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古诗汇总5篇

首页 / 古诗 / |

  陆游古诗 1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古诗 2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陆游古诗 3

  一春常是雨和风,风雨晴时春已空。

  谁惜泥沙万点红。

  恨难穷,恰似衰翁一世中。

  陆游古诗 4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柱杖无时夜叩门。

  陆游古诗 5

  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

  阵云高、狼烟夜举。

  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

  笑儒冠、自多来误。

  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

  漫悲歌、伤怀吊古。

  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

  叹流年、又成虚度。


陆游古诗汇总5篇扩展阅读


陆游古诗汇总5篇(扩展1)

——陆游的诗(精选5篇)

  陆游的诗 1

  1、《渔父》

  石帆山下雨空蒙,三扇香新翠箬蓬。

  苹叶绿,蓼花红,回首功名一梦中。

  2、《渔父》

  晴山滴翠水挼蓝,聚散渔舟两复三。

  横埭北,断桥南,侧起船篷便作帆。

  3、《渔父》

  镜湖俯仰两青天,万顷玻璃一叶船。

  拈棹舞,拥蓑眠,不作天仙作水仙。

  4、《渔父》

  湘湖烟雨长蓴丝,菰米新炊滑上匙。

  云散后,月斜时,潮落舟横醉不知。

  5、《渔父》

  长安拜免几公卿,渔父横眠醉未醒。

  烟艇小,钓车腥,遥指梅山一点青。

  6、《渔家傲》

  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

  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

  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

  行遍天涯真老矣。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7、《蓦山溪》

  穷山孤垒,腊尽春初破。寂寞掩空斋,好一个、无聊底我。

  啸台龙岫,随分有云山,临浅濑,荫长松,闲据胡床坐。

  三杯径醉,不觉纱巾堕,画角唤人归,落梅村、篮舆夜过。

  城门渐*,几点妓衣红,官驿外,酒垆前,也有闲灯火。

  8、《谢池春》

  七十衰翁,不减少年豪气。似天山、凄凉病骥。

  铜驼荆棘,洒临风清泪。甚情怀、伴人儿戏。

  如今何幸,作个故溪归计。鹤飞来、晴岚暖翠。

  玉壶春酒,约群仙同醉。洞天寒、露桃开未。

  9、《蝶恋花》

  禹庙兰亭今古路。一夜清霜,染尽湖边树。

  鹦鹉杯深君莫诉,他时相遇知何处。

  冉冉年华留不住。镜里朱颜,毕竟消磨去。

  一句丁宁君记取,神仙须是闲人做。

  10、《蝶恋花》

  陌上箫声寒食*。雨过园林,花气浮芳润。

  千里斜阳钟欲暝,凭高望断南楼信。

  海角天涯行略尽。三十年间,无处无遗恨。

  天若有情终欲问,忍教霜点相思鬓。

  11、《蝶恋花》

  桐叶晨飘蛩夜语。旅思秋光,黯黯长安路。

  忽记横戈盘马处,散关清渭应如故。

  江海轻舟今已具。一卷兵书,叹息无人付。

  早信此生终不遇,常年悔草长杨赋。

  12、《蝶恋花》

  水漾萍根风卷絮。倩笑娇颦,忍记逢迎处。

  只有梦魂能再遇,堪嗟梦不由人做。

  梦若由人何处去。短帽轻衫,夜夜眉州路。

  不怕银缸深绣户,只愁风断青衣渡。

  13、《醉落魄》

  江湖醉客,投杯起舞遗乌帻。

  三更冷翠沾衣湿。嫋嫋菱歌,催落半川月。

  空花昨梦休寻觅,云台麟阁俱陈迹。

  元来只有闲难得。青史功名,天却无心惜。

  14、《忆秦娥》

  玉花骢,晚街金辔声璁珑。

  声璁珑,闲敧乌帽,又过城东。

  富春巷陌花重重,千金沽酒酬春风。

  酬春风,笙歌围里,锦绣丛中。

  15、《临江仙》

  鸠雨催成新绿,燕泥收尽残红。

  春光还与美人同。论心空眷眷,分袂却匆匆。

  只道真情易写,那知怨句难工。

  水流云散各西东。半廊花院月,一帽柳桥风。

  16、《谢池春》

  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阵云高、狼烽夜举。

  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笑儒冠,自来多误。

  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漫悲歌、伤怀吊古。

  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叹流年、又成虚度。

  17、《谢池春》

  贺监湖边,初系放翁归棹。小园林、时时醉倒。

  春眠惊起,听啼莺催晓。叹功名,误人堪笑。

  朱桥翠径,不许京尘飞到。挂朝衣、东归欠早。

  连宵风雨,卷残红如扫。恨樽前、送春人老。

  18、《蓦山溪》

  元戎十乘,出次高唐馆。归去旧鵷行,更何人、齐飞霄汉。

  瞿唐水落,惟是泪波深,催叠鼓,起牙樯,难锁长江断。

  春深鳌禁,红日宫砖暖,何处望音尘,黯消魂、层城飞观。

  人情见惯,不敢恨相忘,梅驿外,蓼滩边,只待除书看。

  19、《点绛唇》

  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暮烟千嶂,处处闻渔唱。

  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江湖上,遮回疏放,作个闲人样。

  20、《汉宫春》

  浪迹人间。喜闻猿楚峡,学剑秦川。虚舟泛然不系,万里江天。

  朱颜绿鬓,作红尘、无事神仙。何妨在,莺花海里,行歌闲送流年。

  休笑放慵狂眼,看闲坊深院,多少婵娟。燕宫海棠夜宴,花覆金船。

  如椽画烛,酒阑时、百炬吹烟。凭寄语,京华旧侣,幅巾莫换貂蝉。

  21、《汉宫春》

  羽箭难弓,忆呼鹰古垒,截虎*川。吹笳暮归,野帐雪压青毡。

  淋漓醉墨,看龙蛇、飞落蛮笺。人误许,诗情将略,一时才气超然。

  何事又作南来,看重阳药市,元夕灯山。花时万人乐处,敧帽垂鞭。

  闻歌感旧,尚时时、流涕尊前。君记取,封侯事在,功名不信由天。

  22、《满江红》

  危堞朱栏,登览处、一江秋色。人正似、征鸿社燕,几番轻别。

  缱绻难忘当日语,凄凉又作它乡客。问鬓边、都有几多丝,真堪织。

  杨柳院,秋千陌。无限事,成虚掷。如今何处也,梦魂难觅。

  金鸭微温香缥渺,锦茵初展情萧瑟。料也应、红泪伴秋霖,灯前滴。

  23、《满江红》

  疏蕊幽香,禁不过、晚寒愁绝。那更是、巴东江上,楚山千叠。

  敧帽闲寻西瀼路,嚲鞭笑向南枝说。恐使君、归去上銮坡,孤风月。

  清镜里,悲华发。山驿外,溪桥侧。凄然回首处,凤凰城阙。

  憔悴如今谁领略,飘零已是无颜色。问行厨,何日唤宾僚,犹堪折。

  24、《鹊桥仙》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25、《齐天乐》

  客中随处闲消闷,来寻啸台龙岫。路敛春泥,山开翠雾,行乐年年依旧。

  天工妙手。放轻绿萱牙,淡黄杨柳。笑问东君,为人能染鬓丝否。

  西州催去*也。帽檐风软,且看市楼沽酒。宛转巴歌,凄凉塞管,携客何妨频奏。

  征尘暗袖。漫禁得梅花,伴人疏瘦。几日东归,画船*放溜。

  26、《齐天乐》

  角残钟晚关山路,行人乍依孤店。塞月征尘,鞭丝帽影,常把流年虚占。

  藏鸦柳暗。叹轻负莺花,谩劳书剑。事往关情,悄然频动壮游念。

  孤怀谁与强遣。市垆沽酒,酒薄怎当愁酽。倚瑟妍词,调铅妙笔,那写柔情芳艳。

  征途自厌。况烟敛芜痕,雨稀萍点。最是眠时,枕寒门半掩。

  27、《苏武慢》

  澹霭空蒙,轻阴清润,绮陌细尘初静。*桥系马,画阁移舟,湖水倒空如镜。

  掠岸飞花,傍檐新燕,都似学人无定。叹连年戎帐,经春边垒,暗凋颜鬓。

  空记忆、杜曲池台,新丰歌管,怎得故人音信。羁怀易感,老伴无多,谈尘久闲犀柄。

  惟有翛然,笔床茶灶,自适笋舆烟艇。待绿荷遮岸,红蕖浮水,更乘幽兴。

  28、《鹧鸪天》

  杖屦寻春苦未迟,洛城樱笋正当时。三千界外归初到,五百年前事总知。

  吹玉笛,渡清伊,想逢休问姓名谁。小车处士深衣叟,曾是天津共赋诗。

  29、《恋绣衾》

  雨断西山晚照明,悄无人、幽梦自惊。说道去、多时也,到如今、真个是行。

  远山已是无心画,小楼空、斜掩绣屏。你嚎早、收心呵,趁刘郎、双鬓未星。

  30、《绣停针》

  叹半纪,跨万里秦吴,顿觉衰谢。回首鵷行,英俊并游,咫尺玉堂金马。

  气凌嵩华。负壮略、纵横王霸。梦经洛浦梁园,觉来泪流如泻。

  山林定去也。却自恐说著,少年时话。静院焚香,闲倚素屏,今古总成虚假。

  趁时婚嫁。幸自有、湖边茅舍。燕归应笑,客中又还过社。

  陆游的诗 2

  【大散关】

  铁马的响蹄又吵醒你的梦了吧

  秋风中扬起的猎猎旌旗

  激荡着你的心——

  六十二岁还不老

  豪气仍在

  等那个皇帝的圣旨到你门前

  大散关头,就会有你策马扬鞭的身姿了

  来一壶老酒把自己灌醉:

  再来一梦

  【沈园】

  又是春天了啊

  那些墙上字迹早已斑驳

  游园惊梦

  谁错失了谁,难以说清

  也已不须辩证

  三声错

  两颗心

  解不了的结,亦无须解

  桥下绿波

  惊鸿一影

  四十年,老柳亦无絮

  遗踪犹吊

  黯然无措

  陆游的诗 3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陆游《游山西村》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 陆游《卜算子·咏梅》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 陆游《示儿》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 陆游《沈园二首》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 陆游《病起书怀》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 陆游《卜算子·咏梅》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 陆游《游山西村》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 陆游《卜算子·咏梅》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满城春色宫墙柳。 —— 陆游《钗头凤·红酥手》

  当年万里觅封侯。 —— 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 陆游《书愤五首·其一》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 陆游《游山西村》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 陆游《卜算子·咏梅》

  泪痕红浥鲛绡透。 —— 陆游《钗头凤·红酥手》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 陆游《书愤五首·其一》

  箫鼓追随春社*,衣冠简朴古风存。 —— 陆游《游山西村》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 陆游《梅花绝句》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 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 陆游《金错刀行》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 陆游《梅花绝句》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 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 陆游《沈园二首》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 陆游《夜泊水村》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 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 陆游《书愤五首·其二》

  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 —— 陆游《落梅》

  幽姿不入少年场。 —— 陆游《朝中措·梅》

  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 —— 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 陆游《关山月》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 陆游《关山月》

  **白苹红蓼,映一蓑新绿。 —— 陆游《好事*·湓口放船归》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 —— 陆游《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 —— 陆游《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

  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 —— 陆游《读书》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 陆游《沈园二首》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 陆游《乙卯重五诗》

  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 陆游《鹊桥仙·夜闻杜鹃》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 —— 陆游《鹊桥仙·华灯纵博》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 陆游《关山月》

  过时自合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 —— 陆游《落梅》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 陆游《幽居初夏》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 —— 陆游《鹊桥仙·夜闻杜鹃》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 陆游《关山月》

  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 —— 陆游《秋思》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 陆游《乙卯重五诗》

  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 陆游《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

  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_旅。 —— 陆游《鹊桥仙·夜闻杜鹃》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 —— 陆游《金错刀行》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 陆游《幽居初夏》

  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 —— 陆游《金错刀行》

  陆游的诗 4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柱杖无时夜叩门。

  陆游的诗 5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陆游古诗汇总5篇(扩展2)

——与陆游对话作文合集5篇

  与陆游对话作文 1

  落花,是凋零枝头的不甘,迎着寂寞,却无奈。寒梅,是孤傲霜雪的意气,伴随悲怆,但无悔。不禁想起陆游,这个真实的人,有着落花的命运,也有寒梅的品格。

  “后生谁记当年事?泪溅龙床请北征。”因为父亲的影响,在他斑驳年华里,早已文武双全。“执戈王前驱”是他的梦想。可恨他在无能胆小的皇帝年间报效。汉奸秦桧大权独揽,让主战派的陆游“三败考场”。他经历十八载轮回的奋斗与等待,终以自荐搏得小官。朝见皇帝时,他慷慨陈词,直至“泪溅龙床”,让皇帝出师北伐。这,就是陆游,一个不畏冒险的爱国英雄。或许苦涩的年华需要磨炼,孝宗为帝后他才迎来事业高峰。入仕八年,为人正直的他却终究因政敌被罢官。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脱离官场后,陆游独骑毛驴,救济乡民。其实被打击过后,他一直期待着光明前途,因为他相信成功属于坚强。为了他梦寐以求的军装,他又一次毛遂自荐。后来他随王炎在南郑准备北伐,这是他梦想实现的机会,束缚他心灵的枷锁真正被打开,诗词也变得炉火纯青。这是他一生的最高潮。而他的人生终点,因为误信奸臣,自己坚持了一生的信仰,终未完成。但他还在九泉下等待着所谓的追求。

  “此生行作稽山土,犹里遗踪一泫然”。陆游一辈子经理许多风流浪漫故事,但在他心里,唐琬是永不会被替代的。因为陆游母亲的种种原因,他如懦夫般休妻。离婚七年在沈园一次意外的重逢,也是最后一次惜别。短短的两年爱情经历,成了陆游一生都沉浸的梦。晚年后,陆游曾数次来到沈园寻找那份回忆,人事沧然。放不下珍情。惆怅满腔,浊酒解千愁。他们的恋爱,只留下一个痕迹,而爱过的一切却像阴天里角落的苔藓,纵使苍老,却依旧鲜绿。 陆游对唐琬的爱就像对国家最强烈,最深沉的爱,一直延续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

  “损食一年犹可健,无诗日却堪忧。”陆游写诗,几乎像现代的微博,仅仅是一种记录,一种与人交流的工具。也像另一个自己 ,诉说它坎坎坷坷的一生。他的诗,发泄轻狂不满,感叹现实无奈,看透世态炎凉……种种原因,成就了一个独一无二的陆游。

  他有诗人的柔情,亦有战士的铁骨。他一生追求者完美,求留下痕迹。但他不后悔,因为他对国家,对唐琬始终如一的爱,不曾放下。时光悄然,此生无憾。

  与陆游对话作文 2

  记得余秋雨说过: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而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也应验了这句话。

  陆游,你的一生都是悲剧,不论爱情还是理想。

  侧耳,听秋风凄凉哭泣。深夜,院内静悄悄的,柔和的月光把这个世界灌上了铅色,透过窗前照射到你满是狼藉的脸上。是的,你在哭泣,追忆当年与唐琬的两小无猜。可是,那段美好的时光就像秋日里的春光越走越快,直至消亡,你的执着终抵不过母亲的家令和尘世的孝道。终于到了尽头,你们的爱情在今夜画上句号。记得吗?沈园中的分花拂柳、红酥手、黄藤酒好比水中泡影,若隐若现却是那般清晰可念。“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我敬佩你的爱情。

  凝神,听塞外金戈战马。“扫胡尘靖国艰”你从小受父亲的熏陶,所以你特别注重学*兵书。二十岁时,你写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名句。你寒窗苦读,终于冒着细雨蒙蒙,踏上了绍兴的青石板路。你义无反顾地想报效祖国,怎奈时遇不济。你的文章中有你的满腔热血,震惊四座,被署名第一,却被秦桧把你的状元之名公然勾去。

  聆听,听历史歌声未央。你返回故里,继续勤奋读书,终于如愿进入仕途,怎奈官场黑暗,忠心爱国的你被连连贬官,空有爱国情怀,只得个“关河梦断泪空流,此生老沧州”。临终之前,你念念不忘收复故土,由此吟出千古名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我敬佩你的爱国精神。

  一个爱国爱民的人,终会被他的人民和国家记住。你对爱情的执着,对国家的一腔热血,让我对你的敬佩油然而生,现代社会,太缺少你这种人了!

  一曲笙歌,道尽了你的一生:悲剧,悲壮,崇高。如果让人生再来一次,你还会当那个陆游吗?

  与陆游对话作文 3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洲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每当我读起这首诗,都会让我想起令我感动的历史人物——陆游。

  陆游号放翁,出生于南宋,陆游儿时国家一直兵荒马乱,当金兵来临时,陆游一家被伏在草丛中,通常十天也吃不了饭。这段逃命的经历,在陆游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仇恨的种子,而义军豪侠义勇、保境安居的爱国行动也给陆游极大的鼓舞,于是他便从小树立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向。陆游的一生都在兵荒马乱中度过,但在他心里那颗坚贞不屈的爱国的种子蓬勃愈发,奠定了他以后的爱国情怀。他的诗歌大多数都饱含他的满腔热血,即使卧病在床也不忘中原的统一,虽然多次被贬,但他对国家的忠心,却丝毫没有动摇。读到他的诗,我都会静静的思考,我的思绪都会流入到历史的长河中,让我体会到陆游那豪放的情怀,我仿佛看到中原统一后的国泰民安,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陆游多次赶考未能考取,在34岁才博得些功名,即使他在仕途上出现短暂的曙光,他对处理事务一丝不苟。

  随着战争的爆发,路由不得不向朝廷乞官,我不禁深思:如此爱国人士却得不到朝廷的重用,是多么遗憾,我们在学*中也要学*他处理事务一丝不苟的精神。74岁那年,虽然他的姓名从官吏的名册中销号,但他一点不灰心,反而活的自由自在,栽桑、养蚕、种菜、酿酒。“寸笠烟簑自灌园”是他生活的写照。“江山不幸诗家幸”,他一生写下了9300多首诗,诗篇中十分之九是关于军事的。他有空就划着小舟到茭白田、芋田去看一下,或者骑着小毛驴背着药箱给村名看病。他一生中经历种种磨难还对生活充满信心,我们要学*他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万事悠悠百年短,1210年,85岁的陆游走到了生命的尽头,让他死不瞑目的是南宋未能收复失地。

  与陆游对话作文 4

  斑斑驳驳的墙砖上因为潮湿而而长出了青黑的青苔,一块光滑的墙砖上用飘扬而有力的文字刻上了一句诗: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四年级的时候,我已经学过了许多古诗,但仍找不到令我满意的古诗,直到那位诗人的出现。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们班正在上古诗课,听着同学们那齐声朗诵的古诗 ,我仿佛走进了陆游的世界……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有情人被强行拆散的悲惨的爱情命运,黑暗的社会世道,使陆游与唐琬这对恩爱夫妻不能常相厮守而遗恨终生。当初的妻子,现在已变成了“宫墙柳”,可望而不可即。

  或许这一切对于远去的陆游而言都不重要了。因为他知道,“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我的心里虽然不愿意,但还是不情愿地迈开了步子。一个小村庄便出现在眼前,我不禁佩服起陆游的智慧来。只见陆游提笔写下了“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首诗。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如今,身已垂老,心却依旧在北方的天空,久久不愿收回。眼见北方告急,而我却不能上阵杀敌。惟有“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我用诗滋养生命和思念,每当思念故乡时,只能抓一把诗解谗,我只能用诗歌守望心中的夙愿,只能让诗歌随金戈铁马。

  驰骋于硝烟弥漫的搏杀间,用豪迈填补内心的空白。

  时间在周围虽都留下了烙印,但是这首诗的光辉却丝毫都没褪色。如同我爱的诗词,无论经过了多久,诗词中包含的感情也不会消失,如一坛美酒,越酿越纯。

  与陆游对话作文 5

  宋孝宗在刚刚继位的时候,很想改变南宋**屈辱求和的局面,做一番恢复中原的大事。就在公元1163年,宋孝宗任命老将张浚做枢密使一职。

  张浚决定出兵北伐,可是在起草诏书之时,他想到了枢密院编修陆游……

  陆游是个十分有名的诗人。写了一万多首的诗歌,是中华历史上写诗最多,流传下来的诗也最多的诗人。同时,他也是一个积极主张抗击金军的人。

  陆游字务观,越南山阴人,幼年的时候,也正是北宋灭亡的年代。金兵在江南城中抢杀掳掠,陆游从小就尝够了国难的痛苦,也看到、听到江南军民抗击金兵的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滋长了对祖国、对民族的深厚感情。

  少年时代的陆游,由于勤奋的学*,能写出一手出色优美的文章。二十九岁那年,陆游到临安去参加进士科的考试。恰好,秦桧的孙子秦埙也来参加考试。本来,陆游考的最好,应该得状元。可是,秦桧为了让他的孙子考上状元,就说陆游的文章里有抗金的字句,要查办他。

  陆游不得已,只好回到他的老家山阴,就这么待了五年。在此期间,他刻苦学*武功剑术,还从好友处借来《孙子兵法》,潜心学*,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出征金军报效国家。

  直到陆游三十四岁的时候,朝廷才派他到福建宁德县当主簿,这是一个很小的官职,可陆游却很高兴的去了。

  做这么过了一年,陆游来到了临安当官,终于有机会接*皇上。他向皇上提了几条建议,希望皇上奋发图强,可是当时的皇帝宋高宗赵构和根本听不进去,还把他免职了。

  不久后,金军又来攻打南宋,宋高宗怕麻烦,就把皇位传给了宋孝宗。于是这才有了张浚让陆游起草诏书的故事。

  尽管陆游热情支持北伐,可是担任统帅的张浚缺少指挥的才能,张浚手下的两名主将又互相猜忌,发生摩擦,宋军出兵没有多久,就在符离打了一个大败仗,宋军全线溃退。北伐失败,一贯主张求和的大臣在宋孝宗面前对张浚大肆攻击,还说张浚主战园原来是陆游怂恿的。后来张浚被排挤出朝廷,陆游也相继被罢官,他也只好回山阴老家去了。

  陆游在山阴老家居住了三年,生活非常贫困。乾道五年,陆游已经四十五岁了,朝廷才派他到四川夔州去当通判的小官,这次长途旅行,使陆游看到了长江流域的很多名山河流,了解了很多民情。从此陆游写诗的思路更加开阔,题材也更加丰富了,写出了很多有社会意义的诗。

  又过了些时候,负责川陕一代的军事的将领王炎听说陆游的名声,把他请到汉中去,做自己的幕僚。汉中接*抗金的前线,陆游认为到那里去也许有机会参加抗金战斗,为收复失地出一份力量,很高兴地接受了这个任命。到了那里,他便骑马到大散关边,观察金人占领的地区。在王炎的衙门里,他常常亲眼看见金军占领区的老百姓冒着生命危险给宋军送来军事情报。这些情景使他对抗金前景充满了希望。

  可是南宋朝廷对抗金不是很坚决,致使抗金斗争总是遭到失败,陆游满怀的希望无奈却又落空了。

  不久王炎被调走,陆游也被调到成都,在安抚使范成大不部下当参议官。范成大是他的老朋友,虽说是上下级关系,却并不讲究一般的官场礼节。陆游的抗金志愿无法实现,心里气闷,就常常喝酒写诗,来抒发自己的爱国感情。可是一般官场上的人看不起他,说他不讲礼法,思想颓放。陆游听了,索性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放翁”,后来人们就称他陆放翁。

  这样一过又是二三十年,南宋王朝又换了两个皇帝——宋光宗赵惇和宋明宗赵扩,南宋王朝始终没有决心收复失地。陆游长期过着闲居的生活,他只有把满腔爱国热情寄托在他的诗歌创作上。

  这样,一直到陆游八十五岁的时候,他也没能盼到自己为国出力,南宋朝廷收复失地的局面。而在这时陆游也得了大病,卧床不起,当他快要去世的时候,他挣扎着写下了最后一首诗——《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意思是说,他在死之前唯一感到悲哀的是南宋还没有统一全国,他告诉他的儿子,等到南宋的军队收复了中原的那一天,千万不要忘记在祭祀的时候告诉他这个好消息,好让他在九泉之下不再感到悲哀。

  这就是陆游,爱国的陆放翁!尽管他没有实现他的理想,但是他爱国的精神,会一直发扬光大!


陆游古诗汇总5篇(扩展3)

——陆游《诉衷情》赏析汇总5篇

  陆游《诉衷情》赏析 1

  这是柳永在“奉旨填词”,漫游江南时所作的一首思念故人的中调词。作为中调这首词在写景与抒情时,既不大肆铺叙,也不特别凝炼,词旨点到为止,结构完整。

  词的上阕描写秋景,江南水乡的秋色在词人的感受中是*远开阔、疏淡优美的。“雨晴气爽,伫立江楼望处”写的是:雨晴之后,溽暑已消,天高气爽,给人以舒适清新之感;这时登江楼远望,很有诗情画意。“澄明远水生光,重叠暮山耸翠”是写目光所及的山水美景。江水是“澄明”的,表现了秋水的特点,“生光”是波浪在落照中鳞鳞闪映所致;更远处是层层苍翠的远山:这都是从高处远眺所见的景象,并通过“暮山”暗示了具体的时间。“遥认断桥幽径”一句,再进一步描绘江上秋晚的景色。“遥认”两字用得相当确切,很适合具体的环境,因为久久地“伫立江楼”,眺望中渐渐辨认出较远的景物形象。

  断桥、幽径、渔村、孤烟,它们在临*黄昏的江上秋色的背景中构成了秋色*远的画面。这幅荒江日暮秋色图给人以荒寒、凄清、寂寞的感受。

  词的上阕描叙秋景,已为下阕悲秋伤别作了铺垫。

  过片“残阳里”句以“残阳”的意象承上启下,转入抒情,至此,作者关于具体时间已用“暮山”、“向晚”、“残阳”间接或直接地加以强调,突出秋江日暮对游子情绪的景响。“脉脉朱阑静倚”,是含情静倚楼阑,转入思索动了“黯然情绪”,“黯然情绪”即伤别情绪。无际的离愁已使人如未饮先醉了。“如醉”表现情感的陷溺而不能自拔的状态,“愁无际”。

  这黯然情绪是由“暮云过了,秋光老尽,故人千里”引起的。这是在现实中悲秋所生的迟暮之感与客处异乡所生的怀人的伤别意绪的混合。现实的景物增强了伤别意绪,因而无法消除,唯有“尽日空凝睇”以寄托对“故人”的思念。作者并未将“故人”写得具体一些,而是含糊其词。联系柳永其他的羁旅行役之词来看,这“故人”概指他在京都相识的青年歌妓。

  这首词虽非柳永的代表作,但也清新可人,结构工巧。上阙写秋景,凄美动人;下阙思旧情,哀婉感人。意群之间互相照应和映衬,如“伫立”对“静倚”,“暮山”对“暮云”等,词意发展脉络清晰,是一首结构谨严的好词。

  陆游《诉衷情》赏析 2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这首词是作者晚年隐居山阴农村以后写的,具体写作年代不详。

  词中回顾自己当年在梁州参军,企图为恢复中原、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往事,如今壮志未酬,却已年老体衰,反映了作者晚年悲愤不已,念念不忘国事的愁苦心情。

  上片前两句是当年作者在梁州参加对敌战斗心情与生活的概述。他胸怀报国鸿图,匹马单枪驰骋于万里疆场,确实想创立一番不朽的业绩。“觅封侯”不能单单理解为陆游渴望追求**厚禄,因为在写法上作者在这里暗用了《后汉书·班超传》记载的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班超投笔“以取封侯”,后来在西域立了大功,真的被封为“定远侯”。陆游这样写,说明当年他在梁州的时候,也曾有过象班超那样报国的雄心壮志。可是,陆游的`愿望并未变成现实,后两句便是眼前生活的真实写照:睡梦里仍然出现旧日战斗生活的情景,说明作者雄心未已,睁眼看看眼前,“关河”毋庸说已经无影无踪,当年的战袍却早就被尘土所封,满目是凄凉惨淡的景象。

  下片紧承上片,继续抒发自己念念不忘国事,却又已经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郁闷心情。“胡未灭”说明敌寇依然嚣张;“鬓先秋”慨叹自己已经无力报国;“泪空流”包含作者的满腔悲愤,也暗含着对被迫退隐的痛心。

  结尾三句,苍劲悲凉,寓意深刻。“谁料”二字感叹自己被迫退隐,流露了对南宋统治集团不满的情绪。“心在天山,身老沧州”是年迈苍苍的陆游血与泪的凝聚,它很容易让读者想起放翁那首常常使人热泪盈眶的《示儿》诗:“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这是因为,两者所表现的爱国主义思想完全是一致的。

  情感真挚,丝毫不见半点虚假造作;语言通俗,明白如话;悲壮处见沉郁,愤懑却不消沉。所有这些,使陆游这首词感人至深,独具风格。

  陆游《诉衷情》赏析 3

  《诉衷情·永夜抛人何处去》是情人怨恋相思之词。此词运用白描手法,写一位独守空闺的少妇的情态与景物,表现并反衬出她在漫漫长夜中的孤寂与怨恨,既有文人词的细腻华美,又带有民歌风味,是写闺情的别开生面之作。

  “永夜抛人何处去?绝来音。”“永夜”,即漫漫长夜;一个“抛”字暗示出女子对自己命运的担心。起句劈面一问,不仅揭示了女子愁怨的根由,还写出了她因久盼不归而产生的焦灼、苦闷、不安和疑虑。下接“绝来音”,表明所爱深夜不归,并不是不得已的行为,而是故意给她的冷遇,一则写夜阑人静、悄无声息,烘托出女子的孤寂无伴;同时透露出在漫漫长夜、寂寂空闺中她一直在侧耳凝神聆听户外声息的不安心情,门外的每一点哪怕是极轻微的声音都会唤起她的希望,使她激动和喜悦。

  “香阁掩,眉敛,月将沉。”当希望之火一次次在心头燃起旋又熄灭以后,她终于明白今宵是无望的了,“香阁掩”三字表明了她内心的绝望。一个“掩”字,显示了她的情感所系,她并不想把那个无情的人拒于门外,依然为他留着门,闷坐空闺,独对孤灯,痴痴等待着他。“眉敛”,正是她内心深处压抑不住的怨情的不自禁的流露。然而直到月将西沉时分,他也没有给她消息,或者回来陪伴她。“月将沉”一句不仅点明天将破晓,它既暗示了清幽的月光没有给人以任何安慰,徒然增加了女子的愁思,也透露出女子为怨思所苦而一夜无眠,在辗转反侧之际,往日恩爱厮守、形影相随的情景尽在眼前,在独卧孤寝的凄清中更添加了几分寂寞和冷清。

  “争忍不相寻?怨孤衾。”她的语气里有埋怨,有委屈,“争忍”二字反问,表明她怨中有爱,情丝难解,既有不忍苛贵之意,也有不免怨怪之情,仔细体味,竟似有要对方发慈悲的意思。忍或不忍,不是因为情感的自然生发,不是因为情不自禁,而是来自慈悲的意念。然而稍加推究,闺门紧闭,室内一目了然,并无可寻。“寻”这一动作,正好显示她已陷于迷离恍惚的精神状态。等到她头脑稍为清醒,又得面对令人心碎的现实——孤衾独处。“怨孤衾”一句,短而有力,长夜难眠的孤独,自身情感依依而不获对应的痛苦,终于直接以一个“怨”字透出。“怨”,是因爱所生的恨,是不敢决裂而去的恨。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情之所钟,忽发痴语,这是女子发自内心深处的表白和对负心人的恳切呼唤。换心者,移心之谓也,主人公希望把自己的一颗心移置在对方的心腔里,以取得对方对自己思念之深的理解。如果对方已经彻底绝情,任是怎样他也不会回心转意了。虽是如此,但词这样写,却愈见感情激愤而又无可奈何,沉哀深痛,入木三分。这里既有对男子的嗔怨,更透出女子的一片深情,令人低徊不尽。

  词写痴情女子对负心情郎的期待、爱恋与幽怨。心不可换,情痴故欲换之,换之而不可得,益增其怨忧。写闺怨情至于此,形象鲜明生动,无以复加。

  陆游《诉衷情》赏析 4

  词的上片描写秋景,江南水乡的秋色在词人的感受中是*远开阔、疏淡优美的。词开篇“雨晴气爽”两句总写登楼远眺。先以“雨晴气爽”烘托环境气氛,给人以舒适清新之感,同时暗指时值秋季;再以“江楼”点出登临地点,“伫立”而“望”则使一个在江楼上长久的孤独默立、凝望远方的词人形象兀现在读者眼前,这也直接引出了下文的景色描写。

  “澄明远水生光,重叠暮山耸翠”是写目光所及的山水美景。脚下,远去的江水清澈明净,波光闪动;隔江而望,暮色中重峦叠嶂,苍苍莽莽。这里从大处落笔,一句写江,一句写山。写江水突出了秋水清澈,澄静如练的特点;写“暮山”则突出了层峦叠翠、高耸入云的特点。这两句对仗工整,字句的锤炼也颇见功力:“远”字把江水逶迤远去的景象点染了出来,使画面一下就开阔起来;“暮”字为景物涂上了苍茫的背景,使整幅画面意境全出。

  接下来,词人的视线落在了水际山峦之中。“遥认断桥幽径”三句,再进一步描绘江上秋晚的景色。远远地辨认出断桥、幽僻的小路,还隐隐约约地辨认出有个小渔村,在这黄昏时分,一缕炊烟正在村里袅袅升起。“遥认”两字用得相当确切,拉开了人与景的距离。景物显得远而小,有些模糊,增加了画面的纵深感。“断桥”、“幽径”、“渔村”、“孤烟”,这些衰残的意象,渲染出荒凉寂寥、凄清冷落的气氛,它们在临*黄昏的江上秋色的背景中构成了秋色*远的画面。

  整个上片如一幅境界寥廓的江村晚景图,展现在读者眼前的是深秋雨后的江楼,无语东流的江水,层峦叠翠的远山,还有暮色中的“断桥”“幽径”、“渔村”“孤烟”。景色是凄清沉寂的,心情亦当如此,由此下片转为抒情。

  过片“残阳里”句以“残阳”的意象承上启下,转入抒情。“残阳里”紧承“向晚孤烟起”,点出了时间的流逝,也给全词蒙上了一层惨淡的色彩。至此,词人关于具体时间已用“暮山”、“向晚”、“残阳”数词间接或直接地加以强调,突出了秋江日暮对游子情绪的景响。“脉脉朱阑静倚”一句呼应上片的“伫立江楼”,暗示了词人一直在江楼上默然凝伫。“脉脉”二字突出了“静倚”“朱阑”、凝望沉思时的如痴如醉,难以解脱。词中虽为言明词人何以长久地独倚“江楼”,但那种浓重的伤感之情已然深深感染了读者。于是词作水到渠成般过渡到下面一句:“黯然情绪,未饮先如醉。”心情抑郁,竟至没有喝酒却已进入醺醺而醉的状态,足见愁情的深沉、浓烈。这其中,已暗暗透出了“黯然消魂者,惟别而已矣”(江淹《别赋》)的浓重的伤别情绪,只是引而未发罢了。随着这种低沉感伤情绪的继续加重,词人满腹的愁思也汹涌如潮起来,不由得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愁无际。”

  “暮云过了,秋光老尽,故人千里。”这几句点出了悲秋怀人的主旨。词人置身深秋景色中,远山苍茫的迷蒙,断桥孤烟的冷落,暮云将尽的惨淡,秋光渐老的哀伤,使词人联想到了羁旅生涯的苦涩艰难,前程的渺茫无望。这份生命的悲哀需要有人与他共同承担,而“故人”却远隔千里。现实的景物增强了伤别意绪,因而无法消除,唯有“竟日空凝睇”以寄托对“故人”的思念。“竟日空凝睇”一句中“竟日”与前文的“暮山”、“向晚”、“残阳”、“暮云”相呼应,写出了时间的推移,也暗示了词人陷入深深的愁怨难以自拔;“凝睇”又与开头的“江楼”伫望,换头处的“朱阑静倚”以及全篇的景物描写紧密相扣,使全词首尾圆合,浑然一体;着一“空”字,表现了词人明知无望,却仍然对“故人”一片痴情,颇能动人心魄。

  这首词虽非柳永的代表作,但也清新可人,结构工巧。上片写秋景,凄美动人;下片思旧情,哀婉感人。这首《诉衷情*》在词体中属于中调,柳永在创作时依据体制的特点,在写景与抒情时,既未大肆铺叙,也不特别凝炼,词旨点到即止。全词结构完整,处处映衬照应,语言雅而不俗,笔调挥洒自如。

  陆游《诉衷情》赏析 5

  这首词标题为“春游”,上片写一位女子在春天的出游,下片则写了所见所感的春天的风物。

  “小桃枝下试罗裳”,是说出游前的准备。天气渐暖,要换上春天的罗裳,不是一换就得,所以要试,试衣于小桃枝下,很可能是普通农家的女孩子。站在小桃枝下。很容易使人联想起唐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人面桃花相映红”,这当然是一种很美的映衬。不仅如此,鲜艳的桃花和女子衣上的香泽又引来了翩翩的蝴蝶。不说蝴蝶环绕飞舞,却说“蝶粉斗遗香”,蝶翅上扑落的粉末和女子遗落的香泽比赛,哪一种更香,这就婉转曲折深有意趣了。在花丛中翩翩起舞的蝴蝶,本来也是美的化身,所以梁山伯祝英台的故事中,才有化蝶之说。

  游春的人自然很多,有乘宝马香车的,“玉轮碾*芳草”,从芳草地上忽忽驶过,车中的贵妇娇娃,也只在车窗中露出了半面。但“半面恼红妆”,这半面娇容却引起这位游春少女的不快。可能是因为她们乘坐的香车对于芳草的摧残,也可能因为她们不暇他顾的高傲姿态。古代“半面”一词有曾见过面的意思。《后汉书·应奉传》载应奉曾见一车匠于门中露半面,后数十年遇之于途中。仍能认出他来。故有“半面之旧”的说法。也有就指半边脸面,如汤显祖《牡丹亭》:“没揣菱花偷人半面。”或者又指古代遮面之具。还有一个“半面妆”的著名典故,《南史·梁元帝徐妃传》:“妃以帝眇一目,每知帝将至,必为半面妆以俟,帝见则大怒而出。”李商隐《南朝》诗云:“地险悠悠天险长,金陵王气应瑶光。休夸此地分天下,只得徐妃半面妆。”讽刺南朝苟安于半壁江山,犹如徐妃之半面妆,如取用李商隐诗意,则“半面恼红妆”当指南明福王朱由崧即位南京,只图苟安一时,如同南朝梁、陈末年故事。这种时事使人烦恼,故云:“半面恼红妆。”准此,前面的“玉轮碾*芳草”也可解释为暗指南明弘光朝排斥忠良压制贤才、这样来解释这两句词,可能显得牵强一些,但是,“半面恼红妆”又似乎不是一般语言,很值得探究。

  下片“风乍暖,日初长,袅垂杨”三句,写的是初春景象。风才开始变暖,白天才开始变长,垂挂的柳枝才缀上新绿而随风飘荡。三句非常紧凑。从几种事物中观察,感受表现了初春的特点。而以下的三句“一双舞燕,万点飞花,满地斜阳”却大有春事已过的景象。关于燕子,在子龙词中多次提及,如《山花子·春恨》“惟有无情双燕子,舞东风”,《眼儿媚》“只愁又见,柳绵乱落,燕语星星”、《蝶恋花·春日》“燕子乍来春渐老,乱红相对愁眉扫”、《江城子·病起春尽》“凭燕子,骂东风”。几乎都是与暮春春尽联系着。此处“一双舞燕”恐怕也不是早春景象,“万点飞花”更是暮春特有之景,“满地斜阳”也*添了一份凄清。这后面的三个四字句,与前面的三个三字句,意思上有承接,时间上有发展,似是感叹着“九十韶光如梦短”(《渔家傲》),由初春写到春夫,时间上的跨度是为了表现情感上的跨度。王士禛评此词“情景相生”(《陈忠裕全集》引)。处处是景语,也处处是情语,客观景物无不打上感情的烙印,故能深切感人。


陆游古诗汇总5篇(扩展4)

——我心中的陆游作文6篇

  陆游,这位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自幼好学不倦,在饱经丧乱的生活感受中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然而,在与唐琬的爱情中受到的感情伤痛却终其一生。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有情人被强行拆散的悲惨的爱情命运,黑暗的社会世道,使陆游与唐琬这对恩爱夫妻不能常相厮守而遗恨终生。当初的妻子,现在已变成了“宫墙柳”,可望而不可即。

  “错,错,错,”正是陆游心中永远解不开的结。一错,只在与唐琬相识又相知,结下了生命之中的不了缘;二错,与唐琬相亲相爱结为夫妻,比翼双飞夫唱妇随;三错,母命难违含泪忍恨痛写休书。终落得恩爱夫妻各分散,只得忍看“春如旧,人空瘦”,终日“泪痕红浥鲛绡透”,留下伤情累累,任心泪漫流。

  桃花已落,池台亭阁依旧,却没有了往日的相聚与欢歌。回忆往昔的海誓山盟,幸福甜蜜的美好时光,都已随花落水流去,独留陆游伫立在沈园中的苍凉背影。“人成各,今非昨”,欲借信笺诉衷情,却也情路难通锦书难托,只得忍痛作罢。

  陆游与唐琬的爱情悲剧,给陆游的人生罩上了一层涂抹不去的爱恨情愫。他无法违背顽固母亲的意愿,面对不得已嫁做他人妇的唐琬,几十年的相思牵挂与凄怆酸楚,全部迸发于悔恨交加之中,令人深感旧礼教的无情和可憎,为抱恨终身的陆游而难过。

  陆游一生,仕途坎坷,爱情凄苦,但意志从不消沉,他的诗词慷慨雄浑,荡漾着炽热的爱国主义的激情,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堪称伟大,不辱伟大!

  1158年(绍兴二十八年)入闽任宁德县主簿.据《宁德县志》卷三《宦绩》中记载:“陆游,字务观,即放翁也┅┅

  绍兴二十八年任邑薄,有善政,百姓爱戴”。在宁德的南漈山上建有陆游塑像。浙江绍兴的鉴湖村内也有陆游塑像。曾任镇江隆兴通判。1170年(乾道六年)入蜀,任夔州通判。1172年(乾道八年),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投身军旅生活。后官至宝章阁待制。陆游在政治上,主张坚决抗战,充实军备,要求“赋之事宜先富室,征税事宜覆大商”,一直受到投降集团的压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一生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风格雄浑豪放,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爱国热情。《关山月》、《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书愤》、《示儿》、《游山西村》、《临安春雨初霁》、《冬夜读书示子聿》等篇均为后世所传诵。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有清新之作。亦工词,杨慎谓其纤丽处似秦观,雄慨处似苏轼。但有些诗词流露出消极情绪。他初婚唐氏,在母亲压迫下离异,其痛苦之情倾吐在部分诗词中,如《沈园》、《钗头凤》等,都很真挚动人。还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诉衷情》等。

  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而富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民族,他有着巨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我们共同生活在中华大地这片沃土上,在中华民族的五千年历史中,曾经拥有过的辉煌,那是其他西方国家所望尘莫及的,也曾经涌现出了一大批的仁义志士,他们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用智慧和生命谱写了光辉的篇章。历代诗人用自己激情的笔墨,用自己慷慨激昂的爱国之情,谱写了中华民族这个传奇民族的不凡经历。

  一提到陆游这个名字,我们大家肯定会联想到《示儿》这首千古绝唱: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在临死前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在临死前依然还想着祖国还未统一,在死后也想知道自己的祖国是否统一,于是我更加坚定了对他的钦佩之情。源于对他的喜爱,我渐渐走进了这位*文坛史上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他的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更是有着一片报国热枕的熟健之作,诗中的最后一句“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这两句苍劲悲凉,充分表现诗人悲愤不已,仍念念不忘沦陷的大好河山的悲痛心情。

  此时我的心情也与诗句围绕,心头积压的满是亡国之恨,我的眼前仿佛浮现出了这样的一副场面:在金人的铁蹄下宋朝人民欲哭无泪,盼望着宋朝的王师又是一年。我仿佛也置身于铁马金戈,刀光剑影的战场,感受到两军对战迫人的杀气。

  那时的陆游仕途完全陷入底谷,但他却吟出了《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这首千古流芳的传世之作。那时的陆游就像那句话:位卑未敢忘国忧。他把自己的一颗赤子之心和满腔的热血都化作自己创作的灵感,谱下了一首又一首的传世佳作。

  陆游一颗炙热的爱国之心让我钦佩不已,想我中华一个拥有5千年文化历程的泱泱大国,有多少的文人墨客为此挥毫泼墨,用一首首千古流芳的诗词来表现自己对中华,这个世界民族之林的热爱与赞美。让我们继承先辈们高尚的情操,用我们的智慧才华,我们的青春年华,我们的满腔热血为我们共同热爱的中华,在史册上写下一段光辉的历程!

  在遥远的南宋,有这样一个人:他是一个金石,但他不断被当局排斥和打击;他献身于军队收复失地,并呼吁他的爱国主义诗歌;他写了“柴头峰”等感人的诗和“仙儿”等爱国诗。他是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陆游。

  我喜欢陆游,因为我欣赏他一贯的爱国精神。

  陆游生活在一个混乱的时代。陆游一岁时,父亲陆载被免去交通部副特使职务。与此同时,靖康灾情再次发生。晋国入侵中原时,陆游一家不得不逃走。他童年的'逃亡持续了8年,直到9岁,他和家人才回到山阴。逃亡期间,陆游深受其家族爱国主义思想的影响,以身作则的爱国主义思想应运而生。

  卢年轻时刻苦学*,为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成年后,南宋和金朝和*相处,与金人划清淮水界线。当时,南宋正处于年久失修的状态。陆佑听到这事很伤心。不久,他在一首诗中写道:“上山打野虎,下马写草书军”,希望有一天他能亲自到战场上去,杀敌报国。

  我喜欢陆游,因为他是一个很有感情的人。他对国家和家庭充满热情。

  青年时期,陆游与堂弟唐婉结婚,并写下了著名的诗篇《卜运算子咏梅》。但一年后他们被母亲撕碎了。后来,陆游在沈园遇到了唐婉。陆游伤心的时候,他在花园的墙上写了一首悲伤的诗《柴头风》,以纪念失去的爱情。直到去世,他仍然怀念唐婉。

  我喜欢陆游,因为他从不在逆境中放弃。

  上任第一年,陆游进入仕途,39岁时获得金石背景。陆游一直坚持反对黄金。能够掌权的大臣大多是由人组成的。他们害怕陆游会说服皇帝与金朝作战,于是继续与他作战,击退他。陆游入朝仅一年就被辞退并被迫离开法庭。但陆游没有自暴自弃,他在一个快乐的年华里献身于军事生活。在这一时期,他积累了许多爱国主义的创作主题,创作了上千首古诗。

  晚年,陆游在农村过着*凡的生活。这时,他还写了一些关于农村生活的诗。但老陆游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他的爱国主义是坚定不移的。此时,他的作品《秀儿》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展现了他生前国家的统一。

  陆游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写诗勤奋了60年。传世诗歌9600余首,他已成为世界上现存最伟大的诗人。

  陆游已经死了800多年了。但他离我们不远。他的身体早已逝去,但他对国家和家庭的深深爱仍然深深地感染着我。虽然相隔*一个世纪,我依然感受到他那颗真诚的心。他的诗给了我们激情、享受和启迪。他离我不远。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1125年出生,1210年去世,南宋著名诗人。自称“六十年间万首诗”,被称为南宋的“小李白”。

  他16岁时科举考试,失败了。19岁又一次科举考试,又失败了。28岁又一次科举考试,终于成功了,还考中了第一名。他被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中兴四大诗人里有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尤褒(牛牛为了方便记忆,编了一首诗,见11)。

  当官之后,陆游担任司法工作,后来常委,*公务员。当时,宋朝正和金兵作战,整个南宋就被分成了两大块,一块是主和派,一块是主战派。陆游辛弃疾等这些爱国诗人都是主战派的,可是整个国家有皇帝治理,皇帝支持主和派。所以无论如何,主合派都占上风。终于有一天,主战派终于占上风了,皇帝让陆游带兵北伐。可南宋军队很久没有练兵了,几下就被金兵打得落花流水。皇帝知道了,也没说什么。可著名坏人秦桧看见了(就是害死岳飞的大坏人),说陆游是故意打输的。皇帝听了,很生气,把陆游赶下去了。

  后来陆游写了《卜算子咏梅》。其中一句是: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表面意思上是说梅花掉在地上被车轮碾成烂泥,但是还有香味。实际上说他被皇帝抛弃,但依然有保卫国家的高尚。

  在陆游临终的时候,他写下了《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不忘告乃翁。”意思是南宋军队北伐成功后,在家祭祀的时候别忘了告诉他。

  记得余秋雨说过: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而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也应验了这句话。

  陆游,你的一生都是悲剧,不论爱情还是理想。

  侧耳,听秋风凄凉哭泣。深夜,院内静悄悄的,柔和的月光把这个世界灌上了铅色,透过窗前照射到你满是狼藉的脸上。是的,你在哭泣,追忆当年与唐琬的两小无猜。可是,那段美好的时光就像秋日里的春光越走越快,直至消亡,你的执着终抵不过母亲的家令和尘世的孝道。终于到了尽头,你们的爱情在今夜画上句号。记得吗?沈园中的分花拂柳、红酥手、黄藤酒好比水中泡影,若隐若现却是那般清晰可念。“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我敬佩你的爱情。

  凝神,听塞外金戈战马。“扫胡尘靖国艰”你从小受父亲的熏陶,所以你特别注重学*兵书。二十岁时,你写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名句。你寒窗苦读,终于冒着细雨蒙蒙,踏上了绍兴的青石板路。你义无反顾地想报效祖国,怎奈时遇不济。你的文章中有你的满腔热血,震惊四座,被署名第一,却被秦桧把你的状元之名公然勾去。

  聆听,听历史歌声未央。你返回故里,继续勤奋读书,终于如愿进入仕途,怎奈官场黑暗,忠心爱国的你被连连贬官,空有爱国情怀,只得个“关河梦断泪空流,此生老沧州”。临终之前,你念念不忘收复故土,由此吟出千古名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我敬佩你的爱国精神。

  一个爱国爱民的人,终会被他的人民和国家记住。你对爱情的执着,对国家的一腔热血,让我对你的敬佩油然而生,现代社会,太缺少你这种人了!

  一曲笙歌,道尽了你的一生:悲剧,悲壮,崇高。如果让人生再来一次,你还会当那个陆游吗?


陆游古诗汇总5篇(扩展5)

——爱国诗人陆游的诗句 40句菁华

1、盐裹聘狸奴,常看戏座隅。——陆游《赠猫》

2、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山醉亦休。——陆游《秋思》

3、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陆游《关山月》

4、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陆游《游山西村》

5、归装渐理君知否?笑指庐山古涧藤。——陆游《自咏示客》

6、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陆游《沈园二首》

7、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陆游《夜泊水村》

8、一饱正自艰,五穷故相逐。——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9、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10、泪痕红浥鲛绡透。——陆游《钗头凤·红酥手》

11、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12、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13、识字粗堪供赋役,不须辛苦慕公卿。——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14、辛勤蓺宿麦,所望明年熟。——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15、风声翻海涛,雨点堕车轴。——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16、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17、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18、莫忧持橐晚,姑记乞身归。——陆游《送仲高兄宫学秩满赴行在》

19、叹流年、又成虚度。——陆游《谢池春·壮岁从戎》

20、漫悲歌、伤怀吊古。——陆游《谢池春·壮岁从戎》

21、铁骑无声望似水。——陆游《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22、一个飘零身世,十分冷淡心肠。——陆游《朝中措·梅》

23、任是春风不管,也曾先识东皇。——陆游《朝中措·梅》

24、梦破南楼,绿云堆一枕。——陆游《清商怨·葭萌驿作》

25、胡未灭,鬓先秋。——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26、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27、行人别有凄凉意。——陆游《月上海棠·斜阳废苑朱门闭》

28、使君宏放,谈笑洗尽古今愁。——陆游《水调歌头·多景楼》

29、吊兴亡、遣恨泪痕里。——陆游《月上海棠·斜阳废苑朱门闭》

30、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陆游《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31、凝愁处,似忆宣华旧事。——陆游《月上海棠·斜阳废苑朱门闭》

32、总是向人深处,当时枉道无情。——陆游《朝中措·代谭德称作》

33、关心*日,啼红密诉,剪绿深盟。——陆游《朝中措·代谭德称作》

34、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35、漫向寒炉醉玉瓶,唤君同赏小窗明。——陆游《浣溪沙·和无咎韵》

36、鳞鸿不寄辽东信,又是经年。——陆游《采桑子·宝钗楼上妆梳晚》

37、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陆游《鹊桥仙·夜闻杜鹃》

38、酒徒一一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陆游《鹊桥仙·华灯纵博》

39、鼓角临风悲壮,烽火连空明灭,往事忆孙刘。——陆游《水调歌头·多景楼》

40、成都城南有蜀王旧苑,尤多梅,皆二百余年古木斜阳废苑朱门闭。——陆游《月上海棠·斜阳废苑朱门闭》


陆游古诗汇总5篇(扩展6)

——卜算子咏梅陆游注音 (菁华3篇)

  宋代: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此词以梅花自况,咏梅的凄苦以泄胸中抑郁,感叹人生的失意坎坷;赞梅的精神又表达了青春无悔的信念以及对自己爱国情操及高洁人格的自许。

  词的上半阕着力渲染梅的落寞凄清、饱受风雨之苦的情形。陆游曾经称赞梅花“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落梅》)。梅花如此清幽绝俗,出于众花之上,可是“如今”竟开在郊野的驿站外面,紧临着破败不堪的“断桥”,自然是人迹罕至、寂寥荒寒、倍受冷落、令人怜惜了。无人照看与护理,其生死荣枯全凭自己。“断桥”已失去沟通*的功能,唯有断烂木石,更是人迹罕至之处。由于这些原因,它只能“寂寞开无主”了,“无主”既指无人照管,又指梅花无人赏识,不得与人亲*交流而只能孤芳自赏,独自走完自己的生命历程而已。“已是黄昏独自愁”是拟人手法,写梅花的精神状态,身处荒僻之境的野梅,虽无人栽培,无人关心,但它凭借自己顽强的生命力也终于长成开花了。宝剑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野梅不*凡的遭遇使它具有不同凡响的气质。范成大《梅谱序》说:“野生不经栽接者,……谓之野梅,……香最清。”可是,由于地势使然,野梅虽历经磨难而独具清芬,却无人能会,无人领略其神韵。这犹如“幽居见。那么,野梅为何又偏在黄昏时分独自愁呢?因为白天,它尚残存着一线被人发现的幻想,而一到黄昏,这些微的幻想也彻底破灭了;这也如前人闺怨诗所说:最难消遣是黄昏!不仅如此,黄昏又是阴阳交替,气温转冷而易生风雨的时辰,所以;除了心灵的痛苦之外,还要有肢体上的折磨,“更著风和雨”。这内外交困、身心俱损的情形将梅花之不幸推到了极处,野梅的遭遇也是作者已往人生的写照,倾注了诗人的心血! “寂寞开无主”一句,作者将自己的感情倾注在客观景物之中,首句是景语,这句已是情语了。

  上阕集中写了梅花的困难处境,它也的确还有“愁”。从艺术手法说,写愁时作者没有用诗人、词人们那套惯用的比喻手法,把愁写得像这像那,而是用环境、时光和自然现象来烘托。况周颐说:“词有淡远取神,只描取景物,而神致自在言外,此为高手。”(《蕙风词话》)就是说,词人描写这么多“景物”,是为了获得梅花的“神致”;“深于言情者,正在善于写景”(田同之《西圃词说》)。上阕四句可说是“情景双绘”。让读者从一系列景物中感受到作者的特定环境下的心绪──愁,也让读者逐渐踏入作者的心境。

  下半阕写梅花的灵魂及生死观。梅花生在世上,无意于炫耀自己的花容月貌,也不肯媚俗与招蜂引蝶,所以在时间上躲得远远的,既不与争奇斗妍的百花争夺春色,也不与菊花分享秋光,而是孤独地在冰天雪地里开放。但是这样仍摆脱不了百花的嫉妒,可能会被认为“自命清高”、“别有用心”甚至是“出洋相”……。正像梅花“无意苦争春”一样,对他物的侮辱、误解也一概不予理睬,而是“一任群芳妒”,听之任之: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同时,不论外界舆论如何,我以不变应万变,只求灵魂的升华与纯洁,即使花落了,化成泥土了,轧成尘埃了,我的品格就像我的香气一样永驻人间。这精神不正是诗人回首往事不知悔、奋勇向前不动摇的人格宣言吗!“群芳”在这里代指“主和派”小人。这两句表现出陆游标格孤高,决不与争宠邀媚、阿谀逢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崚嶒傲骨。最后几句,把梅花的“独标高格”,再推进一层:“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前句承上阕的寂寞无主、黄梅花昏日落、风雨交侵等凄惨境遇。这句七个字四次顿挫:“零落”,不堪雨骤风狂的摧残,梅花纷纷凋落了,这是一层。落花委地,与泥水混杂,不辨何者是花,何者是泥了,这是第二层。从“碾”字,显示出摧残者的无情,被摧残者承受的压力之大,这是第三层。结果呢,梅花被摧残、被践踏而化作灰尘了。这是第四层。看,梅花的命运有多么悲惨,简直令人不忍卒读。但作者的目的决不是单为写梅花的悲惨遭遇,引起人们的同情;从写作手法说,仍是铺垫,是蓄势,是为了把下句的词意推上最高峰。虽说梅花凋落了,被践踏成泥土了,被碾成尘灰了,请看,“只有香如故”,它那“别有韵”的香味,却永远如故,一丝一毫也改变不了。

  末句具有扛鼎之力,它振起全篇,把前面梅花的不幸处境,风雨侵凌,凋残零落,成泥作尘的凄凉、衰飒、悲戚,一股脑儿抛到九霄云外去了。“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作者从民族国家的利益出发,做出生命的表白。悲忧中透出一种坚贞的自信。词人借梅言志,曲折地写出险恶仕途中坚持高沽志行。不媚俗.不屈邪.*绝俗,忠贞不渝的情怀与抱负。这首咏梅词.通篇来见“梅”字.却处处传出“梅”的神韵.且作者以梅自喻。比必寄托。物我融一。对梅的赞咏中,显示词人身处逆境而矢志不渝的崇高品格。

  纵观全词,诗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巧借饱受摧残、花粉犹香的梅花,比喻自己虽终生坎坷,绝不媚俗的忠贞,这也正像他在一首咏梅诗中所写的“过时自合飘零去,耻向东君更气怜”。陆游以他饱满的爱国热情,谱写了一曲曲爱国主义诗篇,激励了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真可谓“双鬓多年作雪,寸心至死如丹”。

  这是陆游一首咏梅的词,其实也是陆游自己的咏怀之作。陆游一生酷爱梅花,写有大量歌咏梅花的诗,歌颂梅花傲霜雪,凌寒风,不畏**,不羡富贵的高贵品格。诗所塑造的梅花形象中,有诗人自身的影子,正如他的《梅花绝句》里写的:“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这首《卜算子》,也是明写梅花,暗写抱负。其特点是着重写梅花的精神,而不从外表形态上去描写。

  上片首二句说梅花开在驿外野地,不在金屋玉堂,不属达官贵人所有。后二句说梅花的遭遇:在凄风苦雨摧残中开放。它植根的地方,是荒凉的驿亭外面,断桥旁边。驿亭是古代传递公文的人和行旅中途歇息的处所。加上黄昏时候的风风雨雨,这环境被渲染得多么冷落凄凉!写梅花的遭遇,也是作者自写被排挤的政治遭遇。

  下片写梅花的品格:说他不与群芳争春,任群芳猜忌一任百花嫉妒,我却无意与它们争春斗艳。即使凋零飘落,成泥成尘,我依旧保持着清香。如果结合诗人一生累遭投降派的'打击而报国之志不衰的情形来体会,真是“一树梅花一放翁”了。

  末两句即是《离骚》“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的精神。比王安石咏杏:“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之句用意更深沉。

  陆游一生的政治生涯:早年参加考试被荐送第一,为秦桧所嫉;孝宗时又为龙大渊、曾觌一群小人所排挤;在四川王炎幕府时要经略中原,又见扼于统治集团,不得遂其志;晚年赞成韩侂胄北伐,韩侂胄失败后被诬陷。我们读他这首词,联系他的政治遭遇,可以看出它是他的身世的缩影。词中所写的梅花是他高洁的品格的化身。

  唐宋文人尊重梅花的品格,与六朝文人不同。但是象林和靖所写的“暗香、疏影”等名句,都只是高人、隐士的情怀;虽然也有一些作家借梅花自写品格的,但也只能说:“原没春风情性,如何共,海棠说。”(南宋肃泰来《霜天晓角·咏梅》)这只是陆游词“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的一面。陆游的友人陈亮有四句梅花诗说:“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写出他自己对政治有先见,不怕打击,坚持正义的精神,是陈亮自己整个人格的体现。陆游这首词则是写失意的英雄志士的兀傲形象。我认为在宋代,这是写梅花诗词中最突出的两首好作品。

  这是陆游一首咏梅的词(被选入沪教版语文书 试用本第3版 第3单元宋词集粹<;下>;),其实也是陆游的咏怀之作。压住一“愁”字,表现了梅花的寂寞与无人问津,渗透的更是作者本身的孤独。下阕写梅花的遭遇,也是作者自写被排挤的政治遭遇,而最后一句更是写出了梅花伶仃的孤芳自赏,陆游立志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

  陆游一生主张坚决抗金、收复中原,因此为统治集团中求和派所压制。创作本词时陆游正处在人生的低谷,主战派被排挤压迫,士气低落,这首咏梅词,其实也是陆游自己的咏怀之作。


陆游古诗汇总5篇(扩展7)

——陆游的作文700字合集5篇

  陆游,这位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自幼好学不倦,在饱经丧乱的生活感受中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然而,在与唐琬的爱情中受到的感情伤痛却终其一生。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有情人被强行拆散的悲惨的爱情命运,黑暗的社会世道,使陆游与唐琬这对恩爱夫妻不能常相厮守而遗恨终生。当初的妻子,现在已变成了“宫墙柳”,可望而不可即。

  “错,错,错,”正是陆游心中永远解不开的结。一错,只在与唐琬相识又相知,结下了生命之中的不了缘;二错,与唐琬相亲相爱结为夫妻,比翼双飞夫唱妇随;三错,母命难违含泪忍恨痛写休书。终落得恩爱夫妻各分散,只得忍看“春如旧,人空瘦”,终日“泪痕红浥鲛绡透”,留下伤情累累,任心泪漫流。

  桃花已落,池台亭阁依旧,却没有了往日的相聚与欢歌。回忆往昔的海誓山盟,幸福甜蜜的美好时光,都已随花落水流去,独留陆游伫立在沈园中的苍凉背影。“人成各,今非昨”,欲借信笺诉衷情,却也情路难通锦书难托,只得忍痛作罢。

  陆游与唐琬的爱情悲剧,给陆游的人生罩上了一层涂抹不去的爱恨情愫。他无法违背顽固母亲的意愿,面对不得已嫁做他人妇的唐琬,几十年的相思牵挂与凄怆酸楚,全部迸发于悔恨交加之中,令人深感旧礼教的无情和可憎,为抱恨终身的陆游而难过。

  陆游一生,仕途坎坷,爱情凄苦,但意志从不消沉,他的诗词慷慨雄浑,荡漾着炽热的爱国主义的激情,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堪称伟大,不辱伟大!

  记得余秋雨说过: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而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也应验了这句话。

  陆游,你的一生都是悲剧,不论爱情还是理想。

  侧耳,听秋风凄凉哭泣。深夜,院内静悄悄的,柔和的月光把这个世界灌上了铅色,透过窗前照射到你满是狼藉的脸上。是的,你在哭泣,追忆当年与唐琬的两小无猜。可是,那段美好的时光就像秋日里的春光越走越快,直至消亡,你的执着终抵不过母亲的家令和尘世的孝道。终于到了尽头,你们的爱情在今夜画上句号。记得吗?沈园中的分花拂柳、红酥手、黄藤酒好比水中泡影,若隐若现却是那般清晰可念。“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我敬佩你的爱情。

  凝神,听塞外金戈战马。“扫胡尘靖国艰”你从小受父亲的熏陶,所以你特别注重学*兵书。二十岁时,你写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名句。你寒窗苦读,终于冒着细雨蒙蒙,踏上了绍兴的青石板路。你义无反顾地想报效祖国,怎奈时遇不济。你的文章中有你的满腔热血,震惊四座,被署名第一,却被秦桧把你的状元之名公然勾去。

  聆听,听历史歌声未央。你返回故里,继续勤奋读书,终于如愿进入仕途,怎奈官场黑暗,忠心爱国的你被连连贬官,空有爱国情怀,只得个“关河梦断泪空流,此生老沧州”。临终之前,你念念不忘收复故土,由此吟出千古名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我敬佩你的爱国精神。

  一个爱国爱民的人,终会被他的人民和国家记住。你对爱情的执着,对国家的一腔热血,让我对你的敬佩油然而生,现代社会,太缺少你这种人了!

  一曲笙歌,道尽了你的一生:悲剧,悲壮,崇高。如果让人生再来一次,你还会当那个陆游吗?

  “陆游是著名的爱国诗人,在政治上主张要坚决抗战,充实军备,一直收到投降集团的压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写下了无数爱国诗篇……”随着一段“爱国诗人‘陆游’”的资料介绍,周二由裴老师上的一节公开国学课,“走进‘陆游’”,正式拉开了序幕。

  一上课,裴老师就出了不少陆游的名诗名篇,和大家玩起了“填诗句”的活动。课堂上的气氛变得活跃了,听课的老师和同学们纷纷交头接耳、冥思苦想。其中的诗句有的简单易懂,有的寓意深刻,有的令全班同学对答如流,有的让博学的老师绞尽脑汁……游戏结束了,不仅每位同学都能印象深刻的记住这些诗句,而且更让大家多方面的了解了陆游和他的诗。时而抒发郁愤之情,时而怀念奋勇杀敌……陆游是一位爱国的诗人!

  接着,裴老师开始带我们一会儿欣赏陆游笔下不畏严寒、坚韧不拔的梅花;一会儿随陆游追怀往事、感慨世事多艰;一会儿和陆游一同梦见在战场上浴血奋战;一会儿又同陆游一起至死念念不忘祖国统一……大家都深深沉浸在陆游那深挚强烈的爱国情怀中,深深的体会着他的那满腔热血,也深深的感受着她那对金兵的痛恨。陆游是一位真正爱国的诗人!

  最后,我们在裴老师的带领下朗诵着这位诗人的爱国情怀,时而高昂,时而低荡,时而强烈,时而收敛,时高时低,时长时短。我们高颂着这位伟大的诗人,高颂着这位爱国的诗人。陆游是一位真真正正爱国的诗人!

  这节“走进‘陆游’”的国学课让我了解到陆游的爱国情怀,它令我记忆犹新!

  公元1210年的冬天,天空阴阴的,下着鹅毛大雪,太阳已经好多天没露脸了。山上一棵树也看不见了,全被雪埋住了;山脚下的树林也变得光秃秃的了,僵硬的树枝被北风吹得互相拍打,发出“啪、啪”的声音。往日森林里的动物们也都不见了。林子旁边的小溪也冻上了,以前河里嬉戏的鱼虾也不知躲到哪里去了。四周一个人也没,寂静得可怕,只有风在吹着,雪在下着,偶尔,还会有一两声犬吠。

  在汴京城外40里的地方,有一间破茅屋,它顶上的草都快被吹光了,屋子像是快被吹歪了。一点点光透过有破洞的窗户射了出来。这间屋子里放了一些上了年代的家具,一张满是灰尘的桌子上放着一盏油灯,旁边是一张“叽叽”作响的床,上面躺的是宋代大诗人陆游,此时的他已经老态龙钟。他身上盖着一条棉絮都出来的被子。他那饱经风霜的脸上有一对深陷的眼睛。突然,他奋力睁开布满血丝的双眼,咳嗽了几声,用沙哑的声音对大儿子说:“孩儿啊!今天可能就是为父驾鹤西去的日子,你知道为父最放心不下的是什么吗?”“我知道,您是因为不能看见收复失地、洗血国耻、一统祖国而悲伤。”陆游吃力地举起手,叹了口气说:“是啊,当年我就是用这只手拿着戈,穿着铁甲,上阵去抗击金兵,可现在呢,虽然我想为国出力,但是也不行了。”说到这儿,他突然剧烈咳嗽起来,二儿子马上跑过来,扶住陆游。陆游又说:“宋军肯定会在哪一天收复失地的,我非常相信,到时候,别忘了在祭祀时告诉我啊!”两个儿子异口同声:“知道了,父亲,我们一定会的!”

  陆游又闭上了眼,突然,他双目一瞪,手舞足蹈起来,并且大叫:“冲啊,杀敌啊,冲啊!”一下把灯扑来了。当大儿子重新点燃油灯时,发现陆游已经死了。

  屋外,风吹得更猛了,雪下得更大了,屋内的灯光更暗了……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题记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其诗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较远。

  陆游十二岁即能诗文,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

  其作品内容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表现出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爱国热情。

  乾道七年,应四川宜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为怀念当年,陆游老时写下一诗。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陆游晚年,追忆军旅而壮志未酬,感慨胡人还未消灭,鬓边已呈秋霜,谁料抗敌在天山,老死于沧州!

  宋光宗即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宋宁宗招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与世长辞,留下绝笔《示儿》。

  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此诗传达出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表现了诗人一生的心愿,倾注了诗人满腔的悲慨。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

  陆游,一个人,一支笔,留下了千古绝唱;陆游,一个人,一份心,留下了赤胆忠心;陆游,一个人,一双手,留下了绝世诗篇……

  南宋,有放翁一人,足矣!南宋,有务观之心,足矣!南宋,有陆游之诗,足矣!

  陆游给我们留下的,不仅仅是那些传唱的诗,还有他那一颗赤胆忠心、为国为民的忠心……


陆游古诗汇总5篇(扩展8)

——陆游《书愤》教案优选【5】份

  教学目的:

  1、了解陆游及其诗歌创作。

  2、深刻领悟这首诗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3、感受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教学重点:

  1、 了解陆游及其诗歌创作。

  2、 感受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教学难点:

  1、深刻领悟这首诗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2、感受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第一节

  一、导入: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他在弥留之际,念念不忘被金兵占领着的中原领

  土,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因此他写了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

  诫自己的儿子。从这里我们可以领略到诗人的爱国情怀是何等的执着、真挚!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陆游,体会他那感人至深的爱国情怀。

  二、诗人及背景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爱国诗人。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陆游是一个高产的作家,其诗作今存9000多首,内容丰富,主要表现渴望恢复祖国统一的爱国热情。

  陆游的诗歌为什么主要表现渴望恢复祖国统一的爱国热情?这与他的家世和经历有莫大的关系。首先看陆游的家世:陆游出身于一个爱国家庭,父亲陆宰,有坚定的民族立场,常常谈论国难国耻至痛哭流涕,饭都吃不下。由于家庭的关系,陆游从小接触的都是爱国人士。再看看其经历:陆游出生的第二年就碰上了靖康之变,跟随家人颠沛流离,他在国难中诞生、成长直至逝世。这样的家世,这样的经历,促使他产生“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英雄志愿。

  诗人一生“寄意恢复”,但那时南宋当局却偏安江南,不思北伐,并且在政治上一再打击排斥陆游。在山阴闲居了6年的陆游,看到 “扫胡尘”“雪国耻”的志向化为泡影,在悲愤失望中他挥毫写下了这首诗,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虚度年华的满腔激愤。

  三、诗意理解:

  1、学生自读诗文,把握诗歌节奏,教师作诵读技法指导。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语速稍快,语调激昂,显其豪壮)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整句语调低沉,显其沉郁)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结句降调)

  2、诗意的讲解。

  3、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背诵诗文。

  四、诗歌赏析:

  首联: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1、“世事艰”指什么?

  直接道出诗人早年经历的辛酸与坎坷;也暗指投降派把持朝政,阻挠北伐,使诗人抗金复国的历程是如此的艰难。这也是诗人“愤”的根源。

  2、“中原北望气如山”的正确语序是什么?这句暗示了诗人什么样的愿望?通过这句诗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北望中原气如山”

  欲图收复失地。

  诗人以为驱逐侵略者,收复失地,指日可待。这让我们看到了诗人早年的形象:雄心勃勃、意气风发、豪情满怀的爱国青年。

  小结:追述青年时的豪情壮志。

  颔联: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1、颔联写到了两次战斗,是哪两次?

  一次是在瓜洲渡击退金兵的进犯,一次是大散关失而复得。

  2、诗人写这两次战斗是要表明什么?

  这表明南宋人民有力量保卫自己的国家;也表明了诗人渴望北伐,恢复中原,向往着火热的战斗生活。这也是上联 “气如山”一个表现。

  3、颔联既是叙事,也是写景。你能说出它在写景上的.特点吗?你还能举出一例运用了此种手法的其它诗句吗?

  用了六个名词组接,勾勒出两幅气壮山河的抗金场面,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小结:描绘当年两幅气壮山河的抗金场面。

  首联、颔联:回顾往事,抒写渴望北伐的英雄气概(叙事)

  颈联: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1、颈联是写过去还是眼前?

  眼前。

  2、“塞上长城”实际上是运用了一个典故,一个什么典故?诗人用这个典故有何作用?

  南朝时刘宋名将檀道济曾自称为“万里长城”。皇帝要杀他,他说:“(你)自毁汝(你的)万里长城。”

  表达了诗人捍卫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的决心。

  3、这一联中的“空”字和“已”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由于投降派把持朝政,“塞上长城”只能“空自许”,诗人的豪情壮志付诸东流。一个“空”字形象地写出诗人因宏伟志向无法实现而产生的那种沉重的失落感。

  一个“已”字生动刻画出诗人壮志未酬,岁月蹉跎的悲愤之情。这种“愤”多么强烈,多么令人痛心疾首,扼腕长叹。

  小结:感叹生*抱负未得施展,却早生华发。

  尾联: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1、 我们结合《出师表》的内容来看,诗人为什么大力赞赏《出师表》?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所说的“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这正是陆游

  的毕生心愿;

  诸葛亮的“亲贤臣,远小人”的告诫,正是陆游认为南宋当权者应该吸取的。

  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正是诗人以此自勉的精神。

  2、 诗人在尾联运用这个典故有什么用意?

  暗讽统治者是“阿斗”,朝中又没有诸葛亮;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

  小结:包含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并以此自勉。

  颈尾两联,回到现实,抒发报国无门的愤慨。

  五、拓展:诗题为《书愤》,就全诗来看作者有哪些可“愤”之事?这些“愤”的根源是什么?

  所愤之一:“愤”于金人占我河山。

  所愤之二:“愤” 于投降派把持朝政,朝廷“主和”,阻挠北伐。

  所愤之三:“愤”于壮志难酬、请缨无路。(诗人年轻时认为自己就像万里长城一样,可以抵挡千军万马。可入仕以后多次因力主抗金而被罢官,壮志难酬、请缨无路。)

  所愤之四:“愤”于岁月蹉跎,年华空老。(早年豪气如山,以“塞上长城”自许,如今已两鬓斑白,祖国山河依然破碎,广大人民依然受难。)

  所愤之五:“愤”于南宋朝廷畏敌如虎、苟且偷安、无人领军。

  这五“愤”的根源,其实全在于南宋朝廷“主和派”。因为他们是抗金救国的绊脚石,是绞杀爱国力量的刽子手。

  六、本诗主要表现手法。

  对比手法:

  诗中的“愤”,主要通过两个对比表现出来。一是理想和现实的对比:诗人北望中原,豪气如山,自以为是“塞上长城”,然而世事多艰。理想被现实击得粉碎。二是诗人早年形象与晚年形象的对比:早年气壮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何等豪迈,如今对镜自照,衰鬓苍颜,岁月不居,年华空老!而这一切的根源就是朝廷的主和派,诗人心中之“愤”焉得不涌上笔端?

  借古讽今:

  诗中对诸葛亮的高度颂扬,实则是对南宋朝廷苟且偷安、偏安江南的愤恨。颂古在于非今,落笔千载以上,旨在千载以下。

  教学目的

  1、理解南宋陆游等爱国志士壮志难酬、年华空老、有心报国、无路请缨的悲愤情怀;

  2、以《书愤》这首诗观照整个南宋时代相类主题的诗词;

  3、学*知人论世、相互联系的诗歌鉴赏方法。

  教学重点

  1、《书愤》主旨的理解及表现手法的运用;

  2、知人论世、相互联系的诗歌鉴赏方法指导。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陆游简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因受家庭熏陶,自幼读书学剑,发愤报国。终生以抗金报国为志,表现了高度的爱国热情。诗词散文都有创作,其中诗歌成就最高。现存诗作9300多首,是存诗最多的古代诗人。

  二、导入课文

  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陆游诗词,其中词作《钗头凤》和诗作《示儿》最能反映陆游一生的际遇。陆游一生有两个始终没有解开的情结。其一就是《钗头凤》所书写的他与表妹唐婉的爱情悲剧。两人倾心相爱,却被其母生生拆散,这成为陆游一生刻骨铭心挥之不去的痛楚,直到七十五岁高龄、唐婉离开人世四十多年以后,他重游沈园,依然写下了“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的深情诗句。其二就是《示儿》所书写的“北定中原”这件让他终生魂牵梦绕以至死不瞑目的大事。终其一生,壮志不能实现其万一,心中情怀,《书愤》就是最好的见证。

  三、朗读课文

  1、 学生试读,教师指导朗读。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的“那”读上声调,“那知”重读。“中原北望气如山”中“山”读升调,读出高山巍巍耸立之势。“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语速稍快,语调激昂,显其豪壮。“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句中“空”要重读,“已先斑”处读降调,整句语调低沉,显其沉郁。“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中“真名世”“谁堪”重读,结句降调。

  老师范读,学生再读,朗读是体味诗歌情味的重要一环,不可忽视。

  四、课文内容理解

  1、借助资料上的课文词句疏通,学生自学。请学生朗读课文词句理解,学生质疑。

  2、关于对“气如山”的理解:资料注释认为“中原北望气如山”的“气如山”是“北望被金兵占领的大好河山,心中的郁愤堆积如山”之意。你同意“气愤堆积如山”这一说法吗?

  探讨:理解成“气愤堆积如山”只是就这一单个句子的理解,加上“北望被金兵占领的大好河山”,所以“心中的气愤堆积如山”,这样的理解孤立地来看,似乎很有道理。但是联系上下句,它却是说不通的。承上理解,“早岁哪知世事艰”也就是青壮年时期少不更事,根本不知道收复中原这件事竟是这样艰难,所以诗人北望中原,立下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宏图大志,豪气如山;承下句理解,“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书写的正是早年宋军在瓜洲渡和大散关与金兵作战,宋军大败金兵、收复失地、大获全胜令人鼓舞的两大战事,而作者也曾在此两地亲上前线,勘查地形,刺探敌情,所以后两句是“气如山”的具体表现,将报国愿望和为之付出的努力渲染得更为具体、鲜明,故“气如山”作“豪气如山”理解更佳。诗人的报国壮志如山一样雄壮,如山一样坚定,如山一样不可动摇。

  颔联“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有些奇特,此联不用动词,不用虚词,只用六个名词组接,采用蒙太奇手法构成一幅堂堂正正、浩浩荡荡的军容画面,形象飞动、画面壮阔。这种表现手法,在他之前极其少见,在他之后就较为常见了,如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也同样以几个名词组成而不着虚字。

  五、诗中问题探讨

  1、 诗题为《书愤》,就全诗来看作者因何事而“愤”,作者“愤”的根源又是什么?

  探讨:

  所愤之一乃“世事艰”。艰者,难也。“世事”也即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的事业,它究竟有多难?只举同时代抗金英雄岳飞的遭遇可见一斑。抗金名将抱定“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壮志,杀得金兵闻风丧胆、节节败退,直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可就是这样一位抗金骨干,却正因为此被汉奸秦桧等民族败类以“莫须有”之罪诬害而死,年仅三十八岁。报国不仅无功,而且有罪,竟至死罪,这难度似乎难于上青天了。

  所愤之二乃“塞上长城空自许”之“空自许”。所谓“塞上长城”是指自己年青时以捍卫祖国、扬威边疆的名将期待自己,认为自己就像万里长城一样,可以抵挡千军万马。可是就诗人的经历来看,年青时参加进士考试因位于秦桧的孙子秦埙之前而被出名,入仕以后多次因力主抗金而被罢官,可谓壮志难酬、请缨无路。着一“空”字,沉痛之极。

  所愤之三乃“镜中衰鬓已先斑”。早年豪气如山,以“塞上长城”自许,如今已两鬓斑白,祖国山河依然破碎,广大人民依然受难,自己却岁月蹉跎,年华空老,壮志难伸。着一“已”字,悲凉之至。

  所愤之四乃“千载谁堪伯仲间”。诸葛亮一生以北伐中原、恢复汉室、统一中国为其终身大业。他在《出师表》中写道:“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这话正说出了陆游的心事。有谁比得上写作《出师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呢?言外之意是南宋朝廷畏敌如虎、苟且偷安,没有一个像诸葛亮这样的人物来“奖帅三军,北定中原”,收复大业,无人领军。

  这四愤——愤报国有“罪”、愤壮志难酬、愤年华空老、愤无人领军,四“愤”的根源,其实全在于南宋朝廷“主和派”。因为他们是阻挠抗金救国的绊脚石,是绞杀爱国力量的刽子手。作者的“愤”中含“恨”,“愤”中含“悲”,“愤”而生“凉”,“愤”而生“叹”,从而形成了本诗沉郁豪雄的风格。

  2、 本诗主要表现手法。

  (1)对比手法:诗中的“愤”,主要通过两个对比表现出来。一是理想和现实的对比。诗人北望中原,豪气如山。以塞上长城自许,然而世事多艰。理想被现实击得粉碎。二是诗人早年形象与晚年形象的对比。早年气壮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何等豪迈,如今对镜自照,衰鬓苍颜,岁月不居,年华空老!而这一切的根远就是朝廷的主和派,诗人心中之“愤”焉得不涌上笔端?

  (2)借古讽今:诗中对诸葛亮的高度颂扬,实则是对南宋朝廷苟且偷安、偏安江南的愤恨。颂古在于非今,落笔千载以上,旨在千载以下。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