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多少幼儿园教案范本五份

首页 / 教案 / |

  比多少幼儿园教案 1

  活动目标:

  1.第一层次:能正确判断10以内数量的多少,并会用“〈”“〉”表示其关系;

  第二层次:尝试用“〈”“〉”表示10以内数量的多少;

  第三层次:在**指导下,学*判断10以内数量的多少。

  2.养成玩完活动后按类收拾的*惯。

  活动准备:

  教具:大的点点比较图三张,方格纸 ,数字(1—9),符号“〈”“〉”。

  学具:“大嘴巴比多少”(2组12套),每个幼儿2张,每张作业上包括点点比较图和方格纸;符号“〈”“〉”;水彩笔6支;印台每组2个,数字章1—9。

  配组学具:回形针拼图形(1组);

  数字脸谱连线(1组);

  大嘴巴比多少(1组 提高型)。

  活动过程:

  一、玩,复*有关数量关系

  1.玩拍手数数(1—50)集体

  2.序数(1—10的接数):集体、小组、个别。

  3.根据点卡上的点子数做动作:集体、个别。

  二、介绍新的玩法

  1.出示“〈”和“〉”,知道其符号名称,并知道大嘴巴一直朝着多的一边。

  2.提出问题,引起幼儿学*的兴趣。

  “今天‘点点比较图’上盖了两组点子,它们分别在第一和第三格里。请仔细看一看,它们分别是多少?”(请幼儿个别回答)

  3.介绍新玩法。

  根据点子数,知道相应的格子中应该用数字几表示。再根据比较点子的多少,知道是用“〈”还是“〉”,并把符号放在数字之间。

  4.请两到三名幼儿上来再次尝试。

  三、介绍配组及玩法

  1.介绍配组。

  “今天我们有两组新,在第一组和第二组,其中,第一组中的‘〈’和‘〉’是直接摆放的,第二组中的‘〈’和‘〉’是用框中的水彩笔去写的。其他组还有回形针拼图形和数字脸谱连线的活动。”

  2.鼓励幼儿去尝试玩新,并抓紧时间玩遍所有的。建议玩的快的幼儿,鼓励他们去玩难度高的一组新。

  3.提出要求,玩过的要按类收拾好。 字串7

  四、循环

  教师重点观察幼儿参与新的活动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幼儿,对个别有困难的幼儿通过启发性的提问,帮助他们完成,掌握方法。

  五、活动小结

  1.教师对幼儿中好的行为、方法予以表扬。

  2.再次强化幼儿新的方法。

  3.请幼儿为新起一个名字。

  比多少幼儿园教案 2

  设计背景

  我们班幼儿年龄不均,男孩子占三分之二,幼儿自控力差,注意力不集中,但幼儿喜欢观察新鲜事物,乐意在玩中学识。根据这一特点,我在教学中通过卡卡熊过生日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并展开教学。

  活动目标:

  1、学*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2、学*用简短的句子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猫、小鱼图片和白纸若干。

  2、猫妈妈头饰1个。

  活动过程:

  1 导入活动:

  教师扮演猫妈妈:“小朋友们好!知道我是谁吗?……你们能不能帮我喂喂我的猫宝宝呀?让我先来教教你们怎么喂猫宝宝吧……”

  2 基本活动:

  (1)教师示范:

  a 先给小猫排队

  向幼儿说明要求,喂小猫的时候要说:“一只猫吃一条鱼”

  c 引出多和少(猫的图片比鱼的图片多1―2张)提问:为什么这只小猫没有鱼吃呀?幼儿讨论,教师从旁引导

  (2)幼儿动手操作,教师从旁指导

  (3)让做得对做得好的幼儿上台来边做边讲

  (4)巩固复*:教师在黑板上做,但是由幼儿来说操作过程

  3 巩固复*:

  (1)教师在黑板上做,但是由幼儿来说操作过程

  (2)让部分幼儿扮演小猫,部分幼儿扮演小鱼,让幼儿练*操作过程

  (3)“送猫宝宝回家” ――让幼儿把自己得作业放到教师指定的地点

  活动延伸:

  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利用各种玩具和器材让幼儿更多的操作比较,加强记忆。

  比多少幼儿园教案 3

  活动目标:

  1、能正确判断10以内数量的多少,并会用“〈”“〉”表示其关系;

  2、尝试用“〈”“〉”表示10以内数量的多少;

  3、养成玩完活动后按类收拾的*惯。

  4、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5、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动准备:

  教具:大的点点比较图三张,方格纸 ,数字(1—9),符号“〈”“〉”。

  学具:“大嘴巴比多少”(2组12套),每个幼儿2张,每张作业上包括点点比较图和方格纸;符号“〈”“〉”;水彩笔6支;印台每组2个,数字章1—9。

  配组学具:回形针拼图形(1组);

  数字脸谱连线(1组);

  大嘴巴比多少(1组 提高型)。

  活动过程:

  一、玩游戏,复*有关数量关系

  1.玩拍手数数游戏(1—20):集体。

  2.序数游戏(1—10的接数):集体、小组、个别。

  3.根据点卡上的点子数做动作:集体、个别。

  二、介绍新游戏的玩法

  1.出示“〈”和“〉”,知道其符号名称,并知道大嘴巴一直朝着多的一边。

  2.提出问题,引起幼儿学*的兴趣。

  “今天‘点点比较图’上盖了两组点子,它们分别在第一和第三格里。请仔细看一看,它们分别是多少?”(请幼儿个别回答)

  3.介绍新游戏玩法。

  根据点子数,知道相应的格子中应该用数字几表示。再根据比较点子的多少,知道是用“〈”还是“〉”,并把符号放在数字之间。

  4.请两到三名幼儿上来再次尝试。

  三、介绍配组游戏及玩法

  1.介绍配组游戏。

  “今天我们有两组新游戏,在第一组和第二组,其中,第一组中的‘〈’和‘〉’是直接摆放的,第二组中的‘〈’和‘〉’是用框中的水彩笔去写的。其他组还有回形针拼图形和数字脸谱连线的活动。”

  2.鼓励幼儿去尝试玩新游戏,并抓紧时间玩遍所有的游戏。建议玩的快的幼儿,鼓励他们去玩难度高的一组新游戏。

  3.提出要求,玩过的游戏要按类收拾好。

  四、循环游戏

  教师重点观察幼儿参与新游戏的活动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幼儿,对个别有困难的幼儿通过启发性的提问,帮助他们完成游戏,掌握方法。

  五、活动小结

  1.教师对幼儿游戏中好的行为、方法予以表扬。

  2.再次强化幼儿新游戏的方法。

  3.请幼儿为新游戏起一个名字。

  比多少幼儿园教案 4

  活动目标:

  1、能正确判断10以内数量的多少,并会用“〈”“〉”表示其关系;

  2、尝试用“〈”“〉”表示10以内数量的多少;

  3、养成玩完活动后按类收拾的*惯。

  4、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5、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动准备:

  教具:大的点点比较图三张,方格纸 ,数字(1—9),符号“〈”“〉”。

  学具:“大嘴巴比多少”(2组12套),每个幼儿2张,每张作业上包括点点比较图和方格纸;符号“〈”“〉”;水彩笔6支;印台每组2个,数字章1—9。

  配组学具:回形针拼图形(1组);

  数字脸谱连线(1组);

  大嘴巴比多少(1组 提高型)。

  活动过程:

  一、玩游戏,复*有关数量关系

  1.玩拍手数数游戏(1—20):集体。

  2.序数游戏(1—10的接数):集体、小组、个别。

  3.根据点卡上的点子数做动作:集体、个别。

  二、介绍新游戏的玩法

  1.出示“〈”和“〉”,知道其符号名称,并知道大嘴巴一直朝着多的一边。

  2.提出问题,引起幼儿学*的兴趣。

  “今天‘点点比较图’上盖了两组点子,它们分别在第一和第三格里。请仔细看一看,它们分别是多少?”(请幼儿个别回答)

  3.介绍新游戏玩法。

  根据点子数,知道相应的格子中应该用数字几表示。再根据比较点子的多少,知道是用“〈”还是“〉”,并把符号放在数字之间。

  4.请两到三名幼儿上来再次尝试。

  三、介绍配组游戏及玩法

  1.介绍配组游戏。

  “今天我们有两组新游戏,在第一组和第二组,其中,第一组中的‘〈’和‘〉’是直接摆放的,第二组中的‘〈’和‘〉’是用框中的水彩笔去写的。其他组还有回形针拼图形和数字脸谱连线的活动。”

  2.鼓励幼儿去尝试玩新游戏,并抓紧时间玩遍所有的.游戏。建议玩的快的幼儿,鼓励他们去玩难度高的一组新游戏。

  3.提出要求,玩过的游戏要按类收拾好。

  四、循环游戏

  教师重点观察幼儿参与新游戏的活动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幼儿,对个别有困难的幼儿通过启发性的提问,帮助他们完成游戏,掌握方法。

  五、活动小结

  1.教师对幼儿游戏中好的行为、方法予以表扬。

  2.再次强化幼儿新游戏的方法。

  3.请幼儿为新游戏起一个名字。

  比多少幼儿园教案 5

  活动目标:

  1.第一层次:能正确判断10以内数量的多少,并会用“〈”“〉”表示其关系;第二层次:尝试用“〈”“〉”表示10以内数量的多少;第三层次:在**指导下,学*判断10以内数量的多少。

  2.养成玩完活动后按类收拾的*惯。

  活动准备:

  教具:大的点点比较图三张,方格纸 ,数字(1—9),符号“〈”“〉”。

  学具:“大嘴巴比多少”(2组12套),每个幼儿2张,每张作业上包括点点比较图和方格纸;符号“〈”“〉”;水彩笔6支;印台每组2个,数字章1—9。

  配组学具:回形针拼图形(1组);数字脸谱连线(1组);大嘴巴比多少(1组 提高型)。

  活动过程:

  一、玩游戏,复*有关数量关系

  1.玩拍手数数游戏(1—20):集体。

  2.序数游戏(1—10的接数):集体、小组、个别。

  3.根据点卡上的点子数做动作:集体、个别。

  二、介绍新游戏的玩法

  1.出示“〈”和“〉”,知道其符号名称,并知道大嘴巴一直朝着多的一边。

  2.提出问题,引起幼儿学*的兴趣。

  “今天‘点点比较图’上盖了两组点子,它们分别在第一和第三格里。请仔细看一看,它们分别是多少?”(请幼儿个别回答)

  3.介绍新游戏玩法。

  根据点子数,知道相应的格子中应该用数字几表示。再根据比较点子的多少,知道是用“〈”还是“〉”,并把符号放在数字之间。

  4.请两到三名幼儿上来再次尝试。

  三、介绍配组游戏及玩法

  1.介绍配组游戏。

  “今天我们有两组新游戏,在第一组和第二组,其中,第一组中的‘〈’和‘〉’是直接摆放的,第二组中的‘〈’和‘〉’是用框中的水彩笔去写的。其他组还有回形针拼图形和数字脸谱连线的活动。”

  2.鼓励幼儿去尝试玩新游戏,并抓紧时间玩遍所有的游戏。建议玩的快的幼儿,鼓励他们去玩难度高的一组新游戏。

  3.提出要求,玩过的游戏要按类收拾好。

  四、循环游戏

  教师重点观察幼儿参与新游戏的活动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幼儿,对个别有困难的幼儿通过启发性的提问,帮助他们完成游戏,掌握方法。

  五、活动小结

  1.教师对幼儿游戏中好的行为、方法予以表扬。

  2.再次强化幼儿新游戏的方法。

  3.请幼儿为新游戏起一个名字。

  大班数学活动:保龄球馆

  舟山海娃幼儿园 虞 益

  设计意图:

  数的组成是数概念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以往幼儿学*时,经常会出现机械记忆的情况,有些虽然开始关注孩子的操作但是多以“就事论事”地摆弄桌面材料为主,比较单一、乏味。新《纲要》中关于数学领域的.目标定义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而保龄球就是孩子们生活中常玩的一个合作体育游戏,整个活动以保龄球馆为游戏情节线索,以儿童思维发展的理论为依据,设计了三部曲:操作体验——归纳提升——迁移运用,让幼儿在操作中体验快乐,积累经验;在交流、归纳、提升中发现一些简单的规律,在迁移运用中提升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

  活动目标:

  1、探索发现将数字10分成两个部分时,可以有不同的结果,并能分出10的所有组数。

  2、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分析比较多组分和记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能用符号表示,体验互换、互补关系。

  3、在游戏活动中巩固10以内数的组成,体验参与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保龄球若干 记录表 皮球 投影仪 奖品 抽奖箱

  活动过程:

  一、幼儿游戏,记录结果

  1、引题:乐乐保龄球馆今天开业了,你们想不想去尝试一下?我们先来看看这张记分表,它能告诉我们什么?

  2、介绍规则:等会三个小朋友一组,请你们商量一下谁先玩,谁记录,谁捡球,商量好了到老师地方领一张记录表,请你看清楚记录表的左上角是数字几,就到几号保龄球馆玩。

  3、游戏与记录

  二、交流结果,梳理经验

  1、交流结果

  师:你是怎么记录的?

  2、引导梳理

  教师提升:10个保龄球可以分成3个站着的和7个倒的。3和7合起来是10。

  3、探索互换规律

  4、用已知规律整理记录表

  师:在老师表格里面找不到的记录你们还有吗?是不是你们打保龄球的所有记录都在这上面了?

  师:现在请你们三个人一组将记录表用自己的方法整理一下,让它有次序、很整齐、也记得牢、不会漏掉、也不会重复。

  幼儿交流记录表。

  三、颁奖活动,迁移经验

  1、交待规则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抽奖箱)抽奖时间到了!每个小朋友可以到抽奖箱里摸一张奖券,请你们看清楚是几元的奖券,每张奖券只能领两种奖品,两种奖品合起来的价格刚好是奖券的面额。

  2、领取奖品

  3、交流分享

  师:你拿的是几元的奖券?你用这奖券领了哪两样奖品?


比多少幼儿园教案范本五份扩展阅读


比多少幼儿园教案范本五份(扩展1)

——幼儿园比多少教案菁选

幼儿园比多少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比多少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比多少教案1

  活动目标:

  1、第一层次:能正确判断10以内数量的多少,并会用“〈”“〉”表示其关系;

  第二层次:尝试用“〈”“〉”表示10以内数量的多少;

  第三层次:在**指导下,学*判断10以内数量的多少。

  2、养成玩完活动后按类收拾的*惯。

  活动准备:

  教具:大的点点比较图三张,方格纸 ,数字(1—9),符号“〈”“〉”。

  学具:“大嘴巴比多少”(2组12套),每个幼儿2张,每张作业上包括点点比较图和方格纸;符号“〈”“〉”;水彩笔6支;印台每组2个,数字章1—9。

  配组学具:回形针拼图形(1组);

  数字脸谱连线(1组);

  大嘴巴比多少(1组 提高型)。

  活动过程:

  一、玩,复*有关数量关系

  1、玩拍手数数(1—50)集体

  2、序数(1—10的接数):集体、小组、个别。

  3、根据点卡上的点子数做动作:集体、个别。

  二、介绍新的玩法

  1、出示“〈”和“〉”,知道其符号名称,并知道大嘴巴一直朝着多的一边。

  2、提出问题,引起幼儿学*的兴趣。

  “今天‘点点比较图’上盖了两组点子,它们分别在第一和第三格里。请仔细看一看,它们分别是多少?”(请幼儿个别回答)

  3、介绍新玩法。

  根据点子数,知道相应的格子中应该用数字几表示。再根据比较点子的多少,知道是用“〈”还是“〉”,并把符号放在数字之间。

  4、请两到三名幼儿上来再次尝试。

  三、介绍配组及玩法

  1、介绍配组。

  “今天我们有两组新,在第一组和第二组,其中,第一组中的‘〈’和‘〉’是直接摆放的,第二组中的‘〈’和‘〉’是用框中的水彩笔去写的。其他组还有回形针拼图形和数字脸谱连线的活动。”

  2、鼓励幼儿去尝试玩新,并抓紧时间玩遍所有的.。建议玩的快的幼儿,鼓励他们去玩难度高的一组新。

  3、提出要求,玩过的要按类收拾好。 字串7

  四、循环

  教师重点观察幼儿参与新的活动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幼儿,对个别有困难的幼儿通过启发性的提问,帮助他们完成,掌握方法。

  五、活动小结

  1、教师对幼儿中好的行为、方法予以表扬。

  2、再次强化幼儿新的方法。

  3、请幼儿为新起一个名字。

幼儿园比多少教案2

  活动目标:

  1、愿意积极参与比较数量多少的活动。

  2、能用添1或去1的方法让两组物体的数量变成一样多。

  3、知道用重叠、并放、连线等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数量的多少,并用语言表述操作结果。

  活动准备:

  1、鱼、老鼠图片、花生、纸杯、水彩笔。

  2、资源包材料:操作卡《请朋友吃一吃》

  活动过程:

  一、初步感知一一对应比多少。

  1、男猫宝宝和女猫宝宝结伴去餐厅,观察比较男猫宝宝和女猫宝宝的数量,判断多少。

  2、到餐厅就坐,观察比较猫宝宝和椅子的数量,判断多少。

  3、分发杯子喝水,观察比较猫宝宝和杯子的数量,判断多少。

  小结:判断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和少,用添1的方法可以是相差1的两组物体的数量一样多。

  4、探讨用什么样的方法判断一整盘鱼和所有猫的数量关系。

  小结:我们可以每一只小猫从盘子里拿一条鱼,这样一一对应比较多少,就能判断鱼和猫的数量是不是一样多。

  二、幼儿两两合作判断5只老鼠与4颗花生谁多谁少,还是一样多?

  三、完成操作练*,巩固用去

  1、添1使两组物体相等的方法。

  1、幼儿完成《请朋友吃一吃》的练*,指导语:请你用连线的`方法使每只小蚂蚁吃一粒豆子,并比较蚂蚁和豆子的数量,谁多谁少还是一样多?想个办法让每只小蚂蚁吃上好吃的豆子吧!

  2、相互检查、评价操作结果。

  活动反思:

  幼儿多次进行匹配活动后,认识并理解了相关的两个物体之间的一一对应的关系,活动中能够确定两组物体数量说多谁少,还是一样多。并掌握了使两组数量不相等的物体变得相等的方法,目标基本达成,我的小结不够全面。

幼儿园比多少教案3

  活动目标:

  1、探索学*用多种方法比较感知物体的多、少。

  2、激发幼儿动脑、动手,乐于参与操作活动。

  3、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具:神秘袋、三角形、圆形图形版。

  2、学具:小星星。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走线,线上游戏:比一比。

  (二)教师出示“神秘袋”,学*用点数、一一对应两种方法比较多少。

  1、请一位幼儿摸摸并说一说:里面装的是什么图形。

  2、教师分别抓“三角形”和“圆形”散放与地板,提问: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是三角形多还是圆形多?

  3、师幼共同点数。小结:我们用点数的方法知道三角形多圆形少。

  4、引到幼儿自由讨论:还有什么方法?

  5、教师示范一一对应法比较多少。小结:谁的上面或下面没有和他对应的就表示谁多。

  6、请一位幼儿抓图行板,巩固练*点数和一一对应两种方法。

  (三)学*用目测的方法比较多少。

  1、教师提问:老师和小朋友哪个多哪个少?你是怎么知道的?(看一看就知道了)。

  2、请小朋友再比一比、看一看教室里的`窗户和门哪个多哪个少?(提醒幼儿用完整的话说出窗户多门少)

  (四)游戏“找朋友”。

  1、老师请每一个男孩去找一个女孩儿做好朋友,请小朋友观察是男孩多还 是女孩多。你是怎么知道的?

  2、引到幼儿理解,若有男孩没有找到朋友,就说明男孩多;反之,就是女孩多;如果都找到了朋友,就是一样多。

  3、小结:手牵手一个人找一个朋友也是一种比较多少的方法。

  (五)游戏“切西瓜”。巩固练*用以上四种方法来比较多少。

  儿歌:切、切、切、切西瓜,西瓜哪里来,农民伯伯种出来,要吃西瓜切两半。

  (六)幼儿操作教具,教师指导。操作完了之后,请幼儿和同伴或老师交流:

  我用什么方法比较出红(黄)星星多、黄(红)星星少?

  (七)听音乐收学具,活动结束。

幼儿园比多少教案4

  设计背景

  布置一个池塘,一块萝卜地。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让幼儿学*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及一样多。

  2、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采用角色游戏,让幼儿掌握:小猫多还是鱼多,小兔和小猫一样多。

  活动准备

  小猫,小兔头饰12个、狮子头饰1个,萝卜、小鱼若干,布置一个池塘,一块萝卜地,2只小篮子。

  活动过程

  1、听琴声幼儿入教室,教师扮演狮子大王,幼儿扮小猫,小兔。

  2、用角色的口吻启发幼儿比较小动物的数目一样多:狮子只有1只,比小兔(小猫)少,小兔(小猫)比狮子多。

  3、狮子大王带小动物做游戏:

  (1)抓鱼:小猫轻轻地到池塘里抓鱼(鱼比猫多若干),要求猫先抓一条鱼,而后有2只猫再各去再挂1条鱼,比一比:小猫多还是鱼多。(鱼比猫多,猫比鱼少)

  (2)拔萝卜:小兔到萝卜地里去拔萝卜(萝卜比小兔少),要求每只小兔拔一个萝卜,最后有2只小兔子没拔到萝卜,要比一比:小兔多还是萝卜多。

  (3)比一比:小猫抓的鱼和小兔拔的.萝卜谁多、谁少。(鱼比萝卜多,萝卜比鱼少)

  (4)找朋友:音乐起,小猫和小兔互相找朋友,找到后比一比:小兔和小猫一样多。

  教学反思

  1、通过游戏,让幼儿学*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及一样多

  2、培养幼儿的活泼开朗的形格。

  3、活动中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有待完善

  4、幼儿由于年龄小还不能掌握这节课要达到的目标。

  5、听取专家、老师们的见意后,完善到教学活动中,使这节课更完美。

幼儿园比多少教案5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和一样多。

  2、在活动中会用语言表达多少和一样多的`数量关系。

  3、愿意和同伴一起活动,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活动准备:

  1、娃娃图片

  2、帽子、围巾、口罩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出示图片

  师:冬天来了,天气越来越冷,小朋友出门要带上帽子、围巾好口罩。

  二、帽子和围巾比较多少。

  1、师:图上有什么?(帽子和围巾)

  有几顶帽子?(2顶帽子)用数字几来表示?

  2、几条围巾?(3条围巾)用数字几来表示?

  3、帽子和围巾哪个多?

  三、围巾和口罩比较多少

  1、有几条围巾?(3)几只口罩?(2)

  2、各用数字几来表示?

  3、围巾和口罩哪个多哪个少?

  四、小朋友和口罩比较多少

  1、有几位小朋友?(3)用数字几来表示?

  2、有几只口罩?(3)用数字几来表示?

  3、帮小朋友带上口罩。

  教学反思

  1、通过游戏,让幼儿学*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及一样多

  2、培养幼儿的活泼开朗的形格。

  3、活动中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有待完善

  4、幼儿由于年龄小还不能掌握这节课要达到的目标。

  5、听取专家、老师们的见意后,完善到教学活动中,使这节课更完美。

幼儿园比多少教案6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和一样多。

  2、鼓励幼儿在活动中用语言表达多少和一样多的数量关系。

  3、培养幼儿对计算活动的.兴趣。

  4、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一条围裙,小兔、小狗、青菜、肉骨头图片;

  2、矿泉水瓶、茶杯、书、盘子、小桌子;胡萝卜、鸡蛋。

  3、音乐

  活动过程:

  (1)看看,我变成谁啦?(师穿围裙)妈妈穿上围裙要做事情啦!

  (2)(出示小兔)我们家养了小兔子,妈妈要给小兔喂青菜,一只兔子一棵青菜,一只兔子一棵青菜,我们家有几只小兔子?(两只)

  妈妈喂了几棵青菜?(两棵)

  让我数一数,看宝宝数的对不对。

  (3)听听,谁在叫(播放小狗叫的音乐)

  是谁呀?(出示小狗)

  小狗也饿了,它们也想吃东西了,宝宝们,小狗爱吃什么呀?(肉骨头)

  那妈妈要准备几根肉骨头呀?请一个宝宝来说一说为什么?为什么要准备三根?那妈妈要准备几根肉骨头才能让每只小狗都有一根肉骨头呢?(三根)

  你们都叫我准备三根(出示肉骨头),那好,那请你们帮我数一数啊!正好这里有三根肉骨头,那我们来看一看是不是每只小狗都能得到,一只小狗一根肉骨头。

幼儿园比多少教案7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尝试自己探索两组物体(5个以内)的多少。

  2、让幼儿在探索活动中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

  3、乐于参与集体活动。

  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掌握重叠和对应两种比较物体多少的方法,会比较两组(5以内)物体的多少。

  活动难点:

  幼儿自己尝试找出比较物体多少的两种方法。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超市游戏。(碗和勺子)

  2、学具准备:超市游戏。(每人手中两种蔬菜,每种蔬菜不超过五个。)

  3、颜色不同的雪花片若干。(每人二组,每组不超过五个,用学具袋装好。)

  4、猫和老鼠头饰若干。(各占幼儿人数的'一半。)

  5、操作册第1册第17-18页。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好,听音乐走线。

  2、集体活动。

  创设情境:今天,老师买了好多的碗和勺子(出示四个碗和五个勺子)

  教师:请小朋友们帮老师看一下碗和勺子哪个多一些?哪个少一些?你是怎么发现的呢?

  (引导幼儿自己尝试用重叠和对应的方法比较多少。在幼儿发现了一种方法后,老师进行及时鼓励与总结,并强调是用了什么方法进行比较的;若幼儿没有发现,教师要进行合适的引导。)

  3、分组活动。

  第一组:玩“超市游戏。”比较学具袋中的两种蔬菜,(每种蔬菜不超过五个。)哪种多一些?哪些种少一些?一样多?

  第二组:玩雪花片。比较自己手中的雪花片哪种颜色多一些?哪种颜色少一些?一样多?

  第三组:完成操作册中第17-18页的练*。

  4、集体游戏:猫捉老鼠。

  教师:孩子们,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游戏吧!(放音乐《一只小小老鼠》。)

  每组8-10人,分别戴上猫和老鼠的头饰。(每种头饰不超过五个。)玩猫捉老鼠的游戏。当音乐停止时,要请幼儿说出自己组中猫和老鼠谁多一些?谁少一些?

  5、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小朋友们今天真棒!都学会了两种比较物体多少的方法:重叠和对应。好,现在请小朋友们把你小学具袋的门打开,把手中的学具宝宝一个一个装进去,不要忘记把学具袋的门关上!

  活动延伸:

  1、户外活动时,引导幼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一下男孩和女孩谁多一些?谁少一些?

  2、请幼儿回家后比较一下家中爸爸和自己的衣服或鞋子谁的多一些?谁的少一些?幼儿将学具收拾好。

幼儿园比多少教案8

  活动目标:

  1、学*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2、学*用简短的句子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猫、小鱼图片和白纸若干。

  2、猫妈妈头饰1个。

  活动过程:

  1 导入活动:

  教师扮演猫妈妈:“小朋友们好!知道我是谁吗?……你们能不能帮我喂喂我的猫宝宝呀?让我先来教教你们怎么喂猫宝宝吧……”

  2 基本活动:

  (1)教师示范:

  a 先给小猫排队

  向幼儿说明要求,喂小猫的时候要说:“一只猫吃一条鱼”

  c 引出多和少(猫的图片比鱼的图片多1―2张)提问:为什么这只小猫没有鱼吃呀?幼儿讨论,教师从旁引导

  (2)幼儿动手操作,教师从旁指导

  (3)让做得对做得好的幼儿上台来边做边讲

  (4)巩固复*:教师在黑板上做,但是由幼儿来说操作过程

  3 巩固复*:

  (1)教师在黑板上做,但是由幼儿来说操作过程

  (2)让部分幼儿扮演小猫,部分幼儿扮演小鱼,让幼儿练*操作过程

  (3)“送猫宝宝回家” ――让幼儿把自己得作业放到教师指定的地点

  活动延伸:

  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利用各种玩具和器材让幼儿更多的操作比较,加强记忆。

幼儿园比多少教案9

  活动目标

  1、继续引导幼儿学*用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数量的多、少和一样多。

  2、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感知物体的多少,一样多,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环境创设:小兔的家

  2、材料准备:学具动物头饰若干;椅子、盘子、水果、套圈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到兔妈妈家做客,引出课题。

  1、尝试“发现”一 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游戏(1): “小朋友坐椅子”,帮助幼儿感知对应和比较。(侧重于少,添上一个就一样多)

  兔妈妈:秋天到了,兔妈妈家果园里的果树都成熟了,它想请小动物们去它家里开水果会呢?你们想去吗?哪我们出发吧!(教师带领幼儿进入活动室并找个位子坐好)

  咦!怎么有一个小动物没有椅子坐呢?(引导幼儿说“椅子少小朋友多”)小动物和椅子是一样多的还是不一样多的?谁多?谁少?多几个?少了几个?现在兔妈妈给它加上一把小椅子,现在小动物和小椅子怎么样啦?(引导幼儿说出小动物和小椅子一样多)

  游戏(2): “分盘子”,加深感知对应的'概念。(侧重于多,不一样多就去掉)

  兔妈妈:欢迎你们到我家来吃水果,吃水果之前,兔妈妈想请每小小动物去拿好一个盘子?(请小动物自己去拿盘子)

  咦!怎么还有一个盘子呀?是不是还有一个小动物没有拿到盘子呀?小动物和盘子是一样多的还是不一样多的?谁多?谁少?多几个?少了几个?怎样才能让小动物和盘子一样多?

  游戏(3):“分水果”。(侧重于一样多)兔妈妈:小动物们都拿好了装水果的盘子,水果会马上就要开始了,请小动物去拿一个自己喜欢吃的水果吧!(请小动物自己去拿水果)

  咦!现在小动物们都拿到了自己喜欢吃的水果,小动物和水果是一样多的还是不一样多的?(引导幼儿说出一样多)

  2、小结:小动物们真棒,能发现椅子和小动物不一样多,椅子少了一把;还能想出再添上一把椅子后,小朋友就和椅子一样多啦。

  二、游戏“小动物找山洞” 。

  1、兔妈妈:水果好吃吗?现在兔妈妈想请小动物们来玩游戏了,你们想玩吗?

  2、第一遍游戏:(山洞要比小动物少)兔妈妈和小动物集体念:“小动物,跳跳跳,找到山洞快躲好”时,小动物立即找山洞跳入。

  咦!怎么有一只小动物没有山洞呀?山洞和小动物一样多吗?谁多?谁少?多几个?少几个?

  3、第二遍游戏:(山洞和小动物一样多)兔妈妈和小动物集体念:“小动物,跳跳跳,找到山洞快躲好”时,小动物立即找山洞跳入。

  哇!小动物们都很棒,都找到了山洞。山洞和小动物一样多吗?

  三、游戏结束

  兔妈妈:小动物们今天在兔妈妈家玩的开心吗,可是时间不早了,

  小动物们要回家了,下次兔妈妈再邀请你们到我家来玩好吗?再见!

  2 幼儿园大班比多少教案:《比较多少》

  活动准备

  多种数量不同的物体。每人一组物体。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今天是小兔的生日,它的朋友们给它带来了许多的礼物。老师扮演小兔,小朋友们扮演小兔的朋友,每人拿着一筐的东西。

  二、幼儿用意义对应的方法比较多少。

  1、小朋友们和旁边的同伴对应比较,看谁的东西多。

  2、找朋友比较看和谁的一样多。

  三、学*用添加或减少的方法使两种物体变得一样多。

  老师出示两种数量不同的物体让小朋友们想办法,怎样就把两种物体变得一样多。

  可以将多出来的物体拿掉,也可以给少的再添加。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直探讨。

幼儿园比多少教案10

  活动目标:

  1、第一层次:能正确判断10以内数量的多少,并会用“〈”“〉”表示其关系;第二层次:尝试用“〈”“〉”表示10以内数量的多少;第三层次:在**指导下,学*判断10以内数量的多少。

  2、养成玩完活动后按类收拾的*惯。

  活动准备:

  教具:大的点点比较图三张,方格纸,数字(1—9),符号“〈”“〉”。

  学具:“大嘴巴比多少”(2组12套),每个幼儿2张,每张作业上包括点点比较图和方格纸;符号“〈”“〉”;水彩笔6支;印台每组2个,数字章1—9。

  配组学具:回形针拼图形(1组);数字脸谱连线(1组);大嘴巴比多少(1组提高型)。

  活动过程:

  一、玩游戏,复*有关数量关系

  1、玩拍手数数游戏(1—20):集体。

  2、序数游戏(1—10的接数):集体、小组、个别。

  3、根据点卡上的点子数做动作:集体、个别。

  二、介绍新游戏的玩法

  1、出示“〈”和“〉”,知道其符号名称,并知道大嘴巴一直朝着多的一边。

  2、提出问题,引起幼儿学*的兴趣。

  “今天‘点点比较图’上盖了两组点子,它们分别在第一和第三格里。请仔细看一看,它们分别是多少?”(请幼儿个别回答)

  3、介绍新游戏玩法。

  根据点子数,知道相应的格子中应该用数字几表示。再根据比较点子的多少,知道是用“〈”还是“〉”,并把符号放在数字之间。

  4、请两到三名幼儿上来再次尝试。

  三、介绍配组游戏及玩法

  1、介绍配组游戏。

  “今天我们有两组新游戏,在第一组和第二组,其中,第一组中的‘〈’和‘〉’是直接摆放的,第二组中的‘〈’和‘〉’是用框中的水彩笔去写的。其他组还有回形针拼图形和数字脸谱连线的'活动。”

  2、鼓励幼儿去尝试玩新游戏,并抓紧时间玩遍所有的游戏。建议玩的快的幼儿,鼓励他们去玩难度高的一组新游戏。

  3、提出要求,玩过的游戏要按类收拾好。

  四、循环游戏

  教师重点观察幼儿参与新游戏的活动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幼儿,对个别有困难的幼儿通过启发性的提问,帮助他们完成游戏,掌握方法。

  五、活动小结

  1、教师对幼儿游戏中好的行为、方法予以表扬。

  2、再次强化幼儿新游戏的方法。

  3、请幼儿为新游戏起一个名字。

幼儿园比多少教案11

  活动目标

  会用对应的方法比较5个以内物体的多、少和一样多。

  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重点和难点

  让幼儿利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发现两个物体集合之间的数量关系。

  说明:

  一一对应是比较物休的集合是否相等的最简便、最直接的方式。通过一一对应,不仅可以比较出两个集合之间量的大小,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发现相等关系,这是幼儿数概念产生的一个关键性步骤。因此,让幼儿在对材料的操作摆弄中自己“发明”一一对应的方法,并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去发现两个物体集合之间多、少和等量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材料和环境创设

  1、材料:诱发对应性材料--碗和调羹、杯子和杯盖、娃娃和帽子、小兔和青菜、……。自发对应性材料--雪花片和木珠、红积木和绿积木、苹果和香蕉、汽车和飞机等等。以上材料可用实物,也可用图片。

  2、环境创设:将以上材料按难易程度编号放暨在数学活动区内供幼儿操作摆弄。

  设计思路

  一一对应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重叠,另一种是并放。对于幼儿而言,通过重叠的方法更容易发现两个集合之间的对应关系,所以在活动区内应该先投放可供幼儿进行重叠比较的材料,然后再提供并放对应的材料。这样便于幼儿“发明”一一对应的方法,并通过这种方法发现物体之间的数量关系。

  可供幼儿进行一一对应操作活动的材料有两种,一种是诱发对应性材料,即两种材料之间有内在联系。另一种是自发对应性材料,那两种材料之间没有内在联系。很显然,前一种材料容易引发幼儿的对应行为,因此,应该先让幼儿操作诱发对应性的材料,当幼儿形成了一一对应的意识后,则应多提供自发对应性的材料,使幼儿能自觉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去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从而真正形成通过一一时应确定等量的观念。

  一一对应地比较出两个集合之间的数量关系是一种不经计数比较的前数概念,因为它并不依靠对数的理解,相反,它是这种理解的一个基础。因此,在活动中教师不要向幼儿传授一一时应的方法,而应该让幼儿自己去发现,这才有利于幼儿认知结构的发展,有利于他们以后对数概念的理解。

  活动流程

  操作探索活动->讨论归纳活动->巩固操作活动

  1、通过操作探索活动让幼儿“发明”一一对应的方法。并发现两个物体集合之间的多、少和等量关系。

  说明

  各种操作材料应按难易编号后放置在数学活动区内。教师引导幼儿按次序开展操作活动。

  2、通过讨论归纳活动及幼儿确立通过一一对应确定等量的观念。

  (1)出示可重叠比较的.诱发对应性材料,如小朋友和椅子,让幼儿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说明

  教师出示教具时,一组物体可排列整齐,另一组物体应放成一堆,然后通过提问,如“怎样才能知道小朋友多还是椅子多?启发幼儿提出对应的方法,并请幼儿操作验证。

  (2)出示可并放比较的自发对应性材料,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3)出示有一定间隔距离的一排积木,让幼儿用另一种颜色的积木做一个等量集合,并讨论为什么这两组积木是等量的。

  (4)出示两头对齐,中间间隔距离有异的两组物体的图片,让幼儿辨别其是否等量。

  3、通过巩固操作活动提高幼儿对应的技能。

  说明:

  教师可在数学活动区内提供数目超过5,或各种排列形式的材料,以增加对应。

  反思:

  这次活动我采用了分组教学的方式,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关注到每个幼儿,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人数少,能提高幼儿学*的专注程度。在操作规则上对幼儿提出了细致的要求,多数幼儿基本能够按照规则操作,但是由于时间的原因和幼儿还不能理解如何换组操作,今天的活动只进行了“比多少”操作。*阶段的活动,可能比较适合同一游戏,提供不同类操作材料的操作形式。


比多少幼儿园教案范本五份(扩展2)

——幼儿园比多少教案(精选10篇)

  幼儿园比多少教案 1

  设计背景

  我们班幼儿年龄不均,男孩子占三分之二,幼儿自控力差,注意力不集中,但幼儿喜欢观察新鲜事物,乐意在玩中学识。根据这一特点,我在教学中通过卡卡熊过生日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并展开教学。

  活动目标:

  1、学*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2、学*用简短的句子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猫、小鱼图片和白纸若干。

  2、猫妈妈头饰1个。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教师扮演猫妈妈:“小朋友们好!知道我是谁吗?……你们能不能帮我喂喂我的猫宝宝呀?让我先来教教你们怎么喂猫宝宝吧……”

  2基本活动:

  (1)教师示范:

  a先给小猫排队

  向幼儿说明要求,喂小猫的时候要说:“一只猫吃一条鱼”

  c引出多和少(猫的图片比鱼的图片多1—2张)提问:为什么这只小猫没有鱼吃呀?幼儿讨论,教师从旁引导

  (2)幼儿动手操作,教师从旁指导

  (3)让做得对做得好的幼儿上台来边做边讲

  (4)巩固复*:教师在黑板上做,但是由幼儿来说操作过程

  3巩固复*:

  (1)教师在黑板上做,但是由幼儿来说操作过程

  (2)让部分幼儿扮演小猫,部分幼儿扮演小鱼,让幼儿练*操作过程

  (3)“送猫宝宝回家” ——让幼儿把自己得作业放到教师指定的地点

  活动延伸:

  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利用各种玩具和器材让幼儿更多的操作比较,加强记忆。

  幼儿园比多少教案 2

  活动目标:

  1、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幼儿感知和比较事物数量的多少。

  2、学*与同伴友好交往、合作游戏的方法。

  3、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5、引发幼儿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插卡板块;硬纸皮做的'红、蓝花各六朵;1-8数字套;大骰子个;场地布置:红、绿两个大圆圈;录音带、录音机;幼儿学具:红蓝胶花各六个,小骰子个共五套;1-8的纸牌五套。

  活动过程:

  1、数数游戏:1-30。

  2、游戏:滚骰子

  两个幼儿为组,每个幼儿六朵胶花。游戏开始,两个幼儿猜“剪刀石头布”,凭输赢幼儿先后掷骰子,并根据骰子上的点数取出相应数量的胶花,比比谁多?谁少?

  3、游戏:翻纸牌

  两个幼儿为组。游戏开始,把1-8的纸牌反放在桌面上,两个幼儿猜“剪刀石头布”,凭输赢幼儿先后翻张纸牌,比比谁多?谁少?

  4、游戏:占圈

  每次请8-10名幼儿游戏。游戏开始,幼儿听音乐绕着地上的两个圆圈走,音乐停,马上站到圈里(引导幼儿分别站到两个圈里),比比哪个圆圈的幼儿多?哪个圆圈的幼儿少?

  活动反思:

  每环节都让幼儿在操作中学*数学、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以游戏化的口吻,使整节课循序渐进,在重点与难理解部分重复数数,让幼儿加深理解数字与数量间的关系。特别在操作探索与游戏中,我们都能看到幼儿好学、乐学的表情,对我来说,看着孩子这样的表现,能够达到这种程度,我已经很开心了。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孩子们也笑得更加灿烂。

  幼儿园比多少教案 3

  活动目标

  会用对应的方法比较5个以内物体的多、少和一样多。

  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重点和难点

  让幼儿利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发现两个物体集合之间的数量关系。

  说明:

  一一对应是比较物休的集合是否相等的最简便、最直接的方式。通过一一对应,不仅可以比较出两个集合之间量的大小,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发现相等关系,这是幼儿数概念产生的一个关键性步骤。因此,让幼儿在对材料的操作摆弄中自己“发明”一一对应的方法,并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去发现两个物体集合之间多、少和等量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材料和环境创设

  1.材料:诱发对应性材料--碗和调羹、杯子和杯盖、娃娃和帽子、小兔和青菜、……。自发对应性材料--雪花片和木珠、红积木和绿积木、苹果和香蕉、汽车和飞机等等。以上材料可用实物,也可用图片。

  2.环境创设:将以上材料按难易程度编号放暨在数学活动区内供幼儿操作摆弄。

  设计思路

  一一对应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重叠,另一种是并放。对于幼儿而言,通过重叠的方法更容易发现两个集合之间的对应关系,所以在活动区内应该先投放可供幼儿进行重叠比较的材料,然后再提供并放对应的材料。这样便于幼儿“发明”一一对应的方法,并通过这种方法发现物体之间的`数量关系。

  可供幼儿进行一一对应操作活动的材料有两种,一种是诱发对应性材料,即两种材料之间有内在联系。另一种是自发对应性材料,那两种材料之间没有内在联系。很显然,前一种材料容易引发幼儿的对应行为,因此,应该先让幼儿操作诱发对应性的材料,当幼儿形成了一一对应的意识后,则应多提供自发对应性的材料,使幼儿能自觉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去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从而真正形成通过一一时应确定等量的观念。

  一一对应地比较出两个集合之间的数量关系是一种不经计数比较的前数概念,因为它并不依靠对数的理解,相反,它是这种理解的一个基础。因此,在活动中教师不要向幼儿传授一一时应的方法,而应该让幼儿自己去发现,这才有利于幼儿认知结构的发展,有利于他们以后对数概念的理解。

  活动流程

  操作探索活动->讨论归纳活动->巩固操作活动

  1.通过操作探索活动让幼儿“发明”一一对应的方法。并发现两个物体集合之间的多、少和等量关系。

  说明

  各种操作材料应按难易编号后放置在数学活动区内。教师引导幼儿按次序开展操作活动。

  2.通过讨论归纳活动及幼儿确立通过一一对应确定等量的观念。

  (l)出示可重叠比较的诱发对应性材料,如小朋友和椅子,让幼儿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说明

  教师出示教具时,一组物体可排列整齐,另一组物体应放成一堆,然后通过提问,如“怎样才能知道小朋友多还是椅子多?启发幼儿提出对应的方法,并请幼儿操作验证。

  (2)出示可并放比较的自发对应性材料,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3)出示有一定间隔距离的一排积木,让幼儿用另一种颜色的积木做一个等量集合,并讨论为什么这两组积木是等量的。

  (4)出示两头对齐,中间间隔距离有异的两组物体的图片,让幼儿辨别其是否等量。

  3.通过巩固操作活动提高幼儿对应的技能。

  说明:

  教师可在数学活动区内提供数目超过5,或各种排列形式的材料,以增加对应。

  反思:

  这次活动我采用了分组教学的方式,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关注到每个幼儿,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人数少,能提高幼儿学*的专注程度。在操作规则上对幼儿提出了细致的要求,多数幼儿基本能够按照规则操作,但是由于时间的原因和幼儿还不能理解如何换组操作,今天的活动只进行了“比多少”操作。*阶段的活动,可能比较适合同一游戏,提供不同类操作材料的操作形式。

  幼儿园比多少教案 4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和一样多。

  2、在活动中会用语言表达多少和一样多的数量关系。

  3、愿意和同伴一起活动,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活动准备:

  1、娃娃图片

  2、帽子、围巾、口罩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出示图片

  师:冬天来了,天气越来越冷,小朋友出门要带上帽子、围巾好口罩。

  二、帽子和围巾比较多少。

  1、师:图上有什么?(帽子和围巾)

  有几顶帽子?(2顶帽子)用数字几来表示?

  2、几条围巾?(3条围巾)用数字几来表示?

  3、帽子和围巾哪个多?

  三、围巾和口罩比较多少

  1、有几条围巾?(3)几只口罩?(2)

  2、各用数字几来表示?

  3、围巾和口罩哪个多哪个少?

  四、小朋友和口罩比较多少

  1、有几位小朋友?(3)用数字几来表示?

  2、有几只口罩?(3)用数字几来表示?

  3、帮小朋友带上口罩。

  教学反思

  1、通过游戏,让幼儿学*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及一样多

  2、培养幼儿的活泼开朗的形格。

  3、活动中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有待完善

  4、幼儿由于年龄小还不能掌握这节课要达到的目标。

  5、听取专家、老师们的见意后,完善到教学活动中,使这节课更完美。

  幼儿园比多少教案 5

  活动目标:

  1、探索学*用多种方法比较感知物体的多、少。

  2、激发幼儿动脑、动手,乐于参与操作活动。

  3、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具:神秘袋、三角形、圆形图形版。

  2、学具:小星星。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走线,线上游戏:比一比。

  (二)教师出示“神秘袋”,学*用点数、一一对应两种方法比较多少。

  1、请一位幼儿摸摸并说一说:里面装的是什么图形。

  2、教师分别抓“三角形”和“圆形”散放与地板,提问: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是三角形多还是圆形多?

  3、师幼共同点数。小结:我们用点数的方法知道三角形多圆形少。

  4、引到幼儿自由讨论:还有什么方法?

  5、教师示范一一对应法比较多少。小结:谁的上面或下面没有和他对应的就表示谁多。

  6、请一位幼儿抓图行板,巩固练*点数和一一对应两种方法。

  (三)学*用目测的方法比较多少。

  1、教师提问:老师和小朋友哪个多哪个少?你是怎么知道的?(看一看就知道了)。

  2、请小朋友再比一比、看一看教室里的窗户和门哪个多哪个少?(提醒幼儿用完整的.话说出窗户多门少)

  (四)游戏“找朋友”。

  1、老师请每一个男孩去找一个女孩儿做好朋友,请小朋友观察是男孩多还 是女孩多。你是怎么知道的?

  2、引到幼儿理解,若有男孩没有找到朋友,就说明男孩多;反之,就是女孩多;如果都找到了朋友,就是一样多。

  3、小结:手牵手一个人找一个朋友也是一种比较多少的方法。

  (五)游戏“切西瓜”。巩固练*用以上四种方法来比较多少。

  儿歌:切、切、切、切西瓜,西瓜哪里来,农民伯伯种出来,要吃西瓜切两半。

  (六)幼儿操作教具,教师指导。操作完了之后,请幼儿和同伴或老师交流:

  我用什么方法比较出红(黄)星星多、黄(红)星星少?

  (七)听音乐收学具,活动结束。

  幼儿园比多少教案 6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8页,书中练*题1—4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初步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

  2、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3、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花、○和△等卡片。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同学们,伸出我们的左手,再伸出我们的右手,请大家看一看,是左手的手指多,还是右手的手指多?还是一样多呢?你怎么知道的呢?

  同学们真聪明!今天我们就来学*-比多少。

  2、创设情景

  二、观察交流,探究新知

  1、理解“同样多”。

  2、认识“多”、“少”。

  三、巩固练*,强化认知

  1、探索生活。

  同学们,表现非常出色,找到了图中的数量关系。那在我们的周围,你还能发现那些同样多,还有多出与少出的事物呢?

  学生自由观察、交流、评价。

  2、在多的后面打对。

  3、在少的后面打对。

  4、动手操作。

  老师提要求摆一摆。

  a、每一行摆4个圆,在圆的下面摆三角形,三角形比圆多一个。第二行摆几个三角形?

  b、第一行摆五朵花,第二行摆的'比第一行少一朵,第二行摆几朵花?

  c、可让学生自己任意的摆,然后用一句话说一说你是怎么摆的?

  5、动脑筋思考

  小结:通过学*和比较,我们知道物体有多、有少、还有同样多之分,在比较“多少”中我们认识了一一对应,并掌握了比较的方法。

  四、课后作业

  1、练*一的第3、4题。

  2、《教材全练》第二页

  幼儿园比多少教案 7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7页内容及第8页“做一做”,练*一中第1~4题。

  课型:

  新授课(多媒体教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一一对应,知道“同样多”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义。

  2.通过听童话故事,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热情待人的良好品德。

  3.使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初步体验数感,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体验合作学*的乐趣。

  教具准备:

  录音机、磁带,实物投影仪,小兔头图片,小猪头图片,砖头图片,木头图片。

  学具准备:

  铅笔、橡皮、梨片图、苹果图、三角形、圆片、花朵片各若干个。

  教学过程:

  听故事,提问题

  故事:三只小猪长大了,要离开爸爸、妈妈自己生活了。他们各自盖了一间小房子。大哥盖了一间草房子,二哥盖了一间木头房子,小弟盖了一间砖头房子。房子盖好了,他们高高兴兴搬进了自己的小屋。可是有一天,来了一只又饿又渴的大灰狼,他先来到大哥的房子前,使劲一吹,大哥的草房子给吹倒了,大哥逃到了二哥家里。可大灰狼又使劲一吹,结果二哥的木头房子也给吹垮了。没办法,哥俩赶紧逃到小弟家里。这次不管大灰狼怎么吹,砖头房子一动也不动。后来,三只小猪一起动脑筋赶走了那只坏透了的大灰狼。三兄弟都竖起大拇指说:“还是砖头房子最坚固。”

  这一天,天气可好了,河里的小鱼高兴地在水里游来游去,咦!为什么那边的草地上那么热闹?小鱼“哗啦”跳出水去一瞧,哦,原来三只热心的'小猪在帮他们的邻居小兔盖最坚固的新房子呢!他们你搬木头我搬砖,干得可欢呢!小房子很快就盖好啦。那边的石桌上放着许多好吃的,肯定是热情好客的小兔招待小猪的。

  幼儿园比多少教案 8

  设计背景

  布置一个池塘,一块萝卜地。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让幼儿学*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及一样多。

  2、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采用角色游戏,让幼儿掌握:小猫多还是鱼多,小兔和小猫一样多。

  活动准备

  小猫,小兔头饰12个、狮子头饰1个,萝卜、小鱼若干,布置一个池塘,一块萝卜地,2只小篮子。

  活动过程

  1、听琴声幼儿入教室,教师扮演狮子大王,幼儿扮小猫,小兔。

  2、用角色的口吻启发幼儿比较小动物的数目一样多:狮子只有1只,比小兔(小猫)少,小兔(小猫)比狮子多。

  3、狮子大王带小动物做游戏:

  (1)抓鱼:小猫轻轻地到池塘里抓鱼(鱼比猫多若干),要求猫先抓一条鱼,而后有2只猫再各去再挂1条鱼,比一比:小猫多还是鱼多。(鱼比猫多,猫比鱼少)

  (2)拔萝卜:小兔到萝卜地里去拔萝卜(萝卜比小兔少),要求每只小兔拔一个萝卜,最后有2只小兔子没拔到萝卜,要比一比:小兔多还是萝卜多。

  (3)比一比:小猫抓的鱼和小兔拔的萝卜谁多、谁少。(鱼比萝卜多,萝卜比鱼少)

  (4)找朋友:音乐起,小猫和小兔互相找朋友,找到后比一比:小兔和小猫一样多。

  教学反思

  1、通过游戏,让幼儿学*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及一样多

  2、培养幼儿的.活泼开朗的形格。

  3、活动中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有待完善

  4、幼儿由于年龄小还不能掌握这节课要达到的目标。

  5、听取专家、老师们的见意后,完善到教学活动中,使这节课更完美。

  幼儿园比多少教案 9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

  2、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数学学*兴趣和学*热情。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主动参与学*和精神。

  教学重、难点:

  掌握自己认为适用的好的比较方法。

  教学准备:

  师:数字卡片一套(1―――10),小猪、小免卡片各一张,录音机

  生:学具盒一个,数字卡片一套(1-10)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小朋友看一看,在我们班中,是男同学多,还是女同学多。还是一样多?你是怎么知道的?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比较多少。

  板书课题:比多少

  二、主动探讨,获得新知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小免、小猪的卡片各一张并板书在黑板上,

  问:瞧,这是谁?他们俩准备去干什么?谁来猜一猜?

  师:那么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小猪怎么说?(放录音:小朋友,我和小免正准备去参加义务劳动呢!)小朋友,你们想一起去看看吗?

  2、引导观察,初步感知

  A:出示书中第6面的图画:

  问: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有多少呢?

  (学生数一数)

  B:问:小免去搬砖,有几只小免,有几块砖,小免和砖谁多?你是怎么知道的`?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吗?

  师:这样一个对着一个,都没有多余的,我们就说小免和砖的块数怎么样?(一样多)用一个算式表示是:

  板书:4=4学生书空并齐读

  老师介绍等号

  3、动手操作,理解新知

  A:问:小免和小猪比,谁多,谁少呢?

  B:学生操作:用圆片代表小免,用正方形代表小猪在桌子上摆一摆。

  C:学生汇报结果老师演示

  师:小免比小猪多。也就是几比几多?用一个算式表示是:板书:4>3老师介绍大于号,学生书空

  问:你能读这个算式吗?

  师:小免比小猪多还可以怎么说?

  板书:3<5介绍小于号

  4、小于号与大于号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老师小结)

  5、现在,你能用大于号、小于号、等号说一个算式吗?

  三、巩固

  1、说一说

  问:请你再仔细看一看图,你还能用多或少说一句话吗?(4人小组讨论后汇报,可以不举手,谁先站起来谁就先说)

  2、猜一猜

  A:老师从1―――10的卡片中任选一张,请学生猜卡片上的数是几,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作出“大了”或“小了”的提示,直到猜对为止。

  B:指名一学生拿卡片,老师猜,方法同上。

  C:同桌互猜,看谁猜得对

  3、填一填:

  A:7○3  4○9  3○3  5○8  10○1

  B:2>□  6>□  6=□  □=8  □<9

  (学生抢答)

  4、试一试

  模拟活动:把4块同样的糖放入相应的4杯水中,让糖溶化。请你猜一猜,哪杯水最甜。你是怎么知道的,请你说给大家听。

  幼儿园比多少教案 10

  活动目标:

  1、能正确判断10以内数量的多少,并会用“〈”“〉”表示其关系;

  2、尝试用“〈”“〉”表示10以内数量的多少;

  3、养成玩完活动后按类收拾的*惯。

  4、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5、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动准备:

  教具:大的点点比较图三张,方格纸 ,数字(1—9),符号“〈”“〉”。

  学具:“大嘴巴比多少”(2组12套),每个幼儿2张,每张作业上包括点点比较图和方格纸;符号“〈”“〉”;水彩笔6支;印台每组2个,数字章1—9。

  配组学具:回形针拼图形(1组);

  数字脸谱连线(1组);

  大嘴巴比多少(1组 提高型)。

  活动过程:

  一、玩游戏,复*有关数量关系

  1.玩拍手数数游戏(1—20):集体。

  2.序数游戏(1—10的接数):集体、小组、个别。

  3.根据点卡上的点子数做动作:集体、个别。

  二、介绍新游戏的玩法

  1.出示“〈”和“〉”,知道其符号名称,并知道大嘴巴一直朝着多的一边。

  2.提出问题,引起幼儿学*的兴趣。

  “今天‘点点比较图’上盖了两组点子,它们分别在第一和第三格里。请仔细看一看,它们分别是多少?”(请幼儿个别回答)

  3.介绍新游戏玩法。

  根据点子数,知道相应的格子中应该用数字几表示。再根据比较点子的多少,知道是用“〈”还是“〉”,并把符号放在数字之间。

  4.请两到三名幼儿上来再次尝试。

  三、介绍配组游戏及玩法

  1.介绍配组游戏。

  “今天我们有两组新游戏,在第一组和第二组,其中,第一组中的‘〈’和‘〉’是直接摆放的,第二组中的‘〈’和‘〉’是用框中的水彩笔去写的。其他组还有回形针拼图形和数字脸谱连线的活动。”

  2.鼓励幼儿去尝试玩新游戏,并抓紧时间玩遍所有的游戏。建议玩的快的幼儿,鼓励他们去玩难度高的一组新游戏。

  3.提出要求,玩过的游戏要按类收拾好。

  四、循环游戏

  教师重点观察幼儿参与新游戏的活动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幼儿,对个别有困难的幼儿通过启发性的提问,帮助他们完成游戏,掌握方法。

  五、活动小结

  1.教师对幼儿游戏中好的行为、方法予以表扬。

  2.再次强化幼儿新游戏的方法。

  3.请幼儿为新游戏起一个名字。


比多少幼儿园教案范本五份(扩展3)

——幼儿园教案:《比多少》优选【5】篇

  幼儿园教案:《比多少》 1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和一样多。

  2、在活动中会用语言表达多少和一样多的`数量关系。

  3、愿意和同伴一起活动,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活动准备:

  1、娃娃图片

  2、帽子、围巾、口罩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出示图片

  师:冬天来了,天气越来越冷,小朋友出门要带上帽子、围巾好口罩。

  二、帽子和围巾比较多少。

  1、师:图上有什么?(帽子和围巾)

  有几顶帽子?(2顶帽子)用数字几来表示?

  2、几条围巾?(3条围巾)用数字几来表示?

  3、帽子和围巾哪个多?

  三、围巾和口罩比较多少

  1、有几条围巾?(3)几只口罩?(2)

  2、各用数字几来表示?

  3、围巾和口罩哪个多哪个少?

  四、小朋友和口罩比较多少

  1、有几位小朋友?(3)用数字几来表示?

  2、有几只口罩?(3)用数字几来表示?

  3、帮小朋友带上口罩。

  教学反思

  1、通过游戏,让幼儿学*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及一样多

  2、培养幼儿的活泼开朗的形格。

  3、活动中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有待完善

  4、幼儿由于年龄小还不能掌握这节课要达到的目标。

  5、听取专家、老师们的见意后,完善到教学活动中,使这节课更完美。

  幼儿园教案:《比多少》 2

  活动目标

  会用对应的方法比较5个以内物体的多、少和一样多。

  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重点和难点

  让幼儿利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发现两个物体集合之间的数量关系。

  说明:

  一一对应是比较物休的集合是否相等的最简便、最直接的方式。通过一一对应,不仅可以比较出两个集合之间量的大小,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发现相等关系,这是幼儿数概念产生的一个关键性步骤。因此,让幼儿在对材料的操作摆弄中自己“发明”一一对应的方法,并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去发现两个物体集合之间多、少和等量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材料和环境创设

  1.材料:诱发对应性材料--碗和调羹、杯子和杯盖、娃娃和帽子、小兔和青菜、……。自发对应性材料--雪花片和木珠、红积木和绿积木、苹果和香蕉、汽车和飞机等等。以上材料可用实物,也可用图片。

  2.环境创设:将以上材料按难易程度编号放暨在数学活动区内供幼儿操作摆弄。

  设计思路

  一一对应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重叠,另一种是并放。对于幼儿而言,通过重叠的方法更容易发现两个集合之间的对应关系,所以在活动区内应该先投放可供幼儿进行重叠比较的材料,然后再提供并放对应的材料。这样便于幼儿“发明”一一对应的方法,并通过这种方法发现物体之间的数量关系。

  可供幼儿进行一一对应操作活动的.材料有两种,一种是诱发对应性材料,即两种材料之间有内在联系。另一种是自发对应性材料,那两种材料之间没有内在联系。很显然,前一种材料容易引发幼儿的对应行为,因此,应该先让幼儿操作诱发对应性的材料,当幼儿形成了一一对应的意识后,则应多提供自发对应性的材料,使幼儿能自觉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去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从而真正形成通过一一时应确定等量的观念。

  一一对应地比较出两个集合之间的数量关系是一种不经计数比较的前数概念,因为它并不依靠对数的理解,相反,它是这种理解的一个基础。因此,在活动中教师不要向幼儿传授一一时应的方法,而应该让幼儿自己去发现,这才有利于幼儿认知结构的发展,有利于他们以后对数概念的理解。

  活动流程

  操作探索活动->讨论归纳活动->巩固操作活动

  1.通过操作探索活动让幼儿“发明”一一对应的方法。并发现两个物体集合之间的多、少和等量关系。

  说明

  各种操作材料应按难易编号后放置在数学活动区内。教师引导幼儿按次序开展操作活动。

  2.通过讨论归纳活动及幼儿确立通过一一对应确定等量的观念。

  (l)出示可重叠比较的诱发对应性材料,如小朋友和椅子,让幼儿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说明

  教师出示教具时,一组物体可排列整齐,另一组物体应放成一堆,然后通过提问,如“怎样才能知道小朋友多还是椅子多?启发幼儿提出对应的方法,并请幼儿操作验证。

  (2)出示可并放比较的自发对应性材料,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3)出示有一定间隔距离的一排积木,让幼儿用另一种颜色的积木做一个等量集合,并讨论为什么这两组积木是等量的。

  (4)出示两头对齐,中间间隔距离有异的两组物体的图片,让幼儿辨别其是否等量。

  3.通过巩固操作活动提高幼儿对应的技能。

  说明:

  教师可在数学活动区内提供数目超过5,或各种排列形式的材料,以增加对应。

  反思:

  这次活动我采用了分组教学的方式,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关注到每个幼儿,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人数少,能提高幼儿学*的专注程度。在操作规则上对幼儿提出了细致的要求,多数幼儿基本能够按照规则操作,但是由于时间的原因和幼儿还不能理解如何换组操作,今天的活动只进行了“比多少”操作。*阶段的活动,可能比较适合同一游戏,提供不同类操作材料的操作形式。

  幼儿园教案:《比多少》 3

  活动目标:

  1.第一层次:能正确判断10以内数量的多少,并会用“〈”“〉”表示其关系;第二层次:尝试用“〈”“〉”表示10以内数量的多少;第三层次:在**指导下,学*判断10以内数量的多少。

  2.养成玩完活动后按类收拾的*惯。

  活动准备:

  教具:大的点点比较图三张,方格纸,数字(1—9),符号“〈”“〉”。

  学具:“大嘴巴比多少”(2组12套),每个幼儿2张,每张作业上包括点点比较图和方格纸;符号“〈”“〉”;水彩笔6支;印台每组2个,数字章1—9。

  配组学具:回形针拼图形(1组);数字脸谱连线(1组);大嘴巴比多少(1组提高型)。

  活动过程:

  一、玩游戏,复*有关数量关系

  1.玩拍手数数游戏(1—20):集体。

  2.序数游戏(1—10的接数):集体、小组、个别。

  3.根据点卡上的点子数做动作:集体、个别。

  二、介绍新游戏的玩法

  1.出示“〈”和“〉”,知道其符号名称,并知道大嘴巴一直朝着多的一边。

  2.提出问题,引起幼儿学*的兴趣。

  “今天‘点点比较图’上盖了两组点子,它们分别在第一和第三格里。请仔细看一看,它们分别是多少?”(请幼儿个别回答)

  3.介绍新游戏玩法。

  根据点子数,知道相应的.格子中应该用数字几表示。再根据比较点子的多少,知道是用“〈”还是“〉”,并把符号放在数字之间。

  4.请两到三名幼儿上来再次尝试。

  三、介绍配组游戏及玩法

  1.介绍配组游戏。

  “今天我们有两组新游戏,在第一组和第二组,其中,第一组中的‘〈’和‘〉’是直接摆放的,第二组中的‘〈’和‘〉’是用框中的水彩笔去写的。其他组还有回形针拼图形和数字脸谱连线的活动。”

  2.鼓励幼儿去尝试玩新游戏,并抓紧时间玩遍所有的游戏。建议玩的快的幼儿,鼓励他们去玩难度高的一组新游戏。

  3.提出要求,玩过的游戏要按类收拾好。

  四、循环游戏

  教师重点观察幼儿参与新游戏的活动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幼儿,对个别有困难的幼儿通过启发性的提问,帮助他们完成游戏,掌握方法。

  五、活动小结

  1.教师对幼儿游戏中好的行为、方法予以表扬。

  2.再次强化幼儿新游戏的方法。

  3.请幼儿为新游戏起一个名字。

  幼儿园教案:《比多少》 4

  活动目标:

  1.第一层次:能正确判断10以内数量的多少,并会用“〈”“〉”表示其关系;

  第二层次:尝试用“〈”“〉”表示10以内数量的多少;

  第三层次:在**指导下,学*判断10以内数量的多少。

  2.养成玩完活动后按类收拾的*惯。

  活动准备:

  教具:大的点点比较图三张,方格纸 ,数字(1—9),符号“〈”“〉”。

  学具:“大嘴巴比多少”(2组12套),每个幼儿2张,每张作业上包括点点比较图和方格纸;符号“〈”“〉”;水彩笔6支;印台每组2个,数字章1—9。

  配组学具:回形针拼图形(1组);

  数字脸谱连线(1组);

  大嘴巴比多少(1组 提高型)。

  活动过程:

  一、玩,复*有关数量关系

  1.玩拍手数数(1—50)集体

  2.序数(1—10的接数):集体、小组、个别。

  3.根据点卡上的点子数做动作:集体、个别。

  二、介绍新的玩法

  1.出示“〈”和“〉”,知道其符号名称,并知道大嘴巴一直朝着多的一边。

  2.提出问题,引起幼儿学*的兴趣。

  “今天‘点点比较图’上盖了两组点子,它们分别在第一和第三格里。请仔细看一看,它们分别是多少?”(请幼儿个别回答)

  3.介绍新玩法。

  根据点子数,知道相应的格子中应该用数字几表示。再根据比较点子的多少,知道是用“〈”还是“〉”,并把符号放在数字之间。

  4.请两到三名幼儿上来再次尝试。

  三、介绍配组及玩法

  1.介绍配组。

  “今天我们有两组新,在第一组和第二组,其中,第一组中的‘〈’和‘〉’是直接摆放的,第二组中的‘〈’和‘〉’是用框中的水彩笔去写的。其他组还有回形针拼图形和数字脸谱连线的活动。”

  2.鼓励幼儿去尝试玩新,并抓紧时间玩遍所有的'。建议玩的快的幼儿,鼓励他们去玩难度高的一组新。

  3.提出要求,玩过的要按类收拾好。 字串7

  四、循环

  教师重点观察幼儿参与新的活动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幼儿,对个别有困难的幼儿通过启发性的提问,帮助他们完成,掌握方法。

  五、活动小结

  1.教师对幼儿中好的行为、方法予以表扬。

  2.再次强化幼儿新的方法。

  3.请幼儿为新起一个名字。

  幼儿园教案:《比多少》 5

  设计背景

  布置一个池塘,一块萝卜地。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让幼儿学*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及一样多。

  2、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采用角色游戏,让幼儿掌握:小猫多还是鱼多,小兔和小猫一样多。

  活动准备

  小猫,小兔头饰12个、狮子头饰1个,萝卜、小鱼若干,布置一个池塘,一块萝卜地,2只小篮子。

  活动过程

  1、听琴声幼儿入教室,教师扮演狮子大王,幼儿扮小猫,小兔。

  2、用角色的口吻启发幼儿比较小动物的数目一样多:狮子只有1只,比小兔(小猫)少,小兔(小猫)比狮子多。

  3、狮子大王带小动物做游戏:

  (1)抓鱼:小猫轻轻地到池塘里抓鱼(鱼比猫多若干),要求猫先抓一条鱼,而后有2只猫再各去再挂1条鱼,比一比:小猫多还是鱼多。(鱼比猫多,猫比鱼少)

  (2)拔萝卜:小兔到萝卜地里去拔萝卜(萝卜比小兔少),要求每只小兔拔一个萝卜,最后有2只小兔子没拔到萝卜,要比一比:小兔多还是萝卜多。

  (3)比一比:小猫抓的鱼和小兔拔的萝卜谁多、谁少。(鱼比萝卜多,萝卜比鱼少)

  (4)找朋友:音乐起,小猫和小兔互相找朋友,找到后比一比:小兔和小猫一样多。

  教学反思

  1、通过游戏,让幼儿学*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及一样多

  2、培养幼儿的.活泼开朗的形格。

  3、活动中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有待完善

  4、幼儿由于年龄小还不能掌握这节课要达到的目标。

  5、听取专家、老师们的见意后,完善到教学活动中,使这节课更完美。


比多少幼儿园教案范本五份(扩展4)

——《比多少》中班数学活动教案3篇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和一样多。

  2、在活动中会用语言表达多少和一样多的数量关系。

  3、愿意和同伴一起活动,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娃娃图片

  2、帽子、围巾、口罩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出示图片

  师:冬天来了,天气越来越冷,小朋友出门要带上帽子、围巾好口罩。

  二、帽子和围巾比较多少。

  1、师:图上有什么?(帽子和围巾)

  有几顶帽子?(2顶帽子)用数字几来表示?

  2、几条围巾?(3条围巾)用数字几来表示?

  3、帽子和围巾哪个多?哪个少?

  三、围巾和口罩比较多少

  1、有几条围巾?(3)几只口罩?(2)

  2、各用数字几来表示?

  3、围巾和口罩哪个多哪个少?

  四、小朋友和口罩比较多少

  1、有几位小朋友?(3)用数字几来表示?

  2、有几只口罩?(3)用数字几来表示?

  3、帮小朋友带上口罩。

  教材分析:

  幼儿数学能力的发展在各个不同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特点,但同时也是个连续发展的过程,每个阶段教育目标的的实现都为后续学*准备的,所以为了我们班在今后能把数学能力发展的更好,我设计本次活动《比多少》,让幼儿通过操作学*,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活动目标:

  1、运用对应的方法比较数量在四个以内的两集合间元素的多少。

  2、能够个接个地感知集合中的元素。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激发幼儿学*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能运用,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活动准备:

  相应的图片若干、“比多少”操作材料人手份;“等量判断”操作卡等。

  活动过程:

  经验准备:

  游戏:抢椅子

  让幼儿分组上来玩抢椅子的游戏,幼儿人数和椅子的数量在4以内,并相差个。提问:刚才玩抢椅子游戏的时候,个小朋友坐几张椅子?椅子多还是小朋友多?为什么?你有办法变成样多吗?

  二、集体探索

  1、出示教具:数数,花园里开了几朵花?(4朵),蝴蝶飞来了,请小朋友帮助蝴蝶找朋友,只蝴蝶找朵花做朋友。(幼儿个别操作)蝴蝶多,还是花多?你怎么看出来的?我们给多的放个花片做标记。有办法让蝴蝶和花样多?

  2、这里还有小鸭子和小鱼,谁来喂小鸭子吃小鱼?(幼儿个别操作)

  比比,小鸭子多还是小鱼多?小花片放在哪里?

  三、分组操作

  1、介绍操作材料和操作方法。

  我们先来玩“比多少”的游戏,小朋友把小筐里的两样卡片对齐排好,比比哪个多,用小花片做记号。

  玩好后举手让老师检查,把卡片放回小筐,再到后面桌子上玩“哪两排样多”的游戏。

  2、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活动反思:

  此活动的第次试教,由于材料的准备过于仓促,使活动没有达到预计效果,为了保证幼儿学*数学的效益和更高的兴趣,我就修改了整个活动,包括材料的准备,活动环节的设计我都加以了修改,这次活动我采用了分组教学的方式,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关注到每个幼儿,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人数少,能提高幼儿学*的专注程度。在操作规则上对幼儿提出了细致的要求,多数幼儿基本能够按照规则操作,但是由于时间的原因和幼儿还不能理解如何换组操作,今天的活动只进行了“比多少”操作。*阶段的活动,可能比较适合同游戏,提供不同类操作材料的操作形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感知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数量之间的大小关系。

  2、通过开放型的问题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3、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的小组式的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主动探求知识的能力,从而感知数学无处不在。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0页。

  教学设计

  初步感知,导入新课

  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出发,感知多与少的概念

  师:同学们,回头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生:教室里有很多听课的老师。

  师:你能用多或少描述以下听课教师与讲课教师之间的大小关系吗?

  生1:听课的教师比讲课的教师多。

  生2:我班的同学比听课的老师少。

  生3:听课的老师比我班的同学多。

  生4:台上的桌子比台下的桌子少。

  生5:我班的女孩比男生少,男孩比女孩多。

  生6:戴眼镜的比不戴眼镜的少。

  [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是学*的前提。教师从学生身边的事例引入,体现了浓郁的生活气息,教师适时地把学生的无意注意引向有意注意,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同时,引入情境提示矛盾,让学生独立探究,寻找解决生活问题的数学策略,有意识地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之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正如课程标准所指出的:鼓励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谈话引入新知

  1、感受多少。

  教师板书:多一些 少一些 多得多 少得多

  师:你们对这些词是怎样理解的?

  (可以借助图片、手势和身边的事物说一说。)

  a.出示第1幅葡萄图。

  师:图上有什么?绿葡萄和紫葡萄比较多还是少?多很多吗?用哪个词比较合适?反过来紫葡萄和绿葡萄比较用哪个词较为合适?

  (学生开始讨论)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紫葡萄有50粒绿葡萄有40粒

  绿葡萄比紫葡萄()

  紫葡萄比绿葡萄()

  生:绿葡萄的个数比紫葡萄少一些。

  紫葡萄的个数比绿葡萄的个数多一些。

  b.出示第2幅图片。

  葡萄有50粒 草莓有8个

  葡萄比草莓()

  草莓比葡萄()

  师:大家仔细观察,葡萄的个数和草莓的个数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生:葡萄的个数比草莓的个数多出许多。

  生:草莓只有一点点,葡萄有很多。

  生:草莓比葡萄少那么多呀!

  师:你们能用今天学过的词语来描述以下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吗?小组讨论开始(汇报讨论结果)。

  生:葡萄比草莓多得多,草莓比葡萄少得多。

  师:刚才借助实物图对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老师这里还有一幅图没有标上数据,大家可以看图估算以下,然后用今天学过的词来描述一下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

  c.出示第3幅图片。

  橘子的个数比青椒的个数()

  青椒的个数比橘子的个数()

  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生1:橘子的个数比青椒的个数多得多。

  生2:青椒比橘子少得多。

  [学*数学不是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而是一个充满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的过程,让学生从数学现实出发,让学生合作交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能从数学的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2、数学游戏。

  教师:刚才大家学的很好,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好不好?老师这里有一个两位数,它们能猜到是多少吗?

  生:老师,这个数是20吗?

  师:不!它比20多得多。

  生:老师,这个数是60吗?

  师:它比60又少一些。

  生:那么是55吗?

  师:对了,真聪明!

  师:你们还想做这个游戏吗?老师这里还有一个两位数,它比100少得多。猜猜看?学生猜的过程略。

  [教师能根据低年级儿童的特点设计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数学,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通过这一游戏,不但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有意渗透了朴素的区间套的逐步逼*的思想方法。]

  练*设计

  1、有两只小青蛙捉害虫,一只青蛙说,我今天吃了35只害虫,另一只青蛙说,我吃的比你少一些,你们猜我吃了多少只害虫?

  (1)10只 (2)30只 (3)5只

  2、我今年8岁,妈妈今年38岁,**的年龄比我的年龄

  1、小得多

  2、大一些

  3、大得多

  3、媒体出示小猫钓鱼的画面。

  用画面上的数字各说一句话(用上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

  小组交流,然后派一名同学到前面来向大家汇报。

  你能从这副图上看到些什么吗?

  生:小白猫钓的鱼特别多,小灰猫钓的最少。

  师:这是什么原因呢?(同学展开讨论,并联系小猫多鱼的故事展开了联想。)

  生:小灰猫钓鱼的技术不行。

  生:小灰猫可能钓鱼不专心,一会儿捉蝴蝶,一会儿捉蜻蜓把钓鱼的事耽误了。

  师:就小猫钓鱼这件事,我们知道不管作什么事,不光技术要好,更重要的是要专心,不能三心二意。只有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好。大家说对吗?

  小结

  今天学*了什么知识?谈谈你的收获,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教学设计说明

  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已经初步理解了多与少的概念,已经能够区分两个数量之间的多与少。本课内容就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多与少的概念。使学生由20以内数的多与少的比较发展到能比较100以内的数。

  1、体现四主意识,实现两个转变。

  本课的设计立足于体现四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主线,创新为主旨。实现两个转变:

  a、学*方式的转变。由单一化(师讲生听)向多样化转变。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组织形式,让学生在独立观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讨论争议等多样化的形式中展开学*。给学生创设一个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学*氛围,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为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提供条件,让学生在向未知挑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


比多少幼儿园教案范本五份(扩展5)

——幼儿园比多少教案 (菁华5篇)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2.培养孩子的观察比较能力。

  3.学*用简短的句子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并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4.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5.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猫、小鱼图片和白纸若干。

  2.猫妈妈头饰1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老师扮演猫妈妈,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师:“小朋友们好!知道我是谁吗?……你们能不能帮我喂喂我的猫宝宝呀?让我先来教教你们怎么喂猫宝宝吧……”

  二、帮猫妈妈喂猫宝宝

  1.教师示范给小猫排队

  师:我们喂小猫的时候要说“一只猫吃一条鱼”。

  引出多和少(猫的图片比鱼的图片多2张)提问:为什么这只小猫没有鱼吃呀?幼儿讨论,教师从旁引导。

  2.幼儿喂小猫

  幼儿动手操作,教师从旁指导。

  3.情操作比较好的孩子到前边示范

  4.请幼儿来说操作过程,教师在黑板上做

  三、巩固知识

  1.让部分幼儿扮演小猫,部分幼儿扮演小鱼,让幼儿练*操作过程。

  师:我请孩子们有的扮演小猫,有的扮演小鱼,我们来表演一下好吗?

  2.“送猫宝宝回家”

  师:请孩子们把猫宝宝送回家吧。

  活动延伸

  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利用各种玩具和器让幼儿更多的操作比较,加强记忆。

  活动反思

  优点:

  1.情境贯穿始终,真正吸引了幼儿。活动通过三个情境来让幼儿充分的利用视觉、触觉去感知,托班的孩子注意力时间段,利用情景贯穿,孩子就会比较感兴趣。活动之前,感觉孩子看到会乱,可是活动中教师明确要求了以后,大部分幼儿的表现都很积极,甚至有的幼儿表现的异常的好。所以,真实的“情境”能够真正的吸引幼儿。

  2.幼儿的经验准备很有必要。活动前我让家长给孩子渗透了比较多少的知识,所以孩子活动中,比较积极,有初步的经验,孩子积极性高,活动比较顺利。

  不足及改进措施:

  1.细节处理不够。请孩子们喂小鱼环节,孩子会有点乱,再就是有的孩子会不知所措,自己玩自己的,所以每个环节要求在前,让孩子带着任务去参加活动。

  2.活动准备要充分。托班幼儿的注意力时间短,所以有的时候,一部分孩子会失去活动兴趣,所以我们活动前要充分设想活动中的每个细节,做到心中有数,使孩子在活动时,自始至终都有兴趣。

  活动目标:

  1、能正确判断10以内数量的多少,并会用“〈”“〉”表示其关系;

  2、尝试用“〈”“〉”表示10以内数量的多少;

  3、养成玩完活动后按类收拾的*惯。

  4、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5、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动准备:

  教具:大的点点比较图三张,方格纸 ,数字(1—9),符号“〈”“〉”。

  学具:“大嘴巴比多少”(2组12套),每个幼儿2张,每张作业上包括点点比较图和方格纸;符号“〈”“〉”;水彩笔6支;印台每组2个,数字章1—9。

  配组学具:回形针拼图形(1组);

  数字脸谱连线(1组);

  大嘴巴比多少(1组 提高型)。

  活动过程:

  一、玩游戏,复*有关数量关系

  1.玩拍手数数游戏(1—20):集体。

  2.序数游戏(1—10的接数):集体、小组、个别。

  3.根据点卡上的点子数做动作:集体、个别。

  二、介绍新游戏的玩法

  1.出示“〈”和“〉”,知道其符号名称,并知道大嘴巴一直朝着多的一边。

  2.提出问题,引起幼儿学*的兴趣。

  “今天‘点点比较图’上盖了两组点子,它们分别在第一和第三格里。请仔细看一看,它们分别是多少?”(请幼儿个别回答)

  3.介绍新游戏玩法。

  根据点子数,知道相应的格子中应该用数字几表示。再根据比较点子的多少,知道是用“〈”还是“〉”,并把符号放在数字之间。

  4.请两到三名幼儿上来再次尝试。

  三、介绍配组游戏及玩法

  1.介绍配组游戏。

  “今天我们有两组新游戏,在第一组和第二组,其中,第一组中的‘〈’和‘〉’是直接摆放的,第二组中的‘〈’和‘〉’是用框中的水彩笔去写的。其他组还有回形针拼图形和数字脸谱连线的活动。”

  2.鼓励幼儿去尝试玩新游戏,并抓紧时间玩遍所有的游戏。建议玩的快的幼儿,鼓励他们去玩难度高的一组新游戏。

  3.提出要求,玩过的游戏要按类收拾好。

  四、循环游戏

  教师重点观察幼儿参与新游戏的活动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幼儿,对个别有困难的幼儿通过启发性的提问,帮助他们完成游戏,掌握方法。

  五、活动小结

  1.教师对幼儿游戏中好的行为、方法予以表扬。

  2.再次强化幼儿新游戏的方法。

  3.请幼儿为新游戏起一个名字。

  幼儿园大班比多少教案,比较多少教案也是一个数学教案,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幼儿熟练的运用数字,能够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的多和少,让幼儿对数学活动感兴趣,锻炼幼儿的感知能力。 1 幼儿园大班比多少教案:比较多少

  活动目标

  1、继续引导幼儿学*用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数量的多、少和一样多。

  2、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感知物体的多少,一样多,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环境创设:小兔的家

  2、材料准备:学具动物头饰若干;椅子、盘子、水果、套圈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到兔妈妈家做客,引出课题。

  1、尝试“发现”一 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游戏(1): “小朋友坐椅子”,帮助幼儿感知对应和比较。(侧重于少,添上一个就一样多)

  兔妈妈:秋天到了,兔妈妈家果园里的果树都成熟了,它想请小动物们去它家里开水果会呢?你们想去吗?哪我们出发吧!(教师带领幼儿进入活动室并找个位子坐好)

  咦!怎么有一个小动物没有椅子坐呢?(引导幼儿说“椅子少小朋友多”)小动物和椅子是一样多的还是不一样多的?谁多?谁少?多几个?少了几个?现在兔妈妈给它加上一把小椅子,现在小动物和小椅子怎么样啦?(引导幼儿说出小动物和小椅子一样多)

  游戏(2): “分盘子”,加深感知对应的概念。(侧重于多,不一样多就去掉)

  兔妈妈:欢迎你们到我家来吃水果,吃水果之前,兔妈妈想请每小小动物去拿好一个盘子?(请小动物自己去拿盘子)

  咦!怎么还有一个盘子呀?是不是还有一个小动物没有拿到盘子呀?小动物和盘子是一样多的还是不一样多的?谁多?谁少?多几个?少了几个?怎样才能让小动物和盘子一样多?

  游戏(3):“分水果”。(侧重于一样多)兔妈妈:小动物们都拿好了装水果的盘子,水果会马上就要开始了,请小动物去拿一个自己喜欢吃的水果吧!(请小动物自己去拿水果)

  咦!现在小动物们都拿到了自己喜欢吃的水果,小动物和水果是一样多的还是不一样多的?(引导幼儿说出一样多)

  2、小结:小动物们真棒,能发现椅子和小动物不一样多,椅子少了一把;还能想出再添上一把椅子后,小朋友就和椅子一样多啦。

  二、游戏“小动物找山洞” 。

  1、兔妈妈:水果好吃吗?现在兔妈妈想请小动物们来玩游戏了,你们想玩吗?

  2、第一遍游戏:(山洞要比小动物少)兔妈妈和小动物集体念:“小动物,跳跳跳,找到山洞快躲好”时,小动物立即找山洞跳入。

  咦!怎么有一只小动物没有山洞呀?山洞和小动物一样多吗?谁多?谁少?多几个?少几个?

  3、第二遍游戏:(山洞和小动物一样多)兔妈妈和小动物集体念:“小动物,跳跳跳,找到山洞快躲好”时,小动物立即找山洞跳入。

  哇!小动物们都很棒,都找到了山洞。山洞和小动物一样多吗?

  三、游戏结束

  兔妈妈:小动物们今天在兔妈妈家玩的开心吗,可是时间不早了,

  小动物们要回家了,下次兔妈妈再邀请你们到我家来玩好吗?再见!

  2 幼儿园大班比多少教案:《比较多少》

  活动准备

  多种数量不同的物体。每人一组物体。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今天是小兔的生日,它的朋友们给它带来了许多的礼物。老师扮演小兔,小朋友们扮演小兔的朋友,每人拿着一筐的东西。

  二、幼儿用意义对应的方法比较多少。

  1、小朋友们和旁边的同伴对应比较,看谁的东西多。

  2、找朋友比较看和谁的一样多。

  三、学*用添加或减少的方法使两种物体变得一样多。

  老师出示两种数量不同的物体让小朋友们想办法,怎样就把两种物体变得一样多。

  可以将多出来的物体拿掉,也可以给少的再添加。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直探讨。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尝试自己探索两组物体(5个以内)的多少。

  2、让幼儿在探索活动中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

  3、乐于参与集体活动。

  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掌握重叠和对应两种比较物体多少的方法,会比较两组(5以内)物体的多少。

  活动难点:

  幼儿自己尝试找出比较物体多少的两种方法。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超市游戏。(碗和勺子)

  2、学具准备:超市游戏。(每人手中两种蔬菜,每种蔬菜不超过五个。)

  3、颜色不同的雪花片若干。(每人二组,每组不超过五个,用学具袋装好。)

  4、猫和老鼠头饰若干。(各占幼儿人数的一半。)

  5、操作册第1册第17-18页。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好,听音乐走线。

  2、集体活动。

  创设情境:今天,老师买了好多的碗和勺子(出示四个碗和五个勺子)

  教师:请小朋友们帮老师看一下碗和勺子哪个多一些?哪个少一些?你是怎么发现的呢?

  (引导幼儿自己尝试用重叠和对应的方法比较多少。在幼儿发现了一种方法后,老师进行及时鼓励与总结,并强调是用了什么方法进行比较的;若幼儿没有发现,教师要进行合适的引导。)

  3、分组活动。


比多少幼儿园教案范本五份(扩展6)

——比多少大班教案 (菁华3篇)

  活动目标:

  1.第一层次:能正确判断10以内数量的多少,并会用“〈”“〉”表示其关系。

  2.第二层次:尝试用“〈”“〉”表示10以内数量的多少。

  3.第三层次:在**指导下,学*判断10以内数量的多少。

  4.养成玩完活动后按类收拾的*惯。

  5. 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大的.点点比较图三张,方格纸 ,数字(1—9),符号“〈”“〉”。

  学具:“大嘴巴比多少”(2组12套),每个幼儿2张,每张作业上包括点点比较图和方格纸;符号“〈”“〉”;水彩笔6支;印台每组2个,数字章1—9。 配组学具:回形针拼图形(1组); 数字脸谱连线(1组);大嘴巴比多少(1组 提高型)。

  活动过程:

  一、玩游戏,复*有关数量关系

  1.玩拍手数数游戏(1—20):集体。

  2.序数游戏(1—10的接数):集体、小组、个别。

  3.根据点卡上的点子数做动作:集体、个别。

  二、介绍新游戏的玩法

  1.出示知道其符号名称,并知道大嘴巴一直朝着多的一边。

  2.提出问题,引起幼儿学*的兴趣。

  “今天‘点点比较图’上盖了两组点子,它们分别在第一和第三格里。"文.章出自屈a老师教.案网"请仔细看一看,它们分别是多少?”(请幼儿个别回答)

  3.介绍新游戏玩法。

  根据点子数,知道相应的格子中应该用数字几表示。再根据比较点子的多少,知道是用“〈”还是“〉”,并把符号放在数字之间。

  4.请两到三名幼儿上来再次尝试。

  三、介绍配组游戏及玩法

  1.介绍配组游戏。

  “今天我们有两组新游戏,在第一组和第二组,其中,第一组中的‘〈’和‘〉’是直接摆放的,第二组中的‘〈’和‘〉’是用框中的水彩笔去写的。其他组还有回形针拼图形和数字脸谱连线的活动。”

  2.鼓励幼儿去尝试玩新游戏,并抓紧时间玩遍所有的游戏。建议玩的快的幼儿,鼓励他们去玩难度高的一组新游戏。

  3.提出要求,玩过的游戏要按类收拾好。

  四、循环游戏

  教师重点观察幼儿参与新游戏的活动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幼儿,对个别有困难的幼儿 通过启发性的提问,帮助他们完成游戏,掌握方法。

  五、活动小结

  1.教师对幼儿游戏中好的行为、方法予以表扬。

  2.再次强化幼儿新游戏的方法。

  3.请幼儿为新游戏起一个名字。

  活动反思:

  一堂课下来我收获颇多,给我感受最深的是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更要勤于动脑思考选择好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语言的严谨性和规范性,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倾听和应变能力也显得尤为重要。让幼儿真正意义上做到"玩中学,学中乐",从而达到教学效果。

  设计意图:

  本次活动涉及到的内容是孩子们经常接触的、用到的比较两组物体(5以内)的多少。三岁左右的孩子们吃饭时用到最多的就是碗和勺子,所以在活动开始时我请孩子们自己对碗和勺子进行比较,孩子们会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将勺子放在碗里或将勺子和碗一一对应,这样孩子们在自己探索的基础上会较容易掌握两种比较物体多少的方法。在孩子们掌握了这两种方法之后,紧跟操作练*,给每个孩子动手操作的机会。在孩子们操作完学具后,我又设计了一个小游戏进行巩固。这样,孩子们会在自己感兴趣的基础上,较好地学会本次活动内容。本次活动较好地体现了幼儿为主体、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的教学方式。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尝试自己探索两组物体(5个以内)的多少。

  2、让幼儿在探索活动中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

  3、乐于参与集体活动。

  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引导幼儿掌握重叠和对应两种比较物体多少的方法,会比较两组(5以内)物体的多少。

  2、活动难点:幼儿自己尝试找出比较物体多少的两种方法。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超市游戏。(碗和勺子)

  2、学具准备:超市游戏。(每人手中两种蔬菜,每种蔬菜不超过五个。)

  3、颜色不同的雪花片若干。(每人二组,每组不超过五个,用学具袋装好。)

  4、猫和老鼠头饰若干。(各占幼儿人数的一半。)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师幼互相问好,听音乐走线。

  2、集体活动。

  创设情境:今天,老师买了好多的碗和勺子(出示四个碗和五个勺子)

  教师:请小朋友们帮老师看一下碗和勺子哪个多一些?哪个少一些?你是怎么发现的呢?

  (引导幼儿自己尝试用重叠和对应的方法比较多少。在幼儿发现了一种方法后,老师进行及时鼓励与总结,并强调是用了什么方法进行比较的;若幼儿没有发现,教师要进行合适的引导。)

  3、分组活动。

  第一组:玩“超市游戏。”比较学具袋中的两种蔬菜,(每种蔬菜不超过五个。)哪种多一些?哪些种少一些?一样多?

  第二组:玩雪花片。比较自己手中的雪花片哪种颜色多一些?哪种颜色少一些?一样多?

  4、集体游戏:猫捉老鼠。

  教师:孩子们,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游戏吧!(放音乐《一只小小老鼠》。)

  每组8-10人,分别戴上猫和老鼠的头饰。(每种头饰不超过五个。)玩猫捉老鼠的游戏。当音乐停止时,要请幼儿说出自己组中猫和老鼠谁多一些?谁少一些?

  5、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小朋友们今天真棒!都学会了两种比较物体多少的方法:重叠和对应。好,现在请小朋友们把你小学具袋的门打开,把手中的学具宝宝一个一个装进去,不要忘记把学具袋的门关上!

  活动延伸:

  1、户外活动时,引导幼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一下男孩和女孩谁多一些?谁少一些?

  2、请幼儿回家后比较一下家中爸爸和自己的衣服或鞋子谁的多一些?谁的少一些? (王杰)

  活动目标:

  1.第一层次:能正确判断10以内数量的多少,并会用“〈”“〉”表示其关系。

  2.第二层次:尝试用“〈”“〉”表示10以内数量的多少。

  3.第三层次:在**指导下,学*判断10以内数量的多少。

  4.养成玩完活动后按类收拾的*惯。

  5. 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比多少幼儿园教案范本五份(扩展7)

——比多少教学设计(精选10篇)

  一、教材内容分析

  比多少是学生会用关系符号“>”、“=”或“<”来表示两个数的大小的基础上的深入学*,让学生在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的同时,还会用语言“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来描述两数之间的大小关系。教材还渗透了学生方法的指导。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意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经历解决问题、探索、交流算法的过程,体现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推理能力。 3、主动参与新知识的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的信心和兴趣。

  三、学*者特征分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因此,培养学生的兴趣是提高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教学中要着力创造条件,不失时机地为学生的学*营造良好的环境,通过学生喜欢的游戏、故事等形式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的积极性。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难点 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意义

  五、教学资源

  实验(演示)教具

  小树卡片、八张绿色卡纸、小棍、投影仪

  教学支持资源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1 情景导入:将学生分成八组让学生在绿色卡纸上用小数卡片上植树,各组进行比赛,评选“优秀植树小组。”

  教学活动2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出示投影:植树活动)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互相说说你发现了那些有趣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那些有用的数学问题呢?(1)这里一共有多少棵花(2)他们一共要挂多少个牌子?(3)挂牌的和浇花的一共有多少人?(4)挂牌的比浇花的多多少人?

  【解决问题1】先来解决“这里一共有多少棵花?”这个问题。同学们,我们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那些信息呢?如何利用这些信息列出算式呢?该如何计算呢?(用课件出示这三个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全班研讨将优秀的解决方法进行板书,给予表扬(设计意图:主动猜测,多种算法。在教学口算25+3=?时,提供自主思考学*的机会。)

  【小练*】a、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这两道题吗?21+8=------ 4+53=------

  b谁愿意把你的计算结果说给大家听?你是怎样算的?

  【解决问题2】他们一共要挂多少个牌子?组内交流讨论

  【小练*】a、小朋友请看屏幕,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这两道题吗?45+30=---- 10+36=-----

  b、谁愿意把你的计算结果说给大家听?你是怎样算的?(引导学生发现:两位数加一位数是个位相加;两位数加整十数是十位相加)。(设计意图:验证猜想,探究算法。通过多样的练*让学生自己感受出自己的口算方法的优缺点,进而自主的选择最优的口算的方法。)

  教学活动3 三、课堂练*:1、你们太棒了,老师真佩服你们!我这里有一些问题需要同学们帮忙解决。看一看这节,课谁学的最棒! (1)、学校要给一些小树挂牌,现在已经做好了23个牌子,还有5个没有做好,你能知道我们一共要给多少棵小树挂牌子吗? (2)、如果我们大家要去植树,男同学有18人,女同学有20人,如果一人栽一棵树, 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3)、要挖38个坑,男同学已经挖了26个坑,女同学挖了10个坑,我们挖的坑够不够?

  2、游戏:找树叶。 同学们表现得这么棒,为了奖励大家,我们来做个游戏:“找树叶”。 小组活动:大树的四个枝上写上不同的得数,树叶上写算式,让学生找一找:看看每片叶子应该长在这棵大树的哪个枝上?

  教学活动4 四、课堂小结:小朋友,你今天学到了什么?你们可真了不起,每一个小组都种了这么多的树,表现太棒了!不但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法的题,而且还想出了这么多的计算方法,老师真为你们骄傲!希望小朋友们继续努力

  七、教学评价

  本节内容通过激趣--学生常见的植树问题引出了教学内容,通过质疑--学生观察植树活动的场景,提出了要解决的问题,继而通过探究---学生互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巩固,达到聊预期的效果。

  八、教学反思

  口算教学所追求的目标是:能正确、迅速地算出。而评价的标准也很简单,即检验一个学生的口算能力就是看他一分钟能口算多少题。算法多样化就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计算。 算法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按照这样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利于学生进行数学交流,而且有利于因材施教,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这样的教学不但使得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愉悦,而且能使不同的学生学到不同的数学。但是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指导学生选择口算的最优方法,所以,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说出自己的口算方法,小组内进行评价,进行辩论,进而形成最优的口算方法,通过多样的练*让学生自己感受出自己的口算方法的优缺点,进而自主的选择最优的口算的方法,并且通过练*达到认可和巩固的作用。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初步学*对数量的估计,逐步建立数感。

  2、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相对性,并能够用准确的语言进行表述。

  教学难点:相对性的理解并能够正确地表述。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

  1、按顺序写数。

  后面连续的五个数是(),62后面的第五个数是()。

  2、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把下列各数排列起来。 35、87、70、62、15、6

  二、新授

  1、课件出示例6、

  教师:红球有几个?(58个)蓝球有几个? (15个)黄球有几个?(10个)大家一起从15数到58,数的过程体会到15到58要经过好多的数。

  教师告诉学生,58比15多得多,像刚才的题目我们就可以说,红球比蓝球多得多。请一个同学从10数到15,从中感受到l0到15比较接*,我们就可以说15比10多一些,象刚才的题目,我们就可以说黄球比蓝球少一些。

  2、课件出示小小养殖场。

  小组讨论:小小养殖场,谁比谁多一些,谁比谁多的多,谁比谁少一些。

  学生分小组讨论得出结论:鹅比鸭少一些,鹅比鸡少得多,鸡比鸭多的多等等。

  三、巩固练*

  1、小娟有37张邮票、(课件出示)本题可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中交流。

  (1)小明可能有几张邮票?

  (2)小红可能有几张邮票?

  2、第43页“做一做”

  第1题:4人小组根据题意每人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说一句话。

  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提问个别学生,集体订正。

  第3题:看谁最聪明:你能想出几种答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3、下面各数中,谁比谁多一些,谁比谁多得多,谁比谁少一些?

  15、17、45

  四、课堂总结

  说一说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同样多"的含义。

  2、让学生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数学学*兴趣和学*热情。

  4、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主动参与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

  知道"同样多"的含义。会正确进行"多、少"的比较。掌握比的较的方法。

  教学难点:

  会比较多个物体的多少。掌握自己认为适用的好的比较方法。

  教学方法:

  情境演示、启发式教学、小组研讨,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及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

  1、多媒体课件展示小猪、小兔盖盖房子的情境动画。

  学生观看动画,用所看到的动画内容讲小故事给同学们听,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教学中。

  2、谈话导入:请小朋友看一看,在我们班中,是男同学多,还是女同学多。还是一样多?你是怎么知道的?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比较多少。

  板书课题:比多少

  二、合作学*,自主探究

  1、小组合作,观察动画处,组内交流。说一说动画片里的故事都讲了什么?

  小组交流:有4个萝卜、3个苹果、4只小兔、3只小猪、4根木头、4只小凳……

  2、引导观察,初步感知"同样多"

  ⑴、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有多少呢?(学生数一数)

  ⑵、问:小免去搬砖,有几只小免,有几块砖,小免和砖谁多?你是怎么知道的?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吗

  ⑶、问:这样一个对着一个,都没有多余的,我们就说小免和砖的块数怎么样?(一样多)用一个算式表示是:

  板书:4=4学生书空并齐读老师介绍等号

  ⑷、学生动脑筋:看看,动画片里还有什么和什么"同样多"?

  ⑸、动手操作:学生用学具袋中的物品摆"同样多"的物品

  比如说:圆片和三角形

  3、理解新知

  ⑴小免和小猪比,谁多,谁少呢?

  学生操作:用圆片代表小兔,用正方形代表小猪在桌子上摆一摆。

  小兔:

  小猪:

  学生汇报结果老师演示:小兔比小猪多。也就是几比几多?用一个算式表示是:

  板书:4>3大于号

  3<4小于号

  小组读写大于号与小于号

  ⑵同桌相互说一说:动画片中还有什么比什么多或什么比什么少?

  三、巩固就用,深化拓展

  1、找朋友,把同样多的连起来。

  2、同桌合作,摆学具卡片,边摆边说。

  ⑴一个同学摆,同桌摆的和他同样多。

  ⑵同桌合作,一个摆的多,一个摆的少。

  思考:想一想,怎样摆,我们才能一眼就看出谁多谁少呢?

  ⑶、说说生活中同样多、多些、少些的例子。

  3、比一比,谁多谁少。谁最多,谁最少呢?

  4、动脑筋:谁能用最少的时间分清图片里物品的多少呢?

  考考你的眼力:

  5、填一填:

  A:7○34○93○35○810○1

  B:2>□6>□6=□□=8□<9

  6、试一试(四杯水的深浅不一样)

  模拟活动:把4块同样的糖放入相应的4杯水中,让糖溶化。请你猜一猜,哪杯水最甜。你是怎么知道的,请你说给大家听。

  四、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比多少",知道在比较时,一定要一个对着一个比,就会得到正确的结果。

  教学内容: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第6~8页。

  教学目标:

  1、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帮助学生初步感受和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

  2、经历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事物多少的过程,并能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事物的多少,初步体会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方法。

  3、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并对学生进行团结互相,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教育。

  4、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体验数感,激发学生学*的兴趣,体验合作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教学难点:

  能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事物的多少。

  教具:

  课件、小猪图片、小兔图片、木头图片、砖块图片、苹果图片、梨图片、圆片、三角形等。

  学具:

  学生的学具盒、小棒、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兴趣

  1、出示小猪、小兔盖房子的动画课件。

  师:同学们,你们爱听故事吗?下面就请同学们看着大屏幕听老师讲《小猪帮小兔盖房子》的故事。

  2、老师讲故事。

  在一条蜿蜒的小河边,有一所快要盖好的小房子,一群小动物正忙着盖房子,这是小猪在帮小兔盖房子。他们有的搬着砖,有的扛着木头。河里的小鱼被这热闹的场面吸引了,禁不住蹦出水面,瞪大眼睛想看个究竟.....

  3、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比多少......

  同学们,图上画了些什么?

  设计意图:抓住学生爱听故事,喜欢看动画片的特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易于学生更好、更快地了解情境中的人物及情节,为学*新知识做好铺垫。并及时抓住故事情节对学生进行团结互相,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教育。

  二、以童话为背景,在操作活动中学*数学

  1、学*“同样多”。

  (1)说一说,摆一摆,比一比。

  师:图上有几只小兔?小兔是怎么搬砖的?

  学生一边回答,老师一边在黑板上贴出小兔图片和砖块图片,并把小兔和砖的图片分两排摆放好。

  同时,让学生尝试摆,拿出手中的学具盒,用小圆片表示小兔,用小长方形表示砖。对学生摆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选有代表性方法的学生到黑板上用放大的教具摆一摆。

  师:同学们,你认为哪种摆法好?好在哪里?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从数到摆的过程。

  师:1只小兔搬1块砖,有没有多余的小兔?有没有多余的砖块?

  老师一边问,一边把小兔和砖块一一对应用线连起来。

  师:请同学们看看你摆的是不是一个小圆片对着一个小长方形。

  老师巡视,纠正指导没有一一对应摆放的同学。

  (2)老师说明:

  1只小兔搬1块砖,没有多余的小兔,也没有多余的砖块,正好一一对上,我们就说:小兔的只数和砖的块数同样多。

  老师同时板书:“同样多”。

  请学生模仿老师说一遍。

  然后,请学生伸出双手,让左手和右手的手指一个对一个,左手和右手的手指同样多,进一步说明这就是一一对应。

  (3)师:图上还有哪些物体是同样多的呢?1只小猪吃1个苹果够不够?1只小兔吃1个胡萝卜够不够?为什么?

  (小猪的只数和苹果的个数同样多,小兔的只数和胡萝卜的个数同样多。)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摆、说,看老师连线,让学生明确一一对应的比较方法,为学*“比多”“比少”做好铺垫。

  (4)动手操作:完成教材第7页“做一做”的第1题。

  同桌合作,学生独立完成。请两个同学到实物投影仪上摆,其他同学在课桌上摆。老师巡视指导。

  2、学*“多”“少”

  师:我们学会了用一个对一个的方法比较小兔和砖的数量。那么我们同样可以用这个方法来比较别的物体。

  (1)师:图上有几只小猪?一共有几根木头?

  学生一边回答,老师一边在黑板上贴出小猪图片和木头图片,并把小猪和木头的图片分两排擺放好。

  同时,让学生尝试摆,拿出手中的学具盒,用小正方形表示小猪,用小棒表示木头。

  师:你能用一个对一个的方法摆一摆,比一比吗?

  师:1只小猪对应1根木头,有没有多余的小猪?有没有多余的木头?是小猪多还是木头多?谁多谁少?

  老师一边问,一边把小兔和砖块一一对应用线连起来。

  (2)同学交流,指名回答,老师板书:多、少。

  师:1只小猪对应1根木头,小猪没有多余的,而木头有多余的。就是木头多,小猪少,我们就说“木头的根数比小猪的只数多”,也可以说“小猪的只数比木头的根数少”。

  请学生模仿老师再说一遍。

  (3)认真看图,你还能说出谁多谁少,谁比谁多,谁比谁少吗?

  让学生用不同的形式说一说。

  (4)动手操作:完成教材第7页“做一做”的第2题。

  全班学生独立完成。请一个同学到实物投影仪上摆,其他同学在课桌上摆。老师巡视指导。并让学生边摆边说。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多与少的含义,理解多、少是对比着说的。

  三、巩固练*,运用新知

  1、完成教材第8页练*一第3、第4题。

  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回答交流,老师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讲解。

  【设计意图:注意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在练*中多方面了解学生数数的情况及比多少方法的掌握情况。】

  2、同桌合作摆学具卡片,边摆边说。

  (1)一个同学摆,另一个同学摆的和他同样多。

  (2)一个摆得多,一个摆得少。

  四、回顾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你学会了什么?

  教学反思:

  一年级的学生刚刚从幼儿园迈进小学,对课堂学*还不适应,容易疲劳,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观察能力有限。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我用看动画,听故事的形式来进行新课的导入,以此来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和学*兴趣,调动他们的视、听觉感官,全身心的投入的课堂学*中。并通过数一数,摆一摆,比一比,说一说的形式,帮助学生初步感受“同样多”“多”和“少”的含义,理解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物体的多少,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还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设计理念:

  1、努力创设情境,体现课堂教学活动化,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2、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生活中实际问题解决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倡导合作、交流的学*方式,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的程度,同时让学生体会与他人合作的必要与快乐。

  4、注重算法多样化,教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想法,教师尊重学生的想法。

  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情境让学生感知100以内的数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2、指导学生进行正确估计,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等多种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学*重难点: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数之间的关系,感受数学无处不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投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

  师:小朋友你知道我们学校有多少个老师?多少个学生吗?你能用多或少描述教师与学生人数之间的多少关系吗?

  师:仔细观察周围还有哪些数量可以用多或少来描述?

  学生自由发言

  二、探究新知

  (一)观察金鱼图(第一缸是48条红金鱼,第二缸15条花金鱼,第三缸10条黑金鱼)

  1、估一估

  a估计第一缸中有几条红金鱼

  b教给估测的方法

  即:先数出10条金鱼,再估一估鱼缸中大约有几个这样的10条。

  c正确数出鱼缸中的金鱼条数

  2、选择任意两缸金鱼作比较,让学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生:黑金鱼比红金鱼少。

  生:红金鱼比花金鱼多

  、、、、、、

  3、教学多得多、多一些

  a在学生比较的基础上教师提问:红金鱼比黑金鱼多,花金鱼比黑金鱼多。这多的程度一样吗?谁能说得再清楚些?

  学生自由发言

  b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同样是多,但我们还可以把两者区分开来:可以说:红金鱼比黑金鱼多得多,花金鱼比黑金鱼多一些。

  c同桌互说

  4、教学少得多、少一些

  a师:红金鱼比黑金鱼多得多,花金鱼比黑金鱼多一些,反过来该怎么说呢?

  引导说出:黑金鱼比红金鱼少得多,黑金鱼比花金鱼少一些。

  b同桌互说

  5、小结:上节课我们是用符号来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的,即10<48,10<15,48>10,15>10,今天,我们用语言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来描述,同样也能表示出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二)参观水族馆

  出示乌贼图、虾、螃蟹图(乌贼图16只、虾76只、螃蟹图60只)

  师:你能用我们刚学过的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来说一说他们之间的`关系吗?

  生:虾比乌贼多得多虾比螃蟹多一些乌贼比虾少得多螃蟹比虾多一些。

  (三)想一想,在我们周围哪一物体和物体数量之间也可以用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来说一说。

  三、应用、拓展

  1、猜一猜

  (1)有两个小朋友做口算题,一个小朋友说:我已经做了35题。另一个小朋友说:我做的比你少一些,你们猜第二个小朋友做了几题?

  a40题b30题c5题

  (2)小明今年8岁,爷爷今年65岁,爷爷的年龄比小明的年龄

  a小得多b大一些c大得多

  2、做一做

  P书中第40页的做一做

  31朵红玫瑰25朵黄玫瑰78朵白玫瑰15朵紫玫瑰

  (1)根据玫瑰的枝数,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各说一句话。

  (2)枝数少于30枝的玫瑰有几瓶?多于30枝的有几瓶?

  (3)<

  3、游戏

  师:刚才大家都学得非常棒!老师奖励大家来做个游戏。

  (1)师――生互动

  游戏的规则:师先想好一个数写在白纸上,让学生猜,根据学生猜的情况,教师提示:这个数比你猜的多得多、少得多或者少一些、多一些。

  (2)生――生互动

  游戏的规则:让一个学生自己想好一个数,然后写在白纸上,请其他学生猜,根据猜的情况,作恰当的提示:这个数比你猜的多得多、少得多或者少一些、多一些。

  四、小结

  师:今天你又有了什么收获?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初步认识“同样多”、“多”、“少”的含义。

  2、让学生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

  3、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教学重点

  知道“同样多”的含义。会正确进行“多、少”的比较。掌握比较的方法。

  教学难点

  会比较多个物体的多少。掌握自己认为适用的好的比较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及图片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小猪、小兔盖房的情境图。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们看到图中都有些什么呢?能和同桌说一说吗?

  师:你们还能在这幅图中发现有关数学的问题吗?

  学生可能会说:有4只兔子、3只小猪、3个苹果、4根木头等等。

  二、探究比较方法

  1、教师选出学生所说的数量:3只小猪、4根木头。

  要求学生摆出学具。(课件也出示卡片)

  师:看到摆出的学具,小朋友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说出小猪少,木头多。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要求学生同桌互说,再指名汇报。

  学生可能会说:①数一数,小猪3只,木头4根,所以木头多。

  ②把木头分给每只小猪,还多了一根木头。

  教师要求有第②种想法的学生在投影仪上用学具摆一摆是怎样分的。

  学生可能会出现:①把木头放在每只小猪旁边。

  ②也可能把木头对齐小猪放在下面。

  教师对以上方法进行表扬,用课件演示强调第②种方法。(课件闪烁多余的1根木头)

  师小结:1只小猪扛1根木头,还多了1根木头,我们就可以说木头——(生:木头多),也可以说小猪——(生:小猪少)。

  2、完成练*一

  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是怎样比的。

  3、教师演示课件:(小猪、木头图中多余的木头消失)

  师:你们又有什么发现呢?小猪和木头谁多谁少?

  生:小猪和木头一样多。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可能会说:1只小猪扛1根木头,木头没有多,刚刚好。

  师强调:1只小猪对1根木头没有多余,我们就可以说小猪和木头同样多。(课件显示:同样多)

  学生齐声说:小猪和木头同样多。

  (课件重新回到小猪、木头图)

  师:现在木头不消失,怎样做也可以使它们同样多?

  生:小猪再来1只。(课件出示1只小猪与木头对应)

  4、动手操作

  ①师:这幅图中还有别的东西可以用“多”、“少”、“同样多”来表示吗?

  a、指名说几个。

  b、剩余的要求学生同桌互说。

  ②引导学生选其中一样,摆一摆学具卡片。

  教师巡视,特别表扬用“一一对应”摆法的学生。

  5、指名说说生活中间同样多、多些、少些的例子。

  三、教师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回去跟爸爸、妈妈说一下。

  教学目标:

  使学生知道“同样多”的含义。 2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数量,知道“多”、“少”的含义。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比较的方法,会正确地进行比较。

  教具:主题图课件、学具卡片。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

  1.故事引入。

  一天,小鱼欢快的在水里游来游去,它被草地上热闹的场面感动了,原来是热心的小猪帮助小兔子盖房子呢,一起去看看吧!

  二、探究新知。

  1.出示课件。

  2.观察图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汇报交流。

  3、图上有几只兔子?一只兔子搬几块砖?

  学生汇报:4只兔子.(屏幕出示摆好的4只兔子)。

  找生说怎样摆砖。

  一只兔子对着一块砖,兔子和砖都没有多余的,在数学上我们就说兔子的只数和砖的块数同样多。

  4.找学生说同样多。

  5.同桌互相说。齐说。

  6.继续观察图,大家都来数一数,是不是一只兔子搬一块砖,看砖有没有多余的?兔子有没有多余的?

  7.找一找图中还有什么和什么同样多?

  8.再看图,图中小猪在干什么?

  学生汇报后,(屏幕出示摆好的3只猪图片)。

  9、一只小猪扛几根木头?

  学生汇报。

  10、木头又怎样摆呢?

  学生汇报,老师一边课件出示,一边问:是这样摆吗?

  看一看有没有多余的木头?用鼠标点出地下放的一根木头。

  11、观察小猪和木头,你又知道了什么?

  小结:一只小猪扛1根木头,没有多余的小猪,木头有多余的1根,

  我们就说木头的根数比小猪的只数多,小猪的只数比木头的根数少。

  12.找学生说同样多。

  13.同桌互相说。

  14、齐说。

  15、找一找图中还有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16.揭示课题并板书。

  三、巩固提高。

  1.学生摆同样多。

  要求:先摆5个正方形图片,再摆圆片,要求圆片个数和正方形个数同样多。怎样摆,老师一眼就能看出同样多?

  2.拿走一个圆片,圆片和正方形谁多?(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汇报。

  2.完成课件中练*1题。(学生汇报交流想法。)

  3.完成课件中练*2题。

  4.比比谁聪明:完成练*3题。一串红、黄相间的珠子,让学生判断哪种颜色的珠子多。同桌说。

  b.交流。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比多少

  兔子和砖同样多。

  木头比小猪多,小猪比木头少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操作活动中运用重叠对应、并放对应、连线对应等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2.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比较能力。

  3.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水果、碗盘、彩色扣子、操作板、彩笔、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1.幼儿开火车进教室。师:每个小朋友坐了一张椅子,还有椅子多吗?比一比,小朋友和椅子谁多?谁少?

  2.师以故事的形式引入新课。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副画,小朋友看漂亮吗?图画里有谁?我们来听一听图画里的故事好吗?(师清讲故事一遍)

  师:小朋友来猜一猜,是红萝卜多还是白萝卜多呢?用什么办法可以知道谁多谁少?(请幼儿上来示范比较)

  小结: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可以用重叠对应、一一并放对应的方法。


比多少幼儿园教案范本五份(扩展8)

——比多少教学反思优选【十】份

  今年开学有点与众不同。说是开学第一周为学前准备周。这个新名词之前多少有点耳闻,但不知具体如何操作。在接到文件的时候才真实的明白其中意蕴。认真学*了数学学前教学的要求后,竟有点不以为然,不就是把新授课上成活动课嘛!让孩子们以游戏和活动为载体,轻松愉悦地完成学*。简单!

  有幸聆听了一节由幼儿园老师执教的一节《数一数》,觉得幼儿园的老师真亲切,孩子们学得无拘无束。整个课堂似乎没有一点紧张的气氛,对比自己以往的课堂不禁有点惭愧。幼儿园和小学还真不一样呢!心里这样想的时候其实有点自欺欺人,怎么会不一样?只是对待课堂,对待孩子,对待学*的心态不同而已。那时似乎才真正的明白学前准备周提出的意义之大决非容自己小觑。

  在接到学区调研任务的时候终于感觉到了一丝压力。如何能甩掉原来的教学惯性,彻头彻尾地让自己和孩子们站在一起,愉快的学*呢?准备是仓促的,但对于经历过多次公开课的我似乎还是信心百倍。脑海里多次浮起那位幼儿园老师笑容可掬的面庞,我能做到她那样吗?

  可进入课堂后,我竟如赤手空拳的战士,面对孩子们越来越迷茫的眼神节节败退,孩子们的快乐在哪里?我的轻松在哪里?一切都离自己的设想太远了。孩子们的答非所问,举手时的屈指可数,无法拒绝的心猿意马,都斩钉截铁的告诉我,我离孩子们的心好远好远。这让我好不气馁。

  课后很长时间我都无法释怀。直到一周以后的今天静下心来梳理和回忆那节课,不禁猛醒。

  一、了解孩子的知识储备,因材施教。多少次备课的时候都告诉自己,备课更要备学生。虽然对现在的孩子多少有点心理准备,但我想对他们的了解我是远远不够的。我今天面对的不再是城市里接受着良好家庭教育,有着较好学前教育基础的孩子,而是来自农村,学前教育几乎为零的孩子。他们连普通话的聆听和表述都有点困难,怪不得很多次课堂里的提问孩子们都答非所问呢!有些孩子连对数的概念都没有,“ 2 可以分成 2 和 3 ”的笑话竟然不是个例。如此对孩子的知识储备一无所知,如何能找到学*的最*发展区有的放矢地展开教学呢!

  二、关注孩子的情绪态势,适时调控。虽然在课中一次次地惊讶于孩子们的表现,但自己却没有因孩子们流露出的疲态而有所改进。依然急急忙忙的走课,也许自己有些措手不及,也许有些颓然无序,后来的环节看似热闹却远不是我想要的。我想这就是教学机智缺失的表现。如果我能根据孩子们的情绪态势及时做出有效的调控,也许孩子们会学得更快乐些。

  游离于学生之外的课怎么着都不能成为一堂好课,精彩是别人的,我被关在了门外。亲*孩子,理解孩子,我该为此而努力。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生动有趣的故事和精彩纷呈的图画最能引起他们的学*兴趣,所以在上比多少的时候,我充分利用课本的主题图,以讲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

  注重学生个性思维的培养。课堂中我注重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不框架学生的思维。自主学*,培养数感,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来获取知识,学生学得开心,学得投入,思维积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老师演示及让学生实际操作来理解小兔搬砖头,4只小兔搬了4块砖头,引导学生连线,刚好一只兔子对一块砖头,我们就说:“小兔的只数和砖头的块数同样多”。接着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学*“什么比什么多”,“什么比什么少”。

  在本节课的学*中,我注意让学生动手摆学具,并且注重学生口语的表达,学生在活动中学*新知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自己感觉不理想的是,在组织学生动手操作的时候,由于学生的课堂纪律还不是很好,使得课堂节奏放慢,使小组学*达不到预想的效果。

  这节课我自认为最大的亮点是选用的材料很简单,都是运用身边的资源。

  《比多少》这一课是在学生原有“比多少”方法的基础上,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本节课,我根据刚入学儿童的认知特点,运用有趣的动手操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供多种形象的事物,给学生充分的学*资源。

  课的主要环节引导学生有组织有目的的操作,尝试各种比较的摆法,在师生、生生合作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亲身操作、观察,充分体验和感悟“同样多”、“多”、“少”的`含义。在学生原有“比多少”方法的基础,通过图片的帮助和教师的引导,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多少。在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去观察、操作、尝试。让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做他们想做的,在做中逐渐理解知识。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

  操作是本课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但是在操作中有不少学生玩起学具来,就停不下来,有的甚至忘记了老师提出的操作要求,随心所欲地玩起别的花样来。怎样让学生在操作中做到有目的地玩,在玩中学,并有始有终地完成老师交待的任务,我还需要进一步思考,找出相应的对策。

  本节课还要注意有些学生会根据以往经验:数量一样多的图片,头和尾一般对齐,容易错判断为“同样多”!

  一年级小学生的学*热情和积极性很大程度取决于他们对呈现材料的兴趣,选取他们身边熟悉的例子现身说法,喜欢玩的游戏,不仅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更能较持久地保持,以便深入理解。再讲《比多少》一课时,我会以“抢椅子”的游戏引入。首先五个人四把椅子,游戏结果有一人没有椅子,提问:“为什么有一人没有椅子呢?”学生很快说出:“人比椅子多,椅子比人少。”从而认识理解了“多与少”。再通过增加一把椅子继续游戏,使学生认识“同样多”。

  教学目标:

  1、通过整体观察。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准确描述数之间的大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观察中估测,渗透区间套的思想,在观察中比较,学会由观察情境图比较转化为数的比较。

  3、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无处不存在数学,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同时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

  4、学生能用一句话描述身边某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教学重点:

  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相对性,并能用准确的语言叙述。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互动探究.

  1.(出示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韩国,日本得金牌记录统计图)

  (1)中国得的金牌与日本比怎么样?用符号怎样表示?

  韩国得的金牌与日本比怎么样?用符号怎样表示?

  (2)中国,韩国都比日本得的金牌多,想想他们多的`程度一样吗?

  揭示多得多,多一些

  (3)日本比中国怎样?日本比韩国怎样?

  揭示少得多,少一些

  (4)谈话揭示课题.

  (5)选一个合适的词,说明中国与韩国的大小关系.

  二.合作学*,升华提高.

  1.出示课本第40面的金鱼图.

  从图中你都知道了什么?随便选两种比一比,用上今天学得词,说一说.

  2.完成第40面的做一做.第43面的第4题.

  三.游戏巩固新知.(猜数玩区间套游戏)

  四.举例拓展延伸.

  五.总结收获.

  过去,我在教学“比多少”时,总是自己拿出不同的图让学生根据我说的图来进行比较。

  在现在的教学中,我认识到学生的数学学*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图中还可以比什么?”在这里教材有意创设了一个问题情绪,这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的学*兴趣高涨,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动手操作、尝试、在小组合作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使“比多少”的问题得到清晰全面的认识。有些学生还发现了谁比谁多几个,谁比谁少几个。

  小组合作,探究学*改变了原来单一、被动和陈旧的学*方式,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自主学*的快乐及学*的创新能力。

  这节课属于概念教学,是在学生会用语言描述物体的多少的基础上的延续学*,通过本节课的学*,在知识性目标上要达到:一是认识符号“�、�、�”的含义并准确的使用这些符号,认识到描述数量的多少既可以用语言来描述,也可以用符号来表示。从而丰富学生的数感,建立符号感。二是在比较多少的过程中,体会量与量间的相对性。

  一、设计的情境使学生感兴趣。一上课创设了儿童喜闻乐见的童话情景――――小猴家的果园丰收了,猴妈妈要给小猴们分水果,请我们班的小朋友出谋划策,激起孩子们的兴趣,从而使教学在一连串生动的情境中展开。

  二、科学规范的书写方法和有趣的儿歌,让学生轻松掌握了本节课的学*内容。通过本课学*,要让学生知道谁比谁大,谁比谁少,知道等于号、大于号、小于号的表示方法,并且能用把几个数字正确地表达出来。教学中教师用田字格给出了书写的'位置,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虽然在幼儿园已经认识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但这些知识是不够严密,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整理、深化,构建严密数学网络,如学生在读符号时总出现错误,如不清楚都应该从左往右读、只会写不会读等等。所以,我用一首儿歌“大口朝前大于号,尖尖朝前小于号;大于号、小于号,开口对着大数笑”让学生加深了对“>”“<”记忆。

  三、从教学效果上来看,大部分学生都能正确运用等号、大于号、小于号进行数的比较。一小部分学生在读的时候还不能区分大于号、小于号,还应加强训练。

  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多一些” “少一些” “多得多” “少得多”的意思,并能用这四个词描述两个数的大小。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掌握,需要进行一些铺垫,所

  以上课之前我先让学生比较一下小朋友和老师之间的'多少关系,但是这里我没有进行挖掘,而直接进入新课。如果我这里板书一下“多” “少”,然后再让学生进行小棒之间的比较,学生也许就能更好的掌握。还有最后摆花片这个环节,我发现有的孩子没能很好理解我的意思,我想我要数学语言进行锤炼而且还要符合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让孩子们喜欢数学。

  面对一年级的教材,我真有点不知怎么教。数学《比多少》一课的内容太简单了,而且孩子们在幼儿园大班学过这些内容,该教些什么呢?比谁多谁少是没问题,可是为什么5比4多呢?对,就将重点定为“通过例题,训练学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算理。为了训练孩子们说话有理有据,我引导学生用上“因为……所以……”这个句式说。开始,几乎大部分学生几乎都说不好,我不厌其烦地指导着孩子们说。一个说不好,继续找第二个孩子、第三个……慢慢地,做过了几道题之后,孩子们大部分都会用因为所以说算理了。很高兴看到孩子们的进步。

  也许他们并不是很清楚因为所以是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也许他们也不是很清楚为什么这样回答,但我清楚这样做的目的:数学,不能只培养做题的机器,既要知道题怎么做,还要知道这样做的道理。慢慢地,学生的思维能力才会有所提高。

  《比多少》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比一比》中的一个内容,课前,我根据刚入学儿童的认知特点,运用孩子们身边的事例,我们班中是男同学多,还是女同学多,还是一样多?提供形象的事物,给学生充分的学*资源。在教学中,我重点利用小猪帮小兔盖房子的情境图,采用学生喜欢的动画片的形式,创设生动的故事情境,并配上优美的音乐,激发学生学*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通过摆一摆、数一数、比一比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学会比较物体的多少,重点学会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

  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欣喜的地方,如在导入新课时我让学生自己观察教材图画,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讲故事,或说说书上什么意思,学生积极发言,说出是小猪在帮小兔盖房子。另外在学*“同样多”时,学生的观察能力真令人佩服,课上学生除了说“小兔和萝卜同样多,小猪和苹果同样多……”还观察到“两棵大树和水中的鱼儿同样多,桥和房子同样多。接着学*“比多少”,学生观察图画说出小猪比木头少,也可以说:木头比小猪多。当我提出图中还可以比什么?的问题时,学生活跃起来了,个个等着发言,“苹果比萝卜少,椅子比苹果多,小兔比苹果多……”这样不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