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说课稿6篇

首页 / 说课稿 / | 2022-09-28 00:00:00 说课稿,数学

人教版数学说课稿1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角的*分线的性质》第一课时,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的设计等六个方面对我的教学设计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新人教版教材《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第三节,是在七年级学*了角*分线的概念和前面刚学完证明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角*分线的性质为证明线段或角相等开辟了新的途径,简化了证明过程,同时也是全等三角形知识的延续,又为后面角*分线的判定定理的学*奠定了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在数学知识体系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教材的安排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知识结构合理,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二.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角的*分线的作法、角的*分线的性质及初步应用.

  内容解析:

  教材通过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实物原型,培养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作角的*分线是几何作图中的基本作图.角的*分线的性质是全等三角形知识的延续,也是今后证明两个角相等或证明两条线段相等的重要依据.因此,本节内容在数学知识体系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基本知识:了解尺规作图的原理及角的*分线的性质.

  2、基本技能

  (1)会用尺规作图作角的*分线。

  (2)会利用全等三角形证明角*分线的性质。

  (3)能运用角的*分线性质定理解决简单的几何问题

  3、数学思想方法:从特殊到一般

  4、基本活动经验:体验从操作、测量、猜想、验证的过程,获得验证几何命题正确性的一般过程的活动经验

  目标解析:

  通过让学生经历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等过程,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建模能力了解角的*分线的性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应用数学的热情.

  四、学情分析

  刚进入初二的学生观察、操作、猜想能力较强,但归纳、运用数学意识的思想比较薄弱,思维的广阔性、敏捷性、灵活性比较欠缺,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引导.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接受水*,我把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定为:掌握角*分线的尺规作图,理解角的*分线的性质并能初步运用,难点是角*分线的性质的探究

  教学难点突破方法:

  (1)利用多媒体动态显示角*分线性质的本质内容,在学生脑海中加深印象,从而对性质定理正确使用;(2)通过对比教学让学生选择简单的方法解决问题;(3)通过多媒体创设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积极的思维状态中进行学*.

  五、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我坚持“教与学、知识与能力的辩证统一”和“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原则,采用引导式探索发现法、主动式探究法、讲授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学*、合作学*和探究学*,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自主探究”.鼓励学生多思、多说、多练,坚持师生间的多向交流,努力做到教法、学法的最优组合.

  教学辅助手段:根据本节课的实际教学需要,我选择多媒体PPT课件,几何画板软件教学,将有关教学内容用动态的方式展示出来,让学生能够进行直观地观察,并留下清晰的印象,从而发现变化之中的不变.这样,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六.教学过程的设计

  活动1.创设情景

  [教学内容1]

  生活中有很多数学问题:

  小明家居住在一栋居民楼的一楼,刚好位于一条暖气和天然气管道所成角的*分线上的P点,要从P点建两条管道,分别与暖气管道和天然气管道相连.

  问题1:怎样修建管道最短?

  问题2:新修的两条管道长度有什么关系,画来看一看.

  [整合点1]利用多媒体渲染气氛,激**感.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引领学生进入实际问题情景中,利用信息技术既生动展示问题,同时又通过图片让学生身临其境般感受生活。学生动手画图,猜测并说出观察到的结论.引导学生了解角的*分线有很多未知的性质需我们来解开,并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依据新课程理念,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作为本课的第一个引例,从学生的生活出发,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复*了点到直线的距离这一概念,为后续的学*作好知识上的储备.

  活动2.探究体验

  [教学内容2]

  要研究角的*分线的性质我们必须会画角的*分线,工人师傅常用如图所示的简易*分角的仪器来画角的*分线.出示仪器模型,介绍仪器特点(有两对边相等),将A点放在角的顶点处,AB和AD沿角的两边放下,过AC画一条射线AE,AE即为∠BAD的*分线.

  教师继续引导,用多媒体展示实验过程,学生口述,用三角形全等的方法证明AE是∠BAD的*分线.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体验从生产生活中分离,抽象出数学模型,并主动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从上面的探究中可以得到作已知角的*分线的方法.

  [教学内容3]

  把简易*分角的仪器放在角的两边时,*分角的仪器两边相等,从几何作图角度怎么画?BC=DC,从几何作图角度怎么画?

  教师提问,学生分组交流,归纳角的*分线的作法,口述证明角*分线的过程.

  [设计意图]根据画图过程,从实验操作中获得启示,明确几何作图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师生交流并归纳.

  教师先在黑板上示范作图,再利用多媒体演示作图过程及画法,加深印象,并强调尺规作图的规范性.

  利用三角形全等证明角*分线,进一步明确命题的题设与结论,熟悉几何证明过程.

  [教学内容4]

  作一个*角∠AOB的*分线OC,反向延长OC得到直线CD,请学生说出直线CD与AB的位置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再作出一个45的角.

  学生独立作图思考,发现直线AB与CD垂直.

  [设计意图]通过作特殊角的*分线,让学生掌握过直线上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及特殊角的方法,达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的目的.

人教版数学说课稿2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的例1、例2及相关的练*。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这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角的初步认识》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学*的。教材按照儿童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进行编写。教材从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角,再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活动,以加深对角的认识和掌握角的基本特征,但教材中不要求掌握角的定义,只要求学生认识角的形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直尺画角;教材中还特别注意让学生动手操作,以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学生熟练掌握这部分内容就为以后进一步学*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等几何图形奠定了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也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内容之一。

  2、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教材编写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生活情景及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学会用尺子画角。

  (2)能力目标: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能力和创造意识。

  (3)思想情感目标:在认识角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获得学*数学的信心和乐趣。

  3、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

  学生对于角的认识往往只是借助于实物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对角缺乏系统的认识,所以本课时的重点是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难点是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大小有关,和两条边的长短无关。本节课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在丰富的生活情景和大量的实践活动中具体感知、掌握角的基本特征。

  4、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三角板、直尺、活动角、评价表;

  学具:三角板、直尺、活动角、长方形纸、图画纸、材料袋(一条绳子、两根硬塑料条和不规则纸片)。

  二、说教法和学法

  角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较为困难,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角,我充分遵循了(从)感知(经)表象(到)特征这一认知规律,在教学设计上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重视学生的观察操作,并运用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促使学生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

  在教学中,我重视形象直观的作用,充分利用和创造各种条件,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学生通过找角、做角、画角等操作实践,及观察电脑的动态演示,使学生在动手中思维、在观察中分析,形成角的正确表象,掌握角的基本特征。

  2、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整堂课都处在好奇、好学的高昂学*情绪中,主动去探索问题,发现数学事实。

  3、重信息反馈,坚持师生间的双向交流。

  根据信息反馈的理论,在学生接触新知后通过一系列练*及时反馈,在师生间双向交流的过程中,不断解决新矛盾,使认识得到深化、升华。

  4、坚持面向全体,发展为本。

  在教学中,我将根据问题的不同难度,教学时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所得,都有机会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设计练*也注意坡度,既有基本练*,也有发展性练*,体现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三、说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我安排了四个环节进行数学活动。这四个环节是:首先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其次观察实践,探究新知;第三联系生活,拓展延伸;最后再回顾全课,总结评价。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

  师:新的一天开始了,校园里早早就热闹起来,操场上更是生机勃勃。(播放儿歌)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朋友们起得早,正在校园做早操。(课件出示课本38页校园一角情景图)

  学生观察主题图后,同桌互相说一说,你们都看到什么?学生汇报后,我又说:做操的小朋友伸开两臂会形成这样的图形(电脑出示红色闪动的角),足球场的一角也有这样的图形(电脑出示红色闪动的角),你们认识它吗?再找一找,图中还藏有这样的图形吗?

  2.揭示课题。

  师:在以前,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这些*面图形,角就是它们家族中的一员,它在我们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和研究这些可爱的角。(板书课题:可爱的角)

  问:关于角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在课的一开始,我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入手,静态的图片配以欢快的儿歌,很快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对于角,学生已经有一些感性认识。基于此,我在实物情境的基础上出示角,使学生直观、清楚地看到生活中许多物体上有角,使学生经历抽象数学知识的过程,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另外,我让学生大胆提出想研究的问题,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形成学*目标,既培养了学生的提问意识,又为学生创造了自主学*的氛围,指明了探究方向,避免了盲目性。

  (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1.联系实际,初步感知。

  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把自己看到的、找到的角说给小组同学听。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利用已有的感性认识,在找角的过程中,初步感悟到角的基本特征。

  2.抽象图形,形成表象。

  ①从实物中抽象出角,形成表象。

  (课件出示:剪刀、水管和饮料罐上的吸管)师:大家看,我们生活中的剪刀、水管和饮料罐上的吸管都藏有角。角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给这些角脱掉漂亮的外衣,看看它们的庐山真面目吧。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电脑动态演示,将剪刀、水管和饮料罐上的吸管隐藏,出现不同方向的三个角)指出:这就是*面上的角。

  ②教学角各部分的名称及特征。

  a.让学生观察以上抽象出的角,说一说角是什么样子的?

  b.让学生拿出三角板,摸任意一个角的各部分,说一说有什么感觉?并给角的各部分起一个名字。同时,我在黑板上画出一个角,板书其各部分名称,并指出: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c.让学生描出三角板上任意一个角,并在自己描的角上写上顶点和边。

  ③初步练*,及时巩固角的特征

  师:角爷爷过生日,设宴请客,客人都是角家族的成员。瞧,这些图形都说自己是角,赶来参加宴会了。(课件出示)同学们,快帮角爷爷判断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在这一活动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动态演示,设计了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描一描、辨一辨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初步建立角的表象,经历角的基本特征的认识过程,使学生更深刻地感知、掌握角的基本特征: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在表述的过程中也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实践操作,丰富认识

  (1)在做角的活动中感受角是有大小的。

  我让学生拿出材料袋,自由选择材料,做出一个角。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得出:角是有大小的。

  (2)在摆活动角的活动中感受角是有大小的。

  a.我让学生用活动角摆出一个自己喜欢的角。然后展示两个同学摆的角,让学生观察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可怎样比较?根据学生的猜想我引导学生用重叠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

  b.我用活动角摆出一个角,并提出思考性问题:你能不能摆一个角比老师手中的角更大一些呢?由于我手中的活动角两条边比学生手中的活动角长,从直观上感知,可能有些学生觉得不可能。当学生在认知上发生冲突时,我及时用重叠的方法比一比个别学生摆出的角,加以验证。然后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分析: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大小有关(课件出示其知识点)。接着我又问:角的大小又与什么无关呢?听一听下面这个故事,你们就明白了。

  (3)(课件演示红角与蓝角的大小之争)通过故事讲述,让学生感知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无关。

  在本活动中,学生依据对角的各部分的认识,自由选择材料做角,用活动角摆角,在观察、比较、互相交流中经历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另外,我设计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形式,并通过多媒体的直观演示,既提高了学生学*的兴趣,又让学生轻松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4、动手画角,形成能力

  师:我们刚才看到了许多实物上存在的角,若要把它画下来,该怎样画呢?

  让学生自己看书后,画一个自己最喜欢的任意形状的角。通过师生评价、纠正,规范画角的步骤,然后再次画角。(请几生板演画角)

  学*画角的过程是本节课的最后一个内容,引导学生自学课本对应内容后,掌握画角的方法,用他们稚嫩的小手,画出自己最为满意的任意形状的角,同时渗透学生自学、自评的能力的培养。

  (三)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1.基本练*:(课件出示)在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 ) ( ) ( ) ( ) ( )

  2.发展练*:一张长方形的纸共有4个角,用剪刀剪一刀,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

  让学生先用纸剪一剪,再汇报。根据学生的汇报我课件出示其剪后的各种情况。

  3.拓展练*:让学生用角创作出一幅美丽的图画。

  (课件出示角的创作画)师:你们瞧,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幅画,漂亮吗?这幅画中很多图形是由我们今天所学的角组成的。请你们也当回小小画家,用角组成一幅美丽的画。画完后在小组中欣赏交流一下。(展示学生的创作画)

  此环节设计的练*融趣味性、发展性、创造性和思维性于一体,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学生在不同层次的练*中巩固和深化了知识,实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在练*中,不仅丰富了对角的认识,同时也使学生学*的情感得到极大的鼓舞,可谓一举多得。

  (四)回顾全课,总结评价

  1.通过今天的学*,你有什么收获呢?

  2.让学生拿出评价表(课件出示评价表),根据上课的感受给评价表上的我画出表情,再请周围的同学给自己一个评价,并保存在自己的成长记录袋里。

  这个环节通过小结,使学生重温学*的过程,形成知识网络。另外,为了达到激励的目的,让学生用评价表评价自己在本节课的表现,使每一位学生反思自己在本节课中所学的知识和情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说板书设计

  可爱的角

  边

  顶点

  边

  最后说说板书设计:本节课的板书由师生共同完成。板书简明扼要,凸现重点。

  我的说课完毕,有不足的地方还请各位评委老师多多指导!

人教版数学说课稿3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叫,来自湖南科技大学。我说课的题目是《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内容选自于新课程人教A版必修3第一章第三节,课时安排为一个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方法与手段分析、学法分析和教学过程分析等五大方面来阐述我对这节课的分析和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在前面的两节里,我们已经学*了一些简单的算法,对算法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这节课的内容是继续加深对算法的认识,体会算法的思想。这节课所学*的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是第三节我们所要学*的四种算法案例里的第一种。学生们通过本节课对*古代数学中的算法案例——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学*,体会*古代数学对世界数学发展的贡献。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

  难点:把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的方法转换成程序框图与程序语言。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⑴理解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中蕴含的数学原理,并能根据这些原理进行算法分析。 ⑵基本能根据算法语句与程序框图的知识设计完整的程序框图并写出算法程序。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⑴对比用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求两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方法,比较它们在算法上的区别,并从程序的学*中体会数学的严谨。 ⑵领会数学算法与计算机处理的结合方式,初步掌握把数学算法转化成计算机语言的一般步骤。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⑴通过阅读*古代数学中的算法案例,体会*古代数学对世界数学发展的贡献。

  ⑵在学*古代数学家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的过程中培养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利用算法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培养理性的精神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⑶在合作学*的过程中体验合作的愉快和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分析

  1.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采用启发式,并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这有利于学生掌握从现象到本质,从已知到未知逐步形成概念的学*方法,有利于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2.教学手段:通过各种教学媒体(计算机)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四、学法分析

  在理解最大公约数的基础上去发现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中的数学规律,并能模仿已经学过的程序框图与算法语句设计出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的程序框图与算法程序。

  五、教学过程分析

  ㈠复*引入

  1. 首先要回顾一下前面我们已经学*过的算法的三种表示方法:自然语言、程序框图(三种逻辑结构)、程序语言(五种基本语句),这个是为了带领学生们对之前学过的内容熟悉一下,也为下面的学*打下基础。

  2. 然后提出问题:在初中,我们已经学过求最大公约数的知识,你能求出18与30的公约数吗?

  3. 接着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我们都是利用找公约数的方法来求最大公约数,如果公约数比较大而且根据我们的观察又不能得到一些公约数,我们又应该怎样求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比如求8251与6105的最大公约数?由此就引出我们这一堂课所要探讨的内容。(板出课题)

  ㈡讲授新课

  1.首先我们学*的是辗转相除法,为了更好地总结出辗转相除法求最大公约数的基本步骤,我先给出了一个例题。

  例1求两个正数8251和6105的最大公约数。

  在老师的引导下,师生一同完成整个解题过程,然后分析这些步骤,得出辗转相除法求最大公约数的基本步骤. 2.然后依照同样的方法学*更相减损术求最大公约数的基本步骤 (这样能够锻炼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概括能力)

  3.给出两道练*,以及时巩固刚刚学*的新知识。

  练* 1利用辗转相除法求两数4081与20723的最大公约数(答案:53)

  2 用更相减损术求两个正数84与72的最大公约数。(答案:12)

  4.思考:你能利用辗转相除法和更相减损术试着设计程序求出上面两道练*的答案吗?然后

  试着在计算机上运行程序。(这样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学*兴趣,并且将学*的内容得到及时的应用)

  ㈢课堂小结

  1.比较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的区别

  2.对比分析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求最大公约数的计算方法及完整算法程序。

  通过小结使学生们对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培养概括能力。

  ㈣布置作业

  *题1.3 A组 1

  [设计意图]课后作业的布置是为了检验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运用程度以及实际接受情况,并促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掌握所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说课稿4

  一、说教材

  1、单元分析

  《因数与倍数》这章内容包括:因数和倍数;2,5,3的倍数特征;质数和合数,这些知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整数的性质,属于初等数论的基本内容,教材中首先用乘法算式直接给出了因数和倍数的概念,让学生明确因数与倍数的相互依存关系;再此基础上,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探索2,3,5的倍数特征,其中在掌握了2 的倍数的特征基础上,又安排了偶数和奇数的概念;然后进一步探讨因数和倍数的规律中认识质数和合数。本单元的知识内容比较抽象,概念也比较多,教材中恰当地运用了生活实例或具体情境来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抽象思维能力。通过这次复*,使学生头脑里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网络。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归纳整理“因数与倍数”的有关概念,理解并掌握概念间内在联系,形成认知结构。

  技能目标:

  亲历数学知识的整理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概括、判断等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在整理和复*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渗透事物间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辨证思想。

  3、教学重点

  概念间的联系和发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教学难点

  归纳和整理知识点,在整理中构建“因数与倍数”的知识网络。

  目标应该清晰简明:

  (1)形成知识网络

  (2)查缺补漏

  (3)综合运用知识

  (4)解决实际问题

  二、说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有关知识,有一定的知识作为基础;

  2、作为五年级学生,抽象能力已经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思维基础,能够在活动中探索发现和总结归纳新知识;

  3、对于概念的理解,要引导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去掌握知识,不能死记硬背,机械地记忆概念和结论。

  三、说教法与学法

  1、加强对概念之间关系的梳理,引导学生用联系的观点,从本质上理解和掌握知识,避免死记硬背。

  2、教师要恰当利用生活实例或具体情境,充分运用直观手段沟通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能够有条理,有根据地进行思考和分析。

  3、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小组合作复*,让学生在交流探索中掌握知识,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四、说设计理念及教学策略

  概念的教学,对学生而言,抽象且枯燥乏味,学生掌握这部分知识难度系数较大,所以课前要作好铺垫,要做好准备,还要精心设计练*题。我在设计中先让学生通过创设情境回顾梳理本单元的概念,以培养学生概括知识的能力,然后加以练*,在练*中明晰概念,深化理解,强调重难点。

  五、说设计思路

  1、教师教学环节:建立知识网络——巩固解题方法——强调重难点。

  2、学生学*环节:分组整理知识点——明确重难点——巩固知识点。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让学生用因数与倍数这一章知识,描述一下4和5。(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本单元这些概念进行回顾)。

  环节二:概念梳理,形成结构图

  这个环节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根据这些有关数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把这些零散的概念,知识作一次梳理,把它整理成一个比较系统的知识网络图,也就是我的板书设计。(设计意图:一看网络图,使学生脑海里凌乱的知识一下子一目了然,有助于学生理解这些概念,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培养学生梳理知识的能力。)

  环节三:综合应用,知识内化

  通过填空、判断、破译手机号码等技能训练题,使学生将本单元知识内化,提高综合运用的能力。

  环节四:评价完善,课堂总结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自我评价的方式,使学生学会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的学*行为,学*态度,从中收获积极的情感体验。)

人教版数学说课稿5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角的*分线的性质》第一课时,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的设计等六个方面对我的教学设计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新人教版教材《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第三节,是在七年级学*了角*分线的概念和前面刚学完证明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角*分线的性质为证明线段或角相等开辟了新的途径,简化了证明过程,同时也是全等三角形知识的延续,又为后面角*分线的判定定理的学*奠定了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在数学知识体系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教材的安排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知识结构合理,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二.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角的*分线的作法、角的*分线的性质及初步应用.

  内容解析:

  教材通过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实物原型,培养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作角的*分线是几何作图中的基本作图.角的*分线的性质是全等三角形知识的延续,也是今后证明两个角相等或证明两条线段相等的重要依据.因此,本节内容在数学知识体系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基本知识:了解尺规作图的原理及角的*分线的性质.

  2、基本技能

  (1)会用尺规作图作角的*分线。

  (2)会利用全等三角形证明角*分线的性质。

  (3)能运用角的*分线性质定理解决简单的几何问题

  3、数学思想方法:从特殊到一般

  4、基本活动经验:体验从操作、测量、猜想、验证的过程,获得验证几何命题正确性的一般过程的活动经验

  目标解析:

  通过让学生经历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等过程,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建模能力了解角的*分线的性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应用数学的热情.

  四、学情分析

  刚进入初二的学生观察、操作、猜想能力较强,但归纳、运用数学意识的思想比较薄弱,思维的广阔性、敏捷性、灵活性比较欠缺,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引导.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接受水*,我把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定为:掌握角*分线的尺规作图,理解角的*分线的性质并能初步运用,难点是角*分线的性质的探究

  教学难点突破方法:

  (1)利用多媒体动态显示角*分线性质的本质内容,在学生脑海中加深印象,从而对性质定理正确使用;(2)通过对比教学让学生选择简单的方法解决问题;(3)通过多媒体创设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积极的思维状态中进行学*.

  五、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我坚持“教与学、知识与能力的辩证统一”和“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原则,采用引导式探索发现法、主动式探究法、讲授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学*、合作学*和探究学*,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自主探究”.鼓励学生多思、多说、多练,坚持师生间的多向交流,努力做到教法、学法的最优组合.

  教学辅助手段:根据本节课的实际教学需要,我选择多媒体PPT课件,几何画板软件教学,将有关教学内容用动态的方式展示出来,让学生能够进行直观地观察,并留下清晰的印象,从而发现变化之中的不变.这样,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六.教学过程的设计

  活动1.创设情景

  [教学内容1]

  生活中有很多数学问题:

  小明家居住在一栋居民楼的一楼,刚好位于一条暖气和天然气管道所成角的*分线上的P点,要从P点建两条管道,分别与暖气管道和天然气管道相连.

  问题1:怎样修建管道最短?

  问题2:新修的两条管道长度有什么关系,画来看一看.

  [整合点1]利用多媒体渲染气氛,激**感.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引领学生进入实际问题情景中,利用信息技术既生动展示问题,同时又通过图片让学生身临其境般感受生活。学生动手画图,猜测并说出观察到的结论.引导学生了解角的*分线有很多未知的性质需我们来解开,并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依据新课程理念,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作为本课的第一个引例,从学生的生活出发,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复*了点到直线的距离这一概念,为后续的学*作好知识上的储备.

  活动2.探究体验

  [教学内容2]

  要研究角的*分线的性质我们必须会画角的*分线,工人师傅常用如图所示的简易*分角的仪器来画角的*分线.出示仪器模型,介绍仪器特点(有两对边相等),将A点放在角的顶点处,AB和AD沿角的两边放下,过AC画一条射线AE,AE即为∠BAD的*分线.

  教师继续引导,用多媒体展示实验过程,学生口述,用三角形全等的方法证明AE是∠BAD的*分线.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体验从生产生活中分离,抽象出数学模型,并主动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从上面的探究中可以得到作已知角的*分线的方法.

  [教学内容3]

  把简易*分角的仪器放在角的两边时,*分角的仪器两边相等,从几何作图角度怎么画?BC=DC,从几何作图角度怎么画?

  教师提问,学生分组交流,归纳角的*分线的作法,口述证明角*分线的过程.

  [设计意图]根据画图过程,从实验操作中获得启示,明确几何作图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师生交流并归纳.

  教师先在黑板上示范作图,再利用多媒体演示作图过程及画法,加深印象,并强调尺规作图的规范性.

  利用三角形全等证明角*分线,进一步明确命题的题设与结论,熟悉几何证明过程.

  [教学内容4]

  作一个*角∠AOB的*分线OC,反向延长OC得到直线CD,请学生说出直线CD与AB的位置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再作出一个45的角.

  学生独立作图思考,发现直线AB与CD垂直.

  [设计意图]通过作特殊角的*分线,让学生掌握过直线上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及特殊角的方法,达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的目的.

人教版数学说课稿6

  一、说教材:《真分数和假分数》是人教版大刚教材小学数学第十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这一课教学是在学生学*了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比较分数的大小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老教材,新思路是我设计这堂课的出发点。《新课程标准》全新地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研究性学*作为培养学生学*能力的重要学*方式愈来愈受到重视。所以在设计真分数和假分数这一课时,我力图把研究带入学*之中,让学生在学*中进行研究,在研究中学到知识、发展能力。分数教学有两个最基本的概念,一个是分数的意义,一个是分数的单位.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了这两个概念,学*分数就可以举一反三,因此在教学真分数和假分数时,我首先帮助学生从分数意义上理解和掌握新课的内容。

  二、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和掌握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能正确判断真分数和假分数,加深对分数认识的理解。会进行假分数与整数的互换。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实践、创新、语言表达等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探索的过程,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交流合作中,掌握观察、分析、比较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了解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重点: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正确判断真分数和假分数。难点:概括出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

  五、教法、学法: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索与交流的时间,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分类、比较、交流等活动中,自己概括出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因为真分数和假分数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概念的形成是认识的发展过程,也就是在对事物感知和分析、比较、抽象的基础上,概括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不断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的过程。同时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提升了思维水*,提高抽象、概括等能力,而教师只是一个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六、说教学程序:

  一、复*导入:说2/3、7/9的意义及分数单位、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我通过让学生叙述自己表示出的分数、分数的意义,回答分数的分数单位及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为学生学*真分数和假分数奠定基础。)

  二、探究新知:

  (一)故事导入:教师讲述《猪八戒吃西瓜》故事,要求同学们认真听,把藏在故事中的分数找出来。

  (二)教学例2:1、怎么在圆中涂色来表示它们? 2、说说你是怎么想的?3、这些分数的分数单位都是什么?4、每个分数里各有几个1/4。5、分母是4的分数还有吗?6、我们应该怎样涂色表示5/4?

  (1)只用一个圆(单位1)表示,够不够?

  (2)一个单位1不够,那怎么办?

  (3)5/4怎么理解?5/4里有几个1/4?

  (三)教学例3:1、电脑依次出示例3的图形和分数。2、让学生说说怎么涂色。3、这些分数的分数单位都是什么?4、每个分数里各有几个1/5?5、表示10个1/5用了几个圆?表示13个1/5用了几个圆?

  (四)指导分类,揭示概念:

  1、观察、比较大屏幕上的分数中分子和分母的大小,你们能给它们分类吗?

  (1)同桌讨论分类方法。(2)把分类结果记录下来。

  2、汇报分类结果,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3、揭示概念:(1)把它们分为哪两类?真分数和假分数有什么特点。(2)什么是真分数?什么是假分数?指名概括、全班齐读。(3)如何判定一个分数是真分数还是假分数?

  4、练*:师生操练。

  (五)真分数、假分数与1的大小关系:

  1、观察大屏幕上的真分数和图,看看真分数与1的大小关系。2、你发现了什么?你是如何理解的?3、通过观察大屏幕上的假分数和图,看看假分数与1的大小关系。4、你发现了什么?你是如何理解的?

  三、课堂练*:

  (一)完成练一练第1题。师问:应把什么看作单位1?

  (二)写出分母是5的所有真分数,再写出分子是5的所有假分数,在小组里交流。

  (三)在()里填上或=3/8( )11/8 12/12( )1 5/7( )4/7 12/13( )10/13

  1、学生填写。2、师问:你是怎么比较的?

  四、课堂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结合生活实际,能用真分数或假分数说一句话吗?

  五、布置作业:小组合作,以本节课所学知识为主,为下节课设计一组复*题。

  板书设计:

  真分数和假分数

  真分数:分子分母、真分数1

  假分数:分子分母、假分数1


人教版数学说课稿6篇扩展阅读


人教版数学说课稿6篇(扩展1)

——人教版数学说课稿小学6篇

人教版数学说课稿小学1

  一、 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本课题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二单元“相遇问题”第一课时的内容。

  2、教材简析:

  相遇问题是行程应用题的一部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一个物体运动的有关速度、时间 和路程之间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是研究两个物体在运动中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这部分内容又是今后学*较复杂的行程问题及工程问题的基础。例如数学书58页-8题(长沙到广州的铁路长699千米,一列货车从长沙开往广州,每小实行69千米。这列货车开除后1小时,一列客车从广州开往长沙,每小时行71千米,再经过几小时两车相遇?)、58页-11题。同时,由于相遇问题中术语较多,如相向、相背、同时、相距,并且速度和的概念学生不易理解,此类题目的发展变化也比较多,因此也是应用题教学的难点。

  3、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有关相遇问题的术语:同时、两地、相向、速度和等,形成两个物体运动的空间观念。

  (2)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学会分析相遇问题中速度、时间、路程这三种量之间的关系,掌握相遇问题求路程的解题方法。

  (3)经历比较、优化等学*过程,发展数学思维能力。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索性,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4)培养学生细致的审题*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生分析: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空间感缺乏认知能力,所以首要解决的就是一些术语的理解,行程问题在生活中我们常遇到,却很少用专业的词语去表述所以我特意设置了真实场景、电脑演示、文具模拟帮助学生建立对于物**置移动的空间想象感。

  我班的大部分学生都属于龙洞本村的孩子,*时的家庭辅导仅仅限于检查作业是否完成。虽然三、四年级就开始对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进行训练,不过一小半的学生仍然感到吃力,对于三步应用题经常会做却不会写数量关系,讲不清楚道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比较差的,比较*惯寻找题目特点,套用相对应的方法。一部分学生能够利用分析法从具体问题出发,找到解题的方法,对于一部分学困生,抽象概括出性 速度和Χ时间=路程 这个公式是比较困难的,所以从复*、探讨问题到解决问题我的步子都比较小,多让学生讲解算式的含义,帮助学困生记忆、理解方法。

  基于学生情况,我选择了例2“两个工程队合开一段地铁。同时各从一端开凿。甲队的进度12米/天,乙队的进度14米/天,经15天打通。这段地铁长多少米?”对“进度”是多角度的,理解差的可以看作是前进的速度,也可以看作工作效率。

  练*的设置从基础题到提高题有一定的梯度,尽量照顾每一层次的学生。

  三、说教法

  教法:通过情景教学,创设最佳学*情景,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势,紧扣教学内容,科学直观地演示两个物体相对运动的情景,这样把数学问题转化成动态的数学模型展现出来。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探究,激发学生兴趣,激活思维,逐层推进,分散难点,增强感性认识,建立表象、抽象规律。

  四、教学流程:

  教学重点:掌握相遇问题求路程的算理和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速度和”的含义。

  教具准备:课件

  学具准备:两块橡皮(或两只笔)

  (一)、 创设情景、逐步感知

  帮助学生理解相遇、相向、同时

  师请两位学生从教室两头相向走—相遇—相背走到头,让学生围绕走的方向、走的结果、走的路程几个问题进行观察。两个学生走走停停,学生可以观察不同时间里的运动结果,走了的路程、还有多少路程。这段活动需要一些时间,但对整体认识行程问题有好处。

  考虑学生的基础、教学目标,我对教材进行了重组。将准备题和例1合并,并为以后的工程问题做铺垫,特意设置了例2,修地铁。首先学生通过情境演示(两学生表演相遇)理解“相遇”、“相向”、“同时”,对相遇问题建立一个初步的直观的认识;再通过电脑课件的演示,加深“速度和”的理解,知道随着时间的变化,物体的位置将发生移动;最后学生可以利用简单的学具来模拟相遇过程。通过这3个过程在学生脑海中逐步建构物体移动的空间模型。

  (二)、 探究问题、加深理解

  (大屏幕出示:小强和小丽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走来,小强每分钟走100米,小丽每分钟走50米,4分钟后两人相遇。)

  1、 根据这些信息,你想提点什么数学问题吗?

  问题1小强和小丽一共走了多少米?

  问题2:小强走了多少米?小丽走了多少米?

  问题3:小强比小丽多走了多少米?

  2、 通过问题2复*: 速度×时间=路程

  3、 这节课重点来研究:小强和小丽一共走了多少米?理解 相距

  (两地共有多少米? 甲乙两地有多少米? 甲乙两地相距多少米?)

  4、 生上来板书:(1)100×4+50×4 (2)(100+50)×4

  5、 反馈:板书算式。同学们对他们的解法有什么疑问就提出来?(每一步各表示什么?)

  6、小结:(100+50)表示他们两个人1分钟走的米数,他们走了4分钟,就是4个150米。(课件演示)

  速度和×时间=路程 (师板书数量关系,齐读)

  7、再实践,同桌合作,用橡皮代替两人,演示相遇的过程。

  学生可能会有个难点问题:为什么不列成(100+50)×(4+4),如何处理,体现突破难点?

  可以用课件演示大家走路花的时间是共同的4分钟,或者可以用这个例子来解决:上数学课,你一节课多少分钟?他一节课多少分钟?他两这节课多少分钟?那我们大家这节课上了多少分钟?

  根据条件学生提出几种问题,这些问题也很好的将学过的知识过渡到要学的新知识;通过电脑演示分析过程,学生很容易知道“两人每分钟共行多少米?”,“经过4分,两人相遇”的条件,形象地揭示速度和、相遇时间、总路程之间的关系,加深学生对第二种解法的理解,也验证了学生的第二种解题思路,从而顺利突破了教学难点。

  (三)、解决问题,概括方法

  (大屏幕出示:两个工程队合作修一段地铁。同时各从一端开凿。甲队的进度12米/天,乙队的进度14米/天,经15天打通。这段地铁长多少米?)

  先指导学生审题:进度可以理解前进的速度,那就是行程问题,“经过15天打通是什么意思?地铁的的长与进度有什么关系?地铁的长可以通过什么去求?还可以通过什么去求?”

  1、能独立解决吗?

  2、说说它们相同的地方?

  (大屏幕出示刚才做过的两道题目)

  3、小结

  这个例题的设置使得本课更具有开放性,一是为工程问题打下了基础,也放开了学生的思维,避免应用题中经常出现的对号入座的现象,

  三、 阶梯练*,扩展思维

  1、学生汇报生活中类似问题。

  2、基础练*(只列式,不计算)

  (1)两列火车同时从甲乙两站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40千米,经过4小时两车相遇,甲乙两站相距多少千米?

  (2)四(1)班为准备联欢会折纸花,男同学每小时折136朵纸花,女同学每小时折164朵纸花,他们共同折了2小时,一共折了多少多纸花?

  (3)甲乙两个打字员合打一份文稿,甲每分钟打35个,乙 每分钟打40个,两人同时打15分钟完成任务。这份文稿一共有多少个字?

  生独立解答,并说出算式的含义。

  3、 扩展练*

  最后,我们来表演一下相遇问题怎样?

  (请两生上来,分别给他们一个速度70和80,老师手中拿时间4分钟)

  第一种情况:同时出发,4分钟后相遇。求路程?

  第二种情况:同时出发,4分钟后两人还相距200米。求路程?

  第三种情况:同时出发,相遇后,两人擦肩而过,4分钟后两人还是相距200米。求路程?

  4、提高练*

  (大屏幕出示题目:小张和小李在环行操场跑步,两人同时从A点出发,反向而行。小张每秒跑4米,小李每秒跑6米,经过20秒在B点相遇。操场的跑道长多少米?)

  如果时间不够,留带课后完成。

  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练*时,我对教材作了处理,力求形式多样,条件问题开放,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启迪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本课基本练*,要求列式不计算,是希望将更多的时间放在对算式的理解上,将时间留给学生说算式的含义,列式的理由,说的形式由点带动面,即由好生带动差生,(差生可以仿造说)到同桌互说,借此进一步突破本课的重难点—— 求路程的算理和解题方法,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人教版数学说课稿小学2

  一、教材分析

  《3的倍数的特征》是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9页的内容,它是在因数和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求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的重要基础,也是学*约分和通分的必要前提。因此,使学生熟练地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材的安排是先教学2、5的倍数的特征,再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因为2、5的倍数的特征仅仅体现在个位上的数,比较明显,容易理解。而3的倍数的特征,不能只从个位上的数来判定,必须把其各位上的数相加,看所得的和是否是3的倍数来判定,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本课的教学目标,我从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使学生通过理解和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并且能熟练地去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动手操作及概括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2.通过观察、猜测、验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3的倍数的特征的归纳过程。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培养相互间的交流、合作与竞争意识。

  3.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3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通过学*,让学生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并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根据以上的目标,我确定了本课的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和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并能熟练地去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教学难点:3的倍数的数的特征的归纳过程。

  二、教法和学法。

  根据对教材的理解,从学生的自主学*出发,我从三个方面考虑教法和学法:

  1、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2、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验证,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成为学*的主人,使课堂变为学堂。

  3、采用让学生自主发现的学*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小学面临的许多任务中,首要的任务是教会儿童学*”。这里的学*指学*方法,3的倍数的特征,有规律可循,容易上成机械刻板,枯燥无味的课,学生能死套规律判断,但学生的能力没能培养,智力得不到开发。本课的设计旨在扬弃“满堂灌”的教学,取而代之以启发与发现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点拨学生大胆猜想,动手实践,去发现规律,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

  下面重点说说本课的教学过程设计,我分以下的六个环节进行教学。

  三、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为了能把新旧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我出示了这样一道复*题。

  下面的数,哪些是2的倍数?哪些是5的倍数。

  364、420、515、736、1028、905

  让学生回答并说出判断依据,从而进行小结:我们在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5的倍数,都是从一个数的个位上的情况来判定。而今天,我们将学*新的内容,从而引出课题。(板书:3的倍数的特征)

  为了使学生产生探索的兴趣,激发学*动机,形成最佳的学*心理状态,我便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奇心强这一心理特点,创设了一个《猜一猜》的游戏情境:让学生出题,随意说一个数,老师迅速地作出该数是不是3的倍数的判断,以此来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

  二、猜想验证。

  由于学生在《猜一猜》游戏中产生了急于探索的热情,我便让学生去作

  猜想“3的倍数可能有什么特征?”,让学生充分表达各种各样的猜想,也许有些学生会不假思索地说出他的猜想:“个位上是3、6、9的数,都是3的倍数”。我便引导学生去验证,并在验证中推翻了刚才的猜想,由此,使学生意识到已经不能用原来的方法(也就是从数的个位上的情况)来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而应该换个角度去思考。

  三、体验新知。

  由于学生求知欲空前高涨,学*积极性高。这时我出示了一组这样的数据。

  3×1=3、3×2=6、3×3=9、3×4=12、3×5=15、3×6=18、3×7=21……

  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发现:

  3、6、9是3的倍数,但12、15、18个位上的数不是3的倍数,再让学生与同桌合作,动手摆小棒,一人摆,一人记录。顺便提出要求:摆小棒时,每个数位上的数是几,就用几根小棒表示。然后观察各位上的数的和,你发现了什么?此时有的学生可能会说:“12个位上的数不是3的倍数,但1+2=3,3是3的倍数”。同时,学生也发现15、18、21各位上的数相加的和也是3的倍数。于是形成新的猜想:一个数如果是3的倍数,那么它各位上数的.和也是3的倍数。为了验证这一猜想我随即说道:“这么简单的数你会了,那么大一点的数是否也有这样的规律呢?”,接着我便又出示一组这样的数据:30、31、46、134、156、296、463、405、384。要求学生用最快的速度算出各位上的数的和,可以使用计算器,并让学生把结果填到各自的练*卡纸上,然后先跟同桌说说,再把结果汇报结果给老师,尽可能多地提供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学*,这也正应了美国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所说的:“学*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的”。

  四、归纳总结。

  在学*操作验证完成后,我用充足的时间让小组代表上讲台展示成果,说出各自的思考过程,对学生的回答我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引导学生验证自己的发现是否正确,最后达成共识: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3的倍数(板书)。这样便巧妙地突出本课的重点,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五、实践应用。

  当学生学会了老师猜数所用的窍门,显然兴致极高,个个跃跃欲试,想一显身手,我便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以便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设计了三个不同层次的练*。

  练*1:课本P19做一做1。

  1,下列数中3的倍数有:

  1435451003328767488

  (这是一个基本练*,使全体学生都能对新知识有进一步的理解,达到巩固新知的目的。)

  练*2:

  ①P21页(5、6题),在基本练*的基础上我增设了3道发展题。

  ②把数娃娃送回家。题目如下: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判断、选择等题目,使学生在判断中明事理,提高找规律的能力,进一步发展数感。)

  练*3:P21(7题)

  7、在口里填一个数字,使每个数都是3的倍数。

  口74口2口4465口12口1

  (这是一个综合练*,以检验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六、拓展延伸

  为增添课的趣昧性和挑战性,我让学生畅谈整节课的收获,并让学生式写出一些能同时是2、5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和同伴交流,观察它们有什么特点?

  纵观整节课的教学流程,体现了数学的教学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课标理念,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新知,相信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附:设板书设计:

  3的倍数的特征

  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人教版数学说课稿小学3

  一、 说教材

  24时记时法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常见的量的知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钟面,学*了时、分、秒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24时记时法作为记时的方法,学生在生活中已有所了解,但出现在课程中还是第一次。教材为学生提供现实的、感兴趣的题材,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而主动了解24时记时法的规律,理解和发现12时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正确的进行两种记时法的互换。为以后进一步学*有关时间方面的计算打下基础。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的学*基础,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了解24时记时法,并会运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2、能正确地把24时记时法和普通记时法进行互换,培养学生主动探究问题,乐于和同伴合作交流的*惯。

  3、体会24时记时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时间观念,激发学*数学的兴趣。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和活动中了解24时记时法,明确两种记时法的异同。由于学生在生活中绝大多数用12时记时法表示时刻,因此正确地运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和进行记时法之间的互换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

  在教学中,以学生的发展为立足点,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全过程,运用以下教法进

  行教学:

  1、情境教学法。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学*数学,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学有所悟,在问题情境中学有所思,在成功情境中学有所乐。

  2、直观教学法。百闻不如一见。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供丰富的表象信息,激发学*欲望,突破重难点,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过程。

  三、说学法

  教会学生学*是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落实学生是学*的主人,运用以下学法有效学*:

  1、实践探索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诱发他们内在的潜力,使他们不仅学会,而且会学。

  2、合作交流法。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张扬个性,互相促进,互相提高,实现资源共享,获得成功体验。

  四、说教学程序

  鉴于对以上的认识,我力求以学生为主体,在活动中建构,设计以下五个教学环节:

  (一)、链接生活,初步感知

  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的学*必须具有两个条件,即认知基础和情感动力。课始,播放学生熟悉的新闻联播片头音乐,让学生说说这个节目是播出的时刻,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再通过屏幕上的19:00,初步感知两种记时法在生活中的存在。

  再出示电视节目预报,让学生说说最喜欢的节目是在什么时刻播出,通过讨论,让学生把对应的12时记时法写在24时记时法的旁边。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初步尝试进行互换。

  (二)、实践探索,自主建构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总是伴随着特定的活动过程,活动过程展示得愈充分,学生的体验就愈深,也就愈有利于学生的发展,立足学生的知识起点和生活经验,通过以下活动让学生自主建构。

  1、比一比

  现在黑板上出现了两种记时法,这两种记时法有什么不同?分别给他们起个名字,你更喜欢哪种记时法?向学生提出探究性的问题,为学生提供了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引导学生投入到富有挑战和探索的数学活动中去。

  2、议一议

  在学生自主探究之后,创设*等、宽松、和谐的学*环境,让学生畅所欲言,在交流、讨论、比较中达成共识,得出12时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的名称。并说说为什么不叫25时记时法或26时记时法,强化一天24小时。

  在讨论两种记时法的异同时,适时结合钟面,引导学生探索24时记时法的记时规律,并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随着钟面的变化,周围环境的变化,让学生整体感受一昼夜从0时到24时的变化过程。通过对0时的讨论,强化对0时的理解,知道今天的0时就是昨天的24时。

  并让学生在对喜欢哪种记时法的讨论中明白,使用两种记时法是源于生活的需要,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记时法。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换一换

  让学生试着把24时记时法表示的`时刻,很快的用12时记时法表示出来,再让学生出题考老师,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互换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表述互换的方法,提高熟练程度,加深对两种记时法之间联系的认识。

  本环节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积累,引导学生自己去系统探索两种记时法,在教师有条理的引导下,一步一步梳理两种记时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找到联系点。辅助多媒体直观的优势,让学生亲历数学化的建构过程,突破重难点。

  (三)、回归生活,应用拓展

  学以致用是数学学*的重要目的,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本环节结合书中的想想做做,设计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体验成功。

  1、说一说。结合银行门牌、汽车站牌、公路标志、火车票让学生在小组里说说从这些材料上知道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将书中的问题以开放式的形式出现,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给出自己的想法,巩固两种记时法的互换,建立起初步的时间观念。

  2、画一画。给想想做做中的第6题四个钟面画上指针。

  3、小小播报员。结合本校的红领巾广播站用12时记时法表示的时刻,让学生在小组里用24时记时法播报节目,让学生在内化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

  (四)、总结评价,促进发展

  课的最后让学生说说收获和体会,以学生自我回顾的方式进行小结,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掌握,培养反思自己学*方式的*惯,通过评价激励,激发起学生对数学学*的兴趣,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下一次的学*中去。

人教版数学说课稿小学4

  《角的分类》

  一、教材分析:

  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时《角的分类》。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角,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借助两把折扇的实物素材认识*角和周角,通过观察、动手实践、探究掌握锐角、直角、钝角、*角、周角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从而体会“学数学”、“做数学”的乐趣。基于对教材的以上认识,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角、周角。通过观察掌握锐角、钝角、直角、*角、周角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通过生动、有趣的数学情境和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经历分类的探索过程。体会到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发现问题,培养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认识*角、周角,掌握锐角、直角、钝角、*角、周角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认识周角。

  三、教学设计:

  前苏联心理学家赞可夫说过:“凡是没有发自内心的求知欲和兴趣而学来的东西是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掉的。”

  《课标》中也指出,数学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认知水*和已有的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这节课我根据新课程的理念,采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具体教学设计如下: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学生而言数学的学*应当是生动的、有趣的。所以我从猜谜语入手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那我来考考你们“一件东西手中握,有风不动无风动,不动无风动有风,夏季摇来乐陶陶。”打—生活用品。这时学生兴趣高涨,我的说是陀螺,有的说是风车,有的说是扇子。对了,就是一把扇子。

  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把扇子!这时我出示三幅图,看一看,它们都是什么角,请看大屏幕。

  这一环节的设计,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适度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也为本节课后续学*做了铺垫。

  2、演示操作、明确概念:

  同学们,除了刚才找到的锐角、钝角和直角外,这把折扇中还有特殊的角。(课件演示:*角的形成,然后抽象出图形演示。请学生描述*角形成,然后板演*角的画法。)

  现在老师又给同学们带来一把扇子,课件演示周角的'形成,然后抽象出图形,周角的顶点,两条边在哪?(板演周角的画法)

  这一环节的设计能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同具体的实物结合起来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

  活动一:动手实践、感悟数学

  皮亚杰认为:儿童学*的最根本途径应该是活动,活动是认识的基础,为此我为学生提供了操作机会。

  首先动手操作,用活动角感受*角和周角的概念。

  然后再动手操作,研究*角、周角的度数。

  这一环节中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探究实践,为学*角的分类作了铺垫。 活动二:小组合作、探究分类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数学的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因此,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一个万宝囊,快去找一找里面有什么,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量出角的度数,并标明度数,小组研究怎样分类。

  然后师生共同总结出:锐角 小于90o

  直角 等于90o

  钝角 大于90o而小于180o

  *角 等于180o

  周角 等于360o[page]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操作,你发现直角、*角、周角之间的关系吗?学生情绪又一次高涨,纷纷举手说:

  1个*角=2个直角

  一个周角=2个*角=4个直角

  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角的认识,提高量角的技能。然后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培养了学生合作的意识,为学生亲身经历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3、课堂练*:

  (1)、排一排:(明白五种角的有序排列)

  ( )角<( )角<( )角<( )角<( )角

  (2)、在46o、130o、90o、270o、25o、107o、180o、360o这些角中( )是锐角,( )是直角、 ( )是钝角,( )是*角( )是周角。

  (3)、时钟在十点时,时针与分针成( )度角。

  4、将一张圆形纸对折三次后展开,可以得到哪些度数的角?

  本节课我设计了五道*题,内容由浅入深,逐步提高,让学生体验到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感,并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从而产生积极的数学情感。

  总之,这节课我本着以兴趣为先导,以活动为载体,以三维目标的落实为目的,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实验、推理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体会数学学*的乐趣。

人教版数学说课稿小学5

  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顺昌购物中心打出了“消费大抽奖”的活动牌子:一等奖2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200名,纪念奖20xx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猜一猜抽到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纪念奖的可能性会怎样?

  那么自己的猜想是不是正确的.呢?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

  二、小组活动,猜测验证

  1我先出示口袋里有5个黄球、5个红球,让学生任意摸一个,学生会想到摸到黄球和红球的可能性一样大。

  但我又袋子里拿走3个红球,让学生猜测,结果会怎样。

  通过新旧游戏的对比,有助于学生正解把握条件,从而顺利作出关于结论也随之变化的预测;另一方面,相似的游戏情境,更能调动学生原有的认识和经验,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主动地进入探索活动。

  2.实验验证

  出示实验要求

  每次摸1个球,摸完放回口袋,一共摸10次,

  提供两种记录方法,选一种记一记

  方块图:每次涂一个方块表示

  条形图:每次涂一个方格表示

  然后让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最后全班交流实验情况:你发现了什么?小结提升:你觉得用“方块图”和“条形图”表示数据时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各有什么优点?

  通过比较条形图使用起来更方便些,以后我们还会经常见到“条形图”这位朋友。

  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动手实践,亲身经历“猜测——实验——验证”的科学研究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并在活动、交流中初步感受“条形图”表示数据既直观又清楚的优点。

  三、想想做做,丰富体验

  1想来玩“抛骰子“游戏吗”

  2.做一个小正方体,四面写1,一面写2,一面写3,还是抛30次,预测一下,结果会怎样?

  3小组活动,用条形图记录结果。

  在条形图里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在小组里说一说

  4又到了“装笔”比赛的时候了,请各组做好准备

  第一关:在布袋里放4枝笔,每次任意摸一枝,摸50次,摸到红铅笔的次数比蓝铅笔多。(每组派代表展示,说说怎样想到这样做的。

  第二关:在布袋里放4枝笔,每次任意摸一枝,摸50次,摸到红铅笔的次数比蓝铅笔少

  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表达,培养统计活动中分析数据,判断推理的能力,更深刻地理解不确定事件。

  四、全课小结,拓展延伸

  今天在活动中,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和感受吗?请和大家共同分享。生活中这样的情况很多,请你留心身边的事物,谁能找到这样的例子也请带到学校里与大家分享,好吗?

  叶澜教授的生命课堂的理念告诉我们:人不仅有认知,人还有情感、态度和信念,如果只把人看作是一个认识体,就简化了对人的认识;如果教学只注重培养认知能力,那就弱化了教学的意义。我通过营造宽松的学*氛围,按照“激趣激疑——自主探究——体验验证、深化认识”的过程进行教学,不仅把学生的实际生活和课堂生活紧密相联,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丰富了学生的教学体验,加深了学生的思考,突破了学生思维和经验的障碍,而且为学生创造探究的机会,大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学*兴趣,培养了他们的合作交流的能力,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人教版数学说课稿小学6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本篇虽说是青岛版,但说课模板流程我们有很多都可以学*和借鉴

  今天我说的课题出自青岛版4年级上册课本,第105页第7单元的信息窗1《五级船闸》小数除以整数。(课件出示课题)

  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了整数除法、小数乘法、商不变的性质、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等知识,这为学*本节课的知识打好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本节课所学内容也为以后进一步学*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奠定了基础,因此,本节课的知识在小学数学的知识结构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连接作用。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为本节课确立的教学重点、难点是:

  用竖式计算小数除法时,小数点对齐的道理。(课件出示)

  根据上述对教材与内容的简单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课件展示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经历探究初步理解小数除以整数(整数部分够商1)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小组和全班同学的合作交流,感受小数除以整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交流能力及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或失败的教训,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鉴于时间关系,这里就不读了。

  课件出示为了突破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现阶段的数学学*方法的特点,并且基于本节课知识的特点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教学理念,我为学生选择了小组合作探究的教法,即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新知,教师只需引导好学生探究的'方向,而不要过多的干涉学生,进而达到绿色课堂的目的。

  最后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整节课,我准备分四个环节组织教学:

  课件出示第一环节:情境导入新知

  首先,我通过课件的配合(出示三峡情境图),谈话引入,即直接给学生出示几幅三峡的图片,从而引出三峡五级船闸的情境图课件出示,提示学生发现五级船闸的作用——蓄水。

  课件出示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三峡情境图,及五级船闸的作用,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学*新知识的好奇心。

  课件出示 第二环节: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还不完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虽然他们已经学*过整数除法的运算,对他们对小数除法的认识还是刚刚开始,所以,这部分知识对四年级学生而言,还是比较喜欢对实例进行模仿的自觉性学*。

  首先,在学生懂得五级船闸的作用之后,我借助课件出示情景图的内容,进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在这里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并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分析的*惯。

  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能够自己提出问题:由你所发现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先让学生自己去探究,然后引导学生进入小组合作的模式,根据所发现的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即:

  水位一天能够上升多少米?

  处理这个红点问题时,学生会很容易的找出情境图中的信息,并提出相关问题,而且能够列出解决这个问题的算式:9.84÷3=,由此也引出了新的问题:

  被除数是小数怎么办?

  在这里,也引出了这节课的课题:小数除以整数 板书课题。

  板书课题后,可以问学生这么一句话:看到这个课题和算式,你想到了什么?

  由这个问题,引发学生对以往所学知识的思考,在这里要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比如整数除法、小数乘法等。

  在学生发言完毕后,引导学生,利用自己所想起的以前学过的相关知识,去解决这个问题:9.84÷3= 板书算式

  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可以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彼此的观点。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充分研讨寻找解决此问题的方法,在这里,学生在讨论中,可能就会出现多种观点,比如把小数化为整数、估算等,把小数变成整数,也就是把被除数变成整数,然后用在三年级已经学*过的整数除法去除,这样就把被除数扩大了100倍,最后要把所得的商缩小到它的一百分之一。

  估算即把9.84看做9,9除以3得3,9.84比9大,所以商也比3大。

  在这里,最关键的是要引导学生从计数单位的角度来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9代表9个1,除以3,得3个1,商写在个位上。8代表8个十分之一,除以3,结果是2,2写在什么位置呢?引导学生理解2写在8的上面,并且在个位的3的后面要点上小数点,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出2是商在十分为上。这样商的小数点也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这样就解决了小数点的问题,剩下的计算可以教给学生去讲解,余数2可以看做20个百分之一,与百分位上的4组成24个百分之一,除以3,得到商是8。

  8代表多少?写在那里? 这里可以让学生自己说出。

  由此,也突破了对本节课所设的重点难点。对于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突破,在重视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的同时,也要达到避免学生在学*新知的过程中少走弯路的目的。

  同时也解决了本课的红点问题,即用竖式计算小数除以整数,是本单元的基础,是进一步学*小数除法的关键所在,所以这个重难点要突破好,让学生从根上去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在学生对情境图理解、认识、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和小组合作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切忌出现教师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同时也实现:学生通过小组和全班同学的合作探讨交流,感受计算小数除以整数的算理和算法,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交流能力及合作意识和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或失败的教训,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的教学目标。

  第三环节:巩固深化,加深理解。我分为2个层次。

  1.掌握计算方法:让学生加深对计算小数除以整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于用竖式计算小数除以整数的运用的熟练程度。

  2.解决实际问题:课件出示实际问题,进行反馈练*

  问题的设置要多层次,多样式,依次递增练*的难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到得到锻炼和提高。

  最后一个环节是:总结提高,课后延伸。

  首先,我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程:通过这节课的学*你知道了什么?尽可能的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要点,把总结提高的工作放手教给学生来做,再引导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还想知道哪些有关小数除法的知识?自己可以通过阅读书籍和上网查阅来获得更多的知识。

  这样,通过课堂总结,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培养学生查阅资料获得数学知识的能力。

  以上是我对《小数除以整数》这一节课的简要分析和初步构思,如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评委老师指正。


人教版数学说课稿6篇(扩展2)

——人教版四年级小学数学说课稿3篇

  一、说教材。

  数学第七册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例1、例2。

  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教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技能,还必须掌握一些数学理论知识。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理论知识之一。这一理论知识虽然比较抽象,但却更深刻地反映数量关系的一般规律,掌握这一规律,可以加深理解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提高检验加法运算结果的能力,可以使学生更合理地进行计算,同时抽象思维得到发展。教材引入了求未知数x的计算,为以后学*解简易方程作了准备。教学用列出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解一些简单应用题,开阔了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并为学*列方程解应用题做较好铺垫。这一小节教材内容的展开,是通过一组用实物图表示的加、减法应用题,引出新知识。通过观察、比较,归纳出知识规律,用数学语言叙述相互联系,从而逐步抽象概括出"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并通过已有的知识运用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进一步掌握规律。

  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并能应用这些关系对加法进行验算和求未知数x。2.培养学生初步的判断、推理、抽象概括能力。3.培养学生验算的学**惯。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发现"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这一规律,并能正确运用这一规律。教学难点:概括、推理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教学关键:通过对加、减法算式的观察、比较总结规律。教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卡片。

  二、说教法。

  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及认知水*,通过预*、算式比较,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教学中,以启发式为指导思想,采用比较对照、发现教学的方法。

  三、说学法。

  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教师根据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组织学生有次序、有重点地观察,并进行比较;组织学生概括、推理、总结;组织学生阅读教材整体回顾。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巩固、运用所学知识。从而使学生学得活泼、主动,更好地长知识、长智慧,"肯学"、"会学"、"学会"。

  四、说程序。

  (一)复*准备

  1.卡片口算(题略)。

  2.填空并说出括号里表示什么数,你是怎样算出来的。()+18=35130+()=250这两组基本题的设计,其作用一是加强整数四则基本功的训练;二是为学好新课做铺垫。一开始,就抓住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和新知识的生长点。

  (二)探究新知。

  (1)投影片出示(1)图,让学生说出图意,并列式计算。35+25=60(本)引导学生说出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根据学生的回答分别写出加数、加数、和。然后引导学生概括出基本关系式:加数+加数=和。

  (2)投影片出示(2)、(3)图,让学生根据图意列式计算。教师板书:60-25=35(本)60-35=25(本)

  (3)引导学生把(2)、(3)题所列出的算式与(1)题所列出的算式对照,通过观察、比较引导学生思维。

  提问:1.(2)、(3)题所列出的算式中的每个数在算式(1)中各是什么数?(谁是已知的?谁是未知的?2.同(1)题相比较,已知、未知有什么变化?要求的是什么数?3.变化规律是什么?

  明确:(2)、(3)题都是求加数。引导学生观察、比较,经过讨论归纳出: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要求学生根据图意列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屏幕上出现的三个算式,让学生进一步对照比较,反复讨论后,要求学生用数学语言抽象概括出在加法中求加数的关系式。这在思维要求上体现了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

  (4)运用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验算加法。①让学生说出怎样利用关系式: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检验加法。(看书30页做一做上三行)。②尝试练*,375+89=454强调要用减法验算。(订正时,让学生说思考过程)。

  3.学*例2。

  (1)练*填空引入,()+8=15引导学生明确:先判断要求的是什么数,用哪个关系式计算。以往算式中的未知数用()表示。现在我们用"x"表示。在练*中,教师抓住加法算式中的(),有机地引导学生改写成x,这样过渡自然。

  (2)出示例2:x+15=40提问:①在等式x+15=40中,x表示什么数?怎样求未知数x?根据是什么?

  ②书写的格式怎样?强化书写格式。(每算一步,等号要对齐)。

  (3)培养验算*惯。把25代入原式中的x,看等式两边是否相等。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在知识的生长点上下功夫,将求未知数x与填加法算式中的()相结合,新的知识概念纳入原有知识结构之中,得以同化。

  (4)练*例2下面的"做一做"。要求说出解题依据,检验。(注意及时纠正错误的书写格式)。

  (三)巩固练*

  (题略),练*过程中及时反馈,及时调控,提高练*质量。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三角形内角和》一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了《三角形的特性》以及《三角形三边关系》,《三角形的分类》之后进行的.,在此之后则是《图形的拼组》,它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掌握多边形内角和及解决其他实际问题的基础,因此,学*,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对教学现状的思考,我从知识与技能,教学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拟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通过量一量;算一算;拼一拼折一折的小组活动的方法,探索发现验证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并能应用这一知识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2。通过把三角形的内角和转化为*角进行探究实验,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3。通过数学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因为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概念,分类,熟悉了钝角,锐角,*角这些角的知识。对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学生并不陌生,也有提前预*的*惯,学生几乎都能回答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在整个过程中学生要了解的是内角的概念,如何验证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因此本节课我提出的教学的重点是: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二,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主要是通过教师的精心引导和点拨,学生在小组中合作探索,通过量一量,折一折,撕一撕,画一画,选择不同的一种或者几种方法来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因为《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结合有关内容的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操作,猜想,培养学生初步的思维能力。四年级学生经过第一学段以及本单元的学*,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分类,比较熟悉*角等有关知识;具备了初步的动手操作,主动探究的能力,他们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本节课,我将重点引导学生从猜测――验证展开学*活动,让学生感受这种重要的数学思维方式。

  三,说教学过程

  我以引入,猜测,证实,深化和应用五个活动环节为主线,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进行数学的思考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引入

  呈现情境:出示多个已学的*面图形,让学生认识什么是内角;。( 把图形中相邻两边的夹角称为内角) 长方形有几个内角 (四个)它的内角有什么特点 (都是直角)这四个内角的和是多少 (360°)三角形有几个内角呢 从而引入课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整体感知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这样的教学, 将三角形内角和置于*面图形内角和的大背景中, 拓展了三角形内角和的数学知识背景, 渗透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有效地避免了新知识的横空出现

  猜测

  提出问题:长方形内角和是360°,那么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提出合理猜测: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三)验证

  (1)量:请学生每人画一个自己喜欢的三角形,接着用量角器量一量,然后把这三个内角的度数加起来算一算,看看得出的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2)撕―拼:利用*角是180°这一特点,启发学生能否也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撕下来拼在一起,成为一个*角 请学生同桌合作,从学具中选出一个三角形,撕下来拼一拼。

  (3)折—拼: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向内折,把这三个内角拼组成一个*角,一个*角是180°,所以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画:根据长方形的内角和来验证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一个长方形有4个直角,每个直角90°,那么长方形的内角和就是360°,每个长方形都可以*均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每个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180°。从长方形的内角和联想到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设计意图】利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构建新的数学知识,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新的知识, 而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方法。在探索三角形内角和规律的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将三角形内角和与*角,长方形四个内角的和等知识联系

  起来, 并使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和新知识的生长点上把握好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整个探索过程中学生积极思考并大胆发言, 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充分发挥。

  深化

  质疑: 大小不同的三角形, 它们的内角和会是一样吗

  观察指着黑板上两个大小不同但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三角形并说明原因,三角形变大了, 但角的大小没有变。)

  结论: 角的两条边长了, 但角的大小不变。因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实验: 教师先在黑板上固定小棒, 然后用活动角与小棒组成一个三角形, 教师手拿活动角的顶点处, 往下压, 形成一个新的三角形, 活动角在变大, 而另外两个角在变小。这样多次变化, 活动角越来越大, 而另外两个角越来越小。最后, 当活动角的两条边与小棒重合时。

  结论:活动角就是一个*角180°, 另外两个角都是0°。

  【设计意图】小学生由于年龄小, 容易受图形或物体的外在形式的影响。教师主要是引导学生与角的有关知识联系起来,通过让学生观察利用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的旧知识来理解说明。

  对于利用精巧的小教具的演示, 让学生通过观察,交流,想象, 充分感受三角形三个角之间的联系和变化, 感悟三角形内角和不变的原因。

  (五)应用

  1。基础练*:书本练*十四的*题9,求出三角形各个角的度数。

  2。变式练*:一个三角形可能有两个直角吗 一个三角形可能有两个钝角吗 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说明吗3。(1)将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 这个大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

  (2) 将一个大三角形分成两个小三角形, 这两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分别是多少

  4。智力大挑战: 你能求出下面图形的内角和吗 书本练*十四的*题

  【设计意图】*题是沟通知识联系的有效手段。在本节课的四个层次的练*中, 能充分注意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的来龙去脉和纵横联系,逐步形成对知识的整体认知, 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 从而发展思维, 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题将三角形内角和知识与三角形特征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内角和知识和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图形特征求三角形内角的度数。

  第二题将三角形内角和知识与三角形的分类知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运用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去解释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中角的特征, 较好地沟通了知识之间的联系。

  第三题通过两个三角形的分与合的过程,使学生感受此过程中三角内角的 变化情况, 进一步理解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

  第四题是对三角形内角和知识的进一步拓展, 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多边形的内角和。教学中, 学生能把这些多边形分成几个三角形, 将多边形内角和与三角形内角和联系起来,并逐步发现多边形内角和的规律, 以此促进学生对多边形内角和知识的整体构建。能充分注意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的来龙去脉和纵横联系,逐步形成对知识的整体认知, 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 从而发展思维, 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题将三角形内角和知识与三角形特征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内角和知识和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图形特征求三角形内角的度数。

  第二题将三角形内角和知识与三角形的分类知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运用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去解释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中角的特征, 较好地沟通了知识之间的联系。

  第三题通过两个三角形的分与合的过程,使学生感受此过程中三角内角的 变化情况, 进一步理解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

  第四题是对三角形内角和知识的进一步拓展, 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多边形的内角和。教学中, 学生能把这些多边形分成几个三角形, 将多边形内角和与三角形内角和联系起来,并逐步发现多边形内角和的规律, 以此促进学生对多边形内角和知识的整体构建。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六单元“角的度量”,它是本册教学几何初步知识的第二节课。教学几何初步知识,不单纯是使学生获得有关图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前几册教学几何初步知识时,已经注意通过一些操作和作图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但是限于学生的接受能力,操作和作图都比较简单,在本册适当提高一些要求,通过教学角的度量、角的分类等知识,加深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以及操作和作图的技能。在备课时,我曾经想过把角的度量和角的分类的知识安排在一个课时内完成,但发现课堂容量非常大,学生学得不扎实。在本次教学中,我把教学内容适当进行了调整,在一节课内集中教学角的度量,使学生在牢固掌握了角的度量方法后再教学角的分类和角的画法,为以后的学*打好基础。

  根据以上分析以及课标要求,我拟订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在操作探索中认识量角器和角的计量单位,会用量角器正确度量角的度数,懂得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无关,而与角的两条边*开的大小有关。

  2、能力目标:进行观察对比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认真细致有序操作的良好*惯。

  3、情感目标: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形成勇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

  4、教学重点、难点:会用量角器正确度量角的度数。

  三、教法与学法: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活动不是单纯的解题训练,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从而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要达到目标,形成能力,就必须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学*活动,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欲望,让课堂焕发生命的力量,教师要努力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独立自主学*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成为课堂教学法中重要的参与者与创造者,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自主学*和探究。

  秉着这样的指导思想,在整个教学流程设计上力求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我将教学思路拟订为“激趣导入——自主探究——巩固内化——拓展延伸”,努力构建探索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这节课的知识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直线,线段和角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使学生对*面图形的最基本概念有比较清楚的认识.本节课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从直观演示,旧知过度,设疑引入,感受新知。教学角的概念.通过师生的操作,利用动态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引出比较两个角的大小,通过直接的比较,学生初步理解角的`大小与两边*开的程度有关,为引入角的度量进行间接比较角的大小作了铺垫。

  第二部分,认识量角器,让学生观察,初步认识量角器上的各部分名称及作用,建立角的计量单位度和符号“°”。

  第三部分,教学角的度量.在学生认识度量工具——量角器,及其单位、符号的基础上,再介绍量角器的使用方法,最后通过实际测量说明:角的大小要看两边*开的大小,与边长无关.

  本节课设计不同形式的练*(如口答,判断选择,实际操作等),围绕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的重点,达到巩固和运用概念,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数学说课稿6篇(扩展3)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6篇

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中的实践活动课《节约用水》。

  一、课前分析

  1、教材分析

  《节约用水》一课是结合前面学过的量的计量、统计等知识设计的。旨在通过测量等操作活动,一方面让学生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另一方面促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科学地认识日常生活中水资源的浪费问题,让学生通过学*积累节约用水的方法,加强环保意识。

  2、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能够了解水的用途,在他的生活经验中对水资源的缺乏与保护也有简单的了解。但从孟州的环境来讲,学生没有看到缺水的地方,因而对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水,每天需要多少水,目前水的匮乏已经到了什么程度,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学生并没有比较系统地了解和理性的认识,因而在本节课中,关键要引起学生对缺水问题的关注,让学生通过学*,自觉树立节水意识,倡导节约用水,感染身边人节约用水。

  二、我的思考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对本节课的教学思路大致确定为:

  1、以小见大,通过一个小小的“漏水的水龙头”用数据折射出浪费的大问题,培养学生“用数据说话”的意识和能力。

  2、通过联系孟州水资源现状将学生置身其中,引导学生自主展开对孟州水资源现状的研究,并在交流对话中增强孩子们的节水意识。

  3、借助多媒体将孟州的工业、农业、生活等各个领域的用水情况整合进课堂与孟州淡水资源进行对比,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水资源的匮乏,从而让学生自觉树立节水意识。

  1、说教学目标

  针对以上思路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与技能 通过收集、整理、分析数据,使学生经历综合运用知识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一个小小的“漏水的水龙头”,用数据反映出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用数据说话”的意识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节约用水的现实性和迫切性,从小培养“节约用水、从我做起”的责任意识和环保意识,自觉采用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

  我将用数据反映出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用数据说话”的意识和能力作为本节课的重点,将综合运用知识分析数据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2、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调查周围浪费水的情况,收集节水措施

  教师准备:课件、自制水龙头和量杯(每组一个)、水

  3、说教法、学法

  本课教学将以活动为中心,活动以学生为中心,主要采取合作探究、讨论交流、课堂展练等形式,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教法与学法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以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三、落实思考

  (一)图片欣赏,引发感受

  1、在此环节中我先让学生欣赏一组图片,让学生领略水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由此告诉学生水是生命之源,各行各业都离不开水的滋养。

  2、人们常用为蓝色的星球来形容地球,那是因为地球表面71%都是水,这么多水为什么还要节约用水呢?此问题一出,立即引发学生兴趣,课前资料准备充分的孩子跃跃欲试,急于告诉大家:“地球表面的这么多水中仅有2.6%的淡水,可供饮用的淡水少之甚少仅占1%”听了这个介绍你有什么想法?通过谈感受初次让学生感知水的可贵。从而激发学生对生活中浪费水的情况进行考察的.兴趣。

  (二)、交流探究,震撼心灵

  1、水资源如此珍贵,我们的周围有浪费水的情况吗?学生根据课前收集到的资料,谈现象,谈感受,在生生交流中,学生自觉树立节水意识。

  2、做漏水试验,记录1分钟滴水量是多少毫升,填写实验表。

  水龙头1分钟滴水量

  通过实验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过程,并引发思考“每个水龙头漏水的速度不同,用什么数来代表这些水龙头漏水的*均水*呢?”这一问题要求学生用所学的统计知识选择恰当的统计量进行统计。

  3、对整理的数据进行分析

  (1)计算1小时,1天,1年的漏水量

  漏水量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多。这样的对比可以加深学生对节约用水必要性的认识。

  (2)根据分析的数据,继续利用*均数进行推断:我们学校有几个水龙头漏水?根据这个比例计算全国大约30万学校使用自来水,全年大约要浪费多少吨水?(1立方米约重1吨)按照孟州水价2.5元/吨,一共多付多少水费?如果每人每年用30吨水,这些水可供多少人用一年?全孟州约37万人,这些水可供全孟州人用多长时间?通过联系孟州实际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3)数据分析:通过收集资料了解到孟州水资源总量约为1.90亿m3(1m3的水约重1t),孟州市约有37万居民,如果按每人每年用水30吨计算,这些水大约可供人们用多少年?(孟州水资源污染网络报道链接和缺水图片介绍,如果不能做到环保、节约孟州也会出现这种状况)通过分析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和震撼人心的图片叩击着孩子们的心灵,再次体现了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三)结合现状,反省整改

  1、数据带给我们的震撼尚在眼前,节约用水势在必行。结合周围的浪费现象进行讨论,探讨有效的节水措施。让学生自觉树立节水意识,从点滴做起,从自身做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水资源。

  2、介绍节水措施

  (四)拓展延伸,总结建议

  1、国家对水资源的重视

  (1)介绍世界水日

  每年3月22日为世界水日,我国纪念20xx年“世界水日”和“*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节约保护水资源,大力建设生态文明”。

  (2)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单位和个人有节约用水的义务。

  2、课已终意未尽通过谈感想谈收获,增强孩子们的节水意识。

  3、以“节约用水”为专题,制作一份手抄报。加强对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充分发挥数学活动在育人方面的功能

  四、说板书

  节约用水

  我的板书简单明了,以小见大,用数据折射浪费的大问题。一滴水虽然微不足道,但积少成多,聚沙成塔,不容小视。节约用水从点滴做起,让节水成为一种*惯。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例1,做一做和练*一第1、2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数对,掌握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2)引导学生经历用数对确定物**置的探索过程,体验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必要性和简洁性,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1、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正确地用数对描述物体的具**置。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图片)同学们还记得吗?在20xx年10月15日,*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5号成功发射,10月16日6时28分返回舱在内蒙古大草原安全着陆,圆了几代*人的梦想,让全*人为之骄傲和自豪!但是你们知道在茫茫无边的大草原上,我们的科学家是怎样迅速地找到返回舱着陆的位置的吗?这全依赖于“GPS——卫星全球定位系统”。大家一定觉得很神奇吧!学*了今天的内容,你就会明白其中的奥妙。――――板书课题:位置

  二、自主探索,探究新知

  1、认识列、行的含义及确定第几列第几行

  (1)、什么叫做列,什么叫做行,咱们班的第一列在哪里,(请第一列的学生站起来向大家挥挥手),第一行在哪里,(请第一行的同学站起来向大家挥挥手)数一数,咱们班一共有几列几行

  (2)多媒体课件把全班同学的座位转换为座位示意图

  师:哪位同学上来找找第一列在哪里,第一行在哪里。

  问:数列数和行数的时候,你们分别从哪边数起?

  教师小结: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数列数的时候是从左往右数,数行数的时候是从前往后数。

  (3)谁能说出自己的座位是在第几列第几行,你的好朋友位置是在第几列第几行,让大家猜猜他(她)的好朋友是谁。学生交流反馈。

  刚才同学们都用了自己的语言来表述同学的.位置,那么在书面上应该怎样记录位置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吧。

  2、认识数对,会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

  (1)教师提问:刚才同学位都能说出自己的位置在哪里?(第几列第几行)

  师:其实在数学上有一种统一的方法,既简单又清楚的表示位置,可以把第X列第Y行表示为(X,Y),X表示什么,Y表示什么?

  小结:用一个括号表示位置,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两个数之间用逗号隔开,我们把物体的位置用这个简单的方法表示,称为数对表示法(板书)

  那么反过来,数对(5,3)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小组探究,交流汇报。

  (2)请同学们在练*本上写出自己的位置数对。写后与同桌互换检查。

  (3)数对闯关活动。

  第一关:下面两个数对是表示哪位同学的位置的,就请这位同学站起来。

  (4,3)、(3,4)

  这两个数对有什么区别。

  (2,3)、(3,1)、(1,3)、(3,3)。请坐在这几个位置的同学逐一站起来。

  第二关:谁能给这些数对分类。

  (3,4)、(3,3)、(2,3)、(4,3)、(3,1)、(1,3)

  第三关:在坐标轴上确定上面这几个数对的位置。假如,把(3,3)的位置定在这里的话。(如下图),其他数对的位置分别在哪里?让学生思考并完成。

  3、确定方格中的位置。

  师出示例2,先让学生说出图中几个场馆的位置数对,再让学生在图中标出其他场馆的位置

  三、巩固练*,拓展应用。

  1、介绍“地球上经纬线知识”

  2、现在同学门应该知道科学家们怎样迅速的找到反回舱了吧,GPS-卫星全球定位系统就是监测出“神舟五号的降落的位置的经度和纬度,从而帮助科学家们快速的找到英雄杨利伟叔叔了。

  3、“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数对思想”再一次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四、全课总结。

  (1)同学们今堂课你收获了什么?

  (2)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一、教材分析

  《扇形统计图》这一内容选自于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有关统计图的认识,小学阶段主要认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本单元是在前面学*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通过熟悉的事例使学生体会到统计的实用价值。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看懂并能简单地分析扇形统计图所反映的情况。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扇形统计图的认识过程,体验直观观察学*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活动过程中,体验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想象的能力,受到科学观的教育。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对扇形统计图进行有效的分析。

  教学难点: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四、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是在学生已有统计经验的基础上,学*新知的。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知道他们的特点,并具有一定的概括、分析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新旧知识对比,自然生成新知识点。

  五、教学法分析

  1、本堂课力争做到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由“传授知识”转向“引导探索”,由“要我学”转向“我要学”。“学生是学*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领导者。”将课堂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收集信息、分析信息,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参与知识的构建。

  2、“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从创设情境、探究学*一直到应用巩固等环节,处处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实际,既提高了学*兴趣,也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使学生不仅在学数学,也在用数学。

  3、运用尝试法。尝试的方法属于实践探究式教学,探究学*的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出现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在课堂上多活动、多思考,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引导学生收集资料,获取信息并合作交流。

  六、教学流程分析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通过学生说喜爱的运动项目现场进行统计制成条形统计图这一环节使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为学生的数学学*提供了生动活泼、主动的材料与环境。

  (二)对比分析,生成新知

  1. 观察条形统计图,你从中得到了哪些信息?

  2.说说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3. 从条形统计图中,你还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发现条形统计图不容易看出各部分量与总量的关系。

  4. 生成扇形统计图(教师利用课件,直接由条形统计图生成扇形统计图。)说说2个统计图有什么异同?引导学生观察从扇形统计图中,你得到了哪些有用的数学信息?(学生根据直观观察,发表见解)

  5. 根据统计图上表示的情况,你对我班同学有哪些建议?

  6.根据刚才的学*,归纳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在这一环节,充分利用多媒体现场直观生成扇形统计图,使学生通过实际感受和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的对比,对扇形统计图有了初步认识。同时说明了扇形统计图的意义和作用,使学生感觉到学有所用,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从而突破教学重难点。

  三、知识应用,解决问题

  1.牛奶中的数学问题

  (1)观察:这个扇形统计图与例题的扇形统计图的表示方法有什么不同?

  (2)计算牛奶各种营养的含量。

  (3)教育学生养成每天喝奶的好*惯。

  这一环节使统计教学与计算教学有机结合,提高了学生的思维水*和数学应用能力。

  2.智慧闯关

  这一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欲望,体现了以生为本的课改理念。同时结合教学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惯,使学生感受到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四、总结概括,拓展应用

  1.通过本节课的学*,你有什么收获?

  2. 请你欣赏:多媒体展示收集到的扇形统计图,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创新精神。

  3.课后作业:请你当统计员:统计家中每月的生活费支出情况,制成扇形统计图。再对数据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

  课后的实践活动,将学生的目光引向现实的生活中,使课堂上的知识具有更深厚的意蕴。

  一、说教材

  本单元是学生接触不确定现象。结合“抛硬币”游戏过程,体会落地的硬币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是不能事先确定的。进而通过“摸球”试验,体会有的试验结果是一定发生的,有的是不可能发生的,有的是可能发生的。

  教学目标:

  1、在简单的猜测活动中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初步体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情的发生不是确定的。

  2、能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二、说教学方法

  本单元的教学方法主要通过观察法和动手实验法。在合作学*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初步体会动手实验法探索新知识的有效途径。

  三、说教学过程

  (一)引入主题

  充分发挥主题图的作用,引入本节内容的学*。(教师)生活中有些事情的结果无法确定,所以人们常用“可能”这个词来描述。

  (二)探究新知

  例1、例2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活动中体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有些则是确定的。因此,可以让学生亲自做一做

  教学例1时可以让学生先猜“抛一枚硬币,落地后是正面向上还是反面朝上?”“亲自抛一抛,验证猜想,最后用“可能是正面,也可能是反面”来描述这一现象。

  教学例2时,可让学生依次摸球得出结论再进行分类。

  例3应先让学生进行猜测,然后进行分析和推理,最后列举出这场足球赛的3种可能结果。

  教学中注意有序地列出随机现象的'所有可能的结果,从而培养学生的猜想、分析及推理能力。

  (三)课堂练*

  课堂活动及练*题1、2、3。

  (四)布置作业、

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中的实践活动课《节约用水》。

  一、课前分析

  1、教材分析

  《节约用水》一课是结合前面学过的量的计量、统计等知识设计的。旨在通过测量等操作活动,一方面让学生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另一方面促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科学地认识日常生活中水资源的浪费问题,让学生通过学*积累节约用水的方法,加强环保意识。

  2、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能够了解水的用途,在他的生活经验中对水资源的缺乏与保护也有简单的了解。但从孟州的环境来讲,学生没有看到缺水的地方,因而对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水,每天需要多少水,目前水的匮乏已经到了什么程度,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学生并没有比较系统地了解和理性的认识,因而在本节课中,关键要引起学生对缺水问题的关注,让学生通过学*,自觉树立节水意识,倡导节约用水,感染身边人节约用水。

  二、我的思考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对本节课的教学思路大致确定为:

  1、以小见大,通过一个小小的“漏水的水龙头”用数据折射出浪费的大问题,培养学生“用数据说话”的意识和能力。

  2、通过联系孟州水资源现状将学生置身其中,引导学生自主展开对孟州水资源现状的研究,并在交流对话中增强孩子们的节水意识。

  3、借助多媒体将孟州的工业、农业、生活等各个领域的用水情况整合进课堂与孟州淡水资源进行对比,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水资源的匮乏,从而让学生自觉树立节水意识。

  1、说教学目标

  针对以上思路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与技能 通过收集、整理、分析数据,使学生经历综合运用知识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一个小小的“漏水的水龙头”,用数据反映出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用数据说话”的意识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节约用水的现实性和迫切性,从小培养“节约用水、从我做起”的责任意识和环保意识,自觉采用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

  我将用数据反映出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用数据说话”的意识和能力作为本节课的重点,将综合运用知识分析数据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2、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调查周围浪费水的情况,收集节水措施

  教师准备:课件、自制水龙头和量杯(每组一个)、水

  3、说教法、学法

  本课教学将以活动为中心,活动以学生为中心,主要采取合作探究、讨论交流、课堂展练等形式,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教法与学法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以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三、落实思考

  (一)图片欣赏,引发感受

  1、在此环节中我先让学生欣赏一组图片,让学生领略水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由此告诉学生水是生命之源,各行各业都离不开水的滋养。

  2、人们常用为蓝色的星球来形容地球,那是因为地球表面71%都是水,这么多水为什么还要节约用水呢?此问题一出,立即引发学生兴趣,课前资料准备充分的孩子跃跃欲试,急于告诉大家:“地球表面的这么多水中仅有2.6%的淡水,可供饮用的淡水少之甚少仅占1%”听了这个介绍你有什么想法?通过谈感受初次让学生感知水的可贵。从而激发学生对生活中浪费水的情况进行考察的兴趣。

  (二)、交流探究,震撼心灵

  1、水资源如此珍贵,我们的周围有浪费水的情况吗?学生根据课前收集到的资料,谈现象,谈感受,在生生交流中,学生自觉树立节水意识。

  2、做漏水试验,记录1分钟滴水量是多少毫升,填写实验表。

  水龙头1分钟滴水量

  通过实验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过程,并引发思考“每个水龙头漏水的速度不同,用什么数来代表这些水龙头漏水的*均水*呢?”这一问题要求学生用所学的统计知识选择恰当的统计量进行统计。

  3、对整理的数据进行分析

  (1)计算1小时,1天,1年的漏水量

  漏水量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多。这样的对比可以加深学生对节约用水必要性的认识。

  (2)根据分析的数据,继续利用*均数进行推断:我们学校有几个水龙头漏水?根据这个比例计算全国大约30万学校使用自来水,全年大约要浪费多少吨水?(1立方米约重1吨)按照孟州水价2.5元/吨,一共多付多少水费?如果每人每年用30吨水,这些水可供多少人用一年?全孟州约37万人,这些水可供全孟州人用多长时间?通过联系孟州实际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3)数据分析:通过收集资料了解到孟州水资源总量约为1.90亿m3(1m3的水约重1t),孟州市约有37万居民,如果按每人每年用水30吨计算,这些水大约可供人们用多少年?(孟州水资源污染网络报道链接和缺水图片介绍,如果不能做到环保、节约孟州也会出现这种状况)通过分析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和震撼人心的图片叩击着孩子们的心灵,再次体现了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三)结合现状,反省整改

  1、数据带给我们的震撼尚在眼前,节约用水势在必行。结合周围的浪费现象进行讨论,探讨有效的节水措施。让学生自觉树立节水意识,从点滴做起,从自身做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水资源。

  2、介绍节水措施

  (四)拓展延伸,总结建议


人教版数学说课稿6篇(扩展4)

——数学说课稿周长6篇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圆的周长》,本节课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四单元中圆的周长第二节。

  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几方面进行说课。

  一 说教材

  1 教材简析

  着是一节概念与计算结合研究几何形体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以前学过的直线图形和圆的认识来学的,为学*圆的面积,圆柱,圆锥等知识打下基础,因此本节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小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2 教学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圆的周长,掌握圆周率的意义和*似数,初步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解决实际简单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通过圆的直径和周长的变化和圆周率不变的探究,使学生了解祖冲之在圆周率研究方面所作出的贡献。

  3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推导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难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二 说教法,学法

  在教法中,为了突出重难点,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学*的组织形式,引导学生亲身经历测量,计算的实验过程,突破“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这一传统的方式,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有所发现,有所争议,有所创新,从而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三 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出示课件乌龟和小兔比赛跑,小兔沿着正方形路线跑,乌龟沿着圆形路线跑,结果乌龟获胜,小兔看到乌龟得了第一名心理不服气,它说这样比不公*,同学们认为这样比赛公*吗?同学们会争先恐后地 自己的发现,引导学生观察小兔跑的路程实际上就是正方形的什么?怎么求呢?那乌龟跑的又是圆的什么呢?通过这一问题情景,让学生不仅复*到正方形周长的'含义,同时,通过知识迁移,感知圆形跑到一周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由此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二)人人参与,探究新知

  我将先出示教具,铁丝圆,一枚硬币,一条绳子,让学生观察围成圆的线是一条什么线, 曲线长就是圆的什么?接着让学生动手摸圆的周长,领会周长的含义。

  (三)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1 首先让学生讨论怎样测量圆的周长?

  会出现绳测法和滚动法,教师小结:化曲为直。

  然后设疑激趣,我挥动一条带有小球的绳子,让学生说出它的周长该怎样测量,明显的绳测法和滚动法是无用的,引出矛盾,这样设计有问题引入,调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为后继学*埋下伏笔。

  2探究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认识圆周率

  我先让学生回忆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的关系,让学生猜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系?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学具,分别量出它们的周长与直径,并算出周长与直径的比值,通过测量,计算,汇报,发现每个圆的周长都是它的直径长度的3倍多一些,完成后师生共同归纳这个结论,从而得出直径与周长的关系突破本节课的难点,让学生自学,交流新的收获,读圆周率的历史材料,了解祖冲之在圆周率研究方面所作出的贡献。

  3推导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讨论:求圆的周长必须知道哪些条件?

  周长公式:C=dπ C=2rπ

  设计意图:通过思考.探索.分析.发现并总结规律,使学生学会了学*的方法。

  (四)知识运用,解决问题

  依据本节课的知识特点,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

  第一层次:基础题,求下列各圆的周长

  第二层次:判断题(从正反两方面强化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第三层次:发展题

  (1) 首先解决开始的问题(为什么不公*)

  (2) 校园里有一棵很大的数,你又什么办法可以测量它的直径呢?通过开放性的题,让学生亲身体验思考了乐趣,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回归评价,体验成功

  我是以谈话的方式进行小结的,你有什么收获?你是怎样学到的?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自己小结本节课的知识和学*方法。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简要说明,谢谢大家!

  板书

 C=dπ

  C=2rπ

  一、教学内容:原通用教材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69—70页例1,练*二十五中的*题。

  二、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建立长方形周长的概念,理解长方形周长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三、教具准备:长30厘米、宽18厘米的长方形吹塑纸一张;用两根96厘米的铁丝,分别围成长30厘米、宽18厘米的长方形框架;剪刀一把;教师用钉子板一块,细尼龙绳一根。学生准备火柴盒一个,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一张,细线一根。

  四、教学过程:

  师:[出示小黑板,上面画有5个标上序号的不同图形]请同学们说一说,黑板上的哪几号图形是长方形?

  生:第2号和第5号图形是长方形。

  师:其他的呢?

  生:其他的都不是。

  师:第1号图形为什么不是长方形?

  生:因为它只有三条边,三个角。

  师:对。长方形应该有四条边,四个角,而它只有三条边,三个角。那第3号图形为什么不是长方形呢?

  生:因为长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而它的四个角不是直角。

  师:我们还可以怎么看?

  生:因为它的对边不相等。

  师:第4号为什么也不是长方形?

  生:它的对边虽然相等,但四个角不是直角。

  师:那么,长方形的特点是什么?

  生(1):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生(2):还有,有四条边。

  师:应该说,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有四个角,都是直角。[很多学生跟着教师说]

  师:[出示钉子板,演示]现在老师在这个钉子板上围了一个长方形。谁来指一指,哪是长,哪是宽?

  [一学生上前指出长方形的长和宽]

  师:长方形有几个长,几个宽?

  生:有两个长和两个宽。

  师:你们知道不知道,这个长方形的长有多少厘米?

  生:[齐]不知道。

  师:怎样才能知道呢?

  生:[齐]要用尺量。

  师:[用米尺量长方形的上面一条边]现在老师量了这个长是28厘米,那这个长[指下面一条边]是多少厘米?

  生:[齐]也是28厘米。

  师:宽是多少?

  生:[齐]不知道。

  师:现在老师也来量。[用米尺量左边的一条边]宽比长短7厘米,那宽是多少厘米?

  生:[齐]21厘米。

  师:今天,就要在这个基础上来学*长方形的周长和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板书:长方形周长的计算]通过这节课的学*,要知道什么叫做长方形的周长,还要知道长方形的周长是怎样计算的。现在先来看,什么叫做长方形的周长。老师用一根细绳从这个长方形的一个顶点开始,绕着长方形围一周。[边说边演示]这一周的长就是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板书]

  生:[齐][读板书]长方形的周长就是绕这个长方形一周的长。

  师:[出示绕长方形一周长的细绳]那么,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呢?

  生:[齐]要量。

  师:[用米尺量这段细绳]现在老师量了,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98厘米。

  师:现在请大家拿出火柴盒放在桌上,用带来的线沿着火柴盒的四周绕一圈,[教师演示指导绕的方法]然后量一量,看火柴盒面的周长是多少。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绕和量的方法。然后指名说出量的结果]

  生:火柴盒面的周长大约是17厘米。

  师:现在请同学们拿起课本。这课本面也是一个长方形,请大家沿着课本的四条边摸一摸,这长方形的周长是从哪里到哪里。[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沿课本的边摸了一周]这一周的长就是我们课本面的什么?

  生:[齐]周长。

  师:这课本面的长是哪条边?[学生指出课本面的长]好,现在我们再来摸一遍。从长方形的这个长开始。

  生:[齐][用手沿着课本面的长、宽、长、宽的顺序分段摸一周,边摸边说]长、宽、长、宽。

  师:是不是摸了一周?

  生:[齐]是的。

  师:大家想一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跟它的四条边有什么关系?[见学生没有反映,要求学生跟着老师再一起摸课本面的四条边]这是一条长,这是一条宽,这又是一条长,这又是一条宽。这一周有几个长,几个宽?

  生:[齐]两个长,两个宽。

  师:这长方形的四条边一共有多长,也就是这个长方形的什么?

  生:[齐]是这个长方形的周长。

  师:请你们把剪好的长方形纸拿出来,看能不能把你们带来的线,绕着这个长方形纸围一周?

  [学生用线沿长方形纸的周长想围上一周,但围了几次都没有成功]

  师:[注视几个学生的操作]怎么样,不容易围吧?那就请你们用尺来量一量,看看长是几厘米,宽是几厘米。[学生们改用尺来量长方形纸的长和宽,纷纷回答:长是3厘米,宽是2厘米]

  师:现在用尺来量,就很快量出了长和宽。有的时候,我们要求长方形的周长,直接去量它的一周很困难,就可以利用长方形四条边的长度跟周长的关系,量出长、宽,想办法计算出周长来。

  师:[出示长方形吹塑纸教具,贴在黑板上]老师这里有个长方形,长是30厘米,宽是18厘米[在图形的长、宽旁标出长度]。老师又用铁丝围成了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将铁丝围成的长方形框架比在长方形吹塑纸上]大家看,这一段[指长方形的长]铁丝多少厘米?

  生:30厘米。

  师:这一段[指长方形的宽]铁丝是多少厘米?

  生:18厘米。

  师:现在我们把这根铁丝展开。[将铁丝框粘在黑板上,逐段将铁丝拉直,启发学生说出每一段是长方形的长或者宽。教师在每段铁丝下面分别板书:长、宽、长、宽]

  师:大家看,[指着拉直的铁丝和下面的板书]这个长方形的周长也就是这个长方形的——

  生:[齐]长加上宽,再加上长,再加上宽。

  师:想一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应该怎样列式计算呢?

  生:30加18加30加18,等于96厘米。[教师板书]

  师:[又出示一个用铁丝围成的长方形框架]老师又用铁丝围了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将铁丝框架比在长方形的吹塑纸上]现在把它从对角剪开[用剪刀把长方形框架剪成 和 两段,出示其中一段]看看这一部分铁丝是这个长方形的几个长和几个宽?

  生[齐]:一个长和一个宽。

  师:这一段铁丝也就是这个长方形的长加宽的和。[将这段铁丝展开,粘于黑板上,下面板书:长加宽的和]长方形的周长里面有几个这样的长加宽的和?

  生:[齐]有两个。

  师:[将另一段铁丝也展开拉直,粘于黑板上,并在“长加宽的和”后板书:“的2倍”]也就是说,长方形的周长等于长加宽的和的2倍。用这种方法计算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又该怎样列式呢?注意,要把长加宽的和先求出来,要先算加。

  生:(30+18)×20。

  师:等于多少?

  生:等于96厘米。

  师:计算长方形周长可以有两种方法:这是第一种方法[指“长+宽+长+宽”],这是第二种方法[指求长加宽的和的2倍]。这两种方法都算了长方形的几条边的和?

  生:[齐]四条边的和。

  师:哪四条边的和?

  生:两条长,两条宽。

  师:计算结果呢?

  生:都相同。

  师:有什么不同?第一种方法是怎样计算的?

  生:长+宽+长+宽。

  师:按照刚才摸的顺序,把四条边一条一条地加起来。那第二种方法呢?

  生:是把长和宽加起来,再乘以2。

  师:[出示长方形木板]这里有个长方形,请哪个同学来量一量,长是多少?宽是多少?

  生:[用尺量后说出]长53厘米,宽40厘米。[要求学生根据量出的数据计算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教师巡视,并指名用不同方法计算的两人板演。订正后再了解用第一种方法或第二种方法计算的各有多少人。再指名一人用皮尺绕长方形木板一周,直接量出它的周长是多少,并报出结果]

  师:刚才用两种方法计算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都是186厘米。现在这个同学用皮尺绕长方形木板一周,直接量出周长也是186厘米。说明这两种方法的计算都是正确的。我们对这两种算法进行比较,可以看出:用第一种方法,根据长方形周长的意义列出的算式容易懂,但计算比较繁。用第二种方法,先要算出长加宽的和,再乘以2,列式要用到小括号,但计算比较简便,你们可以根据各人的情况来决定用哪种方法。现在请看课本第70页练*二十五的第2题。先请你们量一量自己数学课本的长和宽。[学生量课本,有的说长是18厘米,有的说长是19厘米,有的说长是18厘米多一点,有的说长是19厘米不到一点。教师根据学生量的情况,统一成长是18厘米,宽是13厘米]再算出周长,填在书上的表格里。周长是多少?

  生:[齐]周长是62厘米。

  师:[再要求学生量练*本的长、宽,并统一成长是19厘米,宽15厘米,算出周长后填在书上的表格里]练*本的周长是多少?

  生:68厘米。

  师:[出示例1,指名学生读题后]要求周长是多少厘米,应该先要知道哪两个条件?

  生:长和宽。

  师:题目中告诉我们长是多少?宽是多少?[学生纷纷回答]请同学列式把周长算出来。

  生(l):8+5=13(厘米),13×2=26(厘米)。

  生(2):(8+5)×2=13×2=26(厘米)。

  师:[边板书,边说]能列综合算式的,应尽量列综合算式计算。这是道应用题,还应该答题。[学生补答,教师把例题解答板书写完整]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第69页至第70页。并说明课本上“也就是长加宽的2倍”这句话意思不清楚,应改成“也就是长加宽的和的2倍。”教师在黑板上示范,让学生在课本第70页第一行“加宽的”后面添上“和的”二字。并把修改后的这一节课文完整地读一遍]

  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了长方形周长的计算。请大家想一想∶什么叫做长方形的周长?

  生:用绳子把长方形围一周,这一周的长就是这个长方形的周长。

  师:长方形周长怎样计算?

  生(1):用长加宽,再加长,再加宽。

  生(2):还有一种方法,用长加宽的和乘以2。

  师:要求长方形的周长,必须先要知道什么条件?

  生:[齐]长和宽。


人教版数学说课稿6篇(扩展5)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菁华5篇)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第一节内容《认识圆》,主要内容有:用圆规画圆、了解圆各部分名称、掌握圆的特征等。

  2、教材简析:

  圆是一种常见的*面图形,也是最简单的曲线图形。学生已经对圆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回答日常生活中圆形的物体,并通过观察使学生认识圆的形状。再指导学生独立完成画圆的操作过程,掌握圆的画法。经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掌握圆的特征。

  3、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

  (2)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3)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想等数学活动过程认识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探索能力。

  4、教学重点:会使用圆规画圆,知道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5、教学难点:用圆规画圆。

  二、学生分析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空间观念比较薄弱,动手操作能力比较低;本校处在城乡结合处,家庭辅导能力较低,学生接受能力较差;学生的学*水*差距较大,小组合作意识不强,鉴于以前学*长、正方形等是直线*面图形,而圆是曲线*面图形,估计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探究方面会存在一些困难。

  三、说教法学法

  1、学生的学*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教师要激活学生的先前经验,激发学*热情,让学生在经历、体验和运用中真正感悟知识。本节课我以学生亲自动手制作车轮为主线,在动手中引导学生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圆的特征,以及教学圆的画法时,有目的、有意识地安排了让学生折一折、画一画、比一比、、量一量等动手实践活动,启发学生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参加交流、讨论,用耳去辨析同学们的`答案。

  2、教学中理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淡化教师的主观影响,让学生自己在实践中产生问题意识,自己探究、尝试,修正错误,总结规律,从而主动获取知识。

  3、本节课我采用了操作、探究、讨论、发现等教学方法。学生的学法与教法相对应,让学生主动探索、主动交流、主动提问。通过教具的直观演示将演示、观察、操作、思维与语言表达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对圆有一个形象的感知。同时作用于学生的感官,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过

  程,培养学生自主学*的意识与创新意识。

  四、说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由课前准备的纸做的车轮(车轮有正方形的、圆形的),让两名学生滚车轮比赛来创设情境,通过学生讨论、交流,导入新课,让学生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知道圆形的车轮既快速又*稳,使数学的内容充满人文色彩。在体现了社会性和时代感的同时,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及强烈的探究欲望生动活泼,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动手实践,发现新知

  通过折一折,量一量,画一画等一系列开放性活动,把学生变被动"学数学"为主动"做数学"。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中老师一步步引导学生探索圆的各部分名称,同一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等等,让学生掌握了数学的一些思想方法,理解了圆的基础知识,还训练了一些基本技能。尤为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

  精神与合作精神,体验了数学学*的快乐,让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

  (三)、巩固练*通过填空、判断、操作等练*让学生更深入了解圆,充分理解在同一个圆里半径与直径的关系,做到首尾呼应,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又服务于现实生活,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四)、小结体验: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

  最后,让学生用右手食指画一个圆满的句号,结束课堂。

  1、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69页的例题2.

  2、教材所处地位

  圆环的面积这部分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圆的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为了日常生活中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做准备。教材第69页例2是求圆环的面积。教材通过插图帮助学生理解求圆环面积是利用外圆面积减去内圆面积的面积。

  3、教学目标:

  (1)、认识圆环的特征,掌握圆环面积的计算方法,合理地进行计算。

  (2)、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和概括的能力,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教学重点:圆环面积公式的推导。

  5、教学难点:圆环面积公式的应用。

  二、说教法

  1、讲解法2、讨论法

  三、说学法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要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学法:1、教学中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的教学,培养逻辑能力。2、通过指导看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一)复*,为新课做准备

  1、口算:

  32 42 52 82 92 202

  26 10 7 5

  2、思考:

  (1)圆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怎样计算?二者有何区别?

  (2)求圆的面积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这部分知识在本单元学过,学生虽然不感到陌生,但也可能出现回生或遗忘。这样通过复*提问,从而唤起学生的回忆,也为下面的新课打下基础。

  (二)谈话导入新课

  刚才我们复*了圆的面积计算,这节课我们学*圆的环形面积。板书课题:圆环的面积。

  (三)新授

  教学例子,讲清算理和方法。

  1、教学例2: 光盘的银色部分是个圆环,内圆半径是2cm,外圆半径是6cm。它的面积是多少?

  已知:R=6厘米 r=2厘米 求: s=?

  3.1462 3.1422

  =3.1436 =3.144

  =113.04(*方厘米) =12.56(*方厘米)

  113.04-12.56=100.48 (*方厘米)

  第二种解法:3.14(62-22)=100.48(*方厘米)

  教学此例时,教师可以根据题意准备实物或教具(一个圆中间可以取出一个同圆心的小圆),通过演示,使学生明确,求圆环的面积就是用外圆的`面积减去内圆的面积。如果是分步计算,先分别求出大圆面积和小圆面积,再求出圆环的面积。当要求列综合算式时,学生可能会列出教材上所给的两种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两种解法有什么不同,两者之间可以通过什么运算定律互相转化,引导学生在计算圆环的面积时,尽量使用简便算法,可以减少计算量。

  2、小结: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S=R2- 或 S=(R2-r2)

  3、完成做一做: 一个圆形环岛的直径是50m,中间是一个直径为10m的圆形花坛,其他地方是草坪。草坪的占地面积是多少?

  (四)巩固练*。

  巩固新知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过程,这一阶段是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发展智力的重要阶段。因此,我们要加强训练适当练*,确保学*效果。

  1、学校有个圆形花坛,周长是18.84米,花坛的面积是多少?

  选择正确算式

  A、(18.843.142)23.14

  B、(18.843.14)23.14

  C、18.8423.14

  2、环形铁片,外圈直径20分米,内圆半径7分米,环形铁片的面积是多少?

  3、课堂小结。

  (1)这节课的学*内容是什么?

  (2)求圆的面积时题中给出的已知条件有几种情况?怎样求出圆面积?

  已知半径求面积 S=r2

  已知直径求面积 S=( )2

  已知周长求面积 S=( )2

  (3)环形面积: S=(R2-r2)

  通过以上练*,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圆环面积的求法,同时也便于检查教学效果。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谈谈你有什么收获?

  (六)布置作业

  课本P70第4、6、7题。

  板书设计:

  圆环的面积

  例2: 光盘的银色部分是个圆环,内圆半径是2cm,外圆半径是6cm。它的面积是多少?

  已知:R=6厘米 r=2厘米 求: s=?

  3.1462 3.1422

  =3.1436 =3.144

  =113.04(*方厘米) =12.56(*方厘米)

  113.04-12.56=100.48 (*方厘米)

  第二种解法:3.14(62-22)=100.48(*方厘米)

  小结: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S=R2- 或 S=(R2-r2)

  一、教材分析

  《扇形统计图》这一内容选自于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有关统计图的认识,小学阶段主要认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本单元是在前面学*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通过熟悉的事例使学生体会到统计的实用价值。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看懂并能简单地分析扇形统计图所反映的情况。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扇形统计图的认识过程,体验直观观察学*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活动过程中,体验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想象的能力,受到科学观的教育。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对扇形统计图进行有效的分析。

  教学难点: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四、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是在学生已有统计经验的基础上,学*新知的。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知道他们的特点,并具有一定的概括、分析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新旧知识对比,自然生成新知识点。

  五、教学法分析

  1、本堂课力争做到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由“传授知识”转向“引导探索”,由“要我学”转向“我要学”。“学生是学*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领导者。”将课堂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收集信息、分析信息,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参与知识的构建。

  2、“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从创设情境、探究学*一直到应用巩固等环节,处处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实际,既提高了学*兴趣,也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使学生不仅在学数学,也在用数学。

  3、运用尝试法。尝试的方法属于实践探究式教学,探究学*的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出现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在课堂上多活动、多思考,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引导学生收集资料,获取信息并合作交流。

  六、教学流程分析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通过学生说喜爱的运动项目现场进行统计制成条形统计图这一环节使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为学生的数学学*提供了生动活泼、主动的材料与环境。

  (二)对比分析,生成新知

  1. 观察条形统计图,你从中得到了哪些信息?

  2.说说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3. 从条形统计图中,你还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发现条形统计图不容易看出各部分量与总量的关系。

  4. 生成扇形统计图(教师利用课件,直接由条形统计图生成扇形统计图。)说说2个统计图有什么异同?引导学生观察从扇形统计图中,你得到了哪些有用的数学信息?(学生根据直观观察,发表见解)

  5. 根据统计图上表示的情况,你对我班同学有哪些建议?

  6.根据刚才的学*,归纳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在这一环节,充分利用多媒体现场直观生成扇形统计图,使学生通过实际感受和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的对比,对扇形统计图有了初步认识。同时说明了扇形统计图的意义和作用,使学生感觉到学有所用,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从而突破教学重难点。

  三、知识应用,解决问题

  1.牛奶中的数学问题

  (1)观察:这个扇形统计图与例题的扇形统计图的表示方法有什么不同?

  (2)计算牛奶各种营养的含量。

  (3)教育学生养成每天喝奶的好*惯。

  这一环节使统计教学与计算教学有机结合,提高了学生的思维水*和数学应用能力。

  2.智慧闯关

  这一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欲望,体现了以生为本的课改理念。同时结合教学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惯,使学生感受到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四、总结概括,拓展应用

  1.通过本节课的学*,你有什么收获?

  2. 请你欣赏:多媒体展示收集到的扇形统计图,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创新精神。

  3.课后作业:请你当统计员:统计家中每月的生活费支出情况,制成扇形统计图。再对数据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

  课后的实践活动,将学生的目光引向现实的生活中,使课堂上的知识具有更深厚的意蕴。

  一、教材分析

  《扇形统计图》这一内容选自于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有关统计图的认识,小学阶段主要认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本单元是在前面学*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通过熟悉的事例使学生体会到统计的实用价值。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看懂并能简单地分析扇形统计图所反映的情况。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扇形统计图的认识过程,体验直观观察学*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活动过程中,体验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想象的能力,受到科学观的教育。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对扇形统计图进行有效的分析。

  教学难点: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四、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是在学生已有统计经验的基础上,学*新知的。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知道他们的特点,并具有一定的概括、分析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新旧知识对比,自然生成新知识点。

  五、教学法分析

  1、本堂课力争做到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由“传授知识”转向“引导探索”,由“要我学”转向“我要学”。“学生是学*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领导者。”将课堂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收集信息、分析信息,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参与知识的构建。

  2、“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从创设情境、探究学*一直到应用巩固等环节,处处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实际,既提高了学*兴趣,也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使学生不仅在学数学,也在用数学。

  3、运用尝试法。尝试的方法属于实践探究式教学,探究学*的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出现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在课堂上多活动、多思考,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引导学生收集资料,获取信息并合作交流。

  六、教学流程分析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通过学生说喜爱的运动项目现场进行统计制成条形统计图这一环节使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为学生的数学学*提供了生动活泼、主动的材料与环境。

  (二)对比分析,生成新知

  1. 观察条形统计图,你从中得到了哪些信息?

  2.说说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3. 从条形统计图中,你还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发现条形统计图不容易看出各部分量与总量的关系。

  4. 生成扇形统计图(教师利用课件,直接由条形统计图生成扇形统计图。)说说2个统计图有什么异同?引导学生观察从扇形统计图中,你得到了哪些有用的数学信息?(学生根据直观观察,发表见解)

  5. 根据统计图上表示的情况,你对我班同学有哪些建议?

  6.根据刚才的学*,归纳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在这一环节,充分利用多媒体现场直观生成扇形统计图,使学生通过实际感受和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的对比,对扇形统计图有了初步认识。同时说明了扇形统计图的意义和作用,使学生感觉到学有所用,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从而突破教学重难点。

  三、知识应用,解决问题

  1.牛奶中的数学问题

  (1)观察:这个扇形统计图与例题的扇形统计图的表示方法有什么不同?

  (2)计算牛奶各种营养的含量。

  (3)教育学生养成每天喝奶的好*惯。

  这一环节使统计教学与计算教学有机结合,提高了学生的思维水*和数学应用能力。

  2.智慧闯关

  这一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欲望,体现了以生为本的课改理念。同时结合教学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惯,使学生感受到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四、总结概括,拓展应用

  1.通过本节课的学*,你有什么收获?

  2. 请你欣赏:多媒体展示收集到的扇形统计图,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创新精神。

  3.课后作业:请你当统计员:统计家中每月的生活费支出情况,制成扇形统计图。再对数据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

  课后的实践活动,将学生的目光引向现实的生活中,使课堂上的知识具有更深厚的意蕴。

  1、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69页的例题2.

  2、教材所处地位

  圆环的面积这部分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圆的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为了日常生活中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做准备。教材第69页例2是求圆环的面积。教材通过插图帮助学生理解求圆环面积是利用外圆面积减去内圆面积的面积。

  3、教学目标:

  (1)、认识圆环的特征,掌握圆环面积的计算方法,合理地进行计算。

  (2)、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和概括的能力,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教学重点:圆环面积公式的推导。

  5、教学难点:圆环面积公式的应用。

  二、说教法

  1、讲解法2、讨论法

  三、说学法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要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学法:1、教学中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的教学,培养逻辑能力。2、通过指导看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一)复*,为新课做准备

  1、口算:

  32 42 52 82 92 202

  26 10 7 5

  2、思考:

  (1)圆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怎样计算?二者有何区别?

  (2)求圆的面积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这部分知识在本单元学过,学生虽然不感到陌生,但也可能出现回生或遗忘。这样通过复*提问,从而唤起学生的回忆,也为下面的新课打下基础。

  (二)谈话导入新课

  刚才我们复*了圆的面积计算,这节课我们学*圆的环形面积。板书课题:圆环的面积。

  (三)新授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