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全册知识点归纳 40句菁华

首页 / 知识 / | 2022-10-11 00:00:00

1、水的组成:水是纯净物,是一种化合物。从宏观分析,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水是化合物。从微观分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氧原子构成的。

2、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3、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4、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5、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是H2、C、CO。其中属于单质的是C、H2。属于化合物的是CO。

6、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变的是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元素的种类、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肯定变化的是物质的种类和分子的种类。

7、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8、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升高或降低)。

9、具有可燃性,还原性的物质:氢气,一氧化碳,单质碳。

10、三种黑色金属:铁,锰,铬。20、铁的三种氧化物: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

11、实验室制取CO2不能用的三种物质:硝酸,浓硫酸,碳酸钠。

12、液体过滤操作中的三靠:(1)倾倒滤液时烧杯口紧靠玻璃棒,(2)玻璃棒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端,(3)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13、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

14、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15、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

16、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17、氢气作为燃料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发热量高、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18、常用于炼铁的铁矿石有三种:(1)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2)磁铁矿(Fe3O4);(3)菱铁矿(FeCO3)。13、炼钢的主要设备有三种:转炉、电炉、*炉。

19、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有两种方法:(1)升温、(2)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降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注意:溶解度随温度而变小的物质如:氢氧化钙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降温、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升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20、单质可分为三类: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

21、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22、教材中出现的三次淡蓝色:(1)液态氧气是淡蓝色(2)硫在空气中燃烧有微弱的淡蓝色火焰、(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有淡蓝色火焰。

23、可以直接加热的三种仪器:试管、坩埚、蒸发皿(另外还有燃烧匙)

24、浓硫酸三特性:吸水、脱水、强氧化

25、用洗气瓶除杂的连接:长进短出

26、实验除杂原则:先除其它,后除水蒸气

27、绿色粉末碱式碳酸铜加热后,①绿色粉末变成黑色,②管口出现小水滴,③石灰水变浑浊。

28、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泊和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3/4,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2/3。

29、电解水中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体积比(分子个数比)为1∶2,质量比为8∶1,在实验中常加稀H2SO4和NaOH来增强水的导电性。

30、氧气是一种比较活泼的气体,具有氧化性、助燃性,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

31、酒精C2H5OH,又名乙醇,工业酒精中常含有有毒的甲醇CH3OH,

32、空气污染的危害、保护:危害: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衡.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保护: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工厂的废气经处理过后才能排放,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33、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火种均有可能发生爆炸。

34、非选择题部分:切合核心问题回答

35、碳酸氢钠跟盐酸反应:NaHCO3 + HCl = NaCl +H2O + CO2↑有气泡产生固体逐渐减少。

36、氢氧化钙根碳酸钠溶液反应:Ca(OH)2 + Na2CO3 = 2NaOH + CaCO3↓ 有白色沉淀产生。

37、氢氧化钙跟二氧化碳反应:Ca(OH)2 + CO2 = CaCO3↓ + H2O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8、锌跟稀盐酸反应: Zn + 2HCl = ZnCl2 + H2 ↑ 有气泡产生,锌粒逐渐减少。

39、氧化铜跟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CuCl2 +H2O 黑色氧化铜逐渐消失。

40、稀有气体,在空气中所占比率虽然不大,但它们却是一类很重要的气体.它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用途.由于稀有气体有惰性,所以常用作保护气,如焊接金属时用稀有气体来隔绝空气,灯泡中充稀有气体以使灯泡耐用;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如航标灯、闪光灯、霓虹灯等;氦、氖、氩、氪、氙等可用于激光技术;氦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氙可用于医疗麻醉.


初三化学全册知识点归纳 40句菁华扩展阅读


初三化学全册知识点归纳 40句菁华(扩展1)

——初三化学全册知识点归纳 50句

1、反应的原理:

2、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是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

3、分子与原子的比较:

4、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5、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6、镁离子和镁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7、决定元素的种类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8、2H2表示两个氢分子;2H表示两个氢原子;2H+表示两个氢离子。

9、能鉴别氢氧化钠溶液、盐酸、水的试剂是石蕊试剂。

10、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11、三大化学肥料:N、P、K

12、排放到空气中的三种气体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14、燃烧发白光的物质:镁条,木炭,蜡烛。

13、具有可燃性的三种气体是:氢气(理想),一氧化碳(有毒),甲烷(常用)。

14、CO的三种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15、炼铁的三种氧化物: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16、酒精灯的三个火焰:内焰,外焰,焰心。

17、白色固体:MgO、P2O5、CaO、NaOH、Ca(OH)、KClO3、KCl、Na2CO、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

18、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为紫黑色

19、红色固体:Cu、Fe2O3、HgO、红磷▲硫:淡黄色▲Cu2(OH)2CO3为绿色

20、(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3、SO2、HCl(皆为无色)

21、有毒的,气体:CO

2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23、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钾。

2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CH4

25、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

26、最早利用天然气的是*;*最大煤炭基地在:山西省;最早运用湿法炼铜的是*(西汉发现[刘安《淮南万毕术》“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宋朝应用);最早发现电子的是英国的汤姆生;最早得出空气是由N2和O2组成的是法国的拉瓦锡。

27、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28、氢气作为燃料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发热量高、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29、构成物质的元素可分为三类即(1)金属元素、(2)非金属元素、(3)稀有气体元素。

30、生铁一般分为三种:白口铁、灰口铁、球墨铸铁。

31、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有两种方法:(1)升温、(2)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降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注意:溶解度随温度而变小的物质如:氢氧化钙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降温、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升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32、收集气体一般有三种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

33、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有三种: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34、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可分为三类:(1)大部分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3)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35、单质可分为三类: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

36、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37、与铜元素有关的三种蓝色:(1)硫酸铜晶体;(2)氢氧化铜沉淀;(3)硫酸铜溶液。

38、过滤操作中有“三*”:(1)漏斗下端紧*烧杯内壁;(2)玻璃棒的末端轻*在滤纸三层处;(3)盛待过滤液的烧杯边缘紧*在玻璃捧引流。

39、煤干馏(化学变化)的三种产物:焦炭、煤焦油、焦炉气

40、用洗气瓶除杂的连接:长进短出

41、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

42、物理性质——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

43、氧气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液氧是淡蓝色的。

44、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O2的发生装置。

45、H2、CO、C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①可燃性②还原性

46、硫酸铜溶液跟铁反应:CuSO4 + Fe = FeSO4 +Cu 铁表面覆盖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浅绿色。

47、碳酸氢钠跟盐酸反应:NaHCO3 + HCl = NaCl +H2O + CO2↑有气泡产生固体逐渐减少。

48、氯化钡溶液跟硫酸钠溶液反应:BaCl2 + Na2SO4 = 2NaCl + BaSO4↓有白色沉淀产生。

49、锌跟稀盐酸反应: Zn + 2HCl = ZnCl2 + H2 ↑ 有气泡产生,锌粒逐渐减少。

50、铁锈跟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溶液变成黄色。


初三化学全册知识点归纳 40句菁华(扩展2)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3篇

  1、使用药品要做到“三不”: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药品,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取用药品注意节约:取用药品应严格按实验室规定的用量,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最少量,即液体取1-2mL,固体只要盖满试管底部。

  3、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即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到指定的容器里。

  4、实验时若眼睛里溅进了药液,要立即用水冲洗。二、固体药品的取用

  1、块状或密度较大的固体颗粒一般用镊子夹取,

  2、粉末状或小颗粒状的药品用钥匙(或纸槽)。

  3、使用过的镊子或钥匙应立即用干净的纸擦干净。

  一、氧气的性质

  1.氧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密度略大,不易溶于水。在一定的条件下可液化成淡蓝色液体或固化成淡蓝色固体。

  2.氧气的化学性质: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氧化性,是常见的氧化剂。

  (1)能支持燃烧: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

  (2)氧气与一些物质的反应:硫 S +O2=SO2(空气中—淡蓝色火焰;氧气中—紫蓝色火焰) 铝箔 4Al + 3O2 =2Al2O3 碳 C+O2=CO2 铁3Fe + 2O2 =Fe3O4(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磷 4P + 5O2 = 2P2O5(产生白烟,生成白色固体P2O5)

  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药品: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或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2.反应的原理:(1)过氧化氢 水+氧气 (2)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导管口要塞一团棉花)(3)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

  3.实验装置

  4.收集方法:密度比空气大——向上排空气法(导管口要伸到集气瓶底处,便于将集气瓶内的空气赶尽) 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排水法(刚开始有气泡时,因容器内或导管内还有空气不能马上收集,当气泡连续、均匀逸出时才开始收集;当气泡从集气瓶口边缘冒出时,表明气体已收集满)。本方法收集的气体较纯净。

  5.操作步骤:

  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装:将药品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

  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点:点燃酒精灯,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后对准试管中药品部位加热。

  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离:收集完毕后,先将导管撤离水槽。

  熄:熄灭酒精灯。

  6.检验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果木条复燃,说明该瓶内的气体是氧气。

  7.验满方法:

  (1)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说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

  (2)用排水法收集时:当气泡从集气瓶口边缘冒出时,说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

  8.注意事项:

  (1)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固体药品加热时),防止药品中的水分受热后变成水蒸气,再冷凝成水珠倒流回试管底部,而使试管破裂。

  (2)导管不能伸入试管太长,只需稍微露出橡皮塞既可,便于排出气体。

  (3)试管内的药品要*铺试管底部,均匀受热。

  (4)铁夹要夹在试管的中上部(离试管口约1/3处)。

  (5)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的部位加热;加热时先将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准药品部位加热。

  (6)用排水法集气时,集气瓶充满水后倒放入水槽中(瓶口要在水面下),导管伸到瓶口处即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集气瓶正放,导管口要接*集气瓶底部。

  (7)用排水法集气时,应注意当气泡从导管口连续、均匀地放出时再收集,否则收集的气体中混有空气。当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时,证明已满。

  (8)停止反应时,应先把撤导管,后移酒精灯(防止水槽里的水倒流入试管,导致使馆破裂)

  (9)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要正放,瓶口处要盖上玻璃片

  (10)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要塞一小团棉花。

  考点一、金属的化学性质

  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

  2Mg +O22MgO2Mg +O22MgO注:MgO:白色固体

  4Al +3O22Al2O34Al +3O22Al2O3注:Al2O3:白色固体

  3Fe+2O2Fe3O42Cu+ O22CuO注:CuO:黑色固体

  注意:①、虽然铝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但是在铝表面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了反应的进行,所以铝在常温下不会锈蚀。

  ②、“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能与氧气反应,金的化学性质极不活泼。

  2、金属+酸→盐+ H2↑置换反应(条件:活动性:金属>H)

  H2SO4+MgMgSO4+ H2↑2HCl +MgMgCl2+ H2↑

  现象:反应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液体仍为无色

  3H2SO4+ 2AlAl2(SO4)3+ 3H2↑6HCl + 2Al2AlCl3+ 3H2↑

  现象:反应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液体仍为无色

  H2SO4+ZnZnSO4+ H2↑2HCl +ZnZnCl2+ H2↑

  现象:反应比较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液体仍为无色

  H2SO4+ FeFeSO4+ H2↑2HCl + FeFeCl2+ H2↑

  现象:反应比较缓慢,有气泡产生,液体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当一定质量的金属与足量的稀盐酸(或硫酸)反应时,产生的氢气质量与金属质量的关系:

  ×M(金属)

  生成物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

  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

  一价金属相对原子质量法:

  M(H2)=

  3、金属+盐→另一金属+另一盐置换反应(条件:参加反应的金属>化合物中金属元素)

  Fe+CuSO4==Cu+FeSO4(“湿法冶金”原理)

  现象: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出现,液体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2Al+3CuSO4Al2(SO4)3+ 3Cu

  现象:铝丝表面有红色物质出现,液体由蓝色变为无色

  Cu+ 2AgNO3Cu(NO3)2+2Ag

  现象:铜丝表面有银白色物质出现,液体由无色变为蓝色。

  注意:①CuSO4溶液:蓝色FeSO4、FeCl2溶液:浅绿色

  ②Fe在参加置换反应时,生成+2价的亚铁盐。

  考点二、置换反应

  1、概念: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2、特点:反应物、生成物都两种;物质种类是单质与化合物


初三化学全册知识点归纳 40句菁华(扩展3)

——初三化学酸和碱知识点归纳3篇

  1、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是H2。

  2、最简单的有机物是CH4。

  3、密度最小的气体是H2。

  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是H2。

  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6、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原子。

  7、PH=0时,酸性最强。PH=14时,碱性最强。

  8、土壤里最缺乏的是N,K,P三种元素,肥效最高的氮肥是尿素。

  9、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10、最早利用天然气的国家是*。

  1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1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13、空气里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14、空气里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

  15、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16、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碳

  17、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

  18、目前产量最大的金属是:铁;未来应用前景最好的金属是:钛。

  一、电离方程式

  H2SO4=2H++SO42-

  NaOH=Na++OH-

  Al2(SO4)3=2Al3++3SO42-

  二、物质的俗称和主要成分

  生石灰——CaO

  熟石灰、消石灰、石灰水的主要成分——Ca(OH)2

  石灰石、大理石——CaCO3

  食盐的主要成分——NaCl

  纯碱、口碱——Na2CO3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胆矾、蓝矾——CuSO4.5H2O

  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

  氨水——NH3.H2O

  三、金属活动性

  1、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 Cu Hg Ag Pt Au

  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位置越靠前,金属在水溶液(酸溶液或盐溶液)中就越容易失电子而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3、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1)排在氢前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元素)。

  (2)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Ca、Na除外)。

  四、酸、碱、盐的溶解性

  1、常见盐与碱的溶解性:(如果不读出括号中的.字,是不是一个较好记忆的顺口溜?)

  钾(盐)、钠(盐)、铵盐全都溶,硝酸盐遇水影无踪。

  硫酸盐不溶硫酸钡,氯化物不溶氯化银。

  碳酸盐只溶钾(盐)、钠(盐)、铵(盐)。

  碱类物质溶解性:只有(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钡溶。

  2、八个常见的沉淀物:氯化银、硫酸钡碳酸银、碳酸钡、碳酸钙氢氧化镁、氢氧化铜、氢氧化铁

  3、四个微溶物:Ca(OH)2(石灰水注明“澄清”的原因)CaSO4(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时不用稀硫酸的原因)

  Ag2SO4(鉴别SO42-和Cl-时,不用硝酸银的原因)MgCO3(碳酸根离子不能用于在溶液中除去镁离子的原因)

  4、三个不存在的物质:所谓的氢氧化银、碳酸铝、碳酸铁

  五、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反应后有气体、水或沉淀生成。(即有不在溶液中存在或在水溶液中不易电离的物质)

  (1)不溶性碱只能与酸性发生中和反应

  (2)不溶性盐,只有碳酸盐能与酸反应

  (3)KNO3、NaNO3、AgNO3、BaSO4不能做复分解反应的反应物

  六、溶液的酸碱性与酸碱度的测定

  1、指示剂———溶液的酸碱性紫色的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

  无色的酚酞试液只遇碱溶液变红注:不溶性碱与指示剂无作用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特例:碳酸钠的水溶液显碱性)

  2、pH值———溶液的酸碱度pH>7溶液为酸性(越小酸性越强)pH=7溶液为中性pH<7溶液为碱性(越大碱性越强)

  一、电离方程式

  H2SO4=2H++SO42-

  NaOH=Na++OH-

  Al2(SO4)3=2Al3++3SO42-

  二、物质的俗称和主要成分

  生石灰——CaO

  熟石灰、消石灰、石灰水的主要成分——Ca(OH)2

  石灰石、大理石——CaCO3

  食盐的主要成分——NaCl

  纯碱、口碱——Na2CO3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胆矾、蓝矾——CuSO4.5H2O

  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

  氨水——NH3.H2O

  三、金属活动性

  1、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 Cu Hg Ag Pt Au

  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位置越靠前,金属在水溶液(酸溶液或盐溶液)中就越容易失电子而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3、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初三化学全册知识点归纳 40句菁华(扩展4)

——初三数学的知识点归纳3篇

  反比例函数y=k/x的图象是双曲线,它有两个分支,这两个分支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或第二、四象限。

  它们关于原点对称、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x轴、y轴都没有交点,即双曲线的两个分支无限接*坐标轴,但永远不与坐标轴相交。

  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时要注意的问题:

  (1)画反比例函数图象的方法是描点法;

  (2)画反比例函数图象要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k≠0,因此不能把两个分支连接起来。

  k≠0

  (3)由于在反比例函数中,x和y的值都不能为0,所以画出的'双曲线的两个分支要分别体现出无限的接*坐标轴,但永远不能达到x轴和y轴的变化趋势。

  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y=k/x(k≠0)的变形形式为xy=k(常数)所以:

  (1)其图象的位置是:

  当k﹥0时,x、y同号,图象在第一、三象限;

  当k﹤0时,x、y异号,图象在第二、四象限。

  (2)若点(m,n)在反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上,则点(—m,—n)也在此图象上,故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3)当k﹥0时,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当k﹤0时,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

  我们学*的圆是轴对称图形,其对称轴是任意一条通过圆心的.直线,所以是无数条对称轴。

  圆及有关概念

  1 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叫做圆(circle).这个定点叫做圆的圆心。

  2 连接圆心和圆上的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radius)。

  3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diameter)。

  4 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叫做弦(chord). 最长的弦是直径。

  5 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圆弧,简称弧(arc).大于半圆的弧称为优弧,优弧是用三个字母表示。小于半圆的弧称为劣弧,劣弧用两个字母表示。半圆既不是优弧,也不是劣弧。优弧是大于180度的弧,劣弧是小于180度的弧

  6 由两条半径和一段弧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sector)。

  7 由弦和它所对的一段弧围成的图形叫做弓形。

  8 顶点在圆心上的角叫做圆心角(central angle)。

  9 顶点在圆周上,且它的两边分别与圆有另一个交点的角叫做圆周角。

  10 圆周长度与圆的直径长度的比值叫做圆周率。它是一个超越数,通常用π表示,π=3.1415926535……。在实际应用中,一般取π≈3.14。

  11 圆周角等于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字母表示

  圆—⊙ ; 半径—r或R(在环形圆中外环半径表示的字母); 弧—⌒ ; 直径—d ;

  扇形弧长—L ; 周长—C ; 面积—S。

  圆的表示方法要求很严格,需要用到相应的知识要求。

  1.代数式与有理式

  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结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代数式。

  整式和分式统称为有理式。

  2.整式和分式

  含有加、减、乘、除、乘方运算的代数式叫做有理式。

  没有除法运算或虽有除法运算但除式中不含有字母的有理式叫做整式。

  有除法运算并且除式中含有字母的有理式叫做分式。

  3.单项式与多项式

  没有加减运算的整式叫做单项式(数字与字母的积—包括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

  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说明:①根据除式中有否字母,将整式和分式区别开;根据整式中有否加减运算,把单项式、多项式区分开。②进行代数式分类时,是以所给的代数式为对象,而非以变形后的代数式为对象。划分代数式类别时,是从外形来看。如=x,=│x│等。

  4.系数与指数

  区别与联系:①从位置上看;②从表示的意义上看;

  5.同类项及其合并

  条件:①字母相同;②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

  合并依据:乘法分配律

  6.根式

  表示方根的代数式叫做根式。

  含有关于字母开方运算的代数式叫做无理式。

  注意:①从外形上判断;②区别:是根式,但不是无理式(是无理数)。

  7.算术*方根

  ⑴正数a的正的'*方根([a≥0—与“*方根”的区别]);

  ⑵算术*方根与绝对值


初三化学全册知识点归纳 40句菁华(扩展5)

——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 40句菁华

1、构成原电池的四个条件(以铜锌原电池为例)

2、构成电解池的四个条件(以NaCl的电解为例)

3、电解池阴阳极的确定

4、放电顺序:

5、电解时溶液pH值的变化规律

6、半径

7、常温下与同浓度酸反应的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一般情况下,与酸反应越容易、越剧烈,其金属性越强。

8、在硫酸铜饱和溶液中加入足量浓硫酸产生蓝色固体

9、铁屑溶于过量盐酸,再加入氯水或溴水或碘水或硝酸锌,皆会产生Fe3+

10、活性炭、二氧化硫、氯水等都能使品红褪色,但反应本质有所不同?

11、在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可得亚硫酸钠与次氯酸?

12、羧酸:在分子里烃基跟羧基直接相连接的有机化合物叫做羧酸。一元羧酸的通式:R—COOH,饱和一元羧酸的通式:CnH2nO2。

13、羧酸的化学性质:由于羧酸的分子里都含有羧基,羧基是羧酸的官能团,它决定着羧酸的主要化学特性,所以羧酸的主要化学性质有:酸的通性,酯化反应。

14、酯的物理性质:低级酯是有芳香气味的液体,存在于各种水果和花草中,酯的密度一般比水小,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和乙醚等有机溶剂。

15、酯的化学性质:乙酸的酯化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因此酯类的重要化学性质之一就是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16、先"塞"后"定"原则。带导管的塞子在烧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烧瓶固定后因不宜用力而塞不紧或因用力过猛而损坏仪器。

17、"液体后加"原则。液体药品在烧瓶固定后加入。如上例中浓盐酸应在烧瓶固定后在分液漏斗中缓慢加入。

18、非金属元素的最高正价和它的负价绝对值之和等于8,但氟无正价,氧在OF2中为+2价。

19、含有分子的晶体一定是分子晶体,其余晶体中一定无分子。

20、对于双原子分子,键有极性,分子一定有极性(极性分子);键无极性,分子一定无极性(非极性分子)。

21、氢键也属于分子间的一种相互作用,它只影响分子晶体的熔沸点,对分子稳定性无影响。

22、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有1个电子的元素不一定是ⅠA族元素,如Cr、ⅠB族元素等。

23、分子内不一定都有化学键,如稀有气体为单原子分子,无化学键。

24、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如过氧化钠、二硫化亚铁、乙酸钠、CaC2等是离子化合物。

25、离子化合物不一定都是盐,如Mg3N2、金属碳化物(CaC2)等是离子化合物,但不是盐。

26、原子核内一般是中子数≥质子数,但普通氢原子核内是质子数≥中子数。

27、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一般为气态,但水是液态;ⅥA、ⅦA族元素的氢化物的水溶液显酸性,但水却是中性的。

28、书写热化学方程式三查:①检查是否标明聚集状态:固(s)、液(l)、气(g)②检查△H的”+“”-“是否与吸热、放热一致。(注意△H的”+“与”-“,放热反应为”-“,吸热反应为”+“)③检查△H的数值是否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相匹配(成比例)

29、”燃烧热“指1mol可燃物燃烧,C生成CO2,H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中和热“是指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

30、电解熔融态离子化合物冶炼金属的:NaCl、MgCl2、Al2O3;热还原法冶炼的金属:Zn至Cu;热分解法冶炼金属:Hg和Ag。

31、工业上利用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氯气,同时得到氢气、氢氧化钠。电解时阳极为石墨,阴极为铁。

32、优先氧化原理若某一溶液中同时含有多种还原性物质,则加入一种氧化剂时,优先氧化还原性强的物质。如还原性:S2->I->Fe2+>Br->Cl-,在同时含以上离子的溶液中通入Cl2按以上顺序依次被氧化。

33、可逆反应按反应的系数比加入起始量,则反应过程中每种反应物的转化率均相等。

34、乙酸乙酯、三溴苯酚、乙酸钠、液溴、玻璃、重晶石、重钙等都能与烧碱反应?

35、依据电解池中阳离子的放电(得电子,氧化性)顺序。优先放电的阳离子,其元素的金属性弱。

36、阿伏加德罗常这类题的解法:

37、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38、完成有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9、有机物化学推断的解答(“乙烯辐射一大片,醇醛酸酯一条线”)

40、化学实验装置与基本操作


初三化学全册知识点归纳 40句菁华(扩展6)

——中考化学知识点归纳实用五份

  知识点1:水的净化

  一、过滤操作要领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若有气泡,则影响过滤的速度。

  “二低”: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口;漏斗内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① 烧杯紧靠玻璃棒;② 玻璃棒下端靠三层滤纸处;③ 漏斗下端靠烧杯内壁。

  注意:1、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过滤时,玻璃棒不能搅拌。

  2、两次过滤后仍然混浊的原因:

  ①滤纸破损;②液面高于滤纸边缘;③漏斗或烧杯不干净

  二、净化水的方法:①沉淀、②过滤、③吸附、④蒸馏。

  1、其中吸附和蒸馏能除去可溶性杂质;四种方法都能除去难溶性固体杂质。

  2 沉淀包括静置沉淀和吸附沉淀。

  3 净化程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沉淀<过滤<吸附<蒸馏.

  4 净水过程中明矾的作用:溶于水产生的胶状物吸附杂质,使杂质沉降。

  净水时活性炭的作用:滤去不溶性杂质;吸附一些可溶性杂质;除去臭味

  三、硬水和软水

  1 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软水不一定是纯水,但纯水是软水。

  2 鉴别方法:加入肥皂水,若产生大量泡沫的为软水;泡沫较少,甚至有浮渣的为硬水。

  3 软化硬水的方法:煮沸或蒸馏。生活中常采用煮沸的方法。

  4 硬水的危害:(1)浪费肥皂,洗不净衣服;(2)锅炉用硬水,浪费燃料,甚至引起爆炸。

  知识点2:爱护水资源

  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淡水紧缺的原因:1、 淡水占总水量的比例小; 2、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加; 3、 水体污染。

  二、爱护水资源

  1、措施:① 一方面节约用水;② 另一方面防止水体污染。

  2、防止水污染的措施

  ①加强水质监测 ②工业三废要处理后排放;

  ③农业上合理农药和化肥 。 ④生活污水要处理后排放。

  3、提高水的利用效益的方法

  ①生活中提倡一水多用 ②农业上改漫灌为喷灌、滴灌。 ③工业上提倡对水的循环使用。

  4 、水污染的三个来源: 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

  知识点3:元素

  一 、元素

  1 元素: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 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

  3 元素分成三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

  4 地壳中的元素,按质量分数计算,居前四位的.是:O>Si>Al>Fe。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 ;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O ;最多的固态非金属元素Si ;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 。

  注意:

  (1)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元素组成物质,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原子构成分子,原子既讲种类,也讲个数。

  如: 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水由水分子构成。

  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1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2)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一定变,分子数目不一定变。

  原子种类和数目一定不变。元素种类和质量一定不变。

  二、元素符号的意义

  1、一种元素 2、一个原子。3、除N、H、O、F、Cl、Br、I外的元素符号还表示单质.

  三、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一大二小.

  四、元素周期表:

  1、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写了元素周期表。

  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7个横行7个周期;18个纵行16个族。

  除第一周期外,每一周期以金属元素开头,稀有气体元素结尾。

  每一单元格包含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等信息。

  3、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

  练*:下列符号的意义。

  H:表示氢元素、1个氢原子。 2H:表示2个氢原子。

  S:表示硫元素、1个硫原子、硫单质。 2S:表示2个硫原子。

  一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化学式和化合价:

  (1)化学式的意义:①宏观意义:a.表示一种物质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②微观意义: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

  ③量的意义:a.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b.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

  (2)单质化学式的读写

  ①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的:a.金属单质。如:钾K 铜Cu 银Ag 等;b.固态非金属。如:碳C 硫S 磷P 等c.稀有气体。如:氦(气)He 氖(气)Ne 氩(气)Ar等

  ②多原子构成分子的单质:其分子由几个同种原子构成的就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几。如:每个氧气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则氧气的化学式为O2

  双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O2(氧气)、N2(氮气) 、H2(氢气)、F2(氟气)、Cl2(氯气)、Br2(液态溴)多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臭氧O3等

  (3)化合物化学式的读写:先读的后写,后写的先读

  ①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化某”,如:MgO(氧化镁)、NaCl(氯化钠)

  ②酸根与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酸某”,如:KMnO4(高锰酸钾)、K2MnO4(锰酸钾)、MgSO4(硫酸镁)、CaCO3(碳酸钙)

  (4)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化合价,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

  ①判断元素化合价的依据是: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②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化学式的步骤:

  a.按元素化合价正左负右写出元素符号并标出化合价;

  b.看元素化合价是否有约数,并约成最简比;

  c.交叉对调把已约成最简比的化合价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

  6核外电子排布:1-20号元素(要记住元素的名称及原子结构示意图)

  排布规律:

  ①每层最多排2n2个电子(n表示层数)

  ②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最外层为第一层不超过2个)

  ③先排满内层再排外层

  注: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最外层电子数

  金属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7,溶液呈碱性。

  (2)PH值越接*0,酸性越强;PH值越接*14,碱性越强;PH值越接*7,溶液的酸、碱性就越弱,越接*中性。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一)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

  1.知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和它们的本质区别。(例如:冰雪融化,钢铁生锈)

  2.区分两种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化合和分解),根据反应做出类型的判断。

  4.化学用语:

  (1)元素符号识记元素符号,熟练书写常用的26种元素符号和名称。(H He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K Ca Mn Fe Cu Zn Br Ag I Ba W Hg)。

  (2)各元素符号的意义。

  5.化合价和化学式:

  (1)知道化合价的'概念,熟记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2)根据元素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

  (3)根据物质化学式求元素化合价。

  (4)应用元素化合价判断化学式的正误。

  6.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1)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和性质及它们的区别和联系。

  (2)知道原子的构成,质子数,电子数和核电荷数之间的关系。

  (3)知道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根据最外层电子数来判断元素的性质和类别(NaMgOClNeHe)

  (4)识记元素的概念,判断元素存在的形态(游离态和化合态)。知道地壳,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几种元素(金属和非金属).

  (5)能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组成和构成(以水,二氧化碳,氧气为分析对象).

  7.物质的分类:

  (1)识记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能认识和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

  (2)识记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组成和分类(金属和非金属),能判断单质和化合物。

  8.溶液溶解度:

  (1)识记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以及相互联系。

  (2)了解悬浊液,乳浊液与溶液的区别。

  (3)识记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掌握两者互相转化的方法。(增减溶质,溶剂,改变温度)。

  (4)知道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关系。

  (5)识记固体溶解度的概念,理解几个要素的含义,理解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能利用溶解度曲线查出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比较不同物质在相同温度下溶解度的大小。

  (6)知道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跟压强成正比毛茛温度成反比)

  (二)物质的知识

  1.水

  (1)知道电解水的实验现象(了解气体的体积比),水的组成和电解水的反应表达式,两种气体的鉴别。

  (2)知道水的物理性质,化学变化的实质。水的组成,构成。分子和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3)水的化学性质,实验现象以及反应表达式。

  (4)水的污染和净化,其中污染的原因,和净化的方法。

  (三)根据化学式的计算

  1.物质的式量计算

  2.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3.根据化学式计算各原子的个数比

  4.化合物中各元素的百分含量(质量分数)。

  (其中(1)根据化合物质量,求它们所含元素的质量(2)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求相应的化合物的质量)。

  5.溶解度的计算

  (1)已知饱和溶液的质量或溶剂质量,和溶液质量,求溶解度。

  (2)已知溶解度,计算溶液,溶剂和饱和溶液的质量。

  (四)实验

  1.常用仪器的识别。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