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导学案培训心得体会 (菁华3篇)

首页 / 心得体会 / | 2022-12-01 00:00:00 心得体会,培训

暑假导学案培训心得体会1

  导学案是针对学生学*而开发的一种教学方案,主要从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学*实际考虑,帮助并促进他们自学。所解决的重点问题是“学什么”、“怎样学”、“学到什么程度”,力求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主人地位上来。导学案是师生共用、共同参与、良好互动的载体。

  通过编制运用“学案导学”教学,能够解决“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参与、自主学*为主体地位的问题,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实现两个前置:即学*前置和问题前置。使学生能够在学案的引导之下,通过课前自学、课堂提高、课后链接等环节的调控,降低学*难度。而教师则借助“学案导学”这一载体,能够将教材有机整合,精心设计,合理调控课堂教学中“教”与“学”,从而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反馈等学*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

  “导学案”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主动性,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得能力。实质是教师用来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从“教案”到“学案”的转变,其本质是教学重心由教师如何“教”转变为学生如何“学”,必须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学*的目标,把学*目标设计成学*方案交给学生。

  导学案的设计应具备以下特点:

  1、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从整体上体现较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学*目标,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学*目标,以及自己将要掌握的重点知识和要突破的难点知识。

  2、设计的问题要有启发性,对课本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有适当的提示,配以一定数量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自主学*,在一个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问题设计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的不深、不透也不行。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从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导学案的设计为师生带来了很多好处:

  1、导学案的设计有效地指导学生的课前预*:

  课前预*其实也就是学生的自学环节,学生之所以不预*,很大程度上是学生根本就不会预*或不知道预*什么或者教师授课不是建立在预*的基础之上。有了导学案,学生在课前的自学过程中不再茫然,学生有清晰的思路,对知识点的形成和其中的重点、难点、目标,借助“导学案”完成课前数学学*。因此我们将导学案中的课前导学提前一天发放。对于课前预*的落实,在上课前我们会将课前导学案收回批阅学生的预*情况,将学生在预*中所暴露出的问题整理出来,教师便可以适当调整教案,有针对性的进行课堂教学,有的放矢。

  2、导学案的设计有效地指导教师的课堂授课:

  为了极大提高课堂效率,在课堂上要求我们做到三讲三不讲:“讲重难点、讲易错点、讲易混点;学生会了的不讲、自己能会的不讲、讲了还不会的不讲”。可是哪些知识点学生易错,哪些是学生通过自学就能学会的,这要求教师必须准确掌握,不能仅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获得的教学经验。

  另外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预*情况,发现更多好的思路。我们在教学中常发现,对于某些较难理解的问题,有时学生利用自己的思路讲给同学们,反而更容易理解,也更简洁。因此当我们通过课前对导学案的反馈,还可以让我们在课堂上该放手时就放手,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当小老师,这不仅仅提高了课堂效率,也能极大限度的促进学生学*的积极性。

  3、导学案的设计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听讲。

  学生重点听什么?我认为,学生在自主预*的基础上,明确教材的重难点内容,上课听讲的重点自然就有了。一节课40分钟很难保证学生每分钟都在完全投入的认真听讲,因此重点听什么就成为学生学*的重点,没有保质保量的课前预*,学生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课堂学*效果。课前的导学案反馈也是对课前预*质量的监督。

  导学案这种授课模式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主动获取知识,由“学会”变成“会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将教与学有机的结合,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暑假导学案培训心得体会2

  今年暑教会期间,学校组织我们本届高一年级教师参加了为期两天的高效课堂培训会,本次培训对于我校来说是导学案试行三年一周期的最后一年,虽然我们学*使用导向案有前两届总结的经验可借鉴,相对容易一些,但对于理论的学*和理解,那是需要我们人人过关的。

  华校长在动员会上从推行导学案的必要性、严肃性和紧迫性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动员,并对如何推进导学案做了讲解,之后何*提出了参培的具体要求,教学处王主任、教科研处何主任分别进行了方案解读与通识培训,使我们参会教师对导学案有了初步的理解, 知道了学案导学这种授课模式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主动获取知识,由“学会”变成“会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大部分教师能够接受并愿认真践行。

  通过培训我主要有以**会:

  一、 “学案导学”是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有效模式

  具体表现在有效地“设计”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根本保证;有效地“指导”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必要手段;有效地“激励”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催化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彻底抛弃以往那种“不讲不放心;老师在讲台上自我陶醉,学生在下面浑浑噩噩;老师只为自己完成教学任务而不关心学生学的情况”等种种传统做法,不包办,不搞一言堂,不要认为课堂上多讲几个题就是课堂容量大了!学*效果就好了。要切实注重学生的“思维容量”、不要认为喧嚣的课堂气氛叫“活跃”,要切实注重学生的“思维活跃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给每一个学生提供表现成功的机会。

  二、学案编写至关重要

  学案的编写是整个导学过程的最重要的环节,要求老师对教材要有很深层次的理解、对知识点要正确地把握、对学生的“学情”即“认知程度”要有足够的了解,在做到以上几点的基础上,教师才能进行学案的编写。在突破某个知识点时,以往“教案”无非就是知识点的简单罗列,然后“灌”给学生,而“学案”的不同点就在于: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递进化。

  知识问题化,即把新知识点拆解成学生可以通过思考就能解决的“小”问题,通过学案能引导学生更好地去阅读课本,带着问题去主动思考课本知识,有效地参与学*过程,最大程度的还原科学发展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养成发现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设计的问题要有启发性,对教材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有适当的提示,配以一定数量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自主学*,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问题设计还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的不深、不透也不行。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从教师设计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三、合作式探究学*能力培养机制的构建与运行

  马校长做了题为“高中学生合作式探究学*能力培养机制的构建与运行”专题报告,让我们参会教师体会到与导学案实施相匹配的学生学*方式为在自主学*基础上的合作式探究学*,对合作学*、探究学*的概念、特点、意义、要素等有了相对全面的了解,同时也对合作学*、探究学*的课堂组织实施有了初步的把握。在学生合作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作用表现为可对学生提供前期援助、认知援助、合作技能援助、合作情感援助等。

  通过培训学*,我的主要困惑有以下两方面:

  1、导学案编制虽有共案、复案、续案三次编制,但发给学生使用的只是统一印制的共案,学生层次参差不齐,如何具体进行分层教学实施?

  2、如何处理学生导学案与学生的课辅资料之间的关系?

  希望能够得到相关专家或同行的指导,并通过自己推行导学案的实践探索,努力解决以上困惑,力争达到高效课堂的基本要求——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

暑假导学案培训心得体会3

  通过这次学*第三代“导学案”的应用后,让我在思想理念上更进一步的转变,从而更深刻的了解学案的优点编写和使用,在业务水*上也得到了又一次提高。下面就本次学*“导学案”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导学案学*过程。

  主要包括学*的主要环节、形式及相关学*活动,每个知识点的形成过程,包括达标训练,以发展各类学生的潜能,我们一般是分为下面几个内容。

  (1)回顾旧知,复*自测主要是对与本节课相关的一些知识进行突出、提示。有时也可用来引出课题。

  (2)导学过程,含教学内容、情境、问题、方法、媒体设计等,把知识问题化,引导学生更好地去阅读课本,带着问题去主动思考课本知识,有效地参与学*过程,最大程度的还原科学发展的过程,充分体现学案导学的功能。通过实验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典型例题解析等模块使学生接受新知识,并达到对新知识的深化理解。

  (3)小结,对所学知识系统化,可要求学生不看课本,对照学案进行。加强总结反思,及时确认所学知识,及时发现存在问题,这是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策略,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设计学案时,必须留有小结时间,指导学生对本课时学*内容、学*活动进行总结反思。

  二、学案的使用。

  1、结合学案 课前预*。

  一般是提前一天把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通过自学课本、查阅资料和与同学探讨等方式把教师设计的学*目标和知识结构进行一番的思考和探究,对照学案进行预*,一般是要求学生通过预*解决基础知识,找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和存在的疑问。

  然后,把学案上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完成,把疑问做好标记,上课时解决。而且在课前把学生预*过的学案收集起来,进行查阅,深入了解学生预*所达到的程度以及存在的问题,以便把握讲课的方向和重点。

  这样可培养学生的自学*惯、探索精神和自学能力,就切实做到了“先学后教,问题教学”。久而久之,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也能使学生在学*中找到乐趣,更加乐于学*。

  2、小组互助 解决问题。

  这一环节主要是解决学生在预*过程中的疑问。在课堂上,

  首先,要组织学生交流课前预*情况,并予以简要的总结、恰当的评价。通过交流、评价,一方面检查学生预*情况,督促学生做好预*工作,另一方面是了解学生对学*新课内容的认知基础和主要问题,以更具针对性地突出重点难点。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多样的,有一些可以直接互换看法,阐明理由,然后交流,确定答案;要充分发挥小组优势和学案优势。引导学生讨论时,教师要迅速准确地捕捉具有普遍意义的疑点和难点,并适时地予以启发,尝试释疑。

  3、精讲点拨 解难释疑。

  在经小组交流后, 问题基本都能解决,但有个别难度较大,学生理解不够透彻或根本不理解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采用两种方式处理学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疑点。

  一是点拨:在学生相互讨论解决疑点的过程中教师应参与其中,适时点拨;或是某个问题,某个组已经解决,其它组仍是疑点,教师可让已解决问题的小组做一次“教师”,面向全体学生讲解,教师补充点拨,这也可以说是讨论的继续。

  二是精讲,对于难度较大的倾向性问题, 在学生渴望释疑的心理状态下,教师应针对疑难点,快速确定讲的内容, 抓住要害,讲清思路,明晰事理,并以问题为案例,由个别问题上升到一般规律, 以起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归纳出新旧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4、达标训练 补偿矫正。

  在学生解决疑难问题、理清知识点后,教师应设计一定的达标练*,让学生当堂训练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的熟练程度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为使不同档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可以采取分层达标测试,将测试题分出档次,一般是分为两组,较简单的题目要求全做,较难的题目要求可以部分选做。针对达标训练中再次出现的问题,教师除了再次展示解题思路,引导学生突破问题外,还应再补充练*题,引导学生反复进行巩固性训练。只有这样,学生对所学知识才能进行内化整理,把新知识纳入到个体的认知结构中,进而达到知识的巩固与迁移,形成个体的创新性能力。

  导学案是针对学生学*而开发的一种教学方案,主要从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学*实际考虑,帮助并促进他们自学。所解决的重点问题是“学什么”、“怎样学”、“学到什么程度”,力求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主人地位上来。导学案是师生共用、共同参与、良好互动的载体。

  通过编制运用“学案导学”教学,能够解决“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参与、自主学*为主体地位的问题,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实现两个前置:即学*前置和问题前置。使学生能够在学案的引导之下,通过课前自学、课堂提高、课后链接等环节的调控,降低学*难度。而教师则借助“学案导学”这一载体,能够将教材有机整合,精心设计,合理调控课堂教学中“教”与“学”,从而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反馈等学*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

  “导学案”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主动性,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得能力。实质是教师用来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从“教案”到“学案”的转变,其本质是教学重心由教师如何“教”转变为学生如何“学”,必须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学*的目标,把学*目标设计成学*方案交给学生。

  导学案的'设计应具备以下特点:

  1、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从整体上体现较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学*目标,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学*目标,以及自己将要掌握的重点知识和要突破的难点知识。

  2、设计的问题要有启发性,对课本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有适当的提示,配以一定数量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自主学*,在一个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问题设计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的不深、不透也不行。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从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导学案的设计为师生带来了很多好处:

  1、导学案的设计有效地指导学生的课前预*:

  课前预*其实也就是学生的自学环节,学生之所以不预*,很大程度上是学生根本就不会预*或不知道预*什么或者教师授课不是建立在预*的基础之上。有了导学案,学生在课前的自学过程中不再茫然,学生有清晰的思路,对知识点的形成和其中的重点、难点、目标,借助“导学案”完成课前数学学*。因此我们将导学案中的课前导学提前一天发放。对于课前预*的落实,在上课前我们会将课前导学案收回批阅学生的预*情况,将学生在预*中所暴露出的问题整理出来,教师便可以适当调整教案,有针对性的进行课堂教学,有的放矢。

  2、导学案的设计有效地指导教师的课堂授课:

  为了极大提高课堂效率,在课堂上要求我们做到三讲三不讲:“讲重难点、讲易错点、讲易混点;学生会了的不讲、自己能会的不讲、讲了还不会的不讲”。可是哪些知识点学生易错,哪些是学生通过自学就能学会的,这要求教师必须准确掌握,不能仅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获得的教学经验。

  另外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预*情况,发现更多好的思路。我们在教学中常发现,对于某些较难理解的问题,有时学生利用自己的思路讲给同学们,反而更容易理解,也更简洁。因此当我们通过课前对导学案的反馈,还可以让我们在课堂上该放手时就放手,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当小老师,这不仅仅提高了课堂效率,也能极大限度的促进学生学*的积极性。

  3、导学案的设计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听讲。

  学生重点听什么?我认为,学生在自主预*的基础上,明确教材的重难点内容,上课听讲的重点自然就有了。一节课40分钟很难保证学生每分钟都在完全投入的认真听讲,因此重点听什么就成为学生学*的重点,没有保质保量的课前预*,学生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课堂学*效果。课前的导学案反馈也是对课前预*质量的监督。

  导学案这种授课模式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主动获取知识,由“学会”变成“会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将教与学有机的结合,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暑假导学案培训心得体会 (菁华3篇)扩展阅读


暑假导学案培训心得体会 (菁华3篇)(扩展1)

——导学案培训心得体会范本5份

  导学案培训心得体会 1

  *两年来,在上级领导部门的大力倡导下,学校积极开展新课改探索,营造了新课改的大环境。本学期,我们学校继续大力推行学案式导学新的教学模式,努力使新课改进入深水区。我积极响应学校新课改的号召,践行学案式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摸索之后,我获益匪浅。为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单位时间课堂教学效率,总结经验是非常必要的,下面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一、合理分工,群策群力。

  传统的教案是教师自备自用,而在新课改导学案编写过程中摒弃了这一点。它注重的是教师的合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我们在每一单元备课前由备课组长精心安排,谁负责出哪一部分的知识点和学案。学案的编写在学校总的“读、议、讲、练、评”方针的指导下,包括课前预*,课堂自主学*,合作探究,当堂反馈,以及课后的巩固练*。如果我们备课组集体认为这三课时衔接比较紧密,就设定由同一个人构思比较的好。然后集体讨论,心得体会《暑假导学案培训心得体会(5篇)》。集体讨论的时候先由主备人阐述自己的教学构思,然后其他的老师质疑,讨论,补充。最后才形成定案。

  二、自主学*,合作探究。

  “教案”到“学案”的改革,学生的自主能力的培养才是关键。我们设计的导学案增强了民主性和双向交流性。学生借助学案,完成课前的预*部分,通过预*就理清了学*的思路和线索,明白了自己的学*的障碍在哪里。教师通过批改预*作业就能做到“有的放矢”,在课堂上有目标的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我认为一个老师如果不把课堂的效率放在第一位的话那就不是个称职的'老师。

  另外,学生可以从学案上看到教师教学设计预计的课堂全过程,这样既节约了教师呈现问题的时间,也避免了学生看完了课文头脑里仍然是一团浆糊的情况。甚至部分学生还能够在学案上补充问题,给其他的学生回答。真正的做到了举一反三。主动是学*之本,活跃是课堂之魂。

  三、及时练*,当堂巩固。

  学生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一说就懂,一学就会,一走就忘”。意思就是说老师在时什么都会,老师一离开教室,讲的东西也跟着老师走了。这不是因为老师没讲透,而是学生缺少相关的巩固练*。知识是需要反复练*,加强理解的。特别是我们的思品,有的知识的应用,解题的技巧是需要反复举例练*,才能加深记忆。

  导学案的大容量就是为这一点而设计的,而且上面的*题都是教师精挑细选出来的。真正的做到了精讲精练。

  四、教后反思,精益求精。

  导学案教学模式更注重教后反思。一堂课下来,对于预计的教学效果,教师哪些地方做到了,怎样做更好;存在哪些不足之处,怎样改进。都是值得坐下来好好反思的。在反思的基础上,那些好的经验要整理下来,加以推广,让大家共同学*。而不足之处更要好好想想,错在了哪里?为什么?怎样处理才会合理呢?要给每堂课一个小结。这样才是一次完整的教学。 “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是导学案的三大特点。

  教学不是作秀,要真正的,切实的,有效地去开展导学案教学,切实提高课堂效率。为此,我们需要探究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今后,我将继续为新课改而努力,为导学案教学而努力。

  导学案培训心得体会 2

  本次培训以怎样进行导学案设计,怎样使用导学案为主体。 导学案设计,分学科老师讲编写导学案的用途和使用。导学案是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学*方案,以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内容精细化为设计核心,包“”括“温故互查” “设问导读”, “自学检测”, “巩固练*”, “拓展训练”等几个环节。推行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实现要我学_——我要学——我会学——我学会——我发展的转变。要达到这个目的,怎样编好导学案是关键。一份好的导学案问题的探究是导学案的关键,能起到以问拓思,因问造势的功效。,并能帮助学生学会如何从理论阐述掌握问题的观键。知识整理是导学案的重点。初步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独立的将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整理归纳,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巩固练*是导学案的着力点。再探索整理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进行一些针对性强的巩固练*。这是有关导学案的`编写方面。 导学案的使用必须依靠教师和学生的对话和互动,作到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有机结和,。教师要作好课前导,注重引到学生课前预*,同时要作好课中的导,引导学生完成导学案的学*,注意课后导,指导学生拓展延伸导学案的学*。课后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学*预*下节课的导学案,作到预*指导的层次性和阶梯性。课后的反思提升不可却少,每一课结束后,最好要求学生在导学案后的空白处认真作好学*反思,以便促进以后学*。

  通过3天的学*,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把导学案的核心理念高效地渗透到每一堂中,引导学生实现自主学*,合作学*,探究学*,反馈学*,同时把导学案和多媒体有效的结合起来,,并与自己的教学经验相结合,对于我的教学必将有很大的帮助。希望领导以后多给这样的学*机会。

  导学案培训心得体会 3

  今年暑教会期间,学校组织我们本届高一年级教师参加了为期两天的高效课堂培训会,本次培训对于我校来说是导学案试行三年一周期的最后一年,虽然我们学*使用导向案有前两届总结的经验可借鉴,相对容易一些,但对于理论的学*和理解,那是需要我们人人过关的。

  华校长在动员会上从推行导学案的必要性、严肃性和紧迫性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动员,并对如何推进导学案做了讲解,之后何**提出了参培的具体要求,教学处王主任、教科研处何主任分别进行了方案解读与通识培训,使我们参会教师对导学案有了初步的理解, 知道了学案导学这种授课模式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主动获取知识,由“学会”变成“会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大部分教师能够接受并愿认真践行。

  通过培训我主要有以**会:

  一、 “学案导学”是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有效模式

  具体表现在有效地“设计”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根本保证;有效地“指导”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必要手段;有效地“激励”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催化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彻底抛弃以往那种“不讲不放心;老师在讲台上自我陶醉,学生在下面浑浑噩噩;老师只为自己完成教学任务而不关心学生学的情况”等种种传统做法,不包办,不搞一言堂,不要认为课堂上多讲几个题就是课堂容量大了!学*效果就好了。要切实注重学生的“思维容量”、不要认为喧嚣的课堂气氛叫“活跃”,要切实注重学生的“思维活跃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给每一个学生提供表现成功的机会。

  二、学案编写至关重要

  学案的编写是整个导学过程的最重要的环节,要求老师对教材要有很深层次的理解、对知识点要正确地把握、对学生的“学情”即“认知程度”要有足够的了解,在做到以上几点的基础上,教师才能进行学案的编写。在突破某个知识点时,以往“教案”无非就是知识点的简单罗列,然后“灌”给学生,而“学案”的不同点就在于: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递进化。

  知识问题化,即把新知识点拆解成学生可以通过思考就能解决的“小”问题,通过学案能引导学生更好地去阅读课本,带着问题去主动思考课本知识,有效地参与学*过程,最大程度的还原科学发展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养成发现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设计的问题要有启发性,对教材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有适当的提示,配以一定数量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自主学*,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问题设计还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的不深、不透也不行。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从教师设计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三、合作式探究学*能力培养机制的构建与运行

  马校长做了题为“高中学生合作式探究学*能力培养机制的构建与运行”专题报告,让我们参会教师体会到与导学案实施相匹配的`学生学*方式为在自主学*基础上的合作式探究学*,对合作学*、探究学*的概念、特点、意义、要素等有了相对全面的了解,同时也对合作学*、探究学*的课堂组织实施有了初步的把握。在学生合作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作用表现为可对学生提供前期援助、认知援助、合作技能援助、合作情感援助等。

  通过培训学*,我的主要困惑有以下两方面:

  1、导学案编制虽有共案、复案、续案三次编制,但发给学生使用的只是统一印制的共案,学生层次参差不齐,如何具体进行分层教学实施?

  2、如何处理学生导学案与学生的课辅资料之间的关系?

  希望能够得到相关专家或同行的指导,并通过自己推行导学案的实践探索,努力解决以上困惑,力争达到高效课堂的基本要求——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

  导学案培训心得体会 4

  暑假期间,全体教师集中学*了第三代导学案的应用。通过学*,我认识到导学案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和用法,有了一些体会:

  导学案主要在导,即导学式教学,让学生的学走在教的前头,把学会学*的理念和要求,有效地落实和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同时,它是一种方案,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服务,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使用导学案的要求:

  1、教师在拿到导学案以后,必须进行二次备课,备课要达到两个目的:

  (1)是针对本班学*情况对导学案进行修订,达到导学案的最优化;

  (2)是将自己具体的教学思路和方法,特别是具体的操作层面上的方法、技巧写入学案,将导学案真正个性化。

  2、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努力做到“五放手”: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重点和疑点放手让学生讨论;提出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结论或规律放手让学生概括;知识结构体系放手让学生构建。上课时教师要让学生打开预先发下的导学案,明确本节课要实现学*目标,根据导学案上老师的学法指导让学生先自己去读书、思考,去完成学*目标中的要求。这个过程要发现学生在学*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学生的`学*方式、学**惯、思维方式、思维*惯、明显的学*障碍、学*的薄弱环节等等,以使引导能有的放矢,切中要害。

  3、突出一个“导”字。教师要注重激发兴趣,兴趣是学生学*的内驱力,学生学*兴趣靠培养和激发,有趣且能抓住学生注意力的课堂导引,围绕教学内容开展的有趣有意义的课堂活动,有利于学生变“苦学”为“乐学”。

  4、强化一个“研”字。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和教材的研究。注重课堂预设,同时充分注重课堂生成,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不重视预设,课堂会杂乱无序,不重视生成,课堂就不会精彩;对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整合、嫁接、创新,构建具有学科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要加强课堂细节的研究。要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总结反思、要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解决问题,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不断提高和发展。

  5、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拓展学生思维,“学起于思”。

  第一,引导学生通过展开充分的思维来获取知识,要善于提供思维的杠杆,引导思维的方向,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显现学生思维过程中的困难、障碍、疑问和错误;

  第二,寻找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及时给与鼓励和引导;

  第三,课堂教学中除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外,教师自己的思维也要得到充分展开,在教学过程中激活学生,提升自己,做到教学相长。

  导学案培训心得体会 5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一支好的教师队伍是办好一所学校的关键,而作为青年教师的我们的培养壮大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为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基本理念,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促进自身专业化成长,推动课改进程,我于11月18日参加了我州举行的湘西自治州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现场研讨会,感受很深。

  研讨会开幕式上听取了州教科院副院长宋泱院长的讲座,使我知道了什么是高效课堂、高效课堂的特征、高效课堂的标准、高效课堂的三个“量”和三个“动”、高效课堂的构建及高效课堂的终极目标。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编写导学案时,我将围绕这些来编写。

  开幕式结束后,我们又去吉首市八小现场观摩研讨。在八小,我见识到了两堂高效的导学课,课堂上,教师把学*的**交给了学生,学生通过自主学*、对子互学、小组促学、师生释疑的方式来学*。在这一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成了学*的主体,而且充分调动了每个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感到了自己是学*的主人,并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氛围中;而教师又能在第一时间内了解学生的学*情况。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锻炼了学生的胆量,体现了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学*精神,学*的效果也非常好。这是我从教以来所见到的最优秀的语文课。

  现场观摩后,我多么希望快点回到学校,把我所见到的和听到的讲给我校其他教师,同时把自己的所见所闻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中。当然要运用一篇完美的导学案上好一堂高质高效的导学课,还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地摸索。但无论条件怎样艰苦,工作难度怎样大,我都会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做到学以致用。


暑假导学案培训心得体会 (菁华3篇)(扩展2)

——暑假导学案培训的心得体会实用5篇

  暑假导学案培训的心得体会 1

  我县倡导使用导学案已经有两年了,在教学工作中我也开始使用有一年多了,新课改的浪潮使我在工作中不断摸索前进,为此,我就多听听本校使用导学案班级老师的课,还到荥阳去学*使用导学案的经验。我感觉现在使用导学案收效甚微,下面把我使用导学案后的体会简简单谈谈。

  一、课前预*比以前有很大的成效。

  学*语文的第一步就是让学生做好课前预*,原来没有使用导学案时,学生们拿着语文课本读到一到两遍,再写一写本课生字,就找不到可做的事情了,有很多学生都做了漏网之鱼,书本简单的批几个字,没有一点成效,而有了导学案同学们依照导学案的要求,能够自己去学*,把文中的一些字或词语通过各种方法(查工具书、问老师和同学等),批注到课本上或导学案上,这一点要在以前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够做到,除此之外,导学案中的一些关于合作探究的*题,同学们也能在小组内合作交流汇报,学*效率大大增强了。

  二、课堂中角色的转变。

  原来没有使用导学案,老师用的是陈旧的教学方法,老师讲学生听,因为老师没给他们合作交流的机会,学生根本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出来,所以一堂课下来老师是口若悬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整个课堂真是死水一滩。自从使用了导学案,把课堂交给了学生,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体,老师只起个适时点拨的作用,也就是说课堂上老师讲得越来越少,学生却说的越来越多,这样一来,课堂气氛肯定会十分活跃,,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们肯定想学、愿学。

  三、减轻了教师在备课上的.压力。

  在使用导学案之前,老师要一课一课地把教案详详细细地写在教案本上,费工又费时,往往写教案时形式,对教学的作用不大。现在导学案的产生,减轻了老师在备课上的压力,只要老师吃透教材在导学案上圈圈点点,认真备课就可以了。

  我的困惑如下:

  一、有部分后进生缺少自主学*的*惯,遇到稍有难度的题,不讨论、不查阅资料,也不请教老师和同学,也就是说使用导学案后学*成绩好的学生越来越棒,可成绩差的是越来越差,形成了两级分化。

  二、由于个别学生回答问题不积极,导致教学任务不能完成,一个课时的任务往往需要两个课时才能完成。

  三、课堂展示时,容易的题目争着回答,难的题目都不讲。

  以上是我使用导学案的浅显看法。

  暑假导学案培训的心得体会 2

  以“导学案”为载体,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旨的教学改革试验已经得到广泛的事实与推进。教改后,课堂发生了惊人的变化:课堂上老师讲得少了,学生讲得多了;学生的思维活了,问的问题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多了,学生的视野开阔了。一年多的试验,让我切实体会了:“给学生一个机会,学生还老师一个惊喜”这句话的含义。我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现将在反思中得到的体会总结出来供大家参考。

  一、教学中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的转变

  1.“导学案”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的组织者。

  教师是学生学*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是新条件下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导学案”的使用,使教师的教学观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每位教师充分利用“导学案”的特点重视学生良好的*惯的培养,鼓励学生主动学*,坚持学*,独立完成作业,遇到难题,寻根究底,课堂上小组内相互讨论,既促进了学生的学*兴趣,又融洽了同学之间的关系,同时,教师更多的是授予学*方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归纳方法,教师应成为学生学*活动的引导者。

  2.教学中能“用活”教材。

  “导学案”的使用,使得教师不再是照本宣科的讲教材,而是根据教材提供的知识,从生活实际取材,提出问题,不但让学生学会了解决问题,更能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反作用于生活,更让学生知道他们所学*的数学知识不仅是为了继续深造,对今后的工作、生活也是有用的。

  3.教学中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创造性。

  “导学案”的使用,给了学生充分发挥的余地,“给他们一个舞台,我们将收获更多的精彩”!真正让学生成为学*的主人、课堂的主宰。

  二、我的困惑

  在小学数学“导学案”的实施过程中,新授课和复*课的不同课型,的确让学生自主学*,给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很多发展空间,但对于学*困难的`学生来说,这无疑“雪上加霜”,即使是老师细致的讲解都未必使他们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更不用说自主学*了,展示交流更是谈不上,这使得整个班级学*两极分化严重。怎样才能两头兼顾:即发展了好学生,又使后进生有所进步,一直以来还没有找到比较好的方法。

  另外教学中,教师都采用了小组合作交流,共同学*的方式,但在此过程中,很多的学困生在交流中只有听得份,因为很多知识他们不懂,又不愿意让别人知道或不想让别人听见自己错误的想法,于是只听别人说,自己不发表任何言论,学*上很是被动,久而久之,学*越来越落后;而对于那些调皮的学生来说,讨论简直是一种轻松,以此有正当理由说话的机会,说话不少却什么也没有学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分化日趋严重,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使课改教师十分头疼,还有待于探索和研究。

  三、我的感想

  凡事有利就有弊,改革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放开思维,我们在摸索中学会创新,学会反思,大胆挑战,在教改工作中鼓足前进的勇气,不断创新,踏实肯干,推动教改工作继续向前发展。

  暑假导学案培训的心得体会 3

  在大力推进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县教育局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在全县推行了“学案教学”教学模式,构建自主互动高效课堂。这一举措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每一位教师都在思索着、讨论着、实践着。下面我就学案教学的具体做法和粗浅的体会谈一谈,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对学案教学的认识

  1、“学案”是教师指导学生学*的方案,是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方案。学案的实质是教师用来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它是教师站在学生的知识水*、生活经验的角度对教学内容思考的文字表现,它不同于教案,教案是教师站在高于学生的高度,站在已知知识的高度对学生的居高临下的指导。

  2、“学案教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式,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学*为主体,以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师生共同完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一种能引发学生自主学*以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的教学模式。

  二、具体做法

  1、拿到学案后,根据学生的实际,再进行二次备课,将教学案一体化。学案是集骨干教师根据新课程标准设计和编写的,是质量较高的教学载体。但是我们在使用时还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班级学生情况进行再备课,大胆进行取舍和添加,使其达到最优化。2、就小学数学课而言,在实施教学的具体过程中将一节课分四个环节,即自主学*、合作交流、课堂小结、达标检测。学案中有根据本节知识点设计的一定量的练*题,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最后小组长检查,老师抽查。

  三、“学案教学”的体会

  1、调动了学生学*的积极性。从被动接受转到自主学*,主动建构,从知识学*型转为知识学*,能力培养综合型,从“听众”角色转变为“演员”角色。课堂上让学生开展自主互动的学*活动,关注全体学生的参与,一方面教师用适当的方式适时提出问题,创设引起学生注意的问题情境。另一方面教师运用多种课堂教学技巧,关注各个层次的学生,调动每一个学生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2、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传统的课堂教学认为,老师只要讲得懂、讲得深、讲得透,学生就听得懂、记得住。因此,一堂课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筋疲力尽,但最终收效甚微。素质教育下的自主互动高效课堂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体。学生通过学案进行必要的学*、探究、训练、检测和拓展,真正跳出了题海。通过老师的适时点拨突破难点,掌握重点,课堂效果较好。

  3、老师的业务水*得到提高。高效的课堂要求老师有渊博的知识和良好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学案教学”的实施需要老师课前精心准备,研究学案,搜集资料,设计问题。

  总之,“学案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方式,既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能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愿双峰教育的这朵“奇葩”会开得更加绚丽多彩!

  暑假导学案培训的心得体会 4

  通过这次学*第三代“导学案”的应用后,让我在思想理念上更进一步的转变,从而更深刻的了解学案的优点编写和使用,在业务水*上也得到了又一次提高。下面就本次学*“导学案”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导学案学*过程。

  主要包括学*的主要环节、形式及相关学*活动,每个知识点的形成过程,包括达标训练,以发展各类学生的潜能,我们一般是分为下面几个内容。

  (1)回顾旧知,复*自测主要是对与本节课相关的一些知识进行突出、提示。有时也可用来引出课题。

  (2)导学过程,含教学内容、情境、问题、方法、媒体设计等,把知识问题化,引导学生更好地去阅读课本,带着问题去主动思考课本知识,有效地参与学*过程,最大程度的还原科学发展的过程,充分体现学案导学的功能。通过实验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典型例题解析等模块使学生接受新知识,并达到对新知识的深化理解。

  (3)小结,对所学知识系统化,可要求学生不看课本,对照学案进行。加强总结反思,及时确认所学知识,及时发现存在问题,这是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策略,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设计学案时,必须留有小结时间,指导学生对本课时学*内容、学*活动进行总结反思。

  二、学案的使用。

  1、结合学案课前预*。

  一般是提前一天把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通过自学课本、查阅资料和与同学探讨等方式把教师设计的学*目标和知识结构进行一番的思考和探究,对照学案进行预*,一般是要求学生通过预*解决基础知识,找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和存在的疑问。

  然后,把学案上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完成,把疑问做好标记,上课时解决。而且在课前把学生预*过的学案收集起来,进行查阅,深入了解学生预*所达到的程度以及存在的问题,以便把握讲课的方向和重点。

  这样可培养学生的自学*惯、探索精神和自学能力,就切实做到了“先学后教,问题教学”。久而久之,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也能使学生在学*中找到乐趣,更加乐于学*。

  2、小组互助解决问题。

  这一环节主要是解决学生在预*过程中的疑问。在课堂上,

  首先,要组织学生交流课前预*情况,并予以简要的总结、恰当的评价。通过交流、评价,一方面检查学生预*情况,督促学生做好预*工作,另一方面是了解学生对学*新课内容的认知基础和主要问题,以更具针对性地突出重点难点。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多样的,有一些可以直接互换看法,阐明理由,然后交流,确定答案;要充分发挥小组优势和学案优势。引导学生讨论时,教师要迅速准确地捕捉具有普遍意义的疑点和难点,并适时地予以启发,尝试释疑。

  3、精讲点拨解难释疑。

  在经小组交流后,问题基本都能解决,但有个别难度较大,学生理解不够透彻或根本不理解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采用两种方式处理学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疑点。

  一是点拨:在学生相互讨论解决疑点的过程中教师应参与其中,适时点拨;或是某个问题,某个组已经解决,其它组仍是疑点,教师可让已解决问题的小组做一次“教师”,面向全体学生讲解,教师补充点拨,这也可以说是讨论的继续。

  二是精讲,对于难度较大的'倾向性问题,在学生渴望释疑的心理状态下,教师应针对疑难点,快速确定讲的内容,抓住要害,讲清思路,明晰事理,并以问题为案例,由个别问题上升到一般规律,以起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归纳出新旧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4、达标训练补偿矫正。

  在学生解决疑难问题、理清知识点后,教师应设计一定的达标练*,让学生当堂训练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的熟练程度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为使不同档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可以采取分层达标测试,将测试题分出档次,一般是分为两组,较简单的题目要求全做,较难的题目要求可以部分选做。针对达标训练中再次出现的问题,教师除了再次展示解题思路,引导学生突破问题外,还应再补充练*题,引导学生反复进行巩固性训练。只有这样,学生对所学知识才能进行内化整理,把新知识纳入到个体的认知结构中,进而达到知识的巩固与迁移,形成个体的创新性能力。

  导学案是针对学生学*而开发的一种教学方案,主要从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学*实际考虑,帮助并促进他们自学。所解决的重点问题是“学什么”、“怎样学”、“学到什么程度”,力求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主人地位上来。导学案是师生共用、共同参与、良好互动的载体。

  通过编制运用“学案导学”教学,能够解决“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参与、自主学*为主体地位的问题,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实现两个前置:即学*前置和问题前置。使学生能够在学案的引导之下,通过课前自学、课堂提高、课后链接等环节的调控,降低学*难度。而教师则借助“学案导学”这一载体,能够将教材有机整合,精心设计,合理调控课堂教学中“教”与“学”,从而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反馈等学*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

  “导学案”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主动性,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得能力。实质是教师用来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从“教案”到“学案”的转变,其本质是教学重心由教师如何“教”转变为学生如何“学”,必须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学*的目标,把学*目标设计成学*方案交给学生。

  导学案的设计应具备以下特点:

  1、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从整体上体现较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学*目标,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学*目标,以及自己将要掌握的重点知识和要突破的难点知识。

  2、设计的问题要有启发性,对课本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有适当的提示,配以一定数量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自主学*,在一个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问题设计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的不深、不透也不行。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从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导学案的设计为师生带来了很多好处:

  1、导学案的设计有效地指导学生的课前预*:

  课前预*其实也就是学生的自学环节,学生之所以不预*,很大程度上是学生根本就不会预*或不知道预*什么或者教师授课不是建立在预*的基础之上。有了导学案,学生在课前的自学过程中不再茫然,学生有清晰的思路,对知识点的形成和其中的重点、难点、目标,借助“导学案”完成课前数学学*。因此我们将导学案中的课前导学提前一天发放。对于课前预*的落实,在上课前我们会将课前导学案收回批阅学生的预*情况,将学生在预*中所暴露出的问题整理出来,教师便可以适当调整教案,有针对性的进行课堂教学,有的放矢。

  2、导学案的设计有效地指导教师的课堂授课:

  为了极大提高课堂效率,在课堂上要求我们做到三讲三不讲:“讲重难点、讲易错点、讲易混点;学生会了的不讲、自己能会的不讲、讲了还不会的不讲”。可是哪些知识点学生易错,哪些是学生通过自学就能学会的,这要求教师必须准确掌握,不能仅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获得的教学经验。

  另外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预*情况,发现更多好的思路。我们在教学中常发现,对于某些较难理解的问题,有时学生利用自己的思路讲给同学们,反而更容易理解,也更简洁。因此当我们通过课前对导学案的反馈,还可以让我们在课堂上该放手时就放手,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当小老师,这不仅仅提高了课堂效率,也能极大限度的促进学生学*的积极性。

  3、导学案的设计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听讲。

  学生重点听什么?我认为,学生在自主预*的基础上,明确教材的重难点内容,上课听讲的重点自然就有了。一节课40分钟很难保证学生每分钟都在完全投入的认真听讲,因此重点听什么就成为学生学*的重点,没有保质保量的课前预*,学生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课堂学*效果。课前的导学案反馈也是对课前预*质量的监督。

  导学案这种授课模式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主动获取知识,由“学会”变成“会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将教与学有机的结合,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暑假导学案培训的心得体会 5

  今年暑教会期间,学校组织我们本届高一年级教师参加了为期两天的高效课堂培训会,本次培训对于我校来说是导学案试行三年一周期的最后一年,虽然我们学*使用导向案有前两届总结的经验可借鉴,相对容易一些,但对于理论的学*和理解,那是需要我们人人过关的。

  华校长在动员会上从推行导学案的必要性、严肃性和紧迫性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动员,并对如何推进导学案做了讲解,之后何**提出了参培的具体要求,教学处王主任、教科研处何主任分别进行了方案解读与通识培训,使我们参会教师对导学案有了初步的理解, 知道了学案导学这种授课模式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主动获取知识,由“学会”变成“会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大部分教师能够接受并愿认真践行。

  通过培训我主要有以**会:

  一、 “学案导学”是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有效模式

  具体表现在有效地“设计”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根本保证;有效地“指导”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必要手段;有效地“激励”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催化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彻底抛弃以往那种“不讲不放心;老师在讲台上自我陶醉,学生在下面浑浑噩噩;老师只为自己完成教学任务而不关心学生学的情况”等种种传统做法,不包办,不搞一言堂,不要认为课堂上多讲几个题就是课堂容量大了!学*效果就好了。要切实注重学生的“思维容量”、不要认为喧嚣的课堂气氛叫“活跃”,要切实注重学生的“思维活跃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给每一个学生提供表现成功的机会。

  二、学案编写至关重要

  学案的编写是整个导学过程的最重要的'环节,要求老师对教材要有很深层次的理解、对知识点要正确地把握、对学生的“学情”即“认知程度”要有足够的了解,在做到以上几点的基础上,教师才能进行学案的编写。在突破某个知识点时,以往“教案”无非就是知识点的简单罗列,然后“灌”给学生,而“学案”的不同点就在于: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递进化。

  知识问题化,即把新知识点拆解成学生可以通过思考就能解决的“小”问题,通过学案能引导学生更好地去阅读课本,带着问题去主动思考课本知识,有效地参与学*过程,最大程度的还原科学发展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养成发现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设计的问题要有启发性,对教材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有适当的提示,配以一定数量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自主学*,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问题设计还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的不深、不透也不行。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从教师设计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三、合作式探究学*能力培养机制的构建与运行

  马校长做了题为“高中学生合作式探究学*能力培养机制的构建与运行”专题报告,让我们参会教师体会到与导学案实施相匹配的学生学*方式为在自主学*基础上的合作式探究学*,对合作学*、探究学*的概念、特点、意义、要素等有了相对全面的了解,同时也对合作学*、探究学*的课堂组织实施有了初步的把握。在学生合作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作用表现为可对学生提供前期援助、认知援助、合作技能援助、合作情感援助等。

  通过培训学*,我的主要困惑有以下两方面:

  1、导学案编制虽有共案、复案、续案三次编制,但发给学生使用的只是统一印制的共案,学生层次参差不齐,如何具体进行分层教学实施?

  2、如何处理学生导学案与学生的课辅资料之间的关系?

  希望能够得到相关专家或同行的指导,并通过自己推行导学案的实践探索,努力解决以上困惑,力争达到高效课堂的基本要求——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


暑假导学案培训心得体会 (菁华3篇)(扩展3)

——暑假导学案培训心得体会范文5份

  暑假导学案培训心得体会 1

  导学案是针对学生学*而开发的一种教学方案,主要从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学*实际考虑,帮助并促进他们自学。所解决的重点问题是“学什么”、“怎样学”、“学到什么程度”,力求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主人地位上来。导学案是师生共用、共同参与、良好互动的载体。

  通过编制运用“学案导学”教学,能够解决“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参与、自主学*为主体地位的问题,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实现两个前置:即学*前置和问题前置。使学生能够在学案的引导之下,通过课前自学、课堂提高、课后链接等环节的调控,降低学*难度。而教师则借助“学案导学”这一载体,能够将教材有机整合,精心设计,合理调控课堂教学中“教”与“学”,从而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反馈等学*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

  “导学案”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主动性,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得能力。实质是教师用来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从“教案”到“学案”的转变,其本质是教学重心由教师如何“教”转变为学生如何“学”,必须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学*的目标,把学*目标设计成学*方案交给学生。

  导学案的设计应具备以下特点:

  1、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从整体上体现较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学*目标,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学*目标,以及自己将要掌握的重点知识和要突破的难点知识。

  2、设计的问题要有启发性,对课本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有适当的提示,配以一定数量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自主学*,在一个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问题设计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的不深、不透也不行。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从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导学案的设计为师生带来了很多好处:

  1、导学案的设计有效地指导学生的课前预*:

  课前预*其实也就是学生的自学环节,学生之所以不预*,很大程度上是学生根本就不会预*或不知道预*什么或者教师授课不是建立在预*的基础之上。有了导学案,学生在课前的自学过程中不再茫然,学生有清晰的思路,对知识点的形成和其中的重点、难点、目标,借助“导学案”完成课前数学学*。因此我们将导学案中的课前导学提前一天发放。对于课前预*的落实,在上课前我们会将课前导学案收回批阅学生的预*情况,将学生在预*中所暴露出的问题整理出来,教师便可以适当调整教案,有针对性的进行课堂教学,有的放矢。

  2、导学案的设计有效地指导教师的课堂授课:

  为了极大提高课堂效率,在课堂上要求我们做到三讲三不讲:“讲重难点、讲易错点、讲易混点;学生会了的不讲、自己能会的不讲、讲了还不会的不讲”。可是哪些知识点学生易错,哪些是学生通过自学就能学会的,这要求教师必须准确掌握,不能仅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获得的教学经验。

  另外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预*情况,发现更多好的思路。我们在教学中常发现,对于某些较难理解的问题,有时学生利用自己的思路讲给同学们,反而更容易理解,也更简洁。因此当我们通过课前对导学案的反馈,还可以让我们在课堂上该放手时就放手,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当小老师,这不仅仅提高了课堂效率,也能极大限度的促进学生学*的积极性。

  3、导学案的设计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听讲。

  学生重点听什么?我认为,学生在自主预*的基础上,明确教材的重难点内容,上课听讲的重点自然就有了。一节课40分钟很难保证学生每分钟都在完全投入的认真听讲,因此重点听什么就成为学生学*的重点,没有保质保量的课前预*,学生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课堂学*效果。课前的导学案反馈也是对课前预*质量的监督。

  导学案这种授课模式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主动获取知识,由“学会”变成“会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将教与学有机的结合,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暑假导学案培训心得体会 2

  今年暑教会期间,学校组织我们本届高一年级教师参加了为期两天的高效课堂培训会,本次培训对于我校来说是导学案试行三年一周期的最后一年,虽然我们学*使用导向案有前两届总结的经验可借鉴,相对容易一些,但对于理论的学*和理解,那是需要我们人人过关的。

  华校长在动员会上从推行导学案的必要性、严肃性和紧迫性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动员,并对如何推进导学案做了讲解,之后何**提出了参培的具体要求,教学处王主任、教科研处何主任分别进行了方案解读与通识培训,使我们参会教师对导学案有了初步的理解, 知道了学案导学这种授课模式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主动获取知识,由“学会”变成“会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大部分教师能够接受并愿认真践行。

  通过培训我主要有以**会:

  一、 “学案导学”是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有效模式

  具体表现在有效地“设计”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根本保证;有效地“指导”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必要手段;有效地“激励”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催化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彻底抛弃以往那种“不讲不放心;老师在讲台上自我陶醉,学生在下面浑浑噩噩;老师只为自己完成教学任务而不关心学生学的情况”等种种传统做法,不包办,不搞一言堂,不要认为课堂上多讲几个题就是课堂容量大了!学*效果就好了。要切实注重学生的“思维容量”、不要认为喧嚣的课堂气氛叫“活跃”,要切实注重学生的“思维活跃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给每一个学生提供表现成功的机会。

  二、学案编写至关重要

  学案的编写是整个导学过程的最重要的环节,要求老师对教材要有很深层次的理解、对知识点要正确地把握、对学生的“学情”即“认知程度”要有足够的了解,在做到以上几点的基础上,教师才能进行学案的编写。在突破某个知识点时,以往“教案”无非就是知识点的简单罗列,然后“灌”给学生,而“学案”的不同点就在于: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递进化。

  知识问题化,即把新知识点拆解成学生可以通过思考就能解决的“小”问题,通过学案能引导学生更好地去阅读课本,带着问题去主动思考课本知识,有效地参与学*过程,最大程度的还原科学发展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养成发现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设计的问题要有启发性,对教材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有适当的提示,配以一定数量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自主学*,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问题设计还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的不深、不透也不行。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从教师设计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三、合作式探究学*能力培养机制的构建与运行

  马校长做了题为“高中学生合作式探究学*能力培养机制的构建与运行”专题报告,让我们参会教师体会到与导学案实施相匹配的学生学*方式为在自主学*基础上的合作式探究学*,对合作学*、探究学*的概念、特点、意义、要素等有了相对全面的了解,同时也对合作学*、探究学*的课堂组织实施有了初步的把握。在学生合作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作用表现为可对学生提供前期援助、认知援助、合作技能援助、合作情感援助等。

  通过培训学*,我的主要困惑有以下两方面:

  1、导学案编制虽有共案、复案、续案三次编制,但发给学生使用的只是统一印制的共案,学生层次参差不齐,如何具体进行分层教学实施?

  2、如何处理学生导学案与学生的课辅资料之间的关系?

  希望能够得到相关专家或同行的指导,并通过自己推行导学案的实践探索,努力解决以上困惑,力争达到高效课堂的基本要求——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

  暑假导学案培训心得体会 3

  暑假期间,全体教师集中学*了第三代导学案的应用。通过学*,我认识到导学案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和用法,有了一些体会:

  导学案主要在导,即导学式教学,让学生的学走在教的前头,把学会学*的理念和要求,有效地落实和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同时,它是一种方案,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服务,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使用导学案的要求:

  1、教师在拿到导学案以后,必须进行二次备课,备课要达到两个目的:

  (1)是针对本班学*情况对导学案进行修订,达到导学案的最优化;

  (2)是将自己具体的教学思路和方法,特别是具体的操作层面上的方法、技巧写入学案,将导学案真正个性化。

  2、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努力做到“五放手”: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重点和疑点放手让学生讨论;提出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结论或规律放手让学生概括;知识结构体系放手让学生构建。上课时教师要让学生打开预先发下的导学案,明确本节课要实现学*目标,根据导学案上老师的学法指导让学生先自己去读书、思考,去完成学*目标中的要求。这个过程要发现学生在学*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学生的学*方式、学**惯、思维方式、思维*惯、明显的学*障碍、学*的薄弱环节等等,以使引导能有的放矢,切中要害。

  3、突出一个“导”字。教师要注重激发兴趣,兴趣是学生学*的内驱力,学生学*兴趣靠培养和激发,有趣且能抓住学生注意力的课堂导引,围绕教学内容开展的有趣有意义的课堂活动,有利于学生变“苦学”为“乐学”。

  4、强化一个“研”字。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和教材的研究。注重课堂预设,同时充分注重课堂生成,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不重视预设,课堂会杂乱无序,不重视生成,课堂就不会精彩;对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整合、嫁接、创新,构建具有学科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要加强课堂细节的研究。要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总结反思、要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解决问题,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不断提高和发展。

  5、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拓展学生思维,“学起于思”。

  第一,引导学生通过展开充分的思维来获取知识,要善于提供思维的杠杆,引导思维的方向,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显现学生思维过程中的困难、障碍、疑问和错误;

  第二,寻找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及时给与鼓励和引导;

  第三,课堂教学中除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外,教师自己的思维也要得到充分展开,在教学过程中激活学生,提升自己,做到教学相长。

  暑假导学案培训心得体会 4

  暑假期间,全体教师集中学*了第三代导学案的应用。通过学*,我认识到导学案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和用法,有了一些体会:

  导学案主要在导,即导学式教学,让学生的学走在教的前头,把学会学*的理念和要求,有效地落实和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同时,它是一种方案,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服务,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使用导学案的要求:

  1、教师在拿到导学案以后,必须进行二次备课,备课要达到两个目的:

  (1)是针对本班学*情况对导学案进行修订,达到导学案的最优化;

  (2)是将自己具体的教学思路和方法,特别是具体的操作层面上的方法、技巧写入学案,将导学案真正个性化。

  2、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努力做到“五放手”: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重点和疑点放手让学生讨论;提出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结论或规律放手让学生概括;知识结构体系放手让学生构建。上课时教师要让学生打开预先发下的导学案,明确本节课要实现学*目标,根据导学案上老师的学法指导让学生先自己去读书、思考,去完成学*目标中的要求。这个过程要发现学生在学*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学生的学*方式、学**惯、思维方式、思维*惯、明显的学*障碍、学*的薄弱环节等等,以使引导能有的放矢,切中要害。

  3、突出一个“导”字。教师要注重激发兴趣,兴趣是学生学*的内驱力,学生学*兴趣靠培养和激发,有趣且能抓住学生注意力的课堂导引,围绕教学内容开展的有趣有意义的课堂活动,有利于学生变“苦学”为“乐学”。

  4、强化一个“研”字。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和教材的研究。注重课堂预设,同时充分注重课堂生成,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不重视预设,课堂会杂乱无序,不重视生成,课堂就不会精彩;对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整合、嫁接、创新,构建具有学科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要加强课堂细节的.研究。要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总结反思、要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解决问题,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不断提高和发展。

  5、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拓展学生思维,“学起于思”。

  第一,引导学生通过展开充分的思维来获取知识,要善于提供思维的杠杆,引导思维的方向,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显现学生思维过程中的困难、障碍、疑问和错误;

  第二,寻找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及时给与鼓励和引导;

  第三,课堂教学中除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外,教师自己的思维也要得到充分展开,在教学过程中激活学生,提升自己,做到教学相长。

  暑假导学案培训心得体会 5

  通过这次学*第三代“导学案”的应用后,让我在思想理念上更进一步的转变,从而更深刻的了解学案的优点编写和使用,在业务水*上也得到了又一次提高。下面就本次学*“导学案”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导学案学*过程。

  主要包括学*的主要环节、形式及相关学*活动,每个知识点的形成过程,包括达标训练,以发展各类学生的潜能,我们一般是分为下面几个内容。

  (1)回顾旧知,复*自测主要是对与本节课相关的一些知识进行突出、提示。有时也可用来引出课题。

  (2)导学过程,含教学内容、情境、问题、方法、媒体设计等,把知识问题化,引导学生更好地去阅读课本,带着问题去主动思考课本知识,有效地参与学*过程,最大程度的还原科学发展的过程,充分体现学案导学的功能。通过实验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典型例题解析等模块使学生接受新知识,并达到对新知识的深化理解。

  (3)小结,对所学知识系统化,可要求学生不看课本,对照学案进行。加强总结反思,及时确认所学知识,及时发现存在问题,这是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策略,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设计学案时,必须留有小结时间,指导学生对本课时学*内容、学*活动进行总结反思。

  二、学案的使用。

  1、结合学案 课前预*。

  一般是提前一天把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通过自学课本、查阅资料和与同学探讨等方式把教师设计的学*目标和知识结构进行一番的思考和探究,对照学案进行预*,一般是要求学生通过预*解决基础知识,找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和存在的疑问。

  然后,把学案上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完成,把疑问做好标记,上课时解决。而且在课前把学生预*过的学案收集起来,进行查阅,深入了解学生预*所达到的程度以及存在的问题,以便把握讲课的方向和重点。

  这样可培养学生的自学*惯、探索精神和自学能力,就切实做到了“先学后教,问题教学”。久而久之,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也能使学生在学*中找到乐趣,更加乐于学*。

  2、小组互助 解决问题。

  这一环节主要是解决学生在预*过程中的疑问。在课堂上,

  首先,要组织学生交流课前预*情况,并予以简要的总结、恰当的评价。通过交流、评价,一方面检查学生预*情况,督促学生做好预*工作,另一方面是了解学生对学*新课内容的认知基础和主要问题,以更具针对性地突出重点难点。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多样的,有一些可以直接互换看法,阐明理由,然后交流,确定答案;要充分发挥小组优势和学案优势。引导学生讨论时,教师要迅速准确地捕捉具有普遍意义的疑点和难点,并适时地予以启发,尝试释疑。

  3、精讲点拨 解难释疑。

  在经小组交流后, 问题基本都能解决,但有个别难度较大,学生理解不够透彻或根本不理解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采用两种方式处理学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疑点。

  一是点拨:在学生相互讨论解决疑点的过程中教师应参与其中,适时点拨;或是某个问题,某个组已经解决,其它组仍是疑点,教师可让已解决问题的小组做一次“教师”,面向全体学生讲解,教师补充点拨,这也可以说是讨论的继续。

  二是精讲,对于难度较大的倾向性问题, 在学生渴望释疑的心理状态下,教师应针对疑难点,快速确定讲的内容, 抓住要害,讲清思路,明晰事理,并以问题为案例,由个别问题上升到一般规律, 以起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归纳出新旧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4、达标训练 补偿矫正。

  在学生解决疑难问题、理清知识点后,教师应设计一定的达标练*,让学生当堂训练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的熟练程度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为使不同档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可以采取分层达标测试,将测试题分出档次,一般是分为两组,较简单的题目要求全做,较难的题目要求可以部分选做。针对达标训练中再次出现的问题,教师除了再次展示解题思路,引导学生突破问题外,还应再补充练*题,引导学生反复进行巩固性训练。只有这样,学生对所学知识才能进行内化整理,把新知识纳入到个体的认知结构中,进而达到知识的巩固与迁移,形成个体的创新性能力。

  导学案是针对学生学*而开发的一种教学方案,主要从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学*实际考虑,帮助并促进他们自学。所解决的重点问题是“学什么”、“怎样学”、“学到什么程度”,力求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主人地位上来。导学案是师生共用、共同参与、良好互动的载体。

  通过编制运用“学案导学”教学,能够解决“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参与、自主学*为主体地位的问题,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实现两个前置:即学*前置和问题前置。使学生能够在学案的引导之下,通过课前自学、课堂提高、课后链接等环节的调控,降低学*难度。而教师则借助“学案导学”这一载体,能够将教材有机整合,精心设计,合理调控课堂教学中“教”与“学”,从而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反馈等学*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

  “导学案”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主动性,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得能力。实质是教师用来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从“教案”到“学案”的转变,其本质是教学重心由教师如何“教”转变为学生如何“学”,必须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学*的目标,把学*目标设计成学*方案交给学生。

  导学案的'设计应具备以下特点:

  1、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从整体上体现较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学*目标,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学*目标,以及自己将要掌握的重点知识和要突破的难点知识。

  2、设计的问题要有启发性,对课本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有适当的提示,配以一定数量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自主学*,在一个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问题设计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的不深、不透也不行。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从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导学案的设计为师生带来了很多好处:

  1、导学案的设计有效地指导学生的课前预*:

  课前预*其实也就是学生的自学环节,学生之所以不预*,很大程度上是学生根本就不会预*或不知道预*什么或者教师授课不是建立在预*的基础之上。有了导学案,学生在课前的自学过程中不再茫然,学生有清晰的思路,对知识点的形成和其中的重点、难点、目标,借助“导学案”完成课前数学学*。因此我们将导学案中的课前导学提前一天发放。对于课前预*的落实,在上课前我们会将课前导学案收回批阅学生的预*情况,将学生在预*中所暴露出的问题整理出来,教师便可以适当调整教案,有针对性的进行课堂教学,有的放矢。

  2、导学案的设计有效地指导教师的课堂授课:

  为了极大提高课堂效率,在课堂上要求我们做到三讲三不讲:“讲重难点、讲易错点、讲易混点;学生会了的不讲、自己能会的不讲、讲了还不会的不讲”。可是哪些知识点学生易错,哪些是学生通过自学就能学会的,这要求教师必须准确掌握,不能仅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获得的教学经验。

  另外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预*情况,发现更多好的思路。我们在教学中常发现,对于某些较难理解的问题,有时学生利用自己的思路讲给同学们,反而更容易理解,也更简洁。因此当我们通过课前对导学案的反馈,还可以让我们在课堂上该放手时就放手,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当小老师,这不仅仅提高了课堂效率,也能极大限度的促进学生学*的积极性。

  3、导学案的设计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听讲。

  学生重点听什么?我认为,学生在自主预*的基础上,明确教材的重难点内容,上课听讲的重点自然就有了。一节课40分钟很难保证学生每分钟都在完全投入的认真听讲,因此重点听什么就成为学生学*的重点,没有保质保量的课前预*,学生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课堂学*效果。课前的导学案反馈也是对课前预*质量的监督。

  导学案这种授课模式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主动获取知识,由“学会”变成“会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将教与学有机的结合,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暑假导学案培训心得体会 (菁华3篇)(扩展4)

——导学案学*心得体会 (菁华5篇)

  我校倡导使用导学案已经有两学期了,在教学工作中我也开始使用了,新课改的浪潮使我在工作中不断摸索前进,为此我就多听听本校使用导学案班级老 师的课,我感觉现在使用导学案收效甚微,下面把我使用导学案后的体会简单谈 谈。

  一、课前预*比以前有很大的成效。

  学*语文的第一步就是让学生做好课前预*,原来没有使用导学案时,学生们拿着语文课本读到一到两遍,再写一写本课生字,就找不到可做的事情了,有很多学生都做了漏网之鱼,书本简单的批几个字,没有一点成效,而有了导学案同学们依照导学案的要求,能够自己去学*,把文中的一些字或词语通过各种方法(查工具书、问老师和同学等),批注到课本上或导学案上,这一点要在以前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够做到,除此之外,导学案中的一些关于合作探究的*题,同学们也能在小组内合作交流汇报,学*效率大大增强了。

  二、课堂中角色的转变。

  原来没有使用导学案,老师用的是陈旧的教学方法,老师讲学生听,因为老师没给他们合作交流的机会,学生根本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出来,所以一堂课下来老师是口若悬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整个课堂真是死水一滩。自从使用了导学案,把课堂交给了学生,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体,老师只起个适时点拨的作用,也就是说课堂上老师讲得越来越少,学生却说的越来越多,这样一来,课堂气氛肯定会十分活跃,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们肯定想学、愿学。

  三、减轻了教师在备课上的压力。

  在使用导学案之前,老师要一课一课地把教案详详细细地写在教案本上,费工又费时,往往写教案时形式,对教学的作用不大。现在导学案的产生,减轻了老师在备课上的压力,只要老师吃透教材在导学案上圈圈点点,认真备课就可以了。

  我的困惑如下:

  一、有部分后进生缺少自主学*的*惯,遇到稍有难度的题,不讨论、不查阅资料,也不请教老师和同学,也就是说使用导学案后学*成绩好的学生越来越棒,可成绩差的是越来越差,形成了两级分化。

  二、由于个别学生回答问题不积极,导致教学任务不能完成,一个课时的任务往往需要两个课时才能完成。

  三、课堂展示时,容易的题目争着回答,难的题目都不讲。以上是我使用导学案的浅显看法。

  随着我县课堂教学改革的逐步推进,在经历了两年多的学*、探索、实践、改进之后,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渐渐有了个雏形,但我们现在又遇到了一个最大的困惑———导学案的设计与使用未能达到高效目标。这个问题已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并积极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怎样才能使导学案发挥出它的最大的效力呢?在此我谈谈个人几点的体会与想法,与大家共同交流和探讨。

  一、导学案的备写。广而精,量适中,全而不乱。

  首先,主备教师必须吃透教材,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挖掘教材的内涵和外延,导学稿上的每一句话、一道*题力求做到“弹无虚发”。

  其次,对于教学设计既要对学生的学*有指导的作用,又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需求,既要学生在自主研究学*中积累学*经验;又要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能力;既要在小组总结交流的学**同前进,又要使学生在问题交流过程中有开拓创新的意识。保证课堂教学时间真正用于学生的有效学*,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象厨师一样进行“选料”、“配料”,既要使“菜”的味道有特色又要符合大众口味。既要使优等生“吃饱”,又不能使后进生望而却步。这样才能满足不同参差的同学的学*实际,提高他们的学*兴趣,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最后,导学稿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绝不是哪一个老师的功劳,而是备课组全体成员合作的结果。主备教师备好后,再由备课组全体教师共同讨论修改,最终定稿。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集体的力量才是无穷的,众人拾柴火焰高。

  二、导学案的操作。

  教师是导演,是学生解决问题过程的监督者,见证者,合作者,是学生讨论得出某种结论和规律的欣赏者。

  首先,督促引导学生认真独立预*,初步感知教材,发现问题,教师抽查一部分学生了解预*情况,以备在课堂上有的放矢,在预*环节上也提倡小组间探讨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将问题上解老师。其次是上课,避免就导学稿讲导学稿,这样学生无兴趣,课堂气氛不活跃。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好比导演,学生就是演员,要为学生创造表演的舞台,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气氛,让课堂充满活力。教师要不经意的有意操作教学程序,也可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及时引点迷津,监督见证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对学生讨论得出某种结论和规律用欣赏和鼓励性的语言加以评价,同时,教师必须根据教材内容,恰当使用多种教学手段,特别是多媒体教学不容忽视,做到寓教于需,寓教于乐,寓教于情,寓教于理,极大的提高学生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学生始终处于学*亢奋的状态。

  三、导学案的批阅。有指导性、针对性、及时性。

  一般地,一节课的导学稿的批阅次数为三次。第一次为预*部分的批阅,教师应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和预*疑难给以点拨和指导性的意见,为课堂教学打基础。第二次为作业和课外拓展延伸部分的批阅,这一部分最为重要,教师必须认真仔细的批阅,了解各个层次的学生知识的掌物情况。第三次,检查学生对错题的更正情况,避免学生将问题遗留积累,造成知识的负积累而成为“差生”。不论是哪一次的批阅都必须及时,老师及时的了解学生,知道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又便于课堂操控,查漏补缺。

  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造有效课堂,本学期学校大力推行《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我们认为我们找到了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十月份为打造“书香校园”,学校开展以有效性教学为目的的读书月活动,我们忙里偷闲,静心书桌,有所收获,有所体会。

  记得美国的布鲁巴克说过:“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主学*。”在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理念,可见让学生学会自主地学*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学生是学*的主人,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应把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我想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应大力推行学案导学,培养学生学*的主动性。所谓“学案导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实际,以课标、课本为纲,以学案为载体,以学生为主线设计的教学活动方案。学案导学是以“学案”为媒介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学*、探究学*、合作学*,让学生在“导学”方案的引导下完成学*任务。其精髓,可以从师生关系、时空关系、学*内容、学*方式等四个角度概括为四句话:“主导加主体,课外加课内,教材加(导)学案,自主加合作”。

  1、学案设计中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

  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应是教学活动中心,教师、教材、一切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使学生从被动学*转为主动参与。学生的学*方式不应是过去单一的传统接受式,而应该是自主学*、合作学*、探究学*、实践学*、接受学*并举。物理教学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一旦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不会感到学*是一种负担。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让学生愉快有效地学*物理,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

  2、学案导学中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有“法”可依。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的人”。这充分说明了学*方法的重要性,它是获取知识的`金钥匙。学生一旦掌握了学*方法,就能自己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因此,改进课堂教学,不但要帮助学生“学会”,更要指导他们“会学”。

  第一,教学生“读一读”。课前为学生编好自主学*内容,并指导学生预*方法,让学生找到本节课的知识点。

  第二,让学生“讲一讲”。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对于那些难以掌握的内容,应积极引导学生去议,鼓励学生去讲。在讲的过程中,对于学生出现的差错、漏洞,教师要特别耐心引导,帮助他们逐步正确地表述。让学生学会合作与交流,让学生大胆的表达。

  第三,引导学生“用一用”。养成学以致用的*惯。

  第四,引导学生学会“复*”。俗话说:“温故而知新”,这就是说,对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要经常复*。

  3、学案导学中发展学*能力,让学生学有创见。

  在物理教学中,我们不但要让学生学会学*,更要发展学生的学*能力,让学生创造性地学*。要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还要引导学生广开思路,重视发散思维。教师要精选一些典型问题,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大胆猜想、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学案导学中注重因人施教,让学生有个性。

  教学本身就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个性差异,也是提高学生学*主动性的一个重要方面。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可根据不同气质的学生因人施教,

  对“兴奋型”学生可采用“以忙制动”、“以动制动”等方法。根据他们反应快,愿意表达自己看法的特点,多提问,多让他们发表意见。让善于思考又不爱发言的“抑郁型”学生发表不同看法;让机灵沉着又稳重内向的“安静型”学生说一说别人讲得对不对,并加以补充等等。这样围绕教学内容和要求,根据学生气质差异因人施教,既有统一要求,又能发展学生的个性,使他们的长处得到充分发挥。

  5、学案导学中应运用“最*发展区”理论,实施分层递进教学

  教学有效性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在班级教学中学生间获得同样知识所需的时间存在较大差异,要在同一时空中按划一目标发展,部分学生学*时间的浪费十分明显。

  在实践中,如能按照“最*发展区”理论把获得某种知识所需时间和认知发展水*大体相当的学生进行归类分层,并确定与各层次学生的实际可能性相协调的分层递进教学目标,实施分层递进教学,教学效率即可大幅度提高。

  这里,“分层”是为了确保教学与各层次学生的最*发展区相适应,“递进”则是不断地把最*发展区变为现有发展水*,从而使学生的认知水*通过教学活动不断向前推进。分层递进教学是班级授课制中实施个别化教学的新探索,是最*发展区理论的深化和具体应用,对提高教学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要让学生主动地学*物理,教师必须转变角色,接受“教师应当作为学生学*活动的促进者,而并非知识的传授者”的观点,利用学案导学致力于为学生的学*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学*环境、学*过程和培养一个良好的“学*共同体”,从而正确地发挥教师在教育体制和教育对象之间的“中介”作用,这样才能把培养和发展学生学*的主动性落到实处。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为了落实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理念,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使学生成为自主学*的主人,我校实施“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实践,对导学案的编写,我有以**会。

  一、利用导学案进行教学的积极意义

  1、有助于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要求以学生的自主学*为主体,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所以,有利于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真正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和积极性。

  2、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怎样让“四十分钟”的课堂更有效,更充实;怎样让我们的课堂教学过程更优化,减少无效或低效活动,这是我们的最终目标,导学案的使用是为了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3、有助于发挥集体教研的力量。通过本组内各位教师的出谋划策,不断创新,不断修改,我们群策群力,共同设计出了版面精美,环节清晰,重点突出的导学案。

  二、有待商榷和改进的地方

  1、在导学的过程中,学*方法和学*策略的指导显得有些流于形式,学法指导太空,应该把学法指导渗透到各个环节当中去。

  2、由于时间的关系,有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忽视了导学步骤,为了增大课堂容量,就忽视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

  3、导学案不能做统一标准要求,各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特点。我认为数学学科的导学案的设计更应该突出人文特色,让课堂教学内容更丰富,更有魅力。

  4、应该努力做好课堂反馈,让每一堂课遗留下来的问题及时解决,做好巩固与衔接。


暑假导学案培训心得体会 (菁华3篇)(扩展5)

——历史暑假培训心得体会 (菁华3篇)

  紧张充实的暑期培训已经结束了,回首走过的十几天,我们感慨万千,收获颇多,让我们回过头来一起享受那风雨、艰辛、欢乐与幸福吧!

  意料之外的惊喜

  十几天以来,全县的历史老师,在指派的优秀历史老师的主持下,集中进行了培训。刚开始,首先由来自县、不同乡镇的教师,分别对七、八、九年级的历史教材进行梳理,然后把每单元的知识结构、复*课的设计、教材的梳理、知识体系的构建等进行了精彩展示,各种类型课的设计环环相扣,教材梳理线索清晰明了,重难点突出。我认为他们展示给大家的不仅仅是一节优秀的教学设计,重难点的突破技巧,更是展现出了一个团队精诚合作的精神,也体现出了教研室领导对老教师们的重视,更为年轻教师创造了锻炼的机会,搭建了成长的*台。

  大浪淘沙始得金

  老师们在紧张的展示着,展示着他们的精彩,忙碌的记录着,记录着他们的收获,生怕别人的优秀成果,成为划过天空的流星,想努力在自己的脑海中留下深刻地痕迹。特别是问题回答环节,老师们妙语连珠,是那样的有条理,那样的让人佩服。还有教研室魏礼堂老师的恰如其分的.点评,表现出一个历史老师丰厚的专业历史知识,和一个学校、一个团队的文化特色。

  暑期培训已接*尾声了,可历史老师们的热情仍高涨如潮,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积极回答同仁们的质疑,引来阵阵掌声。最让我难忘的是亮点展示场景。当魏老师问道,谁还有更精彩的内容需要展示时,老师们争先恐后的登台!其中,杜金英老师讲到参加优质课评选时的精彩片段我们更是受益匪浅。讲“和同为一家”时她设计的几个问题:“松赞干布为什么向唐朝求婚?”;“假如是你,你愿意吗?”;“当时有愿意嫁给松赞干布的吗?”。一下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使课堂气氛活跃了起来。讲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她设计了三个问题:“农民承包什么?”;“以什么单位承包?”;“向谁承包?”。我们认为,这三个问题把难懂的问题简单化了,明了化了,使学生容易接受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为此,魏老师还总结了什么样的课才是一堂好课:

  一、有实效;

  二、有兴趣;

  三、有活力;

  四、有新意;

  五、有美感;

  六、至少不能有常识性错误和任何政治方向性失误。

  通过这几天的培训,让我真正了解和认识了全县的历史老师,我们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优秀团体,老教师们的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高瞻远瞩的境界和年轻教师的积极开拓进取的精神,激励我必须重新定位,不断提高。

  培训时,在魏老师的指导下,老教师把多年来积累的处理教材的途径、分析教材的方法、教材在教学中的应用技巧和管理学生经验,都毫不保留的传授给全县的教师。他们把久远的、与学生毫无联系的知识,通过设置情境、巧妙设问,把学生融入到历史中,想尽各种办法、采用多种方式,让原本枯燥无味的历史活灵活现,提高历史的趣味性,达到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历史教学,在师生*等对话和活动中,学生就顺其自然的掌握知识,体验了历史,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而顺利完成历史教学中的三维目标。年轻教师他们抓住培训过程中,敢于对教材质疑,争先恐后的提出许多问题,以包容的心态囊括教师的各种答案,并进行整合。每天我们都是几个培训学科中结束最晚的,他们都没有怨言,老师们脸上的喜悦就是体现。

  从他们的身上,我学到了在以后教学中注意从积累历史知识、课堂教学和课后活动中,勇于从不同角度研究教材、研究教学过程、教学手段、学生特征,改变以前只重视教学形式,不重是分析教材内容的缺点,努力让好每一节课,让学生能从我的课堂上学到真正的知识,学会真正的思考,学会创新,提高学生的同时,也提高自己的业务水*。

  任教九年来,经历的培训不少,可这次县初中历史培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培训已过半,每天的感觉是幸福而又充实,因为每天都要面对不同风格的教师,每一天都能看到不同类型的亮点展示,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在这里,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在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深知自己在教学上是幼稚而不成熟的,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太多的问题,但是经过学*,真是受益非浅。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点滴体会:

  一是扩展自己的舒展空间,突破自己:此次培训中我发现了自己本身存在的缺陷,专业技术知识不足,上哪个年级看哪个年级的教材,现学现卖,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应用期日趋缩短,知识创新日趋鲜明,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吸取新信息、新知识、新理念,不断充实自己,始终站在知识的前沿;要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做到博学多才,与时俱进,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对所教学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抓住要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自如,才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二、教学内容要充实:主要指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合理安排教学的顺序。要把历史教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讲来源,讲用处,学起来有亲切感、真实感,要靠知识本身的魅力来吸引学生。同时教学过程中做到三个"延伸"。一是由传授知识向传导方法"延伸"。二是由传授知识向渗透情感"延伸"。三是由传授知识向发展智能"延伸"。

  通过培训,我进一步确定了自己的方向,并且有了日后工作的指南:

  1、作为一名教师,我要向马玉梅老师学*,要让教育具有“亲和力”。我们有责任找到一种方法,让孩子们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并以一种积极的方式生活。让他们有所期盼、有所憧憬。用心关爱每一位学生,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每一位学生,以微笑面对学生,努力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2、养成终身学*的*惯,博览群书,不断进取,善于总结反思。以高度的责任心对待工作,踏踏实实、一丝不苟,精心准备好每一堂课,用心上好每一节课。

  通过这次培训,我学会了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审阅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教学水*和教学效率。我会时时警醒自己的素质和修养。今后的工作中,我定会更加努力,加强学*,提高素质,完善自己,书写出灿烂美好的未来。


暑假导学案培训心得体会 (菁华3篇)(扩展6)

——暑假教师集中培训心得体会 (菁华3篇)

  20xx年8月11日至8月17日,我和来自邵阳地区不同学校的131名高中理化生老师参加了由邵阳市教育学院主办的中小学教师暑假继续教育第六期的集中培训,在这短短的7天时间里,我没有迟到一分钟,没有落下一节课,我认真听讲,勤做笔记,积极互动,踊跃发言,就像回到了当年的学生时代。

  我不是一个勤于学*的人,也承认报名参加培训的最初动机是因为职称晋级的需要,再加上*时听一些所谓的专家的报告,总觉得离我的工作和生活实际太远,总体感觉不是很好,因此来之前,对本次的培训也不抱很大的希望,认为也就是走走过场,聊聊天,吹吹牛,喝喝酒,最后大家都是得满学分,老师随便评个优,然后也就基本散场。

  但这一次完全不一样。

  第一天上午的开学典礼上,穿着朴素,精神饱满,幽默风趣的学院院长曾广耀先生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讲话中要求学员要明确一个中心---学*,牢记两个基本点---安全和身份,注重三个关键---安心、虚心、用心。言简意赅,干脆利落,给我实干家的印象。小巧玲珑,可爱美丽的90后班主任曾老师在典礼后把我们131位学员按区域分成了5个小组,并在每个小组推选了一位班委干部,还建立了微信群,这样,一个131人的大家庭就有了班集体和同学的`概念,有了交流的*台,瞬间凝聚了人心,缩*了距离。

  这次培训,有多位老师从不同角度,不同维度给我们做了精彩的教学,有谈教改的,有谈教研的,有谈教育实践的,有谈教育素养的。老师们个个博闻强识,能言善辩,有着深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教育实践,教学中往往妙语连珠,充满思辨和智慧。

  这其中就包括我一直仰慕的张三*老师,他是一个睿智、幽默、阅历丰富、知识渊博、思维敏捷、勤于思考,不断创新的教育者,也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激情的时尚达人。他的教学诙谐风趣,充满智慧,课堂气氛快乐活跃。他给我们一共讲了两个主题,一个是《教育相对论》,一个是《学科高效课堂教学》。在这两个主题培训中,张老师的许多观点新颖、独特,发人深思、引人启迪,关键是接地气,能让我们内心产生强烈的共鸣。

  比如,他认为作为一个老师,在教学中有时假装无知或确实无知也是一种知识,无所不知的老师是电脑;比如,他认为,先天是一种机缘,后天是一种造化,我们无法将一只病猫培养成猛虎;他认为*教育的希望不是看一个学校考多少个清华北大,而是看还有多少学校有学生能够考上清华北大,一个班考三四十个清华北大是对*教育的最大伤害,是这个时代的耻辱;认为高考体现的是公正,但绝不等同于公*;认为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是学生不打瞌睡;决定教学效果的关键是教师,而判断教学效果的依据只能是学生,学生才是一堂课最客观的判官;认为人们一直在忘记从前所学的所有,最后沉淀下来的那些东西将伴随人的终生,人的一生不是凭借所学到的知识独步天下,而是剩下的那点感受新事物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以及无形中滋生出来的品质,这才是教育的真正意义。

  这些崭新的观点,对我们的思维是种巨大的冲击,我们也明白,当前我们的教育还很不成熟,还存在不少问题,指出这些问题,并不是否定教育的功能和贡献,并不是否定从前和改革,也不是叫我们抱怨和绝望,而是让我们认清形势,尊重现实,顺势而为,且有所作为。

  作为普通的人民教师,我们可以不高尚,但绝不能无耻,我们可以不是英雄,但绝不能是败类。我们可以像谢红珍老师建议我们的那样,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提高教育专业素养,树立新三观,让我们对学生的教育真正走心。我们也可以像易小邑老师在他的《守望道德星空》中所提到的那样,构建好自己的两个世界,一个是拥有广博、精深的由学科知识支撑的专业世界,一个则是善良、*等、公正、民主、宽容、友爱的人格世界。我们可以坚守职业道德底线,用良心做教育,用大爱做小事,做好自己该做的,做好自己能做的,让师德与幸福并行,种福功德,给学生带来美好幸福,给自己及家人快乐幸福。

  除了听专家的课,这次培训还安排了两次教学实践活动,一次是学科公开课,一次是说课和评课。我们班有两位老师上公开课,有四位老师说课。这些老师教学准备充分,教学设计巧妙,教学效果良好,为大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学*的*台,所谓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特别是隆回二中的阳同福老师最让我敬佩感动,阳老师1954年出生,本已过了退休年龄三年,却因教学突出被延期退休,仍战斗在教学一线,本来不需参加继续教育培训,但阳老师主动来参训,这次上物理公开课的老师本来是他学校一位年轻的同事,但因同事临时有事请了假,于是阳老师"临危受命",但却临危不惧的给大家上了一堂精彩的公开课。我在评课环节的发言中为他这种谦虚认真,积极进取,永远学*的精神所折服,为他那份对教育的执着与热爱而感动,为自己这么年轻就对教研教改、对培训学*消极懈怠而羞愧不已。

  以前的培训往往是专家讲、学员听,互动、讨论、交流少,专家往往讲的天花乱坠,高深莫测,不食人间烟火,学员则是听的云里雾里,不知所云,不解专家风情,而培训单位或组织部门也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培训形式一成不变,培训课程脱离实际,培训管理松散无序,培训效果可想而知,以至于很多教师只是将培训作为职称晋级,评优评干的手段,而不是为提高自身素养参加培训,这又反过来打击了培训部门的组织培训的积极性。

  但这一次培训不一样,首先在于课程设置的不一样,这次的课程设置更加的科学化,人性化,*民化,不再强调那么多的高大上,而是更接地气,更合实际,因此能给学员更多的共鸣,更多的思考,更具实际操作性。其次是培训形式也有很大创新,尤其是公开课和说课的设置,给学员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台。让学员上台讲课,改变了以往专家讲、学员听的单纯枯燥的传统授课模式。

  通过观摩课与评课,我们不仅领略了不同学校的教师风采,也了解了各个学校的不同情况,通过老师们的互评和专家的点评,我们在指出上课教师不足的同时,也会反思自己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最后是培训管理相比以前更加规范、严格、对学员严格考勤,要求每堂课上交听课反馈表,并与学分认定和评优挂钩。

  时间过的很快,短短七天的培训很快结束,意犹未尽的同时深感自身的局限和不足,深感不断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于绝大多数长期站在教学或学校管理一线的老师来说,外出参加培训的机会并不多,每参加一次培训,就是一次充电,一次停下来反思的过程,就是一次或增长智慧,或扩宽眼界,或启迪思维,或**心灵的过程,让我们珍惜这样的机会,不断学*,积极前行!

  学生的心理健康直接关系到学生未来的成长,是家庭关心,学校关注,家长关心的热点教育问题,也是社会各界高度关系的问题。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作为教师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价值观是我们的责任,更是我们的义务。

  6月份,区教师进修校在区哈十中组织开展了一次教师集中培训,为我区*500名班主任搭建了一次共同学*,共同提高的*台,此次培训内容丰富,信息量大,为广大教师提供丰富的知识量和广阔的视野,尤其是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心理教师老师生动的讲座,更是让学员们收益颇多,让大家深刻的认识到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培训中,老师从专业的角度为大家分析讲解了小学,初中,高中这三个不同阶段的学生的心理特征,用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与典型的案例剖析了各个阶段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这让既是班主任又为家长的教师们受益良多,同时周老师又利用两部电影片段及一段视频生动而形象地讲解了学生的外在表现行为特征,让在座的教师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能够有效地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结合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做正确的剖析、引导、沟通和教育。培训中,周老师还为教师们设计了“你说我画”这一环节,每位教师都能积极参与体验这一活动,深深体悟了沟通的策略、方法,深知沟通的神奇力量。

  作为一名教研员在参加此次培训后,我自己也感触颇深,深深的感受到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当下,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的快速,现代家庭的育儿观念发生着重要的变化,学生的心理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可能引发出来的各类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作为教研员我们要从多方面去考虑学生的心理健康,从学生成长的社会、家庭等环境去研究,从科学方法论上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去制定更多的教育教学方式,多和学生沟通,多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理,将学生心理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遏制在萌芽状态,帮助学生**成才。同时,在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上我们要加强与学生家庭家长的沟通,搭建*台,多管齐下,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和作用。

  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面对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们的目标和任务还很重,面对未来我们要坚定信心,要撸起袖子,加油干,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激情,以更加具有责任心的工作态度,去面对我们的学生,去面对我们的教育事业,做好教育工作,不负家长和社会的希望,为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贡献出更多的力量。

  今年暑假,我有幸参加了江苏省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培训从7月25日-7月29日共5天时间,早上8点至11点半,下午2点至5点半,中间休息20分钟,虽然很累坐的腰酸背痛,住宿条件也很差,吃也吃不饱,但却很值得,共听了9位特级教师的讲座,扬州市育才实验学校教科室主任省特级教师林俊老师主讲的有关《小学生计算错误的研究》、《实施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研究能力》,丹阳市华南实验学校校长、省特级教师王文忠老师主讲的《寻找小学数学教学的快乐》,仪征市实验小学教科室主任、省特级教师张秀花老师主讲的《让学生智慧学数学——策略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扬州市育才小学校长、省特级教师陈士文老师主讲的《智慧数学的真义》,扬州市维扬区教研室主任中学高级教师高静老师主讲的《合理使用教材,实施有效教学》,翔宇教育集团宝应实验小学校长、省特级教师陈士才老师主讲的《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反思与自学能力的培养》,我们句容实验小学曹慧校长主讲的《把握学*起点,构建有效课堂》,最后一个讲座是由邗江区教育局副局长,省特级教师,苏步青数学教育奖获得者尤善培局长主讲的《小学数学教育质量转型发展的思考》,经过这次培训,我受益匪浅,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第一个讲座有关《小学生计算错误的研究》,林老师的报告分为三个内容:研究背景,相关研究,行动研究(重点)。一般学生计算出现错误我们都会对学生说:下次不能粗心了,其实学生计算错误并不能完全责备学生粗心,那是由于学生的某些心智没有发育成熟,林老师通过举例分析了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1、感知笼统,不能精确分化。如:45÷9=62、记忆力较弱,不能及时提取。如:8×75=713、注意失调,不能全面观察。2、定势干扰,不能区别对待。3、联想失误,不能有效联系。

  我也联系到自己的教学,为什么学生计算失分会很多。是我忽视了知识衔接中的某些重要环节,还是对学生计算的心理研究不够,或是技能训练少了呢?我想这些因素都有吧。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对计算教学有了深刻的认识,为我以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第二个讲座《寻找小学数学教学的快乐》,王老师主要从5个方面阐述了他的个人观点。1、快乐在数学之外。2、快乐在课堂之上。3、快乐在师生之间。4、快乐在做题之中。5、快乐在自己心里。

  第三个讲座《让学生智慧学数学——策略教学的实践与思考》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问题解决”逐渐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数学教育的核心,他们认为问题解决是重要的社会活动,是学校教育的一项任务,是数学教学的一种方式。如果数学教学把一部分内容用问题解决的方式进行,学生就有机会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就能经常开展解决问题的活动,久而久之,就会逐渐*惯客观理性地面对问题,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技巧及经验,从而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我国数学课程改革顺应国际先进的课程发展方向,把“解决问题”作为课程目标的一个方面。《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解决问题”的总体目标:“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中的问题。”其中一个具体的要求就是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形成以解题策略为主、问题解决为辅的学*方式,并以形成解题策略为学*的目标归宿。

  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采用什么教学方式呢?张老师从以下几方面阐述了这一问题:1、创设情境,明确解决问题的目标。2、鼓励猜想,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3、交流猜想,优化解决问题的策略。4、实践操作,验证解决问题的策略。5、建立模型,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6、反思概括,增强学生的策略意识。

  第四个讲座《智慧数学的真义》,“数学是什么”齐民友先生对数学有一段形象的描述:“数学的生长像竹子,根在大地,然后自己一节一节向上长,间或爆出新笋,长成新竹。若干年后,竹子开花,结成种子,重回大地。”回望小学数学教育在“智慧数学”提出之前,我们曾经有过这样经历与探索:1、数学是一种文化。2、情智数学。3、趣味数学。4、数学是生活。5、数学是思维。比较这些说法,我们坚定了“智慧数学”的主张。任何观点可能是从其一面,而数学教育与学*须从其本质。“智慧数学”,不在意对数学本身准确的定义,更指向数学的教育与学*。,“文化数学”显得空灵,“情智数学”的“情智”有点通用,“趣味数学”和“生活数学”易走向浅俗实用。数学的演绎、归纳无不体现出数学的智慧,“智慧数学”既凸现数学本身的内核与本质,又是数学教育与学*的要旨和方向。张奠宙先生有一段话:“数学教育,自然以‘数学’内容为核心。数学课堂的优劣,自然以学生是否能学好‘数学’为依归。数学教学设计的核心是如何体现‘数学的本质’‘精中求简’‘返璞归真’,呈现数学特有的‘教育形态’,使得学生高效率、高质量地领会和体验数学的价值和魅力。多一些数学本质的探究,少一些空洞的说教,学生幸甚,学校幸甚。”

  第五个讲座《合理使用教材,实施有效教学》,在教学中,教材是一个*台,一种承载知识、训练能力的材料,我们是带着教材走向学生,还是带着学生走向教材,这是一个研究的问题。在教材的运用中需要我们去挖掘,去调整,去补白,去创造。尤其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它给教师和学生都留有广阔的空间,是非常宝贵的第一教学资源。若能合理使用,对于促进有效教学将会事半功倍。高老师从以下六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1、还原教材的本意;2、读懂基本内容;3、读准教学意图;4、读通知识网络;5、读透教材内涵。总之,合理运用教材要以科学解读教材为前提,合理应用教材要以有效教学策略为重点。

  第六个讲座《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反思与自学能力的培养》,陈老师主要围绕学生预*能力的研究,预*的好处,预*的理论依据,预*的操作程序,预*后课该怎样上等等方面进行了阐述,重点讲解了学、展、评、练互助学*模式。学既自学新知识,展既展示学*成果,评既利用展示的资源通过评价,满足学生学*的成功体验。练既有梯度的练*。

  第七个讲座是由我们句容实验小学曹慧校长主讲,题目是《把握学*起点,构建有效课堂》,曹校长对学生学*起点的问题,从理论到实践做了透彻的讲解与梳理,首先理清概念何谓学*起点,接着透过教学现状进行误区分析,忠实教材置学生于“低起点”学生很无味,复制教材,置学生于高起点学生很茫然,无视学生差异,置学生于共起点学生很无奈,然后结合实例分析了我们该怎么办,1、系统钻研教材把握学*的逻辑起点;2、全面理解学生寻找学生的现实起点;3、量体裁衣精心设计教学,适度整合教学内容,适度调整教学程序,重视强化意义建构。学*起点,是教学的起跳板,找的越准跳的越远,踩的越响。

  第八个讲座是《实施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研究能力》,林老师主要结合自己的两篇论文《学生看错后》《小学生计算失误的认知要素分析及教学启示》谈校本研究的操作流程,研究应唤醒三种意识:1、规范意识;2、问题意识;3、求真意识,应学*在前,带头读重点读推荐读对照读,准备好研究工具箱,现在虚假课题太多,要想研究出一些东西,就应真真实实经历研究过程,真刀真枪的剖析研究得失,重在管理,认真搭建三个*台,展示*台,合作*台,反思*台。

  最后一个讲座《小学数学教育质量转型发展的思考》,尤老师从四个层面对现状数学教学进行了有深度的思考,1、质量转型发展,从“分数就是质量”到“分数也是质量”再到现在的“质量不一定是分数”2、教育现状的重新认识3、有效教学,教学效益=教学效率×时间,4、构建高效课堂,要杜绝的现象“唱大戏”只讲不练,“马戏”只练不讲,“杂技戏”表演有惊无险,“滑稽戏”有笑声无内容,“魔术”让学生莫名其妙。

  这次培训的内容十分丰富,专家们从教育理论和生动的教学事例让我如临其境,使我深深地感到教学是一门伟大的学问,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会、就能融会贯通的,而是需要自己的认真钻研和日积月累而成的。作为一名教师要终身学*,*时要勤读书、勤思考、勤动笔。只有及时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面对竞争和压力,我们才可能从容面对,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我对这次的培训产生了一些感想。

  一、用学*引领自身的成长

  所谓“活到老,学到老”,我认为在师一日,便不可荒废半日。只有不断获取新知识,增长自身的才干和能力,并且乐于创新,勇于开拓,善于学*,才能适应当今教育改革的新形势。教师要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精心浇灌祖国的花朵,要有乐于奉献、勤于实践、为人师表的崇高风范,不断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揣着一颗爱心,用自己无限的真诚,科学育人,勤奋工作,勇于创新,奋力托起明天的太阳。教师终身学*,不仅是时代的呼唤,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教学自我提升的需要。因此,“与时俱进,活到老,学到老”是新世纪教师应有的终身学*观。教师要善于从教育实践中汲取能量和资源;善于在任何时间向任何人学*,包括在教学过程中和学生分享知识;善于和同事交流,扩大视野,促进自身专业成长。教育是全社会的大事,但重任主要落在教师身上。时代在变,对人才的要求也在变,教师必须认清终身学*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自觉地树立终身学*的观点,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适应现代的教育需要。我身为一名年轻的教师,又奋斗在课程改革实验的最前沿,更应当树立终身学*的意识。一个优秀教师应该抓紧一切时间增加知识储备,只有这样才能用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和学生共同发展。我将用终身学*来引领自己的专业成长,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优秀教师。

  二、在*时的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转变教师角色,新的课程、新的标准、新的教学模式,需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来支撑,而这些理论的实践者,就是教师。课改中强**师是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同时认为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应尽可能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把“主宰”权还给学生。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真正地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这样一来,学生才有了较自由的学*空间,有了与老师*等对话的机会。

  2、改变学生的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新课程将改变教师与学生的传统角色、教学方式和学*方式,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学*和主动探究的精神,教师要不断地实现自我更新。学生的发展,我们主要强调应该是全体学生;而不是部分学生,应该是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而不是重智力轻其他;应该是个性发展而不是同一模式,应该是可持续发展,而不是限于当前的发展,教师的每节施教必须从这点做起,这是我们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做教师是一件幸福的事

  这是我的第三个感想,在我们的物质待遇不断提高的同时,精神世界更丰富。从事教师职业,与人打交道、与人沟通,经常感受人的智慧、情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可以提升自己的人生品位。所以,教师应当以开阔的心境、愉快的心情看待自己的职业。从对工作目标的不断追求中培养自己的职业情感。而每一次的成功,都会带给你快乐、喜悦和成就感。在工作中保持信心,端正态度,这样就能化沮丧、挫败为乐观、自信与成功,有效地克服倦怠心理。

  总之在这次培训中,我体会最深的是对教师各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如果不努力实现在专业方面发展,将跟不上不断变化的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在今后的工作中,只有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并把所学的内容和方法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以自己的努力为教育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一定要多读书、多思考、多反思,让我们一起努力要做一个有思想的老师吧。

  以上是我工作一学期的一些心得体会,作为一名新教师我时刻准备着,勤于学*,乐于教学,用愉快的心情对待每一天的工作。


暑假导学案培训心得体会 (菁华3篇)(扩展7)

——使用导学案心得体会范本十份

  新课改对我们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3月份开始,我校开始实施导学案的教学模式。现在结合我使用导学案的过程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导学案”的使用让学*时间更为丰盈。

  使用“导学案”,学生在学*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减少了学*活动中的很多无效环节,节约了时间,让学*时间变得更为丰盈。

  原来没有使用“导学案”,学生的学*、课前的预*,课内的汇报、交流都像一只断了线的风筝无可依靠;像一位盲人没有了手中的拐杖,变得不知所措;像在黑暗中摸索的人无从下脚,找不到出路。而有了“导学案”,同学们依照“学案”中的要求、内容展开课前预*,课内汇报、交流,学*效率大大增强,为拓展阅读争取了时间。

  二、“导学案”的产生,让老师们在备课时少了很多无效劳动,减轻了工作压力。

  实践证明,“导学案”的设计要比老师们一课一课地设计教案在劳动量上要轻松得多。教案的设计从开始写导入到教学的全过程,都要花费老师很多的精力,这样老师们在备课上常常是怨声载道,也使备课流于形式,很多老师的备课变成了只是应付领导检查的文件,而没有真正有效地用于课堂教学,况且也只是在老师的“教”上下功夫,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学*过程。

  现在“导学案”的产生,减轻了老师在备课上的压力,虽然,“导学案”的设计对教师吃透教材,了解学生的要求更为严格,但不管怎样,都比一课一课把教案详详细细写出来费工费时要少,也更为有效。这种做法是体现了“授之以渔”的教学思想啊!

  三、“导学案”的使用让“滞停”的课堂变得生趣盎然。

  原先的语文教学,虽然上课前我都让学生预*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可由于目标不明确,学生学*不得法,不知如何下手,预**起不到预期的效果,课堂上发言的同学寥寥无几,课堂气氛如一潭死水,无一点涟漪,冷冷清清,本来好心情的老师变得暴躁,学生也越来越不愿意上语文课。

  “导学案”的使用,学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提高了学*效率。预*时,依据“学案”展开学*,有了指挥棒,知道预*哪些方面的内容;交流汇报时,也知道怎样谈,谈什么,你一言,他一语,课堂上出现了针锋相对,唇枪舌战的局面,很是热烈。

  四、“导学案”的使用给学生搭建了竞争的*台,增强了学语文的热情。

  有老师说,听语文课如同嚼蜡,干涩苦辣,让人浑身不自在,没有听数学课所拥有的一种激情。“导学案”的使用,就像数学中的例题,学生针对一个问题有了不同的想法、观点,课堂上你争我抢,你坚持这个观点, 我坚持那个想法,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说完了这一个内容,下一个问题又等你去解决,问题解决了,课文学透了,就积累优美语言,你能背一句,他就背三句,我还能背一段,竞争的氛围创设起来,学生的课堂时间充分利用起来,你说,学*效率能不提高吗?

  以上是我结合半年多的课改实验进行的一些反思。当然,课改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新的困惑和问题仍然会出现。只要我们坚定地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标,坚持不懈地进行改革,在课改中**思想,不保守;求真务实,不花哨;面对困难,不回避;逐步完善,不停步。我坚信,我们一定会在课改的道路上看到最美丽的风景。

  很多同仁都在研究如何设计和使用导学案,并且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顾名思义,所谓导学案:“导”即指导,导学案出自于教师,是教师根据教学的要求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的学案,本身就强调了教师的主导地位,这是不可争议的,“学”即通过导学案指导学生学会学*,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但是,我在与教师进行教学研讨中了解到,有的教师用导学案教学,教学效果却不明显,因此而产生困惑,笔者想谈谈自己的看法与各位同仁共勉!

  一、实施导学案教学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

  学校教学核心价值观,主要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观是教学思想的核心问题,布鲁诺在《教育过程》一书中指出:“我们也许可以把培养优异成绩作为教育最一般的目标;但是,应该弄清楚培养优异成绩这句话指什么意思,它在这里指的,不仅要教育成绩优秀的学生,而且也要帮助每个学生获得最好的智力发展。”学校学*就是为终生学*奠定基础,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会学*。导学案教学是教会学生学会学*重要途径。

  正确的教学观以提高教学的整体水*为着眼点,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导学案的功能首先是导预*,学会预*是培养学生学会学*的前提,通过学生课前有目的的预*,带着问题走进课堂,促使学生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导学案还可以起到优化课堂结构的功能,真正做到做到精讲多练,向每节课要质量。

  二、实施导学案教学要转变学校教学的管理方式

  如果说实施导学案教学是在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应运而生的教学方式,那么学校就应该从教学管理方式先行转变,一是加强控制性管理,组织教师认真学*,提高对导学案教学的认识,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及评价方法。二是加强指导性管理,对教师进行培训,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业务水*。

  三、实施导学案教学要从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入手

  教学改革倡导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然而始终也没得到很好地解决,大多数教师愿意把结论教给学生,总觉得自己得出的结论才是唯一正确的结论,很难改变把学生看成是接纳知识的容器这种理念,虽然到多数教师都在努力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但是效果不是很明显。如何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始终是困扰教师课堂教学的难题,如学会用学案教学,就可以使这个问题得到解决。

  谈到转变教学方式我们还是先了解一下导学案的三大功能,导学案的三大功能是:导预*,导课堂,导课后。

  一是导预*,预*是学生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培养自学能力,经过独立地阅读和思考后,能够发现问题、抓住问题本质,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很多孩子不会预*,特别是学*兴趣低下、学*成绩较差的的学生,更不能养成良好的预**惯,有了导学案,提前发给学生,引导他们预*,学生按照导学案学*目标和内容,进行预*,能够学有所依。

  二是导课堂,由于学生的认知水*不同,预*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同,在课堂上学生依据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始探讨交流,学生以主体的身份参与课堂学*,才能够获得实实在在的提高。反馈和答疑是课堂关键环节,学生通过课堂上分组讨论,协作探究,他们的学*成果和存在的疑难问题需要向老师和学生反馈,存在疑难问题的学生,通过老师和学生的答疑,问题最终得到就解决。

  三是导课后,为了帮助学生进行教材内容的梳理,培养学生的自主梳理与知识归纳能力,教师在导学案中要设计知识梳理或归纳环节。有的以知识框架、图表等结构形式进行梳理,有的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梳理,有的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反思。导学案中知识梳理环节的设计,为培养学生知识归纳、自主反思的*惯起到了引导作用。

  根据导学案的功能来看,教师用导学案教学,实际上也就该关了教师的教学方式。

  四、实施导学案教学要从学生转变学*方式入手

  新课改的首要目标是关注人的发展,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要求教师教学要面向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了解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体验;改变学生的学*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

  自主学*,合作学*,探究性学*,是最科学的学*方式,实施导学案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合作学*,探究性学*最佳的教学模式。上面我们谈到了导学案具有导预*,导课堂,导课后的三大功能,为实现互动式、交流式的合作学*,新课程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参与学*,体验成功的机会,在合作学*中有明确的责任分工,促进学生之间能有效地沟通,在探究性学*中,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活动,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知识与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

  谈到转变学*方式还是先说一说导学案内容,导学案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导学*目标,一个优秀的教师,要打造一个优秀的课堂教学模式,必须以学生为主导,并且与学生自己的学*目标和现有的知识联系起来,联系的越多,学的就越多。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教师写教案,教学目标在教师的掌控之中,新课改提倡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教师提前把导学案发给学生,学生按照导学案学*目标和内容,进行学*,这样就会很好的将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目标。

  2、导学*方法,人们常把课堂要求掌握的知识要点叫做教学重点,对学生而言叫做学*重点,把教学过程中,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识要点叫做教学难点,对学生而言叫做学*难点。教师在导学案中围绕重点和难点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在课堂上教师能够把学生自主学*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教会学生合作探究,引发学生问题意思,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是教学成功所在。

  3、导学*过程,我们都知道课堂教学过程指的是引导学生掌握课堂学*内容的过程。它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学生循序渐进地学*和运用知识的认识活动是贯彻于教学过程的主要活动。教师必须通过教学过程来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采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教师可以把教学过程的设计转换为对学生学*过程的设计,学生根据导学案的学*内容在课堂上进行分组合作探究学*,形成认知互补,因能够顺利的完成学*任务,取得理想的学*效果。

  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了,建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按照导学案的内容和要求进行学*,学生的学*方式也就得到了转变。

  五、实施导学案教学着眼于转变对学生学*的评价方式

  对学生的学*评价是多方面,这里我仅就导学案教学谈一谈课堂教学评价。

  1、采用导学案教学教师在课堂上能够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学*;对学生的学*指导得法、到位,能成为学生和课本之间的桥梁纽带,在教学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才智和应有的作用,能和学生一起学*、探究、倾听、交流,能营造宽松、民主、*等的学*氛围,教态自然亲切,对学生学*的评价恰当、具体、有激励性,能够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问题,所提出的问题能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问题的提出,恰到好处。能启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知识的构建,并能给学生留有充分思考的时间,同时注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

  2、采用导学案教学对于学生的学*状况和学生的参与状态,学生参与学*活动中数量、广度和深度;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上表现;学生在学*过程中,是否全身心地投入;是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积极解决问题;是否敢于质疑,善于合作、主动探究并有实效;是否围绕某一问题彼此间能交流、讨论、倾听,提出有效建议;学生学*的体验与收获以及学*效果等教师能够随时掌握,有根据的、恰如其分的对学生作出评价。

  六、实施导学案教学要打造良好的教师团队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假如一个学校里有这样的教师群体,在这样集体中每个教师看来,全校的成功占第一位,而他班级的成功占第二位,至于教师个人的成功只放在第三位,那么在这样集体里才会有真正的教育工作”。马卡连柯这段话精辟的阐述了教师团队的重要性。在教学改革不断向深入发展和新课改益见卓效的今天,一所学校里不可缺少的是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但更重要的还是需要一支由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领衔的教师团队,导学案的形成需要教师集体的智慧,通过集体备课,分工合作来完成,一个优秀的导学案必须是教师群体智慧的结晶。

  导学案,对我来说既是个新事物,又不是个新事物,说它不是个新事物,因为它和我们以前用的教学案有着相同之处既都是为教学服务的,说它新事因为它又和教学案有着本质区别,教学案是以老师怎么教为主线,而导学案是以学生自主学*为主线加以老师的的学法指导,把主动性还给了学生。这样就很好的调动了学生主动学*的兴趣,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学*效率。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为了切实落实构建有效课堂的教学理念,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使学生成为自主学*的主人,我校实施“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经过了对导学案的学*使用,我有以**会:

  一、导学案的编写原则

  1、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要求以学生的自主学*为主体,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所以,有利于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真正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和积极性。

  2、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怎样让“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更有效,更充实;怎样让我们的课堂教学过程更优化,减少无效或低效活动,这是我们的最终目标,导学案的使用是为了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3、发挥集体校研的力量。通过本组内各位教师的出谋划策,不断创新,不断修改,我们群策群力,共同设计出了版面精美,环节清晰,重点突出的导学案。

  二、导学案的编写过程

  为了切实上好每一堂课,我们将学案的编写分为“预*学案”、“导学案”、“达标反馈学案”三个环节。

  主要环节“导学案”的设计,结合课堂教学过程的要求分为七大部分:学*目标、学*重点、学法指导、学*过程、合作探究、拓展迁移、课堂小结等。

  实行个人划分任务原则,我们每个人负责一周的备课,为了设计好导学案,组内的每一位老师都是绞尽脑汁,仔细认真的设计每一个环节以及每一个知识点,力争呈现给学生的是最完善的设计。

  三、导学案的具体使用

  1、指导课前预*:每节课前,把导学案发给学生,使学生在课前的预*活动中有的放矢,学生有了清晰的思路,对本节课的学*目标、学*重难点,有所了解,便于有针对性的进行课堂学*活动。

  2、课堂引导探究:在预*的基础上,教师把本节课要掌握的重点知识进行说明,按照具体环节引导学生进行学*。指导学生针对主要问题进行自主探究或者分组讨论,进行合作探究,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积极展示学生的学*成果。在课堂上,师生共同圆满完成问题的解决。可以适当开展各种竞赛,让须生在愉悦、进取、力争上游的学*氛围中完成学*任务,对学生的回答以鼓励为主,允许学生创新思维,大胆质疑,给学生足够的学*空间。

  3、作业的布置:作业要求巩固课堂学*内容之外,还要为下一单元的导学案做充分的准备。让课堂的内容能够有序的联结起来,便于学生梳理知识。

  四、有待商榷和改进的地方

  1、在导学的过程中,学*方法和学*策略的指导显得有些流于形式,学法指导太空,应该把学法指导渗透到各个环节当中去。

  2、由于时间的关系,有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忽视了导学步骤,为了增大课堂容量,就忽视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

  3、导学案不能做统一标准要求,各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特点。我认为语文学科的导学案的设计更应该突出人文特色,让课堂教学内容更丰富,更有魅力。

  4、应该努力做好课堂反馈,让每一堂课遗留下来的问题即使解决,做好巩固与衔接。

  总之,我认为导学案的使用规范了课堂教学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有利于因材施教,对于自主学*能力差的学生有一定的帮助,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成绩。但每一个新事物的出现,总要经历不断的更新与完善,我想在今后的不断摸索与创新的过程中,我们一定会设计出更科学、更实用的导学案,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xxxx年我校作为徐州市首批有效教学研究实验学校,在领导的关怀指示下开始使用导学案,在使用过程中我们是边实践边总结边修改边借鉴,为了更好的把导学案落实于自己的数学课堂,形成自己的特色,我们群策群力,有了一些自己实践后的思考。

  首先,要在设计与编写导学案上下功夫,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已有知识经验,根据教材的特点,设计切实可行的适合学生使用的有效的导学案,在这方面我们学校实行集体备课,先由同年级同学科教师集体研讨、深入钻研教材,讨论制定导学案方案,再由具体的主备人开始书写,然后再分发给每位任教教师进行二度开发,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做适当修改补充等,通过这样不断的实践修改,使得导学案的使用有了一定的成效,可以说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的学*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

  其次,要在导学案的实施上下功夫,导学案是以导学为方法的教学活动,导学案的实施必须依靠教师和学生的对话和互动,做到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的有机结合。在具体操作时首先教师要做好课前的“导”,注重引导学生的课前预*,通常我们编写的导学案有预*部分或者是提供预*单以供学生预*;同时要做好课中的“导”,这是导学案是否有效的关键,做好课中的导,就要注意一些实施策略,可以根据教材的不同,(如根据教材是数与代数领域还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等)实施不同的导学策略,引导学生完成导学案的学*,同时确保教学的有效性;还要注意课后的“导”,指导学生延伸导学案的学*,在具体操作时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性的或者是开放性的*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再次,导学案的使用要注意一些问题。经过一年的'导学案教学实践,我深深的体会到到导学案的有效使用真正地转变了教与学的方式、学生的自主学*能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但是,在研究中,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不仅要求教师要设计编写有效的导学案,还要求教师要及时抽批导学案,以更好地了解学情,在具体操作中教师的工作量较大;导学案要求我们的学生必须根据导学案内容认真进行课前预*,所有同学必须自行解决“学案”中的“学前准备”部分,或者是“预*单”,可是我们的学生由于班额过大,学生人数较多,总有一些学生不能按照要求去完成课前应该自学或预*的内容,少部分的同学在课中探究活动中自觉性较差,总想等待别人的成果,两极分化较严重;“导学案”的使用使得学生在课前就能提前预知要学*的新知,并且也了解了即将呈现的结果,这样的课堂学生按部就班的按照教材呈现的思路去思考,失去了自己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机会,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创造性的发挥。

  经过一年的导学案的实施与研究使我对“导学案”由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对“导学案”的设计与编写以及实施,由过去的浅表认识到逐步提升,其间我们有成功,也有收获,当然也有很多不足之处,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一定会发扬优点,弥补不足,相信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一定会做得越来越好!

  上学期,我校倡导使用导学案,在教学工作中我也开始使用了,通过不断教研和实践,对 “导学案”的使用已由最初的一无所知到现在的初尝甜头,下面把我使用导学案后的体会简单谈谈。

  一、导学案的设计有效地指导学生的课前预*

  学*语文的第一步就是让学生做好课前预*,原来没有使用导学案时,学生们拿着语文课本读到一到两遍,再写一写本课生字,就找不到可做的事情了,有很多学生都做了漏网之鱼,书本简单的批几个字,没有一点成效,而有了导学案同学们依照导学案的要求,能够自己去学*,把文中的一些字或词语通过各种方法(查工具书、问老师和同学等),批注到课本上或导学案上。除此之外,有了导学案,学生在课前的自学过程中不再茫然,学生有清晰的思路,对知识点的形成和其中的重点、难点、目标,借助“导学案”完成课前预*。导学案中的一些关于合作探究的*题,同学们也能在小组内合作交流汇报,学*效率大大增强了。

  二、导学案的使用让“滞停”的`课堂变得生趣盎然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