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评课稿 (菁华5篇)

  • 分数
  •   温端峰老师课堂教学中有几个亮点:

      1、直接导入,师问看到“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这个题目大家想想这节课我们要掌握什么知识,引起了学生的有意注意,唤起了学生学*新知的强烈欲望。

      2、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自学法,自学有助于学生温故知新,通过自学,学生可以复*、巩固一些已有的知识,初步形成知识网络,还有助于学生明确课堂学*目标。通过自学对新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将一些简单易懂、自己有兴趣的.内容进行了内化;同时,自学又有助于学生找到困惑和疑问,确定在课堂上参与讨论的重点。这样既能给学生更充分探讨的时间,又激起了学生的学*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听课具有针对性,能够最大限度的实现精讲精练的高效能课堂教学目标。更有助于学生养成终身学*的*惯。

      3、本节课的教学完全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自学中发现问题,并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讨论、探索,发现分数单位不同,无法相加,想办法变成同分母分数再相加。上述过程,完全是学生自主探究的成果,在这一过程中,每一个小组的学生都在进行合作,每一个学生都在主动的探究,异分母分数相加要先通分这一知识点完全是由学生自己发现的。而且,在整个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合作学*的能力、主动探究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培养。在整个的过程中,教师始终没有以知识权威的身份出现在课堂中,而是以学生学*的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出现。体现新课标的理念。

      本节课周老师注重学生书写格式的强调,让学生养成认真仔细,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阅读全文]...

2022-10-29 00:00:00
  • 分数除法数学教学反思 (菁华5篇)

  • 分数
  •   分数除法是学生在学会一个数除以整数的'基础上,让学生从一个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迁移到一个数除以分数,这是学*分数除法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但由于教材的学*比较枯燥无味。因此我试图在教学初始把直接展示静态例题改变成小故事展现出来,形成一个有趣的课堂学*气氛。让学生经历从整数变化到分数,得到的运算法则由特殊到一般的快乐又严谨的数学学*过程。

      在教学备课时我先复*一个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然后通过小故事的形式展示例题,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通过猜想、尝试、验证等多种方法证明了一个数除以分数和乘这个分数的倒数的结果都相等。但备课后我突然产生这个疑问“一个数除以分数为什么要乘这个分数的倒数呢?”引起了我的反思。教案的设计中没有算理的教学,只是通过猜想、尝试、验证、归纳出除以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相对忽视了算理的教学,这样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参考一下其他教材,发现其他教材是通过画线段图让学生来明白算理,更注重算理的教学但又忽视了猜想、尝试、验证、归纳这种数学思想的渗透。如何让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呢?既能让学生明白算理又让学生渗透这种数学方法呢?

      经过仔细反思之后,我在修改备课后,调整了我的教学过程。教学中我在学生猜想、尝试、验证、归纳出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乘这个分数的倒数的结果后,我抛出了这个问题:一个数除以分数为什么要乘以这个数的倒数呢?学生思考,讨论。汇报时学生开始大部分围绕因为结果相等来总结,此时我再结合线段图对学生进行简单的算理教学。这是我发现大部分同学们能够听懂,然后恍然大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效果不错。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既进行了归纳总结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又进行了算理的教学。将新旧知识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效果较好。如何更好的让学生掌握知识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积极思考的一个问题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理解与掌握,不但可以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而且为后面学*假分数、带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比、百分数打下基础,所以,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在整个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教学学*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猜测,验证,推测与交流等教学活动。”这说明创设有效的学*情境,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索,合作”的学*活动,促进学生主动的参与。”所以,在导入新课环节,我有意设计了两道除法计算题:8÷9=?4÷7=?

    [阅读全文]...

2022-10-03 00:00:00
2022-10-03 00:00:00
  • 《分数与除法》数学教学反思 (菁华5篇)

  • 分数
  •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数学《分数除法》中的'第三节课。本节课旨在借助图形语言,在操作活动中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为此,根据本节课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已有的个体经验,本节课做了如下几个层次的设计:

      第一层次:“分一分”的活动。通过学生动手分饼活动,让学生经过观察、比较与思考,发现整数除以整数与整数除以分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借助图形语言,初步感知体会“除以一个数”与“乘这个数的倒数”之间的关系。这样做不仅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更好理解分数除法意义的机会,更主要的是教会学生一种学*的方法,即分数除法的意义可联系整数除法的意义进行学*。最后,通过启发性的问话:“观察这一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激发学生思考、求知、解答的愿望,为下一步的探究做了很好的铺垫。

      第二层次:“画一画”的活动。在第一层次分饼的基础上分线段,虽然线段图比圆形图更抽象,但学生已有分饼的经验,所以学生根据问题不难列出算式,怎样求出结果就成为这一操作活动要解决的问题。其中(1)(2)小题比较容易,学生从图上可以看出结果,关键是第三小题不容易突破,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主要是让学生弄清第(2)小题的算理,再将此方法迁移到地(3)小题。

      第三层次:“想一想、填一填”的活动。由于学生有了前面操作的基础,这部分比较大小的题目,他们不难填出答案。但关键是让学生观察、比较、分析,从而发现题目中蕴含的规律。这一活动是学生对前面问题思考过程的整理,对分数除法意义进一步的理解。

      第四层次:实践应用活动。是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内化知识的过程。

    [阅读全文]...

2022-10-03 00:00:00
  • 分数的基本性质评课稿3篇

  • 分数
  •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小学数学教材第十册的内容之一,在小学数学学*中起着承前启后、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与整数除法的商不变性质有着内在的联系,也是后面进一步学*分数的计算、比的基本性质的基础。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一种规律性知识,分数的分子分母变了,分数的大小会变吗?分数的分子分母如何变化,分数的大小不变呢?学生在这种“变”与“不变”中发现规律。

      李广云老师的课,给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教学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无可挑剔,对学生的启发、点拨恰到好处,与学生的交流亲切自然,驾驭课堂的能力让人佩服。这节课充分运用知识的迁移,调动了学生的知识积累,使学生学的轻松、愉快,同时感悟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这节课以“商不变的性质”复*引入,通过填空题充分复*了“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倍数,商不变。”再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引导学生把除法算式改写成分数的形式,再通过学*例题,观察和比较大小,从而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程启仁老师这节课充分运用资源视听和知识的迁移,调动了学生的学*兴趣和知识积累,使学生学的轻松、愉快,同时感悟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这节课以“阿凡提讲故事”、“商不变的性质”复*引入,通过练*题充分复*了“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倍数,商不变。”

      在新授过程中,程老师没有单一地把今天所要学*的内容直接出示给学生,而是把一种静态的数学知识变为一种让学生在一种大问题背景下的探索活动,使学生在一种动态的探索过程中自己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从而体验发现真理的曲折和快乐,感受数学的思想方法,体会科学的学*方法。整个课堂创设了一种“猜想——验证——反思”的教学模式,以“猜想”贯穿全课,引导学生迁移旧知、大胆猜想——实验操作、验证猜想——质疑讨论、完善猜想等,把这一系列探究过程放大,把“过程性目标”凸显出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得快乐,而且每个学生的个性也充分得到了发展,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今天上午有幸听了冯老师的讲课,讲了一节五年级数学下册关于“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课程。

    [阅读全文]...

2022-04-23 14:52:07
  • 分数混合运算教学教案设计3篇

  • 分数
  •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分数四则混合式题。

      2.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检验的良好学**惯。

      教学重点

    [阅读全文]...

2022-04-24 02:55:12
  •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课堂教学反思3篇

  • 分数
  •   一、教材的局限性

      1、教学材料过与抽象,远离学生生活实际。

      2、没有为学生主动探究创设情景,学生无法进行主动探究。

      二、改为现在的教学方案,有以下几点想法

      1、改变了学生的学*方式,变传统的接受学*为主动探究的学*。

    [阅读全文]...

2022-07-19 05:49:42
  • 《分数除法》评课稿3篇

  • 分数
  •   本次学校组织的教研课,我听了郎老师的《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收获很大。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内容很简单,如果单纯地从形式上去教学它们的关系:一个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相信学生一定学得很扎实,但这样一来3÷4的算理往往被忽视,为了让学生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郎老师组织教学很好。主要体现以下两点:

      1、通过实际操作感悟新知识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在现实的情景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改变单一的接受式的学*方式,指导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特征的多样化的学*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因此,数学学*活动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的教与学的方式,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动力的过程。在教学中郎老师引导学生用3张圆形纸片动手分一分,并学生思考把3块饼*均分给4个小朋友可以有几种分法,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得出两种不同的分法,得出两种含义,即1块饼的,3块饼的,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充分理解了算理。

      2、在问题不断地解决与生成中探索新知识

      探索是学生亲自经历和体验的学*过程,也就是让学生用自己理解的方式实现数学的“再创造”,在这其中教师的指导作用是潜在和深远的。本课中,郎老师让学生充分动手分圆片,让他们在自己的尝试、探究、猜想、思考中,不断产生问题、解决问题、再生成新的问题,给学生留与了操作的空间。

    [阅读全文]...

2022-09-01 10:32:37
  • 《分数的认识》三年级数学教学反思3篇

  • 分数
  •   今天教了三上最后一单元的第一教时,题目是《认识简单的分数》,教后有感!

      一大早,我到班上,对学生说,今天第一节课在前三楼多媒体教室上,学生很开心,上课时,我就用了《教师用书》自带的光盘来上课的,效果还不错。

      课上揭示分数二分之一时,我是这样上的。

      把一块蛋糕*均分成二份,每人分得其中的一份,这一份就是二份中的一份,二份中的一份,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学生很能理解。

      认识分数各部分名称时,我指着分母2说,2表示刚才分时的什么?(总份数),总份数怎么样?(最多,最大),所以,2在这里给它起个名字叫着“分母”,我们知道,母亲是最伟大,最了不起的,2就像母亲一样也是最大的。随后,我又指着1说,1表示刚才的什么?(每人分得的份数),我说,对,它是总份数的一份,就相当于母亲的儿子一样,所以,给它起个名字叫着“分子”,你现在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了吗?请同座位的同学互相说说,

    [阅读全文]...

2022-08-08 01:42:38
  • 《分数的基本性质》数学教学反思3篇

  • 分数
  •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内容,在本节课中我有几点体会:

      一、我从知识的生长点和学生的知识结构入手,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力求把整数、小数、分数的基本性质融为一体。让学生把本节课的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以便更好地梳理、形成较完整的知识结构。

      数的基本性质、整数的商不变规律的本质联系都是:表面数据变化了而数的大小却不变。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把除法算式改为分数,分子、分母变化了,分数的大小怎么样?为什么分数的分子、分母变化了而分数的大小不变?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的兴趣,而且学生从知识的联系中感悟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学生还能自己给这样的规律起名。

      二、让学生从除法商不变的规律中猜想分数中是否也存在这样的规律?在验证猜想时学生兴趣较高,但学生的数学语言不规范。只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中来,我们会发现学生的思考很精彩。

      三、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学生顺着教师的指引的路很快就能得到本课的主要内容。但是课后感觉,应该更大程度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变化规律更合理。教师适时的肯定学生的做法的正确性,不要很快说出其中变化的规律。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很快地看出其中的变化规律?引导学生的思维继续深入,学生积极思考后回答会更精彩。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问题,教师是直接指导还是适当引导对学生的影响却是很大。教师只有通过不断思考,不断反思,在实践中锻炼自己,从细微处严格要求自己,才能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真正做到与学生共同成长。

    [阅读全文]...

2022-07-10 08:01:25
标签索引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