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读后感3篇

首页 / 读后感 / | 2022-03-06 09:49:50 读后感

《知行合一》读后感1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主要讲述了王阳明的一生如何通过知行合一的方式达到人生的巅峰的。王阳明出生在一个士大夫家庭,父亲是个状元,从小就表现出了过人的智商,所以比较桀骜不驯,年轻时做过很多狂傲的事情,跟随道士寻过仙,盲从僧人坐过禅。然后跟随自己父亲的`道路一样入朝为官,然后为小人所害,进锦衣卫大牢,九死一生终见天日,后被发配龙场,在山间野岭中,出了著名的龙场悟道,终成心学大师,提出知行合一的哲学理论,后在江西剿匪中首次展现了知行合一的无边威力,后*江西宁王乱;功成后,归浙江余姚老家讲学,晚年奉命前往广西剿匪,再现知行合一无边威力。死于广西返回浙江余姚途中。

  以上用我自己的回忆描述了一下王阳明的一生,从王阳明龙场悟道后,王阳明才真正确立了自己的人生目标,通过王阳明一生,和王阳明在几次剿匪中所立的盖世奇功,都无比展现了知行合一的威力,而知行合一到底是什么呢?用王阳明的话说,知不是知道,而是良知,行即为行动,将良知和行动整合起来才能展现出超凡的实力。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得到的结论是:知行合一的重点是擦拭自己的良知,并把去修正自己的良知,把自己用自己良知悟到的感知,拿出来和别人讨论然后去格良知,所谓的格良知,就是不断的修正自己的良知,只有自己的良知明亮了,才能在后面的人生中更好的运用知行合一的力量。而如何格自己的良知,是一个很困难的工作,必须像曾国藩那样一日三省,每天都和自己的良知对话,发现自己良知不好的部分抓紧剔除。

  不光通过这本书,还有我此前看过的书,基本都告诉我一个道理,学*是一方面,悟道则是更重要的一方面,而悟道就是要多去思考,将所学到的道理知识,通过我们的思考融汇到一起,很多时候我们就觉得此前学过的东西都忘了,而通过悟道后的知识,可能也会忘了具体的来源,可以我们通过悟这个过程将这些知识切入到我们现有的知识系统去了,貌似忘了,实则和我们的知识系统融为了一体,这让我联想到张三丰对张无忌所说的太极的最高境界就是把所有学过招式全都忘掉,然后无招胜有招。而悟道大抵也是这个道理吧。

《知行合一》读后感2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在本书中反复提起不下几百次,还有致良知、四句教、心学等,简单的语言被作者翻来覆去的解读,例证,从评书般惊心动魄的剿匪故事到他的个人生*无数奇遇,?再到谈古论今的外二篇(外一篇哪里去了?),知行合一仿佛一颗钻石恒久远,历久弥新,理解作者在熟读王阳明深谙心学精髓的同时,更想让王阳明的哲学思想照耀当下*人尘封已久的良知,回归简单的初心。为什么这么简单的真理王阳明倾尽一生去传播?就像为什么我看完了整整299页的全面论述后,比之前知道的王阳明知行合一理论还要困惑一百倍一样?

  简单即深刻,就像要用一生和几吨麻袋的草稿纸去证明?1+1=2,良知,心外无物,万物一体等其实我认为,每个作者想要表达的哲学片段我都能理解,但我没有把他串在一起,也就是没有把他们一个个的珍珠变成一串项链,没有建立起一个体系,所以我的理解是碎片的。看来,我还是需要再读狡猾的第二部,第三部了。

  书中王阳明离去的那些描写令人印象深刻,唏嘘不已,能感受到作者对王阳明深深的心痛,这是唯一本书中带有浓重情感的一幕,对于我这样的女性读者还是很享受的,否则我会对本书调低几个分值,之前之后仿佛都是理性略带调侃的文风,一看就是一位非女性作者的作品。(也难怪,对哲学和黑瘦男人感兴趣的女人大多无趣吧)

  作为一名老鸡汤提供者,我最烦的就是我这样的,好为人师,而作者在全书中其实想要做的也是好为人师,不知度阴山几岁,反正觉得他年龄不大,心性不小,好似通过王阳明通晓了人生真理,在外二篇里(?对啊,外一篇哪里去了?)小心翼翼的熬起了鸡汤,还好,与别的鸡汤味道不大一样,没有那么浅陋直白,就好像他放置的调料有一些你是不知道的,但并不难吃。

《知行合一》读后感3

  以前读书均是关于工作方面的内容,但都不能坚持阅读。*期受公司读书汇影响,以及同事推荐王阳明“心学”读物,因此带着向往和好奇借阅了《知行合一王阳明》。

  当打开封面内页,对上面的内容感到茫然,因为自己对王阳明的确了解得少。也正因为如此,心中充满了阅读的兴趣......

  王阳明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五岁才开口说话;幼年聪颖好学,为求“格物致知”,“格”竹子到晕厥;青年流浪游学;中年被政治迫害流放,蛮荒之地顽强活着;后剿匪荡寇、*朱宸濠之乱等,半生讲学传播心学思想,直至患肺病走到生命尽头。

  王阳明的心学思想的形成,是通过他的学*和“事上练”不断积累而成,比如小时候“格”竹子;青年时期骑马吓退蒙古人,为了研究道教,新婚之夜去道观请教高人整夜未归;流放中的苦难经历等。才能在一个机缘合适的时间、地点出现有名的“龙场悟道”,对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了新解,“格”不是重点,“良知”才是重点,且要“知行合一”。

  王阳明的“心即理”、“致良知”思想,是讲做事发乎于心,每个人都有良知,做事要无愧于人、无愧于心,跟随良知的指引,是王阳明心学所说的真正的“存天理去人欲”,真正的“炼心”。

  试问用“知(良知)行合一”这样的态度去面对工作、面对生活能有几人能真正做到呢?但当我们有了这样的认知和认同感后,便会多一份信仰,至少可以尝试去做,努力去做!

  当整个社会趋同“知行合一”并“事上练”时,我们的全民素质、社会风气是否会变得更好呢?

  这本书还不能说拜读完成,但至少从我的角度来讲阅读一本好书,可以洗涤一个人的灵魂认知。虽然做不到以“圣人”的要求标准去衡量自己,但至少可以收获一二并运用到工作及生活中。


《知行合一》读后感3篇扩展阅读


《知行合一》读后感3篇(扩展1)

——《知行合一》读后感范本10份

  《知行合一》读后感 1

  王阳明是谁?百度一查不要紧,在历史上王阳明实在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角色,曾国藩、蒋介石是他的铁杆粉丝,都受了王阳明心学的影响。从其哲学思想、政绩、军功、文学、书法等几个方面看称千古圣人一点不足奇。

  于是我马上粗读了一点《传*录》,从中领略了心学的精髓竟然是心即理!凡事从心而定,天理自在人心!天理就是良知!良知与生俱来!知行合一致良知!我的妈呀,这些以前我怎么不知道!这么厉害的王阳明,怎么会在我50多岁的时候才知道,自己还妄称是读书人,丢人啊。很想了解王阳明这个人,得知度阴山所著《知行合一王阳明》这本书正是最适合了解王阳明的,为了省钱,在网上听了一遍。很感兴趣还不过瘾,于是就到书店又买来纸质书看,其中内容完全颠覆我的认知了。

  这本书用浅显、有趣的语言,讲述了王阳明波澜壮阔的一生,并把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作了重点介绍,从龙场悟道悟出心即理,到提出天理就是良知人人都有,到知行合一致良知三个阶段,层层深入把王阳明心学展现在我们面前。在听读的过程中,我始终有个感觉: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就是要唤醒人们心中被私欲蒙蔽的良知,用良知判断是非善恶、指导做人做事,从而让人生更有意义。

  当今社会虽然有了巨大的科技进步,物质丰富金钱万能。但是人的.灵魂却出了问题,道德滑坡,人与人之间除了金钱关系外其他正常的伦理道德严重缺失。物欲横流、假货横行、为了个人私欲损公肥私坑蒙拐骗,人们的良知被蒙蔽了。当我读完《知行合一王阳明》这本书,内心波澜起伏,我的良知在哪里?我知道我的良知在心里,可是遇到社会中各种扭曲现象,我的心中同样会不*、不静、不忿、不服。我能感觉自己的良知,但却很少用良知指导做事的行动。知而未行只是未知,王阳明提出“事上练”,“知行合一”让我明白,光有良知是不够的,必须“知行合一”去做,即所谓“致良知”。当下,我们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中已经无心静下来唤醒自己的良知,更不用说“知行合一”了。因此,就是要全党全国人民“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

  读了《知行合一王阳明》,我终于明白了《大学》中的“格物致知”的知是什么意思了,也知道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知是是什么意思了,同时,我也知道了知行本是一体,“知而未行只是未知”。也许,只有真正知行合一致良知,才能达到王阳明留给世上的最后一句真言“我心光明亦复何言”的境界吧。

  《知行合一》读后感 2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这句话是北宋张横渠说的,这些事是明朝王阳明做的。王阳明龙场悟“道”,开创“心学”,提出“知行合一”,终生“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中,可悟出干部的养成之道。

  干部须在心上净,方安得心,方能“静亦定,动亦定”。事事从心中良知而为,不他虑,事事可谐而良知日显。不忘初心,不负初心,勿他顾。任何时候都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必须有“心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的觉悟,必须有“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的认识。坚持用武装干部头脑,强化“***”,坚定“***”。做到心净无杂念,心静无杂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心为民,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

  干部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行亦果,坐亦果”。历事才能练心,在事上磨练,内心才会拥有强大力量,个人才能真正成长。为官做事,绝大多先立志而后行,以致说多做少,最终落空。知行合一是味良剂,知不弃行,行不离思,慎思之,笃行之。干部尤其年轻干部应争取更多磨练机会,将脱贫攻坚、招商引资、项目拆迁、项目建设、信访**等急难险重工作一线作为炼炉,磨练心智,提高能力,理论认知与实践水*齐头并进,做知行合一优秀干部。

  干部须在苦中成,方站得稳,方能“劳亦成,逸亦成”。“知痛,知寒,知饥,然后自然会避痛,御寒,果腹,”这便是知行合一。干部须吃得苦,低得身,要大力弘扬“红船精神”和“红军精神”,勇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始终保持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抓落实,不怕苦累,站稳脚跟,不断前行,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岗位上艰苦奋斗,永不言弃,做攻坚克难拔尖干部。

  王阳明在《传*录》中写道:“明明德者,立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体也;亲民者,达其天地万物一体之用也。故明明德必在于亲民,而亲民乃所以明其明德也。”干部须永葆为民之心,与民同乐亦与民同忧,初心不改、矢志奋斗,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知行合一》读后感 3

  王阳明,大明帝国时期诞生的一位著名的心学家,而在当时以朱熹理学为主流的明朝,也足以体现出王阳明的艰辛以及心学发展受到的阻碍程度。

  刚上大一时,接触到马哲的唯物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当我偶然看到这本书时,却也被王阳明的心学所打动,被王阳明的“致良知”说服,同时也被他新的格物致知所吸引。生活在大明帝国的王阳明,也曾受理学的影响,也曾按照朱熹的格物致知去格物,当他对着一堆竹子去格的时候,却什么都格不出,于是他对理学的权威提出了质疑。他曾研究过道教,也曾想落入空门,但都没有成功实现,于是才有了后来的龙场悟道,才有了其心学的横空出世。自龙场悟道以来,王阳明的弟子大增,为其心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他在仕途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王阳明的心学,讲究的是人人*等,讲究的是光明良知,讲究的是内心的*静。朱熹主张去心外格物,而王阳明则认为物就在己心,只要良知是光明的,就能得到其中的真谛,现在所做的事不过是对心学悟道的践行而已。自龙场悟道以来,王阳明的仕途就变得光明起来,南赣剿匪以及*定宁王都是他心学的运用。我认为在他的`心学中有心理学的应用,似乎他的心学可以运用到任何领域,而王阳明则解释为这都是良知的作用。

  王阳明提倡众生*等,人人都可以成为圣贤,所以每个人都不应该把自己看的轻贱,但其在剿匪时却因为士兵剿匪时士气不高,当众砍杀了几名士兵以儆效尤。既然他提倡众生*等,那他又为何以别人的生命来换取其他人的前进,这无疑违背了他提出的观点。不过王阳明也说自己在运用战术的时候是违背良知的,所以他在以后的讲学过程中从没有提过这些战术的运用。

  王阳明的心学看似与理学背道而驰;但无论是心学还是理学,讲求的都是“存天理,去人欲”。人的心可以分为性与情,但朱熹理学却硬要将“情”从心中分割,而要去寻找外物来填补心中的空洞。王阳明心学则认为:人都有七情六欲,去除了七情六欲与佛家的枯坐亦没有什么区别,最重要的是如何把七情六欲控制在一个度内。按照他的学说,良知自然也成为了这个控制的度。

  天地间的心是人,而人的中心则是良知,只要良知光明,便可所向披靡。但现如今的我们使自己的良知蒙上了一层污秽:对名与利的向往,私欲的产生,使我们不能正确听从良知发出的命令。而我个人也认为,生活在现在的时代里,除了名与利,除了自己的私欲外,还有什么会成为自己前进的动力,即使会有心怀天下的人的出现,但毕竟我们大多数都为普通人,这些无疑成为了我们所能追求的目标。我们所应该做的是如何使这些追求控制在一个度内。按照自己的能力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自己有做官的能力,为何要委屈了自己的这份才能呢,坐上了这个位置又要思考的则是如何在这个位置上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才能,在不违背良知的情况下创造出最大的利益。

  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古人也曾提出过“知行”,但却是分开提出的,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对那些只知道实践却不知道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只知道学理论知识而不去实践的人提出的建议。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则认为,当我们有了知就会有行的出现。比如当我们渴了,我们就会去喝水,当我们饿了,我们就会去吃饭等等。我们的一切行为都在受到心的指导,光明自己的良知才会有光明的前途。

  看了这本书,其实对自己也有很大的触动。以前会因为一些小事而自己折磨自己,并且会钻牛角尖,会为一点小事而斤斤计较。如果王阳明在世的话,他一定会对我说:这一切都是你的私欲在作祟,你需要的只是光明你的良知,你的这些私欲就会被控制,而你自己也会活的更加自在。光明良知的学业是一步步跟进的,不可一蹴而就。在光明良知的路程中,我们应该学会听从第一感觉,这第一感觉往往便是良知发出的声音,它会指导你走向正确的道路。

  我所理解的心说:不可固执自己的成见,要敢于改变自己,敢于提出质疑,敢于付诸行动。如果知行不合一,再多的知也托不起一个完整的人,人生道路上有苦难不怕,怕的是苦难到来时将自己打倒,未爬起来就先认输。

  《知行合一》读后感 4

  梁启超提出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半圣人,分别是孔子、王阳明和曾国藩,其中曾国藩被称作半个圣人。孔子自不必说,王阳明究竟是何方神圣,让后世的曾国藩、孙中山等都视为精神导师。在好奇心和对“知行合一”这一神秘内涵的驱动下,决定读读这本经典——《知行合一王阳明》。

  为什么悟道的是王阳明

  王阳明天资聪慧,四岁前就熟读诗书,立志做圣贤。可命途多舛,理想被残酷的现实频频打脸,经历了牢狱之灾后,被放逐到偏僻的龙场驿站,竟然淡然了许多,开始潜心悟道。由此可以看出人要有自己的终身理想,不断的追问人生的价值,这是人生的驱动力。

  老王这前半生虽然很想做圣贤,可是不知道从何做起。兜兜转转研究了好多思想,比如军事、修仙等等。对于当下推崇的程朱理学,所谓的格物致知,始终无法说服自己。只能自己钻研悟道了。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所谓“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就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心中就有圣贤之道,因为我们心中与生俱来就有能知是非善恶的“良知”,而做圣贤就是要通过自我努力实现最真实的自我。

  我们每个人身上既然都有圣贤的因子,那人人就是*等的,谁都没有权力支配谁。只有一个人有权力,那就是我自己。只有我才能支配我自己,我才是自己的主人!

  《知行合一》读后感 5

  工作即修行。在其位,谋其政,一个人的职业道德体现了这个人的本身的修养,你的工作状态体现了你的整体素质。加强自己的职业道德建设,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做事对得起自己的良知就好,贵和尚中,在工作中或许会碰到一些难题,完全可以通过“致良知”来解决问题,这也是“事上练”,趋荣避耻,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使知荣知辱内化为一种生活方式。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养熏陶。

  如《中庸》所言:好学*乎知,力行*乎仁,知耻*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真的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学*,不然机会真的来到了你面前,你有能力抓住吗?所以,别把精力花在自怨自哀的时间上了,勿忘勿助地努力就好了。?致吾良知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天理。

  本书中,其实我还挺喜欢第七章,讲了王阳明的心学命运,侧重于心学对众门徒的人生影响,及心学左派的源流,对中国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导作用,心学对日本的影响力更是巨大,体现在军事,经济管理上,影响了若干人等,再次赞叹了王阳明心学令人惊异的`神奇力量。

  正确的世界观,就要取消我们和外物的对立。不以自己的好恶来评价外物,让外物按照它们自己的规律去发展。和别人闹矛盾了,误会解开就行,不用耿耿于怀,遵循规律,因为如果和自己的想法对立起来,它主导了你的情绪,你不能控制情绪,自然会被情绪所控制,采取“前摄行为”,反过来控制局面,而不被局面所牵制。

  生活中,如果和朋友发生了什么矛盾的话,只要误会解释清楚就好了,千万别太执着,退一步海阔天空,前几天跟闺密承认了一个错误,我说我做了一件我觉得对不起她的事情,但她却说,开玩笑,就这点小事能影响到我们的关系。那一刻我懵了,看来这几年的感情真不是盖的,哈哈,其实我一直没有她大方,正因为良知所发出来的“意”,指引我去及时承认了这个错误,我看重我们之间的友谊,为善去恶者格物也,只要你意诚了,自然会认识到知行合一的本意。把推己及人的“絜矩之道”铭记于心,认识到知行合一的本意,自然而然就悟到了自己的良知本体。所以朋友的相处之道,还是需要不断地事上练,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我也是跟自己的良知做了一番思想斗争才去承认错误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嗯真正的友谊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值得天长地久的。

  《知行合一》读后感 6

  王阳明是与孔子相提并论的人,专研理学、佛学、军事战术造福于人,传道授业解惑,解救苍生于危难之时,乃一代圣贤。

  阳明先生从小对于一件事物专研的程度就是达到极致的,玩象棋玩得棋子被扔掉为止,射箭能百步穿杨,沙盘模拟能排兵布阵胜敌于棋盘之上,研*理学能有龙场悟道得出致良知的心学,上阵杀敌让匪寇闻风丧胆,在件件事情如此成功背后,不断坚持、不断练*是背后的驱动,而核心则是“境随心动,可为圣贤”的观念。

  “去天理灭人欲”是朱子理学的精髓之处,讲的就是要严格恪守自己的内心,不为外物所左右。而王阳明在学*理学“格物致知”的理念时,在竹林革竹节的过程中,深深地对这一理念产生了怀疑。而后在理学的基础上提出了“心学”此心即良知,以自己的良知去审视周边的一切事物,然后去实践,发现真理,这是阳明心学的精髓。

  在军事领域,定倭寇、灭宁王,充分展现了他的军事才华,从小的.骑马射箭、追杀蒙古兵、夜宿大山之中、皆展示了他的勇气和军事才能。

  “心随境动,则为凡夫;境随心动,可为圣贤”这句话对我的影响是深远的,人生不如意事常有八、九,心随境动,烦恼杂生,只有让境随心动,坚持自己想要的,不悔自己的良知,并且不断去实践,才能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人生才能尽量修得圆满。

  《知行合一》读后感 7

  1.初遇王阳明

  第一次听说王阳明是在高中政治课上,讲他对人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课本上将他批判为典型的唯心主义——你看不看花,花都客观存在。作为一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我从此也把王阳明和唯心主义打入了深渊。

  2.再遇王阳明

  第二次遇见王阳明,是看畅销书《明朝那些事儿》,作者当年明月把王阳明列为明朝*300年历史上的第1人。作为**统治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以洪武帝为代表,明朝的英雄好汉层出不穷,各领风骚数载,能在这个英雄榜上排第一,王阳明绝对不同凡响。书中的王阳明是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还有教育家。这几个头衔随便拿出一个都可以名垂千古,没想到他短暂的一生就铸就了这么多辉煌。他的道德品格、政治操守、军事才能、哲学思想和教育情怀都让我觉得十分佩服。当年明月把明朝那些事儿最后的篇章留给徐霞客,我想也是和王阳明心学呼应。徐霞客就是心学最好的实践者,在一个200多年不断纷争的政治帝国面前,徐霞客和王阳明就像一股春风,耳目一新,敢于跳出程朱理学和科举桎梏,做到真正的自由自在。王阳明可以说是*代中国启蒙思想的发端。

  3.知行合一王阳明

  所以,接下来就看了这本《知行合一王阳明》,从他的生*事迹中探寻他心学的真谛。对于我来说,读心学的感受就是从心所欲,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不要被外在的欲望、物质、言语所左右,真正的去修炼自己的心,知道什么是善恶,能够去恶从善,能够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最后就是回到自己本真的状态,也就是直觉。通过知行合一,不断充实自己的身心感受。这让我想到了《思考快与慢》这本书中所说的,人有两个系统:

  (1)系统1是直觉情感的直观感受系统;

  (2)系统2是逻辑,理性的间接系统。

  王阳明所做的就是让我们找回那系统1,并且通过系统2不断的修炼,让系统1不断锐化,变得更为理智,生命也会变得更加从容和睿智,能为一个伟大的理想而坚守。

  正如王阳明所说,我们从出生开始,就能分辨好坏,但在漫长的学*与社会的磨砺中,模糊了善恶之间的距离,正如韩寒所言:“**世界没有对错,只有利弊。”我们就是在这样的理念下,迷失自我,失去力量,慢慢都被磨*了,变成了无趣的”社畜“。

  4.阳明与三毛

  王阳明的心学让我想起了三毛,她就是心学最好的诠释。三毛从小数学不行,性格又古怪,感觉自己融入不到**世界中。但她喜欢画画,读书,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寻找着自己的方向,偏偏在人人避之不及的撒哈拉沙漠,找到了自己的故乡,心归属的地方,也找到了自己爱情。这才有了那么短暂却美好的撒哈拉故事。心之所向,素履所往,这就是心的力量。

  5.坚持初心

  王阳明的心学,有点唯心也有点禅修的意味,但不同的是,他不是出世的修行,而是儒家入世的实践,不断通过实践来磨练自己的内心,来坚守自己的初心。这也是我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我曾通过冥想企图断绝一切外部的声音,但心学却要顺其自然,让这些外部声音内化成内心更强大的自己,更加坚定自己内心的声音,坚定自己的梦想,做自己的主人。

  《知行合一》读后感 8

  本次读书给了我不一样的感受,感觉这书里有种力量。或许有人会说又是本鸡汤。我负责的告诉你绝不是鸡汤。这种力量是与生俱来的。通过阅读本书,把藏在身体深处的力量挖掘出来。这种力量叫做“致良知”。

  它类似于心理学。心理学会告诉我们很多原理。但很少教我们方法怎么运用。而阳明心学确能简单易懂的理解去践行,确实佩服这位古人留下来的智慧。

  阳明先生说“致良知”是终极目标。是我们的指路明灯,光明良知才能强大自己,持续不断的光明良知,才能成大事。看起来非常简单,实际却没那么简单,深挖隐晦的智慧才是不断探索的价值。

  光明良知有两种简单的方法,第一**,第二事上练。

  **并不是佛家的苦禅啥也不想。而是让自己静下来感受自己的良知。整理自己的思想。通过独立安静的思考把蒙蔽良知的东西清理出去。

  关于“事上练”我们每天都可以实行。对待生活和工作,事事都可以从良知来判断是非,并管理好自己,时时刻刻的光明自己的良知。

  理学讲存天理去人欲,阳明先生重新解读,人人*等,没有条条框框,良知与生俱来,良知也容易被私欲所蒙蔽。人只要没有私欲,自然能成为圣人或领袖。伟大**“***”不就是这样的吗?至少我在电视剧里就是这样的。

  前几天我看了一个电视节目《对白》。当代的华人神探李昌钰讲了他自己的故事。对我印象比较深的不是他,而是她的母亲。他的母亲真的很伟大,做到了知行合一。养育了一群子女,学历都非常的高,都非常的出色。李昌钰的成长和人生的道路基本也是他的母亲给他指明的。他的母亲就是一个良知光明的人,私欲极低的人,一个教会儿女“致良知”的人。真心的尊重这位德高望重的老母亲。

  对于李昌钰本人,也是我学*的榜样。每天工作16小时,吃饭都怕浪费时间。就是这种勤奋成就了他。他也能做到知行合一。他有自己的目标。他知道这个目标自己怎样做可以达到,并长期努力坚持付出。最终成了华人神探,现实生活中的福尔摩斯。

  说到这里,我一直说别人的.故事,我也来讲讲自己的体会和事上练。自从理解了良知的力量,简单的理解了阳明先生致良知。认为自己良知也被蒙上了一层较厚的灰尘和污渍。上至孝,中至信,下至公共社会。自己的私心太强。很多事情现在想想有些脸红,很多行为不够光明。

  比如对父母的孝,一直觉得自己非常有孝心,但做的很少,知行不一。前几年觉得自己对朋友以真心相待,这几年反而没有了,利益心太重,还是私欲太重。自己也会学着占便宜了。社会公共事业的参与感没那么强,总觉得跟自己没啥关系,或者自己等着结果直接受益就好了,还笑别人费力不讨好。等等……我的良知被社会的*气所蒙蔽了。

  通过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我也初步了解“良知”的力量。一个人做到无私自然无畏。无私无畏不是说不作为。你做的事情只要符合良知,你的心中就没有任何恐惧。比如革命先烈,他们就是心中的无私所以伟大。比如我们看到美女会不好意思对视。说白了还是心理有私欲。比如我们看到我们的上司和老板,有时不敢面对也是心理的私欲在作祟。只有去除这些私意,坦然面对,才能真正发挥自己强大本身的力量。

  《知行合一》读后感 9

  工作即修行。在其位,谋其政,一个人的职业道德体现了这个人的本身的修养,你的工作状态体现了你的整体素质。加强自己的职业道德建设,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做事对得起自己的良知就好,贵和尚中,在工作中或许会碰到一些难题,完全可以通过“致良知”来解决问题,这也是“事上练”,趋荣避耻,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使知荣知辱内化为一种生活方式。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养熏陶~如《中庸》所言:好学*乎知,力行*乎仁,知耻*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真的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学*,不然机会真的来到了你面前,你有能力抓住吗?所以,别把精力花在自怨自哀的时间上了,勿忘勿助地努力就好了。致吾良知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天理。

  本书中,其实我还挺喜欢第七章,讲了王阳明的心学命运,侧重于心学对众门徒的人生影响,及心学左派的源流,对中国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导作用,心学对日本的影响力更是巨大,体现在军事,经济管理上,影响了若干人等,再次赞叹了王阳明心学令人惊异的神奇力量。

  正确的世界观,就要取消我们和外物的对立。不以自己的好恶来评价外物,让外物按照它们自己的规律去发展。和别人闹矛盾了,误会解开就行,不用耿耿于怀,遵循规律,因为如果和自己的想法对立起来,它主导了你的.情绪,你不能控制情绪,自然会被情绪所控制,采取“前摄行为”,反过来控制局面,而不被局面所牵制。

  生活中,如果和朋友发生了什么矛盾的话,只要误会解释清楚就好了,千万别太执着,退一步海阔天空,前几天跟闺密承认了一个错误,我说我做了一件我觉得对不起她的事情,但她却说,开玩笑,就这点小事能影响到我们的关系。那一刻我懵了,看来这几年的感情真不是盖的,哈哈,其实我一直没有她大方,正因为良知所发出来的“意”,指引我去及时承认了这个错误,我看重我们之间的友谊,为善去恶者格物也,只要你意诚了,自然会认识到知行合一的本意。把推己及人的“絜矩之道”铭记于心,认识到知行合一的本意,自然而然就悟到了自己的良知本体。所以朋友的相处之道,还是需要不断地事上练,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我也是跟自己的良知做了一番思想斗争才去承认错误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嗯真正的友谊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值得天长地久的。

  《知行合一》读后感 10

  本书详细讲述了王阳明从小开始思考追寻人生的终极价值,当时明帝国的知识分子都以读朱熹理学、通过八股考试、进入仕途为毕生理想,王阳明对这种追求却不以为然。他的志向是成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的人。

  长大后,起初他被“经略四方”的志向所吸引,希望成为治国理政的人才,他学*兵法和军事理论,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指挥千军万马、指点江山。然而现实并未给他这个机会,而后便转而去精研辞章之学,和那些以诗歌文章获利的人不同,他是希望通过辞章为万民立心,立千古之言。他虔诚钻研,日夜苦读古代文学著作,创立诗社,被当时文学界誉为天才。可是当他发现这条路也并非正途,他便毅然放弃了,并解散了诗社。后来,王阳明又投入到朱熹理学、佛学以及道教的领域中去,结果发现这些领域都无法让他实现人生价值,于是也都果断放弃了。直到最终他创立了属于自己的阳明心学,才真正实现了自己的初心。

  看完这本书,不得不佩服王阳明的传奇一生,也对他的心学造诣叹服不已。他所创立的'阳明心学已成为中国哲学史的一座丰碑,令后人仰望。王阳明用他的行动告诉了我们:在追寻个人理想的过程中不必计较付出多少,该放手时就放手。

  他虽然涉猎广泛,并且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费尽他半生心血。然而一旦明白,便毫不犹豫地放弃了。正所谓“只有舍弃,才能得到”。一个人如果在他所从事的事情上得不到快乐,无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何不趁早丢弃这一包袱,选择轻装上阵呢?他对于人生理想的执着追求,他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以及他那始终如一的为生民立命之心都对我们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知行合一》读后感3篇(扩展2)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5)份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 1

  本书详细讲述了王阳明从小开始思考追寻人生的终极价值,当时明帝国的知识分子都以读朱熹理学、通过八股考试、进入仕途为毕生理想,王阳明对这种追求却不以为然。他的志向是成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的人。

  长大后,起初他被“经略四方”的志向所吸引,希望成为治国理政的人才,他学*兵法和军事理论,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指挥千军万马、指点江山。然而现实并未给他这个机会,而后便转而去精研辞章之学,和那些以诗歌文章获利的人不同,他是希望通过辞章为万民立心,立千古之言。他虔诚钻研,日夜苦读古代文学著作,创立诗社,被当时文学界誉为天才。可是当他发现这条路也并非正途,他便毅然放弃了,并解散了诗社。后来,王阳明又投入到朱熹理学、佛学以及道教的领域中去,结果发现这些领域都无法让他实现人生价值,于是也都果断放弃了。直到最终他创立了属于自己的阳明心学,才真正实现了自己的初心。

  看完这本书,不得不佩服王阳明的传奇一生,也对他的心学造诣叹服不已。他所创立的阳明心学已成为中国哲学史的一座丰碑,令后人仰望。王阳明用他的行动告诉了我们:在追寻个人理想的过程中不必计较付出多少,该放手时就放手。

  他虽然涉猎广泛,并且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费尽他半生心血。然而一旦明白,便毫不犹豫地放弃了。正所谓“只有舍弃,才能得到”。一个人如果在他所从事的事情上得不到快乐,无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何不趁早丢弃这一包袱,选择轻装上阵呢?他对于人生理想的执着追求,他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以及他那始终如一的为生民立命之心都对我们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 2

  刚开始拿到《知行合一》这本书时,我还在担心这种传记读起来会非常乏味,后来发现这本书运用浅显、有趣的语言讲述了王阳明辉煌传奇的一生,我渐渐入迷。《知行合一》是一本很励志的书,当你事业和生活跌落低谷时,读读王阳明的故事你就会不再感叹不公;《知行合一》就是一枚指南针,当你找不到前进的方向时候,看看《知行合一》,你会找到心灵上的支撑。

  此书吸引我的首先是描写王阳明传奇一身的故事。无论学术还是事功,王阳明都已成为那个时代当之无愧的第一人。王阳明虽然是一介文官,却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息江西匪患、*定宁王叛乱……王先生都是在朝廷无计可施的时候,用了极少的兵力在极短时间内*定内战。“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王阳明立了这样的奇功,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奖赏和加封。对于这样不公的际遇,他从未抱怨一句,更没有因此消沉。这正是心学的力量,是王阳明的大德:只坚持自己心中认为对的事情,其他的与我无关。

  读了《知行合一》,便懂了王阳明神奇莫测的智慧,来源于他的心学思想和躬行践履的功夫,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王阳明的一生多次大起大落,尝过牢狱之灾,也体验过权力之巅。这一切铸就了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心学思想精髓,他的心学思想被誉为是王侯将相的必读经典。王先生在被放逐到龙场驿时,那里荒僻虫蛇众多、瘴气横行,他在这样艰苦流放时期沉静苦思后,悟出了“人要做自己主人”的道理,人是没有能力改变外部环境的,只能适应环境。这告诉我们一个人生哲理:不经风雨,就不能见彩虹。

  我第一次对心学有了认知:“心即理”。他告诉我们要相信自己,倾听内心,树立起强大的主体意识。王阳明融三家之长,却归宗于儒家,提出振聋发聩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强调内圣外王,将心性之学转化为卓越的事功。企业文化即是“人心”的经营。“心即理”启迪我们:人的精神力量是伟大的“致良知”意味着将核心价值向外推广,这一思想对形成正确的企业价值观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那如何做到工作中的知行合一?我想就是要人人都致良知,热爱岗位,作为码头的一员,我要用辛勤劳动追求梦想,以实际行动为码头发展添砖加瓦。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 3

  梁启超提出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半圣人,分别是孔子、王阳明和曾国藩,其中曾国藩被称作半个圣人。孔子自不必说,王阳明究竟是何方神圣,让后世的曾国藩、孙中山等都视为精神导师。在好奇心和对“知行合一”这一神秘内涵的驱动下,决定读读这本经典――《知行合一王阳明》。

  为什么悟道的是王阳明

  王阳明天资聪慧,四岁前就熟读诗书,立志做圣贤。可命途多舛,理想被残酷的现实频频打脸,经历了牢狱之灾后,被放逐到偏僻的龙场驿站,竟然淡然了许多,开始潜心悟道。由此可以看出人要有自己的终身理想,不断的追问人生的价值,这是人生的驱动力。

  老王这前半生虽然很想做圣贤,可是不知道从何做起。兜兜转转研究了好多思想,比如军事、修仙等等。对于当下推崇的程朱理学,所谓的格物致知,始终无法说服自己。只能自己钻研悟道了。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所谓“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就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心中就有圣贤之道,因为我们心中与生俱来就有能知是非善恶的.“良知”,而做圣贤就是要通过自我努力实现最真实的自我。

  我们每个人身上既然都有圣贤的因子,那人人就是*等的,谁都没有权力支配谁。只有一个人有权力,那就是我自己。只有我才能支配我自己,我才是自己的主人!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 4

  最开始认识王阳明是高中时期一个朋友从北大图书馆借来一本王阳明传记,当时才开始接触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论。相对于荀子“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这类唯物主义言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这般主观唯心观点更加吸引我。“心”相对“物”来说灵动而富有朝气,是一个有万般可能的'字眼,一如阳明心学创造的所有奇迹。

  我并不否认我国推行的唯物主义,但曾国潘、康有为、孙中山、***的大力推崇,阳明心学影响下发动的“明治维新”,所有的一切都无可置疑的表明,心学是一门能让人乃至一个国家迅速强大起来的学说,它绝对存在可取之处。

  王阳明画像

  明朝时期理学被打造成国家意识形态,朱元璋更是将理学之外的所有学说统统列入异端,这对于国家的管理无可厚非,但也严重制约了国民的现象力和探索精神。在这样理学作为绝对权威的时代背景下,一个思想家越有天赋,便意味着他的一生将更加曲折。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是所有读书人的梦想,少年时代的王阳明将“做圣贤”作为第一等事,立志成为孔子一般的人,他说“都是人,怎么就不能比”,使我深受触动,我想这绝不能用“年少轻狂”来形容,只有意气风发才是少年王阳明的代名词,也只有他这样的性子,才能在死气沉沉的文坛界打开一扇天窗。

  王阳明格竹子一事向来为人们津津乐道,朱熹的《四书集注》是科考指定教材,其中提到“格物致知”方可“悟道”,于是王阳明拉起好友在家中准备“格竹”,希望能悟透其变化规律,朋友格了三天三夜,倒下了,他格了七天七夜,也倒下了。也由此开始了对理学的初步怀疑,但由于在理学绝对权威的大环境下,加之屡不中第,陷入迷茫、彷徨,开始怀疑自己,空有经略四方的志向而没有施展的空间。“你们都以落第为耻,我却以落地动心为耻”,道尽心中苦涩。他对落第可以无动于衷,但不能实现圣贤的理想才是他真正伤心之处。

  刘瑾当权时期,贪赃枉法,无恶不作。许多有识之士上奏疏**,王阳明也不例外,只是将希望寄托于玩性不减的皇帝身上,便注定了失败:被贬去贵州龙场当驿丞,刘瑾甚至派人在途中暗杀。好在阳明机敏,制造跳水自杀的假象逃过一劫。龙场人烟稀少、荆棘丛生,王阳明某日却在山洞中顿悟,“心学”这一学说竟就这样开创了。他当时也绝对想不到在龙场中悟到的“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将在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说“21世纪将是王阳明的世纪”。

  王琼是王阳明的贵人,他们初见之时王阳明的心学已颇有一番成就,王琼意识到这是一个能堪大用的人才,答应给他一个*台,让他实现经略四方的理想。要知道王阳明一直有“为万世开太*”的目标,在军事方面可谓做足了功夫,从年少时单枪匹马私出居庸关,排兵布阵的玩闹可见一斑。史实也证明王阳明确有超绝的军事才能:*定南赣汀漳(盗匪),*定宁王(王爷叛乱),*定广西思恩、田州(少数民族民变),*定八寨、断藤峡(盗匪)都是不可复制的神话,就连日本的海军战神——东乡*八郎也对其军事思想推崇之至,很难想象一个自小体弱多病的文人会在军事方面流传千古。

  他在剿匪之时也不忘传授心学理论,同时提出了著名的“知行合一”理论,简单来说就是将所学的道理付诸实践,不实践就不算真正懂得了这个道理。举个例子,如果看到有人摔倒了,良知会第一时间告诉你去扶,你立刻依照良知去行动,这便是“知行合一”。倘若你有犹豫了,担心被讹而无动于衷,又或者心中想着借机获取某种报酬而行动,这都不能算是“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的“知”是“良知”而非“知道”,是每个人内心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致良知”是阳明心学的核心所在,但多数人都无法做到,用王阳明的话来说,外部世界已成为一个极其复杂的世界,我们面对它时,首先想到的不时光明自己的良知,而是如何来适应它,如何击败它。这诸多的想法就成了私欲,成了乌云,蒙蔽了我们的良知。

  所谓“致良知”,“心即理”是起因,“知行合一”是过程实践,“致良知”是根本目的。

  那么如何做到“知行合一”“致良知”呢?

  不要拘泥于常规,世界运转总有一套行为准则作为参照物,他可能是法律法规,也可能是道德义务,人们心中思虑时不可避免的要考虑这些,这时一定要以自己的良知为主导,时刻告诫自己摒弃贪欲,随心而动。

  不要在意他人的诽谤,世界之大少不了恶人,阳明心学修的是心,是由内而外的自信,对内心强大的人来说,所有的流言蜚语不过是光复良知的垫脚石。

  “事上练”,即注重实践,缺少实践的人遇事便手忙脚乱,人必须通过实践来磨砺自己的心境,从而达到“湖水化成冰”的心境,石子落下也泛不起一丝涟漪,使自己在突如其来的事情面前也能从容不迫。

  “存天理,灭人欲”,一个没有人欲的人毋庸置疑是一个强大的人,也是阳明心学的终极目标。心学可以强大我们的内心,使我们不被焦虑、恐惧、迷茫所困扰;使我们心念通达,与时俱进;使我们能用更富有智慧的目光看待万事万物。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 5

  以前读书均是关于工作方面的内容,但都不能坚持阅读。*期受公司读书汇影响,以及同事推荐王阳明“心学”读物,因此带着向往和好奇借阅了《知行合一王阳明》。

  当打开封面内页,对上面的内容感到茫然,因为自己对王阳明的确了解得少。也正因为如此,心中充满了阅读的兴趣......

  王阳明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五岁才开口说话;幼年聪颖好学,为求“格物致知”,“格”竹子到晕厥;青年流浪游学;中年被政治迫害流放,蛮荒之地顽强活着;后剿匪荡寇、*朱宸濠之乱等,半生讲学传播心学思想,直至患肺病走到生命尽头。

  王阳明的心学思想的形成,是通过他的学*和“事上练”不断积累而成,比如小时候“格”竹子;青年时期骑马吓退蒙古人,为了研究道教,新婚之夜去道观请教高人整夜未归;流放中的苦难经历等。才能在一个机缘合适的时间、地点出现有名的“龙场悟道”,对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了新解,“格”不是重点,“良知”才是重点,且要“知行合一”。

  王阳明的“心即理”、“致良知”思想,是讲做事发乎于心,每个人都有良知,做事要无愧于人、无愧于心,跟随良知的指引,是王阳明心学所说的真正的“存天理去人欲”,真正的“炼心”。

  试问用“知(良知)行合一”这样的态度去面对工作、面对生活能有几人能真正做到呢?但当我们有了这样的认知和认同感后,便会多一份信仰,至少可以尝试去做,努力去做!

  当整个社会趋同“知行合一”并“事上练”时,我们的全民素质、社会风气是否会变得更好呢?

  这本书还不能说拜读完成,但至少从我的角度来讲阅读一本好书,可以洗涤一个人的灵魂认知。虽然做不到以“圣人”的要求标准去衡量自己,但至少可以收获一二并运用到工作及生活中。


《知行合一》读后感3篇(扩展3)

——初一英语读后感3篇

  I read the book of Robinson Crusoe, their captors.

  Article describes multiple sailing in the whole island, Crusoe masters of extraordinary survival 28 years experience, strive for survival, show the ingenuity and a man with indomitable perseverance in the face of hardship persistent existence desire, the lonely and eager to rescue the mood. In a lonely island overcome Robinson was done with fear, a savage and said he was "on Friday, they get along with each other, then built on Friday, Crusoe one kind of warm friendship." I also enjoy the disclosure of the business concept: Crusoe each sailing and adventure has clear commercial purpose, with his own property and calculating profit, he will also oneself life the island is his territory, in addition to reveal its economic thought, I admire John Robinson's rich, more learning his strong initiative and spirit of adventure, early efforts, hard work, and perfect kindness thought!

  I read the story of The frog prince. I like the story very. I think the witch is very ruthless. We should be kind-hearted. The princess promises the frog prince she will sleep in her bed and kiss him if he brings up her golden ball. But she breaks her words. If we promise somebody something, we should keep our promises.

  Yoyo and Doc encourage the frog prince not to lose his confidence. The frog prince is so persistent that he finally turns into the prince. The king is so upright. So we should learn from him.

  Chris Gardner is a bright and talented, but marginally employed salesman.

  Struggling to make ends meet, Gardner finds himself and his five-year-old son evicted from their San Francisco apartment with nowhere to go. When Gardner lands an internship at a prestigious stock brokerage firm, he and his son endure many hardships, including living in shelters, in pursuit of his dream of a better life for the two of them.at last,he succeed in this,from the stroy,I know that Don't give up your pursue,maybe thingswill turn good if you carry on one more second!


《知行合一》读后感3篇(扩展4)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笔记 30句菁华

1、人因性格、人生阅历和生活环境的不同,看待事物时的态度就会迥然不同

2、天下一切事情就怕“用心”两个字,任何一件事,只要你肯下苦功,肯用心,几乎就没有做不到的。

3、理学认为,在超现实、超社会之上存在一种标准,它是人们一切行为的规范,天理其实就是满足我们生存下来最基本的需求,除此之外的都是人欲

4、能勇敢向前是勇气,能转身是智慧,智勇兼备,才可成大事

5、无论多么宏大深渊的宗教,在人性面前都要俯首称臣。王阳明在佛教领域多年的浸染和探究,终于在最被人忽视的人性上看穿了佛教的弊端。正如他创建心学后所说的,佛教是逃兵的避难所。佛教徒所以出家,就是想逃避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这五伦中他们本应该尽的责任和义务。

6、什么是洒脱?王阳明用他的行为告诉了我们:该放手时就放手,不必计较付出多少

7、生活自有它自己的准则,凡是你能预料的事大都不会发生;凡是你没有预料到的,毫无意外地肯定会发生

8、人的力量永远来自心灵。当你的心灵产生力量后,外界的环境看上去也就没有想象中的险恶了

9、宇宙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世事也在变幻,但那些良知未被遮蔽的心对于孝顺的要求却是亘古不变的。想要真孝顺,做到五个字就可以了。这五个字是:让父母心安。

10、朱熹是通过经书得到天理,然后去实行;陆九渊是通过*得到天理,然后去实行。二人虽然在得到天理的方式上不同,可都认为“知行”是有先后次序的。而我却认为,知与行是合一的。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成果,二者是一回事

11、一个人只要把内心的善完全唤醒,就能体会到圣贤的滋味。很少有人愿意体会圣贤的滋味,因为他们已在世俗世界浸染了太久

12、修养和学问本就是一回事,就如知行是一回事,不可分割

13、王阳明心学是一门要人去外面建功立业的学说,而佛道是龟缩避世的学说

14、人面对事情时如果有侥幸心理,必定失败。即使真有人能躲过,但大多数人一定躲不过

15、王阳明心学虽然和朱熹理学一样,把道德提到至高无上的位置,但王阳明心学有一条很重要:提升个人道德固然重要,不过用严厉的手段扫荡那些不道德的人和事更重要

16、任何一件事靠你一个独坐想象,无论想得如何滴水不漏,都于事无补。必须要到事上去磨炼。做事时无愧于人、无愧于心,这才是王阳明心学所说的真正的“存天理去人欲”,真正的“炼心”

17、人类最悲痛的事就是遗忘,恩情、仇恨都能被遗忘,漫长的时间则是罪魁祸首

18、我们现在可以追溯王阳明如神的用兵事迹,他对付江西土匪和朱宸濠未败一战,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是:他在多方面考察和大量资料搜集后,一旦定下战略就绝不更改。这恰好就是“致良知”的力量

19、王阳明心学认为人心中有个能分是非善恶的良知,所以人不必靠典籍,也不必靠其他外在的方面来证明,良知刹那间一发作,那就是正确答案。但千万不能有第二次发作,也就是在一件事上不要反复思考,记住你面对事情时脑海中的第一个解决方案,那就是最佳方案,这也就是真正的致良知。一个出色的军事家就应该致良知,相信自己良知的力量,按良知的指引做出决定,这样才不会疑虑和悔恨

20、王阳明一生*证了三次道:一次是贵州龙场证出了格物致知的灵动之道——心即理;第二次是在江西南昌证出了“致良知”;第三次就是这次在浙江余姚证出了“四句教”

21、无论是在江西还是广西,王阳明的战场不在外而在心上。他最擅长的实用心理战既简单也不简单。说他的心理战简单,不过是用真情实意感动对手,或是用虚虚实实、真真假假的招数让对手晕头转向,然后发出致命一击。说他的心理战不简单,是因为他的心理战表面上看没有规律可循。什么时候该用招抚,什么时候该采取军事行动,看似随心所欲,其实背后都有一个复杂的分析过程

22、事情来的时候,尽我的良知应付。没有事情来的时候,也不要去找事,只要在心上时刻想着致良知就对了

23、要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最根本的就是不要做自己的心的奴隶。让你的心不要迷信权威,不要人云亦云,吠声吠影,更不要违背自己的良知,逆来顺受,甘心做“权威”的牺牲品

24、千万别被一些传统和常规所束缚,你要与时俱进,随时而变,大丈夫不能被诺言、世间的规矩所控制。只要是良知认为“适宜”的事,大胆去做,勇敢地去打破常规

25、王阳明相信人生是多变的,没有人可以预料下一步将发生什么。“操心”的事,是愚蠢的人干的。你只要顺其自然就好。

26、知的真切笃实就是行,行的明察精觉就是知

27、每个人都有良知,而每个人的良知都会被物欲、私欲遮蔽,想要获得完全的良知,只要把物欲和私欲祛除就是了

28、直觉就是意识的本能反应,不是思考的结果。大概是意识的.源反应,比以语言要素通过逻辑关系构建的反应系统要更加高效、更具准确性。只是能引起意识源反应的机会很稀少。也许人类在语言意识未建立前,依靠的就是这种意识的本能反应——直觉。

29、真心实意地把王阳明当作精神导师的伟大人物不胜枚举,曾国藩、康有为、孙中山、*都是他忠实的拥趸。1513年,日本人了庵桂梧把心学带回日本,300多年后,日本人在王阳明心学影响下发动了举世皆惊的“明治维新”,摇身一变而成为世界强国

30、王阳明一生*证了三次道:一次是贵州龙场证出了格物致知的灵动之道——心即理;第二次是在江西南昌证出了“致良知”;第三次就是这次在浙江余姚证出了“四句教”


《知行合一》读后感3篇(扩展5)

——童年读后感高一 (菁华3篇)

  我自认为我的童年虽不如公主般美好,但至少是丰衣足食,要什么有什么,特别是父母把我当做“掌上明珠”,简直整天就像生活在蜜罐里一样。

  但我读完了《童年》这本书以后,不禁为小主人公阿廖沙的悲惨遭遇而感到深切的同情,心里显得特别沉重和压抑。

  天哪!如此比较,我的童年与阿廖沙的童年竟有天壤之别。我的童年是彩色的无忧无虑的。而阿廖沙的童年却是痛苦不堪的,他时常因为犯错而遭到外祖父的打,有一次,阿廖沙因为染坏了一匹布,而被外祖父打的失去了知觉,结果大病了一场,那也许是一种我无法想象的痛苦吧。除此之外,我没有烦恼和痛苦,重来不用考虑衣食往行不需要为生活去奔波,我更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所以,我很庆幸我出生在一个和*的年代,我是最幸福的人。我们多数人理所当然的社会和父母为我们创造的一切。拥有着这些,我们这些小朋友还并不知足,总是奢求更多,例如:文具要高档的,衣服要名牌的,更有甚者整天沉迷于网吧……此时,我们因该感到惭愧,应该悔过自己的奢侈,我们无疑是在糟蹋父母的辛勤血汗。

  我们不少人在优越的条件下玩物丧志,变得越来越懦弱了,遇到一点困难就想退缩,逃避或是走捷径。而阿廖沙却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并没有被苦难的生活所击垮,而是满怀信心,奋斗拼搏,越来越坚强,感悟许多人生的哲理,并不懈的追求光明和真理,最终成才。

  正像高尔基所说:“是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能坚强地活想去。”

  所以,让我们珍惜我们现在所拥有的吧!那样会更幸福。

  马克西姆·高尔基的许多作品都十分有名。今天,我打开了《童年》这本书,情绪也随着书上的一行黑色的字体,忽起忽落。

  主人公阿廖沙痛苦的童年打动了我:他三岁丧父,跟着母亲和外祖母一起来到了一个濒临破产的小染坊——他外祖父家。阿廖沙的外祖父不但不同情他,反而还经常遭到外祖父的打。但是他的外祖母却处处护着他。

  我想:他怎么会这么小就遭受这样的环境,每个人应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幸福童年。我为自己而感动庆幸——自己没有出生在那个时代,没有受过像作者马克西姆·高尔基这样的童年。我有一段美好的童年,那时的我,很顽皮,也很淘气。

  记得有一次,在我7岁那年,我的第一颗牙齿都快掉了,妈妈居然还拍起手来祝贺我呢!我撅起嘴说:“人家牙都要掉了,你还在那里高兴能呢!我看你真是口袋里面装米汤——装糊涂。”妈妈一听哈哈大笑,说:“傻孩子啊!当你的旧牙掉掉后,新牙就会长出来。你就会长大了。”“啊?”我傻傻的笑了……以后我经常想起这件事情我都忍不住要笑出来。

  阿廖沙的童年是非常黑暗的。我们这些孩子几乎都没有受过“打”,因为我们都不知道被别人用鞭子抽的滋味。我觉得:我们的童年跟阿廖沙有着天壤之别。

  我们拥有着很多,但我们并不知足。我们总是奢求更多。因为在我们眼里大人们挣钱总是那么容易,似乎都不费吹灰之力。我们应该开始为长辈着想,体谅他们,我们更应该满足自己的生活。

  高尔基是一位著名的作家。他的许多格言都深受大家的喜爱,如“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脑子——认识的能力——是像肌肉一样,靠练*、锻炼而培养起来的。”等等。但是,你们知道高尔基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吗?

  “在一间昏暗、狭小的房子里,就在窗户下面的地板上,躺着我的父亲。他穿着白衣裳,身子特别长,光脚丫子的脚趾头奇怪地揸开着,那双可亲的手静静地放在胸前,手指是弯曲的;快活的眼睛上紧紧压着两枚乌黑的铜币,慈祥的脸孔发黑了,牙齿难看地龇着,让我害怕。”在高尔基还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便死了,不久后,他的母亲也死了,于是,他便和外公和外婆住在一起。但是,没有想到,高尔基脾气暴躁的外公三天两头地打他,有一次甚至把他丑的昏死过去。可是,懂事的高尔基知道外公是因为自己调皮才这样打自己的,所以,他也不责怪外公。

  再想想我们现在,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阿!我们的爸爸妈妈或外公、外婆对我们是疼爱有加,不会因为我们的一点小错误而打我们。 在我们两三岁时就可以在幼儿园里与自己的伙伴一起嬉戏、玩耍、学*。回家后,还能在爸爸妈妈的怀里撒娇。双休日,是我们最快乐的日子,爸爸妈妈会带我们到游乐场里去玩儿,坐在那旋转木马上,拿开得飞快碰碰车上,心里比吃了蜜还甜。*常吃饭时,我们嫌那个不好吃,嫌这个味道不好,总是挑食,而高尔基是怎样的呢?上了学后,爸爸妈妈便会坐在我们的身边,辅导我们做作业,有时还会叫我们课外知识呢!老师循循善诱地给我们传授知识。这种生活对于高尔基来说是多么美好呀!

  与高尔基相比,我们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啊!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的时光,以优异的成绩来回报亲人,要做一个懂事孩子!


《知行合一》读后感3篇(扩展6)

——心存美德,知行合一作文(十)份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大海宽容地接纳百川,才会如此浩瀚无边。宽容是一种非凡的气度,宽广的胸怀,是对人对事的包容和接纳。宽容是一种生存的智慧,生活的艺术,也是一种美德。

  记得上学期的一堂*字课上,同桌小红拿出一支精致的钢笔准备写字。这时,我刚好弯腰捡地上的橡皮,碰斜了桌子。小红的钢笔骨碌骨碌地从桌子上滚下,“啪”的一声摔在了地上。我心急如焚,不知所措,顿时傻了眼。我知道,小红的这支钢笔是她叔叔从香港带回来的,她可当宝贝呢。我赶紧赔不是:“对不起,都是我不小心,我赔你一支钢笔吧。”小红忙从地上捡起钢笔,仔细看了看,拔开笔套试着写了几个字。她紧皱的眉头顿时舒展开了,笑盈盈地对我说:“不用赔!没关系的,你又不是故意的。再说还能写字,别放在心上啦。”小红的话让我紧张不安的心情缓和了许多,心中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中外历史长河中,有两位以“宽容”著称的典范。一位是赵国的上卿蔺相如,他对屡次侮辱自己的大将军廉颇宽容忍耐,最终赢得廉颇敬佩,将相和好,成为一段佳话。另一位是美国前总统林肯,他在竞选时被人以“鞋匠的儿子”讥讽,但他当上总统后不计前嫌,努力使曾经的对手变成朋友。林肯因此赢得美国民众的尊重、信任和爱戴。

  宽容是一种美德,它好像一座桥梁,连接着整个世界,让我们每个人都多一点对别人的宽容吧。

  诚实是一种美德,诚实是古老的东方文化瑰宝。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件事已经过了很久,但是我仍然记得,它经常提醒我,做人要诚实。

  今年夏天,天气格外炎热。妈妈给我50元钱,让我自己去超市附*买西瓜。我爽快地答应了,手里拿着钱,心里高兴极了,一蹦一跳地向超市跑去。出门之前,妈妈再三叮嘱要注意安全。我唱着歌很快就来到了超市,因为这家超市我和妈妈经常来,所以我一下子就找到了卖水果的地方。这里的西瓜可真多啊,又大又圆而且看起来也是一定很甜的样子,我真想现在就想大口吃一块儿。我拍拍这个,拍拍那个……最后我选了一个又大又圆、瓜皮花花的西瓜。过了称,我来到收银台,等待结账的人很多。收银员阿姨手忙脚乱的,我结完帐回到家,才发现阿姨多找了我十元钱。

  我乐滋滋地把这十元钱悄悄放进了存钱罐,剩下的钱放在了茶几上。就在这个时候,妈妈走过来,似乎看出了什么来,就问我:“你在干什么?”我低着头红着脸吱吱唔唔地把事情的经过说给妈妈听。妈妈听了,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孩子,做人要诚实知道吗?”听了妈妈的话,我点了点头,拿着十元钱飞快地向超市跑去。阿姨接过钱笑眯眯地说:“谢谢你小朋友,你真是个诚实的好孩子。”

  这件事给了我深刻的印象,让我一生难忘。

  记得有这么一个故事:古时某人在外做官,一日收到家书,说家人因一堵界墙和邻居发生争执,闹得不可开交,让其回家诉讼相争。此官回书一封:“千里捎书原为墙,让他三尺有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看信,心感惭愧,与邻礼让和好。这个故事非常经典,它告诉后人宽容是一种爱,宽容是一种力量,宽容是一种美德。

  我们的生活日益纷繁复杂,脚下的道路也不象***广场一样*坦。不尽如人意、烦恼、忧愁、甚至让我们恼怒、无法容忍的事情,可能天天会摩肩接踵而来——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就需要用宽容去化解,去让这个越发世故、物化和势利的粗糙世界变得温润一些。而不是什么都要剑拔弩张,什么都要斤斤计较,什么都要你死我活,什么都要勾心斗角。要相信,斤斤计较的人、工于心计的人、心胸狭窄的人、心狠手辣的人……可能一时会占得许多便宜,或阴谋得逞,或飞黄腾达,或春光占尽,或独占鳌头……但不要对宽容的力量丧失信心,对宽容的美德发生怀疑,用宽容所付出的爱,在以后的日子里总有一天会得到回报,也许来自你的朋友,也许来自你的对手,也许来自你的上司,也许来自时间的检验。

  宽容,是我们自己的一幅健康的心电图,是这个世界的一张美好的通行证!让我们学会宽容。

  欣赏是一种给予,一种馨香,一种沟通和理解,一种信赖和祝福。生活中正是有了欣赏才会让人进步。

  记得有一次,我们学校的几十个同学和老师要去参加演出,提起演出我就高兴,因为我最喜欢演出了。早上6点,我们就跑到学校的舞蹈室里化妆、试衣服,穿鞋子……当一切准备就绪,我们就排成两队坐上公共汽车去表演节目了。到达目的地门口,我便看到好多人,而且都穿着各色各样、五彩缤纷的衣服。“真漂亮啊!”我不禁感叹道。进入现场,人更多了,人山人海似的,站在高处只能看到一群人头。我们坐在了椅子上耐心地等待节目的开始。节目开始时,只见一群小朋友穿着彩色的衣服出场了,离远看就像一群花色斑斓的小虫。她们不时挥动着手臂,扭动着身体,就好像公园里的花,一朵朵绽放出彩色的笑脸,台下的观众都爆发出一阵阵掌声。马上就轮到我们了。我们的节目是歌伴舞,穿的是黄色的连衣裙,再加上我们手里拿着金黄色的葵花,颜色更加耀眼了。音乐响起时,一片金黄的颜色出现在观众的眼前,我们出场时,台下的观众就开始鼓掌了,听到掌声,我很高兴,笑得更加灿烂。因为这是观众对我们的支持和鼓励,对我们的欣赏。

  表演结束后,可以说是曲终人散,但我意犹未尽。想起列夫托尔斯泰,被人欣赏过变得更加有信心,一下子点燃了心中的火焰,找回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同样,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会让别人欣赏,学会欣赏别人,因为学会欣赏是做人的美德。

  宽容是一种美德生活里,常会遇到一些‘绊脚石’有的时候,别人误会你了,你很生气想反驳,请你想一想,如果你稍稍退一步就会海阔天空,就不会发生争执,也不会发生朋友之间的误会。我和朋友就有一次这样的经历,我和她在玩球,他一不小心把我的球弹到了很脏的水里,我把球拿过来并说,你看,把我球弄到水里了。她说,再让你妈妈洗一洗不就行了吗?我反驳道,不行,你给我擦干净了。就这样我们你一句我一句的吵了起来。

  最后我们头也不回的跑了,这样一次争吵把我们朋友之间的情谊‘砰’一下破裂了。从此我们就当不认识似的陌生人没什么两样。事隔两年,我不禁想起了我的那位好朋友,我想如果我那是稍稍退一步,我们两个好朋友也不会变成‘陌生人’了,回想起那时我做的事情真是让我羞愧不已。

  宽容,能化解不必要的误会。由于每个人行为*惯不同,对于情感的表达方式不同,有时候,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常常会遇到一些令自己不开心的事,每当此时,心中的不快自不必说,往往会很不开心,对于偏激的言行,如果小不忍,小不忍则乱大谋,而且还会造成不良的难以想象的后果。

  其实,当事人也未必就希望对方不开心,有时候是无心之过,如果站在言者的角度去体会,宽容一点儿,就不会去追究细节,误会可以消除在萌芽状态,自然也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何乐而不为呢?让我们一起努力,学会宽容,懂得宽容,让家园更加和谐。

  人们常说:“退一步海阔天空。”是呀!学会谦让可以使我们打开一片更广阔的天地,谦让让我们心胸宽阔,谦让让我们收获快乐和友谊。

  在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上,出现了多少以谦让之美而流芳百世的名人。如清朝大学士张英让给邻家三尺地而被传为佳话;说的是张英在京城为官,他的弟弟在家里为了三尺宽的地方准备盖房子令居不让,弟弟写信让哥哥出面干预。哥哥却回信说:“千里来信为盖房让他三尺又何妨”。

  明朝时,山东济阳有个名叫董笃行的人在京城做大官。有一年,老家因为盖房子砌墙和邻居发生争执,互相争一墙地基,均不让步。他母亲便请人给儿子写了一封信,要他出面说话,为家里争气。董笃行收到家书以后,当即给家里老人写了一封信回信。信中写了这样一首诗:“千里捎书只为墙,不禁使我笑断肠。你仁我义结*邻,让出两墙又何妨。”董母看了儿子的书信后,觉得很有道理,就在盖房时主动让出了几尺。邻居看见了,又听说了董笃行的那首诗,很是感动,也主动让出了几尺。于是,两家重归于好,互相退让出的地方成为一条胡同。事情传开后,人们便把这条胡同称为“仁义胡同”。

  人若谦让,得到的是友情、是财富,更是逆境中伸出的援手。所以同学们,请你找回你那谦让之心吧!永远不要抛弃它,不要怀疑它。

  同学们!请记住,“谦让也是一种美德”。

  让座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做人的美德。那么,请问你,有没有做过这样的事。不过,我是做过这样的事的。

  那天,我正坐在回家的公交车上。我看看东,看看西。许久,有一位老奶奶上了车。她满头银发,椭圆的脸上已经爬满了皱纹。她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走。没有一个人为这个瘸的老奶奶让座。我也如此,自己有一个座位,凭什么给别人坐。别人坐了我不就没坐了吗?我才不给她让座呢!过了一会儿,我看见她正在吃东西。吃着吃着,也不知怎么的,突然摔了一跤。此刻,我的心不知怎么了,一下子特别痛。我迅速将老奶奶扶起来。我沉思了一会:到底要不要给她让座呢?让吧,可我有没的坐了,站是很累的;不让吧,可这位老奶奶很可怜,又没人给她让座,她也会很累!不让,还是让呢?诶...过了一会儿,我坚定地说:“让!”

  一会儿,我到老奶奶身旁,对她说:“老奶奶,怎么样?有没有伤着哪儿?您到我那儿去坐吧!”老奶奶摆摆手说:“孩子,不用了。谢谢!我没有伤着。”我央求她坐到我的座位上去。在我的几番劝说之下,老奶奶终于坐下了。此刻,此刻,我感觉心中的一块石头总算落地了。我朝她笑笑,她也朝我笑笑。到站了,我下车了。在车的旁边,我看到她正对我慈祥地笑着,我有一种说不出的快乐。因为我做了一件好事。

  让座是一种美德,一种做人的美德,一个有着高尚的品格的人*惯!

  关爱是一种美德,每当我又坐在公交车上时,总不由得又想起那个甜甜的微笑,那个让我学会了关爱的微笑。

  那天,我正安然自得的坐在公交车上靠窗的位子,欣赏窗外的美景。公交车又靠站了,上来一群人,其中包括一位阿姨和一个小女孩儿。那位阿姨衣着朴素,正匆匆地掏着钱包,但似乎只掏出几张十元的钞票。她对全车人喊道:“你们谁有零钱?”车厢内一片寂静。我望了望那位阿姨,心想:“你上车难道不准备零钱?说不定是一个骗子呢!”阿姨见没人回答,只得掏出一张十元的钞票来,正犹豫着要不要投进去。突然,一个清脆的童音传来:“阿姨,您没有零钱吗?如果不介意的话,我帮您付了吧!”我定神一看,正是那个刚上车的小姑娘儿!她翻了翻书包,掏出两元钱的硬币,踮起脚,将硬币投入投币机里。那位阿姨眼睛里充满了对小女孩儿的感激:“谢谢你呀,小姑娘!”小女孩儿眨了眨她那双水灵灵的大眼睛,说:“不用谢,我们老师说过我们要学*雷锋叔叔,做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市民。帮助了别人,自己也会快乐呀!”

  这时,又一个公交到站了。小女孩儿蹦蹦跳跳地跑下了车,回头对那位阿姨甜甜一笑,一溜烟跑走了。

  我突然觉得无比惭愧:一个小我几岁的女孩儿都做得到的小事,我却因为怀疑而没有去做,这是多么强烈的一个对比。

  在那一瞬间,在那个甜甜的微笑中,我学会了关爱。

  暑假,我老家的姐姐、妹妹们都到我家来玩。我家变得非常热闹,也让我学会了“谦让”。

  妈妈在她们来之前就告诉我和妹妹:“她们一来,人一多家里就会有许多争吵,你们是主人一定要让着她们,把你们的好东西拿出来和她们一起分享。”我们点点头说:“知道了。”

  第二天她们到了我家,这时天气比较炎热,莎莎姐姐问我:“你家有冰棒吗?”我点点头。她飞快地跑进厨房从冰箱里挑了根喜欢的冰棒吃起来。霞霞姐姐和小洁也都挑了自己喜欢,一根一根津津有味地吃着,好像我和妹妹不存在似的,心里真不是滋味。忽然妈妈的话窜过脑门,我的主人意识来了,我高兴地说:“你们要吃就吃吧!别客气。吃完了叫我妈再买。”

  吃完了冰棒,她们又来到了我的房间,看见了我的化妆盒,里面放着我喜欢的五颜六色的发夹,我心里祈祷“千万别动啊!”可是她们还是拿出来挑选。莎莎姐姐拿出了我最喜欢的兔子发夹说:“这个借我戴几天吧?”我吱吱呜呜:“我……我。”我真舍不得,妈妈的话又响起了,我爽快地答应:“你拿去吧!”看着莎莎姐姐开心地手舞足蹈的样子,我的心也快乐起来了。原来人家快乐,自己也会快乐。

  她们在我家玩了好久,家里都是她们的笑声。最后姐姐没把我的发夹带走,放在我的桌上,看着那闪闪发光的发夹我当时的决定是多么得正确。

  这些事,让我明白了“谦让”是很简单的事,我终于学会了“谦让”。

  今天,我读了一篇名为《美国房东》的文章,心情久久不能*静。

  文章中的男主人节约,勤俭。吃饭时,就算只是留下几根面条,就算只剩下几片菜叶,他也会一一吃掉。房顶上有落叶,男主人也不花钱雇一个人,却自己动手扫去。

  当我们剩下饭粒时,是否想过,有些人正在挨饿受冻,默默忍受着饥饿的痛苦;当我们挑食,不吃某些食物时,是否想过,有些人连温饱都是一种奢侈?

  这使我想起了新闻中的非洲孩子们。他们个个皮包骨头,萎缩在房根旁。当记者给孩子们馒头时,他们眼睛里流露出的是惊喜。孩子们狼吞虎咽,像极了一匹好几个月尚未进食的饿狼。孩子们说,那一刻,是他们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刻,终于有得以果腹的食物了。倘若可以,他们最希望时间永远停留在那一刻。新闻上说,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食物价值足足2000亿,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若是将食物捐给非洲的孩子们,他们一定健健壮壮的,不再瘦弱不堪。

  我们,每餐浪费的粮食不计其数,却仍不知节约,要吃这个吃一半扔掉,要吃这个咬几口丢掉。而文章中的美国房东呢?他就算只剩下几滴汤水,几根面条,几片菜叶也要干干净净地吃完。而且,在他们的国家——美国,这是非常正常的,就算你是一位腰缠万贯的百万富翁也会这么做。这与我们浪费的粮食是多么鲜明的对比啊!

  做人应以节约,以勤俭为本。节约能使贫穷化为富有。所以,让我们行动起来,一起节约身边的一点一滴!


《知行合一》读后感3篇(扩展7)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实用10篇

  《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

  “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七证”(知、止、定、静、安、虑、得)、“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天下),乃儒家修炼“内圣外王”之境界的心法。

  “八目”是达到“三纲”之条目工夫,是人生进修之阶梯。

  “格物”乃阶梯之基也。

  然何为“格物”?又“致”何“知”?自古以来各自有说。

  刘宗周(明末理学家)曰:“格物之说,古今聚讼有七十二家。”

  如郑玄(东汉经学家,著《三礼注》)曰:“格,来也。物,犹事也。其知于善深,则来善物;其知于恶深,则来恶物。言事缘人所好来也。此‘致’或为‘至’。”

  子思(孔子之孙,著《中庸》)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朱熹(南宋理学家,著《大学章句》)曰:“格物者,格,尽也,须是穷尽事物之理。若是穷得三两分,便未是格物。须是穷尽得到十分,方是格物。”

  以上说法虽各一,然基本认为“格物”者,乃格心外之物事,从物事上穷理以“致知”。知天理,知圣人之道,知是非善恶。

  而王阳明不同,其曰:“天下之物本无可格子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又曰:“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又曰:“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去恶之谓也。”又曰:“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认为,“格物”者,乃格心中之物,破心中之贼。以此方能“致知”。知天理,知圣人之道,知是非善恶。

  虽然都是为了知天理,知圣人之道,知是非善恶。但王阳明认为,从格心外之物事以致知,乃舍本逐末。因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人人本具知天理、知圣人之道、知是非善恶之性,是谓良知。然生而为人,良知之“明月”易被情欲之“乌云”所蔽,以致良知无以致用。所以,格物当格心中之物,拭“乌云”之蔽,复“明月”之明。

  是为“格物”,是为“致(良)知”。

  以此踏上人生进修之阶梯,以致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天下……

  1、初遇王阳明

  第一次听说王阳明是在高中政治课上,讲他对人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课本上将他批判为典型的唯心主义――你看不看花,花都客观存在。作为一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我从此也把王阳明和唯心主义打入了深渊。

  2、再遇王阳明

  第二次遇见王阳明,是看畅销书《明朝那些事儿》,作者当年明月把王阳明列为明朝*300年历史上的第1人。作为**统治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以洪武帝为代表,明朝的英雄好汉层出不穷,各领风骚数载,能在这个英雄榜上排第一,王阳明绝对不同凡响。书中的王阳明是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还有教育家。这几个头衔随便拿出一个都可以名垂千古,没想到他短暂的一生就铸就了这么多辉煌。他的道德品格、政治操守、军事才能、哲学思想和教育情怀都让我觉得十分佩服。当年明月把明朝那些事儿最后的篇章留给徐霞客,我想也是和王阳明心学呼应。徐霞客就是心学最好的实践者,在一个200多年不断纷争的政治帝国面前,徐霞客和王阳明就像一股春风,耳目一新,敢于跳出程朱理学和科举桎梏,做到真正的自由自在。王阳明可以说是*代中国启蒙思想的发端。

  3、知行合一王阳明

  所以,接下来就看了这本《知行合一王阳明》,从他的生*事迹中探寻他心学的真谛。对于我来说,读心学的感受就是从心所欲,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不要被外在的欲望、物质、言语所左右,真正的去修炼自己的心,知道什么是善恶,能够去恶从善,能够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最后就是回到自己本真的状态,也就是直觉。通过知行合一,不断充实自己的身心感受。这让我想到了《思考快与慢》这本书中所说的,人有两个系统:

  (1)系统1是直觉情感的直观感受系统;

  (2)系统2是逻辑,理性的间接系统。

  王阳明所做的就是让我们找回那系统1,并且通过系统2不断的修炼,让系统1不断锐化,变得更为理智,生命也会变得更加从容和睿智,能为一个伟大的理想而坚守。

  正如王阳明所说,我们从出生开始,就能分辨好坏,但在漫长的学*与社会的磨砺中,模糊了善恶之间的距离,正如韩寒所言:“**世界没有对错,只有利弊。”我们就是在这样的理念下,迷失自我,失去力量,慢慢都被磨*了,变成了无趣的“社畜”。

  4、阳明与三毛

  王阳明的`心学让我想起了三毛,她就是心学最好的诠释。三毛从小数学不行,性格又古怪,感觉自己融入不到**世界中。但她喜欢画画,读书,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寻找着自己的方向,偏偏在人人避之不及的撒哈拉沙漠,找到了自己的故乡,心归属的地方,也找到了自己爱情。这才有了那么短暂却美好的撒哈拉故事。心之所向,素履所往,这就是心的力量。

  5、坚持初心

  王阳明的心学,有点唯心也有点禅修的意味,但不同的是,他不是出世的修行,而是儒家入世的实践,不断通过实践来磨练自己的内心,来坚守自己的初心。这也是我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我曾通过冥想企图断绝一切外部的声音,但心学却要顺其自然,让这些外部声音内化成内心更强大的自己,更加坚定自己内心的声音,坚定自己的梦想,做自己的主人。

  在这个日益浮华,物欲横流的年代里,我们的内心有太多的困惑与迷惘,让我们看不清前进的方向,而当我们感到力不从心的时候,或许应该收拾心情,静下心来,认真读一读王阳明。

  《知行合一——王阳明》这本书的封面上映着一个长髯老者,他看上去面色黧黑,身材清癯,病病恹恹的样子,让人想不通:这个人到底做了什么伟大的事情,又创建了怎样的 思想,竟然赢得了后世“古今第一完人”的超高 评价?

  带着这个问题,我一头扎进了书中。

  其实,王阳明对历史最大的贡献在于“龙场悟道”创建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心学体系,并把其中最重要的“知行合一”的 思想用于后来的江西剿匪与*定宁王叛乱等不凡事功之中,以此为后世树立了一个事功与 思想并重的圣人典范。所以,了解阳明先生的学说,对现代人实现内心的安宁有莫大的好处。

  用“知行合一”武装起来的王阳明,至少有两点值得我们学*。

  一、历尽劫难、矢志报国的宽阔胸襟。

  王阳明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初入仕途的时候,正是刘瑾当权的时代,飞扬跋扈的“九千岁”自然不能让这个正直文人屈服,于是他遭人记恨,常年遭受流放和追杀之苦。1在颠沛流离中,王阳明竟创立了属于自己的心学体系。公元1516年,王阳明下江西*定了土匪之患,又碰上了宁王朱宸濠叛乱,他果断地判明形式,只用了35天就将这场天大的祸事消弭于无形,但当他九月份抵达杭州献俘的时候,却因宦官谗言,*乱功劳被无情褫夺,还险些被再次投入大牢。这些,他都没记在心上,连后来朝廷敕封给他一个有名无实的“新建伯”的爵位却没有铁券和俸禄的事都没放心上。他一直以国家为重,以自己的名利得失为轻,56岁还带病上战场,不料竟客死舟中,令人扼腕叹息。王阳明宽阔的胸襟值得后世的我们反思。

  二、阅遍繁华,波澜不惊的强大内心

  这一点尤其值得我们学*,王阳明心学的核心 思想在“知行合一”四个字上,其中的“知”解释为良知,王阳明是在说:自己内心最深处的良知一旦被某事所触动,就必须行动起 来了解它,参悟它,解决它,而不能“知而不行”或“行而不知”。可以说,正是由于建立了这种坚毅却又淡薄的独特个性,才让王阳明阅遍繁华而宠辱不惊。后来,浙江大学竺可桢老校长把阳明先生“知行合一”的 思想阐发为了“只知是非,不顾利害”的“求是” 精神,阳明先生又是功劳不小。

  读王阳明,了解他的心学体系,会让我们的良知——我们的心感到光明,所以,我们都应该向阳明先生靠*,哪怕只是翻一翻这本《知行合一——王阳明》,也会让我们受益不小,行有余力,再开始《传*录》的学*。

  坦白说,这本书看了不下三遍,只记住了书中的故事,对于王阳明的哲学,是完全没有看懂的。尤其是核心思想“知行合一”,越看越是迷糊,只知道,知行合一并不是我们常常说的感知、言语要与行动一致,其中的“知”指的是“良知”,那究竟什么是“良知”,百思不得其解,仿若眼前迷糊,不见真容,甚至有点玄乎。为了弄清,又看了遍《明朝那些事儿》中关于王阳明事迹的片段,也听了樊登读书上《王阳明哲学(蔡仁厚)》《王阳明大传(冈田武彦)》的解说版,解说也是偏故事性,同时也搜索了网络上的一些相关资料,遗憾,还是没有弄明白,感觉像是佛学禅学,但因为不懂佛学禅学,无法断言,无法悟道。在纠结和摸索了*三个月后,由于还是悟不到“知行合一”的真谛,所以本书的读后感不敢就此进行展开,便聊聊几个让自己印象深刻的片段和故事带来的体会吧,待未来某时顿悟了,再来写一写“知行合一”。

  关于做圣贤的想法――敢想远方与自我意识。王阳明能够讨匪*乱,立言讲学,确实是圣贤。梁启超在《曾文正公嘉言钞》中评价曾国藩时同时提出了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半圣人,一个是孔子,一个是王阳明,半个是曾国藩。这里,我们不讨论评价的内容,可以看看王阳明是在什么时候说出了做圣贤的想法。王阳明在私塾读书时,一日问老师“何谓天下第一等事”,老师告知“读书做大官”,而王阳明反驳老师,认为天下第一等事是读书做圣贤。小小年纪便能够挣脱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束缚,想他人不会想,想他人不敢想,想他人不能想。在生活中蝇营狗苟的我们,何时才能抬头看星星,看月亮,看耀眼的太阳,想一想诗和远方呢。我们可以想,在生活喘息的间隙,在行色匆匆的路口,在夜深人静的灯下,只有我们自己才真正在意自己的想法,既如此,我们又有何不敢想。那些质疑你,否定你,嘲笑你,肯定你,赞美你,安慰你的声音,便犹如每天的落日,让它沉入大海吧。如王阳明落地之时,亲友安慰,其不以落地为耻,而以落地动心为耻,我动不动心,远比外界的事实和反馈来得更重要。我思故我在,停止了自己的想法,忽略掉自己的内心,我便只剩下各类社会角色,而那个“我”就没有了。

  关于龙场悟道――遇挫坚韧与悦纳现实。在被迫害,被贬至苦荒之地,瘴气湿重,言语不通等艰苦条件下能够得大道,总少不了坚韧的品质和对艰苦现实的悦纳。这让我也想到我的父亲,前两周,查出了疑似声门癌,在做各项术前检查时,他发出了感慨,大意是“我这一生怎么这样,这么坎坎坷坷”。确实,儿时玩耍,从三楼之高阳台跌落,幸得同村大叔路过伸手接住;少时外出务工,被滚烫的开水烫伤大腿,高烧不退,幸得当地老奶奶草药相助悉心照料;青年远洋潜水求生绳索被卡,拉回甲板时脸色已青紫,竟也奇迹般苏醒;关岛海域触礁沉船,幸得当地驻军所救,通过卫星电话与外交官员汇报沉船细节及伤亡情况,安抚船员并协助组织船员回国;在甲板上被钢索狠狠打中头部,身体被甩出甲板,所幸没有葬入大海…如此这般,竟是关关难过,关关过。上帝的眷顾,海员的坚毅,不困于过往,悦纳后前行,才创造了这些奇迹。他的经历,于大多数人和我而言,太过跌宕起伏,而我这只小小的帆船,怎能遇到一些小风小浪就放弃远航。*凡的我们可能难以悟得大道,但可以坚韧,可以努力悦纳一切。

  关于*匪*乱的套路――发挥特长与谋定后胜。王阳明擅于写文章,擅于传播自己的思想,这些都成为他*匪*乱谋略的来源与支撑。中外不少名将,擅长的战术不同,但通过攻心来攻城,上胜。由此,我们反思,在工作生活中,我们是否更倾向于蛮干,确实,从生物本能来看,动手可比动脑容易得多,但我们努力的,不就是克服自己的生物本能吗。工作,家庭,生活,社交,尽可能去发挥自己的特长,创造机会发挥自己的特长。可能工作我们很难把控,毕竟大部分的我们,在工作中还难以做到自己说了算的程度。但家庭,生活和社交,我们是可以的。比如我不擅长带孩子玩,那就把带玩这件事情交给更擅长的成员去做。我不是个天生的社交达人,那就不求自己朋友遍地,经营好现有的朋友关系即可。做自己擅长的事情,是一件投入产出比最高的,不在于事情取得的成效,而在于做这个事情时,我们的感受愉快,那便足够啦。

  读这本书的收获,暂未收获心学的真谛,但从王阳明生*的几个标示性事件中能够有所启发,足矣。我想,这便是读书的魅力吧。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在本书中反复提起不下几百次,还有致良知、四句教、心学等,简单的语言被作者翻来覆去的解读,例证,从评书般惊心动魄的剿匪故事到他的个人生*无数奇遇,?再到谈古论今的外二篇(外一篇哪里去了?),知行合一仿佛一颗钻石恒久远,历久弥新,理解作者在熟读王阳明深谙心学精髓的.同时,更想让王阳明的哲学思想照耀当下中国人尘封已久的良知,回归简单的初心。为什么这么简单的真理王阳明倾尽一生去传播?就像为什么我看完了整整299页的全面论述后,比之前知道的王阳明知行合一理论还要困惑一百倍一样?

  简单即深刻,就像要用一生和几吨麻袋的草稿纸去证明?1+1=2,良知,心外无物,万物一体等其实我认为,每个作者想要表达的哲学片段我都能理解,但我没有把他串在一起,也就是没有把他们一个个的珍珠变成一串项链,没有建立起一个体系,所以我的理解是碎片的。看来,我还是需要再读狡猾的第二部,第三部了。

  书中王阳明离去的那些描写令人印象深刻,唏嘘不已,能感受到作者对王阳明深深的心痛,这是唯一本书中带有浓重情感的一幕,对于我这样的女性读者还是很享受的,否则我会对本书调低几个分值,之前之后仿佛都是理性略带调侃的文风,一看就是一位非女性作者的作品。(也难怪,对哲学和黑瘦男人感兴趣的女人大多无趣吧)

  作为一名老鸡汤提供者,我最烦的就是我这样的,好为人师,而作者在全书中其实想要做的也是好为人师,不知度阴山几岁,反正觉得他年龄不大,心性不小,好似通过王阳明通晓了人生真理,在外二篇里(?对啊,外一篇哪里去了?)小心翼翼的熬起了鸡汤,还好,与别的鸡汤味道不大一样,没有那么浅陋直白,就好像他放置的调料有一些你是不知道的,但并不难吃。

  1、初遇王阳明

  第一次听说王阳明是在高中政治课上,讲他对人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课本上将他批判为典型的唯心主义――你看不看花,花都客观存在。作为一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我从此也把王阳明和唯心主义打入了深渊。

  2、再遇王阳明

  第二次遇见王阳明,是看畅销书《明朝那些事儿》,作者当年明月把王阳明列为明朝*300年历史上的第1人。作为**统治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以洪武帝为代表,明朝的英雄好汉层出不穷,各领风骚数载,能在这个英雄榜上排第一,王阳明绝对不同凡响。书中的王阳明是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还有教育家。这几个头衔随便拿出一个都可以名垂千古,没想到他短暂的一生就铸就了这么多辉煌。他的道德品格、政治操守、军事才能、哲学思想和教育情怀都让我觉得十分佩服。当年明月把明朝那些事儿最后的篇章留给徐霞客,我想也是和王阳明心学呼应。徐霞客就是心学最好的实践者,在一个200多年不断纷争的政治帝国面前,徐霞客和王阳明就像一股春风,耳目一新,敢于跳出程朱理学和科举桎梏,做到真正的自由自在。王阳明可以说是*代中国启蒙思想的发端。

  3、知行合一王阳明

  所以,接下来就看了这本《知行合一王阳明》,从他的生*事迹中探寻他心学的真谛。对于我来说,读心学的感受就是从心所欲,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不要被外在的欲望、物质、言语所左右,真正的去修炼自己的心,知道什么是善恶,能够去恶从善,能够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最后就是回到自己本真的状态,也就是直觉。通过知行合一,不断充实自己的身心感受。这让我想到了《思考快与慢》这本书中所说的,人有两个系统:

  (1)系统1是直觉情感的直观感受系统;

  (2)系统2是逻辑,理性的间接系统。

  王阳明所做的就是让我们找回那系统,并且通过系统2不断的修炼,让系统1不断锐化,变得更为理智,生命也会变得更加从容和睿智,能为一个伟大的理想而坚守。

  正如王阳明所说,我们从出生开始,就能分辨好坏,但在漫长的学*与社会的磨砺中,模糊了善恶之间的距离,正如韩寒所言:“**世界没有对错,只有利弊。”我们就是在这样的理念下,迷失自我,失去力量,慢慢都被磨*了,变成了无趣的’社畜。


《知行合一》读后感3篇(扩展8)

——知行合一高中作文范文五份

  法律是一把利剑,在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它便给敌人致命一击。而触犯法律的人,永远也逃不出法网。

  作为青少年,应如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青少年提出了明确的自我保护要求是: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道德规范,树立“三自意识”,即自尊、自律、自强意识,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及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和侵害。具体来说,自尊,也称自尊心,是一种自己尊敬自己,并期望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心理。无论在什么场合,做什么事情,都要保护自己的人格尊严。自律,就是学会自己约束自己,以正确的标准和行为规范指导自己的言行。自强,就是树立自信心,绝不屈服于艰难困苦的打击,珍爱生命,热爱生活,以自请不息的精神来干好自己的事情,使自己成为社会有用的人。

  除此之外,作为青少年,我们更应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认真学*,全面理解基本内容,自觉遵守《纲要》规定的公民道德。要在社会实践中加强道德修养,从小抓起,从小事做起,时时处处培养自己遵守规范的自觉性。要学会养成自己管好自己,自己约束自己的能力,哪怕是小的微不足道的不道德行为都要防止发生,哪怕是没有人监督,没有人知道的情况下都不去干不道德的事情。要从严把关,“防微杜渐”、“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之”,应成为青少年道德修养的座右铭。

  当然,法律不会因为你是未成年人而不处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低三十五条规定,对有本法规定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相互配合,采取措施严加管教,及时予以制止,也可以送工读学校进行矫治和接受教育。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机关依法予以治安处罚。未成年人因不满周岁的不予处罚,责令他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严加管教。

  俗话说“无以规矩不成方圆”,法律就是我们身边的规矩,时时刻刻约束着我们的思想行为。虽然现在很多的青少年都懂得法律的重要性,但更为重要的是要做到知行合一!

  当你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你会说: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当你在外面游玩的时候,你才会体会到“知行合一”,知:便是指的是知识,行:便是指的是实践。当知行合一,那便是你通往人生高峰的时候。

  而在此次研学中,最让我体会到知行合一的便是上海科技馆了。在“生物万象”中,人们仿照中国云南的自然风光,向人们展示生物的多彩性。在这里你可以尽情领略到我深刻地体会到了生物的奥秘,丰富多彩的生命现象以及生态的相互依赖关系,并认识到保护自然的重要性。在这一展区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生物的奥秘以及人们行为的重要性,这一展区向我们展示的生物都来自我们身边,而我们的行为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它们。看了这一展区之后我深刻意识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不能只做一个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我们要拿出我们的实际行动去保护生物保护大自然保护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地球家园。而在“地球家园”展区中我学到了丰富多彩的地理知识,还看见书本上边讲的内容以动态的形式展现在我们面前,这样使我们的记忆更加牢固。下午,我们又去参观了上海的高等学府之—,上海交通大学,这所大学不仅在上海非常有名,而且在中国也是名列前茅。在那里,我虽然没有见到许多上海交通大学的学姐们,但是我可以根据他们在那里的学*环境来推断他们的学*成绩一定都是非常优秀的。在那里,绿树成荫,即便是冬天也毫不逊色,一条河流穿过着他们的整个校园,感觉那里就有一股浓厚的学*氛围。当时我就感觉到这就是我理想的高等学府,我当时就决定以后要更加的努力学*,为了我的理想大学而为之奋斗。

  另外一个让我深有感触的是我的带队老师,他也是一名高校的学生,从他的行为中我看见了什么叫行动,什么叫素养。我们不仅要学*书本上的知识而且还要付出实际的行动。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我们的个人修养。

  知行合一,知有所得,行有所获。

  有一粒种子,叫做国学经典,把它播撒在心中,让经典诵读永驻心间;有一条潺潺的溪流,叫做中华美德,让它滋润、浇灌着心田,让中华美德伴随身边;有一盏灯,叫做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提着它走过漫漫人生,让知识在现实中灵活运用,给予你莫大的力量!

  诵读经典诗人杜甫曾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中说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萧抡谓说过:“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这些诗句就足以证明读书的重要性,经典诵读巨大的影响力!《国学小名士》中的每一位同学,都能够熟读、熟背很多的古诗词,朗朗上口、滔滔不绝,这种境界让我心中震撼无比,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是呀,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孕育了底蕴深厚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铸就了经久不衰的艺术瑰宝,犹如夏日的漫天繁星,闪烁着夺目的光彩;宛若春日的遍野鲜花,散发着馥郁的芬芳。到刚劲端庄的方块字里,感受《水浒》《三国》的英雄豪气;到如歌如画的唐诗宋词中,领略枫桥的钟声,大漠的孤烟;在外婆的歌谣里牙牙学语,蹒跚学步,女娲、大禹的故事萦绕耳畔。那一曲曲动人心弦的诗词,会给予我们美好的艺术享受;那一篇篇脍炙人口的经典佳作,给予我们无限的知识,会让我们受益终生。

  今后,我要向《国学小名士》中的同学学*,广泛诵读经典,牢记于心,我要诵读国学经典,走进古诗词的世界里,去感受诗人朴质、真切的情思;徜徉古诗词的长河中,去感受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让经典诵读永驻心间!传承美德中华美德到底是什么?这个疑惑一直萦绕在我的心中。观看了《国学小名士》之后,我心中终于有了答案。古语有云:“羊知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这就是中华之美德——它陶冶人的爱国情操,树立爱国爱民的远大志向;它让人孝顺父母,对其充满孝心;它让人仗义疏财,尽自己的全力帮助别人,不图任何回报……而对于我们青少年,中华美德并没有多大,它只是生活中**凡凡、普普通通的小事。生活中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每一个表情,都可以衡量出一个人的修养、品德。从小生活在独生子女的家庭中,进屋要先敲门、吃饭要礼让、要尽量向陌生人伸出援助之手等等的优良美德我都没有养成,我不禁感到深深的愧疚!

  从现在起,我要改掉坏*惯,力争做一个中华美德的传承者!今天,中华美德的接力棒已经交到我们的手中,将由我们焊接,要靠我们传承,我定要谱写中华更璀璨的诗篇!让中华美德伴随身边,伴我成长!

  21世纪是生态世纪,我们的城市选择了生态文明的发展方向,就是选择了美好的未来。贵好阳是我们共同的家园,美好的未来需要我们每个人努力实践“知行合一协力争先”的贵阳城市精神以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自承担起建设生态文明的责任!

  贵阳正在觉醒,我们不能为了一时的发展而破坏环境,也不能因保护环境,而忽视发展,要切实把保护和发展结合起来,即要金山,又要绿水青山。

  大自然滋养万物生生不息,是一切生灵共同的家园,从山顶洞人到现代人的智慧,是大自然为人类提供的。可是,现在居然有人为了发展而获取金钱,随意破坏生态环境。例如:工厂每天不停地排放着成千上万吨污水,大部分水生动植物已经奄奄一息了,但人们为了自身的利益,对此只是睁只眼,闭只眼。许多人的腰包鼓了,但水生动植物,却少了。不仅是这一点,人们不停的伐木取材,还自称是用来搞建设,可他们没有注意到:我们身边的氧气正在一天一天变化,“她”不仅失去了洁白的面孔,还失去了一张慈祥的脸。我们在情不自禁的在置问自己:被无限制开挖和破坏的数目达到了上千万。森林、成千上万的树林呢?它们成了人类的家具。

  绿色,孕育着我们的生命和希望。中华民族向来尊崇“天人合一,敬天道,守人德”的传统道德。我们何不以珍惜资源,关爱生命,强健其身。当作生活的“必需品”我记得有一位名人说过:“地球上所提供的足够满足每个人的需要,但不足以填满每个人的欲望。”是呀,地球所提供的可以让人吃得饱,穿的暖,这就足够了。可人们为什么还要不断的破坏生态环境呢?

  青山绿水爽贵阳,建设生态文明城市,需要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知行合一,协力争先”保护绿色贵阳,让每个人都争当“绿色小天使”!

  为我们城市更美好的明天做出自己的贡献!

  让青春花朵在知行合一中绽放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诚哉斯言!知与行犹如人之双腿,“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唯有有字之书与无字之书并重,才能更好地发展自身。

  行是知之始,我们首先要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刘基有言:“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我们只有去亲身实践,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纵观历史长河,重要的知识常来源于亲身的实践。亲自到人民中去,陶行知在实践中才有了“*民教育”的主张;亲身参与中国革命,***才在实践中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亲自到田间地头,袁隆*才在实践中打破了传统观点,提出“杂交水稻”的构想……“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他们独特知识的来源,是他们自己的亲身实践。身为高三学子的我们,也应以他们为榜样,在实践中获取知识,比如亲自动手做物理、化学实验。

  知促行之成,我们也要用知识促进实践。“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无论是用知识带领乡亲们脱贫攻坚的干部,还是运用“北斗”指挥救灾的人员,抑或是用新方法治理沙漠的治沙员……他们都是在用新的知识与技术来促进实践的发展,从而真正将知识落到实践中。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就是知道与做到的距离。身为高三的学子,身处备战高考的紧要关头,“知行合一”这一金玉良言更应成为我们的座右铭。我们应当加强实践性学*、迁移使用知识,在实践中运用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不断充实知识库。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答题方法及技巧在练*中加以巩固运用,在考试中更能灵活变通,如同王阳明用其心学指挥剿匪,*定叛乱,我们也应做到“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用“知行合一”打赢高考这场战斗。

  “何幸当斯世,莫放此生空!”让我们在*时落实好知行合一,不懈奋斗,我们定能浇灌出最美的青春之花!

  陶行知,在一生中曾三次為自己改名。他的原名是陶文浚,在大学期间,他深受明代思想家王阳明“知行合一”论的影响,在19岁时给自己改名“陶知行”,认为“知是行之始”,认识先于实践。之后,他逐渐认识到“行”的重要性,提出“行是知之始”,有实践才有认识。于是在43岁时,又改名“陶行知”。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