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3篇

首页 / 教学设计 / | 2022-08-17 01:26:59 分数,教学设计

《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5-46页的例4、例5及相应的试一试,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九第1-5题。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先教学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再通过比较,引导学生把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推及分数与整数相乘,帮助学生形成对分数乘法相对完整的认识。

  例4先让学生借助直观图形,初步理解的、的的含义;再让学生联系示意图所显示的结果和分数乘法的意义,列出相应的乘法算式,算出两个分数相乘的积,建立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的初步猜想。例5让学生验证猜想,在操作探究中进一步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启发学生以直观的方式探索分数乘分数的计算结果。然后组织学生观察例4、例5中几道题目的计算过程和结果,比较分析,归纳出分数和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其后,通过填空形式启发学生用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计算整数与分数相乘,把计算方法推及分数与整数相乘,促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最后,教材举例介绍了计算分数乘法时更为简单的一种约分方法,简化计算过程。

  [教学目标]

  1、通过例题的直观操作,理解分数与分数相乘的意义,初步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2、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主动进行分析、观察、猜想验证、比较、归纳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初步的演绎推理和合情推理能力。

  3、使学生通过学*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口算,说说分数和整数相乘的方法。

  (设计意图:抓住学生的认知起点,为学生进一步学*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作好铺垫。)

  二、教学新知

  (一)建立猜想。

  1、出示例4的长方形纸,学生观察。

  2、依次呈现长方形图,逐步提问。

  (1)出示长方形纸的涂色部分。问:涂色部分是这张长方形纸的几分之几?

  (2)出示斜线。问:画斜线的部分各占的几分之几?

  追问:的、的又各是这个长方形纸的几分之几?

  让学生明确:的是, 的是。(板书)

  3、思考:求的是多少,可以列怎样的算式?求的呢

  口答

  4、小结:求一个分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也可以用乘法计算。

  5、完成填空:

  6、比一比:

  这两个算式与以前的分数乘法有什么不同?(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的是分数乘分数。

  7、猜想:观察这2个式子,猜猜分数与分数相乘是怎么计算的?

  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初步说出自己的猜想。

  (设计意图:理解分数与分数相乘的意义,是一个难点,因此在教学中,结合直观图,逐步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在不断的追问、交流中形成完善的分数乘法的意义,获得独特体验,同时建立了初步的计算方法的猜想。)

  (二)验证猜想。

  谈话:这个猜想很有价值,对不对呢?我们还要举一些例子来验证。

  1、出示例5的填空题和长方形图。

  2、结合题意提问。

  (1)说一说和分别表示的几分之几?

  (2)你能根据刚才的猜想写出这两个算式的结果吗? 学生完成填空。

  3、操作验证:

  (1)提出要求:请大家先在两个长方形图中分别画斜线表示的和的,然后观察一下结果和你猜想的得数一样吗?

  (2)学生操作活动,一生板演,师巡视

  (3)组织交流,证实猜想是正确的。

  (三)比较归纳。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例4、例5四道算式:

  提问:在这些算式中,你发现积的分子、分母与两个因数的分子、分母各有什么关系?

  2、在学生独立思考基础上,再在小组里交流。

  3、在交流中归纳总结方法;分数和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的分母。

  (设计意图:计算方法的得出是学生经历了猜想、验证、观察比较、概括归纳等一系列的数学思维活动后得出的,教师在活动中适时引导,学生则主动建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能力得到了发展,也体验到了数学学*的乐趣。)

  (四)试一试

  1、学生尝试解答,指名板演,核对时说一说怎样想的?

  2、明确:计算过程中,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算出结果。

  三、方法推广。

  1、出示:请用分数和分数相乘的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2、 提示:整数都可以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

  3、 学生尝试解答完成填空。指名板演。

  4、 追问: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适用于分数与整数相乘吗?为什么?

  5、说明:分数乘法也可以像下面的这样计算,教师示范:

  6、小结:今后计算分数乘法时,照上面的样子去做,而不必把整数改写成分母是1的分数,这样比较简便。

  (设计意图:在前面探究的基础上,提供空间和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了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再加以介绍点拨,促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四、巩固练*。

  1、完成练一练

  学生独立完成,四名学生板演。

  交流时选择部分题目,让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注意书写格式。

  2、完成练*九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再组织交流。使学生明白,要求小时耕地公顷,就是求 公顷的是多少。

  3、完成练*九第3题

  学生独立判断,分析错误原因,并进行订正。

  4、完成练*九第4题

  学生先直接在书上写出得数,再引导学生比较每组的两道题,说说计算的过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设计意图:由学生自己探索得到的知识,最希望得到应用。利用好教材提供的练一练、改错比一比等多种形式的练*,让学生在练*中进一步巩固新知,并学会反思,养成检验的好*惯。)

  五、总结

  本节课学*了分数乘分数,你有什么收获?我们是怎么得到这个计算方法的?

  (设计意图:必要的学*小结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自我反思的*惯,提高他们自我梳理知识的能力,提升学*方法。)

  六、课堂作业

  练*九第2题、第5题

《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从而掌握计算方法。

  2.发展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1.根据例题制作的挂图、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

  2.每个学生准备一张长15cm、宽10cm的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谈话,以学校粉刷教室或家庭装修新房等学生身边的实例引入。

  出示粉刷墙壁的画面,给出条件:每小时粉刷这面墙的1/5。

  师: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提问题,教师板书。

  以分数乘整数的问题作研究内容,如“4小时可以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

  师:怎样列式?(板书1/5×4)

  师:列式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用乘法?(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让学生计算,并说说怎样计算。

  师:我们解决了4小时粉刷多少的问题,那么1/4小时可以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出示问题)怎样列式?依据是什么?

  学生讨论汇报。(根据“4小时可以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的列式类推出,或根据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可以列出1/5×1/4)。板书算式。

  师:(结合板书讲解)我们已经知道求4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就是求4个1/5是多少。求1/4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就是求1/5的1/4是多少。那么1/5×1/4如何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内容。

  板书课题:分数乘分数

  二、操作探究计算算理

  师:下面我们来探讨分数乘分数怎样计算。我们每人准备了一张纸,把它看作这面墙,先在纸上涂出1小时粉刷的面积,应该涂出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学生操作。

  学生交流是怎样涂的?(用折或量、分的方法把纸*均分成5份,涂出其中的1份,如下图)

  师:我们已经知道,求1/4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就是求1/5的1/4是多少。再涂出1/5的1/4,小组讨论一下,应该怎样涂?

  小组汇报(把涂出的1/5部分再*均分成4份,涂出其中的1份)。

  学生自己涂色。

  师:从涂色的结果看,1/5的1/4占这张纸的几分之几?1/20

  师:我们可以得到1/5×1/4=1/20。根据涂色的过程,你能说说是怎样得到的吗?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教师归纳(用多媒体或投影片演示涂色过程):我们先把这张纸*均分成5份,1份是这张纸的1/5,又把这1/5*均分成4份,也就是把这张纸*均分成了5×4=20份,1份是这张纸的1/20。由此可以得到

  (板书)。

  三、迁移延伸,归纳法则

  提出问题:3/4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

  师:“3/4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是求什么?(1/5的3/4是多少?)

  小组讨论并操作:怎样列式?涂色表示15的34。怎样计算?

  交流计算方法和思路:与前面一样,也是把这张纸分成5×4份,不同的是取其中的3份,可以得到

  (板书)

  根据板书的两个计算算式讨论归纳计算方法。

  通过学生讨论交流得到:分数乘分数,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四、反馈提高,巩固计算

  出示例4,读题。

  师:怎样列式?依据什么列式?

  由学生讨论得到:根据“速度×时间=路程”,列出3/10×2/3。

  让学生独立计算。通过请学生在黑板演算或用投影展示学生的演算过程及结果交流计算情况,强调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乘,这样可以使计算简便。并结合学生的演算情况说明约分的书写格式。

  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分数乘分数怎样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

《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教材第3~4页例3,做一做1~3,练*一4~7。

  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学会分数乘分数的简便计算。

  2、通过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

  3、通过分数乘分数的应用的广泛事例,对学生进行学*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动机和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其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教具运用:每个学生准备一张长15厘米,宽10厘米的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1)先说说下面算式的意义,再计算110×5=79×5=2×37=25×750=

  (2)同学们每小时清理草坪20*方米,照这样计算,14小时清理草坪多少*方米?

  二、引入新课。

  1、创设情境:李伯伯家有一块12公顷的地。种土豆的面积占这块地的15,种玉米的面积占35。根据题目所给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种玉米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1)理解题意:这块地共有12公顷,种土豆的面积占这块地的15,应把这块地的面积看作单位“1”。求种土豆的面积就是求12公顷的15是多少?乘法计算,列式12×15

  2、揭示课题:请你观察12×15这个算式,它有什么特点?

  板书课题:分数乘分数

  三、操作探究算理。

  1、提问:12×15究竟等于多少呢?

  2、提出操作要求:这张纸代表面积是1公顷菜地。请你们小组合作用量一量、分一分、涂一涂的方法,说明12×15=110。

  3、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4、小组汇报研究成果。

  先把整张纸对折,纸就被*均分成两份,每一份是这张纸的12,再把这12部分*均分成5份,涂出其中的1份,这1份就占整张纸的110。说明12×15=110。

  5、结合课件演示进行归纳。

  用课件演示涂色过程:我们先把这张纸*均分成2份,1份是这张纸的12,又把这12*均分成5份,也就是把这张纸*均分成了2×5=10份,1份是这张纸的110。

  由此可以得到:12×15==110(板书算式)

  四、迁移延伸,归纳法则。

  1、理解题意:与解决问题(1)的方法相同,种玉米的面积占这块地(12公顷)的35,也是把这块地的面积看作单位“1”。求种玉米的面积就是求12公顷的35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为12×35。

  2、小组讨论并操作:怎样列式?涂色表示12的35。怎样计算?

  3、交流计算方法和思路。

  预设:与刚才一样,也是把这张纸分成2×5=10份,不同的是取其中的3份,可以得到:

  (板书算式)

  4、提问:观察黑板上的这两个算式,你能说一说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吗?

  5、通过学生讨论交流得到:分数乘分数,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五、练*。

  教材第4页“做一做”的第1、2题。

  六、布置作业:练*一4~7


《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3篇扩展阅读


《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3篇(扩展1)

——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菁选

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本内容是人教版第十一册六年级数学第二单元的例3与例4的内容。该单元是在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同时又是学*分数除法和百分数的重要基础。而本课承分数乘整数的基础上进行。

  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会和理解数学理念,通过实际问题引出计算题,并在练*中安排一定数量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以丰富练*形式,加强计算与实际的应用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所以说学好本课的内容是对分数的简算、混合运算、解决问题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懂得分数乘分数的算理,并能运用算理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在具体情境中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的基础上理解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3、发展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培养数形结合意识。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明白分数乘分数的算理。教学过程

  一、复*引入1、1/3×9= 5×11/15= 2、33个1/13是多少?

  3、判断

  4/5m的5倍与5个4/5m一样长。

  4、抽生说说并说明理由。

  二、情景激趣引入

  1、师:小明想去旅游,而他的爸爸故意要考考他。要求他提出三个问题并回答正确才允许去。爸爸说:王师傅每小时粉刷一面墙的1/5。

  2、出示小明提出的问题。

  ⑴、2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⑵、4/5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⑶、1/4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

  3、自由提问题。

  4、抽生帮小明解决问题。师:如何列式?为什么?

  生:第一个列式是2×1/5,因为一小时是1/5,而2小时是2个1/5。

  生:可以根据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来列式。两小题列式是4/5×1/5和1/4×。

  5、师:4/5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就是求()的()是多少?而1/4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也就是求()是()的多少?(生填空后观察)

  师: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是()的几分之几?

  6、师:4/5×1/5和1/4×1/5如何计算呢?这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

  7、引出课题。(板示)

  三、操作探究计算算理

  1、(各拿出自已备好的白纸。)学生猜测,如何通过操作得出1/4×1/5的结果。

  2、抽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3、教师引导,小组合作完成。

  4、汇报学*成果。

  生:可以把这张纸看成一面墙。先*均分成5等份,再用浅色涂其中的一份。(如图板示)然后,再把1/5*均分成4份,再涂其中的.一份(如图板示)

  5、师:观察这个图,从涂色的结果年看,1/4×1/5的结果是多少?生:是1/20

  6、交流涂色的过程,分享成果。

  7、抽5个小组的代表来粘贴讨论1/4×1/5的结果,让学生说说他们的想法。

  8、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1/4×1/5 =1/20 4/5×1/5=4/25

  9、师:从这两道题中你发现了什么?

  四、归纳法则

  1、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

  2、填空:

  分数乘分数等于()乘()的积作(),()乘()的积作()。

  3、练*:3/10×2/9=(要求在纸上操作得出结果)

  4、生汇报。抽一名学生结合图用语言叙述。

  5、师评价并引生概括。

  师:3/10×2/9=6/90=1/15能把这句话补充吗?分数乘分数等于()乘()的积作(),()乘()的积作()。能()要()。

  五、解决问题,加深认识。

  1、(小黑板出示)例4的内容。蜂鸟是目前所发现的世界上最小的鸟,也是唯一能倒飞的鸟。蜂鸟每分钟可飞行3/10千米,2/3分钟飞行多少千米?

  2、师:从这道题中你发现了什么信息?又根据什么列式?

  3、结合学生回答,要求生独立完成。

  4、抽生板示:3/10×2/3=6/30=1/5(千米)(说说计算过程)

  六、巩固新知,反馈提高

  1、计算。(抽生板示,说明计算过程)

  1/3×2/5= 8/9×3/10= 6/7×14=

  2、看式子用图表示。

  3/4×5/6=()

  3、判断,说明理由。⑴、a×2/a=2。()⑵、a≠0,b≠o,那么3/a×4/b=12/ab。()

  4、解决问题。

  一个长方形,长为8/9米,宽是长的3/10,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七、总结

  这节课我们是怎样求出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的?你掌握了哪些知识?

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2

  第三课时运算定律的应用

  教学内容: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教材第14页例5、例6,练*三的1、2、4、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推广运用到分数乘法,并使一些计算简便。

  2、培养学生灵活计算的能力,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重难点、关键:

  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5

  1.观察每组的两个算式,看看它们有什么关系。

  (1)1/2×1/3○1/3×1/2

  ①学生计算,发现乘积一样,两个算式相等。

  ②说一说存在的规律。

  ③用字母表示。

  板书:乘法交换律:a×b=b×a

  (2)(1/4×2/3)×3/5○1/4×(2/3×3/5)

  ①学生计算,发现乘积一样,两个算式相等。

  ②说一说存在的规律。

  ③用字母表示。

  板书:乘法结合律:(a×b)×c=a×(b×c)

  (3)(1/2+1/3)×1/5○1/2×1/5+1/3×1/5

  ①学生计算,发现乘积一样,两个算式相等。

  ②说一说存在的规律。

  ③用字母表示。

  板书:乘法分配律:(a+b)×c=ac+bc

  2、小结。

  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师:应用这些乘法的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二、教学例6

  1.计算3/5×1/6×5

  (1)观察算式,说一说你有什么想法。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教师巡视检查。

  (3)汇报计算过程。

  (4)想一想:不改写算式,直接进行约分行不行?

  通过观察、思考、交流,使学生明白像这样连乘的算式,可以直接约分同时计算。

  (5)试一试

  2/3×1/4×3

  学生独立计算,请两位学生上台板演,完成后集体评价,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计算(1/10+1/4)×4

  (1)观察算式,说一说你认为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请两位上台板演。

  (3)集体评价,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板书:

  (4)试一试

  (8/9+4/27)×27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完成后,请一位学生上台板演计算过程。

  3.计算:87×3/86

  (1)观察算式,说一说算式有什么特征?

  (2)你认为应该怎样算比较简便?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中交流。

  (3)反馈交流结果

  板书:

  三、巩固练*:完成练*三的1、2、4、5题

  第四课时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教学内容:

  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课文第17页的例1“做一做”,练*四的第1—4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能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数量的关系.

  使学生掌握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问题的方法,并能解决有关的问题.

  重难点:

  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解答方法.

  教学过程:

  一、展示学*目标,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目标

  二、展示学*指导:

  学生讨论完成下列题目:列式

  1、20的2倍是多少?

  2、15的2/3是多少?

  3、100的1/10是多少?

  4、30的3/2倍是多少?

  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两点

  第一:一个数乘分数,表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第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与"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是一样的道理,用乘法计算.

  板书: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一个数×几倍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一个数×几/几

  三、教学例1

  出示例题:2003年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为2500*方米,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占世界的均耕地面积的2/5。

  我国人均面积是多少*方米?

  1、分析题中数量关系。

  2、题中哪一句话告知我们数量关系?

  3、题里的“2/5”表示什么?(把世界人均面积*均分成5份,我国人均面积占其中的2份)

  4、画线段图表示

  1、引导提问:求我国人均面积就是求什么?(世界人均面积的2/5)

  板书:我国人均面积等于世界人均面积的2/5

  我国人均面积==世界人均面积×2/5

  我国人均面积==2500×2/5

  2、列式解答

  学生尝试独立列式解答,教师巡视,请一位学生上台板演

  2500×2/5=1000(*方米)

  答:略

  2.做一做

  一头鲸长28米,一个人身高是鲸体长的2/35。这个人身高多少米?

  过程要求:

  1、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解答

  2、同伴交流思维过程和结果

  3、汇报解答过程

  4、关系式:人的身高是鲸体长的2/35

  5、算式:28×2/35=56/35(米)

  四、当堂练*

  完成练*四的第1-5题

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0页例3,第11 页例4。

  【理论依据】

  《新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数学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更注重的是学生对算理的理解。教学中我改变以往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改变以记忆法则,机械训练为主的学*方式。为了突破难点,我主要采用以下三个措施:1、实践操作,《新课程标准》提出: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进行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径。数学教学活动将是学生经历一个数学化的过程,是学生自己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为了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我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折、画、涂,使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形象。2、自学探究,《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的主人, 把课堂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我把算理的分析思路设计成一个个有层次的问题,制作成学*稿,让学生根据自学提纲来一步一步思考,给学生提一个较大的探索空间去领悟算理。3、说算理。通过“小老师”说算理,小组合作人人说算理等环节,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分析思路,完成思维的内化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

  力。

  【教材分析】

  《分数乘分数》属于数与代数领域,是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分数乘法》的教学内容。本节课是本单元的第二节课,是学生在掌握分数与整数相乘的基础上进行的,由于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是分数乘整数意义的扩展,且计算算理较难理解,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教材第10页例3从实际问题引入,用工作粉刷墙壁的`图创设问题情境,给出条件,提出问题。

  从解决“几分之一与几分之一相乘”到“两

  个一般分数相乘”,力图让学生经历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探究过程。为突破重难点,教材用操作(涂色)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索计算方法,让学生根据操作的过程与结果推导出计算方法,经历算理的推导过程。教材第11页例4从蜂鸟飞行的实际问题引入。通过计算,使学生明确分数乘分数计算也应该先约分再乘,这样计算比较简便,并掌握怎样先约分。教材接着提出“5分钟飞行多少千米?”的问题,这是分数乘整数的计算,前面已经学过,这里一方面把分数乘法的两种形式集中呈现,加强它们之间的对比与联系;另一方面提出分数和整数相乘怎样约分的问题,使学生知道分数的分母与整数可以直接约分。

  【学生分析】

  在学*本节课知识前学生已经学*了分数、整数、整数乘分数,理解了分数乘法的意义。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是比较容易掌握的,但要学生了解知识的产生过程就比较抽象了。根据教者所任教的本班学生实际情况来看,学生*惯于“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因此能适应本课时的“根据自学稿自学”的教学活动。利用画图的直观性理解和分析问题,也是学生在以前的学*活动已有的经验。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的三个地方是:(1)学生自学时,教师对学困生的辅导;(2)“小老师”归纳算理时,教师的引导作用;(3)小组合作,人人说算理时,怎样让尽量多的学生参与期中,让活动取得最大的效果。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分数乘分数意义和算理。 (3)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2)会用分数乘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基本数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动手操作、画图表示、观察、交流、推导、归纳等探索分数乘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发展学生的观察、动手、分析和推理等能力。 (2)感受画图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直观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

  (1)体验分数乘分数计算方法的探索性,经历知识生成的过程,激发学*数学的兴趣。

  (2)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

  1张长10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纸条。 【教学过程】

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5-46页的例4、例5及相应的“试一试”,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九第1-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例题的直观操作,理解分数与分数相乘的意义,初步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2、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主动进行分析、观察、猜想验证、比较、归纳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初步的演绎推理和合情推理能力。

  3、使学生通过学*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

  1.250千克的2/5是多少?

  2.3米的5/9是多少?

  指名口答

  小结: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

  二、探究

  1.学*例4

  (1)创设情境:小明和小强是好朋友,小明到小强家去做客。小强请小明吃西瓜,他先切了一半留给爸爸妈妈,两人吃的各占了西瓜的一半的一半。请问:小明吃了整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指名口答

  画图理解:涂色部分是整个圆的几分之几?画斜线部分占1/2的几分之几?画斜线部分又是这个圆的几分之几?也就是求1/2的1/2是多少,可以怎样列式?你能列算式吗?

  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

  (2)继续创设情景:爸爸下班回来渴了,也吃了些西瓜,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呢?

  你能从图上看出来吗?

  涂色部分是这个圆的几分之几?画斜线部分占1/2的几分之几?又是整个圆的几分之几?

  同桌互相说一说,全班交流。

  求1/2的3/4是多少,可以列怎样的算式。

  (3)读两个乘法算式,仔细观察一下这两个算式与已学过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一样?

  (4)揭示课题。

  (5)大胆猜测:分数与分数相乘应该怎样计算?

  2、学*例5

  (1)出示第一个算式:2/3×1/5,你会计算2/3×1/5的积吗?尝试计算。交流计算结果。怎样证明计算结果是正确的呢?

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34~35页例4~5、试一试和练一练,第37页练*六第1~5题。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使学生知道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也适用于整数和分数相乘,把分数乘法统一成一个法则。进一步巩固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2、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体验数学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整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

  教具:

  长方形纸、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以前我们学*了分数的意义,下面请同学们看黑板上贴的长方形纸,涂色部分分别表示这张纸的几分之几?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继续对它们进行操作,并引出新课

  二、组织探究

  1、教学例4出现教材中的图形

  然后问:画斜线部分是的几分之几?又是这个长方形的几分之几?

  由此明确:的是,的是。

  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求的是多少,可以怎样列式?

  求的呢?

  师问:你能列算式并看图填写出书中的结果吗?

  打开书P34完成

  提示:根据填的结果各自想想怎样计算分数与分数相乘?

  学生进行讨论得出:分数与分数相乘,分子相乘做分子,分母相乘做分母

  2、教学例5

  (1)让学生说说×和×分别表示的几分之几?

  你能用前面得出的结论计算这两道题吗?

  学生试做

  订正完后问:你能用什么方法来验证你的计算结果呢?

  (2)验证比较

  让学生在自己准备的长方形纸上先涂色表示。

  再画斜线表示的和的。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对学困生进行指导。

  看看操作的.结果与你计算的结果是否一致?

  学生观察比较

  3、归纳总结

  比较刚才计算的每个积的分子、分母与它的因数的分子分母,讨论有什么发现?

  得出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三、练*

  1、完成的试一试

  提醒学生注意:计算分数与分数相乘时,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在计算

  通过交流进一步明确计算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四、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的推广

  同学们,下面着几道题你回计算吗?

  出示:

  请同学们先完成P35的填空,提醒学生把整数看作分母是1的分数来计算

  讨论: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适用于分数和整数相乘吗?为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

  明确:(1)整数可以看作分母是1的分数,所以分数

  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也适用于分数和整数相乘

  (2)实际计算时可以直接按以前学过的方法计算分数和整数相乘,而不必把整数改写成分母是1的分数,这样比较简便

  (3)也可以整数与分数直接进行约分后再计算。这样更简便

  教师进行示范如P35

  2、练*

  完成P35的练一练

  引导学生用直接约分的方法进行计算

  五、综合练*

  1、做练*六的第1题

  先在图中画一画再列式计算

  2、做练*六的第3题

  说出错的原因

  3、做练*六的第4题

  看谁算的最快

  六、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惑?

  七、作业

  练*六的第2、5题

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6

  教学内容:教材第3~4页例3,做一做1~3,练*一4~7。

  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学会分数乘分数的简便计算。

  2、通过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

  3、通过分数乘分数的应用的广泛事例,对学生进行学*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动机和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其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教具运用:每个学生准备一张长15厘米,宽10厘米的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1)先说说下面算式的意义,再计算110×5=79×5=2×37=25×750=

  (2)同学们每小时清理草坪20*方米,照这样计算,14小时清理草坪多少*方米?

  二、引入新课。

  1、创设情境:李伯伯家有一块12公顷的地。种土豆的面积占这块地的15,种玉米的面积占35。根据题目所给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种玉米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1)理解题意:这块地共有12公顷,种土豆的面积占这块地的15,应把这块地的面积看作单位“1”。求种土豆的面积就是求12公顷的15是多少?乘法计算,列式12×15

  2、揭示课题:请你观察12×15这个算式,它有什么特点?

  板书课题:分数乘分数

  三、操作探究算理。

  1、提问:12×15究竟等于多少呢?

  2、提出操作要求:这张纸代表面积是1公顷菜地。请你们小组合作用量一量、分一分、涂一涂的方法,说明12×15=110。

  3、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4、小组汇报研究成果。

  先把整张纸对折,纸就被*均分成两份,每一份是这张纸的12,再把这12部分*均分成5份,涂出其中的1份,这1份就占整张纸的110。说明12×15=110。

  5、结合课件演示进行归纳。

  用课件演示涂色过程:我们先把这张纸*均分成2份,1份是这张纸的12,又把这12*均分成5份,也就是把这张纸*均分成了2×5=10份,1份是这张纸的110。

  由此可以得到:12×15==110(板书算式)

  四、迁移延伸,归纳法则。

  1、理解题意:与解决问题(1)的方法相同,种玉米的面积占这块地(12公顷)的35,也是把这块地的面积看作单位“1”。求种玉米的面积就是求12公顷的35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为12×35。

  2、小组讨论并操作:怎样列式?涂色表示12的35。怎样计算?

  3、交流计算方法和思路。

  预设:与刚才一样,也是把这张纸分成2×5=10份,不同的是取其中的3份,可以得到:

  (板书算式)

  4、提问:观察黑板上的这两个算式,你能说一说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吗?

  5、通过学生讨论交流得到:分数乘分数,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五、练*。

  教材第4页“做一做”的第1、2题。

  六、布置作业:练*一4~7

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7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5-46页的例4、例5及相应的试一试,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九第1-5题。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先教学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再通过比较,引导学生把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推及分数与整数相乘,帮助学生形成对分数乘法相对完整的认识。

  例4先让学生借助直观图形,初步理解的、的的含义;再让学生联系示意图所显示的结果和分数乘法的意义,列出相应的乘法算式,算出两个分数相乘的积,建立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的初步猜想。例5让学生验证猜想,在操作探究中进一步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启发学生以直观的方式探索分数乘分数的计算结果。然后组织学生观察例4、例5中几道题目的计算过程和结果,比较分析,归纳出分数和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其后,通过填空形式启发学生用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计算整数与分数相乘,把计算方法推及分数与整数相乘,促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最后,教材举例介绍了计算分数乘法时更为简单的一种约分方法,简化计算过程。

  [教学目标]

  1、通过例题的直观操作,理解分数与分数相乘的意义,初步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2、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主动进行分析、观察、猜想验证、比较、归纳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初步的演绎推理和合情推理能力。

  3、使学生通过学*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口算,说说分数和整数相乘的方法。

  (设计意图:抓住学生的认知起点,为学生进一步学*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作好铺垫。)

  二、教学新知

  (一)、建立猜想。

  1、出示例4的长方形纸,学生观察。

  2、依次呈现长方形图,逐步提问。

  (1)出示长方形纸的涂色部分。问:涂色部分是这张长方形纸的几分之几?

  (2)出示斜线。问:画斜线的部分各占的几分之几?

  追问:的、的又各是这个长方形纸的几分之几?

  让学生明确:的是, 的是。(板书)

  3、思考:求的是多少,可以列怎样的算式?求的呢

  口答

  4、小结:求一个分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也可以用乘法计算。

  5、完成填空:

  6、比一比:

  这两个算式与以前的分数乘法有什么不同?(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的是分数乘分数。

  7、猜想:观察这2个式子,猜猜分数与分数相乘是怎么计算的?

  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初步说出自己的猜想。

  (设计意图:理解分数与分数相乘的意义,是一个难点,因此在教学中,结合直观图,逐步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在不断的追问、交流中形成完善的分数乘法的意义,获得独特体验,同时建立了初步的计算方法的猜想。)

  (二)验证猜想。

  谈话:这个猜想很有价值,对不对呢?我们还要举一些例子来验证。

  1、出示例5的填空题和长方形图。

  2、结合题意提问。

  (1)说一说和分别表示的几分之几?

  (2)你能根据刚才的猜想写出这两个算式的结果吗? 学生完成填空。

  3、操作验证:

  (1)提出要求:请大家先在两个长方形图中分别画斜线表示的和的,然后观察一下结果和你猜想的.得数一样吗?

  (2)学生操作活动,一生板演,师巡视

  (3)组织交流,证实猜想是正确的。

  (三)比较归纳。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例4、例5四道算式:

  提问:在这些算式中,你发现积的分子、分母与两个因数的分子、分母各有什么关系?

  2、在学生独立思考基础上,再在小组里交流。

  3、在交流中归纳总结方法;分数和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的分母。

  (设计意图:计算方法的得出是学生经历了猜想、验证、观察比较、概括归纳等一系列的数学思维活动后得出的,教师在活动中适时引导,学生则主动建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能力得到了发展,也体验到了数学学*的乐趣。)

  (四)试一试

  1、学生尝试解答,指名板演,核对时说一说怎样想的?

  2、明确:计算过程中,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算出结果。

  三、方法推广。

  1、出示:请用分数和分数相乘的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2、 提示:整数都可以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

  3、 学生尝试解答完成填空。指名板演。

  4、 追问: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适用于分数与整数相乘吗?为什么?

  5、说明:分数乘法也可以像下面的这样计算,教师示范:

  6、小结:今后计算分数乘法时,照上面的样子去做,而不必把整数改写成分母是1的分数,这样比较简便。

  (设计意图:在前面探究的基础上,提供空间和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了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再加以介绍点拨,促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四、巩固练*。

  1、完成练一练

  学生独立完成,四名学生板演。

  交流时选择部分题目,让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注意书写格式。

  2、完成练*九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再组织交流。使学生明白,要求小时耕地公顷,就是求 公顷的是多少。

  3、完成练*九第3题

  学生独立判断,分析错误原因,并进行订正。

  4、完成练*九第4题

  学生先直接在书上写出得数,再引导学生比较每组的两道题,说说计算的过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设计意图:由学生自己探索得到的知识,最希望得到应用。利用好教材提供的练一练、改错比一比等多种形式的练*,让学生在练*中进一步巩固新知,并学会反思,养成检验的好*惯。)

  五、总结

  本节课学*了分数乘分数,你有什么收获?我们是怎么得到这个计算方法的?

  (设计意图:必要的学*小结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自我反思的*惯,提高他们自我梳理知识的能力,提升学*方法。)

  六、课堂作业

  练*九第2题、第5题

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8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11页例3、例4。

  教学目标

  1。 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从而掌握计算方法。

  2。 发展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1。 根据例题制作的挂图、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

  2。 每个学生准备一张长15 cm、宽10 cm的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谈话,以学校粉刷教室或家庭装修新房等学生身边的实例引入。

  出示粉刷墙壁的画面,给出条件:每小时粉刷这面墙的1/5。

  师: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提问题,教师板书。

  以分数乘整数的问题作研究内容,如“4小时可以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

  师:怎样列式?(板书1/5×4)

  师:列式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用乘法?(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让学生计算,并说说怎样计算。

  师:我们解决了4小时粉刷多少的问题,那么1/4小时可以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出示问题)怎样列式?依据是什么?

  学生讨论汇报。(根据“4小时可以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的列式类推出,或根据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可以列出1/5×1/4)。板书算式。

  师:(结合板书讲解)我们已经知道求4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就是求4个1/5是多少。求1/4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就是求1/5的1/4是多少。那么1/5×1/4如何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内容。

  板书课题:分数乘分数

  二、操作探究计算算理

  1?师:下面我们来探讨分数乘分数怎样计算。我们每人准备了一张纸,把它看作这面墙,先在纸上涂出1小时粉刷的面积,应该涂出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学生操作。

  学生交流是怎样涂的?(用折或量、分的方法把纸*均分成5份,涂出其中的1份,如下图)

  师:我们已经知道,求1/4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就是求1/5的1/4是多少。再涂出1/5的1/4,小组讨论一下,应该怎样涂?

  小组汇报(把涂出的1/5部分再*均分成4份,涂出其中的.1份)。

  学生自己涂色。

  师:从涂色的结果看,1/5的1/4占这张纸的几分之几?1/20

  师:我们可以得到1/5×1/4=1/20。根据涂色的过程,你能说说是怎样得到的吗?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教师归纳(用多媒体或投影片演示涂色过程):我们先把这张纸*均分成5份,1份是这张纸的1/5,又把这1/5*均分成4份,也就是把这张纸*均分成了5×4=20份,1份是这张纸的1/20。由此可以得到

  (板书)。

  三、迁移延伸,归纳法则

  提出问题:3/4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

  师:“3/4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是求什么?(1/5的3/4是多少?)

  小组讨论并操作:怎样列式?涂色表示15的34。怎样计算?

  交流计算方法和思路:与前面一样,也是把这张纸分成5×4份,不同的是取其中的3份,可以得到

  (板书)

  根据板书的两个计算算式讨论归纳计算方法。

  通过学生讨论交流得到:分数乘分数,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四、反馈提高,巩固计算

  出示例4,读题。

  师:怎样列式?依据什么列式?

  由学生讨论得到:根据“速度×时间=路程”,列出3/10×2/3。

  让学生独立计算。通过请学生在黑板演算或用投影展示学生的演算过程及结果交流计算情况,强调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乘,这样可以使计算简便。并结合学生的演算情况说明约分的书写格式。

  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分数乘分数怎样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

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9

  教学内容: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第四单元第三节。(48、49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景,,通过动手操作,借助直观图探索、总结分数乘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借助图形分析问题,探究计算方法的直观性,获得探索数学问题的活动经验。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长方形纸、彩笔。(学生)。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

  教师出示口算题

  学生活动:口算接力。

  设计意图:每节课前三分钟口算练*,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二、复*回忆、导入新课

  1、你还记得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吗?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2、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

  3、列式解答。

  (1)、张叔叔每分钟打字60个,1/2分钟打字多少个?

  (2)、一台收割机每小时收割小麦1/2公顷,3小时收割小麦多少公顷?6小时呢?

  三、揭示课题:明确学*目标

  教师活动:板书课题

  学生活动:自主学*本节课的学*目标,对本节课要掌握的知识点有明确的目标。

  四、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小活动:

  拿出一张准备好的长方形纸,按老师的要求折一折。边折边思考,回答老师的问题。

  要求:(1)把长方形的纸对折,得到这张纸的几分之几?怎样列式?

  (2)再次对折,得到这张纸的几分之几?怎样列式?

  2、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1)、出示例题

  一台播种机每小时播种小麦1/2公顷。(1)这台播种机1/4小时播种小麦多少公顷?

  (2)、读题,获取数学信息。

  (3)、借助长方形,理解题意并列出算式。(让学生理解:公顷怎样表示;小时播种小麦多少公顷实际是求谁的`)

  板书:1/2×1/4=

  (4)操作探究计算算理

  活动要求:每个小组提供了一张长方形的纸,咱们就把它看作一公顷,看你们能不能借助这张纸来合作研究一下,怎样计算?看哪个小组合作的最好,可以折一折,用彩笔涂一涂,画一画,分一分。

  (5)汇报展示、分享成果。

  学生汇报展示。

  教师多媒体演示。

  3、迁移延伸加深理解

  (1)提出问题(2):这台播种机3/5小时播种小麦多少公顷?

  (2)另取一张长方形纸,用上面的方法小组合作完成,解决问题。

  (3)汇报展示交流成果。

  学生汇报展示。

  教师多媒体演示。

  4、尝试练*

  计算下面各题

  1/5×3/4=5/6×4/5=2/3×1/2=3/5×2/3=

  5、交流总结、归纳法则。

  要求:观察上面的算式,结合刚才的操作体验。小组内相互说一说: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小结: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计算结果要是最简分数,能约分的最好先约分。)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升。

  (一)巩固应用加深理解

  1、我来填一填

  (1)、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母相乘的积作()。

  (2)、五(3)班女生占全班人数的3/5,其中1/4的女生是*视,*视的女生

  占全班的()。

  (3)、5/6千米的1/2是()千米

  (4)、求7/8的1/2是多少,用()法计算,积是()。

  (二)巩固提升形成技能

  2、解决问题

  (1)一种大豆每千克含油4/5千克,20千克这样的大豆含油多少千克?100千克大豆呢?

  (2)一根绳子长5米,对折2次后,每段的长度是多少米

  六、积累经验、总结得失

  通过本节课的学*,你又收获了哪些知识?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你打算怎样解决?和你的小组同学交流一下!(小组长记录本组学生存在的问题,课后解决。)

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10

  教学基本

  内容第45-46页的例4、5相应的“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九第1-5题。

  教学目的和要求

  1、通过例题的直观操作,理解分数与分数相乘的意义,初步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2、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主动进行分析、观察、猜想验证、比较、归纳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初步的演绎推理和合情推理能力。

  3、使学生通过学*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及难点理解分数与分数相乘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

  及手段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主动进行分析、观察、猜想验证、比较、归纳

  学法指导分析、观察、猜想验证、比较

  集体备课个性化修改

  预*例4、5

  一、探究新知

  (一)、建立猜想

  1、出示例4的长方形纸。

  2、依次呈现长方形图,逐步提问。

  (1)出示长方形纸的涂色部分。问:涂色部分是这张长方形纸的几分之几?

  (2)出示斜线。问:画斜线的部分各占12的几分之几?

  追问:12的14、12的34又各是这个长方形纸的几分之几?

  3、思考:求12的14是多少,可以列怎样的算式?求12的34呢?

  4、小结:求一个分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也可以用乘法计算。

  5、完成填空:

  ()()○()()=()()○()()=

  6、比一比:

  这两个算式与以前的.分数乘法有什么不同?(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的是分数乘分数。

  7、猜想:观察这2个式子,猜猜分数与分数相乘是怎么计算的?

  (二)验证猜想

  1、出示例5的填空题和长方形图。

  23×15=()()

  23×45=()()

  2、结合题意提问。

  (1)说一说23×15和23×45分别表示23的几分之几?

  (2)你能根据刚才的猜想写出这两个算式的结果吗?

  3、操作验证:

  (1)提出要求:请大家先在两个长方形图中分别画斜线表示23的15和23的45,然后观察一下结果和你猜想的得数一样吗?

  教师巡视。

  教学环节设计

  (三)比较归纳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例4、例5四道算式:

  提问:在这些算式中,你发现积的分子、分母与两个因数的分子、分母各有什么关系?

  2、在交流中归纳总结方法;分数和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的分母。

  (四)试一试

  出示试一试

  明确:计算过程中,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算出结果。

  三、巩固练*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你又掌握了什么知识?

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11

  教学准备:

  学生每人准备两张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沟通知识。

  师:老师这有一组题,你能解决吗?出示:

  列算式,解答。

  1、5的1/2是多少? 2、15的1/4是多少?

  3、100的1/2是多少? 4、80的1/10是多少?

  这几道题,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这几道题都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

  师:同学们,老师这还有几道口算题,相信你们能口算正确。出示口算题:

  3/52 101/2 2/36 117/12 3/49

  1/3 1/2

  师:最后一道题,与前面几道题有什么不同?

  生:前面都是整数与分数相乘的乘法,最后一道是分数乘分数,不会算。

  师:那分数与整数相乘,你是怎么计算的?

  生:分数与整数相乘,用分子乘整数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师: 那分数乘分数该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分数乘分数。(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活动一:

  师:同学们,课前老师让大家准备了长方形纸,现在,拿出其中的一张,我们一起玩一个折纸游戏。请大家按老师的要求折一折。

  (1)把这张长方形纸对折,这时你得到这张纸的几分之几?能列算式吗?

  学生边操作,边回答问题,教师相机板书:11/2=1/2

  (2)在此基础上再对折,这时你得到这张纸的几分之几?能列一个算式吗?

  学生可能答:11/4=1/4或1/21/2=1/4。如果学生不出现第二种情

  况,教师可出示教材示意图,提问,你发现1/2和1/4有关系吗?引导

  学生发现1/4就是1/2的1/2。教师板书:1/21/2=1/4

  活动二:

  师: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另一张纸,我们把它当作张大爷家的'地。(师口述教材活动的内容)你能在这张长方形纸上折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吗?

  生动手折纸,并分别涂上不同的颜色。

  师:蔬菜地的1/2种西红柿,西红柿地占整块地的几分之几?就是求什么?

  生:就是求1/3的1/2是多少?

  师:怎样列式?

  生:1/31/2=

  师:1/31/2得多少,我们先动手折一折,看是多少?

  生动手折纸,涂色,发现1/31/2=1/6。

  师:你能说说1/31/2为什么等于1/6吗?

  学生可能这样回答:

  生1:(结合折纸和涂色)因为求西红柿占整块地的几分之几?就是求1/3的1/2是多少,也就相当于把整块地*均分成了6份,取了其中的一份。

  生2:(结合折纸和涂色)西红柿地是占蔬菜地的1/2,蔬菜地占整块地的1/3,求西红柿地占整块地的几分之几?就是求1/3的1/2是多少,也就相当于把整块地*均分成了32=6份,取了其中的一份。

  师随学生的发言板书:1/31/2= 1/2*3=1/6

  师:那问题(2)该怎样解答呢?同学们结合折纸图独立列式计算,然后和小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师:谁把你的想法和大家说说?

  生:(结合折纸和涂色)粮食作物占整块地的2/3,粮食作物的1/3种黄豆,求黄豆地占整块地的几分之几?就是求2/3的1/3是多少,也就相当于把整块地*均分成了33=9份,取了其中的2份

  (师随学生发言板书:2/31/3 = 2*1/3*3 = 2/9 )

  师:其他同学有不同意见,可以站起来说一说。

  学生可以继续进行补充发言。

  师:题目中只说粮食作物的1/3种黄豆,也没说是2份呀?这里的2是怎么回事?

  (以此引起学生的争论,使学生明白,粮食作物占整块地的2/3,粮食作物的1/3种黄豆,黄豆的这一份包含了2小份)

  师:有点明白了,那老师再补充一个问题,你帮着解答解答。如果粮食作物地剩下的这2/3(指图),种玉米,玉米地占整块地的几分之几?

  生:2/32/3 = 2*2/3*3 = 4/9

  师:给大家讲讲吧!(引导全体学生结合图理解其中的算理)

  师:经过刚才的学*,你能总结一下,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吗?

  (引导学生总结方法: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三、及时拓展,巩固新知。

  1、完成试一试。师:通过刚才我们共同的努力,已经探究出了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相信下面几道题一定难不住你。出示试一试中的题目,要求学生说出计算过程和结果。

  2、完成练一练第1、2、3题。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订正时要求学生说名列式的想法及计算过程。

  3、完成练一练第4题。学生独立做,订正时,请学生说明比较的方法。如果最后一题学生用乘法交换率进行比较,教师要给予表扬。

  4、作业:练一练第5题。

  教学后记:

  在教学完这节课后,我觉得学生对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的理解时还不够课透,以后继续加强这方面。对于一个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学生比较容易掌握,但是有个别学生会把整数跟分子约分,有个别学生没有约到最简分数,以后不断加强学生的训练。


《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3篇(扩展2)

——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菁选

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1

  教学准备:

  学生每人准备两张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沟通知识。

  师:老师这有一组题,你能解决吗?出示:

  列算式,解答。

  1、5的1/2是多少? 2、15的1/4是多少?

  3、100的1/2是多少? 4、80的1/10是多少?

  这几道题,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这几道题都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

  师:同学们,老师这还有几道口算题,相信你们能口算正确。出示口算题:

  3/52 101/2 2/36 117/12 3/49

  1/3 1/2

  师:最后一道题,与前面几道题有什么不同?

  生:前面都是整数与分数相乘的乘法,最后一道是分数乘分数,不会算。

  师:那分数与整数相乘,你是怎么计算的?

  生:分数与整数相乘,用分子乘整数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师: 那分数乘分数该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分数乘分数。(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活动一:

  师:同学们,课前老师让大家准备了长方形纸,现在,拿出其中的一张,我们一起玩一个折纸游戏。请大家按老师的要求折一折。

  (1)把这张长方形纸对折,这时你得到这张纸的几分之几?能列算式吗?

  学生边操作,边回答问题,教师相机板书:11/2=1/2

  (2)在此基础上再对折,这时你得到这张纸的几分之几?能列一个算式吗?

  学生可能答:11/4=1/4或1/21/2=1/4。如果学生不出现第二种情

  况,教师可出示教材示意图,提问,你发现1/2和1/4有关系吗?引导

  学生发现1/4就是1/2的1/2。教师板书:1/21/2=1/4

  活动二:

  师: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另一张纸,我们把它当作张大爷家的地。(师口述教材活动的内容)你能在这张长方形纸上折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吗?

  生动手折纸,并分别涂上不同的颜色。

  师:蔬菜地的`1/2种西红柿,西红柿地占整块地的几分之几?就是求什么?

  生:就是求1/3的1/2是多少?

  师:怎样列式?

  生:1/31/2=

  师:1/31/2得多少,我们先动手折一折,看是多少?

  生动手折纸,涂色,发现1/31/2=1/6。

  师:你能说说1/31/2为什么等于1/6吗?

  学生可能这样回答:

  生1:(结合折纸和涂色)因为求西红柿占整块地的几分之几?就是求1/3的1/2是多少,也就相当于把整块地*均分成了6份,取了其中的一份。

  生2:(结合折纸和涂色)西红柿地是占蔬菜地的1/2,蔬菜地占整块地的1/3,求西红柿地占整块地的几分之几?就是求1/3的1/2是多少,也就相当于把整块地*均分成了32=6份,取了其中的一份。

  师随学生的发言板书:1/31/2= 1/2*3=1/6

  师:那问题(2)该怎样解答呢?同学们结合折纸图独立列式计算,然后和小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师:谁把你的想法和大家说说?

  生:(结合折纸和涂色)粮食作物占整块地的2/3,粮食作物的1/3种黄豆,求黄豆地占整块地的几分之几?就是求2/3的1/3是多少,也就相当于把整块地*均分成了33=9份,取了其中的2份

  (师随学生发言板书:2/31/3 = 2*1/3*3 = 2/9 )

  师:其他同学有不同意见,可以站起来说一说。

  学生可以继续进行补充发言。

  师:题目中只说粮食作物的1/3种黄豆,也没说是2份呀?这里的2是怎么回事?

  (以此引起学生的争论,使学生明白,粮食作物占整块地的2/3,粮食作物的1/3种黄豆,黄豆的这一份包含了2小份)

  师:有点明白了,那老师再补充一个问题,你帮着解答解答。如果粮食作物地剩下的这2/3(指图),种玉米,玉米地占整块地的几分之几?

  生:2/32/3 = 2*2/3*3 = 4/9

  师:给大家讲讲吧!(引导全体学生结合图理解其中的算理)

  师:经过刚才的学*,你能总结一下,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吗?

  (引导学生总结方法: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三、及时拓展,巩固新知。

  1、完成试一试。师:通过刚才我们共同的努力,已经探究出了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相信下面几道题一定难不住你。出示试一试中的题目,要求学生说出计算过程和结果。

  2、完成练一练第1、2、3题。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订正时要求学生说名列式的想法及计算过程。

  3、完成练一练第4题。学生独立做,订正时,请学生说明比较的方法。如果最后一题学生用乘法交换率进行比较,教师要给予表扬。

  4、作业:练一练第5题。

  教学后记:

  在教学完这节课后,我觉得学生对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的理解时还不够课透,以后继续加强这方面。对于一个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学生比较容易掌握,但是有个别学生会把整数跟分子约分,有个别学生没有约到最简分数,以后不断加强学生的训练。

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34~35页例4~5、试一试和练一练,第37页练*六第1~5题。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使学生知道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也适用于整数和分数相乘,把分数乘法统一成一个法则。进一步巩固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2、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体验数学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整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

  教具:

  长方形纸、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以前我们学*了分数的意义,下面请同学们看黑板上贴的长方形纸,涂色部分分别表示这张纸的几分之几?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继续对它们进行操作,并引出新课

  二、组织探究

  1、教学例4出现教材中的图形

  然后问:画斜线部分是的几分之几?又是这个长方形的几分之几?

  由此明确:的是,的是。

  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求的是多少,可以怎样列式?

  求的呢?

  师问:你能列算式并看图填写出书中的结果吗?

  打开书P34完成

  提示:根据填的结果各自想想怎样计算分数与分数相乘?

  学生进行讨论得出:分数与分数相乘,分子相乘做分子,分母相乘做分母

  2、教学例5

  (1)让学生说说×和×分别表示的几分之几?

  你能用前面得出的结论计算这两道题吗?

  学生试做

  订正完后问:你能用什么方法来验证你的计算结果呢?

  (2)验证比较

  让学生在自己准备的长方形纸上先涂色表示。

  再画斜线表示的和的。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对学困生进行指导。

  看看操作的结果与你计算的结果是否一致?

  学生观察比较

  3、归纳总结

  比较刚才计算的每个积的分子、分母与它的因数的分子分母,讨论有什么发现?

  得出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三、练*

  1、完成的试一试

  提醒学生注意:计算分数与分数相乘时,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在计算

  通过交流进一步明确计算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四、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的推广

  同学们,下面着几道题你回计算吗?

  出示:

  请同学们先完成P35的填空,提醒学生把整数看作分母是1的分数来计算

  讨论: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适用于分数和整数相乘吗?为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

  明确:(1)整数可以看作分母是1的分数,所以分数

  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也适用于分数和整数相乘

  (2)实际计算时可以直接按以前学过的方法计算分数和整数相乘,而不必把整数改写成分母是1的分数,这样比较简便

  (3)也可以整数与分数直接进行约分后再计算。这样更简便

  教师进行示范如P35

  2、练*

  完成P35的练一练

  引导学生用直接约分的方法进行计算

  五、综合练*

  1、做练*六的第1题

  先在图中画一画再列式计算

  2、做练*六的第3题

  说出错的原因

  3、做练*六的第4题

  看谁算的最快

  六、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惑?

  七、作业

  练*六的第2、5题

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5-46页的例4、例5及相应的试一试,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九第1-5题。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先教学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再通过比较,引导学生把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推及分数与整数相乘,帮助学生形成对分数乘法相对完整的认识。

  例4先让学生借助直观图形,初步理解的、的的含义;再让学生联系示意图所显示的结果和分数乘法的意义,列出相应的乘法算式,算出两个分数相乘的积,建立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的初步猜想。例5让学生验证猜想,在操作探究中进一步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启发学生以直观的方式探索分数乘分数的计算结果。然后组织学生观察例4、例5中几道题目的计算过程和结果,比较分析,归纳出分数和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其后,通过填空形式启发学生用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计算整数与分数相乘,把计算方法推及分数与整数相乘,促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最后,教材举例介绍了计算分数乘法时更为简单的一种约分方法,简化计算过程。

  [教学目标]

  1、通过例题的直观操作,理解分数与分数相乘的意义,初步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2、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主动进行分析、观察、猜想验证、比较、归纳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初步的演绎推理和合情推理能力。

  3、使学生通过学*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口算,说说分数和整数相乘的方法。

  (设计意图:抓住学生的认知起点,为学生进一步学*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作好铺垫。)

  二、教学新知

  (一)、建立猜想。

  1、出示例4的长方形纸,学生观察。

  2、依次呈现长方形图,逐步提问。

  (1)出示长方形纸的涂色部分。问:涂色部分是这张长方形纸的几分之几?

  (2)出示斜线。问:画斜线的`部分各占的几分之几?

  追问:的、的又各是这个长方形纸的几分之几?

  让学生明确:的是, 的是。(板书)

  3、思考:求的是多少,可以列怎样的算式?求的呢

  口答

  4、小结:求一个分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也可以用乘法计算。

  5、完成填空:

  6、比一比:

  这两个算式与以前的分数乘法有什么不同?(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的是分数乘分数。

  7、猜想:观察这2个式子,猜猜分数与分数相乘是怎么计算的?

  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初步说出自己的猜想。

  (设计意图:理解分数与分数相乘的意义,是一个难点,因此在教学中,结合直观图,逐步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在不断的追问、交流中形成完善的分数乘法的意义,获得独特体验,同时建立了初步的计算方法的猜想。)

  (二)验证猜想。

  谈话:这个猜想很有价值,对不对呢?我们还要举一些例子来验证。

  1、出示例5的填空题和长方形图。

  2、结合题意提问。

  (1)说一说和分别表示的几分之几?

  (2)你能根据刚才的猜想写出这两个算式的结果吗? 学生完成填空。

  3、操作验证:

  (1)提出要求:请大家先在两个长方形图中分别画斜线表示的和的,然后观察一下结果和你猜想的得数一样吗?

  (2)学生操作活动,一生板演,师巡视

  (3)组织交流,证实猜想是正确的。

  (三)比较归纳。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例4、例5四道算式:

  提问:在这些算式中,你发现积的分子、分母与两个因数的分子、分母各有什么关系?

  2、在学生独立思考基础上,再在小组里交流。

  3、在交流中归纳总结方法;分数和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的分母。

  (设计意图:计算方法的得出是学生经历了猜想、验证、观察比较、概括归纳等一系列的数学思维活动后得出的,教师在活动中适时引导,学生则主动建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能力得到了发展,也体验到了数学学*的乐趣。)

  (四)试一试

  1、学生尝试解答,指名板演,核对时说一说怎样想的?

  2、明确:计算过程中,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算出结果。

  三、方法推广。

  1、出示:请用分数和分数相乘的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2、 提示:整数都可以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

  3、 学生尝试解答完成填空。指名板演。

  4、 追问: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适用于分数与整数相乘吗?为什么?

  5、说明:分数乘法也可以像下面的这样计算,教师示范:

  6、小结:今后计算分数乘法时,照上面的样子去做,而不必把整数改写成分母是1的分数,这样比较简便。

  (设计意图:在前面探究的基础上,提供空间和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了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再加以介绍点拨,促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四、巩固练*。

  1、完成练一练

  学生独立完成,四名学生板演。

  交流时选择部分题目,让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注意书写格式。

  2、完成练*九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再组织交流。使学生明白,要求小时耕地公顷,就是求 公顷的是多少。

  3、完成练*九第3题

  学生独立判断,分析错误原因,并进行订正。

  4、完成练*九第4题

  学生先直接在书上写出得数,再引导学生比较每组的两道题,说说计算的过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设计意图:由学生自己探索得到的知识,最希望得到应用。利用好教材提供的练一练、改错比一比等多种形式的练*,让学生在练*中进一步巩固新知,并学会反思,养成检验的好*惯。)

  五、总结

  本节课学*了分数乘分数,你有什么收获?我们是怎么得到这个计算方法的?

  (设计意图:必要的学*小结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自我反思的*惯,提高他们自我梳理知识的能力,提升学*方法。)

  六、课堂作业

  练*九第2题、第5题

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0页例3,第11 页例4。

  【理论依据】

  《新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数学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更注重的是学生对算理的理解。教学中我改变以往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改变以记忆法则,机械训练为主的学*方式。为了突破难点,我主要采用以下三个措施:1、实践操作,《新课程标准》提出: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进行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径。数学教学活动将是学生经历一个数学化的过程,是学生自己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为了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我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折、画、涂,使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形象。2、自学探究,《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的主人, 把课堂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我把算理的分析思路设计成一个个有层次的问题,制作成学*稿,让学生根据自学提纲来一步一步思考,给学生提一个较大的探索空间去领悟算理。3、说算理。通过“小老师”说算理,小组合作人人说算理等环节,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分析思路,完成思维的内化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

  力。

  【教材分析】

  《分数乘分数》属于数与代数领域,是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分数乘法》的教学内容。本节课是本单元的第二节课,是学生在掌握分数与整数相乘的基础上进行的,由于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是分数乘整数意义的扩展,且计算算理较难理解,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教材第10页例3从实际问题引入,用工作粉刷墙壁的图创设问题情境,给出条件,提出问题。

  从解决“几分之一与几分之一相乘”到“两

  个一般分数相乘”,力图让学生经历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探究过程。为突破重难点,教材用操作(涂色)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索计算方法,让学生根据操作的过程与结果推导出计算方法,经历算理的推导过程。教材第11页例4从蜂鸟飞行的实际问题引入。通过计算,使学生明确分数乘分数计算也应该先约分再乘,这样计算比较简便,并掌握怎样先约分。教材接着提出“5分钟飞行多少千米?”的问题,这是分数乘整数的计算,前面已经学过,这里一方面把分数乘法的两种形式集中呈现,加强它们之间的对比与联系;另一方面提出分数和整数相乘怎样约分的问题,使学生知道分数的分母与整数可以直接约分。

  【学生分析】

  在学*本节课知识前学生已经学*了分数、整数、整数乘分数,理解了分数乘法的意义。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是比较容易掌握的,但要学生了解知识的产生过程就比较抽象了。根据教者所任教的本班学生实际情况来看,学生*惯于“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因此能适应本课时的“根据自学稿自学”的教学活动。利用画图的直观性理解和分析问题,也是学生在以前的学*活动已有的经验。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的三个地方是:(1)学生自学时,教师对学困生的辅导;(2)“小老师”归纳算理时,教师的`引导作用;(3)小组合作,人人说算理时,怎样让尽量多的学生参与期中,让活动取得最大的效果。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分数乘分数意义和算理。 (3)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2)会用分数乘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基本数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动手操作、画图表示、观察、交流、推导、归纳等探索分数乘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发展学生的观察、动手、分析和推理等能力。 (2)感受画图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直观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

  (1)体验分数乘分数计算方法的探索性,经历知识生成的过程,激发学*数学的兴趣。

  (2)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

  1张长10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纸条。 【教学过程】

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5

  教材分析

  本内容是人教版第十一册六年级数学第二单元的例3与例4的内容。该单元是在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同时又是学*分数除法和百分数的重要基础。而本课承分数乘整数的基础上进行。

  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会和理解数学理念,通过实际问题引出计算题,并在练*中安排一定数量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以丰富练*形式,加强计算与实际的应用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所以说学好本课的内容是对分数的简算、混合运算、解决问题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懂得分数乘分数的算理,并能运用算理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在具体情境中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的基础上理解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3、发展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培养数形结合意识。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明白分数乘分数的算理。教学过程

  一、复*引入1、1/3×9= 5×11/15= 2、33个1/13是多少?

  3、判断

  4/5m的5倍与5个4/5m一样长。

  4、抽生说说并说明理由。

  二、情景激趣引入

  1、师:小明想去旅游,而他的爸爸故意要考考他。要求他提出三个问题并回答正确才允许去。爸爸说:王师傅每小时粉刷一面墙的1/5。

  2、出示小明提出的问题。

  ⑴、2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⑵、4/5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⑶、1/4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

  3、自由提问题。

  4、抽生帮小明解决问题。师:如何列式?为什么?

  生:第一个列式是2×1/5,因为一小时是1/5,而2小时是2个1/5。

  生:可以根据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来列式。两小题列式是4/5×1/5和1/4×。

  5、师:4/5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就是求()的.()是多少?而1/4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也就是求()是()的多少?(生填空后观察)

  师: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是()的几分之几?

  6、师:4/5×1/5和1/4×1/5如何计算呢?这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

  7、引出课题。(板示)

  三、操作探究计算算理

  1、(各拿出自已备好的白纸。)学生猜测,如何通过操作得出1/4×1/5的结果。

  2、抽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3、教师引导,小组合作完成。

  4、汇报学*成果。

  生:可以把这张纸看成一面墙。先*均分成5等份,再用浅色涂其中的一份。(如图板示)然后,再把1/5*均分成4份,再涂其中的一份(如图板示)

  5、师:观察这个图,从涂色的结果年看,1/4×1/5的结果是多少?生:是1/20

  6、交流涂色的过程,分享成果。

  7、抽5个小组的代表来粘贴讨论1/4×1/5的结果,让学生说说他们的想法。

  8、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1/4×1/5 =1/20 4/5×1/5=4/25

  9、师:从这两道题中你发现了什么?

  四、归纳法则

  1、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

  2、填空:

  分数乘分数等于()乘()的积作(),()乘()的积作()。

  3、练*:3/10×2/9=(要求在纸上操作得出结果)

  4、生汇报。抽一名学生结合图用语言叙述。

  5、师评价并引生概括。

  师:3/10×2/9=6/90=1/15能把这句话补充吗?分数乘分数等于()乘()的积作(),()乘()的积作()。能()要()。

  五、解决问题,加深认识。

  1、(小黑板出示)例4的内容。蜂鸟是目前所发现的世界上最小的鸟,也是唯一能倒飞的鸟。蜂鸟每分钟可飞行3/10千米,2/3分钟飞行多少千米?

  2、师:从这道题中你发现了什么信息?又根据什么列式?

  3、结合学生回答,要求生独立完成。

  4、抽生板示:3/10×2/3=6/30=1/5(千米)(说说计算过程)

  六、巩固新知,反馈提高

  1、计算。(抽生板示,说明计算过程)

  1/3×2/5= 8/9×3/10= 6/7×14=

  2、看式子用图表示。

  3/4×5/6=()

  3、判断,说明理由。⑴、a×2/a=2。()⑵、a≠0,b≠o,那么3/a×4/b=12/ab。()

  4、解决问题。

  一个长方形,长为8/9米,宽是长的3/10,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七、总结

  这节课我们是怎样求出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的?你掌握了哪些知识?

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6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11页例3、例4。

  教学目标

  1。 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从而掌握计算方法。

  2。 发展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1。 根据例题制作的挂图、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

  2。 每个学生准备一张长15 cm、宽10 cm的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谈话,以学校粉刷教室或家庭装修新房等学生身边的实例引入。

  出示粉刷墙壁的画面,给出条件:每小时粉刷这面墙的1/5。

  师: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提问题,教师板书。

  以分数乘整数的问题作研究内容,如“4小时可以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

  师:怎样列式?(板书1/5×4)

  师:列式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用乘法?(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让学生计算,并说说怎样计算。

  师:我们解决了4小时粉刷多少的问题,那么1/4小时可以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出示问题)怎样列式?依据是什么?

  学生讨论汇报。(根据“4小时可以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的列式类推出,或根据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可以列出1/5×1/4)。板书算式。

  师:(结合板书讲解)我们已经知道求4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就是求4个1/5是多少。求1/4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就是求1/5的1/4是多少。那么1/5×1/4如何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内容。

  板书课题:分数乘分数

  二、操作探究计算算理

  1?师:下面我们来探讨分数乘分数怎样计算。我们每人准备了一张纸,把它看作这面墙,先在纸上涂出1小时粉刷的面积,应该涂出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学生操作。

  学生交流是怎样涂的?(用折或量、分的方法把纸*均分成5份,涂出其中的1份,如下图)

  师:我们已经知道,求1/4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就是求1/5的1/4是多少。再涂出1/5的1/4,小组讨论一下,应该怎样涂?

  小组汇报(把涂出的1/5部分再*均分成4份,涂出其中的1份)。

  学生自己涂色。

  师:从涂色的结果看,1/5的1/4占这张纸的几分之几?1/20

  师:我们可以得到1/5×1/4=1/20。根据涂色的过程,你能说说是怎样得到的吗?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教师归纳(用多媒体或投影片演示涂色过程):我们先把这张纸*均分成5份,1份是这张纸的1/5,又把这1/5*均分成4份,也就是把这张纸*均分成了5×4=20份,1份是这张纸的`1/20。由此可以得到

  (板书)。

  三、迁移延伸,归纳法则

  提出问题:3/4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

  师:“3/4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是求什么?(1/5的3/4是多少?)

  小组讨论并操作:怎样列式?涂色表示15的34。怎样计算?

  交流计算方法和思路:与前面一样,也是把这张纸分成5×4份,不同的是取其中的3份,可以得到

  (板书)

  根据板书的两个计算算式讨论归纳计算方法。

  通过学生讨论交流得到:分数乘分数,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四、反馈提高,巩固计算

  出示例4,读题。

  师:怎样列式?依据什么列式?

  由学生讨论得到:根据“速度×时间=路程”,列出3/10×2/3。

  让学生独立计算。通过请学生在黑板演算或用投影展示学生的演算过程及结果交流计算情况,强调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乘,这样可以使计算简便。并结合学生的演算情况说明约分的书写格式。

  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分数乘分数怎样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

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7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5-46页的例4、例5及相应的“试一试”,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九第1-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例题的直观操作,理解分数与分数相乘的意义,初步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2、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主动进行分析、观察、猜想验证、比较、归纳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初步的演绎推理和合情推理能力。

  3、使学生通过学*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

  1.250千克的2/5是多少?

  2.3米的5/9是多少?

  指名口答

  小结: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

  二、探究

  1.学*例4

  (1)创设情境:小明和小强是好朋友,小明到小强家去做客。小强请小明吃西瓜,他先切了一半留给爸爸妈妈,两人吃的各占了西瓜的一半的一半。请问:小明吃了整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指名口答

  画图理解:涂色部分是整个圆的几分之几?画斜线部分占1/2的几分之几?画斜线部分又是这个圆的几分之几?也就是求1/2的1/2是多少,可以怎样列式?你能列算式吗?

  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

  (2)继续创设情景:爸爸下班回来渴了,也吃了些西瓜,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呢?

  你能从图上看出来吗?

  涂色部分是这个圆的'几分之几?画斜线部分占1/2的几分之几?又是整个圆的几分之几?

  同桌互相说一说,全班交流。

  求1/2的3/4是多少,可以列怎样的算式。

  (3)读两个乘法算式,仔细观察一下这两个算式与已学过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一样?

  (4)揭示课题。

  (5)大胆猜测:分数与分数相乘应该怎样计算?

  2、学*例5

  (1)出示第一个算式:2/3×1/5,你会计算2/3×1/5的积吗?尝试计算。交流计算结果。怎样证明计算结果是正确的呢?

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8

  教学内容: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第四单元第三节。(48、49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景,,通过动手操作,借助直观图探索、总结分数乘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借助图形分析问题,探究计算方法的直观性,获得探索数学问题的活动经验。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长方形纸、彩笔。(学生)。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

  教师出示口算题

  学生活动:口算接力。

  设计意图:每节课前三分钟口算练*,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二、复*回忆、导入新课

  1、你还记得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吗?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2、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

  3、列式解答。

  (1)、张叔叔每分钟打字60个,1/2分钟打字多少个?

  (2)、一台收割机每小时收割小麦1/2公顷,3小时收割小麦多少公顷?6小时呢?

  三、揭示课题:明确学*目标

  教师活动:板书课题

  学生活动:自主学*本节课的学*目标,对本节课要掌握的知识点有明确的目标。

  四、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小活动:

  拿出一张准备好的长方形纸,按老师的要求折一折。边折边思考,回答老师的问题。

  要求:(1)把长方形的纸对折,得到这张纸的几分之几?怎样列式?

  (2)再次对折,得到这张纸的几分之几?怎样列式?

  2、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1)、出示例题

  一台播种机每小时播种小麦1/2公顷。(1)这台播种机1/4小时播种小麦多少公顷?

  (2)、读题,获取数学信息。

  (3)、借助长方形,理解题意并列出算式。(让学生理解:公顷怎样表示;小时播种小麦多少公顷实际是求谁的)

  板书:1/2×1/4=

  (4)操作探究计算算理

  活动要求:每个小组提供了一张长方形的纸,咱们就把它看作一公顷,看你们能不能借助这张纸来合作研究一下,怎样计算?看哪个小组合作的最好,可以折一折,用彩笔涂一涂,画一画,分一分。

  (5)汇报展示、分享成果。

  学生汇报展示。

  教师多媒体演示。

  3、迁移延伸加深理解

  (1)提出问题(2):这台播种机3/5小时播种小麦多少公顷?

  (2)另取一张长方形纸,用上面的`方法小组合作完成,解决问题。

  (3)汇报展示交流成果。

  学生汇报展示。

  教师多媒体演示。

  4、尝试练*

  计算下面各题

  1/5×3/4=5/6×4/5=2/3×1/2=3/5×2/3=

  5、交流总结、归纳法则。

  要求:观察上面的算式,结合刚才的操作体验。小组内相互说一说: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小结: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计算结果要是最简分数,能约分的最好先约分。)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升。

  (一)巩固应用加深理解

  1、我来填一填

  (1)、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母相乘的积作()。

  (2)、五(3)班女生占全班人数的3/5,其中1/4的女生是*视,*视的女生

  占全班的()。

  (3)、5/6千米的1/2是()千米

  (4)、求7/8的1/2是多少,用()法计算,积是()。

  (二)巩固提升形成技能

  2、解决问题

  (1)一种大豆每千克含油4/5千克,20千克这样的大豆含油多少千克?100千克大豆呢?

  (2)一根绳子长5米,对折2次后,每段的长度是多少米

  六、积累经验、总结得失

  通过本节课的学*,你又收获了哪些知识?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你打算怎样解决?和你的小组同学交流一下!(小组长记录本组学生存在的问题,课后解决。)

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9

  教学基本

  内容第45-46页的例4、5相应的“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九第1-5题。

  教学目的和要求

  1、通过例题的直观操作,理解分数与分数相乘的意义,初步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2、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主动进行分析、观察、猜想验证、比较、归纳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初步的演绎推理和合情推理能力。

  3、使学生通过学*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及难点理解分数与分数相乘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

  及手段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主动进行分析、观察、猜想验证、比较、归纳

  学法指导分析、观察、猜想验证、比较

  集体备课个性化修改

  预*例4、5

  一、探究新知

  (一)、建立猜想

  1、出示例4的长方形纸。

  2、依次呈现长方形图,逐步提问。

  (1)出示长方形纸的涂色部分。问:涂色部分是这张长方形纸的几分之几?

  (2)出示斜线。问:画斜线的部分各占12的几分之几?

  追问:12的14、12的34又各是这个长方形纸的几分之几?

  3、思考:求12的14是多少,可以列怎样的算式?求12的34呢?

  4、小结:求一个分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也可以用乘法计算。

  5、完成填空:

  ()()○()()=()()○()()=

  6、比一比:

  这两个算式与以前的分数乘法有什么不同?(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的是分数乘分数。

  7、猜想:观察这2个式子,猜猜分数与分数相乘是怎么计算的?

  (二)验证猜想

  1、出示例5的填空题和长方形图。

  23×15=()()

  23×45=()()

  2、结合题意提问。

  (1)说一说23×15和23×45分别表示23的几分之几?

  (2)你能根据刚才的猜想写出这两个算式的结果吗?

  3、操作验证:

  (1)提出要求:请大家先在两个长方形图中分别画斜线表示23的15和23的45,然后观察一下结果和你猜想的得数一样吗?

  教师巡视。

  教学环节设计

  (三)比较归纳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例4、例5四道算式:

  提问:在这些算式中,你发现积的分子、分母与两个因数的分子、分母各有什么关系?

  2、在交流中归纳总结方法;分数和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的分母。

  (四)试一试

  出示试一试

  明确:计算过程中,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算出结果。

  三、巩固练*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你又掌握了什么知识?

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10

  第三课时运算定律的应用

  教学内容: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教材第14页例5、例6,练*三的1、2、4、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推广运用到分数乘法,并使一些计算简便。

  2、培养学生灵活计算的能力,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重难点、关键:

  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5

  1.观察每组的两个算式,看看它们有什么关系。

  (1)1/2×1/3○1/3×1/2

  ①学生计算,发现乘积一样,两个算式相等。

  ②说一说存在的规律。

  ③用字母表示。

  板书:乘法交换律:a×b=b×a

  (2)(1/4×2/3)×3/5○1/4×(2/3×3/5)

  ①学生计算,发现乘积一样,两个算式相等。

  ②说一说存在的规律。

  ③用字母表示。

  板书:乘法结合律:(a×b)×c=a×(b×c)

  (3)(1/2+1/3)×1/5○1/2×1/5+1/3×1/5

  ①学生计算,发现乘积一样,两个算式相等。

  ②说一说存在的规律。

  ③用字母表示。

  板书:乘法分配律:(a+b)×c=ac+bc

  2、小结。

  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师:应用这些乘法的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二、教学例6

  1.计算3/5×1/6×5

  (1)观察算式,说一说你有什么想法。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教师巡视检查。

  (3)汇报计算过程。

  (4)想一想:不改写算式,直接进行约分行不行?

  通过观察、思考、交流,使学生明白像这样连乘的算式,可以直接约分同时计算。

  (5)试一试

  2/3×1/4×3

  学生独立计算,请两位学生上台板演,完成后集体评价,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计算(1/10+1/4)×4

  (1)观察算式,说一说你认为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请两位上台板演。

  (3)集体评价,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板书:

  (4)试一试

  (8/9+4/27)×27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完成后,请一位学生上台板演计算过程。

  3.计算:87×3/86

  (1)观察算式,说一说算式有什么特征?

  (2)你认为应该怎样算比较简便?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中交流。

  (3)反馈交流结果

  板书:

  三、巩固练*:完成练*三的1、2、4、5题

  第四课时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教学内容:

  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课文第17页的例1“做一做”,练*四的第1—4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能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数量的关系.

  使学生掌握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问题的方法,并能解决有关的问题.

  重难点:

  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解答方法.

  教学过程:

  一、展示学*目标,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目标

  二、展示学*指导:

  学生讨论完成下列题目:列式

  1、20的2倍是多少?

  2、15的2/3是多少?

  3、100的1/10是多少?

  4、30的3/2倍是多少?

  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两点

  第一:一个数乘分数,表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第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与"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是一样的道理,用乘法计算.

  板书: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一个数×几倍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一个数×几/几

  三、教学例1

  出示例题:2003年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为2500*方米,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占世界的均耕地面积的2/5。

  我国人均面积是多少*方米?

  1、分析题中数量关系。

  2、题中哪一句话告知我们数量关系?

  3、题里的“2/5”表示什么?(把世界人均面积*均分成5份,我国人均面积占其中的2份)

  4、画线段图表示

  1、引导提问:求我国人均面积就是求什么?(世界人均面积的2/5)

  板书:我国人均面积等于世界人均面积的2/5

  我国人均面积==世界人均面积×2/5

  我国人均面积==2500×2/5

  2、列式解答

  学生尝试独立列式解答,教师巡视,请一位学生上台板演

  2500×2/5=1000(*方米)

  答:略

  2.做一做

  一头鲸长28米,一个人身高是鲸体长的2/35。这个人身高多少米?

  过程要求:

  1、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解答

  2、同伴交流思维过程和结果

  3、汇报解答过程

  4、关系式:人的身高是鲸体长的2/35

  5、算式:28×2/35=56/35(米)

  四、当堂练*

  完成练*四的第1-5题

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11

  教学内容:教材第3~4页例3,做一做1~3,练*一4~7。

  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学会分数乘分数的简便计算。

  2、通过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

  3、通过分数乘分数的应用的广泛事例,对学生进行学*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动机和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其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教具运用:每个学生准备一张长15厘米,宽10厘米的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1)先说说下面算式的.意义,再计算110×5=79×5=2×37=25×750=

  (2)同学们每小时清理草坪20*方米,照这样计算,14小时清理草坪多少*方米?

  二、引入新课。

  1、创设情境:李伯伯家有一块12公顷的地。种土豆的面积占这块地的15,种玉米的面积占35。根据题目所给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种玉米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1)理解题意:这块地共有12公顷,种土豆的面积占这块地的15,应把这块地的面积看作单位“1”。求种土豆的面积就是求12公顷的15是多少?乘法计算,列式12×15

  2、揭示课题:请你观察12×15这个算式,它有什么特点?

  板书课题:分数乘分数

  三、操作探究算理。

  1、提问:12×15究竟等于多少呢?

  2、提出操作要求:这张纸代表面积是1公顷菜地。请你们小组合作用量一量、分一分、涂一涂的方法,说明12×15=110。

  3、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4、小组汇报研究成果。

  先把整张纸对折,纸就被*均分成两份,每一份是这张纸的12,再把这12部分*均分成5份,涂出其中的1份,这1份就占整张纸的110。说明12×15=110。

  5、结合课件演示进行归纳。

  用课件演示涂色过程:我们先把这张纸*均分成2份,1份是这张纸的12,又把这12*均分成5份,也就是把这张纸*均分成了2×5=10份,1份是这张纸的110。

  由此可以得到:12×15==110(板书算式)

  四、迁移延伸,归纳法则。

  1、理解题意:与解决问题(1)的方法相同,种玉米的面积占这块地(12公顷)的35,也是把这块地的面积看作单位“1”。求种玉米的面积就是求12公顷的35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为12×35。

  2、小组讨论并操作:怎样列式?涂色表示12的35。怎样计算?

  3、交流计算方法和思路。

  预设:与刚才一样,也是把这张纸分成2×5=10份,不同的是取其中的3份,可以得到:

  (板书算式)

  4、提问:观察黑板上的这两个算式,你能说一说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吗?

  5、通过学生讨论交流得到:分数乘分数,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五、练*。

  教材第4页“做一做”的第1、2题。

  六、布置作业:练*一4~7


《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3篇(扩展3)

——《分数乘整数》教案3篇

  课题:

  分数乘整数

  教学内容:

  教材第8页的例1,第9页的例2以及“做一做”,练*二中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让学生掌握分数乘正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准确地进行计算。

  重难点、关键

  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1、计算下列各题

  1/5+ 2/5 3/10+1/10+7/10 3/14+3/14+3/14

  过程要求:

  (1) 写出计算过程。

  (2) 说一说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2、想一想,能不能把 3/14+3/14+3/14改写成乘法算式呢?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1) 出示例题

  根据题意,电脑课件呈现示意图。

  (2) 根据题意列出解答算式:

  2/11+ 2/11+ 2/11= 2+2+2/11 = 6/11

  2/11×3= 6/11

  (3)探索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师:2/11×3= 6/11,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① 学生在小组交流各自的想法

  ② 小组讨论后反馈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教师板书:2/11+ 2/11+ 2/11= 2+2+2/11 = 6/11

  ③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A、 学生口述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B、 教师整理并板书:

  分数乘整数,整数与分子相乘的乘积作分子,(数学教案 )分母不变。

  2、教学例2

  计算:3/8×6

  (1) 学生独立计算。

  (2) 交流计算方法和步骤。

  (3)归纳: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三、巩固练*

  1、完成课本“做一做”。

  (1)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计算过程和结果。

  (2)第3题,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怎样想的?

  2、课本练*二第1、2题

  四、课后作业设计

  计算

  5/6× 7 4/13×8 3/8×3 2/15×4

  3/10×5 4/9 ×3 27×2/3 16×5/32

  五、列式计算

  1、3个2/5是多少? 2、7/12的6倍是多少?

  3、5/14扩大7倍以后是多少? 4、3/16与24的积是多少?

  课后反思:本部分知识相对来说简单,学生接受的比较快,容易掌握。

  教学内容:

  教材第2页例1练*一1~3。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借助示意图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2、借助转化的方法理解分数乘整数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3、在探索与交流活动中培养观察、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他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旧知,引出课题。

  1、复*题。

  (1)列式并根据题意说出算式中的两个乘数各表示什么。

  5个12是多少? 9个11是多少? 8个6是多少?

  提问:通过解决这三道整数乘法计算题,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整数乘法是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计算:

  计算 时向学生提问:这道题的什么特点?计算时把什么做分子?使学生看到三个加数都相同,计算时3个3连加的结果做分子,分母不变。

  2、引出课题。

  这题我们还可以怎么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分数乘法。

  二、创设情境,探究分数乘整数。

  1、教学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出示例1,指名读题。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个蛋糕,每人吃 个,3人一共吃多少个?

  (1)分析演示

  题中的: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个蛋糕,每人吃 个意思什么?(每人吃了整个蛋糕的 )

  确定标准量(单位1)和比较量。每人吃了整个蛋糕的 ,是把整个蛋糕看作标准量(单位1);把每人吃的份数看作比较量。

  借助示意图理解题意

  根据题意列出加法算式 + +

  (2)观察引导:这道题3个加数有什么特点?使学生看到3个加数的分数相同。

  教师问:求三个相同分数的和怎样列式比较简便呢?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教师板书: 。再启发学生说出 表示求3个 相加的和。

  (3)比较 和125两种算式异同

  提示:从两算式表示的意义和两算式的特点进行比较。(让学生展开讨论)。

  通过讨论使学生得出:相同点: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相同。

  不同点: 是分数乘整数,125是整数乘整数。

  (4)概括总结

  教师明确: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相同,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出两算式的意义?(引导学生说出都是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2、教学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1)推导算理:由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导入。

  问: 表示什么意义?引导学生说出表示求3个 的和。板书: + + 。学生计算,教师板书: 。提示:分子中3个2连加简便写法怎么写?学生答后板书: (块)教师说明:计算过程中间的加法算式部分是为了说明算理,计算时省略不写。(边说边加虚线)

  (2)引导观察: 的分子部分、分母与算式 两个数有什么关系?(互相讨论)

  观察结果: 的分子部分23就是算式中 的分子2与整数3相乘,分母没有变。

  (3)概括总结:请根据观察结果总结 的计算方法。(互相讨论)

  汇报结果:(多找几名学生汇报)使学生得出 是用分数 的分子2与整数3下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根据 的计算过程,明确指出:分子、分母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约分进约得的数要与原数上下对齐。然后让学生将 按简便方法计算。

  3、反馈练*:看图写算式:做一做、练*一第1题。

  三、全课小结。

   一、教学内容:

  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8~9页的分数乘整数,例1、例2及“做一做”。

  二、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相同,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2、使学生在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的基础上,能够较熟练、正确地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及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在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的基础上,能够较熟练、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使学生弄清分数乘整数的算理。

  四、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给每个小组准备一套大小完全一样的图形学具板,学生自己准备水彩笔。

  教学过程:关键词: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复*导入

  1、5个12是多少?怎样列式?

  2、++=

  做第一题时,让学生说一说整数乘法的意义。做第二题时,让学生说一说这两道题有什么特点。

  3、问题:两组意义相同,那第二组还可以怎样计算?

  探究新知

  1.出示例1主题图:人跑一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人跑3步的距离是袋鼠跳一下的几分之几?

  2.学生读题列式

  (1)++

  (2)×3


《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3篇(扩展4)

——《分数乘整数》说课稿3篇

  一、说学情

  了解自已的学生学*的情况是设计一个优秀的教学预案的重要前提,多好的教案,如果不符合你的学生,教学过程中也会漏洞百出,事倍功半。六(1)班学生半数基础不扎实,表现在数学语言理解能力差,计算能力低,归纳能力欠缺;更有部分学生不愿意参与课常学*。因此,怎样以形式多样的教学环节吸引学生参与课常,怎么样把知识点拉*生活的数学语言,便于学生理解将成了首要考虑的东西。

  二、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

  本课教学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8~9页分数乘整数,例1、例2及相应做一做,练*二第1~2题。

  (二)、教材地位和作用:

  "分数乘整数"是在学生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加、减法计算的基础上编排的。通过本节内容的学*能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为本单元学*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分数混合运算作好铺垫。教学要求是理解分数与整数相乘的算理、掌握算法,能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去,在探索算法、总结法则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根据我对教材的以上理解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迁移、自主观察、讨论、交流、推理、概括等教学活动,帮助学生主动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建构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概括与推理能力,并能利用计算法则正确计算。

  2、在学生经历自主学*、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及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数和整数相乘的意义、计算法则。

  难点: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三、说教法和学法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师本课以"引学——导学——辅助归纳"作为教师的参与形式,对于本节课的内容学生并不陌生,有的学生可能已经会计算了,但很多学生可能只是凭借经验或直观知道计算方法,却并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算。因此本节课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学生会算,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基于以上认识,我在本节课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问题情境法:以教材的情境设计为依托,结合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对分数乘整数算式的关注,激发学生学*的兴趣和问题意识。

  (2)"探究——研讨"法:当学生提出问题后,鼓励学生自己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通过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从而得到用加法及用乘法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经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一系列活动,发现规律,理解分数乘整数算式表达的意义,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合作学*法:在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基础上,组织引导学生动手实践,通过涂一涂,看一看,比一比等活动,进行小组间的合作与交流,帮助学生在多元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教学中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从而真正理解分数乘整数的算理。

  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师引领学生走进知识,并用已有的知识能力解决每一个情境中大家提出的.新问题,逐步形成新知识,并在研究的过程中引发思维的火花,增长新智慧,形成新能力。本节课我主要设计了"引入设疑——作图解疑——实践归纳——应用深化"四个教学程序:

  (一)说说引入

  ①5个12的和是多少?怎样列式?(12×5)

  ②6个0.5的和呢?(0.5×6)

  ③3个1/7的和是多少?你会列式吗?(1/7×3)

  教师由整数乘法到小数乘法再到分数乘整数,学生能够很快写出算式,但这个算式表示什么呢?如何运算呢?运算有何规律呢?这些问题将学生学*的欲望一下子提上来了,更好完成以下教学。

  (二)说说合作探究、归纳解疑

  例1:人跑一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2/11,人跑3步的距离是袋鼠跳一下的几分之几?

  出示例题,以学生分组画线段图为载体,理解分数意义,分数乘整数的意义,算理,初步归纳: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2)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三)运用新知、实践归纳

  例2:3/8×6(学生独立计算)

  灵活运用例2,把它当作是刚才学*的分数乘整数的一个练*,分小组探讨完成,并找出它与例1的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板书后请学生评价三位同学的做法,判别最优方法。这一教学片断意在调动学生运用新知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参与学*的积极性。同时让学生归纳出"在计算分数乘整数时,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计算".

  ⑵成果展示:生1:3/8×6=3*6/8=18/8

  生2:3/8×6=3*6/8=18/8=9/4

  生3:3/8×6=3*6/8=9/4(先约分,后乘)

  (四)说练*应用深化

  练*主要有三个: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看图写分数乘整数算式"

  (2)计算练*

  (3)判断练*

  以上练*再一次帮助学生主动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建构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准确的计算*惯。

  (五)说反馈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的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让学生自己说说本节课的收获,既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回顾与整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表达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五、说板书

  分数乘整数

  2/11×3=2/11+2/11+2/11=2+2+2/11=2*3/11=6/11

  分数和整数相乘,用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一、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及作用

  1、地位

  《分数乘法》是人教实验版六年制上册第二单元的分数乘法的第一课时的内容。这部分内容的学*是在学生已经学*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和分数加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在这个内容中,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整数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只是这里的相同加数变成了分数,同时分数乘整数又是分数乘分数、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基础,因此必须使学生切实掌握好。

  2、作用

  本部分教材内容是继以前学过的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后的又一分数运算,它既与整数的乘法有着内在的联系,也是后期进一步学*分数乘以分数的乘法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依据《课标》的要求,结合我对教材的理解和对学情的分析,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理解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熟练掌握它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创设故事情景,导入问题,引入新课;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的自主操作和探究,探寻分数乘法的意义,总结出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并利用课堂*题练*和闯关练*题,使学生在实际解题中理解和掌握其运算法则,以及熟练计算涉及约分与化简的计算题,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情境故事进入课堂问题,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目标,以及我对学情的分析,确定了以下重难点。

  重点:掌握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并会在计算题中加以运用。

  难点:在计算分数乘以整数的式子中,涉及约分与化简的计算题的运算。

  二、说教学法

  (一)说教法

  为了完成以上教学目标,突出重难点,根据本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本节课教学内容,我在课前准备了线段单位“1”纸和PPT两种教具。在整节课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问题导入法:创设问题情境,由一个关于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问题引出本节课主题“分数乘法——分数乘以整数”;

  2、演示法:在解决问题中,运用直观的教具,使学生理解题意,从而解决袋鼠与人速度问题。

  3、讨论法:让学生们根据计算的过程和结果自己总结计算法则,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增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4、练*法:在随堂练*的*题中,强化学生对本节内容的理解,从而熟练掌握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并学会在实际问题中解题和做到举一反三以强化新知。

  多种教学手段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引导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充分遵循了(从)感知→(经)表象→(到)概念这一认知规律。

  (二)说学法

  根据新课程改革提出的理念及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打算指导学生运用以下学*方法:

  1、计算总结:让学生通过自己计算和讨论总结概括出分数计算的运算法则。

  2、运用讨论法、练*法等方式,让学生在大量的实际*题中掌握知识,把文字知识运用于解题中进行掌握,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兴趣。努力做到教学做合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探索新知的过程。

  三、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分六个教学环节:问题导入、探究新知、巩固练*、课堂总结、布置作业和板书设计。

  (一)问题导入

  通过讲动物世界中的袋鼠速度与人的速度问题,引入本节课主题“分数乘法”,进而激发学生学*的兴趣。问题如下:人跑一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2/11,那么人跑三步的距离是袋鼠跳一下的几分之几?

  我将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带领学生一起解决问题,计算出过程和结果,发现用学过的知识不能计算出分数乘以整数的式子时,从而引出本节课新内容——分数乘以整数。

  (二)探究新知

  这一环节,分三步走:

  1、总结分数乘以整数计算法则。

  从日常的生活中引入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日常化、生活化。课件展示袋鼠与人速度问题图,带领学生们一起理解题意,解决问题。然后将让同学们分小组交流,根据黑板上的分数相加以及分数乘以整数的两个式子,讨论总结出计算法则。接着我再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总结,板书出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为:分数乘以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2、分数乘以整数计算法则的意义。

  在总结出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后,趁热打铁,让学生们观察两个式子,找出区别,然后总结出,运用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意义为:运用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将会使得计算更为简洁和准确快速。

  3、随堂练*引出约分和化简计算题。

  在学*了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后,将进行随堂练*,进而巩固知识,也为接下来要学*的涉及约分和化简的计算做铺垫。我将展示以下练*题:

  前两道题为基础分数乘以整数练*,后两道题会涉及约分,在由学生们自己的计算中总结出与前面*题不一样的地方,接着我将顺势指出其特别的计算,这道题与前三道题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会涉及约分,这是本节课又一知识点,即:涉及能约分的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中,要先约分,最后结果为假分数的要化成整数和带分数。

  由学生们自己在实际计算中总结出知识点,也能培养学生们观察能力和解题能力以及将知识运用于实际解题中的能力。

  (三)巩固练*

  练*是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巩固认知的手段,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的途径,整节课上我设计了有针对性、层次感强的练*。

  1、基本练*:

  在基本练*中,一共涉及四道题,分别是一道不涉及任何约分的计算题、涉及直接约分的计算题以及最简结果为整数和最简结果为带分数的两道计算题。

  2、提高练*

  在提高练*中,我将用一道应用题来进行巩固练*,应用题是六年级的学生常见的题型,这道题的练*不仅能帮助学生锻炼解答应用题的能力,也引出延伸知识,即:在分数与多个整数相乘的计算中,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同样适用。

  这些练*题难度由简到难,层层深入,具有针对性,有利于学生对不同类型*题的掌握,也进一步的理解和巩固了本节课的知识。

  (四)课堂总结

  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使学生体验到探究成功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本节课课堂内容为:

  1、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为:分数乘以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2、涉及能约分的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中,要先约分,最后结果为假分数的要化成整数和带分数。

  (五)布置作业

  1、课后练*题第二题

  练*题可以帮助学生们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能够运用于实际解题中,做到学以致用。

  2、预*教材第10页的内容——分数乘以分数。

  让学生们由今天所学知识联系下节课新内容,即分数乘以分数的运算,帮助学生们养成课前预*的好*惯,也能培养他们对知识的迁移学*能力,和对知识举一反三的学*能力。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理解整数乘法的意义,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正确计算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为下面进一步学*分数乘法(包括分数乘整数、分数乘分数),解决分数乘法的简单实际问题,分数除法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奠定基础。

  这部分教材在编排上有以下几个特点:(1)把计算学*和解决问题有机结合(2)注重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

  2.学情分析:

  对于本节课的内容有的学生并不陌生,有的可能已经会计算分数与整数相乘的算式。但是,这节课的学*对于他们来说并不多余。因为很多学生可能凭借经验只知道怎么算,不知道为什么这样算。尤其是对于分数和整数相乘时,为什么直接将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而分母不变,学生不一定明确。因此,这节课不能仅仅满足学生会算,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理解为什么可以这样算。

  3.教学目标

  基于教材特点与学生的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知识与技能:了解分数和整数相乘的意义,知道"求几个几分之几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初步理解并掌握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学会正确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等体验性活动,引导学生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培养抽象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参与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增强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教学重点:知道"求几个几分之几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初步理解并掌握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理解分数与整数相乘的算理。

  教学难点:让学生探索、发现能先约分的要先约分,再相乘,这样计算比较简便,而且能减少计算的错误。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学*的现状,为了有效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这节课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进而总结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感受由直观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的学*模式,学会独立思考,积极交流,实现学*者自觉、积极、主动地建构新知。教师在整个过程中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启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全体学生参与整个学*活动。

  三、说教学过程:

  下面再具体说一下教学环节的设计:

  (一) 以旧引新,唤醒认知

  首先出示如:4/9+4/9+4/9= 2/7+2/7+2/7+2/7=

  让学生先计算,然后思考: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还可以用怎样的形式表示?

  【设计意图:本节课的知识基础是整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分数加法的计算等。由于时间关系,学生可能对于上述知识点有些遗忘。通过复*热身,试想唤醒学生对乘法的意义以及分数加法计算的.认知,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以此促使学生自然进入学*新知的角色。

  (二)情境设疑,探索新知

  1.创设情境:出示例1:人跑一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2/11,人跑3步的距离是袋鼠跳一下的几分之几?

  再出示:例1中的线段图,先让学生自主探究:可以怎样列式?为什么?怎样列式更简便些?练*复*准备中的题,你有什么新的认识?再让学生小组内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估计学生可能会列出加法算式:2/11+2/11+2/11=也可能列出乘法算式:2/11×3=

  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注意用加法列式的同学,交流时,指名其先说,并计算出得数。而后再请用乘法算式列式的同学回答。首先追问学生怎么想到用乘法计算?让学生明确相同的分数连加,也可以用乘法表示。通过这第一次的追问,帮助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而后再请所有的学生一起思考:2/11×3的得数怎么求。估计学生中一定会出现直接会用2/11的分子2与整数3相乘作分子,用11作分母的计算方法。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教师要再一次追问,为什么能这样进行计算?有的学生可能借助图说明算理,有的可能根据乘法和加法的联系来阐述原因。但不管哪一种原因,最后教师都要归纳到分数乘整数的意义角度,即2/11×3就是2/11+2/11+2/11,等于2+2+2/11,就是2×3/11.通过这两次追问,让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算理。

  【设计意图:在计算教学中,往往有很多教师只关注教会学生如何算,对为什么可以这样算缺乏足够的重视。因此,造成由于算理不清而导致的只会机械算,不会灵活运用的状况。所以,在这部分的教学中,我通过直观操作,连续追问,帮助学生由"实物感知"向"算理理解"的自然过渡,让学生深入理解算理,让学生明白分数乘整数为什么分母不变,分子与整数相乘作分子的道理。这样做能够很好的突出重点,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2.自主练*,突破难点:

  出示例2:3/8×6=

  让学生自己做,再指名展示。肯定会出现"先计算再约分"和"先约分再计算"两种方法。这时就要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比较这个算式的两种计算过程,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第一种方法是先计算,计算结果不是最简分数的,再约成最简分数;第二种方法是先约分,再算出结果。说明:两种方法都是可以的。计算结果不是最简分数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出示一组判断题:

  (1)2/51×17=34/51(2)3/4×3=1/4


《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3篇(扩展5)

——《分数除以分数》教学设计3篇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具体的问题情境,探索并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借助直观,经历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的探究、推导过程,运用转化的思想领会计算方法的由来。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数学学*过程中培养分析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推理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并得出的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对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理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

  (一)复*铺垫,温故旧知

  1.计算。

  2.说说下面的数量关系。

  小何3小时走了9千米,*均每小时走多少千米?

  3.填空。

  小时有()个小时;1小时里有( )个小时。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学教材第31页例2。 小明小时走了2 km,小红小时走了 km。谁走得快些?

  教师:题中有哪些信息?“谁走得快些?”实际上就是比较什么?你能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吗?

  预设:学生能叙述题中告知的信息是小明和小红各自行走的时间和对应的路程。借助前面的教学环节中对数量关系的描述,能理解“谁走得快些?”实际上是比较谁的速度快,速度=路程÷时间,由此根据题意分别列出算式

  (三)引导“转化”,探究新知 。

  教师: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会了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现在你能试着把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并加以计算吗?

  预设:

  1.要想把除数变成整数而商不变,根据商不变性质,可得xx(km)。

  2.同样根据商不变性质,但除数可以化成1,即xx(km)。

  (四)数形结合,探明算理

  教师:看来同学们对自己的计算方法都非常自信,那么教材中是怎样推导计算方法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阅读理解线段图。

  教师:线段图中1小段表示什么?3小段又表示什么?(借助直观图,启发学生:1小时里面有3个小时。)

  教师:求1小时走了几千米(即3小段),应该先求什么?

  (借助直观,启发:应该先求1小段走了多少千米。)

  2.阅读理解算式。

  结合对话框,引导学生理解(km)。 教师:表示什么?又表示什么?

  (启发:要求1小时行了多少千米,

  要先求出小时行了多少千米,然后再求出3个小时行的路程。)

  (五)强调“转化”,统一算法

  1.对比交流,寻找规律。

  教师:从例1中的

  么? 与例2中的中,你发现了什

  预设:通过对比,学生能得出:分数除法都可以转化为乘法计算。方法是:除以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教师:例1和例2的计算过程有什么共同之处?

  预设:学生通过观察,不难得出:不管哪种情况,都可以归结为“乘除数的倒数”来计算。

  教师:小红1

  小时能走多少千米?即

  计算吗?试一试。 该怎样计算?你能用刚才得出的方法

  教师:看看教材中是怎样计算的?为什么可以直接写成“

  2.课堂小结,归纳算法。 ”?

  教师:通过例1和例2的'计算,你能用一句话来概括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吗?(学生交流。)

  教师:再看看教材中是怎样总结的,和你有什么不同吗?

  预设:学生可以初步得出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除以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46页例4、练一练,第48页练*七第9~14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经历探索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分

  数除以分数的试题:

  使学生在探索分数除以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

  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引新

  1.口算。

  2.揭示课题:分数除以分数

  二、教学例4

  1.出示例4,学生读题,列式。

  提问:这是已知什么,要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

  追问:为什么用除法计算?怎样列式?

  2.引导探索:分数除以整数怎么算呢?

  (1)请大家画图探索一下这个算式得多少?

  各自在书上的长方形里分一分,画一画。

  (2)指名到黑板上画一画,使大家清楚地看出是3瓶。

  (3)讨论:分数除以整数,能不能用被除数乘除数的倒数来计算呢?

  请大家计算一下它的积,看得数与我们画图的结果是不是一样?(一样)

  得数相同,你能猜想到什么?

  3.练*,验证猜想

  完成练一练第1题:先再长方形中涂色表示,看看里有几个,有几个,再计算。

  你发现了什么?

  4.概括方法

  联系前面学*的分数除以整数和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你能说出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吗?

  根据学生的讨论,板书:

  三、练*

  1.做“练一练”第1题。

  各自练*,并指名板演,练*后评议交流。

  2.完成练*七第10题。

  独立计算后,引导比较,启发思考:什么情况下,除得商比被除数小?什么情况下,除得的商比被除数大?

  3.讨论练*七第11题。

  引导:你能不计算,运用已经发现的规律直接填空吗?

  4.讨论练*七第12题:

  指出:交换被除数和除数,所得的商与原来的商互为倒数。

  四、作业:

  练*七第9、13、14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使学生知道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是相同的,并使学生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2、动手操作,通过直观认识使学生理解整数除以分数,引导学生正确地总结出计算法则,能运用法则正确地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算理,正确总结、应用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整数除以分数的算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课件出示)

  1、复*整数除法的意义

  (1)引导学生回忆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根据已知的乘法算式:5×6=30,写出相关的两个除法算式。(30÷5=6,30÷6=5)


《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3篇(扩展6)

——分数乘整数课件3篇

  第一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

  首先复*整数乘法的意义和三个相同分数相同的计算方法,为学*分数乘整数做好准备。然后,通过例题,结合直观图,采用加法与乘法对照的方法,教学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观察比较,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内在联系,注重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具、学具】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刻度尺。

  学具准备:画图纸、刻度尺、铅笔等相关绘图工具。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一)出示复*题。

  1. 口答:

  5个12的和是多少?

  10个23的和是多少?

  4个0.5的和是多少?

  2. 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

  3.计算:

  计算 时向学生提问:这道题的什么特点?计算时把什么做分子?使学生看到三个加数都相同,计算时3个3连加的结果做分子,分母不变。

  (二)引出课题。

  象上面的题求几个相同的分数相加的和有没有简便的方法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新课——分数乘法。(板书课题:分数乘整数)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出示例1,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个蛋糕,每人吃 个,3人一共吃多少个?

  指名读题。

  1.分析演示:

  每人吃 个蛋糕,每人吃的够一块吗?(不够一块)接着出示如课本的三个扇形图。

  问:一个人吃了 个,三个人吃了几个 个?使学生从图中看到三个人吃了3个 个。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解答3个人一共吃了多少个?(教师在3个扇形下面画出大括号并标出?块)订正时教师板书: + + = = = (个),(教师将3个双层扇形图片拼成一个一块蛋糕的 图片)

  2.观察引导:

  这道题3个加数有什么特点?使学生看到3个加数的分数相同。教师问:求三个相同分数的和怎样列式比较简便呢?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教师板书: 。再启发学生说出 表示求3个 相加的和。

  3.比较 和12×5两种算式异同:

  提示:从两算式表示的意义和两算式的特点进行比较。(让学生展开讨论)。

  通过讨论使学生得出:

  相同点: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相同。

  不同点: 是分数乘整数,12×5是整数乘整数。

  4.概括总结:

  教师明确: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相同,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出两算式的意义?(引导学生说出都是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

  (一)下面各题怎样列式?你是怎样想的?

  5个12是多少?10个23是多少?25个70是多少?

  (概括:整数乘法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二)计算下面各题,说说怎样算?

  + + = + + =

  说一说,这两道题目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第二小题还有什么更简便的方法吗?请你自己试一试.

  同学之间交流想法: + + = = 3× ×3=

  ×3这个算式表示什么?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

  教师板书: + + = ×3=

  二、自主探索

  (一)出示例1 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块蛋糕,每人吃 块,3人一共吃多少块?

  1.读题,说说 块是什么意思?

  2.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列式计算

  三、交流、质疑

  (一)学生汇报,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方法1: + + = = = (块)

  方法2: ×3= + + = = = = (块)

  (二)比较这两种方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联系:两种方法的结果是一样的.

  区别:一种方法是加法,另一种方法是乘法.

  教师板书: + + = ×3

  (三)为什么可以用乘法计算?

  加法表示3个 相加,因为加数相同,写成乘法更简便.

  (四) ×3表示什么?怎样计算?

  表示3个 的和是多少?

  + + = = = = ,用分子2乘3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五)提示:为计算方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

  四、归纳、概括:

  (一)结合 = ×3= 和 + + = ×3= ,说一说一个分数乘整数表示什么?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二)分数乘整数怎样计算?

  用分子和分母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五、巩固、发展

  (一)巩固意义

  1.改写算式

  + + + =( )×( )

  + + + + + + + =( )×( )

  2.只列式不计算:3个 是多少? 5个 是多少?

  (二)巩固法则

  1.计算(说一说怎样算)

  ×4 ×6 ×21 ×4 ×8

  思考:为什么先约分再相乘比较简便?


《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3篇(扩展7)

——分数乘整数教学反思菁选

分数乘整数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分数乘整数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引导自主探索,了解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意义。

  1、导入新课时,引导学生涂色表示3个米,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求3个米可以用加法计算,也可以用乘法计算,再借助所列的加法算式初步理解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意义,并为引导学生探索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知识结构上的铺垫。

  2、通过交流与讨论,引导学生主动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分析、归纳和类推,进一步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体验探索学*的乐趣。

  二、加强过程体验,体会过程约分比结果约分更简便。

  在解决例1的.第(2)题时,我在处理算法多样化与算法优化时设计了88×8/11=?的练*,让学生用两种方法计算,加强过程体验,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后,体会到过程约分比结果约分更简便且不易错,形成一种内在需求,优化算法。

  存在不足:

  本课算理强调还不够,特别是练一练第1题,在学生独立完成后,我在组织交流时不够充分,只交流了学生的计算方法和结果,忽视了学生是如何涂出4个3/16的,后来我发现学生涂得方法很多,其实通过学生涂色写算式,可以沟通分数乘法和分数加法间的联系,进一步体会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意义,体会“求几个几分之几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的算理,我没有很好地把握教材这一练*设计的意图,没有敏锐地把握教学资源,很好地巩固算理。

  在《与象共舞》一课教学中,又一次经历了正儿八经地逐段学*过程,重内容、词句的打转,轻篇章结构、写作特点的关注,终于还是无法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虽然如此,但经过几次略读课文的教学尝试,对其要求倒渐渐明朗起来:略读课文就是学生运用学*方法、培养学*能力的实践点,因此我们要着重引导学生把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读书方法加以运用,放手让学生自主学*。

  教学略读课文要与精读课文区别开来,不可像精读课文一般字斟句酌,也不可如浮影掠光般一带而过。略读课文的.学*是学生阅读实践的过程,教师对教学重点的把握,能有效的帮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

  《与象共舞》一课可以抓课题为突破口,首先让学生质疑:谁与象共舞?与象共舞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将目标直接锁定在第五自然段,通过师生反反复复、多种形式的朗读,渲染再现那热烈、难忘的场景。在学生将这一"天地间美妙的奇观"深深地留在脑海后,教师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快速理清其他自然段所描述的内容,让学生通过想象说话、朗读体验等方式感受人和象的关系。最后再抓课题质疑:每个自然段都写了人和象的密切关系,为什么文章要以"与象共舞"为题呢?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畅谈学*感受。在学生的自读自悟和老师的点拨引导下,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与象共舞是泰国人象和谐相处的极致表现,人与象不仅共舞,甚至共生共乐,从而提升课题。

  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已学过整数乘法的意义和分数加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教学,我感触颇多:

  一、引导自主探索,了解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意义。

  1、导入新课时,引导学生涂色表示3个米,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求3个米可以用加法计算,也可以用乘法计算,再借助所列的加法算式初步理解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意义,并为引导学生探索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知识结构上的铺垫。

  2、通过交流与讨论,引导学生主动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分析、归纳和类推,×3=?进一步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体验探索学*的'乐趣。

  二、加强过程体验,体会过程约分比结果约分更简便。

  在解决例1的第(2)题时,我在处理算法多样化与算法优化时设计了88×8/11 =?的练*,让学生用两种方法计算,加强过程体验,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后,体会到过程约分比结果约分更简便且不易错,形成一种内在需求,优化算法。

  存在不足:本课算理强调还不够,特别是练一练第1题,在学生独立完成后,我在组织交流时不够充分,只交流了学生的计算方法和结果,忽视了学生是如何涂出4个3/16的,后来我发现学生涂得方法很多,其实通过学生涂色写算式,可以沟通分数乘法和分数加法间的联系,进一步体会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意义,体会"求几个几分之几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的算理,我没有很好地把握教材这一练*设计的意图,没有敏锐地把握教学资源,很好地巩固算理。

  在课前的备课中,我觉得这一课时主要解决的是三个方面的问题: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3)计算时能约分的一定要约分。基于以上的目标,我给自己设计了如下教学流程予以实施,下面想和大家交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

  一、分数乘整数的意义部分:

  师:上课之前,请同学们先来做一道思考题。

  (在黑板上板书算式:2×3= 下面的学生本来神情紧张,看到我出的“思考题”是这样一个题目,都忍不住笑了,有几个口快的早已喊出了答案:6!6!…)

  师:是啊,答案是6,看来这个思考题难不倒大家!其实,对于这一题来说,不用乘法,用加法我们也可以把它计算出来,知道算式是多少吗?

  生1:2+2+2

  生2:3+3

  生3:1+1+1+1+1+1

  生4:1+2+3

  (下面有几个同学举手还要说,有一个学生在下面嘀咕:这不成凑得数的了吗?我也知道学生开始错误地“发挥”了,我把他们拉回来,让学生思考,如果是用2×3这个算式来表示的,黑板上老师板书的算式哪几个是对的,哪几个是错的?然后在学生的纠错中擦去错误的算式。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也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学生由于过分的“激动”而忘乎所以,所思所想偏离了我的教学课堂,在学生偏离了课堂之后及时地把学生拉回来固然重要,但如何让学生在思考问题不偏离课堂呢?我真应该好好研究这个问题。)

  师:(指着2+2+2)知道这个算式的意义吗?

  生:表示3个2是多少?

  师:那这一个呢?

  生:表示2个3是多少?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不过通过这个题目,我觉得学不学乘法无所谓。(下边的学生一愣)因为我觉得加法计算也行,没必要用乘法来计算啊?

  (下面的学生开始议论纷纷,有几个学生把手举的高高的.,要求发言。我请了翟卓起来说。)

  生:不对!那要是1000×1000就不能用加法算。

  师:不能,怎么不能?我也可以列加法算式。

  (于是我就开始在黑板上板书:1000+1000+1000+1000+1000+1000+…,写了不多个,下面的学生就开始叫了,老师,不写了!老师,不写了!…于是我也装作疲劳状,向学生承认:看来还是乘法简便!在此基础上和学生一起回忆整数乘法的意义。)

  师:现在大家都已经知道了整数乘法的意义,那分数乘法呢?下面就我们一起来研究。

  (师出示例1,审题后)

  师:你会列式吗?

  生1: ×3

  生2: + +

  师:看第一个算式,这个算式与我们以前学过的算式不同,它是分数乘整数。联系刚才回忆的整数乘法的意义,你能知道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义吗?

  (生稍思考后)

  生:表示3个是多少?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看第二个算式的。

  (师及时总结,沟通分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之间的联系。)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