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读后感 (菁华5篇)

首页 / 读后感 / | 2022-11-01 00:00:00 读后感,成长,人生

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读后感1

  《教师的幸福人生和专业成长》讲述的就是我们需要的,通体性知识的获得正是需要这类书籍的营养,指明了条件性知识补充的方向,让我们意识到了教学反思的重要性,拨开了以往教学工作中的团团迷雾,真正起到了指导专业成长的作用。

  肖川老师指出这17个方面主要是学校教育情境中影响教师生命质量的因素。实际上,教师的幸福不仅与学校、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教师也来自具体的某个家庭,因此,教师幸福指数高低还与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和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状况等因素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下面我就谈谈我的幸福之家 :

  先说说爱我的婆婆,每天当我起床的时候,我的婆婆早就在忙活早饭,等我洗漱完毕时一桌丰盛的早饭已摆在桌上,有时婆婆怕我吃饭出大汗,早早的把饭盛在碗里晾着(我特别的爱出汗)。冬天时,婆婆怕我出汗骑电动车闪汗还让我带饭到学校里吃。有一个细节就是,我高血压不能吃咸的菜而婆婆喜欢吃咸,用她的话说不吃咸的菜太没味了。可是她为了照顾我的口味,总是把菜盛出一些来再放一些盐。

  婆婆每天不辞辛苦的帮我看孩子,她的腿有风湿看孩子对她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我犯血压高的时候,晚上吃了饭,婆婆总是让我早早的休息,她来看孩子。说实话有时婆婆什么时候回屋睡的觉我都不知道。我真的过意不去就让她去休息,她总是说:“我没事,你休息吧!”婆婆就是这样默默地支持着我的工作。这就是的婆婆,我为有这样的一位婆婆感到幸福,感到荣幸!

  再说说关心我的姐妹——王秀红。自从和她一起教三年级以来,她对我的帮助和照顾是数不清的,我对她的感激也不知从何说起。那我就举几个例子吧,大家看看我有多么的幸福。还记得去年的时候学校让写脚本,我一听就蒙圈了,什么是脚本?我一无所知。时间紧任务重,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怎么办呢?这时她悄声的来到我身旁,“我帮你写吧。”听了这句话我的心里凉快了,她可是我们这里有名的写作能手。但是我也担心她的身体吃不消,因为她还要给自己写脚本。她一笑而过“没事的放心吧!”第二天她红着眼睛把脚本给了我。后来才知道她一晚上没睡帮我完成了脚本的编写。我有这样的姐妹我多幸福呀!还记得我俩第一年的合作,那是我最省心的一年,我俩教两个班,她教语文我教数学分别是两个班的班主任,班主任的工作比较累、杂。可是有了她我的累、杂,全没有了。教室的卫生她打扫两个班的,班级活动她排练两个班的,那次歌咏比赛她主动带领两个班的学生进行排练,我只负责看管学生纪律。以前我自己带领的班级从没得过奖那次我们两个班得了第一名。我那个高兴呀!有这样的合作伙伴你们说我不幸福吗?

  总而言之,幸福是一种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的统一。即幸福感既有来自客观因素的影响,也与主观因素不无关系。但教师的幸福更多的是一种精神的幸福。有时,我们往往会错误地把一些客观因素认为是造成我们“不幸福”的罪魁祸首。实际上,幸福就在我们的身边。

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读后感2

  教书育人是幸福的吗?我想对于大部分和我一样的老师来说,与孩子心心相通、看到孩子的成长与进步的那一刻应该能够感受到教育的幸福。经常听到老师说,能够静心教学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喜欢孩子的老师也应该是喜欢自己的职业的。但是也经常听更多一线老师们说:没有幸福的感觉,精神压力大,体力脑力上都太累了。

  这是*教育的现状。经济发展的制约、社会公德的取向、教学条件的'限制、来自各级的压力不是靠我们自我控制就能够解决的。读了肖川的《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使我深受感触。知道了所谓幸福,首先是内心的*和舒畅,自主地面对生活,而一切健全的追求都是对于幸福的追求。当我们被社会以圣人的标准要求,而又以挑剔的眼光评价时,拿着微薄的薪水,感觉用挂在嘴边的职业幸福来形容自己的老师一定是非常高尚的人。我认为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更多的是要善于捕捉*时点滴幸福的感觉并及时放大迁移,净化自己的心灵,将人格魅力和道德情感这两道最美丽的光环送达我们接触到的每个家庭、每个孩子。

  也想起自己曾经感受过的幸福:扶起跌倒的孩子,听他们真心而羞涩地说“谢谢老师”;陪运动场上的孩子一起奔跑加油,携手欢呼来之不易的胜利;接受他们轻如鹅毛却深情无邪的礼物;读孩子的日记,陪他们单纯看世事,或者为他们保守小秘密……大概因为我是语文老师,更多的幸福感来自与孩子们相通的语言文字中。其实分享一个人的感情是最幸福的一件事,而作为班主任,大班额、多杂事,没有足够时间去细心问候每个孩子。于是只有从他们的字里行间查阅,那里有他们生动真实的另一面。在那里我发现了他们的喜悦更发现了他们的悲伤,小贤说她爷爷为了去给她买糖人,挤了很长时间的公交车,晚上回家脑血管爆了,她很想念爷爷,希望不吃糖人让爷爷醒来……小宇是个上课经常走神的孩子,写作文时写到了自己想要变成小磊——虽然学*不好但是至少不会被人欺负,还有要为妈妈变成一棵摇钱树,那样妈妈就不会那么辛苦了……看着学生,我常想到自己的孩子,现在的孩子虽然得到较多的物质关爱,但是家长普遍忙于工作,情感上他们是非常孤独的。我们需要多给他们一些指导和陪伴,我们需要有欣赏的眼睛、微笑的面容、智慧的头脑和宽容的心。

  上善若水,天道酬勤。让我们把名利看淡些,走*孩子,走进“座中多英豪”的生命化教育,幸福感就与专业成长融为一体了。敞开心灵去感受,幸福应该是无处不在的。

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读后感3

  连续几年,学校为帮助我们年青教师提升专业素质,一直在推荐对教师成长和学*非常有用的阅读书籍,带着期待,在这个双休日的空闲时间里,我一头扎进了《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中。

  说句实在话,在阅读之前,给我的感觉这本书无非是灌输一大堆的理论,不过仔细的阅读下来,却发现作者以轻松的笔调、浅显而又贴*教学生活的例子,把原本枯燥的理论,简明生动地呈现在我的眼前。记得在书中,肖教授提到过,“阅读正远离校园……今天,教师拒绝阅读已经是一种社会现实”。实在惭愧,除了学校推荐的书,要写写读后感,自己真的是很长时间没有静下心来去阅读书籍了,学校图书馆也去的不多。以后要争取多点时间看看书。

  在肖川老师的书里探讨了教师生命中最重要的两大主题——如何营造我们的幸福人生?如何促进我们的专业成长?肖教授认为:增强教师幸福感的关键是培养教师良好的专业素养,而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是专业心态,即人生态度,具体表现为:接受现实、悦纳自我、心存感激、追求卓越。

  首先,要有一颗*常心。

  *常心是一种冷静、客观、理智、忘我的心态。如果教师缺少*常心,就会对学生提出过高过严的要求,就可能失去耐心、细心、冷静和理智。海明威曾经说过,现实不一定总是美好的,但我们必须拥有一颗面对美好的永恒的心。面对客观存在的问题,我们不能一味地沮丧和抱怨,而是应该接受现实。如果当时我能够拥有一颗*常心,不急不躁,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去教育学生,在面对诸如气氛沉闷、不交作业、上课讲话等情况时,我就会冷静客观地对待学生,理智地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并作出恰当合适的决策。

  二、要有一颗宽容心,宽容是最好的教育灵丹

  要有一颗宽容心。作者在这本书中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不完美的人引领着另一个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过程。”是啊,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这些为人师者,年岁长于学生,知识多于学生,阅历丰于学生,涵养胜于学生,即使这样,我们也不是完美的,那为什么一定要强求学生完美呢?学生之所以是学生,就是因为他们比我们容易犯错误。正因为学生会犯错误,所以才需要教师的存在。其实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都有自己的位置和作用。

  三、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恩的心是积极心态的核心

  要有一颗感恩的心。作者在书的开篇引用了一首在西方广为流传的诗——《我感恩》:“有每夜与我抢被子的伴侣,因为那表示他(她)不是和别人在一起;有只会看电视而不洗碗的青少年,因为那表示他(她)乖乖在家而不是流离在外;我缴税,因为那表示我有工作;衣服越来越紧,那表示我们吃得很好;有阴影陪我劳动,那表示我在明亮的阳光下;有待修理的草地、待修理的窗户和待修理的排水沟,那表示我有个家……最后,感恩过量的电子邮件,因为那表示有很多朋友在惦记和想着我。”

  读了这首诗,你会发现,生活中一切的不如意,其实都有积极的一面。生活中,值得我们敬重与感激的人或物很多,感恩是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是知足常乐的心态。作为一名教师,如果能怀着感恩之心去看待学生,你会被学生眼中饱含的渴望和纯真所鼓舞;被学生对你的尊重和认可而感到身心愉悦;被节日里的卡片、小礼物所深深感动……你也会发现学生是如此可爱,生活是如此美好。反之,总是埋怨、指责、敌视、不满,会让自己的心情变得很糟糕,自然没有幸福感可言。所以,常怀一颗感恩的心的教师,一定是时常面带笑容,挺直腰板,给学生们力量与信心的教师。一个幸福快乐的教师,才会有一群幸福快乐的学生。

  书中这样一段话让我感动不已:“有心的地方就会有发现,有发现的地方就会有欣赏,有欣赏的地方就会有爱,有爱的地方就会有美,有美的地方就会有自由,有自由的地方就会有快乐。”记得有位恩师也曾这样教导过我:“我们不能选择我们的学生,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其实不管是*常之心、宽容之心,还是感恩之心,只要你拥有阳光般的心态,就会少些烦恼多些快乐,将教师视为一种艺术,乐此不疲虽苦犹甜,那么你就能够拥抱幸福!

  拥有阳光心态,我们的心每天都会开出一朵花,芬芳着自己也芬芳着学生,从现在开始,手握幸福人生,脚步轻捷快乐向前!回顾自己专业成长的过程,也是自己个人整体素质的发展的过程,在专业成长中体会收获的喜悦,体会快乐与幸福。当然教师的幸福来自多方面,除了专业成长,还有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教师最大的幸福是看到学生的成长,每当看到我们所教的学生在学*上有所进步,在困境中重新站起,我们都能由衷的感到快乐。学会选择,懂得放弃,既然我们选择了教师,必然就要有所放弃,但只要我们的人生是幸福的,就值得我们继续前进。

  在我的专业化成长过程中,我曾经遇到过很多的困惑,在肖教授的这本书中,我得到了很大的启发。

  首先,在起初两年的教学中,我感觉我的课堂很热闹,学生的反应都很好,似乎都掌握了,但是到了考试的时候,考出来的成绩却并不理想。于是我就采取了一些约束纪律的措施,纪律是好了,但是课后明显看到学生疲倦痛苦的表情,也没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后来在肖教授的书中我知道了我的问题所在,就是我没有掌握好有效的课堂管理的技能。

  肖教授说:有效的课堂管理不只是建立秩序,从而将影响课堂教学的不良行为降低到最低程度,更为重要的是整个课堂管理制度都是为了使学生参加有意义的学*活动并且达到最高的程度。有效的课堂管理可以维持课堂秩序的稳定,避免课堂混乱现象的出现,培养学生的学*动机,激发学生的学*潜能,提高教学工作的成效。有效的课堂管理必定是师生全员参与的课堂管理,必定是全面、成功的课堂管理。而且根据博耶*报告指出有效的课堂管理需要管理课堂知识、任教的学科知识和对学生社会背景的了解这些专业知识技能的支撑。因此,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会加强这几方面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从而提高自己的有效课堂管理技能。

  其次,在做学生心理工作的时候,总觉得力不从心。

  学生违反纪律后,我和他们谈心的时候,他们的态度有时候会很不好,老不承认自己犯的错误,尽管通过谈话,态度已经转变了,也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了,但是过没多久又会犯相同的错误,这让我很生气,觉得这些学生到底怎么了,总觉得某些后进生很麻烦,很想去改变他们,但就是无从入手,觉得自己没这个能力去改变他们。看了肖教授的书之后,我才知道,是我的方法和心态方面出问题了,由于不自信所以没有足够的勇气去引导他们,只是靠着简单的说教和惩罚来约束他们。

  肖教授指出教师不能依赖自己的权威,凌驾于学生之上,严格控制学生的行为,不允许学生犯丝毫的错误,否则就要受到严厉的惩罚。这样的管理使学生在心理上严重压抑,根本没有*等、民主可言,学生有问题也不会向教师倾诉,造成师生关系极为紧张。需知道人是独特的生命存在,他需要自由的选择空间。教师不是权威和绝对真理的化身,学校不是批量生产社会必需品的工厂,儿童不是无意识任人摆布的木偶。每个人的独特都是与生俱来的,但是人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则要在教师的引领下,自我反思与透视来获得。因此,教育学生应该以表扬为主,批评惩罚为辅。要尽可能发现和表扬学生的有点,要及时表扬即便是微小的进步,以带动学生减少甚至改掉其违纪行为。

  另外肖教授还指出沟通者首先要悦纳自己,进而才能赞赏他人。对自己不满意的人必然容易对他人也吹毛求疵,对世界悲观、失望的人必然不能看到世界阳光的一面。只有悦纳自己,产生自我满足感,在认识到自己不足的同时积极进取的人才会有阳光,才会带给他人温暖。看完以上的话之后,我决心要改变自己对生活和工作的心态,我要告诉自己:我是重要的,我是能干的,我是快乐的,我是美好的。因为我想做学生心中的一缕阳光,特别是边缘学生,我想解封他们的心里的冰,让他们感觉到温暖。

  最后,在我的专业成长过程中,也曾出现过工作倦怠,那段时间每天都感觉很累,感觉课好像永远备不完,作业堆积如山,都有着处理不完的事情,心里压力特别地大,甚至有时吃不下饭,睡不好觉,这就影响了课堂教学的精神和心情,教学质量一直无法提高,心里就变得更焦急,一着急情绪就更不好,更加处在一种恶性循环中。当时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看了此书才知道这也是教师的职业倦怠的表现,了解到它形成的原因和危害性,这是不利于我的专业成长的。

  所以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我要不断用教授的话来提醒自己,“接受现实、悦纳自我、心存感激、追求卓越”,养成专业心态中的良好心态,用积极的心态来看待世界,即使我们看的不得其实,也有积极的一面。不断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境由心生,“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记住“快乐是一种美德,微笑是一种力量”,拒绝职业倦怠,在教师职业发展中体验幸福。

  肖教授的书犹如一股春风,唤起了我心中对教育的热情;犹如一阵春雨,洗去了我专业发展中烦恼;犹如春天和煦的阳光,照亮了我的心灵,指明了我以后专业发展的方向。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不断努力,争取做一名幸福的老师,教育出一群学得幸福的学生。

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读后感4

  什么是幸福人生?什么是专业成长?我从来没有把它们和我的职业联系在一起思考过。不知不觉已经工作3年了,从刚来时的稚嫩和懵懂,但满腔热情,到现在成熟和自信,但激情却在逐渐消退,我开始怀疑自己是否已经进入职业倦怠期,那种工作的'满足感和个人价值的体现,似乎越来越淡,越来越匮乏。教师难道真的只是一个社会角色,是一种职业一份工作而已吗?

  后来看了学校给我们每位老师订的一本书《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以后,我有了新的感悟。正如书中所说,教师是一种知识转化与智慧增值的职业,是一种心灵浸润与人性化的职业。作为一种社会角色,它肩负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而教师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最朴素的概括就是教书育人。教师的幸福来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而同时幸福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幸福的学生。

  这一点我在沙盘技能队中深有体会。进入沙盘技能队快一年了,跟着刘锋老师征战过市赛省赛乃至全国赛,也送走了一届的学生,即将迎来新一届的学生。我们的沙盘队能在比赛中屡创佳绩,离不开和谐的师生关系。每天的训练,我们都在一起,分享自己的心得和心情,讨论问题的时候可以严肃,开玩笑的时候又可以很肆无忌惮,老师既是他们的导师也是朋友。在沙盘队里,学生们都亲切地叫我“峰姐”。我很喜欢这个称呼,因为我感觉得到他们对我的尊重和喜欢。在此之前,我真的没有想过,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可以这么好。在沙盘队里,我真正感受到了教师的幸福。

  书中这样一段话,让我感动不已:“有心的地方就会有发现,有发现的地方就会有欣赏,有欣赏的地方就会有爱,有爱的地方就会有美,有美的地方就会有自由,有自由的地方就会有快乐。”一切的快乐源自内心,一切的幸福感也来源于内心,也许在工作忙碌的时候,在学生调皮捣蛋的时候,我偶尔还会有厌烦的感觉,我偶尔还会有一刻的倦怠。但强大的内心会让我从容很多,因为我要时刻提醒自己用心发现美的地方。用心感受身边的幸福。

  记得有位老师这样说过:“我们不能选择我们的学生,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其实不管是*常之心、宽容之心,还是感恩之心,只要你拥有阳光般的心态,就会少些烦恼多些快乐,将教师视为一种艺术,乐此不疲虽苦犹甜,那么你就能够拥抱幸福!

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读后感5

  最*几天我阅读了《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一书,让我深深感受到“肖川博士文字的优美、自然、含蓄丰厚、耐人寻味,在轻灵与明快之间闪耀着思想火花。”他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视界,睿智的语言,给我上了一堂关于教育、专业成长、人生幸福的课,发人深省,令人受益。很欣赏书中这样一句话:“生活中有许多不如意甚至不合理的,也许我们个人的力量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改变的是自己的心情和态度。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心中有什么,他看到的就是什么。”这也让我重新审视起了教师这个职业。

  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我们随时都会被学生、家长“打搅”,随着时间的流逝,像我这样一个任教十八年的老师,也已经开始对教师这个职业产生了倦怠。反思肖川教授书中提出的:对教师而言,要养成专业心态中的良好心态,就是“接受现实、悦纳自我、心存感激、追求卓越”,用积极的心态来看待世界。拥有乐观的心态的人,不会将精力浪费在对付情绪的起伏上。幸福是一种感受,敞开心灵去感受,幸福无处不在。

  回想那一个夏天的中午,火辣辣的太阳无情地炙烤着大地,由于安海的交通如此地拥挤,你也只能乖乖的多享受点“日光浴”。也正是这样,才让我更清楚地看到了那一个灿烂的微笑,这对他们来说也是所谓的幸福吧!一群疏通管道的工作人员,我不知道他们在这样的烈日下已经工作了多长时间,当我经过他们的身边时,他们刚好完成了任务,只见一位工作人员高高举起了他的一只手,向对面离他有一段距离的另一位工作人员打出胜利的手势,那会心、朴实的笑容让人至今无法忘怀。

  其实,在我们的身边不也是有幸福围绕吗?一个成绩落后的学生在你的指导下进步了;一个违纪的学生在你的教导下改正了;由于你的点拨,使学生想出了更为简便、快捷的解题方法;由于你的帮助,使学生变得积极进取了;由于你的辅导,使学生在各种比赛中取得了好成绩;课堂上精彩的发言;操场上那一声声“老师好”,当你走在大街上或坐在公共汽车里被不知名的家长喊着教师好时,毕业多年后学生打来的电话,生病时学生悄悄放在办公桌上的一盒金嗓子;拔河比赛胜利时与学生共同庆祝比赛的胜利……原来幸福无处不在。

  虽然我们不能选择我们的学生,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相信只要我们拥有阳光般的心态,我们的心灵每天就都会开出一朵花,就会少些烦恼多些快乐,爱上自己的职业,芬芳着自己也芬芳着学生……

  让我们拥有阳光般心态,做一个幸福的老师。


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阅读


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1)

——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读后感6篇

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读后感1

  本学期,我读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肖川教授写的《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一书。书中的内容简约但却精辟,使我经历了一次思想的洗礼;书中的观点通俗而又深刻,让我的境界得以一次升华。作者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视界,睿智的语言,给我上了关于教育学*、专业成长、人生幸福的一堂课,发我深省,令我受益匪浅。

  通过阅读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学会反思,成就名师”的真正含义。书中第139页提到“加强反思,益处多多”,主要表现在:

  (1)对学*经验进行反思能促进自我的学*;

  (2)反思性思考提高了分析和理解班级事件的能力;

  (3)通过帮助教师建立一个富有魅力的、有预见性和思想性的学*环境,反思增强了教师所在班级的生命力;

  (4)反思性教师具有自我调控的特征,这意味着他们能引导自己的个体成长;

  (5)反思引导个体成长和职业成长,使教师对教学和教育文化进行重新的设计。只有学会了反思,我们才能在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充实自己、成长自己、发展自己,最终成就自己。

  读到“反思的益处”时,不禁让我想起叶澜说过的这一句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反思是教师成长和自我发展的基础,教师从经验中学*,在反思中成长。我认为在教育教学中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反思:

  一、反思自己的心态。

  人,应该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只有我们的心态是积极的,我们才会感到生活达到了圆满,我们才会走上幸福的人生之路;我们才能生活得快乐,才能工作得幸福,才能成长得顺利。何谓积极的心态?就是接受现实,悦纳自我,心存感激,追求卓越。而一个人只有拥有乐观的心态,才有进取的人生态度,也才能跨出迈入幸福生活的第一步。

  学会宽容别人、帮助别人,学会快乐别人、幸福自己。*日里,我们应时常反思自己的内心,享受美好的,去掉不适宜的;不快时,更要反思自己的心态,是不是太过计较了,或者是工作被动了,然后快速调整自己,保持一颗好心情,以不至于再将不好的行为或情绪继续下去。生命其实就是一种心境。当我们用积极的心态主宰自己的心境,用光明的思维去看世界,我们会发现头顶的天原来是那样的蓝,身边的树原来是那样的绿,路边的花原来是那样的美,学生又是如此的可爱。

  二、反思自己的课堂。

  教学水*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反思能力的高低。只有善于反思自己的课堂,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及技能、教育机智和智慧。教学反思可以帮助教师从每天的教学行为中发现自身的教学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水*。如何进行有效的反思?这就需要我们明确反思的意义,反思就是对过去教学经历的再认识,其中包含对“失”的反省,也包含对“得”的归纳。

  1、有效反思需“思之有据”

  教学反思若要有价值需要思之有“据”。这里的“据”是优质教育的要求。教学反思的目的是改进教学、实现自我发展,实现优质教育。优质教育是每个教师追求的目标,优质教育来源于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教师丰富的实践性知识。可以为教学反思提供“据”的主要来源包括三个方面:

  1.1新课程理念。新课程理念和课程标准是现在教材编写和教学实施的基本依据。新课标鼓励教师对课程的开发和拓展,教师应结合当地、本校、学生的实际,积极地开发一些课程以外的资源用于教学。因此,教学资源、教学方法的选择都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离开了这一点,教学活动就会成为“无源之水”。

  1.2学生发展。教学的本质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新课标要求教师要照顾全体,注重差异,关注后进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那么课堂上教师就应把学生看成是一个个的生命个体,并充分将其放大。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学生是否有所收获并得到发展是我们始终要关注的问题,离开了这一点,教学活动就会成为“无本之木”。

  1.3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是师生交流互动的过程。从细节上讲,一堂课教学程序、教学环节安排是否合理,活动的组织、教师的点拨引导是否到位,学生参与学*是否积极主动,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突出,课堂的气氛是否活跃,课堂教学效果是否较好等,都是促成教学成功的因素。课后可将它记录下来,作为有效反思的依据。

  2、有效反思需“思之有物”

  教学反思,“思”之要有物。这里的“物”,特指教学实践的过程。经历教学实践后,教师总会产生一些难忘的感知,或多或少,或“得”或“失”。

  2.1思“特色”。教学特色是指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独特风格。独具特色的教学,给人的感受是别样的,给人的回味是无穷的。它蕴含于诸多要素之中:在教学理念上,看主体地位的突出,主导作用的发挥;在教学方法上,看教学层次的呈现,实践活动的安排;在教学方式上,看学生参与的程度,知识获取的过程;在教学效果上,看教学目标的落实,创新意识的培养。

  2.2思“偶得”。教学的偶得是指教学过程的意外的收获。意外收获往往来自对课堂意外事件的处理:面对学生异想天开的“发问”,教师如何应付;面对学生的歪答,教师如何引导等。意外的收获往往来自学生思维火花的捕捉:学生发现问题的独特渠道;提出问题的独特途径;分析问题的独特思路;解决问题的独特见解等。

  2.3思“缺失”。上完一节课后,教师总会感慨课堂上有这样或那样的缺失。哪些内容处理不当;哪个环节安排不合理;哪一重点突出不明显;哪一问题设计不科学;哪一合作落实不到位;哪一交流时间不充分;哪一语言评价不得体等。

  三、反思自己的成长。

  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他还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教师由“教书匠”向反思型和研究型转变是现代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社会对教育发展提出的必然要求。知识更新越来越快,具有传统经验的教师再也无法胜任培养人格健全、富于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人才的教学工作,迫使教师不断吸收新的知识,对教学进行反思和研究,教学反思实质上是在外部条件变化的刺激下,教师完善自身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师通过反思,自觉地探索教育教学过程,在学中教,在教中学,这是教师自我提高的最佳途径。教师要经常对自己的成长进行反思,才能保证自己不断提高。比如,每天收获了什么,遇到了什么问题,有哪些失败之处,自己的计划有没有坚持去做等等,然后把长处总结成经验,把失败总结成教训,找出问题原因为以后借鉴,时刻提醒自己按照自己的追求和计划稳步前进。

  正如肖川教授所讲:“有心的地方就会有发现,有发现的.地方就会有欣赏,有欣赏的地方就会有爱,有爱的地方就会有美,有美的地方就会有自由,有自由的地方就会有快乐。”教师存有“反思之心”,就会发现自身的不足,就会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就会走向教育的幸福之路;教师不断反思,给自己更多的积极心理暗示,“我是重要的,我是能干的,我是快乐的,我是美好的”,那教师必然是幸福的。我们需记住:学生是成就名师的最好专家,而教师的反思促进了这一过程的实现。

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读后感2

  成长对于孩子来说是重要的,因为长大是多么自豪的一个字眼呀!对于成年人来说,日子的流逝意味着衰老将至,年华不再;那么对于担负着建设下一代重任的教师来说,自己的专业成长标志着什么呢?以前这个问题我从未考虑过,只觉得教师不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吗?成长不就是“教学相长”吗?

  这个学期,我读了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肖川老师写的《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一书。书中的内容简约但却精辟,让我经历了一次思想的洗礼;书中的观点通俗而又深刻,让我的境界得到了一定的升华。作者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视界,睿智的语言,给我上了关于教育学*、专业成长、人生幸福的一堂课,发我深省,令我受益匪浅。

  通过这本书,让我的看法彻底改变了。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教师的幸福人生=自己的专业成长,你想要多美满的幸福生活,你就要让自己的专业成长多少,这二者是呈正比关系的。*几年来,一片改革的呼声总传诵着“新课改不仅减轻学生的压力,也替老师分忧”,可我们感到不仅没有减负、减压,反而压力与负担是与日俱增,是我们真的已经不合时宜了吗?

  读了此书后才明白,原来在人们即使拥有了金钱、爱情、知识、领导力等等,也不能感觉到生活上100%的圆满,那么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呢?是我们对待工作的心态。只有我们的心态是积极的,我们才会感到生活达到了圆满,我们才会走上幸福的人生之路。何谓积极的心态?就是接受现实,悦纳自我,心存感激,追求卓越。而一个人只有拥有乐观的心态,才有进取的人生态度,也才能跨出迈入幸福生活的第一步。

  不错,“心中有盼头,手中有事做”,才是幸福的。而过去的我总为自己不断地繁忙而抱怨着。从未带着一种期盼,带着一种满足,带着一种忙不完的快乐。设想如果生活中每一天都带着一种期盼,带着一种努力,带着一种忙不完的快乐与满足,那么幸福会时刻陪伴着你。生活中如果少一份责备,多一份宽容;少一份感慨,多一份感动和感恩;那么幸福就会向你靠*几分了。

  让我们带着期盼、满足一起去发现身边的幸福:在课堂中我们会得到幸福。因为只有在教学中我们才能够体现出做一个教师的真正价值,自己的教育智慧被发挥,教学研究的能力被提高,这样才会有成功之感。另外每天再给自己留一点时间阅读,与伟人、名人对话,提升自己的才华,锤炼教育的智慧,在阅读中寻找无穷的幸福。这时的我们才会真正感到幸福。

  在学生中我们会寻找幸福。虽然孩子们淘气贪玩,反复叮咛的话不听,纠正几遍的错误,接连又犯,但我知道,这就是孩子,孩子怎能不犯错?孩子各有差异,怎能整齐划一?我会悄悄地告诉自己:少一点挑剔,多一些理解;少一点批评,多一些微笑,让学生在我们的理解中成长,让我们在自己的宽容中得到幸福。

  在爱心中我们会感到幸福。走*孩子,蹲下身子,我们会发现其实孩子进步已经很大了,虽然有错题,但是他们已经很努力了;蹲下身子,我们会发现孩子真的非常懂事,刚刚还被老师批评的痛哭流涕一转身却依然一脸灿烂地帮着分发各种作业本,因为他知道老师的严格也是爱;蹲下身子,会发现孩子有时还很勇敢,虽然因为调皮摔疼胳膊摔疼腿,但是就是不流一滴泪,蹲下身子,仰望我们的学生,欣赏我们的学生,在赞美中给学生播撒幸福,我们也会因学生的幸福而倍感幸福!

  掩卷而思,有时我们确实无法看清自己工作和生活之间的关系,常常以为“工作就是为了生活”,却忽略了“工作就是生活”。既然我们选择了这份工作,既然我们抓到了这样一副牌,与其抱怨这副牌怎么如此之差,不如就打好我们这副牌。也许在不断动脑出牌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会收获另外一种幸福。

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读后感3

  什么是幸福人生?什么是专业成长?我从来没有把它们和我的职业联系在一起思考过。不知不觉已经工作3年了,从刚来时的稚嫩和懵懂,但满腔热情,到现在成熟和自信,但激情却在逐渐消退,我开始怀疑自己是否已经进入职业倦怠期,那种工作的'满足感和个人价值的体现,似乎越来越淡,越来越匮乏。教师难道真的只是一个社会角色,是一种职业一份工作而已吗?

  后来看了学校给我们每位老师订的一本书《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以后,我有了新的感悟。正如书中所说,教师是一种知识转化与智慧增值的职业,是一种心灵浸润与人性化的职业。作为一种社会角色,它肩负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而教师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最朴素的概括就是教书育人。教师的幸福来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而同时幸福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幸福的学生。

  这一点我在沙盘技能队中深有体会。进入沙盘技能队快一年了,跟着刘锋老师征战过市赛省赛乃至全国赛,也送走了一届的学生,即将迎来新一届的学生。我们的沙盘队能在比赛中屡创佳绩,离不开和谐的师生关系。每天的训练,我们都在一起,分享自己的心得和心情,讨论问题的时候可以严肃,开玩笑的时候又可以很肆无忌惮,老师既是他们的导师也是朋友。在沙盘队里,学生们都亲切地叫我“峰姐”。我很喜欢这个称呼,因为我感觉得到他们对我的尊重和喜欢。在此之前,我真的没有想过,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可以这么好。在沙盘队里,我真正感受到了教师的幸福。

  书中这样一段话,让我感动不已:“有心的地方就会有发现,有发现的地方就会有欣赏,有欣赏的地方就会有爱,有爱的地方就会有美,有美的地方就会有自由,有自由的地方就会有快乐。”一切的快乐源自内心,一切的幸福感也来源于内心,也许在工作忙碌的时候,在学生调皮捣蛋的时候,我偶尔还会有厌烦的感觉,我偶尔还会有一刻的倦怠。但强大的内心会让我从容很多,因为我要时刻提醒自己用心发现美的地方。用心感受身边的幸福。

  记得有位老师这样说过:“我们不能选择我们的学生,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其实不管是*常之心、宽容之心,还是感恩之心,只要你拥有阳光般的心态,就会少些烦恼多些快乐,将教师视为一种艺术,乐此不疲虽苦犹甜,那么你就能够拥抱幸福!

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读后感4

  寒假期间,有幸拜读了北师大肖川教授的《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一书,并上网聆听了肖教授有关教师的幸福人生等方面的视频讲座,感受颇深。

  幸福是我们工作和生活中的体验和追求,教师的幸福是教育过程中的愉悦的美好的情感体验。学生是教师的幸福源,当学生在难题解决时,当“后进生”学*明显进入状态时,当低年级学生的良好*惯养成时,当学生把自己当成“大人”时,当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时,我们教师都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愉悦的情感体验,这就是教师的幸福。

  肖教授总结幸福人生的四个有:心中有盼头。即有目标、有追求、有所成就、有所向往。真正好的老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学*和生活的乐趣,唤起学生对于美好未来的憧憬,让学生带着美好的期待、美好的渴望成长。手中有事做。有事做意味着你还是一个有用的人,是一个爱岗敬业奋发有为的人。身边有亲友。人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欣赏,这是所有人一个共同的需要。家庭有积蓄。一定的积蓄是我们安心生活和工作的保障,能够使我们淡泊名利。

  教师的幸福是一种精神享受。教师的幸福体现在游刃有余的教育教学中,体现在课堂上融洽的'教与学的互动中,体现在单位同事的互助互学中,体现在天下桃李的温馨问候中,体现在与家长的良好沟通中……

  只有教师是幸福的,才能创造出幸福的课堂,教出幸福的学生。“幸福=充实(精神上有成就,物质上宽裕)+闲适(没有过强的外在压力,没有内在的紧张)”。教师的心态决定着我们幸福的感触,教师的心态应该是宽容的、*静的、阳光的、热烈的。我们只有拥有这样的心态,才能做一个幸福的教师。

  教师应该学会关爱每一名学生,成为学生心中的太阳。作为一线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机会,如休息时间、课堂教学、班会、主题教育等活动,多关注那些*来表现不佳的学生。尤其是一些后进生、调皮生、孤独生、单亲家庭的学生等,往往都有着不幸的和不愉快生活经历,更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因此,教师应该利用一切时间和机会,让他们感受教师和同学们的关爱,使他们都能幸福快乐地学*和生活。一个幸福快乐的教师,才会有一群幸福快乐的学生。

  快乐是一种美德;微笑是一种力量;歌唱是心灵的阳光;简单就是享受;优秀是一种*惯;成功是一种心态;清白是温柔的枕头;幸福是灵魂的香味。“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让我们始终以阳光的心态、感恩的心情投入工作、感受激情,我们的人生才能充满阳光和幸福。

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读后感5

  “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这不仅是伟大的军事家的追求,也是普通教师的追求。如何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读了肖川教授的《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中这一章节后,我深受启发。

  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经常遇到这样的困惑:课堂教学中语言不严谨,缺少幽默感;与学生沟通时总是感觉到方法单一。与同事交往时,缺少交往艺术;对待孩子教育上缺少系统的方法,看完肖川教授的这一段文章后,我终于找到了症结所在,更加知道了知识结构对一个老师的必要性,因此,我先从剖析自己开始,来完成自己的职业构想:

  首先,教学视野上缺少通识性知识的支撑,突破这一瓶颈的方法,就是接受肖川教授的建议:博览群书,兼收并蓄,与经典为友。正如肖川教授所说,一个专业化的教师,首先应当是一个一般科学文化的“继承者”,能够自如地应对一般性社会事务;应当是一个一般科学文化的“创新者”,能够在学科知识的交叉冲突中寻找到突破口,创新、丰富和发展科学文化知识,还应当是一个活生生的“大教育者”,不仅能够开展学科专业教育,而且能够给予学生广泛的人文影响。这是未来教师的职业发展方向,也是提升内涵,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指数的源泉。

  其次,“我的身份”不到位。读了肖川教授的关于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后,我明白了:教师应对学科的基础知识有广泛而准确的理解,熟练掌握本学科相关的技能、技巧;应对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尤其是相关点、相关性质、逻辑关系有基本的了解;应了解该学科的发展历史和趋势,了解推动其发展的因素。只有这样,教师在应对学科教学时才能方法科学,方式多样。

  “一只桶的装水量,取决于最差、最短的那块桶块”,我的最短的一块在哪?读了肖川教授的这一段文章后,我深知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对于老师知识结构的重要性,知学生所想,洞学生所思,查学生所趣,方知劲往哪里使,力往哪里出,劲、力怎样出,才能得到最大效益。

  行动着,美丽着,让我们从这里起步,发现教学中的乐趣,用小笔头记录这一个个闪光点,用教师的眼光去发现,用理性的眼光去叙事,用学者的眼光去加工,或许,属于我们的幸福就这样迎面扑来。

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读后感6

  *期我读了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肖川同志写的《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一书。书中的内容简约但却精辟,使我经历了一次思想的洗礼;书中的观点通俗而又深刻,让我的境界得以一次升华。作者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视界,睿智的语言,给我上了关于教育学*、专业成长、人生幸福的一堂课,发我深省,令我受益匪浅。

  通过这本书,让我的看法彻底改变了。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教师的幸福人生=自己的专业成长,这二者呈正比关系。*几年来,一片改革的呼声总传诵着“新课改不仅减轻学生的压力,也替老师分忧”,可我们感到不仅没有减负、减压,反而压力与负担是与日俱增,是我们真的已经不合时宜了吗?读了此书后才明白,原来在人们即使拥有了金钱、爱情、知识、领导力等等,也不能感觉到生活的100%圆满,那么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呢?是我们对待工作的心态。只有我们的心态是积极的,我们才会感到生活达到了圆满,我们才会走上幸福的人生之路。何谓积极的心态?就是接受现实,悦纳自我,心存感激,追求卓越。而一个人只有拥有乐观的心态,才有进取的人生态度,也才能跨出迈入幸福生活的第一步。

  不错,“心中有盼头,手中有事做”,才是幸福的。来吧,让我们一起去发现身边的幸福:在课堂中我们会得到幸福。因为只有在教学中我们才能够体现出做一个教师的真正价值,自己的教育智慧被发挥,教学研究的能力被提高,这样才会有成功之感。另外每天再给自己留一点时间阅读,与伟人、名人对话,提升自己的才华,锤炼教育的智慧,在阅读中寻找无穷的幸福。这时的我们才会真正感到幸福。学生中我们会寻找幸福。虽然孩子们淘气贪玩,反复叮咛的话儿不听,纠正几遍的错误,接连又犯;桌椅摆放歪了,作业又忘了写了……但我知道,这就是孩子,孩子怎能不犯错?孩子各有差异,怎能整齐划一?我会悄悄地告诉自己:少一点挑剔,多一些理解;少一点批评,多一些微笑——让学生在我们的理解中成长,让我们在自己的宽容中幸福。

  掩卷而思,有时我们确实无法看清自己工作和生活之间的关系,常常以为“工作就是为了生活”,却忽略了“工作就是生活”。既然我们选择了这份工作,既然我们抓到了这样一副牌,与其抱怨这副牌怎么如此之差,不如就打好我们这副牌。也许在不断动脑出牌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会收获另外一种幸福。


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2)

——《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读后感 (菁华5篇)

《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读后感1

  在寒假中,我认真拜读了肖川教授的《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看后常常为书里那些意蕴深长的人生哲理所感动。幸福的真义到底是什么?教师的幸福源泉在哪里?校长为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发展应该做些什么?可以说,肖川教授给我上了一堂关于教育、专业成长、人生和幸福的课,发我深省,令我受益匪浅。

  肖川教授认为一所好学校的重要指标是,首先,看一所学校能不能让所有的学生获得成功。其次看一所学校能否成为社会大家庭中富有建设性的成员。第三,就是看一所学校能不能让所有的教师体验到作为生活者的幸福感和职业的内在尊严。书中一再强调,一定要关注师生校园生活的质量。一个好校长,要做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要使我们的学校首先对教师来说变得更有吸引力、更有亲和力。

  肖川教授在书中对影响教师生活的幸福指数的因素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评价一位教师是否幸福,主要从身心愉悦程度和精神充实程度两个方面来进行判定。他认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包括三个纬度,即观念、行为和个性。其中观念包括心态和理论学*。他指出,教师要想追求职业的幸福感和人生的幸福,就得有一个健康的心态,而健康心态的拥有从“十六字”上获取:接受现实;悦纳自己;心存感激;追求卓越。他特别指出,拥有健康人格的人,不必浪费时间去处理内心的挣扎;拥有乐观的心态的人,不会将精力浪费在对付情绪的起伏上;拥有健康的自我形象的人,不会浪费心力去在乎别人的评头品足;拥有进取的人生态度的人,不必浪费心力去担心未来风雨;拥有稳定的精神情绪的人,不会生活在自怨自艾之中;拥有积极的自我肯定的人,不必浪费精力去寻找外在的肯定。这无疑是肖川教授馈赠给我们的一杯清茶,一杯醇酒,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

  肖川教授认为,教师的幸福来自于教育教学的工作;教师的幸福来自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教师的幸福来自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的幸福来自教师的教育研究;教师的幸福来自善好的学校生活。在书的各章节中,肖教授从完善教师知识结构;因材施教,从转变学生观开始;课堂管理与班级管理;良好的家校沟通等角度论述了教师如何在专业发展中实现自己的幸福人生。

  是的,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幸福人生的营造可以相互促进,形成一个良好循环。一个能够感受到生活幸福的教师也更有可能以更积极和光明的心态,更饱满的热情关注自己的专业成长。

  为了文明的进步,为了我们能享有更高的生活品质,为了能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全社会都应该关注教师的生存状态、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切实提高教师的各方面的待遇和社会地位。从我们教师自身来说,不断学*、不断提高专业素养,用我们过硬的本领和良好的风范赢得整个社会的信任和尊重,不仅是完全可能的,也是十分必要的。因为,有为才会有位,有为生活也才会有滋有味。

《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读后感2

  暑假,我有幸拜读了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肖川同志关于《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一书,让我接受了一次思想的洗礼,境界得以升华。他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视界,睿智的语言,给我上了一堂关于教育、专业成长、人生和幸福的课,开拓了我的视野,也解决了我专业发展成长中的一些问题,发我深省,令我受益匪浅。

  肖教授指出教师的幸福来自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对学生实施教育的过程也是教师的专业不断成长的过程。教师的专业成长即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专业训练、获得教育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专业自主,逐步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和执教素质,成为一个教育专业工作者的发展过程。

  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良好的成长环境,教师的专业成长也一样,也需要有良好的环境,这样教师才能获得更多安全感和满足感,促进专业发展。我觉得在我专业成长过程中起了最大影响的不是物质环境,而是肖教授提到的影响教师幸福人生的因素—人际关系。人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生活在他人的世界里,生活在与他人共同交往的社会中,社会性是人的重要身份特征。教师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教师在校园生活中最经常、最主要的交往对象就是学校领导者、学生、同事和学生家长。

  在我的专业成长过程中,学校的领导给予我很多的鼓励和关怀,也给予我一定的认可,让我感觉很温暖和充满不断努力工作的力量。我感觉我们学校的同事关系特别和谐融洽,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让人舒服又开心,而且同事们总是在我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援手;在我迷惑的时候给我很多鼓励和建议,帮我走出困境;在我做得不足的时候指出我的问题所在并给以指导,这有助于我的教育专业成长。我和学生一直都是保持着友好的关系,虽然有时候他们很淘气会惹我生气,但是我对他们还是心存感激的,因为在解决和他们之间的摩擦的过程中,我学到了怎样处理同类型的问题,也更加深了对他们的了解,更加懂得如何和他们接触,他们需要的是什么?我该用什么方法才能让他们学得更多和更开心?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潜能?在这几年的教学过程中,我觉得大部分家长都是很关心自己孩子的学*和成长的,对老师的工作都是积极配合的,这让我觉得有了坚强的后盾,更加有助于我的教学,在不断和家长接触的过程中,不断地掌握技巧,同时也加快了我的专业成长。因此,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了我的专业成长,同时也增加了我的职业幸福感。

  在我的专业化成长过程中,我曾经遇到过很多的困惑,在肖教授的这本书中,我得到了很大的启发。

  首先,在以往几年的教学中,我感觉我的课堂很热闹,学生的反应都很好,似乎都掌握了,但是到了考试的时候,考出来的成绩却不如理想。于是我就采取了一些约束纪律的措施,纪律是好了,但是课后明显看到学生疲倦痛苦的表情,也没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后来在肖教授的书中我知道了我的问题所在,就是我没有掌握好有效的课堂管理的技能。肖教授说:有效的课堂管理不只是建立秩序,从而将影响课堂教学的不良行为降低到最低程度,更为重要的是整个课堂管理制度都是为了使学生参加有意义的学*活动并且达到最高的程度。有效的课堂管理可以维持课堂秩序的稳定,避免课堂混乱现象的出现,培养学生的学*动机,激发学生的学*潜能,提高教学工作的成效。有效的课堂管理必定是师生全员参与的课堂管理,必定是全面、成功的课堂管理。而且根据博耶*报告指出有效的课堂管理需要管理课堂知识、任教的学科知识和对学生社会背景的了解这些专业知识技能的支撑。因此,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会加强这几方面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从而提高自己的有效课堂管理技能。

  其次,在做学生心理工作的时候,总觉得力不从心。学生违反纪律后,我和他们谈心的时候,他们的态度有时候会很不好,老不承认自己犯的错误,尽管通过谈话,态度已经转变了,也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了,但是过没多久又会犯相同的错误,这让我很生气,觉得这些学生到底怎么了,总觉得某些后进生很麻烦,很想去改变他们,但就是无从入手,觉得自己没这个能力去改变他们。看了肖教授的书之后,我才知道,是我的方法和心态方面出问题了,由于不自信所以没有足够的勇气去引导他们,只是靠着简单的说教和惩罚来约束他们。肖教授指出教师不能依赖自己的权威,凌驾于学生之上,严格控制学生的行为,不允许学生犯丝毫的错误,否则就要受到严厉的惩罚。这样的管理使学生在心理上严重压抑,根本没有*等、民主可言,学生有问题也不会向教师倾诉,造成师生关系极为紧张。需知道人是独特的生命存在,他需要自由的选择空间。教师不是权威和绝对真理的化身,学校不是批量生产社会必需品的工厂,儿童不是无意识任人摆布的木偶。每个人的独特都是与生俱来的,但是人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则要在教师的引领下,自我反思与透视来获得。因此,教育学生应该以表扬为主,批评惩罚为辅。要尽可能发现和表扬学生的有点,要及时表扬即便是微小的进步,以带动学生减少甚至改掉其违纪行为。另外肖教授还指出沟通者首先要悦纳自己,进而才能赞赏他人。对自己不满意的人必然容易对他人也吹毛求疵,对世界悲观、失望的人必然不能看到世界阳光的一面。只有悦纳自己,产生自我满足感,在认识到自己不足的同时积极进取的人才会有阳光,才会带给他人温暖。看完以上的话之后,我决心要改变自己对生活和工作的心态,我要告诉自己:我是重要的,我是能干的,我是快乐的,我是美好的。因为我想做学生心中的一缕阳光,特别是边缘学生,我想解封他们的心里的冰,让他们感觉到温暖。

  最后,在我的专业成长过程中,也曾出现过工作倦怠,那段时间每天都感觉很累,感觉课好像永远备不完,作业堆积如山,都有着处理不完的事情,心里压力特别地大,甚至有时吃不下饭,睡不好觉,这就影响了课堂教学的精神和心情,教学质量一直无法提高,心里就变得更焦急,一着急情绪就更不好,更加处在一种恶性循环中。当时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以为是因为还没适应教师的工作,看了此书才知道这也是教师的职业倦怠的表现,了解到它形成的原因和危害性,这是不利于我的专业成长的。所以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我要不断用教授的话来提醒自己,“接受现实、悦纳自我、心存感激、追求卓越”,养成专业心态中的良好心态,用积极的心态来看待世界,即使我们看的不得其实,也有积极的一面。不断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境由心生,“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记住“快乐是一种美德,微笑是一种力量”,拒绝职业倦怠,在教师职业发展中体验幸福。

  肖教授的书中除了为我解决了很多专业成长中的疑惑之外,还为我指明了专业成长和成熟的方向。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肖教授指出教师的“通识性知识”“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是教师知识的三块“桶板”,而教师的“实践性知识”相似于“箍桶”的“铁条”。这样,教师的知识之“桶”才能形成,也才能真正盛得了“教育之水”。“通识性知识”是教师根基性的知识,只有“读书破万卷”才能“根系发达”,充分地汲取大地的养分,才能使得教师的“人生之树”枝繁叶茂,才能使教师的“教育之树”顶天立地。阅读使人聪慧;阅读使人明理;阅读使人视野开阔;阅读可为我们教育教学滋养底气与灵气。“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的成长、教师的发展、教师的快乐,都可以从阅读中得到。一个善于读书、热爱读书的教师,必将影响他的学生也读书、爱书。一个专业化的教师,首先应当是一个一般科学文化的“继承者”,能够自如地应对一般性社会事务;其次应当是一个一般科学文化的“创新者”,能够在学科知识的交叉冲突中寻找到突破口,创新、丰富和发展科学文化知识;再次还应当是一个活生生的“大教育者”,不仅能够开展学科专业教育,而且能够给予学生广泛的人文影响。我欣赏教授的比喻,也非常赞同他的看法。在读大学的时候,我把书本看作是我的好朋友,这位好朋友确实给我带来了很多快乐,也为我解决了很多学*和生活中的许多难题,使我更加明理和享受生活的乐趣。但是在上班期间,我很多时都由于这样那样的理由冷落了这位朋友,导致我的“通识性知识”没多大的长进,教学上的进步不大,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和这位好友形影不离,并把它教给我的知识学活,再把它传授给我的学生。肖教授指出“本体性知识”是教师创造性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最基础的知识。教师不仅要具备这些知识,还必须能够达到既广博又深刻的程度,以及结合教师广博的“通识性知识”,形成有教师本人个体特征的“本体性知识”。他还用古老的“短板理论”即“一只桶的装水量,取决于最差、最短的那块桶板”中的“短板”来比喻“条件性知识”。教师的“条件性知识”主要由帮助教师认识教育对象、教育教学活动和开展教育研究的专门知识构成。“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被称为教师成功进行教育教学的“条件性知识”。由书可见,我们在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存在着“先天不足”,所以必须通过课改改变这种现象和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增长这两方面的知识,以修补这块“短板”保证我们知识之“桶”的“教育之水”充足。最后,肖教授还指出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知识基础。如果一位教师想要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那么他就必须重视自身实践性知识的完善和更新。从教师的职业状况和个人有意识的专业发展角度来说,较为便捷有效途径有“从写详案开始,从写反思收获、教学叙事研究和积极参与教育实验。

  肖教授的书犹如一股春风,唤起了我心中对教育的热情;犹如一阵春雨,洗去了我专业发展中烦恼;犹如春天和煦的阳光,照亮了我的心灵,指明了我以后专业发展的方向。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不断努力,争取做一名幸福的老师,教育出一群学得幸福的学生。

《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读后感3

  有幸拜读了北师大肖川教授的《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一书,并上网聆听了肖教授有关教师的幸福人生等方面的视频讲座,感受颇深。

  幸福是我们工作和生活中的体验和追求,教师的幸福是教育过程中的愉悦的美好的情感体验。学生是教师的幸福源,当学生在难题解决时,当“后进生”学*明显进入状态时,当低年级学生的良好*惯养成时,当学生把自己当成“大人”时,当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时,我们教师都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愉悦的情感体验,这就是教师的幸福。

  肖教授总结幸福人生的四个有:心中有盼头。即有目标、有追求、有所成就、有所向往。真正好的老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学*和生活的乐趣,唤起学生对于美好未来的憧憬,让学生带着美好的期待、美好的渴望成长。手中有事做。有事做意味着你还是一个有用的人,是一个爱岗敬业奋发有为的人。身边有亲友。人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欣赏,这是所有人一个共同的需要。家庭有积蓄。一定的积蓄是我们安心生活和工作的保障,能够使我们淡泊名利。

  教师的幸福是一种精神享受。教师的幸福体现在游刃有余的教育教学中,体现在课堂上融洽的教与学的互动中,体现在单位同事的互助互学中,体现在天下桃李的温馨问候中,体现在与家长的良好沟通中……

  只有教师是幸福的,才能创造出幸福的课堂,教出幸福的学生。“幸福=充实(精神上有成就,物质上宽裕)+闲适(没有过强的外在压力,没有内在的紧张)”。教师的心态决定着我们幸福的感触,教师的心态应该是宽容的、*静的、阳光的、热烈的。我们只有拥有这样的心态,才能做一个幸福的教师。

  教师应该学会关爱每一名学生,成为学生心中的太阳。作为一线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机会,如休息时间、课堂教学、班会、主题教育等活动,多关注那些*来表现不佳的学生。尤其是一些后进生、调皮生、孤独生、单亲家庭的学生等,往往都有着不幸的和不愉快生活经历,更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因此,教师应该利用一切时间和机会,让他们感受教师和同学们的关爱,使他们都能幸福快乐地学*和生活。一个幸福快乐的教师,才会有一群幸福快乐的学生。

  快乐是一种美德;微笑是一种力量;歌唱是心灵的阳光;简单就是享受;优秀是一种*惯;成功是一种心态;清白是温柔的枕头;幸福是灵魂的香味。“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让我们始终以阳光的心态、感恩的心情投入工作、感受激情,我们的人生才能充满阳光和幸福。

《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读后感4

  闲暇拜读肖川先生的《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让我认识到,幸福是人类的一种美好的一种体验,教师的幸福是对教育中生存状态的一种高级的、愉悦的情感体验。学生是教师的幸福源,当学生在难题面前时的豁然开朗,当学生精神的意气风发时,当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发展时,教师都会有一种愉悦的情感体验,这就是教师的幸福表征。

  书中讲到,幸福人生的四个有:第一、心中有盼头。即有目标、有追求、有所成就、有所向往。真正好的老师一定能不断地唤起学生对于未来热烈的憧憬与向往,能把人生美妙的前景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带着美好的期待、美好的渴望成长。第二、手中有事做。有事做意味着社会需要你,有实现人生价值的岗位,爱岗敬业。第三、身边有亲友。人是社会的动物,需要有情感的归属。人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欣赏,这是所有人一个共同的需要。怎样使学校成为一个温暖的家、温馨的家?怎样融入一个相互支持、相互欣赏的团队?更多地欣赏和鼓励我们的同事,更多的关爱,提出建设性的意见。第四、家庭有积蓄。经济上的富有是重要的,我们经常说富贵吉祥,首先是“富”然后才是“贵”。当我们在经济上富有的时候,就会显得大气,不会过分地斤斤计较,不会过分地在乎那些名和利。

  教师的幸福是一种精神享受。有自己清晰而成熟的教育教学理念,是一种幸福;有自己有魅力的教育教学艺术,是一种幸福;有自己的教育理想和信念,是一种幸福。教师的幸福写在学生认真的作业本上,教师的`幸福盛在学生满意的答卷上,教师的幸福堆在家长充满谢意的脸上。学生的毕业证和入学通知书是教师的幸福,教师节学生送来的温馨贺卡和溢香鲜花是教师的幸福,满天下的桃李打来的电话是教师的幸福……

  那么教师如何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如何才能成为让学生和家长满意的教师呢?陶行知说过:“……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教师对学生实施教育的过程也是教师的专业不断成长的过程。教师的专业成长即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专业训练、获得教育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专业自主,逐步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和执教素质,成为一个教育专业工作者的发展过程。教师应该在自己的专业发过程中积极创造幸福和享受幸福。这种发展不仅意味着教师教育能力的强,而且还是教师个人整体素质的发展,而发展本身就能带给人幸福感。

  因此,对一个教师来说,专业成长受益最大的人是他自己,其次才是他的亲人、他的学生、他的同事和学校,最后才是整个社会、整个人类。马克思说,“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每一个人的发展其本身都是对人类的一个贡献。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发展自我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职责和使命,任何一个有智慧的人,都一定会深切地关注自我的成长。

《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读后感5

  前段时间,校长推荐我们阅读了肖川老师的著作《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拿到这本书时,我猜测是一本理论性很强的书,随意翻了几页,却被那些小故事深深吸引。肖老师借助一些寓意深刻的典故,引用大量的教育实例,将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恰当地融合在一起,通过细腻的笔触娓娓向我们道来。阅读此书,就像和一位朋友聊天一样轻松,不知不觉之中却使你受益匪浅。

  肖老师的专业成长成就了他的幸福人生,而我的幸福又在哪里呢?我不断的思考。细细想来,可以用法国著名诗人彭沙尔的名言“爱别人,也被别人爱,这就是一切,这就是宇宙的法则。为了爱,我们才存在。有爱慰藉的人,无惧于任何事物,任何人。”来回答这个问题。我觉得,作为教师,我既有能力爱别人,又被别人深深地爱着,这就是我的幸福。

  一、爱教师这一职业。

  如果一个人所从事的工作恰好是他的兴趣所在,那他已向幸福迈进了一大步。我虽然没有“为教育事业奉献一切”的豪言壮志,但我深深地爱着这份工作。我觉得这份工作属于我,我也属于这份工作。

  当我能用自己的方式帮助、影响到学生时,我就有种无以伦比的成就感。我们班上有个叫东的男孩,特别顽皮,成绩不理想。开学之初,我安排他与成绩优秀的女生超一桌,希望在超的带领、帮助下,他能有所进步。一段时间后,超提出换座的请求,理由是东上课时,总是喋喋不休,影响到了她的学*。我把这样安排座位的理由讲给超听,希望她体谅老师的良苦用心,再给东一次机会,她最终答应了。随后,我找东谈话,希望他向超学*,改掉缺点。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爽快地答应了。可他坚持不了两天,老毛病又犯了。我再一次找到东,问他:“你想和谁一桌,又不会影响他学*。”东低头想了半天,说:“不知道。”我给他提了个建议:“现在的座位我先给你保留着。你先到最后一桌,想好了和谁一桌不会影响他人就告诉我。到时候,想回来也可以。”在我的建议下,东搬到了最后一桌,挨着卫生角的位置。我有个*惯,看教室里脏了,随时清理。每当我拿起扫把扫地时,东也会学着我的样子,帮我打扫卫生。并且每天都把卫生工具摆得特别整齐。为此,我在班会课上特意表扬了他,从那以后他干得更起劲了。渐渐的,他在学*上也自觉了许多,要求背诵的课文和古诗,他都早早地背好,从不拖欠。前几天,我们学*笔算除法,讲完新课后,同学们开始做练*,我到下面巡视,发现东默默地流眼泪。我走过去,问他怎么了。他说:“不会做。你讲课的时候,正好挡住了我,我没看见。”然后一阵呜呜声。这是我第一次看他哭,而且哭得这样伤心,真是一个可爱的孩子。我拍拍他的肩膀,告诉他不要哭,然后耐心地给他讲解,直到他会了为止。他听懂后,开开心心地做起练*题。望着他那埋头计算的小小身影,我的心里感觉暖暖的。我觉得那时,是一个做教师最幸福的时刻。

  二、爱学生。

  每个做教师的都那么贪心,都希望班上的学生个个优秀。但俗话说得好“五个指头,伸出来都不齐。”何况几十人的班集体呢?好学生人人爱,可差生班班有。那么,学会爱最后一名学生就尤为重要了。就像肖老师说的“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不完美的人,引领着另一个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过程。”只要有了这层认识,剩下的就不难了。轩是我们班最特殊的孩子,从不会端端正正地坐着,手里始终攥着摆弄的小东西,他还是一个超级垃圾制造者,作业长期拖欠,成绩一位数,是个让人头疼的孩子。每天放学,留下补作业的肯定有他。轩很爱吃零食,开学初我就规定了不许吃零食,他就趁去厕所时在路上吃。有一次,一位老师找到我,说轩把嚼过的口香糖丢进水池里,把下水道的口堵住了。我狠狠地批评他,警告他再有下次回家反省。他一听我真的生气了,不断认错。孩子毕竟是孩子,难免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只要他们诚心悔过就够了,我们也要有一颗宽容的心,不能揪住学生的小辫子不放。我们不能选择我们的学生,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孩子是有感情的,他能感受到你的好意。即使你曾经训斥过他,他却从不记恨你。记得教师节那天,轩进了教室,径直走到我面前,递上一个包装精致的笔记本,“给。教师节快乐!”我接过笔记本,写上一行字“祝你学*进步!”递给了他。轩拿着笔记本愣住了。我告诉他,“老师有笔记本,学校发。你自己留着用吧!”他这才肯回去。看,虽然轩身上有许多不足,但他还是善良的、淳朴的。只要他心存善良,就为时不晚。作为教师,我们经常被学生这份简单的惊喜所深深地感动。这大概就是我做教师的幸福吧。

  三、爱生活

  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作为教师,工作虽然很累,很辛苦,但我们也要学会休闲。不要对生活苛求太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好高骛远。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充实得过好每一天。同时,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即是缓解工作压力的最好方法,也是增强个人魅力的有效途径。另外,多读书,积累自己的文化底蕴。做一个有魅力的教师!

  简单,就是快乐!

  知足常乐,幸福就会来临。

  让我们伸开双臂拥抱幸福吧!


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3)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读后感3篇

  当一名幼儿教师是非常辛苦的,但幼儿教师还是有诗意有快乐的?我们认为,教师的日常工作是辛苦、琐碎的,每一位孩子都需要教师的关注,但我们却始终因为栖居在这片“大地”——教育活动的现场,从中获得种种丰富的阅历与幸福体验,因而又是快乐、充满诗意的幸福收获者。正因为如此,对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不是重复而是创造,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本身”。很多教师谈到教育给他们带来的种种快乐与幸福他们说:和孩子们在一起给我带来最大的收获便是快乐。是孩子们让我保持一种青春的心态,让我时刻都充满着微笑,这是我人生中一笔巨大的财富。

  幼儿是天真的他们会把自己发现的乐趣告诉你,有个孩子告诉我他知道虫子是怎么生气的,抓它时他扭来扭去就说明它再生气。有时候孩子的一句话能让老师的心里暖暖的,有一次老师在给孩子削水果,有个孩子看到了他对老师说:“老师,刀子容易伤人你可要小心点,不然伤到手会流好多血,会很疼的。”一会说一边孩子的脸上有着痛苦的神情。

  每一位教师在“劳累”中同时拥有别人体会不到快乐与幸福杨启亮教授曾把教师对教育的看法分为四个境界:

  一是把教育看成是社会对教师角色的规范与要求;

  二是把教育看作出于职业责任的活动;

  三是出于职业良心;

  四是把教育活动当作幸福体验。在理想的师生交往中,教师把教育视作幸福的生活。

  不因教育工作的劳累而抱怨,反而会感到幼儿随时会给她带来欣喜与快乐。就像上面这些教师所说的,虽然带孩子是很累的,但她们在理想的师生交往过程中,在与孩子真诚、开放的互动中,时时体会到别人所难以预见的种种幸福与快乐。这一切只有当教师真正投入师生交往中时,才会发觉原来教育工作是乐趣蕴藏其中、财富蕴藏其中的。所以,当教师投入到教育活动中时,她会感到自己也成为教育的幸福收获者、相信只要教师用心地投入,就会发现原来乐趣就在这“劳累”中间,幸福就在这“烦琐”中间,收获就在这“*凡”中间。

  作为一名刚刚毕业便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工作带给我的不仅仅仅是全新的环境,全新的人际关系,最初的新鲜过后,应对工作,总感觉自我在学校里学的那点理论知识怎样也不够用。我们的工作应对的是活生生的孩子,不是没有生命的东西,教育对象是活的,便注定了教师也务必“活”起来,怎样才能使我在应对幼儿时如鱼得水怎样才能更快地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怎样才能使自我胜任这份工作班里的孩子怎样才能更好的成长这些疑问尝尝萦绕心头。

  书是人类提高的阶梯。每当我疑惑时,除了向同事、领导请教,我还从书中寻找答案。

  工作后接触的第一本关于教育的书籍,是《给幼儿教师的一把钥匙》,经别人推荐便买了一本回来看,看后受益匪浅。

  本书作者站在幼儿教师的角度,以一个幼儿教师的视角去看待幼儿教育工作中出现的种种关系和问题,是幼儿教师的教育实践策略汇集。资料包括:教师与儿童、教师与家长、教师与社区三部分,用52个有代表性的问题,展示了当前幼儿教师需要具备的基本教育技能,个性是书的第二部分:教师与家长,其中就怎样做好家访怎样进行有效的家长约谈怎样组织召开家长会怎样与家长一齐处理幼儿在园的意外事件等问题进行了事例分析与理论的概述,是十分值得我们借鉴的。

  书中举了超多的案例,其实这些案例我们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也是经常会碰到的,所以看着就很能引起共鸣,当我们遇到这些状况的时候是怎样在想的,怎样在做的,而书中的作者又向我们传达了哪些教育理念和策略,看着看着总能给人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比如案例《依扬又笑了》,主要的资料是这样的:依扬是大班的一个女孩子,*时十分开朗,可是在国庆节之后教师便发现她的情绪十分低落,并且有了一些以前并不会出现的行为,比如在和小朋友闹矛盾时打了小朋友,教师也所以批评了她,依扬的情绪所以更低落了,之后在一次无意间教师发现孩子的情绪变化起因是家长之间闹矛盾,教师就顿感自我对孩子的不理解和缺少关心,于是就想了一些办法让依扬的脸上再次绽放笑容。这样的事例再寻常可是了,很多教师也都会碰到,忽然发现班上的某个孩子有了一些异样的行为和表现,我们也许也会关注,给孩子一些安抚,过后就淡忘了,缺少了对孩子这一表现的原因剖析和深入引导,暂时的安抚能给孩子带来一些欢乐,但仅有深入沟通和引导才能彻底改变孩子的现状。书中在案例的描述后有一个“分析和提示”,就是对这个案例的剖析,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分析孩子之所以产生这一行为的原因。

  接下来一个资料是“教育策略”,也就是我们教师能够怎样做,采取一些什么样的教育策略帮忙孩子改变这一现状,很具体,比如就这个《依扬又笑了》的案例。

  书中给予的“教育策略”是:

  1、要善于接纳和识别幼儿的各种情绪;

  2、帮忙幼儿摆脱不愉快的情绪;

  3、帮忙幼儿学会控制情绪;

  4、为幼儿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生活和学*环境,看了这些推荐后茅塞顿开,明白自我今后再遇到这样的事情该怎样处理了。

  还有很多其它的案例,看了之后都很有用,她就像我的一个教师,在我耳畔娓娓道来,使我在不断有共鸣的状况下看完这本书,它也成了我的一个“智囊团”,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就去问它。

  如果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前方的路还很长,要打开的门还很多,我要做的,就是不断去寻找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

  最*,我读了《教师的20项修炼》这本书,时光飞逝,两周的学*,使我如沐春风,收益匪浅。郭老师在前言中写到:“这是我用10年时间写成的,但却是我自己和有志成为有品位的教师朋友们值得用一生去“读”的一本书。”怀着一颗虔诚的心读完后,不禁掩卷遐思,这本书的确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值得去用心读的书。本书提出了引领教师体悟“教育人生”的主张,从细节入手,阐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可行性策略,解读了教师提升素质的有效途径,探讨了教师应具备的教育新理念,描画了有活力的教育生活方式。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修炼教师的形象、精炼教师的生活、锤炼教师的专业。文中讲到“修炼是一种对完美的追求,修炼是一种对卓越境界的追求;修炼是一种自我提升的策略,修炼是教育之真、之善、之美的内在要求,是领悟“教育人生”的必由之路。”教师的修炼,其实是教师的一种内在精神活动,是教师实现自我提升、自我完善的基本途径。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教师的自我反思、自我修炼。每一项修炼都让我受到启发和深思,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日自己在日常的教学和教育工作中哪些地方不完善,读罢此书,我惊讶地发现,原先自己还有那么多的地方做得不够完善。每个修炼甚至都能够成为我们今后教育教学工作的指领,但对教师的宽容这一节,我感受更为深刻。

  宽容是一种好处上的严格。宽容就应因人而异,因事而别。作为教师,我们在拥有宽容的同时也就应做到:原则问题不让步,是非面前不糊涂。应对眼前同样充满好奇和天真的孩子们,要珍惜,更要努力让每一个学生的心中充满阳光,让每一个学生在爱的抚慰下快乐成长。

  学生们对老师是宽容的,只要你对他们付出过爱心,那么你以前对他们的冷言冷语,暴跳如雷,他们都能够原谅。他们崇拜你、爱你。我又常常想,老师也就应对学生宽容再宽容一些,芸芸众生,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可能他们经常无法克制自己的言行,无法很好地完成学*任务,不必须有辉煌的未来,但是谁说一个*凡的人就比谁低人一等呢虽然书本知识的灌输是很重要的,但是给学生营造一个宽容的学*环境,在鼓励学生的人格力量的成长上,个性张扬的发展上,是有利得多的。整体的社会潮流、教育氛围和工作生活压力,有时候让我们教师偏离了方向。

  如果说爱是一条河,那么宽容就是加载河上的一座桥,教师应以博大的胸怀为桥墩,以良好的教养为桥面,以广播的知识做路灯,以清明的才智做护栏,唯有如此,学生站在这座师德的桥面上才会严肃认真地对待生活,并对学*产生用心而热烈的情感。


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4)

——教师专业成长读后感优选【10】篇

  “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这不仅是伟大的军事家的追求,也是普通教师的追求。如何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读了肖川教授的《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中这一章节后,我深受启发。

  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经常遇到这样的困惑:课堂教学中语言不严谨,缺少幽默感;与学生沟通时总是感觉到方法单一。与同事交往时,缺少交往艺术;对待孩子教育上缺少系统的方法……,看完肖川教授的这一段文章后,我终于找到了症结所在,更加知道了知识结构对一个老师的必要性,因此,我先从剖析自己开始,来完成自己的职业构想:

  首先,教学视野上缺少通识性知识的支撑,突破这一瓶颈的方法,就是接受肖川教授的建议:博览群书,兼收并蓄,与经典为友。正如肖川教授所说,一个专业化的教师,首先应当是一个一般科学文化的“继承者”,能够自如地应对一般性社会事务;应当是一个一般科学文化的“创新者”,能够在学科知识的交叉冲突中寻找到突破口,创新、丰富和发展科学文化知识,还应当是一个活生生的“大教育者”,不仅能够开展学科专业教育,而且能够给予学生广泛的人文影响。这是未来教师的职业发展方向,也是提升内涵,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指数的源泉。

  其次,“我的身份”不到位。读了肖川教授的关于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后,我明白了:教师应对学科的基础知识有广泛而准确的理解,熟练掌握本学科相关的技能、技巧;应对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尤其是相关点、相关性质、逻辑关系有基本的了解;应了解该学科的发展历史和趋势,了解推动其发展的因素。只有这样,教师在应对学科教学时才能方法科学,方式多样。

  “一只桶的装水量,取决于最差、最短的那块桶块”,我的最短的一块在哪?读了肖川教授的这一段文章后,我深知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对于老师知识结构的重要性,知学生所想,洞学生所思,查学生所趣,方知劲往哪里使,力往哪里出,劲、力怎样出,才能得到最大效益。

  行动着,美丽着,让我们从这里起步,发现教学中的乐趣,用小笔头记录这一个个闪光点,用教师的眼光去发现,用理性的眼光去叙事,用学者的眼光去加工,或许,属于我们的幸福就这样迎面扑来。

  在朋友冬雪春雨的博客上,转载了这篇文章,内容不长,寥寥数语,却让人豁然开朗。把它置顶,放在打开博客就能看到的地方,算是警醒。

  其中“教育写作”让我感慨良多。对于自己教育教学中各种问题的反思都可以记录下来,在写作的过程中进行自我剖析,长期坚持,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曾经也信誓旦旦地坚持写,可后来繁杂的事情多了、身体健康也出现了各种不太良的信号,想到的好多事情都不能坚持记录下来。每每想起来都感觉遗憾,也许这就是普通人跟名师专家的区别,一件事情,坚持去做跟偶尔做,效果不会相同。

  “专业阅读”,*常也属于比较爱读书的——可阅读的时间总是不能保障,一本书读好久,有时还会中途停止……于是深知自己的底蕴不够深厚,老有一种岌岌可危的感觉。特别是这次在济南参加研修,晚上研讨时组长的一个调查“说说你都读过哪些专业的书籍”——交流之下,更觉惶恐。当晚在亚马逊订了四本书,现在已陆续收到,看着那四本书,真有一种如获至宝的感觉,读的第一本用报纸小心地包了书皮,现在已经开始阅读,在读的`过程中,真正感受到了一种力量,那是不读书时所没有的……

  “偶像”,记得多年前,我还刚刚二十几岁,第一次在录像上看到吴正宪老师讲的一节《面积和面积单位》,被吴老师课堂上的那种激情和亲和力深深打动,吴老师的课堂是那么有趣、那么有味道、那么受孩子们欢迎,就像有一种魔力一样,深深吸引着上课的孩子们,也吸引着听课的老师。那时我还刚刚教数学不久,因为是幼师毕业,身上天生有一种当好“孩子王”的愿望——打实*时,就感觉自己的生命中有一种力量,我会用我的爱去善待每一个孩子,我要让孩子们在我的课堂上充满力量、快乐成长……当看到吴正宪老师的课堂时,才意识到要能让课堂上充满爱,绝对不是只有心中的冲动,更多的应该是赶紧让自己汲取能量,才有可能做一个像吴老师这样的好老师,真正让爱洒满自己的课堂。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参加多种培训活动努力学*,以后陆续又听过好多专家的课,特别是吴正宪老师,在很多学*活动中,都能现场看到吴老师执教,更加坚定了自己要向她学*的信念。读了这篇文章才明白,对偶像除了热爱和崇拜,还要研究,研究偶像的言行、教学实践——这样才能进步得快!于是给自己定下目标,从现在开始,读吴正宪老师的书、研究吴老师的课堂,向她学*,哪怕只能进步一点点……

  最*几天我阅读了《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一书,让我深深感受到“肖川博士文字的优美、自然、含蓄丰厚、耐人寻味,在轻灵与明快之间闪耀着思想火花。”他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视界,睿智的语言,给我上了一堂关于教育、专业成长、人生幸福的课,发人深省,令人受益。很欣赏书中这样一句话:“生活中有许多不如意甚至不合理的,也许我们个人的力量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改变的是自己的心情和态度。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心中有什么,他看到的就是什么。”这也让我重新审视起了教师这个职业。

  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我们随时都会被学生、家长“打搅”,随着时间的流逝,像我这样一个任教十八年的老师,也已经开始对教师这个职业产生了倦怠。反思肖川教授书中提出的:对教师而言,要养成专业心态中的良好心态,就是“接受现实、悦纳自我、心存感激、追求卓越”,用积极的心态来看待世界。拥有乐观的心态的人,不会将精力浪费在对付情绪的起伏上。幸福是一种感受,敞开心灵去感受,幸福无处不在。

  回想那一个夏天的中午,火辣辣的太阳无情地炙烤着大地,由于安海的交通如此地拥挤,你也只能乖乖的多享受点“日光浴”。也正是这样,才让我更清楚地看到了那一个灿烂的微笑,这对他们来说也是所谓的幸福吧!一群疏通管道的工作人员,我不知道他们在这样的烈日下已经工作了多长时间,当我经过他们的身边时,他们刚好完成了任务,只见一位工作人员高高举起了他的一只手,向对面离他有一段距离的另一位工作人员打出胜利的'手势,那会心、朴实的笑容让人至今无法忘怀。

  其实,在我们的身边不也是有幸福围绕吗?一个成绩落后的学生在你的指导下进步了;一个违纪的学生在你的教导下改正了;由于你的点拨,使学生想出了更为简便、快捷的解题方法;由于你的帮助,使学生变得积极进取了;由于你的辅导,使学生在各种比赛中取得了好成绩;课堂上精彩的发言;操场上那一声声“老师好”,……当你走在大街上或坐在公共汽车里被不知名的家长喊着教师好时,毕业多年后学生打来的电话,生病时学生悄悄放在办公桌上的一盒金嗓子;拔河比赛胜利时与学生共同庆祝比赛的胜利……原来幸福无处不在。

  虽然我们不能选择我们的学生,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相信只要我们拥有阳光般的心态,我们的心灵每天就都会开出一朵花,就会少些烦恼多些快乐,爱上自己的职业,芬芳着自己也芬芳着学生……

  让我们拥有阳光般心态,做一个幸福的老师。

  我并不是一个非常爱读书的人,我是在带着完成读书任务的情况下开始读《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这本书的。慢慢地,我被书里的30位优秀师教师的教育理念吸引着,我不禁想到这样一个故事:

  在非洲的巴姆巴族中,至今依然保存着一种古老的生活仪式,当族里某个人行为有失检点而犯了错误的时候,族长便回让犯了错误的人站在村落的中央,公开亮相,以示惩戒。每当这时,整个部落的人都会放下手中的工作,从四面八方赶来,将这个犯错误的人团团围住,用赞美“教训”他。

  围上来的人们,会自动分出长幼,然后从最年长的人开始发言,告诉这个犯错误的人,他今生曾经为这个整个部落做过哪些好事。每个族人必须将犯错误人的优点和善行,用真诚的语言叙述一遍。叙述时既不能夸大事实,也不允许出言不逊,而不能重复别人已经说过的.赞美。整个赞美的仪式,要持续到所有族人都将真面评语说完为止。

  巴贝姆巴族人是智慧的,他们对待犯错人的态度是:尽管你犯了错,有了缺点,我们依然爱护你,关心你,接纳你,既然你曾经为整个部落做过那么多的好事,善事,有着那么多的优点,那么,请你认真的反思,然后心悦诚服地改正自己的错误。我们整个部落的人都坚信:你一定具备改过向善的信心与能力。

  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不也是这样吗?对于受教育的学生来说,毕竟由于方方面面的因素导致他们的心智发育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可以这么说,没有不存在问题的学生,只不过存在问题的表现不同而已。最为关键的问题是,学生有了问题或是犯了错误,作为教师该怎么办?

  可以简单的训诉,可以粗暴的批评,甚至可以来点体罚……可是效果呢?巴姆巴族人的做法实实在在给我们教育工作者上了一堂生动的课,那就是“鼓励”是教育人的最好方法。

  用赞美的方法“教训”人,其实并不比训斥的效果差,只不过在*时的工作中,我们的不少教师缺少这种思维方式,就觉得训斥来的干脆,从而运用的“得心应手”;而要将“训斥”改为“赞美”,有时只要改变以下思维方式即可。

  《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这本书,带给我一种与众不同的教育艺术:赞美我们的孩子,让他们既能发扬自己的优点,又能正视自己的缺点。我会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运用这一教育艺术,希望它能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

  读了《教师的幸福人生》一书,仔细寻找着《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一书的亮点,才慢慢的被其吸引,寻找到几个关键词句:

  1、幸福感悟:

  幸福其实只是一种心境;幸福是一种独特的内心感受,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一种体悟;幸福可以是一种*淡,能享受*淡的人便是享受着幸福的人;幸福源于一种心态,幸福是一种无形的、意味深长的东西,幸福是一种信仰,

  2、 “教师的幸福”

  教师的幸福是关涉到学校发展的一个核心话题,其幸福指数的高低突显出教师生存状态的好坏。

  教师的真正意义的幸福最终必须回归到自己的教育幸福上来!教师的幸福人生需要我们用幸福的汗水甚至是泪水来滋润。身影疲惫,额头苍老,当一切成为往事的时候,倘若我们能够坦然地迎接自己教育过的每一位学生的笑脸,那才是教师幸福的最高境界!

  3、拒绝倦怠。书中引用了苏轼的“此生归路愈茫然”的词句表明了他迷茫;困惑的心境。不可否认,失志不俞的追求固然可贵,也深知“有志者、事竟成”的含义,但是在周而复始的工作中,当竞争、挑战和压力迎面袭来,当期望和落差不期而遇时,人便会觉得倦怠。做教师尤其感到如此。亲眼目睹很多老师天天都有批不完的作业、天天都有不听话的问题学生出现、天天都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需要去处理,分身乏术。

  而与此同时,每月、每天甚至每秒都有新的理念需要去学*,多如牛毛的培训和考核等待着我们去完成。

  讲不完的遇到公开课,对于我来说更是一次心灵的“战役”,一次战胜自我的“战役”。我甚至一度非常怀疑和后悔为什么当初会考师范。但是每次面对纯真可爱的孩子,我真的无话可说,我释怀了,站在讲台上没有任何多余的想法,只是想尽可能的把所学的知识教给他们,尽可能的把话说的规范些、严谨些,因为,我知道,家长和孩子是多么信 任老师,那么多双期盼的眼睛看着我们,或寄托、或向往、或渴求。

  联想自己的老师,治学非常严谨,孜孜不倦,培养一代一代国家的栋梁。而每次看到他们以自己的学生而骄傲时,我的精气神就油然而生。他们是不能割舍的一份责任,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我珍惜、我爱戴、我奋发、我进取。

  教书育人是幸福的吗?我想对于大部分和我一样的老师来说,与孩子心心相通、看到孩子的成长与进步的那一刻应该能够感受到教育的幸福。经常听到老师说,能够静心教学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喜欢孩子的老师也应该是喜欢自己的职业的。但是也经常听更多一线老师们说:没有幸福的感觉,精神压力大,体力脑力上都太累了。

  这是中国教育的现状。经济发展的制约、社会公德的取向、教学条件的限制、来自各级的压力不是靠我们自我控制就能够解决的。读了肖川的《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使我深受感触。知道了所谓幸福,首先是内心的*和舒畅,自主地面对生活,而一切健全的追求都是对于幸福的追求。当我们被社会以圣人的标准要求,而又以挑剔的眼光评价时,拿着微薄的薪水,感觉用挂在嘴边的职业幸福来形容自己的老师一定是非常高尚的人。我认为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更多的是要善于捕捉*时点滴幸福的感觉并及时放大迁移,净化自己的心灵,将人格魅力和道德情感这两道最美丽的光环送达我们接触到的每个家庭、每个孩子。

  也想起自己曾经感受过的幸福:扶起跌倒的孩子,听他们真心而羞涩地说“谢谢老师”;陪运动场上的孩子一起奔跑加油,携手欢呼来之不易的胜利;接受他们轻如鹅毛却深情无邪的礼物;读孩子的日记,陪他们单纯看世事,或者为他们保守小秘密……大概因为我是语文老师,更多的幸福感来自与孩子们相通的.语言文字中。其实分享一个人的感情是最幸福的一件事,而作为班主任,大班额、多杂事,没有足够时间去细心问候每个孩子。于是只有从他们的字里行间查阅,那里有他们生动真实的另一面。在那里我发现了他们的喜悦更发现了他们的悲伤,小贤说她爷爷为了去给她买糖人,挤了很长时间的公交车,晚上回家脑血管爆了,她很想念爷爷,希望不吃糖人让爷爷醒来……小宇是个上课经常走神的孩子,写作文时写到了自己想要变成小磊——虽然学*不好但是至少不会被人欺负,还有要为妈妈变成一棵摇钱树,那样妈妈就不会那么辛苦了……看着学生,我常想到自己的孩子,现在的孩子虽然得到较多的物质关爱,但是家长普遍忙于工作,情感上他们是非常孤独的。我们需要多给他们一些指导和陪伴,我们需要有欣赏的眼睛、微笑的面容、智慧的头脑和宽容的心。

  上善若水,天道酬勤。让我们把名利看淡些,走*孩子,走进“座中多英豪”的生命化教育,幸福感就与专业成长融为一体了。敞开心灵去感受,幸福应该是无处不在的。

  *日,我阅读了由张万祥老师主编的《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该书选编了30位优秀教师的案例,分为“遨游网络的海洋”、“修炼自身的素养”、“把握命运的脉搏”与“沉迷教育的世界”等四个部分。文字的叙述采用了作者自述的方式,行文格式没有严格的统一体例,篇幅参差错落,颇有随性而作之意。因此,读起来很是轻松,我花了没几天时间就看完了全书。

  掩卷之际,心中颇不宁静。书中的每个案例的案主专业成长的道路迥异,但我又分明感受到他们身上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一、热爱教育

  他们对于自己的`职业,或是自己选择,或是阴差阳错,或是不得已而为之,但他们都有“既然选择了,就要努力做得最好”的感怀。他们脚踏实地,开展着属于自己的草根化实践,或成功,或失败,他们坚信“只要在做着,那就是一种学*”。

  二、永不服输

  我发觉在他们的身上,都能或多或少的找到一股韧劲,他们不轻言放弃。对于命运的不公,对于同事的取笑,对于学生的刁难,他们抱怨过,他们愤怒过,他们伤心过,但他们还是艰难地挺了过来,最终在风雨后见到了美丽的彩虹。

  三、笔耕不辍

  印象最深的是那则关于“朱永新成功保险公司”的开业启示。公司承诺,只要投保人每日三省吾身,写千字文一篇,十年后若自感10年后未能跻身成功者之列,公司愿以一赔百。即现投万元者即可成百万富翁(或富婆)。这则启示虽充满了调侃的色彩,但确让许多人从中受益,书中这些年轻的案主多半是其践行者。

  四、做班主任

  班主任工作辛苦,这是每个做过班主任的教师都能明白的。但从痛苦中能坚持下去并能有所思考,你一定可以收获别人所没有的感悟与成长。上苍其实是很公*的,他在你面前撒下绵绵阴雨的同时,往往会在你身后升起一片灿烂的阳光。遗憾的是,我们总喜欢在阴雨中自怜,却常常错过了身后的那片阳光。

  90后学生的教育,已不是我们现有模式与以往经验所能够应付的。我们变得空前的无助与茫然。走出茫然,从无助感中彻底摆脱出来,或许只有一条道路,那便是直面这些困难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内心恐惧感,将自己置身于研究之中,把课堂作为研究现场,把每一次教学交往活动作为思考的对象,在问题的找寻与索解中重新认识自己的生命价值,重新认识教学的取向与实施方式。

  “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这不仅是伟大的军事家的追求,也是普通教师的追求。如何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读了肖川教授的《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中这一章节后,我深受启发。

  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经常遇到这样的困惑:课堂教学中语言不严谨,缺少幽默感;与学生沟通时总是感觉到方法单一。与同事交往时,缺少交往艺术;对待孩子教育上缺少系统的方法……,看完肖川教授的这一段文章后,我终于找到了症结所在,更加知道了知识结构对一个老师的必要性,因此,我先从剖析自己开始,来完成自己的职业构想:

  首先,教学视野上缺少通识性知识的支撑,突破这一瓶颈的方法,就是接受肖川教授的建议:博览群书,兼收并蓄,与经典为友。正如肖川教授所说,一个专业化的教师,首先应当是一个一般科学文化的“继承者”,能够自如地应对一般性社会事务;应当是一个一般科学文化的“创新者”,能够在学科知识的交叉冲突中寻找到突破口,创新、丰富和发展科学文化知识,还应当是一个活生生的“大教育者”,不仅能够开展学科专业教育,而且能够给予学生广泛的人文影响。这是未来教师的职业发展方向,也是提升内涵,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指数的源泉。

  其次,“我的身份”不到位。读了肖川教授的关于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后,我明白了:教师应对学科的基础知识有广泛而准确的理解,熟练掌握本学科相关的技能、技巧;应对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尤其是相关点、相关性质、逻辑关系有基本的了解;应了解该学科的`发展历史和趋势,了解推动其发展的因素。只有这样,教师在应对学科教学时才能方法科学,方式多样。

  “一只桶的装水量,取决于最差、最短的那块桶块”,我的最短的一块在哪?读了肖川教授的这一段文章后,我深知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对于老师知识结构的重要性,知学生所想,洞学生所思,查学生所趣,方知劲往哪里使,力往哪里出,劲、力怎样出,才能得到最大效益。

  行动着,美丽着,让我们从这里起步,发现教学中的乐趣,用小笔头记录这一个个闪光点,用教师的眼光去发现,用理性的眼光去叙事,用学者的眼光去加工,或许,属于我们的幸福就这样迎面扑来。

  什么是幸福人生?什么是专业成长?我从来没有把它们和我的职业联系在一起思考过。不知不觉已经工作3年了,从刚来时的稚嫩和懵懂,但满腔热情,到现在成熟和自信,但激情却在逐渐消退,我开始怀疑自己是否已经进入职业倦怠期,那种工作的满足感和个人价值的体现,似乎越来越淡,越来越匮乏。教师难道真的只是一个社会角色,是一种职业一份工作而已吗?

  后来看了学校给我们每位老师订的一本书《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以后,我有了新的感悟。正如书中所说,教师是一种知识转化与智慧增值的职业,是一种心灵浸润与人性化的职业。作为一种社会角色,它肩负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而教师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最朴素的概括就是教书育人。教师的.幸福来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而同时幸福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幸福的学生。

  这一点我在沙盘技能队中深有体会。进入沙盘技能队快一年了,跟着刘锋老师征战过市赛省赛乃至全国赛,也送走了一届的学生,即将迎来新一届的学生。我们的沙盘队能在比赛中屡创佳绩,离不开和谐的师生关系。每天的训练,我们都在一起,分享自己的心得和心情,讨论问题的时候可以严肃,开玩笑的时候又可以很肆无忌惮,老师既是他们的导师也是朋友。在沙盘队里,学生们都亲切地叫我“峰姐”。我很喜欢这个称呼,因为我感觉得到他们对我的尊重和喜欢。在此之前,我真的没有想过,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可以这么好。在沙盘队里,我真正感受到了教师的幸福。

  书中这样一段话,让我感动不已:“有心的地方就会有发现,有发现的地方就会有欣赏,有欣赏的地方就会有爱,有爱的地方就会有美,有美的地方就会有自由,有自由的地方就会有快乐。”一切的快乐源自内心,一切的幸福感也来源于内心,也许在工作忙碌的时候,在学生调皮捣蛋的时候,我偶尔还会有厌烦的感觉,我偶尔还会有一刻的倦怠。但强大的内心会让我从容很多,因为我要时刻提醒自己用心发现美的地方。用心感受身边的幸福。

  记得有位老师这样说过:“我们不能选择我们的学生,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其实不管是*常之心、宽容之心,还是感恩之心,只要你拥有阳光般的心态,就会少些烦恼多些快乐,将教师视为一种艺术,乐此不疲虽苦犹甜,那么你就能够拥抱幸福!

  最*几天我阅读了《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一书,让我深深感受到“肖川博士文字的优美、自然、含蓄丰厚、耐人寻味,在轻灵与明快之间闪耀着思想火花。”他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视界,睿智的语言,给我上了一堂关于教育、专业成长、人生幸福的课,发人深省,令人受益。很欣赏书中这样一句话:“生活中有许多不如意甚至不合理的,也许我们个人的力量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改变的是自己的心情和态度。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心中有什么,他看到的就是什么。”这也让我重新审视起了教师这个职业。

  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我们随时都会被学生、家长“打搅”,随着时间的流逝,像我这样一个任教十八年的'老师,也已经开始对教师这个职业产生了倦怠。反思肖川教授书中提出的:对教师而言,要养成专业心态中的良好心态,就是“接受现实、悦纳自我、心存感激、追求卓越”,用积极的心态来看待世界。拥有乐观的心态的人,不会将精力浪费在对付情绪的起伏上。幸福是一种感受,敞开心灵去感受,幸福无处不在。

  回想那一个夏天的中午,火辣辣的太阳无情地炙烤着大地,由于安海的交通如此地拥挤,你也只能乖乖的多享受点“日光浴”。也正是这样,才让我更清楚地看到了那一个灿烂的微笑,这对他们来说也是所谓的幸福吧!一群疏通管道的工作人员,我不知道他们在这样的烈日下已经工作了多长时间,当我经过他们的身边时,他们刚好完成了任务,只见一位工作人员高高举起了他的一只手,向对面离他有一段距离的另一位工作人员打出胜利的手势,那会心、朴实的笑容让人至今无法忘怀。

  其实,在我们的身边不也是有幸福围绕吗?一个成绩落后的学生在你的指导下进步了;一个违纪的学生在你的教导下改正了;由于你的点拨,使学生想出了更为简便、快捷的解题方法;由于你的帮助,使学生变得积极进取了;由于你的辅导,使学生在各种比赛中取得了好成绩;课堂上精彩的发言;操场上那一声声“老师好”,……当你走在大街上或坐在公共汽车里被不知名的家长喊着教师好时,毕业多年后学生打来的电话,生病时学生悄悄放在办公桌上的一盒金嗓子;拔河比赛胜利时与学生共同庆祝比赛的胜利……原来幸福无处不在。


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5)

——《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心得体会汇总5篇

  幸福是个极富有魅力和诱惑力的字眼,古往今来,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东方,人们都在普遍地追求幸福,探寻幸福,而对幸福真义的把握无疑将有助于人们获得并创造幸福。在我国,人们对幸福的探讨则十分突出“己悦”与“众乐”。孔子有言“学而时*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孟子也说人生有三乐“父母双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诈与地,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这里的“悦”与“乐”即是一种情感的满意状态,也即是一种幸福。

  幸福其实很简单,幸福只是一种心境,所以幸福与否,全在于自己,全在于心,只要你想幸福,你就会幸福,幸福就是一种感觉,敞开心灵去感受,幸福无处不在;幸福就是一种充实、闲适,没有空虚感、匮乏感、无聊感,没有内在的紧张、焦虑;幸福就是内心的*安,自由自在,我们用积极的心态来看待世界,不断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

  “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只要你能笑对人生,你就能体会到幸福。看淡了功名利禄、荣华富贵,你也就有了一颗宁静的心,有了一份立身处世的从容。幸福是一种独特的内心感受,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一种体悟。幸福是内心深处的一坛陈酒,由里及表,幸福是心灵方舟停靠时的踏实感、归属感和愉悦感,人们往往过分追逐未知的飘渺的幸福,而对波澜不惊的*淡生活中的幸福视而不见。幸福可以是一种*淡,能享受*淡的人便是享受着幸福的人,人生之中得到我们想要的东西固然是一种幸福,但这种幸福并不仅仅是刹那的快感、瞬间的精神刺激,它应化为一种获得成功后的情感积淀,储存于我们记忆的深处;幸福源于一种心态,幸福是一种无形的、意味深长的东西,只要我们拥有纯洁的心灵、安定的心境、开朗的心情、悠闲的良心,就可以在自己的内心里感知到幸福。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崇拜的学生”。

  教师的幸福人生需要我们用幸福的汗水甚至是泪水来滋润。身影疲惫,额头苍老,当一切成为往事的时候,倘若我们能够坦然地迎接自己教育过的每一位学生的笑脸,那才是教师幸福的最高境界!

  幸福的教师,一定是一个胸怀理想的人。我们需要用理想感召学生,让学生即使离开我们的视线,也能乘着理想的翅膀飞翔;我们需要用理想温暖自己,在为理想的拼搏中收获生命的充实和幸福。幸福的教师,一定是一个能经得住金钱诱惑的人。我们应该明白,工作需要挣钱,但决不是为了钱而工作,如果我们念想的只是钱,那么我们将失去生活完整的意义。幸福的教师,一定是个性鲜明的人,当一个教师在他所从事的领域里展现自己独特的个性时,他就能获得许多意想之外的幸福和快乐。

  教师的幸福来自教育教学的工作。教育是教师的生命,课堂教学是教师基本的生活方式,是教师生命价值的体现。把学生从“生物人”提升为“社会人”、从较低的水*提升到较高的水*,这是社会赋予教师的责任和使命,教师的幸福也正体现在对这种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的肩负上。教育教学过程成了师生思想碰撞、心灵交流的过程,在共识、共鸣、共志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宣讲自己的信念,表白自己的真情实感;学生袒露的心灵,诉说自己的体会。此时,教师成了学生的需要、向往;而学生的学,则成了教师的期待和目的。

  教师的幸福来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教育的事业上一种基于生命、为了生命、促进生命成长的事业,驾驶职业的特殊就在于它天天要跟成长中的人进行富有教育价值的交往与对话,它见证着、影响着、推动着人的生命成长。而作为教育承担者的教师是情感的培育师,是精神的守护神,是意志的砥砺石,是人格的构造者。

  教师,谆谆善诱,守望的是讲台,放飞的是希望,播种的是知识,收获的是未来。教师最大的幸福,就是看到学生的成长,在学生的进步与对社会的贡献中体会到一种他人无法达至的快乐。教师从自己的独特的工作对象----学生身上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进而体验到精神上的无限幸福。

  教师的幸福来自教师专业成长。陶行知:“……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教师对学生实施教育的过程也就是教师专业不断成长的过程。教师的专业成长即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专业训练、获得教育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专业自主,逐步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和执教素质,成为一个教育专业工作者的发展过程。教师应该在自己的的专业发展过程中积极创造幸福和享受幸福。这种发展不仅意味着教师教育能力的增强,而且还是教师个人整体素质的发展,而发展本身就能带给人幸福感。

  “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这不仅是伟大的军事家的追求,也是普通教师的追求。如何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读了肖川教授的《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中这一章节后,我深受启发。

  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经常遇到这样的困惑:课堂教学中语言不严谨,缺少幽默感;与学生沟通时总是感觉到方法单一。与同事交往时,缺少交往艺术;对待孩子教育上缺少系统的方法……,看完肖川教授的这一段文章后,我终于找到了症结所在,更加知道了知识结构对一个老师的必要性,因此,我先从剖析自己开始,来完成自己的职业构想:

  首先,教学视野上缺少通识性知识的支撑,突破这一瓶颈的方法,就是接受肖川教授的建议:博览群书,兼收并蓄,与经典为友。正如肖川教授所说,一个专业化的教师,首先应当是一个一般科学文化的“继承者”,能够自如地应对一般性社会事务;应当是一个一般科学文化的“创新者”,能够在学科知识的交叉冲突中寻找到突破口,创新、丰富和发展科学文化知识,还应当是一个活生生的“大教育者”,不仅能够开展学科专业教育,而且能够给予学生广泛的人文影响。这是未来教师的职业发展方向,也是提升内涵,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指数的源泉。

  其次,“我的身份”不到位。读了肖川教授的关于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后,我明白了:教师应对学科的基础知识有广泛而准确的理解,熟练掌握本学科相关的技能、技巧;应对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尤其是相关点、相关性质、逻辑关系有基本的了解;应了解该学科的发展历史和趋势,了解推动其发展的因素。只有这样,教师在应对学科教学时才能方法科学,方式多样。

  “一只桶的装水量,取决于最差、最短的那块桶块”,我的最短的一块在哪?读了肖川教授的这一段文章后,我深知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对于老师知识结构的重要性,知学生所想,洞学生所思,查学生所趣,方知劲往哪里使,力往哪里出,劲、力怎样出,才能得到最大效益。

  行动着,美丽着,让我们从这里起步,发现教学中的乐趣,用小笔头记录这一个个闪光点,用教师的眼光去发现,用理性的眼光去叙事,用学者的眼光去加工,或许,属于我们的幸福就这样迎面扑来。

  寒假这几天,我有幸拜读了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肖川同志关于《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一书,让我接受了一次思想的洗礼,境界得以升华。他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视界,睿智的语言,给我上了一堂关于教育、专业成长、人生和幸福的课,开拓了我的视野,也解决了我专业发展成长中的一些问题,发我深省,令我受益匪浅。

  肖教授指出教师的幸福来自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对学生实施教育的过程也是教师的专业不断成长的过程。教师的专业成长即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专业训练、获得教育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专业自主,逐步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和执教素质,成为一个教育专业工作者的发展过程。

  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良好的成长环境,教师的专业成长也一样,也需要有良好的环境,这样教师才能获得更多安全感和满足感,促进专业发展。我觉得在我专业成长过程中起了最大影响的不是物质环境,而是肖教授提到的影响教师幸福人生的因素—人际关系。人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生活在他人的世界里,生活在与他人共同交往的社会中,社会性是人的重要身份特征。教师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教师在校园生活中最经常、最主要的交往对象就是学校领导者、学生、同事和学生家长。

  在我的专业成长过程中,学校的领导给予我很多的鼓励和关怀,也给予我一定的认可,让我感觉很温暖和充满不断努力工作的力量。我感觉我们学校的同事关系特别和谐融洽,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让人舒服又开心,而且同事们总是在我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援手;在我迷惑的时候给我很多鼓励和建议,帮我走出困境;在我做得不足的时候指出我的问题所在并给以指导,这有助于我的教育专业成长。我和学生一直都是保持着友好的关系,虽然有时候他们很淘气会惹我生气,但是我对他们还是心存感激的,因为在解决和他们之间的摩擦的过程中,我学到了怎样处理同类型的问题,也更加深了对他们的了解,更加懂得如何和他们接触,他们需要的是什么?我该用什么方法才能让他们学得更多和更开心?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潜能?在教学过程中,我觉得大部分家长都是很关心自己孩子的学*和成长的,对老师的工作都是积极配合的,这让我觉得有了坚强的后盾,更加有助于我的教学,在不断和家长接触的过程中,不断地掌握技巧,同时也加快了我的专业成长。因此,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了我的专业成长,同时也增加了我的职业幸福感。

  在我的专业成长过程中,也曾出现过工作倦怠,那段时间每天都感觉很累,感觉课好像永远备不完,作业堆积如山,都有着处理不完的事情,心里压力特别地大,甚至有时吃不下饭,睡不好觉,这就影响了课堂教学的精神和心情,教学质量一直无法提高,心里就变得更焦急,一着急情绪就更不好,更加处在一种恶性循环中。当时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以为是因为还没适应教师的工作,看了此书才知道这也是教师的职业倦怠的表现,了解到它形成的原因和危害性,这是不利于我的专业成长的。所以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我要不断用教授的话来提醒自己,“接受现实、悦纳自我、心存感激、追求卓越”,养成专业心态中的良好心态,用积极的心态来看待世界,即使我们看的不得其实,也有积极的一面。不断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境由心生,“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记住 “快乐是一种美德,微笑是一种力量”,拒绝职业倦怠,在教师职业发展中体验幸福。

  肖教授的书中除了为我解决了很多专业成长中的疑惑之外,还为我指明了专业成长和成熟的方向。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肖教授指出教师的“通识性知识”“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是教师知识的三块“桶板”,而教师的“实践性知识”相似于“箍桶”的“铁条”。这样,教师的知识之 “桶” 才能形成,也才能真正盛得了“教育之水”。“通识性知识”是教师根基性的知识,只有“读书破万卷”才能“根系发达”,充分地汲取大地的养分,才能使得教师的“人生之树”枝繁叶茂,才能使教师的“教育之树”顶天立地。阅读使人聪慧;阅读使人明理;阅读使人视野开阔;阅读可为我们教育教学滋养底气与灵气。“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的成长、教师的发展、教师的快乐,都可以从阅读中得到。一个善于读书、热爱读书的教师,必将影响他的学生也读书、爱书。一个专业化的教师,首先应当是一个一般科学文化的“继承者”,能够自如地应对一般性社会事务;其次应当是一个一般科学文化的“创新者”,能够在学科知识的交叉冲突中寻找到突破口,创新、丰富和发展科学文化知识;再次还应当是一个活生生的“大教育者”,不仅能够开展学科专业教育,而且能够给予学生广泛的人文影响。我欣赏教授的比喻,也非常赞同他的看法。在读大学的时候,我把书本看作是我的好朋友,这位好朋友确实给我带来了很多快乐,也为我解决了很多学*和生活中的许多难题,使我更加明理和享受生活的乐趣。但是在上班期间,我很多时都由于这样那样的理由冷落了这位朋友,导致我的“通识性知识”没多大的长进,教学上的进步不大,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和这位好友形影不离,并把它教给我的知识学活,再把它传授给我的学生。肖教授指出“本体性知识”是教师创造性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最基础的知识。教师不仅要具备这些知识,还必须能够达到既广博又深刻的程度,以及结合教师广博的“通识性知识”,形成有教师本人个体特征的“本体性知识”。他还用古老的“短板理论”即 “一只桶的装水量,取决于最差、最短的那块桶板” 中的“短板”来比喻“条件性知识”。教师的“条件性知识”主要由帮助教师认识教育对象、教育教学活动和开展教育研究的专门知识构成。“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被称为教师成功进行教育教学的“条件性知识”。由书可见,我们在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存在着“先天不足”,所以必须通过课改改变这种现象和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增长这两方面的知识,以修补这块“短板”保证我们知识之 “桶”的“教育之水”充足。最后,肖教授还指出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知识基础。如果一位教师想要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那么他就必须重视自身实践性知识的完善和更新。从教师的职业状况和个人有意识的专业发展角度来说,较为便捷有效途径有“从写详案开始,从写反思收获、教学叙事研究和积极参与教育实验。

  肖教授的书犹如一股春风,唤起了我心中对教育的热情;犹如一阵春雨,洗去了我专业发展中烦恼;犹如春天和煦的阳光,照亮了我的心灵,指明了我以后专业发展的方向。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不断努力,争取做一名幸福的老师,教育出一群学得幸福的学生。

  这是一篇关于教师的幸福人生,教师专业成长,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的文章。对于教师该读哪类书,肖教授也指出教师的阅读既要广泛,又要有意识地进行选择,特别注意各学科知识的搭配与多学科内容的融合,要与经典为友,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肖教授始终提倡“我读书我快乐”、“问渠那得清如许——呼唤书香校园”,提倡教师要通过阅读来获得通体性知识,以此获得深厚的文化基础和广博的文化视野,“腹有诗书气自华”,要通过阅读让教师成为知识的真正拥有者和创造者。通过阅读了解当今的教育形式,并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对于教师该读哪类书,肖教授也指出教师的阅读既要广泛,又要有意识地进行选择,特别注意各学科知识的搭配与多学科内容的融合,做有思想的教师。同时,还要看一些儿童心理的书籍,了解当代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惯,以便更好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引导,让他们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让自己的专业知识更加的丰富,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

  回顾这二十年的教育教学,似乎一直忙忙碌碌于课堂教学、批改作业,每天都感觉自己在忙忙碌碌,给自己充电的时间会越来越少,职业倦怠让我早就远离了书本,日常教学工作几乎就是靠着吃老本来完成,所谓的专业培训离我们的实际工作太遥远,往往起不到指导实践的作用,而感觉《教师的幸福人生和专业成长》讲述的就是我们需要的,知识的获得正是需要这类书籍的营养,指明了知识补充的方向,让我们意识到了写教学反思的重要性,拨开了以往教学工作中的不解之谜,真正起到了指导专业成长的作用。这本书让我有了教育教学的方向,让我自己更加有了思想,争取做新型的教师,让自己的教育教学更加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让我们充分利用闲暇时光,充实自己,努力的多读好书,从读书中汲取营养,享受作为教师的幸福人生。在教育教学中也带领我们的学生在书海中遨游,一起分享读书的快乐,享受读书的乐趣。让他们从小就用知识充实自己,使自己的视野越来越开阔。

  什么是幸福人生?什么是专业成长?我从来没有把它们和我的职业联系在一起思考过。不知不觉已经工作3年了,从刚来时的稚嫩和懵懂,但满腔热情,到现在成熟和自信,但激情却在逐渐消退,我开始怀疑自己是否已经进入职业倦怠期,那种工作的满足感和个人价值的体现,似乎越来越淡,越来越匮乏。教师难道真的只是一个社会角色,是一种职业一份工作而已吗?

  后来看了学校给我们每位老师订的一本书《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以后,我有了新的感悟。正如书中所说,教师是一种知识转化与智慧增值的职业,是一种心灵浸润与人性化的职业。作为一种社会角色,它肩负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而教师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最朴素的概括就是教书育人。教师的幸福来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而同时幸福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幸福的学生。

  这一点我在沙盘技能队中深有体会。进入沙盘技能队快一年了,跟着刘锋老师征战过市赛省赛乃至全国赛,也送走了一届的学生,即将迎来新一届的学生。我们的沙盘队能在比赛中屡创佳绩,离不开和谐的师生关系。每天的训练,我们都在一起,分享自己的心得和心情,讨论问题的时候可以严肃,开玩笑的时候又可以很肆无忌惮,老师既是他们的导师也是朋友。在沙盘队里,学生们都亲切地叫我“峰姐”。我很喜欢这个称呼,因为我感觉得到他们对我的尊重和喜欢。在此之前,我真的没有想过,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可以这么好。在沙盘队里,我真正感受到了教师的幸福。

  书中这样一段话,让我感动不已:“有心的地方就会有发现,有发现的地方就会有欣赏,有欣赏的地方就会有爱,有爱的地方就会有美,有美的地方就会有自由,有自由的地方就会有快乐。”一切的快乐源自内心,一切的幸福感也来源于内心,也许在工作忙碌的时候,在学生调皮捣蛋的时候,我偶尔还会有厌烦的感觉,我偶尔还会有一刻的倦怠。但强大的内心会让我从容很多,因为我要时刻提醒自己用心发现美的地方。用心感受身边的幸福。

  记得有位老师这样说过:“我们不能选择我们的学生,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其实不管是*常之心、宽容之心,还是感恩之心,只要你拥有阳光般的心态,就会少些烦恼多些快乐,将教师视为一种艺术,乐此不疲虽苦犹甜,那么你就能够拥抱幸福!


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6)

——幸福人生讲座观后感实用五份

  最*看了《幸福人生讲座》如何做一个真正的如法好人。看完后感觉到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作为父母,责任之重。现在在学校里都在学*、颂扬弟子规的精神,可是最该学*的是作为父母的我们。正所谓身教重于言传,身不正怎叫孩子正,借用蔡礼旭老师提到的一个例子,一个好战国的领袖走进孩子的课堂,告诉大家要学会友善,不要跟别人打架,哪个孩子会听,他的话多么的苍白无力。作为父母的我们可千万不要做这个领袖。在蔡老师“人生怎样才能幸福”这一课的开头,蔡老师就讲了这么一段话:“人生应该怎么样才能幸福?幸福的人生一定有幸福的思想观念,你有正确的思想观念才会有正确的行为,有正确的行为才会有正确的.*惯,有正确的*惯就会有正确的性格,有了正确的性格就会有好的命运。你有好的命运,人生一定会幸福。所以一个人人生幸不幸福,根源还在他的思想观念,所以能够让思想观念正确,你的人生就扎下了正确的根基”。

  那么怎样的思想观念才是正确的思想观念?我们怎样才能让自己拥有正确的思想观念?让我们的下一代有正确的思想观念?让我们的下下一代有正确的思想观念,拥有幸福的人生?蔡老师在这四十集的讲座中讲得十分透彻。“诸位朋友想让自己的人生幸福吗?就好好的去看看,想一想,做一做!”我们要认识幸福,了解幸福,才能够得到幸福的人生。聪明的人 他必定懂得无论处事待人接物都要做到“勿以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 为之” 。人心正则从善,事事循理,自能安久相处,人心邪,则次情 纵欲,任意妄行,自必贻患无穷的道理。任何一种麽炼都是通向幸福 的宝贵经验,要从失败中站起来。事不三思终会后悔,能够忍让自然 幸福而无忧。拥有幸福,需要多了解他人,社会、文化,爱国守法,干好本职工作,必定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 我懂得作为父母自己的责任和任务之重大。这次有缘了解到通慧寺举办的家长与孩子共同参加的夏令营善举,我和爱人本着一颗身教大于言传的心想借此机会与孩子一起共同学*,共同成长!我儿子今年上小学三年级正属于比较顽皮叛逆期。在此感谢樟树市通慧寺给我们提供的这次机会,希望能有缘得到这次难得学*机会!将不胜感激!

  以前我一直在追寻幸福的答案,苦苦不得其解,甚至觉得人生不如意十有九,人生本来就是一趟苦旅。后来学*了张选老师的《幸福人生讲座》,才对什么是幸福人生有了正确的认识。

  首先说幸福其实很简单,幸福是一种心境,你用积极的心态去看待世界就会收获一分内心的安宁,生活就是面镜子,你对它笑他就对你笑,你对它哭他也对你哭。当我们觉得烦恼很多,看谁也不顺眼,看谁又很难受的时候,问题绝对不在别人,问题在于自己。所以你只要心量一拓宽,障碍就去除。所有的愤怒和痛苦,都是自己的强求,都是自己的执着。所以不是别人跟我们过不去,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当人了解到这个真相,你才慢慢懂得什么应该放下。

  而如何拥有幸福生活呢?张选老师建议我们*读《弟子规》,以《弟子规》衡量自己的品行,做一个守孝悌、知礼仁的人。

  首要就是“入那么孝”,在家孝敬父母,同时推及他人父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们从小到大,父母花费了许多心血,有时即使他们说的不对,也是为我们着想的。我常常有种感受:这世上除了父母,真的很难有人会对自己那么贴心贴肺地关心。虽然我们渐渐独立离开父母,可爸妈的心一直系在我们身上,关注我们的*况。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最起码做到这些,才能对得住父母。

  为人不单要孝还该做到“谨”和“信”等美德,诚信就代表一个人的人格。“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论语》中说:人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信与义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虽然我们不曾讲出,但内心深处必定坚守着这个信念,履行着自己的义务。别人帮助我们是对我们有恩,而我们更应当讲道义。

  我记得最深的一句话: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凡事之本,必先治身。如果有所不得,先反躬自省,想想自己有何不妥。自身修*完善自然会收获应得的。

  幸福从来不在于你拥有什么,幸福在于用自己的能力去努力创造,去用心感受。幸福是要靠自己创造的,金盆银匙、锦衣美食的人,未见得幸福;粗衣布履、粗茶淡饭的人,未见得不幸。这个世界的一枝花、一滴水,都可能成为幸福的源泉。“人之幸福,全在于心之幸福”。人生意义取决于灵魂生活的状况。幸福取决于灵魂的丰富,德性取决于灵魂的高贵。幸福人生就从自我修养开始。

  以前我一直在追寻幸福的答案,苦苦不得其解,甚至觉得人生不如意十有九,人生本来就是一趟苦旅。后来学*了张选老师的《幸福人生讲座》,才对什么是幸福人生有了正确的认识。

  首先说幸福其实很简单,幸福是一种心境,你用积极的心态去看待世界就会收获一分内心的安宁,生活就是面镜子,你对它笑他就对你笑,你对它哭他也对你哭。当我们觉得烦恼很多,看谁也不顺眼,看谁又很难受的时候,问题绝对不在别人,问题在于自己。所以你只要心量一拓宽,障碍就去除。所有的愤怒和痛苦,都是自己的强求,都是自己的执着。所以不是别人跟我们过不去,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当人了解到这个真相,你才慢慢懂得什么应该放下。

  而如何拥有幸福生活呢?张选老师建议我们*读《弟子规》,以《弟子规》衡量自己的品行,做一个守孝悌、知礼仁的人。

  首要就是“入那么孝”,在家孝敬父母,同时推及他人父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们从小到大,父母花费了许多心血,有时即使他们说的不对,也是为我们着想的。我常常有种感受:这世上除了父母,真的.很难有人会对自己那么贴心贴肺地关心。虽然我们渐渐独立离开父母,可爸妈的心一直系在我们身上,关注我们的*况。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最起码做到这些,才能对得住父母。

  为人不单要孝还该做到“谨”和“信”等美德,诚信就代表一个人的人格。“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论语》中说:人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信与义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虽然我们不曾讲出,但内心深处必定坚守着这个信念,履行着自己的义务。别人帮助我们是对我们有恩,而我们更应当讲道义。

  我记得最深的一句话: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凡事之本,必先治身。如果有所不得,先反躬自省,想想自己有何不妥。自身修*完善自然会收获应得的。

  幸福从来不在于你拥有什么,幸福在于用自己的能力去努力创造,去用心感受。幸福是要靠自己创造的,金盆银匙、锦衣美食的人,未见得幸福;粗衣布履、粗茶淡饭的人,未见得不幸。这个世界的一枝花、一滴水,都可能成为幸福的源泉。“人之幸福,全在于心之幸福”。人生意义取决于灵魂生活的状况。幸福取决于灵魂的丰富,德性取决于灵魂的高贵。幸福人生就从自我修养开始。

  最*看了《幸福人生讲座》如何做一个真正的如法好人。看完后感觉到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作为父母,责任之重。现在在学校里都在学*、颂扬弟子规的精神,可是最该学*的是作为父母的我们。正所谓身教重于言传,身不正怎叫孩子正,借用蔡礼旭老师提到的一个例子,一个好战国的领袖走进孩子的课堂,告诉大家要学会友善,不要跟别人打架,哪个孩子会听,他的话多么的苍白无力。作为父母的我们可千万不要做这个领袖。在蔡老师“人生怎样才能幸福”这一课的开头,蔡老师就讲了这么一段话:“人生应该怎么样才能幸福?幸福的人生一定有幸福的思想观念,你有正确的思想观念才会有正确的行为,有正确的行为才会有正确的*惯,有正确的*惯就会有正确的性格,有了正确的性格就会有好的命运。你有好的命运,人生一定会幸福。所以一个人人生幸不幸福,根源还在他的思想观念,所以能够让思想观念正确,你的人生就扎下了正确的根基”。

  那么怎样的思想观念才是正确的思想观念?我们怎样才能让自己拥有正确的思想观念?让我们的下一代有正确的思想观念?让我们的下下一代有正确的思想观念,拥有幸福的人生?蔡老师在这四十集的讲座中讲得十分透彻。“诸位朋友想让自己的人生幸福吗?就好好的去看看,想一想,做一做!”我们要认识幸福,了解幸福,才能够得到幸福的人生。聪明的人 他必定懂得无论处事待人接物都要做到“勿以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 为之” 。人心正则从善,事事循理,自能安久相处,人心邪,则次情 纵欲,任意妄行,自必贻患无穷的道理。任何一种麽炼都是通向幸福 的宝贵经验,要从失败中站起来。事不三思终会后悔,能够忍让自然 幸福而无忧。拥有幸福,需要多了解他人,社会、文化,爱国守法,干好本职工作,必定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 我懂得作为父母自己的责任和任务之重大。这次有缘了解到通慧寺举办的家长与孩子共同参加的夏令营善举,我和爱人本着一颗身教大于言传的心想借此机会与孩子一起共同学*,共同成长!我儿子今年上小学三年级正属于比较顽皮叛逆期。在此感谢樟树市通慧寺给我们提供的这次机会,希望能有缘得到这次难得学*机会!将不胜感激!

  曾经不知教育为何物的我,自从当了母亲,就开始关注家庭及哦啊与的理论与方法。感觉每一个合格的母亲都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有不用的特质与个性,乜有可以完全照搬的经验与做法。

  从女儿降生起,面对一张白纸似的无瑕生命,要拼尽全力教育好她的使命感油然而生。生活在小城市的我辈,接收教育知识和信息都非常有限。那时候,冯德全的整套《0岁方案》被我奉为教育孩子的金科玉律。每天都会按照书上的方法对女儿进行体能、智能、语言与数学方面的开发活动。女儿上了幼儿园小学后,三字经、古诗成语、奥数等各方面的学*都严格抓紧不放松。对女儿的教育,在学*方面,她一直都很优秀,可脾气性格、为人处事、生活*惯等方面存在的缺点让我反省是否对她管教得过于严格所致。

  因此,有了儿子以后,我对他更多的是放任,希望他在没有太多压力的环境下自由地发展。可能潜意识里觉得孩子有好的成绩,不如有好的性格与个性*惯。那时候受影响最深的是孙瑞雪的《爱与自由》。她的“孩子只要给予足够的爱,就能够像树苗一样自然地发展壮大”的理论让我非常信服。可是在给予孩子爱与自由的同时,却忘记了规则的建立于培养。致使儿子虽然机灵聪明,单却性格倔强个性强,行为粗暴不讲礼貌。自由惯了的个性想要给他点规矩,却招致强烈的对立与反抗。

  正当苦思无解的时候,我接触了弟子规,听了蔡旭礼老师的演讲,让我不仅对家庭教育更对自我有了全新的认识与提高。

  反思自己以前的所谓家庭教育,强调的'都是智力发展、技术层面。通过学*才知道,家庭教育更多应该落实到德育方面,更多应该是家长言传身教的影响。智力发育,知识技能家长不教,学校也有很好的教育。孩子从小缺乏的行为规范、为人处事、德育孝道方面的培养,如果家长不教,孩子就是永远的缺失。弟子规真正是对孩子进行这方面教育的经典。弟子规从“孝”这一德行的根本入手,对为人处事的各项规范,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作出了细致入微简洁明晰的规定。蔡旭礼老师更是从现代人应该遵守的道德修养入手,给弟子规这一古文经典赋予了更多现代化的内涵。

  通过学*我体会到,父母先做到,孩子才能做到。父母都能做一个如法的好人,孩子可以不教而教。所以成功的教育其实应该是在教育之外的,是一个家庭整体素质的提高,是整个家庭的修行。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