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 (菁华3篇)

首页 / 教案 / | 2022-11-04 00:00:00 教案,别了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1

  【学*目标】

  1.复*新闻知识。

  2.了解特写消息与一般消息的异同。

  3.学会分清新闻事实与背景,理解两者结合交错使用的妙处。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交流

  【教具使用】

  1.香港回归视频资料.

  2.课件

  【教学重点】

  1、学会分清新闻事实与背景,理解两者结合交错使用的妙处。

  2、品味本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

  【教学过程】

  导语

  香港回归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举国欢腾。香港*交接仪式吸引了世界各大媒体的目光。为了记下这一大盛事,四位新华社记者通力合作,真实、准确地描绘了这难忘的时刻。

  今天,我们就让这篇著名的《别了,“不列颠尼亚”》带领我们回到 1997年6月30日至7月1日的香港*交接仪式现场,一起来重新感受那激动人心的场面。

  一、复*新闻知识

  1、什么是新闻(消息)?

  新闻是新*发生的群众关心的重要事实的报道。

  2、构成新闻的要素是什么?

  五个“W”和一个“H”即:

  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因how:何果

  3、消息的特点:

  1〉真:消息的事实必须真实。2〉短:消息要求短。2〉快:时效性2〉活:消息要写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2〉强:消息的强是指思想性和指导性要强。

  4、消息的结构

  1〉标题(正标、副标题)

  2〉导语: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开头的一两句话,一般称为导语。

  3〉主体:主体是导语之后,构成消息内容的主要部分。

  4〉背景:一般说,背景材料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它无固定的位置,但通常安排在主体之中,有时也可成为消息的主要材料。(课文中就有不少背景材料。)

  5〉结尾

  消息要把事实写得完整,逻辑严密,结尾需得向亮、有力,发人深思,给人启迪。

  二、感悟(五分钟阅读课文;看香港回归照片。)

  快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1)找出新闻的标题、导语和主体

  (2)主体部分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写了哪些场景?请圈点出来

  4时30分,末任港督的降旗仪式。

  4时40分,彭定康离开港督府。

  6时15分,英国告别仪式。

  7时45分,港岛的第二次降旗仪式。

  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

  0时40分,“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

  三、精读课文:

  1、新闻报道中往往要交代有关的背景材料,试找出课文中运用的背景材料,并体会它们在文章中的作用。

  如文章的第4、7、11自然段。

  背景中有历史事件的回顾,港督府的修建,英国统治香港的天数,英国米字旗和港督旗的升降等,都有准确的记载,虽然只写了一天中发生的事件,但有很大的历史跨度,今昔对比,使人感受到深厚的历史内涵,深化了主题。

  2、对比这两句,哪句话更合适,为什么?

  ①随着末任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②香港回归,标志着*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同时也标志着英帝国的太阳在*的领土上空永远落下了。

  ①语言的含蓄,英国结束殖民统治,*人扬眉吐气。

  四、合作探究——品析课文精妙

  1、哪个标题好,为什么?

  ①别了,不列颠尼亚

  ②英国撤离香港,结束统治

  ①好。

  (1)句式倒装,更能表达感情。香港回归,*雪耻。

  (2)虚实结合,匠心独运,了无痕迹。“实”指“不列颠尼亚”号游轮离开香港。“虚”指英国结束在香港的殖民统治。

  2、下列两句哪个表达效果好,为什么?

  ①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

  ②4时30分: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降下旗杆。

  ①从视觉角度、听觉角度去进行描写,更细致生动,更能看出彭定康的失落,*人扬眉吐气;更能体现香港回归的主题。

  五、拓展运用——堂上练*

  给下面这则消息拟一个题目(能概括主要内容,不超过12字)。

  昨天,北京大学进行了自主招生考试。有考生告诉记者:“题目新,题型新。比如语文第一题用拼音默写宋词,挺新鲜的,从没这么考过。还有对对联,给‘九天揽月华夏英豪驰宇宙’对出下联,挺有意思的。”除笔试外,考生还必须参加由北大教授组成的专家组面试,在15分钟面试时间内自我陈述并抽签答问,以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

  板书:

  1、描写清新的可视性

  细致现实场景的描写生动的可听性

  2、语言

  含蓄。用事实讲话:现场与背景相结合。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2

  一、导入:

  香港回归是什么时候?如果你是一名记者,你会怎样报道这一事件?(生答略)

  今天,我们学的这篇报道既没有写交接仪式现场多么庄严,也没有写欢庆回归人们是多么激动,而是选取了英方撤离这样一个角度,把末代港督乘坐的“不列颠尼亚”号撤离香港这一事件放在一个历史的背景中,突出了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正是因为选材独特、意蕴深远,本篇报道在众多关于香港回归的报道中脱颖而出,入选《通讯名作100篇》。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文章艺术魅力。

  二、教师范读。

  三、回顾关于新闻的文体知识:

  新闻六要素(5个“W”和1个“H”)、新闻的结构、新闻的特点。

  四、研究课文结构

  1、 找出本篇报道的导语部分和主体部分。

  2、 概括主体部分写到的事件。

  4时30分 末任港督的降旗仪式

  4时40分 彭定康离开港督府

  6时15分 举行象征英国管制的告别仪式

  7时45分 港岛的第二次降旗仪式

  子夜时分 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

  0时40分 “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

  3、 研讨问题:

  1) 在对这些仪式的叙述中,作者还插入了哪些内容的介绍?这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2) 作者在叙述中语言显得沉着*静,没有直接的议论和抒情,但从这些我们又仿佛听到内心的激动和心跳,这是为什么呢?请找出这些隐藏作者感情的语句。

  3) 第5段写到“不列颠尼亚”号和紫荆花的细节有什么意义吗?

  4) 第8段和第11段的数字为什么要写得这么详细?有什么作用?

  5) 最后一句“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是什么意思?

  五、文本质疑

  六、小结本文主题:

  本篇题为《别了,“不列颠尼亚”》,从客观的角度叙述了英皇家油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去的过程,表明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告洗刷。

  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行使*,这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盛事,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在有关香港回归的大量报道中,本文是唯一一篇完整反映英方撤离的稿件。文章出色地记录了英国王储查尔斯和末代港督彭定康乘“不列颠尼亚”号皇家游轮撤离香港的最后历史时刻,曾获第八届*新闻奖一等奖及1997年新华社社级好稿。

  3. 题目解说

  “别了,‘不列颠尼亚’”表面的意思是告别了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实际的意思是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了,香港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中。

  结构分析:

  这篇特写性消息按导语和主体可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述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一刻是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降落,接载英国王子和港督的游轮离开香港。

  第二部分(2至结束段)集中描写英国撤离香港那天的四个场景及有关背景资料。

  结构图表如下:

  写法分析:

  这篇别具特色的报道体现出较高的政策把握水*和驾驭文字的能力。在有关香港回归的报道中,可以说英方撤离报道的难度最大,既不能只写中方,又要完整反映英方撤离的情况;既不能对英方讽刺挖苦,又要突出殖民统治结束的象征意义。这篇文章语言庄重,却在含蓄中包含了很多言外之义,非常耐人寻味。如在写到英方在告别仪式上降下英国**时说:“一百五十六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实的语言,鲜明的对比,饱含了对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结束后的欣喜之情。

  难点分析:

  特写性消息的特点:

  课文是一篇特写。特写性消息,也称新闻速写、新闻素描,要求用类似于电影“特写镜头”的手法来反映事实,是作者深入新闻事件现场,采写制作的一种新闻价值高、现场感较强、篇幅短小精粹的消息文体。特写性消息侧重于“再现”,往往采用文学手法,集中、突出地描述某一重大事件的发生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在本文中,作为历史的见证人,作者集中描写了英国撤离香港那一天的几个具有典型性的场景,把生动的现场气氛传达给读者。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特写的特点。

  2、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能力目标:

  1、培养速读能力。

  2、写一篇香港回归的感受。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为祖国奉献的精神,激发民族自信

  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

  1、欣赏文学作品语言,品味文中蕴含的丰富感情。

  2、学*特写的表达技巧,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康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教学方法:讲解、品读、感悟、小组学*、对比阅读。

  媒体选用:多媒体展示课件。

  教学步骤:

  一、情境导入

  1、课前由学生对诗歌作品的介绍。

  2、复*电视解说词的特点。(先观看三段电视解说词,多媒体展示)

  3、导入新课,看了几段电视解说词,你最想说一句什么话?

  二、认识特写

  谈话:如果我们把刚才这些电视解说词的画面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出来,这样的文体就是特写。

  媒体展示:特写的含义

  抓含义中的关键词强化理解。“真实的再现”

  三、小组的形式学*本文。

  1、速读全文,整体感知。用上读书符号。

  2、小组学*。

  全文选取了几个场景。

  各小组选择其中一个场景,可以选择你喜欢或适合你组的方法进行学*。

  建议使用方法:朗读体会、角色表演、抓住重点句或关键句体会深刻含义。

  3、讨论文中背景材料的作用。

  4、各小组采取不同形式展示学*结果。

  5、学生互评,提出改进意见。

  四、比较阅读

  比较消息、特写、电视解说词的异同点。多媒体给出。

  五、总结全文。

  今天我们学*了特写,说说其含义。本文选取了四个场景,详细的写出了香港回归的情形。语言极富特色。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 (菁华3篇)扩展阅读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 (菁华3篇)(扩展1)

——《别了 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3篇

《别了 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1

  第一课时

  【学*目标】

  1.积累文中生字词。

  2.了解新闻特写的特点。

  3.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本文以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写作特点。

  【学*重难点】

  1.了解新闻特写的特点。

  2.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本文以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写作特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现在我们常常可以见到大幅的伟人的画像,他们已经成了乡村、城市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成了一种文化,我们看到过:*、*、*……今年8月22号正好是*同志诞辰一百零九周年,与之有关的内容:改革开放、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香港回归……今天在*同志诞辰109周年的日子里,让我们来重温那段历史。

  二、自主预*

  1.朗读课文,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

  凝重(níng) 瞩目(zhǔ) 易帜(zhì)

  港督(dū) 陈迹(jì) 赠言(zèng)

  2.理解词义。

  凝重:庄重。

  掩映:彼此遮掩而相互衬托。

  瞩目:注目,把视线集中到一点上。

  子夜:半夜。

  易帜:变换旗帜,这里指降英国**,升***。

  陈迹:过去的事情。

  交接:移交和接替。

  3.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你知道什么是新闻特写吗?新闻特写有什么特点?

  明确:新闻特写是截取新闻事实的横断面,即抓住富有典型意义的某个空间或时间,通过一个片段、一个场面、一个镜头,对事件或人物、景物作出形象化的报道的一种有现场感的生动活泼的新闻体裁。其特点是:新闻价值高、现场感较强、篇幅短小精悍,侧重“再现”。

  三、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1.学生朗读课文后,复述课文。

  2.概括四个场景:

  (1)6月30日下午4:30末任港督告别港督府,降港督旗帜。

  (2)6月30日晚6:15添马舰军营东西广场,降英国**。

  (3)6月30日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米字旗降下,*冉冉升起。

  (4)7月1日零点40分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离港。

  3.由此可见,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作者按时间顺序生动地描写了这些重大场面,结构清晰而严谨,主题集中而鲜明,让人不仅有身临其境之感,而且从现场的气氛中能感受到深刻的历史内涵。

  (二)研读1—2自然段。

  作为历史的见证人,作者集中描写了英国撤离香港那一天的几个具有典型性的场景,把生动的现场气氛传达给读者,阅读文章,探究下面问题。

  1.你能把文章第一段缩写成一句话吗?

  明确:英国米字旗降落,“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

  2.“在香港飘扬了一百五十多年”修饰“英国米字旗”有什么作用?

  明确:英国米字旗在属于*领土的香港上空飘扬一百五十多年,意味着英国对香港的殖民统治持续了一百五十多年,交代香港沦为英租界的屈辱历史。

  3.用“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修饰“不列颠尼亚”号有什么作用?

  明确:交代英国对香港施行殖民统治的末任港督,他的离港意味着英国对香港殖民统治的终结,香港从此回归祖国。

  4.“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明确:着重强调英国殖民统治将彻底结束,香港将回归这一历史事实。

  5.为何要突出“蒙蒙细雨”这一自然环境?

  明确:体现出英国末任港督离任时的心情,更重要的是突出香港的明天犹如雨过天晴,前途无限光明。

  四、板书设计

  别了,“不列颠尼亚”

  末任港督告别,

  降下港督旗帜

  殖民统治结束,

  降下英国**

  五、课外拓展

  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灯火辉煌,举世瞩目的中英香港*交接仪式在这里的五楼大会堂隆重举行。假如你现在就在现场,此刻你最想说什么?

  示例:1997年7月1日零点,香港终于回归祖国了!这是中华民族长久期盼的一个瞬间,这是永载史册的一个瞬间!现在,这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到来了!

  第二课时

  【学*目标】

  1.体味本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学*表达技巧。

  2.体会文中几个场景的象征意义。

  3.体会作者蕴含在文中的深厚感情,培养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感。

  【学*重难点】

  1.体会文中几个场景的象征意义。(重点)

  2.体味本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学*表达技巧。(难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上一节课后同学们已经收集了不少有关“香港回归”的资料,对香港回归这件事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这一节课我们继续来关注这一盛事。

  二、自主预*

  1.阅读课文第三段,用简要的语言概括第三段描写了什么场景?

  明确:6月30日下午4:30末任港督告别港督府,降港督旗帜。

  2.这次降旗和以往有什么不同?

  明确:以往港督离任时才降旗,这次降下之后“永远都不会再有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了”,强调这次降旗不再是以往港督换任的重复,它是具有标志意义的最后一次。

  三、合作探究

  (一)品析3-11自然段。

  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出这则新闻特写按时间顺序还写了哪几个场景?

  明确:还写了以下几个场景:①6月30日晚6点15分添马舰军营东面广场,降英国**。②6月30日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米字旗降下,*冉冉升起。③7月1日零点40分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离港。

  2.第4自然段中插叙总督府的背景有什么作用?

  明确:从建成到修建,是殖民统治的标志。

  “历史的陈迹”标志着殖民统治从今天结束。

  3.细读第6自然段,“雨越下越大”有什么含义?

  明确:(1)照应前文的“蒙蒙细雨”;(2)殖民统治倒行逆施,现在天将行大道;(3)衬托殖民者心情;(4)雨过必将天晴,暗示香港灿烂的明天。

  4.第7自然段中“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这几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对比。*实语言强烈对比,饱含对长达一个世纪的殖民统治结束后的欣喜之情。

  5.第11自然段中的“一百五十六年五个月零四天”这个精确的数字意味着什么?

  明确:这是特写的结束语。准确记载了英对港岛殖民统治的时间,说明那段历史刻骨铭心。

  (二)语言探究

  这篇别具特色的报道体现出较高的政策把握水*和驾驭文字的能力。在有关香港回归的报道中,可以说英方撤离报道的难度最大。既不能只写中方,又要完整反映英方撤离的情况;既不能对英方讽刺挖苦,又要突出殖民统治结束的象征意义。对此,作者用庄重含蓄的语言作了恰当的处理,你从文中哪些语句可以体会作者的苦心?

  明确:如“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从海上来”,是说当年不可一世的英国远征军强占了*的领土,开始了殖民统治;“从海上去”,明写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离开香港,暗写英国的殖民统治结束,点明主旨。这里既没有讽刺,也没有痛骂,我们却可以在看似*实的语言中,感受到作者心潮的起伏。

  (三)写法探究

  善于运用象征意义的场景是本文的特色之一,你知道这些场景有什么象征意义吗?

  明确:①末任港督离府:长达150年的英国统治的终结;②添马舰军营告别仪式:英国管治结束;③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冉冉升起:中英香港*正式交接;④“不列颠尼亚”号离港:英国殖民统治结束。

  四、板书设计

  别了,“不列颠尼亚”

  导语:米字旗降落,“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

  主体:末任港督离府

  添马舰军营告别仪式

  中英香港*交接仪式

  “不列颠尼亚”号离港象征意义

  结语:大英帝国从海上离去(欣喜之情)

  五、课外拓展

  你能运用特写的手法写一段文字吗?

  示例: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岁上下的*人,穿一件牙黄的长衫,嘴里咬着一枝烟嘴,跟着那火光的一亮一亮,腾起一阵一阵烟雾。

《别了 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梳理文本、让学生领会选材、取材的要领。

  2、让学生品味、欣赏本文的精彩之处。

  3、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难点】:

  新闻的选材、取材怎样才能别出心载。

  【教学准备】:

  剪辑有关香港回归录像片断。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观看录像导入新课

  观看香港回归倒计时有关录像片断,引入课题。

  1、所选录像片断,反映出人们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迎接香港回归的精彩场面

  2、学生谈一谈自己看到香港回归祖国一刻时的心情。

  1949年,新*成立了,*人民把帝国主义列强赶出了大陆,但香港仍然被割据,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们的祖国综合国力得到大大的提高,*人民可以挺直腰杆,从英国帝国主义的手中把自己的香港要回来。1997年7月1 日,这天值得所有炎黄子孙高兴的日子,香港回归,这是一个令所有华夏子孙开颜的瞬间。

  二、梳理筛选文本内容

  筛选出文中新闻事实、历史背景和作者评论三块内容;

  新闻事实:四个场景,梳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等要素。

  本文就是由四个主要场景构成:

  第一个场景:下午4点30分,末任港督告别港督府,降下港督旗帜;

  第二个场景:晚上6点15分,在添马舰军营东面广场举行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

  第三个场景:子夜时分,举行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冉冉升起;

  第四个场景:7月1日零点40分,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

  历史背景:总督府历史变迁,英军占领香港历史。

  作者评论:揭示仪式的意义。

  三、赏析文本精彩之处:

  过渡:在众多的报道香港回归这一重大事件的新闻中,这一篇荣获第8届“*新闻奖”消息类一等奖,并成为入选高中课本的唯一一篇,这是为什么呢?

  教师提示: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文章标题

  (2)、选材、取材的角度

  (3)、文学手法

  (4)、语言特点。

  先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5分钟,后由各小组学生代表发言。

  教师小结:

  (1)题目:突出自豪感;“不列颠尼亚”号离开象征英国殖民统治香港终结,意蕴深远。

  (2)选材、取材:选材独到,别具一格。英方撤离的角度,选择英国皇家游艇“不列颠尼亚”号,突出历史意义。对比突出意义。三降一升,对比鲜明。

  通过对四个特定的场景的描述,真实地再现了香港回归祖国怀抱这一历史时刻,几个特定场景中着重描述了几次升旗与降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与标志,英国米字旗的降下象征着英国一百多年的殖民统治的结束,*的升起则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作者郑重地记录下这一历史时刻,含蓄地表达了一种祖国恢复对香港行使*时的庄严与喜悦的心情。

  (3)文学手法:

  ①以时间闪回的方式组织材料

  第一层在写港督府告别仪式中的第三段,加进对港督府历史的追述:“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一个半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第二层写广场告别仪式时,第六段加入“156年前一个英国舰长占领港岛,升起英国米字旗”,“今天一个英国士兵在这里降下米字旗”。如同电影中的闪回一样,将历史与现实用镜头方式交错出现,不仅画面感很强,而且突出了英国在香港156年统治的终结。历史的回顾更强化了永不再来的意味。

  ②细节描写

  “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 “广场上灯光渐暗”等描述性的语言使描述对象形象、可感。细节的交代,如“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过二十五任港督的庭院”、“代表女王统治了香港五年的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志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把事情的因果、始末交代得很清楚。这样一个旷古未有的仪式,可描述的细节很多,但作者只从“告别”切入,将目光聚焦于“历史的终结与开始”这一主题,所有的细节均服务于这一主题,不枝不蔓,清清楚楚。

  (4)语言特点:含蓄庄重

  例句: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提示:“从海上来”,是说当年不可一世的英国远征军强占了*的领土,开始了殖民统治;“从海上去”,明着是写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暗写英国的殖民统治结束,点明题意。这里既没有讽刺,也没有痛骂,我们却可以在看似*实的语言中,感受到作者心潮的起伏。客观地写出英殖民统治结束了,使读者强烈地感受到作者情感的抒发。

  四、课文小结

  五、布置作业

  下面这则新闻报道向北京市民披露了两条重要信息。请概括出这两条信息。(每条不超过25字)

  【本报讯】*来,北京市民对南水北调工程的进展情况更加关注。北京市水务局负责人就此,发表谈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引水起点为湖北丹江口水库,终点为北京顷和国团城湖,总干渠1277公里。其中,北京段起点在房山拒马河,经房山区,穿永定河,过丰台,沿西四环北上至颐和园团城湖,全段输水管道线路长74.8公里。中线工程竣工后长江水才可进京,竣工时间最后敲定为2010年。为保障在长江水抵京前北京的用水,南水北调工程北京段将在今年年底完工,2008年4月具备远水条件;届时,该段可作为应急调水通过,从河北省的岗南等4个水库引水,每年大约可向北京供水4亿立方米。这对奥运会筹备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答案:

  信息一:长江水将在2010年引人北京。

  信息二:南水北调工程北京段年底完工,可作为应急调水通道。

  板书设计:

  1997.6.30

  下午4:30~40 港督府 降旗

  晚6:15~7:45 广 场 降旗

  子夜12:59 会展中心 降旗

  1997.7.1 0:01 升旗

  0:40 离开维多利亚港

《别了 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2、让学生领会选材,取材的要领。

  3、让学生品味、欣赏本文的精彩之处。

  教学的重点、难点:

  新闻的选材、取材怎样才能别出心载。

  教学的辅助:1、播放有关香港回归录像片断。

  2、在网上搜集有关香港回归的新闻。

  教学流程:

  一、观看香港回归倒计时有关录像片断,引入课题。

  1、所选录像片断,反映出人们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迎接香港回归的精彩场面(长度5分钟左右)。

  2、学生谈一谈自己看到香港回归祖国一刻时的心情。

  教师提问:此刻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激发学生爱国热情:中华民族曾经拥有四大发明,大唐盛世的骄人成绩,但由于晚清*闭关自守、软弱无能,自从1840年英国发动了*战争以来,*成为帝国主义列强任意宰割的羔羊,香港被英国帝国主义割据占领。

  1949年,新*成立了,*人民把帝国主义列强赶出了大陆,但香港仍然被割据,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们的祖国综合国力得到大大的提高,*人民可以挺直腰杆,从英国帝国主义的手中把自己的香港要回来。1997年7月1 日,这天值得所有炎黄子孙高兴的日子,香港回归,这是一个令所有华夏子孙开颜的瞬间。

  3、课题引入:

  怎样去报道这一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一下《别了,“不列颠尼亚”》,在众多的报道香港回归这一重大事件的新闻中,这一篇荣获第8届“*新闻奖”消息类一等奖,并成为入选高中课本的唯一一篇,这是为什么呢?

  二、研究本文写作特点,赏析精彩之处:

  1、课前预*:要求学生自己分析研究,看一看本篇新闻有何特点,做好旁批。

  2、课堂具体做法:教师提示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题目、选材、选取的角度,场面描写,语言特点。先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5分钟,后由各小组学生代表发言。教师把学生发言的要点板书到黑板上。

  3、板书设计:

  ①题目:拟人手法,突出自豪感

  “不列颠尼亚”号离开象征英国殖民统治香港终结。

  ②选材、取材:

  独到,别具一格,英方撤离的角度,选择英国皇家游艇“不列颠尼亚”号,突出历史意义。

  对比突出意义,升——降

  ③场面描写:

  对比

  港督旗帜:“日落余音”中降下,另两面升起

  日落仪式:“不列颠尼亚”一巨幅紫荆花图案

  ④语言特点:简洁、明了、生动(拟人)

  含义深刻: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4、从网上挑选三篇有关香港回归的新闻,要学生说一说选材的角度。

  5、学生抢答发言:你会选择哪一个角度来报道香港回归的新闻?

  6、教师总结:本文主要最突出的特点,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选材的角度较好。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 (菁华3篇)(扩展2)

——别了,不列颠尼亚 (菁华3篇)

别了,不列颠尼亚1

  《别了,“不列颠尼亚”》这篇课文教学的重点是在了解新闻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教会学生明白现实场景与历史回顾是如何做到有机融合及其作用。1课时完成本课教学,从学*效果看,总体比较理想,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针对这节课的教学情况作如下反思:

  一、反思教学过程。语文学*是一个体验的过程,“过程和方法”有时可能比偏重于结果的“知识与能力”更为重要。这节课,由音乐《东方之珠》及一些香港的图片导入,让学生对香港有一个大体印象。接着对课文结构、四个典型场景进行了分析,在第三个场景时插入了交接仪式的视频,对当时刚出生的学生来说,这段视频增强了他们对历史的了解,以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去打动学生,激发了民族自豪感,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和为祖国奉献的精神,以这种方式来凸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比空洞的说教省时、有力的多。之后,重点对课后第一题及“这篇课文为什么能获奖”展开了讨论。最后,用了*6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就不懂的问题自由提问,其他学生讨论共同解答。从结果来看,上课之前我怕学生把握不了相关知识,不敢大胆放开“手脚”的想法是错误的。其实,学生的潜力很大。为此,我们可以把这一课的重点问题留给学生,让学生进行小组自由讨论解答。

  二、反思新课改教学方式。新课改主要提倡的是自主、合作、探究,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和以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作为公开课,我必须在这方面体现的更充分。课前让学生去搜集有关香港的资料,加深对香港历史的了解,学生搜集的过程本身就是自主学*的过程,然而由于条件的限制,学生并没有完成这一任务。授课过程中,我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讨论,尤其是最后6分钟让学生自由提问,相互讨论共同解答,由于受公开课完整性的限制加上学生有 许多 老师在场不敢大胆发言的情况下,并没有充裕的时间去自由、大胆的讨论。虽然其过程贯穿了不少合作、探究,但学生的表现及效果并没有*常课理想。为此,以后每堂课都应加强这方面训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提出问题,自主合作解决问题。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师是学生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通过这次教学反思,我总结出了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经常总结、反思,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

别了,不列颠尼亚2

  文章记叙了香港回归的盛事。在第八届*新闻奖评选中荣获一等奖。在众多香港回归的报道中脱颖而出,被选入语文教材。学*本文,有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是要注重新闻旧知的复*和新知的掌握。二是注意新闻汇聚一般消息类文章所有的特点于一身,并有其独特的魅力所在。在深入挖掘其魅力的同时,渗透爱国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根据本文的特点,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的知识。

  2. 品味文章的语言。

  3. 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概括问题的能力。

  4. 了解史实,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加民族自豪感

  学生对新闻并不陌生,但是他们缺乏独立阅读新闻的能力,鉴于此我把本课的重难点作了如下设定:

  教学重点:把握文章重要信息,体会本篇新闻的突出特点(描写现实场景的同时,兼顾历史回顾,使作品厚重感增加)

  教学难点:自主阅读过程中,品味本文是如何将现实场景和背景材料有机融合的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 “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因此,我将采用提问和对话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配以多媒体图片,渗透爱国情感教育。

  由于香港回归是97年的事件,当时虽然很盛大,但距今已有十五年。高一学生对此体会并不深刻。因此,授课前,我会安排学生通过多渠道搜集这方面的资料,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视频播放,让学生在重温当时回归画面的同时,根据教师指导,独立阅读课文、主动发现问题,并通过合作探究来解决问题。

  作为新闻单元的第一篇,首先带领学生回顾新闻知识,明确这篇新闻的结构。由于作者按时间顺序,在抓取重要现实场景的同时,兼顾历史的回顾,所以重点是让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出文中的现实场景和背景材料加以分析,体会文章中的深含的思想感情。

  据以上分析,我将教学过程设定为以下环节:

  (一)、情景导入 激发兴趣 在《东方之珠》歌曲中,展示香港繁荣的图片。让学生带着兴趣一起走进新课。

  (二)、复*旧知 掌握新知 先提问文体知识,由于初中学*过新闻。所以在这里简单复*新闻定义,而《别了,不列颠尼亚》是一篇特写,所以重点介绍新闻特写。

  (三)、独立阅读 掌握字词 学生独立朗读课文,学生读过后,教师提出需要掌握的字词

  (四)、整体感知 理清结构

  1、在排除字词干扰和独立阅读基础上,学生找出本篇新闻的结构

  2.由于结构中,重点是主体部分,我设置两个问题:

  (1)主体部分按照什么顺序展开的描写的?(2)这部分写了几个重要场景?

  目的是让学生明确行文思路。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容易明确:主体按时间顺序描写,共抓取了四个重要场景。

  在理清文章结构的基础上,我将引导学生对文中重点情景描写进行分析,找出文章的现实场景和背景材料,学会抓文章的有用信息,学*作者融合二者的方式。以此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

  根据文章内容与特点,我设计了归纳式板书,以帮助学生在学*课文的过程中,更好得把握课文。具体的板书设计我将在授课过程中为大家呈现。

别了,不列颠尼亚3

  一、导入:香港回归是什么时候?如果你是一名记者,你会怎样报道这一事件?(生答略)

  今天,我们学的这篇报道既没有写交接仪式现场多么庄严,也没有写欢庆回归人们是多么激动,而是选取了英方撤离这样一个角度,把末代港督乘坐的“不列颠尼亚”号撤离香港这一事件放在一个历史的背景中,突出了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正是因为选材独特、意蕴深远,本篇报道在众多关于香港回归的报道中脱颖而出,入选《通讯名作100篇》。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文章艺术魅力。

  二、教师范读。

  三、回顾关于新闻的文体知识:新闻六要素(5个“W”和1个“H”)、新闻的结构、新闻的特点。

  四、研究课文结构

  1、 找出本篇报道的导语部分和主体部分。

  2、 概括主体部分写到的事件。

  4时30分 末任港督的降旗仪式

  4时40分 彭定康离开港督府

  6时15分 举行象征英国管制的告别仪式

  7时45分 港岛的第二次降旗仪式

  子夜时分 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

  0时40分 “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

  3、 研讨问题:

  1) 在对这些仪式的叙述中,作者还插入了哪些内容的介绍?这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2) 作者在叙述中语言显得沉着*静,没有直接的议论和抒情,但从这些我们又仿佛听到内心的激动和心跳,这是为什么呢?请找出这些隐藏作者感情的语句。

  3) 第5段写到“不列颠尼亚”号和紫荆花的细节有什么意义吗?

  4) 第8段和第11段的数字为什么要写得这么详细?有什么作用?

  5) 最后一句“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是什么意思?

  五、文本质疑

  六、小结本文主题:

  本篇题为《别了,“不列颠尼亚”》,从客观的角度叙述了英皇家油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去的过程,表明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告洗刷。

  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行使*,这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盛事,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在有关香港回归的大量报道中,本文是唯一一篇完整反映英方撤离的稿件。文章出色地记录了英国王储查尔斯和末代港督彭定康乘“不列颠尼亚”号皇家游轮撤离香港的最后历史时刻,曾获第八届*新闻奖一等奖及1997年新华社社级好稿。

  3. 题目解说

  “别了,‘不列颠尼亚’”表面的意思是告别了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实际的意思是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了,香港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中。

  结构分析:

  这篇特写性消息按导语和主体可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述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一刻是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降落,接载英国王子和港督的游轮离开香港。

  第二部分(2至结束段)集中描写英国撤离香港那天的四个场景及有关背景资料。

  结构图表如下:

  写法分析:

  这篇别具特色的报道体现出较高的政策把握水*和驾驭文字的能力。在有关香港回归的报道中,可以说英方撤离报道的难度最大,既不能只写中方,又要完整反映英方撤离的情况;既不能对英方讽刺挖苦,又要突出殖民统治结束的象征意义。这篇文章语言庄重,却在含蓄中包含了很多言外之义,非常耐人寻味。如在写到英方在告别仪式上降下英国**时说:“一百五十六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实的语言,鲜明的对比,饱含了对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结束后的欣喜之情。

  难点分析:

  特写性消息的特点:

  课文是一篇特写。特写性消息,也称新闻速写、新闻素描,要求用类似于电影“特写镜头”的手法来反映事实,是作者深入新闻事件现场,采写制作的一种新闻价值高、现场感较强、篇幅短小精粹的消息文体。特写性消息侧重于“再现”,往往采用文学手法,集中、突出地描述某一重大事件的发生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在本文中,作为历史的见证人,作者集中描写了英国撤离香港那一天的几个具有典型性的场景,把生动的现场气氛传达给读者。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 (菁华3篇)(扩展3)

——《纳尼亚传奇》观后感3篇

  今天我和姐姐一起看了《纳尼亚传奇1》影片讲述了三个孩子通过大衣柜到达了一个神秘的国度??纳尼亚王国,他们在那里经历了许多事情和风风雨雨。这些艰苦的磨难不光使他们之间的友谊更加深厚,也让他们彼此互相了解,还让他们学会了勇敢、不屈不挠、不怕困难……等许多东西。

  看了《纳尼亚传奇1》我觉得彼得四兄妹不仅机智,而且很勇敢。当他们站在即将融化的冰块上,而前面和后面都是凶猛的野狼时,彼得用手中的.剑深深地刺入冰块并牢牢地抓住剑,用水流的冲力,带着弟弟妹妹们逃出了白女巫的魔掌。当……啊!

  彼得,你是那么勇敢那么聪明机智。你使我想起了我自己,每当题目有点难度是,我总是选择了放弃,每当遇到自以为危险的事情时,总是依偎在父母身旁……同学们啊!当我们遇到学*上的“拦路虎”时,让我们想想彼得吧!当同学摔跤时,让我们想想彼得,伸出手去帮那个同学一把吧!

  当……《纳尼亚传奇1》是多么精彩,情节是那么曲折让我看了还想看,真是百看不厌!翁凌天

  今天我和姐姐一起看了《纳尼亚传奇1》影片讲述了三个孩子通过大衣柜到达了一个神秘的国度——纳尼亚王国,他们在那里经历了许多事情和风风雨雨。这些艰苦的磨难不光使他们之间的友谊更加深厚,也让他们彼此互相了解,还让他们学会了勇敢、不屈不挠、不怕困难……等许多东西。

  《纳尼亚传奇1》我觉得彼得四兄妹不仅机智,而且很勇敢。当他们站在即将融化的冰块上,而前面和后面都是凶猛的野狼时,彼得用手中的剑深深地刺入冰块并牢牢地抓住剑,用水流的冲力,带着弟弟妹妹们逃出了白女巫的魔掌。当……啊!彼得,你是那么勇敢那么聪明机智。你使我想起了我自己,每当题目有点难度是,我总是选择了放弃,每当遇到自以为危险的事情时,总是依偎在父母身旁……同学们啊!当我们遇到学*上的“拦路虎”时,让我们想想彼得吧!当同学摔跤时,让我们想想彼得,伸出手去帮那个同学一把吧!当……

  《纳尼亚传奇1》是多么精彩,情节是那么曲折让我看了还想看,真是百看不厌!

  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们观看了一部动人心弦的电影——《纳尼亚传奇》。

  故事讲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四个小孩从伦敦到郊区古怪教授的家里避难,他们从魔幻的衣橱一脚踏入神秘的纳尼亚国度。原本祥和宁静的纳尼亚国度居住着许多神话里才会出现的生物:会说话的'野兽、矮人、人羊、人马还有巨人;但是这个美丽的国度却被邪恶的白女巫下了毒咒,成为永远的冰封世界。四个孩子在伟大崇高的万兽之王——阿斯兰的带领下与邪恶的白女巫展开了一场激烈地大战。最终,他们打败了白女巫,破除冰封咒语,解救纳尼亚王国,纳尼亚王国又变得四季如春。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彼得。彼得是一个有着一头金黄色卷发的男孩,是他们当中最大的一个。影片开始时,妈妈让彼得带着他们逃离伦敦。从那时开始,彼得就担负起了所有的责任,他发誓一定会照顾好他们。于是,彼得就对他们百依百顺,无聊时逗他们开心,危险时拼命保护他们,他就像一只母鸡誓死保卫自己的孩子,不让他们受一点伤害。彼得还很勇敢。当他得知爱德蒙被捉时,他恨不得马上去白女巫的城堡把他救回来。还有影片快结束时,他看见爱德蒙被刺伤,马上冲上前去和白女巫打起来,就算死也要为爱德蒙报仇。

  看完这部影片,我深有感触:在生活中,我们多多少少都会遇到一些困难,想要克服这些困难,我们就要像片中的四兄妹那样,团结一心,勇敢的去面对,才能够获得最终的胜利。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 (菁华3篇)(扩展4)

——别了亲爱的母校作文 (菁华3篇)

  夏日的一场,送走的是春,迎来的却是分别。

  ——题记

  红花,是春的使者。

  黄叶,是秋的使者。

  白雪,是冬的使者。

  毕业,是夏的使者。

  我们,是毕业的使者。

  那年,年幼无知的我来到了这个校园,不是家却似家一样温暖的校园。那年,我遇到了和蔼可亲的老师,不是妈妈却似妈妈一样爱我的老师。那年,我戴上了鲜艳的红领巾,成为了光荣的少先队员。——那时我一年级。

  那年,我终于能站在**下升旗,真真正正的成为了少先队员。那年,我交到了许多的朋友,一起玩耍。那年,我认识了简单的汉字,学会了简单的计算。——那时我二年级。

  那年,我成为了少先大队一名光荣的检查委员,心里有说不出的激动。那年,我第一次接触了英语,学*了一些简单的单词。那年,我换了班,接触了新的老师。——那时我三年级。

  那年,我当上了少先大队四年级B组的检查组长,带领着低年级的弟弟妹妹一起检查。那年,我参加了鼓号队,敲起了小鼓,丰富了课余生活。那年,我参加了微机班,对高科技有了新的认识与了解。那年,我第一次站在**台上升旗,成为了一名升旗手。——那时我四年级。

  那年,我成为了少先队的副大队长,担任起了教各个班级升旗的任务。那年,凭着自己爱写文章的喜好,我加入了文学社。——那时我五年级

  今年,我经历了一次小小的军训,提前打好了“预防针“。今年,我成为了学校的少先队的大队长,变得更加繁忙。今年,我加入了小记者团。今年,我开始了以小升初为目的的复*。今年,我变得更加懂事。今年,我要毕业了。今年,我要离开我亲爱的母校、敬爱的老师与朝夕相处的同学。——此时我六年级。

  ——回忆着在母校,关于母校,关于我的点点滴滴。眼泪在眼眶中打转。这六年,我哭过,笑过,努力过,奋斗过。这六年的路,我走的辛苦而快乐。我六年的日子,我过的充实而美丽。我爱这里的一切,我爱这里充满书香的图书室;爱这里洋溢着朗朗书声的教室;我爱这里脸上时时挂着微笑的老师;爱这里朝夕相处的同学们;我我爱这些经历过多次绽放、枯萎的花朵;我爱这些陪我一起成长的树儿;我爱这里每周一随朝阳冉冉升起的*;爱这里的每一方土地,每一个角落。

  只是如今,我即将离开她,我的母校,她如我的母亲。我在这里生活了六年,我舍不得她,害怕离开她,我眷恋她。就像初生的婴儿眷恋母亲的怀抱。

  这个夏季,这个六月。小学生活犹如一首曲子,曲子即将收尾结束,人也将离开母校,各奔东西,唯有在此生活的情不变,

  这儿永远是我们的家,我们永远是兄弟姐妹。

  有朝一日,我们会回来,聚到一起,再看那伴着朝阳升起的*。再次唱起那首江一的校歌“我们是江山路一小的一员,我们爱自己的学校……”。

  六月,值得留恋。

  道一声,别了,亲爱的母校。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六年过去,我长大了,懂事了。而您依旧不变:一样的默默!一样的无私!一样的伟大!可今天,这里我却和你说一声:“别了,亲爱的母校!”

  六年前,一群幼小无知的孩子踏入学校的大门,一双双温暖的大手迎接着我们;而六年后,一群彬彬有礼的少年迈出学校的大门,一双双苍老的手送别着我们。六年,我们变了,变得成熟了;你们变了,变得老了;学校变了,变得漂亮了……可是,唯一没变的,是您对我们的关爱呀!

  六年来,我从一年级的无知,二年级的幼稚,三年级的活泼,四年级的调皮,五年级的朦胧,六年级这个时候的出口成章。这六年里,母校使我改变了许多,使我在知识的海洋里得到了丰富的营养。她是那么的美丽,使我慢慢的爱上了她,她用它的心来温暖我们,关爱我们。

  没有什么词可以描绘我们对您的敬爱;没有什么词可以概括您对我们的关爱。在这里,我只能高呼一声:

  我亲爱的母校,别了!

  今天是20xx年的九月分了,今天是什么日子,你们知道吗?呵呵今天可是我们上小学六年了,我们就要毕业了,我们就要和亲爱的母校,和亲爱的老师、同学说再见了,大家可能觉得分开就分开了,但是我们在一起相处了六年,说分开就分开,我们还是舍不得啊。

  六年前的今天我在妈妈的带领下小心翼翼的迈开我的小脚,走进了我的母校,我们来到教室,妈妈去给我报名了,我就想:小学的路途开始了,以后会有怎样的事情发生呢?我面对着黑板憧憬着,这时一位满头银丝的老教师走了进来,对我说:“你就是小强吧,我就是你的新老师,我姓温,以后你就叫我温老师吧。”我说:“谢谢老师,我知道了。”温老师又对我说:“小强,走吧,我带你去参观参观我们的学校吧!”我高兴的说:“谢谢老师。”

  温老师上课时,声音和温和,就像那上山的小溪,总是那么动听,她总是能让我们把那拼音的一张张陌生的脸变成我们熟悉的朋友。总是能让那些字排着对让我们把它们唱成一首首动听的儿歌。所以,我最喜欢上语文课了。

  现在想起那六年之中的每一件事,有高兴的,有悲伤的,但都是那么记忆犹新。铭记六年,铭记同学,铭记老师,铭记母校,让我们把这些六年之中的事情好好的保存在我们的记忆宝盒里吧。

  我们就要分开了,等我上了初中,我一定会更加的好好学*,以后长大了报答我的老师、祖国、母校,报答对我有恩的每一个人,我不会忘记你们的,我的好同学、好老师。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 (菁华3篇)(扩展5)

——《别了,我爱的中国》教案菁选

《别了,我爱的中国》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别了,我爱的中国》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

  1、理解什么是文章的中心句,并能找出课文的中心句,同时初步学会借助中心句,正确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2、学会本课的2个生字,理解13个词语的意思。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5~9自然段。

  4、感受作者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借助中心句,正确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郑振铎的生*资料,了解课文的时代背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揭题导入,简介背景。

  1.“我”是谁?课题中最重要的是哪两个字?(别----写作线索;爱--------课文中心)

  2.学生交流所收集的有关郑振铎的生*资料,了解课文的时代背景。

  3.我们离开故乡是一种什么感情?想想郑振铎被迫出国又会是一种什么心情?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录音,说说你觉得课文贯穿始终的是作者的什么感情?

  2、学生自由读课文,哪个句子在课文中反复出现?起什么作用?

  3、学*单元提示,概括出要点:一是要在仔细阅读的基础上找出中心句,二是中心句点明了中心思想,所以找出中心句后,还要细细去阅读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划出中心句。再读课文,学生自学课文。

  4、注意下列词语的读音:

  倚

  润湿

  模糊

  武器

  暂别

  驱诼

  毁灭

  誓言

  5、按提纲自学课文,给课文分段。

  (1)船离岸时,“我”所见所闻所感是什么?

  (2)船前驶时,“我”所见所想些什么?

  (3)船出海时,“我”想些什么?

  6、小组交流自学碰到的疑难问题。

  学*课文第一部分,明惜别情。

  1、自由默读课文,思考:船渐渐地离岸了,看着送别的疒亲友,“我”产生了怎样的感情?哪些句子写出了依依惜别之情出示句子比较:

  A、我听着鞭炮啪啪地响着,我流泪了。

  B、我听着鞭炮啪啪地响着,我的眼眶润湿了,我的眼泪已经滴在眼镜面上,镜面模糊了。两句都在写流泪,书上为什么用第二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作者说,他“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其实他心中的感动已经说出来了,划出吐露“我”心声的那一句。体会依依惜别之情,指导朗读。作业。完成作业本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

  1、朗读课文第一部分,说说这一部分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二、学*课文第二三部分。

  1、默读课文第二段,思考:船慢慢驶出港口,“我”看到了哪些景物?这时的感情有什么变化?

  2、这一段应该怎么读?指名读。

  3、从哪里看出作者对帝国主义的恨?

  朗读指导:

  A、那是帝国主义的军舰。

  B、不,那不是悬挂着我们的**的,那是帝国主义的军舰。这两句话你觉得哪一句更有感情?为什么?学生试读

  4、第3自然段又该怎么读?从哪些词句看出作者对祖国的`爱?

  5、作者在码头是和亲人的惜别情,这儿出港处,作者又是什么别呢?(痛别。祖国被帝国主义侵略,悲痛万分。)第二处中心句怎么读?朗读。

  三、学*第三段。

  教学过程

  1、默读课文思考:“我”不忍离开祖国,为什么又要离开?“我”的希望和誓言是什么?划出我不忍离开祖国的原因的词句。“我”不忍离开祖国,为什么又要离开?“我”的希望和誓言是什么?

  2、讨论并理解下面的句子的意思:

  A、我这样不负责任地离开中国,真是一个罪人。(从我不忍离开的思想感情和想到勇士们正在用血和汗斗争,而自己无法参加到这种斗争中去的负疚心情去理解,理解到这是作者出于强烈的爱国之情和自责。)

  B、当我归来时,我希望这些帝国主义的军舰都不见了,代替它们的是挂着我们的**的伟大的中国舰队。(这是作者强烈的希望,希望帝国主义已经被驱逐出去了,新中国已经建立起来。)

  3、体味用词的准确:

  驱赶-------驱逐

  消灭-------毁灭

  宣言----誓言(反映作者对帝国主义的痛恨,势不两立,决一死战的决心)

  4、选择这一段的朗读语气A、低沉缓慢

  B、明快中速

  C、激昂渐快

  D、亲切舒缓4、朗读体会。

  四、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听写词语。

  二、再理课文,深究体会。

  1、默读课文完成表格。

  2、体会中心句三次出现的作用。

  3、比较课题的异同

  A、再见了,我爱的中国

  B、我爱的中国再见

  C、别了,我爱的中国

  4、分小组朗读课文。比较不同的感情。

  5、交流背诵方法。

  三、作业。根据自己的体会,结合祖国的现在,写一段话

  教学要求:

  1.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憎恨帝国主义的思想感情。

  2.理解课文内容,深入体会“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一句三次出现,分别表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学会本课生字;培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

  深入体会“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一句三次出现时分别表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同教学重点。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我这样不负责任地离开中国,真是一个罪人。

  教学准备:

  幻灯片。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自学生字。给课文划分段落,并讲读第一段。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从课文题目看,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2.简介时代背景:这篇课文的作者是一位著名作家,他叫郑振铎。文章写于1927年,距离现在已经69年了。当时的中国,正遭受着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派不但不与帝国主义进行斗争,反而互相勾结,大肆屠杀革命者,我们的祖国处于苦难之中,处于民族存亡的危难时刻。这时的郑振铎是一个热血的爱国青年,就在他离开祖国的时候,写下了这篇感人肺腑的文章——《别了,我爱的中国》。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自学课文,要求:1.出声地读课文,自学生字,然后再出声读一遍课文。2.想一想,刚才老师从题目中提出的问题,自己是否能通过读书解决。

  三、细读课文,分出段落。

  1.思考:这篇课文,作者主要写了哪三部分内容?2.讨论明确。板书:离岸告别沿途所见心中所想3.提问:在记叙这些内容当中,有一句话反复出现了三次,是哪一句话?请把这句话画下来。(画后明确这句话是:“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

  小结:“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这句话共出现了三次,那么,每一次它表达着怎样的思想感情,让我们到书中去寻找答案。

  四、深入理解,体会重点。

  1.思考:“我”想不想离开祖国呢?“我”在文中一句话直接回答了这个问题,请默读课文,找出来。明确:我不忍离中国而去,更不忍在这个大时代中放弃自己应做的工作而去。

  2.结合课文说说“大时代”是指怎样的时代?“我”应做的工作又是什么?

  3.讲读第一段。①指名读第一段,思考:在离岸告别的时候,“我”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我”产生了怎样的感情?从哪一句描写中最能看出?②明确:“我”产生了依依惜别之情,从描写“我”流泪一句话中最能看出。③思考讨论:把“我的眼眶润湿了,我的眼泪已经滴在眼镜面上,镜面模糊了”一句改成“我流泪了”,好不好?为什么?(打幻灯,将这两句话写在幻灯片上,供学生比较、讨论。)板书:润湿滴模糊依依惜别④此时,千言万语说不出,都倾吐在了“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这句话中。可见,通过这句话作者在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⑤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我”对祖国的依依惜别之情。

  4.总结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讲读课文第二、三段,重点体会“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这句话在第二、三次出现时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体会重点。

  导言:上节课通过学*课文的.第一段,我们知道,当船离岸的时刻,郑振铎——这个热血的爱国志士对祖国产生了深深的惜别之情。现在,船慢慢地向前驶着,“我”的感情又有什么变化呢?

  1.讲读第二段。

  ①默读第二段,思考:船慢慢地向前驶着,“我”先看到了什么?又看到了什么?“我”产生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让学生讨论,并从中体会对帝国主义的憎恨与对祖国河山一草一木的无限留恋之情。板书:一草一木无限留恋

  ③此时,文中又一次出现“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想想这句话在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④自己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二——四自然段。同学们,从文中我们不难看出在分别的时刻,“我”是多么不忍离去啊!此时,船离祖国渐渐地远了,“我”思绪万千,“我”感到自己的离去是不负责任的,自己是一个罪人。同学们,你认为“我”是不是不负责任?是不是罪人?为什么?(联系第六自然段,理解上述问题:首先抓装终将”、“暂别”等词语,以及离国的目的去体会“我”不是罪人。其次,要讲清“更好的战斗的武器”不是指飞机大炮,而是指革命斗争的理论与经验。)既然“我”不是不负责任的,不是罪人,“我”为什么还这样说呢?

  教师小结:这是一种内疚的心情,是对祖国怀有强烈的责任感与深深热爱之情的表现。

  ⑤一想到离国的目的,“我”的感情还只是停留于对祖国的惜别之情上吗?请听老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学们从中感到“我”对祖国怀有怎样的感情呢?(教师范读,然后,再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从中体会情感。

  ⑥讨论,从希望和誓言中体会作者对帝国主义的仇恨、盼望建立新中国的感情,以及为了祖国而献身的战斗豪情。板书:希望誓言战斗豪情。

  ⑦此时,文中再一次出现“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⑧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七——九三个自然段。

  二、整体回归,总结中心。

  1.这篇课文三次出现“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每次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全文的强烈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板书:热爱祖国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篇课文。

  [简评]本份教案的教学目标十分明确。通过本课书的教学激发学生爱憎分明的情感,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上述目标全面、准确,符合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

  特别应指出的是:在教学目标中确定了对学生理解能力及朗读能力的训练,这正体现了语文教学由以理解内容为核心向以语言文字训练为主线的转化。教案设计了学生自学的环节,通过学生的阅读、思考与讨论,使学生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说明了执教者注意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心中装着学生”,注意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的能力得到训练。教学内容的设计不是面面俱到,而是突出了重点,即理解“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这句话的三次出现。教师精心设计了教法,采用读、议结合的方法。在读的过程当中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读。

  本教案将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我这样不负责任地离开了中国,真是一个罪人”定为教学的难点之一是正确的,并安排了如下的问题由浅入深地理解:你认为“我”是不是不负责任?是不是罪人?为什么?既然“我”不是不负责任的,不是罪人,“我”为什么还这样说呢?最后教师进行小结。这样的设计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也有利于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从整个教案来看,教师的教学思路清晰,每一环节的教学意图明确,联系紧密。这是取得教学成功的重要保证。在教案中还可以看到教师重视词语的比较,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内容的理解,而且突出了语文课的特点。

  第一教时

  一、揭示课题,简介背景。

  1、 出示课题《别了,我爱的中国》

  学生读题

  2、 释题

  我指谁?简介作者郑振铎

  课题中最重要的是哪两个词?

  别写作的线索 爱是课文的中心

  我们离开故乡是什么感情?

  作者被迫离开又是一种什么的 心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听课文录音

  2、 自由读课文,想一想哪个句子在课文反复出现?起到什么作用?

  3、 学*单元提示,划出文中的中心句

  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

  二、学*第一段

  1、 自由读,思考讨论

  写发生在什么地方的故事?这时作者心中涌起的是什么感情?

  那些句子写出了依依惜别之请?

  比较句子练*

  A、 我听到鞭炮啪啪的的响着,我流泪了

  B、 我听着镜面模糊了

  这样写有什么用?

  2、 你体会到什么?学生朗读(语气伤感,中速缓慢 ,第一句要强烈)

  四、学会字词,完成作业。

  第二教时

  一、复*巩固

  1、课文是水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表达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2、中心句在文中出现几次?第一次在那里?

  3、带着依依惜别的感情朗读第一段。

  二、研读第二段

  1、自由读文,你读懂了什么?

  2、讨论哪里看出作者对帝国主义的恨?比较句子

  (1)那是帝国主义的军舰。

  (2)不,那不是悬挂着我们的**的,那是帝国主义的.军舰。自由读指名读全班读3船慢慢驶出港口,我看到哪些景物?这时的感情有什么变化?我在感情上从热爱祖国变化到对帝国主义的恨。

  3、有感情地朗读。

  三、学*第三段

  1、读第三段,思考:我不忍离开祖国,为什么又要离开?我 的希望和誓言是什么?哪些词写出了作者不忍离开。

  2、为什么又说我不负责任是个罪人?体会用词正确

  3、读出热情,激昂、坚决的语气

  4、读最后一句话体会

  四、巩固练*

  1、作业本3、5、6题

  2、背诵

  教学要求:

  1、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憎恨帝国主义的思想感情,别了,我爱的中国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案。

  2、理解课文内容,深入体会“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一句三次出现,分别表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学会本课生字;培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

  深入体会“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一句三次出现时分别表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同教学重点。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我这样不负责任地离开中国,真是一个罪人。

  教学准备:

  幻灯片。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自学生字。给课文划分段落,并讲读第一段。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从课文题目看,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2、简介时代背景:这篇课文的作者是一位著名作家,他叫郑振铎,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别了,我爱的中国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案》。文章写于1927年,距离现在已经69年了。当时的中国,正遭受着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派不但不与帝国主义进行斗争,反而互相勾结,大肆屠杀革命者,我们的祖国处于苦难之中,处于民族存亡的危难时刻。这时的郑振铎是一个热血的爱国青年,就在他离开祖国的时候,写下了这篇感人肺腑的文章——《别了,我爱的中国》。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自学课文,要求:

  1、出声地读课文,自学生字,然后再出声读一遍课文。

  2、想一想,刚才老师从题目中提出的问题,自己是否能通过读书解决。

  三、细读课文,分出段落。

  1、思考:这篇课文,作者主要写了哪三部分内容?

  2、讨论明确。板书:离岸告别沿途所见心中所想

  3、提问:在记叙这些内容当中,有一句话反复出现了三次,是哪一句话?请把这句话画下来。(画后明确这句话是:“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

  小结:“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这句话共出现了三次,那么,每一次它表达着怎样的思想感情,让我们到书中去寻找答案。

  四、深入理解,体会重点。

  1、思考:“我”想不想离开祖国呢?“我”在文中一句话直接回答了这个问题,请默读课文,找出来。明确:我不忍离中国而去,更不忍在这个大时代中放弃自己应做的工作而去。

  2、结合课文说说“大时代”是指怎样的`时代?“我”应做的工作又是什么?

  3、讲读第一段。

  ①指名读第一段,思考:在离岸告别的时候,“我”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我”产生了怎样的感情?从哪一句描写中最能看出?

  ②明确:“我”产生了依依惜别之情,从描写“我”流泪一句话中最能看出。

  ③思考讨论:把“我的眼眶润湿了,我的眼泪已经滴在眼镜面上,镜面模糊了”一句改成“我流泪了”,好不好?为什么?(打幻灯,将这两句话写在幻灯片上,供学生比较、讨论。)板书:润湿滴模糊依依惜别

  ④此时,千言万语说不出,都倾吐在了“别了,我爱的中国”

  1.初读课文,把握大意,划找中心句。

  2.结合第一段学*,讨论课后第1题(1)

  把握大意,划找中心句。

  投影片、小黑板、录音机

  1.揭题导入,简介背景。

  “我”是谁?课题中最重要的是哪两个字?

  (“别”——写作线索;“爱”——课文中心)

  我们离开故乡是什么感情?想想郑振铎被迫出国又会是一种什么心情?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放配乐录音,范读课文。

  听了朗渎,你觉得课文贯穿始终的是作者的什么感情?

  (2)模仿教师,自由读全文。

  哪个句子在课文中反复出现?起什么作用?

  (3)学*提示,划出中心句。

  (4)学生质疑,激发学*兴趣。

  3.学第一段,明惜别情。

  (1)自由读,思考并讨论:

  写发生在什么地方的事?这时作者心中涌起的是什么感情?哪些句子写出了依依惜别之情?

  出示句子比较灯片:

  A.我听着鞭炮啪啪地响着,我流泪了。

  B.我听着鞭炮啪啪地响着,我的眼眶润湿了,我的`眼泪已经滴在眼镜面上,镜面模糊了。

  两句都写流泪,书上为什么用B?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作者说,他‘‘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其实他心中的感动已经说出来了,划出吐露“我”心声的那一句。

  (2)体会依依惜别之情,指导朗读。

  语调伤感,中速舒缓,第1句要强调。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4.学*字词,巩固作业。

  (1)比较组词:

  倚( ) 模( ) 贡( )

  依( ) 摸( ) 供( )

  (2)完成作业本1、2题,课后第5题。

  教学要求:

  1、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憎恨帝国主义的思想感情。

  2、理解课文内容,深入体会“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一句三次出现,分别表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学会本课生字;培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

  深入体会“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一句三次出现时分别表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同教学重点。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我这样不负责任地离开中国,真是一个罪人。

  教学准备:

  幻灯片。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自学生字。给课文划分段落,并讲读第一段。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从课文题目看,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2、简介时代背景:这篇课文的作者是一位著名作家,他叫郑振铎。文章写于1927年,距离现在已经69年了。当时的中国,正遭受着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派不但不与帝国主义进行斗争,反而互相勾结,大肆屠杀革命者,我们的祖国处于苦难之中,处于民族存亡的危难时刻。这时的郑振铎是一个热血的爱国青年,就在他离开祖国的时候,写下了这篇感人肺腑的文章——《别了,我爱的中国》。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自学课文,要求:

  1、出声地读课文,自学生字,然后再出声读一遍课文。

  2、想一想,刚才老师从题目中提出的问题,自己是否能通过读书解决。

  三、细读课文,分出段落。

  1、思考:这篇课文,作者主要写了哪三部分内容?

  2、讨论明确。板书:离岸告别沿途所见心中所想

  3、提问:在记叙这些内容当中,有一句话反复出现了三次,是哪一句话?请把这句话画下来。(画后明确这句话是:“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

  小结:“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这句话共出现了三次,那么,每一次它表达着怎样的思想感情,让我们到书中去寻找答案。

  四、深入理解,体会重点。

  1、思考:“我”想不想离开祖国呢?“我”在文中一句话直接回答了这个问题,请默读课文,找出来。明确:我不忍离中国而去,更不忍在这个大时代中放弃自己应做的工作而去。

  2、结合课文说说“大时代”是指怎样的时代?“我”应做的工作又是什么?

  3、讲读第一段。①指名读第一段,思考:在离岸告别的时候,“我”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我”产生了怎样的感情?从哪一句描写中最能看出?②明确:“我”产生了依依惜别之情,从描写“我”流泪一句话中最能看出。③思考讨论:把“我的眼眶润湿了,我的眼泪已经滴在眼镜面上,镜面模糊了”一句改成“我流泪了”,好不好?为什么?(打幻灯,将这两句话写在幻灯片上,供学生比较、讨论。)板书:润湿滴模糊依依惜别④此时,千言万语说不出,都倾吐在了“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这句话中。可见,通过这句话作者在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⑤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我”对祖国的依依惜别之情。

  4、总结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讲读课文第二、三段,重点体会“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这句话在第二、三次出现时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体会重点。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