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3篇

首页 / 说课稿 / | 2022-03-29 12:23:38 说课稿,时间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1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乘法中的《卫星运行时间》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教学。由于我是开学刚刚接触这样的新教材,所以更想利用这个机会能得到专家、评委、与教师们的帮助。

  一、说课标:

  《数学课程标准》对计算这块知识提出了新的要求:计算教学,应减少单纯的技能训练,避免繁杂的计算和程式化的叙述算理,鼓励算法多样化,将运算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等。基于以上内容,我对教材进行了分析.

  二、说教材

  《卫星运行时间》一课是学生在第一学段学*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根据课程标准具体内容要求,对乘法的整数计算只要求是三位数乘两位数。引导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运算意义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运用多种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充分的交流。

  三、说学情

  学生在学*本课之前,已经熟练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学*本课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讨论、交流来获得新知。教材中呈现的情境虽然离学生生活远些,但学生通过媒体、网络和书籍了解了许多,情境能激起学生的兴趣。

  四、教学目标定位

  1、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掌握竖式计算技巧。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

  3、引导学生自主学*数学养成良好的学**惯

  五、教学重难点

  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及竖式计算,并掌握竖式计算技巧

  六、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提供书上的主题图:围绕“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与绕21圈”这两个信息,让学生非常明确地提出问题21圈要多少时间?并列出算式:114×21。减少了学生在此时提出与本课无关的问题。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分析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提出问题能力。

  2、估算

  让学生先估算一下卫星绕地球21圈大约需要多少时间?

  在具体的情境中鼓励学生进行估算,用自己对数及其关系的理解,培养数感并对运算结果进行把握,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同时也为下面解决问题提供了多种策略。

  3、自主探究114×21的计算方法

  114×21如何解决这道乘法题的计算,是学生面临的新问题。前面的估算环节就为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提供了多种策略。所以在教学中学生完全可以自主探究产生不同的计算方法,如学生提出:114×20+114、 100×21+24×21、114×3×7、110×1+4×1+110×20+4×20、10×1+4×1+110×20+4×20、竖式计算等,并进行充分的交流与反思。通过观察发现各种不同算法中算理与竖式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学*竖式计算。让他们在评价与倾听的过程中去发现,去感悟,去提升。

  4、形成性练*:

  算一算书上34页练*第一题。

  这样的练*意在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对竖式计算有一定的把握 。

  在学生计算时,教师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和疑问做为纠错题,再次让学生自己会诊, 提高运算能力。纠错题我没有单独设计*题,而是针对学生学*实际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为生成性资源,这样更有指向性。

  然后引导学生说一说通过刚才的计算在计算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并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

  5、集体独立计算课本上34页练一练的第三题中的6道题。

  意在数学课是做数学而不是说数学,加强学生的计算练*,从中找到计算的技巧和计算注意的地方。

  6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我将书中34页的第四题,以情境的形式出现,同时将这道题进行了两处改编,一处是将其分步呈现,目的是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其中。 第二处是将题中的80改成了85,目的是将本节课的内容更好的融入其中,让学生在学*中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在具体情境进行综合实践,再次提高认识,巩固与掌握运算技巧

  7、学*评价

  师:这节课我们研究了哪些问题?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自己表现得怎样?

  引导学生从各方面对自己进行客观的评价,相信自己“我能行”!

  八、说反思。

  反思自己参赛的这节课,融入了网友的关注与帮助,总结自己的收获可以用几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有我们教师深度地把握好教材,定好位,我们的学生就会有好生成。

  通过聆听陶文中教授的讲座,与辉煌老师、王昌胜老师、雨霖老师的交流中把自己心中的疑问解开了,明确了本节课的重点并不是算法多样化,而是通过多种方法,让学生从中明白竖式的计算的算理来自同学们算法多样化之中。这也使我找到了本节课教学的切入点。同时也深深地感到网络教研互动给我插上了成长的翅膀。

  计算教学是比较单调的,本节课的教学我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自主地探索为主线。学生每说出一种方法后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评价活动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在评价中进行反思。老师把学*时空及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往往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2

  今天我讲课的内容是:北师大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乘法中的《卫星运行时间》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教学。

  一、说课标:

  《数学课程标准》对计算这块知识提出了新的要求:计算教学,应减少单纯的技能训练,避免繁杂的计算和程式化的叙述算理,鼓励算法多样化,将运算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等。基于以上内容,我对教材进行了分析.

  二、说教材

  《卫星运行时间》一课是学生在第一学段学*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根据课程标准具体内容要求,对乘法的整数计算只要求是三位数乘两位数。引导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运算意义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运用多种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充分的交流。

  三、说学情

  学生在学*本课之前,已经熟练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学*本课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讨论、交流来获得新知。教材中呈现的情境虽然离学生生活远些,但学生通过教师简单介绍,创设的情境能激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爱科学、爱祖国教育。

  四、教学目标定位

  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范围,并逐步养成估算的*惯。

  2、能结合已有知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并能进行正确计算。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通过对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爱科学、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笔算方法并理解算理。

  教学难点:正确笔算

  五、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提供书上的主题图:围绕“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这个信息,让学生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分析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提出问题能力。

  2、估算

  让学生先估算一下卫星绕地球21圈大约需要多少时间?在具体的情境中鼓励学生进行估算,用自己对数及其关系的理解,培养数感并对运算结果进行把握,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同时也为下面解决问题提供了多种策略。

  3、自主探究114×21的计算方法

  114×21如何解决这道乘法题的计算,是学生面临的新问题。前面的估算环节就为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提供了多种策略。所以在教学中学生完全可以自主探究产生不同的计算方法,如学生提出:114×20+114、100×21+24×21、114×3×7、110×1+4×1+110×20+4×20、10×1+4×1+110×20+4×20、竖式计算等,并进行充分的交流与反思。通过观察发现各种不同算法中算理与竖式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学*竖式计算。让他们在评价与倾听的过程中去发现,去感悟,去提升。

  4、形成性练*:

  (1)、305x28=

  (2)、森林医生

  (3)、笔算

  (4)、解决实际问题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3

  一、说课标:

  《数学课程标准》对计算这块知识提出了新的要求:计算教学,应减少单纯的技能训练,避免繁杂的计算和程式化的叙述算理,鼓励算法多样化,将运算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等。基于以上内容,我对教材进行了分析。

  二、说教材

  《卫星运行时间》一课是学生在第一学段学*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根据课程标准具体内容要求,对乘法的整数计算只要求是三位数乘两位数。引导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运算意义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运用多种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充分的交流。

  三、说学情

  学生在学*本课之前,已经熟练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学*本课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讨论、交流来获得新知。教材中呈现的情境虽然离学生生活远些,但学生通过教师简单介绍,创设的情境能激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爱科学、爱祖国教育。

  四、教学目标定位

  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范围,并逐步养成估算的*惯。

  2、能结合已有知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并能进行正确计算。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通过对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爱科学、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笔算方法并理解算理。

  教学难点:正确笔算

  五、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提供书上的主题图:围绕“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这个信息,让学生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分析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提出问题能力。

  2、估算,让学生先估算一下卫星绕地球21圈大约需要多少时间?在具体的情境中鼓励学生进行估算,用自己对数及其关系的理解,培养数感并对运算结果进行把握,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同时也为下面解决问题提供了多种策略。

  3、自主探究114×21的计算方法,114×21如何解决这道乘法题的计算,是学生面临的新问题。前面的估算环节就为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提供了多种策略。所以在教学中学生完全可以自主探究产生不同的计算方法,如学生提出:114×20+114、100×21+24×21、114×3×7、110×1+4×1+110×20+4×20、10×1+4×1+110×20+4×20、竖式计算等,并进行充分的交流与反思。通过观察发现各种不同算法中算理与竖式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学*竖式计算。让他们在评价与倾听的过程中去发现,去感悟,去提升。

  4、形成性练*:

  (1)、305x28=

  (2)、森林医生

  (3)、笔算

  (4)、解决实际问题

  5、学*评价

  师:这节课我们研究了哪些问题?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自己表现得怎样?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3篇扩展阅读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3篇(扩展1)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归要编写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

  《卫星运行时间》一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3——34页的内容。本课是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这是在以往学*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这一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教材结合“人造地球卫星”的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式计算。重点是使学生理解为什么列乘法算式,以及列竖式计算乘法的算理。这也将为后续的乘法学*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范围。

  2、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利用乘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

  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特别是竖式计算方法。

  四、教学难点:

  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

  五、教法、学法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以学生操作为主,辅以谈话启发、引导发现、讲练结合等方法的优化组合,有效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充分发挥教师的点拨作用,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去学*、探索,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在学法上,选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相结合的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学*。

  六、教学过程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本节课从四个环节设计了教学流程:

  (一)、复*导入

  1、口算

  30÷6 72÷8 11×8 360÷9 13×3 40×6 240÷4 35×2

  2、估算

  28×3 11×71在具体的情境中先给学生一点思考时间,估算一下。在交流不同策略的同时确定得数的取值范围。通过研讨和实践,我们一致认为数学计算不但关注结果,更要关注估算的策略与过程,估算同时也为解决问题提供了多种策略。

  (二)、探究新知

  1、出示卫星图。问: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114代表什么意思,关于卫星你还知道什么。

  2、如果我们让卫星绕行三周她需要多少时间,你能快速的估计一下,说说你是怎么估计的,准确的时间是多少呢?你是怎么算的。114×3=342 3东方红1号卫星是我国在1970年发射的第一课人造地球卫星,那时候刚好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1周年,如果卫星刚好绕行21周,卫星一共需要多少时间呢?你能估计一下吗?说说你是怎么估计的,那这个估计对不对呢?大家估算出来的结果有不一样的吗,有什么方法呢?我们去验算一下,具体的算出来看看准确的答案是多少?114×21=2394 4说说你的方法,鼓励学生多种方法解决。 A:重点介绍用竖式计算

  3、引导梳理过程:第一步算什么?第二步算什么?最后一步算什么?

  4、引导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

  (三)、应用拓展

  1、竖式计算:

  135×45:这是三位数乘两位数里面的进位乘法,同样讲明要满十进一。

  54×312:此题的设立主要是让学生明白在用竖式计算的时候一般将数位多的那个数写在上面,可以通过事先准备的两个算式让学生进行比较分析,找出最优方案及理由。 408×25:此题中间有“0”,应该重点讲解,当遇到“0”的时候怎么处理,是不是都为“0”或者进位要不要写在这里。

  47×210:本题主要让学生可以从当中找到比较简单的计算方法,当未位有“0”时,可以先将“0”省去,看成两位数乘两位数,

  最后在答案后面加“0”回去。

  2、纠错(针对上题现的问题纠错)

  3、解决实际问题(先估计,在列竖式计算)

  一个没关紧的水龙头,每天要浪费112千克水,照这样计算,一个月(按31天算)要浪费多少千克水?

  (四)、课堂小结

  1、课你有那些收获?你觉得自己表现怎样?

  2、布置作业板书设计:

  卫星运行时间114×21=2394(分)114 × 21

  114 →114×1 228 →114×20

  2394→114+228答:绕地球21圈需要2394分。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2

  今天我为大家说课的题目是《卫星运行时间》,首先我对本节课的教材来做一些分析。

  一、说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

  本节课内容是北师大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乘法中的第一课时,是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教学,位于书本的第33页到34页。

  卫星运行时间是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学*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根据课程标准具体内容要求,对乘法的整数计算只要求是三位数乘两位数。在引导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运算意义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运用多种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充分的交流。

  而教材中呈现的情境虽然离学生生活比较远,但是学生通过媒体、网络和书籍已经了解了许多相关的知识,通过情境教学能更好地激起学生的兴趣。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掌握竖式计算的技巧和算理。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多种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3、引导学生自主学*数学,养成良好的学**惯。

  三、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及竖式计算。

  难点:掌握竖式计算的技巧和算理。

  四、说教法和学法

  为了讲清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我对本节课的理解。

  教法:

  《卫星运行时间》一课是学生学*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与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的基础上来进一步拓展的。在学*本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与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学*本课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讨论、交流来获得新的知识。所以在教法上,我采取自主探索、观察的教法来进行,同时结合实际操作、思考等辅助教学方式。

  学法:作为学生在目前阶段已有的知识机构,对竖式计算的方法已经能够掌握。因而在学法上,我将采取引导及小组合作交流的学*模式。

  五、说教学过程

  最后,我来具体谈谈这节课的教学过程。

  1、复*

  提问:我们已经学*了哪些乘法运算?接着让学生帮忙解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与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算式,从而使得已学的竖式计算方法得到复*和巩固,为新课的学*奠定了基础。

  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提供书上的主题图:围绕“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与绕21圈”这两个信息,让学生非常明确地提出问题:21圈要多少时间?并列出算式:114×21。

  这样的设计,减少了学生在此时提出与本课无关的问题。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分析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

  3、估算

  让学生先估算一下“卫星绕地球21圈大约需要多少时间?”

  在具体的情境中,鼓励学生进行估算,用自己对数及数量关系的理解,培养数感并对计算结果进行把握,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同时也为下面解决问题提供了多种策略。

  4、自主探究114×21的计算方法114×21如何解决这道乘法题的计算,是学生面临的新问题前面的估算环节就为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计算提供了多种策略。所以在教学中学生完全可以自主探究产生不同的计算方法。如学生提出:114×20+114×1,114×3×7和竖式计算等。将学生反馈的计算方法进行充分的交流与反思。通过观察发现各种不同的计算方法中算理与竖式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学*竖式计算,重点讲解竖式计算的算理。让学生在评价和倾听的过程中,发现、感悟,从而得到提升。

  5、形成性练*

  算一算书本34页练*第一题。

  在学生计算时,教师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和疑问作为纠错题,再次让学生自己出诊,找出病因,提高运算能力。

  针对学生学*实际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为改错题,更有指向性和针对性。

  然后,引导学生说一说,通过刚才的计算,在计算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并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情况。

  6、巩固性练*

  集体独立计算书本34页练一练第三题。

  数学课是做数学而不是说数学,加强学生的计算练*,从中找到计算的技巧和计算时应注意的地方,也可以进一步让学生掌握计算算理。

  7、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通过这样的提问有利于学生巩固本节课的重难点,培养学生的小结能力和自信心,激励学生更好地学*数学知识。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3

各位老师:

  晚上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卫星运行时间》,首先我就具体教材内容作如下分析:

  一、教材简析

  《卫星运行时间》位于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4——35页。本课是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学*三位数乘两位数,这是在以往学*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这一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教材结合“卫星运行时间”的情境,引出卫星绕地球一圈的时间,并提出“绕21圈需要多长时间”的数学问题并列式计算。在精确计算前,教材安排了估一估环节,组织学生估算并交流方法。接着,和学生一起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鼓励算法多样化。教材提供了口算、表格算法、竖式计算等几种不同的方法。重点是使学生重点是讨论竖式计算,了解列竖式计算乘法的算理。通过课后的试一试,练一练,解决问题中巩固拓展,这也为后续乘除法后续学*奠定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本课之前,已经熟练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与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本节课是将已有知识迁移到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学*中。计算上难度不是很大,所以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但学生可能会在估计积的范围和建立各种算法间内在联系上出现问题,特别是算法中出现的表格法要让学生建立与其他方法的联系上会比较难。

  三、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两、三位数乘法的积的范围。

  2.探索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并乐于与同伴交流算法。

  3.培养计算兴趣和良好的计算*惯,提高利用乘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四、教材处理

  在理解尊重教材的基础上,适当整合并创造性使用教材:

  1、在情境创设中加入翟志刚的视频图片。

  2、变基础练*试一试“先估后算“为”先算后估“。【课件出示】

  五、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重点掌握竖式计算法。

  2、教学难点

  有效交流中深入理解竖式在情境中的算理及与各种算法间的联系。

  六、教法和学法

  教法:因这个内容是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延伸。所以在教法上,我采取自主探索、观察比较的同时结合实际操作、思考等辅助教学方式。

  学法:从学生目前阶段已有的知识结构看,对竖式计算的方法已经能够掌握。因而在学法上,我将采取引导及小组合作交流的学*模式。

  七、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课件、实物投影、作业纸、板帖卡片、直尺。

  学生准备教材、练*本、笔、尺

  八、教学流程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我从四个环节设计了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阅兵式方阵图,复*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为新知学*做好热身铺垫。

  2、出示主题图和翟志刚的视频图片,引出课题——卫星运行时间。围绕“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让学生根据信息提出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从而引出卫星绕21圈需要多少时间。

  预设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如:1、(圈数为一位数或整十数)需要多少时间?【可直接解决,引导学生再次体会乘法意义,并口算结果。】

  2、绕156圈需要多少时间?……【本节课不能解决或是不适合这节课解决的,暂时放入问题银行。等等】

  如学生提不出我们所需要的数据时,可以及时的将所需解决的问题直接由教师提出!但一定要先处理三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并板书副标题——三位数乘两位数。

  (二)、自主探究,构建新知

  1、结合情境进行估算。

  2、具体计算,探索计算方法。

  (1)独立计算。

  (2)同桌交流。

  (3)全班共享

  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算法:

  ①口算(乘法分配律)114×20=2280114×1=1142280+114=2394

  ②口算(分解乘数)114×21=114×7×3=798×3=2394

  【如果把21换成23,不能分解成两个一位数相乘的形式,引导理解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③竖式笔算

  学生介绍,教师适时指导学生表达并辅助板书。理解列竖式计算的思路。

  ④表格口算

  如出现这种算法的,教师引导学生表达,表格中每一个数据的来源。

  【对于这种方法不要求全部的学生都掌握,这样学起来就不会很吃力了。】

  (4)自读教材

  如果教材中呈现的.四种方法没有全部出现时,教师引导学生看书自学,再由看懂的同学来汇报介绍,这样不仅充分的利用了教材,让学生有了看书的机会,又同时培养了学生自学的能力。

  ⒊对照比较,总结方法。

  通过比较优化算法。比较竖式与口算、表格计算法,发现计算道理一样,但竖式又具有书写简洁的特点,适用于所有的乘法,建议学生一定要认真学*竖式的方法。

  (三)、巩固练*,应用提升。

  基础练*

  1、先算一算,再估一估(书上34页试一试中的两道题)。

  2.竖式计算。(书上练一练的第1题)

  3、我是森林医生。

  提高练*

  ①练一练第3题

  ②P34练一练第4题

  (四)、总结收获,拓展延伸。

  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哪些新的收获?你认为自己哪里掌握的比较好?哪里还需要加强?能说一说乘法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吗?

  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反思自己的学*过程,对自己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有更高的期望,提高计算技能。

  九、板书设计

  恰当的板书设计有利于学生把握本课知识的重、难点。虽然课件基本清晰地呈现了竖式计算的过程,表明了算理,但规范的竖式书写板书及课题仍是必不可少的。再是例题中获得的信息,也要以简明的形式呈现在黑板上,有利于学生把握提问与解答的关键。

  附板书设计:

  卫星运行时间——两、三位数乘法

  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绕地球21圈需要多长时间?(2200——2400)

  114x21=2394(分)

  114×20=2280114114×3×7

  114×1=114×21=342×7

  2280+114=2394————=2394

  114

  228

  ————

  2394

  答:绕地球21圈需要2394分。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4

  今天我讲课的内容是:北师大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乘法中的《卫星运行时间》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教学。

  一、说课标:

  《数学课程标准》对计算这块知识提出了新的要求:计算教学,应减少单纯的技能训练,避免繁杂的计算和程式化的叙述算理,鼓励算法多样化,将运算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等。基于以上内容,我对教材进行了分析.

  二、说教材

  《卫星运行时间》一课是学生在第一学段学*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根据课程标准具体内容要求,对乘法的整数计算只要求是三位数乘两位数。引导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运算意义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运用多种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充分的交流。

  三、说学情

  学生在学*本课之前,已经熟练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学*本课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讨论、交流来获得新知。教材中呈现的情境虽然离学生生活远些,但学生通过教师简单介绍,创设的情境能激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爱科学、爱祖国教育。

  四、教学目标定位

  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范围,并逐步养成估算的*惯。

  2、能结合已有知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并能进行正确计算。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通过对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爱科学、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笔算方法并理解算理。

  教学难点:正确笔算

  五、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提供书上的主题图:围绕“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这个信息,让学生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分析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提出问题能力。

  2、估算

  让学生先估算一下卫星绕地球21圈大约需要多少时间?在具体的情境中鼓励学生进行估算,用自己对数及其关系的理解,培养数感并对运算结果进行把握,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同时也为下面解决问题提供了多种策略。

  3、自主探究114×21的计算方法

  114×21如何解决这道乘法题的计算,是学生面临的新问题。前面的估算环节就为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提供了多种策略。所以在教学中学生完全可以自主探究产生不同的计算方法,如学生提出:114×20+114、100×21+24×21、114×3×7、110×1+4×1+110×20+4×20、10×1+4×1+110×20+4×20、竖式计算等,并进行充分的交流与反思。通过观察发现各种不同算法中算理与竖式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学*竖式计算。让他们在评价与倾听的过程中去发现,去感悟,去提升。

  4、形成性练*:

  (1)、305x28=

  (2)、森林医生

  (3)、笔算

  (4)、解决实际问题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5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乘法中的《卫星运行时间》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教学。由于我是开学刚刚接触这样的新教材,所以更想利用这个机会能得到专家、评委、与教师们的帮助。

  一、说课标:

  《数学课程标准》对计算这块知识提出了新的要求:计算教学,应减少单纯的技能训练,避免繁杂的计算和程式化的叙述算理,鼓励算法多样化,将运算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等。基于以上内容,我对教材进行了分析.

  二、说教材

  《卫星运行时间》一课是学生在第一学段学*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根据课程标准具体内容要求,对乘法的整数计算只要求是三位数乘两位数。引导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运算意义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运用多种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充分的交流。

  三、说学情

  学生在学*本课之前,已经熟练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学*本课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讨论、交流来获得新知。教材中呈现的情境虽然离学生生活远些,但学生通过媒体、网络和书籍了解了许多,情境能激起学生的兴趣。

  四、教学目标定位

  1、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掌握竖式计算技巧。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

  3、引导学生自主学*数学养成良好的学**惯

  五、教学重难点

  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及竖式计算,并掌握竖式计算技巧

  六、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提供书上的主题图:围绕“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与绕21圈”这两个信息,让学生非常明确地提出问题21圈要多少时间?并列出算式:114×21。减少了学生在此时提出与本课无关的问题。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分析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提出问题能力。

  2、估算

  让学生先估算一下卫星绕地球21圈大约需要多少时间?

  在具体的情境中鼓励学生进行估算,用自己对数及其关系的理解,培养数感并对运算结果进行把握,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同时也为下面解决问题提供了多种策略。

  3、自主探究114×21的计算方法

  114×21如何解决这道乘法题的计算,是学生面临的新问题。前面的估算环节就为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提供了多种策略。所以在教学中学生完全可以自主探究产生不同的计算方法,如学生提出:114×20+114、 100×21+24×21、114×3×7、110×1+4×1+110×20+4×20、10×1+4×1+110×20+4×20、竖式计算等,并进行充分的交流与反思。通过观察发现各种不同算法中算理与竖式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学*竖式计算。让他们在评价与倾听的过程中去发现,去感悟,去提升。

  4、形成性练*:

  算一算书上34页练*第一题。

  这样的练*意在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对竖式计算有一定的把握 。

  在学生计算时,教师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和疑问做为纠错题,再次让学生自己会诊, 提高运算能力。纠错题我没有单独设计*题,而是针对学生学*实际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为生成性资源,这样更有指向性。

  然后引导学生说一说通过刚才的计算在计算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并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

  5、集体独立计算课本上34页练一练的第三题中的6道题。

  意在数学课是做数学而不是说数学,加强学生的计算练*,从中找到计算的技巧和计算注意的地方。

  6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我将书中34页的第四题,以情境的形式出现,同时将这道题进行了两处改编,一处是将其分步呈现,目的是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其中。 第二处是将题中的80改成了85,目的是将本节课的内容更好的融入其中,让学生在学*中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在具体情境进行综合实践,再次提高认识,巩固与掌握运算技巧

  7、学*评价

  师:这节课我们研究了哪些问题?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自己表现得怎样?

  引导学生从各方面对自己进行客观的评价,相信自己“我能行”!

  八、说反思。

  反思自己参赛的这节课,融入了网友的关注与帮助,总结自己的收获可以用几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有我们教师深度地把握好教材,定好位,我们的学生就会有好生成。

  通过聆听陶文中教授的讲座,与辉煌老师、王昌胜老师、雨霖老师的交流中把自己心中的疑问解开了,明确了本节课的重点并不是算法多样化,而是通过多种方法,让学生从中明白竖式的计算的算理来自同学们算法多样化之中。这也使我找到了本节课教学的切入点。同时也深深地感到网络教研互动给我插上了成长的翅膀。

  计算教学是比较单调的,本节课的教学我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自主地探索为主线。学生每说出一种方法后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评价活动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在评价中进行反思。老师把学*时空及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往往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3篇(扩展2)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实用五篇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 1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本课之前,已经熟练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与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本节课是将已有知识迁移到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学*中。计算上难度不是很大,所以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但学生可能会在估计积的范围和建立各种算法间内在联系上出现问题,特别是算法中出现的表格法要让学生建立与其他方法的联系上会比较难。

  三、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两、三位数乘法的积的范围。

  2.探索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并乐于与同伴交流算法。

  3.培养计算兴趣和良好的计算*惯,提高利用乘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三、教材处理

  在理解尊 重教材的基础上,适当整合并创造性使用教材:

  1、在情境创设中加入翟志刚的视频图片。

  2、变基础练*试一试“先估后算“为”先算后估“。【出示】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重点掌握竖式计算法。

  2、教学难点

  有效交流中深入理解竖式在情境中的算理及与各种算法间的联系。

  五、教法和学法

  教法:因这个内容是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延伸。所以在教法上,我采取自主探索、观察比较的同时结合实际操作、思考等辅助教学方式。

  学法:从学生目前阶段已有的知识结构看,对竖式计算的方法已经能够掌握。因而在学法上,我将采取引导及小组合作交流的学*模式。

  六、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作业纸、板帖卡片、直尺。

  学生准备 教材、练*本、笔、尺

  七、教学流程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我从四个环节设计了教学流程:

  (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阅兵式方阵图,复*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为新知学*做好热身铺垫。

  2、出示主题图和翟志刚的视频图片,引出课题——卫星运行时间。围绕“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让学生根据信息提出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从而引出卫星绕21圈需要多少时间。

  预设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如:1、(圈数为一位数或整十数)需要多少时间?【可直接解决,引导学生再次体会乘法意义,并口算结果。】

  2、绕156圈需要多少时间?……【本节课不能解决或是不适合这节课解决的,暂时放入问题银行。等等】

  如学生提不出我们所需要的数据时,可以及时的将所需解决的问题直接由教师提出!但一定要先处理三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并板书副标题——三位数乘两位数。

  (二)、自主探究,构建新知

  1、结合情境进行估算。

  2、具体计算,探索计算方法。

  (1)独立计算。

  (2)同桌交流。

  (3)全班共享

  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算法:

  ① 口算(乘法分配律)114×20=2280 114×1=114 2280+114=2394

  ②口算(分解乘数)114×21=114×7×3=798×3=2394

  【如果把21换成23,不能分解成两个一位数相乘的形式,引导理解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③竖式笔算

  学生介绍,教师适时指导学生表达并辅助板书。理解列竖式计算的思路。

  ④ 表格口算

  如出现这种算法的,教师引导学生表达,表格中每一个数据的。

  【对于这种方法不要求全部的学生都掌握,这样学起来就不会很吃力了。】

  (4)自读教材

  如果教材中呈现的四种方法没有全部出现时,教师引导学生看书自学,再由看懂的同学来汇报介绍,这样不仅充分的利用了教材,让学生有了看书的机会,又同时培养了学生自学的能力。

  ⒊对照比较,总结方法。

  通过比较优化算法。比较竖式与口算、表格计算法,发现计算道理一样,但竖式又具有书写简洁的特点,适用于所有的乘法,建议学生一定要认真学*竖式的方法。

  (三)、巩固练*,应用提升。

  基础练*

  1、先算一算,再估一估(书上34页试一试中的两道题)。

  2.竖式计算。(书上练一练的第1题)

  3、我是森林医生。

  提高练*

  ①练一练第3题

  ②P34练一练第4题

  (四)、总结收获,拓展延伸。

  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哪些新的收获?你认为自己哪里掌握的比较好?哪里还需要加强?能说一说乘法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吗?

  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反思自己的学*过程,对自己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有更高的期望,提高计算技能。

  八、板书设计

  恰当的板书设计有利于学生把握本课知识的重、难点。虽然基本清晰地呈现了竖式计算的过程,表明了算理,但规范的竖式书写板书及课题仍是必不可少的。再是例题中获得的信息,也要以简明的形式呈现在黑板上,有利于学生把握提问与解答的关键。

  附板书设计:

  卫星运行时间——两、三位数乘法

  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 绕地球21圈需要多长时间?(2200——2400)

  114x21=2394(分)

  114×20=2280 1 1 4 1 1 4 ×3 ×7

  114×1=114 × 2 1 =342 ×7

  2280+114=2394 ———— =2394

  1 1 4

  2 2 8

  ————

  2 3 9 4

  答:绕地球21圈需要2394分。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 2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乘法中的《卫星运行时间》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教学。由于我是开学刚刚接触这样的新教材,所以更想利用这个机会能得到专家、评委、与教师们的帮助。

  一、说课标:

  《数学课程标准》对计算这块知识提出了新的要求:计算教学,应减少单纯的技能训练,避免繁杂的计算和程式化的叙述算理,鼓励算法多样化,将运算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等。基于以上内容,我对教材进行了分析.

  二、说教材

  《卫星运行时间》一课是学生在第一学段学*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根据课程标准具体内容要求,对乘法的整数计算只要求是三位数乘两位数。引导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运算意义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运用多种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充分的交流。

  三、说学情

  学生在学*本课之前,已经熟练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学*本课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讨论、交流来获得新知。教材中呈现的情境虽然离学生生活远些,但学生通过媒体、网络和书籍了解了许多,情境能激起学生的兴趣。

  四、教学目标定位

  1、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掌握竖式计算技巧。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

  3、引导学生自主学*数学养成良好的学**惯

  五、教学重难点

  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及竖式计算,并掌握竖式计算技巧

  六、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提供书上的主题图:围绕“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与绕21圈”这两个信息,让学生非常明确地提出问题21圈要多少时间?并列出算式:114×21。减少了学生在此时提出与本课无关的问题。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分析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提出问题能力。

  2、估算

  让学生先估算一下卫星绕地球21圈大约需要多少时间?

  在具体的情境中鼓励学生进行估算,用自己对数及其关系的理解,培养数感并对运算结果进行把握,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同时也为下面解决问题提供了多种策略。

  3、自主探究114×21的计算方法

  114×21如何解决这道乘法题的计算,是学生面临的新问题。前面的估算环节就为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提供了多种策略。所以在教学中学生完全可以自主探究产生不同的计算方法,如学生提出:114×20+114、 100×21+24×21、114×3×7、110×1+4×1+110×20+4×20、10×1+4×1+110×20+4×20、竖式计算等,并进行充分的交流与反思。通过观察发现各种不同算法中算理与竖式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学*竖式计算。让他们在评价与倾听的过程中去发现,去感悟,去提升。

  4、形成性练*:

  算一算书上34页练*第一题。

  这样的练*意在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对竖式计算有一定的把握 。

  在学生计算时,教师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和疑问做为纠错题,再次让学生自己会诊, 提高运算能力。纠错题我没有单独设计*题,而是针对学生学*实际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为生成性资源,这样更有指向性。

  然后引导学生说一说通过刚才的计算在计算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并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

  5、集体独立计算课本上34页练一练的第三题中的6道题。

  意在数学课是做数学而不是说数学,加强学生的计算练*,从中找到计算的技巧和计算注意的地方。

  6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我将书中34页的第四题,以情境的形式出现,同时将这道题进行了两处改编,一处是将其分步呈现,目的是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其中。 第二处是将题中的80改成了85,目的是将本节课的内容更好的融入其中,让学生在学*中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在具体情境进行综合实践,再次提高认识,巩固与掌握运算技巧

  7、学*评价

  师:这节课我们研究了哪些问题?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自己表现得怎样?

  引导学生从各方面对自己进行客观的评价,相信自己“我能行”!

  八、说反思。

  反思自己参赛的这节课,融入了网友的关注与帮助,总结自己的收获可以用几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有我们教师深度地把握好教材,定好位,我们的学生就会有好生成。

  通过聆听陶文中教授的讲座,与辉煌老师、王昌胜老师、雨霖老师的.交流中把自己心中的疑问解开了,明确了本节课的重点并不是算法多样化,而是通过多种方法,让学生从中明白竖式的计算的算理来自同学们算法多样化之中。这也使我找到了本节课教学的切入点。同时也深深地感到网络教研互动给我插上了成长的翅膀。

  计算教学是比较单调的,本节课的教学我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自主地探索为主线。学生每说出一种方法后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评价活动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在评价中进行反思。老师把学*时空及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往往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 3

  一、说课标:

  《数学课程标准》对计算这块知识提出了新的要求:计算教学,应减少单纯的技能训练,避免繁杂的计算和程式化的叙述算理,鼓励算法多样化,将运算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等。基于以上内容,我对教材进行了分析。

  二、说教材

  《卫星运行时间》一课是学生在第一学段学*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根据课程标准具体内容要求,对乘法的整数计算只要求是三位数乘两位数。引导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运算意义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运用多种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充分的交流。

  三、说学情

  学生在学*本课之前,已经熟练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学*本课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讨论、交流来获得新知。教材中呈现的情境虽然离学生生活远些,但学生通过教师简单介绍,创设的情境能激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爱科学、爱祖国教育。

  四、教学目标定位

  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范围,并逐步养成估算的*惯。

  2、能结合已有知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并能进行正确计算。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通过对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爱科学、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笔算方法并理解算理。

  教学难点:正确笔算

  五、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提供书上的主题图:围绕“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这个信息,让学生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分析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提出问题能力。

  2、估算,让学生先估算一下卫星绕地球21圈大约需要多少时间?在具体的情境中鼓励学生进行估算,用自己对数及其关系的理解,培养数感并对运算结果进行把握,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同时也为下面解决问题提供了多种策略。

  3、自主探究114×21的计算方法,114×21如何解决这道乘法题的计算,是学生面临的新问题。前面的估算环节就为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提供了多种策略。所以在教学中学生完全可以自主探究产生不同的计算方法,如学生提出:114×20+114、100×21+24×21、114×3×7、110×1+4×1+110×20+4×20、10×1+4×1+110×20+4×20、竖式计算等,并进行充分的交流与反思。通过观察发现各种不同算法中算理与竖式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学*竖式计算。让他们在评价与倾听的过程中去发现,去感悟,去提升。

  4、形成性练*:

  (1)、305x28=

  (2)、森林医生

  (3)、笔算

  (4)、解决实际问题

  5、学*评价

  师:这节课我们研究了哪些问题?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自己表现得怎样?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 4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本课之前,已经熟练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与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本节课是将已有知识迁移到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学*中。计算上难度不是很大,所以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但学生可能会在估计积的范围和建立各种算法间内在联系上出现问题,特别是算法中出现的表格法要让学生建立与其他方法的联系上会比较难。

  三、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两、三位数乘法的积的范围。

  2.探索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并乐于与同伴交流算法。

  3.培养计算兴趣和良好的计算*惯,提高利用乘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三、教材处理

  在理解尊 重教材的基础上,适当整合并创造性使用教材:

  1、在情境创设中加入翟志刚的视频图片。

  2、变基础练*试一试“先估后算“为”先算后估“。【出示】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重点掌握竖式计算法。

  2、教学难点

  有效交流中深入理解竖式在情境中的算理及与各种算法间的联系。

  五、教法和学法

  教法:因这个内容是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延伸。所以在教法上,我采取自主探索、观察比较的同时结合实际操作、思考等辅助教学方式。

  学法:从学生目前阶段已有的知识结构看,对竖式计算的方法已经能够掌握。因而在学法上,我将采取引导及小组合作交流的学*模式。

  六、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作业纸、板帖卡片、直尺。

  学生准备 教材、练*本、笔、尺

  七、教学流程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我从四个环节设计了教学流程:

  (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阅兵式方阵图,复*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为新知学*做好热身铺垫。

  2、出示主题图和翟志刚的视频图片,引出课题——卫星运行时间。围绕“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让学生根据信息提出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从而引出卫星绕21圈需要多少时间。

  预设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如:1、(圈数为一位数或整十数)需要多少时间?【可直接解决,引导学生再次体会乘法意义,并口算结果。】

  2、绕156圈需要多少时间?……【本节课不能解决或是不适合这节课解决的,暂时放入问题银行。等等】

  如学生提不出我们所需要的数据时,可以及时的将所需解决的问题直接由教师提出!但一定要先处理三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并板书副标题——三位数乘两位数。

  (二)、自主探究,构建新知

  1、结合情境进行估算。

  2、具体计算,探索计算方法。

  (1)独立计算。

  (2)同桌交流。

  (3)全班共享

  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算法:

  ① 口算(乘法分配律)114×20=2280 114×1=114 2280+114=2394

  ②口算(分解乘数)114×21=114×7×3=798×3=2394

  【如果把21换成23,不能分解成两个一位数相乘的形式,引导理解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③竖式笔算

  学生介绍,教师适时指导学生表达并辅助板书。理解列竖式计算的思路。

  ④ 表格口算

  如出现这种算法的,教师引导学生表达,表格中每一个数据的。

  【对于这种方法不要求全部的学生都掌握,这样学起来就不会很吃力了。】

  (4)自读教材

  如果教材中呈现的四种方法没有全部出现时,教师引导学生看书自学,再由看懂的同学来汇报介绍,这样不仅充分的利用了教材,让学生有了看书的机会,又同时培养了学生自学的能力。

  ⒊对照比较,总结方法。

  通过比较优化算法。比较竖式与口算、表格计算法,发现计算道理一样,但竖式又具有书写简洁的特点,适用于所有的乘法,建议学生一定要认真学*竖式的方法。

  (三)、巩固练*,应用提升。

  基础练*

  1、先算一算,再估一估(书上34页试一试中的两道题)。

  2.竖式计算。(书上练一练的第1题)

  3、我是森林医生。

  提高练*

  ①练一练第3题

  ②P34练一练第4题

  (四)、总结收获,拓展延伸。

  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哪些新的收获?你认为自己哪里掌握的比较好?哪里还需要加强?能说一说乘法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吗?

  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反思自己的学*过程,对自己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有更高的期望,提高计算技能。

  八、板书设计

  恰当的板书设计有利于学生把握本课知识的重、难点。虽然基本清晰地呈现了竖式计算的过程,表明了算理,但规范的竖式书写板书及课题仍是必不可少的。再是例题中获得的信息,也要以简明的形式呈现在黑板上,有利于学生把握提问与解答的关键。

  附板书设计:

  卫星运行时间——两、三位数乘法

  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 绕地球21圈需要多长时间?(2200——2400)

  114x21=2394(分)

  114×20=2280 1 1 4 1 1 4 ×3 ×7

  114×1=114 × 2 1 =342 ×7

  2280+114=2394 ———— =2394

  1 1 4

  2 2 8

  ————

  2 3 9 4

  答:绕地球21圈需要2394分。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 5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本课之前,已经熟练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与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本节课是将已有知识迁移到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学*中。计算上难度不是很大,所以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但学生可能会在估计积的范围和建立各种算法间内在联系上出现问题,特别是算法中出现的表格法要让学生建立与其他方法的联系上会比较难。

  三、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两、三位数乘法的积的范围。

  2.探索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并乐于与同伴交流算法。

  3.培养计算兴趣和良好的计算*惯,提高利用乘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三、教材处理

  在理解尊 重教材的基础上,适当整合并创造性使用教材:

  1、在情境创设中加入翟志刚的视频图片。

  2、变基础练*试一试“先估后算“为”先算后估“。【出示】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重点掌握竖式计算法。

  2、教学难点

  有效交流中深入理解竖式在情境中的算理及与各种算法间的联系。

  五、教法和学法

  教法:因这个内容是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延伸。所以在教法上,我采取自主探索、观察比较的同时结合实际操作、思考等辅助教学方式。

  学法:从学生目前阶段已有的知识结构看,对竖式计算的方法已经能够掌握。因而在学法上,我将采取引导及小组合作交流的学*模式。

  六、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作业纸、板帖卡片、直尺。

  学生准备 教材、练*本、笔、尺

  七、教学流程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我从四个环节设计了教学流程:

  (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阅兵式方阵图,复*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为新知学*做好热身铺垫。

  2、出示主题图和翟志刚的视频图片,引出课题——卫星运行时间。围绕“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让学生根据信息提出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从而引出卫星绕21圈需要多少时间。

  预设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如:1、(圈数为一位数或整十数)需要多少时间?【可直接解决,引导学生再次体会乘法意义,并口算结果。】

  2、绕156圈需要多少时间?……【本节课不能解决或是不适合这节课解决的,暂时放入问题银行。等等】

  如学生提不出我们所需要的数据时,可以及时的将所需解决的问题直接由教师提出!但一定要先处理三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并板书副标题——三位数乘两位数。

  (二)、自主探究,构建新知

  1、结合情境进行估算。

  2、具体计算,探索计算方法。

  (1)独立计算。

  (2)同桌交流。

  (3)全班共享

  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算法:

  ① 口算(乘法分配律)114×20=2280 114×1=114 2280+114=2394

  ②口算(分解乘数)114×21=114×7×3=798×3=2394

  【如果把21换成23,不能分解成两个一位数相乘的形式,引导理解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③竖式笔算

  学生介绍,教师适时指导学生表达并辅助板书。理解列竖式计算的思路。

  ④ 表格口算

  如出现这种算法的,教师引导学生表达,表格中每一个数据的`。

  【对于这种方法不要求全部的学生都掌握,这样学起来就不会很吃力了。】

  (4)自读教材

  如果教材中呈现的四种方法没有全部出现时,教师引导学生看书自学,再由看懂的同学来汇报介绍,这样不仅充分的利用了教材,让学生有了看书的机会,又同时培养了学生自学的能力。

  ⒊对照比较,总结方法。

  通过比较优化算法。比较竖式与口算、表格计算法,发现计算道理一样,但竖式又具有书写简洁的特点,适用于所有的乘法,建议学生一定要认真学*竖式的方法。

  (三)、巩固练*,应用提升。

  基础练*

  1、先算一算,再估一估(书上34页试一试中的两道题)。

  2.竖式计算。(书上练一练的第1题)

  3、我是森林医生。

  提高练*

  ①练一练第3题

  ②P34练一练第4题

  (四)、总结收获,拓展延伸。

  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哪些新的收获?你认为自己哪里掌握的比较好?哪里还需要加强?能说一说乘法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吗?

  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反思自己的学*过程,对自己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有更高的期望,提高计算技能。

  八、板书设计

  恰当的板书设计有利于学生把握本课知识的重、难点。虽然基本清晰地呈现了竖式计算的过程,表明了算理,但规范的竖式书写板书及课题仍是必不可少的。再是例题中获得的信息,也要以简明的形式呈现在黑板上,有利于学生把握提问与解答的关键。

  附板书设计:

  卫星运行时间——两、三位数乘法

  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 绕地球21圈需要多长时间?(2200——2400)

  114x21=2394(分)

  114×20=2280 1 1 4 1 1 4 ×3 ×7

  114×1=114 × 2 1 =342 ×7

  2280+114=2394 ———— =2394

  1 1 4

  2 2 8

  ————

  2 3 9 4

  答:绕地球21圈需要2394分。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3篇(扩展3)

——卫星作文300字6篇

  在骄阳似火的大地上,害虫们不畏严热蜂拥而至地飞向豌豆地、玉米地、黄豆地......它们张大嘴巴贪婪地啃着嫩苗,虫子大王猛然望见天空中有一颗小星星正紧紧盯着它们,还不停朝它们眨眼睛,便大声嚷道:“小东西,你是谁,干嘛老盯住我们?”

  “哈哈,”小星星笑着说,“我是第三代监测卫星,人们叫我时刻跟踪你们,监视你们,直到人们派灭虫喷雾器消灭你们为止。”

  虫大王气势汹汹地嚷道:“小东西!你敢和我们作对,让你尝尝我们的厉害。”虫大王说完,马上招集小虫们向小星星猛扑过去,可它哪里知道,监测卫星离地面300千米高,它们再拼命飞也够不着,虫子们气得暴跳如雷,像一头头疯狂的巨兽,瞪着一只只绿眼睛,在半空中张牙舞爪,毫无办法。

  这时,一阵毛毛雨从天上飘下来,虫大王警觉地抬起头,看了看天说:“不好,人们派得灭虫喷雾器到了,赶紧逃!”可是已经晚了,田野里的毛毛雨下个不停,虫子们有气无力地说:“大王,你逃吧,我们都......喘不过气来啦,哪有力气飞呀。”不一会儿,虫子们纷纷落到庄稼里。

  天空中又恢复了*静,监测卫星露岀了笑脸,又向另一片庄稼地飞去,紧紧跟踪另一群害虫,监视着......

  一天,暴雪从冰岛回来;想在城市里兴风作浪。卫星看到了暴雪,就紧跟着他。

  这时暴雪看到了卫星,停下来说:"你跟着**嘛?"

  卫星说:"我是要找朋友玩,你跟我玩,怎么样?“ 暴雪听了很高兴。这时卫星就说:“你跟我来吧!”

  卫星把暴雪带回了冰岛,暴雪生气极了!他用冰雪把卫星冻住后,马上就去了城市。卫星想给人们传递信息,却发不了信息报告,只能等冰雪融化了才能发送信息,可等到那时已经迟了。

  暴雪来到城市,就开始下了一场很大的雪,都把1.2.3.楼的.楼层都盖住了。暴雪还叫来了台风一起兴风作浪,把城市搞的一片狼藉,人们都不敢出门。

  当卫星来到城市时,只见城市被大雪笼罩,台风把城市吹的一片狼藉,好在人们都没有放弃,把城市又重新建好了。暴雪见了很生气,又想着到那儿兴风作浪去了。这次卫星一直紧紧跟着暴雪,直到他在所有的城市中消失为止。

  今天老师告诉我们,下午18:05我国发射了绕月卫星——嫦娥一号。

  我回到家,在电视里观看了发射实况,觉得很激动。但是妈妈告诉我,美国早就实现载人航天了, 1969年7月16日,阿姆斯特朗同小奥尔德林、M。科林斯一起乘“阿波罗11号”飞船飞向月球。4天后于美国东部夏令时(EDT)下午4时18分,由他手控操纵“鹰”号登月舱在宁静海西南缘附*的*坦地带着陆。7月20日美国东部夏令时下午10时56分,阿姆斯特朗从“鹰”号登月舱走下来,踏上积满尘土的月球表面,并说“对一个人来说,这只是小小的一步,但对全人类来说,这却是巨大的飞跃”。阿姆斯特朗和小奥尔德林离开登月舱,用2个多小时的时间设置科学仪器、采集月球表面标本并停留了21小时36分后重新起飞,与科林斯会合,开始了重返地球的航行。7月24日美国东部夏令时下午12时51分溅落于太*洋。我们国家航天科技现在还不具备这个能力。

  我听了以后,告诉妈妈,我要好好学*知识,将来建设我们的国家。

  在骄阳似火的大地上,害虫们不畏严热蜂拥而至地飞向豌豆地、玉米地、黄豆地……它们张大嘴巴贪婪地啃着嫩苗,虫子大王猛然望见天空中有一颗小星星正紧紧盯着它们,还不停朝它们眨眼睛,便大声嚷道:“小东西,你是谁,干嘛老盯住我们?”

  “哈哈,”小星星笑着说,“我是第三代监测卫星,人们叫我时刻跟踪你们,监视你们,直到人们派灭虫喷雾器消灭你们为止。”

  虫大王气势汹汹地嚷道:“小东西!你敢和我们作对,让你尝尝我们的厉害。”虫大王说完,马上招集小虫们向小星星猛扑过去,可它哪里知道,监测卫星离地面300千米高,它们再拼命飞也够不着,虫子们气得暴跳如雷,像一头头疯狂的巨兽,瞪着一只只绿眼睛,在半空中张牙舞爪,毫无办法。

  这时,一阵毛毛雨从天上飘下来,虫大王警觉地抬起头,看了看天说:“不好,人们派得灭虫喷雾器到了,赶紧逃!”可是已经晚了,田野里的毛毛雨下个不停,虫子们有气无力地说:“大王,你逃吧,我们都……喘不过气来啦,哪有力气飞呀。”不一会儿,虫子们纷纷落到庄稼里。

  天空中又恢复了*静,监测卫星露岀了笑脸,又向另一片庄稼地飞去,紧紧跟踪另一群害虫,监视着……

  地震对于人们来说是未知的伤害。人们煞费苦心地研究地震、预防地震,却都是以失败告终。每次地震都是打人们一个措手不及,往往导致家毁人亡,妻离子散的场面。

  我,是一名地震学家,一生孜孜不倦地研究地震方面。而如今,我已功成名就,发明了前所未有的地震卫星!地震卫星散播在全球各地区。当然,给人类带来的利益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地震卫星隐藏在地底下,它会时刻观察着地壳的一举一动。地壳被激怒了!它暴跳如雷,四处乱窜,想引起地震,不料的是地震卫星还没有完善好,没能预防这次大地震,因此我被世人唾骂,但我依然仍在研究中。因为我清楚朗费罗的名言:“当你的希望一个一个落空,你也要坚定,要沉着!“我也坚信“挫折可以截断怯弱者的前进之路,也可以搭起勇敢者的攀登之梯!”

  我并没有一蹶不振,还是继续不厌其烦地研究……

  我再一次将我的作品送上世界,并做了一次实验,地震卫星潜入地底,成功预测到了一次6.7级的大地震!成功了!再也不会担心发生大地震了……

  我将自己贡献于社会,这才是我最大的成就!

  在白云多多的天空上,乌云睡醒了,他伸懒腰的时候,发现了一颗小星星,乌云嚷着对小星星说:“你是谁,竟敢盯着我,你不知道我的厉害吗?人们见到我对躲在家里不出来,我生气的时候电见了我立即停止工作,白云和太阳见了我都给我让路,哈、哈、哈……”

  小星星说:“这又怎么了,我是气象卫星,人们叫我时时刻刻得跟着你,监视着你,知道你消灭为止。”乌云发怒了,他想用闪电击死卫星,可他只能往下发电,不能往上发电,电不着卫星。嘿小弟别浪费力气了,你是电不着我的。卫星说道。哼!击不死你,我就甩掉你。乌云说道。乌云不止飞了多少万米,就到了一座优美典雅的城市。

  乌云的汗水一滴一滴的往下流,他往回一看,吃了一惊,气象卫星还跟着他。乌云累极了,他就赶紧下雨,让自己的汗水流下去。他发现堤坝筑高了,城市上就像有一把保护伞一样,水都流不进去。人们还在忙自己的事情,小孩还在玩。哈!哈!这里的人们在就知道你要来了,卫星自豪的说,“我每隔二十五分钟,就会向人们报告一次你的行踪。

  乌云投向了,只好懒洋洋的朝远处跑去。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3篇(扩展4)

——《认识时间》说课稿 (菁华5篇)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一年级下册《认识时间》第81页例1及“做一做”第1题、练*十五第1、2题。

  【教材分析】:

  《认识时间》这一单元内容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时间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时间,同时为以后学*时、分、秒的认识以及相关计算打下基础。

  本单元主要教学认识几时几分。教材分两个层次编排:第一层次也就是例1,是用5分5分数的方法读取时间,并通过实际的操作,知道1时=60分。第二层次例2,是在5分5分数的基础上,再用1分1分数的方法读取时间。与一年级上册的内容联系起来看,教材对时间的认识是按照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编排的,这样编排既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也符合*时人们看表读时间的经验与*惯。我选择的是第一个层次的教学,即例1。

  【学情分析

  通过以前的学*,学生已经掌握了钟表及时间的一些知识,如: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有12个数字;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等,已经掌握了认读整时和半时的方法,能用文字表示法和数字表示法表示。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勤于思考问题的好*惯。

  3、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学*、生活*惯,进一步提高抓紧时间、勤奋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能正确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

  【设计理念

  1、生活——数学——生活的大教学观。

  2、建构主义理论——“做数学”

  3、我校开展的“大班教学小班化”自主发展行动研究

  【教法、学法选择

  1、针对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爱玩的心理特点,为了激发他们的兴趣,我采用了愉快教学法,把故事、游戏贯穿于各教学环节中,例:在练*认读几时几分时我设计了击鼓传花的游戏,同时还采用了发现教学法让孩子们利用手中的钟表学具拨一拨通过合作交流学会看时间。为了更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数一数、说一说、写一写、拨一拨、画一画、玩一玩、想一想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体验来学*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3、充分发挥课件的辅助教学功能,增强教学过程的趣味性、直观性和形象性。赋予抽象的时间概念以鲜活的感性支撑,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合作探究对知识进行迁移、重组,达到认识、理解知识发生、发展过程的目的。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下载于*课件网),实物钟,钟表学具。

  【教学流程

  根据新课标理念和我校开展的“大班教学小班化”自主发展行动研究课题,我实施了分层教学,开展了了“四步走”教学活动,具体活动过程如下: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首先由猜谜导入,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创设学生喜爱的情景,让学生感到,时间与我们息息相关,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以旧引新,掀起欲望

  1、复*旧知:认识8:00和6:30。

  2、引发冲突:课件演示分针由6转动到9,接着抛出问题:“你还认识这个时间吗?”引起认知冲突,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和探究新知的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了学*自主化。

  三、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第1层:认识钟面,利用课件认钟表里面的第1、2个分支,了解钟面是由时针、分针、12个数、12个大格的构成的。

  第2层:认识几分,感受一分钟的长短

  认识一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是一个教学重点,我采用课件辅助教学,利用认钟表里面的第2、3个分支,把抽象的知识直观化。我先将钟面放大,让学生能更清楚的`看到分针走一个小格就是1分,从12走到1走了5个小格就是5分,接着再5个5个的数,得出一共有60个小格。

  为了使学生对分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我让孩子们在书上自己填一填,从用眼观察到动手书写,再从写到说一说每一个数字对应的是几分?使学生的能力得到一次又一次的提高,知识得到一次又一次的巩固。

  接着是感受一分钟的长短,懂得一分钟的时间虽然短,但还是能做许多的事情。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

  第3层:利用分支4解决时针走过几个大格就是几小时的问题。

  第4层:认识时、分的关系,理解1时=60分。

  四、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读、写时间

  这一阶段教学分三步走:第一步:引。带领学生探究9时5分的写法。第二步:扶。在教师的帮助下认识10时5分和6时25分,会用两种方法表示。第三步是放,大胆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1:20,6:50,10:45和5:25的认识。

  2、同桌合作,拨时间,说时间。

  3、完成课本P82“做一做”的第1题。《新课标》要求学生学*生活中的数学,在这一环节中,通过说“小明的一天”使学生感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采用击鼓传花的方法选择学生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学*的积极性,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

  4、画一画

  从看着钟面说时间到根据时间画针,提高了难度,这是对学生学*效果的检查。

  5、玩一玩

  加强对时间的认识和判断。

  6、想一想

  这是对本节课的学*重点的回顾和对时间知识的延伸,同时也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

  总之,整节课,我尽量把学*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氛围,组织他们动手操作、合作交流,鼓励他们去猜想、验证、归纳、概括,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成为出色的发现者、勇敢的探索者和快乐的创造者。

  【板书设计

  认识时间

  1时=60分

  7时5分7:05

  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北师大版)第一册第六单元《认识钟表》中的《小芳的上午》一课。结合新课程标准中对本单元提出的相对应的知识技能目标:能认识钟表,了解24时记时法;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我就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几点:

  知识与技能:巩固认读钟表,体会整时过一点或者整时差一点的情况,会用快几时

  了或刚过几时等词语描述时间;

  数学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结合学生日常作息时间,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惯。

  教学重点:认识几时刚过和快几时了;

  教学难点:用语言准确描述几时刚过和快几时了。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认识钟表的经验,积累了一定的认识时间、看钟表的方法,而且这节课又是建立在他们学生会准确认读整时与半时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并且掌握了认识时间最关键的是要观察时针与分针的位置才能准确认识时间的方法。所以这节课的教学应该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使学*活动成为学生生活经验的总结和升华。那么如何轻松的突破学*难点又能让学生主动、自主的获取知识是我备课的重点,于是我尝试了两种做法:

  三、教学过程:

  做法一:

  1、教师先出示一幅主题图(上面是小华睡觉时闹钟响了的情景,钟表显示时间是6时整)

  师:谁愿意讲一讲这幅图的意思呢?

  生:早上6时整小华的闹钟响了在叫她起床呢

  师:说的真好,那么你是怎么认识6时整的呢?

  生: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6,就是6时整

  2、师借机出示其他两幅图(一幅图上是小华熟睡的样子,钟表显示时间是快6时的,放在6时整的图的前面,另一幅图上是小华起床刷牙的情景,钟表显示时间是6时刚过)

  师:这两幅图上小华又在干什么呢?(指名回答)请你们细心观察这3个钟面上时针与分针

  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

  生1:第一个钟面时针指向6,分针没到12;

  生2:第二个钟面时针指向6,分针指向12;

  生3:第三个钟面时针指向6,分针在12过去一点

  3、观察比较:

  师:这三个钟面的时针与分针位置有什么不同?(同桌讨论在集体交流)

  生:时针都指向6,一个分针指12,一个还没有到12,一个是12过了一点点;

  4、小结:

  师:象这样的情况,(指图)分针没到12的,我们就说是快6时了,过12的则是6时刚过

  5、巩固练*:观察书中主题图,结合图来认识巩固时间。

  这节课上下来,整体感觉学生的学*效果还不错,能够比较准确的说出几时刚过或快几时了,主要是因为我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法让学生观察比较三个钟面时针与分针位置的异同再去表述时间,在完全感知的基础上总结、概括,便于他们理解与掌握。但是整节课都是在教师的设问与追问下进行的,学生的学*情绪比较被动,并没有完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深思可能是因为我忽略了去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体验,去建构新知,情境创设缺少生活味的缘故。于是我又做了一些改动进行了第二次尝试。

  做法二:

  复*巩固6时整,

  用课件出示画面1:电影院门口《哈利波特》的海报场景。

  师:星期天的晚上6点整,电影院播放《哈利波特》。淘气可高兴了。因为今天晚上他要和妈妈一起去看电影。

  出示画面2:淘气在家,客厅墙上的时间指向了5时56分。

  师:同学们猜一猜,淘气看到时间会对妈妈说什么?

  (学生状态高昂。)

  生1:妈妈快点吧,要开始了。

  生2:妈妈快到6点了,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出示画面3:到了电影院门口,电影院的钟面显示6时过4分。

  师:淘气又会对妈妈说什么呢?

  生3:妈妈,电影已经开始了。

  生4:都怪您做事慢,已经6点多了

  (教师适机对学生进行要遵守时间的教育。)

  教师再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钟面时针和分针的位置,让学生体会到:快到6时和刚过6时。

  就这样,在这样轻松、愉悦而又和谐的氛围中结束了这节课的教学。在这次尝试中,我没有让孩子直接观察钟面指针的变化,也没有数学问题的引导,只用一句淘气会对妈妈说什么?这个很生活化的情境问题引起了学生的共鸣,没有告诉没有引导,学生一定会自学地去观察时针与分针的位置,知识也不知不觉地在学生的体验学*中生成。学生都处在了我要学的积极状态,所以这节课整体感觉比第一次尝试更具特性和魅力。学生的学*更具有活力。教学效果更是不言而喻的。那么通过这次的对比教学与尝试,我受益非浅,也为我以为的教学给了一些启示。

  四、教学反思

  1、让自己的课堂更真实。

  所谓的真实,应该是面对学生的真实的认知起点,展现真实的学*过程。也就是我们不能无视于学生的学*基础,不能把学生当成白纸和容器。随意刻画和灌输。更不能死抱教案一问一答。牵着学生鼻子走,这样我们会把人教死了,这也是为什么对我们备课提出备学生的要求,第二次尝试虽然没明显的复*痕迹,但其实也都是建构在学生已有的生活与知识基础上的,承认他们的知识功底,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2、要让自己的课堂动起来。

  这里是指互动。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好的数学老师应该营造一种生动的数学情境,一种*等的对话情境。在这种讨论或交流中,我们进行*等的心灵沟通与知识互换,才能取得更理想的教学效果。在第二节课中我就采用的是生活的,对话的形式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学生积极参与到学*生活中来,课堂更体现了活力。

  3、让自己的课堂充满耐心与智慧。

  其实课堂是充满生命活力的。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预设与复制的生命历程。我们应该让孩子对你的课堂印象深刻。所以课前教学设计成为重要。备课要全、深、细。没有备课时的全面与周密设计,就没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和动态生成。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就没有课堂上的游刃有余。我们只能运用教师的智慧与耐心引导学生,使之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获得健康的人格和优秀的品质。

  4、也是最深的.体会。情境的选择与应用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它是促使和引导学生积极置身于自主探究学*的有效途径和手段。有些情境的创设可能只不过是一幅供学生欣赏的美丽图画而已,无法点燃学生心中探究欲望之火。比如说做法一中的情境图。只是单纯的呈现工具而已,作用不大,教学效果不是很明显。而且可能很被动。新课标指出提供给学生的学*内容必须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而对于处于不同年龄层次的小学生来说,现实的含义又是不同的。对低年级而言,它就更多意味着与他们直接相关的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或物,颜色,声音。动画是他们喜闻乐见的内容,所以我选择了幻灯片的教学手段,并且以现代感极强、时下最轰动的动画片为饵,以激起他们内心主动探究的愿望。

  所以说教师要善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产生的情境,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可以体验的数学事实。唤醒学生的学*潜能。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给予学生自由表达的空间,还学生一个新奇、美丽、富有童真和灵性的数学课堂。

  一、说课内容:

  《认识时、分》是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教科书第七单元:90——91页的主题图,例1、例2、做一做及相关练*。

  二、学情分析: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3篇(扩展5)

——说课稿《和时间赛跑》

说课稿《和时间赛跑》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说课稿《和时间赛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说教材

  《和时间赛跑》是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一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主要讲了两层意思:一是“我”从爸爸的谈话中、从太阳落山、鸟儿的飞行中,明白了为什么要珍惜时间;从“我”和时间赛跑的经历中体会到怎样珍惜时间。作者慧眼独具地抓住了生活中不经意的时间流逝问题,以祖母去世,“我”哀痛万分,通过父母对我的启示和自己的切身感受,把时间变成了可以觉察到、并在行动中可以抓得住的东西,从而点明了中心,使人们认识到: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但是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会获得成功,是一篇教育学生珍惜时间的好教材。

  本节课训练重点是理解文中父亲说的话、有关珍惜时间的谚语和最后一段话,明白其中蕴含的道理,本课难点是通过文中具体事例明白时间可以争取的道理,从而养成珍惜时间的*惯,这也是本课的教学目标。

  由于四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课文内容和我班学生思维比较活跃的特点,教学时可以指导学生读文体验并展开探究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然后让学生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或所见所闻进行阅读反思,感受时间的珍贵,形成珍惜时间的价值观念和情感体验。

  二、说教法和学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也为体现新课程标准中知识和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的统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时我采取引导法,以课文题目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质疑,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探究并体验,最后结合实际进行阅读反思,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课堂的开放性和语文课与社会、与人生相结合的特点。

  三、说教学过程

  我的课堂结构是:质疑定向——探究体验——反思升华——自主作业。

  爱因斯坦说过:“问题的提出往往比解答问题更重要。”由于题目就是的文眼,所以上课伊始,我就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质疑,提问: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这时学生会提出:谁和时间赛跑?为什么要和时间赛跑?时间又不是人,“我”为什么偏偏要和它赛跑?“我”是怎样和时间赛跑的?结果怎样等问题,我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概括为以下三个问题:(出示问题)

  1、时间又不是人,“我”为什么要和它赛跑?

  2、“我”是怎样和时间赛跑的?

  3、时间又不是人,“我”为什么偏偏要和它赛跑?

  问题确定后我让学生选择最想探究的问题,自由结合组成探究小组并迅速确定每个人的角色。这样就为下边的理解和探究做好了铺垫,使探究确定了方向。

  接着进入教学的第二个阶段—探究体验。

  探究定向后,我用信任而具带鼓励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反复读文,自主探究,学生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难免碰壁或者片面,这时我再让学生小组讨论,学生有自主探究转为合作探究。

  学生通过读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探究明白了:如果时间能停下来,外祖母就不会去世;如果时间能停下来,爸爸还会拥有童年,“我”也会回到昨天,我更不会有一天也像外祖母一样永远不能回来;如果时间能停下来,明天还会看到今天的太阳,鸟儿还会飞过今天的飞行路线,然而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并从这些普普通通的生活事例中体会到了时间的一去不复返。学生在对文中“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等谚语的探究理解中体会到了时间的珍贵。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之后,问题基本明朗化,这时进行全班交流,有中心发言人代表小组进行发言。我根据学生汇报情况相机板书,并及时出示下列重点句子:

  (1)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

  (2)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3)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4)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

  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不但要从朗读技巧上指导,而且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表达出思想感情。所以在学生探究理解过程重,我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朗读体验,(比如:(1)用悲痛的语调读第一自然段,体验作者的悲痛和时间的无情;(2)用稍慢、无奈与沉重的语气读第四自然段,体验时间的短暂与无情;(3)用稍快而又兴奋的语调,体验我跑赢时间奋和喜悦。)

  由于这三个问题相对独立,内涵辐射全篇,教学顺序可根据学生会报情况进行调整,以保护学生的主体意识,使他们能够畅所欲言。

  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要具有开放性和探究性,要扩大学生阅读面,所以在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并理解体验后,我再让学生交流搜集到的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并谈自己的理解,这样课堂上你争我辨,气氛活跃,既开拓了视野,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

  在学生探究体验后,我再引导学生读最后一自然段,并结合实际进行反思升华,使教学进入第三个阶段,教学时,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

  1、作者写出了这好的,可见是一位出色的文学家,如果他不和时间赛跑,他会在文学上取得成功吗?

  2、假如有一天你也和时间赛跑,努力学*,并在某一个方面取得了成功,你是不是也会感到和时间赛跑其乐无穷呢?

  3、说说自己和别人浪费了时间的一两件事,并就此谈谈你的感受

  学生通过反思,明白了不珍惜时间就不会事业有成,和时间赛跑是人生中的最大乐趣,而且懂得了今后该如何珍惜时间,为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惯奠定了基础

  教学环节的第四部分——布置作业

  新课程标准要求中年级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和感受,并引导学生观察社会、观察人生,为体现这一指导思想并突出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的宗旨,同时也为了强化学生珍惜时间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我安排如下作业:(出示作业)

  (一)、以《时间你是我的亲密伙伴》为题,谈谈你浪费或珍惜了的时间及感受。

  (二)、

  (1)从报刊、电视、网上或生活中搜集:哪些人被誉为走在时间前面的人?他们有哪些动人事迹?

  (2)列举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说说一分钟可以做那些事。

  四、说板书设计

  学生在讨论探究中,我相机板书,我的板书是这样的:

  3、和时间赛跑

  外祖母去世:哀痛万分(起因)

  和时间赛跑:兴奋无比(经过)

  假若……就……(结果)

  这个板书一方面展现了的主要内容,一方面展示了叙述顺序,为下一组了解的顺序这一训练重点做好了铺垫,同时也反映了作者珍惜时间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和情感态度的转变过程。

  一、说教材

  《和时间赛跑》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十一组课文中的一篇记叙文,主要叙述作者小时侯因外祖母去世而过分忧伤,爸爸妈妈为早日结束他的哀痛,告诉他外祖母永远不会回来了。从此,他感到时间过的飞快,感到着急和悲伤。为此,他常常和时间赛跑,养成了和时间赛跑的*惯,并使他在最后的几十年里受益匪浅,并捂出了一个成功的秘诀,那就是: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会获得成功。

  本节课训练重点是理解文中父亲说的话、有关珍惜时间的谚语和文章最后一段话,明白其中蕴含的道理,本课难点是通过文中具体事例明白时间可以争取的道理,从而养成珍惜时间的*惯,这也是本课的教学目标。

  由于四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课文内容和我班学生思维比较活跃的特点,教学时可以指导学生读文体验并展开探究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然后让学生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或所见所闻谈体会,感受时间的珍贵,形成珍惜时间的价值观念和情感体验。

  二、说教法和学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也为体现新课程标准中知识和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的统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时我采取引导法,以课文题目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质疑,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探究并体验,最后结合实际进行阅读反思谈体会和收获,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课堂的开放性和语文课与社会、与人生相结合的特点。

  三、说教学过程

  爱因斯坦说过:“问题的提出往往比解答问题更重要。”由于文章题目就是文章的文眼,所以上课伊始,我就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质疑,提问:作者为什么要和时间赛跑?“我”是怎样和时间赛跑的?边学*边解决问题。接着我让学生快速的浏览课文,找出“外祖母去世后,爸爸看到我哀痛的样子和我说了什么话,画在书上。”

  探究定向后,我用信任而具带鼓励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反复爸爸的话,自主探究,学生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难免碰壁或者片面,这时我再让学生小组讨论,学生有自主探究转为合作探究。

  学生通过读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探究明白了:爸爸的话。并从这些普普通通的生活事例中体会到了时间的一去不复返。学生在对文中“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等谚语的探究理解中体会到了时间的珍贵和飞快。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之后,问题基本明朗化,这时我提问:“作者体会到了时间过的飞快,他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呢?”根据学生的回答自然过渡到和时间赛跑,这时顺学而导“课文围绕和时间赛跑写了哪几件事,用①②③标出”让学生通过讨论和交流来体会珍惜时间的意义,最后让学生明白要节约时间,在有限的时间里做更多的事情,从而体会文章的最后一段话,这时上课时提出的问题已经解决了。

  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不但要从朗读技巧上指导,而且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表达出思想感情。所以在学生探究理解过程重,我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朗读体验,边读边议。

  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要具有开放性和探究性,所以在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并理解体验后,我再让学生交流自己的体会和感受,最后由教师总结全文。

  四、说板书设计

  学生在讨论探究中,我相机板书,我的板书是这样的:

  和时间赛跑

  外祖母去世:哀痛万分(起因)

  和时间赛跑:兴奋无比(经过)

  假若……就……(结果)

  这个板书一方面展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一方面展示了文章叙述顺序,为下一组了解文章的顺序这一训练重点做好了铺垫,同时也反映了作者珍惜时间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和情感态度的转变过程。

  一、 说材料

  这是新课标人教版第六册第四组课文的第一课,本单元的主题是感受童年成长的美好时光。本篇课文选编的意图在于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启示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怎样去珍惜时间,使人生的每一天过得更加丰富,更有意义。

  这是一篇清新、淡雅又略带忧伤情绪的散文。“我”因外祖母去世而悲伤不已,后来听了爸爸的一*话,看到太阳落山,鸟儿飞行等自然现象,明白了为什么要珍惜时间,并在和时间赛跑的经历中,体会到了应该怎样珍惜时间。

  课文学*的重点应是感悟“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但是,“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难点在于时间的概念比较抽象,只有联系生活实际,才能引导学生感受珍惜时间的意义。

  二、 说教学目标

  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感悟时间的珍贵还比较抽象,所以我把这一课时的目标定位为: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通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来读懂“我”是怎样和时间赛跑的,再通过举例和搜集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来体会时间的意义,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

  三、说设计流程

  在本课时教学中,我紧抓一条主线贯穿整课教学 “怎样和时间赛跑”。先是通过读悟文本内容,理解“作者是怎样和时间赛跑的”。接着让学生挖掘身边的同学怎样和时间赛跑并取得成功的。最后以小练笔“我以后要怎样和时间赛跑”来点题、提升、明意。最后一个环节同时还起到检测、反馈本课时教学效果的落实问题。

  读悟文本内容是重点,也是难点。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可能对要珍惜时间,要和时间赛跑的意义有一定的认识,而很难去理解并把握好“每一次跑赢了时间干什么用”,我们的教学的目的也正是希望学生通过读悟关键词句来理解通过哪些途径去珍惜时间。所以每当学*了一个环节后,我都要特意去“点睛”一下,如:“那时我三年级常把哥哥五年级的作业拿来做”。在这里我就设计了一个想象题:“当别人在 时,“我”在 。”还有最后的小练笔,我也是引导学生重点去写“我要怎样和时间赛跑”的。

  这里有一句含义深刻的句子:虽然我知道人永远跑不过时间,但是可以比原来跑快一步,如加把劲,有时可以快好几步。那几步虽然很小很小,用途却很大很大。如果纯粹地让学生去理解其含义,学生肯定说不出“所以然”,所以我就设计了一个由易到难的逐步深化的感悟流程:先让学生去读懂文中的“我”是怎样和时间赛跑的,来引出这个句子,接着让学生把语言内化为自己内部言语:“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而后把内部言语又再一次外显出来:“生活中有这样的事吗?”到此结束,学生对这一句子的含义也就心领神会了。其实,这一句子也是贯穿今天这节课的一条暗线。

  《和时间赛跑》是小学语文人教版课标本三年级下册一篇清新、淡雅又略带忧伤情绪的散文。在第一课时学*了生字新词、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后,这课时着重进行课文重点句段的学*。下面就第二课时的教学分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及说教学过程这三部分谈谈自己的设想。

  一、说教材

  1、学目标:

  根据本课教材的内容,依照单元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感情朗读课文。展示收集、积累的珍惜时间方面的名言警句。

  (2)、过程与方法:能对自己不理解的语句质疑,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在个性化的朗读中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懂得时间一去就不复返,要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

  2、特点,教学的重点、难点

  课文里主要讲了两层意思:一是“我”从爸爸的谈话中,从太阳落山、鸟儿的飞行中,明白了为什么要珍惜时间;从“我”和时间赛跑的经历中体会到怎样珍惜时间。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虽然“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虽然“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但是,“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使学生在阅读时获得这一启示,并能引导他们对这一问题有所感悟。

  由于时间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对时间概念也比较模糊,因此,引导学生感受珍惜时间的意义,是本课学*的难点。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一)、教法:

  1、授之以渔,教给学法

  “教是为了不教”,达到用不着教的唯一方法是“授之以渔”,即教给学生学*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学*能力。如质疑学文;收集并整理有关珍惜时间的资料;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如“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等含义深刻句段的学*方法。

  2、注重朗读,感悟内容

  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主要方法。课文中语句内涵深刻,对于三年级学生,由于缺乏生活经验以及智力发展水*的限制,更是需要反复朗读、细细品味,这样才会理解与意会课文内容。

  3、加强训练,培养能力

  中国的俗语“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也都阐明了训练的重要性。课堂上,应抓住一切可选用的机会进行训练,如朗读训练、说话训练、思维训练等等。

  (二)、学法:

  教是为学服务的,为了让学生真正掌握本篇课文含义深刻的语句,我引导学生运用“朗读——理解——感悟——朗读”的方法来读懂这篇课文。

  三、说教学过程

  1、导课

  首先用解题切入的方法导入新课。今天,我们继续来学*第13课,随后,用游戏复*巩固词语用小闹钟计时,感知时间的飞逝。

  自主读文,解决问题

  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和时间赛跑呢?

  设计意图:通过读感受课文的主要内容,及作者行文思路。

  我这样导课的依据是新课标对三、四年级阅读能力所要求的: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古人云:学贵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生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同时,为了遵循整体 ——部分——整体的教学思路,让学生回顾课文内容,带着质疑探究课文内容,进而品读课文内容,完成教学思路中的“会文”。接下来由整体插入到部分进行解读。

  2、品读重点句段

  我将引导学生重点品读如下三个内容:

  (1)、父亲告诉我什么道理?具体从几个方面来说明时间里的事物永远不能回来了呢?

  概括爸爸说的话,他说(昨天)永远不能回来了,(爸爸的童年)永远不能回来了,(外祖母)也永远不能回来了。了解总分的构段结构。

  过渡:是呀,所有时间里的事物永远都不会回来了,时间也一样一去不回了。

  课文当中还讲到了哪些事物也是这样永远不会回来了呢?请你把相关的句子读给大家听。注意:尽可能读出自己的感受。(落山的太阳、飞过天空的鸟儿)

  这3个自然段,都围绕“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这句话写的。语言虽*实,含义却深。学生没有切身的经历体验是难以理解和感受到的。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所以,设计了通过朗读和联系生活经历体验的方式来实现教学目的和突破教学重点。

  c、课件出示内容:

  有一天我放学回家,看到太阳快落山了,就下决心说:“我要比太阳更快地回家。”我狂奔回去,站在庭院里喘气的时候,看到太阳还露着半边脸,我高兴地跳起来。那一天我跑赢了太阳。以后我常做这样的游戏,有时和太阳赛跑,有时和西北风比赛,有时一个暑假的作业,我十天就做完了;那时我三年级,常常把哥哥五年级的作业拿来做。每一次比赛胜过时间,我就快乐得不知道怎么形容。

  第八自然段讲我跑赢了太阳,这里的太阳实际指的是——时间。跑赢了太阳,实际就是跑赢了——时间。(板书:赢得时间)

  5、作者还跑赢了什么呢? (有时……有时……有时……)指导排比句的学*。“我”因此高兴得不知道怎么形容。你能用一句话形容一下“我”的样子吗?

  6、学生体会再次读文。

  设计意图:再次读文,解决课前提出的第二个问题,懂得作者和时间赛跑实际上就是在赢得时间的道理。

  语文课要培养学生谴词造句的能力,能品味词语是能谴词造句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品味词语能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和理解力,能让学生更好地体会通过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促进朗读水*的提高。

  品味成功之道

  1、我就这样和时间赛跑,后来的二十年里,我因此——受益无穷。什么叫“受益无穷”? 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林清玄有什么收获呢?

  2、出示作者简介。指名读。

  3、理解作者的深刻体会,相信你再读这几句话,一定会有所收获。

  过渡:从你们的朗读中,我感受到了你们每一个人对于时间的珍视。咱们能够赢得时间更要珍惜时间。(板书:珍惜时间。)

  设计意图:联系作者的经历,懂得“我”珍惜时间才能在今后的日子里受益无穷。

  对文本中进行深入地解读,加上真实材料辅佐验证,学生的心里定能泛起不*静的涟漪。不仅达到教育的功用,同时为下面内容的解读奠定基础。

  (3)假若你一直和时间比赛,你就可以成功!

  总结成功之道

  1、你今后打算怎样和时间赛跑呢?

  2、通过我们的交流、碰撞,我们对于时间的意义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跟时间赛跑,最终跑赢时间是我们每个人都愿意追求的一个目标。将来有一天,我们也会和作者一样长大,面对我们的孩子,我们会告诉他——(课件出示:假如你一直和时间比赛,你就可以成功!)

  b、让学生从自己身上或周围人的身上用具体的事例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通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兴趣,增强学生情感体验,改进教学活动,使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活力。

  c、感情朗读。将这句话送给自己或同桌或伙伴。

  5、说板书设计:

  本篇板书我是依照作者思路设计的板书。它体现出一种直观的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中教学活动的缩影,能直观形象地反映课堂教学的过程,明了时间是因为一去不复返而显得宝贵;是因为宝贵,而要珍惜时间,要努力奋斗,这样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脉络清晰,学生也就容易理解了。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是九年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课文《和时间赛跑》。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法、教学过程、板书以及教学反思这几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分析

  《和时间赛跑》是新课标人教版第六册第四组课文的第一课,本单元的主题是感受童年成长的美好时光。本篇课文选编的意图在于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启示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怎样去珍惜时间,使人生的每一天过得更加丰富,更有意义。

  这篇课文是一篇清新、淡雅又略带忧伤情绪的散文。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两层意思:一是“我”从爸爸的谈话中、从太阳落山、鸟儿的飞行中,明白了为什么要珍惜时间;二是从“我”和时间赛跑的经历中体会到怎样珍惜时间。作者慧眼独具地抓住了生活中不经意的时间流逝问题,以祖母去世,“我”哀痛万分,通过父母对我的启示和自己的切身感受,把时间变成了可以觉察到、并在行动中可以抓得住的东西,从而点明了中心,使人们认识到: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但是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会获得成功,是一篇教育学生珍惜时间的好文章。

  二、说学情分析:

  这篇散文篇幅较长,语言含蓄,对三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因此,抓住散文的“神”,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读,从读中去体会,是学好本文的关键所在。

  三、说教学目标

  围绕本组教材感受童年成长的美好时光这一专题,根据精读课文的要求,以及学生的生活实际,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会认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赛跑、忧伤、持续、安慰、日月如梭、虽然、狂奔、暑假、受益无穷、将来、假若”等词语。

  2、能力目标: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感知、感悟课文内容

  3、情感目标:

  搜集、积累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体会时间的意义,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

  四、说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训练重点是理解文中父亲说的话、有关珍惜时间的谚语和文章最后一段话,明白其中蕴含的`道理。

  本课难点是通过文中具体事例明白时间可以争取的道理,从而养成珍惜时间的*惯。

  五、说教法和学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时我采取引导法,以课文题目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质疑,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探究并体验,最后结合实际进行阅读反思,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课堂的开放性和语文课与社会、与人生相结合的特点。

  六、说教学过程

  我的课堂结构是:导入激趣------质疑定向——探究体验——迁移拓展------反思升华——自主作业。

  一)导入激趣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在上课的开始,我向学生播放刘翔在赛场上奔跑的画面,同时在画面上配上时钟,因为学生对刘翔很熟悉,一下子就引起了同学的兴趣,同时,时钟也让学生很直观地理解了和时间赛跑的意思。

  二)质疑定向

  爱因斯坦说过:“问题的提出往往比解答问题更重要。”由于文章题目就是文章的文眼,所以导入新课以后,我就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质疑,学生会提出很多问题,我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概括为以下三个问题:(出示问题)

  1、时间又不是人,“我”为什么要和它赛跑?

  2、“我”是怎样和时间赛跑的?

  3、赛跑的结果怎么样?

  三)探究体验

  1、合作探究

  问题确定后我让学生选择最想探究的问题,自由结合组成探究小组并迅速确定每个人的角色。这样就为下边的理解和探究做好了铺垫,使探究确定了方向。

  探究定向后,我用信任而具鼓励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反复读文,自主探究,学生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难免碰壁或者片面,这时我再让学生小组讨论,学生由自主探究转为合作探究。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之后,问题基本明朗化,这时进行全班交流,由中心发言人代表小组进行发言。我根据学生汇报情况相机板书,并及时出示下列重点句子 :

  (1)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

  (2)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3)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4)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

  2、朗读体验

  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不但要从朗读技巧上指导,而且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表达出思想感情。所以在学生探究理解过程重,我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朗读体验,(比如:(1)用悲痛的语调读第一自然段,体验作者的悲痛和时间的无情;(2)用稍慢、无奈与沉重的语气读第四自然段,体验时间的短暂与无情;(3)用稍快而又兴奋的语调,体验我跑赢时间的兴奋和喜悦。)

  四)、迁移拓展

  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要具有开放性和探究性,要扩大学生阅读面,所以在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并理解体验后,我会引导学生试着把自己喜欢的语句读一读,背一背,并积累下来。,学会积累并为自己所用。同时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有关时间的名句。如:鲁迅说的“时间就是生命”。孔子说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五)、反思升华

  在学生积累了一些有关时间的名言后,我再引导学生读文章最后一自然段,并结合实际进行反思升华,使教学进入第三个阶段,教学时,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

  1、作者写出了这么好的文章,可见是一位出色的文学家,如果他不和时间赛跑,他会在文学上取得成功吗?

  2、假如有一天你也和时间赛跑 ,努力学*,并在某一个方面取得了成功,你是不是也会感到和时间赛跑其乐无穷呢?

  3、说说自己和别人浪费了时间的一两件事,并就此谈谈你的感受

  学生通过反思,明白了不珍惜时间就不会事业有成,和时间赛跑是人生中的最大乐趣,而且懂得了今后该如何珍惜时间,为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惯奠定了基础 .

  六)、自主作业

  新课程标准要求中年级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和感受,并引导学生观察社会、观察人生,为体现这一指导思想并突出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的宗旨,同时也为了强化学生珍惜时间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我安排如下作业:(出示作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一题来做。

  (一)、以《时间,你是我的亲密伙伴》为题 ,谈谈你浪费或珍惜了的时间及感受。

  (二)、从报刊、电视、网上或生活中搜集:哪些人被誉为走在时间前面的人?他们有哪些动人事迹?

  (三)、列举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说说一分钟可以做那些事。

  七、说板书设计

  学生在讨论探究中,我相机板书,我的板书是这样的:

  3、和时间赛跑

  外祖母去世无尽悲痛

  父母劝慰引无限思考

  观察发现时间太匆匆

  和时间赛跑受益无穷:假如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会取得成功!

  这个板书用诗歌的形式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读起来顺口好记,也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且最后一句揭示了文章的中心,对学生也起到一定的警醒作用。

  说 《语文课程标准》开宗明义:“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是说我们的语文课,应让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统一在一起的,二者不可偏废,也不可分离。可这篇课文似乎侧重人文性的,工具性不明显,我难于让学生从语言文字去感悟去进行语言训练,因此我想像这样的课文如何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结合?这是我以后的教学中应该考虑的。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幼儿中班科学内容《和时间赛跑》。这节课我将从

  1、教材分析

  2、教学目标分析

  3、教学过程分析

  4、教法分析

  5、学法分析

  6、课堂评价这六个方面来向大家介绍我的设计构思。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时间如空气一样,看不见摸不着,但它伴随着幼儿的成长。现如今许多幼儿没有时间意识,通过让幼儿认识闹钟并会简单制作小闹钟,感受时间这一系列构思,旨在让幼儿养成从小和时间赛跑的意识,并对今后珍惜时间,知道时间的可贵具有指导意义。

  2、教学重难点

  此次活动设计的重点是让幼儿初步认识整点时间,难点是引导幼儿联系实际,感受时间的珍贵。从小养成和时间赛跑。

  二、教学目标分析

  《幼儿园指导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学*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意幼儿的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根据纲要我将本节课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1、从知识目标来说:让幼儿了解时间的用途,并初步看整点时间。

  2、从能力目标来说:培养幼儿动手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从情感方面来讲:让幼儿懂得时间的珍贵,经过自主探索,幼儿亲身经验,并能从交流中让那个他们亲身感受,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

  三、过程分析

  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以幼儿的发展为准,以幼儿活动为主线,因此我采用了环环相扣的方法组织此活动程序。

  1、导入活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开始我就采用谜语的方法来引导幼儿的兴趣。“小小骏马不停蹄,日日夜夜不休息。蹄声哒哒似战鼓,提醒人们争朝夕。”这个谜语形象的讲述了闹钟的特点及用途。在孩子们兴趣勃勃的猜出谜语后,教师出示闹钟。

  2、学*活动

  幼儿知道了闹钟的用途,教师引导幼儿学*认识时间(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只学*初步的整点时间)老师使用提问法、观察法向幼儿教授时针与分针及它们的区别,并说明如何认识时间。

  3、实践活动

  陶行知说过“做中学”即在做中学*,教师出示自己制作的卡纸闹钟及各种形状的闹钟,引导幼儿与同伴合作制作一个简易的卡纸闹钟,让幼儿体会合作性学*的快乐。

  4、游戏活动

  学*闹钟的目标在于实践中应用,在这环节中教师组织幼儿来做一个“和时间赛跑”的游戏,给幼儿一分钟时间,让幼儿在这一分钟内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时间到游戏结束,老师向幼儿提问他们在这一分钟内做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5、交流总结

  教师小节深化,教师对学生的做法进行点评。时间虽然过的很快,而且是一去不复返,虽然时间很短暂,但仍可以做很多事情。

  四、教法分析

  这节课我注重幼儿的动手实践和亲身感受,使接受式学*变为主动式学*,我采用了情景教学法、问答法、游戏法,让幼儿处于具体的情境中,这样的目的是:

  1、培养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

  2、培养幼儿的情感态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幼儿的自主创新能力与他人及环境的积极交流。

  这样的教法可以弥补接受式学*的不足,为培养幼儿的自主能力与创新能力。

  五、学法分析

  1、从课堂上来看,我们这节课更关注幼儿的自主创新,大胆想象,关注幼儿的性格特征,价值观念,在学*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一个创新意识条件。

  2、通过这节课,我想让幼儿明白科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六、课堂评价

  1、我们可以通过幼儿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并进一步教导幼儿学*新的科学知识。

  2、通过动手实践,亲自感受,大胆发言,培养幼儿的思维发展能力和表达能力。

  3、关注幼儿表现出的情绪态度是否对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各位评委老师,这就是我这节课大体设想,如有不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和时间赛跑》是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一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两层意思:一是"我"从爸爸的谈话中、从太阳落山、鸟儿的飞行中,明白了为什么要珍惜时间;从"我"和时间赛跑的经历中体会到怎样珍惜时间。作者慧眼独具地抓住了生活中不经意的时间流逝问题,以祖母去世,"我"哀痛万分,通过父母对我的启示和自己的切身感受,把时间变成了可以觉察到、并在行动中可以抓得住的东西,从而点明了中心,使人们认识到: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但是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会获得成功,是一篇教育学生珍惜时间的好教材。

  本节课训练重点是理解文中父亲说的话、有关珍惜时间的谚语和文章最后一段话,明白其中蕴含的道理,本课难点是通过文中具体事例明白时间可以争取的道理,从而养成珍惜时间的*惯,这也是本课的教学目标。

  由于四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课文内容和我班学生思维比较活跃的特点,教学时可以指导学生读文体验并展开探究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然后让学生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或所见所闻进行阅读反思,感受时间的珍贵,形成珍惜时间的价值观念和情感体验。

  二、说教法和学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也为体现新课程标准中知识和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的统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时我采取引导法,以课文题目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质疑,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探究并体验,最后结合实际进行阅读反思,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课堂的开放性和语文课与社会、与人生相结合的特点。

  三、说教学过程

  我的课堂结构是:质疑定向——探究体验——反思升华——自主作业。

  爱因斯坦说过:"问题的提出往往比解答问题更重要。"由于文章题目就是文章的文眼,所以上课伊始,我就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质疑,提问: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这时学生会提出:谁和时间赛跑?为什么要和时间赛跑?时间又不是人,"我"为什么偏偏要和它赛跑?"我"是怎样和时间赛跑的?结果怎样等问题,我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概括为以下三个问题:(出示问题)1、时间又不是人,"我"为什么要和它赛跑?

  2、"我"是怎样和时间赛跑的?

  3、时间又不是人,"我"为什么偏偏要和它赛跑?

  问题确定后我让学生选择最想探究的问题,自由结合组成探究小组并迅速确定每个人的角色。这样就为下边的理解和探究做好了铺垫,使探究确定了方向。

  接着进入教学的第二个阶段—探究体验。

  探究定向后,我用信任而具带鼓励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反复读文,自主探究,学生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难免碰壁或者片面,这时我再让学生小组讨论,学生有自主探究转为合作探究。

  学生通过读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探究明白了:如果时间能停下来,外祖母就不会去世;如果时间能停下来,爸爸还会拥有童年,"我"也会回到昨天,我更不会有一天也像外祖母一样永远不能回来;如果时间能停下来,明天还会看到今天的太阳,鸟儿还会飞过今天的飞行路线,然而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并从这些普普通通的生活事例中体会到了时间的一去不复返。学生在对文中"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等谚语的探究理解中体会到了时间的珍贵。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之后,问题基本明朗化,这时进行全班交流,有中心发言人代表小组进行发言。我根据学生汇报情况相机板书,并及时出示下列重点句子:

  (1)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

  (2)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3)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4)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

  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不但要从朗读技巧上指导,而且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表达出思想感情。所以在学生探究理解过程重,我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朗读体验,(比如:

  (1)用悲痛的语调读第一自然段,体验作者的悲痛和时间的无情;

  (2)用稍慢、无奈与沉重的语气读第四自然段,体验时间的短暂与无情;

  (3)用稍快而又兴奋的语调,体验我跑赢时间奋和喜悦。)由于这三个问题相对独立,内涵辐射全篇,教学顺序可根据学生会报情况进行调整,以保护学生的主体意识,使他们能够畅所欲言。

  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要具有开放性和探究性,要扩大学生阅读面,所以在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并理解体验后,我再让学生交流搜集到的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并谈自己的理解,这样课堂上你争我辨,气氛活跃,既开拓了视野,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

  在学生探究体验后,我再引导学生读文章最后一自然段,并结合实际进行反思升华,使教学进入第三个阶段,教学时,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

  1、作者写出了这好的文章,可见是一位出色的文学家,如果他不和时间赛跑,他会在文学上取得成功吗?

  2、假如有一天你也和时间赛跑,努力学*,并在某一个方面取得了成功,你是不是也会感到和时间赛跑其乐无穷呢?

  3、说说自己和别人浪费了时间的一两件事,并就此谈谈你的感受学生通过反思,明白了不珍惜时间就不会事业有成,和时间赛跑是人生中的最大乐趣,而且懂得了今后该如何珍惜时间,为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惯奠定了基础教学环节的第四部分——布置作业

  新课程标准要求中年级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和感受,并引导学生观察社会、观察人生,为体现这一指导思想并突出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的宗旨,同时也为了强化学生珍惜时间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我安排如下作业:(出示作业)

  (一)、以《时间你是我的亲密伙伴》为题,谈谈你浪费或珍惜了的时间及感受。

  (二)、从报刊、电视、网上或生活中搜集:哪些人被誉为走在时间前面的人?他们有哪些动人事迹?列举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说说一分钟可以做那些事。

  四、说板书设计

  学生在讨论探究中,我相机板书,我的板书是这样的:

  3、和时间赛跑

  外祖母去世:哀痛万分(起因)

  和时间赛跑:兴奋无比(经过)

  假若……就……(结果)

  这个板书一方面展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一方面展示了文章叙述顺序,为下一组了解文章的顺序这一训练重点做好了铺垫,同时也反映了作者珍惜时间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和情感态度的转变过程。

  说教材:

  《和时间赛跑》是六年制小学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第六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篇清新、淡雅又略带忧伤情绪的散文,讲的是“我”因外祖母去世而悲伤不已,后来听了爸爸的一*话,看到太阳落山,鸟儿飞翔等自然现象,朦胧地认识到时间的飞逝;而且主动和时间赛跑的幼稚行为,叙述了自己在小时候是如何珍惜时间的。文章一扫以前童年幸福快乐的回忆,而是一种超年龄的思想感悟。

  知识目标:会认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赛跑”“忧伤”“日月如梭”“受益无穷”等词语。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情感目标:指导有感情朗读,并有感受讲出自己对时间的认识,背诵自己喜欢的部份。

  发展目标:搜集,积累有关珍惜时间的名句警言,制作手抄报,深入体会时间的意义,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

  说教学重点:会结合文中重点句如“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引导学生知道作者小时候是如何珍惜时间,并和时间赛跑。

  说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联系自己,有感受地讲出珍惜时间意义。

  说教学学法:识字教学还是三年级这个过渡年段的教学重点,学生已有自己一定学*经验,可以采用“自主、合作、探究、交流”的学*方式,在理解课文内容时可以采用“谈话法”“情境法”引导他们进行想象,还可以采用“举例子”,让他们体验周边,或以前有曾过珍惜时间而获取成功的典范、榜样。

  说课时: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认识生字词,读通读顺课文,讲出主要内容,指导有感情朗读。

  第二课时:熟读课文,讲出作者是怎样和时间赛跑,并引导学生讲出珍惜时间的意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让学生听声音,猜声音。

  2、猜出后,讲出根据。(是如何猜出是闹钟声)

  3、让学生讲出闹钟在生活对人们或对自己有什么作用?

  4、教师再有目的地引导说:在闹钟声中,时间在不停地流逝,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和时间赛跑。从而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时间虽然抽象,但是它每时每刻都在陪伴着我们生活,成长,就在我们身边。)

  二、初读课文,学*生字词。

  1、自由轻声读课文,画出生字词。

  2、自主、合作学*生字词。

  A、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方式(拼读、听读或问别人),自主地认读生字,画出生字词。

  B、同桌互读,检查认读生字词情况。(主要是生字的音、形)

  C、小组合作学*,出示制作的生字卡片。(小组内学*,老师个别给予辅导。)

  D、全班学*生字词:请小老师带读;老师及时纠正或让学生自我正音;举行猜字、找朋友等游戏巩固生字词。

  3、把生字放回到课文里读一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自学生字,并在同桌内,小组里,全班中合作交流,开展游戏识字,通过多向交流学*,既能给优秀生以成功的体验,又可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学生在学*中学会学*,在合作中学会合作,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独立识字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读通读顺课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

  2、小组轮流读课文。

  3、指名读,评读。

  4、配乐“开火车”读。

  (设计意图:在让学生读准字音后,采用多种形式朗读是在强化学生朗读能力,让学生读通读顺课文,这也是过渡年段必须训练的一个环节。)

  四、指导有感情朗读,讲出主要内容。

  1、指导学生用“忧伤”的语气读出第一段对外祖母的思念。(语速要缓慢些。)

  2、指导学生用“疑惑”的语气读出第三、四、五段作者对“什么是永远不会回来呢?”的怀疑。(语调要轻些)

  3、用“着急”的语气读出第六、七段作者是如何与时间赛跑。(语速要轻快些)

  4、指名讲出文章主要内容。(要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设计意图:接着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是低、中年段,特别是过渡年段的任务,但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语气读出各段的感情,让学生在理解基础上进行体验,再者深入感悟,这体现了朗读训练的层次性,也让学生在读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感受作者是如何从小懂得珍惜时间。进行说完整话练*,把朗读与语言训练结合起来,进行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训练。)

  五、作业布置。

  你能在一分钟内,做多少事?(如写几个字,画几幅画,走几步?出可以和同学比一比。)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自己亲身体会如何和时间也在赛跑,身临其境地感受时间的流逝及重要。)

  一、说教材

  这是新课标语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表现人物某方面的美好品质。本篇课文选编的意图在于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启示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怎样去珍惜时间,使人生的每一天过得更加丰富,更有意义。

  这是一篇清新、淡雅又略带忧伤情绪的散文。“我”因外祖母去世而悲伤不已,后来听了爸爸的一*话,看到太阳落山,鸟儿飞行等自然现象,明白了为什么要珍惜时间,并在和时间赛跑的经历中,体会到了应该怎样珍惜时间。

  课文学*的重点应是感悟“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但是,“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难点在于时间的概念比较抽象,只有联系生活实际,才能引导学生感受珍惜时间的意义。

  二、说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结合本单元训练重点和教材特点,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1、学会10个生字,正确读写“忧伤、哀痛、持续、安慰、日月如梭、狂奔、受益无穷、假若”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3)搜集、积累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

  第二课时:(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时间的意义,形成珍惜时间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2)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在个性化的朗读中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三、说教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采取引导法、朗读法、讨论法等交替使用,组织学生结合实际进行朗读品味,还注意教给学生学*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学*能力。如质疑学文;收集并整理有关珍惜时间的资料;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如“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等含义深刻句段的学*方法。

  四、说学法

  教是为学服务的,为了让学生真正掌握本篇课文含义深刻的语句,我引导学生运用“朗读——理解——感悟——朗读”的方法来读懂这篇课文。叶圣陶先生说过;“活读运心智,不为书奴仆”,只有学会怎样读书,才能将一本死的教材读活,因此,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尤为重要。

  五、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个环节我利用谜语和教师深情的谈话:(时间是君子,它永远说老实话;时间是无情的,它永远吞噬一切。时间是人们永恒谈论的话题,今天,我们将继续和时间谈心,和时间赛跑,和时间交朋友。)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二)质疑定向

  1、自由读课文后,小组交流:通过读课文,你了解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不懂的?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概括为以下三个问题:

  a、“我”是怎样和时间赛跑的?

  b、时间又不是人,“我”为什么偏偏要和它赛跑?

  c、我们应该怎样珍惜时间,争取时间呢?

  (三)探究体验

  1、让学生带着问题反复读课文,先自主探究,然后分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由于这三个问题相对独立,内涵辐射全篇,教学时我根据学生汇报情况进行调整,以保护学生的主体意识,使他们能够畅所欲言,体现了教学新理念。)

  2、全班交流时,根据学生汇报相机板书,并重点品读以下几个内容:

  (1)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

  (2)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

  a、 课件出示。

  b、谈话:什么事物是属于时间里的,永远不会回来?你们理解吗?找出文中的有关句子读一读。

  (课件出示):

  1、你的昨天过去了,它就永远变成昨天,你再也不能回到昨天了。爸爸以前和你一样小,现在再也不能回到你这么小的童年了;有一天你会长大,也会像外祖母一样老;有一天你度过了你的所有时间,也会像外祖母一样永远不能回来了。

  2、我每天放学回家,在庭院里看着太阳一寸一寸地沉进了山头,就知道一天真的过完了,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

  3、我看到鸟儿飞到空中,它们飞得很快呀。明天它们再飞过同样的路线,也永远不是今天了。或许明天飞过这条路线的,不是老鸟,而是小鸟了。

  c、让学生自由读,并说说自己的初步理解。

  d、再读,充分地并多形式地朗读(指名读,自邀伙伴读,范读),再谈自己的感受。

  e、联系生活经历启发引导。

  师:看着幸福的你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老师心中真是羡慕。我要是能回到和你们一样小,也就能幸福地坐在教室里读书学*了。可是——这不可能了。因为我不可能回到和你们一样小的年龄了,因为它是时间里的事物,永远不会回来了。你有这样的经历吗?(以此让学生联系生活经历自由说“属于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的现象。)

  f、在切实理解的基础上,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失望,无奈,伤心等等)

  g、小结:从这些句子中,我们切实感受到了时间是多么宝贵,它如流水般,一去再不复返。

  [这3个自然段,都围绕“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这句话写的。语言虽*实,含义却深。学生没有切身的经历体验是难以理解和感受到的。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所以,我设计了通过朗读和联系生活经历体验的方式来实现教学目标和突破教学重点。]

  (3)我为什么“着急”“悲伤”,又为什么“高兴”“‘快乐”呢?

  a、课件出示

  b、从文中找出作者着急、悲伤和高兴、快乐的句子。(课件出示)有一天我放学回家,看到太阳快落山了,就下决心说:“我要比太阳更快地回家。”我狂奔回去,站在庭院里喘气的时候,看到太阳还露着半边脸,我高兴地跳起来。那一天我跑赢了太阳。以后我常做这样的游戏,有时和太阳赛跑,有时和西北风比赛,有时一个暑假的作业,我十天就做完了;那时我三年级,常常把哥哥五年级的作业拿来做。每一次比赛胜过时间,我就快乐得不知道怎么形容。

  c、自由朗读、品味。

  d、同学们,作者这么珍惜时间,这么努力奋斗,那他会成功吗?(展示林清玄因努力、因珍惜时间而取得成功的事例。)

  e、小结:一位作家,取得这么大的成功,受到这么多人的欢迎,我们不得不停下放飞的思绪,寻找原因。那是什么原因呢?(引导学生说出作者正因为认识到时间的宝贵,所以他才更加珍惜,才更加努力,最终获得了令人羡慕的成功!)

  [这个教学步骤通过对文本进行深入地解读,加上真实材料辅佐验证,使学生的心里泛起不*静的涟漪。不仅达到教育的功用,同时为下面内容的解读奠定基础。]

  (4)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

  a、过渡语:如果将来我有什么要教给孩子,我们会大声地告诉他——假若你一直和时间比赛,你就可以成功!(引读)

  b、让学生从自己身上或周围人的身上用具体的事例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通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兴趣,增强学生情感体验,改进教学活动,使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活力。

  c、感情朗读。将这句话送给自己或同桌或伙伴。

  d、说说自己收集的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并选择一句送给自己或同桌或伙伴。

  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理解和朗读体验,使学生明白:如果时间能停下来,外祖母就不会去世;如果时间能停下来,爸爸还会拥有童年,“我”也会回到昨天,我更不会有一天也像外祖母一样永远不能回来;如果时间能停下来,明天还会看到今天的太阳,鸟儿还会飞过今天的飞行路线,然而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学生通过作者与时间赛跑的具体事例以及“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等谚语的理解更是体会到了时间的宝贵,时间的一去不复返,从而珍惜时间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

  (四)反思升华(在这个环节,我设计了两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1、作者林清玄是一位出色的散文家,如果他不和时间赛跑,他会在文学上取得成功吗?

  2、以后,你将怎样和时间赛跑?

  让学生通过反思,明白了珍惜时间就会事业有成,和时间赛跑是人生中最大的乐趣,为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惯奠定了基础。

  (五)布置作业

  新课程标准要求中年级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和感受,为体现这一指导思想并突出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的宗旨,同时也为了强化学生珍惜时间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我安排如下作业:(出示作业)

  以《时间,你是我的亲密伙伴》为题,谈谈你浪费或珍惜时间的感受。

  六、说板书设计

  23、和时间赛跑

  外祖母去世:哀痛万分(起因)

  和时间赛跑:兴奋无比(经过)

  假若……就…… (结果)

  这个板书展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还展示了文章的叙述顺序,为下一组了解文章的顺序这一训练重点做好了铺垫,同时也反映了作者珍惜时间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和情感态度的转变过程。

  七、效果预估

  1、对于课堂生成资源,教师不可预测,但可以适当调控。

  2、只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了,就是最好的。

  一、说教材

  《和时间赛跑》是人教版课标本语文第六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童年时候的一件往事:“我”因为外祖母的去世而悲伤不已,后来听了爸爸的一*话,看到太阳落山、鸟儿飞行等自然现象,了解到时间的重要性,从而产生了与时间赛跑的念头,在于时间的赛跑中,“我”认识到: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这是一篇清新、淡雅又略带忧伤情绪的散文,也是一篇惜时教育的好教材。

  二、说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词及重点词语的意思;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时间的意义。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把握主要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搜集有关珍惜时间的名句、格言。

  3、从学*课文中,学生形成珍惜时间的价值观念与情感态度,好好地运用时间、珍惜时间。

  三、说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讲述的:由外婆的去世引发的和时间赛跑一事,并从中获得关于珍惜时间的启示。

  2、联系生活实际加深体验,真正懂得珍惜时间。

  3、抓住关键词句“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体会作者对时间、对人生的认识。

  四、说教法和学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语文教学要遵循“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教学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时我采取引导法,以课文题目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质疑,指导学生读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并展开探究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然后让学生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或所见所闻进行阅读反思,感受时间的珍贵,形成珍惜时间的价值观念和情感体验。

  五、说教学过程

  我的课堂结构是:多媒体展示导入新课,提出质疑;探究学*,整体感知;学*生字词;品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明白时间是多么珍贵,初步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好好运用时间的*惯。反思升华;布置作业。

  1、多媒体展示导入新课,提出质疑;

  (1)图上的人在干什么?(赛跑)指名学生回答。

  (2)他在跟谁赛跑呢?(时间)

  (3)全班齐读课题:和时间赛跑

  读了课题,同学们心中有什么疑问?如:他跑得过时间吗?他为什么要和时间赛跑呢?和时间赛跑的原因是什么?

  2、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标出自然段,了解每个自然段写什么。

  3、出示词卡检查学生生字认读情况。

  4、学生再读课文

  思考:(1)课文讲了哪些事?(外祖母去世,爸爸和我谈话;观察太阳的变化;观察小鸟飞行路线;和太阳赛跑;和作业赛跑。)

  (2)作者通过和时间赛跑明白了什么道理?(牵引中心句: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

  5、学*1——5段

  (一)。自主学*,谈谈对第一自然段的理解。

  (1)外祖母去世了。

  (2)“我”为了排除伤忧,每天在操场上跑着,累得扑在草坪上痛哭。

  (二)指导朗读:这样伤心,这样的痛哭流涕,大家感受到了吗?那就把这种伤痛读出来吧。

  (三)词语训练:

  说出近义词:去世()疼爱()排除()忧伤()

  6、学*第二、三、四自然段

  (一)朗读理解第二至四自然段,理解内容,谈谈读后的感受。

  (1)“我”的哀痛持续了很久。

  (2)爸爸妈妈对“我”说实话:外祖母永远不会回来了。(也就是告诉“我”外祖母死了,要“我”面对现实。)

  (3)“我”不理解“什么是永远不会回来了”。

  (4)爸爸又是怎么说的?

  (二)全班齐读第四自然段,即:爸爸说的话。

  (三)读了这句话:“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你有什么感受?*时生活中,你有过这种感受吗?

  (四)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第二至四自然段。

  7、学*第五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五自然段。

  (2)说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等谚语的意思。

  (3)哪位同学*时课外阅读中还收集了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谚语、成语?全班交流。

  (4)“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这是一种怎样的滋味?(对时光流逝的感伤)

  7、说说看,你*时是怎样珍惜时间的?今后,你准备怎样珍惜时间?

  小结;生前最疼爱“我”的外祖母去世了,“我”痛苦、难受、疑惑,面对这样的打击,“我”又从爸爸的话中感悟到了什么?以后的日子“我”会这么做?明天我们继续学*。

  六、说板书设计

  学生在讨论探究学*中,我相机板书,我的板书是这样的:

  13和时间赛跑

  外祖母去世“我”哀痛起因

  和时间赛跑(赢了、喜悦)经过

  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

  (珍惜时间,受益无穷)结果

  一、结合学情说教材

  《和时间赛跑》是北师大版第八册第十一单元“快与慢”中的一篇主体课文。(出示课件1)这是一篇清新、淡雅又略带忧伤情绪的散文。作者抓住了生活中不经意的时间流逝现象,通过父母对我的启示和自己的切身感受,把时间变成了可以觉察到、并在行动中可以抓得住的东西,从而点明了中心,让人们认识到: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但,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会获得成功。

  知识目标: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在个性化的朗读中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懂得时间的珍贵,从小养成和时间赛跑、珍惜时间的好*惯。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反复品味爸爸的话,从中感悟爸爸的“谜语”对“我”有什么触动。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感受时间的珍贵,从小养成和时间赛跑、珍惜时间的好*惯。

  二、结合课标谈教法、学法

  根据素质教育的新思想和语文课标的新理念,充分考虑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学生的实际,综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要求,我采用“激趣促读、直扑重点”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采用“朗读感悟法”“以说促思”等方式来学*这篇课文,旨在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在个性化的朗读中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从而懂得时间的珍贵,从小养成和时间赛跑、珍惜时间的好*惯。

  三、体现课标说流程:

  复*导入,直入重点

  朗读导航,悟为基石,体会时间的珍贵。

  精读课文,体验感悟

  深化理解,领会内涵,懂得珍惜时间。

  拓展延伸,升华主题

  化零为整,总结课文

  推荐作业,自主选择

  板块一:复*导入,直入重点

  上课伊始教师与学生谈话:孩子们,都说读林清玄的散文犹如饮一杯甘美的山泉,昨天我们大家一起饮用了这杯山泉——和时间赛跑,今天就让我们继续用心去品味它的甘甜与醇美。谁能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和时间赛跑?(出示课件:作者为什么要和时间赛跑?)这样简单的谈话立即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全文的重点部分。

  板块二:精读课文,体验感悟

  (一)朗读导航,悟为基石,体会时间的珍贵。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因此,这一环节着重让学生反复朗读、细细品味,理解哪些事物是属于时间里的,永远不会回来了,从而体会时间的珍贵。文中语言虽*实,含义却深,学生没有切身的经历和体验是难以理解和感受到的。所以,我设计了多形式朗读和联系生活经历的方式来实现教学目的和突破教学重点。

  (出示课件7:默读课文3—7自然段,找出描写哪些事物是永远不会回来的语句,想一想,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并做简单批注。)孩子们在批注完自己的阅读感悟之后,我不是急于让他们汇报,而是先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让他们思维的火花进行碰撞,从而使自己的感悟更完善。

  1、学生汇报,初步感悟时间一去不复返。(板书:一去不复返)透过文字理解感悟是一种体会的好方法,联系生活经历更能加深理解。

  ⒉联系生活经历,深刻感悟时间一去不复返。

  接着我这样问学生:看着幸福的你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老师心中真是羡慕。于是老师就想呀,我要是能回到和你们一样小,就也能幸福地坐在教室里读书学*了。可是——时间一去不复返了,我不可能回到和你们一样小的年龄了。同学们,你们有这样的经历吗?(让学生联系生活经历自由说)是啊!时间真的一去不复返,正如朱自清所说。教师范读《匆匆》片段,激发学生珍惜时间的情感。

  ⒊感情朗读。

  此时学生的情感被激发,情感得以自然流露,我组织学生进行朗读学生读出了自己真实的感受达到了训练目的。

  (二)深化理解,领会内涵,懂得珍惜时间。

  1教学目标

  《和时间赛跑》是第四单元的第一篇文章。本单元的主题是儿童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教材选编的几篇课文为学生打开了一个丰富多彩儿童生活的窗口:《和时间赛跑》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启示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应该怎样珍惜时间,使人生的每一天过得更加丰富;《检阅》透过一个动人的小故事,告诉我们应该持有怎样的人生态度,应该怎样维护别人的自尊,怎样尊重每一个人的*等权利;《争吵》中讲述的小故事,好像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让我们体会到,应该怎样对待朋友,怎样对待生活中的小摩擦;《绝招》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农村孩子有趣的生活。

  通览本组课文,内容上都是成长故事中蕴含一些启示。所以在教学时我们既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了解同龄人的成长经历,体会他们的所思所想,也要引导学生透过他们的成长故事认识世界,从中得到生活的启示,吸取成长的营养;另一方面,还要回到学生的生活中去,让学生联系的生活实际,分享童年生活的体验,感受童年的快乐。简言之,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和时间赛跑》是林清玄写的一篇清新、淡雅又略带忧伤情绪的散文。“我”因外祖母去世而悲伤不已,后来听了爸爸的一*话,看到太阳落山、鸟儿飞行等自然现象,明白了为什么要珍惜时间;并在和时间赛跑的经历中,体会到了应该怎样珍惜时间。由于时间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对时间概念也比较模糊,再加上本文有许多含义深刻的句子,别说对三年级的孩子了,可能我们成年人理解起来也未必很到位.

  1.学会10个生字,正确读写“忧伤、哀痛、持续、安慰、日月如梭、狂奔、受益无穷、假若”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时间的意义,形成珍惜时间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

  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4.搜集、积累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谚语。

  2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在语文学*上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学*方法,并掌握了一定的朗读技巧,能在读的过程中想像课文描述的情景,但他们对文字深入的理解,对课文深层的发掘,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在课堂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创设自由空间,让他们主动参与朗读、讨论和交流。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感受时间的匆匆流逝、一去不复返,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

  教学难点:

  体会“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等句子的含义,获得应该珍惜时间的启示。

  在阅读时紧密联系学生的学*生活经历加深体验,是突破难点的重要途径。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新设计

  一、猜谜导入

  看不见,摸不着,跑得快,不长脚,只见它过去,不见它回头。同学们你能猜这是什么吗?

  你是怎么看待时间的呢?

  时间是摸不着,也看不到的,但又是时时存在的,并且一去不复返的,台湾作家林清玄不仅感受到了时间不断流逝,时间的珍贵,更让我们敬佩的是他在生活中还能和时间赛跑(板题),今天我们学*第13课《和时间赛跑》。

  二、初读课文,学*字词

  1.学生小组内读文,学*字词。

  2.汇报,检查读文识字情况。

  3.指导写字。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对于这篇课文,你有什么问题吗?

  师生交流整理出以下问题:

  “我”为什么要和时间赛跑?怎样和时间赛跑?结果怎样?“我”明白了什么?

  四、小结

  同学们也可以试着做个和时间赛跑的人,看看自己又会从中感受到什么。

  五、作业

  1.积累本课好词佳句。

  2.搜集有关珍惜时间的名人名言。

  一、回顾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和时间赛跑》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二、品读感悟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我”为什么要和时间赛跑?怎样和时间赛跑?结果怎样?“我”明白了什么?画出相关的语句,并做简单批注。再和小组的同学进行交流。

  2、根据学生汇报讲授以下内容:

  (1)“我”为什么要和时间赛跑?

  ①重点理解描写爸爸的话和“我”听过后的感受的语句。结合爸爸给“我”讲这番话的背景来谈。

  指导朗读,读出“我”的悲伤和迷茫。

  ②理解描写“我”看到太阳落山和小鸟飞行,深有感触的句子。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3篇(扩展6)

——法制教育进行时演讲稿 (菁华3篇)

同学们:

  刚才,我校法制校长、县*姚检察官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法制教育课,大家也一定很有感触!这次法制教育专题会,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让学生学法、懂法、守法。为开好这次会议,姚检察官作了精心的准备,在百忙之中专门为大家做法制报告,在此,我代表全校师生,向姚检察官,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这次法制教育专题会,姚检察官列举了许多案例,用活生生的事实,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这些犯法的人员,在他们年轻的时候也曾有过学*和深造的机会,有过美好的童年。美好的理想也曾在心中扎过根,他们也有过上大学,为祖国、为人民做贡献的远大志向和理想。但是,由于他们*时放松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在青少年时期从违反学校规章制度小打小闹,不拘小节和违反《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开始,逐步由违反纪律而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受到了法律的惩处,给社会带来了危害,给家庭带来了耻辱,也给自己带来了终生的悔恨,能说教训是沉痛的,也是发人深省的。姚检察官所列举的这些案例,无疑都是血淋淋的,这些犯案人员所走过的弯路,以及他们犯罪的起因,给我们以警示,都是非常沉痛的教训。同学们,认真的想一想,今天,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为我们今后的成长创造了有利的学*条件,*时有父母的衣食之奉,老师的谆谆教诲,机会难得,来之不易,大家不要辜负了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那种期盼之情,不能辜负了老师对你们的培养,更不要辜负了国家和人民寄予你们的厚望。只有珍惜今天,努力学*,勤奋刻苦,奋发向上,才能谈得上对得起国家,对得起人民,对得起老师,对得起养育自己的双亲......

  从*段情况看,学校政教处狠抓了常规管理,加大了检查力度,对同学们的日常行为进行督促检查,目的是为了创造优良的学*生活环境,让同学们舒心的学*。学校的校风校貌也因此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绝大多数同学严格遵守校规校纪,体现了良好的纪律性和良好的道德品行,为我校的振兴和良好校风的形成,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也有少数同学的所作所为,是不尽如人意的,与学校的规章制度是背道而驰的,与《中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是相违背的,如不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行为,很可能就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其具体表现在有的同学贪图安逸,*时学*不努力,缺乏勤奋学*的意志,刻苦程度差,不愿动一下脑筋,不肯下一点气力,课上不认真听讲,课下抄袭别人的作业,有的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明知违纪,却一意孤行。有的同学见财生心,见物生意,看到别人的东西就眼红,有小偷小摸现象,这种见利忘义的行为,看起来是一桩小事,但有没有想到过自己这样做既违犯了法律法规,又伤害了别人,于法于情都应当受到谴责。有的同学不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不爱护我们的校园环境,如扔垃圾。有的同学,不能正确辨别美与丑,追求低级趣味,穿奇装异服,染发戴首饰,留怪发型,自以为风光得意,潇洒得很,实际上精神上空虚得很;有的张口污言秽语,对他人造成伤害,这是文明的学校所不能容许的。有的同学不尊重师长,因为老师管教严格,与老师公开顶对,不服从管理,逆反心理严重;有的同学不能做到勤俭节约,随便浪费钱财等不良现象,尽管少数,但是还有。,尽管学校加大了处罚力度,但仍有个别同学无视学校的组织纪律和法律法规,不遵守学校的有关规章制度,无组织无纪律,对那些屡教屡犯的,学校将从重处理,决不姑息迁就,以确保给同学们一个安静祥和的学*和生活环境。

  同学们,大家正处在长身体、学知识的时期,能说美好的前程就是在这一时期奠基,因此,不但要学好文化课,还必须要有法律知识,做自觉遵纪守法的模范。要不断增强法律意识,把法律纪律带在身边,也就是脑子里时刻要有“法”的观念、纪律观念,大事想到法,小事也要想到法,*静时想到法,激动时更不能忘记法,时时刻刻都要用法律、纪律来规范指导自己的行为。做每一件事情之前,都要想一想,这样做合不合规定,这样做违不违法。生活中许多细小的事情,也会酿成大错,一失足就会铸成千古恨,要紧的是大家*心静气地认真思考一下,有些事情该不该去做,该怎样去做,这也是对每个人的文化涵养、道德水*以及法律意识的考验。当你无意中碰了别人一下时,一声“对不起”就能化干戈为玉帛;当别人妨碍了你的时候,一句“没有关系”就能成为友谊的纽带。因为,人与人之间有太多的割不断的联系,退一步就会海阔天空,让一分则会心胸宽广。切莫因一些蝇头小利而丧失了自己的人格,也不要因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影响了自己的前程。时光匆匆,岁月如梭,莫等闲白了少年头,有限的生命之舟靠自己去掌舵,人生的道路千条万条,全靠自己去开拓。一失足就会铸成千古恨。在这里要求大家一定要珍惜,一个同等学*创造的机会,同样耗去一年的光阴,有的惜时如金,刻苦学*,勤奋努力,为今后升学、工作和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有的同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碌碌无为,虚度光阴。有句俗话说的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播种什么就会收获什么,有付出必有回报,所以,为了实现你的人生理想,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自身做起,珍惜这难得的学*机会,珍爱这自由的空间,把有限的生命,把自己的青春时光,用在学*上,刻苦勤奋,努力拼搏,就一定会争得幸福美好的明天。

  同学们,希望通过这次大会,给大家敲起一次警钟,上一堂生动的法制教育课。会后,要求同学认真讨论,认真反思,认真自查自纠,查一查以前有哪些违规违纪的不良行为,有哪些有悖于《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做法,从而坚决改正,来争做文明守法的好学生。至于那些犯过一些小错误,还没有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同学,更要引以为诫,尽快悬崖勒马。违纪与违法只是一念之差,一步之遥。希望同学们要认真学*法律知识,树立法律意识,培养法制观念,学会依法办事,处处守法,时时守法,养成自学遵纪守法的好*惯,学会学*,学会做人,学会创造,学生生存,立志成才,努力做一个“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新时代的中学生.

  谢谢大家。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五年级的崔艳军。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安全在我心”

  我们的生活总是离不开安全两个字。那么安全究竟是什么?安全就是爱护和保护人的生命不受损害。有了安全,家庭才会有欢乐和温暖;有了安全,校园的幼苗才能茁壮成长。有了安全,社会才会更和谐。据调查显示,我国中小学生因溺水、交通事故等意外死亡的,*均每天有40多起。

  同学们,让我们将更多的目光聚焦在我们自己的安全上吧。为此,要求每位同学时刻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同学们,在上学、回家路上,你是否遵守了交通规则。违反了交通规则,可能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你想过没有?可千万别存侥幸心理;我们中的个别同学,溺爱于进“营业性网吧”玩游戏,这不但把珍贵的时间和美好的青春浪费于游戏中,同时你注意到了“网吧”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了吗?在这人员复杂,乌烟瘴气的环境中,各种传染病、消防隐患等不安全因素相当凸现,难道你熟视无睹吗?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若与他人发生不愉快的事,要冷静清醒地思考该如何妥善处理,却不可一时冲动而斗殴。

  让这些无谓的“离去”少些再少些吧,让“安全的.承诺”多些再多些吧!

  谢谢大家!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非常荣幸能坐到这里,和同学们一起学*有关法律的常识,希望我的谈话能给同学们一些启示: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党和*高度重视青少年的培养教育,为青少年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健康成长。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几年来,侵害校园的案件以及学生犯罪时有发生,严重破坏了学校正常的学*、教学秩序。我们一方面对侵害校园的犯罪要进行严厉的打击,另一方面,也要加强校园治安环境的整治的工作,提高自我防卫能力。今天,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一谈:

  一、吸食毒品的危害

  同学们都知道,毒品十分昂贵。每个吸毒者轻者每天要花一、二百元,重者五、六百元甚至上千元。一年下来,要花费3万多元到10多万元。如此巨大的毒资,对绝大多数吸毒者来说是难以承受的永远填不满的无底洞。尤其是青少年,一般没有经济收入或收入较低。犯了毒瘾,又没有钱,只好采取盗窃、抢劫、诈骗、*、赌博、绑架甚至**的罪恶手段去获得钱财,满足毒瘾。毒品所带来的危害,决不只是伤害身体,危及生命;它还会诱发各种犯罪,导致人的堕落,产生家庭悲剧,扰乱和破坏社会治安。

  人一旦吸食毒品上瘾,就会丧失人伦和天良,干尽伤天害理的事而不能自拔。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云南泽山一户农民,原本日子过得不错。不料父亲在外面染上毒瘾,从此这个家庭厄运降临。因为吸毒需要大量的钱,只好变卖了家中所有值钱的东西,两个孩子被迫辍学。他还疯狂地虐待妻子和孩子,成了一个恶魔。为了买毒品,他亲手将8岁的男孩卖给人贩子。16岁的女儿生怕卖身,只好从家逃走,流落他乡。可没过几年,她也染上毒瘾,最后因在列车上贩运毒品,被查获判处死刑。好端端的一个家庭,被毒品搞得家破人亡。

  令人震惊和值得警惕的是,毒贩的魔爪已经伸向校园,伸向青少年。有资料讲:珠海市1994年的一次突击查毒中,吸毒者六成是青少年。同年惠州市一次抓获吸毒分子320人,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在校中小学生。珠海市有三兄妹,由于受父亲影响,上初中、小学;就染上毒瘾,后被送到戒毒所强行戒毒。广州市有一名年仅16岁的女中学生,染上毒瘾,堕落成卖淫罪犯。

  为了制止毒品的泛滥,严惩毒品犯罪,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禁毒法规和措施。所以,无论是从守法的角度,还是为了中小学生的切身利益,我们决不能参与任何吸毒活动。

  二、网瘾的危害

  不规范经营的网吧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身体健康。青少年由于沉迷于网络游戏而读不见书,不能自拨、甚至跳楼自杀的事例就发生过,这里我就不列举了,据资料报道,天津某医院亚健康康复中心对学生进行脑像图检测中发现,长期玩网络游戏,会影响左前脑的发育。该中心的杨大夫介绍,经过对200名学生进行的测试,发现其中40%的学生出现了左前脑发育不良的现象,经进一步调查,几乎出现左前脑发育不良的孩子,都有长时间玩电脑网络游戏的经历。谈起经常玩网络游戏为何会影响左前脑发育,该医院亚健康康复中心的大夫介绍说,网络游戏的内容符合人的右脑的感知特征,却有悖于左前脑的逻辑思维*惯的,会抑制左前脑的发育。从人脑分区的不同功能来看,人脑的右前脑是控制人的创造力,而左前脑则是负责基础知识的储备,对基础知识储备的驾驭能力以及再学*的能力等。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许多学生看似很聪明,实际的学*成绩却在下降的原因了。也就是说,即使孩子的创造力再强,没有基础知识的储备和驾驭能力,以及良好的逻辑判断推理能力,学*成绩也无法提高

  互联网的出现拓展了人们的交往空间,也改变了某些人的交友方式。好多违法犯罪分子就是利用了这一交流方式,实施违法犯罪的,由于对网友盲目的信任,而不幸遭致了不可换回的伤害。给自己的一生留下了一道抹不去的伤痕,所以,网上交友时一定要慎重,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注意。

  1.不是千万不要随意说出自己的真实姓名和地址、电话号码、学校名称、等等真实信息。

  2.是最好不要轻易许诺跟网友会面。

  3.如非要见面不可,最好去人多的地方。

  4.对网上求爱者最好不予理睬。

  5.对谈话低俗网友,不要反驳或回答,以沉默的方式对待。不去理会他,让他自讨没趣。

  三、加强交通安全和防火意识

  全国因安全事故数以万计天真无邪的生命死于非命。

  *对中学生安全的指示:“人民生命高于天,人民利益重如山”。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安全教育”。在这里我着重给同学们介绍一下交通安全和消防安全:

  一.交通安全

  (一).不良的交通*惯

  1.不走人行横道,不靠路右边走。

  2.不走人行横道、天桥,随意横穿马路。

  3.不注意道路和车辆信号,不服从交通管理。

  4.在车行道、桥梁、隧道上追逐、玩耍、打闹。

  5.穿越、攀登、跨越道路隔离栏。

  6.在铁路道轨上行走,玩耍。

  7.横穿铁路和钻火车。

  8.不听从铁道口管理和信号管理。

  (二)中学生骑自行车的问题

  1.未满12岁的儿童独自骑车。

  2.在人行道、机动车道骑车,逆行骑车。

  3.骑车横冲直闯、争道强行,与机动车抢道。

  4.转弯不减速,不打手势。

  5.在路口闯信号。

  6.骑车双手离把。

  7.追逐打闹,三五并行。

  8.手攀机动车行驶,紧跟机动车行驶。

  (三)中学生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

  1.缺乏交通安全意识。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3篇(扩展7)

——电厂运行个人总结 (菁华3篇)

  回首20xx年对我来说是进步、忙碌的一年,在这一年里作为电气运行主操在部门和值长的正确领导下,针对公司制定的安全制度和本年的工作任务,工作任务根据季节特点进行严格管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相互协调,努力调动各个专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努力探索更好的运行工作方法和应对各种故障、事故问题的处理措施,不断创新,努力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发电机组稳定、安全的成产。现对将一年来的工作加以总结。

  一、安全方面

  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全面落实集团公司和公司的安全措施及安全规定。尤其是“两票三制”的执行达到100%。在设备巡检上我们大力度加强细致化检测、不断提高设备可靠性,确保完成公司下达的各项安全指标。避免人身伤亡、设备损坏、火灾事故、影响外网公司和人为责任造成重大事故。在安全学*我们开始了每周培训,不断提高团队安全理念。

  二、工作方面

  认真负责,敬业爱岗,以公司理念要求自己,诚信待人,踏实做事,服从领导安排,克服各种困难,始终以积极认真的心态对待工作。特别是在夏季,电气设备检测力度增加,配合检修在各种高温的工作环境中处理设备缺陷,尽我们所能保证电气各种运行参数正常,尽管今年中的机组大小修比往年增多了,但巡检设备,保养设备的工作并没有放下,依然按时检查保养。通过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今年的电气运行中我们我们圆满完成任务,并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和嘉奖。

  三、专业技术

  在技术上用心钻研,理论每天温*操作规程,并在班组学*的各种交流途径不断提高自我的技能;实践上严格遵守运行规程,培养个人独立操作能力,保证不发生误操事故,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注意的事项随时记下来,虚心向专工和领导请教,经过努力,我从付操职位今年升成主操职位。但深知要想电气专业学透学精,还需要时间的磨练、知识的积累,循序渐进,一日才比一日强。

  四、工作能力:能力包括协调

  能力和处理事故能力,若说“技术”比作“智商”的话,那么“能力”就可比作“情商”,电气专业亦是如此,智商高就不见得情商高,因为技术是死的,能力是活的。在各种突发事故中,我们班组团结如一人,果断处理,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使实发事件最小化。所以判断能力快速准确,活学活用,才能更好地干好工作。

  可以在20xx年中,是发展、成熟的一年。虽然工作中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经历厂内机组大小修在技术方面有了新的突破,但我不会因为有了成绩而会放弃求新的步伐。我们会继续努力工作,为明天付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0xx年已经接*尾声,这一年来的收获很多,对于岗位知识的掌握已经比较熟练了,思想上也更加成熟了,伴随着一系列的进步,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一些缺点与不足,能前进才会发现不足,以发现不足来促进自己的进步。在这一年里,工作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这一年即将过去,回头自省,总结如下:

  第一、本年度工作总结:

  由于在今年的五月底去到山东参加为期三个月的电网培训,使这一年的年度计划未能顺利完成,不过这次的培训内容对我今后的工作学*有很大的帮助,解决了一些学*中的困惑,拓展了思路。在这一年里,主要学*了解了我厂的系统图、典型操作规程、设备的日常点检和维护、日常操作任务、春秋两季的设备检修任务、现场事故处理、事故应急办法等。

  第二、下年度工作重点。

  完成好日常的操作巡检任务,多学*各种事故处理的办法,熟练各种操作任务及工作票的填写。

  第三、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本年度工作过程中,我深刻的认识到自己现场经验的欠缺和电气知识的匮乏,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激发了我对电气仪表知识的渴求,这方面的知识将是我下一步要努力的重点,同时,我也将刻意加强锻炼我的`现场事故处理能力。在和同事朋友的相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自己的不足,以及因为自身方面的经验不足,在说话、做事方面的不够全面,考虑问题的不够细致,都将是我以后要克服和改进的方面。

  通过总结一年来的得失成败,找出工作、思想、生活中的不足,以便在以后能够加以克服,在以后中,我要认真学*,掌握好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加强工作责任感,及时认真的做好个人的各项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的总结和反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专业水*,以百倍的热情迎接新的挑战。

  一年来,我作为一名电厂电气人员,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努力学*专业技术知识,严格遵守各项运行规程,虚心求教,团结同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干好本职工作,现将一年来的工作加以总结:

  一、工作认真负责,敬业爱岗

  以公司理念要求自己,诚信待人,踏实做事,服从领导安排,克服孕期反应等身体不适,始终以积极认真的心态对待工作。特别是十月份六号机组运转,劳动强度增加,但我们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不怕苦,不怕累,克服一个有一个的难题,使四期工程得以顺利圆满的成功运转。

  二、技术上用心钻研,理论上熟记操作规程

  自购电气学*资料;实践上严格遵守运行规程,培养独立操作能力,保证不发生误操事故,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注意的事项随时记下来,虚心向师傅、专工请教,虽然已能独立上岗了,但深知要想把电气专业学透学精,还需要时间的磨练、知识的积累,循序渐进,一月才比一月强。即使放假假期间,利用间歇时间,不忘看化学专业书籍,做到身不在岗心在岗,还充分利用家里网络资源,查看电厂化学文献,开阔视野,继续充电,希望在上岗后能以新的认识高度对待工作。

  三、能力包括协调能力和处理事故能力

  若说“技术”比作“智商”的话,那么“能力”就可比作“情商”,电气专业亦是如此,智商高就不见得情商高,因为技术是死的,能力是活的。只有做到活学活用,才能更好地干好工作。

  四、积累工作经验,贯彻公司“节能降耗”

  在水质合格的基础上,精益求精,安全运行是首要,还要兼顾经济运行。如在十月份六号机组还不稳定,就要积极主动询问集控室,了解负荷变化,低负荷时尽量开大连排开度,以保证蒸汽品质,尽快让炉水合格并稳定,而高负荷时连排开大,排污效果既不明显又浪费工况。所以在尽量开大连排的基础上尽力节省资源,把握两者*衡点。为做到一举三得,更是精心测定,细心监控,操心设备,耐心沟通。

  五、建议:

  1、安全设施能否更加完善、细致一些,设定设备误动保护措施,故障演*预案以防患于未然,更新传统电气监督观念,变被动处置为主动预见预防。

  2、加强微机自动化程度,最好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让其物尽其用,使电气监督更加灵敏高效;完善电气、仪器全自动操作及维护,使电气结果更科学精确。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3篇(扩展8)

——和时间赛跑说课稿范本10份

  一、说教材

  这是新课标语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表现人物某方面的美好品质。本篇课文选编的意图在于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启示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怎样去珍惜时间,使人生的每一天过得更加丰富,更有意义。

  这是一篇清新、淡雅又略带忧伤情绪的散文。“我”因外祖母去世而悲伤不已,后来听了爸爸的一*话,看到太阳落山,鸟儿飞行等自然现象,明白了为什么要珍惜时间,并在和时间赛跑的经历中,体会到了应该怎样珍惜时间。

  课文学*的重点应是感悟“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但是,“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难点在于时间的概念比较抽象,只有联系生活实际,才能引导学生感受珍惜时间的意义。

  二、说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结合本单元训练重点和教材特点,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1、学会10个生字,正确读写“忧伤、哀痛、持续、安慰、日月如梭、狂奔、受益无穷、假若”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3)搜集、积累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

  第二课时:(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时间的意义,形成珍惜时间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2)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在个性化的朗读中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三、说教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采取引导法、朗读法、讨论法等交替使用,组织学生结合实际进行朗读品味,还注意教给学生学*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学*能力。如质疑学文;收集并整理有关珍惜时间的资料;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如“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等含义深刻句段的学*方法。

  四、说学法

  教是为学服务的,为了让学生真正掌握本篇课文含义深刻的语句,我引导学生运用“朗读——理解——感悟——朗读”的方法来读懂这篇课文。叶圣陶先生说过;“活读运心智,不为书奴仆”,只有学会怎样读书,才能将一本死的教材读活,因此,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尤为重要。

  五、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个环节我利用谜语和教师深情的谈话:(时间是君子,它永远说老实话;时间是无情的,它永远吞噬一切。时间是人们永恒谈论的话题,今天,我们将继续和时间谈心,和时间赛跑,和时间交朋友。)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二)质疑定向

  1、自由读课文后,小组交流:通过读课文,你了解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不懂的?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概括为以下三个问题:

  a、“我”是怎样和时间赛跑的?

  b、时间又不是人,“我”为什么偏偏要和它赛跑?

  c、我们应该怎样珍惜时间,争取时间呢?

  (三)探究体验

  1、让学生带着问题反复读课文,先自主探究,然后分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由于这三个问题相对独立,内涵辐射全篇,教学时我根据学生汇报情况进行调整,以保护学生的主体意识,使他们能够畅所欲言,体现了教学新理念。)

  2、全班交流时,根据学生汇报相机板书,并重点品读以下几个内容:

  (1)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

  (2)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

  a、 课件出示。

  b、谈话:什么事物是属于时间里的,永远不会回来?你们理解吗?找出文中的有关句子读一读。

  (课件出示):

  1、你的昨天过去了,它就永远变成昨天,你再也不能回到昨天了。爸爸以前和你一样小,现在再也不能回到你这么小的童年了;有一天你会长大,也会像外祖母一样老;有一天你度过了你的所有时间,也会像外祖母一样永远不能回来了。

  2、我每天放学回家,在庭院里看着太阳一寸一寸地沉进了山头,就知道一天真的过完了,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

  3、我看到鸟儿飞到空中,它们飞得很快呀。明天它们再飞过同样的路线,也永远不是今天了。或许明天飞过这条路线的,不是老鸟,而是小鸟了。

  c、让学生自由读,并说说自己的初步理解。

  d、再读,充分地并多形式地朗读(指名读,自邀伙伴读,范读),再谈自己的感受。

  e、联系生活经历启发引导。

  师:看着幸福的你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老师心中真是羡慕。我要是能回到和你们一样小,也就能幸福地坐在教室里读书学*了。可是——这不可能了。因为我不可能回到和你们一样小的年龄了,因为它是时间里的事物,永远不会回来了。你有这样的经历吗?(以此让学生联系生活经历自由说“属于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的现象。)

  f、在切实理解的基础上,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失望,无奈,伤心等等)

  g、小结:从这些句子中,我们切实感受到了时间是多么宝贵,它如流水般,一去再不复返。

  [这3个自然段,都围绕“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这句话写的。语言虽*实,含义却深。学生没有切身的经历体验是难以理解和感受到的。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所以,我设计了通过朗读和联系生活经历体验的方式来实现教学目标和突破教学重点。]

  (3)我为什么“着急”“悲伤”,又为什么“高兴”“‘快乐”呢?

  a、课件出示

  b、从文中找出作者着急、悲伤和高兴、快乐的句子。(课件出示)有一天我放学回家,看到太阳快落山了,就下决心说:“我要比太阳更快地回家。”我狂奔回去,站在庭院里喘气的时候,看到太阳还露着半边脸,我高兴地跳起来。那一天我跑赢了太阳。以后我常做这样的游戏,有时和太阳赛跑,有时和西北风比赛,有时一个暑假的作业,我十天就做完了;那时我三年级,常常把哥哥五年级的作业拿来做。每一次比赛胜过时间,我就快乐得不知道怎么形容。

  c、自由朗读、品味。

  d、同学们,作者这么珍惜时间,这么努力奋斗,那他会成功吗?(展示林清玄因努力、因珍惜时间而取得成功的事例。)

  e、小结:一位作家,取得这么大的成功,受到这么多人的欢迎,我们不得不停下放飞的思绪,寻找原因。那是什么原因呢?(引导学生说出作者正因为认识到时间的宝贵,所以他才更加珍惜,才更加努力,最终获得了令人羡慕的成功!)

  [这个教学步骤通过对文本进行深入地解读,加上真实材料辅佐验证,使学生的心里泛起不*静的涟漪。不仅达到教育的功用,同时为下面内容的解读奠定基础。]

  (4)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

  a、过渡语:如果将来我有什么要教给孩子,我们会大声地告诉他——假若你一直和时间比赛,你就可以成功!(引读)

  b、让学生从自己身上或周围人的身上用具体的事例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通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兴趣,增强学生情感体验,改进教学活动,使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活力。

  c、感情朗读。将这句话送给自己或同桌或伙伴。

  d、说说自己收集的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并选择一句送给自己或同桌或伙伴。

  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理解和朗读体验,使学生明白:如果时间能停下来,外祖母就不会去世;如果时间能停下来,爸爸还会拥有童年,“我”也会回到昨天,我更不会有一天也像外祖母一样永远不能回来;如果时间能停下来,明天还会看到今天的太阳,鸟儿还会飞过今天的飞行路线,然而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学生通过作者与时间赛跑的具体事例以及“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等谚语的理解更是体会到了时间的宝贵,时间的一去不复返,从而珍惜时间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

  (四)反思升华(在这个环节,我设计了两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1、作者林清玄是一位出色的散文家,如果他不和时间赛跑,他会在文学上取得成功吗?

  2、以后,你将怎样和时间赛跑?

  让学生通过反思,明白了珍惜时间就会事业有成,和时间赛跑是人生中最大的乐趣,为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惯奠定了基础。

  (五)布置作业

  新课程标准要求中年级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和感受,为体现这一指导思想并突出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的宗旨,同时也为了强化学生珍惜时间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我安排如下作业:(出示作业)

  以《时间,你是我的亲密伙伴》为题,谈谈你浪费或珍惜时间的感受。

  六、说板书设计

  23、和时间赛跑

  外祖母去世:哀痛万分(起因)

  和时间赛跑:兴奋无比(经过)

  假若……就…… (结果)

  这个板书展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还展示了文章的叙述顺序,为下一组了解文章的顺序这一训练重点做好了铺垫,同时也反映了作者珍惜时间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和情感态度的转变过程。

  七、效果预估

  1、对于课堂生成资源,教师不可预测,但可以适当调控。

  2、只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了,就是最好的。

  一、说教材

  《和时间赛跑》是人教版课标本语文第六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童年时候的一件往事:“我”因为外祖母的去世而悲伤不已,后来听了爸爸的一*话,看到太阳落山、鸟儿飞行等自然现象,了解到时间的重要性,从而产生了与时间赛跑的念头,在于时间的赛跑中,“我”认识到: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这是一篇清新、淡雅又略带忧伤情绪的散文,也是一篇惜时教育的好教材。

  二、说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词及重点词语的意思;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时间的意义。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把握主要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搜集有关珍惜时间的名句、格言。

  3、从学*课文中,学生形成珍惜时间的价值观念与情感态度,好好地运用时间、珍惜时间。

  三、说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讲述的:由外婆的去世引发的和时间赛跑一事,并从中获得关于珍惜时间的启示。

  2、联系生活实际加深体验,真正懂得珍惜时间。

  3、抓住关键词句“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体会作者对时间、对人生的认识。

  四、说教法和学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语文教学要遵循“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教学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时我采取引导法,以课文题目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质疑,指导学生读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并展开探究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然后让学生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或所见所闻进行阅读反思,感受时间的珍贵,形成珍惜时间的价值观念和情感体验。

  五、说教学过程

  我的课堂结构是:多媒体展示导入新课,提出质疑;探究学*,整体感知;学*生字词;品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明白时间是多么珍贵,初步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好好运用时间的*惯。反思升华;布置作业。

  1、多媒体展示导入新课,提出质疑;

  (1)图上的人在干什么?(赛跑)指名学生回答。

  (2)他在跟谁赛跑呢?(时间)

  (3)全班齐读课题:和时间赛跑

  读了课题,同学们心中有什么疑问?如:他跑得过时间吗?他为什么要和时间赛跑呢?和时间赛跑的原因是什么?

  2、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标出自然段,了解每个自然段写什么。

  3、出示词卡检查学生生字认读情况。

  4、学生再读课文

  思考:(1)课文讲了哪些事?(外祖母去世,爸爸和我谈话;观察太阳的变化;观察小鸟飞行路线;和太阳赛跑;和作业赛跑。)

  (2)作者通过和时间赛跑明白了什么道理?(牵引中心句: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

  5、学*1——5段

  (一)。自主学*,谈谈对第一自然段的理解。

  (1)外祖母去世了。

  (2)“我”为了排除伤忧,每天在操场上跑着,累得扑在草坪上痛哭。

  (二)指导朗读:这样伤心,这样的痛哭流涕,大家感受到了吗?那就把这种伤痛读出来吧。

  (三)词语训练:

  说出近义词:去世()疼爱()排除()忧伤()

  6、学*第二、三、四自然段

  (一)朗读理解第二至四自然段,理解内容,谈谈读后的感受。

  (1)“我”的哀痛持续了很久。

  (2)爸爸妈妈对“我”说实话:外祖母永远不会回来了。(也就是告诉“我”外祖母死了,要“我”面对现实。)

  (3)“我”不理解“什么是永远不会回来了”。

  (4)爸爸又是怎么说的?

  (二)全班齐读第四自然段,即:爸爸说的话。

  (三)读了这句话:“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你有什么感受?*时生活中,你有过这种感受吗?

  (四)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第二至四自然段。

  7、学*第五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五自然段。

  (2)说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等谚语的意思。

  (3)哪位同学*时课外阅读中还收集了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谚语、成语?全班交流。

  (4)“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这是一种怎样的滋味?(对时光流逝的感伤)

  7、说说看,你*时是怎样珍惜时间的?今后,你准备怎样珍惜时间?

  小结;生前最疼爱“我”的外祖母去世了,“我”痛苦、难受、疑惑,面对这样的打击,“我”又从爸爸的话中感悟到了什么?以后的日子“我”会这么做?明天我们继续学*。

  六、说板书设计

  学生在讨论探究学*中,我相机板书,我的板书是这样的:

  13和时间赛跑

  外祖母去世“我”哀痛起因

  和时间赛跑(赢了、喜悦)经过

  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

  (珍惜时间,受益无穷)结果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是九年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课文《和时间赛跑》。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法、教学过程、板书以及教学反思这几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分析

  《和时间赛跑》是新课标人教版第六册第四组课文的第一课,本单元的主题是感受童年成长的美好时光。本篇课文选编的意图在于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启示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怎样去珍惜时间,使人生的每一天过得更加丰富,更有意义。

  这篇课文是一篇清新、淡雅又略带忧伤情绪的散文。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两层意思:一是“我”从爸爸的谈话中、从太阳落山、鸟儿的飞行中,明白了为什么要珍惜时间;二是从“我”和时间赛跑的经历中体会到怎样珍惜时间。作者慧眼独具地抓住了生活中不经意的时间流逝问题,以祖母去世,“我”哀痛万分,通过父母对我的启示和自己的切身感受,把时间变成了可以觉察到、并在行动中可以抓得住的东西,从而点明了中心,使人们认识到: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但是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会获得成功,是一篇教育学生珍惜时间的好文章。

  二、说学情分析:

  这篇散文篇幅较长,语言含蓄,对三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因此,抓住散文的“神”,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读,从读中去体会,是学好本文的关键所在。

  三、说教学目标

  围绕本组教材感受童年成长的美好时光这一专题,根据精读课文的要求,以及学生的生活实际,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会认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赛跑、忧伤、持续、安慰、日月如梭、虽然、狂奔、暑假、受益无穷、将来、假若”等词语。

  2、能力目标: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感知、感悟课文内容

  3、情感目标:

  搜集、积累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体会时间的意义,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

  四、说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训练重点是理解文中父亲说的话、有关珍惜时间的谚语和文章最后一段话,明白其中蕴含的道理。

  本课难点是通过文中具体事例明白时间可以争取的道理,从而养成珍惜时间的*惯。

  五、说教法和学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时我采取引导法,以课文题目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质疑,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探究并体验,最后结合实际进行阅读反思,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课堂的开放性和语文课与社会、与人生相结合的特点。

  六、说教学过程

  我的课堂结构是:导入激趣------质疑定向——探究体验——迁移拓展------反思升华——自主作业。

  一)导入激趣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在上课的开始,我向学生播放刘翔在赛场上奔跑的画面,同时在画面上配上时钟,因为学生对刘翔很熟悉,一下子就引起了同学的兴趣,同时,时钟也让学生很直观地理解了和时间赛跑的意思。

  二)质疑定向

  爱因斯坦说过:“问题的提出往往比解答问题更重要。”由于文章题目就是文章的文眼,所以导入新课以后,我就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质疑,学生会提出很多问题,我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概括为以下三个问题:(出示问题)

  1、时间又不是人,“我”为什么要和它赛跑?

  2、“我”是怎样和时间赛跑的?

  3、赛跑的结果怎么样?

  三)探究体验

  1、合作探究

  问题确定后我让学生选择最想探究的问题,自由结合组成探究小组并迅速确定每个人的角色。这样就为下边的理解和探究做好了铺垫,使探究确定了方向。

  探究定向后,我用信任而具鼓励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反复读文,自主探究,学生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难免碰壁或者片面,这时我再让学生小组讨论,学生由自主探究转为合作探究。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之后,问题基本明朗化,这时进行全班交流,由中心发言人代表小组进行发言。我根据学生汇报情况相机板书,并及时出示下列重点句子 :

  (1)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

  (2)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3)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4)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

  2、朗读体验

  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不但要从朗读技巧上指导,而且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表达出思想感情。所以在学生探究理解过程重,我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朗读体验,(比如:(1)用悲痛的语调读第一自然段,体验作者的悲痛和时间的无情;(2)用稍慢、无奈与沉重的语气读第四自然段,体验时间的短暂与无情;(3)用稍快而又兴奋的语调,体验我跑赢时间的兴奋和喜悦。)

  四)、迁移拓展

  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要具有开放性和探究性,要扩大学生阅读面,所以在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并理解体验后,我会引导学生试着把自己喜欢的语句读一读,背一背,并积累下来。,学会积累并为自己所用。同时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有关时间的名句。如:鲁迅说的“时间就是生命”。孔子说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五)、反思升华

  在学生积累了一些有关时间的名言后,我再引导学生读文章最后一自然段,并结合实际进行反思升华,使教学进入第三个阶段,教学时,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

  1、作者写出了这么好的文章,可见是一位出色的文学家,如果他不和时间赛跑,他会在文学上取得成功吗?

  2、假如有一天你也和时间赛跑 ,努力学*,并在某一个方面取得了成功,你是不是也会感到和时间赛跑其乐无穷呢?

  3、说说自己和别人浪费了时间的一两件事,并就此谈谈你的感受

  学生通过反思,明白了不珍惜时间就不会事业有成,和时间赛跑是人生中的最大乐趣,而且懂得了今后该如何珍惜时间,为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惯奠定了基础 .

  六)、自主作业

  新课程标准要求中年级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和感受,并引导学生观察社会、观察人生,为体现这一指导思想并突出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的宗旨,同时也为了强化学生珍惜时间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我安排如下作业:(出示作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一题来做。

  (一)、以《时间,你是我的亲密伙伴》为题 ,谈谈你浪费或珍惜了的时间及感受。

  (二)、从报刊、电视、网上或生活中搜集:哪些人被誉为走在时间前面的人?他们有哪些动人事迹?

  (三)、列举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说说一分钟可以做那些事。

  七、说板书设计

  学生在讨论探究中,我相机板书,我的板书是这样的:

  3、和时间赛跑

  外祖母去世无尽悲痛

  父母劝慰引无限思考

  观察发现时间太匆匆

  和时间赛跑受益无穷:假如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会取得成功!

  这个板书用诗歌的形式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读起来顺口好记,也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且最后一句揭示了文章的中心,对学生也起到一定的警醒作用。

  说 《语文课程标准》开宗明义:“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是说我们的语文课,应让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统一在一起的,二者不可偏废,也不可分离。可这篇课文似乎侧重人文性的,工具性不明显,我难于让学生从语言文字去感悟去进行语言训练,因此我想像这样的课文如何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结合?这是我以后的教学中应该考虑的。

  一、结合学情说教材

  《和时间赛跑》是北师大版第八册第十一单元“快与慢”中的一篇主体课文。(出示课件1)这是一篇清新、淡雅又略带忧伤情绪的散文。作者抓住了生活中不经意的时间流逝现象,通过父母对我的启示和自己的切身感受,把时间变成了可以觉察到、并在行动中可以抓得住的东西,从而点明了中心,让人们认识到: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但,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会获得成功。

  知识目标: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在个性化的朗读中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懂得时间的珍贵,从小养成和时间赛跑、珍惜时间的好*惯。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反复品味爸爸的话,从中感悟爸爸的“谜语”对“我”有什么触动。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感受时间的珍贵,从小养成和时间赛跑、珍惜时间的好*惯。

  二、结合课标谈教法、学法

  根据素质教育的新思想和语文课标的新理念,充分考虑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学生的实际,综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要求,我采用“激趣促读、直扑重点”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采用“朗读感悟法”“以说促思”等方式来学*这篇课文,旨在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在个性化的朗读中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从而懂得时间的珍贵,从小养成和时间赛跑、珍惜时间的好*惯。

  三、体现课标说流程:

  复*导入,直入重点

  朗读导航,悟为基石,体会时间的珍贵。

  精读课文,体验感悟

  深化理解,领会内涵,懂得珍惜时间。

  拓展延伸,升华主题

  化零为整,总结课文

  推荐作业,自主选择

  板块一:复*导入,直入重点

  上课伊始教师与学生谈话:孩子们,都说读林清玄的散文犹如饮一杯甘美的山泉,昨天我们大家一起饮用了这杯山泉——和时间赛跑,今天就让我们继续用心去品味它的甘甜与醇美。谁能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和时间赛跑?(出示课件:作者为什么要和时间赛跑?)这样简单的谈话立即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全文的重点部分。

  板块二:精读课文,体验感悟

  (一)朗读导航,悟为基石,体会时间的珍贵。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因此,这一环节着重让学生反复朗读、细细品味,理解哪些事物是属于时间里的,永远不会回来了,从而体会时间的珍贵。文中语言虽*实,含义却深,学生没有切身的经历和体验是难以理解和感受到的。所以,我设计了多形式朗读和联系生活经历的方式来实现教学目的和突破教学重点。

  (出示课件7:默读课文3—7自然段,找出描写哪些事物是永远不会回来的语句,想一想,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并做简单批注。)孩子们在批注完自己的阅读感悟之后,我不是急于让他们汇报,而是先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让他们思维的火花进行碰撞,从而使自己的感悟更完善。

  1、学生汇报,初步感悟时间一去不复返。(板书:一去不复返)透过文字理解感悟是一种体会的好方法,联系生活经历更能加深理解。

  ⒉联系生活经历,深刻感悟时间一去不复返。

  接着我这样问学生:看着幸福的你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老师心中真是羡慕。于是老师就想呀,我要是能回到和你们一样小,就也能幸福地坐在教室里读书学*了。可是——时间一去不复返了,我不可能回到和你们一样小的年龄了。同学们,你们有这样的经历吗?(让学生联系生活经历自由说)是啊!时间真的一去不复返,正如朱自清所说。教师范读《匆匆》片段,激发学生珍惜时间的情感。

  ⒊感情朗读。

  此时学生的情感被激发,情感得以自然流露,我组织学生进行朗读学生读出了自己真实的感受达到了训练目的。

  (二)深化理解,领会内涵,懂得珍惜时间。

  一、说教材

  《和时间赛跑》是小学三年级语文第六册第四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这是一篇清新、淡雅又略带忧伤情绪的散文。“我”因外祖母去世而悲伤不已,后来听了爸爸的话一*话,看到太阳落山、鸟儿飞行等自然现象,明白了为什么珍惜时间;并在和时间赛跑的经历中,体会到了应该怎样珍惜时间。

  这是一篇教育学生珍惜时间的非常好素材。

  二、说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中年级阅读教学要求:三四年级的学生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因此,我针对学生情况和本课的内容特点确定这样的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结合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感知、理解整篇课文,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搜集、积累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体会时间的意义,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

  本课的重点是理解文中父亲说的话、有关珍惜时间的谚语和文章最后一段话,明白其中蕴含的道理。

  本课的难点是通过文中具体事例明白时间可以争取的道理,从而树立学生珍惜时间的观念,逐步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惯。

  三、说学生:

  新课标提倡:“三四年级的学生能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由于三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理解、感知和分析课文的初步能力。所以根据本课课文内容和三年级学生思维比较活跃的特点,教学时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读文体验并利用探究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然后让学生学会合作学*,并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或所见所闻进行阅读反思,感受时间的珍贵,形成珍惜时间的价值观念和情感体验。

  四、说教法和学法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首要任务。教学时我采取引导法、讨论法组织教学。教师在课堂上以本课重难点为中心,组织学生让学生们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读文、讨论、训练、体验。从而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教学模式,体现语文课堂的开放性,让语文课与社会、与人生相结合。

  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让学生自己为自己提出他们认为自己最感兴趣、最关心的问题,然后再通过小组讨论,互相解决。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中的主动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五、说教学过程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说过:“问题的提出往往比解答问题更重要。”根据本课的教学方法和学法,结合学生特点,我设计了这样的课堂结构:

  小组合作提出问题(第一课时)——小组合作解决问题——课堂小实验——课堂拓展——自主作业。

  第一步:让学生们自己提出他们最关心、最感兴趣的问题。

  通过上节课的初读课文和小组合作性学*,他们明白:如果时间能停下来,外祖母就不会去世;如果时间能停下来,爸爸还会拥有童年,“我”也会回到昨天,我更不会有一天也像外祖母一样永远不能回来;如果时间能停下来,明天还会看到今天的太阳,鸟儿还会飞过今天的飞行路线,然而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并从这些普普通通的生活事例中体会到了时间的一去不复返。学生在对文中“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等谚语及重点句子的理解会得到进一步的升华,从而体会到时间的珍贵。并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了相应的问题。带到这节课的课堂上来。

  第二步:通过老师主导筛选,小组合作探讨问题。

  新课标指出:语文综合性学*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因此,我又设计了再次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反复读文,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合作,寻求答案。这样做,是努力使学生在语文课堂进行实践,把变成课堂培养他们听、说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概括能力和与他人合作能力的基地。

  我根据课文内容和课堂学*重点、难点,预想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1、爸爸用生活经验告诉我们时间一去不回头,作者是怎样明白的?

  2、面对时间流逝,作者内心怎么样?

  3、“我”是怎样和时间赛跑的?文中写了“我”和时间赛跑的哪几件事?

  4、“我”为什么“着急”、“悲伤”?又为什么“高兴”、“快乐”呢?

  5、时间又不是人,“我”为什么和它赛跑?赛跑的结果怎么样?

  6、时间又不是人,“我”为什么偏偏要和它赛跑?

  在教学过程中,相机把握课堂是教师的难点。因为学生的问题有很多随意性,往往容易偏离了主教学轨道,偏离了教学中心,因此,对难点的突破和重点突出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时刻把握住。

  第三步:进行汇报,讨论交流。

  1、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之后,问题基本明朗化,这时进行全班交流,中心发言人代表小组进行发言。在学生汇报、讨论中要注意下面几个重点句子的理解:

  A、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

  B、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C、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D、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

  2、在汇报、交流过程中,同时要注意指导学生读的训练和指导。

  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不但要从朗读技巧上指导,而且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表达出思想感情。所以在学生探究理解过程重,我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朗读体验。比如:

  (一)、用悲痛的语调读第一自然段,体验作者的悲痛和时间的无情;

  (二)、用稍慢、无奈与沉重的语气读第四自然段,体验时间的短暂与无情;

  (三)、用稍快而又兴奋的语调,体验我跑赢时间奋和喜悦。)

  第四步: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后,抓住课文最后一句话:先做一个小试验,再有机的进行课堂小*作训练。

  新课标三四年级*作要求

  第二条: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第三条:愿意将自己的*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作的快乐。由此,我设计了学生*作的练*。目的在于感觉到时间飞快的流逝,应该要好好珍惜时间,发奋学*的课堂情境下,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与他人分享自己写作成果的愿望。

  出示课件后,老师掐表,学生读文章,看一分钟能读多少字?读完后,和他们算一笔账:

  每天24小时,睡觉大约9小时,吃饭2小时,学生7小时,那么剩下的6小时哪去了呢?

  如果一分钟读300字,那么请计算:

  300×60×6=108000字。每天读10万多字。

  如果一年坚持下来,能读多少书?

  108000×30×12=38880000字。每年是3888万字。

  红楼梦73万字,读这样的书读几本?大约是53本。

  因此,在学生理解课文体会了时间的珍贵,感觉到时间流逝之后,启发他们理解“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一定可以成功。”这一句,激发学生珍惜时间、爱惜时光,设计一下自己以后如何珍惜时间。假若你和时间赛跑?你想怎样做?把你的想法写下来。并大胆读给同学们听。

  第五步:进行课堂拓展。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资源的开放性,课堂的开放性,学*的开放性,实践的开放性,评价的开放性┅┅强调语文教育要从学科独立性、时空封闭性、内容狭隘性转向跨学科、跨领域、跨时空的学*。所以在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并理解体验后,我再让学生交流搜集到的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并谈自己的理解,这样课堂上你争我辨,气氛活跃,既开拓了视野,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

  你积累了那些有关珍惜的格言,并说说什么意思,你想怎样珍惜时间?

  第六步: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在课堂的结尾处,我设计了用课文最后一句话结束本课:假若你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一定成功。这样既提示了本篇课文宗旨,又激励学生在以后的学*和生活中珍惜时间,发奋学*,成为时间的主人。

  六、说板书设计

  学生在讨论探究中,我相机板书,我的板书是这样的:

  13、和时间赛跑

  感到时光流逝

  和时间赛跑

  体会:假若……就……

  一、结合学情说教材

  《和时间赛跑》是北师大版第八册第十一单元“快与慢”中的一篇主体课文。(出示课件1)这是一篇清新、淡雅又略带忧伤情绪的散文。作者抓住了生活中不经意的时间流逝现象,通过父母对我的启示和自己的切身感受,把时间变成了可以觉察到、并在行动中可以抓得住的东西,从而点明了中心,让人们认识到: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但,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会获得成功。

  知识目标: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在个性化的朗读中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懂得时间的珍贵,从小养成和时间赛跑、珍惜时间的好*惯。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反复品味爸爸的话,从中感悟爸爸的“谜语”对“我”有什么触动。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感受时间的珍贵,从小养成和时间赛跑、珍惜时间的好*惯。

  二、结合课标谈教法、学法

  根据素质教育的新思想和语文课标的新理念,充分考虑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学生的实际,综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要求,我采用“激趣促读、直扑重点”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采用“朗读感悟法”“以说促思”等方式来学*这篇课文,旨在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在个性化的朗读中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从而懂得时间的珍贵,从小养成和时间赛跑、珍惜时间的好*惯。

  三、体现课标说流程:

  复*导入,直入重点

  朗读导航,悟为基石,体会时间的珍贵。

  精读课文,体验感悟

  深化理解,领会内涵,懂得珍惜时间。

  拓展延伸,升华主题

  化零为整,总结课文

  推荐作业,自主选择

  板块一:复*导入,直入重点

  上课伊始教师与学生谈话:孩子们,都说读林清玄的散文犹如饮一杯甘美的山泉,昨天我们大家一起饮用了这杯山泉——和时间赛跑,今天就让我们继续用心去品味它的甘甜与醇美。谁能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和时间赛跑?(出示课件:作者为什么要和时间赛跑?)这样简单的谈话立即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全文的重点部分。

  板块二:精读课文,体验感悟

  (一)朗读导航,悟为基石,体会时间的珍贵。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因此,这一环节着重让学生反复朗读、细细品味,理解哪些事物是属于时间里的,永远不会回来了,从而体会时间的珍贵。文中语言虽*实,含义却深,学生没有切身的经历和体验是难以理解和感受到的。所以,我设计了多形式朗读和联系生活经历的方式来实现教学目的和突破教学重点。

  (出示课件7:默读课文3—7自然段,找出描写哪些事物是永远不会回来的语句,想一想,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并做简单批注。)孩子们在批注完自己的阅读感悟之后,我不是急于让他们汇报,而是先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让他们思维的火花进行碰撞,从而使自己的感悟更完善。

  1、学生汇报,初步感悟时间一去不复返。(板书:一去不复返)透过文字理解感悟是一种体会的好方法,联系生活经历更能加深理解。

  ⒉联系生活经历,深刻感悟时间一去不复返。

  接着我这样问学生:看着幸福的你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老师心中真是羡慕。于是老师就想呀,我要是能回到和你们一样小,就也能幸福地坐在教室里读书学*了。可是——时间一去不复返了,我不可能回到和你们一样小的年龄了。同学们,你们有这样的经历吗?(让学生联系生活经历自由说)是啊!时间真的一去不复返,正如朱自清所说。教师范读《匆匆》片段,激发学生珍惜时间的情感。

  ⒊感情朗读。

  此时学生的情感被激发,情感得以自然流露,我组织学生进行朗读学生读出了自己真实的感受达到了训练目的。

  (二)深化理解,领会内涵,懂得珍惜时间。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和时间赛跑》是人教版课标本语文第六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这是一篇清新、淡雅又略带忧伤情绪的散文,也是一篇惜时教育的好教材。“我”因外祖母去世而悲伤不已,后来听了爸爸的一*话,看到太阳落山、鸟儿飞行等自然现象,明白了为什么要珍惜时间;并在和时间赛跑的经历中,体会到了应该怎样珍惜时间。课文给我们以深深的启示:虽然“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虽然“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但是,“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这是一篇珍惜时间的好教材。这篇课文还有一个很巧妙的地方,那就是,虽然第四自然段很难懂,但是用课文5、6自然段的内容可以解释它。

  2、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理念,在教学中我拟定以下几点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课文中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4)明白时间是多么珍贵,初步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好好运用时间的*惯。

  3、说教学重难点

  通过以上分析,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文中父亲说的话和文章最后一段话,明白其中蕴涵的道理。难点是:通过文中具体事例明白时间可以争取的道理,从而培养珍惜时间的*惯。

  二、说教法和学法

  说教法——语文教学要遵循“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的教学原则。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和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我选择以下教学方法:

  1、朗读品悟法。“读”是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手段,“读”也是语文实践的主要途径之一。本课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读进去,想开去,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来理解和体会语言。并采用多种方式朗读,读悟交融,让学生实现与文本的融合,形成新的感知。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