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资料 40句菁华

首页 / 语文 / | 2022-10-10 00:00:00 复*资料,中考语文

1、触目伤怀:看到家庭败落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

2、情郁于中:感情聚积因心里不得发泄。

3、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4、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zhì)。通“智”。《〈论语〉十则》

5、臭名昭著:形容坏名声尽人皆知。昭,显著。

6、尊君在不。“不”(fǒu)。通“否”。《陈太丘与友期》

7、身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yǒu)。同“又”。《核舟记》

8、深恶痛疾:最厌恶最痛恨。

9、坦荡如砥:*坦得像磨刀石。

10、略无阙处。“阙”(quē)。通“缺”。《三峡》

11、声色俱厉:说话的声音和颜色都显得非常严厉。

12、焦裕禄这个名字对青年人可能还有些陌生,可对40岁以上的人却是很熟悉的。

13、杨辉返校后,对抢救落水儿童的事只字来提,直到一封感谢信送到校长室,这件好人好事才为大多数人知晓。

14、奶奶看到我俩非常高兴,就急忙从炕上下来,拉住我们的手问这问那。

15、《三国演义》中“过五关斩六将”的是谁?斩了谁手下的六将?为何要过关斩将?

16、“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这一的肖像描写写的是哪部小说中的哪个人物?

17、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诗中蕴含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的诗句是: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写出诗中与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曾楼”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诗: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18、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抒发词人一生中的事业与抱负,并发尽无尽感叹的句子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19、夏蚊成雷(雷:名词作动词,指像雷响)《闲情记趣》

20、萦青缭白,外与天际(青:形容词作名词,青山)《始得西山宴游记》

21、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饷:名词动用,送食物)《观刈麦》

22、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辱:意动用法,“以……为辱)《上枢密韩太尉书》

23、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可译为“又”“而且”“也”等,有时也可不译。

24、表示递进关系的连词。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

25、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译作“因此”“所以”“因而”。

26、旦辞爷娘去(早晨)《木兰诗》

27、林寒涧肃(寂静)(同上)

28、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明察秋毫:形容视力好。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

29、诲女知之乎 “女”(rǔ) 同“汝” 《〈论语〉十则》

30、对镜帖花环 “帖”(tiē) 通“贴” 《木兰诗》

3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简”(jiǎn) 通“拣” 《核舟记》

32、略无阙处 “阙”(quē) 通“缺” 《三峡》

33、食之不能尽其材 “材”(cái) 通“才” 《马说》

34、亲戚畔之 “畔”(pàn) 通“叛”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35、曾益其所不能 “曾”(cēng) 通“增”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6、困于心,衡于虑 “衡”(héng) 通“横”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37、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bì) 通“弼”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38、一厝朔东 “厝”(cuò) 通“措” 《愚公移山》

39、缩句法:可将能表现段意(层意)的长句压缩成短句。

40、结合法:在各层意思不可缺时,可将各层意思结合起来归纳。


中考语文复*资料 40句菁华扩展阅读


中考语文复*资料 40句菁华(扩展1)

——中考语文复*资料 60句菁华

1、人声鼎沸:人声喧闹的意思。

2、无足挂齿:不值得一提。

3、精益求精:好了还要求更好。益,更。

4、见异思迁: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

5、不胜枚举:例子很多,无法一一列出。胜,能够承担或承受。

6、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zhì)。通“智”。《〈论语〉十则》

7、一切乌有。“乌”(wū)。同“无”。《山市》

8、左手倚一衡木。“衡”(héng)。同“横”。《核舟记》

9、一篇论文观点正确、论据充分、结构完整,是衡量其好坏的重要标准。

10、本校师生员工出入校门一律凭工作证和学生证。

11、固以怪之矣。“以”(yǐ)。通“已”。《陈涉世家》

12、将军身被坚执锐。“被”(pī)。通“披”。《陈涉世家》

13、必能裨补阙漏。“阙”(qūe)。通“缺”。《出师表》

14、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biàn)。通“辨”。《鱼我所欲也》

15、山西省煤炭的蕴藏量是我国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16、小惠未徧。“徧”(biàn)。通“遍”。《曹刿论战》

17、一辆越野车像离弦的箭一样,在蜿蜒曲折的环山公路上疾驰。

18、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公正判决,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在做怪。

19、在老师和同学们的耐心教育和帮助下,终于使他翻然醒悟了。

20、县里的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

21、他在生活底层长大,后来和战友们一道策马扬刀,南征北战,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与恶劣的自然条件顽强斗争,表现了极大的智慧和积极性,当他病魔缠身躺在病床上时则克服困难,开始创作,继续为党和人民工作。

22、《三国演义》中 “桃园三结义”是指哪三个人?他们各自的性格怎样?

23、《次北固山下》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

24、王维的《使至塞上》: 抓住沙漠中典型的景物,进行刻画,写出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被誉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5、《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抒发征夫戍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表达主旨)的诗句是: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6、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作名词,飞奔的马,即快马)《三峡》

27、造饮辄尽,期在必醉(尽:形容词作动词,指尽兴)《五柳先生传》

28、散入珠帘湿罗幕(湿:形容词动用,渗湿或沾湿。)《白雪歌送武断官归京》

29、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名词动用,宴请宾客)《醉翁亭记》

30、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冠:名词作动词,为第一)《上枢密韩太尉书》

31、结构语气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32、语气助词,凑足音节。

33、结构助词,提前宾语的标志。

34、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35、表并列或承接,因果关系。

36、择其善者而从之(长处;优点

37、顾野有麦场(回头看,看见)

38、旦辞爷娘去(早晨)《木兰诗》

39、不足为外人道也(不值得)(同上)

40、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同上)

41、惧其不已也(停止)(同上)

42、惟吾德馨(指品德高尚)

43、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明察秋毫:形容视力好。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

44、往来翕忽(轻快敏捷)(同上)

45、委而去之(放弃)(离开)《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6、路转溪头忽见 “见”(xiàn) 通“现” 《西江月》

47、对镜帖花环 “帖”(tiē) 通“贴” 《木兰诗》

48、虞山王毅书远甫刻 “甫”(fǔ) 通“父” 《核舟记》

49、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zhī) 通“肢” 《送东阳马生序》

50、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zhǔ) 通“嘱” 《岳阳楼记》

51、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 “適”(zhé) 通“谪” 《陈涉世家》

52、故不错意也 “错”(cuò) 通“措” 《唐睢不辱使命》

53、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xiāng) 通“向” 《鱼我所欲也》

54、小惠未徧 “徧”(biàn) 通“遍” 《曹刿论战》

55、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56、运用对比手法,描摩景物,抒发感情。

57、用景物描写来衬托人物性格或事件意义。如《故乡》开头描绘了荒凉萧索的村景,十分贴切地衬托了“我”的悲凉心情。

58、按时间先后和情节发展变化划分。这种情况常有提示性词语出现。

59、按作者的认识过程或思想感情的变化来划分。

60、按人物活动划分。写一个人的几个活动片断及写几个人物的文章,可用这种方法。当然,有的记叙文的段落常常是以一种方式为主,同时还兼有另一种方式。


中考语文复*资料 40句菁华(扩展2)

——中考语文复*资料总结归纳 40句菁华

1、图表徽标:看懂图画,对图画的画面和文字分析比较、用简洁的文字表述,并一定要挖掘其深层含义。

2、感悟启示类: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出自己的感悟和体验,不能局限于一方面,可以多角度,正反两方面回答。语言精炼,表意准确,抓住关键。一般用第一人称作答。

3、课文预*六步法:

4、划分文章结构四法:

5、叹号(!)

6、逗号

7、倒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然后再按顺序进行叙述。

8、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如天气、季节、山川、湖海等自然景物):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情感,预示人物命运,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9、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10、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11、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12、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13、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14、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5、《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6、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

17、“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

18、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莫泊桑、马克·吐温、欧·亨利。

19、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20、叙事散文:所记之事一般比较*凡,讲究以小见大;叙事散文很少有单一、完整、曲折的故事情节,常以若干零碎、琐屑之事来反映一个主题、这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在叙事中的体现;叙事散文取材于真人真事、而不是借助虚构,因而更加重视行文的技巧,其构思之精妙、结构之严谨、感情之细微,尤其耐人寻味。

21、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个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形象,这个英雄是关羽。这本书有关这个英雄的传奇故事还有许多,请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其中一个故事的名字:大意失荆州。

22、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农民起义英雄形象,请列举有关人物(不少于5人)“及时雨”宋江、“智多星”吴用、“豹子头”林冲、“黑旋风”李逵、“青面兽”杨志、“花和尚”鲁智深、“一丈青”扈三娘、“母大虫”顾大嫂、孙二娘。

23、““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等情节说的是这部名著中另一位英雄人物武松的故事。

24、古代的“岁寒三友”指松、竹、梅。

25、著名作家郭沫若曾经写过一副对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对联称赞了一位借“写鬼写妖”来“刺贪刺虐”的清代名家,请你写出这位清代名家的姓名蒲松龄。他的一部著作《聊斋志异》。

26、你怎样评价《三国演义》中“刘备三顾茅庐”?

27、《三国演义》中“三英战吕布”的“三英”指哪三个人?

28、“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这一肖像描写写的是哪部小说中的哪个人物?

29、《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的是哪几位好汉?各自的绰号是什么?

30、“风雪山神庙”是哪部书的情节?涉及到哪两个人物,性格怎样?

31、《水浒传》中“大闹野猪林”涉及到哪两个重要人物,他们的性格怎样?

32、《红楼梦》中最热闹的情节是元妃省亲,最有趣的情节是刘姥姥进大观园,最凄惨的情节是黛玉焚稿。

33、人物描写艺术探究:这篇小说怎样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

34、缩句:满足压缩要求,要有概括性;找中心句、段;找出主要成分;排除干扰项。

  缩句顺口溜:

  “的”前“地”前“得”字后,形容限制去个够。数量出现莫放过,介宾来了也杀头。

35、叹号(!)

  表示感情强烈的句子末了的停顿。

  A、表示感叹句末尾的停顿。例:歌唱吧,为迎接这辉煌的胜利!

  B、语气很重,很强烈的祈使句、反问句也用叹号。

  例:小王,快来!快来!

  例:怎么会讲得这么糟呢!

  C、兼有两种语气的,例如兼有疑问语气和感叹语气的句子,通常应该根据句子的基本

  句式属于哪一种,根据这个句子用在哪个特定的地方所着重表示的语气,选用一个合适的点号。例:这件事太难了,我该怎么办呢?

  例:快去吧,这又有什么可犹豫的!

  二、句中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

36、倒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然后再按顺序进行叙述。

  作用:避免*铺直叙,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引人入胜。

37、岁寒三友:松、竹、梅。

  散文阅读

  一、各类散文的特点

38、(第1段)"每个人都是昆虫,但我确信,我是一只萤火虫”,作者为什么将自己比作一只萤火虫?

  解析:因为萤火虫虽然弱小却能在黑暗中顽强地发出光芒,萤火虫在西方还有冒险精神等类似表意,将自己比作萤火虫,体现了作者勇于冒险的精神,也体现了作者的自信。

39、(第5段)“我会首先让他们都学英语,然后再让聪明些的孩子们学*拉丁语作为一种荣耀,学*希腊语作为一种享受”,作者为什么会首先让孩子们都学英语,然后再让聪明些的孩子学*拉丁语?

  解析:因为英语是他们的母语,一个人必须热爱祖国,熟练掌握自己的母语。“聪明”的孩子学拉丁语,是相对于自己的“笨”而言,有调侃的意味。

40、《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是指哪三个人?他们各自的性格怎样?

  刘备(忠厚善良、礼贤下士)、关羽(忠肝义胆、一身正气)、张飞(勇猛粗暴、嫉恶如仇)。


中考语文复*资料 40句菁华(扩展3)

——中考语文复*资料有哪些3篇

  读孟尝君传

  1.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又称王荆公,世称临川先生。抚州临川人(现为抚州东乡县上池里洋村),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死后谥号“文”。

  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父益,字损之,曾为临江军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州县官。安石少好读书,记忆力强,受到较好的教育。

  1042年(庆历二年)登杨镇榜进士第四名,先后任淮南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等地方的官吏。1067年(治*四年)神宗初即位,诏安石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1069年(熙宁二年)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钟山,谥文。被列宁誉为是“*十一世纪改革家”。宋神宗时宰相。创新法,改革旧政,世称王荆公。

  文学上的主要成就在诗方面,词作不多,但其词能够“一洗五代旧*”,境界醒豁。今传《临川先生文集》、《王文公文集》。

  2.战国末期,各诸侯国贵族为了维护岌岌可危的统治地位,竭力网罗人才,以扩大自己的势力,而社会上的“士”(包括学士、策士、方士或术士以及食客)也企图依靠权贵获得锦衣玉食,因此养“士”之风盛行。当时,以养“土”着称的有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原君、魏国的信陵君和楚国的'春申君,后人称为“战国四公子”。

  3.文意:本文驳斥“孟尝君能得士”这一传统说法,首先摆出这一论点,接着写出这一论点的两个依据。一个是“士以故归之”,这是概括地说;一个是“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这是从具体事例说。

  然后笔锋一转,用“嗟呼”慨叹孟尝君只是“鸡鸣狗盗之雄”,不是真正得士。这一论点提出,主要是把“鸡鸣狗盗”排除在“士”之外,再从得一士可以“南面而制秦”(只是设想)否定“鸡鸣狗盗之力”。最后以推理方式更进一层说明了孟尝君不能得士的原因。

  重点语句翻译:

  1.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

  译:终于依靠他们的力量,从像虎豹一样凶狠的秦国逃脱出来。

  2.特鸡鸣狗盗之雄耳

  译:只不过是鸡鸣狗盗的首领罢了。

  3.岂足以言得士!

  译:哪里说得上是得到了贤士呢?

  4.擅齐之强

  译:拥有齐国的强大国力。

  5.南面而制秦

  译:南面称王制服秦国。

  6.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

  译:鸡鸣狗盗一类人在他门下。

  原文解答:

  1.对于孟尝君,世人有什么传统观念?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

  2.作者把孟尝君门下的“士人”称作什么?鸡鸣狗盗。

  3.作者心目中的“士”应是怎样的?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

  4.“士之所以不至”的原因是什么?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知识点归纳:

  1、借花鸟表达忧国忧民之情的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作者思念家乡的诗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3、言明春望所见的诗句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4、运用对比的手法,表达诗人忧国思家的诗句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5、“破”、“深”写出了怎样凄惨的景象?

  答:“破”描绘了国都被占,城池破败,残墙断壁的景象;“深”描绘出了草木繁密而又荒芜,人民离散无人整治的景象,刻画了诗人痛苦的心情。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破败、残垣断壁、杂草丛生、人烟稀少的冷寂荒芜的景象。

  6、杜甫诗有诗史之称,本诗折射出怎样的历史事件?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安史之乱,表现了忧国思家、感时伤坏之情。

  7、情景交融在颔联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试加以赏析。

  答:花鸟本是怡人之景,而诗人见之而泣,闻之愈悲,可见时局的不幸,这里诗人将悲情融于乐景,更加重了悲的抒情色彩。

  8、“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千古传诵的名句,你知道为什么吗?

  答:这两句真切地表现了战乱中人们思念亲人、盼望得到亲人消息的心情,能引起人们的共鸣。“连三月”写战祸之长;“抵万金”言家书难的。

  9、末句“不胜簪”这一细节有怎样的作用?

  答:强烈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亲之情。

  本诗的前四句写景,所写内容均统在一个“恨”字中;后四句抒怀,一个“搔”的动作(细节)将一位白发稀疏、孤立于长安城头的老诗人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读孟尝君传

  1.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又称王荆公,世称临川先生。抚州临川人(现为抚州东乡县上池里洋村),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死后谥号“文”。

  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父益,字损之,曾为临江军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州县官。安石少好读书,记忆力强,受到较好的教育。

  1042年(庆历二年)登杨镇榜进士第四名,先后任淮南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等地方的官吏。1067年(治*四年)神宗初即位,诏安石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1069年(熙宁二年)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钟山,谥文。被列宁誉为是“*十一世纪改革家”。宋神宗时宰相。创新法,改革旧政,世称王荆公。

  文学上的主要成就在诗方面,词作不多,但其词能够“一洗五代旧*”,境界醒豁。今传《临川先生文集》、《王文公文集》。

  2.战国末期,各诸侯国贵族为了维护岌岌可危的统治地位,竭力网罗人才,以扩大自己的势力,而社会上的“士”(包括学士、策士、方士或术士以及食客)也企图依靠权贵获得锦衣玉食,因此养“士”之风盛行。当时,以养“土”着称的有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原君、魏国的信陵君和楚国的'春申君,后人称为“战国四公子”。

  3.文意:本文驳斥“孟尝君能得士”这一传统说法,首先摆出这一论点,接着写出这一论点的两个依据。一个是“士以故归之”,这是概括地说;一个是“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这是从具体事例说。

  然后笔锋一转,用“嗟呼”慨叹孟尝君只是“鸡鸣狗盗之雄”,不是真正得士。这一论点提出,主要是把“鸡鸣狗盗”排除在“士”之外,再从得一士可以“南面而制秦”(只是设想)否定“鸡鸣狗盗之力”。最后以推理方式更进一层说明了孟尝君不能得士的原因。

  重点语句翻译:

  1.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

  译:终于依靠他们的力量,从像虎豹一样凶狠的秦国逃脱出来。

  2.特鸡鸣狗盗之雄耳

  译:只不过是鸡鸣狗盗的首领罢了。

  3.岂足以言得士!

  译:哪里说得上是得到了贤士呢?

  4.擅齐之强

  译:拥有齐国的强大国力。

  5.南面而制秦

  译:南面称王制服秦国。

  6.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

  译:鸡鸣狗盗一类人在他门下。

  原文解答:

  1.对于孟尝君,世人有什么传统观念?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

  2.作者把孟尝君门下的“士人”称作什么?鸡鸣狗盗。

  3.作者心目中的“士”应是怎样的?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


中考语文复*资料 40句菁华(扩展4)

——化学中考复*资料 60句菁华

1、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2CO2

2、盐的溶解性

3、碱的溶解性

4、酸碱指示剂

5、金属位置越靠前的活动性越强,越易失去电子变为离子,反应速率越快。

6、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排在后面的金属跟排在前面的金属的盐溶液不反应。

7、等质量的不同酸跟足量的金属反应,酸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放出氢气越多。

8、升温。温度升高可以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

9、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合价

10、制取气体?制取气体时,必须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装药品。

11、金属和盐溶液的置换反应?混合溶液与一种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的顺序是“先远”“后*”;金属混合物与一种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顺序也是“先远”“后*”。

12、凡是制气体实验时,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导管应露出橡皮塞1-2ml,铁夹应夹在距管口1/3处。

13、物理性质——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

14、化学性质——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

15、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SO2、CO、NO2,这些气体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16、电解水实验可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

17、电解水中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体积比(分子个数比)为1∶2,质量比为8∶1,在实验中常加稀H2SO4和NaOH来增强水的导电性。通的是直流电。

18、铁的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光泽,质软,有良好的延性和展性,是电和热的导体。

19、合金(混合物):是由一种金属与其它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铁的合金有:生铁和钢(混合物)

20、碱【溶液】与指示剂反应,遇石蕊变蓝,酚酞变红

21、〔酸〕用试管取少量样品,滴加【足量】稀盐酸,若有气泡则变质。

22、二氧化碳固体(CO2):干冰

23、汞(Hg):水银

24、NaOH(Na2CO3):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2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26、最早利用天然气的国家是*。

27、浅绿色溶液:含有Fe2+的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28、属能导电.但能导电的不一定是金属。如:NaCl的水溶液。

29、酸溶液中一定含有H+,其溶液一定呈酸性;呈酸性的溶液中一定含有H+,但其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如:NaHS04==Na++H++SO42-。其溶液因含有H+而呈酸性.但它是盐溶液。

30、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H2.经检验H2不纯需要再收集时.应先用拇指堵住试管口一会儿。再收集H2,检验其纯度。(防止试管内末熄灭的H2火焰点燃H2发生器里尚混有空气的H2而发生爆炸。)

31、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从右到左读出元素名称,中间用“化”字连接。如NaCl读作氯化钠;MgO读作氧化镁。

32、含原子团的化合物,从右到左读出原子团或元素的名称,或在原子团和元素名称之间用“化”字连接。如Na2CO3读作碳酸钠;Mg(OH)2读作氢氧化镁。

33、化学式的计算设置在“新情境”中,计算一些和生活、生产实际有密切联系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各元素的质量比和质量分数。

34、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 + O2点燃SO2 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点燃CO2

35、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点燃2CO2

36、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4 === ZnSO4 + Cu

37、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

38、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

39、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40、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H2SO4 + Cu(OH)2 ==== CuSO4 + 2H2O

41、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42、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43、氯化钠和硝酸银:NaCl+AgNO3=AgCl↓+ NaNO3

44、盐酸除铁锈:Fe2O3+6HCl=2FeCl3+3H2O

45、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CuO=△=Cu+CO2

46、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

47、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2FeCl3 + 3H2O

48、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49、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

50、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活性炭净化水、干冰人工降雨、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都是物理变化。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利用酸碱中和反应,是化学变化。

51、数据说法:根据原子序数,确定质子数,再根据电子得失情况,确定电子数。溶液稀释,溶质不变。PH小于5.6的雨水才是酸雨。浓硫酸敞口放置,吸水,溶液质量变大,浓度变小。


中考语文复*资料 40句菁华(扩展5)

——中考复*资料 30句菁华

1、黄色溶液:含有Fe3+的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2、温度升高,绝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增大,只有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固体Ca(0H)2和常见气体。

3、有机化合物是含碳化合物,但含碳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化合物。如:CaCO3、CO2

4、渡荆门送别(李白)

5、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

6、电路: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7、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

8、白色固体:mgo、p2o5、cao、 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

9、向西交流:唐朝与天竺——玄奘西行。

10、知道怎样鉴赏大自然之美。

11、懂得环境状况不容乐观,保护环境是我们的责任。

12、氢氧根离子: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

13、三大化学肥料:N、P、K

14、影响溶解度的三个因素: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

15、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是 H2 。

16、摩擦起电的原因:在摩擦过程中,电子会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得到电子的物体因有多余的电子带上负电荷,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上等量的正电荷。

17、导体和绝缘体的主要区别是:导体内有大量自由移动的电荷,而绝缘体内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但导体和绝缘体是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18、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无水,量多的为溶剂。

19、《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本来称《诗》或《诗三百》,后被儒家奉为经典,称之为《诗经》。共305篇,根据曲调分“风、雅、颂”三大类,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形式以四言为主。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源头。我们读过的篇目有《关雎》 《蒹葭》等。《诗经》与《书经》、《礼经》、《易经》、《春秋》合称“五经”,为我国儒家经典作品。

20、最早进行新航路开辟的国家:西班牙和葡萄牙

21、我国处理的原则是什么?我国形成了什么样的民族关系?

22、我国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23、青少年应如何处理好民族关系?

24、相反数

25、绝对值

26、有效数字

27、实数大小比较的几种常用方法

28、乘法交换律ab?ba

29、二次根式式子a(a?0)叫做二次根式,二次根式必须满足:含有二次根号“”;被开方数a必须是非负数。

30、二次根式的性质


中考语文复*资料 40句菁华(扩展6)

——中考语文复*资料总结归纳 30句菁华

1、分析八种关键句作用:

2、人物线索:人物的见闻感受或者事迹。

3、插叙:在叙述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中断原来情节的叙述,插入有关的情节或事件,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比如:回忆往事)

4、外貌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

5、心理描写: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品质。

6、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7、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8、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9、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10、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又称《石头记》),它问世后就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还出现了专门研究该书的一门学问——“红学”,“红学”现已成为世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11、表达方式

12、表现手法常用术语

13、““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等情节说的是这部名著中另一位英雄人物武松的故事。

14、古代的“岁寒三友”指松、竹、梅。

15、“群英会中计”是哪部名著中的情节?谁中谁的计?两个人的性格怎样?

16、《三国演义》中“过五关斩六将”的是谁?斩了谁手下的六将?为何要过关斩将?

17、《三国演义》中“三英战吕布”的“三英”指哪三个人?

18、“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这一肖像描写写的是哪部小说中的哪个人物?

19、曹操说:“宁教我负天下,休教天下人负我”你怎么看待他的这种观点?

20、《红楼梦》中有一个人物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这句话是谁说的?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21、人物性格难点探究:怎样理解“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一句中“过于”二字?

22、缩句:满足压缩要求,要有概括性;找中心句、段;找出主要成分;排除干扰项。

  缩句顺口溜:

  “的”前“地”前“得”字后,形容限制去个够。数量出现莫放过,介宾来了也杀头。

23、图表徽标:看懂图画,对图画的画面和文字分析比较、用简洁的文字表述,并一定要挖掘其深层含义。

  综合性学*

  课标要求: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命题趋势:有并入“知识积累与运用”和“现代文阅读”中的趋势,答题思路、解题技巧不变。

  常用题型:

24、顿号

  顿号也用于并列词语之间,不过这种词语比用逗号隔开的并列词语更简短。它表示最小的停顿。

  例:他引用了传说、民谣、古诗。使用顿号应注意下列八点。

  记叙文

  一、常见叙事线索

25、倒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然后再按顺序进行叙述。

  作用:避免*铺直叙,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引人入胜。

26、表达方式

  (1)叙述的方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

  (2)描写种类: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等。

  (3)描写技法:以动衬静、化静为动、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侧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白描(运用简笔勾勒事物的轮廓)、绘形绘声、绘声绘色等。

  (4)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离情于景、托物言志),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以乐写哀、以哀写乐等。

27、(第1段)"每个人都是昆虫,但我确信,我是一只萤火虫”,作者为什么将自己比作一只萤火虫?

  解析:因为萤火虫虽然弱小却能在黑暗中顽强地发出光芒,萤火虫在西方还有冒险精神等类似表意,将自己比作萤火虫,体现了作者勇于冒险的精神,也体现了作者的自信。

28、“草船借箭”是谁向谁借箭?这个“借”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周瑜设计陷害诸葛亮,诸葛亮将计就计趁大雾天扎草人攻打曹营,借来十万支箭,完成任务。

29、“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这一肖像描写写的是哪部小说中的哪个人物?

  《三国演义》;关羽。

30、杜牧《赤壁》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句子写的是哪一场战役?涉及到哪两个主要人物?

  赤壁之战;曹操、周瑜。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