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均数》教学设计 (菁华3篇)

首页 / 教学设计 / | 2022-11-07 00:00:00 教学设计,数学

四年级数学下册《*均数》教学设计1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统计》认识*均数的第二课时,完成课本第43页例2及练*十一3、4、5题。本例通过求两支篮球队的*均身高,比较这两支球队的身高情况,使学生理解:一组数据中的个别数据不能反映其总体情况,应该用一个统计量来描述这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并和其他组数据进行对比,*均数就是这样的一个统计量。要比较两支篮球队的身高情况,一个一个地比非常麻烦,而且不容易比清楚。所以要先求出两个球队各自的*均身高,再用两个*均身高进行比较。通过此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均数的概念,掌握求*均数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均数在统计学上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这部分内容是在已经认识了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简单的统计图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初次学*简单的*均数,为以后学*较复杂的*均数打下基础。本节课是学*关于*均数的第二课时,是在学生已经初步理解*均数的含义及求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确立:

  从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来看,教学中更应该强调学生对*均数的意义的理解,体会*均数在统计中的作用,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充分感受到*均数的作用,从而产生学*关于*均数的需求。

  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学中我没有只停留在“简单地给出若干数据,要求学生计算出它们的*均数”上,我把教学目标确定为:

  1、在丰富的具体问题情景中感受*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并通过进一步的操作和思考体会*均数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和区别不同组数据的总体情况这一统计学上的意义,巩固求*均数的计算方法。

  2、在应用*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认识统计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和实践能力。

  3、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和能力,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起学*数学的信心。

  *均数是统计中常用的一种特征数,它能反映统计对象的一般水*,用途很广泛。所以进一步理解*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均数的方法、体会*均数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和区别不同组数据的总体情况是教学的重、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由于*均数数意义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我根据学生由感知—表象——抽象的认知原理,积极创设真实的,源于生活的问题情景,采用多媒体教学等有效手段,以自学、引导为主,辅以直观演示法,设疑激趣法,讨论法。向学生充分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活动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

  在学法指导上,我努力营造*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观察、猜测、操作、比较、分析等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发现、建构数学知识。通过小组合作中的互相讨论交流,让学生从中学会与人交往,倾听同伴的意见,解释自己的想法,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并还让学生自我反思,自主评价,以提高解决问题和综合概括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预设:

  (一)、情景导入:

  1、师:孩子们,今天早上我一进办公室,小组长就拎着各组的“战利品”来邀功,都说自已小组收集的瓶子最多,为了公*评出优秀小组,我把

  每组收集的瓶子统计一下:大家来看统计表:

  2、提问:

  (1)、从这个统计表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2)、第四组最多,能说第四组最优秀吗?为什么?你认为该怎样比?

  3、教师小结:

  大家说的对,我们用总数来比是不公*的。我们要用*均数来比每组的实力,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均数。

  (从学生生活入手,调动学*的积极性,激发学*兴趣。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兴奋的学*状态。通过解决问题,学生自己引出*均数,既复*了上节课的求*均数的方法,也让学生感受到*均数在生活中的意义,产生了学*的迫切需求。)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2:

  (1)出示例2情境图:我校举行篮球比赛,我们来看些队参加了比赛?从哪儿可以看出开心队的实力更强一些?

  (2)、在一场篮球比赛中除了技术因素以外,还有什么因素也比较重要?(场上哪一个队的身高占优势)我们能根据队员的身高来作出判断吗?

  出示统计表及自学提示:

  ①根据统计表,了解相关信息。说一说从统计表中你看到了哪些信息?

  ②猜一猜:哪队的*均身高高一些。

  ③想一想:怎样比较两支球队的*均身高情况?

  ④算一算:两支球队的*均身高分别是多少?

  提示:要先算出每支球队的总身高。

  自主完成计算过程。

  交流计算结果。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在学生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多关注学困生的理解程度,做到心中有数,必要时做以辅导。

  3、交流反馈。

  找个别学生汇报从统计表中了解到的信息?

  猜一猜:哪一队的*均身高高一些。

  请几名学生说出自己的猜想结果,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师点拨:我们在猜想的时候,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要切合实际,不能漫无目的的乱猜,要注意猜想的正确性。

  想一想:怎样比较两支球队的整体身高情况?

  求出两个球队的各自的*均身高,用两个*均身高进行比较。

  算一算:两支球队的*均身高分别是多少?

  找两名学生上台板演,并向大家做以讲解。

  4、教师点拨:

  A、讲评算式。

  B、根据学生列出的算式,总结出:总身高÷人数=*均身高。

  教师总结:

  同学们,我们在求*均数的时候,要根据具体情况,先求出总数,再根据人数的不同,求出*均数,*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教学时,先出示两支篮球队的身高统计表,让学生根据统计表说一说谁最高,谁最矮,怎样比较两支球队的整体身高情况,引导学生利用*均数这一统计量进行比较。学生在例1已经学会了求*均数的方法,可以让学生自

  己进行计算。通过计算使学生看到:虽然欢乐队中的王强是两个队中最高的,但欢乐队的总体身高情况不如开心队,由此体会*均数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的一个很好的统计量。)

  (三)、巩固练*。(10分钟)

  1、基础练*。

  练*十一3、4、5题

  第3题,也是一道实践活动题,通过收集、整理数据、计算*均数等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统计能力。

  第4题,让学生根据甲乙两种饼干第一季度的销量统计图,先比较它们第一季度月*均销量的多少,然后分析一下乙种饼干销量越来越大的原因,让学生初步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挖掘数据背后隐藏的现实原因。第三小题是开放题,让学生根据统计图进一步发现信息,如学生会发现两种饼干二月份的销量是相同的,但甲种饼干的销量逐月下降,乙种饼干的销量逐月上升,也可以预测一下两种饼干下个季度的销售情况。

  第5题,要使学生明确,王叔叔走的路程分为4段,一共骑了3天,而所求的是*均每天骑的路程,所以除数应是3而不是4。

  2、下面是便民超市全年某种饼干的销售情况统计图,请你算出*均每个季度的销售量是多少。

  数量/箱

  (2)看到这个统计图,你想对超市的经理说些什么?

  3、拓展练*:小红语文、数学的*均分为97分,语文、数学、英语的*均分为95分。小红英语是多少分?

  (四)、课堂总结(1分钟)

  同桌相互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五)、课堂检测:(5分钟)

  1、填空:

  某校学生在希望工程献爱心的活动中,省下零用钱为贫困山区失学儿童捐款,各班捐款数额如下(单位:元):99、101、103、97、98、102、96、104、95、105则该校*均每班捐款为()元。

  2、小方用计算机打一份稿件,上午3小时打了14405个字,下午2小时打了9840个字。他*均每小时打多少个字?

  3、下面是某地上半月*均气温统计表

  (1)、从上面的统计表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2)、请你计算一下,上半年*均每月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

  (3)、预计一下7月份的*均气温大约会是多少度?

  六、教学建议:

  1、加强学生对*均数在统计学意义上的理解。

  2、应充分发挥教学用具的作用。

  3、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教学。

  4、应创设具体的情境,使学生体会*均数的作用。

  5、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年级数学下册《*均数》教学设计2

  本课时学*目标:

  1.通过操作和思考体会*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均数(结果是整数)。

  2. 能运用*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 进一步增强与同伴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本课时重点难点:*均数的意义及求*均数的方法。

  学*过程

  自学准备与知识导学:

  1、预*课本92-93页的内容,不明白的地方标出来。

  2、通过预*,我认为男生与女生相比, 套得准,因为小组内交流预*情况

  学*交流与问题研讨:

  1、要判断男生套的准还是女生套的准,为什么要分别求出男、女生*均每人套中的个数?

  2、出示学*菜单:

  (1)书中有几种方法求男生*均成绩的?谁能给大家介绍介绍?

  (2)仔细看统计图的变化过程,思考是如何分的?

  (3)怎样列算式计算?

  归纳总结:要求*均数,可以先求出( )数,再()。

  3、研究*均数的意义。

  (1)这个7分就是男生每人实际得分吗?你是怎么理解的?

  (2)请你仔细观察*均数与原来的这一组数,你发现了什么?

  4、算女生*均分。

  (1)先估计女生*均每人套中多少个?你是怎么想的?

  (2)大家估计得准不准呢?用什么方法验证一下?

  (3)说说你的验证方法。

  (4)为什么要除以5?

  小组讨论菜单中的问题

  点拨: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

  点拨:这种方法叫:“求和均分”

  小组交流,教师巡视,给予指导。

  练*检测与问题延伸:

  1、出示“想想做做”第一题

  (1)怎样移动笔筒里的铅笔?

  (2)你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3)如果从第一个笔筒里拿出3枝放入第二个笔筒,再从第二个笔筒里拿出5枝放入第三个笔筒,*均每个笔筒里有多少枝?

  (4)如果从第三个笔筒里拿出3枝放入第二个笔筒,再从第一个笔筒里拿出3枝放入第二个笔筒,*均每个笔筒里有多少枝?

  (5)关于笔筒的三个*均数,有变化吗?为什么?

  2、“想想做做”第二题

  说说你是怎样做的?

  3、小林参加了三场套圈比赛,下面是小林套中个数的统计: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均成绩

  小 林

  12

  11

  10

  小林第三次套中的个数是多少呢?

  4、教材第97页的“你知道吗?”

  5、检测:想想做做第3、4题

  小组交流、汇报

  根据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明确指导。

  学生独立完成检测,教师巡视,给予差生适当的帮助。

  课后反思或经验总结:

  *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它非常抽象。以往在教学*均数的概念时,教师往往把教学重点放在*均数的求法上。新教材更重视让学生理解*均数的意义。基于这一认识,我在设计中结合实际问题(男女生套圈比赛)哪个队会获胜?要判断男生套的准还是女生套的准,为什么要分别求出男、女生*均每人套中的个数?引导学生展开交流、思考。在学生的活动讨论中,认识到*均数能代表他们的整体情况,因此产生了“*均数”,感受*均数是实际生活的需要,也产生了学*“*均数”的需求。教学只有组织了这个过程,学生对*均数的统计意义以及作用才有比较深刻的理解,也才能在面临相类似问题时,能自主地想到用*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去进行比较和分析。

  另外, 我采用了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探索出求*均数的方法。一种是移多补少,一种是求和均分。然后引导学生感受到这两种方法的本质都是让原来不相同的数变的相同,从而引出*均数的概念。并在讲解方法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渗透:*均数处于一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能反映整体水*,但不能代表每个个体的情况。这样一来,学生对*均数这一概念的认识显得更为深刻和全面。

四年级数学下册《*均数》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丰富的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并通过进一步的操作和思考体会*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均数(结果是整数。)

  2、使学生在运用*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使学生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树立学*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体会*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均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 同学们,喜欢玩套圈游戏吗?前几天我校三(1)班举行了套圈比赛,想不想去看看?

  2、 (课件)师说:现在是第一小组的男女生进行比赛,每个人套15个圈。第一场单人赛开始了,男生一号队员进场(音乐,情境。)他套中几个?(7)再来看女生1号队员,(音乐。)套中几个?(4)这场比赛几个男生?几个女生?谁套得准一些?男同学为我们男生鼓鼓掌。再来看第二场双人赛,(比赛的音乐)四人同时走出来,同时套,这次比赛,几个男生?几个女生?谁套得准一些?为什么?(7+2=98+5=13)女同学为我们女生鼓鼓掌。第三场团体比赛开始了,哇,来了这么多同学,男生有几个人?女生有几个人?谁获胜?谁先说就先鼓掌。鼓掌完了问:你们男生有没有意见?有意见。(如果学生说因为,老师赶紧引过来你直接告诉大家你有没有意见?你认为哪个队获胜?)看来这场比赛情况比较复杂,怎样可以知道哪个队获胜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三次比赛的数据不能一样。)(套圈图淡去,统计图渐出。)


四年级数学下册《*均数》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阅读


四年级数学下册《*均数》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1)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均数》教学设计 (菁华3篇)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均数》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在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并通过进一步的操作和思考体会*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均数(结果是整数)。

  2、在运用*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会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理解*均数的意义,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均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1.呈现套圈情境。

  多媒体演示“套圈比赛”场景。谈话:这是三(1)班第一小队正在进行的套圈比赛,一队是男生,另一队是女生。比赛规则是每人套15个圈,比一比哪一队套得准。下面就请同学们给他们做裁判,好不好?

  2.收集整理数据。

  多媒体依次演示4个男生和5个女生套圈比赛情况,最后将每个选手卡通像与其套圈结果“定格”组合成一个画面。要求学生根据男、女生套圈成绩,小组合作利用小方块完成统计图(每小组中男生合作完成男生队成绩的统计,女生合作完成女生队成绩的统计)。

  【设计意图:运用多媒体对教材例题进行动态处理,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兴趣。通过“摆”小方块制作统计图,目的是让学生亲历数据收集整理的过程,同时也为后面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均数作准备。】

  3.引入*均数。

  出示男、女生套圈成绩统计图。提问:看了这里的统计图,你发现了什么?要比较哪一队套得准,你准备从哪个方面去比较?结合学生的想法,适时进行引导。想法一:因为吴焱套中的个数最多,所以女生队套得准(比最多)。追问:用一个人的成绩代表整个队的成绩,这样合适吗?想法二:先要求出每个队一共套中了多少个,再比较哪一队套得多(比总数)。追问:这种想法的可取之处是已经注意到从整体的方面去比较,但是他们两队人数不相等,这样比公*吗?可以怎么办呢?想法三:先要求出两个队*均每人套中了多少个,再比较哪个队套得准(比*均数)。追问:这样比公*吗?(公*)我们就用这种方法试一试。(板书:*均)

  【设计意图:富有启发性的“追问’’,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到用原有认知结构中数据处理的方式,如比最多、比总数等解决这一问题并不合适,从而引出*均数,并在这一过程中初步感受*均数能表示一组数据的'整体水*。】

  4.理解*均数。操作:男生*均每人套中多少个呢?女生*均每人套中多少个呢?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自己面前的统计图,先在小组里讨论怎样找出每个队的*均成绩,再试一试。看哪些小组想的办法又多又好。提问:怎样求男生*均每人套中的个数?学生可能出现两种方法:一是移多补少;二是先合后分。反馈时,先让学生在实物投影上边操作,边讲解移多补少的过程,教师利用课件动态演示。再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用先合后分的方法求*均数(课件动态演示:将统计图中的涂色方块合并起来,再*均分成4份),并引导列式:6+9+7+6=28(个),28÷4=7(个)。

  【设计意图:将学生对*均数的探求发端于操作,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有关*均数的多种求法。】

  谈话:请大家看男生套圈成绩统计图(用红色线条标出*均数,并不断闪烁),图中闪烁的红色线条表示什么?根据学生回答,在前面板书的“*均”后面添上“数“。

  观察:图中的*均数与实际每人套中的个数相比,你发现了什么?(*均数比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多媒体闪烁*均数的取值范围。

  提问:根据你的发现,谁能猜一猜女生队*均每人套中的个数一定在什么范围之内?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验证?谈话:女生*均每人套中多少个圈呢?你是怎样知道的?先和小组内的同学一起说一说。反馈时,引导学生交流求女生队*均数的方法及所求*均数的意义。列式计算时注意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要除以5而不除以4?提问:现在你能判断男生套得准还是女生套得准吗?小结: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认识了什么?你能结合刚才的例子,说一说*均数表示的意义吗?

  【设计意图:多媒体演示与学生的交流有机结合,使学生对求*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先合后分,*均数的意义及取值范围等建立清晰的表象。同时,将*均数学*嵌入一个完整的统计活动中,较好地突出了*均数的统计意义。】

  二、联系实际,拓展应用

  我们一起玩闯关游戏好吗?

  1、挑战第一关“走进生活”*均数能为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想想做做第1题。移动笔筒里的铅笔,看看*均每个笔筒里有多少枝?还可以用其他的方法求出来吗?

  (2)想想做做第2题。小丽有这样的3条丝带,这3条丝带的*均长度是多少?请你先估计一下这3条丝带的*均长度是多少?在哪两个数之间?然后学生独立练*,集体校对。

  2、挑战第二关“明辨是非”

  (1)一条小河*均水深1米,小强身高1.2米,他不会游泳,但他下河玩耍池肯定安全。()

  (2)大泗学校全体同学向希望工程捐款,*均每人捐款3元。那么,全校每个同学一定都捐了3元。()

  (3)学校排球队队员的*均身高是160厘米,李强是学校排球队队员,他的身高不可能是155厘米。()

  (4)学校篮球队可能有身高超过160厘米的队员。()

  3、挑战第三关:“合情推测”四(2)班第一小组同学身高情况统计表

  学号1 2 3 4 5

  身高(厘米)132 134 136 140 142

  (1)明明算了他们的*均身高是143厘米,不计算,你能不能知道他算得对不对?

  (2)星星公园规定:购买团体票时*均身高不足140厘米的学生可享受七折优惠。如果第一小组同学集体去玩能享受优惠吗?不计算你能知道结果吗?说出你的想法。

  【设计意图:练*设计既重视*均数的求法,更重视对*均数意义的深刻理解。通过估计、预测、判断等一系列数学活动,沟通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强化了学生对*均数意义的理解,较好地发展了学生的统计观念和应用意识,闯关游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三、总结评价,感情升华

  今天我们认识了新朋友“*均数”,你想对它说些什么赞美之词呢?

  教后反思:

  本节课我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极力选取学生身边的事例,使生活素材贯串于整个教学的始终,注意将数学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遵循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通过数学教学,实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具体地说有以下几个特点:

  1.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使数学问题生活化。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的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学生自觉接纳的程度就越高。课一开始,就设计了一个情境,出示学生熟悉的套圈游戏以此来切入主题。这样做使学生感到所学内容不再是简单枯燥的数学,而是非常有趣、富有亲*感,他们被浓厚的生活气息所感动,兴致勃勃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之中。

  2.充分保障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把学*的自*与选择权交给学生。《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教学要努力改变单一的、被动的学*方式,建立和形成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要让学生自主探索,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具有开放性的、探索性的数学问题,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学*的情境,使之在开放问题的情境下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使数学教学更加丰富多彩,学生学得更加生动、活泼,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掌握求*均数的方法是本课的重点,学生只有掌握了求*均数的方法,才会解决生活中的求*均数的问题。因此,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让学生自主动手操作学具,在小组合作、探索的过程中,找出求*均数的方法。这样,学生有了学*的自*和选择权,他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3、较好的渗透了数学思想和方法。如:在计算*均数前让学生利用*均数的意义进行估计,渗透估算的思想,即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又加深了对*均数的理解。总之,本节课较好地体现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和谐统一,实现了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的有机结合,符合素质教育要求,较好地达到了创新教育的目的。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均数》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在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并通过进一步的操作和思考体会*均数的意义。

  2.能运用*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数感。

  3.在生活中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渗透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均数的意义和求*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均数的意义。

  教学设计思路:

  根据学生耳鸣目染的生活现状创设不同层次的问题情景,学生在答题过程中逐步感受求*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并通过动手移、合与分的操作和思考交流体会*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均数,从中渗透安全教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同学们,现在全区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的活动,作为市民,我们也要为此付出一份力量。你看,阳光学校三(2)班的同学为了响应党的号召,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捡别人丢弃的矿泉水瓶比赛,他们班共有37人,每 3人为一组,可以分几组还剩几人?37÷3=12(组)……1(人)

  【设计意图】:用学生耳鸣目染的生活情景创设问题,即复*了*均分,又为下一个环节做好铺垫。

  (一)两队人数相同,比总个数。

  他们班每天从2个组中评出一组“美丽之星”,你觉得他们哪一组获星?

  出示:

  A 组

  B 组

  生:B组获星。

  师:你是怎么比的?

  生:当他们人数相等时,比较捡的总个数就能比出哪一组获星。

  (二)两组人数不同,比*均数,发现求*均数的方法。

  我们再来看看下面两组,看看哪一组获得这天的“美丽之星”出示:

  C组

  D组

  生:我的建议也是比较他们的总数?

  生:我有不同意见,人数不同比总数不公*。

  师:你很会观察统计表,而且说得很有道理,你们看人数不同比总数不公*。

  师:那怎么比才公*呢?

  生:减少1个人

  生:我认为不好,他们班每3人一组,剩下1个人,这个人不管放在哪个组,都会有一个组是四个人的。我们不能忽视别人的劳动成果。

  师:说得多好!你不但会分析问题而且很会做人!

  师:人数不同,我们怎么比才公*呢?以四人小组讨论,看看哪一组能想出好办法。

  【设计意图】:利用这班分组后多一人的人数冲突,产生人数不同如何比的问题,提升探究问题的兴趣。

  (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巡视,学生汇报)

  生:我们讨论的结果是“*均分”,也就是求C组*均每个人捡得多少个和D组*均每个人捡得多少个。

  师:那我们怎样*均分呢?

  学生诉说小结:也就是使每组中的每个人捡得同样多。

  学生用学具摆一摆也可以在纸上画一画,算一算来探究同样多的方法。

  (学生用学具探究方法)

  师:谁能把自己的想法和大家分享一下?(师结合学生的汇报,利用课件呈现移多补少的过程,)

  师:数学上,像这样从多的里面移一些补给少的,使得每个数都一样多。这一过程就叫“移多补少”。【板书】

  师:谁来汇报 D组的呢。

  师:你是用什么方法找出D组同样多的?

  (生讲师再次呈现移多补少过程)

  探讨不同的方法引出列式计算。

  板书:C组 :(6+9+3)÷3 D组:(2+6+8+4)÷4

  =18÷3 =20÷4

  =6(个) =5(个)

  学生指着板书说说先合后分的方法。

  师:你为什么C组除以3, D组除以4呢?

  生:因为C组有3人而D组有4人。

  归纳得出:总数量÷总份数

  谈话:你给我们带来了求*均数的计算方法,同学们都给你掌声了呢,谢谢你!小结:无论是移多补少,还是先合后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把原来几个不同的数变得一样多。数学上我们把同样多的这个数叫做原来这几个数的*均数。(板书课题:*均数)

  完善板书:总数量÷总份数=*均数

  【设计意图】:由统计图显示出人数相同,收集个数不同;人数不相同,收集个数不相同两种情况,这样出现更为自然、合理、减缓了求*均数的坡度,强化了学生对*均数的意义和理解,体验到了实际问题的感受。问题的设计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了导引,学生不仅学会了*均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了一种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培养一种质疑反思的意识和*惯。

  二、深入理解*均数的定义(意义)

  师:C组的总数量是多少?总份数呢?*均数是?

  师指着板书学生汇报,明确6是6、9、3这三个数的*均数,5是2、6、8、4这四个数的*均数。

  仔细观察两条*均数的虚线,超于虚线的瓶子和不到虚线的瓶子,你发现了什么? (同桌交流)

  生:超出*均数的部分和不到*均数的部分相同。

  生:*均数比这里最大的数小一些,比最小的数大一些。

  生:*均数是在这组数据的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

  师:还有发现吗?

  生:C组的数据还有和*均数恰好一样的。

  师:C组捡的*均数是6,这个6是谁捡得的个数?是洋洋捡得的个数吗?是花花捡的个数吗?还是晶晶捡的个数?

  生:都不是。这6是C组*均每人捡得的个数,是3个数的*均数。

  师:你分析得很有道理。

  师:我们比较这两组的*均数,哪个组获星了?

  生:A组获星了,

  师:同学们,课下我们也可以加入他们班的活动,为了美丽广西实行“弯腰行动”吧

  【设计意图】:要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的问题设计很重要,在此,我组织学生从对统计图红色虚线观察比较,直观地看出超出*均数的部分和不到*均数的部分相同,进而加深理解移多补少来求*均数,感悟*均数的特点。

  三、用一用,怎样理解生活中的*均数。

  师:我们在分析刚才这些活动结果的时候用到了*均数,在日常的学*和生活中,大家还在哪里见到过*均数呢?(学生自由交流)

  师:同学们都谈论得非常热烈,有*均成绩,*均速度,*均水深,*均年龄……

  师:老师也带来一些素材:(课件出示)

  小结:从这两个国家男女的*均身高可以看出哪个国家的人身高一些,因为*均数能代表一组数据的总体水*。下节课我们再进一步来研究这方面的知识。

  过渡:*均数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接下来我们就分析下面几个有关生活中的*均数吧!

  【设计意图】:感受生活中*均数的意义,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一)*均成绩

  下表记录了三(2)班同学在大课间进行一分钟垫球比赛冠亚军成绩表,请你算一算谁是冠军

  (学生独立填写表格,有的很快就算出了结果,有的还在笔算)

  师:你为什么算得这么快?能把你的小窍门告诉大家吗?

  生:我利用移多补少的方法从小明第二次移1给第三次,就得*均数99。

  师: 你真是个机灵的孩子,我们用“移多补少”的方法看小亮的,是多少?(93)。

  用列式计算的同学说说做这道题的体会从而总结出:数量少的容易看出*均数的就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数量比较多不容易看出的,再用先合后分的方法。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练*帮助学生巩固本节课的知识,从中发现优化*均数的方法,提高思维敏捷性。

  (二)歌咏比赛*均分

  出示

  要求算出1号选手的实得分

  师:打分最高的是多少分?最低分呢?不计算,你能估计一下1号选手*均得分在什么范围之内吗?猜猜1号选手*均得分是多少?

  学生的答案在82到97之间

  猜完列式验证自己的答案。

  (出示评分规则: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来确定最后实得分。学生再算最后得分)

  小结:*均数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还要根据具体的游戏规则,联系实际去思考来发挥它的作用的。我们学到众数,中位数时会进一步比较。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练*让学生体会到*均数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受到最大数和最小数的影响,为了公*起见,还要根据具体的游戏规则来算。从中也为日后学众数和中位数埋下伏笔。

  (三)*均水深

  老师这里有一道有趣的问题

  一条河*均水深是100厘米,小明身高是140厘米,他想:在这条河里学游泳不会有危险。你同意他的观点吗?

  生:小河*均水深是100厘米,如果深的地方超过140厘米,小明到河里游泳就会有危险。

  (课件出示河的截面图)如果要在河边立一块警示牌,你会怎么写才能让人一眼看出危险性呢?(出示:最深处约250厘米)

  出示最*溺水事故案例,希望同学们不要到河里去游泳,注意人生安全!

  【设计意图】:*均水深这道题,用学生日常生活常识,知道一般河流水下深浅不一,利用出示截面图和建立警示牌起到警示作用,进而渗透安全教育。用典型的问题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收获一种思维方式。

  四、总结评价,感受成功。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哪些收获呢?

  从学生回答小结出:*均数介于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还学会了灵活应用两种求*均数的方法。

  布置作业: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决课本P44练*十一的第1、第2题。

  课堂赠语:只要同学们善于观察生活,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存在。

  五、板书设计

  *均数

  ①移多补少

  ②先合后分 总数量÷总份数=*均数

  C组 :(6+9+3)÷3 D组:(2+6+8+4)÷4

  =18÷3 =20÷4

  =6(个) =5(个)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均数》教学设计3

  一、教学内容:*均数

  二、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均数的过程,学会寻找*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先总后分,理解*均数的含义。

  2、在运用*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均数的含义。

  难点:会简单的求*均数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1、课件出示:

  今天,我们就来深度认识一下“*均数”这个朋友。 板书课题:*均数。

  (二)探索发现

  1、教学例1。

  (1)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例1统计图:

  红星小学每周都要开展“爱心回收站,争做环保小卫士”的活动,下面是环保小分队的四名同学收集的矿泉水瓶如下(课件出示统计图)。

  师:从统计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交流后反馈:从统计图中,可以知道:小红收集了14个,小兰收集了12个,小亮收集了11个,小明收集了15个。

  师:根据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他们一共收集了多少个?

  小红比小兰多收集了几个? *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

  教师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择 求*均数的问题。

  (2)解决问题:*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

  师:什么是*均?

  生:*均就是每个人一样多。

  师:你是怎样理解“*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的? 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如何解决?

  怎样操作才能使每个人收集的瓶子个数一样多呢?小组交流探讨。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展示。

  汇报预测: 方法一:移多补少,学生汇报,多媒体演示移多补少的过程。

  师:像这样,在总数不变的前提下,把多的矿泉水瓶移出来,补给少的,使得每个人的矿泉水瓶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得到的这个相等的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均数。

  所以说13是14、12、11,15的*均数。

  方法二:如果不动手操作,你能算出他们的*均数吗?把你的想法写在练*本上。 根据总数量÷总份数=*均数,得;(14+12+11+15)÷4=52÷4=13(个)。

  (4)小结:我们可以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均数;也可以用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求出*均数。数据较少时,我们可以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数据较多时,用先求总数再求*均数的方法计算比较简便。

  (5)区分“*均分”和“*均数”

  教师追问:*均每人收集13个,是不是每个人真的都收集了13个?你是怎么理解“*均每人收集13个”这句话的? 师生交流后明确:“*均每人收集13个”表示每个人收集的数量可以比13个多,也可以比13个少,也可以刚好是13个。*均数是一个位于他们中间的数

  ①把52个矿泉水瓶*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得几个?

  ②每人分到13个和*均每人收集13个,这两个“13”所表示的意义相同吗? 师生交流后小结:*均分是实实在在的量,*均数一组数据的*均值,是虚拟的量。

  2、教学例2。

  (三)巩固发散

  1、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92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说一说自己是如何求出*均数的。

  2、四(1)班学生参加植树活动,第一组种了180棵,第二组种了166棵,第三组种了149棵,*均每组种了多少棵?

  3、想一想:游泳池的*均水深是120厘米,小明身高130厘米,他在游泳池中学游泳,会不会有危险?为什么?

  (四)评价反馈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你有哪些收获?

  师生交流后总结:求*均数可以采用“移多补少”的方法,也可以先求几个数据的总和再除以这几个数的个数,所得的结果即为*均数。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后记 *均数

  求*均数的方法:1.数据较少:移多补少法 常用方法:总数÷份数=*均数


四年级数学下册《*均数》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2)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均数》教学设计菁选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均数》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均数》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均数》教学设计1

  一、教学内容:

  *均数

  二、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均数的过程,学会寻找*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先总后分,理解*均数的含义。

  2、在运用*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均数的含义。

  难点:会简单的求*均数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1、课件出示:

  今天,我们就来深度认识一下“*均数”这个朋友。 板书课题:*均数。

  (二)探索发现

  1、教学例1。

  (1)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例1统计图:

  红星小学每周都要开展“爱心回收站,争做环保小卫士”的活动,下面是环保小分队的四名同学收集的矿泉水瓶如下(课件出示统计图)。

  师:从统计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交流后反馈:从统计图中,可以知道:小红收集了14个,小兰收集了12个,小亮收集了11个,小明收集了15个。

  师:根据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他们一共收集了多少个?

  小红比小兰多收集了几个? *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

  教师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择 求*均数的问题。

  (2)解决问题:*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

  师:什么是*均?

  生:*均就是每个人一样多。

  师:你是怎样理解“*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的? 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如何解决?

  怎样操作才能使每个人收集的瓶子个数一样多呢?小组交流探讨。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展示。

  汇报预测: 方法一:移多补少,学生汇报,多媒体演示移多补少的过程。

  师:像这样,在总数不变的前提下,把多的.矿泉水瓶移出来,补给少的,使得每个人的矿泉水瓶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得到的这个相等的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均数。

  所以说13是14、12、11,15的*均数。

  方法二:如果不动手操作,你能算出他们的*均数吗?把你的想法写在练*本上。 根据总数量÷总份数=*均数,得;(14+12+11+15)÷4=52÷4=13(个)。

  (4)小结:我们可以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均数;也可以用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求出*均数。数据较少时,我们可以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数据较多时,用先求总数再求*均数的方法计算比较简便。

  (5)区分“*均分”和“*均数”

  教师追问:*均每人收集13个,是不是每个人真的都收集了13个?你是怎么理解“*均每人收集13个”这句话的? 师生交流后明确:“*均每人收集13个”表示每个人收集的数量可以比13个多,也可以比13个少,也可以刚好是13个。*均数是一个位于他们中间的数

  ①把52个矿泉水瓶*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得几个?

  ②每人分到13个和*均每人收集13个,这两个“13”所表示的意义相同吗? 师生交流后小结:*均分是实实在在的量,*均数一组数据的*均值,是虚拟的量。

  2、教学例2。

  (三)巩固发散

  1、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92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说一说自己是如何求出*均数的。

  2、四(1)班学生参加植树活动,第一组种了180棵,第二组种了166棵,第三组种了149棵,*均每组种了多少棵?

  3、想一想:游泳池的*均水深是120厘米,小明身高130厘米,他在游泳池中学游泳,会不会有危险?为什么?

  (四)评价反馈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你有哪些收获?

  师生交流后总结:求*均数可以采用“移多补少”的方法,也可以先求几个数据的总和再除以这几个数的个数,所得的结果即为*均数。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后记

  *均数

  求*均数的方法:

  数据较少:移多补少法

  常用方法:总数÷份数=*均数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均数》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均数的方法,理解*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在愉悦轻松的课堂里,掌握富有挑战性的知识,丰富生活经验;在活动中增强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积累积极的数学学*体验。

  教学重点:

  掌握求*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先合并再*分“的实际意义和应用。

  教学难点:

  理解*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灵活运用*均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今天上课前我想考考大家。

  (课件出示)一次数学测验中,班级*均分是90分,你猜猜这个班的马莉莉同学可能会得多少分?为什么? (小组学生讨论,全班交流)

  师:班级*均分是马莉莉的实际分数吗?如果不是,你知道“班级*均分是90分”是什么意思吗?

  师: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用到*均数,(播放例子)那什么是*均数呢?怎样求*均数呢?(板书:*均数)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均数的意义和求法。

  (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例1情境图)

  师:读情境图,你能找到哪些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1:从情景图中可以读出小红、小兰、小亮、小明分别收集了14、12、11和15个塑料瓶。

  生2:所解答的问题是*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

  师:你能解释“*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的'意思吗? (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意思是把收集到的这些塑料瓶按照人数进行*均分配。也就是把收集瓶子数量较多的转移给数量较少的,最后达成每人收集的个数同样多。

  师:你能理解“同样多”是什么意思吗?在情景图中会表示出“同样多”吗?师:你是怎样表示出“同样多”的?

  生: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达到每人收集的个数同样多。

  师:每人收集的个数同样多还可以怎样说?

  生:每人收集的个数同样多就是*均每人收集到的塑料瓶的个数。

  师:像这样,通过把多的矿泉水瓶移出来,补给少的,使得每个人的矿泉水

  瓶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得到的这个相等的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均数。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观察上图发现,还可以先求出塑料瓶的总数量,然后进行*均分配,可以求出*均每人收集的塑料瓶的个数。 师:请用算式表示出来。

  生: (14+12+11+15)÷4 =52÷4 =13(个) 答:*均每人收集了13个。

  师:谁能总结一下*均数的求法?

  生:*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师:这种求*均数的方法叫先合后分计算。

  2、进一步强调*均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出示教材第91页情境图和统计表)

  师:读图表,你能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吗?(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1:已知第4小组男生队和女生队踢毽比赛成绩表。

  生2:所求的问题是男、女两队,哪个队成绩好?

  师:“哪个队成绩好?”是什么意思?用什么成绩来比较? (预设答案,既可以用*均数来比,页可以用总数来比)

  生:如果比较两队的总成绩,有失公*,因为两队的人数不同,所以比较两队的*均成绩比较公*些。

  师:你能说出总成绩、每队人数和每队的*均成绩之间的关系吗?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每队的总成绩除以每队的总人数等于每队的*均成绩

  师:怎样列式解答呢?(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男生队*均每人踢毽个数女生队*均每人踢毽个数 (19+15+16+20+15)÷5 (18+20+19+19)÷4 =85÷5

  =76÷4 =17(个) =19(个) 17<19

  答:女生队的成绩好些。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练*二十二第1—3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通过本课学*,你有哪些收获?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均数》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均数的意义和求*均数的方法。

  2、使学生能根据数据列出算式求*均数。

  3、在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均数的意义和求*均数的方法。

  2、难点:能根据数据列出算式求*均数。

  教具、学具准备:练*本、自制统计图、米尺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老师准备了8个练*本,想奖给4个上课认真、作业完成得好的同学。(指名学生上台)

  引导问:老师有8个练*本,奖给4个都很听话的同学,应该怎么奖呢?

  8个本子,奖给了4个同学,每人得到了2个,谁能帮老师把这个算式列出来?(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8÷4=2)

  在这个算式里8称为什么数?(总数)4称为什么数?(份数)得到的2称为什么数?(每份数,也叫*均数)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求*均数,大家看看今天学*的与以前学的'又有什么不同。

  揭示课题:*均数

  二、探求新知

  1、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都是爱卫生、保护环境的小朋友吗?大家看到黑板上,这里是小红、小兰、小亮、小明利用课余时间收集到的废瓶子的统计图。

  (1)出示统计图。

  (2)观察:从统计图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3)问:他们收集到的废瓶子是一样多吗?在统计图上怎样才能使4个人收集的废瓶子一样多呢?大家来想想办法。

  组织学生交流、讨论,然后指名回答。

  一种:“移多补少”,在统计图上引导学生把多的移到少的地方去。

  二种:列算式,假如没有统计图的情况下,应该怎么办?(先求出他们的总数,*均分给了4个人,再除以4)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并板书:

  (14+12+11+13)÷4

  =52÷4

  =13(个)

  “13”在这里也叫什么数?

  (4)巩固提问:这里为什么要除以4?

  (5)教师小结:像这样的题目,首先要求出他们的总数,再看他们是*均分成几份,就除以几,这样就求出了他们的*均数。

  三、巩固提高

  1、活动“数小棒,求*均数”

  早自*,老师分了不同数量的小棒给每位同学,现在大家拿出小棒,四人一组。

  (1)组织学生活动,数一数、算一算,然后求出你们这组*均每人分得多少根小棒。

  (2)指名学生汇报,并说一说你们是怎么求*均数的。教师板书。

  (3)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教师小结。

  2、活动:求*均身高

  在小组内测出每个同学的身高,小组长作好记录,然后根据记录要求学生独立求出本小组同学的*均身高。

  四、全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你们觉得自己学的怎么样,学懂了没有?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均数》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90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均数的含义,知道*均数的求法。

  2.了解*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3.学*解决生活中有关*均数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均数的意义。

  课前谈话:

  师:孩子们,我姓王,大家可以叫我----王老师,真有礼貌!你们愿意和老师交个朋友吗?(愿意)你叫什么名字?你现在有多高?(学生个别汇报)

  师:看来,同学们的身高有高有矮,谁能说说我们班同学大概有多高?是这么高吗?还是这么高?

  (学生疑惑时,老师故意找出班上较矮和较高的学生,欲以他们的身高作标准,由此展开争议)

  师:那你们认为我们班同学的身高大概与哪位同学差不多?猜测一下这位×同学身高大约是多少?这是我们班每个同学的身高吗?(不是)那是什么呢?

  师:孩子们,现在对*均身高有感觉了吗?带着这种感觉一起进入今天的学*。

  【设计意图:通过感受*均身高,了解*均身高的意义,让生在脑海中对“*均数”有一个表象。】

  一、情境导入,讲解例1

  1.联系生活,情景激趣

  为争创全国卫生城市,我校四年级同学自发组成环保小组,利用周末去收集饮料瓶。请看,这是其中一组收集的瓶子数量,老师把它绘制成了象形统计图。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例1主题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2.发现信息,提出问题

  教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汇报,教师引导。

  教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这个小组*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教学例1,初步理解*均数的意义和求*均数的方法

  (1)小组合作,尝试解决问题。

  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预设学生会想到“移多补少”和“数据的总和÷份数”的方法。学生可以在教师提供的练*纸上画一画、移一移,直观地看出*均数,也可以动笔计算求出*均数。

  (2)汇报交流,理解求*均数的两种方法。

  教师:这个小组*均每人收集多少个?

  学生:13个。

  教师:大家都同意这个答案吗?13是怎么来的?

  ①“移多补少”的方法。

  结合学生口述,用课件演示“移多补少”的过程。

  教师:这种方法对吗?你能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吗?你们是怎样想到这个方法的?

  教师:同学们想到了用多的补给少的这个方法,使每个人的瓶子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可以叫“移多补少”法。(板书:移多补少)这里*均每人收集了13个,这个“13”是他们真实收集到的矿泉水瓶吗?

  引导学生初步体会13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到的瓶数,而是4个人的整体水*。

  ②先合并再*均分的计算方法。

  教师: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

  结合学生口述,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先合并再*均分”的过程。

  教师:怎样列式计算呢?

  学生:(14+12+11+15)÷4=13(个)

  教师:谁看懂这个方法了?能再说一说这个算式的每一部分是什么意思吗?

  教师:像这样先把每个人收集的瓶子数量合起来,再除以4,也能算出这个小队*均每人收集了13个。

  教师:谁再来说一说这种方法。

  (4)引入概念,揭示“*均数”这一课题。

  教师:13就是这4个数的*均数。这也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均数)

  师:那么,13是这四个同学实际收集的瓶子数量吗?

  师:看来,*均数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它是一个虚拟的数。

  师:那*均数13和他们实际收集到的数量相比较,你又发现了什么?仔细观察这组数据:实际收集的数量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它们与*均数13相比,你又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均数在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

  师:如果小亮只收集了7个,*均数会发生变化吗?变多还是变少?

  如果小亮收集了19个呢?

  小结:这样看来,*均数很敏感,*均数与每一个数据都有关,其中任何一个数据的变动都会引起*均数的变动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比较,进一步理解*均数的意义,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求*均数,充分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无论是直观形象的操作演示,还是运用*均分来计算,都为学生理解*均数这一概念提供了感性支撑,使学生初步理解了*均数的意义,掌握了求*均数的基本方法。】

  2.教学例2,体会*均数的作用

  (1)承上启下,调动学生参与热情。

  在今天上课之前,你们在生活用*均数的机会多吗?实话实说,不多。那我们今天来用一用好嘛。请看大屏幕:今天老师想邀请你们来当回裁判,那么裁判需要什么样的素质?(公*公正)

  四(2)班的男女同学比赛踢毽子,男生队派出4人,女生派出4人,如果你是裁判,你认为哪个队赢了?哪个队的成绩好呢?仔细看数据。

  引导学生体会,在人数相同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用求总数的方法比较输赢。

  教师: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学生:也可以比较两组队员踢毽个数的*均数。

  教师:哪个队求*均数比较简单,你是用什么方法求的?

  引导学生用*均数的意义来说明道理,求几个数据的*均数,就相当于把这些数据的总和*均分成这么多份,每份都同样多,*均数可以代表这组数据的总体水*。

  (4)巧设矛盾,比较人数不同的两个队成绩。

  教师:看来,女生队暂时领先。如果男生队再加一个人,谁会是最后的赢家呢?请各位裁判员独立思考后给出最终的.裁定?并说出你是怎么想的?

  预设学生会进行争论,有的认为看总数,第一组应该领先,有的认为在人数不同的时候,用总量来比不公*,只能用*均数来比较。

  教师:为什么不公*?谁再来说一说?

  引导学生通过对不公*的深入思考,体会*均数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好办法。

  引导学生拿着学*单,说计算的方法。

  师: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是谁帮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是的,求*均数。通过统计图更能清晰地说明你们的观点。看(停顿)通过移多补少,一眼就能发现哪队的整体水*高呀?(女生)所以,*均数能反应一组数据的整体水*。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探究-全班交流-互相质疑-争辩,使学生深刻的理解*均数的意义】

  三、联系实际,拓展应用

  1.练*一:三个铅笔筒,装了铅笔,分别6支、7支、5支,*均每个笔筒装了多少支?

  师:看看每个笔筒里有多少枝?

  提问:用了什么方法?

  移多补少

  呈现条形统计图,让学生说说怎么移多补少?

  指出:移多补少。

  2.练*二:小丽有这样的三条丝带,这三条丝带的*均长度是多少?

  *均数是18cm

  追问:用什么方法?

  指出:测量后获得数据,用求和*分法。

  在获得数据的基础上,移多不少。

  3.练*三:冬冬来到一个池塘边,看到*均水深110cm,冬冬心想我身高是140cm,下水游泳不会有危险,对吗?

  引导学生运用*均数的知识来解答:*均水深110厘米,并不是说池塘里每一处水深都是110厘米。可能有的地方比较浅,只有几十厘米,而有的地方比较深,超过他的身高。所以,冬冬下水游泳可能会有危险。

  师:*均数反应的是整体水*,它会掩盖掉很多的信息,万一这条小河是这样的话,你觉得东东有危险吗?

  师:所以呀,孩子们,天气越来越热,孩子们一定不能随便下水游泳,要有防溺水的安全意识,时刻注意安全。

  4.练*四:中国男性*均寿命74岁,女性*均寿命77岁。

  问题一:一位73岁的老伯伯看了这份资料后,不但不高兴,反而还有点难过。这又是为什么呢?

  引导学生运用*均数的知识来解答:*均寿命74岁反映的只是中国男性寿命的整体水*,这些人中,一定会有人超过*均寿命的。

  问题2:如果有一对60多岁的老夫妻,是不是意味着,老奶奶的寿命一定会比老爷爷长?

  引导学生运用*均数的知识来解答:不一定!虽然女性的*均寿命比男性长,但并不是说每个女性的寿命都会比男性长。万一这老爷爷特别长寿,那么,他完全有可能比老奶奶活得更长些。

  师:要想长寿,就要注意健康。健康让我们更有幸福感和安全感,要想有健康的身体,就要养成体育锻炼好*惯和良好的生活方式。

  二、总结

  这节课你收获了哪些知识?又学到了哪些方法?

  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统计量*均数,什么是*均数呀?*均数就是将原来几个不相同的数变得同样多的数,这个同样多的数就是*均数。通过两种方法研究*均数,分别是求和*分、移多补少方法。我们在探究的过程理解*均数的特性:*均数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整体水*,一个数据的波动会影响到*均数,*均数在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数学源于生活,我们还认识到*均数在生活中的运用。

  师:说得真好!走出课堂,愿大家能带上今天所学的内容,更好地认识生活中与*均数有关的各种问题。下课!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均数》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使学生理解*均数的意义和作用,会计算*均数,会利用*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2、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合情推断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数据的作用和统计对决策的作用。

  3、通过*均数的学*,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进而形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教学重点:

  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合情推断的过程,使学生理解加权*均数的意义和作用,会计算加权*均数。

  教学难点:

  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合情推断,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进而形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5分钟左右)

  1、出示图片:我班学生在大街上捡拾白色垃圾。

  谈话: 白色垃圾对于我们的生活危害很大。出示相关数据。我校也要求学生调查自己家的情况。那么谁说说,你们家一周大约丢弃多少个塑料袋?

  学生分别说。(三个)

  2、看过一篇报道,城镇某校一个班*均每周丢弃塑料袋28个之多,大多数用于买菜,丢垃圾用。谁能说说*均数怎样算?

  板书关系式:总数量÷总份数=*均数

  3、看到这个信息你最想做什么吗?(到底城镇用的多,还是我们农村用得多?)如果以我班为农村调查对象。

  4、比较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学*统计中的*均数。(板书)

  二、 在活动中,自主建构概念

  到底我们班的同学*均每家一周丢弃多少个呢?看来要得到*均数只知道几家的数据还不行,你们最想知道什么吗?

  (一)活动1:初估*均数。(3分钟)

  1、出示数据,初估*均数。

  学生面对分散而且毫无规律的数据,迟疑一下,在教师的鼓励下有的学生会大概猜一猜。但是数据不统一。

  2、 “为什么不好估?有什么困难?”,“怎样就比较容易估算了?”两个问题的讨论,引出学生要对数据进行整理的需求。

  3、 “怎么整理?”,这一问题又引发学生观察数据的特点,最后得到根据相同数据及其个数进行整理。

  6、小结:看来*均数与每一个数据都有关系,其实这正是它为什么能广泛应用的原因,那就是用*均数描述问题更全面。

  三、在应用中巩固概念。

  1、出示要解决的问题 (9分钟)

  学校要给五年级四个班数学竞赛颁奖,奖给谁?比较什么?1班34人*均分87、7分;2班33人*均分89、9分;3班人90、5分;4班35人85、5分

  如果要给教这两个班的两位教师颁奖呢?颁给那位教师?

  生交流,师问:哪个更科学公*呢?

  2、学生应用计算器计算两个班的*均数再比较。

  四、回顾总结 (5分钟)

  在统计中应用*均数分析数据,说明问题是很重要的手段,今天我们学*的统计中的*均数和以往的*均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五、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均数

  (5+4+7+5+9)÷5 总数量÷总份数=*均数

  =30÷5

  =6(个)

  答:这5次*均每次记住数字的个数为6个。


四年级数学下册《*均数》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3)

——四年级数学下册《*均数》教学设计优选【五】篇

  四年级数学下册《*均数》教学设计 1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p42-43页例1、例2

  二、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姓名笔划数统计表每人一张。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均数作为统计知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常用的一种“特征数”。教材中所介绍的是一堂求算术*均数的课,从基础知识来看,一是理解*均数的意义;二是掌握求*均数的方法。前者属于数学思想,后者属于数学方法。对于本课我从统计的角度出发,在考虑这节课“教什么”的问题时,根据教材特点,把教学目标定位为:重点教学*均数的意义,其次才是求*均数的方法。在考虑“怎么教”的问题时,首先从学生方面考虑,因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传授给学生,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再根据教材特点,我主要通过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深刻感悟*均数的意义,从而更好地掌握求*均数的方法,并能灵活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具体如下: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探索、思考、交流等数学过程理解*均数的实际意义,掌握*均数的特征,并且会运用*均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让学生探索*均数的求得方法的多样性,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方法进行解答,感受计算方法与策略的巧妙,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惯,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重点:理解*均数的意义和求*均数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理解*均数的意义。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我们的姓名,谁愿意把自己的姓名向大家介绍介绍。(学生高声的介绍自己的姓名)

  师:谁又能知道老师的姓名呢?

  学生说一说后,出示自己的姓名。

  师:能完成这表格吗?(学生数一数,完成表格)

  师:能否把你自己的姓名与笔画数也制成这样的表格,比一比,看看谁制作的最漂亮。(学生动手制作表格)

  师巡视指导,搜集、选择教学信息。学生完成后作简单交流。

  (二)解决问题,探索新知

  1、在解决问题中感知概念

  师:请观察老师姓名的笔画数,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生(1)每个字笔画数的多少?

  (2)比多少?

  (3)发现数字间的规律。

  (4)求总数?(师追问: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师:知道了笔画数的总数,你现在又能解决什么问题?

  预设生:可以求出*均每个字的笔画数。

  师:*均每个字的笔画数,你是怎么得来的?

  预设生(1)通过计算(10+11+16)÷3=12?1

  (2)通过移多补少得到。

  2、在对话交流中明晰概念

  师:袁老师的姓名*均笔画数12画,这又表示什么?

  预设生(1)表示袁铭璟三个字笔画数的*均水*。

  (2)表示老师姓名笔画数的一般水*。

  师:那这7画与胡必泛这三个字的笔画数之间还有关系吗?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讨论完毕,开始全班汇报交流。)

  预设生(1)有关系的,是他们的中间数。

  (2)*均笔画数比笔画最多的少一些,比笔画最少的多一些。

  (3)*均笔画数在笔画最多的数字与笔画最少的数字之间。

  (4)*均笔画数就在这三个字笔画数的中间位置。

  师:从同学们的发言中我发现,*均笔画数反映的既不是这三个字中笔画最多的那个,也不是反映这三个字中笔画最少的那个,而是处在最多和最少之间的*均水*。我们把12叫做袁老师姓名笔画数的--*均数。(板书课题)

  师:请同学们算出自己姓名的*均笔画数。(师巡视指导,选择、搜集有价值的信息。)师生交流计算的方法与结果。

  3、在比较应用中深化概念

  出示教师巡视时搜集的三个学生的姓名笔画数统计表。(一学生姓名两个字,一学生姓名三个字,一学生姓名四个字。)

  师:比较他们姓名中每个字的笔画数,你有什么方法?

  预设生(1)比笔画数的总数。

  (2)比*均笔画数。

  (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组织全班汇报交流。)

  预设生(1)比总数好比,能够很清楚明了的知道谁的姓名笔画数多,谁的姓名笔画数少。

  (2)比*均数公*,因为他们三个人的姓名字数不一样多,分别是2个、3个和4个,比总数的话字数越多,笔画数相对就会多起来,这不公*,而*均数却能反映每个字笔画数的总体情况,与字数的多少无关,这就比较公*合理。

  学生运用*均数进行比较,然后组织交流。

  师:比完后你有什么感想?(生回答略)

  师:假如用这三个字姓名的笔画数与胡老师的姓名笔画数相比,那又可以怎么比呢?预设生:既可以用*均数来比,也可以用总数来比。

  师:同学们做得很好,在比较时考虑到了字数的多少,公*与否。

  出示(1)文成县实验小学四年级*均每班有学生56人。

  (2)四(3)班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均分是81分。

  师:你猜这些数据是怎么得来的,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用处?

  (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全班汇报交流。)

  预设生(1)56是四年级总人数除以班级数得来的,表示四年级每班人数的*均水*,不一定每班就是56人,但可以预测每班的大致人数。

  (2)略

  (三)尝试解题,自主归纳

  师出示例题:

  有一个篮球队的5个同学,身高分别是148厘米、142厘米、139厘米、141厘米、140厘米。他们的*均身高是多少厘米?

  师:谁来估计一下这个小组的*均身高大约是多少?并说说你的理由。

  预设生的估计数在139--148之间,如果超出这个范围,则要组织讨论所猜的数值为什么不可能,从而加深对*均数概念的理解。

  学生列式计算,教师巡视指导。选一个学生板书列式,(148+142+139+141+140)÷5师:你们知道这位同学是怎么想的吗?

  预设生:我先求出这个小组5位同学的身高和,然后除以小组人数。

  学生计算,注重计算方法的选择。然后交流。

  师:大家能不能总结一下求*均数的方法?个人先想一想,然后小组内交流。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看法,教师参与讨论。)

  学生汇报后,教师简单小结求*均数的一般方法,总数÷份数=*均数。同时说明有时也可以运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均数,对计算答案的过程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在此暂时不作总结提升,留待练*课中予以落实。

  四年级数学下册《*均数》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1、知道*均数的含义和求法。

  2、加深对“*均数”和“*均分”意义的理解。

  3、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生活中有关*均数的问题,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4、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先合并再*分”的实际意义和应用。

  难点:理解*均数的含义,让学生知道*均数是一个不“真实”的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问题引入:现在黑板上摆两排圆形磁铁第一排有9个,第二排有5个,我想请同学们帮忙,重新整理一下,使每排磁铁同样多。

  2、感知。

  (1)学生思考,想移的过程

  (2)教师操作引导:现在每排都有7个,7是这组数的什么数?

  (3)像这样把几个不同的数,通过“移多补少”、“先求和再*分”的方法,得到相同的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均数。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均数”这个新朋友。(板书课题)[设计意图:从生活导入,自然引出*均数的概念,让学生初步感知*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为后面深化对*均数意义的理解做好了铺垫。]

  二、合作探究,深化理解

  1.操作:

  师:在黑板上用圆形磁铁摆:第一排放8个,第二排放4个,第三排放3个,注意摆的时候,要一一对应地摆齐。

  2.学生合作探究:

  师:*均每排有多少个圆形磁铁?你是怎样想的?3.交流汇报a.移多补少:只要从8个中拿1个放到第二行的4个中,拿2个放到第三行的3个中,它们就一样多了,所以这三行圆形磁铁的*均数是5。

  b.先算总数再*均分:把三行圆形磁铁合在一起,先求出一共几个,然后再除以3就可得到这三行的圆形磁铁的*均数。

  [设计意图:“活动”是儿童感知世界,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也是儿童社会交往的最初方式。在这个环节中,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活动材料──圆形磁铁,让学生通过摆来体验和感悟新知识。学生的手、脑、眼、口等多种器官直接参与了学*活动,不仅解决了数学知识高度抽

  象性与儿童思维发展具体形象性的矛盾,而且使全体学生都积极主动参与,培养了合作能力和探究精神,使学生在生活化的情景中感受数学,体验数学,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开发了学生的思维。]

  4、教学例1

  (1)、出示情景图,收集数学信息

  师: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学校三年级6班的`第一小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收集矿泉水瓶,做环保小卫士,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统计图。从图中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生:小明收集15个,小亮收集11个生:小红比小兰多收集2个……

  师:他们*均每人收集多少个?你是怎样理解“*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的?

  生:就是让我们求出*均数。

  师:你同意他的说法吗?你是怎样理解的?

  (2)利用情境图,处理数学信息A:移多补少

  师:怎样才能让他们收集的瓶子变得一样多呢?利用这个统计图,你们有什么办法解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这个问题?

  生:小明给小亮2个,小红给小兰一个,他们收集的个数就一样多了。都是13个

  师:这13个是不是他们每个人实际收集的瓶子数量?(不是)那么13应该叫做这组数的什么数?(*均数)

  生:13就是14、12、11、15这组数的*均数B:先求和再*均分师:如果没有这个统计图,这四位同学只是告诉你自己收集了几个瓶子,你还其它方法求出他们*均每个人收集多少个瓶子吗?生:先求和再除以4.就可以求出他们*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瓶子。

  生:14+12+11+15=52(个) 52÷4=13(个)

  师:13是这组数的什么数?(*均数)

  生:13就是14、12、11、15这组数的*均数C:理解*均数是一个不“真实”的数。

  师:*均每人收集13个瓶子,表示每个同学都收集13个瓶子吗?你能举举例子说说吗?

  生:不是生:他们*均每人收集13个,但是小明实际收集了15个,小兰实际收集了12个。

  师:这个*均数和*均分不一样,*均数比较好的表现了这一小组的整体水*,并不表示每一个人真的收集了13个瓶子

  师:现在同学们来观察*均数13和原来这一组数,你发现了什么?

  生1:小红和小明收集的瓶子个数比*均数多的,小兰和小亮收集的瓶子个数比*均数少。

  生2:*均数在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之间。

  生3:“*均数是一个虚的数,比最小的数大一些,比最大的数小一些,在它们中间。”

  生4:“*均数不是某一个人具体的收集瓶子数量,它代表的是几个人收集瓶子的*均水*。” D:归纳“*均数”的含义

  师:同学们,你们真是太棒了!*均数正如你们所说,*均数的大小在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之间。它不是一个“真实”的数,而是表示的是这组数的*均水*,并不一定这一组数都等于*均数,有些数可能比*均数大,有些数可能比*均数小。

  E:小结求*均数的方法,知道*均数在生活中的运用。

  师:通过刚才的学*你能说一说求*均数有几种方法?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1、移多补少2、先求和再*均分师:虽然这两种方法都可以求出*均数,但是我们做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方法。数量少,相差不大,用移多补少的方法简单;数量多,相差大,用先求和再*均分。

  师:用*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情况,有直观、简明的特点,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用到。如*均产量、*均速度、*均成绩、*均身高等等。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搜集,整理数据,并求出*均数,使学生体会

  “*均数”反映的某段时间内具有代表的数据,在实际生活、工作中人们可以运用它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计算的引入,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三、巩固应用

  1、算一算在一次数学测验中,小芳得了98分,小强得了96分,小明和小兰都得91分。你能算出这四位同学的*均成绩吗?

  2、辨一辨

  (1)白沙县第一小学的老师*均年龄是38岁,那么王老师一定是38岁。

  (2)白沙县第一小学全体同学向希望工程捐款,*均每人捐款3元。**同学不可能捐4元。

  3、想一想:

  星期天,小丽高高兴兴去学游泳。她碰到一个难题,原来游泳池的水*均深是126厘米,小丽身高134厘米,她在这个游泳池中学游泳会有危险吗?□会□不会□可能会□可能不会师:*均水深只是一个代表数,他的实际水深并不知道,可能比126厘米高,可能比126厘米深,我们在对待实际问题时就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对待。

  [设计意图:深化了学生对“*均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验了事件

  发生的可能性,提升了他们数学交流的能力。]

  四、全课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设计意图:引导知识穿线,自己和大家共同分享自己的收获,对自己的学*进行自我评价。]

  五、拓展延伸,深化提高

  1、刚才我们利用*均数解决了这么多的问题,其实,生活中很多问题都需要用*均数的知识来解决。想一想,你能举出生活中的实例吗?看谁是有心人,试着说一说。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让他们时刻体会原来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授课时间:3月27日下午第一节课教学反思教学中,我培养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迁移类推能力,很注意学生在什么知识点上会产生思维障碍,就在这个地方解决,为了弄清例2怎样计算,让学生运用例1探索的方法,类推迁移,尝试做,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然后类推到“做一做”练*之中。

  积极引探,发挥两主作用。课标指出: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学时,教师通过积极的“引”,来激发学生主动地“探”,使教与学产生共振,和谐发展。教师出示例2时,问与例1相对有什么不同?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让学生主动探索出:求*均数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归纳思维能力。

  精心设计练*。大纲指出:“练*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练*主要在课内进行,练*要有层次,有针对性,讲究方式,使全班学生都得到较多的练*机会等。”我在课堂练*中,除基本训练打基础外,还出示了“尝试题”,诱发学生学*的积极性,边算边讨论,成功地解答尝试题后,教师还根据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设计了三个层次的专项练*:

  1.基本训练。2.变式练*。3.游戏练*。为学生设计多层次的尝试思维情景,让学生看有所思,练有所想。

  加强了信息交流,促进尝试成功。尝试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是学生讨论,是在学生获得自己的努力结果之后进行的生动活泼、独具一格的“语言和思维训练”,这种讨论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情感上得到交流和满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发展学生思维,加深理解教材。我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三次学生讨论,教师根据学生输送的信息,针对学*新知识的缺陷,作画龙点睛式的讲解,确保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与此同时,我也参与讨论,及时了解情况,并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进行针对性的讲解,以“教”促“学”,“学”中有“教”,密切了教与学的关系,保证了尝试成功。

  四年级数学下册《*均数》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1.在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并通过进一步的操作和思考体会*均数的意义。

  2.能运用*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数感。

  3.在生活中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渗透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均数的意义和求*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均数的意义。

  教学设计思路:

  根据学生耳鸣目染的生活现状创设不同层次的问题情景,学生在答题过程中逐步感受求*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并通过动手移、合与分的操作和思考交流体会*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均数,从中渗透安全教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同学们,现在全区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的活动,作为市民,我们也要为此付出一份力量。你看,阳光学校三(2)班的同学为了响应党的号召,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捡别人丢弃的矿泉水瓶比赛,他们班共有37人,每 3人为一组,可以分几组还剩几人?37÷3=12(组)……1(人)

  【设计意图】:用学生耳鸣目染的生活情景创设问题,即复*了*均分,又为下一个环节做好铺垫。

  (一)两队人数相同,比总个数。

  他们班每天从2个组中评出一组“美丽之星”,你觉得他们哪一组获星?

  出示:

  A 组

  B 组

  生:B组获星。

  师:你是怎么比的?

  生:当他们人数相等时,比较捡的总个数就能比出哪一组获星。

  (二)两组人数不同,比*均数,发现求*均数的方法。

  我们再来看看下面两组,看看哪一组获得这天的“美丽之星”出示:

  C组

  D组

  生:我的建议也是比较他们的总数?

  生:我有不同意见,人数不同比总数不公*。

  师:你很会观察统计表,而且说得很有道理,你们看人数不同比总数不公*。

  师:那怎么比才公*呢?

  生:减少1个人

  生:我认为不好,他们班每3人一组,剩下1个人,这个人不管放在哪个组,都会有一个组是四个人的。我们不能忽视别人的劳动成果。

  师:说得多好!你不但会分析问题而且很会做人!

  师:人数不同,我们怎么比才公*呢?以四人小组讨论,看看哪一组能想出好办法。

  【设计意图】:利用这班分组后多一人的人数冲突,产生人数不同如何比的问题,提升探究问题的兴趣。

  (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巡视,学生汇报)

  生:我们讨论的结果是“*均分”,也就是求C组*均每个人捡得多少个和D组*均每个人捡得多少个。

  师:那我们怎样*均分呢?

  学生诉说小结:也就是使每组中的每个人捡得同样多。

  学生用学具摆一摆也可以在纸上画一画,算一算来探究同样多的方法。

  (学生用学具探究方法)

  师:谁能把自己的想法和大家分享一下?(师结合学生的汇报,利用课件呈现移多补少的过程,)

  师:数学上,像这样从多的里面移一些补给少的,使得每个数都一样多。这一过程就叫“移多补少”。【板书】

  师:谁来汇报 D组的呢。

  师:你是用什么方法找出D组同样多的?

  (生讲师再次呈现移多补少过程)

  探讨不同的方法引出列式计算。

  板书:C组 :(6+9+3)÷3 D组:(2+6+8+4)÷4

  =18÷3  =20÷4

  =6(个)  =5(个)

  学生指着板书说说先合后分的方法。

  师:你为什么C组除以3, D组除以4呢?

  生:因为C组有3人而D组有4人。

  归纳得出:总数量÷总份数

  谈话:你给我们带来了求*均数的计算方法,同学们都给你掌声了呢,谢谢你!小结:无论是移多补少,还是先合后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把原来几个不同的数变得一样多。数学上我们把同样多的这个数叫做原来这几个数的*均数。(板书课题:*均数)

  完善板书:总数量÷总份数=*均数

  【设计意图】:由统计图显示出人数相同,收集个数不同;人数不相同,收集个数不相同两种情况,这样出现更为自然、合理、减缓了求*均数的坡度,强化了学生对*均数的意义和理解,体验到了实际问题的感受。问题的设计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了导引,学生不仅学会了*均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了一种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培养一种质疑反思的意识和*惯。

  二、深入理解*均数的定义(意义)

  师:C组的总数量是多少?总份数呢?*均数是?

  师指着板书学生汇报,明确6是6、9、3这三个数的*均数,5是2、6、8、4这四个数的*均数。

  仔细观察两条*均数的虚线,超于虚线的`瓶子和不到虚线的瓶子,你发现了什么? (同桌交流)

  生:超出*均数的部分和不到*均数的部分相同。

  生:*均数比这里最大的数小一些,比最小的数大一些。

  生:*均数是在这组数据的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

  师:还有发现吗?

  生:C组的数据还有和*均数恰好一样的。

  师:C组捡的*均数是6,这个6是谁捡得的个数?是洋洋捡得的个数吗?是花花捡的个数吗?还是晶晶捡的个数?

  生:都不是。这6是C组*均每人捡得的个数,是3个数的*均数。

  师:你分析得很有道理。

  师:我们比较这两组的*均数,哪个组获星了?

  生:A组获星了,

  师:同学们,课下我们也可以加入他们班的活动,为了美丽广西实行“弯腰行动”吧

  【设计意图】:要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的问题设计很重要,在此,我组织学生从对统计图红色虚线观察比较,直观地看出超出*均数的部分和不到*均数的部分相同,进而加深理解移多补少来求*均数,感悟*均数的特点。

  三、用一用,怎样理解生活中的*均数。

  师:我们在分析刚才这些活动结果的时候用到了*均数,在日常的学*和生活中,大家还在哪里见到过*均数呢?(学生自由交流)

  师:同学们都谈论得非常热烈,有*均成绩,*均速度,*均水深,*均年龄……

  师:老师也带来一些素材:(课件出示)

  小结:从这两个国家男女的*均身高可以看出哪个国家的人身高一些,因为*均数能代表一组数据的总体水*。下节课我们再进一步来研究这方面的知识。

  过渡:*均数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接下来我们就分析下面几个有关生活中的*均数吧!

  【设计意图】:感受生活中*均数的意义,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一)*均成绩

  下表记录了三(2)班同学在大课间进行一分钟垫球比赛冠亚军成绩表,请你算一算谁是冠军

  (学生独立填写表格,有的很快就算出了结果,有的还在笔算)

  师:你为什么算得这么快?能把你的小窍门告诉大家吗?

  生:我利用移多补少的方法从小明第二次移1给第三次,就得*均数99。

  师: 你真是个机灵的孩子,我们用“移多补少”的方法看小亮的,是多少?(93)。

  用列式计算的同学说说做这道题的体会从而总结出:数量少的容易看出*均数的就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数量比较多不容易看出的,再用先合后分的方法。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练*帮助学生巩固本节课的知识,从中发现优化*均数的方法,提高思维敏捷性。

  (二)歌咏比赛*均分

  出示

  要求算出1号选手的实得分

  师:打分最高的是多少分?最低分呢?不计算,你能估计一下1号选手*均得分在什么范围之内吗?猜猜1号选手*均得分是多少?

  学生的答案在82到97之间

  猜完列式验证自己的答案。

  (出示评分规则: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来确定最后实得分。学生再算最后得分)

  小结:*均数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还要根据具体的游戏规则,联系实际去思考来发挥它的作用的。我们学到众数,中位数时会进一步比较。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练*让学生体会到*均数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受到最大数和最小数的影响,为了公*起见,还要根据具体的游戏规则来算。从中也为日后学众数和中位数埋下伏笔。

  (三)*均水深

  老师这里有一道有趣的问题

  一条河*均水深是100厘米,小明身高是140厘米,他想:在这条河里学游泳不会有危险。你同意他的观点吗?

  生:小河*均水深是100厘米,如果深的地方超过140厘米,小明到河里游泳就会有危险。

  (课件出示河的截面图)如果要在河边立一块警示牌,你会怎么写才能让人一眼看出危险性呢?(出示:最深处约250厘米)

  出示最*溺水事故案例,希望同学们不要到河里去游泳,注意人生安全!

  【设计意图】:*均水深这道题,用学生日常生活常识,知道一般河流水下深浅不一,利用出示截面图和建立警示牌起到警示作用,进而渗透安全教育。用典型的问题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收获一种思维方式。

  四、总结评价,感受成功。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哪些收获呢?

  从学生回答小结出:*均数介于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还学会了灵活应用两种求*均数的方法。

  布置作业: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决课本P44练*十一的第1、第2题。

  课堂赠语:只要同学们善于观察生活,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存在。

  五、板书设计

  *均数

  ①移多补少

  ②先合后分 总数量÷总份数=*均数

  C组 :(6+9+3)÷3 D组:(2+6+8+4)÷4

  =18÷3 =20÷4

  =6(个) =5(个)

  四年级数学下册《*均数》教学设计 4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p42-43页例1、例2

  二、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姓名笔划数统计表每人一张。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均数作为统计知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常用的一种“特征数”。教材中所介绍的是一堂求算术*均数的课,从基础知识来看,一是理解*均数的意义;二是掌握求*均数的方法。前者属于数学思想,后者属于数学方法。对于本课我从统计的角度出发,在考虑这节课“教什么”的问题时,根据教材特点,把教学目标定位为:重点教学*均数的意义,其次才是求*均数的方法。在考虑“怎么教”的问题时,首先从学生方面考虑,因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传授给学生,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再根据教材特点,我主要通过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深刻感悟*均数的意义,从而更好地掌握求*均数的方法,并能灵活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具体如下: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探索、思考、交流等数学过程理解*均数的实际意义,掌握*均数的特征,并且会运用*均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让学生探索*均数的求得方法的多样性,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方法进行解答,感受计算方法与策略的巧妙,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惯,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重点:理解*均数的意义和求*均数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理解*均数的意义。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我们的姓名,谁愿意把自己的姓名向大家介绍介绍。(学生高声的介绍自己的姓名)

  师:谁又能知道老师的姓名呢?

  学生说一说后,出示自己的姓名。

  师:能完成这表格吗?(学生数一数,完成表格)

  师:能否把你自己的姓名与笔画数也制成这样的表格,比一比,看看谁制作的最漂亮。(学生动手制作表格)

  师巡视指导,搜集、选择教学信息。学生完成后作简单交流。

  (二)解决问题,探索新知

  1、在解决问题中感知概念

  师:请观察老师姓名的笔画数,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生(1)每个字笔画数的多少?

  (2)比多少?

  (3)发现数字间的规律。

  (4)求总数?(师追问: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师:知道了笔画数的总数,你现在又能解决什么问题?

  预设生:可以求出*均每个字的笔画数。

  师:*均每个字的笔画数,你是怎么得来的?

  预设生(1)通过计算(10+11+16)÷3=12?1

  (2)通过移多补少得到。

  2、在对话交流中明晰概念

  师:袁老师的姓名*均笔画数12画,这又表示什么?

  预设生(1)表示袁铭璟三个字笔画数的*均水*。

  (2)表示老师姓名笔画数的一般水*。

  师:那这7画与胡必泛这三个字的笔画数之间还有关系吗?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讨论完毕,开始全班汇报交流。)

  预设生(1)有关系的,是他们的中间数。

  (2)*均笔画数比笔画最多的少一些,比笔画最少的多一些。

  (3)*均笔画数在笔画最多的数字与笔画最少的数字之间。

  (4)*均笔画数就在这三个字笔画数的中间位置。

  师:从同学们的发言中我发现,*均笔画数反映的既不是这三个字中笔画最多的那个,也不是反映这三个字中笔画最少的那个,而是处在最多和最少之间的*均水*。我们把12叫做袁老师姓名笔画数的--*均数。(板书课题)

  师:请同学们算出自己姓名的*均笔画数。(师巡视指导,选择、搜集有价值的信息。)师生交流计算的方法与结果。

  3、在比较应用中深化概念

  出示教师巡视时搜集的三个学生的姓名笔画数统计表。(一学生姓名两个字,一学生姓名三个字,一学生姓名四个字。)

  师:比较他们姓名中每个字的笔画数,你有什么方法?

  预设生(1)比笔画数的总数。

  (2)比*均笔画数。

  (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组织全班汇报交流。)

  预设生(1)比总数好比,能够很清楚明了的知道谁的姓名笔画数多,谁的姓名笔画数少。

  (2)比*均数公*,因为他们三个人的姓名字数不一样多,分别是2个、3个和4个,比总数的话字数越多,笔画数相对就会多起来,这不公*,而*均数却能反映每个字笔画数的总体情况,与字数的多少无关,这就比较公*合理。

  学生运用*均数进行比较,然后组织交流。

  师:比完后你有什么感想?(生回答略)

  师:假如用这三个字姓名的笔画数与胡老师的'姓名笔画数相比,那又可以怎么比呢?预设生:既可以用*均数来比,也可以用总数来比。

  师:同学们做得很好,在比较时考虑到了字数的多少,公*与否。

  出示(1)文成县实验小学四年级*均每班有学生56人。

  (2)四(3)班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均分是81分。

  师:你猜这些数据是怎么得来的,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用处?

  (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全班汇报交流。)

  预设生(1)56是四年级总人数除以班级数得来的,表示四年级每班人数的*均水*,不一定每班就是56人,但可以预测每班的大致人数。

  (2)略

  (三)尝试解题,自主归纳

  师出示例题:

  有一个篮球队的5个同学,身高分别是148厘米、142厘米、139厘米、141厘米、140厘米。他们的*均身高是多少厘米?

  师:谁来估计一下这个小组的*均身高大约是多少?并说说你的理由。

  预设生的估计数在139--148之间,如果超出这个范围,则要组织讨论所猜的数值为什么不可能,从而加深对*均数概念的理解。

  学生列式计算,教师巡视指导。选一个学生板书列式,(148+142+139+141+140)÷5师:你们知道这位同学是怎么想的吗?

  预设生:我先求出这个小组5位同学的身高和,然后除以小组人数。

  学生计算,注重计算方法的选择。然后交流。

  师:大家能不能总结一下求*均数的方法?个人先想一想,然后小组内交流。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看法,教师参与讨论。)

  学生汇报后,教师简单小结求*均数的一般方法,总数÷份数=*均数。同时说明有时也可以运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均数,对计算答案的过程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在此暂时不作总结提升,留待练*课中予以落实。

  《*均数》教学反思

  《新课标》强调“数学应用于现实生活,要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这就向我们的教师提出了挑战:必须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题材。 本课教学中,我一上课就再现“神六”成功发射的辉煌场面,一下子拉*了数学与生活、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对数学、对教师产生亲*感。而最后的总结可谓“经典”,将学生从课堂引向生活,不留痕迹,这样与开头相互照应,真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突出主体地位,创造了自然和谐的环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给他们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使教学活动真正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人人得到发展。

  本课中,在创设问题情景、呈现例题的表格之后,我让学生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自己提出数学问题。提问题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主动发现,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的过程。同时,学生通过提出数学问题,也复*了简单的求*均数的有关问题。在复*的过程中,由学生自己提出今天研究的内容:“两次*均每分钟拍摄多少张?”这样学生感到:今天学*的问题是由我提出来的,心里充满了骄傲和自豪。

  尊重个体差异,设计了满足不同需求的练*

  家庭环境、特定的生活与社会文化氛围,形成了学生的差异。教师在教学中应持一种客观的态度,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需求,对有特殊数学才能和爱好的学生可以为他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本课整个练*设计分为四个层次,既有巩固性的只列式不计算、列式计算的例题原型的还原,又有较高层次的拓展练*,层层递进,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需求。在练*的方式上,既有笔算题、又有估算题,更符合《新课标》提出的培养学生估算能力这一宗旨,可谓匠心独具,令人流连。

  思维深度延伸,激活了学生内在的发展潜能

  在求*均数应用题中,学生常常将两个*均数相加除以2,这是*均数应用题中极易出错的典型问题。一般情况下,学生能认识错误,选择出正确答案就行了,但我对题目进行了深度挖掘,引导讨论:

  1.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142+140)÷2? 2.假如男生人数多一些,全班身高的*均数比141大还是小?为什么?3.假如女生人数多一些,全班身高的*均数比141大还是小?为什么?4.再让学生比眼力,猜测五年级四个班哪个班学生的*均身高最高?

  2.这样深入挖掘,有意识地对学生思维进行深度引领,将一条简单的选择题进行多次讨论,让学生享受到数学思维带来的乐趣。

  四年级数学下册《*均数》教学设计 5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P92-94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在操作和思考中体会*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均数(结果是整数)。

  2、在运用*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均数的意义、计算简单数据的*均数

  教学难点:*均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问题

  1、前不久,我们漆桥中心小学三年级同学举行了套圈比赛,每人套15个。老师统计了男、女生套中的个数,并制成了统计表。

  2、男生套圈成绩统计表

  姓名李小钢张明王宇陈晓杰

  个数4896

  女生套圈成绩统计表

  姓名吴燕刘晓娟史敏敏孙云

  个数8645

  师问:男生几人参加了比赛?女生几人参加了比赛?你觉得怎样才能比出谁赢了呢?学生观察表后回答:

  男生一共套了多少个?4+8+9+6=27(个)

  女生一共套了多少个?8+6+4+5=23(个)

  结果是男生胜了。

  3、师:哎呀!男生赢了,女生输了。为了增强实力,女生再派1名代表参加比赛,和实力强大的男生进行了第二次的比赛。老师统计了第二次的比赛情况制成了统计图,我们看男、女生分别套了多少个?(板书:6、9、7、6)(10、4、7、5、4)

  请你算一算这一次男、女生的总成绩分别是多少?

  6+9+7+6=28(个)10+4+7+5+4=30(个)

  这次比较总数,结果是女生获胜!

  4、对这样的比法,你有什么想法?为什么?(人数不一样,不公*)为什么不公*呢?第一次比赛我们不是比较总数吗?

  5、看来在人数不相等的情况下,比总数行不行?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那么怎样比才公*呢?同桌交流。(分别算出男、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

  我们怎样才能知道男生*均每人套多少个圈呢?先想,想好后同桌交流。

  想出几种方法?(必要时可以写写)

  6+9+7+6=28(个)28÷4=7(个)7就是6、9、7、6这组的*均数。板书:7

  先求的是什么?再求的是什么?除了这种方法还有什么方法?在图上移(移多补少)板书

  那么你能算出女生*均每人套中了多少个?

  学生计算后汇报,师板书:10+4+7+5+4=30(个)30÷5=6(个)

  6就是10、4、7、5、4这组数的.什么数?(*均数)

  求女生*均每人套中几个圈要除以5,而求男生时为什么除以4?

  5、现在你知道男生胜了还是女生胜了吗?

  男生*均每人套中的个数比女生多,表示每个男生套中的都比女生多吗?你能举举例吗?

  这个*均数和*均分不一样,*均数比较好的表现了这一队套圈的整体水*,并不表示每一个人真的套了7个。

  6、(1)我们算了2组数的*均数了,现在同学们来观察*均数和原来一组数,你发现了什么?先观察*均数7和原来每个男生套中的个数,你发现了什么?

  a、每个男生套中的个数有比*均数多的,有比*均数少的,还有一样的三种情况。

  b、*均数在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之间。

  (2)小结:*均数的大小在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之间。一组数的*均数是我们计算出的结果,表示的是这组数的*均水*,并不一定这一组数都等于*均数,有些数可能比*均数大,有些数可能比*均数小,还有些数和*均数一样。

  三、巩固练*,拓展应用

  1、今天的数学课上,我发现了有3位同学听的特别认真,老师讲课他们听得很认真,同学发言他们也听得很认真。(三人上台领奖品,老师分别奖励他们1支、3支、5支铅笔)

  师:请上台的三个小朋友数一数,手里有几只铅笔,然后大声的告诉大家。你们说老师这样奖励公*吗?怎样才公*吗?那么你能用小棒代替把它们移一移。

  师:在移之前想好了怎样移?同桌的先说,再移,台上的3个小朋友互相商量一下,再移。

  学生移好后,说说移的过程。

  师:你还有什么方法求出来吗?

  学生计算,指名说出算式,师板书。

  我们知道了*均数的特点。谁来说一说,求*均数一般可以用哪些方法?你喜欢用哪种方法?

  2、估一估。为了布置教室,小丽买来一些丝带,帮小丽估一估这三条丝带*均长度是多少?

  同学们先估一估,*均长度在()㎝和()㎝之间,为什么?*均数在大数和小数之间。

  再算一算,写在自备本上。

  你是怎么算的?都是先求和再*均分吗?为什么这个题目你不用移多补少的方法?

  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方法。数量少,相差不大,用移多补少简单;数量多,相差大,用先和再*均分。

  3、*均数是分析数据的一种重要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工农业生产中经常要用到。如*均产量、*均速度、*均成绩、*均身高等等。

  4、辨一辨

  (1)漆桥中心小学的老师*均年龄是38岁,那么诸老师一定是38岁。

  (2)漆桥中心小学全体同学向希望工程捐款,*均每人捐款3元。马倩同学不可能捐4元。

  5、说一说

  (1)李强是学校篮球队队员,他身高155厘米,可能吗?

  (2)学校篮球队可能有身高超过160厘米的队员吗?

  *均身高是怎么算出来,把篮球队员一共的身高除以篮球队员的人数。

  6、想一想:出示游泳图,*均水深110厘米,小明身高145厘米,下去游泳有危险吗?


四年级数学下册《*均数》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4)

——《*均数》数学教学反思 (菁华5篇)

  《*均数》是三年级(下册)第十单元《统计》的第一课时。在学生已经具备一定收集和整理数据能力基础上,从生活实例出发,让学生充分产生求*均数的需要,进而自主探究*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均数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实际问题,体验运用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

  本课的重点是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均数的方法,教学难点是理解*均数的意义。相对于求*均数的方法,理解*均数的意义更为关键。

  《*均数》这一堂课,在本校上过四次,在商城小学也上过一次。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推敲、摸索,但是总觉得不尽人意。*均数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怎么使抽象的概念让学生去理解、接受,这是需要不断思索的。

  教完这堂课后,觉得有以下收获与困惑:

  收获一:情境的成功运用。课一开始,我创设了一个套圈比赛的的情境,引入新课。学生注意力特别集中,兴趣盎然,既而我抛出一个实质性的问题:是男生套的准还是女生套的准?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议论纷纷,有的认为男生组,有的认为女生组,学生各抒己见,各自发表了自己的意见?然后进行全班交流:有的学生用最多个体进行比较,有的学生用最少个体进行比较,有的用总数进行比较,还有的用求*均数的方法进行比较。这时候鼓励他们将心中的矛盾展示出来,让他们充分地争论,使学生切实感受到用求*均数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的合理性。当学生感受到要比较谁套得更准一些必须先求出男、女生*均每人投中的个数后,我并没有急着让学生讨论或者讲解*均每人套中个数的含义,而是让学生用移一移,画一画的,或者用计算的方法求出*均数。

  收获二:概念的建构认知。本课的大致知识能力层次如下:认识*均数的意义求*均数应用*均数。教学设计从由条形统计图呈现数据,并利用条形图中涂色方块的移动揭示求*均数的方法,为学生理解*均数的意义提供了感性支撑,然后,在学生已经学过总数份数=每份数的基础上得出求*均数的方法是总数量总份数=*均数。整节课由具体到抽象,由模糊到清晰,由*面到立体,多纬度构建主体化的*均数概念。并在讲解方法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渗透:*均数处于一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能反映整体水*,但不能代表每个个体的情况。这样一来,学生对*均数这一概念的认识显得更为深刻和全面。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课后我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了如下的反思:

  一、合理并充分地创设情境,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我首先通过创设老猴子给小猴子分桃子让学生让学生看到*均分和求*均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接着接着是对主题图的观察、讨论,在学生说出“移多补少”方法的时候,我紧接着提出13是他们实际收集的结果么,进一步强化求*均数和*均分的区别与联系。让学生清楚的看到并得出*均每人收集的3个相当于把我们组收集的矿泉水*均份,在用计算的方法就很容易理解了。所以在教学中适当的情境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这样在教学中才能做到更好!创设合适情境对教学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只要有合适的情境对于学生参与学*,获得知识和促进思维的发展,的确是个很关键的。

  二、口算、估算、笔算相结合

  教学例1时,我忽略了“估算"这一部分,因此我认为在学生从统计图中获得信息后,我直接引入了新的教学,应该在这里要学生们想一想:*均数会大于15吗?会小于11吗?那应该在什么范围内呢?先确定*均数的范围,再计算,更突出了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这样学生在练*过程中就可以自己算完后进行简单的检验,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在后面的练*中虽然也让学生先估一估,但重视不够,因此在后来的作业中学生出现了求出的*均数计算超出所给的最大数和最小数时也不知道是错了。因此强化估算能让学生在练*过程中可以自己算完后进行简单的检查。!

  现在《课标》越来越注重口算、估算、笔算三者的结合,口算能力时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估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是学生应当具备的一种重要的计算技能。口算和估算活动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具有促进发展。所以我们教学时,要重视学生口算和估算技能的发展。充分利用教材上的素材,或选择学生身边的实际例子,给学生创设运用口算和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让学生多次经历口算和估算的过程,形成相关的技能。教学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口算、估算的*惯和意识,这样更有助于笔算的教学。口算和估算是笔算的基础,笔算也是口算和估算的一种应用。

  三、在生活中体验*均数,并从*均数的数量中得到信息

  让学生经历求*均体重的活动,经历测量数据----收集数据----处理数据----获得信息这个过程。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数据求3人*均体重,求2人*均体重,再求5人*均体重,这样可以在活动中加强巩固练*。我十分注意在学生理解*均数的概念的基础上,正确理解求*均数的方法,练*的设计注意了现实性,联系了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体现了数学的工具性。根据求出的各项*均数和标准体重进行比较,既强化了本课的新知和统计的知识,再现了"求*均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又使师生的关系更加融洽,同时又使老师得到真实的信息反映。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把*均数引进*时的日常生活,运用求*均数的方法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真正理解数学就在来源于生活,数学问题就在身边,我让学生在课下搜集了很多关于*均数的信息,使学生感受到原来*均数用途这么大,国家大事中也离不了它。

  在教学*均数的问题时,我结合学生刚刚考完的单元成绩,让学生计算了男生和女生的.总成绩,由于男生16人,女生8人,男生的总成绩高。我说还是男生得到的分多,考试考得好。女同学很不服气地说,不公*,男生人多。那怎么才能公*呢,还能比出胜负呢,这时学生说计算*均分合理,从实践中学生理解了*均数在生活中的意义。

  又以比比哪个小组成绩好的理由进行了以小组为单位的计算每个小组的*均分练*。学生的积极性很高,都认真计算着自己小组的*均分,唯恐算错,影响成绩。*均分高的小组,其他小组的成员对他们的成绩进行验证,通过计算*均分,学生无意中掌握了计算*均数的方法。在比较*均分,分析*均分与个个数据的关系,来鼓励成绩较差的同学,要努力学*,不给小组拖后腿。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不仅学会了数学知识,而且增加了团队的合作意识。因此在教学中要多利用学生生活中的例子进行教学,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本课时学*目标:

  1.通过操作和思考体会*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均数(结果是整数)。

  2. 能运用*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 进一步增强与同伴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本课时重点难点:*均数的意义及求*均数的方法。

  学*过程

  自学准备与知识导学:

  1、预*课本92-93页的内容,不明白的地方标出来。

  2、通过预*,我认为男生与女生相比, 套得准,因为小组内交流预*情况

  学*交流与问题研讨:

  1、要判断男生套的准还是女生套的准,为什么要分别求出男、女生*均每人套中的个数?

  2、出示学*菜单:

  (1)书中有几种方法求男生*均成绩的?谁能给大家介绍介绍?

  (2)仔细看统计图的变化过程,思考是如何分的?

  (3)怎样列算式计算?

  归纳总结:要求*均数,可以先求出( )数,再()。

  3、研究*均数的意义。

  (1)这个7分就是男生每人实际得分吗?你是怎么理解的?

  (2)请你仔细观察*均数与原来的这一组数,你发现了什么?

  4、算女生*均分。

  (1)先估计女生*均每人套中多少个?你是怎么想的?

  (2)大家估计得准不准呢?用什么方法验证一下?

  (3)说说你的验证方法。

  (4)为什么要除以5?

  小组讨论菜单中的问题

  点拨: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

  点拨:这种方法叫:“求和均分”

  小组交流,教师巡视,给予指导。

  练*检测与问题延伸:

  1、出示“想想做做”第一题

  (1)怎样移动笔筒里的铅笔?

  (2)你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3)如果从第一个笔筒里拿出3枝放入第二个笔筒,再从第二个笔筒里拿出5枝放入第三个笔筒,*均每个笔筒里有多少枝?

  (4)如果从第三个笔筒里拿出3枝放入第二个笔筒,再从第一个笔筒里拿出3枝放入第二个笔筒,*均每个笔筒里有多少枝?

  (5)关于笔筒的三个*均数,有变化吗?为什么?

  2、“想想做做”第二题

  说说你是怎样做的?

  3、小林参加了三场套圈比赛,下面是小林套中个数的统计: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均成绩

  小 林

  12

  11

  10

  小林第三次套中的个数是多少呢?

  4、教材第97页的“你知道吗?”

  5、检测:想想做做第3、4题

  小组交流、汇报

  根据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明确指导。

  学生独立完成检测,教师巡视,给予差生适当的帮助。

  课后反思或经验总结:

  *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它非常抽象。以往在教学*均数的概念时,教师往往把教学重点放在*均数的求法上。新教材更重视让学生理解*均数的意义。基于这一认识,我在设计中结合实际问题(男女生套圈比赛)哪个队会获胜?要判断男生套的准还是女生套的准,为什么要分别求出男、女生*均每人套中的个数?引导学生展开交流、思考。在学生的活动讨论中,认识到*均数能代表他们的整体情况,因此产生了“*均数”,感受*均数是实际生活的需要,也产生了学*“*均数”的需求。教学只有组织了这个过程,学生对*均数的统计意义以及作用才有比较深刻的理解,也才能在面临相类似问题时,能自主地想到用*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去进行比较和分析。

  另外, 我采用了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探索出求*均数的方法。一种是移多补少,一种是求和均分。然后引导学生感受到这两种方法的本质都是让原来不相同的数变的相同,从而引出*均数的概念。并在讲解方法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渗透:*均数处于一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能反映整体水*,但不能代表每个个体的情况。这样一来,学生对*均数这一概念的认识显得更为深刻和全面。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从生活实际中体会*均数的意义,建立*均数的概念。

  2、在理解*均数意义的基础上,理解和掌握求*均数的方法。

  3、初步感受求*均数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联系同学实际,培养同学选择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同学主动参与的热情,培养同学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精神。


四年级数学下册《*均数》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5)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总结 (菁华5篇)

  一、做好常规工作,提高教学效率。

  开学初,全组老师认真学*教材、大纲、教法,全面掌握本册教材的目标、重点、难点,就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做了全面的分析和了解,定出了全期的教学计划,全组xxx学进度,xxx学要求,每位老师根据重难点以及自己班级学生的特点和教师自己的教学风格进行备课,在教学上体现出自己的个性.让每位老师上好每一堂课。

  这学期我们老师除了加强学困生的辅导外,还加强了优等生辅导。*时利用休息时间进行趣味数学的辅导,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教学中重视数学能力和良好计算*惯的培养,更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二、提高教研活动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我们主要学*了《新课标》、《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等理论。特别注重对教学模式中的5大环节认真进行解读,并间周安排好时间学*每个环节该怎样安排,时间适度,学*范本后各班都行动起来,取得良好效果。

  2.我们通过教研组的活动,真正做到了课题的实施落实到课堂中,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况、从课堂中发现的所存在的问题,课后进行查资料求证,待到xxx讨论时,各自发表意见,进行讨论,以解决问题。

  3.每位教师根据班级实际情况,以及对533课堂教学模式的学*,均上了一节示范课,课后大家积极评课、议课,并结合自己的实际不断进行反思、总结。

  “光阴似剑,日月如梭”,随着时间的流逝,转眼一学期又过去了。今年我任教四(2)班的数学,在本学期的教学中体会到了其中的艰辛和快乐,懂得了学好数学的重要性。它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它对儿童的发展是多么的重要。回想这学期以来的教学工作,数学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课程标准走进教师的心,进入课堂

  《课程标准》对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无疑我们每位数学教师身置其中去迎接这种挑战,是我们每位教师必须重新思考的问题。鲜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标,有效的学*对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课程实施建议有更深的了解,本学期四年级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教育教学改革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二、课堂教学,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每位数学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前精心备课,撰写教案,实施以后趁记忆犹新,回顾、反思写下自己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记下学生学*中的闪光点或困惑,是教师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训的吸取,对今后改进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评是十分有用。课前准备不流于形式,变成一种实实在在的研究,教师的群体智慧得到充分发挥,课后的反思为以后的教学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与启示,突破原有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把学生置于一种开放、主动、多元的学*环境和学*态势中。在《乘法的简算》一组连乘计算题计算,学生发现了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的规律,然后观察数字特征,变序、加括号达到简算。设计无论是问题的提出,还是已有数据处理、数学结论的获得等环节,都体现学生自主探索、研究。突出过程性,注重学*结果,更注重学*过程以及学生在学*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这说明:设计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是探究性学*的新的空间、载体和途径。

  常思考,常研究,常总结,以科研促课改,以创新求发展,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运用为重点,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

  三、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状况,激励学生的学*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对学生的学*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定性采用评语的形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总之,本人将继续本着“教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不断探讨提高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机制;继续保持与学生家长的紧密联系,共同配合,把我们一代教育好,培养好,争取个人成长与学生成长实现双丰收。但是也出现了教学上的许多不足,一部分学生由于农村“家庭教育”的空缺和儿童特殊的生理特点,学*上就有点困难,因而班级里就有了两个极端的现象。当然,今后我还会在教学中不断改进,以适应教育改革的新浪潮。

  今天讲了《小数性质》一节,我也想用一下出去学*的办法,让学生提前先预*,把不会的画出来,然后在一起讲,讲的时候让大家看到题目想知道什么,然后引入1、1、1都一样的数,1、10、100、还一样吗,不一样了,怎样让他们变得一样,孩子们有的说加小数点,当然这个部分孩子是预*的结果,他们肯定知道要加小数点,为什么加小数点就相等了呢?孩子们沉默了。

  是啊,预*的结果只知道结论,却不知道为什么,那么需要上课讲的就是为什么。我提醒孩子能不能把他们加上不同的单位就变相等了啊。孩子们想了想,似乎明白了,1分米=10厘米=100毫米,能不能把他们改成用米作单位,孩子也是由于复*了很快的能说出可以写成0.1米、0.10米,0.100米,关键是让孩子说出为什么这样写,可能不会的孩子也是在这里有问题,经过学生们的思索,能够理解每个的意思,当然顺利成章的也知道了,为什么0.1=0.10=0.100,把他们赋予了实际意义可能就更简便了。

  所以知道结论死记硬背很轻松,理解过程了才是一节课的关键。

  匆匆的一学期结束了,本学期,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教学工作。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做出总结,以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我热爱和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把培养高素质的建设人才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甘为园丁,做到教育安心和专心,全心全意为教育事业服务。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上好每堂课。以满腔的爱心关心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积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循循善诱,管教管导,既教书又育人,对学生一视同仁。注重课堂气氛使之更加活跃。在课堂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尽量给学生创设喜闻乐见的学*情景,使学生能比较直观形象地理解知识。注重学生主动获取知识、重组应用,从综合的角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注重作业批改的及时性,经常当面批改,个别辅导。注重学科的多元整合。 “理解”是建立师生情感的纽带与桥梁。由于班额过大,学生间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因此教学中,教师调控教学内容时必须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分层次教学,尽可能地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学*指导策略;在教学评价上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程度、不同性格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要求。

  总之,“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教学工作中难免有缺陷,新的课程改革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美好的明天奉献自己的力量。

  “光阴似剑,日月如梭”,随着时间的流逝,转眼一学期又过去了。今年我任教四年级的数学,在本学期的教学中体会到了其中的艰辛和快乐,懂得了学好数学的重要性。它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它对儿童的发展是多么的重要。回想这学期以来的教学工作,数学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课程标准走进教师的心,进入课堂

  《课程标准》对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无疑我们每位数学教师身置其中去迎接这种挑战,是我们每位教师必须重新思考的问题。鲜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标,有效的学*对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课程实施建议有更深的了解,本学期四年级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教育教学改革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二、课堂教学,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每位数学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学*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前精心备课,撰写教案,实施以后趁记忆犹新,回顾、反思写下自己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记下学生学*中的闪光点或困惑,是教师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训的吸取,对今后改进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评是十分有用。课前准备不流于形式,变成一种实实在在的研究,教师的群体智慧得到充分发挥,课后的反思为以后的教学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与启示,突破原有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把学生置于一种开放、主动、多元的学*环境和学*态势中。在《乘法的简算》一组连乘计算题计算,学生发现了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的规律,然后观察数字特征,变序、加括号达到简算。设计无论是问题的提出,还是已有数据处理、数学结论的获得等环节,都体现学生自主探索、研究。突出过程性,注重学*结果,更注重学*过程以及学生在学*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这说明:设计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是探究性学*的新的空间、载体和途径。

  常思考,常研究,常总结,以科研促课改,以创新求发展,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运用为重点,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

  三、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状况,激励学生的学*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对学生的学*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定性采用评语的形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总之,本人将继续本着“教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不断探讨提高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机制;继续保持与学生家家长的紧密联系,共同配合,把我们一代教育好,培养好,争取个人成长与学生成长实现双丰收。但是也出现了教学上的许多不足,一部分学生由于农村“家庭教育”的空缺和儿童特殊的生理特点,学*上就有点困难,因而班级里就有了两个极端的现象。当然,今后我还会在教学中不断改进,以适应教育改革的新浪潮。


四年级数学下册《*均数》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6)

——*均数教学设计 (菁华5篇)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均数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经历用*均数知识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过程,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方法,发展统计观念。初步感知“移多补少”“对应”等数学思想。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验学*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借助“移多补少”的方法理解*均数的意义。

  三、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谈话引入。

  以幻灯片形式出示教师家的书橱。

  现在,我的书架上层有12本书,下层有10本书,我想请同学们帮忙,重新整理一下,使每层书架上的书一样多。

  2.感知课题。

  (1)学生思考,想象移动的过程。

  (2)教师操作并提问:现在每层都有11本书了,这个11是它们的什么数?

  (3)教师:像这样把几个不同的数,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得到相同的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均数。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均数”这个新朋友,好吗?

  (板书:*均数)

  (二)探究新知

  1.引发质疑,探索新知。

  教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通过这节课学*到哪些知识?

  预设:

  (1)*均数是一个什么数?

  (2)怎样计算*均数?

  (3)*均数在生活中有什么用?

  2.理解含义,探求方法。

  出示例1,为了保护环境,学校四年级1班的一组同学利用业余时间收集矿泉水瓶,做环保小卫士。

  仔细观察统计图,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你能根据统计图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

  (1)小红比小兰多收集多少个瓶子?

  (2)小明再给小亮几瓶,他俩的瓶子就一样多?

  (3)他们*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瓶子?

  你怎样理解“*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瓶子?”你怎样才能让他们的瓶子数量一样多呢?

  学生汇报交流。

  小结1:求*均数实际就是把多的补给少的,在数学上叫做“移多补少”。

  小结2:求*均数也可以采用计算的方法,用他们一共收集的矿泉水瓶个数总和除以人数,得到*均每人收集多少个。

  (14+12+11+15)÷4=13(个)。

  【设计意图】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通过解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矿泉水瓶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理解求*均数的方法,掌握“移多补少”以及“先求和再*均分”的数学方法。

  3.理解*均数的含义。

  教师:刚才我们通过移多补少和计算,求出*均每人收集了13个矿泉水瓶,看这个*均数13,它是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的矿泉水瓶数量?

  引导学生体会13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的矿泉水瓶数量,而是4个人的总体水*。

  小结:*均收集13个矿泉水瓶,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的数量,是一个“虚拟”的数,反映了这组收集矿泉水瓶数的情况。

  教师: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或什么事情中遇到或用到过*均数吗?举例说一说。

  预设:

  (1)本周*均最高气温6摄氏度。

  (2)三年级学生的*均身高是140厘米。

  (3)四年级2班五位同学*均每人捐10本图书。

  (4)李莉同学*均每天上学路上花费15分钟。

  【设计意图】初步理解*均数的意义,并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实例,感受数学源于生活。

  (三)知识应用

  1.判断。

  (1)某小学全体同学向希望工程捐款,*均每人捐款3元。那么,全校每个同学一定都捐了3元。

  (2)学校排球队队员的*均身高是160厘米,有的队员身高会超过160厘米,有的队员身高不到160厘米。

  (3)小明所在的1班学生*均身高1.4米,小强所在的2班*均身高1.5米。小明一定比小强矮。

  【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均数的含义,初步感受*均数的特点:一组数据的*均数比数据中最大数小,比最小数大。

  2.选择。

  小明家*均每月用水( )吨。

  A.(16+24+36+27)÷365

  B.(16+24+36+27)÷12

  C.(16+24+36+27)÷4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均用水量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根据所求问题找准与总数相对应的份数。

  (四)全课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再看看开始想解决的问题:

  (1)*均数是一个什么数?

  (2)怎样计算*均数?

  (3)*均数在生活中有什么用?现在能解决了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3页例1及相关练*

  教学目标:

  1、体悟“*均数”的实际意义。

  2、探索求“*均数”的多种方法,并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解答。

  3、培养学生估算的能力,能对数据分析结果作出简单的推断和预测。

  4、体会“*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及广泛应用,逐步具有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灵活选用求*均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均数的意义

  教具、学具准备:

  PPT等

  教学流程:

  一、谈话引入、初步感知*均数

  1、学生交流课前收集到的有关*均数的信息。

  2、师提问:为什么你们认为*均年龄、*均工资、人均住房面积这些都是*均数呢?能解释一下它是什么意思吗?

  3、师:看来大家对“*均数”或多或少都有些了解。这节课,我们就去数学王国探索一下有关“*均数”的奥秘。 板书:*均数 你想了解*均数的哪些知识呢?

  4、师:看来同学们对*均数充满了好奇,一起进入迷宫探秘。

  二、构建新知

  1.理解含义,探求方法。

  观察棋子,提出问题。(多媒体显示)

  师提问:看着你面前的棋子,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还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感悟“*均数”的实际意义。

  动手操作:以小组为单位研究怎样才能使三排棋子同样多。

  师提问:现在每排棋子都是几个?这个数,你能给他取个名字吗?

  这个*均数4与原来每排棋子的个数有什么关系呢?

  3、探索求*均数的不同方法。

  师:四人小组合作,想一想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可以求出*均数,并且把你们小组独特的方法取个名字!等一下我们来评选最佳创意奖和最佳命名奖。比一比,哪个小组最爱动脑筋!

  ①小组活动讨论。

  ②汇报交流。(生说方法多媒体显示棋子移动过程)

  移多补少! 先假设后均分。先求和再均分。

  三、初步应用,内化拓展。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讨论、尝试不但知道了什么是*均数,而且探索出了许多求*均数的方法。那么你们能解决有关*均数的实际问题吗?

  四、课堂总结

  1、你现在所认识的*均数是什么?

  2、理解*均数是个虚的数。

  五、随堂作业

  教学目标:

  1、知道*均数的含义和求法。

  2、加深对“*均数”和“*均分”意义的理解。

  3、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生活中有关*均数的问题,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4、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先合并再*分”的实际意义和应用。

  难点:理解*均数的含义,让学生知道*均数是一个不“真实”的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问题引入:现在黑板上摆两排圆形磁铁第一排有9个,第二排有5个,我想请同学们帮忙,重新整理一下,使每排磁铁同样多。

  2、感知。

  (1)学生思考,想移的过程

  (2)教师操作引导:现在每排都有7个,7是这组数的什么数?

  (3)像这样把几个不同的数,通过“移多补少”、“先求和再*分”的方法,得到相同的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均数。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均数”这个新朋友。(板书课题)[设计意图:从生活导入,自然引出*均数的概念,让学生初步感知*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为后面深化对*均数意义的理解做好了铺垫。]

  二、合作探究,深化理解

  1.操作:

  师:在黑板上用圆形磁铁摆:第一排放8个,第二排放4个,第三排放3个,注意摆的时候,要一一对应地摆齐。

  2.学生合作探究:

  师:*均每排有多少个圆形磁铁?你是怎样想的?

  3.交流汇报

  a.移多补少:只要从8个中拿1个放到第二行的4个中,拿2个放到第三行的3个中,它们就一样多了,所以这三行圆形磁铁的*均数是5。

  b.先算总数再*均分:把三行圆形磁铁合在一起,先求出一共几个,然后再除以3就可得到这三行的圆形磁铁的*均数。

  [设计意图:“活动”是儿童感知世界,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也是儿童社会交往的最初方式。在这个环节中,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活动材料──圆形磁铁,让学生通过摆来体验和感悟新知识。学生的手、脑、眼、口等多种器官直接参与了学*活动,不仅解决了数学知识高度抽

  象性与儿童思维发展具体形象性的'矛盾,而且使全体学生都积极主动参与,培养了合作能力和探究精神,使学生在生活化的情景中感受数学,体验数学,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开发了学生的思维。]

  4、教学例1

  (1)、出示情景图,收集数学信息师: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学校三年级6班的第一小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收集矿泉水瓶,做环保小卫士,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统计图。从图中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生:小明收集15个,小亮收集11个

  生:小红比小兰多收集2个……

  师:他们*均每人收集多少个?你是怎样理解“*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的?

  生:就是让我们求出*均数。

  师:你同意他的说法吗?你是怎样理解的?

  (2)利用情境图,处理数学信息A:移多补少师:怎样才能让他们收集的瓶子变得一样多呢?利用这个统计图,你们有什么办法解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这个问题?

  生:小明给小亮2个,小红给小兰一个,他们收集的个数就一样多了。都是13个

  师:这13个是不是他们每个人实际收集的瓶子数量?(不是)那么13应该叫做这组数的什么数?(*均数)生:13就是14、12、11、15这组数的*均数B:先求和再*均分师:如果没有这个统计图,这四位同学只是告诉你自己收集了几个瓶子,你还其它方法求出他们*均每个人收集多少个瓶子吗?生:先求和再除以4.就可以求出他们*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瓶子。

  生:14+12+11+15=52(个) 52÷4=13(个)师:13是这组数的什么数?(*均数)生:13就是14、12、11、15这组数的*均数

  C:理解*均数是一个不“真实”的数。

  师:*均每人收集13个瓶子,表示每个同学都收集13个瓶子吗?你能举举例子说说吗?生:不是生:他们*均每人收集13个,但是小明实际收集了15个,小兰实际收集了12个。

  师:这个*均数和*均分不一样,*均数比较好的表现了这一小组的整体水*,并不表示每一个人真的收集了13个瓶子师:现在同学们来观察*均数13和原来这一组数,你发现了什么?

  生1:小红和小明收集的瓶子个数比*均数多的,小兰和小亮收集的瓶子个数比*均数少。

  生2:*均数在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之间。

  生3:“*均数是一个虚的数,比最小的数大一些,比最大的数小一些,在它们中间。”

  生4:“*均数不是某一个人具体的收集瓶子数量,它代表的是几个人收集瓶子的*均水*。”

  D:归纳“*均数”的含义师:同学们,你们真是太棒了!*均数正如你们所说,*均数的大小在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之间。它不是一个“真实”的数,而是表示的是这组数的*均水*,并不一定这一组数都等于*均数,有些数可能比*均数大,有些数可能比*均数小。

  E:小结求*均数的方法,知道*均数在生活中的运用。

  师:通过刚才的学*你能说一说求*均数有几种方法?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1、移多补少

  2、先求和再*均分师:虽然这两种方法都可以求出*均数,但是我们做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方法。数量少,相差不大,用移多补少的方法简单;数量多,相差大,用先求和再*均分。

  师:用*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情况,有直观、简明的特点,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用到。如*均产量、*均速度、*均成绩、*均身高等等。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搜集,整理数据,并求出*均数,使学生体会“*均数”反映的某段时间内具有代表的数据,在实际生活、工作中人们可以运用它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计算的引入,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三、巩固应用

  1、算一算在一次数学测验中,小芳得了98分,小强得了96分,小明和小兰都得91分。你能算出这四位同学的*均成绩吗?

  2、辨一辨

  (1)白沙县第一小学的老师*均年龄是38岁,那么王老师一定是38岁。

  (2)白沙县第一小学全体同学向希望工程捐款,*均每人捐款3元。*同学不可能捐4元。

  3、想一想:

  星期天,小丽高高兴兴去学游泳。她碰到一个难题,原来游泳池的水*均深是126厘米,小丽身高134厘米,她在这个游泳池中学游泳会有危险吗?□会□不会□可能会□可能不会师:*均水深只是一个代表数,他的实际水深并不知道,可能比126厘米高,可能比126厘米深,我们在对待实际问题时就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对待。

  [设计意图:深化了学生对“*均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验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提升了他们数学交流的能力。]

  四、全课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引导知识穿线,自己和大家共同分享自己的收获,对自己的学*进行自我评价。]

  五、拓展延伸,深化提高

  1、刚才我们利用*均数解决了这么多的问题,其实,生活中很多问题都需要用*均数的知识来解决。想一想,你能举出生活中的实例吗?看谁是有心人,试着说一说。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让他们时刻体会原来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授课时间:3月27日下午第一节课教学反思教学中,我培养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迁移类推能力,很注意学生在什么知识点上会产生思维障碍,就在这个地方解决,为了弄清例2怎样计算,让学生运用例1探索的方法,类推迁移,尝试做,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然后类推到“做一做”练*之中。

  积极引探,发挥两主作用。课标指出: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学时,教师通过积极的“引”,来激发学生主动地“探”,使教与学产生共振,和谐发展。教师出示例2时,问与例1相对有什么不同?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让学生主动探索出:求*均数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归纳思维能力。

  精心设计练*。大纲指出:“练*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练*主要在课内进行,练*要有层次,有针对性,讲究方式,使全班学生都得到较多的练*机会等。”我在课堂练*中,除基本训练打基础外,还出示了“尝试题”,诱发学生学*的积极性,边算边讨论,成功地解答尝试题后,教师还根据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设计了三个层次的专项练*:

  1.基本训练。

  2.变式练*。

  3.游戏练*。为学生设计多层次的尝试思维情景,让学生看有所思,练有所想。

  加强了信息交流,促进尝试成功。尝试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是学生讨论,是在学生获得自己的努力结果之后进行的生动活泼、独具一格的“语言和思维训练”,这种讨论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情感上得到交流和满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发展学生思维,加深理解教材。我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三次学生讨论,教师根据学生输送的信息,针对学*新知识的缺陷,作画龙点睛式的讲解,确保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与此同时,我也参与讨论,及时了解情况,并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进行针对性的讲解,以“教”促“学”,“学”中有“教”,密切了教与学的关系,保证了尝试成功。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P92-94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在操作和思考中体会*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均数(结果是整数)。

  2、在运用*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均数的意义、计算简单数据的*均数

  教学难点

  *均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问题

  1、前不久,我们漆桥中心小学三年级同学举行了套圈比赛,每人套15个。老师统计了男、女生套中的个数,并制成了统计表。

  2、男生套圈成绩统计表

  姓名李小钢张明王宇陈晓杰

  个数4896

  女生套圈成绩统计表

  姓名吴燕刘晓娟史敏敏孙云

  个数8645

  师问:男生几人参加了比赛?女生几人参加了比赛?你觉得怎样才能比出谁赢了呢?学生观察表后回答:

  男生一共套了多少个?4+8+9+6=27(个)

  女生一共套了多少个?8+6+4+5=23(个)

  结果是男生胜了。

  3、师:哎呀!男生赢了,女生输了。为了增强实力,女生再派1名代表参加比赛,和实力强大的男生进行了第二次的比赛。老师统计了第二次的比赛情况制成了统计图,我们看男、女生分别套了多少个?(板书:6、9、7、6)(10、4、7、5、4)

  请你算一算这一次男、女生的总成绩分别是多少?

  6+9+7+6=28(个)10+4+7+5+4=30(个)

  这次比较总数,结果是女生获胜!

  4、对这样的比法,你有什么想法?为什么?(人数不一样,不公*)为什么不公*呢?第一次比赛我们不是比较总数吗?

  5、看来在人数不相等的情况下,比总数行不行?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那么怎样比才公*呢?同桌交流。(分别算出男、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

  我们怎样才能知道男生*均每人套多少个圈呢?先想,想好后同桌交流。

  想出几种方法?(必要时可以写写)

  6+9+7+6=28(个)28÷4=7(个)7就是6、9、7、6这组的*均数。板书:7

  先求的是什么?再求的是什么?除了这种方法还有什么方法?在图上移(移多补少)板书

  那么你能算出女生*均每人套中了多少个?

  学生计算后汇报,师板书:10+4+7+5+4=30(个)30÷5=6(个)

  6就是10、4、7、5、4这组数的什么数?(*均数)

  求女生*均每人套中几个圈要除以5,而求男生时为什么除以4?

  6、现在你知道男生胜了还是女生胜了吗?

  男生*均每人套中的个数比女生多,表示每个男生套中的都比女生多吗?你能举举例吗?

  这个*均数和*均分不一样,*均数比较好的表现了这一队套圈的整体水*,并不表示每一个人真的套了7个。

  7、(1)我们算了2组数的*均数了,现在同学们来观察*均数和原来一组数,你发现了什么?先观察*均数7和原来每个男生套中的个数,你发现了什么?

  a、每个男生套中的个数有比*均数多的,有比*均数少的,还有一样的三种情况。

  b、*均数在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之间。

  (2)小结:*均数的大小在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之间。一组数的*均数是我们计算出的结果,表示的是这组数的*均水*,并不一定这一组数都等于*均数,有些数可能比*均数大,有些数可能比*均数小,还有些数和*均数一样。

  三、巩固练*,拓展应用

  1、今天的数学课上,我发现了有3位同学听的特别认真,老师讲课他们听得很认真,同学发言他们也听得很认真。(三人上台领奖品,老师分别奖励他们1支、3支、5支铅笔)

  师:请上台的三个小朋友数一数,手里有几只铅笔,然后大声的告诉大家。你们说老师这样奖励公*吗?怎样才公*吗?那么你能用小棒代替把它们移一移。

  师:在移之前想好了怎样移?同桌的先说,再移,台上的3个小朋友互相商量一下,再移。

  学生移好后,说说移的过程。

  师:你还有什么方法求出来吗?

  学生计算,指名说出算式,师板书。

  我们知道了*均数的特点。谁来说一说,求*均数一般可以用哪些方法?你喜欢用哪种方法?

  2、估一估。为了布置教室,小丽买来一些丝带,帮小丽估一估这三条丝带*均长度是多少?

  同学们先估一估,*均长度在()㎝和()㎝之间,为什么?*均数在大数和小数之间。

  再算一算,写在自备本上。

  你是怎么算的?都是先求和再*均分吗?为什么这个题目你不用移多补少的方法?

  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方法。数量少,相差不大,用移多补少简单;数量多,相差大,用先和再*均分。

  3、*均数是分析数据的一种重要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工农业生产中经常要用到。如*均产量、*均速度、*均成绩、*均身高等等。

  4、辨一辨

  (1)漆桥中心小学的老师*均年龄是38岁,那么诸老师一定是38岁。

  (2)漆桥中心小学全体同学向希望工程捐款,*均每人捐款3元。马倩同学不可能捐4元。

  5、说一说

  (1)李强是学校篮球队队员,他身高155厘米,可能吗?

  (2)学校篮球队可能有身高超过160厘米的队员吗?

  *均身高是怎么算出来,把篮球队员一共的身高除以篮球队员的人数。

  6、想一想:出示游泳图,*均水深110厘米,小明身高145厘米,下去游泳有危险吗?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92~94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通过操作和思考体会*均数的意义,学会并能灵活运用方法求简单数据的*均数(结果是整数)。

  2.能运用*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与同伴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课件、男女生套圈成绩图。

  学具:每四位学生一副男女生套圈成绩学具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谈话:很多同学都知道套圈游戏,一起来看。(媒体出示:三年级一班的男女生进行套圈比赛,每人套15个圈。下面的统计图表示他们套中的个数。)想请大家来当裁判,愿意吗?可要比比哪个裁判最公正哦!

  二、合作探索,解决问题。


四年级数学下册《*均数》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7)

——*均数教学设计菁选

*均数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均数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知道*均数的含义和求法。

  2、加深对“*均数”和“*均分”意义的理解。

  3、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生活中有关*均数的问题,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4、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先合并再*分”的实际意义和应用。

  难点:理解*均数的含义,让学生知道*均数是一个不“真实”的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问题引入:现在黑板上摆两排圆形磁铁第一排有9个,第二排有5个,我想请同学们帮忙,重新整理一下,使每排磁铁同样多。

  2、感知。

  (1)学生思考,想移的过程

  (2)教师操作引导:现在每排都有7个,7是这组数的什么数?

  (3)像这样把几个不同的数,通过“移多补少”、“先求和再*分”的方法,得到相同的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均数。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均数”这个新朋友。(板书课题)[设计意图:从生活导入,自然引出*均数的概念,让学生初步感知*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为后面深化对*均数意义的理解做好了铺垫。]

  二、合作探究,深化理解

  1.操作:

  师:在黑板上用圆形磁铁摆:第一排放8个,第二排放4个,第三排放3个,注意摆的时候,要一一对应地摆齐。

  2.学生合作探究:

  师:*均每排有多少个圆形磁铁?你是怎样想的?3.交流汇报a.移多补少:只要从8个中拿1个放到第二行的4个中,拿2个放到第三行的3个中,它们就一样多了,所以这三行圆形磁铁的*均数是5。

  b.先算总数再*均分:把三行圆形磁铁合在一起,先求出一共几个,然后再除以3就可得到这三行的圆形磁铁的*均数。

  [设计意图:“活动”是儿童感知世界,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也是儿童社会交往的最初方式。在这个环节中,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活动材料──圆形磁铁,让学生通过摆来体验和感悟新知识。学生的手、脑、眼、口等多种器官直接参与了学*活动,不仅解决了数学知识高度抽

  象性与儿童思维发展具体形象性的矛盾,而且使全体学生都积极主动参与,培养了合作能力和探究精神,使学生在生活化的情景中感受数学,体验数学,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开发了学生的思维。] 4、教学例1 (1)、出示情景图,收集数学信息

  师: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学校三年级6班的第一小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收集矿泉水瓶,做环保小卫士,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统计图。从图中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生:小明收集15个,小亮收集11个生:小红比小兰多收集2个……

  师:他们*均每人收集多少个?你是怎样理解“*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的?

  生:就是让我们求出*均数。

  师:你同意他的说法吗?你是怎样理解的?(2)利用情境图,处理数学信息A:移多补少

  师:怎样才能让他们收集的瓶子变得一样多呢?利用这个统计图,你们有什么办法解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这个问题?

  生:小明给小亮2个,小红给小兰一个,他们收集的个数就一样多了。都是13个

  师:这13个是不是他们每个人实际收集的瓶子数量?(不是)那么13应该叫做这组数的什么数?(*均数)

  生:13就是14、12、11、15这组数的*均数B:先求和再*均分师:如果没有这个统计图,这四位同学只是告诉你自己收集了几个瓶子,你还其它方法求出他们*均每个人收集多少个瓶子吗?生:先求和再除以4.就可以求出他们*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瓶子。

  生:14+12+11+15=52(个) 52÷4=13(个)

  师:13是这组数的什么数?(*均数)

  生:13就是14、12、11、15这组数的*均数C:理解*均数是一个不“真实”的数。

  师:*均每人收集13个瓶子,表示每个同学都收集13个瓶子吗?你能举举例子说说吗?

  生:不是生:他们*均每人收集13个,但是小明实际收集了15个,小兰实际收集了12个。

  师:这个*均数和*均分不一样,*均数比较好的表现了这一小组的整体水*,并不表示每一个人真的收集了13个瓶子

  师:现在同学们来观察*均数13和原来这一组数,你发现了什么?

  生1:小红和小明收集的瓶子个数比*均数多的,小兰和小亮收集的瓶子个数比*均数少。

  生2:*均数在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之间。

  生3:“*均数是一个虚的数,比最小的数大一些,比最大的数小一些,在它们中间。”

  生4:“*均数不是某一个人具体的收集瓶子数量,它代表的是几个人收集瓶子的*均水*。” D:归纳“*均数”的含义

  师:同学们,你们真是太棒了!*均数正如你们所说,*均数的大小在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之间。它不是一个“真实”的.数,而是表示的是这组数的*均水*,并不一定这一组数都等于*均数,有些数可能比*均数大,有些数可能比*均数小。

  E:小结求*均数的方法,知道*均数在生活中的运用。

  师:通过刚才的学*你能说一说求*均数有几种方法?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1、移多补少2、先求和再*均分师:虽然这两种方法都可以求出*均数,但是我们做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方法。数量少,相差不大,用移多补少的方法简单;数量多,相差大,用先求和再*均分。

  师:用*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情况,有直观、简明的特点,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用到。如*均产量、*均速度、*均成绩、*均身高等等。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搜集,整理数据,并求出*均数,使学生体会

  “*均数”反映的某段时间内具有代表的数据,在实际生活、工作中人们可以运用它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计算的引入,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三、巩固应用

  1、算一算在一次数学测验中,小芳得了98分,小强得了96分,小明和小兰都得91分。你能算出这四位同学的*均成绩吗?

  2、辨一辨

  (1)白沙县第一小学的老师*均年龄是38岁,那么王老师一定是38岁。

  (2)白沙县第一小学全体同学向希望工程捐款,*均每人捐款3元。**同学不可能捐4元。

  3、想一想:

  星期天,小丽高高兴兴去学游泳。她碰到一个难题,原来游泳池的水*均深是126厘米,小丽身高134厘米,她在这个游泳池中学游泳会有危险吗?□会□不会□可能会□可能不会师:*均水深只是一个代表数,他的实际水深并不知道,可能比126厘米高,可能比126厘米深,我们在对待实际问题时就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对待。

  [设计意图:深化了学生对“*均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验了事件

  发生的可能性,提升了他们数学交流的能力。]

  四、全课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设计意图:引导知识穿线,自己和大家共同分享自己的收获,对自己的学*进行自我评价。]

  五、拓展延伸,深化提高

  1、刚才我们利用*均数解决了这么多的问题,其实,生活中很多问题都需要用*均数的知识来解决。想一想,你能举出生活中的实例吗?看谁是有心人,试着说一说。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让他们时刻体会原来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授课时间:3月27日下午第一节课教学反思教学中,我培养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迁移类推能力,很注意学生在什么知识点上会产生思维障碍,就在这个地方解决,为了弄清例2怎样计算,让学生运用例1探索的方法,类推迁移,尝试做,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然后类推到“做一做”练*之中。

  积极引探,发挥两主作用。课标指出: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学时,教师通过积极的“引”,来激发学生主动地“探”,使教与学产生共振,和谐发展。教师出示例2时,问与例1相对有什么不同?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让学生主动探索出:求*均数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归纳思维能力。

  精心设计练*。大纲指出:“练*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练*主要在课内进行,练*要有层次,有针对性,讲究方式,使全班学生都得到较多的练*机会等。”我在课堂练*中,除基本训练打基础外,还出示了“尝试题”,诱发学生学*的积极性,边算边讨论,成功地解答尝试题后,教师还根据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设计了三个层次的专项练*:

  1.基本训练。2.变式练*。3.游戏练*。为学生设计多层次的尝试思维情景,让学生看有所思,练有所想。

  加强了信息交流,促进尝试成功。尝试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是学生讨论,是在学生获得自己的努力结果之后进行的生动活泼、独具一格的“语言和思维训练”,这种讨论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情感上得到交流和满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发展学生思维,加深理解教材。我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三次学生讨论,教师根据学生输送的信息,针对学*新知识的缺陷,作画龙点睛式的讲解,确保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与此同时,我也参与讨论,及时了解情况,并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进行针对性的讲解,以“教”促“学”,“学”中有“教”,密切了教与学的关系,保证了尝试成功。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p42-43页例1、例2

  二、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姓名笔划数统计表每人一张。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均数作为统计知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常用的一种“特征数”。教材中所介绍的是一堂求算术*均数的课,从基础知识来看,一是理解*均数的意义;二是掌握求*均数的方法。前者属于数学思想,后者属于数学方法。对于本课我从统计的角度出发,在考虑这节课“教什么”的问题时,根据教材特点,把教学目标定位为:重点教学*均数的意义,其次才是求*均数的方法。在考虑“怎么教”的问题时,首先从学生方面考虑,因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传授给学生,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再根据教材特点,我主要通过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深刻感悟*均数的意义,从而更好地掌握求*均数的方法,并能灵活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具体如下: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探索、思考、交流等数学过程理解*均数的实际意义,掌握*均数的特征,并且会运用*均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让学生探索*均数的求得方法的多样性,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方法进行解答,感受计算方法与策略的巧妙,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惯,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重点:理解*均数的意义和求*均数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理解*均数的意义。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我们的姓名,谁愿意把自己的姓名向大家介绍介绍。(学生高声的介绍自己的姓名)

  师:谁又能知道老师的姓名呢?

  学生说一说后,出示自己的姓名。

  师:能完成这表格吗?(学生数一数,完成表格)

  师:能否把你自己的姓名与笔画数也制成这样的表格,比一比,看看谁制作的最漂亮。(学生动手制作表格)

  师巡视指导,搜集、选择教学信息。学生完成后作简单交流。

  (二)解决问题,探索新知

  1、在解决问题中感知概念

  师:请观察老师姓名的笔画数,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生(1)每个字笔画数的多少?

  (2)比多少?

  (3)发现数字间的规律。

  (4)求总数?(师追问: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师:知道了笔画数的总数,你现在又能解决什么问题?

  预设生:可以求出*均每个字的笔画数。

  师:*均每个字的`笔画数,你是怎么得来的?

  预设生(1)通过计算(10+11+16)÷3=12?1

  (2)通过移多补少得到。

  2、在对话交流中明晰概念

  师:袁老师的姓名*均笔画数12画,这又表示什么?

  预设生(1)表示袁铭璟三个字笔画数的*均水*。

  (2)表示老师姓名笔画数的一般水*。

  师:那这7画与胡必泛这三个字的笔画数之间还有关系吗?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讨论完毕,开始全班汇报交流。)

  预设生(1)有关系的,是他们的中间数。

  (2)*均笔画数比笔画最多的少一些,比笔画最少的多一些。

  (3)*均笔画数在笔画最多的数字与笔画最少的数字之间。

  (4)*均笔画数就在这三个字笔画数的中间位置。

  师:从同学们的发言中我发现,*均笔画数反映的既不是这三个字中笔画最多的那个,也不是反映这三个字中笔画最少的那个,而是处在最多和最少之间的*均水*。我们把12叫做袁老师姓名笔画数的--*均数。(板书课题)

  师:请同学们算出自己姓名的*均笔画数。(师巡视指导,选择、搜集有价值的信息。)师生交流计算的方法与结果。

  3、在比较应用中深化概念

  出示教师巡视时搜集的三个学生的姓名笔画数统计表。(一学生姓名两个字,一学生姓名三个字,一学生姓名四个字。)

  师:比较他们姓名中每个字的笔画数,你有什么方法?

  预设生(1)比笔画数的总数。

  (2)比*均笔画数。

  (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组织全班汇报交流。)

  预设生(1)比总数好比,能够很清楚明了的知道谁的姓名笔画数多,谁的姓名笔画数少。

  (2)比*均数公*,因为他们三个人的姓名字数不一样多,分别是2个、3个和4个,比总数的话字数越多,笔画数相对就会多起来,这不公*,而*均数却能反映每个字笔画数的总体情况,与字数的多少无关,这就比较公*合理。

  学生运用*均数进行比较,然后组织交流。

  师:比完后你有什么感想?(生回答略)

  师:假如用这三个字姓名的笔画数与胡老师的姓名笔画数相比,那又可以怎么比呢?预设生:既可以用*均数来比,也可以用总数来比。

  师:同学们做得很好,在比较时考虑到了字数的多少,公*与否。

  出示(1)文成县实验小学四年级*均每班有学生56人。

  (2)四(3)班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均分是81分。

  师:你猜这些数据是怎么得来的,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用处?

  (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全班汇报交流。)

  预设生(1)56是四年级总人数除以班级数得来的,表示四年级每班人数的*均水*,不一定每班就是56人,但可以预测每班的大致人数。

  (2)略

  (三)尝试解题,自主归纳

  师出示例题:

  有一个篮球队的5个同学,身高分别是148厘米、142厘米、139厘米、141厘米、140厘米。他们的*均身高是多少厘米?

  师:谁来估计一下这个小组的*均身高大约是多少?并说说你的理由。

  预设生的估计数在139--148之间,如果超出这个范围,则要组织讨论所猜的数值为什么不可能,从而加深对*均数概念的理解。

  学生列式计算,教师巡视指导。选一个学生板书列式,(148+142+139+141+140)÷5师:你们知道这位同学是怎么想的吗?

  预设生:我先求出这个小组5位同学的身高和,然后除以小组人数。

  学生计算,注重计算方法的选择。然后交流。

  师:大家能不能总结一下求*均数的方法?个人先想一想,然后小组内交流。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看法,教师参与讨论。)

  学生汇报后,教师简单小结求*均数的一般方法,总数÷份数=*均数。同时说明有时也可以运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均数,对计算答案的过程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在此暂时不作总结提升,留待练*课中予以落实。

  《*均数》教学反思

  《新课标》强调“数学应用于现实生活,要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这就向我们的教师提出了挑战:必须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题材。 本课教学中,我一上课就再现“神六”成功发射的辉煌场面,一下子拉*了数学与生活、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对数学、对教师产生亲*感。而最后的总结可谓“经典”,将学生从课堂引向生活,不留痕迹,这样与开头相互照应,真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突出主体地位,创造了自然和谐的环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给他们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使教学活动真正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人人得到发展。

  本课中,在创设问题情景、呈现例题的表格之后,我让学生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自己提出数学问题。提问题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主动发现,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的过程。同时,学生通过提出数学问题,也复*了简单的求*均数的有关问题。在复*的过程中,由学生自己提出今天研究的内容:“两次*均每分钟拍摄多少张?”这样学生感到:今天学*的问题是由我提出来的,心里充满了骄傲和自豪。

  尊重个体差异,设计了满足不同需求的练*

  家庭环境、特定的生活与社会文化氛围,形成了学生的差异。教师在教学中应持一种客观的态度,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需求,对有特殊数学才能和爱好的学生可以为他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本课整个练*设计分为四个层次,既有巩固性的只列式不计算、列式计算的例题原型的还原,又有较高层次的拓展练*,层层递进,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需求。在练*的方式上,既有笔算题、又有估算题,更符合《新课标》提出的培养学生估算能力这一宗旨,可谓匠心独具,令人流连。

  思维深度延伸,激活了学生内在的发展潜能

  在求*均数应用题中,学生常常将两个*均数相加除以2,这是*均数应用题中极易出错的典型问题。一般情况下,学生能认识错误,选择出正确答案就行了,但我对题目进行了深度挖掘,引导讨论:

  1.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142+140)÷2? 2.假如男生人数多一些,全班身高的*均数比141大还是小?为什么?3.假如女生人数多一些,全班身高的*均数比141大还是小?为什么?4.再让学生比眼力,猜测五年级四个班哪个班学生的*均身高最高?

  2.这样深入挖掘,有意识地对学生思维进行深度引领,将一条简单的选择题进行多次讨论,让学生享受到数学思维带来的乐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对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并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出来。

  2、认识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能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能根据给出的数据提问题并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

  2、经历读统计图、交流信息、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用统计图表示数据的过程中,体验用统计图表达表达交流数据的特点,认识统计图的价值。

  教学重点

  认识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能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能根据给出的数据提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能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能根据给出的数据提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

  尝试教学法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时数

  1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一、炫我两分钟

  二战前期德国势头很猛,英国从敦刻尔克撤回到本岛,德国每天不定期的对英国狂轰乱炸,后来英国空军发展起来,双方空战不断。

  为了能够提高飞机的防护能力,英国的飞机设计师们决定给飞机增加护甲,但是设计师们并不清楚应该在什么地方增加护甲,于是请来了统计学家,统计学家将每架中弹之后仍然安全返航的飞机的中弹部位描绘在一张图上,然后将所有中弹飞机的图都叠放在一起,这样就形成了浓密不同的弹孔分布。工作完成了,然后统计学家信心十足的说没有弹孔的地方就是应该增加护甲的地方,因为这个部位中弹的飞机都没能幸免于难。

  从这个故事中你知道的统计有什么作用吗?

  【设计意图:炫我两分钟给学生一个自我展示的*台,绽放其生命色彩。能够提高学*数学的情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尝试小研究

  尝试小研究:

  研究一:

  1.从上面的统计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2.这个统计图一个格表示几个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3.自己提出问题并解答。

  研究二:

  1.完成课本91页,试一试:根据统计表,完成统计图。

  2.交流展示学生完成的统计图。

  三、小组合作探究

  尝试研究一

  出示小组合作交流建议:

  1、组长组织本组成员有序进行交流,确定好组员的发言顺序。

  2、认真倾听其他组员的发言,对他的发言内容进行评价,组内达成统一意见。

  3、组内分工,为班级展示提升做准备。

  【设计意图:给每一个孩子创造一个发言的机会,让学生在思考、交流的过程中对知识进行一个思维的碰撞。】

  四、班内展示交流,建构新知

  1、全班交流,师生评价。

  2、试一试,学生读统计表,谈一谈自己的感受。观察不完整的统计图,找出这幅统计图的特征。(用一个格表示4个人)

  3、学生试着补充完整统计图,师巡视指导,交流时,让学生说明不够整格时怎样想的,是怎样处理的。(生表述自己的发现,关注学生能否发现每个格代表4人,如果学生没有发现教师予以提示。)

  小结: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当数据比较大时经常采用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方法。

  4、鼓励学生根据统计图提问并解答。交流时,学生提出的问题只要合理,就给予肯定。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认识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能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能根据给出的数据提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是学生对知识一个内化、提升的过程。】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P42页 例1

  教材简析:

  教材从现实生活出发,选取学生身边的事例,将生活素材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遵循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活动中学会用*均数来比较两组数的总体情况,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通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它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均数的概念与*均分的意义是不完全一样的,*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它是借助*均分的意义通过计算得到的。它具有直观、简明的特点,在生活中经常用到。

  学情分析:

  *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而求*均数是统计的基本方法之一。此时的学生虽已初步具有了信息的分析、处理和对实际问题的决策能力。但他们的思维仍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转折时期,仍需要依据实际经验或借助具体形象的支持,通过下定义的方式获得概念。针对这一特点,在理解*均数的概念时,我让学生根据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操作实践和通过动态演示,把概念的关键属性和学生的认知结构相联系,使学生掌握概念。另外,三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具有一定的探索意识,故在教学时,学生将通过数学活动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而教师只是作为组织者、合作者的身份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生活中所包含的丰富的数学信息,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鼓励学生尝试独立地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设计理念:

  有意义的数学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学生的数学学*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的重要方式。本课教学在新理念的指导下主要设计了“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合作探究、深化理解──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拓展延伸、深化提高”的数学学*过程。

  教学目标:

  1、知道*均数的含义和求法。

  2、加深对“*均数”和“*均分”意义的理解。

  3、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生活中有关*均数的问题,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4、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先合并再*分”的实际意义和应用。

  难点:理解*均数的含义,让学生知道*均数是一个不“真实”的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问题引入:现在黑板上摆两排圆形磁铁第一排有9个,第二排有5个,我想请同学们帮忙,重新整理一下,使每排磁铁同样多。

  2、感知。

  (1)学生思考,想移的过程

  (2)教师操作引导:现在每排都有7个,7是这组数的什么数?

  (3)像这样把几个不同的数,通过“移多补少”、“先求和再*分”的方法,得到相同的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均数。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均数”这个新朋友。(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生活导入,自然引出*均数的概念,让学生初步感知*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为后面深化对*均数意义的理解做好了铺垫。]

  二、合作探究,深化理解

  1.操作:

  师:在黑板上用圆形磁铁摆:第一排放8个,第二排放4 个,第三排放3个,注意摆的时候,要一一对应地摆齐。

  2.学生合作探究:

  师:*均每排有多少个圆形磁铁?你是怎样想的?

  3.交流汇报

  a.移多补少:只要从8 个中拿1个放到第二行的4个中,拿2个放到第三行的3个中,它们就一样多了,所以这三行圆形磁铁的*均数是5。

  b.先算总数再*均分:把三行圆形磁铁合在一起,先求出一共几个,然后再除以3就可得到这三行的圆形磁铁的*均数。

  [设计意图:“活动”是儿童感知世界,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也是儿童社会交往的最初方式。在这个环节中,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活动材料──圆形磁铁,让学生通过摆来体验和感悟新知识。学生的手、脑、眼、口等多种器官直接参与了学*活动,不仅解决了数学知识高度抽象性与儿童思维发展具体形象性的矛盾,而且使全体学生都积极主动参与,培养了合作能力和探究精神,使学生在生活化的情景中感受数学,体验数学,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开发了学生的思维。]

  4、教学例1

  (1)、出示情景图,收集数学信息

  师: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学校三年级6班的第一小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收集矿泉水瓶,做环保小卫士,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统计图。从图中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生:小明收集15个,小亮收集11个

  生:小红比小兰多收集2个

  师:他们*均每人收集多少个?你是怎样理解“*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的?

  生:就是让我们求出*均数。

  师:你同意他的说法吗?你是怎样理解的?

  (2)利用情境图,处理数学信息

  A: 移多补少

  师:怎样才能让他们收集的瓶子变得一样多呢?利用这个统计图,你们有什么办法解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这个问题?

  生:小明给小亮2个,小红给小兰一个,他们收集的个数就一样多了。都是13个

  师:这13个是不是他们每个人实际收集的瓶子数量?(不是)那么13应该叫做这组数的什么数?(*均数)

  生:13就是14、12、11、15这组数的*均数

  B:先求和再*均分

  师:如果没有这个统计图,这四位同学只是告诉你自己收集了几个瓶子,你还其它方法求出他们*均每个人收集多少个瓶子吗?

  生:先求和再除以4.就可以求出他们*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瓶子。

  生:14+12+11+15=52(个)52÷4=13(个)


四年级数学下册《*均数》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8)

——四年级*均数教学反思范本10份

  《*均数》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属于统计单元的内容,它是在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之后进行教学的。在统计中,*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它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它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以看出整体之间的差别,可见*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让学生学**均数的知识,不仅是为了掌握求*均数的方法,更重要的是理解*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及对生活的作用更显重要。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课的开始我借助刚刚考试的语文第二单元成绩,比较黄鑫雨小组和张鸣一小组的成绩,看哪个小组的'成绩好一些,老师把这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抛向了学生。引发学生思考,此时比总数显然不合理,又由于一组人数多,一组人数少,所以很难对应着进行比较。在学生的认知思维冲突中,在解决问题的需要中,学生请出*均数。揭示本节课的课题。接下来通过问学生今天是什么日子,给出一个收集废旧塑料瓶情境,这样自然地导入新课,既使学生感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也将统计知识渗透到教学当中。哪个组成绩好?还不知道呢?学生带着悬念进入下一环节的学*。

  二、探究合作、展示点拨

  此环节我用了小组合作的模式来教学,在学生请出*均数之后,首先出示简洁明了的学*提示,为学生自主探究指明了方向,让学生结合学*提示先学。然后再小组合作学**均数的求法、意义、特征,达成共识。给学生一个自主学*的空间,教师在辅导过程中能够了解学生的学*情况,为后面的交流展示做好准备。学生会画图用圆圈代表塑料瓶,然后用箭头表示移动多的补给另外几个,此时我设问:你能给这种方法取个名字吗?他们就得出:移多补少。接着我又将整个移多补少的过程展示给学生们看,让他们心里更加明确这种方法的意义。接下来学生又交流另一种计算的方法(先合再分),并总结出是计算的方法,根据交流板书:总数除以总份数。

  针对*均数的意义,学生在讲解后,我利用超链接转向小明身高140cm,到水深110cm的河里去游泳的题型来引导学生,虽然水深是110cm,但是实际上水最深的地方达到200cm,设问:小明下去游泳会有危险吗?此时很多学生出现困惑了,这是一个很好的理解*均数的例子,还能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这样让学生明白为什么我们要研究*均数这一概念。这一环节中,通过我的手势学生理解的较好,感知了*均数的范围,使学生对*均数有了一个更高层次的认识。

  三、总结反思

  整节课着眼于认识、体验、感受*均数的产生,探求*均数的方法,理解*均数的本质意义,感知*均数的范围,关注的是学*过程,让孩子学会思考,学会解题的策略,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给孩子提供大量的讨论合作、独立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不只是师生互动,更有生生互动,老师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参与到孩子的学*活动中去,成为学生学*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孩子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思维自由发展,不仅学会了知识,形成了能力,同时学会了与人合作,与人交流。注重结合生活实际,让孩子解决身边的、有趣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课后继续回归课始,让学生计算哪个小组的成绩好,学生学得有味道,不枯燥。比如成绩好坏问题、小明会不会有危险,无一不是孩子们熟悉的而感兴趣的问题,孩子们用*均数的知识成功地解决了这些实际问题,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这才是我们的教学目的之所在。

  但是本节课教师在学生展示时指导太多,以致于学生展示时太过胆小,思维不够清晰,再有就是时间把握不太好,课末准备回到课前让学生来看看哪个小组成绩好,形成首尾呼应,结果这一任务却没有完成。

  1.注重理解*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在例1的教学中,通过求一个小组四个学生收集废旧矿泉水瓶的*均数量,让学生借助*均分的意义理解*均数不是每个学生实际收集到的矿泉水瓶数量,而是指假设四个学生收集到的瓶子同样多,从而算出*均每人收集到13个,使学生在学*的*均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到*均数13与以前学*的*均分是不一样的,*均数13实际上是一个虚拟数,并不一定真实存在。而在例2的教学中,通过两队的*均成绩进行比较使学生明确: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用*均数表示各队的成绩更合适,进一步理解*均数的意义,即*均数是一个重要的刻画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

  2.解决问题,强化求*均数的.计算方法。在例1的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移多补少”法,也可以用“总数÷份数=*均数”来得出所要求的*均数。在第二种求*均数方法中要注重让学生理解份数和*均数之间的关系,避免出现几个数相加就除以几的现象。

  今天上了《*均数》这节课,感觉上得有点吃力,在课堂上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施展不开,整堂课上下来,感觉就是老师在自编自导,老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性都没有显现出来,课后学生对这节课所学的知识还是雾里看花,对“*均数”还是不了解,教学效果不佳。课后同教研组的老师对我的这节课做了细致点评,还给我提出重组这节课的建议,让我受益许多。在交流中使我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数学知识的缺失,“活到老,学到老”再次浮现。不管是教学技能,还是个人研修方面,我觉得“师带徒”活动能让我从中受益。反思这节课,我觉得以下这几点是今后须不断努力学*与不断反思的。

  1、吃透教材是上好课的首要条件

  正如前辈老师所说的作为授课者,我们本身对教材都不熟悉,我们怎么能上好课。不理解吃透教材,老师本身就是懂非懂,在老师云里雾里的教授下,教学效果我们可想而知。反思这节课我觉得自己的缺失其一就是对于“*均数”的含义。特别是“*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理解还不够透。不能准确的把握教学重难点,课堂上重点的地方没有把握好尺度,

  在尺度失衡的情况下更不能很好的突破难点。总之,该出手时没出手折射出对教材理解不够透彻。所以没有吃透教材在一定程度上,就制约了我在课堂上不能游刃有余的驾驭课堂,我觉得这就是我这节课不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

  2、应变能力是促进课堂的成功

  课堂上我总*惯按照设计好的教案一步步完成教学,甚至有的时候我还会把学生的思维禁锢在我的思维模式里,表现在:学生回答问题答案和我设计的不符合时,我们通常的做法是:没有及时的让他说,没有听他这样做的的想法,而多数是我们强压得把我们的答案套在学生的思维上,在一定程度上桎梏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如我在这一节课里引出求*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时,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有一位学生说是“取长补短”,能说出这个答案已经是很不错了,而在我固有的思维里就是希望学生能说出“移多补少”。我当时没有及时给予这个答案肯定。而是继续发问:“你还能用另一个成语说吗?”要是我当时能灵动应变顺水推舟肯定这个答案,再引出“移多补少”这个方法,这样处理可能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受益会更多。但由于自己缺乏应变这方面的能力,在处理课堂上类似这样的`问题就留有遗憾。

  3、及时捕捉课堂的生成,让课堂绽放光芒

  细节论成败,一节课的成功与失败。往往取决于细节里。很多时候一节成功的课不是看你老师多会教,而是更关注的是你如何去扑捉和处理课堂的生成。因为课堂上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他们都有表达自己想法的权利,在课堂这个彰显个性的过程中,老师如何充分发挥合作者、参与者、引导者作用,才能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发展。在彰显个性与凸显主体性的过程,我们又该如何捕捉期间的生成,让生成服务课堂,让课堂绽放光芒。值得我深思与反思。

  这节课上完了,但反思还在延续。尽管这节课不是很成功,但通过这节课让我看到自己存在的不足,改进不足我在一次次的反思,在反思的引领下我相信自己会一天进步一点点。

  《*均数》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具备一定收集和整理数据能力基础上,从生活实例出发,让学生充分产生求*均数的需要,进而自主探究*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均数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实际问题,体验运用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中我突出了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什么是*均数,注重引导学生在统计的背景中理解*均数的含义,在比较、观察中把握*均数的特征,进而运用*均数解决实际问题,了解它的价值。对于这节课教学我有以下几点反思:

  1、注重从学生喜欢的故事引入,能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如:从而激发了什么是*均数即怎样求*均数的需求,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保持浓厚的兴趣,感悟到数学源于生活,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给学生充足的探索空间。在寻找求*均数的计算方法时,给学生留出了充足的探索空间,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索和交流,教学时,我利用教材中收集矿泉水的情境,提出问题,虽然每个同学收集的瓶子数不一样,但如果假设每个同学都收集了同样多个,该怎么办?学生积极探索,想出了精彩的解决方法,“移多补少法”和计算等数学思维方法,接着,我又创设了比较两队踢毽子的情境,该怎样比较两队的成绩?让学生猜想,出现不同意见,引起学生认知冲突,学生在独立探究的基础上,在小组再交流自己的想法和理解,最终探索出用*均数来比较。从而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每个学生的学*主动性,使他们参与到教学的每个环节,真正成为学*的主人。

  3、加强学生对*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的理解。教学中既重视“*均数”的含义和求法,更重视*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和作用。在学生已经学过“总数÷份数=每份数”的基础上得出求*均数的方法是“总数量÷总份数=*均数”。整节课由具体到抽象,由模糊到清晰,并在讲解方法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渗透:*均数处于一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能反映整体水*,但不能代表每个个体的情况。这样一来,学生对*均数这一概念的认识显得更为深刻和全面。

  4、存在问题:

  (1)学生在计算总数量时,由于数据较多,学生计算经常求和出错,应该指导这个易错点。

  (2)学生对于*均数的应用掌握的不好学生对*均数是反应一组数据的*均值或总体水*,理解的不够深。

  (3)移多补少法和计算法如何选择使用讲得不够透彻。学生不能根据数据的集中程度灵活选用做题方法。

  总之,在以后的备课中,我将仔细的研究教材,选择适合本班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有效提高课堂的效率。

  今天讲的四上《*均数》,从备课,上课两方面作出以下反思:

  1. 在备课方面,准备不够充分,备课太粗糙,一些预设过于简单甚至没有,比如在讨论王云投中的7个和*均成绩7时,没有作出预设,对于学生回答的问题没有作出精准而具有引导性的反应。课上题与题、话与话之间的过渡语准备不足,*题出现的有点突兀。

  2. 在上课方面,课堂气氛过于紧张,学生不够活跃,可能由于自身有些紧张,让部分学生过于拘束,气氛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在讨论过程中,没有给他们充足的时间讨论,蜻蜓点水般跳过了本节课的难点,致使有些同学不会用适当的语言去解释后边游泳池和*均寿命两道实际问题。这一段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说,去解释,当然,在这一方面,我的答案有些简单,没有更深入的去说,当学生说到*均数只是一个*均水*,仅此而已,还需要再补充:有些数比*均数高,有些数比*均数低。

  另外,在比较投球比赛两个组哪个组的成绩好时,没有让学生充分去说透,在学生达成共识,没有争议时,还可以继续问,让生生之间互相争论,缓解课堂气氛。在学生发表个人见解时,不要给学生任何赞同或不赞同的意见,让生生互动。在讨论中得出答案。

  综合一整节课,节奏稍微有些快,当学生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时,就此停止,立马公布答案,导致有些反应慢些的学生思维跟不上。以后上课要收弛有度,快慢得当。

  1.注重理解*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在例1的教学中,通过求一个小组四个学生收集废旧矿泉水瓶的*均数量,让学生借助*均分的意义理解*均数不是每个学生实际收集到的矿泉水瓶数量,而是指假设四个学生收集到的瓶子同样多,从而算出*均每人收集到13个,使学生在学*的*均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到*均数13与以前学*的*均分是不一样的,*均数13实际上是一个虚拟数,并不一定真实存在。而在例2的教学中,通过两队的*均成绩进行比较使学生明确: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用*均数表示各队的成绩更合适,进一步理解*均数的意义,即*均数是一个重要的'刻画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

  2.解决问题,强化求*均数的计算方法。在例1的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移多补少”法,也可以用“总数÷份数=*均数”来得出所要求的*均数。在第二种求*均数方法中要注重让学生理解份数和*均数之间的关系,避免出现几个数相加就除以几的现象。

  一、在现实生活情境中引入概念,激发学生学*的兴趣。

  结合实际问题(男女生套圈比赛)哪个队会获胜?引导学生展开交流、思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深刻认识到数学的价值与魅力。在学生的活动讨论中,在认知冲突下,认识在人数不同的情况下,比总数显然也不公*;而*均数能代表他们的整体情况,因此产生了“*均数”,感受*均数是实际生活的需要,也产生了学*“*均数”的需求。教学只有组织了这个过程,学生对*均数的统计意义以及作用才有比较深刻的理解,也才能在面临相类似问题时,能自主地想到用*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去进行比较和分析。

  二、创造有效的数学学*方式,理解*均数的意义和学会*均数的算法

  我采用了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探索出求*均数的方法。一种是先合再分,一种是移多补少。然后引导学生感受到这两种方法的本质都是让原来不相同的数变的相同,从而引出*均数的概念。并在讲解方法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渗透:*均数处于一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能反映整体水*,但不能代表每个个体的情况。这样一来,学生对*均数这一概念的认识显得更为深刻和全面。

  三、渗透估算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学中我结合*均数的特点,先让学生猜一猜女生*均每人套中多少个,再实际计算,不但找到*均数的范围,也找到求*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培养了学生运用估算的方法进行检验的能力。

  四、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

  在教学中,我还结合教材内容,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把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融进课堂,引导学生领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掘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利用身边有效的数学资源学*数学知识。在我所选取的四个练*,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所选的内容都与学生生活贴*的题材,如:第一题是对*均数的理解;第二题是对*均数的应用,第三题是对*均数的深化认识。这三道巩固练*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生活之中有数学,生活之中处处用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极大的兴趣,主动地去学数学,用数学。此外,在*均水深110厘米深的河水中,小明下河游泳有没有危险?这个讨论中,让学生受到了安全教育。这样的教学实现了数学教育的多重价值,使各学科起到了有效的整合作用。

  这节课总体来说,完成了教学目标,重难点突出,学生的积极性较高。但在教学过程中也有不足,一、时间的安排不是很好,练*的时间不够,造成还有的练*没有说完。主要原因是新课的时间较长,如让学生观察统计图说说知道些什么,可以少请几位同学回答,这里不是这节课的重点。二、课的开始由于课件突然没有声音,有点紧张,有点浪费时间。其实这并不影响本节课的教学。对于突发事件要灵活面对!

  *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代表一组数据的*均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是很广泛的。

  例如,跟学生息息相关的一项就是*均分问题。而四年级学生已经有了许多机会接触到数与计算,统计初步知识,应用问题等较为丰富的数学内容,已经具备了初步分析推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与能力。因而在本学段的教学中应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注重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主动参与中学会数学思考,在获取基本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及解决数学问题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首先给学生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四(1)班有30人,数学月测试总分是2496,四(4)班有35人,数学月测试总分2687。问通过以上信息哪个班成绩好?为什么?结合教师提出的问题情境,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发现、经历、感悟到了求*均数的重要性,在交流、合作中认识到了*均数的本质意义,这一点我深感欣慰,孩子们在自学的应用数学解决问题。比起以前单纯地教给孩子们解题方法,更让孩子们体会到了数学的价值。

  其次,这节课与以往教学*均数的呈现方式不同。在这节课上我注重了让孩子们在数学活动中学*,首先让孩子们产生对*均数的强烈需求,在经历了*均数产生的过程之中,自然而然地理解了*均数的本质意义,学会了求*均数的方法,然后再去解决问题。 再次,关注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改提出:数学要体现生活性学有用的数学。本节课我在设计练*时设计了小河游泳:一条小河*均水深110厘米,小明身高150厘米,他下河游泳会不会有危险?使孩子们在讨论中加深了对*均水深的理解,从中体会到了应用数学知识要灵活。 本节课的遗憾:课堂上未能对每个学生举出的*均数实例进行探索、拓展应用,课结束时学生回顾整个学*过程时只是泛谈体会和收获。 学有价值的数学,培养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会更深入地投入。

  《*均数》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均数与条形统计图”第一课时的内容,*均数是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理解了*均分以及除法运算含义的基础上教学的。但*均数与*均分的意义是不完全一样的。*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是借助*均分的意义通过计算得到的。我们既可以用它来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水*,用*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情况,有直接、简明的特点,所以生活中应用较广泛。学好这部分内容,可为今后学*更为复杂的统计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本节课我确定以下的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探索、思考、交流等教学过程理解*均数的实际意义,掌握*均数的特征。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