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文言文常见虚词例释15个 (菁华5篇)

首页 / 语文 / | 2022-10-03 00:00:00 中考语文

中考语文文言文常见虚词例释15个1

  语气词:

  A.表示肯定、判断语气,相当于助词“也”,可译为“了”“啊”。例: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

  B.表示限制语气,相当于“而已”“罢了”,含有“不过如此”的意味。例:技止此耳!(《黔之驴》)

中考语文文言文常见虚词例释15个2

  语气词:

  A.用在句子的末尾,表示疑问或反问,相当于“吗”“呢”。例: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

  B.用在句子的末尾,表示赞美或感叹,相当于“啊”“呀”。例: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C.表示测度或商量,相当于“吧”。例: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孟子·梁惠王下》)

  助词:用于形容词或副词后,助成音节,可译为“……的样子”,或不译。例: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爱莲说》)

  介词:

  A.表示时间,可译为“在”“从”。例: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醉翁亭记》)

  B.表示对象,可译为“对”。例: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捕蛇者说》)

中考语文文言文常见虚词例释15个3

  代词: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你的”“你们”“你们的`”。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副词:

  A.表示动作行为的相承,可译为“就”“于是”等。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陈涉世家》)

  B.表示动作行为或某种情况的发生、出现出乎意料,可译为“竟然”“却”等。例: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中考语文文言文常见虚词例释15个4

  代词:

  A.人称代词,可译为“我”“你”“他”“我的”“自己的”等。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桃花源记》)

  B.代具体的事物。例:屠自后断其股。(《狼》)

  C.指示代词,可译为“这”“那”等。例: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副词:表示推测、反问等语气,可译为“大概”“难道”,或者不译。例: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句中第一个“其”表反问,可译为“难道”;第二个“其”表猜测语气,可译为“大概”。——编者注)

中考语文文言文常见虚词例释15个5

  连词:

  A.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例: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B.表示转折,可译为“可是”。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中考语文文言文常见虚词例释15个 (菁华5篇)扩展阅读


中考语文文言文常见虚词例释15个 (菁华5篇)(扩展1)

——中考语文文言文常见虚词例释15个 (菁华5篇)

中考语文文言文常见虚词例释15个1

  语气词:

  A.表示肯定、判断语气,相当于助词“也”,可译为“了”“啊”。例: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

  B.表示限制语气,相当于“而已”“罢了”,含有“不过如此”的意味。例:技止此耳!(《黔之驴》)

中考语文文言文常见虚词例释15个2

  语气词:

  A.用在句子的末尾,表示疑问或反问,相当于“吗”“呢”。例: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

  B.用在句子的末尾,表示赞美或感叹,相当于“啊”“呀”。例: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C.表示测度或商量,相当于“吧”。例: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孟子·梁惠王下》)

  助词:用于形容词或副词后,助成音节,可译为“……的样子”,或不译。例: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爱莲说》)

  介词:

  A.表示时间,可译为“在”“从”。例: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醉翁亭记》)

  B.表示对象,可译为“对”。例: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捕蛇者说》)

中考语文文言文常见虚词例释15个3

  代词: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你的”“你们”“你们的`”。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副词:

  A.表示动作行为的相承,可译为“就”“于是”等。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陈涉世家》)

  B.表示动作行为或某种情况的发生、出现出乎意料,可译为“竟然”“却”等。例: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中考语文文言文常见虚词例释15个4

  代词:

  A.人称代词,可译为“我”“你”“他”“我的”“自己的”等。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桃花源记》)

  B.代具体的事物。例:屠自后断其股。(《狼》)

  C.指示代词,可译为“这”“那”等。例: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副词:表示推测、反问等语气,可译为“大概”“难道”,或者不译。例: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句中第一个“其”表反问,可译为“难道”;第二个“其”表猜测语气,可译为“大概”。——编者注)

中考语文文言文常见虚词例释15个5

  连词:

  A.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例: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B.表示转折,可译为“可是”。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中考语文文言文常见虚词例释15个 (菁华5篇)(扩展2)

——*常用文言文虚词3篇

  1.而 有三个意思。

  ①有两件事情是*行连贯的,中间用“而”字连接起来。例如:伟大而光荣。

  ②用来连接肯定和否定两方面。例如:人老而心不老。死而不朽。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的事实出发。我们要知难而进,而不是知难而退。

  ③用来连接因果关系。例如:我们为保卫世界和*而努力。

  2.以 有四个意思。

  ①有“拿”的意思。例如:以身作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②表示一个界线。例如:三尺以上。五年以后。

  ③表示一种扩展。例如:在一县、一省以至全国范围内推广。

  ④表示因果关系。例如:生产发展非常快,以致工作有点跟不上。有些同志麻痹大意,以致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以至”和“以致”是有分别的。“以至”一般表示时间程度、范围上的递升或递降,有“直到”的意思;“以致”是表示事物发展的结果的,有“因此而造成”的意思。

  3.于(乎)有六个意思。

  ①有“在”和“到”的意思。例如:光荣归于*。

  ②有“从”的意思。例如:青出于蓝。

  ③有“对于”的意思。例如:勇于负责。有益于人。

  ④表示比较。例如:功大于过。

  ⑤表示被动。例如:日本女排败于*女排。

  ⑥以“乎”代“于”。例如:出乎意料(就是出于意料之外)。合乎规律(合于规律)。这种用法是古代汉语的*惯。

  4.因 有两个意思。

  ①有“凭借”、“按照”、“依照”的意思。例如:因地制宜。

  ②有“因为”的意思。例如:因噎废食(因为吃东西噎住了,以后就不敢再吃饭了)。

  5.则 有三个意思。

  ①有“就”的意思。例如:热则涨,冷则缩。

  ②表示对比,可以翻译成“却”。例如:工人是以做工为主,学生则是以学*为主。

  ③列举原因和理由。例如:一则支援了农业,二则发展了生产。

  1.然而 有“但是”的意思。例如:他们失败了多次,然而并不灰心。

  2.虽,虽然 用“虽”和“虽然”都可以。用“虽”文一点,用“虽然”白一点。古代汉语里的“虽然”是拆开来讲的。“然”的意思就是“这样”,“虽然”就是“虽然这样”。现在“虽然”与“虽”等同起来了。例如:事情虽小,意义很大。他虽然工作很忙,对学*并不放松。

  有些人在句头用虽然,往往在后面用个逗号,这是错误的,应该把逗号去掉。

  3.纵,纵然,纵使,即使 意思都一样。例如:纵有千山万水,也拦不住英勇的勘探队员。纵然今天下雨,我们也要赶到工地。即使明天下雨,我们也要去。

  要注意,“纵然”和“虽然”的意思不一样。“虽然”指的是有那件事情,“纵然”指的是还没有那件事情。如“虽然今天下雨,你还是来了”,“纵然明天下雨,我还是要去”,这里如果把“虽然”和“纵然”调换一下,那就错了。

  4.如 有六个意思。

  ① 有“如果”的意思。说得白一些,有“要是”的意思。例如:如不及早准备,恐怕来不及。

  ②有“然”的意思。例如:突如其来。

  ③有“如同”的意思。例如:爱社如家。十年如一日。如临大敌。如鱼得水。

  ④有“比得上,比不上”的意思。例如:我不如他(我比不上他)。耳闻不如目见(耳朵听见,比不上眼睛看见)。

  ⑤有“依照”、“顺从”的意思。例如:如期完成。如意算盘。

  ⑥有“举例”的意思。例如:各种体育活动如游泳、球赛,等等。

  5.若 有两个意思。

  ①有“如果”的意思。例如: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②有“如同”的意思。例如:旁若无人。若无其事。

  6.倘,倘若,倘然,倘使 意思差不多。“倘”当“如果”讲。例如:倘有困难,当再设法。倘然你不相信,我带你去看。

  7.况且、何况 意思一样,在文言里单用“况”,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另外“尚且”跟“何况”常常是相互照应的。例如:上海地方大,况且你又不知道他的地址,怎么能找到他呢?当年在艰苦的岁月里,尚且坚持斗争,何况现在是大好形势,还怕什么呢?

  8.俾,以便 “俾”比较文,跟“以便”的意思一样,即达到某种效果。翻成白话有“好”的意思(但位置不同)。例如:特此公布,俾众周知(让大家好知道)。会议引发大量文件,以便参加会议的人参考(让参加会议的人好参考)。

  1.尚,尚且 有两个意思。

  ①有“还要”的意思。例如:尚待研究。

  ②先说一件更重要的事情,让它来衬托下文。例如:这么冷的天,大人尚且受不住,何况是小孩。

  2.犹 有两个意思。

  ①有“如同”的'意思。例如:为国家而死,虽死犹生。

  ②有“还”和“尚且”的意思。例如:事情相隔二十年,记忆犹新。

  3.徒,徒然 意思一样,只是文白之分。再白一些,有“白白地”意思。例如:徒劳无功。不看见敌人就放枪,徒然浪费子弹。

  4.几乎 有“差点儿”的意思。例如:我几乎不相信我的耳朵。雪后路很滑,我几乎摔倒。

  5.至 是“到了极点”,“至少”等于“最少”,“至迟”等于“最迟”。例如:欢迎之至。至少也要五千元。至少也要做到自给自足。至迟在十天内赶到。


中考语文文言文常见虚词例释15个 (菁华5篇)(扩展3)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练*题及答案3篇

  一、(2016.怀化)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1~4题。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①气惰暮②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③,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勿邀正正④之旗,勿击堂堂⑤之肾,此治变者也。

  (节选自《孙子.军争篇》)

  【注释】①昼,白天,一说指经过一段时间后。②暮:到了战斗快结束时。③以治待乱:以我军的严整有序对待敌军的混乱无序。④正正,严整。⑤堂堂,壮大的样子。

  1.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是 故 朝 气 锐 昼 气 惰 暮 气 归

  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

  2.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1)既克,公问其故     (已经)

  (2)彼竭我盈 (充满,文中指士气正旺盛)

  (3)故善用兵者 (擅长,善于)

  (4)将军可夺心 (意志)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衰减了,等到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枯竭了。

  (2)以*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

  用我方的靠*战地,等待敌人的远道而来;用我军的安逸从容,对付敌军的疲劳仓促;用我军的粮饷充足,对付敌军的街不堪,这是把握军队战斗力的用兵方法。

  4.乙文的中心句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两文在阐述用兵方面相同的观点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中心句: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 相同观点:战争中要善于分析敌情,把握战机,军事上要后发制人。

  【参考译文】【乙】对于敌人的军队,可以挫败它的士气;对于敌人将领,可以动摇他的意志。因此,初战时,部队士气高昂;经过一段时间后则逐渐懈怠;到战斗后期,士气就衰竭了。所以,善于用兵的人,要避开敌人士气旺盛时候,而选择在对方士气低落、衰竭时进攻,这是掌握士气的方法。用我方的严整有序,对付敌方的混乱无序;以我方的沉着冷静,对付敌方的躁动不安,这是掌握军队心理的方法。用我方的靠*战地,等待敌人的远道而来;用我军的安逸从容,对付敌军的疲劳仓促;用我军的粮饷充足,对付敌军饥饿不堪,这是把握军队战斗力的用兵方法。不要去截击旗帜严整、队列雄壮的敌军,不要去攻打阵容强大、实力雄厚的敌人,这是掌握机变的用兵方法。

  二、(2015.葫芦岛)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问题。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曹刿论战》)

  【乙】唐齐王景达①将兵二万自瓜步②济江,距*③二十余里,设栅不进。诸将欲击之,太祖皇帝④曰:“彼设栅自固,惧我也。今吾众不满二千,若往击之,则彼见吾众寡矣;不如俟其来而击之,破之必矣!”居数日,唐出兵趣⑤*,太祖皇帝奋击,大破之,杀获*五千人,余众尚万余,走渡江,争舟溺死者甚众,于是唐之精卒尽矣。

  【注释】①唐齐王景达:南唐齐王李景达。②瓜步:今江苏*东南。③*:今江苏*。④太祖皇帝:赵匡胤。⑤趣(qū):奔赴。

  5.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 A )

  A.唐齐王景达将兵二万自瓜步济江(公将鼓之)

  B.若往击之(公将驰之)

  C.则彼见吾众寡矣(彼竭我盈)

  D.彼设栅自固,惧我也(惧有伏焉)

  【解析】A项第一个“将”是副词“将要”,第二个“将”是动词“带领”的意思;B两个“之”都是代词,代“他,他们”;C项两个“彼”都是“对方”的意思;D项两个“惧”都是“害怕”的意思。

  6.将选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作起来,第二次击鼓的时候,他们的士气衰减了,到第三次击鼓时,他们的士气耗尽了。

  (2)不如俟其来而击之,破之必矣!

  不如等他们来进攻的时候再攻打他们,(那样的话)一定能够打败他们了!

  7.简要概括甲文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个字)

  记叙齐鲁长勺之战的经过,及战后曹刿论述取胜的原因。

  8.说说甲、乙两文中曹刿和太祖皇帝有哪些共同点。

  对实际情况注意审慎观察(或战略上有见地);英明果断(或沉着冷静),知己知彼;善于把握战机。

  【参考译文】南唐齐王李景达带领两万士兵从瓜步渡江,在距离*二十多里的地方驻扎下来。(赵匡胤)的部将想要攻打他,赵匡胤说:“对方设置栅栏固步不前,是害怕我们啊。现在,我们的士兵不足两千,如果前往攻打他们,对方就知道我们人数少了;不如等他们来进攻的时候再攻打他们,(那样的话)一定能够打败他们了!”过了几天,李景达的部队出兵逼**,太祖皇帝带领军队奋力出击。大破敌军,杀死俘获了将*五千人,其余的敌军尚且还有一万多,都跑去渡江,争夺船只,淹死了很多人,由于这件事,李景达的精锐部队全部完蛋了。

  王嘉字子年,陇西安阳人也。轻举止,丑形貌,外若不足,而聪睿内明。滑稽好语笑,不食五谷,不衣美丽,清虚服气,不与世人交游。隐于东阳谷,凿崖穴居,弟子受业者数百人,亦皆穴处。

  石季龙之末,弃其徒众,至长安,潜隐于终南山,结庵庐而止。门人闻而复随之,乃迁于倒兽山。苻坚累征不起,公侯已下咸躬往参诣,好尚之士无不师宗之。问其当世事者,皆随问而对。好为譬喻,状如戏调;言未然之事,辞如谶记,当时鲜能晓之,事过皆验。

  坚将南征,遣使者问之。嘉曰:“金刚火强。”乃乘使者马正衣冠徐徐东行数百步而策马驰反脱衣服弃冠履而归下马踞床一无所言。使者还告,坚不悟,复遣问之,曰:“吾世祚云何?”嘉曰:“未央。”咸以为吉。明年癸未,败于淮南,所谓未年而有殃也。人侯之者,至心则见之,不至心则隐形不见。衣服在架,履杖犹存,或欲取其衣者,终不及,企而取之,衣架逾高,而屋亦不大,覆杖诸物亦如之。

  姚苌之入长安,礼嘉如苻坚故事,逼以自随,每事谘之。苌既与苻登相持,问嘉曰:“吾得杀苻登定天下不?”嘉曰:“略得之。”苌怒曰:“得当云得,何略之有!”遂斩之。先此,释道安谓嘉曰:“世故方殷,可以行矣。”嘉答曰“卿其先行,吾负债未果去。”俄而道安亡,至是而嘉戮死,所谓“负债”者也。苻登闻嘉死,设坛哭之,赠太师,谥曰文。及苌死,苌子兴字子略方杀登,“略得”之谓也。嘉之死日,人有陇上见之。其所造《牵三歌谶》,事过皆验,累世犹传之。又著《拾遗录》十卷,其记事多诡怪,今行于世。

  (选自《晋书》,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轻举止,丑形貌,外若不足轻:轻视

  B.好为譬喻,状如戏调好:喜欢

  C.卿其先行,吾负债未果去果:实现,完成

  D.当时鲜能晓之鲜:少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乃迁于倒兽山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B.问其当世事者而莫得其涯

  C.门人闻而复随之项王按剑而跽

  D.嘉之死日邻之厚,君之薄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嘉这个人,其貌不扬而幽默内秀,孤立于世而精通事世,料事如神而又不明说事情结局,是一个创作了志怪小说的隐士。

  B.苻坚南征之前,两次派使者向王嘉询问吉凶,王嘉用语言和行动向使者表达自己的预言,可是使者和苻坚都没能明白他的真意。

  C.姚苌进入长安以后不久便开始与苻坚争权,遇到事情就要向王嘉征询意见,但因王嘉说的不符合自己的心意,心生恼怒杀了王嘉。

  D.王嘉先隐居东阳谷,后至长安,隐居终南山,最后迁于倒兽山。或凿崖穴居,或结庵庐而止,都有弟子门人随之穴处,受业学*。

  4.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乃乘使者马正衣冠徐徐东行数百步而策马驰反脱衣服弃冠履而归下马踞床一无所言。

  5.把文中画线的文字译成现代汉语。(7分)

  (1)苻坚累征不起,公侯已下咸躬往参诣,好尚之士无不师宗之。(4分)

  (2)其所造《牵三歌谶》,事过皆验,累世犹传之。(3分)

  1.A(3分)

  【解析】:轻,轻佻,轻浮。

  2.D(3分)

  【解析】:A副词,表示时间的紧相衔接,可译为“就”;表示两事情相悖或事出意外,可译为“却,竟”。B代词,他;代词它的。C连词,表顺承;连词,表修饰。D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3.D(3分)

  【解析】:文中并未交代王嘉“迁于倒兽山”时有没有弟子门人追随。

  4.

  答案:乃乘使者马/正衣冠/徐徐东行数百步/而策马驰反/脱衣服/弃冠履而归/下马踞床/一无所言。(3分)

  【解析】:解答文言断句题,要依据对文意的理解明确句意;同时还要借助文言虚词,特别是句首语气词.句末语气词等来判断;还可以参照文言句式的'特点来判断。本句说的是王嘉的一系列动作,比较紧凑,可根据“正”.“脱”“弃”“下”等动词加以判断。

  5.(1)苻坚多次征召,他总不应征,公侯以下的朝官全都去亲自拜会,好学之士无不推崇他为宗师。(“起”“躬”“参诣”各1分,句子顺畅.大意正确1分)

  (2)他所写的《牵三歌谶》一书中的事情过后都能够应验,历时几代还在流传。(“验”“累世”各1分,句子顺畅.大意正确1分)

  译文:

  王嘉字子年,陇西安阳人。他举止轻浮,形貌丑陋,外表像是无用之辈,而内心聪敏*,喜好滑稽谈笑,不吃五谷,不穿艳丽的衣服,置身清虚之中服气养性,不与世人交游。隐居在东阳谷,凿崖为洞穴居住。数百名受业学*的弟子,也全部进入洞穴居住。

  石季龙末年,王嘉丢开他的众弟子,只身来到长安,在终南山潜隐,居住在自己盖的草庵之中。他

  的门人听说了,又随之前来,他又迁入倒兽山中。苻坚多次征召,他总不应征,公侯以下的朝官全都去亲自拜会,好学之士无不推崇他为宗师。人们向他询问当今之事,都随口而答。很喜欢运用比喻,其情其状如同在调戏人们一般;预言未来要发生的事,辞意隐晦,当时很难知道究竟,但事后都一一应验如神。

  苻坚准备南征,派使者向他询问吉凶。王嘉说:“金刚火强。”说完便跨上使者的马,端正衣帽,慢慢向东走出数百步,然后策马返回,脱掉衣帽,丢掉鞋帽而归。下马之后盘坐在床上,一言不发。使者回来后据实相告,苻坚不能悟解,又派人前来问他,说:“我们的国运如何?”王嘉说:“未央。”大家都以为是吉利。第二年是癸未年,苻坚在淮南被打得大败,这就是王嘉所说的未年有灾殃的印证。拜候他的人如果心诚,他就出见,心不诚就隐形不见,只见他的衣帽挂在衣架上,手杖仍在原处。如果有人想取他的衣服,始终够不着,伸长手臂去取,衣架会变得更高,鞋杖各物也是如此。

  姚苌进入长安以后,礼遇王嘉像从前苻坚一样,并逼着王嘉跟随他,每件事情都要向他征询。姚苌不久便开始与苻登争权,问王嘉说:“我能杀掉苻登*定天下吗?”王嘉说:“略得之。”姚苌恼怒了,说:“得就说得,哪里有什么略呢?”于是就杀了王嘉。这以前,释道安对王嘉说:“世事正沸腾暄扰,可以走了。”王嘉回答说:“你先走吧,我欠的债还未还清,还不便离去。”不久,释道安就死了,到这时王嘉被杀,就是前面所说的“欠债”。苻登听说王嘉的死讯后,设坛哭祭,赠号太师,谥号“文”。姚苌死后,他的儿子姚兴字子略杀了苻登,这便是王嘉所说的“略得”的意思。王嘉死的那一天,有人在陇上看见过他。他所写的《牵三歌谶》一书,事情过后都能够应验,历时几代还在流传。又著有《拾遗录》十卷,所记载的事迹大多荒诞诡怪,直到如今,仍旧风行于世。

  一、(2016.怀化)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1~4题。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①气惰暮②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③,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勿邀正正④之旗,勿击堂堂⑤之肾,此治变者也。

  (节选自《孙子.军争篇》)

  【注释】①昼,白天,一说指经过一段时间后。②暮:到了战斗快结束时。③以治待乱:以我军的严整有序对待敌军的混乱无序。④正正,严整。⑤堂堂,壮大的样子。

  1.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是 故 朝 气 锐 昼 气 惰 暮 气 归

  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

  2.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1)既克,公问其故     (已经)

  (2)彼竭我盈 (充满,文中指士气正旺盛)

  (3)故善用兵者 (擅长,善于)

  (4)将军可夺心 (意志)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衰减了,等到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枯竭了。

  (2)以*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

  用我方的靠*战地,等待敌人的远道而来;用我军的安逸从容,对付敌军的疲劳仓促;用我军的粮饷充足,对付敌军的街不堪,这是把握军队战斗力的用兵方法。

  4.乙文的中心句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两文在阐述用兵方面相同的观点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中心句: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 相同观点:战争中要善于分析敌情,把握战机,军事上要后发制人。


中考语文文言文常见虚词例释15个 (菁华5篇)(扩展4)

——中考文言文复* 100句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

2、旦日:第二天。

3、皆以美于徐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以”的后边省去了“我”。

4、朝于齐:到齐国来朝见(齐王)。

5、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6、《论语》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7、时*:经常地复*。

8、见贤思齐焉:见到贤人就向他学*,希望能和他看齐。

9、阅读理解。

10、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任重道远死而后已择善而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1、【参考答案】:

12、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13、范仲淹是 (朝代)政治家、文学家,我们学过他的一首词是 。

14、第三段、第四段具体表现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请结合这两段内容,分别以“悲”和“喜”为首字,写一组不少于五言的对偶句。

15、破音异读 前人又叫“读破”“破音”。它是用改变字的通常读音来表示不同词性和意义的一种办法

16、古音异读所谓古音异读,是指古代的一些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姓氏等,因其专有,就有了固定性,从而保留发古音。

17、齐威王欲将孙膑 将:任命……为将

18、生死而肉骨 生:使……复生

19、可烧而走也 走:使……逃走

20、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绿、红:绿叶、红花。

21、常在于险远。 险远:危险而又道远的地方

2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24、弗之怠: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松读书。弗,不。之,指代抄书。

25、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

26、既加冠():加冠之后,指已成年。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经**。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已二十。

27、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叩,请教。

28、稍降辞色: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辞色,言语和脸色。

29、俯身倾耳以请: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请教(表示尊敬而专心)。

30、叱()咄():训斥,呵责。

31、穷冬:隆冬。

32、缨:帽带。

33、林嗣环的《口技》:口技表演者有一段时间同时发出许多声音,描写这些声音的文字有: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口技》中从侧面描写口技表演效果的句子有: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3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作者在文中指出管理百姓、巩固国防、威慑天下三个方面不能只"以封疆之界"、"以山溪之险"和"以兵革之利"。然后提示争取"人和"的实质在于"得道"。 文中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其关系的句子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①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国驻南斯拉夫*的野蛮行径,遭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强烈谴责和反对,这叫做“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选用《〈孟子〉二章》中的名句回答) 日本某些*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那句话:“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5、患:祸患,灾难。

36、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可用呢?

37、具言:详细地说出。

38、及郡下:到了郡城。

39、诣( ):到。特指到尊长那里去。

40、遂:终于。

41、乡为身死而不受: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乡,通“向”,从前。

42、世外桃源“是怎样虚构的,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摘录原文回答。

43、世外桃源一直是人们所追求和向往的理想场所。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在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中,各有一处这样的所谓“世外桃源”,请一一列举出来,并说说都是何人所居。

44、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45、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46、翻译描写四时之景的句子:

47、说明了人宁可死去也不失去人格和尊严这一做人原则。

48、本文第一段写景的顺序是什么?

49、孰为汝多知乎 “知”(zhì) 通“智” 《两小儿辩日》

50、满坐寂然 “坐”(zu) 通“座” 《口技》

51、昔人:指传说中骑鹤的仙人。

52、略无阙处 “阙”(quē) 通“缺” 《三峡》

53、蝉则千转不穷 “转”(zhuǎn) 通“啭” 《与朱元思书》

54、乡关:故乡。

55、找出文中的两个成语是:_________ 、_________ 。

56、注音并解释加点的词:

57、怎样理解孔子主张的**之美?

58、将军身被坚执锐 “被”(pī) 通“披” 《陈涉世家》

59、找出其中的三个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

60、亲戚畔之 “畔”(pàn) 通“叛”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61、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bì) 通“避” 《鱼我所欲也》

62、本文选自余嘉锡《 》。《世说新语》作者 , (朝代)人。

63、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得”(dé) 通“德” 《鱼我所欲也》

64、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xiāng) 通“向” 《鱼我所欲也》

65、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66、一厝朔东 “厝”(cu) 通“措” 《愚公移山》

67、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wǘ) 通“无” 《愚公移山》

68、你觉得方仲永的悲剧是谁造成的?请说说理由。

69、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70、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意思:

71、释句

72、用‖将文段分为两层,并概括层意。

73、解释下列加点词。

74、用/标示下列句中的语音停顿。

75、“不亦……乎”

76、对:回答。

77、徧:通“遍”,遍及,普遍。

78、牺牲玉帛():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牺牲。指猪、牛、羊等。帛,丝织品。

79、察:明察。

80、公与之乘:鲁庄公和他共坐一辆战车。之,指曹刿。

81、鼓:击鼓进军。下文的“三鼓”,就是三次击鼓命令军队出击。

82、人不知而不愠(怨恨)《论语十则》

8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导)

8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中考语文文言文常见虚词例释15个 (菁华5篇)(扩展5)

——中考语文文言文常见虚词例释15个(精选五篇)

  疑问代词:

  A.代事物,可译为“什么”。例:子何恃而往?(《为学》)

  B.代处所,可译为“哪里”“什么地方”。例: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五柳先生传》)

  C.代原因,可译为“何故”“为什么”。例: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副词:表示反诘,可译为“怎么”。例: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副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发生、出现是暂时的,可译为“姑且”“暂时”等。例: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B.表示动作行为将要发生、出现,可译为“将要”“快要”等。例: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连词: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况且”“尚且”等。例: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副词:表示对动作的限制,可译为“只”“仅仅”等。例: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木兰诗》)

  连词:用在复句的后一个分句前,表示意思的转折。可译为“但是”“不过”“只是”等。例:无他,但手熟尔。(《卖油翁》)

  代词:相当于第二人称,你、你们,你的、你们的。例: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聊斋志异·促织》)

  连词:

  A.表示递进,相当于“而且”“并且”。例: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B.表示转折,相当于“却”“但是”。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C.表示顺承,相当于“然后”。例:学而时*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D.表修饰,相当于“地”。例:默而识之。(《论语·述而》)

  E.表并列,相当于“并不是……而只是……”。例: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满井游记》)

  语气词:

  A.用在句子的末尾,表示疑问或反问,相当于“吗”“呢”。例: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

  B.用在句子的末尾,表示赞美或感叹,相当于“啊”“呀”。例: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C.表示测度或商量,相当于“吧”。例: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孟子·梁惠王下》)

  助词:用于形容词或副词后,助成音节,可译为“……的样子”,或不译。例: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爱莲说》)

  介词:

  A.表示时间,可译为“在”“从”。例: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醉翁亭记》)

  B.表示对象,可译为“对”。例: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捕蛇者说》)

相关词条