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课件优选【5】份

首页 / 课件 / |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课件 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熟练地列方程解答这类应用题。2、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解决的能力和分析、推理和判断等思维能力,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弄清单位“1”的量,会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分数除法应用题的特点及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弄清单位“1”的量,会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分数除法应用题的特点及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

  出示复*题:

  1、下面各题中应该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

  2、用方程解下列各题。

  3、根据测定,**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2/3,而儿童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4/5,六年级学生小明的体重为35千克,他体内的水分有多少千克?

  让学生观察题目,看看题目中所给的三个条件是否都用得上,并说说为什么。

  选择解决问题所需的条件,确定出单位“1”,并引导学生说出数量关系式。

  小明的体重x4/5=体内水分的重量。

  4、指名口头列式计算。课件出示。

  二、新授

  1、教学例1

  根据测定,**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2/3,而儿童

  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4/5,小明体内有28千克水分,

  他的体重是爸爸体重的7/15,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爸爸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例1的第一个问题: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1)读题、理解题意,并画出线段图来表示题意:

  (2)引导学生结合线段图理解题意,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式,并写出等量关系式。小明的体重x4/5=体内水分的重量

  (3)这道题与复*题相比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是它们的数量关系是一样的;不同点是水分28千克,水分占体重的4/5。体重?千克水分28千克已知条件和问题变了)

  (4)这道题什么是单位“1”?单位“1”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怎样求?(引导学生根据数量关系式,将未知的单位“1”设为χ,列方程来解决问题)

  (5)启发学生应用算术解来解答应用题。

  先在小组内独立解答。

  课件演示计算的算式。

  (根据数量关系式:小明的体重x4/5=体内水分的重量,

  反过来,体内水分的重量÷4/5=小明的体重)。

  2、解决第二个问题:小明的体重是爸爸的7/15,爸爸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1)启发学生找到分率句,确定单位“1”。

  (2)让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喜爱的解法进行计算,独立解决第二个问题。

  (3)指名说说自己是怎样理解题意的,并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解题思路。(课件出示线段图)

  爸爸:

  小明:

  根据数量关系式:爸爸的体重x7/15=小明的体重

  小明的体重÷7/15=爸爸的体重

  ①解方程:解:设爸爸的体重是χ千克。

  7/15χ=35

  χ=35÷7/15

  χ=75

  ②算术解:35÷7/15=75(千克)

  课件演示计算的算式。

  3、用方程解应用题应注意哪些问题

  首先要弄清题里有哪些数量,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然后找出题中数量间

  的等量关系,再确定设哪个量为χ,并列出方程.

  4、巩固练*:P38“做一做”课件出示:

  学校有科普读物320本,占全部图书的2/5,科普读物相当于故事书的4/3,图书馆共有多少本书?图书馆有多少本故事书?(学生先独立审题完成,然后全班再一起分析题意、评讲)

  三、巩固应用

  1、小明看一本课外读物,周末看了35页,正好是这本书的5/7,这本课外读物一共有多少页?

  (先分析数量关系式,然后确定单位“1”,最后再进行解答。)

  2、一杯约250ml的鲜牛奶大约含有3/10g的钙质,占一个成年人一天所需钙质的3/8。一个成年人一天大约需要多少钙质?

  (注意引导学生发现250ml的鲜牛奶是多余条件)

  3、人造地球卫星的速度是8千米/秒,相当于宇宙飞船的40/57,宇宙飞船的速度是多少?

  (引导学生先分析数量关系式,然后确定单位“1”,再根据数量关系式进行计算)

  4、小军家爸爸每月工资是1500元,妈妈每月工资是1000元,家里每月开支大约要占爸爸妈妈两人工资的3/5,小军家每月开支大约是多少元?

  独立完成后订正。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分数应用题中“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我们知道了,如果分率句中的单位“1”是未知的话,可以用方程或除法进行解答。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课件 2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提高分数除法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并能正确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愿意交流合作,喜欢数学的情操,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成功的欢乐。

  教学重点:

  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策略:

  在小组间交流合作的基础上,提高计算能力和计算速度。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数学是从生活中得出的经验和结晶,又服务于生活,那么我们的分数除法能解决什么问题呢,这节课我们就学*分数出发的应用。板书课题:分数除法(三)

  二、实施目标。

  1、出示题目:

  跳绳的小朋友有6人,是操场上参加活动总人数的。操场上有多少人参加活动?

  2、指名学生读题,并说出题目中分率的单位“1”的量是谁?知道不知道?

  3、先让学生试着做一做。

  4、交流作法。(根据学生做题情况导入方程的方法)

  5、教师指导学生用方程的方法解题。对用其它方法解答的同学,只要合理进行表扬。

  6、渗透用算术法解答此题。

  7、教师:只要单位“1”的量不知道,可以用两种方法解答题目,一种是方程;一种是算数法。

  三、巩固目标

  1、试一试第一题。

  指名学生读题,独立解答。针对学生做题情况,进行辅导后进生。

  指导学生分清两问的不同,认清乘法和除法的区别。

  2、试一试第二题。

  独立解答,全班订正。

  四、课堂,教师和学生自评。

  板书设计:

  解:设操场上有x人参加活动。

  Xx=6

  Xx÷=6÷

  X=6x

  X=27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课件 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用分数表示图中一份占整体的几分之一。

  能力目标:经历联系实际生活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并有效地促进个性思维的发展。

  情感目标: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积极、愉悦的数学情感,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初步体会分数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

  教学重点:

  理解只有“*均分”才能产生分数。

  教学难点:

  “几分之一”概念的形成。初步认识分母、分子表示的含义。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形、正方形、圆、等边三角形等图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同学们,在生活中,你分过东西吗?现在,老师想请你们帮我分一分好吗?

  现在有四块月饼,分给两个小朋友怎样分公*?每人分多少?

  两块月饼分给两个小朋友,怎样分公*?每人分多少?

  像这样,我们把每份分得同样多,这种分法就是我们以前学*的什么分法?

  我们再来看看如果一块月饼分给两个小朋友怎样分呢?每人得到多少呢?

  一半用我们以前学的数能表示吗?

  那么,老师向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分数。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分数的初步认识。

  揭示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板书)

  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

  (一)、认识1/2

  1、认识1/2

  想一想,我们是怎样分这一块月饼的?每人得到多少?

  看一看两个半块月饼大小一样吗?

  分后的两块饼大小完全一样,这就是把饼*均分成两份。这半个月饼我们就可以说是这整个月饼的1/2。

  也就是把一块月饼*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是它的1/2。

  你们能在这块月饼中找到另外一个1/2吗?

  2、 写分数1/2

  我们来写一写。

  谁来读出这个分数,并说出各部分名称几含义,1/2表示什么意思?

  出示课件,如果这样分能不能用二分之一表示?

  练*:图中涂色部分能不能用 1/2 表示。为什么?

  总结:只有*均分才能保证分的公*公正,才能得到分数。

  课件,每人得到的1/2块月饼,它们一样大吗?为什么?

  所以我们在描述时,必须要说清是谁的二分之一。

  是不是只有分月饼能得到二分之一,还有什么办法得到二分之一。

  3、折纸活动

  任意拿出一张图形,先折一折表示出它的1/2。

  明明折法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1/2?

  我们用这三种折法折出长方形的1/2,那么同一个图形的1/2表示的大小相等吗?为什么?

  总结:一个月饼,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只要是*均分成两份,每份都是它的1/2。

  (二)发现分数

  1、如果把一块月饼*均分成四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怎样表示?谁来写一写?1/4表示什么意思?

  请用正方形折一折,表示出它的四分之一。

  这几个图形,形状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四分之一

  2、把一个圆*均分成3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怎样写?1/3表示什么意思?

  3、把一个长方形*均分成5份指出它的五分之一并涂上颜色。1/5表示什么意思?

  总结:向1/2、1/3、1/4、1/5这样的数都叫分数。*均分成8份,其中的一份是它的多少?*均分成100份呢?你能再说出几个这样的分数吗?

  三、巩固练*

  1、下列不是*均分的请打x

  2、 下面的分数能表示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吗?能表示的画“√”,不能表示的画“x”。说一说理由。

  3、你知道涂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一吗?说一说理由。

  4、判断题

  5、下面哪个图里的涂色部分是1/4 ,在( )里划√

  同样的正方形,为什么用不同的分数表示呢?

  总结:形状相同可能表示的分数不同,形状不同可能表示的分数相同。

  6、会变的正方形:说出正方形 在不同图形中分别用什么数表示?

  8、想一想。

  四、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你有哪些收获?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课件 4

  教学内容:

  课本P98-100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实物和图形,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了解分数各部分名称;

  2、使学生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教学重点:

  1、认识几分之一

  2、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难点: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每人准备一张长方形纸片、两张圆形纸片、一张正方形纸片、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冲突

  师:今天是星期天,小明要过生日,他请好朋友小红一起到郊外玩,看,他们都带了哪些什么好吃的?(看大屏幕)(4个苹果、2瓶矿泉水、还有一个大蛋糕。)

  师:把这些食品*均分成两份,每人各分得多少?你会分吗?(4个苹果*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2个;2瓶矿泉水*均分成2份,每人得1瓶)

  师:把一个蛋糕*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少呢?(板书:*均)(一个蛋糕*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得了这块蛋糕的一半。)

  师:怎么分?(动画演示)一半在数学上用什么数来表示呢?(1/2),1/2就是分数,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来认识一种新的数分数。(板书课题:认识分数)

  二、操作活动,探究新知

  1、认识二分之一

  师:请同学们观察,我们现在把蛋糕分成了几份?2份中的1份,就是1/2。谁会读?我们一齐来读读!

  师:这一份是1/2,那另一份呢?(出示:把一个蛋糕*均分成2份,每一份就是它的1/2。) 它指的是谁? 现在谁能说说我们刚才是怎么得到这个蛋糕的1/2的呢?

  2、教学试一试

  师:一个蛋糕*均分成两份,我们可以得到它的1/2。那么一张长方形纸我们怎样才能得到它的1/2呢?(出示长方形纸)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长方形纸片,先折一折,再把它的1/2涂上颜色。看看谁完成的又快又正确。

  师:都完成了吗?谁愿意把你的作品展示给大伙儿看看的?展示学生作品,并将其贴在黑板上:

  ①对折 同意他的折法吗?一样的举起来。

  ②纵向对折 涂色的这部分是长方形的1/2吗?

  ③斜折 这样呢?

  师:他们的折法不同,有的横,有的竖有的斜,涂色的部分也各不相同,为什么说他们都是1/2啊?(都是一半,都是把长方形*均分成了2份。而涂色的正好是其中的一份。)

  小结:只要把一个东西*均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2。

  师:认识了1/2,现在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1/3、1/4)

  师:想不想用一个图形表示出想认识的分数?用纸折一折,并用斜线表示出来。

  反馈交流:讲一讲,*均分成了几份,涂色部分是它的几分之几?(*均)

  老师收集了一些纸片,你看到了什么共同的特点吗?出示:正方形1/4、长方形1/4、圆形1/4。

  (都表示1/4。)

  师:为什么他们形状不一样,却都是1/4呢?(因为他们都是*均分成了四份,表示的都是其中的一份。)

  师:那相同的图形,能表示出不同的分数吗?出示:学生画的1/2、1/4,比较这两个图形,1/2和1/4哪个更大?你怎样比较1/2和1/4的大小的呢?

  生:从图上直接看出1/2>1/4

  师:同样大小的两张纸片,一张*均分成2份,一张*均分成了4份,分得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反而越小。

  师:再来看这一张长方形纸片。老师把它*均分成了8份,绿色的部分就表示它的1/8。看看,和上面的1/2、1/4相比,你们知道谁大谁小吗?

  3、 出示练*

  4、写分数

  师:现在你们认识了分数,分数怎样写呢?象1/2这样的分数怎样写呢?现在请同学们伸出你们的小手书空,跟老师来一起写1/2。

  写法:(1)画一条横线表示*均分(板书:)

  (2)在横线下面写2,表示*均分成2份(板书:2)

  (3)在横线上写1,表示取其中的1份。(板书:1)

  师:你们知道吗,分数的各部分还有名字呢!

  1/2中间的这条横线叫做分数线(板书:分数线)

  分数线下面的2叫做分母(板书:分母)

  分数线上面的1叫做分子(板书:分子)

  1/2这个分数分母是2,分子是1。

  三、练*应用,拓展延伸

  1、你能用分数表示涂色的部分吗?

  2、(想想做做第1、2、3题)

  3、拓展

  100页的4、5题

  ②出示黑板报。

  师:同学们出黑板报,分出一块科学天地(二分之一),一块艺术园地(四分之一)各版块各大约占黑板报的几分一?请同桌互相讨论。

  反馈:(1) 科学园地 1/2 (2) 艺术园地 1/4 。

  师:为什么是1/4,明明分成了3份了吗!

  师:这些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分数,我们的生活不光有整数,也有分数。

  通过这节课的学*,你对分数有哪些认识?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课件 5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原有分数知识基础上,使学生知道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理解单位“1”知道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的含义。

  2、经历认识分数意义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利用操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展开小组学*,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理解单位“1”的含义。

  教学难点:

  对单位“1”的理解。

  教具和学具:

  米尺、长方形白纸、圆形纸片、一米长的绳子、操作练*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温故引新。

  1、出示1/4

  师:认识吗?关于1/4你都知道些什么?

  生:把一个物体*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份就用1/4表示。

  生:4是分母,1是分子

  生:它是一个分数。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那你们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吗?

  二、教学分数的产生。

  1、请一个学生用米尺测量黑板的长,说一说,用“米”做单位,看看测量的结果能不能用整数表示。那剩下的不足一米怎么记?

  2、在古代,人们就已经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师讲解古人测量的情况)。课件呈现情境图,

  3、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了*均分配一些东西,也常常会遇到不能用整数表示的情况。比如两个小朋友*均分一个橘子、一块月饼、一块饼干等,每人分到的能用整数表示吗?用什么分数表示?

  4、总结:在测量、分物的时候,可能得不到整数的结果,需要用一种新的数表示—这就产生了分数。(板书:分数的产生)

  三、教学分数的意义。

  1、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操作。

  师:看来同学们对分数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课前老师给每一个小组都提供了四种材料,一张正方形纸、1分米长的线段、4个苹果、8只熊猫。

  下面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这几种材料,通过折一折、画一画、分一分等方法,表示出1/4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2)交流

  师:老师看到每个小组都根据这几种材料表示出了1/4谁愿意来展示一下?

  让学生在实物投影仪前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操作方法及成果

  生:把一个正方形*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正方形的。

  把1分米长的线段*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这条线段的。

  把4个苹果*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些苹果的。 把8只熊猫*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这8只熊猫的。

  (3)认识单位“1”。

  师:同学们,我们利用那么多方式表示出来了1/4,那请大家回忆一下,在表示的过程中,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生:都是把物体*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就是1/4

  (师板书:*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就是1/4)

  师:在表示的过程中,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生:分的东西不一样。

  师:我们刚才是把哪些东西*均分的?

  生:一张正方形纸、1分米长的线段、4个苹果、8只熊猫

  师:象把一个正方形*均分,我们可以称之为把一个物体*均分

  (课件显示:一个物体)

  把一分米长的线段*均分,我们可以称之为把一个计量单位*均分。(课件显示:一个计量单位)

  把4个苹果、8只熊猫*均分,我们又可以称之为把一些物体*均分。(课件显示:一些物体)

  师:同学们请看,象这样的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这个整体我们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因为它可以表示一个整体,而不是一个具体的数,和自然数1不同,所以要加引号)

  师:单位“1”到底指哪些?

  生: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些物体。

  师:很好,那么一个物体除了一个正方形外,还可以是什么?

  生:一个苹果,一个面包......

  师: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是什么?

  生:xxx

  师:一些物体还可以是什么?

  生:3只老虎、4个面包、8个人......

  单位“1”很奇妙,它可以表示我们班的一个同学,也可以表示全校同学,还可以……。它可以表示很大很大,大到宇宙万物;也可以表示很小很小,小到一粒微尘。

  (4)、揭示分数的概念

  1、师: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些物体可以用单位“1”表示,那么刚才在表示1/4的时候,我们实际上是把谁*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的一份。

  生:把单位“1” *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用1/4表示。

  师:剩下的部分,用哪个数表示呢?

  生:3/4

  师:3/4表示什么呢?

  生:把单位“1” *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的3份,用3/4表示.师:如果老师把单位“1”*均分成12份,表示其中的7份,用哪个分数表示?

  生:7/12

  师:像这样的分数,你还能说出来吗?

  学生说:2/63/5…..并说出表示什么?

  师:刚才我们说了那么多分数,那么到底什么是分数,你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吗?

  小组交流。

  指名说(多找几个学生说)。

  揭示概念(板书: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5、强化理解概念

  ①、齐读概念

  ②谁能说说下面分数的含义?(课件出示练*)

  6、理解分子分母的意义。

  师:通过刚才的学*,大家知道了分数的意义,请同学们观察这些分数的分母,有的是4、有的是12、有的是6等,分母表示什么呢?

  生:分母表示把单位“1”*均分的份数。

  师:分子表示什么?(分子,表示取的份数)

  四、教学分数单位。

  师:整数中有计数单位个、

  十、百、千、万??分数是否也有计数单位呢?它的计数单位又是怎样规定的?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学。

  显示: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师:也就是说分数单位是由一个分数的分母决定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师举例说明后,并说出几个分数让学生回答,请任意说出一个分数考考你的同桌,说出这个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

  五、巩固练*、深化提高。

  1、师:刚才同学们积极动脑,认真思考,学*了分数的有关知识。下面我们一起做个小游戏,看谁最善于动脑思考。老师手中有九个糖果,现在我要把这些糖果分给我们班的同学,谁想要?有要求:我说分数,你来拿糖,说对了才能把糖果拿走,谁想来?(学生上台拿,并及时鼓励)

  师:请拿走这些糖果的三分之一,说一说你是怎样拿的?她拿的对不对?还剩几颗?(六颗),再请一个同学,请你拿走剩下糖果的三分之一,(两颗),咦,为什么都是三分之一 ,而俩人拿的糖果不一样多呢?(生:因为总数不一样。)

  师:虽然取的份数相同,但单位“1”不同,得到的数量也不相同。

  师:还剩4颗,谁还想要?请你拿走二分之一,她拿走了几颗?(2颗),为什么他拿走的是三分之一,而他拿走的是二分之一,却都是2颗呢?(生:单位“1”不同)师:也就是说单位“1”不同,分成的份数不同,得到的数量也可能是相同的。

  师:最后还剩下2颗,老师这里不仅仅只有两颗,还有很多,老师要请同学们来猜一猜,这两颗糖果是老师现在所有糖果的九分之一,请问,老师现在一共有多少颗糖果?

  师:同学们玩完了这个游戏,是不是轻松多了,下面老师要考考你们了,有没有信心全部通过?出示题目。

  2、练*十一的第1、2、3、4题

  六、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课件优选【5】份扩展阅读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课件优选【5】份(扩展1)

——《分数的初步认识》课件

《分数的初步认识》课件

《分数的初步认识》课件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并能结合直观图形,初步学会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2、通过开展丰富的数学活动,使学生获得对“*均分”及分子、分母含义的充分感知和体验,为进一步认识分数积累感性经验。

  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出示场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场景图中的各种食品。

  小朋友们,在不知不觉中,秋天已经到了我们大家的身边了。(课件出示场景图)在这丰收的季节里,小明和小丽这一对好朋友相约来到郊外进行野餐活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都准备了那些好吃的食品?

  2、引导学生把场景图中的各种食品*均分。

  (1)把4个苹果*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个?(让学生用手势表示,教师板书:2)

  (2)把2瓶矿泉水*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瓶?

  (学生继续用手势表示,1教师板书:1)

  (3)把一个蛋糕*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学生用手势表示发生了困难,由此引出分数,揭示课题)

  二、展开

  (一)认识1/2

  1、讨论:把一个蛋糕*均分成两份,应该怎样分?(课件演示,突出每一份同样多。)

  2、思考:把一个蛋糕*均分成了两份,这一份就是这个蛋糕的一半,它就可以用哪个数来表示呢?(引出“二分之一”)

  3、介绍“二分之一”的写法。

  4、讨论:右面的这一份能不能用1/2来表示?为什么?

  5、得出结论:把一个蛋糕*均分成了两份,每份都是它的1/2。(让学生完整地说一说。)

  6拓展:你还能把什么物体*均分,表示出它的1/2?

  (1)请学生从老师课前提供的学具中任选一种,分一分,表示出它的1/2。

  (2)自己想一个物品,说一说怎样可以得到它的1/2。

  (二)认识几分之一

  1、启发:刚才,我们一起把一个物体*均分成了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2,请大家想一想,如果把那一个物体*均分成一个物体*均分成了3份、4份、5份,……又应该怎样用分数来表示呢?(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一题的四幅图。)

  2、小组里议一议:每个图形是怎样分的?涂色部分应该是它的几分之几?

  3、全班交流,注意引导学生完整地叙述。

  5、拓展:请学生自选一样物品,表示出它的几分之一。

  6、辨析:有几个小朋友是这样表示1/4的,对不对?为什么?(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二题的四幅图,让学生看图议一议,再作出判断并说明道理。)

  (三)介绍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1、观察比较: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1/2、1/3、1/6、1/8、……,它们都是分数。观察这些数,它们都由几部分组成?

  2、结合具体的例子介绍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3、让学生举例说一说。

  (四)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1、猜一猜:有两块同样大的月饼(课件出示两个圆),小明吃了其中一块的1/2,小丽吃了另一块的1/4,谁吃的多?(先自己想一想,再在小组里议一议,说一说道理。)

  2、交流猜的结果,借助图形验证猜测。

  3、继续猜一猜:有三块同样的巧克力,三个小朋友分别吃了一块巧克力的一部分,大约是这块巧克力的几分之一?(课件出示三个长方形,用阴影表示吃了的部分,分别占1/3、1/6、1/8,但先不画出等分线,等学生猜对以后再画上。)

  4、比一比:谁吃得最多?谁吃得最少?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三、应用

  1、介绍生活中的分数:今天我们学*了分数,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东西都与分数有关。(出示路牌、外国**等,让学生说一说上面隐含的“分数”)

  2、观察黑板报(“想想做做”第六题中的图):说说这些栏目分别大约是这块黑板的几分之一?(黄色部分占几分之一结果应是开放的)

  3、向课外延伸:只要大家在日常生活做一个用心的人,善于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你一定还会发现更多的分数!(鼓励学生课后进一步观察、交流。)

  《分数的初步认识—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2.通过小组合作学*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或实物投影仪,含有4块月饼的图片。师生都准备圆片一张,相同大小的正方形纸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动态演示关于主题图内容多媒体课件,接着出示含有4块月饼的图片。

  1.把这4块月饼分给小强和小芳,可以怎样分?如果分得比较公*,每人分几块?

  学生说出想法后,教师板书:*均分。

  2.把2块月饼*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块?板书:1。

  3.把1块月饼*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块?让学生想一想、猜一猜,也可用圆形纸片代替月饼进行对折、重合等操作。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引入并板书课题:分数。

  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获取新知

  (一)认识1/2。

  1.多媒体课件演示例1分月饼的情境图。指出:把一个月饼*均分成两块,每块是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2.指导学生读、写1/2。

  3.学生活动:用图片折出它的1/2,并写上1/2。

  4.实物投影出示判断题。

  下面哪些图形的阴影部分是原图的1/2?哪些不是?说出理由。

  (二)认识1/4。

  1.要得到一块月饼的1/4应该怎样分?这个1/4怎么表示出来?怎么写?

  (1)组织学生活动。拿出图片通过折、涂、看、说等活动感知1/4。

  (2)电脑课件动态演示,把一块月饼*均分成四块,每块是它的四分之一。

  (3)小结:像1/2、1/4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2.教学例2。

  (1)想一想:如何折出一个正方形的1/4?

  (2)组织小组合作学*。学生独立折纸,然后在小组里交流。

  (3)全班集中汇报。学生自愿将小组成果展示在实物投影仪上(或贴在黑板上),说一说各自的折法。

  3.完成第93页“做一做”第1题。

  (三)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1.出示例1第一组图1/2和1/4。

  (1)猜想:哪个分数大一些?

  (2)引导学生讨论并交流讨论信息。

  (3)电脑课件演示1/2和1/4比较重叠过程、闪现,让学生直观感受。

  2.独立探究、完成例2第二组图片,1/4和1/3的比较,再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是怎样比较的?

  3.让学生讨论合作。通过上面两组数的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师生共同小结几分之一的分数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

  4.完成第93页“做一做”第2题。

  三、课堂作业

  完成练*二十二的第1~3题。

  《7-分数的初步认识》课题:认识几分之一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1~93页。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2、通过小组合作学*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三、教具、学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苹果、圆片、正方形纸、纸条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出示苹果

  1、把这4个苹果分给小强和小芳,可以怎样分?如果分得比较公*,每人分几个?

  学生说出想法后,教师板书:*均分。

  2、把2个苹果*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个?板书:1

  3、把1个苹果*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个?板书:一半

  提问:一半苹果还有别的表示方法吗?

  引出并板书课题:分数。

  (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获取新知

  1、认识

  1)、教师演示分苹果。指出:把一个苹果*均分成两份,每份是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2)、指导学生读写

  3)、学生活动:用纸片折出它的 ,并写上 。

  4)、实物投影出示判断题。

  下面哪些图形的阴影部分是原图的 ?哪些不是?说出理由。

  (1) (2) (3)(4)

  1、认识1/4

  1)要得到一个苹果的1/4应该怎样分,这个1/4怎么表示出来?怎么写?

  (1)组织学生活动。拿出纸片通过折、涂、看、说等活动感知1/4。

  (2)教师演示把一个苹果分成四块,每块是它的四份之一。

  (3)小结:像1/2、1/4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三)认识其他分数

  1、你们还想认识其他的分数(几分之一)吗?

  (1)组织学生活动。拿出纸片通过折、涂、看、说等活动认识其他的分数。

  (2)全班集中汇报。学生自愿将成果展示,在实物投影仪上,说一说各自的分数。

  2、完成教科书第93页“做一做”第1题。

  (四)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1、出示第一组图1/2和1/4。

  (1)猜想:哪个分数大一些?

  (2)引导学生讨论并交流讨论信息。

  (3)演示1/2和1/4比较重叠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

  2、独立探究,完成第二组图片,1/4和1/3的比较,再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是怎样比较的?

  3、让学生小组讨论。通过上面两组数的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师生共同小结几分之一的分数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

  4、完成第93页“做一做”等2题。

  (五)作业

  完成第96页练*二十二的第1~3题。

《分数的初步认识》课件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用分数表示图中一份占整体的几分之一。

  能力目标:经历联系实际生活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并有效地促进个性思维的发展。

  情感目标: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积极、愉悦的数学情感,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初步体会分数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

  教学重点

  理解只有“*均分”才能产生分数。

  教学难点

  “几分之一”概念的形成。初步认识分母、分子表示的含义。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形、正方形、圆、等边三角形等图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同学们,在生活中,你分过东西吗?现在,老师想请你们帮我分一分好吗?

  现在有四块月饼,分给两个小朋友怎样分公*?每人分多少?

  两块月饼分给两个小朋友,怎样分公*?每人分多少?

  像这样,我们把每份分得同样多,这种分法就是我们以前学*的什么分法?

  我们再来看看如果一块月饼分给两个小朋友怎样分呢?每人得到多少呢?

  一半用我们以前学的数能表示吗?

  那么,老师向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分数。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分数的初步认识。

  揭示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板书)

  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

《分数的初步认识》课件3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在看一看、想一想、折一折、说一说、一系列活动中,理解分数的意义,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分数。

  2、能力目标:通过小组的合作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的精神,使之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的意义,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分数

  【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的实际意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和学生用具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小厨师在干什么?(分食物)那么他是怎样分的?从而体会到半个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数无法表示,从而引入对新知的学*。

  (板书:分数的初步认识)

  二、出示学*目标,齐读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

  2、会读写简单的分数。

  3、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三、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91页到92页内容,重点看前两个红点内容,思考下面问题:

  1. 一半可以怎样表示?怎样读、写?

  2. 二分之一是什么意思?

  四、先学后教。

  1、学生根据自学指导,自学,老师巡视督促学生学*。

  2、检测自学效果。

  (1)、认识

  师提问一半怎样表示?(指名回答)那么 怎么写呢?课件演示书写顺序,让学生先观察,在指名说一说。最后板书时让学生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写,并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怎么读?指名读。

  谁能结合刚才分月饼的过程说一说 表示什么意思?

  (指导学生说出:表示把一个月饼*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师:指名学生再次说说的意思

  师:(师指另一份月饼)那这一份呢?(让学生明白另一份也是这个月饼的)

  (2)、理解

  (1)、体会分数的实际意义

  师:大家想想,半个月饼可以是,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可以是这样分的?

  生:一个苹果、一个蛋糕……(用生活实例完整地说一说所表示的具体含义)

  (2)、动手折一折

  师:其实,我们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上也都藏着 ,请同学任选你喜欢的一种图形,折一折,用斜线涂出你想认识的二分之一。想一想:你把这个图形*均分成了几份?涂色部分的是这个图形的几分之一?

  师:(巡视指导),做完的同学同桌互相小声说说,你是怎样得到这张纸的的?

  展示学生的作品,启发学生想一想:这些图形各不相同,为什么都可以用来表示?

  生:都是把这些图形*均分成两份,所以每份都是它的。

  师:对!只要把一个图形*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它的。

  3、判断 ,引出

  师:老师也折了几种图形,涂色部分是不是它们的呢?请大家用手势判断“对”或“错”,看谁反应快!(课件出示:)

  4、 探索

  (1)、认识

  师:谁来说说表示什么意思?指名回答

  师:谁会写 ?(一生上台板演,全班书空。)

  (2)、探索

  师:拿出你手中的正方形纸片,折出四分之一。小组先讨论一下不同的折法,然后再动手,比一比哪一组的方法又多又好。

  生:小组合作,小组交流,

  师:抽一个代表看图说说 表示的含义。

  师:追问,这些图形都相同,折法不同,为什么每份都能用来表示?

  生:都是把正方形*均分成了四份,每份都是它的。

  师:很正确!只要把一个图形*均分成四份,每份都是它的。

  5、猜测创造

  (1)、猜一猜

  师:我们认识了 和 ,猜一猜还会有几分之一?

  生:(……)

  五、巩固练*、拓展应用。

  聪明的你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初步认识了分数,相信下面的练*肯定轻松过关。

  1、基本练*

  说出涂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一。

  2、巩固练*

  看分数涂颜色。

  六、回顾总结。

  让学生说说都有哪些收获?

《分数的初步认识》课件4

  问题四:与分数有什么不同?

  预设板书:1.百分数只能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而分数既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量,又可以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2.百分数只表示分率,不能带单位,而分数可以带单位。

  3.百分数分子可以是小数。

  4.百分数不必化简。

  三、共同概括,应用拓展

  现在回顾梳理一下,今天我们分享了这么多同学的发现,讨论了这么多问题,你觉得今天这节课用三个字叫“百分数”,如果用两个字叫“分率”。

  在这节课即将结束的时候,我很想了解同学们在课堂上的学*情绪如何?请你用百分数告诉大家这三种情绪在整堂课中所占的比率。

  愉快( )% 紧张( )% 遗憾( )%

  今天这节课我们只是打开了百分数的大门,百分数的王国里还有更多的精彩等着你去发现。

《分数的初步认识》课件5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在对熟悉的生活事例和直观图形、实物的探讨和研究中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会读会写几分之一,并能借助图形明确几分之一的含义。

  2 、借助实物或直观比较分子是 1 的分数大小。

  3 、通过小组合作学*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4 、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和自主学*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难点 :

  分数概念的初步构建,认识几分之一。借助实物或直观比较分子是 1 的分数大小。

  教学设想 :

  “分数”的教学属于概念教学。概念教学要注重教学活动的.过程,即在教学领域内思维活动的教学,而不仅仅是数学活动的结果——数学知识的教学。有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只有让学生了解分数的“来龙去脉”,学*才会充满兴趣和动力。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努力作出几点尝试:

  一、创设丰富的数学学*情境,帮助学生学*分数的有关知识。

  从整数到分数,对学生来说是认知上的突破,为了给学生搭建突破的台阶,我设计了丰富的贴*学生实际、学生感兴趣的现实情境,如:“分月饼” 的情境,在突出*均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和理解分数的含义,从而引入新课。学生在积极的思考与尝试中体验到时分数的产生过程,在教师的梳理与指导下初步感知分数的概念。

  二、加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建构,而动手操作对学生的建构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本课当中我充分的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的机会,通过“折一折”的情境,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体会分数的含义。如,在认识几分之一时,让学生折出一张正方形纸的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进一步体会几分之一的含义。

  三、创新练*,让概念学*具有一定的开放度

  概念学*并不是枯燥无味的,用分数自身魅力可以让概念学*具有一定的开放度。因此,我设计了从图形中找分数,折纸比较分数,借助图形比较分数等活动,既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有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建立,又让学生体会到分数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成功带来的喜悦。

  教学流程:

  一、 创设情境,设疑激趣,体验分数产生的过程

  1 、 激趣导入

  师拿出四块月饼让学生帮老师想一想,如果将这四块月饼分给两名学生应该怎样分才公*?每个人得到几块呢? 拿两块来分给两个人,应该怎样分才能公*呢?拿一块来分给两名同学,应该怎样分才公*呢? (生说师演示分月饼) 引出新课 “分数”。师板书“分数。

  2 、教学分数的写、读

  ( 1 )、写分数

  ①、 师演示分月饼的过程。(强调*均分) 一半用分数怎样表示? 把 1 块 月饼 *均分成 2 份,其中 1 份就是这块月饼的 1/2 。 (教学写分数“ 1/2 ”)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分数“ 1/2 ”,分数的每一部分都有它们自己的名字。以“ 1/2 ” 为例,师总结意义并板书:

  师:请同学们举起右手和老师一起书空:先画一条短横线,表示*均分,它叫分数线。(师边说边板书)*均分成两份就在分数线的下面写“ 2 ” ,我们叫它“分母”(师板书)每人分到的都是两份中的 1 份,就在分数线上面写“ 1 ” 它叫分子。(师板书)

  1 ……分子

  ─ ……分数线 读作:二分之一

  2 ……分母

  ②、 生在桌子上书空“二分之一”的写法同桌间互相说一说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③、 师小结我们在写分数的时候要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读分数时先读分母,再读分子。学生齐读。生练说、写同时师说几个分数学生在练*本上写出来,并指生板演。

  ④、 说分数名称和读分数练*:师出示分数生说一说各部分的名称并读出分数。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分数产生的实际意义。由“分月饼”的日常生活情境引入,学生运用生活经验,得出把“一块月饼”*均分成两份,每人得到一半。借助实物演示把“一半”由一个具体的量抽象成一个数,初步了解了分数概念,建立了新的认知*衡。同时在学生认识分数的基础上,通过介绍分数各部分名称,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二、加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自主建构数学概念

  1 、 动手 折二分之一

  ①、生拿一张正方形的纸折出它的 1/2 ,并且涂上颜色。 (生折师巡视)

  ②、汇报展示

  ③、生解决“折法不同,涂色部分为什么都可以用 1/2 表示呢?”的问题。

  汇报展示。

  2 、练*:下面图形里的涂色部分能用二分之一表示吗?说明理由。(多媒体出示)生练*

  3 、生根据对二分之一的学*联想到一个新的分数四分之一。(师板书四分之一)如果继续把这个正方形*均分下去,还有可能出现几分之一呢?

  生联想并汇报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初步建立二分之一的概念和表象。引导学生抓住本质,进行适度抽象概括“只要把物体或图形*均分成两份,其中的 1 份就是二分之一。”随后又进一步迁移联想五分之一、六分之一、七分之一、八分之一、十分之一……在潜移默化中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4 、动手折四分之一

  ①、 生再拿了一张正方形纸折出这张纸的四分之一,并涂上你喜欢的颜色,折完后小组内交流一下看一看有没有不同的折法?(生折师巡视)

  ②、 交流汇报

  ③、 生解决:“仔细观察这些图形的折法各不相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用四分之一来表示呢?”的问题。(生答)

  ④ 、师小结同样的图形,用不同的折法表示出了相同的分数。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主要让学生自主认识更多的分数,通过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小组交流等方式,将知识进行适当的迁移和拓展。学生从各自的兴趣、需要和认知起点出发,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在“为什么不同的折法都能用四分之一表示“的追问下,引导学生渐渐明晰“折法”不同不是分数的本质属性,而“*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 1 份才能用几分之一来表示”才是分数的本质属性。)

  5 、比较分数的大小

  ① 、生拿出刚才折的正方形,比一比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谁大,谁小。生用手中折好的图进行比较并在小组内说一说理由。(生汇报)

  ② 、师小结:分子是 1 的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分数的分子是 1 ,分母越大分数越小;分母越小分数越大。”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主要是探究分数作为数的属性,直观比较分数的大小。引导学生将操作活动与语言表达、发展思维有机结合起来,结合学生表示的分数进行大小比较,巧妙利用生成的学*资源,在比较中加深对分数的认识。)

  三、巩固应用,加深分数意义的理解和应用

  1 、课件出示五角星、风车,这些事物让你联想到了哪些分数?生答

  2 、课件出示书中 93 页 1 、 2 题和 96 页第 3 题,生独立完成。(师生共同订正)

  3 、让学生说一说在自己身边哪些事物中发现了分数的影子?(生答)

  4 、师总结:同学们说的真有少。对,分数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它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几分之一。在今后的学*中我们还要继续走*分数,了解分数,去探索有关分数更多的奥秘。

《分数的初步认识》课件6

  我们来写一写。

  谁来读出这个分数,并说出各部分名称几含义,1/2表示什么意思?

  出示课件,如果这样分能不能用二分之一表示?

  练*:图中涂色部分能不能用 1/2 表示。为什么?

  总结:只有*均分才能保证分的公*公正,才能得到分数。

  课件,每人得到的1/2块月饼,它们一样大吗?为什么?

  所以我们在描述时,必须要说清是谁的二分之一。

  是不是只有分月饼能得到二分之一,还有什么办法得到二分之一。

  3、折纸活动

  任意拿出一张图形,先折一折表示出它的1/2。

  明明折法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1/2?

  我们用这三种折法折出长方形的1/2,那么同一个图形的1/2表示的大小相等吗?为什么?

  总结:一个月饼,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只要是*均分成两份,每份都是它的1/2。

  (二)发现分数

  1、如果把一块月饼*均分成四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怎样表示?谁来写一写?1/4表示什么意思?

  请用正方形折一折,表示出它的四分之一。

《分数的初步认识》课件7

  2、把一个圆*均分成3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怎样写?1/3表示什么意思?

  3、把一个长方形*均分成5份指出它的五分之一并涂上颜色。1/5表示什么意思?

  总结:向1/2、1/3、1/4、1/5这样的数都叫分数。*均分成8份,其中的一份是它的多少?*均分成100份呢?你能再说出几个这样的分数吗?

  三、巩固练*

  1、下列不是*均分的请打×

  2、 下面的分数能表示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吗?能表示的画“√”,不能表示的画“×”。说一说理由。

  3、你知道涂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一吗?说一说理由。

  4、判断题

  5、下面哪个图里的涂色部分是1/4 ,在( )里划√

  同样的正方形,为什么用不同的分数表示呢?

  总结:形状相同可能表示的分数不同,形状不同可能表示的分数相同。

  6、会变的正方形:说出正方形 在不同图形中分别用什么数表示?

  8、想一想。

  四、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分数的初步认识

  1 ……分子 *均分

  — ……分数线 读作:二分之一 是谁的

  2 ……分母

《分数的初步认识》课件8

  想一想,我们是怎样分这一块月饼的?每人得到多少?

  看一看两个半块月饼大小一样吗?

  分后的两块饼大小完全一样,这就是把饼*均分成两份。这半个月饼我们就可以说是这整个月饼的1/2。

  也就是把一块月饼*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是它的1/2。

  你们能在这块月饼中找到另外一个1/2吗?

《分数的初步认识》课件9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分数,能正确地读写分数,掌握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借助直观演示、操作、观察、概括,等方法,引导学生感受几分之一的形成过程。

  3、体验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方法:观察分析合作探究法

  教学重点:理解只有“*均分”才能产生分数。

  教学难点:使学生头脑中形成“几分之一”的表象。

  课前准备:多媒休课件、师生各准备长方形纸,正方形纸,圆形纸各3张,水彩笔1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西游记里的故事吗?

  有一天,唐僧师徒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走得又饿又渴。这时刚好路过一个桃园地,“哇,好大的桃子呀!”八戒见了直流口水说:“师傅可以吃桃子吗?”唐僧说:“吃桃子可以,不过我得先考考你。”唐僧说:“有4个桃子,*均分给你和悟空,每人分几个?请写下这个数。”猪八戒很快就写下了这个数。唐僧又说:““有2个桃子,*均分给你和悟空,每人分几个?请写下这个数。”猪八戒想了想,又写下了这个数。唐僧见猪八戒回答得这么快就说:“很好,那么1个桃子,*均分给你和悟空,每人分几个?该怎么写?”这可把八戒难住了。同学们,你们知道每人分几个吗?(有的说每人分一半,有的说每人得半个。)半个桃子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呢?看来同学们想不出该用什么数来表示,没关系,今天老师特意请了一位新朋友来帮助大家解决这个难题。它就是——分数。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分数的初步认识。

  二、观察操作,探求新知

  1、借助形象,认识。

  多媒体演示*均分月饼,问:请同学们注意观察老师把这个月饼怎样了?(切开了)两块月饼的大小怎样?(同样大)说明老师怎么分?(*均分)把一个月饼*均分成两份,每份是整个月饼的多少?(一半)一半是日常生活中的说法,用数学语言来说,是整个月饼的二分之一。(教师板书)短短的横线表示*均分,横线下面的2表示*均分成2份,横线上面的1表示1份,这个数读作二分之一。全班同学读一读这个数。(生读)这一块是这个月饼的二分之一,(指另一块)这一块是这个月饼的多少呢?现在谁能用一话把刚才分饼的过程说完整?(把一个饼*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这句话中你觉得哪些字词很重要?(学生各自发表见解,说出自己觉得重要的字词)教师先给予肯定:其实同学们说的那些字词都重要,那究竟哪些更重要呢?

  多媒体演示不*均分的圆。如果像这样分,每一块能不能用表示?(不能)可见这里能不能漏掉“*均”两个字?(不能)

  “每一份”是什么意思?(两份都是它的)所以这里强调“每一份”这句话中“它”是指谁?(这里的整个饼)老师从口袋中拿出一个比大屏幕上的饼小得多的真饼,问:能不能说这里的每一份是我手上的这个真饼的?(不能)可见这里的“它”字重不重要?(重要)能请全班同学齐读

  2.仔细观察,认识。

  多媒体演示*均分成三份的圆形。教师提问:这个圆形被*均分成几份?(3份)涂阴影的部分能不能用一个分数来表示?(教师板书)只有这一份是它的三分之一吗?(另外两份都可以表示它的)谁能用一句话说说表示什么意思?(把一个圆形*均分成三份,每一份是它的三分之一)“它”指的是谁?

  3.动手操作,认识。

  刚才我们认识了三分之一,接下来还想认识什么分数?

  现在请你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四人小组先研究研究,再分工合作,用不同形状的纸分别折出它的,并用水彩笔画出阴影。看哪一组的办法多。

  教师在黑板上展示学生的各种不同折法,请同学到台上当小老师评讲各种折法正确与否,并说出道理。讨论:为什么折法不同,但都能表示出?(不管怎样分,只要*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它的四分之一。)

  4.自主学*,认识五分之一。

  我们已经认识了分数这个大家庭里的3位成员,还有许多分数想和我们交朋友,你们愿意和它们见面吗?下面请你们打开书76页,自学例4、例5。

  例4、(1)看书,填空。(多媒体出示。)

  (2)学生汇报,订正。

  (3)教师指阴影部分问:它为什么能用表示?

  例5、(1)请学生到台上当小老师讲解:把1分米线段*均分成10份,这一份是它的。(投影出示)

  (2)你们有没有问题要问这位小老师?

  学生的问题由学生回答。若学生提不出好的问题,老师可以对台上的同学提问。

  三、归纳认识,学写分数

  (1)、把一个月饼*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月饼的,把一个圆形*均分成3份,每一份就是这个圆的,把一个长方形*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个长方形的,把一条线段*均分成10份,每份是这条线段的。通过这些例子,你发现了什么?(把哪个物体*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那个物体的几分之一。)

  (2)、像这样的数,都是分数。(指黑板上的分数)你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吗?请在76页上找答案。(请学生说,师板书)

  (3)今天学的分数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分子都是1。)今天我们所认识的分数是几分之一的分数。

  (4)写分数时我们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下面就来写几个分数,看谁写得漂亮。(学生写完后一起读这三个分数)

  (1)十分之一(2)九分之一(3)分母是8分子是1的分数

  四、巩固练*,理解应用

  1、做一做第2题:哪个图里的涂色部分是,在()里划√。

  2、请你联系生活实际,从身边找一找分数。

  五、布置作业:练*二十一的第1~5题

《分数的初步认识》课件10

  1.从生活实际出发感知和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2.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3.明确百分数与分数在意义上的区别;

  教学重点:理解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教学难点: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百分数的实际含义。

  教学准备

  1.师生共同搜集身边或日常生活中的百分数。

  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形式:

  学生自主学*与小组合作、交流相结合,教师组织、引导与师生互动、交流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提炼问题

  课前老师请同学们在生活中找百分数,好找吗?好找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大家找的时候我也在找,请看老师找的。(课件)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百分数。(板书课题)

  大家觉得我们这节课应该研究些什么问题?

  预设1:什么是百分数?(百分数的意义)

  预设2:人们为什么喜欢用百分数?

  预设3:百分数的读法、写法。

  预设4:和分数有什么不同?

  这四个问题是老师一个一个讲给你们听,还是你们自己来研究?

  二、自主探究,展示交流

  接下来的时间交给你,黑板交给你。各小组选择一个问题研究,并思考:要把你研究的这个问题讲清楚,在黑板上写点什么别人就能明白。

  你们研究的时候,**什么?我就在你们身边,只要你们需要我,我马上过来。

  1.小组研究,教师巡视指导。(3分钟)

  2.学生到黑板前板书。(4分钟)

  3.展示交流(10分钟)

  问题一:为什么喜欢用百分数?

  预设板书:便于比较,分母都是100。举例说。

  小结:它们都是把总数量*均分成了100份,分母都是100,只需要比较分子,分子大的就大。

  如果家里请客,你爸爸要喝高度数的酒,你能用今天的知识劝劝他吗?

  用一句话概括人们“为什么喜欢用百分数”?(分母都是100,很容易比较大小。)

  问题二:百分数的意义是什么?

  预设板书: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具体说说收集到的其中一个百分数表示什么。

  情况1:表示部分与整体之间的百分数关系。

  情况2:表示两个独立数量间的百分数关系。

  问题三:读法和写法

  预设板书:写:分子+%

  读:百分之几

《分数的初步认识》课件1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

  2.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3.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

  课 时:5课时

  第一课时: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1~93页。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2、通过小组合作学*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具、学具准备:实物投影仪、苹果、圆片、正方形纸、纸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出示苹果

  1、把这4个苹果分给小强和小芳,可以怎样分?如果分得比较公*,每人分几个?

  学生说出想法后,教师板书:*均分。

  2、把2个苹果*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个?板书:1

  3、把1个苹果*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个?板书:一半

  提问:一半苹果还有别的表示方法吗?

  引出并板书课题:分数。

  (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获取新知

  1、认识

  1)、教师演示分苹果。指出:把一个苹果*均分成两份,每份是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2)、指导学生读写

  3)、学生活动:用纸片折出它的 ,并写上 。

  4)、实物投影出示判断题。

  下面哪些图形的阴影部分是原图的 ?哪些不是?说出理由。

  2、认识1/4

  (1)要得到一个苹果的1/4应该怎样分,这个1/4怎么表示出来?怎么写?

  (2)组织学生活动。拿出纸片通过折、涂、看、说等活动感知1/4。

  (3)教师演示把一个苹果分成四块,每块是它的四份之一。

  (4)小结:像1/2、1/4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三)认识其他分数

  1、你们还想认识其他的分数(几分之一)吗?

  (1)组织学生活动。拿出纸片通过折、涂、看、说等活动认识其他的分数。

  (2)全班集中汇报。学生自愿将成果展示,在实物投影仪上,说一说各自的分数。

  2、完成教科书第93页“做一做”第1题。

  (四)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1、出示第一组图1/2和1/4。

  (1)猜想:哪个分数大一些?

  (2)引导学生讨论并交流讨论信息。

  (3)演示1/2和1/4比较重叠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

  2、独立探究,完成第二组图片,1/4和1/3的比较,再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是怎样比较的?

  3、让学生小组讨论。通过上面两组数的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师生共同小结几分之一的分数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

  4、完成第93页“做一做”等2题。

  (五)作业

  完成第96页练*二十二的第1~3题。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几 分 之 几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4页~95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几分之几,会读、写几分之几。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比较分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

  2、通过小组合作学*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具、学具准备:正方形纸,彩纸条

  教学过程:

  我们已经认识了几分之一的分数,大家还想再认识其他的分数吗?

  揭示课题板书:几分之几。

  (一)教学例4

  1、学生小组合作,每个学生将一张正方形纸*均分成4份,根据自己的意愿涂出几份,写出涂色部分是正方形的几分之几,再在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

  让学生说出把一个正方形*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1/4,2份是它的2/4,3份是它的3/4,4份是它的4/4。

  3、引导学生讨论交流,理解:四分之几是由几个四分之一组成的,它与四分之一比,只是取的份数不同。

  (二)教学例5

  1、让学生把1分米长的彩纸*均分成10份;

  2、把1条彩纸*均分成10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

  板书:1/10

  把1条彩纸*均分成10分,2份是它的几分之几?

  板书:2/10

  3份是它的几分之几?

  ……

  让学生类推出十份之几就是几个十分之一。

  3、小结:像2/4、3/4、2/10、7/10…这样的数,也是分数。

  4、让学生再说出一些其他分数。

  5、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6、完成教科书第94页的“做一做”第1题。

  (三)教学例6

  1、出示例6第一组图2/5和3/5;

  1)猜想:哪个分数大一些?

  2)让学生同桌一级,分别在长方形纸上涂色表示出2/5和3/5,再把它们放在一起进行比较。

  3)演示2/5和3/5比较重叠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

  2、出示例6第二组图

  让学生独立探究、完成6/6和5/5的比较,再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是怎样比较的?

  3、小组讨论,通过上面两组数的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师生共同小组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

  4、完成教科书第95页“做一做”第2题。

  (四)作业:

  教科书第97页第4、5、6题。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分数的简单计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9页~100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自主学*的精神,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西瓜图片,圆片,方格卡片

  教学过程:

  (一)课前练*

  1、填空

  1)3/4里有( )个1/4 2)2/5里有( )个1/5

  3)4/8里有( )个1/8 4)5/9里有( )个1/9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题

  展示情境图内容,让学生观察,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课题:分数的简单计算,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教学分数的加法

  1)让学生借助学具计算:2/8+1/8

  2)学生交流

  请学生说出计算的方法

  3)教师用教具演示2/8+1/8的过程。

  让学生理解分数加法的算理。

  2、教学分数的减法

  1)用教具演示从5/6里减去2/6的过程

  2)让学生说出教师演示的过程

  3)让学生根据教师演示的过程列出算式

  4)提问:5/6表示几个1/6?

  2/6表示几个1/6?

  5)引导学生说出算理并计算

  3、教学例3

  1)出示1个圆片

  整个圆可以用几表示?用分数表示是几分之几?

  2)用教具演示减的过程

  3)让学生说一说演示的意思。

  4)学生根据演示列出算式 1-1/4=

  5)让学生计算

  6)全班交流

  请学生说出计算过程

  4、学生先探讨,然后师生共同小结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5、练*

  教科书第100页的1、2题

  三、作业

  教科书第101页的1、2题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课件优选【5】份(扩展2)

——《分数的初步认识》课件(精选五篇)

  《分数的初步认识》课件 1

  2、把一个圆*均分成3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怎样写?1/3表示什么意思?

  3、把一个长方形*均分成5份指出它的五分之一并涂上颜色。1/5表示什么意思?

  总结:向1/2、1/3、1/4、1/5这样的数都叫分数。*均分成8份,其中的一份是它的多少?*均分成100份呢?你能再说出几个这样的分数吗?

  三、巩固练*

  1、下列不是*均分的请打×

  2、 下面的分数能表示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吗?能表示的画“√”,不能表示的画“×”。说一说理由。

  3、你知道涂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一吗?说一说理由。

  4、判断题

  5、下面哪个图里的涂色部分是1/4 ,在( )里划√

  同样的正方形,为什么用不同的分数表示呢?

  总结:形状相同可能表示的分数不同,形状不同可能表示的分数相同。

  6、会变的正方形:说出正方形 在不同图形中分别用什么数表示?

  8、想一想。

  四、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分数的初步认识

  1 ……分子 *均分

  — ……分数线 读作:二分之一 是谁的

  2 ……分母

  《分数的初步认识》课件 2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在看一看、想一想、折一折、说一说、一系列活动中,理解分数的意义,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分数。

  2、能力目标:通过小组的合作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的精神,使之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的意义,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分数

  【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的实际意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和学生用具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小厨师在干什么?(分食物)那么他是怎样分的?从而体会到半个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数无法表示,从而引入对新知的学*。

  (板书:分数的初步认识)

  二、出示学*目标,齐读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

  2、会读写简单的分数。

  3、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三、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91页到92页内容,重点看前两个红点内容,思考下面问题:

  1. 一半可以怎样表示?怎样读、写?

  2. 二分之一是什么意思?

  四、先学后教。

  1、学生根据自学指导,自学,老师巡视督促学生学*。

  2、检测自学效果。

  (1)、认识

  师提问一半怎样表示?(指名回答)那么 怎么写呢?课件演示书写顺序,让学生先观察,在指名说一说。最后板书时让学生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写,并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怎么读?指名读。

  谁能结合刚才分月饼的过程说一说 表示什么意思?

  (指导学生说出:表示把一个月饼*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师:指名学生再次说说的意思

  师:(师指另一份月饼)那这一份呢?(让学生明白另一份也是这个月饼的)

  (2)、理解

  (1)、体会分数的实际意义

  师:大家想想,半个月饼可以是,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可以是这样分的?

  生:一个苹果、一个蛋糕……(用生活实例完整地说一说所表示的具体含义)

  (2)、动手折一折

  师:其实,我们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上也都藏着 ,请同学任选你喜欢的一种图形,折一折,用斜线涂出你想认识的二分之一。想一想:你把这个图形*均分成了几份?涂色部分的是这个图形的几分之一?

  师:(巡视指导),做完的同学同桌互相小声说说,你是怎样得到这张纸的的?

  展示学生的作品,启发学生想一想:这些图形各不相同,为什么都可以用来表示?

  生:都是把这些图形*均分成两份,所以每份都是它的。

  师:对!只要把一个图形*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它的。

  3、判断 ,引出

  师:老师也折了几种图形,涂色部分是不是它们的呢?请大家用手势判断“对”或“错”,看谁反应快!(课件出示:)

  4、 探索

  (1)、认识

  师:谁来说说表示什么意思?指名回答

  师:谁会写 ?(一生上台板演,全班书空。)

  (2)、探索

  师:拿出你手中的正方形纸片,折出四分之一。小组先讨论一下不同的折法,然后再动手,比一比哪一组的方法又多又好。

  生:小组合作,小组交流,

  师:抽一个代表看图说说 表示的含义。

  师:追问,这些图形都相同,折法不同,为什么每份都能用来表示?

  生:都是把正方形*均分成了四份,每份都是它的。

  师:很正确!只要把一个图形*均分成四份,每份都是它的。

  5、猜测创造

  (1)、猜一猜

  师:我们认识了 和 ,猜一猜还会有几分之一?

  生:(……)

  五、巩固练*、拓展应用。

  聪明的你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初步认识了分数,相信下面的练*肯定轻松过关。

  1、基本练*

  说出涂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一。

  2、巩固练*

  看分数涂颜色。

  六、回顾总结。

  让学生说说都有哪些收获?

  《分数的初步认识》课件 3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并能结合直观图形,初步学会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2、通过开展丰富的数学活动,使学生获得对“*均分”及分子、分母含义的充分感知和体验,为进一步认识分数积累感性经验。

  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出示场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场景图中的各种食品。

  小朋友们,在不知不觉中,秋天已经到了我们大家的身边了。(课件出示场景图)在这丰收的季节里,小明和小丽这一对好朋友相约来到郊外进行野餐活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都准备了那些好吃的食品?

  2、引导学生把场景图中的各种食品*均分。

  (1)把4个苹果*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个?(让学生用手势表示,教师板书:2)

  (2)把2瓶矿泉水*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瓶?

  (学生继续用手势表示,1教师板书:1)

  (3)把一个蛋糕*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学生用手势表示发生了困难,由此引出分数,揭示课题)

  二、展开

  (一)认识1/2

  1、讨论:把一个蛋糕*均分成两份,应该怎样分?(课件演示,突出每一份同样多。)

  2、思考:把一个蛋糕*均分成了两份,这一份就是这个蛋糕的一半,它就可以用哪个数来表示呢?(引出“二分之一”)

  3、介绍“二分之一”的写法。

  4、讨论:右面的这一份能不能用1/2来表示?为什么?

  5、得出结论:把一个蛋糕*均分成了两份,每份都是它的1/2。(让学生完整地说一说。)

  6拓展:你还能把什么物体*均分,表示出它的1/2?

  (1)请学生从老师课前提供的学具中任选一种,分一分,表示出它的1/2。

  (2)自己想一个物品,说一说怎样可以得到它的1/2。

  (二)认识几分之一

  1、启发:刚才,我们一起把一个物体*均分成了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2,请大家想一想,如果把那一个物体*均分成一个物体*均分成了3份、4份、5份,……又应该怎样用分数来表示呢?(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一题的四幅图。)

  2、小组里议一议:每个图形是怎样分的?涂色部分应该是它的几分之几?

  3、全班交流,注意引导学生完整地叙述。

  5、拓展:请学生自选一样物品,表示出它的几分之一。

  6、辨析:有几个小朋友是这样表示1/4的,对不对?为什么?(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二题的四幅图,让学生看图议一议,再作出判断并说明道理。)

  (三)介绍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1、观察比较: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1/2、1/3、1/6、1/8、……,它们都是分数。观察这些数,它们都由几部分组成?

  2、结合具体的例子介绍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3、让学生举例说一说。

  (四)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1、猜一猜:有两块同样大的月饼(课件出示两个圆),小明吃了其中一块的1/2,小丽吃了另一块的1/4,谁吃的多?(先自己想一想,再在小组里议一议,说一说道理。)

  2、交流猜的结果,借助图形验证猜测。

  3、继续猜一猜:有三块同样的巧克力,三个小朋友分别吃了一块巧克力的一部分,大约是这块巧克力的几分之一?(课件出示三个长方形,用阴影表示吃了的部分,分别占1/3、1/6、1/8,但先不画出等分线,等学生猜对以后再画上。)

  4、比一比:谁吃得最多?谁吃得最少?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三、应用

  1、介绍生活中的分数:今天我们学*了分数,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东西都与分数有关。(出示路牌、外国**等,让学生说一说上面隐含的“分数”)

  2、观察黑板报(“想想做做”第六题中的图):说说这些栏目分别大约是这块黑板的几分之一?(黄色部分占几分之一结果应是开放的)

  3、向课外延伸:只要大家在日常生活做一个用心的人,善于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你一定还会发现更多的分数!(鼓励学生课后进一步观察、交流。)

  《分数的初步认识—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2.通过小组合作学*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或实物投影仪,含有4块月饼的图片。师生都准备圆片一张,相同大小的正方形纸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动态演示关于主题图内容多媒体课件,接着出示含有4块月饼的图片。

  1.把这4块月饼分给小强和小芳,可以怎样分?如果分得比较公*,每人分几块?

  学生说出想法后,教师板书:*均分。

  2.把2块月饼*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块?板书:1。

  3.把1块月饼*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块?让学生想一想、猜一猜,也可用圆形纸片代替月饼进行对折、重合等操作。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引入并板书课题:分数。

  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获取新知

  (一)认识1/2。

  1.多媒体课件演示例1分月饼的情境图。指出:把一个月饼*均分成两块,每块是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2.指导学生读、写1/2。

  3.学生活动:用图片折出它的1/2,并写上1/2。

  4.实物投影出示判断题。

  下面哪些图形的阴影部分是原图的1/2?哪些不是?说出理由。

  (二)认识1/4。

  1.要得到一块月饼的1/4应该怎样分?这个1/4怎么表示出来?怎么写?

  (1)组织学生活动。拿出图片通过折、涂、看、说等活动感知1/4。

  (2)电脑课件动态演示,把一块月饼*均分成四块,每块是它的四分之一。

  (3)小结:像1/2、1/4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2.教学例2。

  (1)想一想:如何折出一个正方形的1/4?

  (2)组织小组合作学*。学生独立折纸,然后在小组里交流。

  (3)全班集中汇报。学生自愿将小组成果展示在实物投影仪上(或贴在黑板上),说一说各自的折法。

  3.完成第93页“做一做”第1题。

  (三)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1.出示例1第一组图1/2和1/4。

  (1)猜想:哪个分数大一些?

  (2)引导学生讨论并交流讨论信息。

  (3)电脑课件演示1/2和1/4比较重叠过程、闪现,让学生直观感受。

  2.独立探究、完成例2第二组图片,1/4和1/3的比较,再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是怎样比较的?

  3.让学生讨论合作。通过上面两组数的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师生共同小结几分之一的分数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

  4.完成第93页“做一做”第2题。

  三、课堂作业

  完成练*二十二的第1~3题。

  《7-分数的初步认识》课题:认识几分之一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1~93页。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2、通过小组合作学*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三、教具、学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苹果、圆片、正方形纸、纸条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出示苹果

  1、把这4个苹果分给小强和小芳,可以怎样分?如果分得比较公*,每人分几个?

  学生说出想法后,教师板书:*均分。

  2、把2个苹果*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个?板书:1

  3、把1个苹果*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个?板书:一半

  提问:一半苹果还有别的表示方法吗?

  引出并板书课题:分数。

  (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获取新知

  1、认识

  1)、教师演示分苹果。指出:把一个苹果*均分成两份,每份是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2)、指导学生读写

  3)、学生活动:用纸片折出它的 ,并写上 。

  4)、实物投影出示判断题。

  下面哪些图形的阴影部分是原图的 ?哪些不是?说出理由。

  (1) (2) (3)(4)

  1、认识1/4

  1)要得到一个苹果的1/4应该怎样分,这个1/4怎么表示出来?怎么写?

  (1)组织学生活动。拿出纸片通过折、涂、看、说等活动感知1/4。

  (2)教师演示把一个苹果分成四块,每块是它的四份之一。

  (3)小结:像1/2、1/4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三)认识其他分数

  1、你们还想认识其他的分数(几分之一)吗?

  (1)组织学生活动。拿出纸片通过折、涂、看、说等活动认识其他的分数。

  (2)全班集中汇报。学生自愿将成果展示,在实物投影仪上,说一说各自的分数。

  2、完成教科书第93页“做一做”第1题。

  (四)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1、出示第一组图1/2和1/4。

  (1)猜想:哪个分数大一些?

  (2)引导学生讨论并交流讨论信息。

  (3)演示1/2和1/4比较重叠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

  2、独立探究,完成第二组图片,1/4和1/3的比较,再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是怎样比较的?

  3、让学生小组讨论。通过上面两组数的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师生共同小结几分之一的分数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

  4、完成第93页“做一做”等2题。

  (五)作业

  完成第96页练*二十二的第1~3题。

  《分数的初步认识》课件 4

  想一想,我们是怎样分这一块月饼的?每人得到多少?

  看一看两个半块月饼大小一样吗?

  分后的两块饼大小完全一样,这就是把饼*均分成两份。这半个月饼我们就可以说是这整个月饼的1/2。

  也就是把一块月饼*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是它的1/2。

  你们能在这块月饼中找到另外一个1/2吗?

  《分数的初步认识》课件 5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对熟悉的生活事例和直观图形、实物的探讨和研究中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会读会写几分之一,并能借助图形明确几分之一的含义。

  2、通过小组合作学*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难点

  分数概念的初步构建,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体验分数产生的过程。

  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在郊游的时候,小明和小红遇到了一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原来他们在分月饼,我们能不能帮他们公*的分一分?

  生:*均分才公*。

  师:那每个人得到几块呢?

  生:6÷2=3每人分3块。

  师:嗯,你说的真好。我现在拿出四块来分给两个人,怎样分才能公*呢?

  生:还是*均分,用4÷2=2每人分2块。

  二、师:你说的真完整。我现在再拿出一块来分给两名同学,你说我应该怎样分才公*呢?

  生:还是*均分,把这块月饼*均分成两份,一人分半块,就是每人分一半,这样就公*了。

  师:噢,对,你说的很有道理。

  师:那么,这半块能用什么数来表示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新朋友“分数”。师板书“分数。

  师:那么这半块月饼怎么用分数来表示呢?刚才老师在分月饼时是怎么分的?

  生:*均分。

  师:分了几份?

  生:两份。

  师:每人分得多少?

  生:两份中的一份。

  师:对也就是二分之一。那么二分之一怎样写呢?

  教学写分数“二分之一”

  师:拿出练*本跟着老师一起写:先画一条短横线,表示*均分。(师边说边板书)*均分成两份就在分数线的下面写“2”,(师板书)每人分到的都是两份中的1份,就在分数线上面写“1”。(师板书)

  三、师:这个二分之一表示的含义就是,请同学们一起读一下。

  四、我们把一块月饼*均分成两份,其中一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1/2。谁来说一说下面这个月饼是怎么分的?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哪个分数来表示?(同桌讨论)抽生回答。

  师:唉呀,真厉害。

  五、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分数的每一部分都有名字。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师:真棒,读的非常正确。

  六、老师带来了几个图形,看看下面的图形它的涂色部分应该是几分之一呢?应该是几分之一,理由。

  七、下一个判断对错,运用我们刚才所学的知识来判断一下。

  八、我出一个难题的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完成?

  九、师:好,请你拿出方形纸下面,创造一个分数,可以折出这张纸的二分之一,也可以折出它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等等,跟你的同桌互相说一说。谁来汇报一下?(生折师巡视)

  师:大部分同学都坐好了,看来是都折完了,谁愿意把你折的展示给大家呀?(指生展示)

  生:我先把正方形角对角折,把这个正方形*均分成4份,涂上其中的1份,涂色的部分就是这个正方形的四分之一。

  生:我是把这个正方形边对边的对折,就把它*均分成了4份,涂上其中的1份,涂色的部分就是这个正方形的四分之一。

  师:刚才大家的折法不一样,但是为什么涂色的部分都是四分之一呢?

  生:都是把图形*均分成4份,涂色的部分是其中的1份。

  师:对,只要把正方形*均分成4份,每一份就是它的四分之一。

  生:第二个图形的涂色部分不能用二分之一表示,因为*均分成了四份,应该用四分之一表示。

  师:同样的图形,用不同的折法表示出了相同的分数。

  十、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

  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几分之一。在今后的学*中我们还要继续走*分数,了解分数,去探索有关分数更多的奥秘。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课件优选【5】份(扩展3)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3篇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都有很大的差异,学生初次感知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力求创设一些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情境,使学生在主动的'操作活动的基础上,感悟并理解分数的含义,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数学。本人认为在本节课中在以下几方面做得还可以:

  一、创设情境,感悟知识

  从整数到分数,是学生认知上的突破,为了给学生搭建突破的*台,在课的开始,我借助学生熟悉的“分苹果”事例,引导学生感知从用整数表示2个苹果、1个苹果,到两个人分吃一个苹果怎么表示,自然地将分数的产生在*均分基础上的事实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体会到“*均分”的重要性,不仅增强了数学知识间的联系,而且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设计了“小猴和小猪分吃西瓜”的故事情境,增强了学*的情趣性。

  二、借助经验,自主探究

  分数对学生来讲是陌生的,但“物体或图形的一半”却是学生熟悉的。因此我在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等活动,亲自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的过程。如引导学生通过折一折、找一找、说一说物体或图形的一半,架起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联系的桥梁;亲身感受物体或图形的“一半”都可以用分数表示,为继续探究分数知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

  三、加强实践,主动建构

  “分数”对于学生来讲是抽象的,因此在教学中我时刻注意将分数的认识与图形的操作活动相联系,发挥动手操作在学生主动建构中积极的促进作用。努力构建宽松、和谐、民主的学*氛围,在操作活动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活动,积极实践,主动建构知识,提升学生的思维。如学生在用长方形折1/2、1/4的实践活动中,通过对不同折法的分析比较,进一步加深了对分数意义的认识。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与提高,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不足:

  第一、在教学中本人在如何激励学生方面做得不够,言语*淡、缺乏热情;第二、在引导学生突破难点方面缺乏有效性,虽然能够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主地建构知识,但当学生对认知出现分歧的时候,如何给予正确匡正、引导还是感觉力不从心。

  希望各位同仁能够给予传经送宝,本人在这边先谢谢了!让我能在教学方面有更大的进步

  《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的教学,我是本着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的思想,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为出发点,以关注学生的发展为主导思想进行设计的`。在引入新课时,通过让学生解决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分饼”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强烈欲望。在新课学*完后,又鼓励学生找一找身边的分数,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鼓励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学会用数学思想和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体会学*数学的重要性。

  在教学中我提供了直观形象的感性材料,折纸,让学生亲自动手折一折、画一画、指一指、说一说,为他们开辟探索实践的天地,让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对操作,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耳朵去倾听,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引导他们亲自经历了分数概念的感知、理解、概括的过程。让学生在体验与探究的学*活动中探究有趣的数学。通过学*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以及渗透数学思想,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更可用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这一节课所认识的分数都是几分之一,在结构上具有相似性,在意义上具有相同点。所以我以1/2这突破口展开教学。通过分月饼先谈谈对1/2的认识,了解1/2的意义,知道1/2的写法和读法。在互动对话中初步建立1/2的表象,多层次,多角度地丰富充实学生对1/2的理解。在1/2的基础上,通过*题中的问题:一个长方形被*均分成3份,涂色部分是其中1份,能否用1/2来表示?这样来认识1/3,又通过折一折的活动认识各种图形的1/4,讨论折法不同,每份的形状不同,为什么都能用1/4表示呢,让学生主动探索出“折法”和“形状”都不是本质属性,而*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几份才是本质属性。

  本节课我最大的体验是:学*内容贴*了学生生活,学*材料便于学生操作,学*活动过程始终关注着学生的情感和态度,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在学*中学会生活。不足的是评价的重点还不是很到位,学生完成导学案的速度还有待提高,学生倾听的*惯还要加强。如在教学设计上要更具匠心,教学语言有待进一步规范,板书还要多加练*等等。

  《分数的初步认识》主要是让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并且能比较它们的大小,从而知道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但是由于分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只根据字面的意思根本不能很好地掌握,因而这堂课我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纸片为道具,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去发现数学知识。本堂课的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

  1、情境化教学。由于分数概念的抽象性,因而我通过让学生帮助给双包胎兄弟分蛋糕导出“一半”,从而顺利解说“二分之一”的写法以及读法。这样学生不仅能理解“二分之一”,还能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使接下来的课堂都能保持活跃的气氛。

  2、在做中学,提高学生学*的参与度

  我将动手操作贯穿始终,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经历学*过程,加强了对知识的认同和理解,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合作意识、实践能力。

  本节课所存在的不足:

  1、教师在课堂中的地位转变得不够完美,对于学生的引导不够到位,在让学生比较图形不同的二分之一的大小时,没有让同学们充分思考这几个二分之一的大小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不相同,就直接演示课件,局限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2、处理课堂教学要灵活多变,课堂中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会本节课知识,每一步都应该扎实的去进行,根据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随时改变教学方案,对于最后一道题的拓展讲解过细,这道题的目的是为了拓宽那些学有余力学生的思维,过多的讲解会给那些基础学生产生困惑,不知道应该如何处理所学的知识,如果采用引导的方法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自己去发现,再配上老师适当的点拨,应该比老师长篇大论效果要好。

  这节课给我很多宝贵的经验,我会从中吸取教训,争取在以后的教学中有更大的进步。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课件优选【5】份(扩展4)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6篇

  《分数的初步认识》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了解分数产生的过程,理解分数的意义。针对这一教学目标,我进行了如下的教学设计: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数字王国里,孩子们一直接触的是整数,对整数很熟悉,但是孩子们是第一次接触分数,所以本节课就显得尤为重要。我的导入就从整数的*均分开始,从4个苹果*均分成两份,到2个苹果*均分成两份,再到把1个苹果*均分成两份,结果是人一半。在其中渗透“*均分”的概念,并让学生发现问题(半个苹果怎样表示),放手让学生大胆想想,并让学生写出自己表示一半的方法,让学生经历分数的形成过程。设计这个环节有两个目的:一是要告诉学生数学来源于生活,二是要让学生知道数字王国里除了整数之外还有分数。

  2、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在教学新知识1/2时,我组织学生看课件、动手折一折、涂一涂,从看、折、涂的过程中形成1/2的表象,培养良好的数感。然后,让学生表述过程和表示1/2的部分,通过这样的方式进一步明确分数的形成是从生活当中用整数不能表述时才产生的。在教学时我努力让学生明白在“*均分”的情况下才能得到分数。用课件演示圆的1/2的动态形成,让学生发现它表示的含义,自己说一说。再让学生折出长方形纸的1/2,学生认识了1/2,紧接着是关于1/2的*题,及时加强巩固。在认识1/2的基础上,我继续让学生用折一折的方法,折出自己想认识的几分之一来,放手让学生自主去探索,让他们自己想、自己折、自主交流、合作。并抽学生上台汇报。在练*过程中,我设计了多种题型,让学生从多角度巩固新知,培养学生分数的数感。

  教学中有收获也有失落和意外。这里我就结合本节课教学谈谈我教学中的几点不足:

  1、替学生说的太多

  学生是主体,应该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去观察,去思考,去说,去做。在*题(把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份一定是它的1/2吗?)中,没有让学生自己解释这句话为什么不对:而是我替学生解释。这点我觉得很不好,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用心去改正。

  2、课堂教学没有顾全所有学生

  在教学中,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没能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学*中去。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多一点激情,多一些鼓励学生的话语,多一些关注学生的目光,争取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学*中去。

  我们经常提到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上课前精密部署,但下课后总有一些遗憾,总感觉生成与预设相差甚远。今天我在教学完《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后又一次遇到了这样的困惑,静下心来细细反思,反思我的设计,反思我的课堂,反思学生的表现……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哦,找到了,原来是我的预设不够细致、不够周全。我们常说:要从问题找原因,要从失败找教训。对,我应抓住这个契机,好好反思,以后不再重蹈覆辙。在今后的预设中我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从学生出发。

  课改以来一直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应围绕学生展开,我们所设计的教学活动应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贴*学生的生活,通过学*应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将活动具体化。

  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尽量将活动具体化,要易于学生理解,易于学生操作,这样才可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新知,也会使我们的课堂更完美。今天我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时,有一个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请学生先用学具纸折出二分之一,然后说一说自己所折二分之一的含义。设计这一活动的意图是想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二分之一的含义,同时也想让学生清楚无论所用图形的大小、形状如何,只要是将一张纸*均分成两份,每一份就是这张纸的二分之一。由于我的预设过于笼统,设计意图没能达成。如果我将预设作以下修改,效果可能会比较好。第一步,请学生折二分之一;第二步,将学生的成果贴在黑板上;第三步,说一说黑板上二分之一的含义;第四步,观察这些二分之一,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课虽然结束了,但它留给我的思考却很多……

  1、找准学生学*新知的“最*发展区”,在大背景下认识分数。

  分数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如何将这一全新的知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找准学生学*的“最*发展区”是重要的,它是促使学生从“实际发展水*”向“潜在发展水*”的桥梁,学生的思维从已知世界自然而然滑向未知领域。从学生熟悉的“一半”入手,明确一半是怎么分的,从而引入一的新的数1/2来表示所有事物的“一半”。

  2、加强直观教学,降低认知难度

  分数的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对学生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重视学生对学具的操作,通过折纸让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充分利用教具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加深对分数概念含义的理解,降低了对分数概念理解上的难度。

  特别是在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时,出示几个相同圆形的几分之一,并用分数表示出来,在比较分数大小时,我用分月饼的过程让学生直观的认识到分得份数越多每一分就越小,从而使学生内化了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比较这一知识。

  3、重视概念的运用,发挥概念的作用。理解概念的目的在于运用,正确、灵活地运用概念,就是要求学生能够正确、灵活地运用概念组成判断,进行推理、计算、作图等,能运用概念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初步认识分数后,我要求学生照样子说几个分数,并完成一些有关的练*,其目的就在于要求学生能够正确、灵活地运用概念。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学*分数的开始,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第一次扩展,又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它为我们今后学*小数的认识、性质及分数的意义奠定了基础。下面我就结合本节课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收获与不足:

  1、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数学和理解数学。”从整数到分数,对学生来说是认知上的突破。为了给学生搭建突破的台阶,本节课一开始借助主题图创设既丰富又贴*学生生活的分食物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学*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当一个月饼*均分的结果不能用整数表示时,激发学生认知冲突,从而让学生在熟悉的*均分情境中体会到分数的产生源于生活实际,初步感悟分数的含义。

  2、注重动手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建构数学知识。《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建构,而动手操作对学生的建构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学中,我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动手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分一分、折一折、涂一涂活动中感知、体验、深化认识、理解分数几分之一的含义。

  3、从形象到抽象,以形象材料为依托,理解分数的概念。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感悟,使学生对分数的理解,能建立在对直观形象的感知上。因此,我采用了“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折出正方形纸的并涂色”、“看到图片你联想到了几分之一”等形式的练*,就是要在学生的头脑中把抽象的分数与具体的图形有机地联系起来,将“数”与“形”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含义。

  4、存在的不足。教学中对学生语言的训练不到位,部分学生还不能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述出几分之一的意义,应鼓励学生多说,在说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由*均分1个物体导入,学生日常生活中有过*均分一个物体的经验,很快就想到一人一半或者每人分半块,进而顺理成章的引出半个就是二分之一。本课重点就是理解分数的意义,而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从二分之一入手。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本课我把重点放在了引导学生完整的叙述二分之一的意义上。

  首先是从*均分一个蛋糕引出二分之一的含义是把一个蛋糕*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在前几次试教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在后面认识几分之一的时候,仍然要不断强调*均分。

  经过教研室胡老师指导,我意识到学生在后期仍然不能完整的叙述分数的意义,是因为前面在认识二分之一的时候,学生的说没有到位,导致后期一直要反复强调*均分。所以我有意识的让学生多说,说蛋糕的二分之一意义不够,还找了饼干和西瓜等实物的二分之一继续让学生说。在让学生描述的时候,不仅停留在学生个别汇报,还要求学生同桌互说,男生说,女生说再集体说。通过这样的调整,在后面学生自己总结几分之一的含义时,基本不再需要强调*均分了。

  本课中,设计了2个学生活动,分别是用斜线画出正方形的二分之一以及利用老师给的图形找出几分之一。学生在活动中,动手画、动口说,通过实际操作加深了学生对于分数意义的进一步理解。基本能够做到有结构的资源呈现,有序的互动交流。学生活动动静搭配,环节与环节之间联系紧密,精心设计板书结构。

  不过本节课仍然存在不足,例如,在教学二分之一的意义时,把一个蛋糕*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其中每份这个概念没有突出强调一下,如果在结合蛋糕图理解二分之一的意义时,能够问一问学生,这一份表示多少?那这一份呢?进而再强调:哦,每份都是它的二分之一。那这样一来学生对于这一句话的理解会更加到位。

  在比较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的大小时,有让学生先讨论,提出猜想,突出矛盾,然后再让学生说明理由,教师再结合图形和生活,证明二分之一的确比四分之一大。这里在教学时可以再慢一些,可以给学生两个同样大的圆,让他们先涂色,再比较,然后再说两个分数的含义,那么学生的印象会更加深刻

  本节课,我紧扣新课改的理念,密切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创设了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情境,达到了新课标中要求的备学生、备生活、备教材,在这堂课教学中,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创设情境,感悟知识

  在具体的情境中学*数学,增强了学*的趣味性,极大地诱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获得了强烈的情感体验。

  2、加强实践活动,重视学生学的过程

  教学中,我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找一找、折一折、涂一涂、画一画、比一比、说一说的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体会分数的意义。

  3、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整堂课中,我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说出他们的发现,再自主探索。同时,我注意用激励的语言评价学生的学*过程,让学生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4、教学重点突出,难点巧破

  建立分数表象的关键是1/2的认识。在教学中,我始终抓住*均分,通过折一折中的故意刁难,判断中的比较辨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课件优选【5】份(扩展5)

——《分数的初步认识》数学教学反思 (菁华5篇)

  2.拓展认识几分之一

  师:刚才你折出手中图形的1/2,拿出你准备好的正方形,你还能折出其它的.分数吗?(1/3 1/4 1/5)

  师:折出正方形的1/4,并涂上颜色,涂完说一说怎样得到的.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展示学生作品并让学生说一说.

  师:仔细看,它们的折法不同,*均分后的形状也不同.为什么涂色的部分都能用1/4表示呢?

  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

  不论怎么分都是把这张纸*均分成4份,每一份都是这张纸的1/4.

  教师小结:虽然折法不同,形状不同,可都是把一个正方形*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就是它的1/4。

  【学生对于1/2认识深刻了,认识几分之一也就迎刃而解了】

  3.认识几分之几

  师:涂一份是1/4,那图2,3份呢?你还能涂出四分之几的分数.

  生:(2/4 3/4 4/4)

  师:涂出你喜欢的分数.

  学生涂,教师巡视.

  展示2/4(用什么分数表示,2/4是什么意思?)

  展示3/4(用什么分数表示,为什么?)

  展示4/4(表示什么意思?)

  (让学生充分的说)

  4.介绍分数各部分名称

  (1)中间这条短粗的线叫做分数线,表示*均分,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分数线上面的数叫做分子。

  (2)谁来说一说3/4这个分数中,4叫做什么,3叫做什么?2/4?

  活动三、巩固练*,深化提高

  1.下面图形的涂色部分,哪些能用1/2表示。

  2、课本P100 、 T1

  (学生自主完成,指2名学生说一说写出的分数表示什么意思)

  3、课本P100 、 T2

  (学生自主完成,1名学生说为什么?)

  4、出示课件判断

  师:考考你的眼力和判断力

  (学生用手势表示对错,说清楚为什么错)

  活动四、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师:通过今天学*分数,你感觉分数怎么样?你想对分数说点什么?

  学生发言。教师简要总结。

  【设计说明:一节课的结束,不应是学生一段学*历程的终点,而更应成为引发他们深入学*的起点。本环节一是想呈现学生学*的真实效果,便于相互学*,共同提高。二是想以此引发学生对分数的探究热情,将学*引向深入。】

  一、在情境中感悟知识。

 从整数到分数,是学生认知上的冲突,为了给学生构建思维*台,教师从课一开始,就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一个分漂亮红头绳的情境,使分数在*均分的前提下自然地产生。再如,学生认识了几分之一后,教师充分利用教材主题图游乐园中的信息资源,培养学生看图、析图、解图的能力,进一步感悟、探索几分之一的分数知识。还创设了猴哥哥和猪妈妈分月饼的故事情境,不但激发学生学*的浓厚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比较分数的大小。

  二、借助生活*台,引导自主探究。

  分数对于学生来说是陌生的,但分物品、找物体或图形的一半却是学生经常玩的。因此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分树叶、寻找衣服的一半,寻找图形或物体的一半等等真实的情境中,通过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找一找等实践活动亲身体验、感受分数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同时教师通过示范说、同桌说、小组说、判断说、辩论说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相互交流、反思和修正自己观点的*台,并为自己的思维策略进行辩解的机会,为更进一步学*分数的意义奠定基础。

  三、动手操作,体验建构。

 学生初次认识分数,是感到比较抽象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借助实物作为学生的思维拐杖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借助实物或图形,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体验概念的形成过程,主动建构分数知识;课后让学生把自己新认识的分数朋友或者折出一个自己喜欢的分数介绍给自己的同学、亲戚朋友和父母这一实践活动中,使每个人都有交流和表达的机会和欲望,进而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分数的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对学生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这节课从学生认知的角度出发,尝试解决这个难题。

  首先,利用现有对整数的认识,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均分”概念,然后,从对1个“整体”进行等分,多等分,从而认识分数。具体的教程设计是从简单易懂的故事讲起:两只猴子*均分三棵桃树上的桃子,第一颗有4个桃子,第二棵有2个桃子,第三棵有1个桃子,自然过渡到1/2。然后是折纸、填涂游戏,使学生对分数的大小有初步认知。最后是从日常的、活生生的例子中,让学生看到分数的“影子”。

  其次,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智慧是从动手开始的,只有亲自经历艰辛的探索实践活动,才能使大脑变得更加聪慧,更有创造活动。”儿童具有好奇、好问、好动的特点,具有探究的天性,在本课教学中,针对这一特点,我让学生自己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等活动,让学生在“做数学”的活动中,主动探究,再通过交流进一步感知几分之一的含义。

  学生通过用不同的方法表示1/2,进一步认识了1/2,丰富了1/2的表象,为后面继续认识其它分数提供了思路和方法。让学生动手折纸,不只是对1/4认识的简单了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分数的含义。因此,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求学生折纸,还要求学生用彩色笔画出阴影来表示四分之一。由于学生对二分之一已经理解,所以延伸到这部分知识很轻松。在辨认和应用方面,学生也能抓住分数的意义的实质来说明和辨认。

  最后,在巩固延伸教学内容,引用大量实际生活例子,不仅让学生轻松地认识了分数,而且通过直观的体验,课中的思考,课后的观察,学生还学会了一种受益终生的学**惯与方法,部分思考深刻的同学也体会到数学作为一门不断进步的科学的真正含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又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因此在以后人生道路上面临问题时,就会像今天两只猴子分一个桃子一样,想到比困难更多的办法。

  1、找准学生学*新知的“最*发展区”,在大背景下认识分数。

  分数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如何将这一全新的知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找准学生学*的“最*发展区”是重要的,它是促使学生从“实际发展水*”向“潜在发展水*”的桥梁,学生的思维从已知世界自然而然滑向未知领域。从学生熟悉的“一半”入手,明确一半是怎么分的,从而引入一的新的数1/2来表示所有事物的“一半”。

  2、加强直观教学,降低认知难度

  分数的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对学生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重视学生对学具的操作,通过折纸让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充分利用教具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加深对分数概念含义的理解,降低了对分数概念理解上的难度。特别是在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时,出示几个相同圆形的几分之一,并用分数表示出来,在比较分数大小时,我用分月饼的过程让学生直观的认识到分得份数越多每一分就越小,从而使学生内化了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比较这一知识。

  3、重视概念的运用,发挥概念的作用。理解概念的目的在于运用,正确、灵活地运用概念,就是要求学生能够正确、灵活地运用概念组成判断,进行推理、计算、作图等,能运用概念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初步认识分数后,我要求学生照样子说几个分数,并完成一些有关的练*,其目的就在于要求学生能够正确、灵活地运用概念。

  一、教学设计:做到“目中有人”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时应凸显“以人为本”的理念,既需要心中有教材,更需要目中有学生。《分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的设计,我关注了学*者的“初始状态”,对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式的选择都以适合学生的“初始状态”为原则。

  上课伊始,我以学生喜欢看《西游记》的故事导入:唐僧师傅给悟空和八戒分月饼,怎样分才让悟空和八戒没意见,引出“*均分”。4个月饼好分,2个月饼也好分,1个月饼怎样分呢?每人分得多少呢?用手势表示。在学生“山穷水尽”时,点燃探究的欲望,引发学生思维。

  二、教学方法:做到:“朴实有效”

  《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我进行了多次的试讲,老师们给我提出了很多的宝贵意见。在认识二分之一时,我利用了月饼实物图片在黑板上进行了现场操作,加上老师的体态语和手势语以及有效的提问,让学生初步理解了“二分之一”的含义,再让学生动手操作:折一折“二分之一”,并说“二分之一”的含义,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二分之一”的含义。学生由“不会”到“会”的效果非常明显。我认为课件取代了教师的演示,课件取代了学生的操作,这样的课堂不一定高效。

  三、教师的主导性:做到“该出手时就出手”

  教师在课堂中不再是绝对的权威,唯一的主宰者,而更多地扮演组织者、引导者和共同学*的角色。在实际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不是由原来的“保姆式”变成“放羊式”。我认为教师还是要适时地点拨、讲解和有效的提问,因为教师有组织、调控的责任和义务。学生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停步不前时,我们教师该出手时要出手。这样,我们的教学活动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扎实有效的数学课堂需要教师苦练数学教学基本功。用朴实的教学,在真实的课堂中,一样能开出鲜艳的“花朵”。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课件优选【5】份(扩展6)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菁华5篇)

  《认识几分之一》课是新课标三年级上册的《分数的初步认识》单元的开篇课,从学生的生活实例入手,渐变到理性的思考,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使知识得以积累,能力得以提高。

  1、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

  认识几分之一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因此我认真钻研教材,细细品读了教学参考,集中力量教学1/2,让学生用学*1/2的方法主动认识其他的几分之一。课一开始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提出“四个苹果两人*分、两瓶水两人*分、把一个蛋糕*均分成两份,每人得几个”,初步了解在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会遇到*均分的情况,自然的切入了这节课的主题——分数。课堂上根据学生的生成情况引导学生认识半个又叫做1/2个。这样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借助学生已有的*均分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体会分数的产生来自于生活的需要。也为学生进一步认识1/2积累经验。实践证明,让学生表示半个既强化了*均分,又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认识1/2找到了原型,也为学生进一步认识1/2的意义打下了基础。

  2、动手实践,训练学*思维

  动手操作,深化认识,把一张长方形纸折一折,并表示出它的二分之一,并及时进行交流,学生在动手折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了1/2的表象,同时体会到了方法的多样。实践证明,通过以上活动,学生经历了1/2的产生、形成的过程,真正的理解、体会了1/2的含义。接下来我进行类比迁移,认识几分之一,请学生用一张正方形纸表示出自己喜欢的'几分之一,通过放手操作,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的意义。1/4、1/6、1/8等等,学生很轻松的就创造出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分数,同时也进一步明白分数的含义。在教学中我还要求学生折纸的同时,还要用彩色笔画出阴影来表示几分之一。由于学生对二分之一已经理解,所以延伸到这部分知识很轻松。

  整节课上完后,我也感觉到了自己的不足:对学生的预设不够,对学生的训练不够,特别是语言。学生的语言表达没有跟上思维,他们还不能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述问题,这反映出我在*时的授课中,没有把培养学生的素质作为一项重点,其实学生并不仅仅是要学好知识,关键是要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良好的数学品质,这样才能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一个具有良好数学修养的人。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从整数到分数的过渡对于学生来说是认识上的飞跃,熊老师首先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引出分数知识,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体会到分数来源于生活。学生自始至终置身于教师为其创设的发现和讨论之中,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参与探讨、质疑、创造等教学活动,让学生思考、交流、倾听、争论和发现中学*数学知识,培养和激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善于表达的能力,整堂课以分数的意义为主线展开教学,并逐步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和深化,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1、找准教学切入点,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感悟。

  分数起源于分,是人们在处理“分物品”的长期经验中形成的。教师充分注意到了这一点,创设了一个十分贴*儿童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分苹果,从分苹果的过程中让学生从两个方面进行体验和感悟:一方面,在情境中产生“*均分”的需要,强调“*均分”乃分数的本质特征。其二,体验在分物品的过程中由于总量的变化引起了每人得到的个数由整数两个到一个再到不能用整数表示的过程,自然引出分数。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人为的灌输,学生们因为自身的需要而产生了积极探究的情感。

  2、让学生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在“做数学”中感悟数学。

  本课教师比较好地诠释了《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的“有效的数学学*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这一全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主动建构提供了丰富素材。教师将对“”理解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安排两个层次的操作活动让学生来感悟“”的具体含义:第一层次,同样一张长方形纸,学生折法不同,所呈现出的这张纸的“”形状也不同,通过这种方式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但是在求异的.同时也不忘让学生适时地感悟、尽管折法不同,但折出的部分都是同一张的一半,因此都可以用“”表示,既所谓的“求同”。第二层次,每个同学拿出的纸片形状大小都不同,尽管学生折出的也都是这张纸的“”但由于操作的直观性,学生不难理解对不同的单位1,其“”不相等。学生不是简单地接受指令,为了操作而操作,而是通过这两个不同层面的操作环节,让学生在操作中有所感悟和体验,进行数学地思考。

  金无足赤,没有完美的课堂教学,拖堂五分多钟就是最大的败笔。就教学而言,在这节课中,老师过细、过多、过白的提问,使学生汇报呈一条直线出现,除了应付老师的提问,没有任何思维的空间,低估了学生的潜能,教学形式单一化与内容的丰富多采形成鲜明对比。如教学四分之一,四分之二,四分之三,四分之四。且层次性也不够,还有拓展的空间,教师仅满足于引导出这几个分数,老师就嘎然停止。如果老师再问:“请同学们观察这几个分数,你有什么想说的,有什么发现。”有一定思维能力的同学一定能发现可以看成是,是整张纸,就是单位1,为以后的教学做铺垫。再如:在分蛋糕这个环节中,没有适时引导学生说一说其他方面的收获,更多的只关注了知识与技能。已经到下课时间,老师为了节省时间,只是讲解完用几分之几表示蛋糕后就草草了事。其实,在分完蛋糕时可以提问:“如果是你把自己的蛋糕分了给别人,你失去了什么,获得了什么”。引导学生从中体验到与人交往中,应学会如何待人,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把简单的知识传授上升到人文的关怀。

  我们经常提到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上课前精密部署,但下课后总有一些遗憾,总感觉生成与预设相差甚远。今天我在教学完《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后又一次遇到了这样的困惑,静下心来细细反思,反思我的设计,反思我的课堂,反思学生的表现……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哦,找到了,原来是我的预设不够细致、不够周全。我们常说:要从问题找原因,要从失败找教训。对,我应抓住这个契机,好好反思,以后不再重蹈覆辙。在今后的预设中我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从学生出发。课改以来一直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应围绕学生展开,我们所设计的教学活动应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贴*学生的生活,通过学*应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将活动具体化。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尽量将活动具体化,要易于学生理解,易于学生操作,这样才可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新知,也会使我们的课堂更完美。今天我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时,有一个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请学生先用学具纸折出二分之一,然后说一说自己所折二分之一的含义。设计这一活动的意图是想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二分之一的含义,同时也想让学生清楚无论所用图形的大小、形状如何,只要是将一张纸*均分成两份,每一份就是这张纸的二分之一。由于我的预设过于笼统,设计意图没能达成。如果我将预设作以下修改,效果可能会比较好。第一步,请学生折二分之一;第二步,将学生的成果贴在黑板上;第三步,说一说黑板上二分之一的含义;第四步,观察这些二分之一,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课虽然结束了,但它留给我的思考却很多……

  《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的教学,我是本着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的思想,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为出发点,以关注学生的发展为主导思想进行设计的。在引入新课时,通过让学生解决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分饼”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强烈欲望。在新课学*完后,又鼓励学生找一找身边的分数,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鼓励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学会用数学思想和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体会学*数学的重要性。

  在教学中我提供了直观形象的感性材料,折纸,让学生亲自动手折一折、画一画、指一指、说一说,为他们开辟探索实践的天地,让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对操作,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耳朵去倾听,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引导他们亲自经历了分数概念的感知、理解、概括的过程。让学生在体验与探究的学*活动中探究有趣的数学。通过学*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以及渗透数学思想,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更可用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这一节课所认识的分数都是几分之一,在结构上具有相似性,在意义上具有相同点。所以我以1/2这突破口展开教学。通过分月饼先谈谈对1/2的认识,了解1/2的意义,知道1/2的写法和读法。在互动对话中初步建立1/2的表象,多层次,多角度地丰富充实学生对1/2的理解。在1/2的基础上,通过*题中的问题:一个长方形被*均分成3份,涂色部分是其中1份,能否用1/2来表示?这样来认识1/3,又通过折一折的活动认识各种图形的1/4,讨论折法不同,每份的形状不同,为什么都能用1/4表示呢,让学生主动探索出“折法”和“形状”都不是本质属性,而*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几份才是本质属性。

  本节课我最大的体验是:学*内容贴*了学生生活,学*材料便于学生操作,学*活动过程始终关注着学生的情感和态度,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在学*中学会生活。不足的是评价的重点还不是很到位,学生完成导学案的速度还有待提高,学生倾听的*惯还要加强。如在教学设计上要更具匠心,教学语言有待进一步规范,板书还要多加练*等等。

  一、找准学生学*新知的“最*发展区”,在大背景下认识分数

  1。分数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如何将这一全新的知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找准学生学*的“最*发展区”是重要的,它是促使学生从“实际发展水*”向

  “潜在发展水*”的桥梁,学生的思维从已知世界自然而然滑向未知领域。教学时,从学生熟悉的“一半”入手,明确一半是怎么分的,从而引入用一个新的数来表示所有事物的“一半”。

  2。以往我们在初次教学分数时,总是以单个的物体的进行*均分,然后“半个”无法用整数表示的时候就引入了分数,优点是这样分数出现的实际需要性能够凸现,学生对分数的产生印象深刻;缺点是这样以单个的物体入手,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受到局限,会导致到高段学*分数的意义的时候,对单位“1”难以理解和接受。其实“一半”和“半个”是有区别的,只有“半个”才用分数表示是不全面的。因此,我在分数引入的时候,请学生说身边一些事物的一半,发现日光灯是11个,一半一下子无法说出来。同时一个圆的一半是多少也无法说清。然后,引出“所有事物的一半我们只用一个数表示出来”。从而引入分数二分之一,这样对于分数的认识放在了一个宽广的背景下来学*,学生体会到任何事物的一半都可以用一个1/2来表示。

  二、加强直观教学,降低认知难度

  分数的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对学生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充分重视学生对学具的操作,通过折纸让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来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加深对分数概念含义的理解,降低了对分数概念理解上的难度。特别是在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时,尽管学生在正方形纸上这出了几个几分之一的分数,并且用分数表示出来,但是学生在比较分数大小的时候,还是受到整数认识的影响,认为1/32比1/8大,于是课件显示猪八戒分西瓜的过程,学生直观的认识到分的份数越多,一份就越小。从而使学生内化了分子是一的分数大小的比较这一知识。

  三、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学*往往是他们自己生活经验中对数学现象的一种“解读”。在教学中,如果能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他们喜闻乐见的素材唤起其原有的经验,那么学起来必然亲切、有趣、易懂了。学生的好胜心理强,教师在学生认识了1/4。纸上折了1/4后,谁还能折出其它分子是1的分数,学生动手积极性很高,纷纷折出了其它分数。当问谁折的分数大的时候学生就更愿意比了。起初,学生对分数的比较这一知识停留在比较表面、比较肤浅的水*上。他们用整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来比较分数,教师也不做出判断,而是利用学生喜欢听的故事,将知识蕴于故事中,在听故事、看课件演示中,使学生主动得构建自己的知识,而不是被动地去接受知识。当回过头来再比谁折的分数大的时候,学生都笑了。而教师也不必再多说什么,学生已经自己推翻了先前的认识。在整个课堂预设时,想的比较完美,事实上在真正上这堂课的时候有很多的缺憾、很多教学环节还有待完善。从整体上认识分数,对三年级学生而言是否要求拔得过高,在折分数操作时是否需要及时的比较等等。我想只有一次次积累、一次次思考,才能上出真正*实而有效的数学课。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课件优选【5】份(扩展7)

——小学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是小学阶段学*完整数后,第一次学*分数,是一堂必不可少的概念课,他为我们以后学*的小数认识、性质及分数的意义等内容教学奠定基础。

  本课教学,我努力把一些新的理念应用到课堂中,力争使自己的教学设计有新的变化。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数学基于生活,数学的知识本来就来源于生活。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刚上课,我创设了一个十分贴*儿童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分水果。在分水果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分数产生的必要性,经历分数产生的过程,强调“*均分”是分数的本质特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分水果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产生了要学*一个新的数的需要,产生了积极探究的情感。

  二、注重对分数含义的理解

  分数的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的,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对学生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在对二分之一含义的理解上,我让学生自己说这个苹果的一半是怎么来的,当学生说不出来的时候,适时地加以引导。然后充分放手让学生充分的去说二分之一的含义。并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出什么还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通过让学生地反复的说,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分数的含义,理解分数的每个部分所代表的含义。在讲二分之一书写的时候,我注重学生书写*惯的培养。要求学生画分数线的时候用直尺。

  分数对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如何将这一全新的知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找准学生学*的“最*发展区”是重要的,它是促使学生从“实际发展水*”向“潜在发展水*”的桥梁,学生的思维从已知世界自然而然滑向未知领域。教学时,我从学生熟悉的“一半”入手,明确一半是怎么分的,从而引入用一个新的数来表示所有事物的“一半”。以往我们在初次教学分数时,总是以单个的物体的进行*均分,然后“半个”无法用整数表示的时候就引入了分数,优点是这样分数出现的实际需要性能够凸现,学生对分数的产生印象深刻;缺点是这样以单个的物体入手,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受到局限,会导致到高段学*分数的意义的时候,对单位“1”难以理解和接受。其实“一半”和“半个”是有区别的,只有“半个”才用分数表示是不全面的。因此,我在分数引入的时候,请学生说身边一些事物的一半,发现日光灯是11个,一半一下子无法说出来。同时一个圆的一半是多少也无法说清。然后,引出“所有事物的一半我们只用一个数表示出来”。从而引入分数二分之一,这样对于分数的认识放在了一个宽广的背景下来学*,学生体会到任何事物的一半都可以用一个1/2来表示。

  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充分重视学生对学具的操作,通过折纸让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来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加深对分数概念含义的理解,降低了对分数概念理解上的难度。特别是在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时,尽管学生在正方形纸上这出了几个几分之一的分数,并且用分数表示出来,但是学生在比较分数大小的时候,还是受到整数认识的影响,认为1/32比1/8大,于是课件显示猪八戒分西瓜的过程,学生直观的认识到分的份数越多,一份就越小。从而使学生内化了分子是一的分数大小的比较这一知识。

  起初,学生对分数的比较这一知识停留在比较表面、比较肤浅的水*上。他们用整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来比较分数,教师也不做出判断,而是利用学生喜欢听的故事,将知识蕴于故事中,在听故事、看课件演示中,使学生主动得构建自己的知识,而不是被动地去接受知识。当回过头来再比谁的分数大的时候,学生都笑了。而教师也不必再多说什么,学生已经自己推翻了先前的认识。我想只有一次次积累、一次次思考,才能上出真正*实而有效的数学课。

  分数是学生在学*整数之后,又一关于数的新的领域。《分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是今后学*分数的起始点,为下一阶段较全面的认识分数,同分母分数加减,分数大小比较,分数基本性质,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等学*奠定基础。我执教的这节课,有以下特点: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激发兴趣

  本节课,我采用的是分东西的情景。4个苹果、2瓶饮料能*均分,那1个蛋糕能不能*均分,经历了一系列数的变化,引入问题。在分蛋糕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分数产生的必要性,经历分数产生的过程,强调“*均分”是分数的本质特征。学生在分蛋糕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产生了要学*一个新的数的需要,产生了用心探究的情感。

  学生明白分数的好处,并能用语言准确的表述是比较困难的。真正的明白就是内化为语言。为了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听,我故意这样问:“听清楚了吧?(清楚了)明白了吧?(明白了)说谎了吧?(学生一愣说没有)”此时学生并不能准确描述,我再来总结时,学生注意力已经由听转变为如何去说。在那里也有问题:虽然我一再强调*均分,但部分学生的印象仍然不深刻,如出现一个反例,学生的记忆或许会更深刻,*均分或许会掌握的更扎实些。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体会好处

  这节课,我注重为学生创造探究条件,让学生动手折一折,涂一涂,进一步探究分数的好处,使学生获得直接的感官认识。本节课我安排了两次的操作活动。在认识1/2时,学生透过分蛋糕初步感知了1/2的好处后,我安排了一个找长方形的1/2,让学生从实物上升到抽象图形的。认识。同样一张长方形纸,学生的折法不一样,所呈现出的这张纸的1/2也不一样,透过这种方式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拓展学生的思路,进行思维训练。同时让学生感悟,尽管折法不一样,只要*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就是它的1/2。

  在这一环节中有一个问题,就是斜着折长方形,是不是*均分,每份是不是长方形的1/2,学生并没有出来,而是教师折的并展示的,在那里我问学生:是不是*均分?有不一样意见吗?都同意吗?学生都给于肯定回答。当学生都认为是的状况下,还有没有必要再裁再演示进行验证值得商榷。

  第二次动手操作是用不一样图形折出心中的几分之一,并用比较准确的语言描述过程。透过两次动手操作,经历手脑并用的过程,建立起清晰鲜明的表象,从而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具体化,进而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潜质,数学语言表达潜质。

  三、容量较大、难度较高

  本堂课的教学资料包涵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和简单分数的比较。涉及的资料比较多,容量比较大。这几部分资料,我是这样定位的:几分之一是重点资料,几分之几是拓展延伸,简单分数的比较是拔高检验。三部分资料围绕分数的好处进行开展。在教授的过程中,对语言也提出了要求,培养学生能够用比较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述分数的好处。

  本节课,也有很多不足与遗憾。

  1、资料偏多,有些冗长。教学几分之一中,由1/2到1/4中,是否显得有些拖沓?

  2、细节之处,有些粗糙。语言不够准确,有点啰嗦。讲述几分之几所设计的长方形,也没有能物尽其用。

  3、老师掌控过严,气氛压抑。过于时时关注学生,是否会给学生造成压力,有碍于他们的自我表现,值得思考。课前没有与学生进行有效交流,致使师生之间的配合不太默契。

  4、学生思维没有打开。数学课堂就应激荡着智慧,有欢笑有快乐,有正确有错误,在辨析中成长,在纠错中前进。我感觉本节课学生表现的虽然很稳,但气氛还不够活跃,反映的也比较迟钝,在情感体验中没有一种学*后的愉悦情绪。这也是我教学目标没有到达的一处。

  讲完以后,感觉挺压抑,许多问题仍停留在脑海里没有解决。如,学生的思维为什么没有完全打开?为什么在名师的课堂中,学生学*是兴奋的,而在我的课堂里学生却没有把全部注意力投入其中反被环境吸引了部分注意力?是课的问题,还是老师自身素质的问题或是教学潜质的问题?也许是自己数学修养不够,站的高度比较低,因此看不到问题所在。以后我将加倍发奋,用心反思、用心评课、反复研究,以期望能有所进步。

  本节课有以下几个方面比较突出:

  1、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从想半个月饼可用哪一个数来表示到想1/2以外的分数,在让学生自己猜测、自己想象的基础上得出揭示了课题、得到了1/3、1/4、1/5等不同的分数。让学生由1/2的意义推广到1/3、1/4等分数的意义,不仅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了分数的意义,又培养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2、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这节课两次让学生动手操作,第一次是在分完苹果和三角形的1/2以后,让学生动手涂出长方形的1/2;第二次是在明白几分之一所表示的意思之后动手涂出圆或长方形的几分之一;通过学生所涂的分数进行大小比较,让学生形象的理解了*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份就越小的道理。

  3、充分联系生活中的事例。分数的意义对于三年级小朋友来说比较难理解。本课借助分苹果的例子,说透1/2所表示的意思,进而让学生自己举出1/2的事例,学生说出了分梨子、橘子、长方形、正方形等。在学生理解了分数的意义后,又让学生看图联想分数,如看到花,想到一个花瓣大约是花的1/6、看到伞想到每份是伞的1/8、看到桌子想到1/2、1/3或1/6等等,并且将知识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到生活中的物体中寻找分数。

  不足之处:

  1、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知识点设计太多,几分之一的含义、几分之一的大小比较、几分之几的认识都设计到了,但几分之一的比较和几分之几的认识,讲得不深不透,学生理解得并不是很清楚,如果将几分之几的认识放到第二课时学*,这样安排也许更好。

  教学环节不够紧凑,在让学生动手涂分数时,应有时间限制,学生准备的圆如果是同样大的,在比较大小时就不会出现找不到比较的图形的现象了。正因为在两次动手操作时,时间没把握好,以至后续的两个思维性较强的填分数的题没有完成。

  用了一周多的时间把第八单元学完了。学*起来还真没那么“难”,为什么这么说呢?

  学*本单元的内容,关键是让孩子们理解分数的意义,比较中理解、计算中理解、应用中理解。给出一个分数,能举例说明他所表示的意义,反复说,说完一个说第二个等,学生轮换着说。

  在比较大小的时候,比较的是两种分数的大小:一种是分子是1的两个分数;另一种是分母一样的分数。分子是1的两个分数,从分数的意义上分析,一个月饼*均分的份数越多,分母越大,其中的一份就越小;同样大小的月饼,分的份数越少,其中的一份就越大。所以分母是1的两个分数,分母大的反而小。其次是分母一样的分数(同分母分数),同样大小的物品,分成相同的份数,取出的份数越多,分子就越大,这个分数就越大。

  分数的简单计算,主要学*了:同分母(本册没有说明是同分母)的分数的加、减运算,1减一个分数。学生出现错误较多的是:结果的分子和分母都相等的时候化简成1。1减去一个分数时,要把1看成是和这个分数的分母一样的分子、分母一样的分数,然后再计算。

  最后一节是分数的简单应用。主要是把一些物体看做一个整体进行*均分,*均分成几份,分母就是几,其中的一份或几份作分子。还有一些这样的题目:形如有15个苹果,其中三分之一是红苹果,三分之二是黄香蕉苹果,问题是红苹果有几个?黄苹果有几个?从分数的意义上分析,三分之一就表示把15个苹果*均分成三份其中的一份。15除以3等于5,每份是5个,1份就是5个,2份就是10个。检验的过程是:10+5=15,和总数15一致,因此解答正确。在讲这一节时,学生是在理解了分数表示的意义的情况下进行的,感觉做起来特别的顺,效果也挺好。

  所以学*数学知识,必须以学生理解为前提,多说、多动手操作,这样在练*的时候就没有那么难。

  《分数的初步认识》主要是让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并且能比较它们的大小,从而知道将分数应用到生活中。但是由于分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只根据字面的意思根本不能很好地掌握,因而这堂课我以“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纸片为道具,结合白板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去发现数学知识。

  通过6个新课的学*和4个练*课结束了本单元的学*。从中也发现了不少问题:

  1、由于分数概念的抽象性,因而我通过让学生在分苹果过程中导出“一半”,从而顺利解说“二分之一”的写法以及读法。这样学生不仅能理解“二分之一”,还能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为接下来学*的几分之几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在比较同分子分数大小和同分母分数大小时,暴露出问题,学生无法区分同分子和同分母分数的大小关系,出现概念混淆的现象。我借助数形结合的形式进行教学,但是离开图后,学生概念模糊,经常张冠李戴,错误率较高。

  2、由于班级中有些学生不是很活跃,因而我在“说写分数”、“比大小”、“智力冲刺”等环节让学生在组内交流,这样学生就不会怕出糗而“保持沉默”。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但是合作学*的过程也出现小插曲。有些问题一个组内没有一位同学可以找到正确的解答方法。

  3、课堂效果虽然不错,但是课后效果并不理想,导致新知识没有一个良好的消化过程,所以加大了课堂的容量,加长了学*的时间。

  从以上的问题中,我思考到:学*一定要有一定的过程,要让学生学会在做中学,所以后阶段也为学生准备一些相对应的复*资料,保证每天的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效率。

  一、教学设计:做到“目中有人”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时应凸显“以人为本”的理念,既需要心中有教材,更需要目中有学生。《分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的设计,我关注了学*者的“初始状态”,对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式的选择都以适合学生的“初始状态”为原则。

  上课伊始,我以学生喜欢看《西游记》的故事导入:唐僧师傅给悟空和八戒分月饼,怎样分才让悟空和八戒没意见,引出“*均分”。4个月饼好分,2个月饼也好分,1个月饼怎样分呢?每人分得多少呢?用手势表示。在学生“山穷水尽”时,点燃探究的欲望,引发学生思维。

  二、教学方法:做到:“朴实有效”

  《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我进行了多次的试讲,老师们给我提出了很多的宝贵意见。在认识二分之一时,我利用了月饼实物图片在黑板上进行了现场操作,加上老师的体态语和手势语以及有效的提问,让学生初步理解了“二分之一”的含义,再让学生动手操作:折一折“二分之一”,并说“二分之一”的含义,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二分之一”的含义。学生由“不会”到“会”的效果非常明显。我认为课件取代了教师的演示,课件取代了学生的操作,这样的课堂不一定高效。

  三、教师的主导性:做到“该出手时就出手”

  教师在课堂中不再是绝对的权威,唯一的主宰者,而更多地扮演组织者、引导者和共同学*的角色。在实际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不是由原来的.“保姆式”变成“放羊式”。我认为教师还是要适时地点拨、讲解和有效的提问,因为教师有组织、调控的责任和义务。学生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停步不前时,我们教师该出手时要出手。这样,我们的教学活动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扎实有效的数学课堂需要教师苦练数学教学基本功。用朴实的教学,在真实的课堂中,一样能开出鲜艳的“花朵”。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新课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材,这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又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因为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它们都有很大的差异。由于分数概念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不容易一次学好。所以,分数的知识是分段教学的,本单元只是“初步认识几分之一”。而认识几分之一是认识几分之几的第一阶段,是单元教材的“核心”,也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以后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课时的教学是笔者在这次去希望小学上的内容。新课开始,我是从旧知识引入,关键是要牢牢抓住旧知识与新知识的切入点,“分数的初步认识”必须在“*均分”的概念上建立。所以教学一开始,我先让学生回答把8个苹果和4个苹果*均分装在两个盘子里,每个盘子可以装几个?把8个苹果、4个苹果“*均分”成两份后,每一份的个数可以用整数表示,学生回答后教师在黑板上演示。接着我出示“把1个苹果*均分成两份,每个盘子里可以装多少个?”学生就回答半个苹果,老师就问:半个苹果是把一个苹果*均分成两份得到的一份就是半个苹果,那这半个苹果你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数字来表示呢?在学生猜测不定的过程中,我就告诉他们用一个新朋友来表示“分数”(这就是我们这节要学*的新内容),并出示课题。

  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教学四分之一时我先让学生拿出一张长方形纸,把这张长方形纸*均分成四份(同桌同学互相合作),然后把其中的一份画上阴影,我巡视一周,发现大多数同学会*均分成四份,但不能把其中的一份画上阴影。接着我就指导学生操作,又把几个同学的作业展示给大家看,再让学生进行修改自己的作业。通过这样的操作练*,学生能更加理解对折两次表示出它的四分之一。由于实践目的明确,方法得当,把学生的认识推向深入,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折法,课堂上出现了几种类型正确折法,根据黑板上学生的操作练*提问:所表示的部分是这个长方形的四分之一吗?这时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为什么折的方法不同,形状不同,但都能用四分之一表示呢?学生按说出:因为把这张纸都“*均分”成了四份,所以每一份就表示这张纸的四分之一。如果分成四分的大小不相等呢?它不是*均分,就不能用分数表示,这样就突出了分数概念中相当重要的前提“*均分”的概念,为以后学*分数的意义奠定了基础。接着我用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拆出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八分之一,让学生看着四张长方形纸上的阴影部分来说说这四个分数的大小,学生很容易说出1/2>1/3>1/4>1/8,同时再帮助学生理解,我就说同样大小的一块蛋糕*均分成2份,小红吃其中的一份,还是把这个蛋糕*均分成3份,小明吃其中的一份,还是把这个蛋糕*均分成4份,小刚吃其中的一份,还是把这个蛋糕*均分成8份,小英吃其中的一份,小红吃得最多,因为*均分的份数越少,吃到的一份就多,反之*均分的份数越多,吃到的一份就少。

  “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又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因为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它们都有很大的差异。分数概念抽象,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不容易一次学好。所以,分数的知识是分段教学的,本单元只是“初步认识几分之一”。认识几分之一是认识几分之几的第一阶段,是单元教材的“核心”,也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以后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节新课,往往是从旧知识引入,关键是要牢牢抓住旧知识与新知识的切入点,“分数的初步认识”必须在“*均分”的概念上建立。所以教学一开始,我先让学生回答“把4块月饼分给2名同学应该怎样分才公*,每人分几块?”学生很快的答到“*均分”每人分2块,很公*。接着我又提出了“把2块月饼分给2名同学应该怎样分才公*,每人分几块?”学生也很快答出了“*均分”每人分1块。接着我又趁热打铁问“把1块月饼分给2名同学应该怎样分才公*,每人分几块?”让学生感受当所分物品的个数是非整数时,就可以用一种新的数――分数来表示,从而引出把一块月饼*均分成两份每个人得到其中的一半,也就是这块月饼的二分之一。从而引出新课“分数”。《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最重要方式。”所以在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自主地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折一折”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让学生感受把一个正方形*均分成两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正方形的二分之一;把一个正方形*均分成四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正方形的四分之一。让学生亲身经历了分数的形成过程,把原本复杂、抽象的东西变得到简单、直观易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学*是主动的,感悟是深刻的。当我引导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分数时,学生的发言是那么积极、那么准确、那么精彩,令我都不禁为他们鼓掌叫绝。再让学生学具上表示分数时,学生兴趣盎然,水到渠成,有的学生甚至表示出了1/7、1/12、1/24……而且对分数的意义理解很不错。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概念,让每个学生的思维都能有所提升,我设计的练*都是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均分”在分数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性与在*均分的基础上如何用分数表示,用来加深学生对“*均分”概念的认识。练*的设计顾及了面向全体学生,也考虑到个别能力强的学生,所以安排了拓展练*,以促其思维发展,采用旋转、推理等数学方法解决问题,使学生的学*活动成为自主探索、获得成功体验的学*过程。

  我的一节数学课《分数的初步认识》,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去说、去做,最大限度地去挖掘学生的思维与创造能力。

  讲课中,我让学生用自己准备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对折,再用阴影画出一部分,说出这是几分之几,又让他们贴在黑板上。孩子们折呀、画呀,说出了许多。贴的时候个子小,够不着,我把孩子一个个抱起来让他们贴。每发现有孩子说出一个新分数,我都要夸奖一番:“你真聪明。”“你真了不起!”虽是一声很*常的赞语,但却极大地激励了孩子的自信心。

  讲分数各部分名称时,我不是肤浅、生硬地去讲分数线、分子、分母。而是生动地打比方:我们开头把一个大圆月饼从中间切开,*均分成两份,这一刀啊就代表*均分,用一横表示,咱把它叫分数线。*均分成两份的“2”写在下面叫“分母”。这一半月饼是两份中的一份,就写在上面。它和下面的分母关系密切,该起个什么名呢?学生天真地说:“叫分儿。”“叫分女。”我微笑着告诉孩子:“你们想象得很好,等你们长大了也许会创造出新的数学公式,命名为‘分儿’‘分女’,咱们今天先叫它分子,同意吗?”我感到:这不是无足轻重的儿戏之举,它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点燃的是智慧与创造的点点火花。

  下课铃声响了。孩子们缠着我再讲一会儿,不愿让老师下课。在依依不舍地停止了授课后,孩子们一个个争着告诉我:“老师,你的教材好。”“老师,我爱您!”这充满稚气又带着真挚情感的童言,打动了我的心。朴素的感情是最美的,它是孩子对老师的最高奖赏。我激动地说:“孩子们,我也爱你们。”我相信,这群孩子会把我永远铭记在心,终生难忘。

  什么是师生*等、民主讨论,什么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学*兴趣最佳方式,从这节课里我找到了答案。那就是真诚地爱学生,尊重学生,一切为了孩子获取知识,设法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和兴趣。爱心是敬业的根本,博学是付出的源泉。把讲台让给学生,把学*、思维的更大空间留给学生,这样,也就把成功,把美好未来交给了学生。

  “数学教学,在于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初步感知,在于老师潜移默化的引导,使新知识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润物无声的渗入脑际。”

  一、巧妙利用学*切入点,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感悟数学

  本节课是孩子们第一次认识分数,这是关键,这个时候要牢牢抓住旧知识与新知识的切入点,认识分数必须在“*均分”的概念上建立。所以我套用了书本的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让学生带着好奇心,自然的切入了这节课的主题——分数。教学一开始,我先让学生感受一下分的概念,然后具体到某一食品:回答把4个苹果和2瓶矿泉水*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到多少?把4个苹果、2瓶矿泉水“*均分”成两份后,每一份的个数可以用整数表示。把1个蛋糕*均分成两份,学生就回答每个小朋友分得一半。于是我就抓住机会由此引入新课,引出。

  二、加强实践操作,促进学生主动构建数学知识

  1、深层理解二分之一

  理解1/2的含义是基础也是难点,这环节充分让学生折、涂、讨论,突现分数的*均分的本质。

  2、运用知识迁移,探索其它几分之一

  在认识1/2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主去创造、探索其它几分之一。首先让学生选择图形,折、画、涂几分之一,再交流、讨论表示的含义。

  3、观察比较分析,体会比较几分之一大小

  在课堂有效的时间内,充分利用学*材料,进行学*。开始教师直观运用已有的和图片进行比较,再小组合作在同组内比较原来已创造的几分之一的大小(课前发给学生同组内同样大小的图形)。再运用学生折出的进行直观展示,让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归纳。

  三、联系生活,拓展运用

  联系生活,在生活图片中运用分数,再利用其它变式图形拓宽学生思维。

  四、不足之处

  虽然将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动手、小组合作调动起来了,但是孩子们的在操作的时候进度不同,影响了时间,有些孩子不能一起完成,造成虽然让他收掉但还有部分学生牵挂未折完的现象。

  “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是小学阶段一堂必不可少的概念课,他为我们以后学*的小数认识、性质及分数的意义等内容教学奠定基础。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课件优选【5】份(扩展8)

——《分数初步认识》教学反思菁选

《分数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人民老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分数初步认识》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直观地认识分数

  学生虽然是在小学三年级上学期是第一次接触“分数”这个概念,可是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又是对分数有所体验的。例如,教师在公布考试结果时说,我们这一次考试在90分以上的不到二分之一,学生会马上理解考90分以上的不到一半;喜欢看篮球比赛的同学知道什么叫四分之一决赛等等。根据学生的“数学现实”引出直观的教学实例进行教学:

  师:你知道一个蛋糕*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得多少么吗?

  生:半个

  根据学生的关于一半的回答趁势导入新课——《分数的初步认识》。

  师:它的一半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在学生初步了解“*均分”“二分之一以后,教师要试着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表示分数。例如,有的学生用纸片方式表示自己所认识的分数。

  我认为通过学生对《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学*,教师要能够让学生举出自己对分数的初步认识的例子,这样的反馈不仅能体现其对学*的体验过程,还能体现数学的.现实性或生活性;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学*数学的价值——学有所用;并且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通过学生的举一反三,不同学生的知识建构得到不断的完善,为“变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二、点击变式、拓展思维训练

  变式教学是对数学中的定理和命题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的变式,以暴露问题的本质特征,揭示不同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的一种教学设计方法。通过变式教学,使一题多用,多题重组,常给人以新鲜感,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而能产生主动参与的动力,保持其参与教学过程的兴趣和热情。

  ①拿一张长方形,先折一折,把它的1/2涂上颜色

  学生涂色作

  师:折法不同为什么都可以用1/2表示涂色部分?

  ②拿出不同得图形先折一折,把它的1/2涂上颜色。

  师:图形不同为什么都可以用1/2表示涂色部分?

  通过变式、拓展思维例题的出现,促使学生试图进一步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来处理解决数学问题,即:会“数学地”思考。我们没有必要,也不可能让人人都成为数学家,但应当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数感的培养,会“数学地”思考问题。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91页至92页第7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掌握了万以内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及计算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教材将分数的知识分段教学,本学段是分数的初步认识,本节课是“认识几分之一”。新课标对这一部分知识的要求是: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简单分数,初步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认识几分之一是认识几分之几的基础,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核心”,也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这部分知识的掌握,不仅可以使学生简单理解分数的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也可以为今后进一步学*分数和小数打下初步基础。 学情分析:

  小学生从认识整数到认识分数是关于数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学生在生活中可能接触过二分之一,四分之一等分数,但并不理解它的含义。分数的产生是从等分某个不可分的单位开始的,儿童生活中已有这样的经验,但不会用分数来表述。所以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从实际生活经验出发,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主动的'去获取分数的相关知识。

  学*目标:

  知识技能 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几分之一。

  情感态度 结合观察、操作、比较等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和同伴交流数学思考的结果,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问题解决 当整数不能表示*均分后,所得物体的个数时,我们可以用分数表示。 数学思考 通过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增强学*数学的信心。结合教学使学生了解分数的发展,丰富学生的素养。

  学*重点: 使学生头脑中形成“几分之一”的表象。

  学*难点: 理解只有“*均分”才能产生分数,感知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教具、学具准备: 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彩色笔,课件

  学*过程:

  课前谈话:同学们,你们分过东西吗?

  一、创设情境,感知等分

  1、 老师这里有4个月饼,想分给两个小朋友,你准备怎么分?能用数字表示你分得的结果吗?为什么这样分?

  数学上把物体分得一样多,叫做?(板书:*均分)

  如果给你两个饼还是分给两个小朋友,你准备怎么分?能用数字表示你分得的结果吗?

  (引出*均分的概念,因为这是分数产生的一个必要条件。)

  二、自主探索,产生需要

  1、可是现在只有一个月饼*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怎样分?把手中的圆片当成月饼,分一分。

  (这个环节利用学生活动“分东西”引入,在学生理解了*均分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了一半,通过质疑,学生发现一半不能用自己学过的数字来表示,自然产生了对新知识探索欲望)

  A、理解*均分

  师: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生:我将圆片对折,每个小朋友分得一半。

  师:为什么要对折?

  生:为了分得同样多。

  师:那这个对折的目的就是为了*均分。我们可以说把这个圆片*均分成两份。 (老师将半个涂上颜色,贴在黑板上)我们可以用画图的方法表示。

  师: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分得的结果吗?

  生:0.5,二分之一,1/2

  师:能说说1/2中的2表示什么?

  生:表示*均分成两份。

  像二分之一这样的数就是分数。我们这节课一起来认识分数。(板书)

  B、理解“每一份”

  师:你能在月饼上找到另一个二分之一吗?(板书1/2)

  师带领同学边比划边说:把一个月饼*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月饼的1/2。 (这个环节用演示的方法让学生直观感知二分之一产生的过程,通过读一读,说一说能够对二分之一的概念进行完整的表述。并明确一个单位1内有两个二分之一)

  2、 折一折,找出长方形的1/2。

  (学生活动,然后展示)

  师:折法不同,为什么涂色的部分都是长方形的1/2呢?

  小结:折法不同没关系,只要折的是这个长方形的一半,每一份都是它的1/2。

  (这个环节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鼓励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体验创造的快乐,同时,在实践中发现新的问题:即:折法不同,涂色部分的形状也不同,只要是*均分成2份每份都能用二分之一来表示。)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新的疑问引发新的思考,我让学生结合自己折的纸说一说。使学生明白不同单位1的二分之一也是不同的。

  3、如果有4个同学*均分这个月饼,每个同学又分得多少呢?你能用你喜欢的方法表示吗?

  生:1/4,画图,折一折,语言描述。

  除了圆形可以折出四分之一,正方形能折出四分之一吗?

  学生活动,然后展示不同分法。

  师:你能看懂谁的图? (这个环节再次动手折出正方形的四分之一,然后让学生想一想有不同的画法吗?同桌互相交流不同的折法,是想让学生把对分数的理解从直观感知过度到形象思维上来,能以此类推,理解分数产生的意义。同时理解*均分的份数与分母之间的关系。)

  4、判断。 下面图形中的涂色部分,能用

  表示吗?为什么?

  ( ) ( ) ( ) ( )

  (这个环节主要是想让学生通过比较判断,理解只有*均分才能产生分数。)

  三、深入理解、认识分数

  (1)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

  生: 1/4、1/8、1/3、1/6??(让学生上来写两个)

  我们这样说下去能把分数说完吗?

  (2)拿一张纸折一折,并用斜线表示出它的几分之一。

  小组内交流。

  展示作品。

  汇报:你把这个图形*均分成几份,涂色部分是它的几分之一?

  生1:我把它分成8份,涂色部分是它的1/8。

  生2:把一个圆形*均分成4份,涂了其中一份,每份是它的1/4。

  四、巩固练*,拓展延伸

  下面哪个图里的涂色部分能用分数表示,请写出来,并说说理由。

  (让学生先独立做,再2人小组交流,针对答案不能统一的题目进行大组交流,还是不能统一的,最后全班交流,这样分层交流,小组长先检查组员的掌握情况,然后大组长汇总,交流更深入,而且节约了时间,听、说的效率更高,真正做到了懂了的不讲,教师精讲。)

  (这道练*题紧紧围绕本课的重点,有效地巩固所学知识,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调节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同时练*注重了层次性,开放性,发展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既体现了人人学有用的数学,又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既照顾了全体,也有效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五、总结延伸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这样做,是这对整堂课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和概括,对重点知识画龙点睛,有利于学生将新知识纳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去,有效提高学生语言概括能力和整体思维能力。)

  六、板书设计:

  认识分数

  把一个月饼*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月饼的2。

  1

  —

  2

  读作:二分之一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好的板书能突出教学的重难点,为学生理解知识和对知识进行记忆提供直观的参考和有利的帮助。这节课我的板书设计条理清楚,简洁明了,重难点一目了然,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把一个月饼*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个月饼的。

  “数学教学,在于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初步感知,在于老师潜移默化的引导,使新知识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润物无声的渗入脑际。”

  一、巧妙利用学*切入点,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感悟数学

  本节课是孩子们第一次认识分数,这是关键,这个时候要牢牢抓住旧知识与新知识的切入点,认识分数必须在“*均分”的概念上建立。所以我套用了书本的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让学生带着好奇心,自然的切入了这节课的主题——分数。教学一开始,我先让学生感受一下分的概念,然后具体到某一食品:回答把4个苹果和2瓶矿泉水*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到多少?把4个苹果、2瓶矿泉水“*均分”成两份后,每一份的个数可以用整数表示。把1个蛋糕*均分成两份,学生就回答每个小朋友分得一半。于是我就抓住机会由此引入新课,引出 。

  二、加强实践操作,促进学生主动构建数学知识

  1、深层理解二分之一

  理解 1/2的含义是基础也是难点,这环节充分让学生折、涂、讨论,突现分数的*均分的本质。

  2、运用知识迁移,探索其它几分之一

  在认识1/2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主去创造、探索其它几分之一。首先让学生选择图形,折、画、涂几分之一,再交流、讨论表示的含义。

  3、观察比较分析,体会比较几分之一大小

  在课堂有效的时间内,充分利用学*材料,进行学*。开始教师直观运用已有的和图片进行比较,再小组合作在同组内比较原来已创造的'几分之一的大小(课前发给学生同组内同样大小的图形)。再运用学生折出的进行直观展示,让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归纳。

  三、联系生活,拓展运用

  联系生活,在生活图片中运用分数,再利用其它变式图形拓宽学生思维。

  四、不足之处

  虽然将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动手、小组合作调动起来了,但是孩子们的在操作的时候进度不同,影响了时间,有些孩子不能一起完成,造成虽然让他收掉但还有部分学生牵挂未折完的现象。

  1.让学生在生活原型中作数学——经历数学

  我大胆突破现行教材的束缚,经过对生活的深入观察,帮助学生寻找富有生成性开放性的数学学*素材来建构分数1/2的概念。为此,课前我请每一位学生都走进大自然采集各种不同的树叶,通过学生把各自带来的所有的树叶分成两份根据学生的交流,自然概括出两种不同的分发:*均分和不*均分,以强化学生对*均分的深刻理解,为学*分数打下伏笔。然后我让学生继续探索把1片树叶*均分成两份,怎样分?每份是多少?学生通过对树叶自然对称的观察,成功的把一片树叶沿中间叶脉*均分成2分。通过学生动手做,水到渠成地让学生经历了分数1/2的形成过程。这样学生在成功玉溪月中积累了分数的丰富表象,有效地消除了学生对分数概念的'抽象感和陌生感,是学生深深的感受到数学原来就是这样丰富多彩的存在于生活中,大大提高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2.让学生在开放学*中做数学——创造数学

  这一教学片段是对分数认识的巩固、深化和拓展。在涉及此项练*时,我彻底摒弃了传统教学反复机械的训练方法,取而代之以富有开放性、趣味性、挑战性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动态化的活动中创造数学。

  情境开放,萌发创新意识。我以一大一小两个正方形为道具,以学生喜闻乐见的魔术形式,创设了一个民主、开放的学*情境,让学生在无拘无束、心情愉悦、精神振奋的状态下,打开思维的闸门,萌发创造力。

  形式开放,激活创新意识。我努力开放教学形式,凸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围绕“利用准备的正方形你可以找到那些新的分数朋友?”这个问题情境,学生可以用尝试猜测、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途径解决问题;可以用猜想、直觉、顿悟等方法另辟蹊径,让每一个学生在数学的大舞台上展示激情、智慧和个性,这样学生的创造火花就会不断闪现。

  课后反思:

  一、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创设了有趣的问题情境。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学*往往是他们自己生活经验中对数学现象的一种“解读”.在教学中,我利用了他们喜闻乐见的素材唤起了他们原有的经验,学生学起来亲切、有趣、易懂。

  二、加强了动手操作,降低了认知难度。

  分数的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的,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对学生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而加强动手操作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重视学生对学具的操作,通过两次折纸让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学生加深了对分数概念含义的理解,降低了对分数概念理解上的难度。

  三、加强了与生活的联系,强化了实际运用。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本节课注重联系实际,从生活中搜寻素材,如:常见物品中的分数、人体中的分数、广告画面中的分数。通过这些联系强化了孩子的实际应用能力。

  在整个课堂预设时,想的比较完美,事实上在真正上这堂课的时候有很多的缺憾,有的教学环节还有待完善。比如在“估一估”这个教学环节的最后没有引申到“*均分成的分数越多,每一份就越小”。再如,自己的语言还不够简洁等。我想只有一次次积累、一次次思考,才能上出真正*实、有效、精彩的数学课。 点评我校耿老师的课:对于《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个课题,相信各位老师都很熟悉,但也是我们教学中值得深思的一节课,自己的课感觉上的还比较成功,但听了同年级耿老师的课,我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全课一气呵成,在游戏中学*,在活动中巩固。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我的课相比较,

  她的课主要体现在:

  1、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主旨,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自主探究,着眼一个“探”字。数学学*的`主体是学生,要让他们拥有强烈的学*欲望,亲身感受探寻数学的乐趣,用自已的方式去主动学*。例如;表示一半时,让学生尝试着想办法用一个符号或其他方式去表示它。这样促使学生主动、全面地参与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自主学*和发展。

  (2)巧妙引导,贯穿一个“疑”字。教师要善于在教学中使学生在没有疑惑处生疑惑,把学生思维引到焦点粘,使他们动脑筋,感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例如,当认识了1/2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能折出这个图形的1/2,你还能折出它的几分之一呢?当理解了几分之一的意义后,再一次引寻学生思考:在这个几分之一的基础上再多涂上几份颜色,又能创造出一个几分之几呢?这样设疑大大激发了学生学*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去探索。

  (3)实践能力,突出一个“动”字。在课堂上,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摆学具等实践活动,在思维活跃和情绪高涨的情况下,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活动中,学生不单单是在动口、动脑、动手,更重要的是通过“动”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另外在“动”的形式,使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和感悟更为深刻和完善。

  2、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如利用教材的情境图来引出新课,在教学完1/2的意义后,对1/4的教学进行了改动,直接让学生利用1/2的经验,自已动手创造出一个几分之几,这比教材的编排更具有挑战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分数的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对学生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这节课从学生认知的角度出发,尝试解决这个难题。

  首先,利用现有对整数的认识,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均分”概念,然后,从对1个“整体”进行等分,多等分,从而认识分数。具体的教程设计是从简单易懂的故事讲起:两只猴子*均分三棵桃树上的'桃子,第一颗有4个桃子,第二棵有2个桃子,第三棵有1个桃子,自然过渡到1/2。然后是折纸、填涂游戏,使学生对分数的大小有初步认知。最后是从日常的、活生生的例子中,让学生看到分数的“影子”。

  其次,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智慧是从动手开始的,只有亲自经历艰辛的探索实践活动,才能使大脑变得更加聪慧,更有创造活动。”儿童具有好奇、好问、好动的特点,具有探究的天性,在本课教学中,针对这一特点,我让学生自己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等活动,让学生在“做数学”的活动中,主动探究,再通过交流进一步感知几分之一的含义。

  学生通过用不同的方法表示1/2,进一步认识了1/2,丰富了1/2的表象,为后面继续认识其它分数提供了思路和方法。让学生动手折纸,不只是对1/4认识的简单了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分数的含义。因此,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求学生折纸,还要求学生用彩色笔画出阴影来表示四分之一。由于学生对二分之一已经理解,所以延伸到这部分知识很轻松。在辨认和应用方面,学生也能抓住分数的意义的实质来说明和辨认。

  最后,在巩固延伸教学内容,引用大量实际生活例子,不仅让学生轻松地认识了分数,而且通过直观的体验,课中的思考,课后的观察,学生还学会了一种受益终生的学**惯与方法,部分思考深刻的同学也体会到数学作为一门不断进步的科学的真正含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又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因此在以后人生道路上面临问题时,就会像今天两只猴子分一个桃子一样,想到比困难更多的办法。

  建议:

  (一)寓教于乐,在进行巩固练*这一个环节,其实形式可以多样;例如:闯关游戏,夺星能手等,一环扣一环,从浅到深,既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精力,让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结束。

  (二)对学生回答和评价要给予充分的肯定。

  在这两三课里老师对学生精彩的回答太简单了,不是掌声鼓励,就是一句简单的称赞。这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老师还要采用多样化的评价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充分的肯定。例如:尝试让学生来评价,或者小礼物奖励等等。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我们在学*了自然数、小数之后学*的一节新课,它为我们以后学*的小数认识、性质及分数的意义等内容教学奠定基础。

  一、在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产生求知的欲望。

  我巧妙的设计一些动画,使学生自然而然的带着感情色彩进入课堂,陷入情景,并积极主动地参入思索和讨论。学生有了学*兴趣和激情,课堂就会亲切自然。学生的学*活动在一种民主、*等、和谐的气氛

  二、从1/2入手,到几分之一,步步深入中展开。

  分数的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对学生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充分重视学生对学具的操作,通过折纸让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先从1/2,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画一画充分感知1/2,再判断能不能用1/2来表示,在学生充分建立1/2的表象基础上再来估一估1/3,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来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加深对分数概念含义的理解,降低了对分数概念理解上的难度。再折出长方形的1/4,学生有不同的方法,教师追问:都能用1/4来表示吗?为什么?使学生对分数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最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探究几分之一,然后让他来介绍自己的分数。反馈时注重从正反两方面,让学生自己评析,说说理由,对几分之一一定*均分理解的更加深刻,到位。

  三、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

  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问题,教学要贴*生活找数学,使学生意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给数学找个原型,把常识提炼为数学,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依托知识背景进行学*,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我设计了让学生将分数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环节,这样的问题把生活与数学紧密联系起来了,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分数来源于生活。

  四、加强直观教学,降低认知难度

  特别是在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时,尽管学生在正方形纸上这出了几个几分之一的分数,并且用分数表示出来,比较1/2和1/4、1/8大,学生直观的认识到分的份数越多,一份就越小。

  本来想好的却有一点忘了讲,就是黑板上贴了1/2,1/3,1/4,1/5……后,让学生说了分子和分母表示的意义,却忘了说*均分成的份数与每份的大小有什么关系这个问题。以后尽量做得更完美。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新课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材,这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又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因为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它们都有很大的差异。由于分数概念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不容易一次学好。所以,分数的知识是分段教学的,本单元只是“初步认识几分之一”。而认识几分之一是认识几分之几的第一阶段,是单元教材的“核心”,也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以后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课时的教学是笔者在这次去希望小学上的内容。新课开始,我是从旧知识引入,关键是要牢牢抓住旧知识与新知识的切入点,“分数的初步认识”必须在“*均分”的'概念上建立。所以教学一开始,我先让学生回答把8个苹果和4个苹果*均分装在两个盘子里,每个盘子可以装几个?把8个苹果、4个苹果“*均分”成两份后,每一份的个数可以用整数表示,学生回答后教师在黑板上演示。接着我出示“把1个苹果*均分成两份,每个盘子里可以装多少个?”学生就回答半个苹果,老师就问:半个苹果是把一个苹果*均分成两份得到的一份就是半个苹果,那这半个苹果你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数字来表示呢?在学生猜测不定的过程中,我就告诉他们用一个新朋友来表示“分数”(这就是我们这节要学*的新内容),并出示课题。

  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教学四分之一时我先让学生拿出一张长方形纸,把这张长方形纸*均分成四份(同桌同学互相合作),然后把其中的一份画上阴影,我巡视一周,发现大多数同学会*均分成四份,但不能把其中的一份画上阴影。接着我就指导学生操作,又把几个同学的作业展示给大家看,再让学生进行修改自己的作业。通过这样的操作练*,学生能更加理解对折两次表示出它的四分之一。由于实践目的明确,方法得当,把学生的认识推向深入,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折法,课堂上出现了几种类型正确折法,根据黑板上学生的操作练*提问:所表示的部分是这个长方形的四分之一吗?这时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为什么折的方法不同,形状不同,但都能用四分之一表示呢?学生按说出:因为把这张纸都“*均分”成了四份,所以每一份就表示这张纸的四分之一。如果分成四分的大小不相等呢?它不是*均分,就不能用分数表示,这样就突出了分数概念中相当重要的前提“*均分”的概念,为以后学*分数的意义奠定了基础。接着我用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拆出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八分之一,让学生看着四张长方形纸上的阴影部分来说说这四个分数的大小,学生很容易说出1/2>1/3>1/4>1/8,同时再帮助学生理解,我就说同样大小的一块蛋糕*均分成2份,小红吃其中的一份,还是把这个蛋糕*均分成3份,小明吃其中的一份,还是把这个蛋糕*均分成4份,小刚吃其中的一份,还是把这个蛋糕*均分成8份,小英吃其中的一份,小红吃得最多,因为*均分的份数越少,吃到的一份就多,反之*均分的份数越多,吃到的一份就少。

  这次年组教研课由我开课,我上了“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节课。“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又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因为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它们都有很大的差异。分数概念抽象,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不容易一次学好。所以,分数的知识是分段教学的,本课只是“初步认识几分之一”认识几分之一是认识几分之几的第一阶段,是单元教材的“核心”,也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以后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创设情境,游戏导入

  一节新课,往往是从旧知识引入,关键是要牢牢抓住旧知识与新知识的切入点,“分数的初步认识”必须在“*均分”的概念上建立。所以教学一开始,我先让学生用数字回答把4个苹果和2个苹果*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分几个?把4个苹果、两个苹果“*均分”成两份后,每一份的个数可以用整数表示。把1个苹果*均分成两份,学生就无法用数字回答,这时,我请学生到黑板写出你心中的一半。于是我就抓住机会由此引入新课。从上课的情行来看这方面做的是比较成功的,通过直观而形象的多媒体演示,以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得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上来而且使课堂气氛变的很好,对整堂课的教学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注重教师的启发引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

  学生的数学学*应该是学生自主的学*过程,每个学生都 是从自己的认知水*出发,依靠自己的思维方式理解数学的。所以,数学是无法灌输的,是难以讲授的,只能依靠学生的主动参与才能学好数学。我在教学设计时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考虑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帮助学生在学*上突破难点。在本节课中,我充分地信任学生,相信学生是有主动学好数学的愿望和潜能,气氛民主、活泼、开放,教师既尊重学生的人格,也尊重学生对学*方法的选择,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掌握数学知识。我让学生在小组内用自己手中的纸表示出自己想认识的分数。在中,积极地创设出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充分地调动学生学*积极性,给学生留有思考和探索的余地,让学生能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中解决学*中的问题。

  三、教学既面向全体又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全面发展

  新课标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 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注意面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在数学知识掌握、数学能力发展、思想品德及个性心理品质养成方面都能有扬发展。同时,由于学生的个性素质存在差异,教学中,我也尊重了学生的这种个性差异,要求不同的学生达到不同的学*水*。在本节课中我既解决了后进生学*难的问题,又帮助了学*上的自卑心理。如他们也都能用纸折出 1/2、1/4这样的分数来,从而建立起分数概念的表象,初步理解分数概念的含义,树立起学*上的自信心,为今后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四、加强直观教学,降低认知难度

  分数的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对学生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重视学生对学具的操作,通过折纸让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来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加深对分数概念含义的理解,降低了对分数概念理解的的难度。

  但是,在教学中也有一些使我感到遗憾的事,如在学生折纸后汇报时,一名学生欲用一种与众不同的方法表示 1/2,但他在折的时候由于失误没有把纸*均分,我只在全班同学面前指出了他的错误,并没有及时指导正确折法错失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说明在教学中还缺乏一定的教学机智。另外,由于在时间的把握上过于偏重学生折纸的过程,导致后半部分教学有些急促,在强调“*均分”方面做的还不够。这都 是我在今后的教学应注意的方面。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好处上、读写方法上都有很大的差异,学生初次感知会有必须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力求创设一些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情境,使学生在主动的操作活动的.基础上,感悟并明白分数的含义,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数学。本人认为在本节课中在以下几方面做得还能够:

  一、创设情境,感悟知识

  从整数到分数,是学生认知上的突破,为了给学生搭建突破的*台,在课的开始,我借助学生熟悉的“分苹果”事例,引导学生感知从用整数表示2个苹果、1个苹果,到两个人分吃一个苹果怎样表示,自然地将分数的产生在*均分基础上的事实展此刻学生的面前,让学生体会到“*均分”的重要性,不仅仅增强了数学知识间的联系,而且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设计了“小猴和小猪分吃西瓜”的故事情境,增强了学*的情趣性。

  二、借助经验,自主探究

  分数对学生来讲是陌生的,但“物体或图形的一半”却是学生熟悉的。因此我在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透过动手、动脑、动口等活动,亲自经历数学知识的构成的过程。如引导学生透过折一折、找一找、说一说物体或图形的一半,架起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联系的桥梁;亲身感受物体或图形的“一半”都能够用分数表示,为继续探究分数知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

  三、加强实践,主动建构

  “分数”对于学生来讲是抽象的,因此在教学中我时刻注意将分数的认识与图形的操作活动相联系,发挥动手操作在学生主动建构中用心的促进作用。发奋构建宽松、和谐、民主的学*氛围,在操作活动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活动,用心实践,主动建构知识,提升学生的思维。如学生在用长方形折1/2、1/4的实践活动中,透过对不一样折法的分析比较,进一步加深了对分数好处的认识。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与提高,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不足:

  第一、在教学中本人在如何激励学生方面做得不够,言语*淡、缺乏热情;第二、在引导学生突破难点方面缺乏有效性,虽然能够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主地建构知识,但当学生对认知出现分歧的时候,如何给予正确匡正、引导还是感觉力不从心。

  期望各位同仁能够给予传经送宝,本人在这边先谢谢了!让我能在教学方面有更大的进步!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新课程出版的三年级数学第五册内容,是学生在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分数与整数有很大的差异,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

  本节课的目标定位是:

  1.体验*均分;初步理解几分之一。

  2.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自主学*能力和数学思考能力。

  教学过程:

  一、通过对“一半”的认识,理解“一半“的含义

  1.说一半是多少:

  (1)全班同学的一半

  (2)一组同学的一半

  (3)一个圆的一半

  2.说说一半是怎么分的?(*均分成相等的2分,两份中的一份就是一半)

  3.所有事物都可以分出一半,一半能用哪个数来表示呢?

  像全班同学的一半是用20表示、一组同学的一半是用5人表示,我们能说清它有多少: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会经常碰到类似这样一个圆的一半的情况,我们无法用所学的数说清它到底有多大。于是在数学上引入了分数,就象刚才这位同学说的可以用二分之一,这个分数表示这个圆的一半。任何事物的一半都可以用来表示。

  4.折一折:在正方形纸上折出二分之一,涂色表示

  二、动手操作,理解四分之一

  1.你能折出二分之一,四分之一你能折吗?

  2.折好涂色表示四分之一,交流。

  (学生对二分之一有了初步认识后,对折四分之一感到很顺利)

  3.折的方法不同,形状也不同,为什么都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呢?

  (通过这一折,学生理解了只要是*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四分之一)

  3.辨析:哪几个图形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说明理由。

  三、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比较

  1.折过了四分之一,你还能折一折,取一份用分数表示吗?

  学生折出了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一、三十二分之一等等,他们通过自己操作而得到新的分数很兴奋。

  2.折出了这么多的分数,你觉得谁折的分数大?

  大部分学生都认为三十二分之一最大,折出的八分之一最小,并且还说了理由:32比8大,当然1/32大。一些学生发现越折越小了,觉得1/32是最小的。(这时教师也不表态 )

  4.故事:

  猪八戒分西瓜:一次,唐僧派猪八戒前去探路,谁知去了好久也不见回来。于是派孙悟空去找。原来猪八戒在美滋滋的吃西瓜。刚咬第一口,悟空就从天而降。孙悟空说:“我吃西瓜的 二分之一。” 八戒心里一直想多吃点,听了高兴极了,说:”我可要吃八分之一。”学生这时候就议论纷纷了,到底谁吃的多呢?这下大部分同学认为孙悟空吃的多,因为他吃了西瓜的一半;一些认为猪八戒吃得多。

  课件演示:分西瓜(通过直观演示:大家一致认为八分之一比二分之一小。并且学生发现:*均分的份数多了,它的一份就小了。)

  5.回到折纸时的分数比较,1/8和1/32的比较,这时候,同学们都笑了,原来不能直接用32与8的比较来比较分数的大小,学生认识上提升了。理解了分母越大,*均分的份数就越多,其中的一份就越小。

  四、练*运用(略)

  反思:

  一、找准学生学*新知的“最*发展区”,在大背景下认识分数

  1.分数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如何将这一全新的知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找准学生学*的“最*发展区”是重要的,它是促使学生从“实际发展水*”向“潜在发展水*”的桥梁,学生的思维从已知世界自然而然滑向未知领域。教学时,从学生熟悉的“一半”入手,明确一半是怎么分的,从而引入用一个新的数来表示所有事物的“一半”。

  2.以往我们在初次教学分数时,总是以单个的物体的进行*均分,然后“半个”无法用整数表示的时候就引入了分数,优点是这样分数出现的实际需要性能够凸现,学生对分数的产生印象深刻;缺点是这样以单个的物体入手,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受到局限,会导致到高段学*分数的意义的时候,对单位“1”难以理解和接受。其实“一半”和“半个”是有区别的,只有“半个”才用分数表示是不全面的。因此,我在分数引入的时候,请学生说身边一些事物的一半,发现日光灯是11个,一半一下子无法说出来。同时一个圆的一半是多少也无法说清。然后,引出“所有事物的一半我们只用一个数表示出来”。从而引入分数二分之一,这样对于分数的认识放在了一个宽广的背景下来学*,学生体会到任何事物的一半都可以用一个1/2来表示。

  二、加强直观教学,降低认知难度

  分数的.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对学生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充分重视学生对学具的操作,通过折纸让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来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加深对分数概念含义的理解,降低了对分数概念理解上的难度。特别是在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时,尽管学生在正方形纸上这出了几个几分之一的分数,并且用分数表示出来,但是学生在比较分数大小的时候,还是受到整数认识的影响,认为1/32比1/8大,于是课件显示猪八戒分西瓜的过程,学生直观的认识到分的份数越多,一份就越小。从而使学生内化了分子是一的分数大小的比较这一知识。

  三、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学*往往是他们自己生活经验中对数学现象的一种“解读”.在教学中,如果能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他们喜闻乐见的素材唤起其原有的经验,那么学起来必然亲切、有趣、易懂了。学生的好胜心理强,教师在学生认识了1/4.纸上折了1/4后,谁还能折出其它分子是1的分数,学生动手积极性很高,纷纷折出了其它分数。当问谁折的分数大的时候学生就更愿意比了。起初,学生对分数的比较这一知识停留在比较表面、比较肤浅的水*上。他们用整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来比较分数,教师也不做出判断,而是利用学生喜欢听的故事,将知识蕴于故事中,在听故事、看课件演示中,使学生主动得构建自己的知识,而不是被动地去接受知识。当回过头来再比谁折的分数大的时候,学生都笑了。而教师也不必再多说什么,学生已经自己推翻了先前的认识。

  在整个课堂预设时,想的比较完美,事实上在真正上这堂课的时候有很多的缺憾、很多教学环节还有待完善。从整体上认识分数,对三年级学生而言是否要求拔得过高,在折分数操作时是否需要及时的比较等等。我想只有一次次积累、一次次思考,才能上出真正*实而有效的数学课。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