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论》教学设计通用10篇

首页 / 教学设计 / |

  《过秦论》教学设计 1

  【目的要求】

  1、了解课文涉及的古代思想政治观点:贾谊的反对**、提倡仁政的观点,这种观点同西汉初期提倡“与民休息”政策的关系。

  2、学*从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角度,运用历史资料,提出中心论点的方法。

  3、重点理解文言文翻译的要领并培养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4、掌握本课的文言实词。

  5、体会本课叙事时极力铺张渲染,议论时使用对比论证的写作特点。

  【要点难点】

  1、本文选自《新书》,个别字句从《史记》和萧统《文选》。《过秦论》是贾谊的议论文的代表作。原文共有上、中、下三篇,本文是上篇。“过秦”即“言秦之过”,指出秦亡国的过失。论,一种文体,古文中的所谓“论”,是论断事理,它包括论政,论史等文字。

  《过秦论》是史论,文章总论了秦的兴起,灭亡及其原因,鲜明地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其目的是提供给汉文帝作为改革政治的借鉴。文章气势磅礴,笔力雄浑。大量运用对比、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手法,秦兴秦亡波澜起伏,那力透纸背的说理,那援引史实的分析,那酣畅淋漓的铺张渲染,使文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2、作者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生。少时即以博学能文称于郡中,二十余岁召为博士,曾做太中大夫。他主张政治改革,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重视农业生产,以巩固封建国家。他的改革主张遭到一些贵族和大臣的打击、诬陷,死时仅33岁。贾谊的文章气势雄伟,畅达,辞赋以《吊屈原赋》、《鵩鸟赋》为最。政论文以《过秦论》、《论积贮疏》等文章脍炙人口。后人编纂了他的政论文集《新书》十卷。

  3、本文结构特点采用逐层推进法。在用占全文大半的四段篇幅叙述秦国由弱而盛,又由盛而亡的史实后,在篇末点明论点。论点的出现不仅水到渠成,势成必然,而且在以上史实的对比中更加清晰,突出。

  4、本文基础知识点:

  ⑴ 注意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中心论点的正确理解。特别是第五自然段对比分析处应认真理解。其几项力量的对比是:陈胜<九国<秦国<秦朝。但“一夫作难而七庙隳”,强秦亡于陈涉,其结论推出中心论点。这种顺理成章,极有说服力的写法应仔细体桧。

  ⑵ 注意到一词多义词的正确理解。特别是:亡、制、兵、策。

  ⑶ 掌握以下词类活用的词:*、囊、弱等。

  【写作背景】

  汉文帝时期,是封建时代的'所谓“盛世”,即旧史家艳称的“文景之治”的前期。这时,由于秦末衰敝的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得到相对安定,社会呈现出繁荣的景象。但是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加,统治阶级中“淫侈之俗,日日以长”(贾谊《论积贮疏》),权贵豪门大量侵吞农民土地,逼使农民破产流亡,“卖田宅,鬻子孙”(晁错《论贵栗疏》),以至“易子而咬其骨”(贾谊《论积贮疏》)。同时,刑罚苛重,民不聊生。汉文帝“外有轻刑之名,内实**”(《资治通鉴》卷十五),表面上废除肉刑,实际上只是改换一些**的名目而己。苛重的压迫剥削和酷虐的刑罚,使阶级矛盾日渐激化。而汉文帝周围一些权贵却对此视而不见,麻木不仁,说什么国家“已安已治”。这使得怀有改革时政抱负的贾谊深为不安。为了向汉文帝说明政治形势的严重性,他从关乎汉王朝兴亡的角度,写了著名的《陈政事疏》,又名《治安策》,从正面论析时势,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同时还写了《过秦论》,通过论史讽喻,委婉地批评当时的政治,用秦王朝灭亡的教训,振聋发聩(kuì愧),以引起汉文帝及上层统治者的警觉。

  【作者简介】

  贾谊(前200~前168)汉初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河南郡洛阳人。十八岁便以饱读《诗》《书》、善写文章名扬郡中,为郡守吴公召于门下,后荐于汉文帝,任博士,年仅二十余。参与朝政议论,见识超群,一年间越级升为太中大夫。因建议改定制度法令及命列侯就国,遭到守旧派周勃,灌婴等人谗害,被贬为长沙王太傅,抑郁悲愤,写出著名的《吊屈原赋》和《鹏鸟赋》。数年后召回长安,任梁怀王太傅。先后多次上疏,提出重农业、行仁政、削弱诸侯势力、制服匈奴侵扰等重要政见和具体措施。后梁怀王堕马死,谊忧伤哭泣年余,亦死,年仅三十三岁。

  贾谊在政治上有远见卓识,能洞察隐微,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能抓住当前社会主要问题、预见未来隐患,作出精辟分析,提出有效对策。如《过秦论》《治安策》(又名《陈政事疏》)《论积贮疏》、等名文都显示出他卓越的政治见解和对国家大事极其关切的激情。

  。故刘向把他比为古之伊尹、管仲。在思想上,以儒家思想为主,主张国家应以民为本,施行仁政,重视礼乐,严明等级;同时也杂有法家运用法术势,力主中央集权,削弱诸侯权势和道家的貌似旷达实为消极等思想。这些反映到他的政治主张上是积极进步,富有进取精神的,而在对待个人不幸遭遇方面则表现为悲观失望。贾谊散文开两汉政论风气之先,扣紧时代脉搏,篇篇针砭时弊,说理透辟晓畅,深刻犀利,言词激切,理足气盛,如《论积贮疏》《治安策》等是;而《过秦论》更以铺张扬厉,排比渲染、词采绚丽见长。影响所及,非但两汉,下及唐宋奏议,骈文莫不受其遗泽。故鲁迅评为:“惟谊尤有文采,而沈实则稍逊,如其《治安策》《过秦论》……皆为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汉文学史纲要》)贾谊政论见《新书》,原五十八篇,今本五十六篇。清王耕心《贾子次诂》和《贾谊集》(上海人民出版社)搜集贾谊散文,赋作较完备。

  【段落大意】

  依课文分为五段:

  第一段,交代秦的地理优势,政治雄心;概述商鞅变法与张仪连横的情况以反西河之战

  首告大捷的情况:总的是写秦孝公的功业,他为秦的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段,主要是写秦惠文王、秦武王与秦昭襄王的功业。

  第三段,总写秦始皇帝的功业,即其统一天下的势如破竹和巩固天下的各种措施。

  第四段,总写陈涉起义的情况及其亡秦的结果。

  第五段,归纳作结: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主题思想】

  望汉王朝借鉴秦亡教训:

  贾谊在这篇文章里论述了秦朝兴衰的原因。他这样做,是希望汉文帝以秦朝为借鉴,施行仁义,以免蹈秦朝的复辙。这是贾谊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的立场,为他们谋画“长治久安”之道,事实上只能是一种幻想。但是这篇文章表现出贾谊对农民起义的力量和意义有所认识,写出了他反对统治者施**于人民。这些地方都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写作特点】

  1、叙事铺陈对比:

  用叙事来说理,可以说是本篇最大的特点。作者用千把字的篇幅概括了从秦孝公到秦亡国这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概括地说明了秦之由盛而衰的全过程和主要现象,同时还贯穿了作者本人的观点来说明其所以兴衰的关键所在。这就帮助我们对这一段历史事实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因此我感到,要想写好说理文,必须在善于叙事的基础上来说理才行。所谓在说理文中的善于叙事,还同一般叙事文不一样,要善于概括事实,善于描写事物的大的、总的、突出的方面,善于勾勒整个历史发展的轮廊等等。只有这样,只有通过这种叙事的特定手法,以此为说理的基础,才可能有把握说服读者。我们说,写好说理文,主要是靠“论”和“断”。“论”不能是空论,必须要根据事实立论,即所谓“摆事实,讲道理”,道理是根据事实来讲清的。“断”也不能是武断,必须从大量事实中抽出令人信服的结论来,才是精确的判断。《过秦论》就恰好有这个特点。他把大量事实摆出来,结果道理可以不讲而自明,或少讲而大明。

  2、本篇所具有的另一特点:贾谊在用写赋的手法来写说理散文。写赋是需要铺张和夸大的,贾谊写这篇文章可以说通篇都采用了这种手法。比如第一段“有*卷天下”四句,“*卷”、“包举”、“囊括”、“并吞”等词,基本上都同义;“天下”、“宇内”、“四海”和“八荒”,也都是同一个意思。同一个意思而一连写上好几句,既有排比又有对仗,这就是写赋的夸张手法。下面第二、第四、第五等段中,都有类似的句子;不胜枚举。所谓'铺张扬厉',主要就是指的这一类句子。这样,气势自然就充沛了,自然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笔锋锐不可当,咄咄逼人,读起来有劲头,有说服力,而且有欲罢不能之感。

  3、这篇文章所具有的第三个特点,即作者用全篇对比到底的手法写出了他的论点。对比手法并没有什么希奇,而本篇精采处却在于作者用了四个方面的对比:即秦国本身先强后弱、先盛后衰、先兴旺后灭亡的对比;秦与六国的对比;秦与陈涉的对比;陈涉与六国的对比。几种对比交织在一起,结构自然宏伟,气势也自然磅礴,话也显得更有分量了。主客观形势的不同,强弱盛衰难易的不同,都从几方面的对比中显现出来。

  【作业练*】

  基础知识及其运用:

  一、字词

  1、下列加黑字注音不全对的一组是( )

  A、召滑(shào) 鞭笞(chī)藩篱(fān)

  B、墨翟(dí)谪戍(zhé)絜(xié)

  C、铦(xiān)隳(huī)逡巡 (quān)

  D、牖(yǒu) 棘矜(qín) 锋镝(dí)

  2、书写全对的一组是( )

  A、度长契大 嬴粮景从 云集响应

  B、瓮牖绳枢 同年而语 价值连城

  C、鉏耰棘矜 摄足行伍 緼袍敝衣

  D、足肤皲裂 崛起阡阳 门廷若市

  3、选出“因”字用法相同的两项( )

  A、……蒙故业,因遗策

  B、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C、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D、廉颇……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E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二、语言运用

  1、对下列名词状语的分类、用法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卷天下 ②云集响应

  ③船载以入 ④西举巴蜀

  ⑤内立法度 ⑥斗折蛇行

  ⑦日积月累 ⑧吾得兄事之

  ⑨良庖岁更刀 ⑩相如廷叱之

  A、①②⑥⑧句表比喻,讲成“像……那样”。

  B、④⑤⑩句表处所,译为“在……”。

  C、⑦⑨是时间名词作状语,译为“日日”、“月月”、“每年”。

  D、③表工具,译为“用……”,也表工具,译为“乘船”。

  2、下列各句中加黑的词属于以下哪种词类活用:

  A、名词用作动词。

  B、名词作状语。

  C、使动用法。

  D、意动用法。

  ①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

  ② 履至尊而制**( )

  ③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

  ④ 赢粮而景从( )

  ⑤ 外连衡而斗诸侯( )

  ⑥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

  3、选出下面译文正确的项:

  ①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

  A、不吝惜珍奇的祭器、贵重的宝物以及肥沃富饶的土地,用来招纳天下的士人。

  B、不爱惜珍贵的器具、贵重的财宝及肥饶的土地,用来招纳天下的士人

  C、不爱惜珍贵的祭器、贵重的宝物以及肥沃富饶的土地,因而招致了天下有才之士。

  D、不吝惜珍奇贵重的器物和宝物以及肥沃富绕的土地,因而招来了天下的士人。

  ②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契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

  A、试着让山东的国家与陈涉比比长短,较量一下权势和军力,简直不能同日而语。

  B、假使让肴山以东的国家与陈涉的军队比比长短,较量一下权势和军力,简直不能同日而语。

  C、假使让山东诸国与陈涉比比长度,较量权力的大小,就不可以同日而语了。

  D、尝试着让肴山以东的国家同陈涉的军队比比权势和军力的大小,简直不能相提并论。

  4、找出不是判断句的一句( )

  A、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B、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

  C、夫成功名者,此先王之千里也

  D、刘备天下枭雄

  三、文学、文化常识

  1、下面是课文中出现的人物和作者的称谓,请回答分类的标准是什么

  A、司马谏议 杜工部 贾太傅 庖 丁( )

  B、欧阳文忠 范文正 左忠毅 王忠肃( )

  C、王临川 韩昌黎 柳柳州  沛 公( )

  D、苏子瞻 诸葛孔明 方望溪 李太白( )

  2、下面的成语典故与哪一组人物有关

  完璧归赵 脱颖而出 游刃有余 碧血丹心

  A、蔺相如 *原君 伯 乐 窦 娥

  B、蔺相如 毛 遂 庖 丁 关汉卿

  C、蔺相如 毛 遂 庖 丁 邹 衍

  D、蔺相如 毛 遂 庖 丁 苌 弘

  3、对下列文章篇名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

  ①《过秦论》 ②《出师表》 ③《察今》 ④《送东阳马生序》 ⑤《〈指南录〉后序》 ⑥《论积贮疏》 ⑦《答司马谏议书》 ⑧《左忠毅公逸事》 ⑨《石钟山记》 ⑩《师说》

  A、除①③⑧外,篇名中均含文体名称,如“表”、“序”、“疏”等。

  B、⑤中的“序”是书序,“后序”是附在《指南录》书后的一篇序文。④中的“序”则是赠序,相当于现代的临别赠言。

  C、“表”、“疏”是臣下写给皇帝的奏章。

  D、“说”是议论文;“记”则可记事、写景、抒情、议论;“书”,指书信体。

  四、阅读思考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管仲夷吾者,颖上人也。少时尝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注:召忽曾与管仲一起事公子纠

  ──《史记·管宴列传》

  1、给未加标点的句子加上标点。

  2、为下面句中加黑的词,选出正确的义项:

  ⑴ 鲍叔遂进管仲( )

  A、进献

  B、进言

  C、靠*

  D、举荐

  ⑵ 鲍叔不以我为不肖( )

  A、不像

  B、不才

  C、不孝敬

  D、不好

  3、与句中加黑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⑴ 及小白立为桓公( )

  A、立土动及百尺

  B、今其智乃仅不能及

  C、及至始皇

  D、战、守、迁皆不及施

  ⑵ 天下人不多管仲之贤( )

  A、尝与鲍叔贾,分钱财多自与

  B、故传天下而不足多也

  C、多见其不知量也

  D、是以古之人易财,非仁也,财多也

  ⑶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

  A、所识穷乏者德我欤

  B、而心目耳力俱穷

  C、固将愁苦而终穷

  D、穷凶极恶

  4、与“知我不羞小节”中的“羞”字用法不相同的一句是( )

  A、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B、吾从而师之

  C、鲍叔终善遇之

  D、孟尝君客我

  5、与“三仕三见逐于君”句式不同的一句是( )

  A、管仲囚焉

  B、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C、冀君实或见恕也

  D、吾幽囚**

  6、下列两句的译文正确的项是

  ⑴ 召忽死之( )

  A、召忽也死在这件事上

  B、召忽为公子纠而死

  C、召忽因公子纠失败而自杀

  D、召忽因公子纠失败而被杀身死

  ⑵ 以身下之( )

  A、把自己放在下边

  B、自己(鲍叔)甘居管仲之下

  C、(鲍叔)能亲身礼贤下士

  D、(鲍叔)就此退下,不再参政

  7、文中说“管仲贫困,常欺鲍叔”在文中具体指哪件事?

  8、这段文字的中心是?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及其运用

  一、字词

  1、C(“逡”读qūn)

  2、B

  3、B、E

  二、语言运用

  1、A、

  2、①C ②A ③A ④B ⑤C ⑥D

  3、①A ②B

  2、A

  三、文学、文化常识

  1、A、官职

  B、谥号

  C、籍贯

  D、字

  2、D

  3、B

  四、阅读思考

  1、曰:“时,贾,与,贪,也。困,愚,也。君,肖,也。走,怯,也。败,之,辱,耻,也。母,也。”

  2、①D ②B

  3、①C ②B ③C

  4、C

  5、C

  6、①C ②B

  7、尝与鲍叔贾,分钱财多自与

  8、赞扬鲍叔牙能知人

  《过秦论》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与要求】

  1、学*本文用事实作根据论证中心论点的写法。

  2、了解议论文中议论和记叙的关系。

  3、了解文言句子中省略成分和词类活用现象。

  4、了解贾谊的政治主张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布置预*】

  熟读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作者和背景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著名的文学家。年少时有才,被孝文帝破格提拔为太中大夫,参与政事,深受器重。后遭权贵嫉妒排挤,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后转为梁怀王太傅。终因怀才不遇,年仅33岁就抑郁而死,司马迁写《屈原贾生列传》。

  背景:

  1、战国末期与社会历史概况:

  战国时代,随着宗法制度的解体,各国先后进行改革。魏,李悝的变法;楚,吴起的变法;韩,申不害的变法;秦,商鞅变法。

  秦过逐渐强大,于前221年灭齐,统一天下。施用严刑苛法,横征暴敛,大兴土木,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2、西汉初期的社会状况:

  西汉初年,经历春秋战国楚汉战争500多年的战争,社会经济受到极大的破坏。贾谊的《过秦论》正是针对这种社会现实而主张实行“仁政”的,给百姓以休养的机会,以求经济大发展,社会的稳定。

  二、破题

  “过秦”即言秦之过,是指责秦的过失的一篇政论文。

  三、分析课文的一、二段

  第一段:写秦孝公统一天下的雄心和基本国策及秦开始强盛。

  对内:商鞅变法,发展生产,扩充军备。

  对外:实行“连横”,各个击破。

  第二段:写秦惠文王、武王、昭襄王的功业。

  第一层:写三代秦君的功业。

  第二层:写列国合力对付秦国。

  第三层:九国兵败,臣服于秦。运用对比,反寸秦国的强大。

  第四层:一笔带过孝文王和庄襄王,过度到下文。

  小结。

  四、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3、4、5段。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分析课文

  1、请同学朗读第三段:

  第三段:写秦始皇的功业,即统一天下的势如破竹和巩固天下的各种措施。

  第一层:写秦始皇的“攻势”。

  详细铺叙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至高无上的皇权,并正面铺叙中现出**的“魔影”,为下文的“仁义不施”埋下伏笔。

  第二层:写秦始皇的“守势”。

  实行愚x政策,采取严密的防范措施。运用排比和夸张手法,展秦盛极一时的气势,以反寸下段秦的迅速灭亡。

  第四段:写陈胜起义的情况和秦的结果。

  极力详述陈涉出身低微,起义仓促,士卒弱小,兵器劣钝--*凡之极。

  “然”字一转,突出了“小”但不可忽视,正因为人们恨秦,故仁义不施而使整个天下都是秦的敌人,终使秦王朝的守势狼狈不堪,为主题的昭彰作了铺垫。

  第五段:分析秦灭亡的原因,得出结论。

  第一层:指出秦的天下并没有缩小(呼应开头)。

  第二层:将陈涉的实力和九国对比,呼应3、4段,设问导出结论,这正表明了作者的政治主张,即:提倡仁政,反对**。

  第三层:将陈涉与秦国实力对比,得出结论“仁义之不施……”

  三、归纳

  1、对比手法的运用:

  ⑴秦国与九国实力的对比;

  ⑵秦国与秦朝的实力的对比;

  ⑶陈涉与九国的实力的对比;

  ⑷陈涉与秦朝的实力的对比。

  2、本文是史论,叙多于议,形象议论法。

  3、语言生动形象:

  ⑴华丽的词藻;

  ⑵铺排的气势;

  ⑶排比的运用。

  四、布置作业:

  完成本课《课课练》。

  《过秦论》教学设计 3

  【教学目的】

  1、知识教学点:

  ⑴ 了解课文涉及的古代思想政治观点:贾谊的反对**、提倡仁政的观点,这种观点同西汉初期提倡“与民休息”政策的关系,了解主张在当时条件下的进步意义及其历史局限。

  ⑵ 掌握课文中常用实词、虚词和一些特殊句式的知识。

  ⑶ 诵读全文,把握语气,正确传达课文主旨,与作者情感合拍共振。在诵读的基础上顺畅地背诵最后三段。

  2、能力训练点:

  ⑴ 学*从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角度,运用历史资料,提出中心论点的方法;注意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中心论点的正确理解。特别是第五自然段对比分析处应认真理解。其几项力量的对比是:陈胜<九国<秦国<秦朝。但“一夫作难而七庙隳”,强秦亡于陈涉,其结论推出中心论点。这种顺理成章,极有说服力的写法应仔细体桧。

  ⑵ 理解课文中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并结合单元知识短文掌握如何在翻译中恰当处理修辞格的知识。

  ⑶ 体会本课叙事时极力铺张渲染,议论时使用对比论证的写作特点。

  ⑷ 重点理解文言文翻译的要领并培养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3、德育渗透点:

  ⑴ 了解贾谊的政治主张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⑵ 教育学生不应只着眼于秦之兴衰,而应学*作者把研究历史与指导现实相结合的可贵精神,从而明白“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意义,达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目的。

  4、美育渗透点:

  了解课文涉及的古代思想政治观点。

  【教学重点】

  1、了解秦王朝兴亡过程,分析导致其迅速灭亡的原因。

  2、学*课文先叙史实后分析归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线”(时间的纵线)“点”(某一时间段的铺陈拓展)结合的安排结构的方法。

  3、识辨课文中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及多义词。

  【教学难点】 以叙史来对比论证。

  【学法指津】

  读。本文始终是按照时间的顺序来安排层次先后的,气势充沛,一气呵成。初读时不要中断,不要旁及其余,以形成整体感。

  理。在读的基础上划分结构,理出头绪。用列表形式表示出秦的兴亡过程。如:

  1、孝公:崛起。

  2、“五王”:强大 兴(攻)

  3、始皇:统一。 4、二世:灭亡。 亡(守)

  5、亡因:“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析。即是对内部层次的理解。第一段,要抓住客观条件、主观因素、施政方针三方面进行分析;第二段,要注意领会作者极写诸侯约从反秦的强大阵容和不可抗衡的声势的意图(用以反衬秦之强大,为下段写秦统一全国已成定局蓄势);第三段,分析秦创建大帝国之后怎样转入守势,从其愚民、弱民、防民等守策看其走向覆亡的必然性;第四段,要明确作者写陈涉亡秦而采用寓褒于贬的写法的用意(秦民心丧尽,自取其祸);第五段,分析内部层次以及与全篇的关系(①从不同的角度将陈涉之众与九国之师进行对比,提出问题。②归纳中心论点,解决问题。在第二层次中,均有与上文相照应的句子:前4句照应一、二段,中间5句照应三、四段,最后照应“成败异变”二句,顺势回答了第一层留待解决的问题)。

  诵。即是深入领悟全文要旨的重要步骤。诵读时一定要注意语气。文中的铺排,要读出气势,高亢而有力;文中的对比,要读出情感,抑扬有别,褒贬分明;深责时,要义正词严;惋惜处,要让人警醒。本文虽为史论,但语言上明显地带有赋的特色,诵读时要细加品味。

  【教学设想】

  1、通过预*指导,使学生借助课文的注释、工具书和参考资料了解时代背景、作者简况及各段大意,疏通文句。

  2、讲授课文,指出作者政治主张的历史局限时,不必在什么是秦二世而亡的真正原因上旁征博引,同时对文中涉及的历史人物及史实,也不要过多介绍。可在课外指导学生读点通史或历史故事(如《东周列国志》,虽是小说,但基本事件多见诸其书)。

  3、文言文翻译,是本单元主要知识点。在研*新课中要有意识设计必要的讨论题,引导学生用单元知识短文所讲的道理来解决疑难问题,获取新知识。

  4、本文逻辑严密,文辞优美,可利用录音等手段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读中体会文章气势之磅礴,说理之透彻。在熟读基础上背诵课文的后三段。

  【课时安排】 三课时。(1、读课文并落实字词;2、指导翻译;3、背诵。)

  【教学步骤】第一教时〖教学目标〗 1、教师范读课文,提示学生注意朗读节奏,依据朗读节奏推知意群,进而理解词句意义。

  2、学生自读课文。逐段让学生提出自己难以理解的词句,教师点拨学生猜度词义,并将重点词语形成板书。

  3、学生已能初步理解作品文字意义基础上朗读课文,通过纠正学生朗读节奏的错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作品内容,检查学生对词、句的理解、掌握。

  4、指导学生在笔记上总结重点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现象、重点文言句式。

  〖教学要点〗

  1、预*全文,疏通文句,了解大意。

  2、学*课文第一段。第一段:写秦孝公统一天下的雄心和基本国策及秦开始强盛。对内:商鞅变法,发展生产,扩充军备。对外:实行“连横”,各个击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听说过“弱肉强食”这一成语吧,在自然界这似乎是一条法则,但在人类社会,这条法则常常会被打破。在两千多年前,秦朝国力还是那样的不可一世,一场农民战争就打破了开国者千秋万代的梦想,这一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西汉的政治家、文学家贾谊为我们阐述了他的看法,下面我们一起来学*这篇《过秦论》。“过秦”就是“指出秦的过错”,那秦之过是什么呢?

  1、关于作者: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年少即以文才超众著称。20岁时提出改革制度的主张,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得到汉文帝的赏识,召为博士,不久提升为太中大夫。后因在政治方面多次提出改革建议,触犯权贵,被谪为长沙王太傅。四年后被召回,为文帝宠子梁怀王太傅。梁王luo马而死,贾谊以为是自己失职,哭泣岁余,抑郁而终,年仅33岁。

  贾谊在政治上有远见卓识,能洞察隐微,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能抓住当前社会主要问题、预见未来隐患,作出精辟分析,提出有效对策。他的政论散文《过秦论》《陈政事疏》(也称《治安策》)《论积贮疏》等,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改革现实的坚决态度。故刘向把他比为古之伊尹、管仲。在思想上,以儒家思想为主,主张国家应以民为本,施行仁政,重视礼乐,严明等级;同时也杂有法家运用法术势,力主中央集权,削弱诸侯权势和道家的貌似旷达实为消极等思想。这些反映到他的政治主张上是积极进步,富有进取精神的,而在对待个人不幸遭遇方面则表现为悲观失望。他的文章峻拔锋利,针砭时弊,淋漓酣畅,有战国纵横家的风格,他的赋作趋向散文化,所以有“开汉赋之先声者”之称,对后世散文创作很有影响。其文章,辞赋以《吊屈原赋》、《鵩鸟赋》为最,明人辑有《贾长沙集》,另传有政论文集《新书》十卷,散文作品有《过秦论》、《鹏鸟赋》、《吊屈原赋》等。他的为人,很为司马迁推崇,司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的屈原相提并论,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

  2、本文选自《新书》,个别字句从《史记》和萧统《文选》。《过秦论》是贾谊的议论文的代表作。原文共有上、中、下三篇,本文是上篇。“过秦”即“言秦之过”,指出秦亡国的过失。论,一种文体,古文中的所谓“论”,是论断事理,它包括论政,论史等文字。

  3、时代背景:

  战国时代,随着宗法制度的解体,各国竞相改革。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功效卓著,秦国空前强大起来,于是以秦统一为主线的多年的兼并战争开始了。如齐魏马陵之战、秦赵长*之战等,连年征战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最后秦终于兼并了六国。

  秦统一天下之后,对百姓横征暴敛,滥施严刑苛法;对异族大肆兴伐。它的**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民怨沸腾,终于在秦二世元年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随着人民起义的风起云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也是历时最短(16年)的王朝很快结束了。

  西汉初年,经历春秋战国楚汉战争500多年的战争,社会经济遭受了五百年来的特大破坏。农民大量流亡异乡,不得耕作;还有些为生计所迫,卖妻鬻子或自卖为奴。战乱使人口锐减,商业萧条。奸商囤积居奇,物价昂贵,米一石值万钱,马一匹达百金。新建立的西汉**,府库空虚,财政困难。史载当时:“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人民很需要休养生息。针对这种现实,为巩固西汉**,贾谊借“过秦”以“规汉”,规劝汉文帝吸取秦王朝不施仁政导致覆亡的教训,防止重蹈覆辙。主张施行仁政,“与民休息”,以求经济大发展,社会的稳定。当然,贾谊所说的“仁政”,完全是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的,不可能包括消灭剥削、消灭阶级压迫等内容,这是历史的局限、阶级的局限,我们不能苛求。

  二、整体感知

  1、播放课文朗诵带,注意文中一些字的读音:

  腴(yú) 轸(zhěn) 镞(zú) 万乘之势(shèng) 恬(tián) 比权量力(liàng) 藩(fān) 孝公既没(mò) 笞(chī) 召滑(shào) 俯首系颈(xì) 践华为城(huà) 劲弩(jìng) 不及中人(zhōng) 墨翟(dí) 蹑足行伍(háng) 牖(yǒu) 瓮(wèng) 朝同列(cháo) 将数百之众(jiàng) 度长絜大(duó) 一夫作难(nàn) 2、读全文后回答,这一篇史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如何理解这句话?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句话是对秦王朝所犯过失的总结,秦王朝“仁义不施”结果导致亡国。

  3、从全文看,“攻守之势异也”,“攻”“守”的不同形势在课文中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攻之势”体现在第一段到第三段,崛起──强大──鼎盛。“守之势”体现在第三段、第四段,由统一天下到覆灭。

  三、研*新课

  1、学*课文第1自然段:

  ⑴ 朗读指导:放录音或教师范读本段,注意语势,体现秦王朝势力的崛起,突出秦国地利(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人和(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政通(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等的优势。同时让学生体会句中的逻辑停顿,从而明白较长的主语和谓语之间要有停顿,动词和较长的宾语之间要有停顿,较长的附加成分和中心语之间、较长的联合成分之间也要有停顿,这是一般的规律。本段的动词──“据”“拥”“有”之后要有停顿;“内”“外”之后还应有停顿。下面各段的朗读指导仍围绕逻辑停顿进行,教案不再赘述。

  ⑵ 参看注释,想想“有*卷……之心,……之意”作何翻译,说说你从这句翻译中受到什么启发。

  重点讲评文言翻译中一些修辞方式的处理。突出强调两点:

  其一,同义叠用的“凝缩”原则;

  其二,夸张修辞格的处理,即意译或添加语词而保留,如“拱手而取……”可译成“毫不费力地夺取了……”或“拱手之间就夺取了……”

  ⑶ 从注释中我们知道,“*卷”“包举”“囊括”都有“吞并”的意思,“宇内”“四海”“八荒”都有“天下”的意思。那么,我们把课文中“有……之意,……之心”句换成“有吞并天下之心”似乎也通,但作者为什么要舍简就繁呢?

  意在突出秦孝公吞并六国、独占天下的勃勃雄心以及秦对诸侯各国虎视耽耽的情态、咄咄逼人的气势。同时也为后文写孝公之后的历代秦君的赫赫功业张本,为后文写秦一统天下之后的顷刻覆亡形成对比并作了铺垫。总之,根据表达的需要,这里的繁笔增加了气势;同义短语的叠用,又使叙述生动形象。

  ⑷ 文章从秦孝公写起,为什么不从孝公以前的一国君(如秦穆公)写起?从本段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这点?

  材料是为中心服务的。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思考和练*”一已读到),而秦的攻夺天下正是从秦孝公开始的。关于这点,本段课文已经明白论述。首句“君臣固守而窥周室”告诉我们,孝公在摄政之初仍是“固守”秦地,对“周室”亦只是暗中“窥伺”。后来由于“商君佐之”,才开始有了“*卷天下”的行动,虽然在此之前,他已有了“地利”和“人和”(“君臣固守”)的条件。

  ⑸ 秦孝公在“攻”天下时,是否施行了“仁义”?

  贾谊所谓“仁义”,仍然是孔孟所说的“先王之道”,而不是法家的“内立法度”及纵横家们的“斗诸侯”。对后者,贾谊在《过秦论》(中)中称为“酷刑法”“高诈力”,可见在贾谊看来,这并不是“仁义”。贾谊认为“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之术也。”这也告诉我们,孝公的“攻”,不是建立在贾谊的“仁义”的基础上。

  ⑹ 集体朗读第一段。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书面翻译第1段。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研*课文第2、3自然段:

  第二段:写秦惠文王、武王、昭襄王的功业。

  第一层:写三带秦君的功业。

  第二层:写列国合力对付秦国。运用对比,反衬秦国的强大。

  第三层:九国兵败,臣服于秦。

  第四层:一笔带过孝文王和庄襄王,过度到下文。

  第三段:写秦始皇的功业,即统一天下的势如破竹和巩固天下的各种措施。

  第一层:写秦始皇的“攻势”。详细铺叙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至高无上的皇权,并正面铺叙中现出**的“魔影”,为下文的“仁义不施”埋下伏笔。

  第二层:写秦始皇的“守势”。实行愚民zheng策,采取严密的防范措施。运用排比和夸张手法,展秦盛极一时的气势,以反寸下段秦的迅速灭亡。

  2、继续重点讲授文言文翻译方面的知识。

  3、从分析段内层次入手,学*运用材料为中心服务的技巧。

  〖教学过程〗

  一、研*新课

  1、学*课文第2自然段:

  ⑴ 下面是第2自然段第一句的译文,其中有些地方译得不正确,请指出来,并说说理由。

  译文:秦孝公死后,他的儿子惠文王,孙子秦武王和昭襄王承接了已有的基业,沿袭前代的政策,在南边夺取了汉中,在西边攻取了巴、蜀,在东边割占了肥沃的土地,在北边收复了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非常重要的城邑。

  好的译文标准是“信”“达”“雅”,即准确、通畅、优美生动。上面译文在这三方面都有欠缺。其一,个别语词不准确:“蒙故业”的“故”,泽为“原有(的)”为好;“因遗策”的“策”,指的是策略;“南”“西”“东”“北”译成“在南边”之类不能准确表现秦的扩张行径,译成“向南”“向西”等为好;“收”不是“收复”,和“取”同义。其二,不“达”、不“雅”:对于专名,直接“搬”过即可,不必把注释当译文抄在译文中。译文对“惠文、武、昭襄”及“要害之郡”的处理就有这方面的不足,结果使句子疙疙瘩瘩,甚至造成歧义。

  ⑵ 指名让学生口译第2段,其他学生(或教师)订正。

  ⑶ 第2自然段的层次划分有下面几种意见,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① 分4层:“孝公既没……要害之郡”是第1层,“诸侯恐惧……已困矣”是第2层,“于是从散……弱国入朝”是第3层,其余是第4层。

  ② 分2层:“孝公既没……弱国入朝”是第1层,其余是第2层。

  ③ “弱国入朝”前是一段,可分三层,分法如第一种意见前3层的划分;“延及……国家无事”应单列一段。

  把孝公之后五位国君放在同一段中是有道理的,这只要联系上下文就可明白:第1自然段写秦孝公,这是秦攻夺天下的开端。第2自然段中的五位国君有共同的特点──“蒙故业,因遗策”,继续执行孝公攻夺天下的既定国策,虽然孝文、庄襄因“享国之日浅”,无所建树,但不等于放弃攻天下的“遗策”。总的说来,五位国君是在发展吞并天下的业绩。第3自然段写秦始皇,是秦攻夺天下雄心的实现,即标志“攻”的阶段的结束,下面转入“守”天下的阶段。

  所以第三种意见似不可取。第二种意见基本合理。作者按时间先后和建树状况把五位国君分为两类来写:前者评写,后者略写,但不管评略,二者的关系是并列的。为了学*方便,我们可以对第一层再分3个小层(分法如第一种意见前3层的划分)。第一种分法实际上是把第一层的3个小层与第二大层并列,这在逻辑上是有毛病的。

  (说明:若有学生问,作者为什么把前三位国君合写而不一一独段分写?亦可参看上面分析,从中找出答案。)

  ⑷ 在第2自然段第1大层中,3个小层是否都是写秦的?有人说,第1小层写秦攻各国,第2小层写各国攻秦,第3小层写双方战争结果。这种说法对不对?结合课文加以说明。

  还可以有一种理解,3个小层都是写秦的。第1小层,写秦对诸侯各个击破的“攻”。“南取”“西举”“东割”“北收”,既说明了这点,又说明这种进“攻”所向披靡,任何一个诸侯都难于单独与之抗衡,从而也说明了诸侯之所以“会盟而谋弱秦”的原因。第2小层,还是写秦攻诸侯,“攻”取合起来的九国诸侯。九国之师的“叩关攻秦”不过是以攻为守,其实质还是守。面对九国联军的“攻”,秦不再是孝公时的“君臣固守”,而是“开关延敌”,以“攻”对“攻”。第3小层写秦击溃九国之师后的影响,说明其*卷天下之势已完全形成。若非孝文、庄襄“享国之日浅”,那么一统天下的宏图就可能在始皇之前得以实现。

  2、学*课文第3自然段:

  ⑴ 指名或集体诵读第3自然段(有条件的可跟随录音读几遍),然后从本段挑出典型的例句,附上或正或误的译文,让学生指出正误,说明理由(可用小黑板出示例句,口述所附译文)。

  ① 振长策而御宇内。

  A、举起长鞭来驱赶天下诸侯。

  B、举起长鞭来奴役天下百姓。

  明确:A、B均有误。A中“御”译为“奴役”为好;B中“宇内”理解有误,联系下面②句可知。

  ②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A、用残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百姓。

  B、拿着敲和扑这些刑具来鞭打天下百姓。

  明确:A为意译,正确;B有误,“敲扑”是借代用法,代指刑具,引申为刑罚,修辞问题未处理好。

  ③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A、于是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并且守卫边防。

  B、于是派蒙恬去筑守像篱笆一样重要的长城。

  明确:A句正确;B有误,藩篱比喻边境、边防,今人无“像篱笆一样重要”的比喻说法。

  ④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A、收集天下的军队。把他们集中到咸阳,让他们销毁兵刃和箭头,铸成十二个金属人。

  B、收集天下的兵器,集中到咸阳,(然后)销毁这些兵器,铸成十二个金属人。

  明确:A有误,“兵”不指“军队”而指兵器,“之”亦应代指兵器,“锋镝”是借代,代指兵器;B正确。

  ⑤ 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A、(秦始皇)踏着华山作为城墙,凭借黄河作为护城河,占据亿丈高的城堡,下临不可测度的深渊,自以为十分坚固。

  B、(秦始皇)凭借华山和黄河,把他们看成城墙和护城河,占据着这亿丈高的华山城堡,其下又紧靠着深不可测的黄河,自以为就十分牢固。

  明确:A有误,原文“践”不是课文注中的“践,踏。”(课文注释有误),而应是《康熙字典》引《释文》的“践,借也”当凭借讲;“城”作城墙、城堡为好,“固”的理解亦不妥。B正确。

  提示:要做到译文的“信、达、雅”,起码要从以下几点检查:其一,文言文中的每个实词、虚词的意义是什么,译文中有没有译错的语词或遗漏的语词;其二,译文是否合乎情理,是否和上下文矛盾,人们是否能看明白,是否合乎今人的语法*惯;其三,是否保持了原文的基本风格,各种修辞格的处理是否得当。

  ⑵ 第3自然段讲了秦始皇“攻”天下的业绩和“守”天下的措施。试指出文中哪些文字是写其“攻”的,哪些是写其“守”的。

  “士不敢弯弓以报怨”句之后为“守”,“报怨”句和其前为“攻”。“南取百越”北“却匈奴”仍属其“井吞八荒”之举。

  ⑶ 第3自然段在写秦由“攻”转为“守”时从哪些方面写了其“守”的措施,为什么要写这些?

  从政治、军事、文化、刑法、地理等方面写其以**来作为“守”的措施。写这些是为突出中心论点眼务的。

  二、布置作业

  1、背诵第3自然段。

  2、书面翻译课文的最后两段。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研*第4、5自然段,了解作者对秦亡原因的见解,评说其进步性及局限性。

  第四段:写陈胜起义的情况和秦的结果。极力详述陈涉出身低微,起义仓促,士卒弱小,兵器劣钝──*凡之极。“然”字一转,突出了“小”但不可忽视,正因为人们恨秦,故仁义不施而使整个天下都是秦的敌人,终使秦王朝的守势狼狈不堪,为主题的昭彰作了铺垫。

  第五段:分析秦灭亡的原因,得出结论。

  第一层:指出秦的天下并没有缩小(呼应开头)。

  第二层:将陈涉的实力和九国对比,呼应3、4段,设问导出结论,这正表明了作者的政治主张,即:提倡仁政,反对**。

  第三层:将陈涉与秦国实力对比,得出结论“仁义之不施……”。

  2、学*本文从对比中引出结论的论证方法,进一步加强对文言词句的理解和翻译练*。

  〖教学过程〗

  一、复*检查

  1、背诵第3自然段。

  2、检查第4、5自然段的译文,着重检查容易误译的典型句子的翻泽。

  ⑴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译文:然而陈涉不过是一个用破瓮遮住窗户,用绳子系住户枢(这样贫穷人家)的子弟,是氓、隶一类的(耕田)人,而且是被迁谪戍边的征夫。

  指正如下:“瓮牖”解释如课本注释,不当“用破瓮遮住窗户”讲。“氓”即耕田人,课本已有注解,译文中括号内字多余。

  ⑵ 才能不及中人。

  译文:才能不如中等人才。

  指正如下:“中人”,课本注“*常的人”,能够讲通,译文不必标新立异,应尽量与注释吻合。

  ⑶ 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

  译文:(他)又是脚踏在戍卒行军的途中,又是在阡陌纵横的行途中举事。

  指正如下:“蹑足”应取引申义,“行伍”译为“戍卒行军途中”不妥,整个译文不符合现代汉语*惯,不达不雅。

  ⑷ 天下云集响应。译文:天下人如同阴云一样集聚起来,如同回声那样应和他。

  指正如下:“云”译为“阴云”与原句所表达情感不一致。

  ⑸ 崤函之固,自若也。译文:崤山与函谷关的险固,自然与以前相同。

  指正如下:“自若”的“自”不是“自然”的意思,辞书注“自若”为“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见《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⑹ 非及向时之士也。 译文:(又)不及九国的士人。

  指正如下:“向时”应译出,可译为“不能赶上先前九国的士人”。

  ⑺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译文:一个匹夫发难而天子的七庙被毁坏。

  指正如下:“夫”即“人”,“匹”,“一个”的意思,用“一个”限制“匹夫”,没有必要。“七庙”属借代,应在译时直接用本体事物名词“国家”。

  检查方法:可采用上面办法或让学生解释有关文言词,可以让学生读某句自己的译文。在此基础上由学生订正或老师讲评。

  二、研*新课

  1、学*课文第4自然段:

  ⑴ 第4自然段导读:如课本“预*提示”所言,“写陈涉起义,天下响应,迅速灭秦”。这和“过秦”有什么关系?作者为什么要评写陈涉出身之低下、起义的仓淬、士卒的弱少、兵器的钝劣以及“天下云集响应”的形势?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在阅读时必须联系上下文,通过比较来探求,而不要孤立地就本段苦思冥想。为了帮助同学们学会这种比较,我们先来做如下练*:

  ① 读本段和上段有关内容,填写下表:

  地位 出身 军队数量 军队素质 武器状况 地理条件 陈涉 瓮牖枢之子人,迁徙之徒 行伍之间 数百 疲弊之卒 斩木为兵 阡陌之中 秦始皇 至尊 王侯之家 万乘 “良将”“信臣精卒” “劲弩”“利兵” “据亿万丈之城”“全千里” ② 我们之所以将陈涉与始皇作比较,是因为陈涉起义时虽然“始皇既没”,但“余威震于殊俗”,说明秦当时国势未衰。从比较中可以看到,秦灭亡的原因不是因为陈涉力量强大,也不是因为秦国的力量不强大和地理条件发生了变化。

  ③ 从本段的“非有仲尼、墨翟之贤”可以看出陈涉起义的原因,不是上段中的秦“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从本段对陈涉的地位、出身等叙述看,陈涉反秦的原因也不是上段所说的因为秦“振长策而御宇内”和“隳名城,杀豪杰”,而是因为秦“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④ 从第2自然段中,知山东诸侯“会盟而谋弱秦”时,招致人才的办法是“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土”;从本段“天下云集响应,赢穆而景从”来看,“山东豪俊并起而亡秦族”的原因,并非是陈涉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其原因是三段中的“振长策而御宇内”“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隳名城、杀豪杰”等,总之一句话,如下段所说的,是因为秦“仁义不施”。

  ⑵ 小结:第四段写了强秦的灭亡。“陈涉起义,天下响应”从出身地位、个人素质、起义军成分武器、起义的影响、起义结果这五方面的铺叙为第五段内容作了铺垫。

  2、学*课文第5自然段:

  ⑴ 第5自然段导读:第五段转入议论,分析秦灭亡的原因,得出结论。作者是如何议论的?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的议论用了对比手法,作者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用来对比的材料分别见于上文哪一段?作者的结论是什么?我们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该如何评价这一结论?这些都是我们阅读时要加以注意的。下面我们仍通过练*来解决这些问题。

  ①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函之固,自若也。”这是作者进行比较的前提,也是排除秦亡是由于国家变小变弱的原因。这句话是对前文叙述事实的高度概括和所作的判断。

  这些事实通过文中这些语句可看出来:第1段的“据?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及“拱手而取西河之外”;第2段的:“南取……要害之郡”、“争割地而路秦”及“宰割天下,分裂……入朝”;第3段的:“吞二周……而报怨”及“践华为城……谁何”;第4段的“余威震于殊俗”。

  ② 陈涉与“九国”的比较,实质上仍是以秦之今与秦之昔的比较。从第2段中我们知道,昔日作为一国诸侯的秦,与拥有“十倍之地,百万之师”的九国较量的结果是胜而不是败;而今与陈涉这位不能与九国“同年而语”的甿隶之人较量,竟然失败!这就告诉人们:一个国家疆域广大,实力雄厚,未必就是战胜对手的永远的和最起作用的因素。什么是决定的因素呢?

  读者在对比之后,不能不深思而发出“何也”的问话。

  ⑵ 既为史论,那么“论”自然体现在末段,作者的思路如何?

  先对比论述九国之师何陈涉之众的力量,重点是“成败异变、功业相反”八字。然后归纳中心论点,“然秦以区区之地”以下四句照应第一二段;“以**为家”二句照应第三段;“一夫作难”三句照应第四段,水到渠成点出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⑶ 集体诵读第五段:

  朗读指导:“且夫”推进一层领起议论的语气。以下连用六个“也”表示及其肯定的意思。四个排比句的重音是:“尊”“銛”“抗”“及”。特别应重读“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试使”换假设语气,读出惋惜之意。“然秦”以下句子语势由弱到强,逼出“何也”,结句显志,须用深责的语气读出,“仁义不施”是重点,宜一字一顿。

  三、拓展总结

  1、文章题目为“过秦论”,在文章中真正指责秦之过的文字有多少?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作品内容?

  (只有全文最后一句。第二问学生不易答出,可引导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作者在文中设计几组实力对比?对比的结果是什么?

  秦国与九国实力比较,陈涉与九国贤士、谋臣比较。秦国实力不比九国联合起来的实力大,但秦统一了中国,陈涉的实力不能与九国君臣相提并论。

  请同学们回忆我们在学*现代文阅读时讲到的理清思路的方法,理清本文的思路。思考作者结构安排的独具匠心之处。

  秦的逐步强大──秦统一中国──为巩固**在政治、军事、思想文化方面采取的措施──陈涉起义──对陈涉实力的分析──分析秦灭亡的原因。

  秦王朝的实力>秦国的实力>九国中任何一国的实力>陈涉的实力,但陈涉不畏秦王朝的强大,反抗强秦,导致强秦的灭亡,可见强权不能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

  文章第一段叙秦之兴,第二段叙秦之亡,这两段的史料叙述占了绝大部分篇幅,作者却丝毫没有议论。但事实胜于雄辩,经过这两段生动的记述,读者对秦的盛世转瞬即逝景况已深深印在脑中,对秦灭亡的原因不是外部因素引起,而是内因导致已有认识,只是还未明确,此时作者将论点摆出,自然令读者信服。所以金圣叹说:秦过只是末句“仁义不施”之语,便断尽此通篇文字。这足见文章构思精巧。

  小结:说理文中运用大量的篇幅叙事:一是体现了贾谊辞赋家的政论的特色。辞赋惯用夸张的手法叙事状物,而极力捕叙,又能达到文势滔滔,波澜层迭的艺术效果;二是便于读者了解秦“百有余年”由兴而亡的全过程,而从铺排渲染以及将攻和被攻的双方的极化对比中看到作者的倾向性。因事见意,理寓事中。

  2、写作特点:

  本文是史论,叙多于议,形象议论法。

  ⑴ 叙事铺陈对比:

  叙事来说理,可以说是本篇最大的特点。课文前四段,按时间顺序,详略有致地概述了秦从攻到守,由兴而亡的全过程,作者用千把字的篇幅概括了从秦孝公到秦亡国这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概括地说明了秦之由盛而衰的全过程和主要现象,同时还贯穿了作者本人的观点来说明其所以兴衰的关键所在。这就帮助我们对这一段历史事实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因此我感到,要想写好说理文,必须在善于叙事的基础上来说理才行。所谓在说理文中的善于叙事,还同一般叙事文不一样,要善于概括事实,善于描写事物的大的、总的、突出的方面,善于勾勒整个历史发展的轮廊等等。只有这样,只有通过这种叙事的特定手法,以此为说理的基础,才可能有把握说服读者。我们说,写好说理文,主要是靠“论”和“断”。“论”不能是空论,必须要根据事实立论,即所谓“摆事实,讲道理”,道理是根据事实来讲清的。“断”也不能是武断,必须从大量事实中抽出令人信服的结论来,才是精确的判断。《过秦论》就恰好有这个特点。他把大量事实摆出来,结果道理可以不讲而自明,或少讲而大明。

  ⑵ 用写赋的手法来写说理散文:

  写赋是需要铺张和夸大的,贾谊写这篇文章可以说通篇都采用了这种手法。比如第一段“有*卷天下”四句,“*卷”、“包举”、“囊括”、“并吞”等词,基本上都同义;“天下”、“宇内”、“四海”和“八荒”,也都是同一个意思。同一个意思而一连写上好几句,既有排比又有对仗,这就是写赋的夸张手法。第二、第四、第五等段中,都有类似的句子;不胜枚举。所谓“铺张扬厉”,主要就是指的这一类句子。这样,气势自然就充沛了,自然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笔锋锐不可当,咄咄逼人,读起来有劲头,有说服力,而且有欲罢不能之感。

  ⑶ 全篇对比到底:

  本篇精彩处在于作者用了四个方面的对比:即秦国本身先强后弱、先盛后衰、先兴旺后灭亡的对比;秦与六国的对比;秦与陈涉的对比;陈涉与六国的对比。几种对比交织在一起,结构自然宏伟,气势也自然磅礴,话也显得更有分量了。主客观形势的不同,强弱盛衰难易的不同,都从几方面的对比中显现出来。

  小结:“贾生才调更无伦”,贾谊散文开两汉政论风气之先,扣紧时代脉搏,篇篇针砭时弊,说理透辟晓畅,深刻犀利,言词激切,理足气盛,如《论积贮疏》《治安策》等是;而《过秦论》更以铺张扬厉,排比渲染、词采绚丽见长。影响所及,非但两汉,下及唐宋奏议,骈文莫不受其遗泽。故鲁迅评为:“惟谊尤有文采,而沈实则稍逊,如其《治安策》《过秦论》……皆为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汉文学史纲要》)

  3、进步性与局限性:

  作者借古讽今,强秦的速亡给后人的启示是什么?

  “施仁政,行仁政”。

  贾谊施行仁义的主张,是从维持封建统治阶级利益出发的,但因为它与反对**相联系,所以符合当时人民的要求,加上作者充分肯定商鞅变法,主张儒法并用,所以它的仁义主张就更带有进步性。

  本文还描述了陈涉起义这一历史事实,并肯定陈涉起义的必然性、正义性以及它在推翻秦朝统治中的作用与地位。作者不仅看到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失去了民心,而且还看到秦国由日益强盛到统一天下,根本原因在于其行动和当时人民要求统一的愿望相一致。可见,作者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人民的力量,认识到人心向背是国家治乱的关键。但他在描述陈涉的*凡时,明显地表现出对劳动人民的轻视,这是他的阶级局限性。

  作者还在一定程度上揭露和批判了秦朝统治者的残暴罪行,但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他还看不到封建阶级的本性,却要求封建统治阶级真正施行仁义,消除阶级矛盾,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这是不可能的。

  小结:

  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古为今用。对于这个道理,古人很早就懂得。贾谊就说过:“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他的史论《过秦论》通过总结秦不施仁义二世而亡的教训,来讽谏汉朝统治者。他这样做,是希望汉文帝以秦朝为借鉴,施行仁义,以免蹈秦朝的复辙。这是贾谊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的立场,为他们谋画“长治久安”之道,事实上只能是一种幻想。

  虽然由于历史局限,作者不可能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和找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但这篇文章表现出贾谊对农民起义的力量和意义有所认识,写出了他反对统治者施**于人民。尤其他针对当时现实而论史的精神今天仍值得我们学*。

  四、总结

  《过秦论》是史论,文章总论了秦的兴起,灭亡及其原因,鲜明地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其目的是提供给汉文帝作为改革政治的借鉴。文章气势磅礴,笔力雄浑。大量运用对比、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手法,秦兴秦亡波澜起伏,那力透纸背的说理,那援引史实的分析,那酣畅淋漓的铺张渲染,使文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题。

  2、完成“优化设计”。

  《过秦论》教学设计 4

  【设计意图】

  《过秦论》是一篇内容非常丰富,语言极有特色的史论。学*本文的主要目标,是理解秦之过及借鉴意义,明确对比论证方法和掌握重要文言词句。本设计突破传统的“读文章─—讲字词─—译文句”的教学程式,抓住中心,精选语段、词句,设计若干讨论题,激发兴趣,训练思维,教学生学会自读文言文。

  【设计提要】

  本设计在学生对照注释预读课文的基础上分三步设疑讨论:1.由标题引入第5段,讨论对比方法及结论的产生;2.从秦攻守之势的不同,讨论秦兴亡史的演变,理清文章思路;3.讨论“仁义不施”的表现及作者的写作旨意。在讨论中,强**师点拨,精简知识讲授;强化诵读自学,重视语言知识,将理解文意与理解语言紧密结合,突出教学重点,突出思维训练。

  【设计实施】

  1.层层对比揭秦过。

  [设疑讨论]“过秦”,即言秦之过。作者以秦的兴亡史实为基本依据,采用对比方法,层层推进,水到渠成指出秦亡的过失,这充分体现在第5段议论中。朗读第5段:(1)将段中涉及到的秦国、秦朝、九国(山东之国)、陈涉四种力量用数学符号“〈”连结排列起来;(2)按例句“‘秦人开关延敌……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这是秦国的实力与九国之师相比”,从本段中找出包含(1)其余三项对比的句子;(3)说明作者是如何在对比分析中归纳出结论的。

  [明确](1)四种力量的对比可以表示为:陈涉〈九国〈秦国〈秦朝。(2)“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大……不可同年而语矣。”这是山东九国之师与陈涉相比;“秦以区区之地……而朝同列。”这是秦国与统一天下的秦朝相比;“然后以**为家……何也?”这是最强大的秦与最弱小的陈涉相比。(3)从对比中可以看到,最弱小的陈涉起义时,面对的是最强大的秦朝。一个“何也”,水到渠成,把焦点逼示出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点拨]作者议论秦的过失,首先肯定地理条件没有变,接着采用多项对比的论证方法,层层推进。最详细的是陈涉与九国的对比,从各个角度对比,极言陈涉弱小;其次是秦国与统一天下的秦朝相比,强调秦朝的强大。九国与秦的对比包含在上面第二个对比中,不够明显,但例句从课文第2段找来明显的句子,已经明确。不能忘记陈涉与秦朝的对比。对比得出的结论是自然而然的,既告诉我们秦亡的原因,也点明了课题“秦之过”。当然,“秦之过”主要是“仁义不施”而非“攻守之势异也”。充分利用课文注释理解词句,注意连用“也”字的语气及其强调作用。

  [说明]这一段议论是全文的重点,需要反复朗读与全面理解。抓住对比即抓住了重点纲目;用数学公式来表示课文内容,激起学*兴趣,引起学生积极思考;紧扣原句,促使学生细读课文,理解文句词语,抓住重要句子、重点词语。学生学*分析和理解文意、文句的过程,也是自学文言文能力提高的过程。

  [板书]

  2.攻守势中看兴亡。

  [设疑讨论]“攻守之势异也”,是对文章1~4段秦兴亡史实的概括议论,先从第5段中分别找出一句话概括“攻”与“守”的史实;然后自读1~4段,说说哪些段写“攻势”,哪些段写“守势”,并从各段中找一句原句表明“兴”或“亡”的史实。

  [明确](1)“秦以区区之地……而朝同列”议论的是“攻势”;“以**为家,殽函为宫”议论的是“守势”。

  (2)第1~2段及第3段第一层“及至始皇……威振四海”写“攻势”,第3段第二层写“守势”。

  (3)兴:“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强国请服,弱国入朝;鞭笞天下,威振四海。”亡:“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攻”是以雍州之地为本,采取一系列措施;“守”是以整个天下为本,采取了更为严密的措施:秦从诸侯变成了天子,守的力量比攻的力量更强大,结果却走向反面,更令人深思。

  [点拨]“攻”指依靠权谋武力,扩张土地,夺取天下,吞并六国;“守”指采取种种措施巩固**,保住秦王朝的帝位。第3段第一层的七字排偶句,写的正是秦始皇攻取天下、统一六国的巅峰。“兴”指秦国强大起来,不能用表达措施的句子来表明,而要选择能够表现一个阶段强大的句子。

  [说明]该讨论题一方面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抓住中心句引发开去,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阅读语段,筛选信息,学*归纳。另一方面由意而言,促使学生认真自读课文,正确理解文言词语和句子,掌握文言知识。

  [板书]

  3.秦过为鉴可治国。

  [设疑讨论]秦的过失主要是“仁义不施”,请从课文中挑出秦“仁义不施”的语句并加以解释,说说秦的过失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明确](1)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2)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3)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4)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5)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

  (6)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秦在夺取天下的过程中,依靠武力,致使六国惨败,“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已经蕴藏着导致失败的尖锐矛盾。秦统一天下,攻守之势转化以后,不但不施仁义,反而变本加厉,用严酷的刑罚奴役百姓,迅速导致大规模起义,致使帝王之业土崩瓦解。这一史实充分显示出民心向背对治国的重要性。贾谊采用铺张渲染的手法言秦之过,是借秦作鉴,猛敲警钟,劝谏西汉统治者施仁政。

  [点拨]“仁义不施”,换种说法是“施行**”,这在秦攻取天下中也必然有所表现,在固守天下中表现得尤为厉害。主要体现在治国措施中。

  [说明]将“仁义不施”这一抽象道理具体化,训练了学生筛选信息、理解文意、理解文句等能力,思维深刻性训练、鉴赏评价训练、语言训练都得到落实。

  [板书]

  [总评]文言文教学要提高教学效率,首先要“减肥消肿”,引导学生抓住重点,积极思维,学会自读。本设计突破“字字落实,串讲课文”的传统教法,从标题入手,抓住全文中心句和重点语段,在论证方法、论据材料和写作主旨三方面设置讨论题,注意“意”“言”结合,创设启发思考、指导读书的情景,让学生在读书和思考中理解文意,掌握字词,培养自读能力,为本单元其他课文的讲读或自读提供了一个教学思路

  《过秦论》教学设计 5

  【教学目的】

  1、学*运用历史资料提炼观点的方法。

  2、了解本文的语言特色:排偶句的运用。

  3、认识贾谊对秦代**的批判──“仁义不施”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文是一篇史论,而大半篇幅用于叙述秦王朝兴亡的历史过程,实际上是以史实作论据,论证秦的迅速灭亡是由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因此,教学重点应是最后一段。

  史论叙史不同于史传,它是高度概括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带有主观色彩;本文又是用骈体写的,这种色彩就表现得更为明显,要讲清这一点就很难。此外,还要考虑到本文的背诵量较大,要使学生既能背得顺畅,又不增加他们的负担。

  2、教学方法:

  课文练*只要求背诵最后三段,也是出于不增加学生负担的考虑,但从教学的需要来看,背诵全文是大有好处的。为此,拟采用诵读教法。

  背诵应有严格要求,但个别地方可以放宽。如第2段列出九国的顺序是“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而第5段则是,“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据此可以看出,作者的基本排列方法是以山东六大国置前,三小国置后,至于六大国中孰前孰后并无一定的准则。背诵时就不一定非照原文顺序不可。其次,第2段还列出20个人名,是举例性的,不过是作此随手拈出(例如乐毅是“制兵”的人,而被列入“通意”一类),背诵时不一定一一背出,也不必照原文的顺序。总之,要从总体着眼,只要不违背作者本意,就可以不计较个别字眼,当然,关键的字眼决不容许出现错误,这是背诵长文(千字以上)的原则。

  3、课时安排:

  本文拟用3课时诵读。

  第一课时:简介作者及《过秦论》写作意图,分析全文布局,诵读第1、2两段。

  第二课时:诵读第3、4段。

  第三课时:诵读第5段。

  【预*安排】

  1、朗读课文2~3遍,要求字音准确:

  补充注音如下:

  因利乘便(chéng) 殽函(xiào) 合从(zòng) 翟景(zhái) 将数百之众(jiàng) 镞(zú) 笞(chī) 膏腴(yú) 万乘势之(shèng) 召滑(shào)

  2、思考下列问题:

  ⑴ 本文是一篇史论,为什么大半篇幅是叙事?作者这样叙事有什么目的?

  ⑵ 文章将秦统一全国的过程划分为几个阶段?为什么这样划分?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作者和《过秦论》写作意图

  贾谊的《过秦论》共有上、中、下三篇。我们学的是上篇,文中概括叙述了秦王朝的兴亡过程,揭露了秦始皇的**,最后指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它迅速灭亡的根本原因,这是从史实中提炼观点。到了中篇,作者对这个观点作了分析,并进一步指出秦二世不顾“天下之嗷嗷”,继续实行**,“重之以无道”,然后从正面提出治理天下的原则:“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这是作者为文的本意所在。下篇主要指责秦王朝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君主──子婴的过失。

  《过秦论》鲜明地表现了贾谊的政治立场。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政论家、文学家。洛阳人。18岁时以能读诗书、善属文,为郡人所称誉,廷尉吴公荐于汉文帝,被任为博士。不久,被破格提拔为太中大夫,受大臣周勃、灌婴排挤,贬为长沙王太傅。后为梁怀王太傅。32岁时郁郁而死。

  贾谊生活在西汉初期,由于此前经过500多年的战争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所以他极力主张行仁政以“安民”,曾多次上疏,批评时政。《过秦论》就是为宣传这种主张写的。论“古”是为了说“今”,这是读本文时首先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

  二、粗略分析全文布局

  1、先按表达方式将全文分为两部分:

  ⑴ 记叙部分:写秦王朝的兴亡过程(前四段)。

  ⑵ 议论部分:指出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最后一段)。

  2、再分析记叙部分的层次,可分两大层。

  ⑴ 兴起的过程(前三段)。

  ⑵ 灭亡的过程(第四段)。

  三、诵读第1段

  在诵读练*中以提问方式明确本段的内容要点:

  1、秦的地理优势;

  2、秦孝公的政治雄心──统一天下;

  3、基本国策(耕战、连衡)及成果。

  史实补充:

  1、“外连衡而斗诸侯”──这是跟上文“内立法度……修守战之具”相对应而言,其实这是后来的政策。有些“教参”上甚至把它跟连衡政策的创立人张仪联在一起,这是不正确的,张仪相秦是在秦孝公死后十年,即秦惠文王十年(前328年)。由此可见,史论叙史不同于史传,重在“会意”。

  2、“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史记·魏世家》:“三十一年(即秦孝公22年,公元前340年),……秦将商君诈我将军公子而袭夺其军,破之。秦用商君,东地至河。”“东至河”。即秦得河西之地。这是秦以“诈力”夺取诸侯土地的一个突出的例子。按:这是秦取河西地的开始,秦惠文王八年(前330年),魏又献河西地少梁(今陕西韩城南)。

  三、诵读第2段

  提问:本段叙述了哪几位秦国国君时期的事?(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即孝公之后,始皇之前的五位国君。)惠文王即位是前337年,庄襄王死于前247年,其间长达90年,作者是怎样叙述这90年间的历史的?

  讨论后,归纳如下:

  1、将惠文、武、昭襄三朝87年间的事情集中到一点上来写:秦的领土日益扩大引起诸侯恐惧,以诸侯反衬秦。孝文、庄襄二朝则一笔带过。这是从总体上看。

  2、写秦扩大领土,按南、西、东、北四个方位说,显出其军事力量无比强大;写诸侯,按“合从缔交”“约从离衡”“从散约解”的顺序说,并极力渲染其声势,以反衬秦人困诸侯之易(“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这是从局部来说的。

  3、统观此段叙史,*乎艺术概括方式,本质是真实的,但客观的历史过程并非如此。

  史实补充:“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苏秦说六国从亲,约在前334~前332年之间,其时苏秦任从约长,并佩六国相印。“秦兵不敢窥函谷关十五年”。这是第一次合从。前318年,苏秦再次约从六国共攻秦,楚怀王为从长。至函谷关,秦出兵击六国,六国兵皆引而归(《年表》中作“五国”)。这是第二次合从。此外,前298年,魏、齐、韩三国曾联合攻齐。还有前247年信陵君率五国兵败秦于河外,这已不在上述87年之内了。从上述史实可以看出,所谓“九国之师”只是一种笼统的说法,这也说明史论叙史跟史传的不同。

  背诵要求:

  1、可以从“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直接过渡到“尝以十倍之地”;

  2、“于是六国之士……制其兵”这一段可略读。

  四、留作业

  背诵第1、2段;准备诵读第3、4段。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背诵第1、2段。

  用提问过渡:本文题目是“过秦”,这两段说到秦的过错没有?(没有,虽然也表现了秦的“诈力”政策,但在斗争中使用“诈力”是每一方都会有的,只是看谁用得更好。)既然如此,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为下文作铺垫,以统一过程中的强大跟后来的迅速灭亡做对比。)所以,下段就先说秦的过错。

  二、诵读第3段

  1、先默读一遍,说说秦始皇的过错是什么。

  2、找出写过错的那一层(“于是废先王之道……陈利兵而谁何”)试用几个字来概括秦始皇的对内政策。(愚民、弱民、以民为敌。)

  3、划分全段层次并答问:

  ⑴ 首句写秦始皇统一全国,只有一个意思,却连用四句来表达,为什么?

  这是中国空前的统一,是很了不起的,值得加以铺排;极言秦王朝的无比强大。

  ⑵ 次写扩大版图,有什么作用?

  仍是极言秦王朝的强大。要求注意“士不敢弯弓而抱怨”一句,是用来烘托秦始皇的威势,可算是虚写。如要实解就会出现矛盾,前218年,张良曾雇力士刺始皇于博浪沙,误中副车。

  ⑶ 写秦始皇的对内政策这一层的要害是什么?

  “不施仁义”,为结论张本。

  补充解释:“谁”“何”都是疑问代词用如动词,由此引申出“呵问他是谁”的意思。

  以上二小层可合并为一层:写秦始皇对内、对外的政策。

  ⑷ 末句写始皇的设想,有什么作用?

  反衬秦王朝灭亡之迅速。

  (说明以上内容可以在分层诵读中依次讨论。诵读和讨论是交叉进行的。在全班学生基本成诵之后,再提出下面的问题。)

  4、本段在全文结构中有怎样的作用?

  上文写秦日益强大,为统一奠定了基础,本段写统一后的措施说明秦已从攻势转为守势;正因为措施不当,才导致了它的迅速灭亡,所以下段接着写它的灭亡,作者“过秦”之意尽在其中。

  三、诵读第4段

  默读一遍后概括本段大意:陈涉起义,天下云集响应,并起亡秦。

  提问:开头写始皇余威,有什么作用?(暗示民心不服,人人自危。)作者写陈涉起义的一段话中,要害是哪一句?(“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这说明了什么?(全国人民不满秦王朝的统治。)它为下文哪一句作铺垫?(“仁义不施”。)

  再问“将数百之众”跟上文哪一句相照应?(“百万之师”──秦人能打败九国“百万之师”,而不敌陈涉“数百之众”,可以发人深思。)“斩木为兵”跟上文哪一句相照应?(“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这说明了什么?(“收兵”不足以遏止人民的反抗。)

  在学生基本成诵后,还可以问:你怎样看待贾谊对陈涉的评价?

  教师小结时主要谈两点:

  1、贾谊是对陈涉起义作出高度评价的第一人;

  2、阶级的偏见也是有的。

  四、留作业

  1、背诵第3、4段,准备诵读第5段。

  2、下面两段话均摘自《过秦论(中)》,只要求看懂大意。读后就以下两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体会:

  引文(一):“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志,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并兼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

  引文(二):“二世……重之以无道,坏宗庙与民,更始作阿房宫,繁刑严珠,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天下多事,吏弗能纪,百姓困穷而主弗收恤。然后奸伪并起,而上下相遁,蒙罪者众,刑戮相望于道,而天下苦之。自君卿以下至于众庶,人怀自危之心,亲处穷苦之实,咸不安其位,故易动也。是以陈涉不用汤、武之贤,不藉公侯之尊,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

  ⑴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句话应当怎样解释?

  ⑵ 作者是怎样分析陈涉起义的?

  第三课时

  一、检查作业

  1、背诵课文第3、4段。

  2、答问:读过引文(二)后,再看课文第4段中关于陈涉的叙述,你认为“瓮牖绳枢之子……倔起阡陌之中”这段话的总体意思是什么?(他不凭借高贵的地位和杰出的才能,却很有号召力,就是因为他的奋起反抗符合人民大众的心愿,但“才能不及中人”这句话却带有明显的贬意。)从全段来看,其内容可用引文(二)中哪些字眼来概括?(“民危”“易动”──这就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而“民危”“易动”,正是**所造成的结果。由此自然转入议论。)

  二、诵读第5段

  1、补充注释:

  ⑴ “且夫天下非同小弱也”──意谓秦有天下,非同地方性**,其力量是不小的。

  ⑵ “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雍州的地势、殽函的险固,还是原来那个样子,意谓秦地的优越地形并未发生变化。

  ⑶ 棘──课本注,“棘”通“戟”。此与上文“斩木为兵”矛盾。按:“棘矜”应合解,即伐棘为矜,矜仗也。“鉏耰”又作:“耰鉏”,是一种农具,类似今之长柄大锄。这样解释,正好跟下文“钩戟长铩”对应成文。

  ⑷ 同年而语──又可以写作“同日而语”,相提并论之意。

  ⑸ 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这句说的是秦统一全国以前的事。万乘,战国时的大国也称“万乘”。同列,秦与山东各国皆诸侯,故称“同列”“序”“朝”为互文。这句话的意思是,当时秦很强大,所以八州诸侯都来朝拜它。按:从秦孝公到秦统一全国之前,共有140年,所以下文接着说“百有余年矣”。至“以**为家,殽函为宫”,才说到秦统一天下。

  ⑹ 攻守之势──“攻”,指统一六国以前;“守”,指统一六国之后。

  2、划分层次:第一层(开头至“则不可同年而语矣”)对比论述九国之师和陈涉之众的力量。开头指出秦王朝的优势仍然存在,这是对比论述的前提。对比则表明陈涉的地位和农民军的武器及素质远不如九国之君及其部队。要害是“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这八字,是为全文的结句设伏的。第二层(“然秦以区区之地”至结句)照应全篇,归纳中心论点。“然秦”以下四句照应第1、2段,“然后”二句照应第3段,“一夫”三句照应第4段。“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为全文中心论点。

  3、诵读诣导:本段是全文的重心,句句都是说秦之过,一定要读得有气势,表达出作者“过秦”的深意。

  ⑴ 且夫──推进一层,领起议论的口气。

  ⑵ 以下连用六个“也”,用极其肯定的语气读。

  ⑶ 排比句中的重音是:“非属(于)”“非銡(于)”“非抗(于)”和“非及”。(“非及”后其实也可加“于”)。

  ⑷ “向时之士也”后作一顿,为下句转折畜势。

  ⑸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也”后有较长停顿。如去掉“也字”,再增“何也”一句,答案即是全文结句,可见作者有意为下文蓄势,所以述而不问。

  ⑹ “试使”三句,重复上文之意,换假设口气,再作一鉏。

  ⑺ “然秦”三句作低回之势,以下节节升高,至“为天下笑者”达于顶峰,稍作一顿,再逼出“何也”一句。

  ⑻ “仁义不施”是一篇纲领,用深责语气读;“攻守之势异”用解释语气读,寓“不知天下之势”之意。

  (以上内容都穿插在诵读过程中说明。)

  三、总结全文

  1、归纳全文中心:

  提问学生: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借古喻今,劝谏西汉统治者实行仁政以安民。

  试从前面的引文(二)中找出一句话来说明。

  “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

  2、分析本文论证方法:

  ⑴ 以史实为论据:

  问:本文前三段纯属叙史,这跟作者要论证的观点有什么关系?

  秦统一全国前对诸侯处于攻势,统一后对全国人民处于守势,是为了说明“攻守之势异”这一点的。

  问:秦王朝在这不同的两个时期内所采取的政策有区别吗?

  处于攻势时期采用的是诈力政策,处于守势时期采用的是压迫人民的政策,二者在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

  试用引文(一)中的话来说明:

  “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

  问:“其道不易,其政不改“包含了怎样的意思?

  仁义不施。

  ⑵ 对比论证:

  问:第5段以九国之师跟陈涉做对比,有什么作用?

  九国之师拥有大批谋士、精良武器和训练有素的士兵无法战胜秦国,而一群斩木为兵的农民军却战胜了秦国,这说明秦的暴虐无道已使它失去天下之民。

  试用引文(二)中的话来说明:‘

  “民危”──陈涉的“星星之火”点燃了燎原烈焰。

  问:本文还有哪些对比?

  秦人“开关延敌”与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的对比;“会盟而谋弱秦”与“争割地而赂秦”的对比;“序八州而朝同列”与“一夫作难而七庙隳”的对比。(指出:这些对比跟论证只有间接的关系。)

  《过秦论》教学设计 6

  一、教材分析

  《过秦论》是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节选自贾谊的《新书》,原著分为上、中、下三篇,这里选的是上篇。作者通过对秦王朝兴起、强盛、衰亡过程的叙述,议论了秦王朝成败的缘由,以借古讽今。

  通过单元提示,我们知道,《史记》和《汉书》等纪传体史书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历史散文取得了空前伟大的成就。要通过本单元的学*进一步引导学生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其中《过秦论》是本单元的重点课文,学*时,要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着重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的分析,在朗读和背诵过程中,注意掌握有关的文言文词语和文言句式。

  二、分析学生

  我们的学生现在还延续初中学*文言文的方法,只满足于盲目背诵,只顾扫清课本中的文字障碍,无法把课内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学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到考试前只是盲目机械地做题,考试时全凭主观猜测,越是这样越是缺乏兴趣。针对这一现状,本课教学将着眼于文学与历史相融合,借文释史,借史释文,把语文与历史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从历史科的角度切人,以语文课本中所涉及的作品为基础,来说说如何帮助学生实现文史互动,从而提高学生学*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三、教学目标

  1、归纳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2、理解文章结构层次,探究文中“叙”与“论”的关系,体会本课叙事时极力铺张渲染,议论时使用对比论证的写作特点,学*事实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

  3、分析本文的语言特点:多重排比、夸张、对偶、对比、同义叠句的运用,使文章显得气势非凡,而又耐人寻味。

  4、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了解借古讽今、实施仁政的意义。

  设计依据:高一阶段,学生文言知识体系尚待完善,对古代历史散文接触不多。因此,教学中要进一步增加文言知识积累,并通过朗读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欣赏古代历史散文的能力,养成思辨的*惯。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为:

  1、识辨课文中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及多义词,积累文言词句知识。

  2、理解文章结构层次及写作意图,赏析本文的语言特点。

  本课的教学难点为:

  注意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中心论点的正确理解。

  设计依据:从学生文言知识薄弱的现状出发,与高考中文言知识比重比较大相结合,主要为学生阅读其它的文言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教学方法

  1、提问讨论法

  2、讲练结合法

  3、范读背诵法

  六、教学程序

  第二课时的要点是:解读3、4两段的文意,详细深入理解文章结构层次,在此基础上掌握秦由盛而衰的原因,为准确理解本文主旨———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作准备。

  设计依据:《过秦论》篇幅较长,文言知识较丰富,文章丰厚,因此我设计用三课时教学本文。

  七、教具安排

  用投影仪打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做到心中有数;用录音范读课文,使学生受到情景教育,从内心深处产生美感,激发学*兴趣。

  设计依据:体现教具的直观性。

  八、教学过程

  1、对所学知识进行及时复*,以加深理解,为学*新知识做好铺垫。

  2、对3、4段的学*仍应结合本地区学生基础较差的实际,着重从熟读入手,落实字词(尤其古文言教学更应如此),在此基础上深化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3、在复*巩固与总结过程中,注意新旧知识的衔接和课文的完整性,切忌将文章讲的支离破碎,影响其艺术美。

  九、板书设计

  ―――――始强(内、外)

  【攻】 ―――――日强(缔交结盟)

  ―――――极盛(废道焚书)

  《过秦论》教学设计 7

  导入:

  高一时我们分别学*过《过秦论》和《六国论》这两篇文章,今天我们试着将这两篇文章进行比较学*。

  教学板块之一:疏通文章的语言文字。

  1.高一、高二时我们学*文言文,有时是不求甚解,到了高三,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对各种文言词汇作些归纳、整理、积累,有计划地将学过的词、语、句经过整理分门别类地抄在笔记本上,如此才便于高三复*和翻检,最终成为自己语言仓库中的一部分,并终身受用。

  2.文言词汇一般包括词性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文言句式几种。

  [板书:积累词语句:词性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文言句式]

  3.归纳整理。

  ①词性活用

  a.名词作状语

  *卷天下(像卷*子一样)包举宇内(像提包裹一样)囊括四海之意(像扎口袋一样)内立法度(对内)外连衡而斗诸侯(对外)南取汉中(向南)西举巴蜀(向西)东割膏腴之地(向东)北收要害之郡(向北)天下云集响应(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赢粮而景从(像影子一样)

  b.使动用法

  外连衡而斗诸侯(使…相斗)会盟而谋弱秦(使…削弱)序八州而朝同列(使…朝拜)以弱天下之民(使…削弱)李牧连却之(使…败退)

  c.其他

  过秦论(名作动,评论过错)瓮牖绳枢(名作动,用破瓮作,用草绳系)追亡逐北(动作名,逃亡的军队)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形作动,变小变弱)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作动,礼遇)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名作动,坚持到底)

  ②古今异义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古:指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今:山东省)以致天下之士(古:招纳今:致使造成某种后果)奋六世之余烈(古:功业今:猛烈)思厥先祖父(古:祖辈和父辈今:父亲的父亲)可谓智力孤危(古:智谋和力量今:智商)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旧事、前例今:一种文学体裁)至于颠覆(古:以致于今:连词,表示另提起一件事)

  ③通假字

  合从缔交(纵)赢粮而景从(影)�m隶之人(氓)�I�i棘矜(锄)外连衡而斗诸侯(横)�a首系颈(俯)暴秦之欲无厌(餍)当与秦相较(倘)

  ④文言句式

  判断句: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被动句:为天下笑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省略句:以(之)为桂林、象郡

  倒装句: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中山之君也赵尝五战于秦(状语后置)

  4.小结:

  经过这么一归纳、一整理,我们对这两篇文章的文言词汇基本已经掌握,并且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去阅读新的文言文,这也是我们高考试题中考察的一个重要部分。如果我们能够这么坚持下来,积累到一定程度,相信高考题中的文言文阅读题会迎刃而解。

  教学板块之二:相同点的归纳分析。

  1.这两篇文章不仅在文言词汇方面有许多相同的用法,而且在其他许多方面也有相同或相*的地方。比如文章的标题:过秦论、六国论,都是一个“论”字,表明它们都是议论文。

  大家试着从各个角度去寻找这两篇文章的相同之处。

  [板书:归纳相同点]

  2.归纳:

  ①体裁:两篇文章作者虽然所处年代有先后的差别,但表达思想都用了史论的方式。

  ②题材:两篇文章都是借战国时期秦与六国间的战争来议论的。

  ③创作目的:两篇文章都强调借过去的史实来讽喻当今的最高统治者,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④写作手法:两篇文章都采用了对比的方式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板书:体裁、题材、创作目的、写作手法]

  3.小结:

  苏洵的作品当时很受欧阳修的赞赏,认为可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盛。由此可知苏洵和贾谊的作品确实有许多相同之处。

  教学板块之三:相异点的区分理解。

  1.虽然这两篇文章在很多角度都有许多相同或相似的地方,但是毕竟一个是汉朝,一个是宋朝,相距一千余年,不可能处处都是一个样,它们必定有许多各自的特色。

  下面大家就来找找这篇文章的相异点。

  [板书:区分相异点]

  2.归纳:

  ①主旨:

  《过秦论》所体现的意图是分析秦王朝灭亡的历史原因,从反面总结出中心思想,即“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它的现实针对性是指西汉初期的政策,是劝谏西汉统治者要施行仁政。

  《六国论》主要是论述了六国灭亡的原因,目的在于讽喻宋王朝要以六国为鉴,不为辽和西夏的“积威之所劫”,一味纳币输绢以求苟安,要“封天下之谋臣”,“礼天下之奇才”,奋起抵御外侮以维护统治。

  补充:贾谊生活在西汉初期,由于此前经过秦末战争的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所以他极力主张行仁政以“安民”。他曾向汉文帝反复宣讲仁义之道,认为“德莫高于博爱人,而政莫高于博利人”,“政莫大于信,治莫大于仁”。他认为按照礼的规定,“国有饥人,人主不飧;国有冻人,人主不裘”。他继承并发展了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认为民是国家、君主和官吏的根本,离开了民则国将不国,君将不君,官将不官,谁敢与民为仇,必将为民所埋葬。因此,他极力向汉文帝宣讲仁政的道理。

  苏洵也是一个非常有政治抱负的人。他说他作文的主要目的是“言当世之要”,是为了“施之于今”。

  ②结构:

  《过秦论》的结构

  第一步:秦孝公至庄襄王不断扩展疆域,已形成了居高临下、高屋建瓴的架势。秦始皇上台后吞并六国,一统天下。

  第二步:叙述秦王朝胜利后所实行的种种错误政策:一为“焚百家之言”,一为实行高压政策,武力防范。

  第三步:记述陈涉发难,天下云集响应,推翻了秦王朝。

  第四步:在前文叙述的基础上议论,表明作者的政治见解。

  《六国论》的结构

  第一步:开篇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第二步:将中心论点转化为两个分论点:一为“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一为“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第三步:总结历史教训,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四步:讽谏宋王朝不要重蹈六国的覆辙。

  补充:这两篇文章的行文思路恰好是相反的,前者是先叙史,后作结;后者是先提出论点,后举例论证。

  ③语言风格

  [板书:主旨、结构、语言]

  思考:

  一、《过秦论》这篇文章的语言特色在文章前面的阅读提示里说得很清楚――“气势磅礴”。那么这篇文章为什么能够做到“气势磅礴”的呢?它的“气势”是怎样得来的?

  第一个,最主要的,即这篇文章虽是说理文,其中却用了十之七八的篇幅来叙事。用叙事来说理,可以说是本篇最大的特点。作者用千把字的篇幅概括了从秦孝公到秦亡国这一百多年来的历史,让读者感到短短一篇文章竟然包涵了这许多东西,自然觉得文章饱满充沛,气势磅礴。

  第二个,作者在用写赋的手法来写说理散文。写赋是需要铺张和夸大的,贾谊写这篇文章可以说通篇都采用了这种手法。比如第一段“有*卷天下”四句,“*卷”“包举”“囊括”“并吞”等词,基本上都同义、“天下”“宇内”“四海”和“八荒”,也都是同一个意思。同一个意思而一连写上好几句,既有排比又有对仗,这就是写赋的夸张手法。其他段也都有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第1段第1句。体会这种大气。

  点学生找文中的例子并大声朗读,要求读得有气势。(第2、3、5段)

  这样。气势自然就充沛了,自然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笔锋锐不可当,咄咄逼人,读起来有劲头,有说服力,而且有欲罢不能之感。这是由于作者本人原是一位辞赋作家的缘故。

  第三个,即作者用全篇对比到底的手法写出了他的论点。对比手法并没有什么稀奇,而本篇精彩处却在于作者用了四个方面的对比:即秦国本身先强后弱、先盛后衰、先兴旺后灭亡的对比;秦与六国的对比;秦与陈涉的对比;陈涉与六国的对比。几种对比交织在一起,结构自然宏伟,气势也自然磅礴,话也显得更有分量了。主客观形势的不同,强弱盛衰难易的不同,都从几方面的对比中显现出来。而文章气势磅礴的道理,也就不难理解了。

  将文中运用对比的句子一齐读一遍:第5段中。

  二、《六国论》这篇文章的语言与《过秦论》相比,有明显的不同,其不同之处在哪里?

  《过秦论》的语言如辞赋一般,词采华丽,千变万化,多用对偶和排比句式,长句较多,用语雅而不俗;文章一气呵成,文脉如行云流水,汩汩而出,滔滔不绝,首尾气贯长虹,感情充沛。

  《六国论》是语句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句式丰富多彩,交相辉映;论证语言隐、直、正、反相映成趣,行文干练老辣,有“战国纵横之学”。

  可以这么说,《过秦论》的语言主要着眼于作者自身的感受,而《六国论》的语言则着眼历史事件的现实意义。前者的感性色彩更浓厚,后者的理性思考更深刻。

  第2段:“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此言得之。”此句将暴秦的野心和六国的处境揭露得非常清楚,闪耀着理性的光芒。

  点学生再在文中找一些理性思考的句子并读一读。

  小结:《过秦论》的语言气魄恢宏,酣畅热烈;《六国论》的语言深沉深刻,干练老辣。它们都是千古传诵的名篇。

  总结:

  今天我们学*了《过秦论》《六国论》两篇文章,我们在受到了美的熏陶的同时,也得到了深刻的教育和启发。我们在今后的学*中一定要多读一些这样的作品,提高我们的修养,丰富我们的头脑,成就我们的大业。

  《过秦论》教学设计 8

  【教学目标与要求】

  1、学*本文用事实作根据论证中心论点的写法。

  2、了解议论文中议论和记叙的关系。

  3、了解文言句子中省略成分和词类活用现象。

  4、了解贾谊的政治主张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布置预*】

  熟读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作者和背景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著名的文学家。年少时有才,被孝文帝破格提拔为太中大夫,参与政事,深受器重。后遭权贵嫉妒排挤,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后转为梁怀王太傅。终因怀才不遇,年仅33岁就抑郁而死,司马迁写《屈原贾生列传》。

  背景:

  1、战国末期与社会历史概况:

  战国时代,随着宗法制度的解体,各国先后进行改革。魏,李悝的变法;楚,吴起的变法;韩,申不害的变法;秦,商鞅变法。

  秦过逐渐强大,于前221年灭齐,统一天下。施用严刑苛法,横征暴敛,大兴土木,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2、西汉初期的社会状况:

  西汉初年,经历春秋战国楚汉战争500多年的战争,社会经济受到极大的破坏。贾谊的《过秦论》正是针对这种社会现实而主张实行“仁政”的,给百姓以休养的机会,以求经济大发展,社会的稳定。

  二、破题

  “过秦”即言秦之过,是指责秦的过失的一篇政论文。

  三、分析课文的一、二段

  第一段:写秦孝公统一天下的雄心和基本国策及秦开始强盛。

  对内:商鞅变法,发展生产,扩充军备。

  对外:实行“连横”,各个击破。

  第二段:写秦惠文王、武王、昭襄王的功业。

  第一层:写三代秦君的功业。

  第二层:写列国合力对付秦国。

  第三层:九国兵败,臣服于秦。运用对比,反寸秦国的强大。

  第四层:一笔带过孝文王和庄襄王,过度到下文。

  小结。

  四、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3、4、5段。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分析课文

  1、请同学朗读第三段:

  第三段:写秦始皇的功业,即统一天下的势如破竹和巩固天下的各种措施。

  第一层:写秦始皇的“攻势”。

  详细铺叙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至高无上的皇权,并正面铺叙中现出**的“魔影”,为下文的“仁义不施”埋下伏笔。

  第二层:写秦始皇的“守势”。

  实行愚x政策,采取严密的防范措施。运用排比和夸张手法,展秦盛极一时的气势,以反寸下段秦的迅速灭亡。

  第四段:写陈胜起义的情况和秦的结果。

  极力详述陈涉出身低微,起义仓促,士卒弱小,兵器劣钝--*凡之极。

  “然”字一转,突出了“小”但不可忽视,正因为人们恨秦,故仁义不施而使整个天下都是秦的敌人,终使秦王朝的守势狼狈不堪,为主题的昭彰作了铺垫。

  第五段:分析秦灭亡的原因,得出结论。

  第一层:指出秦的天下并没有缩小(呼应开头)。

  第二层:将陈涉的实力和九国对比,呼应3、4段,设问导出结论,这正表明了作者的政治主张,即:提倡仁政,反对**。

  第三层:将陈涉与秦国实力对比,得出结论“仁义之不施……”。

  三、归纳

  1、对比手法的运用:

  ⑴ 秦国与九国实力的对比;

  ⑵ 秦国与秦朝的实力的对比;

  ⑶ 陈涉与九国的实力的对比;

  ⑷ 陈涉与秦朝的实力的对比。

  2、本文是史论,叙多于议,形象议论法。

  3、语言生动形象:

  ⑴ 华丽的词藻;

  ⑵ 铺排的气势;

  ⑶ 排比的运用。

  四、布置作业:

  完成本课《课课练》。

  《过秦论》教学设计 9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贾谊对秦王朝速亡原因的分析和他所提倡的仁政思想及其意义局限。

  2、理解对偶、排比等的作用,掌握如何在翻译中恰当处理修辞格的知识。

  3、背诵全文(重点是3、4、5段)。

  (二)、能力目标:

  1、掌握实词“制、亡、利、固、遗、度”、通假字、特殊句式等,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学*善于叙事、精于论断的特色,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叙议关系,提高议论文写作能力。

  3、品评鉴赏本文广用排比、对偶,极力渲染夸张的特点,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4、学*课文从史实对比中引出结论的写作方法。

  (三)、情感目标:

  1、了解作者借古讽今、劝谏汉文帝施仁政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

  2、学*作者“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背诵课文,理解并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2、结合课文词句的特点,归纳文言词法句法知识,逐步掌握文言字词句运用规律。

  三、教学方法:

  1、诵读法。基于学生对这段历史有所了解,宜采用以朗读带动文意疏通,以背诵带动对作品的鉴赏,写作特色、语言特点的分析鉴赏皆融于诵读中。

  2、评品法。从品评鉴赏的角度,通过设置几个鉴赏点来激活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让他们具体赏析该文写作的独到之处。

  四、教学设想:

  1、预*指导:借助注释、工具书等了解时代背景、作者简况及各段大意,疏通文句。

  2、课文讲授:指出历史局限,略讲二世灭亡原因、历史人物及史实。指导课外阅读(如小说《东周列国志》,基本事件多见诸其书)。

  3、文言翻译:主要知识点。借助《导学教程》单元提要解决疑难问题,获取新知识。

  4、反复诵读:体会严密逻辑、优美文辞、磅礴气势、透彻说理。背诵全文或后三段。

  五、教学时数:3教时。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预*全文,疏通文句,了解大意。

  2、学*课文第一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不问苍生问鬼神。

  (汉文帝渴求贤臣,坐在宣室里征求贾谊的意见,贾谊的政治才干无与伦比。可惜文帝空自夜半虚前*,不向贾谊征求社稷大计却问及鬼魅神仙。此诗选取宣室召见、夜半虚前*两个细节,揭示出贾谊似受恩遇实则不遇的实质。)

  《贾谊》(***):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梁王坠马寻常事,何须哀伤付一生。

  (贾谊怀才不遇,空有抱负,曾深情吟咏出《吊屈原赋》。梁王落马而死,本是寻常之事,贾谊又何必为此自悲自责,抑郁而终呢?)

  贾谊“才调”到底如何?让我们从被鲁迅称为“西汉鸿文”的《过秦论》中寻找答案吧。

  二、预*指导:(导学教程、预*提要、知识梳理)

  三、研*课文:

  (一)、朗读全文,找出揭示全文中心论点的句子。翻译这句话,分析其句子结构及关系。

  “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

  不同文本的译文:

  广东版《教师教学用书》:“就因为不施行仁义,而攻守的形势也就不同了。”

  湖南版《高一语文跟我学》:“不施仁政,而使秦始皇执政前后攻守的形势不同造成的啊。”

  任志鸿《中学教材优化全析》:“不施行仁政,使进攻和防守的形势截然不同啊。”

  张必东《中学语文备课全书》:“没有施行仁义,而进攻与防守的形势不同了。”

  《高中语文疑难解析》:“是由于它没有实施仁义的政治,而攻守的形势不同了。”

  关系:承接或因果。

  新观点: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中“而”的前后不是因果关系或承接关系,而应为转折关系,“而”应为“然而”。而最好是将“攻守之势异也”和“仁义不施”调换顺序,将这一句理解为“攻守之势异也而仁义不施”。

  (二)、学*第1自然段:

  1、朗读指导:学生朗读,教师范读。体会句中的逻辑停顿:

  (1)较长的主语和谓语之间要有停顿;

  (2)动词和较长的宾语之间要有停顿;

  (3)较长的附加成分和中心语之间、较长的联合成分之间也要有停顿;

  这是一般规律。

  本段的动词——“据”“拥”“有”之后要有停顿;“内”“外”之后还应有停顿。下面各段的朗读指导仍围绕逻辑停顿进行。

  2、参看注释,翻译“有*卷……之意,……之心”,说说你从这句翻译中受到什么启发。

  明确:

  重点讲评文言翻译中一些修辞方式的处理。本段突出强调两点:

  其一,如上节所讲,同义叠用的“凝缩”原则;

  其二,夸张修辞格的处理,即意译或添加语词而保留,如“拱手而取……”可译成“毫不费力地夺取了……”或“拱手之间就夺取了……”

  3、从注释中知道,“*卷”“包举”“囊括”都有“吞并”的意思,“宇内”“四海”“八荒”都有“天下”的意思。那么,我们把课文中“有……之意,……之心”句换成“有吞并天下之心”似乎也通,但作者为什么要舍简就繁呢?

  明确:意在突出秦孝公吞并六国、独占天下的勃勃雄心以及秦对诸侯各国虎视耽耽的情态、咄咄逼人的气势。同时也为后文写孝公之后的历代秦君的赫赫功业张本(作为伏笔而预先说在前面的话;为事态的发展预先做的安排)为后文写秦一统天下之后的顷刻覆亡形成对比并作了铺垫(为了让后文的意思表达的更清楚、更形象而做的一种烘托,一种陪衬。有时也叫伏笔——在前段里为后段所做的提示或暗示)。总之,根据表达的需要,这里的繁笔增加了气势;同义短语的叠用,又使叙述生动形象。

  4、文章从秦孝公写起,为什么不从孝公以前的一国君(如秦穆公)写起?从本段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这点?

  明确:材料是为中心服务的。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而秦的攻夺天下正是从秦孝公开始的。关于这点,本段课文已经明白论述。首句“君臣固守而窥周室”告诉我们,孝公在摄政之初仍是“固守”秦地,对“周室”亦只是暗中“窥伺”(暗中观望,等待时机,含贬义。近义词有:窥视、窥探)。后来由于“商君佐之”,才开始有了“*卷天下”的行动,虽然在此之前,他已有了“地利”和“人和”(“君臣固守”)的条件。

  四、作业布置:

  1、熟读课文。

  2、书面翻译第1段。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研*课文第2、3自然段。

  3.继续重点讲授文言文翻译方面的知识。

  3.从分析段内层次入手,学*运用材料为中心服务的技巧。

  【教学过程】

  一、检查讲评作业:(略)

  二、研*新课:

  (一)、下面是第2自然段第一句译文,其中有些译得不正确,请指出来,并说说理由。

  译文:秦孝公死后,他的儿子惠文王,孙子秦武王和昭襄王承接了已有的基业,沿袭前代的政策,在南边夺取了汉中,在西边攻取了巴、蜀,在东边割占了肥沃的土地,在北边收复了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非常重要的城邑。

  明确:好的译文标准是“信”“达”“雅”,即准确、通畅、优美生动。上面译文在这三方面都有欠缺。其一,个别语词不准确:“蒙故业”的“故”,泽为“原有(的)”为好;“因遗策”的“策”,指的是策略;“南”“西”“东”“北”译成“在南边”之类不能准确表现秦的扩张行径,译成“向南”“向西”等为好;“收”不是“收复”,和“取”同义。其二,不“达”、不“雅”:对于专名,直接“搬”过即可,不必把注释当译文抄在译文中。译文对“惠文、武、昭襄”及“要害之郡”的处理就有这方面的不足,结果使句子疙疙瘩瘩,甚至造成歧义。

  (二)、指名让学生口译第2段,其他学生(或教师)订正。

  (三)、第2自然段的层次划分有下面几种意见,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1、4层:

  第1层:“孝公既没……要害之郡”

  第2层:“诸侯恐惧……已困矣”

  第3层:“于是从散……弱国入朝”

  第4层:其余是

  2、2层:

  第1层:“孝公既没……弱国入朝”

  第2层:其余是

  3、2层:

  第1层,“弱国入朝”,可分三小层:

  (1)“孝公既没……要害之郡”

  (2)“诸侯恐惧……已困矣”

  (3)“于是从散……弱国入朝”

  第2层:“延及……国家无事”

  提示:

  把孝公之后五位国君放在同一段中是有道理的,这只要联系上下文就可明白:第1自然段写秦孝公,这是秦攻夺天下的开端。第2自然段中的五位国君有共同的特点——“蒙故业,因遗策”,继续执行孝公攻夺天下的既定国策,虽然孝文、庄襄因“享国之日浅”,无所建树,但不等于放弃攻天下的“遗策”。总的说来,五位国君是在发展吞并天下的业绩。第3自然段写秦始皇,是秦攻夺天下雄心的实现,即标志“攻”的阶段的结束,下面转入“守”天下的阶段。所以第三种意见似不可取。第二种意见基本合理。作者按时间先后和建树状况把五位国君分为两类来写:前者评写,后者略写,但不管评略,二者的关系是并列的。为了学*方便,我们可以对第一层再分3个小层(分法如第一种意见前3层的划分)。第一种分法实际上是把第一层的3个小层与第二大层并列,这在逻辑上是有毛病的。

  (说明:若有学生问,作者为什么把前三位国君合写而不—一独段分写?亦可参看上面分析,从中找出答案。)

  (四)提问:在第2自然段第1大层中,3个小层是否都是写秦的?有人说,第1小层写秦攻各国,第2小层写各国攻秦,第3小层写双方战争结果。这种说法对不对?结合课文加以说明。

  明确:还可以有一种理解,3个小层都是写秦的。第1小层,写秦对诸侯各个击破的“攻”。“南取”“西举”“东割”“北收”,既说明了这点,又说明这种进“攻”所向披靡,任何一个诸侯都难于单独与之抗衡,从而也说明了诸侯之所以“会盟而谋弱秦”的原因。第2小层,还是写秦攻诸侯,“攻”取合起来的九国诸侯。九国之师的“叩关攻秦”不过是以攻为守,其实质还是守。面对九国联军的“攻”,秦不再是孝公时的“君臣固守”,而是“开关延敌”,以“攻”对“攻”。第3小层写秦击溃九国之师后的影响,说明其*卷天下之势已完全形成。若非孝文、庄襄“享国之日浅”,那么一统天下的宏图就可能在始皇之前得以实现。

  (五)、指名或集体诵读第3自然段,然后从本段挑出典型的例句,附上或正或误的译文,让学生指出正误,说明理由。

  例句及译文(例句下A、B为译文):

  (1)振长策而御宇内。

  A.举起长鞭来驱赶天下诸侯。B.举起长鞭来奴役天下百姓。

  (2)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A.用残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百姓。B.拿着敲和扑这些刑具来鞭打天下百姓。

  (3)乃使蒙恬到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A.于是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并且守卫边防。

  B.于是派蒙恬去筑守像篱笆一样重要的长城。

  (4)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A.收集天下的军队。把他们集中到咸阳,让他们销毁兵刃和箭头,铸成十二个金属人。

  B收集天下的兵器,集中到咸阳,(然后)销毁这些兵器,铸成十二个金属人。

  (5)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A(秦始皇)踏着华山作为城墙,凭借黄河作为护城河,占据亿丈高的城堡,下临不可测度的深渊,自以为十分坚固。

  A.(秦始皇)凭借华山和黄河,把他们看成城墙和护城河,占据着这亿丈高的华山城堡,其下又紧靠着深不可测的黄河,自以为就十分牢固。

  提示:

  要做到译文的“信、达、雅”,起码要从以下几点检查:其一,文言文中的每个实词、虚词的意义是什么,译文中有没有译错的语词或遗漏的语词;其二,译文是否合乎情理,是否和上下文矛盾,人们是否能看明白,是否合乎今人的语法*惯;其三,是否保持了原文的基本风格,各种修辞格的处理是否得当。

  [附]参考答案

  (1)A、B均有误。A中“御”译为“奴役”为好;B中“宇内”理解有误,联系下面(2)句可知。(2)A为意译,正确;B有误,“敲扑”是借代用法,代指刑具,引申为刑罚,修辞问题未处理好。(3)A句正确;B有误,藩篱比喻边境、边防,今人无“像篱笆一样重要”的比喻说法。(4)A有误,“兵”不指“军队”而指兵器,“之”亦应代指兵器,“锋镐”是借代,代指兵器;B正确。(5)A有误,原文“践”不是课文注中的“践履”(课文注释有误),而应是《康熙字典》引《释文》的“践,借也”当凭借讲;“城”作城墙、城堡为好,“固”的理解亦不妥。B正确。

  (六)、提问:第3自然段讲了秦始皇“攻”天下的业绩和“守”天下的措施。试指出文中哪些文字是写其“攻”的,哪些是写其“守”的?

  明确:

  “士不敢弯弓以报怨”句之后为“守”,“报怨”句和其前为“攻”。“南取百越”北“却匈奴”仍属其“井吞八荒”之举。

  (七)、提问:第3自然段在写秦由“攻”转为“守”时从哪些方面写了其“守”的措施,为什么要写这些?

  明确:

  从政治、军事、文化、刑法、地理等方面写其以**来作为“守”的措施。写这些是为突出中心论点眼务的。

  三、布置作业:

  1、背诵第3自然段。

  2、书面翻译课文的最后两段。

  第三教时

  【教学要点】

  1、研*第4、5自然段,了解作者对秦亡原因的见解,评说其进步性及局限性。

  2、学*本文从对比中引出结论的论证方法,进一步加强对文言词句的理解和翻译练*。

  【教学过程】

  一、复*检查:

  1、背诵第3自然段。

  2、检查第4、5自然段的译文,着重检查容易误译的典型句子的翻泽。

  3、误译举例:

  (1)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译文:然而陈涉不过是一个用破瓮遮住窗户,用绳子系住户枢(这样贫穷人家)的子弟,是甿、隶一类的(耕田)人,而且是被迁谪戍边的征夫。

  (2)才能不及中人。

  泽文:才能不如中等人才。

  (3)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

  译文:(他)又是脚踏在戍卒行军的途中,又是在阡陌纵横的行途中举事。

  (4)天下云集响应。

  译文:天下人如同阴云一样集聚起来,如同回声那样应和他。

  (5)崤函之固,自若也。

  译文:崤山与函谷关的险固,自然与以前相同。

  (6)非及向时之士也。

  译文:(又)不及九国的士人。

  (7)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译文:一个匹夫发难而天子的七庙被毁坏。

  说明:以上译句均引自人教社《教参》,其中各有微瑕,试指正如下:(1)“瓮牖”解释如课本注释,不当“用破瓮遮住窗户”讲。“甿”即耕田人,课本已有注解,译文中括号内字多余。(2)“中人”,课本注“*常的人”,能够讲通,译文不必标新立异,应尽量与注释吻合。(3)“蹑足”应取引申义,“行伍”译为“戍卒行军途中”不妥,整个译文不符合现代汉语*惯,不达不雅。(4)“云”译为“阴云”与原句所表达情感不一致。(5)“自若”的“自”不是“自然”的意思,辞书注“自若”为“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见《古汉语常用字字典》)(6)“向时”应译出,可译为“不能赶上先前九国的土人”。(7)“夫”即“人”,“匹”,“一个”的意思,用“一个”限制“匹夫”,没有必要。“七庙”属借代,应在译时直接用本体事物名词“国家”。

  检查方法:可采用上面办法或让学生解释有关文言词,可以让学生读某句自己的译文。在此基础上由学生订正或老师讲评。

  二、研*课文:

  (一)、第4自然段导读:

  “写陈涉起义,天下响应,迅速灭秦”。这和“过秦”有什么关系?作者为什么要评写陈涉出身之低下、起义的仓淬、士卒的弱少、兵器的钝劣以及“天下云集响应”的形势?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在阅读时必须联系上下文,通过比较来探求,而不要孤立地就本段苦思冥想。为了帮助同学们学会这种比较,我们先来做如下练*:

  1、读本段和上段有关内容,填写下表:

  地位出身军队数量军队素质武器状况地理条件

  陈涉

  秦始皇

  答案:

  地位出身军队

  数量军队素质武器状况地理条件

  陈涉瓮牖枢之子人,迁徙之徒行伍之间数百疲弊之卒斩木为兵阡陌之中

  秦始皇至尊王侯之家万乘良将、信臣精卒劲弩、利兵、据亿万丈之城、全千里

  2、我们之所以将陈涉与始皇作比较,是因为陈涉起义时虽然“始皇既没”,但“余威震于殊俗”,说明秦当时国势未衰。从比较中可以看到,秦灭亡的原因不是因为陈涉力量强大,也不是因为秦国的力量不强大和地理条件发生了变化。

  3、从本段的“非有仲尼、墨翟之贤”可以看出陈涉起义的原因,不是上段中的秦“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从本段对陈涉的地位、出身等叙述看,陈涉反秦的原因也不是上段所说的因为秦“振长策而御宇内”和“隳名城,杀豪杰”,而是因为秦“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4、从第2自然段中,知山东诸侯“会盟而谋弱秦”时,招致人才的办法是“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土”;从本段“天下云集响应,赢穆而景从”来看,“山东豪俊并起而亡秦族”的原因,并非是陈涉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其原因是三段中的“振长策而御宇内”“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隳名城、杀豪杰”等,总之一句话,如下段所说的,是因为秦“仁义不施”。

  (二)、第5自然段导读:

  “第五段转入议论,分析秦灭亡的原因,得出结论。”作者是如何议论的?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的议论是用了对比手法。作者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用来对比的材料分别见于上文哪一段?作者的结论是什么?我们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该如何评价这一结论?这些都是我们阅读时要加以注意的。下面我们仍通过练*来解决这些问题。

  1、“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这是作者进行比较的前提,也是排除秦亡是由于国家变小变弱的原因。这句话是对前文叙述事实的高度概括和所作的判断。这些事实通过文中这些语句可看出来:第1段的“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及“拱手而取西河之外”;第2段的:“南取……要害之郡”、“争割地而路秦”及“宰割天下,分裂……入朝”;第3段的:“吞二周……而报怨”及“践华为城……谁何”;第4段的“余威震于殊俗”。

  2、陈涉与“九国”的比较,实质上仍是以秦之今与秦之昔的比较。从第2段中我们知道,昔日作为一国诸侯的秦,与拥有“十倍之地,百万之师”的九国较量的结果是胜而不是败;而今与陈涉这位不能与九国“同年而语”的甿隶之人较量,竟然失败!这就告诉人们:一个国家疆域广大,实力雄厚,未必就是战胜对手的永远的和最起作用的因素。什么是决定的因素呢?读者在对比之后,不能不深思而发出“何也”的问话。

  3、如何评价作者关于秦灭亡的结论?

  提示:

  ①从科学性看这一结论是否严密,有无局限性?战国四君(孟尝君、*原君等)“宽厚而爱人”,但结果如何?

  ②从“仁政”的阶级内容看有无局限性?

  ③从作者主张的客观效果看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看其是否有进步性。

  讨论:秦孝公在“攻”天下时,是否施行了“仁义”?

  明确:

  观点一:

  贾谊所谓“仁义”,仍然是孔孟所说的“先王之道”,而不是法家的“内立法度”及纵横家们的“斗诸侯”。对后者,贾谊在《过秦论》(中)中称为“酷刑法”“高诈力”,可见在贾谊看来,这并不是“仁义”。贾谊认为“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之术也。”这也告诉我们,孝公的“攻”,不是建立在贾谊的“仁义”的基础上。

  观点二:

  在作者看来,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就是仁义的开端。“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就是这一结论的依据。早在战国时期,孟子就对“王道”的图景作了具体的描绘:“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可以说,“务耕织”就是对孟子“王道”思想中这一内容的高度概括。在这里,贾谊把“立法度,务耕织”作为秦国崛起的重要原因之一,正反映了他对“王道”——即仁政的肯定。在贾谊看来,秦国的迅速发展壮大,关键在于施行仁政,“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因此才取得了向四方扩张的辉煌业绩。文章前两段没有具体叙述秦国四代君王的治国之道,而是着力渲染其迅猛发展之势,正是用所取得的业绩来证明治国方略的正确。

  兴于仁义,亡于**,这是贾谊在本文要表达的基本思想,也是本文组织材料的基本思路。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执敲扑而鞭笞天下……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在这一段,作者详细地描绘了秦始皇统一天下的过程和治国之道——在作者看来,秦始皇之所以能够一统天下,是因为“六世之余烈”,而不完全是他自己有所作为;历经二世就遭致灭顶之灾,根本原因在于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又“废先王之道”。“废先王之道”就是废仁义,“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就是行**,这就注定秦王朝只能是一个短命王朝。

  综上所述,对于《过秦论》的思路,以及文章最后得出的结论的理解,必须注意作者对秦孝公到秦始皇几代君王治国方略的论述,尽管这些论述比较简略,但它却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红线。也只有这样理解,才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之“施”相一致。

  如下图所示:

  秦孝公:立法度,务耕织

  惠文施仁义:兴

  武蒙故业,因遗策

  昭襄

  始皇:废先王之道行**:亡

  结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三、布置作业:

  1、完成“思考和练*”题。关于“思考和练*”第一题;这是关于如何正确理解本文中心论点的思考。我们可从这几方面确定正确选项:

  ①从选项的陈述主体和文章论述主体的一致性来判断,因为文章的中心论点就是作者对评述主体的看法或主张,二者应一致。

  ②文章的材料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中心论点必须统帅材料,所以应从中心论点与材料是否统一来判断。从本篇来说,就要看秦在攻取天下时是否施了“仁义”。据此,教参答案似欠妥。

  2、补充作业:

  (1)、翻译下面句子:

  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②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

  (2)、以练*第三题加点字为重点,自制文言字词卡片,积累知识。

  《过秦论》教学设计 10

  【目的要求】

  1、了解课文涉及的古代思想政治观点:贾谊的反对**、提倡仁政的观点,这种观点同西汉初期提倡“与民休息”政策的关系。

  2、学*从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角度,运用历史资料,提出中心论点的方法。

  3、重点理解文言文翻译的要领并培养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4、掌握本课的文言实词。

  5、体会本课叙事时极力铺张渲染,议论时使用对比论证的写作特点。

  【要点难点】

  1、本文选自《新书》,个别字句从《史记》和萧统《文选》。《过秦论》是贾谊的议论文的代表作。原文共有上、中、下三篇,本文是上篇。“过秦”即“言秦之过”,指出秦亡国的过失。论,一种文体,古文中的所谓“论”,是论断事理,它包括论政,论史等文字。

  《过秦论》是史论,文章总论了秦的兴起,灭亡及其原因,鲜明地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其目的是提供给汉文帝作为改革政治的借鉴。文章气势磅礴,笔力雄浑。大量运用对比、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手法,秦兴秦亡波澜起伏,那力透纸背的说理,那援引史实的分析,那酣畅淋漓的铺张渲染,使文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2、作者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生。少时即以博学能文称于郡中,二十余岁召为博士,曾做太中大夫。他主张政治改革,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重视农业生产,以巩固封建国家。他的改革主张遭到一些贵族和大臣的打击、诬陷,死时仅33岁。贾谊的文章气势雄伟,畅达,辞赋以《吊屈原赋》、《�f鸟赋》为最。政论文以《过秦论》、《论积贮疏》等文章脍炙人口。后人编纂了他的政论文集《新书》十卷。

  3、本文结构特点采用逐层推进法。在用占全文大半的四段篇幅叙述秦国由弱而盛,又由盛而亡的史实后,在篇末点明论点。论点的出现不仅水到渠成,势成必然,而且在以上史实的对比中更加清晰,突出。

  4、本文基础知识点:

  ⑴ 注意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中心论点的正确理解。特别是第五自然段对比分析处应认真理解。其几项力量的对比是:陈胜

  ⑵ 注意到一词多义词的正确理解。特别是:亡、制、兵、策。

  ⑶ 掌握以下词类活用的词:*、囊、弱等。

  【写作背景】

  汉文帝时期,是封建时代的所谓“盛世”,即旧史家艳称的“文景之治”的前期。这时,由于秦末衰敝的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得到相对安定,社会呈现出繁荣的景象。但是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加,统治阶级中“淫侈之俗,日日以长”(贾谊《论积贮疏》),权贵豪门大量侵吞农民土地,逼使农民破产流亡,“卖田宅,鬻子孙”(晁错《论贵栗疏》),以至“易子而咬其骨”(贾谊《论积贮疏》)。同时,刑罚苛重,民不聊生。汉文帝“外有轻刑之名,内实**”(《资治通鉴》卷十五),表面上废除肉刑,实际上只是改换一些**的名目而己。苛重的压迫剥削和酷虐的刑罚,使阶级矛盾日渐激化。而汉文帝周围一些权贵却对此视而不见,麻木不仁,说什么国家“已安已治”。这使得怀有改革时政抱负的贾谊深为不安。为了向汉文帝说明政治形势的严重性,他从关乎汉王朝兴亡的角度,写了著名的《陈政事疏》,又名《治安策》,从正面论析时势,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同时还写了《过秦论》,通过论史讽喻,委婉地批评当时的政治,用秦王朝灭亡的教训,振聋发聩(kuì 愧),以引起汉文帝及上层统治者的警觉。

  【作者简介】

  贾谊(前200~前168)汉初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河南郡洛阳人。十八岁便以饱读《诗》《书》、善写文章名扬郡中,为郡守吴公召于门下,后荐于汉文帝,任博士,年仅二十余。参与朝政议论,见识超群,一年间越级升为太中大夫。因建议改定制度法令及命列侯就国,遭到守旧派周勃,灌婴等人谗害,被贬为长沙王太傅,抑郁悲愤,写出著名的《吊屈原赋》和《鹏鸟赋》。数年后召回长安,任梁怀王太傅。先后多次上疏,提出重农业、行仁政、削弱诸侯势力、制服匈奴侵扰等重要政见和具体措施。后梁怀王堕马死,谊忧伤哭泣年余,亦死,年仅三十三岁。

  贾谊在政治上有远见卓识,能洞察隐微,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能抓住当前社会主要问题、预见未来隐患,作出精辟分析,提出有效对策。如《过秦论》《治安策》(又名《陈政事疏》)《论积贮疏》、等名文都显示出他卓越的政治见解和对国家大事极其关切的激情。故刘向把他比为古之伊尹、管仲。在思想上,以儒家思想为主,主张国家应以民为本,施行仁政,重视礼乐,严明等级;同时也杂有法家运用法术势,力主中央集权,削弱诸侯权势和道家的貌似旷达实为消极等思想。这些反映到他的政治主张上是积极进步,富有进取精神的,而在对待个人不幸遭遇方面则表现为悲观失望。贾谊散文开两汉政论风气之先,扣紧时代脉搏,篇篇针砭时弊,说理透辟晓畅,深刻犀利,言词激切,理足气盛,如《论积贮疏》《治安策》等是;而《过秦论》更以铺张扬厉,排比渲染、词采绚丽见长。影响所及,非但两汉,下及唐宋奏议,骈文莫不受其遗泽。故鲁迅评为:“惟谊尤有文采,而沈实则稍逊,如其《治安策》《过秦论》……皆为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汉文学史纲要》)贾谊政论见《新书》,原五十八篇,今本五十六篇。清王耕心《贾子次诂》和《贾谊集》(上海人民出版社)搜集贾谊散文,赋作较完备。

  【段落大意】

  依课文分为五段:

  第一段,交代秦的地理优势,政治雄心;概述商鞅变法与张仪连横的情况以反西河之战

  首告大捷的情况:总的是写秦孝公的功业,他为秦的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段,主要是写秦惠文王、秦武王与秦昭襄王的功业。

  第三段,总写秦始皇帝的功业,即其统一天下的势如破竹和巩固天下的各种措施。

  第四段,总写陈涉起义的情况及其亡秦的结果。

  第五段,归纳作结: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主题思想】

  望汉王朝借鉴秦亡教训:

  贾谊在这篇文章里论述了秦朝兴衰的原因。他这样做,是希望汉文帝以秦朝为借鉴,施行仁义,以免蹈秦朝的复辙。这是贾谊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的立场,为他们谋画“长治久安”之道,事实上只能是一种幻想。但是这篇文章表现出贾谊对农民起义的力量和意义有所认识,写出了他反对统治者施**于人民。这些地方都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写作特点】

  1、叙事铺陈对比:

  用叙事来说理,可以说是本篇最大的特点。作者用千把字的篇幅概括了从秦孝公到秦亡国这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概括地说明了秦之由盛而衰的全过程和主要现象,同时还贯穿了作者本人的观点来说明其所以兴衰的关键所在。这就帮助我们对这一段历史事实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因此我感到,要想写好说理文,必须在善于叙事的基础上来说理才行。所谓在说理文中的善于叙事,还同一般叙事文不一样,要善于概括事实,善于描写事物的大的、总的、突出的方面,善于勾勒整个历史发展的轮廊等等。只有这样,只有通过这种叙事的特定手法,以此为说理的基础,才可能有把握说服读者。我们说,写好说理文,主要是靠“论”和“断”。“论”不能是空论,必须要根据事实立论,即所谓“摆事实,讲道理”,道理是根据事实来讲清的。“断”也不能是武断,必须从大量事实中抽出令人信服的结论来,才是精确的判断。《过秦论》就恰好有这个特点。他把大量事实摆出来,结果道理可以不讲而自明,或少讲而大明。

  2、本篇所具有的另一特点:贾谊在用写赋的手法来写说理散文。写赋是需要铺张和夸大的,贾谊写这篇文章可以说通篇都采用了这种手法。比如第一段“有*卷天下”四句,“*卷”、“包举”、“囊括”、“并吞”等词,基本上都同义;“天下”、“宇内”、“四海”和“八荒”,也都是同一个意思。同一个意思而一连写上好几句,既有排比又有对仗,这就是写赋的夸张手法。下面第二、第四、第五等段中,都有类似的句子;不胜枚举。所谓'铺张扬厉',主要就是指的这一类句子。这样,气势自然就充沛了,自然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笔锋锐不可当,咄咄逼人,读起来有劲头,有说服力,而且有欲罢不能之感。

  3、这篇文章所具有的第三个特点,即作者用全篇对比到底的手法写出了他的论点。对比手法并没有什么希奇,而本篇精采处却在于作者用了四个方面的对比:即秦国本身先强后弱、先盛后衰、先兴旺后灭亡的对比;秦与六国的对比;秦与陈涉的对比;陈涉与六国的对比。几种对比交织在一起,结构自然宏伟,气势也自然磅礴,话也显得更有分量了。主客观形势的不同,强弱盛衰难易的不同,都从几方面的对比中显现出来。

  【作业练*】

  基础知识及其运用:

  一、字词

  1、下列加黑字注音不全对的一组是( )

  A、召滑(shào) 鞭笞(chī) 藩篱(fān)

  B、墨翟(dí) 谪戍(zhé) �e(xié)

  C、�(xiān) 隳(huī) 逡巡 (quān)

  D、牖(yǒu) 棘矜(qín) 锋镝(dí)

  2、书写全对的一组是( )

  A、度长契大 嬴粮景从 云集响应

  B、瓮牖绳枢 同年而语 价值连城

  C、�I�i棘矜 摄足行伍 �A袍敝衣

  D、足肤皲裂 崛起阡阳 门廷若市

  3、选出“因”字用法相同的两项( )

  A、……蒙故业,因遗策

  B、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C、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D、廉颇……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E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二、语言运用

  1、对下列名词状语的分类、用法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卷天下 ②云集响应

  ③船载以入 ④西举巴蜀

  ⑤内立法度 ⑥斗折蛇行

  ⑦日积月累 ⑧吾得兄事之

  ⑨良庖岁更刀 ⑩相如廷叱之

  A、①②⑥⑧句表比喻,讲成“像……那样”。

  B、④⑤⑩句表处所,译为“在……”。

  C、⑦⑨是时间名词作状语,译为“日日”、“月月”、“每年”。

  D、③表工具,译为“用……”,也表工具,译为“乘船”。

  2、下列各句中加黑的词属于以下哪种词类活用:

  A、名词用作动词。

  B、名词作状语。

  C、使动用法。

  D、意动用法。

  ①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

  ② 履至尊而制**( )

  ③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

  ④ 赢粮而景从( )

  ⑤ 外连衡而斗诸侯( )

  ⑥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

  3、选出下面译文正确的项:

  ①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

  A、不吝惜珍奇的祭器、贵重的宝物以及肥沃富饶的土地,用来招纳天下的士人。

  B、不爱惜珍贵的器具、贵重的财宝及肥饶的土地,用来招纳天下的士人

  C、不爱惜珍贵的祭器、贵重的宝物以及肥沃富饶的土地,因而招致了天下有才之士。

  D、不吝惜珍奇贵重的器物和宝物以及肥沃富绕的土地,因而招来了天下的士人。

  ②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契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

  A、试着让山东的国家与陈涉比比长短,较量一下权势和军力,简直不能同日而语。

  B、假使让肴山以东的国家与陈涉的军队比比长短,较量一下权势和军力,简直不能同日而语。

  C、假使让山东诸国与陈涉比比长度,较量权力的大小,就不可以同日而语了。

  D、尝试着让肴山以东的国家同陈涉的军队比比权势和军力的大小,简直不能相提并论。

  4、找出不是判断句的一句( )

  A、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B、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

  C、夫成功名者,此先王之千里也

  D、刘备天下枭雄

  三、文学、文化常识

  1、下面是课文中出现的人物和作者的称谓,请回答分类的标准是什么

  A、司马谏议 杜工部 贾太傅 庖 丁( )

  B、欧阳文忠 范文正 左忠毅 王忠肃( )

  C、王临川 韩昌黎 柳柳州 沛 公( )

  D、苏子瞻 诸葛孔明 方望溪 李太白( )

  2、下面的成语典故与哪一组人物有关

  完璧归赵 脱颖而出 游刃有余 碧血丹心

  A、蔺相如 *原君 伯 乐 窦 娥

  B、蔺相如 毛 遂 庖 丁 关汉卿

  C、蔺相如 毛 遂 庖 丁 邹 衍

  D、蔺相如 毛 遂 庖 丁 苌 弘

  3、对下列文章篇名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

  ①《过秦论》 ②《出师表》 ③《察今》 ④《送东阳马生序》 ⑤《〈指南录〉后序》 ⑥《论积贮疏》 ⑦《答司马谏议书》 ⑧《左忠毅公逸事》 ⑨《石钟山记》 ⑩《师说》

  A、除①③⑧外,篇名中均含文体名称,如“表”、“序”、“疏”等。

  B、⑤中的“序”是书序,“后序”是附在《指南录》书后的一篇序文。④中的“序”则是赠序,相当于现代的临别赠言。

  C、“表”、“疏”是臣下写给皇帝的奏章。

  D、“说”是议论文;“记”则可记事、写景、抒情、议论;“书”,指书信体。

  四、阅读思考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管仲夷吾者,颖上人也。少时尝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注:召忽曾与管仲一起事公子纠

  ──《史记・管宴列传》

  1、给未加标点的句子加上标点。

  2、为下面句中加黑的词,选出正确的义项:

  ⑴ 鲍叔遂进管仲( )

  A、进献

  B、进言

  C、靠*

  D、举荐

  ⑵ 鲍叔不以我为不肖( )

  A、不像

  B、不才

  C、不孝敬

  D、不好

  3、与句中加黑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⑴ 及小白立为桓公( )

  A、立土动及百尺

  B、今其智乃仅不能及

  C、及至始皇

  D、战、守、迁皆不及施

  ⑵ 天下人不多管仲之贤( )

  A、尝与鲍叔贾,分钱财多自与

  B、故传天下而不足多也

  C、多见其不知量也

  D、是以古之人易财,非仁也,财多也

  ⑶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

  A、所识穷乏者德我欤

  B、而心目耳力俱穷

  C、固将愁苦而终穷

  D、穷凶极恶

  4、与“知我不羞小节”中的“羞”字用法不相同的一句是( )

  A、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B、吾从而师之

  C、鲍叔终善遇之

  D、孟尝君客我

  5、与“三仕三见逐于君”句式不同的一句是( )

  A、管仲囚焉

  B、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C、冀君实或见恕也

  D、吾幽囚**

  6、下列两句的译文正确的项是

  ⑴ 召忽死之( )

  A、召忽也死在这件事上

  B、召忽为公子纠而死

  C、召忽因公子纠失败而自杀

  D、召忽因公子纠失败而被杀身死

  ⑵ 以身下之( )

  A、把自己放在下边

  B、自己(鲍叔)甘居管仲之下

  C、(鲍叔)能亲身礼贤下士

  D、(鲍叔)就此退下,不再参政

  7、文中说“管仲贫困,常欺鲍叔”在文中具体指哪件事?

  8、这段文字的中心是?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及其运用

  一、字词

  1、C(“逡”读 qūn)

  2、B

  3、B、E

  二、语言运用

  1、A、

  2、①C ②A ③A ④B ⑤C ⑥D

  3、①A ②B

  2、A

  三、文学、文化常识

  1、A、官职

  B、谥号

  C、籍贯

  D、字

  2、D

  3、B

  四、阅读思考

  1、曰:“时,贾,与,贪,也。困,愚,也。君,肖,也。走,怯,也。败,之,辱,耻,也。母,也。”

  2、①D ②B

  3、①C ②B ③C

  4、C

  5、C

  6、①C ②B

  7、尝与鲍叔贾,分钱财多自与

  8、赞扬鲍叔牙能知人


《过秦论》教学设计通用10篇扩展阅读


《过秦论》教学设计通用10篇(扩展1)

——高二《过秦论》教学设计

高二《过秦论》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二《过秦论》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高二《过秦论》教学设计1

  【目的要求】

  1、了解课文涉及的古代思想政治观点:贾谊的反对**、提倡仁政的观点,这种观点同西汉初期提倡“与民休息”政策的关系。

  2、学*从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角度,运用历史资料,提出中心论点的方法。

  3、重点理解文言文翻译的要领并培养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4、掌握本课的文言实词。

  5、体会本课叙事时极力铺张渲染,议论时使用对比论证的写作特点。

  【要点难点】

  1、本文选自《新书》,个别字句从《史记》和萧统《文选》。《过秦论》是贾谊的议论文的代表作。原文共有上、中、下三篇,本文是上篇。“过秦”即“言秦之过”,指出秦亡国的过失。论,一种文体,古文中的所谓“论”,是论断事理,它包括论政,论史等文字。

  《过秦论》是史论,文章总论了秦的兴起,灭亡及其原因,鲜明地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其目的是提供给汉文帝作为改革政治的借鉴。文章气势磅礴,笔力雄浑。大量运用对比、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手法,秦兴秦亡波澜起伏,那力透纸背的说理,那援引史实的分析,那酣畅淋漓的铺张渲染,使文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2、作者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生。少时即以博学能文称于郡中,二十余岁召为博士,曾做太中大夫。他主张政治改革,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重视农业生产,以巩固封建国家。他的改革主张遭到一些贵族和大臣的打击、诬陷,死时仅33岁。贾谊的文章气势雄伟,畅达,辞赋以《吊屈原赋》、《鵩鸟赋》为最。政论文以《过秦论》、《论积贮疏》等文章脍炙人口。后人编纂了他的政论文集《新书》十卷。

  3、本文结构特点采用逐层推进法。在用占全文大半的四段篇幅叙述秦国由弱而盛,又由盛而亡的史实后,在篇末点明论点。论点的出现不仅水到渠成,势成必然,而且在以上史实的对比中更加清晰,突出。

  4、本文基础知识点:

  ⑴ 注意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中心论点的正确理解。特别是第五自然段对比分析处应认真理解。其几项力量的对比是:陈胜<九国<秦国<秦朝。但“一夫作难而七庙隳”,强秦亡于陈涉,其结论推出中心论点。这种顺理成章,极有说服力的写法应仔细体桧。

  ⑵ 注意到一词多义词的正确理解。特别是:亡、制、兵、策。

  ⑶ 掌握以下词类活用的词:*、囊、弱等。

  【写作背景】

  汉文帝时期,是封建时代的所谓“盛世”,即旧史家艳称的“文景之治”的前期。这时,由于秦末衰敝的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得到相对安定,社会呈现出繁荣的景象。但是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加,统治阶级中“淫侈之俗,日日以长”(贾谊《论积贮疏》),权贵豪门大量侵吞农民土地,逼使农民破产流亡,“卖田宅,鬻子孙”(晁错《论贵栗疏》),以至“易子而咬其骨”(贾谊《论积贮疏》)。同时,刑罚苛重,民不聊生。汉文帝“外有轻刑之名,内实**”(《资治通鉴》卷十五),表面上废除肉刑,实际上只是改换一些**的名目而己。苛重的压迫剥削和酷虐的刑罚,使阶级矛盾日渐激化。而汉文帝周围一些权贵却对此视而不见,麻木不仁,说什么国家“已安已治”。这使得怀有改革时政抱负的贾谊深为不安。为了向汉文帝说明政治形势的严重性,他从关乎汉王朝兴亡的角度,写了著名的《陈政事疏》,又名《治安策》,从正面论析时势,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同时还写了《过秦论》,通过论史讽喻,委婉地批评当时的政治,用秦王朝灭亡的教训,振聋发聩(kuì 愧),以引起汉文帝及上层统治者的警觉。

  【作者简介】

  贾谊(前200~前168)汉初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河南郡洛阳人。十八岁便以饱读《诗》《书》、善写文章名扬郡中,为郡守吴公召于门下,后荐于汉文帝,任博士,年仅二十余。参与朝政议论,见识超群,一年间越级升为太中大夫。因建议改定制度法令及命列侯就国,遭到守旧派周勃,灌婴等人谗害,被贬为长沙王太傅,抑郁悲愤,写出著名的《吊屈原赋》和《鹏鸟赋》。数年后召回长安,任梁怀王太傅。先后多次上疏,提出重农业、行仁政、削弱诸侯势力、制服匈奴侵扰等重要政见和具体措施。后梁怀王堕马死,谊忧伤哭泣年余,亦死,年仅三十三岁。

  贾谊在政治上有远见卓识,能洞察隐微,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能抓住当前社会主要问题、预见未来隐患,作出精辟分析,提出有效对策。如《过秦论》《治安策》(又名《陈政事疏》)《论积贮疏》、等名文都显示出他卓越的政治见解和对国家大事极其关切的激情。故刘向把他比为古之伊尹、管仲。在思想上,以儒家思想为主,主张国家应以民为本,施行仁政,重视礼乐,严明等级;同时也杂有法家运用法术势,力主中央集权,削弱诸侯权势和道家的貌似旷达实为消极等思想。这些反映到他的政治主张上是积极进步,富有进取精神的,而在对待个人不幸遭遇方面则表现为悲观失望。贾谊散文开两汉政论风气之先,扣紧时代脉搏,篇篇针砭时弊,说理透辟晓畅,深刻犀利,言词激切,理足气盛,如《论积贮疏》《治安策》等是;而《过秦论》更以铺张扬厉,排比渲染、词采绚丽见长。影响所及,非但两汉,下及唐宋奏议,骈文莫不受其遗泽。故鲁迅评为:“惟谊尤有文采,而沈实则稍逊,如其《治安策》《过秦论》……皆为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汉文学史纲要》)贾谊政论见《新书》,原五十八篇,今本五十六篇。清王耕心《贾子次诂》和《贾谊集》(上海人民出版社)搜集贾谊散文,赋作较完备。

  【段落大意】

  依课文分为五段:

  第一段,交代秦的地理优势,政治雄心;概述商鞅变法与张仪连横的情况以反西河之战

  首告大捷的情况:总的是写秦孝公的功业,他为秦的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段,主要是写秦惠文王、秦武王与秦昭襄王的功业。

  第三段,总写秦始皇帝的功业,即其统一天下的势如破竹和巩固天下的各种措施。

  第四段,总写陈涉起义的情况及其亡秦的结果。

  第五段,归纳作结: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主题思想】

  望汉王朝借鉴秦亡教训:

  贾谊在这篇文章里论述了秦朝兴衰的原因。他这样做,是希望汉文帝以秦朝为借鉴,施行仁义,以免蹈秦朝的复辙。这是贾谊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的立场,为他们谋画“长治久安”之道,事实上只能是一种幻想。但是这篇文章表现出贾谊对农民起义的力量和意义有所认识,写出了他反对统治者施**于人民。这些地方都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写作特点】

  1、叙事铺陈对比:

  用叙事来说理,可以说是本篇最大的特点。作者用千把字的篇幅概括了从秦孝公到秦亡国这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概括地说明了秦之由盛而衰的全过程和主要现象,同时还贯穿了作者本人的观点来说明其所以兴衰的关键所在。这就帮助我们对这一段历史事实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因此我感到,要想写好说理文,必须在善于叙事的基础上来说理才行。所谓在说理文中的善于叙事,还同一般叙事文不一样,要善于概括事实,善于描写事物的大的、总的、突出的方面,善于勾勒整个历史发展的轮廊等等。只有这样,只有通过这种叙事的特定手法,以此为说理的基础,才可能有把握说服读者。我们说,写好说理文,主要是靠“论”和“断”。“论”不能是空论,必须要根据事实立论,即所谓“摆事实,讲道理”,道理是根据事实来讲清的。“断”也不能是武断,必须从大量事实中抽出令人信服的结论来,才是精确的判断。《过秦论》就恰好有这个特点。他把大量事实摆出来,结果道理可以不讲而自明,或少讲而大明。

  2、本篇所具有的另一特点:贾谊在用写赋的手法来写说理散文。写赋是需要铺张和夸大的,贾谊写这篇文章可以说通篇都采用了这种手法。比如第一段“有*卷天下”四句,“*卷”、“包举”、“囊括”、“并吞”等词,基本上都同义;“天下”、“宇内”、“四海”和“八荒”,也都是同一个意思。同一个意思而一连写上好几句,既有排比又有对仗,这就是写赋的夸张手法。下面第二、第四、第五等段中,都有类似的句子;不胜枚举。所谓'铺张扬厉',主要就是指的这一类句子。这样,气势自然就充沛了,自然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笔锋锐不可当,咄咄逼人,读起来有劲头,有说服力,而且有欲罢不能之感。

  3、这篇文章所具有的第三个特点,即作者用全篇对比到底的手法写出了他的论点。对比手法并没有什么希奇,而本篇精采处却在于作者用了四个方面的对比:即秦国本身先强后弱、先盛后衰、先兴旺后灭亡的对比;秦与六国的对比;秦与陈涉的对比;陈涉与六国的对比。几种对比交织在一起,结构自然宏伟,气势也自然磅礴,话也显得更有分量了。主客观形势的不同,强弱盛衰难易的不同,都从几方面的对比中显现出来。

  【作业练*】

  基础知识及其运用:

  一、字词

  1、下列加黑字注音不全对的一组是( )

  A、召滑(shào) 鞭笞(chī) 藩篱(fān)

  B、墨翟(dí) 谪戍(zhé) 絜(xié)

  C、铦(xiān) 隳(huī) 逡巡 (quān)

  D、牖(yǒu) 棘矜(qín) 锋镝(dí)

  2、书写全对的一组是( )

  A、度长契大 嬴粮景从 云集响应

  B、瓮牖绳枢 同年而语 价值连城

  C、鉏耰棘矜 摄足行伍 緼袍敝衣

  D、足肤皲裂 崛起阡阳 门廷若市

  3、选出“因”字用法相同的两项( )

  A、……蒙故业,因遗策

  B、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C、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D、廉颇……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E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二、语言运用

  1、对下列名词状语的分类、用法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卷天下 ②云集响应

  ③船载以入 ④西举巴蜀

  ⑤内立法度 ⑥斗折蛇行

  ⑦日积月累 ⑧吾得兄事之

  ⑨良庖岁更刀 ⑩相如廷叱之

  A、①②⑥⑧句表比喻,讲成“像……那样”。

  B、④⑤⑩句表处所,译为“在……”。

  C、⑦⑨是时间名词作状语,译为“日日”、“月月”、“每年”。

  D、③表工具,译为“用……”,也表工具,译为“乘船”。

  2、下列各句中加黑的词属于以下哪种词类活用:

  A、名词用作动词。

  B、名词作状语。

  C、使动用法。

  D、意动用法。

  ①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

  ② 履至尊而制**( )

  ③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

  ④ 赢粮而景从( )

  ⑤ 外连衡而斗诸侯( )

  ⑥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

  3、选出下面译文正确的项:

  ①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

  A、不吝惜珍奇的祭器、贵重的宝物以及肥沃富饶的土地,用来招纳天下的士人。

  B、不爱惜珍贵的器具、贵重的财宝及肥饶的土地,用来招纳天下的士人

  C、不爱惜珍贵的祭器、贵重的宝物以及肥沃富饶的土地,因而招致了天下有才之士。

  D、不吝惜珍奇贵重的器物和宝物以及肥沃富绕的土地,因而招来了天下的士人。

  ②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契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

  A、试着让山东的国家与陈涉比比长短,较量一下权势和军力,简直不能同日而语。

  B、假使让肴山以东的国家与陈涉的军队比比长短,较量一下权势和军力,简直不能同日而语。

  C、假使让山东诸国与陈涉比比长度,较量权力的大小,就不可以同日而语了。

  D、尝试着让肴山以东的国家同陈涉的军队比比权势和军力的大小,简直不能相提并论。

  4、找出不是判断句的一句( )

  A、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B、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

  C、夫成功名者,此先王之千里也

  D、刘备天下枭雄

  三、文学、文化常识

  1、下面是课文中出现的人物和作者的称谓,请回答分类的标准是什么

  A、司马谏议 杜工部 贾太傅 庖 丁( )

  B、欧阳文忠 范文正 左忠毅 王忠肃( )

  C、王临川 韩昌黎 柳柳州 沛 公( )

  D、苏子瞻 诸葛孔明 方望溪 李太白( )

  2、下面的成语典故与哪一组人物有关

  完璧归赵 脱颖而出 游刃有余 碧血丹心

  A、蔺相如 *原君 伯 乐 窦 娥

  B、蔺相如 毛 遂 庖 丁 关汉卿

  C、蔺相如 毛 遂 庖 丁 邹 衍

  D、蔺相如 毛 遂 庖 丁 苌 弘

  3、对下列文章篇名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

  ①《过秦论》 ②《出师表》 ③《察今》 ④《送东阳马生序》 ⑤《〈指南录〉后序》 ⑥《论积贮疏》 ⑦《答司马谏议书》 ⑧《左忠毅公逸事》 ⑨《石钟山记》 ⑩《师说》

  A、除①③⑧外,篇名中均含文体名称,如“表”、“序”、“疏”等。

  B、⑤中的“序”是书序,“后序”是附在《指南录》书后的一篇序文。④中的“序”则是赠序,相当于现代的临别赠言。

  C、“表”、“疏”是臣下写给皇帝的奏章。

  D、“说”是议论文;“记”则可记事、写景、抒情、议论;“书”,指书信体。

高二《过秦论》教学设计2

  【设计意图】

  《过秦论》是一篇内容非常丰富,语言极有特色的史论。学*本文的主要目标,是理解秦之过及借鉴意义,明确对比论证方法和掌握重要文言词句。本设计突破传统的“读文章─—讲字词─—译文句”的教学程式,抓住中心,精选语段、词句,设计若干讨论题,激发兴趣,训练思维,教学生学会自读文言文。

  【设计提要】

  本设计在学生对照注释预读课文的基础上分三步设疑讨论:1.由标题引入第5段,讨论对比方法及结论的产生;2.从秦攻守之势的不同,讨论秦兴亡史的演变,理清文章思路;3.讨论“仁义不施”的表现及作者的写作旨意。在讨论中,强**师点拨,精简知识讲授;强化诵读自学,重视语言知识,将理解文意与理解语言紧密结合,突出教学重点,突出思维训练。

  【设计实施】

  1.层层对比揭秦过。

  [设疑讨论]“过秦”,即言秦之过。作者以秦的兴亡史实为基本依据,采用对比方法,层层推进,水到渠成指出秦亡的过失,这充分体现在第5段议论中。朗读第5段:(1)将段中涉及到的秦国、秦朝、九国(山东之国)、陈涉四种力量用数学符号“〈”连结排列起来;(2)按例句“‘秦人开关延敌……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这是秦国的实力与九国之师相比”,从本段中找出包含(1)其余三项对比的句子;(3)说明作者是如何在对比分析中归纳出结论的。

  [明确](1)四种力量的对比可以表示为:陈涉〈九国〈秦国〈秦朝。(2)“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大……不可同年而语矣。”这是山东九国之师与陈涉相比;“秦以区区之地……而朝同列。”这是秦国与统一天下的秦朝相比;“然后以**为家……何也?”这是最强大的秦与最弱小的陈涉相比。(3)从对比中可以看到,最弱小的陈涉起义时,面对的是最强大的秦朝。一个“何也”,水到渠成,把焦点逼示出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点拨]作者议论秦的过失,首先肯定地理条件没有变,接着采用多项对比的论证方法,层层推进。最详细的是陈涉与九国的对比,从各个角度对比,极言陈涉弱小;其次是秦国与统一天下的秦朝相比,强调秦朝的强大。九国与秦的对比包含在上面第二个对比中,不够明显,但例句从课文第2段找来明显的句子,已经明确。不能忘记陈涉与秦朝的对比。对比得出的结论是自然而然的,既告诉我们秦亡的原因,也点明了课题“秦之过”。当然,“秦之过”主要是“仁义不施”而非“攻守之势异也”。充分利用课文注释理解词句,注意连用“也”字的语气及其强调作用。

  [说明]这一段议论是全文的重点,需要反复朗读与全面理解。抓住对比即抓住了重点纲目;用数学公式来表示课文内容,激起学*兴趣,引起学生积极思考;紧扣原句,促使学生细读课文,理解文句词语,抓住重要句子、重点词语。学生学*分析和理解文意、文句的过程,也是自学文言文能力提高的过程。

  [板书]

  2.攻守势中看兴亡。

  [设疑讨论]“攻守之势异也”,是对文章1~4段秦兴亡史实的概括议论,先从第5段中分别找出一句话概括“攻”与“守”的史实;然后自读1~4段,说说哪些段写“攻势”,哪些段写“守势”,并从各段中找一句原句表明“兴”或“亡”的史实。

  [明确](1)“秦以区区之地……而朝同列”议论的是“攻势”;“以**为家,殽函为宫”议论的是“守势”。

  (2)第1~2段及第3段第一层“及至始皇……威振四海”写“攻势”,第3段第二层写“守势”。

  (3)兴:“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强国请服,弱国入朝;鞭笞天下,威振四海。”亡: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攻”是以雍州之地为本,采取一系列措施;“守”是以整个天下为本,采取了更为严密的措施:秦从诸侯变成了天子,守的力量比攻的力量更强大,结果却走向反面,更令人深思。

  [点拨]“攻”指依靠权谋武力,扩张土地,夺取天下,吞并六国;“守”指采取种种措施巩固**,保住秦王朝的帝位。第3段第一层的七字排偶句,写的正是秦始皇攻取天下、统一六国的巅峰。“兴”指秦国强大起来,不能用表达措施的句子来表明,而要选择能够表现一个阶段强大的句子。

  [说明]该讨论题一方面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抓住中心句引发开去,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阅读语段,筛选信息,学*归纳。另一方面由意而言,促使学生认真自读课文,正确理解文言词语和句子,掌握文言知识。

  [板书]

  3.秦过为鉴可治国。

  [设疑讨论]秦的过失主要是“仁义不施”,请从课文中挑出秦“仁义不施”的语句并加以解释,说说秦的过失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明确](1)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2)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3)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4)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5)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

  (6)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秦在夺取天下的过程中,依靠武力,致使六国惨败,“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已经蕴藏着导致失败的尖锐矛盾。秦统一天下,攻守之势转化以后,不但不施仁义,反而变本加厉,用严酷的刑罚奴役百姓,迅速导致大规模起义,致使帝王之业土崩瓦解。这一史实充分显示出民心向背对治国的重要性。贾谊采用铺张渲染的手法言秦之过,是借秦作鉴,猛敲警钟,劝谏西汉统治者施仁政。

  [点拨]“仁义不施”,换种说法是“施行**”,这在秦攻取天下中也必然有所表现,在固守天下中表现得尤为厉害。主要体现在治国措施中。

  [说明]将“仁义不施”这一抽象道理具体化,训练了学生筛选信息、理解文意、理解文句等能力,思维深刻性训练、鉴赏评价训练、语言训练都得到落实。

  [板书]

  [总评]文言文教学要提高教学效率,首先要“减肥消肿”,引导学生抓住重点,积极思维,学会自读。本设计突破“字字落实,串讲课文”的传统教法,从标题入手,抓住全文中心句和重点语段,在论证方法、论据材料和写作主旨三方面设置讨论题,注意“意”“言”结合,创设启发思考、指导读书的情景,让学生在读书和思考中理解文意,掌握字词,培养自读能力,为本单元其他课文的讲读或自读提供了一个教学思路。

高二《过秦论》教学设计3

  【教学目的】

  1、知识教学点:

  ⑴ 了解课文涉及的古代思想政治观点:贾谊的反对**、提倡仁政的观点,这种观点同西汉初期提倡“与民休息”政策的关系,了解主张在当时条件下的进步意义及其历史局限。

  ⑵ 掌握课文中常用实词、虚词和一些特殊句式的知识。

  ⑶ 诵读全文,把握语气,正确传达课文主旨,与作者情感合拍共振。在诵读的基础上顺畅地背诵最后三段。

  2、能力训练点:

  ⑴ 学*从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角度,运用历史资料,提出中心论点的方法;注意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中心论点的正确理解。特别是第五自然段对比分析处应认真理解。其几项力量的对比是:陈胜<九国<秦国<秦朝。但“一夫作难而七庙隳”,强秦亡于陈涉,其结论推出中心论点。这种顺理成章,极有说服力的写法应仔细体桧。

  ⑵ 理解课文中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并结合单元知识短文掌握如何在翻译中恰当处理修辞格的知识。

  ⑶ 体会本课叙事时极力铺张渲染,议论时使用对比论证的写作特点。

  ⑷ 重点理解文言文翻译的要领并培养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3、德育渗透点:

  ⑴ 了解贾谊的政治主张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⑵ 教育学生不应只着眼于秦之兴衰,而应学*作者把研究历史与指导现实相结合的可贵精神,从而明白“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意义,达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目的。

  4、美育渗透点:

  了解课文涉及的古代思想政治观点。

  【教学重点】

  1、了解秦王朝兴亡过程,分析导致其迅速灭亡的原因。

  2、学*课文先叙史实后分析归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线”(时间的纵线)“点”(某一时间段的铺陈拓展)结合的安排结构的方法。

  3、识辨课文中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及多义词。

  【教学难点】 以叙史来对比论证。

  【学法指津】

  读。本文始终是按照时间的顺序来安排层次先后的,气势充沛,一气呵成。初读时不要中断,不要旁及其余,以形成整体感。

  理。在读的基础上划分结构,理出头绪。用列表形式表示出秦的兴亡过程。如:

  1、孝公:崛起。

  2、“五王”:强大 兴(攻)

  3、始皇:统一。 4、二世:灭亡。 亡(守)

  5、亡因:“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析。即是对内部层次的理解。第一段,要抓住客观条件、主观因素、施政方针三方面进行分析;第二段,要注意领会作者极写诸侯约从反秦的强大阵容和不可抗衡的声势的意图(用以反衬秦之强大,为下段写秦统一全国已成定局蓄势);第三段,分析秦创建大帝国之后怎样转入守势,从其愚民、弱民、防民等守策看其走向覆亡的必然性;第四段,要明确作者写陈涉亡秦而采用寓褒于贬的写法的用意(秦民心丧尽,自取其祸);第五段,分析内部层次以及与全篇的关系(①从不同的角度将陈涉之众与九国之师进行对比,提出问题。②归纳中心论点,解决问题。在第二层次中,均有与上文相照应的句子:前4句照应一、二段,中间5句照应三、四段,最后照应“成败异变”二句,顺势回答了第一层留待解决的问题)。

  诵。即是深入领悟全文要旨的重要步骤。诵读时一定要注意语气。文中的铺排,要读出气势,高亢而有力;文中的对比,要读出情感,抑扬有别,褒贬分明;深责时,要义正词严;惋惜处,要让人警醒。本文虽为史论,但语言上明显地带有赋的特色,诵读时要细加品味。

  【教学设想】

  1、通过预*指导,使学生借助课文的注释、工具书和参考资料了解时代背景、作者简况及各段大意,疏通文句。

  2、讲授课文,指出作者政治主张的历史局限时,不必在什么是秦二世而亡的真正原因上旁征博引,同时对文中涉及的历史人物及史实,也不要过多介绍。可在课外指导学生读点通史或历史故事(如《东周列国志》,虽是小说,但基本事件多见诸其书)。

  3、文言文翻译,是本单元主要知识点。在研*新课中要有意识设计必要的讨论题,引导学生用单元知识短文所讲的道理来解决疑难问题,获取新知识。

  4、本文逻辑严密,文辞优美,可利用录音等手段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读中体会文章气势之磅礴,说理之透彻。在熟读基础上背诵课文的后三段。

  【课时安排】 三课时。(1、读课文并落实字词;2、指导翻译;3、背诵。)

  【教学步骤】第一教时〖教学目标〗 1、教师范读课文,提示学生注意朗读节奏,依据朗读节奏推知意群,进而理解词句意义。

  2、学生自读课文。逐段让学生提出自己难以理解的词句,教师点拨学生猜度词义,并将重点词语形成板书。

  3、学生已能初步理解作品文字意义基础上朗读课文,通过纠正学生朗读节奏的错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作品内容,检查学生对词、句的理解、掌握。

  4、指导学生在笔记上总结重点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现象、重点文言句式。

  〖教学要点〗

  1、预*全文,疏通文句,了解大意。

  2、学*课文第一段。第一段:写秦孝公统一天下的雄心和基本国策及秦开始强盛。对内:商鞅变法,发展生产,扩充军备。对外:实行“连横”,各个击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听说过“弱肉强食”这一成语吧,在自然界这似乎是一条法则,但在人类社会,这条法则常常会被打破。在两千多年前,秦朝国力还是那样的不可一世,一场农民战争就打破了开国者千秋万代的梦想,这一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西汉的政治家、文学家贾谊为我们阐述了他的看法,下面我们一起来学*这篇《过秦论》。“过秦”就是“指出秦的过错”,那秦之过是什么呢?

  1、关于作者: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年少即以文才超众著称。20岁时提出改革制度的主张,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得到汉文帝的赏识,召为博士,不久提升为太中大夫。后因在政治方面多次提出改革建议,触犯权贵,被谪为长沙王太傅。四年后被召回,为文帝宠子梁怀王太傅。梁王luo马而死,贾谊以为是自己失职,哭泣岁余,抑郁而终,年仅33岁。

  贾谊在政治上有远见卓识,能洞察隐微,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能抓住当前社会主要问题、预见未来隐患,作出精辟分析,提出有效对策。他的政论散文《过秦论》《陈政事疏》(也称《治安策》)《论积贮疏》等,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改革现实的坚决态度。故刘向把他比为古之伊尹、管仲。在思想上,以儒家思想为主,主张国家应以民为本,施行仁政,重视礼乐,严明等级;同时也杂有法家运用法术势,力主中央集权,削弱诸侯权势和道家的貌似旷达实为消极等思想。这些反映到他的政治主张上是积极进步,富有进取精神的,而在对待个人不幸遭遇方面则表现为悲观失望。他的文章峻拔锋利,针砭时弊,淋漓酣畅,有战国纵横家的风格,他的赋作趋向散文化,所以有“开汉赋之先声者”之称,对后世散文创作很有影响。其文章,辞赋以《吊屈原赋》、《鵩鸟赋》为最,明人辑有《贾长沙集》,另传有政论文集《新书》十卷,散文作品有《过秦论》、《鹏鸟赋》、《吊屈原赋》等。他的为人,很为司马迁推崇,司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的屈原相提并论,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

  2、本文选自《新书》,个别字句从《史记》和萧统《文选》。《过秦论》是贾谊的议论文的代表作。原文共有上、中、下三篇,本文是上篇。“过秦”即“言秦之过”,指出秦亡国的过失。论,一种文体,古文中的所谓“论”,是论断事理,它包括论政,论史等文字。

  3、时代背景:

  战国时代,随着宗法制度的解体,各国竞相改革。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功效卓著,秦国空前强大起来,于是以秦统一为主线的多年的兼并战争开始了。如齐魏马陵之战、秦赵长*之战等,连年征战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最后秦终于兼并了六国。

  秦统一天下之后,对百姓横征暴敛,滥施严刑苛法;对异族大肆兴伐。它的**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民怨沸腾,终于在秦二世元年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随着人民起义的风起云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也是历时最短(16年)的王朝很快结束了。

  西汉初年,经历春秋战国楚汉战争500多年的战争,社会经济遭受了五百年来的特大破坏。农民大量流亡异乡,不得耕作;还有些为生计所迫,卖妻鬻子或自卖为奴。战乱使人口锐减,商业萧条。奸商囤积居奇,物价昂贵,米一石值万钱,马一匹达百金。新建立的西汉**,府库空虚,财政困难。史载当时:“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人民很需要休养生息。针对这种现实,为巩固西汉**,贾谊借“过秦”以“规汉”,规劝汉文帝吸取秦王朝不施仁政导致覆亡的教训,防止重蹈覆辙。主张施行仁政,“与民休息”,以求经济大发展,社会的稳定。当然,贾谊所说的“仁政”,完全是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的,不可能包括消灭剥削、消灭阶级压迫等内容,这是历史的局限、阶级的局限,我们不能苛求。

  二、整体感知

  1、播放课文朗诵带,注意文中一些字的读音:

  腴(yú) 轸(zhěn) 镞(zú) 万乘之势(shèng) 恬(tián) 比权量力(liàng) 藩(fān) 孝公既没(mò) 笞(chī) 召滑(shào) 俯首系颈(xì) 践华为城(huà) 劲弩(jìng) 不及中人(zhōng) 墨翟(dí) 蹑足行伍(háng) 牖(yǒu) 瓮(wèng) 朝同列(cháo) 将数百之众(jiàng) 度长絜大(duó) 一夫作难(nàn) 2、读全文后回答,这一篇史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如何理解这句话?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句话是对秦王朝所犯过失的总结,秦王朝“仁义不施”结果导致亡国。

  3、从全文看,“攻守之势异也”,“攻”“守”的不同形势在课文中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攻之势”体现在第一段到第三段,崛起──强大──鼎盛。“守之势”体现在第三段、第四段,由统一天下到覆灭。

  三、研*新课

  1、学*课文第1自然段:

  ⑴ 朗读指导:放录音或教师范读本段,注意语势,体现秦王朝势力的崛起,突出秦国地利(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人和(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政通(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等的优势。同时让学生体会句中的逻辑停顿,从而明白较长的主语和谓语之间要有停顿,动词和较长的宾语之间要有停顿,较长的附加成分和中心语之间、较长的联合成分之间也要有停顿,这是一般的规律。本段的动词──“据”“拥”“有”之后要有停顿;“内”“外”之后还应有停顿。下面各段的朗读指导仍围绕逻辑停顿进行,教案不再赘述。

  ⑵ 参看注释,想想“有*卷……之心,……之意”作何翻译,说说你从这句翻译中受到什么启发。

  重点讲评文言翻译中一些修辞方式的处理。突出强调两点:

  其一,同义叠用的“凝缩”原则;

  其二,夸张修辞格的处理,即意译或添加语词而保留,如“拱手而取……”可译成“毫不费力地夺取了……”或“拱手之间就夺取了……”

  ⑶ 从注释中我们知道,“*卷”“包举”“囊括”都有“吞并”的意思,“宇内”“四海”“八荒”都有“天下”的意思。那么,我们把课文中“有……之意,……之心”句换成“有吞并天下之心”似乎也通,但作者为什么要舍简就繁呢?

  意在突出秦孝公吞并六国、独占天下的勃勃雄心以及秦对诸侯各国虎视耽耽的情态、咄咄逼人的气势。同时也为后文写孝公之后的历代秦君的赫赫功业张本,为后文写秦一统天下之后的顷刻覆亡形成对比并作了铺垫。总之,根据表达的需要,这里的繁笔增加了气势;同义短语的叠用,又使叙述生动形象。

  ⑷ 文章从秦孝公写起,为什么不从孝公以前的一国君(如秦穆公)写起?从本段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这点?

  材料是为中心服务的。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思考和练*”一已读到),而秦的攻夺天下正是从秦孝公开始的。关于这点,本段课文已经明白论述。首句“君臣固守而窥周室”告诉我们,孝公在摄政之初仍是“固守”秦地,对“周室”亦只是暗中“窥伺”。后来由于“商君佐之”,才开始有了“*卷天下”的行动,虽然在此之前,他已有了“地利”和“人和”(“君臣固守”)的条件。

  ⑸ 秦孝公在“攻”天下时,是否施行了“仁义”?

  贾谊所谓“仁义”,仍然是孔孟所说的“先王之道”,而不是法家的“内立法度”及纵横家们的“斗诸侯”。对后者,贾谊在《过秦论》(中)中称为“酷刑法”“高诈力”,可见在贾谊看来,这并不是“仁义”。贾谊认为“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之术也。”这也告诉我们,孝公的“攻”,不是建立在贾谊的“仁义”的基础上。

  ⑹ 集体朗读第一段。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书面翻译第1段。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研*课文第2、3自然段:

  第二段:写秦惠文王、武王、昭襄王的功业。

  第一层:写三带秦君的功业。

  第二层:写列国合力对付秦国。运用对比,反衬秦国的强大。

  第三层:九国兵败,臣服于秦。

  第四层:一笔带过孝文王和庄襄王,过度到下文。

  第三段:写秦始皇的功业,即统一天下的势如破竹和巩固天下的各种措施。

  第一层:写秦始皇的“攻势”。详细铺叙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至高无上的皇权,并正面铺叙中现出**的“魔影”,为下文的“仁义不施”埋下伏笔。

  第二层:写秦始皇的“守势”。实行愚民zheng策,采取严密的防范措施。运用排比和夸张手法,展秦盛极一时的气势,以反寸下段秦的迅速灭亡。

  2、继续重点讲授文言文翻译方面的知识。

  3、从分析段内层次入手,学*运用材料为中心服务的技巧。

  〖教学过程〗

  一、研*新课

  1、学*课文第2自然段:

  ⑴ 下面是第2自然段第一句的译文,其中有些地方译得不正确,请指出来,并说说理由。

  译文:秦孝公死后,他的儿子惠文王,孙子秦武王和昭襄王承接了已有的基业,沿袭前代的政策,在南边夺取了汉中,在西边攻取了巴、蜀,在东边割占了肥沃的土地,在北边收复了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非常重要的城邑。

  好的译文标准是“信”“达”“雅”,即准确、通畅、优美生动。上面译文在这三方面都有欠缺。其一,个别语词不准确:“蒙故业”的“故”,泽为“原有(的)”为好;“因遗策”的“策”,指的是策略;“南”“西”“东”“北”译成“在南边”之类不能准确表现秦的扩张行径,译成“向南”“向西”等为好;“收”不是“收复”,和“取”同义。其二,不“达”、不“雅”:对于专名,直接“搬”过即可,不必把注释当译文抄在译文中。译文对“惠文、武、昭襄”及“要害之郡”的处理就有这方面的不足,结果使句子疙疙瘩瘩,甚至造成歧义。

  ⑵ 指名让学生口译第2段,其他学生(或教师)订正。

  ⑶ 第2自然段的层次划分有下面几种意见,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① 分4层:“孝公既没……要害之郡”是第1层,“诸侯恐惧……已困矣”是第2层,“于是从散……弱国入朝”是第3层,其余是第4层。

  ② 分2层:“孝公既没……弱国入朝”是第1层,其余是第2层。

  ③ “弱国入朝”前是一段,可分三层,分法如第一种意见前3层的划分;“延及……国家无事”应单列一段。

  把孝公之后五位国君放在同一段中是有道理的,这只要联系上下文就可明白:第1自然段写秦孝公,这是秦攻夺天下的开端。第2自然段中的五位国君有共同的特点──“蒙故业,因遗策”,继续执行孝公攻夺天下的既定国策,虽然孝文、庄襄因“享国之日浅”,无所建树,但不等于放弃攻天下的“遗策”。总的说来,五位国君是在发展吞并天下的业绩。第3自然段写秦始皇,是秦攻夺天下雄心的实现,即标志“攻”的阶段的结束,下面转入“守”天下的阶段。

  所以第三种意见似不可取。第二种意见基本合理。作者按时间先后和建树状况把五位国君分为两类来写:前者评写,后者略写,但不管评略,二者的关系是并列的。为了学*方便,我们可以对第一层再分3个小层(分法如第一种意见前3层的划分)。第一种分法实际上是把第一层的3个小层与第二大层并列,这在逻辑上是有毛病的。

  (说明:若有学生问,作者为什么把前三位国君合写而不一一独段分写?亦可参看上面分析,从中找出答案。)

  ⑷ 在第2自然段第1大层中,3个小层是否都是写秦的?有人说,第1小层写秦攻各国,第2小层写各国攻秦,第3小层写双方战争结果。这种说法对不对?结合课文加以说明。

  还可以有一种理解,3个小层都是写秦的。第1小层,写秦对诸侯各个击破的“攻”。“南取”“西举”“东割”“北收”,既说明了这点,又说明这种进“攻”所向披靡,任何一个诸侯都难于单独与之抗衡,从而也说明了诸侯之所以“会盟而谋弱秦”的原因。第2小层,还是写秦攻诸侯,“攻”取合起来的九国诸侯。九国之师的“叩关攻秦”不过是以攻为守,其实质还是守。面对九国联军的“攻”,秦不再是孝公时的“君臣固守”,而是“开关延敌”,以“攻”对“攻”。第3小层写秦击溃九国之师后的影响,说明其*卷天下之势已完全形成。若非孝文、庄襄“享国之日浅”,那么一统天下的宏图就可能在始皇之前得以实现。

  2、学*课文第3自然段:

  ⑴ 指名或集体诵读第3自然段(有条件的可跟随录音读几遍),然后从本段挑出典型的例句,附上或正或误的译文,让学生指出正误,说明理由(可用小黑板出示例句,口述所附译文)。

  ① 振长策而御宇内。

  A、举起长鞭来驱赶天下诸侯。

  B、举起长鞭来奴役天下百姓。

  明确:A、B均有误。A中“御”译为“奴役”为好;B中“宇内”理解有误,联系下面②句可知。

  ②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A、用残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百姓。

  B、拿着敲和扑这些刑具来鞭打天下百姓。

  明确:A为意译,正确;B有误,“敲扑”是借代用法,代指刑具,引申为刑罚,修辞问题未处理好。

  ③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A、于是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并且守卫边防。

  B、于是派蒙恬去筑守像篱笆一样重要的长城。

  明确:A句正确;B有误,藩篱比喻边境、边防,今人无“像篱笆一样重要”的比喻说法。

  ④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A、收集天下的军队。把他们集中到咸阳,让他们销毁兵刃和箭头,铸成十二个金属人。

  B、收集天下的兵器,集中到咸阳,(然后)销毁这些兵器,铸成十二个金属人。

  明确:A有误,“兵”不指“军队”而指兵器,“之”亦应代指兵器,“锋镝”是借代,代指兵器;B正确。

  ⑤ 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A、(秦始皇)踏着华山作为城墙,凭借黄河作为护城河,占据亿丈高的城堡,下临不可测度的深渊,自以为十分坚固。

  B、(秦始皇)凭借华山和黄河,把他们看成城墙和护城河,占据着这亿丈高的华山城堡,其下又紧靠着深不可测的黄河,自以为就十分牢固。

  明确:A有误,原文“践”不是课文注中的“践,踏。”(课文注释有误),而应是《康熙字典》引《释文》的“践,借也”当凭借讲;“城”作城墙、城堡为好,“固”的理解亦不妥。B正确。

  提示:要做到译文的“信、达、雅”,起码要从以下几点检查:其一,文言文中的每个实词、虚词的意义是什么,译文中有没有译错的语词或遗漏的语词;其二,译文是否合乎情理,是否和上下文矛盾,人们是否能看明白,是否合乎今人的语法*惯;其三,是否保持了原文的基本风格,各种修辞格的处理是否得当。

  ⑵ 第3自然段讲了秦始皇“攻”天下的业绩和“守”天下的措施。试指出文中哪些文字是写其“攻”的,哪些是写其“守”的。

  “士不敢弯弓以报怨”句之后为“守”,“报怨”句和其前为“攻”。“南取百越”北“却匈奴”仍属其“井吞八荒”之举。

  ⑶ 第3自然段在写秦由“攻”转为“守”时从哪些方面写了其“守”的措施,为什么要写这些?

  从政治、军事、文化、刑法、地理等方面写其以**来作为“守”的措施。写这些是为突出中心论点眼务的。

  二、布置作业

  1、背诵第3自然段。

  2、书面翻译课文的最后两段。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研*第4、5自然段,了解作者对秦亡原因的见解,评说其进步性及局限性。

  第四段:写陈胜起义的情况和秦的结果。极力详述陈涉出身低微,起义仓促,士卒弱小,兵器劣钝──*凡之极。“然”字一转,突出了“小”但不可忽视,正因为人们恨秦,故仁义不施而使整个天下都是秦的敌人,终使秦王朝的守势狼狈不堪,为主题的昭彰作了铺垫。

  第五段:分析秦灭亡的原因,得出结论。

  第一层:指出秦的天下并没有缩小(呼应开头)。

  第二层:将陈涉的实力和九国对比,呼应3、4段,设问导出结论,这正表明了作者的政治主张,即:提倡仁政,反对**。

  第三层:将陈涉与秦国实力对比,得出结论“仁义之不施……”。

  2、学*本文从对比中引出结论的论证方法,进一步加强对文言词句的理解和翻译练*。

  〖教学过程〗

  一、复*检查

  1、背诵第3自然段。

  2、检查第4、5自然段的译文,着重检查容易误译的典型句子的翻泽。

  ⑴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译文:然而陈涉不过是一个用破瓮遮住窗户,用绳子系住户枢(这样贫穷人家)的子弟,是氓、隶一类的(耕田)人,而且是被迁谪戍边的征夫。

  指正如下:“瓮牖”解释如课本注释,不当“用破瓮遮住窗户”讲。“氓”即耕田人,课本已有注解,译文中括号内字多余。

  ⑵ 才能不及中人。

  译文:才能不如中等人才。

  指正如下:“中人”,课本注“*常的人”,能够讲通,译文不必标新立异,应尽量与注释吻合。

  ⑶ 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

  译文:(他)又是脚踏在戍卒行军的途中,又是在阡陌纵横的行途中举事。

  指正如下:“蹑足”应取引申义,“行伍”译为“戍卒行军途中”不妥,整个译文不符合现代汉语*惯,不达不雅。

  ⑷ 天下云集响应。译文:天下人如同阴云一样集聚起来,如同回声那样应和他。

  指正如下:“云”译为“阴云”与原句所表达情感不一致。

  ⑸ 崤函之固,自若也。译文:崤山与函谷关的险固,自然与以前相同。

  指正如下:“自若”的“自”不是“自然”的意思,辞书注“自若”为“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见《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⑹ 非及向时之士也。 译文:(又)不及九国的士人。

  指正如下:“向时”应译出,可译为“不能赶上先前九国的士人”。

  ⑺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译文:一个匹夫发难而天子的七庙被毁坏。

  指正如下:“夫”即“人”,“匹”,“一个”的意思,用“一个”限制“匹夫”,没有必要。“七庙”属借代,应在译时直接用本体事物名词“国家”。

  检查方法:可采用上面办法或让学生解释有关文言词,可以让学生读某句自己的译文。在此基础上由学生订正或老师讲评。

  二、研*新课

  1、学*课文第4自然段:

  ⑴ 第4自然段导读:如课本“预*提示”所言,“写陈涉起义,天下响应,迅速灭秦”。这和“过秦”有什么关系?作者为什么要评写陈涉出身之低下、起义的仓淬、士卒的弱少、兵器的钝劣以及“天下云集响应”的形势?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在阅读时必须联系上下文,通过比较来探求,而不要孤立地就本段苦思冥想。为了帮助同学们学会这种比较,我们先来做如下练*:

  ① 读本段和上段有关内容,填写下表:

  地位 出身 军队数量 军队素质 武器状况 地理条件 陈涉 瓮牖枢之子人,迁徙之徒 行伍之间 数百 疲弊之卒 斩木为兵 阡陌之中 秦始皇 至尊 王侯之家 万乘 “良将”“信臣精卒” “劲弩”“利兵” “据亿万丈之城”“全千里” ② 我们之所以将陈涉与始皇作比较,是因为陈涉起义时虽然“始皇既没”,但“余威震于殊俗”,说明秦当时国势未衰。从比较中可以看到,秦灭亡的原因不是因为陈涉力量强大,也不是因为秦国的力量不强大和地理条件发生了变化。

  ③ 从本段的“非有仲尼、墨翟之贤”可以看出陈涉起义的原因,不是上段中的秦“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从本段对陈涉的地位、出身等叙述看,陈涉反秦的原因也不是上段所说的因为秦“振长策而御宇内”和“隳名城,杀豪杰”,而是因为秦“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④ 从第2自然段中,知山东诸侯“会盟而谋弱秦”时,招致人才的办法是“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土”;从本段“天下云集响应,赢穆而景从”来看,“山东豪俊并起而亡秦族”的原因,并非是陈涉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其原因是三段中的“振长策而御宇内”“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隳名城、杀豪杰”等,总之一句话,如下段所说的,是因为秦“仁义不施”。

  ⑵ 小结:第四段写了强秦的灭亡。“陈涉起义,天下响应”从出身地位、个人素质、起义军成分武器、起义的影响、起义结果这五方面的铺叙为第五段内容作了铺垫。

  2、学*课文第5自然段:

  ⑴ 第5自然段导读:第五段转入议论,分析秦灭亡的原因,得出结论。作者是如何议论的?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的议论用了对比手法,作者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用来对比的材料分别见于上文哪一段?作者的结论是什么?我们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该如何评价这一结论?这些都是我们阅读时要加以注意的。下面我们仍通过练*来解决这些问题。

  ①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函之固,自若也。”这是作者进行比较的前提,也是排除秦亡是由于国家变小变弱的原因。这句话是对前文叙述事实的高度概括和所作的判断。

  这些事实通过文中这些语句可看出来:第1段的“据?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及“拱手而取西河之外”;第2段的:“南取……要害之郡”、“争割地而路秦”及“宰割天下,分裂……入朝”;第3段的:“吞二周……而报怨”及“践华为城……谁何”;第4段的“余威震于殊俗”。

  ② 陈涉与“九国”的比较,实质上仍是以秦之今与秦之昔的比较。从第2段中我们知道,昔日作为一国诸侯的秦,与拥有“十倍之地,百万之师”的九国较量的结果是胜而不是败;而今与陈涉这位不能与九国“同年而语”的甿隶之人较量,竟然失败!这就告诉人们:一个国家疆域广大,实力雄厚,未必就是战胜对手的永远的和最起作用的因素。什么是决定的因素呢?

  读者在对比之后,不能不深思而发出“何也”的问话。

  ⑵ 既为史论,那么“论”自然体现在末段,作者的思路如何?

  先对比论述九国之师何陈涉之众的力量,重点是“成败异变、功业相反”八字。然后归纳中心论点,“然秦以区区之地”以下四句照应第一二段;“以**为家”二句照应第三段;“一夫作难”三句照应第四段,水到渠成点出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⑶ 集体诵读第五段:

  朗读指导:“且夫”推进一层领起议论的语气。以下连用六个“也”表示及其肯定的意思。四个排比句的重音是:“尊”“銛”“抗”“及”。特别应重读“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试使”换假设语气,读出惋惜之意。“然秦”以下句子语势由弱到强,逼出“何也”,结句显志,须用深责的语气读出,“仁义不施”是重点,宜一字一顿。

  三、拓展总结

  1、文章题目为“过秦论”,在文章中真正指责秦之过的文字有多少?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作品内容?

  (只有全文最后一句。第二问学生不易答出,可引导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作者在文中设计几组实力对比?对比的结果是什么?

  秦国与九国实力比较,陈涉与九国贤士、谋臣比较。秦国实力不比九国联合起来的实力大,但秦统一了中国,陈涉的实力不能与九国君臣相提并论。

  请同学们回忆我们在学*现代文阅读时讲到的理清思路的方法,理清本文的思路。思考作者结构安排的独具匠心之处。

  秦的逐步强大──秦统一中国──为巩固**在政治、军事、思想文化方面采取的措施──陈涉起义──对陈涉实力的分析──分析秦灭亡的原因。

  秦王朝的实力>秦国的实力>九国中任何一国的实力>陈涉的实力,但陈涉不畏秦王朝的强大,反抗强秦,导致强秦的灭亡,可见强权不能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

  文章第一段叙秦之兴,第二段叙秦之亡,这两段的史料叙述占了绝大部分篇幅,作者却丝毫没有议论。但事实胜于雄辩,经过这两段生动的记述,读者对秦的盛世转瞬即逝景况已深深印在脑中,对秦灭亡的原因不是外部因素引起,而是内因导致已有认识,只是还未明确,此时作者将论点摆出,自然令读者信服。所以金圣叹说:秦过只是末句“仁义不施”之语,便断尽此通篇文字。这足见文章构思精巧。

  小结:说理文中运用大量的篇幅叙事:一是体现了贾谊辞赋家的政论的特色。辞赋惯用夸张的手法叙事状物,而极力捕叙,又能达到文势滔滔,波澜层迭的艺术效果;二是便于读者了解秦“百有余年”由兴而亡的全过程,而从铺排渲染以及将攻和被攻的双方的极化对比中看到作者的倾向性。因事见意,理寓事中。

  2、写作特点:

  本文是史论,叙多于议,形象议论法。

  ⑴ 叙事铺陈对比:

  叙事来说理,可以说是本篇最大的特点。课文前四段,按时间顺序,详略有致地概述了秦从攻到守,由兴而亡的全过程,作者用千把字的篇幅概括了从秦孝公到秦亡国这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概括地说明了秦之由盛而衰的全过程和主要现象,同时还贯穿了作者本人的观点来说明其所以兴衰的关键所在。这就帮助我们对这一段历史事实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因此我感到,要想写好说理文,必须在善于叙事的基础上来说理才行。所谓在说理文中的善于叙事,还同一般叙事文不一样,要善于概括事实,善于描写事物的大的、总的、突出的方面,善于勾勒整个历史发展的轮廊等等。只有这样,只有通过这种叙事的特定手法,以此为说理的基础,才可能有把握说服读者。我们说,写好说理文,主要是靠“论”和“断”。“论”不能是空论,必须要根据事实立论,即所谓“摆事实,讲道理”,道理是根据事实来讲清的。“断”也不能是武断,必须从大量事实中抽出令人信服的结论来,才是精确的判断。《过秦论》就恰好有这个特点。他把大量事实摆出来,结果道理可以不讲而自明,或少讲而大明。

  ⑵ 用写赋的手法来写说理散文:

  写赋是需要铺张和夸大的,贾谊写这篇文章可以说通篇都采用了这种手法。比如第一段“有*卷天下”四句,“*卷”、“包举”、“囊括”、“并吞”等词,基本上都同义;“天下”、“宇内”、“四海”和“八荒”,也都是同一个意思。同一个意思而一连写上好几句,既有排比又有对仗,这就是写赋的夸张手法。第二、第四、第五等段中,都有类似的句子;不胜枚举。所谓“铺张扬厉”,主要就是指的这一类句子。这样,气势自然就充沛了,自然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笔锋锐不可当,咄咄逼人,读起来有劲头,有说服力,而且有欲罢不能之感。

  ⑶ 全篇对比到底:

  本篇精彩处在于作者用了四个方面的对比:即秦国本身先强后弱、先盛后衰、先兴旺后灭亡的对比;秦与六国的对比;秦与陈涉的对比;陈涉与六国的对比。几种对比交织在一起,结构自然宏伟,气势也自然磅礴,话也显得更有分量了。主客观形势的不同,强弱盛衰难易的不同,都从几方面的对比中显现出来。

  小结:“贾生才调更无伦”,贾谊散文开两汉政论风气之先,扣紧时代脉搏,篇篇针砭时弊,说理透辟晓畅,深刻犀利,言词激切,理足气盛,如《论积贮疏》《治安策》等是;而《过秦论》更以铺张扬厉,排比渲染、词采绚丽见长。影响所及,非但两汉,下及唐宋奏议,骈文莫不受其遗泽。故鲁迅评为:“惟谊尤有文采,而沈实则稍逊,如其《治安策》《过秦论》……皆为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汉文学史纲要》)

  3、进步性与局限性:

  作者借古讽今,强秦的速亡给后人的启示是什么?

  “施仁政,行仁政”。

  贾谊施行仁义的主张,是从维持封建统治阶级利益出发的,但因为它与反对**相联系,所以符合当时人民的要求,加上作者充分肯定商鞅变法,主张儒法并用,所以它的仁义主张就更带有进步性。

  本文还描述了陈涉起义这一历史事实,并肯定陈涉起义的必然性、正义性以及它在推翻秦朝统治中的作用与地位。作者不仅看到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失去了民心,而且还看到秦国由日益强盛到统一天下,根本原因在于其行动和当时人民要求统一的愿望相一致。可见,作者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人民的力量,认识到人心向背是国家治乱的关键。但他在描述陈涉的*凡时,明显地表现出对劳动人民的轻视,这是他的阶级局限性。

  作者还在一定程度上揭露和批判了秦朝统治者的残暴罪行,但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他还看不到封建阶级的本性,却要求封建统治阶级真正施行仁义,消除阶级矛盾,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这是不可能的。

  小结:

  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古为今用。对于这个道理,古人很早就懂得。贾谊就说过:“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他的史论《过秦论》通过总结秦不施仁义二世而亡的教训,来讽谏汉朝统治者。他这样做,是希望汉文帝以秦朝为借鉴,施行仁义,以免蹈秦朝的复辙。这是贾谊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的立场,为他们谋画“长治久安”之道,事实上只能是一种幻想。

  虽然由于历史局限,作者不可能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和找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但这篇文章表现出贾谊对农民起义的力量和意义有所认识,写出了他反对统治者施**于人民。尤其他针对当时现实而论史的精神今天仍值得我们学*。

  四、总结

  《过秦论》是史论,文章总论了秦的兴起,灭亡及其原因,鲜明地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其目的是提供给汉文帝作为改革政治的借鉴。文章气势磅礴,笔力雄浑。大量运用对比、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手法,秦兴秦亡波澜起伏,那力透纸背的说理,那援引史实的分析,那酣畅淋漓的铺张渲染,使文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题。

  2、完成“优化设计”。

高二《过秦论》教学设计4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贾谊对秦王朝速亡原因的分析和他所提倡的仁政思想及其意义局限。

  2、理解对偶、排比等的作用,掌握如何在翻译中恰当处理修辞格的知识。

  3、背诵全文(重点是3、4、5段)。

  (二)、能力目标:

  1、掌握实词“制、亡、利、固、遗、度”、通假字、特殊句式等,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学*善于叙事、精于论断的特色,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叙议关系,提高议论文写作能力。

  3、品评鉴赏本文广用排比、对偶,极力渲染夸张的特点,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4、学*课文从史实对比中引出结论的写作方法。

  (三)、情感目标:

  1、了解作者借古讽今、劝谏汉文帝施仁政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

  2、学*作者“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背诵课文,理解并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2、结合课文词句的特点,归纳文言词法句法知识,逐步掌握文言字词句运用规律。

  三、教学方法:

  1、诵读法。基于学生对这段历史有所了解,宜采用以朗读带动文意疏通,以背诵带动对作品的鉴赏,写作特色、语言特点的分析鉴赏皆融于诵读中。

  2、评品法。从品评鉴赏的角度,通过设置几个鉴赏点来激活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让他们具体赏析该文写作的独到之处。

  四、教学设想:

  1、预*指导:借助注释、工具书等了解时代背景、作者简况及各段大意,疏通文句。

  2、课文讲授:指出历史局限,略讲二世灭亡原因、历史人物及史实。指导课外阅读(如小说《东周列国志》,基本事件多见诸其书)。

  3、文言翻译:主要知识点。借助《导学教程》单元提要解决疑难问题,获取新知识。

  4、反复诵读:体会严密逻辑、优美文辞、磅礴气势、透彻说理。背诵全文或后三段。

  五、教学时数:

  3教时。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预*全文,疏通文句,了解大意。

  2、学*课文第一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不问苍生问鬼神。

  (汉文帝渴求贤臣,坐在宣室里征求贾谊的意见,贾谊的政治才干无与伦比。可惜文帝空自夜半虚前*,不向贾谊征求社稷大计却问及鬼魅神仙。此诗选取宣室召见、夜半虚前*两个细节,揭示出贾谊似受恩遇实则不遇的实质。)

  《贾谊》(***):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梁王坠马寻常事,何须哀伤付一生。

  (贾谊怀才不遇,空有抱负,曾深情吟咏出《吊屈原赋》。梁王落马而死,本是寻常之事,贾谊又何必为此自悲自责,抑郁而终呢?)

  贾谊“才调”到底如何?让我们从被鲁迅称为“西汉鸿文”的《过秦论》中寻找答案吧。

  二、预*指导:(导学教程、预*提要、知识梳理)

  三、研*课文:

  (一)、朗读全文,找出揭示全文中心论点的句子。翻译这句话,分析其句子结构及关系。

  “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

  不同文本的译文:

  广东版《教师教学用书》:“就因为不施行仁义,而攻守的形势也就不同了。”

  湖南版《高一语文跟我学》:“不施仁政,而使秦始皇执政前后攻守的形势不同造成的啊。”

  任志鸿《中学教材优化全析》:“不施行仁政,使进攻和防守的形势截然不同啊。”

  张必东《中学语文备课全书》:“没有施行仁义,而进攻与防守的形势不同了。”

  《高中语文疑难解析》:“是由于它没有实施仁义的政治,而攻守的形势不同了。”

  关系:承接或因果。

  新观点: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中“而”的前后不是因果关系或承接关系,而应为转折关系,“而”应为“然而”。而最好是将“攻守之势异也”和“仁义不施”调换顺序,将这一句理解为“攻守之势异也而仁义不施”。

  (二)、学*第1自然段:

  1、朗读指导:学生朗读,教师范读。体会句中的逻辑停顿:

  (1)较长的主语和谓语之间要有停顿;

  (2)动词和较长的宾语之间要有停顿;

  (3)较长的附加成分和中心语之间、较长的联合成分之间也要有停顿;

  这是一般规律。

  本段的动词——“据”“拥”“有”之后要有停顿;“内”“外”之后还应有停顿。下面各段的朗读指导仍围绕逻辑停顿进行。

  2、参看注释,翻译“有*卷……之意,……之心”,说说你从这句翻译中受到什么启发。

  明确:

  重点讲评文言翻译中一些修辞方式的处理。本段突出强调两点:

  其一,如上节所讲,同义叠用的“凝缩”原则;

  其二,夸张修辞格的处理,即意译或添加语词而保留,如“拱手而取……”可译成“毫不费力地夺取了……”或“拱手之间就夺取了……”

  3、从注释中知道,“*卷”“包举”“囊括”都有“吞并”的意思,“宇内”“四海”“八荒”都有“天下”的意思。那么,我们把课文中“有……之意,……之心”句换成“有吞并天下之心”似乎也通,但作者为什么要舍简就繁呢?

  明确:意在突出秦孝公吞并六国、独占天下的勃勃雄心以及秦对诸侯各国虎视耽耽的情态、咄咄逼人的气势。同时也为后文写孝公之后的历代秦君的赫赫功业张本(作为伏笔而预先说在前面的话;为事态的发展预先做的安排)为后文写秦一统天下之后的顷刻覆亡形成对比并作了铺垫(为了让后文的意思表达的更清楚、更形象而做的一种烘托,一种陪衬。有时也叫伏笔——在前段里为后段所做的提示或暗示)。总之,根据表达的需要,这里的繁笔增加了气势;同义短语的叠用,又使叙述生动形象。

  4、文章从秦孝公写起,为什么不从孝公以前的一国君(如秦穆公)写起?从本段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这点?

  明确:材料是为中心服务的。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而秦的攻夺天下正是从秦孝公开始的。关于这点,本段课文已经明白论述。首句“君臣固守而窥周室”告诉我们,孝公在摄政之初仍是“固守”秦地,对“周室”亦只是暗中“窥伺”(暗中观望,等待时机,含贬义。近义词有:窥视、窥探)。后来由于“商君佐之”,才开始有了“*卷天下”的行动,虽然在此之前,他已有了“地利”和“人和”(“君臣固守”)的条件。

  四、作业布置:

  1、熟读课文。

  2、书面翻译第1段。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研*课文第2、3自然段。

  3.继续重点讲授文言文翻译方面的知识。

  3.从分析段内层次入手,学*运用材料为中心服务的技巧。

  【教学过程】

  一、检查讲评作业:(略)

  二、研*新课:

  (一)、下面是第2自然段第一句译文,其中有些译得不正确,请指出来,并说说理由。

  译文:秦孝公死后,他的儿子惠文王,孙子秦武王和昭襄王承接了已有的基业,沿袭前代的政策,在南边夺取了汉中,在西边攻取了巴、蜀,在东边割占了肥沃的土地,在北边收复了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非常重要的城邑。

  明确:好的译文标准是“信”“达”“雅”,即准确、通畅、优美生动。上面译文在这三方面都有欠缺。其一,个别语词不准确:“蒙故业”的“故”,泽为“原有(的)”为好;“因遗策”的“策”,指的是策略;“南”“西”“东”“北”译成“在南边”之类不能准确表现秦的扩张行径,译成“向南”“向西”等为好;“收”不是“收复”,和“取”同义。其二,不“达”、不“雅”:对于专名,直接“搬”过即可,不必把注释当译文抄在译文中。译文对“惠文、武、昭襄”及“要害之郡”的处理就有这方面的.不足,结果使句子疙疙瘩瘩,甚至造成歧义。

  (二)、指名让学生口译第2段,其他学生(或教师)订正。

  (三)、第2自然段的层次划分有下面几种意见,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1、4层:

  第1层:“孝公既没……要害之郡”

  第2层:“诸侯恐惧……已困矣”

  第3层:“于是从散……弱国入朝”

  第4层:其余是

  2、2层:

  第1层:“孝公既没……弱国入朝”

  第2层:其余是

  3、2层:

  第1层,“弱国入朝”,可分三小层:

  (1)“孝公既没……要害之郡”

  (2)“诸侯恐惧……已困矣”

  (3)“于是从散……弱国入朝”

  第2层:“延及……国家无事”

  提示:

  把孝公之后五位国君放在同一段中是有道理的,这只要联系上下文就可明白:第1自然段写秦孝公,这是秦攻夺天下的开端。第2自然段中的五位国君有共同的特点——“蒙故业,因遗策”,继续执行孝公攻夺天下的既定国策,虽然孝文、庄襄因“享国之日浅”,无所建树,但不等于放弃攻天下的“遗策”。总的说来,五位国君是在发展吞并天下的业绩。第3自然段写秦始皇,是秦攻夺天下雄心的实现,即标志“攻”的阶段的结束,下面转入“守”天下的阶段。所以第三种意见似不可取。第二种意见基本合理。作者按时间先后和建树状况把五位国君分为两类来写:前者评写,后者略写,但不管评略,二者的关系是并列的。为了学*方便,我们可以对第一层再分3个小层(分法如第一种意见前3层的划分)。第一种分法实际上是把第一层的3个小层与第二大层并列,这在逻辑上是有毛病的。

  (说明:若有学生问,作者为什么把前三位国君合写而不—一独段分写?亦可参看上面分析,从中找出答案。)

  (四)提问:在第2自然段第1大层中,3个小层是否都是写秦的?有人说,第1小层写秦攻各国,第2小层写各国攻秦,第3小层写双方战争结果。这种说法对不对?结合课文加以说明。

  明确:还可以有一种理解,3个小层都是写秦的。第1小层,写秦对诸侯各个击破的“攻”。“南取”“西举”“东割”“北收”,既说明了这点,又说明这种进“攻”所向披靡,任何一个诸侯都难于单独与之抗衡,从而也说明了诸侯之所以“会盟而谋弱秦”的原因。第2小层,还是写秦攻诸侯,“攻”取合起来的九国诸侯。九国之师的“叩关攻秦”不过是以攻为守,其实质还是守。面对九国联军的“攻”,秦不再是孝公时的“君臣固守”,而是“开关延敌”,以“攻”对“攻”。第3小层写秦击溃九国之师后的影响,说明其*卷天下之势已完全形成。若非孝文、庄襄“享国之日浅”,那么一统天下的宏图就可能在始皇之前得以实现。

  (五)、指名或集体诵读第3自然段,然后从本段挑出典型的例句,附上或正或误的译文,让学生指出正误,说明理由。

  例句及译文(例句下A、B为译文):

  (1)振长策而御宇内。

  A.举起长鞭来驱赶天下诸侯。B.举起长鞭来奴役天下百姓。

  (2)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A.用残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百姓。B.拿着敲和扑这些刑具来鞭打天下百姓。

  (3)乃使蒙恬到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A.于是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并且守卫边防。

  B.于是派蒙恬去筑守像篱笆一样重要的长城。

  (4)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A.收集天下的军队。把他们集中到咸阳,让他们销毁兵刃和箭头,铸成十二个金属人。

  B收集天下的兵器,集中到咸阳,(然后)销毁这些兵器,铸成十二个金属人。

  (5)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A(秦始皇)踏着华山作为城墙,凭借黄河作为护城河,占据亿丈高的城堡,下临不可测度的深渊,自以为十分坚固。

  A.(秦始皇)凭借华山和黄河,把他们看成城墙和护城河,占据着这亿丈高的华山城堡,其下又紧靠着深不可测的黄河,自以为就十分牢固。

  提示:

  要做到译文的“信、达、雅”,起码要从以下几点检查:其一,文言文中的每个实词、虚词的意义是什么,译文中有没有译错的语词或遗漏的语词;其二,译文是否合乎情理,是否和上下文矛盾,人们是否能看明白,是否合乎今人的语法*惯;其三,是否保持了原文的基本风格,各种修辞格的处理是否得当。

  [附]参考答案

  (1)A、B均有误。A中“御”译为“奴役”为好;B中“宇内”理解有误,联系下面(2)句可知。(2)A为意译,正确;B有误,“敲扑”是借代用法,代指刑具,引申为刑罚,修辞问题未处理好。(3)A句正确;B有误,藩篱比喻边境、边防,今人无“像篱笆一样重要”的比喻说法。(4)A有误,“兵”不指“军队”而指兵器,“之”亦应代指兵器,“锋镐”是借代,代指兵器;B正确。(5)A有误,原文“践”不是课文注中的“践履”(课文注释有误),而应是《康熙字典》引《释文》的“践,借也”当凭借讲;“城”作城墙、城堡为好,“固”的理解亦不妥。B正确。

  (六)、提问:第3自然段讲了秦始皇“攻”天下的业绩和“守”天下的措施。试指出文中哪些文字是写其“攻”的,哪些是写其“守”的?

  明确:

  “士不敢弯弓以报怨”句之后为“守”,“报怨”句和其前为“攻”。“南取百越”北“却匈奴”仍属其“井吞八荒”之举。

  (七)、提问:第3自然段在写秦由“攻”转为“守”时从哪些方面写了其“守”的措施,为什么要写这些?

  明确:

  从政治、军事、文化、刑法、地理等方面写其以**来作为“守”的措施。写这些是为突出中心论点眼务的。

  三、布置作业:

  1、背诵第3自然段。

  2、书面翻译课文的最后两段。

  第三教时

  【教学要点】

  1、研*第4、5自然段,了解作者对秦亡原因的见解,评说其进步性及局限性。

  2、学*本文从对比中引出结论的论证方法,进一步加强对文言词句的理解和翻译练*。

  【教学过程】

  一、复*检查:

  1、背诵第3自然段。

  2、检查第4、5自然段的译文,着重检查容易误译的典型句子的翻泽。

  3、误译举例:

  (1)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译文:然而陈涉不过是一个用破瓮遮住窗户,用绳子系住户枢(这样贫穷人家)的子弟,是甿、隶一类的(耕田)人,而且是被迁谪戍边的征夫。

  (2)才能不及中人。

  泽文:才能不如中等人才。

  (3)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

  译文:(他)又是脚踏在戍卒行军的途中,又是在阡陌纵横的行途中举事。

  (4)天下云集响应。

  译文:天下人如同阴云一样集聚起来,如同回声那样应和他。

  (5)崤函之固,自若也。

  译文:崤山与函谷关的险固,自然与以前相同。

  (6)非及向时之士也。

  译文:(又)不及九国的士人。

  (7)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译文:一个匹夫发难而天子的七庙被毁坏。

  说明:以上译句均引自人教社《教参》,其中各有微瑕,试指正如下:(1)“瓮牖”解释如课本注释,不当“用破瓮遮住窗户”讲。“甿”即耕田人,课本已有注解,译文中括号内字多余。(2)“中人”,课本注“*常的人”,能够讲通,译文不必标新立异,应尽量与注释吻合。(3)“蹑足”应取引申义,“行伍”译为“戍卒行军途中”不妥,整个译文不符合现代汉语*惯,不达不雅。(4)“云”译为“阴云”与原句所表达情感不一致。(5)“自若”的“自”不是“自然”的意思,辞书注“自若”为“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见《古汉语常用字字典》)(6)“向时”应译出,可译为“不能赶上先前九国的土人”。(7)“夫”即“人”,“匹”,“一个”的意思,用“一个”限制“匹夫”,没有必要。“七庙”属借代,应在译时直接用本体事物名词“国家”。

  检查方法:可采用上面办法或让学生解释有关文言词,可以让学生读某句自己的译文。在此基础上由学生订正或老师讲评。

  二、研*课文:

  (一)、第4自然段导读:

  “写陈涉起义,天下响应,迅速灭秦”。这和“过秦”有什么关系?作者为什么要评写陈涉出身之低下、起义的仓淬、士卒的弱少、兵器的钝劣以及“天下云集响应”的形势?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在阅读时必须联系上下文,通过比较来探求,而不要孤立地就本段苦思冥想。为了帮助同学们学会这种比较,我们先来做如下练*:

  1、读本段和上段有关内容,填写下表:

  地位出身军队数量军队素质武器状况地理条件

  陈涉

  秦始皇

  答案:

  地位出身军队

  数量军队素质武器状况地理条件

  陈涉瓮牖枢之子人,迁徙之徒行伍之间数百疲弊之卒斩木为兵阡陌之中

  秦始皇至尊王侯之家万乘良将、信臣精卒劲弩、利兵、据亿万丈之城、全千里

  2、我们之所以将陈涉与始皇作比较,是因为陈涉起义时虽然“始皇既没”,但“余威震于殊俗”,说明秦当时国势未衰。从比较中可以看到,秦灭亡的原因不是因为陈涉力量强大,也不是因为秦国的力量不强大和地理条件发生了变化。

  3、从本段的“非有仲尼、墨翟之贤”可以看出陈涉起义的原因,不是上段中的秦“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从本段对陈涉的地位、出身等叙述看,陈涉反秦的原因也不是上段所说的因为秦“振长策而御宇内”和“隳名城,杀豪杰”,而是因为秦“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4、从第2自然段中,知山东诸侯“会盟而谋弱秦”时,招致人才的办法是“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土”;从本段“天下云集响应,赢穆而景从”来看,“山东豪俊并起而亡秦族”的原因,并非是陈涉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其原因是三段中的“振长策而御宇内”“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隳名城、杀豪杰”等,总之一句话,如下段所说的,是因为秦“仁义不施”。

  (二)、第5自然段导读:

  “第五段转入议论,分析秦灭亡的原因,得出结论。”作者是如何议论的?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的议论是用了对比手法。作者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用来对比的材料分别见于上文哪一段?作者的结论是什么?我们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该如何评价这一结论?这些都是我们阅读时要加以注意的。下面我们仍通过练*来解决这些问题。

  1、“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这是作者进行比较的前提,也是排除秦亡是由于国家变小变弱的原因。这句话是对前文叙述事实的高度概括和所作的判断。这些事实通过文中这些语句可看出来:第1段的“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及“拱手而取西河之外”;第2段的:“南取……要害之郡”、“争割地而路秦”及“宰割天下,分裂……入朝”;第3段的:“吞二周……而报怨”及“践华为城……谁何”;第4段的“余威震于殊俗”。

  2、陈涉与“九国”的比较,实质上仍是以秦之今与秦之昔的比较。从第2段中我们知道,昔日作为一国诸侯的秦,与拥有“十倍之地,百万之师”的九国较量的结果是胜而不是败;而今与陈涉这位不能与九国“同年而语”的甿隶之人较量,竟然失败!这就告诉人们:一个国家疆域广大,实力雄厚,未必就是战胜对手的永远的和最起作用的因素。什么是决定的因素呢?读者在对比之后,不能不深思而发出“何也”的问话。

  3、如何评价作者关于秦灭亡的结论?

  提示:

  ①从科学性看这一结论是否严密,有无局限性?战国四君(孟尝君、*原君等)“宽厚而爱人”,但结果如何?

  ②从“仁政”的阶级内容看有无局限性?

  ③从作者主张的客观效果看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看其是否有进步性。

  讨论:秦孝公在“攻”天下时,是否施行了“仁义”?

  明确:

  观点一:

  贾谊所谓“仁义”,仍然是孔孟所说的“先王之道”,而不是法家的“内立法度”及纵横家们的“斗诸侯”。对后者,贾谊在《过秦论》(中)中称为“酷刑法”“高诈力”,可见在贾谊看来,这并不是“仁义”。贾谊认为“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之术也。”这也告诉我们,孝公的“攻”,不是建立在贾谊的“仁义”的基础上。

  观点二:

  在作者看来,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就是仁义的开端。“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就是这一结论的依据。早在战国时期,孟子就对“王道”的图景作了具体的描绘:“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可以说,“务耕织”就是对孟子“王道”思想中这一内容的高度概括。在这里,贾谊把“立法度,务耕织”作为秦国崛起的重要原因之一,正反映了他对“王道”——即仁政的肯定。在贾谊看来,秦国的迅速发展壮大,关键在于施行仁政,“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因此才取得了向四方扩张的辉煌业绩。文章前两段没有具体叙述秦国四代君王的治国之道,而是着力渲染其迅猛发展之势,正是用所取得的业绩来证明治国方略的正确。

  兴于仁义,亡于**,这是贾谊在本文要表达的基本思想,也是本文组织材料的基本思路。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执敲扑而鞭笞天下……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在这一段,作者详细地描绘了秦始皇统一天下的过程和治国之道——在作者看来,秦始皇之所以能够一统天下,是因为“六世之余烈”,而不完全是他自己有所作为;历经二世就遭致灭顶之灾,根本原因在于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又“废先王之道”。“废先王之道”就是废仁义,“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就是行**,这就注定秦王朝只能是一个短命王朝。

  综上所述,对于《过秦论》的思路,以及文章最后得出的结论的理解,必须注意作者对秦孝公到秦始皇几代君王治国方略的论述,尽管这些论述比较简略,但它却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红线。也只有这样理解,才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之“施”相一致。

  如下图所示:

  秦孝公:立法度,务耕织

  惠文施仁义:兴

  武蒙故业,因遗策

  昭襄

  始皇:废先王之道行**:亡

  结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三、布置作业:

  1、完成“思考和练*”题。关于“思考和练*”第一题;这是关于如何正确理解本文中心论点的思考。我们可从这几方面确定正确选项:

  ①从选项的陈述主体和文章论述主体的一致性来判断,因为文章的中心论点就是作者对评述主体的看法或主张,二者应一致。

  ②文章的材料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中心论点必须统帅材料,所以应从中心论点与材料是否统一来判断。从本篇来说,就要看秦在攻取天下时是否施了“仁义”。据此,教参答案似欠妥。

  2、补充作业:

  (1)、翻译下面句子:

  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②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

  (2)、以练*第三题加点字为重点,自制文言字词卡片,积累知识。

高二《过秦论》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与要求】

  1、学*本文用事实作根据论证中心论点的写法。

  2、了解议论文中议论和记叙的关系。

  3、了解文言句子中省略成分和词类活用现象。

  4、了解贾谊的政治主张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布置预*】 熟读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作者和背景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著名的文学家。年少时有才,被孝文帝破格提拔为太中大夫,参与政事,深受器重。后遭权贵嫉妒排挤,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后转为梁怀王太傅。终因怀才不遇,年仅33岁就抑郁而死,司马迁写《屈原贾生列传》。

  背景:

  1、战国末期与社会历史概况:

  战国时代,随着宗法制度的解体,各国先后进行改革。魏,李悝的变法;楚,吴起的变法;韩,申不害的变法;秦,商鞅变法。

  秦过逐渐强大,于前221年灭齐,统一天下。施用严刑苛法,横征暴敛,大兴土木,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2、西汉初期的社会状况:

  西汉初年,经历春秋战国楚汉战争500多年的战争,社会经济受到极大的破坏。贾谊的《过秦论》正是针对这种社会现实而主张实行“仁政”的,给百姓以休养的机会,以求经济大发展,社会的稳定。

  二、破题

  “过秦”即言秦之过,是指责秦的过失的一篇政论文。

  三、分析课文的一、二段

  第一段:写秦孝公统一天下的雄心和基本国策及秦开始强盛。

  对内:商鞅变法,发展生产,扩充军备。

  对外:实行“连横”,各个击破。

  第二段:写秦惠文王、武王、昭襄王的功业。

  第一层:写三代秦君的功业。

  第二层:写列国合力对付秦国。

  第三层:九国兵败,臣服于秦。运用对比,反寸秦国的强大。

  第四层:一笔带过孝文王和庄襄王,过度到下文。

  小结。

  四、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3、4、5段。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分析课文

  1、请同学朗读第三段:

  第三段:写秦始皇的功业,即统一天下的势如破竹和巩固天下的各种措施。

  第一层:写秦始皇的“攻势”。

  详细铺叙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至高无上的皇权,并正面铺叙中现出**的“魔影”,为下文的“仁义不施”埋下伏笔。

  第二层:写秦始皇的“守势”。

  实行愚民zheng策,采取严密的防范措施。运用排比和夸张手法,展秦盛极一时的气势,以反寸下段秦的迅速灭亡。

  第四段:写陈胜起义的情况和秦的结果。

  极力详述陈涉出身低微,起义仓促,士卒弱小,兵器劣钝--*凡之极。

  “然”字一转,突出了“小”但不可忽视,正因为人们恨秦,故仁义不施而使整个天下都是秦的敌人,终使秦王朝的守势狼狈不堪,为主题的昭彰作了铺垫。

  第五段:分析秦灭亡的原因,得出结论。

  第一层:指出秦的天下并没有缩小(呼应开头)。

  第二层:将陈涉的实力和九国对比,呼应3、4段,设问导出结论,这正表明了作者的政治主张,即:提倡仁政,反对**。

  第三层:将陈涉与秦国实力对比,得出结论“仁义之不施……”。

  三、归纳

  1、对比手法的运用:

  ⑴ 秦国与九国实力的对比;

  ⑵ 秦国与秦朝的实力的对比;

  ⑶ 陈涉与九国的实力的对比;

  ⑷ 陈涉与秦朝的实力的对比。

  2、本文是史论,叙多于议,形象议论法。

  3、语言生动形象:

  ⑴ 华丽的词藻;

  ⑵ 铺排的气势; ⑶ 排比的运用。

  四、布置作业: 完成本课《课课练》。


《过秦论》教学设计通用10篇(扩展2)

——过秦论教学反思实用10份

  过秦论教学反思 1

  《过秦论》是贾谊的一篇非常有气势的政论文。从此文来看,贾谊是颇富才情的,他是西汉时期杰出的政论

  家和辞赋家,作为一个伟大政论家,他二十岁时就提出改革制度的主张,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得到汉文帝的赏识。

  但贾谊的一生或许是个悲剧,贾谊的悲剧不在于怀才不遇,因为他的才不是一般的才,而是一种足以作为帝王之师的才。为帝王师,为皇帝出谋划策,对于一个读书人来说,是何等的荣耀。贾谊生前支了不少招、出了不少谋,但后人公认其招其谋见用者稀,于是便由李商隐来发一长叹。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贾谊和中国许多文人一样,都没办法真正地实现自己的理想,他们常常被排除在帝王之外,渴望得到帝王的赏识却偏又不能如愿,于是他们把大量的精力放在了文字功夫上,铺排纵横,洒洒洋洋,用文字本身来吸引舆论的关注,进而争取得到皇帝的欣赏。无疑,贾谊也是如此。我们来看看被后人惋惜和崇敬的贾谊以及贾谊的《过秦论》。从《昭明文选》到《古文观止》似乎历代文人都将此文奉为经典,可见其文字铺排渲染之功力。贾谊之写《过秦论》气盛而情浓,仿佛一战国纵横家再世。

  贾谊是在大汉朝开*盛世之下写此文的,独见古代文人的社会责任感。他对秦王朝的统一过程是极其赞美的,不惜波墨如水,“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执敲朴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这种海洋恣肆笔锋大概也只有贾谊才能写得出了。秦王朝争得天下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但在“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的农民义军的打击下还不是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于是他很自然地就说出了这是因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尽管后来的历史证明了贾谊确有先见之明,但我不知道处在歌舞升*中的汉文帝看了此文后心中有何感喟,不知这是不是贾谊的悲剧根源之所在,因为高高在上的帝王更喜欢歌功颂德的文章,以此来满足自己的私欲,标榜自己是个贤明的君主。

  我无论如何都没办法把《过秦论》这么大气的文章和那个因梁王堕马而郁郁寡欢、从而早逝的贾谊联系在一起,我不知贾谊是否是自己选择这样的一种悲情生活,而正是这种选择才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的猜解。而正是这种悲剧,才得到了司马迁的赏识,以至于为他写传记时,把他和屈原列在了一块,在司马迁的心中,他是极喜欢磨难英雄的,在他看来,屈原和贾谊是同一类人,虽然他们的人生是个悲剧,但他们同样可以让后人景仰。

  我不知道是贾谊成全了文学史还是历史成全了贾谊,亦或是贾谊自己成全了自己。无论如何,贾谊都为我们留下了经典性的文字。他让我们知道,即使看似最枯燥的政论文,依然可以写得很壮美。

  过秦论教学反思 2

  《过秦论》是贾谊的一篇非常有气势的政论文。从此文来看,贾谊是颇富才情的,他是西汉时期杰出的政论

  家和辞赋家,作为一个伟大政论家,他二十岁时就提出改革制度的主张,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得到汉文帝的赏识。

  但贾谊的一生或许是个悲剧,贾谊的悲剧不在于怀才不遇,因为他的才不是一般的才,而是一种足以作为帝王之师的才。为帝王师,为皇帝出谋划策,对于一个读书人来说,是何等的荣耀。贾谊生前支了不少招、出了不少谋,但后人公认其招其谋见用者稀,于是便由李商隐来发一长叹。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贾谊和中国许多文人一样,都没办法真正地实现自己的理想,他们常常被排除在帝王之外,渴望得到帝王的赏识却偏又不能如愿,于是他们把大量的精力放在了文字功夫上,铺排纵横,洒洒洋洋,用文字本身来吸引舆论的关注,进而争取得到皇帝的欣赏。无疑,贾谊也是如此。我们来看看被后人惋惜和崇敬的贾谊以及贾谊的《过秦论》。从《昭明文选》到《古文观止》似乎历代文人都将此文奉为经典,可见其文字铺排渲染之功力。贾谊之写《过秦论》气盛而情浓,仿佛一战国纵横家再世。

  贾谊是在大汉朝开*盛世之下写此文的,独见古代文人的社会责任感。他对秦王朝的统一过程是极其赞美的,不惜波墨如水,“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执敲朴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这种汪洋恣肆笔锋大概也只有贾谊才能写得出了。秦王朝争得天下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但在“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的农民义军的打击下还不是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于是他很自然地就说出了这是因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尽管后来的历史证明了贾谊确有先见之明,但我不知道处在歌舞升*中的汉文帝看了此文后心中有何感喟,不知这是不是贾谊的悲剧根源之所在,因为高高在上的帝王更喜欢歌功颂德的文章,以此来满足自己的私欲,标榜自己是个贤明的君主。

  我无论如何都没办法把《过秦论》这么大气的.文章和那个因梁王堕马而郁郁寡欢、从而早逝的贾谊联系在一起,我不知贾谊是否是自己选择这样的一种悲情生活,而正是这种选择才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的猜解。而正是这种悲剧,才得到了司马迁的赏识,以至于为他写传记时,把他和屈原列在了一块,在司马迁的心中,他是极喜欢磨难英雄的,在他看来,屈原和贾谊是同一类人,虽然他们的人生是个悲剧,但他们同样可以让后人景仰。

  我不知道是贾谊成全了文学史还是历史成全了贾谊,亦或是贾谊自己成全了自己。无论如何,贾谊都为我们留下了经典性的文字。他让我们知道,即使看似最枯燥的政论文,依然可以写得很壮美。

  过秦论教学反思 3

  今天学*了《过秦论》的前两段,在了解了组要战国的历史背景以及有关事迹的基础上,对联纵的失败也有了初步判断能力。不过鄙人在这并不想多费一点周折,我大概概括几点:用人失当、战略失策、私心作怪等等。

  刘老师问我们目前有什么想法,我有所思却不知何以言明,周围的同学被一个个叫起,道着大同小异的看法。我不问自答:“要做到绝对信任这是不可能的事,当他们在联合攻打秦国时一定会量着打败秦国以后自己怎样才能吃掉这个大肥肉。”

  当时心里还有别的话,不过不善言语,所以作罢了。

  先说说看灭秦失败的见解吧,以鄙人对战国时期各国的恩怨模糊的记忆,和个别诸侯国主上的失策,可以断定“合纵缔交”的战略是终归失败的。若不是齐人私下撤军,亦不至于其他国家的军队失败退场;若不是互相猜疑,亦不至于“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函谷关)”;若不是私心作怪,思想不宜,亦不至于“从散约败”!说到底,“从散约败”的原因仅说是私心作怪导致的也不足为过。

  我大胆做一个假设:假设六国灭秦以胜利而告终,结果又会如何?在那时候,秦国已有巴、蜀以及其他“膏腴之地”,可谓地大物博。这块大肥肉的主人不在了,其它的外来者会怎样对待它,我们可想而知!必定是强健者居多,弱者得少,更有甚者丝毫不拥丝毫。战国时弱小者如中山国、卫国和楚国等,这些小国命中注定被欺负,不论孰胜孰败。如齐国和赵国,这类能与秦国抗衡的强国无疑是获利最多的。当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壮大自己以后,固然走秦国的路――“*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假设齐、赵中一国举兵天下,而各诸侯国又恐惧,又“会盟而谋弱‘齐(或赵)’”,我想这次的“以多欺少”未必像打秦国那样是哪里了。毕竟两家都在亡秦的时候占据了肥饶之地。因此,统一天下者要么是齐国,要么是赵国了。

  回到史实中来,在“从散约败”以后,各国居然“争割地而赂秦”,简直可笑之极!难道那些“肉食者”都不知道这是丧权辱国、慢性自杀的行为吗?我想并非如此。毕竟缔虽败,士然在。明智之士一定知道这是不行的,我想问题出在诸侯国的君王身上。他们只想着自己的安全和衣食住行,根本不把国土和人民考虑在内。

  不论是谁统一天下,都是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奋进和发展。“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中国古代史的循环法则。

  过秦论教学反思 4

  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20xx年3月9日我在微格教室录了《过秦论》第三课时教学光盘。本次录课研究的课题是主体性教学研究。取回光盘后反复观看认真研究,感觉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尚可,但,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要想让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还有很多工作要作。下面,我把本节课的反思加以整理。

  一、教材反思。

  二、教学设计反思。

  教学《过秦论》第一课时,重点安排学生了解有关背景、作者,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第二课时重点疏通文句,翻译课文,加深理解课文。第三课时鉴赏语言,背诵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下面谈谈第三课时的教学设计思路。

  同往常一样,学生课堂演讲是每节课的第一个教学环节。导入新课后,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分析课文的思路,进一步理解课文。2欣赏本文语言,背诵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结合对课文的朗读训练,采用边读边分析的方法,同时随时纠正学生朗读中出现的问题。鉴赏语言,让学生领会本文语言的'精彩之处,激发他们背诵的兴趣和强烈的意识。鉴赏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日之功,需要日积月累,所以,我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体会其表达效果,并且同桌之间展开讨论,交流心得,让学生自己总结文章的语言特色。学生领会到语言的魅力,背诵起来就会很主动,而不是疲于应付。背诵课文是本节课训练的一个重要内容,课堂上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进行。课堂训练要求限时自主完成,主要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为提高教学效率,我精心设计了课件,重要内容都在大屏幕上展示出来。

  三、教学内容反思。

  学生课堂演讲训练,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演讲结束后,其他学生谈谈感受,受到什么启发,然后教师有针对性地给予点评使口语表达训练落到实处,这是本节课第一个教学环节。分析文章思路是教学课文的第一个内容,通过学生读课文,思考每个段落的主要内容,概括思路。全文思路如下:1:秦创业(雄心勃勃)2:秦强盛(所向披靡)3:秦统一(势如破竹)4:秦灭亡(一败涂地)5:秦教训(不施仁政)。结合思路对全文总结,分析以叙述推论点的特点。《过秦论》的语言酣畅淋漓,极富感染力,让学生充分领会到本文语言的独特魅力,只有让他们自己去分析研究语言的特点,教师根据学生的理解和归纳,归结本文语言特点如下:1善于用叙述推出观点。2多用排比和对偶。3极力渲染夸张。对于这样精彩的语言,不能不背诵。所以,背诵课文是本节课的最重要的教学内容。课堂练*检查当堂课所学内容,巩固重点,强调理解课文。练*题设计为判断正误:1《过秦论》的作者是东汉的政论家、文学家贾谊,“过秦”的意思是指出秦的过错,“过”是动词。2“外连衡而斗诸侯”,其中“外”、“斗”都是名词作状语。3《过秦论》的论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4“然后以**为家”,“为天下笑者”中第一个“为”是动词,“作为”的意思,第二个“为”是介词,表示被动。

  四、教学效果反思。

  本节课教学效果总体来说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学生主体性发挥较好。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作到了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的和谐统一。但是,认真思考,反复研究后,发现一些问题还不尽人意:

  1、整体效果不错但个别问题明显。有的学生上课还停留在听、记、背的学*状态,不能主动参与到学*中来,处于被动局面。

  2、学生课堂演讲训练基本上达到了锻炼学生口语表达的目的,同时,其他同学的中肯的点评,也使演讲的学生获得很大的收益。

  学生参与演讲活动比较积极。不足之处是演讲时间略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任务的按计划完成。

  3、分析课文思路这一教学环节,学生思考问题比较主动。讨论问题达到了自主解决,自主创新。体现出来的问题是个别学生还要加强独立思考*惯的培养,要作到合作互助学*和独立学*相结合。

  4、背诵课文训练一部分学生达不到当堂背诵下来,背诵课文时间略短,个别学生背诵课文精力不够集中,还要加强背诵训练中注意力的问题。

  通过观看教学光盘对照研究课题觉得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的最终目标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学*的主人。

  过秦论教学反思 5

  今天学*了《过秦论》的前两段,在了解了组要战国的历史背景以及有关事迹的基础上,对联纵的失败也有了初步判断能力。不过鄙人在这并不想多费一点周折,我大概概括几点:用人失当、战略失策、私心作怪等等。

  刘老师问我们目前有什么想法,我有所思却不知何以言明,周围的同学被一个个叫起,道着大同小异的看法。我不问自答:“要做到绝对信任这是不可能的事,当他们在联合攻打秦国时一定会量着打败秦国以后自己怎样才能吃掉这个大肥肉。”

  当时心里还有别的话,不过不善言语,所以作罢了。

  先说说看灭秦失败的见解吧,以鄙人对战国时期各国的恩怨模糊的记忆,和个别诸侯国主上的失策,可以断定“合纵缔交”的战略是终归失败的。若不是齐人私下撤军,亦不至于其他国家的军队失败退场;若不是互相猜疑,亦不至于“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函谷关)”;若不是私心作怪,思想不宜,亦不至于“从散约败”!说到底,“从散约败”的原因仅说是私心作怪导致的也不足为过。

  我大胆做一个假设:假设六国灭秦以胜利而告终,结果又会如何?在那时候,秦国已有巴、蜀以及其他“膏腴之地”,可谓地大物博。这块大肥肉的`主人不在了,其它的外来者会怎样对待它,我们可想而知!必定是强健者居多,弱者得少,更有甚者丝毫不拥丝毫。战国时弱小者如中山国、卫国和楚国等,这些小国命中注定被欺负,不论孰胜孰败。如齐国和赵国,这类能与秦国抗衡的强国无疑是获利最多的。当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壮大自己以后,固然走秦国的路——“*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假设齐、赵中一国举兵天下,而各诸侯国又恐惧,又“会盟而谋弱‘齐(或赵)’”,我想这次的“以多欺少”未必像打秦国那样是哪里了。毕竟两家都在亡秦的时候占据了肥饶之地。因此,统一天下者要么是齐国,要么是赵国了。

  回到史实中来,在“从散约败”以后,各国居然“争割地而赂秦”,简直可笑之极!难道那些“肉食者”都不知道这是丧权辱国、慢性自杀的行为吗?我想并非如此。毕竟缔虽败,士然在。明智之士一定知道这是不行的,我想问题出在诸侯国的君王身上。他们只想着自己的安全和衣食住行,根本不把国土和人民考虑在内。

  不论是谁统一天下,都是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奋进和发展。“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中国古代史的循环法则。

  过秦论教学反思 6

  一、文言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工作放手让学生自己做。并讲清楚为什么。讲解文言文,每课的重点知识都要涉及词类活用,但是学生掌握效果不如人意。根本还在于学生不能从根本上把握活用是怎么来的,所以高一文言文的讲解不能仅解决是什么的问题,更要解决为什么的问题。《过秦论》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中“*、包、囊”均为名词作状语,此时给学生明确,文言文中名词位于动词前面不做主语就活用,这样学生学会分析,掌握起来也就容易多了。在《过秦论》中使动用法较多,给学生讲明白什么是使动,即主语使宾语怎样,动作地发出者为宾语。按照这个方法理解使动用法也就容易一些。学生在以后遇到类似用法也就会分析了。

  二、设计问题以内容带动对课文内容、结构及主旨的理解。

  1、“弱肉强食”这一成语吧,在自然界这似乎是一条法则。但在人类社会,这条法则常常会被打破。在两千多年前,秦朝国力还是那样的不可一世,一场农民战争就打破了开国者千秋万代的梦想,这一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2、默读全文,请用列表的.形式表示出秦的兴亡过程。分析结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异也”在文中的体现。第3自然段在写秦由“攻”转为“守”时,从哪些方面写了其“守”的措施,为什么要写这些?

  3、作者借古讽今,强秦的速亡给后人的启示是什么?汉初的社会情形如何?贾谊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三、对比论证和铺张渲染的方法通过朗读让学生自己感悟、总结。

  以上是在教授《过秦论》时一点粗浅的体会,课下与学生交流,学生比较认可。但反复思考仍然有不少问题。比如时间安排不够合理,检查背诵和文言现象归纳总结教学时间拖沓,以致本堂课教学任务未能很好完成。文言现象归纳总结可做成幻灯片展示,这样既清楚明朗又完整省时。

  过秦论教学反思 7

  在教学《过秦论》一文时,老师们在备课会上提出了很多问题,在本单元所选的课文中,本文是篇幅最长且难度最大的一篇,难度大主要表现在实词的生字较多,虚词用法比较复杂,文章虽然是议论文,但是,按照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此文,它很不规范,议论文不讲理,而全靠摆事实,议论成分很少。对此,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以下的一些措施。

  1. 确实教学目标,如,在讲解第三段的时候,我重点讲解了“余烈”、“**”、“却”、“愚”、“弱”等实词;虚词重点讲一个“而”和“以”字,其它地方可以淡化。

  2. 第四段我在确实教学目标的时候,重点讲了实词活用现象名词用如动词和名词作状语。如“瓮牖绳枢”、“云集响应”、“景从”等这段的虚词可以不讲了。

  3. 第五段中虚词的重点依然是“而”和“以”的用法,照应前面的文段继续巩固这个虚词的用法;在实词方面,我重点选择了“小弱”、“道”、“序”、“朝”等实词的用法。

  4. 由于贾谊这篇“论”文是以赋作论,其中文学的味道很浓,应该通过反复的诵读来让学生体验语言的表现力。在前面的段落里可以看到大量的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文章辞采飞扬,如行云流水。像大量的排句、对偶句的使用;夸张手法的运用(关于六国的谋士将领很多都不是一个时代的人,而且相距甚远;同时可以结合课文练*三中的句子引导学生理解、体会本文的句式特点,当然,骈散结合,使得行文在整齐中富于变化,朗朗成韵也是本文的一个重要特色。

  5. 在相关的语段的教学中,我还引导学生讨论一些关键的字词的作用和表现力,进而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如我在教学第三段时,提出两个问题一是西段中能够表明作者态度的是哪个词?你从中读出了什么味?在章法上,它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明确:“自以为”,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说出了自己的体会,有的同学认为是“狂妄自大”,有的同学说是读出了秦始皇的自信,有的同学读出了秦国实力确实强大而不可撼动,有的同学读出了作者对秦始皇的否定,有的同学读出了作者嘲讽等等。在此基础上,我再问学生,这个词在文章的章法上起到了什么作用?很多同学都能理解说是引起下文,但是,这只是说对了一半,作者这样写实际是为下文张本,否则,这段话难以与下文关联起来。即,按照正常的逻辑,秦始皇统一六国,又采取了一系列的严密措施,那么,秦国,不秦朝当然应该是子子孙孙为皇帝可传万世而不绝了。但是,作者在这里偏要说是“自以为”,给了它一个似褒实贬的结论,为下文秦灭亡的结果来做铺垫,真是匠心独运,妙手天成。通过这样的赏读,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在赏读关键字的时候,我还让学生比较了“愚”和“弱”这两个近义词在表现上的不同之处,让学生知道作者在表现的时候有所侧重:一个是指思想上的愚昧,一个是指实力上的削弱。这也是让学生产生兴趣的地方。

  6. 在第四段的教学中,我让学生认真比较名词的活用的现象:作状语和作动词。两个知识点都非常重要。可是有些学生容易混淆,用这个例子来区别,很有可比性,也容易让学生通过记住语言材料来记住用法,效果明显。然后让学生讨论“转而攻秦”的“转”里暗含着作者的表达意图。学生只有联系整个这段话才能作出比较确切的解释。很多学生的理解出现了偏差,说明他们结合语境来理解词语意义的良好的阅读*惯还没有形成。结合全段的语境,显然作者是表达出陈涉等人的起义是仓促之间攻打秦国,强调没有准备的意义。

  7. 在第五段的教学中,要求学生结合金圣叹的对《过秦论》的点评来思考。本文以大量的篇幅铺张宣扬秦的兴盛史,再以秦的速亡史与之比较照应,运用了先扬后抑、扬中有抑的手法,处处以衬托、对比来形成反差,得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结论,说明秦朝灭亡的重要原因是不施仁政施**结果,劝戒后来的统治者只有施仁义,行仁政,才能长治久安;同时,这也体现了贾谊作为辞赋家的政论特色,用夸饰的手法叙事状物,达到文势滔滔,波澜层迭的艺术效果。

  总之,《过秦论》虽是一篇长文,但是,我们也可以尝试短教,也可以尝试简教。语文教学首要的问题当然是教学内容的确定,因为,一篇文章可以有无数种的教法,此所谓教无定法。但是无论如何变化,语文课必须有语文的味道,必须像语文的样子,必须循语文的规律。所以,我认为教学内容的核心当然是教学目标,目标定了,我们才不会跑偏,此所谓万变不离其踪,“缘督以为常”。

  过秦论教学反思 8

  《过秦论》是贾谊的一篇非常有气势的政论文。从此文来看,贾谊是颇富才情的,他是西汉时期杰出的政论

  家和辞赋家,作为一个伟大政论家,他二十岁时就提出改革制度的主张,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得到汉文帝的赏识。

  但贾谊的一生或许是个悲剧,贾谊的悲剧不在于怀才不遇,因为他的才不是一般的才,而是一种足以作为帝王之师的才。为帝王师,为皇帝出谋划策,对于一个读书人来说,是何等的荣耀。贾谊生前支了不少招、出了不少谋,但后人公认其招其谋见用者稀,于是便由李商隐来发一长叹。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贾谊和中国许多文人一样,都没办法真正地实现自己的理想,他们常常被排除在帝王之外,渴望得到帝王的赏识却偏又不能如愿,于是他们把大量的精力放在了文字功夫上,铺排纵横,洒洒洋洋,用文字本身来吸引舆论的关注,进而争取得到皇帝的欣赏。无疑,贾谊也是如此。我们来看看被后人惋惜和崇敬的贾谊以及贾谊的《过秦论》。从《昭明文选》到《古文观止》似乎历代文人都将此文奉为经典,可见其文字铺排渲染之功力。贾谊之写《过秦论》气盛而情浓,仿佛一战国纵横家再世。

  贾谊是在大汉朝开*盛世之下写此文的,独见古代文人的社会责任感。他对秦王朝的统一过程是极其赞美的,不惜波墨如水,“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执敲朴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这种汪洋恣肆笔锋大概也只有贾谊才能写得出了。秦王朝争得天下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但在“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的农民义军的打击下还不是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于是他很自然地就说出了这是因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尽管后来的历史证明了贾谊确有先见之明,但我不知道处在歌舞升*中的汉文帝看了此文后心中有何感喟,不知这是不是贾谊的悲剧根源之所在,因为高高在上的帝王更喜欢歌功颂德的文章,以此来满足自己的私欲,标榜自己是个贤明的君主。

  我无论如何都没办法把《过秦论》这么大气的文章和那个因梁王堕马而郁郁寡欢、从而早逝的贾谊联系在一起,我不知贾谊是否是自己选择这样的一种悲情生活,而正是这种选择才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的猜解。而正是这种悲剧,才得到了司马迁的赏识,以至于为他写传记时,把他和屈原列在了一块,在司马迁的心中,他是极喜欢磨难英雄的,在他看来,屈原和贾谊是同一类人,虽然他们的人生是个悲剧,但他们同样可以让后人景仰。

  我不知道是贾谊成全了文学史还是历史成全了贾谊,亦或是贾谊自己成全了自己。无论如何,贾谊都为我们留下了经典性的文字。他让我们知道,即使看似最枯燥的政论文,依然可以写得很壮美。

  过秦论教学反思 9

  今天学*了《过秦论》的前两段,在了解了组要战国的历史背景以及有关事迹的基础上,对联纵的失败也有了初步判断能力。不过鄙人在这并不想多费一点周折,我大概概括几点:用人失当、战略失策、私心作怪等等。

  刘老师问我们目前有什么想法,我有所思却不知何以言明,周围的同学被一个个叫起,道着大同小异的看法。我不问自答:“要做到绝对信任这是不可能的事,当他们在联合攻打秦国时一定会量着打败秦国以后自己怎样才能吃掉这个大肥肉。”

  当时心里还有别的话,不过不善言语,所以作罢了。

  先说说看灭秦失败的见解吧,以鄙人对战国时期各国的恩怨模糊的记忆,和个别诸侯国主上的失策,可以断定“合纵缔交”的战略是终归失败的。若不是齐人私下撤军,亦不至于其他国家的军队失败退场;若不是互相猜疑,亦不至于“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函谷关)”;若不是私心作怪,思想不宜,亦不至于“从散约败”!说到底,“从散约败”的原因仅说是私心作怪导致的也不足为过。

  我大胆做一个假设:假设六国灭秦以胜利而告终,结果又会如何?在那时候,秦国已有巴、蜀以及其他“膏腴之地”,可谓地大物博。这块大肥肉的主人不在了,其它的外来者会怎样对待它,我们可想而知!必定是强健者居多,弱者得少,更有甚者丝毫不拥丝毫。战国时弱小者如中山国、卫国和楚国等,这些小国命中注定被欺负,不论孰胜孰败。如齐国和赵国,这类能与秦国抗衡的强国无疑是获利最多的。当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壮大自己以后,固然走秦国的路——“*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假设齐、赵中一国举兵天下,而各诸侯国又恐惧,又“会盟而谋弱‘齐(或赵)’”,我想这次的“以多欺少”未必像打秦国那样是哪里了。毕竟两家都在亡秦的时候占据了肥饶之地。因此,统一天下者要么是齐国,要么是赵国了。

  回到史实中来,在“从散约败”以后,各国居然“争割地而赂秦”,简直可笑之极!难道那些“肉食者”都不知道这是丧权辱国、慢性自杀的行为吗?我想并非如此。毕竟缔虽败,士然在。明智之士一定知道这是不行的,我想问题出在诸侯国的君王身上。他们只想着自己的安全和衣食住行,根本不把国土和人民考虑在内。

  不论是谁统一天下,都是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奋进和发展。“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中国古代史的循环法则。

  以上就是《过秦论》教学反思的全部内容,希望大家多多批评指正。

  过秦论教学反思 10

  在教学《过秦论》一文时,老师们在备课会上提出了很多问题,在本单元所选的课文中,本文是篇幅最长且难度最大的一篇,难度大主要表现在实词的生字较多,虚词用法比较复杂,文章虽然是议论文,但是,按照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此文,它很不规范,议论文不讲理,而全靠摆事实,议论成分很少。对此,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以下的一些措施。

  1. 确实教学目标,如,在讲解第三段的时候,我重点讲解了“余烈”、“**”、“却”、“愚”、“弱”等实词;虚词重点讲一个“而”和“以”字,其它地方可以淡化。

  2. 第四段我在确实教学目标的时候,重点讲了实词活用现象名词用如动词和名词作状语。如“瓮牖绳枢”、“云集响应”、“景从”等这段的虚词可以不讲了。

  3. 第五段中虚词的重点依然是“而”和“以”的用法,照应前面的文段继续巩固这个虚词的用法;在实词方面,我重点选择了“小弱”、“道”、“序”、“朝”等实词的用法。

  4. 由于贾谊这篇“论”文是以赋作论,其中文学的味道很浓,应该通过反复的诵读来让学生体验语言的表现力。在前面的段落里可以看到大量的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文章辞采飞扬,如行云流水。像大量的排句、对偶句的使用;夸张手法的运用(关于六国的谋士将领很多都不是一个时代的人,而且相距甚远;同时可以结合课文练*三中的句子引导学生理解、体会本文的句式特点,当然,骈散结合,使得行文在整齐中富于变化,朗朗成韵也是本文的一个重要特色。

  5. 在相关的语段的教学中,我还引导学生讨论一些关键的字词的作用和表现力,进而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如我在教学第三段时,提出两个问题一是西段中能够表明作者态度的是哪个词?你从中读出了什么味?在章法上,它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明确:“自以为”,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说出了自己的体会,有的同学认为是“狂妄自大”,有的同学说是读出了秦始皇的自信,有的同学读出了秦国实力确实强大而不可撼动,有的同学读出了作者对秦始皇的否定,有的同学读出了作者嘲讽等等。在此基础上,我再问学生,这个词在文章的章法上起到了什么作用?很多同学都能理解说是引起下文,但是,这只是说对了一半,作者这样写实际是为下文张本,否则,这段话难以与下文关联起来。即,按照正常的逻辑,秦始皇统一六国,又采取了一系列的严密措施,那么,秦国,不秦朝当然应该是子子孙孙为皇帝可传万世而不绝了。但是,作者在这里偏要说是“自以为”,给了它一个似褒实贬的结论,为下文秦灭亡的结果来做铺垫,真是匠心独运,妙手天成。通过这样的赏读,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在赏读关键字的时候,我还让学生比较了“愚”和“弱”这两个近义词在表现上的不同之处,让学生知道作者在表现的时候有所侧重:一个是指思想上的愚昧,一个是指实力上的削弱。这也是让学生产生兴趣的地方。

  6. 在第四段的教学中,我让学生认真比较名词的活用的现象:作状语和作动词。两个知识点都非常重要。可是有些学生容易混淆,用这个例子来区别,很有可比性,也容易让学生通过记住语言材料来记住用法,效果明显。然后让学生讨论“转而攻秦”的“转”里暗含着作者的表达意图。学生只有联系整个这段话才能作出比较确切的'解释。很多学生的理解出现了偏差,说明他们结合语境来理解词语意义的良好的阅读*惯还没有形成。结合全段的语境,显然作者是表达出陈涉等人的起义是仓促之间攻打秦国,强调没有准备的意义。

  7. 在第五段的教学中,要求学生结合金圣叹的对《过秦论》的点评来思考。本文以大量的篇幅铺张宣扬秦的兴盛史,再以秦的速亡史与之比较照应,运用了先扬后抑、扬中有抑的手法,处处以衬托、对比来形成反差,得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结论,说明秦朝灭亡的重要原因是不施仁政施**结果,劝戒后来的统治者只有施仁义,行仁政,才能长治久安;同时,这也体现了贾谊作为辞赋家的政论特色,用夸饰的手法叙事状物,达到文势滔滔,波澜层迭的艺术效果。

  总之,《过秦论》虽是一篇长文,但是,我们也可以尝试短教,也可以尝试简教。语文教学首要的问题当然是教学内容的确定,因为,一篇文章可以有无数种的教法,此所谓教无定法。但是无论如何变化,语文课必须有语文的味道,必须像语文的样子,必须循语文的规律。所以,我认为教学内容的核心当然是教学目标,目标定了,我们才不会跑偏,此所谓万变不离其踪,“缘督以为常”。


《过秦论》教学设计通用10篇(扩展3)

——《过秦论》的教案设计通用5篇

  《过秦论》的教案设计 1

  教学目标

  一、积累一定量的文言实词、虚词。了解一些常见的文言句式。

  二、体会作品开合自如的章法和说理的手法;指导学生有意模仿,进行写作。

  三、指导学生学*文中对事物的分析方法',观察思考问题。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后记

  基于学生对这段历史有所了解,理解课文的难度较先秦散文小,宜采用以朗读带动文意疏通,以背诵带动对作品鉴赏,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教学目标:疏通文意

  同学们大概听说过"弱肉强食"这一成语吧,在自然界这似乎是一条法则,但在人类社会,这条法则常常会被打破。在两千多年前,秦朝国力还是那样的不可一世,一场农民战争就打破了开国者千秋万代的梦想,这一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西汉的政治家、文学家贾谊为我们阐述了他的看法,下面我们一起来学*这篇《过秦论》。"过秦"就是"指出秦的过错",那秦之过是什么呢?

  二、作者简介

  贾谊,西汉政治家、文学家。他的散文有战国纵横家的风格,他的赋作趋向散文化,所以有"开汉赋之先声者"之称。作品有《过秦论》、《鹏鸟赋》、《吊屈原赋》等。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1.教师范读课文,提示学生注意朗读节奏,依据朗读节奏推知意群,进而理解词句意义。

  2.学生自读课文。逐段让学生提出自己难以理解的词句,教师点拨学生猜度词义,并将重点词语形成板书。

  3.学生已能初步理解作品文字意义基础上朗读课文,通过纠正学生朗读节奏的错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作品内容,检查学生对词、句的理解、掌握。

  4.指导学生在笔记上总结重点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现象、重点文言句式。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分析作品

  一、导语设计

  通过上节课的学*,我们已经可以把握本文的大意,现在我们一起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分析作品谋篇布局的特点。

  二、分析文章构思精巧

  提问:文章题目为"过秦论",在文章中真正指责秦之过的文字有多少?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作品内容?

  明确:只有全文最后一句。

  (第二问学生不易答出,可引导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提问:作者在文中设计几组实力对比?对比的结果是什么?

  明确:秦国与九国实力比较,陈涉与九国贤士、谋臣比较。秦国实力不比九国联合起来的实力大,但秦统一了中国,陈涉的实力不能与九国君臣相提并论。

  提问:请同学们回忆我们在学*现代文阅读时讲到的`理清思路的方法,理清本文的思路。思考作者结构安排的独具匠心之处。

  明确:秦的逐步强大--秦统一中国--为巩固**在政治、军事、思想文化方面采取的措施

  --陈涉起义--对陈涉实力的分析--分析秦灭亡的原因。

  秦王朝的实力秦国的实力九国中任何一国的实力陈涉的实力,但陈涉不畏秦王朝的强大,反抗强秦,导致秦的灭亡,可见强权不能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

  文章第一段叙秦之兴,第二段叙秦之亡,这两段的史料叙述占了绝大部分篇幅,作者却丝毫没有议论。但事实胜于雄辩,经过这两段生动的记述,读者对秦的盛世转瞬即逝景况已深深印在脑中,对秦灭亡的原因不是外部因素引起,而是内因导致已有认识,只是还未明确,此时作者将论点摆出,自然令读者信服。所以金圣叹说:秦过只是末句"仁义不施"之语,便断尽此通篇文字。这足见文章构思精巧。

  三、指导学生朗诵课文,体会课文的主题思想

  主要侧重在对感情、声调、课文整体节奏方面的朗读指导。

  四、指导学生体会文章开合自如的章法和说理的手法

  可提两个提示性问题引导学生讨论:

  1.本文是一篇论说文,但记叙多于议论,这样安排内容是否得当,理由是什么?

  2.作者在写作本文时,应用了哪些写作技巧,值得我们借鉴?

  (提示:写作手法的选用,如夸张、渲染、衬托、对照等手法的巧妙运用,骈、散句的运用,结构安排方面的特点。)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指导背诵,加强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完成课后练*。

  一、结合课后练*第二题,指导背诵

  指导学生在把握全篇的基础上,了解后三段段与段间的关系,进而理清这三段的写作思路,方便背诵。

  注意语言特点、句式特点,准确背诵。

  二、介绍《阿房宫赋》,比较阅读,加强学生对本文的理解

  比较阅读的目的在于品味两文在辞采上的不同,更好地体会西汉散文的特点。

  三、总结本课的知识点,完成课后练*。

  《过秦论》的教案设计 2

  【教学目标与要求】

  1、学*本文用事实作根据论证中心论点的写法。

  2、了解议论文中议论和记叙的关系。

  3、了解文言句子中省略成分和词类活用现象。

  4、了解贾谊的政治主张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布置预*】

  熟读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作者和背景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著名的文学家。年少时有才,被孝文帝破格提拔为太中大夫,参与政事,深受器重。后遭权贵嫉妒排挤,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后转为梁怀王太傅。终因怀才不遇,年仅33岁就抑郁而死,司马迁写《屈原贾生列传》。

  背景:

  1、战国末期与社会历史概况:

  战国时代,随着宗法制度的解体,各国先后进行改革。魏,李悝的变法;楚,吴起的变法;韩,申不害的变法;秦,商鞅变法。

  秦过逐渐强大,于前221年灭齐,统一天下。施用严刑苛法,横征暴敛,大兴土木,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2、西汉初期的社会状况:

  西汉初年,经历春秋战国楚汉战争500多年的战争,社会经济受到极大的破坏。贾谊的《过秦论》正是针对这种社会现实而主张实行“仁政”的,给百姓以休养的机会,以求经济大发展,社会的稳定。

  二、破题

  “过秦”即言秦之过,是指责秦的过失的一篇政论文。

  三、分析课文的一、二段

  第一段:写秦孝公统一天下的雄心和基本国策及秦开始强盛。

  对内:商鞅变法,发展生产,扩充军备。

  对外:实行“连横”,各个击破。

  第二段:写秦惠文王、武王、昭襄王的功业。

  第一层:写三代秦君的功业。

  第二层:写列国合力对付秦国。

  第三层:九国兵败,臣服于秦。运用对比,反寸秦国的强大。

  第四层:一笔带过孝文王和庄襄王,过度到下文。

  小结。

  四、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3、4、5段。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分析课文

  1、请同学朗读第三段:

  第三段:写秦始皇的功业,即统一天下的势如破竹和巩固天下的各种措施。

  第一层:写秦始皇的“攻势”。

  详细铺叙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至高无上的皇权,并正面铺叙中现出**的“魔影”,为下文的“仁义不施”埋下伏笔。

  第二层:写秦始皇的“守势”。

  实行愚民的政策,采取严密的防范措施。运用排比和夸张手法,展秦盛极一时的气势,以反寸下段秦的迅速灭亡。

  第四段:写陈胜起义的情况和秦的结果。

  极力详述陈涉出身低微,起义仓促,士卒弱小,兵器劣钝--*凡之极。

  “然”字一转,突出了“小”但不可忽视,正因为人们恨秦,故仁义不施而使整个天下都是秦的敌人,终使秦王朝的守势狼狈不堪,为主题的昭彰作了铺垫。

  第五段:分析秦灭亡的原因,得出结论。

  第一层:指出秦的天下并没有缩小(呼应开头)。

  第二层:将陈涉的实力和九国对比,呼应3、4段,设问导出结论,这正表明了作者的政治主张,即:提倡仁政,反对**。

  第三层:将陈涉与秦国实力对比,得出结论“仁义之不施……”。

  三、归纳

  1、对比手法的运用:

  ⑴ 秦国与九国实力的对比;

  ⑵ 秦国与秦朝的实力的对比;

  ⑶ 陈涉与九国的实力的对比;

  ⑷ 陈涉与秦朝的实力的对比。

  2、本文是史论,叙多于议,形象议论法。

  3、语言生动形象:

  ⑴ 华丽的词藻;

  ⑵ 铺排的气势;

  ⑶ 排比的运用。

  四、布置作业:

  完成本课《课课练》。

  《过秦论》的教案设计 3

  一、缘起

  战国纷争,群雄逐鹿,秦以边陲之地,纵横征伐,百有余年而一统天下,可谓盛极一时!可是,谁曾想这个盛极一时的王朝却短命而亡,亡得那样迅速,那样悲惨,又是那样的神秘,这不能不令世人感到震惊。自古以来,多少有识之士在震惊之余,不懈地探索其迅速崛起而又突然灭亡的原因,以期从秦王朝的盛衰兴败中汲取有益的教训。贾谊的《过秦论》正是这些探索文章中颇具影响的一篇,也是多年来中学教材的传统篇目之一。

  《过秦论》问世二千多年来,一直受到政治、历史、文学等各界人们的关注。从语文教学的角度看,文章内容丰富,涵盖博大,较之一般的文言文,是有一定难度的;如果再从思想教育和思维训练的角度,进一步讨论一下作者的中心论点──“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的优劣长短,自然又增加了教学的深度和难度。笔者不想放过这样一个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机会,进行了一次有益的尝试,在此向专家同好教正。

  贾谊“仁义不施”一论,二千多年来一直是人们评价秦王朝的准绳。直到今天,提到“秦”,前面总要加一“暴”字,“残暴”几乎成了秦朝的代名词。“暴”就成了秦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诚然,秦王朝的统治是残暴的。但千百年来,残暴的统治岂止一秦!且不说揭竿而起的陈涉、推翻秦朝的刘项等,就说被后人称颂为英明君主的汉武帝、唐太宗、元始祖、明成祖、还有清代的康、雍、乾,请问,他们哪一个不残暴呢?然而,他们的“暴”不但没有灭亡,反而还获得了人们的交口赞誉!莫非真是“成则王侯败者寇”了吗?

  于是,在疏通字词、理解文义的基础上,笔者采用设疑问难、层层导引的方法,让同学们暂时先把前人的定论和权威的理论“放在一边”,而以课文本身的文字为“本”,以与课文相关的历史资料为“辅”,也来一个“过秦论”──讨论一下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二、过程

  在讨论课之前,我先动员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教材本身、图书报刊、网上浏览、走访专家)搜集与秦灭亡有关的资料典故,从中筛选信息,找出有用的材料,阐述、论证自己的观点。课堂上,我通过多媒体屏幕,逐步展示问题,设疑问难,提供资料,层层推进,引导学生思考、质疑,推理、判断,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大致过程如下:

  问题一:作者认为,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很容易地回答: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

  笔者先分析阐述了“攻守之势异也”的意思,然后针对“仁义不施”这一观点,我提出了下面的问题,要求同学们分组进行讨论,然后回答。

  问题二:两千多年来,人们一提到“秦”,前面总要加一“暴”字,“残暴”几乎成了秦朝的代名词。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哪一个王朝不残暴呢?

  同学们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课堂讨论十分热烈。

  在五分钟的讨论中,同学们列举了很多王朝和著名的帝王,例举最多的有汉武帝、唐太宗、宋仁宗、清康熙、乾隆等,但都遭到了另一部分同学的诘责,很难取得一致意见。最终也没能举出一个“不残暴”的帝王来。

  末了,笔者作了这样的小结:封建统治是专制统治,其最突出的特点是独裁、神秘和随意。其最终、最高的目的是为了巩固他自己和他家族的特权,因此,对于一切妨碍帝王特权的言论和行为,即使是父子之间,兄弟关系,哪怕只是“可能妨碍”,也必然会遭到严酷的镇压和无情地杀戮。所以,封建帝王的残暴,乃是专制体制的必然产物。

  既然历代帝王虽然“残暴”但并不亡国,那么,“残暴”也就不一定是秦王朝亡国的原因了。如果再探究一下与秦同时的六国的治国策略,还会给人一些新的启迪。于是,课堂讨论又转入了对课文的分析:

  问题三:找出作者对六国旧贵族(以四君子为代表)的评价,联系六国最终不免于灭亡这一历史事实,我们从中得出什么样的启迪?

  对于前一问,多数学生能很容易地找出来:“战国四君子”“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多数同学也能明确地认识到这就是所谓的“仁义”之举。但对于“仁义”之举并不能挽救六国灭亡的命运这一问题,学生们就感到十分困惑了。

  笔者把握并利用学生的这个“困惑”,进行适当地引导:六国旧贵族是否“仁义”,我们暂不作讨论。但是,由他们“仁义”同样亡国这一点,可以推出:国家之存亡,与国君是否仁义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因此,秦国之灭亡与“仁义不施”也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问题四:从课文中筛选信息,联系自己的所见所闻,列举出秦王朝的“**”?

  列举秦王朝的“**”,大多数同学都很容易筛选出来,课文罗列的主要有:

  1、废先王之道;

  2、焚百家之言;

  3、隳名城,杀豪杰;

  4、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还有的同学补充了不少课外资料,主要有:

  5、修筑万里长城;

  6、兴建阿房宫。

  这是课文的重点,也是这节课师生重写“过秦论”的关键环节。因此,例举出上述“**”之后,屏幕上紧接着展示出下一个问题:

  问题五:逐条分析上述“**”,指出哪些历代王朝都共有的措施?哪些是治国安邦所必须的措施?哪些是秦王朝所独有的新措施?

  首先,笔者引导学生理解这些“**”的具体含义:

  1、“废先王之道”,指秦王朝废除了周朝的领主分封制而实行中央集权制的政策。

  2、“焚百家之言”,要具体分析,焚书的主要对象是民间流传的儒家经典,而秦王朝的国家藏书馆中(即“博士官所职”)的儒家经典并不在焚烧之例。真正把许多图书典籍焚烧绝迹的罪魁不是秦始皇,而是项羽!项羽进关,杀秦子婴,火烧咸阳,大火三月不息,多少文化典籍与艺术精品付之一炬。

  3、“隳名城,杀豪杰”,指的拆除六国原有的都城与军事设施,以加强中央集权的统一;杀戮六国的将士,以巩固新生的**。

  4、“收天下之兵”,收缴民间散落的兵器,防止人民起兵造反。

  5、“修筑万里长城”,其实,在秦统一之前,燕、赵、秦早已修筑了各自的长城,统一后,秦所做的工作不是“修筑”而是“连接”,即将三国原有的长城连接起来。这样的工程,其耗资耗力与当初燕、赵各自修筑长城相比,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况且,这样的工作,对于巩固边防,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也是十分必要的。

  6、“兴建阿房宫”,王朝初立,大兴土木。

  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对这些“**”进行分析归纳,培养学生探究学*、归纳整理、得出结论的能力。经过辩论,相对统一的意见是:

  历代王朝所共有的措施:2、“焚百家之言”;3、“隳名城,杀豪杰”;6、大兴土木;

  治国安邦所必须的措施:4、“收天下之兵”;5、“修筑万里长城”;

  秦王朝所独有的新措施:1、“废先王之道”。秦以后的二千多年,所有的改朝换代,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秦王朝的中央集权制。故前人有“千古一秦”之说。

  明白了上述“**”的真实情况,笔者不失时机地指出:焚书、毁城、**、弱民,这些严酷统治,一则是维护新兴的中央集权制所必须采取的过激措施,二则历代王朝都曾采用而并没亡国。这自然也不能成为秦迅速灭亡的主要原因。而“废先王之道”这一革故鼎新的举措,乃是唯秦独有!“废先王之道”──废除分封制而建立中央集权制,既毁灭了六国旧贵族的昔日的繁华,也毁灭了秦朝新贵族的封王美梦。

  为了阐明这一点,笔者在屏幕上又展示一则资料:

  问题六:读下面一则资料,从中得到什么启迪?

  秦立国之初,始皇革除了领主分封制而实施中央集权的郡县制。这一政策破灭了新兴贵族封王立侯的美梦,引起了他们的强烈不满。权贵们纷纷找老丞相王绾,为了敦促秦王恢复分封制,王绾煞费苦心地带着秦始皇的两个皇子上殿,历数皇子的功绩,要求给皇子加封。始皇洞察其奸,识破了他们借分封皇子而倒退复辟的阴谋,坚决地予以严词批驳。

  有学生指出:秦朝的新兴贵族也不理解、甚至反对秦始皇的改革举措,由此可知,秦王朝建立新型的革命的中央集权制,任务是多么艰巨,阻力是多么强大!

  为了加深印象,笔者又展示了下一个问题?

  问题七:以上都是秦王朝的内部原因,从课文中找找,其灭亡的外部原因是什么:

  多数同学迅速指出:陈涉起义;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

  笔者又问:“山东豪俊”指的什么人?

  同学们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回答:六国旧贵族。

  问题八:把“废先王之道”和“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结合起来,你能得出什么推论?

  同学们的讨论又一次达到了高潮。

  “废先王之道”,不仅毁了六国旧贵族的家园,也毁了秦朝新贵族的美梦,因而激起了新老贵族的共愤。“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充分说明了六国旧贵族推翻秦王朝的迫切心理。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陈涉”乃是秦朝子民,而“山东豪俊”乃是被秦所灭的六国旧贵族。“陈涉”和“山东豪俊”并起而亡秦族,也就是新、老革命勾结起来,共同扼杀了新生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三、反思

  经过一番讨论与探究,同学们认识到,秦王朝的迅速灭亡,并不是、起码不仅仅是贾谊所说的“仁义不施”,而是因为秦的“废先王之道”这一超前的革新举措,是新老革命联合起来共同扼杀新生**的结果。不过,我们作这一番探究,并不是为秦翻案,更不是批评贾谊,而是要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1、一个新生的进步的事物,总是超前的──超越当时大多数人的认识水*,因而也不能即刻被公众理解和接受,因此,出现反复是正常的。中央集权制取代领主分封制是这样;资本主义取代封建集权制也是这样的。

  2、秦王朝是灭亡了,但秦王朝的典章制度并没有灭亡,“汉承秦制”,“千古一秦”,充分说明了秦王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在历史前进中重要意义。

  3、贾谊毕竟是两千多年前的儒家学派的知识分子,他的“仁义不施”的错误结论是由于历史和个人的认识局限所致。但他能够在两千多年前向当时的汉王朝提出“仁政爱民”的政治措施,已经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了。但是,在两千多年之后的今天,我们应该“劝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刘禹锡)如果仍然重弹古人的旧调,那可真是十分遗憾而又十分悲哀的。

  《过秦论》的教案设计 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贾谊对秦王朝速亡原因的分析和他所提倡的仁政思想。

  2、背诵课文3、4、5段。

  能力目标

  1、归纳掌握“制、亡、固、遗、度”等词的一词多义,七个通假字、三种古汉语特殊句式,逐步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

  2、学*本文善于叙事、精于论断的写作特色,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叙议关系,提高议论文写作能力。

  3、品评鉴赏本文广用排比、对偶,极力渲染夸张的特点,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德育目标

  了解作者借古讽今、劝谏汉文帝施仁政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

  【教学重点】

  背诵课文,理解并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词句的特点,归纳文言词法句法知识,逐步掌握文言字词句运用规律。

  【教学方法】

  1、诵读教学法。基于学生对这段历史有所了解,理解课文难度较先秦散文小,宜采用以朗读带动文意疏通,以背诵带动对作品的鉴赏,写作特色、语言特点的分析鉴赏皆融于诵读中。

  2、评品法。从品评鉴赏的角度,通过设置几个鉴赏点来激活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让他们具体赏析该文写作的独到之处。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贾谊的文章,尤其是政论文,历史上向来评价很高,鲁迅先生曾誉之为“西汉鸿文”,《新编中

  国文学史》称《过秦论》为“政论文之楷模”。从《史记》、《汉书》、《昭明文选》到明清乃至当今的古文选本,几乎都录入和收选了《过秦论》,特别是上篇。历代评论名家都说它“雄俊宏律”、“通篇一气贯注,如一笔书,大开大阖”,是古今第一“盛”文章。

  今天就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它的气魄吧!

  二、解题:

  1、简介作者

  贾谊(公元前200—公元前168),世称贾太傅、贾长沙,也称贾生。洛阳人,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年少即以文才超众著称。20多岁时被汉文帝召为博士,不久提升为太中大夫。后因在政治方面多次提出改革建议,触犯权贵,被谪为长沙王太傅,甚为失意,渡湘水时写《吊屈原赋》,以屈原自比。四年后被召回,为文帝宠子梁怀王太傅。后梁怀王坠马而死,贾生亦伤心而死,死时仅33岁。贾谊的思想基本上属于儒家思想,他要求统治者施行仁政的主张,在当时还是有进步意义的。他的政论散文《过秦论》、《陈政事疏》(也称《治安策》、《论积贮疏》)等,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改革现实的坚决态度。他的文章峻拔锋利,针砭时弊,淋漓酣畅,对后世散文创作很有影响。其文章,明人辑有《贾长沙集》,另传有《新书》十卷。他的为人,很为司马迁推崇,司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的屈原相提并论,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

  2、写作背景。

  贾谊生活在西汉初期,此前历春秋战国,七雄争霸而秦统一天下,战乱频繁。加之秦统一后的**、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社会经济遭受了五百年来的极大破坏。农民大量流亡异乡,不得耕作;还有些为生计所迫,卖妻鬻子或自卖为奴。战乱使人口锐减,商业萧条。奸商囤积居奇,物价昂贵,米一石值万钱,马一匹达百金。新建立的西汉**,府库空虚,财政困难。史载当时:“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人民很需要休养生息。针对这种现实,为巩固西汉**,贾谊借“过秦”以“规汉”,主张施行仁政以安民,“与民休息”。他多次上书,评论时政,《过秦论》总结了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指出秦王朝倾覆的根本原因是“仁义不施”而失去民心,借秦之过劝谏汉文帝“安民”,并实行政治改革。当然,贾谊所说的“仁政”,完全是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的,不可能包括消灭剥削、消灭阶级压迫等内容,这是历史的局限、阶级的局限,我们不能苛求。

  3、文体特点。

  《过秦论》是一篇政论文,“过秦”即批评秦之过错的意思,批评秦的过错意在总结历史教训。“论”是古代议论文的一种。

  三、诵读、疏通、理解课文:

  1.一词多义:固、亡、利、遣、度……

  2.词类注用:

  3.铺张夸大:用赋的手法写议论说理的散文。

  4.文言对举:

  ①词语对举: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

  ②分句对举: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③排比(对举的扩展):……之属为之谋;……之徒通其意;……之论制其兵。

  四、讨论:本文的写作特点。

  【参考观点】

  (一)优:

  1.善用对比、排比、对偶等修辞。

  如对比:秦国与秦朝,秦朝与陈涉,九国与秦国,九国与陈涉等。

  2.条理清晰:

  (二)质疑:

  1、叙多于议。

  2、扣中心欠紧。

  《过秦论》的教案设计 5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反对**、提倡仁政的政治主张在当时条件下的进步意义及其历史局限。教育学生不应只着眼于秦之兴衰,而应学*作者把研究历史与指导现实相结合的可贵精神,从而明白“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意义,达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目的。

  2.学*课文从史实对比中引出结论的写作方法;理解课文中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并结合单元知识短文掌握如何在翻译中恰当处理修辞格的知识。

  【教学设想】

  1.通过预*指导,使学生借助课文的注释、工具书和参考资料了解时代背景、作者简况及各段大意,疏通文句。

  2.讲授课文,指出作者政治主张的历史局限时,不必在什么是秦二世而亡的真正原因上旁征博引,同时对文中涉及的历史人物及史实,也不要过多介绍。可在课外指导学生读点通史或历史故事(如《东周列国志》,虽是小说,但基本事件多见诸其书)。

  3.文言文翻译,是本单元主要知识点。在研*新课中要有意识设计必要的讨论题,引导学生用单元知识短文所讲的道理来解决疑难问题,获取新知识。

  4.本文逻辑严密,文辞优美,可利用录音等手段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读中体会气势之磅礴,说理之透彻。在熟读基础上背诵课文的后三段。

  【教学时数】

  3教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1.预*全文,疏通文句,了解大意。

  2.学*课文第一段。

  导入新课

  ***同志批评了那种“割断历史,只懂得希腊,不懂得中国,对于中国昨天和前天的面目漆黑一团” (《改造我们的学*》)的主观主义学风,教导我们要“认真地研究历史”,“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为什么要“认真地研究历史”?一句话,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古为今用。对于这个道理,古人很早就懂得。西汉贾谊就说过:“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他的史论《过秦论》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写的,通过总结秦不施仁义二世而亡的教训,来讽谏汉朝统治者。虽然由于历史局限,作者不可能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和找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但他针对当时现实而论史的精神今天仍值得我们学*。

  预*指导

  印发预*提纲,以学生自学为主。

  1.关于作者: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年少即以文才超众著称。20多岁时汉文帝召为博士,不久提升为太中大夫。后因在政治方面多次提出改革建议,触犯权贵,被谪为长沙王太傅。四年后被召回,为文帝宠子梁怀王太傅。死时仅33岁。他的政论散文《过秦论》《陈政事疏》(也称《治安策》)《论积贮疏》等,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改革现实的坚决态度。他的峻拔锋利,针砭时弊,淋漓酣畅,对后世散文创作很有影响。其,明人辑有《贾长沙集》,另传有《新书》十卷。他的为人,很为司马迁推崇,司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的屈原相提并论,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

  2.时代背景:

  春秋以来,战乱频仍,加之秦统一后的**、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社会经济遭受了五百年来的特大破坏。农民大量流亡异乡,不得耕作;还有些为生计所迫,卖妻鬻子或自卖为奴。战乱使人口锐减,商业萧条。奸商囤积居奇,物价昂贵,米一石值万钱,马一匹达百金。新建立的西汉**,府库空虚,财政困难。史载当时:“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人民很需要休养生息。针对这种现实,为巩固西汉**,贾谊借“过秦”以“规汉”,主张施行仁政,“与民休息”。当然,贾谊所说的“仁政”,完全是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的,不可能包括消灭剥削、消灭阶级压迫等内容,这是历史的局限、阶级的局限,我们不能苛求。

  3.自读课文及注释,结合课文前“预*提示”疏通课文,并完成下面练*: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①合从( )缔交 赢粮而景( )从( ) 因利乘( )便 万乘( )之势

  ②宁( )越 王侯将相宁( )有种乎 宁( )静 乐( )毅 安乐( )

  ③翟( )景 墨翟( ) 召( )滑 累召( )不应 蒙恬( ) ?( )

  ④逡( )巡 鉏耰棘矜( ) 矜( )持 度( )长絮( )大 度( )德量力 内立法度( )

  (2)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或查字典(如《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给课本上没有注释的下列加点字词作解释:

  ①务耕织( ) 守战之具( ) ②会盟( ) 重宝( )

  ③明智忠信( ) 尊贤而重土( ) ④兼韩、魏……之众( ) 杜赫之属( )

  ⑤于是六国之士( ) 于是从散约败( ) ⑥开关延敌( ) 天下诸侯已困矣( )

  ⑦因利乘便( ) 延及孝文王( ) ⑧享国之日浅( ) 陈利兵而谁何( )

  ⑨铸以为金人十二( )自以为关中之固( ) ⑩斩木为兵( ) 同年而语

  〇11天下非小弱也( ) 为天下笑者( )

  (3)说明下列加点词的用法:

  ①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②外连衡而斗诸侯

  ③然陈涉瓮瞩绳枢之子 ④序八州而朝同列

  (4)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各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①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 ②秦无亡矢遗链之费( )

  ③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 ④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

  ⑤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

  (5)在横线上填空:

  ①“内立法度,务耕织”句省略了主语 。

  ②“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句中“以”后省略了宾语 。

  ③“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句,“一夫作难”指 ;“身死”后面省略了 词 ;“为天下笑者,何也?”是 修辞句。

  (6)选出对“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句中加点词的运用解释正确的一种:

  A.句中加点词的意义都不一样,体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B.加点词的意义都不一样,体现了作者语汇丰富。

  C.加点词的意义都一样,体现了作者用词富于变化,避免雷同,读来无呆板之感。

  D.加点词的意义都一样,体现了作者语汇丰富。

  (说明:预*提纲部分最好印发给学生,特别是作者和时代背景部分,教师不必再赘述。课本“预*提示”部分对本文结构、中心及文采已有简要说明,要引导学生结合“提示”基本掌握课文的内容和主旨。)

  「附」练*答案

  (1)①zng íng cóng chéng shèng ②Nìng nìng níng uè 1è

  ③Zhái dí shà zhà tián xiān ④qūn qín īn duó duó dù

  (2)①致力,从事;防御和进攻②诸侯间聚会而结盟;贵重③懂事理,有远见;尊重④同时并有;类⑤介宾短语,在那时;介宾短语,从此⑥迎接;困窘,困厄⑦凭借有利的形势;延续⑧享有;时间短暂;陈列;锋利;兵器⑨以,连词;为,做;认为⑩树木;兵器;论11国家;变小,缩小;削弱,变弱;介词,被;天下的人

  (3)①名词作状语 ②使动用法 ③名词作状语 ④使动用法

  (4)①夸张 ②夸张 ③夸张 ④比喻 ⑤借代

  (5)①秦孝公 ②之 ③陈涉起义;介;于;设问

  (6)C

  研*新课

  学*课文第1自然段:

  1.朗读指导:指名让学生朗读,然后放录音或教师范读本段,让学生体会句中的逻辑停顿,从而明白较长的主语和谓语之间要有停顿,动词和较长的宾语之间要有停顿,较长的附加成分和中心语之间、较长的联合成分之间也要有停顿,这是一般的规律。本段的动词——“据”“拥”“有”之后要有停顿;“内”“外”之后还应有停顿。下面各段的朗读指导仍围绕逻辑停顿进行,教案不再赘述。

  2.参看注释,想想“有*卷……之心,……之意’伺如何翻译,说说你从这句翻译中受到什么启发。重点讲评文言翻译中一些修辞方式的处理。本段突出强调两点:其一,如上节所讲,同义叠用的“凝缩”原则;其二,夸张修辞格的处理,即意译或添加语词而保留,如“拱手而取……”可译成“毫不费力地夺取了……”或“拱手之间就夺取了……”

  3.提问:从注释中我们知道,“*卷”“包举”“囊括”都有“吞并”的意思,“宇内”“四海”“八荒”都有“天下”的意思。那么,我们把课文中“有……之意,……之心”句换成“有吞并天下之心”似乎也通,但作者为什么要舍简就繁呢?

  明确:意在突出秦孝公吞并六国、独占天下的勃勃雄心以及秦对诸侯各国虎视耽耽的情态、咄咄逼人的气势。同时也为后文写孝公之后的历代秦君的赫赫功业张本,为后文写秦一统天下之后的顷刻覆亡形成对比并作了铺垫。总之,根据表达的需要,这里的繁笔增加了气势;同义短语的叠用,又使叙述生动形象。

  4.从秦孝公写起,为什么不从孝公以前的一国君(如秦穆公)写起?从本段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这点?

  明确:材料是为中心服务的。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而秦的攻夺天下正是从秦孝公开始的。关于这点,本段课文已经明白论述。首句“君臣固守而窥周室”告诉我们,孝公在摄政之初仍是“固守”秦地,对“周室”亦只是暗中“窥伺”。后来由于“商君佐之”,才开始有了“*卷天下”的行动,虽然在此之前,他已有了“地利”和“人和”(“君臣固守”)的条件。

  5.秦孝公在“攻”天下时,是否施行了“仁义”?

  明确:贾谊所谓“仁义”,仍然是孔孟所说的“先王之道”,而不是法家的“内立法度”及纵横家们的“斗诸侯”。对后者,贾谊在《过秦论》(中)中称为“酷刑法”“高诈力”,可见在贾谊看来,这并不是“仁义”。贾谊认为“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之术也。”这也告诉我们,孝公的“攻”,不是建立在贾谊的“仁义”的基础上。

  布置作业:

  1.完成“练*”一、二两题。

  2.熟读课文。

  3.书面翻译第1段。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1.研*课文第2、3自然段。

  3.继续重点讲授文言文翻译方面的知识。

  3.从分析段内层次入手,学*运用材料为中心服务的技巧。

  检查讲评作业:(略)

  研*新课

  1.下面是第2自然段第一句的译文,其中有些地方译得不正确,请指出来,并说说理由。

  译文:秦孝公死后,他的儿子惠文王,孙子秦武王和昭襄王承接了已有的基业,沿袭前代的政策,在南边夺取了汉中,在西边攻取了巴、蜀,在东边割占了肥沃的土地,在北边收复了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非常重要的城邑。

  明确:好的译文标准是“信”“达”“雅”,即准确、通畅、优美生动。上面译文在这三方面都有欠缺。其一,个别语词不准确:“蒙故业”的“故”,泽为“原有(的)”为好;“因遗策”的“策”,指的是策略;“南”“西”“东”“北”译成“在南边”之类不能准确表现秦的扩张行径,译成“向南”“向西”等为好;“收”不是“收复”,和“取”同义。其二,不“达”、不“雅”:对于专名,直接“搬”过即可,不必把注释当译文抄在译文中。译文对“惠文、武、昭襄”及“要害之郡”的处理就有这方面的不足,结果使句子疙疙瘩瘩,甚至造成歧义。

  2.指名让学生口译第2段,其他学生(或教师)订正。

  3.第2自然段的层次划分有下面几种意见,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1)分4层:“孝公既没……要害之郡”是第1层,“诸侯恐惧……已困矣”是第2层,“于是从散……弱国入朝”是第3层,其余是第4层。

  (2)分2层:“孝公既没……弱国入朝”是第1层,其余是第2层。

  (3)“弱国入朝”前是一段,可分三层,分法如第一种意见前3层的划分;“延及……国家无事”应单列一段。

  提示:把孝公之后五位国君放在同一段中是有道理的,这只要联系上下文就可明白:第1自然段写秦孝公,这是秦攻夺天下的开端。第2自然段中的五位国君有共同的特点——“蒙故业,因遗策”,继续执行孝公攻夺天下的既定国策,虽然孝文、庄襄因“享国之日浅”,无所建树,但不等于放弃攻天下的“遗策”。总的说来,五位国君是在发展吞并天下的业绩。第3自然段写秦始皇,是秦攻夺天下雄心的实现,即标志“攻”的阶段的结束,下面转入“守”天下的阶段。所以第三种意见似不可取。第二种意见基本合理。作者按时间先后和建树状况把五位国君分为两类来写:前者评写,后者略写,但不管评略,二者的关系是并列的。为了学*方便,我们可以对第一层再分3个小层(分法如第一种意见前3层的划分)。第一种分法实际上是把第一层的3个小层与第二大层并列,这在逻辑上是有毛病的。

  (说明:若有学生问,作者为什么把前三位国君合写而不—一独段分写?亦可参看上面分析,从中找出答案。)

  4 提问:在第2自然段第1大层中,3个小层是否都是写秦的?有人说,第1小层写秦攻各国,第2小层写各国攻秦,第3小层写双方战争结果。这种说法对不对?结合课文加以说明。

  明确:还可以有一种理解,3个小层都是写秦的。第1小层,写秦对诸侯各个击破的“攻”。“南取”“西举”“东割”“北收”,既说明了这点,又说明这种进“攻”所向披靡,任何一个诸侯都难于单独与之抗衡,从而也说明了诸侯之所以“会盟而谋弱秦”的原因。第2小层,还是写秦攻诸侯,“攻”取合起来的九国诸侯。九国之师的“叩关攻秦”不过是以攻为守,其实质还是守。面对九国联军的“攻”,秦不再是孝公时的“君臣固守”,而是“开关延敌”,以“攻”对“攻”。第3小层写秦击溃九国之师后的影响,说明其*卷天下之势已完全形成。若非孝文、庄襄“享国之日浅”,那么一统天下的宏图就可能在始皇之前得以实现。

  5.指名或集体诵读第3自然段(有条件的可跟随录音读几遍),然后从本段挑出典型的例句,附上或正或误的译文,让学生指出正误,说明理由(可用小黑板出示例句,口述所附译文)。

  附例句并译文(例句下A、B为译文):

  (1)振长策而御宇内。

  A.举起长鞭来驱赶天下诸侯。 B.举起长鞭来奴役天下百姓。

  (2)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A.用残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百姓。 B.拿着敲和扑这些刑具来鞭打天下百姓。

  (3)乃使蒙恬到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A.于是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并且守卫边防。 B.于是派蒙恬去筑守像篱笆一样重要的长城。

  (4)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A.收集天下的军队。把他们集中到咸阳,让他们销毁兵刃和箭头,铸成十二个金属人。

  B 收集天下的兵器,集中到咸阳,(然后)销毁这些兵器,铸成十二个金属人。

  (5)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A (秦始皇)踏着华山作为城墙,凭借黄河作为护城河,占据亿丈高的城堡,下临不可测度的深渊,自以为十分坚固。

  A.(秦始皇)凭借华山和黄河,把他们看成城墙和护城河,占据着这亿丈高的华山城堡,其下又紧靠着深不可测的黄河,自以为就十分牢固。

  提示:要做到译文的“信、达、雅”,起码要从以下几点检查:其一,文言文中的每个实词、虚词的意义是什么,译文中有没有译错的语词或遗漏的语词;其二,译文是否合乎情理,是否和上下文矛盾,人们是否能看明白,是否合乎今人的语法*惯;其三,是否保持了原文的基本风格,各种修辞格的处理是否得当。

  [附」参考答案

  (1)A、B均有误。A中“御”译为“奴役”为好;B中“宇内”理解有误,联系下面(2)句可知。(2)A为意译,正确;B有误,“敲扑”是借代用法,代指刑具,引申为刑罚,修辞问题未处理好。(3)A句正确;B有误,藩篱比喻边境、边防,今人无“像篱笆一样重要”的比喻说法。(4)A有误,“兵”不指“军队”而指兵器,“之”亦应代指兵器,“锋镐”是借代,代指兵器;B正确。

  (5)A有误,原文“践”不是课文注中的“践履”(课文注释有误),而应是《康熙字典》引《释文》的“践,借也”当凭借讲;“城”作城墙、城堡为好,“固”的理解亦不妥。B正确。

  6.提问:第3自然段讲了秦始皇“攻”天下的业绩和“守”天下的措施。试指出文中哪些文字是写其“攻”的,哪些是写其“守”的。

  明确:“士不敢弯弓以报怨”句之后为“守”,“报怨”句和其前为“攻”。“南取百越”北“却匈奴”仍属其“井吞八荒”之举。

  7.提问:第3自然段在写秦由“攻”转为“守”时从哪些方面写了其“守”的措施,为什么要写这些?

  提示:从政治、军事、文化、刑法、地理等方面写其以**来作为“守”的措施。写这些是为突出中心论点眼务的。

  布置作业:

  1.背诵第3自然段。

  2.书面翻译课文的最后两段。

  第三教时

  教学要点

  1.研*第4、5自然段,了解作者对秦亡原因的见解,评说其进步性及局限性。

  2.学*本文从对比中引出结论的论证方法,进一步加强对文言词句的理解和翻译练*。

  教学内容和步骤

  复*检查:

  1.背诵第3自然段。

  2.检查第4、5自然段的译文,着重检查容易误译的典型句子的翻泽。

  [附]误译举例

  (1)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译文:然而陈涉不过是一个用破瓮遮住窗户,用绳子系住户枢(这样贫穷人家)的子弟,是甿、隶一类的(耕田)人,而且是被迁谪戍边的征夫。

  (2)才能不及中人。

  泽文:才能不如中等人才。

  (3)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

  译文:(他)又是脚踏在戍卒行军的途中,又是在阡陌纵横的行途中举事。

  (4)天下云集响应。

  译文:天下人如同阴云一样集聚起来,如同回声那样应和他。

  (5)崤函之固,自若也。

  译文:崤山与函谷关的险固,自然与以前相同。

  (6)非及向时之士也。

  译文:(又)不及九国的士人。

  (7)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译文:一个匹夫发难而天子的七庙被毁坏。

  说明:以上译句均引自人教社《教参》,其中各有微瑕,试指正如下:(1)“瓮牖”解释如课本注释,不当“用破瓮遮住窗户”讲。“甿”即耕田人,课本已有注解,译文中括号内字多余。(2)“中人”,课本注“*常的人”,能够讲通,译文不必标新立异,应尽量与注释吻合。(3)“蹑足”应取引申义,“行伍”译为“戍卒行军途中”不妥,整个译文不符合现代汉语*惯,不达不雅。(4)“云”译为“阴云”与原句所表达情感不一致。(5)“自若”的“自”不是“自然”的意思,辞书注“自若”为“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见《古汉语常用字字典》)(6)“向时”应译出,可译为“不能赶上先前九国的土人”。(7)“夫”即“人”,“匹”,“一个”的意思,用“一个”限制“匹夫”,没有必要。“七庙”属借代,应在译时直接用本体事物名词“国家”。

  检查方法:可采用上面办法或让学生解释有关文言词,可以让学生读某句自己的译文。在此基础上由学生订正或老师讲评。

  继续研*新课:

  1.第4自然段导读:如课本“预*提示”所言,“写陈涉起义,天下响应,迅速灭秦”。这和“过秦”有什么关系?作者为什么要评写陈涉出身之低下、起义的仓淬、士卒的弱少、兵器的钝劣以及“天下云集响应”的形势?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在阅读时必须联系上下文,通过比较来探求,而不要孤立地就本段苦思冥想。为了帮助同学们学会这种比较,我们先来做如下练*:

  (1)读本段和上段有关内容,填写下表:

  人物 地位 出身 军队 数量 军队素质 武器状况 地理条件

  陈涉

  秦始皇

  (2)我们之所以将陈涉与始皇作比较,是因为陈涉起义时虽然“始皇既没”,但“ ”,说明秦当时国势未衰。从比较中可以看到,秦灭亡的原因不是因为陈涉 ,也不是因为秦国的 不强大和 条件发生了变化。

  (3)从本段的“非有仲尼、墨翟之贤”可以看出陈涉起义的原因,不是上段中的秦“ ”;从本段对陈涉的地位、出身等叙述看,陈涉反秦的原因也不是上段所说的因为秦“ ”和“ ”,而是因为秦“ ”。

  (4)从第2自然段中,知山东诸侯“会盟而谋弱秦”时,招致人才的办法是“ ”;从本段“天下云集响应,赢穆而景从”来看,“山东豪俊并起而亡秦族”的原因,并非是陈涉有“ ”之贤、“ ”之富,其原因是三段中的“ ”“ ”“ ”等,总之一句话,如下段所说的,是因为秦“ ”。

  2第5自然段导读:

  课文“顶*提示”指出:“第五段转入议论,分析秦灭亡的原因,得出结论。”作者是如何议论的?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的议论如“提示”所言,“用了对比手法”。作者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用来对比的材料分别见于上文哪一段?作者的结论是什么?我们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该如何评价这一结论?这些都是我们阅读时要加以注意的。下面我们仍通过练*来解决这些问题。

  练*:

  (1)“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这是作者进行比较的前提,也是排除秦亡是由于国家变小变弱的原因。这句话是对前文叙述事实的高度概括和所作的判断。这些事实通过文中这些语句可看出来:第1段的“ ”及“ ”;第2段的:“ ”、“ ”及“ ”;第3段的:“ ”及“ ”;第4段的“ ”。

  (2)陈涉与“九国”的比较,实质上仍是以秦之今与秦之昔的比较。从第2段中我们知道,昔日作为一国诸侯的秦,与拥有“ , ”的九国较量的结果是 而不是败;而今与陈涉这位不能与九国“ ”的甿隶之人较量,竟然失败!这就告诉人们:一个国家疆域广大,实力雄厚,未必就是战胜对手的永远的和最起作用的因素。什么是决定的因素呢?读者在对比之后,不能不深思而发出“ ”的问话。

  (3)如何评价作者关于秦灭亡的结论?

  提示:①从科学性看这一结论是否严密,有无局限性?战国四君(孟尝君、*原君等)“宽厚而爱人”,但结果如何?②从“仁政”的阶级内容看有无局限性?③从作者主张的客观效果看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看其是否有进步性。

  [附]练*答案

  1.(1)(略)

  (2)余威震于殊俗;力量强大;力量;地理。(3)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振长策而御宇内;隳名城,杀豪杰;执敲扑而鞭笞天下。(4)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土;仲尼、墨翟;陶朱、猗顿;振长策而御宇内;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隳名城、杀豪杰;仁义不施。

  2.(1)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南取……要害之郡;争割地而路秦;宰割天下,分裂……入朝;吞二周……而报怨;践华为城……谁何;余威震于殊俗。

  (2)十倍之地,百万之师;胜;同年而语;何也。

  (3)(略)

  布置作业(作业指导和补充练*):

  1.完成“思考和练*”题。关于“思考和练*”第一题;这是关于如何正确理解本文中心论点的思考。我们可从这几方面确定正确选项:

  (1)从选项的陈述主体和论述主体的一致性来判断,因为的中心论点就是作者对评述主体的看法或主张,二者应一致。

  (2)的材料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中心论点必须统帅材料,所以应从中心论点与材料是否统一来判断。从本篇来说,就要看秦在攻取天下时是否施了“仁义”。据此,教参所供答案似欠妥。

  2.补充作业:

  (1)对练*第三题作如下补充:

  (2)翻译下面句子:

  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②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

  (3)以练*第三题加点字为重点,自制文言字词卡片,积累知识。


《过秦论》教学设计通用10篇(扩展4)

——燕子教学设计通用10篇

  第二课时

  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跟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跟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3.学*作者细致地观察跟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过程

  一、复*回顾

  1.分自然段指读全文,思考:每个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

  2.背诵第一自然段,说说你的感受是什么?

  二、学*课文第二自然段

  1.默读思考:课文抓住了哪些景物特征来表现春天的?边读边勾画有关词语。

  2.讨论交流。

  (1)“蒙蒙的”是什么感觉?(体会春雨的特点)

  (2)读中体会:“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引导学生读出舒缓、轻柔,体现柳丝的柔美多姿)

  (3)理解“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光彩夺目”“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先引导学生理解“赶集”的意思,再讨论春天的花草与“赶集”有什么联系?最后说说“赶集”在文中的意思?要让学生想象花儿争相开放的春天的特有景色)

  3.出示课件,展示“微风、细雨、柔柳、青草、绿芽、鲜花”这些景物,与“飞

  来一只只机灵的小燕子”的画面比较一下,你有什么感觉?可以用哪些成语来描述?

  4.你能美美地把这段文字读出来吗?配乐指名朗读。

  设计意图:以大问题为学*背景,通过读、画、悟、想,让学生体会想象春天花、草、树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的情景,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跟燕子的可爱。培养学生对语

  言文字的感悟能力跟想象能力

  三、学*课文第三自然段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三自然段,从这一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燕子飞行的情景,燕子飞得很快,很轻)

  2.你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再读第三自然段第一句。

  3.一个“斜”字把燕子飞行的特点写出来了,给人以又轻又快的感觉,而且写出了小燕子飞行的优美姿态,“掠过”这个词字典里怎么解释的?

  4、你从中看出了什么?读读这个词所在的句子,体会体会。

  5、我们从“唧”这个字也可以看出什么?

  6、还有哪些地方看出燕子飞得“轻快”?

  7、大家把第三自然段朗读一遍,看谁读得让人感觉到燕子飞得轻快,姿态优美。(学生练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重点字词理解句子意思,通过对“斜、掠过、唧唧”的理解尽情的体验燕子飞行的轻快、灵巧跟快乐。

  四、学*课文第四自然段

  1.自由读,边读边画出你最喜欢的词、句子。

  2.交流,重点赏析“几痕”、“五线谱”等词。

  (1)辨析“几痕”跟“几根”。

  (“几痕”写出了电线很高很远,看上去淡淡的,隐隐约约的。)

  (2)板画体会“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

  (3)理解“春天的赞歌”,课文最后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赞美春天充满

  生机,表达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设计意图:通过对“几痕”跟“几根”的辨析,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利用板画进行巧妙的点拨,胜似讲解。

  五、总结全文

  1.学了本课,你有何感受?

  2.配乐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体会春天的美丽跟燕子的可爱。

  六、作业超市(自选两题)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把你喜欢的句子摘抄下来。

  3.选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模仿燕子外形的写法,抓住这种小动物的外形特点,写一段话。

  【学*目标】

  1、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景色,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运用图文结合的方法,抓住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的内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段,体会燕子的可爱和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色。

  【学*难点】

  体会作者在观察的基础上如何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生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新年问候。时间过得真快,20几天的寒假生活过去了。离别了20

  几天,如果老师走在大街上,你们还会认识我吗?为什么?你们观察过老师,记住了老师的外貌特点。观察事物记住事物的特点这一点很重要。今天我们来学*第一篇课文《燕子》,看看作者抓住了燕子的哪些特点,将我们看到的燕子描绘出来的。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读读课文,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说说小燕子是什么样儿的,燕子飞行的时候有什么特点。

  2、学*生字词语。

  俊俏

  似的

  凑成

  吹拂

  嫩叶

  聚拢

  增

  添

  波纹

  荡

  漾

  演

  奏

  赞歌

  3、交流学生学*情况。

  三、图文结合,理解第一自然段,了解燕子的特点。

  1.仔细观察图,说说燕子是什么样子的。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燕子的外形有什么特点?

  比较句子,说说哪句写得好,好在哪里。

  一身羽毛,一对翅膀,加上尾巴,凑成了小燕子。

  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理解俊俏的意思。

  齐读第一自然段。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

  四、

  图文对照,理解第二自然段,感受光彩夺目的春天景色。

  1.仔细看图,说说图上的春天是怎样的。

  2.为什么说春天是光彩夺目的?带着问题默读这一自然段,文章中描写春天的景象是什么样的。

  4.再读,找出作者写了哪些春天的景物,用--划下来。

  5.为什么作者不写才下过几阵雨,而要写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

  6.自由朗读句子,比较句子:

  (1)风吹拂着柳丝与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

  理解吹拂的意思。

  (2)草、叶、花聚拢来,形成了春天。

  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理解像赶集似的聚拢来的意思

  指导感情朗读这句话。

  8.你是怎样理解最后一句的?

  9.自由朗读这一自然段,并试着背诵。

  总结:这一自然段主要用了什么写作方法?有什么好处?

  五、作业:

  完成*作《光彩夺目的春天》。

  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

  试着背诵一、二小节。

  二、理解三、四自然段,体会燕子的特点。

  1、自由朗读,思考,这两自然段主要写什么?

  观察飞行的燕子,听读第三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在空中飞行的燕子的。

  2、抓住重点词、句深入理解。(斜着身子,是说飞行的姿势优美;掠过是说飞行的速度快;唧唧地叫着表现飞行时愉快地心情。有的有的,写出众多燕子在阳光中,在湖面上飞来飞去,说明燕子怎样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

  3、理解横掠、沾、荡漾的意思,体会这些词语的好处。

  4、练*:第三自然段通过写燕子飞行的()、()、(),表现了燕子()。

  5、有感情的朗读这一自然段

  6、

  观察停落在电线上的燕子,听读第四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停落在电线上的燕子,你认为哪些词语写得好,为什么。

  五线谱、音符分别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停着的燕子谱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

  7、这一自然段主要用了什么写作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8、练*朗读二、三自然段,了解它们分别写了什么。

  三、

  巩固生字词

  注意俊拢谱的右半部。

  四、作业。

  1、背诵课文。

  2、听写词语。

  【板书设计】

  样子:羽毛

  翅膀

  尾巴

  1、燕子

  赶来:雨、风、柳、草、叶、花、燕

  (活泼机灵)飞行:空中、湖面

  休息:落、谱歌

  教学目标

  1、自学本课生字、生词,注意积累,赏析好词好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和想像,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

  1、同学们,每当春姑娘到来的时候,她的使者--燕子(板书课题)就会从南方赶来,你看到过吗?在你眼中,燕子像什么呢?

  2、我们再来看看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眼中的燕子是什么样的?

  二、初读课文

  1、(教师配乐朗读课文)听了课文之后,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什么?你想不想看到更多的东西?请读课文。

  2、自读课文。

  3、小组合作学*。

  出示自读要求:

  (1)读课文中的生字,想办法记住每个生字;

  (2)画出生词和其他自己不理解的词语,然后小组讨论,说说它们的意思以及在什么情况下可用;

  (3)组员轮读课文(每人一节),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燕子的哪些方面?

  (4)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节,读给小组成员听。读后其他组员评议,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

  4、检查小组合作学*情况。

  三、小组研读

  1、这是一篇经典散文,之所以能经久不衰,就是因为它非常美,美在以下四个方面。

  (1)出示:外形美春之美飞行美歇息美

  (2)你们小组最想研读那一方面的美?(小组成员商量研读专题)

  2、出示研读方法:

  (1)自读课文,找出哪些词句最能反映这方面的美;

  (2)细细品读这些词句,把自己的想法写在旁边;

  (3)小组交流补充;

  (4)讨论怎样读好这一节?练读。

  3、学生研读,教师巡视并参与研读。

  四,汇报交流

  (一)汇报交流“外形关”

  1、研究外形美的小组汇报。

  (1)燕子的外形美在哪儿?

  (2)你们从哪些词句读出了这种美?01

  (3)其他组成员补充或质疑。

  (4)推荐一名成员朗读这一节,其他成员评价。

  2、练*。

  出示:一身()的羽毛,一对()翅膀,加上()的尾巴,凑成了()的小燕子。

  (二)汇报交流“春之关”

  1、研究“春之美”的小组汇报。

  (1)这一节通过哪些景物来展示春之美?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2)你们认为哪些词句写得比较好?为什么?

  (3)最后一句写小燕子对表现“春之美”有什么作用?

  (4)这一节的四句话顺序能不能颠倒?为什么?(5)其他组成员补充或质疑。

  (6)推荐一名成员朗读这一节,其他组成员评价。

  2、练*。

  出示:这一节描写了……

  等景物来表现春天--的特点。

  (三)汇报交流“飞行美”

  1、研究“飞行美”的小组汇报。

  (1)燕子飞行时美在哪儿?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

  (2)你们认为这一节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景的?

  (3)其他组成员补充或质疑。

  (4)推荐一名成员读本节。学生、老师共同评价。

  2、练*。

  (四)汇报交流“歇息关”

  1、研究“歇息美”的小组汇报。

  (1)你们觉得这一节中哪些词句写得特别美,为什么?

  (2)作者打了哪些比方,把什么比做什么?

  (3)其他组成员补充或质疑。

  (4)推荐一名成员读,评价。

  2、练*。

  说话:燕子会谱出一支怎样的歌?请你把歌词写出来。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本课教学中,我采用“以读感悟,以读见悟”的方法,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感悟,让“感”从读书中产生,“情”在读书中交流。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背诵课文,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歌曲欣赏《小燕子》,说说听这首歌的感受。揭示课题。

  二、检查预*情况:

  1、检查字词的读音。

  出示生字词语,指名读,纠正读错的.音节。

  2、掌握生字的写法:

  教师范写,学生在书上逐个实行描红。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要求不添字,不漏字,不错读,不破词破句。

  4、交流:课文主要写了燕子的那些方面?三、精读课文。

  (一)学*课文第一段,感受燕子的外形美。:

  1、多媒体出示燕子的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燕子的外形。

  2、自由读课文,想想从这段中知道了什么?作者是抓住什么特点来描写的?3、指导朗读。

  (二)学*课文第二段,感受春天的美丽。:

  1、自由读课文第二段,把表示事物的词语画出来,圈出具体描述的词语。

  2、多媒体出示春天的美景,理解为什么说像赶集似的聚拢来?结合理解“赶集”、“像赶集似的聚拢来”?3、从这段中还知道了什么?(燕子为春天增添了生机)4、有感情朗读第二段。

  (三)、学*课文第三段,感受燕子的飞行姿态。

  1、学生自读课文,燕子飞行给你留下的影象是什么?你从那些地方体会到的?2、说说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飞行的快?为什么能体会到?(“斜”字不但写出了燕子飞行轻快,而且写出了飞行动作的优美。)(“唧”是叫声,只短短的一声一从这飞到了那,速度真快。)3、说说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飞行的轻?为什么能体会到?4、感情朗读课文第三段。

  (四)、学*课文第四段,感受燕子的文静优雅。

  1、指名读第四段。

  2、理解词句:“五线谱”、“音符”。

  3、感情朗读。

  四、指导背诵。

  1、学生自由背课文。

  2、播放多媒体课件,学生看画面背诵。

  3、同位互背,指名背诵。

  五、拓展练*。

  1、说说燕子什么地方可爱?春天美在哪里?2、观察春天的景物,写一段话。

  教学分析:

  本单元以认真为主题,意在使学生通过学*,懂得做什么事情都要认真,才能把事情做好这个道理。《燕子妈妈笑了》是其中的一篇主体课文,它是一个童话小故事,讲了燕子妈妈要小燕子到菜园去看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样。在妈妈的耐心启发下,小燕子到菜园去看了三次,终于知道了冬瓜和茄子不同的特点,小燕子妈妈很高兴。通过学*课文使学生不仅可以学到观察事物的方法,还应该知道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认真”乃是做人做事的基本能力和品质。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主动性,让学生在观察、实验、体验中自已去获取,去探究,联系生活实际学以致用。并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说中提升认识,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的意识和良好的学**惯,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认识生字学*,了解课文内容。

  2、情感目标:本文主要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不同角色的不同语气,从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情意目标:通过对课文的学*,使学生明白“认真”是做人做事的基本能力和品质。

  教学重点:理解燕子妈妈最后笑了的原因,从而使学生明白做人做事都要认真的道理。

  教学难点: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不同角色的不同语气。

  多媒体运用:

  1、上课伊始,教师用歌曲引出与本课有关的内容,让学生进入情境激起学*兴趣。

  2、课件出示学生需要掌握的生字词,使学生在动态的呈现中轻松掌握。

  3、课件出示冬瓜,茄子的对比图,使学生获得直观感受。

  4、补充句子的练*,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会唱《小燕子》那首歌吗?我们来唱唱好吗?(播放《小燕子》)

  2、今天我们接着来学*课文《燕子妈妈笑了》,看看小燕子做了什么事情?为什么燕子妈妈高兴地笑了?请同学们伸出小手跟老师一块板书,认识的字就大声念出来。

  3、复*词语(课件出示)

  (1)齐读

  (2)开火车读

  二、初读感知

  1、听老师讲讲这个故事吧?(出示课件)

  2、喜欢这个故事吗?能不能自己读读课文?并且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3、课文有几段?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其他同学认真听,手指着字。(分段指名读)

  三、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一)学*第一自然段

  1、同学们,读了课文,你们谁来说说课文里讲了哪两种蔬菜?(据生答粘贴冬瓜和茄子图片)

  2、我该怎么贴呢?你怎么知道的?(相机学*第一自然段:菜园里,冬瓜躺在地上,茄子挂在枝上。)

  (二)学*二至五自然段

  1、燕子妈妈给小燕子提出了什么问题?请自读课文,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指名反馈:看课件,理解课文,指导朗读。读出妈妈的温柔、可亲)

  2、小燕子又是怎么回答的呢?请自读课文,用横线在文中划出。(指名反馈,据生回答板书:大、小、青、紫、细毛、小刺。看课件,理解课文,指导朗读。读出小燕子的高兴、兴奋和惊喜,声调要上扬。)

  3、出示课件,填空。

  4、扮演角色表演。

  5、分角色朗读课文。叙述部分齐读,女生读妈妈的话,男生读小燕子说的话。

  (三)学*第六自然段

  1、四人小组讨论:燕子妈妈为什么满意地笑了?

  2、小组交流。

  [教学要求]

  一、通过燕子在春天里飞翔的美景,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起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巩固生字,理解本课生词:俊俏、阳春、盛会、生趣、掠、偶尔、荡漾、光彩夺目、百花争艳;体会比喻、拟人在课文中的作用。

  三、让学生懂得本课有层次地描写画面的特点;并通过有顺序地看图和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象力。

  四、能有表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

  [课前准备]:

  一张剪纸。一张燕子的剪影。一张挂图。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导入。范读课文。自学课文。讲读课文一、二两节。

  第二课时:复*生字。讲读课文三、四节。总结全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激起学生学*新课的兴趣。

  小朋友,春天来了,有一种美丽小鸟从南方飞来了。你们知道那是什么鸟儿?(学生回答后,板书课题,并提示学生写'燕'的''一短横不能丢。)

  你们看见过燕子吗?燕子是一种非常可爱的鸟,它在春天里飞翔的情景,可美啦!《燕子》这篇课文,就把这种美的情景写出来了。

  怎么美呢?听老师读课文。

  二、范读课文。

  三、读后学生主动谈感受。

  四、自学课文。

  老师看得出,小朋友很喜欢读这篇课文,现在就请你们自读课文,看你们能读懂多少。

  这是一篇'看图学文',课文中看不懂的地方,可以先看看插图,看了插图还不懂就做上记号。(复*自学符号之一,表示疑问的:'_____?'

  五、指导看图。

  小燕子在空中飞着,一会儿飞到东,一会儿飞到西,我们不大容易看清楚,现在就请小朋友先看一看燕子的模样。(出示燕子的剪纸,学生观察。深蓝的底色,黑色的燕子,犹如燕子在蓝天飞翔。如右图)教师提示:注意一下,你是按照什么顺序观察的。

  观察后口述。

  (结合学生回答,教学'剪尾''双翼''两翼''翼尖',并根据学生回答,点明观察顺序。)

  六、讲读课文。

  第一节.

  1.现在我们来看课文上是怎么来写燕子的模样的。请一个小朋友读一读。

  2.指名朗读第一节。

  3.课文上写燕子的模样是从什么写到什么?也就是叙述的顺序是怎样的?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羽毛翅膀尾巴)

  4.教师指点:也就是从全身写到局部。

  5.那么小燕子的全身以及各个部分长得怎么样呢?我们大家一齐轻轻地读课文。

  6.你们觉得燕子长得怎么样?从哪些词语里可以看出为,把有关词语画下来。(复*自学符号之二,表示重点词句的ooooooo)

  7.'俊俏'是什么意思?'俊俏'即'样子好看'。

  8.指导朗读:同学们已经看出来了,从'光滑漂亮''俊俏''剪刀似的'写出了小燕子外形的美,所以语调柔和一些,声音轻些。(示范)

  学生各自练*,然后再指名读。

  9.现在我们来体会体会,这一小节最后一句话在小节中起了什么作用?为什么说'凑'成了?

  教师指点:羽毛是美的,翅膀是美的,尾巴又是美的,合起来就组成了小燕子完整的美的形象。这一句在小节中起了一个概括的作用,朗读时,音调可提高些,不过那'小燕子'的'小'要轻些,突出'小',以突出它的可爱。

  10.另外,这一节三个量词用得很准,哪三个?('一身''一对''一个')

  11.现在我们轻声齐读这一小节,注意这些量词的用法。

  第二节

  1.这么活泼可爱的燕子,在春天里从南方飞来了,那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呢?请同学们看图。(出示放大插图)

  2.指导看图。

  提示观察顺序:观察图画,我们可以按照什么顺序观察。(由*远;由上下)

  3.现在请同学们当小燕子,这时候,你们从南方飞来了。啊,春天是这样的美,你们得仔细地欣赏一下。(让学生担任角色,把学生带入课文描写的情境,这样,学生的观察伴随着情感,同时对教材产生亲切感。)

  4.谁能把你们观察的美景说出来。(教师提供导语:'春天来了,我们从南方飞来了,_________。'进行语言训练。)

  5.学生口述。

  6.现在我们再来看课文上是怎么写的。你们看课文,再对照图,看课文上写春天的美景,写了哪些景物。把主要的词语画下来。

  7.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雨风柳草叶花

  8.请小朋友再读课文,这些景物,我们用最简单的说法,怎么把它们联成句子。

  (学生回答后出示小黑板:三月,下过雨。风吹拂着柳、草、叶、花,都聚拢来,形成了春天。)

  我请一位同学念念是,并说说感觉。

  9.你们觉得这样写很干巴,没有美感,那么课文上怎么写的呢,请同学们自学,读一读,再比一比。课文上写的和黑板上的这一段意思相同,但又有怎样的不同呢?

  △'三月','阳春三月','阳春'即明亮的充满阳光的春天。这是春天最好的一段时间。

  △'下过雨'下过什么样的雨呢?('细雨''蒙蒙的细雨')加上一个'细',一个'蒙蒙的'我们就觉得怎么样呢?

  (这就写出了春雨的特点,学生可能联系到学过的古诗和散文来回答:如烟如雾;春雨润物细无声;沾衣欲湿杏花雨;像牛毛、像细针)

  △'风吹拂着柳',(通过逐步递加附加成分,引导学生了解这一长句的含义。)

  ①怎样的风,怎样的柳,在前面加上一个字。'微风吹拂着柔柳'加上一个字,就觉得柳枝儿在微风中飘动起来了。课文上它写出柔柳的色彩、姿态、数量,非常生动形象,谁能说说。

  ②微风吹拂着什么样儿的柔柳?('微风吹拂着才舒展开眉眼的柔柳',什么颜色的眉眼?'黄绿'的色彩,使我们感到柔柳是那样青嫩。)这里运用了什么的法,这样写给我们什么感觉?(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柔柳也有眉有眼,这样一定就把柔柳写活了,而且好像是才睡醒了一般,舒展开眉眼。)

  ③不是一条、两条,而是千万条,真是美极了。(板画:春风杨柳)

  ④朗读全句,指导节奏:'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舒展开/黄绿眉眼的/柔柳'

  ⑤这一句描写的情景和学过的哪首古诗意境是很相似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阳春三月,细雨蒙蒙,微风轻轻,柳枝飘荡。课文接着写了草、叶、花,你能在这些景物的前面加上适当的词语吗?可以是表示色彩的,也可以是表示姿态的,也可以是既表示色彩又表示姿态的,甚至数量的`,课文上各种鲜艳的花',你也可以具体说说什么花怎么样:

  ()草______________

  ()叶______________

  ()花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现在你们想,我可以用一个什么词儿来形容这春天的花儿草儿色彩?('光彩夺目',明亮的色彩非常耀眼。)

  △这么多美丽的花儿一起开了,好像在比谁最美,我们又可以用一个什么词儿来形容?('百花争艳''艳':色彩鲜明而好看;'争':比。)

  △小草儿,绿叶儿,各种美的花儿,都一起赶到春天里来了,课文上用了一个什么比喻?(_________________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

  释:'赶集',本来是指农民们带着各种农副产品,从四面八方集中到一个小镇上来卖,这叫'赶集'。这里的'集'主是指'集市'。是'赶集',注意这个'赶'字,有一种唯恐落后的意思。

  你们看这一句运用了几种修辞手法?说'像赶集似的聚拢来',我们觉得怎样?教师小结:这样一比喻、一拟人,好像我们也看到了花儿、草儿,一下子都赶到春天里来了。这就写了春天树木的茂盛,花草的繁多,充满了生气,一下子赶到春天里来了。

  △指导朗读这几个句子。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知道了这些词语和修辞手法在句子中的作用,读时要突出些。不过突出并不是等于用重音,要根据描写的事物状态的不同,决定轻读还是重读。如'蒙蒙的''细雨''微风''柔柳'是轻柔的状态,应该怎么读呢?而'像赶集似的''百花争艳',又应该怎么读呢?(结合示范)

  △学生练*

  10.你们这些小燕子看到这样的美景,心里想说什么?('赶')

  △'赶来做什么'?赶来加入这百花争艳的盛会,注意是'盛会',盛大的**:什么的盛会?百花争艳的盛会。?"百花争艳的盛会'这一组词里,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启发学生回忆在春天里观察的景象,进行想象,然后加以表达。教师提供导语:我仿佛看到___________。)

  △这百花争艳的盛会,小燕子也赶来参加了,为什么说'为春天增添了生趣'呢?

  释:生趣,很有生气,很有情趣。

  指点:注意这儿是'增添生趣'。因为春天本身已经很有生趣了,所以说是'增添生趣'。

  11.指导朗读。这一段描写了一幅美丽的春天的图画,我们怎么来朗读呢?欣赏读,把好词佳句画下来(复*自学符号之三,表示好词佳句的:~~~~~~~~~~)

  12.现在我们大家再看看图,再体会燕子在春天里飞翔的美景,请一个小朋友朗读。

  13.指导背诵。

  △理清层次,一共四句,第一句,写季节、细雨;第二句,写微风吹拂着柔柳;第三句,写了草、叶、花;第四句,写燕子。

  练*背诵。

  七、练*。

  扮演角色口述。(通过表演,在情境中对话,以巩固新课。)

  同座二人,一人扮燕子妈妈;一人扮小燕子。

  要求从春天来到说起,说到小燕子在春天里所看到美景。注意学*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最后说到春天这么美,我们也赶着去参加这盛会。

  [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

  燕子 春天

  一身羽毛 细雨

  一对翅膀凑 微风

  一个尾巴 柔柳

  ( )草______

  ( )叶_________

  ( )花________

  第二课时

  一、复*生字:俏(俊俏)、伶、俐(伶俐)、唧(唧的一声)、偶(偶尔)

  复*朗读;轮读一、二两节,读一遍。

  二、讲读课文。

  第三节.

  1.导入:课文第一节写了小燕子的形状;第二节写了燕子在春天里飞来了,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那么小燕子为春光增添了什么样的生趣呢?这一课我们就来学*三、四两节。我们再来看看这幅美丽的图画。

  2.指导看图

  我们先看正在飞行的燕子。图上画了有在高处飞的,也有低处飞的,我们可以按照什么顺序观察呢?(由上下)

  高处的燕子在怎么飞;低处的燕子又在怎么飞呢?

  3.看课文上是怎么写的,谁能用最少的字,概括出燕子飞行的特点。(快,美)

  4.课文中哪些词语告诉我们,燕子飞得快?(板书:掠、唧……的一声、已经……)

  如果说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里飞过'和'掠过'有什么不同?

  5.过去我们学的《翠鸟》一课,写翠鸟飞得快,怎么定的,记得吗!(疾飞、一刹那、一瞬间、像箭一样飞过去)。

  6.谁能根据书上描写的内容、画面,联系*时你所观察到的想象一下,说说小燕子飞行怎么快、怎么美?上面这些词语注意运用。

  提示:这一节开头,简单的两笔'在微风中''在阳光下'描写了春风轻轻,春光明媚的画面。这是燕子飞行的背景,小朋友描述的时候,也要把这情景描绘出来。

  7.学生口述。

  8.'掠''唧……的一声'等词语注意用上。我们看这些词语还可以在哪儿用上?如果象声词'唧……的一声,用不上,可以换上'砰……的一声''嗤……的一声''嗖……的一下'等等。反正用来形容某动物或其他事物运动速度的快。(引导运用)

  9.我们再来看课文,你觉得这一节中哪一句写得更美些?'还有几只横掠过波光粼粼的湖面,剪尾或翼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就一圈圈地荡漾开去。'

  这个长句子,谁能学*上一节老师和你们一起讨论的'微风吹拂着……'那个长句子的方法,说说这个长句子,主要意思是什么?加上什么,使我们感到什么?加上什么你觉得怎样?

  学生学*自己讲书。

  释:荡漾,水波起伏。(板书:荡漾)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理解。

  燕子飞行这么快、这么美,我们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它?

  的燕子(伶俐可爱,非常灵巧,聪明。)

  10.看图作接*原文的复述。(课文第三节)

  照应:这就是写小燕子以它飞行的灵巧、轻快、优美,给春天带来的生趣。

  第四节.

  1.上节写燕子飞行的美,其实燕子停在那儿又有另一种美。

  2.看图,你们觉得停在电线上的燕子,这情景象什么?

  3.课文上打了一个很美的比喻。

  '这多么像正待演奏的曲谱?"你们想怎么像曲谱?……

  △为什么说是'几痕电线'不说'几根电线?(板书:几痕)

  △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这电线上,这'落'字你觉得怎么样?(板书:落)

  从高处到底处;由动到静,把燕子伶俐轻巧的动作写出来了。这一个'落'字用得真好。)这燕子像小黑点,正像那一个一个音符。

  △课文最后不只说'这多么像曲谱啊'还加上'正待演奏的',你觉得好在哪儿?这使你产生怎样的联想?(板书:像正待演奏的曲谱)

  4.齐读第四节。

  5.指导朗读:你们说第三节是写燕子的什么美?第四节又写燕子的什么美?(飞行的美,即动态的美;停息的美,即静态的美。板书:动态静态)这两节就具体写出了燕子给春天带来的生趣。写动态的美,朗读的速度应该怎么样?语调也可以怎么样?第四节,写静态的美,速度和语调又应该有什么变化呢?语气适当加强些。

  三、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从燕子的外形,写到燕子在春天里飞来了,接着从燕子飞行的美,又写到它信息的美。

  春天是美的,燕子也是美的。春天因为有了燕子,更有生趣;而燕子因为有了春天的衬托,又显得更矫健。

  四、练*:《燕子的自述》

  1.模样2.赶来了3.飞行4.停息

  学生口述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飞行的美(动) 停息的美(静)

  掠倦了 落

  唧……的一声 几痕细线

  已经 几个小黑点

  沾 像正待演奏的曲谱

  荡漾

  一、揭示课题、学生质疑(用时:5分钟)

  1.同学们,你们知道专列是做什么的吗?(预设:专列是指专为某人或某事特别增开的列车。)什么情况下会出现专列这个词?(例如救灾专列、旅游专列等)今天我们就一起学*《燕子专列》这篇课文。

  2.正确地齐读课题。

  3.设疑引读:看到题目,你有哪些疑惑?

  1.学生联系生活汇报:专列是指专为某人或某事特别增开的列车。

  2.学生质疑:

  (1)燕子为什么能乘坐专列?

  (2)它们特殊在哪里?

  (3)谁把他们送上了专列?

  二、初读课文,检查生字词(用时:10分钟)

  1.指导学生熟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2.检查课文,纠正字音。

  3.班级检测字词:我们来看看这些词语,你都会读了吗?

  欧洲 瑞士 舒适 启程

  特殊 长途跋涉 骤降

  疲劳 饥寒交迫 **

  救护 致谢 载着

  濒临死亡 纷纷覆盖

  车厢 踏着

  4.全班齐读生字词语,巩固记忆。

  5.教师指导写“舒”“涉”“载”,注意笔顺,及结构比例。

  1.自学:自由朗读课文一遍,圈画不认识或者容易读错的生字,结合语言环境自主认读。

  2. 合作:小组成员全部读完后,小组内相互检测课后生字词:字音、字形、词义,提醒容易出错的,确保每个同学都会读。

  3.请小组内*时最容易在字词上出错的同学起立,开火车读词并相互纠正错误读音。

  4.观察生字的写法。(“欧、洲、瑞、舒、殊、骤、涉、踏、救”都属于左右结构,“启、疲、载”都属于半包围结构。“舒”不要将“予”写成 “矛”;“涉”的右半部分“步”不要多写一点;注意 “载”的笔顺。)

  设计意图:

  幼儿园的歌唱活动它是幼儿学*唱歌技能,发展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创造力等音乐能力的有效途径。一个成功的歌唱活动它不仅能让幼儿充分感受到音乐带给他的快乐,不断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表现创造能力,而且还可以通过各种途径积累经验,丰富知识,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陶冶幼儿的情操。换言之,幼儿园的歌唱教学不仅要让幼儿喜欢音乐,而且还要让幼儿学会歌唱。本活动设计,教师通过创设温情而有趣地活动情境、提供多样学*支架和组织多元表现活动等方法,在不知不觉中引领幼儿进入一个快乐的音乐世界,在温馨而又好玩的“学飞行”游戏中熟悉旋律、感知三拍子强弱弱的节奏型;在支架式图谱和动作引领下熟悉歌词和学唱歌曲;在多样的表现形式中充分演绎和表现音乐。本次活动强调幼儿的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究,注重幼儿对音乐的体验和情感的表现,既关注幼儿音乐学*兴趣的激发,又注重幼儿演唱技能的提升,通过分步走的方法引导幼儿逐步感受和学*,活动层层递进,重难点依次解决,让幼儿在有趣地情境中、在温情地氛围中喜欢音乐,学会演唱,溢乐溢情,从而打造简约而有效的情趣音乐教学课堂。

  活动目标:

  1.感知歌曲《小燕子》A段的优美抒情和B段的活泼热情,学唱歌曲。

  2.在活泼有趣的情境中,愉快地参与演唱和表演,能多形式地表现出两段音乐不同的演唱风格。活动重点:

  感知并表现三拍子的节奏型,能表现出两段音乐不同的演唱风格。活动难点:

  理解第二部分的词意并唱好顿音。活动准备:

  小燕子的伴奏音乐;形象生动的歌词图谱。

  活动过程:

  设计思路:

  1、这是一篇充满童趣的童话,语言简单易懂,同时又蕴涵了深刻道理,《燕子妈妈笑了》。主要意图是让学生在读中识字,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因此设计了三处读书环节,采用了不同形式的读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的意识和良好的学**惯。

  2、作为课文的第一课时,主要以识字为主,先让学生熟读课文,基本掌握字音,再缩小语境认读生词(理解记忆字形)最后通过游戏巩固生字。中间设计了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识字热情,提高效率。

  教学内容理解与分析:

  本文是一篇蕴涵哲理的童话,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认真听、认真看、认真对待完成。本课要求认字14个,写字7个。这些字词在课文中结合语境易认易记,学生首先充分熟读课文,在此过程中识记生字、简单理解课文。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认识生字。

  2、掌握本课的17个生字,重点指导“瓜、屋”的`书写。

  3、初步理解燕子妈妈笑了的原因,培养细心观察的*惯。

  4、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导入:

  我们已经已经走入春天,你都观察到了春天的哪些变化? (花开、草绿、发芽)

  谁从南方飞来了?(燕子)

  它要给我们讲故事呢,故事的名字是《燕子妈妈笑了》 板书

  新授:

  一、读书:

  1、我们快来看看故事的内容吧,打开书 ,先标出自然段。

  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可以圈出来,一会听老师读一遍,开始吧!

  2、听老师读一遍课文,有不认识的字要竖起小耳朵认真听,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燕子妈妈笑了》》。

  3、现在你再来读一遍,老师相信你会比第一次读的好,试试吧!

  二、识字:

  1、你又读了一遍课文,发现冬瓜和茄子得区别了吗?

  (大小、青紫、小刺细毛)

  2、你知道了这么多关于冬瓜和茄子的知识,他们住在哪呢?

  (菜园) 板书

  “菜”得偏旁是什么?你还知道哪些蔬菜的名字带有草字头?表示什么?

  3、我们来认识一下菜园的主人吧,他们是谁呢? 板书

  课文的第几自然段介绍了?读第一自然段。

  读词 “躺在” “挂在” “枝上”

  4、他们幸福的生活在菜园里。一天,燕子妈妈和小燕子到菜园参观,他们会说些什么呢?我们四人一组分角色读课文。

  哪个小组想把你读书的喜悦分享给大家?

  5、燕子妈妈为什么高兴的笑了?引出“认真”

  你能用认真说一句话吗?

  你刚才读书认真了吗?老师要考考你。

  6、 房檐,记字 指图

  不错 记字形

  老师手里还有一张卡片 还有

  发现 多音字

  柄上 指图

  细毛

  紫色 还有哪些蔬菜、水果是紫色的?多么漂亮的颜色啊,记住这个字

  三、巩固:游戏大丰收

  咱们学的这么认真,茄子和冬瓜想请我们到菜园里去采摘,快拿出你的小菜篮,出发吧。

  你看,这些蔬菜身上写著名字呢,你要叫对它的名字,才能把它装进菜篮里。

  谁获得大丰收?

  四、写字:

  聪明的孩子们,接下来我们要学写字,有信心学会吗?

  指导书写:瓜 屋 (书空,动笔,评议)

  板书设计:

  燕子妈妈笑了

  菜园 认真 屋檐 不错

  冬瓜 躺在 还有 发现 认真

  茄子 挂在 枝上 柄上 细毛 紫色

  课后反思:

  优点:

  1、板书美观,个人素质较好。

  2、个别环节设计巧妙。

  3、能够注意结合语境渗透识字。

  缺点:

  1、合作学*训练不够,这节课中我设计了一处四人为一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但是个别小组在分角色时出现了问题,合作不够默契。

  2、认字表中的生字应进行整体感知,不能把字拆分记忆。

  3、生词卡片要充分利用,反复再现,反复感知,多读多记。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燕子、赶集等22个词语。


《过秦论》教学设计通用10篇(扩展5)

——白鹅教学设计通用10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颈厉"等8个生字。会写"颈,郑"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高傲,郑重,厉声,京剧,倘若,侍侯,脾气,供养,邻*"等词语。

  2。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抄写课文中生动有趣的句子,注意积累语言。

  3。情感目标

  体会作者对动物的思想感情,学*作者具体生动描写动物的写法,养成仔细观察的*惯。

  4。抄写课文中生动有趣的句子,注意积累语言。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对动物的思想感情,学*作者具体生动描写动物的写法,养成仔细观察的*惯。

  教学媒体:

  1。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

  2。布置学生预*,自学生字新词。

  3。生字词卡片及白鹅的挂图(或制作课件)。

  第一课时

  一,单元导读,梳理要点

  1。阅读单元导语。

  2。读后交流:你知道了什么 (老师从三方面引导与梳理:学*内容,课文特点,学*要求。)

  3。揭题,引入本课。(可结合出示挂图或课件简笔画)

  二,学*生字,初读课文

  1。学*小组检查生字新词的预*情况。(或同桌互教互查)

  2。教师分类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如,8个认读的生字,课文中注音的'其他词,"待"等容易读错的词语。)

  3。指名分自然段试读。(注意正音,读通读准)

  4。指导写字。(引导观察,发现,自主识记字形,重点指导笔画多和字形复杂的字。)

  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白鹅 (用课文中的词概括)

  1。口头填空:这是一只—————————————————的白鹅。(高傲,傲慢,从容不迫,一丝不苟,架子十足,有着老爷脾气,需要人侍候……)

  2。你从哪里知道这是一只高傲的白鹅 (引导学生找相关段落,并完成如下板书。)

  姿态:左顾右盼

  叫声:引吭大叫

  步态:从容不迫

  吃相:架子十足

  四,初识"高傲"

  1。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你从哪里看出白鹅的"高傲"。

  2。品词:伸长头颈,左顾右盼。

  3。表情朗读:"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五,作业

  1。写生字。

  2。朗读课文,划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第二课时

  一,复*巩固,引入新课

  1。听写生字词,订正。

  2。导入:你还从哪里看出白鹅的"高傲"

  二,学*第三,第四自然段,再识"高傲"

  1。出示两句话:

  (1)鹅的叫声很高傲。

  (2)鹅的步态,更是傲慢。

  2。讨论:作者是怎样把叫声和步态写具体的 找出重点词句读一读,体会作者的写法。

  3。小练笔(填空)

  (1)厉声_______厉声_________________大叫厉声______________大叫(从这五个词中你体会到什么 )

  (2)鹅的步调_______,_______的,颇像_______________出场。(从这句中你体会到什么 )

  三,研读第五,六,七自然段,总结"高傲"

  1。引导学生尝试提出问题,并带这问题研读,交流。

  如:(1)"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哪些地方使我们发笑 最可笑的是什么

  (2)鹅吃饭时为什么"非有人侍候不可" 是怎么侍候的

  (3)作者怎样仔细观察鹅的吃相 是怎样具体描写的

  (4)鹅的吃相表现出它的高傲,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2。品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说说为什么喜欢

  (1)食料简单的句子。(一日三餐,三样东西)

  (2)吃法有板有眼的句子。(三眼一板,一丝不苟,从容不迫;先……再……然后……)

  (3)鹅老爷脾气的句子。(每逢……就……责备,架子十足)

  (4)有人"侍候"的句子。(堂倌,非……不可)

  (5)狗"扬长而去"的句子。

  3。返顾全文:鹅的"高傲",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四,体会情感,朗读背诵

  1。作者写鹅的"高傲",你有什么看法 (透过字面体会作者对鹅深深的喜爱之情)

  2。朗读,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五,作业

  1。抄写文中生动有趣的句子。

  2。观察自己喜爱的一种动物,准备"园地四"的口语交际与*作。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高傲、郑重、局促不安、京剧、毫不相让、一日三餐、滋味、倘若、从容不迫、侍候、脾气、扬长而去、空空如也、责备、供养不周、邻*、不胜其烦、架子十足”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3、了解白鹅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4、学*作者抓住特点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的,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从那些看似贬义的词语中体会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导入:(播放《咏鹅》动画)还记得这首诗的作者是谁?(骆宾王)他写的这首《咏鹅》我们非常熟悉,无独有偶,我今天也是向大家介绍鹅,是一只可爱的大白鹅。今天,我们要学*“白鹅”这篇课文。(板书课题:白鹅)齐读课题。

  2、简介作者:

  丰子恺,现代著名文学家。在文学、绘画、音乐、书法等方面都取得杰出的成就。最负盛名的是他的散文,选取自己熟悉的生活题材,用朴素、风趣的语言表达真挚的感情。

  二、检查预*情况,学*生字词

  昨天预*了课文,生字都认识了吗?生字离开了课文,大家还能认识吗?1、课件出示生字词,读生字、新词:

  强调读准“颈、吭、倘、供”的字音和“看守、净角、譬如、窥伺、侍候、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狂吠、倘若、供养不周”等词语,特别注意翘舌音、多音字的读音。

  2、知道什么是“净角”吗?

  (播放“净角”脸谱图像)“角”是多音字,在“角色”中读“jué”,而不是“jiáo”。自己读两遍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

  碰到难读的多读几遍。想一想:白鹅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指名生回答。

  课文哪一句话是写了这个意思?(第一自然段“好一个高傲的动物”。)齐读这句话。(中心句)

  3、课文从哪些方面具体写了白鹅的高傲?

  (从它的叫声、步态、吃相三个方面来写)你是从哪个自然段知道的?第二自然段很重要,它不仅连接第一段的内容,还告诉我们后面几个自然段分别从鹅的叫声、步态、吃相几方面写出了鹅高傲的特点。这是一个过渡段。

  4、齐读第一、二自然段:(加深体会课文中心句及过渡段的作用。)

  四、学*鹅的样子

  课文中哪些部分是写白鹅的叫声、步态和吃相的?(指名回答)

  五、分组读课文各部分

  六、质疑

  七、作业

  1、抄写生字。

  2、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跟老师齐读课题。在上一节课的学*中,我们初步读了课文,能说说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那么白鹅的高傲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板书:

  叫声、步态、吃相

  二、读课文,理解课文

  请同学打开课本,快速默读课文:

  找出哪些自然段写白鹅的叫声、步态、吃相。

  (指名答)

  生答:分别是第三、第四和五六七自然段。

  白鹅的高傲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吃相中,你特别感兴趣的是哪方面?(指名答)把你喜欢的段落好好读一读。(巡堂视察,导读,读出感情,读准字音。)同学们读得真认真,谁来把你喜欢的部分读一读。(指名读)谁来评一评。(指名评价)

  快速默读这个自然段,画出最能体现叫声特点的词语。

  (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引吭大叫厉声叫嚣)

  从这几个词说明了鹅怎样?(凶、恶)

  作者的朋友告诉他:养鹅等于养狗,这是真的吗?为什么这样说?找出文中的句子,齐读。

  这只大白鹅真的很凶。假如鹅会说话,你想象一下,它会说什么?(生想象说)他这样的语气是厉声吗?(评,再说)

  刚才几个同学把白鹅的高傲和凶恶的特点读出来了,那你们有没有想过,白鹅为什么会这么“凶”?

  (看守门户,不让坏人进入。)

  那么你会不会对它有了不同的看法。

  板书:(勇敢)

  作者表面上在写白鹅的高傲,实际上在夸白鹅的勇敢。你想夸一夸它吗?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

  老师从同学们的朗读中体会到了白鹅的高傲,它的高傲不但能从叫声中看出来,更体现在它的步态上,有谁对白鹅的步态感兴趣,把它读一读。

  出示句子:

  “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同学们请看句子,在这个句子中,作者用了什么方法写出了鹅步态的特点?(比喻,颇像净角出场)

  随机:

  谁知道,净角是什么吗?净角是京剧里的大花脸,他走路有个特点就是走得慢而且大模大样的,文中写到鹅跟他走得相似,到底是不是呢?

  (出示图片)

  大家想看吗?请看。(播放)

  你想到什么词来描述净角出场的样子?(生答)

  作者还把鹅走路的姿态跟什么动物作比较?(鸭子)

  鸭子走路是怎样的?(生答)

  鹅呢?(生答)

  (出示鹅走路的图片)

  我们把鹅走路的姿态跟鸭比较过,也看过净角出场的样子,谁可以为我们表演一下鹅的步态呢?

  (指名表演)

  (生评)

  你能用课文里面的词来评一评他们的表演吗?

  你看作者用词多准确,鹅的每个姿态跃然纸上,现在我们再来读读第四自然段,感受一下作者用词的准确。

  鹅这样走路有趣吗?大模大样的像个大老爷,读了我们不禁为它的有趣而发笑,我们现在就带着会心的笑来读读这句话。

  (指板书中心句)

  生读、评、再读。

  刚才我们一起共同体会了白鹅高傲的叫声和步态,其实最有趣的是白鹅的吃相,现在我们默读第五自然段,找找看有趣表现在哪里?

  (生答:吃什么、吃的方法。)

  品读吃的方法部分(屏幕出示),体会鹅吃法的三眼一板、一丝不苟。它的这种三眼一板、一丝不苟的吃法还引发了一件引人发笑的趣事呢?到底是什么事情这么可笑呢?

  (狗去偷吃鹅的冷饭。)

  狗是怎样偷的?

  (指名生读)

  听了同学读这段,你觉得这狗像什么?

  (小偷)

  为什么狗只敢鬼鬼祟祟地偷而不敢明目张胆地去跟鹅抢呢?

  (因为鹅会咬它,厉声叫骂,怕它的脾气。)

  真是一只厉害的鹅!

  饭老是被偷吃,主人家也感到不耐烦了,不得不在旁侍候这鹅老爷,你看它的架子可真大。同学们看看这三出示词语:

  “不胜其烦、鹅老爷、架子十足”

  这些词语体现了作者对白鹅的讨厌,是吗?

  (不是,而是一种喜爱。)

  给他添了麻烦,为什么还喜欢他?

  (可笑、有趣、像人一样的高傲。)

  最后,我们带着喜爱之情再读这句话:“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三、总结

  作者因为白鹅的勇敢、有趣和可爱而对这高傲的动物产生了喜爱之情,其实,对一样自己喜欢的事物,不一定要口口声声说喜欢,课文中,作者没有说过一句喜欢,但字里行间却处处体现对白鹅的喜爱之情。你也喜欢白鹅吗?

  四、作业

  你们有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吗。请认真观察一下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把它的特点写出来,把你对它的喜爱之情表达出来。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高傲、郑重、局促不安、京剧、毫不相让、一日三餐、滋味、从容不迫、侍候、脾气、扬长而去、空空如也、责备、供养不周、邻*、不胜其烦、架子十足”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了解白鹅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4、学*作者抓住特点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和幽默风趣。

  教学重点:

  学*字词,感情朗读课文。了解白鹅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作者用对比、反语等表达作者喜爱之情。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读通课文,学*字词。

  初步了解白鹅的特点。

  学*叫声和步态体会白鹅的高傲。

  运用总分结构学写一段话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课件白鹅,背诵路宾王的古诗《咏鹅》。

  说说他所赞美的白鹅给你什么印象(美丽、优雅)

  2、今天我们来看看著名漫画家和作家丰子恺先生笔下的白鹅又是怎么样的呢。

  3、板书:白鹅

  二、初读课文

  1、独立大声朗读课文,遇到生字、难句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检查

  朗读字词,指导多音字角、模

  指导生字“餐”

  3、通读课文

  说说白鹅给你的感觉。(高傲)理解“高傲”

  出示句子: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分析此句在全文中的作用(中心句、过渡句)

  三、学*第3自然段

  1、自读第3自然段,找找鹅的叫声怎么让你感到它高傲了。

  2、讨论交流

  “音调严肃郑重,厉声呵斥”——让你想到了什么人

  “凡有生客进来……不亚于狗的狂吠。”——如果鹅会说话,你们猜猜它会厉声呵斥什么呢?

  生客进来,它厉声叫嚣。

  篱笆外有人走路,它引吭大叫。

  从你们丰富的想象中,我不仅感受到了鹅的高傲,也看到了它的尽职,难怪主人喜欢它呢。谁来读读,让我们从它的叫声中进一步感受鹅的高傲。

  那么它的`步态又怎么高傲了呢,模仿刚才的方法,找出相关句子,说说自己的理解

  四、学*第4自然段

  1、“鸭的步调急促,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1)把鹅的步态和鸭的相比,的确更显的的高贵傲气。

  2)感情朗读

  你为什么把“步调从容、大模大样”读得慢呢?

  理解从容——不慌不忙

  净角——大花脸(课件:净角出场)

  大家试着读一读,读出大白鹅从容的步调。

  2、“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别的小动物见人来,走逃走了,鹅非但不让,竟咬你,真够大胆,足够傲气。

  至于它吃饭的高傲模样,我们下节课再学*。

  五、写话

  看了白鹅,让你感受到它的高傲,下面的这些事物,又让你感受到什么了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出示小白兔、小丑、鲜花等画面)

  模仿用先总起后分述的方法介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学*白鹅吃相,体会它的高傲。

  体会作者运用反语的方法表达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回顾:全文围绕哪句话的?

  从叫声、步态中体会高傲。

  回答板书:叫声:严肃郑重、厉声呵斥

  步态:步调从容、大模大样

  二、学*吃相

  对于鹅的叫声、步态也许大家熟悉,但吃饭方面未必有丰子恺爷爷观察那么仔细了。

  1、自由读第5自然段,说说它是怎样吃饭的。

  指名回答,理解“三眼一板、一丝不苟”

  填空:鹅吃饭时,一日三餐必定有、、三样东西下饭。先吃再吃最后,总是这样。

  鹅吃相多么可笑,可笑在它。

  2、你还从哪些地方看出它的高傲

  “这样从容不迫的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候,像饭馆里的堂倌一样。”

  理解“侍候”一般侍候谁?人们是怎么样侍候它的

  理解“堂倌”作者这样有意降低自己的地位,显出鹅的尊贵。

  《白鹅》教学反思

  《白鹅》,出自丰子恺先生之手。抗战时期,丰子恺以白鹅为喻,以朴素的笔调展示他对生活的热爱及中国文人处惊不乱的泰然。其实,高傲的白鹅正是丰子恺先生不畏权势的人格写照,而要让现在的小学生来理解课文,对“高傲的白鹅”的一种赞美,确实有点难度。

  杨再隋先生说:“语文教学作为一种创造性活动,应是撞击儿童心扉、震撼儿童心灵的活动,儿童敢想、敢说、敢喜、敢悲、敢恨、敢怨,并用自己独特的体验方式,以独具个性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尽管是粗糙的、模糊的甚至是错觉的,这才是儿童自己的活的思维、活的语言。”所以,我充分利用资源,让学生学*文本后,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进行口头表达。

  一、词语教学中,重视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到课文中走一个来回,要充分有效地读书,要抠词抠句。”在品味鹅的叫声时,我抓住最能体现鹅的特点的词:“厉声叫嚣”“厉声叫骂”“厉声呵斥”,什么是“厉声”?这三个词语之间有什么不同之处,我通过词义的解释让学生感受其中的差别,完成课文内容填空,使其迁移到课外。

  二、朗读教学中,注重学法的学*,迁移运用

  在朗读鹅的步态这个段落时,当有学生读得语速过快时,我说“还不够从容”,在读“大模大样”时,我不是教学生读慢点什么的,而是抓住文中用京剧里净角出场的样子比喻鹅走路的样子来引导学生体会。对“净角”一词学生很陌生,净角是怎样出场的光凭老师的讲解学生也很难理解。所以,我在学生渴求度最高的时候让学生观看视频,然后再读书。此时学生对净角出场的样子有了认识,后朗读鹅的步调时就从容多了。紧接着我又用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显出鹅“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大家风范,再用对比的方式读文,请出鸭子的走路姿势引导学生比较朗读,通过读出鸭子的局促不安体会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高傲的特点。

  不同词语的感知,是在同学与老师的一遍遍朗读中逐步体现出来的,既锻炼了能力,也掌握了朗读不同内容的方法与技巧。

  三、读写结合,增强学生写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

  在学生熟读课文后,我引导学生从作者描写最精彩的语句中体会本课的写作方法。“作者是抓住白鹅的高傲这一特点,从叫声、步态和吃相三个方面分别来写白鹅的特点的,那么你们能不能仿照作者的写作顺序,写一写自己看到过的小动物?你们也采用总写分写的方式,也抓住动物的叫声、步态和吃相来写。”这样学生就知道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去写了。虽然课堂之上学生的作品还略显稚拙,但是基本能够掌握按照总分的方式来描写小动物的特点,经过修改,应是不错的状物作文的。

  在收获经验的同时,我的课堂还是暴露了很多问题。例如教学问题的设置不够严谨。“学完了这篇课文,喜欢这只白鹅吗?你觉得作者喜欢吗?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经过教学实践,才发现问题有些拐弯抹角,对突破教学难点作用不大。还有,教学语言过于重复,甚至还有些语言不够准确,但是到今天,我还是没有改掉这个毛病。

  由此,我深深体会到,前行之路哪有坦途,唯有不断实践,勇于纠正自身的错误,才能在这条教学之路上走得更远。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正确读词语,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2.整体感知全文,了解文章的脉络。

  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的。我通过引导学生读句子,划句子,朗读重点语句,并自制直观形象的课件,搜素各类教育资源提供的材料,加深学生对本文的理解和感悟,已达到解决这一重点的目的。

  本课的难点是从那些看似贬义的词语中体会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解决这一难点我利用课文优美的`语句,搜素能利用的教育资源,向学生提供展示作者写这鹅是为了表达自己喜爱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古诗导入

  1.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谁来说说你喜欢什么样的小动物?生回答。

  古人也很喜欢动物,瞧,骆宾王的《咏鹅》为证,师生吟诵,今天我们来学*漫画大师丰子恺的《白鹅》指导板书课题。

  2.师生交流作者的资料。

  学生交流课前收集资料后,教师出示丰子恺漫画作品并总结:这是丰子恺先生留给我们的绘画作品,他不仅擅长绘画,丰子恺先生在许多领域都有很高的造诣比如在文学、绘画、音乐、翻译、书法等方面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他的散文作品。

  二.初读课文,紧扣重点句,学*生字新词。

  1、出示句子一:它伸长头颈,左顾右盼,我一看这姿态,想道:“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2.出示句子二: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3.出示句子三: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4.出示句子四:这些食料并不奢侈,但它的吃法,三眼一板,一丝不苟。

  5.出示句子五:因为附*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每逢它吃饭的时候,狗就躲在篱边窥伺。

  三.回归全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我们现在把这些生字新词送回课文中,请你轻声读课文想一想文中用哪句话概括了丰子恺对白鹅的印象?生汇报

  2.课文从哪些方面写了白鹅的高傲的特点?

  3.抓住重点段落理清文章脉络。

  4.朗读喜欢段落,并说明理由

  四.学*第一、二部分

  1、指明读

  2.画出体现白鹅叫声高傲的句子

  3.创设情境体会白鹅的高傲。

  4.指导朗读五.师总结

  丰台中心小学张彩丽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本课中较难读的生字和词语;理解和积累并学会运用部分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应用想象、对比、抓重点词语的方法了解白鹅的特点,并能体会作者运用对比、拟人,明贬实褒等方法所表达的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活动,在感悟用词的准确、描写的风趣中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并体验课文是怎样写出白鹅的高傲特点。

  难点:从那些贬义词中体会到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1、孩子们,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头戴一顶红帽子,身穿一件白袍子。脚蹬一双红鞋子, 唱着歌儿伸脖子。请打一种动物。(白鹅)

  2、我们还读过一些关于 “鹅”的诗文,你能背一首吗?(如骆宾王的《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3、我国著名漫画大师、艺术教育家,美育教育的先驱者——丰子恺先生也在1946年夏天写了一篇《白鹅》,我们现在就来学*。

  二、自由读文,整体感知

  1、请小声地自由地读课文,读后说说你对这只白鹅有什么印象?

  2、丰子恺先生也有一句评价的话,你找出来了吗?

  三、学*课文1、2自然段,初识“高傲”

  1、(出示句子):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抽生回答,评价朗读。

  你认为这句话概括了白鹅的什么特点?

  “高傲”是什么意思?作者是看到哪些后才想出来的?

  “高傲”这个词你能够换成哪些词?请换进去读一读。

  2、鹅的高傲,除了表现在姿态上,更表现在它的哪些方面?

  请读一下这段话。一个“更表现”,说明课文主要写的是鹅的叫声、步态和吃相。

  3、请快速地读课文,找出写鹅的叫声、步态和吃相的分别是哪些自然段?

  四、学*课文3、4自然段,再识“高傲”

  1、出示两句话:

  ⑴鹅的叫声很高傲。

  ⑵鹅的步态,更是傲慢。

  讨论:作者是怎样把叫声和步态的高傲写具体的?分小组自由读3、4自然段,划出重点词句体会体会。

  2、填空:

  ⑴厉声__呵斥__、厉声___叫嚣___ 、__引吭___大叫、不亚于狗的

  狂吠

  请大家闭上眼睛,插上想象的翅膀。听老师读,请大家把这段话变成一部动画片,说说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教师朗读,学生尽情地想象)——互动交流。

  一只随时可能被当作下酒菜的'白鹅却如此的忠诚——读(出示句子: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

  一只手无缚鸡之力的白鹅却如此勇敢——读(出示句子:凡有生客进来……狂吠)

  如果鹅会说汉语,猜猜它会说些什么?

  见到生客进来,它会用严厉的声音大声喊: 。

  当篱笆外有人走路时,它会放大喉咙大吼道: 。

  这时的白鹅像一个什么样的人?

  ⑵鹅的步调__从容__,__大模大样___的,颇像__京剧里的净角__出场。

  你知道什么是“净角”吗?鹅这个净角是以什么步调出场?显得……的?还可以显得……?

  这时的白鹅又像一个什么样的人?

  “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在这句话中,你们从哪些词语体会到了白鹅步态的高傲?

  一只横行霸道的白鹅——读这句话;一只不可理喻的白鹅——读这句话。

  3、回顾小结

  既然是写白鹅,可课文为什么还要写狗和鸭子呢?

  通过对比,我们更能读好这一句话(生读):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五、齐读课文1——4自然段。

  设计理念:

  鉴于对“披文得意”“缘意学文”的思考,坚持小学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教学理念,以求真、求实、倡简为目标,在听、说、读、写的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努力实现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对话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材简析:

  作者通过这篇课文给我们描绘了一只性格高傲的白鹅,从刚抱回家的姿态开始,就给人留下了这一印象。继而作者又通过鹅的叫声、步态和吃相细致刻画了这一特征。作者语言幽默、诙谐,极富情趣,让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生命的关爱、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高傲、郑重、局促不安、京剧、毫不相让、一日三餐、滋味、倘若、从容不迫、侍候、脾气、扬长而去、空空如也、责备、供养不周、邻*、不胜其烦、架子十足”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了解白鹅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4.学*作者抓住特点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的。

  教学难点:

  从文中那些看似贬义的词语中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

  制作课件、实物投影仪。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教师激趣导入,营造学*氛围,引入课文学*

  2.板书课题,说写“鹅”字。

  3.齐读课题,提出阅读思考。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遍。

  2.教师巡视指导,点拨。

  3.检查读书情况。根据学生情况,教师适时点拨指导识字,学词,读句,并渗透学法指导,以达到读通课文的目的。

  三、再读课文,披文入情。

  1.学生默读课文,师生交流读书体会。

  2.引出“高傲”并板书。

  3.明确“高傲”表现在那些方面。读书交流。

  4.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读中感悟。

  四、内化感受,运用语言。

  五、简介作者,课外延伸。

  第二课时

  一、复*、导入。

  1.听写词语,导入新课。

  2.简述课文从几个方面写白鹅的高傲。

  3.过渡,体会鹅吃相“高傲”的'部分。

  二、品读“吃相”,体会“高傲”、“有趣”。

  1.指名读课文五至七自然段,初步感受鹅的吃饭方式。

  2.理解“三眼一板”、“一丝不苟”,体会鹅吃饭方式的刻板、不会变通,引人发笑。

  3.指导感情读书,读出情趣。

  三、品读“侍候”,再悟“高傲”、“有趣”。

  1.理解“侍候”,引出“白鹅吃饭为什么要人侍候?”

  2.默读课文,画出相关内容。

  3.指导读书,体会白鹅的“高傲”、“有趣”。

  4.指导情感朗读,读出情趣。

  四、发现作者的写法、体会作者的情感。

  1.作者写鹅为什么还要写其他小动物?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小组交流。

  3.指名回答,教师小结。

  4.这只白鹅的确高傲,作者为什么还不厌其烦地侍候它?

  5.指导说话,再读“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五、积累语言,背诵喜爱的内容。

  1.自由摘录喜欢的词、句。

  2.选择自己喜欢的课文内容多读读,鼓励背诵。

  六、迁移运用,布置作业。

  1.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善于观察,发现它们有趣的特征,可以仿照这篇课文的写法写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2.课外观察一种小动物,动笔写一写。

  板书设计:

  白鹅

  高傲

  有趣

  教学目标

  1.认识“嚣、吭”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看”,会写“吠、促”等15个字,正确读写“即将、姿态”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语言的趣味。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体会作者是怎样写出鹅的高傲的。

  4.比较课文与“阅读链接”《白公鹅》中的鹅的共同点,体会两篇文章在表达上的相似之处。

  教学重难点

  1.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体会作者是怎样写出鹅的高傲的。

  2.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的趣味。

  教学准备

  1.预*提纲:课文预*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嚣、吭”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看”,会写“吠、促”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即将、姿态”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骆宾王的《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2.这首诗突出了鹅的什么特点?(这首诗突出描写了鹅的外形特征和动作特点。)

  3.丰子恺先生的散文《白鹅》又写出了鹅的什么特点呢?今天一起来学*《白鹅》。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

  1.作者简介

  丰子恺(kǎi)(1898―1975),曾用名丰润、丰仁,浙江桐乡人。我国著名的画家、文学家、美术家和音乐教育家。他在文学、绘画、音乐、翻译、书法等领域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他的文笔隽永清朗,语淡意深。主要作品有散文集《缘缘堂随笔》、漫画集《子恺漫画》等。

  2.出示生字词语,小组检查生字新词的预*情况或同桌互教互查。

  3.指名认读生字。

  重点指导:“看守”的“看”读kān;“侍候”的“侍”读shì,书写时要与“待”区别开。

  4.指导写字。(引导观察、发现,自主识记字形,重点指导笔画多和字形复杂的字。)

  重点指导:“颇”第二笔是撇,第三笔是竖,第五笔是点;“脾”右边的笔顺为撇、竖、横折、横、横、撇、横、竖,要特别提醒学生注意,中间的撇是从“白”中撇下来的。

  5.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同学听。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白鹅?(用课文中的词概括)

  这是一只()的白鹅。(高傲、傲慢、一丝不苟、从容不迫、有着“老爷”脾气、需要人侍候、架子十足……)

  2.读了课文后,你觉得作者主要写的是白鹅的什么特点?(高傲)

  3.课文中有许多表现白鹅高傲的词语,请同学们在文中圈出来。

  学生交流,归纳分类,并读词语:

  叫声:严肃郑重、厉声叫嚣、引吭大叫、厉声叫骂、昂首大叫

  步态:步调从容、大模大样、傲然、毫不相让、大踏步

  吃相:三眼一板、一丝不苟、从容不迫、架子十足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的趣味。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体会作者是怎样写出鹅的高傲的。

  3.比较课文中的鹅与课后“阅读链接”《白公鹅》中的鹅的共同点,体会两篇文章的相似之处。

  教学过程

  一、复*旧知,导入新课

  1.认读生字词,并订正。

  2.《咏鹅》这首诗着眼于鹅的形象――色彩的美丽和动作的优雅,而在《白鹅》这篇课文中,作者重点表现的是白鹅的高傲。

  二、品读课文,感悟高傲

  1.白鹅的高傲体现在哪几方面?(叫声、步态、吃相)

  2.课文第2自然段清楚地告诉我们白鹅的高傲体现在三个方面,看看这段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这段话是文章的中心句,集中概括了白鹅高傲的三个方面。同时,它也是过渡段,不仅承接了上文,还引起了下文,使文章表达通畅、条理清晰。)

  3.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3~6自然段,画出表现白鹅高傲的句子,做好批注。

  4.学生交流。

  (1)白鹅的叫声。

  ①读了句子,你能想象出白鹅在干什么吗?(想要把陌生人和狗赶走。)

  ②白鹅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从“养鹅等于养狗”可以看出,作者认为白鹅很忠诚,能看守门户;从“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等语句可以看出,白鹅对陌生人敢厉声呵斥,非常勇敢,尽职尽责。)

  ③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写白鹅叫声的特点?(用白鹅的“引吭大叫”与狗的“狂吠”作对比,突出白鹅的叫声大而严厉的特点。)

  ④朗读课文时,要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表面写白鹅高傲,叫声很凶,实际是在赞扬它的尽职、勇敢。请你从作者的角度出发,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2)白鹅的步态。

  ①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写白鹅步态的特点?(通过鹅与鸭步态的对比,突出了鹅步态的从容、傲然。)

  ②同学们能从写白鹅和鸭的句子中,想象出它们是怎么走路的`吗?谁来演一演?

  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用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凸显出白鹅“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大家风范。)

  ④男女分别读描写白鹅和鸭的句子,加深体会。

  (3)白鹅的吃相。

  ①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白鹅的吃相的?(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

  ②白鹅吃饭时为什么“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因为有狗来偷食。)

  ③在文中找出描写狗的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通过对狗“躲在篱边窥伺”“敏捷地跑过来,努力地吃它的饭”“立刻逃往篱边,蹲着静候”等偷偷摸摸的行为的描写,彰显鹅的“老爷”派头。)

  ④文中的“我们”是怎么侍候的?找出相关句子。(“这样从容不迫地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候,像饭馆里的堂倌一样。”“这时我们便替它添饭,并且站着侍候。”)

  ⑤作者把白鹅称作“鹅老爷”,你体会出了什么?(“老爷”一词原是旧社会对官吏及有权有势的人的称呼,现在用时含讽刺的意思。作者用来称呼白鹅,看似带有贬义,实际上是调侃白鹅拥有特殊“地位”,表现了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这就是明贬实褒的写法。)

  5.为了表现白鹅的高傲,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对比)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既突出了白鹅的特点,又表达了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三、拓展延伸

  1.把《白鹅》与《白公鹅》进行对比,说说两位作家笔下的鹅有什么共同点。(高傲,步态从容,惹人喜爱)

  2.两篇文章在表达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①先介绍鹅的特点,再具体描写。②运用拟人手法,非常亲切。③语言风趣幽默。)

  四、布置作业

  1.找出文中运用对比的句子,抄写下来。

  2.观察自己喜爱的一种动物,说说它的特点。

13白鹅

凤乐小学林佳焰

教学目标:

1.学*课文第5、6、7段,感受鹅的高傲.

2.有感情的朗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学*作者抓住事物的特点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师板书课题:白鹅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13白鹅。这篇课文有许多四字词用的非常好,先请同学们读一读,每个词读两遍。"

2"通过上节课的学*,这只白鹅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请你说。''

师板书:高傲

"白鹅的高傲从哪些方面体现出来?"

"你来说"师板书:叫声、步态、吃相

"他们分别在哪些段落?"(3,4,5、6、7

"现在我们就接着学*鹅的吃相这一部分。"

二、学*课文,点拨引导:

1."关于鹅的吃相,作者写得最详细,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第5、6、7自然段,找出表现白鹅高傲的句子。用铅笔划下来,再想一想,你是从哪些重点词中体会到的?"

2.学生讨论交流,老师点拨:

这些食料并不奢侈,但它的吃法三眼一板,一丝不苟。

请你回答完整,加上:我从这句话中体会到白鹅的高傲。

你来说,

"你从哪些重点词中体会到的?"

"那三眼一板,一丝不苟是什么意思?"

"你能联系上下文说一说它的意思吗?"

"是啊,它的吃相真可笑,真是只高傲的白鹅。它这样高傲作者讨厌吗?"

"就是,作者嘴上这么说,心里可喜欢啦!请你带着这种对白鹅的喜爱之情,读一读这句话。"

师板书:喜爱


《过秦论》教学设计通用10篇(扩展6)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通用10篇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本课1个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自相矛盾的意思。

  4、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教学重、难点】

  理解故事的寓意。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成语,引入新课,揭示课题。

  1、同学们,通过以前的学*和课外阅读,我们已经积累了不少成语。下面,我们先来进行一场“成语大比拼”活动。请看大屏幕。

  师:的确,中华民族有灿烂悠久的文化,成语又是其中一朵奇葩,我们要多多学*成语,积累成语。今天我们就再学一个成语故事:自相矛盾。

  2、板书课题,观察课文插图,理解“矛”和“盾”。(出示多媒体)

  二、精讲课文。

  1、想知道这个故事的内容吗?请自由朗读故事。

  2、那谁愿意来读读课文?

  3、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1)教给学生概括故事主要内容的方法。(先说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经过、事情的结果。)

  (2)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戳”(教师板书字形,动作演示“戳穿”)

  在这个故事中,是什么“戳”什么?

  (4)他是怎么卖他的矛和盾的?(边叫边夸)顺势帮助学生区分“买”和“卖”。

  (5)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夸口)(板书)

  3、“夸口”是什么意思?(说大话。)他是怎么说的?他先夸自己的

  (盾―――坚固得很―――――什么矛――――都不能戳穿)他接着又夸自己的

  (矛――――锐利得很―――――什么盾―――都能戳穿)。

  (1)谁来读读这位楚国人的话。

  (2)谁再来学学这位楚国人夸夸自己的“矛”和“盾”。

  (3)听了这位楚国人的话,有人买吗?为什么?

  对,他们没买,因为他们听出了这位楚国人话中有问题。有什么问题?

  (他说话前后不一致,相互抵触)

  4、如果你是其中围观的人,你会怎样想?怎样说?

  指导读好问话。(设置孩子、中年人、老人,让学生品味语气。)

  (1)你是一位孩子,叔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是一位中年人,兄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是一位老人,年轻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围观者的反问中,那个楚国人有什么反应?

  (1)只能――“张口结舌”是什么意思?(张着嘴巴说不出话来。)

  (2)“张口结舌”还可以换成哪些词?

  在围观者的反问中,那个楚国人XXXX,回答不出来了。(哑口无言,目瞪口呆,理屈词穷,无话可说……)

  (4)他为什么张口结舌?他敢试给大家看吗?为什么?

  (5)拓展思维练*:如果试的话,会有什么的结果?

  如果矛戳穿了盾,说明盾不______,这跟他说的哪一句话相矛盾?如果矛盾不能戳穿盾,说明矛不________,这跟他说的哪句话相抵触,这两种结果,最终都使他的`矛和盾________________。

  四、课本剧小表演。

  五、联系生活,明道理。

  1、通过学*课文和刚才的表演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说话、做事不要相互抵触,要前后一致,实事求是。

  2、那个楚国人说话前后矛盾对他会有什么后果?东西卖不出去,失去信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你的身上,有过自相矛盾的现象吗?如果有,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后果?

  六、拓展作业:

  看看下列句子有无自相矛盾的地方?

  1、我肯定李琳大概是生病了。

  2、我估计他今天一定不会来参加会议了。

  3、昨天,下了一夜大雨。

  4、广场上到处是五颜六色的红旗。

  5、我国的艺术珍品很多,莫高窟中精美的壁画就是仅有的一个。

  6、我的家庭作业全做完了,只剩下两道数学题没有做。

  七、质疑提问。

  八、作业布置:

  1、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2、课外阅读2―3个成语故事。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自相矛盾的意思,培养学生学*成语,积累成语的兴趣。

  初步按触文言文,能激发学生学*文言文的兴趣。

  3、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4、仿编成语故事,培养学生学*成语故事的兴趣,发展学生想象思维能力及模仿写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过秦论》教学设计通用10篇(扩展7)

——《母鸡》的教学设计通用10篇

  教学目标

  1、继续训练学生默读有一定的速度。

  2、通过读文,能说说母鸡是怎样的?

  3、通过比较,初步体会两篇文章的写法各有哪些特点。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质疑引入

  1、关于这篇课文你了解些什么?

  你还想了解些什么?

  2、同学们回家是认真读了书的,非常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老舍先生的文章里,看看作家是怎样描写我们身边熟悉的事物的?

  二、学*新课

  1、默读课文,给自然段标序,勾画出生字并读一读。

  把自己喜欢的自然段多读几遍,再读给全班听一听。

  2、课文写出作者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再次读文,找出反映这两种观点的'句子。

  ──我一向讨厌母鸡。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3、把这两句话读一读,体会“一向”、“不敢”。

  4、讨论:是什么让作者不敢讨厌母鸡?

  读一读文中的句子。体会到了什么?

  5、由开始的“一向”到最后的“不敢”,截然不同的两种观念,你认为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6、那作者写《猫》也是用的这种方法吗?那他是怎样写猫的呢?看看课文,再讨论讨论。

  同样是写小动物,用的方法不同,给人的感受就不同,所以同学们在自己的写作中,要注意文章的表达方法。

  7、积累词句:

  感兴趣的词语勾一勾,句子写一写,读一读。

  【教学目标】

  1、能随文认识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感受母鸡作为一个母亲的形象,体会母爱的伟大。

  3、体会本文与《猫》相比,不同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体会母爱的伟大。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检查预*

  1、回顾课文《猫》,导入新课。

  2、自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

  3、检查预*,正音:

  如怨如诉、反抗、欺侮、成绩、凄惨、慈爱、辛苦、可恶、一撮儿毛

  (回忆旧知,为感知写作手法的差异埋下伏笔。)

  二、理清脉络,尝试分段

  1、找一找:

  作者对母鸡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并以此为依据把课文分成两段。

  2、评议。

  (从作者的情感主线入手,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结构,感知写作线索。)

  三、研读文本第一部分,培养概括能力

  1、1~3段中哪些地方最能体现母鸡令人讨厌?找到重点词、句划下来,想想原因。能干的孩子每段试用1~2个词概括原因。

  第一段:抓“没完没了”、“没有什么理由”等词,帮助学生提升概括:无病**。

  (学生能总结出“吵闹”、“烦躁”即可。)

  第二段:抓 “忠厚”、“趁其不备”等词,概括:欺软怕硬、暗箭伤人

  第三段:抓“发狂”、“恨不能让全世界知道”等词,概括:自大、爱炫耀。

  (在研读中培养语感与概括能力;教师即时反馈提升学生的语言,加深理解。分层要求,兼顾差异。)

  随机理解句子:

  “母鸡下蛋的时候可爱叫了,就是聋(lóng)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

  体会画线部分夸张的写法,照样子说一说:

  这道题太简单了......

  去少年宫的路我太熟了......

  (了解写作方法,感受夸张手法的生动幽默。仿照句子说话,进行迁移创造。)

  四、自主探究,围绕主题研读课文

  1、什么原因使作者改变了看法?在文中找到能概括说明这一原因的句子,画下来。

  出示:

  它负责、慈(cí)爱、勇敢、辛(xīn)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这三句话环环紧扣、层层递进、意义深刻,是整篇文章的中心。聚焦中心句的过程培养了学生对关键词句的敏锐度,也为学生解读作者态度转变的原因提供了依托。)

  2、围绕“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研究4~10段,圈划词句,说说感受,还可以写写旁注。

  3、自学、交流、补充、评议:

  预设要点:

  (许多词句中都蕴含好几层含义,学生只要能说得有理有据即可。)

  母鸡所做的一切(保护、喂养、照顾、教育子女)都是作为母亲尽责的表现。

  慈爱:

  “一点儿”东西就“紧叫”;而鸡雏的肚子“像汤圆似的”,自己却“消瘦”许多;给鸡雏取暖;任凭鸡雏在它身上调皮,“一声”也不哼。

  勇敢:

  “不论……总是”;“假若……一定……连……”

  辛苦:

  “立刻警戒”:换词解释“警戒”,消瘦、夜间睡不好……

  (引导学生紧密围绕主题研究课文,将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的感受。教师协助,在关键处予以提示点拨,为学生更深入地体会中心起推波助澜的作用。)

  4、感情朗读4~8段:

  体会母爱改变了母鸡,深入理解中心句。

  5、“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研究“不敢”,读出敬意。

  (自主研究、讨论后,再次聚焦中心句,带着更深的理解二次朗读,提升情感体验。)

  五、体会写作方法,尝试迁移运用

  1、引导理解作者对猫和母鸡情感的不同,造成写法的差异。对比优缺点能更突出转变的不易。

  (抓住情感线,大致感受写作手法的差异。)

  2、老舍现在对母鸡敬佩有加,再听到母鸡的叫声,还会觉得它烦吗?感兴趣的试完成三星题:

  改写课文第一段,写出“喜欢”的情感。

  (机动,视课堂时间,可安排回家完成。)

  设计理念

  无论是老舍的语言,还是这篇选材,都充满生活的气息,至高的语言与爱,在老舍的笔下细水无痕。如何能走进孩子的心灵,而又能还原一个真情的老舍及其笔下的母鸡,我觉得是当下这个时代,语文要给予孩子的哺育。那么,只有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才是走进文学的一扇大门。

  教材解析

  《母鸡》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在本单元中通过作家笔下的小动物们,给我们生命的感动,那就是爱,尤其是母爱。母爱,伟大;母爱,就在身边,一点也不遥远。

  教学重点难点

  (1)从母鸡的行为中,感受母性的爱,并感悟母爱的厚重。

  (2)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趣导入

  (播放课前录制好的班级同学玩《老鹰捉小鸡》的录像。)

  提问:

  1、游戏中有几种角色。

  2、你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同桌相互谈谈自己当时心里最期望的是什么?

  3、点名发言,并探讨母鸡、小鸡和老鹰和观众(看客)这几种角色当时最大的期望。

  【从孩子们参与过的游戏出发,通过录像的回放,激活身体和脑海中的激动,为角色的体验反馈与交流作准备,同时也为深入理解作为母鸡这样一个独特的角色而铺垫,让孩子们带着感觉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

  1、默读课文,将你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和不清楚的语句写到笔记本上。

  2、将你读课文的理解和疑惑写在行间空白处。

  3、将你觉得精美的语句或者段落画上横线。

  【读书,并将有效的思考,呈现成文字,才能从散乱的思维灵光中找到进入文本的路径。】

  三、精读课文

  (一)概括课文:一个句子或者一段话皆可。

  1、从你自己的角度,来概括课文,你读到一只怎样的母鸡?

  2、从小鸡的角度,来概括课文,这是一只怎样的母鸡?

  3、从作者老舍的角度,来概括课文,我写了一只怎样的母鸡?

  【在角色体验的基础上,设身处地地多角度走进文本中的人物形象,才能从字里行间读出一个立体的“母鸡”来。】

  (二)朗读课文:专研一个板块,并记下笔记。

  1、可以是你划下的不懂的部分;

  2、也可以是你最欣赏的部分。

  (三)黑板论坛:说出心中的疑惑,展示思维的成果。

  1、将黑板分为两栏:左手边为问题栏,右手边为展示栏。

  2、采取有奖竟答的方式,共同解决问题,尊重不同的理解。

  3、展示栏的思维成果由当事人作为小老师来与大家交流,并以“答记者问”的形式,深入追问,深度碰撞,引导学生抓住母鸡的行为变化,追问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来感受作为母亲的舍得之间的选择,感悟母爱的厚重。

  (四)朗读课文:融入感情。

  1、选择你喜欢的段落,带着你的理解,读出有声音的文字。

  2、声音能够传递信息,不同的表达有着不一样的含义,你从他/她的朗读中,听出了什么“话外音”?

  (五)默读课文:老舍对母鸡的爱?恨?

  1、先写恨,哪些是恨的体现?

  2、后写爱,哪些是爱的体现?

  3、先写恨,后写爱,为什么?

  【体会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

  四、课堂作业

  仔细回忆一下,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小动物身上,有令你感动的母性的行为和力量,用表格的方式作笔记。

  母鸡

  作者:老舍

  我一向讨厌母鸡。不知怎样受了一点惊恐,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嘎嘎到前院,没完没了,而并没有什么理由,讨厌!有的时候,它不这样乱叫,可是细声细气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颤颤巍巍的,顺着墙根,或沿着田坝,那么扯长了声如怨如诉,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了个小疙瘩来。

  它永远不反抗公鸡。可是,有时候却欺侮那最忠厚的鸭子。更可恶的是,遇到另一只母鸡的时候,它会下毒手,乘其不备,狠狠地咬一口,咬下一撮儿毛来。

  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成绩,就是聋子也会被吵得受不了。

  可是,现在我改变了心思,我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鸡。

  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一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听,挺着身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发现了一点可吃的东西,它就咕咕地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叫它的儿女吃。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削瘦了许多。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

  它教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教许多许多次。它还半蹲着—一我想这是相当劳累的——叫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温暖。它若伏在地上,鸡雏们有的便爬到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

  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使任何贪睡的人也得起来看看,是不是有了黄鼠狼。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3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10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作者笔下母鸡的特点,感受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尊敬的情感经历,感受母鸡伟大的母爱。

  4。学*作者真实具体的描写,品味本文语言文字的生动性。

  5。了解先贬后褒的这种情感表达方式。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笔下母鸡的特点,感受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尊敬的情感经历,感受母鸡伟大的母爱。学*作者真实具体的描写,品味老舍语言文字的生动、幽默。

  教学准备:

  布置预*作业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见闻,导入新课。

  1。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母鸡的见闻。

  2。导入新课:

  那么,老舍眼里的母鸡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老舍先生的另外一篇文章《母鸡》。

  设计意图:由学生的生活导入,给学生以亲切自然之感,很自然的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通过小组学*的方式,验收预*作业。

  2。全班交流自学成果与遗留问题。

  3。教师出示整理的本课生字词和易读错的词语。

  4。检查词语能否读正确。3号同学读词语。

  5。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通顺。

  6。检查课文朗读情况。4号同学在小组读课文。

  设计意图:本环节意在通过小组学*的主要形式验收学生的认读情况,小组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的积极性,使每个同学都能在团队中负责,都有任务,锻炼、培养了每个学生的能力。

  三、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概括大意。

  1。默读课文,想想母鸡在作者心中是一种怎样的印象?作者对母鸡的态度前后为什么发生了变化?再用自己的话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2。全班交流,理清文章脉络。

  讨厌母鸡(1—3)

  喜欢母鸡(4—10)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理清文章脉络的基础上,可以整体有序的理解文本。概括文章大意,培养学生概括文章的能力。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母鸡》这篇课文,了解了老舍先生对母鸡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这节课让我们继续来观察母鸡。

  二、细读课文,品味文本。

  出示中心话题:

  细读课文,思考作者对母鸡由“讨厌”转为“不敢讨厌”的原因是什么?在文中找一找,画一画,在旁边做好批注,再和小组同学议一议。

  1。自学,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以一个问题,统领全课。课堂上,教师把宝贵的时间还给了学生,促进了学生的阅读、探究、感悟。学生在思考和感悟文章的过程中,品词析句,感情朗读,深刻领悟到了母鸡伟大的母爱。

  三、读写结合,学*作者的写作特点。

  1。了解先贬后褒的这种情感表达方式。

  2。老舍先生在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之后,融入自己的感受幽默、轻松、亲切的表达出来,找出有关词句读一读。

  3。结合自己的生活写一篇小练笔。

  设计意图:读写结合,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四、拓展阅读。

  推荐课外阅读《麻雀》《柱子上的母鸡》。

  设计意图:使学生扩大阅读量,开阔眼界,培养阅读兴趣。

  五、作业。

  1。把自己的收获写在小本本上。

  2。抄写课后词句积累。

  【设计理念】

  叶圣陶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叶老十分精辟地阐述了精读与略读的关系。略读课文的教学,应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教师要更加放手,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逐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根据略读课文的教学特点和本组课文的选编意图,以阅读方法的训练、表达方法的*得为主,在阅读方法的训练中渗透人文精神,并以阅读方法的深化为延伸点,组织课后拓展性阅读。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感受母鸡作为一个母亲的形象,体会母爱的伟大。

  3、比较《母鸡》和《猫》在写法上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感受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尊敬的情感经历,感受母鸡伟大的母爱。

  【课前准备】

  制作PPT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播放母鸡叫声,引入课题。

  2、通过《猫》引发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响亮地读课题。

  二、明确要求,检查预*

  1、检查生字词与难读的词语的读音,了解预*情况。

  (出示词语)

  反抗欺侮成绩凄惨慈爱辛苦如怨如诉

  疙瘩可恶鸡雏一撮儿毛

  2、默读阅读提示,明晰学*任务。

  ⑴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是一只怎样的母鸡?

  ⑵比较一下,《母鸡》和《猫》两篇文章在写法上各有哪些特点?

  【设计意图】阅读提示是引导学生开展阅读实践活动的主导,从提示入手,让学生带着任务进行略读课的学*,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学*效率。

  三、初读感知,了解感情

  1、自由读课文,找出作者直接描写对母鸡情感变化的句子,用“——”画出。

  师相机板书:一向讨厌不敢再讨厌

  2、读这两个句子,注意带点的词,辨析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

  3、质疑:读了这两句话,你有什么要问的吗?(打上小问号)(预设:老舍先生为什么讨厌母鸡?他后来为什么又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4、快速浏览,理清条理

  课文的哪些段落写了老舍先生讨厌母鸡?(1——3自然段)哪些段落写他不敢再讨厌母鸡(4——10自然段),把课文分成两个部分。

  【设计意图】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通过质疑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去读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的主动性。同时,本篇文章在情感表达上的一个特点就是先抑后扬,这两个句子是课文板块划分的线索,抓住了这样的关键句,提纲携领,建构出简约的教学框架。

  5、学法迁移,小组自由选择内容,研读课文

  出示阅读提示,要求小组选择感兴趣的板块学*。

  ○(选择第一部分)自主读书,找找作者讨厌母鸡原因,在小组中交流。

  ○(选择第二部分)自主读书,想想作者为什么不敢再讨厌母鸡了,在小组中交流让你感动的语句。

  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运用上学*方法,进行小组学*。

  【设计意图】:略读课文是学生独立阅读的实践机会,个体自读和合作交流是略读课文学*的重要方式。明确的学*任务是对学生进行略读能力的训练的关键。

  四、小组交流,品评长短,体会感情

  (一)小组反馈——品读母鸡令人讨厌之处

  1、把母鸡的罪状一一列举出来,以“这是一只()的母鸡。”的句式。

  罪状一:这是一只叫声讨厌的母鸡。

  老舍先生用了哪些词来形容母鸡的叫声?引导重点理解“如怨如诉”,感受母鸡“无病**”的形象。

  这是运用了什么样的方法?(板书:拟人),

  这一组描写动物的文章都用上了这样的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罪状二:这是一只欺软怕硬的母鸡。

  它欺谁?怕谁?

  罪状三:这是一只爱炫耀的母鸡。

  它是怎么炫耀的?能通过读把这只爱炫耀的母鸡展现在我们眼前吗?

  2、小结写法:这一部分作者先说——齐读第一句,再用具体事例写出讨厌的原因,(板书)这种围绕中心句的写法,就叫——总分式写法,你在哪篇课文中也见识过这种写法?

  【设计意图】本组四篇课文都是描写动物的文章,在写作特点上都涉及拟人化的写法,所以在“讨厌”板块的设计中,以学生的自学为主,老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勾联前三篇文章学*的内容,结合本篇课文,在写作方法上相似之处给予提示,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加深对本组文章表达方法的领会。

  (二)小组反馈——品读母鸡令人尊敬之处。

  1、出示“这是一只()的母鸡。”

  2、课件出示第9自然段,找出第二部分的中心句。

  3、学生交流反馈有体会的句子。

  a:第5自然段:抓住“挺着脖儿、歪着头、挺着身儿”这几个动作的词来体会“负责”。

  b:第6自然段吃食的情景,将鸡雏和母鸡进行对比,体会慈爱。

  c:与抢食的大鸡作斗争,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体会母鸡的勇敢。

  d:从夜间啼叫体会母鸡的负责辛苦。这是一位为了自己的孩子日夜操劳的鸡母亲。

  理解词义:这里再一次具体地描写了母鸡的叫声,这是怎样的叫声?联系上下文想想这里的“顶”是什么意思?

  想象画面:透过这两个“顶”字,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黄鼠狼来了,鸡妈妈顶尖锐、顶凄惨地叫些什么?黄鼠狼朝小鸡们扑来啦,鸡妈妈又会怎样?)

  回旋引读:孩子们,是什么让母鸡这样无怨无悔,不辞辛劳地为孩子们付出呢?是啊,这都是出自她对孩子们深深的爱呀!(板书:母爱)难怪老舍先生赞叹道:“它伟大,因为它是——。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此时此刻,你感受到作者对母鸡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情感呢?

  这样的母亲让人感动,所以作者说——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这样的母亲让人尊敬,所以作者说——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4、(出示麻雀喂食图)请学生用上围绕中心句展开描写的方法,把从图上看到的、自己想到的写下来。

  学生写,巡视指导,指名说,评议。

  深情地读一读课文的第9自然段。

  【设计意图】本板块教学中,对于母鸡夜间啼叫的段落,教师采用精读课的精教细讲,在这里设计这个精讲的环节,可以为学生阅读能力的迁移提供保证。而对于板块中的其它段落,则是采用组织学生集体交流,教师适当地引导并对难点进行适当点拨解疑的方式。这样的教学,充分体现了略读教学追求的“精略相辅,略中有精,教略而学不略”。在最后,教师抓住文章围绕中心句,展开具体描写这一写作特点,设计了写话练*,运用写法,感受母爱,练笔和激情,一举两得。

  五、总结写法,比较异同

  1、辨析《猫》和《母鸡》在情感表达上的不同点。

  2、那么除了情感表达方面,这两篇文章在表现小动物的特点时还用上了哪些方法?(围绕中心句、用具体事例、拟人手法)

  【设计意图】略读课文作为精读课文的延伸,我们在设计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从“异同”入手,不但要注重学法上的迁移、运用,同时也要注重新旧知识的比较、联系。本组中的《猫》与《母鸡》同是老舍先生的文章,并且所涉及的题材、写作方法基本相似,具有可比性。难得可贵的是,两篇文章的情感表达方法截然不同,所以要引导学生从内容、结构、语言、情感等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比较阅读,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六、推荐阅读:

  许多作家描写动物的佳作也都各具特色,值得我们去阅读,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其中一篇《麻雀》,这也是一篇表现母爱的文章,回家仔细读读,想想它与《母鸡》这篇文章有何不同,相信你读完之后,对于如何写动物,如何表达情感会有更多的收获。请小组长将文章分发给大家。(出示作业:阅读《麻雀》)

  【设计意图】用叶圣陶先生的话来说,教材永远只是一个例子。要想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单靠课堂文本显然是不够的,必须以教材为拓展点,内引外联,进行恰当地拓展。《麻雀》与《母鸡》的共同点是赞美了母爱的伟大,不同点是由于作者是外国的作家,所以在语言、表达方法上各有千秋。这样的拓展延伸,丰富学生的阅读实践,对阅读能力的提高有所利益。

  【学*目标】

  1、自主认识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作者笔下母鸡的特点,感受母爱的伟大。

  3、比较《母鸡》与《猫》在写法上的异同点。

  【学*重、难点】

  感受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尊敬的情感经历,感受母鸡伟大的母爱。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这个单元的主题是作家笔下的动物,我们认识了高傲的白鹅有海军上将派头的白公鹅,能说说在老舍先生笔下的那只猫有什么特点吗?

  (古怪、可爱)

  猫既古怪,又可爱,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那么,老舍眼里的母鸡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老舍先生的另外一篇文章《母鸡》。

  2、齐读课题。

  3、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请自由读阅读提示,看看提示中,给我们提出了怎样的学*要求:

  出示要求:

  ⑴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是一只怎样的母鸡?

  ⑵比较一下,《母鸡》和《猫》两篇文章在写法上各有哪些特点?

  二、检查预*

  同学们在家里已经认真的预*了这篇课文,读课文以前,先读读这几个词语,看看你们是否通过预*已经认识了他们。

  出示词语:

  反抗欺侮成绩凄惨慈爱辛苦如怨如诉

  齐读,抽读。

  三、初识母鸡特点

  1、词语会读了,相信课文也能读好,今天,我们同样采取个人读加齐读的方式,请1小组读1~6自然段,全班齐读7~10自然段,要求做到读正确、读流利。

  (简单评价)

  2、快速、自由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是怎样的。

  (学生读书,然后交流初步感受。)

  预设:

  ⑴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是让人讨厌的。

  ⑵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是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

  ⑶老舍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板书:

  一向讨厌

  不敢再讨厌

  3、作者从开始讨厌母鸡,到后来的认为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不敢再讨厌母鸡,经历了一个情感变化的过程,而作者的情感变化是文章的线索,从讨厌到不讨厌,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文章哪些自然段写了作者讨厌母鸡,哪些自然段写了作者不讨厌母鸡?

  四、自读自悟,感受母鸡特点

  1、老舍先生写笔下的母鸡让人讨厌,是通过几件具体事例写的?

  在1~3自然段中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段,读一读,用恰当的词语概括一下,这是一只怎样的母鸡。

  课件出示:

  这是一只()的母鸡。

  学生读课文,概括母鸡让人讨厌的几方面:

  叫声讨厌、欺软怕硬、炫耀自己。

  2、叫声讨厌、欺软怕硬、爱炫耀自己,所以作者一向讨厌母鸡,后来,作者为什么不敢再讨厌他了呢?文中有一个自然段明确地告诉了我们原因,你找到了吗?

  课件出示:

  第9自然段

  齐读第9自然段。

  3、老舍先生说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伟大,请同学们默读课文4~10自然段,看看哪些词、句写出了母鸡的这些特点,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就勾画,批注在旁边,母鸡的特点可以是书上的词语,也可以是自己读后的感受。

  课件出示:

  这是一只()的母鸡。

  预设:

  ⑴警戒、预备作战、警告

  ⑵鸡雏的肚子像装了汤圆,自己却消瘦许多

  ⑶别的鸡来抢食大公鸡也怕它三分。

  ⑷教鸡雏,一天不知教多少次、半蹲、一声不哼

  ⑸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

  (负责、慈爱、勇敢、辛苦、伟大、无私、无所畏惧、日夜操劳、无怨无悔、默默奉献、不辞辛苦)

  3、这只母鸡如此爱自己的孩子,如此不辞辛劳地为孩子们无悔付出,真让我们感动,让我们赞叹母爱的伟大,让我们带着对鸡妈妈的敬佩和喜爱,带着你对母爱点点滴滴的感受,再读9自然段。

  4、正因为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正因为母爱的伟大,所以老舍先生的情感才从一向讨厌母鸡变为不敢再讨厌母鸡了,此时此刻,你感受到作者对母鸡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感情呢?

  (喜欢、敬佩、赞赏)

  是呀,此时,作者对母鸡已经不是简单的喜欢,而是对母爱的一种纯洁、神圣的尊敬了。

  5、齐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感受。

  五、比较《猫》和《母鸡》的异同

  回顾学过的《猫》这篇课文,和今天学*的《母鸡》这篇课文都是老舍先生的作品,而且都是写小动物的,它们在情感表达方面有什么特点呢?

  在情感的表达上,都是对小动物的喜爱,《猫》通篇都在写猫的可爱,无论是猫的古怪,还是猫的淘气,从始至终都是一种喜爱之情;而《母鸡》则写了由讨厌到不敢讨厌的情感变化,用前后的强烈对比,加深了对母爱的赞颂。

  对了,除了情感表达方面,两篇文章在写法上还各有哪些特点呢?

  两篇文章的结构都非常清晰。《猫》写了猫的性格古怪和淘气可爱,由两部分构成,并以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为过渡句,将两部分内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母鸡》可以明显分为母鸡孵鸡雏以前和孵出鸡雏以后两部分,以过渡段使文章浑然一体。

  在叙述动物的特点时,作者善于用总分段式。如写猫,先写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再具体写它的表现。写母鸡时,先写我一向讨厌母鸡,再写它令人生厌的三个方面。

  表现小动物特点时,用事实说话,通过对点滴小事的具体生动的描写,使笔下的动物呼之欲出。

  在语言的运用上,是老舍先生一贯的朴实的生活化的语言风格。在《母鸡》中,运用的几乎都是群众口语,有着浓郁的京味,读这些文字时,使人感觉不是在读,而是在听街坊邻居说,是那样的生动鲜明而又通俗易懂。

  (以上特点,由学生比较、归纳,顺学而导,不必强求答完整。)

  六、总结谈话

  本单元中,作家们妙笔生花,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不同作家笔下的白鹅富有生趣,同一作家笔下的猫和母鸡各有特点,作家们对动物的爱饱含在字里行间中,让我们也像他们那样,带着喜欢的情感,去观察身边的小动物,具体写出小动物的特点,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板书设计】

  16、母鸡

  一向讨厌:叫、欺软怕硬、炫耀

  不敢再讨厌:负责、慈爱、勇敢、辛苦

  教学目标:

  1、自主积累词语若干个。

  2、能正确朗读全文,边读边思,了解作者从讨厌母鸡到不敢再讨厌的原因。

  3、从课文中母鸡动作的描写,体会母鸡爱护小鸡雏的那种伟大的母爱。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感受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的情感经历,体会母爱的伟大。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能说说带有“鸡”的成语吗?板书:鸡

  出示带鸡的成语让学生读读。

  2、自古以来,鸡就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就连语言大师老舍对鸡也情有独钟,这节课我们就去老舍爷爷家作客,看看老舍爷爷对他家的母鸡是怎样的态度?揭题二、检查预*。

  1、检查词语。

  关注儿化词

  三、初读课文,体会情感。

  1、快速浏览,用直线划出作者对母鸡前后不同态度的句子。

  2、交流:板书:一向讨厌

  不敢再讨厌

  课件出示我一向讨厌母鸡。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齐读

  读着这两句话,你有什么疑问?

  三、再读课文,品评母鸡之长短,体会作者之喜恶。

  (一)、品读母鸡让人讨厌之处。

  1、为什么呢?我们去找找原因。我们先走进作者讨厌母鸡的1―3节。

  (1)自由读读第一自然段,读出你对母鸡的讨厌。

  出示:“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嘎嘎到前院,没完没了,而并没有什么理由,讨厌!有的时候,它不这样乱叫,可是细声细气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颤颤巍巍的,顺着墙根,或沿着田坝,那么扯长了声如怨如诉,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了个小疙瘩来。”

  能用用这个句式来说说吗?

  出示:讨厌――你这只()的母鸡!你()。

  (2)默读第2、3自然段,也用这个句式来说一说。

  出示:讨厌――你这只()的母鸡!你()。

  “它永远不反抗公鸡。可是,有时候却欺侮那最忠厚的鸭子。更可恶的是,遇到另一只母鸡的时候,它会下毒手,乘其不备,狠狠地咬一口,咬下一撮儿毛来。”

  (欺软怕硬、暗箭伤人、凶狠)

  “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成绩,就是聋子也会被吵得受不了。”

  骄傲自大爱炫耀居功自傲。

  男女同学比赛读,

  (二)、品读母鸡让人尊敬之处。

  1、既然老舍这么讨厌母鸡,可后来为什么说“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呢?默读4――10自然段

  找找原因?交流

  2、读读课文5――8自然段,画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圈出让你感触最深的词语,并读读体会体会。

  3、交流:

  a“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一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儿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1)是呀,多负责啊!

  引读

  瞧,一只鸟儿飞过,――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儿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看,一只狗从院子里跑过――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儿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听,墙角发出一阵沙沙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儿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b“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

  (1)想象一下,当时是怎样激烈的画面?母鸡带着小鸡正津津有味地吃着米粒,忽然来了一只大鸡来抢食,母鸡(。)

  (2)对比体会:同学们,还记得一开始母鸡遇到公鸡时的样子吗?“它永远不反抗公鸡。”而这里却说“连大公鸡都要怕它三分。从不反抗到现在大义凛然的鸡妈妈,是什么让它变得这么勇敢,这么奋不顾身呢?

  c它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不知教多少次。它还半蹲着让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儿温暖。它若伏在地上,鸡雏们有的便爬到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

  (1)、“教多少次”,那你们猜猜看,母鸡一天要教多少次呢?

  出示:据专家研究,母鸡要教会小鸡一个简单的动作,比如“啄”,它一天必须至少重复7次,而且至少得重复70天,7×70=490次,“啄食”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母鸡就得教490次,小鸡才能真正学会。

  读着这段文字,你想说什么?

  (2)抓住“半蹲着”,透过“半蹲着”你看到了什么?

  (3)“一声不哼”,采访母鸡,你为什么一声不哼?

  (4)指导朗读。

  4、齐读第9自然段。

  5、对这样一位母亲,一位英雄,我们还讨厌吗?所以作者说: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此时此刻,作者对母鸡是怎样的情感?

  五、拓展文本升华母爱

  1、老舍爷爷在《我的母亲》一文中这样写道: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惯,是母亲传给的。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百位教师吧……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2、出示图片感悟母爱。

  3、自然界中的母爱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细心观察,还有很

  多很多,课外时留心观察,拿起笔记录下这些感人的细节。

  板书:

  一向讨厌

  16母鸡母爱

  不敢再讨厌

  敬佩

  【学*目标】

  1、认识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母鸡的感情变化。

  3、了解母鸡的母爱


《过秦论》教学设计通用10篇(扩展8)

——感恩教育教学设计通用10篇

  班会目标:

  1、让学生了解感恩,即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感恩。

  2、让学生懂得怎样去感恩。

  班会过程:

  一、播放歌曲《感恩的心》,导入班会主题。

  我们每一个人都获得过别人的帮助和支持,应该时刻感谢这些帮助你的人,感谢上天的眷顾。一个人的成长,要感谢父母的恩惠,感谢国家的恩惠,感谢师长的恩惠,感谢大众的恩惠。

  没有父母养育,没有师长教诲,没有国家爱护,没有大众助益,我们何能存于天地之间?所以,感恩不但是美德,感恩还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条件!面对现在日益冷漠的青年一代,加强感恩教育尤为重要。

  二、讨论:自己怎样认识感恩的?

  教师总结:刚才几位同学都说了自己对“感恩”的理解,非常好。老师想,在生活中,我们首先要感恩的是父母,因为他们生养了我们;其次,我们要感恩的是老师,因为他们教育了我们;另外,我们还要感恩朋友和对手,因为他们促进了我们的成长;甚至我们还要感恩自然,因为自然给了我们阳光雨露,蓝天碧树,四季变换。可以这样说,面对生活,我们就要怀着一颗感恩之心。

  三、讨论:

  1、为什么要感恩父母?

  2、为什么要感恩老师?为什么要感恩自然和身边的人?

  学生先自己考虑,然后再进行小组交流。

  四、继续讨论:

  1、怎样感恩父母?

  2、怎样感恩老师?

  3、怎样感恩自然和身边其他的人?

  学生针对以上三个问题进行讨论,而后教师总结。

  教师出示三篇文章:

  (1)宗教是最崇尚感恩的。他们感谢天神,感谢主。当然,我们感谢的,远比他们要多很多。

  感谢父母,他们给予你生命,抚养你**;感谢老师,他们教给你知识,引领你做“大写的人”;感谢朋友,他们让你感受到世界的温暖;感谢对手,他们令你不断进取、努力。

  感谢太阳,它让你获得温暖;感谢江河,它让你拥有清水;感谢大地,它让你有生存空间。

  感恩,是一种心态,一种品质,一种艺术。

  感恩是乐观。感谢困难,感谢挫折,不是乐观么?感谢对手,感谢敌人,不是乐观么?对于我们不甚喜欢的一些人和事物,尽量想到它的正面,想到它对我们的利处,从而去感谢它,不是乐观么?所以,感恩,是一种乐观的心态。

  感恩是礼貌。有人帮助了我们,我们随口说声“谢谢”,可能会给对方心里带来一股暖流。有人为我们付出了许多,我们感谢他,他可能会更加多的帮我们。怀着感恩的心,是有礼貌,是知恩图报。所以,感恩,是一种有礼貌的品质。

  感恩是画笔。学会感恩,生活将变得无比精彩。感恩描绘着生活,将生活中大块

  的写意,挥洒得酣畅淋漓;将生活中清淡的山水,点缀得清秀飘逸;将生活中细

  致的工笔,描绘得细腻精美。所以,感恩,是一种多样的艺术

  (2)常说:“三有三为。”

  心中有祖国,为祖国做件事。不是为了回报、感谢伟大的祖国么?

  心中有集体,为集体做件事,不是为了回报、感谢温暖的集体么?

  心中有他人,为他人做件事。不是为了回报、感谢生活中的每个人么???

  有人说,忘记感恩是人的天性。当我们偶然来到这个世界上,什么都还没来得及做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开始享受前人带给我们物质和精神上的一切成果了。这就提醒着我们每一个人,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常怀感恩之心,我们便会更加感激和怀想那些有恩于我们却不言回报的每一个人。常怀感恩之心,便会以给予别人更多的帮助和鼓励为的快乐,便能对落难或者绝处求生的人们爱心融融地伸出援助之手,而且不求回报。常怀感恩之心,对别人对环境就会少一分挑剔,而多一分欣赏。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学会珍惜你的幸福,学会感谢你身边的一切,因为珍惜才会拥有,感恩才能天长地久

  感恩,是我们生活中永恒的话题。学会感恩,学会热爱生活。我们将会感受到更多快乐。

  (3)学会感恩,应该是对待他人的一种积极态度;学会感恩,本质上就是对他人给予自己的好处,做出回应,做出回报,而不是漠视,而不是淡然处之;学会感恩,是用放大镜去看别人的优点;学会感恩,是温暖的阳光,照到哪里哪里亮;学会感恩,是感情的黏合剂。只有学会感恩,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和谐;只有学会感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能向良好的方向发展!

  五、感恩小故事

  1、六旬老父子:20xx年2月,湖北60岁的农民父亲胡介甫将自己的肾脏移植给了患“尿毒症”的儿子,固执的父亲不容拒绝地告诉儿子胡立新:“没什么比你的命更重要?我宁可自己没命,也不能看着你死!

  2、《挨杖伤老》:汉朝时,大梁有个叫韩伯愈的人,他的母亲对他管教很严格,稍微有点过失,就举杖挥打。无论母亲打多重,他都没有怨言不掉眼泪。

  可是,有一天伯愈在挨打时,竟然哭得很伤心。母亲觉得奇怪,问道:“往常打你时,你都能接受,今天为什么哭泣?”伯愈回答道:“往常打我时我觉得疼痛,知道母亲还有力气,身体健康,但是今天感觉不到疼痛,知道母亲身体不如以前,体力微弱。所以伤心禁不住流下了泪水。并不是疼痛不能忍受。”

  3、孝顺儿母:20xx年9月底,在深圳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的田世国得知母亲刘玉环患尿毒症后,偷偷跑到上海中山医院作了血样检查;配型成功后,瞒着母亲,毅然将自己的一个肾脏移植给她。

  六、结束语:

  做老师的有两个希望,一是希望你们做好人,二是希望你们学*好。有人把人才分为四类:有德有才,有德无才,有才无德,无德无才。我相信我们的同学都是人才,因此希望你们做有德有才的人,不要成为有才无德的人。要成为有德有才的人,就必须养成良好的*惯,做文明的学生。父母养育你们,老师栽培你们,虽然这些是父母与老师应该做的,但大家应该怀揣一颗感恩的心,用心去体会父母、老师对你的好和爱。学会感恩,你才会去帮助应该帮助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

  总之,希望同学们: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学会感恩。

  一、活动目的:

  1、让学生了解父母之爱,感受父母之情,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大,即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感恩父母。

  2、让学生学会如何去理解父母、尊敬父母、体谅关心父母,与父母X相处,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以实际行动来回报父母。

  二、活动准备:

  1、准备班会相关资料,搜集相关的文章、小品、电视纪录片、歌曲,自制录像片、课件,主持人准备串联词。

  2、学生利用双休日观察了解父母在一天之中都做了哪些事情。

  3、开展“爸爸、妈妈给孩子一封信”活动。

  4、邀请部分学生家长参加班会。

  三、活动开始:

  (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班会正式开始前轻声播放音乐《母亲》,两主持人在音乐声中入场。)

  X: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雨中的花雨伞有人给你打。

  乙:你爱吃的三鲜馅有人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

  X:这个人就是娘呀!

  乙:这个人就是妈。

  X:这个人给予了我生命,给我一个家。

  乙:不管你走多远,

  X:无论你在干啥。

  乙:为什么到啥时候也离不开咱的妈?

  X:那是因为自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

  乙:父母为我们付出了无私的爱!

  X:所以我们要感恩父母双亲。

  合:我宣布沈阳大学新民师范附属小学二年二班“感恩父母”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感受亲恩,体会亲情

  a:初步感受,了解亲情

  (1)真实故事《地震中的母亲》

  X:在生活中,父亲永远给我们挡风雨,

  乙:母亲永远牵着我们的手;

  X:父母的爱是寒冬里的一把火,

  乙:父母的爱是黑暗里的一束光明,

  合:父母的爱是危急时刻撑起我们生命的一片晴空!

  X:请大家听一个真实的故事—————《地震中的母亲》(多媒体画面辅助)。

  (2)听后随感,畅所欲言

  X:听了这个故事,同学们有哪些感受呢?

  乙:同学们,这是人世间最崇高的、最圣洁的、最勇敢的母爱,我们面对这样伟大而又无私的爱,内心当中充满了对这位母亲的爱,那么就让我们全体起立,用队礼表达我们对这位母亲的敬意吧!

  (学生自由发言重点让学生感受到母爱的伟大)

  b:深入感知,感悟亲情

  (1)情景再现,触动情感。

  X:在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很多和地震中的母亲一样的父母,

  乙:新民市梁山镇就有这样一户人家,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家庭。

  请看纪录片《我的父亲、母亲》。

  (2)联系自我谈体会。(教师引导,深入体会)

  师:短片看完了,谁能说说这是个怎样的家庭?

  师:父母是怎么做的?从这些可以看出父母是怎样的人?

  师:孩子又是怎么做的?从这些可以看出孩子是怎样的人呢?

  师:此时此刻,如果让你对片中人物说一句话,你最想说什么?

  乙:这只是一个普通家庭的父母,我们的父母其实也和他们一样,默默的为我们付出。

  X: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父母为我们做过许多事,为我们付出很多。

  乙:那谁能谈谈你的父母让你最感动的一件事是什么事吗?你又为父母做过什么事呢?

  (采撷生活中美丽感人的生活细节,同学们讲述自己的亲情故事,去感悟亲情。)

  (三)辨别是非,自我反思

  X:同学们,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样的,父母对子女总是毫无私心、无怨无悔地付出,绝大多数孩子也能体谅父母、感恩父母、回报父母,

  乙:可是也有一些孩子,不懂事、不明事理,他们做事让父母很无奈、很伤心。

  X:请大家看屏幕,看一看以下同学的做法对吗?如果不对,你认为应该怎样做?

  乙:大家很有辨别能力,我想以后这些事再也不会发生在我们身上。

  (四)亲子互动,体会亲恩

  X:现在我们想请一位同学和他的家长一起来回答下面这些问题(找一对父子或者母子)XXX同学,请你回答关于父母的问题,叔叔(阿姨),请您回答关于孩子的问题,好吗?(屏幕显示问题)

  1、父母(孩子)的生日是哪一天,你是怎样给父母(孩子)过生日的?

  2、知道父母(孩子)最爱吃什么呢?

  3、知道父亲节、母亲节是哪一天吗?儿童节是哪一天?

  4、周末你为父母(孩子)做哪些事情?

  乙:看来,父母对孩子的了解总是多过孩子对父母的了解,父母给孩子的爱总是多过孩子给父母的爱,

  X:同学们,看来我们对父母的关心真是太少了,请记住这两个日子吧!(主持人以手指示屏幕的显示:父亲节是六月份的第三个星期日,母亲节是五月份的第二个星期日)。

  乙:同学们,母亲节已经过去了,你送给母亲什么礼物?

  (五)学会感恩,及时回报

  X:下面请欣赏小品《母亲节的礼物》,看看他们送给母亲什么礼物?

  乙:同学们,看完小品能告诉大家以后你会怎么做呢?

  X:同学们真的懂事了,那么我想此时此刻,我们的爸爸、妈妈一定也有话想对我们说,请XX家长发言。

  (家长代表发言2名)

  乙:同学们,父母亲说出了内心最真挚的话语,我们还等什么,让我们从座位上走出来,到爸爸、妈妈面前,给他们一个深情的拥抱吧!

  X:道上一声:“爸爸、妈妈,我爱你!”

  (六)情感升华,感恩一切

  乙:同学们,在生活中除了父母还有许许多多关心我们的人。

  X:老师、同学、朋友等等,他们都在我们身边支持我们,鼓励我们!

  乙:无论是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诲,他人的服务,大自然的赐予……人自从有了自己的生命起,便沉浸在恩惠的海洋里。那就让我们感谢一切使你成长的人吧!

  一、课程名称

  感恩主题班会课

  二、授课题目

  珍爱生活,感恩父母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认识到我们应该对生活怀有一颗感激之心,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情感目标:使学生充分体验到爱的存在和感恩的必要性。

  3、行为目标:学会感恩,用实际行动回报家人、社会。

  四、教学重点

  让学生懂得怎样对待我们的生活,珍爱我们现在拥有的生活;并感激我们的父母对我们的无条件付出。

  五、课时

  一节课

  六、教学过程

  一、走进经典,理解“感恩”

  1、欣赏歌曲:《感恩的心》

  主持人:刚才我们共同欣赏了《感恩的心》,有哪位同学可以告诉大家“感恩”是什么意思?

  (学生发言,主持人明确:感恩就是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

  2、说一说与感恩有关的古诗文。

  主持人: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有感恩的优良传统。“恩”的表现形式是丰富多彩的,有自然的惠赐之恩、父母的抚养之恩、祖国的哺育之恩、社会的关怀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老师的教导之恩等。那么请同学们说一说与感恩有关的古诗文。(学生发言,主持人明确: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衔环结草,以德报恩。

  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

  二、真情领悟,分享感恩:

  1、讲故事:

  下面请看这样一个故事,汶川地震中的感人母亲。

  当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的,透过那一堆废墟的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象古人行跪拜礼。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个月大,因为母亲身体庇护着,他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的睡着,他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很温暖。在被子里面有一部手机,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却在这一刻落泪了,手机传递着,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

  主持人:大家从小就喜欢看故事书,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几则小故事,看看动物怎样感恩,朋友之间怎样感恩,萍水相逢的人如何感恩。

  ①羔羊跪乳:小羊说:“妈妈,您对我这样疼爱,我怎样才能报答您的养育之恩呢?”

  羊妈妈说:“我什么也不要你报答,只要你有这片孝心,妈妈就心满意足了。小羊听后,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小羊为了报达母羊的养育之恩,每次吃奶都是跪着的。它知道,是妈妈用奶水喂大它的,跪着吃奶是感激妈妈的哺乳之恩。这便是“羔羊跪乳”。

  ②乌鸦反哺的故事:经过妈妈的精心哺育,小乌鸦渐渐长大,它长得又高又壮,飞翔的速度很快,现在已经长成一只大乌鸦。而乌鸦妈妈渐渐衰老,终于飞不动,整天只能坐在窝里。大乌鸦捕虫的技术非常好,它每次出去找食,总会想到妈妈在鸟窝里,肚子一定很饿。大乌鸦将虫子带回家,让乌鸦妈妈吃饱之后,自己才吃剩下的。附*的鸟类都称赞大乌鸦非常孝顺。

  ③两个好朋友的故事:曾经有两个人在沙漠中行走,他们是很要好的朋友,在途中不知道什么原因,他们吵了一架,其中一个人打了另个人一巴掌,那个人很伤心很伤心,于是他就在沙里写道:“今天我朋友打了我一巴掌。”写完后,他们继续行走。他们来到一块沼泽地里,那个人不小心睬到沼泽里面,另一个人不惜一切,拼了命地去救他,最后那个人得救了。他很高兴很高兴,于是拿了一块石头在上面写道:“今天我朋友救了我一命!”朋友一头雾水,奇怪得问:“为什么我打了你一巴掌,你把它写在沙里。而我救了你一命,你却把它刻在石头上呢?”那个人笑了笑,回答道:“当别人对我有误会,或者有什么对我不好的事,就应该把它记在最容易遗忘,最容易消失不见的地方,由风负责把它抹掉。而当朋友有恩与我,或者对我很好的话,就应该把它记在最不容易消失的地方,尽管风吹雨打也忘不了。”④手术费=一杯牛奶:一个生活贫困的男孩为了积攒学费,挨家挨户地推销商品。傍晚时,他感到疲惫万分,饥饿难挨,而他推销的却很不顺利,以至他有些绝望。这时,他敲开一扇门,希望主人能给他一杯水。开门的是一位美丽的年轻女子,她却给了他一杯浓浓的热牛奶,令男孩感激万分。许多年后,男孩成了一位著名的外科大夫。一位患病的妇女,因为病情严重,当地的大夫都束手无策,便被转到了那位著名的外科大夫所在的医院。外科大夫为妇女做完手术后,惊喜地发现那位妇女正是多年前,在他饥寒交迫时,热情地给过他帮助的年轻女子,当年正是那杯热奶使他又鼓足了信心。结果,当那位妇女正在为昂贵的手术费发愁时,却在她的手术费单上看到一行字:手术费=一杯牛奶。

  2、游戏环节《舍弃》

  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拿出一张纸,在纸上写上“事业、父母、儿女、朋友、妻子/丈夫、自己”,现在你们思考,将这6个选项在心里排序,依次划去你认为可以先舍弃的,直到最后只留下其中的一项。

  教师(适时引导):请同学们注意,在划的时候,虽然你的右手只是轻轻一划,很简单,但是你一定要想到,一旦你划去了,这样的东西就真的在你生活中消失了。如果你划去的是事业,那么你这一生就会失去生活来源,一生穷困;如果你划去的是朋友,那么你一生剩下的日子里,你的身边就再也没有朋友的呵护和关心,再也听不到他们的笑声??

  教师:在课堂上做简单的统计,最后将父母保留下来的有几位同学,根据结果,可以说父母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但是这个游戏的过程中,我给大家十分钟的时间,很多同学没能完成,都在苦苦思索,进行着心理斗争:“到底先舍弃谁?”但是,大家想想,如果换成父母的话,在选择时,他们思索的时间又会有多少呢?

  三、升华感情,传递感恩:

  班主任寄语:学会“感恩”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中顶撞家长、怨恨家长甚至逃避家庭的现象屡见不鲜;一些学生对老师的帮助、教育很不耐烦,情绪对立的现象时有发生;在我们周围也有一些人,怨天尤人,颓废消极,对社会、对人生充满抱怨,总觉得人生不如意,命运太不公*。为此,我觉得有必要对我们的同学进行“学会感恩”的教育。

  毋庸讳言,当今社会,确有许多被物欲所左右的人变得心浮气燥,他们任由精神的家园荒废,不再自信,不再宽容,不再奉献,不再有爱,他们甚至不会感恩,不会感动。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在可预见的将来,这些丑陋的东西也许都不可能被彻底消灭。而同样是面对这些丑陋的现象,不同的人,却拥有完全不同的人生态度。当一个人总认为世道对他不公时,总是自视过高时,他的心态不可能*和。只有自信、坚毅、博爱、宽容、豁达的人,才会享受到生活的幸福。古今中外像贝多芬、甘地、***、海伦·凯勒、玛丽·居里、泰戈尔、曼德拉、焦裕禄等等,他们都对生命进行了最好的诠释,那就是:人不能没有一种对某种不可摧毁的东西的持久信念而生活。

  如今,有些地方已经把“学会感恩”写进了《中学生守则》,成了中学生必须要遵守的行为规范。我们应该感激的东西确实很多:我们应该感激生我养我的父母,没有他们,我们不可能来到人世更不可能长大**;我们应该感激我们的国家,为我们提供了如此安定的生存空间;我们应该感激社会,为我们提供了衣食无忧的生活环境;我们应该感激学校,让我们愉快而充实地学*;我们应该感激家人;为我们营造了温馨的家庭港湾;我们应该感激朋友,为我们送来了真诚的友谊;我们应该感激老师,教给我们知识,提高了我们的修养,甚至我们还要感激苦难逆境,是它们教会我们坚强。

  感恩的心态是一种健康的心态,会使人的身心更好地适应社会、适应自然。感恩的举动所能带来的连锁反应,会感染改变我们周围的每一个人。古人说得好:“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不一定非得是那种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个内心独白,是一片肺腑之言,是一份铭心之谢,是一种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感动并能享受这一感动的思想境界。学会“感恩”,就会懂得尊重他人,发现自我价值;懂得感恩,就少了歧视,就会以*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生命,重新看待我们身边的每个人,尊重每一份*凡普通的劳动,也更加尊重自己。

  愿我们大家人人都学会感恩。

  活动目标:

  1、感受三拍子的旋律,并用相应的语调跟随音乐朗诵歌词。表现乐曲优美宁静的风格。

  2、创编柔美、舒展的动作随音乐表演。

  3、认真观看同伴的创编动作,积极参与表演活动。

  活动准备:

  1、幼儿熟悉歌词内容。

  2、背景图一幅。

  活动过程:

  一、在《小鸽子》的乐曲伴奏下,自由动作进入教师。

  二、复*歌曲《咏柳》。

  1、继续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与诗意。

  2、随音乐轻生吟鸣,并即兴动作。

  三、出示背景图。

  幼儿边听音乐《小白船》,边看图,想象音乐好像说的是什么:

  四、体验乐曲情绪。

  1、用和音乐一样优美、安静的声音,随音乐念歌词。

  2、用按三拍子节奏的摇晃动作,体验乐曲的情绪;

  3、随音乐即兴舞蹈。

  4、请动作较好的幼儿领跳,集体跟随乐曲舞蹈。

  5、一半幼儿随音乐轻轻跟唱,另一半幼儿随音乐跳舞。

  6、相互交换联系内容。

  五、复*歌曲《青蛙和蛤蟆》。边唱边手指表演、看指挥分角色唱

  一、课程名称

  感恩主题班会课

  二、授课题目

  珍爱生活,感恩父母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认识到我们应该对生活怀有一颗感激之心,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情感目标:使学生充分体验到爱的存在和感恩的必要性。

  3、行为目标:学会感恩,用实际行动回报家人、社会。

  四、教学重点

  让学生懂得怎样对待我们的生活,珍爱我们现在拥有的生活;并感激我们的父母对我们的无条件付出。

  五、课时

  一节课

  六、教学过程

  一、走进经典,理解“感恩”

  1、欣赏歌曲:《感恩的心》

  主持人:刚才我们共同欣赏了《感恩的心》,有哪位同学可以告诉大家“感恩”是什么意思?

  (学生发言,主持人明确:感恩就是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

  2、说一说与感恩有关的古诗文。

  主持人: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有感恩的优良传统。“恩”的表现形式是丰富多彩的,有自然的惠赐之恩、父母的抚养之恩、祖国的哺育之恩、社会的关怀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老师的教导之恩等。那么请同学们说一说与感恩有关的古诗文。(学生发言,主持人明确: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衔环结草,以德报恩。

  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

  二、真情领悟,分享感恩:

  1、讲故事:

  下面请看这样一个故事,汶川地震中的感人母亲。

  当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的,透过那一堆废墟的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象古人行跪拜礼。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个月大,因为母亲身体庇护着,他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的睡着,他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很温暖。在被子里面有一部手机,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却在这一刻落泪了,手机传递着,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

  主持人:大家从小就喜欢看故事书,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几则小故事,看看动物怎样感恩,朋友之间怎样感恩,萍水相逢的人如何感恩。

  ①羔羊跪乳:小羊说:“妈妈,您对我这样疼爱,我怎样才能报答您的养育之恩呢?”

  羊妈妈说:“我什么也不要你报答,只要你有这片孝心,妈妈就心满意足了。小羊听后,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小羊为了报达母羊的养育之恩,每次吃奶都是跪着的。它知道,是妈妈用奶水喂大它的,跪着吃奶是感激妈妈的哺乳之恩。这便是“羔羊跪乳”。

  ②乌鸦反哺的故事:经过妈妈的精心哺育,小乌鸦渐渐长大,它长得又高又壮,飞翔的速度很快,现在已经长成一只大乌鸦。而乌鸦妈妈渐渐衰老,终于飞不动,整天只能坐在窝里。大乌鸦捕虫的技术非常好,它每次出去找食,总会想到妈妈在鸟窝里,肚子一定很饿。大乌鸦将虫子带回家,让乌鸦妈妈吃饱之后,自己才吃剩下的。附*的鸟类都称赞大乌鸦非常孝顺。

  ③两个好朋友的故事:曾经有两个人在沙漠中行走,他们是很要好的朋友,在途中不知道什么原因,他们吵了一架,其中一个人打了另个人一巴掌,那个人很伤心很伤心,于是他就在沙里写道:“今天我朋友打了我一巴掌。”写完后,他们继续行走。他们来到一块沼泽地里,那个人不小心睬到沼泽里面,另一个人不惜一切,拼了命地去救他,最后那个人得救了。他很高兴很高兴,于是拿了一块石头在上面写道:“今天我朋友救了我一命!”朋友一头雾水,奇怪得问:“为什么我打了你一巴掌,你把它写在沙里。而我救了你一命,你却把它刻在石头上呢?”那个人笑了笑,回答道:“当别人对我有误会,或者有什么对我不好的事,就应该把它记在最容易遗忘,最容易消失不见的地方,由风负责把它抹掉。而当朋友有恩与我,或者对我很好的话,就应该把它记在最不容易消失的地方,尽管风吹雨打也忘不了。”④手术费=一杯牛奶:一个生活贫困的男孩为了积攒学费,挨家挨户地推销商品。傍晚时,他感到疲惫万分,饥饿难挨,而他推销的却很不顺利,以至他有些绝望。这时,他敲开一扇门,希望主人能给他一杯水。开门的是一位美丽的年轻女子,她却给了他一杯浓浓的热牛奶,令男孩感激万分。许多年后,男孩成了一位著名的外科大夫。一位患病的妇女,因为病情严重,当地的大夫都束手无策,便被转到了那位著名的外科大夫所在的医院。外科大夫为妇女做完手术后,惊喜地发现那位妇女正是多年前,在他饥寒交迫时,热情地给过他帮助的年轻女子,当年正是那杯热奶使他又鼓足了信心。结果,当那位妇女正在为昂贵的手术费发愁时,却在她的手术费单上看到一行字:手术费=一杯牛奶。

  2、游戏环节《舍弃》

  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拿出一张纸,在纸上写上“事业、父母、儿女、朋友、妻子/丈夫、自己”,现在你们思考,将这6个选项在心里排序,依次划去你认为可以先舍弃的,直到最后只留下其中的一项。

  教师(适时引导):请同学们注意,在划的时候,虽然你的右手只是轻轻一划,很简单,但是你一定要想到,一旦你划去了,这样的东西就真的在你生活中消失了。如果你划去的是事业,那么你这一生就会失去生活来源,一生穷困;如果你划去的是朋友,那么你一生剩下的日子里,你的身边就再也没有朋友的呵护和关心,再也听不到他们的笑声??

  教师:在课堂上做简单的统计,最后将父母保留下来的有几位同学,根据结果,可以说父母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但是这个游戏的过程中,我给大家十分钟的时间,很多同学没能完成,都在苦苦思索,进行着心理斗争:“到底先舍弃谁?”但是,大家想想,如果换成父母的话,在选择时,他们思索的时间又会有多少呢?

  三、升华感情,传递感恩:

  班主任寄语:学会“感恩”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中顶撞家长、怨恨家长甚至逃避家庭的现象屡见不鲜;一些学生对老师的帮助、教育很不耐烦,情绪对立的现象时有发生;在我们周围也有一些人,怨天尤人,颓废消极,对社会、对人生充满抱怨,总觉得人生不如意,命运太不公*。为此,我觉得有必要对我们的同学进行“学会感恩”的教育。

  毋庸讳言,当今社会,确有许多被物欲所左右的人变得心浮气燥,他们任由精神的家园荒废,不再自信,不再宽容,不再奉献,不再有爱,他们甚至不会感恩,不会感动。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在可预见的将来,这些丑陋的东西也许都不可能被彻底消灭。而同样是面对这些丑陋的现象,不同的人,却拥有完全不同的人生态度。当一个人总认为世道对他不公时,总是自视过高时,他的心态不可能*和。只有自信、坚毅、博爱、宽容、豁达的人,才会享受到生活的幸福。古今中外像贝多芬、甘地、***、海伦·凯勒、玛丽·居里、泰戈尔、曼德拉、焦裕禄等等,他们都对生命进行了最好的诠释,那就是:人不能没有一种对某种不可摧毁的东西的持久信念而生活。

  如今,有些地方已经把“学会感恩”写进了《中学生守则》,成了中学生必须要遵守的行为规范。我们应该感激的东西确实很多:我们应该感激生我养我的父母,没有他们,我们不可能来到人世更不可能长大**;我们应该感激我们的国家,为我们提供了如此安定的生存空间;我们应该感激社会,为我们提供了衣食无忧的生活环境;我们应该感激学校,让我们愉快而充实地学*;我们应该感激家人;为我们营造了温馨的家庭港湾;我们应该感激朋友,为我们送来了真诚的友谊;我们应该感激老师,教给我们知识,提高了我们的修养,甚至我们还要感激苦难逆境,是它们教会我们坚强。

  感恩的心态是一种健康的心态,会使人的身心更好地适应社会、适应自然。感恩的举动所能带来的连锁反应,会感染改变我们周围的每一个人。古人说得好:“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不一定非得是那种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个内心独白,是一片肺腑之言,是一份铭心之谢,是一种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感动并能享受这一感动的思想境界。学会“感恩”,就会懂得尊重他人,发现自我价值;懂得感恩,就少了歧视,就会以*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生命,重新看待我们身边的每个人,尊重每一份*凡普通的劳动,也更加尊重自己。

  愿我们大家人人都学会感恩。

  【作品分析】

  这是一首温馨、柔和的音乐作品,歌曲旋律比较工整,音域跨度适合小班年龄段的幼儿。小雨和小草的选材贴*幼儿生活,容易唤起幼儿以往的生活经验。但是原歌曲中小雨和小草是每句交替出现的,容易造成幼儿的记忆负担,并且造成游戏中角色交换的困难。因此设计者在保留原曲旋律的基础上,对歌词进行了改编,前两句唱小雨,后两句唱小草,并且根据3-4岁幼儿的认知特点重新填词。改编后的歌曲,适合小班幼儿与爸爸妈妈边唱边游戏。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歌曲《小雨和小草》的旋律和歌词。

  2、借助教师的语言提示,能边做动作边唱出最后一句“朋友朋友你真好”。

  3、在亲子游戏过程中,体会挠痒痒和拥抱的快乐。

  【活动过程】

  1、带着宝宝们热身《小手爬》。

  2、观看视频,帮助幼儿熟悉歌曲。

  3、边听歌曲边加入小雨的动作。

  4、边听歌曲边加入小草的动作。

  5、增加抱抱的动作。

  6、学唱最后一句“朋友朋友你真好”。

  7、幼儿尝试随音乐变换动作,并能唱出歌曲的最后一句。

  8、尝试替换最后的动作。

  9、开心游戏。

  教育主题班会:感恩教师

  教育目标

  1、了解教师节。

  2、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教师的辛苦,对学生们的爱与期望。

  3、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并了解怎样尊敬师长。

  教 育 过 程

  一、主持人导入:

  男:秋天是金色的世界,也是收获的季节。

  女:走进秋天,金色的阳光照临大地,果实金黄,让人开心,让人愉悦。

  男:秋天的大地上,美景无处不在,枫叶斑斓,蝴蝶翩飞,菊花妖娆,蔚蓝的天空飘着朵朵云彩,绚丽多彩,让人遐想无数。

  女:走进秋天,坐在丰收的喜悦里,我们欢聚一堂。

  男:今日,就让我们直抒内心深处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感恩之意。

  女:起立!让我们深深地向我们敬爱的老师深鞠一躬,真挚地问候一声――

  合:老师您好!

  男:二(1 )班《感恩老师》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教师节由来及演变:

  女:首先请同学们观看我们搜集的有关教师节制定的一些信息。(出示教师节发展过程)教师节的演变

  男: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这是您一生的写照。为了我们,您付出了许多许多,您的爱是真诚的、无私的。

  谁认识这张图片上的老师,这就是我们学校的贾秀英老师,被评为今年XX区“最美女教师”,贾老师用她的实际行动展现了师德高尚。用自己的教育历程的积淀演绎出了教师的责任,诠释了中华美德。

  三、尊师故事大搜索:

  女:同学们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尊师的故事呢

  请大家看幻灯片,我给大家读一个故事。

  程门立雪:程颢(hào)、程颐兄弟俩都是宋代极有学问的人。进士杨时,为了丰富自已的学问,毅然放弃了**厚禄,跑到河南拜程颢为师,虚心求教。后来程颢死,他自己也有40多岁,但仍然立志求学,刻苦钻研,又跑到洛阳去拜程颢的弟弟程颐为师。于是,他便和他的朋友游酢(zuo)一块儿到程家去拜见程颐,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这两人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颐才慢慢睁开眼睛,见杨时、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惊,说道:“啊,啊!他们两位还在这儿没走” 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了,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

  男:尊重教师也是一个人的良好品德、修养的具体表现。那些学者、伟人始终都把尊师视为重要品质。同学们*时也很尊敬老师。谁来说说*时同学们是怎样尊师的

  比如说:(我们应该怎样尊重老师的劳动呢

  在老师精心准备课堂上,我们应该怎么学

  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老师花大量时间精心批阅的`作业)等方面。

  尊师,并非需要做什么大事,你只要从小事做起,如下:(幻灯片)

  作业工整,让老师赏心悦目,这就是是尊师;

  见面微笑着问声好,让老师疲倦顿消,是尊师;

  课堂安静,积极回答,让老师开心上课,是尊师;

  积极参加校内外比赛,努力奋斗,争取佳绩,是尊师;

  孝敬长辈,关爱幼小,爱做好事,这就是尊师;

  保持教室整洁,一尘不染,让老师走进教室心满意足,是尊师;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抵抗不良书籍影像,这也是尊师。

  ……

  女:不论是叱诧风云的伟人,还是默默无闻的普通劳动者,都离不开老师的教导。老师对我们的关怀永远是我们心中最美的故事。老师的故事就像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清;又像是海边的贝壳,拾也拾不完。

  男:同学们,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赞美老师的诗句(举手发言)

  女:老师对我们的爱是无私的,是无价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诗句正是我们老师奉献精神的真实写照。从古到今有许许多多赞美老师的诗词和文章。

  男:下面我再给大家讲一个感恩的故事。(出示幻灯片)

  四、感恩在我身边:

  女:感恩在心 报恩在行

  1、尊敬老师,要对老师有礼貌;

  男:2、尊重老师要听从老师的教诲,与老师配合,把成绩提高;

  3、尊重老师最重要的是尊重老师的劳动;

  女:老师,我该拿什么报答您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您却给了我整片大海;我原想收集一片枫叶,您却给我了整座枫林;我原想拾起一片雪花,您却给了我整个粉妆玉砌的世界;我原想摘起一朵鲜花,您却给了我整座花园……老师,让我们用最美的鲜花赞扬您,让我用最优美的诗歌赞扬您!

  男:老师教给我们知识,教会我们做人,确实够辛苦了!今天老师也向我们提出了三个要求。(出示幻灯片)

  团结: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营造良好的学*氛围。

  稳定:只有脚踏实地才能更上一层楼。

  向上:要时时刻刻保持一颗进取心。

  女:

  为了祖国,为了民族,为了我们,老师您还将默默地耕耘,您还将无私地奉献

  男:作为五小的学生,我们感到自豪,在这个大家庭里,我们师生携手共创美好的明天。

  女:通过今天的班会我明白了,老师每天要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已经很劳累,同学们作业再不认真,老师就会更累。然而,老师劳累,却无怨无悔。

  男:老师清贫,却安贫乐教。

  女:我倡议大家(出示幻灯片)

  1、见到老师主动问好

  2、上课认真听讲,不扰乱纪律

  3、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完成作业

  4、认真做好清洁,创造一个干净美好的环境

  5、虚心接受老师的意见,多与老师沟通

  女:起立!最后让我们一起对老师说一声:

  全体学生:您辛苦了!

  全体学生:谢谢您,老师!

  五、班主任发言:

  现在,我的心情非常激动。看了你们的节目,听了你们的话语,我的心被震撼了。这是你们对老师心灵的倾诉!由衷地赞美!我代表所有的老师真诚地感谢你们。雏鹰展翅,小树成材。矫健的雄鹰们,起飞吧,勇敢地飞向属于自己的天空,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六、主持合:主题班会〈感恩老师〉到此结束。


《过秦论》教学设计通用10篇(扩展9)

——《特殊葬礼》教学设计通用10篇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了解塞特凯达斯瀑布由旺盛到枯竭的过程,认识到环境保护与生态、自然景物的关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爱护我们生存的地球的情感。

  4、联系生活实际,能从自己做起,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重点、难点:

  重点:精读第3和第5自然段,感受语言文字的美。

  难点:能通过想象描述枯竭的瀑布的样子和游人的感受,并写一段话。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1、揭示课题:解释“葬礼”:一般指人死后所举行的一种殡葬仪式。

  2、参加葬礼时人们的心情是怎样的?(悲伤、沉重)好,让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情再来读一读课题。

  3、提问:在“葬礼”前加“特殊的”三字,大家会提出哪些问题?

  (1)谁举行葬礼?(2)为什么要为它举行葬礼?(3)为什么说这是特殊的葬礼?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文中含有生字的词语,根据所注拼音读准字音。

  (2)词典理解下列词语。

  枯竭:水源干涸。

  垂危:病很重将要死去。

  不辞而别:辞,告别。别,分离。没有告辞就离开了。

  奄奄一息:奄奄,呼吸微弱的样子。一息,一口气。只剩下一口气,形容临*死亡。课文中指瀑布即将完全消失。

  下旬:十天为一旬。

  (3)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水帘:指瀑布从天而降就像水做的帘子。

  预测:预先推测或测定。

  唤起:发出号召使人们奋起。

  (4)指导书写:垂、竭、葬

  (5)读一读,再抄写词语。

  2、再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思考:如果按“举行葬礼——瀑布今昔——决心保护”来划分,该怎样分?

  (1)举行葬礼:第1自然段。

  (2)瀑布今昔:第2—5自然段。

  (3)决心保护:第6—8自然段。

  还可以怎样分?

  (第1自然段为第一部分,其余为第二部分)

  三、课外作业:

  1、用钢笔描红。

  2、朗读课文,要求流利、正确。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

  今天,我们继续学*课文《特殊的葬礼》。通过上节课的学*,你能说说这葬礼特殊在哪吗?

  (1、对象特殊,为一条瀑布举行葬礼;2、主持人特殊,巴西总统日理万机却郑重穿着黑色的葬礼服主持葬礼仪式;3、参加的人特殊,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生态学、环境学的专家、教授和热爱大自然的人们。4、举行的时机特殊,在瀑布没有消亡的时候举行葬礼。5、葬礼的意义特殊——旨在唤醒人民保护环境的意识,让瀑布悲剧不再重演!……)

  二、昔日的瀑布

  1、请同学们打开书,看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自由地读一读,看看这是一条怎样的瀑布。(交流)

  A、文中昔日的瀑布是怎样的呢?

  生回答(出示:原来,……一泻千里。)

  B、瀑布的流量怎么样?你从哪些词语里体会到这瀑布流量非常大呢?用笔把这些词语画出来读一读。

  C、谁来说说你画的词语。

  (细敲: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几个词语)

  能把它们读好吗?从这些词语你感觉瀑布怎么样?

  (我从“咆哮而下”这个词感觉到水流很急,声音很响。(这是你的感受,还有谁说说看?你的感受力真强……)

  你能通过你的朗读传达出这种巨大的声响吗?你能读出这种气势吗(指名读)想读的一起读

  E、让我们一起来读这句话,相信通过齐读,肯定更能表现出塞特凯达斯瀑布那磅礴的气势。

  F、这瀑布的气势真是……(引读并板书:雄伟壮观)呀!

  2、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瀑布,最真切地去感受瀑布的美吧!多媒体展示瀑布壮观时的景象,提前打开音箱,声音小一些。(在播放过程中可以暂停)

  3、师(饱含激情):面对如此壮美的瀑布,同学们,你就是一名游客,此时此刻,你就站在这大瀑布面前,你想说些什么?

  引导学生赞美大瀑布(5个学生左右)

  站在这么壮观的瀑布前面我们都舍不得离开了,课文中有个词语是……(流连忘返)

  4、是呀!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见啊!让我们拿起书,放开声音来读课文第三段,把你的感情尽情地抒发出来吧!(生齐读第三段)(谢谢你们美妙的朗读)

  三、现在的瀑布

  1、过渡:昔日的塞特凯达斯瀑布气势雄伟壮观曾经让无数游客流连忘返,但是现在(板书:如今)他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2、请打开书看课文的第五自然段,谁愿意来读?用一个词语来形容现在的塞特凯达斯瀑布,你觉得哪个词最恰当?(生读后交流:板书:奄奄一息)

  3、奄奄一息的塞特凯达斯瀑布会是什么样子呢?出示——多媒体课件展示枯竭的瀑布景象

  4、看吧,这就是现在的塞特凯达斯瀑布!(相机出现文字第5段的1、2句)

  谁愿意读这段话?(指一生读)

  教师引读最后一句——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见到这样的情景,都——

  6、同学们,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名游客,曾经也欣赏过昔日瀑布的雄伟壮观,面对这逐渐枯竭的瀑布,你的心里是什么滋味?想说些什么?

  (老师相信这是你的真情告白,从你的眼睛中老师看到了你的渴望)

  7、从同学们的话语中,老师感受到大家都很想留住这瀑布,能用你的朗读把你的感受传递给大家吗?

  (先自由练读,指名2—3个同学读,想读的一起读)

  8、塞特凯达斯瀑布犹如一位慈祥的老人,刚刚还在亲切地给你讲着故事,与你在夜幕下数着星星,可突然,他闭上了眼睛,渐渐离我们而去了……

  请男同学读第三段昔日的瀑布回忆一下他的音容笑貌吧!,女同学读第五段如今的瀑布,把它留下来。老师为你们起个头。

  四、探究原因

  1、过渡:原本雄伟壮观的瀑布在短短几年之间就变得奄奄一息,那雄伟壮观的景象也不辞而别,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四节找找答案。找到后用横线把它划出来,读一读。

  2、找到原因了吗,你能用上“因为……还因为———————所以……”来说说吗?(出示因为———所以格式)

  先同桌之间互相练*一下。

  谁来说说。(3—4个)

  3、 小结:由于人们滥用水源、乱砍乱伐,使塞特凯达斯瀑布由原来的滔滔不绝,变成了现在的逐渐枯竭。我们感到很愤怒,很难过。

  五、自由演讲,感悟提升

  1、直接引读第6自然段:科学家们预测什么——完全消失——许多人感到( ),同时也唤起了( )……

  2、从这里,你体会到了什么?你心中有一种什么感情?

  3、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引发了这样感人的一幕:

  1986年9月下旬,几十名生态学家、环境学家以及大批热爱大自然的人汇集到大瀑布脚下,为他举行了葬礼。巴西总统菲格雷特亲自主持了葬礼,并饱含深情地发表了演讲,他讲了什么呢?

  请大家自由读读课文的第八自然段,同桌讨论思考:菲格雷特总统的演讲词会写哪些方面的内容呢?(指几个学生随便说。)

  4、这里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一种完整的演讲辞的格式,

  出示:

  (演讲格式)

  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我们聚集在一起,为 举行葬礼。作为巴西总统,我的心情 。昔日的塞特凯达斯瀑布___________________。可是现在,塞特凯达斯瀑布_____________。看现在,忆昔日,我向大家提出倡议__________________。

  菲格雷特

  1986、9

  大家可以按照这个格式来练一练。开始吧!

  5、同桌练说。师:想好的同学练一练,现在你就是菲格雷特总统,开始你的演讲吧。谁第一个来?

  指名说说(2—3)

  六、拓展延伸,内化情感

  1、同学们,愿塞特凯达斯瀑布的悲剧不再重演!

  2、老师送给大家一句话:(多媒体出示)引读:保护地球,从我做起(放音乐:热爱地球妈妈)

  同学们打开本子动笔写一写演讲词吧,注意写字的姿势。

  请同学们课后写一句有关环境保护的广告词。

  第三课时

  一、指导朗读

  指名朗读课文,要用不同的感情去表现瀑布的今昔。

  二、掌握主要内容

  1、巴西总统为谁举行葬礼?

  2、为什么说这是一次特殊的葬礼?

  3、为什么要为瀑布举行葬礼?

  三、体会写作特色

  引导学生总结文章上下文呼应、衔接的特点。

  四、练*说话、写话。

  想象一下,即将枯竭的塞特凯达斯瀑布是什么样子?游人看到这样的情景会有哪些感触?会说些什么?说一段话详细描述这个场面,并尽可能用上课文中的词语。

  教材简析

  《特殊的葬礼》是苏教版国标本四年级下册第18课,主要叙述了由于塞特凯达斯瀑布从雄伟壮观到日渐枯竭,巴西总统菲格雷特等人为瀑布举行葬礼的事,呼吁人们保护环境,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此文语言生动,结构巧妙,情感深沉,是一篇环保教育的好文章。但是,很多老师在教学中往往忽视个性化的朗读,语言的训练,在主题的提炼上也仅仅满足于环保教育。本课设计较好地突破了这些问题,并在教学中进行了尝试,做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结合。

  教学目标

  1.借助多种方法学*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概括课文内容,感受瀑布昔日的雄伟壮观和今日的奄奄一息。

  3.借助课文的语言材料,想象菲格雷特总统的演讲辞,认识环保的重要性,激发环保的感情,同时学会用全面辩证的眼光看问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解题质疑

  1.同学们,我们今天要面对一个沉重的话题。你参加过葬礼吗?“葬礼”什么意思?随机释“葬”,板书示范。

  2.今天,我们一起学*的课文,题目是——《特殊的葬礼》。板书“特殊的”,指导“殊”字写法。

  3.指名读课题,读出凝重之感。

  4.看到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加“?”[(1)为谁举行葬礼?(2)为什么要为它举行葬礼?(3)为什么说这是特殊的葬礼?]

  (设计意图:这是解题、教学生字词、质疑的连贯过程。课题中有“殊”“葬”两个生字,随机都已得到解决。用一种沉重的语气读题,为体会全文的情感定下了基调。更主要的是训练了学生由课题激疑的*惯,这样带着自己的问题读课文,就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初读课文,分组学词

  1.出示学*提示:

  ⑴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两遍。

  ⑵标出小节号,画出生字词,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⑶边读课文边试着解答自己的疑问。

  2.读课文自学。有不懂的问题可以小组交流。

  3.检查自学情况

  第一组:减少下旬教授重演慕名而来滔滔不绝

  ⑴指名读,正音。

  ⑵讨论字形,如“滔”的笔顺“慕”心字底的左右点。

  ⑶能理解几个?还有暂时不理解的吗?由释“慕名而来”归纳拆词解词法。由释“重演”归纳联系上下文解词法。

  ⑷齐读两遍。

  第二组:拉丁美洲巴西巴拉那河塞特凯达斯菲格雷特

  ⑴音译词语要读得慢,读对,再读流畅。自由读,指名读。

  ⑵你了解这些词语吗?能够将这些词语连起来说一说吗?

  ⑶演示“洲”的笔画并书空。

  ⑷描红(书后练*2)。

  (设计意图:将生词进行有机的整合,对提高教学效率具有很大的作用。第一组词语,主要解决汉语言词语的音形义,并相机归纳词语的理解方法;第二组词语主要解决外来音译词语的读法和意思,各有侧重。特别是第二组词语,没有必要深究其具体的.意思,只要弄清他们之间的关系,连起来说一说就可以了。)

  三、再读课文,概括内容

  1.将生词放到课文里再读一读。边读边思考先前读课题时提出的三个问题。

  2.小组讨论。集体讨论,相机归纳“地方”、“人员”、“对象”、“方式”特殊,擦去“?”。

  3.用一句话说明白这件特殊的事。这件事的起因是什么?把起因加进这件事中,更完整地说一说。

  (设计意图:把词语放到课文中去读,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至此,学生已经读过两遍课文,对于自己提出的问题,基本能够解决了。围绕“特殊”进行课文内容的归纳也就水到渠成。)

  四、品读词句,体会情感

  1.出示两组词语

  咆哮而下逐渐枯竭

  滔滔不绝生命垂危

  一泻千里奄奄一息

  指名读,找规律,通过朗读读出你的理解。

  2.左边词语

  ⑴在文中哪里?用笔加着重号,读出相应的句子。

  ⑵放到段落中再读,这三个词语让你感受到什么?

  ⑶播放词语和瀑布同步视频,相机说“这就是——”来直观地解词。然后读出词语气势。

  ⑷书中哪一个词能概括瀑布的气势?[板书:雄伟壮观]

  ⑸引读三个词语体会气势:通过刚才的朗读,我们知道“这的瀑布,气势是那么——。一句话,昔日的塞特凯达斯瀑布,[板书:昔日]气势是那么——”

  ⑹谁能读出这种雄伟壮观的气势呢?指名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

  ⑺说话:假如我是游客,我会说。假如我是画家,我会。

  假如我是,我。

  3.过渡:我相信,此时此刻,大瀑布的美丽已经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心上。可是有谁会相信,这所有的一切,我们再也看不到了。

  ⑴[出示“奄奄一息”图]说说你的感受吧。带着这样的感情读右边词语。

  ⑵带着这些复杂的心情,让我们自由地读第5自然段,在读的时候感受一下,哪些词语让你觉得心里很难受?为什么?[板书:现在奄奄一息]

  设计意图:这两组词语是生词,同时又描摹着瀑布今昔不同的面貌,很具代表性。将此列出,一、解决了词语学*的问题;二、清晰地抓住了今昔对比的脉络。此环节设计还突出了多种方法的朗读训练,在词语、段落的反复朗读之中,逐步体会语言中蕴含的情感。而句子训练,也是为了提升情感体验的一个重要手段。

  五、对比朗读,深入设疑

  1.[出示今昔瀑布的对比图片]同学们,昔日,塞特凯达斯瀑布雄伟壮观,人们陶醉其中,流连忘返;现在,瀑布却是奄奄一息,人们无限惆怅,失望离去。来,看着课文,让我们把这两种不同的感觉融入到我们的朗读之中。男生齐读第3自然段,女生齐读第5自然段。

  2.读到这儿,大家的心中一定有这样的疑问: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昔日雄伟壮观的瀑布如今逐渐枯竭?人们举行这一特殊葬礼的目的是什么呢?下一课,我们继续研究。

  (设计意图:对比朗读,更能加深学生对失去瀑布往日气势的惋惜之情,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为深入设疑做好了铺垫。)

  《特殊的葬礼》一课围绕巴西总统亲自主持塞特凯达斯瀑布葬礼仪式的特殊事件,回顾了这条瀑布由“雄伟壮观”到“奄奄一息”的变化过程,以唤醒人们保护环境、爱护地球的意识,不要使悲剧重演,给读者以心灵的震撼和深刻的启示,是一篇学生练*朗读、积累语言、感悟事理的好文章。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塞特凯达斯瀑布的过去和现在的情况,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爱护地球的意识。

  2。联系课文,想象出塞特凯达斯瀑布的壮观景象和枯竭后的样子及人们的心情。

  3。学*15个生字,理解“咆哮而下”、“流连忘返”、“奄奄一息”、“不辞而别”等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能借助课文语言,想象出塞特凯达斯瀑布的壮观和枯竭后的样子。

  2。通过塞特凯达斯瀑布过去和现在的对比,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

  塞特凯达斯瀑布悲剧的原因以及葬礼的重大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渲染气氛

  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我们知道了这个葬礼并不是给人举行的,而是给什么举行的?

  2。虽然是给瀑布举行的,但葬礼却是非常庄严、肃穆,每个人的心情都显得特别的沉重。

  3。我们一齐轻声地读一读课文的开头和最后两小节。(播放背景音乐)

  二、创设情境,引发互动

  1。读着,读着,我们仿佛来到了巴西,来到了拉丁美洲的巴拉那河上,参加这特殊的葬礼。葬礼上,我们的视线一下子就被葬礼的主持人吸引过去了,那是谁?

  2。是总统菲格雷特。作为总统,今天来参加瀑布的葬礼,看出了什么?他穿着黑色的葬礼服,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

  3。葬礼上还有谁来了?从“汇集”看出了什么?

  三、披文入境,品味语言

  1。(播放音乐)那天,天阴沉沉的,大家手捧着鲜花,静静的,这时,菲格雷特总统缓缓地走到台上,用饱含深情的语调,回忆起塞特凯达斯瀑布给巴西和世界人民带来的欢乐和骄傲……

  2。总统菲格雷特回忆到了什么?瀑布给人们带来了怎样的欢乐和骄傲?

  (一)领略昔日瀑布的壮观

  1。自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昔日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用书上的一个词语来概括。(雄伟壮观)

  2。再读课文:从哪儿可以感受到昔日瀑布的雄伟壮观?划出有关句子,圈出重点词语,划好的同学先练*朗读。

  3。出示句子:塞特凯达斯瀑布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汹涌的河水从悬崖上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

  ①指名读:从哪些词可以看出瀑布的雄伟壮观?

  ②指导朗读。

  4。补充资料,体会瀑布的壮观。

  5。师读第三自然段,生闭目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6。多媒体展示,让学生领略昔日的塞特凯达斯瀑布的风采。

  7。看着塞特凯达斯瀑布的样子,你会怎么赞美它?通过你的朗读,把我们带到这雄伟壮观的瀑布面前吧!

  8。指名读、齐读第三自然段。

  (二)感受瀑布的枯竭

  过渡:塞特凯达斯瀑布以它壮观的气势,曾多少次给人们带去欢乐和骄傲,而今天的塞特凯达斯瀑布,却让我们为它感到惋惜和痛心。

  1。现在的瀑布,用一个词来说,就是——(板书:枯竭)

  2。默读课文,想象一下,枯竭的瀑布是什么样儿的?

  3。是的,什么听不到了?(咆哮的声音),什么看不到了?(一泻千里的景象)

  4。此时的瀑布在我们的眼前就像什么?

  5。出示:它在群山之中无奈地低下了头,像生命垂危的老人,奄奄一息,等待着最后的消亡。

  ①轻声地读一读这句话,你的心情怎样?为什么难受?

  ②谁来把这一句话读一读?指导读好“生命垂危”、“奄奄一息”。

  ③如果这位生命垂危的老人能说话,他会对我们说什么?

  ④这是多么令人惋惜、令人痛心呀!配乐齐读第5小节。

  6。塞特凯达斯瀑布以前是何等的壮观啊,请男同学读第3自然段,如今塞特凯达斯瀑布却是一幅枯竭的样子,请女同学读第5自然段。

  四、寻找原因,感悟提升

  1。塞特凯达斯瀑布原来滔滔不绝,一泻千里,可是现在却逐渐枯竭,生命垂危,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2。学生默读课文后回答。

  3。齐读第4自然段。

  五、发出号召,升华情感

  1。像塞特凯达斯这样的瀑布,世界上还有许多,它们也许正遭遇着同样的命运。

  2。补充资料出示:

  (1)一些受灾图片。

  (2)一组数字。

  人类已耗尽了2/3的世界资源,人类1个物种正在威胁着地球1000万其他物种的生存。

  3。此时此刻,菲格雷特总统将会怎样去号召大家,号召什么?语气应该怎样?

  同桌的同学互相练读。指名读。齐读。

  4。面对现在逐渐恶化的环境,你想说什么?面对环保觉醒的地区取得的成绩,你想说什么?

  六、布置作业

  1。上网查阅有关环保的资料;或者实地调查,写一份调查研究报告。

  2。练笔:想引起更多人的重视吗,让大家都来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爱护地球吗?请大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设计一句环保公益广告语。

  教材简析

  《特殊的葬礼》是苏教版国标本四年级下册第18课,主要叙述了由于塞特凯达斯瀑布从雄伟壮观到日渐枯竭,巴西总统菲格雷特等人为瀑布举行葬礼的事,呼吁人们保护环境,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此文语言生动,结构巧妙,情感深沉,是一篇环保教育的好文章。但是,很多老师在教学中往往忽视个性化的朗读,语言的训练,在主题的提炼上也仅仅满足于环保教育。本课设计较好地突破了这些问题,并在教学中进行了尝试,做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结合。

  教学目标

  1.借助多种方法学*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概括课文内容,感受瀑布昔日的雄伟壮观和今日的奄奄一息。

  3.借助课文的语言材料,想象菲格雷特总统的演讲辞,认识环保的重要性,激发环保的感情,同时学会用全面辩证的眼光看问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解题质疑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