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行线教案 (菁华5篇)

首页 / 教案 / | 2022-10-03 00:00:00 教案

七年级数学*行线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行线的特征,能灵活地利用*行线的三个特征解决问题.

  2.继续对学生进行初步的数学语言的训练,使学生能用数学语言叙述*行线的特征,并能用初步的数学语言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

  3.使学生理解*移的思想,知道图形经过*移以后的位置,并能画出*移后的图形.

  4.通过利用“几何画板”所做的数学实验的演示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即在图形的运动变化中抓住图形的本质特征,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通过课堂设疑,培养学生勇于发现、探索新知识的精神.

  6.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直观感知并操作确认,激发学生自主学*的欲望,使之爱学、会学、学会、会用.

  二、教学重点

  *行线的三个特征.

  三、教学难点

  灵活地利用*行线的三个特征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

  老师:同学们,如图所示,是我们大连的马栏河,河上有两座桥:新华桥和光明桥.河的*是两条*行的公路:黄河路与高尔基路,某测量员在A点测得.如果你不通过测量,能否猜出的度数是多少?

  王亮:.

  老师:他到底猜得对不对呢?下面我们要先做一个实验,拿出尺子,画两条*行的直线a、b,第三条直线l和这两条直线相交,标出所得到的角,用量角器量出各个角的度数,观察当两直线*行时,各种角有什么关系.

  学生动手按要求做实验.

  老师:将你发现的规律与组内同学进行交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与研究.

  老师:请每组派一名代表将你们得到的规律写到黑板上,并结合你画的图讲解你们组的'结论.

  第1组学生代表:如果两直线*行,同位角就相等。

七年级数学*行线教案2

  教学过程

  一、目标展示

  二、情景导入。

  装修工人正在向墙上钉木条,如果木条b与墙壁边缘垂直,那么木条a与墙壁边缘所夹角为多少度时,才能使木条a与木条b*行?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弄清楚*行的判定。

  三、直线*行的条件

  以前我们学过用直尺和三角尺画*行线,如图(课本P13图5、2—5)在三角板移动的过程中,什么没有变?

  三角板经过点P的边与靠在直尺上的边所成的角没有变。

  ∠1与∠2是三角板经过点P的边与靠在直尺上的边所成的角移动前后的位置,显然∠1与∠2是同位角并且它们相等,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什么?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行。

  简单地说:同位角相等,两条直线*行。

  符号语言:∵∠1=∠2∴AB∥CD、

  如图(课本P145、2—7),你能说出木工用图中这种叫做角尺的工具画*行线的道理吗?

  用角尺画*行线,实际上是画出了两个直角,根据“同位角相等,两条直线*行。”,可知这样画出的就是*行线。

  学*目标一:了解*行线的概念、*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

  题组一:

  1、叫做*行线。

  如图:a与b互相*行,记作,a。

  2、在同一*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b只有与两种。

  3、下列生活实例中:

  (1)交通道路上的斑马线;

  (2)天上的彩虹;

  (3)阅兵队的纵队;

  (4)百米跑道线,属于*行线的有。

  学*目标二:掌握两个*行公理;会用三角尺和直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行线。

  题组二:

  4、通过画图和观察,可得两个*行公理:

  ①、经过点,一条直线*行于已知直线;

  ②、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行,那么这两条直线,符号表达式:若b∥a,c∥a,则。

  5、在同一*面内直线a与b满足下列条件,写出其对应的位置关系:

  ①、a与b没有公共点,则a与b;

  ②、a与b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则a与b;

  ③、 a与b有两个公共点,则a与b;

  6、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行线有()

  A、有且只有一条;B、有两条;C、不存在;D、不存在或只有一条

  教学设计

  1、落实教学常规,践行学校《教师日常教学行为要求》。

  2、优化教学策略,老师要真正尊重学生的学*主体地位,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倡“学先教后”,让学生“先看、先想、先说、先做”,老师依学定教,点拔引领,让学生在不断的“思考、交流、展示、应用”中内悟知识。提倡“当堂训练”,在教学设计中,要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形成能力的环节,当堂落实。力争当堂完成“双基”任务。

七年级数学*行线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进一步了解两条直线的*行关系,掌握有关的符号表示;

  (2)让学生经历用三角板、量角器画*行线的方法,积累操作经验;

  (3)在实践操作中,探索并了解*行线的有关性质;

  2、数学思考

  能在观察和想象两直线存在*行关系,并在实践、探索中获取*行线的有关性质。

  3、解决问题

  能在观察、想像、实践、操作中发现并提出问题,初步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4、情感与态度目标

  认识到通过观察、想象、实践、操作、归纳可以获取数学知识,体验数学活动富有探索性,人而激发学生学*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信心,培养学生可持续学*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行线”是第五章相交线与*行线第二节内容,本节内容安排三个课时,这一课时是本节内容的第一课时,在这一课时里,通过让学生观察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的模型,想象有转动的过程中存在有相交的情况,从而得出概念及*行公理,那么本课时教学内容的设计意图主要是让学生在观察、想象两条线存在*行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两直线*行的有关性质,为今后学*行线的判定做好铺垫。本课设计的主要思路是通过让学生观察、实践、操作等方式,使学生经历实践、分析、归纳等过程,从而获得相关结论。

  学生在观察、实践、操作之前,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想象木条在转动过程中的位置变化情况;2、实际生活中,大量存在的是*行线段,要把它们看成直线;3、强调画*行线时要使用工具,不能徒手画,还注意不能只画横*或竖立的图形,要让学生画出一些变式图形。

  三、学校与学生情况分析

  万宁市第二中学是万宁市一所普通中学,大部分的学生来自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一般。我校七年级的学生没有通过选拔考试,只是按要求就*入学。因此,大部分学生的基础以及学**惯较差。但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在课堂教学中,逐渐淡化了知识传授、接受学*、模仿训练等传统的模式,而注重学生学*兴趣与态度的培养,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另外,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他们都具有好动、好胜、好强的心理特点,现在在我所任教的班级中,学生已初步形成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良好学风,学生之间互相提问的生生互动的氛围已逐步形成。

七年级数学*行线教案4

  教学目标

  1.经历从性质公理推出性质的过程;

  2.感受原命题与逆命题,从而了解*行线的性质公理与判定公理的区别,能在推理过程正确使用.

  对话探索设计

  〖探索1反过来也成立吗

  过去我们学过:如果两个数的和为0,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反过来,如果两个数互为相反数,那么这两个数的和为0.显然,这两个句子都是正确的.

  现在换一个例子:如果一个整数个位上的数字是5,那么它一定能够被5整除.对吗?这句话反过来怎么说?对不对?

  结论:如果一个句子是正确的,反过来说(因果对调),就未必正确.

  〖探索2

  上一节课,我们学过:同位角相等,两直线*行.反过来怎么说?猜一猜:它还是对的吗?

  〖探索3

  (1)用三角尺画两条*行线a、b.说一说:不利用第三条直线能画出两条*行线吗?请画出第三条直线(把它记为c),并说明判定这两条直线*行的根据(公理或定理);

  (2)在(1)中再画一条直线d与直线a、b都相交,找出其中的一对同位角,用量角器量出它们的度数验证你原来的猜测.

  结论:两条*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与*行线的判定公理一样,这个结论也是基本事实,即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出来的结论,我们把它叫做*行线的性质公理,它是*行线的第一条性质.

  〖探索4

  如图,请画直线c截两条*行线a、b;再在图中找出一对内错角.同学们一定能从直觉判断这对内错角也是相等的.也就是说:

  两条*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它是*行线的第二条性质.

  现在我们来试一试:如何根据性质1说出性质2成立的道理.

  如图,

  ∵a∥b(已知),

  ∴∠1=∠3(____________________).

  又∠3=________(对顶角相等),

  ∴∠1=∠2(___________).

  以上过程说明了:由性质1可以得出性质2.

  〖探索5

  我们学过判定两直线*行的第三种方法: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行.(简单地说: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行.)

  把这条定理反过来,可以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一猜:把这条定理反过来以后,还成立吗?

  〖练*

  P22练*

  说一说:求这三个角的度数分别根据*行线的哪一条性质?

  〖作业

  P25.1、2、3

  〖补充作业

  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

  (1)若a∥b,可以得到∠1=∠2.根据什么?

  (2)若∠1=∠2,可以得到a∥b.根据什么?

  (注意:(1)、(2)的根据一样吗?)

七年级数学*行线教案5

  教学设计

  (一)情境引入

  演示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的模型(如课本p13图5?2-1)让学生观察,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直线a与b不相交的位置呢?这时,直线a与b的位置关系如何?在这种位置时,又有哪些性质?

  揭示课题(板书):5.2.1*行线

  (二)探讨“情境引入中的问题”

  活动一:

  活动内容: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两直线被第三直线所截的模型,进行转动操作实践(固定b与c,转动a)。

  活动方式:每位同学都动手实践,同桌互相交流,并在班上反馈。

  提出问题:

  (1)转动a,直线a从在c的左侧与直线b相交逐步变为在右侧与b相交,大家仔细观察,再想象一下,在这个过程中,是否存在a与b不相交的位置?

  (2)在生活的身边,有很多线是*行的,大家找一找,我们教室里的哪些线是*行的?校图内有哪些线是*行的?

  (3)同学们已经初步认识了*行线,也找出了很多的*行线,那究竟怎样的线叫*行线?

  (4)在同一*面内,两条直线有几种位置关系?

  活动结论:

  ①在同一*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行线。

  ②在同一*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相交与*行。

  注:教师通过实例告诉学生,*行线必须在同一*面内。

  活动二:

  活动内容:让学生回忆活动一或让学生再次转动木条a,并仔细观察其变化情况,在黑板上出示课本p14图5.2-3,让学生画*行线。

  活动方式:每位同学都动手操作实践,以前后桌四人为一个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并选出一位代表在班上反馈。

  提出问题:

  (1)在活动一:转动木条a的过程中,有几个位置使得a与b*行?

  (2)让学生拿出工具画图,在p14图5.2-3中,试过点b画直线a的*行线,能画出几条?再过点c画直线a的*行线,能画出几条?

  活动结论: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行。

  活动三:

  活动内容:教师出示自己准备好的.图片(课本p14图5.2-2),让学生观察、分析、讨论、交流。

  活动方式:每位同学都仔细观察分析,以前后桌四人为一个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并选出一位代表在班上反馈。

  提出问题:

  (1)*行线在生活中到处可见,有时也可组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教师出示如课本p14图5.2-2的左图),在这一个图片中,哪些线是*行线?他们之间又有什么位置关系?

  (2)在体育活动中也存在着*行线(教师出示如课本p14图5.2-2的右图),在这个图片中,旅游池中的隔道绳之间有什么位置关系?

  (3)以上两个实例中,说明了*行线具有什么性质?

  活动结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行。

  (三)知识的巩固与应用

  1、课本p19*题5.2第7题。

  2、选择题(用小黑板展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过任一点p可以作已知直线a的*行线。

  b、同一*面内的两条不相交的直线是*行线。

  c、过直线外一点只能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行。

  d、*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行。

  (四)小结

  从本节课的学*活动中,你有什么收获?(由学生自己小结)

  (1)知识内容小结:①*行线的定义及其符号表示法。

  ②*行线的两条性质。

  (2)学*方法小结:可以通过观察、想象、实践、分析等方式,来获得*行线的有关知识。

  (五)作业布置

  课本p20*题5.2第11题。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主要安排了三个活动来完成,上完这节课后,自我感觉比较好,因为学生在课堂上表现比较积极、主动,由于七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对模型、图片都比较感兴趣,全班学生都认真、主动地参与了观察、想象、实践、操作、讨论、交流等活动,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得出结论。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

  感到不足的地方:第一,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够好,有少部分的学生虽然积极参与了活动,但难于得出结论;第二,在实践画图的过程中,操作显得不够熟练;第三,由于学校班额的人数过多,在小组讨论、发表意见时,不能够让所有小组的代表都有发言机会。


七年级数学*行线教案 (菁华5篇)扩展阅读


七年级数学*行线教案 (菁华5篇)(扩展1)

——七年级数学*行线教案 (菁华5篇)

七年级数学*行线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行线的特征,能灵活地利用*行线的三个特征解决问题.

  2.继续对学生进行初步的数学语言的训练,使学生能用数学语言叙述*行线的特征,并能用初步的数学语言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

  3.使学生理解*移的思想,知道图形经过*移以后的位置,并能画出*移后的图形.

  4.通过利用“几何画板”所做的数学实验的演示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即在图形的运动变化中抓住图形的本质特征,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通过课堂设疑,培养学生勇于发现、探索新知识的精神.

  6.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直观感知并操作确认,激发学生自主学*的欲望,使之爱学、会学、学会、会用.

  二、教学重点

  *行线的三个特征.

  三、教学难点

  灵活地利用*行线的三个特征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

  老师:同学们,如图所示,是我们大连的马栏河,河上有两座桥:新华桥和光明桥.河的*是两条*行的公路:黄河路与高尔基路,某测量员在A点测得.如果你不通过测量,能否猜出的度数是多少?

  王亮:.

  老师:他到底猜得对不对呢?下面我们要先做一个实验,拿出尺子,画两条*行的直线a、b,第三条直线l和这两条直线相交,标出所得到的角,用量角器量出各个角的度数,观察当两直线*行时,各种角有什么关系.

  学生动手按要求做实验.

  老师:将你发现的规律与组内同学进行交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与研究.

  老师:请每组派一名代表将你们得到的规律写到黑板上,并结合你画的图讲解你们组的'结论.

  第1组学生代表:如果两直线*行,同位角就相等。

七年级数学*行线教案2

  教学过程

  一、目标展示

  二、情景导入。

  装修工人正在向墙上钉木条,如果木条b与墙壁边缘垂直,那么木条a与墙壁边缘所夹角为多少度时,才能使木条a与木条b*行?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弄清楚*行的判定。

  三、直线*行的条件

  以前我们学过用直尺和三角尺画*行线,如图(课本P13图5、2—5)在三角板移动的过程中,什么没有变?

  三角板经过点P的边与靠在直尺上的边所成的角没有变。

  ∠1与∠2是三角板经过点P的边与靠在直尺上的边所成的角移动前后的位置,显然∠1与∠2是同位角并且它们相等,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什么?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行。

  简单地说:同位角相等,两条直线*行。

  符号语言:∵∠1=∠2∴AB∥CD、

  如图(课本P145、2—7),你能说出木工用图中这种叫做角尺的工具画*行线的道理吗?

  用角尺画*行线,实际上是画出了两个直角,根据“同位角相等,两条直线*行。”,可知这样画出的就是*行线。

  学*目标一:了解*行线的概念、*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

  题组一:

  1、叫做*行线。

  如图:a与b互相*行,记作,a。

  2、在同一*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b只有与两种。

  3、下列生活实例中:

  (1)交通道路上的斑马线;

  (2)天上的彩虹;

  (3)阅兵队的纵队;

  (4)百米跑道线,属于*行线的有。

  学*目标二:掌握两个*行公理;会用三角尺和直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行线。

  题组二:

  4、通过画图和观察,可得两个*行公理:

  ①、经过点,一条直线*行于已知直线;

  ②、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行,那么这两条直线,符号表达式:若b∥a,c∥a,则。

  5、在同一*面内直线a与b满足下列条件,写出其对应的位置关系:

  ①、a与b没有公共点,则a与b;

  ②、a与b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则a与b;

  ③、 a与b有两个公共点,则a与b;

  6、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行线有()

  A、有且只有一条;B、有两条;C、不存在;D、不存在或只有一条

  教学设计

  1、落实教学常规,践行学校《教师日常教学行为要求》。

  2、优化教学策略,老师要真正尊重学生的学*主体地位,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倡“学先教后”,让学生“先看、先想、先说、先做”,老师依学定教,点拔引领,让学生在不断的“思考、交流、展示、应用”中内悟知识。提倡“当堂训练”,在教学设计中,要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形成能力的环节,当堂落实。力争当堂完成“双基”任务。

七年级数学*行线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进一步了解两条直线的*行关系,掌握有关的符号表示;

  (2)让学生经历用三角板、量角器画*行线的方法,积累操作经验;

  (3)在实践操作中,探索并了解*行线的有关性质;

  2、数学思考

  能在观察和想象两直线存在*行关系,并在实践、探索中获取*行线的有关性质。

  3、解决问题

  能在观察、想像、实践、操作中发现并提出问题,初步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4、情感与态度目标

  认识到通过观察、想象、实践、操作、归纳可以获取数学知识,体验数学活动富有探索性,人而激发学生学*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信心,培养学生可持续学*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行线”是第五章相交线与*行线第二节内容,本节内容安排三个课时,这一课时是本节内容的第一课时,在这一课时里,通过让学生观察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的模型,想象有转动的过程中存在有相交的情况,从而得出概念及*行公理,那么本课时教学内容的设计意图主要是让学生在观察、想象两条线存在*行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两直线*行的有关性质,为今后学*行线的判定做好铺垫。本课设计的主要思路是通过让学生观察、实践、操作等方式,使学生经历实践、分析、归纳等过程,从而获得相关结论。

  学生在观察、实践、操作之前,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想象木条在转动过程中的位置变化情况;2、实际生活中,大量存在的是*行线段,要把它们看成直线;3、强调画*行线时要使用工具,不能徒手画,还注意不能只画横*或竖立的图形,要让学生画出一些变式图形。

  三、学校与学生情况分析

  万宁市第二中学是万宁市一所普通中学,大部分的学生来自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一般。我校七年级的学生没有通过选拔考试,只是按要求就*入学。因此,大部分学生的基础以及学**惯较差。但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在课堂教学中,逐渐淡化了知识传授、接受学*、模仿训练等传统的模式,而注重学生学*兴趣与态度的培养,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另外,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他们都具有好动、好胜、好强的心理特点,现在在我所任教的班级中,学生已初步形成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良好学风,学生之间互相提问的生生互动的氛围已逐步形成。

七年级数学*行线教案4

  教学目标

  1.经历从性质公理推出性质的过程;

  2.感受原命题与逆命题,从而了解*行线的性质公理与判定公理的区别,能在推理过程正确使用.

  对话探索设计

  〖探索1反过来也成立吗

  过去我们学过:如果两个数的和为0,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反过来,如果两个数互为相反数,那么这两个数的和为0.显然,这两个句子都是正确的.

  现在换一个例子:如果一个整数个位上的数字是5,那么它一定能够被5整除.对吗?这句话反过来怎么说?对不对?

  结论:如果一个句子是正确的,反过来说(因果对调),就未必正确.

  〖探索2

  上一节课,我们学过:同位角相等,两直线*行.反过来怎么说?猜一猜:它还是对的吗?

  〖探索3

  (1)用三角尺画两条*行线a、b.说一说:不利用第三条直线能画出两条*行线吗?请画出第三条直线(把它记为c),并说明判定这两条直线*行的根据(公理或定理);

  (2)在(1)中再画一条直线d与直线a、b都相交,找出其中的一对同位角,用量角器量出它们的度数验证你原来的猜测.

  结论:两条*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与*行线的判定公理一样,这个结论也是基本事实,即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出来的结论,我们把它叫做*行线的性质公理,它是*行线的第一条性质.

  〖探索4

  如图,请画直线c截两条*行线a、b;再在图中找出一对内错角.同学们一定能从直觉判断这对内错角也是相等的.也就是说:

  两条*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它是*行线的第二条性质.

  现在我们来试一试:如何根据性质1说出性质2成立的道理.

  如图,

  ∵a∥b(已知),

  ∴∠1=∠3(____________________).

  又∠3=________(对顶角相等),

  ∴∠1=∠2(___________).

  以上过程说明了:由性质1可以得出性质2.

  〖探索5

  我们学过判定两直线*行的第三种方法: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行.(简单地说: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行.)

  把这条定理反过来,可以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一猜:把这条定理反过来以后,还成立吗?

  〖练*

  P22练*

  说一说:求这三个角的度数分别根据*行线的哪一条性质?

  〖作业

  P25.1、2、3

  〖补充作业

  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

  (1)若a∥b,可以得到∠1=∠2.根据什么?

  (2)若∠1=∠2,可以得到a∥b.根据什么?

  (注意:(1)、(2)的根据一样吗?)

七年级数学*行线教案5

  教学设计

  (一)情境引入

  演示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的模型(如课本p13图5?2-1)让学生观察,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直线a与b不相交的位置呢?这时,直线a与b的位置关系如何?在这种位置时,又有哪些性质?

  揭示课题(板书):5.2.1*行线

  (二)探讨“情境引入中的问题”

  活动一:

  活动内容: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两直线被第三直线所截的模型,进行转动操作实践(固定b与c,转动a)。

  活动方式:每位同学都动手实践,同桌互相交流,并在班上反馈。

  提出问题:

  (1)转动a,直线a从在c的左侧与直线b相交逐步变为在右侧与b相交,大家仔细观察,再想象一下,在这个过程中,是否存在a与b不相交的位置?

  (2)在生活的身边,有很多线是*行的,大家找一找,我们教室里的哪些线是*行的?校图内有哪些线是*行的?

  (3)同学们已经初步认识了*行线,也找出了很多的*行线,那究竟怎样的线叫*行线?

  (4)在同一*面内,两条直线有几种位置关系?

  活动结论:

  ①在同一*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行线。

  ②在同一*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相交与*行。

  注:教师通过实例告诉学生,*行线必须在同一*面内。

  活动二:

  活动内容:让学生回忆活动一或让学生再次转动木条a,并仔细观察其变化情况,在黑板上出示课本p14图5.2-3,让学生画*行线。

  活动方式:每位同学都动手操作实践,以前后桌四人为一个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并选出一位代表在班上反馈。

  提出问题:

  (1)在活动一:转动木条a的过程中,有几个位置使得a与b*行?

  (2)让学生拿出工具画图,在p14图5.2-3中,试过点b画直线a的*行线,能画出几条?再过点c画直线a的*行线,能画出几条?

  活动结论: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行。

  活动三:

  活动内容:教师出示自己准备好的.图片(课本p14图5.2-2),让学生观察、分析、讨论、交流。

  活动方式:每位同学都仔细观察分析,以前后桌四人为一个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并选出一位代表在班上反馈。

  提出问题:

  (1)*行线在生活中到处可见,有时也可组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教师出示如课本p14图5.2-2的左图),在这一个图片中,哪些线是*行线?他们之间又有什么位置关系?

  (2)在体育活动中也存在着*行线(教师出示如课本p14图5.2-2的右图),在这个图片中,旅游池中的隔道绳之间有什么位置关系?

  (3)以上两个实例中,说明了*行线具有什么性质?

  活动结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行。

  (三)知识的巩固与应用

  1、课本p19*题5.2第7题。

  2、选择题(用小黑板展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过任一点p可以作已知直线a的*行线。

  b、同一*面内的两条不相交的直线是*行线。

  c、过直线外一点只能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行。

  d、*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行。

  (四)小结

  从本节课的学*活动中,你有什么收获?(由学生自己小结)

  (1)知识内容小结:①*行线的定义及其符号表示法。

  ②*行线的两条性质。

  (2)学*方法小结:可以通过观察、想象、实践、分析等方式,来获得*行线的有关知识。

  (五)作业布置

  课本p20*题5.2第11题。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主要安排了三个活动来完成,上完这节课后,自我感觉比较好,因为学生在课堂上表现比较积极、主动,由于七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对模型、图片都比较感兴趣,全班学生都认真、主动地参与了观察、想象、实践、操作、讨论、交流等活动,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得出结论。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

  感到不足的地方:第一,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够好,有少部分的学生虽然积极参与了活动,但难于得出结论;第二,在实践画图的过程中,操作显得不够熟练;第三,由于学校班额的人数过多,在小组讨论、发表意见时,不能够让所有小组的代表都有发言机会。


七年级数学*行线教案 (菁华5篇)(扩展2)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教案3篇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法则,会将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

  2.通过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通过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通过揭示法则,渗透事物间普遍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建议

  (一) 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重点是运用法则熟练进行减法运算。解有理数减法的计算题需严格掌握两个步骤:首先将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然后依据有理数加法法则确定所求结果的符号和绝对值.理解法则是难点,突破的关键是转化,变减为加.学*中要注意体会:小学遇到的小数减大数不会减的问题解决了,小数减大数的差是负数,在有理数范围内,减法总可以实施.

  (二)知识结构

  (三)教法建议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后强调指出:由于把减数变为它的相反数,从而减法转化为加法.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当引进负数后就可以统一用加法来解决.

  2.不论减数是正数、负数或是零,都符合有理数减法法则.在使用法则时,注意被减数是永不变的.

  3. 因为任何减法运算都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再规定几个带有减法的运算律,这样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记忆.

  4.注意引入负数后,小的数减去大的数就可以进行了,其差可用负数表示。

  教学设计示例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掌握法则.

  2.会进行运算.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

  2.通过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推导,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揭示法则,渗透事物间普遍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四)美育渗透点

  在小学算术里减法不能永远实施,学*了本节课知道减法在有理数范围内可以永远实施,体现了知识体系的完整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师尽量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总结,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

  2.学生学法:探索新知→归纳结论→练*巩固.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有理数减法法则和运算.

  2.难点: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推导.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电脑、投影仪、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提出实际问题,学生积极参与探索新知,教师出示练*题,学生以多种方式讨论解决.

  七、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计算(口答)(1); (2)-3+(-7);

  (3)-10+(+3); (4)+10+(-3).

  2.由实物投影显示课本第42页本章引言中的画面,这是北京冬季里的一天,白天的最高气温是10℃,夜晚的最低气温是-5℃.这一天的最高气温比最低气温高多少?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

  生:10℃比-5℃高15℃.

  师:能不能列出算式计算呢?

  生:10-(-5).

  师:如何计算呢?

  教师总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教法说明】

  1题既复*巩固有理数加法法则,同时为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打基础.

  2题是一个具体实例,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把具体实例抽象成数学问题,从而点明本节课课题—.

  (二)探索新知,讲授新课

  1.师:大家知道10-3=7.谁能把10-3=7这个式子中的性质符号补出来呢?

  生:(+10)-(+3)=+7.

  师:计算:(+10)+(-3)得多少呢?

  生:(+10)+(-3)=+7.

  师:让学生观察两式结果,由此得到

  (+10)-(+3)=+10)+(-3). (1)

  师:通过上述题,同学们观察减法是否可以转化为加法计算呢?

  生:可以.

  师:是如何转化的呢?

  生:减去一个正数(+3),等于加上它的相反数(-3).

  【教法说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通过尝试,自己认识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计算.

  2.再看一题,计算(-10)-(-3).

  教师启发:要解决这个问题,根据有理数减法的意义,这就是要求一个数使它与(-3)相加加会得到-10,那么这个数是谁呢?

  生:-7即:(-7)+(-3)=-10,所以(-10)-(-3)=-7.

  教师给另外一个问题:计算(-10)+(+3).

  生:(-10)+(+3)=-7.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上述两题结果,由此得到:

  (-10)-(-3)=(-10)+(+3). (2)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2)式;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呢?

  生:减去一个负数(-3)等于加上它的相反数(+3).

  教师总结:由(1)、(2)两式可以看出减法运算可以转化成加法运算.

  【教法说明】由于学生刚刚接触有理数减法运算难度较大,为面向全体,通过第二个题给予学生进一步观察比较的机会,学生自己总结、归纳、思考,此时学生的思维活跃,易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主动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达到能力培养的目标.

  师:通过以上两个题目,请同学们想一想两个有理数相减的法则是什么?

  学生活动:同学们思考,并要求同桌同学相到叙述,互相纠正补充,然后举手回答,其他同学思考准备更正或补充.

  师:出示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板书)

  教师强调法则:(1)减法转化为加法,减数要变成相反数.(2)法则适用于任何两有理数相减.(3)用字母表示一般形式为:.

  【教法说明】结合引入新课中温度计的实例,进一步验证了法则的合理性,同时向学生指出了有理数减法的实际意义.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实际,又服务于实际.

  4.例题讲解:

  [出示投影1 (例题1、2)]

  例1 计算(1)(-3)-(-5); (2)0-7;

  例2 计算(1)7.2-(-4.8); (2)()-.

  例1是由学生口述解题过程,教师板书,强调解题的规范性,然后师生共同总结解题步骤:(1)转化,(2)进行加法运算.

  例2两题由两个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做在练*本上,然后师生讲评.

  【教法说明】学生口述解题过程,教师板书做示范,从中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和良好的学**惯.例1(2)题是0减去一个数,学生在开始学时很容易出错,这里作为例题是为引起学生的重视.例2两题是简单的变式题目,意在说明有理数减法法则不但适用于整数,也适用于分数、小数,即有理数.

  师:组织学生自己编题,学生回答.

  【教法说明】教师与学生以*等身份参与教学,放手让学生自己编拟有理数减法的题目,其目的是让学生巩固怕学知识.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出题,相互解答,互相纠正,能增强学生学*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同时,教师可以获取学生掌握知识的反馈信息,对于存在的问题及时回授.

  (三)尝试反馈,巩固练*

  师:下面大家一起看一组题.

  [出示投影2 (计算题1、2)]

  1.计算(口答)

  (1)6-9; (2)(+4)-(-7); (3)(-5)-(-8);

  (4)(-4)-9 (5)0-(-5); (6)0-5.

  2.计算

  (1)(-2.5)-5.9; (2)1.9-(-0.6);

  (3)()-; (4)-().

  学生活动:1题找学生口答,2题找四个学生板演,其他同学做在练*本上.

  【教法说明】学生对有理数减法法则已经熟悉,学生在做练*时,要引导学生注意归纳有理数减法规律,而不要只是简单机械地将减法化成加法,为以后逐步省略化成加法的中间步骤做准备.

  用实物投影显示课本第45页的画面.

  3.世界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是8848米,陆上最低处是位于亚洲西部的死海湖,湖面海拔高度是-392米,两处高度相差多少?

  生答:8848-(-392)=8848+392=9240.

  所以两地高度相差9240米.

  【教法说明】此题是实际问题,与新课引入中的实际问题前后呼应,贯彻《教学大纲》中规定的“要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教学问题的训练,逐步形成用数学意识”的要求,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有理数减法,说明数学来源于实际,又用于实际.

  (四)课堂小结

  提问:通过本节课学*你学到了什么?生答:略.

  师:有理数减法法则是一个转化法则,要求同学们掌握并能应用其计算.对于小学不能解决的2-5这类不够减的问题就不成问题了.也就是说,在有理数范围内,减法总可能实施.

  八、随堂练*

  1.填空题

  (1)3-(-3)=____________; (2)(-11)-2=______________;

  (3)0-(-6)=____________; (4)(-7)-(+8)=____________;

  (5)-12-(-5)=____________; (6)3比5大____________;

  (7)-8比-2小___________; (8)-4-( )=10;

  (9)如果,,则的符号是___________;

  (10)用算式表示: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是8848米,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是-155米,两处高度相差多少米__________.

  2.判断题

  (1)两数相减,差一定小于被减数.( )

  (2)(-2)-(+3)=2+(-3).( )

  (3)零减去一个数等于这个数的相反数.( )

  (4)方程在有理数范围内无解.( )

  (5)若,,,.( )

  九、布置作业

  (一)必做题:课本第83页中2.偶数题,3.偶数题,4.偶数题.

  (二)选做题:课本第84页中5、8.

  十、板书设计

  随堂练*答案.

  1.(1)6; (2)-13; (3)6; (4)-15;

  (5)-7; (6)-2; (7)6; (8)-4;

  (9)+; (10)8848-(-155).

  2.× × √ × √

  作业 答案

  (一)必做题:2.(2)102;(4)-68;(6)-210;(8)92

  3.(2)-0.6;(4)0.2;(6)-1.5;(8)9.11

  4.(2);(4);(6);(8)

  (二)选做题:5.(1)-9;(2)-5;(3)1;(4)12;(5)-2.28;(6)

  8.(1)4;(2)5;(3)7;(4)5

  教学目标

  1, 掌握有理数的概念,会对有理数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培养分类能力;

  2, 了解分类的标准与分类结果的相关性,初步了解“集合”的含义;

  3, 体验分类是数学上的常用处理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分类的标准和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知识重点 正确理解有理数的概念

  教学过程

  探索新知

  在前两个学段,我们已经学*了很多不同类型的数,通过上两节课的学*,又知道了现在的数包括了负数,现在请同学们在草稿纸上任意写出3个数(同时请3个同学在黑板上写出).

  问题1:观察黑板上的9个数,并给它们进行分类.

  学生思考讨论和交流分类的情况.

  学生可能只给出很粗略的分类,如只分为“正数”和“负数”或“零”三类,此时,教师应给予引导和鼓励.

  例如,

  对于数5,可这样问:5和5. 1有相同的类型吗?5可以表示5个人,而5. 1可以表示人数吗?(不可以)所以它们是不同类型的数,数5是正数中整个的数,我们就称它为“正整数”,而5. 1不是整个的数,称为“正分数,,.…(由于小数可化为分数,以后把小数和分数都称为分数)

  通过教师的引导、鼓励和不断完善,以及学生自己的概括,最后归纳出我们已经学过的5类不同的数,它们分别是“正整数,零,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

  按照书本的说法,得出“整数”“分数”和“有理数”的概念.

  看书了解有理数名称的由来.

  “统称”是指“合起来总的名称”的意思.

  试一试:

  按照以上的分类,你能作出一张有理数的分类表吗?你能说出以上有理数的分类是以什么为标准的吗?(是按照整数和分数来划分的) 分类是数学中解决问题的常用手段,这个引入具有开放的特点,学生乐于参与

  学生自己尝试分类时,可能会很粗略,教师给予引导和鼓励,划分数的类型要从文字所表示的意义上去引导,这样学生易于理解。

  有理数的分类表要在黑板或媒体上展示,分类的标准要引导学生去体会

  练一练

  1,任意写出三个有理数,并说出是什么类型的数,与同伴进行交流.

  2,教科书第10页练*.

  此练*中出现了集合的概念,可向学生作如下的说明.

  把一些数放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数的集合,简称“数集”,所有有理数组成的数集叫做有理数集.类似地,所有整数组成的数集叫做整数集,所有负数组成的数集叫做负数集……;

  数集一般用圆圈或大括号表示,因为集合中的数是无限的,而本题中只填了所给的几个数,所以应该加上省略号:。

  思考:

  问题1:上面练*中的四个集合合并在一起就是全体有理数的集合吗?

  创新探究

  问题2:有理数可分为正数和负数两大类,对吗?为什么?

  教学时,要让学生总结已经学过的数,鼓励学生概括,通过交流和讨论,教师作适当的指导,使学生了解分类的标准不一样时,分类的结果也是不同的,所以分类的标准要明确,使分类后每一个参加分类的象属于其中的某一类而只能属于这一类,教学中教师可举出通俗易懂的例子作些说明,可以按年龄,也可以按性别、地域来分等。

  小结与作业

  到现在为止我们学过的数都是有理数(圆周率除外),有理数可以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教学目标

  1.理解有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中的符号法则和绝对值运算法则,并初步理解有理数乘法法则的合理性;

  2.能根据有理数乘法法则熟练地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使学生掌握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积的符号法则;

  3.三个或三个以上不等于0的有理数相乘时,能正确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简化运算过程;

  4.通过有理数乘法法则及运算律在乘法运算中的运用,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5.本节课通过行程问题说明法则的合理性,让学生感知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教学建议

  (一)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的教学重点是能够熟练进行运算。依据法则和运算律灵活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是进一步学*除法运算和乘方运算的基础。运算和加法运算一样,都包括符号判定与绝对值运算两个步骤。因数不包含0的乘法运算中积的符号取决于因数中所含负号的个数。当负号的个数为奇数时,积的符号为负号;当负号的个数为偶数时,积的符号为正数。积的绝对值是各个因数的绝对值的积。运用乘法交换律恰当的结合因数可以简化运算过程。

  本节的难点是对法则的理解。法则中的“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只是针对两个因数相乘的情况而言的。乘法法则给出了判定积的符号和积的绝对值的方法。即两个因数符号相同,积的符号是正号;两个因数符号不同,积的符号是负号。积的绝对值是这两个因数的绝对值的积。

  (二)知识结构

  (三)教法建议

  1.有理数乘法法则,实际上是一种规定。行程问题是为了了解这种规定的合理性。

  2.两数相乘时,确定符号的依据是“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也就是小学学过的算术乘法.

  3.基础较差的同学,要注意乘法求积的符号法则与加法求和的符号法则的区别。

  4.几个数相乘,如果有一个因数为0,那么积就等于0.反之,如果积为0,那么,至少有一个因数为0.

  5.小学学过的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对有理数乘法仍适用,需注意的是这里的字母a、b、c既可以是正有理数、0,也可以是负有理数。

  6.如果因数是带分数,一般要将它化为假分数,以便于约分。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了解意义基础上,理解有理数乘法法则,并初步理解有理数乘法法则的合理性;

  2.通过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通过教材给出的行程问题,认识数学来源于实践并反作用于实践。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依据法则,熟练进行运算;

  难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理解.

  课堂教学过程 设计

  一、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1.计算(-2)+(-2)+(-2).

  2.有理数包括哪些数?小学学*四则运算是在有理数的什么范围中进行的?(非负数)

  3.有理数加减运算中,关键问题是什么?和小*算中最主要的不同点是什么?(符号问题)

  4.根据有理数加减运算中引出的新问题主要是负数加减,运算的关键是确定符号问题,你能不能猜出在有理数乘法以及以后学*的除法中将引出的新内容以及关键问题是什么?(负数问题,符号的确定)

  二、师生共同研究有理数乘法法则

  问题1 水库的水位每小时上升3厘米,2小时上升了多少厘米?

  解:3×2=6(厘米) ①

  答:上升了6厘米.

  问题2 水库的水位*均每小时下降3厘米,2小时上升多少厘米?

  解:-3×2=-6(厘米) ②

  答:上升-6厘米(即下降6厘米).

  引导学生比较①,②得出:

  把一个因数换成它的相反数,所得的积是原来的积的相反数.

  这是一条很重要的结论,应用此结论,3×(-2)=?(-3)×(-2)=?(学生答)

  把3×(-2)和①式对比,这里把一个因数“2”换成了它的相反数“-2”,所得的积应是原来的积“6”的相反数“-6”,即3×(-2)=-6.

  把(-3)×(-2)和②式对比,这里把一个因数“2”换成了它的相反数“-2”,所得的积应是原来的积“-6”的相反数“6”,即(-3)×(-2)=6.

  此外,(-3)×0=0.

  综合上面各种情况,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出有理数乘法的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继而教师强调指出:

  “同号得正”中正数乘以正数得正数就是小学学*的乘法,有理数中中特别注意“负负得正”和“异号得负”.

  用有理数乘法法则与小学学*的乘法相比,由于介入了负数,使乘法较小学当然复杂多了,但并不难,关键仍然是乘法的符号法则:“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符号一旦确定,就归结为小学的乘法了.

  因此,在进行有理数乘法时,需要时时强调:先定符号后定值.

  三、运用举例,变式练*

  例1 计算:

  例2 某一物体温度每小时上升a度,现在温度是0度.

  (1)t小时后温度是多少?

  (2)当a,t分别是下列各数时的结果:

  ①a=3,t=2;②a=-3,t=2;

  ②a=3,t=-2;④a=-3,t=-2;

  教师引导学生检验一下(2)中各结果是否合乎实际.

  课堂练*

  1.口答:

  (1)6×(-9); (2)(-6)×(-9); (3)(-6)×9; (4)(-6)×1;

  (5)(-6)×(-1); (6) 6×(-1); (7)(-6)×0; (8)0×(-6);

  2.口答:

  (1)1×(-5); (2)(-1)×(-5); (3)+(-5);

  (4)-(-5); (5)1×a; (6)(-1)×a.

  这一组题做完后让学生自己总结:一个数乘以1都等于它本身;一个数乘以-1都等于它的相反数.+(-5)可以看成是1×(-5),-(-5)可以看成是(-1)×(-5).同时教师强调指出,a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或0;-a未必是负数,也可以是正数或0.

  3.当a,b是下列各数值时,填写空格中计算的积与和:

  4.填空:

  (1)1×(-6)=______;(2)1+(-6)=_______;

  (3)(-1)×6=________;(4)(-1)+6=______;

  (5)(-1)×(-6)=______;(6)(-1)+(-6)=_____;

  (9)|-7|×|-3|=_______;(10)(-7)×(-3)=______.

  5.判断下列方程的解是正数还是负数或0:

  (1)4x=-16; (2)-3x=18; (3)-9x=-36; (4)-5x=0.

  四、小结

  今天主要学*了有理数乘法法则,大家要牢记,两个负数相乘得正数,简单地说:“负负得正”.

  五、作业

  1.计算:

  (1)(-16)×15; (2)(-9)×(-14); (3)(-36)×(-1);

  (4)100×(-0.001); (5)-4.8×(-1.25); (6)-4.5×(-0.32).

  2.计算:

  3.填空(用“>”或“<”号连接):

  (1)如果 a<0,b<0,那么 ab ________0;

  (2)如果 a<0,b<0,那么ab _______0;


七年级数学*行线教案 (菁华5篇)(扩展3)

——七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菁华5篇)

  教学目标

  1、整理前两个学段学过的整数、分数(包括小数)的知识,掌握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2、能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

  3、体验数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

  正确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

  知识重点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设计理念

  设置情境

  引入课题上课开始时,教师应通过具体的例子,简要说明在前两个学段我们已经学过的数,并由此请学生思考:生

  活中仅有这些“以前学过的数”够用了吗?下面的例子,仅供参考。

  师:今天我们已经是七年级的学生了,我是你们的数学老师。下面我先向你们做一下自我介绍,我的名字是xx,身高1.73米,体重58.5千克,今年40岁。我们的班级是七(13)班,有60个同学,其中男同学有22个,占全班总人数的37%…

  问题1:老师刚才的介绍中出现了几个数?分别是什么?你能将这些数按以前学过的数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吗?

  学生活动:思考,交流

  师:以前学过的数,实际上主要有两大类,分别是整数和分数(包括小数)。

  问题2: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

  请同学们看书(观察本节前面的几幅图中用到了什么数,让学生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并思考讨论,然后进行交流。

  (也可以出示气象预报中的气温图,地图中表示地形高低地形图,工资卡中存取钱的记录页面等)

  学生交流后,教师归纳:以前学过的数已经不够用了,有时候需要一种前面带有“—”的新数。先回顾小学里学过的数的类型,归纳出我们已经学了整数和分数,然后,举一些实际生活*有相反意义的量,说明为了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我们需要引入负数,这样做强调了数学的严密性,但对于学生来说,更多地感到了数学的枯燥乏味为了既复*小学里学过的数,又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所以创设如下的问题情境,以尽量贴*学生的实际。

  这个问题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学生自己看书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的重要途径,都应予以重视。

  以上的情境和实例使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通过实例,使学生获取大量的感性材料,为正确建立相反意义的量奠定基础。

  分析问题

  探究新知问题3:前面带有“一”号的新数我们应怎样命名它呢?为什么要引人负数呢?通常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用正数和负数分别表示怎样的量呢?

  这些问题都必须要求学生理解。

  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出示这些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看书自学,然后师生交流。

  这阶段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正数和负数的表示。

  强调: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而相反意义的量包含两个要素:一是它们的意义相反,如向东与向西,收人与支出;二是它们都是数量,而且是同类的量。这些问题是这节课的主要知识,教师要清楚地向学生说明,并且要注意语言的准确与规范,要舍得花时间让学充分发表想法。

  举一反三思维拓展经过上面的讨论交流,学生对为什么要引人负数,对怎样用正数和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有了初步的理解,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举出实际生活中类似的例子,以加深对正数和负数概念的理解,并开拓思维。

  问题4:请同学们举出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的例子。

  问题5:你是怎样理解“正整数”“负整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的呢?请举例说明。

  能否举出例子是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体现,也能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引负数的必要性。

  知识目标:

  掌握*方根、算术*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与表示,认识开*(立)方与*(立)方的联系,会用计算器求*方根与立方根,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实数与数轴的对应关系。

  过程目标:

  经历从有理数到实数的扩展,体验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探究用实数运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

  运用实际例子帮助学生了解这些抽象概念的实际意义,学会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方根、算术*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与表示,会用计算器求*方根与立方根。

  教学难点:

  实数与数轴的对应关系,探究用实数运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通过填空,梳理知识系统)

  1、如果一个数的____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方根(也叫做二次方根)

  一个正数a有___个*方根,正*方根用___表示,负*方根用___表示,零的*方根是___,____没有*方根。求一个数的*方根运算叫做____。

  2、正数的___*方根和___*方根,统称算术*方根。一个数a(a≥0)的算术*方根记做____。

  3、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___根(也叫做a的三次方根),记做____。一个正数有一个___的立方根,一个负数有一个___的立方根,零的立方根是___。

  4、_________________叫做无理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_______。

  5、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实数,____的数总比____的数大.

  二、练一练:(学生抢答,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1、下列各数有没有*方根?并说明理由。

  2、已知某数的一个*方根为,求这个数和它的另一个*方根。

  4、求图中阴影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


七年级数学*行线教案 (菁华5篇)(扩展4)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菁华5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摸球游戏,了解并掌握计算一类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方法,体会概率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节课的学*,帮助学生更容易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验到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通过环环相扣的、层层深入的问题设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概率的定义及简单的列举法计算。

  2.应用概率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灵活应用概率的计算方法解决各种类型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旧知

  1、下面事件:①在标准大气压下,水加热到100℃时会沸腾。②掷一枚硬币,出现反面。③三角形内角和是360°;④蚂蚁搬家,天会下雨,

  不可能事件的有 ,必然事件有 ,不确定事件有 。

  2、任何两个偶数之和是偶数是 事件;任何两个奇数之和是奇数是 事件;

  3、欢欢和莹莹进行“剪刀、石头、布”游戏,约定“三局两胜”决定谁最终获胜,那么欢欢获胜的可能性 。

  4、足球比赛前裁判通过抛硬币让双方的队长猜正反来选场地,只抛了一次,而双方的队长却都没有异议,为什么?

  5、一个均匀的骰子,抛掷一次,它落地时向上的数可能有几种不同的结果?每一种结果的概率分别为多少?

  求一个随机事件概率的基本方法是通过大量的重复试验,那么能不能不进行大量的重复试验,只通过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求出随机事件的概率,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学*的“等可能事件的概率”。

  二、情境导入

  1、任意掷一枚均匀的硬币,可能出现哪些结果?每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同吗?正面朝上的概率是多少?

  2、这个袋子中有5个乒乓球,分别标有1,2,3,4,5这5个号码,这些球除号码外都相同,搅匀后任意摸出一个球,拿出来后再将球放回袋子中。

  (1)会出现哪些可能的结果?

  (2)每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同吗?它们的概率分别是多少?你是怎么得到概率的值?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引导

  三、探究新知

  1、请大家观察前面的抛硬币、掷骰子和摸球游戏,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引导:

  (1)一次试验可能出现的结果是有限的;

  (2)每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同。

  设一个实验的所有可能结果有n种,每次试验有且只有其中的一种结果出现。如果每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同,那么我们就称这个试验的结果是等可能的。

  2、探究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

  (1)抛掷一个均匀的骰子一次,它落地时向上的数是偶数的概率是多少呢?

  (2)不透明的一个袋子中装有大小相同的三个球,一个黄色和已编有1.2.3号码的3个白球,从中摸出2个球,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结果?摸出2个白球有多少种不同结果?摸出2个白球的概率是多少?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同桌间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一般地,如果一个试验有n种等可能的结果,事件A包含其中的种结果,那么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

  P(A)=/n

  必然事件发生的概率为1,记做P(必然事件)=1;不可能事件的发生的概率为0,记做P(不可能事件)=0;如果A为不确定事件,那么0<P(A)<1

  3、应用新知

  例:任意掷一枚均匀骰子。

  1.掷出的点数大于4的概率是多少?

  2.掷出的点数是偶数的概率是多少?

  解:任意掷一枚均匀骰子,所有可能的结果有6种:掷出的点数分别是1,2,3,4,5,6,因为骰子是均匀的,所以每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等。

  1.掷出的点数大于4的结果只有2两种:掷出的点数分别是5,6.

  所以P(掷出的点数大于4)=2/6=1/3

  2.掷出的点数是偶数的结果有3种:掷出的点数分别是2,4,6.

  所以P(掷出的点数是偶数)=3/6=1/2

  四、实践练*

  1、袋子里装有三个红球和一个白球,它们除颜色外完全相同。小丽从盒中任意摸出一球。请问摸出红球的概率是多少?

  2、先后抛掷2枚均匀的硬币

  (1)一共可能出现多少种不同的结果?

  (2)出现“1枚正面、1面反面”的结果有多少种?

  (3)出现“1枚正面、1面反面”的概率有多少种?

  (4)出现“1枚正面、1面反面”的概率是1/3,对吗?

  3、将一个均匀的骰子先后抛掷2次,计算:

  (1)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结果?

  (2)其中向上的数之和分别是5的结果有多少种?

  (3)向上的数之和分别是5的概率是多少?

  (4)向上的数之和为6和7的概率是多少?

  五、课堂检测

  1、甲、乙、丙三个人随意的站一排拍照,乙恰好站中间的概率是( )

  A 2/9 B 1/3 C 4/9 D以上都不对

  2、在一次抽奖中,若抽中的概率是0.34,则抽不中的概率是( )

  A 0.34 B 0.17 C 0.66 D 0.76

  3、把标有1、2、3、4…10的10个乒乓球放在一个箱中,摇匀后,从中任取一个,号码小于7的奇数概率是( )

  A 3/10 B 7/10 C 2/5 D 3/5

  4、某商场举办有奖销售活动办法如下:凡购满100元得奖券一张,多购多得,现有10000张奖券,设特等奖1个,一等奖10个,二等奖100个,则一张奖券中一等奖的概率是

  5、一个袋中装有3个红球,2个白球和4个黄球,每个球除颜色外都相同。从中任意摸出一球,则: P(摸到红球)=

  P(摸到白球)=

  P(摸到黄球)=

  6、一个袋中有3个红球和5个白球,每个球除颜色外都相同。从中任意摸出一球,摸到红球和摸到白球的概率相等吗?分别是多少?如果不相等,能否通过改变袋中红球或白球的数量,使摸到的红球和白球的概率相等?

  六、课堂小结

  回想一下这节课的学*内容,同学们自己的收获是什么?

  1、等可能性事件的特征:

  (1)一次试验中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是有限的。(有限性)

  (2)每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等。(等可能性)

  2、求等可能性事件概率的步骤:

  (1)审清题意,判断本试验是否为等可能性事件。

  (2)计算所有基本事件的总结果数n。

  (3)计算事件A所包含的结果数。

  (4)计算P(A)=/n。

  布置作业:

  1、P148*题*知识技能 1.2.3

  2、问题解决:请大家为“翠苑小区”亲子活动设计一个有奖竞猜活动方案。

  板书设计

  等可能事件的概率(1)

  等可能事件的特征:

  1、 一次试验可能出现的结果是有限的;

  2、 每一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等。

  一般地,如果一个试验有n种等可能的结果,事件A包含其中的种结果,那么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

  教学目标

  以实际问题的需要出发,引出*方根的概念,理解*方根的意义,会求某些数的*方根.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方根的概念,求某些非负数的*方根.

  难点:*方根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问题1、要剪出一块面积为25cm2的正方形纸片,纸片的边长应是多少?

  问题2、已知圆的面积是16πcm2,求圆的半径长.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来学*本节内容.

  二、想一想:

  1、你能解决上面两个问题吗?这两个问题的实质是什么?

  2、25的*方根只有5吗?为什么?

  3、-4有*方根吗?为什么?

  三、知识引入:

  一个正数a的*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我们用a表示a的正的*方根,读作

  “根号a”,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这个根叫做a的算术*方根,另一个负的*方根记为-a.0的*方根是0,0的算术*方根也是0,负数没有*方根.

  求一个数的*方根的运算叫做开*方.

  四、能力、知识、提高

  同学们展示自学结果,老师点拔

  1、情境中的两个问题的实质是已知某数的*方,要求这个数.

  2、概括:如果一个数的*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方根.

  如52=25,(-5)2=25∴25的*方根有两个:5和-5.

  3、任何数的*方都不等于-4,所以-4没有*方根.

  五、知识应用

  1、求下列各数的*方根

  ①49②1.69③(-0.2)2

  2、将下列各数开*方

  ①1②0.09

  情景设置:

  同学们,现在我们家里都有电视机,大家都知道电视机的横切面是个长方形,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这样一个问题:将几台型号相同的电视机叠放在一起组成“电视墙” ,计算图中这些电视墙的面积。

  (每一个小长方形的长为a,宽为b)

  我们可以看到,“电视墙”是一个长方形,由9个小长方形组成。


七年级数学*行线教案 (菁华5篇)(扩展5)

——七年级数学教案 (菁华5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单项式及单项式系数、次数的概念。

  2.会准确迅速地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用字母表示数和数量关系的学*,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等方式,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和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单项式及单项式的系数、次数的概念,并会准确迅速地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难点:单项式概念的建立。

  教学方法:

  分层次教学,讲授、练*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复*引入:

  1、列代数式

  (1)若正方形的边长为a,则正方形的面积是;

  (2)若三角形一边长为a,并且这边上的高为h,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为;

  (3)若x表示正方形棱长,则正方形的体积是;

  (4)若m表示一个有理数,则它的相反数是;

  (5)小明从每月的零花钱中贮存x元钱捐给希望工程,一年下来小明捐款元。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是新课程标准所赋予的任务。让学生列代数式不仅复*前面的知识,更是为下面给出单项式埋下伏笔,同时使学生受到较好的思想品德教育。)

  2、请学生说出所列代数式的意义。

  3、请学生观察所列代数式包含哪些运算,有何共同运算特征。

  由小组讨论后,经小组推荐人员回答,教师适当点拨。

  (充分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发现、自己描述,进行自主学*和合作交流,可极大的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和探究欲,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充分体现课堂教学的开放性。)

  二、讲授新课:

  1.单项式:

  通过特征的描述,引导学生概括单项式的概念,从而引入课题:单项式,并板书归纳得出的单项式的概念,即由数与字母的乘积组成的代数式称为单项式。然后教师补充,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如a,5。

  2.练*:判断下列各代数式哪些是单项式?

  (1);(2)abc;(3)b2;(4)-5ab2;(5)y;(6)-xy2;(7)-5。

  (加强学生对不同形式的单项式的直观认识,同时利用练*中的单项式转入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的教学)

  3.单项式系数和次数:

  直接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单项式结构,总结出单项式是由数字因数和字母因数两部分组成的。以四个单项式a2h,2πr,abc,-m为例,让学生说出它们的数字因数是什么,从而引入单项式系数的概念并板书,接着让学生说出以上几个单项式的字母因数是什么,各字母指数分别是多少,从而引入单项式次数的概念并板书。

  4.例题:

  例1:判断下列各代数式是否是单项式。如不是,请说明理由;如是,请指出它的系数和次数。

  ①x+1;②;③πr2;④-a2b。

  答:①不是,因为原代数式中出现了加法运算;②不是,因为原代数式是1与x的商;

  ③是,它的系数是π,次数是2;④是,它的系数是-,次数是3。

  例2:下面各题的判断是否正确?

  ①-7xy2的系数是7;②-x2y3与x3没有系数;③-ab3c2的次数是0+3+2;

  ④-a3的系数是-1;⑤-32x2y3的次数是7;⑥πr2h的系数是。

  通过其中的反例练*及例题,强调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圆周率π是常数;

  ②当一个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时,“1”通常省略不写,如x2,-a2b等;

  ③单项式次数只与字母指数有关。

  5.游戏:

  规则:一个小组学生说出一个单项式,然后指定另一个小组的学生回答他的系数和次数;然后交换,看两小组哪一组回答得快而准。

  (学生自行编题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它可以改变一味由教师出题的形式,且由编题学生指定某位同学回答,可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活跃,使学生能够透彻理解知识,同时培养同学之间的竞争意识。)

  6.课堂练*:课本p56:1,2。

  三、课堂小结:

  ①单项式及单项式的系数、次数。

  ②根据教学过程反馈的信息对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小结。

  ③通过判断一个单项式的系数、次数,培养学生理解运用新知识的能力,已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的。

  四、课堂作业:课本p59:1,2。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能按照有理数的运算顺序,正确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运算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培养学生在计算前认真审题,确定运算顺序,计算中按步骤审慎进行,最后要验算的好的*惯.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学生会认识到小学算术里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同样适用于有理数系,学生会感受到知识的普适性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尝试指导法,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

  2.学生学法: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和难点是如何按有理数的运算顺序,正确而合理地进行有理数混合计算.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用投影出示练*题,学生用多种形式完成.

  七、教学步骤

  (一)复*提问

  (出示投影1)

  1.有理数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2.计算:(口答)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教法说明】2题都是学生运算中容易出错的题目,学生口答后,如果答对,追问为什么?如果不对,先让他自己找错误原因,若找不出来,让其他同学纠正,使学生真正明白发生错误的原因,从而达到培养运算能力的目的.

  (二)讲授新课

  1.例2 计算

  师生共同分析:观察题目中有乘法、除法、减法运算,还有小括号.

  思考:首先计算小括号里的减法,然后再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乘除运算,这样运算的步骤基本清楚了.带分数进行乘除运算时,必须化成假分数.

  动笔:按思考的步骤进行计算,在计算时不要“跳步”太多,最后再检查这个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一个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做在练*本上,教师巡回指导,然后师生共同订正.

  【教法说明】通过此题的分析,引导学生在进行有理数混合运算时,遵循“观察—思考—动笔—检查”的程序进行计算,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和良好的学**惯.

  2.尝试反馈,巩固练*(出示投影2)

  计算:

  ① ;

  ② .

  【教法说明】让学生仿照例题的形式,自己动脑进行分析,然后做在练*本上,两个学生板演.由于此两题涉及负数较多,应提醒学生注意符号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练*情况,作适当评价,并对学生普遍出现的错误,及时进行变式训练.

  3.例3 计算: .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观察题目中有乘方、乘法、除法、加法、减法运算.

  思考:容易看到 , 是彼此独立的,可以首先分别计算,然后再进行加减运算.

  动笔:按思考的步骤进行计算,在计算时强调不要“跳步”太多.

  检查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一个学生口述解题过程,教师予以指正并板书做示范,强调解题的规范性.

  4.尝试反馈,巩固练*(出示投影3)

  计算:① ;

  ② ;

  ③ ;

  ④ .

  首先要求学生观察思考上述题目考查的知识点有哪些?然后再动笔完成解题过程.四个学生板演,其他同学做在练*本上.

  说明:1小题主要考查乘方、除法、减法运算法则及运算顺序等知识,学生容易出现 的错误.通过此题让学生注意运算顺序.3题主要考查:相反数、负数的奇次幂、偶次幂运算法则及运算顺序等知识点.让学生搞清 与 的区别; , .计算此题要特别注意符号问题;4题主要考查相反数运算法则及运算顺序等知识.本题要特别注意运算顺序.

  【教法说明】*题的设计分层次,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运算能力.通过变式训练,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做练*时,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获得反馈信息,对学生出现错误较多的问题,教师要进行回授讲解,然后再出一些变式训练进行巩固.

  (三)归纳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了,要求大家做题时必须遵循“观察—分析—动笔—检查”的程序进行计算.

  【教法说明】小结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教给学生运算的方法、步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提高运算的准确率.

  (四)反馈检测(出示投影4)

  (1)计算① ; ②

  ③ ; ④ ;

  ⑤ .

  (2)已知 , 时,求下列列代数式的值

  ① ; ② .

  以小组为单位计分,积分最高的组为优胜组.

  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第1节《整式》第一课时“单项式”。下面我从:教材的分析、教法与学法及教学手段、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四部分来说这一节课,其中,教学过程分为: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新课讲解、小结作业三部分;整个过程是先由实际问题引入新课,让学生自然走入文本.合作交流去感受知识获取的过程,并且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相关的问题.

  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与作用。

  就本节课而言,着重阐述了两个方面,一是因式分解的概念,二是与整式乘法的互逆关系。它是继整式乘法的基础上来讨论因式分解概念,继而,通过探究与整式乘法的关系,来寻求因式分解的原理。这一思想实质贯穿后继学*的各种因式分解方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不仅使学生掌握因式分解的概念和原理,而且又为后面学*因式分解作好了充分的准备。因此,它起到了承上启下作用。

  2、教学目标。

  根据单项式这一节课的内容,对于掌握各种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方法,乃至整个代数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单项式及单项式系数、次数的概念。

  2.会准确迅速地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二)能力目标:

  3.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应用意识。

  4.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等方式,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和合作交流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参与对单项式概念的探究活动,提高学*数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意识,使学生形成自主学*、合作学*的良好的学**惯。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节课理解单项式的概念及组成是学*本节单项式的关键,而学生由数到式的变形是一个由质到量变化的抽向思维。学生对新概念的形成有一定的障碍。因此我将本课的学*重点、难点确定为:

  重点:掌握单项式及单项式的系数、次数的概念,并会准确迅速地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难点:单项式概念的建立。

  2/教法与学法及教学手段。

  教法:为让学生体验单项式概念产生的过程;以及概念的形成和同化相结合,促进学生对单项式概念的理解;同时让学生主动暴露思维过程,及时得到信息的反馈。我采用先学后导-自主合作-问题评价教学。

  学法:针对教法,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的学*:让学生去亲身体验单向式形成的过程,使学生的认识知识、感受知识,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积极参与,主动获取知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教学理念,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通过同学之间相互讲解、演示、操作等方法让学生开动脑筋,互相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逐步地形成技能技巧,从而获得能力。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加大一堂课的信息容量,极大提高学生的学*兴趣,电脑软件的交互性,可以很好地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思路和策略。

  教学过程

  本节课,一共设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环节,设置实际问题,激发学*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以激**感,唤起某种动机,从而引导学生成为学*的主人。若能利用短短几分钟时间,在刚开始就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正是老师追求的一个目标。所以这个环节我设置以下的问题:青藏铁路线上,在格尔木到*之间有一段很长的冻土地段,列车在冻土地段的行驶速度是100千米/时,在非冻土地段的行驶速度可以达到120千米/时,请根据这些数据回答问题:

  列车在冻土地段行驶时,2小时能行驶多少千米?3小时呢?t小时呢?

  (让学生思考、利用已有的学*经验轻松解答,对整节的学*也创设了良好的情绪状态。)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是新课程标准所赋予的任务。让学生列代数式不仅复*前面的知识,更是为下面给出单项式埋下伏笔,同时使学生受到较好的思想品德教育。

  第二环节,以旧探新,引出课题(分2部分)

  单项式的概念,借助于学生已有的能用字母表示是数的基础,给学生提供一些问题背景,同时给学生留有充分思考的空间,。这个环节围绕几个问题展开,在积极的状态下,用观察-猜想-验证-自主学*的方法,找到新知生长点,把数的有关知识正迁移到式,由学生自己给出单项式的名称,引出课题,显得顺理成章。

  利用多媒体课件,依次出示,让学生回答。

  1.(回顾旧知)计算:

  (1).边长为a的正方体的表面积为(),体积为()。

  (2).铅笔的单价是x元,圆珠笔的单价是铅笔单价的2.5倍,圆珠笔的单价是()元。

  (3).一辆汽车的速度是v千米/时,它t小时行驶的路程为()。

  (4).数n的相反数是()。

  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在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建成的基础上,得出答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走入文本,自主学*)我们看看列出的式子有什么特点?对此大家都有一定的想法,也许一样,也许不一样.其实在我们的教材中给出了他们的说法,这样大家可以借助教材55页第二自然段-四自然段内容来验证一下.大家先独立阅读学*,然后前后每4人为一组相互交流,体验自己的收获,认识不足的地方大家可以相互弥补.这一设计,主要目的是以教材为中心为学生营造自主合作学*的氛围,形成新的学*方式.符合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主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通过观察,探索获得数学的知识经验.”实现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意识,使学生形成自主学*、合作学*的良好的学**惯。这个情感目标.同时对于学生的收获及时地整理,使获得成就感.

  第三环节初步应用,巩固新知:趁此时学生处在一个积极思维的状态,教师给出练*

  1.判断下列各代数式哪些是单项式?

  (1);(2)abc;(3)b2;(4)-5ab2;(5)y+x;

  (6)-xy2;(7)-5。

  △这安排是为通过尝试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造求学生自主学*的积极势态,通过一定的练*,达到知觉水*上的运用,加深学生对单项式概念的理解,从而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同时寻求认识单项式的方法,为下一个环节例题的讲解作了个铺垫,降低了本节课的难点。

  第四环节范例教学,练*反馈:

  范例学*

  用单项式填空,并指出它们的系数和次数:

  (1)每包书有12册,n包书有()册;

  (2)底边长为a,高为h的三角形的面积();

  (3)一个长方体的长和宽都是a,高是h,它的体积是();

  (4)一台电视机原价a元,现按原价的9折出售,这台电视机现在的售价为()元;

  (5)一个长方形的长是0.9,宽是a,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讨论,教师适当引导.)

  1.为了进一步淡化难点,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展现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求知所富有的个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体,我马上让学生模仿解题尝试练*:

  例1:判断下列各代数式是否是单项式。如不是,请说明理由;如是,请指出它的系数和次数。

  ①x+1;②;③πr2;④-a2b。

  下面各题的判断是否正确?

  ①-7xy2的系数是7;②-x2y3与x3没有系数;③-ab3c2的次数是0+3+2;

  ④-a3的系数是-1;⑤-32x2y3的次数是7;⑥πr2h的系数是。

  3、填空:

  (1)单项式-5y的系数是_____,次数是_____

  (2)单项式a3b的系数是_____,次数是_____

  (3)单项式的系数是_____,次数是____

  (4)单项式-5πR2的系数是___,次数是___

  学生接受单项式的定义不是很难,但是做到判断无误却很困难,需要通过练*,反复强调单项式判断标准及单项式中的系数和次数的不同和概念中要求,比如只有字母的系数的不是1就是-1,单独一个字母的指数是1等知识出现的思维错觉必须学生通过甄别、理解,逐步提高准确度和熟练度.同时及时总结提升经验.

  第五环节知识整理,归纳小结:

  让学生形成善于归纳、总结的学*方式。当学生把所获得的数学内容与原有的`认知结构建立起密切的多方面的联系时,才能更有效地掌握数学内容。能够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学生形成归纳总结的学*方式是必须的。

  本节课是研究整式的起始课,它是进一步学*多项式的基础,因此对单项式有关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将直接影响到后续学*。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中要加强直观性,即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感知材料,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认识概念,同时也要注重分析,亦即在剖析单项式结构时,借助反例练*,抓住概念易混淆处和判断易出错处,强化认识,帮助学生理解单项式系数、次数,为进一步学*新知做好铺垫。

  针对七年级学生学*热情高,但观察、分析、认识问题能力较弱的特点,教学时将以启发为主,同时辅之以讨论、练*、合作交流等学*活动,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并逐步培养起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为进一步学*同类项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课题

  2.1数怎么不够用了(2)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有理数的意义,并能将给出的有理数进行分类;

  2.培养学生树立分类讨论的思想。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难点

  有理数包括哪些数.

  有理数的分类及其分类的标准.

  四、教学手段

  现代课堂教学手段

  五、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六、教学过程

  (一)、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1.什么是正、负数?

  2.如何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数0表示量的意义是什么?举例说明.

  3.任何一个正数都比0大吗?任何一个负数都比0小吗?

  4.什么是整数?什么是分数?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新课.

  (二)、讲授新课

  1.给出新的整数、分数概念

  引进负数后,数的范围扩大了.过去我们说整数只包括自然数和零,引进负数后,我们把自然数叫做正整数,自然数前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整数,因而整数包括正整数(自然数)、负整数和零,同样分数包括正分数、负分数,即

  2.给出有理数概念

  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即

  有理数是英语“Rational number”的译名,更确切的译名应译作“比

  3.有理数的分类

  为了便于研究某些问题,常常需要将有理数进行分类,需要不同,分类的方法也常常不同根据有理数的定义可将有理数分成两类:整数和分数.有理数还有没有其他的分类方法?

  待学生思考后,请学生回答、评议、补充.

  教师小结:按有理数的符号分为三类:正有理数、负有理数和零,简称正数、负数和零,即

  并指出,在有理数范围内,正数和零统称为非负数.并向学生强调:分类可以根据不同需要,用不同的分类标准,但必须对讨论对象不重不漏地分类.

  (三)、运用举例 变式练*

  例1

  将下列数按上述两种标准分类:

  例2

  下列各数是正数还是负数,是整数还是分数:

  课堂练*

  25、-100按两种标准分类.

  2、下列各数是正数还是负数,是整数还是分数?

  (四)、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如下问题:本节课学*了哪些基本内容?学*了什么数学思想方法?应注意什么问题?

  七、练*设计

  1.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括号里(将各数用逗号分开):

  正整数集合:{ …};

  负整数集合:{ …};

  正分数集合:{ …};

  负分数集合:{ …}.

  2.填空题:

  的数是______,在分数集合里的数是______;

  (2)整数和分数合起来叫做______,正分数和负分数合起来叫做______.

  3.选择题

  (1)-100不是

  A.有理数 B.自然数 C.整数 D.负有理数

  (2)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非负有理数就是正有理数

  B.零表示没有,不是有理数

  C.正整数和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D.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八、板书设计

  2.1数怎么不够用了(2)

  (一)知识回顾 (三)例题解析 (五)课堂小结

  (二)观察发现 例1、例2

  (四)课堂练* 练*设计

  九、教学后记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一定要重视数学基本思想方法的教学.关于这一点,布鲁纳有过精彩的论述.他指出,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可以使数学更容易理解和更容易记忆,更重要的是领会数学思想和方法是通向迁移大道的“光明之路”,如果把数学思想和方法学好了,在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指导下运用数学方法驾驭数学知识,就能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不但使数学学*变得容易,而且会使得别的学科容易学*.显然,按照布鲁纳的观点,数学教学就不能就知识论知识,而是要使学生掌握数学最根本的东西,用数学思想和方法统摄具体知识,具体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能力.

  为了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需要在教学中结合内容逐步渗透,而不能脱离内容形式地传授.本课中,我们有意识地突出“分类讨论”这一数学思想方法,并在教学中注意渗透两点:

  1.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相同;

  2.分类的结果应是无遗漏、无重复,即每一个数必须属于某一类,又不能同时属于不同的两类.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新教材几何教学的第一节课,通过学生身边的现实生活中的实物,让学生感觉图形世界丰富多彩。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激发学生学*几何的热情.。无需对具体定义的深刻理解,只要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在具体情境中认识立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球体。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初步感受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

  让学生经历“几何模形---图形---文字”这个抽象过程,培养学生抽象、辨别能力。

  情感目标:

  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激发学*几何的热情。

  教学重点:

  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感受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抽象能力的培养,学*热情的激发。

  教学方法:

  引导发现、师生互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身边的实物等。

  教学过程:


七年级数学*行线教案 (菁华5篇)(扩展6)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通用二十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在现实情境中,认识角是一种基本的几何图形,理解角的概念,学会角的表示方法、

  (2)认识角的度量单位度、分、秒,会进行简单的换算和角度计算、

  2、过程与方法

  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学会用运动变化的观点看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历在现实情境中认识角的数学活动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增强审美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会用不同的方法表示一个角,会进行角度的换算是重点、

  2、难点:角的表示、角度的换算是难点、

  3、关键:学会观察图形是正确表示一个角的关键、

  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量角器、时钟、四棱锥、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观察时钟、四棱锥、

  2、提出问题:

  时钟的时针与分针,棱锥相交的两条棱,都给我们什么样的*面图形的形象?请把它画出来、

  学生活动:进行独立思考、画图,然后观看教师的演示过程、

  教师活动:用多媒体演示角的形成过程:一条射线OA绕端点O旋转到OB的位置,得到的*面图形──角、

  板书:角、

  二、新授

  1、角的概念、

  (1)提出问题:

  从上面活动过程中,你能知道角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吗?

  学生回答:两条射线、

  (2)角的定义: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公共端点是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是角的两条边、(如下图)

  2、角的表示、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第137页有关内容,了解角的表示方法、

  教师活动:讲解角的不同表示方法,着重讲解一个顶点有多个角的表示方法、

  请用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图中的每个角、

  学生活动:请一个学生板书练*,其余学生独立练*、

  教师活动:巡视学生练*情况,给予评价,对多数同学作出肯定评价、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第138页思考题,进行小组交流,获得问题结论、

  教师活动:参与学生交流,并用多媒体演示*角、周角的形成过程,启发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索,并对学生讨论结果进行评价、

  答案:分别形成*角、周角、

  3、角的度量、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138页内容,讲解角的度量方法及度、分、秒的换算、

  板书:1周角=_____,1*角=_____,1=____,1=____、

  学生活动:思考并完成上面的填空、

  例:把一个周角7等分,每一份是多少度的角(精确到分)?

  教师讲解计算过程、

  三、巩固练*

  1、课本第139页练*、

  2、计算:(1)4839+6741

  (2)90-781940

  (3)2230 (4)176523、

  此:此练*由学生独立完成,在练*过程中充分地进行小组交流以解决练*过程中的疑难,教师巡视过程中对个别学*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以答疑解惑,并请学生板书后再讲评、

  3、想一想:时钟在5点15分时,时钟的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是多少度?

  师生互动:观察时钟在5点15分时,时针与分针所处位置,教师引导、启发学生先从时针在分针转动到15分时,分针转过的角度与时针转过的角度的关系,并请学生在小组中进行交流,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

  答案:76、5、

  四、课堂小结

  师生互动,完成本节课的小结:

  1、什么是角?组成角的图形是什么?如何表示一个角?

  2、本节课还复*了*面、周角?怎样得到这两种角?

  3、角的度量单位是什么?它们是如何换算的?

  五、作业布置

  1、课本第144页*题4、3第1、2、3、4题、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第一课时作业设计

  一、填空题、

  1、如下左图所示,把图中用数学表示的角,改用大写字母表示分别是________、

  2、将上右图中的角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出来,填入下表:

  3 4

  BCA ABC

  3、( )=_____=_____6000=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4、在钟表上,1点30分时,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是( )、

  A、150 B、165 C、135 D、120

  5、下列各角中,不可能是钝角的角是( )、

  A、 周角 B、 *角 C、 钝角 D、 直角

  三、解答题、

  6、计算:

  (1)5328+4732 (2)1750-327

  (3)1524 (4)31425(精确到1)、

  7、如下图,分别确定四个城市相应钟表上时针与分针所成角的度数、

  8、想一想,做一做、

  (1)用字母表示图中的每个城市、

  (2)请用字母在下图分别表示以北京为中心的每两个城市之间的夹角、

  答案:

  一、1、ADE,BDE,CED,B,AED

  2、5 BCE BAC BAD 

  3、7、5 450 100 ( )

  二、4、C 5、D

  三、6、(1)101 (2)1423 (3)77 (4)62024

  7、30,0,120,90 8、略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下册第107~108页例2及相关练*。

  教学目标:

  1.在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索研究数与形之间的联系,寻找规律,发现规律,学会利用图形来解决一些有关数的问题。

  2.让学生经历猜想与验证的过程,体会和掌握数形结合、归纳推理、极限等基本数学思想。

  重点难点:

  探索数与形之间的联系,寻找规律,并利用图形来解决有关数的问题。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探究了图形中隐藏的数的规律,今天我们继续研究有关数与图形之间的联系。(板书课题:数与形)

  【设计意图】直奔主题,简洁明了,有利于学生清楚本节课学*的内容和方向。

  二、探索发现,学*新知

  (一)教师与学生比赛算题

  1.教师:你知道等于多少吗?(学生:)

  教师:那等于多少呢?(学生计算需要时间)教师紧接着说:我已经算好了,是,不信你算算。

  2.只要按照这个分子是1,分母依次扩大2倍的规律写下去,不管有多少个分数相加,我都能立马算出结果。有的同学不相信是吗?咱们试试就知道。为了方便,我请我们班计算最快的同学跟我一起算,看看结果是否相同。谁来出题?

  在学生出题后,老师都能立刻算出结果,并且是正确的,学生感到很惊奇。

  3.知道我为什么算得那么快吗?因为我有一件神秘的法宝,你们也想知道吗?

  【设计意图】一方面,教师通过与学生比赛计算速度,且每次老师胜利,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再通过教师幽默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求知欲。另一方面,为接下来学*例题做好铺垫。

  (二)借助正方形探究计算方法

  1.这件法宝就是(师边说边课件出示一个正方形),让我们来把它变一变,聪明的同学们一定能看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2.进行演示讲解。

  (1)演示:用一个正方形表示“1”,先取它的一半就是正方形的(涂红),再剩下部分的一半就是正方形的(涂黄)。

  想一想:正方形中表示的涂色部分与空白部分和整个正方形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涂色部分等于“1”减去空白部分)空白部分占正方形的几分之几?()那么涂色部分还可以怎么算呢?(),也就是说。

  (2)继续演示,谁知道除了通分,还可以怎么算?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3)演示:那么计算就可以得到?()。

  3.看到这儿,你发现什么规律了吗?

  4.小结:按照这样的规律往下加,不管加到几分之一,只要用1减去这个几分之一就可以得到答案了。

  5.这个法宝怎么样?谁来说说它好在哪里?你学会了吗?

  6.尝试练*

  【设计意图】将复杂的数量运算转化为简单的图形面积计算,转繁为简,转难为易,引导学生探索数与图形的联系,让学生体会到数形结合、归纳推理的数学思想方法。

  (三)知识提升,探索发现

  1.感受极限。

  (1)刚才我们已经从一直加到了,如果我继续加,加到,得数等于?()再接着加,一直加到,得数等于?()随着不断继续加,你发现得数越来越?(大)无数个这样的数相加,和会是多少呢?

  (2)这时候你心中有没有一个大胆的猜想?(学生猜想:这样一直加下去,得数会不会就等于1了。)

  (3)想象一下,如果我们在刚才加的过程中在正方形上不断涂色,那空白部分的面积就越来越?(小)而涂色部分的面积越来越接*?(1)也就是求和的得数越来越接*?(1)最终得数是1吗?你有什么方法来证明得数就是1?

  (学情预设:学生提出书本的圆形图和线段图,若没有学生提出,教师自己提出。)

  2.利用线段图直观感受相加之和等于“1”。

  (1)书本上有两幅图,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出示)。一幅是圆形图,一幅是线段图,你能看懂它的意思吗?请你想一想,然后告诉大家你的想法。

  (2)学生看书思考。

  (3)全班交流,课件演示,得出结论:这些分数不断加下去,总和就是1。

  【设计意图】利用数与形的结合,让学生直观体会极限数学思想,并让学生经历猜想得数等于“1”,到数形结合证明得数等于“1”的过程,激发学生学*兴趣,培养学生探索新知的精神。

  3.课堂小结。

  对于这种借用图形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你有什么感受?

  教师小结:是的,“数”与“形”有着紧密的联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当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问题时,你会发现许多难题的解决变得很简单。

  4.举一反三。

  其实在以前的学*中,我们也常用到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帮助我们解题,你能想到些例子吗?(如学生有困难,教师举例:一年级加法,分数的认识,复杂的路程问题线段图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数形结合”是数学学*中常用的`方法。

  三、练*巩固

  1.基础练*。

  (1)学生独立计算。

  (2)全班交流反馈。

  【设计意图】通过练*,回顾新知,巩固新知,使学生对新知识掌握得更扎实。

  2.小林、小强、小芳、小兵和小刚5人进行象棋比赛,每2人之间都要下一盘。小林已经下了4盘,小强下了3盘,小芳下了2盘,小兵下了1盘。请问:小刚一共下了几盘?分别和谁下的?

  解决问题

  (1)全班读题,学生独立思考。

  (2)指名回答。

  (3)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连线(课件演示)。

  (4)结合连线图得出:小刚一共下了2盘,分别和小林、小强下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直观性和变难为易的特点。

  四、课堂总结

  快下课了,请你来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图形的直观形象的特点,决定了化数为形往往能达到以简驭繁的目的,例2中,用举例的方法求出等比数列的有限和,都不能证明无限多项相加结果为1,但是接* 1,但这个无限接*于1的数是多少呢?电子白板呈现出圆形模型和线段模型来表示“1”,使学生结合分数意义,在圆上和线段上分别有规律地表示这些加数,当这个过程无止境地持续下去时,所有的扇形和线段就会把整个圆和整条线段占满,即和为“1”,用画图的方法来表示计算过程和结果,让学生感受到什么叫无限接*,什么叫直观形象,同时,一个极其抽象的极限问题,变得十分直观和便捷。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了解意义基础上,理解有理数乘法法则,并初步理解有理数乘法法则的合理性;

  2.通过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通过教材给出的行程问题,认识数学来源于实践并反作用于实践。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依据法则,熟练进行运算;

  难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理解.

  课堂教学过程

  一、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1.计算(-2)+(-2)+(-2).

  2.有理数包括哪些数?小学学*四则运算是在有理数的什么范围中进行的?(非负数)

  3.有理数加减运算中,关键问题是什么?和小**算中最主要的不同点是什么?(符号问题)

  4.根据有理数加减运算中引出的新问题主要是负数加减,运算的关键是确定符号问题,你能不能猜出在有理数乘法以及以后学*的除法中将引出的新内容以及关键问题是什么?(负数问题,符号的确定)

  二、师生共同研究有理数乘法法则

  问题1水库的水位每小时上升3厘米,2小时上升了多少厘米?

  解:3×2=6(厘米) ①

  答:上升了6厘米.

  问题2水库的水位*均每小时下降3厘米,2小时上升多少厘米?

  解:-3×2=-6(厘米) ②

  答:上升-6厘米(即下降6厘米).

  引导学生比较①,②得出:

  把一个因数换成它的相反数,所得的积是原来的.积的相反数.

  这是一条很重要的结论,应用此结论,3×(-2)=?(-3)×(-2)=?(学生答)

  把3×(-2)和①式对比,这里把一个因数“2”换成了它的相反数“-2”,所得的积应是原来的积“6”的相反数“-6”,即3×(-2)=-6.

  把(-3)×(-2)和②式对比,这里把一个因数“2”换成了它的相反数“-2”,所得的积应是原来的积“-6”的相反数“6”,即(-3)×(-2)=6.

  此外,(-3)×0=0.

  综合上面各种情况,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出有理数乘法的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继而教师强调指出:

  “同号得正”中正数乘以正数得正数就是小学学*的乘法,有理数中特别注意“负负得正”和“异号得负”.

  用有理数乘法法则与小学学*的乘法相比,由于介入了负数,使乘法较小学当然复杂多了,但并不难,关键仍然是乘法的符号法则:“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符号一旦确定,就归结为小学的乘法了.

  因此,在进行有理数乘法时,需要时时强调:先定符号后定值.

  三、运用举例,变式练*

  例1计算:

  例2某一物体温度每小时上升a度,现在温度是0度.

  (1)t小时后温度是多少?

  (2)当a,t分别是下列各数时的结果:

  ①a=3,t=2;②a=-3,t=2;

  ②a=3,t=-2;④a=-3,t=-2;

  教师引导学生检验一下(2)中各结果是否合乎实际.

  课堂练*

  1.口答:

  (1)6×(-9); (2)(-6)×(-9); (3)(-6)×9; (4)(-6)×1;

  (5)(-6)×(-1); (6) 6×(-1); (7)(-6)×0; (8)0×(-6);

  2.口答:

  (1)1×(-5); (2)(-1)×(-5); (3)+(-5);

  (4)-(-5); (5)1×a; (6)(-1)×a.

  这一组题做完后让学生自己总结:一个数乘以1都等于它本身;一个数乘以-1都等于它的相反数.+(-5)可以看成是1×(-5),-(-5)可以看成是(-1)×(-5).同时教师强调指出,a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或0;-a未必是负数,也可以是正数或0.

  3.当a,b是下列各数值时,填写空格中计算的积与和:

  4.填空:

  (1)1×(-6)=______;(2)1+(-6)=_______;

  (3)(-1)×6=________;(4)(-1)+6=______;

  (5)(-1)×(-6)=______;(6)(-1)+(-6)=_____;

  (9)|-7|×|-3|=_______;(10)(-7)×(-3)=______.

  5.判断下列方程的解是正数还是负数或0:

  (1)4x=-16; (2)-3x=18; (3)-9x=-36; (4)-5x=0.

  四、小结

  今天主要学*了有理数乘法法则,大家要牢记,两个负数相乘得正数,简单地说:“负负得正”.

  五、作业

  1.计算:

  (1)(-16)×15; (2)(-9)×(-14); (3)(-36)×(-1);

  (4)100×(-0.001); (5)-4.8×(-1.25); (6)-4.5×(-0.32).

  2.计算:

  3.填空(用“>”或“<”号连接):

  (1)如果a<0,b<0,那么ab ________0;

  (2)如果a<0,b<0,那么ab _______0;

  (3)如果a>0时,那么a ____________2a;

  (4)如果a<0时,那么a __________2a.

  一、内容特点

  在知识与方法上类似于数系的第一次扩张。

  也是后继内容学*的基础。

  内容定位:了解无理数、实数概念,了解(算术)*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算术)*方根,会求*方根、立方根,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实数简单的四则运算(不要求分母有理化)。

  二、设计思路

  整体设计思路:无理数的引入----无理数的表示----实数及其相关概念(包括实数运算),实数的应用贯穿于内容的始终。

  学*对象----实数概念及其运算;学*过程----通过拼图活动引进无理数,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说明如何表示无理数,进而建立实数概念;以类比,归纳探索的方式,寻求实数的运算法则;学*方式----操作、猜测、抽象、验证、类比、推理等。

  具体过程:首先通过拼图活动和计算器探索活动,给出无理数的`概念,然后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引入*方根和立方根的概念和开方运算。

  最后教科书总结实数的概念及其分类,并用类比的方法引入实数的相关概念、运算律和运算性质等。

  第一节:数怎么又不够用了:通过拼图活动,让学生感受无理数产生的实际背景和引入的必要性;借助计算器探索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并从中体会无限逼*的思想;会判断一个数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

  第二、三节:*方根、立方根:如何表示正方形的边长?它的值到底是多少?并引入算术*方根、*方根、立方根等概念和开方运算。

  第四节:公园有多宽:在实际生活和生产实际中,对于无理数我们常常通过估算来求它的*似值,为此这一节内容介绍估算的方法,包括通过估算比较大小,检验计算结果的合理性等,其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数感。

  第五节:用计算器开方:会用计算器求*方根和立方根。

  经历运用计算器探求数学规律的活动,发展合情推理的能力。

  第六节:实数。

  总结实数的概念及其分类,并用类比的方法引入实数的相关概念、运算律和运算性质等。

  三、一些建议

  1.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概念的形成的过程中,逐步理解所学的概念;关注学生对无理数和实数概念的意义理解。

  2.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和交流,重视学生的分析、概括、交流等能力的考察。

  3.注意运用类比的方法,使学生清楚新旧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4.淡化二次根式的概念。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一元一次方程应用的延伸与拓展,它进一步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同时又渗透了函数与不等式的思想,为以后内容学*奠定了必要的数学基础,本节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能深刻地认识到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有效的数学模型,领悟到“方程”的数学思想方法.总之,本节内容无论在知识上还是在数学思想方法上,都是十分很好的素材,能很好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应用意识以及创新能力.

  (二)教材的重难点

  本节的重点是探索并掌握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而方程的建模思想学生还是初步接触,寻找相等关系对学生来说仍相当困难,所以确定“找出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关系,尤其是相等关系”为本节的难点之一,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最终目标是运用方程的解对客观现实作出合理的解释,这是本节的难点之二.

  二、教学目标分析

  (一)知识技能目标

  1.目标内容

  (1) 结合生活实际,会在独立思考后与他人合作,结合估算和试探,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决本节的三个实际问题,并能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及其合理性.

  (2) 培养学生建立方程模型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索精神、合作意识.

  2.目标分析

  (1) 本节的内容就是通过列方程、解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这是必须掌握的知识,估算与试探的思维方法也很重要,这是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2) 七年级的学生对数学建模还比较陌生,建模能突出应用数学的意识,而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又是课标所大力倡导的,因而必须加强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二)过程目标

  1.目标内容

  在活动中感受方程思想在数学中的作用,进一步增强应用意识.

  2.目标分析

  利用方程解决问题是有用的数学方法,学生在前两节的数学活动中,有了一些初步的经验,但是更接*生活,更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则需要师生合作,探索解决.

  (三)情感目标

  1.目标内容

  (1) 在探索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数学的热情,享受与他人合作的乐趣,建立自信心.

  (2) 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进一步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且服务于生活”的辩证思想.

  2.目标分析

  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好奇心强、思想活跃、求知心切.利用教材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方法和品质,这是落实新课标倡导的教育理念的关键.

  三、教材处理与教法分析

  本节内容拟定两课时完成,今天说课的内容是第一课时(探究Ⅰ、探究Ⅱ).根据本节课的特点及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特征,本节课采用探索发现法进行教学,在活动中充分体现学生是学*的主人,教师是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本课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给学生以直观形象的演示,增强感性认识,增强教学效果.课中以设疑提问、分组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主动获得知识.

  四、教学过程分析

  (一)教学过程流程图

  探究Ⅰ

  (二)教学过程Ⅰ

  (以探究为主线、形式多样化)

  1.问题情境

  (1) 多媒体展示有关盈亏的新闻报道,感受生活实际.

  (2) 据此生活实例,展示探究Ⅰ,引入新课.

  考虑到学生不完全明白“盈利”、“亏损”这样的商业术语,故针对性地播放相关新闻报道,然后引出要探索的问题Ⅰ.

  2.讨论交流

  (1)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交流对“盈利”、“亏损”含义的理解.

  (2) 学生交流后,老师提出问题:某件商品的进价是40元,卖出后盈利25%,那么利润是多少?如果卖出后亏损25%,利润又是多少?(利润是负数,是什么意思?)

  (3) 要求学生对探究Ⅰ中商店的盈亏进行估算,交流讨论并说明理由.在讨论中学生对商店盈亏可能出现不同的观点,因此引导学生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统一认识.

  (4) 师生互动,要知道究竟是盈是亏,必须先知道什么?从而引出要算出每件衣服的进价.

  让学生讨论盈利和亏损的含义,理解其概念,建立感性认识;乍一看,大多数学生可能在大体估算后得到不亏不盈,直觉上也是如此,但要解决实际问题,还要知其原价(未知量),从这一分析引入未知量,为后面建立模型,做了必要的铺垫.

  3.建立模型

  (1) 学生自主探索,寻找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关系,确定相等关系.

  (2) 学生分组,根据找出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其中一组计算盈利25%的衣服的进价,另一组计算亏损25%的衣服的进价.

  (3) 师生互动:①两件衣服的进价和为 ;②两件衣服的售价和为 ;③由于进价 售价,由此可知两件衣服的盈亏情况.

  (教师及时给出完整的解答过程)

  学生分组、计算盈亏;教师参与、适当提示;师生互动、得到决策.这样设计,让学生体会到合作交流、互相评价、互相尊重的学*方式,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形成与发展,也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这样设计易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巩固应用一元一次方程作工具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也很好地让学生从已有的经验中、活动中,有意义地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获得富有成效的学*体验.

  4.小结

  一个感悟:估算与主观判断往往与实际情况大相径庭,需要我们通过准确的计算来检验自己的判断.

  培养学生科学的学*态度与严谨的学*作风.

  探究Ⅱ

  (三)教学过程Ⅱ

  1.在灯具店选购灯具时,由于两种灯具价格、能耗的不同,引起矛盾冲突.

  恰当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同时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实用性.

  启发:选择的目的是节省费用,费用又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学生讨论得出结论:

  2.列代数式

  费用=灯的售价+电费

  电费=0.5×灯的功率(千瓦)×照明时间(时)

  在此基础上,用t表示照明时间(小时).要求学生列出代数式表示这两种灯的费用.

  节能灯的费用(元):60+0.5×0.011t.

  白炽灯的费用(元):3+0.5×0.06t.

  分析各个量之间的关系,列出代数式,为后面列方程,并进一步探索提供了基础.

  3.特值试探

  具体感知

  学生分组计算:

  t=1000、2000、2500、3000时,这两种灯具的使用费用,填入下表:

  时间(小时)

  1000

  2000

  2500

  3000

  节能灯的费用(元)

  白炽灯的费用(元)

  教学目标和要求:

  1.通过本节课的学*,使学生掌握整式多项式的项及其次数、常数项的概念.

  2.通过小组讨论、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新知的形成过程,培养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由单项式与多项式归纳出整式,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把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迁移和知识结构体系的更新.

  3.初步体会类比和逆向思维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整式及多项式的有关概念,掌握多项式的定义、多项式的项和次数,以及常数项等概念.

  难点:多项式的次数.

  教学过程:

  一、复*引入:

  观察以上所得出的四个代数式与上节课所学单项式有何区别.

  (由学生小组派代表回答,教师应肯定每一位学生说出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的能力,同时又锻炼他们的口表能力.通过特征的讲述,由学生自己归纳出多项式的定义,教室可给予适当的提示及补充.)

  二、讲授新课:

  1.多项式:

  由学生自己归纳得出的多项式概念.上面这些代数式都是由几个单项式相加而成的.像这样,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polynomial).在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term).其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constantterm).例如,多项式3x2?2x+5有三项,它们是3x2,-2x,5.其中5是常数项.

  一个多项式含有几项,就叫几项式.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就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例如,多项式3x2?2x+5是一个二次三项式.

  注意:

  (1)多项式的次数不是所有项的次数之和;

  (2)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教师介绍多项式的项和次数、以及常数项等概念,并让学生比较多项式的次数与单项式的次数的区别与联系,渗透类比的数学思想.)

  2.例题:

  例1:判断:

  ①多项式a3-a2b+ab2-b3的项为a3、a2b、ab2、b3,次数为12;

  ②多项式3n4-2n2+1的次数为4,常数项为1.

  (这两个判断能使学生清楚的理解多项式中项和次数的概念,第(1)题中第二、四项应为-a2b、-b3,而往往很多同学都认为是a2b和b3,不把符号包括在项中.另外也有同学认为该多项式的次数为12,应注意:多项式的次数为最高次项的次数.)

  例2:指出下列多项式的项和次数:

  (1)3x-1+3x2;(2)4x3+2x-2y2.

  解:(1)三项,二次;(2)三项,三次.

  例3:指出下列多项式是几次几项式.

  (1)x3-x+1;(2)x3-2x2y2+3y2.

  解:(1)三次三项式;(2)四次三次式.

  例4:已知代数式3xn-(m-1)x+1是关于x的三次二项式,求m、n的条件.

  解:该多项式中的项次数分别为n、1和常数,又多项式为三次,即n=3;而该多项式至少有两项3xn和1,当m?1≠0时,该多项式即为三项式,与已知不符,所以m=1.

  (让学生口答例2、例3,老师在黑板上规范书写格式.讲述例2时应特别提醒学生注意,多项式的项包括前面的符号,多项式的次数应为最高次项的次数.在例3讲完后插入整式的定义:单项式与多项式统称整式(integralexpression).例4分析时要紧扣多项式的定义,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使学生透彻理解多项式的有关概念,培养他们应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堂小结:

  ①理解多项式的定义,能说出一个多项式是几次几项式,最高次数是几,分别由哪几项组成,各项的系数分别为多少,常数项为几.

  ②这堂课学*了多项式,与前一节所学单项式合起来统称为整式,使知识形成了系统.(让学生小结,师生进行补充.)

  教学后记:

  从学生已掌握的列代数式入手,既复*了所学知识,又巧妙的引入了新知,介绍多项式的项、次数以及常数项的概念后,引导学生循序渐进,一步一步的接*本节课学*的重点、难点.掌握了所有的概念后由学生自己举一些多项式的.例子,这样更能反映出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同时也体现了学生学*的主体性.最后列举几个例子,与学生一起完成.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示范严格的书写格式,另一方面也可使学生顺着教师的思路,体验一下老师是如何想的,如何来考虑问题的,然后由学生完成当堂课的练*,也可让一两位同学上黑板完成.要了解学生是否真正掌握本节课的内容,可由学生自己进行课堂小结,接着布置作业进一步巩固本课所学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并掌握数据收集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在调查的过程中,要有认真的态度,积极参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统计调查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养成用数据说话的良好*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统计调查的基本方法。

  难点: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调查方法。

  【教学过程】

  讲授新课

  像前面提到的收集数据的活动中,全班同学是我们要考察的对象,我们采用问卷对全体同学作了逐一调查,像这样对全体对象进行的调查叫做全面调查。

  调查、试验如采用普查可以收集到较全面、准确的数据,但普查的工作量比较大,有时受客观条件(人力、财力等)的限制难以进行,有时由于调查具有破坏性,不允许采用。在这些情况下,常常采用抽样调查,即从被考察的全体对象中抽出一部分对象进行考察的调查方式。

  在一个统计问题中,我们把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其中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从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sample),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容量。

  例如,在通过试验考察500只新工艺生产的灯泡的.使用寿命时,从中抽取50只进行试验。这500只灯泡的使用寿命的全体是总体,其中每只灯泡的使用寿命是个体,抽取的50只灯泡的使用寿命是一个样本,50是这个样本的样本容量。

  为了使抽取的50只灯泡能很好地反映500只灯泡的情况,抽取时要使每只灯泡逐一进行编号,再把编号写在小纸片上,将小纸片揉成团,放在一个不透明的容器内,充分搅拌后,从中一个个地抽取50个号签。

  上面抽取样本的过程中,总体中的各个个体都有相等的机会被抽到,像这样的抽样方法是一种简单随机抽样。

  师:以“你知道父母的生日吗?”为题在班级进行调查,请设计一张问卷调查表。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学生代表展示结果。

  教师指导、评论。

  师:除了问卷调查外,我们还有哪些方法收集到数据呢?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学生代表回答。

  师:收集数据的直接方法有访问、调查、观察、测量、试验等,间接方法有查阅资料、上网查询等。就以下统计的数据,你认为选择何种方法去收集比较合适?

  (1)你班中的同学是如何安排周末时间的?

  (2)我国濒临灭绝的植物数量;

  (3)某种玉米种子的发芽率;

  (4)学校门口十字路口每天7:00~7:10时的车流量。

  1.进一步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会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2.经历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实际问题数量关系的过程,体会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发展符号意识.

  进一步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会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用式子表示数量关系.

  (设计者: )

  一、创设情境 明确目标

  青藏铁路线上,在格尔木到**之间有一段很长的冻土地段.列车在冻土地段的行驶速度是100 km/h,列车在冻土地段的行驶时,根据已知数据求出列车行驶的路程.

  (1)2 h行驶的路程是多少?3 h呢?t h呢?

  (2)字母t表示时间有什么意义?如果用v表示速度,列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

  (3)回顾以前所学的'知识,你还能举出用字母表示数或数量关系的例子吗?

  二、自主学* 指向目标

  自学教材第54至55页,完成下列问题:

  1.假设列车的行驶速度是100 km/h,根据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路程=速度×时间,请写出:

  (1)列车2 h行驶的路程为__200__km.

  (2)列车3 h行驶的路程为__300__km.

  (3)列车t h行驶的路程为__100t__km.

  2.在含有字母的式子中如果出现乘号,通常将乘号写作__·__或__省略不写__.

  三、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

  用字母表示数

  活动一:(1)苹果原价是每千克p元,按8折优惠出售,用式子表示现价;

  (2)某产品前年的产量是n件,去年的产量是前年产量的m倍,用式子表示去年的产量;

  (3)一个长方体包装盒的长和宽都是a cm,高是h cm,用式子表示它的体积;

  (4)用式子表示数n的相反数.

  【展示点评】解答过程见教材第54页例1的解.含有字母的式子中如果出现乘号,写成“·”或省略不写.如第(3)小题,就不能写成a2·h.

  【小组讨论】用字母表示数有什么意义?

  【反思小结】字母可以表示任意的数,也可以表示特定意义的公式,还可以表示符合条件的某一个数,甚至可以表示具有某些规律的数,总之字母可以简明的将数量关系表示出来.

  【针对训练】见“学生用书”.

  用字母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

  活动二:阅读教科书例2中的四个问题,思考:

  顺水行驶时,船的速度=________+________;

  逆水行驶时,船的速度=________-________.

  解答过程见教材第55页例2的解答过程.

  【展示点评】列式表示关系时,一定要搞清“和”、“差”、“积”、“倍”等关系.

  【小组讨论】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时,关键是什么?应注意什么问题?

  【反思小结】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时,关键是找准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注意:1.用字母表示数时,数字与字母,字母与字母相乘,中间的乘号可以省略不写或用“·”表示;

  2.字母和数字相乘时,省略乘号,并把数字放到字母前;

  3.出现除式时,用分数的形式表示;

  4.结果含加减运算的,需要带单位时,式子要用“()”;

  5.系数是带分数时,带分数要化成假分数.

  【针对训练】见“学生用书”.

  四、总结梳理 内化目标

  1.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2.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的意义.

  3.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时要注意的问题.

  实际问题―→用字母表示数―→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2.1整式》同步练*含答案

  1. 其中长方形的长为a,宽为b.

  (1)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2)你能判断它是单项式或多项式吗?它的次数是多少?

  《2.1整式》课后练*含答案

  知识要点

  1.单项式:只含有数和字母的乘积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它的本质特征在于:

  (1)不含加减运算;

  (2)可以含乘、除、乘方运算,但分母中不能含有字母.

  2.单项式的次数、系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

  3.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其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常数项.一个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4.整式:单项和多项式统称整式.

  教学目标:

  1.了解正数与负数是实际生活的需要.

  2.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

  3.会用正负数表示互为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重点:会判断正数、负数,运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理解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意义.

  教学难点:负数的引入.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让同学感受高于水*面和低于水*面的不同情况.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举出一些生活中常遇到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温度是零上7℃和零下5℃,买进90张课桌与卖出80张课桌,汽车向东行50米和向西行120米等.

  想一想以上都是一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你能用小学算术中的数来表示出每一对量吗?你能再举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吗?该如何表示它们呢?

  为了用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把具有其中一种意义的量,如零上温度、前进、收入、上升、高出等规定为正的,而把具有与它意义相反的量,如零下温度、后退、支出、下降、低于等规定为负的,正的量用算术里学过的数表示,负的量用学过的数前面加上“-”(读作负)号来表示(零除外).

  活动每组同学之间相互合作交流,一同学说出有关相反意义的两个量,由其他同学用正负数表示.

  讨论什么样的数是负数?什么样的数是正数?0是正数还是负数?自己列举正数、负数.

  总结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在正数前面加“-”号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点.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例1】举出几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并分别用正、负数表示.

  【提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有“上升”与“下降”,“前”与“后”、“高于”与“低于”、“得到”与“失去”、“收入”与“支出”等.

  【例2】在某次乒乓球检测中,一只乒乓球超过标准质量0.02g,记作+0.02g,那么-0.03g表示什么?

  【例3】某项科学研究以45分钟为1个时间单位,并记为每天上午10时为0,10时以前记为负,10时以后记为正.例如,9:15记为-1,10:45记为1等等.依此类推,上午7:45应记为()

  A.3B.-3C.-2.5D.-7.45

  【点拨】读懂题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7:45与10:00相差135分钟.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为了表示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引进了负数.正数就是我们过去学过(除零外)的数,在正数前加上“-”号就是负数,不能说“有正号的数是正数,有负号的数是负数”.另外,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1.下表是小张同学一周中简记储蓄罐中钱的进出情况表(存入记为“+”):

  星期日一二三四五六

  (元)+16+5.0-1.2-2.1-0.9+10-2.6

  (1)本周小张一共用掉了多少钱?存进了多少钱?

  (2)储蓄罐中的钱与原来相比是多了还是少了?

  (3)如果不用正、负数的方法记账,你还可以怎样记账?比较各种记账的优劣.

  2.数学游戏:4个同学站或蹲成一排,从左到右每个人编上号:1,2,3,4.用“+”表示“站”,“-”(负号)表示“蹲”.

  (1)由一个同学大声喊:+1,-2,-3,+4,则第1、第4个同学站,第2、第3个同学蹲,并保持这个姿势,然后再大声喊:-1,-2,+3,+4,如果第2、第4个同学中有改变姿势的,则表示输了,作小小的“惩罚”;

  (2)增加游戏难度,把4个同学顺序调整一下,但每个人记作自己原来的编号,再重复(1)中的游戏.

  (五)课堂跟踪反馈

  夯实基础

  1.填空题:

  (1)如果节约用水30吨记为+30吨,那么浪费20吨记为吨.

  (2)如果4年后记作+4年,那么8年前记作年.

  (3)如果运出货物7吨记作-7吨,那么+100吨表示.

  (4)一年内,小亮体重增加了3kg,记作+3kg;小阳体重减少了2kg,则小阳增加了.

  2.中午12时,水位低于标准水位0.5米,记作-0.5米,下午1时,水位上涨了1米,下午5时,水位又上涨了0.5米.

  (1)用正数或负数记录下午1时和下午5时的水位;

  (2)下午5时的水位比中午12时水位高多少?

  提升能力

  3.粮食每袋标准重量是50公斤,现测得甲、乙、丙三袋粮食重量如下:52公斤,49公斤,49.8公斤.如果超重部分用正数表示,请用正数和负数记录甲、乙、丙三袋粮食的超重数和不足数.

  (六)课时小结

  1.与以前相比,0的意义又多了哪些内容?

  2.怎样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用正数表示其中具有一种意义的量,另一种量用负数表示)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单项式及单项系数、次数的概念,并会找出单项式的系数、次数、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概括的能力,使学生初步认识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

  重点

  掌握单项式及单项式系数、次数的概念,并会找出单项式的系数、次数、

  难点

  识别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出示图片、

  青藏铁路线上,在格尔木到**之间有段很长的冻土地段,列车在冻土地段的行驶速度是100千米/小时,在非冻土地段的行驶速度可以达到120千米/小时,请根据这些数据回答:

  (1)列车在冻土地段行驶时,2小时能行驶多少千米?3小时呢?利用怎样的一个等量关系来解决?

  (2)t小时呢?

  二、推进新课

  (一)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

  师:出示第54页例1、

  生:解答例1后,讨论问题,用字母表示数有什么意义?

  学生经过讨论得出一定的答案,但可能不会太规范,教师总结、

  师:用字母表示数,在具有某些共性的问题上具有更广泛的意义,在形式上更简单,使用上更方便(可考虑补充:像这样的用运算符号把数或字母连接起来的式子叫做代数式、一个数或表示数的字母也是代数式)、

  师生共同完成例2,进一步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巩固练*:第56页练*、

  (二)单项式的概念、

  师:出示问题、

  引言与例1中的式子100t,0.8p,mn,a2h,—n这些式子有什么特点?

  生:通过观察、对比、讨论得出,各式都是数或字母的积、

  师:指出单项式的概念,特别地,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单项式、

  巩固练*:下列各式是单项式的式子是____________、

  《整式的加减》同步练*

  1、代数式a2+a+3的值为8,则代数式2a2+2a﹣3的值为?

  2、甲、乙二人一起加工零件、甲*均每小时加工a个零件,加工2小时;乙*均每小时加工b个零件,加工3小时、甲、乙二人共加工零件___个。

  《整式的加减》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9、已知a是一位数,b是两位数,将a放在b的左边,所得的三位数是()

  A、ab B、a+b C、10a+b D、100a+b

  【考点】列代数式、

  【分析】a放在左边,则a在百位上,据此即可表示出这个三位数、

  【解答】解:a放在左边,则a在百位上,因而所得的数是:100a+b、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代数式表示一个数,关键是正确确定a是百位上的数字、

  10、原产量n吨,增产30%之后的产量应为()

  A、(1﹣30%)n吨B、(1+30%)n吨C、n+30%吨D、30%n吨

  【考点】列代数式、

  【专题】应用题、

  【分析】原产量n吨,增产30%之后的产量为n+n×30%,再进行化简即可、

  【解答】解:由题意得,增产30%之后的产量为n+n×30%=n(1+30%)吨、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实际问题列代数式,列代数式要分清语言叙述中关键词语的意义,理清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通过学生熟悉的问题情景,以过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得出的过程,理解有理数减法法则的合理性。

(2)能熟练进行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例,归纳出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通过减法到加法的转化,让学生初步体会人归的数学思想。

重点、难点

1、重点:有理数减法法则及其应用。

2、难点:有理数减法法则的应用符号的改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有理数加法运算是怎样做的?(-5)+3= —3+(—5)=

—3+(+5)=

2、-(-2)= -[-(+23)]=,+[-(-2)]=

3、20__的某天,北京市的最高气温是-20C,最低气温是-100C,这天北京市的温差是多少?

导语:可见,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在现实生活中也有着很广泛的应用。(出示课题)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2)-(-10)=8=(-2)+8

2: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为8848米,与吐鲁番盆地海拔高度为-155米,珠穆朗玛峰比吐鲁番盆地高多少米?

3、通过以上列式,你能发现减法运算与加法运算的关系吗?

(学生分组讨论,大胆发言,总结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教师提问、启发:(1)法则中的“减去一个数”,这个数指的是哪个数?“减去”两字怎样理解?(2)法则中的“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加上”两字怎样理解?“这个数的相反数”又怎样理解?(3)你能用字母表示有理数减法法则吗?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P.24例1 计算: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