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相关
  1. 引导:眼尖的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在这一段中引用了不少古诗词,那你对这些诗词是怎么理解的呢?外祖父教文中的“我”学这些,用意何在呢?
  2. 点拨:外祖父为什么在读这些诗词的时候会流泪呢,原因是什么?
  3. 教师小结:看来,虽然文中的“我”身在异国,但外祖父丝毫不肯放松对我的教导,让我从小接触祖国的传统文化,使我不要忘“本”,这份心意真是难得啊!
  4. 再读第二自然段,体会外祖父的思想感情。
  5. 学生思考: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也能看出外祖父的这种思乡情?
  6.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感受外祖父的思乡之情。(重难点)
  7. 通过朗读、默读、个别读等多种阅读方式学*课文,能简要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划出重点词句说出外祖父的思乡之情。
  8. 了解梅花的品性,体会外祖父酷爱梅花,眷恋祖国的情感,引导学生有感地朗读课文。
  9. 重点引导感情朗读第3段,体会外祖父爱梅花的感情。
  10. 自由读外祖父所说的这段话,同桌互相交流、讨论。
  11. 小结外祖父介绍梅花的用意,相机介绍我国有骨气的人物,领悟:梅花魂。
  12. 学生举手朗读1—2段,并说一说,这一部分讲了什么事情?外祖父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13. 第3段对外祖父有哪些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呢?
  14. 阅读全文,文中一共几次写到外祖父的眼泪呢?表现了外祖父的什么情感呢?
  15. 自读探究,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几件事情来表明外祖父的思乡之情,体会梅花的坚韧与高尚的品格,感悟“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16. 看到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作家陈慧瑛常常会想起了身在异乡的外祖父,并由此勾起了她一连串的回忆。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17. 再读课文,思考作者在文中回忆了外祖父的哪些事?学生讨论交流,理清条理,板书小标题(吟诗落泪、珍爱梅图、思国伤怀、赠墨梅图、送梅花绢)。
  18. 过渡:看到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作家陈慧瑛常常会想起了身在异乡的外祖父,并由此勾起了她一连串的回忆。
  19. 速读课文,思考作者在文章中回忆了外祖父的哪些事?
  20. 在作者的记忆中,外祖父是一个爱梅的人,你能从哪能地方体会到这一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