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教案《方程根与函数零点》范文五份

首页 / 数学教案 / |

  高一数学教案《方程根与函数零点》 1

  教学目标:

  1、 能够结合二次函数的图像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

  2、 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的联系。

  3、 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提升学生的抽象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使学生遇到一元二次方程根的问题时能顺利联想函数的思想和方法。

  2、 难点:函数零点存在的条件。

  教学过程:

  1、 问题引入

  探究一元二次方程与相应二次函数的关系。

  出示表格,引导学生填写表格,并分析填出的表格,从二次方程的根和二次函数的图像与x轴的交点的坐标,探究一元二次方程与相应二次函数的关系。

  一元二次方程

  f(1)=12 -2*1-3=1-2-3=-4

  f(2)* f(1)=-4*5=-20﹤0

  问题2:在区间[2,4]呢?

  解:f(2)=(2)2-2*2-3=-3

  f(4)=42-2*4-3=5

  f(4)*f(2)=(-3)* 5=-15﹤0

  归纳:

  f(2)* f(1)﹤0,函数=x2-2x-3在[-2,1]内有零点x=-1;f(2)* f(4)﹤0,函数=x2-2x-3在[2,4]内有零点x=3,它们分别是方程=x2-2x-3的两个根。

  结论:

  如果函数 在区间 上的图像是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并且有 ,那么,函数 在区间 内有零点,即存在 ,使得 ,这个 也就是方程 的根。

  ① 图像在 上的图像是连续不断的

  ②

  ③ 函数 在区间 内至少有一个零点

  4、 *题演练

  利用函数图像判断下列二次函数有几个零点

  ① =-x2+3x+5 , ②=2x(x-2)+3

  解:①令f(x)=-x2+3x+5,

  做出函数f(x)的图像,如下

  ②=2x(x-2)+3可化为

  做出函数f(x)的图像,如下:

  (图4-2)

  它与x轴没有交点,所以方程2x(x-2)=-3无实数根,则函数=2x(x-2)+3没有零点。

  高一数学教案《方程根与函数零点》 2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1的第三章第一节,是在学生学*函数的基本性质和指、对、幂三种基本初等函数基础上的后续,展现函数图象和性质的应用。

  本节重点是通过“二分法”求方程的*似解,使学生体会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之间的联系,初步形成用函数观点处理问题的意识。

  本课是本章节的第一节课,结合函数图象和性质向学生介绍零点概念及其存在性,为后面“二分法”的学*打下伏笔,也为后来的算法学*作好基础。

  二、学情分析

  通过初中的学*,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一次方程、二次方程求根的方法、描点作图法和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图象;通过高中前两章的学*,强化了描点作图法,初步掌握了对勾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的图象及基本性质,具备一定的看图识图能力,这为本节课利用函数图象,判断方程根的存在性提供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但是,学生对函数与方程之间的联系缺乏了解,因此我们有必要点明函数的核心地位。

  三、教学目标的确定

  1、知识与技能:

  (1)能够结合具体方程(如二次方程),说明方程的根、相应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横坐标以及相应函数零点的关系;

  (2)正确理解函数零点存在性定理:了解图象连续不断的意义及作用;知道定理只是函数存在零点的一个充分条件;

  (3)能利用函数图象和性质判断某些函数的零点个数;

  (4)能顺利将一个方程求解问题转化为一个函数零点问题,写出与方程对应的函数;并会判断存在零点的区间(可使用计算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活动、讨论与探究,体验函数零点概念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学会用转化与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研究问题,提高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初步体会事物间相互转化以及由特殊到一般的辨证思想,充分体验数学语言的严谨性,数学思想方法的科学性,让学生进一步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激发学生的学*热情。

  之所以这样确定教学目标,一方面是根据教材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另方面是想在学法上给学生以指导,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

  四、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重点:函数零点的概念、求法和函数零点存在性定理。

  难点:函数零点存在性定理的掌握与运用。

  依据:在高考中考察函数零点相关问题,函数零点存在性定理为“二分法”的学*奠定基础,也是能否准确掌握本节知识的关键。

  四、教学方法的选择

  由于学生有一定的基础,是在原有知识上求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培养目标,我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探究式的教学模式,由特殊到一般,激发学生学*兴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所选教学方法主要是引导启发,学生的学*方法是通过活动、讨论、探究,发现并准确归纳出结论。

  五、学*方法的选择

  在本节教学中我着重突出了教法对学法的引导,采用自主探究的学*法。在教学双边活动的过程中,以学生活动为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运用“从特殊到一般,转化,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发现并准确归纳出结论引导学生探寻新知识,层层深入掌握新知识。

  六、教学过程

  1、复*式导入

  练*:

  (1)求方程x2—2x—3=0的根,画出函数y=x2—2x—3的图象;

  (2)求方程x2—2x+1=0的根,画出函数y=x2—2x+1的图象;

  (3)求方程x2—2x+3=0的根,画出函数y=x2—2x+3的图象。观察方程的根与函数和x轴交点的横坐标之间的关系。

  意图:问题比较简单,面向了全体学生,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真正让学生思维“动”起来。让学生感知“函数的零点”概念发生的过程和求函数零点的两种方法:方程求根法与图像法。

  2、推广到一般

  从△>0,△=0,△<0三个角度对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根和相应的二次函数y=ax2+bx+c与x轴的交点情况进行比对,得到一般性的结论。

  意图:让学生感知“特殊到一般”的辩证思想;求零点过程中,了解转化(求零点转化为求方程f(x)=0的根)的数学思想,感受函数与方程的联系。

  3、定义与关系

  定义:对于函数y=f(x),我们把使f(x)=0的实数x叫做函数y=f(x)的零点。

  关系:方程f(x)=0有实数根

  函数y=f(x)有零点。

  归纳总结:我们求函数的零点有哪些方法?

  意图:拉*师生距离,体现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师生间的*等关系。融洽的师生关系能真正让学生思维活跃起来,同时继续领会转化思想。

  4、探究零点存在性

  观察二次函数f(x)=x2—2x—3和对数函数f(x)=lgx的图象中零点两侧函数值的正负情况,探究函数零点存在性。如果函数y=f(x)在区间[a,b]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并且有

  f(a)·f(b)<0,那么,函数y=f(x)在区间(a,b)内有零点,即存在c∈(a,b),使得f(c)=0,这个c也就是方程f(x)=0的根。函数y=f(x)的图象与x轴有交点

  意图: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师生互动,让学生体会数形结合思想,享受探究成功的愉悦。

  5、诠释零点存在性

  只要满足上述两个条件,就能判断函数在指定区间内存在零点,若要得到零点的个数,还需结合函数的单调性等性质进行判断。我们还要注意,这只是函数零点存在性的充分条件,它的逆命题就不成立了。

  意图:使学生准确理解零点存在性定理。

  6、例题讲解与练*

  例1求函数f(x)=lnx+2x—6的零点个数。意图:通过例题分析,学会用零点存在性定理确定零点存在区间,并且结合函数性质,判断零点个数的方法。

  练*(P88)

  作业:*题3、1A组3,复*参考题A组1

  高一数学教案《方程根与函数零点》 3

  学*目标

  1. 结合二次函数的图象,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从而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

  2. 掌握零点存在的判定定理.

  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预*教材P86~ P88,找出疑惑之处)

  复*1:一元二次方程 +bx+c=0 (a 0)的解法.

  判别式 = .

  当 0,方程有两根,为 ;

  当 0,方程有一根,为 ;

  当 0,方程无实根.

  复*2:方程 +bx+c=0 (a 0)的根与二次函数y=ax +bx+c (a 0)的图象之间有什么关系?

  判别式 一元二次方程 二次函数图象

  二、新课导学

  ※ 学*探究

  探究任务一:函数零点与方程的根的关系

  问题:

  ① 方程 的解为 ,函数 的图象与x轴有 个交点,坐标为 .

  ② 方程 的解为 ,函数 的图象与x轴有 个交点,坐标为 .

  ③ 方程 的解为 ,函数 的图象与x轴有 个交点,坐标为 .

  根据以上结论,可以得到:

  一元二次方程 的根就是相应二次函数 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 .

  你能将结论进一步推广到 吗?

  新知:对于函数 ,我们把使 的实数x叫做函数 的零点(zero point).

  反思:

  函数 的零点、方程 的实数根、函数 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三者有什么关系?

  试试:

  (1)函数 的零点为 ; (2)函数 的零点为 .

  小结:方程 有实数根 函数 的图象与x轴有交点 函数 有零点.

  探究任务二:零点存在性定理

  问题:

  ① 作出 的图象,求 的值,观察 和 的符号

  ② 观察下面函数 的图象,

  在区间 上 零点; 0;

  在区间 上 零点; 0;

  在区间 上 零点; 0.

  新知:如果函数 在区间 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并且有 0,那么,函数 在区间 内有零点,即存在 ,使得 ,这个c也就是方程 的根.

  讨论:零点个数一定是一个吗? 逆定理成立吗?试结合图形来分析.

  ※ 典型例题

  例1求函数 的零点的个数.

  变式:求函数 的零点所在区间.

  小结:函数零点的求法.

  ① 代数法:求方程 的实数根;

  ② 几何法:对于不能用求根公式的方程,可以将它与函数 的图象联系起来,并利用函数的性质找出零点.

  ※ 动手试试

  练1. 求下列函数的零点:

  (1) ;

  (2) .

  练2. 求函数 的零点所在的大致区间.

  三、总结提升

  ※ 学*小结

  ①零点概念;②零点、与x轴交点、方程的根的关系;③零点存在性定理

  ※ 知识拓展

  图象连续的函数的零点的性质:

  (1)函数的图象是连续的,当它通过零点时(非偶次零点),函数值变号.

  推论:函数在区间 上的图象是连续的,且 ,那么函数 在区间 上至少有一个零点.

  (2)相邻两个零点之间的函数值保持同号.

  学*评价

  ※ 自我评价 你完成本节导学案的情况为( ).

  A. 很好 B. 较好 C. 一般 D. 较差

  ※ 当堂检测(时量:5分钟 满分:10分)计分:

  1. 函数 的零点个数为( ).

  A. 1 B. 2 C. 3 D. 4

  2.若函数 在 上连续,且有 .则函数 在 上( ).

  A. 一定没有零点 B. 至少有一个零点

  C. 只有一个零点 D. 零点情况不确定

  3. 函数 的零点所在区间为( ).

  A. B. C. D.

  4. 函数 的零点为 .

  5. 若函数 为定义域是R的奇函数,且 在 上有一个零点.则 的零点个数为 .

  课后作业

  1. 求函数 的零点所在的大致区间,并画出它的大致图象.

  2. 已知函数 .

  (1) 为何值时,函数的图象与 轴有两个零点;

  (2)若函数至少有一个零点在原点右侧,求 值.

  高一数学教案《方程根与函数零点》 4

  一、背景分析

  1、学*任务分析

  函数与方程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既是初等数学的基础,又是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的连接纽带。在新课程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为什么要引进函数的零点?原因是要用函数的观点统帅中学数学,把解方程问题纳入到函数问题中.引入函数的零点,解方程的问题就变成了求函数的零点问题.

  就本章而言,本节通过对二次函数的图象的研究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以及根的个数的判断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相应的二次函数的零点的联系,然后由特殊到一般,将其推广到一般方程与相应的函数的情形.它既揭示了初中一元二次方程与相应的二次函数的内在联系,也引出对函数知识的总结拓展。之后将函数零点与方程的根的关系在利用二分法解方程中(3.1.2)加以应用,通过建立函数模型以及模型的求解(3.2)更全面地体现函数与方程的关系,逐步建立起函数与方程的联系.即体现了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又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总之,本节课渗透着重要的数学思想 “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思想” “方程与函数”和“数形结合”的思想,教好本节课可以为学好中学数学打下一个良好基础,因此教好本节是至关重要的。

  2、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学*本节内容之前已经学*了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理解了函数图象与性质之间的关系,尤其熟悉二次函数,并且已经具有一定的数形结合思想,这为理解函数的零点提供了直观认识,并为判定零点是否存在和求出零点提供了支持;学生有一定的方程知识的基础,熟悉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方法,这为深入理解函数的零点及方程的根与函数零点的联系提供了依据.但学生对于函数与方程之间的联系缺乏一定的认识,对于综合应用函数图象与性质尚不够熟练,这些都给学生在联系函数与方程,发现函数零点的存在性事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又加上函数零点存在性的判定方法表述较为抽象难以概括。因此教学中尽可能提供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亲身体验中掌握知识与方法,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二次函数图象和一元二次方程通过直观感受发现并归纳出函数零点的概念;在函数零点存在性的判定方法的教学时

  应该为学生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计算、作图、思考理解问题的本质。

  二、教学目标设计

  1、结合《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为突破口,探究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的关系.

  (2)、掌握在某区间上图象连续的函数存在零点的判定方法;学会在某区间上图象连续的函数存在零点的判定方法。

  (3)、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发现的乐趣,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思想,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重点难点设计

  重点:函数零点与方程根之间的关系;连续函数在某区间上存在零点的判定方法。难点:发现与理解方程的根与函数零点的关系;探究发现函数存在零点的方法。

  三、教学媒体设计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以及学生学*的需要,教学媒体设计如下:

  1、多媒体辅助教学

  在对某区间上图象连续的函数存在零点的判定方法的探究过程中,利用小马过河的形象实例把抽象的判定定理还原到具体的可观察可操作的层面上来,弱化纯粹的逻辑推理,把“数”转化到了“形”.

  多媒体使用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思维空间,提高了探究活动的质量。同时,为有效的指导学生活动,在教学中也使用了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所做的练*,并在此过程中队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评价。

  2、设计合理的板书

  为对本课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教学时将重要内容进行板书,如: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设问激疑--创设情境问题1:求下列方程的根.(1)(2)(3)

  设计意图:从学生较为熟悉的方程(一元一次、一元二次方程)出发,再提出稍微难一点的方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而使学生认识到有些复杂的方程用以前的解题方法求解很不方便,需要寻求新的解决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启发引导,初步探究问题2:作出下列二次函数的图象

  (1)y=x2+2x-3 (2)y=x2+2x+1 (3)y=x2+2x+3以上各函数图象与相应方程的根有何关系?

  设计意图:与问题1联系起来结合一次、二次函数图象,判断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为理解函数的零点,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作准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问题3:二次函数y=ax2+bx+c (a≠0)的图象与x轴交点和相应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有何关系?

  设计意图:把具体的结论推广到一般情况,向学生渗透“从最简单、最熟悉的问题入手解决较复杂问题”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由此的出结论: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就是相应方程的实数根。

  (三)形成概念

  归纳:方程f(x)=0的实数根就是函数y=f(x)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定义:对于函数y=f(x),我们把使f(x)=0的实数x叫做函数y=f(x)的零点。由此引出课题:等价关系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熟悉的环境中发现新知识,并与原有的知识形成联系,利用方程与函数的联系,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的能力,并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高一数学教案《方程根与函数零点》 5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选自人教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A版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函数是中学数学的核心概念,核心的根本原因之一在于函数与其他知识具有广泛的联系性,而函数的零点就是其中的一个链结点,它从不同的角度,将数与形,函数与方程有机的联系在一起。

  本节是函数应用的第一课,学生在系统地掌握了函数的概念及性质,基本初等函数知识后,学*方程的根与函数零点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来判断方程的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从而掌握函数在某个去件上存在零点的判定方法。为下节“二分法求方程的*似解”和后续学*的算法提供了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地位重要。

  对函数与方程的关系有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教材遵循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学生认为较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与相应的二次函数入手,由具体到一般,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相应的二次函数的零点的联系,然后将其推广到一般方程与相应的函数的情形。

  【教材目标】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新课标对本节课的教学要求,考虑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与心理特征,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根与相应函数零点的关系,学会将求方程的根的问题转化为求相应函数零点的问题;

  2.理解零点存在条件,并能确定具体函数存在零点的区间.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发现、探究实践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在函数与方程的联系中体验数学转化思想的意义和价值

  【教材重难点】

  本着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函数的零点与方程的根之间的联系,掌握零点存在的判定条件及应用.

  教学难点:探究发现函数零点的存在性。

  【教法分析】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指导学生比较对照区别方程的根与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的方法,指导学生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函数零点附*的函数值之间的关系的方法,并比较采用“启发—探究—讨论”式教学模式。这样的教法有利于突出重点——函数的零点与方程的根之间的联系与零点存在的判定条件及应用

  【学法分析】

  1.通过前面的学*,学生已经了解一些基本初等函数的模型,掌握了函数图象的一般画法,及一定的看图识图能力,这为本节课利用函数图象,判断方程根的存在性提供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对于函数零点的概念本质的理解,学生缺乏的是函数的观点,或是函数应用的意识,造成对函数与方程之间的联系缺乏了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由简单到复杂,使学生认识到有些复杂的方程用以前的解题方法求解很不方便,需要寻求新的解决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学生熟悉二次函数图象和二次方程为*台,观察方程和函数形式上的联系,从而得到方程实数根与函数图象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理解零点是连接函数与方程的结点。

  (二)启发引导,形成概念

  利用辨析练*,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目的要学生明确零点是一个实数,不是一个点。

  引导学生得出三个重要的等价关系,体现了“化归”和“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这也是解题的关键。

  (三)初步运用,示例练*

  巩固函数零点的求法,渗透二次函数以外的函数零点情况.进一步体会方程与函数的关系。

  (四)讨论探究,揭示定理

  通过小组讨论完成探究,教师恰当辅导,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出函数零点存在性的判定方法。这样设计既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也让学生经历从特殊到一般过程。函数零点的存在性判定定理,其目的就是通过找函数的零点来研究方程的根,进一步突出函数思想的应用,也为二分法求方程的*似解作好知识上和思想上的准备。

  (四)讨论辨析,形成概念

  引导学生理解函数零点存在定理,分析其中各条件的作用,并通过特殊图象来帮助学生理解,将抽象的问题转化为直观形象的图形,更利于学生理解定理的本质.定理不需证明,关键在于让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并加以确认,有些需要结合具体的实例,加强对定理进行全面的认识,比如定理应用的局限性,即定理的前提是函数的图象必须是连续的,定理只能判定函数的“变号”零点;定理结论中零点存在但不一定唯一,需要结合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作进一步的判断。定理的逆命题不成立。

  (五)观察感知,例题学*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用定理来解决相关的具体问题,接着让学生利用计算器完成对应值表,然后利用函数单调性判断零点的个数,并借助函数图象对整个解题思路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六)知识应用,尝试练*

  对新知识的理解需要一个不断深化完善的过程,通过练*,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应用,同时反映教学效果,便于教师进行查漏补缺。

  (七)课后作业,自主学*

  巩固学生所学的新知识,将学生的思维向外延伸,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高一数学教案《方程根与函数零点》范文五份扩展阅读


高一数学教案《方程根与函数零点》范文五份(扩展1)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教学设计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教学设计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教学设计1

  一、教学内容解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函数零点的的概念、函数零点存在性判定定理。

  函数f(x)的零点,是中学数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从函数值与自变量对应的角度看,就是使函数值为0的实数x;从方程的角度看,即为相应方程f(x)=0的实数根,从函数的图形表示看,函数的零点就是函数f(x)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函数是中学数学的核心概念,核心的根本原因之一在于函数与其他知识具有广泛的联系性,而函数的零点就是其中的一个链结点,它从不同的角度,将数与形,函数与方程有机的联系在一起。

  函数零点的存在性判定定理,其目的就是通过找函数的零点来研究方程的根,进一步突出函数思想的应用,也为二分法求方程的*似解作好知识上和思想上的准备。定理不需证明,关键在于让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并加以确认,由些需要结合具体的实例,加强对定理进行全面的认识,比如定理应用的局限性,即定理的前提是函数的图象必须是连续的,定理只能判定函数的“变号”零点;定理结论中零点存在但不一定唯一,需要结合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作进一步的判断。

  对函数与方程的关系有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教材遵循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学生认为较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与相应的二次函数入手,由具体到一般,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相应的二次函数的零点的联系,然后将其推广到一般方程与相应的函数的情形。

  函数与方程相比较,一个“动”,一个“静”;一个“整体”,一个“局部”。用函数的观点研究方程,本质上就是将局部的问题放在整体中研究,将静态的结果放在动态的过程中研究,这为今后进一步学*函数与不等式等其它知识的联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节是函数应用的第一课,因此教学时应当站在函数应用的高度,从函数与其他知识的联系的角度来引入较为适宜。

  二、教学目标解析

  1.结合具体的问题,并从特殊推广到一般,使学生领会函数与方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

  2.结合函数图象,通过观察分析特殊函数的零点存在的特点,通过问题,理解连续函数在某个区间上存在零点的判定方法,并能由此方法判定函数在某个区间上存在零点。了解定理应用的前提条件,应用的局限性,及定理的准确结论。

  3.通过具体实例,学生能结合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进一步判断函数零点的个数。

  4.在学*过程中,体验函数与方程思想及数形结合思想。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1.通过前面的学*,学生已经了解一些基本初等函数的模型,掌握了函数图象的一般画法,及一定的看图识图能力,这为本节课利用函数图象,判断方程根的存在性提供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对于函数零点的概念本质的理解,学生缺乏的是函数的观点,或是函数应用的意识,造成对函数与方程之间的联系缺乏了解。由此作为函数应用的第一课时,有必要点明函数的核心地位,即说明函数与其他知识的联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树立起函数应用的意识。并从此出发,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思考,再通过实例的确认与体验,从直观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学*方式,捅破学生认识上的这层“窗户纸”。

  2.对于零点存在的判定定理,教材不要求给予其证明,这需要教师提供一定量的具体案例让学生操作感知,同时鼓励学生举例来验证,最终能自主地获得并确认该定理的结论。对于定理的条件和结论,学生往往考虑不够深入,需要教师通过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正面、反面、侧面等不同的角度重新进行审视。

  3.函数的零点,体现了函数与方程之间的密切联系,教学中应遵循高中数学以函数为主线的这一原则进行联结,侧重在从函数的角度看方程,同时为二分法求方程的*似解作知识和思想上的准备。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函数是中学数学的核心内容,它不仅在生活中有着大量的应用,与其他数学知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若能抓住这一联系,你就拥有了一把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案例1:周长为定值的矩形

  不妨取l=12

  问题1:求其面积的值:

  显然面积是一个关于x的一个二次多项式

  ,用几何画板演示矩形的变化:

  问题2:求矩形面积的最大值?

  当x取不同值时,代数式的值也相应随之变化,你能从函数的角度审视其中的关系吗?

  问题3:能否使得矩形的面积为8?你是如何分析的?

  (1)实验演示的角度进行估计,拖动时难以恰好出现面积为8的情况;

  (2)解方程:x(6-x)=8

  (3)方程x(6-x)=8能否从函数的角度来进行描述?

  问题4:

  一般地,对于一般的二次三项式,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它们之间有何联系?

  结论:

  代数式的值就是相应的函数值;

  方程的根就是使相应函数值为0的x的值。

  更一般地

  方程f(x)=0的根,就是使函数值y=f(x)的函数值为0的x值,从函数的角度我们称之为零点。

  设计意图:本节课是函数应用的第一课,有必要让学生对函数的应用有所了解。从具体的问题出发,揭示函数与代数式、方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从学生所熟悉的具体的二次函数,推广到一般的二次函数,再进一步推广到一般的函数。

  (二) 互动交流 研讨新知

  1.函数零点的概念:

  对于函数

  ,把使

  成立的实数

  叫做函数

  的零点.

  2.对零点概念的理解

  案例2:观察图象

  问题1:此图象是否能表示函数?

  问题2:你能从中分析函数有哪些零点吗?

  问题3:从函数图象的角度,你能对函数的零点换一种说法吗?

  结论:函数

  的零点就是方程

  实数根,亦即函数

  的图象与

  轴交点的横坐标.即:

  方程

  有实数根

  函数

  的图象与

  轴有交点

  函数

  有零点.

  设计意图:进一步掌握函数的核心概念,同时通过图象进行一步完善对函数零点的全面理解,为下面借助图象探究零点存在性定理作好一定的铺垫。

  2.零点存在定理的探究

  案例3:下表是三次函数

  的部分对应值表:

  问题1:你能从表中找出函数的零点吗?

  问题2:结合图象与表格,你能发现此函数零点的附*函数值有何特点?

  生:两边的函数值异号!

  问题3:如果一个函数f(x)满足f(a)f(b)<0,在区间(a,b)上是否一定存在着函数的零点?

  注意:函数在区间上必须是连续的(图象能一笔画),从而引出零点存在性定理.

  问题4: 有位同学画了一个图,认为定理不一定成立,你的看法呢?

  问题5:你能改变定理的条件或结论,得到一些新的命题吗?

  如1:加强定理的结论:若在区间[a,b]上连续函数f(x)满足f(a)f(b)<0,是否意味着函数f(x)在[a,b]上恰有一个零点?

  如2.将定理反过来:若连续函数f(x)在[a,b]上有一个零点,是否一定有f(a)f(b)<0?

  如3:一般化:一个函数的零点是否都可由上述的定理进行判断?(反例:同号零点,如案例2中的零点-2)

  设计意图:通过表格,是为了进一步巩固对函数这一概念的全面认识,并为观察零点存在性定理中函数值的异号埋下伏笔。通过教师的设问让学生进一步全面深入地领悟定理的内容,而鼓励学生提问,是培养学生学*主动性和创造能力必要的过程。

  (三)巩固深化,发展思维

  例1、求函数f(x)=㏑x+2x -6的零点个数。

  设计问题:

  (1)你可以想到什么方法来判断函数零点?

  (2)你是如何来确定零点所在的区间的?请各自选择。

  (3)零点是唯一的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对所学内容巩固,可以借助<几何画板>画出函数f(x)的图象观察,也可借助列出函数值表观察。

  本题可以使学生意识对零点的区间是不唯一的,为下一节二分法求方程的*似解奠定基础。

  让学生进一步领悟,零点的唯一性需要借助函数的单调性。

  (四)归纳整理,整体认识

  请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内容有哪些?

  所涉及到的主要数学思想又有哪些?

  你还获得了什么?

  (五)作业(略)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结合二次函数的图象,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个数,从而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的根的联系.理解并会用零点存在性定理。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猜想,验证的能力,并从中体验从特殊到一般及函数与方程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热情和求知欲,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函数零点与方程根之间的联系,掌握零点的概念

  难点:函数零点与方程根之间的联系

  三、教法学法

  以问题为载体,学生活动为主线,以多媒体辅助教学为手段利用探究式教学法,构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台

  四、教学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问题1求下列方程的根

  师生互动:问题1让学生通过自主解前3小题,复*一元二次方程根三种情形。

  问题2填写下表,探究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相应二次函数与x轴的交点的关系?

  师生互动:让学生自主完成表格,观察并总结数学规律

  问题3完成表格,并观察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相应二函数图象与x轴交点的关系?

  师生互动:让学生通过探究,归纳概括所发现结论,并能用相对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

  2.建构函数零点概念

  函数零点的概念:对于函数y=f(x),我们把使f(x)=0的实数x叫做函数y=f(x)的零点。

  思考:

  (1)零点是一个点吗?

  (2)零点跟方程的根的关系?

  (3)请你说出问题2中3个函数的零点及个数?(投影问题2的表格)

  师生互动:教师逐一给出3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对回答正确学生给予表扬,不正确学生给予提示与鼓励。

  3.知识的延伸,得出等价关系

  (1)方程f(x)=0有实数根(2)函数y=f(x)有零点

  (3)函数y=f(x)的图象与x轴有交点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教学设计3

  学*目标

  1.结合二次函数的图象,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从而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

  2.掌握零点存在的判定定理.

  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预*教材P86~P88,找出疑惑之处)

  复*1:一元二次方程+bx+c=0(a0)的解法.

  判别式=.

  当0,方程有两根,为;

  当0,方程有一根,为;

  当0,方程无实根.

  复*2:方程+bx+c=0(a0)的根与二次函数y=ax+bx+c(a0)的图象之间有什么关系?

  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图象

  二、新课导学

  ※学*探究

  探究任务一:函数零点与方程的根的关系

  问题:

  ①方程的解为,函数的图象与x轴有个交点,坐标为.

  ②方程的解为,函数的图象与x轴有个交点,坐标为.

  ③方程的解为,函数的图象与x轴有个交点,坐标为.

  根据以上结论,可以得到: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就是相应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

  你能将结论进一步推广到吗?

  新知:对于函数,我们把使的实数x叫做函数的零点(zeropoint).

  反思:

  函数的零点、方程的实数根、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三者有什么关系?

  试试:

  (1)函数的零点为;(2)函数的零点为.

  小结:方程有实数根函数的图象与x轴有交点函数有零点.

  探究任务二:零点存在性定理

  问题:

  ①作出的图象,求的值,观察和的符号

  ②观察下面函数的图象,

  在区间上零点;0;

  在区间上零点;0;

  在区间上零点;0.

  新知:如果函数在区间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并且有<0,那么,函数在区间内有零点,即存在,使得,这个c也就是方程的根.

  讨论:零点个数一定是一个吗?逆定理成立吗?试结合图形来分析.

  ※典型例题

  例1求函数的零点的个数.

  变式:求函数的零点所在区间.

  小结:函数零点的求法.

  ①代数法:求方程的实数根;

  ②几何法:对于不能用求根公式的方程,可以将它与函数的图象联系起来,并利用函数的性质找出零点.

  ※动手试试

  练1.求下列函数的零点:

  (1);

  (2).

  练2.求函数的零点所在的大致区间.

  三、总结提升

  ※学*小结

  ①零点概念;②零点、与x轴交点、方程的.根的关系;③零点存在性定理

  ※知识拓展

  图象连续的函数的零点的性质:

  (1)函数的图象是连续的,当它通过零点时(非偶次零点),函数值变号.

  推论:函数在区间上的图象是连续的,且,那么函数在区间上至少有一个零点.

  (2)相邻两个零点之间的函数值保持同号.

  学*评价

  ※自我评价你完成本节导学案的情况为().

  A.很好B.较好C.一般D.较差

  ※当堂检测(时量:5分钟满分:10分)计分:

  1.函数的零点个数为().

  A.1B.2C.3D.4

  2.若函数在上连续,且有.则函数在上().

  A.一定没有零点B.至少有一个零点

  C.只有一个零点D.零点情况不确定

  3.函数的零点所在区间为().

  A.B.C.D.

  4.函数的零点为.

  5.若函数为定义域是R的奇函数,且在上有一个零点.则的零点个数为.

  课后作业

  1.求函数的零点所在的大致区间,并画出它的大致图象.

  2.已知函数.

  (1)为何值时,函数的图象与轴有两个零点;

  (2)若函数至少有一个零点在原点右侧,求值.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教学设计4

  一、背景分析

  1、学*任务分析

  函数与方程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既是初等数学的基础,又是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的连接纽带。在新课程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为什么要引进函数的零点?原因是要用函数的观点统帅中学数学,把解方程问题纳入到函数问题中.引入函数的零点,解方程的问题就变成了求函数的零点问题.

  就本章而言,本节通过对二次函数的图象的研究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以及根的个数的判断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相应的二次函数的零点的联系,然后由特殊到一般,将其推广到一般方程与相应的函数的情形.它既揭示了初中一元二次方程与相应的二次函数的内在联系,也引出对函数知识的总结拓展。之后将函数零点与方程的根的关系在利用二分法解方程中(3.1.2)加以应用,通过建立函数模型以及模型的求解(3.2)更全面地体现函数与方程的关系,逐步建立起函数与方程的联系.即体现了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又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总之,本节课渗透着重要的数学思想 “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思想” “方程与函数”和“数形结合”的思想,教好本节课可以为学好中学数学打下一个良好基础,因此教好本节是至关重要的。

  2、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学*本节内容之前已经学*了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理解了函数图象与性质之间的关系,尤其熟悉二次函数,并且已经具有一定的数形结合思想,这为理解函数的零点提供了直观认识,并为判定零点是否存在和求出零点提供了支持;学生有一定的方程知识的基础,熟悉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方法,这为深入理解函数的零点及方程的根与函数零点的联系提供了依据.但学生对于函数与方程之间的联系缺乏一定的认识,对于综合应用函数图象与性质尚不够熟练,这些都给学生在联系函数与方程,发现函数零点的存在性事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又加上函数零点存在性的判定方法表述较为抽象难以概括。因此教学中尽可能提供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亲身体验中掌握知识与方法,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二次函数图象和一元二次方程通过直观感受发现并归纳出函数零点的概念;在函数零点存在性的判定方法的教学时

  应该为学生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计算、作图、思考理解问题的本质。

  二、教学目标设计

  1、结合《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为突破口,探究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的关系.

  (2)、掌握在某区间上图象连续的函数存在零点的判定方法;学会在某区间上图象连续的函数存在零点的判定方法。

  (3)、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发现的乐趣,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思想,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重点难点设计

  重点:函数零点与方程根之间的关系;连续函数在某区间上存在零点的判定方法。难点:发现与理解方程的根与函数零点的关系;探究发现函数存在零点的方法。

  三、教学媒体设计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以及学生学*的需要,教学媒体设计如下:

  1、多媒体辅助教学

  在对某区间上图象连续的函数存在零点的判定方法的探究过程中,利用小马过河的形象实例把抽象的判定定理还原到具体的可观察可操作的层面上来,弱化纯粹的逻辑推理,把“数”转化到了“形”.

  多媒体使用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思维空间,提高了探究活动的质量。同时,为有效的指导学生活动,在教学中也使用了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所做的练*,并在此过程中队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评价。

  2、设计合理的板书

  为对本课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教学时将重要内容进行板书,如: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设问激疑--创设情境问题1:求下列方程的根.(1)(2)(3)

  设计意图:从学生较为熟悉的方程(一元一次、一元二次方程)出发,再提出稍微难一点的方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而使学生认识到有些复杂的方程用以前的解题方法求解很不方便,需要寻求新的解决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启发引导,初步探究问题2:作出下列二次函数的图象

  (1)y=x2+2x-3 (2)y=x2+2x+1 (3)y=x2+2x+3以上各函数图象与相应方程的根有何关系?

  设计意图:与问题1联系起来结合一次、二次函数图象,判断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为理解函数的零点,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作准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问题3:二次函数y=ax2+bx+c (a≠0)的图象与x轴交点和相应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有何关系?

  设计意图:把具体的结论推广到一般情况,向学生渗透“从最简单、最熟悉的问题入手解决较复杂问题”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由此的出结论: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就是相应方程的实数根。

  (三)形成概念

  归纳:方程f(x)=0的实数根就是函数y=f(x)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定义:对于函数y=f(x),我们把使f(x)=0的实数x叫做函数y=f(x)的零点。由此引出课题:等价关系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熟悉的环境中发现新知识,并与原有的知识形成联系,利用方程与函数的联系,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的能力,并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高一数学教案《方程根与函数零点》范文五份(扩展2)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教案优选【5】篇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教案 1

  一、教学内容解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函数零点的的概念、函数零点存在性判定定理。

  函数f(x)的零点,是中学数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从函数值与自变量对应的角度看,就是使函数值为0的实数x;从方程的角度看,即为相应方程f(x)=0的实数根,从函数的图形表示看,函数的零点就是函数f(x)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函数是中学数学的核心概念,核心的根本原因之一在于函数与其他知识具有广泛的联系性,而函数的零点就是其中的一个链结点,它从不同的角度,将数与形,函数与方程有机的联系在一起。

  函数零点的存在性判定定理,其目的就是通过找函数的零点来研究方程的根,进一步突出函数思想的应用,也为二分法求方程的*似解作好知识上和思想上的准备。定理不需证明,关键在于让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并加以确认,由些需要结合具体的实例,加强对定理进行全面的认识,比如定理应用的局限性,即定理的前提是函数的图象必须是连续的,定理只能判定函数的“变号”零点;定理结论中零点存在但不一定唯一,需要结合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作进一步的判断。

  对函数与方程的关系有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教材遵循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学生认为较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与相应的二次函数入手,由具体到一般,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相应的二次函数的零点的联系,然后将其推广到一般方程与相应的函数的情形。

  函数与方程相比较,一个“动”,一个“静”;一个“整体”,一个“局部”。用函数的观点研究方程,本质上就是将局部的问题放在整体中研究,将静态的结果放在动态的过程中研究,这为今后进一步学*函数与不等式等其它知识的联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节是函数应用的第一课,因此教学时应当站在函数应用的高度,从函数与其他知识的联系的角度来引入较为适宜。

  二、教学目标解析

  1.结合具体的问题,并从特殊推广到一般,使学生领会函数与方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

  2.结合函数图象,通过观察分析特殊函数的零点存在的特点,通过问题,理解连续函数在某个区间上存在零点的判定方法,并能由此方法判定函数在某个区间上存在零点。了解定理应用的前提条件,应用的局限性,及定理的准确结论。

  3.通过具体实例,学生能结合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进一步判断函数零点的个数。

  4.在学*过程中,体验函数与方程思想及数形结合思想。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1.通过前面的学*,学生已经了解一些基本初等函数的模型,掌握了函数图象的一般画法,及一定的看图识图能力,这为本节课利用函数图象,判断方程根的存在性提供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对于函数零点的概念本质的理解,学生缺乏的是函数的观点,或是函数应用的意识,造成对函数与方程之间的联系缺乏了解。由此作为函数应用的第一课时,有必要点明函数的核心地位,即说明函数与其他知识的联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树立起函数应用的意识。并从此出发,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思考,再通过实例的确认与体验,从直观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学*方式,捅破学生认识上的这层“窗户纸”。

  2.对于零点存在的判定定理,教材不要求给予其证明,这需要教师提供一定量的具体案例让学生操作感知,同时鼓励学生举例来验证,最终能自主地获得并确认该定理的结论。对于定理的条件和结论,学生往往考虑不够深入,需要教师通过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正面、反面、侧面等不同的角度重新进行审视。

  3.函数的零点,体现了函数与方程之间的密切联系,教学中应遵循高中数学以函数为主线的这一原则进行联结,侧重在从函数的角度看方程,同时为二分法求方程的*似解作知识和思想上的准备。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函数是中学数学的核心内容,它不仅在生活中有着大量的应用,与其他数学知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若能抓住这一联系,你就拥有了一把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案例1:周长为定值的矩形

  不妨取l=12

  问题1:求其面积的值:

  显然面积是一个关于x的一个二次多项式,用几何画板演示矩形的变化:

  问题2:求矩形面积的最大值?

  当x取不同值时,代数式的值也相应随之变化,你能从函数的角度审视其中的关系吗?

  问题3:能否使得矩形的面积为8?你是如何分析的?

  (1)实验演示的角度进行估计,拖动时难以恰好出现面积为8的情况;

  (2)解方程:x(6-x)=8

  (3)方程x(6-x)=8能否从函数的角度来进行描述?

  问题4:

  一般地,对于一般的二次三项式,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它们之间有何联系?

  结论:

  代数式的值就是相应的函数值;方程的根就是使相应函数值为0的x的值。

  更一般地方程f(x)=0的根,就是使函数值y=f(x)的函数值为0的x值,从函数的角度我们称之为零点。

  设计意图:本节课是函数应用的第一课,有必要让学生对函数的应用有所了解。从具体的问题出发,揭示函数与代数式、方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从学生所熟悉的具体的二次函数,推广到一般的二次函数,再进一步推广到一般的函数。

  (二) 互动交流 研讨新知

  1.函数零点的概念:

  对于函数,把使成立的实数叫做函数的零点.

  2.对零点概念的理解

  案例2:观察图象

  问题1:此图象是否能表示函数?

  问题2:你能从中分析函数有哪些零点吗?

  问题3:从函数图象的角度,你能对函数的零点换一种说法吗?

  结论:函数的零点就是方程实数根,亦即函数的图象与轴交点的横坐标.即:方程有实数根函数的图象与轴有交点函数有零点.

  设计意图:进一步掌握函数的核心概念,同时通过图象进行一步完善对函数零点的全面理解,为下面借助图象探究零点存在性定理作好一定的铺垫。

  2.零点存在定理的探究

  案例3:下表是三次函数的部分对应值表:

  问题1:你能从表中找出函数的零点吗?

  问题2:结合图象与表格,你能发现此函数零点的附*函数值有何特点?

  生:两边的函数值异号!

  问题3:如果一个函数f(x)满足f(a)f(b)0,在区间(a,b)上是否一定存在着函数的零点?

  注意:函数在区间上必须是连续的(图象能一笔画),从而引出零点存在性定理.

  问题4: 有位同学画了一个图,认为定理不一定成立,你的看法呢?

  问题5:你能改变定理的条件或结论,得到一些新的命题吗?

  如1:加强定理的结论:若在区间[a,b]上连续函数f(x)满足f(a)f(b)0,是否意味着函数f(x)在[a,b]上恰有一个零点?

  如2.将定理反过来:若连续函数f(x)在[a,b]上有一个零点,是否一定有f(a)f(b)0?

  如3:一般化:一个函数的零点是否都可由上述的定理进行判断?(反例:同号零点,如案例2中的零点-2)

  设计意图:通过表格,是为了进一步巩固对函数这一概念的全面认识,并为观察零点存在性定理中函数值的异号埋下伏笔。通过教师的设问让学生进一步全面深入地领悟定理的内容,而鼓励学生提问,是培养学生学*主动性和创造能力必要的过程。

  (三)巩固深化,发展思维

  例1、求函数f(x)=㏑x+2x -6的零点个数。

  设计问题:

  (1)你可以想到什么方法来判断函数零点?

  (2)你是如何来确定零点所在的区间的?请各自选择。

  (3)零点是唯一的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对所学内容巩固,可以借助几何画板画出函数f(x)的图象观察,也可借助列出函数值表观察。

  本题可以使学生意识对零点的区间是不唯一的,为下一节二分法求方程的*似解奠定基础。

  让学生进一步领悟,零点的唯一性需要借助函数的单调性。

  (四)归纳整理,整体认识

  请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内容有哪些?

  所涉及到的主要数学思想又有哪些?

  你还获得了什么?

  (五)作业(略)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教案 2

  教学要求:

  结合二次函数的图象,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从而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掌握零点存在的判定条件.

  教学重点:

  体会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之间的联系,掌握零点存在的判定条件.

  教学难点:

  恰当的使用信息工具,探讨函数零点个数.

  教学过程:

  一、复*准备:

  思考:一元二次方程 +bx+c=o(a 0)的根与二次函数y=ax +bx+c的图象之间有什么关系?

  二、讲授新课:

  1、探讨函数零点与方程的根的关系:

  ① 探讨:方程x -2x-3=o 的根是什么?函数y= x -2x-3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

  方程x -2x+1=0的根是什么?函数y= x -2x+1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

  方程x -2x+3=0的根是什么?函数y= x -2x+3的图象与x轴有几个交点?

  ② 根据以上探讨,让学生自己归纳并发现得出结论: → 推广到y=f(x)呢?

  一元二次方程 +bx+c=o(a 0)的根就是相应二次函数y=ax +bx+c的图象与x轴交点横坐标.

  ③ 定义零点:对于函数y=f(x),我们把使f(x)=0的实数x叫做函数y=f(x)的零点.

  ④ 讨论:y=f(x)的零点、方程f(x)=0的实数根、函数y=f(x) 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的关系?

  结论:方程f(x)=0有实数根 函数y=f(x) 的图象与x轴有交点 函数y=f(x)有零点

  ⑤ 练*:求下列函数的零点 ; → 小结:二次函数零点情况

  2、教学零点存在性定理及应用:

  ① 探究:作出 的图象,让同学们求出f(2),f(1)和f(0)的值, 观察f(2)和f(0)的符号

  ②观察下面函数 的图象,在区间 上______(有/无)零点; _____0(<或>). 在区间 上______(有/无)零点; _____0(<或>). 在区间 上______(有/无)零点; _____0(<或>).

  ③定理:如果函数y=f(x)在区间[a,b]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并且有f(a).f(b)0,那么,函数y=f(x)在区间(a,b)内有零点,即存在c (a,b),使得f(c)=0,这个c也就是方程f(x)=0的根.

  ④ 应用:求函数f(x)=lnx+2x-6的零点的个数. (试讨论一些函数值→分别用代数法、几何法)

  ⑤小结:函数零点的求法

  代数法:求方程 的实数根;

  几何法:对于不能用求根公式的方程,可以将它与函数 的图象联系起来,并利用函数的性质找出零点.

  ⑥ 练*:求函数 的零点所在区间.

  3、小结:零点概念;零点、与x轴交点、方程的根的关系;零点存在性定理

  三、巩固练*:

  1. p97, 1,题 2,题 (教师计算机演示,学生回答)

  2. 求函数 的零点所在区间,并画出它的大致图象.

  3. 求下列函数的零点:

  4.已知 :

  (1) 为何值时,函数的图象与 轴有两个零点;

  (2)如果函数至少有一个零点在原点右侧,求 的值.

  5. 作业:p102, 2题;p125 1题。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教案 3

  一、教学内容解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函数零点的的概念、函数零点存在性判定定理。

  函数f(x)的零点,是中学数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从函数值与自变量对应的角度看,就是使函数值为0的实数x;从方程的角度看,即为相应方程f(x)=0的实数根,从函数的图形表示看,函数的零点就是函数f(x)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函数是中学数学的核心概念,核心的根本原因之一在于函数与其他知识具有广泛的联系性,而函数的零点就是其中的一个链结点,它从不同的角度,将数与形,函数与方程有机的联系在一起。

  函数零点的存在性判定定理,其目的就是通过找函数的零点来研究方程的根,进一步突出函数思想的应用,也为二分法求方程的*似解作好知识上和思想上的准备。定理不需证明,关键在于让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并加以确认,由些需要结合具体的实例,加强对定理进行全面的认识,比如定理应用的局限性,即定理的前提是函数的图象必须是连续的,定理只能判定函数的“变号”零点;定理结论中零点存在但不一定唯一,需要结合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作进一步的判断。

  对函数与方程的关系有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教材遵循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学生认为较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与相应的二次函数入手,由具体到一般,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相应的二次函数的零点的联系,然后将其推广到一般方程与相应的函数的情形。

  函数与方程相比较,一个“动”,一个“静”;一个“整体”,一个“局部”。用函数的观点研究方程,本质上就是将局部的问题放在整体中研究,将静态的结果放在动态的过程中研究,这为今后进一步学*函数与不等式等其它知识的联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节是函数应用的第一课,因此教学时应当站在函数应用的高度,从函数与其他知识的联系的角度来引入较为适宜。

  二、教学目标解析

  1.结合具体的问题,并从特殊推广到一般,使学生领会函数与方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

  2.结合函数图象,通过观察分析特殊函数的零点存在的特点,通过问题,理解连续函数在某个区间上存在零点的判定方法,并能由此方法判定函数在某个区间上存在零点。了解定理应用的前提条件,应用的局限性,及定理的准确结论。

  3.通过具体实例,学生能结合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进一步判断函数零点的个数。

  4.在学*过程中,体验函数与方程思想及数形结合思想。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1.通过前面的学*,学生已经了解一些基本初等函数的模型,掌握了函数图象的一般画法,及一定的看图识图能力,这为本节课利用函数图象,判断方程根的存在性提供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对于函数零点的概念本质的理解,学生缺乏的是函数的观点,或是函数应用的意识,造成对函数与方程之间的联系缺乏了解。由此作为函数应用的第一课时,有必要点明函数的核心地位,即说明函数与其他知识的联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树立起函数应用的意识。并从此出发,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思考,再通过实例的确认与体验,从直观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学*方式,捅破学生认识上的这层“窗户纸”。

  2.对于零点存在的判定定理,教材不要求给予其证明,这需要教师提供一定量的具体案例让学生操作感知,同时鼓励学生举例来验证,最终能自主地获得并确认该定理的结论。对于定理的条件和结论,学生往往考虑不够深入,需要教师通过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正面、反面、侧面等不同的角度重新进行审视。

  3.函数的零点,体现了函数与方程之间的密切联系,教学中应遵循高中数学以函数为主线的这一原则进行联结,侧重在从函数的角度看方程,同时为二分法求方程的*似解作知识和思想上的`准备。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函数是中学数学的核心内容,它不仅在生活中有着大量的应用,与其他数学知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若能抓住这一联系,你就拥有了一把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案例1:周长为定值的矩形

  不妨取l=12

  问题1:求其面积的值:

  显然面积是一个关于x的一个二次多项式

  ,用几何画板演示矩形的变化:

  问题2:求矩形面积的最大值?

  当x取不同值时,代数式的值也相应随之变化,你能从函数的角度审视其中的关系吗?

  问题3:能否使得矩形的面积为8?你是如何分析的?

  (1)实验演示的角度进行估计,拖动时难以恰好出现面积为8的情况;

  (2)解方程:x(6-x)=8

  (3)方程x(6-x)=8能否从函数的角度来进行描述?

  问题4:

  一般地,对于一般的二次三项式,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它们之间有何联系?

  结论:

  代数式的值就是相应的函数值;

  方程的根就是使相应函数值为0的x的值。

  更一般地

  方程f(x)=0的根,就是使函数值y=f(x)的函数值为0的x值,从函数的角度我们称之为零点。

  设计意图:本节课是函数应用的第一课,有必要让学生对函数的应用有所了解。从具体的问题出发,揭示函数与代数式、方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从学生所熟悉的具体的二次函数,推广到一般的二次函数,再进一步推广到一般的函数。

  (二) 互动交流 研讨新知

  1.函数零点的概念:

  对于函数

  ,把使

  成立的实数

  叫做函数

  的零点.

  2.对零点概念的理解

  案例2:观察图象

  问题1:此图象是否能表示函数?

  问题2:你能从中分析函数有哪些零点吗?

  问题3:从函数图象的角度,你能对函数的零点换一种说法吗?

  结论:函数

  的零点就是方程

  实数根,亦即函数

  的图象与

  轴交点的横坐标.即:

  方程

  有实数根

  函数

  的图象与

  轴有交点

  函数

  有零点.

  设计意图:进一步掌握函数的核心概念,同时通过图象进行一步完善对函数零点的全面理解,为下面借助图象探究零点存在性定理作好一定的铺垫。

  2.零点存在定理的探究

  案例3:下表是三次函数

  的部分对应值表:

  问题1:你能从表中找出函数的零点吗?

  问题2:结合图象与表格,你能发现此函数零点的附*函数值有何特点?

  生:两边的函数值异号!

  问题3:如果一个函数f(x)满足f(a)f(b)<0,在区间(a,b)上是否一定存在着函数的零点?

  注意:函数在区间上必须是连续的(图象能一笔画),从而引出零点存在性定理.

  问题4: 有位同学画了一个图,认为定理不一定成立,你的看法呢?

  问题5:你能改变定理的条件或结论,得到一些新的命题吗?

  如1:加强定理的结论:若在区间[a,b]上连续函数f(x)满足f(a)f(b)<0,是否意味着函数f(x)在[a,b]上恰有一个零点?

  如2.将定理反过来:若连续函数f(x)在[a,b]上有一个零点,是否一定有f(a)f(b)<0?

  如3:一般化:一个函数的零点是否都可由上述的定理进行判断?(反例:同号零点,如案例2中的零点-2)

  设计意图:通过表格,是为了进一步巩固对函数这一概念的全面认识,并为观察零点存在性定理中函数值的异号埋下伏笔。通过教师的设问让学生进一步全面深入地领悟定理的内容,而鼓励学生提问,是培养学生学*主动性和创造能力必要的过程。

  (三)巩固深化,发展思维

  例1、求函数f(x)=㏑x+2x -6的零点个数。

  设计问题:

  (1)你可以想到什么方法来判断函数零点?

  (2)你是如何来确定零点所在的区间的?请各自选择。

  (3)零点是唯一的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对所学内容巩固,可以借助<几何画板>画出函数f(x)的图象观察,也可借助列出函数值表观察。

  本题可以使学生意识对零点的区间是不唯一的,为下一节二分法求方程的*似解奠定基础。

  让学生进一步领悟,零点的唯一性需要借助函数的单调性。

  (四)归纳整理,整体认识

  请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内容有哪些?

  所涉及到的主要数学思想又有哪些?

  你还获得了什么?

  (五)作业(略)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教案 4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结合二次函数的图象,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个数,从而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的根的联系.理解并会用零点存在性定理。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猜想,验证的能力,并从中体验从特殊到一般及函数与方程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热情和求知欲,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函数零点与方程根之间的联系,掌握零点的概念

  难点:函数零点与方程根之间的联系

  三、教法学法

  以问题为载体,学生活动为主线,以多媒体辅助教学为手段利用探究式教学法,构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台

  四、教学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问题1求下列方程的根

  师生互动:问题1让学生通过自主解前3小题,复*一元二次方程根三种情形。

  问题2填写下表,探究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相应二次函数与x轴的交点的关系?

  师生互动:让学生自主完成表格,观察并总结数学规律

  问题3完成表格,并观察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相应二函数图象与x轴交点的关系?

  师生互动:让学生通过探究,归纳概括所发现结论,并能用相对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

  2.建构函数零点概念

  函数零点的概念:对于函数y=f(x),我们把使f(x)=0的实数x叫做函数y=f(x)的零点。

  思考:

  (1)零点是一个点吗?

  (2)零点跟方程的根的关系?

  (3)请你说出问题2中3个函数的零点及个数?(投影问题2的表格)

  师生互动:教师逐一给出3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对回答正确学生给予表扬,不正确学生给予提示与鼓励。

  3.知识的延伸,得出等价关系

  (1)方程f(x)=0有实数根

  (2)函数y=f(x)有零点

  (3)函数y=f(x)的图象与x轴有交点。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教案 5

  学*目标

  1. 结合二次函数的图象,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从而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

  2. 掌握零点存在的判定定理.

  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预*教材P86~ P88,找出疑惑之处)

  复*1:一元二次方程 +bx+c=0 (a 0)的解法.

  判别式 = .

  当 0,方程有两根,为 ;

  当 0,方程有一根,为 ;

  当 0,方程无实根.

  复*2:方程 +bx+c=0 (a 0)的根与二次函数y=ax +bx+c (a 0)的图象之间有什么关系?

  判别式 一元二次方程 二次函数图象

  二、新课导学

  ※ 学*探究

  探究任务一:函数零点与方程的根的关系

  问题:

  ① 方程 的解为 ,函数 的图象与x轴有 个交点,坐标为 .

  ② 方程 的解为 ,函数 的图象与x轴有 个交点,坐标为 .

  ③ 方程 的解为 ,函数 的图象与x轴有 个交点,坐标为 .

  根据以上结论,可以得到:

  一元二次方程 的根就是相应二次函数 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 .

  你能将结论进一步推广到 吗?

  新知:对于函数 ,我们把使 的实数x叫做函数 的零点(zero point).

  反思:

  函数 的零点、方程 的实数根、函数 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三者有什么关系?

  试试:

  (1)函数 的零点为 ; (2)函数 的零点为 .

  小结:方程 有实数根 函数 的图象与x轴有交点 函数 有零点.

  探究任务二:零点存在性定理

  问题:

  ① 作出 的图象,求 的值,观察 和 的符号

  ② 观察下面函数 的图象,

  在区间 上 零点; 0;

  在区间 上 零点; 0;

  在区间 上 零点; 0.

  新知:如果函数 在区间 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并且有 0,那么,函数 在区间 内有零点,即存在 ,使得 ,这个c也就是方程 的根.

  讨论:零点个数一定是一个吗? 逆定理成立吗?试结合图形来分析.

  ※ 典型例题

  例1求函数 的零点的个数.

  变式:求函数 的零点所在区间.

  小结:函数零点的求法.

  ① 代数法:求方程 的实数根;

  ② 几何法:对于不能用求根公式的方程,可以将它与函数 的图象联系起来,并利用函数的性质找出零点.

  ※ 动手试试

  练1. 求下列函数的零点:

  (1) ;

  (2) .

  练2. 求函数 的零点所在的大致区间.

  三、总结提升

  ※ 学*小结

  ①零点概念;②零点、与x轴交点、方程的根的关系;③零点存在性定理

  ※ 知识拓展

  图象连续的函数的零点的性质:

  (1)函数的图象是连续的,当它通过零点时(非偶次零点),函数值变号.

  推论:函数在区间 上的图象是连续的,且 ,那么函数 在区间 上至少有一个零点.

  (2)相邻两个零点之间的函数值保持同号.

  学*评价

  ※ 自我评价 你完成本节导学案的情况为( ).

  A. 很好 B. 较好 C. 一般 D. 较差

  ※ 当堂检测(时量:5分钟 满分:10分)计分:

  1. 函数 的零点个数为( ).

  A. 1 B. 2 C. 3 D. 4

  2.若函数 在 上连续,且有 .则函数 在 上( ).

  A. 一定没有零点 B. 至少有一个零点

  C. 只有一个零点 D. 零点情况不确定

  3. 函数 的零点所在区间为( ).

  A. B. C. D.

  4. 函数 的零点为 .

  5. 若函数 为定义域是R的奇函数,且 在 上有一个零点.则 的零点个数为 .

  课后作业

  1. 求函数 的零点所在的大致区间,并画出它的大致图象.

  2. 已知函数 .

  (1) 为何值时,函数的图象与 轴有两个零点;

  (2)若函数至少有一个零点在原点右侧,求 值.


高一数学教案《方程根与函数零点》范文五份(扩展3)

——高一数学教案《函数概念》(精选5篇)

  高一数学教案《函数概念》 1

  教材分析:函数是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高中阶段不仅把函数看成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同时还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刻画函数,高中阶段更注重函数模型化的思想.

  教学目的:

  (1)通过丰富实例,进一步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学*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

  (2)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

  (3)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4)能够正确使用“区间”的符号表示某些函数的定义域;

  教学重点:理解函数的模型化思想,用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

  教学难点:符号“y=f(x)”的含义,函数定义域和值域的区间表示;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复*初中所学函数的概念,强调函数的模型化思想;

  2.阅读课本引例,体会函数是描述客观事物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的思想:

  (1)炮弹的射高与时间的变化关系问题;

  (2)南极臭氧空洞面积与时间的变化关系问题;

  (3)“八五”计划以来我国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与时间的变化关系问题

  备用实例:

  我国xxxx年4月份非典疫情统计:

  日期222324252627282930

  新增确诊病例数1061058910311312698152101

  3.引导学生应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描述各个实例中两个变量间的依赖关系;

  4.根据初中所学函数的概念,判断各个实例中的两个变量间的关系是否是函数关系.

  二、新课教学

  (一)函数的有关概念

  1.函数的概念:

  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function).

  记作:y=f(x),x∈A.

  其中,x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domain);与x的值相对应的y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x)|x∈A}叫做函数的值域(range).

  注意:

  ○1“y=f(x)”是函数符号,可以用任意的字母表示,如“y=g(x)”;

  ○2函数符号“y=f(x)”中的f(x)表示与x对应的函数值,一个数,而不是f乘x.

  2.构成函数的三要素:

  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

  3.区间的概念

  (1)区间的`分类:开区间、闭区间、半开半闭区间;

  (2)无穷区间;

  (3)区间的数轴表示.

  4.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讨论

  (由学生完成,师生共同分析讲评)

  (二)典型例题

  1.求函数定义域

  课本P20例1

  解:(略)

  说明:

  ○1函数的定义域通常由问题的实际背景确定,如果课前三个实例;

  ○2如果只给出解析式y=f(x),而没有指明它的定义域,则函数的定义域即是指能使这个式子有意义的实数的集合;

  ○3函数的定义域、值域要写成集合或区间的形式.

  巩固练*:课本P22第1题

  2.判断两个函数是否为同一函数

  课本P21例2

  解:(略)

  说明:

  ○1构成函数三个要素是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由于值域是由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决定的,所以,如果两个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完全一致,即称这两个函数相等(或为同一函数)

  ○2两个函数相等当且仅当它们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完全一致,而与表示自变量和函数值的字母无关。

  巩固练*:

  ○1课本P22第2题

  ○2判断下列函数f(x)与g(x)是否表示同一个函数,说明理由?

  (1)f(x)=(x-1)0;g(x)=1

  (2)f(x)=x;g(x)=

  (3)f(x)=x2;f(x)=(x+1)2

  (4)f(x)=|x|;g(x)=

  (三)课堂练*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

  (2)

  (3)

  (4)

  (5)

  (6)

  三、归纳小结,强化思想

  从具体实例引入了函数的的概念,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描述了函数的定义及其相关概念,介绍了求函数定义域和判断同一函数的典型题目,引入了区间的概念来表示集合。

  四、作业布置

  课本P28*题1.2(A组)第1—7题(B组)第1题

  高一数学教案《函数概念》 2

  一、教材分析

  函数作为初等数学的核心内容,贯穿于整个初等数学体系之中。函数这一章在高中数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对初中函数概念的承接与深化。在初中,只停留在具体的几个简单类型的函数上,把函数看成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而高中阶段不仅把函数看成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更是从“变量说”到“对应说”,这是对函数本质特征的进一步认识,也是学生认识上的一次飞跃。这一章内容渗透了函数的思想,集合的思想以及数学建模的思想等内容,这些内容的学*,无疑对学生今后的学*起着深刻的影响。

  本节《函数的概念》是函数这一章的起始课。概念是数学的基础,只有对概念做到深刻理解,才能正确灵活地加以应用。本课从集合间的对应来描绘函数概念,起到了上承集合,下引函数的作用。也为进一步学*函数这一章的其它内容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二、重难点分析

  二、重难点的确定

  根据对上述对教材的分析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函数的概念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应该是本章的难点。

  三、学情分析

  1、有利因素:一方面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了变量观点下的函数定义,并具体研究了几类最简单的函数,对函数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在本书第一章学生已经学*了集合的概念,这为学*函数的现代定义打下了基础。

  2、不利因素:函数在初中虽已讲过,不过较为肤浅,本课主要是从两个集合间对应来描绘函数概念,是一个抽象过程,要求学生的抽象、分析、概括的能力比较高,学生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四、目标分析

  1、理解函数的概念,会用函数的定义判断函数,会求一些最基本的函数的定义域、值域。

  2、通过对实际问题分析、抽象与概括,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归纳知识以及逻辑思维、建模等方面的能力。

  3、通过对函数概念形成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不断超越的创新品质。

  五、教法学法

  本节课的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数学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我一方面精心设计问题情景,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另一方面,依据本节为概念学*的特点,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始终在学生知识的“最*发展区”设置问题,倡导学生主动参与,通过不断探究、发现,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让学*过程成为学生心灵愉悦的主动认知过程。

  学法方面,学生通过对新旧两种函数定义的对比,在集合论的观点下初步建构出函数的概念。在理解函数概念的基础上,建构出函数的定义域、值域的概念,并初步掌握它们的求法。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情景1:提供一张表格,把上次运动会得分前10的情况填入表格,我报名次,学生提供分数。

  名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得分

  情景2:汽车的行驶速度为时过早80千米/小时,汽车行驶的距离y与行驶时间x之间的关系式为:y=80x

  情景3:某市一天24小时内的气温变化图:(图略)

  提问(1):这三个例子中都涉及到了几个变化的量?(两个)

  提问(2):当其中一个变量取值确定后,另一个变量将如何?(它的值也随之唯一确定)

  提问(3):这样的关系在初中称之为什么?(函数)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在创设本课开头情境1、2的时候,我并没有运用书中的前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我改成提供给学生一张运动会成绩统计单。是为了创设和学生或者生活相*的情境,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调节课堂气氛,引人入胜,第二个例子我改成一道简单的速度与时间问题,是因为学生对重力加速度的问题还不是很熟悉。同时这两个例子并没有改变课本用三个实例分别代表三种表示函数方法的意图。

  这样学生可以从熟悉的情景引入,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二)探索新知,形成概念

  1、引导分析,探求特征

  思考:如何用集合的语言来阐述上述三个问题的共同特征?

  [设计意图]并不急着让学生回答此问,为引导学生改变思路,换个角度思考问题,进入本节课的重点。这里也是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的体现,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引。

  提问(4):观察上述三问题,它们分别涉及到了哪些集合?(每个问题都涉及到了两个集合,具体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培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提问(5):两个集合的元素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对应)

  及时给出单值对应的定义,并尝试用输入值,输出值的概念来表达这种对应。

  2、抽象归纳,引出概念

  提问(6):现在你能从集合角度说说这三个问题的共同点吗?

  [设计意图]学生相互讨论,并回答,引出函数的概念。训练学生的归纳能力。

  板书:函数的概念

  上述一系列问题,始终在学生知识的“最*发展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通过不断探究、发现,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在学生心情愉悦的氛围中,突破本节课的重点。

  3、探求定义,提出注意

  提问(7):你觉得这个定义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设计意图]剖析概念,使学生抓住概念的本质,便于理解记忆。

  2、例题剖析,强化概念

  例1、判断下列对应是否为函数:

  (1)

  (2)

  [设计意图]通过例1的教学,使学生体会单值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核心作用。

  例2、(1);

  (2)y=x-1;

  (3);

  (4)

  [设计意图]首先对求函数的定义域进行方法引导,偶次方根必需注意的地方,其次,通过(2)(3)两道题,强调只有对应法则与定义域相同的两个函数,才是相同的函数。而与函数用什么字母表示无关,进一步理解函数符号的本质内涵。

  例3、试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

  (1)

  (2)

  [设计意图]让学体会理解函数的三要素。

  4、巩固练*,运用概念

  书本练*P24:1,2,3,4

  5、课堂小结,提升思想

  引导学生进行回顾,使学生对本节课有一个整体把握,将对学生形成的知识系统产生积极的影响。

  七、教学评价

  1、我通过对一系列问题情景的设计,让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实现对本课重难点的突破。

  2、为使课堂形式更加丰富,也可将某些问题改成判断题。

  3、在学生分析、归纳、建构概念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理解的偏差,教师应给予恰当的梳理

  4。本节课的起始,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更理想的教学情景。

  高一数学教案《函数概念》 3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函数是数学中最主要的概念之一,而函数概念贯穿在中学数学的始终,概念是数学的基础,概念性强是函数理论的一个显著特点,只有对概念作到深刻理解,才能正确灵活地加以应用。本课中对函数概念理解的程度会直接影响其它知识的学*,所以函数的第一课时非常的重要。

  2、 教学目标及确立的依据:

  教学目标:

  (1) 教学知识目标:了解对应和映射概念、理解函数的*代定义、函数三要素,以及对函数抽象符号的理解。

  (2) 能力训练目标:通过教学培养的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3) 德育渗透目标:使懂得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目标确立的依据:

  函数是数学中最主要的概念之一,而函数概念贯穿整个中学数学,如:数、式、方程、函数、排列组合、数列极限等都是以函数为中心的代数。加强函数教学可帮助学好其他的内容。而掌握好函数的概念是学好函数的基石。

  3、教学重点难点及确立的依据:

  教学重点:映射的概念,函数的*代概念、函数的三要素及函数符号的理解。

  教学难点:映射的概念,函数*代概念,及函数符号的理解。

  重点难点确立的依据:

  映射的概念和函数的*代定义抽象性都比较强,要求学生的理性认识的能力也比较高,对于刚刚升入高中不久的来说不易理解。而且由于函数在高考中可以以低、中、高挡题出现,所以*年来有一种“函数热”的趋势,所以本节的重点难点必然落在映射的概念和函数的*代定义及函数符号的理解与运用上。

  二、教材的处理:

  将映射的定义及类比手法的运用作为本课突破难点的关键。 函数的定义,是以集合、映射的观点给出,这与初中教材变量值与对应观点给出不一样了,从而给本身就很抽象的函数概念的理解带来更大的困难。为解决这难点,主要是从实际出发调动学生的学*热情与参与意识,运用引导对比的手法,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反复比较几个概念的异同,使真正对函数的概念有很准确的认识。

  三、教学方法和学法

  教学方法:讲授为主,自主预*为辅。

  依据是:因为以新的观点认识函数概念及函数符号与运用时,更重要的是必须给学生讲清楚概念及注意事项,并通过师生的共同讨论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这样才能使函数的概念及符号的运用在学生的思想和知识结构中打上深刻的烙印,为能学好后面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法:四、教学程序

  一、课程导入

  通过举以下一个通俗的例子引出通过某个对应法则可以将两个非空集合联系在一起。

  例1:把高一(12)班和高一(11)全体同学分别看成是两个集合,问,通过“找好朋友”这个对应法则是否能将这两个集合的某些元素联系在一起?

  二. 新课讲授:

  (1) 接着再通过幻灯片给出六组学生熟悉的数集的对应关系引导学生归纳它们的共同性质(一对一,多对一),进而给出映射的概念,表示符号f:a→b,及原像和像的定义。强调指出非空集合a到非空集合b的映射包括三部分即非空集合a、b和a到b的对应法则 f。进一步引导判断一个从a到b的对应是否为映射的关键是看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通过对应法则f在b中是否有唯一确定的元素与之对应。

  (2)巩固练*课本52页第八题。

  此练*能让更深刻的认识到映射可以“一对多,多对一”但不能是“一对多”。

  例1. 给出学生初中学过的函数的传统定义和几个简单的一次、二次函数,通过画图表示这些函数的对应关系,引导发现它们是特殊的映射进而给出函数的*代定义(设a、b是两个非空集合,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f,使得a中的任何一个元素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的元素与之对应则这样的对应叫做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它包括非空集合a和b以及从a到b的对应法则f),并说明把函f:a→b记为y=f(x),其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的值相对应的y(或f(x))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 f(x):x∈a}叫做函数的值域。

  并把函数的*代定义与映射定义比较使认识到函数与映射的区别与联系。(函数是非空数集到非空数集的映射)。

  再以让判断的方式给出以下关于函数*代定义的注意事项:2. 函数是非空数集到非空数集的映射。

  3. f表示对应关系,在不同的函数中f的具体含义不一样。

  4. f(x)是一个符号,不表示f与x的乘积,而表示x经过f作用后的结果。

  5. 集合a中的数的任意性,集合b中数的唯一性。

  66. “f:a→b”表示一个函数有三要素:法则f(是核心),定义域a(要优先),值域c(上函数值的集合且c∈b)。

  三.讲解例题

  例1.问y=1(x∈a)是不是函数?

  解:y=1可以化为y=0*x+1

  画图可以知道从x的取值范围到y的取值范围的对应是“多对一”是从非空数集到非空数集的映射,所以它是函数。

  [注]:引导从集合,映射的观点认识函数的定义。

  四.课时小结:

  1. 映射的定义。

  2. 函数的*代定义。

  3. 函数的三要素及符号的正确理解和应用。

  4. 函数*代定义的五大注意点。

  五.课后作业及板书设计

  书本p51 *题2.1的1、2写在书上3、4、5上交。

  预*函数三要素的定义域,并能求简单函数的定义域。

  函数(一)

  一、映射:

  2.函数*代定义: 例题练*

  二、函数的定义 [注]1—5

  1.函数传统定义

  三、作业:

  高一数学教案《函数概念》 4

  学*目标:

  (1)理解函数的概念

  (2)会用集合与对应语言来刻画函数,

  (3)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

  重点:

  函数概念的理解

  难点

  函数符号y=f(x)的理解

  知识梳理:

  自学课本P29—P31,填充以下空格。

  1、设集合A是一个非空的实数集,对于A内 ,按照确定的对应法则f,都有 与它对应,则这种对应关系叫做集合A上的一个函数,记作 。

  2、对函数 ,其中x叫做 ,x的取值范围(数集A)叫做这个函数的. ,所有函数值的集合 叫做这个函数的 ,函数y=f(x) 也经常写为 。

  3、因为函数的值域被 完全确定,所以确定一个函数只需要

  。

  4、依函数定义,要检验两个给定的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函数关系,只要检验:

  ① ;② 。

  5、设a, b是两个实数,且a

  (1)满足不等式 的实数x的集合叫做闭区间,记作 。

  (2)满足不等式a

  (3)满足不等式 或 的实数x的集合叫做半开半闭区间,分别表示为 ;

  分别满足x≥a,x>a,x≤a,x

  其中实数a, b表示区间的两端点。

  完成课本P33,练*A 1、2;练*B 1、2、3。

  例题解析

  题型一:函数的概念

  例1:下图中可表示函数y=f(x)的图像的只可能是( )

  练*:设M={x| },N={y| },给出下列四个图像,其中能表示从集合M到集合N的函数关系的有____个。

  题型二:相同函数的判断问题

  例2:已知下列四组函数:① 与y=1 ② 与y=x ③ 与

  ④ 与 其中表示同一函数的是( )

  A. ② ③ B. ② ④ C. ① ④ D. ④

  练*:已知下列四组函数,表示同一函数的是( )

  A. 和 B. 和

  C. 和 D. 和

  题型三: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问题

  例3:求函数f(x)= 的定义域

  练*:课本P33练*A组 4.

  例4:求函数 , ,在0,1,2处的函数值和值域。

  当堂检测

  1、下列各组函数中,表示同一个函数的是( A )

  A、 B、

  C、 D、

  2、已知函数 满足f(1)=f(2)=0,则f(-1)的值是( C )

  A、5 B、-5 C、6 D、-6

  3、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① 函数就是两个数集之间的对应关系;

  ② 若函数的定义域只含有一个元素,则值域也只含有一个元素;

  ③ 因为 的函数值不随 的变化而变化,所以 不是函数;

  ④ 定义域和对应关系确定后,函数的值域也就确定了.

  其中正确的有( B )

  A. 1 个 B. 2 个 C. 3个 D. 4 个

  4、下列函数完全相同的是 ( D )

  A. , B. ,

  C. , D. ,

  5、在下列四个图形中,不能表示函数的图象的是 ( B )

  6、设 ,则 等于 ( D )

  A. B. C. 1 D.0

  7、已知函数 ,求 的值.( )

  高一数学教案《函数概念》 5

  教材分析:函数是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高中阶段不仅把函数看成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同时还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刻画函数,高中阶段更注重函数模型化的思想.

  教学目的:

  (1)通过丰富实例,进一步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学*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

  (2)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

  (3)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4)能够正确使用“区间”的符号表示某些函数的定义域;

  教学重点:理解函数的模型化思想,用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

  教学难点:符号“y=f(x)”的含义,函数定义域和值域的区间表示;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复*初中所学函数的概念,强调函数的模型化思想;

  2.阅读课本引例,体会函数是描述客观事物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的思想:

  (1)炮弹的射高与时间的变化关系问题;

  (2)南极臭氧空洞面积与时间的变化关系问题;

  (3)“八五”计划以来我国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与时间的变化关系问题

  备用实例:

  我国xxxx年4月份非典疫情统计:

  日期222324252627282930

  新增确诊病例数1061058910311312698152101

  3.引导学生应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描述各个实例中两个变量间的依赖关系;

  4.根据初中所学函数的概念,判断各个实例中的两个变量间的关系是否是函数关系.

  二、新课教学

  (一)函数的'有关概念

  1.函数的概念:

  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function).

  记作:y=f(x),x∈A.

  其中,x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domain);与x的值相对应的y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x)|x∈A}叫做函数的值域(range).

  注意:

  ○1“y=f(x)”是函数符号,可以用任意的字母表示,如“y=g(x)”;

  ○2函数符号“y=f(x)”中的f(x)表示与x对应的函数值,一个数,而不是f乘x.

  2.构成函数的三要素:

  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

  3.区间的概念

  (1)区间的分类:开区间、闭区间、半开半闭区间;

  (2)无穷区间;

  (3)区间的数轴表示.

  4.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讨论

  (由学生完成,师生共同分析讲评)

  (二)典型例题

  1.求函数定义域

  课本P20例1

  解:(略)

  说明:

  ○1函数的定义域通常由问题的实际背景确定,如果课前三个实例;

  ○2如果只给出解析式y=f(x),而没有指明它的定义域,则函数的定义域即是指能使这个式子有意义的实数的集合;

  ○3函数的定义域、值域要写成集合或区间的形式.

  巩固练*:课本P22第1题

  2.判断两个函数是否为同一函数

  课本P21例2

  解:(略)

  说明:

  ○1构成函数三个要素是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由于值域是由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决定的,所以,如果两个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完全一致,即称这两个函数相等(或为同一函数)

  ○2两个函数相等当且仅当它们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完全一致,而与表示自变量和函数值的字母无关。

  巩固练*:

  ○1课本P22第2题

  ○2判断下列函数f(x)与g(x)是否表示同一个函数,说明理由?

  (1)f(x)=(x-1)0;g(x)=1

  (2)f(x)=x;g(x)=

  (3)f(x)=x2;f(x)=(x+1)2

  (4)f(x)=|x|;g(x)=

  (三)课堂练*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

  (2)

  (3)

  (4)

  (5)

  (6)

  三、归纳小结,强化思想

  从具体实例引入了函数的的概念,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描述了函数的定义及其相关概念,介绍了求函数定义域和判断同一函数的典型题目,引入了区间的概念来表示集合。

  四、作业布置

  课本P28*题1.2(A组)第1―7题(B组)第1题


高一数学教案《方程根与函数零点》范文五份(扩展4)

——高一数学知识点总结10篇

  数学是利用符号语言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学科。小编准备了高一数学必修1期末考知识点,希望你喜欢。

  一、集合有关概念

  1、集合的含义: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 2.元素的互异性; 3.元素的无序性

  说明:(1)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任何一个对象或者是或者不是这个给定的集合的`元素.

  (2)任何一个给定的集合中,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对象,相同的对象归入一个集合时,仅算一个元素.

  (3)集合中的元素是*等的,没有先后顺序,因此判定两个集合是否一样,仅需比较它们的元素是否一样,不需考查排列顺序是否一样.

  (4)集合元素的三个特性使集合本身具有了确定性和整体性.

  3、集合的表示:{ }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 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注意啊: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 N*或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关于属于的概念

  集合的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 记作 aA ,相反,a不属于集合A 记作 a?A

  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然后用一个大括号括上.

  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用确定的条件表示某些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的方法.

  ①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②数学式子描述法:例:不等式x-32的解集是{x?R| x-32}或{x| x-32}

  4、集合的分类:

  1.有限集 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 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空集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 例:{x|x2=-5}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包含关系子集

  注意: 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与B是同一集合.

  反之: 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 B或B A

  2.相等关系(55,且55,则5=5)

  实例:设 A={x|x2-1=0} B={-1,1} 元素相同

  结论:对于两个集合A与B,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同时,集合B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A的元素,我们就说集合A等于集合B,即:A=B

  ① 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A

  ②真子集:如果AB,且A1 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 B(或B A)

  ③如果 AB, BC ,那么 AC

  ④ 如果AB 同时 BA 那么A=B

  3.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

  规定: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三、集合的运算

  1.交集的定义:一般地,由所有属于A且属于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交集.

  记作AB(读作A交B),即AB={x|xA,且xB}.

  2、并集的定义: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并集.记作:AB(读作A并B),即AB={x|xA,或xB}.

  3、交集与并集的性质:AA = A, A=, AB = BA,AA = A,

  A= A ,AB = BA.

  4、全集与补集

  (1)补集:设S是一个集合,A是S的一个子集(即 ),由S中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S中子集A的补集(或余集)

  (2)全集:如果集合S含有我们所要研究的各个集合的全部元素,这个集合就可以看作一个全集.通常用U来表示.

  (3)性质:⑴CU(C UA)=A ⑵(C UA) ⑶(CUA)A=U

  一、集合有关概念

  1. 集合的含义

  2. 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 元素的确定性,

  (2) 元素的互异性,

  (3) 元素的无序性,

  3.集合的表示:{ … }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 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2) 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 注意: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 记作:N

  正整数集 N*或 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1) 列举法:{a,b,c……}

  2) 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x?R| x-3>2} ,{x| x-3>2}

  3) 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4) Venn图:

  4、集合的分类:

  (1) 有限集 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 无限集 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 空集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 例:{x|x2=-5}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包含”关系—子集

  注意: 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与B是同一集合。

  反之: 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 B或B A

  2.“相等”关系:A=B (5≥5,且5≤5,则5=5)

  实例:设 A={x|x2-1=0} B={-1,1} “元素相同则两集合相等”

  即:① 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A

  ②真子集:如果A?B,且A? 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 B(或B A)

  ③如果 A?B, B?C ,那么 A?C

  ④ 如果A?B 同时 B?A 那么A=B

  3.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

  规定: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 有n个元素的集合,含有2n个子集,2n-1个真子集

  三、集合的运算

  运算类型 交 集 并 集 补 集

  定 义 由所有属于A且属于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交集.记作A B(读作‘A交B’),即A B={x|x A,且x B}.

  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并集.记作:A B(读作‘A并B’),即A B ={x|x A,或x B}).

  设S是一个集合,A是S的一个子集,由S中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S中子集A的补集(或余集)

  二、函数的有关概念

  1.函数的概念: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 y=f(x),x∈A.其中,x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的值相对应的y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x)| x∈A }叫做函数的值域.

  注意:

  1.定义域:能使函数式有意义的实数x的集合称为函数的定义域。

  求函数的定义域时列不等式组的主要依据是:

  (1)分式的分母不等于零;

  (2)偶次方根的被开方数不小于零;

  (3)对数式的真数必须大于零;

  (4)指数、对数式的底必须大于零且不等于1.

  (5)如果函数是由一些基本函数通过四则运算结合而成的.那么,它的定义域是使各部分都有意义的x的值组成的集合.

  (6)指数为零底不可以等于零,

  (7)实际问题中的函数的定义域还要保证实际问题有意义.

  相同函数的判断方法:①表达式相同(与表示自变量和函数值的字母无关);②定义域一致 (两点必须同时具备)

  2.值域 : 先考虑其定义域

  (1)观察法

  (2)配方法

  (3)代换法

  3. 函数图象知识归纳

  (1)定义:在*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函数 y=f(x) , (x∈A)中的x为横坐标,函数值y为纵坐标的点P(x,y)的集合C,叫做函数 y=f(x),(x ∈A)的图象.C上每一点的坐标(x,y)均满足函数关系y=f(x),反过来,以满足y=f(x)的每一组有序实数对x、y为坐标的点(x,y),均在C上 .

  (2) 画法

  A、 描点法:

  B、 图象变换法

  常用变换方法有三种

  1) *移变换

  2) 伸缩变换

  3) 对称变换

  4.区间的概念

  (1)区间的分类:开区间、闭区间、半开半闭区间

  (2)无穷区间

  (3)区间的数轴表示.


高一数学教案《方程根与函数零点》范文五份(扩展5)

——高一数学知识点 (菁华6篇)

  函数图象知识归纳

  (1)定义:在*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函数y=f(x),(x∈A)中的x为横坐标,函数值y为纵坐标的点P(x,y)的函数C,叫做函数y=f(x),(x∈A)的图象.C上每一点的坐标(x,y)均满足函数关系y=f(x),反过来,以满足y=f(x)的每一组有序实数对x、y为坐标的点(x,y),均在C上.

  (2)画法

  A、描点法:

  B、图象变换法

  常用变换方法有三种

  1)*移变换

  2)伸缩变换

  3)对称变换

  4.高中数学函数区间的概念

  (1)函数区间的分类:开区间、闭区间、半开半闭区间

  (2)无穷区间

  5.映射

  一般地,设A、B是两个非空的函数,如果按某一个确定的对应法则f,使对于函数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在函数B中都有确定的元素y与之对应,那么就称对应f:AB为从函数A到函数B的一个映射。记作“f(对应关系):A(原象)B(象)”

  对于映射f:A→B来说,则应满足:

  (1)函数A中的每一个元素,在函数B中都有象,并且象是的;

  (2)函数A中不同的元素,在函数B中对应的象可以是同一个;

  (3)不要求函数B中的每一个元素在函数A中都有原象。

  6.高中数学函数之分段函数

  (1)在定义域的不同部分上有不同的解析表达式的函数。

  (2)各部分的自变量的取值情况.

  (3)分段函数的定义域是各段定义域的交集,值域是各段值域的并集.

  补充:复合函数

  如果y=f(u)(u∈M),u=g(x)(x∈A),则y=f[g(x)]=F(x)(x∈A)称为f、g的复合函数。

  (1)直线的倾斜角

  定义:x轴正向与直线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直线的倾斜角。特别地,当直线与x轴*行或重合时,我们规定它的倾斜角为0度。因此,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0°≤α180°

  (2)直线的斜率

  ①定义:倾斜角不是90°的直线,它的倾斜角的正切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直线的斜率常用k表示。即。斜率反映直线与轴的倾斜程度。当时,。当时,;当时,不存在。

  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注意下面四点:(1)当时,公式右边无意义,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倾斜角为90°;

  (2)k与P1、P2的顺序无关;

  (3)以后求斜率可不通过倾斜角而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直接求得;

  (4)求直线的倾斜角可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先求斜率得到。

  (3)直线方程

  ①点斜式:

  直线斜率k,且过点

  注意:当直线的斜率为0°时,k=0,直线的方程是y=y1。当直线的斜率为90°时,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它的方程不能用点斜式表示.但因l上每一点的横坐标都等于x1,所以它的方程是x=x1。

  ②斜截式:,直线斜率为k,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为b

  ③两点式:()直线两点,

  ④截矩式:

  其中直线与轴交于点,与轴交于点,即与轴、轴的截距分别为。

  ⑤一般式:(A,B不全为0)

  ⑤一般式:(A,B不全为0)

  注意:○1各式的适用范围

  ○2特殊的方程如:*行于x轴的直线:

  (b为常数);*行于y轴的直线:

  (a为常数);

  (4)直线系方程:即具有某一共同性质的直线

  (一)*行直线系

  *行于已知直线(是不全为0的常数)的直线系:(C为常数)

  (二)过定点的直线系

  (ⅰ)斜率为k的直线系:,直线过定点;

  (ⅱ)过两条直线,的交点的直线系方程为(为参数),其中直线不在直线系中。

  (5)两直线*行与垂直

  当时注意:利用斜率判断直线的*行与垂直时,要注意斜率的存在与否。

  (6)两条直线的交点

  相交

  交点坐标即方程组的一组解。方程组无解;方程组有无数解与重合


高一数学教案《方程根与函数零点》范文五份(扩展6)

——高一数学知识点合集10篇

  (1)两个*面互相*行的定义:空间两*面没有公共点

  (2)两个*面的位置关系:

  两个*面*行――没有公共点;两个*面相交――有一条公共直线。

  a、*行

  两个*面*行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都*行于另一个*面,那么这两个*面*行。

  两个*面*行的性质定理:如果两个*行*面同时和第三个*面相交,那么交线*行。

  b、相交

  二面角

  (1)半*面:*面内的一条直线把这个*面分成两个部分,其中每一个部分叫做半*面。

  (2)二面角: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二面角的取值范围为[0°,180°]

  (3)二面角的棱:这一条直线叫做二面角的棱。

  (4)二面角的面:这两个半*面叫做二面角的面。

  (5)二面角的*面角:以二面角的棱上任意一点为端点,在两个面内分别作垂直于棱的两条射线,这两条射线所成的角叫做二面角的*面角。

  (6)直二面角:*面角是直角的二面角叫做直二面角。

  两*面垂直

  两*面垂直的定义:两*面相交,如果所成的角是直二面角,就说这两个*面互相垂直。记为⊥

  两*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面经过另一个*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面互相垂直

  两个*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如果两个*面互相垂直,那么在一个*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面。

  二面角求法:直接法(作出*面角)、三垂线定理及逆定理、面积射影定理、空间向量之法向量法(注意求出的角与所需要求的角之间的等补关系)

  棱锥

  棱锥的定义: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这些面围成的几何体叫做棱锥。

  棱锥的性质:

  (1)侧棱交于一点。侧面都是三角形

  (2)*行于底面的截面与底面是相似的多边形。且其面积比等于截得的棱锥的高与远棱锥高的比的*方

  正棱锥

  正棱锥的定义:如果一个棱锥底面是正多边形,并且顶点在底面内的射影是底面的中心,这样的棱锥叫做正棱锥。

  正棱锥的性质:

  (1)各侧棱交于一点且相等,各侧面都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各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相等,它叫做正棱锥的斜高。

  (3)多个特殊的直角三角形

  a、相邻两侧棱互相垂直的正三棱锥,由三垂线定理可得顶点在底面的射影为底面三角形的垂心。

  b、四面体中有三对异面直线,若有两对互相垂直,则可得第三对也互相垂直。且顶点在底面的射影为底面三角形的垂心。

  集合

  集合具有某种特定性质的事物的总体。这里的“事物”可以是人,物品,也可以是数学元素。例如:

  1、分散的人或事物聚集到一起;使聚集:紧急~。

  2、数学名词。一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数学元素:有理数的~。

  3、口号等等。集合在数学概念中有好多概念,如集合论:集合是现代数学的基本概念,专门研究集合的理论叫做集合论。康托(Cantor,G、F、P、,1845年―1918年,德国数学家先驱,是集合论的创始者,目前集合论的基本思想已经渗透到现代数学的所有领域。

  集合,在数学上是一个基础概念。什么叫基础概念?基础概念是不能用其他概念加以定义的概念。集合的概念,可通过直观、公理的方法来下“定义”。集合

  集合是把人们的直观的或思维中的某些确定的能够区分的对象汇合在一起,使之成为一个整体(或称为单体),这一整体就是集合。组成一集合的那些对象称为这一集合的元素(或简称为元)。

  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集合符号,含有有限个元素叫有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叫无限集,空集是不含任何元素的集,记做Φ。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的真子集。任何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子集,真子集都具有传递性。

  本节知识包括函数的单调性、函数的`奇偶性、函数的周期性、函数的最值、函数的对称性和函数的图象等知识点。函数的单调性、函数的奇偶性、函数的周期性、函数的最值、函数的对称性是学*函数的图象的基础,函数的图象是它们的综合。所以理解了前面的几个知识点,函数的图象就迎刃而解了。

  一、函数的单调性

  1、函数单调性的定义

  2、函数单调性的判断和证明:

  (1)定义法

  (2)复合函数分析法

  (3)导数证明法

  (4)图象法

  二、函数的奇偶性和周期性

  1、函数的奇偶性和周期性的定义

  2、函数的奇偶性的判定和证明方法

  3、函数的周期性的判定方法

  三、函数的图象

  1、函数图象的作法

  (1)描点法

  (2)图象变换法

  2、图象变换包括图象:*移变换、伸缩变换、对称变换、翻折变换。

  常见考法

  本节是段考和高考必不可少的考查内容,是段考和高考考查的重点和难点。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都有,并且题目难度较大。在解答题中,它可以和高中数学的每一章联合考查,多属于拔高题。多考查函数的单调性、最值和图象等。

  误区提醒

  1、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必须先求函数的定义域,即遵循“函数问题定义域优先的原则”。

  2、单调区间必须用区间来表示,不能用集合或不等式,单调区间一般写成开区间,不必考虑端点问题。

  3、在多个单调区间之间不能用“或”和“ ”连接,只能用逗号隔开。

  4、判断函数的奇偶性,首先必须考虑函数的定义域,如果函数的定义域不关于原点对称,则函数一定是非奇非偶函数。

  5、作函数的图象,一般是首先化简解析式,然后确定用描点法或图象变换法作函数的图象。

  高一数学函数知识点归纳

  1、函数:设A、B为非空集合,如果按照某个特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写作y=f(x),x∈A,其中,x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相对应的y的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B={f(x)∣x∈A }叫做函数的值域。

  2、函数定义域的解题思路:

  ⑴若x处于分母位置,则分母x不能为0。

  ⑵偶次方根的被开方数不小于0。

  ⑶对数式的真数必须大于0。

  ⑷指数对数式的底,不得为1,且必须大于0。

  ⑸指数为0时,底数不得为0。

  ⑹如果函数是由一些基本函数通过四则运算结合而成的,那么,它的定义域是各个部分都有意义的x值组成的集合。

  ⑺实际问题中的函数的定义域还要保证实际问题有意义。

  3、相同函数

  ⑴表达式相同:与表示自变量和函数值的字母无关。

  ⑵定义域一致,对应法则一致。

  4、函数值域的求法

  ⑴观察法:适用于初等函数及一些简单的由初等函数通过四则运算得到的函数。

  ⑵图像法:适用于易于画出函数图像的函数已经分段函数。

  ⑶配方法:主要用于二次函数,配方成y=(x-a)2+b的形式。

  ⑷代换法:主要用于由已知值域的函数推测未知函数的值域。

  5、函数图像的变换

  ⑴*移变换:在x轴上的变换在x上就行加减,在y轴上的变换在y上进行加减。

  ⑵伸缩变换:在x前加上系数。

  ⑶对称变换:高中阶段不作要求。

  6、映射:设A、B是两个非空集合,如果按某一个确定的对应法则f,使对于A中的任意仪的元素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的确定的y与之对应,那么就称对应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

  ⑴集合A中的每一个元素,在集合B中都有象,并且象是唯一的。

  ⑵集合A中的不同元素,在集合B中对应的象可以是同一个。

  ⑶不要求集合B中的每一个元素在集合A中都有原象。

  7、分段函数

  ⑴在定义域的不同部分上有不同的解析式表达式。

  ⑵各部分自变量和函数值的取值范围不同。

  ⑶分段函数的定义域是各段定义域的交集,值域是各段值域的并集。

  8、复合函数:如果(u∈M),u=g(x) (x∈A),则,y=f[g(x)]=F(x) (x∈A),称为f、g的复合函数。

  高一数学函数的性质

  1、函数的局部性质——单调性

  设函数y=f(x)的定义域为I,如果对应定义域I内的某个区间D内的任意两个变量x1、x2,当x1< x2时,都有f(x1)f(x2),那么那么y=f(x)在区间D上是减函数,D是函数y=f(x)的单调递减区间。

  ⑴函数区间单调性的判断思路

  ⅰ在给出区间内任取x1、x2,则x1、x2∈D,且x1< x2。

  ⅱ做差值f(x1)-f(x2),并进行变形和配方,变为易于判断正负的形式。

  ⅲ判断变形后的表达式f(x1)-f(x2)的符号,指出单调性。

  ⑵复合函数的单调性

  复合函数y=f[g(x)]的单调性与构成它的函数u=g(x),y=f(u)的单调性密切相关,其规律为“同增异减”;多个函数的复合函数,根据原则“减偶则增,减奇则减”。

  ⑶注意事项

  函数的单调区间只能是其定义域的子区间,不能把单调性相同的区间和在一起写成并集,如果函数在区间A和B上都递增,则表示为f(x)的单调递增区间为A和B,不能表示为A∪B。

  2、函数的整体性质——奇偶性

  对于函数f(x)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都有f(x) =f(-x),则f(x)就为偶函数;

  对于函数f(x)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都有f(x) =-f(x),则f(x)就为奇函数。

  ⑴奇函数和偶函数的性质

  ⅰ无论函数是奇函数还是偶函数,只要函数具有奇偶性,该函数的定义域一定关于原点对称。

  ⅱ奇函数的图像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的图像关于y轴对称。

  ⑵函数奇偶性判断思路

  ⅰ先确定函数的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若不关于原点对称,则为非奇非偶函数。

  ⅱ确定f(x)和f(-x)的关系:

  若f(x) -f(-x)=0,或f(x) /f(-x)=1,则函数为偶函数;

  若f(x)+f(-x)=0,或f(x)/ f(-x)=-1,则函数为奇函数。

  3、函数的最值问题

  ⑴对于二次函数,利用配方法,将函数化为y=(x-a)2+b的形式,得出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⑵对于易于画出函数图像的函数,画出图像,从图像中观察最值。

  ⑶关于二次函数在闭区间的最值问题

  ⅰ判断二次函数的顶点是否在所求区间内,若在区间内,则接ⅱ,若不在区间内,则接ⅲ。

  ⅱ若二次函数的顶点在所求区间内,则在二次函数y=ax2+bx+c中,a>0时,顶点为最小值,a<0时顶点为最大值;后判断区间的两端点距离顶点的远*,离顶点远的端点的函数值,即为a>0时的最大值或a<0时的最小值。

  ⅲ若二次函数的顶点不在所求区间内,则判断函数在该区间的单调性

  若函数在[a,b]上递增,则最小值为f(a),最大值为f(b);

  若函数在[a,b]上递减,则最小值为f(b),最大值为f(a)。

  高中

  指数函数

  (1)指数函数的定义域为所有实数的集合,这里的前提是a大于0,对于a不大于0的情况,则必然使得函数的定义域不存在连续的区间,因此我们不予考虑。

  (2)指数函数的值域为大于0的实数集合。

  (3)函数图形都是下凹的。

  (4)a大于1,则指数函数单调递增;a小于1大于0,则为单调递减的。

  (5)可以看到一个显然的规律,就是当a从0趋向于无穷大的过程中(当然不能等于0),函数的曲线从分别接*于Y轴与X轴的正半轴的单调递减函数的位置,趋向分别接*于Y轴的正半轴与X轴的负半轴的单调递增函数的位置。其中水*直线y=1是从递减到递增的一个过渡位置。

  (6)函数总是在某一个方向上无限趋向于X轴,永不相交。

  (7)函数总是通过(0,1)这点。

  (8)显然指数函数。

  反比例函数

  形如y=k/x(k为常数且k≠0)的函数,叫做反比例函数。

  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不等于0的一切实数。

  反比例函数图像性质: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为双曲线。

  由于反比例函数属于奇函数,有f(-x)=-f(x),图像关于原点对称。

  另外,从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可以得出,在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上任取一点,向两个坐标轴作垂线,这点、两个垂足及原点所围成的矩形面积是定值,为∣k∣。

  k分别为正和负(2和-2)时的函数图像。

  当K>0时,反比例函数图像经过一,三象限,是减函数

  当K<0时,反比例函数图像经过二,四象限,是增函数

  反比例函数图像只能无限趋向于坐标轴,无法和坐标轴相交。

  知识点:

  1.过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任意一点作两坐标轴的垂线段,这两条垂线段与坐标轴围成的矩形的面积为|k|。

  2.对于双曲线y=k/x,若在分母上加减任意一个实数(即y=k/(x±m)m为常数),就相当于将双曲线图象向左或右*移一个单位。(加一个数时向左*移,减一个数时向右*移)

  一丶函数的有关概念

  1.函数的概念: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 y=f(x),x∈A.其中,x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的值相对应的y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x)| x∈A }叫做函数的值域.

  注意:

  1.定义域:能使函数式有意义的实数x的集合称为函数的定义域。

  求函数的定义域时列不等式组的主要依据是:

  (1)分式的分母不等于零;

  (2)偶次方根的被开方数不小于零;

  (3)对数式的真数必须大于零;

  (4)指数、对数式的底必须大于零且不等于1.

  (5)如果函数是由一些基本函数通过四则运算结合而成的.那么,它的定义域是使各部分都有意义的x的值组成的集合.


高一数学教案《方程根与函数零点》范文五份(扩展7)

——高一数学函数知识点通用五篇

  (一)、映射、函数、反函数

  1对应、映射、函数三个概念既有共性又有区别,映射是一种特殊的对应,而函数又是一种特殊的映射.

  2对于函数的概念,应注意如下几点:

  (1)掌握构成函数的三要素,会判断两个函数是否为同一函数.

  (2)掌握三种表示法列表法、解析法、图象法,能根实际问题寻求变量间的函数关系式,特别是会求分段函数的解析式.

  (3)如果y=f(u),u=g(x),那么y=f[g(x)]叫做f和g的复合函数,其中g(x)为内函数,f(u)为外函数.

  3、求函数y=f(x)的反函数的一般步骤:

  (1)确定原函数的值域,也就是反函数的定义域;

  (2)由y=f(x)的解析式求出x=f-1(y);

  (3)将x,y对换,得反函数的*惯表达式y=f-1(x),并注明定义域.

  注意①:对于分段函数的反函数,先分别求出在各段上的反函数,然后再合并到一起.

  ②熟悉的应用,求f-1(x0)的值,合理利用这个结论,可以避免求反函数的过程,从而简化运算.

  (二)、函数的解析式与定义域

  1、函数及其定义域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没有定义域的函数是不存在的,因此,要正确地写出函数的解析式,必须是在求出变量间的对应法则的同时,求出函数的定义域.求函数的定义域一般有三种类型:

  (1)有时一个函数来自于一个实际问题,这时自变量x有实际意义,求定义域要结合实际意义考虑;

  (2)已知一个函数的解析式求其定义域,只要使解析式有意义即可.如:

  ①分式的分母不得为零;

  ②偶次方根的被开方数不小于零;

  ③对数函数的真数必须大于零;

  ④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底数必须大于零且不等于1;

  ⑤三角函数中的正切函数y=tanx(xR,且kZ),余切函数y=cotx(xR,x,kZ)等.

  应注意,一个函数的解析式由几部分组成时,定义域为各部分有意义的自变量取值的公共部分(即交集).

  (3)已知一个函数的定义域,求另一个函数的定义域,主要考虑定义域的深刻含义即可.

  已知f(x)的定义域是[a,b],求f[g(x)]的定义域是指满足ab的x的取值范围,而已知f[g(x)]的定义域[a,b]指的是x[a,b],此时f(x)的定义域,即g(x)的值域.

  2、求函数的解析式一般有四种情况

  (1)根据某实际问题需建立一种函数关系时,必须引入合适的变量,根据数学的有关知识寻求函数的解析式.

  (2)有时题设给出函数特征,求函数的解析式,可采用待定系数法.比如函数是一次函数,可设f(x)=ax+b(a0),其中a,b为待定系数,根据题设条件,列出方程组,求出a,b即可.

  (3)若题设给出复合函数f[g(x)]的表达式时,可用换元法求函数f(x)的表达式,这时必须求出g(x)的值域,这相当于求函数的定义域.

  (4)若已知f(x)满足某个等式,这个等式除f(x)是未知量外,还出现其他未知量(如f(-x),等),必须根据已知等式,再构造其他等式组成方程组,利用解方程组法求出f(x)的表达式.

  (三)、函数的值域与最值

  1、函数的值域取决于定义域和对应法则,不论采用何种方法求函数值域都应先考虑其定义域,求函数值域常用方法如下:

  (1)直接法:亦称观察法,对于结构较为简单的函数,可由函数的解析式应用不等式的性质,直接观察得出函数的值域.

  (2)换元法:运用代数式或三角换元将所给的复杂函数转化成另一种简单函数再求值域,若函数解析式中含有根式,当根式里一次式时用代数换元,当根式里是二次式时,用三角换元.

  (3)反函数法:利用函数f(x)与其反函数f-1(x)的定义域和值域间的关系,通过求反函数的定义域而得到原函数的值域,形如(a0)的函数值域可采用此法求得.

  (4)配方法:对于二次函数或二次函数有关的函数的值域问题可考虑用配方法.

  (5)不等式法求值域:利用基本不等式a+b[a,b(0,+)]可以求某些函数的值域,不过应注意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有时需用到*方等技巧.

  (6)判别式法:把y=f(x)变形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利用△求值域.其题型特征是解析式中含有根式或分式.

  (7)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求值域:当能确定函数在其定义域上(或某个定义域的子集上)的'单调性,可采用单调性法求出函数的值域.

  (8)数形结合法求函数的值域:利用函数所表示的几何意义,借助于几何方法或图象,求出函数的值域,即以数形结合求函数的值域.

  2、求函数的最值与值域的区别和联系

  求函数最值的常用方法和求函数值域的方法基本上是相同的,事实上,如果在函数的值域中存在一个最小(大)数,这个数就是函数的最小(大)值.因此求函数的最值与值域,其实质是相同的,只是提问的角度不同,因而答题的方式就有所相异.

  如函数的值域是(0,16],最大值是16,无最小值.再如函数的值域是(-,-2][2,+),但此函数无最大值和最小值,只有在改变函数定义域后,如x0时,函数的最小值为2.可见定义域对函数的值域或最值的影响.

  3、函数的最值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函数的最值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用函数知识求解实际问题上,从文字表述上常常表现为工程造价最低,利润最大或面积(体积)最大(最小)等诸多现实问题上,求解时要特别关注实际意义对自变量的制约,以便能正确求得最值.

  (四)、函数的奇偶性

  1、函数的奇偶性的定义:对于函数f(x),如果对于函数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都有f(-x)=-f(x)(或f(-x)=f(x)),那么函数f(x)就叫做奇函数(或偶函数).

  正确理解奇函数和偶函数的定义,要注意两点:(1)定义域在数轴上关于原点对称是函数f(x)为奇函数或偶函数的必要不充分条件;(2)f(x)=-f(x)或f(-x)=f(x)是定义域上的恒等式.(奇偶性是函数定义域上的整体性质).

  2、奇偶函数的定义是判断函数奇偶性的主要依据。为了便于判断函数的奇偶性,有时需要将函数化简或应用定义的等价形式:

  注意如下结论的运用:

  (1)不论f(x)是奇函数还是偶函数,f(|x|)总是偶函数;

  (2)f(x)、g(x)分别是定义域D1、D2上的奇函数,那么在D1D2上,f(x)+g(x)是奇函数,f(x)g(x)是偶函数,类似地有奇奇=奇奇奇=偶,偶偶=偶偶偶=偶奇偶=奇

  (3)奇偶函数的复合函数的奇偶性通常是偶函数;

  (4)奇函数的导函数是偶函数,偶函数的导函数是奇函数。

  3、有关奇偶性的几个性质及结论

  (1)一个函数为奇函数的充要条件是它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一个函数为偶函数的充要条件是它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

  (2)如要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且函数值恒为零,那么它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

  (3)若奇函数f(x)在x=0处有意义,则f(0)=0成立.

  (4)若f(x)是具有奇偶性的区间单调函数,则奇(偶)函数在正负对称区间上的单调性是相同(反)的。

  (5)若f(x)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则F(x)=f(x)+f(-x)是偶函数,G(x)=f(x)-f(-x)是奇函数.

  (6)奇偶性的推广

  函数y=f(x)对定义域内的任一x都有f(a+x)=f(a-x),则y=f(x)的图象关于直线x=a对称,即y=f(a+x)为偶函数.函数y=f(x)对定义域内的任-x都有f(a+x)=-f(a-x),则y=f(x)的图象关于点(a,0)成中心对称图形,即y=f(a+x)为奇函数.

  常见考法

  本节是段考和高考必不可少的考查内容,是段考和高考考查的重点和难点。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都有,并且题目难度较大。在解答题中,它可以和高中数学的每一章联合考查,多属于拔高题。多考查函数的单调性、最值和图象等。

  误区提醒

  1、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必须先求函数的定义域,即遵循“函数问题定义域优先的原则”。

  2、单调区间必须用区间来表示,不能用集合或不等式,单调区间一般写成开区间,不必考虑端点问题。

  3、在多个单调区间之间不能用“或”和“ ”连接,只能用逗号隔开。

  4、判断函数的奇偶性,首先必须考虑函数的定义域,如果函数的定义域不关于原点对称,则函数一定是非奇非偶函数。

  5、作函数的图象,一般是首先化简解析式,然后确定用描点法或图象变换法作函数的图象。

  函数的图象是函数的直观体现,应加强对作图、识图、用图能力的培养,培养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求作图象的函数表达式

  与f(x)的关系

  由f(x)的图象需经过的变换

  y=f(x)±b(b>0)

  沿y轴向*移b个单位

  y=f(x±a)(a>0)

  沿x轴向*移a个单位

  y=-f(x)

  作关于x轴的对称图形

  y=f(|x|)

  右不动、左右关于y轴对称

  y=|f(x)|

  上不动、下沿x轴翻折

  y=f-1(x)

  作关于直线y=x的对称图形

  y=f(ax)(a>0)

  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纵坐标不变

  y=af(x)

  纵坐标伸长到原来的|a|倍,横坐标不变

  y=f(-x)

  作关于y轴对称的图形

  【例】定义在实数集上的函数f(x),对任意x,y∈R,有f(x+y)+f(x-y)=2f(x)·f(y),且f(0)≠0.

  ①求证:f(0)=1;

  ②求证:y=f(x)是偶函数;

  ③若存在常数c,使求证对任意x∈R,有f(x+c)=-f(x)成立;试问函数f(x)是不是周期函数,如果是,找出它的一个周期;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思路分析:我们把没有给出解析式的函数称之为抽象函数,解决这类问题一般采用赋值法.

  解答:①令x=y=0,则有2f(0)=2f2(0),因为f(0)≠0,所以f(0)=1.

  ②令x=0,则有f(x)+f(-y)=2f(0)·f(y)=2f(y),所以f(-y)=f(y),这说明f(x)为偶函数.

  ③分别用(c>0)替换x、y,有f(x+c)+f(x)=

  所以,所以f(x+c)=-f(x).

  两边应用中的结论,得f(x+2c)=-f(x+c)=-[-f(x)]=f(x),

  所以f(x)是周期函数,2c就是它的一个周期.

  一:函数及其表示

  知识点详解文档包含函数的概念、映射、函数关系的判断原则、函数区间、函数的三要素、函数的定义域、求具体或抽象数值的函数值、求函数值域、函数的表示方法等

  1. 函数与映射的区别:

  2. 求函数定义域

  常见的用解析式表示的函数f(x)的定义域可以归纳如下:

  ①当f(x)为整式时,函数的定义域为R.

  ②当f(x)为分式时,函数的定义域为使分式分母不为零的实数集合。

  ③当f(x)为偶次根式时,函数的定义域是使被开方数不小于0的实数集合。

  ④当f(x)为对数式时,函数的定义域是使真数为正、底数为正且不为1的实数集合。


高一数学教案《方程根与函数零点》范文五份(扩展8)

——高一数学最知识点优选【五】篇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包含”关系―子集

  注意: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与B是同一集合。

  反之: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B或BA

  2.“相等”关系:A=B(5≥5,且5≤5,则5=5)

  实例:设A={x|x2-1=0}B={-1,1}“元素相同则两集合相等”

  即: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A

  ②真子集:如果A?B,且A?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B(或BA)

  ③如果A?B,B?C,那么A?C

  ④如果A?B同时B?A那么A=B

  3.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

  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4.子集个数:

  有n个元素的集合,含有2n个子集,2n-1个真子集,含有2n-1个非空子集,含有2n-1个非空真子集

  集合的运算

  运算类型交集并集补集

  定义由所有属于A且属于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交集.记作AB(读作‘A交B’),即AB={x|xA,且xB}.

  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并集.记作:AB(读作‘A并B’),即AB={x|xA,或xB}).

  设S是一个集合,A是S的一个子集,由S中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S中子集A的补集(或余集)

  记作,即

  CSA=

  性质AA=A

  AΦ=Φ

  AB=BA

  ABA

  ABB

  AA=A

  AΦ=A

  AB=BA

  ABA

  ABB

  (CuA)(CuB)

  =Cu(AB)

  (CuA)(CuB)

  =Cu(AB)

  A(CuA)=U

  A(CuA)=Φ.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包含”关系—子集

  注意: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与B是同一集合。

  反之: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B或BA

  2.“相等”关系:A=B(5≥5,且5≤5,则5=5)

  实例:设A={x|x2-1=0}B={-1,1}“元素相同则两集合相等”

  即: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A

  ②真子集:如果A?B,且A?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B(或BA)

  ③如果A?B,B?C,那么A?C

  ④如果A?B同时B?A那么A=B

  3.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

  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4.子集个数:

  有n个元素的集合,含有2n个子集,2n-1个真子集,含有2n-1个非空子集,含有2n-1个非空真子集

  集合的运算

  运算类型交集并集补集

  定义由所有属于A且属于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交集.记作AB(读作‘A交B’),即AB={x|xA,且xB}.

  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并集.记作:AB(读作‘A并B’),即AB={x|xA,或xB}).

  设S是一个集合,A是S的一个子集,由S中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S中子集A的补集(或余集)

  记作,即

  CSA=

  性质AA=A

  AΦ=Φ

  AB=BA

  ABA

  ABB

  AA=A

  AΦ=A

  AB=BA

  ABA

  ABB

  (CuA)(CuB)

  =Cu(AB)

  (CuA)(CuB)

  =Cu(AB)

  A(CuA)=U

  A(CuA)=Φ.

  1.多面体的结构特征

  (1)棱柱有两个面相互*行,其余各面都是*行四边形,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行。

  正棱柱:侧棱垂直于底面的棱柱叫做直棱柱,底面是正多边形的直棱柱叫做正棱柱.反之,正棱柱的底面是正多边形,侧棱垂直于底面,侧面是矩形。

  (2)棱锥的底面是任意多边形,侧面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

  正棱锥:底面是正多边形,顶点在底面的射影是底面正多边形的中心的棱锥叫做正棱锥.特别地,各棱均相等的正三棱锥叫正四面体.反过来,正棱锥的底面是正多边形,且顶点在底面的射影是底面正多边形的中心。

  (3)棱台可由*行于底面的*面截棱锥得到,其上下底面是相似多边形。

  2.旋转体的结构特征

  (1)圆柱可以由矩形绕一边所在直线旋转一周得到.

  (2)圆锥可以由直角三角形绕一条直角边所在直线旋转一周得到.

  (3)圆台可以由直角梯形绕直角腰所在直线旋转一周或等腰梯形绕上下底面中心所在直线旋转半周得到,也可由*行于底面的*面截圆锥得到。

  (4)球可以由半圆面绕直径旋转一周或圆面绕直径旋转半周得到。

  3.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是用*行投影得到,这种投影下,与投影面*行的*面图形留下的影子,与*面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是全等和相等的,三视图包括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

  三视图的长度特征:“长对正,宽相等,高*齐”,即正视图和侧视图一样高,正视图和俯视图一样长,侧视图和俯视图一样宽.若相邻两物体的表面相交,表面的交线是它们的分界线,在三视图中,要注意实、虚线的画法。

  4.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

  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常用斜二测画法来画,基本步骤是:

  (1)画几何体的`底面

  在已知图形中取互相垂直的x轴、y轴,两轴相交于点O,画直观图时,把它们画成对应的x′轴、y′轴,两轴相交于点O′,且使∠x′O′y′=45°或135°,已知图形中*行于x轴、y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行于x′轴、y′轴.已知图形中*行于x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长度不变,*行于y轴的线段,长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2)画几何体的高

  在已知图形中过O点作z轴垂直于xOy*面,在直观图中对应的z′轴,也垂直于x′O′y′*面,已知图形中*行于z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仍*行于z′轴且长度不变。

  空间几何体表面积体积公式:

  1、圆柱体:表面积:2πRr+2πRh体积:πR2h(R为圆柱体上下底圆半径,h为圆柱体高)

  2、圆锥体:表面积:πR2+πR[(h2+R2)的]体积:πR2h/3(r为圆锥体低圆半径,h为其高,

  3、a-边长,S=6a2,V=a3

  4、长方体a-长,b-宽,c-高S=2(ab+ac+bc)V=abc

  5、棱柱S-h-高V=Sh

  6、棱锥S-h-高V=Sh/3

  7、S1和S2-上、下h-高V=h[S1+S2+(S1S2)^1/2]/3

  8、S1-上底面积,S2-下底面积,S0-中h-高,V=h(S1+S2+4S0)/6

  9、圆柱r-底半径,h-高,C―底面周长S底―底面积,S侧―,S表―表面积C=2πrS底=πr2,S侧=Ch,S表=Ch+2S底,V=S底h=πr2h

  10、空心圆柱R-外圆半径,r-内圆半径h-高V=πh(R^2-r^2)

  11、r-底半径h-高V=πr^2h/3

  12、r-上底半径,R-下底半径,h-高V=πh(R2+Rr+r2)/313、球r-半径d-直径V=4/3πr^3=πd^3/6

  14、球缺h-球缺高,r-球半径,a-球缺底半径V=πh(3a2+h2)/6=πh2(3r-h)/3

  15、球台r1和r2-球台上、下底半径h-高V=πh[3(r12+r22)+h2]/6

  16、圆环体R-环体半径D-环体直径r-环体截面半径d-环体截面直径V=2π2Rr2=π2Dd2/4

  17、桶状体D-桶腹直径d-桶底直径h-桶高V=πh(2D2+d2)/12,(母线是圆弧形,圆心是桶的中心)V=πh(2D2+Dd+3d2/4)/15(母线是抛物线形)

  1.多面体的结构特征

  (1)棱柱有两个面相互*行,其余各面都是*行四边形,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行。

  正棱柱:侧棱垂直于底面的棱柱叫做直棱柱,底面是正多边形的直棱柱叫做正棱柱.反之,正棱柱的底面是正多边形,侧棱垂直于底面,侧面是矩形。

  (2)棱锥的底面是任意多边形,侧面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

  正棱锥:底面是正多边形,顶点在底面的射影是底面正多边形的中心的棱锥叫做正棱锥.特别地,各棱均相等的正三棱锥叫正四面体.反过来,正棱锥的底面是正多边形,且顶点在底面的射影是底面正多边形的中心。

  (3)棱台可由*行于底面的*面截棱锥得到,其上下底面是相似多边形。

  2.旋转体的结构特征

  (1)圆柱可以由矩形绕一边所在直线旋转一周得到.

  (2)圆锥可以由直角三角形绕一条直角边所在直线旋转一周得到.

  (3)圆台可以由直角梯形绕直角腰所在直线旋转一周或等腰梯形绕上下底面中心所在直线旋转半周得到,也可由*行于底面的*面截圆锥得到。

  (4)球可以由半圆面绕直径旋转一周或圆面绕直径旋转半周得到。

  3.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