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均数课件 (菁华3篇)

首页 / 课件 / | 2022-11-11 00:00:00 课件

小学四年级*均数课件1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p42-43页例1、例2

  二、教学准备

  小黑板、姓名笔划数统计表。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探索、思考、交流等数学过程理解*均数的实际意义,掌握*均数的特征,并且会运用*均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让学生探索*均数的求得方法的多样性,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方法进行解答,感受计算方法与策略的巧妙,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惯,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重点:理解*均数的意义和求*均数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理解*均数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我们的姓名,谁愿意把自己的姓名向大家介绍介绍。(学生高声的介绍自己的姓名)

  师:谁又能知道老师的姓名呢?

  学生说一说后,出示一个姓名。

  师:能完成这表格吗?(学生数一数,完成表格)

  姓名王振方

  笔画数

  师:能否把你自己的姓名与笔画数也制成这样的表格,比一比,看看谁制作的最漂亮。(学生动手制作表格)

  师巡视指导,搜集、选择教学信息。学生完成后作简单交流。

  (二)解决问题,探索新知

  1、在解决问题中感知概念

  师:请观察姓氏的笔画数,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引导到求笔画总数和*均数上。

  2、在对话交流中明晰概念

  师:王振方的姓名*均笔画数是6画,这又表示什么?

  引导学生认识:

  (1)表示三个字笔画数的*均水*。

  (2)表示王振方这个姓名笔画数的一般水*。

  师:那这6画与王振方这三个字的笔画数之间还有关系吗?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讨论完毕,开始全班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注意:

  (1)有关系的,是他们的中间数。

  (2)*均笔画数比笔画最多的少一些,比笔画最少的多一些。

  (3)*均笔画数在笔画最多的数字与笔画最少的数字之间。

  (4)*均笔画数就在这三个字笔画数的中间位置。

  师:从同学们的发言中我发现,*均笔画数反映的既不是这三个字中笔画最多的那个,也不是反映这三个字中笔画最少的那个,而是处在最多和最少之间的*均水*。我们把6叫做王振方姓名笔画数的——*均数。(板书课题)

  师:请同学们算出自己姓名的*均笔画数。(师巡视指导,选择、搜集有价值的信息。)

  师生交流计算的方法与结果。

  3、在比较应用中深化概念

  出示教师巡视时搜集的三个学生的姓名笔画数统计表。(有学生姓名两个字,有学生姓名三个字。)

  师:比较他们姓名中每个字的笔画数,你有什么方法?

  引导学生认识从:

  (1)比笔画数的总数。

  (2)比*均笔画数。

  (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组织全班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认识:

  (1)比总数好比,能够很清楚明了的知道谁的姓名笔画数多,谁的姓名笔画数少。

  (2)比*均数公*,因为他们三个人的姓名字数不一样多,分别是2个、3个和4个,比总数的话字数越多,笔画数相对就会多起来,这不公*,而*均数却能反映每个字笔画数的总体情况,与字数的多少无关,这就比较公*合理。

  学生运用*均数进行比较,然后组织交流。

  师:比完后你有什么感想?(生回答略)

  师:假如用这三个字姓名的笔画数与王振方的姓名笔画数相比,那又可以怎么比呢?

  预设生:既可以用*均数来比,也可以用总数来比。

  师:同学们做得很好,在比较时考虑到了字数的多少,公*与否。

  出示:(1)龙滚中心学校五年级*均每班有学生45人。

  (2)四(1)班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均分是72分。

  师:你猜这些数据是怎么得来的,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用处?

  (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全班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懂得:(1)45是五年级总人数除以班级数得来的,表示五年级每班人数的*均水*,不一定每班就是45人,但可以预测每班的大致人数。(2)72分是四(1)班上学期期末数学总分除以全班人数所得到的。

  (三)尝试解题,自主归纳

  师出示例题:

  有一个篮球队的5个同学,身高分别是148厘米、142厘米、139厘米、141厘米、140厘米。他们的*均身高是多少厘米?

  师:谁来估计一下这个小组的*均身高大约是多少?并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看法,教师参与讨论。)

  学生汇报后,教师简单小结求*均数的一般方法,总数÷份数=*均数。同时说明有时也可以运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均数,对计算答案的过程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在此暂时不作总结提升,留待练*课中予以落实。

  (四)联系实际,应用新知

  1、选择

  (1)四(1)班学生参加植树活动,第一组种了180棵,第二组种了166棵,第三组种了149棵,*均每组种了( )棵

  A、181 B、165 C、145

  (2)自行车商店第一天卖出自行车54辆,第二天上午卖出25辆,下午卖出23辆,*均每天卖出多少辆?正确的列式是( )

  A、(54+25+23)÷3 B、(54+25+23)÷2

  2、李老师家今年1——3月用水吨数如下:

  月份1月2月3月

  吨数687

  (1)从中你能知道什么?

  (2)能否预测出今年全年的用水吨数?

  (3)你还想对老师说什么?

小学四年级*均数课件2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体会*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均数。(结果是整数)

  2.运用*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操作、交流的过程中,建立学*数学的信心,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重点

  理解*均数的意义,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均数。

  学具准备:

  移动学具板 、作业纸

  教具准备:

  移动示范板 、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放情景录像,预设认知冲突

  1.谈话导入、回顾情景。

  2.读懂统计图,获取相关信息

  从这两幅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

  3.提出预设问题

  这一组同学在套圈比赛中,谁获得了胜利?是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呢?

  二、自主探索方法,理解*均数的意义

  1.引起争议,探求公正的策略

  当两组人数不相等时,怎样判断哪组套的更准一些?你们有没有公*的办法?

  2.萌发求*均数的需求,得出有效途径求*均成绩

  3.小组动手操作,探索求*均数的方法

  那我们应该怎样求男生、女生各组的*均成绩呢?

  4.全班交流,感知方法

  (1)移多补少

  (2)一般方法

  男生:6+9+7+6=28(个) 284=7(个)

  女生:10+4+7+5+4=30(个) 305=6(个)

  男生组算式中的9、6、7、6和28各代表什么呢 ?

  为什么女生求出的总数30除以5,而不是除以4呢?

  5.理解*均数的意义

  我们求出男生组*均每人套中7个 ,是不是每个男生都套中7个,女生组*均每人套中6个,是不是每个女生都套中6个呢?那7和6分别是指什么?

  小结:7是男生组的*均成绩,也就是6、9、7、6这组数的*均数。6是女生组的*均成绩,也就是10、4、7、5、4这组数的*均数。

  6.新课小结,揭示课题 ,体会求*均数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

  三、感受*均数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均数的作用

  *均数的用途可大了;我们的学*、生活、工作中,处处要用到*均数,你们瞧!这里是有关*均数的一些资料。

  1.盐城去年全年*均气温在18摄氏度。

  2.盐城市某小学三年级有10个班,*均每班人数为47人。

  3.小明的语、数、外,三门考试,*均成绩为92分。

  4.盐城市某小学三( 5 )班同学*均年龄为8岁。

  现在我们就带着新朋友*均数,来解决我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吧!

  四、巩固强化,拓展应用

  1.移铅笔 (93页第1题)

  目的:体会移多补少的思想,加深对*均数意义的理解。

  2.三条丝带的*均长度 (94页第2题)

  目的:体会一般方法的优越性,上升数学的真正特征,自主领悟*均数一定在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

  3.辨析题(第94页 第3题)

  目的:加深理解*均数的意义

  4.综合性训练:

  目的:进一步理解*均数的意义,训练学生根据问题收集相关信息、分析数据、有根据预测的能力。

小学四年级*均数课件3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均分”的概念。

  2、让学生充分经历“*均分”的过程,明确“*均分”的含义。初步形成“*均分”的表象。

  3、引导学生感受“*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均分的含义,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均分的方法。

  教学准备:

  各种食物若干、实物投影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均分”

  1、谈话导入,实际操作

  (1)(春天到了,光明小学的老师决定带同学们去春游,他们要分发一些食品。而且还给你们带来了礼物)今天老师要分给你们。请小组长来领礼物(12块糖)同学们动脑筋想办法把糖果分给小组里的每一位同学,要求把糖果分完。(而且要求每个同学都满意)

  (2)各小组动手操作

  (3)各小组汇报情况,教师板书。

  2、观察问题

  (1)请小朋友观察各小组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观察汇报。

  (3)从观察中我们发现有些组分的同样多,你们能给这样的分法取个合适的名称吗?

  (4)学生自己取名。

  3、出示课题

  (1)小朋友取的名称都很好,这些在数学上我们把每份分的同样多叫作*均分。

  (板书课题)

  (2)小朋友再说说什么是*均分?

  (3)你们用什么办法使它*均分?

  (4)学生交流、汇报

  二、实际操作,学*均分

  1、教学例2:把15个橘子*均分成5份,怎样分?有几种分法?

  (1)论分配方案。

  (2)各小组动手分一分。

  (3)学生汇报分法。

  (4)你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

  2、分一分:把8根小棒*均分成4份,每份应是多少根?(学生动手分一分)

  3、完成课本第14页的做一做,把12瓶矿泉水*均分成3份。

  (让学生圈一圈,并说出自己的分法。)

  三、应用拓展,理解*均分

  1、练*三第2题。

  (1)肯定第二种分法是符合题义的分法。

  (2)引导学生观察第3种分法是不是*均分?要使它符合题意应该怎样做?

  (3)学生交流讨论汇报。

  2、实践活动:插花活动

  3、列举生活中*均分的实例。

  四、体验成功,回味*均分。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和收获?

  教学反思:

  学生初步感知了*均分的含义,并会动手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均分。


小学四年级*均数课件 (菁华3篇)扩展阅读


小学四年级*均数课件 (菁华3篇)(扩展1)

——四年级下册《*均数》数学教案 (菁华3篇)

四年级下册《*均数》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理解*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均数的方法,理解*均数的统计意义。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2.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均数是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体会*均数的意义,学*求简单数据的*均数。

  3.感悟数学知识的现实性,体会*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及广泛应用。

  学情分析

  通过对任教的三年级(2)班学生进行课前调研,了解到全班59.1%的学生面对“比总数不公*”的情境,能够想到“先求出*均每人投中的个数再比较”的建议,但没有学生能够清晰地回答“为什么求出*均每人投中的个数再比较就公*了?”。退一步说,就算学生真正理解了其中的意义,那么“*均每人投中的个数”是否就能直接与“每人投中个数的*均数”画上等号?细微的文字表述差异的背后,又表征着学生怎样微妙的思维差异呢?

  事实上,“求出*均每人投中的个数”,对于一个三年级学生而言,其心理活动的表征往往是“先求总和,再除以人数”。而这一心理运算对学生而言,其直观背景十分模糊。至于其最终运算后得出的结果又是如何成为这组数据的代表的,其意义的“联结点”对学生而言更是很难直接建立。由此可见,仅仅从“比较的维度”揭示*均数的意义,潜藏着学生难以跨越、且教师也很难察觉的认知障碍与思维断点。

  于是,教师将备课的思维焦点再次落到“数据的代表”上来。能不能从“数据的代表”的角度,重新为*均数寻找一条诞生的新途径?于是,便有了本节课的尝试。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均数的含义,掌握*均数的求法。

  教学难点理解*均数的统计意义。

  教学过程

  活动1【活动】一、建立意义

  (一)体验*均数的代表性

  1.谈话:

  (1)上个星期,于老师和体育来老师比赛投篮,1分钟看谁投得多。

  (2)想不想知道比赛结果?我给同学们提供一些数据,请你判断一下,我们俩谁投篮的水*更高一些。(课件分别依次出示来老师和于老师三次1分钟投篮的成绩)

  2.提问:

  (1)我们俩谁投篮的水*更高一些?为什么?

  预设:分别计算出两位老师三次投篮的总数,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小结:在以前的学*过程中,要想比较谁的水*高我们经常先把总数算出来,看总数谁多。

  (2)观察观察数据,还有别的办法很快地比较出我们俩谁的水*高吗?

  预设:直接将两位老师每次投篮的个数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提问:为什么直接比5和3?

  小结:如果每一次投篮的数量一样,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选一次的成绩作为我投篮水*的代表就可以了。

  提问:选择哪个数量来代表来老师的投篮水*呀?那于老师呢?方便不方便?

  【设计意图:创设“1分钟投篮比赛”的情境,精心设计数据,引发学生对*均数的“代表性”的理解。】

  (二)强化对*均数意义的理解

  1.谈话:不过,我可不服气,就找了一个理由:你是体育老师,我是数学老师,我要求再多投一次,结果来老师还真同意了,我就又投了一次。

  2.提问:

  (1)你们说于老师再投一次的话,会不会对我目前投篮的成绩有影响?

  (2)想不想知道于老师最后一次投篮的结果?(课件出示于老师第四次1分钟投篮的成绩)

  (3)我这次1分钟投了几个?我太高兴了,我为什么高兴呀?你们认为来老师会同意我的观点吗?

  (4)你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比?

  (5)我*均每次投中了几个?

  a.谈话:有很多同学有自己的想法了,请你试着在图上圈一圈、画一画,或者在图下面写一写、算一算把你的想法表示出来。

  b.谁愿意跟大家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方法一:移多补少

  预设:从第四次投的7个中拿出3个分别给前3次各1个,就得到*均每次投中4个。

  谈话:你这个办法可真好!这样一移实际就是把几次不相等的数匀乎匀乎,看起来每次都一样了。数学上,像这样从多的里面移一些补给少的,使得每个数都一样多。这一过程有个名字就叫“移多补少”。(板书:移多补少)

  【设计意图:首先利用直观形象的象形统计图呈现“移多补少”求得*均数的过程,而不是先通过计算求*均数,强化*均数“匀乎匀乎”的产生过程,帮助学生进一步直观理解*均数能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水*。】

  方法二:先合后分

  提问:还有同学用计算的方法算出了于老师*均每次投中的个数。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

  预设:3+3+3+7=14(个)16÷4=4(个)于老师*均每次投中了4个。

  谈话:实际上就是把于老师四次投中的个数先全部合在一起再*均分成4份。(板书:先合后分)

  小结:无论是移多补少,还是先合后分,目的就是要把原来几个不同的数变得一样多了,数学上我们把同样多的这个数就叫做原来这几个数的*均数。(板书:*均数)3、3、3、7的*均数是4。

  提问:再来看看,来老师水*高还是我水*高,这种情况下**嘛要用到*均数来比较我们俩谁的水*高呀?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理解投篮次数不同的情况下,比较总数不公*。这时就需要用*均数作为几次投篮个数的代表来反映投篮的整体水*进行比较。加强学生对*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和作用的理解。】

  活动2【讲授】二、深化理解

  提问:

  1.那你们觉得于老师要是再投一次的话,这个*均数会不会发生变化?为什么?

  2.我们举个例子来看看吧,如果我第五次就投了1个,你们觉得于老师投篮的整体水*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为什么?(课件出示于老师第五次1分钟投篮的成绩)

  3.你可没算,为什么你一下子就告诉我下降了呢?你是怎么判断出来的?

  4.那我要想让我的投篮水*再上涨一点儿,你们觉得我得投几个?算算我投篮的水*上涨了没有?(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于老师第五次1分钟投篮的成绩)

  5.要想让我投篮的整体水*上升点,你觉得我这次得投几个才行?(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于老师第五次1分钟投篮的成绩)

  【设计意图:初步认识了统计学的意义后,进一步设计活动让学生借助于具体问题、具体数据初步理解*均数的敏感性,丰富学生对*均数的理解。】

  活动3【练*】三、拓展提升

  (一)进一步丰富学生对*均数的理解

  1.估计*均数(课件出示)

  提问:

  (1)不能算,直接看,有这样5个数据,估计一下*均数可能会是几呢?

  (2)为什么一下就能想到*均数是5呢?*均数可不可能是2,为什么?

  (3)真的是5吗?你怎么知道是5?用计算的方法会算吗?怎么算?

  【设计意图:在估计的过程中,学生发现*均数总是介于最小数与最大数之间,强化学生对*均数意义的理解。】

  2.判断直条所在位置(课件出示)

  提问:

  (1)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第五个数据如果我也要画一个直条,它会在这条红线上面?还是在红线下面?请同学们用投票器进行选择。

  (2)来选一个代表,谁愿意告诉大家为什么在红线的下面?

  【设计意图:变化思路,由已知*均数逆求部分数,加深学生对*均数意义的理解。】

  (二)利用*均数解决问题(课件出示)

  1.*均身高

  提问:

  (1)篮球队队员的*均身高是160厘米。李强是学校篮球队的队员,可是他的身高才155厘米。你觉得可能吗?

  (2)那*均身高是160厘米是每个人都是160厘米吗?

  (3)既然李强的身高是155厘米,根据这个信息猜想一下,可能有的同学身高是多少厘米呢?有可能超过160厘米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借助*均数的意义进行推理判断,深化对*均数的理解。】

  2.*均水深(课件出示)

  (1)提问:

  a.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冬冬身高130厘米 池塘*均水深115厘米)

  b.冬冬心想,这也太浅了,我的身高130厘米,下水游泳一定没危险。你们觉得,冬冬的想法对吗?

  c.冬冬的身高不是已经超过*均水深了吗?

  (2)谈话:想看看这个池塘水底下真实的情形吗?(利用课件,呈现池塘水底的剖面图)

  (3)小结:虽然*均水深能够很好地反映这条小河水深的总体情况,但并不能反映出小河某一处的深度。看来,*均数也不是万能的,如果使用得不恰当,也会给我们带来麻烦,甚至发生危险,今后我们还会研究中位数、众数……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还要联系实际去思考,*均数只有用在恰当的地方才能发挥它的作用。

  【设计意图:处理这一题目时,教师适时呈现小河的截面图,并标注出5个距离,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达到学生仍能借助*均数的意义理解东东下水的危险性。在此过程中学生也会感悟到*均数在反映一组数据总体情况时存在的局限性,适时提出今后还要学*其它反映一组数据总体水*的统计量,做好统计知识由中年级到高年级的衔接。】

四年级下册《*均数》数学教案2

  一、单元教学内容

  *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理解*均数的含义,学会简单的求*均数的方法,理解*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并解答,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在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中,发现信息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并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4、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

  5、体会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兴趣,培养细心观察的良好学**惯。

  6、发展统计观念,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及合作意识。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理解*均数的含义,学会简单的求*均数的方法,理解*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并解答,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四、单元教学安排

  3课时

  第1课时

  *均数

  一、教学内容:

  *均数

  二、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均数的过程,学会寻找*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先总后分,理解*均数的含义。

  2、在运用*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均数的含义。难点:会简单的求*均数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1、课件出示:班级图书角的书架上层有8本书,下层有4本书。

  提出问题:同学们能帮忙重新整理一下,使每层书架上的书一样多吗?

  2、学生思考,交流讨论。

  师生交流后,教师用课件操作并提问:现在每层都有6本书了,这个6是它们的什么数?(*均数)我们是如何求出*均数6的呢?

  师生交流后明确是通过把上层书本移2本至下层得到的相同数。今天,我们就来深度认识一下“*均数”这个朋友。板书课题:*均数。

  (二)探索发现

  1、教学例1。

  (1)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例1统计图:环保小分队的四名同学收集的矿泉水瓶如下(课件出示统计图)。

  师:从统计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交流后反馈:从统计图中,可以知道:小红收集了14个,小兰收集了12个,小亮收集了11个,小明收集了15个。

  师:根据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教师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择求*均数的问题。

  (2)解决问题:*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

  师:你是怎样理解“*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的?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如何解决?小组交流探讨。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展示。

  汇报预测:方法一:移多补少,学生汇报,多媒体演示移多补少的过程。

  师:像这样,把多的矿泉水瓶移出来,补给少的,使得每个人的矿泉水瓶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得到的这个相等的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均数。13是14、12、11,15的*均数。

  方法二:根据总数量÷总份数=*均数,得。(14+12+11+15)÷4=52÷4=13(个)。

  (4)小结:我们可以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均数。也可以用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求出*均数。数据较少时,我们可以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数据较多时,用先求总数再求*均数的方法计算比较简便。

  (5)教师追问:*均每人收集13个,是不是每个人真的都收集了13个?你是怎么理解“*均每人收集13个”这句话的?

  师生交流后明确:“*均每人收集13个”表示每个人收集的数量可以比13个多,也可以比13个少,也可以刚好是13个。

  (6)区分“*均分”和“*均数”。

  ①把52个矿泉水瓶*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得几个?

  ②每人分到13个和*均每人收集13个,这两个“13”所表示的意义相同吗?师生交流后小结:*均分是实实在在的量,*均数是虚拟的量。2、教学例2。

  (1)创设问题情境。

  四(1)班第4小组男生队和女生队进行踢毽比赛,我们来看看他们的比赛情况。课件出示教材第91页的情境图和两张统计表。

  师:这两张统计表给出了他们踢毽的成绩。观察两张表,你能从中知道些什么?(参加人数、每人的踢键个数等)

  (2)探索解决问题。

  提出问题:你认为是男生队的成绩好一些还是女生队的成绩好一些呢?说说你的理由。让学生充分从多个角度分析表示男、女生队的踢毽情况。在尝试中体会到用*均数能较好地说明问题。

  学生动手列式计算:

  男生队:(19+15+16+20+15)÷5 =85÷5 =17

  女生队:(18+20+19+19)÷4 =76÷4 =19

  (3)全班汇报交流。

  师:为什么男生队除以5而女生队是除以4呢?你认为是男生队还是女生队成绩好?师生交流后明确:因为男生队有5人,所以要除以5,而女生队只有4人,所以除以4。男生队*均每人踢17个,女生队*均每人踢19个,女生队的成绩好一些。

  师:问题解决了吗?你有什么收获?

  师生交流后明确:用求*均数的方法来分析得到的数据,常常能反映一般情况,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三)巩固发散

  1、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92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说一说自己是如何求出*均数的。

  2、四(1)班学生参加植树活动,第一组种了180棵,第二组种了166棵,第三组种了149棵,*均每组种了多少棵?

  3、想一想:游泳池的*均水深是120厘米,小明身高130厘米,他在游泳池中学游泳,会不会有危险?为什么?

  (四)评价反馈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你有哪些收获?

  师生交流后总结:求*均数可以采用“移多补少”的方法,也可以先求几个数据的总和再除以这几个数的个数,所得的结果即为*均数。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后记

  略

  *均数

  求*均数的方法:

  数据较少:移多补少法常用方法:总数÷份数=*均数

  第2课时

  复式条形统计图

  一、教学内容

  复式条形统计图

  二、教学目标

  1、在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认识两种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通过对生活事例的调查,激发学*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惯,以及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画出复式条形统计图。

  难点:根据统计图发现信息、分析信息,提出并回答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彩笔、直尺、三角板。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你们知道*有多少人吗?那你们知道自己所在的区有多少人吗?(学生回答)下面我们一起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二)探索发现

  1、教学纵向单式条形统计图。

  (1)课件出示教材第95页例3某地区城乡人口统计表。

  提出问题:怎样才能清楚地表示这个地区这几年城镇和乡村的人数变化呢?学生交流后,得出可以制作统计图来表示。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统计表,分别完成某地区城镇和乡村人口的纵向单式条形统计图。

  (2)展示学生绘制的统计图。

  提出问题:从这两个统计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师:如果我要很快地知道xx年与xx年中城镇人口与乡村人口的变化情况?那该怎么办?学生讨论,汇报。引导学生把两个统计图并列排放来比较,并思考怎样把它们合并起来。

  2、教学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1)提出问题:如何才能把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并成一个统计图呢?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探讨,试着绘制统计图。教师巡视指导。

  (2)展示学生绘制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讨论交流: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与联系?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把自己的想法与小组内其他同学交流。

  (3)全班交流、汇报。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复式与单式条形统计图的联系与区别,使学生认识到为了区分两个内容,采用不同颜色的长方形来表示。

  (4)分析复式条形统计图。

  从这个统计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小结时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统计图发现:该地区*年来城镇人口逐年增加,农村人口逐年下降,人口总数逐年上升,同时对学生进行人口教育。

  3、教学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1)出示教材第96页不完整的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独立把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2)展示作品。

  请你说一说,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应该怎样绘制?

  师生交流后明确:这个统计图中横轴表示人数,纵轴表示的是年份,所以画出的条形是横向的。

  (3)分析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从这个统计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让学生分别说一说,然后进行小组交流。

  (4)比较纵向与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即: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和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请同学们对比这两种统计图,思考:丙种复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师生交流后小结:这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只是形式上的不同,当数据种类不多,但是每类数据又比较大时,用横向条形统计图表示更方便。

  4、即时练*。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97页“做一做”。

  学生根据统计表,完成统计图。并回答统计图后的问题。

  (三)巩固发散

  市场甲、乙两种品牌的果汁饮料一、二、三月销售情况如下表。请你动手绘制统计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2、如果你是超市的经理,下个月应该怎么进货?

  (四)评价反馈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你有哪些收获?

  师生交流后总结:本节课学*并掌握了两种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五)板书设计复式条形统计图

  六、教学后记

  略

  第3课时

  营养午餐

  一、教学内容

  营养午餐

  二、教学目标

  1、了解营养与健康的常识,培养运用简单的排列组合、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根据营养专家的建议运用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分析调配科学、合理的午餐菜式。

  3、明确科学、合理的饮食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饮食*惯。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分析整理数据、运用数据解决问题的能力。难点:科学分析结果,合理安排搭配方案。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你们*时喜欢吃哪些菜?这些菜搭配是否合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营养午餐。

  (二)探索发现

  1、自主配餐。

  (1)出示教材第101页情境图。让学生根据要求自主选择一份菜谱。

  (2)全班交流,展示学生的搭配方案。

  2、科学评判。

  (1)介绍科学的配餐要求:我们点的菜是否符合营养学标准呢?“不应低于”、“不超过”是什么意思?用数学符号应该怎样表示?

  (2)了解每份菜中热量、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情况。出示每份菜的热量、脂肪和蛋白质含量表。

  3、小结。

  我们在进行午餐营养判断时既要看热量又要看脂肪,只有两种指标都不超量时才能算是营养的午餐。

  (三)巩固发散

  1、学*合理搭配。

  如果让你动手搭配菜谱,你会了吗?每人只搭配一组就行。要求:在这十种菜中任选三种搭配一起,营养一定要合理。分组讨论,集体汇报。各组派代表汇报本小组的搭配方案。

  2、小结。

  师生共同分析总结营养搭配的要求:荤素搭配,营养均衡。

  3、统计全班同学喜欢的菜谱。

  (1)男女生各选一个代表收集数据,教师记录。

  (2)学生根据统计表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四)评价反馈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你有哪些收获?

  (五)板书设计营养午餐

  热量不低于2926千焦脂肪不超过50g荤素搭配,营养均衡。

  六、教学后记

  略

四年级下册《*均数》数学教案3

  导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90~91页的例1、例2及相关内容。

  导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计算简单的*均数的方法。

  2.感知*均数的范围。

  3.培养应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导学重点:

  理解*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均数的方法。

  导学难点:

  理解*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学生:收集自己的身高

  导学过程:

  一、预学--谈话导入

  师:期末考试成绩出来了以后,要想比较蓝鑫小组和长敏小组哪个小组的成绩好一些,怎么比较呢?

  生(预测):比较总分,看看哪个小组的总分高。

  生(预测):这样不公*,我们小组三个人,他们小组四个人。

  生(预测):应该比较*均成绩。

  师:对,应该比较他们两个小组的*均成绩。在我们数学的统计中,*均成绩也有一个名字,它叫做*均数。

  每年的四月七日是世界卫生日,环境卫生对我们的身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学校的环保小队利用周末的时间去收集了很多的废旧塑料瓶。出示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均数教案

  出示自学小贴士,学生独立完成:

  1、自己想办法找出这几位同学收集的废旧饮料瓶的*均数,你有几种方法来解决。

  2、这个*均数表示什么?它是不是实际每个人收集废旧饮料瓶的数量?

  3、*均数与这组数相比,你有什么发现?

  独立完成后组内做好分工,在组内交流,看谁说得好,看谁听得认真!

  二、互学--小组交流,展示点拨

  1、小组交流

  师:已经计算出来的同学,小组可以在小组里面交流一下你的方法,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做的又对又快!

  生(预测):可以通过画图表来解决,每个人先都画出11个,然后将剩下的8个*均分下去,每人就是13个了;

  生(预测):把他们每个瓶子用一个圆圈表示,再进行移动,使每个人的瓶子一样多为止,这样把小红的一个移给小兰,小明移两个给小亮,这样每个人就一样多了;

  生(预测):可以把所有的瓶子加起来,再*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均每个人收集的瓶子数量;

  2、展示点拨

  汇报预测:

  生1(预测):我们组认为可以移动瓶子,将小红移1个给小兰,小明移2个给小亮,最后每个人都是一样多;

  此时可展示移动瓶子的过程;

  生2(预测):我还有一种方法,可以把所有的瓶子加起来,再*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均每个人收集的瓶子数量;

  生3(预测):*均数就是把收集瓶子的总数*均分给4个人,每个人得到的数量。它不是实际每个人收集废旧饮料瓶的数量;(二年级学*的*均分的知识)

  生4(预测):*均数与这组数据相比,它不等于少先队干部收集废旧瓶的实际数量,(它比最大的数字要小,比最小的数字要大,居于这两个数中间)。

  师通过超链接小明下水游泳的问题,学生通过题可知*均数非实际数量,它大于一组数最小的数,小于一组数中最大的数。

  讲解:想一想:为什么要把小红的瓶子移给小兰?(小红的多,小兰的少)这样把多的移补给少的,让每个同学的瓶子数量同样多,我们叫这种方法为“移多补少法”(板书“移多补少法”)。我们还有一种方法,(14+12+11+15)÷4=52÷4=13(个),就是先求出这四个人收集的瓶子的总数量52(板书总数量),然后在除以总份数4人(板书总份数),13表示什么意思?他们每个人收集瓶子数量的*均数(板书*均数)。那么这个式子应该怎么表示呢?(*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归纳整理,总结方法:我们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和计算的方法都得到了*均数是13个。*均数的求法:(1)移多补少;(2)*均数=总数量÷总份数。*均数的特征:它比一组数据中大于最小的数,小于最大的数,它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三、评学

  1、巩固反馈

  我们首先回到可得开始的时候这几位同学的介绍他们的身高,现在我们能计算出他们的身高了吗?(生齐做,选代表回答他的解答过程)

  下面是5位同学为灾区小朋友捐书的情况。

  姓名

  杨欣宇

  王 波

  刘真尧

  马 丽

  唐小东

  本数

  8

  6

  9

  8

  14

  *均每人捐了几本?

  (8+6+9+8+14)÷5

  =45÷5

  =9(本)

  2、拓展提升

  哪一组的成绩好?

  第一小组口算成绩表

  姓名

  孙红

  丁晓

  周玉

  李丹

  合计

  正确题数

  14

  10

  11

  9

  44

  第二小组口算成绩表

  姓名

  张华

  王明

  赵雪

  合计

  正确题数

  10

  12

  14

  36

  第一小组:(14+10+11+9)÷4 =11(道)答:第一组*均每人做对11道题。

  第二小组:(10+12+14)÷3 =12(道)答:第二组*均每人做对12道题。

  3、评价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小结:*均数是一组数据*均水*的代表,我们可以用“移多补少法”和*均分的方法算出*均数是多少。

  在我们生活中,*均数无处不在,请你读一读下面的话:

  1.春节期间丽江旅游人数*均每天为3万人。

  2.丽江旅游收入*均每天为500万元。

  3.丽江今年三月份*均每天气温是15摄氏度。

  4.我校三年级学生*均年龄是9岁。

  5.我校三(1)班*均身高是120厘米。

  6.王老师家2008年*均每月用电85千瓦时。

  7.西部最缺水的地区,*均每人每天用水只有3千克。

  附:板书

  *均数

  移多补少法:将小红移1个给小兰,小明移2个给小亮,最后每个人都是13个。

  *均分:*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14+12+11+15)÷4 =52÷4=13(个)


小学四年级*均数课件 (菁华3篇)(扩展2)

——四年级*均数教学反思 (菁华3篇)

四年级*均数教学反思1

  今天上了《*均数》这节课,感觉上得有点吃力,在课堂上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施展不开,整堂课上下来,感觉就是老师在自编自导,老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性都没有显现出来,课后学生对这节课所学的知识还是雾里看花,对“*均数”还是不了解,教学效果不佳。课后同教研组的老师对我的这节课做了细致点评,还给我提出重组这节课的建议,让我受益许多。在交流中使我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数学知识的缺失,“活到老,学到老”再次浮现。不管是教学技能,还是个人研修方面,我觉得“师带徒”活动能让我从中受益。反思这节课,我觉得以下这几点是今后须不断努力学*与不断反思的。

  1、吃透教材是上好课的首要条件

  正如前辈老师所说的作为授课者,我们本身对教材都不熟悉,我们怎么能上好课。不理解吃透教材,老师本身就是懂非懂,在老师云里雾里的教授下,教学效果我们可想而知。反思这节课我觉得自己的缺失其一就是对于“*均数”的含义。特别是“*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理解还不够透。不能准确的把握教学重难点,课堂上重点的地方没有把握好尺度,

  在尺度失衡的情况下更不能很好的突破难点。总之,该出手时没出手折射出对教材理解不够透彻。所以没有吃透教材在一定程度上,就制约了我在课堂上不能游刃有余的驾驭课堂,我觉得这就是我这节课不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

  2、应变能力是促进课堂的成功

  课堂上我总*惯按照设计好的教案一步步完成教学,甚至有的时候我还会把学生的思维禁锢在我的思维模式里,表现在:学生回答问题答案和我设计的不符合时,我们通常的做法是:没有及时的让他说,没有听他这样做的的想法,而多数是我们强压得把我们的`答案套在学生的思维上,在一定程度上桎梏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如我在这一节课里引出求*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时,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有一位学生说是“取长补短”,能说出这个答案已经是很不错了,而在我固有的思维里就是希望学生能说出“移多补少”。我当时没有及时给予这个答案肯定。而是继续发问:“你还能用另一个成语说吗?”要是我当时能灵动应变顺水推舟肯定这个答案,再引出“移多补少”这个方法,这样处理可能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受益会更多。但由于自己缺乏应变这方面的能力,在处理课堂上类似这样的问题就留有遗憾。

  3、及时捕捉课堂的生成,让课堂绽放光芒

  细节论成败,一节课的成功与失败。往往取决于细节里。很多时候一节成功的课不是看你老师多会教,而是更关注的是你如何去扑捉和处理课堂的生成。因为课堂上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他们都有表达自己想法的权利,在课堂这个彰显个性的过程中,老师如何充分发挥合作者、参与者、引导者作用,才能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发展。在彰显个性与凸显主体性的过程,我们又该如何捕捉期间的生成,让生成服务课堂,让课堂绽放光芒。值得我深思与反思。

  这节课上完了,但反思还在延续。尽管这节课不是很成功,但通过这节课让我看到自己存在的不足,改进不足我在一次次的反思,在反思的引领下我相信自己会一天进步一点点。

四年级*均数教学反思2

  今天上了《*均数》这节课,感觉上得有点吃力,在课堂上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施展不开,整堂课上下来,感觉就是老师在自编自导,老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性都没有显现出来,课后学生对这节课所学的知识还是雾里看花,对“*均数”还是不了解,教学效果不佳。课后同教研组的老师对我的这节课做了细致点评,还给我提出重组这节课的建议,让我受益许多。在交流中使我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数学知识的缺失,“活到老,学到老”再次浮现。不管是教学技能,还是个人研修方面,我觉得“师带徒”活动能让我从中受益。反思这节课,我觉得以下这几点是今后须不断努力学*与不断反思的。

  1、吃透教材是上好课的首要条件

  正如前辈老师所说的作为授课者,我们本身对教材都不熟悉,我们怎么能上好课。不理解吃透教材,老师本身就是懂非懂,在老师云里雾里的教授下,教学效果我们可想而知。反思这节课我觉得自己的缺失其一就是对于“*均数”的含义。特别是“*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理解还不够透。不能准确的把握教学重难点,课堂上重点的地方没有把握好尺度,

  在尺度失衡的情况下更不能很好的突破难点。总之,该出手时没出手折射出对教材理解不够透彻。所以没有吃透教材在一定程度上,就制约了我在课堂上不能游刃有余的驾驭课堂,我觉得这就是我这节课不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

  2、应变能力是促进课堂的成功

  课堂上我总*惯按照设计好的教案一步步完成教学,甚至有的时候我还会把学生的思维禁锢在我的思维模式里,表现在:学生回答问题答案和我设计的不符合时,我们通常的做法是:没有及时的让他说,没有听他这样做的的想法,而多数是我们强压得把我们的答案套在学生的思维上,在一定程度上桎梏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如我在这一节课里引出求*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时,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有一位学生说是“取长补短”,能说出这个答案已经是很不错了,而在我固有的思维里就是希望学生能说出“移多补少”。我当时没有及时给予这个答案肯定。而是继续发问:“你还能用另一个成语说吗?”要是我当时能灵动应变顺水推舟肯定这个答案,再引出“移多补少”这个方法,这样处理可能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受益会更多。但由于自己缺乏应变这方面的能力,在处理课堂上类似这样的问题就留有遗憾。

  3、及时捕捉课堂的生成,让课堂绽放光芒

  细节论成败,一节课的成功与失败。往往取决于细节里。很多时候一节成功的课不是看你老师多会教,而是更关注的是你如何去扑捉和处理课堂的生成。因为课堂上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他们都有表达自己想法的权利,在课堂这个彰显个性的过程中,老师如何充分发挥合作者、参与者、引导者作用,才能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发展。在彰显个性与凸显主体性的过程,我们又该如何捕捉期间的生成,让生成服务课堂,让课堂绽放光芒。值得我深思与反思。

  这节课上完了,但反思还在延续。尽管这节课不是很成功,但通过这节课让我看到自己存在的不足,改进不足我在一次次的反思,在反思的引领下我相信自己会一天进步一点点。

四年级*均数教学反思3

  *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也很广泛。它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整体情况,代表一组数据的*均水*,其内涵要点有两个:一是代表一组数据的水*,二是虚拟性。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理解意义和掌握算法,而理解*均数的意义是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教学时先通过对淘气5次记数字情况的分析,引导学生经历寻找代表数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均数虽然没有出现但是“不多不少”,可以是这一组数据*均水*的代表,从而理解*均数的这两个内涵要点。然后教学*均数的算法,两种算法中“求和*均”是学生已经掌握的方法,所以一带而过,侧重点放在“移多补少”的操作中,让学生理解*均数是“*”出来的一个数字。再通过形式多样、层次不同的练*,巩固*均数的计算方法,加深对*均数意义的理解,同时感受*均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这节课虽然经过精心设计,但我在教育机智方面还有欠缺,只顾按照教学流程走,忽视课堂上预设之外的生成,没能加以很好的利用。另外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导致后面的练*环节有些仓促,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努力探索,力争让自己的课堂有更多的精彩呈现,让学生有更多的收获!


小学四年级*均数课件 (菁华3篇)(扩展3)

——小学四年级*均数教学反思 (菁华3篇)

小学四年级*均数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均分及除法运算含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均数的概念与过去学过的*均分的意义是不完全一样的。*均数是一个虚拟数,是借助*均分的意义通过计算得到的。

  成功之处:

  1.注重理解*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在例1的教学中,通过求一个小组四个学生收集废旧矿泉水瓶的*均数量,让学生借助*均分的意义理解*均数不是每个学生实际收集到的矿泉水瓶数量,而是指假设四个学生收集到的瓶子同样多,从而算出*均每人收集到13个,使学生在学*均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到*均数13与以前学*的*均分是不一样的,*均数13实际上是一个虚拟数,并不一定真实存在。而在例2的教学中,通过两队的*均成绩进行比较使学生明确: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用*均数表示各队的成绩更合适,进一步理解*均数的意义,即*均数是一个重要的刻画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

  2.解决问题,强化求*均数的计算方法。在例1的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移多补少”法,也可以用“总数÷份数=*均数”来得出所要求的*均数。在第二种求*均数方法中要注重让学生理解份数和*均数之间的关系,避免出现几个数相加就除以几的现象。

  不足之处:

  对于用“总数÷份数=*均数”学生还是出现几个数相加就除以几的现象,除此之外还会出现求*均成绩、*均速度出现把两个*均数除以2的错误。

  再教设计:

  可以把“总数÷份数=*均数”改写成总数量÷总份数=*均数,这样就能把*均成绩、*均速度包含在其中,也可以单独总结总路程÷总时间=*均速度、总成绩÷总人数=*均成绩。

小学四年级*均数教学反思2

  *均数教学是统计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均数的知识,以前总是把它当作一种典型应用题来教学的,即所谓的求*均数应用题。但是,从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数学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来看,教学中更应该强调学生对*均数的意义、特征的把握,注重其统计含义的理解,让学生在新的问题情境中,正确地运用它去解决问题。

  教学中我没有只停留在“简单地给出若干数据,要求学生计算出它们的*均数”上,而是把理解*均数的意义作为教学的重点,紧密联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为什么要学*均数,充分引导学生理解“*均数”概念所蕴涵的丰富、深刻的统计与概率的背景,让学生在实践应用中,去把握*均数的特征,理解*均数的意义。并能在新的情境中运用它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获得必要的发展。

  怎样才能使三年级的小学生感受到学*均数是一种需要呢?课标上指出:小学中年级、高年级的学生开始对“有用”的数学更感兴趣。此时,学*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活动的安排更应当关注数学在学生的学*和生活中的应用应该是现实的、具体的问题解决。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而且学数学是有用的、必要的,从而愿意并且想学数学。于是,课的引入部分我设计了在两个笔筒里放着7枝笔和5枝笔,让学生帮整理成每个笔筒的笔一样多,引出一个结论:把几个不同的数,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得到的相同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均数”,所以我们就来研究有关“*均数”的问题。

  从富有现实意义的数学问题“移笔”导入,自然的引出“*均数”概念,并巧妙地使学生直观感知*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并不表示一个实际存在的数量,为后面深化对“*均数”意义的理解和把握作好预设。

  最后,为了加深学生对*均数意义的理解及特征的把握,我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开头相互呼应,设计了小明的身高为127厘米,一天他来到一个池塘边玩,看见池塘边有个木牌,木牌上写着:这个池塘的*均水深为1米。小明看了高兴地说:我在池塘里玩水一定不会淹死的?请问你认为小明的看法对吗?为什么?让学生展开讨论,从对“*均水深”的理解中找到正确的答案。

  通过以上教学,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与应用价值,为树立应用意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初步形成了解决日常生活工作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并通过这一应用过程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将数学课中的统计与生活有机的结合,体会到数学中的生活,生活中的数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的积极主动性。

小学四年级*均数教学反思3

  培养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我在教学中,很注意学生在什么知识点上会产生思维障碍,就在这个地方解决,为了弄清例2怎样计算,让学生运用例1探索的方法,类推迁移,尝试做,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然后类推到“做一做”练*之中。

  积极引探,发挥两主作用。课标指出:“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学时,教师通过积极的“引”,来激发学生主动地“探”,使教与学产生共振,和谐发展。如出示例2时,问与例1相对有什么不同?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主动探索出:求*均数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归纳思维能力。

  精心设计练*。大纲指出:“练*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练*主要在课内进行,练*要有层次,有针对性,讲究方式,使全班学生都得到较多的练*机会等。”我在课堂练*中,除基本训练打基础外,还出示了“尝试题”,诱发学生学*的积极性,边算边讨论,成功地解答尝试题后。我还根据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设计了三个层次的专项练*:

  1、基本训练。

  2、变式练*。

  3、游戏练*。为学生设计多层次的尝试思维情景,让学生看有所思,练有所想。

  加强了信息交流,促进尝试成功。尝试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是学生讨论,是在学生获得自己的努力结果之后进行的生动活泼、独具一格的“语言和思维训练”,这种讨论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情感上得到交流和满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发展学生思维,加深理解教材。我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三次学生讨论,然后根据学生输送的信息,针对学*新知识的缺陷,作画龙点睛式的讲解,确保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与此同时,我也参与讨论,及时了解情况,并根据学生输来的信息,及时进行针对性

  的讲解,以“教”促“学”,“学”中有“教”,密切了教与学的关系,保证了尝试成功。


小学四年级*均数课件 (菁华3篇)(扩展4)

——人教版*均数教学设计3篇

  教学内容:

  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课题:

  求*均数。

  教学目标:

  1、知道*均数的含义和求法。

  2、加强学生对*均数在统计学上意义的理解。

  3、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生活中有关*均数的问题,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师重点和难点:

  理解*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的实际意义和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圆片、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谈话引入:(出示幻灯教师家的书橱)现在我的书架上上层有12本书,下层有10本书,我想请同学帮忙,重新整理一下,使每层书架上的书一样多。

  2、感知

  (1)学生思考,想象移的过程。

  (2)教师操作并问:现在每层都有11本书了,这个11是它们的什么数?

  (3)师:像这样把几个不同的数,通过移多补少,先合并再*分等方法,得到的相同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均数。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均数”这个新朋友,好吗?

  (板书:*均数)

  二、探究新知

  1、理解含义,探求方法。

  提出问题:小组合作按要求叠圆片,第一排叠2个,第二排叠7个;第三排叠3个。

  师:看着面前的圆片,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我想使每排的圆片同样多?

  师:是个好问题!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来研究怎样才能使三排圆片同样多。先动手活动,再互相说说法。

  小组活动讨论。

  汇报交流。

  生1:我们先从7个里拿出1个给3个,再从7个里拿出2个给2个,这样每排的圆片就同样多了。

  生2:我们是以最少的一排2为标准。从7个里拿出5个,再从3个里拿出5个,然后把这6个*均放到三排,每排放2个,和原来2个合起来,每排都是4个,也同样多。

  师:不管怎样移,我们都是把个数多的移给个数少的

  请你想一想:在刚才移动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的规律?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不相等 相等

  小结:像这样,在总数不变的前提下,几个不相同的数通过移多补少变得同样多,同样多的那个数就是原来这几个数的*均数。

  2、初步应用,内化拓展。

  师:刚才同学们用各种方法示出了*均数,请你选择最喜欢的方法,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出示:7,3,6,4的*均数是多少?)

  生1:我是这样想的(7+3+6+4)+4=5,所以7,3,6,4,的*均数是5,我在加的时候还用了凑十法。

  生2:我是从7拿出2给3;6拿出1给4,通过移多补少得出7,3,6,4的*均数是5。

  出示幻灯:身高情况

  先估计一下*均身高大约是多少?(148,147,149,……)算一算,比较一下估计准不准,谁先算好自己上来写到黑板上。

  生1:我是这样想的,152拿出3个给146,151拿出2个给147,那么这组数据的*均数就是149。

  生2:我是这样想的,这列数从146到153,里面少148与150,148与150的中间数是149,所以这些*均数是149。

  三、拓展练*

  1、应用一。

  小组活动:拿出准备好的调查表,先用计算器求出*均数,再互相交流看法与观点。(调查表有小组成员的体重,身高,家里*几个月的电话费、电费,上周的气温情况等)

  交流反馈。

  师:看了两(三)组*均体重数据有何启发?[根据“*均数”可以对两(三)组体重进行比较]

  师:教师还收集了一组数据,发现我校第一季度用电情况如下表:

  1月

  2月

  3月

  800度

  1000度

  900度

  (1)说说从表中你有什么发现?

  (2)算一下我校第一季度*每月用电量。

  (3)预测4月份的用电量。

  (4)小组讨论,学生间交流。

  (5)指名汇报:你是根据什么来估计的?

  2、应用二。

  请用计算器帮这位小选手算算最后得分。

  生1:最后得分(84+70+88+94+82+86)÷6=84(分)。(大部分学生表示赞同)

  生2:我不同意,我认为应该去掉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最后得分(84+88+82+86)÷4=85(分),这样才公*、合理。

  师:这种求*均数的方法,你有没有在哪里见过?(奥运会、电视比赛等)为了使比赛更公*,通常在比赛中采用这种方法求*均数。

  3、应用三。

  师:星期天,小丽高高兴兴去学游泳。她碰到一个难题,原来游泳池的水*均深是126厘米,小丽身高134厘米,她在这个游泳池中学游泳会有危险吗?

  □会 □不会 □可能会 □可能不会

  (1)把自己的想法与同桌交流。

  (2)指名说说(3个)

  (3)学生评价。

  师:*均水深只是一个代表数,他的实际水深并不知道,可能比126厘米高,可能比126厘米深,也可能正好是126厘米,我们在对待实际问题时就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对待。

  四、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问题吗?

  五、课外延伸

  推荐作业:

  现在你对教师上课开始的问题“我们班的*均身高是多少?”

  能解决吗?这一问题就留给大家课后去解决。

  教学内容

  《数学》三年级下册第58、59页

  教学目标:

  1.通过丰富的实例,经历进一步了解“*均数”意义的过程。

  2.能够根据具体情境,利用“*均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准备:CAI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教学预设

  一、情境创设:

  同学们,你们在电视里看过歌手大赛吗?你知道比赛的评分规则吗?

  去年暑假,中中央电视台举办了全国少儿艺术大赛,瞧,这是红星小学的王璇参赛的照片,那她当时得了多少分呢?你们想知道吗?(课件出示参赛照片

  二、探究与体验;

  1.瞧,这是7个评委给她亮出的分数牌,(课件出示评分牌)

  95分

  95分

  96分

  85分

  98分

  93分

  你能帮她算算她最后得了多少分吗?在练*本上试试吧。看谁算得又对又快。算完后和同桌说说你的想法。

  2.全班交流:

  刚才,同学们计算得的很认真,讨论的很热烈,下面谁来告诉大家你的答案,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指名回答。

  生评价谁算得对。

  4.师小结过渡:

  是的,在好多电视比寒中,为了体现公*公正的原则,往往采用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求剩下的几个评委的*均分的规则评分。但是在体育比赛中还能用这样的评分规则吗?

  5.议一议:


小学四年级*均数课件 (菁华3篇)(扩展5)

——四年级下册数学《*均数》说课稿 (菁华3篇)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统计》认识*均数的第二课时,完成课本第43页例2及练*十一3、4、5题。本例通过求两支篮球队的*均身高,比较这两支球队的身高情况,使学生理解:一组数据中的个别数据不能反映其总体情况,应该用一个统计量来描述这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并和其他组数据进行对比,*均数就是这样的一个统计量。要比较两支篮球队的身高情况,一个一个地比非常麻烦,而且不容易比清楚。所以要先求出两个球队各自的*均身高,再用两个*均身高进行比较。通过此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均数的概念,掌握求*均数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均数在统计学上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这部分内容是在已经认识了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简单的统计图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初次学*简单的*均数,为以后学*较复杂的*均数打下基础。本节课是学*数学*均数的第二课时,是在学生已经初步理解*均数的含义及求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确立:

  从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来看,教学中更应该强调学生对*均数的意义的理解,体会*均数在统计中的作用,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充分感受到*均数的作用,从而产生学*数学*均数的需求。

  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学中我没有只停留在“简单地给出若干数据,要求学生计算出它们的*均数”上,我把教学目标确定为:

  1、在丰富的具体问题情景中感受*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并通过进一步的操作和思考体会*均数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和区别不同组数据的总体情况这一统计学上的意义,巩固求*均数的计算方法。

  2、在应用*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认识统计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和实践能力。

  3、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和能力,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起学*数学的信心。

  *均数是统计中常用的一种特征数,它能反映统计对象的一般水*,用途很广泛。所以进一步理解*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均数的方法、体会*均数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和区别不同组数据的总体情况是教学的重、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由于*均数数意义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我根据学生由感知—表象——抽象的认知原理,积极创设真实的,源于生活的问题情景,采用多媒体教学等有效手段,以自学、引导为主,辅以直观演示法,设疑激趣法,讨论法。向学生充分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活动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

  在学法指导上,我努力营造*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观察、猜测、操作、比较、分析等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发现、建构数学知识。通过小组合作中的互相讨论交流,让学生从中学会与人交往,倾听同伴的意见,解释自己的想法,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并还让学生自我反思,自主评价,以提高解决问题和综合概括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预设:

  (一)、情景导入:

  1、师:孩子们,今天早上我一进办公室,小组长就拎着各组的“战利品”来邀功,都说自已小组收集的瓶子最多,为了公*评出优秀小组,我把

  每组收集的瓶子统计一下:大家来看统计表:

  2、提问:

  (1)、从这个统计表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2)、第四组最多,能说第四组最优秀吗?为什么?你认为该怎样比?

  3、教师小结:

  大家说的对,我们用总数来比是不公*的。我们要用*均数来比每组的实力,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数学均数。

  (从学生生活入手,调动学*的积极性,激发学*兴趣。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兴奋的学*状态。通过解决问题,学生自己引出*均数,既复*了上节课的求*均数的方法,也让学生感受到*均数在生活中的意义,产生了学*的迫切需求。)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2:

  (1)出示例2情境图:我校举行篮球比赛,我们来看些队参加了比赛?从哪儿可以看出开心队的实力更强一些?

  (2)、在一场篮球比赛中除了技术因素以外,还有什么因素也比较重要?(场上哪一个队的身高占优势)我们能根据队员的身高来作出判断吗?

  出示统计表及自学提示:

  ①根据统计表,了解相关信息。说一说从统计表中你看到了哪些信息?

  ②猜一猜:哪队的*均身高高一些。

  ③想一想:怎样比较两支球队的*均身高情况?

  ④算一算:两支球队的*均身高分别是多少?

  提示:要先算出每支球队的总身高。

  自主完成计算过程。

  交流计算结果。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在学生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多关注学困生的理解程度,做到心中有数,必要时做以辅导。

  3、交流反馈。

  找个别学生汇报从统计表中了解到的信息?

  猜一猜:哪一队的*均身高高一些。

  请几名学生说出自己的猜想结果,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师点拨:我们在猜想的时候,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要切合实际,不能漫无目的的乱猜,要注意猜想的正确性。

  想一想:怎样比较两支球队的整体身高情况?

  求出两个球队的各自的*均身高,用两个*均身高进行比较。

  算一算:两支球队的*均身高分别是多少?

  找两名学生上台板演,并向大家做以讲解。

  4、教师点拨:

  A、讲评算式。

  B、根据学生列出的算式,总结出:总身高÷人数=*均身高。

  教师总结:

  同学们,我们在求*均数的时候,要根据具体情况,先求出总数,再根据人数的不同,求出*均数,*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教学时,先出示两支篮球队的身高统计表,让学生根据统计表说一说谁最高,谁最矮,怎样比较两支球队的整体身高情况,引导学生利用*均数这一统计量进行比较。学生在例1已经学会了求*均数的方法,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计算。通过计算使学生看到:虽然欢乐队中的王强是两个队中最高的,但欢乐队的总体身高情况不如开心队,由此体会*均数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的一个很好的统计量。)

  (三)、巩固练*。(10分钟)

  1、基础练*。

  练*十一3、4、5题

  第3题,也是一道实践活动题,通过收集、整理数据、计算*均数等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统计能力。

  第4题,让学生根据甲乙两种饼干第一季度的销量统计图,先比较它们第一季度月*均销量的多少,然后分析一下乙种饼干销量越来越大的原因,让学生初步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挖掘数据背后隐藏的现实原因。第三小题是开放题,让学生根据统计图进一步发现信息,如学生会发现两种饼干二月份的销量是相同的,但甲种饼干的销量逐月下降,乙种饼干的销量逐月上升,也可以预测一下两种饼干下个季度的销售情况。

  第5题,要使学生明确,王叔叔走的路程分为4段,一共骑了3天,而所求的是*均每天骑的路程,所以除数应是3而不是4。

  2、下面是便民超市全年某种饼干的销售情况统计图,请你算出*均每个季度的销售量是多少。

  数量/箱

  (2)看到这个统计图,你想对超市的经理说些什么?

  3、拓展练*:小红语文、数学的*均分为97分,语文、数学、英语的*均分为95分。小红英语是多少分?

  (四)、课堂总结(1分钟)

  同桌相互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五)、课堂检测:(5分钟)

  1、填空:


小学四年级*均数课件 (菁华3篇)(扩展6)

——四年级数学《*均数》评课稿 (菁华3篇)

  今天听了邓老师的*均数一课,感觉教师在知识点的挖掘上,对学生学*情况的预设方面都做得很全面。总的来说是节很成功的课。

  一、导入环节从学生的生活中收集了学生熟悉的*均数,让学生感觉到*均数在生活中存在十分广泛。潜意识中有了对*均数的理解。从而导入新课,过渡自然。

  二、教学目标由学生提出,很实在。

  三、新知学*先让学生尝试计算,检验了学生的预*情况,节省了时间。然后引导学生总结求*均数的方法,教师将公示写在黑板上直观明了。

  四、渗透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除了计算的方法求*均数教师引导学生相出一朵不少的方法。并且引导学生发现*均数比最大数小比最小数大的规律。

  五、练*题素材贴*学生实际生活,考虑到学生的生活经验,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每道题都有侧重。如给希望小学捐书让学生理解了*均数并不指实际每个数的大小。利用学生*时的考试成绩让学生理解了为什么*均数会比最高分低,理解了*均数的大小和每个数据都有关。从这道题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了*均数代表的是一组数据的整体水*。通过最后一题的辩论让学生理解了比较两组数据的整体水*不能只看总分。每道练*题都有一定用意。正对性很强。

  六、激励性语言及时自然。如:每位同学都要努力,才能超过四(1)班、有信心算对的举手等等。知识目标达成的同时,注重情感目标的落实。

  建议:这里*均数和我们学过的*均分不一样,是个虚拟的数,*均分的结果是每份都一样,这点可以利用例题及多媒体的统计图早些渗透,更直观。例题的统计图移多补少后图形中移走的瓶子可以用虚线表示这样让学生很

  听了温老师这节课,我认为温老师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选取学生身边的事例,使生活素材贯串于整个教学的始终,注意将数学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遵循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通过数学教学,实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具体地说有以下几个特点:

  1. 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使数学问题生活化。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的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学生自觉接纳的程度就越高。课一开始,就设计了一个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想象,说一说打开闸门,里面的水会出现怎样的现象?以此来切入主题。这样做使学生感到所学内容不再是简单枯燥的数学,而是非常有趣、富有亲*感,他们被浓厚的生活气息所感动,兴致勃勃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之中,在下一步教学中,让学生收集了自已身边所熟悉的一些事例,作为教学和练*的内容。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又可实现教材预期的教学目标,把数学课上活,使数学教学不再是机械执行教材的过程,而是师生从实际出发,利用更广泛的课程资源,共同开发课程和丰富课程的过程。

  2. 充分保障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把学*的自*与选择权交给学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 数学教学要努力改变单一的、被动的学*方式,建立和形成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要让学生自主探索,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具有开放性的、探索性的数学问题,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学*的情境,使之在开放问题的情境下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使数学教学更加丰富多彩,学生学得更加生动、活泼,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掌握求*均数的方法是本课的重点,学生只有掌握了求*均数的方法,才会解决生活中的求*均数的问题。因此,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让学生自主动手操作学具,在小组合作、探索的过程中,找出求*均数的方法。这样,学生有了学*的自*和选择权,他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3. 渗透了数学思想和方法。

  统计方法就是解决如何从样本来研究总体的问题。在应用练*这一环节的教学中,当有一组学生算出5个同学的*均身高后,教师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根据这5个同学的*均身高来推测全班、全校、全市乃至全国三年级同学的*均身高大约是多少?”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提高运用统计方法的自觉性,使统计初步知识的教学落实到实处。在这一环节教学中,还让学生先估算一下*均数的范围和*均数的值,渗透估算的思想,既培养了学生的估算能力,又加深了对*均数的`理解。

  我听了李xx老师执教的《*均数》这节课,并参与了整个磨课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受益匪浅。*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在小学数学里,它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也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均数作为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量数是统计中应用最普遍的概念。下面,我就对这节课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1、善于创设问题情景“能创设贴*儿童生活的情景”是新课程的一个理念,它不应止于知识绚丽多彩的动态画面,更应在里面暗含数学问题。本节课通过“阅读之星”入手,这是学生熟悉的,而且是比较感兴趣的。“如何知道哪组更好一些”引发学生思维的冲突,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发生在自己身边,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引出求*均数的问题,认知的“不*衡”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

  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思考、活动、感悟,但是没有让学生领悟移多补少是求*均数的灵魂思想,在此,初步小结:什么是*均数?并在此初步感知*均数的取值范围,先合后分的方法是求*均数的根本方法,在课堂练*教学中,题目始终围绕着本课的内容“*均数”展开,形式多样,内容比较丰富,对教学重点内容进一步升华,对学生的理解有帮助。

  2、能关注学生的情感,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学*空间。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教育要以知识整合,发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为基点。”在一开始求*均成绩,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验证自己对*均成绩的猜测是否正确,学生展示出不同的思考过程,体现了重视学*过程的学*方法。这些验证方法是否对于每一类求*均数题都是最好的呢?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认为自己的方法更合理,这时老师并没有强调一定要用哪种方法。而是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尊重学生合理的选择。

  3、要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培养学生数学思想方法一直是我们数学学科的特色。无论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简单的教材还是复杂的教材,老师在教学时候都应该渗透一定的数学思考方法。本节课要让学生记住*均数的求法是总和除以份数,可是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其实应用最多的是用了“移多补少”的思想。而这种方法在以后的解决问题中也经常会被用到,所以我觉得在教学中该让学生体验这种方法。动手操作,既可以体验*均数的含义,也可以得到一种“移多补少”的思考方法。整个教学过程中,注意从生活实例入手,由浅入深地导入新授内容,求一组学生的*均身高时,让学生先估一估是多少,说说是怎样去猜想,估计也是要有所根据的,培养学生估算能力,强调思考的方法。

  总之,本节课在具体问题情境中,理解*均数的意义;探索求*均数的方法;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联系实际,灵活运用*均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整节课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真正掌握了知识,培养学生能力与学*数学的兴趣。是一节精彩而有实效的课堂。


小学四年级*均数课件 (菁华3篇)(扩展7)

——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下册《*均数》教学反思范本十份

  《*均数》这节课我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依据《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基本理念。由于学生已经具备*均数的基础知识,所以应着重让学生理解*均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容易列出算式进行计算。我出示课件学生们收集旧塑料瓶的图画和统计表,我让学生说出自己发现的一些信息(对应图画),孩子们运用“移多补少”的方法进行操作。我来到学生中间,叫起一名同学和他比身高,问到如果求我们两人的*均身高用这个方法行吗?学生们在一片哄笑声中说出不行,那有更好的方法吗?迫使学生打破以形成的思维定势,从而获得还能用计算的方法。学生采用计算的方法求出*均数(此步可采取同学之间相互讨论、互相帮助获得答案,因为对于个别同学而言还是有一定困难,集体订正时让学生明确先算出总个数,再*均分,这种方法称为先合后分,最后叮嘱学生列综合算式时必须加上括号并写答语)。在同学们掌握了求*均数的方法以后,随之我又引导学生*均数不是一个真实的数在引导,在一组数据中发现*均数在哪些数据范围之内,以及*均数的意义。最后我引导学生说出日常生活中的*均数,我出示了***限高的图片以及干旱地区*均每人每天用水的图片与我们正常用水图片的比较,教育学生要节约用水,也让学生明白*均数在国家制定政策方面的作用。

  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我根据教材特点与学生实际,做了很多的预设。考虑不同的学生有着哪些不同的思考方法,可能会出现哪些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设计出不同的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在组织学生讨论、评价,学生在生成知识的同时,生成学*经验、情感体验,整个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一、预学-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课的开始我拿去年期末考试蓝鑫小组和长敏小组的成绩来做比较,看哪个小组的成绩好一些,引发学生思考,如何做最公*。学生在没有*均数的概念下,会说求两个小组的共分数,我故意找的两个小组人数不是一样多,所以这个时候学生就想到了求出*均成绩,因此引发出课题--*均数。后面我又以即将到来的世界卫生日作为背景,学校环保小队为了打扫卫生,利用节假日的时间收集了很多的废旧塑料瓶为题,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与数学相关,并且蕴含了德育的思想。但是这一环节,可能进入主题太快,让学生还没有概念,就突然进入了课题,或者让学生复*二年级的*均分知识后再进行教学。

  二、互学--小组交流,展示点拨

  此环节我用了小组合作的模式来教学,我在课件中自学提示中出示环保小组收集废旧塑料瓶,让学生找出*均数,学生会移动多的塑料瓶补给收集少的学生这种方法和二年级所学的*均分的方法来做,因为*均数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此时我就引发出疑问,为什么要讲多的移给少的人?他们就得出结论:因为这样他们收集塑料瓶就能一样多。接着我又将整个移多补少的过程展示给学生们看,让他们心里更加明确这种方法的意义。后自学提示中这些*均数是实际数量吗,让学生区分*均数与实际数的区别,但是学生仍然还不知道*均数处于一组数字的什么水*之中,这时我就利用超链接转向小明身高140cm,到水深110cm的河里去游泳的题型来引导学生,虽然水深是110cm,但是实际上水最深的地方达到200cm,*均数并不是最高值,也不是最低值,它处于中间的一个水*。这样让学生明白为什么我们要研究*均数这一概念。这一环节中,我觉得可能我的讲解过于太多,关注学生太少,我想让学生答到我心中所想的答案后才会予以肯定的表扬,其实学生的回答中充满着闪光点,我应多关注,把整个课堂的主角交给学生。

  三、评学-拓展延伸

  在此环节,我用了课本上的做一做、一组口算成绩成绩表来作为提升题,口算成绩表比较哪一小组的成绩好,这样学生一目了然就知道我们要求的是*均数,最后,我穿插了一些课外小知识,一些生活中经常会出现的*均数的小知识点,让学生感受到,其实我们生活中处处都充满了数学。

  *均数教学是统计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均数的知识,以前总是把它当作一种典型应用题来教学的,即所谓的求*均数应用题。但是,从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数学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来看,教学中更应该强调学生对*均数的意义、特征的把握,注重其统计含义的理解,让学生在新的问题情境中,正确地运用它去解决问题。

  教学中我没有只停留在“简单地给出若干数据,要求学生计算出它们的*均数”上,而是把理解*均数的意义作为教学的重点,紧密联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为什么要学*均数,充分引导学生理解“*均数”概念所蕴涵的丰富、深刻的统计与概率的背景,让学生在实践应用中,去把握*均数的特征,理解*均数的意义。并能在新的情境中运用它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获得必要的发展。

  怎样才能使三年级的小学生感受到学*均数是一种需要呢?课标上指出:小学中年级、高年级的学生开始对“有用”的数学更感兴趣。此时,学*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活动的安排更应当关注数学在学生的学*和生活中的应用应该是现实的、具体的问题解决。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而且学数学是有用的、必要的,从而愿意并且想学数学。于是,课的引入部分我设计了在两个笔筒里放着7枝笔和5枝笔,让学生帮整理成每个笔筒的笔一样多,引出一个结论:把几个不同的数,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得到的相同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均数”,所以我们就来研究有关“*均数”的问题。

  从富有现实意义的数学问题“移笔”导入,自然的引出“*均数”概念,并巧妙地使学生直观感知*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并不表示一个实际存在的数量,为后面深化对“*均数”意义的理解和把握作好预设。

  最后,为了加深学生对*均数意义的理解及特征的把握,我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开头相互呼应,设计了小明的身高为127厘米,一天他来到一个池塘边玩,看见池塘边有个木牌,木牌上写着:这个池塘的*均水深为1米。小明看了高兴地说:我在池塘里玩水一定不会淹死的?请问你认为小明的看法对吗?为什么?让学生展开讨论,从对“*均水深”的理解中找到正确的答案。

  通过以上教学,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与应用价值,为树立应用意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初步形成了解决日常生活工作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并通过这一应用过程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将数学课中的统计与生活有机的结合,体会到数学中的生活,生活中的数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的积极主动性。

  *均数是什么?孩子们总是弄不明白,在所出现的数据中为什么看不到它的影子?学*它有什么用?爱动脑筋的学生总会提出这样一些很有见地和实质性的问题。刚刚学*完*均数,学生对它确实陌生的很,我知道这块知识很重要,因为孩子们在以后的学*中还会学*到众数和中位数,这是三个本质和含义很不相同的概念,可上了一节课,他们还是云里雾里,不清楚的地方很多,在课后的练*求*均数中问题尤其突出。该怎样调整课堂呢?

  在第二节的课堂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的:

  首先:出示概念,在分析概念中理解概念的内涵。

  *均数: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情况。

  *均数的实质:是一个虚拟的数。

  其次:结合班级内的评价制度进行学*(我们班分四行,每月按行评比一次小红花的个数)能否按各行的总数进行评比,这样做公*么?孩子们马上就能感受的不公*,因为每行的人数不同,只有求出*均数才能做到公*和公正,可这个*均数是不是一定需要出现在每个同学的红花个数中啊?这些问题的设计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这样结合具体的情境学生掌握起来会更容易一点。如此看来,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确实是需要动一番脑筋的。

  培养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我在教学中,很注意学生在什么知识点上会产生思维障碍,就在这个地方解决,为了弄清例2怎样计算,让学生运用例1探索的方法,类推迁移,尝试做,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然后类推到“做一做”练*之中。

  积极引探,发挥两主作用。课标指出:“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学时,教师通过积极的“引”,来激发学生主动地“探”,使教与学产生共振,和谐发展。如出示例2时,问与例1相对有什么不同?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主动探索出:求*均数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归纳思维能力。

  精心设计练*。大纲指出:“练*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练*主要在课内进行,练*要有层次,有针对性,讲究方式,使全班学生都得到较多的练*机会等。”我在课堂练*中,除基本训练打基础外,还出示了“尝试题”,诱发学生学*的积极性,边算边讨论,成功地解答尝试题后。我还根据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设计了三个层次的专项练*:

  1、基本训练。

  2、变式练*。

  3、游戏练*。为学生设计多层次的尝试思维情景,让学生看有所思,练有所想。

  加强了信息交流,促进尝试成功。尝试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是学生讨论,是在学生获得自己的努力结果之后进行的生动活泼、独具一格的“语言和思维训练”,这种讨论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情感上得到交流和满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发展学生思维,加深理解教材。我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三次学生讨论,然后根据学生输送的信息,针对学*新知识的缺陷,作画龙点睛式的讲解,确保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与此同时,我也参与讨论,及时了解情况,并根据学生输来的信息,及时进行针对性

  的讲解,以“教”促“学”,“学”中有“教”,密切了教与学的关系,保证了尝试成功。

  这节课成功之处在于:这节课是在“生本”理念的理论指导下的新型实验课,课程类型:展示课。我从贴*学生生活的事件出发,有浅入深,让学生们在生活实例中很快地投入到学*中去。从生活中的实例出发,让学生感觉*均数和我们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均数就在我们的身边让学生感悟“生活处处是数学,数学魅力源生活!”课堂上我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台,使学生真正的成为课堂的主人,能展现自我,能提出见解,能解决别的同学的疑问,让大部分同学都能体会成功、收获喜悦,使学生自主的学,快乐的学。学生是学*的主人。本节课使用多媒体教学*台;概念教学中,主要以生活实例为背景,从具体的事实上抽象出三个统计量的概念,通过三个统计量的计算与确定的练*帮助学生理解并巩固概念;在教学活动中主要是以问题的方式启发学生,以生动有趣的实例吸引与激励学生;在整个过程中采用情境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与小组协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以学生“探究思考”“小组讨论”“相互学*”的学*方式而进行。

  这节课不足之处在于:课堂上“生本”理念还很不到位。在学法指导上,本节课针对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学生自主性和差异性原则,指导他们探究概念、交流合作,体验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过程。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使学生掌握知识。总体上还可以,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今后改进的方法:多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通过直观演示,切实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根据新课程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编写意图,学*过程体现自主,知识构建循序渐进,注重思想方法的渗透。

  3月31日,我校迎来了华师大新基础的负责团队,其中吴老师听了我的一节课,内容是加权*均数。在听完课后,吴老师对我的课进行了详细的评述,是我对此堂课有了全新的认识,对此我对这堂课也进行了全面的反思,收获如下。

  一、小问题

  1、有一个问题是估一估什锦糖的单价范围在哪里?在这里可以改为两个问题(1)、配成什锦糖有几种可能。(2)、在什么范围之间?在这里,把一个问题改成两个问题,把问题放大,让学生有讨论的时间和空间。

  2、在第一大块寻找学生的资源的时候,找答案的意识强,不关注全体学生,这也是问题,是只关注结果的一个病根。

  3、在第一大块教学的时候,没必要两次估计什锦糖的单价,这是在移植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二、相对较为突出的问题

  1、对于资源的收与放吴老师作了以下解释,她认为收资源的类型有以下几种(1)、辨析提升型。(2)、有机沟联型。(3)加工生成型。本节课属于第三种。第一层次资源是当学生出现a(60+100×4)时老师可以问这是什么意思?学生可回答一千克水果糖与4千克巧克力合起来的价钱。第二层次资源是(60+100)÷(1+4),这里主要是让学生体会总价是两千克的,与5千克数量不对应。第三层资源是(60+100×4)÷(1+4),也是让学生体会不对应的思想。另外一层意思是(60+100)÷2是求的一千克巧克力与水果糖的*均价,与这里的要求不一致。

  2、如何在一堂课中体现神似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1)、渗透数学研究方法,这里体现在配糖前交代研究的前提、目的。第一步:比如配置5千克什锦糖,可以是多少水果糖以及可以是多少巧克力呢?让学生说一说。第二步:师先说怎么去研究呢?以此交代研究目的,那么多的研究方案,可以从个例开始,个例研究好之后,再大量例举事实发现规律。第三步是例举时,再一次问:怎么例举有助于发现规律。

  (2)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惯,这里可以先由一个学生研究其中的几种情况,然后四个人一组汇总,通过这种形式一是激发参与意识,二是养成合作*惯。

  (3)进一步重心下移,在合作的过程中,第一种简单要求可以是我讲,同桌复述。第二种稍高要求两人轮流讲。第三种是进一步要求,四人合作,共同汇总。最后一种最高要求是个体与群体合作,当一个人会并说的时候,其他同学可以轻轻的说。千万不要一起读,重心要下移。

  3、融练*与只是形成过程中的丰富性,比如在第三大块的教学中,当巧克力多的时候,什锦糖是五千克。那说果糖多的时候什锦糖可以是多种千克数,这样可以把总价与千克数的对应放到不同的环境中。又比如(100+60)÷2让学生体会到可以同是5千克,或者是3千克等也可以这样做。另外也要加强中间价的说明,什么叫中间价,是两个价格的中间数。这样就可以在巧克力多的是时候更容易发现什锦糖的更小价格范围了。

  以上是我在本次调研活动中的一些反思,当然也有不足与需改进之处,在今后的教学研究中还需进一步的提高,这也是我当下的我急需做的事。

  课一开始,我用学生熟悉的跳绳活动来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都参与体验、搜集、整理数据的过程,并由此情境提出学生最关心的谁是“冠军队”的问题,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从中找出合理的评价方式,这样自然地引出课题,使学生感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大大激发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在探索新知时,媒体出示P42页例1的统计图,先让学生小组讨论:看了这幅统计图,你获得了那些信息?你是怎么发现的?(反馈时推荐一位同学介绍你们小组的学*成果。)

  小组汇报:教师把一根水*线移到数字11上,问:*均数会是这么多吗?教师继续把线往外移,移到数字12上,问:*均数会是这么多吗?把线继续往外移,移到数字14上,问:*均数会是这么多吗?把线继续往外移,移到数字15上,问:*均数会是这么多吗?这根线该移到哪个数字上最合适呢?谁能把我们这种移动的方法取一个名字呢?回答后再通过直观演示“移多补少”的过程,使学生对*均数的含义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此环节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理解*均数含义的同时提高了能力。在认识*均数的意义――求*均数――应用*均数。然后在学生已经学过“总数÷份数=每份数”的基础上得出求*均数的方法是“总数量÷总份数=*均数”。

  课一开始,我用学生熟悉的跳绳活动来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都参与体验、搜集、整理数据的过程,并由此情境提出学生最关心的谁是“冠军队”的问题,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从中找出合理的评价方式,这样自然地引出课题,使学生感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大大激发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在探索新知时,媒体出示P42页例1的统计图,先让学生小组讨论:看了这幅统计图,你获得了那些信息?你是怎么发现的?

  小组汇报:教师把一根水*线移到数字11上,问:*均数会是这么多吗?教师继续把线往外移,移到数字12上,问:*均数会是这么多吗?把线继续往外移,移到数字14上,问:*均数会是这么多吗?把线继续往外移,移到数字15上,问:*均数会是这么多吗?这根线该移到哪个数字上最合适呢?谁能把我们这种移动的方法取一个名字呢?回答后再通过直观演示“移多补少”的过程,使学生对*均数的含义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此环节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理解*均数含义的同时提高了能力。在认识*均数的意义——求*均数——应用*均数。然后在学生已经学过“总数÷份数=每份数”的基础上得出求*均数的方法是“总数量÷总份数=*均数”。

  在学完*均数这一内容后,我出示了一个开放题,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我设计了一个表格,内容是三个同学三次的数学成绩:小明(第一次:63第二次84第三次90)小红(第一次:82第二次78第三次80)小强(第一次:96第二次81第三次66)。请判断这三个同学中,哪个同学的数学成绩比较好。我让学生独立思考后解决问题,然后全班交流。


小学四年级*均数课件 (菁华3篇)(扩展8)

——四年级数学下册《*均数》教学设计优选【五】篇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p42-43页例1、例2

  二、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姓名笔划数统计表每人一张。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均数作为统计知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常用的一种“特征数”。教材中所介绍的是一堂求算术*均数的课,从基础知识来看,一是理解*均数的意义;二是掌握求*均数的方法。前者属于数学思想,后者属于数学方法。对于本课我从统计的角度出发,在考虑这节课“教什么”的问题时,根据教材特点,把教学目标定位为:重点教学*均数的意义,其次才是求*均数的方法。在考虑“怎么教”的问题时,首先从学生方面考虑,因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传授给学生,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再根据教材特点,我主要通过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深刻感悟*均数的意义,从而更好地掌握求*均数的方法,并能灵活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具体如下: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探索、思考、交流等数学过程理解*均数的实际意义,掌握*均数的特征,并且会运用*均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让学生探索*均数的求得方法的多样性,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方法进行解答,感受计算方法与策略的巧妙,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惯,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重点:理解*均数的意义和求*均数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理解*均数的意义。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我们的姓名,谁愿意把自己的姓名向大家介绍介绍。(学生高声的介绍自己的姓名)

  师:谁又能知道老师的姓名呢?

  学生说一说后,出示自己的姓名。

  师:能完成这表格吗?(学生数一数,完成表格)

  师:能否把你自己的姓名与笔画数也制成这样的表格,比一比,看看谁制作的最漂亮。(学生动手制作表格)

  师巡视指导,搜集、选择教学信息。学生完成后作简单交流。

  (二)解决问题,探索新知

  1、在解决问题中感知概念

  师:请观察老师姓名的笔画数,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生(1)每个字笔画数的多少?

  (2)比多少?

  (3)发现数字间的规律。

  (4)求总数?(师追问: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师:知道了笔画数的总数,你现在又能解决什么问题?

  预设生:可以求出*均每个字的笔画数。

  师:*均每个字的笔画数,你是怎么得来的?

  预设生(1)通过计算(10+11+16)÷3=12?1

  (2)通过移多补少得到。

  2、在对话交流中明晰概念

  师:袁老师的姓名*均笔画数12画,这又表示什么?

  预设生(1)表示袁铭璟三个字笔画数的*均水*。

  (2)表示老师姓名笔画数的一般水*。

  师:那这7画与胡必泛这三个字的笔画数之间还有关系吗?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讨论完毕,开始全班汇报交流。)

  预设生(1)有关系的,是他们的中间数。

  (2)*均笔画数比笔画最多的少一些,比笔画最少的多一些。

  (3)*均笔画数在笔画最多的数字与笔画最少的数字之间。

  (4)*均笔画数就在这三个字笔画数的中间位置。

  师:从同学们的发言中我发现,*均笔画数反映的既不是这三个字中笔画最多的那个,也不是反映这三个字中笔画最少的那个,而是处在最多和最少之间的*均水*。我们把12叫做袁老师姓名笔画数的--*均数。(板书课题)

  师:请同学们算出自己姓名的*均笔画数。(师巡视指导,选择、搜集有价值的信息。)师生交流计算的方法与结果。

  3、在比较应用中深化概念

  出示教师巡视时搜集的三个学生的姓名笔画数统计表。(一学生姓名两个字,一学生姓名三个字,一学生姓名四个字。)

  师:比较他们姓名中每个字的笔画数,你有什么方法?

  预设生(1)比笔画数的总数。

  (2)比*均笔画数。

  (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组织全班汇报交流。)

  预设生(1)比总数好比,能够很清楚明了的知道谁的姓名笔画数多,谁的姓名笔画数少。

  (2)比*均数公*,因为他们三个人的姓名字数不一样多,分别是2个、3个和4个,比总数的话字数越多,笔画数相对就会多起来,这不公*,而*均数却能反映每个字笔画数的总体情况,与字数的多少无关,这就比较公*合理。

  学生运用*均数进行比较,然后组织交流。

  师:比完后你有什么感想?(生回答略)

  师:假如用这三个字姓名的笔画数与胡老师的姓名笔画数相比,那又可以怎么比呢?预设生:既可以用*均数来比,也可以用总数来比。

  师:同学们做得很好,在比较时考虑到了字数的多少,公*与否。

  出示(1)文成县实验小学四年级*均每班有学生56人。

  (2)四(3)班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均分是81分。

  师:你猜这些数据是怎么得来的,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用处?

  (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全班汇报交流。)

  预设生(1)56是四年级总人数除以班级数得来的,表示四年级每班人数的*均水*,不一定每班就是56人,但可以预测每班的大致人数。

  (2)略

  (三)尝试解题,自主归纳

  师出示例题:

  有一个篮球队的5个同学,身高分别是148厘米、142厘米、139厘米、141厘米、140厘米。他们的*均身高是多少厘米?

  师:谁来估计一下这个小组的*均身高大约是多少?并说说你的理由。

  预设生的估计数在139--148之间,如果超出这个范围,则要组织讨论所猜的数值为什么不可能,从而加深对*均数概念的理解。

  学生列式计算,教师巡视指导。选一个学生板书列式,(148+142+139+141+140)÷5师:你们知道这位同学是怎么想的吗?

  预设生:我先求出这个小组5位同学的身高和,然后除以小组人数。

  学生计算,注重计算方法的选择。然后交流。

  师:大家能不能总结一下求*均数的方法?个人先想一想,然后小组内交流。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看法,教师参与讨论。)

  学生汇报后,教师简单小结求*均数的一般方法,总数÷份数=*均数。同时说明有时也可以运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均数,对计算答案的过程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在此暂时不作总结提升,留待练*课中予以落实。

  教学目标:

  1、知道*均数的含义和求法。

  2、加深对“*均数”和“*均分”意义的理解。

  3、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生活中有关*均数的问题,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4、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先合并再*分”的实际意义和应用。

  难点:理解*均数的含义,让学生知道*均数是一个不“真实”的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问题引入:现在黑板上摆两排圆形磁铁第一排有9个,第二排有5个,我想请同学们帮忙,重新整理一下,使每排磁铁同样多。

  2、感知。

  (1)学生思考,想移的过程

  (2)教师操作引导:现在每排都有7个,7是这组数的什么数?

  (3)像这样把几个不同的数,通过“移多补少”、“先求和再*分”的方法,得到相同的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均数。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均数”这个新朋友。(板书课题)[设计意图:从生活导入,自然引出*均数的概念,让学生初步感知*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为后面深化对*均数意义的理解做好了铺垫。]

  二、合作探究,深化理解

  1.操作:

  师:在黑板上用圆形磁铁摆:第一排放8个,第二排放4个,第三排放3个,注意摆的时候,要一一对应地摆齐。

  2.学生合作探究:

  师:*均每排有多少个圆形磁铁?你是怎样想的?3.交流汇报a.移多补少:只要从8个中拿1个放到第二行的4个中,拿2个放到第三行的3个中,它们就一样多了,所以这三行圆形磁铁的*均数是5。

  b.先算总数再*均分:把三行圆形磁铁合在一起,先求出一共几个,然后再除以3就可得到这三行的圆形磁铁的*均数。

  [设计意图:“活动”是儿童感知世界,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也是儿童社会交往的最初方式。在这个环节中,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活动材料──圆形磁铁,让学生通过摆来体验和感悟新知识。学生的手、脑、眼、口等多种器官直接参与了学*活动,不仅解决了数学知识高度抽

  象性与儿童思维发展具体形象性的矛盾,而且使全体学生都积极主动参与,培养了合作能力和探究精神,使学生在生活化的情景中感受数学,体验数学,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开发了学生的思维。]

  4、教学例1

  (1)、出示情景图,收集数学信息

  师: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学校三年级6班的`第一小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收集矿泉水瓶,做环保小卫士,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统计图。从图中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生:小明收集15个,小亮收集11个生:小红比小兰多收集2个……

  师:他们*均每人收集多少个?你是怎样理解“*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的?

  生:就是让我们求出*均数。

  师:你同意他的说法吗?你是怎样理解的?

  (2)利用情境图,处理数学信息A:移多补少

  师:怎样才能让他们收集的瓶子变得一样多呢?利用这个统计图,你们有什么办法解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这个问题?

  生:小明给小亮2个,小红给小兰一个,他们收集的个数就一样多了。都是13个

  师:这13个是不是他们每个人实际收集的瓶子数量?(不是)那么13应该叫做这组数的什么数?(*均数)

  生:13就是14、12、11、15这组数的*均数B:先求和再*均分师:如果没有这个统计图,这四位同学只是告诉你自己收集了几个瓶子,你还其它方法求出他们*均每个人收集多少个瓶子吗?生:先求和再除以4.就可以求出他们*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瓶子。

  生:14+12+11+15=52(个) 52÷4=13(个)

  师:13是这组数的什么数?(*均数)

  生:13就是14、12、11、15这组数的*均数C:理解*均数是一个不“真实”的数。

  师:*均每人收集13个瓶子,表示每个同学都收集13个瓶子吗?你能举举例子说说吗?

  生:不是生:他们*均每人收集13个,但是小明实际收集了15个,小兰实际收集了12个。

  师:这个*均数和*均分不一样,*均数比较好的表现了这一小组的整体水*,并不表示每一个人真的收集了13个瓶子

  师:现在同学们来观察*均数13和原来这一组数,你发现了什么?

  生1:小红和小明收集的瓶子个数比*均数多的,小兰和小亮收集的瓶子个数比*均数少。

  生2:*均数在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之间。

  生3:“*均数是一个虚的数,比最小的数大一些,比最大的数小一些,在它们中间。”

  生4:“*均数不是某一个人具体的收集瓶子数量,它代表的是几个人收集瓶子的*均水*。” D:归纳“*均数”的含义

  师:同学们,你们真是太棒了!*均数正如你们所说,*均数的大小在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之间。它不是一个“真实”的数,而是表示的是这组数的*均水*,并不一定这一组数都等于*均数,有些数可能比*均数大,有些数可能比*均数小。

  E:小结求*均数的方法,知道*均数在生活中的运用。

  师:通过刚才的学*你能说一说求*均数有几种方法?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1、移多补少2、先求和再*均分师:虽然这两种方法都可以求出*均数,但是我们做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方法。数量少,相差不大,用移多补少的方法简单;数量多,相差大,用先求和再*均分。

  师:用*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情况,有直观、简明的特点,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用到。如*均产量、*均速度、*均成绩、*均身高等等。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搜集,整理数据,并求出*均数,使学生体会

  “*均数”反映的某段时间内具有代表的数据,在实际生活、工作中人们可以运用它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计算的引入,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三、巩固应用

  1、算一算在一次数学测验中,小芳得了98分,小强得了96分,小明和小兰都得91分。你能算出这四位同学的*均成绩吗?

  2、辨一辨

  (1)白沙县第一小学的老师*均年龄是38岁,那么王老师一定是38岁。

  (2)白沙县第一小学全体同学向希望工程捐款,*均每人捐款3元。**同学不可能捐4元。

  3、想一想:

  星期天,小丽高高兴兴去学游泳。她碰到一个难题,原来游泳池的水*均深是126厘米,小丽身高134厘米,她在这个游泳池中学游泳会有危险吗?□会□不会□可能会□可能不会师:*均水深只是一个代表数,他的实际水深并不知道,可能比126厘米高,可能比126厘米深,我们在对待实际问题时就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对待。

  [设计意图:深化了学生对“*均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验了事件

  发生的可能性,提升了他们数学交流的能力。]

  四、全课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设计意图:引导知识穿线,自己和大家共同分享自己的收获,对自己的学*进行自我评价。]

  五、拓展延伸,深化提高

  1、刚才我们利用*均数解决了这么多的问题,其实,生活中很多问题都需要用*均数的知识来解决。想一想,你能举出生活中的实例吗?看谁是有心人,试着说一说。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让他们时刻体会原来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授课时间:3月27日下午第一节课教学反思教学中,我培养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迁移类推能力,很注意学生在什么知识点上会产生思维障碍,就在这个地方解决,为了弄清例2怎样计算,让学生运用例1探索的方法,类推迁移,尝试做,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然后类推到“做一做”练*之中。

  积极引探,发挥两主作用。课标指出: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学时,教师通过积极的“引”,来激发学生主动地“探”,使教与学产生共振,和谐发展。教师出示例2时,问与例1相对有什么不同?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让学生主动探索出:求*均数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归纳思维能力。

  精心设计练*。大纲指出:“练*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练*主要在课内进行,练*要有层次,有针对性,讲究方式,使全班学生都得到较多的练*机会等。”我在课堂练*中,除基本训练打基础外,还出示了“尝试题”,诱发学生学*的积极性,边算边讨论,成功地解答尝试题后,教师还根据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设计了三个层次的专项练*:

  1.基本训练。2.变式练*。3.游戏练*。为学生设计多层次的尝试思维情景,让学生看有所思,练有所想。

  加强了信息交流,促进尝试成功。尝试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是学生讨论,是在学生获得自己的努力结果之后进行的生动活泼、独具一格的“语言和思维训练”,这种讨论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情感上得到交流和满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发展学生思维,加深理解教材。我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三次学生讨论,教师根据学生输送的信息,针对学*新知识的缺陷,作画龙点睛式的讲解,确保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与此同时,我也参与讨论,及时了解情况,并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进行针对性的讲解,以“教”促“学”,“学”中有“教”,密切了教与学的关系,保证了尝试成功。

  教学目标:

  1.在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并通过进一步的操作和思考体会*均数的意义。

  2.能运用*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数感。

  3.在生活中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渗透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均数的意义和求*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均数的意义。

  教学设计思路:

  根据学生耳鸣目染的生活现状创设不同层次的问题情景,学生在答题过程中逐步感受求*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并通过动手移、合与分的操作和思考交流体会*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均数,从中渗透安全教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同学们,现在全区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的活动,作为市民,我们也要为此付出一份力量。你看,阳光学校三(2)班的同学为了响应党的号召,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捡别人丢弃的矿泉水瓶比赛,他们班共有37人,每 3人为一组,可以分几组还剩几人?37÷3=12(组)……1(人)

  【设计意图】:用学生耳鸣目染的生活情景创设问题,即复*了*均分,又为下一个环节做好铺垫。

  (一)两队人数相同,比总个数。

  他们班每天从2个组中评出一组“美丽之星”,你觉得他们哪一组获星?

  出示:

  A 组

  B 组

  生:B组获星。

  师:你是怎么比的?

  生:当他们人数相等时,比较捡的总个数就能比出哪一组获星。

  (二)两组人数不同,比*均数,发现求*均数的方法。

  我们再来看看下面两组,看看哪一组获得这天的“美丽之星”出示:

  C组

  D组

  生:我的建议也是比较他们的总数?

  生:我有不同意见,人数不同比总数不公*。

  师:你很会观察统计表,而且说得很有道理,你们看人数不同比总数不公*。

  师:那怎么比才公*呢?

  生:减少1个人

  生:我认为不好,他们班每3人一组,剩下1个人,这个人不管放在哪个组,都会有一个组是四个人的。我们不能忽视别人的劳动成果。

  师:说得多好!你不但会分析问题而且很会做人!

  师:人数不同,我们怎么比才公*呢?以四人小组讨论,看看哪一组能想出好办法。

  【设计意图】:利用这班分组后多一人的人数冲突,产生人数不同如何比的问题,提升探究问题的兴趣。

  (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巡视,学生汇报)

  生:我们讨论的结果是“*均分”,也就是求C组*均每个人捡得多少个和D组*均每个人捡得多少个。

  师:那我们怎样*均分呢?

  学生诉说小结:也就是使每组中的每个人捡得同样多。

  学生用学具摆一摆也可以在纸上画一画,算一算来探究同样多的方法。

  (学生用学具探究方法)

  师:谁能把自己的想法和大家分享一下?(师结合学生的汇报,利用课件呈现移多补少的过程,)

  师:数学上,像这样从多的里面移一些补给少的,使得每个数都一样多。这一过程就叫“移多补少”。【板书】

  师:谁来汇报 D组的呢。

  师:你是用什么方法找出D组同样多的?

  (生讲师再次呈现移多补少过程)

  探讨不同的方法引出列式计算。

  板书:C组 :(6+9+3)÷3 D组:(2+6+8+4)÷4

  =18÷3  =20÷4

  =6(个)  =5(个)

  学生指着板书说说先合后分的方法。

  师:你为什么C组除以3, D组除以4呢?

  生:因为C组有3人而D组有4人。

  归纳得出:总数量÷总份数

  谈话:你给我们带来了求*均数的计算方法,同学们都给你掌声了呢,谢谢你!小结:无论是移多补少,还是先合后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把原来几个不同的数变得一样多。数学上我们把同样多的这个数叫做原来这几个数的*均数。(板书课题:*均数)

  完善板书:总数量÷总份数=*均数

  【设计意图】:由统计图显示出人数相同,收集个数不同;人数不相同,收集个数不相同两种情况,这样出现更为自然、合理、减缓了求*均数的坡度,强化了学生对*均数的意义和理解,体验到了实际问题的感受。问题的设计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了导引,学生不仅学会了*均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了一种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培养一种质疑反思的意识和*惯。

  二、深入理解*均数的定义(意义)

  师:C组的总数量是多少?总份数呢?*均数是?

  师指着板书学生汇报,明确6是6、9、3这三个数的*均数,5是2、6、8、4这四个数的*均数。

  仔细观察两条*均数的虚线,超于虚线的`瓶子和不到虚线的瓶子,你发现了什么? (同桌交流)

  生:超出*均数的部分和不到*均数的部分相同。

  生:*均数比这里最大的数小一些,比最小的数大一些。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