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奥数:行程问题 (菁华3篇)

首页 / 文库 / | 2022-11-07 00:00:00

四年级奥数:行程问题1

  一、填空题

  1.船行于120千米一段长的江河中,逆流而上用10小明,顺流而下用6小时,水速_______,船速________.

  2.一只船逆流而上,水速2千米,船速32千米,4小时行________千米.(船速,水速按每小时算)

  3.一只船静水中每小时行8千米,逆流行2小时行12千米,水速________.

  4.某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每小时18千米,水速是每小时2千米,这船从甲地到乙地逆水行驶需15小时,则甲、乙两地相距_______千米.

  5.两个码头相距192千米,一艘汽艇顺水行完全程要8小时,已知水流速度是每小时4千米,逆水行完全程要用________小时.

  6.两个码头相距432千米,轮船顺水行这段路程要16小时,逆水每小时比顺水少行9千米,逆水比顺水多用________小时.

  7.A河是B河的支流,A河水的水速为每小时3千米,B河水的水流速度是2千米.一船沿A河顺水航行7小时,行了133千米到达B河,在B河还要逆水航行84千米,这船还要行_______小时.

  8.甲乙两船分别从A港逆水而上,静水中甲船每小时行15千米,乙船每小时行12千米,水速为每小时3千米,乙船出发2小时后,甲船才开始出发,当甲船追上乙船时,已离开A港______千米.

  9.已知80千米水路,甲船顺流而下需要4小时,逆流而上需要10小时.如果乙船顺流而下需5小时,问乙船逆流而上需要_______小时.

  10.已知从河中A地到海口60千米,如船顺流而下,4小时可到海口.已知水速为每小时6千米,船返回已航行4小时后,因河水涨潮,由海向河的水速为每小时3千米,此船回到原地,还需再行______小时.

  二、解答题

  11.甲乙两码头相距560千米,一只船从甲码头顺水航行20小时到达乙码头,已知船在静水中每小时行驶24千米,问这船返回甲码头需几小时?

  12.静水中,甲船速度是每小时22千米,乙船速度是每小时18千米,乙船先从某港开出顺水航行,2小时后甲船同方向开出,若水流速度为每小时4千米,求甲船几小时可以追上乙船?

  13.一条轮船在两码头间航行,顺水航行需4小时,逆水航行需5小时,水速是2千米,求这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

  14.甲、乙两港相距360千米,一轮船往返两港需要35小时,逆流航行比顺流航行多花5小时,另一机帆船每小时行12千米,这只机帆船往返两港需要多少小时?

四年级奥数:行程问题2

  专题简析:

  我们把研究路程、速度、时间这三者之间关系的问题称为行程问题。行程问题主要包括相遇问题、相背问题和追及问题。这一周我们来学*一些常用的、基本的行程问题。

  解答行程问题时,要理清路程、速度和时间之间的关系,紧扣基本数关系“路程=速度×时间”来思考,对具体问题要作仔细分析,弄清出发地点、时间和运动结果。

  例1: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20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走6千米,乙每小时走4千米。两人几小时后相遇?

  分析与解答:这是一道相遇问题。所谓相遇问题就是指两个运动物体以不同的地点作为出发地作相向运动的问题。根据题意,出发时甲乙两人相距20千米,以后两人的距离每小时缩短6+4=10千米,这也是两人的速度和。所以,求两人几小时相遇,就是求20千米里面有几个10千米。因此,两人20÷(6+4)=2 小时后相遇。

  练 * 一

  1,甲乙两艘轮船分别从A、B两港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船每小时行驶18千米,乙船每小时行驶15千米,经过6小时两船在途中相遇。两地间的水路长多少千米?

  2,一辆汽车和一辆摩托车同时分别从相距900千米的甲、乙两地出发,汽车每小时行40千米,摩托车每小时行50千米。8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3,甲乙两车分别从相距480千米的A、B两城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车从A城到B城需6小时,乙车从B城到A城需12小时。两车出发后多少小时相遇?

  例2:王欣和陆亮两人同时从相距20xx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王欣每分钟行110米,陆亮每分钟行90米。如果一只狗与王欣同时同向而行,每分钟行500 米,遇到陆亮后,立即回头向王欣跑去;遇到王欣后再回头向陆亮跑去。这样不断来回,直到王欣和陆亮相遇为止,狗共行了多少米?

  分析与解答:要求狗共行了多少米,一般要知道狗的速度和狗所行的时间。根据题意可知,狗的速度是每分钟行500米,关键是要求出狗所行的时间,根据题意可知:狗与主人是同时行走的,狗不断来回所行的时间就是王欣和陆亮同时出发到两人相遇的时间,即20xx÷(110+90)=10分钟。所以狗共行了 500×10=5000米。

  练 * 二

  1,甲乙两队学生从相隔18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一个同学骑自行车以每小时15千米的速度在两队之间不停地往返联络。甲队每小时行5千米,乙队每小时行4千米。两队相遇时,骑自行车的同学共行多少千米?

  2,A、B两地相距400千米,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3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2千米。一只燕子以每小时50千米的速度和甲车同时出发向乙车飞去,遇到乙车又折回向甲车飞去。这样一直飞下去,燕子飞了多少千米,两车才能相遇?

  3,甲、乙两个车队同时从相隔330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队每小时行60千米,乙队每小时行50千米。一个人骑摩托车以每小时行80千米的速度在两车队中间往返联络,问两车队相遇时,摩托车行驶了多少千米?

  例3:甲每小时行7千米,乙每小时行5千米,两人于相隔18千米的两地同时相背而行,几小时后两人相隔54千米?

  分析与解答:这是一道相背问题。所谓相背问题是指两个运动的物体作背向运动的问题。在相背问题中,相遇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仍然成立,根据题意,甲乙两人共行的路程应该是54-18=36千米,而两人每小时共行7+5=12千米。要求几小时能行完36千米,就是求36千米里面有几个12千米。所以,36÷12=3小时。

  练 * 三

  1,甲车每小时行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千米,两车于相隔10千米的两地同时相背而行,几小时后两人相隔65千米?

  2,甲每小时行9千米,乙每小时行7千米,甲从南庄向南行,同时乙从北庄向北行。经过3小时后,两人相隔60千米。南北两庄相距多少千米?

  3,东西两镇相距20千米,甲、乙两人分别从两镇同时出发相背而行,甲每小时的路程是乙的2倍,3小时后两人相距56千米。两人的速度各是多少?

四年级奥数:行程问题3

  1。少先队员346人排成两路纵队去参观画展。队伍行进的速度是23米/分,前面两人都相距1米。现在队伍要通过一座长702米的桥,整个队伍从上桥到离桥共需要几分钟?

  考点:列车过桥问题;植树问题。

  分析:把整个队伍的长度看成是“车长”,先求出“车长”。因为每路纵队有346÷2=173人,前后两人都相距1米,所以,整个队伍的长度是1×(173—1)=172米。车长求出后,就可以求出过桥的时间了。

  解答:解:队伍长:

  1×(346÷2—1),

  =1×(173—1),

  =172(米);

  过桥的时间:

  (702+172)÷23,

  =874÷23,

  =38(分钟)。

  答:整个队伍从上桥到离桥共需要38分钟。

  点评:此题解答时,依据行程问题的一般数量关系:(车长+桥长)÷速度=上桥到离桥的时间。


四年级奥数:行程问题 (菁华3篇)扩展阅读


四年级奥数:行程问题 (菁华3篇)(扩展1)

——四年级奥数 (菁华3篇)

四年级奥数1

  填空题

  1. 有一个数,除以3余数是1,除以4余数是3,这个数除以12余数是_____.

  2. 一个两位数,用它除58余2,除73余3,除85余1,这个两位数是_____.

  答案:

  1.(7)

  因为除以3余数是1的数是

  1,4,7,10,13,16,19,22,25,28,31,…

  除以4余数是3的数是3,7,11,15,19,23,27,31…

  所以,同时符合除以3余数是1,除以4余数是3的数有7,19,31,…这些数除以12余数均为7.

  2. (14)

  用一个两位数除58余2,除73余3,除85余1,那么58-2=56, 73-3=70,85-1=84能被这个两位数整除,这个两位数一定是56、70和84的公约数.

  2 56 70 84

  7 28 35 42

  4 5 6

  由可可见,56、70、84的两位数公约数是2 7=14,可见这个两位数是14.

四年级奥数2

  一、知识要点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下面的问题:完成一件事情,怎样合理安排才能做到用的时间最少,效果最佳。这类问题在数学中称为统筹问题。我们还会遇到“费用最省”、“面积最大”、“损耗最小”等等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可以从极端情况去探讨它的最大(小)值,这类问题在数学中称为极值问题。以上的问题实际上都是“最优化问题”。

  二、精讲精练

  【例题1】 用一只*底锅煎饼,每次只能放两个,剪一个饼需要2分钟(规定正反面各需要1分钟)。问煎3个饼至少需要多少分钟?

  【思路导航】先将两个饼同时放入锅中一起煎,一分钟后两个饼都熟了一面,这时可将一个取出,另一个翻过去,再放入第三个。又煎了一分钟,将两面都熟的那个取出,把第三个翻过去,再将第一个放入煎,再煎一分钟就会全部煎好。所以,煎3个饼至少需要3分钟。

  练*1:

  1.烤面包时,第一面需要2分钟,第二面只要烤1分钟,即烤一片面包需要3分钟。小丽用来烤面包的架子,一次只能放两片面包,她每天早上吃3片面包,至少要烤多少分钟?

  2.用一只*底锅烙大饼,锅里只能同时放两个。烙熟大饼的一面需要3分钟,现在要烙3个大饼,最少要用几分钟?

  3.小华用*底锅烙饼,这只锅同时能放4个大饼,烙一个要用4分钟(每面各需要2分钟)。可小华烙6个大饼只用了6分钟,他是怎样烙的?

  【例题2】妈妈让小明给客人烧水沏茶。洗水壶需要1分钟,烧开水需要15分钟,洗茶壶需要1分钟,洗茶杯需要1分钟。要让客人喝上茶,最少需要多少分钟?

  【思路导航】经验表明,能同时做的事,尽量同时做,这样可以节省时间。水壶不洗,不能烧开水,因此,洗水壶和烧开水不能同时进行。而洗茶壶、洗茶杯和拿茶叶与烧开水可以同时进行。

  根据以上的分析,可以这样安排:先洗水壶用1分钟,接着烧开水用15分钟,同时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水开了就沏茶,共需要16分钟。

  练*2:

  1.小虎早晨要完成这样几件事:烧一壶开水需要10分钟,把开水灌进热水瓶需要2分钟,取奶需要5分钟,整理书包需要4分钟。他完成这几件事最少需要多少分钟?

  2.小强给客人沏茶,烧开水需要12分钟,洗茶杯要2分钟,买茶叶要8分钟,放茶叶泡茶要1分钟。为了让客人早点喝上茶,你认为最合理的安排,多少分钟就可以了?

  3.在早晨起床后的1小时内,小欣要完成以下事情:叠被3分钟,洗脸刷牙8分钟,读外语30分钟,吃早餐10分钟,收碗擦桌5分钟,收听广播30分钟。最少需要多少分钟?

  【例题3】五(1)班赵明、孙勇、李佳三位同学同时到达学校卫生室,等候校医治病。赵明打针需要5分钟,孙勇包纱布需要3分钟,李佳点眼药水需要1分钟。卫生室只有一位校医,校医如何安排三位同学的治病次序,才能使三位同学留在卫生室的时间总和最短?

  【思路导航】校医应该给治疗时间最短的先治病,治疗时间长的最后治疗,才能使三位同学在卫生室的时间总和最短。这样,三位同学留在卫生室的时间分别是:李佳1分钟,赵1+3=4分钟,赵明1+3+5=9分钟。时间总和是1+4+9=14分钟。

  练*3:

  1.甲、乙、丙三人分别拿着2个、3个、1个热水瓶同时到达开水供应点打热水。热水龙头只有一个,怎样安排他们打水的次序,可以使他们打热水所花的总时间最少?

  2.甲、乙、丙三人到商场批发部洽谈业务,甲、乙、丙三人需要的时间分别是10分钟、16分钟和8分钟。怎样安排,使3人所花的时间最少?最少时间是多少?

  3.甲、乙、丙、丁四人同时到一水龙头处用水,甲洗托把需要3分钟,乙洗抹布需要2分钟,丙洗衣服需要10分钟,丁用桶注水需要1分钟。怎样安排四人用水的次序,使他们所花的总时间最少?最少时间是多少?

  【例题4】用18厘米长的铁丝围成各种长方形,要求长和宽的长度都是整厘米数。围成的长方形的面积最大是多少?

  【思路导航】根据题意,围成的长方形的一条长与一条宽的和是18÷2=9厘米。显然,当长与宽的差越小,围成的长方形的面积越大。又已知长和宽的长度都是整厘米数,因此,当长是5厘米,宽是4厘米时,围成的长方形的面积最大:5×4=20*方厘米。

  练*4:

  1.用长26厘米的铁丝围成各种长方形,要求长和宽的长度都是整厘米数,围成的长方形的面积最大是多少?

  2.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0分米,它的面积最大是多少?

  3.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36*方厘米,并且长和宽的长度都是是整厘米数。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最长是多少厘米?

  【例题5】用3~6这四个数字分别组成两个两位数,使这两个两位数的乘积最大。

  【思路导航】解决这个问题应考虑两点:(1)尽可能把大数放在高位;(2)尽可能使两个数的差最小。所以应把6和5这两个数字放在十位,4和3放在个位。根据“两个因数的差越小,积越大”的规律,3应放在6的后面,4应放在5的后面。63×54=3402.

  练*5:

  1.用1~4这四个数字分别组成两个两位数,使这两个两位数的乘积最大。

  2.用5~8这四个数字分别组成两个两位数,使这两个两位数的乘积最大。

  3.用3~8这六个数字分别组成两个三位数,使这两个三位数的乘积最大。

四年级奥数3

  甲、乙两个哲人将正整数5至11分别写在7张卡片上。他们将卡片背面朝上,任意混合之后,甲取走三张,乙取走两张。剩下的两张卡片,他们谁也没看,就放到麻袋里去了。甲认真研究了自己手中的三张卡片之后,对乙说:“我知道你的两张卡片上的数的和是偶数。”试问:甲手中的三张卡片上都写了哪些数?答案是否唯一。

  答案:

  西师大版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写了哪些数》:甲手中的3张卡片上分别写了6,8和10。甲知道其余4张卡片上分别写了哪些数,但不知道它们之中的哪两张落到了乙的手中。因此,只有在它们之中任何两张卡片上的数的和都是偶数时,甲才能说出自己的断言。而这就意味着,这4张卡片上所写的数的奇偶性相同,亦即或者都是偶数,或者都是奇数。但是由于一共只有3张卡片上写的是偶数,所以它们不可能都是偶数,从而只能都是奇数。于是3张写着偶数的卡片全都落入甲的手中。


四年级奥数:行程问题 (菁华3篇)(扩展2)

——奥数行程问题 (菁华3篇)

奥数行程问题1

  1、李华步行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从学校出发到20.4千米处的冬令营报道。半小时后,营地老师闻讯来接,每小时比李华多走1.2千米。又过了1.5小时,张明从学校骑车去营地报到,结果三个人同时在途中某地相遇。问,张明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2、一段路程分成上坡、*路、下坡三段,各段路程长之比依次1:2:3。某人走各段路程所用时间之比依次是4:5:6。已知他上坡时速度为每小时3千米,路程全长50千米,那么此人走完全程用了多少小时?

  3、客车和货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开出,客车行完全程需10小时,货车行完全程需15小时,两车在途中相遇后,客车又行了96千米,这时 客车所行路程与剩下的路程的比是7:3,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4、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出发时,甲、乙的速度比是5:4,相遇后,甲的速度减少20%,乙的速度增加20%,这样,当甲到达B时,乙离A地还有10千米。那么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5、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车速度为32千米/时,乙车速度为48千米/时.它们分别到达B地和A地后,甲车速度提高四分之一,乙车速度减少六分之一。如果它们第一次相遇与第二次相遇地点相距74千米,那么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6、甲、乙两人同时从山脚开始爬山,到达山顶后就立即下山,他们两人下山的速度都是各自上山速度的2倍。甲到山顶时,乙距山顶还有400米;甲回到山脚时,乙刚好下到半山腰。求从山脚到山顶的距离。

  7、有甲、乙、丙三辆汽车,各以一定的速度从某地出发同向而行.乙比丙晚出发10分钟,出发后40分钟追上丙;甲比乙晚出发20分钟,出发后1小时40分钟追上丙.请问:甲出发多少分钟后才能追上乙?

  8、爷爷坐汽车,小李骑自行车,沿一条公路同时从A地去B地。汽车每小时行40千米,是自行车速度的2.5倍。结果爷爷比小李提前3小时到达B地。A、B两地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奥数行程问题2

  【例1】

  龟兔赛跑,全程5.4千米,兔子每小时跑25千米,乌龟每小时跑4千米,乌龟不停的跑,但兔子却边跑边玩,它先跑1分,然后再玩15分,又跑2分,玩15分,再跑3分,玩15分,……,那么先到达终点的比后到达终点的快几分钟呢?

  【例2】

  在一条公路上,甲、乙两个地点相距600米。张明每小时行走4千米,李强每小时5千米。8点整,他们两人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1分钟后他们都的掉头反向而行,再过3分钟,他们又掉头相向而行,依次按照1,3,5,7,9,……分钟数掉头行走,那么,张、李二人相遇时间是8点几分呢?

  5.多人行程---这类问题主要涉及的人数为3人,主要考察的.问题就是求前两个人相遇或追及的时刻,第三个人的位置,解题的思路就是把三人问题转化为寻找两两人之间的关系。

  【例1】

  有甲、乙、丙三人同时同地出发,绕一个花圃行走,乙、丙二人同方向行走,甲于乙、丙背向而行。甲每分40米,乙每分38米,丙每分36米。出发后,甲和乙相遇后3分钟又与丙相遇。这花圃的周长是多少?

  【例2】

  甲、乙、丙三人行路,甲每分钟走60米,乙每分钟走50米,丙每分钟走40米。甲从A地,乙和丙从B出发相向而行,甲和乙相遇后,过了15分钟又与丙相遇,求A、B两地的距离。

奥数行程问题3

  甲、乙两车都从A地出发经过B地驶往C地,A,B两地的距离等于B,C两地的距离.乙车的速度是甲车速度的80%.已知乙车比甲车早出发11分钟,但在B地停留了7分钟,甲车则不停地驶往C地.最后乙车比甲车迟4分钟到C地.那么乙车出发后几分钟时,甲车就超过乙车.

  答案与解析:

  乙车比甲车多行11-7+4=8分钟。

  说明乙车行完全程需要8÷(1-80%)=40分钟,甲车行完全程需要40×80%=32分钟

  当乙车行到B地并停留完毕需要40÷2+7=27分钟。

  甲车在乙车出发后32÷2+11=27分钟到达B地。即在B地甲车追上乙车。

  这道行程问题还是相对来说比较典型的。大家可以记下来,多加练*。


四年级奥数:行程问题 (菁华3篇)(扩展3)

——奥数行程问题优选【五】篇

  奥数行程问题 1

  AB两地相距30千米,甲乙丙三人同时从A到B,而且要求同时到达。现在有两辆自行车,但不许带人,但可以将自行车放在中途某处,后来的人可以接着骑。已知骑自行车的*均速度为每小时20千米,甲步行的速度是每小时5千米,乙和丙每小时4千米,那么三人需要多少小时可以同时到达?

  解答:

  因为乙丙步行速度相等,所以他们两人步行路程和骑车路程应该是相等的。对于甲因为他步行速度快一些,所以骑车路程少一点,步行路程多一些。

  现在考虑甲和乙丙步行路程的距离。甲多步行1千米要用1/5小时,乙多骑车1千米用1/20小时,甲多用1/5-1/20=3/20小时。

  甲步行1千米比乙少用1/4-1/5=1/20小时。,所以甲比乙多步行的路程是乙步行路程的:1/20/(3/20=1/3.

  这样设乙丙步行路程为3份,甲步行4份。如下图安排:

  这样甲骑车行骑车的3/5,步行2/5.

  所以时间为:30*3/5/20+30*2/5/5=3.3小时。

  奥数行程问题 2

  【例1】

  龟兔赛跑,全程5.4千米,兔子每小时跑25千米,乌龟每小时跑4千米,乌龟不停的跑,但兔子却边跑边玩,它先跑1分,然后再玩15分,又跑2分,玩15分,再跑3分,玩15分,……,那么先到达终点的比后到达终点的快几分钟呢?

  【例2】

  在一条公路上,甲、乙两个地点相距600米。张明每小时行走4千米,李强每小时5千米。8点整,他们两人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1分钟后他们都的掉头反向而行,再过3分钟,他们又掉头相向而行,依次按照1,3,5,7,9,……分钟数掉头行走,那么,张、李二人相遇时间是8点几分呢?

  5.多人行程---这类问题主要涉及的.人数为3人,主要考察的问题就是求前两个人相遇或追及的时刻,第三个人的位置,解题的思路就是把三人问题转化为寻找两两人之间的关系。

  【例1】

  有甲、乙、丙三人同时同地出发,绕一个花圃行走,乙、丙二人同方向行走,甲于乙、丙背向而行。甲每分40米,乙每分38米,丙每分36米。出发后,甲和乙相遇后3分钟又与丙相遇。这花圃的周长是多少?

  【例2】

  甲、乙、丙三人行路,甲每分钟走60米,乙每分钟走50米,丙每分钟走40米。甲从A地,乙和丙从B出发相向而行,甲和乙相遇后,过了15分钟又与丙相遇,求A、B两地的距离。

  奥数行程问题 3

  45名学生要到离学校30千米的郊外劳动。学校只有一辆汽车能乘坐15人,汽车的速度是每小时60千米。学生步行的速度是每小时4千米。为使他们尽早到达劳动地点,他们最少要用几小时才能全部到达?

  [解答]:

  45人分三组出发,每组15人。

  为了尽快到达,三组必须同时到达。

  每一组都是步行了一些路程,坐车行了一些路程。

  由于同时到达,所以每一组坐车的时间相等,当然步行的时间也相等。

  汽车速度是步行速度的15倍,所以如果时间相同,汽车行的路程是人步行路程的15倍。

  我们设第二组第一条红色线段的长度为1份。

  可得出第一条蓝色线段=8份,当然,第3条,第5条蓝色线段的长度也等于8份。

  还可以得到第三组的红色线段=2份,当然,第1组的红色线段也等于2份。

  所以全程是8+2=10份,8份路程坐车,2份路程步行。

  每份长度为30÷10=3公里。

  所以坐车时间为3×8÷60=0.4小时

  步行时间为3×2÷4=1.5小时

  一共需要0.4+1.5=1.9小时。

  奥数行程问题 4

  A、B两地相距400千米,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3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行42千米,一只燕子以每小时50千米的速度和甲车同时出发向乙车飞去,遇到乙车又折回向甲车飞去,这样一直飞,燕子飞了多少千米,两车才能相遇?

  考点:相遇问题.

  分析:要求燕子飞了多少千米,就要知道燕子飞行所用的时间和燕子的速度,燕子的速度是每小时50千米,关键的问题是求出燕子飞行所用的时间,燕子飞行的时间就是甲乙两车的相遇时间,甲乙两车的相遇时间是400÷(38+42)=5(小时),求燕子飞了多少千米,列式为50×5,计算即可.

  解答:解:燕子飞行的时间就是甲乙两车的相遇时间,即:

  400÷(38+42),

  =400÷80,

  =5(小时);

  燕子飞行的距离:

  50×5=250(千米);

  答:燕子飞了250千米两车才能相遇.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要知道燕子飞行的时间就是甲乙两车的相遇时间,同时考查了下列关系式:总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速度×时间=路程.

  奥数行程问题 5

  典型例题1

  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420千米,两辆汽车同时从甲地开往乙地,第一辆汽车每小时行42千米,第二辆汽车每小时行38千米,第一辆汽车到达乙地立即返回,两辆车从开出到相遇共用了多少小时?

  举一反三1

  1、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360千米,两辆汽车同时从甲地开往乙地,第一辆汽车每小时行40千米,第二辆汽车每小时行50千米,第二辆汽车到达乙地立即返回,两辆车从开出到相遇共用了多少小时?

  2、A、B两城之间的距离是880千米,甲车和乙车同时从A城开往B城,甲车每小时行60千米,乙车车每小时行50千米,甲车车到达B城立即返回,两辆车从开出到相遇共用了多少小时?

  3、东、西两城之间的距离是600千米,客车和货车同时从东城开往西城,客车每小时行65千米,货车车每小时行55千米,客车车到达西城立即返回,客车从开出到与货车相遇共用了多少小时?

  典型例题2

  甲、乙两人同时从东村骑车到西村去,经过4.5小时甲到达西村后立即返回东村,在距离西村15千米处遇到乙。已知甲每小时比乙快6千米,求东西两村相距多少千米?

  举一反三2

  1、小黄和小林同时从学校去电影院,小黄每分钟比小林多走20米,30分钟后,小黄刚到电影院立即返回,在距离电影院350米处遇到小林,小黄每分钟走多少米?

  2、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南站开往北站,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多行12千米,甲车行驶4个半小时到达北站后,没有停留,立即从原路返回,在距离北站30千米的地方和乙车相遇。求两站之间的距离。

  3、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站开往西站,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多行14千米。甲车行驶5小时到达西站后,立即按原路返回,在离西站42千米处于乙车相遇。求东西两站之间的距离。

  典型例题3

  A、B两地相距21千米,上午8时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到达B地后立即返回,乙到达A地后也立即返回,上午10时他们第二次相遇,此时甲走的路程比乙多9千米。甲共行了多少千米?甲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举一反三3

  1、A、B两地相距21千米,上午9时整,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到达B地后立即返回,乙到达A地后立即返回,上午11时他们第二次相遇。此时,甲行的路程比乙行的路程多5千米。甲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A、B两城相距160千米,早晨6时整,甲车和乙车分别从A、B两城出发,相向而行,甲车到达B城后立即返回,乙车到达A城后立即返回,12时整他们第二次相遇。此时,甲行的路程比乙行的路程多24千米。甲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四年级奥数:行程问题 (菁华3篇)(扩展4)

——五年级奥数*题3篇

  1、要使35018065( )的最后五个数字都是0,那么括号内填入的自然数最小是几?

  2、将下面6个数*均分成两组,使这两组数各自和乘积相等,这6个数分别是20、231、242、143、30、91。

  3、一个六位数546□9□是44的倍数,这个数是多少?

  4、等差数列8、12、16中,444是第几项?

  5、计算1+2-3+4+5-6+7+8-9+58+59-60。

  6、一个三位数能被9整除,去掉它的末位后,所得的两位数是13的倍数,这样的三位数中,最大是几?

  7、小明有一包糖,4粒一数少3粒,5粒一数多2粒,3粒一数正好,这包糖至少有多少粒?

  8、某厂加工三批零件,第一批加工123个,第二批加工162个,第三批加工260个,各批零件*均分给同一批工人加工,分别剩3个、2个和6个,最多有多少工人参加加工?

  9、1080的全部约数有多少个?

  10、在下面算式中合适的地方,只添加括号使它们都成立。

  18+123+25+2=22

  18+123+25+2=50

  11、把4,44,444,4444,,444这20xx个数相加,所得和的末尾5位数是多少?

  12、有一个三位数,百位上数字是个位上的*方,十位上数字比个位上大3,又知这个三位数比它十位与个位上数的乘积的45倍还多2,求这个三位数是多少?

  奥数是一种理性的精神,使人类的思维得以运用到最完善的程度.让我们一起来阅读有关容斥问题的最新五年级奥数难题,感受奥数的奇异世界!

  五年级三班学生参加课外兴趣小组,每人至少参加一项.其中有25人参加自然兴趣小组,35人参加美术兴趣小组,27人参加语文兴趣小组,参加语文同时又参加美术兴趣小组的有12人,参加自然同时又参加美术兴趣小组的有8人,参加自然同时又参加语文兴趣小组的有9人,语文、美术、自然3科兴趣小组都参加的有4人.求这个班的学生人数.

  答案与解析:

  设参加自然兴趣小组的人组成集合A,参加美术兴趣小组的人组成集合日,参加语文兴趣小组的人组成集合C.

  奥数是一种理性的精神,使人类的思维得以运用到最完善的程度.让我们一起来阅读五年级奥数*题---面积问题,感受奥数的奇异世界!

  (面积问题)一个长方形分成4个不同的三角形,绿色三角形面积是长方形面积的0.15倍,黄色三角形的面积是21*方厘米。问: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方厘米。

  解:对于长方形内(极端情况在顶点和边上)任意一点,与四个顶点连接后所分割出的四个三角形中,对边为底的两个三角形的面积和是长方形面积的一半,这根据三角形公式很容易得出。那么该长方形的面积为21÷(0.5-0.15)=60*方厘米。

  答:长方形的面积是60*方厘米。


四年级奥数:行程问题 (菁华3篇)(扩展5)

——三年级奥数和倍问题试题

三年级奥数和倍问题试题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我们最离不开的就是试题了,试题是考核某种技能水*的标准。你知道什么样的试题才算得上好试题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年级奥数和倍问题试题,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甲、乙两人共有图书72本,甲的图书本数是乙的3倍,求甲、乙两个人各有多少本图书?

  2、果园里有梨树和苹果树一共40棵,苹果树的`棵数是梨树的4倍,苹果树和梨树各有多少棵?

  3、一块长方形木板,长是宽的2倍,周长是54厘米。这个长方形木板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

  4、求师徒两人每小时各做了多少个零件?师徒两人共同工作4小时,一共生产96个零件,师傅每小时做的零件个数是徒弟的5倍?

  5、某校共有学生560人,其中男生比女生的3倍少40人。则男生、女生各多少人?

  6、师傅和徒弟共生产零件190个,师傅生产的个数比徒弟的3倍少10个;师、徒各生产多少个?

  7、有甲、乙两层书架,共有书120本。从甲层拿走15本书放入乙层书架后,这时甲书架书的本数是乙书架的3倍,求甲、乙两层书架原有多少本书?

  8、有甲、乙两层书架,甲书架原有115本书,乙层书架原有5本书,求从甲层书架拿走多少本书放入乙层书架后,甲书架书的本数是乙书架的3倍?

  9 、甲、乙两个粮库原来共存大米320吨,后来从甲粮库运出40吨,给乙库运进20吨,这时甲库存的大米是乙库的2倍,两个粮库原来各存大米多少吨?

  10、学校图书馆买来故事书、科技书和文艺书共552本,故事书比科技书的2倍多12本,文艺书比科技书少20本,求学校买故事书、科技书、文艺书各多少本?

  11、三块布共长220米,第二块布长是第一块的3倍,第三块布长是第二块的2倍,第一块布长多少米?

  12、两个数相除,商3余10,被除数,除数,商的和是163,被除数、除数各是多少?

  13、前进电机厂一、二月份共生产电机400台,二月份生产的台数比一月份生产台数的5倍还少68台,两个月各生产多少台

  14、大小两桶汽油共90千克,如果从大桶里倒出5千克给小桶,这时大桶汽油重量是小桶的5倍,求原来两桶汽油各重多少千克?


四年级奥数:行程问题 (菁华3篇)(扩展6)

——四年级奥数题型 (菁华3篇)

  1.在下列数列的()中填上适当的数。

  (1)1,3,7,13,21,( ),43 ,( ),……

  (2)1,4,9,( ),25,36,( ),……

  (3)1,1,2,3,5,8,( ),21,( ),……

  (4)7,2,7,4,7,6,7,( ),7,10,( ),……

  2.小红用*底锅烙饼,每次只能放2张饼。烙一张饼需要2分钟(正、反面各需1分钟)。为了节约时间,小红要烙7张饼最少需要( )分钟。

  3.麦克、尼克、杰克3名同学同时到图书馆借书,麦克借漫画书需要5分钟,尼克借故事书需要6分钟,杰克借科技书需要3分钟,图书馆只有一位钟老师。请你帮助钟老师安排( 、 、 )借书的先后次序,才能使三位同学留在图书馆的时间总和最短,最短需要( )分钟。

  4.有四个同学在假期里约定每两人互通一封信,他们总共写了( )封信。

  5.□-○=9 □+□+○+○=22 □=( ) ○=( )

  数字指的是0、1、2、3、4、5、6、7、8、9这十个.数字问题不但有趣,而且还会使我们的思维活跃,思路开阔.

  在解答数字问题时,主要用到下面一些知识:

  ①奇偶数的性质: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偶数=奇数

  ②自然数被9、11整除的特征:

  一个自然数若它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和能被9整除,那么这个自然数必能被9整除.反之也成立.

  (更一般地,一个自然数除以9的余数与它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和除以9的余数相同.)

  一个自然数若它的奇数位上的数字和与偶数位上的数字和的差能被11整除,那么这个自然数必能被11整除.反之也成立.

  ③自然数分类的思想:分类时注意不重不漏,即某个自然数必属于某一类而且只能属于一类.

  此外,还要用到加、减法中数位上的进位、借位,乘法中积的奇偶性与各个乘数的奇偶性的关系,…等等一些知识.

  一次,小王去超市用36元买了若干盒某品牌的牛奶。过了一段时间他又去超市,发现同种品牌的牛奶每盒让利0.3元销售,于是他又花36元,结果比上次多买了4盒。小王第一次购买这种品牌的牛奶多少盒?

  解答:36/4=9,即现在9元购买的牛奶比原来9元购买的牛奶正好多1盒,

  要购买多出来的这1盒牛奶,要从原来每盒牛奶的价钱当中拿出0.3元,所以现在每盒牛奶的价格是0.3元的整数倍。原来每盒牛奶的价格是现在每盒牛奶的价格再加上0.3元,也是0.3的整数倍,原来每盒牛奶价格中0.3元的个数比现在的多1,现在能购买牛奶的盒数比原来多1,9/0.3=30,原来每盒价格中0.3元的个数乘盒数等于30,现在每盒价格中0.3元的个数乘盒数也等于30,这里所说的个数和盒数都是正整数,只有5×6和6×5满足,所以原来用9元能买5盒,每盒的价格是6个0.3元,为1.8元,现在用9元能买6盒,每盒的价格是5个0.3元,为1.5元。


四年级奥数:行程问题 (菁华3篇)(扩展7)

——奥数整除问题 (菁华3篇)

  编者小语:奥数教学不能单纯是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数学意识、数学思想、独立获得和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和良好的数学学**惯的过程。让学生具备在未来的工作中科学地提出数学问题、探索数学问题、创造性地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数学网为大家准备了小学五年级奥数题,希望小编整理的五年级奥数题及参考答案:整除问题,可以帮助到你们,助您快速通往高分之路!!

  整除

  求1~1000能被2,3,5中至少一个整除的数的个数。

  解答:1~1000中能被2整除的数有[1000÷2]=500个;能被3整除的数有[1000÷3]=333个;能被5整除的数有[1000÷5]=200个。若得500+333+200=1033>1000,原因是计算有重复,比如12在被2整除与被3整除的数中都计算了,也就是被2×3=6整除的数计重复了,同理2×5=10,3×5=15也被重复计数了,应当减去。但是被2×3×5=30整除的数又被减重复了,需要找回。可用容斥原理求得

  [1000÷2]+[1000÷3]+[1000÷5]-([1000÷6]+[1000÷10]+[1000÷15])+[1000÷30]

  =500+333+200-(166+100+66)+33=734(个)

  这道题考察了整除和容斥原理,同学在分析题目的时候要注意不要重复,不要遗漏。

  数的整除性规律

  【能被2或5整除的数的特征】一个数的末位能被2或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2或5整除

  【能被3或9整除的数的特征】一个数,当且仅当它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能被3和9整除时,这个数便能被3或9整除。

  例如,1248621各位上的数字之和是1+2+4+8+6+2+1=24

  3|24,则3|1248621。

  又如,372681各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7+2+6+8+1=27

  9|27,则9|372681。

  【能被4或25整除的数的特征】一个数,当且仅当它的末两位数能被4或25整除时,这个数便能被4或25整除。

  例如,

  173824的末两位数为24,4|24,则4|173824。

  43586775的末两位数为75,25|75,则25|43586775。

  【能被8或125整除的数的特征】一个数,当且仅当它的末三位数字为0,或者末三位数能被8或125整除时,这个数便能被8或125整除。

  例如,

  32178000的末三位数字为0,则这个数能被8整除,也能够被125整除。

  3569824的末三位数为824,8|824,则8|3569824。

  214813750的末三位数为750,125|750,则125|214813750。

  【能被7、11、1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个数,当且仅当它的末三位数字所表示的数,与末三位以前的数字所表示的数的差(大减小的差)能被7、11、13整除时,这个数就能被7、11、13整除。

  例如,75523的末三位数为523,末三位以前的数字所表示的数是75,523-75=448,448÷7=64,即7|448,则7|75523。

  又如,1095874的末三位数为874,末三位以前的数字所表示的数是1095,1095-874=221,221÷13=17,即13|221,则13|1095874。

  再如,868967的末三位数为967,末三位以前的数字所表示的数是868,967-868=99,99÷11=9,即11|99,则11|868967。

  此外,能被11整除的数的特征,还可以这样叙述:一个数,当且仅当它的奇数位上数字之和,与偶数位上数字之和的差(大减小)能被11整除时,则这个数便能被11整除。

  例如,4239235的奇数位上的数字之和为4+3+2+5=14,偶数位上数字之和为2+9+3=14,二者之差为14-14=0,0÷11=0,即11|0,则11|4239235。

  一、基本概念和知识

  1.整除——约数和倍数

  例如:15÷3=5,63÷7=9

  一般地,如a、b、c为整数,b≠0,且a÷b=c,即整数a除以整除b(b不等于0),除得的商c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或者说余数是0),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记作b|a.否则,称为a不能被b整除,(或b不能整除a),记作ba。

  如果整数a能被整数b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

  例如:在上面算式中,15是3的倍数,3是15的约数;63是7的倍数,7是63的约数。

  2.数的整除性质

  性质1:如果a、b都能被c整除,那么它们的和与差也能被c整除。

  即:如果c|a,c|b,那么c|(a±b)。

  例如:如果2|10,2|6,那么2|(10+6),

  并且2|(10—6)。

  性质2:如果b与c的积能整除a,那么b与c都能整除a.即:如果bc|a,那么b|a,c|a。

  性质3:如果b、c都能整除a,且b和c互质,那么b与c的积能整除a。

  即:如果b|a,c|a,且(b,c)=1,那么bc|a。

  例如:如果2|28,7|28,且(2,7)=1,

  那么(2×7)|28。

  性质4:如果c能整除b,b能整除a,那么c能整除a。

  即:如果c|b,b|a,那么c|a。

  例如:如果3|9,9|27,那么3|27。

  3.数的整除特征

  ①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个位数字是0、2、4、6、8的整数.“特征”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个位数字是偶数(包括0)的整数,必能被2整除;另一方面,能被2整除的数,其个位数字只能是偶数(包括0).下面“特征”含义相似。

  ②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个位是0或5。

  ③能被3(或9)整除的数的特征:各个数位数字之和能被3(或9)整除。


四年级奥数:行程问题 (菁华3篇)(扩展8)

——四年级的奥数题及答案通用5篇

  比赛用的足球是由黑、白两色皮子缝制的,其中黑色皮子为正五边形,白色皮子为正六边形,并且黑色正五边形与白色正六边形的边长相等。缝制的方法是:每块黑色皮子的5条边分别与5块白色皮子的边缝在一起;每块白色皮子的6条边中,有3条边与黑色皮子的边缝在一起,另3条边则与其它白色皮子的边缝在一起。如果一个足球表面上共有12块黑色正五边形皮子,那么,这个足球应有白色正六边形皮子多少块?

  答案与解析:

  分析:12块黑色正五边形皮子共有12×5=60条,这60条边每一条都是与白皮子缝合在一起的。而对于白皮子来说,每块6条边,其中有3条边是与黑色皮子的边缝在一起,还有3条边则是与其它白色皮子的边缝在一起。因此,白皮子的边的总数就是黑皮子的边的总数的2倍,即共有60×2=120条边。那么,共有120/6=20块白皮子。

  速算与巧算

  (4942+4943+4938+4939+4941+4943)÷6

  查看答案

  完整版下载:奥数专题:计数问题试题及详解.doc

  解答:认真观察可知此题关键是求括号中6个相接*的数之和,故可选4940为基准数.

  (4942+4943+4938+4939+4941+4943)÷6

  =(4940×6+2+3-2-1+1+3)÷6

  =(4940×6+6)÷6(这里没有把4940×6先算出来,而是运用了除法中的巧算方法)

  =4940×6÷6+6÷6

  =4940+1

  =4941.

  计算:(1234+2341+3421+4123)÷(1+2+3+4)的值是多少?

  解答:(第五届希望杯2试试题)在1234,2341,3412,4123中,数字1,2,3,4分别在各个数位上出现过一次,(1234+2341+3421+4123)÷(1+2+3+4)=1111这是属于位值原理的题目,从题目我们观察到数字1,2,3,4分别在各个数位上出现过一次,在接着类题目的时候我们可以把所有的数加起来然后除以各个数字之和。

  20xx年1月1日开始,职工A每工作3天休息1天,职工B每工作5天休息2天,A、B两人同在一个岗位上工作,如果某天A、B两人都休息,规定由职工C代班,则20xx年C要代班几次?

  【解析】

  在编号为1、2、3....28这28天中,

  职工A的休息日的编号为4、8、12、16、20、24、28

  职工B的休息日的编号为6、7、13、14、20、21、27、28

  所以编号为20、28的为A、B的共同休息日

  而365÷28=13.....7

  所以C在20xx年要代班13×2=26天

  电车公司维修站有7辆电车需要维修,如果用一名工人维修这7辆电车的修复时间分别为12,17,8,18,23,30,14分钟。每辆电车每停开1分钟的经济损失是11元。现在由3名工作效率相同的维修工人各自单独工作,要是经济损失减到最小程度,那么最小的损失是多少元?

  答案与解析:因为3个工人各自单独工作,工效又相同,因此,每人维修的时间应尽量相等,设需维修的车辆分别为:A、B、C、D、E、F、G,修复的时间依次是12、17、8、18、23、30、14分钟,则第一个工人应修复的车是:C、G、D;第二个工人应修复的车是:B、E;第三个工人应修复的'车是:A、F。有因为要求把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所以,每个人应尽量先修复需短时间修好的车辆,这样,可以按以下的顺序开修:第一个人:8,14,18。

  设a、b都表示数,规定a△b=3×a-2×b

  ①求3△2,2△3;

  ②这个运算“△”有交换律吗?

  ③求(17△6)△2,17△(6△2);

  ④这个运算“△”有结合律吗?

  ⑤如果已知4△b=2,求b。

  答案

  分析:

  分析解定义新运算这类题的关键是抓住定义的本质,本题规定的运算的本质是:用运算符号前面的数的3倍减去符号后面的数的2倍。

  解:①3△2=3×3-2×2=9-4=5

  2△3=3×2-2×3=6-6=0。

  ②由①的例子可知“△”没有交换律。

  ③要计算(17△6)△2,先计算括号内的数,有:17△6=3×17-2×6=39;再计算第二步

  39△2=3×39-2×2=113,

  所以(17△6)△2=113。

  对于17△(6△2),同样先计算括号内的数,6△2=3×6-2×2=14,其次

  17△14=3×17-2×14=23,

  所以17△(6△2)=23。

  ④由③的例子可知“△”也没有结合律.

  ⑤因为4△b=3×4-2×b=12-2b,那么12-2b=2,解出b=5。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