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泼水节》说课稿 (菁华5篇)

首页 / 说课稿 / | 2022-10-03 00:00:00 说课稿

《难忘的泼水节》说课稿1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三组中的一篇课文《难忘的泼水节》。这一单元的主题围绕爱祖国、爱家乡。这篇课文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而1961年的泼水节,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一个泼水节。那是因为敬爱的*和边疆人民共同欢庆了这个富有情趣的民族节日。课文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叙述了*在美丽的西双版纳黎明城,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情形,表达了*和人民群众心连心的深厚感情。课文中洋溢着的热情,就像火红的凤凰花,洒满字里行间。作者通篇向读者展现了泼水节热烈、祥和的气氛,突出了泼水节的难忘。

  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学生年龄特征的分析,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从3个维度出发,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会主动认12个生字,能认真、正确书写12个生字,结合上下文理解“四面八方、难忘”等,感受词语背后的情感,并积累词语。

  2.学*通过对傣族人民欢迎*的场面和*泼水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

  3.通过对“欢呼、笑容满面”等词语的理解和感悟,体会人物心情,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4.对*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本课的重点是通过人物言行的感悟,揣摩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能通过自己的朗读表达出来,并能主动积累词语。其中,通过对人物言行的感悟,揣摩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说设计理念和教法、学法

  怎么才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以上的教学目标呢?下面我来谈谈设计理念:

  1.创设情境:创设一个浓郁的情境,让学生主动融入阅读情境,感受语言的魅力,得到美的享受,情的熏陶。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美读得其法,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在导入新课时,让学生观察插图,感受热烈的气氛与场景,对傣族泼水节的向往与兴趣。从而有助于主动进入文本,从而体会到课文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释放自己的情感。

  2.以读为本: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好文章要三读:初读读通--细读读懂--品读读美。文本是连接读者和作者的桥梁,只有让学生朗读课文,触摸文本,发挥自己独特的心理体验,情感体验,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

  3. 自主探究: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因此,识字过程中,放手让学生自主识字。在朗读中教给学生学*方法,让学生自读自悟,使学生获取知识、发现问题、体悟情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

  本着这样的设计理念,在教学中我将围绕“难忘”二字,整体朗读课文,思考、体会:为什么傣族人民感到1961年的泼水节特别难忘?从四面八方看到了傣族人民都赶来迎接*,从欢呼来体会兴奋。从第3自然段欢迎的场面描写中,感悟兴奋和欢悦的心情。从结尾的3个自然段4个感叹句,体会人们的激动、幸福和难忘。这样抓住词语和重点句子,带着孩子们在文本中体会和感悟,揣摩内心情感,用不同方式的朗读重新诠释泼水节的“难忘”。

  说教学过程

  本着“以人为本,以读为本“的理念,下面我来说说教学过程。本课我打算分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是初步感知课文,能正确认读生字新词,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我重点说说第一课时,我的教学将以找写人物表情、动作和心情的句子说说体会为突破口,让学生读课文感受、体验傣族人民和*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出示挂图,让学生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从插图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相机引出新课,板书课题:难忘的泼水节

  让学生读课题,想想:为什么难忘?

  (二) 新课教学

  1、听录音范读,初步感受课文内容。

  2、初读课文,并画出生字新词。(学生自读)

  3、全班拼读生字。

  4、讨论交流:你是怎样记住生字的

《难忘的泼水节》说课稿2

  一、说教材内容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三组中的一篇课文《难忘的泼水节》。这一单元的主题围绕爱祖国、爱家乡。这篇课文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而1961年的泼水节,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一个泼水节。那是因为敬爱的*和边疆人民共同欢庆了这个富有情趣的民族节日。课文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叙述了*在美丽的西双版纳黎明城,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情形,表达了*和人民群众心连心的深厚感情。课文中洋溢着的热情,就像火红的凤凰花,洒满字里行间。作者通篇向读者展现了泼水节热烈、祥和的气氛,突出了泼水节的难忘。

  二、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学生年龄特征的分析,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从3个维度出发,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会主动认12个生字,能认真、正确书写12个生字,结合上下文理解“四面八方、难忘”等,感受词语背后的情感,并积累词语。

  2、学*通过对傣族人民欢迎*的场面和*泼水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

  3、通过对“欢呼、笑容满面”等词语的理解和感悟,体会人物心情,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4、对*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本课的重点是通过人物言行的感悟,揣摩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能通过自己的朗读表达出来,并能主动积累词语。其中,通过对人物言行的感悟,揣摩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三、说设计理念和教法、学法

  怎么才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以上的教学目标呢?下面我来谈谈设计理念:

  1、创设情境:创设一个浓郁的情境,让学生主动融入阅读情境,感受语言的魅力,得到美的享受,情的熏陶。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美读得其法,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在导入新课时,让学生观察插图,感受热烈的气氛与场景,对傣族泼水节的向往与兴趣。从而有助于主动进入文本,从而体会到课文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释放自己的情感。

  2、以读为本: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好文章要三读:初读读通——细读读懂——品读读美。文本是连接读者和作者的桥梁,只有让学生朗读课文,触摸文本,发挥自己独特的心理体验,情感体验,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

  3、自主探究: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因此,识字过程中,放手让学生自主识字。在朗读中教给学生学*方法,让学生自读自悟,使学生获取知识、发现问题、体悟情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

  本着这样的设计理念,在教学中我将围绕“难忘”二字,整体朗读课文,思考、体会:为什么傣族人民感到1961年的泼水节特别难忘?从四面八方看到了傣族人民都赶来迎接*,从欢呼来体会兴奋。从第3自然段欢迎的场面描写中,感悟兴奋和欢悦的心情。从结尾的3个自然段4个感叹句,体会人们的激动、幸福和难忘。这样抓住词语和重点句子,带着孩子们在文本中体会和感悟,揣摩内心情感,用不同方式的朗读重新诠释泼水节的“难忘”。

  四、说教学过程

  本着“以人为本,以读为本“的理念,下面我来说说教学过程。本课我打算分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是初步感知课文,能正确认读生字新词,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我重点说说第一课时,我的教学将以找写人物表情、动作和心情的句子说说体会为突破口,让学生读课文感受、体验傣族人民和*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一)课件激趣

  1.(课件出示傣族泼水节活动场面)师:谁知道这是哪个民族的活动?他们在干什么?

  2.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傣族泼水节的资料。

  师:你参加过泼水节吗?想亲身经历、感受泼水节吗?现在我们就跟着作者回到1961年,去参加一次“难忘的泼水节”。(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质疑

  设计意图:【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通过多边互动,产生出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有创新、有价值、有意义的效果,使教学沿着动态生成的最佳轨道运行。】

  二)检查预*情况(闯关游戏)

  1.我来说,你来找:“好、空、乐、盛……”

  2.开火车认新词:“凤凰*敲打对襟白褂四面八方……”

  3.(课件出示句子,要求读准确、读通顺)

  (1)**身穿对襟白褂,……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2)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设计意图:【课堂资源无处不在,知情交融,师生互动,关注文本,积累知识】

  三)学*课文

  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再思考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吧!

  1.(1)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令傣族人民那么难忘呢?

  用“因为……所以……”说一说原因。

  2.(生介绍)

  小结:*跟随*带领革命先烈**了全*,是我们新*第一任*。而且,1961年,*已经60多岁了,他每天工作*20个小时,是那么繁忙,却仍然专程从北京不远万里来参加傣族人民的节日。

  师:傣族人民又是怎样欢迎这么一个伟大的人物呢?自己从课文中画出有关句子读一读。(1)交流、感悟。

  (2)(课件出示重点句子)

  以现几个句中,哪个字或词给你印象深,从这些字词中,你体会或感悟到了什么?

  ①句子1: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②句子2:人们在地上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③句子3: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④句子4:人们欢呼着:“*来了!”

  (3)指导朗读,赛读

  3.我们课本中还配了一幅描绘当时场面的彩图呢!请大家看图(出示看图要求)

  (1)你能从图中找到*吗?

  (2)你是怎么找到的?

  (3)理解“笑容满面”,并练*说话。

  4.学法指导:“先人物后背景”看图的一种方式

  设计意图:【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教给学生过程与方法,使课堂处于热闹而又高效的状态】

  师:看完图后,你喜欢*吗?就将你对*的喜爱之情用语言表达出来吧!读第4自然段(指名读分组读表演读齐读)

  1.*和傣族人民是怎样过泼水节的?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

  (1)用“…一手…一手…,…一边…一边…”说话。

  (2)猜猜*向大家祝福什么?情景表演

  2.用下面的句式说出自己对课文的独特理解吗?

  这真是个难忘的泼水节,因为敬爱的*能和傣族人民一起参加泼水。

  这真是个____的泼水节,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真是个____的泼水节,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真是个____的泼水节,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师范读第五自然段)你能开心地读一读吗?

  1.此时假如你是傣族人民中的一员,除了开心之外你还会感到怎么样?

  2.师读7、8、自然段,你能学着老师的样子读读吗?

  小结:*的到来时傣族人民感到了高兴幸福,难忘,同时傣族人民对*的热情欢迎,是这次泼水节更加难忘。此时让我们再读课题吧!

  设计意图:【课堂教学需要激活学生的思维,无疑,“读”是开启学生质朴心灵最好的钥匙。在“读”中,思维灵舞,思想涌动,心灵沟通。低年级中,“读”是学*、理解、讨论及交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基础】

  四)总结全文。泼水节景难忘、人难忘、情难忘。

  五)拓展:多么难忘的泼水节啊,我们国家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节日,你还知道哪些?

  课后:

  1、课文导入,由创设情景问题入手,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学*兴致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学课件的直观性,在学生理解的关键处展示,调动了学生多种思维,轻松愉悦地进入课文意境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在识记的过程中,利用闯关游戏,调动学生学*的热情,通过动作演示、语言叙述等形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最后让学生自己想方法记生字,给学生学*的自由。

  2、注重学生的思维参与,尊重了学生的阅读需要。“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在课文学*的过程中,我考虑到学生理解的需要,给学生自由支配时间。在读书时做记号,调动学生思维参与,给他们独立思考的'机会来感受、体验文章蕴涵的感情,同时,这也是一种读书的能力和*惯。

  3、 “以读为本”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始终。有感情地朗读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这篇课文洋溢着热情,就像火红的凤凰花,撒满字里行间。在人们欢迎*的场面中,在*与傣族人民泼水的过程中,都抒发着兴奋与欢乐。因此,在课文的教学时,我主要引导学生通过读来体会文章的感情,采用多种形式的读,如:自由读、指名读、想象读,齐读等,同时,我注意做好朗读前的感情渲染与铺垫,让学生有感而发,做到感情充沛、声音自然,并通过自己的理解读出个性。

《难忘的泼水节》说课稿3

  一、教材分析:

  本文记述的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而1961年的泼水节,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一个泼水节。因为敬爱的*和傣族人民共同欢庆了这个富有情趣的民族节日。

  *的到来,使傣族人民沸腾了,人们敲起了象脚鼓,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放着一串串喜庆的花炮,迎接*的到来。*身着傣族服装,笑容满面地来到了人群中,他同傣族人民一起敲鼓起舞,手拿银碗与人们互相泼水祝福。课文中洋溢着的热情,就像火红的凤凰花,撒满了字里行间,作者在人们欢迎*的场面描写中,抒发着兴奋和欢悦;在*泼水的描写中,泼洒着激动和幸福;在文章结尾,作者更是直抒胸臆,连用三个自然段,四个感叹句,表达了人们的激动、幸福和难忘。

  基于此,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重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欢乐。

  3、体会*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二、教学设计理念和思路: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学生个体之间是有差异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不同的学*方式很学*方法,基于这样的一种教学理念,我把识字教学这个重点设计为自主探究识字,鼓励他们用自己最喜欢最*惯的方法认记汉字。对阅读教学的处理,大纲要求,首先要重视朗读的指导,所以对教学目标中的两个难点的突破我是通过设计各种形式的读:如齐读、分组读、领读、对读、挑战读、表演读等各种形式,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引导学生将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感受、体验、思考,去领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进而通过自己的阅读表达出来。因为学生对泼水节并不是很熟悉,所以课前我要求学生上网查阅有关资料,为了帮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泼水节的情趣和欢乐,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感,我制作了精美的课件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

  根据以上的教学思路,我把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兴趣,首先播放一段泼水节的影片,问学生你知道这是个什么节日吗?学生很自然地会说是泼水节。老师进一步引导泼水节是傣族的传统节日。(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并提出问题:为什么说泼水节是难忘的呢?引出第二个环节

  (二)范读课文。(课件)师问: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回答后师接着说:如果自己读一遍课文你一定知道的会更多。

  (三)自读课文。提出要求:

  1、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然后请教同学或老师。

  2、标记自然段。

  (四)认识生字:老师先过渡:看到同学们读得那么认真,一群生字宝宝羡慕极了,急着要跟大家交朋友呢!(老师用富有童趣的语言,把学生带入下一个环节)

  1、采用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自由读的方法。

  2、不会的提出来,同学帮他想办法记住。3、识字游戏:制作字卡,凤凰花的形状,认识了就奖励他。(目的是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五)再读课文:

  过渡语:认识了生字宝宝,大家一定会把课文读得更好了!(指名分段读,师生评价)

  六、学*第一自然段:

  1、出示"凤凰花"的图片,理解"火红火红"、"一年一度"两个词语。让学生知道泼水节是傣族人民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

  2、播放泼水节的影片,感受节日欢快的喜庆气氛,指导朗读感悟。

  七、指名读二、三自然段:

  提出问题:

  1、今年的泼水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用"因为所以"说说原因。(目的是锻炼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2、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的?自读第三段,划出相应的句子

  3、交流感悟:(学生先说哪句就先感悟哪句)

  句子一: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抓住"四面八方""赶"字体会人们急着迎接*的心情。

  句子二:人们在地上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象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条龙船驶国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了天空。

  抓住"鲜红的地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都

  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会铺地毯,从而感悟傣族人民用撒花瓣这种独特的迎客方式及当时的喜庆气氛。

  抓住"一条条""一串串"与"一条""一串"的区别,让学生领悟节日的热闹与喜庆。

  句子三:人们欢呼着:"*来了!"

  抓住欢呼一词,感悟人们见到*的激动心情。

  4、指导朗读:在这个环节中要边引导学生感悟边知道朗读,把傣族人民的欢乐场面和人民热爱*的心情读出来。可以采用指名读,齐读,表演读等形式反复训练。

  八:小组合作学*第四、五自然段。

  1、提出合作学*的要求:(1)小组合作,用喜欢的方式读4、5段。(2)思考:*是怎样跟傣族人民欢度节日的?画出有关的句子。

  2、交流合作成果:学生先说哪句就先感悟哪句,边感悟边知道朗读。

  句子一:*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的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了人群中。

  (1)观察课文插图:*穿着什么样的傣族服装?通过着装感悟*的*易*人。

  (2)抓住笑容满面一词来感悟*的饿亲切、和蔼。

  (3)想象:这时*会对人们说什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感悟课文内容。

  句子二: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1)象脚鼓什么样?(上网查资料,提高学生学*兴趣)

  (2)通过*跟人们一起敲鼓跳舞,感悟*同傣族人民心连心。

  句子三:*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通过几个问题的设计感悟这句话:

  1、*怎样泼水?向傣族人民祝福什么?目的;引导感悟*热爱傣族人民。

  2、傣族人民怎样泼水?向*祝福什么?目的:引导感悟傣族人民爱*。

  3、练*用"一手一手""一边一边"说话。

  语文学*的目的之一是训练语言的运用能力。

  4、交际互动:师演*,生演傣族人民,互相祝福:再现情景,感悟*很傣族人民的深情厚意。

  5、之后课件再次演示泼水的场面,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九)学*6、7、8段。

  过渡:多么令人激动的场面啊!(教师用夸张而富有感情的.语调进一步调动学生的情绪)然后说,谁能把作者的心情用声音表达出来?继而进行朗读指导训练:可以采用学生自由读,个人展示读,挑战读,齐读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读出1961年的泼水节的幸福、快乐和难忘之情。

  (十)小结升华:*和人们为什么那么开心/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那么令人难忘?让我们再次深情地读一遍课文吧!

  (十一)拓展:你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的节日?

  (十二)作业:课外搜集少数民族的节日和民间*俗并写下来。最后两个环节的设计目的是拓展课外知识容量,培养学生动手和动脑的能力。

  说明;知道写12个字也是本课的重点,因为本课需要2课时讲完,所以写字教学部分我会分别放在每课时的最后一个环节进行训练,12个字中最难写的是:恩、寿、凤、凰四个字,它们分别是上下结构和半包围结构的字。其中的重点比画是凤凰二字的部首,要作为重点来指导。

  板书

  11、难忘的泼水节

  *傣族人民

  泼水祝福

  寓意说明:

  1、两颗心相连,表示*和傣族人民心连心,揭示*爱人民,人民爱*的主题。

  2、"泼水祝福"则抓住了课文的描写重点,对主题的表现就是通过这个细节描写来揭示的。

《难忘的泼水节》说课稿4

  一、教材分析

  1、《难忘的泼水节》是、人教版第四册第三组的第三篇课文,这个单元的主题是让学生了解祖国的辽阔、美丽,增强对祖国的认识和热爱,激发学生了解家乡,赞美家乡的感情。本课记叙的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课文中洋溢着热情,在人们欢迎*的场面描写中,在*泼水的描写中,文章的结尾,更是表达了人们的激动、幸福和难忘,文中还配有一幅洋溢着热情的插图,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热烈的气氛。

  二、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泼、龙、恩、凤、凰5个生字,能正确认读多音字“盛”

  2、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1—4小节

  4、初步体会傣族人民对*的敬爱之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识记生字,会写生字;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难点: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说设计意图

  一、识字与写字教学

  识字过程中,我随文识字了5个:襟、褂、凤凰、恩为主,词语教学时也分为2个层次,先是带有拼音的难读的字,重点指导*翘舌音和多音字盛。然后是课文中比较长的词语。本课时写了4个字、泼、凤凰、恩,都是随文指导,然后集中书写。我的设计意图是:字词句的教学其实是一条线的,字不离词,词不离句,一方面可以节省时间,另一方面还可以使自己的教学更有针对性,也让小朋友明白我今天识字重点要读好哪几个。

  二、句与段的教学

  今天学*的重点段落是第3小节,我以“人们是怎么欢迎*的”展开教学,由句子再细化为词语的理解、运用与积累、再由句到段由局部到整体,层层引导学生明白人们赶来了,人们撒满花瓣,人们欢呼都表达子傣族人民对*的敬爱之情。

  句与段的学*离不开朗读的指导,朗读的指导还要有层次性。如精读第3小节时,我就采用了指名读、感悟地读、高兴的读、齐读、男女生分组读等形式。在指导读“*来了!”这句感叹句时,我又采用了提示读,“你欢呼着:他欢呼着,大家一起欢呼着”使小朋友身临其境。

  三、作业设计:

  在注重人文性的同时,还要注重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我翻看了课后及作业本发现有这么几个类型:生字抄写、看拼音写词语、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我会填正克确的量词,用“一手一手”“一边一边”造句。因此本课时的作业我是这样设计的:字词教学时穿插了多音字“盛”的教学,说话练*:用一组关联词:因为……所以……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好像”造句指导学生把比喻句说得更生动,

  量词的叠用:一条条、一串串要能理解叠用表示很多,并能正确运用从而能达到日积月累的效果。

 四、课后发现的问题:

  1、“对襟白褂”这个词的教学除了读准字音,如果能以学生的衣服为实物教学明白对襟是怎么样的,医生穿的就是白褂,让生字的音、形、义在潜移默化中扎实的完成了教学。

  2、语言表达: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又到了。如果能让小朋友学*这种写法,学会迁移,比如说:迎春花开了,春天到了。再比如:太阳升起来了,小朋友们上学了等等,让小朋友学会运用。

《难忘的泼水节》说课稿5

  一、说教材内容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三组中的一篇课文《难忘的泼水节》。这一单元的主题围绕爱祖国、爱家乡。这篇课文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而1961年的泼水节,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一个泼水节。那是因为敬爱的*和边疆人民共同欢庆了这个富有情趣的民族节日。课文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叙述了*在美丽的西双版纳黎明城,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情形,表达了*和人民群众心连心的深厚感情。课文中洋溢着的热情,就像火红的凤凰花,洒满字里行间。作者通篇向读者展现了泼水节热烈、祥和的气氛,突出了泼水节的难忘。

  二、说学情

  二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在教学这一课时,学生已经能说一段较完整的话,并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另外,学生掌握了不少的识字方法,而且自学识字能力很强。通过课前的预*,多数已经解决识字问题,只个别学生个别字有障碍。这都是学*本课的有利因素。

  三、说学*目标和重难点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学生年龄特征的分析,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从3个维度出发,本课的学*目标定为:

  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会主动认12个生字,能认真、正确书写12个生字,结合上下文理解“四面八方、难忘”等,感受词语背后的情感,并积累词语。

  2、学*通过对傣族人民欢迎*的场面和*泼水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

  3、通过对“欢呼、笑容满面”等词语的理解和感悟,体会人物心情,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4、对*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本课的重点是通过人物言行的感悟,揣摩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能通过自己的朗读表达出来,并能主动积累词语。其中,通过对人物言行的感悟,揣摩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四、说设计理念和教法、学法

  怎么才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以上的教学目标呢?下面我来谈谈设计理念:

  1、创设情境:创设一个浓郁的情境,让学生主动融入阅读情境,感受语言的魅力,得到美的享受,情的熏陶。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美读得其法,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在导入新课时,让学生观察插图,感受热烈的气氛与场景,对傣族泼水节的向往与兴趣。从而有助于主动进入文本,从而体会到课文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释放自己的情感。

  2、以读为本: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好文章要三读:初读读通——细读读懂——品读读美。文本是连接读者和作者的桥梁,只有让学生朗读课文,触摸文本,发挥自己独特的心理体验,情感体验,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

  3、自主探究: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因此,识字过程中,放手让学生自主识字。在朗读中教给学生学*方法,让学生自读自悟,使学生获取知识、发现问题、体悟情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

  本着这样的设计理念,在教学中我将围绕“难忘”二字,整体朗读课文,思考、体会:为什么傣族人民感到1961年的泼水节特别难忘?从四面八方看到了傣族人民都赶来迎接*,从欢呼来体会兴奋。从第3自然段欢迎的场面描写中,感悟兴奋和欢悦的心情。从结尾的3个自然段4个感叹句,体会人们的激动、幸福和难忘。这样抓住词语和重点句子,带着孩子们在文本中体会和感悟,揣摩内心情感,用不同方式的朗读重新诠释泼水节的“难忘”。

  五、说教学过程

  本着“以人为本,以读为本“的理念,下面我来说说教学过程。本课我打算分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是初步感知课文,能正确认读生字新词,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我重点说说第一课时,我的教学将以找写人物表情、动作和心情的句子说说体会为突破口,让学生读课文感受、体验傣族人民和*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出示挂图,让学生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从插图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相机引出新课,板书课题:难忘的泼水节

  让学生读课题,想想:为什么难忘?

  (二)新课教学

  1、听录音范读,初步感受课文内容。

  2、初读课文,并画出生字新词。(学生自读)

  3、全班拼读生字。

  4、讨论交流:你是怎样记住生字的?

  重点指导“凤凰”的书写

  注意“恩”与“思”的区别

  5、再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全班齐读)

  6、并思考:1961年地泼水节是怎么过的?为什么这一年的泼水节令人难忘?

  7、师结合学生所读词句,给予重点提示和指导。

  (1)插图中发现:*穿着什么?傣族人民穿着什么?他们表情怎样?

  在此教学阶段,理解“满面笑容”,并练*说一句话。

  (2)*和傣族人民是怎样过泼水节的?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

  强调重点词:端、拿、蘸、泼洒、祝福、欢呼、泼水、祝福

  用“一边……一边……”练*说话。

  8、师指导朗读

  第一自然段突出“泼水节”,第二自然段强调“特别”、“**”和“一起”,第三自然段重点读好最后一句“*来了”。

  最后两个自然段,“幸福哇”、“难忘啊”要重音轻读,读的速度要慢些,第二句可比第一句读得更慢,好像完全沉浸在幸福的回忆之中。

  (三)读中感悟

  指名分段读课文,同学边听边看课文插图,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对课文语言及课文内容最直接、真切的感知,也是学生自主与文章进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对作品中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当学生有了心得后,再读相关的段落感情就充沛真挚了。

  (四)课堂小结

  从课文插图和课文的描写中,你感觉*和人民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心连心,师板书)

  强调1961年的泼水节是傣族人民幸福、难忘的节日,师板书。

  (五)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六)、板书设计

  11、难忘的泼水节

  心连心

  *————————傣族人民

  幸福、难忘


《难忘的泼水节》说课稿 (菁华5篇)扩展阅读


《难忘的泼水节》说课稿 (菁华5篇)(扩展1)

——《难忘的泼水节》说课稿 (菁华5篇)

《难忘的泼水节》说课稿1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三组中的一篇课文《难忘的泼水节》。这一单元的主题围绕爱祖国、爱家乡。这篇课文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而1961年的泼水节,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一个泼水节。那是因为敬爱的*和边疆人民共同欢庆了这个富有情趣的民族节日。课文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叙述了*在美丽的西双版纳黎明城,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情形,表达了*和人民群众心连心的深厚感情。课文中洋溢着的热情,就像火红的凤凰花,洒满字里行间。作者通篇向读者展现了泼水节热烈、祥和的气氛,突出了泼水节的难忘。

  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学生年龄特征的分析,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从3个维度出发,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会主动认12个生字,能认真、正确书写12个生字,结合上下文理解“四面八方、难忘”等,感受词语背后的情感,并积累词语。

  2.学*通过对傣族人民欢迎*的场面和*泼水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

  3.通过对“欢呼、笑容满面”等词语的理解和感悟,体会人物心情,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4.对*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本课的重点是通过人物言行的感悟,揣摩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能通过自己的朗读表达出来,并能主动积累词语。其中,通过对人物言行的感悟,揣摩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说设计理念和教法、学法

  怎么才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以上的教学目标呢?下面我来谈谈设计理念:

  1.创设情境:创设一个浓郁的情境,让学生主动融入阅读情境,感受语言的魅力,得到美的享受,情的熏陶。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美读得其法,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在导入新课时,让学生观察插图,感受热烈的气氛与场景,对傣族泼水节的向往与兴趣。从而有助于主动进入文本,从而体会到课文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释放自己的情感。

  2.以读为本: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好文章要三读:初读读通--细读读懂--品读读美。文本是连接读者和作者的桥梁,只有让学生朗读课文,触摸文本,发挥自己独特的心理体验,情感体验,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

  3. 自主探究: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因此,识字过程中,放手让学生自主识字。在朗读中教给学生学*方法,让学生自读自悟,使学生获取知识、发现问题、体悟情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

  本着这样的设计理念,在教学中我将围绕“难忘”二字,整体朗读课文,思考、体会:为什么傣族人民感到1961年的泼水节特别难忘?从四面八方看到了傣族人民都赶来迎接*,从欢呼来体会兴奋。从第3自然段欢迎的场面描写中,感悟兴奋和欢悦的心情。从结尾的3个自然段4个感叹句,体会人们的激动、幸福和难忘。这样抓住词语和重点句子,带着孩子们在文本中体会和感悟,揣摩内心情感,用不同方式的朗读重新诠释泼水节的“难忘”。

  说教学过程

  本着“以人为本,以读为本“的理念,下面我来说说教学过程。本课我打算分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是初步感知课文,能正确认读生字新词,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我重点说说第一课时,我的教学将以找写人物表情、动作和心情的句子说说体会为突破口,让学生读课文感受、体验傣族人民和*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出示挂图,让学生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从插图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相机引出新课,板书课题:难忘的泼水节

  让学生读课题,想想:为什么难忘?

  (二) 新课教学

  1、听录音范读,初步感受课文内容。

  2、初读课文,并画出生字新词。(学生自读)

  3、全班拼读生字。

  4、讨论交流:你是怎样记住生字的

《难忘的泼水节》说课稿2

  一、说教材内容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三组中的一篇课文《难忘的泼水节》。这一单元的主题围绕爱祖国、爱家乡。这篇课文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而1961年的泼水节,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一个泼水节。那是因为敬爱的*和边疆人民共同欢庆了这个富有情趣的民族节日。课文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叙述了*在美丽的西双版纳黎明城,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情形,表达了*和人民群众心连心的深厚感情。课文中洋溢着的热情,就像火红的凤凰花,洒满字里行间。作者通篇向读者展现了泼水节热烈、祥和的气氛,突出了泼水节的难忘。

  二、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学生年龄特征的分析,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从3个维度出发,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会主动认12个生字,能认真、正确书写12个生字,结合上下文理解“四面八方、难忘”等,感受词语背后的情感,并积累词语。

  2、学*通过对傣族人民欢迎*的场面和*泼水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

  3、通过对“欢呼、笑容满面”等词语的理解和感悟,体会人物心情,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4、对*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本课的重点是通过人物言行的感悟,揣摩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能通过自己的朗读表达出来,并能主动积累词语。其中,通过对人物言行的感悟,揣摩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三、说设计理念和教法、学法

  怎么才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以上的教学目标呢?下面我来谈谈设计理念:

  1、创设情境:创设一个浓郁的情境,让学生主动融入阅读情境,感受语言的魅力,得到美的享受,情的熏陶。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美读得其法,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在导入新课时,让学生观察插图,感受热烈的气氛与场景,对傣族泼水节的向往与兴趣。从而有助于主动进入文本,从而体会到课文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释放自己的情感。

  2、以读为本: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好文章要三读:初读读通——细读读懂——品读读美。文本是连接读者和作者的桥梁,只有让学生朗读课文,触摸文本,发挥自己独特的心理体验,情感体验,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

  3、自主探究: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因此,识字过程中,放手让学生自主识字。在朗读中教给学生学*方法,让学生自读自悟,使学生获取知识、发现问题、体悟情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

  本着这样的设计理念,在教学中我将围绕“难忘”二字,整体朗读课文,思考、体会:为什么傣族人民感到1961年的泼水节特别难忘?从四面八方看到了傣族人民都赶来迎接*,从欢呼来体会兴奋。从第3自然段欢迎的场面描写中,感悟兴奋和欢悦的心情。从结尾的3个自然段4个感叹句,体会人们的激动、幸福和难忘。这样抓住词语和重点句子,带着孩子们在文本中体会和感悟,揣摩内心情感,用不同方式的朗读重新诠释泼水节的“难忘”。

  四、说教学过程

  本着“以人为本,以读为本“的理念,下面我来说说教学过程。本课我打算分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是初步感知课文,能正确认读生字新词,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我重点说说第一课时,我的教学将以找写人物表情、动作和心情的句子说说体会为突破口,让学生读课文感受、体验傣族人民和*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一)课件激趣

  1.(课件出示傣族泼水节活动场面)师:谁知道这是哪个民族的活动?他们在干什么?

  2.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傣族泼水节的资料。

  师:你参加过泼水节吗?想亲身经历、感受泼水节吗?现在我们就跟着作者回到1961年,去参加一次“难忘的泼水节”。(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质疑

  设计意图:【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通过多边互动,产生出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有创新、有价值、有意义的效果,使教学沿着动态生成的最佳轨道运行。】

  二)检查预*情况(闯关游戏)

  1.我来说,你来找:“好、空、乐、盛……”

  2.开火车认新词:“凤凰*敲打对襟白褂四面八方……”

  3.(课件出示句子,要求读准确、读通顺)

  (1)**身穿对襟白褂,……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2)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设计意图:【课堂资源无处不在,知情交融,师生互动,关注文本,积累知识】

  三)学*课文

  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再思考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吧!

  1.(1)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令傣族人民那么难忘呢?

  用“因为……所以……”说一说原因。

  2.(生介绍)

  小结:*跟随*带领革命先烈**了全*,是我们新*第一任*。而且,1961年,*已经60多岁了,他每天工作*20个小时,是那么繁忙,却仍然专程从北京不远万里来参加傣族人民的节日。

  师:傣族人民又是怎样欢迎这么一个伟大的人物呢?自己从课文中画出有关句子读一读。(1)交流、感悟。

  (2)(课件出示重点句子)

  以现几个句中,哪个字或词给你印象深,从这些字词中,你体会或感悟到了什么?

  ①句子1: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②句子2:人们在地上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③句子3: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④句子4:人们欢呼着:“*来了!”

  (3)指导朗读,赛读

  3.我们课本中还配了一幅描绘当时场面的彩图呢!请大家看图(出示看图要求)

  (1)你能从图中找到*吗?

  (2)你是怎么找到的?

  (3)理解“笑容满面”,并练*说话。

  4.学法指导:“先人物后背景”看图的一种方式

  设计意图:【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教给学生过程与方法,使课堂处于热闹而又高效的状态】

  师:看完图后,你喜欢*吗?就将你对*的喜爱之情用语言表达出来吧!读第4自然段(指名读分组读表演读齐读)

  1.*和傣族人民是怎样过泼水节的?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

  (1)用“…一手…一手…,…一边…一边…”说话。

  (2)猜猜*向大家祝福什么?情景表演

  2.用下面的句式说出自己对课文的独特理解吗?

  这真是个难忘的泼水节,因为敬爱的*能和傣族人民一起参加泼水。

  这真是个____的泼水节,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真是个____的泼水节,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真是个____的泼水节,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师范读第五自然段)你能开心地读一读吗?

  1.此时假如你是傣族人民中的一员,除了开心之外你还会感到怎么样?

  2.师读7、8、自然段,你能学着老师的样子读读吗?

  小结:*的到来时傣族人民感到了高兴幸福,难忘,同时傣族人民对*的热情欢迎,是这次泼水节更加难忘。此时让我们再读课题吧!

  设计意图:【课堂教学需要激活学生的思维,无疑,“读”是开启学生质朴心灵最好的钥匙。在“读”中,思维灵舞,思想涌动,心灵沟通。低年级中,“读”是学*、理解、讨论及交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基础】

  四)总结全文。泼水节景难忘、人难忘、情难忘。

  五)拓展:多么难忘的泼水节啊,我们国家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节日,你还知道哪些?

  课后:

  1、课文导入,由创设情景问题入手,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学*兴致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学课件的直观性,在学生理解的关键处展示,调动了学生多种思维,轻松愉悦地进入课文意境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在识记的过程中,利用闯关游戏,调动学生学*的热情,通过动作演示、语言叙述等形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最后让学生自己想方法记生字,给学生学*的自由。

  2、注重学生的思维参与,尊重了学生的阅读需要。“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在课文学*的过程中,我考虑到学生理解的需要,给学生自由支配时间。在读书时做记号,调动学生思维参与,给他们独立思考的'机会来感受、体验文章蕴涵的感情,同时,这也是一种读书的能力和*惯。

  3、 “以读为本”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始终。有感情地朗读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这篇课文洋溢着热情,就像火红的凤凰花,撒满字里行间。在人们欢迎*的场面中,在*与傣族人民泼水的过程中,都抒发着兴奋与欢乐。因此,在课文的教学时,我主要引导学生通过读来体会文章的感情,采用多种形式的读,如:自由读、指名读、想象读,齐读等,同时,我注意做好朗读前的感情渲染与铺垫,让学生有感而发,做到感情充沛、声音自然,并通过自己的理解读出个性。

《难忘的泼水节》说课稿3

  一、教材分析:

  本文记述的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而1961年的泼水节,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一个泼水节。因为敬爱的*和傣族人民共同欢庆了这个富有情趣的民族节日。

  *的到来,使傣族人民沸腾了,人们敲起了象脚鼓,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放着一串串喜庆的花炮,迎接*的到来。*身着傣族服装,笑容满面地来到了人群中,他同傣族人民一起敲鼓起舞,手拿银碗与人们互相泼水祝福。课文中洋溢着的热情,就像火红的凤凰花,撒满了字里行间,作者在人们欢迎*的场面描写中,抒发着兴奋和欢悦;在*泼水的描写中,泼洒着激动和幸福;在文章结尾,作者更是直抒胸臆,连用三个自然段,四个感叹句,表达了人们的激动、幸福和难忘。

  基于此,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重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欢乐。

  3、体会*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二、教学设计理念和思路: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学生个体之间是有差异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不同的学*方式很学*方法,基于这样的一种教学理念,我把识字教学这个重点设计为自主探究识字,鼓励他们用自己最喜欢最*惯的方法认记汉字。对阅读教学的处理,大纲要求,首先要重视朗读的指导,所以对教学目标中的两个难点的突破我是通过设计各种形式的读:如齐读、分组读、领读、对读、挑战读、表演读等各种形式,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引导学生将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感受、体验、思考,去领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进而通过自己的阅读表达出来。因为学生对泼水节并不是很熟悉,所以课前我要求学生上网查阅有关资料,为了帮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泼水节的情趣和欢乐,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感,我制作了精美的课件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

  根据以上的教学思路,我把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兴趣,首先播放一段泼水节的影片,问学生你知道这是个什么节日吗?学生很自然地会说是泼水节。老师进一步引导泼水节是傣族的传统节日。(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并提出问题:为什么说泼水节是难忘的呢?引出第二个环节

  (二)范读课文。(课件)师问: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回答后师接着说:如果自己读一遍课文你一定知道的会更多。

  (三)自读课文。提出要求:

  1、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然后请教同学或老师。

  2、标记自然段。

  (四)认识生字:老师先过渡:看到同学们读得那么认真,一群生字宝宝羡慕极了,急着要跟大家交朋友呢!(老师用富有童趣的语言,把学生带入下一个环节)

  1、采用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自由读的方法。

  2、不会的提出来,同学帮他想办法记住。3、识字游戏:制作字卡,凤凰花的形状,认识了就奖励他。(目的是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五)再读课文:

  过渡语:认识了生字宝宝,大家一定会把课文读得更好了!(指名分段读,师生评价)

  六、学*第一自然段:

  1、出示"凤凰花"的图片,理解"火红火红"、"一年一度"两个词语。让学生知道泼水节是傣族人民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

  2、播放泼水节的影片,感受节日欢快的喜庆气氛,指导朗读感悟。

  七、指名读二、三自然段:

  提出问题:

  1、今年的泼水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用"因为所以"说说原因。(目的是锻炼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2、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的?自读第三段,划出相应的句子

  3、交流感悟:(学生先说哪句就先感悟哪句)

  句子一: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抓住"四面八方""赶"字体会人们急着迎接*的心情。

  句子二:人们在地上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象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条龙船驶国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了天空。

  抓住"鲜红的地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都

  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会铺地毯,从而感悟傣族人民用撒花瓣这种独特的迎客方式及当时的喜庆气氛。

  抓住"一条条""一串串"与"一条""一串"的区别,让学生领悟节日的热闹与喜庆。

  句子三:人们欢呼着:"*来了!"

  抓住欢呼一词,感悟人们见到*的激动心情。

  4、指导朗读:在这个环节中要边引导学生感悟边知道朗读,把傣族人民的欢乐场面和人民热爱*的心情读出来。可以采用指名读,齐读,表演读等形式反复训练。

  八:小组合作学*第四、五自然段。

  1、提出合作学*的要求:(1)小组合作,用喜欢的方式读4、5段。(2)思考:*是怎样跟傣族人民欢度节日的?画出有关的句子。

  2、交流合作成果:学生先说哪句就先感悟哪句,边感悟边知道朗读。

  句子一:*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的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了人群中。

  (1)观察课文插图:*穿着什么样的傣族服装?通过着装感悟*的*易*人。

  (2)抓住笑容满面一词来感悟*的饿亲切、和蔼。

  (3)想象:这时*会对人们说什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感悟课文内容。

  句子二: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1)象脚鼓什么样?(上网查资料,提高学生学*兴趣)

  (2)通过*跟人们一起敲鼓跳舞,感悟*同傣族人民心连心。

  句子三:*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通过几个问题的设计感悟这句话:

  1、*怎样泼水?向傣族人民祝福什么?目的;引导感悟*热爱傣族人民。

  2、傣族人民怎样泼水?向*祝福什么?目的:引导感悟傣族人民爱*。

  3、练*用"一手一手""一边一边"说话。

  语文学*的目的之一是训练语言的运用能力。

  4、交际互动:师演*,生演傣族人民,互相祝福:再现情景,感悟*很傣族人民的深情厚意。

  5、之后课件再次演示泼水的场面,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九)学*6、7、8段。

  过渡:多么令人激动的场面啊!(教师用夸张而富有感情的.语调进一步调动学生的情绪)然后说,谁能把作者的心情用声音表达出来?继而进行朗读指导训练:可以采用学生自由读,个人展示读,挑战读,齐读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读出1961年的泼水节的幸福、快乐和难忘之情。

  (十)小结升华:*和人们为什么那么开心/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那么令人难忘?让我们再次深情地读一遍课文吧!

  (十一)拓展:你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的节日?

  (十二)作业:课外搜集少数民族的节日和民间*俗并写下来。最后两个环节的设计目的是拓展课外知识容量,培养学生动手和动脑的能力。

  说明;知道写12个字也是本课的重点,因为本课需要2课时讲完,所以写字教学部分我会分别放在每课时的最后一个环节进行训练,12个字中最难写的是:恩、寿、凤、凰四个字,它们分别是上下结构和半包围结构的字。其中的重点比画是凤凰二字的部首,要作为重点来指导。

  板书

  11、难忘的泼水节

  *傣族人民

  泼水祝福

  寓意说明:

  1、两颗心相连,表示*和傣族人民心连心,揭示*爱人民,人民爱*的主题。

  2、"泼水祝福"则抓住了课文的描写重点,对主题的表现就是通过这个细节描写来揭示的。

《难忘的泼水节》说课稿4

  一、教材分析

  1、《难忘的泼水节》是、人教版第四册第三组的第三篇课文,这个单元的主题是让学生了解祖国的辽阔、美丽,增强对祖国的认识和热爱,激发学生了解家乡,赞美家乡的感情。本课记叙的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课文中洋溢着热情,在人们欢迎*的场面描写中,在*泼水的描写中,文章的结尾,更是表达了人们的激动、幸福和难忘,文中还配有一幅洋溢着热情的插图,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热烈的气氛。

  二、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泼、龙、恩、凤、凰5个生字,能正确认读多音字“盛”

  2、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1—4小节

  4、初步体会傣族人民对*的敬爱之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识记生字,会写生字;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难点: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说设计意图

  一、识字与写字教学

  识字过程中,我随文识字了5个:襟、褂、凤凰、恩为主,词语教学时也分为2个层次,先是带有拼音的难读的字,重点指导*翘舌音和多音字盛。然后是课文中比较长的词语。本课时写了4个字、泼、凤凰、恩,都是随文指导,然后集中书写。我的设计意图是:字词句的教学其实是一条线的,字不离词,词不离句,一方面可以节省时间,另一方面还可以使自己的教学更有针对性,也让小朋友明白我今天识字重点要读好哪几个。

  二、句与段的教学

  今天学*的重点段落是第3小节,我以“人们是怎么欢迎*的”展开教学,由句子再细化为词语的理解、运用与积累、再由句到段由局部到整体,层层引导学生明白人们赶来了,人们撒满花瓣,人们欢呼都表达子傣族人民对*的敬爱之情。

  句与段的学*离不开朗读的指导,朗读的指导还要有层次性。如精读第3小节时,我就采用了指名读、感悟地读、高兴的读、齐读、男女生分组读等形式。在指导读“*来了!”这句感叹句时,我又采用了提示读,“你欢呼着:他欢呼着,大家一起欢呼着”使小朋友身临其境。

  三、作业设计:

  在注重人文性的同时,还要注重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我翻看了课后及作业本发现有这么几个类型:生字抄写、看拼音写词语、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我会填正克确的量词,用“一手一手”“一边一边”造句。因此本课时的作业我是这样设计的:字词教学时穿插了多音字“盛”的教学,说话练*:用一组关联词:因为……所以……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好像”造句指导学生把比喻句说得更生动,

  量词的叠用:一条条、一串串要能理解叠用表示很多,并能正确运用从而能达到日积月累的效果。

 四、课后发现的问题:

  1、“对襟白褂”这个词的教学除了读准字音,如果能以学生的衣服为实物教学明白对襟是怎么样的,医生穿的就是白褂,让生字的音、形、义在潜移默化中扎实的完成了教学。

  2、语言表达: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又到了。如果能让小朋友学*这种写法,学会迁移,比如说:迎春花开了,春天到了。再比如:太阳升起来了,小朋友们上学了等等,让小朋友学会运用。

《难忘的泼水节》说课稿5

  一、说教材内容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三组中的一篇课文《难忘的泼水节》。这一单元的主题围绕爱祖国、爱家乡。这篇课文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而1961年的泼水节,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一个泼水节。那是因为敬爱的*和边疆人民共同欢庆了这个富有情趣的民族节日。课文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叙述了*在美丽的西双版纳黎明城,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情形,表达了*和人民群众心连心的深厚感情。课文中洋溢着的热情,就像火红的凤凰花,洒满字里行间。作者通篇向读者展现了泼水节热烈、祥和的气氛,突出了泼水节的难忘。

  二、说学情

  二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在教学这一课时,学生已经能说一段较完整的话,并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另外,学生掌握了不少的识字方法,而且自学识字能力很强。通过课前的预*,多数已经解决识字问题,只个别学生个别字有障碍。这都是学*本课的有利因素。

  三、说学*目标和重难点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学生年龄特征的分析,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从3个维度出发,本课的学*目标定为:

  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会主动认12个生字,能认真、正确书写12个生字,结合上下文理解“四面八方、难忘”等,感受词语背后的情感,并积累词语。

  2、学*通过对傣族人民欢迎*的场面和*泼水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

  3、通过对“欢呼、笑容满面”等词语的理解和感悟,体会人物心情,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4、对*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本课的重点是通过人物言行的感悟,揣摩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能通过自己的朗读表达出来,并能主动积累词语。其中,通过对人物言行的感悟,揣摩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四、说设计理念和教法、学法

  怎么才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以上的教学目标呢?下面我来谈谈设计理念:

  1、创设情境:创设一个浓郁的情境,让学生主动融入阅读情境,感受语言的魅力,得到美的享受,情的熏陶。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美读得其法,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在导入新课时,让学生观察插图,感受热烈的气氛与场景,对傣族泼水节的向往与兴趣。从而有助于主动进入文本,从而体会到课文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释放自己的情感。

  2、以读为本: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好文章要三读:初读读通——细读读懂——品读读美。文本是连接读者和作者的桥梁,只有让学生朗读课文,触摸文本,发挥自己独特的心理体验,情感体验,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

  3、自主探究: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因此,识字过程中,放手让学生自主识字。在朗读中教给学生学*方法,让学生自读自悟,使学生获取知识、发现问题、体悟情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

  本着这样的设计理念,在教学中我将围绕“难忘”二字,整体朗读课文,思考、体会:为什么傣族人民感到1961年的泼水节特别难忘?从四面八方看到了傣族人民都赶来迎接*,从欢呼来体会兴奋。从第3自然段欢迎的场面描写中,感悟兴奋和欢悦的心情。从结尾的3个自然段4个感叹句,体会人们的激动、幸福和难忘。这样抓住词语和重点句子,带着孩子们在文本中体会和感悟,揣摩内心情感,用不同方式的朗读重新诠释泼水节的“难忘”。

  五、说教学过程

  本着“以人为本,以读为本“的理念,下面我来说说教学过程。本课我打算分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是初步感知课文,能正确认读生字新词,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我重点说说第一课时,我的教学将以找写人物表情、动作和心情的句子说说体会为突破口,让学生读课文感受、体验傣族人民和*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出示挂图,让学生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从插图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相机引出新课,板书课题:难忘的泼水节

  让学生读课题,想想:为什么难忘?

  (二)新课教学

  1、听录音范读,初步感受课文内容。

  2、初读课文,并画出生字新词。(学生自读)

  3、全班拼读生字。

  4、讨论交流:你是怎样记住生字的?

  重点指导“凤凰”的书写

  注意“恩”与“思”的区别

  5、再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全班齐读)

  6、并思考:1961年地泼水节是怎么过的?为什么这一年的泼水节令人难忘?

  7、师结合学生所读词句,给予重点提示和指导。

  (1)插图中发现:*穿着什么?傣族人民穿着什么?他们表情怎样?

  在此教学阶段,理解“满面笑容”,并练*说一句话。

  (2)*和傣族人民是怎样过泼水节的?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

  强调重点词:端、拿、蘸、泼洒、祝福、欢呼、泼水、祝福

  用“一边……一边……”练*说话。

  8、师指导朗读

  第一自然段突出“泼水节”,第二自然段强调“特别”、“**”和“一起”,第三自然段重点读好最后一句“*来了”。

  最后两个自然段,“幸福哇”、“难忘啊”要重音轻读,读的速度要慢些,第二句可比第一句读得更慢,好像完全沉浸在幸福的回忆之中。

  (三)读中感悟

  指名分段读课文,同学边听边看课文插图,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对课文语言及课文内容最直接、真切的感知,也是学生自主与文章进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对作品中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当学生有了心得后,再读相关的段落感情就充沛真挚了。

  (四)课堂小结

  从课文插图和课文的描写中,你感觉*和人民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心连心,师板书)

  强调1961年的泼水节是傣族人民幸福、难忘的节日,师板书。

  (五)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六)、板书设计

  11、难忘的泼水节

  心连心

  *————————傣族人民

  幸福、难忘


《难忘的泼水节》说课稿 (菁华5篇)(扩展2)

——《难忘的泼水节》语文教学反思 (菁华5篇)

  姜主任告诉我星期三有人到校听我讲课,一接到通知,我就开始思索到底是上《难忘的泼水节》还是上《北京亮起来了》。

  看了半天,觉得还是讲《北京亮起来了》了吧,《难忘的泼水节》讲的是*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事,发生在1961年,这泼水节年代实在是太久远了。

  可是,在我真正上这篇课文的时候,却发现孩子们学得兴味盎然。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根本没有的凤凰花和象脚鼓,在网上搜了图片,做好课件,这样刚上课时的图片新奇感深深吸引了学生,课堂上边学边放,惊呼声一片。

  二是利用书上的插图,通过*的衣着打扮、动作、表情来体味*与傣族人民之间的深厚感情。三是播放少数民族过泼水节的`场景,让学生如临其境。

  就这样我利用课件巧妙地拉*了时空距离,学生读得富有感情,让这篇本以为上不好的课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难忘的泼水节》是一篇讲读课文。课文描写了傣族人民和敬爱的*在一起过泼水节的无比幸福的欢乐情景,体现了*和人民的深厚感情。让学生通过学*,知道“人民的*和人民心连心,*是人民的好*”是这篇课文的情感重点。

  一、教学效果:这篇讲读课文,作者在遣词造句上既生动又形象。课文中很多词语都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教学中,我注意抓住每段中的关键词语,在语句环境中品词析句读文,使学生在读文中体会这种深厚的感情。课文里,开篇的“火红火红”一词,就明显地显示了傣族人民当时的心情是如此开心和幸福。“特别”“敲起象脚鼓”“赶来”“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欢呼”等等,无不体现了傣族人民的高兴心情。学生们知道,正因为*是可敬的,所以人民才会这样高兴。第四自然段,课文从*的穿着、神情和动作着笔:一身傣家人民的打扮“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水红色头巾”;慈祥和蔼的神情“笑容满面”;快乐的动作“接过”“敲着”“踩着”。所有的这些描写都体现*的可亲。第五自然段,*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民向*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体现了*和人民之间的深厚感情。最后三自然段更是感情的升华。我创设了良好的环境气氛,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细细品味文中的语句,再联系之前对*的认识,学生在读文中不知不觉地感受到了那份真挚的感情。

  二、成功之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领会文章内容和感情的主要方法。让学生自读为主,在此环节中,我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老师只是起到一个引导和过渡的作用。先是课前收集资料,学生在阅读中学会了提问题。小组合作给学生快乐的学*体验。在学*生字的时候,让孩子们大胆想象,用换部首、编顺口溜、编故事、猜字谜等方式来记忆生字。因为是学生自己想的,所以有趣,记忆也很深刻。

  三、不足之处:*的时代离现在的少年儿童有一定的时间距离,学生不容易理解*和人民之间的那份无法言明的感情,对课文的理解大打折扣。

  四、改进措施:让学生阅读课辅资料,课余时间查找资料,了解*的生*,这为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教学中,引导孩子们体会傣族人民为欢迎*所做的准备,通过朗读去感受人们对*的无限的崇敬。然后,从*的穿着可以看到*和人民挨得那么*,从而感受*伟大而*易*人。

  【教学反思】成功之处:

  教学中,我注意抓住每段中的关键词语,在语句环境中品词析句读文,使学生在读文中体会这种深厚的感情。

  课文里,开篇的“火红火红”一词,就明显地显示了傣族人民当时的心情是如此开心和幸福。“特别”“敲起象脚鼓”“赶来”“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欢呼”等等,无一不体现人民的高兴心情。学生们知道,正因为*是可敬的,所以人民才会这样高兴。第四自然段,课文从*的穿着,神情和动作着笔。一身傣家人民的打扮“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水红色头巾”;慈祥和蔼的神情“笑容满面”;快乐的动作“接过”“敲着”“踩着”。所有的这些描写都体现*的可亲。

  不足之处:规范自己的语言。说话时应该尽量简洁,评价语应该尽量多元化。

  姜主任告诉我星期三有人到校听我讲课,一接到通知,我就开始思索到底是上《难忘的泼水节》还是上《北京亮起来了》。

  看了半天,觉得还是讲《北京亮起来了》了吧,《难忘的泼水节》讲的是*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事,发生在1961年,这泼水节年代实在是太久远了。

  可是,在我真正上这篇课文的时候,却发现孩子们学得兴味盎然。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根本没有的凤凰花和象脚鼓,在网上搜了图片,做好课件,这样刚上课时的图片新奇感深深吸引了学生,课堂上边学边放,惊呼声一片。

  二是利用书上的插图,通过*的衣着打扮、动作、表情来体味*与傣族人民之间的深厚感情。三是播放少数民族过泼水节的场景,让学生如临其境。

  就这样我利用课件巧妙地拉*了时空距离,学生读得富有感情,让这篇本以为上不好的课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教学本篇课文,第一次感受到孩子们想主动获取知识,自己提问题自己解答,本节课老师和学生都特别开心。

  这篇课文我直接出示课题,先板书“泼水节”,叫学生说说自己对它的了解,孩子兴趣很高,说的比较好,然后我就直接指导写“泼”。写完“泼”,我就把完整的课题补充完整,这时叫学生质疑,学生问题提的到位,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要走进课文。学生自己主动的自由读课文思考,读完后学生纷纷举手回答,而且回答的特别准确。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板书“*”,你对他有哪些了解,学生没有举手的,此时学生都看着老师,他们想从老师那里了解这个人物。老师看到他们有主动学*的欲望,请看大屏幕,老师简介*,此刻学生听的可认真呢!

  本节课我打乱了以往的教学方法,效果很好。学生了解了*后,人们为了欢迎*,他们都做了什么?边读边画出有关的句子。找到后叫学生看画面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怎样读才能感受出人们对*的欢迎呢?学生绘声绘色的朗读,效果可好呢。

  看图看*的服饰,再叫学生到课文中找出描写*外貌的句子画出了,学生动作快,找的准,读的好。

  本节课在落实课题时,学生在读*与人民泼水时,感受到他们互相祝福时,在此我叫学生展开想象,补充句子,*泼水时泼到老人他会祝福老年人——————泼到年轻人他会祝福———————泼到孩子们他会祝福————————学生的思维特别活跃,补充内容非常好,说的内容非常广泛,效果好。于是老师抓住时机进行写话训练。此刻如果*来到我们身边,和我们一起过泼水节,你会怎样做?*会怎样做呢?

  今后我会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兴趣,使每个孩子都喜欢学*语文。

  《难忘的泼水节》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11课课文,本文记述的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19xx年的泼水节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一个泼水节,因为敬爱的*和边疆人民共同欢庆了这个富有情趣的民族节日。教学本课,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傣族人民和*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并对*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感受和了解。

  教学案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师: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傣族人民在每年的清明节前后,有一个盛大节日,这一天,傣族人民互相泼水,互相祝福。这就是“泼水节”。(板书)你了解泼水节吗?

  2、在“泼水节”前面板书“难忘的”,齐读课题。说说读了课题有什么想法?

  二、细读课文,体会感悟

  1、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⑴.理解“火红火红”“一年一度”。

  ⑵.我们一年一度的节日是哪个节日?(春节)我们都做些什么事?

  ⑶.带着喜悦读一读这一段话。

  2、指名读第二、三自然段。

  ⑴.看看今年的泼水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⑵.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的?

  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

  ⑶.交流、感悟。

  ①句子1: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抓住“四面八方、赶”字体会人们急着迎接*的心情。

  ②句子2:人们在地上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条龙船划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抓住“一条条、一串串”与“一条、一串”的区别,让学生领悟节日的热闹和喜庆。

  ③句子3:人们欢呼着:“*来了!”

  抓住“欢呼”感悟人们见到*的激动心情。

  ⑷、指导朗读。

  要把傣族人民的欢乐场面和人民热爱*的心情读出来。

  指名读、齐读、表演读。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三自然段。

  三、交流学*,重点感悟

  1、设疑:考考小朋友们,我们国家现在的*是谁?

  *是怎样跟傣族人民欢度节日的?


《难忘的泼水节》说课稿 (菁华5篇)(扩展3)

——家乡的泼水节作文:傣族泼水节 (菁华5篇)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是啊!*就像一个大家庭,每个民族就像每个子女。而我,却对傣族的泼水节很感兴趣。

  相传在很久以前,傣族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幸福*静。后来,不知从哪里来一个火魔。火魔无恶不作,她抢走七个如花似玉的姑娘。人们对他恨之入骨,但谁也没有办法。七个姑娘得知用火魔的头发可以**他的消息后,便开始行动起来。可是火魔的头却到处乱滚,滚到哪里,哪里就受灾,只有火魔的妻子抱住才可以停下来。姑娘们便轮流抱火魔的头,每轮一次是一年,这样,村民才免于灾难。后人为纪念这七位姑娘,就在这一天相互泼水,这就是泼水节的由来。

  泼水节那天,人们早早地为佛洗尘,接下来就是相当精彩的泼水活动。傣族女子本就貌美如花,穿上五彩缤纷的服饰后,更像孔雀一般美丽。男女老少纷纷赶来,他们拿着各种装水的器具,尽情地相互泼洒,最终一个个都变成“落汤鸡”。天空中,一朵朵象征吉祥、幸福的水花在绽放。人们的头发被淋湿,衣服被淋湿,可是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在活动中享受到无穷的快乐。人们在你泼我、我泼你的过程中泼出感情,泼出对新年的期盼与向往!

  节日期间,人们除泼水,还有很多其它节目,如划龙舟、丢花包、放孔明灯、放烟花等。人们纵情欢呼歌舞,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我想,这朵永不凋零的“花”,一定会越开越盛!

  傣族最著名的恐怕是泼水节。每年四月的一天,傣族都要举行泼水节。这一天早晨,人们要采集鲜花,绿叶到佛寺供奉,担来碧澄清水为佛像洗尘。做完这些,群众性的泼水就开始了,只见一群群男女青年铜钵脸盆盛水,涌出大街小巷,嬉戏追逐,逢人便泼,从头到脚,全身湿透。这是吉祥的水,幸福的水,不管是泼者还是被泼者,都异常地高兴,脸上挂着笑容。

  傣族的女子对发饰很有讲究,大多梳高发髻,还爱在发髻上插缀鲜花;男士们则爱穿对襟或大襟的无领短衫,肥筒长裤。

  傣族的居住物——傣族竹楼也小有名气。因为傣族人居住区气温高而竹楼又有利于防酷热和湿气。因此,傣族人家至今依然保持着“多起竹楼,傍水而居”的*惯。傣族还有一个风俗:一家盖房,全村帮忙。新楼落城时,还要举行“架竹楼”仪式。这时,全村人都像过节一般热闹。同时还要亲请“赞哈”唱“贺新房”的曲子,据说这样才能吉祥,*安,家道兴旺。

  傣族的.民俗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了解,去探索。

  到了每年的4月12日,就是*云南省每一个傣族人民最喜爱的狂欢节一泼水节。这一天人们都要互相泼水,如果谁的身上淋的水特别多,就代表吉祥就要降临在他的身上。

  记得,去年4月12日的一天中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自己独自一个人去小区大门口泼水。我当时走在小区里面的石头小路上非常开心,非常激动。我一走出了大门后,就被4个年轻的男子给泼到了。大街上到处都是人山人海,不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用自己水枪与水桶在互相泼水。而开着大卡车的人们,用水枪在泼洒着路上的行人。整个城区好像变成了水的战场似的。我独自一人也参加到了这场激烈的战斗当中。

  根据我们家乡这个地方的说法,泼水节的泼法总共分为两种,第一种泼法是武泼;武泼是指将男子身上全都泼湿。第二种泼法是女泼;女泼是指轻轻的在女人身上泼水。

  刚开始的时候泼水的人还特别少,于是,让我感到十分焦躁。

  到了三点的时候,泼水的人越来越多了。这场泼水大战正在热烈地进行中。我这个小士兵拿起了自己的泼水工具,对过往的行人们泼水。有四个大姐姐向我这个小士兵发起了攻击。于是,我被这4个大姐姐给泼成了“落汤鸡”,我们非常快乐,因为这场泼水大战打得非常痛快。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这场激烈的泼水大战也已经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而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我爱这个节日,它就是傣族人民最爱的狂欢节一泼水节。

  一年一度的傣历新年,也就是泼水节又开始了,泼水节那天,歌声阵阵,锣声震耳,欢笑声随着水花飞舞,处处是“水!水!水!”的欢呼声,到处是幸福的笑声与快乐的尖叫声。整座城成了一片水的世界,欢乐的海洋。

  原先傣族传统的泼水,只用树叶蘸一点清水泼洒在对方身上,以示祝福。但如今年轻人觉得不够尽兴,泼到兴高采烈之时,索性将整盆水一起泼出去。青年少年、男人女人、*人外国人,傣族人、汉族人以及其他民族的人,当地人、外地人,几乎都是倾家而出,全都投入到泼水的人海之中。傣族少男少女当然是泼水的“主力军”,而美丽的少女,自然成为人们竟相泼水的对象。穿着民族服饰的傣家姑娘,是泼水节最亮丽的一道风景。婀娜多姿的傣族姑娘,穿着裙子,轻轻地飞舞着,令整个狂欢的泼水节,也温柔起来、浪漫起来。

  不管认不认识,逢人便泼,盆、桶、瓢……全都用上了,清清的水,带着美好的祝福,带着欢快的笑声,把人浇得浑身湿透,是那样兴奋,那样快活,一张张彩车,装点着都市,聪明的企业商家用五花八门的广告装饰着彩车,世界变得五彩纷呈,缤纷绚丽。傣族青年也要拜年的,不过拜年的形式与汉族不尽相同,人们成群结队,一路载歌载舞去拜年,把年长者或尊贵客人用竹竿抬起并抛向空中,如此倾情地欢乐与祝福。

  水这生命的源泉,给人间万物带来生命,给勤劳的人们带来吉祥,给美丽的西双版纳带来美好的明天。

  泼水节是西双版纳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它就相当于傣族的新年,一般在傣历的四月中旬(即农历清明前后十天左右),为期三至四天,在阳历4月13日至15日这三天。

  关于泼水节还有一个美丽而古老的传说,很早以前,一个无恶不作的魔王霸占了美丽富饶的西双版纳,并抢来七位美丽的女生做他的妻子,女生们合计如何杀死魔王。一天夜里,年龄最小的女生用酒让他吐露出了自己的致命弱点,原来他怕用自己的头发勒住脖子,女生们齐心协力当时就用头发勒住了他的脖子,魔王的头掉了下来,变成了一团火球,滚到哪里,邪火就蔓延到哪里。为了扑灭火,七个女生轮流抱着他的头,其他人不停地泼水,终于在傣历的六月扑灭了火并把魔王的头扔到了江里,乡亲们为了纪念这七位勇敢的女生就每年都过泼水节。

  最让傣族人难忘的是1961年的泼水节,我们敬爱的xx来到了傣寨,为了欢迎xx,人们在地上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笑容满面地接过了象牙鼓,和人们一起跳舞,傣族人们向xx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多么快乐的泼水节呀!

  清清的水泼呀洒呀,有机会让我们一起到傣家做客吧!


《难忘的泼水节》说课稿 (菁华5篇)(扩展4)

——《难忘的泼水节》优秀教学设计合集5篇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傣族人民和***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感受。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难点:体会***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识字、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师:我们的祖国边疆辽阔,有56个民族,你知道哪些少数民族?

  随学生回答“傣族”教师板书。

  2、师: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傣族人民在每年的清明节前后,有一个盛大节日,这一天,傣族人民互相泼水,互相祝福。这就是“泼水节”。(板书)

  3、在“泼水节”前面板书“难忘的”,齐读课题。说说读了课题有什么想法?

  二、自主学*。

  1、按自学四步骤学*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⑴课件出示生字,小老师领读。

  ⑵识字小游戏

  游戏一:找朋友

  学生在“我会认”里把偏旁相同的生字用相同的颜色涂一涂。(凤、凰)(咖、啡)(襟、褂)

  游戏二:认读生字卡片后,教师把生字卡片发给学生,教师念字音,有该字卡片的学生站起来领读,其余学生跟读。

  ⑶认读词语(课件出示)。

  泼水节因为敬爱*****花炮对襟白褂敲鼓

  银碗祝福健康长寿幸福令人盛满

  (教学多音字:盛)

  ⑷认读长句。

  ①***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②***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⑸。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三、细读课文,体会感悟。

  1、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⑴理解“火红火红”“一年一度”。

  告诉学生:傣族是我国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每年过一次盛大的节日————泼水节。泼水节就是他们的新年,在农历4月中旬(傣历的六、七月份),历时三、四天。过节的时候,人们换上最漂亮的衣裳,敲着鼓,跳着舞,不分男女老少都互相泼水祝福。

  ⑵播放傣族泼水节的影片。感受节日欢快的喜庆气氛。

  ⑶带着喜悦读一读这一段话。

  2、指名读第二、三自然段。

  ⑴看看今年的泼水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用“因为……所以……”说一说原因。

  ⑵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的?

  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

  ⑶交流、感悟。

  ①句子1: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抓住“四面八方、赶”字体会人们急着迎接***的心情。

  ②句子2:人们在地上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条龙船划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抓住“地毯”,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说说在什么地方看到过“鲜红的地毯”从而感悟到傣族人们撒花瓣独特的迎客方式以及喜庆气氛。

  抓住“一条条、一串串”与“一条、一串”的区别,让学生领悟节日的热闹和喜庆。

  ③句子3:人们欢呼着:“***来了!”

  抓住“欢呼”感悟人们见到***的激动心情。

  ⑷、指导朗读。

  要把傣族人民的欢乐场面和人民热爱***的心情读出来。

  指名读、齐读、表演读。

  四、写字指导。

  书写生字“龙、恩、寿、柏、泼、特”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

  1、认读生字卡片。

  2、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三自然段。

  二、体会感悟。

  1、设疑:***是怎样跟傣族人民欢度节日的?

  2、小组合作学*第四第五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

  3、交流。学生先说哪句就感悟哪一句。

  句子1:***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的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⑴。说说表示颜色的词。

  ⑵。“笑容满面”说明什么?

  ⑶。这时的***会对人们说些什么?

  句子2: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跟人们一起敲鼓跳舞说明了什么?

  句子3:***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⑴、***怎样泼水?向傣族人民祝福什么?说一说。

  ⑵、傣族人民怎样泼水?向***祝福什么?说一说。

  ⑶、练*句式“一手……一手”“一边……一边”

  ⑷、交际互动。教师演**,学生当人们,互相祝福,互动。

  ⑸、课件演示泼水的场面。

  ⑹、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4、学*第6—8自然段。

  ⑴、师:多么让人激动的场面啊!谁能把作者的心情用声音表达出来!

  学生自由读——个人展示——挑战读——齐读

  三、升华。

  1、***和人们为什么那么开心?

  2、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令人难忘?

  再一次深情地读一读课题吧!

  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指导写字。

  重点指导“脚、凤、凰”

  五、拓展延伸。

  找找***的图片和故事。

  知识目标:

  1、了解***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体会***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情谊。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在观察画面的基础上,想象当时的快乐场面来理解课文内容。

  德育目标通过学*课文,激发学生对***的敬爱之情。

  教学重点:

  1、结合课文观察图画。

  2、理解泼水节和傣族人民热爱***的语句。

  教学难点:了解***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体会***和人民心连心。

  教学方法:图文结合,品词析句,并通过感情朗读加深理解。

  二课时

  一、复*检查

  1.认读生字新同。

  2.指名分段读课文。

  3.指名读全文。

  二、讲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1)提问:傣族人民在什么时候过泼水节? (风凰花开了的时候,泼水节就到了。)

  “火红火红”是什么颜色? 什么是“一年—度”?

  (2)指导朗读。

  练*读。指名读。

  2、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1)提问:傣族人民为什么特别高兴?

  (2)指导朗读

  要读出傣族人民特别高兴的心情。

  指名读,齐读。

  3、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1)提问: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的?理解“四面八方”“赶来”“地毯”“驶过”“一条条”“—串串”等词语。

  (2)指导朗读

  要把傣族人民的欢快场面和人们热爱***的心情读出来。

  指名读、齐读,

  用自己的活,说说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的。

  4、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1)提问:***怎样来到人群中的,先读出书上的句子,再用自己的话说说。理解“对襟白褂”“咖啡色”“水红色”“笑容满面”等词语。

  从什么地方看出***特别高兴?先找出书上的句子读读,再说说。

  理解“象脚鼓”“地毯”“—起跳舞”等词语。

  (2)指导朗读。

  ***身着傣族服装,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接过象脚鼓,敲着鼓点,踩着“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看出人民的**爱人民。要读出***的高兴心情。

  小声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穿着什么服装,怎样来到人群中的。

  5、指名读第五自然段。

  (1)提问:***怎样泼水? 向傣族人民祝福什么? 先读出书上的句子,再说说。

  傣族人民怎样泼水? 向***祝福什么? 先读出书上的句子,再说说。

  理解:“银碗”“祝福”“健康长寿”等词语。

  (2)指导朗读。

  要读出***对傣族人民真挚的祝福,傣族人民对**的真诚祝愿,仿佛泼水节就在我们跟前呈现。读“健康长寿”要慢些。

  老师范读,指名读,齐读。

  6、指名读第六至八自然段。

  (1)提问:***和傣族人民为什么那么开心? “多么幸福”“令人难忘”是什么意思?

  (2)指导朗读。

  读的时候,注意语气词“呀、哇、啊”及感叹号所表达的语气。

  教师范读,学生小声练*读。

  三、练*朗读

  1、指名分段读全文。

  2、齐读全文。

  读的时候,注意读好长句子,注意段与段之间的停顿。

  四、总结提问:课题为什么是难忘的泼水节

  五、作业练*

  背诵你喜欢的段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度12个生字,学会12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地热闹场面,体会***和人民心连心的情意。

  过程与方法

  抓重点词句品读,感受**和傣族人民是怎样过泼水节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同游览了新疆的葡萄沟,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去参加傣族的泼水节吧。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3.从课题中你知道了什么?(随机介绍泼水节)泼水节为何如此令人难忘呢,让我们一起去文中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学生标段。

  2、学生自读,画出生字,借助书下的拼音读准字音。

  3、同桌互读,纠正字音。

  4、指名分段读文

  5、出示词语,学生认读(生字注音)

  凤凰花***敲鼓

  咖啡色踩着端碗

  蘸水对襟白褂健康长寿

  6、出示词语,学生认读(去掉生字注音)

  凤凰花***敲鼓

  咖啡色踩着端碗

  蘸水对襟白褂健康长寿

  三、深读课文

  1、学*第一段

  (1)同学们,凤凰花开了,泼水节到了,让我们齐读第一段。

  (2)出图,介绍凤凰花。随机理解“火红火红”

  2、学*第二段

  (1)今年傣族人民的心情很高兴,书上用了一个什么词?

  (2)给“特别”换个词。

  3、学*第三段

  (1)课文接下来要写什么呢,请大家默读第三段,遇到喜欢的好词好句圈一圈,画一画,一边读一边想这段主要写了什么。

  (2)学生概括这段主要内容。

  (3)这段话有几句?逐句学*

  A、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抓住“敲起象脚鼓”、“四面八方”、“赶来”。

  (出图:介绍象脚鼓)

  (2)为了欢迎***,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看课文插图理解“撒满”。)

  “鲜红的地毯”:在什么情况下会铺上鲜红的地毯(特别隆重的场合,接待最尊贵的客人时。)

  (3)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师读“一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花炮升上天空。”比较理解“一串串”、“一条条”。

  三个句子随机灵活教学,引导学生感受到这么热闹、隆重的场面,是傣家人为迎接最尊贵的客人准备的。为什么傣族人民会这样欢迎***呢?

  B、激情引读句1,句2,句3。

  ***是新中国的第一任**,他天天都要处理党和国家许许多多重要的事情,为了和傣族人民共同庆祝泼水节,**从百忙之中抽出空来。当时傣族人所在的景洪地区交通非常不方便,***乘飞机后又改乘汽车,最后又乘渡船过江,不辞辛苦,不远千里,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傣族人民生活的小城,来到了傣族人民的身边。当时**已经六十多岁了,就是这样一位关心傣族人民的好**,傣家人从心底里欢迎他,,难怪,难怪,难怪(引读句1,句2,句3)。

  C、引读句4。

  就是这样一位受人爱戴的好**来了,人们欢呼着:“--------------。”

  4、学*第四自然段

  (1)在人们的欢呼中,***来到了人群中。出示课文插图,指导学生观察。理解“笑容满面”

  (2)这段中除了描写**的衣着外还写了什么,读一读。(动作)画出文中描写动作的词语。

  5、学*第五段

  (1)泼水开始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和傣族人民是怎样泼水的?(学生自由朗读第五段)

  (2)泼水节被泼的水越多,也就代表着你收到的祝福越多。

  (出示:

  当***把水洒向孩子,**祝孩子____。

  ***把水洒向老人,**祝老人____。

  ***把水洒向傣族小伙子,**祝小伙子____。

  还把水洒向__,祝__。)

  (3)孩子们,傣族人民又向***祝福什么?用上“一边……一边”造句

  (4)文中处处体现了**爱人民,人民爱**,正因为如此,所以泼水节才如此令人难忘。再次齐读课题。

  6、学*第六--八段

  课文的最后三段表达了人们对泼水节的难忘,让我们齐读课文。

  四、总结

  ***就是这样一位与人民心贴心的好**,类似这样的文章还有很多,请同学们课下搜集一些,我们下节课来交流。

  附课文:难忘的泼水节

  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又到了。

  今年,傣族人民特别高兴,因为敬爱的*****要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

  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为了欢迎***,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人们欢呼着∶“***来了!”

  ***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开始泼水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傣族人们一边欢呼,一边向***泼水,祝愿他健康长寿。

  清清的水,泼呀,洒呀!***和傣族人们笑着,跳着,是那么开心。

  多么幸福啊,1961年的泼水节!

  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年的泼水节。

  【知识与能力】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在观察画面的基础上,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想象当时的欢乐场面来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谊,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讲傣族人民热爱***和***与傣族人民心连心的语句。

  【课时分配】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任务〗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识字,写字。

  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教师板书课题,指名朗读。

  提问: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

  学生交流,教师将学生的疑问归纳整理。

  二、问题阅读,初步感知

  1、教师谈话:这么多的疑问等着我们去解决,快快打开书,在课文中找找答案吧!

  2、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3、***交流初读感受,解决以下问题:

  ⑴ 泼水节是个什么样的节日?

  ⑵ 为什么说这个泼水节是“难忘的”?

  ⑶ 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在文中标出来。

  三、自主学*,读中识字

  1、出示“我会认”中的生字,教师提出要求后,学生自读课文,在文中圈出生字,并练*读准字音。

  2、指名朗读生字,重点订正“恩”、“襟”、“凤”的读音。

  3、生字组词读,带句子读。

  4、练*:

  ⑴ 接力朗读课文,分小组赛读课文。

  ⑵ 出示本课中含有多音字“好、乐、空、盛”的句子。

  指名朗读,再说出它们的另一个读音,练*说话,体会读音不同,意义不同。

  四、学写生字,培养能力

  1、学生仔细观察要求书写的生字,并试着写一写。

  2、学生提出较难写的字,教师重点指导。

  3、学生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4、组内评价,集体评价。对写得好的学生进行表扬鼓励。

  五、课堂总结,布置实践活动

  布置学生课外收集有关***的故事和我国其它少数民族的有关节日。

  第二课时

  〖教学任务〗

  通过朗读、感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一、交流学*

  同学们互相说说自己收集到的有关*****的故事。教师也可以适当补充一些,使学生对*****及他与人民的深厚情谊有进一步的了解。

  二、朗读感悟

  1、(出示课文插图)教师引导: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哪些人物?

  2、学生自读课文,在文中分别找出描写傣族人民和***的语句,并用不同的符号标出来。

  3、小组内讨论交流。

  4、小组汇报,并说说自己对所划内容的理解:

  教师相应指导:

  ⑴ 第三段:通过引导学生对“四面八方、敲起、撒满、驶过”等词语的理解,体会傣族人民的心情,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⑵ 第四段:引导学生观察***的服装、表情;想象,体验表示动作的词语,体会***特别高兴的心情,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⑶ 第五段:引导学生想象朗读,体会***与傣族人民互相泼水祝福的热烈场面。

  5、教师范读第六、七、八段,再引导学生结合全文练*有感情地朗读。

  6、小结:

  为什么说1961年的泼水节是傣族人民难忘的泼水节?

  7、指名将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三、扩展延伸

  1、学生互相交流介绍收集到的我国其它少数民族的有关节日。

  2、结语: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就像56个兄弟,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指导,使学生学会体会文章感情的读书方法,感悟傣族人民和***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从而感受泼水节的难忘。

  2.对***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感受。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难点:体会***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课前准备:

  ⒈、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⒉、学生准备:了解***的生*及相关故事,了解傣族及泼水节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有56个民族,你们看这是哪个民族?

  (课件出示傣族竹楼、服饰、泼水节、孔雀舞、凤凰花等图片,并配上葫芦丝音乐,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傣族。)

  课件播放至最后一张“凤凰花”图片停住,问:这是什么花“?

  “火红火红的凤凰花“两个表示颜色的词放在一起,这花好像更美了。

  指导读词语。

  2.每年4月,凤凰花开时,傣族人民就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你对泼水节有哪些了解?

  (如果学生答不出,教师相机简介泼水节。)

  3.今天我们就来学*课文《难忘的泼水节》(板书课题)

  指导学生读好课题。

  二、整体感知。

  1.这次泼水节为什么是难忘的?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听老师读课文。

  教师配乐朗读课文,学生感知课文大意。

  指名交流,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句式说出答案。

  (因为敬爱的*****要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所以这次泼水节特别难忘)

  2.了解***。

  你对***有哪些了解?

  (教师适时点拨学生:*****是新中国的第一任**,他在世时深受人民爱戴,是人民的好**,虽然他现在已经过世了,但人民永远怀念他。)

  教师小结:1961年,***已经60多岁了,他每天的工作非常繁忙,仍不远万里从北京先乘坐飞机,再改乘汽车,又渡船过江来到云南的一个小城同傣族人民过了一个“难忘”的泼水节。

  3.这次泼水节又难忘在哪里呢?请同学们再来读读课文。

  提出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想:泼水节难忘在哪里?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三、走进课文,精读感悟。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寻找答案。

  1.出示第三自然段。

  那天,泼水节场面怎样?先自由读,想一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看到了:

  (1)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2)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3)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

  (4)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抓住重点词“四面八方、赶”引导学生体会人们想见到**的急切、高兴的心情。后面三句,让学生体会场面的盛大、热烈及人们兴奋、喜悦心情。

  2.指导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读。

  听到了:

  人们的欢呼着:“***来了!”……

  抓住“欢呼”一词指导朗读。

  小结:傣族人民用最高的礼节来欢迎**,人们此时心情好激动,好兴奋呀!这场面,这情景,傣族人民一辈子也忘不了。板书:景难忘。

  最后齐读“人们欢呼着:“***来了!”

  3.***很快就来到人群中,课本还配了一幅彩图呢!

  你能认出哪是***吗?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引导学生看***的外貌,“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

  站在人群中的**,从穿着打扮来看,你觉得**像一位。(傣族老爷爷)

  从“笑容满面”中,你觉得**就像一位?(慈祥的老爷爷)

  朗读时我们应重点读好哪个词语?

  你来读一读,指导学生朗读。

  小结:**就是这样*易*人,是这样亲切,他的音容笑貌永远留在了人们脑海中。板书:人难忘。

  4.开始泼水了,想看看傣族人民是怎样互相泼水的吗?

  播放泼水节动感课件。

  教师小结:傣族人有这样一种说法,谁身上的水多,谁就是最幸福的人,***和傣族人民怎样泼水的?

  (1)指名读。交流:怎样泼水的?(学生表演)

  (2)***就是这样和傣族人民泼泼洒洒的,***向人们泼洒的是什么?(祝福)

  猜猜***向大家祝福什么?(师生表演)

  他看到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他会说:

  他看到一位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他会说:

  他看到一位青春靓丽的姑娘,他会说:

  他看到同我们差不多年纪的小朋友,他会说:

  收到了满满的祝福,傣族人民此时心情怎样?(板书:幸福)

  怎样才能把这种幸福感读出来呢?指名交流。(提醒学生自己归纳出:语速要慢,抓住重点词“泼呀、洒呀、笑哇、跳哇,那么开心”来读)

  你来试一试,指导朗读。

  小结:泼水中,分不清哪是**,哪是人民,**就是这样与人民心连心的。**和人民之间的这份情意傣族人民是不会忘记的。板书:情难忘。

  5.回归难忘。

  (1)这次泼水节,傣族人民因为幸福而难忘,而难忘的就是幸福的,让我们记住这次泼水节,再来深情地读一读课题。

  (2)出示7.8自然段。

  最后两个自然段,别看只有一句话,但情感却是丰富的。

  指名学生读出无比幸福,难以忘怀的情感。

  (重读“幸福、难忘”,第二句比第一句读得要更慢些,把完全沉浸在幸福的回忆之中地感觉读出来。)

  教师也可范读。

  齐读。(情感达到高潮)

  四、总结全文。

  难忘的泼水节景难忘,人难忘,情更难忘。

  学生回味品读课文。

  板书设计:

  难忘的泼水节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