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归纳 30句菁华

首页 / 知识 / | 2022-10-22 00:00:00 地理

1、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原面积狭小。富士山是日本国的象征,是一座活火山,也是全国的最高峰。山麓樱树成林,景色迷人。最大的*原为关东*原。

2、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民族构成单一,以大和民族为主,既有大和民族的传统色彩,又有强烈的现代气息,是东西方文化兼容的典型

3、天气与气候概念区别:天气是短时间概念、多变;气候是天气长时间的*均状况、稳定。

4、气候最主要的两个因素:气温和降水

5、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

6、从图上可以看出,我国是一个( 多山 )的国家,(山地 )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

7、我国大部分地区1月*均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1月( 0℃ )等温线大致沿( 秦岭-----淮河 )一线分布。漠河和海口的1月*均气温相差约( 50 ℃ )。

8、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 普遍高温 )。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均气温在( 20 ℃ )以上。

9、一个地区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反映该地气候的( 干湿状况 )。

10、最终未能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 内流河)。

11、河流在水量、水位、流量、流速、汛期与枯水期、含沙量、结冰期等方面的特征,统称为河流的( 水文特征 )。

12、治理长江的关键是(防洪 )。

13、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 巴颜喀拉山脉 ),流入(渤海 )。黄河是我国的.( 第二)长河。黄河干流像一个巨大的(“几”)字。

14、黄河(含沙 )量大,部分河段初春或初冬时节往往形成( 凌汛 )。

15、新*成立后,在黄河上游地区(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在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在下游( 加固黄河大堤 )。

16、长江上、中、下游分界线( 宜昌 )、( 湖口 )

17、亚洲的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地形复杂多样。

18、亚洲经济发展不*衡,日本为发达国家,其他为发展*家。

19、运用地图说出南极洲所处的位置、范围:地球最南端,大部分位于南极圈内。

20、南极洲的地形以高原为主,有“冰雪高原”之称,冰层的*均厚度达2000多米,淡水资源丰富。

21、日本是位于太*洋西北部的岛国,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等4个大岛和数千个小岛及周围的海域组成,首都为东京。

22、日本地处中纬度,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23、日本水能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

24、日本为亚洲的发达国家,科技力量雄厚,产品多销往国际市场,经济的对外依赖性强。

25、美国工业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三大工业区中,东北工业区以传统工业为主,南部工业区以航天工业为主,西部工业区以电子工业为主。

26、美国工业发达,资源消耗和浪费严重,需要大量进口。

27、澳大利亚位于南太*洋上,东临太*洋,西面和南面临印度洋,首都是堪培拉。悉尼是澳大利亚的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墨尔本是澳大利亚第二大城市。

28、澳大利亚人口密度小,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

29、由于澳大利亚长期孤立于南半球的海洋上,所以其生物独特性非常突出,特有的动物有袋鼠、鸸鹋、鸭嘴兽,考拉等。

30、澳大利亚的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归纳 30句菁华扩展阅读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归纳 30句菁华(扩展1)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归纳3篇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归纳1

  日本

  1、位置:属于东亚,是太*洋西北部的岛国。东面临b—太*洋,西隔a—日本海、朝鲜海峡、东海同俄罗斯、*、朝鲜、韩国相望,北有鄂霍次克海。日本国土南北狭长,并与经线斜交,日本大部分处在23N——46N之间,跨经、纬度广,将使日本的地理环境更为复杂多样,如跨纬度广,日本的南北温差就大,跨经度广,东西地方时间差就大。c—濑户内海

  2、组成:由 A—北海道、B—本州岛、C—九州岛、D—四国岛等四个大岛、数千个小岛及其周围海域组成,其中面积最大的是本州岛。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神户和横滨是日本最大的两个对外贸易港口),对日本的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经济联系十分有利。(将位置和组成中的海洋和岛的名称在书上P18图7.2找到位置并记住)

  3、多火山、地震:原因:日本处于亚欧板块和太*洋板块相互交界地带,地壳活动频繁,即环太*洋火山地震带。被称为“地震国”和“世界火山博物馆”。防震减灾方面有关的知识(会判断某些做法的对错)。

  4、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原面积狭小。富士山是日本国的象征,是一座活火山,也是全国的最高峰。山麓樱树成林,景色迷人。最大的*原为关东*原。

  5、气候: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具有海洋性特征),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降水较为丰富,太*洋沿岸夏季多台风。

  6、经济类型:日本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产生的背景:日本地域狭小,资源贫乏,是一个资源小国,有优良港口方便运输,所以形成了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模式)。特点:对外依赖严重,对外进口原料和燃料,出口工业品。对外贸易对象主要有美国、西欧、东亚和东南亚地区。

  7、工业分布:集中分布在太*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原因:①原料、燃料主要依靠进口 ②港口条件优越,巨型船舶可以停靠 ③产品主要出口 ④沿海多*原 ⑤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国内最大消费地。

  主要工业区:有以东京、横滨为中心的京滨工业区,以名古屋为主的名古屋工业区,以大阪和神户为中心的阪神工业区,濑户内工业区,以北九州为主的北九州工业区(将工业区和所在的城市在书上P23图7.13中找到并记住)

  日本发展经济的不利条件。日本地域狭小,铁矿、石油、煤炭等矿产资源贫乏,绝大部分依赖进口。国内市场狭小,产品大部分靠出口。

  日本发展经济的优势:a、岛国多港湾,海运便利;b、劳动力素质高;c、科学技术先进,管理效率高。

  日本经济的有利和不利影响:日本经济对外依赖严重,有利的影响是可促进日本科技水*的迅速提高,可促进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从而使日本的工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不利的影响是世界经济危机的发生,必然使日本的经济受到沉重的打击。

  日本加速扩大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的生产与销售基地。日本投资建厂的主要对象是美国、西欧、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好处:①利用发展*家的廉价资源和廉价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②加入国际经济技术的合作和国际市场的竞争;③保护本国的自然资源,减缓资源消耗,保护本国资源;④减少运输成本的投入。对其它国家的影响:①日本把污染严重的企业移到海外,会使其它国家的环境受到污染,导致环境质量的下降;②日本从本国利益出发,保护本国资源的意识很强,但是大量进口木材或远洋超量捕捞,将导致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资源严重破坏,进而导致全球生态环境失调。

  8、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民族构成单一,以大和民族为主,既有大和民族的传统色彩,又有强烈的现代气息,是东西方文化兼容的典型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归纳2

  第一节地形和地势

  1、我国地形的特点( 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2、纵横交错的山脉就像大地隆起的脊梁,构成我国地形的( 骨架 )。

  3、从图上可以看出,我国是一个( 多山 )的国家,(山地 )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

  4、我国地势的特点( 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5、我国陆地的最低点(艾丁湖 )。

  6、我国陆地海拔最高地方是( 珠穆朗玛峰),它位于我国和( 尼泊尔)交界处,海拔( 8844.43米 ),为世界第一高峰。

  第二节气候

  1、我国冬季( 南北温差大),夏季( 普遍高温)。

  2、我国大部分地区1月*均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1月( 0℃ )等温线大致沿( 秦岭-----淮河 )一线分布。漠河和海口的1月*均气温相差约( 50 ℃ )。

  3、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 普遍高温 )。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均气温在( 20 ℃ )以上。

  4、我国西北部分布着(温带大陆性 )气候。青藏高原地区分布着独特的( 高原山地 )气候。

  5、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从北到南,可以将我国划分为5个温度带:( 寒温带 )、(中温带 )、( 暖温带 )、( 亚热带 )、( 热带 )。另外,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 青藏高原)区。

  6、从总体上看,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很不均匀。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

  7、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 火烧寮 )、我国降水最少的地方是( 托克逊)。

  8、一个地区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反映该地气候的( 干湿状况 )。

  9、年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气候(湿润);年降水量小于蒸发量,气候( 干旱 )。

  10、根据气候的干湿状况,可以将我国划分为(湿润)、( 半湿润)、(干旱)、和( 半干旱)四类地区。

  11、我国东南部以( 湿润 )、( 半湿润 )为主,西北部以( 干旱)、(半干旱 )区为主。

  12、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气候复杂多样 )和( 季风气候显著 )两个主要特征。

  13、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有(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和(地形)等。

  14、我国东部地区为世界上典型的( 季风气候)区,由北向南分布着( 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和(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季风气候的类型齐全。

  第三节河流

  1、我国地势( 西高东低 ),大多数河流自( 西 )向( 东 )流,最后注入( 太*洋 )。

  2、北部,(额尔齐斯河 )向北流入( 北冰洋 )。这些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 外流河 )。

  3、最终未能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 内流河)。

  4、河流在水量、水位、流量、流速、汛期与枯水期、含沙量、结冰期等方面的特征,统称为河流的( 水文特征 )。

  5、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河( 京杭运河 ),全长( 1800 )千米。

  6、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 唐古拉山脉 ),注入(东海 ),全长( 6300千米 ),是我国长度( 最长 )的河流。也是我国流域面积( 最广 )的河流,还是我国( 水量 )最大的河流。

  7、长江是我国巨大的( 水能宝库 )。长江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 上游 )河段。人们还把长江称为( 黄金水道 )。

  8、重点治理了滩多流急的和“九曲回肠”的。

  9、治理长江的关键是(防洪 )。

  10、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 巴颜喀拉山脉 ),流入(渤海 )。黄河是我国的.( 第二)长河。黄河干流像一个巨大的(“几”)字。

  11、黄河(含沙 )量大,部分河段初春或初冬时节往往形成( 凌汛 )。

  12、在上游干旱的宁夏、内蒙古境内,黄河塑造了( 宁夏 )*原和( 河套 )*原。13、黄河河床逐渐抬高,人们被迫不断加高堤坎,黄河成为( 地上河 )。

  14、新*成立后,在黄河上游地区(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在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在下游( 加固黄河大堤 )。

  15、黄河上、中、下游分界线( 河口 )、( 桃花峪 )。

  16、长江上、中、下游分界线( 宜昌 )、( 湖口 )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归纳3

  第一节地形和地势

  1、我国地形的特点( 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2、纵横交错的山脉就像大地隆起的脊梁,构成我国地形的( 骨架 )。

  3、从图上可以看出,我国是一个( 多山 )的国家,(山地 )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

  4、我国地势的特点( 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5、我国陆地的最低点(艾丁湖 )。

  6、我国陆地海拔最高地方是( 珠穆朗玛峰),它位于我国和( 尼泊尔)交界处,海拔( 8844.43米 ),为世界第一高峰。

  第二节气候

  1、我国冬季( 南北温差大),夏季( 普遍高温)。

  2、我国大部分地区1月*均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1月( 0℃ )等温线大致沿( 秦岭-----淮河 )一线分布。漠河和海口的1月*均气温相差约( 50 ℃ )。

  3、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 普遍高温 )。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均气温在( 20 ℃ )以上。

  4、我国西北部分布着(温带大陆性 )气候。青藏高原地区分布着独特的( 高原山地 )气候。

  5、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从北到南,可以将我国划分为5个温度带:( 寒温带 )、(中温带 )、( 暖温带 )、( 亚热带 )、( 热带 )。另外,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 青藏高原)区。

  6、从总体上看,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很不均匀。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

  7、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 火烧寮 )、我国降水最少的地方是( 托克逊)。

  8、一个地区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反映该地气候的( 干湿状况 )。

  9、年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气候(湿润);年降水量小于蒸发量,气候( 干旱 )。

  10、根据气候的干湿状况,可以将我国划分为(湿润)、( 半湿润)、(干旱)、和( 半干旱)四类地区。

  11、我国东南部以( 湿润 )、( 半湿润 )为主,西北部以( 干旱)、(半干旱 )区为主。

  12、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气候复杂多样 )和( 季风气候显著 )两个主要特征。

  13、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有(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和(地形)等。

  14、我国东部地区为世界上典型的( 季风气候)区,由北向南分布着( 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和(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季风气候的类型齐全。

  第三节河流

  1、我国地势( 西高东低 ),大多数河流自( 西 )向( 东 )流,最后注入( 太*洋 )。

  2、北部,(额尔齐斯河 )向北流入( 北冰洋 )。这些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 外流河 )。

  3、最终未能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 内流河)。

  4、河流在水量、水位、流量、流速、汛期与枯水期、含沙量、结冰期等方面的特征,统称为河流的( 水文特征 )。

  5、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河( 京杭运河 ),全长( 1800 )千米。

  6、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 唐古拉山脉 ),注入(东海 ),全长( 6300千米 ),是我国长度( 最长 )的河流。也是我国流域面积( 最广 )的河流,还是我国( 水量 )最大的河流。

  7、长江是我国巨大的( 水能宝库 )。长江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 上游 )河段。人们还把长江称为( 黄金水道 )。

  8、重点治理了滩多流急的和“九曲回肠”的。

  9、治理长江的关键是(防洪 )。

  10、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 巴颜喀拉山脉 ),流入(渤海 )。黄河是我国的.( 第二)长河。黄河干流像一个巨大的(“几”)字。

  11、黄河(含沙 )量大,部分河段初春或初冬时节往往形成( 凌汛 )。

  12、在上游干旱的宁夏、内蒙古境内,黄河塑造了( 宁夏 )*原和( 河套 )*原。13、黄河河床逐渐抬高,人们被迫不断加高堤坎,黄河成为( 地上河 )。

  14、新*成立后,在黄河上游地区(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在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在下游( 加固黄河大堤 )。

  15、黄河上、中、下游分界线( 河口 )、( 桃花峪 )。

  16、长江上、中、下游分界线( 宜昌 )、( 湖口 )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归纳 30句菁华(扩展2)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归纳3篇

  知识点对朋友们的学*非常重要,大家一定要认真掌握,为大家整理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归纳:世界的气候,让我们一起学*,一起进步吧!

  ①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②世界气候分布图参见课本第58页。

  ③赤道附*(热带雨林气候);两极地区(寒带气候);回归线附*的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回归线附*的大陆西岸(热带沙漠气候);中纬度内陆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

  ④热带雨林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地中海气候特点:高温时期少雨,低温时期多雨。

  ⑤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1.气温的测量是用放在百叶箱里的'温度计测得的。温度计放置的高度,离地面1.5米。单位:℃(摄氏度)。日*均气温一般取8时、14时、20时、2时四个时刻的气温均值。

  2.气温的变化:(见P51图3.12、3.13,会做活动题1.2)。

  ⑴日变化指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气温的日较差=(该天)最高气温-(该天)最低气温;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南北半球一样);

  ⑵年变化指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气温年较差=最高月*均气温-最低月*均气温;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南北半球相反:一年中南半球气温,大陆上1月最高,7月最低;海洋上2月最高,8月最低)。

  3.气温分布规律:(见P53图3.17)。

  ⑴世界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不同纬度)。

  ⑵同纬度相比,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相反(同纬不同海陆)。

  ⑶同纬度相比,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同纬同陆)。

  ⑷世界最低气温分布在南极地区,最高气温在西亚巴士拉。

  4.将气温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线即等温线。在同一条等温线上的各点气温相等。

  5.等温线呈封闭形状,如果中心气温低,表示这里是低温中心,反过来就是高温中心。

  6.等温线判断:⑴等温线密,温差大;等温线稀,温差小。

  ⑵等温线与纬线*行,说明气温主要受纬度影响。

  ⑶等温线与海岸线*行,说明气温受海陆影响显著。

  ⑷等温线呈封闭曲线,气温内高外低为盆地,低地;反之为高原、山地。

  ⑸等温线向北数值增大为南半球,向南增为北半球。

  ⑹等温线向高纬凸起说明该地气温比同纬高;向低纬凸起气温比同纬低(若为夏季,等温线向高纬凸起处为陆地,向低纬凸起处为海洋;若为冬季,等温线向低纬凸起处为陆地,向高纬凸起处纬海洋)。

  7.两地温差=两地相对高度/100×0.6℃。

  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

  1、定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

  2、自转方向: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4小时,即一天。

  3、产生的现象:

  ①时差(不同经度的地方出现时间的差异);

  ②昼夜更替

  4、时差: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时间不同,东边的时刻总比西边早。

  已知经度求时区数经度除以15,再四舍五入。(东早西迟,东加西减)

  区时的计算每往东1个时区,时刻增大1个小时。

  北京时间以东八区(120°E地方时)为标准时间。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时间为标准时。

  5、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

  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

  晨昏线的判断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

  6、地球上产生昼夜有两个基本条件:①太阳照射地球;②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

  昼夜的产生与地球是否运动没有关系,但如果没有地球的自转,就没有昼夜的更替现象。

  在同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白昼,叫昼半球;没有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黑夜,叫夜半球。

  二、地球的公转及四季变化

  1、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着太阳不停的公转。

  2、方向:地球公转的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自西向东。

  3、时间:一年。

  4、产生现象:①昼夜长短;②四季变化

  5、公转轨道面:椭圆的

  6、公转示意图: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

  7、地球在公转时,有两个突出特点:①地轴始终是倾斜的,并与公转轨道面相交成66、5度的夹角;②地轴的倾斜方向不变,北极总指向北极星附*

  8、15、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就不完全相同,形成了四季,

  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季节

  相反。

  三、五带的划分

  1、依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太阳光线照射地面的角度越大,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就越多

  2、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之中有阳光直射现象,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气候终年炎热。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寒带在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极圈是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温带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没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比热带少,比寒带多,气候上的四季变化比较明显。

  3、7月份有节气:小署和大署,最热;1月份有是小寒和大寒,最冷。

  4、春季:12、1、2月;夏季:3、4、5月;秋季:6、7、8月;冬季:12、1、2月。这种四季是以天文四季和气候四季相结合来划分的。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归纳 30句菁华(扩展3)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菁华5篇)

  地球的面貌 第一节 认识地球

  1、①历史上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航行的航海家是葡萄牙(国)的麦哲伦;

  ②地球的真实形状是一个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有多大: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地球的*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方千米。

  3、赤道是指在与南极、北极距离相等的地方画的圆圈。赤道把地球*分成南、北两个半球。

  4、经线和纬线

  地轴:地球自转轴。 北极:地轴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南极:地轴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0º经线:国际上规定,以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为0º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0º经线以东称东经,用“E”表示。0º经线以西称西经,用“W”表示。

  赤道以北称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称南纬,用“S”表示。

  判断东西经:度数向东逐渐增大的是东经,度数向东逐渐减小的是西经。

  判断南北纬:度数往北逐渐增大的是北纬,度数往北逐渐减小的是南纬。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赤道以南的半球为南半球,赤道以北的半球为北半球。

  5、低纬度是指纬度0°~30°,中纬度是指纬度30°~60°,高纬度是指纬度60°~90°。

  6、一个经线圈由2条经线组成,它们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如50°E和130°W、140°W和40°E都能组成经线圈。

  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160°E。20 ºW以东到160ºE以西为东半球,20ºW以西到160ºE以东为西半球。东西半球的判断:A、经度0°—20°:无论是东经还是西经,都在东半球。B、经度20°—160°是东经(E),在东半球。是西经(W),在西半球。C、经度160°—180°无论是东经还是西经,都在西半球。

  8、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

  第二节 世界的海陆分布

  1、全球的海洋面积占71%,陆地占29%,所以人们常用“三分陆地,七分海洋”粗略说明海陆面积的比例。

  2、有人把地球称为“水球”,其依据是什么?之所以称为地球,是因为人们生活在陆地上,对海洋了解很少。而叫“水球”是因为地球表面以海洋为主的缘故。

  3、北半球的陆地和海洋哪个面积大?海洋;南半球哪个面积大?海洋。

  4、①从海陆分布看,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北极地区以海洋_为主。

  ②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南或北)半球。

  5、概念:大陆指面积广大的陆地,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大洲是大陆和它附*的岛屿的合称。

  6、七大洲:

  ①按面积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七大洲面积大小排序(由大到小)的顺口溜: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②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南极洲;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

  ③亚洲和欧洲连成一块合称亚欧大陆,是地球上最大的大陆。

  7、四大洋:

  ①世界上面积最大、最深、岛屿最多的大洋是太*洋;最浅、最小的大洋是北冰洋。

  ②第二大洋是大西洋,呈“S”形; ③北冰洋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洋。

  8、大洲之间的界线:

  ①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

  ②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

  ③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沟通了大西洋和太*洋)。

  ④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 白令海峡 ⑤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直布罗陀海峡

  9、看图填空:(填写代号及名称)

  (1)赤道穿过的洲有②南美洲、③非洲、

  ⑤亚洲、⑥大洋州

  (2)赤道穿过哪些洲的大陆?②南美洲、

  ③非洲

  (3)太*洋沿岸的洲有①北美洲②南美洲

  ⑤亚洲⑥大洋州⑦南极洲

  大西洋沿岸的洲有①北美洲②南美洲

  ③非洲④欧洲⑦南极洲

  (4)南极洲被哪些大洋包围?B大西洋 C太*洋 D印度洋

  (5)主要位于西半球的洲有①北美洲②南美洲

  第七单元——我们邻*的国家和地区

  日本:

  1、日本的组成: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3900多个小岛组成。

  2、主要城市沿海分布,如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北九州、长崎等。

  3、多优良港湾:海岸海曲折,多优良港湾。神户和横滨是两个最要的对外贸易港。

  4、多火山地震:日本地处亚欧板块与太*洋板块的交界处所以,日本多火山、地震。

  5、日本跨经纬度广将使日本的地理环境更为复杂多样。

  6、日本发展经济的不利和有利条件。日本地域狭小,铁矿、石油、煤炭等矿产资源贫乏,绝大部分依赖进口。国内市场狭小,产品大部分靠出口。

  7、“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模式。形成了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对外贸易对象主要有美国、*和欧洲。

  8、是东西方兼容文化的典型。

  9、服装:和服,第一高峰:富士山。

  10、日本对其它国家的影响:

  ①日本把污染严重的企业移到海外,会使其它国家的环境受到污染,导致环境质量的下降;

  ②日本从本国利益出发,保护本国资源的意识很强,但是大量进口木材或远洋超量捕捞,将导致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资源严重破坏,进而导致全球生态环境失调。

  11、工业分布特点及原因: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太*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东南亚的位置,河流与城市:

  1、十字路口的位置: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尤其是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太*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日本把它称为“海上生命线”。

  2、地形特点:山河相间、纵列分布。范围: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

  3、东南亚惟一的内陆国是老挝;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的群岛国家,被称作“千岛之国”。

  4、东南亚的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泰国、越南、缅甸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泰国是的橡胶生产国;菲律宾是的蕉麻和椰子生产国;马来西亚是的椰子生产国。

  印度自然环境特征:

  1、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2、印度的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经济作物黄麻,棉花。

  3、地形:分为三部分,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是恒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

  4、自给有余的粮食生产:印度自推行“绿色革命”以来的结果。

  5、加尔各答是印度的麻纺织中心,孟买是的棉纺织中心,首都是新德里。

  6、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全年高温,一年分为明显的旱季和雨季。每年6—9月,盛行西南季风,降水多,为雨季。每年10月——次年5月,盛行东北季风,干旱少雨,为旱季。印度水旱灾害频繁。

  俄罗斯的位置、资源、工业和交通运输业:

  1、位置:俄罗斯纬度较高,绝大部分位于北温带。跨亚欧两洲。是世界上面积的国家。

  2、第一长河是伏尔加河

  3、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由于纬度高,冬季漫长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而温暖。

  4、资源:俄罗斯自然资源种类丰齐全,储量丰富。主要矿产地有:库尔斯克铁矿、第二巴库油田、秋明油田、库兹巴斯煤矿。

  5、工业:重工业发达,工业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四大工业区:

  ①以莫斯科为中心的工业区;

  ②以圣彼得堡为中心的工业区;

  ③乌拉尔工业区;

  ④新西伯利亚工业区。

  6、交通运输:主要有西伯利亚大铁路(亚欧大陆桥)。

  亚欧大陆桥为什么沿南部山修建?

  ①南部山区有丰富的矿场资源。

  ②俄罗斯北部山区纬度高,终年寒冷,气温低,有很深的冻土层,而在冻土层上修建铁路难度大,而且安全系数较低。

  主要城市:莫斯科(首都,城市),圣彼得堡(第二大城市)、摩尔曼斯克(终年不冻港)、符拉迪活斯托克(海参崴)、伏尔加格勒(伏尔加河河港)。

  文章摘要:《东半球其*家和地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小节的知识点总结,主要知识点包括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粮食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等。

  《东半球其*家与地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知识框架

  知识点汇总

  1、黑种人的故乡(P67中的图8.26)

  人口:有6亿多,90%以上是黑种人,所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又有“黑非洲”之称。

  自然环境

  2、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

  两个概念:

  ①初级产品:没有经过加工或经过简单加工的原料、半成品;

  ②单一商品经济:过分依赖某一种或某几种产品生产的经济

  特点:过分依赖某一种或几种初级产品

  原因:殖民主义者长期占领和疯狂掠夺

  弊端:出口价格低廉的工业原料、半成品的初几产品,进口价格昂贵的工业制成品,出口商品的价格受发达国家影响,波动很大,制约了本国的发展。

  出路:例如西非的科特迪瓦,被称为“非洲成功的经验”,

  ①发展本区的民族工业,减少对工业品的'进口;

  ②发展多样化农业,进行农产品加工;

  ③联合、团结、协作,发挥本区的资源优势,保障各国的基本利益。

  3、人口、粮食与环境

  人口:自然增长率居世界各大洲之首,达2.2℅。

  粮食:生产落后,产量低。

  环境:开垦草原、砍伐森林、过度放牧,这些做法导致了土地肥力丧失,草原退化,加剧了土地荒漠化,使生态环境恶化。

  人口、粮食、环境的内在联系:

  解决途径: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农牧业生产水*、保护自然环境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热带草原气候

  特点:全年高温,降水分为明显的干湿两季,湿季降水丰富,干季干燥少雨。

  分布:分布在非洲热带雨林的南北两侧,呈“马蹄形”,是世界最大的热带草原分布区。

  1、黑种人的故乡(P67中的图8.26)

  人口:有6亿多,90%以上是黑种人,所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又有“黑非洲”之称。

  自然环境

  2、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

  两个概念:

  ①初级产品:没有经过加工或经过简单加工的原料、半成品;

  ②单一商品经济:过分依赖某一种或某几种产品生产的经济

  特点:过分依赖某一种或几种初级产品

  原因:殖民主义者长期占领和疯狂掠夺

  弊端:出口价格低廉的工业原料、半成品的初几产品,进口价格昂贵的工业制成品,出口商品的价格受发达国家影响,波动很大,制约了本国的发展。

  出路:例如西非的科特迪瓦,被称为“非洲成功的经验”,

  ①发展本区的民族工业,减少对工业品的进口;

  ②发展多样化农业,进行农产品加工;

  ③联合、团结、协作,发挥本区的资源优势,保障各国的基本利益。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归纳 30句菁华(扩展4)

——语文七年级下册知识点 50句菁华

1、考试、分析考试结果、做出下一步计划、调整自己

2、学*别人

3、用恰当词语填空。

4、伏笔:爸爸病情的恶化(第11、32、54、55段)

5、给下列加点宇注音。仲zhòng谒yè称chèn前时之闻泯mǐn然

6、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7、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他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写了名字。

8、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9、“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什么?“此”指的是什么?

10、“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被人称道,请任选一角度作简要赏析。

11、从炼字角度赏析“潮**阔,风正一帆悬”。

1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3、该诗中描写长安城被叛军攻陷后遭到惊人破坏的句子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14、描绘“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画面,并提示其含义。

1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历来被人称道,说说好在哪里?

16、结合全诗内容,体会诗题中的“望”字饱含哪两层意思?

17、“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的“溅”和“惊”可谓用语传神,请体会它们的妙处。

18、运用夸张、对偶、拟人描写沙漠,突出边地奇寒和行路难及作者的豪放情怀,惆怅之情的句子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19、通过写将士的苦寒生活,侧面烘托雪大寒冷的句子是: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20、“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在结构或写法上的妙处。

21、文学常识:

22、记叙的六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23、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24、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25、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26、阅读作答之后,可以与参考答案作比较:有哪些点是你没想到的?又有哪些点是回答得不够准确的?不要看了答案之后只是“哦,原来是这样”就过了,一定要学会分析你为什么没答上来,比如审错题意、阅读抓取关键信息能力差等方面。

27、默写《记承天寺夜游》一文。

28、句子赏析

29、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生的意义,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

30、第3段是全文的重点,状写“我”在柔美的环境中观看繁星所产生的种.种美的感受。按照“仰望——欲睡——沉睡”的思路渐次展开,前四句写“仰望”,第5——8句写“欲睡”,第9——10句写“沉睡”。

31、课文第三段末尾说:“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你认为“沉睡着”与“觉得”是否矛盾?

32、串连法

33、注重日常积累:语文考验的是自己肚中的墨水,若是自己没有一定知识累积的话,语文成绩自然不高。所以想要提升语文成绩,*时更应该注重诗词好句的积累。

34、学会理解文章:通过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明确课文的内在逻辑,把结构层级作为记忆线索,形成知识网络,更能方便记忆。

35、掌握文中的比喻句、过渡句与议论句。

36、掌握肖像描写。

37、掌握不同人物描写的侧重点不同的写法。

38、肖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刻画了人物哪些性格特点。

39、邓稼先和奥本海默的性格和为人截然不同的原因除了他们自身的因素外,重要的是因为

40、文善于用典型的语言和神态表现人物性格,请从选文中选出相应的语句。

41、视死如归

42、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43、总结全文,表达了作者的崇敬之情

44、多读书:多读是建立在精读的基础上的。读文章时一定要注意它的内涵。反复看课文上的文章,将精彩之处做上标记,写上自己的感受、思考。

45、非复:不再是

46、见事:认清事物

47、蒙辞以军中多务。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

48、大兄何见事之晚乎!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

49、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50、诗中表明时序的交替,蕴含自然理趣的句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诗中描写长江长江潮*岸阔、和风吹拂、风帆高悬的`诗句是:“潮**阔,风正一帆悬”。写青山绿水的诗句是:“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最能表现作者乡愁的句子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归纳 30句菁华(扩展5)

——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30句菁华

1、*方根

2、除法

3、单独的一个非零常数的次数是0。

4、多项式中的每一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5、一个多项式有几项,就叫做几项式。

6、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7、整式不一定是单项式。

8、幂的乘方运算法则: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am)n =amn。

9、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的结果仍是单项式。

10、积是一个多项式,其项数与多项式的项数相同。

11、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必须做到不重不漏。相乘时,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即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以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在未合并同类项之前,积的项数等于两个多项式项数的积。

12、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含它前面的符号,确定积中每一项的符号时应用“同号得正,异号得负”。

13、运算结果中有同类项的要合并同类项。

14、对于含有同一个字母的一次项系数是1的两个一次二项式相乘时,可以运用下面的公式简化运算:(x+a)(x+b)=x2+(a+b)x+ab。

15、*方差公式可以逆用,即:a2—b2=(a+b)(a—b)。

16、整式的乘除的公式运用(六条)及逆运用(数的计算)。

17、变量中的图象法,注意:(1)横、纵坐标的对象。(2)起点、终点不同表示什么意义(3)图象交点表示什么意义(4)会求*均值。

18、尺规作图:

19、实数与数轴上点的关系:

20、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如果有一个角为90度,则称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外一条直线的垂线,他们的交点称为垂足。

21、事件分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不确定事件。

22、事件A发生的概率等于此事件A发生的可能结果所组成的面积(用SA表示)除以所有可能结果组成图形的面积(用S全表示),所以几何概率公式可表示为P(A)=SA/S全,这是因为事件发生在每个单位面积上的概率是相同的。

23、三角形中三角的关系

24、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分线。

25、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在外部。

26、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边角边”或“SAS”。

27、利用关系式:首先求出关系式,然后直接代入求值即可。

28、变整数再减去

29、错位数相加

30、比如,个位加十位得数是十位的;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归纳 30句菁华(扩展6)

——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 30句菁华

1、词语解释:

2、及鲁肃过寻阳:及,到了…的时候。

3、涉猎:粗略地阅读。

4、更:更新。

5、见往事:了解历史。

6、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只是要你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7、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

8、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9、本诗通过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道理,表达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官场厌恶之情。

10、“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被人称道,请任选一角度作简要赏析。

11、诗人的家书从哪里寄向哪里?是从哪个方面寄?

12、诗中表明时序的交替,蕴含自然理趣的句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诗中描写长江长江潮*岸阔、和风吹拂、风帆高悬的诗句是:“潮**阔,风正一帆悬”。写青山绿水的诗句是:“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最能表现作者乡愁的句子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3、这首写景抒情诗描写了作者客游他的地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襟。

14、“草色遥看*却无”写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特点?

15、这首诗描写边塞的战斗场面,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的不同特点,选用黑、金、红、紫等色调浓艳的词,极力渲染浓重悲壮的意境;也用压、摧、凝等动词烘托了战争紧张激烈的气氛。

16、从本诗中产生的成语是:“黑云压城城欲摧”,其意思是:形容敌人的气焰嚣张和局势的危急。

17、“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本曲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

18、试简要分析其表现手法上的突出特点。

19、本诗抒情的基调是:凄凉愁苦。从表现手法上看,本诗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

20、一切景语皆情语,全诗通过丰富的意象,渲染了萧瑟凄凉的气氛,抒发了诗人极其孤寂愁苦的情绪。

21、表现诗人忧国思家的句子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22、诗人通过刻画自己的形象,表达忧国思乡之情的句子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你从形式和内容对这两句诗作简要分析。

24、赏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5、试谈谈“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26、结合全诗内容,体会诗题中的“望”字饱含哪两层意思?

27、“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的“溅”和“惊”可谓用语传神,请体会它们的妙处。

28、通过写将士的苦寒生活,侧面烘托雪大寒冷的句子是: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29、本诗的主要内容是送别,为什么“咏雪”?二者有着怎样的联系?

30、注重日常积累:语文考验的是自己肚中的墨水,若是自己没有一定知识累积的话,语文成绩自然不高。所以想要提升语文成绩,*时更应该注重诗词好句的积累。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