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直角》教学设计优选【5】篇

首页 / 教学设计 / |

  《认识直角》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知道有关直角的一些知识。

  2、找到生活中的直角角,并正确判断。

  3、能用尺子正确的画出直角。

  教学重点:正确判断直角。

  教学难点:能用尺子正确画出直角。

  教学准备:课件、三角板

  教学过程一、

  导入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角,并学会了画角,下面,请大家拿出四张卡片,用水彩笔和尺子出画四个不同大小的角。每张卡片画一个。比一比谁画的又好又快!

  请组长将大家画的角收集起来,*铺在桌面上。比一比哪一组动作最快!

  小组活动说说你们这些角的各部分名称。

  二、探究新知

  1、看一看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角的知识。

  老师这里有一些图片,你能从里面找到角吗?(出示例3)

  2、折一折

  像这样的角,叫作直角。在你们每个人的桌子上都有一张纸(各种形状),请大家动动脑筋,用你们灵巧的手来折出一个直角。

  同学们折的真好,可我们折的角究竟是不是直角呢?我们应该怎么判断呢?

  3、比一比

  (出示三角板)这个角就是直角,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我们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说明方法:先将三角板上的直角的顶点和角的顶点重合在一起,再将三角板上直角的一条边和角的一条边重合在一起,看看三角板上直角的另一条边是不是也和角另一条边重合。

  在你的周围哪有直角。

  1.说一说

  判断一下,这些角是直角吗?

  观察这些直角你发现了什么?

  直角的大小都一样

  下面我们来画直角。

  用三角板可以画直角

  5、画一画

  学生画直角。

  三、巩固练*

  1、下面哪几个图形是直角?(课后*题4)

  2、完成第41页的做一做第1题。

  你能找出我们身边的直角吗?找到并验证后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学生分小组寻找直角并交流。

  4、完成第41页的做一做第2题。

  教师指导学生独立完成。

  指名汇报并要求说出是怎样画的。

  学生独立画直角并思考是如何画的。并汇报说明画法。

  4、在钉子板上做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

  5、拿一个正方体的盒子,数一数所有的面。一共有多少个直角?

  再拿一个长方体的盒子,数数看。

  6、孩子们拿出你们的画笔,展开你们丰富的想象,用各种图形画出美丽的图画,再数一数一共有多少角。

  四、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哪些收获?修改意见:

  《认识直角》教学设计 2

  【教学内容】:

  课本P40例3、例4及练*八中相应的练*。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初步认识直角,感知直角的特点——直角的大小是一定的,直角是一类特殊的角。

  2、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题。

  3、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并会判断直角。

  难点:正确画直角。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板、折纸、课本。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1)复*旧知

  出示任意角,请学生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出示书中例图,请学生说出例图中是否有角。

  (2)揭示课题

  让学生观察例图,引导学生说出这些角有什么特点?并告知有此类特点的角为直角。

  从例图中抽象出直角的图形,让学生认识直角的标志。

  画三个边长长短不等的直角板书,强调直角的大小不随边的长短变化,直角的大小是一定、固定不变的。

  二、认识直角

  (1)请学生拿出三角板,找出三角板上的直角。

  (2)借助三角板上的直角,说明判断一个角是否是直角的方法(叠合法):先将三角板上直角的顶点和要判断的角的顶点对齐,再将三角板上直角的一条边和直角的另一条边重合,若重合是直角,若不重合不是直角。

  (3)让学生用三角板量一量数学书封面上的角是不是直角。

  (4)请学生拿出折纸,亲自动手折直角,并验证是否是直角。

  三、画直角

  课件出示3幅连续的直观图,呈现了三角板上的直角画直角的方法(重复判断直角的方法)。

  四、巩固练*

  引导学生数一数课本“做一做”第2题中的直角。

  《认识直角》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直观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能在物体的表面找出直角,能区分直角、锐角与钝角。

  2.在比、量直角的操作活动中建立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的概念。

  3.在学*过程中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判断能力及与他们合作的意识,在判断直角的过程中养成严谨的态度。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一块大三角尺,一块钉子板。

  学具:每生一张长方形纸,两张不规则纸,每人一副三角尺,一张点子图,小棒若干根(至少3根)。

  教学过程:

  一、从具体到抽象直观认识直角

  1.观察正方形纸、纸工袋、三角板,找出上面的角,向旁边的同学指一指,说一说。

  2.根据学生的回答,画下几个角:

  3.仔细观察这三个角,你有什么感觉?谁知道这些是什么角?它们有什么不同?

  4.你能从教室里找出更多的直角吗?

  [评:角是一个*面图形,角的概念的引入和建立是从现实的生活空间出发,从学生周围的实物出发,从三维物体上剥离出*面上的直角;在学生初步获得了直角的表象后,再要求学生回到教室三维空间里找出更多的直角,在这样从三维到二维,再从二维到三维,在现实生活空间与数学几何空间的反复转换中,学生的空间观念会得到有效的建立。]

  (二)活动中深化理解直角概念

  1.我们已经认识了直角,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折纸游戏。你能用一张纸折出一直角吗?

  (1)师生共同折纸(红色)。

  (2)学生独立操作(绿色)。

  (3)把折出的两个直角比一比它们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

  (4)把折出的两个直角和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它们的大小相同吗?

  [评:在学生初步感知了直角后,引导学生用纸折一个直角。按照皮亚杰的观念:空间观念的形成不像拍照,要想建立空间表象、几何模型,必须有“动手做”的过程。这里,学生在“做”直角的过程中获得一种深刻的体验,这不仅是动手实践的过程,更是尝试、想像、推理、验证、思考的过程。只有在这样的过程中,才能形成概念的本质。

  2.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可以找出数学书封面上的直角呢?有几个?

  3.请你用自己的方法去量一量课桌面、黑板面上的角。你发现了什么?(指出:我们一般用三角板上的直角作标准)

  4.生活中还有哪些面上的有直角?

  [评:再一次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活中寻找到判断直角的方法,可以用直角三角形的直角和折出来的直角去比一比,从而有效地建立直角的几何模型。]

  (三)比较中学*锐角、钝角。

  1.想一想,钟面上几时整,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是直角?

  2.观察下面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组成的角,哪一个是直角,哪一个比直角大,哪一个比直角小?(出示三个钟面)

  (2)比直角小,这样的角叫锐角。齐读并书空“锐”字。

  (3)比直角大,这样的角叫钝角。齐读并学书“钝”字。

  [评:锐角、钝角是从学生熟悉的钟面上时针、分针组成的角的引入的剥离的,学生有生活经验为支撑,比较容易理解。]

  3.抢答是什么角。

  (1)锐角(变式出现)你联想到了什么?

  (2)钝角(3)直角(4)钝角(5)锐角(6)直角

  4.如果要求你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你想怎样排?说说你的理由。学生可能有下面的想法:

  生①:直角、钝角、锐角。理由是:①直角是我们今天学和主要的一种角,钝角、锐角都要与它比,所以直角排在第一个;②钝角比直角大,所以紧挨着直角排;③锐角比它们都小,所以排在最后。

  生②:锐角、直角、钝角。理由是:从小到大进行排列。

  生③:锐角、直角、钝角。理由是:从大到小进行排列。

  5.照左图的样子标邮其它各图形中的直角。(“想想做做”第5题。)图形中还有哪些角是锐角,哪些角是钝角?

  6.下面的四边形中,哪几个图形的四个都直角?

  [评:在认识这三种角后,这里安排了一组有序的变式练*,练*按照背景逐步复杂化的原则,先变换位置,再变换形状,最后在四边形和更复杂的图形中去辨认,目的使学生在概念和背景之间建立实质联系,从而进一步把握概念的本质。

  (四)总结:

  1.今天这节课你学得开心吗?你觉得最开心的是什么?

  2.游戏:

  (1)你能用3根小棒搭出2个直角吗?

  (2)你能用3根小棒搭出一个直角和一个锐角吗?你还能在其中发现钝角吗?

  (3)看老师搭的图形中有几个直角、几个锐角、几个钝角?

  [评:最后进行一组操作性开放练*,使学生在边操作、边判断、边思考中建立空间观念,特别是在学生充分发挥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寻找其中的规律,这样就使学生的思维从点状的开放上升到有序的高层次思维的程度。]

  [总评:按照课程标准的安排,角的认识遵循螺旋上升的原则,分别安排在三个学段中教学。第一学段重在直观感受体验;第二学段定位在建立角的概念;第三学段拓展到视角、*面角,并研究其性质。邵老师在教学中很好地把握住了课程和教材的定位和安排,在教学中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了,引导学生在二维与三维的转换中,在折、画、做的过程中,让学生去体验、感受、思考,从而把握概念的本质,建立起清晰的空间观念。这样,几何教学才能实现从感知几何、形式几何、计算几何到经验几何、实验几何和探索几何的角度的转变。]

  《认识直角》教学设计 4

  一、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2、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创设*等和谐的学*氛围,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活动的兴趣,体验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学*重点:

  让学生形成直角的正确表象,学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三、学*难点

  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画直角方法和建立直角的空间观念。

  四、课前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板、彩色卡纸

  学具准备:三角板、彩色卡纸

  五、学*流程:

  (一)精彩导入

  1、先出示三种角,让学生观察比较

  2、出示情境图我们美丽的教室,引出直角。

  3、揭示课题—“认识直角。”

  让学生感受到直角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引发学生认识直角的兴趣。体会生活处处有数学。

  (二)自主学*

  活动1:认识直角、找直角指直角

  (1)认识直角。

  (2)找图片中的“直角”。

  (3)找实物的“直角”。

  (4)找生活中的直角。

  让学生从观察实物中抽象出所学的直角,通过看一看、找一找、比一比、说一说的活动,使学生对直角有更深刻的印象,自然从生活中的直角过渡到数学中的直角,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活动2:折直角、验直角

  (1)学生自由选择不同的纸折一折直角。(长方形的纸、圆形的纸,不规则的纸)

  验一验自己折的是不是直角?(在上一活动中已经找出三角板中有一个是直角。)

  摸一摸直角的感觉怎样?

  《认识直角》教学设计 5

  【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三单元40页

  【基于标准】

  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了解直角、锐角和钝角。

  【基于教材】

  “直角的初步认识”这节课出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课本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时。“直角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初步认识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后,在这基础上出现的。教材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椅子、双杠上的角,来说明这些角都是直角。然后让学生通过折纸做直角,加深对直角的认识。再借助三角板来说明要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来比一比。最后让学生学会用三角板画直角。学好这部分知识,能为今后进一步认识直角以及学*其它几何图形打下牢固的基础。

  【基于学情】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了角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学*的,学生对角的组成部分、角的特征有了一定的了解。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结合实物了解什么样子的角是直角,直角有什么特殊的特征。由于学生的抽象能力比较差,需要加强动手操作的训练。

  【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会画直角。

  (2)通过看一看,比一比,折一折,画一画等教学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实践能力。

  【学*重难点】

  (1)初步认识直角和用三角板画直角和量角。

  (2)使学生掌握用三角板判断直角的方法。

  【教具学具】

  三角尺、两根小棒、活动角、1个圆片

  【教学思路】

  本节课在教学上运用尝试教学法和动手操作法相结合的形式,由好奇、有意思的事物引发学生参与数学学*的兴趣。在这一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知识,探索数学规律,发展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在教学中,教师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本课制成生动、新颖的多媒体课件,巧妙地架起了求知的桥梁,使学生在“寓教于乐,寓智于趣”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探索,获取新知。

  【评价设计】

  交流式评价:通过师生、生生对话交流,在交流中对学生进行评价。

  表现性评价:通过学生回答问题情况,适当对学生进行点拨。

  选择性评价:通过评价样题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评价方案】

  1、通过课堂观察、提问,检测目标1达成。

  2、通过练*检测目标2的达成。

  【学*流程】

  (一)复*旧知,:

  1、投影出示角

  (1)这个图形叫什么?

  (2)你了解角的哪些知识?

  (二)导入新课

  1、变角游戏:

  (1)变一个很大的角。

  (2)变一个很小的角。

  (3)变一个既不是很大也不是很小的角。

  (4)抽出直角图形,说明这个角很特殊。

  (5)说一说周围哪些物体表面的角和这个角的形状相同?

  2、像这样的角叫直角。(板书课题)它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

  教学意图:在这一环节,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角,所以我利用旧知识搭桥过渡的导入方法,成功地运用从已知到未知的教学原则。既巩固了旧知识,又联系实际为新知识作了铺垫。

  (三)、探究新知

  《课标》指出:在教学中,要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还要注重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获得对简单图形的直观经验。为此,我把新课分为三个层次:

  1、初步认识直角

  (1)出示**,观察它的表面各有几个角?这些角的形状是不是直角?

  (2)再出示椅子、玩双杠图片,小组合作找一找椅子中的`角,玩双杠中的角,它们是直角吗?“”

  (3)这些角都叫直角,直角我们还可以用一种符号把它表示出来,直角的标记符号用“

  ”表示。

  (4)让学生说一说周围还有哪些物体的表面有直角?(同桌互相说)

  教学意图:通过找角,比较角的形状、大小、从而发现直角的大小都是相等的,使学生加深对直角的认识。并通过小组讨论,培养了小组团结合作的精神。

  2、学会辨认直角

  (1)折直角。

  ①拿一张纸先上下对折,再怎样折可以得到直角?(同桌讨论交流)

  ②用手指出直角的顶点和边。

  ③用笔在纸上描出这个直角。

  (2)记直角。

  ①拿出三角板问名称。

  ②找一找这个三角板上有没有直角?

  ③学生用手指出三角板中的直角。强调:只有一个直角

  ④找角游戏

  先出示规则后同桌交替进行。

  (3)辨认直角。

  ①讨论:怎样检验一个角是不是直角?

  ②抽学生讲解用三角板检验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的方法。

  ③教师边示范边讲解用三角板检验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的方法。

  ④出示41页例4学生用三角板检验每个角是不是直角。

  ⑤抽学生到大屏幕前演示用三角板检验每个角是不是直角。

  教学意图:通过动手操作等活动,使学生学会思考问题,这样既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又有利于认知结构的形成。

  3、学画直角

  (1)先让学生尝试画直角,并同桌评议所画直角后在探讨方法。

  (2)教师示范讲解画直角的方法。

  (3)课件示范画直角的方法。

  (4)学生在作业本上试画直角。

  (5)同座用三角板检验所画的直角。

  (6)学生在方格纸上试画直角后同座用三角板检验所画的直角。

  教学意图:先让学生动脑筋想问题,设疑激趣增强学*内动力,再通过老师的讲解教给学生学*方法,学生易于接受。

  4、阅读课本,质疑问难

  教学意图:留一定时间让学生读课本,质疑问难,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

  (四)、巩固练*

  1、下面的图形是不是直角?

  教学意图:这一练*是基本练*,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直角的特征。

  2、先数一数下面的图形里有几个角,有几个直角?

  3、下面的说法对吗?

  (1)直角不是角。()

  (2)黑板上的直角比三角板上的大。()

  (3)把一个直放在放大镜下,这个直角就变大了。()

  4.用两根小棒可以摆成几个直角?

  5.根据给出的点和边画一个直角,并标上直角符号。

  6.在下面的四边形里加一条线段,它能增加几个直角?

  7.一只小鹿要经过直角过河,你能帮帮它吗?

  教学意图:以游戏形式由易到难,目的是开拓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8、思考题:拿一个正方体的盒子数一数所有的面,一共有多少个直角?(分组比赛)

  教学意图:这道练*是新授知识的巩固、提高环节、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们学*了什么内容?有什么收获?


《认识直角》教学设计优选【5】篇扩展阅读


《认识直角》教学设计优选【5】篇(扩展1)

——“认识直角”教学设计 (菁华5篇)

“认识直角”教学设计1

  一、从具体到抽象直观认识直角

  1.师:同学们,上节课你们认识了角,大家能够在下面的物体中找到角吗?观察正方形纸、纸工袋、三角板,找出上面的角,向旁边的同学指一指,说一说。

  生1:正方形纸上有4个角。

  生2:三角板上有3个角。

  生3:纸工袋上有4个角

  2.师:老师把大家找到的角画下来,是这样吗?

  师:仔细观察这些角,你有什么感觉?能把它们分分类吗?

  生1:这些角的边很直。

  生2:这些直直的角可以分成一类。

  生3:尖尖的角分成一类。

  3、师:谁知道这些一样大的角是什么角?

  生:这些角叫做“直角”。

  师:对,像正方形纸的4个角,三角尺上的这个角都是直角。

  师:你能从教室里找出更多的直角吗?

  生1:黑板的边上有直角

  生2:**的边上有直角。

  生3:窗户的边上有直角。

  二、活动中深化理解直角概念

  1.师:我们已经认识了直角,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折纸游戏。你能用一张纸折出一直角吗?

  (1)师生共同折纸(红色)。

  (2)小组活动,学生独立操作(绿色)。

  师:你们是怎样把直角折出来的呢?

  生:先上下对折,再左右对折就可以了。

  师:把折出的两个直角比一比它们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

  生:它们是一样大的。

  师:把折出的两个直角和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它们的大小相同吗?

  生:相同。

  2.师: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可以找出数学书封面上的直角呢?有几个?

  生:用我刚才做的直角去比一比。

  生: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去比一比。

“认识直角”教学设计2

  【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三单元40页

  【基于标准】

  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了解直角、锐角和钝角。

  【基于教材】

  “直角的初步认识”这节课出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课本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时。“直角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初步认识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后,在这基础上出现的。教材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椅子、双杠上的角,来说明这些角都是直角。然后让学生通过折纸做直角,加深对直角的认识。再借助三角板来说明要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来比一比。最后让学生学会用三角板画直角。学好这部分知识,能为今后进一步认识直角以及学*其它几何图形打下牢固的基础。

  【基于学情】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了角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学*的,学生对角的组成部分、角的特征有了一定的了解。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结合实物了解什么样子的角是直角,直角有什么特殊的'特征。由于学生的抽象能力比较差,需要加强动手操作的训练。

  【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会画直角。

  (2)通过看一看,比一比,折一折,画一画等教学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实践能力。

  【学*重难点】

  (1)初步认识直角和用三角板画直角和量角。

  (2)使学生掌握用三角板判断直角的方法。

  【教具学具】

  三角尺、两根小棒、活动角、1个圆片

  【教学思路】

  本节课在教学上运用尝试教学法和动手操作法相结合的形式,由好奇、有意思的事物引发学生参与数学学*的兴趣。在这一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知识,探索数学规律,发展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在教学中,教师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本课制成生动、新颖的多媒体课件,巧妙地架起了求知的桥梁,使学生在“寓教于乐,寓智于趣”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探索,获取新知。

  【评价设计】

  交流式评价:通过师生、生生对话交流,在交流中对学生进行评价。

  表现性评价:通过学生回答问题情况,适当对学生进行点拨。

  选择性评价:通过评价样题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评价方案】

  1、通过课堂观察、提问,检测目标1达成。

  2、通过练*检测目标2的达成。

  【学*流程】

  (一)复*旧知,:

  1、投影出示角

  (1)这个图形叫什么?

  (2)你了解角的哪些知识?

  (二)导入新课

  1、变角游戏:

  (1)变一个很大的角。

  (2)变一个很小的角。

  (3)变一个既不是很大也不是很小的角。

  (4)抽出直角图形,说明这个角很特殊。

  (5)说一说周围哪些物体表面的角和这个角的形状相同?

  2、像这样的角叫直角。(板书课题)它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

  教学意图:在这一环节,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角,所以我利用旧知识搭桥过渡的导入方法,成功地运用从已知到未知的教学原则。既巩固了旧知识,又联系实际为新知识作了铺垫。

  (三)、探究新知

  《课标》指出:在教学中,要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还要注重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获得对简单图形的直观经验。为此,我把新课分为三个层次:

  1、初步认识直角

  (1)出示**,观察它的表面各有几个角?这些角的形状是不是直角?

  (2)再出示椅子、玩双杠图片,小组合作找一找椅子中的角,玩双杠中的角,它们是直角吗?“”

  (3)这些角都叫直角,直角我们还可以用一种符号把它表示出来,直角的标记符号用“

  ”表示。

  (4)让学生说一说周围还有哪些物体的表面有直角?(同桌互相说)

  教学意图:通过找角,比较角的形状、大小、从而发现直角的大小都是相等的,使学生加深对直角的认识。并通过小组讨论,培养了小组团结合作的精神。

  2、学会辨认直角

  (1)折直角。

  ①拿一张纸先上下对折,再怎样折可以得到直角?(同桌讨论交流)

  ②用手指出直角的顶点和边。

  ③用笔在纸上描出这个直角。

  (2)记直角。

  ①拿出三角板问名称。

  ②找一找这个三角板上有没有直角?

  ③学生用手指出三角板中的直角。强调:只有一个直角

  ④找角游戏

  先出示规则后同桌交替进行。

  (3)辨认直角。

  ①讨论:怎样检验一个角是不是直角?

  ②抽学生讲解用三角板检验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的方法。

  ③教师边示范边讲解用三角板检验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的方法。

  ④出示41页例4学生用三角板检验每个角是不是直角。

  ⑤抽学生到大屏幕前演示用三角板检验每个角是不是直角。

  教学意图:通过动手操作等活动,使学生学会思考问题,这样既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又有利于认知结构的形成。

  3、学画直角

  (1)先让学生尝试画直角,并同桌评议所画直角后在探讨方法。

  (2)教师示范讲解画直角的方法。

  (3)课件示范画直角的方法。

  (4)学生在作业本上试画直角。

  (5)同座用三角板检验所画的直角。

  (6)学生在方格纸上试画直角后同座用三角板检验所画的直角。

  教学意图:先让学生动脑筋想问题,设疑激趣增强学*内动力,再通过老师的讲解教给学生学*方法,学生易于接受。

  4、阅读课本,质疑问难

  教学意图:留一定时间让学生读课本,质疑问难,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

  (四)、巩固练*

  1、下面的图形是不是直角?

  教学意图:这一练*是基本练*,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直角的特征。

  2、先数一数下面的图形里有几个角,有几个直角?

  3、下面的说法对吗?

  (1)直角不是角。()

  (2)黑板上的直角比三角板上的大。()

  (3)把一个直放在放大镜下,这个直角就变大了。()

  4.用两根小棒可以摆成几个直角?

  5.根据给出的点和边画一个直角,并标上直角符号。

  6.在下面的四边形里加一条线段,它能增加几个直角?

  7.一只小鹿要经过直角过河,你能帮帮它吗?

  教学意图:以游戏形式由易到难,目的是开拓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8、思考题:拿一个正方体的盒子数一数所有的面,一共有多少个直角?(分组比赛)

  教学意图:这道练*是新授知识的巩固、提高环节、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们学*了什么内容?有什么收获?

“认识直角”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知道有关直角的一些知识。

  2、找到生活中的直角角,并正确判断。

  3、能用尺子正确的画出直角。

  教学重点:正确判断直角。

  教学难点:能用尺子正确画出直角。

  教学准备:课件、三角板

  教学过程一、

  导入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角,并学会了画角,下面,请大家拿出四张卡片,用水彩笔和尺子出画四个不同大小的角。每张卡片画一个。比一比谁画的又好又快!

  请组长将大家画的角收集起来,*铺在桌面上。比一比哪一组动作最快!

  小组活动说说你们这些角的各部分名称。

  二、探究新知

  1、看一看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角的知识。

  老师这里有一些图片,你能从里面找到角吗?(出示例3)

  2、折一折

  像这样的角,叫作直角。在你们每个人的桌子上都有一张纸(各种形状),请大家动动脑筋,用你们灵巧的手来折出一个直角。

  同学们折的真好,可我们折的角究竟是不是直角呢?我们应该怎么判断呢?

  3、比一比

  (出示三角板)这个角就是直角,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我们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说明方法:先将三角板上的直角的顶点和角的顶点重合在一起,再将三角板上直角的一条边和角的一条边重合在一起,看看三角板上直角的'另一条边是不是也和角另一条边重合。

  在你的周围哪有直角。

  1.说一说

  判断一下,这些角是直角吗?

  观察这些直角你发现了什么?

  直角的大小都一样

  下面我们来画直角。

  用三角板可以画直角

  5、画一画

  学生画直角。

  三、巩固练*

  1、下面哪几个图形是直角?(课后*题4)

  2、完成第41页的做一做第1题。

  你能找出我们身边的直角吗?找到并验证后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学生分小组寻找直角并交流。

  4、完成第41页的做一做第2题。

  教师指导学生独立完成。

  指名汇报并要求说出是怎样画的。

  学生独立画直角并思考是如何画的。并汇报说明画法。

  4、在钉子板上做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

  5、拿一个正方体的盒子,数一数所有的面。一共有多少个直角?

  再拿一个长方体的盒子,数数看。

  6、孩子们拿出你们的画笔,展开你们丰富的想象,用各种图形画出美丽的图画,再数一数一共有多少角。

  四、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哪些收获?修改意见:

“认识直角”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和操作活动,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尺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2.经历折一折、画一画等过程,丰富学生对直角的直观认识,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3.通过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识。

  4.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美。

  目标解析:

  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已初步认识过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行四边形等*面图形,并对角有了初步的认识之上的。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入手,让学生从实物中抽象出直角,从生活中感受直角,从动手操作中学会用三角尺判断直角和画直角,力求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感受数学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直角。

  教学难点:学会用三角尺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尺、活动角等。

  教学过程:

  一、自由画角,导入新课

  (一)学生自由画角

  1.选取不同大小的角向全体学生展示。

  2.选择其中一个角说一说角各部分的名称。

  (二)揭示课题

  同学们画的这些角有大的也有小的,但有一类角很特殊,它的大小是不能变的,你猜出是什么角了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直角。(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鉴于学生前一课时已经初步认识了角,本节课导入环节设计让学生自由画角,一方面复*了画角的知识,巩固了角各部分的名称,另一方面也由此引出一类特殊的角——直角,为沟通直角与角的联系及新课教学铺垫。】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描一描,初步感知直角。

  1.课件出示例3。

  2.观察上图,找出角并在图上描画出来。

  3.汇报交流,从实物中抽象出角。

  4. 观察比较:这些角有什么相同之处?

  教师指出:上面这些角都是直角(课件出示直角标志)。它是一种特殊的角。

  (二)找一找,感受生活中的直角。

  1. 在教材第38页主题图中找直角。

  2.在我们的生活中找直角。

  3.在一副三角尺上找直角。

  (三)判一判,学会用三角尺判断直角。

  1.用活动角做一个直角。借助三角尺上的直角来判定

  2.用三角尺判定教科书封面上的角是不是直角。(教材第40页“做一做”第1题)

  (四)折一折,进一步认识直角。

  1.用一张不规则的纸折出一个直角。

  2.用三角尺验证是不是直角。

  (五)画一画,学会用三角尺画直角。(例4)

  1.小组合作,尝试画直角。

  2.师生交流,确定工具。(三角尺)

  3.教师范画,小结画法。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描一描、找一找”等数学活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而设计“找三角尺中的直角”这一环节既是对直角认识的巩固,又为后面的判断直角和画直角奠定基础。接着,“判一判、折一折和画一画”等环节学会用三角尺判断直角和画角。】

  三、巩固练*,深化理解。

  (一)教材第44页练*八的第6题

  1.下面哪些角是直角?

  2.学生独立判断,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可提示借助三角尺比一比。

  (二)教材第40页“做一做”的第2题

  1.数一数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直角。

  2.学生独立判断,交流汇报时强调直角要画出直角标志。

  (三)教材第44页练*八的第7题

  1.学生在方格纸上画直角(从给出的点开始)。

  2.提醒学生画上直角标志。

  (四)教材第54页练*八的第14题

  先数正方体一个面有多少个直角,再数正方体表面有多少个直角、长方体表面有多少个直角,最后引导学生比较发现特征。

  【设计意图:通过练*,让学生在观察、判断、画图等数学活动中,加深对直角的认识,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最后一道题意在沟通了*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既加深学生对直角的认识,又能体会立体图形表面上角的特征,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感受数学美。】

  四、课堂小结

  (一)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二)你还有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归纳总结、谈收获让学生享受学*成功的快乐,同时让学生带着问题下课,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好*惯。】

“认识直角”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知道有关直角的一些知识。

  2、找到生活中的直角角,并正确判断。

  3、能用尺子正确的画出直角。

  教学重点:正确判断直角。

  教学难点:能用尺子正确画出直角。

  教学准备:课件、三角板

  教学过程一、

  导入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角,并学会了画角,下面,请大家拿出四张卡片,用水彩笔和尺子出画四个不同大小的角。每张卡片画一个。比一比谁画的又好又快!

  请组长将大家画的角收集起来,*铺在桌面上。比一比哪一组动作最快!

  小组活动说说你们这些角的各部分名称。

  二、探究新知

  1、看一看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角的知识。

  老师这里有一些图片,你能从里面找到角吗?(出示例3)

  2、折一折

  像这样的角,叫作直角。在你们每个人的桌子上都有一张纸(各种形状),请大家动动脑筋,用你们灵巧的手来折出一个直角。

  同学们折的真好,可我们折的角究竟是不是直角呢?我们应该怎么判断呢?

  3、比一比

  (出示三角板)这个角就是直角,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我们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说明方法:先将三角板上的直角的顶点和角的顶点重合在一起,再将三角板上直角的一条边和角的一条边重合在一起,看看三角板上直角的另一条边是不是也和角另一条边重合。

  在你的周围哪有直角。

  1.说一说

  判断一下,这些角是直角吗?

  观察这些直角你发现了什么?

  直角的大小都一样

  下面我们来画直角。

  用三角板可以画直角

  5、画一画

  学生画直角。

  三、巩固练*

  1、下面哪几个图形是直角?(课后*题4)

  2、完成第41页的做一做第1题。

  你能找出我们身边的直角吗?找到并验证后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学生分小组寻找直角并交流。

  4、完成第41页的做一做第2题。

  教师指导学生独立完成。

  指名汇报并要求说出是怎样画的。

  学生独立画直角并思考是如何画的。并汇报说明画法。

  4、在钉子板上做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

  5、拿一个正方体的盒子,数一数所有的面。一共有多少个直角?

  再拿一个长方体的盒子,数数看。

  6、孩子们拿出你们的画笔,展开你们丰富的想象,用各种图形画出美丽的图画,再数一数一共有多少角。

  四、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哪些收获?修改意见:


《认识直角》教学设计优选【5】篇(扩展2)

——“认识直角”教学设计优选【五】份

  “认识直角”教学设计 1

  一、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直角。

  2、会利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渗透“数学从生活中来,数学服务于生活”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采用多种方法(折纸,用直角尺量,用眼观察)引导学生们初步认识直角,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掌握测量直角和画直角的方法。

  三、预计教学时间:

  1节

  四、教学活动

  (一)引出新知

  1、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角,那你能不能用自己的学具作一个角?

  学生展示角,并说一说角的各部分名称。

  2、教师出示一张彩纸和一个练*本,在黑板上画出相应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提问:

  (1)彩纸的表面是什么图形?它上面有几个角?

  (2)练*本封面是什么形状?它上面有几个角?

  3、指名一个学生从几个折的角里挑出和练*本封面一样的角

  (4)教师用学生们折出的直角,与图形中的所有角比一下。生说这些角的有什么特点。

  (5)师:像这样的'角,就叫做直角。

  教师用三角板在黑板上在画出一个大的直角。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直角。

  板书课题:直角的初步认识。

  (二)探索新知

  1、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直角,请你找一找,小组交流。

  2、判断老师找的是不是直角。(课件出示)

  3、折直角

  (1)让学生们用课前准备好的正方形、长方形或圆形折出一个直角。

  (2)用学生折出来的直角与黑板上画的直角比一比,再让学生用折出来的直角跟自己数学书上的角比一比。

  4、观察三角板上的角

  (1)同桌比较三角板三个角的大小。

  (2)指出三角板的哪个角是直角。

  (3)用直角三角板上的直角和自己刚才折出的直角比一比,看看它们的大小是否相等。

  5、画直角

  (1)学生试画,师巡视指导

  (2)全班展示交流如何画直角。

  第一步:先画一个点,再从这点出发,画一条直直的线;

  第二步:把三角板上直角的顶点对齐图上的点,把三角板上的一条直角边对齐这条直直的线。

  第三步:沿另一条直角边,从这点出发,向上画出这个直角的另一条边。

  (3)学生画,可以边说边画

  (三)知识运用

  【基础练*】1、完成课本第41页“做一做”第1题和第2题

  2、做第42、43页的第4、5、6题。

  【提高练*】数一数,每个图形有多少个角?多少个直角?

  【拓展练*】下面圆钟的时针和分针的夹角是直角吗?你还能说说哪个时刻的时针和分针的夹角是直角,请在方形钟上画一画。

  (四)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

  1、画一画

  (1)画一个直角

  (2)画一个比直角小的角,

  (3)画一个比直角大的角。

  “认识直角”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初步认识直角,感知直角的特点——直角的大小是一定的,直角是一类特殊的角。

  2、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题。

  3、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并会判断直角。

  难点:正确画直角。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板、折纸、课本。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1)复*旧知

  出示任意角,请学生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出示书中例图,请学生说出例图中是否有角。

  (2)揭示课题

  让学生观察例图,引导学生说出这些角有什么特点?并告知有此类特点的角为直角。

  从例图中抽象出直角的图形,让学生认识直角的标志。

  画三个边长长短不等的直角板书,强调直角的大小不随边的长短变化,直角的大小是一定、固定不变的。

  二、认识直角

  (1)请学生拿出三角板,找出三角板上的直角。

  (2)借助三角板上的直角,说明判断一个角是否是直角的方法(叠合法):先将三角板上直角的顶点和要判断的角的顶点对齐,再将三角板上直角的一条边和直角的另一条边重合,若重合是直角,若不重合不是直角。

  (3)让学生用三角板量一量数学书封面上的角是不是直角。

  (4)请学生拿出折纸,亲自动手折直角,并验证是否是直角。

  三、画直角

  课件出示3幅连续的直观图,呈现了三角板上的直角画直角的方法(重复判断直角的方法)。

  四、巩固练*

  引导学生数一数课本“做一做”第2题中的直角。

  “认识直角”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1、知道有关直角的一些知识。

  2、找到生活中的直角角,并正确判断。

  3、能用尺子正确的画出直角。

  教学重点:正确判断直角。

  教学难点:能用尺子正确画出直角。

  教学准备:课件、三角板

  教学过程一、

  导入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角,并学会了画角,下面,请大家拿出四张卡片,用水彩笔和尺子出画四个不同大小的角。每张卡片画一个。比一比谁画的又好又快!

  请组长将大家画的角收集起来,*铺在桌面上。比一比哪一组动作最快!

  小组活动说说你们这些角的各部分名称。

  二、探究新知

  1、看一看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角的知识。

  老师这里有一些图片,你能从里面找到角吗?(出示例3)

  2、折一折

  像这样的角,叫作直角。在你们每个人的桌子上都有一张纸(各种形状),请大家动动脑筋,用你们灵巧的手来折出一个直角。

  同学们折的真好,可我们折的角究竟是不是直角呢?我们应该怎么判断呢?

  3、比一比

  (出示三角板)这个角就是直角,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我们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说明方法:先将三角板上的直角的顶点和角的顶点重合在一起,再将三角板上直角的一条边和角的一条边重合在一起,看看三角板上直角的另一条边是不是也和角另一条边重合。

  在你的周围哪有直角。

  1.说一说

  判断一下,这些角是直角吗?

  观察这些直角你发现了什么?

  直角的大小都一样

  下面我们来画直角。

  用三角板可以画直角

  5、画一画

  学生画直角。

  三、巩固练*

  1、下面哪几个图形是直角?(课后*题4)

  2、完成第41页的做一做第1题。

  你能找出我们身边的直角吗?找到并验证后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学生分小组寻找直角并交流。

  4、完成第41页的做一做第2题。

  教师指导学生独立完成。

  指名汇报并要求说出是怎样画的。

  学生独立画直角并思考是如何画的。并汇报说明画法。

  4、在钉子板上做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

  5、拿一个正方体的盒子,数一数所有的面。一共有多少个直角?

  再拿一个长方体的盒子,数数看。

  6、孩子们拿出你们的画笔,展开你们丰富的想象,用各种图形画出美丽的图画,再数一数一共有多少角。

  四、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哪些收获?修改意见:

  “认识直角”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初步认识直角,感知直角的特点――直角的大小是一定的,直角是一类特殊的角。

  2、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题。

  3、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并会判断直角。

  难点:正确画直角。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板、折纸、课本。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1)复*旧知

  出示任意角,请学生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出示书中例图,请学生说出例图中是否有角。

  (2)揭示课题

  让学生观察例图,引导学生说出这些角有什么特点?并告知有此类特点的角为直角。

  从例图中抽象出直角的图形,让学生认识直角的标志。

  画三个边长长短不等的直角板书,强调直角的大小不随边的长短变化,直角的大小是一定、固定不变的。

  二、认识直角

  (1)请学生拿出三角板,找出三角板上的直角。

  (2)借助三角板上的直角,说明判断一个角是否是直角的方法(叠合法):先将三角板上直角的顶点和要判断的角的顶点对齐,再将三角板上直角的一条边和直角的另一条边重合,若重合是直角,若不重合不是直角。

  (3)让学生用三角板量一量数学书封面上的角是不是直角。

  (4)请学生拿出折纸,亲自动手折直角,并验证是否是直角。

  三、画直角

  课件出示3幅连续的直观图,呈现了三角板上的直角画直角的方法(重复判断直角的方法)。

  四、巩固练*

  引导学生数一数课本“做一做”第2题中的直角。

  “认识直角”教学设计 5

  一、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直角。

  2、会利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渗透“数学从生活中来,数学服务于生活”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采用多种方法(折纸,用直角尺量,用眼观察)引导学生们初步认识直角,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掌握测量直角和画直角的方法。

  三、预计教学时间: 1节

  四、教学活动

  (一)引出新知

  1、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角,那你能不能用自己的学具作一个角?

  学生展示角,并说一说角的各部分名称。

  2、教师出示一张彩纸和一个练*本,在黑板上画出相应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提问:

  (1)彩纸的表面是什么图形?它上面有几个角?

  (2)练*本封面是什么形状?它上面有几个角?

  3、指名一个学生从几个折的角里挑出和练*本封面一样的角

  (4)教师用学生们折出的直角,与图形中的所有角比一下。生说这些角的有什么特点。

  (5)师:像这样的角,就叫做直角。

  教师用三角板在黑板上在画出一个大的直角。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直角。

  板书课题:直角的初步认识。

  (二)探索新知

  1、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直角,请你找一找,小组交流。

  2、判断老师找的是不是直角。(课件出示)

  3、折直角

  (1)让学生们用课前准备好的正方形、长方形或圆形折出一个直角。

  (2)用学生折出来的直角与黑板上画的直角比一比,再让学生用折出来的直角跟自己数学书上的角比一比。

  4、观察三角板上的角

  (1)同桌比较三角板三个角的大小。

  (2)指出三角板的哪个角是直角。

  (3)用直角三角板上的直角和自己刚才折出的直角比一比,看看它们的大小是否相等。

  5、画直角

  (1)学生试画,师巡视指导

  (2)全班展示交流如何画直角。

  第一步:先画一个点,再从这点出发,画一条直直的线;

  第二步:把三角板上直角的顶点对齐图上的点,把三角板上的一条直角边对齐这条直直的线。

  第三步:沿另一条直角边,从这点出发,向上画出这个直角的另一条边。

  (3)学生画,可以边说边画

  (三)知识运用

  【基础练*】1、完成课本第41页“做一做”第1题和第2题

  2、做第42、43页的第4、5、6题。

  【提高练*】数一数,每个图形有多少个角?多少个直角?

  【拓展练*】下面圆钟的时针和分针的夹角是直角吗?你还能说说哪个时刻的时针和分针的夹角是直角,请在方形钟上画一画。

  (四)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

  1、画一画

  (1)画一个直角

  (2)画一个比直角小的角,

  (3)画一个比直角大的角。


《认识直角》教学设计优选【5】篇(扩展3)

——《认识时间》教学设计 (菁华5篇)

  分析教材:

  “认识时间”这一教学内容的编排,是用5分5分数的方法来读取时间,并通过实际的操作,知道1时=60分。与一年级上册的内容联系起来看,教材对时间的认识是按照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编排的,这样的编排既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也符合*时人们看表读时间的经验与*惯。

  分析学生:

  “认识时间”这一内容的教学是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学*了“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行学*的。通过以前的学*,学*已经掌握了钟表及时间的一些知识,如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有12个数字;有12个大格,有60个小格等,并已经掌握了如何看整时和半时。相信本节课内容的教学,学生掌握并不会感到十分的困难。

  设计理念:

  一、知识的呈现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由于时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在教学注意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更好地理解时间。如在课题的引入时,运用了第二节课上课的时间(9:00)引入,这些是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过5分钟后也就是(9:05)这个时间是学生本节课要学*的内容,这样就很好地引入了新课。最后由下课时间(9:40)进行结束本节课的教学,使教学更加完整。

  二、在直观中来呈现知识

  在教学时,运用多媒体直观地演示,通过看钟面上的阴影部分,用5分5分数的方法读取时间,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1时=60分时,让学生自己拨钟,通过直观形象的实物操作,就能对时与分的关系一目了然。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81页例1及“做一做”第1题、练*十五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

  2、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惯。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钟,学生准备小闹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

  (让课铃响)

  师:上课……

  师:哪位同学说说,现在是第几节课?(第二节课)你知道我们学校第二节的上课时间是几时吗?(边问边出示课件,课件显示一个钟面,定格在9:00)

  2、复*旧知。

  师:你怎么知道钟面上表示的时间是9时的?(时针指着12,分针指着9,是9时。)

  3、导入新课。

  (大约过了5分钟左右,屏幕上的钟面显示出9:05)

  师:同学们,你们又知道现在是几时吗?

  师: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认识时间》。(板书课题)

  二、直观演示,探索新知

  (一)认识钟面

  1、师:通过上学期的学*,我们知道,钟面上有些什么?

  2、让学生在学*小组中讨论交流、互相补充。

  3、学生反馈交流结果,教师用课件演示。(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字、12个大格、每一个大格里有5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

  (二)认识时间。

  1.认识分。

  (l)引导学生观察分针。(屏幕显示放大的钟面,演示分针走1小格。)

  师:分针是用来表示“分”的,分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分。

  (2)边在课件中演示,边提问:

  ①分针指着1是几分?为什么?(一个大格有5小格,所以是5分。)

  ②分针指着4是几分?为什么?

  ③分针指着7是几分?为什么?

  2、认识时间。

  (1)教学例1第一个钟面

  师:时针指着几?是几时?分针指着几?是几分?(时针指着3多一点,是3时,分针指着1,是5分。)

  教学内容:课本第90页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

  2、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3、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意识。

  4、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惯。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教具、学具准备:挂图、钟表模型、手表

  教学设计: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教学开始,先出示一幅学生们正准备上课的情境图,让学生猜是第几节上课了,并说说自己的想法。这样既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又激发起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

  二、利用钟表模型,认识钟表刻度

  1、四人小组合作:观察钟表模型,并完成下表。

  钟面上一共有()大格

  1大格有()小格

  一共有()小格

  2、让学生观察推理:分针从刻度12走到刻度1、2、3……各走了几小格,各是多少分。每一大格的刻度作为分针的单位时各是多少分。

  3、同桌一起拨一拨,引导学生观察时钟走1大格,分针走了几小格,从而得出:1小时=60分。

  三、加强观察、实践、探究几时几分。

  1、让学生观察几个分钟正指向每大格的刻度时的钟面。通过同桌交流再全班反馈的方式说说钟面的时间,并归纳看钟的方法:先看时针,确定是几时多;再看分针,可以用5分5分数的方法确定是几分。

  2、让学生观察一般情况的几时几分,通过小组交流得出看分针的方法:可以先确定接*分针的大格刻度是几分,再用1分1分顺数或倒数的方法读出是几分。

  四、读读拨拨、初步实践应用

  1、完成“做一做”。

  2、同桌一起拨一拨,每天上学、放学时间。

  3、小组一起拨一拨,交流所拨的时间,并说说所发生的事情。

  五、课堂小结:

  你今天学到了什么知识?怎么样学的?

  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北师大版)第一册第六单元《认识钟表》中的《小芳的上午》一课。结合新课程标准中对本单元提出的相对应的知识技能目标:能认识钟表,了解24时记时法;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

  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认识钟表的经验,积累了一定的认识时间、看钟表的方法,而且这节课又是建立在他们学生会准确认读整时与半时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并且掌握了认识时间最关键的是要观察时针与分针的位置才能准确认识时间的方法。所以这节课的教学应该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使学*活动成为学生生活经验的总结和升华。那么如何轻松的突破学*难点又能让学生主动、自主的获取知识是我备课的重点,于是我尝试了两种做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巩固认读钟表,体会整时过一点或者整时差一点的情况,会用“快几时了”或“刚过几时”等词语描述时间;

  2、数学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结合学生日常作息时间,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惯。

  教学重点:

  认识几时刚过和快几时了;

  教学难点:

  用语言准确描述“几时刚过”和“快几时了”。

  教学过程:

  1、教师先出示一幅主题图(上面是小华睡觉时闹钟响了的情景,钟表显示时间是6时整)

  师:谁愿意讲一讲这幅图的意思呢?

  生:早上6时整小华的闹钟响了在叫她起床呢

  师:说的真好,那么你是怎么认识6时整的呢?

  生: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6,就是6时整

  2、师借机出示其他两幅图(一幅图上是小华熟睡的样子,钟表显示时间是快6时的,放在6时整的图的前面,另一幅图上是小华起床刷牙的情景,钟表显示时间是6时刚过)

  师:这两幅图上小华又在干什么呢?(指名回答)请你们细心观察这3个钟面上时针与分针

  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

  生1:第一个钟面时针指向6,分针没到12;

  生2:第二个钟面时针指向6,分针指向12;

  生3:第三个钟面时针指向6,分针在12过去一点……

  3、观察比较

  师:这三个钟面的时针与分针位置有什么不同?(同桌讨论在集体交流)

  生:时针都指向6,一个分针指12,一个还没有到12,一个是12过了一点点;

  4、小结

  师:象这样的情况,(指图)分针没到12的,我们就说是快6时了,过12的则是6时刚过

  5、巩固练*:观察书中主题图,结合图来认识巩固时间。

  这节课上下来,整体感觉学生的学*效果还不错,能够比较准确的说出几时刚过或快几时了,主要是因为我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法让学生观察比较三个钟面时针与分针位置的异同再去表述时间,在完全感知的基础上总结、概括,便于他们理解与掌握。但是整节课都是在教师的设问与追问下进行的,学生的学*情绪比较被动,并没有完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深思可能是因为我忽略了去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体验,去建构新知,情境创设缺少“生活味”的缘故。于是我又做了一些改动进行了第二次尝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用5分5分数的方法,来读出某些特殊时间,并正确进行书写。知道1时=60分。

  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积极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合作学*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学*、生活*惯。

  教学重点:

  1、掌握读写时间的具体方法。

  2、知道1时=60分。

  教学难点:

  准确说出当分针从12走到各个数字时所表示的时间是几分。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一个实物钟表、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每人自带一个实物钟表、记录单。

  一、课件导入


《认识直角》教学设计优选【5】篇(扩展4)

——《认识直角》教学反思(精选十篇)

  一、让学生学身边的数学

  在本课联系实物认识直角的教学过程中,我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什么样的角是直角,而是让学生拿数学本上的角与周围的角比一比,看看发现了什么,直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学生走下座位找自己喜欢的角来比较。有的学生与桌面上的角比,有的学生与黑板上的角比,有的跑去与墙纸花纹上的角比……结果发现这些角都是一样大的(也就是两个角的顶点、边都分别重合了)。这时我再告诉学生这类角就叫直角,学生感知充分,记忆深刻,让知识来源于熟悉的生活,所以直角已在他们的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为后面的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转变学*方式,让学生创新发展

  (一) 注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去“做”数学,而不是用眼睛“看”数学,教学反思《直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因此,教学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动手中学*,在动手中思维,在思维中动手,让学生在动手、思维的过程中探索、创新。在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到实物上去感知,让他们找自己喜欢的角比较,让他们自己去实践、去操作、去发现,留给了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因此后来的一切活动都是那么“顺其自然”。

  (二) 发挥合作优势,改变评价方式

  在课堂中学生以小组形式为学*群体,突出学生的合作与交流,充分利用集体的力量,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有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评价能力和创新素质的提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整节课完全运用合作学*的情况比较少,大部分教学要把班级授课制和小组合作学*结合起来,灵活运用。这需要根据课前的教学设计展开教学,在需要合作时才进行小组合作学*。在小组活动过程中,要加强对每个小组的监督和指导,尤其关注困难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让他们多一些发言的机会。小组内可以由不同性别、不同成绩、不同能力的学生组成,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互相学*,取长补短。在“折直角”和“画直角”的片断中都采用了小组合作学*方式。“折直角”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合作找到了判断直角的方法。在“画直角”的片断中,采用了学生互评的方式进行评价,同学之间互相纠正,互相改进画法,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解的基础上再去认识直角。本节课较为集中的问题:(1)明白生活与直角的密切联系;(2)怎样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一个用是不是直角:(3)怎样画角。

  在讲课过程中,我首先给出标准的直角图形,让学生们观察直角的特点,说一说,再通过分析直角活动,进一步形成直角的表象,接着让学生们找一找三角板上的直角,进而学*如何判断一个直角,最后,教学画直角,这一环节相对较难,部分孩子在下课后没有掌握。课后,对这节课进行了反思:

  整节课,对于孩子们来说,三角板的灵活摆放是个问题,有大部分人都摆放不好,量不出直角,我应该将这节课根据孩子们的接受程度去合理安排。

  有关初步认识角时,应给出标准的直角图形,让学生从图中抽象出直角,形成关于直角图形的表象;接着通过直角的不同摆放位置,发现这些角的大小都没有变,所有的直角都相等,加深对直角的认识。

  孩子们认识了直角后,老师拿出一个活动角的一边旋转,得出接*直角的.角,让学生猜,造成认知上的矛盾,使学生明白要确定一下角是不是直角,最科学的方法是找出一个标准去衡量,这时再次学生交流判断直角的方法,有种水到渠成的感觉,当学生学会判断后,再进行练*活动,找直角,判断直角,既能巩固直角的判断的方法,又能体会到直角在活动中的实际运用和直角美感,体会教学的运用价值。

  对于画直角,也是重点,应该再用一课时进行角与直角的练*及其画法,认识区分。

  一、让学生学身边的数学

  在本课联系实物认识直角的教学过程中,我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什么样的角是直角,而是让学生拿数学本上的角与周围的角比一比,看看发现了什么,直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学生走下座位找自己喜欢的角来比较。有的学生与桌面上的角比,有的`学生与黑板上的角比,有的跑去与墙纸花纹上的角比……结果发现这些角都是一样大的(也就是两个角的顶点、边都分别重合了)。这时我再告诉学生这类角就叫直角,学生感知充分,记忆深刻,让知识来源于熟悉的生活,所以直角已在他们的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为后面的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转变学*方式,让学生创新发展

  (一) 注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去“做”数学,而不是用眼睛“看”数学,教学反思《直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因此,教学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动手中学*,在动手中思维,在思维中动手,让学生在动手、思维的过程中探索、创新。在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到实物上去感知,让他们找自己喜欢的角比较,让他们自己去实践、去操作、去发现,留给了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因此后来的一切活动都是那么“顺其自然”。

  (二) 发挥合作优势,改变评价方式

  在课堂中学生以小组形式为学*群体,突出学生的合作与交流,充分利用集体的力量,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有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评价能力和创新素质的提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整节课完全运用合作学*的情况比较少,大部分教学要把班级授课制和小组合作学*结合起来,灵活运用。这需要根据课前的教学设计展开教学,在需要合作时才进行小组合作学*。在小组活动过程中,要加强对每个小组的监督和指导,尤其关注困难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让他们多一些发言的机会。小组内可以由不同性别、不同成绩、不同能力的学生组成,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互相学*,取长补短。在“折直角”和“画直角”的片断中都采用了小组合作学*方式。“折直角”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合作找到了判断直角的方法。在“画直角”的片断中,采用了学生互评的方式进行评价,同学之间互相纠正,互相改进画法,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上午学*了《认识直角》一课,本课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经历认识直角的过程中,借助三角尺上的直角或者折纸折出的直角分清直角、锐角和钝角,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和简单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认识直角》教学反思。一节课结束后,发现了许多不足之处:

  一、初识直角

  刚开始我让学生从教室黑板*面上找出直角,还不错学生很快就找到了四个直角。接着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标准的直角,并教给了学生标上直角符号。当我把直角图形位置稍微改变之后,刚才是端端正正的现在把它斜着放,问题出来了,好多孩子马上判断这个图形不是直角。最后终于明白原来直角不能因为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最困难的是,当这个直角是倾斜的时候,标注直角标记就发生了很大的困难。为了标上直角符号,有的孩子把把作业本彻底转个身,教学反思《《认识直角》教学反思》。我当堂展出了一些画得很标准的作业,给学生示范。我也找出了一些存在问题的作业,共同给予了纠正。但是,最后的效果还是不太理想。正确标注直角标志,或许对二年级的孩子来说,真的很难。

  二、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

  教学锐角和钝角前,先和孩子们一起复*了角的大小仅仅与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没有任何关系。接着告诉学生如何判断直角:

  1、可以利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是否是直角。

  2、如果没有带三角尺,我们可以利用手头的纸张对折后再对折,折出一个直角来比一比。

  在比是否是直角的时候,特别强调:角的顶点必须重合;用作比的直角,三角尺或者折出的直角的一条边要与相关角的一条边重合。这两点(两个重合)必须牢记。学生掌握了比较角的大小,最后得出:比直角小的角是锐角,比直角大的角是钝角。

  课堂上由于时间紧张,画角的练*做得不够。有些孩子一个手按不住尺,一移动,线就画弯了;有的是直角的顶点画起来不是尖尖的;还有的学生一条边画好了,没有把边和尺对齐了再画另一条,就根据自己的感觉画出另一条边,画法是错误的。课后还要让孩子多画多练*。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数学》二年级第一学期(试用本)P65—66:角与直角。我在设计时主要有以下7个环节:

  1、在“通过动手操作,初步认识角。”环节:因为学生生活视角中找到的角其实很多都非数学角,而“实物角”中非“数学角”本质属性的干扰太多,这不利于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清晰地“数学角”的概念。所以,我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通过学生用两根小棒搭不同的图形,然后在搭出的角的图形上描出角,抽象概括出数学图形“角”的共同特征,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角的概念,引发学生勇于探究的兴趣。

  2、在“观察看书,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环节:通过寻找共同点进一步掌握角的特点,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角的各部分名称是数学中规定的,没必要让学生探究,通过让学生自己看书认识角的顶点和边,培养学生自主学*意识。

  3、在“利用所学知识,判断角”环节:判断又一次加深了对角的认识。

  4、在“联系生活实际”环节:通过前面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头脑中初步形成比较准确的数学图形“角”的概念后,再找一找“生活中的角”,让学生带着数学图形“角:一个顶点两条边”的数学眼光,去发现附着在生活中生动、形象、立体的实物上的角。所以接着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激发兴趣、提高认知,培养能力。

  5、在“利用三角尺,初步认识直角”环节:采用以老师引导学生对三角尺中一个比较特殊的角的观察,这样来认识直角的,从而培养学生动眼观察与动手操作的能力。

  6、在“会找直角,验证直角”环节: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学*去完成验证直角的学*,在学生通过走出座位找教室中的直角和老师创设的情境中,对直角能有较深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方式。

  7、在“动手折直角”环节: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在没有三角尺或本子的情况下,怎么利用一张不规则的纸去测量直角?引发学生思考:如何折直角?学生带着问题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比教师直接要求学生折直角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的能力。

  教学反思:

  “角和直角”一课是在学生认识了直线、射线、线段的基础上展开的。

  第一层次是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观察等活动,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首先我分析了学生的认知情况,如何将生活中的角与*面图形角建构起来,形成“角”的概念这

  是很重要的,因此我没有采用实物引入,而是通过学生用两根小棒搭不同的图形,然后在搭出的角的图形上描出角,抽象出角的*面图形,初步建立角的概念。然后通过寻找共同点进一步掌握角的特点,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角的各部分名称是数学中规定的,没必要让学生探究,所以我通过让学生自己看书认识角的顶点和边。最后用一组判断又一次加深了对角的认识。

  第二层次是认识直角。通过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角,引导学生对三角尺中一个比较特殊的角的观察,这样来认识直角的。而后的验证直角主要是通过学生自主学*去完成。在这一层次里还有一个折直角的环节,经再三思考最后我还是把教材中这一内容往后移,在学生验证完直角,对直角有了一个较深的认识以后,给学生创设一个情境,没有直角三角尺,也没有书本,只有这样一张不规则的纸,怎么用它去测量这些物体的角是不是直角?学生带着问题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比安排在前面就事论事的折直角要妥当,从中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方式。

  在课堂实施过程中,结合所跟班的学校上海**宁实验小学各位数学老师给我提出的建议,结合本人的反思,我觉得本课存在着这些需要调整的细节问题:

  1、在搭图形——描角——抽象概括出“角”——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后,应当在黑板上板书:角有一个顶点,两条直边。以加深学生对角的认识。(我是安排在学生完成判断题后出示在多媒体课件上,怎样设计学生对角的印象不深刻)

  2、多媒体的制作要更灵活一点。教师为学生提供生活中的物体图片,让学生找生活中的角时,学生每找到一个角,多媒体就应该能够显示出来。(在备课时我已经想到这一点,但由于本人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能力有限,不能达到这个目的。以后需要加强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能力。)

  3、在利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去验证、寻找身边的直角时,验证方法一定要指导,或者借助学生错误的操作让学生自我发现、自我纠正。(上课的班级学生能力非常强,表现非常出色,上课时没有出现错误操作,所以我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4、在认识直角后,可以让学生摸一摸直角,感知、区分直角的特殊,而不是只让学生观察,用口头表述直角的样子,因为学生很难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清楚的。(上课时我让学生观察比较后口述直角的样子,结果学生表达不清楚)

  我上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的第二课时,直角的初步认识。我设定的教学目标是

1、通过看一看、找一找、画一画、折一折等活动,初步认识直角,学会用三角尺的直角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2、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就是学会用三角尺的直角去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一节课上下来,总体感觉就是时间不够,要让学生真正掌握本课的重点和难点,还需要花更多的时间进行练*和巩固。接下来讲讲自己在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1、导入新课部分,我通过让学生观察两把三角尺的几个角的大小,发现了什么?从而引出有两个相同的角,这两个角就是直角。揭示本课课题。但是学生总是很难发现这两个相同的角,最后在我的引导下,将两把尺子重叠进行比较,才勉强得出。后来我想想,这样引出直角太过复杂,而且花费时间。其实找一个简单的导入就可以了,开门见山。

  2、让学生找教室中的直角。然后提出一个猜想,所以的直角都一样大吗?

  让学生先猜想再验证。让学生相互比一比自己找到的直角。然后让学生利用学具自己创造直角,再让学生通过验证自己的角是不是直角?其实就是要教学自己学会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去比一比。我是在创造角的时候才教这部分内容,其实在验证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时就可以教学怎么去比一比。

  总之,上课的应变能力和调控能力还需要加强。

  今天上了《直角的初步认识》,师傅给我提了很多宝贵的意见。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针对基础落实的几点建议。

  其实在上课的过程中,我也感觉到了学生对“直角”这一概念还欠感触。由于在备课时没有充分研究教材,所以环节设计上,在直角的认识上欠扎实、到位。只是简单一点,认读了一下。没有从多方面让学生去感知这个直角,所以学生映像浅薄,以至于在后续的量角环节上有学生拿着三角尺的锐角进行测量。我想,正如师傅所说的那样,直角认识是学生初步空间观念的培养,这一步一定要落实到位,可以从多方面对直角进行认识、感知加深映像,如看、找、摸、说四方面入收,让学生能教深刻的了解何为“直角”。第一步落实到位了,后面的量角验证的环节也不会遇上上面的情况了。

  “先天”不足,“后天”补,这个补真的是又费时,又费力。此时真的感受到备好一堂课,认真解读教材真的`是很重要。如果能在新授课教学中落实、扎实目标,突破重难点的话,在后面的练*课及作业反馈中都显的很轻松,但是向今天这个课,难点没有突破好,明天还要重新来一遍,即浪费了时间,也浪费了师生的精力,但也不一定有很好的效果。

  《直角的初步认识》这节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本节课是让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教学语言是一门很深的艺术,而数学教学语言更是是讲究清晰缜密、简明扼要。“好不好”、“是不是”等是非结构的无意义的疑问句都是我们实*生最特有常带的不良口头禅,这都是需要时间去改进的。表扬的语言也是讲究艺术的,不能单调不能泛泛称赞否则就失效。在上课时,教师的语言要有轻有重,要有变化,要有表扬、激励的话语,鼓励学生学*,从而提高学*的兴趣。此外要关注学生的现状,如学生的心理活动,学生的情感,学生和学生、学生和老师的协作性和参与性等。只有注重自己的教学语言才能真正吸引学生,让课堂有张有弛,老师与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教学与学*。本节课我努力在教学语言上激励学生的.学*兴趣,引领孩子们爱学、乐学。

  在课堂上我注重对学生听课*惯的培养。良好的听课*惯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前提,因此,上课时我关注学生的眼神,不仅在讲授时关注,在与个别学生交流时,教师的眼神同时也关注其他的学生。上课还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行为举止,是否按老师的要求在操作学*用具,同时做到言行一致,比如在判断直角时,就要边操作边说,角的顶点和直角的顶点重合,角的一边和直角的一边重合,再看另一边也重合了,才是直角。只有会说会操做,才能真正的掌握直角的判断方法,这样也为画直角打下基础。

  教学设计一定要从学生的认知心理认知规律出发,在了解学生的学*状况下,将教学过程的每一段时间估计好,把各方面情况都考虑好做到“知己知彼”才能将教学进行得更有效果。在课堂组织能力方面,这是我需要不断实践累积才能掌握的,在这次课中我深切体会一个老师的眼睛看到东西角度必须比任何人的都要深刻敏锐,要眼观八方纵观全局,不能让一个学生从你的眼皮底下漏掉,不能让任何一个学生掉离班级的学*进程。“人无完人,课无完课”,在第一次教学中得到的所有

  经验和体会都将成为我人生中的宝贵经验,我相信自己在好好消化好好改进以后,不断参与课堂教学,我的教学会取得进步。

  上午学*了《认识直角》一课,本课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经历认识直角的过程中,借助三角尺上的直角或者折纸折出的直角分清直角、锐角和钝角,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和简单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认识直角》教学反思。一节课结束后,发现了许多不足之处:


《认识直角》教学设计优选【5】篇(扩展5)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优选【5】份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数一数、圈一圈、画一画的方式,使学生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并能运用“倍”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有条理的语言表达能力。

  3.在学*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动脑思考及主动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操作、初步理解“倍”的含义。

  难点:建立“倍”的概念。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生:喜欢)

  师:老师也很喜欢,你们想知道老师最喜欢什么动物吗?(想)请看,是什么呀(课件出示兔子)(生:兔子)

  师:对了!它们是可爱的小兔子,你知道兔子爱吃什么吗?(生:萝卜)

  师:是的。兔妈妈给小兔子们准备了可多的萝卜,我们一起去看看吧!看这里有几种萝卜?(生:3种,分别是胡萝卜、白萝卜、红萝卜。板书)

  师:仔细数数它们分别有几根?

  生:胡萝卜有2根,白萝卜有6根,红萝卜有12根。

  师:你们都看到了吗?(生:看到了)真好!(指着课件的数)根据萝卜的数量,你能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生:胡萝卜比白萝卜少4根。胡萝卜比红萝卜少10根……

  师:刚才我们说的多几根少几根是表示两种数量差的关系,一共多少根是表示两种数量和的关系。把两种数量作比较的时候除了刚才说的两种关系外还有一种新的关系,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这种新的关系“倍”(板书课题:倍的认识)

  或。你真不错,都会用倍来说他们之间的关系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倍”。(板书课题:倍的认识)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研究胡萝卜和白萝卜

  师:我们首先来研究胡萝卜和白萝卜。胡萝卜有几根?(生:2根贴)

  师:白萝卜有几根?(生:6根贴)

  师:如果我们把2根胡萝卜看作一份的,那么6根白萝卜里几个这样的一份吗?(生:3个这样的一份)

  师:我们一起来圈一圈,数一数(师边圈生边数:1个、2个、3个)白萝卜有3个这样的一份,也就是3个2根。像这样白萝卜有3个2根,我们就说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师板书白萝卜3个2根,我们就说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

  师:谁能试着说说我们刚才是怎样得到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请3个同学说)

  师:他们说得都很好。我们一起来看看把!把胡萝卜的2根看成一份,白萝卜有3个2根,所以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

  师:你们都会说了吗?(会)同桌之间互相说说为什么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说好的同学就坐端正告诉老师你们说好了。

  师:我们一起来说说,因为胡萝卜有2根,白萝卜有3个2根,所以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

  2、研究胡萝卜和红萝卜

  师:通过刚才的学*我们知道了胡萝卜和白萝卜之间有倍数关系,那么胡萝卜和红萝卜之间是不是也有倍数关系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胡萝卜和白萝卜的图)

  师:这里胡萝卜有几根?红萝卜又有几根呢?

  生:胡萝卜有2根,红萝卜有12根

  师:我们再把2根胡萝卜看做一份,这12根红萝卜里又有几个这样的一份呢?(生:6个这样的一份)

  师:谁能到黑板上来移一移红萝卜,让大家看清楚(请学生,请同学们认真看他移的和你想的一样吗?)你们同意他的移法吗?很好!我们也圈一圈,数一数(师边圈生边数1个2个……6个)

  师:红萝卜有6个这样的一份,也就是有6个2根。胡萝卜有2根,红萝卜有6个2根,那么红萝卜的根数就是胡萝卜的几倍呢?(生:6倍)

  师:为什么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6倍呢?(如果答的不一样,那就问我们应该以几个为一份,才能一眼就看出红萝卜的根数是白萝卜的几倍呢?)

  生1:因为把胡萝卜的2根看成一份,红萝卜有6个2根,所以红萝卜的根数就是胡萝卜的6倍.

  师:你们想得跟他一样吗?(生:一样)那谁想来再说说看。(生2:……)

  3、研究白萝卜和红萝卜

  师:胡萝卜和红萝卜之间也有倍数关系呢!仔细观察图中的萝卜,你还能发现谁和谁之间也有倍数关系?

  生:白萝卜和红萝卜之间也有倍数关系。

  师:那谁是谁的几倍?

  生:红萝卜是白萝卜的2倍。(多问几个同学)

  师:你们都同意吗?(同意)这是为什么?

  生:因为把白萝卜的6根看成一份,红萝卜有2个6根,所以红萝卜的根数是白萝卜的2倍。

  师:我们也来圈一圈。把6根白萝卜圈起来看作一份,那么红萝卜有这样的2份,也就是2个6根。我们就说红萝卜是白萝卜的2倍。(课件出示)

  师:你们真是善于观察的好孩子们,现在兔妈妈又找来了一根胡萝卜,看这幅图,现在白萝卜是胡萝卜的几倍呢?(生:2倍。多人说)你们都认为白萝卜是胡萝卜的2倍.

  师:谁来说说你的想法,为什么说白萝卜是胡萝卜的2倍.

  生:把3根胡萝卜看成一份,白萝卜有这样2份,也就是2个3根。所以白萝卜是胡萝卜的2倍。

  师:孩子们,他是把几根胡萝卜看成一份,(3根)那白萝卜这样的几份呢?(2份)也就是2个3根。所以我们说(生来说:白萝卜是胡萝卜的2倍)

  师:孩子们,请认真观察,上下两幅图的萝卜,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生:它们都有6根白萝卜,都是把胡萝卜都看成一份。上幅图中有3根胡萝卜,白萝卜分成了2份,下幅图中有2根胡萝卜,分成了3份。)

  师:你们观察的真仔细。咦!它们都是胡萝卜和6根白萝卜比较,为什么一个是2倍,一个是3倍呢?

  生:因为上幅图中胡萝卜有3根,而下幅图中胡萝卜有2根。胡萝卜的根数不同。

  师:谁听懂了!

  生:说

  师:你们都听明白了吗?(生:听明白)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上幅图中是以3根胡萝卜为一份,白萝卜有2个3根,所以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2倍。而下幅图中是以2根胡萝卜为一份,白萝卜有3个2根,所以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他们的胡萝卜的根数不同,也就是一份数不同,所以他们的倍数就不同。

  教学内容:

  倍的认识(《现代小学数学》第三册).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倍”的概念,建立有关“倍”的表象,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倍”.

  教学难点:

  认识“倍”.

  教具:

  电脑及教学软件、图片、投影片.

  学具:

  判断牌、小棒.

  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

  (一)8里面有( )个4

  12里面有( )个3

  18里面有( )个6

  (二)第一排有( )个▲  ▲▲▲

  第二排有( )个3  ■■■ ■■■ ■■■

  二、新授部分:

  (一)师:今天我们学*新知识:“倍”的认识(板书)

  出示:两只黄蝴蝶

  师:把两只黄蝴蝶看成一份.

  再贴六只粉蝴蝶.

  问:粉蝴蝶有几个2只?

  师:粉蝴蝶有3个2只.我们说,粉蝴蝶的只数是黄蝴蝶的3倍.(板书)

  两只黄蝴蝶看成一份(倍)

  粉蝴蝶有3个2只

  粉蝴蝶的只数是黄蝴蝶的3倍

  让生看一遍,再请两个学生读.

  师:要比较两个数的倍数关系,首先要确定谁做一倍,把另一个数量和它比较.有几个1倍,就是它的几倍.

  (二)出示3个桃子,12个梨

  师:如果把3个桃子看成1倍(出示),梨有几个3?

  出示:梨有( )个3

  ( )的个数是( )的( )倍.(讨论)

  (三)出示:

  ●●●●

  ★★★★ ★★★★

  问:谁能用3句话说出五角星和圆片的倍数关系?

  先讨论,再回答.

  生口述,师出示:

  把4个圆片看作1倍

  五角星的个数有2个4

  五角星的个数是圆片的2倍

  师:再加上4个五角星.(贴图)

  问:这时五角星的个数是圆片的几倍?为什么?

  师:再取下两组五角星,问:这时五角星的个数是圆片的几倍?为什么?

  小结:刚才,我们通过上面几个题,对“倍”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比较两个数量的倍数关系时,首先看把谁作为一倍,再把另一个数量和它比较,看有几个一倍,就是它的几倍.

  问:谁还有不明白的?

  师:下面,我们做几个练*,看谁掌握得最好.

  练*:1.第一排摆2根小棒作为一份

  第二盘摆3个2根

  问:看你摆的小棒,谁能说说第二排是第一排的几倍?为什么?

  2.第一排摆3根小棒

  第二排摆的是第一排的4倍

  问:怎样摆?为什么?

  3.拿12根小棒

  师:把12根小捧摆或二排,要使第二排的个数是第一排的3倍,应怎样摆?(先讨论,再摆)

  三、巩固练*

  (一)电脑演示3道填空题(略)

  (二)判断

  1.有3只黑兔.白兔有5个3只,我们说白兔的只数是黑兔的5倍.( )

  表示:▲的个数是●的4倍.( )

  3.说出下图中有哪几种倍数关系?(书上)

  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了哪些知识?

  五、板书设计

  教学内容: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82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初步建立“倍”的意义,能用“倍”的意义叙述两个数的倍数关系;

  2、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对“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能作出分析、解释,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思考、融会贯通的能力,激发学生求知欲。

  教学重难点:

  理解倍的意义,学会描述两个数的倍数关系。

  教学过程:

  比较引入,揭题

  师:会读这个字吗?(板书:比)

  生:比

  师:会比吗?

  生:会

  师:比一比,老师左、右手里的铅笔支数,你有什么发现?

  生:同样多

  师:左手有3支,右手也有3支,我们就说3和3同样多。

  那,再来比一比?

  生:左手比右手少2支

  师:还有不同的说法吗?

  生:右手比左手多2支

  师:也就是说5比3多,3比5少

  过渡:我们知道两个数相比,会产生谁多、谁少、同样多的关系,其实,两个数相比,还会产生另一种关系倍(板书:倍),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倍。(板书:倍的认识)

  小棒是我们的好朋友,它常常帮助我们学*新的知识。今天,我们也需要它的帮助。

  二、认识“2倍”等,建立概念

  1、学*“倍”的意义:

  (1)、摆一摆,圈一圈,说一说

  师:我们先在第一排摆3根小棒

  生摆,老师把同学们摆的画出来;我们把3根小棒圈起来,看作1份,以3根为1份;我们在第二排摆2份,会吗?

  生:会,学生摆

  师:哪位同学上台将它画出来?其余同学画在题单上。

  生:画

  师:小老师,你告诉大家:你在第二排摆了几根小棒?

  生:6根

  师:你们在第二排摆了几根小棒?生齐答:6根

  师:小老师,你为什么在第二排摆6根小棒呢?

  生:第一排摆3根小棒为1份,第二排摆2份,2×3=6根。

  师:我们以3根为1份,摆这样的2份,就是2个3。摆的时候,可以把这2份隔开一点;画的时候,还可一份一份圈起来;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出6里面有几个3?

  生说:2个3

  师:板书:6里面有2个3,我们就说6是3的2倍。

  生:齐读

  师:看图会说吗?

  生:会,教师引导学生看图说一说

  师:这个2倍是谁和谁比产生的呢?

  生:6和3比产生的

  师:6和3比,6里面有2个3,6就是3的2倍。

  过渡:同学们学得真不错,我们再来比一比。我们在第一排摆2根为1份,第二排摆4份,你会吗?

  生:会

  师:同学们先摆一摆,并把你的摆法在题单上画出来;

  谁来把你的摆法画在黑板上?

  生:摆,画

  师:你说一说是怎样摆的?

  生:我们以第一排摆2根小棒为1份,第二排摆4份,2×4=8根。

  师:你们的摆法一样吗?一样的请举手

  生:回答

  师:请同学们将小棒收起来,看谁收得又快又好。

  2根为1份,第二排摆4份,摆了几个2

  生:4个2

  师:4个2就是8根,你能仿照上面的说一说吗?

  生说:8里面有4个2,8是2的4倍。

  师抽学生说,板书,学生写在题单上。

  师:这个4倍是谁和谁比产生的呢?

  生:8和2比产生的

  师:为什么8是2的4倍呢?

  生:因为8里面有4个2

  师:同学们知道2倍、4倍是怎样产生的,那么,倍是怎样产生的呢?

  生:一个数和另一个数比产生的。

  师小结:两个数相比,不仅会产生谁多、谁少、同样多的关系,还会产生另一种关系倍。

  师:接下来,我们继续了解倍的有关知识。

  三、强化“一份数”,强化概念。

  1、理解

  师:出示图,提问:三角形个数是圆的x倍,请先圈一圈再填一填。

  生:圈一圈、填一填。

  师:你为什么要3个3个地圈?

  生:因为圆有3个,看作1份,所以要3个3个地圈。

  师:圆有3个看作1份,三角形有2份,所以三角形个数是圆的(2)倍。这个2倍是谁和谁比产生的呢?

  生:三角形的6个和圆的3个相比产生的。

  师:为什么三角形个数是圆的2倍呢?

  生1:三角形有6个,圆有3个,6是3的2倍。

  生2:圆3个为1份,三角形有2份,所以三角形个数是圆的2倍。

  师:板书:6和3比,6里面有2个3,6是3的2倍。

  生:齐读

  2、初步运用

  师:出示图,三角形个数是圆的x倍

  生:三角形个数是圆的2倍

  师:你是怎样圈,知道三角形个数是圆的2倍?

  生:4个圆为1份,三角形圈2次,三角形个数是圆的2倍

  师:出示图及要求,你能画出三角形和圆的3倍关系图吗?

  生:画9个三角形,三角形个数是圆的3倍.

  师:画对了,它是以谁为1份的呢?

  生:圆的个数

  师:还可以以谁为1份呢?

  生:三角形

  师:圆的个数是几份?画几个三角形呢?

  生:圆的个数是3份,画1三角形表示1份

  师:这样,谁的个数是谁的几倍

  生:圆的个数是三角形的3倍

  师:真不错,接下来我们进行判断

  出示图,三角形个数是圆的3倍吗?

  生:判断,说出方法

  师:我们应该看个数,不能被表面现象迷惑了。接下来看一看,还能迷惑到你吗?

  出示图,的个数是的x倍。

  生:三角形个数是圆的4倍.因为圆有3个,三角形有12个,12是3的4倍。

  师小结:我们把小的量看作1份,大的量有几个这样的1份,就是它的几倍。

  三、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收获了什么?

  教学目标:

  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倍”的含义。

  2、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几份"、"几个几"和"几倍"的联系。

  3、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发展学生数学思维。

  教学重难点:

  1、建立“倍“的概念。

  2、理解“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旧知,铺垫准备

  出示算式: 2 × 3

  师问:2 × 3表示什么?你能用简单的符号比如圆圈图、三角图等表示出来吗?请你在答题纸上画出来,看谁表示得最清楚,画得又快又对!

  1.学生画教师巡视

  2. 投影展示和订正(要画出3个2和2个3的意思)

  二、创设情境导入:

  出示花坛图片:

  同学们,小动物们今天要召开森林运动会了,小红、小丽和小明打算去那看一看,你们想去看看吗?那我们就一起跟随小红、小丽和小明去森林运动会玩一玩吧!刚一进运动会的会场,小红、小丽和小明就被会场门口漂亮的花坛吸引住了,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从图上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蓝花:2朵

  黄花:6朵

  红花:8朵

  师说:那么我们先来观察一下蓝花和黄花好吗?

  提问:仔细观察蓝花和黄花,请你比较一下这两种花的数量有什么关系?

  生自由发言。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