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晋文之事》教案3篇

首页 / 教案 / | 2022-04-26 13:39:19 教案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1

  第1课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疏通文意,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并归纳其规律;

  2、初步了解文章大概思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掌握“保”“爱”“道”等重点词语;

  2、掌握宾语前置的一般规律(倒装句);

  3、培养学生在浅易的问题上自主学*。

  三、主要教法:问题讨论法自主研读

  四、教具:实物投影。

  五、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导语设计:

  二)、解题:

  战国时期,列强纷争,以征伐为能事,各诸侯国都是野心勃勃地追求霸主的地位。对外连年征战,对内盘剥人民,致使广大人民过着苦难的生活。

  而齐国在东方诸侯中又号称强国,齐宣王野心勃勃,扩置学官,招揽学士,任其讲学议论。孟子这时在齐宣王身边供职。

  于是孟子便在一次齐宣王问有关齐桓晋文称霸之事的时候,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阐发他的“发政施仁”、改革政治,实行王道的主张,这就是著名的《齐桓晋文之事》。

  三)、研读课文1——14节

  (一)学生朗读课文1——14节;

  (二)指名学生翻译课文;

  (三)学生质疑;

  (四)教师点拨归纳:

  1、词类活用:

  (1)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闻,使(我)闻;

  (2)无以,则王乎?王,动词,行王道以统一天下。

  (3)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异,对……感到奇怪。

  2、特殊句式:

  (1)臣未之闻也。

  (2)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3)何由知吾可也?

  (4)牛何之?

  归纳:

  宾语前置的条件:

  A。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B。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C。用“之”或“是”将宾语提前,予以强调;

  例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惟利是图、惟命是从。

  (5)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主谓倒装)

  看来老百姓说我吝啬是应该的。

  3、重要句子翻译:

  (1)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翻译:通过安抚百姓实行王道,没有谁能阻挡得了。

  (2)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翻译:老百姓都还以为是您吝啬,我本来就知道您是于心不忍呢!

  (3)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翻译:我并不是吝惜钱财才拿羊去替换它(牛),看来老百姓说我吝啬是应该的。

  4、一词多义:

  爱 A。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吝惜)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吝惜)

  B。吴广素爱人(《陈涉世家》)(爱护)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E。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六国论》)

  道 A。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述说、谈论

  B。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说、讲

  C。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下》)道义、道理

  D。任重道远路、道路

  E。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取道,动词)

  四、作业

  1、诵读课文;

  2、记忆重要的词句。

  第2课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疏通15——35节文意,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并归纳其规律;

  2、初步了解文章大概思路;

  3、分析鉴赏本文出色的论辩艺术,品味辩驳技巧和修辞方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掌握重点词语;

  2、翻译重要的句子;

  3、体味并分析文章在论证说理方面的独到之处;

  4、培养学生在浅易的问题上自主学*。

  三、主要教法:问题讨论法自主研读

  四、教具:实物投影。

  五、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复*巩固第一课时内容

  1、重点词语;

  2、重点句子(倒装句);

  3、句子翻译;

  二)、疏通15—35节大意;

  1、学生自行翻译;

  2、学生质疑;

  三)、问题讨论:

  1、教师提议并引领学生把齐宣王所有的问题都挑选出来,对其进行考察,由此可以抓住线索,反观孟子的理论论述过程。

  ——从齐宣王的问题变化可以看到他的关注点的变化,由此可见,孟子的诱导重点不断深化。

  2、孟子并非真的不知道“桓文之事”,在《论语》的其他篇目中对此事都有所评价,那么他为什么说“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臣未之闻也”呢?

  ——(1)齐宣王问“桓文使事”的目的在于和孟子探讨称霸天下的办法,而孟子如果直接回答了就必然会使话题与自己“行王道”的政治主张背道而驰。

  (2)所以,他巧妙地用“臣未之闻也”回避了这个问题。这并不是有意说谎,而是采用了避实就虚的战术,他在设法给自己将要讲的内容铺设道路。

  (3)后文,“无以,则王乎”抓住齐宣王的关注点,化被动为主动,引导齐宣王步步走向自己的理想王国了。

  板书:

  第一部分:提出中心论点:“保民而王”(迂回论战、弃异求同)

  3、诗云:“他人有心,余忖度之。”齐宣王说这是“夫子之谓也”,“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气焉。”看来,齐宣王对孟子比较信服了,那么,孟子是怎样达到这种效果的?

  ——孟子知道,齐宣王看似饶有兴趣地问自己:“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但是,他真正的目的是想“王天下”,而根本没有“保民”的行动甚至想法。但是,孟子为了能使谈话进行下去,达到自己游说的目的,便利用齐宣王“以羊易牛”这件小事来大做文章,说这种“不忍之心”就是仁爱的表现,大大缩短了彼此的思想距离。

  板书:

  第二部分:“保民而王”的前提—“不忍”(欲擒故纵、缩短距离)

  4、等到齐宣王发出“此心所以合于王者,何也?”的问题之后,孟子似乎就可以大讲推恩、行仁政的一番话了。但这里又有一个曲折,孟子提出了“百钧”“舆薪”等比喻,这是为什么?

  ——(1)这是因为齐宣王心理上以为行王道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这种畏难情绪不解决,空谈推

  恩、制产还有什么效果。

  (2)于是以一组巧妙的比喻,正面引出“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的结论,其次又以“挟泰山以超北海”和“为长者折枝”这组对照性比喻,进一步阐明“不为”和“不能”的区别。最后,顺其理势,引经据典,加以正面晓谕,说明王道并不难,最基本的就是“推恩”,消除了齐宣王的畏难心理,宣王既已做到了“爱物”,那么推恩、性仁政的事不是比较容易了吗

  (3)“推恩足以保四海”,为齐宣王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板书:

  第三部分:“保民而王”的行动——“推恩”(乘虚而入由*及远)

  5、“王笑而不言”,为什么?孟子是如何让宣王去“大欲”的?

  ——(1)齐宣王不得不承认自己所怀有的“大欲”,但还是不肯具体说出它的内容;

  (2)孟子于是就故意提出“肥甘”、“轻暖”“采色”、“声音”“便嬖”五项,旁敲侧击地衬托出宣王“欲辟之地,朝秦楚,莅*而抚四夷”的称霸天下的“大欲”;

  (3)接着又用“缘木求鱼”的比喻,小不敌大、寡不敌众的道理,使宣王死心塌地地暗中承认这种“大欲”是完全没有可能的。

  板书:

  第四部分:只有实行王道才是前途光明的。(明知故问步步紧逼)

  (4)能破才能立,于是“发政施仁”“制民之产”便得到宣王的接受了。

  板书:

  第五部分:“保民而王”的措施——“制产”

  四)、课堂总结:

  全篇的主旨:说明

  王天下的关键,在于保民;

  保民的根源在于有不忍之心;

  不忍之心的作用,在于推行仁政、推恩于民;推行仁政的具体措施在于制民之产。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2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思想领域曾经历过一个辉煌的时代,真正的.做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以后任何一个时代,我们在思想领域的变革都没有当时那么巨大,形式都没有当时那么多样,内容都没有那么自由。这个时代是:春秋战国时期。大家能举出当时比较有代表性的派别吗?其中的儒家思想对我国文化乃至政治的影响都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他们分别被称为“圣人”和“亚圣”。孔子大家都非常熟悉,而对他的再传弟子孟子就可能不太了解了。有谁能说说孟子的有关情况。

  二、关于孟子:

  1、孟子其人

  孟子(前372—前2*),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山东邹县东南)人。

  孟子是战国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30岁左右收徒讲学。44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时被称为“亚圣”。

  2、《孟子》其书

  《孟子》共七篇,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各章又都分为上下两篇。作为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把读经的传统推向更加狭窄的胡同,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

  3、孟子思想

  ①性本善(凡人都可以为尧舜)

  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

  ③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封建时代士大夫出世进退的准则)

  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国君傲然视之)

  ⑤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于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义也

  [思考:为什么孟子的思想会被后世接受呢?]任何一种哲学,都会创立自己的理想世界。比起道家的小国寡民、佛家的因果报应来说,儒家的集大成思想家孟子的理想世界则诱人得多。孟子提出了一幅君民同乐、仁义并施的王道乐土和太*盛世的理想图景。这对于王者来说,自然是最好不过了,有什么比百姓归附,国力强盛更令他们满意的呢?对于老百姓来说,也是如此,有谁不乐意做太*盛世的人呢?

  4、《孟子》的时代意义

  当时的社会背景:①争地以战,**盈野;争城以战,**盈城

  ②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

  时代意义:孟子的思想具有着明显的进步性。其思想核心就是“民本思想”。民贵君轻,在今天看来,它至少包括重视国家利益,反对特权意识、保护人民等多方面的含义。这种社会变革时期的新观念,正符合人民的愿望,具有一定的人道主义精神,至今在我们的思想领域里有着重大影响。孟子的追求是一种对社会出路的探索,他的求真的追求精神也是值得今天我们学*的。另外,《孟子》的散文成就极高,作为文化精粹,我们当然有研究、借鉴、继承和发扬的必要。

  5、“王道”和“霸道”

  这是先秦时代一对相对的概念。“王道”是儒家提出的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霸道指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沿着霸道的方向前进的,凡是行法家主张,讲求耕战,富国强兵,便取得胜利。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当世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回答问题。

  1、教师和学生分别读问话和答话,其他学生默读

  2、分男女两组分别读问话和答话。

  思考:

  1、孟子和齐宣王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孟子说服对方实行仁政,实现王道)

  2、孟子的中心观点是什么?(保民而王)

  四、作业: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我们学*文言文,有两个重点内容要掌握:一是重点的文言字词(包括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这也是今天的作业(分类归纳)。一是文章要表达的观点,作者是怎样表达这个观点的。具体到孟子这篇文章,就是要了解孟子的主要观点,他是怎样表达这个观点的,孟子是怎样说服一步步说服齐宣王的,也就是孟子的论辩艺术。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对我们大家也很实用。

  二、串讲课文:(列出基本层次)

  三、迂回曲折的论辩艺术

  难齐宣王孟子解决

  1、畏

  难“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从齐宣王的日常生活入手,巧妙分析“以羊易牛”

  不忍之心—王道基础“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心悦诚服

  2、信心不足

  信心不足:“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比喻说理:“百钧”、“舆薪”、“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3、大欲

  对心中“大欲”念念不忘”:“欲辟土地,朝秦楚,莅*,而抚四夷也。”激—然后快于心与;“肥甘”、“轻暖”、“采色”、“声音”、“便嬖”。缘木求鱼的比喻齐宣王的迷梦被击碎(先破后立)

  四、语言特点:

  一篇好的文章,决不能只有思想,而没有血肉,更不能缺少必要的修饰。语言的运用就特别强调修饰的功夫。为了把自己的思想准确、恰当、得体地传达出来,课文使用了较多的语言手段,使思想、情感的表达达到了完美的程度。这些手段是比喻、排比等辞格的运用和适当的神态描写。

  1、比喻:比喻这种修辞格,是文学语言的重要的表达形式之一。使用得好,将使文章既具有生动的直观性,又能够揭露事物的本质。

  ①“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来突出宣王的“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同样是力能做到而不做,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②“挟太山以超北海”与“为长者折枝”形象地对比出前者是绝对做不到的,而后者不过是举手之劳。

  ③“天下可运于掌”这个比喻,具体形象地说明了王天下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

  ④“缘木求鱼”的比喻,和孟子其他许多比喻一样,已变成今天*用的成语,它形象地说明了齐宣王要以区区之齐去战胜八倍于自己的各诸侯国是多么愚蠢,这个生动的比喻,彻底打碎了齐宣王的幻想,犹如当头棒喝,使文势如悬崖坠石,有千钧之力。

  有人统计,《孟子》全书共261章,其中,有93章使用了比喻,数量达159处之多。汉赵歧《孟子题词》说:“孟子长于比喻,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可谓说到了点子上。

  2、排比

  排比的运用,也是文章的一大特色。它是散句中的整句,首先形成文章参差错落之美,又声调铿锵,富于音乐性,在内容上既对文章进行拓展,又突出思想,加强感情,使文章气势盛壮这种方法运用得好,则能使文彩裴然,行而远矣。

  ①如“然一羽之不举……为不用恩焉”,这一组排比句,以不可辩驳的气势说明“不能”是有别于“不为”的。它的浅显易懂,还由于排比之中兼用了比喻的手法,真正是以简御繁地把难懂的道理轻松自然地讲得清楚明白。

  ②“为肥甘不足于口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这一组排比句,则是不厌其烦地故意揣度,既扩充了文章的内容,又使齐宣王为生活奢侈而自感惭愧,并进而去检点自己,包含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又迫使齐宣王朝着王天下的方向迈进。

  ③“今王发政施仁……皆欲赴诉于王”,这一组排比句,从“仕者”、“耕者”、“商贾”和“天下之欲诉其君者”等四个方面全方位地展示了“发政施仁”的好处,在齐宣王面前显示了巨大的诱惑力,展开了一幅“保民而王”的美丽远景。

  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四个排比句,形象地写出了小农生产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情景,不但加强了思想上的说服力,而且加强了情绪上的感染力。

  3、适当的神态描写

  孟子引导齐宣王说出“大欲”时,齐宣王“笑而不言”,这一笔写出齐宣王欲霸天下而又躲躲闪闪不那么理直气壮的神态,极尽传神之妙。

  五、作业:

  学生归纳文言知识。

  六、板书:

  提出并明确话题(王道-霸道)——————————实行王道

  提出|“保民而王”的中心论点,——————————不忍之心

  肯定齐宣王能够“保民而王”

  齐宣王未能实行王道,不是不能,——————————推恩天下

  而是不为

  反面论述“霸道”危害,敦促——————————推行仁政

  齐宣王实行王道

  阐述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制民之产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3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孟子、《孟子》及其思想。

  2.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和句式,并总结词类活用的规律。

  (二)能力目标

  1.能根据句式特点、词类活用的规律,熟练翻译文言语句。

  2.掌握本文的论证技巧和说理方法。

  (三)德育目标

  理解文中阐述的“保民而王”、“仁政”的思想和主张。

  (四)美育目标

  欣赏孟子散文的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带锋芒、富于鼓动性以及善设机巧,引人人彀,先纵后擒,用比喻说理,论辩是非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

  1.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及“制民之产”的具体措施;

  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具体内容;

  3.体会文章磅礴气势及形象的说理;

  4.学*孟子的论辩技巧;

  5.文言实词、虚词及重点语言现象和句式特点;

  教学难点

  1.孟子的实行仁政王道的政治主张及在文中的体现;

  2.孟子的论辩技巧;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

  1.课前结合书下注释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2.阅读课本中郭预衡的《<孟子>简介》,找出要点。

  二、关于孟子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政思想,其主要内容包括:

  1.民本主义思想。

  2.邦国的*在民。

  3.对不施仁政的暴君人民是不可以不服从的。

  4.政事以民为归宿。

  5.用人以民意为准。

  6.国家应以保民为职责。

  7.国君施行仁政以使百姓安居乐业。

  8.孟子反对不义的战争。

  孟子善辩,在论辩时又善设机巧,先纵后擒。散文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

  三、课文诵读、感知

  思考:

  1.孟子和齐宣王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文章的结构如何划分。

  明确:

  1.孟子和齐宣王的谈话主要内容的实行王道仁政的政治主张。

  2.文章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至“王请度之”。

  第二部分:“抑王兴甲兵,危士臣”至“孰能御之”。

  第三部分:“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至篇末。

  四、分析第一部分

  依据第一部分内容,可分三层:

  第一层:开头至“则王乎”。

  第二层: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至“是以君子远疱厨也”。

  第三层:从“王说”到“王请度之”。

  1.学生朗读第一层,抓住重点词。

  “是以”属固定词。

  “臣未之闻也”宾语前置,正常语序的“臣未闻之也。”

  (书下注释中重点词语)

  教师点拨思路:

  齐宣王与孟子的谈话以“霸道”开端,而孟子以“臣未之闻也”一句巧妙地将话题转向谈论“王道”。

  2.学生自读第二层,明确“保民而王”的政治主张,体会“以羊易牛”的阐发艺术。

  重点词:

  “莫之能御”属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莫能御之”。

  “之”字一词多义现象。例如:“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牛何之”,“王见之”。

  3.学生自读第三层,概括大意,并用两个字概括孟子为齐宣王指明的方向。

  明确:阐述齐王之不王,是不为也,非不能也的道理。

  孟子为齐宣王指明的方向:推恩。

  第二课时

  一、分析第二部分

  学生熟读课文。

  教师点拨:

  “危士臣”“朝秦楚”属使动用法。

  特殊句式:“若是其甚与”“何以异于邹敌楚哉。”

  二、分析第三部分

  熟读后译再背。

  抓住“进”“愿”“恒心”“仰”“俯”“谨”等重点词。

  三、作业

  课后思考与练*二、三。

  第三课时

  一、学*孟子论辩技巧

  学生速读课文,找出话题切换,理出作者论辩思路。

  明确:

  1.齐宣王以问“霸道”开头,被孟子“臣未之闻也”巧妙将话题转向“王道”的讨论。

  2.从“以羊易牛”的事例切入,将对齐桓晋文之事的注意转到对“仁”的注意。

  3.以一系列的比喻引出对“仁政”的议论,说明齐宣王不行仁政非不能而是不为。

  4.列举“霸运”的种种危害,从而衬托王道仁政的益处,进而激发仁政之道的具体措施。

  二、领会孟子形象说理,善用比喻的妙处

  学生归纳文中比喻句。

  三、作业

  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3篇扩展阅读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3篇(扩展1)

——《齐桓晋文之事》语文教案3篇

《齐桓晋文之事》语文教案1

  学*目标:

  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并归纳其规律;鉴赏本文出色的论辩艺术,品味辩驳技巧和修辞方法。

  学*重点难点:

  体味并分析文章在论证说理方面的独到之处;

  学*时数二课时

  学*过程:

  一、关于孟子:

  1、孟子其人

  孟子(前372—前2*),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山东邹县东南)人。

  孟子是战国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30岁左右收徒讲学。44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时被称为“亚圣”。

  2、《孟子》其书

  《孟子》共七篇,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各章又都分为上下两篇。作为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 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把读经的传统推向更加狭窄的胡同,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

  3、孟子思想

  ①性本善(凡人都可以为尧舜)

  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

  ③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封建时代士大夫出世进退的准则)

  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国君傲然视之)

  ⑤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于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义也

  [思考:为什么孟子的思想会被后世接受呢?]任何一种哲学,都会创立自己的理想世界。比起道家的小国寡民、佛家的因果报应来说,儒家的集大成思想家孟子的理想世界则诱人得多。孟子提出了一幅君民同乐、仁义并施的王道乐土和太*盛世的理想图景。这对于王者来说,自然是最好不过了,有什么比百姓归附,国力强盛更令他们满意的呢?对于老百姓来说,也是如此,有谁不乐意做太*盛世的人呢?

  4、《孟子》的时代意义

  当时的社会背景:

  ①争地以战,**盈野;争城以战,**盈城

  ②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

  时代意义:孟子的思想具有着明显的进步性。其思想核心就是“民本思想”。民贵君轻,在今天看来,它至少包括重视国家利益,反对特权意识、保护人民等多方面的含义。这种社会变革时期的新观念,正符合人民的愿望,具有一定的人道主义精神,至今在我们的思想领域里有着重大影响。孟子的追求是一种对社会出路的探索,他的求真的追求精神也是值得今天我们学*的。另外,《孟子》的散文成就极高,作为文化精粹,我们当然有研究、借鉴、继承和发扬的必要。

  5、“王道”和“霸道”

  这是先秦时代一对相对的概念。“王道”是儒家提出的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霸道指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沿着霸道的方向前进的,凡是行法家主张,讲求耕战,富国强兵,便取得胜利。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当世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二、朗读课文,回答问题。

  1、孟子和齐宣王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孟子的中心观点是什么?

  3、在孟子发出了“推恩”然后可以王天下的议论后,齐宣王并没有乐意地表示要去实行,孟子面对的又一问题是什么(揣测齐宣王此时的心理)?面对这一情况,孟子又是怎样使齐宣王最终说出“我虽不敏,请尝试之”的?

  三、掌握下列字词

  【道】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前一个是“称道、称赞”意,作谓语。后一个是“方法”意,作宾语。

  【王】无以,则王乎?/则可以王矣?/保民而王/是心足以王矣/(故王)之不王,非……之类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都用作动词,是名词活用作动词,“行王道统一天下”的意思。课文中其他的活用列举如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刑于寡妻/危士臣/朝秦楚/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王语暴以好乐//今王鼓乐於此//举疾首蹙□而相告曰/不嗜**者能一之/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是以君子远庖厨也/(活用情况分别如下:“老”、“幼”两词(第一个)和“远”字、“寒”字、“危”字都是由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刑”“树”“衣”“语”“鼓”“疾”“朝”字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其中还有些使动用法;有时数如“一”字也可活用作动词。

  【若】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若无罪而就死地也/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以若所为,求若所欲/若是其甚与?/虽与这俱学,弗若之矣/

  五个“若”字用法各不相同,分别相当于“像”、“好象”、“如果”、“你”、“比得上”等意思。

  【是】是心足以王矣/无伤,是乃仁术也/是不为也,非不能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吾何快於是!/王岂为是哉?/其若是,孰能御之/不能进於是矣/及陷於罪,然後从而刑之,是罔民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其如是,孰能御之/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是以后世无传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是”的用法其实就两种:一为指示代词“这”的意思;一为现代表示肯定和判断的“是”字,但在使用中,因为句中词的次序等原因,理解上可能一时不好接受,但只要按语法关系稍作分析,便容易搞懂。

  【然】然,诚有百姓者也/然则一羽之不举/物皆然,心为甚/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则苗浡然兴之矣/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七个句子中,独立的“然”字,一般用作谓语,其意思应该是“对”或者“这样”等意思;作形容词词尾的,其意定为“……的样子”;与其他虚词连用的,一般用作连词,其意为“那么”。

  通假字: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於王。/行旅皆欲出於王之涂/盖亦反其本矣/刑於寡妻/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子忖度之。’”/将以衅钟/无以,则王乎?/及陷於罪,然後从而刑之,是罔民也。/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无或乎王之不智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

《齐桓晋文之事》语文教案2

  一、学练目标提示

  [情感目标]

  1、体悟孟子当仁不让的治世精神。

  2、领会孟子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巧妙灵活的工作方法。

  3、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和同情广大劳动人民的深切情怀。

  [认知目标]

  1、学*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

  2、学*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

  3、学*比喻在文章中的运用和重要作用。

  [技能目标]

  1、能够理顺思路错综的文章的理路。

  2、善于切分课文这样的没有明显标志的长文章。

  3、能够运用简单的比喻进行论辩。

  二、学练方法选择

  1、文体切入法。

  作为一部对话体的散文集中的代表篇目,自然有不同于其他文章的读法。可以抓住对话体的特点切入课文,也可以抓住散文的特点切入课文。

  (1)对话的每一句或每一段都具有多种功能:既要说明一个事实,一种情况,又要表明说话的目的,有时还要暗示与对话者的关系。所以,对话不仅要表现出说话人自己具体细致的思想活动和性格特征,而且还要能够引发出即将发生谈话内容。

  对话语体,多采用形象描绘的修辞手法,给人以直接的形象直感,利于说明问题,在词语的使用上,一般都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有时伴有具体写实的形象动词,同时,简洁、浅显而又含蓄,要求有言外之意,话中有话,所谓弦外有音,给对方以思考的空间,或者利用多义词,寄以丰富的潜在内涵。对话还要求明白自然,易于上口,所以,较多地运用一些语气词,并且爱用形象生动的群众口语,另外,句式简短明快,多用散句和省略句,有时不够完整。但对话体文章终究是经过加工的,它也有它匠心独运的地方。

  课文中孟子与齐宣王一来一往,对答不断,基本上具备了这些特点。

  (2)作为散文,可以抓住课文朴素而优美的特点,从朴实无华的文字中去了解其中掩藏着的警句、妙语、比喻,去欣赏自由流利的散句中配置着的骈语俪句,比如促而严的短句和舒而缓的长句相配,匀称凝重的整句与优美洒脱的散句相配,对这些词句的理解,能帮助我们认识散文特有的韵律和风格。这也不失为一种课文学*方法。

  (3)此文还是一篇精彩的辩论。辩论最讲究的就是技巧,一般的辩论可能会唇枪舌剑,或者攻击对方的论点,或者攻击对方的论据,或者攻击对方的论证,把对方驳一个体无完肤,这当然是一种有效手段,但是,对待象齐宣王这样的王公大人,如果不讲究一点论辩方法,可能根本就达不到目的,因为对方可以充耳而不作一闻。李斯的《谏逐客书》,好则好矣,可谓义正词严,然而,比起《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来,似乎少了几分机智,而比起《触龙说赵太后》来,似乎更少了许多迂回和曲折。孟子面临的对象不同一般,要谈论的话题也不同一般,严肃和枯燥兼而有之,如果不作精心安排,用心布局,恐怕不可能会让齐宣王心悦诚服地说出“吾昏,不能进於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这番话来的。那么孟子是怎样说服齐宣王的呢?带着这个问题去阅读课文,我们将会领略到其中的迂回曲折的论辩技巧的。

  2、文采欣赏法。

  学*文言文,当然可以采用一些传统的诵读法,但这篇课文即使照古法行之,也有一个特别的地方,那就是它的许多精彩的语段需要读者在阅读时切勿走马观花,而应该放慢脚步,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有的段落以生动的比喻论说难以讲清的道理,有的段落用气势磅礴的排比,雄辩地证明自己的观点,有的段落以深入浅出的类比分析醒人愚顽,有的段落则用朴实无华的语句展望未来。可以说奇思妙想在文章之中层出不穷,谈话者闪烁的智慧的光芒引人入胜。细细品味,一定会感受到课文的特有的文采。

  3、胜负预测法。

  预测式读书方法有多种,可以预测文章的内容,包括事件的过程和结果,人物的命运和归宿,物质的现在和将来;也可以预测文章的写作方法,比如,议论文,可以预测论证方法的选择和使用,也可以预测论据的取舍和安排,还可以预测作者思路的曲折变化。预测法的第二步是对比原文,分析自己的预测有哪些相同或相*的地方,或者有哪些不同或错误的地方。第三步还可以闭上原文,重新回忆一遍,从而加深理解。

  课文是孟子与齐宣王的一次谈话,孟子的主要目的是让梁齐宣王接收“保同而王”的王天下的思想,但是齐宣王却没有信心,谈话当然不会很顺利,那么孟子能不能取得成功呢?阅读时可以一步步作预测,看了孟子的话,预测齐宣王的反映,或者,看了齐宣王的话,预测孟子的反映。浙江电视台有一个很有收视率的文艺节目“人生AB剧”,采用观赏一节,讨论一节的方式进行,生动有趣,悬念丛生,每一个场上的和场外的观众都能投入到对剧本的分析和探讨之中去,这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这篇课文很长,如果不读出一些趣味来,那真是一件受罪的事,而事实上,这篇课文却是很精彩的,难道不值得我们花点心血去研读吗?

  三、重点难点化解

  1、课文内容和严密的理路

  化解:本文记录的是孟子和齐宣王的一次谈话,孟子用迂回曲折的方式,劝说齐宣王发扬仁术,放弃霸道,阐述了“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

  在理解课文的时候,首先必须弄清课文严密的理路。

  课文篇幅较长,表面上散漫无纪,实际上始终围绕“保民而王”这一中心论点层次清晰地步步深入,由齐宣王的不忍之心推出他有行王道的基础,进而论述不行王道是不为,而非不能。不为王道是因其心存霸欲,所以又力论霸道的不可行及其危害,最后,才展开孟子的仁政蓝图,令齐宣王心动目眩,迫切希望实行王道,于是,孟子又向齐宣王说出了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全文如滔滔江河,一气呵成,顺理成章,理直气壮,气势磅礴,十分严密。

  2、迂回曲折的论辩艺术,是理解文章的又一重点

  化解:要看清文章的三个波折。

  第一个波折:孟子想向齐宣王道出自己的仁政理想蓝图,碰到的第一个难题是齐宣王的怕难心理。齐宣王认为王天下很难,而霸天下则比较容易,所以,他说“德何如则可以王矣?”“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齐桓晋文之事》备课笔记教案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针对齐宣王的这一认识,孟子从齐宣王的日常生活入手,巧妙地分析了“以羊易牛”的事,别具眼光地指出齐宣王不是吝啬,而是有不忍之心,而这不忍之心正是保民而王的思想基础。再说,孟子的这一番言说,也让人听得顺耳。所以,齐宣王说“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心悦诚服地与孟子站到了同一条起跑线上来了。

  第二个波折:齐宣王虽然在思想上解决了一些问题,但他又怀疑自己的能力。他说:“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意思就是说自己还是没有信心。

  孟子针对这种思想上的疑难,采用了一组形象而生动的比喻进行说理。这就是“百钧”、“舆薪”、“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等比喻,指出齐宣王完全有能力保民而王,只是没有认真去做罢了。这就进一步从思想上为自己陈述仁政理想学说铺*了道路。

  第三个波折:在孟子发出了“推恩”然后可以王天下的议论后,齐宣王并没有乐意地表示要去实行,倒是对心中“大欲”念念不忘。那么,他的“大欲”是什么呢?这是孟子必须认识到并扫清的障碍,否则,王天下的大道理还是不能让齐宣王听到心里去的。所谓能破才能立,就是这个道理。

  孟子善于察言观色,他从两人一开始的谈话中就始终没有敢忘记齐宣王想霸天下的企图,于是,他用“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於诸侯,然後快於心与?”一激,再故意提出“肥甘”、“轻暖”、“采色”、“声音”、“便嬖”五项,旁敲侧击地衬托出齐宣王的“大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而抚四夷也。”然后,又用缘木求鱼的比喻,彻底击碎了齐宣王的迷梦。

  文章中的这三个波折,呈现出迂回曲折的特点,千回百折,摇曳生姿,有时故意避开话题,有时故作顿挫,这都是由齐宣王认识上的曲折决定的,课文的这种准确的记录,正好反映了文章高度的艺术水*,这是理解上的难点,更是理解上的乐点。

  3、典范的语言,是学*上的一大重点,关键在于吸收。

《齐桓晋文之事》语文教案3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疏通文意,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并归纳其规律;

  2、初步了解文章大概思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掌握“保”“爱”“道”等重点词语;

  2、掌握宾语前置的一般规律(倒装句);

  3、培养学生在浅易的问题上自主学*。

  三、主要教法:问题讨论法自主研读

  四、教具:实物投影。

  五、过程:

  (一)导语设计:

  (二)解题:

  战国时期,列强纷争,以征伐为能事,各诸侯国都是野心勃勃地追求霸主的地位。对外连年征战,对内盘剥人民,致使广大人民过着苦难的生活。

  而齐国在东方诸侯中又号称强国,齐宣王野心勃勃,扩置学官,招揽学士,任其讲学议论。孟子这时在齐宣王身边供职。

  于是孟子便在一次齐宣王问有关齐桓晋文称霸之事的时候,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阐发他的“发政施仁”、改革政治,实行王道的主张,这就是著名的《齐桓晋文之事》。

  (三)研读课文1——14节

  (1)学生朗读课文1——14节;

  (2)指名学生翻译课文;

  (3)学生质疑;

  (4)教师点拨归纳:

  1、词类活用:

  (1)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闻,使(我)闻;

  (2)无以,则王乎?王,动词,行王道以统一天下。

  (3)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异,对……感到奇怪。

  2、特殊句式:

  (1)臣未之闻也。

  (2)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3)何由知吾可也?

  (4)牛何之?

  归纳:

  宾语前置的条件:

  A.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B.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C.用“之”或“是”将宾语提前,予以强调;

  例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惟利是图、惟命是从。

  (5)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主谓倒装)

  看来老百姓说我吝啬是应该的。

  3、重要句子翻译:

  (1)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翻译:通过安抚百姓实行王道,没有谁能阻挡得了。

  (2)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翻译:老百姓都还以为是您吝啬,我本来就知道您是于心不忍呢!

  (3)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翻译:我并不是吝惜钱财才拿羊去替换它(牛),看来老百姓说我吝啬是应该的。

  4、一词多义:

  爱 A.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吝惜)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吝惜)

  B.吴广素爱人(《陈涉世家》)(爱护)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E.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六国论》)

  道 A.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述说、谈论

  B.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说、讲

  C.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下》)道义、道理

  D.任重道远路、道路

  E.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取道,动词)

  ()作业

  1、诵读课文;

  2、记忆重要的词句。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3篇(扩展2)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菁华6篇)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1

  一、学练目标提示

  [情感目标]

  1、体悟孟子当仁不让的治世精神。

  2、领会孟子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巧妙灵活的工作方法。

  3、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和同情广大劳动人民的深切情怀。

  [认知目标]

  1、学*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

  2、学*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

  3、学*比喻在文章中的运用和重要作用。

  [技能目标]

  1、能够理顺思路错综的文章的理路。

  2、善于切分课文这样的'没有明显标志的长文章。

  3、能够运用简单的比喻进行论辩。

  二、学练方法选择

  1、文体切入法。

  作为一部对话体的散文集中的代表篇目,自然有不同于其他文章的读法。可以抓住对话体的特点切入课文,也可以抓住散文的特点切入课文。

  (1)对话的每一句或每一段都具有多种功能:既要说明一个事实,一种情况,又要表明说话的目的,有时还要暗示与对话者的关系。所以,对话不仅要表现出说话人自己具体细致的思想活动和性格特征,而且还要能够引发出即将发生谈话内容。

  对话语体,多采用形象描绘的修辞手法,给人以直接的形象直感,利于说明问题,在词语的使用上,一般都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有时伴有具体写实的形象动词,同时,简洁、浅显而又含蓄,要求有言外之意,话中有话,所谓弦外有音,给对方以思考的空间,或者利用多义词,寄以丰富的潜在内涵。对话还要求明白自然,易于上口,所以,较多地运用一些语气词,并且爱用形象生动的群众口语,另外,句式简短明快,多用散句和省略句,有时不够完整。但对话体文章终究是经过加工的,它也有它匠心独运的地方。

  课文中孟子与齐宣王一来一往,对答不断,基本上具备了这些特点。

  (2)作为散文,可以抓住课文朴素而优美的特点,从朴实无华的文字中去了解其中掩藏着的警句、妙语、比喻,去欣赏自由流利的散句中配置着的骈语俪句,比如促而严的短句和舒而缓的长句相配,匀称凝重的整句与优美洒脱的散句相配,对这些词句的理解,能帮助我们认识散文特有的韵律和风格。这也不失为一种课文学*方法。

  (3)此文还是一篇精彩的辩论。辩论最讲究的就是技巧,一般的辩论可能会唇枪舌剑,或者攻击对方的论点,或者攻击对方的论据,或者攻击对方的论证,把对方驳一个体无完肤,这当然是一种有效手段,但是,对待象齐宣王这样的王公大人,如果不讲究一点论辩方法,可能根本就达不到目的,因为对方可以充耳而不作一闻。李斯的《谏逐客书》,好则好矣,可谓义正词严,然而,比起《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来,似乎少了几分机智,而比起《触龙说赵太后》来,似乎更少了许多迂回和曲折。孟子面临的对象不同一般,要谈论的话题也不同一般,严肃和枯燥兼而有之,如果不作精心安排,用心布局,恐怕不可能会让齐宣王心悦诚服地说出“吾昏,不能进於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这番话来的。那么孟子是怎样说服齐宣王的呢?带着这个问题去阅读课文,我们将会领略到其中的迂回曲折的论辩技巧的。

  2、文采欣赏法。

  学*文言文,当然可以采用一些传统的诵读法,但这篇课文即使照古法行之,也有一个特别的地方,那就是它的许多精彩的语段需要读者在阅读时切勿走马观花,而应该放慢脚步,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有的段落以生动的比喻论说难以讲清的道理,有的段落用气势磅礴的排比,雄辩地证明自己的观点,有的段落以深入浅出的类比分析醒人愚顽,有的段落则用朴实无华的语句展望未来。可以说奇思妙想在文章之中层出不穷,谈话者闪烁的智慧的光芒引人入胜。细细品味,一定会感受到课文的特有的文采。

  3、胜负预测法。

  预测式读书方法有多种,可以预测文章的内容,包括事件的过程和结果,人物的命运和归宿,物质的现在和将来;也可以预测文章的写作方法,比如,议论文,可以预测论证方法的选择和使用,也可以预测论据的取舍和安排,还可以预测作者思路的曲折变化。预测法的第二步是对比原文,分析自己的预测有哪些相同或相*的地方,或者有哪些不同或错误的地方。第三步还可以闭上原文,重新回忆一遍,从而加深理解。

  课文是孟子与齐宣王的一次谈话,孟子的主要目的是让梁齐宣王接收“保同而王”的王天下的思想,但是齐宣王却没有信心,谈话当然不会很顺利,那么孟子能不能取得成功呢?阅读时可以一步步作预测,看了孟子的话,预测齐宣王的反映,或者,看了齐宣王的话,预测孟子的反映。浙江电视台有一个很有收视率的文艺节目“人生AB剧”,采用观赏一节,讨论一节的方式进行,生动有趣,悬念丛生,每一个场上的和场外的观众都能投入到对剧本的分析和探讨之中去,这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这篇课文很长,如果不读出一些趣味来,那真是一件受罪的事,而事实上,这篇课文却是很精彩的,难道不值得我们花点心血去研读吗?

  三、重点难点化解

  1、课文内容和严密的理路

  化解:本文记录的是孟子和齐宣王的一次谈话,孟子用迂回曲折的方式,劝说齐宣王发扬仁术,放弃霸道,阐述了“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

  在理解课文的时候,首先必须弄清课文严密的理路。

  课文篇幅较长,表面上散漫无纪,实际上始终围绕“保民而王”这一中心论点层次清晰地步步深入,由齐宣王的不忍之心推出他有行王道的基础,进而论述不行王道是不为,而非不能。不为王道是因其心存霸欲,所以又力论霸道的不可行及其危害,最后,才展开孟子的仁政蓝图,令齐宣王心动目眩,迫切希望实行王道,于是,孟子又向齐宣王说出了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全文如滔滔江河,一气呵成,顺理成章,理直气壮,气势磅礴,十分严密。

  2、迂回曲折的论辩艺术,是理解文章的又一重点

  化解:要看清文章的三个波折。

  第一个波折:孟子想向齐宣王道出自己的仁政理想蓝图,碰到的第一个难题是齐宣王的怕难心理。齐宣王认为王天下很难,而霸天下则比较容易,所以,他说“德何如则可以王矣?”“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齐桓晋文之事》备课笔记教案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针对齐宣王的这一认识,孟子从齐宣王的日常生活入手,巧妙地分析了“以羊易牛”的事,别具眼光地指出齐宣王不是吝啬,而是有不忍之心,而这不忍之心正是保民而王的思想基础。再说,孟子的这一番言说,也让人听得顺耳。所以,齐宣王说“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心悦诚服地与孟子站到了同一条起跑线上来了。

  第二个波折:齐宣王虽然在思想上解决了一些问题,但他又怀疑自己的能力。他说:“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意思就是说自己还是没有信心。

  孟子针对这种思想上的疑难,采用了一组形象而生动的比喻进行说理。这就是“百钧”、“舆薪”、“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等比喻,指出齐宣王完全有能力保民而王,只是没有认真去做罢了。这就进一步从思想上为自己陈述仁政理想学说铺*了道路。

  第三个波折:在孟子发出了“推恩”然后可以王天下的议论后,齐宣王并没有乐意地表示要去实行,倒是对心中“大欲”念念不忘。那么,他的“大欲”是什么呢?这是孟子必须认识到并扫清的障碍,否则,王天下的大道理还是不能让齐宣王听到心里去的。所谓能破才能立,就是这个道理。

  孟子善于察言观色,他从两人一开始的谈话中就始终没有敢忘记齐宣王想霸天下的企图,于是,他用“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於诸侯,然後快於心与?”一激,再故意提出“肥甘”、“轻暖”、“采色”、“声音”、“便嬖”五项,旁敲侧击地衬托出齐宣王的“大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而抚四夷也。”然后,又用缘木求鱼的比喻,彻底击碎了齐宣王的迷梦。

  文章中的这三个波折,呈现出迂回曲折的特点,千回百折,摇曳生姿,有时故意避开话题,有时故作顿挫,这都是由齐宣王认识上的曲折决定的,课文的这种准确的记录,正好反映了文章高度的艺术水*,这是理解上的难点,更是理解上的乐点。

  3、典范的语言,是学*上的一大重点,关键在于吸收。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2

  授课内容:《齐桓晋文之事》(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分析课文的论辩层次,培养学生分析文章层次的能力。扩展文言文段的阅读理解,提高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论辩层次和特点的分析

  教学难点:论辩层次和特点的分析

  辅助用具:ppt课件

  教学方法:讨论、分析

  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生背诵课文,以此导入授课内容

  二、教师提示

  论辩最讲究的就是技巧,而孟子面临的对象不同一般,要谈论的话题也不同一般,严肃和枯燥兼而有之,如果不作精心安排,用心布局,恐怕不可能会让齐宣王心悦诚服地说出“吾昏,不能进於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这番话来的。那么孟子是怎样说服齐宣王的呢?

  三、学生讨论问题,教师参与学生讨论,形成互动;最终达成共识。

  【明确】

  第一步:转移话题,把话题纳入自己的轨道,明确王道的话题;

  第二步:提出“保民而王”的观点,肯定齐王的条件【仁心】;

  第三步:宕开一笔,得出齐王“能而不为”的结论,并证明其谬,断其退路;

  第四步:重拾话题,正面主张推己及人,推不忍禽兽之心于百姓,并将此作为王道的途径;

  第五步:剖析齐王能行王道而不为的真实目的及灾难性后果,摆出具体措施。

  四、组织学生阅读、翻译下列短文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及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狱官)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五、师生共同归纳在上述两文中表现的孟子论辩的共同点

  引而不发 迂回曲折

  步步为营 层层深入

  跌宕起伏 逻辑严谨

  环环相扣 水到渠成

  六、布置作业

  本文是孟子的代表作品之一,颇能反映孟子散文结构严谨、中心突出、论点明确、说理充分、感情激越、气势磅礴的基本特色。本文是对话体议论文,孟子要在对话中使齐宣王接受自己的政治主张,就必须揣摸对方心理,诱使对方顺着自己的思路,因此本文在写作上具有自己独特的特色。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3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疏通文意,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并归纳其规律;

  2、初步了解文章大概思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掌握“保”“爱”“道”等重点词语;

  2、掌握宾语前置的一般规律(倒装句);

  3、培养学生在浅易的问题上自主学*。

  三、主要教法:

问题讨论法自主研读

  四、教具:

实物投影。

  五、过程:

  (一)导语设计:

  (二)解题:

  战国时期,列强纷争,以征伐为能事,各诸侯国都是野心勃勃地追求霸主的地位。对外连年征战,对内盘剥人民,致使广大人民过着苦难的生活。

  而齐国在东方诸侯中又号称强国,齐宣王野心勃勃,扩置学官,招揽学士,任其讲学议论。孟子这时在齐宣王身边供职。

  于是孟子便在一次齐宣王问有关齐桓晋文称霸之事的时候,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阐发他的“发政施仁”、改革政治,实行王道的主张,这就是著名的《齐桓晋文之事》。

  (三)研读课文1——14节

  (1)学生朗读课文1——14节;

  (2)指名学生翻译课文;

  (3)学生质疑;

  (4)教师点拨归纳:

  1、词类活用:

  (1)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闻,使(我)闻;

  (2)无以,则王乎?王,动词,行王道以统一天下。

  (3)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异,对……感到奇怪。

  2、特殊句式:

  (1)臣未之闻也。

  (2)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3)何由知吾可也?

  (4)牛何之?

  归纳:

  宾语前置的条件:

  A.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B.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C.用“之”或“是”将宾语提前,予以强调;

  例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惟利是图、惟命是从。

  (5)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主谓倒装)

  看来老百姓说我吝啬是应该的。

  3、重要句子翻译:

  (1)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翻译:通过安抚百姓实行王道,没有谁能阻挡得了。

  (2)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翻译:老百姓都还以为是您吝啬,我本来就知道您是于心不忍呢!

  (3)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翻译:我并不是吝惜钱财才拿羊去替换它(牛),看来老百姓说我吝啬是应该的。

  4、一词多义:

  爱 A.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吝惜)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吝惜)

  B.吴广素爱人(《陈涉世家》)(爱护)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E.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六国论》)

  道 A.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述说、谈论

  B.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说、讲

  C.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下》)道义、道理

  D.任重道远路、道路

  E.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取道,动词)

  (四)作业

  1、诵读课文;

  2、记忆重要的词句。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4

  第1课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疏通文意,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并归纳其规律;

  2、初步了解文章大概思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掌握“保”“爱”“道”等重点词语;

  2、掌握宾语前置的一般规律(倒装句);

  3、培养学生在浅易的问题上自主学*。

  三、主要教法:问题讨论法自主研读

  四、教具:实物投影。

  五、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导语设计:

  二)、解题:

  战国时期,列强纷争,以征伐为能事,各诸侯国都是野心勃勃地追求霸主的地位。对外连年征战,对内盘剥人民,致使广大人民过着苦难的生活。

  而齐国在东方诸侯中又号称强国,齐宣王野心勃勃,扩置学官,招揽学士,任其讲学议论。孟子这时在齐宣王身边供职。

  于是孟子便在一次齐宣王问有关齐桓晋文称霸之事的时候,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阐发他的“发政施仁”、改革政治,实行王道的主张,这就是著名的《齐桓晋文之事》。

  三)、研读课文1——14节

  (一)学生朗读课文1——14节;

  (二)指名学生翻译课文;

  (三)学生质疑;

  (四)教师点拨归纳:

  1、词类活用:

  (1)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闻,使(我)闻;

  (2)无以,则王乎?王,动词,行王道以统一天下。

  (3)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异,对……感到奇怪。

  2、特殊句式:

  (1)臣未之闻也。

  (2)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3)何由知吾可也?

  (4)牛何之?

  归纳:

  宾语前置的条件:

  A。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B。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C。用“之”或“是”将宾语提前,予以强调;

  例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惟利是图、惟命是从。

  (5)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主谓倒装)

  看来老百姓说我吝啬是应该的。

  3、重要句子翻译:

  (1)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翻译:通过安抚百姓实行王道,没有谁能阻挡得了。

  (2)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翻译:老百姓都还以为是您吝啬,我本来就知道您是于心不忍呢!

  (3)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翻译:我并不是吝惜钱财才拿羊去替换它(牛),看来老百姓说我吝啬是应该的。

  4、一词多义:

  爱 A。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吝惜)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吝惜)

  B。吴广素爱人(《陈涉世家》)(爱护)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E。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六国论》)

  道 A。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述说、谈论

  B。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说、讲

  C。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下》)道义、道理

  D。任重道远路、道路

  E。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取道,动词)

  四、作业

  1、诵读课文;

  2、记忆重要的词句。

  第2课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疏通15——35节文意,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并归纳其规律;

  2、初步了解文章大概思路;

  3、分析鉴赏本文出色的论辩艺术,品味辩驳技巧和修辞方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掌握重点词语;

  2、翻译重要的句子;

  3、体味并分析文章在论证说理方面的独到之处;

  4、培养学生在浅易的问题上自主学*。

  三、主要教法:问题讨论法自主研读

  四、教具:实物投影。

  五、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复*巩固第一课时内容

  1、重点词语;

  2、重点句子(倒装句);

  3、句子翻译;

  二)、疏通15—35节大意;

  1、学生自行翻译;

  2、学生质疑;

  三)、问题讨论:

  1、教师提议并引领学生把齐宣王所有的问题都挑选出来,对其进行考察,由此可以抓住线索,反观孟子的理论论述过程。

  ——从齐宣王的问题变化可以看到他的关注点的变化,由此可见,孟子的诱导重点不断深化。

  2、孟子并非真的不知道“桓文之事”,在《论语》的其他篇目中对此事都有所评价,那么他为什么说“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臣未之闻也”呢?

  ——(1)齐宣王问“桓文使事”的目的在于和孟子探讨称霸天下的办法,而孟子如果直接回答了就必然会使话题与自己“行王道”的政治主张背道而驰。

  (2)所以,他巧妙地用“臣未之闻也”回避了这个问题。这并不是有意说谎,而是采用了避实就虚的战术,他在设法给自己将要讲的内容铺设道路。

  (3)后文,“无以,则王乎”抓住齐宣王的关注点,化被动为主动,引导齐宣王步步走向自己的理想王国了。

  板书:

  第一部分:提出中心论点:“保民而王”(迂回论战、弃异求同)

  3、诗云:“他人有心,余忖度之。”齐宣王说这是“夫子之谓也”,“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气焉。”看来,齐宣王对孟子比较信服了,那么,孟子是怎样达到这种效果的?

  ——孟子知道,齐宣王看似饶有兴趣地问自己:“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但是,他真正的目的是想“王天下”,而根本没有“保民”的行动甚至想法。但是,孟子为了能使谈话进行下去,达到自己游说的目的,便利用齐宣王“以羊易牛”这件小事来大做文章,说这种“不忍之心”就是仁爱的表现,大大缩短了彼此的思想距离。

  板书:

  第二部分:“保民而王”的前提—“不忍”(欲擒故纵、缩短距离)

  4、等到齐宣王发出“此心所以合于王者,何也?”的问题之后,孟子似乎就可以大讲推恩、行仁政的一番话了。但这里又有一个曲折,孟子提出了“百钧”“舆薪”等比喻,这是为什么?

  ——(1)这是因为齐宣王心理上以为行王道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这种畏难情绪不解决,空谈推

  恩、制产还有什么效果。

  (2)于是以一组巧妙的比喻,正面引出“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的结论,其次又以“挟泰山以超北海”和“为长者折枝”这组对照性比喻,进一步阐明“不为”和“不能”的区别。最后,顺其理势,引经据典,加以正面晓谕,说明王道并不难,最基本的就是“推恩”,消除了齐宣王的畏难心理,宣王既已做到了“爱物”,那么推恩、性仁政的事不是比较容易了吗

  (3)“推恩足以保四海”,为齐宣王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板书:

  第三部分:“保民而王”的行动——“推恩”(乘虚而入由*及远)

  5、“王笑而不言”,为什么?孟子是如何让宣王去“大欲”的?

  ——(1)齐宣王不得不承认自己所怀有的“大欲”,但还是不肯具体说出它的内容;

  (2)孟子于是就故意提出“肥甘”、“轻暖”“采色”、“声音”“便嬖”五项,旁敲侧击地衬托出宣王“欲辟之地,朝秦楚,莅*而抚四夷”的称霸天下的“大欲”;

  (3)接着又用“缘木求鱼”的比喻,小不敌大、寡不敌众的道理,使宣王死心塌地地暗中承认这种“大欲”是完全没有可能的。

  板书:

  第四部分:只有实行王道才是前途光明的。(明知故问步步紧逼)

  (4)能破才能立,于是“发政施仁”“制民之产”便得到宣王的接受了。

  板书:

  第五部分:“保民而王”的措施——“制产”

  四)、课堂总结:

  全篇的主旨:说明

  王天下的关键,在于保民;

  保民的根源在于有不忍之心;

  不忍之心的作用,在于推行仁政、推恩于民;推行仁政的具体措施在于制民之产。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5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思想领域曾经历过一个辉煌的时代,真正的做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以后任何一个时代,我们在思想领域的变革都没有当时那么巨大,形式都没有当时那么多样,内容都没有那么自由。这个时代是:春秋战国时期。大家能举出当时比较有代表性的派别吗?其中的儒家思想对我国文化乃至政治的影响都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他们分别被称为“圣人”和“亚圣”。孔子大家都非常熟悉,而对他的再传弟子孟子就可能不太了解了。有谁能说说孟子的有关情况。

  二、关于孟子:

  1、孟子其人

  孟子(前372—前2*),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山东邹县东南)人。

  孟子是战国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30岁左右收徒讲学。44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时被称为“亚圣”。

  2、《孟子》其书

  《孟子》共七篇,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各章又都分为上下两篇。作为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把读经的传统推向更加狭窄的胡同,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

  3、孟子思想

  ①性本善(凡人都可以为尧舜)

  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

  ③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封建时代士大夫出世进退的准则)

  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国君傲然视之)

  ⑤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于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义也

  [思考:为什么孟子的思想会被后世接受呢?]任何一种哲学,都会创立自己的理想世界。比起道家的小国寡民、佛家的因果报应来说,儒家的集大成思想家孟子的理想世界则诱人得多。孟子提出了一幅君民同乐、仁义并施的王道乐土和太*盛世的理想图景。这对于王者来说,自然是最好不过了,有什么比百姓归附,国力强盛更令他们满意的呢?对于老百姓来说,也是如此,有谁不乐意做太*盛世的人呢?

  4、《孟子》的时代意义

  当时的社会背景:①争地以战,**盈野;争城以战,**盈城

  ②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

  时代意义:孟子的思想具有着明显的进步性。其思想核心就是“民本思想”。民贵君轻,在今天看来,它至少包括重视国家利益,反对特权意识、保护人民等多方面的含义。这种社会变革时期的新观念,正符合人民的愿望,具有一定的人道主义精神,至今在我们的思想领域里有着重大影响。孟子的追求是一种对社会出路的探索,他的求真的追求精神也是值得今天我们学*的。另外,《孟子》的散文成就极高,作为文化精粹,我们当然有研究、借鉴、继承和发扬的必要。

  5、“王道”和“霸道”

  这是先秦时代一对相对的概念。“王道”是儒家提出的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霸道指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沿着霸道的方向前进的,凡是行法家主张,讲求耕战,富国强兵,便取得胜利。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当世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回答问题。

  1、教师和学生分别读问话和答话,其他学生默读

  2、分男女两组分别读问话和答话。

  思考:

  1、孟子和齐宣王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孟子说服对方实行仁政,实现王道)

  2、孟子的中心观点是什么?(保民而王)

  四、作业: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我们学*文言文,有两个重点内容要掌握:一是重点的文言字词(包括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这也是今天的作业(分类归纳)。一是文章要表达的观点,作者是怎样表达这个观点的。具体到孟子这篇文章,就是要了解孟子的主要观点,他是怎样表达这个观点的,孟子是怎样说服一步步说服齐宣王的,也就是孟子的论辩艺术。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对我们大家也很实用。

  二、串讲课文:(列出基本层次)

  三、迂回曲折的论辩艺术

  难齐宣王孟子解决

  1、畏

  难“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从齐宣王的日常生活入手,巧妙分析“以羊易牛”

  不忍之心—王道基础“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心悦诚服

  2、信心不足

  信心不足:“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比喻说理:“百钧”、“舆薪”、“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3、大欲

  对心中“大欲”念念不忘”:“欲辟土地,朝秦楚,莅*,而抚四夷也。”激—然后快于心与;“肥甘”、“轻暖”、“采色”、“声音”、“便嬖”。缘木求鱼的比喻齐宣王的迷梦被击碎(先破后立)

  四、语言特点:

  一篇好的文章,决不能只有思想,而没有血肉,更不能缺少必要的修饰。语言的运用就特别强调修饰的功夫。为了把自己的思想准确、恰当、得体地传达出来,课文使用了较多的语言手段,使思想、情感的表达达到了完美的程度。这些手段是比喻、排比等辞格的运用和适当的神态描写。

  1、比喻:比喻这种修辞格,是文学语言的重要的表达形式之一。使用得好,将使文章既具有生动的直观性,又能够揭露事物的本质。

  ①“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来突出宣王的“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同样是力能做到而不做,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②“挟太山以超北海”与“为长者折枝”形象地对比出前者是绝对做不到的,而后者不过是举手之劳。

  ③“天下可运于掌”这个比喻,具体形象地说明了王天下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

  ④“缘木求鱼”的比喻,和孟子其他许多比喻一样,已变成今天*用的成语,它形象地说明了齐宣王要以区区之齐去战胜八倍于自己的各诸侯国是多么愚蠢,这个生动的比喻,彻底打碎了齐宣王的幻想,犹如当头棒喝,使文势如悬崖坠石,有千钧之力。

  有人统计,《孟子》全书共261章,其中,有93章使用了比喻,数量达159处之多。汉赵歧《孟子题词》说:“孟子长于比喻,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可谓说到了点子上。

  2、排比

  排比的运用,也是文章的一大特色。它是散句中的整句,首先形成文章参差错落之美,又声调铿锵,富于音乐性,在内容上既对文章进行拓展,又突出思想,加强感情,使文章气势盛壮这种方法运用得好,则能使文彩裴然,行而远矣。

  ①如“然一羽之不举……为不用恩焉”,这一组排比句,以不可辩驳的气势说明“不能”是有别于“不为”的。它的浅显易懂,还由于排比之中兼用了比喻的手法,真正是以简御繁地把难懂的道理轻松自然地讲得清楚明白。

  ②“为肥甘不足于口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这一组排比句,则是不厌其烦地故意揣度,既扩充了文章的内容,又使齐宣王为生活奢侈而自感惭愧,并进而去检点自己,包含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又迫使齐宣王朝着王天下的方向迈进。

  ③“今王发政施仁……皆欲赴诉于王”,这一组排比句,从“仕者”、“耕者”、“商贾”和“天下之欲诉其君者”等四个方面全方位地展示了“发政施仁”的好处,在齐宣王面前显示了巨大的诱惑力,展开了一幅“保民而王”的美丽远景。

  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四个排比句,形象地写出了小农生产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情景,不但加强了思想上的说服力,而且加强了情绪上的感染力。

  3、适当的神态描写

  孟子引导齐宣王说出“大欲”时,齐宣王“笑而不言”,这一笔写出齐宣王欲霸天下而又躲躲闪闪不那么理直气壮的神态,极尽传神之妙。

  五、作业:

  学生归纳文言知识。

  六、板书:

  提出并明确话题(王道-霸道)——————————实行王道

  提出|“保民而王”的中心论点,——————————不忍之心

  肯定齐宣王能够“保民而王”

  齐宣王未能实行王道,不是不能,——————————推恩天下

  而是不为

  反面论述“霸道”危害,敦促——————————推行仁政

  齐宣王实行王道

  阐述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制民之产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6

  授课内容:《齐桓晋文之事》(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分析课文的论辩层次,培养学生分析文章层次的能力。扩展文言文段的阅读理解,提高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论辩层次和特点的分析

  教学难点:论辩层次和特点的分析

  辅助用具:ppt课件

  教学方法:讨论、分析

  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生背诵课文,以此导入授课内容

  二、教师提示

  论辩最讲究的就是技巧,而孟子面临的对象不同一般,要谈论的话题也不同一般,严肃和枯燥兼而有之,如果不作精心安排,用心布局,恐怕不可能会让齐宣王心悦诚服地说出“吾昏,不能进於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这番话来的。那么孟子是怎样说服齐宣王的呢?

  三、学生讨论问题,教师参与学生讨论,形成互动;最终达成共识。

  【明确】

  第一步:转移话题,把话题纳入自己的轨道,明确王道的话题;

  第二步:提出“保民而王”的观点,肯定齐王的条件【仁心】;

  第三步:宕开一笔,得出齐王“能而不为”的结论,并证明其谬,断其退路;

  第四步:重拾话题,正面主张推己及人,推不忍禽兽之心于百姓,并将此作为王道的途径;

  第五步:剖析齐王能行王道而不为的真实目的及灾难性后果,摆出具体措施。

  四、组织学生阅读、翻译下列短文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及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狱官)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五、师生共同归纳在上述两文中表现的孟子论辩的共同点

  引而不发 迂回曲折

  步步为营 层层深入

  跌宕起伏 逻辑严谨

  环环相扣 水到渠成

  六、布置作业

  本文是孟子的代表作品之一,颇能反映孟子散文结构严谨、中心突出、论点明确、说理充分、感情激越、气势磅礴的基本特色。本文是对话体议论文,孟子要在对话中使齐宣王接受自己的政治主张,就必须揣摸对方心理,诱使对方顺着自己的思路,因此本文在写作上具有自己独特的特色--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3篇(扩展3)

——《三家分晋》读后感3篇

  据《资治通鉴》记载,公元前403年,即周烈王23年发生了一个件大事,周烈王册封晋国大夫韩虔、赵籍、魏斯为韩侯、赵候、魏侯。俗称三家分晋。无独有偶,齐国的大夫田氏,与此同时也废掉了姜氏取而代之为诸侯,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使得中原地区逐渐形成了战国七雄争霸的格局。

  周王朝实行分封的方法是:天子把土地分封给诸侯,诸侯分封给大夫,大夫分封给卿,卿分封给士,它的每一层都是往下分封的。所以天子后来能够备诸侯架空,诸侯就能备自己国内的大夫架空。这是由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决定了。基本上,上一级只管理都城周围,底下全给分封出去,随着地方势力的逐渐庞大,等于就是中央集权走向衰落。以晋国为例,当时,晋国有六家大夫具有相当大的权力,除了三家外,还有智氏、中行氏、范氏,中行氏和范氏很快就覆灭了,韩赵魏联合起来把智氏给灭了,最后这三家,索性把晋国的国君非废了,自己做了诸侯,周天子也没办法,被迫承认册封这三家为诸侯吧。晋国于是一分为三,韩国、赵国、魏国横空出世。

  三家分晋,让天子之职彻底崩坏,礼制是国家赖以存续的纲纪,三晋居然威胁到周天子封他们为诸侯,周天子还不得不承认,这纲纪大乱,说明周朝的末日已经临*。

  这段历史告诉我们,周天子的威望已经衰落,诸侯的势力越来越强,纷纷争做霸主,形成了历史上的战国七雄的局面。

  自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以后,灭了吴国,当上了霸主。晋国其实也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了,有实力的有四家:智、魏、赵、韩,这四家的大夫分别是智伯瑶、赵襄子、魏桓子、韩康子。其中智伯瑶势力最大,他一直想独吞晋国。可是另外三家心也不齐,没法儿去跟智伯瑶闹翻。智伯瑶就派使者向另外三家要土地和人口,魏和韩都交了,可是赵襄子坚决不交。智伯瑶就逼韩家和魏家一起攻打赵家,赵襄子知道寡不敌众,退守到赵家最坚固的一座城--晋阳城。

  智伯瑶在查看地形的时候,发现晋水正好在晋阳城的上游,如果在晋水上造一条水坝,就可以水淹晋阳城。智伯瑶淹了晋阳城,得意地对韩康子和魏桓子说:“如果晋水能淹了晋阳城,汾水就能淹安邑,绛水就能淹*阳。”话音一落,就觉得说漏了嘴,可是已经晚了,韩康子和魏桓子心里已经决定要跟着赵襄子了。赵襄子联合韩和魏弄坏了水坝,水淹进了智家大营,智伯瑶马上叫人去抢修,可是魏韩赵带着大军堵住了他们的去路,把智家杀得一干二净。三家灭了智家,把晋国*分了,成为了三晋。公元425年,赵襄子他们都死了,新君继位,准备把自己成立为诸侯国。

  我觉得智伯瑶真是不要脸,名义上天天说你们三家都要给公家进贡,那样晋国才能再当上霸主,他说的公家其实就是他们智家。也就是说,他把自己都当成晋国的国君了。智伯瑶太贪心了,过早暴露了自己的野心,韩和魏本来就是因为有点怕智家才被迫服从的,一看智家要灭掉他们,肯定他们要联合起来一起对付智家了。智家要想成功,一定要先安抚好他们三家,即使有一家不同意,另外两家也会替他卖命,那一家也支持不了多久。

  自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以后,灭了吴国,当上了霸主。晋国其实也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了,有实力的有四家:智、魏、赵、韩,这四家的大夫分别是智伯瑶、赵襄子、魏桓子、韩康子。其中智伯瑶势力最大,他一直想独吞晋国。可是另外三家心也不齐,没法儿去跟智伯瑶闹翻。智伯瑶就派使者向另外三家要土地和人口,魏和韩都交了,可是赵襄子坚决不交。智伯瑶就逼韩家和魏家一起攻打赵家,赵襄子知道寡不敌众,退守到赵家最坚固的一座城——晋阳城。

  智伯瑶在查看地形的时候,发现晋水正好在晋阳城的上游,如果在晋水上造一条水坝,就可以水淹晋阳城。智伯瑶淹了晋阳城,得意地对韩康子和魏桓子说:“如果晋水能淹了晋阳城,汾水就能淹安邑,绛水就能淹*阳。”话音一落,就觉得说漏了嘴,可是已经晚了,韩康子和魏桓子心里已经决定要跟着赵襄子了。赵襄子联合韩和魏弄坏了水坝,水淹进了智家大营,智伯瑶马上叫人去抢修,可是魏韩赵带着大军堵住了他们的去路,把智家杀得一干二净。三家灭了智家,把晋国*分了,成为了三晋。公元425年,赵襄子他们都死了,新君继位,准备把自己成立为诸侯国。

  我觉得智伯瑶真是不要脸,名义上天天说你们三家都要给公家进贡,那样晋国才能再当上霸主,他说的公家其实就是他们智家。也就是说,他把自己都当成晋国的国君了。智伯瑶太贪心了,过早暴露了自己的野心,韩和魏本来就是因为有点怕智家才被迫服从的,一看智家要灭掉他们,肯定他们要联合起来一起对付智家了。智家要想成功,一定要先安抚好他们三家,即使有一家不同意,另外两家也会替他卖命,那一家也支持不了多久。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3篇(扩展4)

——书香三晋征文3篇

  书就像一位不会说话的老师,“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读书可以使人学到很多,我们不仅要看课内的书,还要多读课外书。课外书里的知比课内的多多,什么《水浒传》呀,《红楼梦》的,可以让你了解以前的事情,对考试是有利的。还有一些书就是现代文,《穷爸爸富爸爸》还蛮好看的。 我个人比较喜欢读励志,比较感人的书。那种书我读的进去,读得懂。

  比如说《苦儿流浪记》,它讲述的是主人公雷米靠自己顽强的意志活了下来,总希望有一天自己能找到自己的亲身父母,也无需石磊米的纯洁善良,坚强和爱心感动了上苍,他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而美满的`家。

  我的家里有许多的课外书,,书柜放满了,抽屉也放满了,我只要手里捧上了一本书,就会看得津津有味,谁打扰我我对谁杀无赦!!!哈哈哈~

  有一次,我在看书,妈妈拿了两颗糖给我吃,她出去以后,我的手去桌上摸了一下,拿着糖往嘴里放,我说怎么硬硬的,而且没有味道,拿出来一看,原来是一个跟糖差不多体积的玻璃珠。我郁闷死了!!

  所以书,永远不可能消失,就算人灭绝了,书也不会消失。

  书就像一位不会说话的老师,“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读书可以使人学到很多,我们不仅要看课内的书,还要多读课外书。课外书里的知比课内的多多,什么《水浒传》呀,《红楼梦》的,可以让你了解以前的事情,对考试是有利的。还有一些书就是现代文,《穷爸爸富爸爸》还蛮好看的。 我个人比较喜欢读励志,比较感人的书。那种书我读的进去,读得懂。

  比如说《苦儿流浪记》,它讲述的是主人公雷米靠自己顽强的意志活了下来,总希望有一天自己能找到自己的亲身父母,也无需石磊米的纯洁善良,坚强和爱心感动了上苍,他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而美满的家。

  我的家里有许多的课外书,,书柜放满了,抽屉也放满了,我只要手里捧上了一本书,就会看得津津有味,谁打扰我我对谁杀无赦!!!哈哈哈~

  有一次,我在看书,妈妈拿了两颗糖给我吃,她出去以后,我的手去桌上摸了一下,拿着糖往嘴里放,我说怎么硬硬的,而且没有味道,拿出来一看,原来是一个跟糖差不多体积的玻璃珠。我郁闷死了!!

  所以书,永远不可能消失,就算人灭绝了,书也不会消失。

  每本书都是好书,只要你去细细浏览了,就能学到知识。如果不读书,我们怎么会知道红军长征的故事;如果不读书,我们怎么会知道人是怎样形成的;如果不读书,我们怎么会知道以前会有恐龙。也许你说看电视就知道了,那是书先有,还是电视先有?当然是书先有。

  书使我以后的道路更加空阔、*坦。受家庭的影响,我从小就喜欢读书。回到家,一做完作业我就开始捧着书津津有味地看起来,吮吸着书中的营养。在学校里我也总是把书柜里的`书倒腾个不停。我看书特别拼命,只要一有时间就会在书的海洋中徜徉,去感受书的神奇,所以爸爸妈妈总叫我“小书虫”。

  有一次我从晚上六点开始,一直看书看到深夜十二点,刚刚把《十万个为什么》看完,我竟睡着了。第二天起来一看,呀!我怎么成了一只呆头呆脑的“小熊猫”啦!一看钟表,7点半啦,我抓起书包就往学校跑,到了学校每个见到我的人都捂着嘴偷笑,可是我却正为昨晚看书的收获而偷乐着。身边淡淡的卷墨之气,混杂在我喜悦的心情里,将我生活中的种种感悟凝结成一种永恒。书香伴我成长,我爱读书。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3篇(扩展5)

——人心齐泰山移作文400字3篇

  如果人不齐心,哪怕就像泰山一样重的物品也将会被人们移走,我在生命中遇到过这样的事。它们像一颗颗星星在生命中不断的提醒我,合作力量大。

  但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要数那次,那天,天气很晴朗,白云的形状各异,我们在家中,举行拔河比赛。炎热的太阳烤着整个大地,人们都昏昏欲睡可我们却似即将奔跑的马儿,跃跃欲试。快开始了,“三二一”比赛开始了,我们双方都用尽全身力气,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看着绳子上的铃铛一左一右,我们都加把劲儿地拉着。汗水不断地向下淌着,脸红的像一个个熟透了的番茄,我们拉得牙咬着嘴唇,太阳还在晒着,汗珠从脸上、头发上、身体上向下流,可我们却不敢去抹掉。

  时间真是不停息,不紧不慢的走着,突然铃铛直径地向右边靠,我的心沮丧极了,可其他队员同时发力,铃铛叮叮当当的响着,让我们的心情顿时由阴转晴,力气全都使出来了,突然一声哨响,“我们胜利了!”我们这边高兴得跳了起来。可一边却垂头丧气。

  是呀,一个人就好比一滴水,在太阳下早晚会被晒干,可融进大海却会永远的在大海中遨游。

  常听人说:人心齐,泰山移。可我一直都不相信这句话,光靠人的力量,怎么能移动泰山呢?可今天傍晚看到的这一幕却给我上了一堂特殊的思想品德课,让我明白了人心齐,真得可以移泰山。

  下午,我无意中掉下了一块饼干。不一会,一只路过的蚂蚁围着饼干转了转,就爬走了,我想它大概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吧,只好怏怏走了。这也挺正常的,所以我也没有在意。

  等我傍晚回来时,眼前的一幕让我惊呆了,那块饼干的周围有成千上万只蚂蚁在忙碌,仿佛有人在指挥一般,居然一起把饼干抬起来,然后一步步的向前走,仿佛在搬砖块一样。瞧!它们多么有干劲。竟把饼干搬出了几十厘米。真是令人难以置信。蚂蚁小小的力量就创造出了奇迹。它可称得上是“超级大力士”了。

  我蹲下足足看了一个多小时,我被它们的力量所震惊了。一只蚂蚁的力量是渺小的,但如果是一群,一窝呢?它们那抱成团的精神使得原本渺小的力量成千上万倍的扩大。

  蚂蚁用它那无言的执着的行动给我上了这生动的一课。

  十二岁这个夕阳西照的黄昏,给我的人生旅途中多添加了一个指南针。

  人心齐,泰山移。人人都知道这句话,可是,你经历过这句话的真实含义吗?没有?那么我倒要跟你们说说了.........

  一天中午,我想出去玩玩,我约好了小伙伴:到郊区的小公园去玩。郊区那很穷,没有马路。我走着走着,突然发现有一块大石头横摆在我的面前,这是一块非常大的石头,铁灰色,石头上面很光滑,我好像看到了石头在说:“哈哈!想过去?死心吧!俺坚硬无比!害怕了吧!!哈哈哈哈哈哈!”

  我有一点点害怕了,刚要绕路走,猛然想起了老师说过:“人心齐,泰山移!”于是,我跟住在这的大姐说:“大姐姐!您叫几位村民来移开它吧!”“不行的,我试过好多次了。”“人心齐,泰山移嘛!”我说。

  于是,我们终于推开了大石头。可谓人心齐,泰山移。啊!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3篇(扩展6)

——做自己分内之事初三作文6篇

  我是一个爱画画的女孩。每当看到漫画书上那些作者的大作,我都爱不释手,捧起书,细细欣赏着每一位角色,常常入了迷。

  有一天,我满怀希望地跟妈妈提出想学漫画的这一想法时,妈妈摇摇头,坚决地说:不行!漫画有什么好学的?学了有什么用?还不如把时间花在看课外书上!”我失望极了,心想:就是不让我做喜欢的事!

  我偷偷向同学借了本漫画教程,开始秘密学画的过程。每当我做完作业时,便悄悄地从抽屉里拿出教程和速写本,边看边画起来。有时听见妈妈的脚步声,慌乱之下,我迅速地收起教程和速写本,嗖”地一下塞进抽屉,假装认真地看着课外书,一次又一次躲过妈妈的突然袭击。就这样,我和妈妈打起了长久的游击战”。

  可是,这个秘密还是被我的这张嘴给泄露了。那天晚饭后,我和妈妈在体育场散步,聊着聊着,我高兴地拉起妈妈的手,说起漫画的人设、分镜还有构图。妈妈听后,大吃一惊,不可思议地问:你这些都是哪学来的?”我低下头,只好如实招来。妈妈并没有批评我,摸摸我的头说:原来画漫画还有那么多技巧啊!”

  现在,我画漫画成了公开的事情。在看电视的时候,一些广告使我产生灵感,我立马掏出纸和笔,唰唰”地画起来。没过多久,草图就完成了。我将模糊的线条稍作修改,再给人物加上漂亮的服饰,一张漫画就完成了。当我把作品给同学们看时,他们都发出阵阵惊叹:哇!好漂亮的女孩!我好喜欢她的裙子啊!”

  一次,妈妈带我去做陶艺时,我在花瓶上雕刻了两个可爱的卡通人物,老板啧啧称赞道:很少人会刻上这么漂亮的图案。”妈妈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得意地说:这是她自学的。”

  如今,妈妈终于答应明年暑期给我报漫画班了,我总算打赢了这场持久战”。

  我常对自己说:做自己喜欢的事,这才是最大的乐趣,也许一开始别人并不支持你,但最终会被你的坚持所感动。”

  “太好了!太好了!我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这一天!”咦?这是怎么回事?原来是妈妈告诉我:“下周一上午9点,带我去杭州照相馆拍艺术照!”拍艺术照是我的一种期盼,听说,拍艺术照可以穿漂亮的衣服,我真希望下周一快快到来。

  漫长的两天终于过完了,在周日,妈妈对我说:“明天要早点起床,家里到照相馆要一小时,所以明天你要早点起床。”我使劲点点头。到了周一早上,我早早的起了床,穿好衣裳,刷好牙,洗完脸,吃完早饭后就开始催促妈妈。过了半个小时,妈妈就与我就一起出发了。

  一路上,太阳毒拉拉的,我热得要命,恨不得跳到冰箱里去。到了照相馆,我进了更衣室,看到了许多美丽的婚纱裙,就把所有的炎热都忘光了!一位阿姨为选了一件方格类的婚纱裙,我换上了衣服,阿姨还帮我重梳了头发,接着,摄像师就把我带到了拍摄房间。摄像师让我坐在一张椅子上,并把一只白色小熊放在我的头上。让我面带微笑,看他的手的位置。就这样,一张艺术照拍完了。然后,摄像师让我靠在椅子上,做一个把小熊递给别人的动作,脸看着摄像头,头向右歪一点。只见摄像师点点头,“卡擦”一声,又一张照片拍好了。后来,摄像师让我趴着、坐着、站着;靠在墙壁上、抱着小熊、向妈妈挥手……过了半小时,8张照片拍好了,摄像师对我们说:“好了,你们可以去换下一套衣服了!”我与妈妈来到更衣室,又选了一件衣服,是旗袍。穿上后,又来到拍摄房间,摄像师见了,说:“旗袍……应该拍的优雅一点。”说完,他就让我坐在一个古老的椅子上。摄像师对我说:“做一个女士二郎腿的姿势,微笑就可以。”我按照摄像师的要求去做。接着,他让我用最自然的动作做一个姿势,我做了一个十分严肃的动作。“卡擦”一声,有一张照相拍好了。

  时间过得真快,不一会儿,照片全拍完了,我和妈妈都满意的笑了。我想:艺术照真是一个打造美丽女孩的一个方式,如果有机会,我还要去拍艺术照!

  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有许多骄傲,自豪的事,值得为自己喝彩。

  第一节就是数学课,又要考试,我心里有着一百万个不愿意,那也没办法,老师话不能不听啊!考卷发了下来,刚开始还挺容易,一道接一道,动动手指,打打草稿,一下子就做到了反面。

  时间还早,我漫不经心地写着,看着大家那紧皱的眉头,他们才做到那儿就挺不住了,我心头已经百花怒放,我偷偷地伸了个懒腰,望着他们焦急的神情,我忍不住想哈哈大笑。

  离下课还有十几分钟,我只剩最后一道题了,心里十分得意。可我一看题就愣住了,这是什么乱七八糟啰里吧嗦的东西啊!我有点犯难,真希望可以抄到别人的答案,可他们用手把试卷挡得严严实实的,一个字也偷窥不到。我似乎很气馁,放弃了这一行动。

  两分钟过去了,五分钟过去了,我看见别人已经做完在检查了,我着急地跺了跺脚,却又努力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慢慢思考。七分钟过去了,我抓耳挠腮始终做不出来。我咬了咬牙,握了握拳头,咽了咽口水,慢慢悠悠地写下了几个我不确定的数字。

  放下笔,我仰天长叹,再一次认真地在脑中寻找一个又一个公式。我感觉脑子快炸了,还是无能为力,八分钟过去了,这一题的分数就有七分,我仔细俺在脑海里过一遍老师讲的任何一个重点,一一排除,删去。九分钟过去了,只留下一分钟,我顿时有了灵感。

  我握住笔,压制了自己兴奋的心情,激动地颤抖着写下答案。铃声响了,我长长的舒了口气,大胆地伸了个懒腰,等待着下午。

  吃过中午饭,老师来发试卷了,我紧张地翻到最后一题,鲜红的勾号挂在眼前,我倾刻间有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和类似骄傲的感觉。

  不要只注意整体的困难,要注意相对轻松、容易的一个理念。体会每一个要点带来的不容易,做好每一道题回头看,就好像对自己走过的一段人生长路感到惊讶与自豪,值得为自己喝彩。

  当著名作家,学者王蒙在美国访问时,遇到一位关心祖国,有利国利民心愿的华裔作家问他,“我能做些什么?”王蒙的回答是“做好自己的事。”

  做好自己的事,只单单一句话,便将一份爱国为国的心体现的淋漓尽致。

  自己的事,并不指私事,做好自己的事,也并不是让人变得更自私,只顾自己。这里的“事”是自己应做该做的事,是自身责任感,使命感的体现。面对祖国,做好自己的事,那是一种最朴素的爱国精神,一颗最单纯的爱国心。

  金晶,一个传递奥运圣火的残疾运动员,却与危急时刻用身体护住火炬。只简单的一个动作——双手合抱——她的一个下意识行为,却在世人面前展现了她的精神。于她而言,作为一个火炬手,扞卫火炬是自己的事,可事实上扞卫的却是一个国家的尊严。她做好了自己的事,竟令举国为之侧目。

  另一个人,克里姆林宫的老清洁工人,他曾说,我的工作和叶利钦的工作差不多,叶利钦是在收拾俄罗斯,我是在收拾克里姆林宫。听来十分可笑,可他却认为两份工作一样的重要。他说的是实情,他也并不狂妄,做好自己的事,本就是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或许繁琐崇高如国家总统,亦或简单渺小似清洁工人,工作本无所谓贵贱,做好自己的事,行行皆出状元。

  或许金晶的故事太过耀眼,克林姆林宫又过于遥远,王蒙所述的“自己的事”似乎遥不可及,但其实,“自己的事”在每个人身边都存在着。

  你还记得清早,当路上的行人车辆还为数不多时,可看见路边一抹蓝色身影,那是清洁工人在清扫路面,他们在用自己的汗水做好自己的事,维持一方捷径;你还记得十字路口,烈日下寒风中的深色身影,那是交通警察在川流不息中挥汗如雨,做好自己的事,保证交通顺畅道路安全;你还记得三尺讲台上的口若悬河,那是辛勤的园丁在培育祖国明天的花朵,他们同样做好了自己的事。

  他们都是*凡的人,与*凡的生活做着自己的事,然而这些事看似*凡却也同样在为祖国做着贡献。他们努力工作,尽自己的责任与义务,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爱国。

  做好自己的事,是爱国,亦是责任。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让我们每个人谨记王蒙的话:做好自己的事。

  做好自己的事,干好本职工作,就是理性表达爱国热情的一种具体体现。作为一名学生,本职工作就是努力学*;作为一名工人,本职工作就是认真完成自己的任务;作为一名农民,本职工作就是种好自己的庄稼;作为一名知识分子,本职工作就是在自己的领域贡献才智……

  正如歌德所言:“我们为祖国服务,也不能采用同一种方式,每个人应该按照自己的禀资,各尽所能。”

  做好自己的事,干好本职工作,是每个人对国家所履行的义务和责任。作为一名公民,作为民族的一个分子,每一个人的工作都与国家和民族进步紧密相连。为祖国出力,为灾区人民出力,不是凭借热情和口号就能实现的,它的实现需要每个人的每一个细节来完成。

  作为一名学生,本职工作就是努力学*;作为一名工人,本职工作就是认真完成自己的任务;作为一名农民,本职工作就是种好自己的庄稼;作为一名知识分子,本职工作就是在自己的领域贡献才智……这些属于个人的本职工作,是经济社会的有机组成,也是国家前进的力量所在。这是因为我们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紧密相连,祖国的强大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经济发展了,祖国才会变得更强大。要让祖国变得更强大,就要靠我们每个人的努力,而做好本职工作,是所有努力的根本和开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克服遇到的大困难、大灾难,才能将伟大的航船驶入正确的航向,祖国才会更加富强,人民才会有更多幸福!

  面对四川灾民,我们动容,我们出再多的钱、出再大的力都不为过,但这毕竟有限。我们做好自己的事,干好本职工作,这就是当前最大的爱国,就是对灾区人民最好的奉献!

  看过一个国外的故事:有两个少年在厕所相遇,其中一个找另一个戴帽子的借了点儿手纸。等出了厕所借手纸的给戴帽子的上了根烟,以示感谢。于是俩人边走边聊。戴帽子的说:“最*家里逼着我学钢琴,可我怎么都弹不好,郁闷啊!”借手纸那位诧异地说:“钢琴有什么难学的?我从五岁开始弹,现在越弹越溜。倒是我们家里人老逼着我写诗,烦呐!”戴帽子的一听乐了,从背着的挎包里拿出一沓稿纸:“哥们儿就爱写诗,喏,这都是,不行你拿走回家交差去。”

  关键在结尾处,原来这个不爱学琴的就是大诗人歌德,不爱写诗的则是莫扎特。故事讲完了,可能多少会有些出入,但是不赖我,是翻译的问题。大家都知道,翻译的水*总是有高有低。

  于是,道理就出来了:人,一定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话虽然如此,我也知道有时候做起来不像说着那么容易。但是起码应该去争取吧?人只活一辈子——我不相信还有什么来世——所以更值得去好好珍惜。而且,人只有做自己想做的事才能从中得到快乐——能快乐地活着恐怕是绝大多数人所追求的。

  就拿写作举个例子。略萨曾经说过:“我敢肯定的是,作家从内心深处感到写作是他经历过的最美好的事情,因为对作家来说,写作是最好的生活方式。”还真是这样,我之所以喜欢写作,主要的原因是它能给我带来乐趣,能让我沉醉其中并乐此不疲。金钱和名誉,只不过是一些可有可无的附加价值而已。

  说是这么说,但是我相信:如果你正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并付出了不懈的努力。那么,请你一定要坚持下去。因为天道酬勤,付出和回报基本上是成正比。只是有一点,你想做的这件事首先应该正确而且是适合自己的。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3篇(扩展7)

——晋祠导游词6篇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旅行社欢迎您参加本次旅游活动。希望通过我的讲解陪伴您这次美好时光。

  人云:“不到晋祠,枉到太原。”又有人说:“初到太原的人,不去参观晋祠,犹如外国友人到北京未去游览紫禁城那样遗憾。”所以到了太原一定要去晋祠看看。晋祠位于山西太原市西南悬瓮山麓,是集*古代祭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为一体的唯一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世界建筑、园林、雕刻艺术中心。

  位于太原市区西南25公里处的悬瓮山麓,为古代晋王祠,始建于北魏,是后人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姬虞而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姬虞封于唐,称唐叔虞。虞子夑继父位,因临晋水,改国号为晋。因此,后人*称晋祠。北魏以后,北齐、隋、唐、宋、元、明、清各代都曾对晋词重修扩建。

  晋祠是具几十座古建筑的*古典园林游览胜地。环境幽雅舒适,风景优美秀丽,素以雄伟的建筑群、高超的塑像艺术闻名于世。游晋祠,可按中、北、南三部分进行。中,即中轴线,从大门入,自水镜台起,经会仙桥、金人台、对越坊、献殿、钟鼓楼、鱼沼飞梁到圣母殿。这是晋祠的主体,建筑结构严谨,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北部从文昌宫起,有东岳祠、关帝庙、三清祠、唐叔祠、朝阳洞、待风轩、三台阁、读书台和吕祖阁。这一组建筑物大部随地势自然错综排列,以崇搂高阁取胜。南部从胜瀛楼起,有白鹤亭、三圣祠、真趣亭、难老泉亭、水母楼和公输子祠。这一组楼台计峙,泉流潺绕,颇具江南园林风韵。此外最南部还有十方奉圣禅寺,相传原为唐代开国大将尉迟恭的别墅。祠北浮屠院内有舍利生生塔一座,初建于隋开皇年间,宋代重修,清代乾隆年间重建,为七级八角形,高30余米,每层四面有门,饰以琉璃勾栏。登塔远眺,晋祠全景历历在目。

  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而建。叔虞励精图治,利用晋水,兴修农田水利,大力发展农业,使唐国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造成日后八百年的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呈现出一派兴旺景象。叔虞死后,后人为纪念他,在其封地之内选择了这片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地方修建了祠堂供奉他,取名“唐叔虞祠”。叔虞的儿子燮父继位后,因境内有晋水流淌,故将国号由“唐”改为“晋”,这也是山西简称“晋”的由来,祠堂也改名为“晋王祠”,简称“晋祠”。

  在漫长的岁月中,晋祠曾经过多次修建和扩建,面貌不断改观。南北朝时,文宣帝高洋,推翻东魏,建立了北齐,将晋阳定为别都,于天保年间(公元550——559年)扩建晋祠,“大起楼观,穿筑池塘”。隋开皇年间(公元581—600年),在祠区西南方增建舍利生生塔。唐感观二十年(公元 646年),太宗李世民到晋祠,撰写碑文《晋祠之铭并序》,并又一次进行扩建。宋太宗赵光义于太*兴国年间(公元976—983年),在晋祠大兴土木,修缮竣工时还刻碑记事。宋仁宗赵祯于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2年),追封唐叔虞为汾东王,并为唐叔虞之母邑姜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圣母殿。

  自从北宋天圣年间修建了圣母殿和鱼沼飞梁后,祠区建筑布局更大为改观。此后,铸造铁人,增建献殿、钟楼、鼓楼及水镜台等,这样,以圣母殿为主体的中轴线建筑物就次第告成。原来居于正位的唐叔虞祠,坐落在旁边,退处于次要的位置了。

  晋祠最著名的建筑为圣母殿,创建于宋代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2年)。圣母传为姬虞之母邑姜。圣母殿原名“女郎祠”,殿堂宽大疏朗,存有宋代精美彩塑侍女像43尊(含后补塑2尊),这些彩塑中,邑姜居中而座,神态庄严,雍容华贵,凤冠霞披,是一尊宫廷统治者形象。塑像形象逼真,造型生动,情态各异,是研究宋代雕塑艺术和服饰的珍贵资料。

  鱼沼飞梁,建于宋代,呈十字桥形,如大鹏展翅,位于圣母殿前,形状典雅大方,造型独特,是国内现存古桥梁中仅有的一例。

  金人台四尊铁人姿态英武,因铁为五金之属,人称之为“金人台”。西南隅的那尊铁人,铸于北宋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不但保存完整,而且神态威武,英姿勃勃,气概不凡,销明甲亮,闪闪泛光,颇为独特。据说,一年夏天气候特别炎热,身披铁甲的西南隅的铁人忍受不了这难熬的痛苦。独自走到汾河边,只见汾河滔滔而流,怎么过河呢,铁人犯了愁。正在着急,忽见从上游不远沿岸边驶下一条小船。铁人赶忙上前招呼,要求船家把他渡到对岸。船家沉吟一阵,方才慢腾腾地说:“渡你一人,人太少,可再稍候一时,再等等有无旁人。”铁人一焦急,赶忙说道:“你能渡过我一个,就算你有能耐啦”船家看了看铁人说:“你能有多重,一只船不止装一人,除非你是铁铸的。”话一落音,一语道破了铁人的本相。瞬间,铁人立在汾河边,纹丝不动,怎么这人不说话了?船家抬眼一看,面前立着一位铁人。多眼熟啊,嗬,可不是嘛,是晋词的铁人。船家不敢怠慢,赶忙找了一些乡亲,把铁人抬回金人台。圣母勒令手下将领,把铁人的脚趾上连砍三刀,表示对铁人不服从戒律的惩罚。今日的铁人,脚上还留着连砍三刀的印痕。

  唐碑亭,即“贞观宝翰”亭。亭内陈列唐太宗李世民手书碑刻“晋祠之铭并序”。 全碑1200多宇,书法行草,骨骼雄健,笔力奇逸含蓄,有王羲之的书法神韵,是书法艺术的珍品。圣母殿右侧,是千年古树“卧龙周柏”。难老泉,俗称“南海眼”,出自断岩层,终年涌水,生生不息,北齐时有人据《诗经鲁颂》中“永锡难老”之句起名“难老泉”。周柏、难老泉、侍女像誉称“晋祠三绝”。

  在晋祠难老泉亭上方,有一座水母楼,俗称梳妆楼,别号水晶宫。楼内水母像铜质金装,端坐瓮上,束发未竟,神态自若。据传,水母姓柳,生性贤良,家住晋祠附*的金胜村,嫁到晋祠为媳。不幸的是,她同嫁后横遭婆线虐待,每日到远方去挑水。挑回的水,婆母只要前桶,不要后桶,名为嫌脏,实则存心刁难。一天,柳女挑水归来,在途中一骑马人要借水饮马,柳女欣然应允。等柳女返回重挑时,那人送给柳女一条金丝马鞭,并告她马鞭放在瓮中,只要轻轻向上一提,水即满瓮。柳女回去一试,果然灵验。这个秘密不久就被柳女的小姑子发现,一次她趁获女回娘家不在,从瓮中提起马鞭,顿时,水从瓮中奔涌而出。大水,很快就要淹没附*村庄……,柳女正在娘家梳头,闻讯赶来,毅然坐在瓮上,水势一下变小,人们得救了,水母再也没有离开水瓮。

  晋祠南部,名奉圣寺,相传这里曾是唐朝大将尉迟敬德的别墅。奉圣寺此,有舍利塔,塔高38米,七级八角形。在奉圣寺附*,有巨槐一株,干老枝嫩,苍郁古朴,独具一格。据传,原来这株槐树历史久远,早已干枯,也不知过了多少年,到清代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农历三月廿一日,奉圣寺内*,人来人往熙攘非凡。恰好,有一个老道士在枯槐下叫卖,出售膏药。口里喊着:“膏药灵应、能汉百病,有福来买,无福不信。”叫卖半晌,没人买他的药。这位老道继续叫卖:“如此仙药,来购无人,凡人无福,枯槐宜生。”说罢,他将膏药贴于枯槐身上.拂袖扬长而去。说来真巧,不到一个月,这株枯槐,死而复生。生枝展芽,甚为茂盛。人们见状,都惊呼这株枯槐叫复生槐。实际上,俗话说得好:“千年柏、万年松,老槐一睡几百春。”这株枯槐复生,大约是因为多年长睡而碰巧苏醒的缘故。

  晋祠是一处自然山水与历史文物相交织的风景名胜区。古为唐地,西周初年成王之弟叔虞封于唐,其子燮因境内有晋水而改唐为晋,后人祀叔虞于晋水之源,因称晋祠。自《山海经》始,历代均有文献记载,而魏、齐、隋、唐以下各代至今尚有大量的实物保留于祠内外。

  唐太宗李世民曾以“*为家”的英雄气魄,用“经仁纬义”的华丽文笔,对悬瓮山的雄伟,晋水的秀丽做了拟人化的评赞:

  “其施惠也;则和风溽露是生,油云膏雨斯起;

  其至仁也;则霓裳鹤盖息焉,飞禽走兽依焉;

  其刚节也;则治乱不改其形,寒暑莫移其操;

  其大量也:则育万物而不倦,资四方而靡穷。

  ……莹氛雾而终清,有英俊之贞操;

  住方圆以成象,体圣贤之屈伸;

  日注不穷,类芳猷之无绝。

  年倾不溢,同上德之诫盈。”

  对于晋祠的建筑及夜景,也作了诗意的描写:“金阙九层,鄙蓬莱之已陋;玉楼千仞,耻昆阆之非奇。落月低于桂筵,流星起于株树。”

  李白诗曰:“时时出向城西曲,晋祠流水如碧玉;浮舟弄水萧鼓鸣,微波龙鳞莎草绿。”

  郭沫若诗曰:“圣母原来是邑姜,分封桐叶溯源长。隋槐周柏矜高古,宋殿唐碑竞炜煌。悬瓮山泉流玉磬,飞梁芊沼布葱珩。倾城四十宫娥像,笑语嘤嘤立满堂。”

  林徽因说:“晋祠的布置又像庙观的院落,又像华丽的宫苑;全部兼有开敞堂皇的局面和曲折深邃的雅趣。大殿楼阁在古树婆娑池流映带之间,实像个放大的私家园亭。”

  《晋祠志》载:“三晋之胜,以晋阳为最;而晋阳之胜,全在晋祠。”

  晋祠的美是多方面的,出于偏爱,这里多仅从建筑学和美学的角度,对晋祠古代建筑做出粗略的分析。

  祠祀的形成

  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人类与自然同处于一种既隔绝对立又浑然一体的矛盾状态,又因其文明的低下而无法窥探自然界的奥秘。便常以自己的思维去比附周围的世界,于是只能简单地把物看成是有灵的,与自己相关的生命体。对于原始人类来说自然不仅有生命,而且是巨大而神秘的,对人具有不可抗拒的威力和魅力,“精神在物质重量下感到压抑,而压抑之感正是崇拜的起点。”于是自然崇拜便产生了。当人们把动植物中个别的崇拜对象当做本族的祖先或与本族祖先有血缘关系或本族生活有根本的关联成了其保护神的时候,又以想象重构这一崇拜对象,并当作本族的名称标志时,就出现了图腾崇拜。随着农耕方式和思维能力的发展,自然崇拜逐渐被归纳为天地崇拜。人们用美妙的传说创造了日月星辰、山川河海诸神并赋于他们超人的能力和形象。又承定居的生活方式,出现了祖先信仰。“祖先崇拜是从人们重视父系传宗接代开始的,陶祖和石祖的出现标志着图腾崇拜的衰落和祖先崇拜的兴起。敬神尊祖也就进而成为古代国人安身立命的根本观念。

  晋祠是奉祀晋国首任诸侯唐叔虞的祠宇,曾名唐叔虞祠、晋王祠。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说:“《山海经》曰:‘悬瓮之山,晋水出焉。’今在县之西南。昔智伯遏晋水以灌晋阳。其川上溯,后人踵其遗迹,蓄以为沼,沼西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侧有凉堂,结飞梁于水上,左右杂树交荫,希见曦景。至有淫朋密友,羁游宦子,莫不寻梁集契,用相娱慰,于晋川之中最为胜处。

  高欢、高洋父子,推翻东魏,建立了北齐。定晋阳为别都,并在天保年间在晋祠大起楼观,穿筑池塘。北齐后主高伟,崇信佛教,于天保五年(公元569年)曾下诏把晋祠改名为大崇皇帝。

  隋末,太原留守李渊与其子李世民起兵太原,建立了大唐王朝。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廿年(公元646年)故地重游,亲撰《晋祠之铭并序》大碑一通。

  宋仁宗赵祯于天圣年间(1023——1031年),追封唐叔虞为汾东王,并为叔虞之母邑姜,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圣母殿。重建了鱼沼飞梁,祠区布局,大为改观。元佑、绍圣年间,由善男信女募集资金,铸靠造铁人,筑莲花台以壮威仪。金大定八年,更在飞梁大东,增建献殿,专为圣母子贡献祭品。明万历年间,在献殿前增建对越坊和钟鼓楼。接着又在会仙桥的东面,重修了华丽的水镜台供演戏之用。

  又由于晋祠是晋水的源头,人们又把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视为生命之源的水及水母、水神也是和叔虞、圣母一起来祭祀,并在晋水源头建水母楼、难老泉亭。于是晋祠又成了人们举行地雩祭的重要场所。

  民间的鬼神信仰主要来源于万物有灵论。 秦汉时好神仙、尚方术之风兴盛,人们对前代神祗作了一番整理,建立了祭礼制度,并设置了大量的神祗,将多神崇拜的方式固定下来,吸引了许多民间信仰扩充了祭祀的范围,增加了祭祀的对象,丰富了祭祀的仪式。几乎无神不有祠,无神不致祭。于是乎晋祠以祖先、山川崇拜为主,儒、释、道及民间诸神为辅的完善的祭祀场所逐渐形成。晋祠也就成了从玉皇大帝、太上老君、释迦牟尼到土地神、关帝老爷至文曲星君、英雄侠女等群“仙”会聚的地方,它们无不互弃己见,各居晋祠一隅,共享人间香火。

  功能与形式

  祠庙建筑是以精神为原动力而创造出来的。精神功能指人们的心理功能,它包括审美、认知、崇拜三个方面。祭祀是祠庙建筑最初的主要功能。《祭示篇》云:“凡祭祀之义有二,一日报功,二日修先。报功以勉力,修先以崇恩,力勉恩崇功立化通圣王之务也。”对自然神的祭祀出于报功的心理,对祖先的祭祀就是修先报恩了。而民间百姓则主要出于禳灾祈愿的现实需要和对自然力的恐惧依赖的矛盾心理。古代人谢神和祈祷仪式是极形象而富于浪漫想象力的。《乐雅·释天》:“春祭曰祠;夏祭曰;秋祭曰尝;冬祭曰蒸。祭天曰燔柴;祭地曰瘗埋;祭山曰技悬;祭川浮沉;祭星曰布;祭风曰磔。”就根据所祀对象的不同采用了各不相同的象征手法。《礼记·祭法》郑玄注说:“庙之言貌也,宗庙者先祖之尊貌也。”最早的“先祖之尊貌”可能就是标志生殖崇拜的灵石,宗庙之主“石”。《说文》云:“石,宗庙主也。周礼有郊宗石室;一日大石,约在汉代又演为木主,也就是后代的祖宗牌位。应祭祀功能的需求,祠祀的建筑也就产生了。并随居住、宫殿等营造技术的发展,祠祀建筑也由野外的坟、坛、石进入了有顶的庙宇,又因祭祀仪式的分工专门化和古代人事死如事生的观念又演变为寝殿、献殿或香亭的组合群体。

  禳灾祈愿的心理——祠祀方式——坟、坛、祜、庙宇。

  晋祠一组祠祀建筑可谓把祭祀功能发挥到了极至,过会仙桥西行,为古莲花台,台为方形,四隅各铸一铁人护祠、镇水,以壮威仪。穿对越坊便是献殿、鱼沼飞梁、圣母殿组成的核心群体。

  献殿、殿身三间,歇山顶、四周无墙,当心间前后辟门,其余各间,在坚厚的槛墙上安叉子,形如一座凉亭,灵巧而豪放。敬神时,燃一炷香,那五谷之气,便会使人置身于云雾漫漫,青烟缭绕的神秘氯围之中,从而使人的心灵不由自主地产生某种微妙的变化,上达于天,天人妙合。

  鱼沼飞梁在圣母殿与献殿之间,古人圆者为池,方者为沼,沼中多鱼,故曰:“鱼沼”;其上立架十字形桥,“架虚为桥,若飞也。”故曰:“飞梁”。东西桥面宽阔,为通往圣母殿的要道,而南北桥面,下斜如鸟之两翼,翩翩欲飞;边缀勾栏,凭栏赏景,益增诗情画意。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说:“此式石柱桥,在古画中偶见,实物则仅此一孤例,洵为可贵。”进而考其功能更似一四通之祭坛。雩祀是民间的大事,故春旱求雨,必先择吉日,即壬辰一类属水的日子,然后在城东筑八尺见方的四通之坛,献生鱼八条,玄酒、脯肉一类以祭。在甲、乙日做一条八丈长的大青龙,置放中央,做七条四丈长的小青龙,面向东方,相隔八尺陈列车员。令儿童八人、田啬夫八人斋戒三日,青衣立于龙旁。仪式开始,鼓乐喧天,儿童与田啬疯狂起舞,然后由一*迷狂状态的伶牙俐齿的巫祝,口念祭词,手舞足啃以请雨……。不管形式如何变化,苍龙始终是我们民族文化一个至今不衰的母题。从“飞龙在天,利见大人”的卦辞到灵星祭雩祭,从默默无声的神秘卦象到震耳欲聋的祭礼鼓声,哪个不围绕这个母题?这母题具有神奇的生命力,它没有终止于汉代的祭祀,反而在民间稳固地生要发芽、开花结果,演成至今不衰的民俗文化形式、龙舞龙灯、龙戏珠……在当年雩祭的青龙舞,早已种下龙舞龙灯与大型龙舞的原型因子;那手舞足蹈的僮子就是后来的手执波珠的领舞者,那强悍的男啬夫就是后来的舞龙人……

  水镜台规模壮观,台上东部为重檐歇山顶,演戏时用为后幕,台上西部为卷棚歇山顶,面向圣母殿,三面开敞,演戏时为前台,台下埋大瓮八口,为扩音之用。在民间无论那种酬神还愿的祭祀活动,总少不于表演各类舞乐,以娱神兼娱人,历代皆然。由于古代人民生活困苦,终年辛劳,仅得一饱,闲暇有限,为了调剂生活,每每借祭祀的机会鼓舞欢庆。这种民间的迎神赛社的祭祀仪式,具有公开性、礼仪性和娱乐性的特征〈淮南子·精神训〉载:“今天穷鄙之社也,叩盆拊瓴,相和而歌,自为乐矣。”〈东京梦华录〉栽北宋汴京城外神保观神诞时的盛况:“廿四日州西灌口二郎生日,最为繁盛。庙在万胜门外一里许,敕赐神保观。廿三日……于殿前露台上设乐棚,教坊,钧容直作乐,更互杂剧舞旋……廿四日诸司及诸行百姓献送甚多,其社火呈于露台之上。”宋元时期戏曲勃兴,为适应迎神赛社时的演出需要,在露台、乐亭的基础上分前场后幕,单面开敞的戏台。场地也由四周围观,进而形成有固定方向的戏场,并在各祠庙中普遍出现了。

  娱神娱人的心理一迎神赛社的仪式一露台、戏台、戏场。

  庙会也是随庆典祀献,迎神赛社而产生的具有综合功能的大型公共性活动。也促使祠庙中要有大容量的场院。有的还形成了商业、*、宗教、社交等综合功能的庙前广场或庙前街。

  人们在祭祀时怀着既依赖又恐惧的矛盾心理,在迎神赛社中如神兼娱人,在朝山进香时又兼郊游、踏青的意味。这就使祠庙建筑在布局上、形制上呈现出特有的宗教与世俗共存的双重性。因祀神活动中的主体是人数众多的乡民,就必然反映出其公共性,又因其祠礼目的与人们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又必詹呈现出世俗性。表现在建筑形式上是栖神献礼的寝殿、祭坛、献亭为核心;娱神、娱人的乐楼,戏台相映衬;大容量的活动空间场院为过渡,突出开章的牌坊、照壁、门楼以及长长的香道为序幕的有机完整的空间序列。

  环境与选址

  晋祠的选址和环境是非常讲究的。自古而今,大自然不单单是人类生活物质的源泉,也是人类心智交流的对象,是人们精神的象征。“智者乐山、仁者乐水”,此话赋予自然比拟人化的道德属性,并使自然之美带上了约定俗成的文化内涵。这种传统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晋祠表现得尤为突出。自然本身就是人类最初祠祀的主要对象之一,除一般的地形、朝向、日照、防风、防洪、排水、交通等条件外,用山之峻峭,以壮其势;用水之波涛,以秀其姿,并进而增强其神秘气氛。故山神*山,水神*水,利用优势的自然条件,依山傍水,背风向阳,居高而筑,也就成了古代建筑的鲜明特色。

  依山作势:高山犹如通天之路,能出风云,导雨水,润大地,长万物,育人类。所以人类与山有着自然的缘分。一方面是人对赖以生存的山林环境的热爱,另一方面是人对高山深谷、洪水猛兽的畏惧,故人们视之为神灵。《礼记·祭法》云:“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日神。”春秋时期诸子百家的言论中,也出现了吟颂山水,景仰山水,借山比君子之德,借水喻仁人之美的山水观念。

  晋祠被选择了晋阳城西南的悬瓮山麓,背负悬山,面临汾水,依山就势,利用山坡之高下,分层设置,在山间高地上充分地向外借景,依地势的显露,山势的起伏,构成壮丽巍峨的景观。山坡上的建筑处于视觉注意力集中的焦点,其整体趋势与山体内在的向上的趋势相呼应,获得了优美的天际廓线。

  凭水添姿:在人类的生活中恐怕再没有比水与人的关系更加密切的了。在古代,人们创造了许多美丽的传说,并根据自己的喜好、想象来塑造其形象,利用人们对水的崇拜来增强其信仰,结合水的形态,运用波光倒影和水质水声、烘托意境,取得理想的效果。也许是由于水的纯洁、永恒、神圣的原始观念,无论东方或西方在宗教和纪念性建筑前,常设一方池水或一湾流水,来作为神俗之间的勾通。

  晋祠是以泉渠水系构景的佳例。水母楼建于晋水源头“难老泉”之上,并附会“柳氏坐瓮”的美丽传说。泉水从其座下涌出,楼前一八角攒尖泉亭,再下用人字堰南北三七分流,水中不系事。中部水镜台、会仙桥、金人台、对越坊、献殿、鱼沼飞梁、圣母殿排列于主轴线上,后以欢喜岭上望川亭作为终止符。南部台骀庙、公输子祠、三圣祠、同乐亭,北部苗裔堂、朝阳洞、唐叔虞祠、关帝庙、东岳庙、文昌宫环周布置。这些建筑群或依山、或临水、自成小院,亭桥殿阁、水榭楼台穿插其间,渠水在建筑之间蜿蜒曲折,叮咚作响,与建筑交织在一起,沿渠组成一组组美丽的风景,给庄严肃穆的祠庙*添了几分灵气与动感。

  因高借远:由于古人崇拜天而形成的传统观念的影响,高给人以接*天的神秘想象力,同时高也是表达雄伟形象的方法之一。在山川自然之中,祠宇因地制宜,“度高*远*之差,开自然峰峦之势。”依地形及景观的轮廊特征,巧为辅高设,将建筑对自然的适应与景观中优美的轮廊相统一,“因其高而愈高之,竖阁磊峰与峻坡之上;因其卑而愈卑之,穿塘凿井于下湿之区。”由于建筑手段在表达纪念性、象征性上,不像其它艺术手段那样可以具体描绘,所以往往用崇高、伟大等概念来表达,祠宇选择于高坡之上,以增强其崇高,便是这样的道理,从工程方面来讲,挖填的土方量也*于*衡,是最为经济的,而祠庙中又具备了深远丰富的层次,以至能*观咫尺于目下,远视千里于眼前。

  空间与布局

  一般的祠庙数量众多,多为小龛和单独小筑,利用环境根据不同的条件因地制宜、灵活布局,遍布于乡村之间。大型的祠庙空间布局常用主次分明,中轴对称;纵深发展,线形布置;曲径通幽,欲扬先抑;繁而不乱,气势恢宏;向心布局,横向排列等形式,而晋祠的布局则兼而有之,集众所长与一身,分行了一个更为丰富合理的空间。

  组织序列,引人入胜:出古城南行,时逢夏秋之季,但见麦浪翻滚,稻菽千顷,时有微风拂面,一派江南景色,“未入莲花园,先闻水面香”。路边荷塘之中有一古刹,是创建于北齐的崇福寺(俗称北大寺),为晋祠外八景之一的“大寺荷风”。再向西折,鸣溪夹路,流水潺潺,放眼望去,远入山峦延绵无际。过观音堂,穿仙翁阁,山麓间一片密林,树梢上露出塔尖,隐约可见许多殿宇,附*是村庄庐舍,前行便是晋祠山门。这样由远及*,从半掩到迎面的转换,层层殿现,层层烘托,借天然的地势及河水景色,反复强调了其神圣,刻意创造了一种使人崇敬的隶穆之感,增强了对人的吸引力。北宋欧阳修诗曰:“古城南出十里间,鸣渠夹路河潺潺。行人望祠下马谒,退即祠下窥水源。地灵草木得余润,郁郁古柏含苍烟”。

  宽阔、开敞的场院:进入祠门,有一戏台,台东部为乐楼,西部为三面开敞的戏台,面向圣母大殿,四周开阔,可容万人聚集。其实早原始人砌筑祭坛、竖起具有象征意义的图腾柱时,建筑空间就从一定的自然空间中划分了出来,有了人的属性。

  由竖向之物形成的空间,不象线、面那样有围合区或*面界线,然而,它却给人以巨大的内聚力强烈的吸引力,有了一定的区域。就像人们通常喜欢聚集在旗杆、路灯、大树下一样,它的确蕴涵着实用功能目的(原始部落的巫术礼仪,就在这里举行)。因祭祀活动具有广泛的群众性,这种开阔的场所,虽经开敞到围合的演变,却一直在祠庙建筑中继承下来,形成了大容量的场院。这样由线和面围合成的空间,具有稳定性、聚合性,从而为人们观看戏曲、举行庆典提供了理想的场所。在祠庙中有这样一个露天却围合的良好空间,从功能上讲,起到了一个融合、过渡区域的作用。殿宇、戏楼的“外”构成了院落的“内”场院的“内”,彼此从属又互为依托,创造出一种微妙的内外互含的关系。

  通透、过渡的献殿:晋祠圣母殿的献殿,建于金大定八年(公元1068年),面阔进深各三间,单檐歇山顶,四架椽屋通檐用二柱,殿中前后设门,余筑坚厚槛墙,上安叉子,状如凉亭,格外通透宽敞。在圣母殿与献殿的`鱼沼泉上架十字形飞梁,既有四通功用,也增加了灵透感与层次感。圣母殿前廊木雕盘龙倒影于池沼碧水之中,活灵活现。献殿是举行献礼、陈设祭品的所在,为开敞或半开敞的空间,有较好的通透性,又增加了空间层次,在举行祭典时,透过渺渺的烟雾,更有一种超凡脱俗、虚幻飘渺之感。

  幽暗、封闭的寝殿:寝殿是祠庙中敬神祭祖的神圣场所,设于主轴线的后部,由于古人事死如生的观念,便仿照前朝后寝的形式来建造。圣母殿采用重檐歇山顶,*面广七间,深六间,殿身五间,周匝副阶,前廊深两间,异常宽敞,殿内无柱,内置神龛,中塑圣母,四周侍从42尊,仅前部设直棂窗复加柱廊。殿内的光照环境充分考虑了自然条件,殿内幽暗,前廊光线透过柱廊,斗拱愈显柔和,殿顶瓦垄密密排列,明暗相间,阴阳交错,殿前鱼沼波光粼粼,形成了富于韵律的光影效果。通过自然光,透、折、控、滤等手法,利用人们的心理效应,创造了忽明忽暗、朦胧仿佛、高深莫测的感觉,使人敬意倍增。

  这样,通过层层递进,主次、大小、远*、虚实、动静、明暗的对比突出了主体空间,给人以变化丰富的感受,增强了其意境的表现力。晋祠建造者在组织空间序列时,综合运用了各种手法,着意处理各个空间的连接和过渡,从内部、外部组成一个连绵不断的有机整体,天空、山峦、流水、林木、瓦屋、殿宇交叠显示,时隐时现,晋祠那庄重、隶穆、神圣的气氛也愈加强烈。

  艺术特征

  晋祠是人们创造的最值得自豪的文明成果之一。它有着明确的纪念意义、很好的实用功能、高超的科技手段、浓厚的审美价值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环境气氛:建筑是人类生活最基本的环境之一,无论是小小的居室,深深的廊院,还是曲折的园林,神秘的祠庙,只要人们在里面活动,就不能不受到环境气氛的感染,发生相应的审美反映。晋祠巧妙地利用了远山*水和植物等自然条件,合理地安排了建筑空间关系和建筑群与环境关系,使它们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你看,出晋阳城南行,入莲花国,由崇福寺折向西行,眼望悬殊瓮晴岚,耳闻泉水叮咚,穿城堡、四陌、祠门、水镜台、会仙桥、金人台、对越坊、献殿、鱼沼飞梁到圣母大殿,有明确的起始,陪衬主体和结尾构成一个有节奏的系列。层层深入而渐至高潮,从而产生一种连锁的、强烈的审美感受。西方19世纪的艺术家把建筑称为“凝固的音乐”,除了形容建筑和音乐一样有着明确的韵律以外,也说明完美的建筑序列有如一曲完美的乐章,表现为一种和谐的旋律。即使从中摘出一个单体建筑,也有着自己的序列。柱廊的排列,斗拱的组合,瓦垄的明暗相间,空间的穿插、色调的配置,都安置得合理妥贴,又符合人们的审美*惯。而正是由于它的序列特征和人们流动式的观赏进程,又使得其空间艺术向时间艺术转化。这种时空关系的转化,大大深化了它的美学内容,丰富了它的艺术形象。它们是统一的,连贯的,均衡的,既符合形式美的法则,又构成特定的意境,唤起了人们丰富的联想,把人们的情感带进幽雅、崇高神秘的境界。

  造型风格:环境气氛给予人的感受是直觉的、朦胧的,可意会而很难准确言传的。而人们对建筑艺术的审美知觉,则主要从造型中获得的。和谐是美的基础。远观晋祠,西边山峦绵延,东边汾水长流,殿宇楼台优美的曲线隐约在山麓林梢。圣母殿前廊柱雕木质盘龙8条,倒映水中,随波浮动。殿内无柱,殿身当心间装板门,两梢间安直棂窗。四周柱子皆微向内倾形成“侧角”,角柱增高造成“生起”。下檐斗拱五铺作,单拱出两跳,柱头出*昂,补间单抄单下昂。上檐斗拱六铺作,单拱出三跳,柱头双抄单下昂,补间单抄出重昂,并施异形拱。柱头与补间不同,上檐与下檐相异,可谓穷极其巧矣。殿顶筒板瓦覆盖,黄绿琉璃剪边,色泽均衡精致,整个殿宇庄重而华丽。宋喻皓《木经》中的上中下之段的比例法则,《营造法式》中以材为祖“模数,都灵活运用其中,通过匀称和韵律取得了和谐美。

  鱼沼飞梁位于圣母殿与献殿之间,方池之上架十字形桥,在池中立石柱34根,柱头普柏枋相联,上置大斗,斗上施十字相交之拱,承托梁枋。东西宽广,南北下斜如翼,与圣母殿上翘的翼角遥相呼应,显示了殿翅欲飞之势。

  献殿前的金人台上,四隅各立一尊宋代铁铸武士,他们如塔似山,为晋祠镇水护祠。而与之遥遥相望的圣母殿中侍女群像,“各有各的特殊形象,身体的丰满与俊俏,脸形的清秀与圆润,各因性格和年龄大小而异,口有情,目有神,姿态自然,各呈现出极不相同的思想感情。”她们的阴柔之美与宋铸铁人的阳刚之气,也形成了鲜明对比。哲学辩证法,美学的*衡感,在这些古代不知名的艺术家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人的社会,令人难忘的抒情的美的境界。

  理性与浪漫:古代中华民族文化中无论九流百家,还是礼乐刑改政,都建立在调动人的心理功能,规范人的道德情操,维系人与人的相互关系等人本主义基础上。艺术美探索现实的伦理价值,这种理性不排斥人的情感,而是要情理相依;不否定美的形式,而要是要顺理成章。《礼记·乐记》载:“乐也者,情之不可变者也;礼也者,理之不可易之也。乐统同,礼辨异。”“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古人把音乐作为艺术的代表,并不是人们任意指定的,而是因其内涵和外延非常广泛,还因它的形式建立在和谐与秩序上,符合人们最广泛最基本的美感。无论是宫、商、角、徵、羽五音,还是黄钟、大吕等十二律,都表现为数的等差变化而构成的和谐与秩序感,即“律”代表着规范、法则、逻辑,它上可与天候协调,下可与人事相*。“九五之尊”也好,“五岳四读”也好,一道、两仪、三才、四象、五行、*、八卦、九宫以及它的和、差、倍、商反映在建筑的组合与分割上,其中都存在着若干奇妙的组合,有趣的规则,也渗透在人们的生活领域。细观晋祠建筑的艺术形象,她不仅只是单体的造型欣赏,而更在于群体序列的推移;不仅只是局部的雕琢精巧,而更在于整体的神韵气度;不仅只是突兀惊异,而在于整体的神韵气度;不仅只是看,而更在于游。正是由于顺理成章的理性精神,而处处有着等级与数学模式。《考工记》规定:“室中度以几,堂上度以筵,宫中度以寻,野度以步,涂度以轨。”《营造法式》规定:“凡构屋之制,皆以材为祖。材分八等,度屋之大,度屋之大小而用之。”匠师们运用这些规范,创造出了各种情调迥异的艺术形象。这种理性精神渗透到了建筑的空间比例、组合方式、结构功能和装饰手法之中。聪明的古人并没有停留在理性规范内,而是充分调动其艺术创造力,赋予其以蓬勃的生命活力。看那鱼沼飞梁下斜的两翼、圣母殿上翘的翼角和难老泉上水母楼,难老泉下的不系舟,想象是奔放的,形式是夸张的,情调是浪漫的,而正是这浪漫的夸张,才能给理**上飞升的双翅,使之真正达到美的境界。《诗·小雅·斯干》:“如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翼斯飞。”也只有从这种审美的心理出发,才可能对*古代建筑中最触目、最动人,然而也是最不能令人理解的反宇向阳的屋顶曲折作出解释。在这里实用功能的要求推动了想象的实现,便利的排水(“上尊而宇卑,则吐水疾而溜远”)、良好的采光(“上反宇以盖戴,激日暴而纳光”)使本来以结构逻辑和艺术构图来显示其理性精神的*古代建筑,在结构最要紧的殿顶上突出地显示了其奇特的浪漫情调,非常生动地表现了那种理性中有浪漫的美学精神。

  置身于晋祠,你不能不为古人的匠心独具而赞叹。只有单纯的山水花木、亭台楼阁实在活力不大,而一切诗情画意寄情托性,还须观赏者审美心理的再创造。充分调动一切自然的、人工的条件,创造丰富的、流动的步移景异的画面,既有理性的分析,又有浪漫的想象,情景交融才是晋祠之美的真正所在。

  “建筑是时代的纪念碑”是果戈里的一句名言。由于建筑在人类社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具有丰富的形象,并能跨越若干时代成为历史的痕迹,而这些痕迹正是今天我们深入认识历史及社会发展规律的一条线索。“当歌唱与音乐沉默的时候,而建筑仍在说话。”

  山西太原晋祠的根源真是古得很,还是周成王封他弟弟叔虞于晋,后人纪念他,才修了晋祠。又为叔虞的母亲,“邑姜”建了圣母殿。殿的中央是“邑姜”像,而左右两庑就塑了40多位侍者。殿初建于北宋的天圣年间,重修于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而在殿内圣母像的座台背后有墨书元右二年的题记(公元1087年)。这堂雕塑完成于元右二年当无疑问了。这时正是北宋人才辈出的时代,司马光、王安石、苏东坡、黄庭坚、范宽、郭熙等等都在此前后活动着,而晋祠又早就是名胜之地。唐太宗亲自写了温泉铭,李太白写了“晋祠流水如碧玉,微波龙鳞莎草绿”的名句,宋代的范仲淹也有诗歌颂,所以大部分雕塑家都不留名,这堂雕塑的作者也就无径考查。

  主像“邑姜”即圣母殿的“圣母”,真如很多宗教雕塑一样,由于仪轨、身份的限制,做得比较拘谨、刻板,精彩之作全在于这群侍女之中。严格说来,42尊像中有宦官5尊,着男服的女官像4尊,其中有几尊我看还是后来补加的(这几尊都比大部分原作大了一号),总的尺寸都和真人大小差不多。这些侍从都是各有专职,身份、性格也是无一雷同。举手投足,顾盼生姿,世态人情,纤毫毕现,几乎可以给她们每人立个小传。

  左庑东侧第五人就刻划了一个机智灵便,善解人意,见貌辨色,伶俐尖巧的姑娘,是有了相当经验的丫环。可能有人会认为我这个分析有点勉强,因为她们不会说话,又怎么能知道她“善解人意”呢?那么,我们来仔细考察一下,请看她的整个身姿微向前倾,似在较快地迈步,和周围几个人相比,她行进速度要快得多,所以我说她是很“灵便”的,也就是说她是很灵活利索的。她脸的朝向和行进方向不同,似乎有人打招呼,她会立即回头应对,有点“蓦然回首”的意味,所以我说她是机敏的、反应迅速的。她眉飞色舞的样子。所以我说她是个尖巧而会讨好的姑娘。正因如此,也似乎颇为得意,所以我说她“善待人意”。这些看法,我以为并不是我的独特想象,而是这件艺术作品的客观效果。左庑东侧,最后一名侍女则完全和她相反,活现了一个天真妖憨,好像初来乍到,还有点不知所措的少女。圆圆的脸,充满了稚气,很漂亮但似乎毫不知觉,动作姿态十分纯朴。而右庑的第一个雕像却可能是个“领班”。一副庄重矜持、不苟言笑的腔调,显示了她已深得信任,也深感自己职在“捧印”的重要。因此她全神贯注于所拿的“印玺”,一手捧托,一手护持。尤其这护持的手,把怕碰、怕磕的心态表现得十分贴切。

  她的年龄也显然大于一般丫头们,稳重而老练,眼神极为锋利,但却含威不露,嘴角有力,显得是个很有判断力,办事果敢的妇女。我们要特别注意,左庑北墙一行最中间的一位。她身材纤弱而风姿绰约,可是双手捧心,神情落寞,好像有着满腹心事,幽恨怨怅,一肚子不合时宜,一看而知,她是位自尊心极强,不肯随和,不会讨好,连人家的同情都会拒绝的姑娘。这种种的心态是通过正侧两面都呈微微的“S”状的大线体现的。而总的造型极为内敛。自上而下都为直线衣纹,与大动态线相一致,也强调了优美柔和中的倔强之气。她的眼神和其他各像不一样,完全是在内省,对周围的一切都不予理睬。更显出心高气傲、孤芳自赏的韵味。这是一件精到的杰作,说明了作者对社会的认识之深,而造型水*已达到了艺术高峰。我还想再举一个杰出的例子。是右庑第二位的一个头顶高冠的中年侍女。显然她已年老色衰,不受重视,她似乎没有了和别人争强斗胜的条件。

  但她却在这一大家里历尽沧桑,她已经看透了人情冷暖和世态炎凉。她的眼睛里已没有了希望和失望,有的只是冰冷的寒意和犀利的洞察。她微微下撇的嘴角说明了她的不满和蔑视。这些表情是十分明确的,是不容误解的。

  我们可以肯定,这些表情身姿所传达的思想内涵决不会是建筑主人的意图,而恰恰是雕塑艺人们的深刻构思。我们看到的其实已经和宗教无关,并且和纪念“邑姜”这位“圣母”也没有多大干系,这些创作纯属雕刻家有感于衷的“借题发挥”。当然,我们也没有必要为这些宋代的匠师们加上什么阶级立场的帽子,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这组雕塑是现实主义艺术的伟大成就。从中,我们看到了北宋社会的有血有肉、有喜怒衰乐的真实人物,体会到这些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和由此产生的复杂心态和深刻个性,不管作者是有意或无意。我们同时也不能不表示叹赏雕塑家们的高超技艺,这种深入的个性刻划,这种微妙的造型能力在北宋以前是远未达到的。即使我们放眼世界,如果仅从深刻揭示了人物的个性,提示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体个性这个角度来看,那么,欧洲的文艺复兴时代并未达到这种水*。我并不想以此来贬低文艺复兴的艺术价值,他们是以高超的艺术技巧,表达了人类在那时产生的崇敬理想,是高度概括性的,是象征性的,因而也是类型化的刻划。作为社会的、具体个性的描绘,作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的出现,则几乎到17世纪上半叶了。当然作为个性的肖像也早已在罗马出现,但到底只限于王公贵族的肖像,还并不是丰富多样社会关系所形成不同心态的提示。其实,就以现在还见到的宋代人物绘画来说,也并没见到如此深刻的描绘,就是描写社会人情的文学著作中,如宋代“话本”,也并未出现如此入木三分的刻划。

  我们一天的游览就要结束了,服务中的不足之处,希望大家多多包涵,多提意见。俗话说:“两山不能相遇,两人总能重逢”。希望能有机会再次为大家服务。谢谢!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xxx旅行社欢迎您参加本次旅游活动。希望通过我的讲解陪伴您这次美好时光。

  人云:“不到晋祠,枉到太原。”又有人说:“初到太原的人,不去参观晋祠,犹如外国友人到北京未去游览紫禁城那样遗憾。”所以到了太原一定要去晋祠看看。晋祠位于山西太原市西南悬瓮山麓,是集*古代祭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为一体的唯一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世界建筑、园林、雕刻艺术中心。

  位于太原市区西南25公里处的悬瓮山麓,为古代晋王祠,始建于北魏,是后人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姬虞而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姬虞封于唐,称唐叔虞。虞子夑继父位,因临晋水,改国号为晋。因此,后人*称晋祠。北魏以后,北齐、隋、唐、宋、元、明、清各代都曾对晋词重修扩建。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3篇(扩展8)

——文言文《醉翁亭记》教案 (菁华3篇)

  一.确立教学目标:

  1.学*作者以“乐”为主线,前呼后应,严谨的结构。

  2.鉴赏作者独特的文笔,赏析文字传达出的优美情境。

  3.了解作者游览山水的乐趣及与民同乐的情怀。

  二.导入新课

  三.理清文章脉络(引导:结合各段内容,理清文章的行文脉络)

  教师:文章每一节写了哪些内容?每一节之间是怎样串连起来的?

  学生:第一节,描述了醉翁亭的地理位置(环境),亭名的由来,以及写了“醉翁”寄情山水之乐。(教师引导:从人的角度去总结)

  教师:“山水之乐”,乐在哪里?(引导探究过渡词)

  学生:由“若夫”一词过渡到第二节,写了山间朝暮四时之景。(教师引导:作者巧妙地站在了人的角度作了总结,写了人置身于这样的山中的流连之乐。)

  教师:为什么站在的人的角度去总结?

  学生:由“至于”一词过渡,第三节写了滁人出游之乐和宴欢之乐。随着时间的推进,以“已而”一词过渡,第四节写了“禽鸟之乐”,“太守乐其乐”。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形成板书:

  教师归纳作者独特的行文构思:

  形成板书——

  1.行文流畅严谨。(过渡词以及每一节结尾的自然过渡)

  2.“乐”串连全文,“乐”是全文的线索,全文都是“乐”的氛围。

  3.层层推进,步步烘托,突出太守之乐。

  四.体会作者笔下的各种“乐”。

  教师:文章结尾看似没有写“太守之乐”,其实处处在写。再次朗读课文,看看文中写了太守的哪些乐?

  学生:山水之乐,滁人出游之乐,宴饮之乐。(学生可能会认为滁人出游之乐不是太守的乐,正好可以引导在下面的环节中体会滁人的乐为什么也是太守的乐。)

  活动设计:教师:自读品味,说说以上哪一种乐趣最让你向往陶醉,为什么?(可以引导:欧阳修非常享受这些乐趣,是不是真的有许多让人享受之处呢?)

  学法指导:赏析应该注意——抓住语言,展开想象,丰富画面。

  学生1:赏析山水之乐,教师结合学生的描述加以引导。四季不同的景色,每一个季节都给人一种非常美好的感受。春——野芳发而幽香生机,幽香,漫山遍野,让人陶醉,不仅可以看到这样一种浓浓的野趣,又有清幽的香气。(抓住视觉、嗅觉感受,学生在想象画面的时候引导其丰富画面)夏——佳木秀而繁阴教师引导:为何没有写知了?

  学生:因为那会让人烦躁,夏天人最需要的是清凉。夏天可以写的东西很多,但是作者只写了浓荫,是因为这是夏天最能给人享受的东西。秋——风霜高洁写霜,不写冷而写白,抓住色彩表现纯净,给人一种如入仙境般脱俗之美。冬——水落而石出最萧条,最没有生机的季节,很多人为了表现冬天的美往往写冬天的雪景,但是作者不落俗套,写水落石出。教师:水位低落,石头显露美不美?(引导:山中的石头有什么样的特点?)

  学生:山中的石头天然,呈各种各样的形状,呈现出一派别有生机,奇形怪状的美,这种独特的美,只有冬天的山上才有。

  教师:为什么不写雪呢?

  学生:

  ①写秋景已写过霜白,再写白雪,则显重复;

  ②雪并不是常态,美得不长久;

  ③有雪则无法爬山,只能远观或旁观,而无法写出身临其境之感。这恰是作者在描写上的精妙之处。

  学生2:朝暮之景——独特的变化。教师引导:我们每天也在感受明暗交替,却没有特别的感受。因为太多太*常,没有独特的景致。如果有一个具体的东西能让我们具体感受日出日落,印象则更深刻。所以,有很多人流连于在山上在海边看日出,而作者抓住“云气”,直接让你感受到由暗到明,由明变暗的全过程。教师归纳本文写景独特之处:

  写法上:

  ①选择山中早晚和四季的典型景物,紧扣其典型特征,引发联想,营造意境;

  ②概括性的写景,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

  ③抓住人的感受,多角度的写景。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内容上:所写景物丰富而独特,带给读者的恰是每个季节最需要的感受。

  学生3:赏析滁人出游之乐——富足美满的生活状态,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教师着力引导学生去感受出游人的快乐的心情,而快乐的心源自于安居乐业的生活状态。抓住关键词语“负者”“歌于途”赏析:背着东西爬山,非常辛苦,却仍然在唱着歌,除了身体棒,还在于心情的轻松愉悦。“伛偻提携”赏析:老人和孩子都去爬山,因为他们的精神状态好,源自于好的生活,没有任何的负担。

  学生4:赏析宴欢之乐——无拘无束,*等,自由,随意,纯自然的,尽兴。抓住关键词语:“杂然而前陈者”“山肴野蔌”“酿泉为酒”“临溪而渔”,一切取自于天然,有浓浓的野趣。吃的随意,玩的尽兴。但是他们并没有失态,而是下棋,追求高雅。“射者中,奕者胜”,欢乐和谐的画面。

  教师引导:为什么宾客们能有这样一种乐趣?

  学生:源自于一种与太守同饮的*等。

  师生共同归纳文中所描绘的几幅画面及其特点:

  ①山水——一时一景,变化无穷,感受丰富,意境开阔;

  ②滁人出游——幸福安定,心情愉悦,和谐融洽;

  ③宴酣——自由,*等,随意,高雅,自然之趣;④禽鸟——禽鸟之乐,烘托人之乐,更烘托太守之乐。

  五.深入探究教师:作者从不同层面表现了“乐”的内涵,这一切“乐”都在太守眼中,也在亲身体验着。山水,宴饮之乐可以理解,而滁人出游之乐与他何干?

  学生:滁人出游之乐,体现了滁人生活幸福安定,心情愉悦,和谐融洽,这都是太守的功绩。

  教师:虽然作者仕途不得意,但却可以在滁州这个地方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抱负,所有的“乐”,归结为一个核心“与民同乐”。表现了作者豁达的胸襟,始终以百姓的利益为先。

  教师:读完全文,你认为太守欧阳修的“乐”包括哪些内容?结合学生的回答,形成板书。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理解课文内容,朗读背诵全文,体会文言虚词“也”的用法。

  2、抓住文眼,理清思路,认识作者寄情山水排遣郁闷的心情及“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教学重点:

  积累文言词汇,理解课文内容,朗读背诵全文,体会文言虚词“也”的用法。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预*检测

  1、给下面加黑字注音

  环滁林壑尤美琅琊岩穴暝伛偻提携山肴野蔌

  觥筹交错颓然阴翳林霏弈者胜酒洌

  2、本文选自,作者,字永叔,号,晚年又自号为,谥号“文忠”,世称“”。他是(朝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的另外几家是:唐朝的和;宋朝的另外几位散文家是。

  二、走进文本,整体感知

  1、学生自学

  方式:小组合作要求:大声诵读,读懂大意,参考课文下面注释及语境疏通文意、理解课文内容。记录疑难。

  2、教师指导

  ①课堂交流,解决自学中的疑难

  ②检查朗读效果,点拨指导“也”、“而”的朗读语气。

  三、当堂检测,能力提升

  (一)重点文言词义

  1、环滁皆山也

  2、林壑尤美

  3、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4、山行六七里

  5、峰回路转

  6、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7、名之者谁

  8、太守自谓也

  9、饮少辄醉

  10、醉翁之意不在酒

  11、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13、云归而岩穴暝

  14、晦明变化者

  15、野芳发而幽香

  16、佳木秀而繁阴

  17、风霜高洁

  18、至于负者歌于途

  19、伛偻提携

  20、泉香而酒洌

  21、杂然而前陈者

  22、宴酣之乐

  23、非丝非竹

  24、觥筹交错

  25、颓然乎其间者

  26、已而夕阳在山

  27、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二)指出下列虚词的用法

  1、而泉香而酒洌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杂然而前陈者而不知人之乐

  2、也环滁皆山也太守自谓也而乐亦无穷也

  3、之醉翁之意不在酒名之者谁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三)判断下面多义词的用法

  1、乐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2、秀蔚然而深秀者佳木秀而繁阴

  3、酿泉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

  4、绝往来而不绝者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佛印绝类弥勒

  (四)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

  二、探究文本,难点突破

  (一)探究主旨

  以小组为单位熟读课文,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完成下面问题。

  1、贯穿全文表现作者情感的是哪个字?文中围绕“乐”字写了哪些具体的景和事?

  2、作者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你认为真的仅仅在于山水之间吗?滁人游和太守“乐”有什么关系?

  (二)拓展延伸

  古代文人骚客面对自己的生活和遭遇时表现出不同的人生价值观:或愤世嫉俗,或隐居田园、超然世外,或进退皆忧。而范仲淹提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理想。欧阳修在此文中表达了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理想。

  对以上几种人生态度和理想你有何评价?你更欣赏哪一种?

  三、当堂背诵,能力提升。梳理文章脉络,抓住关键字记忆背诵。

  亭所在亭之环境

  亭的由来

  山中景朝暮之景

  四时之景

  游宴乐滁人游

  太守宴

  众宾欢

  太守醉

  太守归禽鸟乐游人乐太守乐

  四、课堂训练

  1、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2、翻译下面句子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3、填空

  文中描写“山间四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之“乐”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中作者说“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体现了他的“”思想,和范仲淹的“,”的思想是不谋而合的。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2、理解本文情景交融的手法。

  3、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和不幸,拥有豁达的胸怀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疏通文意,理清结构思路,把握文章中心。

  2、难点: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检查背诵、作业情况。

  二、赏析课文

  景美(一)美点寻踪

  这是一篇令人陶醉的美文,景美,情美。文中有哪些写景的语句?请概括一下这些优美的画面。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3篇(扩展9)

——朝圣电影《冈仁波齐》观后感 (菁华3篇)

  去的晚了,落掉了十几分钟没有看到,匆忙坐下看到大屏幕画面略显粗糙,但是第三排的距离刚好看到灰暗暗的屏幕里面,年轻藏族女人的脸上布满沧桑之感,看不到年龄,看不出情感。环绕着做不完的家务,农务,只有在娘家才能看到的笑脸,但是她没有反抗,没有抱怨,没有退群,反而在微笑时眼如皓月,明亮且坚定。

  芒康县距冈仁波齐两千五百多公里,住着这样一群人,有七八十岁始终未娶心向世的老人;有怀孕半年不怕危险上路的孕妇和他极不想做上门女婿又迫于无奈的丈夫;杀生换钱买酒买醉的屠夫;一个跟奶奶感情甚好的九岁小女孩和她沉默寡言的妈妈还有认为世界不公,意外夺去他两个儿子且身负外债的倒霉父亲。情窦初开青春期敏感害羞,一头飘逸长发的大男孩;和一位为了完成父亲遗愿,决定并带领着大家朝圣的半旬老伯。

  朝圣是一项具有重大的道德或灵性意义的旅程或探寻。通常,它是去一个人信仰的圣地或其它重要地点的旅程。许多宗教认为特定地方有灵性重要性。这是我百度的,因为我不懂。

  此片朝圣的目的地是冈仁波齐,神之王。200多公里正好是我差不多到家门口的距离,我从没想过步行回家。我羡慕他们,心中信仰有归属之地,敬畏他们,做了我们从都不敢去想的事情。

  镜头朴实就像叙事,看似简单,*凡,*淡着,却让我们看到了世界另一角伟大的存在。

  遇到任何意外都波澜不惊,淡定到让我觉得是不是有点假,可是眼睛里骗不了人。中年大伯就是这群人的主心骨,什么时间休息,什么时间吃饭,什么时间睡觉,睡前需要开会,聊天,唱歌,每天每天,日复一日。每天睡觉之前就像一种仪式一样。

  在里面看到了一年四季,风雪雨水白天黑夜,不同天气同样的虔诚,少一步都不行。看到了新生儿降生,儿的生日妈的难日。看到屠夫为蚂蚁停住脚步,看到了羞涩隐晦的情感,看到了每个人需要进步的空间。那句“磕头长见识”,让我思考很久。

  在出发的时候买了12双鞋子,路上离开一老,迎一小,还是12双鞋子。生老病死的轮回。

  亲人去世了,那种无泪的祝愿和祈祷。

  盘缠都没有准备足,就拖家带口,老少皆有的启程。面对一切未知的发生他们的*静和接受。

  这群人伟大又*凡着,他们心有神明,也心有他人,突然想起我妈妈常说“多做善事”。

  总觉得还没有看的很明白,就突然结束了,快到我还没认出那是冈仁波齐,没有表示那是终点,也没有具体的目的地,也不知道到了冈仁波齐后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仪式,是在表达些什么嘛?

  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生活方式是完全正确的。接受*凡的自我,但不放弃理想和信仰,热爱生活,我们都在路上。神有址心无终点,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朝圣之路。

  听朋友推荐看了《冈仁波齐》,朋友对此电影推崇备至,我看了却无感,有些惭愧。

  影片讲述了一行*一路磕长头去冈仁波齐朝圣的故事,冈仁波齐是*一座神山,朝圣那一年碰巧是马年,也是冈仁波齐的生肖年,在这一年去冈仁波齐,会有更多好运之类的。这一支朝圣的队伍有六七十岁的老年领路人,有临盆待产的孕妇,有十七八岁的少年,有七八岁的女童,可以说颇具代表性。在朝圣的过程中,孕妇生产了一名小孩,朝圣归乡的途中,老年人辞世,可谓生老病死苦齐聚。

  看完电影之后大概浏览了一下豆瓣的影评,毁誉参半。爱它的盛赞电影中表达出的信仰的力量;骂它的主要集中在消费*信仰方面。还有关于导演不得不说的二三事也一一牵扯出来。

  *心而论,这部电影作为一部讲朝圣的公路片,拍得很具有代表性,从记录的性质来看,基本上可以算作是记录了*磕长头朝圣的过程,其中有倾向性,但倾向性不深。从纪实的角度来说,通过观看这部电影,那些不了解朝圣*俗的观众,比如我等,对*磕长头朝圣这一行为有了更多的了解,很多电影揭露出不同的生活方式,就是为了将这种生活方式放在公众处让不了解的人做一个了解。而这方面的了解肯定是系统性的,因为电影必然表现出足够多的细节勾勒群像。比如:*的生存环境,语言*惯,宗教信仰。在记录磕长头朝圣的过程,必然不可避免地面临许多困难,比如:天气,道路,他人的不理解,朝圣形式的艰辛,别的朝圣队伍。都是一个很好的表现。电影几乎不动声色,但是已将这一群人的特征勾勒出来,淳朴,都和现代社会诸多不同。所以从这个角度上看,电影无疑称得上是成功的,如果这一点正是导演想要表达的话。

  另一方面,该片争议的地方,也正是笔者持保留意见的一点在于,该片的目的是否是歌颂磕长头朝圣信仰的伟大?相信观看过该片的许多观众都会有这样的对影片的判断,不可能毫无野心的无所表达,这样文艺小众的题材必然有所表达,有所臧否。那么,电影想要臧否的是什么?又是否持中?持反对意见的观众认为:该片是对**信仰的一种过度消费,而这种消费不管是为了猎奇、标新立异还是对现代化快节奏迷茫生活的刺讽,都是不当的。简单的说,对于无宗教信仰的观众而言,电影是对现实另一种生活的记录是可以的,但是如若是褒扬虔诚的朝圣信仰而贬低现代化无信仰的生活,则是不能接受的。最大的困惑在于,信仰究竟是有选择的,还是无选择的?这一点延展开就太多了。

  生活本无高下之分,立意分出高下的任何努力都将是白费。

  影片中表现的*的生活的确和现代一般意义上的生活很不一样。

  1、语言的运用。虽然古语有言:“巧言令色鲜仁矣”,然而在现代社会更好的表达技能会使得生活变得更容易。在影片中则不然,语言是极简或者没有的。仅有的台词中,语言只起到“达意”的作用,几乎没有任何的修饰,简直就像是来到了另一个话语体系,然而不是,自然从另一个角度体现了生活的不同。

  2、人际影片中*的村庄体现着原始的淳朴的邻里关系,主角决定去冈仁波齐朝圣,村子里的人也想去,说一声就行了,这在现代社会几乎不可能。主角一行人在朝圣的路上,遇见同样朝圣的行人,交谈,相互帮助,几乎是自然而然的,即便他们仅仅是相识的陌生人。这种自发的相互帮助、和睦友好的社会环境在现代化发展过后便几乎不存在。所以,影片中的主角是朝圣的虔诚的有信仰的人,土地像是乐土。

  总的来说,是一部拍得好,颇为真实的朝圣公路片,推荐。

  【我是磕过长头的人,就是因为真实体会过电影里的诸多场景,才更有资格来说些什么】

  今天去看了冈仁波齐,心里的石头多少算是落下了。

  没看电影之前,朋友圈里的评价有各种,有人说剧情单薄,有人说震撼人心。对于在*多年的我来说,这些评价多少有些可怕。让我对电影的期待之余,多了些犹疑。担心这部电影并不能满足我对以*为题材的作品抱有的极大希望及精神寄托。因为这样题材的电影在商业市场实在是寥若晨星,我希望能够出现在大荧幕上被众人所知的,是能够真实传达*某系特有的文化及精神的,而不仅仅是视觉的捕捉或者剧情的辗转。

  这是一种使命感。

  当你真真切切的体会了朝圣路上的每一次俯身所付出的气力,明明白白的感受过流淌在藏族人民血液里最自然坚定的信仰时候,你太想把这一切告诉全世界。

  *应该被人所熟知的,不仅是珠峰纳木错。

  我先来讲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2011年,也是我第一次来*时候的见闻。那时候我以义工旅行的方式在*城某个青年驴舍呆着。

  扎西小哥哥是我的第一位藏族朋友,也是客栈接待过的极少数藏族人。给扎西办理入住的时候,他的样子让我没有太多好感。黑红的脸颊上挂着数月灰尘泥土的积累,指甲缝里面一层厚厚的污垢,头发打了无数的结变成一坨,歪歪的咧着嘴笑牙齿倒显得格外白。

  所以,第二天,收拾干净妥帖的小哥哥站在我面前时候,吓了一跳。讲真,藏族男孩多五官立体,收拾干净之后的扎西立马是一帅气小伙,丝毫看不出昨日痕迹。

  在后来的接触中,我才了解到扎西的背景。扎西家在川藏交界处的小村落,刚刚大学毕业,没有立马去找工作,而是选择回到小村落,和几位小伙伴一路朝圣到*。

  扎西说,在他们村子里,能来*朝圣的人,就像英雄一样被人崇拜。走的那天,村里的老老少少站满了村口,手里拿着炒青稞、奶渣、风干牛肉、糌粑…一个劲儿的往扎西身上塞,老人们都要拉着扎西的手,嘱咐着磕头的事项,夸赞着“这是个好孩子”,眼神里的关切温柔的像月光。

  这样的关注,是对朝圣的艳羡及崇敬。

  而从这里开始,便是10个月零6天俯身跪拜。无法想象,一路上扎西都经历过什么,只是偶尔陪他去大昭寺磕头时候,看着他额头与鼻子上的尘土,免不了感叹小哥哥的辛苦与艰难。再看到扎西歪歪的咧着嘴笑,总想掉下眼泪来。

  后来,扎西完成了10万长头的朝拜回家去了,我也离开了*回到北京读大学。几次周转打听,与小哥哥建立了网络联系,聊天时问起他,受过高等教育之后为何第一个念头是回乡朝圣,而不是工作赚钱。

  小哥哥说,他们出生时候便要去到寺庙,成长过程中也从未离开过佛与寺庙,信仰像流淌在身体里的血液一样,火热又自然。磕长头这件事看起来好像很辛苦,对于他来说却像吃饭喝水一样,普通*常却又不可或缺。决定朝圣并不需要深思熟虑,更不用考虑太多,想做了,就去做。至于工作赚钱,总有时间去做。他想先去感谢佛给了他健康安乐。

  多年后,我和扎西小哥哥断了联系,只是每每看到八廓街上磕长头的藏族男孩,还能想到小哥哥歪歪的咧着嘴笑的样子,以及明亮透彻的眼睛。

  来讲第二个故事吧。

  14年马年,我是去过冈仁波齐的。去时的目的并非朝圣,只是被*的朋友召唤,又刚好有假期,便飞过来玩耍。

  *距离冈仁波齐的路程很遥远,我们日夜赶路,大概也耗费了小10天时间。冈仁波齐在*地区(阿里),条件落后简陋。山脚下有一小村叫做“塔钦”,连电都还没有,何谈网络。

  就是这样一个地方,便是转山的起始点,及准备基地。

  也许是缘分未到吧,准确启程转山时候,我的大姨妈不约而至。考虑到身体情况及转山强度,我放弃了转山的想法,只好在塔钦休息等待伙伴。

  10月底的阿里晚上极冷,只能靠发电机带来2个小时的电开上电热毯暖热被窝,一觉醒来便极不愿意在透风的简易房里呆着。好在身体没什么剧烈反应,于是起身背起经幡,准备爬上冈仁波齐脚下的小山坡上,挂上经幡,也算没有白跑这一趟。

  在*5000米的海拔爬山绝非易事。我还是没有高反的人,一步一喘再加上风寒也够人受的。这样恶劣的环境,出点什么事也无从就医。我一个人爬上小山坡,不免有些后怕。

  就在这时,我遇到了一对藏族姐妹,她们总与我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却又总是在我坐下喘息休息时候,站在不远处看着我。一开始我并未留意,只是我每步一喘五步一停的,她们便也走的缓慢。我是知道的,藏族人在这个海拔爬山行走,并不是这样的速度。

  她们和我好像保持着某种默契,互相隔着刚好能看清对方的距离。爬上了小山坡,我才突然领悟,她们俩是默默的守护着我,这样的海拔像我这样的喘息,如果缺氧晕厥,怕是被狼叼去了也未可知。

  我感动的想掉眼泪,大风却刮的我睁不开眼睛。走过去,想要和她们道谢,却发现她们两姐妹竟不懂半句汉语,这正是她们羞于靠*我的理由。带着比划又夹着几个简单的藏语词汇的交流,和她们说明了自己只是来这里挂经幡并非转山,她们也叮嘱我一个人快点下山。

  她们略带娇羞的朝我喊着“扎西德勒”挥手告别,瞬间消失在视线范围里,我才知道,这份沉默的守护分量有多重。

  挂上经幡的时候我在想,希望这个世界永远被爱与善良包裹。我并非是个心怀天下的人,原本挂经幡也是想为家人祈福,只是在那一刻,内心冒出的念头,便是盼望着这个世界如何。

  在*的这些年里,我见过太多,听过太多。以至于每每谈及信仰,都说不出什么。并不是没有东西可说,而是发现,看过的那些书,学过的那些修辞比喻,在有些时候显得那么苍白轻浮。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