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精选五篇)

首页 / 说课稿 / |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 1

  一、教材简析

《卫星运行时间》系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4——35页的教学内容。本课是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学*三位数乘两位数,这是在以往学*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这一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教材结合“人造地球卫星”的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式计算。重点是使学生了解列竖式计算乘法的算理。这也将为后续的乘法学*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有以前的基础,一般说来计算难度不是很大。同时考虑到学生年龄和数据计算枯燥的特点,我班孩子在计算中也容易出错。

  根据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确立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的情境估计两、三位数乘法的积的范围。

  2、探索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培养良好的学**惯。

  在理解编者意图,尊重教材的基础上,确立的重点是两、三位数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对计算结果进行估算。难点是乘数中间和末位有0的乘法的准确计算。

  三、教学过程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我从四个环节设计了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在设计的第一稿中,我是先由课件导入,引出介绍卫星资料的情境,说说发现的数学信息,从中引出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圈的时间。重点研究与此相关的问题并板书课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列出算式。“绕地球21圈的时间”学生提不到,就由老师提出。因为解决这个问题列式是114x21。这个环节做到简明扼要,直奔主题。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估算

  在具体的情境中先给学生一点思考时间,估算一下。在交流不同策略的同时确定得数的取值范围。起初,我对估算的理解是比较肤浅的,曾有过困惑,如个别学生直接就说出准确数值后,还有没有必要再让其他学生估算了呢?通过研讨和实践,我认识不但关注结果,更要关注估算的策略与过程,估算同时也为解决问题提供了多种策略。

  2、自主探究算法。

  (1)鼓励独立探索算法。

  (2)同桌交流。

  (3)全班共享。

  比较竖式与口算、表格计算法,发现计算道理一样,但竖式又具有书写简洁的特点,适用于所有的乘法,建议学生一定要认真学*竖式的方法。

  三、拓展应用、巩固新知

  基础练*

  1、出示三道典型算式。学生计算,教师在巡视时注意搜集错例记在小本子上。

  2、森林医生。

  出示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错例,当堂解决共性问题。意在保护孩子自尊心的前提下,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提高练*

  安排34页第4题,这是计算商店的盈利问题。

  学生解答时,分步出现问题,降低学生解决问题的难度,鼓励学生采取不同的解题策略。

  四、总结全课、布置作业:

  通过提问:今天这节课,学*了什么知识?能说一说乘法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吗?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 2

  一、教学目标:

  1.独立学*本课生字“踪、范、租、型、峦、剧、峡、援、搜、轨、监、疗”;联系上下文理解“忧心忡忡、轨迹、卫星、救援卫星”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人们如何借助卫星成功救援西姆三人的过程。,从而激发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的热情。

  3.通过品读文字,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练*绘声绘色地讲故事。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人们如何借助卫星成功救援西姆三人。

  2.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练*绘声绘色地讲故事。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1.出示课题:“向卫星求救”。

  2.请同学介绍一下自己课外搜集到的有关卫星、的资料。

  3.解释卫星:

  卫星是指在围绕行星轨道上运行的天然天体或人造天体。在宇宙中所有围绕行星轨道上运行的天体。环绕哪一颗行星运转,就把它叫做哪一颗行星的卫星。比如,月亮环绕着地球旋转,它就是地球的卫星。

  观看课前收集的图片(有条件的可以放录像):卫星是怎样发现目标,如何营救失踪人员的,让我们也随着作者一起去经历那个扣人心弦的营救吧!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新词。

  2.读了课文,你认为哪让你最感动?

  3.根据问题,再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对学生读得不对的地方及时指正。

  4.全班交流:

  卫星的神奇和现代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得快捷与高效。

  请学生读读有关的句子。

  三、自由交流。

  四、深入课文,感受高科技的快捷”:

  1.出示描写卫星快捷高效句子。

  2.自由读这一段话,卫星快捷在哪里?

  3.交流指导:“几个小时后,救援卫星果然传来了微弱的无线电呼救信号”。“很快查出地点和方位。”

  五、再读课文,进一步体会。

  六、小结:高科技真是奇妙无比,再读读课文吧。

  第二课时

  一、复*引入,学*继续课文

  1.听写“忧心忡忡、救援卫星”等重点词语。

  2.你喜欢这神奇救援卫星吗?读读相关的句子。

  二、当人们听说飞机失事时心情怎样?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

  (1)当西姆的儿子驾驶私人飞机不幸失踪时,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呢?(指名说,再读第一段。)

  当人们听说西姆的儿子驾驶私人飞机不幸失踪时,人们的心情是沉重的,而西姆则为儿子担忧、为儿子焦急,他救子心切、态度坚定。让我们带着感情再读一读一二段。

  (2)当西姆去救儿子时,又发生了事故?你的心情怎样?(担心、沉重)让我们再来读读第三段。

  三、默读课文,想一想:

  1.西姆不但没有救到儿子,而且他们驾驶的飞机也在群山峡谷中失事了,这时他是怎么办的?谁来读一下第四段?(指名读)

  2.当西姆他们三人陷入困境时,加拿大航空救险队派出飞机救援,这时你的心情怎样?(燃起希望,内心高兴)指名读第一句。

  3.但是事情不象我们预料的,他们没有发现任何踪迹,这时你的心情又如何呢?(再次沉重起来。)指名读第二句。

  4.西姆和他的朋友真没救了吗?营救中心该怎么办?卫星解救他们的经过又是怎样的呢?(指名读5—8段)

  5.当人们刚与苏联卫星救援中心取得联系时,人们的心情怎样?文中哪个词反映了人们的心情?(忧心忡忡)

  6.几小时后,当救援中心果然传来了微弱的无线电呼救信号时,人们的心情又如何呢?(兴奋)指名感情朗读第6段。

  7.西姆失事后分别向加拿大航空救险队和苏联卫星救援中心求救,我们来看这两句话。(出示幻灯片)这两句话说明了什么?

  小结:通过对比说明卫星搜寻的位置确切,表明卫星的神奇作用。

  8.当探险队终于发现了一顶红色的帐篷时,人们会怎么想?怎么说?(指名说)

  9.西姆他们三人得救了吗?西姆的儿子呢?(指名读第九段)

  四、课堂小结

  1.通过学课文,谁能说一说卫星救人的过程是什么?(出示幻灯片)(将卫星接受信号的一系列过程放给学生观看。)

  2.这节课我们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了卫星救人的原理,领略了卫星的神奇。这正是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结果,希望同学们能够好好学*,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也去搞一些发明创造!

  五、作业:

  1.抄写带生字的词语。

  2.搜集整理有关卫星方面的知识,增加对卫星的了解。

  3.感情朗读课文,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 3

  教学内容:

  卫星运行时间(教材33―34页)〔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两、三位数乘法积的范围。

  2.探索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运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及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课件演示第一题人造卫星发射实况,引出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教师接着问:2圈、5圈、10圈呢?让学生计算所需要的时间,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

  2.思维引导:绕地球21圈需要多长时间?列式114x21;

  3.揭示课题:卫星运行时间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提问:你怎么能很快估算出结果?把你的好方法介绍给大家好吗?

  (交流并归纳出估计的方法,对于问题的学生及时鼓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114x21的积比2000多比2500少)

  归纳总结:将两个乘数分别按“四舍五入”法求出*似值,再将*似数相乘,所得的积作为估计的结果。

  2.引导用其他方法计算。(分组讨论,教师巡视,展示学生的计算方法)

  ①把21看作20加1

  ②把21看作7乘3

  114x21 114x21

  =114x(20+1)=114x(7x3)

  =114x20+114x1=114x7x3

  =2280+114=798x3

  =2394=2394

  ③把114分成100、10和4

  ④用表格计算

  114x2

  =(100+10+4)x21

  =100x21+10x21+4x21

  =2394

  3、因势利导,挖掘竖式算法。

  以前之学过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 114x21

  算理:乘得的数字该怎样对齐?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归纳

  归纳总结: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到的末位数和两位数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乘得的末位数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课本34页试一试

  ①54x312列竖式时调换两个乘数的位置:312x54

  ②408x25因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

  ③47x210因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

  三、反馈练*,强化理解

  1.填空

  ①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

  ②用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时,所得的积的末位数要和因数的()位对齐。

  ③在计算整数乘法时,如果因数末尾有0,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然后再看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上几个0。

  ④括号里能填几?

  600x()<120 1200x()<801

  2.对号入座。(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⑴计算280x50,积末尾有()个0。

  A.2

  B.1

  C.3

  D.4

  ⑵三位数乘两位数,积最少是()。

  A.三位数

  B.四位数

  C.五位数

  D.不能确定

  ⑶672x53=()

  A.670x53x2x53 B.672x50+672x3C.600x53x72x53

  3、竖式计算。课本34页练一练第一题(让学生口述算法,并强调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等。)

  4、森林医生。课本34页练一练第二题(通过改错,强调易错注意问题。)

  四、拓展应用,升华提高

  1.列竖式计算。

  386x15 407x28 540x30 62x204

  2.应用题。

  商店从工厂批发了80台复读机,每台140元,商店要付给工厂多少元?

  (140x80列竖式时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

  乘数末尾有0时,可以先把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位添上几个0。

  五、作业

  1.课本34页第3题

  2.课本34页第4题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 4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朗读。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格内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第三代气象卫星的主要作用,激发学生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为社会造福的志趣。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关键词进行语言训练,并激发科学兴趣。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词语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跟踪台风的卫星》这篇课文。

  下面我们来复*几个词,有信心读好吗?

  第三代 气象卫星 监视 跟踪 台风 报告

  (屏幕同时出示这几个词语。)

  你能选用一个或者多个词说一句话吗?

  指名学生说。

  把这六个词语连起来,用一两句话说说“气象卫星是怎样跟踪台风的?”

  二、教学第3—7自然段。

  1、对台风有怎样的印象?(粗暴、危害人类、脾气不好、狂妄……)

  (师板书)

  对卫星的印象如何?(自信、脾气好、坚定)

  (师板书)

  2、下面,老师请大家默读课文3—7自然段,把能体现台风凶狠的、狂妄的句子画上“—”,能体会卫星自信、坚定的句子画上“﹋”。

  3、学生默读,师巡视。

  4、还记得台风和卫星初次见面是什么情景吗?

  请读一读第1、2自然段。

  板书(盯住 时刻跟踪、监视)

  5、当得知卫星要时刻跟踪时,台风怎么反应?

  6、哪个词体现台风凶狠、狂妄?

  (狂怒)师板书。

  7、我想采访一下台风:你最想告诉人们什么?

  “我有多厉害”

  8、看他到底厉害在哪呢?

  自由读。学生回答。

  9、这个台风语文还学得挺好,词用得很准确。

  问:“嘿嘿……”后面有个省略号,你觉得台风想还说的是什么?

  10、鸟儿见我xxxxxxxx

  xxxxx见我xxxxxxxx,

  xxxxx见我xxxxxxxx,

  (我可以让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

  录像:台风来时。

  11、带着这种感觉再读一读第3自然段。

  12、可是气象卫星怕吗?他怎么说?

  “可我偏偏爱跟着你走……”

  哪个词感受到“坚定”——偏偏。(板书)

  13、此时台风能忍受吗?他有何表现?

  生读文。

  那个句子最能体现台风的状态?

  什么词体现台风的凶狠—— “狂暴”(板书)

  生边读边做动作。

  14、他扑得过去吗?(气象卫星在300千米的高空,扑不下来)

  15、威胁不下来,武力也不行,狡猾的台风怎么做?

  生读文。

  这时台风心里怎么想的?

  “气死我了,我一定要把你甩掉。”

  师:把你的心情读出来。

  生:哼!我要把你甩掉!

  师:谁再来?

  (生读)

  师:听,台风不服气呢!

  能甩的掉吗?——不能

  16、小卫星是怎么做?怎么说的?

  生:想甩掉我?没门儿!

  师板书:嘲笑

  师:小卫星用嘲笑的口气说。

  师:哪个小卫星再来对台风说说?

  (生读)

  师:他这样读,我听出了在嘲笑台风,你想怎么读?

  (生读)

  师:小卫星们,一起来。(生齐读)

  17师:听到小卫星的嘲笑。台风怎么做?

  “台风暴跳如雷,像头疯狂的巨兽,呼呼地向着城市扑去。”

  师板书:暴跳如雷

  自己读读这句话,看看你的眼前出现一头什么样的巨兽?

  (生自由读)

  师:谁来读?

  生:台风暴跳如雷,像头疯狂地巨兽,呼呼地向着城市扑去。

  师:你的眼前出现一头什么样的巨兽?

  生:一头凶恶的老虎。

  生:一头可怕的狮子。

  师:是老虎、狮子这么大吗?(不够)

  是一幢楼房那么大吗?

  (还不够)多大呀!

  (老师做动作)这么大的一头巨兽正眦着牙,咧着嘴,朝我们扑来,好可怕呀!

  台风们,一起来。(生做动作,齐读)

  18、看到这场景,游老师的心提到嗓子眼了,这个美丽的城市即将毁于一旦,怎么办呀?

  让安安心呀?

  生读原句。“可是他很快发现堤坝筑高了,树木撑牢了,人们谈笑风生,一点也不惊慌。

  19、师:“谈笑风生”,怎样才是谈笑风生呢?

  生:人们聚在一起,说说笑笑。

  用“谈笑风生”说一句话。

  师:咦?我不明白了,面对一头这么疯狂的巨兽,人们还能说说笑笑?

  20、这是谁的功劳?

  (小卫星的功劳)

  师:你从哪儿知道的?

  生读文。

  师:人们收到信息了,有了准备、

  师:哪个小卫星把你的功劳向大家介绍一下?

  生:哈!这里的人们早就知道你快要来了。气象卫星自豪地说,每隔二十五分钟,我就向他们报告一次你的行踪。

  师:看来这是一个非常谦虚的小卫星,不够自豪。(板书:自豪)谁再来?

  (指生读)

  21师:真是一个自豪的小卫星。

  三、学*第8自然段

  1、卫星如此神通广大,威力无比,台风认输了吗?

  认输了。怎么做?

  读文。

  2、现在卫星能休息收工了吗?

  生读文。

  台风虽然走了,可气象卫星还是时刻跟踪监视着……。

  3、你想对气象卫星说什么?

  生:感谢……

  师:不仅要感谢气象卫星,还要感谢默默无闻研究气象卫星的科学家们。

  四、回归整体,把握全文脉络。

  1、分角色朗读全文。

  请想当台风的同学站起来,想当气象卫星的同学,稳稳的坐着,咱们一起来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了这篇课文,现在谁能告诉我气象卫星是怎样跟踪台风的?

  看板书说。

  五、总结:是啊!台风的威力再大,也不如我们人类的智慧大。除了气象卫星,科学家们还发明了许多用途广泛的卫星,如:通信卫星,侦察卫星,导航卫星,测地卫星,地球资源卫星,截击卫星等等。

  只要你们从小用功学*,爱科学,学科学,长大一定会研制出更多用途的卫星,为社会为人类造福。

  六、布置作业。

  同学们,你还想知道哪些人造卫星?选择一个作点研究,再把结果跟同学们交流交流。

  老师这里有一些图片资料,你们可以参考一下。

  (出示课件)

  教学反思:

  《跟踪台风的卫星》这篇课文是苏教版第六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篇童话最显著的特点是:作者运用角色语言,通过台风和卫星的对话、神态及动作生动地介绍了第三代气象卫星的特点和作用。所以在教学本文,我注重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对话、神态及动作。

  一、词语训练。

  1、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词句教学提出的基本要求:引导学生理解词句,理解含义比较深的词句在课文中的意义和对于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品词品句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品味、揣摩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句,理解其内涵,领悟语言文字的表达方法和技巧。“卫星”与“台风”这两个人物,是很有意思的,把课文中几个对应词放在一起引领学生阅读,也可以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认识卫星。一是从“台风猛然看见——朝他眨着眼睛的小星星——大声嚷道:‘你是谁?竟敢盯着我!’”——“小星星笑了笑——跟踪你、监视你”首次认识;从“台风狂怒地嚷着……-—— 可我偏偏爱跟着你走——台风狂暴起来,对准气象卫星猛扑过去——离地面三百公里”再次认识;从“哼,我要把你甩掉——想甩掉我我?没门儿!”第三次认识;从“台风暴跳如雷,向城市扑去——人们谈笑风生,一点也不惊慌——气象卫星自豪地说……”第四次认识;从“台风一听泄气了——懒洋洋地朝另一个方向奔去 ——情事地转过来,又紧紧地跟踪着,监视着……”第五次认识。

  也就是说,在课堂上,借助这五次关键词句,可以让学生理解第三代卫星的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跟踪”,这是前几代卫星不具备的特点。围绕着“跟踪”角**绪及动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抓住关键词“狂怒”、“狂暴”、“暴跳如雷”、“泄气”来体会台风的狂暴和气势汹汹,并感悟到台风貌似强大实际上是“软弱”的;抓住“偏偏”、“嘲笑”、“自豪”等词语感受卫星的自信和坚定,并让学生体会看来渺小的卫星实际上威力无比。

  2、注重积累词语

  著名学者邓拓说:“古今中外有学问的人,有成就的人,总是十分重视积累的。”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进行同类型词语积累,比如描写台风可恶的词语,当台风泄气后的词语,能让学生在特定的语境中感悟、理解,加大了情感体验的深刻性。

  二、抓住细节拓展,领会语句的情感和意思,朗读与表达结合,训练到位。

  语文教学的“六个度”:亲和度、自由度、参与度、整合度、*练度、延展度。本课教学中有几处拓展我觉得是比较能够符合以上六度的,比如在教学台风狂怒时同类型句子的练*说话,还有台风猛扑向城市时,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象,学生在这样的环节里感受到了新奇,能做到全员参与,练*与课文有了一定的延展,在达到练*说话的目的时,还能让学生能更进一步地体会课文内容。

  三、注重指导朗读人物对话。在我的整个教学过程中,非常注重读,我让学生在读中感悟、理解、晓畅直至提高。并且在读中相机用多种方式理解词语,抓住重点词再深入研读。这样一来,就简化了头绪,直奔重点。

  四、多媒体课件的运用

  本篇课文的事物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来说是有一定的距离的,但可以感受的到学生对于卫星很感兴趣,因此采用多媒体课件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的兴趣。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 5

  一、说课标:

  《数学课程标准》对计算这块知识提出了新的要求:计算教学,应减少单纯的技能训练,避免繁杂的计算和程式化的叙述算理,鼓励算法多样化,将运算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等。基于以上内容,我对教材进行了分析。

  二、说教材

  《卫星运行时间》一课是学生在第一学段学*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根据课程标准具体内容要求,对乘法的整数计算只要求是三位数乘两位数。引导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运算意义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运用多种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充分的交流。

  三、说学情

  学生在学*本课之前,已经熟练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学*本课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讨论、交流来获得新知。教材中呈现的情境虽然离学生生活远些,但学生通过教师简单介绍,创设的情境能激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爱科学、爱祖国教育。

  四、教学目标定位

  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范围,并逐步养成估算的*惯。

  2、能结合已有知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并能进行正确计算。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通过对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爱科学、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笔算方法并理解算理。

  教学难点:正确笔算

  五、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提供书上的主题图:围绕“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这个信息,让学生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分析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提出问题能力。

  2、估算

  让学生先估算一下卫星绕地球21圈大约需要多少时间?在具体的情境中鼓励学生进行估算,用自己对数及其关系的理解,培养数感并对运算结果进行把握,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同时也为下面解决问题提供了多种策略。

  3、自主探究114×21的计算方法

  114×21如何解决这道乘法题的计算,是学生面临的新问题。前面的估算环节就为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提供了多种策略。所以在教学中学生完全可以自主探究产生不同的计算方法,如学生提出:114×20+114、100×21+24×21、114×3×7、110×1+4×1+110×20+4×20、10×1+4×1+110×20+4×20、竖式计算等,并进行充分的交流与反思。通过观察发现各种不同算法中算理与竖式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学*竖式计算。让他们在评价与倾听的过程中去发现,去感悟,去提升。

  4、形成性练*:

  (1)305x28=

  (2)森林医生

  (3)笔算

  (4)解决实际问题

  5、学*评价

  师:这节课我们研究了哪些问题?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自己表现得怎样?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精选五篇)扩展阅读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精选五篇)(扩展1)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3篇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1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乘法中的《卫星运行时间》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教学。由于我是开学刚刚接触这样的新教材,所以更想利用这个机会能得到专家、评委、与教师们的帮助。

  一、说课标:

  《数学课程标准》对计算这块知识提出了新的要求:计算教学,应减少单纯的技能训练,避免繁杂的计算和程式化的叙述算理,鼓励算法多样化,将运算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等。基于以上内容,我对教材进行了分析.

  二、说教材

  《卫星运行时间》一课是学生在第一学段学*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根据课程标准具体内容要求,对乘法的整数计算只要求是三位数乘两位数。引导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运算意义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运用多种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充分的交流。

  三、说学情

  学生在学*本课之前,已经熟练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学*本课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讨论、交流来获得新知。教材中呈现的情境虽然离学生生活远些,但学生通过媒体、网络和书籍了解了许多,情境能激起学生的兴趣。

  四、教学目标定位

  1、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掌握竖式计算技巧。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

  3、引导学生自主学*数学养成良好的学**惯

  五、教学重难点

  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及竖式计算,并掌握竖式计算技巧

  六、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提供书上的主题图:围绕“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与绕21圈”这两个信息,让学生非常明确地提出问题21圈要多少时间?并列出算式:114×21。减少了学生在此时提出与本课无关的问题。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分析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提出问题能力。

  2、估算

  让学生先估算一下卫星绕地球21圈大约需要多少时间?

  在具体的情境中鼓励学生进行估算,用自己对数及其关系的理解,培养数感并对运算结果进行把握,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同时也为下面解决问题提供了多种策略。

  3、自主探究114×21的计算方法

  114×21如何解决这道乘法题的计算,是学生面临的新问题。前面的估算环节就为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提供了多种策略。所以在教学中学生完全可以自主探究产生不同的计算方法,如学生提出:114×20+114、 100×21+24×21、114×3×7、110×1+4×1+110×20+4×20、10×1+4×1+110×20+4×20、竖式计算等,并进行充分的交流与反思。通过观察发现各种不同算法中算理与竖式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学*竖式计算。让他们在评价与倾听的过程中去发现,去感悟,去提升。

  4、形成性练*:

  算一算书上34页练*第一题。

  这样的练*意在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对竖式计算有一定的把握 。

  在学生计算时,教师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和疑问做为纠错题,再次让学生自己会诊, 提高运算能力。纠错题我没有单独设计*题,而是针对学生学*实际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为生成性资源,这样更有指向性。

  然后引导学生说一说通过刚才的计算在计算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并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

  5、集体独立计算课本上34页练一练的第三题中的6道题。

  意在数学课是做数学而不是说数学,加强学生的计算练*,从中找到计算的技巧和计算注意的地方。

  6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我将书中34页的第四题,以情境的形式出现,同时将这道题进行了两处改编,一处是将其分步呈现,目的是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其中。 第二处是将题中的80改成了85,目的是将本节课的内容更好的融入其中,让学生在学*中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在具体情境进行综合实践,再次提高认识,巩固与掌握运算技巧

  7、学*评价

  师:这节课我们研究了哪些问题?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自己表现得怎样?

  引导学生从各方面对自己进行客观的评价,相信自己“我能行”!

  八、说反思。

  反思自己参赛的这节课,融入了网友的关注与帮助,总结自己的收获可以用几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有我们教师深度地把握好教材,定好位,我们的学生就会有好生成。

  通过聆听陶文中教授的讲座,与辉煌老师、王昌胜老师、雨霖老师的交流中把自己心中的疑问解开了,明确了本节课的重点并不是算法多样化,而是通过多种方法,让学生从中明白竖式的计算的算理来自同学们算法多样化之中。这也使我找到了本节课教学的切入点。同时也深深地感到网络教研互动给我插上了成长的翅膀。

  计算教学是比较单调的,本节课的教学我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自主地探索为主线。学生每说出一种方法后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评价活动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在评价中进行反思。老师把学*时空及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往往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2

  今天我讲课的内容是:北师大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乘法中的《卫星运行时间》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教学。

  一、说课标:

  《数学课程标准》对计算这块知识提出了新的要求:计算教学,应减少单纯的技能训练,避免繁杂的计算和程式化的叙述算理,鼓励算法多样化,将运算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等。基于以上内容,我对教材进行了分析.

  二、说教材

  《卫星运行时间》一课是学生在第一学段学*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根据课程标准具体内容要求,对乘法的整数计算只要求是三位数乘两位数。引导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运算意义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运用多种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充分的交流。

  三、说学情

  学生在学*本课之前,已经熟练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学*本课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讨论、交流来获得新知。教材中呈现的情境虽然离学生生活远些,但学生通过教师简单介绍,创设的情境能激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爱科学、爱祖国教育。

  四、教学目标定位

  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范围,并逐步养成估算的*惯。

  2、能结合已有知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并能进行正确计算。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通过对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爱科学、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笔算方法并理解算理。

  教学难点:正确笔算

  五、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提供书上的主题图:围绕“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这个信息,让学生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分析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提出问题能力。

  2、估算

  让学生先估算一下卫星绕地球21圈大约需要多少时间?在具体的情境中鼓励学生进行估算,用自己对数及其关系的理解,培养数感并对运算结果进行把握,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同时也为下面解决问题提供了多种策略。

  3、自主探究114×21的计算方法

  114×21如何解决这道乘法题的计算,是学生面临的新问题。前面的估算环节就为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提供了多种策略。所以在教学中学生完全可以自主探究产生不同的计算方法,如学生提出:114×20+114、100×21+24×21、114×3×7、110×1+4×1+110×20+4×20、10×1+4×1+110×20+4×20、竖式计算等,并进行充分的交流与反思。通过观察发现各种不同算法中算理与竖式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学*竖式计算。让他们在评价与倾听的过程中去发现,去感悟,去提升。

  4、形成性练*:

  (1)、305x28=

  (2)、森林医生

  (3)、笔算

  (4)、解决实际问题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3

  一、说课标:

  《数学课程标准》对计算这块知识提出了新的要求:计算教学,应减少单纯的技能训练,避免繁杂的计算和程式化的叙述算理,鼓励算法多样化,将运算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等。基于以上内容,我对教材进行了分析。

  二、说教材

  《卫星运行时间》一课是学生在第一学段学*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根据课程标准具体内容要求,对乘法的整数计算只要求是三位数乘两位数。引导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运算意义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运用多种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充分的交流。

  三、说学情

  学生在学*本课之前,已经熟练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学*本课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讨论、交流来获得新知。教材中呈现的情境虽然离学生生活远些,但学生通过教师简单介绍,创设的情境能激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爱科学、爱祖国教育。

  四、教学目标定位

  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范围,并逐步养成估算的*惯。

  2、能结合已有知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并能进行正确计算。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通过对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爱科学、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笔算方法并理解算理。

  教学难点:正确笔算

  五、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提供书上的主题图:围绕“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这个信息,让学生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分析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提出问题能力。

  2、估算,让学生先估算一下卫星绕地球21圈大约需要多少时间?在具体的情境中鼓励学生进行估算,用自己对数及其关系的理解,培养数感并对运算结果进行把握,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同时也为下面解决问题提供了多种策略。

  3、自主探究114×21的计算方法,114×21如何解决这道乘法题的计算,是学生面临的新问题。前面的估算环节就为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提供了多种策略。所以在教学中学生完全可以自主探究产生不同的计算方法,如学生提出:114×20+114、100×21+24×21、114×3×7、110×1+4×1+110×20+4×20、10×1+4×1+110×20+4×20、竖式计算等,并进行充分的交流与反思。通过观察发现各种不同算法中算理与竖式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学*竖式计算。让他们在评价与倾听的过程中去发现,去感悟,去提升。

  4、形成性练*:

  (1)、305x28=

  (2)、森林医生

  (3)、笔算

  (4)、解决实际问题

  5、学*评价

  师:这节课我们研究了哪些问题?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自己表现得怎样?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精选五篇)(扩展2)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归要编写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

  《卫星运行时间》一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3——34页的内容。本课是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这是在以往学*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这一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教材结合“人造地球卫星”的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式计算。重点是使学生理解为什么列乘法算式,以及列竖式计算乘法的算理。这也将为后续的乘法学*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范围。

  2、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利用乘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

  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特别是竖式计算方法。

  四、教学难点:

  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

  五、教法、学法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以学生操作为主,辅以谈话启发、引导发现、讲练结合等方法的优化组合,有效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充分发挥教师的点拨作用,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去学*、探索,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在学法上,选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相结合的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学*。

  六、教学过程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本节课从四个环节设计了教学流程:

  (一)、复*导入

  1、口算

  30÷6 72÷8 11×8 360÷9 13×3 40×6 240÷4 35×2

  2、估算

  28×3 11×71在具体的情境中先给学生一点思考时间,估算一下。在交流不同策略的同时确定得数的取值范围。通过研讨和实践,我们一致认为数学计算不但关注结果,更要关注估算的策略与过程,估算同时也为解决问题提供了多种策略。

  (二)、探究新知

  1、出示卫星图。问: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114代表什么意思,关于卫星你还知道什么。

  2、如果我们让卫星绕行三周她需要多少时间,你能快速的估计一下,说说你是怎么估计的,准确的时间是多少呢?你是怎么算的。114×3=342 3东方红1号卫星是我国在1970年发射的第一课人造地球卫星,那时候刚好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1周年,如果卫星刚好绕行21周,卫星一共需要多少时间呢?你能估计一下吗?说说你是怎么估计的,那这个估计对不对呢?大家估算出来的结果有不一样的吗,有什么方法呢?我们去验算一下,具体的算出来看看准确的答案是多少?114×21=2394 4说说你的方法,鼓励学生多种方法解决。 A:重点介绍用竖式计算

  3、引导梳理过程:第一步算什么?第二步算什么?最后一步算什么?

  4、引导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

  (三)、应用拓展

  1、竖式计算:

  135×45:这是三位数乘两位数里面的进位乘法,同样讲明要满十进一。

  54×312:此题的设立主要是让学生明白在用竖式计算的时候一般将数位多的那个数写在上面,可以通过事先准备的两个算式让学生进行比较分析,找出最优方案及理由。 408×25:此题中间有“0”,应该重点讲解,当遇到“0”的时候怎么处理,是不是都为“0”或者进位要不要写在这里。

  47×210:本题主要让学生可以从当中找到比较简单的计算方法,当未位有“0”时,可以先将“0”省去,看成两位数乘两位数,

  最后在答案后面加“0”回去。

  2、纠错(针对上题现的问题纠错)

  3、解决实际问题(先估计,在列竖式计算)

  一个没关紧的水龙头,每天要浪费112千克水,照这样计算,一个月(按31天算)要浪费多少千克水?

  (四)、课堂小结

  1、课你有那些收获?你觉得自己表现怎样?

  2、布置作业板书设计:

  卫星运行时间114×21=2394(分)114 × 21

  114 →114×1 228 →114×20

  2394→114+228答:绕地球21圈需要2394分。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2

  今天我为大家说课的题目是《卫星运行时间》,首先我对本节课的教材来做一些分析。

  一、说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

  本节课内容是北师大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乘法中的第一课时,是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教学,位于书本的第33页到34页。

  卫星运行时间是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学*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根据课程标准具体内容要求,对乘法的整数计算只要求是三位数乘两位数。在引导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运算意义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运用多种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充分的交流。

  而教材中呈现的情境虽然离学生生活比较远,但是学生通过媒体、网络和书籍已经了解了许多相关的知识,通过情境教学能更好地激起学生的兴趣。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掌握竖式计算的技巧和算理。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多种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3、引导学生自主学*数学,养成良好的学**惯。

  三、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及竖式计算。

  难点:掌握竖式计算的技巧和算理。

  四、说教法和学法

  为了讲清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我对本节课的理解。

  教法:

  《卫星运行时间》一课是学生学*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与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的基础上来进一步拓展的。在学*本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与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学*本课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讨论、交流来获得新的知识。所以在教法上,我采取自主探索、观察的教法来进行,同时结合实际操作、思考等辅助教学方式。

  学法:作为学生在目前阶段已有的知识机构,对竖式计算的方法已经能够掌握。因而在学法上,我将采取引导及小组合作交流的学*模式。

  五、说教学过程

  最后,我来具体谈谈这节课的教学过程。

  1、复*

  提问:我们已经学*了哪些乘法运算?接着让学生帮忙解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与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算式,从而使得已学的竖式计算方法得到复*和巩固,为新课的学*奠定了基础。

  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提供书上的主题图:围绕“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与绕21圈”这两个信息,让学生非常明确地提出问题:21圈要多少时间?并列出算式:114×21。

  这样的设计,减少了学生在此时提出与本课无关的问题。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分析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

  3、估算

  让学生先估算一下“卫星绕地球21圈大约需要多少时间?”

  在具体的情境中,鼓励学生进行估算,用自己对数及数量关系的理解,培养数感并对计算结果进行把握,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同时也为下面解决问题提供了多种策略。

  4、自主探究114×21的计算方法114×21如何解决这道乘法题的计算,是学生面临的新问题前面的估算环节就为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计算提供了多种策略。所以在教学中学生完全可以自主探究产生不同的计算方法。如学生提出:114×20+114×1,114×3×7和竖式计算等。将学生反馈的计算方法进行充分的交流与反思。通过观察发现各种不同的计算方法中算理与竖式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学*竖式计算,重点讲解竖式计算的算理。让学生在评价和倾听的过程中,发现、感悟,从而得到提升。

  5、形成性练*

  算一算书本34页练*第一题。

  在学生计算时,教师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和疑问作为纠错题,再次让学生自己出诊,找出病因,提高运算能力。

  针对学生学*实际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为改错题,更有指向性和针对性。

  然后,引导学生说一说,通过刚才的计算,在计算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并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情况。

  6、巩固性练*

  集体独立计算书本34页练一练第三题。

  数学课是做数学而不是说数学,加强学生的计算练*,从中找到计算的技巧和计算时应注意的地方,也可以进一步让学生掌握计算算理。

  7、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通过这样的提问有利于学生巩固本节课的重难点,培养学生的小结能力和自信心,激励学生更好地学*数学知识。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3

各位老师:

  晚上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卫星运行时间》,首先我就具体教材内容作如下分析:

  一、教材简析

  《卫星运行时间》位于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4——35页。本课是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学*三位数乘两位数,这是在以往学*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这一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教材结合“卫星运行时间”的情境,引出卫星绕地球一圈的时间,并提出“绕21圈需要多长时间”的数学问题并列式计算。在精确计算前,教材安排了估一估环节,组织学生估算并交流方法。接着,和学生一起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鼓励算法多样化。教材提供了口算、表格算法、竖式计算等几种不同的方法。重点是使学生重点是讨论竖式计算,了解列竖式计算乘法的算理。通过课后的试一试,练一练,解决问题中巩固拓展,这也为后续乘除法后续学*奠定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本课之前,已经熟练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与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本节课是将已有知识迁移到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学*中。计算上难度不是很大,所以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但学生可能会在估计积的范围和建立各种算法间内在联系上出现问题,特别是算法中出现的表格法要让学生建立与其他方法的联系上会比较难。

  三、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两、三位数乘法的积的范围。

  2.探索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并乐于与同伴交流算法。

  3.培养计算兴趣和良好的计算*惯,提高利用乘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四、教材处理

  在理解尊重教材的基础上,适当整合并创造性使用教材:

  1、在情境创设中加入翟志刚的视频图片。

  2、变基础练*试一试“先估后算“为”先算后估“。【课件出示】

  五、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重点掌握竖式计算法。

  2、教学难点

  有效交流中深入理解竖式在情境中的算理及与各种算法间的联系。

  六、教法和学法

  教法:因这个内容是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延伸。所以在教法上,我采取自主探索、观察比较的同时结合实际操作、思考等辅助教学方式。

  学法:从学生目前阶段已有的知识结构看,对竖式计算的方法已经能够掌握。因而在学法上,我将采取引导及小组合作交流的学*模式。

  七、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课件、实物投影、作业纸、板帖卡片、直尺。

  学生准备教材、练*本、笔、尺

  八、教学流程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我从四个环节设计了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阅兵式方阵图,复*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为新知学*做好热身铺垫。

  2、出示主题图和翟志刚的视频图片,引出课题——卫星运行时间。围绕“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让学生根据信息提出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从而引出卫星绕21圈需要多少时间。

  预设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如:1、(圈数为一位数或整十数)需要多少时间?【可直接解决,引导学生再次体会乘法意义,并口算结果。】

  2、绕156圈需要多少时间?……【本节课不能解决或是不适合这节课解决的,暂时放入问题银行。等等】

  如学生提不出我们所需要的数据时,可以及时的将所需解决的问题直接由教师提出!但一定要先处理三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并板书副标题——三位数乘两位数。

  (二)、自主探究,构建新知

  1、结合情境进行估算。

  2、具体计算,探索计算方法。

  (1)独立计算。

  (2)同桌交流。

  (3)全班共享

  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算法:

  ①口算(乘法分配律)114×20=2280114×1=1142280+114=2394

  ②口算(分解乘数)114×21=114×7×3=798×3=2394

  【如果把21换成23,不能分解成两个一位数相乘的形式,引导理解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③竖式笔算

  学生介绍,教师适时指导学生表达并辅助板书。理解列竖式计算的思路。

  ④表格口算

  如出现这种算法的,教师引导学生表达,表格中每一个数据的来源。

  【对于这种方法不要求全部的学生都掌握,这样学起来就不会很吃力了。】

  (4)自读教材

  如果教材中呈现的.四种方法没有全部出现时,教师引导学生看书自学,再由看懂的同学来汇报介绍,这样不仅充分的利用了教材,让学生有了看书的机会,又同时培养了学生自学的能力。

  ⒊对照比较,总结方法。

  通过比较优化算法。比较竖式与口算、表格计算法,发现计算道理一样,但竖式又具有书写简洁的特点,适用于所有的乘法,建议学生一定要认真学*竖式的方法。

  (三)、巩固练*,应用提升。

  基础练*

  1、先算一算,再估一估(书上34页试一试中的两道题)。

  2.竖式计算。(书上练一练的第1题)

  3、我是森林医生。

  提高练*

  ①练一练第3题

  ②P34练一练第4题

  (四)、总结收获,拓展延伸。

  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哪些新的收获?你认为自己哪里掌握的比较好?哪里还需要加强?能说一说乘法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吗?

  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反思自己的学*过程,对自己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有更高的期望,提高计算技能。

  九、板书设计

  恰当的板书设计有利于学生把握本课知识的重、难点。虽然课件基本清晰地呈现了竖式计算的过程,表明了算理,但规范的竖式书写板书及课题仍是必不可少的。再是例题中获得的信息,也要以简明的形式呈现在黑板上,有利于学生把握提问与解答的关键。

  附板书设计:

  卫星运行时间——两、三位数乘法

  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绕地球21圈需要多长时间?(2200——2400)

  114x21=2394(分)

  114×20=2280114114×3×7

  114×1=114×21=342×7

  2280+114=2394————=2394

  114

  228

  ————

  2394

  答:绕地球21圈需要2394分。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4

  今天我讲课的内容是:北师大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乘法中的《卫星运行时间》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教学。

  一、说课标:

  《数学课程标准》对计算这块知识提出了新的要求:计算教学,应减少单纯的技能训练,避免繁杂的计算和程式化的叙述算理,鼓励算法多样化,将运算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等。基于以上内容,我对教材进行了分析.

  二、说教材

  《卫星运行时间》一课是学生在第一学段学*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根据课程标准具体内容要求,对乘法的整数计算只要求是三位数乘两位数。引导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运算意义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运用多种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充分的交流。

  三、说学情

  学生在学*本课之前,已经熟练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学*本课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讨论、交流来获得新知。教材中呈现的情境虽然离学生生活远些,但学生通过教师简单介绍,创设的情境能激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爱科学、爱祖国教育。

  四、教学目标定位

  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范围,并逐步养成估算的*惯。

  2、能结合已有知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并能进行正确计算。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通过对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爱科学、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笔算方法并理解算理。

  教学难点:正确笔算

  五、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提供书上的主题图:围绕“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这个信息,让学生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分析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提出问题能力。

  2、估算

  让学生先估算一下卫星绕地球21圈大约需要多少时间?在具体的情境中鼓励学生进行估算,用自己对数及其关系的理解,培养数感并对运算结果进行把握,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同时也为下面解决问题提供了多种策略。

  3、自主探究114×21的计算方法

  114×21如何解决这道乘法题的计算,是学生面临的新问题。前面的估算环节就为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提供了多种策略。所以在教学中学生完全可以自主探究产生不同的计算方法,如学生提出:114×20+114、100×21+24×21、114×3×7、110×1+4×1+110×20+4×20、10×1+4×1+110×20+4×20、竖式计算等,并进行充分的交流与反思。通过观察发现各种不同算法中算理与竖式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学*竖式计算。让他们在评价与倾听的过程中去发现,去感悟,去提升。

  4、形成性练*:

  (1)、305x28=

  (2)、森林医生

  (3)、笔算

  (4)、解决实际问题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5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乘法中的《卫星运行时间》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教学。由于我是开学刚刚接触这样的新教材,所以更想利用这个机会能得到专家、评委、与教师们的帮助。

  一、说课标:

  《数学课程标准》对计算这块知识提出了新的要求:计算教学,应减少单纯的技能训练,避免繁杂的计算和程式化的叙述算理,鼓励算法多样化,将运算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等。基于以上内容,我对教材进行了分析.

  二、说教材

  《卫星运行时间》一课是学生在第一学段学*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根据课程标准具体内容要求,对乘法的整数计算只要求是三位数乘两位数。引导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运算意义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运用多种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充分的交流。

  三、说学情

  学生在学*本课之前,已经熟练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学*本课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讨论、交流来获得新知。教材中呈现的情境虽然离学生生活远些,但学生通过媒体、网络和书籍了解了许多,情境能激起学生的兴趣。

  四、教学目标定位

  1、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掌握竖式计算技巧。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

  3、引导学生自主学*数学养成良好的学**惯

  五、教学重难点

  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及竖式计算,并掌握竖式计算技巧

  六、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提供书上的主题图:围绕“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与绕21圈”这两个信息,让学生非常明确地提出问题21圈要多少时间?并列出算式:114×21。减少了学生在此时提出与本课无关的问题。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分析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提出问题能力。

  2、估算

  让学生先估算一下卫星绕地球21圈大约需要多少时间?

  在具体的情境中鼓励学生进行估算,用自己对数及其关系的理解,培养数感并对运算结果进行把握,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同时也为下面解决问题提供了多种策略。

  3、自主探究114×21的计算方法

  114×21如何解决这道乘法题的计算,是学生面临的新问题。前面的估算环节就为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提供了多种策略。所以在教学中学生完全可以自主探究产生不同的计算方法,如学生提出:114×20+114、 100×21+24×21、114×3×7、110×1+4×1+110×20+4×20、10×1+4×1+110×20+4×20、竖式计算等,并进行充分的交流与反思。通过观察发现各种不同算法中算理与竖式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学*竖式计算。让他们在评价与倾听的过程中去发现,去感悟,去提升。

  4、形成性练*:

  算一算书上34页练*第一题。

  这样的练*意在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对竖式计算有一定的把握 。

  在学生计算时,教师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和疑问做为纠错题,再次让学生自己会诊, 提高运算能力。纠错题我没有单独设计*题,而是针对学生学*实际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为生成性资源,这样更有指向性。

  然后引导学生说一说通过刚才的计算在计算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并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

  5、集体独立计算课本上34页练一练的第三题中的6道题。

  意在数学课是做数学而不是说数学,加强学生的计算练*,从中找到计算的技巧和计算注意的地方。

  6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我将书中34页的第四题,以情境的形式出现,同时将这道题进行了两处改编,一处是将其分步呈现,目的是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其中。 第二处是将题中的80改成了85,目的是将本节课的内容更好的融入其中,让学生在学*中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在具体情境进行综合实践,再次提高认识,巩固与掌握运算技巧

  7、学*评价

  师:这节课我们研究了哪些问题?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自己表现得怎样?

  引导学生从各方面对自己进行客观的评价,相信自己“我能行”!

  八、说反思。

  反思自己参赛的这节课,融入了网友的关注与帮助,总结自己的收获可以用几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有我们教师深度地把握好教材,定好位,我们的学生就会有好生成。

  通过聆听陶文中教授的讲座,与辉煌老师、王昌胜老师、雨霖老师的交流中把自己心中的疑问解开了,明确了本节课的重点并不是算法多样化,而是通过多种方法,让学生从中明白竖式的计算的算理来自同学们算法多样化之中。这也使我找到了本节课教学的切入点。同时也深深地感到网络教研互动给我插上了成长的翅膀。

  计算教学是比较单调的,本节课的教学我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自主地探索为主线。学生每说出一种方法后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评价活动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在评价中进行反思。老师把学*时空及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往往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精选五篇)(扩展3)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实用五篇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 1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本课之前,已经熟练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与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本节课是将已有知识迁移到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学*中。计算上难度不是很大,所以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但学生可能会在估计积的范围和建立各种算法间内在联系上出现问题,特别是算法中出现的表格法要让学生建立与其他方法的联系上会比较难。

  三、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两、三位数乘法的积的范围。

  2.探索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并乐于与同伴交流算法。

  3.培养计算兴趣和良好的计算*惯,提高利用乘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三、教材处理

  在理解尊 重教材的基础上,适当整合并创造性使用教材:

  1、在情境创设中加入翟志刚的视频图片。

  2、变基础练*试一试“先估后算“为”先算后估“。【出示】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重点掌握竖式计算法。

  2、教学难点

  有效交流中深入理解竖式在情境中的算理及与各种算法间的联系。

  五、教法和学法

  教法:因这个内容是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延伸。所以在教法上,我采取自主探索、观察比较的同时结合实际操作、思考等辅助教学方式。

  学法:从学生目前阶段已有的知识结构看,对竖式计算的方法已经能够掌握。因而在学法上,我将采取引导及小组合作交流的学*模式。

  六、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作业纸、板帖卡片、直尺。

  学生准备 教材、练*本、笔、尺

  七、教学流程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我从四个环节设计了教学流程:

  (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阅兵式方阵图,复*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为新知学*做好热身铺垫。

  2、出示主题图和翟志刚的视频图片,引出课题——卫星运行时间。围绕“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让学生根据信息提出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从而引出卫星绕21圈需要多少时间。

  预设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如:1、(圈数为一位数或整十数)需要多少时间?【可直接解决,引导学生再次体会乘法意义,并口算结果。】

  2、绕156圈需要多少时间?……【本节课不能解决或是不适合这节课解决的,暂时放入问题银行。等等】

  如学生提不出我们所需要的数据时,可以及时的将所需解决的问题直接由教师提出!但一定要先处理三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并板书副标题——三位数乘两位数。

  (二)、自主探究,构建新知

  1、结合情境进行估算。

  2、具体计算,探索计算方法。

  (1)独立计算。

  (2)同桌交流。

  (3)全班共享

  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算法:

  ① 口算(乘法分配律)114×20=2280 114×1=114 2280+114=2394

  ②口算(分解乘数)114×21=114×7×3=798×3=2394

  【如果把21换成23,不能分解成两个一位数相乘的形式,引导理解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③竖式笔算

  学生介绍,教师适时指导学生表达并辅助板书。理解列竖式计算的思路。

  ④ 表格口算

  如出现这种算法的,教师引导学生表达,表格中每一个数据的。

  【对于这种方法不要求全部的学生都掌握,这样学起来就不会很吃力了。】

  (4)自读教材

  如果教材中呈现的四种方法没有全部出现时,教师引导学生看书自学,再由看懂的同学来汇报介绍,这样不仅充分的利用了教材,让学生有了看书的机会,又同时培养了学生自学的能力。

  ⒊对照比较,总结方法。

  通过比较优化算法。比较竖式与口算、表格计算法,发现计算道理一样,但竖式又具有书写简洁的特点,适用于所有的乘法,建议学生一定要认真学*竖式的方法。

  (三)、巩固练*,应用提升。

  基础练*

  1、先算一算,再估一估(书上34页试一试中的两道题)。

  2.竖式计算。(书上练一练的第1题)

  3、我是森林医生。

  提高练*

  ①练一练第3题

  ②P34练一练第4题

  (四)、总结收获,拓展延伸。

  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哪些新的收获?你认为自己哪里掌握的比较好?哪里还需要加强?能说一说乘法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吗?

  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反思自己的学*过程,对自己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有更高的期望,提高计算技能。

  八、板书设计

  恰当的板书设计有利于学生把握本课知识的重、难点。虽然基本清晰地呈现了竖式计算的过程,表明了算理,但规范的竖式书写板书及课题仍是必不可少的。再是例题中获得的信息,也要以简明的形式呈现在黑板上,有利于学生把握提问与解答的关键。

  附板书设计:

  卫星运行时间——两、三位数乘法

  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 绕地球21圈需要多长时间?(2200——2400)

  114x21=2394(分)

  114×20=2280 1 1 4 1 1 4 ×3 ×7

  114×1=114 × 2 1 =342 ×7

  2280+114=2394 ———— =2394

  1 1 4

  2 2 8

  ————

  2 3 9 4

  答:绕地球21圈需要2394分。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 2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乘法中的《卫星运行时间》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教学。由于我是开学刚刚接触这样的新教材,所以更想利用这个机会能得到专家、评委、与教师们的帮助。

  一、说课标:

  《数学课程标准》对计算这块知识提出了新的要求:计算教学,应减少单纯的技能训练,避免繁杂的计算和程式化的叙述算理,鼓励算法多样化,将运算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等。基于以上内容,我对教材进行了分析.

  二、说教材

  《卫星运行时间》一课是学生在第一学段学*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根据课程标准具体内容要求,对乘法的整数计算只要求是三位数乘两位数。引导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运算意义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运用多种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充分的交流。

  三、说学情

  学生在学*本课之前,已经熟练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学*本课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讨论、交流来获得新知。教材中呈现的情境虽然离学生生活远些,但学生通过媒体、网络和书籍了解了许多,情境能激起学生的兴趣。

  四、教学目标定位

  1、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掌握竖式计算技巧。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

  3、引导学生自主学*数学养成良好的学**惯

  五、教学重难点

  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及竖式计算,并掌握竖式计算技巧

  六、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提供书上的主题图:围绕“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与绕21圈”这两个信息,让学生非常明确地提出问题21圈要多少时间?并列出算式:114×21。减少了学生在此时提出与本课无关的问题。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分析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提出问题能力。

  2、估算

  让学生先估算一下卫星绕地球21圈大约需要多少时间?

  在具体的情境中鼓励学生进行估算,用自己对数及其关系的理解,培养数感并对运算结果进行把握,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同时也为下面解决问题提供了多种策略。

  3、自主探究114×21的计算方法

  114×21如何解决这道乘法题的计算,是学生面临的新问题。前面的估算环节就为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提供了多种策略。所以在教学中学生完全可以自主探究产生不同的计算方法,如学生提出:114×20+114、 100×21+24×21、114×3×7、110×1+4×1+110×20+4×20、10×1+4×1+110×20+4×20、竖式计算等,并进行充分的交流与反思。通过观察发现各种不同算法中算理与竖式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学*竖式计算。让他们在评价与倾听的过程中去发现,去感悟,去提升。

  4、形成性练*:

  算一算书上34页练*第一题。

  这样的练*意在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对竖式计算有一定的把握 。

  在学生计算时,教师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和疑问做为纠错题,再次让学生自己会诊, 提高运算能力。纠错题我没有单独设计*题,而是针对学生学*实际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为生成性资源,这样更有指向性。

  然后引导学生说一说通过刚才的计算在计算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并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

  5、集体独立计算课本上34页练一练的第三题中的6道题。

  意在数学课是做数学而不是说数学,加强学生的计算练*,从中找到计算的技巧和计算注意的地方。

  6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我将书中34页的第四题,以情境的形式出现,同时将这道题进行了两处改编,一处是将其分步呈现,目的是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其中。 第二处是将题中的80改成了85,目的是将本节课的内容更好的融入其中,让学生在学*中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在具体情境进行综合实践,再次提高认识,巩固与掌握运算技巧

  7、学*评价

  师:这节课我们研究了哪些问题?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自己表现得怎样?

  引导学生从各方面对自己进行客观的评价,相信自己“我能行”!

  八、说反思。

  反思自己参赛的这节课,融入了网友的关注与帮助,总结自己的收获可以用几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有我们教师深度地把握好教材,定好位,我们的学生就会有好生成。

  通过聆听陶文中教授的讲座,与辉煌老师、王昌胜老师、雨霖老师的.交流中把自己心中的疑问解开了,明确了本节课的重点并不是算法多样化,而是通过多种方法,让学生从中明白竖式的计算的算理来自同学们算法多样化之中。这也使我找到了本节课教学的切入点。同时也深深地感到网络教研互动给我插上了成长的翅膀。

  计算教学是比较单调的,本节课的教学我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自主地探索为主线。学生每说出一种方法后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评价活动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在评价中进行反思。老师把学*时空及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往往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 3

  一、说课标:

  《数学课程标准》对计算这块知识提出了新的要求:计算教学,应减少单纯的技能训练,避免繁杂的计算和程式化的叙述算理,鼓励算法多样化,将运算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等。基于以上内容,我对教材进行了分析。

  二、说教材

  《卫星运行时间》一课是学生在第一学段学*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根据课程标准具体内容要求,对乘法的整数计算只要求是三位数乘两位数。引导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运算意义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运用多种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充分的交流。

  三、说学情

  学生在学*本课之前,已经熟练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学*本课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讨论、交流来获得新知。教材中呈现的情境虽然离学生生活远些,但学生通过教师简单介绍,创设的情境能激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爱科学、爱祖国教育。

  四、教学目标定位

  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范围,并逐步养成估算的*惯。

  2、能结合已有知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并能进行正确计算。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通过对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爱科学、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笔算方法并理解算理。

  教学难点:正确笔算

  五、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提供书上的主题图:围绕“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这个信息,让学生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分析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提出问题能力。

  2、估算,让学生先估算一下卫星绕地球21圈大约需要多少时间?在具体的情境中鼓励学生进行估算,用自己对数及其关系的理解,培养数感并对运算结果进行把握,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同时也为下面解决问题提供了多种策略。

  3、自主探究114×21的计算方法,114×21如何解决这道乘法题的计算,是学生面临的新问题。前面的估算环节就为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提供了多种策略。所以在教学中学生完全可以自主探究产生不同的计算方法,如学生提出:114×20+114、100×21+24×21、114×3×7、110×1+4×1+110×20+4×20、10×1+4×1+110×20+4×20、竖式计算等,并进行充分的交流与反思。通过观察发现各种不同算法中算理与竖式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学*竖式计算。让他们在评价与倾听的过程中去发现,去感悟,去提升。

  4、形成性练*:

  (1)、305x28=

  (2)、森林医生

  (3)、笔算

  (4)、解决实际问题

  5、学*评价

  师:这节课我们研究了哪些问题?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自己表现得怎样?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 4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本课之前,已经熟练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与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本节课是将已有知识迁移到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学*中。计算上难度不是很大,所以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但学生可能会在估计积的范围和建立各种算法间内在联系上出现问题,特别是算法中出现的表格法要让学生建立与其他方法的联系上会比较难。

  三、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两、三位数乘法的积的范围。

  2.探索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并乐于与同伴交流算法。

  3.培养计算兴趣和良好的计算*惯,提高利用乘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三、教材处理

  在理解尊 重教材的基础上,适当整合并创造性使用教材:

  1、在情境创设中加入翟志刚的视频图片。

  2、变基础练*试一试“先估后算“为”先算后估“。【出示】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重点掌握竖式计算法。

  2、教学难点

  有效交流中深入理解竖式在情境中的算理及与各种算法间的联系。

  五、教法和学法

  教法:因这个内容是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延伸。所以在教法上,我采取自主探索、观察比较的同时结合实际操作、思考等辅助教学方式。

  学法:从学生目前阶段已有的知识结构看,对竖式计算的方法已经能够掌握。因而在学法上,我将采取引导及小组合作交流的学*模式。

  六、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作业纸、板帖卡片、直尺。

  学生准备 教材、练*本、笔、尺

  七、教学流程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我从四个环节设计了教学流程:

  (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阅兵式方阵图,复*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为新知学*做好热身铺垫。

  2、出示主题图和翟志刚的视频图片,引出课题——卫星运行时间。围绕“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让学生根据信息提出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从而引出卫星绕21圈需要多少时间。

  预设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如:1、(圈数为一位数或整十数)需要多少时间?【可直接解决,引导学生再次体会乘法意义,并口算结果。】

  2、绕156圈需要多少时间?……【本节课不能解决或是不适合这节课解决的,暂时放入问题银行。等等】

  如学生提不出我们所需要的数据时,可以及时的将所需解决的问题直接由教师提出!但一定要先处理三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并板书副标题——三位数乘两位数。

  (二)、自主探究,构建新知

  1、结合情境进行估算。

  2、具体计算,探索计算方法。

  (1)独立计算。

  (2)同桌交流。

  (3)全班共享

  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算法:

  ① 口算(乘法分配律)114×20=2280 114×1=114 2280+114=2394

  ②口算(分解乘数)114×21=114×7×3=798×3=2394

  【如果把21换成23,不能分解成两个一位数相乘的形式,引导理解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③竖式笔算

  学生介绍,教师适时指导学生表达并辅助板书。理解列竖式计算的思路。

  ④ 表格口算

  如出现这种算法的,教师引导学生表达,表格中每一个数据的。

  【对于这种方法不要求全部的学生都掌握,这样学起来就不会很吃力了。】

  (4)自读教材

  如果教材中呈现的四种方法没有全部出现时,教师引导学生看书自学,再由看懂的同学来汇报介绍,这样不仅充分的利用了教材,让学生有了看书的机会,又同时培养了学生自学的能力。

  ⒊对照比较,总结方法。

  通过比较优化算法。比较竖式与口算、表格计算法,发现计算道理一样,但竖式又具有书写简洁的特点,适用于所有的乘法,建议学生一定要认真学*竖式的方法。

  (三)、巩固练*,应用提升。

  基础练*

  1、先算一算,再估一估(书上34页试一试中的两道题)。

  2.竖式计算。(书上练一练的第1题)

  3、我是森林医生。

  提高练*

  ①练一练第3题

  ②P34练一练第4题

  (四)、总结收获,拓展延伸。

  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哪些新的收获?你认为自己哪里掌握的比较好?哪里还需要加强?能说一说乘法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吗?

  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反思自己的学*过程,对自己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有更高的期望,提高计算技能。

  八、板书设计

  恰当的板书设计有利于学生把握本课知识的重、难点。虽然基本清晰地呈现了竖式计算的过程,表明了算理,但规范的竖式书写板书及课题仍是必不可少的。再是例题中获得的信息,也要以简明的形式呈现在黑板上,有利于学生把握提问与解答的关键。

  附板书设计:

  卫星运行时间——两、三位数乘法

  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 绕地球21圈需要多长时间?(2200——2400)

  114x21=2394(分)

  114×20=2280 1 1 4 1 1 4 ×3 ×7

  114×1=114 × 2 1 =342 ×7

  2280+114=2394 ———— =2394

  1 1 4

  2 2 8

  ————

  2 3 9 4

  答:绕地球21圈需要2394分。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 5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本课之前,已经熟练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与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本节课是将已有知识迁移到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学*中。计算上难度不是很大,所以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但学生可能会在估计积的范围和建立各种算法间内在联系上出现问题,特别是算法中出现的表格法要让学生建立与其他方法的联系上会比较难。

  三、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两、三位数乘法的积的范围。

  2.探索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并乐于与同伴交流算法。

  3.培养计算兴趣和良好的计算*惯,提高利用乘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三、教材处理

  在理解尊 重教材的基础上,适当整合并创造性使用教材:

  1、在情境创设中加入翟志刚的视频图片。

  2、变基础练*试一试“先估后算“为”先算后估“。【出示】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重点掌握竖式计算法。

  2、教学难点

  有效交流中深入理解竖式在情境中的算理及与各种算法间的联系。

  五、教法和学法

  教法:因这个内容是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延伸。所以在教法上,我采取自主探索、观察比较的同时结合实际操作、思考等辅助教学方式。

  学法:从学生目前阶段已有的知识结构看,对竖式计算的方法已经能够掌握。因而在学法上,我将采取引导及小组合作交流的学*模式。

  六、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作业纸、板帖卡片、直尺。

  学生准备 教材、练*本、笔、尺

  七、教学流程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我从四个环节设计了教学流程:

  (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阅兵式方阵图,复*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为新知学*做好热身铺垫。

  2、出示主题图和翟志刚的视频图片,引出课题——卫星运行时间。围绕“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让学生根据信息提出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从而引出卫星绕21圈需要多少时间。

  预设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如:1、(圈数为一位数或整十数)需要多少时间?【可直接解决,引导学生再次体会乘法意义,并口算结果。】

  2、绕156圈需要多少时间?……【本节课不能解决或是不适合这节课解决的,暂时放入问题银行。等等】

  如学生提不出我们所需要的数据时,可以及时的将所需解决的问题直接由教师提出!但一定要先处理三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并板书副标题——三位数乘两位数。

  (二)、自主探究,构建新知

  1、结合情境进行估算。

  2、具体计算,探索计算方法。

  (1)独立计算。

  (2)同桌交流。

  (3)全班共享

  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算法:

  ① 口算(乘法分配律)114×20=2280 114×1=114 2280+114=2394

  ②口算(分解乘数)114×21=114×7×3=798×3=2394

  【如果把21换成23,不能分解成两个一位数相乘的形式,引导理解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③竖式笔算

  学生介绍,教师适时指导学生表达并辅助板书。理解列竖式计算的思路。

  ④ 表格口算

  如出现这种算法的,教师引导学生表达,表格中每一个数据的`。

  【对于这种方法不要求全部的学生都掌握,这样学起来就不会很吃力了。】

  (4)自读教材

  如果教材中呈现的四种方法没有全部出现时,教师引导学生看书自学,再由看懂的同学来汇报介绍,这样不仅充分的利用了教材,让学生有了看书的机会,又同时培养了学生自学的能力。

  ⒊对照比较,总结方法。

  通过比较优化算法。比较竖式与口算、表格计算法,发现计算道理一样,但竖式又具有书写简洁的特点,适用于所有的乘法,建议学生一定要认真学*竖式的方法。

  (三)、巩固练*,应用提升。

  基础练*

  1、先算一算,再估一估(书上34页试一试中的两道题)。

  2.竖式计算。(书上练一练的第1题)

  3、我是森林医生。

  提高练*

  ①练一练第3题

  ②P34练一练第4题

  (四)、总结收获,拓展延伸。

  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哪些新的收获?你认为自己哪里掌握的比较好?哪里还需要加强?能说一说乘法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吗?

  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反思自己的学*过程,对自己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有更高的期望,提高计算技能。

  八、板书设计

  恰当的板书设计有利于学生把握本课知识的重、难点。虽然基本清晰地呈现了竖式计算的过程,表明了算理,但规范的竖式书写板书及课题仍是必不可少的。再是例题中获得的信息,也要以简明的形式呈现在黑板上,有利于学生把握提问与解答的关键。

  附板书设计:

  卫星运行时间——两、三位数乘法

  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 绕地球21圈需要多长时间?(2200——2400)

  114x21=2394(分)

  114×20=2280 1 1 4 1 1 4 ×3 ×7

  114×1=114 × 2 1 =342 ×7

  2280+114=2394 ———— =2394

  1 1 4

  2 2 8

  ————

  2 3 9 4

  答:绕地球21圈需要2394分。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精选五篇)(扩展4)

——跟踪台风卫星的教案(五)份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科学童话,作者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讲述了第三代气象卫星紧紧跟踪、监视台风的动向,为人类预防台风的袭击,减少损失做出了贡献,从而形象地向小读者展现了最新的科技成果。本文情节生动,语言活泼,读来情趣盎然,在形象的童话情境中传播了科学知识,是加强语言训练,激发科学兴趣的好教材。课文的语言特点鲜明,台风的“大”与卫星的“小”,台风的“怒”与卫星的“笑”,最终结果却是貌似强大的台风失败了,看来渺小的卫星威力无穷,两者形成强烈反差。课文沿袭本单元的特点:通过角色对话展开介绍,教学中可以抓住这一特点,引导学生深入文中角色,在反复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练*有感情地朗读,表现角色特点。

  本单元编选两篇科学童话,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造富的志趣”,《跟踪台风的卫星》作为继《水上飞机》后的第二篇科学童话,它起着对这一教学目的的巩固、延伸、加强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谈笑风生”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3、了解第三代气象卫星的主要作用,激发学生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为社会造福的志趣。

  【教学重难点】

  1、会用“谈笑风生”造句;

  2、了解第三代气象卫星的主要作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理解“跟踪”

  (1)齐读课题——《17跟踪台风的卫星》。

  (2)同学们,谁知道课题“跟踪台风的卫星”中的“跟踪”是什么意思?

  (3)浏览课文,在课文中找一找与“跟踪”意思相*的词。

  (盯住监视)

  请你把找到的词语来换一换。

  2初识台风

  (1)小卫星跟踪的是——台风(生齐)。,你知道台风是一种什么样的风吗?你说说看你知道的关于台风的知识。

  3认识卫星

  (1)面对这么不可一世,狂妄无比的台风,卫星是怎样做的呢?(跟踪)

  (2)它没有被台风的凶猛所吓倒,我们去认识下这么勇敢的小卫星吧!(出示图片)(简介:第一张是第一课气象卫星升入太空,第二张是风云一号在勘测气象,第三张就是改良后的风云一号,即风云儿号,它照出来的图片清晰度十分的高。)

  过渡:勇敢坚定的小卫星它又是怎么跟踪、监视台风的呢?我们去读一读。

  (通过教师富有感情的语言和形象的图片,把学生对课文的兴趣提起来了,“学*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形成良好的课堂基调)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2)能够联系上下文或生活积累理解新词的意思。

  (3)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第三代气象卫星的主要用途。

  2检查交流

  读课文:

  (1)指读,开火车读,齐读。

  (2)指导“盯、疯”是后鼻音,“监”是前鼻音;“设”是翘舌音。

  (3)联系上下文、查字典或联系生活积累理解新词。

  用词语卡片连句师生合作朗读:

  尽管台风——大声嚷,尽管台风在——狂怒,

  尽管台风在——怒吼,尽管台风在——狂暴,

  尽管台风在——蹦跳,尽管台风在——暴跳如雷……

  气象卫星仍然时刻——跟踪着他,

  气象卫星仍然紧紧地——监视着他,

  每隔25分钟就向人们——报告他的——行踪,

  最后,台风终于——泄气了。

  初步练*朗读人物对话:

  (1)划出7句对话。

  (2)改写1句对话(组成4个回合对话形式)。

  课文:可是,他很快发现,堤坝筑高了,树木撑牢了,人们谈笑风生,一点也不惊慌。

  改写:“咦?这里的堤坝筑高了,树木撑牢了,人们谈笑风生,一点也不惊慌。”

  (台风和卫星斗争了几个回合?这是一个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因此我让学生小组合作学*,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研究,集中集体的智慧,共同交流切磋品尝学*的收获,分享学*的快乐。)

  (3)练*朗读对话。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卡片。

  2同桌交流,你有什么记住生字的方法?

  3你想提醒大家写字时注意什么?

  4学生描红、临写。

  四、作业

  1熟读课文。

  2完成*字册。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上节课初步了解了第三代气象卫星,谁能以“我”的口气来介绍一下这颗卫星?

  2、瞧,这就是我国的“风云二号”静止气象卫星,第三代气象卫星,今天继续学*《跟踪台风的卫星》。(齐读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一起走*它,看看它是如何跟踪、监视台风的呢?

  二、精读感悟

  1、自由朗读3-8小节,用——划出直接描写台风的句子,用()括出描写卫星的句子,想一想,台风都干了些什么?卫星是怎样应对的?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交流描写台风的句子。

  A、“小东西!”台风狂怒地嚷着,“你可知道我的厉害?鱼儿见我钻入深水,船儿见我避进港湾,树儿见我把腰弯。嘿嘿……”

  这一句是最难概括的,台风正在干什么,这是台风对谁“狂怒地嚷”?(卫星)读读他说的话,他正在怎样卫星?用一个词概括。(威胁)

  B、台风狂暴地跳起来,对准气象卫星猛扑过去。

  这一句可抓住一个最关键的词来概括台风对气象卫星做了什么。(猛扑)

  C、“哼,我要把你甩掉!”台风呼呼呼地朝大海的深处奔去。不知奔了多长时间,他的眼前忽然出现一座美丽的城市。

  你能抓住哪个词语?(甩掉)

  D、台风暴跳如雷,像头疯狂的巨兽,呼呼地向着城市扑去。

  “暴跳如雷”“扑向城市”

  E、台风泄气了,只好懒洋洋地朝海洋的另一个方向奔去。(泄气)

  小结:台风先是威胁卫星,再跳起来向卫星猛扑过去,然后又想甩掉卫星,接着又向城市扑去,妄想把城市毁灭,最后只能泄气,懒洋洋地溜了。面对这气势汹汹的台风,卫星是怎样应对的呢?

  A、“可我偏偏爱跟着你走……”关键词语是“偏偏爱跟着”

  B、“可他哪里知道,气象卫星站设在离地面300千米的高空,他再蹦跳也不管用。”应对方法——离地300千米高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精选五篇)(扩展5)

——电气运行技术实训报告(精选五篇)

  一、前言

  20xx年x月x日下午1点30分,我们参观了位于扬州的江都五十万变电所。这次参观学*,使我了解500kV江都变电所是江苏省第一座、华东第二座、全国第八座500kV变电所,1985年6月1日开始基建,至1987年12月27日投入运行。通过这次参观学*,我了解到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基础能源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国民经济的第一基础产业,并使我对发电,输配电,电气设备和控制设备等各个环节有了一定的初步认识和了解,增加了我们对本专业的更深一层的理解,受益匪浅。

  二、企业介绍

  500KV江都变电所位于江苏省江都市北郊,占地160亩,是华东电网重要的枢纽变电所。江都变电所是国家七五重点工程,始建于1985年,1987年12月27日正式投产,1999年二期扩建工程顺利完成。江都变电所是500KV华东东线电网网架中联接长江南北的重要变电所。江都变电所现江都变电所有三个电压等级,500KV采用3/2开关接线方式,220KV采用双母线单分段带旁路接线方式,35KV采用单母线接线方式。500KV江都变电所是华东电网北电南送的咽喉要道,在整个华东地区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变电所是电力设置中对电能的电压和电流进行变换、集中和分配的场所。为保证电能的质量以及设备的安全,在变电所中还需进行电压调整、潮流控制以及输配电线路和主要电工设备的保护。按用途可分为电力变电所和牵引变电所(电气铁路和电车用)。电力变电所又分为输电变电所、配电变电所和变频所。

  三、实*内容

  1、电能的产生、传输

  火力发电设置主要由燃烧设置(以锅炉为核心)、汽水设置(主要由各类泵、给水加热器、凝汽器、管道、水冷壁等组成)、电气设置(以汽轮发电机、主变压器等为主)、控制设置等组成。前二者产生高温高压蒸汽;电气设置实现由热能、机械能到电能的转变;控制设置保证各设置安全、合理、经济运行。简单的说就是利用燃料(煤)发热,加热水,形成高温高压过热蒸汽,推动气轮机旋转,带动发电机转子(电磁场)旋转,定子线圈切割磁力线,发出电能,再利用升压变压器,升到设置电压,与设置并网,向外输送电能。

  2、电气设备

  (1)高压开关柜:高压开关柜是用于电力设置的电气柜设备。高压开关柜的作用是在电力设置进行发电、输电、配电和电能转换的过程中,进行开合、控制和保护。高压开关柜内的部件主要有高压断路器、高压隔离开关、高压负荷开关、高压操作机构等。

  (2)低压开关柜:发电环节:电压从低压变到高压时,实现高压输电,必须需要用开关柜;配电环节:电压从高压变到低压,实现低压用电,也必须要用开关柜。

  (3)变压器:变压器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主要构件是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铁心(磁芯)。在电器设备和无线电路中,常用作升降电压、匹配阻抗,安全隔离等。

  (4)汽轮机:汽轮机是将蒸汽的能量转换成为机械功的旋转式动力机械,又称蒸汽透*。主要用作发电用的原动机,也可直接驱动各种泵、风机、压缩机和船舶螺旋桨等,还可以利用汽轮机的'排汽或中间抽汽满足生产和生活上的供热需要。

  (5)电压、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是一个带铁心的变压器。它主要由一、二次线圈、铁心和绝缘组成。当在一次绕组上施加一个电压U1时,在铁心中就产生一个磁通,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则在二次绕组中就产生一个二次电压U2。

  电流互感器起到变流和电气隔离作用。便于二次仪表测量需要转换为比较统一的电流,避免直接测量线路的危险。电流互感器是升压(降流)变压器,它是电力设置中测量仪表、继电保护等二次设备获取电气一次回路电流信息的传感器,电流互感器将高电流按比例转换成低电流,电流互感器一次侧接在一次设置,二次侧接测量仪表、继电保护等。

  3、控制设备

  (1)DCS控制设置

  DCS设置(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分散控制设置)是随着现代大型工业生产自动化的不断兴起和过程控制要求的日益复杂应运而生的综合控制设置,它是在集中式控制设置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它是计算机技术、设置控制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可提供窗口友好的人机界面和强大的通讯功能,是完成过程控制、过程管理的现代化设备。由于DCS将设置控制功能分散在各台计算机上实现,设置结构采用容错设计,因此某一台计算机出现的故障不会导致设置其他功能的丧失。此外,由于设置中各台计算机所承担的任务比较单一,可以针对需要实现的功能采用具有特定结构和软件的专用计算机,从而使设置中每台计算机的可靠性也得到提高。其次,DCS采用开放式,标准化、模块化和系列化设计,设置中各台计算机采用局域网方式通信,实现信息传输,当需要改变或扩充设置功能时,可将新增计算机方便地连入设置通信网络或从网络中卸下,几乎不影响设置其他计算机的工作。

  (2)PLC可编程控制器

  PLC主要是指数字运算操作电子设置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用于控制机械的生产过程,是一种专门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装置。它采用可以编制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运算、计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能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PLC及其有关的外围设备都应该按易于与工业控制设置形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展其功能的原则而设计。

  四、感受和体会

  通过这次实*,我了解和掌握了变电所的主要结构、使用的电气设备和工作流程,以及产品生产用技术资料、生产组织管理等内容,加深对变电所的工作原理、设计、试验等基本理论的理解,使我们了解和掌握更多与本专业有关的知识。从而认识了自己专业在社会中扮演的位置,明确了自己的努力方向,在今后的学*我们应当多接触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电机电器技术信息与网络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诸多领域,努力使自己在毕业后成为能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分析与控制问题基本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五、结论和建议

  在这次实*中,我深刻的体会到了,作为一名电气专业的学生,我们所学*的知识,不能仅仅停留在课本上的,而是要在实*中不断增强自己的动手能力和积累经验,课本上学*到的知识是要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中的,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利用课余时间多接触社会,利用所学知识于实践中求真知。同时变电所具有的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值得我们学*。

  一、实*时间:

  20xx年1月4日—20xx年3月25日

  二、实*地点:

  XX电源有限公司

  三、实*目的:

  毕业实*的质量关系到了毕业设计的好坏,作为大学期间最重要的实*之一,我们认真参与。通过最后一次实*,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生产现场,把在校期间的学*和生产结合起来,发现自己的不足,温顾已学过的知识。在做毕业设计期间认真改进,为将来快速融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实*公司简介:

  毕业实*是我们大学四年最后一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实*,它不仅让我们体验到了工厂生产,还给我们制作毕业设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因此我们都非常重视。我也一直期待着自己的实*,学校计划毕业实*是大四下学期开始,但由于我已经签了工作,便提前开始了自己的实*生活。

  这次我实*的地方是XX集团下属的XX电源有限公司。它立于1994年3月,是XX集团核心子公司之一。目前XX集团拥有1家上市公司、两家行业归口研究所、两家国家级产品检测中心、8家中外合资公司。是我国电力装备行业的大型骨干和龙头企业,国家认定的520家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基地、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博士后工作站。产品覆盖发电、输电、配用电等电力系统各环节,横跨一次及二次装备、交流及直流装备领域。

  现在XX电源共有员工500余人,其中博士两名,硕士23名,本科132名,大专168名,专科以上学历占总人数的69%。XX电源有限公司的主要产品领域涵盖电力电源、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电能质量控制设备和军用特种电源产品。其中:

  电力电源产品:电力电源在电力市场的占有率全国第一。主要生产交直流电源屏,为电厂和变电站提供稳定可靠的操作电源。已经取得的主要业绩有:秦山核电站2*660mw机组;国家电网公司高岭500kv换流站;国家电网公司三门峡500kv换流站;南方电网公司500kv深圳换流站;上海超高压局数字化变电站等。

  充电设施产品:电动汽车作为国家新能源领域的重点项目,相应的充电设施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XX电源两年前就参与了智能电网中相关产品和充电站建设项目的研究、并在此新领域取得可喜的成果。主要业绩:上海世博园区电动大巴充电站――9kw和30kw非车载充电机;v2g技术在世博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展示――30kw双向充放电装置;上海漕溪公共示范充电站――mw级电池储能系统150kw双向变流器及80kw非车载充电机;郑州日产电动汽车充电站――交流充电桩和30kw非车载充电机;甘肃兰州充电站等。

  大功率产品:电能质量控制设备的容量为国内最大。参与的国内第一套工业级±50mvar statcom,XX年在上海西郊220kv变电站投运。

  军用特种产品:军用特种电源产品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相关产品已通过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专家组鉴定,并纳入其战略合作体系,实现批量供货。主要业绩:神光—ⅲ多功能激光试验系统能源组件合同;国家“十二五”重大技术专项——氙灯检测电源;国家“十二五”重大技术专项——能源系统工程集成验证与测试等。

  五、实*历程

  20xx年1月4日,我来到了许昌,先是由综合管理部的王旭龙给我安排了住的地方。我见到了校友,心里很兴奋,有了莫名的感动,我俩住在隔壁。下午我们一起去办理了银行卡,又对周边的环境初步探索。第二天,我们开始了实*生涯,上班第一天是兴奋的。公司给我们安排了实*流程:生产上实*一个月,调试呆四个月。

  到了公司,看到了我们的产品,让我想起了去年十二月份在鹤壁实*,我们当时去的是一个变电站,当时看到了好多不同的屏柜,我很好奇,也很惊叹,各个元器件都那么整齐,线的走向是那么的规则,而重要的是我几乎都不认识它们,感觉很难,没想到现在我来到了生产它的地方。以后我可以很骄傲的给朋友说,我有了自己的本领,熟知各屏柜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我没放弃自己的专业。

  我也见到了我的第一位师傅刘洪海。他老家是东北的,从小随父母来到许昌,在XX工作了快三十年,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他现在的工作是预加工,把元器件固定到一个轨道上,然后由后面的师傅把它们安装到屏柜上,供其他师傅配线。在这里他教我认识图纸和各元器件。而我每天的工作就是看图纸、拧螺丝、组装元器件,我在这个岗位呆了一周,我知道了一线工人的不容易,他们很辛苦,可很无奈,因为他们文化水*太低,只能做点这种工作。同时对我们公司有了进一步了解,知道了公司的前前后后,也对自己以后工作也有了概念。

  之后,我来到了配线区,在这里我要呆上两周。我需要做的是根据图纸上的要求,把各元器件连接起来,但布线一定要规则。我认为配线工作是一项很难的事,我们需要选择不同直径的'线,根据元器件间的距离选择合适的线距。还要把线的两头压上不同的线鼻,方便接到螺丝里。由于公司订单太多,师傅每天都在赶货,没时间给我们做详细讲解,我只能在观看中摸索,他们的熟练让我倍感压力。第一次接线是在三天之后,以前认为简单的都是那么困难,我不能直接辨别出线的直径,不能快速测出合适的线距。可能自己以后工作集中在调试,对这项工作只是了解。

  三周之后,我来到了二楼的单板装置车间。这里主要是焊接我们公司的整流器、逆变装置、微机直流监控装置等模块的焊板。公司对这里工作环境要求很高,进入车间的每一个人都要穿防静电衣和防静电鞋套,因为我们焊接的元器件都很小,很容易被身上摩擦所带的静电击穿。以前在学校我也焊接过一些板子,不过都很粗糙,焊接出来的有很多都不合要求,到这里后师傅教重新认识了二极管、三极管、电容、电感等器件,教我了如何快速识别电阻大小,我要帮助师傅往单板里插这些器件,然后师傅把它们焊接好。我以后做的可能是大屏调试,这个工作我也是仅需要了解。其中我还经历了公司聚餐,没想到他们吃饭时都是喝白酒,各部门领导都特能喝。

  一个月之后我就来到了一楼,做操作电源调试。这里可能是我以后工作的地方,它也是我们公司最重要的环节之一。由于之前在其它岗位都做过,我对屏的元器件都很了解。刚开始我做的只是按照图纸对元器件,后来开始给直流互感器穿线,设置不同源器件的参数等等。在这里我学到了很多知识。知道了

  1、整个系统的工作原理:系统的交流输入正常供电时,通过交流配电单元给各个整流模块供电。高频整流模块将交流电变换为直流电,然后经保护电器(熔断器或断路器)输出,一方面给蓄电池组充电,另一方面经直流配电馈电单元给直流负载提供正常工作电源。整个电路中又加入了直流监控、绝缘监测等保护模块。

  2、直流电源的用途,它们主要是给发电厂和变电站中控制、信号、保护和自动装置、以及断路器电磁合闸、直流电动机、交流不停电电源、事故照明等提供直流电源。

  3、微机绝缘监控装置的工作原理,它主要是依靠直流互感器采集到各馈出线路的正负极电流,计算出各回路对地电阻,当出现正接地或负接地时,正负极的对地电阻变为零,仪器报警,提醒工作人员维修。

  4、电源屏中的自微机监控装置,它是电力操作电源系统的管理和控制核心,它采集、处理系统各配电单元的检测数据,根据系统管理和电池管理的要求进行各种控制,显示和记录系统的运行信息。同时可通过通信口与远方监控设备通讯,实现远方对电源设备的监测与控制。它通过rs—485总线对高频开关整流器、绝缘监测装置、电池巡检装置等下级智能设备实施数据采集,并加以显示;根据系统的各种设置数据进行报警处理、历史数据管理等;同时,能对这些处理的结果加以判断,根据不同的情况实行电池管理,输出控制等操作;最后,监控装置还可通过rs—485接口与后台计算机通讯,实现“四遥”功能。

  在这里我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如动手能力不足,专业知识不扎实等问题。但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主动学*,多向不同师傅请教,快速把这些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本领。

  六、实**结

  三个月的实*很快就要结束了,我现在也开始尝试独立调试电源屏。调试中遇到过很多困难,偶尔可能还要受到师傅的训斥,这段时间由于公司生产压力很大,我们几乎天天加班。但感觉自己很幸运,所有的苦让我知道了社会和学校的差距。公司是以盈利为目的,一切都要按部就班,你要遵守它的条款,而不能像在学校那样懒散,这里面你要受到上级的约束,无论工作有多单调,你都得忍受,因为你要生存。我在实*中也温顾了模电、数电、电力电子技术和供电技术等课本。现在感觉最大的遗憾是上学期间没有认真听课,现在很多知识自学起来很难,还很浪费时间,可为了将来更好的发展,我必须坚持。

  经过这次生产实*,使我在生产实际中学*到了电气设备运行的技术管理知识、电气设备的制造过程知识及在学校无法学到的实践知识。在向工人学*时,培养了我们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在生产实践中体会到了严格地遵守纪律、统一组织及协调一致是现代化大生产的需要,也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必须的,从而*一步的提高了我们的组织观念。

  一、实*公司简介

  xx电信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是专业生产高频开关电源及配套设备的高新技术企业,是目前中国最具实力的通信电源厂家之一。多年来,xx公司专注于PRTEM高频开关电源及配套产品的自主研发。具备了较强的技术研发本事,成为了《通信用离网型风光互补系统标准》,《通信用太阳能供电系统》、《通信用风能供电系统》及相关通信行业标准的制定者之一,并构成涵盖大、中、小容量的通信电源系统、电力操作电源、太阳能供电系统、风光互补供电系统、及各种规格的交、直流配电屏、直流变换器和逆变器及相关客户定制产品。

  二、入厂以来的工作资料

  自从xx年6月份我被录取到xx电信设备制造公司实*工作至今。工作的主要资料是组装、接线、制线和调试。组装、接线和布线主要涉及PR20xxCH—6S高阻直流配电屏、PR20xxCH—6M高阻直流配电屏、PRD100AC交流配电箱、PRS3004综合机架、PRTE500机架等;调试主要进行了SMPS1000、SMPS20xx、SMPS3000、SMPS6300、SMPS0500、SMPS0704等系列模块的静态调试和高压测试等等。调试过程要严格按照电气调试步骤手册进行,一步步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此外,还做了焊接电路板,制作电线,组装模块和安装空插头的工作,主要涉及分压板、整流板、控制板、温度显示电路板和晶升限位等等。

  三、我对技术工作的理解

  我想在公司的企业文化中有一句话很好地概括了技术工作的全部资料—“研究、试验、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维修,七件大事技术人员要一竿子到底!”。我认为那里所说的“七件大事”就是技术工作。有些人认为仅有研究和设计一些高科技含量的东西才是真正的技术性工作,而贬低看不起安装、使用和维修这些工作,认为技术含量低甚至没有技术含量。这种看法是片面的、错误的,从哲学的观点看,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观点。

  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理论都是在实践中总结创造出来的,用于指导实践。而试验、制造、安装、使用、维修就是我们的实践工作。这就好比是一台计算机,要想使其正常运行,硬件和软件密不可分、缺一不可。硬件是软件的基础,软件是硬件的灵魂。毫无疑问,我作为一名刚刚走出校门参加工作的新员工,实践方面的经验还很缺乏,在学校中学到的是的理论知识。所以,很荣幸上级领导给了我这次车间实*工作的机会,让我能够真正理解在实践中的技术工作,弥补在实践经验中的不足。

  四、我对公司工作的理解

  很荣幸成为公司的一员。xx电信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公司是一个团结的整体,每一个员工都有自我的工作岗位,公司需要依其更快更好发展的需要并结合个人的情景来安排工作岗位。有做技术工作的,有做市场工作的,还有做管理工作的等等众多的工作岗位。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是不允许的。所以,我认为每一个工作岗位都很重要。

  作为一名未来电气控制方面的技术员工,我会始终坚持公司提出的“七事一贯制”原则。技术员工不能只会配线、接线、调试和装配,而不懂研发、设计和编程等工作。我对公司发展的理解,珠江电信设备制造公司自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进入太阳能行业后,最*几年一向处于一个快速的发展时期。从李总的工作报告出站报告中能够看出,不管是国内还是国际上对半导体硅锗材料的需求同目前的市场供应相比,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所以,太阳能产业作为一种无污染的清洁能源,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同时也为公司的发展供给了广阔的空间。

  同时,也发现公司管理和技术上的某些问题,从实践中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下头主要汇报一下我在调试过程中遇到的某些问题及其解决的办法。对于一般性的问题,如配电箱开关是否接错或安装是否到位等,经过观察能够经过目测容易地解决;对于一些偶然的、特殊的问题,在调试过程中要花费的时间。需要积极地思考,向有经验的员工请教,亲自动手进行各种检测和试验,问题解决后须做认真的总结,使自我能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此外,我认为整流主板的电路接线原理对于掌握维修的过程是很重要的,可是很多维修工根本都不懂。

  一、实*目的

  本次实*是基于《机床电气控制与PLC技术》这门课程之上的一次基础性实*,旨在让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生产和生活中,是学生对这门课程印象更加深刻,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更加熟练学会识读电气控制线路图,并能熟练的分析各种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加深对电气控制系统各种保护、自锁、互锁等环节的理解,掌握电气元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在电路中的作用。同时,在这次实*过程中,很大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电路故障检查的能力。

  二、实*器材

  PLC实验操作台,电气控制实验台,万用表,电机、接触器、过载保护器、时间继电器、导线、行程开关、按钮开关,钳子、十字一字螺丝刀等。

  三、实*内容

  1)PLC部分全自动洗衣机系统PLC控制

  1、工作原理

  全自动洗衣机的洗衣桶(外桶)和脱水桶(内桶)是以同一中心安放的。外桶固定,作盛水用;内桶可以旋转,作脱水(甩干)用。内桶的周围有很多小孔,使内桶和外桶的水流相通。洗衣机的进水和排水分别由进水电磁阀和排水电磁阀来执行。进水时,通过控制系统将进水电磁阀打开,经进水管将水注入到外桶。排水时,通过控制系统将排水电磁阀打开,将水由外桶排到机外。洗涤正转、反转由洗涤电机驱动波盘的正、反转来实现,此时脱水桶并不旋转。脱水时,控制系统将离合器合上,由洗涤电机带动内桶进行正转甩干。高、低水位控制开关分别用来检测高、低水位。启动按钮用来启动洗衣机工作,停止按钮用来实现手动停止进水、排水、脱水及报警。排水按钮用来实现手动排水。

  2、控制要求

  按下启动按钮后,洗衣机开始进水。水满时(即达到高水位,高水位开关由OFF变ON),PLC控制停止进水,并开始洗涤正转,正转洗涤15S后暂停,暂停3S后开始洗涤反转。反洗15S后暂停。暂停3S后,若正、反洗未满3次,则返回从正洗开始的动作;若正、反洗满3次,则开始排水。水位下降到低水位时(低水位开关由ON变OFF)开始脱水并继续排水。脱水10S即完成一次从进水到脱水的大循环过程。若未完成3次大循环,则返回从进水开始的'全部动作,进行下一次大循环;若完成了3次大循环,则进行洗完报警。报警10S后结束全部过程,自动停机。

  此外,还要求可以按排水按钮以实现手动排水;按停止按钮以实现手动停止进水、排水、脱水和报警。

  3、控制系统顺序功能图

  4、控制系统的梯形图设计

  5、输入、输出

  输入输出

  项目名称代号项目名称代号

  启动SB1X0洗涤正转Y0

  总停SB2X1洗涤反转Y1

  手动排水SB3X2脱水Y2

  高水位X3进水Y3

  低水位X4排水Y4

  报警Y5

  2)电气部分专用机床设计

  1、实*内容:

  设计一台专用机床的电器自动控制线路,画出电气原理图,并制定电器元件明细表。

  本机床采用钻孔x倒角组合刀具加工零件的孔和倒角。加工工艺如下:快进——工进——停留光刀(3S)——快退——停车。专用机床采用三台电动机,其中M1为主运动电动机,采用Y112Mx4,容量为4KW;M2为工进电动机,采用Y90Lx4,容量为1.5KW;M3为快进移动电动机,采用Y801x2,容量为0.75KW。

  2、设计要求如下:

  ①工作台工进至终点或返回到原点,均由限位开关使其自动停止,并有限位保护。为保证位移准确定位,要求采用自动措施。

  ②快速电动机可进行点动调整,但在工进时无效。

  ③设有紧急停止按钮。

  ④应有短路和过载保护。

  ⑤通过实例,说明经验设计的设计步骤。

  3、电路图

  四、总结与体会

  这次实*,经过老师指导,使我获益匪浅,学*了不少自己专业方面的知识。作为机电工程分院的一名学生,我深深地知道任何理论和知识只有与实*相结合,才能发挥出其作用。通过“老师指导、学生动手”的方式,大大的提高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对知识运用更加熟悉,因此,不能单纯地依靠书本,还必须到实践中检验、锻炼、创新;去培养科学的精神,良好的品德,高尚的情操,文明的行为,健康的心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过程中,要学会发现问题的简便方法,这样会更快的为解决问题提供方向和依据,为期一周的实*活动为我今后学*工作积累了一份宝贵的经验。感谢此次实*给了我这样一个机会!

  一、实*单位及岗位简介

  (一)实*单位简介

  为了毕业后顺利上岗工作,我应聘到蚌埠市创新科普产品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实*。该公司于20xx年10月注册成立,是安徽省蚌埠市科学技术馆出资成立的国有独资公司,是专业从事各种科普产品研制与开发的机构。

  公司致力于各类型科普活动和主题展览的方案策划实施、常设与流动科普展教品的设计和制作、科技类博物馆和主题科普展馆的总体规划设计、社区和校园类科普场馆的规划设计、科普挂图等科普音像制品的设计和制作等。

  公司延续了蚌埠科技馆二十多年来良好的业务活动,积极参与全国各地社区、校园和科技类博物馆的建设,所承担的科普产品研发项目,深受各地业务单位的好评。

  在服务体系上,公司坚持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实施全方位、全天候的人性化服务,形成了较完善的售后服务制度。

  保证展品的质量和创新意识一直是公司追求的第一目标。经过多年的实践与积累,公司已完全能够按照用户的实际需求,进行全方位的设计、开发与制作,其能力也在日益增强。推陈出新、精益求精,创建科普领域的优良品牌是公司永恒的追求!

  (二)实*岗位简介

  此次实*的单位是是专业从事各种科普产品研制与开发的机构,我实*的岗位职责包括:新产品的研发设计,电路SCH、PCB设计,单片机软件编程,电路调试与安装,展品安装及维修等。

  因为蚌埠科技馆的悠久历史,公司已有很多成型的展品,有:数学类,机械类,互动类等。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客户的需求,公司需要开发一些新的展品,需要对陈旧的展品进行改进,二次开发。这就是我后期工作的一部分,按照各种需求,和技术团队一起研发出新的产品,让公司继续发展。

  作为电子技术员,绘制电路原理图、设计PCB是必须的工作。要完成这部分工作,首先得要有扎实的数字电路、模拟电路基础,精通Protel99SE、AltiumDesigner、AutoCAD等制图软件。绘制电路原理图、PCB属于硬件设计,做好的PCB发给厂家打样后就得焊接、调试。部分带单片机的电路板还需要进行软件开发。实际工作一般都是用C语言编程,熟练运用KeilC51进行编译、调试,调通的程序得烧写进单片机,进行硬件测试,不成功的话继续修改程序调试。各种带电路的展品都是需要我们电子技术员来调试、安装的。首先焊接相关的电路板,接好电路后进行测试,功能能实现的话就可以安装在展品上。安装上展品还需要进行最后的调试,没什么问题就可以装箱了。展品订单完成后发给客户,要是展品有一定数量就需要技术员现场指导安装,指导对方负责人操作、使用。后期展品出现故障的话,就需要我们出差去维修。

  二、实*内容及过程

  时光如梭,大学四年生活即将画上句号。大四上学期停课后,我在蚌埠市创新科普产品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参加实*。经过简单的培训,我对公司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有了深入的理解。之后我到的岗位是技术部电子技术员。从进入办公室的第一天起,公司安排了一位比我年长点的电子工程师负责带我熟悉工作内容、学*专业技能。实*期间我学到了挺多。具体如下:

  (一)焊接电路板

  作为电子技术员,焊接电路是必须具备的技能。不仅会焊简单的插件元器件,还需要焊接贴片元器件,比如:常用的0805封装的电阻、电容,PQFP、LQFP封装的MCU、IC。

  操作步骤: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精选五篇)(扩展6)

——小学数学《认识时间》的说课稿合集五篇

  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北师大版)第一册第六单元《认识钟表》中的《小芳的上午》一课。结合新课程标准中对本单元提出的相对应的知识技能目标:能认识钟表,了解24时记时法;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我就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几点:

  知识与技能:巩固认读钟表,体会整时过一点或者整时差一点的情况,会用“快几时了”或“刚过几时”等词语描述时间;

  数学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结合学生日常作息时间,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惯。

  教学重点:认识几时刚过和快几时了;

  教学难点:用语言准确描述“几时刚过”和“快几时了”。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认识钟表的经验,积累了一定的认识时间、看钟表的方法,而且这节课又是建立在他们学生会准确认读整时与半时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并且掌握了认识时间最关键的是要观察时针与分针的位置才能准确认识时间的方法。所以这节课的教学应该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使学*活动成为学生生活经验的总结和升华。那么如何轻松的突破学*难点又能让学生主动、自主的获取知识是我备课的重点,于是我尝试了两种做法:

  三、教学过程:

  做法一:

  1、教师先出示一幅主题图(上面是小华睡觉时闹钟响了的情景,钟表显示时间是6时整)

  师:谁愿意讲一讲这幅图的意思呢?

  生:早上6时整小华的闹钟响了在叫她起床呢

  师:说的真好,那么你是怎么认识6时整的呢?

  生: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6,就是6时整

  2、师借机出示其他两幅图(一幅图上是小华熟睡的样子,钟表显示时间是快6时的,放在6时整的图的前面,另一幅图上是小华起床刷牙的情景,钟表显示时间是6时刚过)

  师:这两幅图上小华又在干什么呢?(指名回答)请你们细心观察这3个钟面上时针与分针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

  生1:第一个钟面时针指向6,分针没到12;

  生2:第二个钟面时针指向6,分针指向12;

  生3:第三个钟面时针指向6,分针在12过去一点……

  3、观察比较:

  师:这三个钟面的时针与分针位置有什么不同?(同桌讨论在集体交流)

  生:时针都指向6,一个分针指12,一个还没有到12,一个是12过了一点点;

  4、小结:

  师:象这样的情况,(指图)分针没到12的,我们就说是快6时了,过12的则是6时刚过

  5、巩固练*:观察书中主题图,结合图来认识巩固时间。

  这节课上下来,整体感觉学生的学*效果还不错,能够比较准确的说出几时刚过或快几时了,主要是因为我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法让学生观察比较三个钟面时针与分针位置的异同再去表述时间,在完全感知的基础上总结、概括,便于他们理解与掌握。但是整节课都是在教师的设问与追问下进行的,学生的学*情绪比较被动,并没有完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深思可能是因为我忽略了去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体验,去建构新知,情境创设缺少“生活味”的缘故。于是我又做了一些改动进行了第二次尝试。

  做法二:

  复*巩固6时整,用课件出示画面1:电影院门口《哈利波特》的海报场景。

  师:星期天的晚上6点整,电影院播放《哈利波特》。淘气可高兴了。因为今天晚上他要和妈妈一起去看电影。

  出示画面2:淘气在家,客厅墙上的时间指向了5时56分。

  师:同学们猜一猜,淘气看到时间会对妈妈说什么?

  (学生状态高昂。)

  生1:妈妈快点吧,要开始了。

  生2:妈妈快到6点了,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出示画面3:到了电影院门口,电影院的钟面显示6时过4分。

  师:淘气又会对妈妈说什么呢?

  生3:妈妈,电影已经开始了。

  生4:都怪您做事慢,已经6点多了……

  (教师适机对学生进行要遵守时间的教育。)

  教师再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钟面时针和分针的位置,让学生体会到:“快到6时”和“刚过6时”。

  就这样,在这样轻松、愉悦而又和谐的氛围中结束了这节课的教学。在这次尝试中,我没有让孩子直接观察钟面指针的变化,也没有数学问题的引导,只用一句“淘气会对妈妈说什么?”这个很生活化的情境问题引起了学生的共鸣,没有告诉没有引导,学生一定会自学地去观察时针与分针的位置,知识也不知不觉地在学生的体验学*中生成。学生都处在了“我要学”的积极状态,所以这节课整体感觉比第一次尝试更具特性和魅力。学生的学*更具有活力。教学效果更是不言而喻的。那么通过这次的对比教学与尝试,我受益匪浅,也为我以为的教学给了一些启示。

  四、教学反思

  1、让自己的课堂更真实。

  所谓的真实,应该是面对学生的真实的认知起点,展现真实的学*过程。也就是我们不能无视于学生的学*基础,不能把学生当成白纸和容器。随意刻画和灌输。更不能死抱教案一问一答。牵着学生鼻子走,这样我们会把“人”教“死”了,这也是为什么对我们备课提出备学生的要求,第二次尝试虽然没明显的复*痕迹,但其实也都是建构在学生已有的生活与知识基础上的,承认他们的知识功底,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2、要让自己的课堂动起来。

  这里是指“互动”。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好的数学老师应该营造一种生动的数学情境,一种*等的对话情境。在这种讨论或交流中,我们进行*等的心灵沟通与知识互换,才能取得更理想的教学效果。”在第二节课中我就采用的是生活的,对话的形式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学生积极参与到学*生活中来,课堂更体现了活力。

  3、让自己的课堂充满耐心与智慧。

  其实课堂是充满生命活力的。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预设与复制的生命历程。我们应该让孩子对你的课堂印象深刻。所以课前教学设计成为重要。备课要全、深、细。没有备课时的全面与周密设计,就没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和动态生成。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就没有课堂上的游刃有余。我们只能运用教师的智慧与耐心引导学生,使之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获得健康的人格和优秀的品质。

  4、也是最深的体会。情境的选择与应用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它是促使和引导学生积极置身于自主探究学*的有效途径和手段。有些情境的创设可能只不过是一幅供学生欣赏的美丽图画而已,无法点燃学生心中探究欲望之火。比如说做法一中的情境图。只是单纯的呈现工具而已,作用不大,教学效果不是很明显。而且可能很被动。新课标指出提供给学生的学*内容必须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而对于处于不同年龄层次的小学生来说,现实的含义又是不同的。对低年级而言,它就更多意味着与他们直接相关的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或物,颜色,声音。动画是他们喜闻乐见的内容,所以我选择了幻灯片的教学手段,并且以现代感极强、时下最轰动的动画片为饵,以激起他们内心主动探究的愿望。

  所以说教师要善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产生的情境,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可以体验的数学事实。唤醒学生的学*潜能。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给予学生自由表达的空间,还学生一个新奇、美丽、富有童真和灵性的数学课堂。

  一、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认识时间单位时分,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2.知道钟面有12大格,60小格,了解时、分的关系,知道1时=60分。正确读写钟面上的任何时刻。

  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学*生活*惯。

  4.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会读写几时几分。

  2.知道1时=60分。

  三、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钟表。

  四、教学过程

  1.生活质疑,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请大家看屏幕,谁能说说我们班的同学在做什么呢?

  生:这是早上我们在站队准备进教室。

  师:对,你能说说我们在早上什么时刻到校吗?

  生:早上7时30分。

  师:这幅图上我们在干什么?是什么时间呢?

  生:这是我们上课的时间上午8时。

  师:你能用两种方法表示钟面上的时刻吗?

  生:能。

  师指名板演(7时30分 7:30 8时 8:00)

  师:整时和半时是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大家看这幅图,你能说出现在钟面上的时刻吗?

  生:10时45分,同学们正在做眼操。

  师:你对有关时间的知识了解得真多,老师相信你也一定是一个遵守时间的好孩子。看来除了整时和半时,生活中还有许多时刻也需要我们来认识,这节课我们就进一步认识几时几分。

  板书:认识时间——几时几分

  2.认识钟面。

  师:你们想快速准确地读出钟面上的时刻吗?

  生:想。

  师:好。那我们首先要了解钟面上都有什么,请你仔细观察:钟面上都有什么?然后再和同桌说一说,看谁说得最有顺序,有条理。

  生:时针和分针,12个数,大格,小格)

  生: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大格?(动态演示:12个数把钟面分成了12个大格。)板书:12个大格

  师:每两个大格中间有多少个小格呢?

  生:(5小格)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师:从12到1中间有5个小格,从12到2中间一共有几个小格?你是怎么知道的?那么12到3呢?12到每一个数中间各有多少个小格,你能算一算吗?把它填在书p81上。

  集体订正。一共是多少个小格?板书:60个小格

  师:分针每走一个小格就是1分,你们看他从12走到1,是几分?从12走到2呢?

  对口令的游戏:分针指1,是分

  分针指2,是分

  分针指3,是分

  分针指4,是分

  分针指5,是分

  分针指6,是分

  分针指7,是分

  分针指8,是分

  分针指9,是分

  分针指10,是分

  分针指11,是分

  分针指12,是分

  师:分针走1小格经过的时间是1分;分针走了几个小格,经过的时间就是几分;那分针走一圈,经过的时间就是60分。

  3. 读写钟面时刻。

  师:我们知道了分针指几相对应的分钟数,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xxx同学的作息时间。

  黑板贴出三个钟面图:

  早上出门 午休时间 下午大课间结束的时间

  学生尝试用两种方法表示,说出自己的方法。

  7时5分 11时35分 2时20分

  7:05 11:35 2:20

  师:注意5分不足10分时,要在5前面写0占位。

  师小结:要读出一个时间,必须根据时针和分针的位置来共同确定。先看时针刚走过数几就是几时多,再看分针从12起走了几个大格,就是几个5分,这时钟面上的时刻就是几时几分。

  这是下午大课间结束的时间(2:55)你知道这是几时几分吗?

  我们在看时间的时侯,不但要看清楚时针和分针,还要注意时针和分针之间的联系,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时和分的关系。

  4、 时分关系

  师:老师拨表,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快速地记下钟面上的时刻。

  出示钟面(12时),学生自己写时间;

  分针、时针同时开始转动,当停下来时(12时30分),学生自己写时间;

  再次转动分针和时针,停下来时(1时),学生再写时间。

  出示(12时和1时两钟面)

  师:比较一下,时针和分针各是怎样变化的?

  生:时针从12开始转动,转到了1,走了一大格,是一个小时。

  分针从12开始转动,又回到了12,转了一圈,是60分。

  师:时针和分针同时开始转动,同时停下,你们发现什么了吗?

  生:1时=60分

  5、拓展练*

  (1)师:同学们,你们想了解老师的时间安排吗?那老师就给你们看看我的作息时间表,你能说说老师什么时间要做什么事吗?(学生说)

  你能把这些时刻用两种方法表示出来吗?

  集体订正。这是我每天的时间安排,希望同学们在学过认识时间一课后,也能合理安排好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师:其实,在我们的教室里就有一句话,它时刻提醒着我们要珍惜时间、好好学*,这句话在哪里,谁找到了,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2)拓展延伸:

  师:请同学们在你的钟表上拨出8时5分,那么如果再过3分钟你会拨吗?你能读出这个时刻吗?

  生:再继续拨到8:08,学生读时刻。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一个重要的时刻吗?

  生:奥运会开幕式。

  师:对了,就是在2008年的8月8日,晚上8时8分,第29届奥运会就要在北京召开了,让我们一起为中国加油,为北京加油!

  6、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你学到了什么知识?你是怎样学到的?

  教学目标

  1.使同学会读、写几时几分。

  2.使同学知道1时=60分。

  3.通过观察、操作、考虑、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同学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意识。

  4.培养同学珍惜时间的意识和*惯。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钟表模型、手表。

  教学过程

  生活质疑、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每人都有自身的生活规律,你们能说说自身的一些作息时间吗?

  同学汇报(教师板书有关的时间)。

  师:看来同学们都能用我们学过的整时或用几点半表示时间,还有的同学用像7∶20这样的时间来表示。你能从外表上正确读出这样的时间吗?(课件显示)请同学们看这是小红同学的午饭时间。你知道是多少吗?(同学猜想。)

  有的同学猜是2时,有的猜是12时10分。

  师:有没有不同意见?(让同学尽可能说出自身的想法。)

  师:看来同学们对这一时间有不同的看法,那么怎样才干正确的读出这样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几时几分这样的时间,好吗?(板书课题:认识时间)

  [这一环节从同学熟悉的生活情景动身,选择同学身边最常见的吃午饭的时间这一事件,让同学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尝试、猜想。在出现不同答案时进行质疑,从而激发同学自主探究的欲望,由同学内心的真正需要,唤起同学的“主体”意识。]

  自主探究学*

  1.认识钟面。

  师:要认识这样的时间,首先我们要了解钟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屏幕上显示的钟面或手中的学具钟面,互相说一说:你看到钟面上有些什么?

  a.小组观察交流,教师巡视。

  b.分组汇报议论结果,小组间互相补充。

  钟面上有时针和分针,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有12个数。

  先让同学仔细观察,然后四人一组探索交流,让不同水*的同学在小组学*中进行互补、互学,使同学进一步认识了钟面,同时初步培养了同学的观察力和合作学*的意识。

  教材分析

  认识时间是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时、分、秒》第一课时。在学过整时、半时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时间。

  说教学目标

  1.结合熟悉的事物和情境,经历认识时和分的过程。

  2.了解时刻的含义,知道1小时、1分钟的时间。结合具体事例和实践活动,感受1小时、1分钟的时间。

  3.认识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惯。

  说重点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了解时刻的含义,知道1小时、1分钟的时间,建立1小时、1分钟的时间概念。

  本课教学难点:了解时刻的含义,建立1小时、1分钟的时间概念。

  说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过程分为生活中的时间、新知探索、身边的数学、课后体验四个环节。

  一、生活中的时间

  (一)爱国教育本环节设计意图是由升旗仪式引入新课,加强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的强烈情感。

  (二)看图说话本环节意图是让学生先自己看图描述亮亮的一天,主要了解学生现有的有关时间知识经验。

  二、新知探索本环节意图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得知时针和分针怎么走是一小时、一分钟。同时为认识时间打下基础。自主感受一分钟的时间,建立一分钟的时间表象。进行思想教育,教育学生珍惜时间。

  三、身边的数学学生通过不同的活动体验一分钟的时间,充分理解一分钟时间的长短。

  四、课后体验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一年级下册《认识时间》第81页例1及“做一做”第1题、练*十五第1、2题。

  【教材分析】:

  《认识时间》这一单元内容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时间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时间,同时为以后学*时、分、秒的认识以及相关计算打下基础。

  本单元主要教学认识几时几分。教材分两个层次编排:第一层次也就是例1,是用5分5分数的方法读取时间,并通过实际的操作,知道1时=60分。第二层次例2,是在5分5分数的基础上,再用1分1分数的方法读取时间。与一年级上册的内容联系起来看,教材对时间的认识是按照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编排的,这样编排既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也符合*时人们看表读时间的经验与*惯。我选择的是第一个层次的教学,即例1。

  【学情分析】

  通过以前的学*,学生已经掌握了钟表及时间的一些知识,如: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有12个数字;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等,已经掌握了认读整时和半时的方法,能用文字表示法和数字表示法表示。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勤于思考问题的好*惯。

  3、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学*、生活*惯,进一步提高抓紧时间、勤奋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能正确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

  【设计理念】

  1、生活——数学——生活的大教学观。

  2、建构主义理论——“做数学”

  3、我校开展的“大班教学小班化”自主发展行动研究

  【教法、学法选择】

  1、针对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爱玩的心理特点,为了激发他们的兴趣,我采用了愉快教学法,把故事、游戏贯穿于各教学环节中,例:在练*认读几时几分时我设计了击鼓传花的游戏,同时还采用了发现教学法让孩子们利用手中的钟表学具拨一拨通过合作交流学会看时间。为了更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数一数、说一说、写一写、拨一拨、画一画、玩一玩、想一想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体验来学*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3、充分发挥课件的辅助教学功能,增强教学过程的趣味性、直观性和形象性。赋予抽象的时间概念以鲜活的感性支撑,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合作探究对知识进行迁移、重组,达到认识、理解知识发生、发展过程的目的。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下载于中国课件网),实物钟,钟表学具。

  【教学流程】

  根据新课标理念和我校开展的“大班教学小班化”自主发展行动研究课题,我实施了分层教学,开展了了“四步走”教学活动,具体活动过程如下: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首先由猜谜导入,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创设学生喜爱的情景,让学生感到,时间与我们息息相关,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以旧引新,掀起欲望

  1、复*旧知:认识8:00和6:30。

  2、引发冲突:课件演示分针由6转动到9,接着抛出问题:“你还认识这个时间吗?”引起认知冲突,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和探究新知的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了学*自主化。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精选五篇)(扩展7)

——运动会进行时作文(精选五篇)

  东风吹战鼓擂,运动场上谁怕谁!今天我校迎来了盛大的运动会,一天半的运动会,不知不觉地结束了,但那响亮的音乐声仍回荡在大家的耳边,因为这运动会背后也有故事。

  虽然我们班的成绩不太理想,但我觉得比以往都好,因为我们班的凝聚力比以往更强了,大家团结一心、奋力拼搏,还有一些家长他们在百忙中挤出时间到现场帮忙维持秩序、拍照等,还带了各种点心给同学们享用。但也有一些人,他们做的事令人唏嘘。

  齐舒城妈妈是一个很有爱心的阿姨,她买了豆腐蛋糕和一些饮料,但因蛋糕风味独特,有些同学不爱吃,有的只吃了两口就不吃了。我想对这些同学说,你们可曾想过你们不单单是浪费粮食,还不尊重家长,更是不尊重农民!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农民,你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不是被吃掉,而是被扔掉,你不会心痛吗?你的良心不会受到谴责吗?如果你是家长,你看着自己花钱买的东西被人扔掉,你心里畅快吗?事后,汪老师教育我们,要学会感恩。每一个妈妈都没有义务一定要给我们买零食,但有些同学却把这一切当作理所当然,甚至上前去抢要自己想吃的零食饮料,我真心希望某些同学能反思自己的行为。

  当然,运动会上也涌现出了很多好人好事,在这儿,我要特别赞扬一位同学——林汉滔。运动会上,家长发放矿泉水,有的人喝完后就直接把瓶子扔到地上,他就默默的拿个纸箱捡起来带走,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可贵的,我觉得大家有必要向他学*。

  运动会虽然结束了,但运动会的精神永不停息!

  在这个金风送爽的秋天,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运动会。

  早上,我蹦蹦跳跳地进了学校门口,我一进入班级,就看见我们的运动员在讲台上领号码,你看钱磊,眉飞色舞,双眼盯着操场;唐诗琪跟猴似的,连一分钟都安静不下来,一只手指着自己的号码,一只手指着他面前的同学;杨文卓脸上洋溢着喜悦与欢快。班级里每个同学都笑得合不拢嘴。突然,运动员杨思晨跟一名没参加运动会的同学吵了起来,杨思晨晃着小手指对他说:“你是什么人啊?我可是跑步运动员,你能跑得过我吗?”没想到那人接受了她了的挑战,一场精彩的班级双人跑步战开始了:只见那人两眼紧盯前方,脚下如踩了风火轮似的,以离弦之箭冲了出去,最终那人还是获胜了,这下,轮到那个人嘲笑她了:“你不是要跟我比赛吗?”

  正式的运动比赛开始了。首先是接力比赛,你看体育委员周洋华扯着粗嗓子喊:“运动员加油……”唐诗琪面如红枣,一只手捂着胸口,一只手拿着拉力棒,脚底生风地朝钱磊冲了过去,可笑的是钱磊拿到接力棒之后,没能拿稳,双手摆弄着接力棒,突然接力棒掉了下去。许多女生都失望地闭上了眼睛,可神奇的一幕出现了,他的脚踢到了接力棒,棒子飞到了他前面,只见钱磊跳了起来,双手一伸,棒子就回到了他手里。大家被他的举动吓呆了,叶雨晗十分惊讶,嘴巴都合不拢;吴佳峰惊讶地自言自语道:“这……这怎么可能。”胡俊双手停在半空中,眼睛瞪得大大的,好像要蹦出来似的。钱磊的脸已经涨成猪红色了,就在那千钧一发的时候,棒子最终传给了下一个运动员。这一场获胜。

  拔河比赛开始了,我们的运动健儿都使劲地往回拔,其中杜胜利把绳子绕在身子上,使劲地往后跑,我们终于胜利了。

  运动会也在我们的欢笑声中结束了。

  生命因拼搏而美丽,青春因拼搏而精彩!

  青春,它真正的含义就是在于勇敢地去拼搏,即使面对的是失败,我也会高兴地去面对,因为我拼搏过。

  记得那是在初一的时候,学校开校运会,我参加了两个项目:跳远和800米耐力跑。很快校运会就如期进行了,那天,观众*上是座无虚*。我开始有点害怕,害怕自己是最后一名出洋相。首先我参加了跳远拿了第三名,不幸的是我拉伤了腿,于是到跑800米时打算偷偷溜走,但是一看旁边,老师正信心满满地看着我呢!于是我就又鼓起勇气,准备奋力一搏,随着枪声的响起,同学们就像离弦的箭般飞奔在跑道上。我当然落在了最后,就这样持续了两圈,再两圈就跑完了,可是我已经累得脸色苍白,想停下来开始走,可是一想起老师的话,我就自己给自己打气:我怎么能放弃呢?

  放弃是极其懦弱的行为,我不能放弃,即使是最后一名也是光荣的,因为我拼搏过。不知不觉有一股力量支持着我,于是我就咬咬牙关奔向了终点……

  拥有青春是一只振翅欲飞的雏鹰,正待着搏击知识的苍穹,青春需要我们去珍惜,去把握。青春的时光在风的指间滑落,在雨里洗礼中流逝。“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青春须早为,岂能再复返?不要让青春在空虚的日子里悄悄逝去,也不要让它在迷茫与困惑中被剥夺,当雨淋湿了你的青春时,要重新去拥有七彩的`阳光。我相信,六月的天空会留下我们振翅高飞的痕迹,那时我们会坚定而又骄傲地对天空说:“青春因拼搏而精彩!”

  是的,青春是需要拼搏的,是需要用我们的毅力来坚持的,只有拼搏才会懂得青春的真谛。

  一年一度的秋季田径运动会终于在同学们的盼望中到来了,大家都摩拳擦掌,想要在运动会上大显身手。

  今年运动会的项目可多了,有:跳绳、仰卧起坐、跳远、跑步、垒球……我参加的项目是跳绳、仰卧起坐和4×100接力赛。

  仰卧起坐比赛开始了,我十分紧张,躺在比赛垫子上,郭老师亲自给我压脚。比赛开始了,我飞快地做起来,郭老师在脚后喊道:“李浩川加油!李浩川加油!”我听着郭老师的加油声,奋不顾身越做越快。随着一声哨响,比赛结束了,我以六十五个一分钟的优异成绩获得了四年级男子组第一名,我听到结果,完全忘却刚才累得虚脱,欢乐地一蹦三尺高,郭老师也兴奋不已地欢呼起来。

  接下来是4×100接力赛,我有幸被选入第三棒,一声枪响,比赛开始了。我们队的林正涵飞快地冲了出去,可还是被别的同学反超了,林正涵追赶着终于把接力棒传给了第二棒成曦,成曦努力地超越了旁边跑道的同学把接力棒传给了我,我拼尽全力汗水挂在脸上都置之不理,终于又超过了一个对手。最后一棒是杨晨灿,眼看他使出九牛二虎之力,仅差一步之遥就可以领先第一了,真是可惜拿了个第二名,可郭老师却十分满意,一直夸赞我们厉害!我们心里的遗憾也减少一些了。

  然后是1500米赛跑,参加的是我们班的三个女生,她们才跑了一两圈就累得想放弃了,我们一直在旁边为她们喊道:“加油啊!加油啊!加油就要胜利了。”在我们不停地鼓舞下她们终于坚持到最后,我在心里暗暗佩服她们坚持不懈的精神,如果是我,可能还不能坚持到最后呢!

  运动会可真刺激啊!不仅锻炼了我们的身体,还锻炼了我们的意志,我喜欢开运动会,明年运动会我们一定会继续加油!

  之前我的运动会,从来都是简简单单的,幼儿园都是运动好了就直接把奖颁了直接回家。我只能用自己的想象告诉自己运动会是怎样的?现在我能参加小学的运动会了,真期待是怎么样的!

  我报的项目是跳绳。于是,每天下午作业写完,我就在家练跳绳。可不管怎么努力一分钟内也只能跳110个。一天晚上我跳了一个连我自己也特别惊讶的数字120个,于是我更有信心起来。比赛前一天的晚上睡觉的时候我不由自主地紧张起来,心想:明天就要比赛了,万一我跳不好了怎么办?想着想着就睡着了。

  要比赛了,我的心情既激动又紧张。我问了我关系最好的同学的项目,她和我一样,是一分钟跳绳。于是,我问了问她:“你一分钟能跳几个?”她回答:“能跳177个!”“哇!”我叫道:“你竟然能跳这么多!”这时候一阵风吹过吹得我冷飕飕的,树叶都掉落了。离比赛还有15分钟,之后我又想,要不我再了解一下其他同学的情况。

  所以我又问了一个同学他说是50米,我说了声哦,便走开了。接着我再次问了一位同学他说是跳远。我又调查了一位同学他是50米,我问了一下:“难不难。”他说:“难,我9秒才跑完。”我惊呆了:“我要11秒呢。”说着说着比赛开始了。

  比赛开始了,当裁判一声令下大家就开始跳了起来,我跳了一半的时候肚子痛了起来。于是,我的速度慢了下来,那时我才跳了80多个呢,怎么办?眼看就要没时间了。于是我忍住疼痛加快了速度。终于结束了我的'比赛,我的成绩是130个。我问了一下我的同学他们的成绩也都不错,虽然我的成绩不是很理想,但是我已经努力去完成比赛了。

  回家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今天可真是一个刺激充实的一天啊!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