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油翁》阅读答案汇总十篇

首页 / 阅读答案 / |

  《卖油翁》阅读答案 1

  阅读理解。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欧阳修《卖油翁》)

  1、解释下列句子的加粗词。

  ①尝射于家圃( )

  ②无他,但手熟尔 ( )

  2、下列各句翻译正确的两项是( )( )

  A、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卖油翁) 看见他射出了十支箭中的八九支。

  B、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你也懂得射箭吗?我射箭的本领难道尚不算出色吗?

  C、尔安敢轻吾射! 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

  D、徐以杓酌油沥之。 用勺子舀油倒入葫芦。

  3、本文所说的道理,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

  4、“有卖油翁释担而立”“释”意为_________________,“释”的这个意义还保留在一些成语中,如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含“释”的这个意义的成语)

  5、对陈康肃“十中八九”的高超射技,卖油翁“但微颔之”,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到卖油翁“但微颔之”,康肃感到“忿然”,可见康肃具有_______________的心理。

  6、本文给你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 曾经

  (2) 罢了

  2、B C

  3、熟能生巧

  4、放下 爱不释手等

  5、他觉得没有什么了不起,只不过是手熟而已(意思对即可) 狂妄、自负或骄傲自大

  6、即使有什么长处,也没有骄傲自满的必要。

  《卖油翁》阅读答案 2

  【甲】 陈康肃公尧(yáo)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jīn)。尝射于家圃(pǔ),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nì)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hàn)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fèn)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吾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sháo)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吾亦无他,唯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南方多没人①,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注释】①没人:能潜水的人。

  1、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粗词。

  ⑴公亦以此自矜 矜:___________

  ⑵康肃笑而遣之 遣:___________

  ⑶夫没者岂苟然哉 苟:___________

  ⑷见舟而畏之 畏:___________

  2、翻译下面句子。

  ⑴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文中体现陈尧咨傲慢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卖油翁观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北人“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文都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⑴自夸;⑵打发;⑶轻易、随便;⑷害怕

  2、⑴老翁见到陈尧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不过微微地点点头赞许这情况。

  ⑵每天在水边居住,于是到了十五岁就能了解了游水的本领。|

  3、“略”

  4、“略”

  《卖油翁》阅读答案 3

  《卖油翁》“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比较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7分)

  [甲]陈康肃公尧(yáo)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jīn)。尝射于家圃(pǔ),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nì)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hàn)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fèn)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吾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sháo)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吾亦无他,唯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南方多没人①,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注释:①没人:能潜水的人。

  9、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4分)

  ⑴公亦以此自矜矜:___________⑵康肃笑而遣之遣___________

  ⑶夫没者岂苟然哉苟___________⑷见舟而畏之畏___________

  10、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⑴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甲]文中体现陈尧咨傲慢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卖油翁观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北人“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用原文语句回答,6分)

  12、[甲][乙]两文都告诉人们什么道理?(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9、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4分,每处一分)(1)夸耀(2)打发(3)随便、随意(4)畏惧、害怕10、翻译下面句子。(4分,每小题2分,译出大意,语句通顺即可)(1)(卖油翁)看到他每十箭射中八九箭,只是微微点了点头。(2)(南方人)天天与水为伴,十五岁就学会了潜水的方法。11、(6分,每空2分)甲文: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尔安敢轻吾射?)无他,但手熟尔。(我亦无他,惟手熟尔。)乙文:生不识水。(不学而务求其道)12、(3分,表述完整、意对即可)要想学会一项技能,就得多操练。

  《卖油翁》阅读答案 4

  【甲】

  陈康肃公尧(yáo)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jīn)。尝射于家圃(pǔ),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nì)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hàn)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fèn)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吾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sháo)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吾亦无他,唯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

  南方多没人①,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注释】①没人:能潜水的人。

  1、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粗词。

  ⑴公亦以此自矜 矜:___________

  ⑵康肃笑而遣之 遣:___________

  ⑶夫没者岂苟然哉 苟:___________

  ⑷见舟而畏之 畏:___________

  2、翻译下面句子。

  ⑴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文中体现陈尧咨傲慢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卖油翁观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北人“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文都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⑴自夸;⑵打发;⑶轻易、随便;⑷害怕

  2、⑴老翁见到陈尧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不过微微地点点头赞许这情况。

  ⑵每天在水边居住,于是到了十五岁就能了解了游水的本领。|

  3、“略”

  4、“略”

  《卖油翁》阅读答案 5

  文《卖油翁》,完成题。(9分)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小题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停顿(划四处)。(2分)

  以 钱 覆 其 口,徐 以 杓 酌 油 沥 之

  【小题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2分)

  (1)但微颔之( )

  (2)睨之,久而不去( )

  【小题3】下列句子中加线字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A.以我酌油知之宁可以急相弃邪?B.康肃笑而遣之卒辇而致之C.自钱孔入,而钱不湿自三峡七百里中D.康肃笑而遣之有寄千金而无券【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1)尔安敢轻吾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乃取一葫芦置于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读完这个故事,你悟出了什么道理?(用一个成语概括)(1分)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题1】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画对两处给1分)

  【小题2】.(1)点头(2)斜着眼睛看

  【小题3】B

  【小题4】(1)你怎么敢轻视我的射技?(2)就取来一个葫芦放在地上。

  【小题5】熟能生巧。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整体感知句子的意思,根据语意“用一枚铜钱挡住了葫芦口,慢慢的将杓酌油灌进去”可知,画四处,则要把中心语与修饰限制的成分分开,即“以钱、徐、以杓”是修饰语,后面要停顿。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节奏的划分能力。

  点评:句子的停顿要坚持两个原则:(1)结构原则:即不要把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断开,要保持词和短语的完整性。(2)意义原则:即根据语意停顿,不要改变原句的意思.还要坚持五个规律即(1)主谓之间要停顿(2)动宾(动补)之间要停顿(3)修饰语和中心词之间要停顿(4)发语词和关联词之间要停顿(5)古今异义词之间要停顿.

  【小题2】试题分析:颔、睨都是文言文中的常见字,其意义与现代汉语一致。容易理解,不容易出错。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能力。

  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小题3】试题分析:“以”第一句中译为凭,凭借。第二句中译为因为。“自”第一个字译为从,第二个字译为在。“而”第一个表修饰,第二个表转折。只有B中的“之”都是代词。

  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小题4】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此句中的`关键词有“安”“轻”‘射’等。“安”是文言文中的常用词,怎么,怎么能的意思,“轻”是轻视的意思,‘射’此句中是名词,射技的意思,这几个词较为典型,都是文言文中的重点字词,也是易错的。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小题5】试题分析:“用一个成语概括”是审题的关键点,本文的道理很明显,“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就阅读的关键所在,“熟”是最主要的启示,即“熟能生巧”。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课外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点评:对于课外文言文,我们*时要适当的读一些,尤其是古代的成语故事。借助自己对成语故事的了解,可以增强对小文言文的理解能力。谈启示时,要根据文章内容、主题、人物的言行、人物在文中的地位作用来整体感知。整体感知的时候,理解文章的内容,抓住关键的语句、抓住重点内容、多角度考虑是很重要的。

  《卖油翁》阅读答案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2)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这个故事使我们明白了(成语)___________的道理。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卖油翁和陈尧咨两人对待自己长处的态度截然不同。那么你呢?请分别谈谈你如何看待自己及别人的长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熟能生巧

  2.(1)(老汉)看见他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微微点头。(2)你怎么能轻视我的射技?

  3.示例:把自己的长处当作一种战胜困难、张扬个性的资源优势,而不是宣扬的资本,对别人的长处,应善于玻长补短,学为已用,不可嫉妒诋毁。(言之有理即可)

  《卖油翁》阅读答案 7

  《卖油翁》是北宋欧阳修所著的一则写事明理的寓言故事,记述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事,形象地说明了“熟能生巧”、“实践出真知”、“人外有人”的道理。我们为大家整理了《卖油翁》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卖油翁

  [甲] 陈康肃公尧(yáo)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jīn)。尝射于家圃(pǔ),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nì)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hàn)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fèn)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吾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sháo)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吾亦无他,唯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南方多没人①,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注释:①没人:能潜水的人。

  《卖油翁》阅读题

  9、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4分)

  ⑴公亦以此自矜 矜:___________ ⑵康肃笑而遣之 遣___________

  ⑶夫没者岂苟然哉 苟___________ ⑷见舟而畏之 畏___________

  10、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⑴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甲]文中体现陈尧咨傲慢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卖油翁观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中北人“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用原文语句回答,6分)

  12、[甲][乙]两文都告诉人们什么道理?(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卖油翁》阅读答案

  9、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4分,每处一分)

  (1)夸耀 (2)打发 (3)随便、随意 (4)畏惧、害怕

  10、翻译下面句子。(4分,每小题2分,译出大意,语句通顺即可)

  (1)(卖油翁)看到他每十箭射中八九箭,只是微微点了点头。

  (2)(南方人)天天与水为伴,十五岁就学会了潜水的方法。

  11、(6分,每空2分)

  甲文: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尔安敢轻吾射?)

  无他,但手熟尔。(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乙文:生不识水。(不学而务求其道)

  12、(3分,表述完整、意对即可)要想学会一项技能,就得多操练。

  《卖油翁》阅读答案 8

  阅读理解。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欧阳修《卖油翁》)

  1、解释下列句子的加粗词。

  ①尝射于家圃( )

  ②无他,但手熟尔 ( )

  2、下列各句翻译正确的两项是( )( )

  A、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卖油翁) 看见他射出了十支箭中的八九支。

  B、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你也懂得射箭吗?我射箭的本领难道尚不算出色吗?

  C、尔安敢轻吾射! 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

  D、徐以杓酌油沥之。 用勺子舀油倒入葫芦。

  3、本文所说的道理,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

  4、“有卖油翁释担而立”“释”意为_________________,“释”的这个意义还保留在一些成语中,如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含“释”的这个意义的成语)

  5、对陈康肃“十中八九”的高超射技,卖油翁“但微颔之”,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到卖油翁“但微颔之”,康肃感到“忿然”,可见康肃具有_______________的心理。

  6、本文给你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 曾经

  (2) 罢了

  2、B C

  3、熟能生巧

  4、放下 爱不释手等

  5、他觉得没有什么了不起,只不过是手熟而已(意思对即可) 狂妄、自负或骄傲自大

  6、即使有什么长处,也没有骄傲自满的必要。

  《卖油翁》阅读答案 9

  一、阅读回答

  8、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的道理。

  9.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康肃笑而遣之 大言数主之失(《强项令》)

  B.尝射于家圃 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

  C.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D.睨之,久而不去 去国怀乡(《岳阳楼记》)

  10.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①

  ②

  11.卖油翁和陈尧咨两人对待自己长处的态度截然不同。那么你呢?请分别谈谈你如何看待自己及别人的长处。(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甲] 陈康肃公……康肃笑而遣之。

  [乙]南方多没人①,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注释:①没人:能潜水的人。

  9、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4分)

  ⑴公亦以此自矜 矜:______ ⑵康肃笑而遣之 遣___________

  ⑶夫没者岂苟然哉 苟_______ ⑷见舟而畏之 畏___________

  10、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⑴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甲]文中体现陈尧咨傲慢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卖油翁观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北人“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用原文语句回答,6分)

  12、[甲][乙]两文都告诉人们什么道理?(3分)

  三、阅读回答。

  1、、写出下列加点字的拼音。

  ①自矜( )②睨之( )③忿然( )④酌油( )

  2、、解释下列加点字。(2)

  ①释担而立( )②睨之( )③但微颔之( )④惟手熟尔

  3、、分别写出下列“之”字指代什么。

  ①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

  ②以我酌油知之( )

  ③徐以杓油沥之( )

  ④康肃笑而遣之( )

  4、、翻译下列句子。

  ①乃取一葫芦置之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阐明了一个什么道理(用一个成语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卖油翁》

  欧阳修

  导读

  1.整体感知

  《卖油翁》是一篇短小精悍的文言文,通过卖油翁以自钱孔沥油而钱不沾湿告诫因“善射”而自矜的陈尧咨的故事,说明了技艺专长,全在熟能生巧,精益求精,不值得骄傲的道理。

  2.写法借鉴

  (1)寓理于事,通俗易懂

  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没有人能够与他相比,他因此而自夸。卖油翁看了他的射技后,认为只不过是因为手熟罢了。陈尧咨非常生气,责备卖油翁轻视自己。卖油翁用自钱孔沥油而钱不湿的事实,让陈尧咨心服口服。文章通过这样具体的故事,阐述了抽象的道理,明白透彻,通俗易懂。

  (2)欲抑先扬,推波助澜

  文章以褒扬发端,对陈尧咨的射技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接着宕开一笔,交待卖油翁对陈尧咨射技的态度。在卖油翁眼里,他的射技是不足挂齿的。这自然令孤高自傲的陈尧咨疑惑不解,于是他赶紧诘问。卖油翁轻描淡写的回答让他怒不可遏,厉声呵斥。卖油翁不为所动,用自钱孔沥油而钱不湿的事实,让陈尧咨恍然大悟,心悦诚服。欲扬先抑手法的运用,使全文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3)详略得当,主题鲜明

  整个文章篇幅短小,不足200个字,但情节完整,重点突出。开头虽然赞扬陈尧咨的射技,却没有具体交待他的射技如何高超,仅用“十中八九”一笔带过。大量的笔墨都在描述卖油翁酌油的过程,“取”、“置”、“覆”、“酌”、“沥”等动词的运用,准确生动地展示了他精湛的技艺,充分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精当的剪裁,使文章的主题更加鲜明。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①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②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

  陈康肃公善射 善射:_______________

  公亦以此自矜 自矜:____________

  尝射于家圃 尝:__________ 家圃:_______________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释:_______睨:________久:_________去:_________

  但微颔之但:________ 颔:________ 之:________

  无他,但手熟尔 他:________但:________熟:________尔:________

  康肃忿然曰忿:________ 然:________

  尔安敢轻吾射安:________ 轻:________ 射:________

  以我酌油知之以:________ 酌:________

  以钱覆其口 以:________覆:________

  徐以杓酌油沥之 徐:________杓: ________酌:________沥:________ 之:________

  惟手熟尔 惟:________

  康肃笑而谴之 谴:________

  1.这个故事使我们明白了 (成语)的道理。(1分)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康肃笑而遣之 大言数主之失(《强项令》)

  B.尝射于家圃 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

  C.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D.睨之,久而不去 去国怀乡(《岳阳楼记》)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①

  ②

  4.卖油翁和陈尧咨两人对待自己长处的态度截然不同。那么你呢?请分别谈谈你如何看待自己及别人的长处。(4分)

  5揣摩下列句中的加粗词语对刻划人物性格的作用。

  (1).公亦以此自矜。

  (2).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3).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4).康肃笑而遣之。

  6、文中的两个人各有些怎样的个性特征?

  7.记叙文有六个要素,时间、人物、地点、原因、经过、结果。本文省略了“时间”,试填下表把其他五个要素填在表内。

  人物

  地点

  原因

  经过

  结果

  8.“公亦以此自矜”的“此”指什么?用原文中的两个字回答。

  9.卖油翁看陈尧咨射箭为什么久而不去?对其箭术持何态度?

  10、在文中找出表现陈尧咨傲慢无礼的语句。

  11、康肃由“忿然”到“笑而遗之”说明了什么?

  12、卖油翁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13、写出两句勤奋成才的名言警句。________

  14、《卖油翁》作者是_______ ,北宋著名______家。唐宋_______ 之一。

  15.给下列汉字注音。

  矜( ) 圃( ) 睨( )忿( ) 酌( ) 颔( )

  1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的意义。

  (1)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释 )

  (2)但微颔之 (但 )

  (3)无他,但手熟尔 (尔 )

  (4)尔安敢轻吾射 (安 )

  17.用一个成语概括本文所说明的道理。

  18.哪句话写出了陈尧咨的骄横之态?

  19.哪两个字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态度?

  20.哪句话表现了卖油翁从容自若的态度?

  21.为什么要详写卖油翁“酌油”这段文字?

  22、 中说陈尧咨善射,试举两点说明他善射的情形。(4分)

  (1) (2)

  23、找出三个以“百”字开头,形容人箭法非常高明的成语。(6分)

  (1) (2) (3)

  24、 课文中的两个人物,哪一个是主要人物?为什么?(4分)

  25、卖油翁对陈尧咨善射的本领是怎么评价的?凭什么作出这样的评价?(5分)

  26、“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将句中“睨”换成“看”“望”“观”等词可以吗?为什么?(5分)

  27、卖油翁“取一葫芦置于地……酌油沥之”的目的是什么?(5分)

  28、“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的正确意思是( )(5分)

  A、见陈尧咨在射箭,微微点着头替他数靶数

  B、见陈尧咨射出的箭十只能中八九支,只不过微微地点头赞许他的射技

  C、见陈尧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不禁点头称赞

  D、卖油翁见到陈尧咨射箭很准,点头示意

  29、下列各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6分)

  A、以:公亦以此自矜 以我酌油知之

  B、射: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

  C、去:睨之,久而不去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

  D、自:公亦以此自矜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30、在文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一句是( )(5分)

  A、睨之,久而不去 B、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C、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D、无他,但手熟尔

  31、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相照应的一句是( )(6分)

  A、释担而立 B、睨之 C、久而不去 D、但微颔之

  32、文章强调陈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十中八九的目的是( )(5分)

  A、为后文写陈尧咨埋下伏笔。

  B、为后文写康肃笑而遣之埋伏笔。

  C、为后文写陈尧咨忿然责问作铺垫。

  D、与卖油翁不以为然的态度形成对比,引出两人对话。

  33、本文所阐述的道理是( )(5分)

  A、有本领不应自矜自傲。 B、教育他人应以身示范。

  C、凡事只要熟,就能巧,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D、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卖油翁》答案

  解释词语:略

  1.熟能生巧(1分)2.D (2分)

  3.(1)(老汉)看见他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微微地点头。(补出所成分0.5分,关键词“矢、但、颔”各0.5分) (2)你怎么敢轻视我的射技?(关键词“尔、安、射”翻译准确,句式正确各

  4. 示例:把自己的长处当作一种战胜困难、张扬个性的资源优势,而不是进行宣扬的资本;(2分)对别人的长处,应善于取长补短,学为己用,不可嫉妒诋毁。(2分)

  5(1).矜:自夸。表现他的骄傲自大,不可一世。

  (2).睨:斜着眼睛看。表现卖油翁不是很在意和他的自信。

  (3).微颔:微微点头称赞。表现卖油翁不是很在意,表但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称许,有肯定的意味。

  (4).笑:既表现他对卖油翁酌油技术的赞许,又显示他的尴尬。

  6、陈尧咨:善射,骄傲自满;为人傲慢无礼。

  卖油翁:虽技高一筹却并不骄傲,表现出超然物外的智者态度。

  7.人物:卖油翁、陈尧咨;地点:陈尧咨的菜园子里,起因:陈尧咨善射、自矜,卖油翁睨之但微颔之,经过:陈尧咨看到卖油翁轻视他的箭术,忿然质问,卖油翁用酌油之事教育他,结果;陈笑着把卖油翁打发走。 8.善射 9.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只微颔之:只觉此技无他,但手熟耳。 10.“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尔安敢轻吾射?”

  11.通过卖油翁的表演,使他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技术是无止境的。

  12.我们无论做什么事,只要下苦功夫,多思勤练,就一定会取得成绩的,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13、略 14.欧阳修,散文,八大家; 15略

  16.(1)放;(2)只、不过;点头;(3)罢了;(4)怎么;

  17.“熟能生巧”。 18.“尔安敢轻吾射”;

  19.“手熟”; 20.“以我酌油知之”;

  21.为了刻画人物和表达中心的需要,详写卖油翁沥油技艺的高超,突出他以理服暴、以“酌油”技艺制胜对方的形象;对陈尧咨恃技骄横则无较详细的描写。突出了各自的性格,文章中心也十分突出。

  22、(1)当世无双(2)十中八九

  23、百发百中 百步穿杨

  24、卖油翁。因为故事的目的是通过卖油翁对酌油的技巧的解释来揭示熟能生巧的道理。(

  25、评价是:“无他,但手熟尔” 是凭他倒油的经验作出这样的评价的(以我酌油知之)。

  26、不行。“睨”表示斜眼看,不以为然的意思,表现出卖油翁对陈尧咨的射艺并不在意。其它词,表达不出这种含义。

  27、用自己的实力来说明问题。

  28、B 29、A 30、B 31.D 32、D 33、C

  《卖油翁》阅读答案 10

  细读欧阳修的《卖油翁》,完成下面小题。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解释下列句子的划线的实词。

  ①尧咨善射。 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公亦以此自矜。 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释担而立。 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句子的划线的虚词。

  ①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 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徐以杓酌油沥之。 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各组中划线词同法或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

  A、公亦以此自矜——以钱覆其口

  B、有卖油翁释担而立——(油)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C、尔安敢轻吾射——无他,但手熟尔

  D、康肃笑而遣之——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读了这篇古文后,懂得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善于、擅长 ②夸耀 ③放下 ④射中

  2、①只是 ②怎么 ③于是,就;慢慢地

  3、D

  4、①老翁说:“凭着我倒油的经验就可懂得这个道理。”

  ②我这点手艺也没有什么别的奥秘,只是手熟罢了。

  5、熟能生巧


《卖油翁》阅读答案汇总十篇扩展阅读


《卖油翁》阅读答案汇总十篇(扩展1)

——《卖油翁》阅读答案 (菁华5篇)

《卖油翁》阅读答案1

  一、阅读回答

  8、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的道理。

  9.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康肃笑而遣之 大言数主之失(《强项令》)

  B.尝射于家圃 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

  C.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D.睨之,久而不去 去国怀乡(《岳阳楼记》)

  10.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①

  ②

  11.卖油翁和陈尧咨两人对待自己长处的态度截然不同。那么你呢?请分别谈谈你如何看待自己及别人的长处。(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甲] 陈康肃公……康肃笑而遣之。

  [乙]南方多没人①,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注释:①没人:能潜水的人。

  9、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4分)

  ⑴公亦以此自矜 矜:______ ⑵康肃笑而遣之 遣___________

  ⑶夫没者岂苟然哉 苟_______ ⑷见舟而畏之 畏___________

  10、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⑴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甲]文中体现陈尧咨傲慢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卖油翁观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北人“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用原文语句回答,6分)

  12、[甲][乙]两文都告诉人们什么道理?(3分)

  三、阅读回答。

  1、、写出下列加点字的拼音。

  ①自矜( )②睨之( )③忿然( )④酌油( )

  2、、解释下列加点字。(2)

  ①释担而立( )②睨之( )③但微颔之( )④惟手熟尔

  3、、分别写出下列“之”字指代什么。

  ①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

  ②以我酌油知之( )

  ③徐以杓油沥之( )

  ④康肃笑而遣之( )

  4、、翻译下列句子。

  ①乃取一葫芦置之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阐明了一个什么道理(用一个成语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卖油翁》

  欧阳修

  导读

  1.整体感知

  《卖油翁》是一篇短小精悍的文言文,通过卖油翁以自钱孔沥油而钱不沾湿告诫因“善射”而自矜的陈尧咨的故事,说明了技艺专长,全在熟能生巧,精益求精,不值得骄傲的道理。

  2.写法借鉴

  (1)寓理于事,通俗易懂

  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没有人能够与他相比,他因此而自夸。卖油翁看了他的射技后,认为只不过是因为手熟罢了。陈尧咨非常生气,责备卖油翁轻视自己。卖油翁用自钱孔沥油而钱不湿的事实,让陈尧咨心服口服。文章通过这样具体的故事,阐述了抽象的道理,明白透彻,通俗易懂。

  (2)欲抑先扬,推波助澜

  文章以褒扬发端,对陈尧咨的射技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接着宕开一笔,交待卖油翁对陈尧咨射技的态度。在卖油翁眼里,他的射技是不足挂齿的。这自然令孤高自傲的陈尧咨疑惑不解,于是他赶紧诘问。卖油翁轻描淡写的回答让他怒不可遏,厉声呵斥。卖油翁不为所动,用自钱孔沥油而钱不湿的事实,让陈尧咨恍然大悟,心悦诚服。欲扬先抑手法的运用,使全文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3)详略得当,主题鲜明

  整个文章篇幅短小,不足200个字,但情节完整,重点突出。开头虽然赞扬陈尧咨的射技,却没有具体交待他的射技如何高超,仅用“十中八九”一笔带过。大量的笔墨都在描述卖油翁酌油的过程,“取”、“置”、“覆”、“酌”、“沥”等动词的运用,准确生动地展示了他精湛的技艺,充分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精当的剪裁,使文章的主题更加鲜明。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①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②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

  陈康肃公善射 善射:_______________

  公亦以此自矜 自矜:____________

  尝射于家圃 尝:__________ 家圃:_______________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释:_______睨:________久:_________去:_________

  但微颔之但:________ 颔:________ 之:________

  无他,但手熟尔 他:________但:________熟:________尔:________

  康肃忿然曰忿:________ 然:________

  尔安敢轻吾射安:________ 轻:________ 射:________

  以我酌油知之以:________ 酌:________

  以钱覆其口 以:________覆:________

  徐以杓酌油沥之 徐:________杓: ________酌:________沥:________ 之:________

  惟手熟尔 惟:________

  康肃笑而谴之 谴:________

  1.这个故事使我们明白了 (成语)的道理。(1分)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康肃笑而遣之 大言数主之失(《强项令》)

  B.尝射于家圃 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

  C.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D.睨之,久而不去 去国怀乡(《岳阳楼记》)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①

  ②

  4.卖油翁和陈尧咨两人对待自己长处的态度截然不同。那么你呢?请分别谈谈你如何看待自己及别人的长处。(4分)

  5揣摩下列句中的加粗词语对刻划人物性格的作用。

  (1).公亦以此自矜。

  (2).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3).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4).康肃笑而遣之。

  6、文中的两个人各有些怎样的个性特征?

  7.记叙文有六个要素,时间、人物、地点、原因、经过、结果。本文省略了“时间”,试填下表把其他五个要素填在表内。

  人物

  地点

  原因

  经过

  结果

  8.“公亦以此自矜”的“此”指什么?用原文中的两个字回答。

  9.卖油翁看陈尧咨射箭为什么久而不去?对其箭术持何态度?

  10、在文中找出表现陈尧咨傲慢无礼的语句。

  11、康肃由“忿然”到“笑而遗之”说明了什么?

  12、卖油翁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13、写出两句勤奋成才的名言警句。________

  14、《卖油翁》作者是_______ ,北宋著名______家。唐宋_______ 之一。

  15.给下列汉字注音。

  矜( ) 圃( ) 睨( )忿( ) 酌( ) 颔( )

  1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的意义。

  (1)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释 )

  (2)但微颔之 (但 )

  (3)无他,但手熟尔 (尔 )

  (4)尔安敢轻吾射 (安 )

  17.用一个成语概括本文所说明的道理。

  18.哪句话写出了陈尧咨的骄横之态?

  19.哪两个字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态度?

  20.哪句话表现了卖油翁从容自若的态度?

  21.为什么要详写卖油翁“酌油”这段文字?

  22、 中说陈尧咨善射,试举两点说明他善射的情形。(4分)

  (1) (2)

  23、找出三个以“百”字开头,形容人箭法非常高明的成语。(6分)

  (1) (2) (3)

  24、 课文中的两个人物,哪一个是主要人物?为什么?(4分)

  25、卖油翁对陈尧咨善射的本领是怎么评价的?凭什么作出这样的评价?(5分)

  26、“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将句中“睨”换成“看”“望”“观”等词可以吗?为什么?(5分)

  27、卖油翁“取一葫芦置于地……酌油沥之”的目的是什么?(5分)

  28、“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的正确意思是( )(5分)

  A、见陈尧咨在射箭,微微点着头替他数靶数

  B、见陈尧咨射出的箭十只能中八九支,只不过微微地点头赞许他的射技

  C、见陈尧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不禁点头称赞

  D、卖油翁见到陈尧咨射箭很准,点头示意

  29、下列各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6分)

  A、以:公亦以此自矜 以我酌油知之

  B、射: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

  C、去:睨之,久而不去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

  D、自:公亦以此自矜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30、在文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一句是( )(5分)

  A、睨之,久而不去 B、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C、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D、无他,但手熟尔

  31、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相照应的一句是( )(6分)

  A、释担而立 B、睨之 C、久而不去 D、但微颔之

  32、文章强调陈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十中八九的目的是( )(5分)

  A、为后文写陈尧咨埋下伏笔。

  B、为后文写康肃笑而遣之埋伏笔。

  C、为后文写陈尧咨忿然责问作铺垫。

  D、与卖油翁不以为然的态度形成对比,引出两人对话。

  33、本文所阐述的道理是( )(5分)

  A、有本领不应自矜自傲。 B、教育他人应以身示范。

  C、凡事只要熟,就能巧,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D、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卖油翁》答案

  解释词语:略

  1.熟能生巧(1分)2.D (2分)

  3.(1)(老汉)看见他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微微地点头。(补出所成分0.5分,关键词“矢、但、颔”各0.5分) (2)你怎么敢轻视我的射技?(关键词“尔、安、射”翻译准确,句式正确各

  4. 示例:把自己的长处当作一种战胜困难、张扬个性的资源优势,而不是进行宣扬的资本;(2分)对别人的长处,应善于取长补短,学为己用,不可嫉妒诋毁。(2分)

  5(1).矜:自夸。表现他的骄傲自大,不可一世。

  (2).睨:斜着眼睛看。表现卖油翁不是很在意和他的自信。

  (3).微颔:微微点头称赞。表现卖油翁不是很在意,表但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称许,有肯定的意味。

  (4).笑:既表现他对卖油翁酌油技术的赞许,又显示他的尴尬。

  6、陈尧咨:善射,骄傲自满;为人傲慢无礼。

  卖油翁:虽技高一筹却并不骄傲,表现出超然物外的智者态度。

  7.人物:卖油翁、陈尧咨;地点:陈尧咨的菜园子里,起因:陈尧咨善射、自矜,卖油翁睨之但微颔之,经过:陈尧咨看到卖油翁轻视他的箭术,忿然质问,卖油翁用酌油之事教育他,结果;陈笑着把卖油翁打发走。 8.善射 9.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只微颔之:只觉此技无他,但手熟耳。 10.“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尔安敢轻吾射?”

  11.通过卖油翁的表演,使他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技术是无止境的。

  12.我们无论做什么事,只要下苦功夫,多思勤练,就一定会取得成绩的,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13、略 14.欧阳修,散文,八大家; 15略

  16.(1)放;(2)只、不过;点头;(3)罢了;(4)怎么;

  17.“熟能生巧”。 18.“尔安敢轻吾射”;

  19.“手熟”; 20.“以我酌油知之”;

  21.为了刻画人物和表达中心的需要,详写卖油翁沥油技艺的高超,突出他以理服暴、以“酌油”技艺制胜对方的形象;对陈尧咨恃技骄横则无较详细的描写。突出了各自的性格,文章中心也十分突出。

  22、(1)当世无双(2)十中八九

  23、百发百中 百步穿杨

  24、卖油翁。因为故事的目的是通过卖油翁对酌油的技巧的解释来揭示熟能生巧的道理。(

  25、评价是:“无他,但手熟尔” 是凭他倒油的经验作出这样的评价的(以我酌油知之)。

  26、不行。“睨”表示斜眼看,不以为然的意思,表现出卖油翁对陈尧咨的射艺并不在意。其它词,表达不出这种含义。

  27、用自己的实力来说明问题。

  28、B 29、A 30、B 31.D 32、D 33、C

《卖油翁》阅读答案2

  原文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 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为便于学生理解,此句在大多数教材中都没有出现,但在原文中的确提到,在此特补) *在部分语文课本中,“陈康肃公尧咨善射”被变为“陈康肃公善射”。

  译文 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没有第二个,他凭借射箭的本领自夸。一次,他曾在自家的园圃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挑着的担子,站在一旁,斜着眼看他,很久也不离开。老翁见到他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微微地点点头。 陈尧咨问道:“你也懂得射箭吗?难道我射箭的技艺不精湛吗?”老翁说:“没有什么别的奥妙,只 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气愤地说:“你怎么能够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于是老翁取出一个葫芦放在地 上,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注到葫芦里,油从铜钱的孔中注进去,却没有沾湿铜钱。接着老翁说:“我也没有什么其它奥 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康肃公尴尬的笑着把老翁打发走了。 这与庄子所讲的庖丁解牛、轮扁斫轮的故事有什么区别呢?

  注释 善射:擅长射箭 善:擅长,善于。 以:凭借,用。 自矜(jīn):自夸。 尝:曾经。 家圃:家里(射箭的)场地。圃,园子,这里指场地。 释:放下。 立:站立。 睨(nì):斜着眼看,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去:离开。 其:代词,指代陈尧咨。 发:把箭射出去。 矢(shǐ):箭。 但:只。 微:微微。 颔(hàn):点头 之:凑足音节。 不亦……乎:(难道)不也……吗? 熟:熟练。 忿然:气愤的样子。 知:懂得。 射:射箭的本领。 精:精湛,奥妙。 无他:没有别的(奥妙)。 尔:同“耳”,相当于“罢了”。 尔:你。 安:怎么。 轻:作动词用,看轻。 酌(zhuó):舀 乃:于是,就。 取:拿出。 置:放置。 覆:覆盖。 徐:缓缓地。 杓(sháo):同“勺”,勺子。 沥(lì)之:向下灌注,沥,滴。 因:这里是“接着”的意思。 唯:只,不过。 遣:打发 。 遣之:打发。 湿;沾湿 公:旧时对男子的尊称。 解牛斫轮:指庖丁解牛与轮扁斫轮。

  [甲] 陈康肃公尧(yáo)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jīn)。尝射于家圃(pǔ),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nì)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hàn)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fèn)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吾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sháo)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吾亦无他,唯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南方多没人①,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注释:①没人:能潜水的人。

  9、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4分)

  ⑴公亦以此自矜 矜:___________ ⑵康肃笑而遣之 遣___________

  ⑶夫没者岂苟然哉 苟___________ ⑷见舟而畏之 畏___________

  10、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⑴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甲]文中体现陈尧咨傲慢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卖油翁观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北人“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用原文语句回答,6分)

  12、[甲][乙]两文都告诉人们什么道理?(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9、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4分,每处一分)

  (1)夸耀 (2)打发 (3)随便、随意 (4)畏惧、害怕

  10、翻译下面句子。(4分,每小题2分,译出大意,语句通顺即可)

  (1)(卖油翁)看到他每十箭射中八九箭,只是微微点了点头。

  (2)(南方人)天天与水为伴,十五岁就学会了潜水的方法。

  11、(6分,每空2分)

  甲文: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尔安敢轻吾射?)

  无他,但手熟尔。(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乙文:生不识水。(不学而务求其道)

  12、(3分,表述完整、意对即可)要想学会一项技能,就得多操练。

《卖油翁》阅读答案3

  细读欧阳修的《卖油翁》,完成下面小题。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解释下列句子的划线的实词。

  ①尧咨善射。 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公亦以此自矜。 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释担而立。 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句子的划线的虚词。

  ①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 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徐以杓酌油沥之。 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各组中划线词同法或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

  A、公亦以此自矜——以钱覆其口

  B、有卖油翁释担而立——(油)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C、尔安敢轻吾射——无他,但手熟尔

  D、康肃笑而遣之——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读了这篇古文后,懂得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善于、擅长 ②夸耀 ③放下 ④射中

  2、①只是 ②怎么 ③于是,就;慢慢地

  3、D

  4、①老翁说:“凭着我倒油的经验就可懂得这个道理。”

  ②我这点手艺也没有什么别的奥秘,只是手熟罢了。

  5、熟能生巧

《卖油翁》阅读答案4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①?——欧阳修《归田录》

  (乙)族兄中涵知旌德县时,*城有虎暴,伤猎户数人,不能捕。邑人请曰:“非聘徽州唐打猎,不能除此患也。”乃遣吏持币往。归报唐氏选艺至精者二人,行且至。至则一老翁,须发皓然,时咯咯作嗽;一童子十六七耳。大失望,姑命具食。老翁察中涵意不满,半跪启曰:“闻此虎距城不五里,先往捕之,赐食未晚也。”遂命役导往。役至谷口,不敢行。老翁哂曰:“我在,尔尚畏耶?”入谷将半,老翁顾童子曰:“此畜似尚睡,汝呼之醒。”童子作虎啸声,果自林中出,径搏老翁,老翁手一短柄斧,纵八九寸,横半之,奋臂屹立,虎扑至,侧首让之,虎自顶上跃过,已血流仆地。视之,自颔下至尾闾,皆触斧裂矣。乃厚赠遣之。

  老翁自言炼臂十年,炼目十年。其目以毛帚扫之,不瞬;其臂使壮夫攀之,悬身下缒不能动。《庄子》曰:“*伏众神,巧者不过*者之门。”——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①此句为作品原有内容。(庖丁)“解牛”是说透彻把握牛之筋节骨肉等内在结构,才能游刃有余。(轮扁)“斫轮”是说斫轮奥秘难以传授,需要在实践中领悟。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无他,但.手熟尔但:②尔安敢轻.吾射轻:

  ③老翁手.一短柄斧手:④至则.一老翁,须发皓然则:

  11.你从两文中两位老翁身上分别获得怎样的教益?(3分)

  12.简要说明两文在写法上的共同之处及其作用。(3分)

  答案:

  10.答案:①只②轻视③手持,手拿④竟然,原来评分:每小题0.5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11.答案:示例一卖油翁:高超的技艺“无他,惟手熟尔”(或高超的技艺,没有其他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猎虎翁:“*伏众神,巧者不过*者之门”(或身怀绝技的人能够折服天生神巧的人,天生神巧的人不敢经过身怀绝技人的家门)。示例二卖油翁:只有反复实践把握事物内在规律,才能达到得心应手境界(或遵循事物内在规律才可熟能生巧)。猎虎翁:高超的本领、深厚的功夫需要持之以恒的艰苦磨练、专心致志的态度和顽强的意志去获得。

  示例三卖油翁:不管本领有多大,都应含蓄内敛。猎虎翁:不管是练就精湛高深的技艺功夫,还是要获得成功,都须有坚毅的心志。

  评分:答对示例一得1分,答对示例二或示例三得3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亦可。

  12.答案:示例一借事说理。作用:两文叙述真人真事,从中引申出普遍的规律或道理。这种写法深入浅出,启人心智,发人深省,更具说服力。

  示例二描写细致传神。作用:甲文“睨之”“但微颔之”的细节将人物轻蔑自负情态表现得淋漓尽致(或连用“置”等一系列动词描述酌油过程,将娴熟技艺和自若神情具体细致地展现出来)。乙文用“搏”“扑”“跃”和“奋臂”“屹立”等一系列动词描述杀虎的惊险情景,将虎之凶猛与翁之武艺高强栩栩如生的表现出来。

  示例三擅设悬念。作用:甲文先说射技“举世无双”,而卖油翁“但微颔之”,这一悬念令读者产生了心理期待。乙文写请来的老翁“须发皓然,时咯咯作嗽”,这样的人焉能伏虎?此外老翁先除虎再吃饭的请求,使用武器的短小简陋,把虎唤醒等都形成了悬念。这样写令故事富有传奇色彩,情节跌宕曲折,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示例四运用映衬(衬托)。作用:甲文两人身份、神态、对话构成映衬关系,使人物形象特征鲜明生动,主旨更加突出,行文充满趣味。乙文“*城有虎暴,伤猎户数人”与老翁深厚的功夫互相映衬,本领之高低优劣显而易见。

  评分:答对一种得3分;写法1分,作用2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亦可。

《卖油翁》阅读答案5

  【甲】 陈康肃公尧(yáo)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jīn)。尝射于家圃(pǔ),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nì)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hàn)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fèn)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吾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sháo)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吾亦无他,唯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南方多没人①,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注释】①没人:能潜水的人。

  1、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粗词。

  ⑴公亦以此自矜 矜:___________

  ⑵康肃笑而遣之 遣:___________

  ⑶夫没者岂苟然哉 苟:___________

  ⑷见舟而畏之 畏:___________

  2、翻译下面句子。

  ⑴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文中体现陈尧咨傲慢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卖油翁观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北人“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文都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⑴自夸;⑵打发;⑶轻易、随便;⑷害怕

  2、⑴老翁见到陈尧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不过微微地点点头赞许这情况。

  ⑵每天在水边居住,于是到了十五岁就能了解了游水的本领。|

  3、“略”

  4、“略”


《卖油翁》阅读答案汇总十篇(扩展2)

——《卖油翁》阅读答案 30句菁华

1、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4分)

2、、写出下列加点字的拼音。

3、、解释下列加点字。(2)

4、、翻译下列句子。

5、整体感知

6、写法借鉴

7、康肃由“忿然”到“笑而遗之”说明了什么?

8、写出两句勤奋成才的名言警句。________

9、“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的正确意思是( )(5分)

10、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相照应的一句是( )(6分)

11、百发百中 百步穿杨

12、卖油翁。因为故事的目的是通过卖油翁对酌油的技巧的解释来揭示熟能生巧的道理。(

13、卖油翁一句通俗的话语:“【 】”,揭示了本文要阐述的深刻道理:【 】。(共3分)

14、C

15、⑴射技当世无双

16、下列各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17、从文章可以看出,陈康肃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18、B

19、①老翁见到陈尧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不过微微地点点头赞许这情况。

20、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4分)

21、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4分,每处一分)

22、翻译下面句子。(4分,每小题2分,译出大意,语句通顺即可)

23、根据文章内容写出陈尧咨前后态度变化过程。

24、D

25、动作;善射;伏笔;对话;以我酌油知之;熟能生巧。

2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27、你读了这篇古文后,懂得了什么道理?

28、①老翁说:“凭着我倒油的经验就可懂得这个道理。”

29、本文所说的道理,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

30、(1) 曾经


《卖油翁》阅读答案汇总十篇(扩展3)

——《卖油翁》教案6篇

  教学目的:

  一、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激励学生为实现四化勤学苦练。

  二、学*通过具体记事说明道理的写作方法。

  三、懂得文言虚词“而”的连接作用及其他用法。

  教学时数:

  两教时。

  教学步骤:

  一、检查旧课。

  背诵《卖炭翁》。

  二、作者介绍。

  1.复*欧阳修的七绝《丰乐亭游春》。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2.欧阳修(10CR--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北宋吉州永丰人。他是当时公认的文坛领袖,是一个在散文、诗、词各方面都成就卓著的作家。他团结和培养了许多著名作者,领导了北宋古文运动。以往所说“唐宋八大家”,就有六大家属于这个时期的这批作家里的。八大家是:唐的韩愈、柳宗元、宋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拭和苏辙。韩、苏、王的绝句我们曾学过一些。

  欧阳修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一生写了大量散文作品。

  他的文章简洁明畅,说理透辟,状物抒情挥洒自如,语言精练而不奇顺,文辞婉转曲折,具有潇洒的风格和浓厚的抒情气息。下学期我们要学*他的名篇《醉翁亭记》,更可领略其妙处。

  本文仅135字,可算散文中的小品,选自《归田录》。该书是一部记载朝廷轶事和士大夫诙谐之言的书。

  请同学试答:本文主要记叙了怎样的一件事?写了哪几个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怎样一个道理?

  三、领读全文,注意句读,注意句中停顿。

  四、讲读第1节。第1节写一射一看。

  思考:

  1.故事中先出现的陈尧咨这个人物有何特点?(射者)

  2.卖油翁是在怎样场景中出现的?动作、神态如何?

  (静中有动)

  3.要求学生对照注释逐字逐句讲解。

  指点:

  (1)把句中省略的主语补上。

  (2)“以”、“于”、“而”、“但”、“之”、“中”等词的词性词义辨清楚。

  (3)比较:举世无双,当世无双,首屈一指;

  正视,注视;

  微领,赞许,喝采。

  (4)射者与观者评价不一,有矛盾。

  4.学生读熟第1节,注意人物的语气。

  五、讲读第2节。

  写射者与看者引人深思的对话。

  1.先看问与答的第一个回合。

  (1)“问”由何引起?“微颔”、“自矜”--主观与客观评价有矛盾。“问”是逼出来的。

  (2)“问”是进攻性的,有火气,不服气。射:箭法。精:精良、精妙、精湛。

  (3)答者招架,沉着回答。“无他,但手熟尔。”轻描淡写一句。这一句更有损陈的自信自矜心理,于是引出问与答的第二个回合。

  2.问与答的第二个回合。

  ①“问”者火冒三尺,“忿”;语气是责问“安敢”。

  ②“答”者摆事实,不仅说,而且当场表演,表演了再说,胸有成竹,从容自若。注意:“我亦”,并未因自己的绝技而自夸。

  3.在事实面前,康肃“笑而遣之”。由“忿”而“笑”,心中信服。

  4.学生对读,体会语气。(轮流)

  六、提问,分析。

  1.本文写了怎样一件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运用文中现成语句)

  记述了卖油翁自钱孔沥油这件事,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2.为何如此短的篇幅,作者未发表一点议论,就把道理说得明白生动,引人深思?这是因为:

  (1)剪裁合理。(宾主分明,繁简得当)

  把生活中的.素材作了合理的详略处理。主角是卖油翁,写陈的善射,只为了陪衬卖油翁的善酌。因此,写陈射技之精只作概括交代,不加渲染。主要笔墨放在酌油的现场操作,采用白描手法,细腻传神。该略,惜墨如金;该详,泼墨如水。细部清晰,动作、神态:手艺和议论,均写得精确。一段详,一段略,略中有详,详中有略,详略交叉运用,服从于突出中心的要求。(这是由于作者有敏锐的观察力,对生活中现象烂熟于心。)

  (2)对比鲜明。

  课文始终把两个人对比着写。

  陈尧咨 卖油翁

  技艺: 善射(十中八九) 善酌(绝技)

  见地: 自矜 大巧若拙(无

  态度: 浮躁 从容、沉着

  (3)语言精炼。

  高明的猎手一枪能击落飞鸟,语言运用也如此。炼,把细心观察所得用精确的词句表现、刻画,就可生如绘动作、神态及心理活动的动词、形容词等。

  七、作业。

  1.口译全文。

  2.练*三。

  3.练*四(以问答形式说明本文主题的意义)。

  把五句话用现代汉语连缀成一段话,题目是《为文之道)

  要求:

  ①句与句之间稍加补充,词的解释可稍加变化。

  ②不超过二百字。

  4.补充练*:

  ①区别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在意义或语气上的不同。

  以此自矜 但手熟尔

  么我酌油知之 尔安敢轻吾射

  汝亦知射乎

  尔安敢轻吾射

  ②解释下面加点的词的意义…

  善射 自矜

  尝 释担

  发矢 无他

  板书设计:

  (略) (详)

  技艺 善射(十中八九) 善酌(自钱扎入而钱不湿,堪称绝技)

  自矜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态度 安敢轻吾射 取,置,覆,(徐),酌,沥 -

  (胸有成竹,从容不迫)

  教后感:

  1.教第二段时,我说:“下面是二人精彩的对话。”学生认为用得不恰当,我立即改正,换了“引入深思”四个字作附加语。教学用语须精当,不可马虎。

  2.教卖油翁的“沥”油绝技时,出示了铜钱,学生情不自禁地“呀”了一声,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3.《为文之道》短文当堂进行了交流,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熟能生巧”的道理。

  2、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和传神。

  3、掌握实词:矜颔释徐以但等。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俗语: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说的是要获得超群的技艺必须经过反复多练以达到熟练的程度。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也跟熟练有关。(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熟悉课文。

  1、结合注释,了解作者情况。

  2、学生交流预*中解决的字词读音:

  矜圃睨矢颔忿酌

  3、指名学生试读后全班齐读。

  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句读。

  (三)疏通文章,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提出预*中存在的疑难问题,讨论交流,教师点拨。

  2、学生逐句解释课文,积累文言实词、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

  (四)细读课文,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1、默读课文,思考:陈尧咨的心理经历了一个怎样变化的过程?哪些语句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态度?

  2、讨论交流

  明确:课文先简要介绍陈尧咨因善射而矜持,对卖油翁“睨之”“但微颔之”的不以为然的态度自是不满,质问声中“自矜”之太跃然纸上。而卖油翁从容对答,点出“无他,但手熟尔”。但陈尧咨一时还不明白其中的道理,认为是“轻吾射”,“忿然”一词表现了陈尧咨的骄横之态。而卖油翁现身说法“以我酌油知之”,当场献技,在事实面前陈尧咨无话可说,只好尴尬地笑着让卖油翁走了。

  板书:


《卖油翁》阅读答案汇总十篇(扩展4)

——《卖油翁》教学设计 (菁华5篇)

  【教材分析】

  这是一片短小精悍的小故事,包含着丰富深刻的道理,短小精悍的文章,蕴含着熟能生巧的含义,学*本文要注意揣摩作者的用词准确,要运用发散思维,认真品味文章的多次面的内容。

  【学情分析】

  这是一篇较浅显的文言文,而学生也不是第一次接触文言文,经过一年的训练,已经能够运用自如地借助工具书对不熟悉的文言**到畅通文意,但对于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现象掌握还不够,需要系统介绍。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掌握生字,注音,积累文言词汇,理解词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掌握实、虚词,译全文;学*详略得当的写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教学难重点】

  (1)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2)实、虚词理解掌握

  (3)详略得当的写法

  【教法与学法】

  教学这篇名作,要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教学中采用诵读、讨论和合作探究的方法,激情增趣,领会情感,学懂课文。由于本文故事性强,语言浅显易懂,学生学起来定会觉得兴味甚浓,疏通文意决非难事。

  本课采用的教法指导思想是把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每个环节都尽可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采用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方式去学*,注重他们自身对知识的理解、领会和积累。对内容通过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学*,逐步完成本课既定的教学目标。而教师在学*过程中充当的角色是:一是组织者,把握其学*的整体走向;二是引导者,教给学生学*方法,教会学生学*;三是一本百科知识全书,给学生提供必需的知识。

  这样,本课的特点和教法指导思想决定了学生的学法。在本课中,学生将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勤动手、勤动口、勤动脑,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学生采取的具体学法有:

  1、*等交流法。是指在学*过程中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等对话。在本课中,它包含本课教学目标的确定,完成目标时所需的学*方法和时间,对课文知识点的理解和质疑等。

  2、自主探究法。是指学生在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理解主题时通过注释、工具书或参考资料自主、探究性地去学*。

  3、交流合作法。是指学生在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中相互合作,共同探讨,以求得对知识点最准确、最完整的把握,提高学*的整体效应。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类型】

  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卖油翁》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归田录》,这是欧阳修所著的别集,共153卷,附录5卷。《归田录》是其中的一卷。宋英宗治*四年(1067年)欧阳修再次遭飞语中伤,自请外任,这一卷是在出知亳州时作的。他在《归田录》序里说:“归田录者,录以备闲居之览也。”是一部笔记小说。欧阳修(100-1072)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谥号文忠。是文坛诗文新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查字典,读准下面加点字的音。

  尧咨自矜家圃睨之

  颔之酌油杓沥

  2、熟读课文。

  3、查字典、看注释试翻译课文。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和停顿。

  2、请几个同学翻译课文,讲清重点词语的含义。

  第一自然段:以此:因此.尝:曾经.而:表顺接,可不译.其:指代陈尧咨.十中八九:十箭射中八九箭.

  翻译: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没有人能和他相比,他也凭这点本领自我炫耀.他曾经在自家的场地上射箭,有个卖油的老头放下担子站在那儿斜着眼看他射箭,很久没有离开,看到他射出的箭十支有八九支中的,只是微微地点点头.

  第二自然段:尔安敢:尔,你.乃:于是.以钱覆其口:以,用.其:指葫芦.而钱而,但是.因曰:因,于是.

  翻译:陈尧咨质问道:"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射技不是很出色吗"卖油的老头说:"没有什么,只不过手熟罢了."陈尧咨怒气冲冲地说:"你怎么敢小看我的射技!"老头说:"凭我酌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个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勺子把油注入葫芦,油从钱孔灌进去,可是钱不沾湿.于是说:"我也没有什么,只不过是手熟罢了."陈尧咨只好笑着打发他走了。

  3.第一自然段介绍了什么?

  四、精读课文,深入探究:讨论并归纳:

  1、故事发生的地点、人物和背景。

  地点:陈尧咨家的'空场子上.

  人物:陈尧咨和卖油翁.

  背景:陈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因而“自矜”。

  2、本文在叙事过程中是如何安排详略,突出主题的?

  3、本文给人什么启示?

  五、拓展延伸

  以“谦虚”为话题,说一段话,阐述自己的观点。

  六、课堂总结: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教师评价学生的学*态度。

  七、布置作业

  A:完成课后练*(二)

  B:将口头作文整理到笔记本上。

  【课后反思】

  古代大学问家欧阳修的《卖油翁》,是一篇有趣而又蕴含深刻道理的文言故事。本以为,在学*了《核舟记》那样有一定难度的文言文基础上,再来带领学生学*这片短小、浅显的《卖油翁》肯定是再轻松不过了,没想到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在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疏通文意的过程中,学生的表现非常的好。他们能够结合课文中的注释自主翻译课文,又在讨论基础上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大概,最后,我讲解了重点实词,整个学*过程都比较轻松。

  众所周知,《卖油翁》这个文言故事告诉人们一个“熟能生巧”的道理,即使有什么长处也没骄傲自满的必要。但是,在接下来分析课文的过程中,同学们却没有按照我的教学思路走。有的同学对于课文当中卖油翁“睨之,久而不去”这一句颇有微词,因为它的解释是:斜着眼睛看,久久不走过去,那卖油翁这样斜着眼睛看是否有不礼貌的表现呢?如果是不礼貌,按照老师对课文主题的总结,怎么向他学*谦虚的精神呢?还有的同学认为陈尧咨射箭的命中率百分之八九十,这样的命中率应该算很高,他的骄傲是应该的。

  开始,同学们的疑问使我一时不知道如何作答。在我与学生一番争论过后,我对学生进行了这样的引导:我的做法也许会和卖油翁一样,因为前面写到陈尧咨射箭的命中率也就八九成,就到处炫耀。所以这里卖油翁的做法,并不仅仅是针对陈尧咨的射箭技术,更重要的是针对陈尧咨的态度。这样斜着眼睛看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至于陈尧咨,他应该有精益求精的精神,毕竟他的技术还没有达到最精湛的程度。

  虽然学生们对于我的最终解释比较赞同,但学生在本课上的表现依旧引起了我的震撼:他们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我感到非常的欣慰。其实,真正有血有肉的答案,应该是学生自己探讨出来的,真正有血有肉的课堂,也不应该按照教科书循规蹈矩的进行。为了真正提高学生的学*能力,需要教师给予学生自由发言的机会,更需要教师具有开放课堂、驾驭课堂的理念与能力。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预*疏通文意,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解决阅读中的文字障碍。(重点)

  2、品味课文简练生动的语言特点,利用文中关键词句分析人物形象。(难点)

  3、.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与他人的优缺点。

  二、导入

  1、导入新课:

  (出示一枚铜钱)我国有句俗话:“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古代就有这样两位:一位可以将箭射中铜钱的方孔,一位可以透过方孔将油注入葫芦。今天我们将要学*的就是这样两位性格各异,却身怀绝技的人。这篇文章为我们揭示了耐人寻味的道理。

  三、预*交流

  1、用识记的方式请学生介绍作者的相关情况.

  2、学生交流: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意即藏书一万卷,金石拓片一千件,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醉翁一人),谥号文忠,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是北宋文学革新运动的领导人物,为文以韩愈为宗,倡导写*实朴素的古文,创立了*易流畅、委曲婉转的文章风格,为北宋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3、预*稿中相关问题

  四、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组内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一会儿请一组同学给大家朗读。

  (学生自由朗读)

  2、哪个小组来展示一下?其他小组同学认真听,听后评价,或帮助他们指出读音上的错误。

  或其他方面存在问题,或总体评价(一组学生读)

  3、哪个组派自己组的首*发言人来评价一下,他在哪些方面需要更正、改正?

  4、全班齐读。

  (二)再读课文,读懂大意

  1、接下来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对照注释,翻译课文,遇到不会的先小组内部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提交至全班,我们共同解决。注意组内ABC的不同层次的学生怎么合作学*

  (学生小组合作翻译课文)

  方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一人读(程度好的学生A),一人翻译并为大家介绍该句中应该掌握的关键词句等(程度中等的学生B),其他同学补充,然后大家补充,共同完成重点词语解释、句子翻译以有关文言现象的归纳整理,教师边巡视边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作点拔指导。

  要求:在组内合作学*时,人人参与,所有同学一定要用心听,作好补充和纠正。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通过课前的预*稿,大家对课文提出了以下问题?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归结起来可能有4个方面:

  1字词、句子翻译方面:

  1》以钱覆其口,2》见其发矢十中八3》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4》以杓酌油沥之5》尝

  同学们提出文句子很有代表性,依次请能够翻译的学生翻译,并加以适当指导

  (2)文中的“钱”是什么?(2个)

  (3)为什么用“卖油翁”做题目?能不能改为“陈尧咨”或者“卖油翁和陈尧咨”呢?(10个同学)

  (4)康肃为什么笑而遣之?(16个同学)

  (5)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16个

  2、师生释疑:

  下面先请同学们合作学*,然后请一个小组派代表展示(字词部分已经解决)

  (2)钱是什么?(已经解决)

  (3)课文题目能不能改为“陈尧咨”或者“卖油翁和陈尧咨”呢?为什么?对于这两个人物,你更喜欢谁,请说明理由。请用“我喜欢……,因为……”的句式来回答。

  预设:卖油翁是重点人物,他懂得“我亦无他,唯手熟尔”的道理。写陈尧咨是为了衬托卖油翁,课文通过卖油翁看待陈尧咨射箭“自矜”这件事,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所以,课文题目不能改为“陈尧咨”,也不能改为“卖油翁和陈尧咨”或“陈尧咨和卖油翁”,否则,课文的意思就不一样了。

  老师:说得很好,课文写了两个人物,一个善于射箭,一个善于倒油,俩人都有本领,只是课文借卖油翁揭示其中的奥妙和道理。


《卖油翁》阅读答案汇总十篇(扩展5)

——卖油翁改写作文实用二十篇

  《卖油翁》一文真是流传千古的智慧结晶,但也正是这一个小短文,其中也包含着许多大道理。

  北宋有一名官员叫陈尧咨,他的谥号为康肃公。在他活着的时候他并不知道自己叫康肃公。他经常练*射箭,因此也练了一身好箭法,受到人们的崇敬,被称为“当世无双“的人。

  有一次,他正在自己的园子里练*射箭,周围的人越积越多,时不时拍手叫好,在射箭的同时,他也一直不住的往四周瞄,心里自豪无比。此时,他看见一位卖油翁,他放下挑在肩上的'担子,正斜着眼看自己。陈老咨想着让他看看我的射箭本领,随后发出十支箭,有八箭都正中心,又洋洋得意的回头看时,只见卖油翁只是微微动了动下巴,眼神里也丝毫没有赞许的意思。

  陈老咨本就是一个心高气傲的人,看见卖油翁这样对他,心里木禁愤怒起来,对他当面发出置问:你懂射箭的技巧吗?我射的不好吗?此时,卖油翁并没有烦燥,只说了一声:“以我倒油可知这个道理。”他拿了一个葫芦放在地上,又在上面放了一个铜钱,盛了一勺油往里倒,油自钱孔入,而铜钱上却没有沾上一点油。陈尧咨呆住了,从愤怒转向佩服,真的是“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其实,每个事情都是如此,不断进取,达到熟能生巧才是最高境界。

  陈尧咨每天都在自己家里的园子里练*箭法,每天都有人去观看,而有一个卖油的老大爷每当从这里过,都在自吹。后来,老大爷厌倦了这一幕,心想:这小子真是不知天高地厚,要开导开导他,于是想了一个办法,自己计谋着。

  过了两天,老翁故意从这里过,放下担子,双手插袖,一股看不起,一脸不在意的斜视着他,久久不离去。陈尧咨见他迟迟不走,精神渐渐分散到了老头的身上,心神不定十只箭,只能射中七八只,老翁微微的笑了一笑,稍微的点了点头。

  陈尧咨走过去,疑惑地问:“你为嘛轻视我的箭法?是我箭法不行吗?”老翁高傲的说:“并没有啊!你箭射的好,只不过是手熟了罢了。”陈尧咨气愤的说:“你怎么敢口出狂言,轻视我的箭法?”老头回答说:“就因为我经过了几十年来倒油,知道这个道理。”接着,老头从腰间系着绳子的葫芦摘了下来,放在了地上,拿起了外圆内方的铜钱,放在了葫芦口上,高傲地说:“看好了。”接着拿着勺子弄上油,往葫芦里到油,油从钱孔里插了进去,而钱上一点油渍都没有,“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众人赞叹不已。

  老翁说到:“其实,我这其实不算什么,只不过是我几十年手熟了罢了。”“对了,年轻人,我在送你一句话,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不要以为自己有点本事就以为自己很厉害,其实我懂你们年轻人,有一点本事就显摆显摆””再送你一句“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老翁笑了笑,拿起酒壶,喝了一口酒,就走了。

  老翁走后,陈尧咨想:我射箭是可以保家卫国。他,算什么!不管怎样,陈尧咨还是半保守半听取别人的意见。突然,陈尧咨想起母亲常对他说的,别人告诉你的意见不能盲从,要吸取其中的精华。

  此后,陈尧咨专心练剑,成为当地的风云人物。

  据可靠消息,我们市的陈康肃公射箭技术非常好,已达到世人无可匹敌的境界。他还凭借这个把自己夸到天上了。他经常去自己的菜园子里练*射箭。我今天倒是要看看他射箭怎么样。

  我来到他射箭的`地方,把担子放地上,在一边看着。陈尧咨射箭本领还真不错,十发总能有八九发射中靶心。但是仔细一想,这也不咋的。跟我倒油有一拼。

  我正在看着,听见有人喊:“嘿,老头,你也懂射箭?难道我射得不好吗?”原来是陈尧咨在问我。我慢慢回答说:“射得还凑合吧,不过真的没有什么奥妙,不过是非常熟练罢了”。他一脸不服,傲慢地说:“吆,你个破老头,居然敢轻视我射箭的能力”。我说:“不服气啊,你看我倒油的熟练程度你就知道了。”

  我取了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圆形方孔钱覆盖在葫芦口,用勺子慢慢舀起一勺油,小心翼翼地将油从钱孔里倒入葫芦中。只见这油从钱孔中间不徐不疾的进入,没有一滴沾到铜钱上。我一边倒一边想:“小伙子看傻眼了吧,还敢轻视我?”我淡定地看着他,说:“你看,真的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和你射箭一样,不过是熟练而已。”他脸上一阵红一阵紫说道:“老头,算你厉害,请赶紧走路,卖你的油去吧”我微微一笑,心想:“到底是年轻人,心高气傲。”于是我挑起担子,吆喝着继续走街串巷卖油去了。

  陈尧咨擅长射箭,人们都夸赞举世无双,他也凭着这一点自己夸自己,但是曾经有一次他在家中射箭的园子里射箭,一心二用,只用了九分力在射箭,而剩一份力,则是在寻找园外有没有人夸赞他?突然他看到一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一旁,不在意的斜着眼看他,很久也不离开。陈尧咨明白,老公是在看他射箭,便连忙拉弓射,一共射了十只,中了八九只。陈尧咨自己十分满意,再看看老渔翁,只是对他微微点头表示赞许。

  陈尧咨当即就不满了,直接走到老公面前问之:"你也懂得射箭吗?我射箭的本领难道不精湛吗?”老翁说:"并没有什么奥秘,只是手法技巧熟练罢了。"陈尧咨听后十分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着我到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于是老翁取出一只葫芦放在地上,用铜钱盖在葫芦口上,用勺子舀油慢慢地滴入葫芦之中,油从铜钱的孔中注进去,铜钱却没有沾湿。老翁说:“我自己这点手艺也没有什么别的.奥秘,只是手熟罢了。"陈尧咨见此,只好笑着将老翁打发走了。

  当早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到院子里,鸟儿在枝头歌唱。陈尧咨早在院子里做好了准备。把弓箭放在胸前,一拉,就射出去了。当今还没有人能比的过他,他凭借着自己射箭本领自夸。有一次,他曾经在自家院子里练*射箭,我正在路边吆呵恰好路过了他家,我放下担子,漫不经心的看他练,不知不觉中我还看上瘾了,许久也没有离开。见他发十只箭能中八九只,只是略微点点头,少许的表扬一下。

  他用有点看不起我的眼神问我:“你一个卖油的,看着**嘛,你也懂射箭?难不成我射的不好?”我对他说:“没有什么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他用发怒的口气对我说:“谁给你这么大的胆子,敢轻视我的技术!”我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接着,我从担子里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钱盖住葫芦的口,慢慢的用勺子把油到了进去,但是没有把钱沾湿。

  他用惊叹的眼神看着我,我说:“并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他却笑着把我打发走了。

  我,陈尧咨,是个射箭能手。当时再无第二人能像我一样,我也经常以此来自夸。有一次,我正在家里的场地上射箭。忽见外面有一位老翁放下自己的担子,站在那里斜着眼睛看我射箭,见我十支箭射中了八九支,也只是微微地点点头。“怎么这个老头这么不识相,我陈尧咨的箭法谁人不知?谁人不晓?”我一边这么想着一边打量那个老头,“哦,原来是个没见识的卖油老翁啊。”

  我走了过去,轻蔑地问:“你也精通射箭吗?难道我的射箭本领不高超吗?”老翁回答道:“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术熟练罢了。”我听后大怒,这个老头竟如此不识相,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我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的射箭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于是,老翁取了一个葫芦出来,并将它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而后慢慢地用勺子盛起油滴入葫芦,油从铜钱孔进入葫芦,可铜钱上却一点也没湿。老翁说:“我也没有什么别的奥妙,只是手法娴熟罢了。”我看得目瞪口呆,心想:“一个卖油的老翁竟也有这般绝技,不行,这事不能让外人知道,否则,一定会对我的名声有损。”于是,我尴尬地笑着给了他几枚铜钱,把他打发走了。

  我,叫陈尧咨,最喜欢的是射箭,最擅长的也是射箭,我最喜欢别人夸赞我,因为我的技术无人能及。

  有一天,我在家圃里射箭,正练的好好的,不知何时,有个穿衣破旧的糟老头,也许是个卖油翁吧!他放下担子站在那里,斜着眼看我射箭,久久都不走。我连射十箭,有九支都中了,但只见那卖油翁只是微微点头。

  我非常的'生气,还没有人敢如此轻视瞧不起我。我便对他说:“你懂得如何射箭吗?你精通射箭吗?”那老头说:“没有什么奥妙。”听到这句话,我立马上火了。什么呀,这个他懂吗?接着他又说:“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我气愤地说:“你怎么能如此轻视我射箭的本事!”卖油翁说:“凭我倒油的这个经验来说明这个道理。”

  于是他就将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铜钱覆盖住瓶口,慢慢的用勺将油倒入葫芦中,我想:他又要搞什么名堂,一个倒油的有什么好比的?可是油从铜钱的钱孔中流入葫芦,而钱却没湿。老人做完这一切,直起身子又接着说:“我没有什么大本事,只是手法技艺娴熟罢了。”我竟无言以对,嘴上不说,心里却明白得很。他技艺很高超,是个高人,却不张扬,真是被他比下去了!我笑着将他打发走了。

  我叫陈尧咨,擅长拉弓射箭,这世上再无一人的箭法敢与我相比,于是我也渐渐骄傲起来。为了经常练*射箭,我在家中专门设立了一块场地。有一天,我正在练*,门外有一个买油的老翁经过,他放下了担子,站着斜眼看着我,一副瞧不上的表情。我有些不开心,但转眼一想:他只是一个买油的老翁,没必要和他计较,让他见识一下我的实力就知道了。想罢我连续发了十支箭,中了八九支。我再看他的反应,只见他仅是微微点头。

  我缓缓走上前,问:“你也知道射箭?我射箭的技术不精准吗?”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我心想:十中八九这已经是很好的成绩了,竟被一个老翁贬低的`一文不值,实在可气,实在可气。我越想越生气,最终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怒吼道:“你怎么敢轻视我的射箭技术呢!”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我渐渐恢复*静,想要看看这老翁到底有多大本事。只见这老翁拿起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钱币盖住葫芦口,慢慢地将油滴入葫芦中,油从钱孔入,但钱却没有湿。我看得惊呆了,我没有想到一个普通的老翁竟深藏不露。老翁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我心想:这老人竟如此厉害,但是他却没有显示出来,看来做人不能太张扬,要谦虚。最后,我笑着将他打发了,但心中却是满满的敬佩之情。

  北宋时,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就因为他常常射箭,路过的人都拍手叫好,称赞“他的箭术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相媲美”。听了这样的赞美,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

  曾经有一次,他在家里场地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不在意的看着他,许久都不离开。陈尧咨射箭九分,还在观察一分。他注意着路人的表情,期待他们赞扬的话语。不过,他分心来看那卖油的老翁,只见卖油的老翁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成,只是微微点点头,好像显得只是略微赞可他的箭术。

  这让他大生疑虑,想要一探究竟,何人只对于他的“高超”箭术有这样的评价呢?

  于是,陈尧咨上前一步,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很高明吗?”他微微抬眉,显现出一种威武的神态。

  卖油的老翁,略过了这两个问题,很慢又*淡的答道:“没有别的奥妙,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

  陈尧咨听后,岂能容得他人质疑他的本领,何况,他上下打量这老翁的装扮,“还是这普通的卖油公!”

  他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则还是那般不紧不慢,“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

  于是他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极小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惊人的手法令人赞叹,“如何才能有这般功夫呢?”老翁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熟练罢了。”听了这话,陈尧咨便不得不羞愧难当,笑着,将他送走了。

  如果说让我最自豪的,无疑是我精湛的箭技,当世没有第二个人,我曾经在家中场地里勤学苦练,练得一身功夫,我也经常凭借这精湛的箭技自夸,我的箭技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当世无双”。

  一天,我如*日一样练箭,百步之外,十中八、九,我对这个成绩是相当满意,众人也纷纷点头称赞,可正当我洋洋得意之时,却看见一位老人只是斜着眼看着,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只是微微点头,不作言语。

  我上下打量这个衣衫褴褛的老人,没有任何特殊的地方能让我看出来他是个绝世高手,再看看他那满不在乎的样子,好比一颗小小的火星,点燃了我的底限,我强压心中熊熊燃烧的怒火,问那个不屑于此的老人:“你也懂箭技吗?我的箭技难道不精湛吗?”我本以为老人会灰溜溜的收起那不屑于此,令人憎恶的神态,谁知他*静如初,反过来说我:“没什么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我再也按耐不住我的怒火,我勤学苦练出来的箭技怎么能就这样被人草草轻视!真是个狂妄之徒!我气愤的大声说道:“你怎么敢轻视我的箭技!”

  还没等我发泄完心中熊熊燃烧的怒火,他倒先侃侃而谈了:“凭我倒油的经验可以知道这个道理。”我端起两手,站在一旁,我倒是想看看这个虚张声势,装模作样的老人能玩出什么花样来!”只见老人不紧不慢地走来,拿一葫芦放在地上,用钱盖在口上,拿把勺子在高处从容不迫地往下向葫芦里滴油,只见勺子中的油顺流而下,不偏不倚地从钱孔中流入,而钱却没有一丝被沾染过的痕迹。当我目瞪口呆时,老人却不以为然:“我也没什么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

  同事手法技艺熟练,他却稳重谦虚,我却骄傲自满,我懊悔不已,只是笑着打发老人走了,心中却对老人充满无限敬意。

  古时候,有个叫陈尧咨的人因擅长射箭而自以为是,但一卖油翁却不以为然,他将油通过铜币上的眼儿将油倒进了葫芦里,而钱眼儿上却一滴油未沾,真是奇妙。陈尧咨也打心眼儿里佩服卖油翁,不再自命不凡了。

  这篇故事其实告诉我们,陈尧咨和卖油翁技术高超都是由于他们勤学苦练,刻苦用功的结果。就像杂技演员的特技总是那么惊心动魄,美术家的作品总是栩栩如生,音乐家的演奏总能带我们进入仙境一般,他们的成功是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汗水换来的。而且术业有专攻,只有具备长期学*,持之以恒精神的人才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

  我们身边会有一些同学,他们总是认为别人成绩很优秀,自己不如别人,很自卑。但是他们中有的篮球打得超级棒,滑板玩得很顺溜,小提琴拉得令人叹服,毛笔字写得刚韧有劲,那也是因为他们熟能生巧才取得的成功啊,这足以说明其实他们一点都不比别人笨,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只要他们再加把劲儿,把智慧运用到学*中来,他们一定可以超越别人,超越自我。

  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己,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学*的道路没有捷径可走,只有勤奋刻苦,才能取得成功,让我们都一起努力吧!

  据可靠消息,我们市的陈康肃公射箭技术非常好,已达到世人无可匹敌的境界。他还凭借这个把自己夸到天上了。他经常去自己的菜园子里练*射箭。我今天倒是要看看他射箭怎么样。

  我来到他射箭的地方,把担子放地上,在一边看着。陈尧咨射箭本领还真不错,十发总能有八九发射中靶心。但是仔细一想,这也不咋的。跟我倒油有一拼。

  我正在看着,听见有人喊:“嘿,老头,你也懂射箭?难道我射得不好吗?”原来是陈尧咨在问我。我慢慢回答说:“射得还凑合吧,不过真的没有什么奥妙,不过是非常熟练罢了”。他一脸不服,傲慢地说:“吆,你个破老头,居然敢轻视我射箭的能力”。我说:“不服气啊,你看我倒油的熟练程度你就知道了。”

  我取了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圆形方孔钱覆盖在葫芦口,用勺子慢慢舀起一勺油,小心翼翼地将油从钱孔里倒入葫芦中。只见这油从钱孔中间不徐不疾的进入,没有一滴沾到铜钱上。我一边倒一边想:“小伙子看傻眼了吧,还敢轻视我?”我淡定地看着他,说:“你看,真的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和你射箭一样,不过是熟练而已。”他脸上一阵红一阵紫说道:“老头,算你厉害,请赶紧走路,卖你的油去吧”我微微一笑,心想:“到底是年轻人,心高气傲。”于是我挑起担子,吆喝着继续走街串巷卖油去了。

  《卖油翁》可谓是每个人都耳熟能详的故事,正是一位名不经传的老者,让世人懂得了更多。

  陈尧咨,无亦是一名爱好射箭之人,年幼时倒也踏实地学过几年,技艺甚为精湛。学成之后又爱在家里的后花园比赛射箭,许多人见了他的射箭技艺都会为之惊叹,称其当世无双。

  渐渐,陈尧咨开始以此骄傲自满,就像井底之蛙,永远不知世界的广大。骄傲,在腐化着他的心,待人,他越来越蛮横,基本应有的礼节也在消失,一个人,正走向衰亡。

  正是一位卖油翁,重新唤起了他的灵魂……

  一日,陈尧咨又在后园射箭,自然亦有许多人围观,皆在不断称赞着,他心中好不骄傲。这时,从外面来了一位卖油的老人,把肩上的担子放在墙角处,见陈尧咨射艺高超,也只是微微点头。

  此刻,陈尧咨在人们的吹捧之下飘飘然了,也恰巧注意到了这个卖油翁,便走上前大声问“你看我射箭射得好吗?”老人冷静的答道:“没什么了不起的,只是手熟罢了。”眯着眼睛看着这个如火的年轻人。


《卖油翁》阅读答案汇总十篇(扩展6)

——卖油翁作文通用十篇

  我擅长射箭,我的这一长处,也可以说是举世无双的。我也常常凭借这一本领自夸,虽是夸耀,但也是事实,还有谁的射箭技术比我还好呢?我来到家中的场地射箭,但却有一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在旁边站着,这地方怎么成任何人都可以进的了,也正好让他见识一下吧,把箭搭在弓上,双手用力拉满弓,对准靶子,拉弦的手一松,中了!卖油翁还斜着眼看着我,也罢,我又射中了几只箭,卖油翁,还没有离开。箭射完了,十中八九,可喜可贺,旁边的人都对我表示赞许。卖油翁,非但不离开,还只对我精湛的技术微微点头。

  我问那个卖油老翁:“你也懂射箭吗?我射箭的技术,难道不精湛吗?”他*淡地答道:“没有别的,只是手熟罢了。”他一个卖油翁懂什么,或许卖油还是不错,那在射箭上,他又算什么呢?他不见的有什么能耐。凭什么轻视我射箭的技术。我非常生气地对她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技术!”卖油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就知道这个道理。”只见他把一葫芦放在地上,用铜钱盖上,那本就不大的葫芦口变得更小了,只见他慢慢用勺子舀起一勺油,将油缓缓的倒入葫芦中,那油,就像一条细金线一样,从铜钱孔里进入,却没有沾湿铜钱。我看的有些惊讶,并也有了些赞许之意,老人说:“我也没有别的,只是手熟而已。”我笑着打发他走了,自此,我不再夸耀自己射箭的本领,变得谦逊了。

  我是一位十分擅长射箭的的人,在现在这个社会上,如果我自称射箭技术天下第二,就没有人敢称自己为第一。

  在一个晴朗的早晨,既没有大风,又没有尘沙的阻碍,正是我展示射箭技艺的好时期。这时,有一位卖油的老翁路过了我的练*场,放下了肩上的担子,像是要来观赏我的表演。于是我大展身手,瞄准了箭靶,连续发了十支箭,有九支正中靶心。此时,我竖起耳朵,等着他的夸赞和掌声,却迟迟没有动静。之间他斜着眼看着我,触碰到我的眼神后,只是漫不经心地轻轻点点头。

  没有人看我我如此精湛的技艺后,还是用这种态度,我不禁感到十分反感,于是就问他:“你懂什么射箭吗?我射箭射的不精准吗?”我万万没有想到,他竟然一脸淡然的回答:“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我心中的熊熊烈火燃烧了起来,拳头也握紧了,我用十分尖锐的口气对卖油翁吼道:“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

  只见他听了这句话后仍然面不改色,只是从担子里取出了一个葫芦放在地上,并用方孔钱盖住口。我双手交叉放在胸前,一脸不屑地看着他,我倒要看看他要搞什么名堂!他熟地用勺子舀了一勺油,并通过方孔把油滴入葫芦。我*看观察了一下,竟然发现方孔上一滴油也没有沾上,这倒油的手法,称得上举世无双。卖油翁仍然还是沉着和淡然的神情,对我说:“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他身怀这样的绝技,却丝毫不张扬,我对刚刚蛮横无理的态度深感惭愧,又想到刚刚自己骄傲自大的行为,不禁感到有些尴尬,赶紧把卖油翁打发走了。

  北宋的陈尧咨善于射箭,他经常在自己的花圃中练*射箭,常常会引来一大群人的围观。他们评论:"射得妙啊!”“您射箭要是称第二,世界上就没人敢称第一了。”陈尧咨听着他们的夸赞,也渐渐认为自己的技艺当世无双,无人能敌,自大了起来。

  这天,陈尧咨又来到花园练箭,边射箭边观察周围有没有观者。却只发现了一个挑着俩油桶的卖油翁。老人将担子放在地上,眯着眼睛斜看陈尧咨,见射的箭正中靶心,他也只是微微点头,仿佛一点也不钦佩。

  陈尧咨心想:“这老头一看就不会射箭,见我正中靶心竟然不叫好,我这射的可一点不差!”

  “退一步海闹天空,忍一时越想越气。”陈尧咨终于忍不住了,放下了弓箭,便来到老人面前,说:“嘿,你这老头儿,难道你也懂得射箭?我射的难道不好吗?”卖油翁悠然地说:“这并没有什么,只不是熟练罢了。”“诶,你这老头怎么说话的?竟然敢轻视我射箭!”陈尧咨有点生气了。

  “不信?我证明给你看。”卖油翁笑笑,拿出了个肚大嘴小的油葫芦,又用一枚铜钱盖上瓶口,盛了一勺油,从高处倒,细细的油线竟直穿过钱眼而没弄湿钱!接着他说:“我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只不过因为倒的油次数多而熟练罢了。”

  陈尧咨早已惊掉了下巴,顿时羞红了脸,只得苦笑着将老人请走了。

  我从小就擅长射箭,技术举世无双,当时没有人比得上我。我经常在他人面前表演射箭的技术,大家都称赞我的精湛的技术。

  那是一个北宋时期的晴空万里的早晨,我在自己的花园中射箭。我慢慢地抽出了一支箭,用右眼瞄准靶心,看了又看,才放箭。在我练箭时,旁边路过一个卖油的人。他挑着巨大的担子,慢慢走来。他闲来无事,放下担子,直了直腰。之后,他双手叉在腰间,斜着眼睛看着我,一副不在意的样子。当他看见我射十支中九支时,也只微微点了点头,笑了一笑。

  我见他这模样放下剑,十分生气,心想:你竟敢小瞧我的射技。我大步流星地走向他,微微皱了皱眉,反感犹如潮水般涌来:“喂,你也了解射箭吗?我的射技不够精湛吗?”

  “没什么大不了,只不过手法技艺熟练罢了。”他异常*静地回答。

  我听了,一皱眉,一股怒火不由得从两肋一下窜了上来了。转眼,我的脸涨得通红,将弓一扔,怒目圆睁,生气地说:“你敢小瞧我的射技?”响彻云霄竟然没有改变他的表情。

  “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他回答地还是很*静。

  我火冒三丈,大家对我的技术夸赞、崇拜还来不及,他竟然对此不屑一顾!

  于是他拿了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钱盖在葫芦口,接着他将一少油倒入。只见那油细如一条线,不偏不倚穿过铜板落入葫芦中。倒完后检查一下,果真一点没湿。

  卖油翁说:“我也没什么,只是手熟罢了,小伙子,人要懂的谦虚。”听了他的一番话,我尴尬极了,我虽然什么也没说,但内心一清二楚,真是一个技艺高超的老者,但我只是笑了笑,便把他打发走了。

  卖油翁挑起担子,消失在人海尽头。

  咻!一支白羽箭从弓中射出,稳稳地插在靶心中央。咻!咻!咻!一连十支箭有八九支都正中目标。且看射箭之人只见他头戴赤红头巾,身穿暗红短襟,腰间挂着闪耀着金光的配饰,看出来他身份的尊贵,一双剑眉却立着,让人不由得对这位脾气暴躁的人有点恐惧,他就是陈尧咨。

  陈尧咨的得意之情好像就要溢出来。他仰着头向四下里看看,见没有人观赏,便将弓箭丢到一边。刚要转身,他看见树荫的角落里有个不起眼的卖油老头正斜着眼睛看着自己,还轻轻地摇着头。

  陈尧咨慢慢地踱到卖油翁面前,站定,用居高临下的口吻说道:你也知道射箭吗?嗯?我射箭的技术陈尧咨故意停顿一下,随即趾高气扬地说:不是很精湛吗?卖油翁只是淡淡地笑了一下:没有别的奥秘,只是手法熟练罢了。

  什么!陈尧咨怒从心头起: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技术,想我小由基的箭术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谁不为我喝彩?你这个老头又懂得什么呢?卖油翁听罢摆下一个葫芦,拿起勺子盛了满满一勺油:凭我倒油的经验告诉你这个道理。言罢,将一枚铜钱端正地摆在葫芦口上,将手缓缓倾斜,一道晶莹油亮的线注入葫芦中,不粗不细,这场面令人十分震惊!卖油翁不看,只是撑着腰笑眯眯的看着,陈尧咨瞪大了双眼感觉十分不可思议,半晌一勺油全部倒光,陈尧咨赶忙将铜钱取下,竟然滴油未沾!

  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熟练罢了。卖油翁风轻云淡地说着,陈尧咨哈哈大笑,大手一挥,派人将卖油翁恭敬地送了岀去。

  陈尧咨擅长射箭,射得非常准和妙,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比得过他,所以他因为自己射箭很厉害而自夸。

  他经常在自家的园子里练*射箭,有一天有一位卖油翁到了他家门口,看见了陈尧咨在射箭,可是放下担子,斜着眼看了很久也不肯离开。看见他射了十箭,竟然中了九箭,却只是对他微微点头。

  康肃看见了连忙跑过去问,你知道怎么射箭吗?我射的难道不准吗?卖油翁笑着说,我没有别的本事。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陈尧咨听了之后很生气,气愤的说,你一个卖油的,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真是胆大包天了,卖油翁听了之后说,就凭我倒油这个本事。

  说着就从箱子里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然后掏出一枚铜钱放在葫芦口上。拿出油,慢慢的一勺一勺的油倒进了带铜币的孔里,没有露一点儿,更让陈尧咨震惊的是,那枚铜币竟然也没有沾上油,陈尧咨想怎么可以这么准。卖油翁听完摸着胡子哈哈大笑,说我没有别的本事,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陈尧咨立马摆出一副恭恭敬敬的样子说,佩服佩服,然后便笑着打发走了卖油翁。

  陈尧咨参加了一次射箭大赛,因为他*日里就擅长射箭,所以这次比赛毫无疑问他是第一。回到家后,只见他的卧室里的一面墙挂满了用竹板当底写上“第一”的“锦旗”,这已经是他不知多少次得到的第一了。陈尧咨的射箭技术可谓是当世无双,他也经常为此而感到骄傲。

  曾经有一天,陈尧咨在自家的院子里练*射箭,过了一会儿,有一位准备收摊回家的卖油翁途经陈尧咨的院子,并注意到了他,观察他的老翁放下手中的担子,站在一旁不在意地斜着眼看着他,很久都没有离开。老翁见陈尧咨射出的十支能中八九支,但只是对此微微地点头赞许,没有十支都射中的陈尧咨本来生气了些许,看见一位老公这样的看着,他气不打一处来,冲上去问:“老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射箭的本领难道不精湛吗?”老翁回答:“没有别的奥秘,只有手法技巧熟练罢了。”陈尧咨更生气了,心想:“这分明是火上浇油啊!”反问他:“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本领的?”老王见他如此轻蔑他人,便说:“凭着我倒油的经验就知道这个道理了。”

  于是老翁取出一葫芦放在地上,用铜钱盖在葫芦口上,用勺子舀了油慢慢地滴入葫芦中,油从铜钱的孔中注进去,铜钱却没有被沾湿。做完后,老人并没有显示出洋洋得意的样子,而是继续对陈尧咨说:“我这点手艺也没有什么别地经验,只是手熟罢了。”

  陈尧咨见后脸色突变,只能边尴尬地笑笑边把老翁打发走了。从此陈尧咨就如变了个人似的,变得谦虚、礼貌、尊重他人,射箭技术越来越好;老翁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油坊,生意愈发的火爆。

  如果说让我最自豪的,无疑是我精湛的箭技,当世没有第二个人,我曾经在家中场地里勤学苦练,练得一身功夫,我也经常凭借这精湛的箭技自夸,我的箭技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当世无双”。

  一天,我如*日一样练箭,百步之外,十中八九,我对这个成绩是相当满意,众人也纷纷点头称赞,可正当我洋洋得意之时,却看见一位老人只是斜着眼看着,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只是微微点头,不作言语。

  我上下打量这个衣衫褴褛的老人,没有任何特殊的地方能让我看出来他是个绝世高手,再看看他那满不在乎的样子,好比一颗小小的火星,点燃了我的底限,我强压心中熊熊燃烧的怒火,问那个不屑于此的老人:“你也懂箭技吗?我的箭技难道不精湛吗?”我本以为老人会灰溜溜的收起那不屑于此,令人憎恶的神态,谁知他*静如初,反过来说我:“没什么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我再也按耐不住我的怒火,我勤学苦练出来的箭技怎么能就这样被人草草轻视!真是个狂妄之徒!我气愤的大声说道:“你怎么敢轻视我的箭技!”

  还没等我发泄完心中熊熊燃烧的怒火,他倒先侃侃而谈了:“凭我倒油的经验可以知道这个道理。”我端起两手,站在一旁,我倒是想看看这个虚张声势,装模作样的老人能玩出什么花样来!”只见老人不紧不慢地走来,拿一葫芦放在地上,用钱盖在口上,拿把勺子在高处从容不迫地往下向葫芦里滴油,只见勺子中的油顺流而下,不偏不倚地从钱孔中流入,而钱却没有一丝被沾染过的痕迹。当我目瞪口呆时,老人却不以为然:“我也没什么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

  同事手法技艺熟练,他却稳重谦虚,我却骄傲自满,我懊悔不已,只是笑着打发老人走了,心中却对老人充满无限敬意。

  陈尧咨在我们这儿可真是一大“豪杰”啊!他擅长射箭,并且,每当乡亲们曾经每一次路过他的园子,都可以看到他曾经在院子中射箭,乡亲们也见他的精准,都夸“当时无双”,所以陈尧咨也常常因此自夸。

  在曾经风和日丽的一天中,他再一次在家中的园子中射箭,一会儿,有一位卖油的老人放下担子,站在园子旁歇息,斜着眼看的陈尧咨射箭许久,但只是稍微地点了点头!陈尧咨也正用余光看着人们有没有喝彩,但一瞟到老人,心中勃然大怒!陈尧咨问道:“你懂射箭吗?我射箭的技术不好吗?”老人说:“没别的,只是手熟!”当乡亲们准备抱“吃瓜”的心态看即将发生的“轩然**”时,并没有如他们所愿,只是陈尧咨更生气地说:“你怎么看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谁成想卖油的老人依旧风*浪地说:“凭我倒油来领会!”于是从担上摘下一个葫芦,从兜中拿出圆形方孔半两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的从钱的方孔中下流,但钱一点油都没沾到!卖油的老人说:“我没有别的技巧,只是手熟练罢了!”陈尧咨看这一番操作被惊得“目瞪口呆”,心中满是服气,于是上前将担子收拾利索了给老人抬上,又赔上了“尴尬的笑”将老人打发走了。于是,往后,陈尧咨不在家园中炫技,只是在荒无人烟之地苦练技艺!

  陈尧咨自幼喜爱狩猎,常常骑着马、背着弓去野地里射一些山鸡、野兔……经过多年的练*,长大后的他箭法已经炉火纯青。

  陈尧咨对射箭的兴趣不减,虽不出门狩猎,却依然在自家院子里练*射箭。渐渐地,十里八乡的人们都知道了这名“神箭手”,有时,许多居民会聚在他家院子里观看他射箭……每当陈尧咨中一次箭,人们便拍手叫好,称他的箭法无人能敌。

  陈尧咨慢慢地也对自己的箭法无比自信,称自己射箭“举世无双”,许多人慕名前来挑战,最终却皆输得体无完肤,这更让陈尧咨变得自傲……

  一天,他如往常一样在花园中射箭,却瞧见一名卖油翁挑着两担油进来,放下担子倚着墙站着,左右瞧一些花草,好不惬意。陈尧咨认为这一定又是一个慕名而来看自己射箭的人,便没太在意,如往常一般射着箭……十几只箭出去,仅有两只未中,但陈尧咨却未见那老翁叫好,只是微微点了两下头,心中不是滋味:这老头儿不给我喝彩,难道是觉得我箭法不好?

  于是,他干脆问道:“你懂射箭吗?我的箭法难道不好吗?”卖油翁只是*静的说:“没什么,就是箭射得多了,手熟而已。”陈尧咨已听惯别人的喝彩、夸耀,面对老者的话,变得愤怒起来:“你敢轻视我的箭法!”卖油翁说:“凭我倒油就清楚了。”

  老翁拿出葫芦放在地上,用铜钱盖住它的瓶口,慢慢地用勺子将油倒入葫芦,油从钱孔进去,铜钱却未沾上油。卖油翁因此说:“我也没什么厉害的,只是手熟而已。”陈尧咨尴尬地笑了一下,心中五味杂陈:老人说的确实不错,但自己精湛的技艺也被说得太一文不值了,究竟该喜还是该悲呢?拿不了主意,他大手一挥,将老翁打发走,自己回屋中静静思索去了……

  最后,陈尧咨恍然间醒悟,意识到了自己的自傲是不妥当的,从此,他依然在家圃中射箭,却再未提过自己的箭法“举世无双”这回事了。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