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概念英语第一册第47-48课的笔记 (菁华3篇)

首页 / 文库 / | 2022-12-01 00:00:00 新概念英语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第47-48课的笔记1

  1.Yes, I do. 是的,我喜欢。

  是一句肯定的简略回答。如果是否定的回答,则应为No, I don't. I like…和 I don't like…这两个句型是分别表示“我喜欢/想要……”和“我不喜欢/想要……”的惯常用法。

  2.black coffee, 不加牛奶或咖啡伴侣的清咖啡。

  加牛奶的咖啡叫 white coffee. black在有些搭配中不译为黑色的,如:black tea 红茶

  3.序数词 1st~12th

  1st----first 2nd----second 3rd----third

  4th----fourth 5th----fifth 6th----sixth

  7th----seventh 8th----eighth 9th----ninth

  10th----tenth 11th----eleventh 12th----twelfth

  英语中序数词必须与定冠词(the)连用。虽然有时不在形式上表现出来,在朗读的时候也必须加上the。如:the 1st month (第1个月),the twelfth century(12世纪)。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第47-48课的笔记2

  1.like v.

  (1)喜欢:

  I like that sweet girl. 我喜欢那个可爱的姑娘。

  John likes Chinese food. 约翰喜欢吃*菜。

  (2)想要;希望有:

  Would you like some coffee? 你要不要来点咖啡?

  How does Ann like her coffee? 安想喝什么样的咖啡?

  2.want v.

  (1)想要;希望:

  I want some sugar. 我想要些糖。

  I want you to try. 我希望你试试。

  (2)需要:

  Those drooping flowers want water. 那些正在枯萎的花朵需要水分。

  My leather shoes want cleaning. 我的皮鞋需要擦擦了。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第47-48课的笔记3

  1.Yes, I do. 是的,我喜欢。

  是一句肯定的简略回答。如果是否定的'回答,则应为No, I don't. I like…和 I don't like…这两个句型是分别表示“我喜欢/想要……”和“我不喜欢/想要……”的惯常用法。

  2.black coffee, 不加牛奶或咖啡伴侣的清咖啡。

  加牛奶的咖啡叫 white coffee. black在有些搭配中不译为黑色的,如:black tea 红茶

  3.序数词 1st~12th

  1st----first 2nd----second 3rd----third

  4th----fourth 5th----fifth 6th----sixth

  7th----seventh 8th----eighth 9th----ninth

  10th----tenth 11th----eleventh 12th----twelfth

  英语中序数词必须与定冠词(the)连用。虽然有时不在形式上表现出来,在朗读的时候也必须加上the。如:the 1st month (第1个月),the twelfth century(12世纪)。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第47-48课的笔记 (菁华3篇)扩展阅读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第47-48课的笔记 (菁华3篇)(扩展1)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语法及单词解析 (菁华3篇)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语法及单词解析1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语法及单词解析Lesson3~4

  语法Grammar in use

  否定句

  否定陈述句与肯定陈述句相反,它表示"否定",并且含有一个如not之类的否定词。一个内含be的否定形式的陈述句,应在其后加not,以构成否定句:

  肯定句:

  This is my umbrella.

  这是我的伞。

  否定句:

  This is not my umbrella.

  这不是我的伞。

  请再看课文中的这两句话:

  is this your umbrella尸

  这是你的伞吗?

  no,it isn’t。

  不,它不是。

  针对一般疑问句的否定的简略答语是No,it's not/it isn't。此处省略和非省略形式的关系为:is not =isn't;it is = it's。全句应为:

  No, it is not my umbrella.

  不,它不是我的伞。

  词汇学*Word study

  1.suit n.

  (一套)衣服:

  Is this your suit?

  这是你的衣服吗?

  a man's suit一套男装

  a woman's suit一套女装

  2.please interjection

  (表示有礼貌地请求对方)请;烦劳:

  My coat and my umbrella please.

  请把我的大衣和伞拿给我。

  Please come in.

  请进。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语法及单词解析2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语法及单词Lesson9~10

  语法Grammar in use

  1.How…?的一些社交上的用法

  how是一个表示"如何"的疑问词,可以用来引导一些用于社交场合的套话:

  (1)用于询问健康状况或一般生活情况:

  How are you?

  你好吗?

  How is Helen today?

  海伦今天好吗?

  How have you been?

  你一向可好?

  (2)How do you do?(你好吗?)是正式介绍中的一句套话,从不用来询问健康:

  How do you do?

  你好!

  How do you do?

  你好!

  (3)how经常用在询问目前状况的疑问句里,如:

  How's life?

  生活如何?

  How are things?

  情况怎样?

  How's work?

  工作怎么样?

  2.形容词的意义与作用

  (1)形容词修饰名词所指的人、物等。我们用形容词说明人、物等是什么样或看上去是什么样的。例如,形容词可以表示质量、大小、新旧、温度、形状、颜色、产地。

  (2)许多形容词可用以回答What…like?这样的问题,并可根据上下文给出笼统的或确切的信息。例如:

  What’s Tom l ike ?

  汤姆看上去是怎样的?

  He’s very fat.

  他看上去很胖。

  (3)英语中形容词作定语时一般置于名词之前,如:

  a young nurse一位年轻的护士

  an old mechanic一位老机械师

  a lazy housewife一个懒惰的家庭主妇

  a thin woman一个瘦瘦的女人

  词汇学*Word study

  1.look v.

  (1)看,瞧,观,望:

  Look at that man. Is he thin?

  瞧那个男人。他瘦吗?

  Look carefully before you cross the street.

  过马路前要仔细看清来往车辆。

  (2)面向,朝向:

  The room looks on the sea.

  房间面向大海。

  Two windows look to the south.

  两扇窗子朝南。

  2.fine adj.

  (1)健康的;舒适的:

  How is Steven today?

  史蒂文今天怎么样?

  (2)极好的,优秀的:

  a fine view美好的景色

  a fine teacher一位优秀教师

  (3)优雅的,雅致的:

  He is a man with fine manners.

  他是一个举止优雅的男人。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语法及单词解析3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语法及单词解析Lesson5~6

  语法Grammar in use

  1.特殊疑问句

  以疑问词who,what,when,which,why,where,whose,how等引导的问句都叫特殊疑问句,也叫疑问词疑问句,有时还被称为wh-问句(wh-question)。结构一般为:疑问词+助动词+主语+主动词等。作为疑问词的what可以用来询问名字、国籍、工作、颜色、型号等。例如以下几个问句:

  What make is this car?

  这辆小汽车是什么牌子的?

  What nationality are you?

  你是哪国人?

  What is your job?

  你的工作是干什么?

  What colour is it?

  它是什么颜色的?

  What size is this skirt?

  这条裙子是多大号的?

  2.a和an

  Sophie is a new student.

  索菲娅是一名新学生。

  This is an umbrella.

  这是一把雨伞。

  这两个句子中出现的a/an在英语中被称为不定冠词。a和an在意义上没有区别。用a/an时,我们必须记住两条基本原则:

  (1)a/an有不确定的意义(即所说的人、动物或东西对听者或读者来说可能是不知道的)。

  (2)a/an只能用于单数可数名词之前。

  此外还需注意a和an的发音:a(在*时讲话中发/?/音)用于辅音(不是辅音字母)之前;an(/?n/)用于元音(不仅仅是以元音字母a,e,i,o,u开头的词)之前。当我们把a或an用来说明字母表中的字母时,便会一目了然:

  This is a B/C/D/G/J/K/P/Q/R/T/U/V/W/Y/Z.

  这是一个B/C/D/G/J/K/P/Q/R/T/U/V/W/Y/Z字母。

  This is an A/E/F/H/I/L/M/N/O/S/X.

  这是一个A/E/F/H/I/L/M/N/O/S/X字母。

  词汇学*Word study

  1 .make n.

  (产品的)牌子;类型,型号;式样:

  What make is ,aur watch ?

  你的手表是什么牌子的?

  Her dress is of Italian make.

  她的连衣裙是意大利式的。

  2 .English adj·

  英国(人)的;英格兰(人)的;英国化的:

  Is it an American car or an En解ish car ?

  它是美国车还是英国车?

  Joan is very English.

  约翰生活行事非常英国化。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第47-48课的笔记 (菁华3篇)(扩展2)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状语从句语法指导 (菁华3篇)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状语从句语法指导1

  1.because用来回答why 的问题,语气最强一般放在主句之后

  I came back late yesterday because I was on duty.

  昨天我回来晚了,因为我值班。

  2.since表示既然或全已知的理由,稍加分析即可表明的原因,多放句首

  Since everyone is here, let’s begin our meeting.

  既然大家都到了,我们开始开会。

  3.as从句常放在句首,说明原因,主句说明结果,常用于口语中。

  As he didn’t know much English, he looked up the word in the dictionary.

  由于他英语懂得不多,他在字典中查阅这个单词。

  4.seeing (that), now that 和since, as 意义相似,他们都有“鉴于某个事实”的.意思,that可以省去。

  Now (that) the weather has cleared up,we can start our journey.

  鉴于天气已经晴朗,我们可以启程了。

  Seeing (that) he was badly ill, we sent for the doctor.

  鉴于他病情严重,我们派人去请医生去了。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状语从句语法指导2

  1.when指的是“某一具体的时间”。whenever指的是“在任何一个不具体的时间”。

  When I came into the room, he was writing a letter.

  当我进屋时,他正在写信。

  We shall go there whenever we are free.

  我们什么时间有空,我们就去那里。

  2.when意为“这时”或“在那个时候”,可以看作是并列句,这种用法的when分句一般位于句末。

  I was walking along the street when suddenly someone patted me on the shoulder from behind.

  我正在街上走着,这时忽然有人从后面拍我的肩膀。

  3.while指“在某一段时间里”,“在……期间”,while引导的动作必须是持续性的。

  While it was raining, they went out.

  天下雨的时候,他们出去了。

  I stayed while he was away.

  他不在的时候我在。

  4.as引导持续性动作,强调主句和从句的动作同时发生。

  He hurried home, looking behind as he went.

  他赶快回家,不时地一边走一边向后看。

  5.before译为在……之前

  Be a pupil before you become a teacher.

  先做学生,再做先生。

  6.after译为在……之后

  He arrived after the game started.

  比赛开始后,他到了。

  7.如主句动词是持续性动作,常用肯定式,表示“直到……为止”。从属连词为till/until

  We waited till (until) he came back .

  我们一直等到他回来。

  8.如主句动词是瞬间动词,常用否定式,表示“直……才”“在……以前不”,从句放在句首表示强调,一般用until

  She didn’t stop working until eleven o’clock.

  她到11点钟才停止工作。

  Until he had passed out of sight, she stood there.

  她站在那里看着,直到看不见他的身影。

  9.hardly…when和no sooner…than的意义相当于as soon as,但只表示过去发生的事情,主句为过去完成时,从句为过去时,如hardly或no sooner位于句首时语气强,而且主句的`谓语要用部分倒装。

  I had hardly got home when it began to rain.

  我刚一到家,就下雨了。=Hardly had I got home when it began to rain.

  No sooner had we got to the station than the train left.

  我们刚到车站,火车就走了。

  Hardly had we begun when we were told to stop.

  我们刚开始就被叫停。

  10.在时间状语从句中,不能用将来时或过去将来时,而要用现在时或过去时代替将来时。

  Every time I travelled by boat, I got seasick.

  我每次乘船都晕船。

  The moment I heard the song, I felt cheerful.

  我一听到这首歌,就感到很愉快。

  Next time you come, you’ll see him.

  下次你来的时候,就会见到他。

  11.状语从句在主句之前时一般用逗号与主句分开,从句在主句之后则不必用标点符号。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China since 1978.

  自从1978年以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As soon as I arrive in Shanghai, I’ll write to you.

  我一到上海就给你写信。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状语从句语法指导3

  where与wherever意义基本相同,但后者语气较强,多用于书面语。

  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有志者,事竟成。

  Where there is water there is life.

  哪里有水,哪里就有生命。

  You are free to go wherever you like.

  你可以随意到你喜欢的任何地方去。

  Wherever you go, you must obey the law.

  无论你去哪都要遵守法律。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第47-48课的笔记 (菁华3篇)(扩展3)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第18课讲解 (菁华3篇)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第18课讲解1

  1.who 引导的特殊疑问句

  Who is…?或 Who are…?这类以疑问词 who引导的疑问句通常用来询问人的姓名和身份。Who…?仅指人,可以用来询问男性、女性、单数或复数的人。如:

  Who is he?

  他是谁?

  He is Jim.

  他是吉姆。

  注意这种句型与 What is…?或 What are…?这类句型的区别:What…?句型主要用来询问人的类别或职业,如:

  What ure their Jo6s ?

  他们是千什么的?

  They are sales reps.

  他们是销售代表。   请参见第5-6课_Nice to meet you与第7-8课_Are you a teacher?语法部分的解释。

  2.所有格形容词与人称代词

  (请参见第11-12课_Is this your shirt?语法部分。)

  所有格形容词their 意为"他们的",其对应的人称代词是they。

  下面是人称代词及其对应的所有格形容词形式:

人称代词 I you he she it we you they
所有格形容词 my your his her its our your their

  What are their jobs ? Are they mechanics or sales reps ?

  他们是干什么的?是机械师还是销售代表?

  Whey a ren’t mechanics.Th ey’re sales.

  他们不是机械师。他们是销售代表。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第18课讲解2

  课文详注 Further notes on the text

  1.How do you do?您好。

  这是用于第一次见面时的较正式用语。一般用同样的话来回答。请参见第5-6课_Nice to meet you课文详注。

  2.Come and meet our employees…来见见我们的雇员……

  这里的and表示目的。请参见第13-14课_A new dress中语法部分的解释。

  3.This is Nicola Grey,and this is Claire Taylor.这位是尼古拉·格雷,这位是克莱尔·泰勒。

  这是介绍人们彼此认识时的常用句型。请参见第5-6课_Nice to meet you课文详注。

  4.名词的复数形式(2)

  如果名词单数词尾为-f或-fe(读作/f/),则其复数一律变为-ves (读作/vz/),即将-f或-fe变成-v,再加-es而成,如 housewife----housewives。

  英语中有一些名词的复数形式是不规则的,如man与woman其复数形式分别为men与women。此外还可用man,woman等来区别阳性与阴性:以-man结尾的一些复合名词指男性,如milkman---- milkmen,policeman ---- policemen;一些以-woman结尾的名词指女性,如postwoman---- postwomen,policewoman ---- policewomen。

  5.数字200,1000,1001的英文写法

  200 ---- two hundred

  1000 ---- a(或 one) thousand

  1001 ---- a thousand and one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第18课讲解3

  1.who 引导的特殊疑问句

  Who is…?或 Who are…?这类以疑问词 who引导的疑问句通常用来询问人的姓名和身份。Who…?仅指人,可以用来询问男性、女性、单数或复数的人。如:

  Who is he?

  他是谁?

  He is Jim.

  他是吉姆。

  注意这种句型与 What is…?或 What are…?这类句型的区别:What…?句型主要用来询问人的类别或职业,如:

  What ure their Jo6s ?

  他们是千什么的.?

  They are sales reps.

  他们是销售代表。   请参见第5-6课_Nice to meet you与第7-8课_Are you a teacher?语法部分的解释。

  2.所有格形容词与人称代词

  (请参见第11-12课_Is this your shirt?语法部分。)

  所有格形容词their 意为"他们的",其对应的人称代词是they。

  下面是人称代词及其对应的所有格形容词形式:

人称代词 I you he she it we you they
所有格形容词 my your his her its our your their

  What are their jobs ? Are they mechanics or sales reps ?

  他们是干什么的?是机械师还是销售代表?

  Whey a ren’t mechanics.Th ey’re sales.

  他们不是机械师。他们是销售代表。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第47-48课的笔记 (菁华3篇)(扩展4)

——第一册数学教学反思 (菁华3篇)

  上完这节课,感想很多,总体讲,我的这节课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整节课,以学生活动为主线,让学生自己探索,合作学*,他们在活动中有了发现,在合作中享受了成功。

  一数学因亲自动手而生动

  给物体按一定标准分类是学生的再创造的过程,在着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自主的学到了相关的知识,掌握了一些方法,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亲历分类的过程中获得了一种深刻体验。通过用实物让学生自己动手分从中不仅达到了预设的目标,而且收获了几分惊喜和生动,有的学生能按不同的标准分。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尽量让学生动手,尽可能的创造一些机会和条件,让学生亲自获得知识。

  二数学因联系生活而精彩

  一年纪的孩子不会为数学的严谨和逻辑的魅力所折服,可他们会因为数学的现实、有趣、好玩而喜欢。因此,低年是级数学教师就要尽力从学生的身边、生活周围去挖掘和寻求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让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周围,数学是现实的、有用的,从而使数学更加丰富和鲜活,在本课中先从学生熟悉的玩具入手,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起学*兴趣,然后让学生说说身边都有那些物体是按分类摆放的,学生开始摆放。

  这一节课上下来,我觉得比较成功,学生真正“动”起来,思维“活”起来。开放式的教学让学生在“玩”中学知识,在“悟”中明方法,在“操作”中自主探究。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感受到了学*的快乐。

  首先我抓住学生年龄特征,用音乐引出钟表,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氛围,为学*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课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拨小闹钟,抓住了儿童的心理特点,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教学形式上,重视学生的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有机结合,课堂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使每个学生都有一块属于自己思维的开拓区域。

  我还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通过一些具体事件如:几时起床,几时睡觉,丰富了学生对时间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充分感受时间就在身边的生活中,逐步建立了学生的时间观念,再通过趣味性的练*,动手拨一个自己喜欢的时刻,并说说这个时刻在干什么。既联系了学生生活实际,又突出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充分利用了学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密切联系实际。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整节课以玩为主线,把教学内容清晰有趣的串了起来。教学过程科学合理,层次分明,层层递进。注重学生数学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更贴*学生。注意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身边的.各种事物,学会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问题。

  强调数学学*的实践性、探索性。教学中设置了许多新颖有趣的实践活动内容,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发展,增强数学内容的趣味性、开放性,强调学生数学学*的过程。教学形式、学*方式灵活多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交流彼此的情感、求得新的发展。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现的老师决不包办代替。做到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师生共同活动相结合,教学形式有分有合,方法多样,学生参与程度高,最大限度地拓宽了学生的思维,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促使学生层层深入的思考,让学生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活动中,用心发现、用心思考、真诚交流,时而困惑、时而高兴,在跌宕起伏的情感体验中自主完成对钟表的认识。

  教学片断:

  师:请9个同学站在台上,5个同学站在台下。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生1:台上台下一共有几位同学?

  生2:台上同学比台下同学多几个?

  生3:台下同学比台上同学少几个?

  师:今天我们重点来研究一下一共请了几位同学来做游戏。

  生1:老师一共请了14位同学做游戏。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我是数出来的。先数台上的同学,1、2、3、4、------9,再数台下的同学,10、11、12、、13、14。

  师:还有别的办法吗?

  生2:台上有9个同学,上来一位同学,台上就有10个同学,再加上台下的4个同学,就是14个同学。

  生3:请台上的5个同学到台下来,这样台下就有10个同学了,再加上台上的4个同学,就是14个同学。

  生4:台上有9个同学,我把他们先看成1`0个,这样就多了一个,加上台下的5个就是15个,再减去1个就是14个。

  师:好,游戏做完了。现在大家想一想,9+5=?

  生1:把5分成1和4,9+1=10,10+4=14。

  生2:把9分成5和4,5+5=10,10+4=14。

  生3:因为10+5=15,所以9+5=14。

  反思:

  通过以上教学,得出以下启示:

  一、算法多样化,不是学生,已有经验的简单重复。

  学生学*数学的过程是在自身经验的基础上积极主动的构件的过程,但是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他们对同一问题的理解也会产生差异。因此,我们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数学,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的学*方式是尽善尽美的,对一些低思维层次的算法,教师不能放任自流。

  二、算法优化不是强制的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对不同层次的算法进行分析比较,在质疑和辩论中促进低层次思维学生的发展,这无疑是算法优化教学的'本质功能,但是,优化的过程是学生不断体验与感悟的过程,而不是教师强制的过程。所以在课时,让学生通过游戏的设置,使学生感受到算法优化的好处,但是仍然强调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三、学*是一种体验与感悟的过程

  有效的数学学*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应采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学*方式。教师作为、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主动求知的学*环境,提供充分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体验知识产生的全过程。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第47-48课的笔记 (菁华3篇)(扩展5)

——小学语文第一册教学计划(精选十篇)

  一、班级概况:

  全班学生入学不久,活泼好动、天真烂漫,每个人的思想,品德都不成熟,处于形成的初步时期。对于学校班级的各项纪律、规定都不了解,集体主义观念还未形成,对于学*更说不上什么“勤奋、钻研、细心”的精神,学*目的还未明确,学**惯正处于逐步形成的阶段。因此需要老师耐心引导。

  二、教材分析:

  全册教材由“我爱上学”“看图说话学拼音”“识字”“课文”“语文百花园”五个部分组成。为了方便识字和阅读,生字和课文全部加注了拼音。

  1.关于“我爱上学”

  力求体现当代教育新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将过去的“入学教育”改成“我爱上学”。“我爱上学”是向学生进行入学教育的主题内容。围绕“我爱我们的学校”“我爱老师和同学”和“我爱学语文”三个专题,配有三幅展示富有儿童情趣、多姿多彩的学校生活画面,将情感兴趣、口语应用、行为*惯、合作意识、学*方法等因素整合,发展学生的语言,促使学生爱学、乐学、会学。同时,渗透了了解新环境、认识新朋友、环境认字的内容。

  2.关于看图说话学拼音

  汉语拼音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帮助识字、阅读、学说普通话的工具。怎样激发学生学*汉语拼音的兴趣呢?教材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出发,从母语教育的规律和儿童入学前口语水*的实际出发,根据儿童思维具有形象性及乐于口头表达等心理因素,把汉语拼音教学与识字教学、学说普通话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与儿童的语言实际生活经验相联系。从儿童学*的兴趣、需要着眼,本着易学、有用的原则,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搞好幼小衔接,继续发展儿童的口头语言,并安排儿童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识字,为学*书面语言打下基础。

  3.关于识字

  识字部分有较大突破。主要体现在:从大语文观出发,本着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以及从学生内心需要考虑,识用结合,从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出发,综合运用多种识字方法。

  4.关于阅读

  (1)关于课文。课文以专题组成单元,全册共编排了20篇课文,分为5个单元: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热爱大自然、多彩的秋天;爱学*、自主实践、讲文明、懂礼貌,热爱生活、快乐自信;动脑筋想办法、团结友爱。这五个专题的课文、练*等,贴*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文化内涵丰富,各单元均由导语情境图、课文、课后练*、"语文百花园"四部分组成,四部分围绕同一个专题,把知识、能力、方法、*惯、情感态度、价值观融为一体,进行整合训练。导语的编写是根据儿童心理特点,以学*伙伴的口吻,从不同角度激发儿童阅读兴趣和情感,尽量设置悬念疑团,诱发儿童求知欲,同时配有反映儿童课内外学*语言的画面,以引发儿童自主学*、展开想像、合作交流的兴趣。

  (2)选文题材广泛,文质兼美,具有典范性,体现时代精神与现代意识。本册新课文达80%以上。课文语言力求做到规范、准确,深浅适度。一是选文贴*儿童生活实际,富于童心童趣。折射了儿童的经验世界、情感世界和想像世界。同时注意培养儿童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儿童养成正确对待自己、对待别人、对待挫折的品格。二是选文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既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又注意吸纳多样文化,充溢着时代气息和现代意识。

  (3)课后练*。重视语言积累、感悟和字词句基本功的培养,如着重安排朗读、背诵、写字、词句理解与运用的练*。一般安排3-4道练*题。力求少而精,注意引导学生自我激励和自我评价。如“看谁读得好”"会背了““给小鱼涂上颜色”等等。教材重视课内外结合,把语文学*和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培养语文实践能力,教材设计了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如课后第2题设计有:想一想、说一说、演一演、唱一唱、写一写、小组讨论等等。引导儿童体验课文内容,并进行拓展和延伸,把理解内容、口语表达、写话练*、思维训练等有机结合起来。此外,设置了具有开放性内容的“词语花篮”栏目。“词语花篮”一方面收集有本课出现的部分词语,一方面每课后均有两至三个空花篮,由学生自主补充。此栏目的设置,意在引发儿童*时积累词语的兴趣,逐步养成自主积累词语的*惯。有些课后还设计了一些指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练*以及运用词语、句子的练*,初步培养学生准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5.关于“语文百花园”

  为帮助学生复*巩固、拓展运用语文基础知识,培养语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语文百花园”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安排了字词句、读读背背、口语交际(能说会道)、写话、自主积累(我的采集本)和综合性学*(语文大课堂)等六个方面的学*活动。这些活动的安排都是从学生角度出发,激励儿童进行语文实践活动。活动的设计是从引导学生利用各种途径学语文,用语文,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三、教学要求:

  1、学**惯:

  ⑴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养成良好的读书*惯。

  ⑵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养成良好的书写*惯,爱惜学*用品的*惯。

  2、汉语拼音:

  (1)认对、读准声母、韵母。

  (2)能准确地拼读音节。

  (3)能说出声调符号的名称,读准四声,学读轻声。

  (4)认识四线格,能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3、识字写字:

  ⑴培养写字兴趣和良好写字*惯,准确认读313个生字。

  ⑵说出基本笔画的`名称。

  ⑶能按笔顺在四字格里书写、默写116个生字,做到书写正确、规范,姿势端正、卷面整洁。学会按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

  4、口语交际:

  ⑴能看图用一句完整的话或几名连贯的话回答问题。

  ⑵能按照图意用几句连贯的话讲一件简单的事件。

  (3)能用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声音清楚,态度大方。

  5、阅读:

  ⑴能联系课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和句子的意思。

  ⑵认识句号、问号、感叹号,能读出陈述、疑问、感叹等不同的语气,能正确读出长句子中的停连、轻重。

  ⑶朗读、背诵、指定的课文,分出角色朗读对话。

  ⑷正确地复述课文、语句连贯。

  (5)能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四、教学措施:

  1、端正教学思想,改进教学方法,正确把握新教材的特点,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紧扣教学目的进行教学,切忌穿新鞋走老路。

  2、在培养*惯、方法方面,要把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作为重点,严格训练,做到统一要求,规范练*,语文课上严格练*,其它课上坚持练,家长协助配合练,检查评比促进练,持之以恒,长期练*。

  3、汉语拼音教学要处理好课文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在拼音教学中要摆正情境图、语境歌和学字母的关系,强化音节教学,要始终把声母、韵母和拼读音节练*作为重点,重视教给学生拼读成直呼音节的方法,致力于学生独立认读能力的培养。

  4、识字写字教学要坚持多识少写的原则,做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本册安排的361个要求认识的字是下限,要鼓励学生借助汉语拼音在大量阅读中以及在社会大课堂中增识汉字。识字教学要注重培养识字能力,引导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法识字。要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如,进行小组合作学*,当小老师等。教学中,老师要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对生字的复*和巩固。

  要重视和加强写字指导,注意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要求学生不但要把字写对,更要写好。最好每节课上都让学生写几个字,切实保证写字质量。要注意良好写字*惯的培养。

  4、阅读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把握好理解的度,摒弃繁琐的分析和空洞的说教,做到“读”字当头,多读、精讲、重视朗读背诵的指导,重视学生对语字的认识和积累。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的指导;重视学生个人的阅读感受;重视语言积累。教师还要重视课外阅读指导,引导学生选择好的读物,给他们创造交流课外阅读成果的机会。

  5、在口语交际教学中,要重视创设情境,激发每个学生参与交际的欲望和兴趣;注重双相互动;重视日常教学中的口语交际活动,重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6、重视范读、范写、范背,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并结合范读、范说进行听力训练,结合范写,进行观察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7、语文课程评价要突出整体性和综合性,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思想品德教育结合点:

  1、进行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2、使学生懂得:刻苦努力是做人、成才的根本。

  3、赞美真挚感人的各种亲情。

  4、给学生以“劳动光荣,懒惰可耻”的教育。

  5、对学生进行益智教育。

  6、反映科技发展和社会文明

  六、课时安排:

  (略)

  一、教材分析:

  全册教材由“培养良好的学**惯(一)”、“汉语拼音”“识字”和“课文”四个部分组成。为了方便识字和阅读,生字和课文全部加注了拼音。

  1、“培养良好的学**惯(一)”共两部分,主要通过图画让初入学的儿童掌握正确的读书、写字的姿势,重视用眼卫生并在实践中养成“姿势不对不读书”、“姿势不对不动笔”的良好*惯,另外就是使学生从小学会爱惜学*用品。

  2、汉语拼音,巩固汉语拼音,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普通话。能默写声母、韵母并抄写音节,在四线格上写得正确、工整。

  3、识字,分2组编排,每部分每课都配有一幅情景图,这样按排不仅能使学生情景图集中识字,而且还能帮助学生认识事物,激发学生学*的兴趣。

  4、课文,共安排14篇课文,分6组编排,每篇课文均由图、文、生字表、练*、笔顺图、描红六部分组成。14篇课文中随课文教学识字305个,写字168个,课文部分具有头绪简、篇幅短、内容新、插图美、作业准的新点,具体表现在:⑴入选课文篇幅短,而且题材广泛,内容生动活泼,插图新颖有趣。⑵每篇课文均为全文注音,这样安排既可复*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识字,也有利于进行朗读、背诵、训练、培养阅读能力。⑶课后练*都是两次,一次是朗读,背诵或复述,一次是有关汉字基本笔画的学*和按笔顺描红。另外,每组课文之后安排了一个练*,练*的内容包括认读生字,巩固汉语拼音,复*笔画、笔顺,进行词、句训练和说话训练。6个练*自成系列又具有相对独立性。

  二、班级概况:

  全班学生入学不久,活泼好动、天真烂漫,每个人的思想,品德都不成熟,处于形成的初步时期。对于学校班级的各项纪律、规定都不了解,心中集体主义观念还未形成,对于学*更说不上什么“勤奋、钻研、细心”的精神,学*目的还未明确,学**惯正处于逐步形成的阶段。

  三、教学要求:

  1、学**惯:

  ⑴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养成良好的读书*惯。

  ⑵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养成良好的书写*惯,爱惜学*用品的*惯。

  2、汉语拼音:

  (1)认对、读准声母、韵母。

  (2)能准确地拼读音节。

  (3)能说出声调符号的名称,读准四声,学读轻声。

  (4)认识四线格,能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3、识字写字:

  ⑴培养写字兴趣和良好写字*惯,准确认读305个生字。

  ⑵说出基本笔画的名称。

  ⑶能按笔顺在四字格里书写、默写168个生字,做到书写正确、规范,姿势端正、卷面整洁。学会按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

  4、口语交际:

  (1)能看图用一句完整的话或几名连贯的话回答问题。

  (2)能按照图意用几句连贯的话讲一件简单的事件。

  (3)能用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声音清楚,态度大方。

  5、阅读:

  (1)能联系课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和句子弟兵的意思。

  (2)认识句号、问号、感叹号,能读出陈述、疑问、感叹等不同的语气,能正确读出长句子中的停连、轻重。

  (3)朗读、背诵、指定的课文,分出角色朗读对话。

  (4)正确地复述课文、语句连贯。

  (5)能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四、教学措施: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第47-48课的笔记 (菁华3篇)(扩展6)

——第一册《分一分》教学反思(5)份

  诗歌教学一直是我想认真揣摩的一个教学切入点。《最后一分钟》,我进行了各方面不同的尝试。教学中,我力求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惯,让孩子在一系列的教育训练中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创设情趣。一张香港回归的震撼人心的画面,一段教师声情并茂的旁白,把学生引到了1997那个刻骨铭心的一分钟,孩子们也明白了这一分钟的珍贵,深入探究的欲望就更加强烈。这样一来,学生的阅读兴趣大大提高,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朗读贯穿始末。

  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进入课文的桥梁。桥的一头是课文另一头是学生。读着读着,,据文入情,神游其中,增进理解。可以说,朗读犹如学生领会课文主旨的指挥棒。在教学中,利用初读,逐节理清文章脉络;运用细读,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思想感情;采用精读,品味意境,品味思想;品味手法;启用熟读,把诗句中描述的形象和语言文字融为一体,牢固地保留在头脑中,积淀语感。

  3、选择课外阅读。文章所涉及的背景文化相当丰富。在课前预*设计上我并没有让学生的情感有所侧重,而是就当时当地的小学条件进行收集。课堂上,学生收集的丰富的课外资料超出了我的想象。课外资料阅读在教学中的作用相当大,精神营养丰富,感情成分饱满,适合时代需求,使孩子们真正感受假、丑、真、善、恶、美,陶冶学生情操,增强进步意识,提高学生素质。但是教学只有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才能发现理论与实际的磨合口。课上完,细节的思索却不断。

  1、孩子对香港的过去和一分钟的体验了解甚少,特别是农村的孩子缺乏收集资料的渠道,所以在设计导语的时候我穿插了很多的课外资料,加深孩子对香港的印象。所以上课时是否会感觉课堂上教师的导语过长,教师的语言过多?

  2、对于文本的理解真的非常难,作为教师,我想,逐字逐句推敲反而会破坏文本的整体意味。对于五年级的孩子,我认为对香港过去的痛苦和这最后一分钟的激动能有迷糊的印象就达到了我想要的

  目标。因此,我重点抓第2、3小节,用板块对比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情感。这样的目标设计,是否会浅化了文本的意味?

  3、这一个单元的课文对于课外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有一定的要求,因此,课前我让学生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收集,并让学生在资料上写上自己读后的感受。略读课文,注重能过的是方法的积累,用资料来冲击情感。我想,我们还可以用多种方法进行不同的尝试。这种没有情感指向性的材料收集尝试会不会让学生的情感寄托有所偏差?

  一、变"书本中学数学"为"生活中学数学"。

  从《一分能干什么》这节课上,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小学生学*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数学来自于生活,又须回于生活。数学只有在生活中富有活力与灵性。"一分钟"这个概念确实是比较抽象的,本节课把生活紧密联系在数学的教与学中,让学生在现实中体验,同时也是"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佐证。

  二、创设学生喜爱的情境,激活了学生的内在需求。

  许多孩子都对足球感兴趣,他们差不多都有自己崇拜的球星。老师将对孩子极具吸引力的足球与数学学*巧妙结合起来,引领孩子们进入数学的园地,是件十分有趣的事。这样,学生爱学、乐学,把学生的内在需求激活了。

  三、 学生在学*与活动的空间中获得了发展。

  课程标准提出,课堂应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学*、合作学*、探究学*与体验提供充分的空间。本节课,老师创设了多次的活动空间,让学生在原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中,在从事的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中,先前经验得到了重新组织、改造,掌握了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同时获得了广泛的活动经验。

  四、教学应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

  从这课上,我们可以深刻地体会到:教学不等同于发展。只有那些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需要与兴趣的教学,只有那些教学内容上能够切入并丰富学生经验系统的教学,只有那能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的教学,也只有那能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从而创建一种开放的、浸润的、积极的课堂文化。

  "一分钟能干什么"的估计时间这一环节中,学生在先前的活动中充分体验了1分钟能做那么多的事情后,却不晓得1分钟到底应该有多长。这一问题究竟是怎样呢?"看球赛""试一试""数一数""数据的教育"这一系列的活动学生也是学得悠然心会呀,课后,细想了想,是呀1分钟做这么多事,可是这1分钟是老师计时表中的1分钟,是学生自己的1分钟吗?答案是否定的。学生的1分钟还在老师的计时表中,还没有形成自己的1分钟,还没有内化。

  以上的教学环节,结合*时自己的课堂教学,我思考了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小学数学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仅是;一些基础知识?当然基础知识是我们小学教育必须完成的任务。在教学中我深刻地领悟到了,小学数学中,知识是能从老师这边学到的,但作为21世纪的建设者,在需要这些的同时,更需要的是学生自己来自体验并获得感悟,也是学生要亲身体验到自身课堂上前后的知识经验的对比和变化历程,心灵上要产生深刻的震动,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并转换、内化为自己确确实实的收获。

  《一分钟》是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二组课文中的一篇课文。它讲述了小朋友元元多睡了一分钟,迟到二十分钟的故事。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使学生受到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的教育。今天,我给学生新授了《一分钟》。由于我刚刚参加工作,对二年级学生的知识面、理解能力的大小,还不能完全地了解,以至于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问题。

  我由一分钟本应该等于六十秒,但元元却让一分钟等于了二十分钟,这个小问题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也揭开了本节课的序幕。接着,我又通过课件引导学生学*本节课的生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积极性很高,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的很顺利。下一个环节是整节课的中心环节,及整体感知课文。在这个环节中,出现了几个问题:

  首先,我让学生带着“你从课文中读懂了什么”这个问题读课文。我在给学生提问题时,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而是以自己的主观意识为出发点,认为自己能理解的问题,学生们应该也能理解。正是因为我的这种不从学生实际出发的思想,使大多数学生对我提出的问题不理解。因此,他们在读课文时,并不能很好的感知课文,也就使这个教学环节失去了它本身的教学作用。

  其次,我让学生听范读的录音,并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划出来再说说为什么这部分给你的感受最深。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我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就是把整个环节让学生自己去把握,而丧失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我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这个环节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正如前面所说的,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并没有从一个二年级小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而是从我自身的理解出发编设问题。学生能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但大多数学生找不到点子上,而我由于刚刚参加工作,没有任何的工作经验,根本驾御不了整个课堂。由于以上两个原因,使整节课也就无法向下进行。这是我这节课最失败的地方。

  再次,本节课主要就是通过朗读来体会元元的心情,从而教导学生要珍惜时间。在这个环节中,我本来设计的是,抓住重点词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为朗读打下基础。咋一看,朗读的点还真不少,哪一句都可以有滋有味地读上一番。在仔细品读后,我决定抓住元元的两次叹息为朗读的亮点。但要读好这两次叹息,联系上下文揣摩体会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是前提,也是基础。虽然设计的很好,可是由于在教学时,对学生放手放的过大,以至于出现了网放出去了,却收不回来的现象,正因为上述的问题,使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没有很好的引导学生朗读课文,体会元元的心情,学生体会不到元元的心情,自然也就不能理解为何要珍爱时间。

  四月十五日在下孔学校上了一节公开课。在本节课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以课标精神为指导,注重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样的新课标理念。纵观全课,我认为这一节课基本完成教学任务,但离一节成功的课还有一定的差距。这节课的特色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活动中构建知识。

  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我以猜谜语引出苹果,通过分苹果引入二分之一,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为学生在分数是建立在*均分基础上这一方面作了铺垫。在认识分数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折一折(折不同形状的纸),涂一涂(涂自己想表示的分数),说一说,进一步感受分数的意义,掌握了分数的读写。在活动之中,让学生体验到知识的建构。

  2、教学活动面向全体,全员动手参与,贯穿始终。

  数学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上都能成功。这节课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活动,学生参与面广,达到了百分之百动手参与,在全员参与中通过观察、思考、领悟、理解逐步来认识分数。

  3、在学*活动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探究“半个”的表示方法中,学生用写半个字,画半个图形等等一些方法来表示。这进一步实现了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设计意图,在之后的折一折1/2,折一折表示自己喜欢的分数中,学生各式各样的折法和涂色方法都是学生创新思维的体现。

  4、强化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本身来源于生活,现实生活中充满数学,数学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本节课我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以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与动机,吸引他们开展学*活动,最后我有又以分苹果游戏让学生回归生活。

  总之,这节课实现了我的设计意图,体现了课改的精神。但是,反思整个教学活动的过程,这节课也有不足之处:

  教师的课堂应变能力差,自己比较紧张,也由于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经验不够丰富,在处理一些突发事件是不够灵活。由这一点,我得到启示,作为一个教师,必须不断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更要研究学*过程,善于思考,找到教学的切入点,加强课堂的驾驭能力。

  学生是学*的主人,这是新课标所倡导的理念,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进一步发展,让孩子成为真正的主人,才能落实教学任务。在教学中由于怕任务完不成,不敢放手让学生去探索。这也是我*时教学中的困惑,是我在教学中进一步需要加强之处,这也是对我的另一启示。

  数学教学活动是激发学生思维,培养逻辑推理能力等方面的一门重要课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探索和努力,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与新课程共同进步。

  教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讲的是元元因多睡了一分钟,而迟到20分钟,他只不过想放松一下自己,结果耽误了半节课。课文内容较为通俗,但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十分紧密,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验、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教育。

  设计理念:根据二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本课教学设计努力体现为学生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创设读的情境,在读中感悟,利用直观教学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使学生的感情与课文所表达的感情相融,进而读出感情,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懂得“分秒必争”年年如此,一生坚持。

  反思:

  通过《一分钟》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根据阅读对话理论,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联系,阅读是读者与文本相互作用、建构意义的过程。学生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他们在阅读中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的想象,不同的情感体验。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多元解读文本。如,学生对“他很快地洗了脸,吃了早点,就背着书包上学去了”这句话的理解是这样的:我认为元元做事很麻利,他很爱学*;对“走到十字路口,他看见前面是绿灯,刚想走过去,红灯亮了。他等了好一会儿,才走过十字路口”的理解是这样的:元元是个遵守交通规则的好学生,他的安全意识很强;对“他等啊等,一直不见汽车的影子,元元决定走到学校”的理解是这样的:元元遇事肯动脑筋,能自己想办法战胜困难,没车也要走路去上学。这些都是学生用心读书得来的.真切感受,是值得珍视的体验。

  2、创设读的情境,增强读的趣味性。阅读教学一定要重视读,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边读边展开合理想象,感受阅读乐趣,享受阅读生活,增强阅读能力。《一分钟》课文后的“读一读”提出的要求是“朗读课文”。这个提示点明了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时间的重要,体会时间的宝贵。为此,我在教学中努力创设读的情境,增强读的趣味性,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生疑,在读中释疑,不断提高阅读效果。

  3、实实在在地进行情感与价值观的引导。进行情感与价值观的引导应紧紧结合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本课的教学,我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学生有了这份情感,必然能自觉做到“分秒必争”,年年如此,一生坚持。<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