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均数教学设计3篇

首页 / 教学设计 / | 2022-06-06 17:04:04 教学设计

人教版*均数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课题:

  求*均数。

  教学目标:

  1、知道*均数的含义和求法。

  2、加强学生对*均数在统计学上意义的理解。

  3、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生活中有关*均数的问题,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师重点和难点:

  理解*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的实际意义和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圆片、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谈话引入:(出示幻灯教师家的书橱)现在我的书架上上层有12本书,下层有10本书,我想请同学帮忙,重新整理一下,使每层书架上的书一样多。

  2、感知

  (1)学生思考,想象移的过程。

  (2)教师操作并问:现在每层都有11本书了,这个11是它们的什么数?

  (3)师:像这样把几个不同的数,通过移多补少,先合并再*分等方法,得到的相同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均数。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均数”这个新朋友,好吗?

  (板书:*均数)

  二、探究新知

  1、理解含义,探求方法。

  提出问题:小组合作按要求叠圆片,第一排叠2个,第二排叠7个;第三排叠3个。

  师:看着面前的圆片,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我想使每排的圆片同样多?

  师:是个好问题!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来研究怎样才能使三排圆片同样多。先动手活动,再互相说说法。

  小组活动讨论。

  汇报交流。

  生1:我们先从7个里拿出1个给3个,再从7个里拿出2个给2个,这样每排的圆片就同样多了。

  生2:我们是以最少的一排2为标准。从7个里拿出5个,再从3个里拿出5个,然后把这6个*均放到三排,每排放2个,和原来2个合起来,每排都是4个,也同样多。

  师:不管怎样移,我们都是把个数多的移给个数少的

  请你想一想:在刚才移动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的规律?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不相等 相等

  小结:像这样,在总数不变的前提下,几个不相同的数通过移多补少变得同样多,同样多的那个数就是原来这几个数的*均数。

  2、初步应用,内化拓展。

  师:刚才同学们用各种方法示出了*均数,请你选择最喜欢的方法,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出示:7,3,6,4的*均数是多少?)

  生1:我是这样想的(7+3+6+4)+4=5,所以7,3,6,4,的*均数是5,我在加的时候还用了凑十法。

  生2:我是从7拿出2给3;6拿出1给4,通过移多补少得出7,3,6,4的*均数是5。

  出示幻灯:身高情况

  先估计一下*均身高大约是多少?(148,147,149,……)算一算,比较一下估计准不准,谁先算好自己上来写到黑板上。

  生1:我是这样想的,152拿出3个给146,151拿出2个给147,那么这组数据的*均数就是149。

  生2:我是这样想的,这列数从146到153,里面少148与150,148与150的中间数是149,所以这些*均数是149。

  三、拓展练*

  1、应用一。

  小组活动:拿出准备好的调查表,先用计算器求出*均数,再互相交流看法与观点。(调查表有小组成员的体重,身高,家里*几个月的电话费、电费,上周的气温情况等)

  交流反馈。

  师:看了两(三)组*均体重数据有何启发?[根据“*均数”可以对两(三)组体重进行比较]

  师:教师还收集了一组数据,发现我校第一季度用电情况如下表:

  1月

  2月

  3月

  800度

  1000度

  900度

  (1)说说从表中你有什么发现?

  (2)算一下我校第一季度*每月用电量。

  (3)预测4月份的用电量。

  (4)小组讨论,学生间交流。

  (5)指名汇报:你是根据什么来估计的?

  2、应用二。

  请用计算器帮这位小选手算算最后得分。

  生1:最后得分(84+70+88+94+82+86)÷6=84(分)。(大部分学生表示赞同)

  生2:我不同意,我认为应该去掉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最后得分(84+88+82+86)÷4=85(分),这样才公*、合理。

  师:这种求*均数的方法,你有没有在哪里见过?(奥运会、电视比赛等)为了使比赛更公*,通常在比赛中采用这种方法求*均数。

  3、应用三。

  师:星期天,小丽高高兴兴去学游泳。她碰到一个难题,原来游泳池的水*均深是126厘米,小丽身高134厘米,她在这个游泳池中学游泳会有危险吗?

  □会 □不会 □可能会 □可能不会

  (1)把自己的想法与同桌交流。

  (2)指名说说(3个)

  (3)学生评价。

  师:*均水深只是一个代表数,他的实际水深并不知道,可能比126厘米高,可能比126厘米深,也可能正好是126厘米,我们在对待实际问题时就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对待。

  四、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问题吗?

  五、课外延伸

  推荐作业:

  现在你对教师上课开始的问题“我们班的*均身高是多少?”

  能解决吗?这一问题就留给大家课后去解决。

人教版*均数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数学》三年级下册第58、59页

  教学目标:

  1.通过丰富的实例,经历进一步了解“*均数”意义的过程。

  2.能够根据具体情境,利用“*均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准备:CAI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教学预设

  一、情境创设:

  同学们,你们在电视里看过歌手大赛吗?你知道比赛的评分规则吗?

  去年暑假,中中央电视台举办了全国少儿艺术大赛,瞧,这是红星小学的王璇参赛的照片,那她当时得了多少分呢?你们想知道吗?(课件出示参赛照片

  二、探究与体验;

  1.瞧,这是7个评委给她亮出的分数牌,(课件出示评分牌)

  95分

  95分

  96分

  85分

  98分

  93分

  你能帮她算算她最后得了多少分吗?在练*本上试试吧。看谁算得又对又快。算完后和同桌说说你的想法。

  2.全班交流:

  刚才,同学们计算得的很认真,讨论的很热烈,下面谁来告诉大家你的答案,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指名回答。

  生评价谁算得对。

  4.师小结过渡:

  是的,在好多电视比寒中,为了体现公*公正的原则,往往采用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求剩下的几个评委的*均分的规则评分。但是在体育比赛中还能用这样的评分规则吗?

  5.议一议:

  师:同学们,你们参加立定跳远比赛吗?老师是怎么给你计分的?下面是王*同学五次试跳的成绩: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167厘米

  167厘米

  167厘米

  167厘米

  167厘米

  那么裁判员最后给出的成绩是多少呢?是怎么算的呢?告诉你吧,他的成绩是169厘米,而不是他的*均成绩:这是怎么回事呢?请同学们四人小组讨论讨论。

  全班交流。

  6.师小结:同学们说得都很有道理,是的在体育比赛中,为了给每个人更多的机会,鼓励大家超越自我,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往往用队员的最好成绩作为他的最后成绩,而不是用他几次试跳的*均成绩。

  7.通过以上的学*你了解到了哪些知识?

  三、实践与应用;

  师过渡:是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要用到求*均数的情况,下面就请同学们开动你的小脑筋认真想一想,下面的问题你能自己解决吗?

  1. 出示练一练第1小题。学生独立完成前两步,然后集体订正。

  第(3)个问题请同学们同桌交流自己的看法,然后集体交流。

  2.出示第2小题,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3.出示第三小题,生独立完成第一步,然后集体订正。

  第二步,首先让学生说说:第四组这几个同学,谁跑得最快,谁跑得最慢?搞清什么是达标。那么50米的达标成绩是10秒,比这个成绩慢的同学就没有达标。想一想是哪个同学呢?和同学说说你和想法。全班交流。

  四、拓展与延伸:

  出示“问题讨论”让学生读题弄清题意:小明不会游泳,如果水深超过他的身高,就可能有危险,那么这个游泳池的*均水深是1米20厘米,说明了什么?小明会不会有危险?

  请同学认真思考,然后和同桌说说你的想法。

  从学生生活入手,调动学*的`积极性,激发学*兴趣。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兴奋的学*状态。

  让学生经历观察、思考、计算、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严谨的学*态度及善于与同学交流的好*惯,从而使解题思路更加清晰。

  培养学生敢干发表自己不同见解的好品质以及耐心听取别人说话的好*惯。

  让学生在讨论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交流中增长知识,在交流中培养表达能力,

  对本节课新知识进行整合,使学生对新知识通过回顾能牢固地掌握。

  在本环节中学生能独立完成的尽量让学生独立完成,师行间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个别辅导。

  对学生普遍感到有困难的题,稍作点拨,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同桌或前后桌交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让学生运用刚学过的*均数知识,对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推理、判断,从而使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的重要性。

  在本环节中如果有同学能完整说出比赛的评分规则,就应该给予鼓励“×××,你懂得可真多。”如果学生回答不出,就由老师向学生详细说明比赛的评分规则:

  为了体现公*公正的原则,在实际比赛中,选手的最后得分是这样计算的;在所有评委所打的分数中,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求剩下的几个评委的*均分。

  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答案

  1.(96+95+95+96+85

  +98+93)÷7=94(分)

  想:我先把7个评委所的评分加起来,然后再除以他们的人数,也就是求出*均分。就是她的最后得分。

  (2)(96+95+95+96+93)÷5=95(分)

  想:我先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再计算剩下5个评委的*均分。

  还有可能出现计算错误的现象,让学生找出错误原因。

  学生可能出现的回答有;

  1.王*最远能跳169厘米,说明他有这样的潜力,应该把这个成绩算做他的最后成绩。

  2.因为如果最后算王*的*均成绩的话,就不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最好水*,所以用*均成绩做为他的最后成绩不公*。

  第三个问题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如可以准备28×7=196(箱),这样可以保证货源充足,其他同学可以提出不同意见,但这样容易造成货物积压,过期饮料就卖不了了。

  答案应该是下周应准备和本周售出总数同样多的饮料最合适。

  什么叫“达标”;国家颁布了少年儿童各年龄段的体育锻炼标准,达到这个标准的就叫达标了,没有达到这个标准的当然就没有达标了。

  “*均水深1米20厘米”,说明这个游泳池有的地方深,有的地方浅,浅的地方可能还不到1米20厘米,深的地方可能会超过1米40厘米,”所以小军在这个池中是有危险的。

人教版*均数教学设计3

  教学要求:

  1、通过练*,进一步巩固求*均数的方法。

  2、使学生在运用*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重点:

  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统计。

  教学过程:

  一、理解*均数意义

  “1”:说一说题目说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均水深140厘米是什么意思?是不是处处水深140厘米?

  (不是,是有的地方比140厘米深,有的地方比140厘米浅)

  “2”:自己看题,同桌讨论。

  全班交流:

  你认为哪些*均数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为什么?

  (1、3合理,2不合理)

  二、求*均数的练*:

  1、“3、4、6、7”题。

  “3”:从表格里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独立解答(1)、(2),全班交流。

  看了这张表格,你还想到了什么?你还能向大家说说哪些(1)和(2)题没能介绍的情况?

  “4”:

  (1)先算一算三年级*均每组植树的棵数。

  假如今天算出的*均数是11棵,不计算,你能不能判断它是错的?为什么?

  假如是6棵呢?为什么?

  看着这张统计图,你能不能给出*均数的范围?

  (2)哪些小组植树棵数比*均棵数多?哪些比*均棵数少?

  “6”:(1)同桌讨论,可以怎么估计?

  介绍自己是怎么估计的。

  (选取6个数据中处于较中间位置的一个,再看看其他的移多补少后是否和它较接*,进行调整,学生有合理的方法也应给予肯定)

  (2)你还能说出这个小组同学身高的哪些情况?

  “7”:独立练*。

  “你还发现什么?”尽量让学生从多角度说一说。

  2、“5、8”题。

  “8”:先说一说这一题的解决过程。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调查、记录、解答问题。

  “5”:课堂上老师指导说清要求,课后学生完成。

  三、“你知道吗?”

  举例:歌唱比赛,评委给一位歌手打分:47、78、80、81、82、82,如果不去掉一个最低分和一个最高分,那么这位选手的最后得分为?

  学生计算:(47+78+80+81+82+82)÷6=75

  去掉以后,是多少呢?

  学生计算(78+80+81+82)÷4 约为80分

  看一下评委给的打分,大部分是在80分左右,75分不能真正反映这个情况,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是有一位评委打分过低,所以为了保证最后的结果更客观、公*、合理,一般在评比打分时,会去掉一个最低分和一个最高分。

  教学后记:第一题学生讨论十分激烈,最后还是得出了结论,下水是会有危险的,因为深水区可能会超过145厘米。由此强调,*均数在最大数和最小数的中间。


人教版*均数教学设计3篇扩展阅读


人教版*均数教学设计3篇(扩展1)

——《求*均数》教学设计3篇

《求*均数》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理解*均数的概念.

  (二)掌握简单的求*均数的方法.

  (三)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均数是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它和*均分的意义不完全一样,*均数实际上每一份不一定一样多,而*均分是指实际上每份都一样多.因此理解*均数的概念是难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求*均数的方法是教学重点.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准备

  口答:

  1.小华4天读完60页书,*均每天读几页?

  2.五一班有42人,*均分成6个组,每个组有多少人?

  3.小明期中测验语文和数学两科成绩共得180分,*均每科成绩多少分?

  师:上述1,2两题都是把一个数*均分成几份,求1份是多少.实际上它们每一份都一样多,而第3题是把两个数的和*均分成两份,每一份是它们的*均数,而不是原来每份实际的数,所以“求几个数的*均数”与“把一个数*均分成几份,求1份是多少”,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二)学*新课

  1.新课引入.

  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中,经常用到*均数的概念,如*均速度、*均成绩、*均产量等.怎样理解*均数的概念,如何求出几个数的*均数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课题.(板书:*均数)

  2.出示例2.

  用4个同样的杯子装水,水面的高度分别是6厘米、3厘米、5厘米、2厘米.这4个杯子水面的*均高度是多少?

  3.分析,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思考.

  教师拿出盛水的4个同样的杯子,标明刻度.

  师:这4个杯子水面高度相等吗?

  生:这4个杯子水面高度不相等.

  师:求4个杯子水面的*均高度是什么意思?

  生:*均高度就是4个杯子里的水面一样高.

  师:怎样才能找出4杯水的*均高度呢?

  出示挂图(即课本中的下图)放在4个杯子后面,指出红线标明的地方(4厘米)就是*均高度.

  教师演示,把水多的杯子倒一些到水少的杯子,使4杯水同样多,得到*均高度.

  师:这*均高度是每杯水的实际高度吗?它是怎样得到的呢?

  通过演示使学生明确,它不是每杯水的实际高度,而是把4个杯子里的水*均分的结果.

  师:如果我们不倒水,能算出这个*均高度吗?

  小组讨论.从而明确:要求4个杯子水的*均高度,要先把4个杯子的水面高度加起来,再除以4,相当于把4个杯子里的水合在一起,再*均倒在4个杯子里,看每个杯子水面的高度是多少.用算式表示就是(6+3+5+2)÷4.

  教师板书:(6+3+5+2)÷4

  =16÷4

  =4(厘米)

  答:4个杯子水面*均高度是4厘米.

  说说括号里求什么?为什么除以4?得到的结果表示什么.

  要强调4厘米是*均数.

  4.做29页上的“做一做”中的第1,2,3题.

  订正时让学生讲出思考过程.

  5.总结规律.

  师:从刚才做的几道题中,你能说一说求*均数的一般方法吗?

  通过学生的回答概括为:求几个数的*均数,先要求出这几个数的总数,然后再找出要把它*均分成的份数,最后用总数除以总份数就可以得到*均数.

  6.出示例3.学生默读例3,理解题意,明确条件和问题.

  师:如何比较哪一组*均身高高一些?怎样计算出高多少?

  启发学生想:如一个一个地比,非常麻烦,而且不容易比清楚.先算出各组的*均身高,就容易比较了.

  让学生运用从例2中学到的方法,自己求出两组各自的*均身高,再求出哪一个组的*均身高高一些,高多少.

  师:如果不求*均身高,直接用各组所有人数的和进行比较行不行?为什么?

  使学生明确,由于两组人数和每人身高不一样,不能直接比较,只能用*均身高进行比较.

  (三)巩固反馈

  1.选择正确列式,并说明理由.

  一辆汽车第一天行53千米,第二天行58千米,第三天上午行30千米,下午行27千米.*均每天行多少千米?

  A.(53+58+30+27)÷3

  B.(53+58+30+27)÷4

  2.光明小学五年级3个班为灾区人民捐款750元,六年级4个班为灾区人民捐款1210元.*均每个年级捐款多少元?这两个年级*均每班捐款多少元?

  小组讨论后得出:

  *均每个年级捐款多少元?

  (750+1210)÷2

  两个年级*均每班捐款多少元?

  (750+1210)÷(3+4)

  强调是把哪几个数*均分、分成多少份,要认真审题,找出所需要的总数及总份数,再求出它们的*均数.

  (四)作业

  练*七第1,2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小学里所讲的*均数一般是指算术*均数,也就是一组数量的和除以这组数量的个数所得的商.因为这个*均数不是实际的数,与过去学的*均分的意义不完全一样,因而*均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要经常用到如*均产量、*均速度等等,因此首先要建立*均数的概念,再分析求*均数的方法.本节课设计既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又重视学*方法的指导.

  首先通过简单的口答题,初步认识*均数的意义,分清*均数与*均分的联系与区别.为学新课做好铺垫.

  新课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学*例2.求4个杯子水面的*均高度.通过教师的演示,提问,学生在观察、讨论的基础上,理解*均高度的意义,建立*均数的概念.

  第二个层次是指导列式计算.在实际中,求几个数的*均数,都不可能像杯子倒水那样操作,因此引导学生要通过计算来解决.

  第三个层次,让学生做书上的“做一做”几个题,启发学生总结出求几个数的*均数的一般算法.

  第四个层次,通过例3让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类推、自己计算,从而加深对*均数的理解,熟练地掌握计算方法.

  练*的设计有所提高和变化,要让学生分清把哪几个数*均分,分成多少份,为以后学*复杂的求*均数问题打下基础.

  板书设计

  求*均数

  例2 用同样的4个杯子装水,水面的高度分别是6厘米、3厘米、5厘米、2厘米.这4个杯子水面的*均高度是多少?

  (6+3+5+2)÷4

  =16÷4

  =4(厘米)

  答:这4个杯子水面的*均高度是4厘米.

  例3 四年级一班第一小组有6个同学,第二组有7个同学,下面是两组同学身高的统计表.(单位是厘米)

  eq x(统计表)

  (1)第一组*均身高是多少?

  (136+142+140+135+137+144)÷6

  =834÷6

  =139(厘米)

  (2)第二组*均身高是多少?

  (132+141+133+138+145+135+142)÷7

  =966÷7

  =138(厘米)

  (3)第一组*均身高比第二组高多少?

  139-138=1(厘米)

  答:第一小组*均身高高一些,高1厘米.

《求*均数》教学设计2

  教学目的:

  1.体悟“*均数”的实际意义。

  2.探索求“*均数”的多种方法,并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方法进行解答。

  3.培养学生估算的能力,能对数据分析结果作出简单的推断和预测。

  4.体会“*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及广泛应用,逐步具有自主探索 与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灵活选用求*均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均数的意义。

  教学关键:

  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感悟*均数的含义,从而更好地掌握求*均数的多种方法,并能灵活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脉络按“*均数”(数学概念)——“求*均数”(计算方法)——“应用题”(实际应用)逐步展开。主要分以下几个层次:

  第一层次:谈话引入(让学生初步感知什么是*均数)

  ①学生交流课前收集到的有关*均数的信息。

  ②师提问:为什么你们认为*均年龄、*均工资、人均住房面积这些都是*均数呢?能解释一下它是什么意思吗?

  ③师:看来大家对“*均数”或多或少都有些了解。这节课,我们就去数学王国探索一下有关“*均数”的奥秘。(板书:*均数)你想了解*均数的哪些知识呢?

  ④师:看来同学们对*均数充满了好奇,一起进入迷宫探秘。

  说明:理解*均数的意义是教学求*均数的重要基础。引入新课之前,先让学生说说他们自己收集到的有关*均数的信息。调查学生对“*均工资”、“*均年龄”、“人均住房面积”……

  这些已经抽象了的*均数的理解情况,为新课教学做好铺垫。接着创设富有童趣的情境,运用现代教学媒体,激发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愿望,从而引出求*均数的课题。

  第二层次:构建新知

  1.理解含义,探求方法。

  ① 观察棋子,提出问题。(多媒体显示)

  师提问:看着你面前的棋子,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还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说明:让学生同桌合作,用军旗作为操作活动的材料。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自己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索的热情。

  ②感悟“*均数”的实际意义。

  动手操作:以小组为单位研究怎样才能使三排棋子同样多。

  师提问:现在每排棋子都是几个?这个数,你能给他取个名字吗?

  这个*均数4与原来每排棋子的个数有什么关系呢?

  说明:通过任意一种移动方法,使三排棋子同样多。从而揭示*均数的真正含义。让学生深刻理解,*均数并不表示一个实际存在的数量。精心设计学具操作,并配以恰当的媒体显示,突出了*均数那简明、直观的特点。

  2、探索求*均数的不同方法。

  师:四人小组合作,想一想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可以求出*均数,并且把你们小组独特的方法取个名字!等一下我们来评选最佳创意奖和最佳命名奖。比一比,哪个小组最爱动脑筋!

  ①小组活动讨论。

  ②汇报交流。(生说方法多媒体显示棋子移动过程)

  移多补少! 先假设后均分。先求和再均分。

  说明:在学生感悟*均数的实际意义后,探索求*均数的不同方法。用数学算式概括操作过程,并且让自己给方法命名。使学生在浓厚的学*兴趣中,积极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在汇报交流中相互启发,最后共同探讨出2、7、3这三个数的*均数的几种方法。体现了“小组合作交流——大组交流汇总”的自主探究模式。呈现了知识的产生——发展——初步完善的过程。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创新教育要求。

  第三层次:初步应用,内化拓展。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讨论、尝试不但知道了什么是*均数,而且探索出了许多求*均数的方法。那么你们能解决有关*均数的实际问题吗?

  第四层次:实际应用

  选择正确的算式:

  前几天,学校举行了献爱心活动,我们班52名同学分成4组,第1组捐款192元,第2组捐款212元,第3组捐款205元,第4组捐款 198元,*均每组捐款多少元?

  A: (195+212+205+198)÷52=16(元)

  B: (195+212+205+198)÷4=208(元)

  ①说说你选择B的理由。

  ②小明从结果16元他就肯定A 是错误的,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③如果选A该怎样提问?

  ④比较这2个问题的异同点?

  小结:所以求*均数时你要找准对应关系。说明:从实际生活中提取素材,设计两道对比练*题,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求*均数方法的.理解应用,在应用中渗透对应思想。另外,结合题目的特点有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求*均数》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 通过活动,初步感知“*均数”的概念。

  2. 了解“*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均数,能运用生活经验对“*均数”做出解释。

  3. 能运用“*均数”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强化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准备:

  教具:十个小皮球、两个小筐、多媒体课件

  学具:五个笔筒、十五根铅笔、统计表三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教学预设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我们曾经玩过投球游戏,今天咱们再来一场比赛,好吗?男队、女队各出三人,看哪队能赢。请两队各派一名记录员做好统计。其他同学做裁判。学生进行比赛。赛完后展示统计表进行比较。(游戏开始,老师事前制好统计表,分发给两个统计员,进行记录。比赛两次)

  二、巧设冲突,理解意义

  师:听说亮亮他们也在举行投球比赛呢,咱们一起去看看吧。(多媒体展示书上的两个统计表。)

  咦,怎么吵起来了?喔,原来他们在争执哪组投的成绩好呢。引导学生看课件中的两个统计表,从表中知道了什么?(人数不等及每人投中的个数)请大家帮着兔博士一起给评判一下吧。(最后定为比较*均每人投中的个数公*,多者为胜。)

  师:怎样才能求出*均每人投中的个数呢?(幻灯单独出示第一组的统计表。)

  师:那第一组*均每人投中的数7个,就是这组同学投球的“*均数” 。(板书)

  师:谁能求一下第二组投中球的*均数?

  师:为什么第一组是除以4,而第二组却除以5呢?

  师:现在比较一下,哪组获胜?

  生:第一组获胜。

  三、自主探究,归纳方法

  师:刚才我们用的是求*均数的方法裁决出第一组获胜。看来*均数用处不小啊,这不,亮亮看到妈妈经常使用不能降解的塑料袋买菜,就暗暗做了统计,想用真实的数据来说服妈妈保护环境呢。出示统计表。

  师:请大家帮亮亮算一算,妈妈*均每天丢弃几个塑料袋?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我们上边三道题的解答过程,你知道怎样求*均数了吗?(出求*均数的数量关系式: 用总数/份数=*均数)

  师:不过兔博士还有一个问题要问问大家呢。出示“议一议”1.求出的“3个”是每天实际丢弃塑料袋的个数吗?

  生:不是每天丢弃的塑料袋的个数,而是算出的一个*均数。

  师:出示2.求出的 “3个”与星期四妈妈丢的塑料袋3个一样吗?

  不一样,求出的“3个”只是一个*均数,而星期四妈妈丢的塑料袋3个是一个实际的数,是实际丢了3个。

  四、动手操作,巩固验证

  师:看学得这么认真,兔博士决定来个小测验,记住,既要动手又要动脑呀。

  出示做一做。

  下面笔筒中放有根数不同的铅笔,如果要使每个笔筒中放的铅笔根数不同,每个笔筒放几根?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师:大家轻松一下,来一个拍球比赛怎么样?每组为一个队,由组长做好记录,发统计表。最后看哪组*均成绩好,哪组就获胜。比赛。最后表扬优胜小队。

  师:大头蛙有几个问题实在是弄不明白,谁能帮帮它?(判断题)

  1.河北省篮球队队员的*均身高是厘米,a王刚是这个篮球队的队员,他身高185厘米,可能吗?b这个球队有没有身高超过厘米的队员?

  2.小明所在的三年级的*均体重是28千克,小明的体重一定是28千克吗?

  师:兔博士站又添新内容了,想去看看吗?

  出示:

  我国每人*均住房面积:城镇24*方米;农村28*方米。

  我国*均每人年收入为8800元。

  我国*均每人生活用水量每日为208升。

  我国*均每人每年用电量为1081千瓦时。

  我国男性*均身高为1.68米。

  我国女性*均身高为1.54米。

  看完这组数据你想说什么?

  五、学以致用,拓展延伸

  1. 调查自己家水费、电费*均每月要交多少元?

  2. 统计本小组成员假期读书情况,并计算出小组*均每人读书多少本。

  课前让学生亲历一个自己十分感兴趣的游戏,在活动中复*统计的过程,让学生感知到:“人数相等可以比总数”,为后面人数不等求“*均数”的情况埋下伏笔。

  由于人数不同,(再用比较总数的方法就不公*了)所以不能用比较总数的方法来决定胜负,一时找不到解决的方法,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和兴趣,老师把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大胆抛向学生,在学生的认知思维冲突中,在解决问题的需要中,自然而然地逼*了*均数,让学生在不经意间感受到了*均数产生的价值和必要。

  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自己感悟,经历求*均数的过程,为理解*均数的意义建立了*台,又从不同的角度探索出求*均数的方法,使解决问题的方法多样化。

  求完*均数提出这一问题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总量与份数是要一一对应的,加深学生对*均数计算方法的印象。

  在学生学*关于*均数的同时进行环保教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充分印证求*均数的计算方法)

  让学生在探究的基础上,独立概括出求*均数的数量关系式。训练学生的观察、概括的能力。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悟*均数的意义,知道“3个”不是妈妈某一天丢弃塑料袋的真实个数,而是一个*均数。

  让学生再次明确*均数的意义。与实际数据加以区别。

  通过动手动脑再次验证、巩固求*均数的方法。要给学生充分的操作时间,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

  根据认知规律,适当地加入学生熟悉的游戏作为教学资源,使学生能从熟悉的生活中学*了*均数。

  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均数”的意义,知道*均数介于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

  设置兔博士站是为了让学生加深理解“*均数”的意义,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均数”在现实问题中的必要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适时对学生进行节水节电、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教育。

  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魅力。 师:男生赢还是女生赢?你是怎么裁决的?

  生:男生赢,因为男生一共投进去8个,女生一共投进去了6个,所以男生赢了。

  师:女生服气吗?想不想再玩一次?(第二次两队各加2人参加比赛。)

  师:这次是哪队赢?你是怎么裁决的?

  生:这次男生一共投进了11个球,女生一共投进了12个球,所以是女生赢。(也有可能出现相*的情况)

  师:刚才你们是怎样比较出输赢的?

  生:看哪队一共投中了多少个球。看哪队投中的多。

  师:刚才两个裁判都用比投球总数的方法裁决出了胜利者,这种方法公*吗?

  生:公*。

  生1:第二组成绩好,因为他们投进球的总数多。(受前面评判方法的影响)

  生2:不公*,他们人还多呢。

  生3:第二组成绩好,因为他们组有投球冠军,刘杰一个人就投中9个呢。

  生4:一个人成绩好不代表全组人都好。

  生5:比较*均每人投中的个数就公*了。

  (学生若实在说不出来老师可参与进来。老师:同学们,大家听听老师的方法行不行,我们比较这两个组*均每人投中的个数呢?)

  在求*均每人投中的个数时,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1.移多补少;2.计算

  生:从8里面拿出1给6,那么这四个数都是7了,所以第一组*均每人投中7个。

  生:先求出投中的总数,再除以人数就求出来了:(8+7+6+7)÷4=7(个)

  生:(9+8+5+3+5)÷5=6(个)第二组投中球的*均数是6。

  生:第一组投进球的总数是4个人的总数,所以要除以4;第二组投进球的总数是5个人的总数,所以要除以5

  生:(1+3+2+3+2+6+4)÷7=3(个)

  师:能说说你怎么想的吗?

  生:先算出一周丢弃塑料袋的总个数,再用总个数除以天数,就是*均每天丢弃的塑料袋数。

  生:都是用总数/份数=*均数

  师:对,这就是我们求*均数的方法。板书。

  学生可能会有两种认识:1.认为就是每天丢弃塑料袋的个数;(教师可以让学生再次观察表格明确不是真实的数,从而认识*均数的特点。)2.认为不是每天实际的个数。

  会出现三种方法:1.移多补少;2.求*均数;3.把所有铅笔收到一起,再一根一根地分到笔筒里。

  生:(边演示边叙述)从多的里面拿出来放到少的里面去。每个竹筒放3根。

  生:把所有的铅笔都拿出来,再一根一根的依次分到竹筒里。

  生:用刚学的求*均数的方法来做。(3+4+2+5+1)÷5=3(根)


人教版*均数教学设计3篇(扩展2)

——《*均数》评课稿3篇

  听了温老师这节课,我认为温老师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选取学生身边的事例,使生活素材贯串于整个教学的始终,注意将数学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遵循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通过数学教学,实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具体地说有以下几个特点:

  1、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使数学问题生活化。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的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学生自觉接纳的程度就越高。课一开始,就设计了一个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想象,说一说打开闸门,里面的水会出现怎样的现象?以此来切入主题。这样做使学生感到所学内容不再是简单枯燥的数学,而是非常有趣、富有亲*感,他们被浓厚的生活气息所感动,兴致勃勃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之中,在下一步教学中,让学生收集了自已身边所熟悉的一些事例,作为教学和练*的内容。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又可实现教材预期的教学目标,把数学课上活,使数学教学不再是机械执行教材的过程,而是师生从实际出发,利用更广泛的课程资源,共同开发课程和丰富课程的过程。

  2、充分保障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把学*的自*与选择权交给学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教学要努力改变单一的、被动的学*方式,建立和形成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要让学生自主探索,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具有开放性的、探索性的数学问题,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学*的情境,使之在开放问题的情境下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使数学教学更加丰富多彩,学生学得更加生动、活泼,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掌握求*均数的方法是本课的重点,学生只有掌握了求*均数的方法,才会解决生活中的求*均数的问题。因此,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让学生自主动手操作学具,在小组合作、探索的过程中,找出求*均数的方法。这样,学生有了学*的自*和选择权,他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3、渗透了数学思想和方法。

  统计方法就是解决如何从样本来研究总体的问题。在应用练*这一环节的教学中,当有一组学生算出5个同学的*均身高后,教师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根据这5个同学的*均身高来推测全班、全校、全市乃至全国三年级同学的*均身高大约是多少?”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提高运用统计方法的自觉性,使统计初步知识的教学落实到实处。在这一环节教学中,还让学生先估算一下*均数的范围和*均数的值,渗透估算的思想,既培养了学生的估算能力,又加深了对*均数的理解。

  今天听了邓老师的*均数一课,感觉教师在知识点的挖掘上,对学生学*情况的预设方面都做得很全面。总的来说是节很成功的课。

  一、导入环节从学生的生活中收集了学生熟悉的*均数,让学生感觉到*均数在生活中存在十分广泛。潜意识中有了对*均数的理解。从而导入新课,过渡自然。

  二、教学目标由学生提出,很实在。

  三、新知学*先让学生尝试计算,检验了学生的预*情况,节省了时间。然后引导学生总结求*均数的方法,教师将公示写在黑板上直观明了。

  四、渗透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除了计算的方法求*均数教师引导学生相出一朵不少的方法。并且引导学生发现*均数比最大数小比最小数大的规律。

  五、练*题素材贴*学生实际生活,考虑到学生的生活经验,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每道题都有侧重。如给希望小学捐书让学生理解了*均数并不指实际每个数的大小。利用学生*时的考试成绩让学生理解了为什么*均数会比最高分低,理解了*均数的大小和每个数据都有关。从这道题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了*均数代表的是一组数据的整体水*。通过最后一题的辩论让学生理解了比较两组数据的整体水*不能只看总分。每道练*题都有一定用意。正对性很强。

  六、激励性语言及时自然。如:每位同学都要努力,才能超过四(1)班、有信心算对的举手等等。知识目标达成的同时,注重情感目标的落实。

  建议:

  这里*均数和我们学过的*均分不一样,是个虚拟的数,*均分的结果是每份都一样,这点可以利用例题及多媒体的统计图早些渗透,更直观。例题的统计图移多补少后图形中移走的瓶子可以用虚线表示这样让学生很好的理解虚拟的意思。

  我听了李xx老师执教的《*均数》这节课,并参与了整个磨课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受益匪浅。*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在小学数学里,它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也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均数作为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量数是统计中应用最普遍的概念。下面,我就对这节课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1、善于创设问题情景“能创设贴*儿童生活的情景”是新课程的一个理念,它不应止于知识绚丽多彩的动态画面,更应在里面暗含数学问题。本节课通过“阅读之星”入手,这是学生熟悉的,而且是比较感兴趣的。“如何知道哪组更好一些”引发学生思维的冲突,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发生在自己身边,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引出求*均数的问题,认知的“不*衡”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

  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思考、活动、感悟,但是没有让学生领悟移多补少是求*均数的灵魂思想,在此,初步小结:什么是*均数?并在此初步感知*均数的取值范围,先合后分的方法是求*均数的根本方法,在课堂练*教学中,题目始终围绕着本课的内容“*均数”展开,形式多样,内容比较丰富,对教学重点内容进一步升华,对学生的理解有帮助。

  2、能关注学生的情感,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学*空间。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教育要以知识整合,发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为基点。”在一开始求*均成绩,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验证自己对*均成绩的猜测是否正确,学生展示出不同的思考过程,体现了重视学*过程的学*方法。这些验证方法是否对于每一类求*均数题都是最好的呢?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认为自己的方法更合理,这时老师并没有强调一定要用哪种方法。而是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尊重学生合理的选择。

  3、要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培养学生数学思想方法一直是我们数学学科的特色。无论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简单的教材还是复杂的教材,老师在教学时候都应该渗透一定的数学思考方法。本节课要让学生记住*均数的求法是总和除以份数,可是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其实应用最多的是用了“移多补少”的思想。而这种方法在以后的解决问题中也经常会被用到,所以我觉得在教学中该让学生体验这种方法。动手操作,既可以体验*均数的含义,也可以得到一种“移多补少”的思考方法。整个教学过程中,注意从生活实例入手,由浅入深地导入新授内容,求一组学生的*均身高时,让学生先估一估是多少,说说是怎样去猜想,估计也是要有所根据的,培养学生估算能力,强调思考的方法。

  总之,本节课在具体问题情境中,理解*均数的意义;探索求*均数的方法;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联系实际,灵活运用*均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整节课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真正掌握了知识,培养学生能力与学*数学的兴趣。是一节精彩而有实效的课堂。


人教版*均数教学设计3篇(扩展3)

——*均数教案6篇

  教学目标:

  1. 通过活动,初步感知“*均数”的概念。

  2. 了解“*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均数,能运用生活经验对“*均数”做出解释。

  3. 能运用“*均数”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强化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准备:

  教具:十个小皮球、两个小筐、多媒体课件

  学具:五个笔筒、十五根铅笔、统计表三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教学预设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我们曾经玩过投球游戏,今天咱们再来一场比赛,好吗?男队、女队各出三人,看哪队能赢。请两队各派一名记录员做好统计。其他同学做裁判。学生进行比赛。赛完后展示统计表进行比较。(游戏开始,老师事前制好统计表,分发给两个统计员,进行记录。比赛两次)

  二、巧设冲突,理解意义

  师:听说亮亮他们也在举行投球比赛呢,咱们一起去看看吧。(多媒体展示书上的两个统计表。)

  咦,怎么吵起来了?喔,原来他们在争执哪组投的成绩好呢。引导学生看课件中的两个统计表,从表中知道了什么?(人数不等及每人投中的个数)请大家帮着兔博士一起给评判一下吧。(最后定为比较*均每人投中的个数公*,多者为胜。)

  师:怎样才能求出*均每人投中的个数呢?(幻灯单独出示第一组的统计表。)

  师:那第一组*均每人投中的数7个,就是这组同学投球的“*均数” 。(板书)

  师:谁能求一下第二组投中球的*均数?

  师:为什么第一组是除以4,而第二组却除以5呢?

  师:现在比较一下,哪组获胜?

  生:第一组获胜。

  三、自主探究,归纳方法

  师:刚才我们用的是求*均数的方法裁决出第一组获胜。看来*均数用处不小啊,这不,亮亮看到妈妈经常使用不能降解的塑料袋买菜,就暗暗做了统计,想用真实的数据来说服妈妈保护环境呢。出示统计表。

  师:请大家帮亮亮算一算,妈妈*均每天丢弃几个塑料袋?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我们上边三道题的解答过程,你知道怎样求*均数了吗?(出求*均数的数量关系式: 用总数/份数=*均数)

  师:不过兔博士还有一个问题要问问大家呢。出示“议一议”1.求出的“3个”是每天实际丢弃塑料袋的个数吗?

  生:不是每天丢弃的塑料袋的个数,而是算出的一个*均数。

  师:出示2.求出的 “3个”与星期四妈妈丢的塑料袋3个一样吗?

  不一样,求出的“3个”只是一个*均数,而星期四妈妈丢的塑料袋3个是一个实际的数,是实际丢了3个。

  四、动手操作,巩固验证

  师:看学得这么认真,兔博士决定来个小测验,记住,既要动手又要动脑呀。

  出示做一做。

  下面笔筒中放有根数不同的铅笔,如果要使每个笔筒中放的铅笔根数不同,每个笔筒放几根?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师:大家轻松一下,来一个拍球比赛怎么样?每组为一个队,由组长做好记录,发统计表。最后看哪组*均成绩好,哪组就获胜。比赛。最后表扬优胜小队。

  师:大头蛙有几个问题实在是弄不明白,谁能帮帮它?(判断题)

  1.河北省篮球队队员的*均身高是厘米,a王刚是这个篮球队的队员,他身高185厘米,可能吗?b这个球队有没有身高超过厘米的队员?

  2.小明所在的三年级的*均体重是28千克,小明的体重一定是28千克吗?

  师:兔博士站又添新内容了,想去看看吗?

  出示:

  我国每人*均住房面积:城镇24*方米;农村28*方米。

  我国*均每人年收入为8800元。

  我国*均每人生活用水量每日为208升。

  我国*均每人每年用电量为1081千瓦时。

  我国男性*均身高为1.68米。

  我国女性*均身高为1.54米。

  看完这组数据你想说什么?

  五、学以致用,拓展延伸

  1. 调查自己家水费、电费*均每月要交多少元?

  2. 统计本小组成员假期读书情况,并计算出小组*均每人读书多少本。

  课前让学生亲历一个自己十分感兴趣的游戏,在活动中复*统计的过程,让学生感知到:“人数相等可以比总数”,为后面人数不等求“*均数”的情况埋下伏笔。

  由于人数不同,(再用比较总数的方法就不公*了)所以不能用比较总数的方法来决定胜负,一时找不到解决的方法,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和兴趣,老师把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大胆抛向学生,在学生的认知思维冲突中,在解决问题的需要中,自然而然地逼*了*均数,让学生在不经意间感受到了*均数产生的价值和必要。

  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自己感悟,经历求*均数的过程,为理解*均数的意义建立了*台,又从不同的角度探索出求*均数的方法,使解决问题的方法多样化。

  求完*均数提出这一问题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总量与份数是要一一对应的,加深学生对*均数计算方法的印象。

  在学生学**均数的同时进行环保教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充分印证求*均数的'计算方法)

  让学生在探究的基础上,独立概括出求*均数的数量关系式。训练学生的观察、概括的能力。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悟*均数的意义,知道“3个”不是妈妈某一天丢弃塑料袋的真实个数,而是一个*均数。

  让学生再次明确*均数的意义。与实际数据加以区别。

  通过动手动脑再次验证、巩固求*均数的方法。要给学生充分的操作时间,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

  根据认知规律,适当地加入学生熟悉的游戏作为教学资源,使学生能从熟悉的生活中学**均数。

  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均数”的意义,知道*均数介于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

  设置兔博士站是为了让学生加深理解“*均数”的意义,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均数”在现实问题中的必要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适时对学生进行节水节电、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教育。

  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魅力。 师:男生赢还是女生赢?你是怎么裁决的?

  生:男生赢,因为男生一共投进去8个,女生一共投进去了6个,所以男生赢了。

  师:女生服气吗?想不想再玩一次?(第二次两队各加2人参加比赛。)

  师:这次是哪队赢?你是怎么裁决的?

  生:这次男生一共投进了11个球,女生一共投进了12个球,所以是女生赢。(也有可能出现相*的情况)

  师:刚才你们是怎样比较出输赢的?

  生:看哪队一共投中了多少个球。看哪队投中的多。

  师:刚才两个裁判都用比投球总数的方法裁决出了胜利者,这种方法公*吗?

  生:公*。

  生1:第二组成绩好,因为他们投进球的总数多。(受前面评判方法的影响)

  生2:不公*,他们人还多呢。

  生3:第二组成绩好,因为他们组有投球冠军,刘杰一个人就投中9个呢。

  生4:一个人成绩好不代表全组人都好。

  生5:比较*均每人投中的个数就公*了。

  (学生若实在说不出来老师可参与进来。老师:同学们,大家听听老师的方法行不行,我们比较这两个组*均每人投中的个数呢?)

  在求*均每人投中的个数时,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1.移多补少;2.计算

  生:从8里面拿出1给6,那么这四个数都是7了,所以第一组*均每人投中7个。

  生:先求出投中的总数,再除以人数就求出来了:(8+7+6+7)÷4=7(个)

  生:(9+8+5+3+5)÷5=6(个)第二组投中球的*均数是6。

  生:第一组投进球的总数是4个人的总数,所以要除以4;第二组投进球的总数是5个人的总数,所以要除以5

  生:(1+3+2+3+2+6+4)÷7=3(个)

  师:能说说你怎么想的吗?

  生:先算出一周丢弃塑料袋的总个数,再用总个数除以天数,就是*均每天丢弃的塑料袋数。

  生:都是用总数/份数=*均数

  师:对,这就是我们求*均数的方法。板书。

  学生可能会有两种认识:1.认为就是每天丢弃塑料袋的个数;(教师可以让学生再次观察表格明确不是真实的数,从而认识*均数的特点。)2.认为不是每天实际的个数。

  会出现三种方法:1.移多补少;2.求*均数;3.把所有铅笔收到一起,再一根一根地分到笔筒里。

  生:(边演示边叙述)从多的里面拿出来放到少的里面去。每个竹筒放3根。

  生:把所有的铅笔都拿出来,再一根一根的依次分到竹筒里。

  生:用刚学的求*均数的方法来做。(3+4+2+5+1)÷5=3(根)

  导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90~91页的例1、例2及相关内容。

  导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计算简单的*均数的方法。

  2.感知*均数的范围。

  3.培养应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导学重点:理解*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均数的方法。

  导学难点:理解*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学生:收集自己的身高

  导学过程:

  一、预学--谈话导入

  师:期末考试成绩出来了以后,要想比较蓝鑫小组和长敏小组哪个小组的成绩好一些,怎么比较呢?

  生(预测):比较总分,看看哪个小组的总分高。

  生(预测):这样不公*,我们小组三个人,他们小组四个人。

  生(预测):应该比较*均成绩。

  师:对,应该比较他们两个小组的*均成绩。在我们数学的统计中,*均成绩也有一个名字,它叫做*均数。

  每年的四月七日是世界卫生日,环境卫生对我们的身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学校的环保小队利用周末的时间去收集了很多的废旧塑料瓶。出示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均数教案

  出示自学小贴士,学生独立完成:

  1、自己想办法找出这几位同学收集的废旧饮料瓶的*均数,你有几种方法来解决。

  2、这个*均数表示什么?它是不是实际每个人收集废旧饮料瓶的数量?

  3、*均数与这组数相比,你有什么发现?

  独立完成后组内做好分工,在组内交流,看谁说得好,看谁听得认真!

  二、互学--小组交流,展示点拨

  1、小组交流

  师:已经计算出来的同学,小组可以在小组里面交流一下你的方法,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做的又对又快!

  生(预测):可以通过画图表来解决,每个人先都画出11个,然后将剩下的8个*均分下去,每人就是13个了;

  生(预测):把他们每个瓶子用一个圆圈表示,再进行移动,使每个人的瓶子一样多为止,这样把小红的一个移给小兰,小明移两个给小亮,这样每个人就一样多了;

  生(预测):可以把所有的瓶子加起来,再*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均每个人收集的瓶子数量;

  2、展示点拨

  汇报预测:

  生1(预测):我们组认为可以移动瓶子,将小红移1个给小兰,小明移2个给小亮,最后每个人都是一样多;

  此时可展示移动瓶子的过程;

  生2(预测):我还有一种方法,可以把所有的瓶子加起来,再*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均每个人收集的瓶子数量;

  生3(预测):*均数就是把收集瓶子的总数*均分给4个人,每个人得到的数量。它不是实际每个人收集废旧饮料瓶的数量;(二年级学*的*均分的知识)

  生4(预测):*均数与这组数据相比,它不等于少先队干部收集废旧瓶的实际数量,(它比最大的数字要小,比最小的数字要大,居于这两个数中间)。

  师通过超链接小明下水游泳的问题,学生通过题可知*均数非实际数量,它大于一组数最小的数,小于一组数中最大的数。

  讲解:想一想:为什么要把小红的瓶子移给小兰?(小红的多,小兰的少)这样把多的移补给少的,让每个同学的瓶子数量同样多,我们叫这种方法为“移多补少法”(板书“移多补少法”)。我们还有一种方法,(14+12+11+15)÷4=52÷4=13(个),就是先求出这四个人收集的瓶子的总数量52(板书总数量),然后在除以总份数4人(板书总份数),13表示什么意思?他们每个人收集瓶子数量的*均数(板书*均数)。那么这个式子应该怎么表示呢?(*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归纳整理,总结方法:我们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和计算的方法都得到了*均数是13个。*均数的求法:(1)移多补少;(2)*均数=总数量÷总份数。*均数的特征:它比一组数据中大于最小的数,小于最大的数,它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三、评学

  1、巩固反馈

  我们首先回到可得开始的时候这几位同学的介绍他们的身高,现在我们能计算出他们的身高了吗?(生齐做,选代表回答他的解答过程)

  下面是5位同学为灾区小朋友捐书的情况。

  姓名

  杨欣宇

  王 波

  刘真尧

  马 丽

  唐小东

  本数

  8

  6

  9

  8

  14

  *均每人捐了几本?

  (8+6+9+8+14)÷5

  =45÷5

  =9(本)

  2、拓展提升

  哪一组的成绩好?

  第一小组口算成绩表

  姓名

  孙红

  丁晓

  周玉

  李丹

  合计

  正确题数

  14

  10

  11

  9

  44

  第二小组口算成绩表

  姓名

  张华

  王明

  赵雪

  合计

  正确题数

  10

  12

  14

  36

  第一小组:(14+10+11+9)÷4 =11(道)答:第一组*均每人做对11道题。

  第二小组:(10+12+14)÷3 =12(道)答:第二组*均每人做对12道题。

  3、评价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小结:*均数是一组数据*均水*的代表,我们可以用“移多补少法”和*均分的方法算出*均数是多少。

  在我们生活中,*均数无处不在,请你读一读下面的话:

  1.春节期间丽江旅游人数*均每天为3万人。

  2.丽江旅游收入*均每天为500万元。

  3.丽江今年三月份*均每天气温是15摄氏度。

  4.我校三年级学生*均年龄是9岁。

  5.我校三(1)班*均身高是120厘米。

  6.王老师家20xx年*均每月用电85千瓦时。

  7.西部最缺水的地区,*均每人每天用水只有3千克。

  附:板书

  *均数

  移多补少法:将小红移1个给小兰,小明移2个给小亮,最后每个人都是13个。

  *均分:*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14+12+11+15)÷4 =52÷4=13(个)

  5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均数的方法。

  2、理解*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使学生理解*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均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理解*均数

  1、周末,妈妈买了许多糖果,分给哥哥6颗,妹妹4颗,你对妈妈的做法有什么看法?你有什么办法让哥哥和妹妹分到的糖果一样多?是多少?

  2、老师(出示两个笔筒)分别装了27枝送给23个女同学,23枝送给23男同学,学生动手分:让女同学和男同学分的一样多。

  3、引入*均数象哥哥和妹妹分得一样多的5颗就是哥哥和妹妹分到的糖果的*均数。25枝就是男同学和女同学分的笔的*均数。

  4、学生讨论:你们喜欢刚才谁的方法?导入板书课题。

  二、探究体验

  1、出示情景图:说说老师和同学们在干什么?

  2、出示统计图:引导学生收集信息。

  3、引导学生运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利用这个统计图,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方法。

  4、提出问题:生活中,大家分头收集了许多矿泉水瓶,大家是怎样集中过来的?如果没有这个统计图,只是每个人汇报自己收集了几个?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这个小组*均每个人收集了多少个?

  5、小组讨论解决的方法并派代表交流,并说说13个就是*均数,那是不是说他们每个人都是收集13个呢?理解*均数是个虚的数。

  6、小结求*均数的方法。

  三、实践应用

  1、另外一个环保小组也收集了许多矿泉水瓶,小军收集15个,小伟收集16个,小朋收集12个,小新收集了13个,这个小组*均每个人收集了几个?请你算一算。

  2、根据统计表算一算,三年段*均每班踢几下?

  班级 三(1) 三(2) 三(3) 三(4)

  踢的次数 632 654 668 646

  3、生独立完成练*十一第2题。

  四、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你学到了什么新的知识?

  2、师总结。

  *均数 教学设计

  共4课时 总第23课时

  教学目标:

  1、体会*均数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和区别不同组数据的总体情况这一统计学上的意义。

  2、使学生认识统计与生活的联系,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3、巩固求*均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师出示一杯水,告诉学生这一大杯水大约600克,而后把这杯水分别倒入4个杯子中(每个杯子的水不同)提出:你们能求出这4个杯子的水的*均重量吗?

  2、学生动手解决,并交流解决的方法。

  3、六一节,老师带了许多糖果想送给大家吃,老师给奋飞组6人共分36块,给前进组8人共分了40块,给蓝天组5人共35块,你们认为哪一组的同学分到的糖果多?怎么解决?

  (1)组织交流解决的方法。

  (2)小结:象这种情况下,每组的人数不一样,不能直接拿总数来比较,而是要求出每组同学的*均数来比较。板书课题。

  二、探究体验

  1、出示情景图,告诉同学穿兰色衣服的是开心队,穿黄色衣服的是欢乐队。

  2、引导学生观察后猜一猜:你认为哪一队的身高高?并说说理由。

  3、出示统计表,组织学生收集有关数据,根据统计表估一估,欢乐队和开心队的*均身高分别是多少?并说说估的方法。

  4、同桌合作,一人求欢乐队的*均身高,另一个求开心队*均身高,然后比较哪一队高?

  5、组织交流计算的方法与结果。

  6、组织讨论:从刚才的这件事,你有什么发现?

  7、小结:*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三、实践应用

  1、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事要通过求*均数来解决问题。

  2、生独立完成练*十一第4、5题。

  四、全课总结

  1、通过本节课的学*,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问题需要帮助的吗?

  2、师总结。

  一.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会求加权*均数,并体会权的差异对结果的影响.

  2.理解算术*均数和加权*均数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利用它们解决一些现实问题.

  (二)能力训练要求

  1.通过利用*均数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2.通过探索算术*均数和加权*均数的联系和区别,发展学生的求同和求异思维.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点

  1.会求加权*均数,并体会权的差异对结果的影响,认识到权的重要性.

  2.探索算术*均数和加权*均数的联系和区别.

  三.教学难点

  探索算术*均数和加权*均数的联系和区别.

  四.教学方法

  探讨式教学.

  五.教具准备

  投影片三张:

  第一张:补充练*(记作8.1.2 A);

  第二张:补充练*(记作8.1.2 B);

  第三张:补充练*(记作8.1.2 C).

  六.教学过程

  Ⅰ.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在上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叫算术*均数和加权*均数,以及如何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均数和加权*均数.本节课我们继续研究生活中的加权*均数,以及算术*均数和加权*均数的联系与区别.

  Ⅱ.讲授新课

  1.例题讲解

  某学校对各个班级的教室卫生情况的考查包括以下几项:黑板、门窗、桌椅、地面.

  教学目标:

  1. 经历用*均数描述一组数据特征的过程,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体会*均数的意义,掌握求简单*均数的方法。

  2. 自主探究移多补少及先合后分的求*均数的方法,会估计*均数的范围,能灵活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求*均数的实际问题。

  3. 体会*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在运用*均数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应用意识,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重点:

  体会*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均数的意义,对一些简单事件做出合理的分析和判断.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学,自主学*:

  1.创设问题情境:

  师: 在光明小学举行的趣味运动会上,二年级第一小组的男女生进行了一场激烈的套圈比赛.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比赛情况.(课件演示,引导学生观察)

  a.问题:观察男女生套圈成绩统计图,从图中你知道些什么?

  b.设疑:你认为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

  c.说明:要想判断谁套得准一些,为了体现公*性,就要用到*均数.

  2.揭示课题:认识*均数明确学*目标:

  a.了解*均数的意义.

  b.掌握求*均数的方法.

  3.预*交流:

  [小组内简单交流对*均数含义的理解和求*均数的方法,提出质疑.]

  过渡:

  回归课前的疑问,让我们一起去探究有关*均数的问题.

  4.自主预学:

  a.男生队套圈总数:6+9+7+6=()个

  b.女生队套圈总数:10+4+7+5+4=()个

  思考:

  a.比较男女生套圈总数,这样比,你认为公*吗?为什么?

  b.怎样比才够公*?

  学情分析:

  [能否从男女生参赛人数上的不同去衡量.]

  二.小组合作探究:

  问题:

  1.怎样求男生,女生*均每人套中的个数呢?

  2.你认为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学法指导:

  a.明确总数份数和每份数三者之间的关系.

  b.根据求每份数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索求*均数的方法.

  三.展示交流,点拨提升:

  1.探究展示:

  学情预设:

  男生:6+9+7+6=28(个)

  28÷4=7(个)

  女生:10+4+7+5+4=30(个)

  30÷5=6(个)

  说明:7和6就是男女生套圈个数的*均数,它反映了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并不表示每个人套中的实际个数.


人教版*均数教学设计3篇(扩展4)

——《求*均数》教学反思优选【十】份

  *均数应用题对学生来说容易接受,而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因此,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去获取知识,我设计了一些情景教学,并且让学生在操作、分析、讨论中去获取知识。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我认为在教学中,创设良好、轻松、愉快、和谐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使学生进入良好的学*状态,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条件,因此,在导入新课时,我是让学生帮小明的妈妈解决一个难题引入,学生兴趣很高,积极帮小明的妈妈解决问题,从而引出求*均数的方法。

  二:让学生成为学*的主人,让课堂活起来

  新课引入后,学生已了解求*均数的方法,我再出示4个数86、100、96、94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均数,得出94后,再让学生讨论*均数94与四个数中的94表示的意义一样吗?从而使学生真正理解*均数的含义,然后再让学生计算自己收集的'连续4个月的水费、电费、电话费,再让学生预测下个月的用水用电情况,目的是让学生学会从复杂的情景中搜集、整理数据,教师选择了学生身边真实的数学问题,从而激发了学生开展研究的兴趣,促进他们主动学*。

  三: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完*均数后,我提问:“在现实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求*均数?”学生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说出了有很多地方用到求*均的问题,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让班内的“小百灵”给同学们唱歌,其余学生做评委,然后算出他的*均成绩,再让学生调查听课老师的年龄,这一设计,使同学们认识到现实生活当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是: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不够积极,准备的材料不充足,学生所学知识不扎实。

  *均数应用题对学生来说容易接受,而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因此,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去获取知识,我设计了一些情景教学,并且让学生在操作、分析、讨论中去获取知识。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我认为在教学中,创设良好、轻松、愉快、和谐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使学生进入良好的学*状态,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条件,因此,在导入新课时,我是让学生帮小明的妈妈解决一个难题引入,学生兴趣很高,积极帮小明的妈妈解决问题,从而引出求*均数的方法。

  二:让学生成为学*的主人,让课堂活起来

  新课引入后,学生已了解求*均数的方法,我再出示4个数86、100、96、94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均数,得出94后,再让学生讨论*均数94与四个数中的94表示的意义一样吗?从而使学生真正理解*均数的含义,然后再让学生计算自己收集的连续4个月的水费、电费、电话费,再让学生预测下个月的用水用电情况,目的是让学生学会从复杂的情景中搜集、整理数据,教师选择了学生身边真实的`数学问题,从而激发了学生开展研究的兴趣,促进他们主动学*。

  三: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完*均数后,我提问:“在现实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求*均数?”学生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说出了有很多地方用到求*均的问题,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让班内的“小百灵”给同学们唱歌,其余学生做评委,然后算出他的*均成绩,再让学生调查听课老师的年龄,这一设计,使同学们认识到现实生活当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是: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不够积极,准备的材料不充足,学生所学知识不扎实。

  课一开始,我用学生熟悉的跳绳活动来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都参与体验、搜集、整理数据的过程,并由此情境提出学生最关心的谁是“冠军队”的问题,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从中找出合理的评价方式,这样自然地引出课题,使学生感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大大激发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在探索新知时,媒体出示P42页例1的统计图,先让学生小组讨论:看了这幅统计图,你获得了那些信息?你是怎么发现的?(反馈时推荐一位同学介绍你们小组的学*成果。)

  小组汇报:教师把一根水*线移到数字11上,问:*均数会是这么多吗?教师继续把线往外移,移到数字12上,问:*均数会是这么多吗?把线继续往外移,移到数字14上,问:*均数会是这么多吗?把线继续往外移,移到数字15上,问:*均数会是这么多吗?这根线该移到哪个数字上最合适呢?谁能把我们这种移动的方法取一个名字呢?回答后再通过直观演示“移多补少”的过程,使学生对*均数的含义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此环节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理解*均数含义的同时提高了能力。在认识*均数的意义——求*均数——应用*均数。然后在学生已经学过“总数÷份数=每份数”的基础上得出求*均数的方法是“总数量÷总份数=*均数”。

  教学中,我培养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迁移类推能力,很注意学生在什么知识点上会产生思维障碍,就在这个地方解决,为了弄清例2怎样计算,让学生运用例1探索的方法,类推迁移,尝试做,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然后类推到“做一做”练*之中。

  积极引探,发挥两主作用。课标指出: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学时,教师通过积极的“引”,来激发学生主动地“探”,使教与学产生共振,和谐发展。教师出示例2时,问与例1相对有什么不同?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主动探索出:求*均数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归纳思维能力。

  精心设计练*。大纲指出:“练*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练*主要在课内进行,练*要有层次,有针对性,讲究方式,使全班学生都得到较多的练*机会等。”我在课堂练*中,除基本训练打基础外,还出示了“尝试题”,诱发学生学*的积极性,边算边讨论,成功地解答尝试题后,教师还根据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设计了三个层次的专项练*:

  1.基本训练。

  2.变式练*。

  3.游戏练*。

  为学生设计多层次的尝试思维情景,让学生看有所思,练有所想。

  加强了信息交流,促进尝试成功。尝试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是学生讨论,是在学生获得自己的努力结果之后进行的生动活泼、独具一格的“语言和思维训练”,这种讨论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情感上得到交流和满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发展学生思维,加深理解教材。我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三次学生讨论,教师根据学生输送的信息,针对学*新知识的缺陷,作画龙点睛式的讲解,确保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与此同时,我也参与讨论,及时了解情况,并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进行针对性的讲解,以“教”促“学”,“学”中有“教”,密切了教与学的关系,保证了尝试成功。

  《求*均数》这节课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来上,基本上就是按照:出示例题、分析条件问题、引导列式计算、总结规律:总数÷份数=*均数。这样的一节课下来,孩子们对数量关系式:总数÷份数=*均数掌握得非常熟练,解题正确率也很高。但是这样的教学,忽视了孩子对*均数的认识和理解,为什么要学**均数?它是怎么产生的?它有什么特点和作用?生活中什么地方要用*均数?这才是孩子们所关心的感兴趣的问题。我在设计这节课时,从孩子的发展出发,以孩子的发展为本,为孩子提供了适合他们发展的空间。这节课的设计与传统课有以下不同:

  一、目标的着眼点不同。

  这节课着眼于经历、体验、感受*均数的产生,理解*均数的本质意义,关注的是学*过程,让孩子学会思考,学会解题的策略,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呈现方式不同。

  这节课让孩子在数学活动中学*,体验*均数产生的过程。在经历*均数产生的过程之中,自然而然地理解了*均数的本质意义,学会了求*均数的方法,然后再去用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感受*均数在生活中的作用,体验学*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三、教学方式、学*方式不同。

  现在的课是让孩子在活动中“做数学”,给孩子提供大量的讨论合作、独立探索、实践操作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孩子们在“做中学”。

  四、师生交往方式不同。

  现在的课堂不只是师生互动,更有生生互动,老师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参与到孩子的学*活动中去,成为学生学*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孩子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思维自由发展,不仅学会了知识,形成了能力,同时学会了与人合作,与人交流。

  五、应用形式不同。

  今天的教学注重结合生活实际,让孩子解决身边的、有趣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学生学得有味道,不枯燥。孩子们用*均数的知识成功地解决了这些实际问题,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这才是我们的教学目的之所在。

  总之,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我们老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给孩子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要变听数学、看数学为做数学,关注孩子在数学活动中学*,关注孩子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关注孩子对学*过程的经历和体验。教师要关注孩子知识技能的学*,更要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给孩子以富有个性的评价,激励孩子学*数学的信心。这样我们的数学将不再枯燥,让我们的数字会跳跃,图形会唱歌,我们的数学从此富有生机,充满乐趣。

  《*均数》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具备一定收集和整理数据能力基础上,从生活实例出发,让学生充分产生求*均数的需要,进而自主探究*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均数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实际问题,体验运用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中我突出了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什么是*均数,注重引导学生在统计的背景中理解*均数的含义,在比较、观察中把握*均数的特征,进而运用*均数解决实际问题,了解它的价值。

  对于这节课教学我有以下几点反思:

  1、注重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能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如:我们班男生*均身高143厘米、女生*均身高140厘米等,引出143厘米、140厘米都是*均数、从而激发了什么是*均数即怎样求*均数的需求,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保持浓厚的兴趣,感悟到数学源于生活,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给学生充足的探索空间。 在寻找求*均数的计算方法时,给学生留出了充足的探索空间,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索和交流,教学时,我利用教材中收集矿泉水的情境,提出问题,虽然每个同学收集的瓶子数不一样,但如果假设每个同学都收集了同样多个,该怎么办?学生积极探索,想出了精彩的解决方法,“移多补少法”和计算等数学思维方法,接着,我又创设了比较两队踢毽子的情境,该怎样比较两队的成绩?让学生猜想,出现不同意见,引起学生认知冲突,学生在独立探究的基础上,在小组再交流自己的想法和理解,最终探索出用*均数来比较。从而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每个学生的学*主动性,使他们参与到教学的每个环节,真正成为学*的主人。

  3、加强学生对*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的理解。 教学中既重视“*均数”的含义和求法,更重视*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和作用。在学生已经学过“总数÷份数=每份数”的基础上得出求*均数的方法是“总数量÷总份数=*均数”。

  整节课由具体到抽象,由模糊到清晰,并在讲解方法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渗透:*均数处于一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能反映整体水*,但不能代表每个个体的情况。这样一来,学生对*均数这一概念的认识显得更为深刻和全面。

  存在问题:

  1、过于重视概念的教学。在教学*均数的过程中,我对它的概念和意义的教学太多,反复讲解什么是 *均数,*均数有什么作用,却忽略了本课的重点内容那就是*均数的求法。

  2、学生对于*均数的应用掌握的不好 学生对*均数是反应一组数据的*均值或总体水*,理解的不够深。

  总之、在以后的.备课中,我将仔细的研究教材,选择适合本班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有效提高课堂的效率。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了解*均数的意义,体会学**均数的必要性,学会求简单数据*均数的方法。这部分内容在小学阶段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为今后学生学*复杂的统计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生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对未知世界已不是单纯的好奇,而是充满着猜想和探索。因此在本节课中,力争为学生提供积极参与、合作探究的学*环境。鼓励学生明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接受他人的思想,让观点交锋。让智慧碰撞,让学生从中体验学*数学的快乐与成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感悟*均数的意义,构建*均数的概念,探究求*均数的多种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对数据分析结果做出简单的推断和预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渗透移多补少等数学思想方法,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求*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策略:

  1.教学方式:教师采用激趣创设组织引导的方式教学本节课。

  2.学*方式:让学生在自主探索观察发现合作交流实践应用的学*过程中自主学*。

  3.评价方式:本节课运用了多元化的评价手段,促进了学生主动学*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的兴趣,使他们建立了自信心。

  4.教学手段:本节课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课件会极大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加大课堂的信息容量,从而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首先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电脑出示姚明的照片。)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姚明。)你们对姚明有哪些了解,谁愿意说说?

  生:姚明身高2.26米。

  生:他在美国NBA打篮球。

  师:你们知道得真多!姚明哥哥,自从加入美国NBA之后,凭着自己的不懈努力,现在已经成为世界篮球巨星。姚明哥哥技术全面。尤其是罚球百发百中。(课件出示。)

  师:小朋友们,这又是谁?(蓝猫。)它带着好朋友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虽然它们个子矮,但特别不服气,一定要与姚明队比比谁的投篮技术好。同学们,你们愿意当裁判吗?(愿意。)那好你们来评判一下两个队哪个队投篮更准!

  二、合作探究,建构模型

  (一)创设情境

  师:继续来看大屏幕,这是两个队在相同的时间内投篮的情况,姚明队只有4人,投中篮球的数量分别是:1号队员投中6个,2号队员投中4个,3号队员投中6个,4号队员投中8个。蓝猫队则派5个。前来应战。谁能介绍蓝猫队每名队员投篮的情况?

  生:蓝猫队1号队员投中5个,2号队员投中6个,3号队员投中5个,4号队员投中4个,5号队员投中5个。

  师:你们静静地思考一下,哪个队投篮更准呢?请说明理由。

  生:我认为蓝猫队投中的总数多,投中25个,姚明队投中了24个,所以蓝猫队投篮准。

  师:有多少同学和他的想法一样?

  师:谁还有其他想法?

  生:投中最多的队员在姚明队,他投中了8个,姚明队投篮更准。

  师:还有其他想法吗?

  生:应该看*均每个队员投中几个球。

  师:谁和他想的一样,请举手。

  师:通过你们的总结,要比较哪个队投篮准,有这样3种情况:第1种,比较投篮的总数。第2种,一个人投中的多,就代表整个队伍投得准。第3种,求*均每个队员投中多少个篮球。

  师:有的同学认为,在人数不同的情况下,比较哪个队投篮准,比较总数就行,你认为合理吗?为什么?

  生:不合理,人数不同,人数多的占便宜。

  师:还有的同学认为,一名队员投得多,就认为该队投得准,你们有什么想法呢?

  生:一个人的表现,不能代表整个队伍的情况。 师:这两种方案都不行,在人数不同的情况下,比较哪个队投篮投得准,谁知道怎样比较才合理呢?

  生:求*均每个队员投中多少个篮球。

  师:同意吗?

  生:同意。

  (二)探究*均数的方法及意义

  1.探究*均每个队员投中个数的两种方法。

  师:接下来,我们就研究怎样求*均每个队员投中多少个篮球。

  师:课前老师给同学准备了学具,同学们可以借助学具小组合作,也可以用计算的方法,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方法进行研究。

  师:谁愿意汇报,汇报时先说出你们采用的方法,然后再讲怎样求的。

  生:我用的是摆学具方法,把多的部分放到少的那里,这样就求出了姚明队*均每个队员投中6个,蓝猫队*均每个队员投中5个。

  师:小组分工明确、操作熟练,通过把多的移给了少的,很快地求出了*均每名队员投中了多少个篮球,谁来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板书:移多补少。)

  师:还有的同学用的是计算的方法,请这两名同学讲讲他们是怎样求的。

  师:看来求*均每个队员投中多少个篮球,有两种方法:(1)是用操作的方法;(2)是用计算的方法。当然解决问题时,我们要针对不同的实际情况选择最恰当的方法。

  2.揭示*均数。

  师:哪个队投篮更准呢?(姚明队。)

  师:姚明队的6个,蓝猫队的5个,这两个数分别表示什么?这两个数还有新的名字吗?(板书:*均数。)

  师:原来姚明队、蓝猫队每名队员投中的不一样多,由于把多的补给了少的,这样每个队员投的一样多吗?(一样多。)这个6和5是每个人真正投中的数量吗?(不是,这是两个队投中的*均值。)

  3.初步理解*均数的意义。

  师:刚才我们用求*均数的`方法解决了两个队谁投篮投得准的问题。生活中,很多地方用到了*均数,老师这准备了一些数据:

  (1)小刚、小红、小华、小军4个人的*均年龄是10岁。

  (2)哈尔滨师范附小三年一班男同学的*均身高是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不服气的蓝猫—《求*均数》教学纪实与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不服气的蓝猫—《求*均数》教学纪实与反思138厘米。

  (3)王明期中考试数学、语文、英语的*均成绩是98分。看到这条信息你们能知道什么?(最后屏幕打出实际成绩100分、98分、96分。)

  师:看来*均数并不一定代表实际数量,*均数应在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

  师:想一想在生活中你遇到了哪些*均数,谁来说一说?(学生自由发言。)

  师:你的资料在哪里找到的?

  师:通过网络查找资料学*数学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我们应该向他学*这种方法。

  三、解释应用,内化升华

  师:蓝猫队没有姚明队投篮准,但特别不服气,它们用刻苦训练来提高技术,你们看(课件出示。)

  1.观察蓝猫队前4天投中篮球情况统计图,请你们计算出*均投中多少个?你们先猜测一下,*均数应该在哪两个数之间?大概是多少?谁来说?(出示课件。)

  生:在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应该是200。

  师:你们猜测得对不对呢?我们把第一张答题卡拿出来,自己验证一下。

  师:谁愿意拿着你的答题卡到前面来汇报?

  师:谁愿意来评价一下这名同学的汇报?

  师:你能发现同学的优点,这也是你的优点。

  2.蓝猫队员骑自行车训练体能,观察统计表,求*均数。

  师:蓝猫队不但天天练*投篮,而且天天加强体能训练。我们一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

  师:同学们把第二张答题卡拿出来。独立完成。

  师:谁愿意来汇报?

  3.蓝猫队队长看到队员们刻苦训练,它为队员们每天买矿泉水,但是账单被小蓝猫不小心弄污了,你能帮它们算出第4天买了多少瓶水吗?(课件出示。)

  师:根据前3天饮用矿泉水的数量,你估计第4天饮用了多少瓶水?

  师:你们估计得对不对呢?把第三张答题卡拿出来,小组先讨论,然后解答验证。

  师:根据这4天饮用矿泉水的数量,你能知道什么?

  师:小蓝猫们认识到自己的差距,进行了刻苦的训练,在这里我们共同祝愿它们取得优异成绩,好吗?

  四、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你们能根据今天学*的知识来求小组同学的*均身高吗?那你们知道自己的身高是多少厘米吗?先把每个同学的身高填在统计表中,然后再求小组同学的*均身高是多少厘米?只列式不计算。(学生汇报。)

  师:回家后把结果计算出来,计算有困难的可以利用计算器来帮忙。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小组之间自主研究、合作探索,学会了用移多补少法和计算法解决生活中有关*均数的问题。

  反思:

  求*均数一课的教学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发展,关注学生对学*过程的经历和体验。综观全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1.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整节课以不服气的蓝猫这一主线贯穿全课的始终。首先,教师利用姚明队和蓝猫队哪个队的投篮更准一些?这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为学生的认知冲突搭建辩论的*台。其次,在学生感受到了*均数产生价值的基础上,引领学生探究求*均数的方法,升华、感悟*均数的本质意义。最后,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突出了*均数的统计意义以及应用价值。整节课的设计巧妙、自然地利用具体情境将数学知识融会贯通,既注意知识间的环环相扣、逐步深化,又注重根据学生的学*实际及时指导,提高了教与学的有效性。

  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讨论合作、自主探索、动手操作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亲身经历、体验、探索学*求*均数的过程,渗透了移多补少、估算、推测等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每个学生都在愉悦、宽松的氛围中实现知识、技能的内化,促进理解力、探究力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步发展。

  3.注重基本知识的落实。

  本节课重视学生对*均数意义的理解与强化,当学生算出*均数之后,重视引导学生理解6和5表示的是什么?5是指蓝猫队每个队员都投中了5个球吗?在教师持续质疑之下,学生能够比较直观地感受、体验到这两个数并非指每个队员实际投篮的个数,而只是代表着一个队的*均水*。在后面教学中又增添了让学生估测蓝猫队前4天*均每天投中多少个篮球。学生在估测活动中感受到了*均数的取值范围。至此,可以说学生对*均数概念的理解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人教版*均数教学设计3篇(扩展5)

——《*均数》的教学反思范本5份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我经常采取的方法就是在学生出现错误时,采取马上制止或立即纠正的方法,今天我才意识到这样做忽视了错误的价值。如果有意识地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困惑点,把学生出现的错误进行灵活处理,巧妙设计,将错误转化成有助于课堂教学的素材,能使课堂变得更精彩。

  今天课堂上做了这样一道练*题:某工厂第一季度卖出20台机器,第一季度卖出20台机器,第二季度卖出28台机器,第三季度卖出32台机器,第四季度卖出16台机器,算出一年中*均每月卖出多少台。学生出现了24和8两种结果。我让同学板书出这两种情况,学生纷纷要求发表自己的意见。紧接着,我把两种不同意见的学生分成两种,讨论出向对方提的问题,并进行辩论。另一组同学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所以我认为,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我们应该以积极主动应付的理念和策略,将学生的错误转化成一种可以开发的重要课程资源,通过精心设计、诱导,促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得到进一步发展。

  教学要求:

  1、通过练*,进一步巩固求*均数的方法。

  2、使学生在运用*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重点:

  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统计。

  教学过程:

  一、理解*均数意义

  “1”:说一说题目说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均水深140厘米是什么意思?是不是处处水深140厘米?

  (不是,是有的地方比140厘米深,有的地方比140厘米浅)

  “2”:自己看题,同桌讨论。

  全班交流:

  你认为哪些*均数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为什么?

  (1、3合理,2不合理)

  二、求*均数的练*:

  1、“3、4、6、7”题。

  “3”:从表格里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独立解答(1)、(2),全班交流。

  看了这张表格,你还想到了什么?你还能向大家说说哪些(1)和(2)题没能介绍的`情况?

  “4”:

  (1)先算一算三年级*均每组植树的棵数。

  假如今天算出的*均数是11棵,不计算,你能不能判断它是错的?为什么?

  假如是6棵呢?为什么?

  看着这张统计图,你能不能给出*均数的范围?

  (2)哪些小组植树棵数比*均棵数多?哪些比*均棵数少?

  “6”:(1)同桌讨论,可以怎么估计?

  介绍自己是怎么估计的。

  (选取6个数据中处于较中间位置的一个,再看看其他的移多补少后是否和它较接*,进行调整,学生有合理的方法也应给予肯定)

  (2)你还能说出这个小组同学身高的哪些情况?

  “7”:独立练*。

  “你还发现什么?”尽量让学生从多角度说一说。

  2、“5、8”题。

  “8”:先说一说这一题的解决过程。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调查、记录、解答问题。

  “5”:课堂上老师指导说清要求,课后学生完成。

  三、“你知道吗?”

  举例:歌唱比赛,评委给一位歌手打分:47、78、80、81、82、82,如果不去掉一个最低分和一个最高分,那么这位选手的最后得分为?

  学生计算:(47+78+80+81+82+82)÷6=75

  去掉以后,是多少呢?

  学生计算(78+80+81+82)÷4 约为80分

  看一下评委给的打分,大部分是在80分左右,75分不能真正反映这个情况,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是有一位评委打分过低,所以为了保证最后的结果更客观、公*、合理,一般在评比打分时,会去掉一个最低分和一个最高分。

  教学后记:第一题学生讨论十分激烈,最后还是得出了结论,下水是会有危险的,因为深水区可能会超过145厘米。由此强调,*均数在最大数和最小数的中间。

《*均数》的教学反思

  *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它非常抽象。新教材较重视让学生在理解*均数的意义的基础上再应用于实际。基于这一点,我在设计中突出了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为什么要学**均数,注重选取学生熟悉的教材引导学生在统计的背景中理解*均数的含义,在比较、观察中把握*均数的特征,进而运用*均数解决问题,了解它的价值。

  本节课我从学生熟悉的'妈妈给两个孩子不公*的分铅笔引入,让学生感受到分东西要公*,生活中很多时候需要*均分,即感受到*均数产生的需要。

  在第二个层次如何得到“*均数”,我则采取让学生自己在分铅笔的过程中发现“移多补少”和“先求总数,再重新*均分”这两种不同的方法。从课堂效果看,还是不错的,孩子们很快就想到了这两种方法。

  “*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是教学的难点,因此我就选取学生熟悉的各门学科的考试分数来进行教学。教学时不仅让他们理解“*均分”是如何计算出来的,让他们体会到*均数是一个“虚”的数,再此基础上我又进行了拓展延伸——已知三门学科的*均成绩及其中两门学科的成绩,让学生计算出剩下一门学科的分数。因为这个例子学生非常熟悉,所以很快他们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人教版*均数教学设计3篇(扩展6)

——*均数教学课件汇总5篇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42~45页。

  教材分析:

  *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它非常抽象。以往在教学*均数的概念时,教师往往把教学重点放在*均数的求法上。新教材更重视让学生理解*均数的意义。基于这一认识,我在设计中突出了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为什么要学**均数,注重引导学生在统计的背景中理解*均数的含义,在比较、观察中把握*均数的特征,进而运用*均数解决问题,了解它的价值。

  教学目标:

  1.知道*均数的含义和求法。

  2.加强学生对*均数在统计学上意义的理解。

  3.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生活中有关*均数的问题,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均数的实际意义,掌握求*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均数的实际意义。

  教学方法:悟学式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预*思考:(感动、感觉)

  《课前小研究》

  1. 整理自己家里的书架,怎么使每层书架上的数一样多?

  2.2人1个小组比赛跳绳,并记下每个人跳的次数,和另一个小组比,说说哪个小组赢?

  二、问题讨论:课前小研究的交流与汇报(感知)

  师:昨天,蒙老师给大家布置了课前小研究,请各小组拿出来,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师: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这2小题?

  【设计意图:“悟学式教学”中强调了学生的课前预*与汇报交流的重要性,让我们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全面依靠学生。因此,我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了课前小研究环节,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等途径,丰富*均数的相关知识,感知*均数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并通过交流汇报,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教材分析:(感悟)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谈话引入:(出示幻灯教师家的书橱)现在我的书架上上层有12本书,下层有10本书,我想请同学帮忙,重新整理一下,使每层书架上的书一样多。

  2.感知

  (1)学生思考,想象移的过程。

  (2)教师操作并问:现在每层都有11本书了,这个11是它们的什么数?

  (3)师:像这样把几个不同的数,通过移多补少,先合并再*分等方法,得到的相同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均数。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均数”这个新朋友,好吗?

  (板书:*均数)

  【设计意图:从现实生活导入,自然引出*均数概念,并巧妙渗透了*均数的区间范围,让学生初步感知*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并不表示一个实际存在的数量,为后面深化对“*均数”意义的理解和把握作好预设。】

  (二)探究新知

  1.理解含义,探求方法。

  提出问题:小组合作按要求叠圆片,第一排叠2个,第二排叠7个;第三排叠3个。

  师:看着面前的圆片,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我想使每排的圆片同样多?

  师:是个好问题!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来研究怎样才能使三排圆片同样多。先动手活动,再互相说说法。

  小组活动讨论。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索的热情。】

  汇报交流。

  生1:我们先从7个里拿出1个给3个,再从7个里拿出2个给2个,这样每排的圆片就同样多了。

  生2:我们是以最少的一排2为标准。从7个里拿出5个,再从3个里拿出5个,然后把这6个*均放到三排,每排放2个,和原来2个合起来,每排都是4个,也同样多。

  师:不管怎样移,我们都是把个数多的移给个数少的

  请你想一想:在刚才移动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的规律?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从不相等到相等

  小结:像这样,在总数不变的前提下,几个不相同的数通过移多补少变得同样多,同样多的那个数就是原来这几个数的*均数。

  【设计意图:“*均数”与“*均分得的结果”是不同的概念。*均分得的结果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量,而*均数只是一个表示中间状态的抽象数量,这里又一次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均数”的实际意义。】

  2.初步应用,内化拓展。

  师:刚才同学们用各种方法示出了*均数,请你选择最喜欢的方法,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出示:7,3,6,4的*均数是多少?)

  生1:我是这样想的(7+3+6+4)+4=5,所以7,3,6,4,的*均数是5,我在加的时候还用了凑十法。

  生2:我是从7拿出2给3;6拿出1给4,通过移多补少得出7,3,6,4的*均数是5。

  出示幻灯:身高情况

  先估计一下*均身高大约是多少?(148,147,149,……)算一算,比较一下估计准不准,谁先算好自己上来写到黑板上。

  生1:我是这样想的,152拿出3个给146,151拿出2个给147,那么这组数据的*均数就是149。

  生2:我是这样想的,这列数从146到153,里面少148与150,148与150的中间数是149,所以这些*均数是149。

  【设计意图: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学*情境,让学生主动进行观察、估计、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教学活动,及时内化了各种求*均数的方法,鼓励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三)拓展练*

  1.应用一。

  小组活动:拿出准备好的调查表,先用计算器求出*均数,再互相交流看法与观点。(调查表有小组成员的体重,身高,家里*几个月的电话费、电费,上周的气温情况等)

  交流反馈。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搜集,整理数据,并求出*均数,使学生体令“*均数”反映的某段时间内具有代表的数据,在实际的数据,在实际生活、工作中人们可以运用它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计算器的引入,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2.应用二。

  请用计算器帮这位小选手算算最后得分。

  生1:最后得分(84+70+88+94+82+86)÷6=84(分)。(大部分学生表示赞同)

  生2:我不同意,我认为应该去掉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最后得分(84+88+82+86)÷4=85(分),这样才公*、合理。

  师:这种求*均数的方法,你有没有在哪里见过?(奥运会、电视比赛等)为了使比赛更公*,通常在比赛中采用这种方法求*均数。

  【设计意图:结合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展开交流、思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深刻认识到数学的价值与魅力。】

  3.应用三。

  师:星期天,小丽高高兴兴去学游泳。她碰到一个难题,原来游泳池的水*均深是126厘米,小丽身高134厘米,她在这个游泳池中学游泳会有危险吗?

  □会 □不会 □可能会 □可能不会

  (1)把自己的想法与同桌交流。

  (2)指名说说(3个)

  (3)学生评价。

  师:*均水深只是一个代表数,他的实际水深并不知道,可能比126厘米高,可能比126厘米深,也可能正好是126厘米,我们在对待实际问题时就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对待。

  【设计意图:深化了学生对“*均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验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提升了他们数学交流的能力。】

  (四)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问题吗?

  (五)课外延伸

  推荐作业:1、现在你对教师上课开始的问题“我们班的*均身高是多少?”

  能解决吗?这一问题就留给大家课后去解决。

  【设计意图:呼应开头,并通过课外实践活动延伸,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反思:

  悟学理念提出,学*目标应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的学*过程”,指出“五感”是一个循环的过程。课堂设计应由“给出知识”转向“引起活动”得到“感动、感觉、感知、感悟、感恩”。从本节课的教学可知,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储备了“*均数” 的相关知识,因而我就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去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注重学生的课前小研究,让学生借助各种资源——同学的互助等,进行自主的探究学*,主动建构关于*均数的知识体系,让学生在学*中获得自信、科学态度和理性精神,实现教学的发展功效和育人的本质功能。

  悟学理念认为,要让学生获得知识经验和发展,就必须教他们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新课程改革也视学*为“做”的过程、“经验”的过程,凸现学生学*的实践性特点。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不是把教材内容的移植和照搬,而是进行了创造加工,将教材内容变成学生自己去学*、去研究、去感悟的活动内容,并把它纳入到学生的“生活世界”中加以组织,这才是我们在当前设计教学时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

  教学目标:

  1.在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并通过进一步的操作和思考体会*均数的意义。

  2.能运用*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数感。

  3.在生活中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渗透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均数的意义和求*均数的方法。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