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高考1977》的观后感 (菁华3篇)

首页 / 观后感 / | 2022-12-05 00:00:00 观后感,高考,电影

电影《高考1977》的观后感1

  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参加高考似乎是顺理成章;而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来说,却更像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电影《高考1977》,正反映了这段历史,叙述了特殊岁月里的激情。

  《高考1977》以1977年恢复高考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主要讲述一群在东北农场下乡的各地知识青年,在恢复高考的消息传出后,冲破重重阻力参加考试最终改变命运的故事,生动地演绎了一段知青生活的苦乐悲歌。“恢复高考比高考本身要重要得多、伟大得多!”影片中的这句话,是对这场变革最好的注解,也是影片的意义所在。

  影片一开始,小根宝的扛包争取回家名额的戏,就已经把观众带入特定的历史氛围中,而为争取报名的权利,知青不惜绝食*;为了按时赶到考场,男女知青们在雪地里拼命追赶火车……这些令观众慨叹不已,并潸然泪下的感人场面,不仅触到了经历过这段历史的人们的深处神经,就是现在的年轻观众,也能从影片精心营造的历史氛围得到触动和启示。

  影片的细节部分处理得十分精细。去考试的路上,知青们乘坐的拖拉机抛锚了,男男女女只能在障碍重重的山林里飞奔着赶火车,有人摔倒了,很快被拉起来;有人摔伤了,就一把推开赶来帮忙的人,哭喊着为前行者送上祝福……长达几分钟的奔跑镜头,看得观众眼中都闪着泪花。

  影片中更多积极阳光的力量,作为观众也一直被感动着。因为有组织“老迟”,他思想正、党性强、组织性和纪律性高,但更重感情,被年轻人的那种执著的热情所感染;因为有北大荒知青们的热情,他们友好、团结,纯洁的友谊也许是支撑下去的理由;因为还有父女情,为了给女儿送高考的复*资料,父亲从上海赶到黑龙江;因为还有爱情,在那么荒凉的土地上,还看到了不可多得的爱情,是多么的难能可贵,而且那种爱是那么真挚奔放。

  农场革委会主任老迟是权威的化身,在北大荒经历了大半辈子艰辛生活的他,其严肃、保守的言行作风已深入骨髓。他随时随地将公章揣在身上,因为“一个章子就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他是对农场怀有深情的退伍老兵,他爱脚下这片土地,因此千方百计阻止知青回城;同时,他又具有父亲的情怀,最终为知青们打开方便之门。

  《高考1977》完成了导演30年来的一个心愿,除了跟共同经历过的人寻找那时的回忆之外,影片最能打动人的地方,就在于它不是一部说教的电影,也不是一部沉重的电影,告诉观众铭记过去的艰辛;其实这是一部积极的电影,让观众在面对压力时,一定不要绝望,要用信心和勇气战胜困难。

电影《高考1977》的观后感2

  这是一部“非典型”的主旋律电影,为建国60周年、改革开放30周年献映。为什么我说是“非典型”,因为它不太拘谨,诙谐幽默;没有脱离生活,真实感人,细腻地诠释出亲情、友情、爱情,和那个时代知青们对知识的渴求,甚至让在座的80后、90后们都感同身受。

  其实我一直不明白,为何舅舅执意要我陪他看《高考1977》。我一直以为他那段上山下乡的记忆已如残旧破碎的灰白照片,却不知,那也是他生命画卷中最美丽的华彩。

  前些天,他打电话让我帮他买两张《高考1977》的电影票。我是有点印象,在新浪看过ZCOM准备陆续推出10期《高考1977》电子杂志的新闻,但我确定这片子真的还没上映。不忍让他失望,我只好下班后带着笔记本回去,让他先看看电子杂志吧。电子杂志的背景音乐是电影原声,画面精致唯美,很符合那苍凉久远的意境。我真没想到,现在的电子杂志可以把一部电影表现得这么丰富完整。他看得入神,反复地看,那几天总是问我,后几期什么时候才能看到。后来,我到处求人,终于拿到了两张《高考1977》的首映邀请函。说实话,我是想去看看仰慕已久的主题曲演唱者——*。

  本以为是一部刻板的主旋律电影,没想到拍得如此真实。那是一群真率淳朴的青年,欢呼着兴奋地观看*讲话的黑白场面,雪窖冰天,仿佛封不住他们的梦想与热情。孙海英饰演的老迟简直是这部电影的点睛之笔,一个拧巴又可爱的老厂长,比王学兵和周显欣都还要出彩。强子、阿三等等几个新人演员也将人物刻画得非常传神。

  影片是以潘志友和陈琼的爱情为主线。陈琼无悔地为潘志友留在深山里,“我答应老迟给我寻个婆家,就是想留下来,在远远的守着你,兴许,哪天你累了,想要找个人说说话,说说以前的事,我还在,还能陪陪你。”潘志友拿着草稿纸走出考场,对老迟说,“我考,是为她,我要把她送进考场,然后和你一起在这扎下根。”……陈琼以莫大的勇气为潘志友留下,而潘志友用莫大的勇气将陈琼送进了新的时代。想起匪我思存的小说结局,“今生今世,相见无期”。这样醇美的爱恋,也许只留在那深山里、车道旁,静静地让冰雪消融。

  “历史*”陈甫德对陈琼深沉的父爱,留在未寄出的信纸上,那些无奈的呼唤,“琼儿”,跨过白山黑水,只化作一封陌路的书信,和一摞帮助女儿参加高考的复*材料。在那样的非常年代,不仅爱情无望,连亲情也是奢望……在场所有人为之动容,我看到舅舅已经潸然泪下。

  印象最深是这群知青们拼尽全力地追火车去高考的镜头,这也是电影海报的背景。他们一直摔倒,互相搀扶,不断地有人掉队。我在想,他们拼命追的不仅是火车,他们追的是希望,他们想要追回那被浪费在深山雪岭中的,11年的青春。

  影片结尾,一直老顽固一样,企图用公章阻止知青们参加高考的老迟,赶着农场的拖拉机把他们送进考场,送进新的时代。老迟腰上挂着的那枚如金牌令箭一样的公章,为陈琼担下了私自递交假证明的罪名,“要是为了女儿,你敢私刻公章么?”……“我也敢”。他乐着说,“这些都是我的孩子!”

  最后的镜头是老迟在农场的广播,“陈琼,北京大学数学系录取。好啊,去北京上大学!张国强,西南政法学院法律系录取……”,老迟的声音依然通过大喇叭响彻农场的各个角落——空旷的田地,寂静的草场,从前知青们常常嬉闹的院落。

  礼堂的灯光再次亮起,全场掌声雷动。我的思绪好久都不能从电影里***,满堂的名校大学生都和我们一样,迟迟不肯离场。北大、清华、广院等等各校学生们都对影片发表感想,一位学生再次热泪盈眶;刚从纽约回来的留学生,激动得说要把这部电影介绍给所有朋友……舅舅对我说,影片正式上映的时候,要再去看一遍。

  扶着舅舅走出礼堂,回到我们生活的年代。这里,阳光明媚,春暖花开。这里,无论什么样的出身都可以自豪地说“我爸爸是英雄”,可是我们却常常任性让父母头疼;这里,可以在阳光下尽情相爱,我们却常常轻易放手。这里,爱情的计算单位是克拉,友情是以酒杯的大小衡量,思念随时以每分钟80字的速度从指尖传出……我忽然迫切地想要留住《高考1977》的这份感动。

  回家后,我和舅舅一起期待《高考1977》的后7期电子杂志,我要为他留住这些美好的记忆,也为自己收藏这份严寒中的美丽。收藏这一份温暖,这一份感动。

电影《高考1977》的观后感3

  3月30日晚,我在图文400报告厅观看了新片《高考1977》,看完后,我感慨颇深。我觉得,不论是当年的知青还是现在的我们看了此片都会被深深震撼,任何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未来的生活而奋斗过的人看了都会为之感动。

  影片讲述了一群知青在得知高考制度恢复以后,为了考上大学而共同奋斗、相互激励的故事。尽管过去了30年,世事变迁,不过,作为和他们一样奋斗过的人,我们就很容易理解当时的他们为了高考所做出的种种“不可思议”之举:偷偷钻进贴了封条的图书室偷书;深夜不睡觉,靠着煤油灯的微弱光线复*数理化;爸爸为了女儿,不惜千里迢迢从上海赶到黑龙江送去复*资料和“证明”;反抗农场革命委员会提出的“报名资格考试”甚至集体绝食;为了赶到县城参加考试,在冬日早早起床,在去火车站的半路上拖拉机坏了,他们便索性跑到火车站,一路艰辛,他们相互鼓励、相互打气、相互搀扶、相互支持——这也算是他们为了打高考这一硬仗而艰辛准备、复*的一个缩影吧。他们这样做的根本目的都是一样的:为了上大学,为了将来过上好日子,为了改变他们的自己命运、整个家族的命运——这是没有年代差异的,甚至我相信,如果我们也处在那种环境下,我们也很有可能会很自然地做出和他们一样的行为。

  影片中有这么一句话,恢复高考比高考本身更重要,这一句话不禁让我想到了一篇文章——《读大学,究竟读什么?》我们究竟是为了什么才跨入大学之门,开始大学人生?一个机电专业的大学毕业生能够操作、维护一台机器,但是一个只有初中学历的熟练技工也照样可以操作,甚至比大学生操作得更好;一个外语系毕业的大学生能够说一口流利的外语,能够将长篇的外文资料翻译成中文,可是,一个跑到外国卖了几年烤红薯的人也能说外语,甚至比大学生说得更地道;一个医学院的毕业生能够拿起听诊器给病人看病,能够凭借几百万一台的医疗仪器诊断出病人的疾病,可是,很多卫校毕业的中专生在积累若干年经验以后,照样可以拿手术刀,古代中医更没有掌握现代医学知识,但是照样能够悬丝把脉,仅凭一根丝线就能为病人开药方并保证药到病除。所以我觉得,进入大学,学*书本的知识并不是大学的全部,更重要的是学会学*,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一种主动的、高效的、独立的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而不是被动的、机械的、人云亦云的记忆能力。社会需要的也正是大学生这种系统分析的能力。不管在什么行业工作,所面对的问题都是纷繁复杂而且瞬息万变的,如果没有系统分析、独立思考的能力,就算把所有的书本吞进肚子,就算大学期间每次期末考试得第一名,也绝对不可能在工作中脱颖而出。

  但是反观现在的我们,客观物质条件比当年好了很多倍,大学也经过多次扩招,可以说,如今考大学的难度已经远不如30年前,竞争激烈程度也小了不少,但是和他们相比,我们似乎少了些什么——我们没有他们当年读书时的学*劲头。可能有人会说,时代不同了,但是,追求知识的精神,我认为永不过时,学会学*的能力,我认为永远都很重要。就拿我们身边的事情说吧,早晨为了贪睡不肯早起,上课迟到还带着刚从食堂买来的早餐;上课不专心听讲,和自己的女朋友发着短信,甚至女友就坐在自己的旁边;觉得昨夜睡得还不过瘾趴在桌子上“补觉”,或是压根儿忘了还有上课这回事儿,在床上继续和枕头“亲热”;下课了作业相互拷贝解决,或者是直接忽略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宿舍里垃圾遍地,一脚踩上去感觉犹如太空漫步,一进门异味扑鼻;煲电话粥,每月比谁的通话清单更长;晚上业余时间与电脑为伴,或“魔兽世界”,或“梦幻西游”,或聊QQ泡美眉,到了熄灯时间还要靠着笔记本电脑的电池再撑上两三个小时——这也是科技的进步啊;到了期末临时抱佛脚,进了考场还夹带着小纸条,或者左顾右盼,交头接耳……这就是现在一些大学生真实的大学生活。30年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物质生活的确丰富了很多,但是我们不能忘记“上大学”三个字的内在含义——为了将来能够独立的解决问题,更为了修身养性,培养自己的人格。如果整天都是这样颓废,那就是在浪费父母的金钱,浪费老师的精力,浪费国家的资源,更是浪费自己的未来,怎么说都说不过去。我也想奉劝这些人能够浪子回头,别和自己的未来开玩笑,哪怕是上帝也开不起这样的玩笑吧。

  这就是我看《高考1977》这部片子之后想到的。从电影艺术的角度来说,这部片子故事情节波折、人物形象鲜明、线索主次分明、表现手法新颖,更值得称赞的是,它从一些小人物身上着手,反映了恢复高考制度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作为一部不错的弘扬主旋律的励志影片,我觉得若它能走进中学校园,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电影《高考1977》的观后感 (菁华3篇)扩展阅读


电影《高考1977》的观后感 (菁华3篇)(扩展1)

——电影高考1977观后感 (菁华3篇)

电影高考1977观后感1

  昨天晚上看了电影高考1977。

  1997年是高考恢复的一年,也是给人映象最深刻的一年。1977的高考是改变个人和国家命运的赶考。在1977年之前,许多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在那种条件下,没有任何的复*资料,但是人们的复*热情没有因此而减少。在影片《高考1977》中,描述的就是这些知识青年面对高考恢复时,所发生的事。

  在影片中,当人们得知高考恢复时,所有的人似乎都看到了希望。但是,要去参加高考的人,必须要有推荐表才可以。所有的人都在争取着推荐表。虽然,在这过程中小根宝不幸的死了。但是,老迟最终被他们所感动。支持所有的人去参加高考,而且在他们有困难的时侯,还帮助他们。虽然求学的过程是曲折的。但是最终的结局是完美的,有的人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学。

  现在高考已经持续了30几年。有许多人通过高考进入自己理想的大学。现在的我们复*时,环境是多么的好,复*的资料又是那么的齐全。然而,现在有的人复*的热情却不像以前。我们是否应该反省一下。我们读了这么多年的书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将来考上理想大学,再找到一分好的工作。如果我们现在整天的无所事事,那等到高考成绩下来时,我们就会后悔莫及了。所以,我们要向影片中的人一样。不畏任何的艰险和困难,为着自己的梦想一直拼搏。

电影高考1977观后感2

  “高考1977”是最*热播的一部电影,乍一看电影名字,以为是一部为经历过那场重大变革的人而准备的电影,但在观看过影片后,才发现他也是和咱们这样的年轻人看。

  影片讲述了一群因上山下乡而被耽误了11年领悟的知青在1977年*复出后,经历了恢复高考这一重大变革使他们燃起了要回家乡,要有完美生活的期望。体现了那时候知青们对未来的憧憬和对领悟的热情。

  “高考1977”是一部历史题材的励志电影,那些知青们为了能够高考并且透过它而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深深感动了我,也感染了剧场里的所有人。剧中的高潮部分,呢群知青为了追上火车发疯般的追赶那段深深感染了我。他们追得不知是火车啊,更是梦想,更是未来,而咱们此刻这一代人生活条件好了,教育设施好了,但是咱们对领悟的热情却渐渐的缺少了。呢种为了理想而发奋打拼的精神不正是咱们却发的吗?无论在什么时候,这份对领悟的热情都不能少啊!

  这次期中考试失利,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我复*是不够认真,不够专注,不够有拼劲!看了电影之后,我着实受到了教育,我决定领悟呢些知青们在知识的海洋中勇往直前,无所畏惧,向着理想进发!

电影高考1977观后感3

  看完《高考1977》,一句话在我耳边回响,“**高考,比高考本身更重要”,当*尾声**高考的消息传来,黑龙江农场里的这群孩子在燃烧的桔梗中眼睛湿润,想着这一刻已经在无数个日夜里消磨,险些沦为泡影,终能在跌跌撞撞中到来。

  这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这是一群人的故事。处于改革开放时代的我们,如何能想见,在40年前,*的大地是怎样的光景,又如何能想象,在大地上耕耘的儿女是面对如何的闭塞与艰辛。*的主旋律在我国的历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这一笔无法视而不见,更无法轻易抹去。对于现在的我们,感受到的是令人瞠目结舌的历史,可是在当时,却是真真切切,深入骨髓的现在。

  我一向觉得我们无权去指责一个时代,因为站在现在去面向过往,永远没有历史的真实,有的只有无限接*真实的可能。既然不是绝对的真实,又何必过多的纠结于历史的事实,只需要去还原历史的情境,去分析时代对人这个主体的影响。人本主义总是第一位的。

  电影里展现了知识分子对知识的无限渴望和外界对于知识的无限封闭,两种无限交织,表现为一种内心的诉求和外界的压制之间的强烈碰撞。个体就是没有能力去挣脱的困兽,内心充满了对自由的渴望,可是无奈却被压抑在时代的囚笼之中,或是奋力反抗,或是努力挣扎,或是放弃自我。因而困兽在时代下,或是高歌猛进,威武不屈;或是以退为进,寻求机会;或是自暴自弃,鲜血淋漓。

  或许很多人看了这部电影会抱怨时代的残酷,感受到*对于一代人的摧残,痛恨这个没有自由、没有自*,完完全全上纲上线的文化专制时代。但是对于我来说,冲击力最大的还是在这个时代中,个体的生存状态。影片中小根宝可谓被时代摧残的一个典型,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黑暗中生存状态的一种集中体现。他在以组织为上的时代,得不到组织的重视,在组织捆绑下没有自*,感到无力,一度要用极端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生存的价值。在自由之光挤进黑暗的节点,他又一次想要自我了断,因为自己没有足够的勇气来拥抱自由,来与其他人*等竞争。我想没有经历*,他会是一个小有成就的学问人,至少是一个积极地安分*和的人。但是黑暗之光的笼罩之下,无处逃遁。他内心无力支撑这种以组织为上的不*等,却又渐渐地*惯了自己被漠视、低人一等的地位,背沙袋的失败对于他来说就像是又一次将自己鼓起的希望摔碎。在黑暗中渐渐模糊了自己的价值,因而在光明来临之时,也就失去了斗争的勇气。这是这个时代的悲哀,因为无数年轻的孩子、有为的青年、有思想的大家都被黑暗笼罩,傅雷夫妇、老舍、少奇,无数名字都被时代的洪流淹没,被黑暗的浪潮撕扯。狄金森曾说过,我本可以容忍黑暗,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这些闪耀在历史长河中的人不是不曾见过太阳,而是被黑暗遮住了双眼,看不见光明重现的可能。这是时代的损失,更是每个个体对自己价值的亵渎。

  或许在这里说以退为进有些不合时宜,说要学会有弹性地生活有点隔靴搔痒,但是人自己的价值不是由社会整体的光明与黑暗赋予的,而是自己赋予自己的。一个懂得生存的人,才是一个懂得对自己负责的人。曾经会觉得在黑暗中一枪了结自己也不愿去蹚这思维的浑水是一种高尚而自持的选择,但现在想想,其实在必要的时候懂得以退为进也是一种生存的姿态。就像电影中的主人公,能屈能伸,但坚守自己内心的底线。说到底,个体与大环境的关系绝不是单方向的。封闭的大环境下,每个个体都变得闭塞而没有活力,但是,也正是*惯服从的每个个体丧失了独立,导致了自我封闭,最终促成了整个社会的不自由。后者或许能够给我们更多启示。我们面对开放了的信息多元的社会,是充耳不闻,还是偏听则明?若说那个时代是对知识的显性压制,那么当今则是对于信息的隐性剥夺。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句古话倒还是持久适用的。

  影片不见得拍摄手法有多高超,这本身或许仅仅是一个时代的回望,展现了某些我们难以想象的环境与文化。但仅是身历其境,便能感受到世事艰辛,还有当今社会的改头换面。那个时代虽然已经过去,但个体生存的尊严与价值,却是永恒的命题。

  愿每一个思维的个体,都可以持久地挣扎于时代的囚笼,做自己的主人。


电影《高考1977》的观后感 (菁华3篇)(扩展2)

——电影高考1977观后感(5)份

  电影高考1977观后感 1

  从未想过,自己竟会哭得这般这般稀里哗啦,看来从内心深处我还是老妈说的感性动物,见不得感人的东西,不过,在看这场电影的时候,仿佛自己也回到了那个时代,我看过很多回顾那段时光的影片,更从父母口中多少听出了断断续续,或感人或滑稽的故事。但不知怎的,这一次却难挡我奔流的泪水,呵呵,好没有男子汉气概的话。

  故事的主人翁是一群60年代,响应党的号召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当时间一晃11年,家乡成为了回忆,自己的远大抱负变成了脚下一片一片的黑土地,现实和理想的强烈反差,被每日麻木的生活所掩盖。但当恢复高考这一消息不胫而走时,故事的主人翁们如同见到了阴霾中突现的阳光吧,通过各种手段,排除万难终于参加了高考。

  与同类作品相比,似乎难免俗套,但故事中最让我感动的,却是其中主人翁们对于上大学几*疯狂的向往、父亲与女儿之间亲情、男主人翁与女主人翁之间的爱情以及朋友之间的友情在那个时代的表现。

  在其中,我感到了,父亲心中对女儿深深的爱,那是一种可以牺牲所有去挽留的爱,也看到了,那个时代,父亲的无奈和悲凉,特别是看到父亲和女儿在门里门外的对话时,已难忍眼中的泪水。在那个淡化人性的年代里,人和人之间最原始的感情,都无法满足,再谈什么理想和信仰,就都没了底气。作为一个男人,让自己需要保护的人,忍受苦难,对于一个男人来说,是最大的痛苦。

  11年的等待,是不愿再等一分钟的渴望,我感受到了那份渴望,所以热泪盈眶。

  电影高考1977观后感 2

  对上影的这部国庆献礼大片《高考1977》早有耳闻,故事内容大概也能想象一二。只是我一直有个疑问,影片反映的是我们上一辈的经历,表达的是我们上一辈的情感,作为80后的学生,一没有经历过废除高考的大悲,二没有感受到恢复高考的大喜,在我们的脑子里高考多半都是不堪回首的记忆,我们为什么还要看《高考1977》。

  今天有幸提前看到这部《高考1977》,颇有收获。对我们上一辈的人来说,也许他们看到的是自己的青春,看到自己从苦涩到收获的心路历程,忆苦思甜,百感交集。在影院里,剧情的每一波潮起潮落都能激起许多在场观众的强烈共鸣。我却从中找到一个迥异于世俗观念的*民英雄,影片中所反映出来的那些现今社会稀缺的品质和精神,亦让人觉得弥足珍贵。

  影片里,墨守陈规,固执己见的老迟并不那么讨人喜欢,他利用组织给他的权力,对知青们的报考横加阻挠,他不*人情地拆散陈琼和潘志友,他*乎自私地想把自己器重的年轻人留在深山老林……看上去他是那么的冰冷无情。然而我更愿意相信,这并不是他的错,从头至尾,老迟一直是令人敬畏的。

  我们都在感慨,恢复高考,挽救了一大批人的青春,但这并不包括老迟。老迟的青春在哪,就深埋在眼前这个冰天雪地的农场中,他埋藏着老迟对这个国家的深沉热爱,他承载了老迟默默耕耘的青春岁月。当知青们金榜题名,载誉返乡,也许只有老迟留守这片土地,就好像一个执着的父亲,为孩子们的成长而欣慰,不舍的还是那份辛勤耕耘的事业。

  他执着于自己的信仰,执着于国家的事业,任劳任怨,不计得失。他信任潘志友,为了他的前途和农场的未来,他不惜破坏潘陈两人的感情,对大家的报考百般阻挠,也是怀着一颗朴素的事业心,“都走了,谁来建设农场?”且不提是否耽误来他们的前程,这种一股劲扎进事业的精神,也只有存在那个年代。

  况且,得不到上学机会,也许会耽误一些年轻人,但谁又能说在祖国的最需要的地方默默奉献一生始终耽误呢?除了老迟,令人动容的还有潘志友,想比那些追求自己理想青春无悔的考生们,肯牺牲自己一辈子扎在农场的他,更有理由赢得我们的尊重。

  在老迟和潘志友身上,我们找到的是业已稀缺的一种精神,那种不求回报的奉献精神,那种舍己为国的牺牲精神。

  另外一方面,《高考1977》也引发了一些人对高考制度的新一轮讨论。

  现行高考制度的种种弊端在今日的社会环境下逐渐显露出来,无论学生、家长还是老师,抑或是所谓的教育专家,挨得上的挨不上的都来插一句嘴,“高考制度”大有直逼“中国足球”的历史地位之势……无论争议几多,然则高考在当下仍是一个相对合理的“最不坏”的选拔人才的制度,而用高考在当今社会条件下面所暴露出的缺陷来质疑甚至否定恢复高考的历史意义,其不合理性是显而易见的。

  电影高考1977观后感 3

  看完《高考1977》,一句话在我耳边回响,“**高考,比高考本身更重要”,当**尾声**高考的消息传来,黑龙江农场里的这群孩子在燃烧的桔梗中眼睛湿润,想着这一刻已经在无数个日夜里消磨,险些沦为泡影,终能在跌跌撞撞中到来。

  这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这是一群人的故事。处于改革开放时代的我们,如何能想见,在40年前,中国的大地是怎样的光景,又如何能想象,在大地上耕耘的儿女是面对如何的闭塞与艰辛。**的主旋律在我国的历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这一笔无法视而不见,更无法轻易抹去。对于现在的我们,感受到的是令人瞠目结舌的历史,可是在当时,却是真真切切,深入骨髓的现在。

  我一向觉得我们无权去指责一个时代,因为站在现在去面向过往,永远没有历史的真实,有的只有无限接*真实的可能。既然不是绝对的真实,又何必过多的纠结于历史的事实,只需要去还原历史的情境,去分析时代对人这个主体的影响。人本主义总是第一位的。

  电影里展现了知识分子对知识的无限渴望和外界对于知识的无限封闭,两种无限交织,表现为一种内心的诉求和外界的压制之间的强烈碰撞。个体就是没有能力去挣脱的困兽,内心充满了对自由的渴望,可是无奈却被压抑在时代的囚笼之中,或是奋力反抗,或是努力挣扎,或是放弃自我。因而困兽在时代下,或是高歌猛进,威武不屈;或是以退为进,寻求机会;或是自暴自弃,鲜血淋漓。

  或许很多人看了这部电影会抱怨时代的残酷,感受到**对于一代人的摧残,痛恨这个没有自由、没有自**,完完全全上纲上线的文化专制时代。但是对于我来说,冲击力最大的还是在这个时代中,个体的生存状态。影片中小根宝可谓被时代摧残的一个典型,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黑暗中生存状态的一种集中体现。他在以组织为上的时代,得不到组织的重视,在组织捆绑下没有自**,感到无力,一度要用极端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生存的价值。在自由之光挤进黑暗的节点,他又一次想要自我了断,因为自己没有足够的勇气来拥抱自由,来与其他人*等竞争。我想没有经历**,他会是一个小有成就的学问人,至少是一个积极地安分*和的人。但是黑暗之光的笼罩之下,无处逃遁。他内心无力支撑这种以组织为上的不*等,却又渐渐地*惯了自己被漠视、低人一等的地位,背沙袋的失败对于他来说就像是又一次将自己鼓起的希望摔碎。在黑暗中渐渐模糊了自己的价值,因而在光明来临之时,也就失去了斗争的勇气。这是这个时代的悲哀,因为无数年轻的孩子、有为的青年、有思想的大家都被黑暗笼罩,傅雷夫妇、老舍、少奇,无数名字都被时代的洪流淹没,被黑暗的浪潮撕扯。狄金森曾说过,我本可以容忍黑暗,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这些闪耀在历史长河中的人不是不曾见过太阳,而是被黑暗遮住了双眼,看不见光明重现的可能。这是时代的损失,更是每个个体对自己价值的亵渎。

  或许在这里说以退为进有些不合时宜,说要学会有弹性地生活有点隔靴搔痒,但是人自己的价值不是由社会整体的光明与黑暗赋予的,而是自己赋予自己的。一个懂得生存的人,才是一个懂得对自己负责的人。曾经会觉得在黑暗中一枪了结自己也不愿去蹚这思维的浑水是一种高尚而自持的选择,但现在想想,其实在必要的时候懂得以退为进也是一种生存的姿态。就像电影中的主人公,能屈能伸,但坚守自己内心的底线。说到底,个体与大环境的关系绝不是单方向的。封闭的大环境下,每个个体都变得闭塞而没有活力,但是,也正是*惯服从的每个个体丧失了独立,导致了自我封闭,最终促成了整个社会的不自由。后者或许能够给我们更多启示。我们面对开放了的信息多元的社会,是充耳不闻,还是偏听则明?若说那个时代是对知识的显性压制,那么当今则是对于信息的隐性剥夺。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句古话倒还是持久适用的。

  影片不见得拍摄手法有多高超,这本身或许仅仅是一个时代的回望,展现了某些我们难以想象的环境与文化。但仅是身历其境,便能感受到世事艰辛,还有当今社会的改头换面。那个时代虽然已经过去,但个体生存的尊严与价值,却是永恒的命题。

  愿每一个思维的个体,都可以持久地挣扎于时代的囚笼,做自己的主人。

  电影高考1977观后感 4

  《高考1977》这部电影拍的很出色,在此影片中前部分笑点很多,后部分十分感人。

  此片中每个人性格鲜明,知青形象很吻合当时情形。老迟作为场长没有多少文化知识,一枚官印整日别在身上。先开始大家都认为他不*人情、霸道,但后来事实证明他是十分仁慈的。老迟年纪大了,又无儿无女,无其他亲人,只有这帮孩子,他害怕孤独,所以把这群孩子留在身边。但是后来在紧要时刻,老迟发掘了他“父亲”的角色。

  在高考恢复的第一年,这群年亲知青渴望回到校园,回到家乡,为了获得报名表,他们开始了与老迟的“斗争”。通过绝食,还将陈琼的父亲牵扯进来,老迟在这里又一次体现了他的柔情,他让陈琼的父亲回去了。强子回去报名,才得知要考当地工作地报名,且要介绍信,在他万念俱灰时,老迟发了电报让他速回,已给他报了名。老迟又一次体现了他“父亲”的形象。

  这部电影中,唯一的爱情便是陈琼和潘志友。两个人的爱情是单纯的,令人感动的。因为没有掺杂了现今的金钱利益权势,他俩的爱情是纯粹的,因为当是的特殊,陈琼与潘志友被老迟阻止在一起,陈琼竟愿意远远地看着潘志友,陪衬他,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幼稚的行为,但反而体现了爱情的伟大!他俩彼此深爱,彼此都为对方牺牲。潘志友为了让陈琼安心回到考场,不惜与老迟闹翻,获得高考申请表。而在将陈琼送至考场后自己又出来了。他是一个讲信用的男人,他答应了陪伴老迟,他并没有食言。虽然他曾经是个高材生。

  陈琼高考结果非常好,但由于她父亲的原因,差点与北大无缘。这时老迟撒了谎,为了他其中的一个孩子。

  在结尾中,大家为了高考奔跑追赶火车的场景好感人。这是他们改变命运的重要机会,他们在为了命运奔跑,很可惜,并没有赶上。在他们痛苦至极时,老迟—他们的“父亲”出现了!

  老迟是一个典型的中国父母形象,不善言辞,表面严肃不*人情,实际上却是铁汉柔情,体贴关怀。

  这部影片中感人的地方太多太多,扣人心弦。

  电影高考1977观后感 5

  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参加高考似乎是顺理成章;而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来说,却更像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电影《高考1977》,正反映了这段历史,叙述了特殊岁月里的激情。

  《高考1977》以1977年恢复高考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主要讲述一群在东北农场下乡的各地知识青年,在恢复高考的消息传出后,冲破重重阻力参加考试最终改变命运的故事,生动地演绎了一段知青生活的苦乐悲歌。“恢复高考比高考本身要重要得多、伟大得多!”影片中的这句话,是对这场变革最好的注解,也是影片的意义所在。

  影片一开始,小根宝的扛包争取回家名额的戏,就已经把观众带入特定的历史氛围中,而为争取报名的权利,知青不惜绝食**;为了按时赶到考场,男女知青们在雪地里拼命追赶火车……这些令观众慨叹不已,并潸然泪下的感人场面,不仅触到了经历过这段历史的人们的深处神经,就是现在的年轻观众,也能从影片精心营造的历史氛围得到触动和启示。

  影片的细节部分处理得十分精细。去考试的路上,知青们乘坐的拖拉机抛锚了,男男女女只能在障碍重重的山林里飞奔着赶火车,有人摔倒了,很快被拉起来;有人摔伤了,就一把推开赶来帮忙的人,哭喊着为前行者送上祝福……长达几分钟的奔跑镜头,看得观众眼中都闪着泪花。

  影片中更多积极阳光的力量,作为观众也一直被感动着。因为有组织“老迟”,他思想正、党性强、组织性和纪律性高,但更重感情,被年轻人的那种执著的热情所感染;因为有北大荒知青们的热情,他们友好、团结,纯洁的友谊也许是支撑下去的理由;因为还有父女情,为了给女儿送高考的复*资料,父亲从上海赶到黑龙江;因为还有爱情,在那么荒凉的土地上,还看到了不可多得的爱情,是多么的难能可贵,而且那种爱是那么真挚奔放。

  农场革委会主任老迟是权威的化身,在北大荒经历了大半辈子艰辛生活的他,其严肃、保守的言行作风已深入骨髓。他随时随地将公章揣在身上,因为“一个章子就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他是对农场怀有深情的退伍老兵,他爱脚下这片土地,因此千方百计阻止知青回城;同时,他又具有父亲的情怀,最终为知青们打开方便之门。

  《高考1977》完成了导演30年来的一个心愿,除了跟共同经历过的人寻找那时的回忆之外,影片最能打动人的地方,就在于它不是一部说教的电影,也不是一部沉重的电影,告诉观众铭记过去的艰辛;其实这是一部积极的电影,让观众在面对压力时,一定不要绝望,要用信心和勇气战胜困难。


电影《高考1977》的观后感 (菁华3篇)(扩展3)

——电影《高考1977》的观后感(五)份

  电影《高考1977》的观后感 1

  今天,我们去学校体育馆观看了《高考1977》这部电影。它是一部反映70年代知青考大学的真实故事。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由于“”的发生,高考被终止了。而在1977年“”结束后又被回复了,等了11年的学子们从黑龙江赶往上海参加高考。可在路上拖拉机坏了,他们就一路上摔摔跌跌为的只是要及时赶回去参加考试,看到这一幕时我的眼泪悄然而落。

  比起我们现在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还不好好学*,而他们却在吃不饱穿不暖还买不起书的情况下还能通过自己努力学*考上大学,看到这儿我的惭愧和敬佩之情从心底油然而生。

  如今,高考已经恢复30多年了,大家对于过去的经历好像有所淡忘了,但是我想通过观看这部电影一定会重新激励我们努力学*,争取考上大学,为祖国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电影《高考1977》的观后感 2

  今天下午,老师带着我们到体育馆去看《高考1977》这部电影。

  1977年是高考恢复的一年,也是给人映象最深刻的一年。1977的高考是改变个人和国家命运的赶考。在1977年之前,许多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山下乡。在那种条件下,没有任何的复*资料,但是,人们的复*热情没有因此而减少。在影片《高考1977》中,描述的就是这些知识青年,面对高考恢复时,所发生的事。

  在影片中,当人们得知高考恢复时,所有的人似乎都看到了希望。但是,在他们乘拖拉机的时候,拖拉机却熄灯了,无法前进了。他们只好跌跌爬爬地往火车站跑去,过程中有两个人精疲力竭了,只好停留在原地,等待着其他人考进大学的消息。他们这种精神使我感动,也值得我们学*。

  想想我们现在的生活多么美好,而他们这些知识青年为了考大学要经历这么多的坎坷,我们应该好好珍惜上一代为我们创造的幸福,好好珍惜这么好的学*机会!为将来考上理想中的高等学府而努力!

  电影《高考1977》的观后感 3

  《高考1977》这部电影拍的很出色,在此影片中前部分笑点很多,后部分十分感人。

  此片中每个人性格鲜明,知青形象很吻合当时情形。老迟作为场长没有多少文化知识,一枚官印整日别在身上。先开始大家都认为他不*人情、霸道,但后来事实证明他是十分仁慈的。老迟年纪大了,又无儿无女,无其他亲人,只有这帮孩子,他害怕孤独,所以把这群孩子留在身边。但是后来在紧要时刻,老迟发掘了他“父亲”的角色。

  在高考恢复的第一年,这群年亲知青渴望回到校园,回到家乡,为了获得报名表,他们开始了与老迟的“斗争”。通过绝食,还将陈琼的父亲牵扯进来,老迟在这里又一次体现了他的柔情,他让陈琼的父亲回去了。强子回去报名,才得知要考当地工作地报名,且要介绍信,在他万念俱灰时,老迟发了电报让他速回,已给他报了名。老迟又一次体现了他“父亲”的形象。

  这部电影中,唯一的爱情便是陈琼和潘志友。两个人的爱情是单纯的,令人感动的。因为没有掺杂了现今的金钱利益权势,他俩的爱情是纯粹的,因为当是的特殊,陈琼与潘志友被老迟阻止在一起,陈琼竟愿意远远地看着潘志友,陪衬他,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幼稚的行为,但反而体现了爱情的伟大!他俩彼此深爱,彼此都为对方牺牲。潘志友为了让陈琼安心回到考场,不惜与老迟闹翻,获得高考申请表。而在将陈琼送至考场后自己又出来了。他是一个讲信用的男人,他答应了陪伴老迟,他并没有食言。虽然他曾经是个高材生。

  陈琼高考结果非常好,但由于她父亲的原因,差点与北大无缘。这时老迟撒了谎,为了他其中的一个孩子。

  在结尾中,大家为了高考奔跑追赶火车的场景好感人。这是他们改变命运的重要机会,他们在为了命运奔跑,很可惜,并没有赶上。在他们痛苦至极时,老迟—他们的“父亲”出现了!

  老迟是一个典型的中国父母形象,不善言辞,表面严肃不*人情,实际上却是铁汉柔情,体贴关怀。

  这部影片中感人的地方太多太多,扣人心弦。

  电影《高考1977》的观后感 4

  在影片的最后,潘志友(王学兵扮演)提前离开考场,放弃高考,连老迟都觉得意外。潘的理由是留下来和老迟一起建设农场。即使现实中真的存在这样的人物,这种人物也不具有典型性,更何况这违背了整个影片的逻辑。

  另一方面,如果真的要扎根建设农场,难道就不能去读大学了吗?读了大学掌握了科学知识,不是能够回来更好地建设农场吗?中间不就离开三四年的时间吗?所以,编剧设计潘的这个举动也是为了塑造一个“高大全”式的人物,结果反而破坏了影片的真实性,损害了影片本来的教育意义。

  导演对于老迟(孙海英扮演)的台词不断引起笑场觉得难以理解。实际上,老迟让孙海英来扮演是个败笔,或者说孙海英刻意假装出来的拿腔拿调是一个败笔。

  老迟这个人物本来应该是很出彩的。老迟的转变也是有铺垫的,被陈琼的父亲(赵有亮扮演)训斥;愿意让潘报名高考,却拉不下面子,于是把图章扔在潘的桌子上,让潘自己在报名表上盖图章;小根宝死后沉痛的表情,大喇叭从此停止广播,等等,其转变还是有逻辑、有基础的。

  老迟应该是一个沉默寡语的人,但一字千钧,不容置疑,不容挑战。少言,反而能够产生一种悬念,一种无形的压力,人们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不知道他下面会做出什么举动。这样反而能够体现组织在生活中的巨大存在。但现在一个喜剧式的赵本山式的演员破坏了这种意境。

  中国电影中精彩的对话不多,还不如情景喜剧和小品里的密度高。《高考1977》同样如此,只是在最后,才出现了几句精彩的台词:“如果是你的女儿,你敢不敢(私刻公章)?”“我敢!”“我也敢!”

  好的台词,来自对生活的观察、积累、精练和升华。赵本山的魅力就在于他在不动声色之间说出的话充满了生活的真谛。这源自他长期扎根基层的积累。在春晚上,相声演员一字一句地说出一段段从网上抄来的俏皮话,然后满脸期盼地看着观众,惟恐他们不笑不鼓掌。看着这种景象,真为中国的相声演员悲哀。

  专业人士有一种清高,对非专业人士的批评很不屑,观众看不懂,就抱怨观众水*低。实际上,电影做出来是给大众看的,不是给学过电影理论或者研究电影的人看的。中国的电影人如果仍然自命不凡,脱离大众,那么拍出的电影将永远不会好看。实际上,中国电影里的一些问题,其原因是电影制作者已经失去了正常的生活逻辑和审美情趣,所以他们自以为符合逻辑的、美的东西,大众却认为不符合逻辑,不认为是美的。

  在座谈会上,有人提出,电影在制作过程中,应该邀请观众代表参与评论,及时修正,以免最终产品出问题,遗憾终身。实际上,广告片的制作,就是始终密切“联系群众”的。在策划之前,要进行市场调查,在创作过程中,也不断请消费者代表来看,提意见,并做相应修改,以避免做出失败的广告。电影和电视剧产业也应该转变观念,向广告行业学*。

  座谈会上很多人对《高考1977》做了评论。但是和“**”中的代表委员们一样,十分钟发言中前八分钟是歌功颂德,后面两分钟才说点干货。中国电影要发展、要进步,电影评论的风格首先要改变,直接说干货,至少应该用八分钟或九分钟的时间说干货。

  汪总策划在座谈会上说:“我们就是来听意见的,不解释。建议主办者把今天的讨论发言批评全部上网。”我看江导演也是真心想听批评意见的。这样很好。中国电影人应该清楚,他们的竞争对手不是国内同行的作品,也不是境外拍摄的商业大片。而是全世界最优秀的电影。地摊上的电影光盘只要三四元一张,全世界所有优秀的影片都能够找到,不仅有商业片,更有很多艺术性、思想性、历史知识性、摄制技术性俱佳的影片。中国的电影观众已经被这些光盘训练得很有眼光和品位了。

  中国电影人不要怕有艺术性和思想性的影片没有人要看。卖光盘的小贩卖这些影片,就说明它们有市场。如果这些影片没有市场,盗版者就不可能大批量地去复制生产。

  中国电影界也不要把“主旋律片”看得很神秘。实际上外国很多大片都是主旋律片。《拯救大兵瑞恩》的情节是:美国**规定:当来自同一家庭的儿子们在战场上牺牲得只剩下最后一人时,他就可以退役回家,以免父母膝下无子之痛。为了使瑞恩能够*安回家,其他战士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保护他。这样的影片不是在大力颂扬美国人鼓吹的“人高于一切”的价值观吗?这不就是一部主旋律片吗?

  实际上,人类的进化过程同时也进化出了是非观。这种是非观是无法颠覆的,深深地扎根于每个普通人的心灵深处。即使备受压制,即使只有少数人在坚持,它仍然会永久地存在下去,只要环境一合适,它立即就能够发芽开花繁衍,重新占据主流价值观的位置。这种是非观就是主旋律。电影的制作者回到民众中去,艺术地、戏剧性地把这种是非观表现出来,即使没有“主旋律片”的帽子,它仍然是主旋律影片。

  电影《高考1977》的观后感 5

  前几天我去电影院看了《高考1977》这个电影。看了之后,感动颇多。

  那个年代,想读书是多么的困难,不读书就只能永远留在农村种地,无法发挥自己的光和热,无法去实现自己的理想!都是知识分子,落魄到那个地步,真的很可怜,这也是十年内乱带来的恶果之一。幸好***同志积极提出恢复高考,那些想读书的青年人才有机会去实现自己的价值。

  剧中最令我感动的地方就是当他们得知可以参加高考之后那种激动,那种对知识的渴望。我们这代人,吃得好喝的好,但是却没有那种对知识的渴望,上学也完全是被家里逼的,谈到高考更是怨声载道。但我想,如果你看了这部电影,你也许会喜欢高考。虽然它有很多很多的缺点,但是目前它是唯一适合我们国家的选拔制度。试想一下,如果现在还是当年那种的推荐制度,上大学要靠政治背景,我们现在多少人还能上得了大学了?所以,我们每一个大学生都要珍惜现在的机会,好好利用大学里面的资源,尽可能的去多学*科学知识,为我们的祖国,为我们自己的未来奠定好基础。

  电影里面的爱情也让我思考了很多。陈琼愿意等,但是现实很残酷,每个人都要面对,他们面对的就是那个时代的保守观点。现实社会中,浮躁的人太多,想在一起就在一起,想分就分,想要找到电影中那个年代纯真的爱情,真的太难了。

  最后要说的就是导演和演员的出场。孙海英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个演员,很成熟,很有魅力。他的激情燃烧的岁月让我感动了很久很久。周显欣,很漂亮,对她我不太熟悉,但是很支持这种新演员,希望可以走的更远啊。

  希望以后这种组织看立志电影的活动可以更多,更好,让我们大学生活可以丰富些,让我们思想可以更加深入,不能再那么肤浅了。


电影《高考1977》的观后感 (菁华3篇)(扩展4)

——《高考1977》观后感3篇

  1977年,是恢复高考的第一年,那年我父亲参加高考,考上了大学,成为家族里、也是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奶奶为此高兴了很久。三十一年后的20xx年,我参加了高考,考上了大学,成为了家里第一个女大学生,奶奶再次为此高兴了很久。今年已是20xx年,我研究生快毕业了,我的小表弟即将参加高考……三十几年间,电脑从传说变成了日用电器,父亲从意气风发的帅小伙变成了退休的老爷爷……一切都发生了巨变,唯一不变的是——高考仍是全民主题。

  六月,是属于高考的。

  我多次听父亲聊起过他高考经历,那时连高考是什么都不知道,直接卷着个铺盖就去了考场。老师们都是刚从各地“收集”回来的,别说复*了,连工作状态都还没找回来。学生都是靠自己,匆匆看几本教材,就上战场了。相比之下,我真不知道我们这一代是幸还是不幸,高三一整年的试卷轰炸、题海无涯,早已让大家变得疲惫不堪。后来我妈总爱说,从没见过我那么淡定过,淡定得不像一个十七岁的孩子。现在想起来,其实那不是淡定,而是麻木了。

  我的高考是两天,第一天上午考语文,下午考数学;第二天上午考文综,下午考英语,整个过程都非常顺利。直到第二天下午考英语,积蓄已久的压力才挣脱了心理素质的控制,通过生理的不适来*——我整整吐了一个中午,一直到进考场之前。自那以后,每次有重大的考试,都会伴随着肠胃的不适。参加研究生考试,四场考试,每次都是吐完了再进考场。这也足以证明,高考并不是我目前为止的人生中最艰难的考试。

  考完最后一科,我居然完全没有参加了高考的感觉。走出考场,恍惚觉得刚刚结束的是一次再普通不过期末考。我反复问我妈,“我真的考完高考了?”一路问了三次。我妈当时一定以为我已经傻了,只是没说出来。

  直到第二天那种考后综合征才开始逐渐清晰,一边是突然大**的无比喜悦,一边是焦急等分的寝食难安,那样的日子持续了差不多半个多月,煎熬,并快乐着。

  说起来高考是两天,其实它蔓延了一整年。从步入高三的第一天开始,我们就像一群被赶上了起跑线的羊群,班主任和各科老师一起,哪怕是用鞭子抽也得把我们一个个赶到高考,当然,能不能走到,看个人。

  高考前四个月,我的同桌对我表白了,拒绝,然后少了个朋友,多了个仇人;高考前三个月,数学一模考得一塌糊涂,跌落最低谷,跌破了班主任、老爸和我的辅导老师的眼镜,还好没有跌破自己的意志力;高考前两个月,二模考试回到了正常水*,这才摆脱了班主任长达一个月的严密监控;高考前一个月,地理成绩突飞猛进,地理老师第一次知道了有我这么个人的存在……高考前一个星期,大家都收拾东西回家待考,我和几个好友在空空的教室里,坐了一个晚上,在黑暗中,聊着之前不曾说过的秘密,互相打气……

  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参加高考似乎是顺理成章;而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来说,却更像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电影《高考1977》,正反映了这段历史,叙述了特殊岁月里的激情。

  《高考1977》以1977年恢复高考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主要讲述一群在东北农场下乡的各地知识青年,在恢复高考的消息传出后,冲破重重阻力参加考试最终改变命运的故事,生动地演绎了一段知青生活的苦乐悲歌。“恢复高考比高考本身要重要得多、伟大得多!”影片中的这句话,是对这场变革最好的注解,也是影片的意义所在。

  影片一开始,小根宝的扛包争取回家名额的戏,就已经把观众带入特定的历史氛围中,而为争取报名的权利,知青不惜绝食*;为了按时赶到考场,男女知青们在雪地里拼命追赶火车……这些令观众慨叹不已,并潸然泪下的感人场面,不仅触到了经历过这段历史的人们的深处神经,就是现在的年轻观众,也能从影片精心营造的历史氛围得到触动和启示。

  影片的细节部分处理得十分精细。去考试的路上,知青们乘坐的拖拉机抛锚了,男男女女只能在障碍重重的山林里飞奔着赶火车,有人摔倒了,很快被拉起来;有人摔伤了,就一把推开赶来帮忙的人,哭喊着为前行者送上祝福……长达几分钟的奔跑镜头,看得观众眼中都闪着泪花。

  影片中更多积极阳光的力量,作为观众也一直被感动着。因为有组织“老迟”,他思想正、党性强、组织性和纪律性高,但更重感情,被年轻人的.那种执著的热情所感染;因为有北大荒知青们的热情,他们友好、团结,纯洁的友谊也许是支撑下去的理由;因为还有父女情,为了给女儿送高考的复*资料,父亲从上海赶到黑龙江;因为还有爱情,在那么荒凉的土地上,还看到了不可多得的爱情,是多么的难能可贵,而且那种爱是那么真挚奔放。

  农场革委会主任老迟是权威的化身,在北大荒经历了大半辈子艰辛生活的他,其严肃、保守的言行作风已深入骨髓。他随时随地将公章揣在身上,因为“一个章子就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他是对农场怀有深情的退伍老兵,他爱脚下这片土地,因此千方百计阻止知青回城;同时,他又具有父亲的情怀,最终为知青们打开方便之门。

  《高考1977》完成了导演30年来的一个心愿,除了跟共同经历过的人寻找那时的回忆之外,影片最能打动人的地方,就在于它不是一部说教的电影,也不是一部沉重的电影,告诉观众铭记过去的艰辛;其实这是一部积极的电影,让观众在面对压力时,一定不要绝望,要用信心和勇气战胜困难。

  《高考1977》以1977年恢复高考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生动地再现了30多年前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讲述了一群知青在得知高考制度恢复后,为了考进大学继续学*而相互激励、共同奋斗的故事,生动地演绎了一段知青生活的苦乐悲歌。“恢复高考比高考本身要重要得多、伟大得多!”影片中的这句话,是对这场变革最好的注解,也是影片的意义所在。

  让我印象最深的画面是这群知青们拼尽全力追赶火车去高考的镜头。他们为了参加考试,在冬日早早起床,坐着拖拉机去火车站乘坐开往县城的火车。半路上拖拉机坏了,他们便索性去追赶即将到站的火车。一路上翻越深山雪岭,充满艰辛,他们相互鼓励、相互打气、相互搀扶、跌倒了再爬起来,竭尽全力、不顾一切地奔向疾驰而过的火车。他们追赶的不仅仅是一列赶往目的地的火车,更是一列赶往未来赶往希望的时代列车。这是一次改变人生命运的追赶,是一次让青春变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追赶,更是一次让中华民族崛起的追赶!

  影片最能打动人的地方,就在于它不是一部说教的电影,也不是一部沉重的电影,告诉观众铭记过去的艰辛;其实这是一部积极的电影,让观众在面对压力时,一定不要绝望,要用信心和勇气战胜困难。


电影《高考1977》的观后感 (菁华3篇)(扩展5)

——心理电影观后感 (菁华3篇)

  每个人,都有童年,而每个人的童年,也各自不同,。童年似一杯浓浓的咖啡,暖到你心窝,童年似一壶淡淡的茶,让你回味;童年似暴风雨的彩虹,五颜六色,炫丽无比;童年又似那晚霞后的余光,那么让人留念;似那弯弯的小路,伴你成长。风儿不能将这温馨回忆吹飞;雨也不能将这感人旋律阻止,只有阳光将它照耀,将它保存。

  片中的豆丁,是一个特别的孩子。他自信,开朗,但却有点儿骄傲,自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孩子"。直到某一天,一个新来的,自称"大王"的小胖子结束了他的辉煌。他被打败了!伙伴们一个接一个的'离他而去。"胆小鬼",他心里寂寞,却犟着一张脸。他决心要打败那个自称"大王",横行霸道的小子。

  豆丁一次又一次的反击,终于认定自己不能打败他。他对命运低下了头,对"大王"的话惟命是从。他开始消极面对现实。

  因"飞机"事件,他开始重新拾回自信,朋友们也明白了各自的过错。他又向"大王"发出了挑战书。"大王"自然对这件事满不在乎,继续挖苦他。哨子再一次吹响,"大王"冲在了前面,而豆丁因为体质弱,落在了后面。正当"大王"遥遥领先,自鸣得意的时候,眼前的景象让他不禁冷汗直冒。他是个十足的"旱鸭子",当然,游泳对他来说就是下地狱。随后赶来的豆丁终于超过了他,赢得了胜利。

  豆丁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是的,这个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如果,人没有欠缺,那就构不成这个和谐的社会。

  让我们从浅蓝玩到深蓝,从童年步入青春。回顾昨天,展望未来!

  大学生生活可以是多彩缤纷的,可以是朴素典雅的,可以是刺激冒险的·····但是学*是一定的,必要的,必须的。看了庞维国老师的《学*心理学》中的自主学*、合作学*、探究学*这三部分视频,感受颇深。大学生活只有短短的四年,出到社会更需要自己在学*中得到的有价值的知识。

  自主学*分为学*动机、内容、方法、时间、过程、环境、结果等七大方面。正如庞维国老师提供的例子:钱伟长教授在文科领域颇有成就,而理科却是很差,但1931年九一八事件发生了,大家意识到文科不能救国,只有理科。所以钱伟长就自主学*最终也在理科事业创造不一样的成就。有内在主动的学*动机,可不拘谨的却自我选择的学*内容,有计划且自动化的学*方法,定时有效的学*时间,自我监控的过程,主动学*的环境,自我评价的结果,这样统一的自主学*更充实自己的大学生活。现今的我,比在高中时,缺失了很大的学*动力,也经常在宿舍学*这个环境,学*上也有拖延症的趋势。看到自主学*的视频,让我知道我们在大学中学*的知识接收的且运用的只有2%,剩余的98%都是靠自主学*得到,这样到了社会也要不断地学*,才可以在自己的学*,工作如鱼得水。

  合作学*是重要的。在两个学*好的同学在同一个教室学*,鸡犬相闻,互不干涉,只有竞争关系,没有合作关系,这固然对自己有利的一方面。但是合作却能最大化的学*效果。合作学*不能等同小组学*。小组学*没有相互依赖性,有搭便车的心理,发挥较少的社会技能,教师较少的监控;而合作学*有相互依赖性,个体可依赖性,面对面互动,交往技能运用,团体历程,合作学*包含小组学*。在女生节的一个比赛中,我和我合作的同学一起完成一个作品,我们都相互依赖,不可能自己一个人完成,在对作品的设计我们都将自己的理解和设计一一表现,我单方面依赖他,他也单方面依赖我,合作的效果达到了最大化,我们的比赛成绩不重要,重要是的我们合作的各方面都收到良好的效果。作为师范生,借鉴庞维国老师的方法:异质性小组;明确的目标;小组成员的相互依赖性;个体责任;奖赏小组的成功;自我评价;变化合作的时间。这样才更大化的合作效果。

  探究学*就是不要单方面的理解,多涉及各方面的知识,这样收到的效果的更大。就像庞维国老师展示的图片“捕蝇草”在美国两个相接的地方,为什么只在那两个地方,便涉及到地理知识,这就需要大家寻找资料,这样自主寻找的资料中知道自己想要的。

  自主,合作,探究学*都是大家不管在大学中还是社会中都需要的,只有真正的明确的实施和执行,这样学*的效果才最大化,实用性也最大化。点滴做起,大家都可以的。

  这是一次不完全观影的片面感受。我并没有从头到尾看完这部电影,原因很尴尬,下面会说到。在这个前提下,我的感受也是片面的,很可能是错误的。管中窥豹的我本没有资格评论这部片子,但既然有了感受,便如同鲠骨在喉,不吐不快,于是便记录在这里。

  《雨人》这部电影有两条线索,兄弟情是明线,很直观,带着情感扑面而来。大家都明白。我写了很多,了无新意,在这里都删去,不再赘述。我所要谈的是父子之情。

  关于父子之情的描写是一条暗线,不连贯的散落于影片之中。其中那辆1949年产的“别克”牌白色敞蓬汽车成为体现这一情感线索的主要道具。影片的开始就交代了父亲从不让查理动这辆车,而死后又将这辆车留给了查理这一矛盾事件。这使得查理百思不得其解。要知道父亲在世的时候,查理未经他同意,擅自将车开出去兜风,途中被警察以“偷车贼”罪名拘留,在警察局足足关了两天。可父亲居然不来保释他,就是这件事情造成了父子间感情破裂。接下来当查理得知父亲允许雷蒙开这辆车时,心中更是愤懑,更加认定父亲的不公......

  那么事情是象查理所认为的那样吗?后来查理发现,雷蒙就是小时侯给自己唱歌的雨人,而小时侯把自己烫伤的也是雷蒙。这些线索说明雷蒙的少年时光是在家中度过的。那么雷蒙为什么会被送进医院?恐怕和那起烫伤事件脱不了干系。这样来看,父亲对查理其实是非常爱护的。回到那辆车,我们从父亲允许雷蒙开那辆车这一细节了解到,父亲并非爱护那辆车,或者说并非爱护到同儿子反目的地步。基于上述结论,我们就不难了解父亲的真实情感。他已经有了一个需要照顾,不能独立的儿子。他不希望自己健全的儿子成为生活上的废物。他不希望儿子玩物丧志,因此不让他开车;他不希望儿子坐享其成,因此不给他留一分钱。他希望自己的儿子能独立的生活下去,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

  父亲将汽车和蔷薇花圃留给了查理,那是他毕生所珍爱的东西。把它们送给查理正是在表达父亲对儿子的爱。另外我们可以想象,父亲其实也可以留一部分钱给查理但他却一分未留,何解?除了希望他独立,也许还是为了安排他同雷蒙的见面。对儿子的了解,父亲一定能预测出事件的发展。这也许是父亲给儿子上的关于人生,关于情感的最后一课。

  由于前面提到的原因,笔者下的结论可能是臆断的。但影片中所表达出来的父爱是实实在在的,感人肺腑的。

  该说的都说完了,该到给这个小文写一个煽情的结尾的时候了。这非我所擅长的。记得一部影片的结尾有这样的独白:过去有很多伟大的人说过很多伟大的话,当你觉得你的语言超不过它们的时候,你就引用它们,那会带给你力量。

  我便引用金庸在小说《倚天屠龙记》后记中的一段话作为结尾,如果喧宾夺主了那也没有办法。

  “事实上,这部书情感的重点不在男女之间的爱情,而是男子与男子间的情义,武当七侠兄弟般的感情,张三丰对张翠山、谢逊对张无忌父子般的挚爱。然而,张三丰见到张翠山自刎时的悲痛,谢逊听到张无忌死讯时的伤心,书中写得太也肤浅了,真实人生中不是这样的。因为那时候我还不明白。”


电影《高考1977》的观后感 (菁华3篇)(扩展6)

——电影*的2008观后感 (菁华3篇)

  昨天学校组织我们全校同学去艺海电影院看电影《*的2008》。这部电影非常精彩,看了使我非常感动。

  电影讲的是在新疆和田的沙尾村,有一群孩子非常喜欢足球,由于他们那里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他们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训练,虽然孩子们技术高超,但不会互相配合和团结。有一天,教练*把这群爱踢足球的孩子组织了一个“梦想足球队”,用一个善意的谎言鼓励大家的心。

  第一场球赛,12个小伙伴不会配合,只注意自己脚下的球,所以以12:0的成绩惨败而归,后来通过女教练专业的训练,第二场取得了2:2的*手,孩子们更加刻苦训练,最后他们取得冠军,实现他们去北京的梦想。

  看电影时,我们时而为少年足球队员们激烈的夺球动作放声喝彩,时而为幽默的对白捧腹大笑,当米娜尔讲到,即使她跑得再快也追不回妈妈时,很多人感动得掉下了眼泪。

  这部电影使我懂得了要团结一心,齐心协力才能有力量的道理,同时我想,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梦想,不断努力,最终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今天,我们看了一部电影——《*的2008。》。看完了这部电影,我的心久久不能*静。

  《*的2008》讲述的是来自少数民族新疆塔克拉玛的一个贫穷的村子里,这个村子的名字叫做沙尾村。这个村子里常年缺水。原本村长想打十口井来维持水源,但却没有一个人有这份勇敢。来自这个村子里的人都有一个相同的爱好——踢球。在县里的*阴阳暗差地被派到沙尾村组织一个足球队,赢得比赛方可回来。从此,*有了新的生活,*把热爱足球的孩子召集在一起,而他为此撒了个大谎:只要孩子们赢得比赛就可以去北京看奥运会。*率领梦想足球队上场,第一场却以0:12输给了对方。几经辗转,擅于踢足球的迪里拜尔教练也加入了梦想足球队。最后,谎言被识破了,但孩子们却不灰心,等待着*的归来。最终,孩子们赢得了比赛,他们的梦想也实现了。

  我看完之后,我被梦想足球队的全体成员坚强毅力而感动。记得在2004年110米跨栏第一名获奖者——刘翔吗?他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因脚伤而退出比赛。2008年8月18日,刘翔背负着13亿人和56个民族的希望,但是他却因脚伤留给我们的是一个落寞的身影。但是你知道他之前所付出的努力吗?他在试跑前休息时间用右脚使劲踢墙壁,舒缓自己脚的疼痛。刘翔在试跑时,很努力想去跑完全程。但是右脚的疼痛使刘翔无法去跑完全程。最后他还是以失败而告终了。刘翔这次虽然给我们留下了很大的遗憾,但是他没输,没输掉奥运精神。虽然奥运精神人人都有,但是每一个人不一定有勇气。

  奥运精神激励着我们前进。我要有勇气,努力的学*,为未来而奋斗。让我们一起努力创造奇迹吧!

  和“史上最牛”的足球励志电影《一球成名》一样,混搭了儿童励志、足球、民族风情、地域风光等多种元素的《*的2008》里,同样有罗纳尔多、齐达内、贝克汉姆等名字,只是《*的`2008》可缺少那些阵容豪华、货真价实的客串明星。在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沙尾村里,一个爱踢球的野孩子起名叫“马拉多纳”或“马尔蒂尼”,仅是对梁山好汉爱起花名的模仿行为,为的是让自己望梅止渴地过足明星瘾。

  这就又给观察家提供了一个“全球化”的事例:一个小村庄就像是“世界之窗”的微缩景观,孩子们通过自我命名的方式组成了足球“银河舰队”;在北京奥运会的蝴蝶效应中,他们将在对足球知之甚少的教练*的带领下,向一个纯属谎言的梦想冲击——“拿到县足球比赛的冠军后然后去北京看奥运会。”

  于是,“有一些荒诞,有一些夸张”,在经历了千辛万苦和误打误撞之后,他们终于取得了成功,这是运动题材电影中不抛弃、不放弃的顽强主题。和那些遥远的*尔族人所喜欢谈论的足球世界一样,这是我们熟悉的景观,熟悉得毫无悬疑,熟悉得拿捏不好就会显得矫情、乏味。毕竟,另类教练创造奇迹的体育电影谁都看过一些,比如:《冰上奇迹》、《疯狂总教练》、《女帅男兵》……

  幸亏这部电影在顺理成章的励志之外提供了“陌生”:大漠风光、金黄色的胡杨林,这是*电影中鲜见的场景。少数民族风情画的影像风格足以令人兴奋,此外,它幽默。它简单,它纯朴。它有《小鞋子》式的温情励志。它展示卑微梦想赋予人类的生命价值。它机警敏锐的向奥运致敬。而更能感染人的是电影中有一种巴西式的狂欢,肆意、无拘无束,再辅以稍显另类的拍摄手法及凌厉的剪辑,最终使电影节奏“运动”起来,有了扣人心弦的节律。

  还要说说它的音乐。“刀郎音乐”是一种把身心放逐旷远之境的大音稀声,请注意不要混淆是非,不要把“刀郎”地区的独特音乐风格,误认为那个因“2002年的第一场雪”走红的通俗歌手。虽然大家的版权意识越来越强,但你也大可不必抱怨他的先入为主和“抢注商标”,因为总有些事无法讲清道理,正像电影中一个光头男孩理智气壮的说法,“齐达内撞人需要理由吗?”

  喜欢好电影同样不需要太多理由。


电影《高考1977》的观后感 (菁华3篇)(扩展7)

——禁毒电影观后感 (菁华3篇)

  前几天,我们五年级学生一起来到了禁毒馆,观看了禁毒短片,参观了毒品展览。

  “他们的未来在哪里?”这是来自广东台山华侨中学高一的陈淑琴由衷发出的心声,据她描述,她们村有很多青少年都染上了毒瘾,每次回到村里就经常会碰到他们三五成群地在吸毒,看到他们那无神的双眼,骨瘦如柴的身体,她常常在想,我的愿望是考上大学,我的前途是光明的,无限的,可他们呢?他们的未来在哪里?是啊,难道中华民族的千秋伟业是靠这样一群“*”去继承和发扬的吗?不,回答是肯定的。

  早在1998年5月20日,*爷爷就为禁毒事业提词“禁绝毒 品,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呼吁全社会都为禁毒出一份力。云南小伙子肖华本来有一份固定的工作,可为了宣传禁毒,他毅然从1999年离家至今,历经4年,过28省,1000多个市,行程3.83万公里,看到这里,我心里不禁油然而生起一股钦佩之情,上至领导人,下至*民百姓,都在为禁毒事业奔波,那么作为祖国未来主人的我们,又该作些什么呢?我想我们要从思想上真正认识毒 品的危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决不与吸毒的人交友,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发现吸毒的人及时举报,积极锻炼,生活有规律,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辜负祖国和父母的期望,成为一代有用的四有新人。

  青少年朋友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禁毒事业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从我们自己做起,我相信,我们一定能战胜毒品这个恶魔!

  今天,我观看了一部关于禁毒的片段,这部禁毒片段的内容,真让我为之惊讶。

  我国吸毒人数*三十八万人,青少年占了绝大多数。其中,死亡的*三十万人。因吸毒破坏公共设施,违反治安,整整占了70%。这是个多可怕的数字啊!而其中一个例子,让我深深地体会到毒品的危害性。

  有个家庭的丈夫,原本是一位品质很好的人,他有一个孩子,而且家庭也很富裕,家里什么家用电器都有。但吸毒以后,他完全失去了理智,不但把家里值钱的东西拿出去变卖,换成毒品,而且自己断送了宝贵的生命,给妻子和儿子带来悲痛。看,一个孩子就这样没了自己的父亲。而当时,他家里只有一部黑白电视机。

  看完了这部禁毒片,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吸毒,可以让人失去生命,失去金钱,令家人带来心灵上的.创伤,还破坏了社会治安。而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栋梁,如果没有了这一班青少年,谁来建设祖国?我们的国家可能又回到了贫穷落后、被人欺负的日子。

  是谁夺走了他们的家园?是谁夺走了他们的生命?又是谁带给他们痛苦?那就是毒品!我们一定要抵制毒品、防止毒品、禁止毒品来危害我们的身心!让毒品这只魔鬼从*的土地消失!

  前几天,我们五年级学生一起来到了禁毒馆,观看了禁毒短片,参观了毒品展览。

  “他们的未来在哪里?”这是来自广东台山华侨中学高一的陈淑琴由衷发出的心声,据她描述,她们村有很多青少年都染上了毒瘾,每次回到村里就经常会碰到他们三五成群地在吸毒,看到他们那无神的双眼,骨瘦如柴的身体,她常常在想,我的愿望是考上大学,我的前途是光明的,无限的,可他们呢?他们的未来在哪里?是啊,难道中华民族的千秋伟业是靠这样一群“*”去继承和发扬的吗?不,回答是肯定的。

  早在1998年5月20日,*爷爷就为禁毒事业提词“禁绝毒 品,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呼吁全社会都为禁毒出一份力。云南小伙子肖华本来有一份固定的工作,可为了宣传禁毒,他毅然从1999年离家至今,历经4年,过28省,1000多个市,行程3.83万公里,看到这里,我心里不禁油然而生起一股钦佩之情,上至领导人,下至*民百姓,都在为禁毒事业奔波,那么作为祖国未来主人的我们,又该作些什么呢?我想我们要从思想上真正认识毒 品的危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决不与吸毒的人交友,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发现吸毒的.人及时举报,积极锻炼,生活有规律,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辜负祖国和父母的期望,成为一代有用的四有新人。

  青少年朋友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禁毒事业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从我们自己做起,我相信,我们一定能战胜毒品这个恶魔!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