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开始―《王阳明》读后感合集十篇

首页 / 读后感 / |

  从心开始―《王阳明》读后感 1

  坦白说,这本书看了不下三遍,只记住了书中的故事,对于王阳明的哲学,是完全没有看懂的。尤其是核心思想“知行合一”,越看越是迷糊,只知道,知行合一并不是我们常常说的感知、言语要与行动一致,其中的“知”指的是“良知”,那究竟什么是“良知”,百思不得其解,仿若眼前迷糊,不见真容,甚至有点玄乎。为了弄清,又看了遍《明朝那些事儿》中关于王阳明事迹的片段,也听了樊登读书上《王阳明哲学(蔡仁厚)》《王阳明大传(冈田武彦)》的解说版,解说也是偏故事性,同时也搜索了网络上的一些相关资料,遗憾,还是没有弄明白,感觉像是佛学禅学,但因为不懂佛学禅学,无法断言,无法悟道。在纠结和摸索了*三个月后,由于还是悟不到“知行合一”的真谛,所以本书的读后感不敢就此进行展开,便聊聊几个让自己印象深刻的片段和故事带来的体会吧,待未来某时顿悟了,再来写一写“知行合一”。

  关于做圣贤的想法――敢想远方与自我意识。王阳明能够讨匪*乱,立言讲学,确实是圣贤。梁启超在《曾文正公嘉言钞》中评价曾国藩时同时提出了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半圣人,一个是孔子,一个是王阳明,半个是曾国藩。这里,我们不讨论评价的内容,可以看看王阳明是在什么时候说出了做圣贤的想法。王阳明在私塾读书时,一日问老师“何谓天下第一等事”,老师告知“读书做大官”,而王阳明反驳老师,认为天下第一等事是读书做圣贤。小小年纪便能够挣脱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束缚,想他人不会想,想他人不敢想,想他人不能想。在生活中蝇营狗苟的我们,何时才能抬头看星星,看月亮,看耀眼的太阳,想一想诗和远方呢。

  我们可以想,在生活喘息的间隙,在行色匆匆的路口,在夜深人静的灯下,只有我们自己才真正在意自己的想法,既如此,我们又有何不敢想。那些质疑你,否定你,嘲笑你,肯定你,赞美你,安慰你的声音,便犹如每天的落日,让它沉入大海吧。如王阳明落地之时,亲友安慰,其不以落地为耻,而以落地动心为耻,我动不动心,远比外界的事实和反馈来得更重要。我思故我在,停止了自己的想法,忽略掉自己的内心,我便只剩下各类社会角色,而那个“我”就没有了。

  关于龙场悟道――遇挫坚韧与悦纳现实。在被迫害,被贬至苦荒之地,瘴气湿重,言语不通等艰苦条件下能够得大道,总少不了坚韧的品质和对艰苦现实的悦纳。这让我也想到我的父亲,前两周,查出了疑似声门癌,在做各项术前检查时,他发出了感慨,大意是“我这一生怎么这样,这么坎坎坷坷”。确实,儿时玩耍,从三楼之高阳台跌落,幸得同村大叔路过伸手接住;少时外出务工,被滚烫的开水烫伤大腿,高烧不退,幸得当地老奶奶草药相助悉心照料;青年远洋潜水求生绳索被卡,拉回甲板时脸色已青紫,竟也奇迹般苏醒;关岛海域触礁沉船,幸得当地驻军所救,通过卫星电话与外交官员汇报沉船细节及伤亡情况,安抚船员并协助组织船员回国;在甲板上被钢索狠狠打中头部,身体被甩出甲板,所幸没有葬入大海…如此这般,竟是关关难过,关关过。上帝的眷顾,海员的坚毅,不困于过往,悦纳后前行,才创造了这些奇迹。他的经历,于大多数人和我而言,太过跌宕起伏,而我这只小小的帆船,怎能遇到一些小风小浪就放弃远航。*凡的我们可能难以悟得大道,但可以坚韧,可以努力悦纳一切。

  关于*匪*乱的套路――发挥特长与谋定后胜。王阳明擅于写文章,擅于传播自己的思想,这些都成为他*匪*乱谋略的来源与支撑。中外不少名将,擅长的战术不同,但通过攻心来攻城,上胜。由此,我们反思,在工作生活中,我们是否更倾向于蛮干,确实,从生物本能来看,动手可比动脑容易得多,但我们努力的,不就是克服自己的生物本能吗。工作,家庭,生活,社交,尽可能去发挥自己的特长,创造机会发挥自己的特长。可能工作我们很难把控,毕竟大部分的我们,在工作中还难以做到自己说了算的程度。但家庭,生活和社交,我们是可以的。比如我不擅长带孩子玩,那就把带玩这件事情交给更擅长的成员去做。我不是个天生的社交达人,那就不求自己朋友遍地,经营好现有的朋友关系即可。做自己擅长的事情,是一件投入产出比最高的,不在于事情取得的成效,而在于做这个事情时,我们的感受愉快,那便足够啦。

  读这本书的收获,暂未收获心学的真谛,但从王阳明生*的几个标示性事件中能够有所启发,足矣。我想,这便是读书的魅力吧。

  从心开始―《王阳明》读后感 2

  王阳明是儒家心学集大成者,是明朝时期立德、立言、立功的一代人杰,他的学说使日本在*现代一跃成为东亚强国,这是我对王阳明的最初认知。毕业后,我参加入厂前培训,当听到培训老师盛赞王阳明时,我不禁对这位不寻常的人物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所以特地到书店去买了一本《王阳明全集》,细细研读起来。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王阳明也有过爱做梦的年纪,他立志要当一名圣贤的人,只是寒窗苦读屡不中第,好不容易官拜兵部武选司主事,又遭贬贵州,但是他并未就此消沉,而是在会稽山下开荒种地,继续研究心学,终于悟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的道理。

  每个人幼年时都会有一个梦想,长大后或是当一名科学家,或是当一名警察,或是当一名画家……随着年龄的增长,梦想回归现实,*凡渐渐清晰。记得一年前,我研究生毕业后开始接触采油工作,心中充满了好奇,时而自信满满的独自顶岗,取样、巡检、测电流样样不落;时而兴致勃勃的夜巡查井,骑着电瓶车在漆黑的井场上飞驰而过;时而思如泉涌,将身边发生的事情奋笔疾书撰写通讯报道……当新鲜变为熟悉,热情化作冷淡,日复一日重复着相同的工作,剩下的只有执着和坚守。于是,我执着着自己的梦想,坚守着自己的责任,依旧是每天上班认真巡井;依旧是等班车时翻开《采油工》扫上两眼;依旧会在电脑前撰写修改通讯报道……我想,正是王阳明"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的感悟,让我能够以愉悦的心境在*静、*凡中体味着充实和快乐。

  困知勉行,学者之事

  在贵州龙场的日子里,王阳明的生活极其清苦,居住在阴冷潮湿的山洞里,但他仍坚持潜心研究儒学,并在山洞附*办学传经,困知勉行,坚韧执着地追求着自己的梦想,完善了心学体系,对世界*现代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今年年初,我有幸参加了厂培训中心为迎接油田公司采油工大赛而举办的为期一个半月的封闭训练。对于一名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能够有这样一个快速提升技能的机会非常值得珍惜。记得第一堂理论课,我学得头昏脑胀;第一次实际操作,我累得汗流浃背。那时,我才深刻体会到,要想做一名优秀的采油工并不容易,坚韧的意志、强健的体魄和机敏的思维缺一不可。一个半月的时间里,我不断挑战自己脑力和体力的极限,但最终仍然遗憾落选。幸运的是,不久后,我又有机会参加了厂团委举办的采油工状元擂台赛。面对又一次来之不易的机会,我憋足了劲,在集训中攻坚克难,在赛场上奋勇拼搏,从初赛一直到复活赛,过五关斩六将,终于闯入了决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想,正是王阳明"困知勉行,学者之事"的感悟,让我能够勇于迎接挑战,敢于突破和超越自我。

  吾心光明,亦复何言

  王阳明在人生弥留时刻说出:"吾心光明,亦复何言"。纵观他的一生,尽管遭遇过各种挫折和失败,但是阳光的心态让他最终能够取得成功。对于我们来说,亦是如此,任何时候,都要保持积极阳光的心态,以应对人生的各种考验。

  采油工状元擂台赛后,我又重新回到自己*凡的工作岗位。由于经历了大赛的成长和历练,队里决定任命我担任采油井长。工作还未满一年就得到队领导的如此信任,说心里话,我在感到激动和荣幸的同时,也不免有些许不安。我知道,担任井长后,自己的工作量将更加繁重,责任也更大了,不但要干好本职工作,还要管理好井组员工、协调处理好井组内的各项事务。尽管担任井长对于"初出茅庐"的我会有一些难度,但我却充满信心。我想,正是王阳明"吾心光明,亦复何言"的感悟,让我能够时刻以阳光的心态,去积极地应对成长道路上的各种艰辛和考验。

  研读完《王阳明全集》后,我感悟颇深。书中富有人生哲理的经典语句总是会蓦然间闪现在我的脑海里,如沁人心脾的阳光雨露渗透滋润着我的心田,让我从中汲取了生命的营养和精华,并化作激励我奋勇前行的无穷动力。

  从心开始―《王阳明》读后感 3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的精髓,“知”即良知,它与生俱来存在于人们的内心,人们可凭良知判断是非善恶;“行”即行为,是指人们的为人处事。“知行合一”就是凭内心的良知去做事。这道理看似简单,要做到却太难太难。因为王阳明的“良知”所指,除了关于道德的善恶之心外,还有关于智慧的是非之心。既然这些已存在于我们的内心,遇到事情只要听从内心的声音去判断,并指导行为,便是知行合一了,但是难就难在我们真的能做到听从内心的声音吗?身外环境太多的干扰、太多的规则、太多的套路,早已遮掩了初心,遇到事情越左思右想权衡利弊,越难做到知行合一,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悲哀。

  王阳明的伟大在于他始终能遵从自己的心,蔑视权威、淡泊名利、追求自由、崇尚独立人格。在立下不朽功勋后,由于他军功和思想的光芒过于耀眼,权臣嫉妒,皇帝忌惮,给了他极不公正的待遇,而面对这一切,王阳明毫不动心,因为他的初心就是为天下百姓谋幸福,为江山社稷谋安稳。他的良知始终澄澈透明,从未被外界所遮蔽,这正是王阳明超凡脱俗的圣人境界。

  希望王阳明的心学能够得以光大,希望每个人都能不忘初心,听从自己心的指引,知行合一!

  从心开始―《王阳明》读后感 4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

  终于完整的读完度阴山先生的《知行合一 王阳明》,更加发觉自己的无知和浅薄!也对王阳明心学有了更深的感悟,对知行合一有了更正确的理解。

  知行合一的“知”不是“知道”,而是“良知”,是每个人内心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找到并遵循内心的良知,复杂的外部世界就将变得格外清晰,致胜决断,了然于心。

  “行”不单单指行动,而更指要听从良知的指引,祛除私欲,不断用心地在“事上练”!专心在良知上下功夫,用良知去做事,你就能获得幸福,成为心灵的圣人。

  王阳明先生还说,“一念发动处即是行”,所以,良知中本就包含行,这就是“知行合一”。

  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古人也曾提出过“知行”,但却是分开提出的,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对那些只知道实践却不知道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只知道学理论知识而不去实践的人提出的建议。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则认为,当我们有了知就会有行的出现。比如当我们渴了,我们就会去喝水,当我们饿了,我们就会去吃饭等等。我们的一切行为都在受到心的指导,光明自己的良知才会有光明的前途。

  看了这本书,自己内心真的收到了极大的触动。以前会因为一些小事而自己折磨自己,并且会钻牛角尖,会为一点小事而斤斤计较。如果王阳明在世的话,他一定会对我说:这一切都是你的私欲在作祟,你需要的只是光明你的良知,你的这些私欲就会被控制,而你自己也会活的更加自在。

  光明良知的学业是一步步跟进的,不可一蹴而就。在光明良知的路程中,我们应该学会听从第一感觉,这第一感觉往往便是良知发出的声音,它会指导你走向正确的道路。

  我所理解的心学:不可固执自己的成见,不要过度考虑外界的各种评价,要敢于尊崇内心良知的指引,要敢于改变自己,敢于提出质疑,敢于付诸行动。如果知行不合一,再多的知也托不起一个完整的人,人生道路上有苦难不怕,怕的是苦难到来时将自己打倒,未爬起来就先认输。

  这本书通过讲述王阳明先生的辉煌传奇,为我们剖析了知行合一的无边威力,让心震撼,让心清明,值得反复研读。

  从心开始―《王阳明》读后感 5

  梁启超提出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半圣人,分别是孔子、王阳明和曾国藩,其中曾国藩被称作半个圣人。孔子自不必说,王阳明究竟是何方神圣,让后世的曾国藩、孙中山等都视为精神导师。在好奇心和对“知行合一”这一神秘内涵的驱动下,决定读读这本经典――《知行合一王阳明》。

  为什么悟道的是王阳明

  王阳明天资聪慧,四岁前就熟读诗书,立志做圣贤。可命途多舛,理想被残酷的现实频频打脸,经历了牢狱之灾后,被放逐到偏僻的龙场驿站,竟然淡然了许多,开始潜心悟道。由此可以看出人要有自己的终身理想,不断的追问人生的价值,这是人生的驱动力。

  老王这前半生虽然很想做圣贤,可是不知道从何做起。兜兜转转研究了好多思想,比如军事、修仙等等。对于当下推崇的程朱理学,所谓的格物致知,始终无法说服自己。只能自己钻研悟道了。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所谓“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就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心中就有圣贤之道,因为我们心中与生俱来就有能知是非善恶的“良知”,而做圣贤就是要通过自我努力实现最真实的自我。

  我们每个人身上既然都有圣贤的因子,那人人就是*等的,谁都没有权力支配谁。只有一个人有权力,那就是我自己。只有我才能支配我自己,我才是自己的主人!

  从心开始―《王阳明》读后感 6

  “幼儿曹,听教诲:勤读书,要孝弟;学谦恭,循礼义;节饮食,戒游戏;毋说谎,毋贪利……”

  这篇写给长子正宪的家书便是王阳明著名的家规“三字经”,言简意赅,语重心长地告诫子女怎么去做人,如何做个好人。

  如今看来,这倒更像是王阳明对祖辈教育自己的追忆与总结,字里行间,融入着自己从小接受“蒙以养正”教育的点点滴滴,也寄托着他对后代子孙的谆谆教诲。

  说起教育,我们很容易想起学校,想起老师。其实不然,从孩子降生之后,他们就已经开始了学*。而父母,才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

  一个孩子的未来在哪里?在家庭教育里。

  父母才是孩子教育中,最重要的人。

  从心开始―《王阳明》读后感 7

  以前读书均是关于工作方面的内容,但都不能坚持阅读。*期受公司读书汇影响,以及同事推荐王阳明“心学”读物,因此带着向往和好奇借阅了《知行合一王阳明》。

  当打开封面内页,对上面的内容感到茫然,因为自己对王阳明的确了解得少。也正因为如此,心中充满了阅读的兴趣......

  王阳明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五岁才开口说话;幼年聪颖好学,为求“格物致知”,“格”竹子到晕厥;青年流浪游学;中年被政治迫害流放,蛮荒之地顽强活着;后剿匪荡寇、*朱宸濠之乱等,半生讲学传播心学思想,直至患肺病走到生命尽头。

  王阳明的心学思想的形成,是通过他的学*和“事上练”不断积累而成,比如小时候“格”竹子;青年时期骑马吓退蒙古人,为了研究道教,新婚之夜去道观请教高人整夜未归;流放中的苦难经历等。才能在一个机缘合适的时间、地点出现有名的“龙场悟道”,对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了新解,“格”不是重点,“良知”才是重点,且要“知行合一”。

  王阳明的“心即理”、“致良知”思想,是讲做事发乎于心,每个人都有良知,做事要无愧于人、无愧于心,跟随良知的指引,是王阳明心学所说的真正的“存天理去人欲”,真正的“炼心”。

  试问用“知(良知)行合一”这样的态度去面对工作、面对生活能有几人能真正做到呢?但当我们有了这样的认知和认同感后,便会多一份信仰,至少可以尝试去做,努力去做!

  当整个社会趋同“知行合一”并“事上练”时,我们的全民素质、社会风气是否会变得更好呢?

  这本书还不能说拜读完成,但至少从我的角度来讲阅读一本好书,可以洗涤一个人的灵魂认知。虽然做不到以“圣人”的要求标准去衡量自己,但至少可以收获一二并运用到工作及生活中。

  从心开始―《王阳明》读后感 8

  初识王阳明来自一篇文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文中王阳明为了钻研程朱理学的成圣之道,采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在竹林中一坐七天,除了吃饭之外,两眼死死地盯着眼前的竹子,最后精神耗尽,大病一场……这一情节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也对王阳明其人充满好奇,遇见《五百年来王阳明》如获至宝,一打开便沉浸其中,仿佛穿越时空,跟随王阳明经历跌宕起伏的人生,探究伟大的心学之道。

  王阳明,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关于他的著作不少,这本书的作者是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郦波,他对王阳明其人其道的研究乃是大师级,但他的这本书,内容并不是枯燥的说教,也不是晦涩难懂的理论,他是像讲故事一样从王阳明生*及心学智慧两方面娓娓道来,语言*实又不失风趣,读来津津有味、不忍释卷。

  阳明一生波澜壮阔。本书从王阳明的出生开始写起,王阳明自生下来便与众不同,六岁之前不会说话,将*六岁之时突然开口,一开口便是儒家经典《大学》,经典名著更是张口就来,我想这得益于王阳明良好的家庭环境,书香世家,虽然他不说话但耳濡目染,其次爷爷的陪伴赏识,家人担心王阳明不会说话是身体有疾,但他认为自己这个孙子不是一般人,将来必成大器,静待花开终有所成。王阳明十一岁即能作诗,令众人惊叹,同样十一岁,与老师、父亲探讨人生第一等大事,这也是他终极一生的理想:做圣人。只是后来这理想的达成使他历经磨难,格竹失败,大病一场,另辟蹊径;只身斗乱政宦官刘瑾八虎,被打四十大板,扔进诏狱,之后被贬龙场,这在当时是去了就必死无疑的地方,途中还要躲避刘瑾等人的追杀,可谓惊心动魄,九死一生,王阳明坚强地挺过来了,正是这段经历才有了著名的龙场悟道,观悟生死,悟出心外无物,为阳明心学奠定基础。后来他*乱灭匪,讲学启发民众,治政惠及乡里……将百姓的幸福和社会的安定视为己任,终成圣人。他的坚韧执着令人感动,我想这就是理想信念的力量,即使前方黑暗无边,我心依旧光明。

  阳明心学博大精深。其中“心外无物”令人深思,王阳明在经历了种种磨难之后,开始思考生死,他花了不少力气做了一个石棺,每天躺在那个石棺里明悟生死,一个风雨之夜,突然顿悟,悟到的是心外无物。书中写到心外无物是一种价值存在,每个人的生命就像一滴水一样,就算你再饱满,放在阳光下没多久就被蒸发掉了,这滴水怎么才能不蒸发呢?很简单,放入旁边的长江大河,汇入汪洋大海之中,就永远不会蒸发掉。这就是价值的存在,是心外无物。所有人都怕死,但为了更高的一种价值追求而死便是不朽,比如屈原等,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志士、革命先烈为国捐躯,为价值殉道;与此相比,个人经历的挫折磨难又算得了什么呢?听从自己内心的价值导向,无关外界风雨……心外无物是阳明心学的基础,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知行合一,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完善自己,改掉陋*;致良知,能帮助我们成就自己,这就是阳明心学的伟大智慧。

  读此书,让人感叹于王阳明苦难而光辉的一生,让人叹服博大精深的心学智慧;“此心光明,亦复何言”是王阳明的临终告白,读来令人潸然泪下,涤荡心灵;五百年来王阳明其人其智慧将指引我们用充满正能量的心,开启人生光明之旅。

  从心开始―《王阳明》读后感 9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在本书中反复提起不下几百次,还有致良知、四句教、心学等,简单的语言被作者翻来覆去的解读,例证,从评书般惊心动魄的剿匪故事到他的个人生*无数奇遇,?再到谈古论今的外二篇(外一篇哪里去了?),知行合一仿佛一颗钻石恒久远,历久弥新,理解作者在熟读王阳明深谙心学精髓的同时,更想让王阳明的哲学思想照耀当下中国人尘封已久的良知,回归简单的初心。为什么这么简单的真理王阳明倾尽一生去传播?就像为什么我看完了整整299页的全面论述后,比之前知道的王阳明知行合一理论还要困惑一百倍一样?

  简单即深刻,就像要用一生和几吨麻袋的草稿纸去证明?1+1=2,良知,心外无物,万物一体等其实我认为,每个作者想要表达的哲学片段我都能理解,但我没有把他串在一起,也就是没有把他们一个个的珍珠变成一串项链,没有建立起一个体系,所以我的理解是碎片的。看来,我还是需要再读狡猾的第二部,第三部了。

  书中王阳明离去的那些描写令人印象深刻,唏嘘不已,能感受到作者对王阳明深深的心痛,这是唯一本书中带有浓重情感的一幕,对于我这样的女性读者还是很享受的,否则我会对本书调低几个分值,之前之后仿佛都是理性略带调侃的文风,一看就是一位非女性作者的作品。(也难怪,对哲学和黑瘦男人感兴趣的女人大多无趣吧)

  作为一名老鸡汤提供者,我最烦的就是我这样的,好为人师,而作者在全书中其实想要做的也是好为人师,不知度阴山几岁,反正觉得他年龄不大,心性不小,好似通过王阳明通晓了人生真理,在外二篇里(?对啊,外一篇哪里去了?)小心翼翼的熬起了鸡汤,还好,与别的鸡汤味道不大一样,没有那么浅陋直白,就好像他放置的调料有一些你是不知道的,但并不难吃。

  从心开始―《王阳明》读后感 10

  坚实的基础、切实的手段,都有了。下面就该忠实地执行了。执行的时候最关键的`是什么?是人。

  不仅21世纪最重要的是人才,哪个朝代最重要的都是人才。王阳明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虽然他大权在握,可以调各地的部队,却自组新军,绝对不调用原来现成的各部队来打仗。

  这时候,有一个和王阳明有共同志向的人才来投奔他,这个人叫做伍文定。伍文定虽然也是一个文人,但从小*武,臂力过人。《明史》评价他,“忠义自许,遇事敢为,不与时俯仰”。就是说伍文定这个人遇事非常敢作敢为,而且不仰人鼻息;虽然身在官场,从不奴颜媚骨。伍文定原来做常州推官的时候,徐达的后代魏国公徐�Y强占民田,强霸民女,伍文定不畏权势,为民伸张正义。结果徐�Y后来就勾结大太监刘瑾,诬陷伍文定,把伍文定也下到昭狱。

  伍文定和王阳明的经历非常相似,两个人虽然此前不熟,却是同年进士。后来又都是因为刘瑾,被下到过诏狱。伍文定对王阳明是仰慕已久,看他来巡抚南赣选拔人才,便毛遂自荐。王阳明一见,顿时引为知己,认为伍文定是一个不得了的人才。

  果不其然,伍文定在南赣*匪患,包括后来*宁王之乱的时候都成为王阳明手下一员干将,被朝廷推为*宁王之乱除王阳明之外的首功第一。

  伍文定来投,以及自组新军之后,人才间题、队伍问题也得以彻底解决,可以保障作战策路忠实地执行。万事俱备,只等开战了。


从心开始―《王阳明》读后感合集十篇扩展阅读


从心开始―《王阳明》读后感合集十篇(扩展1)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菁选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1

  说实话,刚拿到公司寄给我们的《知行合一——王阳明》这两本书的时候,我心里是有点拒绝的,因为觉得现在工作那么忙,哪来的时间来看书。但是出于好奇心,不明白为什么领导会推荐这本书给我们看,它的魅力何在?于是我翻开了书籍,看了简介,慢慢的就被这本书所吸引了。每天睡觉前或者休息的时候就翻上几页,让自己的心慢慢安静下来,也许这也是这书的魅力所在吧。看了这本书之后,我了解到王阳明虽出自书香门第,富有才情,但是他的一生却历经坎坷。多次参加会试都榜上无名,这在当时对读书人来说是奇耻大辱,但是他却认为“世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心动为耻”。世间万物皆有两面,不管是痛苦还是快乐,都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不必太在意。只有调整自己心态才能减轻痛苦,享受快乐。其实这种观点,正是体现了王阳明立身之本。他在被贬谪贵州龙场驿丞期间,通过“龙场悟道”,彻底领会了儒家“格物致知”的要旨,彻悟了“知行合一”这种天地间的终极智慧,从而创立了影响极为深远的一门学问—心学。

  知行合一,就是说知行是不可分的,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有知必有行,有行必有知。

  这种观点,彻底纠正了朱熹先知后行的知行观。

  致良知的道路又是什么呢?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从百死千难中得来”的,是“千古圣贤相传的一点真骨血”。良知人人都有,致良知就是让心回到“无善无恶”的本真状态,通过主体意识达到自我道德修养,规范自我行为。这是心学的核心部分。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是一个由知善到行善的过程,要求人们将自己的伦理道德知识付诸实践,从而完善自己的.道德人格,达到内圣而外王的境界。当今经济、科技飞速发展,人们对于世界的了解越来越多,所面临的问题也日益增多。作为一个普通人如何将自己的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实践,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方法。现代人所缺乏的并不是道德知识,我们缺乏的是将道德知识落实到实践的具体行为。道德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书本上,要将其体现在我们的实际行为之中。这个社会并非要求每个人都舍生取义、杀身成仁,我们所要做的只是点滴的小事,把自己的道德认知落实到道德实践中,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扭转目前社会上的一些病态风气。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对于唤醒人们的道德良知,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沟通道德知识和道德行为架起了一道桥梁。

  做为新三科技设计公司的一名员工,我们要在“笃行”上求实效。“知行合一”的重点是“行”,而不是“知”,它彰显的是一种实践精神。结合今年我们设计分公司的经营状况数据分析来看,我们现在的主要问题是成本比较高,回款较慢。对于我们来说就是要把学*中获取的好理念、思考中发现的好想法、工作中积累的好经验,转化为实践成果,产生实际成效。尽可能的将我们的成本降低,提高工作效率;还有把回款率提高。要坚持问题导向,想实招、出硬招,强化执行落实,努力把本职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搞明白、解决好,让实践在问题的解决中落地生根。要勤于积累、多干少说,善于在实践中反刍内省、提炼创新,不断形成推动公司发展的新办法、新思路,真正在学用相长中实现知行并进。

  我们还要在“善成”上见真章。善做善成是“知行合一”的境界追求和鲜活体现。做为公司这个大家庭的一员,就是要发扬锲而不舍、止于至善的进取精神,立足本职岗位,坚持精益求精,追求善始善终,给公司带来效益最大化。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2

  1。初遇王阳明

  第一次听说王阳明是在高中政治课上,讲他对人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课本上将他批判为典型的唯心主义——你看不看花,花都客观存在。作为一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我从此也把王阳明和唯心主义打入了深渊。

  2。再遇王阳明

  第二次遇见王阳明,是看畅销书《明朝那些事儿》,作者当年明月把王阳明列为明朝*300年历史上的第1人。作为**统治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以洪武帝为代表,明朝的英雄好汉层出不穷,各领风骚数载,能在这个英雄榜上排第一,王阳明绝对不同凡响。书中的王阳明是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还有教育家。这几个头衔随便拿出一个都可以名垂千古,没想到他短暂的一生就铸就了这么多辉煌。他的道德品格、政治操守、军事才能、哲学思想和教育情怀都让我觉得十分佩服。当年明月把明朝那些事儿最后的篇章留给徐霞客,我想也是和王阳明心学呼应。徐霞客就是心学最好的实践者,在一个200多年不断纷争的政治帝国面前,徐霞客和王阳明就像一股春风,耳目一新,敢于跳出程朱理学和科举桎梏,做到真正的自由自在。王阳明可以说是*代中国启蒙思想的发端。

  3。知行合一王阳明

  所以,接下来就看了这本《知行合一王阳明》,从他的生*事迹中探寻他心学的真谛。对于我来说,读心学的感受就是从心所欲,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不要被外在的欲望、物质、言语所左右,真正的去修炼自己的心,知道什么是善恶,能够去恶从善,能够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最后就是回到自己本真的状态,也就是直觉。通过知行合一,不断充实自己的身心感受。这让我想到了《思考快与慢》这本书中所说的,人有两个系统:

  (1)系统1是直觉情感的直观感受系统;

  (2)系统2是逻辑,理性的间接系统。

  王阳明所做的就是让我们找回那系统1,并且通过系统2不断的修炼,让系统1不断锐化,变得更为理智,生命也会变得更加从容和睿智,能为一个伟大的理想而坚守。

  正如王阳明所说,我们从出生开始,就能分辨好坏,但在漫长的学*与社会的磨砺中,模糊了善恶之间的距离,正如韩寒所言:“**世界没有对错,只有利弊。”我们就是在这样的理念下,迷失自我,失去力量,慢慢都被磨*了,变成了无趣的`’社畜‘。

  4。阳明与三毛

  王阳明的心学让我想起了三毛,她就是心学最好的诠释。三毛从小数学不行,性格又古怪,感觉自己融入不到**世界中。但她喜欢画画,读书,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寻找着自己的方向,偏偏在人人避之不及的撒哈拉沙漠,找到了自己的故乡,心归属的地方,也找到了自己爱情。这才有了那么短暂却美好的撒哈拉故事。心之所向,素履所往,这就是心的力量。

  5。坚持初心

  王阳明的心学,有点唯心也有点禅修的意味,但不同的是,他不是出世的修行,而是儒家入世的实践,不断通过实践来磨练自己的内心,来坚守自己的初心。这也是我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我曾通过冥想企图断绝一切外部的声音,但心学却要顺其自然,让这些外部声音内化成内心更强大的自己,更加坚定自己内心的声音,坚定自己的梦想,做自己的主人。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3

  前段时间刚从喜马拉雅听完了知行合一王阳明这本很长时间霸占书店显著位置的热书。王阳明这个名字最早就是在初中政治书和历史书见到过,那时的概念他就是唯心主义的代名词,没想到有一天居然会在这个唯物主义至上的社会里摆在书店最显眼的位置,所以不得不读一下。

  全书大致就是分了两部分,一大部分是讲述了王阳明的事迹,而最后一小部分回头介绍了他的学术观点。

  听完播音略带伤感的声音讲完他生*时,是有些难过的,王阳明辉煌一生,两次*定匪患,一次*定叛乱,龙场悟道创立心学,门徒遍布天下,却终落得客死异乡,且有功不奖反被罚的下场,虽几十年后被**重新获封,但于他来说已是无用。我相信大多数人看完也会是同样的感觉,肯定作者也是这感觉,所以才会把读者带入。但王阳明本人或许不这么认为,他早年熟读儒学,佛学,道学,直至龙场悟道创立心学,追求致良知,知行合一,其实他早就没有了功利之心,他只追求做的能对的起自己的心,这也是他心学的核心内容。

  他心学的观点是良知至上,即人的思想才是世间唯一的存在,所以人要跟随自己的心来行事。有个典型的例子,例如他讲天高地厚,如果没有人去看去感受,还会有天高地厚这个概念吗,对一个死人来讲,就不会有天高地厚这个概念了。再如他对学生讲,假若面对一件需要用生命来捍卫良知的事,你就该无畏生命的付出。他本人就做了很好的诠释,如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里,明知道身体承受不了远征的劳累,但他义无反顾接受任命,离家到广西*定匪患,最终还是落了个客死异乡,但他的任务已经胜利完成。

  但王阳明的心学有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注定只能被少数人掌握,因为他太注重跟随心走了,如果一个人的心智不全,甚至心术不正,那么他跟随心走的'必定是一条错误的道路,而只有心智成熟的人才有能力有机会跟随自己的心走出一条正确的道路。所以王阳明的心学盛行的时间注定长不了,而朱熹的理学虽然刻板一点,但格物致知更像是现在的唯物主义,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更容易掌握,所以最终还是朱熹的理学更胜一筹。

  王阳明心学的诞生并不是偶然,这其实也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王阳明自幼便聪慧异常,早早读完各家经典,同时对军事也有异常的天赋,经常和小伙伴们玩排兵布阵,而对佛教、道教文化他也是颇有造诣,所以后面的剿匪、*叛乃至龙场悟道都和他的这些积累分不开。但他本人似乎走入一个误区,他创立心学后否定了其他一切学问。殊不知天下没有完美的东西,每种学问都有其优劣,心学其实是吸取了其他各家学问所长而成,其本身也不是完美的。

  心学讲究知行合一,要求所学一定要在实践中验证,这一点很好,有利于社会进步,所以这也是现在很推崇他的原因。而他后来很看不起佛教和道教,认为不作为,其实也是不对的,他能有后来的成就,其实不光有儒家的功劳,也有佛家和道家的功劳。道家讲究遵循自然,阴阳调和。佛家讲究众生*等,看破虚妄。道家的格局其实很大,佛家的理论也很智慧,关键学偏了就容易走偏了。大多数人提起道家和佛家就是迷信,那是因为只看到了表面的烧香拜佛,而没有真正理解人家的道理。其实中医便是道家的东西,我估计大多数人不知道。而道家源于易经,这可能很多人知道,但很多人不知道是儒家也是源于易经,韦编三绝这个词就是说孔子读易经,把牛皮绳都翻断了,最终从易经中获得了大量的智慧创立了儒家学说。所以其实道和儒本是同宗没有谁对谁错一说,不同的只是看它们的人的角度。


从心开始―《王阳明》读后感合集十篇(扩展2)

——王阳明《传*录》读后感通用五篇

  王阳明《传*录》读后感 1

  卷上主要阐释知行合一、心外无物的观点。卷中收集了八篇王阳明亲笔写的书信,除回答有关知行合一、格物说等问题之外,还讲了王学的内容、意义和宗旨。卷下主要是致良知,体现了王阳明晚年的思想。作为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两个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圣人之一,其著作《传*录》是一本较全面包含其思想的一本书。其中包含儒学、理学、佛学、心学等多种学问方向的理解和分析。

  作为明代的大儒,王守仁有其独特的哲学观点,即“致良知”学说。他倡导的“知行合一”在日本很受推崇,日本人认为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但我认为王守仁“知行合一”不止如此,以王守仁观点,圣贤们教育人们知行,并不是简单地教人们如何认识、如何实践、其目的是要恢复知行的本体。知行如何分得开?知是行的宗旨,行是知的实践;知识行的开始,行是知的成果。如果领会了这一点,就应该明白,只说一个知,已经自然有行存在;只说一个行,知也自然存在。只有领会到知行合一的宗旨,才会真的体会到知行的意义。这是需要不断地磨练和自我反省才能够了解的。王守仁这样说的,别人教你终究不能领悟,只有自己琢磨思索找到符合自己的锻炼方式才能不断进步和提高。在王守仁的心中,圣贤的大体宗旨是相同的,只是用不同的方式叙述罢了。或许我们达不到圣人的境界,但只要像王守仁这样的不断学*,不断探索,我们也会不断安定自己的心境,使自己的能力和判断力都有所提高。在如今时代里,人对本源的的探索不断减少,人的心里也不断浮躁而趋向于物质。所以在如今的社会王守仁的精神看起来更加珍贵。

  王守仁虽贵为圣贤,博览群书,博学多才,屡立奇功。但为人谦虚而不焦躁,为人好学,其为人正如其言,乃一正人君子。有道是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人,在他看来,在于态度而不在于才能也。引用其中一段话:“同朋友相交,一定要互相谦让,就会得到好处;而互相攀比,互争高低则只会受损”。

  又如:“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若留滞于中,则又因药发病”等等。诸如此类的话很多,但能做到的人却很少。王守仁的许多言语都是人的生活中的道理,朴实而又精深,王守仁正是因为这些*乎完美的素质成就了他的功劳,而他也无私的将这些想法观念传播给他人,而现今社会的“鸡汤”和他比较实在不知所云。他的精神正是他一生理念的体现,其:“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他的一生都对得起“为善去恶”这四个字。他的人性的观点难道不可以被我们借鉴吗?王守仁,一个了不起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高尚的人,圣人之名,当之无愧。所以,王守仁的精深,更需要我们现代人的传承与坚守,对这个几百年前的人物,我们应该向他致敬!

  王阳明《传*录》读后感 2

  问:“宁静存心时,可为未发之中否?”

  先生曰:“今人存心,只定得气。当其宁静时,亦只是气宁静,不可以为未发之中。”

  曰:“未便是中,莫亦是求中功夫?”

  曰:“只要去人欲、存天理,方是功夫。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不管宁静不宁静。若靠那宁静,不惟渐有喜静厌动之弊,中间许多病痛,只是潜伏在,终不能绝去,遇事依旧滋长。以循理为主,何尝不宁静?以宁静为主,未必能循理。”——《传*录》

  问:“宁静存心时……”这一段说出了现在人普遍容易犯的问题,静心本来是方法不是结果,可修身修着修着就变成了喜静厌动。身边很多人在追求着静心,特别喜欢待在那种状态里。以前我也觉得在这种状态里就是修行修到了,现在仔细一想还真是王阳明说的只是气定而已。有事的时候气一乱,就定不下来了,然后就从静的状态出来了。发现这种静的状态并不能指引我们把发生的事办明白。王阳明把功夫说的就是念念去人欲,存天理,我认为关键处就是在“念念”上。存天理,去人欲有时我也能做到。随着修行做到的几率也很多。但要想念念都是存天理,去人欲这就太难了,每个念都是善的念,把邪念、恶念、杂念、妄念全都排除,每一念起都是天理。静的时候,修的是存天理,去人欲。动的时候修的也是存天理,去人欲。如果只依赖静的时候,那所有的繁荣都只是虚假的繁荣,你觉得修行提高了,也只是假的。因为儒家是入世修行的学问。你要走修静的路线,就偏离了儒家修行的方向。每天生活,岂能静。追求存天理,去人欲是可以达到静的。但反过来想通过静,达到存天理,去人欲就难了。

  王阳明《传*录》读后感 3

  爱问:“昨闻先生‘止至善’之教,已觉功夫有用力处,但与朱子‘格物’之训,思之终不能合。”这一段说的是徐爱听完王阳明的教导,觉得好像是那么回事,但回家再仔细琢磨,发现与他以前学的这些朱熹的言论总是不能契合,所以他来问王阳明。

  这一段对我有帮助的是“子夏笃信圣人,曾子反求诸己。笃信固亦是,然不如反求之切。”子夏和曾子都是孔子非常有名的弟子。王阳明对这两个人首先做出了肯定。子夏是坚信孔子的观点,并笃定地去奉行实践。曾子是听完之后先反思,然后再去实践。我现在的状态偏向于子夏的做法居多。师父说什么我都坚信不疑,然后努力在生活当中去践行师父说的这些修行方法。也反思,但不是件件都反思。

  然后王阳明对徐爱引的“《书》之精一,《论语》之博约,《孟子》之尽心知性”进行了讲解,并对《中庸》说的“生而知之,安而行之;学而知之,利而行之;困而知之,勉强而行之”三种人分别说明。“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存心、养性、事天是学知、利行事,夭寿不二、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事。”我自己对照了一下,我勉强算第三种人。勉强是因为我觉得“夭寿不二”这点上我没做到。

  王阳明又通过徐爱的继续提问,带出了阳明心学的一套核心概念。“天、性、心、身、意、知、物”要想把阳明心学整明白,那王阳明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就很重要。我们可以把宇宙本源理解为天,天是性的源泉,性是心的本体,明德是性的体现,肉身是由心主宰的,从心发出去的叫做意,真知才是意的本体,意放在哪,那就是物。这些概念到现在我都不是十分熟练,需要慢慢想才能捋清楚。

  最后一段王阳明说出他对物的理解。物不是客观事物,意从心发出去之后放在哪就是物。物可以是东西,可以是人,可以是事情,也可以是思想,也可以是概念。从这个角度来讲,物是和你的心有关系的,所以才说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王阳明《传*录》读后感 4

  问:“知识不长进,如何?”

  先生曰:“为学须有本原,须从本原上用力,渐渐‘盈科而进’。仙家说婴儿亦善。譬婴儿在母腹时,只是纯气,有何知识?出胎后,方始能啼,既而后能笑,又既而后能识认其父母兄弟,又既而后能立、能行、能持、能负,卒乃天下之事无不可能。皆是精气日足,则筋力日强,聪明日开,不是出胎日便讲求推寻得来。故须有个本原。圣人到‘位天地,育万物’,也只从‘喜怒哀乐未发之中’上养来。后儒不明格物之说,见圣人无不知、无不能,便欲于初下手时讲求得尽。岂有此理!”

  又曰:“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传*录》

  当一段时间学*不长进的时候,我也经常问自己这个问题,以前我给自己的回答是“还是不想”。我觉得自己的回答貌似有一些道理,王阳明的回答则更究竟,就是你找不到学*的本源是什么。

  我们看到大树的样子,绝对不是它是小树时,我们想到长大后的样子。就像我们看现在的自己,你不会在几岁时能想到今天的样子。我理解就是生长的力量在一点点的改变着我们。“为学”也是有一种力量的,王阳明讲这个力量就是修心。我反思自己,为学的目的是不是修心?目前来看本源是这个,只不过有时忘记了。虽然也在时刻提醒自己,但还是经常逐物。就是为学之心不真切。

  如果对为学着急,就没心思想别的,只能一门心思放在为学上。王阳明曾说过“主一”,方法是持敬。如果对为学不持有一个敬畏心,做事不专注,就会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情况,然后自己还后悔,悔过又精进两天,又重回懒散状态。就这样来来**反复。我以前总是这样,意识到自己偷懒的时候就立志,没几天就忘了,想起来又立志,就是古人说的“无知者常立志”,还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在根本上用功,控制情绪,向未发之中前进。

  王阳明《传*录》读后感 5

  先生曰:“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若留滞于中,则又因药发病。”——《传*录》

  后悔是一件好事,至少说明我们知道错了。但知道错了是一回事,如何去改正错误是另外一回事。我们后悔的原因可能会有很多种。多数情况是因为错误带来的结果是我们不想要的,然后才开始后悔。还有的情况是别人告诉了我们的错误,我们觉得别人说的有道理,才开始后悔。再有就是我们修身当中每天反思会发现自己的错误而感到后悔。王阳明说当我们能感到后悔这是一件好事,因为这是去掉我们病根儿的药方。药方是有了,吃不吃在我们自己。有的人害怕药苦,虽然知道吃药可以治疗自己的病,也拒绝吃药。正确的药方需要正确的吃法,吃到适应症的病人口中才能见效。

  就像我们都有的傲慢之心,我注意到很多人在说自己有傲慢心的时候,实际上自己就是傲慢的。仿佛傲慢并不是坏事,而是一种荣耀。还有一种更有意思的人,知道自己的问题。每天都去寻找医生给自己开药,东求西求。不管开多少正确的药方,自己不吃也没用。反而会旧病复发。所以感到后悔只是开始,不是结束,如何让我们以后不后悔才是更重要的,这也是孔子为什么夸颜回的原因,因为颜回不贰过,不贰过就没有再后悔的可能性。

  所以我们反思的时候,不要光想自己的错误,而是要想如何开药方去治疗自己的错误,让自己不再犯,这样反思对我们才有效果。


从心开始―《王阳明》读后感合集十篇(扩展3)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5)份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 1

  本书详细讲述了王阳明从小开始思考追寻人生的终极价值,当时明帝国的知识分子都以读朱熹理学、通过八股考试、进入仕途为毕生理想,王阳明对这种追求却不以为然。他的志向是成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的人。

  长大后,起初他被“经略四方”的志向所吸引,希望成为治国理政的人才,他学*兵法和军事理论,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指挥千军万马、指点江山。然而现实并未给他这个机会,而后便转而去精研辞章之学,和那些以诗歌文章获利的人不同,他是希望通过辞章为万民立心,立千古之言。他虔诚钻研,日夜苦读古代文学著作,创立诗社,被当时文学界誉为天才。可是当他发现这条路也并非正途,他便毅然放弃了,并解散了诗社。后来,王阳明又投入到朱熹理学、佛学以及道教的领域中去,结果发现这些领域都无法让他实现人生价值,于是也都果断放弃了。直到最终他创立了属于自己的阳明心学,才真正实现了自己的初心。

  看完这本书,不得不佩服王阳明的传奇一生,也对他的心学造诣叹服不已。他所创立的阳明心学已成为中国哲学史的一座丰碑,令后人仰望。王阳明用他的行动告诉了我们:在追寻个人理想的过程中不必计较付出多少,该放手时就放手。

  他虽然涉猎广泛,并且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费尽他半生心血。然而一旦明白,便毫不犹豫地放弃了。正所谓“只有舍弃,才能得到”。一个人如果在他所从事的事情上得不到快乐,无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何不趁早丢弃这一包袱,选择轻装上阵呢?他对于人生理想的执着追求,他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以及他那始终如一的为生民立命之心都对我们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 2

  刚开始拿到《知行合一》这本书时,我还在担心这种传记读起来会非常乏味,后来发现这本书运用浅显、有趣的语言讲述了王阳明辉煌传奇的一生,我渐渐入迷。《知行合一》是一本很励志的书,当你事业和生活跌落低谷时,读读王阳明的故事你就会不再感叹不公;《知行合一》就是一枚指南针,当你找不到前进的方向时候,看看《知行合一》,你会找到心灵上的支撑。

  此书吸引我的首先是描写王阳明传奇一身的故事。无论学术还是事功,王阳明都已成为那个时代当之无愧的第一人。王阳明虽然是一介文官,却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息江西匪患、*定宁王叛乱……王先生都是在朝廷无计可施的时候,用了极少的兵力在极短时间内*定内战。“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王阳明立了这样的奇功,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奖赏和加封。对于这样不公的际遇,他从未抱怨一句,更没有因此消沉。这正是心学的力量,是王阳明的大德:只坚持自己心中认为对的事情,其他的与我无关。

  读了《知行合一》,便懂了王阳明神奇莫测的智慧,来源于他的心学思想和躬行践履的功夫,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王阳明的一生多次大起大落,尝过牢狱之灾,也体验过权力之巅。这一切铸就了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心学思想精髓,他的心学思想被誉为是王侯将相的必读经典。王先生在被放逐到龙场驿时,那里荒僻虫蛇众多、瘴气横行,他在这样艰苦流放时期沉静苦思后,悟出了“人要做自己主人”的道理,人是没有能力改变外部环境的,只能适应环境。这告诉我们一个人生哲理:不经风雨,就不能见彩虹。

  我第一次对心学有了认知:“心即理”。他告诉我们要相信自己,倾听内心,树立起强大的主体意识。王阳明融三家之长,却归宗于儒家,提出振聋发聩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强调内圣外王,将心性之学转化为卓越的事功。企业文化即是“人心”的经营。“心即理”启迪我们:人的精神力量是伟大的“致良知”意味着将核心价值向外推广,这一思想对形成正确的企业价值观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那如何做到工作中的知行合一?我想就是要人人都致良知,热爱岗位,作为码头的一员,我要用辛勤劳动追求梦想,以实际行动为码头发展添砖加瓦。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 3

  梁启超提出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半圣人,分别是孔子、王阳明和曾国藩,其中曾国藩被称作半个圣人。孔子自不必说,王阳明究竟是何方神圣,让后世的曾国藩、孙中山等都视为精神导师。在好奇心和对“知行合一”这一神秘内涵的驱动下,决定读读这本经典――《知行合一王阳明》。

  为什么悟道的是王阳明

  王阳明天资聪慧,四岁前就熟读诗书,立志做圣贤。可命途多舛,理想被残酷的现实频频打脸,经历了牢狱之灾后,被放逐到偏僻的龙场驿站,竟然淡然了许多,开始潜心悟道。由此可以看出人要有自己的终身理想,不断的追问人生的价值,这是人生的驱动力。

  老王这前半生虽然很想做圣贤,可是不知道从何做起。兜兜转转研究了好多思想,比如军事、修仙等等。对于当下推崇的程朱理学,所谓的格物致知,始终无法说服自己。只能自己钻研悟道了。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所谓“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就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心中就有圣贤之道,因为我们心中与生俱来就有能知是非善恶的.“良知”,而做圣贤就是要通过自我努力实现最真实的自我。

  我们每个人身上既然都有圣贤的因子,那人人就是*等的,谁都没有权力支配谁。只有一个人有权力,那就是我自己。只有我才能支配我自己,我才是自己的主人!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 4

  最开始认识王阳明是高中时期一个朋友从北大图书馆借来一本王阳明传记,当时才开始接触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论。相对于荀子“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这类唯物主义言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这般主观唯心观点更加吸引我。“心”相对“物”来说灵动而富有朝气,是一个有万般可能的'字眼,一如阳明心学创造的所有奇迹。

  我并不否认我国推行的唯物主义,但曾国潘、康有为、孙中山、***的大力推崇,阳明心学影响下发动的“明治维新”,所有的一切都无可置疑的表明,心学是一门能让人乃至一个国家迅速强大起来的学说,它绝对存在可取之处。

  王阳明画像

  明朝时期理学被打造成国家意识形态,朱元璋更是将理学之外的所有学说统统列入异端,这对于国家的管理无可厚非,但也严重制约了国民的现象力和探索精神。在这样理学作为绝对权威的时代背景下,一个思想家越有天赋,便意味着他的一生将更加曲折。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是所有读书人的梦想,少年时代的王阳明将“做圣贤”作为第一等事,立志成为孔子一般的人,他说“都是人,怎么就不能比”,使我深受触动,我想这绝不能用“年少轻狂”来形容,只有意气风发才是少年王阳明的代名词,也只有他这样的性子,才能在死气沉沉的文坛界打开一扇天窗。

  王阳明格竹子一事向来为人们津津乐道,朱熹的《四书集注》是科考指定教材,其中提到“格物致知”方可“悟道”,于是王阳明拉起好友在家中准备“格竹”,希望能悟透其变化规律,朋友格了三天三夜,倒下了,他格了七天七夜,也倒下了。也由此开始了对理学的初步怀疑,但由于在理学绝对权威的大环境下,加之屡不中第,陷入迷茫、彷徨,开始怀疑自己,空有经略四方的志向而没有施展的空间。“你们都以落第为耻,我却以落地动心为耻”,道尽心中苦涩。他对落第可以无动于衷,但不能实现圣贤的理想才是他真正伤心之处。

  刘瑾当权时期,贪赃枉法,无恶不作。许多有识之士上奏疏**,王阳明也不例外,只是将希望寄托于玩性不减的皇帝身上,便注定了失败:被贬去贵州龙场当驿丞,刘瑾甚至派人在途中暗杀。好在阳明机敏,制造跳水自杀的假象逃过一劫。龙场人烟稀少、荆棘丛生,王阳明某日却在山洞中顿悟,“心学”这一学说竟就这样开创了。他当时也绝对想不到在龙场中悟到的“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将在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说“21世纪将是王阳明的世纪”。

  王琼是王阳明的贵人,他们初见之时王阳明的心学已颇有一番成就,王琼意识到这是一个能堪大用的人才,答应给他一个*台,让他实现经略四方的理想。要知道王阳明一直有“为万世开太*”的目标,在军事方面可谓做足了功夫,从年少时单枪匹马私出居庸关,排兵布阵的玩闹可见一斑。史实也证明王阳明确有超绝的军事才能:*定南赣汀漳(盗匪),*定宁王(王爷叛乱),*定广西思恩、田州(少数民族民变),*定八寨、断藤峡(盗匪)都是不可复制的神话,就连日本的海军战神——东乡*八郎也对其军事思想推崇之至,很难想象一个自小体弱多病的文人会在军事方面流传千古。

  他在剿匪之时也不忘传授心学理论,同时提出了著名的“知行合一”理论,简单来说就是将所学的道理付诸实践,不实践就不算真正懂得了这个道理。举个例子,如果看到有人摔倒了,良知会第一时间告诉你去扶,你立刻依照良知去行动,这便是“知行合一”。倘若你有犹豫了,担心被讹而无动于衷,又或者心中想着借机获取某种报酬而行动,这都不能算是“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的“知”是“良知”而非“知道”,是每个人内心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致良知”是阳明心学的核心所在,但多数人都无法做到,用王阳明的话来说,外部世界已成为一个极其复杂的世界,我们面对它时,首先想到的不时光明自己的良知,而是如何来适应它,如何击败它。这诸多的想法就成了私欲,成了乌云,蒙蔽了我们的良知。

  所谓“致良知”,“心即理”是起因,“知行合一”是过程实践,“致良知”是根本目的。

  那么如何做到“知行合一”“致良知”呢?

  不要拘泥于常规,世界运转总有一套行为准则作为参照物,他可能是法律法规,也可能是道德义务,人们心中思虑时不可避免的要考虑这些,这时一定要以自己的良知为主导,时刻告诫自己摒弃贪欲,随心而动。

  不要在意他人的诽谤,世界之大少不了恶人,阳明心学修的是心,是由内而外的自信,对内心强大的人来说,所有的流言蜚语不过是光复良知的垫脚石。

  “事上练”,即注重实践,缺少实践的人遇事便手忙脚乱,人必须通过实践来磨砺自己的心境,从而达到“湖水化成冰”的心境,石子落下也泛不起一丝涟漪,使自己在突如其来的事情面前也能从容不迫。

  “存天理,灭人欲”,一个没有人欲的人毋庸置疑是一个强大的人,也是阳明心学的终极目标。心学可以强大我们的内心,使我们不被焦虑、恐惧、迷茫所困扰;使我们心念通达,与时俱进;使我们能用更富有智慧的目光看待万事万物。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 5

  以前读书均是关于工作方面的内容,但都不能坚持阅读。*期受公司读书汇影响,以及同事推荐王阳明“心学”读物,因此带着向往和好奇借阅了《知行合一王阳明》。

  当打开封面内页,对上面的内容感到茫然,因为自己对王阳明的确了解得少。也正因为如此,心中充满了阅读的兴趣......

  王阳明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五岁才开口说话;幼年聪颖好学,为求“格物致知”,“格”竹子到晕厥;青年流浪游学;中年被政治迫害流放,蛮荒之地顽强活着;后剿匪荡寇、*朱宸濠之乱等,半生讲学传播心学思想,直至患肺病走到生命尽头。

  王阳明的心学思想的形成,是通过他的学*和“事上练”不断积累而成,比如小时候“格”竹子;青年时期骑马吓退蒙古人,为了研究道教,新婚之夜去道观请教高人整夜未归;流放中的苦难经历等。才能在一个机缘合适的时间、地点出现有名的“龙场悟道”,对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了新解,“格”不是重点,“良知”才是重点,且要“知行合一”。

  王阳明的“心即理”、“致良知”思想,是讲做事发乎于心,每个人都有良知,做事要无愧于人、无愧于心,跟随良知的指引,是王阳明心学所说的真正的“存天理去人欲”,真正的“炼心”。

  试问用“知(良知)行合一”这样的态度去面对工作、面对生活能有几人能真正做到呢?但当我们有了这样的认知和认同感后,便会多一份信仰,至少可以尝试去做,努力去做!

  当整个社会趋同“知行合一”并“事上练”时,我们的全民素质、社会风气是否会变得更好呢?

  这本书还不能说拜读完成,但至少从我的角度来讲阅读一本好书,可以洗涤一个人的灵魂认知。虽然做不到以“圣人”的要求标准去衡量自己,但至少可以收获一二并运用到工作及生活中。


从心开始―《王阳明》读后感合集十篇(扩展4)

——《教育从爱开始》读后感3篇

  做最好的老师,是每个老师的最大追求。怎样才能成为最好的老师?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后让我感受到,做最好的老师就是要每天不断地做到“更好”。在我们每天做到“更好”的时候,要不能忘记做最好的老师最基本的条件——爱心。

  李镇西老师说,童心在教育上的体现,便是爱心。常常有人问我:“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我总是不假思索地这样回答:“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这当然早已不是什么“新潮观点”:从孔子的“爱之,能勿劳乎?忠之,能勿诲乎”到夏丐尊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从罗素“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者自由地得到发展”到苏霍姆林斯基的“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教育思想有所不同,教育风格各有千秋,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爱的教育”。

  我的一个小外甥,今年上一年级。一次我问他:“你喜欢你们的老师吗?”我的.小外甥马上用惊恐的眼光望着我说,“不喜欢,她经常打学生,打的很厉害,教室讲桌上常常要放三四根小棍。”我说:“她打过你吗?”外甥说:“她不打我,但是,她经常打其他小朋友,我心里很害怕,跟打我一样。”听了这话,我的心一下子沉重起来。这个老师是不是好老师呢?我想,这个有她自己的理由,她可能会认为这是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可是这样的严格,让没有挨打的学生心里都产生的恐惧,那挨打的学生的心里状况就可想而知了。

  后来,我了解到,小外甥的这个老师今年刚参加工作,还是一个大孩子。一个大孩子管理一个班的小孩子,工作上的压力和对学生的不满就会发泄学生到学生身上,却往往不注意方式方法,留学生的身心带来了极大的伤害。

  李镇西老师说,我也不是一开始就有爱心的,不然我就不会打学生也不会讽刺挖苦学生了,但我从这些教训中感到——

  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同时必定又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

  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

  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

  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

  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

  但这种情感,不是装模作样的“*易*人”,也不是教师对学生居高临下的“感情恩赐”,甚至不是为了达到某种教育目的而采取的“感情投资”(我对这种充满商业气息的说法向来十分反感),而是朋友般*等而真诚的感情。

  读李镇西老师写的《爱心与教育》这本书,不知不觉中,我就被书中的内容所深深吸引,他让我感受到了师爱的力量。正如老一辈教育家夏沔尊先生说的:“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李镇西老师对学生的爱,是建立在真正民主基础之上的爱,不同于那种保姆式的爱,恨铁不成钢式的爱,或施恩式的爱。他对学生的爱是发自内心的,而更重要的是这份爱不是单向的灌输,而是双向的互动!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爱学生首先就要了解自己的学生,了解他们的爱好与才能,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爱学生其次要真正理解学生,要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学会“心理换位”,也就是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爱学生还要学会宽容学生,对于他们的缺点、错误,要耐心的帮助,严格的批评,热心的开导,不能使用“心灵的鞭子”;爱学生必须真心信任他们,信任是力量,能让学生勇敢地向困难挑战,使学生切身体验到教师对他的器重与喜爱。 书中集中体现了李镇西老师独特的教育理念,那就是:“时刻保持对学生的爱;始终坚持将这种爱付之实施的心态与行动”“爱是永恒的教育理念。”李老师让我对爱学生的“爱”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爱,不但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爱,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对学生的宽容”;爱,也不应是对学生的纵容,而是“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的惩罚”; 爱,不只是关心学生的学*、生活、身体,而是要“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 ”“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学会用他们的思想感情投入生活”;爱,不仅仅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这几年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爱,不是用一颗成年人的心去包容一颗颗童心,而是“需要一颗童心”,用童心去碰撞童心。------

  只有这样的爱,才是真正的爱,只有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老师爱学生并不难,难的是把这份爱一直在我们生命中延续,亲爱的老师们让我们向她们学*,一起做一名真正爱学生的老师吧。

  读李镇西老师写的《爱心与教育》这本书,不知不觉中,我就被书中的内容所深深吸引,他让我感受到了师爱的力量。正如老一辈教育家夏沔尊先生说的:“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李镇西老师对学生的爱,是建立在真正民主基础之上的爱,不同于那种保姆式的爱,恨铁不成钢式的爱,或施恩式的爱。他对学生的爱是发自内心的,而更重要的是这份爱不是单向的灌输,而是双向的互动!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爱学生首先就要了解自己的学生,了解他们的爱好与才能,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爱学生其次要真正理解学生,要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学会“心理换位”,也就是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爱学生还要学会宽容学生,对于他们的缺点、错误,要耐心的帮助,严格的批评,热心的开导,不能使用“心灵的鞭子”;爱学生必须真心信任他们,信任是力量,能让学生勇敢地向困难挑战,使学生切身体验到教师对他的器重与喜爱。 书中集中体现了李镇西老师独特的教育理念,那就是:“时刻保持对学生的爱;始终坚持将这种爱付之实施的心态与行动”“爱是永恒的教育理念。”李老师让我对爱学生的“爱”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爱,不但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爱,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对学生的宽容”;爱,也不应是对学生的纵容,而是“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的惩罚”; 爱,不只是关心学生的学*、生活、身体,而是要“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 ”“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学会用他们的思想感情投入生活”;爱,不仅仅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这几年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爱,不是用一颗成年人的心去包容一颗颗童心,而是“需要一颗童心”,用童心去碰撞童心。

  只有这样的爱,才是真正的爱,只有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老师爱学生并不难,难的是把这份爱一直在我们生命中延续,亲爱的老师们让我们向她们学*,一起做一名真正爱学生的老师吧。


从心开始―《王阳明》读后感合集十篇(扩展5)

——《王阳明》读书笔记 30句菁华

1、真心实意地把王阳明当作精神导师的伟大人物不胜枚举,曾国藩、康有为、孙中山、*都是他忠实的拥趸。1513年,日本人了庵桂梧把心学带回日本,300多年后,日本人在王阳明心学影响下发动了举世皆惊的“明治维新”,摇身一变而成为世界强国

2、吾性自足,不假外求,用王阳明的解释就是,人人心中都有良知,良知无所不能,能解决一切问题,不需要任何外来帮助。

3、能勇敢向前是勇气,能转身是智慧,智勇兼备,才可成大事

4、你们都以落第为耻,我却以落第动心为耻

5、无论多么宏大深渊的宗教,在人性面前都要俯首称臣。王阳明在佛教领域多年的浸染和探究,终于在最被人忽视的人性上看穿了佛教的弊端。正如他创建心学后所说的,佛教是逃兵的避难所。佛教徒所以出家,就是想逃避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这五伦中他们本应该尽的责任和义务。

6、生活自有它自己的准则,凡是你能预料的事大都不会发生;凡是你没有预料到的,毫无意外地肯定会发生

7、人的力量永远来自心灵。当你的心灵产生力量后,外界的环境看上去也就没有想象中的险恶了

8、我们每个人身上既然都有圣贤的因子,那人人就是*等的,谁都没有权力支配谁。只有一个人有权力,那就是我自己。只有我才能支配我自己,我才是自己的主人

9、修养和学问本就是一回事,就如知行是一回事,不可分割

10、王阳明心学是一门要人去外面建功立业的学说,而佛道是龟缩避世的学说

11、那些精明的人往往都是用心的人,用心的人就会发现别人所不能发现的秘密

12、王阳明心学说的是,不要迷信自己的经验。世间一切瞬息万变,拿从前的经验对待新出现的事物是胶柱鼓瑟。尤其是当你面对新对手时,经验就是道教的丹药,会神不知鬼不觉地置你于死地

13、按王阳明的心学,一个人如果用心诚意,天下就没有难事。因为心外无事,一切事都是心上的事,就看是否用心

14、王阳明心学虽然和朱熹理学一样,把道德提到至高无上的位置,但王阳明心学有一条很重要:提升个人道德固然重要,不过用严厉的手段扫荡那些不道德的人和事更重要

15、任何一件事靠你一个独坐想象,无论想得如何滴水不漏,都于事无补。必须要到事上去磨炼。做事时无愧于人、无愧于心,这才是王阳明心学所说的真正的“存天理去人欲”,真正的“炼心”

16、有弟子问王阳明,用兵是不是有特定的技巧(“用兵有术否”)?王阳明回答:“哪里有什么技巧,只是努力做学问,养得此心不动。如果你非要说有技巧,那此心不动就是唯一的技巧。大家的智慧都相差无几,胜负之决只在此心动与不动

17、仁者所以无惧,是因为做事全凭良知。

18、王阳明心学认为人心中有个能分是非善恶的良知,所以人不必靠典籍,也不必靠其他外在的方面来证明,良知刹那间一发作,那就是正确答案。但千万不能有第二次发作,也就是在一件事上不要反复思考,记住你面对事情时脑海中的第一个解决方案,那就是最佳方案,这也就是真正的致良知。一个出色的军事家就应该致良知,相信自己良知的力量,按良知的指引做出决定,这样才不会疑虑和悔恨

19、天理是什么,其实就是有良知的大多数人对一个道理达成的共识。

20、他在精神上的艳遇让他早年的内心世界放荡不羁

21、每个人心中都有个良知,良知能知是非善恶,“是非”属于智慧,“善恶”属于道德,圣人也不过是既有智慧又有无懈可击道德的凡人,而你一出生就具备这两种素质,所以你就是个潜在的圣人。只要你按良知的指引去思考做事(致良知),那就是圣人了。自然而然致良知的,是圣人;勉强自己而致良知的,是贤人;不肯去致良知的说明他的良知被遮蔽了,那就是愚人。虽然愚人的良知被遮蔽了,但他的良知却仍然存在。如果能致良知,那和圣贤就没有区别。也就是说,圣愚的良知是一样的,只要肯“致”,那就是“人人皆可为尧舜”

22、王阳明曾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我们心中的贼有很多,不过不出七情六欲(七种情感:喜、怒、哀、惧、爱、恶、欲;六种欲望:色、声、香、味、触、法)

23、什么是私欲,过了的基本欲望就是私欲。或者说,良知认为错的欲望就是私欲

24、人的一生应该追求什么,人人都有自己的说法。有人说是功名利禄,有人说是安居乐业,也有人说是用无限的知识充实自己。不论是哪种追求,都需要用心。专心做事才有可能实现追求

25、世上有无数人,听到对自己的赞誉,马上手舞足蹈。听到对自己的毁谤时,马上就气冲斗牛。这种闻誉则喜,闻毁而怒或是戚戚然的人,是不是像个被人控制的木偶?而外在的评价就是它的主人。主人要他笑,他就笑;要他怒,他就怒。可能要跳也可,要他爬也可;要他死,甚至都可能实现。一个被外物所控制的人,他的自我在哪里呢?

26、王阳明相信人生是多变的,没有人可以预料下一步将发生什么。“操心”的事,是愚蠢的人干的。你只要顺其自然就好。

27、对天下万事万物不要总是动心,不要总是让心内有太多的事。我们追逐权势名利尊位,实际上对很多人而言,这都是心外的事,可他们非要把这些都拉到自己心中来

28、知的真切笃实就是行,行的明察精觉就是知

29、如果你的良知光明,没有乌云和尘埃的遮蔽,它在刹那间给你指引的声音犹如滚滚天雷。可当我们被物欲遮蔽后,它的声音虽然微弱,却仍然能被我们听到。那么,问题就在这里,我们虽然听到了,却不遵循它的指引,这就是不能致良知了

30、理学认为,在超现实、超社会之上存在一种标准,它是人们一切行为的规范,天理其实就是满足我们生存下来最基本的需求,除此之外的都是人欲


从心开始―《王阳明》读后感合集十篇(扩展6)

——《王阳明》读书笔记(精选10篇)

  “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王阳明

  王阳明所言“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指出圣人与天地万物、芸芸众生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要是适合自己的,都可以为我所用。

  偶像崇拜自古有之,偶像的含义因时代的变迁而有所不同。就中国传统的儒学思想而言,更多的是比喻人心目中具有某种神秘力量的象征物。这种象征物,既可以是塑造成形的佛像,也可以是活生生的人物。就其本质而言,偶像具有供人仿效、提供精神力量的积极作用。然而,它也可能导致崇拜者自主意识的迷失。

  我们崇拜偶像是为了给自己树立一个榜样,从而完善自我。在自我完善的过程中来自外界的考验越严苛,我们进步的空间就越大。只有经受住严峻的考验,才能在千般折磨、万般痛苦之后“立地成佛”。被视为偶像之人,他们以自身的成就为世人树立了榜样,并非要压倒众人而独占鳌头,更希望的是后继之人大胆超越,有所创新。若在偶像崇拜的过程中迷失了自我,盲目模仿他人,将永远活在偶像的阴影中不得解脱。这样的人只剩躯壳,而埋没了一颗自由跳动的心。尤其是那些已逝的偶像,生前的丰功伟绩载于青史,更容易令人陷入其阴影之中而无法自拔。

  因此,对于心中崇拜的偶像,我们可以借鉴其思想,而不应迷信其僵硬的躯体。盲目的偶像崇拜是成功路上的绊脚石,而有所选择、取其精华的偶像崇拜,才能铺*成功的人生之路,激发出于后世有益的人生智慧。

  诚然,每个人的心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几位令自己无比佩服、无比崇拜的偶像。在树立人生志向的时候,多以偶像为目标,为人处世以偶像的作风为参照。这就容易忽略真正适合自己的人生方向,忘记了偶像所具备的不一定都适合自己,强行模仿只会适得其反。王阳明“格竹子”失败的事件就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他崇拜朱熹,认真钻研朱子学说的同时,还仿照朱熹提出的格物致知理论“格竹”,没有悟出万物的道理,反而落得一身病痛。这次体验,让王阳明对朱子学说产生了疑惑,为他走上自己的学术探索之路打下了基础。

  王阳明讲“立志贵专一”,前提便是“于始生时删其繁枝”,“于始学时去夫外好”。因此,对于偶像,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地欣赏、借鉴,以其作为我们学*的榜样,激发前进的斗志,实现智慧的解脱。绝不能过分地崇拜偶像,使自己的思想、行动以及丰富的创造力受到束缚,最终成为偶像的奴隶。

  正在这时,王阳明派特使来问池仲容,说王大人对你很好,你至少该投桃报李吧?这都快要过年了,不去南安府拜见一下王大人吗?你光说降,光说降,这个降的过程可有点漫长。你这么久都不去拜见一下王大人,合适吗?池仲容想想也对,但是万一王阳明使诈,自已此去可就是入了虎穴龙潭了。

  这个时候,池仲容匪性的一面体现出来了。想来想去,池仲容一身是胆,心里说我就去看看,王阳明他能拿我怎么样?实在不行我调头就走。池仲容精选了九十三个兄弟。这些人都是池仲容手下功夫最好的,可以飞檐走壁,以一挡百,功夫也相当于特种兵。于是,池仲容就带着这九十三个兄弟,来到了南安府。

  到了南安之后,王阳明正在衙门里等着池仲容。池仲容也不去衙门,先去校场。听说王阳明已经让士兵都休息了,真的还是假的?要去校场看一看。校场里果然看不到兵。池仲容还不放心,又去了市场,看看老百姓的生活面貌,就知道是不是暗中在整军备战。结果一看,老百姓都在准备过年了,一副升*景象。但池仲容依然不放心,又偷偷花钱到狱中看看卢珂到底是不是关在狱中。一看,果然卢珂确实关在狱中。这样一来,池仲容彻底放心了,才到府衙来拜见王阳明。

  到了府衙,自己还不进去,让手下先去通报。结果手下刚进去,就被骂出来了,把王大人的话也带出来了。王阳明说,池仲容你进了南安城不先来见我,结果先去校场,又去市场,再去监狱,到底是安的什么心?披头就一番质问。

  这一下,就体现出王阳明的大智慧了。其实他对池仲容的动向早已了如指掌,但这时候他要不说出来,就显得他太老谋深算了。池仲容也不相信他进了南安城,自己的动向没有人报告给王阳明。但是王阳明直截了当说出来了。池仲容这种多疑的性格,越是直面他,他越惊慌。

  池仲容满头大汗,赶快疾步趋进府中,一头跪下来,然后承认错误,向王阳明连声道歉。王阳明上前扶起池仲容,说浪子回头金不换,回头是岸。你不愧是当世英雄,明辨是非,知道哪一个选择才是对的,我是真心招降你的。

  后人评说这一段的时候,很多人都认为王阳明使诈,就是要把池仲容骗来宰了他。事实上,王阳明好好招待池仲容,安排的住宿都是最好的地方。读书笔记。一切接待工作,王阳明都安排得非常细致,非常好,以致让池仲容渐渐缓下心来。王阳明还经常陪着他在南安城中看看百姓的生活百态。当时快要过年了,南安城中要办灯会,也是庆祝剿匪成功。王阳明就陪着池仲容一起去看。

  在与池仲容相处的这一段日子里,王阳明发现池仲容目光游移,心思不定,很难彻底感化,这才下了狠心要灭掉池仲容。

  到了快过年的前几天,池仲容说,我也来了好几天了,跟大人相处甚欢,但我那帮兄弟在家里头不知道我的消息,我正在准备整编他们一起向大人投降,还得回去做做工作。王阳明笑笑说,这个说得也有道理,但是离过年不过六七天,你现在赶回去,六七天也赶不回山寨,索性过了年再回去吧。我们好好聚一聚。池仲安也劝哥哥,你都已经来了,王大人又对你这么好,你就留下来过个年再走。池仲容犹豫一下,就留了下来。

  池仲容这时对王阳明戒心大概已经放下来,但那九十三个兄弟还是与他寸步不离,到哪儿都跟着。一直到了春节,吃过年夜饭,过了子夜,到了大年初一要给赏钱啊。王阳明说,你的这帮兄弟各有赏钱,来的都是客,就得给啊。不过不能这么多人去领吧,每五个、每五个出去领赏钱。然后池仲容的手下就五个、五个一拨出去领赏钱。九十三个人,一拨一拨一拨,到最后都**掉了,只剩一个池仲容。

  池仲容等了半天,没一个兄弟回来,傻眼了。这时候王阳明脸一沉,问池仲容到底是真降还是假降?池仲容噗通一声就跪下了,我真降,我直降。但这个时侯,王阳明历数池仲容派池仲安以及手下做的各种坏事,说池仲容是数十年巨匪、巨寇,为祸一方。我为一方百姓,与你交流数日,但看你首鼠两端,游移不定,实不能留啊。这就是王阳明的果断,为一方百姓,为整个社稷考虑,最后杀掉了池仲容。

  这边在南安府杀掉池仲容,另一边所有的官军早已秘密潜行夜伏,找到池仲容老巢,总攻浰头寨,一举歼灭了池仲容这股土匪。

  池仲容被灭之后,四省剿匪就大获成功了。此时距王阳明就任南赣巡抚不过一年零三个月。四省之间密密麻麻数百股土匪,如秋风扫落叶一般,全被王阳明荡*。数十年来,从来没有人能够在这么短时间内彻底剿灭匪患。王阳明各种奇招无所不用其极,手段简直神出鬼没。他招卢、灭谢、疑池,足见其对人性洞见之深,每个人的欲望、每个人的情绪、每个人的*性都把握得非常透彻。王阳明把人把握住了,也就把整个事把握住了,也就把整个局面控制住了,这就是控局之法的大智慧。

  克己需要扫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引而来。——《传*录》

  我们常说,心灵,如同一间房;而眼睛,如同一扇窗。

  试问自己,多久没有“充电”了,即使“充电”,也是偶尔的一瞬间。夜晚,说好的,静下心来,好好的看一本书;可电视剧一响,忍不住在客厅里看电视。说好的不玩手机,又一次拿上自己的手机刷上了朋友圈。

  这个社会,诱惑太多。常常在想,科技导致了我们精神文明的堕落,还是是一种属于文明进步的标识。回想起孔子那个年代,一无所有的颜回,活的是那样的洒脱。五柳先生,一碗酒,就可以呼朋唤友。做事论道。有些上班的前辈们常常在说五十年代的事情,那个时候物质生活还不如现在富裕,然而他们却说,那时候的人,真好。

  是社会改变了我们,还是我们改变了社会。现在的我,坐在书桌前。关闭于外界的一切渠道,安安静静的看着书。想起古人常说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让心灵,进行一趟远游。

  有时候,书是最好的远游方式。翻看一本书,像似云游九州,上可摘天揽月,下可五洋捉鳖。所以,我选择在晚上,安安静静地泡上一杯茶,开启一盏昏暗的灯,我要去泛黄的历史中去遨游。在这里,我的心,得到了归宿,找到了宁静的港湾。

  若您看到我在看书,麻烦您,别打扰我,因为那是我心灵停留的地方。

  正在这时,王阳明派特使来问池仲容,说王大人对你很好,你至少该投桃报李吧?这都快要过年了,不去南安府拜见一下王大人吗?你光说降,光说降,这个降的过程可有点漫长。你这么久都不去拜见一下王大人,合适吗?池仲容想想也对,但是万一王阳明使诈,自已此去可就是入了虎穴龙潭了。

  这个时候,池仲容匪性的一面体现出来了。想来想去,池仲容一身是胆,心里说我就去看看,王阳明他能拿我怎么样?实在不行我调头就走。池仲容精选了九十三个兄弟。这些人都是池仲容手下功夫最好的,可以飞檐走壁,以一挡百,功夫也相当于特种兵。于是,池仲容就带着这九十三个兄弟,来到了南安府。

  到了南安之后,王阳明正在衙门里等着池仲容。池仲容也不去衙门,先去校场。听说王阳明已经让士兵都休息了,真的还是假的?要去校场看一看。校场里果然看不到兵。池仲容还不放心,又去了市场,看看老百姓的生活面貌,就知道是不是暗中在整军备战。结果一看,老百姓都在准备过年了,一副升*景象。但池仲容依然不放心,又偷偷花钱到狱中看看卢珂到底是不是关在狱中。一看,果然卢珂确实关在狱中。这样一来,池仲容彻底放心了,才到府衙来拜见王阳明。

  到了府衙,自己还不进去,让手下先去通报。结果手下刚进去,就被骂出来了,把王大人的话也带出来了。王阳明说,池仲容你进了南安城不先来见我,结果先去校场,又去市场,再去监狱,到底是安的什么心?披头就一番质问。

  这一下,就体现出王阳明的大智慧了。其实他对池仲容的动向早已了如指掌,但这时候他要不说出来,就显得他太老谋深算了。池仲容也不相信他进了南安城,自己的动向没有人报告给王阳明。但是王阳明直截了当说出来了。池仲容这种多疑的性格,越是直面他,他越惊慌。

  池仲容满头大汗,赶快疾步趋进府中,一头跪下来,然后承认错误,向王阳明连声道歉。王阳明上前扶起池仲容,说浪子回头金不换,回头是岸。你不愧是当世英雄,明辨是非,知道哪一个选择才是对的,我是真心招降你的。

  后人评说这一段的时候,很多人都认为王阳明使诈,就是要把池仲容骗来宰了他。事实上,王阳明好好招待池仲容,安排的住宿都是最好的地方。一切接待工作,王阳明都安排得非常细致,非常好,以致让池仲容渐渐缓下心来。王阳明还经常陪着他在南安城中看看百姓的生活百态。当时快要过年了,南安城中要办灯会,也是庆祝剿匪成功。王阳明就陪着池仲容一起去看。

  在与池仲容相处的这一段日子里,王阳明发现池仲容目光游移,心思不定,很难彻底感化,这才下了狠心要灭掉池仲容。

  到了快过年的前几天,池仲容说,我也来了好几天了,跟大人相处甚欢,但我那帮兄弟在家里头不知道我的消息,我正在准备整编他们一起向大人投降,还得回去做做工作。王阳明笑笑说,这个说得也有道理,但是离过年不过六七天,你现在赶回去,六七天也赶不回山寨,索性过了年再回去吧。我们好好聚一聚。池仲安也劝哥哥,你都已经来了,王大人又对你这么好,你就留下来过个年再走。池仲容犹豫一下,就留了下来。

  池仲容这时对王阳明戒心大概已经放下来,但那九十三个兄弟还是与他寸步不离,到哪儿都跟着。一直到了春节,吃过年夜饭,过了子夜,到了大年初一要给赏钱啊。王阳明说,你的这帮兄弟各有赏钱,来的都是客,就得给啊。不过不能这么多人去领吧,每五个、每五个出去领赏钱。然后池仲容的手下就五个、五个一拨出去领赏钱。九十三个人,一拨一拨一拨,到最后都**掉了,只剩一个池仲容。

  池仲容等了半天,没一个兄弟回来,傻眼了。这时候王阳明脸一沉,问池仲容到底是真降还是假降?池仲容噗通一声就跪下了,我真降,我直降。但这个时侯,王阳明历数池仲容派池仲安以及手下做的各种坏事,说池仲容是数十年巨匪、巨寇,为祸一方。我为一方百姓,与你交流数日,但看你首鼠两端,游移不定,实不能留啊。这就是王阳明的果断,为一方百姓,为整个社稷考虑,最后杀掉了池仲容。

  这边在南安府杀掉池仲容,另一边所有的官军早已秘密潜行夜伏,找到池仲容老巢,总攻浰头寨,一举歼灭了池仲容这股土匪。

  池仲容被灭之后,四省剿匪就大获成功了。此时距王阳明就任南赣巡抚不过一年零三个月。四省之间密密麻麻数百股土匪,如秋风扫落叶一般,全被王阳明荡*。数十年来,从来没有人能够在这么短时间内彻底剿灭匪患。王阳明各种奇招无所不用其极,手段简直神出鬼没。他招卢、灭谢、疑池,足见其对人性洞见之深,每个人的欲望、每个人的情绪、每个人的*性都把握得非常透彻。王阳明把人把握住了,也就把整个事把握住了,也就把整个局面控制住了,这就是控局之法的大智慧。

  去年十二月开始读,到今天读完。书读得较慢,不过书中的一些道理经过慢慢琢磨,总算大都依自己的理解想通了。书中穿插的一些处事的方法大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读书过程中,明显察觉自己处事心境和效率均有所精进。

  书读到最后,见心学宗旨,按字面意思去理解,总觉太过肤浅,苦思半晌,得出自己的一些见解。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此处的善恶不应该是我们*常所理解的善恶。大学上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而心学此处的善恶,应该是对于止,即志向来说,即对于我们实现自己志向有帮助的,即为善;对阻碍实现志向的,即为恶。

  心之本体无善无恶,着重点应该在我们日常做事上,注重保持心灵的纯净。日常处事时,经常会受到外在的干扰,如果不能做到泰然处之,被之影响心境,则事倍功半矣;而若此心通明,物无所滞,则做事如行云流水,自然而然。

  大学之道,止于至善,而在日常生活中,会沾染上各种各样的善恶,欲要志向达成,需先分清这些善恶,即致良知。而致良知具体在于格物,即为善去恶。当我们厘清这些善恶,再在日常生活中勤以为善去恶,每日三省吾身,最终达到至善,则志向必不远矣。

  对于像我这样的俗人来说,格物应是当下亟需去做的。从儿时,到上学,再到工作,心中已被各种各样的恶所占据,二十多年的沉淀,让这些恶已根深蒂固。重疾需下猛药,若想有所作为,除了吾日三省吾身,时时检讨自身为善去恶,别无他法。

  写下此贴,望日后回头看时,已有所精进。

  下册前半本还是主要介绍王阳明生*事迹,所以看着也很慢,我实在是不大喜欢看人物传记,可是读完这套书不仅让我去掉了对这位作者的偏见,也开始理解阅读人物生*的必要。

  下册与上册相同的是基本也是越看到后来越精彩,作者越开始表达自己主观的一些想法了,所以看到后面基本是一气看完的。作者描写王阳明的心理历程既他的学说完善的过程,心学总归是儒家学派的一个分支,但是王阳明是一个破开当时学子对于所学儒学的迷思的大家,所以后人对其多有推崇。可是因此,也因为王阳明经常使用佛家的一些术语,不仅其对立派以此做文章,他的支持者也会恼火。

  所以作者介绍王阳明家庭及生*的意义大概就在于此,如果不理解这个人的家庭,他受过的教育,那么确实不容易理解后来这个人是如何自成一派,也确实不好理解为什么他喜欢用一些佛教术语来表达自己。

  而对于我而言,我相信本性本善,但是我不随意相信人,虽然我知道与人交际的时候双方之间彼此信任其实是成本最低的一种方式。所以我还是相信活在当下,做好自己。

  看过书后重新回顾罗胖推荐这套书的音频,我认识到我看的还是太浅,但是好书就是常看常新嘛。

  1、真心实意地把王阳明当作精神导师的伟大人物不胜枚举,曾国藩、康有为、孙中山、***都是他忠实的拥趸。1513年,日本人了庵桂梧把心学带回日本,300多年后,日本人在王阳明心学影响下发动了举世皆惊的“明治维新”,摇身一变而成为世界强国

  2、吾性自足,不假外求,用王阳明的解释就是,人人心中都有良知,良知无所不能,能解决一切问题,不需要任何外来帮助。

  3、理学认为,在超现实、超社会之上存在一种标准,它是人们一切行为的规范,天理其实就是满足我们生存下来最基本的需求,除此之外的都是人欲

  4、王阳明对任何一件事只要痴迷起来,就会倾注十二分的精力,这种使人震惊的热情让他在每个领域都可以成为专家级人物

  5、能勇敢向前是勇气,能转身是智慧,智勇兼备,才可成大事

  6、你们都以落第为耻,我却以落第动心为耻

  7、虔诚的坚持唯一志向,是读书之本;循序渐进,是读书的方法

  8、无论多么宏大深渊的宗教,在人性面前都要俯首称臣。王阳明在佛教领域多年的浸染和探究,终于在最被人忽视的人性上看穿了佛教的弊端。正如他创建心学后所说的,佛教是逃兵的避难所。佛教徒所以出家,就是想逃避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这五伦中他们本应该尽的责任和义务。

  9、什么是洒脱?王阳明用他的行为告诉了我们:该放手时就放手,不必计较付出多少

  10、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11、生活自有它自己的准则,凡是你能预料的事大都不会发生;凡是你没有预料到的,毫无意外地肯定会发生

  12、要避免灾祸,就要守护内心的光明,尽管表面上可以屈服。采取这种态度,再大的灾难都是浮云。有时候,人必须隐藏他的光芒,以便在当时的困难处境之下仍能让他意志占上风,内心深处必须意志坚定,并且要一点都不流露在外。如此,就能在困难中坚持

  13、人的力量永远来自心灵。当你的.心灵产生力量后,外界的环境看上去也就没有想象中的险恶了

  14、我们每个人身上既然都有圣贤的因子,那人人就是*等的,谁都没有权力支配谁。只有一个人有权力,那就是我自己。只有我才能支配我自己,我才是自己的主人

  15、宇宙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世事也在变幻,但那些良知未被遮蔽的心对于孝顺的要求却是亘古不变的。想要真孝顺,做到五个字就可以了。这五个字是:让父母心安。

  16、朱熹是通过经书得到天理,然后去实行;陆九渊是通过**得到天理,然后去实行。二人虽然在得到天理的方式上不同,可都认为“知行”是有先后次序的。而我却认为,知与行是合一的。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成果,二者是一回事

  17、一个人只要把内心的善完全唤醒,就能体会到圣贤的滋味。很少有人愿意体会圣贤的滋味,因为他们已在世俗世界浸染了太久

  18、修养和学问本就是一回事,就如知行是一回事,不可分割

  19、用儒家语境来说,禅宗注重的是修养(尊德性),而几乎没有学问(道问学)。而他的心学是既有修养又有道问学的。禅宗没有进取,而他的心学就是一门要人进取的学说。这是王阳明心学和禅宗最灵魂的区别

  20、王阳明心学是一门要人去外面建功立业的学说,而佛道是龟缩避世的学说

  21、那些精明的人往往都是用心的人,用心的人就会发现别人所不能发现的秘密

  22、在心上用功存天理去人欲,锻造强大的内心。一个内心强大的人肯定是做事的人

  23、“触之不动”正是王阳明心学的目标,它是希望我们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处境时都应宠辱不惊,不因得失而动心。

  24、“存天理去人欲”,去人欲的目的就是让人心存天理,有真理在心,就不会对任何荣辱动心。他以此希望人人都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任何事和物来触之,都不会因之而动。

  25、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26、王阳明心学说的是,不要迷信自己的经验。世间一切瞬息万变,拿从前的经验对待新出现的事物是胶柱鼓瑟。尤其是当你面对新对手时,经验就是道教的丹药,会神不知鬼不觉地置你于死地

  27、人面对事情时如果有侥幸心理,必定失败。即使真有人能躲过,但大多数人一定躲不过

  28、按王阳明的心学,一个人如果用心诚意,天下就没有难事。因为心外无事,一切事都是心上的事,就看是否用心

  29、王阳明心学虽然和朱熹理学一样,把道德提到至高无上的位置,但王阳明心学有一条很重要:提升个人道德固然重要,不过用严厉的手段扫荡那些不道德的人和事更重要

  30、任何一件事靠你一个独坐想象,无论想得如何滴水不漏,都于事无补。必须要到事上去磨炼。做事时无愧于人、无愧于心,这才是王阳明心学所说的真正的“存天理去人欲”,真正的“炼心”

  31、王阳明心学,说白了,就是让人用心的学问。所谓“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任何一件事,只要你用心,正如王阳明所说,道理就在你心中,你用了这个道理,就必能成事。“用心”其实就是一种使命感,为了一个目的而进行全方位的思考

  32、道理其实就在你心中:天下一切事,都是你良知的事

  33、年轻时涉世未深,内心浮躁,心不定就难成事。人非要经历一番不同*时的劫难才能脱胎换骨,成为真正能解决问题的人

  34、人只要时刻格心,让良知不要被人欲遮蔽,就都能成功。

  35、政治无是非、无亲情,利害即是非

  36、人类最悲痛的事就是遗忘,恩情、仇恨都能被遗忘,漫长的时间则是罪魁祸首

  37、人因性格、人生阅历和生活环境的不同,看待事物时的态度就会迥然不同

  38、有弟子问王阳明,用兵是不是有特定的技巧(“用兵有术否”)?王阳明回答:“哪里有什么技巧,只是努力做学问,养得此心不动。如果你非要说有技巧,那此心不动就是唯一的技巧。大家的智慧都相差无几,胜负之决只在此心动与不动

  39、对付恶人,千万别引发他的恶性,你不能和恶人直来直去地对着干,要懂得斗争的技巧。恶人也不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他们最怕的就是丧失利益。对付他们,只需要给他们摆清利害关系,他们就会知难而退

  40、仁者所以无惧,是因为做事全凭良知。

  41、“致良知”其实很容易理解,就是用良知去为人处世。按王阳明的话说则是,由于良知能分清是非善恶,所以它就是天理,致我心的良知于万事万物上,万事万物就得到了天理,于是皆大欢喜

  42、我们现在可以追溯王阳明如神的用兵事迹,他对付江西土匪和朱宸濠未败一战,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是:他在多方面考察和大量资料搜集后,一旦定下战略就绝不更改。这恰好就是“致良知”的力量

  43、王阳明心学认为人心中有个能分是非善恶的良知,所以人不必靠典籍,也不必靠其他外在的方面来证明,良知刹那间一发作,那就是正确答案。但千万不能有第二次发作,也就是在一件事上不要反复思考,记住你面对事情时脑海中的第一个解决方案,那就是最佳方案,这也就是真正的致良知。一个出色的军事家就应该致良知,相信自己良知的力量,按良知的指引做出决定,这样才不会疑虑和悔恨

  44、所谓“狂”,就是在相信真理的前提下时刻坚持真理、践履真理,其他一概不管。或者说,和真理无关的事就不是我的菜,对于不是我的菜,我不需伪饰,只要本色表现就可以了

  45、天理是什么,其实就是有良知的大多数人对一个道理达成的共识。

  46、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47、王阳明一生**证了三次道:一次是贵州龙场证出了格物致知的灵动之道――心即理;第二次是在江西南昌证出了“致良知”;第三次就是这次在浙江余姚证出了“四句教”

  48、要学会王阳明心学非常简单:只要按良知的指引去真切地为人处世,并持之以恒,圣贤的境界就在眼前

  49、无论是在江西还是广西,王阳明的战场不在外而在心上。他最擅长的实用心理战既简单也不简单。说他的心理战简单,不过是用真情实意感动对手,或是用虚虚实实、真真假假的招数让对手晕头转向,然后发出致命一击。说他的心理战不简单,是因为他的心理战表面上看没有规律可循。什么时候该用招抚,什么时候该采取军事行动,看似随心所欲,其实背后都有一个复杂的分析过程

  50、事情来的时候,尽我的良知应付。没有事情来的时候,也不要去找事,只要在心上时刻想着致良知就对了

  51、他在精神上的艳遇让他早年的内心世界放荡不羁

  52、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53、心学对我们有什么用――强大内心的终极武器

  54、每个人心中都有个良知,良知能知是非善恶,“是非”属于智慧,“善恶”属于道德,圣人也不过是既有智慧又有无懈可击道德的凡人,而你一出生就具备这两种素质,所以你就是个潜在的圣人。只要你按良知的指引去思考做事(致良知),那就是圣人了。自然而然致良知的,是圣人;勉强自己而致良知的,是贤人;不肯去致良知的说明他的良知被遮蔽了,那就是愚人。虽然愚人的良知被遮蔽了,但他的良知却仍然存在。如果能致良知,那和圣贤就没有区别。也就是说,圣愚的良知是一样的,只要肯“致”,那就是“人人皆可为尧舜”

  55、任何人都没有资格充当别人的上帝,任何人也就不可能有资格控制别人。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人才有权力控制和支配你,那就是你自己;只有一个人能主导你的人生,那也只能是你自己

  56、如果世界上真有上帝,那上帝就在我们心中,就是我们自己。我们不必求神拜佛,因为我们本身就是神佛

  57、只俯首于自己的心,实际上是要求人们要蔑视权威、追求自由,崇尚独立人格,这是王阳明要告诉我们的人生真理

  58、要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最根本的就是不要做自己的心的奴隶。让你的心不要迷信权威,不要人云亦云,吠声吠影,更不要违背自己的良知,逆来顺受,甘心做“权威”的牺牲品

  59、王阳明曾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我们心中的贼有很多,不过不出七情六欲(七种情感:喜、怒、哀、惧、爱、恶、欲;六种欲望:色、声、香、味、触、法)

  60、什么是私欲,过了的基本欲望就是私欲。或者说,良知认为错的欲望就是私欲

  61、我们的欲望应该控制在一个合适的度内,而不能让它像野草一样野蛮生长

  62、人的私欲看似有六种,实际上只有两种,那就是名利之欲和生存之欲

  63、上天赋予人的命运,悠远深邃,永不停歇

  64、千万别被一些传统和常规所束缚,你要与时俱进,随时而变,大丈夫不能被诺言、世间的规矩所控制。只要是良知认为“适宜”的事,大胆去做,勇敢地去打破常规

  65、人的一生应该追求什么,人人都有自己的说法。有人说是功名利禄,有人说是安居乐业,也有人说是用无限的知识充实自己。不论是哪种追求,都需要用心。专心做事才有可能实现追求

  66、世上有无数人,听到对自己的赞誉,马上手舞足蹈。听到对自己的毁谤时,马上就气冲斗牛。这种闻誉则喜,闻毁而怒或是戚戚然的人,是不是像个被人控制的木偶?而外在的评价就是它的主人。主人要他笑,他就笑;要他怒,他就怒。可能要跳也可,要他爬也可;要他死,甚至都可能实现。一个被外物所控制的人,他的自我在哪里呢?


从心开始―《王阳明》读后感合集十篇(扩展7)

——《生命从明天开始》读后感优选【五】篇

  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着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题记。

  这么大了,似乎对生命二字再熟悉不过了,什么政治课、生物课都有接触过生命的课题学*。原来,我只是无知认为生命不过是人活在这个世界上的装备,是伟大的女神女娲制造的;上了小学,接触了一些简单的文字知识,才深刻的了解到生命原来是圣经里面的耶稣所赐的;自从上了初中,老师也要求不要我们再向小学那样无知的看不懂这整个世界,我才了解到生命是每个人的特权,是不容被侮辱或是被人践踏的,它让每个人成为会员,生命是高贵的。

  这本书讲述的是一对轮椅女孩的人生。她们身患一种很残酷的吞噬性疾病,不过,即使在这样恶劣的情况下,她们没有不抱怨,仍然努力地,高贵的活着,就算是在生命的倒计时的时候,她们更是勇敢的活着。

  换位思考,如果我是书中其中的姐姐或者是妹妹,我会怎么样生活下去?如果我是姐姐,我会不会也像书中所写的一样,也会和自己的妹妹同舟共济,一起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刻?我想我不会吧?我想我会先去赞成自杀的人,不会再顾及妹妹的感受;如果我是妹妹的话,我会不会也坚持的活下去,并且和姐姐相互扶持?我想我也不会,我会努力地劝姐姐不要活下去,我们一起自杀。这种极端的手段实在尖端的时刻所选择的,我就是这样一个人。可是这对姐妹并没有这样,她们永远坚信生命中,永远会有无法拒绝的苦涩和美丽,上帝给她们的是苦涩,可是她们却听从的上帝的安排,鼓起勇气活在世上。

  没错,就像书中所说的那样,生命从来不拒绝勤奋和美丽的,只要你敢于拼搏,就像这对姐妹一样,她们自己认为轮椅为她们插上了翅膀,而我们更不能就这样轻易放弃,更是要活出精彩!

  世界上的任何生命,都是无价的,即使他们的身体有缺陷,仍会有值得我们欣赏和学*的地方。春曼、心曼姐妹俩就是这样的人,身残志不残,通过学*她俩的故事,让我获益良多!

  这本书主要讲了两姐妹生命倒计时的人生历程,虽患疾病,但仍奋斗着、拼搏着,高贵且坚强的活着,生命当中一直不拒绝勤奋和美丽。本书主要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了命运是海我是帆;第二部分讲了支撑她们生命的一些美丽的亲情故事;第三部分讲了影响他们一生的人的一些故事;第四部分将两姐妹俩的爱情历程;第五部分讲了在她俩生命最后的365天里所做的事。看完之后,真的很佩服她们那种敢爱敢恨的气魄,努力创作为家庭减轻负担的毅力,以及五年来一直坚持所开通的君曼心理热线,一直为他人解答疑惑,做心灵上的辅导和慰藉,这种奉献精神也是值得我们学*的!

  在她俩遭遇挫折时,总是有很多人,在默默地帮助她俩,更有一些在精神上给予她们帮助的,比如,泽华姐姐,孙大姐和小晶阿姨,这么多人乐意帮助她们,才使得她们的生命更好地延续下去,“予人玫瑰,手留余香”也许就是这个道理吧!所以我们应该始终坚信:只要人人都付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人间!

  在每个人的一生当中,都将会遇到自己的另一半,邂逅到美丽的爱情。这本书中写了心曼和小毅的美丽爱情,但结果不尽如意,由于心曼的文化水*和身体上的缺陷,不被小毅的母亲所接受,即使父母反对,但小毅仍坚持和她结婚,她考虑再三,做出了一个艰难的抉择,拒绝了小毅的要求,虽然痛,但那是值得的,她觉得放弃也是一种爱的方式,就这样结束了他人生当中第一份爱情。我觉得她是一个敢爱敢恨的女孩。

  在她俩生命最后的365天里,仍然拿起电话,接听君曼心灵热线,为来线的人做热切的交谈,倾听他们的烦恼,再试着开导他们,耐心地为他们解答,即使生病也毅然坚持接通热线。的确,生命不在乎长久,只在乎过得是否有意义、有价值,那才是最重要的,它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我们的价值观,所以人生在世,应该有明确的目标,正确的价值观,让它来引导我们,那样我们才能走得更高、更远!

  生命从明天开始,我们应该把握好每一个今天,迎接美好的明天,谁都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事情,所以,我们应珍惜眼前的事物,努力去奋斗,去创造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吧!书中两姐妹在很小的时候就患了脊髓萎缩症,虽然她俩行动不便,但毅然拼命地接受新事物、学*新事物,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姐妹俩想方设法做一些事,办书亭、开通君曼心灵热线,努力创作、写文章投稿赚取费用等等,这在我们这些正常人来看,都是难以坚持下去做好的!

  生命从明天开始,告诉了我们应始终相信幸福的花朵只开在我们自己的手掌心中的,善待自己,也善待生活吧,更要以*和的心态去迎接生命中的每一天,生命对于她们来说,每天都是新的,当然我们也不例外,我们更要珍惜和把握好每一天!

  生命中,有许多磨难、困难,也有可能会遇到不幸,但读了《生命从明天开始》让我有很多感触。

  本**录的是两个女孩,一对轮椅女孩生命倒计时的人生历程。她们身患一种很残酷的吞噬性疾病,病魔在人体基因里潜伏可达八代之久,命运在几百年前就注定了她们今天的悲剧。但她们奋斗着、拼搏着、高贵的活着,生命从来不拒绝勤奋和美丽!本书给*凡的人们以不*凡的生命启迪!

  本书主要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了命运是海我是帆;第二部分讲了支撑她们生命的一些美丽的亲情故事;第三部分讲了影响他们一生的人的一些故事;第四部分将两姐妹俩的爱情历程;第五部分讲了在她俩生命最后的365天里所做的事。看完之后,真的很佩服她们那种敢爱敢恨的气魄,努力创作为家庭减轻负担的毅力,以及五年来一直坚持所开通的君曼心理热线,一直为他人解答疑惑,做心灵上的辅导和慰藉,这种奉献精神也是值得我们学*的!

  在她俩遭遇挫折时,总是有很多人,在默默地帮助她俩,曾得到,很多萍水相逢的人的帮助,有帮忙办书亭的,有帮忙开办心灵热线的,有主动教她俩电脑技术的,有买电脑给她俩的,还有曹仲值先生和郑春叔叔送给她们行走的腿”(轮椅),更有一些在精神上给予她们帮助的,比如,泽华姐姐,孙大姐和小晶阿姨,这么多人乐意帮助她们,才使得她们的生命更好地延续下去,“予人玫瑰,手留余香”也许就是这个道理吧!所以我们应该应该始终坚信:只要人人都付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人间!

  命运对待每一个人都是公*的,他给你关了一扇门,就会给你一扇窗,看你懂不懂得如何去打开它。而不是一味的抱怨命运对你的不公*,然自己更加失望落魄。要靠自己的努力让自己经过磨练,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她们用不多的生命岁月,诠释了生命的真谛!让人们佩服她们。珍惜自己的生命,顽强,创造属于自己独特的辉煌。

  生命从明天开始,我们应该把握好每一个今天,迎接美好的明天,谁都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事情,所以,我们应珍惜眼前的事物,努力去奋斗,去创造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吧!书中两姐妹在很小的时候就患了脊髓萎缩症,虽然她俩行动不便,但毅然拼命地接受新事物、学*新事物,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姐妹俩想方设法做一些事,办书亭、开通君曼心灵热线,努力创作、写文章投稿赚取费用等等,这在我们这些正常人来看,都是难以坚持下去做好的!的确,我们应不断反思自我,尽力去做好每一件我们力所能及的事,珍惜我们自身所拥有的资源,并充分利用好它,不要等到失去时才后悔,那将于事无补。

  也许这本书不算是名著,也没有惊天动地的话语,作者更没有羞花闭月之貌,而是两位残缺肢体的姐妹,写的都是她们的内心向往和心灵私语,但人们却能从中感悟到她们对生命的眷恋,对命运的挑战,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对明天的把握!这就是一种美丽,这种美丽叫做坚强!让我们为这种美丽喝彩和祝福吧!

  《生命从明天开始》讲述了两个在轮椅上的女孩在生命倒计时的人生历程。她们俩都有一种很残酷的吞噬性疾病,但她们奋斗着、拼搏着、高尚的活着,生命从来不拒绝勤奋和美丽。

  “因为我爱,我渴望。生命多美好,有那么多美好的东西,比如说情感,比如说思想,比如说一阵风吹过,比如说花草的香气,比如夜半起来看窗外的星河满天,静静地躺在床上,房间里一点声音都没有,忽然一根针掉在地上,那种声音也是清脆的,震撼的。其实只要一切鲜活的事物,它就是美丽的。”是啊。生命的美丽在于它的鲜活,它的灿烂,它的坚强。雕刻家刀下的雕塑是美的,画家笔下的画是美的,刺绣姑娘针线下的刺绣是美的,然而比起这些鲜活的蓬勃的向上的生命,它们的美又算得了什么?哪怕是路边的一棵小草,一朵无名的花,一只翩跹的蝴蝶,也比断臂的维纳斯美,也比蒙娜丽莎的微笑更震慑人心。

  古人说过:“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生命,对一个人是非常重要的,只要我们珍爱生命,我们就可以得到我们所想要的东西。只要我们不荒废自己的生命,这样的生命我们来说就是有意义的,这样的生命也是长久的。就像小草一样它们虽弱不禁风,却屹立不衰。以至于冬雪渲染了北国风光,它们仍撑起生命的希望。当它们悄然倒下时,却又一次绽放生命的光彩。

  它们的生命是永无止境,生生不息的。小草的生命,何等的脆弱,却又何等的顽强。

  文中的两个女孩的坚强、勤奋令人扼腕感叹,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和洗礼,感到生命无比充实浑厚,灵魂无比高尚健全------在这样的时刻,任何言语表达都显得苍白无力。

  人生不是活给别人看的,生命的美丽只属于强者只属于自己,又未来充满信心的人只属于善良的人同时也属于乐观、积极向上的人。其实,生命从来就不仅仅是一种存在,而是一种延续,是一条永不停息的河,是一朵美丽的花。因为有爱,她就释放着光芒,散发着清香,使原本死寂荒凉的世界变得五彩缤纷,充满乐趣。

  人性震撼会感染着我们每一个热爱生命的人,让我们更领悟到生命之所以美丽的真谛。

  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着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题记。

  这么大了,似乎对生命二字再熟悉不过了,什么政治课、生物课都有接触过生命的课题学*。原来,我只是无知认为生命不过是人活在这个世界上的装备,是伟大的女神女娲制造的;上了小学,接触了一些简单的文字知识,才深刻的了解到生命原来是圣经里面的耶稣所赐的;自从上了初中,老师也要求不要我们再向小学那样无知的看不懂这整个世界,我才了解到生命是每个人的特权,是不容被侮辱或是被人践踏的,它让每个人成为会员,生命是高贵的。

  这本书讲述的是一对轮椅女孩的人生。她们身患一种很残酷的吞噬性疾病,不过,即使在这样恶劣的情况下,她们没有不抱怨,仍然努力地,高贵的活着,就算是在生命的倒计时的时候,她们更是勇敢的活着。

  换位思考,如果我是书中其中的姐姐或者是妹妹,我会怎么样生活下去?如果我是姐姐,我会不会也像书中所写的一样,也会和自己的妹妹同舟共济,一起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刻?我想我不会吧?我想我会先去赞成自杀的人,不会再顾及妹妹的感受;如果我是妹妹的话,我会不会也坚持的活下去,并且和姐姐相互扶持?我想我也不会,我会努力地劝姐姐不要活下去,我们一起自杀。这种极端的手段实在尖端的时刻所选择的,我就是这样一个人。可是这对姐妹并没有这样,她们永远坚信生命中,永远会有无法拒绝的苦涩和美丽,上帝给她们的是苦涩,可是她们却听从的上帝的安排,鼓起勇气活在世上。

  没错,就像书中所说的那样,生命从来不拒绝勤奋和美丽的,只要你敢于拼搏,就像这对姐妹一样,她们自己认为轮椅为她们插上了翅膀,而我们更不能就这样轻易放弃,更是要活出精彩!


从心开始―《王阳明》读后感合集十篇(扩展8)

——教育从爱开始读后感实用5篇

  做最好的老师,是每个老师的最大追求。怎样才能成为最好的老师?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后让我感受到,做最好的老师就是要每天不断地做到“更好”。在我们每天做到“更好”的时候,要不能忘记做最好的老师最基本的条件——爱心。

  李镇西老师说,童心在教育上的体现,便是爱心。常常有人问我:“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我总是不假思索地这样回答:“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这当然早已不是什么“新潮观点”:从孔子的“爱之,能勿劳乎?忠之,能勿诲乎”到夏丐尊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从罗素“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者自由地得到发展”到苏霍姆林斯基的“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教育思想有所不同,教育风格各有千秋,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爱的教育”。

  我的一个小外甥,今年上一年级。一次我问他:“你喜欢你们的老师吗?”我的小外甥马上用惊恐的眼光望着我说,“不喜欢,她经常打学生,打的很厉害,教室讲桌上常常要放三四根小棍。”我说:“她打过你吗?”外甥说:“她不打我,但是,她经常打其他小朋友,我心里很害怕,跟打我一样。”听了这话,我的心一下子沉重起来。这个老师是不是好老师呢?我想,这个有她自己的理由,她可能会认为这是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可是这样的严格,让没有挨打的学生心里都产生的恐惧,那挨打的学生的心里状况就可想而知了。

  后来,我了解到,小外甥的这个老师今年刚参加工作,还是一个大孩子。一个大孩子管理一个班的小孩子,工作上的压力和对学生的不满就会发泄学生到学生身上,却往往不注意方式方法,留学生的身心带来了极大的伤害。

  李镇西老师说,我也不是一开始就有爱心的,不然我就不会打学生也不会讽刺挖苦学生了,但我从这些教训中感到——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同时必定又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

  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

  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

  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

  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

  但这种情感,不是装模作样的“*易*人”,也不是教师对学生居高临下的“感情恩赐”,甚至不是为了达到某种教育目的而采取的“感情投资”(我对这种充满商业气息的说法向来十分反感),而是朋友般*等而真诚的感情。

  读李镇西老师写的《爱心与教育》这本书,不知不觉中,我就被书中的内容所深深吸引,他让我感受到了师爱的力量。正如老一辈教育家夏沔尊先生说的:“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李镇西老师对学生的爱,是建立在真正民主基础之上的爱,不同于那种保姆式的爱,恨铁不成钢式的爱,或施恩式的爱。他对学生的爱是发自内心的,而更重要的是这份爱不是单向的灌输,而是双向的互动!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爱学生首先就要了解自己的学生,了解他们的爱好与才能,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爱学生其次要真正理解学生,要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学会“心理换位”,也就是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爱学生还要学会宽容学生,对于他们的缺点、错误,要耐心的帮助,严格的批评,热心的开导,不能使用“心灵的鞭子”;爱学生必须真心信任他们,信任是力量,能让学生勇敢地向困难挑战,使学生切身体验到教师对他的器重与喜爱。

  书中集中体现了李镇西老师独特的教育理念,那就是:“时刻保持对学生的爱;始终坚持将这种爱付之实施的心态与行动”“爱是永恒的教育理念。”李老师让我对爱学生的“爱”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爱,不但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爱,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对学生的宽容”;爱,也不应是对学生的纵容,而是“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的惩罚”。

  爱,不只是关心学生的学*、生活、身体,而是要“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学会用他们的思想感情投入生活”;爱,不仅仅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这几年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爱,不是用一颗成年人的心去包容一颗颗童心,而是“需要一颗童心”,用童心去碰撞童心。

  只有这样的爱,才是真正的爱,只有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老师爱学生并不难,难的是把这份爱一直在我们生命中延续,亲爱的老师们让我们向她们学*,一起做一名真正爱学生的老师吧。

  做最好的老师,是每个老师的最大追求。怎样才能成为最好的老师?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后让我感受到,做最好的老师就是要每天不断地做到“更好”。在我们每天做到“更好”的时候,要不能忘记做最好的老师最基本的条件——爱心。

  李镇西老师说,童心在教育上的体现,便是爱心。常常有人问我:“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我总是不假思索地这样回答:“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这当然早已不是什么“新潮观点”:从孔子的“爱之,能勿劳乎?忠之,能勿诲乎”到夏丐尊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从罗素“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者自由地得到发展”到苏霍姆林斯基的“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教育思想有所不同,教育风格各有千秋,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爱的教育”。

  我的一个小外甥,今年上一年级。一次我问他:“你喜欢你们的老师吗?”我的小外甥马上用惊恐的眼光望着我说,“不喜欢,她经常打学生,打的很厉害,教室讲桌上常常要放三四根小棍。”我说:“她打过你吗?”外甥说:“她不打我,但是,她经常打其他小朋友,我心里很害怕,跟打我一样。”听了这话,我的心一下子沉重起来。这个老师是不是好老师呢?我想,这个有她自己的理由,她可能会认为这是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可是这样的严格,让没有挨打的学生心里都产生的恐惧,那挨打的学生的心里状况就可想而知了。

  后来,我了解到,小外甥的这个老师今年刚参加工作,还是一个大孩子。一个大孩子管理一个班的小孩子,工作上的压力和对学生的不满就会发泄学生到学生身上,却往往不注意方式方法,留学生的身心带来了极大的伤害。

  李镇西老师说,我也不是一开始就有爱心的,不然我就不会打学生也不会讽刺挖苦学生了,但我从这些教训中感到——

  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同时必定又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

  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

  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

  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

  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

  但这种情感,不是装模作样的“*易*人”,也不是教师对学生居高临下的“感情恩赐”,甚至不是为了达到某种教育目的而采取的“感情投资”(我对这种充满商业气息的说法向来十分反感),而是朋友般*等而真诚的感情。

  巴尔博士的一句话:孩子的心灵是一块奇怪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惯的收获;播上*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能得到命运的收获。孩子是我们生命的延续,是一块纯洁的净土,是需要我们耐心的、细心的播上优良的种子,以获得生命的希望。教育不应在学校由教师开始,而应在家庭由家长开始。

  我认为这非常有道理。作为孩子的家长,望子成龙与望女成凤是他们最大的心愿,如何把孩子培养成才是每一个家长都要面对的课题,并不是每一人都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家长,因为做家长也不是天生就会的,也需要学*,也需要用心去经营的。往往有的家长错误地认为,包办孩子的一切就是疼爱,这不是站在发展的眼光去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

  面对这个问题,有时也会困惑,如何去更好的发掘与开发孩子的学*积极性是做父母头等大事。面对一个不太听话的孩子,家长可能会采取不同的办法,有的谆谆教诲,有的色厉内荏,有的循循善诱,总之不一而足。但方法不一样造成的结果也会不一样,对孩子成长所产生的`影响也就不一样,孩子将来命运的收获就有所不同。所以说,作家长的一定要揣摩教育子女的力度,调节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不断调整教育孩子的心态,这是造就孩子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

  孩子的教育是从家长开始的,从孩子出生咿呀学语,到长大**都不断的受到家长的影响,这是基于孩子的生长环境所决定,是家长天天在影响着他,从点点滴滴的小事,从家长日常饮食起居的生活*惯,到工作学*的态度与处世的手段与原则,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的行为准则。在不知不觉间就留下了家长的烙印,或者受此影响而形成他自己的世界观与人生观。所以说,作为家长一定要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榜样,最好能成为一面旗帜。让孩子继承优秀,摒弃低级恶俗的东西,让他们怀着感恩与来尊敬对待自己的父母,让这世界充满了爱。

  其实,家庭就是学校之外的另一所大学,它比孩子上的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的学期都要长,它可能是二十年、三十年,也可能是一辈子。对于那些孩子个个都能成才的家庭来说,他们的家庭就是一所成功的育人与树人的大学。从我们身边就能看出,有许多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取得很大的成功,他们教育的孩子个顶个的都能成才,说明他们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上,必然有其合适的地方。因此,作为致力于培养孩子的家长来说,一定要多思考、多交流,通过学*提高自己的教育水*,让孩子在较高的教育水准上得到全面发展。

  做最好的老师,是每个老师的最大追求。怎样才能成为最好的老师?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后让我感受到,做最好的老师就是要每天不断地做到“更好”。在我们每天做到“更好”的时候,要不能忘记做最好的老师最基本的条件——爱心。

  李镇西老师说,童心在教育上的体现,便是爱心。常常有人问我:“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我总是不假思索地这样回答:“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这当然早已不是什么“新潮观点”:从孔子的“爱之,能勿劳乎?忠之,能勿诲乎”到夏丐尊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从罗素“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者自由地得到发展”到苏霍姆林斯基的“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教育思想有所不同,教育风格各有千秋,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爱的教育”。

  我的一个小外甥,今年上一年级。一次我问他:“你喜欢你们的老师吗?”我的小外甥马上用惊恐的眼光望着我说,“不喜欢,她经常打学生,打的很厉害,教室讲桌上常常要放三四根小棍。”我说:“她打过你吗?”外甥说:“她不打我,但是,她经常打其他小朋友,我心里很害怕,跟打我一样。”听了这话,我的心一下子沉重起来。这个老师是不是好老师呢?我想,这个有她自己的理由,她可能会认为这是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可是这样的严格,让没有挨打的学生心里都产生的恐惧,那挨打的学生的心里状况就可想而知了。

  后来,我了解到,小外甥的这个老师今年刚参加工作,还是一个大孩子。一个大孩子管理一个班的小孩子,工作上的压力和对学生的不满就会发泄学生到学生身上,却往往不注意方式方法,留学生的.身心带来了极大的伤害。

  李镇西老师说,我也不是一开始就有爱心的,不然我就不会打学生也不会讽刺挖苦学生了,但我从这些教训中感到——

  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同时必定又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

  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

  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

  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

  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

  但这种情感,不是装模作样的“*易*人”,也不是教师对学生居高临下的“感情恩赐”,甚至不是为了达到某种教育目的而采取的“感情投资”(我对这种充满商业气息的说法向来十分反感),而是朋友般*等而真诚的感情。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