼道:“本来数学题已经很烦恼了,现在连写作业的心情都没了!整个人的心情都郁闷了!”

  妈妈呀!妈妈!你能不能不要这么烦?

  我坐在床上,手撑着头,心情久久无法和缓,不一会儿,客厅传来说话声,是妈妈在视频里和奶奶聊天,老年痴呆的奶奶住在医院,妈妈要煲好汤明天送到医院;不一会儿,听到妈妈在跟大学住宿的姐姐说话,在问候姐姐的脚伤,唠叨着姐姐要为教师资格证做准备;然后又是给爸爸的电话,督促着应酬喝醉的爸爸赶紧回家。客厅里归于*静,我听见妈妈叹了口气,门外传来脚步声,接着是妈妈的声音,声音很轻,“喝点水,休息一下,要不……干脆睡吧。”

  妈妈*时不仅有繁忙的工作,还要给家人做好香甜可口的饭菜,关心在医院的奶奶,关心每一位家庭成员,而这一切的细节,都被我忽略了……而我还在继续给她添加麻烦,增加她的压力。

  往事一幕幕涌上心头,每天早晨,妈妈早早的起床为我做早饭、做作业时的问候、考试失败给我不断的鼓励……

  “喝杯牛奶,睡吧,写不完就算了。”妈妈的声音稍提高了一些,有些犹豫,似乎在忌惮什么。我的心中涌起了感激的浪花,打开了房门,冲到了妈妈面前,一把抱住了她,在灯光下,我第一次看到妈妈更深的皱纹,头发上有着更多的白丝。妈妈呀,妈妈,您太不容易了。

  我从没在您的角度思考,从没想过您的感受,在*时的繁忙与紧张的生活里,我似乎没一丝时间去感受您的爱,却统统被我忽略了。

  “妈妈,对不起。”我由衷地说。

  “看你写作业写到这么晚,妈是心疼你呀。”

  牛奶香甜温暖,熨贴着我的情绪,我的心灵重归*静,如同静静的河流,在岸的拥抱下,日夜不息,奔向广阔的大海——是那样*安,又是那样充满力量!

  成长一词,给人的概念是一只小动物由出壳到死的一个过程,*淡无奇,但如果用心去体味,或许你可以闻到它出壳时的清新味与死去时的黄土味。

  品,味,成长。

  对,成长其实是一道色泽鲜艳而让人口水直流的菜,是用来品,不是用来吞食的。

  首先,要清洗原料,让那些灰尘污秽随着圣洁之水而流入下水道。这恰似我从母亲肚子中出生的那一刹那,经过血的洗礼,与未知的空气接触,它所带来的刺痛与陌生让我感到害怕,而母亲均匀的呼吸声让我心中暖似炉中的火。这是水味,沉重之中略带着惊喜。

  其次,要倒人油,把原料放人锅中,使其变热,有光泽。这其间要不停翻滚原料,使它均匀受热,不能被沸腾的火与油烧焦。这好像我刚出生的那几周,父母温暖的怀抱让我停止了哭泣,他们开始教我说话,走路,想与我沟通,知道我的需求。尽全力让我笑,让我甚少接触到冰冷的雨滴,让我充分体会到阳光的温暖。这是奶味,*淡的水味中带了些温和、甜蜜。

  再次,要放人调料。厨师最难把握的一个环节。盐放多了会过咸,糖放多了会过甜,醋放多了会过酸,都过量了味道会怪。这相似于我的童年。做了错事,得到了教训,它使我不敢再犯。做了好事,得到了父母的嘉奖,心里高兴得好像深海的小鱼找到了家。学校的生活固然不是一帆风顺,但在辛酸中可以品出甘,奇特的甘。锅中的油更热得让人难以忍受,盐中的未化颗粒磨痛了我的身子,溅出了眼泪,但自此发现我变得更加光滑。有时会因闻到香味而陶醉其中,有时会因为嗅到焦味而咳个不停。时间久了,原料的色泽有了明显的变化,由白变黄,再向红发展。我明白了,或许世界并不美丽,但它又正因此而美丽,所以,当有人说白色纯洁无瑕时,我可以**地说赤色成熟聪慧,而那点点尘土更为之增添了几分神秘。这时,它是杂味的,混杂了许多难以道出名字的味道,要看品菜之人从什么角度去闻,去品。

  以上这道菜仍未做完,因为厨师不见了,他笑着说了“寻找,尝试”4个字,便躲在某个角落等着收菜。

  骂他无情不负责任也罢,面对总是必要的。因为你要去寻找适合自己品味的调料。虽然离上桌品尝是遥远的,不过,成长所晶的是过程。

  以上是我的成长,清洗+过热+调料+未知=未知。由于这个方程中有2个未知数,所以其解法我仍在努力地寻找、尝试中……

  人生在世,总会有许多不尽人意和身不由己,有些是一时的难过,有时却会是一辈子的伤痛。在成长的过程中,也总会经历挫折与磨难,带来蜕变。因此我们要学会读懂磨难,读懂苦痛,那样就能改变自己的人生。

  年少时的茫然无知,造成了许多错误与磨难。在逐渐成长的过程中,尖利的棱角无可避免的被磨*:从当初的说话不经大脑,到如今的说每句话都要深思熟虑;从当初的交友随随便便,到如今的学会了明辨是非;从当初的做事不计后果,到如今的努力做到面面俱到。你可能会感觉到这样太累了,倒不如无所顾忌的做自己想做的事。可做了之后,你能保证自己不会后悔吗?比如说,为了一句玩笑话,同自己的朋友断绝关系,并固执地发誓一辈子不再做朋友。可终究有一天你会回想起她的好,回想起你们快乐的曾经。这时,想必你一定很后悔伤了她也伤了自己吧!但或许再也挽回不了了。所以,不能因为一时的愤怒冲昏头脑,要保持冷静,并学会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或许此时一切的不可原谅也并没有那么的罪不可恕。

  曾经读过许多故事,也曾为其中的遗憾,错过而感同身受地后悔。可是世上没有后悔药,许多事已成定局,再无法挽回,;许多人已经逝去,再无法留住。伸手抓住记忆的碎片,张开手却化为一片虚无。苦了,累了,伤了,痛了,才明白了一切。那么为何当初不多想想,也许就能避免后悔。

  年少轻狂不是茫然无知,更不是随遇而安的借口,无论多么彷徨,总要努力鼓起勇气去寻找方向。曾经的脆弱与自私,被深埋在心底。不知不觉间,学会了坚强与博爱。从一开始的尖利不屈,到如今的温润如玉,这就是蜕变,是成长。

  单纯随时光默然消逝,懂得多了,笑容就少了,这便是成长,无论如何,愿经历人情世故,岁月沉浮后还能保持原有的初衷。人生若能如此,也算是“修得正果”了。

  指尖花瓣微醺,眼角清泪微凉,发梢雪花微凄,心间回忆微伤。不论今后的人生是喜是悲,都要用心体会。

  生命还未结束,不要理直气壮的说不后悔,也许用不了几天,你就会被生活扇上好几个响亮的巴掌。

  所以,学会深思,学会沉默,学会等待,学会成长。

  *慕容曾说:“在这人世间有些路是非要单独一个人去面对的,单独一个人去跋涉,路再长、再远,夜再黑、再暗也得独自默默地走下去,”而这,就是成长。

  所谓成长,就是要学会独自面对,面对自己,还记得小时候上幼儿园的时候,在学校门口,妈妈拉着我的小手温柔的说:“宝贝,在学校要乖哦!”年幼的我看着别的小朋友窝在爸爸妈妈的怀里哭,也忍不住红了眼眶,妈妈摸了我的额头:“宝贝是小大人了,不能哭,要坚强。”看着妈妈担忧的眼神,我努力把眼泪收回去:“放心吧,这点小事难不倒我。”

  我想,那时候雄赳赳的我,一定心里很忐忑吧?年幼的我要独自去面对新环境新同学了。

  所谓成长,就是要学会不断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上初中的时候,学校要参加一个大型舞蹈比赛,爱凑热闹的我也报名参加并选上了。每天魔鬼般的基本功训练把自己累得够呛。开始排练舞蹈后我就遇上了大问题了——有一个翻前的空翻动作我总比别人慢半拍,因为我内心害怕,怕打滑,指导老师和同学一直都在帮我,可是我总是临时就退缩,老师为了不拖进度就把我安排在后面……那天解散后,我哭了。

  那天,哭了很久,始终没有一个人来安慰。,似乎,从那时起,我明白了,成长如期而至,每个人都不完美,为什么要和自己过不去呢?为什么不尝试接受那个不完美的自己呢?

  所谓成长,就是不断改变自己,做好自己。高考已经进入倒计时,而每位同学之间的差距也渐渐显露了出来,每一次看到自己的数学卷子上的红叉叉,再看看同桌卷子的红勾勾,那种彷徨无助的感觉就像疯长的野草一样,爬满心房,数学对于我来说就像一场噩梦,是我高考路上一只巨大的拦路虎,每次拿到数学试卷总是欲哭无泪,很多次都想放弃,可是一想到自己想要的未来,就不断的告诉自己:“不能放弃,不能输,既然做不到最好,但是也要好好努力一把!”

  在通往高考这条路上,我明白了很多,成长路漫漫,做不到做好的,那也要努力做好自己,一步步走稳了,一点点改变,经历了风雨总会见彩虹的。

  如白驹过隙,而我,也用十七年的光阴,来明白什么是成长。所谓成长,是不断地与成熟的东西告别,然后学会面对自己,接受自己并改变自己。所谓成长,或许一路跌撞,但总会做到一个比以前更勇敢、更自信、更完美的自己。

  我们一直在长大,带着一种期盼的心情悄悄的长大,长大是一种幸福。——题记

  记得很久以前,我问过妈妈一句话:“成长是什么?”妈妈说,成长就是个子在慢慢变高,头脑变得聪明,年纪变得更大。那时我便很期盼成长,打量着镜子里小小的自己,悄悄想象着自己长大后的模样,也许,成长也是一种幸福?

  时间的脚步不会停留,我也渐渐成长着。我发现妈妈错了,成长啊,并不止这些。成长着,长高着,责任也芝麻开花节节高。我被成长这个奇怪的东西改变。

  我不再是那个动不动就大哭大闹的小女孩儿了。我有了自己的理智,学会了克制自己的情绪,喜不笑悲不哭,不再会面对猫和老鼠的幼稚举动笑得人仰马翻,不会面对无足轻重的指责潸然泪下,这都是成长吧,成长使我懂得理智比感情更重要。

  我不再是那个口直心快的小顽童了。我学会了见招拆招,学会了“油嘴滑舌”。我不会再面对他人表示强烈的不满,给自己树个敌,不会再用刀子般的话语伤害他人。我学会了用语言“讨好”别人,学会了为自己找一个朋友。

  我不再是惹了祸就装无辜的小淘气了。我学会了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学会了保护他人。我不会再闯了祸就躲起来,把其他人推出去做人肉盾牌,自己做出人畜无害的表情装单纯。我用自己的力量,承担自己的责任,收拾自己的“烂摊子”。随着身高的增长,我肩上的责任,也在不知不觉中加重。

  成长使我脱去了稚气,加重了我心中的理想和现实,使我抛弃童话般的生活方式,在生活中适当用了稍强硬的手段。如果要给成长做个比喻,我愿意把它比作方程式,在这部方程式中,我纵然失去了很多,但我收获的,却与失去的成正比例。生活嘛,总要失去什么的,不是吗?更何况,我收获的不仅仅是相貌上的惊喜,还是心里的充盈。是的,成长就是这样的一个矛盾体,人自然可以选择,可以选择继续生活在童话中,但最后会失去的更多,甚至包括生存权;而选择成长内心的人,收获的远远比失去的多。

  “咔!”一个瞬间被定格在相机中,那是我对成长感慨万千的的时刻。我打字的速度已经是小时候的十多倍,较之儿时的稚气语言,现在的文章,算是上等了吧?这就是我成长的印痕,成长的结果。

  昨天纵然使人留恋,但对我来说,今天不该回忆,要把目光放到明天。在我的生活中,昨天、今天、明天是无法忘记的,但在非常时间,要试着忘记昨天,奔向明天。

  我怀揣过去式,经过现在式,飞向未来式。


周敦颐与《爱莲说》作文800字优选【五】份(扩展6)

——与苏轼对话作文800字范本五份

  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我独自一人提着重重的食品袋,摸黑走在回家的路上。“哎呦!”不知道是哪个缺德的家伙,把井盖拿走了,可怜的我随着食品袋一起掉进了井里。

  这口井里还真是别有洞天啊!井边上是许多彩色的线,就像闪电一样;尽头是一个小小的光点。随着我的下坠,那个光点越来越大。突然,我落地了,眼前强烈的光刺得我睁不开眼睛。

  我睁开眼睛时,眼前的场景让我大吃一惊:一片片茂盛的竹林里搭着一个小茅屋,屋前有小小的几亩地。再看看我自己,一头长发及腰,头上简单地插着一支木头做的发簪,身上穿的衣服,分明是宋代服饰!

  惊讶归惊讶,吃的更重要!我急忙拾起身边的一大袋零食。这时,我看见不远的海边,有一个气宇轩昂的白衣男子,正望着一盘肉沉思,口中念念有词:“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我感到十分奇怪,便去问他:“叔叔,你是谁呀?为什么在发呆?”

  白衣男子:“我是苏轼,这盘肉可是我最新研究出来的美食。是用猪肉制作而成的。”顿了顿,又道:“我可不是在发呆,我是在为它想名字!”说罢,又陷入了沉思。

  我脱口而出:“东坡肉。”苏轼开心得像小孩子一样拍起手来,连连称道:“好!这个名字好!”我打开零食袋,请他吃薯片、巧克力、饼干等,他一边吃一边啧啧称奇,然后又拉着我谈了许多关于美食的问题。

  突然,苏轼好像想到了什么,拉着我来到了那盘东坡肉前,请我品尝。我津津有味地尝了一口,那肉甜中带着肉香,肥而不腻,美味极了,就是有点口渴,如果能来杯可乐就更好了!

  “叮零零”闹钟响了,我惊坐起来,才发现吃的原来是棉被啊!

  与苏轼见面虽然是一场梦,但东坡肉的美味留有余香,有机会一定要去尝尝这鲜嫩的东坡肉。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初次读赏,便觉得格外感人,这是他梦见了早逝的亡妻而写下的。十年忌辰,正是个触动人心的日子,往事蓦然来到心间,久绪心怀的情绪潜流,忽如闸门打开,奔腾澎湃而不可遏制。原来那个曾写下“弄风骄马跑空立,趁兔苍鹰掠地飞”的人也会有如此的柔情。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已经忘记是在哪儿看到这句诗,但却给了我莫大的鼓励。是啊,人生就是一趟艰难的旅程,你我都是那匆匆的过客,所以人不应该为过往而伤怀,应豁达处世,不要徒增自己的烦恼。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明明他有满腹的惆怅,却又以无可奈何,在孤身一人的境地,或许只有自己不厌其烦的告诫自己,才不能被惆怅和寂寞所包围。

  中秋之夜,原本是何等的美丽,可在这花好月圆之时,他却只能一人独自坐在清冷的月光下。看着凄美的明月,他感叹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既然连月亮都会有圆满缺憾,人的欢喜悲哀,自古皆然,亦不是如此。最后他在忧伤中寄情于明月,倾诉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美好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几许清风拂过,美丽的月光与点点星光依旧,就这样在点缀着淡淡凄凉的环境中,全诗画上了句号。

  他用真挚的情感化成笔下四溢的文字,他用理想勾勒出一个豪迈的形象,他将官场上的尔虞我诈挥洒成行云流水从他身上流淌过。对待人生的态度,他乐观依旧,即使经历的失败再多,他只是淡定从容地一笑置之。

  他的短暂一生可谓是曲折多难,他本人却也未曾消极过。即使世俗再浑浊不堪,也玷污不了他的白衣胜雪;即使官场再乌烟瘴气,也掩去不了他的光芒万丈;即使死神再无情,也带不走他的情深似海。

  “腹中有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愿我能像他一样在书海中遨游,忘记人间的喧嚣浮躁,红尘万丈。

  我眼中的苏东坡是个天才。否则,他的文章怎么会如此受欢迎?在我看来,苏东坡是一个爱无边的人。否则,他为什么能帮助皇帝和农民交谈呢?在我看来,苏东坡是一个很有成就的人。否则,他的作品怎么能传播到国外?

  苏东坡是北宋著名作家欧阳修,当时担任东城中学会考的主审法官。在审批文件时,他被苏东坡朴素的风格和深奥的文章迷住了。为了防止偏袒,当时的试卷是匿名的。虽然欧阳修想选择这篇文章作为第一篇,但他觉得这篇文章与学生曾巩的文章非常相似。他害怕落入真实的人群,因此他最终将其评为第三名。直到出版时欧阳修才意识到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苏东坡。欧阳修了解实情后后悔了,但苏东坡一点也不在乎。苏东坡慷慨的风度和杰出的才能给欧阳修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30年后,没有人会理解欧阳修。人们只会理解苏自展“这反映了苏东坡的才华。

  那年,苏东坡遇到了“五台诗案”“后来被降职到黄州。渐渐地,他摆脱了内心的'困惑,开始了他的农民生涯。有时苏东坡只是跑到田里、河岸、山里和市场去追赶农民、渔夫、伐木工人和商人。在他看来,世界上没有人不是一个好人。不管一个办公室有多小,他都会去尽管如此,苏东坡永远不会忘记他对人民的热爱。他从来没有错过过他在杀蝗、抗洪和拯救孤儿方面所能做的事情。这反映了苏东坡对*民的无限热爱和关怀。

  开创豪放词的苏东坡,以其颓废的青春风靡北宋文坛。他与华娇、刘梅的风采相抗衡,成为豪放派的大师。这反映了苏东坡的伟大成就。

  苏东坡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包括在庙里高居的荣耀和被贬谪的流亡岁月。然而,他从不气馁。相反,他在降职期间创作了许多流传广泛的诗歌。

  在我看来,苏东坡才华横溢,充满爱心,不向命运屈服。就像一粒种子掉进石头的裂缝里,无论环境多么恶劣,都无法阻止他旺盛的生长。

  日月来往,星移斗转,数百年转眼已成为历史,而历史却将永远铭记。“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是谁?写得如此尽至!不假思索,除了东坡外还会有谁敢如此豪放呢?小苏可谓是寥若晨星的任务啊!可以用朱自清的话来评判苏轼的这一句话——一针见血!在我刚接触苏轼的文章时,觉得他可真是“仲尼称观过知仁,君可谓沧海遗珠矣。”

  如此举足轻重的人物,却不懂得珍惜利用,实属宋朝的国君昏庸。无能啊!当时我还以为苏轼是一个才貌不凡风流倜傥的才子,正如他在《念如娇。赤壁怀古》中写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可在前几天学*他的名篇《赤壁赋》后才知道他是个年高德劭,不足六尺的“小老头”,唉!真是让我的情绪一下子由“高潮”跌倒“失落”了。很是有种名存“貌”亡的感觉(韩愈,真对不起,改了你的“名存实亡”)。尽管如此,在我心中依然会产生对他才华横溢的仰慕和尊敬,谁叫《增广贤文》中有句实实在在的话呢?——“凡人不可貌相,海水难将斗量”!苏轼留给我的印象不深,因为我喜欢“独秀一品菊”的陶渊明。

  但苏轼身上那种浓浓的豪放、清雅的形象却深深地吸引住了我。清淡的词语、简单的诗句,组成了一篇篇不同凡响的鸿篇巨著。乍得一看,好像苏轼的文章页不落窠臼。由此看来,陶潜的天下该改朝换代了。品味苏轼的诗句、文章,总觉得写得妙趣横生,说是豪放派一点儿也没错,读起来就如同重返大自然的怀抱,亲切而又富有激情,时而*静,时而波涌,就像一条翻腾于海路之间的巨龙,转折连贯,恰到好处。?

  苏轼的人生道路十分曲折,多次被贬,然而他却抱以一颗*常心去面对,实少许人能做到,他那积极向上的精神,乐观自信的态度都让我感到钦佩。我喜欢陶潜,仅是出于我性格内向,孤身一人,性格等都与他相像;而对于苏轼我则是有一种只有用内心情感才能评价他的感觉,可能是因为他写的文章与我的内心情感很相似的缘故吧!但愿在以后我能渐渐喜欢上这个与我有“共性”的人吧!

  唐诗宋词,宋词可以说是很有名的了。岳飞既是战士,也是词人,这让我想起了“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告诉我们珍惜时间。婉约派词人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可谓是巾帼不让须眉。品读“大江东去,浪淘沙……”不由得想起我敬佩的词人苏轼来。

  苏轼是豪放派词人,他是一个乐观的人,他的一生与诗词相伴,更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这句词出自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也是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描写三国赤壁之战的词。他所看到的赤壁并不是当时的赤壁,所以他说:“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这一点,他明白。他看到这雄伟壮丽的场面,怎能不想到当时的赤壁之战,于是他诗兴大发,写出了这首词。看!他是多么豪放,多么的有才华,我真是打心眼儿里佩服他。

  大家都知道,他在异地为官,总是想念自己的亲人。中秋佳节,他不能与家人团聚,多么令人心痛!为了思念亲人,他写下了《水调歌头中秋》。其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流传千古,这首词深受人们喜爱,为了便于传扬,人们还特地把这首词变成了歌曲。

  当然,他写的古诗更是驰名中外,就拿《题西林壁》来说吧!“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是既写景又蕴含哲理。他热爱大自然,连美景也写的得这么豪放。

  提到春天,就会想到《惠崇春江晓景》中一句诗“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首诗写出了春天的可爱与美丽,而“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写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看到西湖,人们不禁念起“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句话用了拟人手法,把西湖比作“西子”,而前两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写出了晴好天气与雨天之西湖之美。

  苏轼,既是北宋文学家,也是书画家,他与苏洵、苏辙称为三苏,他的人生历经坎坷,但即便再苦,他都能乐观的面对生活。


周敦颐与《爱莲说》作文800字优选【五】份(扩展7)

——与书为友800字高三作文优选【5】份

  我有许多朋友,有学校里的朋友、培训班的朋友,还有一群特殊的朋友,你们绝对猜不出来。哈哈!我称他们为书族朋友。他们可教会了我许多知识呢!书族朋友们还各有各的部落呢!

  第一大部落是工具书朋友。他们让我认识了许多字,为我开辟陌生的资料天地,提供正确的所需。第二大部落是思维拓展书,他们使我的思维活跃。但是我对他们却很冷淡。按妈妈的话来讲,我是太懒惰了,现在那些书都不爱搭理我了,只是在书柜默默无闻地站着。第三大部落是小说朋友,他们给我无穷无尽的想象,让我拥有更多的快乐。

  一遇到他们,我总是面带微笑。要说哪位朋友和我最亲密,哈哈!那可就是小说朋友了!我爱看曹文轩叔叔的著作《青铜葵花》。这本书告诉我要宽容、乐观;我爱看亚米契斯写的《爱的教育》,他让我明白素质教育就是“爱的教育”,对父母的爱、师生的爱是做人的根本,也是其他素质教育的基础;我爱看梅特林克的《青鸟》,他让我明白要拥有一颗善良的心;我爱看杨红樱阿姨写的《童话集以及导读》,它带领着我们这群爱看书的小孩走进了童话世界。瞧!就是这些特殊的朋友,让我学会了如何做人、写作,如何看待社会,总之让我受益匪浅。

  书既像我的知己,又像个故事导师,总会把故事讲得绘声绘色。前不久,我去图书馆看书时有大大体会。我在图书馆选了一本淘气包马小跳系列的《疯丫头杜真子》,津津有味地看起来。刚看到杜真子霸占马小跳房间时,我的脑海里出现了一幅幅霸占房间的图画,越来越生动形象了,好像已经被作者带入书中了。在书中,我还学到了杜真子那一手拿手好菜——三色饭。我现学现卖,决定回家亲自下厨做给妈妈吃。我在厨房里手忙脚乱地做着饭,妈妈满脸微笑地站在边上看着我,嘴里嘟囔着:“瞧瞧这疯丫头,又在书里淘到宝了。”呵呵,妈妈知道我的脑子里已经装满了新东西,正要好好显摆一番呢!当然,好书光看一遍可是不够的,要多看多悟,即使是一本小说,也要慢慢悟。

  古人语: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但是我认为,书朋友使我收获了比黄金更为宝贵的知识。这就是我最亲密和喜欢的书族朋友,因为它们为我打开了一扇扇不同的窗,让我看到了一个不同的世界。我相信,以后我将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图书馆”,成为更多书的主人,用书朋友给予我的知识去开辟一片属于我的美好天地。

  我爱读书,从小就爱。记得小时候我常常缠着爸爸妈妈问他们一个又一个稀奇古怪的问题:一年为什么有四个季节?月亮为什么会有阴晴圆缺?为什么妈妈能生娃娃,爸爸那么高大却不能?他们常常被我问得哭笑不得。再大一些,妈妈开始给我讲书上有趣的故事,听着听着我慢慢地进入了甜美的梦乡,在梦幻的夜空中我仿佛成了一个长着翅膀的小星星,在宇宙中自由自在地翱翔。

  上学了,我学会了自己看书,只要一有时间,我便拿起书本静静观看。随着时光的流逝,我一天一天的长大,一本本书更是成了我形影不离的好伙伴,我捧起了童话故事,捧起了科幻小说,捧起了百科全书,捧起了世界名著,在书里,我发现了一个又一个秘密:猿人原来是人类的祖先;恐龙是那么高大而又可怕;远古时代,人们生活要靠钻木取火;地球只是宇宙空间中的一颗小小星球……

  不仅如此,书还教会我做人的道理,读《论语》,我懂得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读《三字经》,我明白了“人之初,性本善”;读《治家格言》,我认识到了“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读《孟子》,我知道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唐诗宋词》,我会不由得跟着古人一起品味诗情画意之美;读四大名著,我更加体会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

  古今中外有不少的爱书人士,他们也写出了家喻户晓的名言,***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象树木没有了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象鸟儿没有了翅膀。可见,书籍对于我们来说,何其重要。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书籍;一个人的自我完善,也离不开书籍。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书是知识的宝库,可以帮助我们开阔视野、丰富生活;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帮助我们不断提高、不断进步;书是快乐的源泉,带给我幸福、带给我满足。

  同学们,就让我们一起畅饮这“源头活水”,攀登这人类进步的阶梯,一起成为知识的富翁、精神的巨人吧!从现在开始,爱上读书吧,拥有书我们就拥有了整个世界,拥有书,我们就拥有了美好的明天。

  飘雪的日子里,轻轻翻开满溢着墨香的书本,聆听书页划过指尖,行走于书中梦幻般的世界,流连忘返……

  ——题记

  从小我就特别爱看故事书,有时候抱着一本故事书,在房间里读着,静静地品味,甚至忘了吃饭,忘了时间,总是幻想自己是故事中的主人公,由此便展开了丰富的联想。书,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营养品,可以说它就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可以和他互诉衷肠,无论是伤心还是快乐,总有书陪着我们。

  我记忆最深的书是杨红樱写的《笑猫日记》系列中的一本《蓝色的兔耳朵草》。这本书讲述了一只猫为了自己最重要的人采药的故事。笑猫十分爱虎皮猫,在认识虎皮猫之前,笑猫看到虎皮猫在钟楼里敲钟,笑猫把她接走以后,却发现虎皮猫由于钟声太大,不幸耳聋,笑猫十分心疼,便到处打听怎样才能治好。终于有一天,他得知在一个遥远的地方有颗蓝色的兔耳朵草,话说能治好虎皮猫,他二话没说就开始了旅程。一路上遇到的野兽并没有吃他,而是被他为了朋友不惜付出生命代价的心灵感化了,最后笑猫把历经千辛万苦釆到的蓝色的兔耳朵草带给了虎皮猫,果然治好了她,从此他们就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

  读了这个故事,我的心头充满了感动,笑猫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从而对他涌起了敬佩之情。我总是想:猫都这么无怨无悔的帮助朋友,而我,我的好朋友让我做一点事我都抱怨,我真是连猫都不如呀!

  笑猫为了朋友可以不怕困难,勇往直前。而我遇到一点小小的困难就想着退缩,笑猫可以机智地面对问题,而我却总想着让别人帮我解决,逃避一切艰难困苦,仔细品味下来,我哪一点都不如笑猫我不禁开始憎恨自己:凭什么同样是朋友,人家可以赴汤蹈火,而我却这么的自私,这么的小气,我怎么会这么残忍?看了这本书,我非常愧疚,觉得自己不好,所以在生活中,我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为朋友着想。正因为我一直坚守着这一点,我的朋友才越来越多,信任我的人也越来越多,我也不再自私,不再小气了。莎士比亚说过: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书本真的教会了我许多,教会了我做人应有的品质,教会了我做事应有的理智,更教会了我怎样面对困难。

  书香伴我成长,正所谓“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车马多如簇。”在书中,我们可以品味人生的酸甜苦辣,可以让我们体味世间人情,世相百态。让我们与书为友,一起共读经典吧!

  惠普尔说过“: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高尔基也曾说过“: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我觉得他们都说的很对,但我自认为书籍更是大家的朋友,更是身体的一部分。

  为什么说书是身体的一部分呢?因为人类是离不开书籍的。人离不开书,因为人需要知识和智慧,就像植物离不开水分和阳光一样。

  书像极了我们的“心脏”,让我们充满精力去做好一件事;书像极了我们的“眼睛”,让我们去观察世界;书像极了我们的“双腿和双手”,让我们走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获取更多的知识与力量。

  书是我一生中的朋友。我从小就是在浓浓书香中成长,家里有各种各样的书籍,大的、小的、薄的、厚的,童话书,科幻书,历史书……我还记得我小时候跟妈妈聊天时,妈妈说我小时候会背30多首古诗词呢!

  回忆中最早与书相识的时候,还是在妈妈的怀抱中,我立着一本童话书,听妈妈讲公主与王子的故事,往往故事的高潮还没讲到,我就早早地进入梦乡。

  我渐渐长大了,不知什么时候,我再也不用爸爸妈妈在床头给我讲故事了,我会自己读书了,书把我带到奇妙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了解到名人对书籍是那样的迷恋,那样的热爱;我了解到历史的故事,了解了我国古代英雄的故事;我领略到大自然的神奇现象,大海深处的壮观和美丽,宇宙太空的奇妙……

  书在自己身边,我感到很大的安全感。当我迷失了方向,感到很迷茫的时候,书籍就可以为我指明前路;当我写完沉甸甸的作业时,我会感觉手特别地酸痛,这时,我就可以找我的书籍诉诉苦了,一个个字慢慢地阅读,会让我忘记刚刚有多累,让我心情舒畅,慢慢*静下来;书可以帮我安抚心情,当我住院打吊针的时候,我会特别想逃出这个锁牢,这时,我的书籍朋友会安慰我。我悠闲地阅读书籍,会感受到心灵的安静;我空闲的时候,随手翻开书本,会感受到无限的快乐。

  书教会了我写自己的姓名,交会了我应该学会诚实,拥有更好的人品,教会了我许许多多的知识。

  现在的我已经拥有了几个小书架。每当我走到书架旁,感觉自己像一个智慧渊博的人。在书的世界里,我变得无忧无虑,自由飞翔,尽情陶醉。

  我并不是天才,也不是顶级学霸。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孩。自从我与书交朋友后,我感觉身上仿佛多了一圈彩色的光圈。是书把我带到了这个世界,让我开了眼界,让我活得不再迷茫。

  腹有诗书气自华,让我们永久以书为友,以书为伴,一起在书的海洋里遨游,获取更多的知识吧!

  书是知识的源泉,书是智慧的钥匙,书是思想的宝库。我酷爱读书,尤其是推理小说,奥地利作家托马斯.布热齐纳的《冒险小虎队》系列更让我钟爱。

  第一次看《冒险小虎队》是向医生阿姨借的。

  那天,我和妈妈一起去医生阿姨家玩,我问医生阿姨:“阿姨,有没有书看呀?”“有!”阿姨随手从书架上拿了一本书递给我。我接过一看,是小虎队系列《林中飘过白衣女人》。我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竟然忘记了时间……妈妈推了推我,说道:“回家了!”“啊!”我一下子站了起来,一看是妈妈。我对阿姨说:“这本书可不可以借我看一下?”“可以!你拿去看吧!”阿姨爽快地答应了。我高兴地捧着书回家了。

  一回到家,我立马又看了起来……因为字体较大,字数不算太多,所以一本书很快就看完了。我嫌看不够,去书店里看,可书都有塑料包装纸封起来。

  一天,爸爸收到了一张稿费单。我从爸爸手中抢过单子,一看金额,大声叫了起来:“哇!75元耶!”爸爸笑了笑,“也就75元而已啦!”“而已?给我买本书呗!”我提出了要求。“行!”爸爸答应了。我高兴地蹦了起来。

  我们去邮局领过钱后,就直接去了书店。我应该知道我要选择哪类书——推理小说。我直奔书架,在花花绿绿的书里,我找到了《冒险小虎队》系列的书,我挑了一本《第6张藏宝地图&骷髅咒》。我拿着书朝爸爸晃了晃。我们结了帐:13元8角。

  回到家后,我立刻拆开读了起来。妈妈走过来,问道:“多少钱?”“13块8!”我不耐烦地回答。妈妈听了叫道:“这么贵!你爸买一本散文集也就十几元!”

  睡觉之前,我又在看。正看到令人揪心的时候,妈妈把灯“啪嗒”一关。唉!无奈,我只好依依不舍地放下了书。我在床上躺着,翻来覆去睡不着,满脑子都是书中的故事悬念:碧吉会不会得救?跟踪小虎队的人是谁?绿色光芒到底是什么?……我带着问题进入了梦乡。

  早上快速吃完饭,我又捧书来看。可一篇文章还没有看完,我又该上学了。我嘟起了小嘴巴,心里生着时间的气……

  大作家雨果说:“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人生是一条坎坷的路,而书就是与你一同解决困难的朋友;人生是一条湍急的河流,而书就是一座横跨大河的桥梁;人生是一座高峰,而书就是你登上峰顶的阶梯……我会一辈子以书为友。


周敦颐与《爱莲说》作文800字优选【五】份(扩展8)

——周敦颐《爱莲说》教案通用五篇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能够疏通文意,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文章,学*本文托物言志的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莲花高洁的品质,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本文托物言志的手法。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的主旨,品味文章语言,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

  朗读法、自主合作与探究法

  教学手段

  PPT展示

  教学过程

  (一)生活导入,激发兴趣

  导入语:同学们喜欢花草吗?你最喜欢哪一种花草?请说出理由。

  结合学生回答,引出莲花

  过渡语:莲花,也是我国历代文人墨客的钟爱之物。“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水中仙子并红腮,一点芳心两处开”等等,这些诗句可谓写尽了六月莲花盛开之态。而今天,我们要接触的这位宋代文人周敦颐,更是对莲花情有独钟!在夏秋之交,莲花盛开之际,微风吹过,朵朵鲜花颔首,田田荷叶轻摇,阵阵清香悠远,作者触景生情,爱莲之洁白,感宦海之混沌,写下这篇千古佳作——《爱莲说》。今天,我们就来品读这篇文章。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介绍本文的作者、写作背景及体裁。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北宋哲学家。任职南康郡时,曾率属下在府署东侧开辟莲池,池中建“赏莲亭”,南北曲桥连岸。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清香扑鼻。作者触景生情,写下《爱莲说》,借花述志。“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的范畴,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

  2.朗读课文

  (1)读准字音,根据注解疏通文意;

  (2)教师范读;

  (3)学生齐读,感情充沛,声音响亮,精神饱满;

  (三)研读课文,深入体会

  (1)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作者把莲花比作什么?并赋予了莲花哪些品格?

  师总结: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描写莲花的。他把莲花比做君子,赋予了莲高洁、质朴(洁身自好)、品行端正(正直、通情达理)、美名远扬、端庄令人敬重(仪态庄重)等品格。

  (2)作者借花喻人,抒情言志。那么他把菊花比作什么?把牡丹比作什么?写菊、写牡丹的目的是什么?

  师总结:菊是隐逸者,就像那些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而离群索居、隐遁山林的逸民高士。牡丹是富贵者,贪图享乐。它雍容华贵,绚丽多姿,就像达官显贵和攀附富贵的庸碌之辈。以“菊、牡丹、莲”喻三种人,以三种爱象征三种生活态度。既婉曲地批判当时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又通过菊的正面衬托和牡丹的反面衬托突出自己在污浊的社会洁身自好,保持正直坚贞节操的生活态度。

  (3)文章的主旨句是哪一句?说说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莲,花之君子者也”

  作者把莲比作花中的君子,他是要赞美君子形象,这句话是全文的核心。借赞花来赞人,这种写法就叫借物喻人或托物言志。

  归纳主题: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慕名利的高尚品格,批判了当时趋炎附势、追逐富贵的世风。

  (4)本文运用了哪几种修辞方法?

  师总结:对偶,排比,比喻,拟人。

  (四)迁移拓展

  (1)请欣赏几幅莲花的图片。学生再读课文,同学们,我们学完了课文后有哪些收获呢?在写法上,《爱莲说》具有“说”这一文体的共同特点,即托物言志。文章从“出淤泥而不染”起,以浓墨重彩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寄予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反射出作者鄙弃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心理和其追求洁身自好的美好情操。在写作中可以运用这样的写作手法,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写或刻划,间接表现出作者的志向、意愿。采用托物言志,关键是志与物要有某种相同点或相似点,使物能达意而志为物核。

  (2)积累古诗文中描写莲花的诗句,尝试背诵课文。

  (五)作业小结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作业:任选一种自己喜爱植物,采用多种修辞方法,写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

  教学目的:

  1、背诵并翻译课文,掌握相关文言实词;

  2、学*托物言志的写法;

  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句;

  2、领会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讨论与点拨相结合。

  3、品读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