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实用五份

首页 / 试题 / |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 1

  一考试基本数据统计

  本次全年级参加人数:178人,*均成绩89分 及格率98% 优秀率58%

  二.试题具体情况分析

  1、在基本知识中,填空的情况基本较好。应该说题目类型非常好,而且学生在先前也已练*过,因此正确较高,这也说明学生初步建立了数感,对数的领悟、理解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学生良好思维的培养就在于做像这样的数学题,改变以往的题目类型,让学生的思维很好的调动起来,而学生缺少的就是这个,以致失分严重。

  2、此次计算题的考试,除了一贯有的口算、计算,用不同方法计算的题型,通过本次测验,我认识到学生的计算*惯真的要好好培养。

  3、还有*时应该多让学生动手操作,从自己的操作中学会灵活运用知识 让学生置身在一个充满趣味的数学活动中,激励学生用自己的智慧去解决问题,体现了浓浓的人文关怀。

  4、取材比较贴*生活,评估了学生联系生活的能力。例如:第五大题的第2.3小题,笑笑上楼,小虎做加法,第六大题试一试试卷从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况和知识经验出发,选取源于孩子身边的事和物,让学生体会学*数学的价值与乐趣。

  三.学生答卷情况分析。

  1、存在的不足:

  (1)部分学生在计算中计算粗心,仍有抄错或漏抄数据的现象;特别是在列竖式计算中,横式结果漏写或写错; 计算时粗心算错答案。

  (2)学生会读题时马虎没有弄清题意就开始做题,导致简单的计算错题太多。

  ( 3)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太差,对知识学*太死,不会灵活应用第五题第2.5小题只有很少学生做对,第六大题也只有个别学生想出来。

  2、录取的成绩:

  (1)在本次试卷中可以看出,学生基础计算总体还不错,说明学生掌握了前段所学知识。

  (2)多数学生能按要求正确答题,有一定的能力。

  (3)学生书写整体不错。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和改进措施。

  1、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惯。减少学生因不良的学**惯造成试卷上所反映的审题不仔细、看错符号、漏做试题、漏写结果等现象 。

  2、重视基本算理、基本概念教学,在教学中要减少机械的.、单调的重复训练,而应多设计一些有层次的变式训练,以提高学生对于概念正确地、全面地认识。减少学生因错误地或片面地理解概念造成的失分。

  4、关注学生的学*过程,让学生有体验数学的机会。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过程中体验数学和经历数学。数学学*特别是新概念、新方法的学*,应当为学生提供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索中去体会数学。

  5、为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好的课堂教学应当是富于思考的,学生应当有更多的思考余地。学*的效果最终取决于学生是否真正参与到学*活动中,是否积极主动地思考。而教师的责任更多的是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为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与空间。

  由数学网为您提供的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分析,希望给您的写作带来帮助!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 2

  导读:因为每位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不同,复*进度也不同。小编为大家提供了20xx年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青岛版,欢迎来参考!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 3

  导读:为了丰富同学们的学*生活,小编为同学们搜集整理了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苏教版20xx,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 4

  一考试基本数据统计

  本次全年级参加人数:178人,*均成绩89分 及格率98% 优秀率58%

  二.试题具体情况分析

  1、在基本知识中,填空的情况基本较好。应该说题目类型非常好,而且学生在先前也已练*过,因此正确较高,这也说明学生初步建立了数感,对数的领悟、理解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学生良好思维的培养就在于做像这样的数学题,改变以往的题目类型,让学生的思维很好的调动起来,而学生缺少的'就是这个,以致失分严重。

  2、此次计算题的考试,除了一贯有的口算、计算,用不同方法计算的题型,通过本次测验,我认识到学生的计算*惯真的要好好培养。

  3、还有*时应该多让学生动手操作,从自己的操作中学会灵活运用知识 让学生置身在一个充满趣味的数学活动中,激励学生用自己的智慧去解决问题,体现了浓浓的人文关怀。

  4、取材比较贴*生活,评估了学生联系生活的能力。例如:第五大题的第2.3小题,笑笑上楼,小虎做加法,第六大题试一试试卷从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况和知识经验出发,选取源于孩子身边的事和物,让学生体会学*数学的价值与乐趣。

  三.学生答卷情况分析。

  1、存在的不足:

  (1)部分学生在计算中计算粗心,仍有抄错或漏抄数据的现象;特别是在列竖式计算中,横式结果漏写或写错; 计算时粗心算错答案。

  (2)学生会读题时马虎没有弄清题意就开始做题,导致简单的计算错题太多。

  ( 3)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太差,对知识学*太死,不会灵活应用第五题第2.5小题只有很少学生做对,第六大题也只有个别学生想出来。

  2、录取的成绩:

  (1)在本次试卷中可以看出,学生基础计算总体还不错,说明学生掌握了前段所学知识。

  (2)多数学生能按要求正确答题,有一定的能力。

  (3)学生书写整体不错。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和改进措施。

  1、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惯。减少学生因不良的学**惯造成试卷上所反映的审题不仔细、看错符号、漏做试题、漏写结果等现象 。

  2、重视基本算理、基本概念教学,在教学中要减少机械的、单调的重复训练,而应多设计一些有层次的变式训练,以提高学生对于概念正确地、全面地认识。减少学生因错误地或片面地理解概念造成的失分。

  4、关注学生的学*过程,让学生有体验数学的机会。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过程中体验数学和经历数学。数学学*特别是新概念、新方法的学*,应当为学生提供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索中去体会数学。

  5、为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好的课堂教学应当是富于思考的,学生应当有更多的思考余地。学*的效果最终取决于学生是否真正参与到学*活动中,是否积极主动地思考。而教师的责任更多的是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为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与空间。

  由数学网为您提供的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分析,希望给您的写作带来帮助!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 5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卷

  一、 填空题(1-6每题 1分, 7-9每题 2分, 第10小题 3分, 11-12每题 4分, 第13小题 5分, 第14小题 6分, 共 34分)

  1. 七千 写作:( )

  2. 四百零五 写作:( )

  3. 五千零三十 写作:( )

  4. 二千三百 写作:( )

  5. ( )个一百是一千.

  6. 一个数是由5个千和8个一组成的.这个数是( ).

  7.20xx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卷: 999的最高位是( )位,比它多1的数是( ).

  8. (1)1000克=( )千克

  (2)4千克=( )克

  9. (1)2时=( )分

  (2)60秒=( )分

  10. 写出钟面上所指的时刻.

  11. 在20xx的后面接着连续写出4个数.

  20xx ____ ____ ____ ____

  12.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

  989、999、990、998

  ( )( )( )

  13. 4200是( )位数,4在( )位上,表示4个( ),2在( )位上,表示2个( ).

  14.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重量单位.

  二、 口算题(每道小题 6分 共 12分 )

  1. 78-17= 420-80=

  80+60= 4086=

  27+25= 24(22)=

  2. 350-80= 50+23-50=

  3000+7000= 110-(40+30)=

  28+47= 75-155=

  三、 计算题(1-4每题 3分, 5-8每题 4分, 共 28分)

  1. 74-27+34

  2. 2486

  3. 48-186

  4. (17+18)5

  5. 笔算并验算.

  7009-4306=

  6. 笔算并且验算.

  3425+608=

  7. 笔算并验算.

  4156+908=

  8. 笔算并验算.

  6210-5832=

  四、 应用题(1-2每题 5分, 第3小题 6分, 第4小题 10分, 共 26分)

  1. 每盒有8包糖,把3盒糖*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几包糖?

  2. 幼儿园买来14千克苹果,7千克梨,分给小朋友10千克,还剩多少千克水果?

  3. 学校买了32把笤帚,分给高年级20把,剩下的*均分给中年级和低年级.中年级和低年级各分到多少把笤帚?

  4. 商店有50台电冰箱,第一天卖了19台,第二天卖了21台,剩下的第三天

  卖完.第三天卖了多少台?(用两种方法解答)

  五、 选作( 5分 )

  学校种杨树12棵,比果树多2棵,学校共种树多少棵?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实用五份扩展阅读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实用五份(扩展1)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试题 (菁华5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试题1

  一、填空。

  1、36÷4=9,这个算式读作(),其中除数是(),商是()。

  2、8+22=30,54-30=24,把这两道算式改写成一道算式应该是()。

  3、把9个面包*均分成3份,每份有()个面包,列成算式是()。

  4、计算54÷9=()时,用到的乘法口诀是()。

  5、6个百、7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数是(),读作()。

  6、一个直角三角板中有一个()角,两个()角。

  7、风扇转动是()现象,推拉抽屉(tì)是()现象。

  8、49、50、51、52、()、()

  9、一架钢琴的售价是998元,约是()元;一台冰箱的售价是203元,约是()。

  10、9的3倍是(),8是2的()倍。

  二、判断下面的话对吗?对的画“√”,错的画“×”。

  1、计算35-(23-12)时,先算23-12。()

  2、12÷4=3,这道算式表示把12分成4份,每份是3。()

  3、风车转动是*移现象。()

  4、计算7×8和56÷7用同一句乘法口诀。()

  5、比锐角大的角一定是钝角。()

  三、计算。

  1、直接写得数。

  54÷9= 5×8= 54+6= 7÷7+5= 50+60=

  64-8= 7×3= 32÷8= 36-36÷6= 98-80=

  16÷2= 1×1= 63-7= 3×8-9= 150+10=

  72÷8= 6÷6= 5×9= 16÷2+2= 12-6=

  2、列式计算:

  (1)比54多29的数是多少?

  (2)52与39相差多少?

  (3)8的6倍是多少?

  (4)甲数是40,甲数是乙数的5倍,乙数是多少?

  五、动手操作。

  1、画一个直角。

  2、画一个钝角。

  六、解决问题。

  1、一捆电线长510米,用去243米,还剩多少米?

  2、有30个萝卜,*均分给5只小兔,每只小兔能分得几个萝卜?

  3、二年级有男生36人,女生12人要租船去黑龙滩春游。每条船坐6人,要租多少条船?

  4、粮店原来有90千克面粉,运走50千克,又运进30千克,现在粮店有多少千克面粉?

  5、动物园里有4只黑鸽子,8只白鸽子。

  (1)白鸽子的只数是黑鸽子的几倍?

  (2)每2只鸽子一个窝,一共需要多少个窝?

  (3)你还能提出不同的问题吗?并列式解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试题2

  一、填空。

  1、一个一个的数,56的后面第二个数是____,前面第一个数是____。

  2、一个数十位是6,个位是上8,这个数读作_____。

  4、写出比51小,比40大的数。

  5、58、43、96、88、75这几个数中,的数是,最小的数是,比50

  大,比88小的数有,比40大,比96小的数有。

  6、6.9元=角,7.5角=分,84分=角。

  7、一个一个的数,96后面的三个数是。

  8、与89相邻的两个数是。

  9、写出比62大,比71小的数。

  10、2014年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练*题:一个小时=分钟,一分钟=秒钟,那二个小时=分钟。

  二、看题列算式。

  1、62班小朋友种了31棵树,63班种了35棵,64班种的.和63班一样同,他们一共种了多少棵树?

  164班比62班多种了多少棵?

  264班和62班一共种了多少棵?

  2、小华画了46个汽球,小红画的比小华多6个,小明画的比小红少10个。

  1.小红画了多少个汽球?

  2.小明画了多少个汽球?

  3.他们一共画了多少个汽球?

  4.小华比小明多画了多少个汽球?

  3、蝴蝶有36只,蜜蜂有41只,蝴蝶比蜜蜂少多少只?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试题3

  一、直接写得数:

  24+46=

  56-28=

  12+68=

  99-73=

  59-56=

  23+35=

  44-28=

  27+48=

  59-15=

  47+53=

  94-10=

  88-60=

  二、用竖式计算:

  42+39=

  38+36=

  94-16=

  53-36=

  三、脱式计算

  15-324=

  80-79=

  40+26=

  12-357=

  四、解决问题:

  1、商店里有26个小汽球,15个大汽球,大汽球比小汽球少多少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合唱队有38个女同学,16个男同学,男同学比女同学少多少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养了36只兔,小红养了24只兔,小明比小红多养了多少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商店里有35盒红汽球,20盒黄汽球,黄汽球比红汽球少多少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试题4

  一、填一填。

  1、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 )来量。

  2、量比较短的物体,通常用( )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 )作单位。

  3、你的尺子上,从0到1是( )厘米,从0到8是( )厘米,从6到13是( )厘米。

  4、三角形是由( )跳条线段围成的,正方形是由( )条线段围成的。

  5、一条线段长是100个1厘米,这条线段长( )米。

  二、小小神算家。

  8厘米+12厘米=( )厘米

  54米+12米=( )米

  40厘米-30厘米=( )厘米

  39米+7米+2米=( )米

  20厘米+( )厘米=1米

  1米+4米+( )米=15米

  70厘米-7厘米=( )厘米

  95厘米+5厘米=( )米

  82米-5米=( )米

  30米+46米=( )米

  38厘米+12厘米=( )厘米

  78米-67米=( )米

  60厘米+40厘米=( )厘米=( )米

  1米-30厘米=( )厘米

  17米+25米+43米=( )米

  100米-50米=( )米

  45米-(28米+13米)=( )米

  34厘米+(28厘米-14厘米)=( )厘米

  三、在( )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一支粉笔的长是7( )

  铅笔盒长是23( )

  教室宽6( )

  一棵树高3( )

  小明的身高130( )

  操场长80( )

  手掌宽7( )

  毛巾宽29( )

  妈妈的身高165( )

  教学楼高10( )

  铅笔长11( )

  教室门高2( )

  一张床长2( )

  茶杯高10( )

  电视屏幕宽29( )

  黑板长3( )

  小刀长5( )

  电视塔高120( )

  课桌的长大约是80( )

  窗户的高大约是2( )

  筷子长15( )

  图钉的长是1( )

  语文书长21( )

  红领巾最长的边长50( )

  四、排一排。

  1、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12厘米、2米、21厘米、32厘米、1米、25厘米

  2、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11厘米、4厘米、1米、170厘米、85米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试题5

  一、判断:

  1、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2、64—48÷8先算减法,再算除法()

  3、求比72多20的数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4、求80比100少多少,用减法计算()

  5、5+4×6和(5+4)×6的运算顺序相同()

  6、早上8:00到中午12:00,中间经过4小时()

  7、女生比男生多4人,就是男生比女生少4人()

  8、一袋盐重500克,两袋盐就是1千克()

  9、的三位数比的两位数多900()

  10、最小的四位数减1就是的三位数()

  二、填空:

  1、10个十是(),2000里有()个百。

  2、5个千,2个十,3个一组成的数是()

  3、四千零九十写作(),八千写作()

  4、从右边起,第()位是百位,第四位是()位。

  5、7002=()+(),8300=()+()

  6、分针指着10,时针走过2,这时的时刻是()时()分。

  7、1时=()分180秒=()分

  8、甲数比乙数多40,乙数是20,甲数是()。

  9、小红有5元钱,用去3元2角,还剩()。

  三、文字题:

  1、一个数减去46得98,这个数是多少?

  2、比120多90的数是多少?

  3、728比1000少多少?

  4、350减一个数得148,这个数是多少?

  四、应用题:

  1、河里有鸭39只,鹅比鸭少20只,鹅有多少只?

  2、把43个本子,*均发给8个同学,每人发几个?还剩几个?

  3、挖一条长40米的公路,已经挖好了26米,剩下的两天挖完,*均每天挖多少米?

  4、一斤苹果2元,一斤梨3元,妈妈买了6斤苹果和一斤梨,一共要用多少钱?

  5、学校买一个排球和四副乒乓球拍,一共用65元,一个排球29元,每副乒乓球拍多少元?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实用五份(扩展2)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实用五份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 1

  亲爱小朋友们,今天为你准备了20xx年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北师大版,相信大家一定能够努力做、开动脑筋,做出满意的答卷。加油啊!!!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 2

  一、考试基本情况统计。

  本次二(1)和二(2)共有120人参加考试。二(1)班*均成绩92.71分,及格率100%,优秀率79%,位于年级第一名;二(2)*均成绩89.07分,及格率100%,优秀率61%,位于年级第三名。

  二.试卷情况分析

  这次考试共设六道大题,包括了二年级下册所学内容,题型多样,涵盖面广,有计算、填空、选择、判断、测量、统计和解决问题,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目标,也体现了双基。从卷面来看,学生的字迹比较工整,书写非常认真,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

  1、口算部分是加减乘中最简单的一步计算,考查学生的`口算能力,学生做题较好,80%的学生全对。

  2、填空:容易出错的是第4、8、9小题。第4小题:找规律填数的第2小题650、(630)、680、695、(710),一部分同学不知道是每次减15。第8小题是考查和5、7有关的口诀。第9小题中出错较多的是,个别学生不细心,没有认真计算。

  3、第三大题选择:这个题目的第1小题,大部分学生因不理解讲台是什么而理解成讲桌出错,第4小题是谁家离得*,少数学生因对题不理解,得分率较低。

  4、第四大题判断:出错最多的是第4小题,其次是第5小题。第4小题出错的原因是学生认为锯掉一个角可能会是三个角,没有考虑到五个角的情况而出错。第5小题是加画一条线就增加了2个直角,这道题学生没有考虑到如果随意画有可能不是直角的情况。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 3

  一、考试基本情况统计。

  本次二(1)和二(2)共有120人参加考试。二(1)班*均成绩92.71分,及格率100%,优秀率79%,位于年级第一名;二(2)*均成绩89.07分,及格率100%,优秀率61%,位于年级第三名。

  二.试卷情况分析

  这次考试共设六道大题,包括了二年级下册所学内容,题型多样,涵盖面广,有计算、填空、选择、判断、测量、统计和解决问题,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目标,也体现了双基。从卷面来看,学生的字迹比较工整,书写非常认真,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

  1、口算部分是加减乘中最简单的一步计算,考查学生的口算能力,学生做题较好,80%的学生全对。

  2、填空:容易出错的是第4、8、9小题。第4小题:找规律填数的第2小题650、(630)、680、695、(710),一部分同学不知道是每次减15。第8小题是考查和5、7有关的口诀。第9小题中出错较多的是,个别学生不细心,没有认真计算。

  3、第三大题选择:这个题目的.第1小题,大部分学生因不理解讲台是什么而理解成讲桌出错,第4小题是谁家离得*,少数学生因对题不理解,得分率较低。

  4、第四大题判断:出错最多的是第4小题,其次是第5小题。第4小题出错的原因是学生认为锯掉一个角可能会是三个角,没有考虑到五个角的情况而出错。第5小题是加画一条线就增加了2个直角,这道题学生没有考虑到如果随意画有可能不是直角的情况。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 4

  1、一个数千位上是2,百位上是3,十位上是0,个位上是5,这个数是()。

  2、7cm=()mm4km=()m50dm=()m3m=()cm

  3、在()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A、淘气的身高大约130(),

  B、马拉松长跑比赛全长42(),

  C、1分硬币大约有1()厚。

  4、按规律填数:

  358359()()362363

  5、用6、0、3、2四个数组成的最大四位数是(),最小的四位数是()。

  6、把375300221731759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

  ()>()>()>()

  二、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

  680-600=340-80=350+70=45÷9=243+300=140+600=

  2、用竖式计算

  20÷6=1392-873=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 5

  一、考试基本情况统计。

  本次二(1)和二(2)共有120人参加考试。二(1)班*均成绩92.71分,及格率100%,优秀率79%,位于年级第一名;二(2)*均成绩89.07分,及格率100%,优秀率61%,位于年级第三名。

  二.试卷情况分析

  这次考试共设六道大题,包括了二年级下册所学内容,题型多样,涵盖面广,有计算、填空、选择、判断、测量、统计和解决问题,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目标,也体现了双基。从卷面来看,学生的字迹比较工整,书写非常认真,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

  1、口算部分是加减乘中最简单的一步计算,考查学生的口算能力,学生做题较好,80%的学生全对。

  2、填空:容易出错的是第4、8、9小题。第4小题:找规律填数的'第2小题650、(630)、680、695、(710),一部分同学不知道是每次减15。第8小题是考查和5、7有关的口诀。第9小题中出错较多的是,个别学生不细心,没有认真计算。

  3、第三大题选择:这个题目的第1小题,大部分学生因不理解讲台是什么而理解成讲桌出错,第4小题是谁家离得*,少数学生因对题不理解,得分率较低。

  4、第四大题判断:出错最多的是第4小题,其次是第5小题。第4小题出错的原因是学生认为锯掉一个角可能会是三个角,没有考虑到五个角的情况而出错。第5小题是加画一条线就增加了2个直角,这道题学生没有考虑到如果随意画有可能不是直角的情况。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实用五份(扩展3)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试题实用5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试题 1

  一、 填空题

  1. 七千 写作:( )

  2. 四百零五 写作:( )

  3. 五千零三十 写作:( )

  4. 二千三百 写作:( )

  5. ( )个一百是一千

  6. 一个数是由5个千和8个一组成的.这个数是( )。

  7.2014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卷: 999的最高位是( )位,比它多1的数是( )。

  8. (1)1000克=( )千克

  (2)4千克=( )克

  9. (1)2时=( )分

  (2)60秒=( )分

  10. 写出钟面上所指的时刻。。

  11. 在2097的后面接着连续写出4个数。

  2097 ____ ____ ____ ____

  12.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

  989、999、990、998

  ( ) ( ) ( )

  13. 4200是( )位数,4在( )位上,表示4个( ),2在( )位上,表示2个( ).

  14.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重量单位.

  二、 口算题

  1. 78-17= 420-80=

  80+60= 4086=

  27+25= 24(22)=

  2. 350-80= 50+23-50=

  3000+7000= 110-(40+30)=

  28+47= 75-155=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试题 2

  一、直接写出得数。

  42+20=  30+29=  8×3+6=   4×7=

  6×7=   18+60=  8×5=   37-32-5=

  二、填空。(共16分)

  1、50米�C26米=( )米

  3米-100厘米=( )米

  32厘米�C19厘米=( )厘米

  20米+80米=( )米

  ( )×6=30  ( )×8=48  ( )×( )=18

  7×( )=42  ( )×9=27  ( )×( )=36

  2、三个小朋友,进行乒乓球比赛,每两人进行一次,一共要进行( )次比赛。

  3、在下面的( )里能填几?

  ( )×6<27  ( )<3×7  ( )×8<65

  ( )<5×9 30="">5×( )  4×( )<15

  4、6个3相加,写成乘法算式是( ),这个式子读作( )。

  5、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支彩笔长约10( )。

  妈妈身高1( )62( )。

  教室大约长10( )。

  木床长约2( )。

  三、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1、5个3相加是多少?正确的列式是( )

  A、5+5+5=15  B、5+3=8  C、5×3=15

  2、用2、6、0三个数字组成的两位数有( )个。

  A、2  B、4  C、6、

  3、5+5+5+4,不可以改写成算式( )。

  A、5×4  B、5×3+4  C、4×5-1

  4、4个好朋友见面互相拥抱一次,共要拥抱( )次。

  A、3次  B、4次  C、6次

  四、判断:

  1、9个4相加的和是13。( )

  2、小强身高大约是137厘米。( )

  3、角都有一个端点,两条边。( )

  4、时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分。( )

  5、1条直线长100米。( )

  五、画一画:

  1、画一条比10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2、在方格纸上分别画一个锐角、直角、钝角。

  六、计算。

  1、用竖式计算。

  67+32=  46+28+23=

  96-54=  82-37-12=

  2、列式计算:

  (1)5个7相加得多少?

  (2)两个加数都是18,和是多少?

  (3)一个乘数6,另一个乘数是4,积是多少?

  (4)比6个9的和多15的数是多少?

  七、用数学。

  1、每辆小客车最多可以坐9人,4辆小客车最多能坐多少人?

  答:4辆小客车最多能坐( )人。

  2、水果店上午运来48箱水果,下午运来37箱。

  ①一天共运来多少箱水果?

  答:一天共运来( )箱水果。

  ②卖出56箱,还剩下多少箱?

  答:还剩下( )箱。

  3、学校有女老师43人,男老师比女老师少27人,学校一共有老师多少人?

  答:学校一共有老师( )人。

  4、一个茶壶32元,一个茶杯4元。

  ①买8个茶杯和1个茶壶一共要用多少钱?

  答:买8个茶杯和1个茶壶一共要用( )元钱。

  ②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试题 3

  一、填空。

  1、一个一个的数,56的后面第二个数是____,前面第一个数是____。

  2、一个数十位是6,个位是上8,这个数读作_____。

  4、写出比51小,比40大的数。

  5、58、43、96、88、75这几个数中,的数是,最小的数是,比50

  大,比88小的数有,比40大,比96小的数有。

  6、6.9元=角,7.5角=分,84分=角。

  7、一个一个的数,96后面的三个数是。

  8、与89相邻的两个数是。

  9、写出比62大,比71小的数。

  10、2014年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练*题:一个小时=分钟,一分钟=秒钟,那二个小时=分钟。

  二、看题列算式。

  1、62班小朋友种了31棵树,63班种了35棵,64班种的.和63班一样同,他们一共种了多少棵树?

  164班比62班多种了多少棵?

  264班和62班一共种了多少棵?

  2、小华画了46个汽球,小红画的比小华多6个,小明画的比小红少10个。

  1.小红画了多少个汽球?

  2.小明画了多少个汽球?

  3.他们一共画了多少个汽球?

  4.小华比小明多画了多少个汽球?

  3、蝴蝶有36只,蜜蜂有41只,蝴蝶比蜜蜂少多少只?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试题 4

  1、学校有95只兔子,卖了27只,还剩多少只?

  2、姐姐做了64朵花,送给妹妹17朵,还剩下几朵?

  3、学校举办作业展览,把75本练*本摆成两行,第一行40本,第二行多少本?

  4、小冬有55块饼干,他吃了一部分后,还剩18块,小冬吃了多少块?

  5、老师留数学作业,小明做了14道,还要多少道才能做完22道?

  6、粮店有56袋大米,卖出多少袋后还剩18袋?

  7、一袋大米50千克,吃了半个月还剩14千克,吃了多少千克大米?

  8、水果店有26筐苹果,卖出多少筐后还剩8筐?

  9、二年级一班有5组同学,*均每组有5个,“六一“节有21人参加合唱队。没参加合唱队的有多少人?

  10、小华和爸爸、妈妈比赛做计算,小华一分钟算对了6道计算题,爸爸的是小华的4倍,妈妈比爸爸少做对了5道。妈妈一分钟做对多少道?

  11、二年级一班有5个红皮球,黄皮球的个数是红皮球的3倍,黄皮球比红皮球多几个?

  12、妈妈买来12只苹果和16只梨,如果要把它们全部装在袋子里,每只袋子只能装4只水果,需要几只袋子?

  13、超市里买4袋饼干要付8元,买8袋饼干要付多少元?

  14、老师有8袋乒乓球,每袋6个,借给同学15个,还剩多少个?55、老师拿70元去买书,买了7套故事书,每套9元,还剩多少元?

  16、绿化带种有9棵柳树,松树的棵树是柳树的3倍,柳树的棵树是杨树的3倍,绿化带中有松树几棵?有杨树几棵?

  17、数学课上小朋友做游戏,每5人一组,分了6组,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18、一本故事书,小明每天看5页,看了9天,还剩28页,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19、王老师在文具店买了5张绿卡纸,15张红卡纸。红卡纸是绿卡纸的多少倍?

  20、二年级一班有20名男生,22名女生,*均分成6个小组,每组有几名同学?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试题 5

  一、填一填。

  1、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 )来量。

  2、量比较短的物体,通常用( )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 )作单位。

  3、你的尺子上,从0到1是( )厘米,从0到8是( )厘米,从6到13是( )厘米。

  4、三角形是由( )跳条线段围成的,正方形是由( )条线段围成的。

  5、一条线段长是100个1厘米,这条线段长( )米。

  二、小小神算家。

  8厘米+12厘米=( )厘米

  54米+12米=( )米

  40厘米-30厘米=( )厘米

  39米+7米+2米=( )米

  20厘米+( )厘米=1米

  1米+4米+( )米=15米

  70厘米-7厘米=( )厘米

  95厘米+5厘米=( )米

  82米-5米=( )米

  30米+46米=( )米

  38厘米+12厘米=( )厘米

  78米-67米=( )米

  60厘米+40厘米=( )厘米=( )米

  1米-30厘米=( )厘米

  17米+25米+43米=( )米

  100米-50米=( )米

  45米-(28米+13米)=( )米

  34厘米+(28厘米-14厘米)=( )厘米

  三、在( )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一支粉笔的长是7( )

  铅笔盒长是23( )

  教室宽6( )

  一棵树高3( )

  小明的身高130( )

  操场长80( )

  手掌宽7( )

  毛巾宽29( )

  妈妈的身高165( )

  教学楼高10( )

  铅笔长11( )

  教室门高2( )

  一张床长2( )

  茶杯高10( )

  电视屏幕宽29( )

  黑板长3( )

  小刀长5( )

  电视塔高120( )

  课桌的长大约是80( )

  窗户的高大约是2( )

  筷子长15( )

  图钉的长是1( )

  语文书长21( )

  红领巾最长的边长50( )

  四、排一排。

  1、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12厘米、2米、21厘米、32厘米、1米、25厘米

  2、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11厘米、4厘米、1米、170厘米、85米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实用五份(扩展4)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2篇

  教学目标:

  1、结合观察、操作活动,能够用自然的语言描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

  2、了解折、画、比、量等多种认识图形的方法,体会研究图形方法的多样性。

  3、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获得空间和图形知识的经验,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

  教学难点:

  明确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画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三角板、长方形纸、正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师:大家喜欢玩捉迷藏吗?老师把我们学过的两个*面图形藏在了这两张图片里,一张是数学书的封面,另一张是邮票,你能找出来吗?

  生:数学书封面后面是长方形,邮票的后面是正方形。

  (教师板书:长方形、正方形)

  师: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你都知道哪些?

  生: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

  生:长方形有两条长长的边,两条短短的边。

  生:长方形长边叫做长,短边叫做宽。

  师:大家知道的可真多,那到底是不是像我们说的那样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进一步去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师板书:长方形与正方形)看看它们的边和角都有哪些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复*,唤起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了解,再通过对“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你都知道哪些?”问题的回答,更好的了解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知程度,并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学*的积极性。

  二、探究体验、加深理解

  1、长方形特点。

  师:我们先来研究长方形,请大家找出一张长方形纸。

  (课件出示要求)要求:你可以借助直尺和三角板,用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的方法,看看长方形的边和角都有什么特点。(教师指出边和角)

  生:动手操作实践。

  师:同学们通过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对长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发现?(学生将折和量的过程进行演示)

  生:我用三角板的直角量了量,发现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教师板书:四个角都是直角)

  生:我用直尺量了量,发现长方形两条短边的长度一样,两条长边的长度一样。

  生:我用折一折的方法,将长方形上下两条边重叠,发现两条边一样长;再将长方形左右两条边重叠,发现这两条边也一样长。

  师:大家通过量一量和折一折的方法,都发现了上下两条边相等,左右两条边相等,上下边是相对的边,在数学中我们把它叫做对边,除了上下这组对边外,还有左右也是一组对边,所以在长方形中,也可以说是,对边相等。(教师板书:对边相等)

  教师评价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长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边相等。

  2、正方形特点。

  认识了长方形的特点,你能用刚才研究长方形的方法来研究一下正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特点吗?

  要求:请你用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的方法来研究正方形边和角的特点。

  生:动手操作实践。

  师:同学们通过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对正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发现?(学生将折和量的过程进行演示)

  生:我用三角板的直角量了量,发现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教师板书:四个角都是直角)

  生:我用直尺量了量,发现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

  生:我用了折一折的方法,先将上下两条边重叠,发现上下两条边一样长,再将左右两条边重叠,发现左右两条边一样长,再将对角重叠,发现相邻的两条边一样长,所以说,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教师板书:四条边相等)

  教师评价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正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相等。

  师:同学们太棒了,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都找了出来,请再仔细看一下黑板上它们的特点,有哪些相同点,哪些不同点。

  生:相同点是它们四个角都是直角,不同点是长方形对边相等,而正方形是四条边相等。

  【设计意图】通过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的方法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边和角的特点,同时加强了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点的体验,降低了对特点认识的难度。

  3、认一认

  师:其实,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每条边都有它们自己的名字,请你自己看答题卡的认一认,说说它们都叫什么名字。

  生:长方形长长的边叫做长,短短的边叫做宽;正方形的四条边都叫做边。(教师板书:长、宽、边)

  师:长方形中有几条长?几条宽?

  正方形的四条边中,只有这一条叫边吗?

  生:长方形中有两条长,两条宽。(边指边说)

  生:正方形四条边相等,所以四条边都叫做边。

  【设计意图】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边和角的特点后,让学生通过自学的方法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各边的名称,可以加深学生对于边的认识。

  三、实践应用、巩固概念

  1、你能画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吗?(在格子图中)

  学生动手画一画,交流汇报。

  2、、用一张长12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纸折正方形,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学生拿一张长方形纸动手操作折一折,集体交流、讨论,教师最后用课件演示操作过程,得出结果。

  【设计意图】在练*部分设计了三道题目,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第三道题目是巩固对长方形特点的理解,可能稍微有些难度,但通过动手折一折,对学生的理解有很大的帮助。

  四、总结提升

  通过本节课,我们对长方形和正方形边和角的.进一步研究,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内容:教材第4页例2、“想想算算”,练*一第4~6题。

  教学要求:使学生初步理解和学会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引新

  1、口算下面各题。

  64-3076-4053-20

  64-376-453-2

  64-676-753-5

  2、学生做第4题复*题,然后口答,老师板书。

  3、口算下面各题。

  32+2546+1327+32

  37+2546+1727+23

  口算后提问:两位数加两位数是怎样口算的?

  4、揭示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2第(1)题。

  (1)出示例题96-43=

  (2)这道题是两位数减两位数,你能按照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思考方法说一说你想怎样算吗?

  (3)提问:把43分成40和3以后,要从96里怎样来减?

  (4)请小朋友按照刚才的'口算方法把第4页上例2的第(1)题算一算,在方框里填上数。

  (5)谁来告诉大家,96-43是怎样口算的?

  2、教学例2第(2)题。(同上)

  3、提问:根据上面两题的计算,你能说说两位数减两位数要怎样算吗?

  三、巩固练*

  1、做“想想算算”第1题。

  (1)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做在书上。

  (2)检查订正。

  (3)指出:两位数减两位数,实际上就是用连减的方法,先减几十,再减几,算出得数。

  2、做“想想算算”第2题。

  3、做练*一第4题。

  (1)指名4人板演,一组一组算,其余学生分两组,每人做两组(4道)题。

  (2)提问:每组题里的两道题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个位不够减怎么办?

  四、课堂

  提问:这节课学*了什么内容?两位数减两位数要怎样算?个位不够减怎么办?

  五、课堂作业

  练*一第5、6题。

  教学内容

  人教二年级下册教材第61页例2及“做一做”。

  内容简析

  例2:借助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除法的含义,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2、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积累观察、操作、讨论、合作交流、抽象和概括等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抽象思维。

  3、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法与学法

  1、本课时主要是运用计算和对比的教学方法,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2、本课时学生的学*主要是通过总结、归纳、抽象、概括等方法来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操作实践法:如果摆1个正方形要用4根小棒,那么8根小棒可以摆几个正方形呢?怎样列式?8÷4=2(个)。

  学生动手实践,得到8根小棒可以摆2个正方形。

  如果是9根、10根、11根、12根小棒又会出现什么情况?接下来,咱们就用手中的小棒摆一摆,看看能摆几个这样的正方形。一人摆小棒,一人把摆的结果及所列的算式写在下面的记录单上。

  小棒根数 摆的结果 算式

  8根 8÷4=2(个)

  9根 9÷4=2(个)……1(根)

  【品析:在实践操作中,学生情趣盎然,积极参与,并把操作结果一一记录,为下一步观察、比较、分析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故事描述法:孙悟空开了一家眼镜店,给人做镜框,他做一个正方形的镜框用4根铝合金条。8根铝合金条可以做两个镜框;9根铝合金条可以做两个镜框,余下1根;10根铝合金条可以做两个镜框,余下2根;11根铝合金条可以做两个镜框,余下3根……真有趣,孙悟空的眼镜店里所包含的数学知识就是我们学*的有余数的除法。我们今天就跟孙悟空一起探究这些有余数的除法里有趣的数学问题——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品析:把用小棒摆正方形编写成孙悟空做镜框的童话故事,大大增加了课堂情趣,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合作探究。

  (1)教师操作:在实物投影仪上用4根小棒摆出一个正方形。

  (2)学生思考:用8根小棒可以摆出几个正方形?你能列出除法算式吗?

  (3)小组合作:用9根、10根、11根、12根小棒摆出独立的正方形,看看能摆出几个,还剩多少根?(每组准备的小棒根数不同,共分成以下5种情况)

  (4)根据摆出的小棒图,列出除法算式。

  2、交流反馈。

  教师组织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将结果展示在黑板上。

  3、观察对比,发现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1)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些除法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2)组织学生讨论:

  ①你们发现余数有什么规律?

  ②质疑:为什么余数总是1、2、3而不是其他的数?

  ③猜想并验证:余数可能是4或5吗?为什么?

  ④余数和谁有关系?是怎样的关系?

  (3)教师小结并板书:

  余数既不能比4大,也不能和4相等,也就是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余数<除数。(板书)

  【品析:充分让学生进行操作实践,实践操作可以使学生对知识点印象更深刻。】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P19-P21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过河”的情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算式。

  3.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后进行计算的*惯。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并运用小括号,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探索“小括号”的应用过程。

  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

  师:上新课之前,老师想考考你们。

  课件出示复*题:

  1.比一比,看谁的眼力好。(说出运算顺序)

  30+8×4 5×2+3 80-64÷8 29+24÷4

  2.把二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算式。

  5×3=15 81÷9=9 16+12=28 25+15=40 9-9=0 28÷7=4

  (课前复*,为新知识的学*作铺垫。)

  二、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1.谈话:小淘气是个善于观察,善于发现问题的孩子,在生活中他发现了许多数学问题。他很想和同学们挑战,你们愿意和他比一比吗?

  (用谈话法为学生引出一个虚拟的竞争对手,激发了学生的学*热情,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初步的竞争意识)

  2.课件出示 “过河”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

  (1)理解图意,明确问题

  学生观察后教师提问:图中告诉我们哪信息?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学生回答)

  师:刚才同学们都说得很好,现在我们一起来看图。

  河岸上有男生29人,女生25人,他们想要过河,现在每只船限乘9人,需要几只船?

  (通过创设男、女生过河的情境,使学生将计算生活化,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2)独立尝试,合作解决问题

  师: 请同学们动脑筋想一想,帮助图中的小朋友解决问题。

  师: 我们先估计一下,大概需要几条船?把你的方法告诉大家。

  生1:我估计大概需要7条船。我把男生看成30人,女生看成30人,这样用总人数60人除以9,大约需要7条船。

  生2:我估计大概需要6条船。方法和前面的同学差不多,只是人数多算了,所以我从7条里减掉1条船,大约需要6条船。

  师:那么到底需要几条船?谁会列式解答?

  生:29+25=54(人)

  54÷9=6(只)

  师:第一步先算什么?

  生:先算全班总人数,再除以每条限乘9人。

  师:说得好!

  师:谁能用我们前面学的知识把分步式列成一个综合算式?

  生:29+25÷9

  师: 小组讨论:这样列式行不行?

  生1:不行,因为这样就不是先算加法了

  生2:不行,因为这样就先算女生要几条船,男生没算

  ……

  (评析问题的出现为后面小括号的出现做好铺垫。)

  师:好,你们说得都很有道理,那我们该怎么办?

  要先算29+25,就必须给它加上一个符号表示出来。现在请同学们试着写一写。

  小组合作交流,学生试写 并展示 :

  29+25÷9 (29+25)÷9

  师:大家仔细观察,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数据和运算符号一样。

  师:观察的非常认真,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生:后一道算式加了小括号。

  师:那咱们计算一下,结果怎么样?

  学生计算展示得数后讨论:

  为什么两道题的得数不同?多让学生说。

  师:大家说的都很好,小括号改变了运算顺序,导致得数不同。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一种新符号——“( )”小括号(板书)。每个数学符号都有它所表示的意义。

  小括号的作用可大了,以后,大家看到算式中有小括号,就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现在再来看这道题,应该怎样做才能符合题意呢?

  (评析结合具体情境,教师将小括号介绍给学生。)

  师:同桌之间讨论并汇报结果。(引导学生感知小括号在计算中的作用。)

  生:(29+25)÷9

  =54÷9

  =6(只)

  答:需要租6只船。

  师:通过对“过河”问题的解决,我们知道了小括号的作用 ,谁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它的作用?

  生1:小括号能改变运算顺序。

  生2:算式中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生3:小括号里的要先算,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师:老师把大家说的编成了一首儿歌,你们想听吗?

  出示 :小括号,本领大,

  算式有你就变化。

  改变顺序少不了,

  先算括号要记牢。

  学生齐读。

  (儿歌的编制进一步让学生认识有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加深印象。)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比一比,谁的眼睛亮。(说说不同之处及运算顺序)

  18-9×2 (18-9)×2

  2.比一比,看谁算得对又快。(学生说说算法)

  5×(36-29) (83-35)÷8 94-(25+19)

  3.我帮妈妈算一算

  每桶方便面4元,每袋大米64元,妈妈带了100元钱买了一袋大米,剩下的钱可以买几桶方便面?

  学生独立做题,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你的收获是什么?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第18~19页。

  内容分析:

  《买鲜花》是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节的内容,本节课是通过创设 “买鲜花”的问题情境,通过“买1枝菊花和1枝百合花,共花多少元?”这个问题,列出含有除法和加法的混合运算,并通过具体的情境,使学生体会到既有除法又有加法的算式中,应先算除法,再算加法。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解决“1枝康乃馨比1枝玫瑰花便宜多少元?”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分别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解答,让学生通过交流发现在既有除法又有减法时,应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表内乘除法,也能熟练地进行加减运算,上节课又刚刚学*了乘加、乘减的混合运算,利用知识的迁移来学*,不会有太大困难。但学生的知识底缊不同,理解能力也不一样,因此,应针对个别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练*来提高学生对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的理解。

  教学目标:

  1、通过“花店买花”的问题情境,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除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能正确地计算有关除加、除减的两步式题。

  教学难点: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除加、除减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做奖品用的各式花朵。

  教学方法:

  用引导法、交流法、观察法。利用课件、图片,创建设了4个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学会用准确的语言描述除加、除减的运算顺序。用激励的语言、及时的评价,使学生自始至终保持愉快的心情参与到整个课堂的学*,课后练*分层进行,使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问题

  师:同学们,三八妇女节,快到了,你准备给妈妈送点什么礼物?(学生说一说)小红准备买一束花送给妈妈,那么,现在我们陪她一起去花店看看吧!

  1、出示主题图

  2、谁来说说,在花店里,你看到什么?

  [设计意图:这个问题,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图片信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的能力。]

  3、看到那么漂亮的鲜花,小红真想能把它们全部买回家送给她亲爱的妈妈,可是,她口袋里的钱非常有限,只够买两种鲜花,而且每样只能买一枝。同学们,如果你是小红,你打算怎么买呢?

  4、小组内交流。买1枝菊花和1枝百合花,买1枝康乃馨和1枝百合花,买1枝菊花和1枝玫瑰……

  二、探究发现、建立模型

  (一)探究除加混合运算顺序

  师:小红听到同学们那么热情地帮她,内心非常地高兴,她还让我替她谢谢你们呢。而且啊,她还说,她最喜欢就是--同学所想的配法,也就是买1枝菊花和1枝百合花。那么,你们能否动动小脑筋帮帮小红算算,买1枝菊花和1枝百合花需要多少元?

  引导学生思考:

  (1)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买1枝菊花和1枝百合花的价钱)

  (2)1枝菊花多少钱?(不知道)1枝百合花多少钱?(4元)

  (3)先求什么?(1枝菊花的价钱)

  (4)再求什么?(买1枝菊花和1枝百合花共多少元?)

  (5)好,现在请同学们在草稿纸上尝试列式解答。

  (6)谁来说说你是怎样列式的?并说说理由。8÷4=2(元) 2+4=6(元)

  (7)上节课,我们学过,像这样有联系的两个算式,我们可以写成一个综合算式,谁会?(8÷4+4)那么,这条算式里,既有除法,又有加法,我们计算时,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呢?

  [设计意图:难点就在于此,通过小组的合作,由学生自主探索得出答案,培养学生的合意识。]

  (引导学生说出:1枝菊花的价钱不知道,所以必须先算1枝菊花的价钱,也就是先算除法,再来算1枝菊花和1枝百合花的总价钱,所以最后算加法。)

  (8)像这样既有加法又有除法的算式,我们叫它除加混合算式。那么在除加混合算式中,我们应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9)介绍综合算式的计算格式和书写方法(边讲解示范,边板书)

  8÷4+4

  =2+4

  =6(元)

  (二)探究除减混合运算顺序

  师:谁来帮老师想一想:1枝康乃馨比1枝玫瑰花便宜多少元?

  (1)题目里的“便宜”是什么意思?

  (2)同学们,刚才小红的问题,我们一下子就把它解决了,老师相信,这个问题也难不倒你们。好,现在让同学们先自己独立思考一下,并尝试在草稿纸上列式计算。

  (3)嗯,大部分同学已想好了,那么现在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想法跟同伴说说吧。

  (4)谁来说说你是怎样列式的?

  24÷8=3(元) 5-3=2(元)

  (5)为什么要这样列式?

  (1枝康乃馨的价钱不知道,所以要先算,然后就可以和1枝玫瑰的价钱比较谁便宜了。)

  (6)还可以怎么列算式?

  还可以列成综合算式:5-24÷8

  (7)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8)你的发言太精彩了,那么,我们在计算时是先算减法呢?还是先算除法?为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因为1枝康乃馨的价钱不知道,需要先算出来,所以先算除法)

  (9)小结:像这样既有减法又有除法的算式,我们叫它除减混合算式。那么在除减混合算式中,我们应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10)5-24÷8

  =5-3

  =2(元)

  (11)同学们真是爱动脑筋的孩子!在大家的合作下,这个问题终于解决了,老师真替你们高兴!

  三、理解应用、强化体验

  1、谈话:花店老板知道,同学们都想送礼物给妈妈,他很受感动,所以特意抱出来一大束鲜花,说:“只要你能算出花朵的算式,鲜花就送给你了。”同学们,想不想用自己的智慧给妈妈献上一份的礼物呀?

  ⑴出示花朵计算卡(P19试一试)(同学们,可选择自己喜欢的花朵来计算,只要你计算对了,花店老板就会把那朵花送给你的,想不想要?加油!)

  强调:计算时,先想清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才动笔计算,而且要注意综合算式的书写格式。

  [设计意图:延续新课中的情境,通过形式多样的练*,巩固所学的新知,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⑵仔细观察我们刚算过的这6个算式,都出现过什么运算?(有加减法还有乘除法)

  ⑶归纳小结:有加减又有乘除的算式里,我要先计算(乘除法),后计算(加减法)。

  ⑷师:恭喜这些同学得到了这么多美丽的礼物,这是他们用智慧得到的,妈妈一定会很开心的。

  2、老师想知道大家对刚才总结的.规律掌握的好不好,要再考考你们,敢不敢?(P20第4小题)

  3、森林医生。(P20第3小题)

  大树爷爷生病了,而且病得很重,让我们帮助大树爷爷把病治好,使它们健康地笑起来,好吗?(先引导学生找现病因,再重新更正)

  四、总结归纳、提升经验

  1、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快乐的40分钟就要和大家说再见了。你有什么收获,快和同伴说说吧。(学生畅所欲言)

  2、好,我们明天继续相约快乐40分,同学们再见!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本节课形成一个总体印象。]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实用五份(扩展5)

——二年级数学下册五单元教案3篇

  教学目标:

  1.充分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会计算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2.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新知,通过计算过程的教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增强学生细心计算的意识,锻炼学生准确计算的能力,规范脱式计算的格式。

  教学重难点:

  理解并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规律。

  教学过程:

  一、复*旧知识,唤醒已有经验

  1.回顾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课件出示练*题。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指名学生与全班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运算顺序,并强调脱式计算的格式:横式的等号写在式子的右边,而脱式计算的等号写在下面,上下对齐,还要写在式子的左边。

  2.复*小括号的知识。

  师:你还记得58-(14+6)是按怎样的顺序计算的吗?

  【学情预设】算式里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师:你能进行脱式计算吗?

  学生在进行脱式计算时,提醒学生注意,用横线标出第一步的计算内容。没参与运算的部分就照写。

  师:这节课我们要学*的内容也与小括号有关。(板书课题: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让学生独立计算、集体交流,进一步梳理同级运算、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回顾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为下面的自主探究作铺垫。

  二、自主探究,建构新知识

  1.自主尝试进行脱式计算。

  课件出示教科书P49例3。

  师: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情预设】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学生独立解答,请学生板演,教师巡视指导。

  【学情预设】大多数学生会结合脱式计算的格式和小括号的作用,写出脱式计算的过程,但脱式计算的格式掌握得还不够熟练,教师巡视时注意引导并收集相关的教学案例。

  【设计意图】关于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学生并不是一无所知,他们已有这方面的学*经验。所以通过独立练*,了解学生真实的想法,为明确概念留下真实而宝贵的素材。

  根据学生板演,进行集体讲解。

  2.总结运算规律。

  师: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之处?

  【学情预设】都有小括号;都是两级运算;有乘除法,也有减法。

  师:两道算式都含有小括号,有乘除法,也有减法,还没学你们怎么就会做了呢?

  【学情预设】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回顾旧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

  师:谁能完整地说一说,含有括号的算式,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计算的呢?

  师小结: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板书)

  【设计意图】学生已有脱式计算的经验,对小括号也有一定的认识,尝试知识迁移,独立计算,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在计算过程中理解算理。

  3.对比练*,发现小括号的作用。

  课件出示练*题。

  指名说说各题的运算顺序,然后独立完成,再指名板演,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课件出示练*题。

  师:每列上下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

  【学情预设】预设1:上面的算式有括号,下面的没有;

  预设2:第一列上面先算减法,再算乘法;下面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第二列上面先算减法,再算除法;下面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预设3:结果不同。

  师:小括号在这里起到什么作用?

  【学情预设】小括号能改变运算的顺序。

  【设计意图】在唤起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迁移类推,自主学*,亲身体会规定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必要性,理解并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又在算式的比较中充分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三、练*提升

  1.完成教科书P49“做一做”第1题。

  师:这6道题有什么相同点?

  【学情预设】都是含有小括号的两步运算。

  师:有小括号的算式,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学情预设】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教师巡视指导,最后全班交流。

  2.完成教科书P49“做一做”第2题。

  指名学生说说每道题应先算什么,再进行计算。

  师:加小括号之前和之后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在计算顺序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比一比每组两题的得数,你能发现什么?

  【学情预设】每组算式都是两级运算,每组算式中的数和运算符号都相同,但由于加了小括号,运算顺序和结果都不同。

  【设计意图】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小括号的作用--改变运算顺序。

  3.完成教科书P49“做一做”第3题。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树状图,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学情预设】大部分学生能很好地解决填空,但是列综合算式会出现很多问题,例如:65-(5×6),21÷43-36。

  教师针对典型错误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理解,写综合算式时,要和树状图的运算顺序相同,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是否要给算式添加小括号。

  师小结:根据树状图写综合算式时,先找运算顺序,再写算式,最后看是否需要加小括号。需要改变算式的运算顺序的,就要加小括号。

  4.课件出示练*题。

  师: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你是怎样列综合算式的?需不需要加小括号?

  【设计意图】在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基础上,设计有层次性的练*。在练*中不仅凸显小括号的作用,而且训练学生列综合算式的能力。这样既巩固了新知,也为下一节课的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学情预设】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规律;小括号的作用;树状图如何改写成综合算式。

  板书设计:

  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教学反思:

  在前面,学生已经学*了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会计算带小括号的同级混合运算。有此基础,在今天的学*过程中,通过知识迁移,很容易发现含有小括号算式的运算规律,再次感受小括号的作用。但在将分步算式或树状图改写成综合算式(小括号的应用)上困难很大。所以需要通过教师指导以及有针对性的练*来加深学生对其的熟练程度,以实现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材第47页的例1及相应的“做一做”。

  教学目标:

  1.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明白“在同级的混合运算中,应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的道理。

  2.在经历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并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的书写。

  3.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惯,同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教学准备:

  课件、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复*旧知

  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课件出示)

  16+9+8=32-10-6=

  25+20-10=48-8+17=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按照什么顺序计算?

  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一)仔细观察,收集信息。

  课件出示第47页例1: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

  1.同学们做什么呢?(阅览室阅读)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他的这句话是鼓励我们一定要好好学*,多读书,读好书。阅读不仅可以使我们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还可以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

  2.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求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就是用()减去(),然后再加上()。(学生口答)

  3.该怎样列算式?

  4.学生独立列式并进行计算。

  (二)反馈交流解法。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实用五份(扩展6)

——二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题6篇

  一.看拼音写词语。

  psu wēi ru xi chu fjn j x

  ( ) ( ) ( ) ( ) ( )

  chz tǎoyn jiqin mngshnggǔj

  ( ) ( ) ( ) ( )

  二.比一比 ,再组词。

  徐( ) 庐( ) 搭( ) 提( ) 压( )

  除( ) 炉( ) 塔( ) 题( ) 庄( )

  三、我发现,我会写。

  购买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沉甸甸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越吹越大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蜂蜜(蜜蜂) ( )______( ) ( )________( )

  游泳(游泳池)( )______( ) ( )________( )

  外(里) 稀( ) 贫( ) 胜( ) 美( )

  热(暖) 贫( ) 里( ) 寻( ) 拾( )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大娘 ( )地等待 打发( )

  ( )的城市 ( )地看 保护( )

  敬爱的( ) 渐渐地( ) ( )病人

  难忘的( ) 兴奋地( ) ( )看法

  五、按要求改写句子。

  1、妈妈疼。 妹妹乐。

  妈妈疼得在床上直打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狗趴在地上。 我答应了他的要求。

  小狗懒洋洋地趴在地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那么多星星,你数不清的。 公园里的花,你不能摘。

  那么多星星,你数不清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么多星星,你怎么能数得清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脱掉棉袄。我们冲出家门。 孩子跑过来。 孩子接过水桶。

  我们脱掉棉袄,冲出家门。

  六、按课文内容或要求填空。

  1、《草》是_____诗人________写的,诗中写野草有顽强生命力的名句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年,*和傣族人民一起欢度_____________。

  3、连起来像一把勺子的七颗星叫_____________,永远高挂在北方的那颗星叫_____________。

  4、这学期我们学了不少谚语,我最喜欢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守株待兔》这则寓言,我想对种田人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我从课外积累了不少描写美好春光的词语,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还能默写描写春天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三个妈妈眼中的儿子,一个_________________,一个_____________,一个_____________,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短文,完成练*。

  夏夜,静悄悄的。花儿睡了,小草睡了,树木睡了。

  水池里,睡莲花闭上了美丽的眼睛。绿绿的叶子上,停着一只蜻蜓,像一架小飞机停在机场上。

  池边的草地上,青蛙呱呱地唱歌,蟋蟀在弹琴。

  天上,月亮婆婆笑弯了眉,星星眨着调皮的眼睛。风儿轻轻地吹着。

  萤火虫提着小灯笼,在空中飞呀,飞呀,一闪一闪……

  夏天的夜晚多美啊!

  1、这篇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请标上序号。

  2、文中出现了哪些动物、植物,分别用“▲”和“●”标出。

  3、用 划出写“天上”的句子。

  4、划“ ” 的这句话中,小飞机指( ),机场指( )。

  5、短文主要写什么?

  6、给短文加个题目。

  八、看图写话。

  一、积累百花园。(63分)

  1.读拼音,写词语。比比谁的字写得最漂亮。(16分)

  2.我是超级魔法师。我会照样子变化。( 12分)

  例:照相——照相机(6分)

  洒水—( ) 、( )—( )

  例:奶牛——牛奶(6分)

  山上—( ) 、( )—( )

  3.照样子,写句子。(4分)

  (1)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_________一________,就________。

  (2)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

  ______一会儿______,一会儿______。

  4.我是积累小行家。我积累了好多好词,快来试试身手吧!(6分)

  树木(茂)(盛)

  群山( )( )

  ( )( )舞动

  ( )( )扑鼻

  5.给句子中带点的字选择一个正确的音节填在括号里。(8分)

  jiān jiàn

  (1)绒线团中间( )是一只黑白相间( )的花猫。

  shènɡ chénɡ

  (2)傣族人民盛( )上美酒,举行盛( )大的仪式欢迎*。

  6.课文内容我熟悉。(17分)

  (1)_________,疑是银河落九天。(4分)

  (2)到了________,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 底下,有________的、________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 美丽极了。(5分)

  (3)诚心能叫________落泪,实意能叫________发芽。(4分)

  (4)赠人玫瑰,________。(2分)

  (5)春风一拂________,南燕双归________。(2分)

  二、展示台。(4分)

  这学期我们积累了很多好词好句,我能把它写下来。

  好词:( )( )( )

  好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交际大舞台。(4分)

  一年级的小明在学校花圃摘花,你看到了后会对他说什么呢?写下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读短文,回答问题。(14分)

  雷雨过后

  雷雨过后,太阳又露出了笑脸。天边出现了一(道 到)美丽的彩(红 虹)。

  家家户户都打开了窗,让清新的空气扑了进来。碧绿的柳枝经过大雨的冲洗,变得更加绿油油的了。柔软的小草也醒过来,点着头淋洒下水滴,感谢阳光的照晒。

  荷叶上滚动着几滴水珠,真(像 象)一粒粒珍珠,亮晶晶的。一只青蛙精神抖擞地蹲在荷叶上,使劲儿歌唱。一只蜻蜓张开翅膀,在池塘边飞来飞去,好像在表演舞蹈。

  蚂蚁连忙来到地面,准备往家里搬东西。蚯蚓(专 钻)进稻田里,正在和小虫捉迷藏[cáng zàng]呢。蜘蛛慢慢地从屋顶、门窗上爬下来,趴在摇篮似[shì sì]的网上。一只小猫正在练*滚、扑、咬的动作。

  雷雨过后,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张美丽的图画。

  1.划掉文章中( )里不正确的字。(4分)

  2.划掉文章中[ ]里不正确的读音。(2分)

  3.按短文内容填空。(4分)

  ( )的图画

  ( )的小草

  ( )的柳枝

  ( )的水珠

  4.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这句话把_________比作________。(4分)

  五、我是写话小能手。(11分)

  暑假马上就要到了,你想在暑假里做些什么事呢?请你写下来吧,注意语句通顺,别写错别字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 我会拼,也会写。(10分)

  wēi ruò jiāo ào fù jìn jì xù

  ( ) ( ) ( ) ( )

  chì zé mào shèng míng shèng gǔ jì

  ( ) ( ) ( ) ( )

  二、我会比一比 ,再组词。(10分)

  锋( ) 购( ) 传( ) 逃( )

  蜂( ) 沟( ) 转( ) 桃( )

  淡( ) 组( ) 岭( ) 陈( )

  谈( ) 祖( ) 铃( ) 阵( )

  三、我发现,我会写。(11分)

  沉甸甸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

  越吹越大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

  高兴(高高兴兴) ______ ( )______( ) __( )

  狂风暴雨 四面________ 春暖___________ 阳光___________

  宽(窄) 强( ) 贵( ) 胜( ) 美( )

  热(暖) 贫( ) 里( ) 寻( ) 拾( )

  四、我会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10分)

  一( )骏马 一( )玫瑰 一( )拐杖 一( )奖章

  ( )的队伍 ( )的笑容 ( )的天空

  ( )地听讲 渐渐地( ) 兴奋地( )

  五、日积月累。(10分)

  1、( )的小路 ( )的小溪 温暖的( ) 茂密的( )

  2、一张( ) 一台( ) 一( )先生 一( )小刀

  3、夜幕( )( )( )( )一新 勤学( )( )千方( )计

  众志成( ) ( )采众长 万众一( ) 风和( )( )

  六、选词填空。(6分)

  发明 发现

  1、鲁班( )了伞。

  2、小东( )花丛上有一只蝴蝶。

  往常 常常

  3、列宁( )请养蜂的人来谈天。

  4、今年的春节与( )不同。

  清新 清洁

  5、打开窗户,( )的空气迎面而来。

  6、( )工人正在清扫街道。

  七、我会连。(8分)

  白居易 《绝句》 日照香炉生紫烟

  杨万里 《望庐山瀑布》 春风吹又生

  杜甫 《宿新市徐公店》 两个黄鹂鸣翠柳

  李白 《草》 树头花落未成阴

  八、我会写。(11分)

  (一)按课文内容填空。

  1、赠人玫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风一拂________________ ,南燕双归 ___________________。

  3、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一片朦胧。

  (二)照样子,写句子

  1、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___________ 一 ___________ ,就________________ 。

  2、我们应该保护比自己弱小的。

  __________________ 应该_______________ 。

  3、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

  ___________ 一会儿___________ ,一会儿__________________ 。

  九、我的课外知识很丰富。(10分)

  1、我们的国家有( )个民族,我是( )族。

  2、《丑小鸭》是一百多年前的________(国)____________写的,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都是他写的。

  3、我国的四大发明是( )、( )、( )、( )。

  十、阅读天地。(15分)

  (一)

  一天,丑小鸭出来散(sàn sǎn)步,看见丁香开花了,知道春天来了。他扑扑翅膀,向湖面飞去,忽然看见镜子似(sì shì)的湖面上,映出一个漂(piào piāo)亮的影子,雪白的羽毛,长长的脖子,美丽极了。这难道是自己的影子□啊□原来我不是丑小鸭□是一只(zhī zhǐ )白天鹅呀□

  1. 把加点字不正确的读音划掉。(2分)

  2. 在“□”里加上合适的标点。(2分)

  3. 这段话应该用 ( ) 的语气来读。(2分)

  A. 孤单、害怕 B. 惊奇、高兴

  4.请你找出描写丑小鸭样子的句子写下来。(2分)

  (二)“田间勇士”

  青蛙有两只大眼睛 ,像两颗晶莹的玻璃球 ,鼓得高高的,一眨一眨的,可机灵了。碧绿的身子,布满了黑绿色的斑点。白白的肚皮,像是发了脾气,一鼓一鼓的。两条有弹力的后腿,折叠着分排在两边好神气的“田间勇士”啊!

  1、这段话共有( )句话。(1分)

  2、短文先写了青蛙的___________,然后写了________________,再写了________________ ,最后写了_________________ 。(4分)

  3请用“﹏﹏”画出描写青蛙眼睛的句子。(1分)

  4、____________是“田间勇士”。(1分)

  十一、你喜欢哪一种小动物,请选一种写下来。(9分)

  【答案】

  一、 每字一分,共16分

  温暖 惊醒 原野 岩层 柔软 叹息 游泳 创造

  二、 组词,每空一分,共10分

  三、 每选对一个读音一分,共6分。

  1、音乐(yuè lè)能给人带来快乐(yuè lè)。

  2、我每晚九点半睡觉(jiào jué),第二天觉(jiào jué)得很精神。

  3、洪水把小村庄淹没(mò meí),所有的一切都没(mò meí)有了

  四、每空一分,共3分。可根据具体情况酌情给分。

  1、织 2、从 3、提、担、挑

  五、每词1分,句子2分,共8分

  六、每个标点1分,共5分

  1、 ( ! ) 2、(, 。) 3、(, ?)

  七、查字典,每空1分,共8分。

  八、每小题2分,共8分。

  九、每空1分,共9分。

  1、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2、不知细叶 二月春风 3、好吃的谷粒 哭泣 4、赤脚的孩子 神仙 5、春风花草香

  十、阅读 共12分 可根据情况酌情给分。

  一、我会拼拼音(14分)

  1.看拼音写词语。(8分)

  l ba zī rn chōu chū cn ln

  sǎ xi fēn fāng chng shu rng rn

  2.用 给带点字找出正确的读音。(6分)

  黑白相间(jiān jin) 宝藏(zng cng)

  北斗(dǒu du)星 放暑假(jiǎ ji)

  钉(dīng dng)纽扣 钉(dīng dng)子

  二、我会辨字组词。(18分)

  1.形*字组词(8分)

  锋( ) 组( ) 传( ) 逃( )

  蜂( ) 祖( ) 转( ) 桃( )

  2.照样子写字并组词(10分)

  月 夫 ( 肤 )( 皮肤 ) 比 十( )( )

  亚 心 ( )( ) 月 旦 ( )( )

  加 马 ( )( ) 女 生 ( )( )

  三、我能照样子填上合适的词。(9分)

  一( 台 )电脑(美丽)的花朵 (仔细)地看

  一()小刀()的小路()地说

  一()先生()的嘴巴()地写

  一()报纸()的羽毛()地跳

  四、我会连,我会填。(28分)

  1.续续连连。(8分)

  漂亮的 树林 满天的 空气

  广阔的 城市 清新的 乌云

  茂密的 孩子 温暖的 小路

  快乐的 *原 弯弯的 春风

  2.四字词。(6分)

  倾( )大( ) ( )胜古( ) 天( )( )天

  光( )夺( ) 五( )十( ) 其( )自( )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8分)

  甜( ) 丑( ) 贫( ) 重( ) 斜( ) 快( ) 高( )红( )

  4.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6分)

  产生 发生 果然 居然 发明 发现

  (1)小猫在我们家生活了两年,我跟它( )了浓浓的感情。

  (2)无论( )什么事情,爸爸总会和我在一起。

  (3)列宁跟着蜜蜂( )找到了养蜂人的家。

  (4)没有想到,我( )能得到一等奖。

  (5)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 )之一。

  (6)春天来了,我( )迎春花开了。

  五、我会照样子,写句子。(4分)

  1.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一 就 。

  2.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

  一会儿 ,一会儿 。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实用五份(扩展7)

——二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

二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我们很多时候都会有考试,接触到试题,试题可以帮助主办方了解考生某方面的知识或技能状况。什么样的试题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读拼音,写词语。(16分)

  shuōhuàbànfǎlǎoshīyīnwèizhuānxīnzhǔyìmǎyǐkuàilè

  二、比一比,再组词。(8分)

  忘()量()赶()象()忙()最()起()像()

  三、我会变。(14分)

  1、加一笔。乌—()今—()厂—()云—()王—()

  2、加两笔。口—()土—()人—()日—()工—()

  3、减一笔。同——()季——()方——()太——()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9分)

  一()公鸡一()石头一()大树一()黄牛一()汽车一()队旗一()果园一()小溪一()白云

  五、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5分)。

  短—()矮—()丑—()老—()暗—()

  六、选择合适的标点填在括号里。(3分)

  1、我们的祖国多美啊()

  2、我是一年级的小学生()

  3、美丽的小路怎么不见了()

  七、读句子,照样子完成练*。(10分)

  1、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那么,那么。

  2、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渐渐。

  3、我们正忙着搬东西呢!正呢!

  4、我们一边唱歌。一边跳舞。一边,一边。

  八、把下列词语连成一句话,并加上标点。(6分)

  1、的太阳东方火红升起从

  2、同学去一班一年级植物园参观的

  3、割草小白兔在弯着腰山坡上

  九、把下列句子换个说法。(4分)

  1、小明把今天的作业做完了。被。

  2、敌人被八路军消灭了。把。

  十、根据课文内容。(4分)

  1、意欲捕鸣蝉,忽然()()()。

  2、()()散学归来(),忙趁()()放纸鸢。

  十一、快乐。(11分)

  春天来了,花开了,草绿了,小树也发芽了。小马来了,把小草踩(cǎi)倒(dǎo)了。小熊来了,把小树摇疼(téng)了。小猴来了,把小花给摘掉了。花草树木哭着说:“这样的朋友我们不喜欢,请你们走开吧。”小鸟来了,捉虫子。蜜蜂来了,传花粉。小朋友来了,浇浇水。花草树木笑着说:“这样的朋友我们都喜欢!你们留下吧!”

  1、短文有()个自然段。(1分)

  2、用“”在文中画出花草树木两次说的话。(2分)

  3、花草树木不喜欢()、()、(),喜欢()、()、()。(3分)

  4、“芽”用音序查字法查音序(),读()。去掉“艹”是(),用“牙”组词()()。(5分)

  十二、看图写话。(10分)提示:仔细看图,图中画的是哪些人?在哪儿?在干什么?用几句话写一写。

  小学阶段是语文学*的起步阶段,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是非常必要的。希望提供的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教科版),能够帮助大家学好小学阶段的所有课程,为今后的学*打好基础。

  一、我能把字写得又正确又漂亮。(10分)

  yán shí

  zuān yán

  yán hán

  jīnɡ yà

  fēnfānɡ

  jìnɡ ài

  hū huàn

  jiāo ào

  ɡuānɡ cǎi duó mù

  二、拼一拼、读一读,根据词语写出合适的字。(8分)

  lánɡ xiànɡ bǐnɡ chì

  画 好 伞 脚

  牛 想 月 膀

  三、比一比,再组词。(8分)

  恩( ) 恨( ) 先( )晓( )

  思( ) 狠( ) 仙( )绕( )

  四、照样子,填上合适的词语。(6分)

  (吃)桑叶 一(道)血痕 (灿烂)的朝霞

  ( )衣裳 一( )教室 ( )的外壳

  ( )围棋 一( )白发 ( )的二郎神

  五、连一连。(8分)

  江南可采莲 春风吹又生 替父从军 沉 香

  野火烧不尽 莲叶何田田 为民服务 安 培

  白毛浮绿水 云深不知处 劈山救母 徐 虎

  只在此山中 红掌拨清波 聚精会神 花木兰

  六、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入括号里。(10分)

  1、《三毛流浪记》中,穿高跟鞋的女人被( )扔的香蕉皮摔倒了。

  A、三毛 B、她的儿子 C、流浪汉

  2、《泡泡儿去旅行》一书的作者是谁?( )

  A、秦文君 B、杨鹏 C、薛涛

  3、《戴小桥和他的哥们儿》中马儿帅和汪小中把赛马的终点设在( )。

  A、学校操场的尽头 B、老师办公室 C、教室

  4、《小巴掌童话百篇》中来找小熊的孩子叫( )。

  A、昨天 B、今天 C、明天

  5、《吃黑夜的大象》这本书中大象的名字叫( )。

  A、多多 B、啊呜 C、淘淘

  七、想想课文内容再填空。(17分)

  1、学了这一册课文,我有很多收获,知道了 、 和 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知道了凤凰花开的季节,傣族人民欢度 ;还知道了青海

  湖里有一个闻名中外的 。

  2、古诗《春雨》中赞美“好雨”下得及时的诗句是 ,

  3、祖国的宝岛 气候 ,水源 , 茂盛,是蝴蝶 的好地方。

  4、玉不琢,不成器, , 。

  5、读书要做到“三到”: 、 。

  八、我会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5分)

  蜗牛和蚯蚓

  绿油油的菜地里,一只蜗牛在墙角边爬。蚯蚓看见了,问:“蜗牛哥,你到(那里 哪里)去呀?”蜗牛说:“我要到墙顶上去,看看远处有些(什么 怎么)。”蚯蚓突然笑了起来,“哼!你也想到墙顶上去吗?不要幻想了吧!你可是爬得慢慢腾(tēng)腾的呀!”蜗牛不(理 里)它。慢慢地爬上了墙壁(bì)。蚯蚓觉得蜗牛太可笑了,就去睡觉了。蚯蚓一觉醒来。(再 在)也看不见蜗牛了,原来蜗牛早已爬上了墙顶了。

  1、划去括号里不恰当的字词。 (4分)

  2、“壁”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除部首外共 画。(2分)

  3、照样子写词语。(4分)

  绿油油 慢慢腾腾

  4、蜗牛先是在 爬,后来慢慢爬上了 ,最后爬到 。(3分)

  5、蚯蚓一觉醒来看不见蜗牛是因为 。(2分)

  一、我会写漂亮的字。(10分)

  bōliqīfùmìfēngnǎojīndànké()()()()()

  dùjuānhūhuànhuàngdàngjìxùpōsǎ()()()()()

  二、比比再组词。(10分)

  盛()陈()数()纸()决()

  胜()阵()教()底()绝()

  三、我会填。(21分)

  ⑴风()日()金碧()()群山()()

  灯光()()勤()好()博采()()

  同()协()舍()求()

  ⑵茂密的()焦急地()

  翻着()()的空气

  ()地端详望着()

  川流不息的()静静地()吹着()

  ⑶一位()一条()一股()一枚()

  四、模仿秀。(7分)

  ⑴长长短短

  ⑵图书—图书馆

  ⑶中心—心中

  ⑷越来越亮越越越越越越

  ⑸贵—贱强—()穷—()表扬—()讨厌—()

  汉字变变变。(10分)

  题号

  得分

  十

  总分

  等级

  ⑴沟--(勾)(拉勾)拐--()()睡--()()

  ⑵骨--(滑)(光滑)而--()()乔--()()

  ⑶搭--(塔)(宝塔)滴--()()绕--()()

  ⑷木—森口—()()—()()—()

  六、快乐三选一。(9分)

  及急级

  1.焦()()时班()

  2.()忙()匆匆来不()

  钻吐探

  1.春天来了,小草从地下()出头来;树木在枝条上()出点点嫩芽;笋芽儿伸了伸懒腰,终于()出地面。

  发现发明发行

  1.无论学*和生活,都离不开动手和动脑。用扇子扇风很费力气,于是人们()了电风扇;最早()的'邮票四周没有齿孔,很不容易撕开,于是阿切尔造出了邮票打孔机。让我们都来做个有心人,用自己的劳动和智慧去(),去创造吧!

  优美美丽

  1、花园里的鲜花开得真()。

  2、随着()的乐曲,我情不自禁地跳起舞来。

  发明发现

  1、爱迪生()了电灯。

  2、我()金鱼是睁着眼睛睡觉的。

  七、根据学过的内容填句子。(8分)

  1、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日潭;南边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月潭。

  2、每当夜幕降临,北京就亮起来了。整个北京城变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杨柳____________,春风_______________。

  4、花要叶扶,_______________。

  5、赠人玫瑰,___________________。

  6、离离原上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儿童急走追黄蝶,。

  八、我会写句子。(3分)

  ⑴()一边(),一边()。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实用五份(扩展8)

——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教案实用十份

  教学目标:

  1.充分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会计算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2.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新知,通过计算过程的教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增强学生细心计算的意识,锻炼学生准确计算的能力,规范脱式计算的格式。

  教学重难点:

  理解并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规律。

  教学过程:

  一、复*旧知识,唤醒已有经验

  1.回顾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课件出示练*题。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指名学生与全班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运算顺序,并强调脱式计算的格式:横式的等号写在式子的右边,而脱式计算的等号写在下面,上下对齐,还要写在式子的左边。

  2.复*小括号的知识。

  师:你还记得58-(14+6)是按怎样的顺序计算的吗?

  【学情预设】算式里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师:你能进行脱式计算吗?

  学生在进行脱式计算时,提醒学生注意,用横线标出第一步的计算内容。没参与运算的部分就照写。

  师:这节课我们要学*的内容也与小括号有关。(板书课题: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让学生独立计算、集体交流,进一步梳理同级运算、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回顾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为下面的自主探究作铺垫。

  二、自主探究,建构新知识

  1.自主尝试进行脱式计算。

  课件出示教科书P49例3。

  师: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情预设】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学生独立解答,请学生板演,教师巡视指导。

  【学情预设】大多数学生会结合脱式计算的格式和小括号的作用,写出脱式计算的过程,但脱式计算的格式掌握得还不够熟练,教师巡视时注意引导并收集相关的教学案例。

  【设计意图】关于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学生并不是一无所知,他们已有这方面的学*经验。所以通过独立练*,了解学生真实的想法,为明确概念留下真实而宝贵的素材。

  根据学生板演,进行集体讲解。

  2.总结运算规律。

  师: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之处?

  【学情预设】都有小括号;都是两级运算;有乘除法,也有减法。

  师:两道算式都含有小括号,有乘除法,也有减法,还没学你们怎么就会做了呢?

  【学情预设】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回顾旧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

  师:谁能完整地说一说,含有括号的算式,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计算的呢?

  师小结: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板书)

  【设计意图】学生已有脱式计算的经验,对小括号也有一定的认识,尝试知识迁移,独立计算,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在计算过程中理解算理。

  3.对比练*,发现小括号的作用。

  课件出示练*题。

  指名说说各题的运算顺序,然后独立完成,再指名板演,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课件出示练*题。

  师:每列上下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

  【学情预设】预设1:上面的算式有括号,下面的没有;

  预设2:第一列上面先算减法,再算乘法;下面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第二列上面先算减法,再算除法;下面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预设3:结果不同。

  师:小括号在这里起到什么作用?

  【学情预设】小括号能改变运算的顺序。

  【设计意图】在唤起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迁移类推,自主学*,亲身体会规定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必要性,理解并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又在算式的比较中充分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三、练*提升

  1.完成教科书P49“做一做”第1题。

  师:这6道题有什么相同点?

  【学情预设】都是含有小括号的两步运算。

  师:有小括号的算式,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学情预设】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教师巡视指导,最后全班交流。

  2.完成教科书P49“做一做”第2题。

  指名学生说说每道题应先算什么,再进行计算。

  师:加小括号之前和之后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在计算顺序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比一比每组两题的得数,你能发现什么?

  【学情预设】每组算式都是两级运算,每组算式中的数和运算符号都相同,但由于加了小括号,运算顺序和结果都不同。

  【设计意图】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小括号的作用--改变运算顺序。

  3.完成教科书P49“做一做”第3题。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树状图,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学情预设】大部分学生能很好地解决填空,但是列综合算式会出现很多问题,例如:65-(5×6),21÷43-36。

  教师针对典型错误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理解,写综合算式时,要和树状图的运算顺序相同,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是否要给算式添加小括号。

  师小结:根据树状图写综合算式时,先找运算顺序,再写算式,最后看是否需要加小括号。需要改变算式的运算顺序的,就要加小括号。

  4.课件出示练*题。

  师: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你是怎样列综合算式的?需不需要加小括号?

  【设计意图】在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基础上,设计有层次性的练*。在练*中不仅凸显小括号的作用,而且训练学生列综合算式的能力。这样既巩固了新知,也为下一节课的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学情预设】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规律;小括号的作用;树状图如何改写成综合算式。

  板书设计:

  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教学反思:

  在前面,学生已经学*了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会计算带小括号的同级混合运算。有此基础,在今天的学*过程中,通过知识迁移,很容易发现含有小括号算式的运算规律,再次感受小括号的作用。但在将分步算式或树状图改写成综合算式(小括号的应用)上困难很大。所以需要通过教师指导以及有针对性的练*来加深学生对其的熟练程度,以实现教学目标。

  课题名称

  例1没有括号的同级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减、乘除混合运算顺序,并能够正确进行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重点分析

  知识点本身内容不复杂:本课的重点是理解综合算式的概念以及脱式计算的格式书写。学生已经通过读题知道了主要信息,可直接让学生列式,在列式计算的过程中学生就是在理解题意。展示分步算式的时候,中间的过程算出的是什么?可以出示一下“还剩下的人”,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算式的含义。书写脱式计算时,学生会有困难,最好用综合算式与脱式的对比,来发现书写的格式。最后得出:计算顺序不变,只是格式不一样。

  难点分析

  还是学生理解能力较弱,导致部分孩子法则理解发生了歧义,给出了明确表达――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而有一部分学生理解为“先算加,再算减”或“先算乘,再算除”,不会算除了,可能就想到减了。

  教学方法

  1.通过课件直观演示算理。

  2.通过分步与综合算式的对比体验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导入

  一、复*旧知,导入新课。

  1.练*背诵1~9的乘法口诀。

  2.这节课我们学*有关加减或乘除的一些运算方法。

  知识讲解(难点突破)

  二、尝试探究,明确算理。

  教学例1,出示教材第47页情境图。

  1.从这幅图中我们获得了哪些信息?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2.探索方法。

  (1)要解决这个问题,怎样列式计算呢?

  53-24=29 29+38=67

  (2)还有更简便的书写方法吗?

  53-24+38=67

  3.教师讲解两步综合算式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1)边出示边阐述书写格式规范。

  (2)鼓励学生大胆总结运算顺序。

  总结运算顺序:一道题中有加法和减法,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4.计算15÷3×5。

  (1)说一说这道题的运算顺序。

  (2)要求学生按脱式计算的格式书写。

  (3)总结计算方法。

  教师总结:在没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课堂练*(难点巩固)

  三、分层练*,巩固提高。

  1.口算。

  6×9=54 30÷5=6

  4×7=28 31-7=24

  32÷4=8 45+8=53

  2.把下面各题中的两道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

  (1)6×7=42

  42÷3=14

  (2)15+9=24

  24-8=16

  答:(1)6×7÷3=14

  (2)15+9-8=16

  3.下面的计算对吗?如果不对,把它改正,写出改正过程。

  (1)35-26+4

  =35-30

  =5 ×

  改:35-26+4

  =9+4

  =13

  (2)56÷7×2

  =8×2

  =16

  4.完成教材第47页“做一做”。

  5.体育老师买了一条36米长的绳子,做长跳绳用去15米,做短跳绳,用去8米。还剩多少米?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小结

  四、课堂总结

  1.总结本节课的学*内容:在没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布置作业。

  教学内容

  教科书P48例2及“做一做”,完成P50~51“练*十一”第5、6题。

  教学目标

  1.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先乘除后加减”的道理。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没有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和运用没有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理解规定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必要性。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德育教育:爱是什么?(爱可以是一个拥抱;可以是一次感动;爱也可以是一件礼物;一声问候;对于我们小孩子来说,最真真实实的爱,最看得见,摸得着的爱,爱还可以事一个动作,一句话语。

  一、复*导入

  课件出示练*题

  指名学生回答。

  师: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呢?

  【学情预设】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同级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师:刚才这几道题,我们都采用了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这节课我们学*新的内容。(板书课题:没有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

  二、探究新知,掌握算法

  1.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课件出示教科书P48例2主题图。

  【学情预设】跷跷板乐园场地内有3个跷跷板,每个跷跷板上有4个人,场地内还有7个人。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你们能发现其中的数学问题吗?谁来说一说?

  【学情预设】预设1: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

  预设2:坐跷跷板的比没坐跷跷板的多多少人?

  预设3:没坐跷跷板的比坐跷跷板的少多少人?

  2.解决问题。

  师:我们一起来解决下面这个问题。(出示课件)

  师:想一想,要求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学情预设】先求坐跷跷板的有多少人,再把坐跷跷板的人数和没坐跷跷板的人数加起来。

  师:请列式解答。

  教师巡视,注意案例收集。

  【学情预设】

  预设1:3×4=12(人)12+7=19(人)

  预设2:3×4+7=19(人)

  预设3:7+3×4=19(人)

  预设4:7+(3×4)=19(人)

  教师指名学生回答,全班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说清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师:你能尝试用递等式来计算上面的综合算式吗?

  指名学生板演。

  在集体评析计算过程中,教师用下划线和箭头进一步标注运算顺序。

  【学情预设】

  脱离情境后会有学生仅仅看算式,出现不同的答案的情况。作为错误案例,教师正好可以引用,追问:“这个解答先算的是什么?”“符合我们解题的要求吗?”……从而引出规定运算顺序的必要性。

  师:不同的综合算式,有什么联系?

  【学情预设】都要先算“坐跷跷板的一共有多少人”,再算“一共有多少人”。

  师:也就是不管乘法算式写在哪里,和加法在一起的时候,都要先算乘法。如果没有规定这样的顺序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呢?

  【学情预设】一道题就有两种结果。

  师:是的,这样就不能保证计算结果的唯一性了,这不符合我们数**算的要求。

  师:观察7+4×3和7+(4×3),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情预设】学生会发现运算顺序相同,结果相同,但后一个算式给乘法加了小括号。

  师:这样还有必要加小括号吗?

  【学情预设】没有,不加小括号更简洁。

  师:所以,我们要注意数学表达的准确性和简洁性。

  【设计意图】例2贴*学生生活实际,不仅数量关系简单,而且有情境图作为直观支撑,

  学生还有过学*乘加的经验,给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和处理信息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学生在该阶段会用综合算式,但*惯用脱式的会比较少。从情境出发,首先让学生明确在有加法、乘法的`综合算式中,不管乘法放在哪个位置都应该先算乘法。

  3.结合已有经验,归纳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师:还记得上节课所学的关于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吗?

  【学情预设】同级运算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师:现在一个算式中有乘法,又有加法,不是同级的综合运算,应该怎么计算呢?

  【学情预设】应该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师:也就是先算二级运算,再算一级运算。(引导学生说出)

  师:这节课学*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三、熟悉脱式计算的格式

  课件出示教科书P48“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评析。

  教师组织学生从运算顺序是否正确、格式是否规范、计算是否正确等方面评析学生的计算情况。

  师:谁能说一说,刚刚的脱式计算在格式上需要注意什么,跟以前有什么不一样?

  【学情预设】横式的等号写在式子的右边,而脱式计算的等号写在算式的下面,上下对齐,还要写在式子的左边;尽量做到数与数对齐,计算符号与计算符号对齐。

  【设计意图】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表述较长,且二年级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时需要一个过程,所以在这里分两步(乘和加、减混合,除和加、减混合)分别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类比、迁移的能力。

  四、巩固练*

  1.完成教科书P50“练*十一”第5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让学生在练*本上先算出综合算式的答案,再标记在算式的下面,最后进行比较。

  (3)指名学生汇报各题是怎样算的,集体核对。2.完成教科书P51“练*十一”第6题。

  师:比较上面的树形图与综合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先从上往下观察运算顺序,再从左往右观察书写顺序。

  【设计意图】每个练*题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而且是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过程,这样能化解难点,同时让学生在掌握运算顺序的基础上,培养灵活运用的能力。

  五、课堂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的运算顺序和昨天学*的有什么不同?你还有什么不懂之处?你知道在什么情况下该用今天学的运算顺序?

  板书设计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教学目标

  1.充分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对含有小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进行脱式计算。

  2.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引导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惯,规范脱式计算的格式。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规律。

  教学难点

  运用运算规律进行脱式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小括号的知识。

  你还记得58-(14+6)它的运算顺序吗?

  58-(14+6)

  =58-20

  =38

  学生在进行脱式计算时,提醒学生注意,用横线标出第一步的计算内容。把不参与运算计算的部分落下来。这节课我们要学*的内容也与小括号有关。(含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

  二、探究新知

  (一)独立尝试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7×(7-5)(77-42)÷7

  (二)根据学生板演,进行集体讲解。

  总结运算规律。

  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之处?

  1都有小括号;都是两级运算;有乘除法,也有减法。

  2含有括号的算式,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计算的呢?

  算式里含有小括号的,我们一定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计算括号外面的。

  在脱式计算时要注意在算式下面第一行落下没有参加计算的数和运算符号,在第二行写出第二步计算的结果。等号要对齐。

  三、巩固练*

  1.对比练*,发现小括号的作用。

  课件出示练*题。

  7×5-2 7×(5-2)

  =35-2 =7×3

  =33 =21

  (1):左、右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小括号在这里起到什么作用?

  讲解:左面的算式没有括号先算乘法,再算减法;右面的算式有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括号外面的乘法。

  小结算式里含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通过比较发现小括号的作用可以改变计算结果不同,小括号还能改变运算的顺序。

  2、先填空,再列综合算式。

  在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基础上,设计有层次性的练*。在练*中不仅凸显小括号的作用,而且训练学生列综合算式的能力。这样既巩固了新知,也为下一节课的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不带括号的两级运算的顺序和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重点分析

  初次经历不带括号的两级运算的计算过程,容易与同级运算从左往右的运算顺序混淆。

  难点分析

  学生还没有熟练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容易书写错误导致计算结果有误。

  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合作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

  一、回顾同级运算的计算方法

  (1)明确运算顺序。

  (2)明确计算过程。

  没有括号的乘、除混合运算与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知识讲解(难点突破)

  二、探究新知

  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

  1、理解图意

  2、观察情境图,获取数学信息

  已知条件:

  3个翘翘板上各坐4个小朋友;

  草地上有7个小朋友。

  所求问题:一共有多少人?

  3、分析题意,列算式

  分步算式:4×3=12 12+7=19

  综合算式:4×3+7或7+4×3

  答:跷跷板乐园一共有19人。

  4、探究计算方法

  (1)明确运算顺序。

  这道算式中,既有加法,又有乘法,属于不同级运算,应该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2)明确计算过程。

  先算4×3=12,再算7+12=19。

  具体步骤如下:

  归纳总结

  在不带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法(或除法),又有加法(或减法),要先算乘法(或除法),后算加法(或减法)。

  课堂练*(难点巩固)

  三、巩固练*1-4题。(课件出示)

  小结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不带括号的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

  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教学设计理念:

  课标指出要让学生经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四则混合运算是计算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掌握四则运算的顺序,能够正确的进行混合运算,不仅丰富了计算知识,提高计算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理解混合运算的作用,学*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节课是第一课时,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总结规律的科学思维方式,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有意识地寻求依据来解释说明自己思维的能力,在理解掌握运算顺序的同时,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教材分析:

  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混合运算》中的第一课时的内容。这部分学*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含义并具备一定计算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的,是系统学*综合算式运算顺序的开始,从左往右的运算顺序是综合算式的基本运算顺序,因此本课时的学*将为日后其他运算顺序的学*及灵活运用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的学*经验中已对加减混合的综合算式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掌握,会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口算,并直接写出结果。但缺少的是把这些零星的数学知识系统化。学生在一年级就已经接触,并且到现在学生已经学*了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此时安排混合运算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系统地整理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让学生对四则运算的运算方法有更深入的理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明白“在同级的混合运算中,应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在经历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并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的书写。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惯,同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

  教学难点:

  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教学方法:

  本节课我利用引导发现式、问题教学法、情景生活经验等多种方法,采用这些教学方法能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分析问题,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

  学法指导:

  在教学中将探究解题思路和理解运算顺序有机结合,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数学的`愉悦,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又可促进学生思维水*的提高。本节课采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方式。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总结的学*方式抽象概括出混合运算的顺序,并把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教学准备:

  课件、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复*铺垫

  课件出示下面题目:

  16+9+8= 32-10-6= 25+20-10= 48-8+17=

  先指定学生说说每道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让学生动手计算。

  【设计意图:设计这样的练*,主要是突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下一环节学*同级的混合运算奠定基础。】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一)情境中获取信息

  1.课件出示第47页例1。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

  2.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和读书有关的信息?

  3.要求“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该怎样列算式?

  4.学生独立列式并进行计算。

  (二)交流中探究新知

  1.反馈解法,初步感知

  (1)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方法一:分步算式

  53-24=29(人)

  29+38=67(人)

  方法二:综合算式

  53-24+38=67(人)

  (2)汇报交流:每种方法每步分别求的是什么?2.明确概念,揭示课题(1)什么样的算式是综合算式?它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呢?

  (2)给出规定: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时,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3)揭示课题。

  3.运用规定,脱式计算

  (1)课件出示:53-24+38,

  (2)讲解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示范板书:教师边讲解边说明:先在“53-24”的下面画上横线,为了清楚地看出运算的顺序,可以脱式进行计算,呈现出运算的顺序和每次计算的结果。在算式的下面写出第一步计算的结果(29),还没有参加计算的数照抄下来(+38),在算式的下面再写出第二步计算的结果(=67)。注意:等号上下要对齐。

  (3)梳理提问:在书写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谁能完整地说说这道题是怎么算的啊?

  4.体会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1)课件出示:15÷3×5,指定学生说说这道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

  (2)教师指出:加与减、乘与除分别是同一级运算。

  (3)学生尝试计算,同时指定学生板演,教师巡视指导。

  (4)归纳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三)反思中加深理解

  1.比一比:今天的计算方法和以前的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之处?

  2.练一练: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

  (1)课件出示例1的条件,同时提出问题:这天阅览室共来了多少人?

  (2)尝试练*后全班交流,重点使学生明确:“中午走了24人”是多余的条件。

  3.探究例1的另一种解法。

  (1)现在我们知道“这天阅览室共来了91人”和“中午走了24人”,还可以怎样求“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列综合算式:53+38-24。

  (2)学生独立计算。

  (3)体会加减法混合运算,交换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设计意图】:结合解决问题的情境,唤起学生对已有的加减混合运算的回忆,体会规定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必要性,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注重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的规范,为以后学*不同类型的脱式计算打下基础。同时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比较练*等方式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三、巩固练*、深化新知

  (一)计算(教材第47页“做一做”)

  1.指定学生说一说每道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

  2.学生计算每道算式,教师巡视,巡视时关注学生书写的规范性。

  3.全班交流,强调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二)改错(教材第50页第3题)

  1.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指定学生说明错误的理由。

  2.口答:这些综合算式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计算、改错的练*,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同时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分析判断能力。】

  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带有问题的总结,对新旧知识有所梳理和升华,并能起到学生对新知识的巩固。

  课堂作业:

  教材第50页的第1、2题。

  【设计意图】: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巩固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板书设计:

  同级混合运算

  53-24+38

  =29+38

  =67

  15÷3×5

  =5×5

  =25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设计意图:清晰地板书不但能起到示范作用,而且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记忆,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教学反思:

  1.重视情境的创设“数学源于生活”。课堂上再现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从中自然地提出数学问题,把解决实际问题与计算教学紧密结合,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也便于学生积极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解决问题。情境的创设也能促进学生对运算顺序的理解。

  2.利用生活经验,促进学生感悟与理解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初步体会,逐渐学会,学*思辨,掌握技能。

  3.突出算理,分清运算顺序学生刚学*两步计算式题时,对运算顺序较难理解,往往难以灵活运用,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理解算理、明确算法。

  4.注重数学思考坚持让学生在列出算式后说说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注重了思维的表述,又让学生明白同级运算的计算顺序,有利于学生掌握。

  5.重视对错误的诊断及矫正教学中重视学法指导,尤其是充分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进行辨析。学生出现的错误主要是格式问题(等号的对齐);运算顺序(运算顺序不正确)。通过针对出现的错误情况展示,进行纠错;以及算法强化练*进行诊断及矫正。

  教学目标

  1、使同学掌握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训练同学认真审题,能够选择合理简便的解题方法。

  3、培养同学良好的学**惯和正确、合理、灵活、迅速的.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且能根据不同的情况选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灵活、合理地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

  1、第74页第1题。

  (1)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

  0.125

  0.3

  0.5

  0.6

  0.25

  0.75

  (2)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

  以上各题用投影片出示,指名口答。

  2、我们已经知道,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可以根据已知数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是先把分数化成小数,还是先把小数化成分数,从而进行计算。

  下面各题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比较简单?

  提问: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一般情况下化成什么数做比较简便?为什么?

  提问:分数和小数乘、除混合运算在一般情况下,化成什么数做比较简便?为什么?(第三种方法最简便,但这种做法只有小数能够被分数的分母除尽时才最方便,一般情况下分数、小数乘除混合运算把小数化成分数来做比较简便。)

  教学设计理念:

  课标指出要让学生经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四则混合运算是计算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掌握四则运算的顺序,能够正确的进行混合运算,不仅丰富了计算知识,提高计算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理解混合运算的作用,学*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节课是第一课时,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总结规律的科学思维方式,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有意识地寻求依据来解释说明自己思维的能力,在理解掌握运算顺序的同时,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教材分析:

  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混合运算》中的第一课时的内容。这部分学*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含义并具备一定计算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的,是系统学*综合算式运算顺序的开始,从左往右的运算顺序是综合算式的基本运算顺序,因此本课时的学*将为日后其他运算顺序的学*及灵活运用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的学*经验中已对加减混合的综合算式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掌握,会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口算,并直接写出结果。但缺少的是把这些零星的数学知识系统化。学生在一年级就已经接触,并且到现在学生已经学*了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此时安排混合运算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系统地整理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让学生对四则运算的运算方法有更深入的理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明白“在同级的混合运算中,应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在经历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并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的书写。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惯,同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

  教学难点:

  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教学方法:

  本节课我利用引导发现式、问题教学法、情景生活经验等多种方法,采用这些教学方法能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分析问题,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

  学法指导:

  在教学中将探究解题思路和理解运算顺序有机结合,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数学的愉悦,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又可促进学生思维水*的提高。本节课采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方式。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总结的学*方式抽象概括出混合运算的顺序,并把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教学准备:

  课件、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复*铺垫

  课件出示下面题目:

  16+9+8= 32-10-6= 25+20-10= 48-8+17=

  先指定学生说说每道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让学生动手计算。

  【设计意图:设计这样的练*,主要是突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下一环节学*同级的混合运算奠定基础。】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一)情境中获取信息

  1.课件出示第47页例1。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

  2.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和读书有关的信息?

  3.要求“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该怎样列算式?

  4.学生独立列式并进行计算。

  (二)交流中探究新知

  1.反馈解法,初步感知

  (1)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方法一:分步算式

  53-24=29(人)

  29+38=67(人)

  方法二:综合算式

  53-24+38=67(人)

  (2)汇报交流:每种方法每步分别求的是什么?2.明确概念,揭示课题(1)什么样的算式是综合算式?它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呢?

  (2)给出规定: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时,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3)揭示课题。

  3.运用规定,脱式计算

  (1)课件出示:53-24+38,

  (2)讲解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示范板书:教师边讲解边说明:先在“53-24”的下面画上横线,为了清楚地看出运算的顺序,可以脱式进行计算,呈现出运算的顺序和每次计算的结果。在算式的下面写出第一步计算的结果(29),还没有参加计算的数照抄下来(+38),在算式的下面再写出第二步计算的结果(=67)。注意:等号上下要对齐。

  (3)梳理提问:在书写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谁能完整地说说这道题是怎么算的啊?

  4.体会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1)课件出示:15÷3×5,指定学生说说这道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

  (2)教师指出:加与减、乘与除分别是同一级运算。

  (3)学生尝试计算,同时指定学生板演,教师巡视指导。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实用五份(扩展9)

——最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实用十份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2、培养观察、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3、培养良好的学**惯和数学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含有两级运算(没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和书写格式。

  教学过程:

  一、直接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第五单元混合运算。(板书课题:5.混合运算)

  二、复*旧知。

  在学*新课之前,我们先看大屏幕(课件),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两道题的运算顺序。

  (学生回答)

  哪位同学能用一句话来概括它们的运算顺序?

  (学生回答)

  谁能用自己的理解形象的说一说它们的运算顺序?

  (学生回答)

  看来同学们对上节课的知识掌握的很扎实,理解的很透彻。

  三、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其实,数学之间是有联系的,只要你们留心观察、认真思考,就能从旧知识中发现并学到许多新知识,不信,你们看这道题(板书:7+43),观察一下,与上两道题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

  1)做一做

  那么,当他们遇到一起的时候,你们应该怎么办呢?请同学们拿出本子试着做一做。

  2)读一读

  同学们想知道自己做的对不对吗?(想)请打开书48页,对照48页的脱式计算,看一看自己做的对不对。做对的同学就在旁边为自己画上一个大大的笑脸,以示鼓励。做错的同学,认真观察,找到自己错误的原因,并在旁边改正过来。

  (学生独立看书并更正)

  3)说一说

  (请做错的同学分析错误原因并更正:请做对的同学说说正确的计算顺序)

  4)做一做

  我们知道了当加和乘遇到一起时,要先算乘法,后算加法,那么,当减法和除法遇到一起的时候呢请同学们再试着做一做这道题。(课件显示:15-105)

  (学生试做)

  5)说一说

  (请做错的同学分析错误原因并更正:请做对的同学说说正确的计算顺序)

  6)议一议

  同学们知道了当乘加在一起时,先算乘后算加;当减除在一起时先算除后算减,那么这些算式你们知道他们的运算顺序吗?

  (课件显示10道不同级的混合运算算式,请同学们说运算顺序)

  下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组算式的运算顺序,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讨论)

  谁愿意把你的发现与同学们分享?

  (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

  7)读一读

  我们打开书,看看书上是怎么写的

  (学生自读两遍,齐读两遍)

  8)讲一讲

  现在,谁能告诉老师,我们下次再遇到这样的算式,该怎么计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板书: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加法),那么,我们再来看这道题,先算什么?(43=12),再算(7+12=19)(同时提醒注意事项)

  9)练一练

  同学们,你们学会了吗?(学会了)老师现在要考一考你们,有信心接受老师的挑战吗?(课件显示)

  四、总结提升

  同学们,数学是一门很神奇的学科,你们看(课件显示)我们把昨天学的知识稍微变动一下,就成为了我们今天所学的新知识,如果老师把今天学*的知识再添加一个小括号,它的计算顺序又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你们说,神不神奇?(神奇)其实,数学还有许许多多的奥秘正等待着你们去研究和探索呢?加油吧!同学们。老师期待你们更精彩的表现。下课!

  板书设计:

  5.混合运算

  先算乘、除法

  后算加、减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能正确找、画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通过动手操作等活动,初步感性地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及合作能力。

  3、通过对生活事物及相应图形的欣赏,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陶冶情操。

  教学重点: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实用五份(扩展10)

——二年级数学下册总复*教案(五)份

  复*内容:

  综合复*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应用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复*目标:

  引导学生回顾整理综合运用多位数加减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熟悉这类题目的结构(即条件和问题)。

  比较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与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总结出解决这类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

  让学生学会合作,大胆交流,能完整的分析应用题。

  使学生学会归纳与总结,学会有条理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欲望。

  复*过程:

  一、 回顾呈现。

  1、揭示课题

  教师谈话:同学们,我们在第六单元学完万以内的数的加减法之后,还学会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整理一下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方法。[板书课题]

  2、回顾呈现

  ① 出示教材70页第三幅图,引导学生观察图:

  图中有三个小朋友,你能分别给他们起个名字吗?

  生可能回答:穿绿衣服的小男孩叫小明;穿蓝衣服的小女孩叫小青;穿黄衣服的小男孩叫小新等。

  (教师在图中板书三个名字)

  ② 搜集信息提出问题

  师:现在三个小朋友都有名字了,你能从图中搜集有关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吗?(思考一会儿)把你搜集的信息和提出的问题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好吗?

  ③ 全班交流

  学生交流可能会出现如下情况:

  ●小明有16张卡片,小新的卡片比小明多25张,小新有多少张卡片?

  ●小明有16张卡片,小青的卡片比小明少7张,小青有多少张卡片?

  教师板书这两个应用题。

  [设计意图:回顾整理不能按照新授课的思路教学,既然是复*课就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做课堂的真正主人。通过信息图使学生回顾再现所学知识,逐渐激活学生的思维。]

  二、梳理归纳

  1、独立思考,组内交流

  ⑴学生读题,比较两题,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生可能有如下想法)

  ●都是知道了小明有16张卡片,求另一个人有几张卡片。

  ●这两个题都是和小明的卡片数做比较。

  ●第一题是“小新的卡片比小明多25张”,第二题是“小青的卡片比小明少7张”。

  小结:相同点都是已经知道了“小明有16张卡片”,要求另外一个同学有多少张卡片。不同点是第一题是“小新的卡片比小明多25张”,第二题是“小青的卡片比小明少7张”。

  ⑵分析这两道题,小组内交流思考方法。

  2、全班交流,展示思维过程

  (1)交流第一题,学生有可能出现如下想法:

  ●用画线段图的方式来分析第一题。(展示线段图)

  所以要求小新的就是把16和25合起来

  ●用在脑子中画图的方式分析第一题。

  ●没有画图,这样想,小新的卡片比小明多25张,说明小新的多,小明的少,要求小新有多少张卡片,就要把16和25合起来。

  (2)交流第二题的解题方法。

  (3)学生口述算式。

  3、分析比较,揭示解题思路

  有的学生用画线段图帮助理解的方法解答;有的学生根据题意直接写出算式。

  引导学生说出解答这类实际问题时应该注意:(1)知道谁和谁比。(2)知道谁多谁少。(3)知道要求谁。(4)根据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关系,确定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新授课中,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已经通过学具(纸条)的操作,以及操作过程的思考与表达有一定的理解。因此,在复*课中这已经不是难点,而让学生通过把实际问题“画”出来,一步一步的分析比较,最后得出思考的方法和注意的问题,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而最终由学生自己总结出解决这类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会使学生理解得更加透彻,掌握得更加扎实]。

  三、拓展应用

  1、师生共同游戏,提出要求:老师在黑板上用磁卡片组成数403,学生在桌子上组成另一个数,你告诉大家,你的数比老师的数大几还是小几,其他同学猜一猜你组成一个什么数。

  2、72页第六题信息图

  ①教师谈话:快到六一儿童节了,你想怎样庆祝一下自己的节日?二年级一班的同学开展了向福利院的小朋友献爱心的活动,他们通过什么方式来表示自己的爱心呢?

  ②出示信息图,学生观察。

  ③要求学生独立收集信息,在本子上提出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④ 全班交流。(可能有如下想法)

  ●一组做剪纸123张,二组比一组多做58张,二组做多少张?123+58=181(张)

  ●一组卖剪纸320元,二组卖剪纸200元,一组比二组多卖多少元?(二组比一组少卖多少元?)320―200=120(元)

  ●一组卖剪纸320元,二组卖剪纸200元,两组共卖多少元?

  320+200=520(元)

  ●154+160=314(元) 115+80=195(元) 154+115=269(元)160+115=275(元) 154+80=234(元) 160+80=240(元)一组可以买一种礼物,也可以买任意两种礼物。

  ●115+80=195(元)二组可以买一种礼物,最多能买两种笔。

  ●把18支钢笔*均分给9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支?

  18÷9=2(支)

  [设计意图:学生在独立分析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总结出了方法。在这里安排两组练*加深理解,巩固方法,形成技能,再次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知识和实践的联系,有利于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使学生感觉数学是现实的数学,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了必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通过这节课的复*你有什么收获?还有疑问吗?请提出来。

  2、作业:完成72页6题。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不仅使学生有知识上的收获,而且能有复*方法上的收获,从而增加学*的经验,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教学反思:

  综合运用多位数加减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回顾整理课,关键是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形成网络,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数学课程标准》关于“解决问题”目标中要求“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分析思考。低年级的学生遇到这类实际问题不知从何入手或不能准确的'列式计算,原因是他们不能有条理的分析思考这类问题,没能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我在这节整理复*课中,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取长补短,引导帮助学生理清了这类问题的解题思路,培养学生有条理的分析问题的良好*惯。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三种角的特点,会辨认直角、钝角、锐角,能够尺子画角。

  2、渗透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能在生活中找出三种角。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交流探索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与直角比较辨认锐角和钝角。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老师穿西服(很多角)出现在课堂上,今天老师带了一个我们以前学过的数学知识来到教室里,这个老朋友就在老师的衣服上,请你仔细观察。

  1、让学生说说角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都有些什么特点。

  2、

  二、观察主题图

  1、请学生观察主题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有角吗?说说在哪里。

  2、除了我们认识过的过的直角,还有什么些什么样子的角?

  三、体会比较钝角和锐角

  1、请你用身体来表示出这些角来。

  2、用三角板的直角比较一下主题图上这些角,你发现可以把图上的这些分分成几类?

  3、这些比直角要小的角书上把它们叫作什么角?比直角要大的这些角叫什么角?

  4、那你能用纸折出锐角吗?你怎么知你折的角就是锐角?让学生边比边说。

  5、折出钝角说说

  6、找出生活中的三种角。

  7、完成39页第1题。

  四、动手画角

  1、动手试画,说说你是怎么样画角的。要注意什么。

  2、根据老师的要求画角。

  五、完成39页第2题。

  六、用三角板拼出钝角,看谁拼的多。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十进制的数学建模能力,用自己喜欢的模型来表达数,建构适合自己的数世界。

  2.认识数位顺序表。

  3.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操作、探究,培养学生协作与交流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引入

  1.上节课我们学*了用千数图的简图来表示千及千以内的数,你知道这张图表示哪个数吗?(出示图)它表示(),由()个百、()个十和()个一组成。写作(),读作()。

  2.能不能用其它的方法来表示千以内的数?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用其它的数学模型来表达数。出示课题:小探究。

  二、探究新知

  1.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用小正方体积木块来建构千以内的数。

  (1)请小朋友仔细看看能不能用桌上的学具小正方体来表示数呢?

  引导:一个一个地数10个小方块组成一条10个一就是十十个十个地数10个条组成一板10个十是一百一百个一百个地数10个百组成一大块10个一百是一千多媒体演示,完成表格。你们知道一块、一条、一板、一大块分别可以用什么来表示吗?请你填入表格。导出数位顺序表:……千位百位十位个位

  (2)练*:它表示哪个数?书最后一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

  2.用货币来表示数(课前准备好面值一百元、十元、一元的人民币)

  (1)小朋友请你数一数学具**有多少人民币?

  (2)你是怎样数的?个别交流。

  (3)你们小组一共有多少钱?它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三、综合应用

  1.请小朋友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表达243。你怎样表示243?学生交流。多媒体演示。小胖:用货币来表达243。小巧:用小正方体组成的块、条、板来表达243。小亚:用千数图的简图来表示243。

  2.现在我们来看图写数。书第三题,个别完成后交流,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3.游戏:同桌互动,说说我摆的数或者我说数你来摆。

  4.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

  四、拓展提高可以合成几(必须合成三位数)?

  比一比、赛一赛,你能写出几种?

  9 400 30

  8 70 500

  【教学内容】

  教科书100页。

  【教学目标】

  1.整理、归纳本册教科书所学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有关知识间的联系。

  2.经历整理与复*所学知识的过程,初步学会一些整理数学知识的方法,培养自觉整理与复*的意识和*惯。

  3.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概括能力,养成合作学*和勇于探索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1.经历整理与复*所学知识的过程,初步学会一些整理数学知识的方法。

  2.掌握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读写方法、大小比较等知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这学期的新课学*已结束,从现在开始,我们将对本学期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复*。(板书课题)

  二、整理全册所学内容

  1.小组合作,初步整理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本学期我们学*了哪些内容?(学生回答)

  (2)想一想:你能用我们学过的整理知识的方法把这些内容整理出来吗?怎样整理才能使这些内容比较清楚地展现出来呢?先独立思考,然后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3)小组合作:小组内的同学商量一下,选择你们喜欢的方法整理出本学期所学的知识。

  整理要求:

  A?整理结果要简洁、清晰、有条理。

  B?整理完后,要能说出整理的过程。

  2.全班汇报交流、完善整理结果

  (1)各小组选一名代表展示、交流整理的过程、结果。

  (2)结合展示、交流的过程,师生共同评价各组的整理情况:你喜欢哪种整理方法?为什么?有没有需要补充的地方?哪些内容还需进一步调整?

  (3)根据评价结果,可选一种有代表性的板书。如:全册内容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认识

  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

  有余数的除法

  计量单位长度单位:千米、毫米

  时间单位:时、分、秒

  认识图形: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

  三、整理复*万以内数的认识

  1.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

  (1)出示数5555,从右往左,你能依次说出每一个数位上的“5”各表示多少吗?

  (2)填空:10个一是(),10个十是(),10个百是(),10个千是()。

  (3)让学生做教科书131页第1题,然后交流。

  2.数数

  (1)一个一个地数,从九百九十八数到一千零一十二。

  一十一十地数,从一千九百八十数到二千一百。

  一百一百地数,从一千七百数到三千。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